在八戒山遇见“金箍棒”

(2024年02月06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八戒山遇见“金箍棒”

( 2024-02-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八戒山下,没有九齿钉耙,只见一个个“金箍棒”堆积如山。
  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有一座以“猪八戒”命名的大山。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因为山上有一块大石头形似“猪八戒”,因而得名八戒山。
  山脚下,一扎一扎的金黄色小木棒依次排开,整齐划一,甚是壮观。每根木棒大约长1.3米,直径统一,与孙悟空的“金箍棒”颇有几分相似。这些小木棒,是当地村民种植的林木锯断后刨皮剩下的树芯。
  “原本是商品林加工后留下的废料,自从广生隆来了,这一根根树芯摇身一变,还真成了‘金棒棒’!”环江友林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捷告诉记者,以前,这些树芯要么被用作拖把或锄头棍,要么干脆当柴火烧掉了。
  梁捷所说的广生隆,是粤桂协作工作队2022年利用粤桂协作招商机制,引进的一家集成板材加工企业。
  环江县林地面积537万亩,其中商品林230万亩,总蓄积量234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这里的木材加工处于“用皮不用芯”的局面。
  “说白了,就是把有用的部分先‘吃’了,后面需要投入资金和技术的‘硬骨头’啃不动,导致产业链比较短。”广西广生隆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秋生说,当地企业将树木外圈旋切加工成板材,留下刨不动的树芯就没用了。“商品林树芯的密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丢了或者用作拖把棍实在是浪费。”
  在广生隆木业公司厂房,一根根树芯按厚度被切分开来,粘胶拼接后再压制成各式板芯、坯板,连加工后留下的木屑也被制作成火炉燃料运往全国多地,一棵树实现“吃干榨尽”。
  如今,不少农民和木材加工企业把树芯卖给广生隆。该公司完全竣工投产后,树芯的每月需求量可达六七百万根,年产3万立方米集成板材,产值约1亿元。
  从种植商品林到刨成单板、集成加工,产业链延长不仅“变废为宝”,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农民回乡就业。
  大安乡环界村村民韦景顺夫妇2023年从广东打工回乡,在广生隆应聘做精刨工。他说,家里有商品林6亩,现在1亩能卖到8000多元钱,加上夫妻俩每月7000多元工钱,家里的生活较有保障。像韦景顺这样的农民,广生隆吸纳了60多名。
  广生隆只是粤桂协作河池环江现代林业产业园的一家企业。该产业园用地面积123亩,广东投入帮扶资金2900万元,助力当地发展产业,产生利润后,村集体参与分红。
  “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收益可达130万元。”环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冯湘睿说。
  八戒山上,数百亩连片桃树林正在孕育新一年的芬芳;而山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金棒棒”,也在散发更多光芒。
     (记者周科 毛思倩)据新华社南宁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