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新闻纵深

返回 2019年10月07日

在乌拉圭,有一所小学以“中国”命名

新华每日电讯      2019年10月07日     
在乌拉圭,有一所小学以“中国”命名

( 2019-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的卡萨巴列区,有一所以“中国”命名的小学。每当学校举行正式活动时,蓝白相间的乌拉圭国旗与中国五星红旗会在这里一同冉冉升起。今年中国国庆期间,这所小学举行了这样的升旗仪式。

  这所创建于1999年的小学原名“319小学”,所在的卡萨巴列区集中了大量外来移民和城市贫困人口,就读于这所小学的孩子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当时,对于孩子们来说,外面的世界遥不可及,中国只是出现在地图上的一个国度。

  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当时的学校校长罗萨里奥·马丁内斯提出了以“中国”命名这所学校的建议,他相信这有助于让乌拉圭的年轻人更多了解中国。

  2004年12月,乌拉圭政府正式将“319小学”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从此这所小学与中国开始了不解之缘。中国政府送来了电脑等教学设备,为学校提供了资金援助,还在学校开设了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几年前,孔子学院的中国志愿者也来到这里,书法、剪纸、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展示等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憧憬。

  现任校长玛利亚·苏姆告诉记者,2008年,学校与一所北京的小学结成了姊妹学校,从那之后学校与中国的联系就更多了。在学校开设的中文和中国文化课上,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中文日常用语,会用筷子,也了解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当记者询问孩子对中国有哪些了解时,有的孩子说,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很神奇,有人说,中国人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打得很好,还有人一口气说出了好多个中国城市的名字……

  2018年起,得益于中乌两国的奖学金项目,这所小学的老师和学生有机会去中国游学。今年8月,5名孩子受邀来到中国,亲身体验那个曾在课堂上畅想过无数次的东方国度的文化风情。

  今年,中国又为这所小学捐赠了一所新的教学楼。新校区距离老校区两个街区,配备九间教室,并将专门设立一间“孔子学堂”。校长苏姆说,通过学习和交流,孩子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很多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卡萨巴列,了解更多元的文化。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对记者说,非常感谢中国对乌拉圭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中国的援助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在卡萨巴列,当孩子们看到新的校舍,他们将相信会有更好的未来等着自己”。(记者倪瑞捷、龚哲)

        据新华社蒙得维的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