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关注·家园

05版:新华关注·各地

06版:新华财经

07版:新华国际

08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9版:草地周刊

10版:特别报道

11版:特别报道

12版:特别报道

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
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南昌10月1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
  习近平在江西调研期间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江西省委书记尹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先后发言,就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省份主要负责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习近平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沿江各地生态红线已经划定,必须守住管住,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划定的本地重要生态空间要心中有数,优先保护、严格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
  习近平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更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习近平指出,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对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要压实沿江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定期开展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和监督,督促各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李强在讲话中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发挥好长三角龙头作用,带动中上游地区共同发展。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区域内“软”“硬”联通水平,积极融入国际循环,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
  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
“一带一路”中的共同发展理念
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
 
“一带一路”中的共同发展理念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重大倡议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新华社推出“‘一带一路’中的中国理念”系列报道,一组四篇,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中蕴含的共同发展、人民至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下大同等理念,全方位展现中国方案背后的东方智慧与文化底蕴。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这样宣示。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掀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新的一页。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辟发展新空间,搭建发展新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筑就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唱响“最美和声”


  9月,杭州西湖国宾馆,习近平主席会见东帝汶总理夏纳纳。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尽快签署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深化高质量和互利共赢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相互尊重,充分沟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充分体现出“大家商量着办”的理念。
  共建“一带一路”不搞强买强卖,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设价值观门槛,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追寻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增强合作意识,在沟通对话中探讨合作方案,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各方商量着办,让“一带一路”成为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
  前不久正式启用的雅万高铁,就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和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1494亿美元。
  “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只有深度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加强政策沟通,通过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形成“最美和声”。
  在区域和多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有效对接,支持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发展事业。在双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菲律宾“多建好建”规划、越南“两廊一圈”、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战略实现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
  阿联酋趋势研究与咨询中心高级研究员娜吉莱·扎鲁尼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致力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的对接,阿中合作在各自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人文交流等领域已然成为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的典范,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国懂得包容和协商之道,这有助于在经济发展项目等方面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巴基斯坦南方科学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伊斯兰堡大学副教授阿卜杜勒·萨塔尔·阿巴西说。
汇聚发展合力


  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港口一派繁忙景象:在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多艘集装箱船停靠岸边,高耸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忙碌作业;在汉班托塔港,滚装业务蓬勃发展,汽车专用堆场上停满进口车辆。
  “共建‘一带一路’给斯里兰卡航运业带来了繁荣。”回顾这些年来亲眼见证这两个中斯合营项目成功建设和运营的经历,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行政人力资源部高级总经理吉万·普雷马萨拉十分感慨。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发展繁荣。汲取历史智慧,照亮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发展失衡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以往鉴来找到的当今时代破题之钥。
  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在委内瑞拉国际问题专家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施泰因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和平共处、平等对话的原则,立足于各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强调各方取长补短,目的是使各方共同受益。
  世界银行负责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业务的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克瓦表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边合作形式。“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改善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性来深化经济一体化,不仅是跨境的,而且是跨大陆的。”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多边合作,在全球各地均结出丰硕果实。展望未来十年,越来越多中亚地区的年轻人希望参与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为实现本地区的现代化和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享美好未来


  跨越国与国的距离,“澜沧号”动车组在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崇山峻岭中疾速穿行。
  中老铁路作为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已深深融入老挝的经济社会生活:货运发送量快速增长,发送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无论是当地旅客,还是外国游客,很多人都把乘坐体验“澜沧号”列为必选项目之一。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表示,得益于中老铁路,老挝旅游业复苏较快,货物运输更为顺畅,这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共建“一带一路”蕴含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兼济天下”情怀,努力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参与共建的各方。  
  中国支持建设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项目,显著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为跨境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物流通道作用,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有力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一带一路”:“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人们团结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自由贸易能够让大家受益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倡议。”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在推动人类进步和全球发展问题上,中国与各国坚定站在一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技术和资金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丝路迢迢,通达八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破解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期待继续与各国同行,做大做好共同发展的蛋糕,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谱写更多合作共赢的动人故事。
(记者朱瑞卿;参与记者:马志异 刘宇轩 潘革平 车宏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从长远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进入10月,首批越冬候鸟陆续飞抵洞庭湖。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的一处滩涂上,几只红嘴鸥正在悠闲地觅食。随着天气转凉,预计还会有大批候鸟到此越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肯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这让我们基层工作者倍感振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大立说,这几年,东洞庭湖保护区实施了沉水植被恢复、候鸟栖息地改善等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稳步恢复,白鹤、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种从“稀客”变为“常客”。
  总书记提到“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让今年50岁的四川宜宾人肖玉南很有共鸣。他说,自己12岁就跟着父亲和哥哥开始在长江捕鱼,几十年来眼看着鱼越来越小、越来越少。2017年退捕上岸后,他成为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从捕鱼人变成护鱼人。“这些年,长江水更清了,长江的鱼又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在变化,保护生态成了我们的自觉行动。”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探索出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位于江西九江长江畔的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只见其污水处理厂的排口处水流清澈。作为江西唯一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九江石化承担了江西市场70%以上的油品。
  看到总书记提到“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党委书记谢道雄更增强了转型发展的信心。他说,2016年以来,九江石化投资20余亿元,上马近30个环保隐患治理与提标改造项目,构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环保管理体系,未来要聚焦数字化转型攻坚,加快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长江江苏常州段,曾经集聚了120多家化工企业,经过集中整治,低端化工企业全部退出,腾退的空间留给了绿地和新兴产业。
  “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有感触:“这些年,常州破旧立新,腾出发展空间,顺应科技潮流发展新能源产业。今年1月至7月,常州新能源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23.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个百分点,为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大家普遍认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及时果断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科学指引这一重大战略实施。
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要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云南丽江所处的“三江并流”区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我们立规矩、划红线、明方向。”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和圣军说,未来要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出丽江。
  在湖北宜昌,位于长江边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实施“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不断推进绿色化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
  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说,总书记提出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未来我们要把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作为发力方向,推动企业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更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的这一点,让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腥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化屋村依托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岸的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2021年以来全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我们要常态化开展河面垃圾清理,守护河水常清,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端好‘旅游饭碗’。”李腥说。
  “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江西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汪建策说,九江处在长江中游地段,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金水道,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中,我们要保留它的文化性、历史性和记忆性,同时要兼顾生态性和功能性,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文化于民。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长江经济带这条畅通双循环的主动脉必须更加强壮有力。
  走进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体验中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更激发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动力。”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说,要加大认知大模型等前沿核心技术投入和研发,争取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不久前,从浙江舟山港域出发的“江海直达19”货轮抵达江西九江港,这是浙江舟山与长江沿岸港口城市开通的又一条江海直达航线,为沿江省市协同合作提供了物流支撑。
  “总书记强调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这让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信息处处长黄波说,舟山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努力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物流枢纽。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志明说,余干县是粮食、水产大县,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我们将多措并举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持续降本增效,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更多作为。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这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要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纽带”效应,提升国际资源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作用,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王沪宁出席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开幕式
王沪宁出席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开幕式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12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表示,新征程上,要坚定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携手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王沪宁表示,台胞社团论坛是加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服务乡亲,沟通两岸——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促民族复兴伟业”为主题,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将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王沪宁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希望广大台胞社团看清历史大势,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助力两岸融合发展,让更多台湾同胞共享大陆现代化建设的广阔机遇和发展成果,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认同。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要坚守民族大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石泰峰、郑建邦、苏辉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和团体负责同志,海内外台胞代表,全国台联理事、名誉理事,中共二十大台湾省籍党代表、台湾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政协台联界委员,各省区市台联负责人等,共约300人参加。
  全国台联会长郑建闽致开幕词。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海外台胞社团负责人代表潘玲荣、常住大陆台胞青年代表孙志全在会上致辞。
 
两部门印发意见加强人民调解服务,推进诉源治理
两部门印发意见加强人民调解服务,推进诉源治理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白阳)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 推进诉源治理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统计显示,2022年人民法院一审受理民事行政案件1610.6万件,诉前调解未进入立案程序的纠纷895万件,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在成诉前得到化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和人民法院的办案压力。
  此次出台的意见,对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鼓励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依法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已经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要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中立性、公正性,防止商业化、行政化。进一步加强医疗、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物业等领域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向消费、旅游、金融、保险、知识产权等领域拓展。加强新业态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切实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意见要求依托现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设立市、县两级“一站式”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统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联动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合力化解市、县域范围内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意见还明确,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完善覆盖县乡村组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大对婚姻家事、邻里、房屋宅基地、山林土地等基层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法理情相结合,防止因调解不及时、不到位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等恶性案件。
 
张国清在福建出席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开幕式并调研先进制造业发展时强调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张国清在福建出席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开幕式并调研先进制造业发展时强调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福州10月1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11日至12日在福建出席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调研先进制造业发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张国清指出,航海装备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国际贸易、密切人员往来的关键支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海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设计建造能力和装备质量性能跻身世界前列。新征程上,中国将聚焦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顺应航海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发挥用户企业和链主企业双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传统航运与海洋油气装备升级,促进先进高端装备发展,努力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现代航海装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强航海装备产业技术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海事治理,维护航海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共同开发利用海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闽期间,张国清还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现场察看实验室和生产线,向企业负责人、研发人员和一线职工详细了解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展和应用情况。他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力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要紧盯产业技术变革新趋势进行前瞻布局,努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力争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领跑,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两部门联合部署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部署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赵文君)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联合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虚假认证违法行为。
  这是记者1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的。据介绍,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认证机构买证卖证、虚假认证,未经批准开展认证活动,伪造冒用认证证书和检验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集中清理网络交易平台出现的“当天出证”“直出证书”“不送样检测”“确保通过”等涉嫌虚假认证、虚假宣传信息。依法关停相关虚假网站和非法网站;狠抓主体责任落实,督促认证机构、网络交易平台对照法律法规开展自查自纠。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王东明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王东明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10月12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王东明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团委员组成。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
  徐留平、孙菊生、杨宇栋、魏地春、吴秀章、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朱建平、马璐、林怡、钟洪江、苟坪、金善文、郭明义、巨晓林、高凤林等15位同志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王纯等57位同志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随后举行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推选徐留平为书记处第一书记,杨宇栋、魏地春、朱建平、马璐、钟洪江、金善文、邹震、王娇萍、张新武、潘健为书记处书记。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职责调整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职责调整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中国机构编制网12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相关通知,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职责机构编制,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责等事项。
  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职责、机构调整是: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再保留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相关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承担。
  关于生态环境部的职责、机构调整是: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不再加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局牌子。将生态环境部的内设机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更名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并将其职责表述中“承担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修改为“承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事务”。
  关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职责、机构调整是: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调整是:不再保留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将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职责调整等事项是:不再保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职责。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继续加挂国家方志馆牌子。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代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管理。
  同时,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也进行了调整。
 
聚焦主题主线 坚持学用结合
——各地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之三
聚焦主题主线 坚持学用结合
 
——各地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之三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各地把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抓好衔接联动,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
紧扣主题主线 筑牢思想根基


  各地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一体推进。
  在广东,各地区普遍采取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以更实更细的举措全面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井冈山脚下,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区委党校多次举办专题读书班及主题学习活动。青原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肖敏说,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当地在开发红色教育培训课程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好党校在主题教育中的作用,讲好江西红色故事。
  深入一线,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燕山东路的顺丰快递网点,威县县委工作人员与快递员共同装卸、扫描、分拣快递,并采取“人跟车”的方式,和快递员一同工作。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说,通过一线调研,有关部门深入了解快递行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未来出台措施将更有针对性,助力解决企业深层次的痛点。
务实推动求质量 精准发力抓落实


  各地锲而不舍、精准发力抓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说,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企业抓住生产创新关键环节狠下功夫,以实干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庆节前夕,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生产出无取向电工钢领域“手撕钢”,其厚度仅为0.08毫米,约为一张A4纸的厚度,主要应用于高端医疗、高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企业带来了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提质升级,接下来就是稳定的批量生产。”刘建荣说。
  9月中旬,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各乡镇(街道)党委,村居、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分别结合本单位实际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乡镇重点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村居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问题检视整改;街道、社区重点围绕强化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提供良好公共环境,提高社区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上海市静安区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作为在主题教育中开展调查研究的重点课题。静安区区委书记于勇说,静安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力推动消费环境质量实现更大跃升。
靶向整治问题 出实招办实事


  主题教育的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各地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真正惠及民生。
  立足实际,田间找问题,地头解难题。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是中药材“邢枣仁”的道地产区,野生酸枣资源25.62万亩,辐射全区140多个村、2万余农户。但酸枣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信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润国说:“在主题教育中,我们先后深入30多个酸枣种植村,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剖析原因、寻找出路。目前,打算继续在当地推广优良酸枣品种,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补齐产业链条,努力研发推出新产品。”
  “建议构建数字产业发展生态圈,推动本地数字化中小企业与国企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会客厅”企业接待日活动中,安徽小马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相关建议。会后,马鞍山市多部门积极对接,谋划推动建议落地落实。
  马鞍山市营商环境办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蔡飞介绍,主题教育中马鞍山市创新实施“企声响应”专项行动,明确开展“采石会客厅”企业服务集成改革、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升级等工作,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记者姚子云 刘杨 戴威 陈尚才 岳文婷 郭敬丹)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着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
着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陈炜伟)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丛亮梳理了共建“一带一路”主要成就:
  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成功建设和运营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等大通道,为全球互联互通注入新活力。
  规则标准“软联通”亮点纷呈。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领域合作稳步扩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1个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随着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经贸合作质效不断提升,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
  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持续深入。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各领域合作深入开展。“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术等民生合作品牌受到共建国家广泛欢迎。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增强了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丛亮说,共建“一带一路”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持久动力,搭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平台,对世界共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利因素正加速集聚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
  丛亮分析,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谋和平求发展仍是各国共同心声。我国正在同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为我国与共建国家增进互联互通、深化合作共赢塑造了有利环境。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
  另一方面,走出疫情大流行后,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复苏发展,寻求增长新动能的愿望都十分迫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全球资源要素加速重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携手创新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我国工业体系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与共建国家互补性较强,分工协作、协同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国加强与共建国家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总的来看,尽管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道阻且长,但各国谋和平求发展的共同心愿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利因素正在加速集聚,未来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和良好支撑。”丛亮说。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这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
  丛亮说,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全球性、大规模、全方位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有利于提升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推动制度型开放,已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
  他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加强开放合作,更紧密同世界联系互动,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一是加快完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畅通安全的陆上通道,优化海上合作布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着力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均衡共赢发展,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基础。
  三是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与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重大合作平台,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持久动力。
 
深化资金融通合作之路 推动“一带一路”共同繁荣
深化资金融通合作之路 推动“一带一路”共同繁荣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刘羽佳潘洁)近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启用,为当地民众带来便利和福祉,为印尼乃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建设注入活力。
  这条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钢铁巨龙”,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的硕果。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居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融资需求较大。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合作清单——
  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直接为13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有效发挥了开发性金融引领、汇聚境内外各类资金共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融资先导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已累计批准230多个项目,融资总额超45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500亿美元;
  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累计发放“一带一路”贷款超过4万亿元,高效支撑了“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
  十年来,一大批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实现中国与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基金、债券等多种创新模式不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水平持续提升。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有超过千家境外机构主体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和“债券通”渠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阿联酋和菲律宾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163家境外机构主体,持债规模近万亿元。
  截至2023年6月底,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累计发行“熊猫债”99只,累计发行规模1525.4亿元;累计发行“一带一路”债券46只,累计发行规模527.2亿元。
  随着“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
  日前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提到,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145家一级机构,131个共建国家的1770万家商户开通银联卡业务,74个共建国家开通银联移动支付服务。
  此外,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有效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
  白皮书中还提到,金融监管合作和交流持续推进,中国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与境外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建立区域内监管协调机制,促进资金高效配置,强化风险管控,为各类金融机构及投资主体创造良好投资条件。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资金融通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不断凝聚起金融合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繁荣。
 
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
聚焦“建设美丽丝路 共促繁荣发展”
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

聚焦“建设美丽丝路 共促繁荣发展”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叶昊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2日,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建设美丽丝路 共促繁荣发展”主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记者组织负责人、媒体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此次论坛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孙业礼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何平表示,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媒体交流合作的朋友圈,共同讲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好故事,共同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旋律。
  中外嘉宾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各国政策沟通持续深化,设施联通进展顺利,贸易畅通日益拓宽,资金融通稳步提升,民心相通走深走实,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了广泛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各国记者组织依托“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在交流合作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在疫情冲击下守望相助,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发挥了独特作用。
  中外嘉宾表示,各国记者组织将继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交流合作,把握时代大势,顺应人民期待,共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在国际新闻界持续发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响亮声音,积极营造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生动局面,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同时,各国记者组织还将拓展“记者之家”的内涵外延,推动构建“国际记者之家”合作网络,更好地把媒体记者团结凝聚起来,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次论坛发布了《携手启航新十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联合宣言》,公布了“不屈的人类”抗疫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名单,并宣布启动“共建地球家园”图片和短视频征集活动。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国际智库学者参访研讨会在浙江举办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国际智库学者参访研讨会在浙江举办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杭州10月12日电(记者郑梦雨)12日,来自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60余名智库专家学者相聚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围绕“一带一路”十年实践,共话数字创新、绿色发展、减贫合作、文明互鉴等议题,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贡献智库力量。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表示,当前,共建“一带一路”迈入了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浙江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标,聚焦“一带一路”数字创新、贸易物流、产能合作、人文交流四大枢纽功能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和中国气派的“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在共建各国人民的努力下,浙江持续沿现有轮廓,深入刻画、长期坚持,定能绘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新华社副社长袁炳忠在发言中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在交通基建、绿色能源、减贫农技、职业教育等领域获得丰硕成果,有效提高了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加强信息沟通和成果共享,合作推出更具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作出更大的思想贡献。”袁炳忠说。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提出:“面向未来,浙江大学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更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浙大方案。”
  柬埔寨国务大臣、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主席陈乐提强调了“一带一路”共建在教育方面对柬埔寨的影响,“除了在基建方面等物理意义上的链接,人与人的沟通、知识上的合作创新和智慧的分享也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文化桥梁,加强地区了解,创造了国与国之间更多科研、人力方面的合作”。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西班牙埃萨达商学院“与中国对话”项目主任苏傲古,土耳其马尔马拉基金会主席穆罕默德·阿克坎·苏威尔,汤加财政大臣秘书、财政部首席经济师安娜·伊卡,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孟大为等与会专家学者分别结合自身情况分享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验、成果和期待。
 
从满目苍黄到千顷澄碧
新疆柯柯牙的绿色传奇
从满目苍黄到千顷澄碧

新疆柯柯牙的绿色传奇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秋日里,暖阳静静洒在茂密的杨树林上。78岁的依马木·麦麦提跟儿子艾斯卡尔·依马木走在林子里,拍拍这棵,看看那棵,眼里满是慈爱。
  这里是柯柯牙。打开中国地图,柯柯牙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处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20世纪80年代,一场敢同黄沙争高下、不向荒漠让半分的全民植树造林“大会战”,就从这里开始。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
  如今,柯柯牙的一抹翠,已经蔓延出阿克苏的连片绿,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累计造林8885万株、518.4万亩,国土森林面积从2012年的1340万亩增至1733万亩,蹚出了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有效治沙模式,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
荒原植绿:越是艰难越向前


  从乌鲁木齐出发,向南,飞越天山,连绵雪山之下,阿克苏红旗坡机场逐渐清晰。机场不远处,大片大片的果园绿意正浓,质量上乘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就产自这里。
  而在40多年前,别说冰糖心,这里连个像样的果园都没有。春天,往往是从一场沙尘暴开始的,然后,是一场又一场的风沙。“老百姓过得苦啊,常常是一碗米饭半碗沙。”跟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现年89岁的阿克苏地委原书记颉富平眼里泪光闪烁。
  前人也不是没想过办法。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当地都曾尝试垦荒造林,最后没种活几棵,经常是“春种一片树,秋收一捆柴”。
  千难万难,总要有人迎难而上。颉富平跟地委班子反复研究讨论后认为,柯柯牙是主要风沙源,拿下柯柯牙,就有可能拿下防沙治沙主动权。
  当时,植树造林面临“三无一缺”——无项目支持、无工程资金、无劳动报酬、缺大型机械设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阿克苏发动各族干部群众自备工具、自带干粮,走进柯柯牙、扎根柯柯牙。
  毫无生机的亘古荒原,沸腾了起来。
  苦干不盲干,实干不蛮干。种树,先得有水。1986年4月,一支由250多人组成的修渠队伍开进柯柯牙,短短4个月硬是修成一条长16.8千米、配有505个桥涵水闸等设施的防渗渠系。如今,清冽的天山雪水依然在这条水渠流淌,一排排新疆杨如哨兵般挺立在道路两侧。
  然后是地。柯柯牙的黄土在盐碱作用下坚硬如磐石,推土机来来回回也只能留下几道白印子,有的地方甚至只能通过爆破“轰开”地层。这还不够,为了让土地平起来、软下去,人们尝试抽水泡地,洒水车来回浇灌后再平推。哪知土层越来越粘,一些洒水车陷在了地里动弹不得。最终人们用铁锨、锤子一点点砸,总算完成了最初2000亩的林带平地任务。
  要摆脱“年年种树年年荒,年年种树老地方”的魔咒,还有件重要的事——压碱。阿克苏各族群众和专家想了许多办法,有开沟挖渠排水压碱的,有替换农田良土的……经过多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土壤盐碱含量终于降到了适种区间。
  学园艺出身的依马木·麦麦提,是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长。他深知,种树不易,养树更难。
  “我就一个想法,不能把这些树给养死了。”依马木说,他和同事们吃住在造林工地,挎包里装着施工图、手电筒和馕,每天走二三十公里,忙着给林地浇水、施肥、管护。饿了,就把馕丢在渠水里泡软了吃一口;困了,就裹着棉大衣在地埂上眯一阵。
  儿子艾斯卡尔·依马木说,父亲很少回家,每次回来都灰头土脸、胡须满面。“有次回来,家里的狗都不认识他了,冲着他吼。”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铆足干劲,接续奋斗。柯柯牙,完成了从“没有绿”到“一抹绿”再到“连片绿”的绿色蝶变。1996年,柯柯牙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以林养林:蹚出治荒新路子


  走进温宿县柯柯牙镇英沿村的一处核桃园,记者看到,熟得裂开口的核桃青果沉甸甸挂满枝头。赵武中和木合旦·吐尔迪走在地头,查看果情。
  他俩是远近闻名的“核桃兄弟”。20多年前,赵武中经朋友介绍,从四川老家来到阿克苏,免费承包了35亩荒地种核桃。起初,因为不懂技术,树苗成活率很低,加上碰到灾害天气,损失惨重。就在他打算放弃回老家时,木合旦主动借钱给他,还教他技术,帮他渡过难关。两人此后互帮互助、共同增收。
  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生态林护经济林、经济林养生态林,在阿克苏地区,这是可持续防沙治荒的重要一招。
  结合当地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当地政府推行以林果业为主的“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荒漠绿化造林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防护林网中套种苹果、核桃、红枣等经济林,延续生态成果。
  再过不久,付毅文一家承包的30亩“红富士”果园将迎来丰收。“一开始是年年种、年年死、年年补。”她告诉记者,2007年刚承包果园时,因为原土地盐碱重,要换掉土层,“每天五六十个工人忙活,光第一年就投入近百万元”。
  “人不骗果树,果树就不骗人。”现在,除了果园,夫妇俩又承包了30亩林地,兼营农家乐。
  从过去引进外地果树品种和技术,到如今实现苗木本地化,在科研技术人员努力下,育苗、嫁接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助力林果业发展成为阿克苏地区优势产业。
  如今,经济林已占整个柯柯牙绿化工程的86%,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性互补。截至2022年,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种植总面积达到450万亩,农民人均林果收入566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25%。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经过几十年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已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条件,探求不同良方,实践证明,柯柯牙模式行之有效。
向美而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阿克苏市龙潭湖公园房车营地里,停靠着许多来自外省的房车。昔日阿克苏人民风餐露宿斗荒漠的地方,已然变身网红露营打卡地。
  在柯柯牙纪念馆,有这样一组数据:1986年至2005年,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完成造林15.18万亩;2006年至2012年,完成造林11.79万亩;2013年至2020年,完成造林93.29万亩。
  进入新时代,阿克苏生态治理的脚步加速向前,生态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精细。
  以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为示范引领,自2015年起,阿克苏地区相继规划实施了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台里克区域“两河一区”以及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等多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
  去年11月,温宿县环城坎坡生态修复工程启动。“这是柯柯牙工程最难绿化的部分。”指着一处陡峭的黄土坡,温宿县环城坎坡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李鹏告诉记者,从高空看,这段裸露地带绵延近10公里,就像横亘在温宿县城和柯柯牙之间的一道黄褐色“伤疤”。
  施工人员进行地形改造加固,引入滴灌带,种下植物20余万株。3到5年后,“伤疤”会消失,绿色会连成一片。
  “从战天斗地求生存,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阿克苏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阿克苏地委书记吴红展说,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记者李自良 邓玉山 刘红霞 李响 潘莹 宿传义)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2日电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召开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召开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据新华社武汉10月12日电(记者喻珮)记者11日从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上获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组织机制不断健全,顶层设计逐步完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好为本、用好为要六个原则,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成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展示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旨在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
  会上,江苏、四川、重庆、湖北4省市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江苏已登记收录长江江苏段文旅资源单体102.4万个,接下来将持续实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推进沿线名城名镇名村、特色街区“绣花”“织补”“微改造”;四川已初步明确4大类402个重点项目,提出构建“一干三区六江”,进一步强化上游担当、彰显巴蜀文化;重庆将以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等为重点,全面构建重庆长江文化体系,明晰承上启下的实施路径;湖北是长江干线径流最长的省份,表示将争取长江国家博物馆落户于此,并依托武汉最核心区域的武昌区月亮湾城市阳台,打造一批“国家展厅”“长江客厅”。
  会议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19个部门代表,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代表参加会议。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于文静)《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显示,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稳步实施,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这是记者1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发布公报。
  公报反映了2022年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等重要支流的水生生物资源、重点保护物种、外来物种、栖息生境、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等状况。
  公报显示,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比2020年(同监测点位)增加25种。长江干流科研监测的单位捕捞量比上年增加20.0%。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约1249头,与2017年相比,数量增加23.4%。四大家鱼、刀鲚等资源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值总体仍处于低位,重点物种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外来鱼类23种,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风险。
  在栖息生境方面,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栖息生境状况总体稳定。长江干流水质为优,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科研单位,在持续巩固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同时,针对公报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保护修复措施,优化调查监测评估。
 
接续答好“林改四问” 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聚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接续答好“林改四问” 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聚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胡璐)今年9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公布,继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明确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
  为何要深化这项改革?怎样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以及江西省林业局负责人刘宾和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兴忠回应了社会关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


  唐芳林介绍说,多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巩固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有力有序、纵深推进。各地围绕“林改四问”积极探索、创新作答,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围绕“山要怎么分”,开展集体林地确权颁证。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初步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二是森林质量明显提高。围绕“树要怎么砍”,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造林护林营林积极性不断提高。集体林森林蓄积量比林改前增加了近39亿立方米,有林地面积增加了近4亿亩。
  三是森林资源逐步盘活。围绕“钱从哪里来”,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推动集体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成为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四是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围绕“单家独户怎么办”,推动林权流转和林业规模经营。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近30万个。集体林地产出每亩约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8万亿元,部分集体林业大县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林业。
  刘宾表示,近年来江西省开展清理规范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有力保护了林农群众和林业经营者的权益,还创新推出了“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有效破解了林下经济确权难、融资难的问题。
系列部署进一步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我国有集体林地25.68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0%,分布在2600多个县,涉及1亿多农户。
  “集体林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徐济德表示,日前发布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并从产权制度、资源管理、经营模式、投入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力,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创新举措。
  针对分山到户后林地碎片化、综合效益不高的问题,各地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据杨兴忠介绍,福建三明市通过建立经营性收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国有林场、林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与村集体、林农开展合作经营,提高经营效益。目前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57%,集体林每亩蓄积量明显提高。
  王俊中说,方案在充分吸收基层创新经验基础上,对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等作出了系列部署。
  积极稳妥推动林权流转。如鼓励各地采取措施,引导农户通过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将闲散林地集中起来;支持各地组建林权收储机构,采取市场化方式将分散的林权适度集中起来规模经营;探索林权折资量化的新路径,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林业经营等。
  大力推广合作经营。一方面支持小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另一方面,支持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引导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联合经营,促进集体林经营水平提升。
  “国家林草局下一步要开展国有林场示范建设,支持国有林场开展场外经营,主动参与服务集体林改,提高集体林经营质量和效益。”王俊中说。
  此外,王俊中表示,要发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作用,促进小农户与发展现代林业有机衔接,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林业投资经营,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小农户更好融入大市场。
多措并举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为了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徐济德说,国家林草局将加强指导和督促,推动各省区市尽快出台具体方案,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责任。加快研究制定林权管理、森林经营、森林采伐利用、林业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他表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为改革积累经验、破局探路。除了支持福建、江西、重庆三省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外,将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指导福建三明、江西抚州、吉林通化、山西晋城、安徽宣城、四川成都、浙江衢州等7个试点市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
  此外,徐济德说,将研究建立客观反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范围,加强问责追责,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景德镇的古与今
景德镇的古与今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
  今天,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一个个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3万多名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这座手工艺之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的气息。
  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开放,也是包容。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景德镇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守护好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坚守,呵护城市的“烟火气”


  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1000余年前,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今天,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漫步于街头巷陌,“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一处处文化遗存讲述着瓷都变迁故事;
  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步入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手工制瓷技艺在这里“活态”传承。
  廊下,56岁的孙立新手持画笔,寥寥数笔,在素坯上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婴戏图。曾祖父拉坯,祖父配料,父亲将毕生画青花手艺传给了孙立新。13岁开始学艺,他43年来与瓷为伴。“瓷都要有瓷匠的坚守,代代相传才能薪火不断。”
  一大批能工巧匠、完备的产业链、一个个历史文化园区……因为坚守,在现代工业大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仍保留着最完整的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和古瓷都独有的魅力。
  划定保护区,将散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式保护修缮;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和变迁;老城保护再现千年古镇风韵,新城建设展现国际瓷都魅力……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始终守护着“瓷”的根基。
  “瓷都就像一棵古树,总会在厚重的泥土里不断滋养出新枝。”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历史与文化的涵养赋予了这座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要不遗余力保护传承,为后代留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回忆、可讲述”的景德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各地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景德镇也迎来新机遇。
  根植于陶瓷业,回归于深厚的瓷文化,这座城市走出一条文化引领发展的路径——
  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从日用陶瓷到精细陶瓷、传统制瓷到现代文旅,产业链、文化链不断生长;将生态修复、城市改造和文化复兴相结合,古瓷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流连驻足……
  2019年8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千年瓷都“种”上传承创新的“国家试验田”。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去有瓷儿的地方”成为热搜,景德镇再次彰显浓浓“瓷力”。
  “无论是城市风貌还是发展动力,景德镇还会迎来更多变化。但瓷的基因不会变,以瓷立市不会变,过去如此,今后也一定是这样。”陶瓷考古专家江建新说。
创新,探寻发展的“生命力”


  “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融汇与创新是千年瓷都的传统和精神。
  数百年前,景德镇工匠见到阿拉伯商人带来的苏麻离青钴料,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反复试验,创新烧制出惊艳世人的青花瓷。
  因瓷而变,才能因瓷而兴。创新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绵绵不绝。
  在珠山区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90后”张辅元既师从古法,又大胆创新,将釉上彩与“国潮”巧妙融合,系列创意陶瓷作品备受年轻人喜爱。
  在陶溪川,一个个昔日烧炼车间变成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与产业的新业态吸引了近2万名年轻的手艺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就业10万余人。
  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新价值、在保护传承中探寻新动能,景德镇不断释放生命力。
  唤醒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机——
  一座座老窑址、老厂房相继升级为孵化创客的邑空间、培养手艺人的工作室、展示陶瓷产品的直播基地;从练泥、拉坯到刻花、施釉,几乎所有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环节,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实现动能转换,培育新业态——
  传承千年的陶瓷产业,在新科技与新创意的碰撞中有了更多“打开”方式:瓷刻艺术“牵手”AI技术,画出科技感十足的瓷板画;3D打印运用到陶瓷领域,材料每层精确至0.5mm;智能生产线联合手工作坊,个性化陶瓷“踏”上智能制造的快车……2022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先进陶瓷产值同比增长165.6%。
  推进有机融合,打造新模式——
  窗前赏景,炉边沏茶。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艺术家们创作交流,匠人们施展绝技,游客们体验陶瓷工艺。小山村、国际范,这里已累计接待近万名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
  让艺术融入生活、将制瓷与乡村振兴结合,产业升级、诗意栖息,传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焕发生机。立足陶瓷文化优势、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景德镇日新月异。
开放,书写对话世界新篇章


  10月9日,一辆满载陶瓷餐盘的货柜车从景德镇陶博城向海关报关,发往泰国曼谷。自今年4月启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已有47票货物发往1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各地的个性化需求与这里的能工巧匠更紧密连接。
  一“镇”虽小,联通世界。
  千百年来,搭乘各国商旅的马车舰船,“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外、名扬天下。瓷器,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搭建起坚固桥梁。有学者统计,16到18世纪的300年间,约有3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
  如今,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等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147.9%。千年瓷都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沉醉于景德镇的多元、包容,法国女青年开弥在此生活了近10年,拥有两个工作室,她身穿麻布衣,说着中国话,正在为设计更多陶瓷作品乐此不疲;
  在景德镇原人民瓷厂旁的一条里弄里,土耳其青年哈肯和他的妻子开设一间工作室,把青花瓷和他本国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艺术家慕名来到景德镇,5000多名“洋景漂”在这里安家置业。
  与此同时,景德镇匠人不断走出去,与国内外相关业界展开各种交流、合作,瓷文化更广泛地走向全球。
  在景德镇陶瓷制造商余望龙的工作室里,匠心冶陶与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今年,他与海外设计师合作的拼色咖啡杯、青瓷套装等创意产品亮相意大利米兰的家居展,接连斩获国际订单。
  9月初,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系列活动在景德镇举办。加大与国外城市的合作,今天的景德镇正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打开一扇新窗。
  “陶瓷是永久的艺术,更是文化的符号。”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看来,景德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城市,它以文化为核心的创造,“在更有高度、更国际化的层面去树立文化自信,这座城市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千年窑火不熄,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的景德镇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来自中国的故事。千年瓷都,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记者张辛欣 高皓亮 魏弘毅 黄浩然)新华社南昌10月12日电
 
“39分钟,解决久拖6年老问题”
九江“柴商恳谈”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39分钟,解决久拖6年老问题”

九江“柴商恳谈”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企业10月份开展‘柴桑国际家居博览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协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对政策不了解,想请工信部门支持一下”“区里的老年公寓房屋老旧且配套不齐全,希望能够补齐短板”……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二十六期“柴商恳谈”会上,8名企业家围绕自身诉求畅谈,15个职能部门一一解答,当场收集问题16个其中3个当场解决。
  企业“出题”、政府“解题”,柴桑区“柴商恳谈”以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行业的形式,每期邀请约10家民营企业参与,问题当面说,建议直接提。
  “39分钟,解决久拖6年的老问题。”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华说,之前民营企业无法注册研究所,企业拥有的九江庐山真菌研究所便挂靠在行政部门下,从2016年开始企业提出想转变隶属,却因机制不顺无法推进改革,产权不清企业自然难以发展壮大。
  在“柴商恳谈”会议现场,潘新华提出困扰多年的问题,详细了解情况后有关负责人当场拍板,在情况属实下答应企业诉求。会后,柴桑区工信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进行分析和调研,将九江庐山真菌研究所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随着问题化解,企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2022年11月,潘新华的企业因产研融合等工作推进扎实,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能够当场给出‘答案’,现场解决。不能立马‘兑现’,则要求相关部门责任人限期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柴商恳谈’让职能部门从‘单打独斗’向‘组合发力’转变,推动各职能部门工作重心下移,精准对接企业诉求。”九江市柴桑区委书记盛炜说,在总结过去“柴商恳谈”服务企业、群众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恳谈会已形成企业诉求征集、跟踪办理、落实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
  “参与恳谈会后,我们提出的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正在逐步破解,企业发展信心更足了。”江西万铜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龙说。
  随着“柴商恳谈”服务企业模式在全区的推广,贴心服务企业日益成为全区干部的共识。当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反映诉求,成立17个工作专班和帮代办队伍,45个职能部门1588项服务事项实现“一门办理”,梳理帮代办事项1159项,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本报记者姚子云)
 
广西建成“1至3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
广西建成“1至3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据新华社南宁10月12日电(记者陈露缘 雷嘉兴)全国铁路日前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此次调图后,广西实现区内高铁相邻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首府南宁去往区内所有地区3小时通达的“1至3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
  此次调图,国铁南宁局重构广西区内动车运行线路,区内“城际快车”增至16列,增加三江南、崇左南等始发站,其中南宁东至贺州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59分。调图后,实现“南宁—柳州—桂林”区内客流主轴线除了既有G、D字头动车组列车外,还有每2小时1班C字头城际快车,实现了普惠性、基础性与个性化产品相结合的多层级、谱系化开行架构,把离南宁高铁最远端的贺州、全州、三江等地区旅行时间压进3小时。
 
甘肃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
甘肃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兰州10月12日电(记者白丽萍)记者12日从甘肃省教育厅获悉,甘肃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三家单位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意见》,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并明确从2023年起,对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予以分类分档补助。
  甘肃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将有利于缓解学校体育场馆运行维护资金压力,盘活现有体育设施、增加公共运动资源。在确保校园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甘肃鼓励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优先向学生开放、向社会开放,满足学校周边居民的健身需求。
  据介绍,甘肃教育部门还将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根据不同对象可采取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方式。学校将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的运营方式,建立适合当地需要的运营模式。甘肃将统筹财政对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给予奖补。
 
不让“鲶鱼”漏网,也不要让“贪蝇”乱飞
不让“鲶鱼”漏网,也不要让“贪蝇”乱飞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在“北极鲶鱼”炫富引发众怒、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发布通报的几个月后,廉洁深圳网发布通报称,深圳市纪委监委对深圳市原交通局货运管理分局局长钟庚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钟庚赐开除党籍处分并降低退休待遇、收缴违纪违法所得。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钟庚赐退休16年后依然受到党纪严惩,说明腐败分子不管埋多深、藏多久,终究逃不过党纪国法的惩罚。“鲶鱼”终食恶果,再次引发全网热议。一起看似简单的“炫富”事件,缘何引发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
  从对钟庚赐的处理结果看,“北极鲶鱼”的爷爷算不上是“巨贪”。尽管如此,自3月“北极鲶鱼”炫富后,群众对案情调查进程高度关切,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究其原因,除了对“北极鲶鱼”的种种荒谬言论感到气愤外,老百姓对“贪蝇”们肆无忌惮的张狂做派极为不满。简言之,“北极鲶鱼”口中“感觉贪了”的“老头”恐怕才是触动群众神经的主因,尽管其并非是“大老虎”。
  老虎隔得远,苍蝇在身边。在反腐败斗争中,级别高、贪污数额巨大的“大老虎”当然要打,基层出现的“贪蝇”也要严惩。而且,“贪蝇”的数量远多于“巨虎”,对老百姓权益的侵害可能更直接,对公平正义的伤害和社会风气的毒害也很大。梳理近期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各类“微腐败”依然不少,且花样翻新。有的盯着各种补贴,虚报套取、侵吞侵占;有的向国家补助项目“伸黑手”,以权谋私、亦官亦商;有的利用手中职权,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这些“贪蝇”离群众更近,其言行会直接影响群众观感,群众的反应也往往更为强烈。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蝇蚁”体积虽小,却关系着民心向背、牵动着执政之基。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要打虎拍蝇并举,对群众身边的蚁腐蝇贪也要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一起,不让“贪蝇”们有侥幸心理。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公布多批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涉案的“贪蝇”,有的是学校校长,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会计出纳,有的是食堂管理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2万余人。对“贪蝇”的坚决打击,释放了对腐败行为和作风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和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蚁腐蝇贪的决心。
  需要警惕的是,“微腐败”仍在不断“花样翻新”,隐蔽性越来越强,加上涉及领域广,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
  如何才能不让“鲶鱼”“老虎”漏网,也不让“贪蝇”乱飞?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关切,持续加强对各类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紧盯突出问题,加强反腐机制建设,分级分类整治,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查处,及时查处,“高压线”时时带电,震慑力时时在线。
    (本报记者尹思源)
 
列车上的生死救援
延边龙鼎队队医李永学救回心脏骤停女子
列车上的生死救援

延边龙鼎队队医李永学救回心脏骤停女子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长春10月11日电(记者周万鹏)这是一段并没有被外界广泛传播的与足球有关的故事:10月9日,在中甲球队延边龙鼎队出征客场的列车上,一名女士突然倒地,昏迷不醒,龙鼎队队医李永学得知后迅速展开现场救援,最终抢救成功。
  当日,延边龙鼎队乘坐D118次列车前往哈尔滨,备战10日的中甲联赛第25轮比赛。13时10分许,延边龙鼎队的守门员教练俞林大声呼喊队医李永学。
  “当时,我听到教练焦急地喊我,知道肯定出事了。”11日,李永学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当时车厢内一片混乱,列车广播里传来寻求医生的讯息。
  得知消息后的李永学迅速从车厢中部来到前部。此时,一名30多岁的女士昏迷不醒……李永学先问家属患者史,然后又摸了一下颈部动脉,几乎感受不到脉搏,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按压,一二三四……经过李永学近十分钟的心肺复苏,患者渐渐睁开了双眼,此时的李永学已大汗淋漓,他嘱咐患者家属,必须要做一次全面检查。列车抵达下一站后,车站联系的救护车到位,李永学、俞林和外援伊沃又将患者抬上救护车。
  延边龙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李光赫在现场目睹了这一过程。他说:“当那名乘客苏醒之后,车厢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列车长也代表乘务组对延边龙鼎队的救人义举表示由衷感谢。”
  因为忙着救人,同行的龙鼎队人员没有人拍摄照片和视频。救人之后,一向内敛、憨厚的李永学跟队员们说:“不要传播。”所以,全队也没有对外说起此事。如果不是一位同车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外界很难得知。
  “其实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会做出这样力所能及的举动。”李永学对记者说,“最欣慰的就是患者能够苏醒过来。”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将分三类实施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将分三类实施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王优玲)记者12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城中村普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亟需实施改造。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各地正按照部署,扎实开展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超大特大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拆除新建的将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整治提升的将按照文明城市标准整治提升和实施管理。通过改造,可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将坚持先谋后动,先行做好征求村民意愿、产业搬迁、人员妥善安置、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落实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等前期工作,确保不动则已,动则必快、动则必成。
  坚持依法征收、净地出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城市政府明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责任部门、征收补偿标准和程序等,并依法依规实行征收。
  坚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既可以由城市政府筹措资金,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给予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支持。城市政府对城中村改造负主体责任,统筹市域内改造资金安排,做到改造资金市域内综合平衡、动态平衡;对于整治提升类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建立政府与村民、社会力量改造资金共担机制。
  据介绍,一部分集聚了产业的城中村在改造中将做好产业搬迁和转型升级,在摸清城中村产业状况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将安排好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先行有序疏解集聚产业。改造后,将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一定规模比例的低成本创业空间,保障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创业需求。
  据了解,城中村改造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原则上应当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
  各地将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锚定实体经济 澎湃科创活力
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锚定实体经济 澎湃科创活力

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南京江北新区近年来锚定实体经济,以科技创新、金融活水为企业注入强劲动力,培育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0月6日,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这一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占地23亩,自2023年1月开工以来,推进迅速。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项目计划建设研发实验室、测序中心等,引进购置高端测序仪、生物分析仪等先进设备,采用先进的高通量测序全流程自动化新工艺,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万例检测量的生产能力。
  这是江北新区重大项目投资的一个缩影。据江北新区经发局局长张乐介绍,江北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住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2023年新区重大项目上半年已新开工11个,完成列统投资137.67亿元。
  按照“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战略定位,江北新区已逐步形成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三大优势产业为支撑,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为引领,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方向为重点的“3+3+X”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京雷尔伟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轨道车辆车体部件及转向架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企业。“我们掌握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公司副总经理杨代立说,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铁路客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同时还与国际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合作,参与了洛杉矶、墨尔本等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位于浦口区桥林街道的江苏久吾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陶瓷膜生产研发企业。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率先使用的“吸附+膜”技术因绿色环保、适应性好等优点,受到行业内普遍认可,生产的高性能锂吸附剂年产量达6千吨,可制作生产出供20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北新区未来产业的代表。这家前身为南钢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的企业,深耕产业数字化领域,目前公司拥有500多项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重点和战略客户100多家。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江北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6亿元、增长5.7%;规上工业总产值1983.5亿元、增长2.2%,增加值增长10.3%,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科技创新、金融活水为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建成EDA计算中心;举办全国首个EDA竞赛;引入华大九天等EDA企业……自2022年底获得科技部批复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简称“EDA国创中心”)发展快速。
  “EDA是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我们将其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华大九天、芯华章、新思科技等企业的产品已覆盖EDA产业全链条的70%。”江北新区研创园党工委委员周荣说。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引擎的强劲驱动。江北新区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加强EDA国创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布局。
  江北新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近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联动实施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药康生物(比较医学研究所)是由江北新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南京大学高翔教授团队共同合作的研究载体,于2018年9月按照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研究所建设模式建立而成。2023年5月,这家机构自主研发的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模型正式走向市场。
  除了科技创新平台,江北新区还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佳介绍说,江北新区遴选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灵雀”“小灵雀”“培育灵雀”梯度培育机制,灵雀企业库成员累计达33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7年的273家增长至目前的1621家。
  金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活水。2022年3月,江北新区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新区主导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确认投资元迈细胞等4家企业共计2000万元。
  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的中央商务区持续聚焦新金融产业发展。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葛晓永说,辖区金融持牌机构从2021年初的20家增加到目前的37家,基金总认缴规模达700多亿元。
  投融资市场的充分认可展现出江北新区企业的蓬勃活力。据统计,2022年,江北新区企业总融资金额超100亿元,近40个项目跻身“亿元融资俱乐部”。
  培育良好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申请和储备发明专利超100项,掌握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决策规划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记者在江北新区采访了解到,诸如此类的优质企业近年来纷纷落户。2023年1至8月,新增企业达8898户,同比增加31.32%。这得益于江北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初,江北新区金城化学等部分企业反映项目审批时间较长。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随即运用新创建管理平台,将项目备案预审流程由原来的线下串联审批转变为线上并联审批的新模式,相较之前平均至少缩短一周时间。
  这是江北新区推行的“行走服务”的一个案例。“我们努力从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累计走访企业1500余家,解决问题360余个,问题解决率超九成。”江北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曹伟说。
  在水、电、气等公共设施方面,江北新区也为企业提供了精细服务。一家生产电动汽车芯片的企业对供电可靠性很高。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制定了专项方案,确保企业用电稳定。
  同时,江北新区连续三年出台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次),累计兑付金额近2亿元,累计退税减税近70亿元。
  南京金羚生物基纤维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基化学纤维制造,在试生产阶段,企业“现金流”比较紧张。六合区税务局为企业留抵退税数千万元。“正是有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我们采购设备、扩大产能的计划才能坚持下来。”企业财务负责人周文卿说。
  知识产权保护是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南京市政府和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建的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服务4000家创新主体、1.2万件专利,助力企业知识产权市场化布局和国际化竞争。
  另外,江北新区积极发挥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探索,累计形成190余项体现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本报记者刘兆权 沈汝发)
 
九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九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谢希瑶)记者12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系统部署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7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优化汽车配件流通环境,提出制订实施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标准、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等配件流通模式,推动汽车配件流通规范、透明、高效发展。二是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售后维修培训、发展汽车绿色维修、提升汽车维修数字化服务能力。三是构建多层次汽车赛事格局,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型赛事活动,发展国际级、国家级汽车赛事。四是加快传统经典车产业发展,提出研究制定传统经典车国内管理和进口政策,支持地方探索传统经典车辆保税展示及托管服务。五是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地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房车旅游消费发展。六是丰富汽车文化体验,支持地方推进汽车博物馆和汽车影院等项目建设运营、组织开展汽车文化交流活动。七是优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对汽车使用消费的金融服务。
  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汽车后市场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企业诉求,搭建行业交流服务平台。
 
平台企业营收为何快速增长?
平台企业营收为何快速增长?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从购物消费旅游出行,到文化娱乐社交互动,2023年的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期间,互联网平台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活力,各大头部平台企业在假期的经营数据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在京东,与去年国庆假期前三天相比,今年假期前三天,水果礼盒消费增长775%、海鲜卡券销售增长75%、演唱会门票综合销售金额增长5883%、餐饮综合消费增长2467%;在抖音平台,抖音网友发布吃喝玩乐内容同比增长73%、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7倍、超600万个生活服务团购达人发布2600多万条视频……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各大互联网平台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百度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62%,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14.87%;京东集团在2022年营收突破万亿元之后,2023年上半年同比实现增长4.66%;腾讯控股2023年中报同比增长11.02%,毛利率超过20%;阿里巴巴集团2024财年一季报同比增长14%;美团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
  国家在今年上半年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为平台企业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多次强调平台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互联网平台企业营造了积极可预期的经营环境。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平台企业座谈会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下,平台企业不断抓住并用好增量机遇。例如,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成功拓展了各自的电商业务,头部社交平台产品中孵化出如视频号、小游戏等新的业务增长点。
  “互联网平台企业普遍调整了发展策略,严控投资,强调高质量发展,更专注擅长领域。”中金公司研究部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白洋说。
  白洋认为,互联网平台比着看谁能以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这使得互联网平台作为一个整体,在消费大盘中获得了更高的份额。例如在电商领域,2023年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同比增长8.2%。
  服务民生、赋能产业、创新引领,互联网平台企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说,平台经济发展不是要重复传统平台模式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数字化,在提升面向消费端的经济能效的同时,平台要大力发展面向产业端的多种类型的平台经济模式。
  “中国本土市场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使得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对用户的洞察、运营和营销方式、流量分配机制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也锻炼出了竞争力较强的人才队伍。”白洋认为,中国互联网平台甚至开始在全球引领一些趋势,“未来中国互联网平台发展不限于国内市场,海外也是重要的拓展方向。”
(记者刘开雄)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雅万高铁助力印尼民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
雅万高铁助力印尼民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备受各界关注的雅万高铁,正在助力“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实现高铁梦想。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国同地区国家共商共建共享、携手迈向现代化的范例。
  这条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将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与印尼高质量发展愿景紧密相连,为沿线城市和民众带来加速奔向美好生活的新机遇。
高标准营建展示中国“智造”


  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通车后,雅加达与万隆两城间旅行时间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的雅万高铁承包商联合体设计部部长郭磊表示,根据印尼本地气候环境、人文理念和运营条件,雅万高铁应用大量中国自主研发的科研技术成果,直接带动印尼铁路装备现代化升级。
  列控系统是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雅万高铁使用中国目前最先进的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该系统经历了引进、消化、再创新,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原始创新的全过程,这意味着雅万高铁从一开始就具有高起点的优势。
  “列控系统本质上是数据库系统,在印尼前方与中国后方的一大批技术人员为数据采集制作、仿真测试、分析问题并及时清零等环节全面保驾护航。”中国通号雅万项目总工胡彬告诉记者。
  自2018年6月正式动工以来,从通路、通轨到通电,雅万高铁施工建设各环节均曾发生预想不到的问题,正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中国智造”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彰显。
  备受关注的雅万高铁动车组还具有技术先进、安全智能、环境适应力强、乘坐舒适、本土特色鲜明等特点。“雅万高铁动车组应用了大量先进智能技术。”设计制造方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雅万高铁动车组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方涛表示。
  针对印尼地震多发,动车组专门配备地震预警系统。为应对当地高温、高湿、高盐雾气候对动车组服役寿命的影响,技术团队开展两年现场户外试验,测试上百种车体材料和涂层样件,量身定制防腐优化方案。针对沿线复杂地形条件,中车四方联合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反复进行匹配试验,升级10余版列车网络控制软件和牵引软件,成功开发高加速功能。
  担任项目业主方的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德维亚纳·斯拉梅·里亚迪表示,中国标准为雅万高铁未来运营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让印尼在铁路设计施工相关技术升级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根本性飞跃。
高效能联通惠及民生福祉


  27岁的加朗·斯万达鲁见证了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的德卡鲁尔车站从无到有的过程。
  4年多来,从土木工程大学毕业生到中铁四局雅万项目部印尼籍工程师,斯万达鲁勤奋肯学,很快掌握了测量放样知识,能在现场进行质量把控,并独立完成一些技术工作。
  “雅万高铁沿线处处都有印尼建设者,像我这样边干边学出来的技术人员很多。”斯万达鲁说。
  此外,负责桥隧、路基、轨道板铺设等线下工程的项目部在用工时优先选择附近村民,并组织基础技能培训,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工作标准与质量要求。
  海鲁尔·伊克马尔是西爪哇省普哇加达县马朗嫩加村村民,原先在外地鞋厂做工人,2019年来到中国电建水电七局雅万高铁项目部,经培训成为一名焊工。
  “很多村民都跟我一样在项目部找到了工作,收入明显提高,他们都置办了新的家具或电器,我也买了一辆摩托车。”伊克马尔说,项目完工后他计划开一间焊接门店,用在项目部工作5年来学到的技术,制作护栏、防盗窗等产品。
  据统计,雅万高铁建设期间,通过建立培训机构、中方员工“师傅带徒弟”、现场实训等方式,累计培训印尼员工达4.5万人次。
  雅万高铁建设使印尼相关行业和民众同样受益匪浅。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国江表示,几年来,中国铁路建设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量采购使用印尼本地生产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和生产生活物资,累计采购金额超过51亿美元,累计为印尼当地带来5.1万人次的就业。
  雅万高铁通车,对于有更高效交通需求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两座城市间的普通铁路修建于100多年前,时速仅50多公里,两地间的高速公路也经常堵车。家住雅加达、生意在万隆的哈兹里娜·马利娜说,每周末都要往返于两城之间,雅万高铁的开通会大大改善她的出行体验。
  马利娜今年49岁,在万隆一所大学附近经营租赁公寓。“我真是太幸运了,高铁开通后从家到公寓比原先坐火车至少要节省两个小时。”
高水平共建助力当地发展


  雅万高铁所在的爪哇岛是印尼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常住人口约占印尼总人口的一半,也是印尼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从雅加达哈利姆车站出发,乘高铁10分钟就能抵达卡拉旺站。卡拉旺县有西爪哇省最著名的工业园区,有不少外资车企制造厂,其中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
  “工厂距离高铁站大概半小时车程,以后各地客商来交流参观会更加方便。”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里夫·普拉马达纳表示,高铁开通后将为沿线居民提供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这与五菱将新能源车型引入印尼市场的初衷不谋而合,中印尼在交通领域的多形式合作能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且深远的作用。
  “高铁输送来的不仅有人,还有机会,围绕交通枢纽规划新城市建设发展,将创造出新经济与新就业。”西爪哇省前省长里德万·卡米勒表示,当把3小时压缩至40多分钟,意味着会有更多人来万隆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经济活动,这将以可持续的方式惠及下一代。
  卡米勒表示,交通便捷性提高必将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及相关行业发展。原来只能在家务农的民众可从事服务业,改善生活水平。因此,雅万高铁开通后,更多游客会来西爪哇观火山、看瀑布、欣赏文化遗址,对当地民众来说是极大利好。
  “高铁还将显著增强外资对西爪哇的投资信心,进一步带来高科技产业与制造业领域投资,有力刺激经济发展。”卡米勒说。
 (记者汪奥娜 余谦梁 王凯 参与记者:苏晓洲)
新华社雅加达/济南10月11日电
 
中国驻澳大使:中澳关系处在再出发再启航的重要时刻
中国驻澳大使:中澳关系处在再出发再启航的重要时刻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据新华社澳大利亚墨尔本10月11日电(记者章建华)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11日在墨尔本出席活动时说,中澳关系处在再出发、再启航的重要时刻,要维护好两国关系稳定向好的势头,推动中澳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
  肖千当天在墨尔本出席亚洲协会澳分会“亚洲形势”高峰论坛时致辞说,中澳关系重要且内容丰富,对未来有三点期待。一是期待双方相互正确认知。中国把澳看作朋友,澳也没有任何理由把中国看作威胁。二是期待双方拓展务实合作。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务实合作惠及两国人民,未来合作前景广阔。三是期待双方妥善处理分歧。中澳应聚焦合作,本着相互尊重的态度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发展,而不是让分歧阻挡双方合作的步伐。
  亚洲协会是一个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机构。
 
日本学者披露侵华日军在台儿庄等
战役中实施毒气战的日方史料
日本学者披露侵华日军在台儿庄等

战役中实施毒气战的日方史料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东京10月12日电(记者郭丹 李光正)日本毒气战研究专家、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松野诚也12日向记者表示,经过多年史料挖掘,他找到了二战侵华日军在台儿庄等重大战役中实施毒气战的一手记录,首次用日方史料揭露了侵华日军在台儿庄等战役中实施毒气战的详细情况。
  松野表示,他是以新中国对日战犯审判中的战犯笔供为突破口进行史料挖掘的。他找到10份与毒气战相关的战犯笔供,然后依据战犯所在部队,挖掘出22份与这些部队相关的《战斗详报》和《阵中日志》。然后据此进行深入研究,整理出从1938年3月至1940年4月侵华日军在华北的台儿庄及其周边战役、华中的武汉会战及南昌战役、华南的“翁英作战”(广东翁源至英德地区)等战役中使用毒气弹的具体种类和数量,用日方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真相,揭露了侵华日军在华实施毒气战的罪行。
  松野调查发现,仅1938年3月至5月在台儿庄及其周边的相关战役中,侵华日军就使用各类毒气弹1431枚。此外,这批史料还明确记录了侵华日军在山东地区焚烧房屋、不分男女老少屠杀平民的罪恶行径。
  松野表示,虽然日军使用了这么多的毒气弹,但中国军民依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让日军非常懊恼,也导致日军在此后的徐州会战等战场上更加猖獗,使用了数量更多、毒性更强的毒气弹。
  此外,松野表示,一直以来,关于侵华日军在台儿庄等战役中实施毒气战的证据主要来自中方。如审判日本战犯的供词、战争地点遗留的毒气弹实物或中方内部军事电文等,而来自日方的证据少之又少,日军实施毒气战的详情并不清楚,这就给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留下了缺口。而此次史料的挖掘,是侵华日军的官方记录,可谓来自日方的历史铁证。
  松野表示,他已经将此次耗时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相关中文论文已于9日发表在《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2023年第三期上。
 
巴以冲突伤亡人数持续增加
多国加大外交努力防局势升级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支持阿盟发挥重要作用
就巴以冲突期间中国公民伤亡情况答记者问
巴以冲突伤亡人数持续增加

多国加大外交努力防局势升级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支持阿盟发挥重要作用

就巴以冲突期间中国公民伤亡情况答记者问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12日,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的双方死伤人数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埃及、土耳其、伊朗等地区主要国家继续加大外交努力以防局势升级,同时呼吁确保平民尽快获得人道主义援助。
  以色列媒体12日报道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至少1300名以色列人丧生。以卫生部消息说,以方受伤人数超过3200人,目前有443人在医院接受救治。以媒体同时报道称,预计有200人被挟持进入加沙地带,至今下落不明。
  另据以军方12日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海军高级官员穆罕默德·阿布·沙马拉在以方对加沙地带发动的空袭中身亡。同日,一位要求匿名的哈马斯消息人士向新华社记者确认了该消息,称沙马拉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的家11日夜间遭以军空袭,其至少10名亲属也在空袭中遇难。
  另据巴卫生部12日消息,以色列已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打死1448名巴勒斯坦人,另有6868人受伤。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2日在特拉维夫发表联合电视讲话。布林肯强调美国对以色列的明确支持,透露第一批美国军事援助物资已经抵达以色列,更多物资正在运送途中。美政府将与国会合作确保满足以方需求。布林肯同时称,美方正采取措施力争使被挟持进入加沙地带的人质获释。
  埃及总统府12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塞西当天与英国首相苏纳克通电话时表示,有必要“确保正常向加沙地带被围困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主义和救济服务及援助”。塞西表示,应继续努力解决“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过去24小时,伊朗总统莱希分别与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通电话,呼吁他们在支持巴勒斯坦问题上统一立场。另据伊朗媒体12日报道,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将访问伊拉克和黎巴嫩,讨论巴以最新局势。
  土耳其总统府说,总统埃尔多安12日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通电话时,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地区国家为结束巴以当前冲突采取积极措施。
  据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经与埃及充分协调,约旦政府运营的哈希姆慈善组织12日向加沙地带派出一架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飞机,为当地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此前一天,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分别与土总统埃尔多安、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挪威首相斯特勒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就巴以局势通话。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11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上说,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将于未来一周左右穿越大西洋抵达地中海,并称这是冲突爆发前作出的既定部署,美军尚未作出让该航母打击群在此轮冲突中进行威慑的决定。柯比同时表示,美国正与以色列和埃及“积极讨论”为加沙地带平民建立安全走廊。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在俄能源周国际论坛全会上说,俄罗斯始终支持建立独立、拥有主权的巴勒斯坦国。他敦促冲突各方不要伤害平民,并为平息局势做出努力。
  叙利亚军方12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空袭了位于叙首都大马士革的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和位于叙北部阿勒颇市的阿勒颇国际机场,造成机场跑道受损并停运。声明未提及人员伤亡情况。
  另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以色列11日上午袭击了黎南部边境村镇,造成3人受伤,部分房屋和农田受损。在以色列发动袭击前,黎巴嫩真主党当天用制导导弹袭击了黎边境附近的以色列军事基地,并称炮击造成以军多人伤亡。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发言人安德烈·泰嫩蒂11日说,联黎部队正在与黎以当局联系,希望遏制事态升级。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成欣)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表示,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愿同阿盟等各方保持沟通协调,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重回正轨不懈努力。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11日,阿盟召开紧急外长会讨论巴以局势,并通过决议,呼吁冲突双方保持克制,立即停火,重振和平进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阿盟召开紧急外长会并通过决议,支持阿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相近。双方都呼吁尽快停火止暴,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防止局势升级造成人道主义灾难。
  汪文斌说,巴以冲突反复上演,根本原因是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联合国相关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中方愿同阿盟等各方保持沟通协调,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重回正轨不懈努力。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成欣 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日就巴以冲突期间中国公民伤亡情况答记者问。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已造成超万人死伤,包括很多外国在以公民。目前已有22名美国公民死亡,10多名英国公民死亡或失踪。发言人是否掌握目前中国公民伤亡情况?
  汪文斌说,据了解,目前已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在冲突中不幸遇难,2人失联,数人受伤。“我们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表示诚挚慰问。”汪文斌表示,中国有关驻外外交机构正全力协调救治伤员,做好遇难者善后工作,敦促外方全力搜救失联人员,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中方人员和机构安全。
 
湾区连山区 同绘共富图
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广州探索
湾区连山区 同绘共富图

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广州探索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发源于云贵高原的珠江和部分发源于闽西山区的韩江,共同构成了广东省内的两大流域。一头是大山,一头是大海,大江的上下游,曾因资源禀赋不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发展差异。如今,无论是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机制,还是革命老区城市与发达地区城市对口合作机制,都让山海得以“相连”,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会广州出发,先后深入其对口合作的福建龙岩市和对口协作的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市、毕节市,了解广州与两地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协作”,找到“共赢”增长点的故事。在我国转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一张湾区连山区的“共富图”随之铺展开来。
  产业协作:市场化机制下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剪裁、缝纫、贴标……制衣的活计,43岁的蔡德梅干了十几年,工序不变、换了地方,心境大不一样。“从深圳回到老家贵州黔南州都匀市就业,一个月挣六千多块,还能照顾家庭,挺满足了。”蔡德梅说。
  让200多个“蔡德梅”在家门口就业的服装厂,是广州与贵州的东西部协作项目。2018年以来,在广州市有关部门牵线下,总部位于广东的蒂菲尔服饰有限公司在都匀成立生产基地,五年营业额从300多万元增长到1亿元。
  公司董事长徐任志算了一笔账:都匀的平均工资只有珠三角的六成,工厂平均电费也只有在广东的七成,东西部协作对生产线建设还有资金支持,优势不少。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是最主要的成本。贵州是我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一边是大多集中安置的192万搬迁户的就业需求,一边是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双方“一拍即合”。
  记者了解到,去年,广州与协作地区共建了30个产业园区,引进200多家企业。企业用工成本降低,2万多名搬迁安置群众的就业得到优先解决,一举多得。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贵州好山好水孕育了高品质的农副产品。但过去受生产规模小、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市场表现不佳,产业也难以形成规模。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组帮助当地在补产业链短板下功夫,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贵州黔南州惠水县有鲟鱼养殖企业20多家,活水孕育的鲟鱼质量好。但由于鲟鱼对处理和烹饪要求高,养殖企业一般面向餐饮企业销售,销量很难上去。2021年,在广州市协作办和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组牵线下,一家来自广州的食品加工企业来到惠水,与当地企业合作研发鲟鱼鱼丸、鱼饼、鱼骨面等产品,让鲟鱼附加值大幅提升,“如今产业链延伸了,反过来又带动鲟鱼出塘价格翻一番!”惠水县鲟鱼协会会长张翠兰说。
  如果说对口协作,侧重点还在帮扶,那么对口合作,则是强强联合。在广州与龙岩的对口合作中,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工控集团与紫金矿业集团将合作年产3.5万吨冷轧高精铜板带项目,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月明说,广州贴近终端市场,龙岩具备原材料和制造成本优势。公司借助对口合作,开拓华南及国际市场,双方都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021年以来,广州新增引进503家企业到贵州毕节、黔南、安顺落户,实际投资金额达208亿元;而在另一侧,前不久,广州与龙岩对口合作又签约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
  在广州市协作办主任高耀宗看来,无论是广州对贵州产业协作,还是对龙岩产业合作,两者最鲜明的特色都是尊重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广州企业+当地资源、广州总部+当地基地、广州研发+当地制造,两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高耀宗说。
  消费协作:助力当地资源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广州消费帮扶产品展示平台,来自贵州毕节、黔南、安顺等帮扶地区的特色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东西部协作打通市场渠道,让越来越多藏在深山的农副产品,成为大湾区市民的“抢手货”。
  刺梨,一种贵州本地特色水果,如今已在“刺柠吉”这一品牌之下广为人知,并在全国孕育出上百亿元的产业。2018年,广药集团与贵州合作研发出以刺梨为原料的刺柠吉饮品,上市不到一年销售额破亿元,2021年更是突破10亿元。
  “广药不仅有资金和技术,还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成熟的销售渠道,把贵州刺梨推向了全国,打造出新的产业增长点。”贵州王老吉刺柠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继曾说,这是双方优势互补的成果。
  如今发展刺梨产业成为贵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截至2022年底,贵州刺梨种植面积达210万亩,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超21万人,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产业协作之外,消费帮扶是广州对贵州对口协作工作的重点。在广州市协作办综合调研处处长张世学看来,消费帮扶的意义不止于“卖产品”,而在于以消费为切入点,打通产品背后的生产、流通、市场等环节,助力当地资源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贵州毕节盛园蛋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自动化的鸡蛋分拣流水线上忙碌着——18小时后,这些吃五谷长大的蛋鸡所产的蛋,就能抵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该公司目前有4个蛋业基地,养鸡规模达到210万只,日产160万枚鸡蛋。眼前这个效益不错的公司,几年前还因销路难拓而濒临倒闭。
  公司养殖场负责人张永建告诉记者,2016年,在东西部协作机制下,广州的几大商超负责人来到当地实地考察、试吃。他们的鸡蛋得到了认可,企业获得了机遇。如今,他们企业已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项目,不仅是他们一家,在相同机制促进下,整个毕节市的鸡蛋产业规模已超10亿元。
  张世学介绍,广州市组建了数百家企业、上万人团队的消费联盟队伍,并整合上千家商超、生鲜店等分销渠道,开展“千万市民助消费”、百万工会会员“工惠行”等活动,帮助帮扶地区产品快速进入广州市场,并以此为基地,进入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近三年来,广州累计销售帮扶产品超过600亿元。
  不仅是把“产品”引进来,广州也主动把“市场”送过去。开展对口合作以来,广州与龙岩高频对接,在文化和旅游交往方面合作火热。
  目前,两地已开展“百万老广游龙岩”等文旅活动,并出台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古田旅游区等龙岩市47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面向广州籍游客实行门票限期免费政策。今年前8月,龙岩接待广州游客约47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63%。
  民生协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28岁的马敏成开着刚买的新车,从广州回到毕节老家。他是广汽乘用车公司的一名设备维护工人,几年前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广汽班”毕业后,顺利入职广汽乘用车公司。如今每年到手十万出头的收入,令他十分满意。
  “广汽班”是广汽集团结合贵州人力资源丰富和国企用工需求实际,在2019年跟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双方开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就业。四年来,“广汽班”已累计招收学生147人,106名学生顺利入职广汽乘用车公司。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培养就业能力是关键。广州持续推进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乡村工匠”四项工程,三年累计帮助协作地区超20万人就业,其中到广东就业超8万人。
  广州将贵州易地安置点群众就近就业作为协作帮扶的重点。去年,广州在集中安置区援建帮扶车间292个,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20812人,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
  相比东部地区,贵州的教育、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广州发挥优势,开展“组团式”帮扶,变“输血”为“造血”,提升帮扶地区教育、医疗整体能力水平。
  截至目前,广州31所学校与龙岩36所学校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全部完成签约并深入开展交流互访、教师跟岗等对口合作交流活动,切实增强合作实效。“对教师的培训是重要环节,教师培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惠及更多孩子。”参与合作的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陈民说。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安顺市紫云县人民医院基础相对薄弱。2022年以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紫云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派遣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11人来到紫云县人民医院。截至目前,在紫云县人民医院开展的36项首例手术中,已有11例由当地医生独立完成,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正在形成。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广州地区700所学校、150所医院与贵州的学校医院结对帮扶,帮助当地提升教育、医疗能力水平。
(本报记者周颖)
 
内蒙古固阳县:
乡村振兴“药”有良方
内蒙古固阳县:

乡村振兴“药”有良方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11万余亩黄芪长势正旺。走进阴山脚下的下湿壕镇黄芪育种基地,淡黄色的黄芪小花开得漫山遍野,山风吹过,清甜花香扑鼻而来。
  固阳县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阴山北麓,年均气温低、降水少,农作物广种薄收。不过,独特的高原地貌和凉爽气候,恰好适宜黄芪生长。这里是蒙古黄芪的传统产地,采集种植黄芪的历史悠久,有“正北黄芪之乡”的称号。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大发展,固阳县聚力发展黄芪产业,从育种技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等方面入手,推动“小药材”向“大产业”转变,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站在下湿壕镇黄芪育种基地,一排排的育苗田界限分明,地头还立着“身份证”。“这19块试验田,按照施肥的比例和播种季节的不同进行分区。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不同的试验田,探索最科学合理的黄芪种植方式。”下湿壕镇人大主席吕晓峰说,当地农民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种植黄芪,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在轮茬和育种上取得突破。2022年,固阳县依托财政扶持资金建立黄芪育种基地,在相关科研院所的指导下,试点以科学方法种植黄芪,力破传统种植的瓶颈。
  凭借科学种植模式,固阳县的黄芪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从去年的6万余亩扩大至11万亩,种植合作社和农户也从原来的500多家增加到1200多家,走出一条规模化种植的新路子。
  在固阳县道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晾晒场上的黄芪垛散发着中药材独有的清香,一捆捆打包好的黄芪将被送往全国各地。负责人范文宏介绍,合作社每年会和种植户签订标准化种植订单,提供种苗和有机肥,并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系列团体标准进行监管,吸引了多家国内知名药企。在这样的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标准化种植。
  与此同时,黄芪就地加工也大量兴起。在下湿壕镇前白菜村的中药材切片车间,机器轰鸣声中,一根根黄芪正被处理成椭圆形切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方式,1公斤黄芪能卖到100元,经济效益大大提升。”村支书王剑峰说。
  走进固阳县农牧业产业园区,多家黄芪深加工企业已经入驻,现代化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固阳县委书记姚俊杰表示,黄芪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固阳县将立足高端绿色有机黄芪加工基地,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传统药材,并引进片剂、粉剂、胶囊、口服液等精深加工企业,力争“十四五”末全县黄芪产值达到20亿元。
(记者安路蒙)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助力云南农业产业链式发展
“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助力云南农业产业链式发展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近日,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试种的“云薯116”成熟了,一些种植大户、马铃薯经销商早早地来到地里等待采挖时刻。随着一颗颗饱满的马铃薯从垄上破土而出,大家纷纷走上前,拿起马铃薯仔细端详,并发出“表皮光滑、个大饱满、长得规整”的赞叹。
  测产结果显示,当日采挖的1.77亩地共收获5560公斤马铃薯,去除小薯后,实际亩产3050公斤。“云薯116”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中心团队选育的新品种,旨在解决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退化和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
  这是云南省农科院自2022年5月以来开展“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的一个缩影,该行动通过组建100个以上的农科服务团、派出1000名以上的农科服务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业产业服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打通农科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产业链式发展。
  “科技成果不能只落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要瞄准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难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云南省农科院院长王继华说,农科院明确问题导向、卡点导向,目前,已有1200余名科技人员对全省129个县(市、区)开展“菜单式”精准服务,实施组团作战,逐步解决科研与生产、市场脱节的问题。
  眼下,在晚熟芒果产区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部分山头,果农正忙着芒果采收前的管理工作。
  过去一段时间,当地以煤炭产业为主,如今芒果已成当地重要产业。“产业转型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华坪县芒果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尼章光长期扎根一线,加强与不同科技团队协作,为芒果全链条产业开展科技赋能,助力华坪芒果成为云南芒果名品。
  云南省农科院专家表示,云南农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也在转变,“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就是创新农科服务的一次探索。为此,农科院改变过去单点服务、单兵作战的模式,整合从种子到市场全链条的科研力量,为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赋能。
  “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实施以来,云南省农科院累计培训农业科技骨干3.2万人次,建设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203个,引进推广新技术230项……科技服务实现了全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全覆盖,构建形成了特色更加明显、效能更加突出的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杨静)新华社昆明10月11日电
 
回乡 叶嘉莹的世纪求索
回乡
叶嘉莹的世纪求索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半生漂泊回乡路。40多年前的叶嘉莹,是带着乡愁回来的。回乡前,她笔下的诗词始终弥漫着乡思。她为此归来,返回故土、返回祖国,也返回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一切的乡愁,都是文化的乡愁。中华诗词里有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共同回忆、共同情感、共同审美和共同追求,因而,中华诗词也就成了中华儿女所独有的故乡。
  一生致力于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叶嘉莹唤起的,也是我们对“故乡”的记忆与思恋。
  本报记者王京雪 刘梦妮 雷琨

  90岁那年,有人问叶嘉莹:人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回答说:“是找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这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常说自己是个很平常的人,“一向并无大志”,但在历经艰辛坎坷的一生当中,叶嘉莹从未有一刻放弃过对人生意义的求索。
  她所寻求的“真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当然不是成功学里的那种“成功”,而是更高远的东西。
  “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分析一代杰出学人的精神特点时,曾用“匹夫不可夺志”的“志”来形容这种东西。“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着落,有个寄托。一生要做什么事情,他自己要知道要明白。……没有这样的人在那里拼命,一个学科是不可能出来的。”
  叶嘉莹所寻求和践行的,正是这样一种“志”。而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就是她生活里边“比其他东西都重要”的那样东西。
  叶嘉莹说,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美好、高洁的世界,所以,要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叶嘉莹曾自言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好为人师”,二是喜好诗词。所以,她给侄孙女起了小名“师诗”;她从21岁开始教诗词,一直教到今天。
  我们采访了叶嘉莹归国讲学后教过的从“50后”到“90后”的学生,问他们从叶嘉莹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诗词之美——当然了,但在诗词之外,还有更多答案:有人说是“家国情怀”,是“责任感”;有人说是“乐观”,是“怎么应对无常与苦难”;有人说是诗词鉴赏视野的扩大与创作能力的提高;有人说是如何做人,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按照农历算法,今年是叶嘉莹的期颐之年。从1979年,她从海外回国讲学算起,至今已经过去40多年了。
  因为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叶嘉莹近三年没再出席过现场活动,也没再办过讲座。今年年初,她住进医院,即使是在病床上,也一期不落地亲自审校了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上连载的诗歌讲稿。
  疫情期间,她还亲自读诵并审定了《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的348首词。
  “我们听到录音,眼泪都下来了。”与叶嘉莹合作这部书的纳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子菲说,“先生录了20多个小时,剪出来是四五个小时的录音。我们本来计划请她每个词牌下面,只读诵一首,作为示范。但先生说,同样的词牌,押的韵也不太一样,我还是全都给你读了吧。”
  以诗词为生命,也以生命为诗词。每当有机会为古典诗词的传承做事时,叶嘉莹从来不惜力。
归来的前奏


  走近叶嘉莹,须到叶嘉莹自己的诗词中。因为这里有她最诚挚的自白。
  1948年,24岁的叶嘉莹随新婚刚过半年的丈夫离开故乡北京,辗转赴台。此后30年,她走得越来越远。
  思乡,是她这阶段诗词里最深情、显著、连续的主题。
  到台湾不久,叶嘉莹的丈夫被投入监狱,叶嘉莹自己也抱着未满周岁、还需哺乳的女儿遭受拘留。被释放后,她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带幼女在亲戚家狭窄的过道打了几个月地铺。在诗中,她说自己是“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连台湾街头那些年年盛开的凤凰花,都会激起她的思乡之情,因为故乡北京没有这种花。“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多少次,她在梦里回到老家的四合院,却发现所有房门都紧锁着。“故都北望海天遥,有夜夜梦魂飞绕。”她带着叹息,在一套散曲里写尽故乡当日风光好,说“怎甘心故乡人向他乡老”。
  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故乡离她更遥远了。办公室窗外一棵高大的枫树,使她想起故乡也有这样的树,可自己何时能回去呢?“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
  几年后,叶嘉莹赴加拿大执教,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书不到半年,就获聘终身教授。她将父亲、丈夫和两个女儿都接到身边。生活越来越安稳,可她依然觉得“流离失所”。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在祖国,她用母语教书,像大鹏鸟一样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里,海阔天空,自如翱翔;到了国外,以陌生的英文讲解中国古典诗词,她觉得像从天上掉到地上爬。她日益强烈地感到:“我的故乡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根也在中国。”
  叶嘉莹随时准备着收拾行装,踏上归程。
  1971年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建立。1973年,叶嘉莹就前往大使馆申请回国探亲。第二年夏天,她终于踏上一别26载的故土。这一年,叶嘉莹50岁。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在久别重逢的祖国,叶嘉莹写下一首长达1870字、洋溢着激动喜悦之情的《祖国行长歌》,她内心埋藏了几十载的乡情必须以这样的长度喷薄抒发。
  及至1978年春,大学恢复招生不久,叶嘉莹就寄信给教育部,申请利用每年假期时间回国教书。两年前,她刚遭受命运最沉痛的打击,长女罹难于车祸。一年前,她第二次回国探亲,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我当时觉得,中国真的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尽管经历了那么多劫难,还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我本来以为,我平生学的这点东西,是没办法报效祖国了。看到这种情景,我想我还可以回国教书。”
  人们一般认为,是丧女之痛改变了叶嘉莹的后半生,使她警醒于人世的短暂无常,转而去主动担荷更大的使命。叶嘉莹自己也讲过,她当时决定打破小我,把一切奉献给诗词传承时的所思所感。“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了新的期待和寄托,我发现我还可以回国教我喜欢的诗词,我还可以把我继承下来的一些传统回报给自己的国家。”她后来总结说,这既是为报国,也是为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意义。
  其实,叶嘉莹思想上的一些变化,此前数年便有端倪。在完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她对年少起就十分钟爱,“惟觉其深入我心”,钦仰其“清者”品格的王国维做了反思和批评,认为他“独善其身”而以“清者”自命,最终选择自沉身死,实际是出于一种懦弱的道德观。结合王国维的性格与其所处的文化激变的时代,叶嘉莹指出:时代既有负于王国维,王国维也有负于所生之时代。
  这些思考伴随她对中国革命建设的关注不断深化,到1978年,叶嘉莹为上述著作补写后叙,谈及研究过程中心态的转变,她自省过去的悲观消极,不问世事,惟想洁身自保。“然而现在的我却有了另外的想法,我所感到的不再是远之唯恐不及,而却是参与的有所不足。”
  她不愿意仅仅独善其身,她愿意把自己的手浸到现实的染缸里。2020年上映的聚焦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英文片名取自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Like the Dyer’s Hand”(染匠之手),寓意诗词之于叶嘉莹,犹如染料之于染匠,浸润已久,留下洗不去的色彩。
  实际上,这双细抚诗词的染匠之手,也是一双入世之手。
  1944年,刚满20岁、还在北京辅仁大学读书的叶嘉莹,在给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顾随的和诗中写过这样的句子:“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年轻的自己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两句我很喜欢。”叶嘉莹后来说,“我觉得这两句诗真正表达了我立身处世的理念。”
  想不负此生,就要入世,就要能担起种种苦难。不需要靠隐居来追求清高,在尘世也可以保住本心不受沾染。
  顾随曾在讲课中说,人不能不踩泥、不吃苦、不流汗。批评南宋姜夔的词就是太“干净”,是“白袜子不踩泥”,这种人不肯出力,不肯动情。
  叶嘉莹也说,号称要逃到禅里去的人,有时其实是自私和逃避,因为不沾泥,就永远不会错,不用负责任。
  回到1978年春天,做下事关后半生的决定,54岁的叶嘉莹在异国的傍晚,穿过一大片寂静的树林,去寄那封申请回祖国教书的信。看着落日余晖洒落树梢,她思考着“余生何地惜余阴”,急切盼望着再度踏上归途。
  这一次,她要为诗词还乡,她已经做好沾染双手的准备。不是落叶归根找归宿,而是“入世已拼愁似海”。
先生的课堂


  要到叶嘉莹的课堂上,来了解叶嘉莹。因为这里有她最热诚的辛劳与快乐。  
  从1945年大学毕业,去中学教书算起,至今,叶嘉莹已经当了78年的老师。她曾自谦说,自己没能成为很好的诗人,也没能成为很好的学者,因为在这两条路上,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但是在教学的道路上,虽然我也未必是一个很好的教师,但我却确确实实为教学工作,投入了我大部分的生命”。
  作为老师,叶嘉莹似乎天生会讲课,而且“会讲”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20世纪40年代,她大学毕业即到北京一所中学教书,因为课讲得好,又被两所中学请去兼课。那段时间,她每周教书30课时,一人教了三所中学五个班的国文课。
  20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湾大学任教,因为课讲得好,淡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高校也都抢着请她去开课。她还在广播电台讲大学国文,在电视台讲古诗。有节目观众跑到电视台楼下要见她,没记住叶嘉莹的名字,说自己要找“李清照”。
  后来远赴海外教书,最初英文不熟练,叶嘉莹每天都要查着词典,备课到深夜,可她课讲得好,接手时,只有十几个学生选修的中国古典文学课,在她手上变成六七十人选修的大课。
  1979年春,叶嘉莹的归国讲学申请获批准。3月,她先被安排在北大讲课,不久,应恩师顾随好友、南开大学李霁野教授的邀请,转赴南开授课。
  当年听过这些课的人,至今记得她课上的盛况。起初,对于大部分师生,叶嘉莹只是个突然而至的陌生人,但她的课堂一旦开启,中国古诗词与她授课的特有魅力立即俘获了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校内外听众。
  叶嘉莹讲课的南开大学主楼111阶梯教室,约能容纳300人,结果加座加到了讲台上,最后教室的地上、门口、窗边都挤满了人。“一点都没夸张。”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当时还在读中文系研究生,他形容叶嘉莹的到来如“一阵清风”,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刚经历‘文革’,很多老师还没走出之前模式化的思维。叶先生一来,完全送来了新的东西。她结合具体作品和自己的人生体验,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作品,这就让大家耳目一新!另外,她的个人魅力,她的博闻强记,讲稿都不拿,上来就是‘跑野马’地讲……”陈洪说。
  叶嘉莹在诗中记录了当年的场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她也在诗中表露了自己一介书生的报国之心:“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那时在天津师范大学读书的徐晓莉,是叶嘉莹课堂上的外校旁听生。因为叶嘉莹的课太受欢迎,教室里人太多,南开中文系开始发盖章的听课证,凭证入内。有外校学生拿萝卜刻章,仿冒出一批“听课证”,徐晓莉也借此进了教室门。
  “我1956年出生,‘文革’期间上完技校,分在无线电元件厂做模具钳工。1978年,22岁上大学,正是现在一些孩子追星的年龄。我学师范,之前又在工厂做模具,当年一看到叶先生,我就觉得找到了一个模范。”徐晓莉说。她感觉在叶嘉莹的课上,每首诗、每个诗人都在讲述中活了过来,并自此活在她心里。
  “叶先生最喜欢讲大课。”叶嘉莹的侄子叶言材告诉我们,“姑母曾说,讲大课更能感受到与听众之间的相知和心灵的相通。”
  叶嘉莹的学生黄晓丹2007年来南开读博之后,也留意到叶嘉莹讲大课和讲小课时的不同状态。“南开新生入学时,叶先生要给新生做一个讲座。讲座前,我们觉得叶先生近来身体不太好,看起来没什么力气,但她一上讲台,整个人好像忽然就有了力气,连讲两个钟头,而且是站着讲,讲到兴奋处,声情激壮。”
  “到大概三年前,她讲课都站着讲,而且课上不喝水,休息时间才喝。”陈洪说。他感叹叶嘉莹与众不同的讲课热情,是她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特点。
  有一次,年逾九旬的叶嘉莹一连讲了两个多小时课,陈洪在台下递纸条,希望她休息。“她看看我,没理,接着讲,要把问题给讲完。我中间两次提醒,感觉她都有点不高兴了。最后从上午讲到下午一点多,你说这是什么样的热情?”
  至于叶嘉莹给研究生们开的小课,那是另一种风格,更松弛、更平静,但同样迷人。
  小课一般每周一到三次,开在晚上,在叶嘉莹家里上,一次两三个小时。所有叶嘉莹的硕士、博士、博士后不分年级地聚在一起,谈诗论道。有学生觉得,氛围有点像那种同道之人的文化沙龙。
  “叶先生的小课,主体是学生自己讲。她布置一些书目,让我们准备,听我们讲的时候不时插话讲解。”迟宝东是在南开最早“享受”小课待遇的学生。1997年,他跟随叶嘉莹读硕士,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带的首届硕士生之一,后来又成为她在南开培养的首位博士生。
  从那时起,听叶嘉莹小课的就不只是她自己的学生,还有其他专业、别的老师的学生,以及徐晓莉这样因为听课结缘的社会“粉丝”。
  小课上,学生们会互相讨论。“这些讨论特别有意思!你还可以听到叶先生赞赏什么、纠正什么,我特别受益。”徐晓莉说。她当时已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也是叶嘉莹课上永不毕业的“留级生”之一,从大学开始追着叶嘉莹听课,一路听到自己退休后。
  “讨论到什么问题,叶先生觉得有价值、有兴趣,她就讲上了。”叶嘉莹的2003届博士汪梦川说,她旁征博引,然后,“一晚上就过去了”。
  汪梦川认为小课的氛围轻松。“叶先生不会给学生指定研究题目。她有句名言:你们想做什么题目都可以。她不要求学生走她的路子,你听课受到启发,对哪方面产生兴趣,就自己选题目去做。”
  黄晓丹觉得,叶嘉莹自己也很享受这样上课,“而不是我有个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一定要教什么的上课方式”。
  在黄晓丹的回忆里,小课上流动着自在无拘的气息。“常有朋友从海外回来看她,带来很多巧克力。于是,我们上课前,隔三岔五地,会先分巧克力。有时候,叶先生讲到哪个问题,说我在哪篇论文里写过一段什么评价,大家就会翻书架,第一个翻出这段话的同学就很得意。翻出来后,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博士毕业后,黄晓丹也当了大学老师。在教书过程中,她一次次重读和重新理解着导师,“发现了叶先生作为老师很了不起的地方”。
  黄晓丹说,作为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喜欢的诗人可以不看;作为古典文学研究者,也可以不去了解研究领域之外的作者;但是当教师是很特殊的事情。“我讲中国古代文学史,从《诗经》讲到清末,没有哪个重要诗人可以不感兴趣就不讲。但有些诗人我天然更容易理解,另一些天然不理解。这时,看叶先生的书,我发现她拥有那么宽阔的视野和那么多理论武器。要找一个很会讲李白、很会讲杜甫的老师,很容易。但要找能讲100个诗人,而且把这100个诗人的不同、好处都讲出来的老师,非常难。但叶先生这方面做得相当好。”
  “为什么她能做到?”黄晓丹说,“因为她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她的乐趣是把自己有感觉、能激发自己的东西让学生也能听得懂、感受到。以这样的标准,在与活生生的人交流的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下来,她自然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她所讲的,不仅是诗词里的知识,更是诗词里的生命。
为诗词干杯


  叶嘉莹讲授诗词的方式,深受老师顾随的影响。她形容自己大学时听顾随讲课,“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顾随曾说,诗根本不是教训人的,而是感动人,是“推”、是“化”。因而,顾随讲诗,最重感发而不重书本上的知识,讲起课来,“全任神行,一空依傍”,有人说他是“跑野马”,没有章法可循。
  叶嘉莹讲课,继承了顾随的重感发、“跑野马”,但也有许多区别于自己老师的地方。
  “叶先生的书肯定比顾先生的容易懂。”汪梦川说,“顾先生讲得太玄妙了,是给‘利根人’说法。叶先生是掰开揉碎了讲,给‘钝根人’说法。她希望更多的人听得懂,所以就得这么讲。我认为是有意为之。”
  课讲给谁?——这是叶嘉莹的另一个有别于顾随之处。在她的时代,战乱已远去,四处有课堂。
  从1979年,55岁的叶嘉莹归国讲学开始,其后几十年,60岁,70岁,80岁……她年年都拉着装满书的行李箱,告别亲人,从大洋彼岸独自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回国讲学。一直讲到90岁,课还要讲,她在各界支持下决定定居国内,继续讲。
  她不只是在南开大学讲。用陈洪的话,叶嘉莹是以南开为“据点”,四面八方去讲。北京的高校、天津的高校、上海的高校、东北的高校、新疆的高校、四川的高校、云南的高校、湖北的高校……只要有学校请她,她安排出时间,就一所所去讲。
  她也不只是在高校讲,中学、小学、幼儿园,她全都去;她不只是给学生讲,政府官员、企业家、科研人员、社会公众、出家人……她都给讲。真正的有教无类。叶嘉莹讲学的足迹还不只是在中国,日本、新加坡、欧洲、北美,她都去讲过。
  “这是叶先生很特殊的地方,她影响了一大批人,她是把传承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这一点,中国再有哪个学者能做到?叶先生这样的人,不是万中挑一,是百万、千万中的唯一。”陈洪说。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沈立岩,是南开1982届的学生。年轻时他听过叶嘉莹讲课,后来留校任教,担任过文学院院长,主持了不少叶嘉莹的讲座。“叶先生虽然看起来柔弱,但她身上却隐然有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度。她是真正把诗词与自己的人生打成一片,所以听叶先生讲课,你会觉得那不是先生在讲诗词,而是诗词在讲自己。”
  沈立岩把叶嘉莹与孔子作比,“孔子颠沛四方,为的是传道。叶先生一生中也是奔走四方,为的也是传播中华文化之道。她之所以能够历尽磨难而屹立不倒,是因为有几千年中华文化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叶先生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她不是偶一为之,而是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生命在做这件事。”
  迟宝东记得,有年中秋,叶嘉莹和学生们聚餐。大家请她说两句提酒词,“她说我也不会提酒啊,琢磨了半天,最后说:‘为诗词干杯!’”
  “理解了她的家国情怀,理解了她对诗词的情怀,就能理解那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事,在她是非常合乎逻辑的。”迟宝东说。
  有几年,叶嘉莹跟学生们交流过她对市场经济浪潮中,人们重物欲、轻精神文化的担忧。
  “叶先生老说要把她感受到的古典诗词里面好的东西传下去,不然,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而传承诗词面临时代发展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那个阶段造成传统文化热度下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语境跟古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要让当下的人理解古诗词,难就难在这里。”迟宝东说,“明知其难,叶先生还是坚持做,慢慢变成诗词传承的一面旗帜。近些年,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又回头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但从认识到理解,需要桥梁。叶先生为我们搭建了桥梁。她结合当下把诗词讲活了,激活了古典诗词新的生命。”
  很多人记得,在一次讲座后,有学生问叶嘉莹诗词有什么用,她毫不迟疑,朗声作答:“让人心灵不死。”
修辞立其诚


  对待学生,叶嘉莹是温和的。迟宝东从没见过她厉声训斥学生,他作业里出现错别字,叶嘉莹温声提醒:“宝东啊,你这样不行,要多注意。不然人家说叶嘉莹的学生还有错字,这可不太好。”他听了,比受斥责还羞愧,“觉得太对不起老师了”。
  汪梦川也记得贪玩偷懒,没做好功课时,老师带着无奈的笑语,“她说我真是不适合当导师,我不会管学生,我就没办法逼你们。她用这种方式说,我们就很惭愧”。
  但对待学生,叶嘉莹也是严格的。她为人为学求真求诚求实,平生最厌恶虚伪浮夸的人事。
  徐晓莉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一次小课上,叶嘉莹说了重话。“她发现现在的学风太浮躁,有学生写论文就上网一搜,东抄西抄。有的人慕名来考研究生,来了又不用心,恨不得就要一个名。她说我正式告诉你们,如果想要的是虚名,在我这里是通不过的,觉得委屈,可以转专业。”
  还有一件让徐晓莉记忆犹新的往事。那是1981年,叶嘉莹回国讲课引发轰动后,有媒体想做一篇写她爱国爱天津的文章,刊发前请叶嘉莹看稿。“叶先生看完,先是不说话,抿着嘴笑,她其实不满意。她说我来天津,也不非得说是对天津糖葫芦钟情,我来天津是为了讲课。她指着我们说,我倒觉得这稿子不如让她们写,也许她们的文笔幼稚,但她们的感情是真诚的。”徐晓莉说,“叶先生讲,修辞立其诚,空洞的话说多了,就麻木了,她说你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花花草草。”
  “‘花花草草’和‘东说西说’,在叶先生那里都是贬义词。”黄晓丹说,“有时候,我们说某某学者怎么说,某某某又怎么说,她就说这是一个‘东说西说’,只是人家的观点,东抄西抄来的,没有你自己的看法,无关你自己的生命体验。她看不上这种东西,如果发现了,是不放过的。”
  在今天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发论文是年轻学者们要紧的现实考量,但叶嘉莹从不催学生们发论文,也不帮学生们发论文。
  “很多人以为我们作为叶先生学生,可以挂她的名,很容易地发论文或者搞项目,其实根本没这回事。你要真是叶先生的学生,你也不屑于做这种事,叶先生也反对这种事。”汪梦川说。
  他觉得几十年来,对学术圈里的一些世俗现实之物,叶嘉莹一直都“不太懂”。师与生,教与学,在她眼里始终是很纯粹的关系。
  汪梦川读博时延期毕业了一年,结果被叶嘉莹拿来给师弟师妹做学习典范,说他为打磨出一篇好论文,要多读一年书。“我很惭愧,如果再勤奋一点,本来是不必延毕的。但在叶先生眼里,这是精益求精,她觉得把东西做好最重要,她可能甚至不知道延毕这一说。”
  叶嘉莹对学生的严格与宽容,往往体现在跟其他老师不同的地方。黄晓丹说:“比如,其他老师会很现实地替学生考虑,你不要延毕,你多发几篇核心期刊论文,不然不好找工作。叶先生不想这些,她觉得读书不为稻粱谋。她也不觉得学生去一个985高校当老师比去教小学好。我们那两届,有一个同学去了中学,一个去了小学,叶先生觉得这是很有志气的表现,学生从小培养,比上大学后再培养更有效。”
  当年,叶嘉莹在南开的首个博士生迟宝东毕业,叶嘉莹告诉他:“我不限制学生做什么,我学生各行各业都有,相信你们会在各自岗位上尽你们的力。”迟宝东后来进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编教材,始终记得老师的话。“我总是带着责任感做这件事。你学到叶先生的精神,到哪里都会找到自己应该干的事,应该负的责任。”
  发论文不重要,把研究做好重要;找到什么工作不重要,尽自己的力把工作做好重要。叶嘉莹的逻辑并不复杂,但是,投身现实生活后,年轻的后辈们都能对此信服吗?
  叶嘉莹身体力行地提供了一部分说服力。正如她经常说的那句话:伟大的诗人用生命来写诗,用生活来实践诗。叶嘉莹用自己的生活,实践了每一条她深信的理念。
  很多事情,叶嘉莹能做到,是因为她对精神与心灵上的追求有多全神倾注,对功利和物欲就有多敷衍应付。她认为:“一个人不能只活在物质世界,那样的人经不住任何打击,也经不住任何诱惑。”
  当年叶嘉莹回国讲学后,有二十几年不仅讲课分文不取,连旅费都自付倒贴。1997年,她把一辈子教书得来的退休金,拿出一半,十万美元,捐给南开大学,奖励古典诗词学得好的学生。后来,又把出售北京故居和天津住房所得的钱全部捐给学校,设立“迦陵基金”,推动古典诗词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叶嘉莹的秘书可延涛是她的学生,2004年毕业后一直留在老师身边。“先生对学问的要求很严谨,但是对个人生活的要求却很低,特别不愿意在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可延涛回忆,他留校工作的头几年,叶嘉莹还没请保姆,所以每年9月她来南开大学前,可延涛都要为她准备一些食物,买得最多的,就是速冻水饺。
  “这也是先生在电话中反复交代的。我向先生列举单一食品的不健康之处。先生说:‘我在哈佛大学的时候,一日三餐都是三明治。在温哥华时,每天午餐也是自己早上做一个三明治,带到学校。几十年都是如此,既省事,又节约时间。’”
  有一回,可延涛足足买了10斤水饺,塞满冰箱的冷冻室。叶嘉莹看到后,连声说好,很愉快地表示未来十天半个月都不用考虑做什么饭了。
  一个人,怎么能天天吃冻饺子、几十年吃同一样东西而不发腻呢?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叶嘉莹是“志于道”,以至于眼中根本没有“恶衣恶食”吧。
  可延涛说,从读书时算起,他已经在叶嘉莹身边待了22年,发现自己这位老师,尽管年龄在增长,心态却和22年前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直到前两年,叶嘉莹每天工作还长达10小时以上,近两年才因为身体原因,减少了大量的读写。“在先生心中,有一个理想和信念,就是传播中华传统诗词文化,这是先生广大恒久的追求和向往,也是她这么多年来,遇到许多人生挫折和困境,依然初心不改,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心态的原因。”可延涛说。
  “‘士志于道’,这是士最大的特点。”沈立岩说,“《论语》中,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士的特点,对精神生活——而且不仅是自己的精神生活,是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个人物质生活的关注度,有一种对建设公共价值或者共同价值的志向。我觉得叶先生确实带有中国传统士人那种以行道为己任的精神。”
  不过,能做到叶嘉莹这样的人毕竟有限。而尽管对学术圈里的现实俗务“不太懂”,叶嘉莹也一定感受过年轻后辈们的压力。
  2014年,南开大学物理系学生闫晓铮跨专业报考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失利。准备再战前,他将自己的感触写进邮件,发给叶嘉莹,没料到竟收到叶嘉莹的电话。
  “叶先生首先觉得我对古代文学、对诗词感兴趣是很好的,但她也很在意这对我今后生活的影响,说物质生活上未必像学理工科那么好。”闫晓铮回忆。
  坚持了自己的选择,闫晓铮第二年考上文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如今,他已成为叶嘉莹的研究助理和新晋博士生。
“弱德”的力量


  “真是光阴似箭啊。”叶嘉莹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画面,来自今年8月,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上公布的一段她给选手们录制的讲话。
  视频中,叶嘉莹回顾了自己从三四岁背诗到将近百岁,仍以讲诗歌为业的一生,说学诗“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你如果学了诗,内心之中,就对人类、世界、万物有一种关怀,看到草木的生发就欣喜,看到草木的零落就悲哀,是诗的这种感发,使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和交流,也使人对万物有了一种兴发感动的关怀。”
  她请大家注意:她的头发没有全白,有人以为是染过;她的脸上有红润,有人以为是涂的胭脂。“这完全是一种错误!我从来没有化过妆,能够保持头发黑,脸色好,我可以证明,这也是学诗的重要好处。”
  她真挚又快乐的发言感染了所有人,在现场引起一片笑声与掌声。
  不要忽略叶嘉莹的快乐。她提醒人们思考:自己对生命真正价值的关心是否足够?又是否感受过求索这种价值带来的超越物欲的喜悦?
  “她做诗词传承这么些年,一般人都觉得有点悲壮、孤独,但她其实不是,她是乐在其中的。哪怕随便跟一个人讲讲,那个人只要愿意听,她就会很开心。”迟宝东说。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冯大建还在读书时,曾经跑去问叶嘉莹,为什么她要付出那么多来做诗词传承这些事?得到的回答是:“我喜欢。”
  被问及跟在叶嘉莹身边,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叶嘉莹的学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说:“她很坚强。”
  张静很喜欢叶嘉莹写于1980年的那首《踏莎行》: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馀,藐姑初识真仙子。
  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从刚回国讲学起,叶嘉莹就常提到这两句话。最初,她假托老师顾随之口说,后来,她坦承这是她自己历尽劫难后的感悟。
  战乱中生离死别之苦、动乱下流离失所之苦、婚姻不幸之苦、中年丧女之苦,还有诗词传承中的种种艰辛曲折……叶嘉莹已尝过命运赠与的多少种人生至苦?但她的身上,始终有向上、向前、向好的达观。
  生于1997年,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张元昕,是叶嘉莹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受长辈教导,这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女孩自小就立下“弘扬中国文化”的志向,并在13岁时,被南开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在叶嘉莹身边度过了6年时光。
  张元昕认为,叶嘉莹的学问与人品是浑然一体的,这也正是时代所需要的品质。“叶先生是有道之人,她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实践着自己之所学,她的修养境界与她的学问是相应的。跟随先生之前,少年的我只知道诗词能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作用,但不知道经过一生的积累,那个人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叶先生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温柔敦厚者,诗之教也’。”
  在研究朱彝尊爱情词的美感特质时,叶嘉莹创造了一个叫“弱德之美”的概念。
  “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就是豪放词人苏轼在‘天风海雨’中所蕴含的‘幽咽怨断之音’,以及辛弃疾在‘豪雄’中所蕴含的‘沉郁’‘悲凉’之慨,究其实,也同是属于在外在环境的强势压力下,乃不得不将其‘难言之处’变化出之的一种‘弱德之美’的表现。”叶嘉莹写道。
  后来,这个词被人们加以引申,用来形容叶嘉莹本人。但有时,它也会被曲解成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实际上,‘弱德’指的不是放弃、躺平,而是在重压和不利下,仍然去承受、担当,运用自己的力量努力解决问题。就像夹在石头缝里的小草,看着柔弱,但在那里无声地承担,这种力量最后甚至能掀翻石块。”迟宝东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连顺境逆境都显得没那么紧要。时代的风向更顺、人们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叶嘉莹做着她认为重要的诗词传承工作;时代的风向没那么顺、人们忽视这些的时候,叶嘉莹依然做着她认为重要的诗词传承工作。
  她吹拂着属于自己的清风。
时代的馈赠


  “一个人,能够在时代更迭中心绪不乱,是很了不起的。大家彷徨或者狂热的时候,她始终坚守着自己,不逞强,也绝不失落,坚信时代有一天会需要她做的事。”浙商总会顾问、浙江人文经济研究院顾问郑宇民说。
  郑宇民曾组织浙江的企业家们看过多场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近几年,又为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等诗教项目提供了诸多支持。
  他认为,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芯片,高度浓缩,又可以随时激活。而叶嘉莹的百年人生,能给企业家们带来精神洗礼,让我们国家在特殊转型时期获得新动力。
  2015年,南开大学在八里台校区、叶嘉莹喜爱的马蹄湖畔为她修建起一座可用以讲课、治学、办公、生活使用的“迦陵学舍”,名字取自叶嘉莹的号——迦陵。从此,叶嘉莹正式结束跨洋奔波的日子,留在了南开园。
  学舍建设期间,听过叶嘉莹课的人们纷纷响应。加拿大华侨刘和人、澳门实业家沈秉和主动联系校方捐款;横山书院的学员们提出要负责学舍的全部内装和家具;徐州一位喜爱诗词的企业家魏垂谷亲自押车,送来一块重达半吨的灵璧石……
  魏垂谷曾数次携家人来天津听叶嘉莹讲课。他学诗的初衷是:“我们做企业很多年,每经历一段历程,都要总结得失。现在生活节奏快,就想用一句话、一首诗把体会提炼出来。”
  看叶嘉莹的书,听叶嘉莹的课,魏垂谷感受到一种做人境界的提高。“她是为国家、为社会、为诗词传承在做事,听她讲诗能叫人积极向上。”
  今天,走进迦陵学舍的内院,人们能看到北京恭王府送给叶嘉莹的两棵西府海棠,保定莲池书院送来的一坛古荷花,山东菏泽送来的若干株牡丹,北京园林研究者们送来的几棵梅花。学舍西侧外墙,还长着一株由叶嘉莹在加拿大执教时培养的学生们送来的紫玉兰。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一灯相续百千灯,传灯录上名无数。这些海外华人、企业家、各界人士为什么都要出这份力?因为我们的诗词文化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张静说。
  花开花落,生生不息。播下多年的种子,会生发,会壮大。
  近年来,南开大学已连续承办了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又开展“诗教润乡土”活动,探索怎么促进诗词文化在乡村的传播。
  今年9月,他们在抖音上开办了“荷畔诗歌节”系列节目,通过短视频给网友讲诗词。而由叶嘉莹领衔讲解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去年开始更新,一年来,累积播放量已超1.5亿次。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说:“今天,人们都在讨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地也都在探索怎么落地、怎么找抓手。南开大学文学院做的这几个诗教活动也越来越受关注。”
  风轻日暖。张静这两年经常忙到失去周末和假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热”与“古诗词热”。疲惫时,她会想想老师叶嘉莹,想想一个朋友跟她说过的“每个时代都要有每个时代的讲者”。
  “顾随先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保留了我们的薪火。叶先生在改革开放时期回到国内,推动见证了我们传统文化复兴的整个过程。我们站在这样的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这个问题,张静一直在边做边想。
  大洋彼岸,张元昕仍抱着年少时立下的“弘扬中国文化”之志在哈佛大学继续求学。在她读书的东亚系一楼,有一间大教室,挂着一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我想,到了最高的境界,中西文化是有相通之处的。”她提起学校里已举办了五六届的中国诗词朗诵大赛,来自各个国家族裔的学生背诵着喜欢的诗词:有华裔学生穿古装背《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白人女生穿唐装背王维的《终南别业》;一位黑人同学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自俄罗斯和印度的两位一年级同学展示了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绿肥红瘦……
  “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专业各不相同,中文水平也参差不齐,但都这么热爱诗词,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中国诗词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瑰宝吗?”张元昕说。
  五年前,她和母亲在美国为华人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办了“诗教班”。“在讲诗时,我们也尽量像叶先生那样,让孩子们感受到诗人的品格和修养,让他们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前的我总觉得,要像先生一样在大学教书,甚至在名校教书,才能达到我的志愿。但现在我觉得,哪里有因缘,哪里有机会,我就去哪里。只要能教学,能研究我热爱的诗词,就是很大的福报了。而且,我在学校教书的同时,也要继续办诗教班。等这一代学生毕业了,我们就继续招生,教好下一代孩子……”张元昕说。
  “每次去见先生,先生只要精力比较充沛,就会问:张静,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的学生?”在今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的一次专家评委会上,张静这样说。
  “我做老师后,第一次回去看叶先生,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好的学生?”黄晓丹也说,“她就关心这个问题。我说有,她就说你把学生作业拿来我看一下。后来每次见面,她都要问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成了“叶嘉莹之问”,被她年复一年地一次次问起。
  有没有好的学生?
  1980年元旦,听叶嘉莹讲诗入了迷的徐晓莉给叶嘉莹写了封信,没想到很快就收到她热情的回信,还寄了照片,并托侄子送来两本谈诗的著作。“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叶先生得到了她想要的回馈,看到她想传播的东西在我心里发了芽。她总说老师有薪尽火传的任务,希望像火种一样,点燃更多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我可能就是一个被点燃的火种。”徐晓莉说。
  有没有好的学生?
  2003年,南开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汪梦川即将毕业,博士想读中文。“年少轻狂”,他把自己平时写的诗词打印出来,塞进要寄给叶嘉莹的信封,还在信中说:先生啊,现在名师好找,因为在明处,好学生可不太好找。没料到叶嘉莹读信后,专门派秘书到历史系找这个没留任何联系方式的学生,邀请他来听自己的小课。
  有没有好的学生?
  2009年春,11岁的张元昕和妹妹在温哥华第一次见到叶嘉莹。此前,已经能背诵上千首古诗词,并开始诗词创作的张元昕从电视上看到叶嘉莹的故事,与外祖母各写了一封信给她。叶嘉莹在回信中说:“元昕如此爱诗,甚为难得。其所作亦有可观,只可惜未习音律,如有机会见面,我可当面为她讲一讲。”
  在温哥华,叶嘉莹教两姐妹音律,告诉她们学诗与做人的道理。午餐时分,她给两个小客人讲中国的“两个半诗人”:屈原、陶渊明和半个杜甫。
  “为什么杜甫是一半呢?因为杜甫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说这话,就说明还是有和别人攀比的心。而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和别人攀比,是实现自己内心的一种价值。这个境界正好对应马斯洛提出的七种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当时,叶先生拿出一支钢笔,在一张餐巾纸上把self-actualization写给我们。她说陶渊明的诗‘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因为陶渊明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他直抒胸臆,想什么就写什么,从来没有过和任何人攀比的心。这样的诗人、这样的品德才是我们现代人真正应该学的。”张元昕说。
  回国传道后,叶嘉莹笔下的诗词,写满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命脉的殷殷期盼。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她说:我虽然老了,但我对国家、对文化的痴心依旧。相信只要有种子,不管百年千年,中华文化和我们的诗词都会开出花结出果。
  “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只要有可以培养的人在等待,我就不辞辛苦。希望自己“柔蚕吐丝”,最终能被后辈学生们织成美丽的锦缎,那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走过一个世纪,这便是叶嘉莹最大的心愿。
  (实习生王嘉琪、臧泽萱对本文亦有贡献)

 
独家对话叶嘉莹
独家对话叶嘉莹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本报记者王京雪 刘梦妮

  草地周刊:上世纪80年代,您曾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产生许多担忧,但又坚定不移地继续传承中华古典诗词的工作。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喜欢中华古典诗词的人也越来越多。对此您有怎样的感触?在当下的时代氛围中,您认为我们在古典诗词传承方面,还有什么事情亟待去做?
  叶嘉莹:这么多年以来,我对于中华古典诗词的喜爱一直没有改变。古人曾经说,孔子的思想“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觉得中华古典诗词里所包含的这几千年的文化,真的是发掘不尽的。我常常在阅读中华古典诗词时,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发。所以我一直到现在,对于古典诗歌的前途,还是充满了热烈的感情和真诚的期待。我相信年轻一代会接踵而来,继续把我们的古典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的愿望。我想我们年轻人一定可以做到的。
  草地周刊:回首来时路,您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叶嘉莹:回首我自己的一生,我过的都是教书的日子,也不断地学习,到现在我也不后悔我这一辈子为教学所做的努力。前几天,一个我几十年前教过的女学生,她现在已经很老了,快要离开世界了。她说,老师是不是还记得我?我当年是您班上一个年岁很小的学生,如果有来生,我还希望做您的学生。她写得很诚恳,使我很感动。我觉得那不是因为我教得好,是我们古典文化根本就有这么丰富的、深厚的根底和生命。
  所以我一直对古典文化充满了信心。我也希望以后,如果有来生,我还继续从事古典诗歌的教学工作,希望我能够做出一点成绩来,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草地周刊:如果能回到过去,您会给年轻时的自己什么建议?
  叶嘉莹:我想,我这个人太随和了,个性不够坚强,也不够坚持。所以有的时候我就会被外界的环境影响,有些事情,也许不能够完全按照我自己的理想去做。我想如果有来生,我会对自己的理想更坚持,对我的工作更加努力。我自己觉得我这一生,所做的很不够,就是因为我的性情非常软弱,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很多地方没有做得很好,我希望以后有机会,我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草地周刊:如果跟今天的年轻人分享经验,您觉得一个人要过好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叶嘉莹:我觉得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你进入的一个“门”。你进入这个“门”的时候,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你进的这个“门”是一个怎么样的门?它里面有什么样的丰富的蕴藏?每一个人都选择好自己要进的“门”,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尤其应该注意你自己选择进到哪个“门”,而且进去以后,如果你选择得对,应该终身持守住你的选择,这是我的一点希望。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坚持,能够守得住,能够使我们珍贵的古典文化中的美丽的品质更加彰显,能够更加做出一些有效果的、有力量的成绩来,这是我的愿望。
  草地周刊:您曾说《论语》是对您一生影响最大的书,您最愿意对话的古人是孔子,如果有机会跟孔子对话,您想跟他聊什么?
  叶嘉莹:我如果能够跟孔子对话,我会跟他好好地谈一谈:对于他自己的一生,他觉得他所完成的是什么?他希望我们在哪方面去继续努力?因为我觉得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藏,我们每个人都有开发、发扬的责任。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进入这个宝藏之中,能够有更好的、更多的成就表现出来。我希望年轻人不要迷惑、迷乱,盲目地去追求一些短浅的兴趣跟利益,而能够有精神上的、更深刻的、更有意义的持守。
  草地周刊:您最想对话的诗人又是谁呢?
  叶嘉莹:我最想对话的诗人其实有很多,比如说陶渊明、李商隐。我觉得这些人的内心,都有很丰富的感情,也有他们对人生的一种觉悟、一种看法。如果能够跟他们对话,我希望能够跟他们好好地聊一聊。
  草地周刊:90岁生日时,您曾许愿,来生还要做教师,还要教古典诗词。95岁的教师节时,您说还有一个愿望是,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期颐之年您的心愿是什么?
  叶嘉莹:我觉得我所说的这两句话还是很真诚的,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其中一个就是,我没有能够把中国的吟诵真的传下来。因为我有时候也不好意思在台上大声地吟唱,(担心)人家觉得我莫名其妙,所以我常常不敢、也不肯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地吟诵,但是我觉得(吟诵)其实是很重要的。
  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更强力地、更努力地去推广和发扬,我觉得吟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草地周刊:从2022年年初开始,您的“迦陵课堂”系列讲稿已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上连载了近两年,这份“报纸上的课堂”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对此,您有何感想?
  叶嘉莹:我不知道别人读了我的讲稿是什么样的感受,反正我这个人,平生只要是说了话,我一定是很真诚地、用我的真心实意去讲的。所以我所自信的,就是我所说的话,一定是我真诚的感情、感受和心得。不管我说得好,或者说得坏,说得是不是成功,但是我当时一定是以最诚恳的态度、最诚恳的心意去讲述的。
  如果有机会,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讲出相同的话来,但是我总是应该把我自己真正的感受说出来。如果再有机会重做一次,我应该比过去做得更好一点才是。
  草地周刊:对于“苦追”连载的读者们,您想对他们说什么?
  叶嘉莹:对于读我的这些讲稿的人,我希望他们不要浮光掠影地,只是表面地看过。希望他们读的时候,自己真的思想一下,自己真的体会一下。我说的有对的有不对的,那么你有什么心得?我希望能够点滴地增加到你对诗词的体会和欣赏之中。我就希望大家能够诚心诚意地读,诚心诚意地努力,能够有自己的真诚的感受,能够有更好的心得。
  草地周刊:谢谢先生接受采访。感谢先生。
  叶嘉莹:谢谢你们的采访。
(感谢可延涛对此次采访的帮助)

最喜欢叶先生那句“为有荷花唤我来”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访谈
最喜欢叶先生那句“为有荷花唤我来”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访谈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南开大学马蹄湖中盛开的荷花。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本报记者徐欧露

  草地周刊:我们了解到,陈校长会把叶先生选编、配有南开四季文创产品的《四季诗选》作为校礼送给客人。您认为先生“结缘卅载在南开”给南开师生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雨露:作为中华古典诗词的吟诵人和传承者,叶嘉莹先生一生以弘扬中华诗教为己任,她曾说,“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先生在南开任教40余年,将自己的后半生留在南开校园,更将自己的毕生学问及个人财富,悉数奉献给了南开师生。叶先生说自己的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她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是为什么呢?她说,因为“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我想,叶先生将毕生的岁月全部投身到热爱的事业中,用她的百岁人生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将小我融入大我”,启示南开师生“奋斗的岁月是最幸福的,奋斗的人生是最富足的”。
  草地周刊:陈校长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先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对先生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陈雨露:2022年8月31日,我刚来南开工作不久,去叶嘉莹先生家中拜访,第一次见到了叶先生。在此之前,我很早便听闻叶先生的大名,对叶先生在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承方面丰硕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十分景仰和钦佩。当日见面,叶先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她的举止优雅温和,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自信和从容。
  叶先生的家中,摆满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专业书籍,尽管年近百岁,但先生仍在坚持工作,倾尽全力投身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与传播,着实令人敬佩。这次见面,加深了我对叶先生的认识,感到这位百岁老人不仅是南开大学的学术骄傲,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面旗帜,是当代学者的楷模和师者的典范。
  草地周刊:您多次探望叶先生,有没有哪一次见面、交谈给您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能给我们讲讲那次见面的细节吗?陈校长个人最喜欢叶先生的哪首诗词呢?
  陈雨露:今年教师节前,我再次探望了叶先生,和先生进行了深入交谈。当日上午见面时,先生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头发茂密而且梳理得十分整齐,身上还披着一件粉色的披肩,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是谈吐间依然声音洪亮、神采飞扬。
  我个人最喜欢的诗句是叶先生的“为有荷花唤我来”。南开马蹄湖中生长着一片茂盛荷花,是许多学子心目中的“最美打卡地”。在中华古典诗词中,荷花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经典意象,被誉为“花中君子”,蕴含着高洁的精神和风骨。近年来,南开大学积极引导学生们了解南开精神,养成荷花品格,将荷花形象作为南开大学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我们希望“唤来”更多名师和学子到南开工作学习,加入我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宏伟事业中。
  草地周刊:您如何理解叶先生一生投身的诗教传承事业与南开之“魂”,与“时代所需”之间的关系?
  陈雨露:我们把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作为南开之“魂”,张伯苓老校长“爱国三问”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南开人。叶嘉莹先生是爱国学者的代表,她深爱着故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初期,便毅然决定回国教书。她累计向南开大学捐款三千多万元。叶先生曾自喻,自己是沙漠中走来的骆驼,却用一辈子找寻中国传统精神的源泉。她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是对“南开之魂”的生动诠释,值得青年学子共同学习。
  草地周刊:您认为,什么是做好中华古典诗词等人文学科研究所需要的学术环境?对此,南开是怎么营造的?如何打造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不急功近利的学术生态?
  陈雨露:注重推动中华古典诗词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建设,是南开大学的优秀学术传统,更是今天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南开人所要肩负起的重要历史使命。人文学科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需要依靠顶层制度设计加以长期支持。在这方面,南开大学把人文学科建设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分析学科现状,大力提高学科质量,加快学科布局调整,依托学科交叉集群,凝练了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内的四大学科群,增强发展动力,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开拓了人文学科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同时,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发挥人文学科优势,持续谋划“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新格局,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文教育,打造具有南开特色的美育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草地周刊:您认为叶先生的家国情怀、传承诗教的精神与南开的校风、学风有什么相通之处?南开大学具备怎样的特质,又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才让叶先生这样的大师“修得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呢?
  陈雨露:叶嘉莹先生的家国情怀和传承诗教的精神,与南开大学的校风学风是高度契合的。南开自建校初期便大力倡导沉潜务实之风,要求学生刻苦自勉、以求实学。这一传统延续百年、泽被后学。叶嘉莹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漂泊一生,定居南开,她坚持执教七十余载,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古典诗词留下火种。叶先生在海外多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克服了重重困难,谨记自己“教师”的身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发扬光大。
  为了让叶嘉莹先生在南开马蹄湖畔安心执教、潜心学术,南开大学邀请叶先生担任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用她捐献的资金设立“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和“迦陵基金”;修建“迦陵学舍”,为叶先生提供学术场地和安心居所;组建服务团队,协助叶先生整理学术资料,出版学术作品,举办高规格学术研讨会;聘请叶先生担任南开大学终身校董,并授予首届南开大学教育教学奖终身成就奖。

  
把更多的人接引到古典诗歌的世界
把更多的人接引到古典诗歌的世界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叶先生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审看‘叶嘉莹讲诗歌’系列稿件。”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采访时,每一位叶先生的身边人,都在郑重且不厌其烦地向我们重复这句话。
  步入百岁之年的叶先生,受精力和体力所限,过去的很多工作都停下了,审看她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的专栏稿件就成为她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从2022年1月15日“迦陵课堂”系列开课算起,草地周刊与叶先生已携手走过一年又十个月。在三十五课(目前已连载至第三十三课)逾30万字的篇幅中,叶先生带领我们从《诗经》出发,完整回顾了从先秦到中唐的诗歌史,沉浸式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这一年多,与其说是本报编辑团队在编辑叶先生的讲稿,不如说是我们通过白纸黑字,近距离聆听叶先生的娓娓讲述,在先生与读者间架起一座文字之桥……
  叶先生曾在《红蕖留梦》中自述,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古典诗歌的世界,是她一生使命所在。
  叶先生的著作理论性强,古典文学底蕴深厚,有一定的阅读门槛。而她讲课时重视感发,深入浅出地传递诗词之美,更适合面向公众做普及。
  因此,叶先生一直很重视课堂实录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她保存有上千盘个人讲课录音,时长超2000小时,音频视频资料十几箱。回国后她无论大课、小课,均有录音文件留存。
  整理讲课录音是一项浩大工程。为了筹备叶先生百年纪念特刊,我们拜访了多位叶先生门下弟子,每个人都经历过整理讲课录音,与先生沟通稿件的时光——提及某篇讲稿获得叶先生认可,未改一字,也往往能令整理者颇为自豪。
  我们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草地周刊与叶先生结缘,始于2021年末。在南开大学张静老师的帮助下,《新华每日电讯》获得叶先生授权,连载1989年叶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讲课录音文稿。
  拿到讲稿的第一时间,编辑部加班加点,先后与审校和叶先生商定文稿细节,沟通专栏第一期的主标题,确定并请叶先生亲笔题写专栏名“迦陵课堂”,审定“开栏的话”……经过近三周的反复打磨,“叶嘉莹讲诗歌”系列第一课《今年,我们一起跟叶嘉莹先生上诗歌课》在2022年第2期草地周刊封面刊发,正式与读者见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讲稿署名中有多位整理人,如于家慧、陈学聪、李晓楠,以及每期都会出现的审校张海涛。这几位青年学人均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我们拿到的原版稿件,正是他们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整理的。
  目前读者看到的稿件,至少经历了三版定稿。叶先生的讲课稿前期录音整理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是“每言必录”,形成最完整体量最大的“1.0版”;第二步则是在此基础上调整,将重复性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述精简,形成每课约3万字的“2.0版”。
  而呈现在报纸上的版本,则是编辑部在保留叶先生讲课语言风格的基础上,贴近报刊读者阅读习惯择其精要的“3.0版”。这一版中最大难点,是在将原稿压缩近一半的篇幅中,既保留讲稿的原有口吻,又兼顾书面表达的简练流畅。
  众所周知,叶先生讲课喜欢“跑野马”。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中让野马跑得起来,又收得回去,还能兼顾完整性与准确性?为此,我们与审校、叶先生经历了较长一段磨合期。
  三十五期课程,百岁高龄的叶先生始终坚持“把最后一道关”。一开始,叶先生在家中看稿,自己打印出文档,修改后与张海涛沟通,再由张海涛反馈给本报编辑部。后来,她因身体原因住进医院疗养,不方便打印文稿,便由秘书可延涛、闫晓铮打印后带去医院,等待先生在纸样上修改,再由张海涛与本报编辑部沟通。我们后来才了解到,近几年,叶先生视力逐渐下降,审稿时不仅要将文稿整体调整为二号字,还需要老花镜加放大镜的辅助。
  在迦陵学舍,我们拿到了叶先生的一部分手写改样。每期近万字的稿子,厚厚一沓,沉甸甸的。稿件上,她的字迹已有些难以辨认,甚至能看出握笔之手明显的颤抖。尽管如此,她仍然期期不落,效率高得惊人,一般稿件交付三四天就有反馈。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我们逐步找到了口述讲稿和报纸专栏间的平衡,获得了叶先生的肯定和信任,甚至不时能收到先生“一字未改”的惊喜。叶先生也曾通过张海涛向本报编辑部转达“你们整理得很好,辛苦各位编辑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整理、编辑、审校团队和叶先生共同的默默付出,更是叶先生治学严谨对我们的潜移默化。
  2015年,叶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现在我把我所有海外的录音、录像、研究资料都搬回来了,我希望自己还能够有短暂的余年,协助爱好诗词的学生朋友们把资料整理出来。”她也曾对她的学生张静说,即使到了晚年自己不能随意走动的时候,她还是希望能把她带回来的音像数据整理成文字,她还可以改。
  能协助叶先生在现在的人生阶段继续传播中华古典诗词,为读者和叶先生的“双向奔赴”架起一座文字之桥,让我们既感欣喜,又觉重任在肩。
  “叶嘉莹讲诗歌”系列刊发以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后台常会收到各地读者留言:有人焦急“催更”,询问下一期刊发时间;有人写诗作文,抒发阅读体会;有人期盼系列集结成册,方便收藏……而更多的则是来自读者的殷殷嘱托。
  诚如一位读者所言:“‘叶嘉莹讲诗歌’系列复现叶先生三十多年前时空场景,能使我们一起聆听叶先生清朗饱满、准确精微的诗词讲授,一起沉浸在诗词的曼妙世界里,一起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浑然大美。”
  在讲诗歌系列中,叶先生反复提到,“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作自己的诗篇,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的诗篇的”。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
  叶先生的一生饱经忧患,但她一直热爱中华古典诗词,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播与教研。如同她在诗中对自己的期许,即便如今住在医院,我们也能如期收到她对每一期讲稿的反馈。
  她曾说:“我们讲诗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要透过诗人的作品,使这些诗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机会。而且在这个再生的活动中,将会带着一种强大的感发作用,使我们这些讲者与听者或作者与读者,都得到一种生生不已的力量。”
  透过叶先生的文字,将她和诗人们的生命心魂带入千千万万读者心中,正是讲诗歌系列努力的方向。
  在《诗馨篇》序言里,叶先生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她同时呼吁,希望青少年“加入到这条长流之中,来一同沐浴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所给我们的最大的乐趣。”
  惟托于文字者可以无穷。如今,这条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流,正化作白纸黑字,邀请读者与我们一同徜徉其间。
本报记者刘小草 吉玲 刘梦妮   (感谢张海涛对本文的支持)
 
诗生南开
诗生南开

( 2023-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2016年9月11日,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演讲。 南开大学文学院供图
 
  “很多人都说,你是天津人吗?我说不是。那你是南开的校友吗?我说也不是。那中国那么大,那么多学校,你为什么选择了天津的南开大学?”
  刘学玲、陈焰和所有参与编写《为有荷花唤我来》一书的南开人一起,试图从学子的角度,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寻找的过程绝不轻松,但汲汲骎骎一路走下来,这些编写者本身,也成了答案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雷琨 徐欧露 王京雪

  “1979年,因为李霁野先生一声召唤,叶先生来到南开讲学。2019年,因为叶先生一声召唤,我们决定编这本书。”
  “先生和南开有40多年的缘分,但专门讲述这段师生缘的书几乎没有,这本书填补了一个空白。”
  坐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捧着这本《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刘学玲和陈焰的语气有些激动。
  “很多人都说,你是天津人吗?我说不是。那你是南开的校友吗?我说也不是。那中国那么大,那么多学校,你为什么选择了天津的南开大学?”2016年,叶嘉莹在天津大剧院举办了一场公益讲座,主题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来南开任教的前后因缘”。讲座开头,92岁的老人特意提到了几个常被人问起的问题。那天,刘学玲就坐在台下。
  几年之后,刘学玲、陈焰和所有参与编写《为有荷花唤我来》一书的南开人一起,试图从学子的角度,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寻找的过程绝不轻松,但汲汲骎骎一路走下来,这些编写者本身,也成了答案的一部分。
师生


  刘学玲和陈焰是南开大学中文系1982级的同班同学。2019年10月,南开百年校庆,他们班返校的同学,给南开大学文学院时任院长的老同学沈立岩提了个请求,“能不能让我们见见叶嘉莹先生?”
  1979年,时年55岁、离乡30余年的叶嘉莹向教育部申请利用假期自费往返大陆讲学。当年4月,叶嘉莹第一次来到南开,讲诗授词,自此扎根。但开始几年,不是每届学生都能赶上她的课,82级中文系就是擦肩而过的那一批。
  2019年10月19日上午,返校的近20位老同学,来到叶嘉莹位于西南村的家中。这群多数未曾谋面的“弟子”向她汇报,他们准备做一本82级中文系纪念图集,要把先生鲐背之年依然给在校生讲诵宋词的图片收录进去。
  叶嘉莹听后“满怀期冀”地说:“你们出一本我在南开讲学的书给我吧。”
  “她特别看重自己跟学生之间的情分。”沈立岩觉得,说出这句话,是因为叶先生想知道同学们是怎么看待她这段教书历程的,期待给在南开的教书经历“一个文字的归宿”。
  老师的一句话,“学生们”放在了心上,“出来就拉了个筹备工作群”。他们将其视为一份“作业”,想用这本书补上那段未能在教室中圆满的师生缘分。因叶嘉莹极爱荷,书名就取自她记写荷花盛开的南开马蹄湖那首诗中的一句,“为有荷花唤我来”。
  言及自己与南开大学结缘之始,叶嘉莹曾多次在文章和讲座中感念一位前辈:现代著名翻译家、南开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李霁野教授。李先生是叶嘉莹恩师顾随的同事、好友,叶嘉莹以“学生”自称。“当我于1941年考入当时北平的辅仁大学时,李先生正在辅大西语系任教,而我则只不过是一个才考入学校的国文系的新生。”叶嘉莹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青年时代她读过霁老翻译的《简·爱》等小说,但直到1949年3月,身在台北的叶嘉莹受顾随先生之托,代恩师探望几位任教于台湾大学的故交,她才第一次见到了李霁野先生。那之后,时移世易,台湾白色恐怖愈演愈烈,霁老返回大陆,叶嘉莹在台带着不满周岁的大女儿被拘捕,自此经历了人生中一段艰苦备尝、天涯飘转的岁月。
  一晃近30年过去,已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的叶嘉莹,从温哥华寄出一封回国教书的申请信,没过多久,她又从报纸上看到了李霁野在南开大学任外文系主任的消息。她兴奋地致信李先生,将自己的近况和打算告知师长。1979年,教育部批准了她的申请,安排她到北京大学授课,一段时间后,叶嘉莹收到了霁老的来信。信中老人诚恳地邀约她转到南开。彼时的叶嘉莹对南开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老师的一声召唤,就离开家乡北京,踏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接受采访时,刘学玲反复讲起这段往事,编辑《为有荷花唤我来》的过程,好像一种传承和延续——叶先生对师长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敬爱,成为感召南开后辈倾力做书的力量。
  拜访叶嘉莹几天后,第一条“征稿启事”被发到南开大学中文系校友微信群,沈立岩、陈焰、刘学玲等人组成编委会,工作就这样启动了——既无先期经费、也无固定办公场所,出这本书“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是叶嘉莹这个名字在南开师生心目中的分量。没资金,编委会求助于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你们一定要采访一下校友会的詹会长,是他帮我们募集到了这本书的出版经费,让我们心里有了底气。”面对记者,编委会几个成员都提到了詹先华的名字。但接到采访电话,这位南开大学金融系1983级校友不愿居功,“这个事太有意义了,毫无疑问要支持!”他把筹集资金的过程描述得很简单,“一说是要出叶先生在南开讲学的书,我打了一个电话,人家就同意出资了。”他说,“提到叶先生,南开人没有不敬仰的。”
  稿件从四面八方传来,其作者也大多是南开人。有人录下叶嘉莹初来南开授课的每一首开课诗和告别诗;有人至今记得老师讲课从不落座、一咏三叹的风姿;有人回忆自己失去亲人、无心听课,如何得到老师开导,“学会了应该怎么面对苦难”;有人提到自己受叶先生为振兴中华诗教奔走呼号的影响,走上传播诗词文化之路……
  本书副主编、中文系1978级校友余晓勇联系上自己的老师鲁德才,后者是南开大学古典小说与戏剧领域的资深教授——叶嘉莹第一次来南开,是由鲁德才迎接的;在主楼111教室讲第一堂课,也是鲁德才上台介绍、致辞的。上世纪90年代,叶嘉莹在南开创建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现名“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鲁德才则是为初创的研究所忙前跑后的首任副所长。两位学者、同事间情谊甚笃,叶先生曾赠诗给鲁先生:“襟怀伉爽本无俦,为我安排百事周。”余晓勇觉得,要为叶先生出书,没有鲁先生的回忆是不完整的。
  鲁先生当时已经89岁了,眼睛刚做完手术。拨通鲁德才家里的电话,余晓勇还担心太过冒昧,没想到,老人爽快地答应接受采访。“我们前后去了五次,第一次就聊了两个多小时。”刘学玲回忆说,“鲁先生好像早就在等我们来,听他讲叶先生的故事。”
  整本书中,篇幅最长的文稿来自身在日本的1979级中文系校友叶言材。他是南开学子,也是叶嘉莹的侄子。作为学生,他听先生“跑野马”直到“熄灯号”吹响;作为侄子,他知道姑母当年腿肿得老高,还执意从加拿大长途飞行回国讲学的坚持。他曾陪年近八旬的姑母到叶赫古城“寻根”,也陪同拜访过陈省身、杨振宁等学者。循着姑母的足迹,叶言材同样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退休前,他在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中国系任教32年。叶先生评价这个侄子,是家族后辈中“唯一一个与我相近和比较能够理解我‘回国教书之志’的人”。
  叶言材觉得,他有责任通过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真实记录下姑母在传承中华诗教道路上的付出,记录下姑母至为看重的,那些一路上关爱、帮助过她的学界师友。写作过程中,叶先生亲自给他发邮件提供素材,嘱咐他一定要将陈省身夫妇写进文稿里,因为“他们都喜欢诗词……经常来我班上听课。对我极为关爱”。
  编书过程中,编委会收到三套当年学生聆听叶嘉莹授课时做的课堂笔记。40年过去,保存非常完整,“可以直接出版的水平”,成为考证书稿时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中一套来自1978级的杨茜萍。老师从左到右写满又擦去的板书和旁征博引的讲授,都被她用娟秀的钢笔字记录下来。40多年间,杨茜萍搬家近十次,藏书的房间也曾被水泡过,这套笔记始终完好。
  这让刘学玲想起叶先生保存、整理的顾随授课笔记与文稿。叶嘉莹跟随恩师顾随听课6年,手写下八大本外加许多散页的笔记,她一直视如瑰宝。在飘零辗转忧患苦难的生涯中,从北京、上海、南京、左营、彰化、台南、台北、美国、加拿大一路走来,多数书物都已散失,只有这些笔记一直随身携带,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回国授课后,叶嘉莹将其整理,指导顾随先生之女顾之京辑录,终于在1986年出版了《顾随文集》——那是顾随辞世26年后,出版的第一部遗著。
  跨越数十年的时光,两个埋头抄笔记的学生形成奇妙的互文。“这就是继承老师衣钵吧。”刘学玲说。
“诗生”


  看到征稿消息,韦承金试着把一篇已成稿投给编写组,标题是《“跑野马”之境——在南开聆听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讲座札记》。没想到,这成为全书唯一一篇被叶嘉莹批注“全然不需改动一字”的文章。
  但韦承金说,自己只能算叶先生的“讲座弟子”。他并非文科出身,是南开经济学系2001级校友,因为醉心诗词与昆曲,20多年来,只要有叶嘉莹的讲座,韦承金几乎场场必到,悉心听记。
  他仍清晰记得与叶嘉莹的第一次见面。2004年,南开大学召开“庆祝叶嘉莹教授八十华诞暨词与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还在经济系读大三的韦承金早早赶到会场“占座”。那天,先生照例“跑起了野马”,从坎坷的人生经历讲起,言及自己从事古典诗词教学数十载而“人生易老梦偏痴”的缘由:“我觉得,我们国家、民族,现在虽然是日臻富强了,可是我常常想,我们在追求物质这方面的成就之外,我们的精神、我们民族的精神、国民的品质,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的感情、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希望、我们的追求是永远的,我们诗歌的生命、我们中国文化的那个血脉的源流,这种精神是生生不已的。”
  彼时的韦承金正为未来彷徨——眼看就要大四,是在经济专业领域发展,还是遵从内心的热爱和理想,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他在学生时代就是不折不扣的“文艺少年”,虽因各种原因报考了文理兼招的经济系,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却不曾减退。
  那段话给台下的韦承金带来巨大的震撼。“你自己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方向,这时如果有人给你深刻的鞭策,你会更加坚定。”他决定跨专业考研,从事中国美学研究,尽管最终没能考取,但在就业选择中,他还是在入职企业和在《南开大学报》做编辑之间,选择了后者。2006年至今,他已在学报编了近20年的文艺副刊。
  “85后”陈凯在南开读本科时念的是商学院,他同样是叶先生的“讲座弟子”。因为大二时听了一堂先生主讲的“大师课”而成为“叶粉”。毕业工作之后,他放不下心中热爱,回到母校在职读研,这一次,他选择的是图书情报专业,“主修课程里有文献学和版本学”。他一边学习,一边通过旧书网等渠道购买叶先生历年出版的各种学术著作,也花高价收集散落在藏家手中的、叶先生的亲笔书信。《为有荷花唤我来》一书中,陈凯就根据他收集的一封叶先生1991年与时任南开校长母国光的通信,完成了一篇《叶嘉莹与南开大学结缘的一段过往》,那是极具史料价值的书稿之一。无论是跨界进修、还是高价收藏,只因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先生的学术生涯,传承大师之风”,陈凯觉得一切都“非常值得”。
  执着、热爱,成为采访中的高频词。校友会募集的资金全部用来出书,《为有荷花唤我来》的编委们不拿一分钱报酬,甚至自己贴钱。好几人在采访中不约而同提到南开的“书生气”——他们有自己的内心坚守与价值标准,若置于诗心词意之间,又何尝不是一种“诗生气”。
  当被问到跟随叶先生这些年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哪里,汪梦川的答案既不是论文也不是荣誉,而是自己的诗词、骈文创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这个是我最满意的一点”。谈及此,这位南开文学院副教授高兴得像一位仍在求学的学生。
  他为这本书所写的文章名为《为己与为人》,出自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为了有所得于心、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则是说做给别人看、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他写道,“一言以蔽之:古人为学,目的是安身立命,而今人则往往是为了外在的各种利益或光环。”而叶先生,则有“今之古人”的风范。
  编委们曾找到一封叶嘉莹来南开教学之初,给李霁野先生的信,她在其中专门提到对这座学府的初识印象,“我觉得南开的老师有一种正直、诚恳、认真的作风”。今年已91岁高龄的鲁德才仍清楚记得这6个字,这也是他对叶嘉莹的印象。“叶先生回国就是为了讲学,她朴实、真诚、不张扬,就想认认真真搞学问。她真爱诗词,诗词就是她的生命,所以她想把自己的一切都传给学生。她不是回国‘养老’的,也从没想过靠自己的名声得到点儿什么,她就是一个心思纯洁的、有老一辈学人风范的爱国学者。”鲁德才认为这种“精神上的契合”是叶嘉莹晚年选择在南开设立研究所的一个重要原因。
  叶言材总说他和姑母的性格很不一样,但在刘学玲看来,这对姑侄有着一脉相承的严谨。“叶师兄一再跟我们说,对书稿里的文字、插图,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核对清楚。”而他本人在撰稿过程中,也常常发邮件和姑母确认细节,为了叶家老宅屏门上的“寿”字颜色究竟是红是黑,姑侄俩也会一来一回地“争论”。为什么如此“较真儿”?叶言材告诉记者,他不写便罢,只要写,就要保证事实的准确,那是他对姑母的尊重。
  为了给先生出这本书,“人家说三审三校,我们三十校也不止。”刘学玲说。书中的照片说明都做了一一考证。为确定一张照片到底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80年代末拍的,他们多方核实,最终发现,这张多次被引用的照片时间标错了。
  这样的严谨为叶先生称赞。
  但也有“挨批”的时候,比如有些第一批征集来的文章被批“没有真情实感”。
  在汪梦川的师妹黄晓丹的印象里,叶嘉莹尤其看重一件事——真诚。学生评诗,如果只是搬运别人的观点或赶时髦,和自己的生命体验没有关系,不够真诚,先生觉得“不是什么好事情”。
  韦承金曾把自己创作的几首诗词发给叶嘉莹审阅,先生肯定了他的才华,却也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我读了你的旧体诗词之后,觉得酬唱的作品太多了,把作品的品格降低了……宁可少作诗,但是要作就一定尽力作出好诗来……要在心里面真正有所感动时才写诗。”
  现在黄晓丹做研究,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诚实地表达”。
  采访中,好几位采访对象特意叮嘱,不要写他们的故事,写叶先生就好,因为不希望夸大了他们的成就,“借着叶先生的光芒抬高自己”。
师·生


  “没关系没关系,我要站着讲。”
  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一直记得初见面时,叶先生对他说的这句话。那是2011年初,他刚刚赴任,在学校举办的一场春节茶话会上,87岁的叶嘉莹教授坚持起身,向新校长做自我介绍。龚克想让叶先生坐下说,老人不肯。她像上课时一样,站在原地,将自己从加拿大回国来南开讲学的经过娓娓道来。她缓缓吟诵起自己在温哥华向祖国递交申请之时写下的诗句:“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这两句诗一下子打动了龚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先生在独自寻什么?她肯定不是在寻找回住处的路,而是在寻找归国从教的路”。
  《为有荷花唤我来》一书的开篇,是叶先生亲撰的《我与荷花及南开的缘分》一文。她在文中夸赞龚克“每次见面经常与我谈论诗词……有一次开会,他走在我的身边竟然还顺口背了我的一些诗作,我对理科出身的领导能对旧体诗词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修养,实在感到钦佩不已”,龚克却说,自己不会作诗,是叶先生一身“文气”、起身讲诵、兴发感动的师者风范感染了他。
  “先生要站着讲”——几乎每个采访对象都会和记者提到这一点,也包括给本书作序的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1979年叶嘉莹第一次授课结束,临行之际,当时还在中文系读研究生的陈洪为先生整理了行李。20世纪90年代,叶嘉莹创立研究所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也是在陈洪出任中文系主任后,与各方合力推动,事情逐渐有了转机。“30多年来陈先生亲眼看到了我所走过的每一步足迹。”叶嘉莹在《我与荷花及南开的缘分》中写道。
  作为同行,一路走来,陈洪也对叶嘉莹“年过九十,站着讲两个小时诗词”的风采钦佩不已,他觉得那是叶先生对学生、对诗词、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说起来都惭愧,我一过了七十岁,就总坐着讲了。”
  但在南开师生眼中,自叹惭愧的陈洪与叶先生有着相同的师者之风。“陈洪先生给很多届本科生讲过大学语文这门基础课,后来也一直带着我们这些后辈教师讲大学语文,还拿到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说,南开学风鼓励老师以讲台为重,有一种“培育好老师的空气和土壤”,“好像大家都有种使命感,觉得做老师的立足点应该是先把课上好,只做文献是远远不够的”。
  张静师从叶嘉莹多年。她在《为有荷花唤我来》中撰写了一篇名为《望日莲》的文章。望日莲是向日葵的别称。叶嘉莹在南开40余载,不只她的学生,她的亲人、朋友、同事,甚至“粉丝”,很多都成为老师。他们就像是一朵朵望日莲,无论被栽植到哪一片土地上,都始终望着启迪心智的光芒照来的方向,结出沉甸甸的种子。
  叶言材在日本大学任教多年,他发现自己为师、为学的风格受到了姑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姑母“偏爱”上大课,他自己也如此。他教日本学生中文,最喜欢上的课是最基础的“会话”,即日常汉语对话。这显然不是一门能出论文、出成果的课,但叶言材不在意,他觉得,“既然他们要学习中国文化,那就必须把基础打牢靠。我是中国人,又是南开中文系出身的,我有责任告诉他们原汁原味的中文是什么样的,要把中国文化真正的魅力展现给这些学生。”
  张静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踏上讲台前,在家里“排练”了好几遍,心里始终有个困惑:正式面对学生时,要不要照本宣科?“我们成长路上经历过不同的老师,有的可能就是照本宣科;有的就像叶先生,有充分准备,没有稿子,天马行空,启发学子的心灵。”张静说,对于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前一种更容易,可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心做足准备,放下讲稿。
  老师的影响不仅在课堂上。1981年,还在上大三的赵季帮助叶嘉莹整理《论柳永词》的讲座录音。文章随后在《南开学报》发表,成为叶嘉莹在中国大陆学术期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文章末尾,叶嘉莹特意署明“整理者:赵季(南开大学中文系学生)”,并托人转交一百多元的整理费,赵季坚决不收。为此,叶嘉莹把他叫到天津第一饭店吃了一顿便饭,郑重地把整理费交给他,“这是你业余时间的劳动,你必须收下”。
  “这个场面像照片一样一直印在我脑海中。”72岁的赵季说。
  毕业后,赵季留校任教,桃李天下。直到现在,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只要是学生业余时间帮助录入或校对,他都一定按字数或时间付给学生费用。著作出版时,他也一定会在后记中说明哪些学生从事了哪些相关工作。
诗·生


  播下种子的人——这是陈洪对叶嘉莹的形容。她一生传承中华诗教,播种师心,也播种诗心。“陈省身先生是大数学家,也在叶先生的带动下提笔写古体诗。”叶嘉莹八十岁寿辰时,常来听她讲课的陈省身为她赋诗贺寿,写下“锦瑟无端八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归去来兮陶亮赋,西风帘卷清照词。”陈洪觉得,这就是叶嘉莹的魅力,“不见得马上就能看出怎么样,但她的影响在那儿。”
  “书生报国成何计”的拳拳心迹,早已在马蹄湖畔写下了答案。为激励南开大学的学生学习古典诗词,1997年,叶嘉莹用自己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金的一半设立了“驼庵奖学金”,一年一度,延续至今。考试内容是《论语》《孟子》《汉魏六朝诗选》《唐诗三百首》《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最初一等奖奖金为两千元,近年增至一万元。
  奖学金开始只面向中文系学生。赵季向叶嘉莹提议,很多文理兼优的学生,在高考时被动选择了理工科,其实他们的古典诗词水平很高,热情也很高。叶嘉莹欣然同意。现在,“驼庵奖学金”已在南开铺开,许多理工科学生获奖。
  2017年,叶嘉莹又在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目前已完成了前期捐赠30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沈立岩感到,一种氛围正在形成,“南开从上到下诗学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南开大学图书馆里,叶嘉莹的书不知被“翻烂了”几套。她的讲座或公开课,晚上7点开始,下午4点多就开始排队,讲座每次都安排在最大的主楼小礼堂,还是装不下。迦陵学舍成了学子们的“打卡地”,每年开放日,领票的学生总要排长龙。
  “办教育不光是在课堂上讲,要整体形成一种氛围。”曾见证着迦陵学舍从图纸到建成的龚克提起了南开校歌,“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以铸以陶’用什么呢?就是整个校园文化。不是所有南开的学生都听过叶先生讲诗词,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记住叶先生写的每一首诗,但她的到来、迦陵学舍的落成、中国古典文化氛围的兴起,陶冶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不管自己能不能做诗人,都愿意读诗词、欣赏诗词、尊重诗词包含的文化。我们希望能把这个留在校园。”龚克说。
  最近,韦承金正着手把自己20年来在南开听讲座的札记、写过的学人散文整理出来,集成两册书,“我没想过能不能出版,只是想像先生传承诗词一样,把南开的学风和文脉,通过这些文章传承下去”。
  他将编订好的目录转呈给叶先生,先生非常开心,提了八个字:学者有师,斯文有传。
  叶言材几乎每年都会在姑母庆祝生辰时送上一份礼物。今年,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为姑母塑一座白铜制的全身像,凝筑她回国40余年,站在三尺讲台传承中华诗教的风采。铜像参考了叶先生最为大众熟知的形象——长身玉立,一条轻盈的素色纱巾垂在身前,右手自然地向外挥到一侧,手指微伸,动作神态像是在讲解板书,传授诗词。
  2022年《为有荷花唤我来》出版。“这本书是我跟南开的老师,跟所有听讲的南开同学之间的一个纪念。”叶嘉莹专门为此录了一段视频,她披着荷花披肩,又诵起自己那首诗:“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
  编委会的成员们,看到这里几乎落泪。
  他们想起叶先生在书的开篇写下的一段话:“记得多年前我曾读到过一篇考古的文章,文章记述在一座汉代古墓中发现几颗千年以上的莲子,经人们尝试种植以后,竟然也生长出来了新一代的莲叶和莲花。夫禅宗有传灯之喻,教学有传薪之说,则我虽老去,而来者无穷,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岂不正在于是。”
  (实习生王嘉琪、臧泽萱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