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法治

04版:要闻

05版:经济

06版:各地

07版:各地·基层治理

08版:国际

09版:年终报道

10版:年终报道

11版:年终报道

12版:年终报道

13版:年终报道

14版:年终报道

15版:年终报道

16版:年终报道

新年戏曲晚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观看
新年戏曲晚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观看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同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
  夜色中的国家大剧院华灯璀璨,剧场内气氛热烈。19时45分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晚会现场,同前来观看演出的戏曲界艺术家代表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京剧流派展示》以行云流水、争奇斗艳的联唱,体现了京剧艺术的枝繁叶茂。京剧《秦香莲》、昆曲《西厢记》、评剧《刘巧儿》、黄梅戏《天仙配》等选段各具韵味,带领观众从经典故事中感受优秀传统艺术的底蕴魅力。京剧《沙家浜·智斗》和《杨门女将》选段生动彰显了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京剧《皿方罍·再无别离》、《山花烂漫——民族地区戏曲选段》以古老剧种演绎现代题材,表现出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多彩的民族风情。京昆少儿表演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展现了戏曲艺术传承后继有人的喜人景象。昂扬澎湃的戏歌《春秋的回响》将晚会气氛推向最高潮,唱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努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追求。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赢得全场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
  整场晚会,不同剧种异彩纷呈,经典剧目与新创佳作各具特色,展示了中华戏曲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唱响同心逐梦的奋进凯歌。
  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观看演出。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1日晚7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4K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各外语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所属网站、新媒体平台将准时播出。
 
习近平就吉米·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
习近平就吉米·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12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卡特前总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表示诚挚慰问。
  习近平表示,吉米·卡特前总统是中美建交的推动者和决策者,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我对他的去世深感痛惜。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方愿同美方共同努力,着眼两国人民根本利益,顺应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劈波斩浪 风景可期
劈波斩浪 风景可期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2024砥砺奋进,2025蓄势待发。
  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稳健前行。
  展望新一年,“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紧锣密鼓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向前。
  驶向新航程,中国经济无惧风雨向前进。
(一)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怎样的答卷?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这一判断,经海内外媒体传播开来,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
  “稳”,是2024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
  2024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左右,增速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
  这份答卷写满不易,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尽显韧性。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多箭齐发、精准发力。
  既正视困难挑战,又抓住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
  四季度以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态势稳健,工业、股市、楼市等领域积极变化越来越多,市场信心更强了,社会预期更稳了。
  外媒评价,“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中国决策者驾驭风险的能力”“中国经济重回实现今年增长目标的轨道上”。多家国际机构上调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2024年,更多捷报相继传来:
  全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广大农民辛勤耕耘、大国粮仓藏粮于技的丰收之年;
  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这是小包裹出深山、达四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提速之年;
  铁路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人次,这是亿万民众追逐梦想、奔赴美好的奋斗之年;
  一个个“首次突破”,印刻在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足迹中,激荡起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足音。
  岁寒知松柏。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正为2024年最后一天实现全部机组并网发电作最后调试。
  再上冰原的新华社记者感慨:上一次是为了报道抗震救灾,这一次是为了见证超级工程。当地2021年曾发生7.4级地震,是自汶川地震以来我国陆地最大地震。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2024年,中国经济虽然有起伏,但迎难而上、稳中求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不断增强。
(二)


  2024年12月29日,北京。
  CR450动车组样车首次亮相。一列彰显“锐龙追梦”,一列寓意“科技之光”。该动车组未来投入商业运营后,运营时速将达400公里,成为全球跑最快的高铁列车。
  追梦不止,创新不辍,正如今日中国之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向着深空揽月。53天,11个飞行阶段,1935.3克,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取土”成功返回。
  向着深海逐梦。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的中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
  向着极地探索。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破浪出征,进行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自强创新,开放合作,向“新”奔跑的中国,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2024年12月25日,全国首条跨市自动驾驶公交在武汉新城开通,线路横跨武汉、鄂州两市,开通首年乘客可免费乘坐。首批体验的乘客杨女士赞不绝口:“刚刚在变道的时候,遇到公交车跟它抢道,它及时刹住了车,安全之后才开始行驶,还挺聪明。”
  产业“破圈”,格局演变,未来已来。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相继揭牌,正是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实融合转型的生动写照。
  放眼全国,更多企业迈开步子创新发展,创造中国经济诸多高光时刻: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创下世界纪录;出口全球最大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超级订单”代表全球海工装备最高水平;拥有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世界第一。
  2024年3月,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增加在华投资,将在上海、深圳两地扩建及新增应用研究实验室,以支持产品制造。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技术优势是中国吸引苹果投资的重要原因。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
  今日中国,向“新”而进,向“智”求变,向“绿”图强。
(三)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毕业于广州高校动漫设计专业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小陈,不久前通过“粤就业”大型金秋网络招聘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些“社恐”的他说:“网络招聘简直是我的福音,效率也很高。”
  2024年,各地更加积极应对就业形势,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组织就业服务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商圈、进社区。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8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安居乐业,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
  2024年以来,从中央层面出台促就业“二十四条”,到首个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发布,再到聚焦“一老一小”领域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一系列政策举措着眼民生急难愁盼,书写暖心答卷。
  当2025年的新年钟声响起,万家灯火里,有一盏温暖的光属于环卫工人毛师傅一家。
  2024年3月,在杭州从事环卫工作8年多的毛师傅,完成了环卫专项公租房选房,约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月租金仅600元左右。“不仅面积大,房租还便宜!女儿来看我们也能有自己的房间了。”他笑逐颜开。
  这一年,城市更有温度,乡村更添活力。
  托起百姓“安居梦”,全国共计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172万套(间)。
  城市更新让家园更宜居,全国共计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790个,改造城市危旧房7.4万套(间),80%以上的城市启动便民生活圈建设。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土特产”出山越海,农文旅融合等多业态蓬勃发展,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怀深厚,掷地有声。
  中国经济不仅在基本面中见潜力,更在市面中见活力,账面中见韧性,人面中见希望。
(四)


  展望2025年,将迎来怎样的风景?
  各大国际机构对2025年世界经济谨慎乐观。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多“前景多变”和“不确定性”。
  任凭风云变幻,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时与势仍在,这边风景依然可期。
  改革发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政策加力,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释放出进一步稳增长的鲜明信号,将为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提供有力支撑。
  岁末寒冬,中国大市场暖流升腾。
  2025年春运出行总量和单日峰值或将创历史新高,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7天门票开门即售罄,携程数据显示2025年元旦春节假期的国内整体旅游订单量显著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5年9项重点任务之首。
  从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再到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都将不断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广州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目前已在全球累计获得超过千架的订单及预订。
  仓储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极智嘉,近日在合肥的制造基地正式投产,以支持全球业务扩张。
  市场环境越是复杂,产业越要向“上”,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上海提出到2025年组建5个以上合成生物功能型平台,山东六大传统产业继续实施技改升级行动,辽宁布局无人驾驶船舶、人形机器人。各地因地制宜落子布局,争相培育创新热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坚持开门发展、互利共赢的中国,迎来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心票”。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发布2025年前瞻性预测。高盛、瑞银、摩根资产管理等纷纷对中国市场作出积极展望。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超过一半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
  信心源自对于中国发展大势的坚定看好,源自对中国机遇的热切期盼。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
  前进道路上,我们还将在风高浪急时爬坡过坎,在惊涛骇浪中涉滩闯关,更将在改革创新、团结奋斗中创造万千气象。鼓足干劲、提振志气、充盈信心,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好的明天。
(记者谢希瑶 潘洁 唐诗凝)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同球共济 砥柱中流
——习近平主席引领2024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述评
同球共济 砥柱中流

——习近平主席引领2024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述评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2024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形势风云激荡。
  “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
  这一年,习近平主席以大党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宽广胸襟和天下情怀,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种共同挑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一)


  2024年9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峰会前后的5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同与会非洲领导人等嘉宾举行近50场双多边活动。
  一年来,元首外交“忙碌指数”不断刷新:既会老友,又交新朋;既进行战略沟通,又深化务实合作;既推动大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引领“全球南方”团结自强;既推进睦邻友好,又夯实多边协作……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拓展新空间、开辟新境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这是登高望远运筹大国关系的远见卓识——
  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大国肩上都承担着特殊责任。大国之间和睦,才能世界和平;大国相互合作,才有全球发展。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以大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同大国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促进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
  从北京到阿斯塔纳再到喀山,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年内三度会面,中俄两大邻国保持高度战略互信和全面战略协作;
  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会晤,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在重要节点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中法建交岁满甲子之际,习近平主席再一次踏上法兰西土地。“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习近平主席一语道出推动中法关系发展的深远意义;
  同德国总理朔尔茨漫步钓鱼台,同英国首相斯塔默实现中英领导人时隔6年再次会晤,同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领导人深入开展战略沟通,促进中欧合作共赢;
  同印度、日本等地区大国领导人会面,不断增信释疑,探索和睦相处之道……
  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运筹大国关系,大国外交远谋而笃行。
  这是携手并肩深化睦邻友好的坚定选择——
  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访邻国就像走亲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打造中国哈萨克斯坦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发展中国塔吉克斯坦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就任总书记后首访就来到中国,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在当选和就职后两度首访中国,打造发展中大国关系典范;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等国领导人相继访华,中国同周边国家携手建设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的“邻里关系”历久弥坚,再谱新篇。
  这是同心同向推进团结合作的务实作为——
  马尔代夫、安哥拉、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赤道几内亚、秘鲁、芬兰……长长的来访国家名单贯穿春夏秋冬、涵盖五洲四海。
  走进中国各地,遍访大江南北,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不论距离远近、体量大小、发展水平,中国都给予同样热情友好的礼遇。
  今年1月,瑙鲁作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政治决断。两个月后,阿迪昂总统就应习近平主席邀请来华访问。瑙鲁,不仅重新回到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大家庭,而且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新成员。
  谈得最多的是友谊和信任,形成最广泛的共识是合作与共赢。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友好不分先后,只要开启,就会有光明前途。合作不论大小,只要真诚,就会有丰硕成果。”
  数字,记录着2024年中国元首外交的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三大主场外交;欧洲之旅、中亚之旅、金砖之旅、拉美之旅四次重要出访;130多场外事会谈会见;近百封贺信复信贺电;以多种方式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
  元首外交擘画领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国外交图景跃然眼前。今日之中国,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愈发彰显。
(二)


  “来北京之前,我到了云南、福建、浙江等地参观访问,亲眼见证了在您的领导下,中国消除贫困和发展取得的伟大奇迹和巨大成就。”
  2024年8月20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斐济总理兰布卡向习近平主席分享他的访华感受。
  30年前,兰布卡就曾作为总理访问中国。此次为期10天的中国之旅,这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走进中国城市和乡村,亲身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成就、新飞跃。
  现代化,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一代代接续奋斗,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愈发生机勃勃,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魅力日益彰显,吸引并激励着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共同逐梦。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方愿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美美与共、相互成就,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而携手奋斗。”
  ——开放包容,为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合作共赢带来广阔机遇。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秘鲁钱凯港向上海发出首批货物顺利抵达;印尼雅万高铁全线站点投入运营;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岁末,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喜讯频传。
  走过10多年的“一带一路”建设,给共建国家现代化建设注入愈发强劲的动力,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加充实的获得感。
  155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中国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受到普遍欢迎;进博会、链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展会不断释放中国合作“磁吸力”;对38国实施单方面免签、54国实行过境免签,“中国游”风靡全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度型开放含金量持续提升……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为各国共同逐梦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中国高水平开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鱼渔双授”,以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拓宽通往发展繁荣之路。
  “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真挚讲话,赢得长时间热烈掌声。
  在摆脱贫困、谋求富强的发展进程中,探索出一条超越西方经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勇敢者的创造”,是“文明形态的焕新”。
  智利总统博里奇,专门随身携带西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请习近平主席在扉页签名留念;
  冈比亚总统巴罗表示,中国意味着希望和未来,唯有同中国深化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发展;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说,中国举世瞩目的伟大发展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携手各国实现现代化梦想,中国始终做实干家、行动派。
(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飞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习近平主席同与会各方领导人两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从伏尔加河畔千年古城传向世界——
  一张是首幅“大金砖全家福”,记录下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首次聚首的难忘时刻;一张摄于“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前,金砖国家领导人和25位受邀嘉宾国领导人或代表,及6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并肩而立,以“金砖之约”共促“全球南方”大团结、大合作。
  从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喀山会晤,再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人们注意到,一场场多边会议的合影中,东道主都不约而同邀请习近平主席站在“C位”。
  这是对中国世界主要大国地位的敬重,更是对中国“全球南方”引领作用的认同。
  “全球南方”大踏步走上历史舞台,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世界局势变乱交织,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全球南方”如何携手同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6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就“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作出重要指引。
  从亚洲到非洲,从拉美到太平洋岛国……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交往最多的,仍然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伙伴和朋友。
  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习近平主席深刻阐明“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就以“全球南方”之力破解当今时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贡献中国方案。
  无论是在双边场合还是在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时刻心系“全球南方”共同福祉,发出“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时代强音——
  “中方愿同塞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成中国同非洲以及‘全球南方’国家关系的典范”“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合作,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项举措;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书面演讲中,呼吁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上,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呼吁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潮流……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古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年终岁尾,一份新公布的金砖伙伴国名单,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南方”联合自强再启新程。
  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
  习近平主席的坚定宣示,引领“大金砖合作”乘风破浪:“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这是面向世界的郑重宣示,这是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四)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巴西利亚时间11月20日上午,巴西总统卢拉在总统官邸为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巴西艺术家用中文动情演唱《我的祖国》。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中巴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以“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为目标引领,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拉美的新实践、在双边范畴的新拓展。
  面对地缘冲突、单边行径、保护主义上升以及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和危机频发,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深沉世界眼光观照人类前途命运——
  “中国将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各国一道,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年来,同塞尔维亚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实现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欧洲的突破;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表明中非28亿多人民风雨同舟的共同心愿;一个个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建设相继展开,不断拓展和合共生的文明新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各方共襄盛举的宏伟事业。
  6月2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庄严恢弘。
  “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坚定有力宣示,穿云破雾,指引方向。
  积极为恢复热点地区和平安宁奔走——
  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同巴西联合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会同“全球南方”国家发起“和平之友”小组;在巴以问题上,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份加沙停火决议,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别举行和解对话并签署《北京宣言》……
  书写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动人篇章——
  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将“文明互鉴伙伴行动”摆在首位;在希腊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推动古典文明在当今世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在法国展出,观众亲身感受中华文明深厚底蕴……
  凝聚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的国际共识——
  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多次写入联大决议和多边文件,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卫生健康等各领域命运共同体目标陆续确立;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82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文明和合共生提供智慧滋养……
  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推动国际关系从和平共处向命运与共的历史跨越,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风云变幻志不移,沧海横流破浪行。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同各国友人谈到“同球共济”: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
  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展现着天下一家、和衷共济的中国智慧,彰显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国胸怀。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秉持命运与共、同球共济精神的中国,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磅礴力量,同世界各国一道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新疆:大道贯天山
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新疆:大道贯天山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记者李自良 初杭 郝玉)皑皑白雪,莽莽天山。这里孕育了无数生命奇迹,滋养草原绿洲;也曾阻隔无数行人的脚步。
  穿越霜雪,踏过沧桑,一代代人怀揣交往交流交融的梦想,寻路天山、绕行天山、翻越天山,最终——打通天山!
  30日,天山深处传来欢呼声,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打通这条长达22.13公里“咽喉”隧道,连接乌鲁木齐与天山南侧尉犁县的乌尉高速通车在望。
  隧道通车后,从中部区域穿越天山连通南北疆只需20分钟车程,将改变天山南北的交通格局,缩短两地间的时空距离,促进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发展。
  大道昌隆,南北贯通的新疆正在迈入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民心所向,掘进天山


  冷风呼啸,寒途漫漫。出乌鲁木齐沿国道G216一路向天山南行,至海拔超4000米的胜利达坂附近,已是冰封雪砌难以通行。
  不远处天山胜利隧道内已“三洞”贯通,直径8米多的中导洞位于中间,两个直径约为12米的主洞在两侧,隧道如避风港,宽敞明亮,两车道的路面平整通向远方。
  这项工程,让家住隧道出口附近的牧民巴叶感慨良多。“希望早点通车!以前家人有急症,想去北疆就医,开车上山至海拔3000多米处就遇到大雪封路,只能原路返回。”世代生活在天山脚下的巴叶说,尽管南疆和北疆在地图上直线距离并不遥远,实际上却让乡亲们觉得隔着千山万水。
  北有草原河谷,南有大漠绿洲。千百年来,东西延绵2500多公里的天山山脉,横亘新疆南北,拦阻往来通途。跨越天山,是新疆各族群众的殷切期盼。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致力于加快交通建设连接南北疆,先后派出数万名筑路大军奔赴天山,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崇山峻岭间铺就一条条通路。G216线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公路、G217线独山子至库车公路等,如同坚韧的纽带,将南北疆紧紧相连。
  然而,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流、物流迅速增长,既有公路远不能满足南北疆来往的现实需要。
  “天山雪云常不开”。巴叶居住的和静县畜牧资源丰富,但出山之路异常艰险,本地的优质畜产品常困于山中难抵远方市场。常年往返于和静县和乌鲁木齐之间的货车司机卡迪尔·阿不力孜说,冬季盘山道路时有结冰,大量运载煤炭、农畜产品的货车会滞留在途。
  尤其是天山中部区域,冬季翻山异常艰难,绕行则耗时漫长。
  再向崇山要通途!
  一条穿越天山的高速公路通道——乌尉高速公路在2013年被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它从北疆的乌鲁木齐如一条直线贯穿天山,直抵南疆的巴伦台、库尔勒、尉犁。
  2020年4月,乌尉高速公路正式动工,其中,位于线路中段全长22.13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要在数千米高的雪峰巨山下穿凿而出,这也是世界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
  “调动一切资源、克服一切困难”,隧道工程建设者们采用最先进工程设备、不断创新施工工艺,克服气候恶劣、地质断裂带多、环保要求高等困难,向着胜利的终点不断进发。
  施工历时52个月,天山胜利隧道左右行车双主洞和中导洞“三洞”全线贯通。
  作为乌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天山胜利隧道建成后,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乌尉高速公路预计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届时乌鲁木齐到南疆的尉犁县的驾车时长将从7小时左右缩短到3小时左右。
  “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是里程碑式的壮举,向世界证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攻克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难题,对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南北疆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李学东说。
千难万险,自强寻径


  天山胜利隧道附近的一处山顶垭口,因其地势险峻,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老虎口”。然而,与凶险的地势地貌相比,这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则更为严峻与复杂。
  地面施工,要适应海拔3000多米的高海拔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5.4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1.5摄氏度。
  深埋地下的隧道穿越区,地质构造多变,岩性差异大,存在如断层、岩爆等诸多地质风险。
  “挑战前所未有。”负责设计天山胜利隧道的中国交建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彭文波坦言,工程建设要克服一系列难题——
  隧道单洞长约22.13公里且埋深大,相当于从山腹开掘5座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总长;
  整个隧道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岩层复杂、地质脆弱;
  隧道竖井最深706米,比北京“中国尊”还要高出上百米;
  隧道里最大地应力值将近22兆帕,相当于一块手指盖大小的岩石就要承受200多公斤重量;
  高地震烈度、高环保要求等也给施工带来挑战……
  乌尉高速公路何时通车,打通天山胜利隧道是关键。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超长隧道、超大埋深、地质复杂、岩石破碎,倘若采用传统的钻孔爆破法,打通天山,施工周期至少8年以上。经过反复研究论证,隧道设计采用“三洞+四竖井”布局方案,隧道施工在国内首次采用“中导洞TBM+主洞钻爆”,长隧短打的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将施工效率提升了25%。
  “三洞”就是在传统的隧道左右洞中间增加一个中导洞来辅助工作,以将整条隧道进行“切割”的方式来缩短工期。“四竖井”就是四处通风竖井,共同形成隧道的 “呼吸系统”,缓解特长隧道通风排烟困难。
  “新的组合工艺相当于将整条隧道切割成段、分段施工。同时,还采用了我国首创的压注工法新型硬岩掘进机(TBM)‘天山号’‘胜利号’进行施工。自主研发的设备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质量,也大幅缩短了工期。”中国交建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总工程师毛锦波说。
  逢山开路,披荆斩棘。坍塌、突泥、涌水接连出现;硬岩掘进机被卡在“豆腐脑”一样的地层中……面对隧道建设中一只又一只“拦路虎”,建设者持续优化施工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精心组织应对。
  千拦万阻路难行,自强不息寻径通。
  隧道进口端不远处沿山而上,就是天山一号冰川,即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头区域,生态保护标准要求极高。
  用钢板铺装代替混凝土浇筑、推行智能生产废水处理、施工过程中局部破坏的草皮立即进行人工修复……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的工程细节要求逐一落实落地。
  “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生态优先的理念体现在工程建设每一个细节上,建设者们一心呵护着天山的碧水蓝天。”中国交建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经理李亚隆说。
开放发展,大道如虹


  天山南麓,和静县阿拉沟乡的乌拉斯台查汗村静谧祥和。村党支部书记哈谢却心里着急,这些天他频繁奔走于县乡两级政府,想推动村里的民宿项目尽快落地。
  “隧道打通了,乌尉高速公路通车也指日可待,这是我们村发展旅游的重大机遇,基础设施不能‘短腿’。”哈谢说。
  这几年,哈谢眼见着周边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许多村庄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还提升了当地的产业竞争力。
  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后,乌尉高速公路也通车在望。这条公路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出疆通道运能紧张的现状,促进南北疆协调发展。
  “交通方便了,村里的畜产品能走出家乡,进军更广阔的市场。”哈谢说。
  新疆地域辽阔,历史上交通“留白”较多。“近十年来,围绕构建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新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达到数千亿元,进入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郑明权说。
  近年来,“三山两盆”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公路逐渐形成东联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北达蒙古国的干支线交通网;以兰新铁路和兰新高铁为主通道,临河至哈密铁路为北通道,格库铁路为南通道的“一主两辅”进出疆铁路架构日臻完善;民用运输机场达到27个,航线网络逐步形成“一核多辅”“东联西出”“疆内成网”的体系。
  一路通,百业兴;路路通,业向荣。如今,新疆逐步打造一批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公路、铁路、机场、物流集散基地,助力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今年前11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4031.1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大道如虹天地宽,在祖国西北角,一个更加繁荣开放的新疆正在展开更加辉煌美好的时代新卷。
 
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运营
广西:市市通高铁
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运营

广西:市市通高铁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陈露缘 林凡诗)12月30日9时03分,冬日晨曦映照在动车组列车上,G5514次列车从广西玉林北站发出。当日,南珠高铁南宁至玉林段正式开通运营,随着玉林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广西迈入“市市通高铁”时代。
  2013年12月,桂林到北京首趟高铁列车正式发车,广西成为了全国首个开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11年后的12月,广西高铁再启新篇,成为了全国首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最大侨乡圆梦高铁


  “‘家族群’沸腾了,盼来了家乡的大喜事。”侨眷封家海说,手机里“中马兄弟姐妹群”里庆祝“表情包”铺天盖地。
  30日,南珠高铁南玉段正式开通运营,封家海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远在马来西亚的亲戚。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开到了家门口,封家海说,以后家人们从马来西亚回玉林老家,两天缩短至半天。
  玉林地处桂东南,是广西最大侨乡,有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220多万人。
  早在唐宋时期,这里便是“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的“岭南都会”。
  封家海说:“高铁开通提升了玉林交通便利性,让在外拼搏的老乡们看到了家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潜力。”封家海就是返乡创业的一员。
  2023年8月,玉林把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作为全市“一号工程”。截至2024年11月3日,共引进玉商回归项目454个,总投资900.75亿元。
  全长193公里的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开通,让玉林迈入“高铁时代”,广西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南宁、玉林实现高铁直通。南珠高铁更是广西第三条直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铁路。
  南珠高铁南玉段开通,标志着玉林老百姓心心念念的“修机场、造海港、通高铁”这三件大事,全部从梦想变为现实,玉林市委书记王琛表示,高铁的开通,将为玉林联动“两湾”、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高铁架起各族群众“连心桥”


  广西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2014年12月,贵广高铁开通,三江侗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通高铁;
  2023年8月,贵南高铁开通,我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步入“高铁时代”;
  2023年12月,防东铁路开通,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京族聚居地广西东兴市结束“地无寸铁”时代……
  在广西,飞驰的高铁,穿越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串联起了沿线的民族风情和自然山水。
  年关将至,各地年味渐浓。在广西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袅袅炊烟中的风雨桥,等待着归家的游子,期盼着远方的客人。
  酸鱼、酸肉、手抓糯米饭……餐馆老板吴爱仙忙并快乐着,每逢节假日她所在的侗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尝她亲手制作的“百家宴”。
  “这些美味珍馐,原来只是深藏大山的年节佳肴。”吴爱仙说。2014年,随着贵广高铁开通,三江融入贵阳、广州、南宁、重庆、昆明等城市“2至5小时旅游交通圈”。
  高铁开通后,三江程阳八寨迎来了大量游客。开餐馆、做民宿、唱山歌……深山里的群众不仅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我们最开心的是,各地的游客喜欢我们的美食,大家能一起手拉手唱歌跳舞。”吴爱仙说。
  自高铁开通以来,三江游客呈几何倍数式增长。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罗如芹说,当地游客量从2014年的171万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1000万人次。
  数据显示,今年,广西高铁旅客发送量将突破1.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如今,广西实现区内高铁相邻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首府南宁去往区内所有地区3小时通达的“1至3小时城际高铁交通圈”。依托高铁网络的完善,广西实现了“高铁+文旅”深度融合,架起了各族群众沟通交往的“连心桥”。
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


  广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2013年以前,全自治区铁路运营里程仅3194公里,大多为单线非电化普速铁路,列车时速最高120公里,被称为全国铁路“路网末梢”。
  广西是我国西南岩溶集中分布区的南部核心地段,不稳定的岩溶地质、藏匿深处的溶洞溶腔、桥隧比高等成为“行路难”的阻碍,也是广西铁路建设者们面对的挑战。
  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如今,“市市通高铁”的背后,是铁路建设者们用智慧和艰辛迈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南珠高铁南玉段是广西自主投资建设的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桥隧比高达85%,三次横跨郁江、邕江,却实现了通过跨江大桥不减速。
  中铁十一局南玉铁路项目经理王燎原介绍,六景郁江特大桥是目前国内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钢混部分斜拉桥,首次将桥型扩展到300米级以上。项目攻克了“千吨级”梁段悬臂施工及钢—混结合梁施工中设备转换难题,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零起步,一路增至2400多公里,如今广西高铁已实现通达所有设区市,铁路网络总规模近6000公里。
  国铁南宁局建设部副主任李继军说,11年来,广西铁路建设成为历史上铁路建设投资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发展成果最明显的时期。
  高铁的发展还极大释放了货运通道能力。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越班列运行从最初“一条线”延展成“一张网”,并无缝衔接中欧班列,广西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重要交通枢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刘可说,新时代新征程,广西将加快形成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关键支撑、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实现更高水平出行服务,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在八桂大地更快实现。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12月30日,《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
  与会代表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纲要》出版,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权威辅助读物,将有力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与会代表表示,要以《纲要》出版为契机,加强学习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做到学深悟透、明道见行。要调动各方面力量、集聚优质学术资源,聚焦重大概念和核心观点、聚焦文化建设实践,以融通中外的格局眼界深化研究阐释,推出更多反映中国立场、能同国际学术界对话的高水平成果。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为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由中宣部举办,中央有关部门、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参加。
 
养老·助困·护苗,新一年民生保障网这样织
养老·助困·护苗,新一年民生保障网这样织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高蕾)深入组织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事关2025年民生保障网,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信息量满满。
  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1%。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幸福安全,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发展全局。
  居家养老既符合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又能满足大多数老人在家养老的需求,是顺应我国国情的养老解决方案。
  2024年以来,聚焦居家养老服务,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引导资金,支持各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同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累计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5.8万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66.8万人次。机构养老方面,截至10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40.4万个;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2%,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制定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政策措施,深入组织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探索老年人意定监护实施机制。
  此外,2025年,民政部门还要建立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夯实老龄工作基础。
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


  2024年,我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截至2024年10月底,民政部门累计实施临时救助603.3万人次。在全国69个地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探索“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模式。
  此外,截至目前,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70.9万人次,帮助4051人寻亲成功。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持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还表示,2025年将推进研究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推动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产业帮扶等发展型政策举措。
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


  困境儿童是需要加强政策保障和社会关注的儿童群体。
  2024年,我国启动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并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
  与此同时,我国不断提高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月人均标准,目前已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971.4元、1511.9元、1500.7元。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要顺应机构养育孤残儿童数量变化和社会困境儿童需求,加强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功能建设,推进“开门办院”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提供服务。
 
解决“程序空转”,促进“案结事了”……
最高法发文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解决“程序空转”,促进“案结事了”……

最高法发文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罗沙 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30日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判工作中促进提质增效 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意见》,对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作出规定。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等问题,导致案件进入诉讼后经历立案、审判、执行多个程序,在上下级法院之间来回反复。这份意见力图以解决“程序空转”为切口,指导各级法院用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处理好每一个案件,防止因管理不当、权利滥用而造成的诉讼拖延。
  据介绍,意见强调各级法院要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加强起诉受理阶段的释明指导,对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起诉事项,不得随意以不符合条件为由不予登记立案。
  “不能仅仅因为诉讼代理人未提交授权委托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当事人起诉主张的案由明显错误、起诉材料缺少单位印章或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签章就径行裁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许多当事人因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不能准确理解法定起诉条件,人民法院立案诉服部门应当耐心做好法律释明、诉讼指导等工作。
  针对个别法院“人为”拆分共同诉讼的问题,意见明确提出,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共同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编立一个案件,禁止“人为”拆案。依法应当合并审理的,必须合并审理;依法可以合并审理的,除当事人提出合理异议外,一般应当合并审理。
  同时,意见对民行交叉案件的处理作出规定。其中明确,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需先行解决相关民事争议,且该民事争议可以同行政案件一并解决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申请一并解决民事争议。
  当事人依法申请一并解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行政与民事案件;当事人明确表示不申请一并审理民事争议,也未通过民事诉讼、仲裁等法定途径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现有证据依法就行政案件作出裁判。
  据悉,行政审判中存在的“判不到位”、原告“虽胜犹败”现象,是“案结事未了”的重要原因之一。意见对此明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在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对实质诉求的审查、回应,依法作出有利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裁判。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行政处罚,人民法院认为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有错误的,应当尽可能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直接判决变更。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意见明确,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规范采取财产保全、查控、处置和案款发放等措施,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依法处置变现并及时给付;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规范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对恶意拖延执行、虚假提起执行异议等滥用执行异议权的,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意见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前提条件作出了专门规定,总结归纳了不得“终本执行”的情形,要求未开展必要执行工作的不得“终本”。避免盲目追求结案,多次报结又多次恢复执行,防止执行案件“程序空转”。
 
罄竹难书罪 千里缉凶还
公安机关侦破缅北果敢明家犯罪案件始末
罄竹难书罪 千里缉凶还

公安机关侦破缅北果敢明家犯罪案件始末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法治
 
  新华社杭州12月30日电(记者熊丰)12月30日,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缅北果敢明家犯罪集团成员及关联犯罪集团成员明国平、明珍珍等39人依法提起公诉。
  从2023年7月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以来,依托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公安部指挥云南、浙江等多地警方联合作战,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在缅甸各方的大力配合下,缅北果敢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被成功抓获并移交我公安机关,明学昌畏罪自杀,缅北果敢“四大家族”之一的明家犯罪集团彻底覆灭,代号“10·20”的枪杀中国公民案成功告破。
  缅北果敢明家犯罪集团是如何落入法网的?他们涉嫌犯下哪些罪行?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办案机关,对话犯罪嫌疑人,进行了深入采访。
  枪击残害、毁尸灭迹——“10·20”枪杀中国公民案件真相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寄生缅北地区,既大肆诱骗中国公民出境加入诈骗组织,又疯狂对中国国内实施电诈犯罪,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毒瘤”。
  2023年7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打击整治工作,一批缅北地区涉诈窝点被铲除,电诈园区的涉诈人员被陆续移交我方。
  在强大压力之下,妄图继续攫取非法利益的明家犯罪集团仍然心存侥幸、负隅顽抗。
  “卧虎山庄”,是果敢老街地区臭名昭著的电诈园区,由明学昌直接掌控,在明家所有电诈园区中规模最大、非法收益最高。这里分布着众多电诈窝点,对电诈人员实行严格管理。
  温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2023年10月,为逃避打击,明家得知要对这些园区开展清查行动,担心会对“诈骗生意”造成影响,于是准备将电诈人员分批次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藏匿。
  当年10月19日晚,明家伙同电诈“金主”,安排武装人员携带枪支分批押运电诈人员从“卧虎山庄”转移至明学昌孙女明珍珍管理的“承德公馆”(红房子)及“东湖山庄”。“我问过我爷爷(明学昌),要怎么去应对,他说跟其他家族一样,反正就是来检查的时候,你把人员先转移出去,然后等到检查完了你再把这些人员转移回来。”明珍珍供述。
  在此过程中,被转移人员发现自己并不能回国,在逃跑过程中,遭到武装人员开枪射击,致使中国籍涉诈人员4人死亡4人受伤。
  接到消息后,明珍珍随即指示将尸体找个地方埋了。“埋到了我们家的一块地那里,因之前我父亲在那里养了很多牛马之类的,是很宽的一片地,比较合适。”明珍珍供述。
  案件发生后,舆论高度关注。网上传言4名在电诈园区卧底的温州警察被残忍杀害,还有人称案件造成了上百人伤亡。经查明,这些均为谣言,“10·20”案件中死伤的都是电诈园区里面的人员,并非公安民警。
  无法无天、无恶不作——明家犯罪集团对中国公民犯下累累罪行


  “10·20”案件,只是明家犯罪集团罪恶行径的冰山一角。
  2015年以来,在明学昌带领下,明家犯罪集团通过招揽“金主”陆续设立“卧虎山庄”“玉祥国际集团”等“产业化”“集团化”的赌诈园区,大肆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等犯罪活动,逐步形成包含明国平、明珍珍、明菊兰等家族成员在内的犯罪集团。
  和“卧虎山庄”类似的赌诈园区,明家还有很多。明家招揽、吸引“金主”入驻园区,高峰时期园区涉诈人员近万人。明家犯罪集团主要为赌诈园区提供武装庇护,伙同、放任“金主”暴力管控、虐待、殴打、强奸甚至杀害不服从管理、不能完成任务的底层电诈人员。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每天都在发生。
  电诈回流人员李某乾,被网友以“背手表走私入境,一趟可以赚十几万”的名义诱骗偷渡到缅北地区。直到出境后被带到“卧虎山庄”,他才意识到自己已被“卖”来从事电诈。
  “每天都要开单,如果成绩不好,主管就会用白色的胶管打人。”李某乾回忆,十几天后,他逃跑被抓了回去,先是一顿毒打,然后关进小黑屋。“打弯了好几根胶管,肋骨也断了。”
  犯罪嫌疑人罗某良是明家私人武装中的一名民兵队长,日常主要工作就是把守园区,看管电诈人员,防止他们逃跑。“小黑屋外是铁门,墙上有一个供人喘气、可以送饭的洞,里面刚好够一个人坐下去,不能睡不能躺,甚至不能转身。”罗某良说,电诈人员被关小黑屋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十来天。
  以“血路”开“财路”,依靠武装护诈、涉足黄赌毒等各类黑灰产、伙同“金主”疯狂残害压榨电诈人员,明家的“电诈生意”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明珍珍供述,高峰时期,她管理的6个园区一年光租金收入就有2000多万元。
  这些园区内,电诈人员每天大肆对中国公民实施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国内众多受害者中,有的倾家荡产,有的身心崩溃,有的家破人亡。
  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杨国强说:“我们通过对明家电诈园区的料单、业绩表等相关物证进行核查,串并出明家电诈窝点对中国境内实施的电诈案件超万起。”
  千里追击、洗冤缉凶——依法办案严惩凶手铲除“毒瘤”


  “10·20”案件发生后,公安部部署昆明、临沧、温州公安机关组成联合专案组。“我们组织一百多名警力赶赴临沧的边境口岸,对那段时间移交的上万名涉诈回流人员逐一开展排查,从中找到了400多名‘10·20’案件亲历者或知情者,初步掌握了确实的犯罪证据。”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纳新说。
  在掌握犯罪事实的基础上,2023年11月12日,温州公安机关决定对明家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和明珍珍进行公开悬赏通缉。2023年11月16日,在缅甸各方的大力配合下,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3人被成功抓获并移交我公安机关,缅方11月15日夜组织对明学昌抓捕,其间明学昌畏罪自杀身亡。随着明国平、明菊兰和明珍珍的到案,专案组迅速开展审讯工作,“10·20”案件情况很快清晰起来。
  2023年11月,在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框架下,中国警方和缅甸警方成立联合调查组。专案组冒着战事风险,与缅甸执法部门一道,赴果敢老街完成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人员走访等工作。
  “我们在老街发现了受害者遗体及一些被焚烧人员的骨灰,在案发现场提取到枪弹痕迹、弹头及血迹样本等关键性的证据,为彻底查清‘10·20’案件奠定了坚实基础。”纳新介绍。
  2024年1月30日,白所成、白应苍、魏怀仁、刘正祥、刘正茂、徐老发等6名缅北果敢电诈犯罪集团重要头目和4名“10·20”案件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标志着“10·20”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案件成功侦破。
  为彻底查清明家犯罪集团对中国公民实施的全部犯罪事实,温州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成立了800余人的专案组。因明家犯罪集团案件涉案对象多,时间跨度长,案件数量多,涉及地域广,公安机关全力开展专案攻坚。
  “犯罪行为涉及哪个地方,我们就到哪个地方取证,这其中包括数千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害人和上万名缅北电诈回流人员,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100多个地市。”温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王造说,对缅方移交的海量料单、话术本、账本以及电子物证,专案组认真进行核对、筛查、分析,做到人案对应,确保证据链完整。
  公安机关现已查明,明家犯罪集团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诈骗、非法拘禁等多项罪名,涉赌诈资金近百亿元,形成案卷1110本,梳理物证书证近1.5万份,相关证据材料重达2吨。
  明家犯罪集团,即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全力做好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等各项工作,依法行使刑事管辖权,依法从快从重追究刑事责任,有力震慑犯罪。
 
依法严惩境外电诈犯罪集团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严惩境外电诈犯罪集团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法治
 
  12月30日,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缅北果敢明家犯罪集团成员及关联犯罪集团成员明国平、明珍珍等39人,依法提起公诉。依法从严惩处明家犯罪集团组织者和骨干成员,有力打击了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嚣张气焰,极大震慑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彰显了法治力量和法治精神。
  长期以来,明家等缅北家族势力犯罪集团把境外当法外、以血路开财路,武装庇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伙同他们既大肆诱骗中国公民出境加入诈骗组织,又疯狂对中国国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开设赌场、组织卖淫、贩卖毒品等多种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众多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中,有的被骗得倾家荡产,有的被骗得身心崩溃,造成大量“人间悲剧”。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毒瘤”。
  魔不胜道,邪不压正。依法严惩明家犯罪集团犯罪行为,符合国内法规定和我国所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所确定的国际义务,是依法行使我国司法主权的重要体现。公安机关依托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迅速开展案件侦办工作,依法对明家犯罪集团重要头目公开悬赏通缉。明国平、明珍珍、明菊兰被成功抓获并移交我公安机关,明学昌畏罪自杀。检察机关依法行使刑事管辖权,依法从快从重追究刑事责任。下一步,人民法院将依法审理此案,等待明家犯罪集团的将是正义的审判和法律的严惩。
  境外不是“法外之地”,更非“避罪天堂”。自2023年7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以来,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3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白所成、白应苍、魏怀仁、刘正祥、刘正茂、明国平、明珍珍等重大犯罪嫌疑人被悉数抓捕到案,临近我边境一侧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显赫战果背后,是我国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坚定决心和雷霆手段,不论电诈分子企图藏身何处,妄图寻求何种庇护,中国都有能力依正当程序,将其绳之以法。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治理难题,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是大势所趋。当前,在强力打击震慑下,仍有一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心存侥幸、负隅顽抗,向境外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随着我国与更多国家深化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大联合打击力度、全面清剿境外窝点,必将给予这些顽固分子以迎头痛击,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毒瘤”彻底清除,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熊丰)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侯元祥等人妨害药品管理案一审宣判
侯元祥等人妨害药品管理案一审宣判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法治
 
  新华社青岛12月30日电(记者王凯)2024年12月30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侯元祥等人妨害药品管理案,以妨害药品管理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侯元祥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判处被告人侯静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百万元;判处被告人侯雷、肖培臻、付松杰二年十个月至一年一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侯元祥原系小学教师,无中医家族传承和师承经历。侯元祥及其女儿被告人侯静均未取得中医医师资格。2012年至2022年间,侯元祥通过网络等渠道购买“首席专家”“终身客座教授”等证书,虚构其毕业于国际医科大学(斯里兰卡),系国际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际高级中医师、国际科学研究院医学部永久客座教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主任委员等身份,通过网络等方式推广宣传,吸引患有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就诊。侯元祥、侯静等人在未取得相关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熬制药方来源、成分不明的“抗癌1号”“抗癌2号”“野生心脑汤”等自命名中药制剂,先后在山东省潍坊市、淄博市、青岛市等地,采取诊疗形式,不区分病情,向患有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宫颈癌等不同癌症的危重病人销售提前熬制好的“抗癌1号”“抗癌2号”,向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销售提前熬制好的“野生心脑汤”。其间,侯静购入临近保质期的中成药丸,拆分后冒充自制药丸与上述中药制剂搭售。被告人侯雷系侯元祥儿子,被告人肖培臻系侯元祥妻子,分别参与实施向患者发放、邮寄药品、收取部分销售款项等行为。被告人付松杰系侯静前夫,参与实施协助侯静熬制中药制剂、邮寄药品等行为。经查,侯元祥、侯静、侯雷、肖培臻的涉案药品销售金额达1000余万元;付松杰的涉案药品销售金额为224万余元。案发后,公安机关从侯元祥处扣押的29种中药材,均无合格证、生产厂家等标识。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侯元祥等人无中医医师资格,购买无药品合格证的中药材,且故意购买药渣、药末,熬制药方成分不明的自命名中药制剂,不区分病因病情,销售给不同癌症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部分患者延误诊治、病情恶化,销售金额达1000余万元,系借中医诊疗之名,行非法制售药品之实,严重扰乱中医药管理秩序、损害中医药声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侯元祥等人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销售药品,涉案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及成分不明,且涉案“抗癌”药品系以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行为均已构成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之一规定的妨害药品管理罪。各被告人涉案药品销售金额均在50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在共同犯罪中,侯元祥、侯静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侯雷、肖培臻、付松杰系从犯,依法减轻处罚。侯雷、付松杰有立功情节,侯静、侯雷、付松杰自愿认罪认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被告人亲属、媒体记者及群众旁听了宣判。
 
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法治
 
  新华社石家庄12月30日电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某、李某(均时年13周岁)与同班同学王某某(被害人,殁年13周岁)存在矛盾,经张某某提议,二人多次共谋杀害王某某后平分王某某钱财。张某某选定一废弃蔬菜大棚为作案地点,并提前携带铁锹挖坑进行犯罪准备。2024年3月10日下午,张某某将王某某骗出,因李某的电动自行车需置于被告人马某某(时年13周岁)家充电,李某骑马某某的电动自行车载马某某,张某某骑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载王某某,共同前往张某某事先选定的蔬菜大棚。途中,李某受张某某指使将二人欲杀害王某某一事告知马某某。四人进入大棚后,张某某首先持铁锹动手并直接实施杀害王某某的行为,李某帮助控制王某某,马某某见状离开大棚。张某某、李某共同致王某某死亡后,将尸体掩埋。三被告人骑电动自行车逃离现场,张某某将王某某手机微信账户中的钱转入自己微信后与李某平分,将王某某手机卡取出指使马某某砸毁,将手机交由李某扔弃。案发后,马某某首先交代并指引公安人员找到埋尸现场。
  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某、李某经预谋后将被害人王某某杀害并埋尸,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张某某提议杀人并纠集他人参与,提前进行犯罪准备,直接实施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系共同犯罪中罪责最为突出的主犯。李某积极参与预谋并实施杀人行为,事后与张某某平分赃款,在共同犯罪中亦系主犯,罪责小于张某某。被告人马某某在去作案现场途中得知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欲杀害王某某,并跟随前往。在目睹实施杀人时,即离开现场,后帮助毁灭被害人的手机卡,参与了张某某、李某杀害王某某的共同犯罪。鉴于马某某在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未参与犯罪预谋,未实施具体加害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不予刑事处罚。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温州检察机关对明国平等三十九人提起公诉
检方回应明家犯罪集团案件热点问题
温州检察机关对明国平等三十九人提起公诉

检方回应明家犯罪集团案件热点问题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法治
 
  新华社杭州12月30日电12月30日,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长期盘踞缅北果敢,依托武装力量,大肆实施针对中国境内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明家犯罪集团成员及关联犯罪集团成员明国平(缅甸名MG MYIN SHAUNT PHYIN)、明珍珍(缅甸名MA THIRI MAUNG)、明菊兰(缅甸名MYIN SHUT LAN)、毕会军(缅甸名YAN SONE HWAR)、周卫昌(缅甸名KYO LOUK HLAN)、罗家良(缅甸名LUO JIA LIANG)等39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以涉嫌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开设赌场罪、贩卖毒品罪、组织卖淫罪等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新华社杭州12月30日电12月30日,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明国平、明珍珍等39名被告人提起公诉。检察机关查明了哪些犯罪事实?起诉阶段证据审查情况如何?这起涉外刑事案件为何由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有关办案人员回应办理明家犯罪集团案件热点问题。
  检察机关查明了哪些犯罪事实?


  检察机关经依法审查查明:长期盘踞缅北果敢的明家犯罪集团,利用其家族在果敢地区的影响力,发展并依托武装力量,在果敢老街等地设立多个产业园区,招揽、吸引“金主”入驻园区,为各园区“金主”犯罪集团大肆实施犯罪活动提供武装庇护。
  明家犯罪集团指挥武装力量,庇护电诈犯罪集团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诈骗数额达数十亿元;伙同电诈犯罪集团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造成多名中国公民死亡;武装庇护赌博犯罪集团开设赌场,供中国境内公民网络赌博及组织中国公民出境赌博,赌资达数十亿元;武装庇护他人组织中国籍妇女出境卖淫;向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人员贩卖毒品。
  温州检察机关介绍,明家犯罪集团及其关联犯罪集团成员特别众多、高达数千人。其中,明家犯罪集团及其关联犯罪集团首要分子、部分重要成员、造成中国公民死亡的主要责任人员共39人作为主案,由温州市检察院办理,其中16人为缅甸籍。其他数千名犯罪嫌疑人在温州市各基层检察院及全国多地检察机关办理。
起诉阶段证据审查情况如何?


  温州检察机关介绍,明家犯罪集团案重大、疑难、复杂,犯罪活动时间跨度大,犯罪嫌疑人极为众多,犯罪事实复杂交织,涉嫌罪名多且严重暴力犯罪突出,仅查明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就超过1万起,事实证据审查认定难度极大。同时,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强,犯罪手段方式隐蔽,各犯罪集团及其成员关系复杂,犯罪事实盘根错节,大量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侦查取证难度大,检察机关办案面临巨大挑战。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有力指导下,检察机关依法及时提前介入、全程引导取证,对犯罪集团组织架构、重大恶性案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赌场赌资等侦查方向、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提出意见。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依法审查了全部1110本卷宗和近1.5万份书证、物证等证据材料,并对超过50TB的电子数据进行审查,依法讯问了各被告人,充分保障了各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听取了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依法提出500余条取证补证意见,夯实证据基础,完善证据链条,构建起指控犯罪科学完整的证据体系,确保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办理。
  同时,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督促严格依法规范行使侦查权,严格依据法定程序收集固定证据,确保取得证据的真实、合法、有效。
这起涉外刑事案件为何由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明家犯罪集团案是涉外刑事案件,有16名被告人是缅甸联邦共和国公民,部分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检察机关对明家犯罪集团相关被告人提起公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国家主权、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集中体现。
  司法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介绍,依法追诉明家犯罪集团犯罪行为,符合我国国内法规定和我国所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所确定的国际义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依据:
  ——明家犯罪集团成员伙同“金主”在境外利用电信网络方式实施针对中国境内公民的诈骗活动,开设赌场供中国境内公民网络赌博及组织中国公民赴境外赌博,组织中国籍妇女出境卖淫,犯罪地部分在我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条属地管辖的规定,我国依法行使刑事管辖权。
  ——明家犯罪集团成员伙同“金主”在缅甸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是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实施的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保护管辖的规定,我国依法行使刑事管辖权。
  ——明家犯罪集团成员在缅甸实施的贩卖毒品犯罪,侵害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根据联合国有关国际公约规定,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条普遍管辖的规定,打击有关犯罪行为,属于依法履行我国承诺的国际义务。
  在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框架下,中缅警方联合开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人员走访、抓捕移交犯罪嫌疑人等工作。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要求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收集境外证据,确保证据合法性。
  检察机关严格依法保障缅甸籍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告知其依法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协同侦查机关、外事办联系其监护人、近亲属或者使领馆代为委托辩护人,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律师,依法保障辩护权;为其聘请翻译,依法保障其使用本国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及时通过出入境管理部门、使领馆等查证其身份,并保障其获得使领馆探视等领事保护的权利。
 
兴产业促改革 内外兼修气象新
宁夏银川市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兴产业促改革 内外兼修气象新

宁夏银川市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银川市,抢抓“东数西算”机遇,以“算力之都”建设为牵引,发力数字经济新赛道;深化“六权”改革,以确权赋能为“关键一招”,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注重内外兼修,以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含金量……近年来,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词,银川市将产业、生态、文化等协同发展的“大美之歌”越奏越响。
“算”出发展新机遇


  在银川,算力产业发展正在按下“快进键”。2023年底,银川市启动建设“算力之都”,先后出台“新型工业化18条”“算力10条”“民营经济15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优化算力产业生态,加速推动数据开发、场景应用等产业聚集,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领域的知名企业共谋发展。
  “银川市聚焦智算、智能、智产,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基地、全区首个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平台。”据银川市市长陶少华介绍,银川“算力之都”建设已签约算力产业重点项目31个,签约总金额380.5亿元,建成智能算力3300P,下线智能服务器3000台,落地应用政务、医疗、教育等一批垂直领域大模型。
  在银川IBI育成中心,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希言”大模型已在住房公积金、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深度应用,特别是在政务服务领域已实现首批15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全自动化办理。
  “大模型可以精准识别企业群众办事诉求,再快速检索在哪办、怎么办、带什么等信息。”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李昊说,经过大量数据学习、积累知识经验,大模型能够“善解人意”、准确作答。
  澎湃算力“算”出新质生产力,“算”得无限新机遇。在2024年10月下旬银川市举办的“百日攻坚战”项目签约仪式上,48个算力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安全大模型、智慧农业大模型、空天地一体化大模型以及智慧文旅大模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银川市智算中心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也在加紧建设,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银川市将加快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智算中心、互联网骨干设施、智能算力调度平台三大基础设施;引进培育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数据加工标注三大发展引擎;发展半导体、服务器及相关制造业,致力于将银川建设成智能算力供给的“最优区”、西部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区”。
深改赋能显活力


  实施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处理后的达标水质可用于浇灌紫花苜蓿、青储饲料及约6万株乔木防护林带,补充养殖基地63家规模企业养殖用水;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处理形成的有机肥还田利用,使养殖基地周边1.26万亩荒滩变成肥沃的牧草场……这是宁夏圣友德实业有限公司“多权融合”改革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银川灵武市培育打造出圣友德公司集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于一体的“多权融合”改革示范点,采取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变废为宝”,有效破解灵武市149平方公里现代养殖基地近20万头奶牛畜禽粪污处理、周边煤矿矿井水治理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等难题,为现代产业绿色发展探索新路径。像这样的“多权融合”改革示范点,银川市已打造29个。
  用水权变现、土地权确权、排污权交易、山林权抵押……银川市持续深化水、地、林、污、能、碳等经济发展关键要素的供给方式变革,赋予要素资源商品属性、市场属性、金融属性,推动实现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的制度体系,持续释放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活力。
  “‘六权’改革通过确权、赋能、定价、入市,让山、水、林、地、能等资源要素活起来,实现市场化配置。”据银川市委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12月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推出国有山林地林下空间资源等15个交易产品。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六权”交易275宗、金额28亿元。
  翻开银川“六权”改革成绩册,案例还有很多:率先打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通道;实现中西部地区首单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交易;闽宁镇“绿电小镇”案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上亮相;“碳普惠”减排量交易“第一笔”、国有农用地经营权“第一证”、集体林地“第一票”等改革在宁夏首创……
  在持续深化“六权”改革的路上,银川正通过一次次创新性探索取得一个个突破性进展、一项项标志性成果,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推进绿色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内外兼修赋“新意”


  近年来,银川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目标,全面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推动河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取得新成效;修复滨河水系,守护黄河安澜,让黄河银川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
  如今,“塞上湖城”银川的“生态标配”是近200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5.31万公顷湿地面积,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随着湖泊湿地面积扩大,城市绿地公园增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临水而居已成为银川幸福宜居的加分项。
  生态美景提升城市“颜值”,文化底蕴涵养大美“气质”。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银川市通过点亮古建筑、改造老街巷等举措,加速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2024年国庆长假期间,在银川老城兴庆区,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鼓楼和玉皇阁在光影秀中“焕新”亮相,每晚吸引数万人等候围观:当一束束光影投射在古城楼上,勾勒出飞檐斗拱的巍峨轮廓,炫彩流光在青砖灰瓦和雕梁画栋上形成一幅幅山峦叠嶂、游云飞鸟的巨幅画卷。当光影幻化成五彩凤凰振翅夜空,凤城银川的名字具象化了……
  在银川,兼顾历史背景、文化根脉、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等因素进行的老城改造,让历史文化街区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让市民游客穿梭在老街巷里就能感受到城市发展足迹和历史文化脉络。如今,越来越多初到银川的游客会感叹“原来你是这样的银川”;而久居此地的市民,常因街头巷尾的“小惊喜”而感慨“银川,你美得让人陌生”。
  据银川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川市将多措并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农商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传统文化底蕴“活”起来,文旅产业发展“快”起来,城市形象品牌“亮”起来。      (本报记者任玮)
 
干字当头稳中有进
1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干字当头稳中有进

1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岁末年终,在工厂,工人抓紧时间抢生产赶订单;在田间,农民力保冬小麦平安过冬;冰雪经济“热”力十足;保暖保供迎寒冬……12月以来,全国各地干字当头,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
  观察之一:工业企业,打好年度“收官战”


  在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的清峦福兴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内,生产线正加紧生产,前来考察产品的外国客商,对智能车铣复合机床赞不绝口。这款机床产品融合了AI技术,可实现人机对话。
  “今年,公司以这款智能机床为代表的高端产品销售保持30%的增速,不少产品远销海外。”公司负责人黄传清说,今年底接待了多批海外客商,进一步拓展了业务,企业对明年的发展充满信心。
  时至年尾,各地各企业正锚定全年生产目标,开足马力抓生产抢订单。
  在12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预计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数据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景气区间上行,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蹄疾步稳。在铜陵有色金神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今年前11个月,公司研磨材料出口量超过2万吨。我们年产1万吨高强韧性抗磨新材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公司技术总监汪军说,明年公司将坚持创新牵引、科技赋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12月以来,各地多措并举在确保企业平稳生产的同时,加速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浙江省台州市积极部署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工作,以金融力量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天津科创高地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集中开展2.0版支持政策兑现,核心区支持资金在年底前拨付至企业;河南郑州航空港区上线数字货运支付融资平台和“物流贷”融资产品,破解了物流行业融资难题……
  【记者观察】壮工业“筋骨”,强发展“脊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不少地方和企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汇聚动能。
  观察之二:农田水利,为来年丰收夯实基础


  眼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在河南省卫辉市,种粮户们抢抓农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开展冬浇、喷灌等系列补墒作业。卫辉市农技推广站站长刘广亮说,近期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指导,采用滴灌、移动喷灌等多种模式在大幅降温前尽早冬灌进行补墒,保苗安全越冬,为明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冬季,农田里依旧一片忙碌:河北沧州的盐碱地改良实验田里,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对冬小麦进行镇压;在新疆阿克苏,农业技术培训人员利用冬季闲暇时光进行农业技术宣讲;甘肃庆阳抢抓农时组织5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冬小麦安全越冬“护航”……
  冬修水利正当时。在湖南省沅江市,阳罗洲镇民兵渠的提质升级工程即将竣工,项目负责人刘昆明最近一周都在指挥扫尾作业。刘昆明表示,工程完工后,可以为4万亩农田提供顺畅的排灌服务,附近几座村庄明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888.5亿元,已连续3年破万亿元,今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有望再创新高。
  抢抓当下枯水期的有利时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抓紧时间抢修水利设施:在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干线于12月27日全线贯通;湖南省江永县抢抓有利时机,全力推进国债水利项目建设;江西省泰和县掀起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记者观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力保障冬小麦平安越冬,大修水利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冬日农田里的忙碌,是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到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秋收冬藏,广袤田野正在积蓄力量,迎接来年的丰收好光景。
  观察之三:冰雪经济,点燃消费一把“火”


  12月21日,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黑龙江哈尔滨正式开园迎客。据统计,冰雪大世界开园当日哈尔滨地铁冰雪大世界站累计进出站客流达8.36万人次。12月以来,哈尔滨市日均接待外地游客48.2万人次。
  如今,冰雪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冬季消费新热点。不仅在北方,在南方冰雪经济也“热”力十足。
  同样是12月21日,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重庆分会场)暨重庆市第七届冰雪运动季在丰都开幕。“冰雪对于南方游客有着天然吸引力。”重庆丰都南天湖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冉龙伟介绍,“今年我们的冰雪乐园场地面积扩大了近1万平方米,设施不断完善。我们全力为大家营造一个欢乐、安全的冰雪乐园。”
  皑皑雪景中,火红的牛油锅底翻滚着各色食材。“坐在雪地里吃火锅非常‘巴适’。”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雪地火锅”店主吴从贵说,冰雪季刚刚开启,店里一天就有30至50桌的客人。
  12月以来,随着气温下降,很多地方迎来冰雪旅游、冰雪消费热,冰雪经济持续升温:在浙江,一个室内冰场便可拥有16条专业滑道;在重庆,150余项冰雪主题活动、80余条冬季旅游线路推出;在湖北,人们可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赏雪、玩雪;新疆阿勒泰市推动“冰雪+康养”“冰雪+休闲”“冰雪+培训”“冰雪+文化”等融合发展;在广东,雪场打破四季限制,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外的冰雪运动爱好者……
  【记者观察】多地在传统冰雪游基础上创新供给,聚焦壮大做优冰雪产业,不断解锁冰雪消费新场景。《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达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0053亿元。冰雪“冷资源”正加速向经济发展“热动力”转化。
观察之四:保暖保供,让百姓温暖过冬


  寒冬时节,百姓的供暖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今年冬天,室内温度保持得不错,热乎乎的,老人和孩子都舒服。遇到问题,随时联系供暖管家,解决得也很快。”家住山东省济南市伟东新都小区的刘静说。
  在济南能源集团智慧供热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全市供热“一张网”整体运行数据实时显现。济南热力集团360座换热站和1座能源站完成大温差机组改造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供热利用效率。
  为了让广大群众过一个安心踏实的冬天,各地各部门采取行动,加大供暖保障力度:内蒙古新建改造各级管网和楼栋立管近万公里,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居民室温在线监测系统,大幅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北京推进供热感知体系建设并加快诉求办理;天津市智慧供热监管平台实时监测全市热源运行数据和燃气锅炉房燃气数据,开展智慧监管联动……
  能源保供是群众温暖过冬的重要保障。在福建,国网福建电力在6个高海拔地区装设线路观冰监控,建立智能感知的线路覆冰报警系统,确保高海拔地区供电保障;在山西,国铁太原局共安排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113列,其中电煤直达列车70列,其他煤炭直达列车18列;在新疆,国网新疆电力喀什供电公司安排人员194名、车辆95台,全力做好应急抢修、冰雪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记者观察】供暖季,能源保供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面。极端天气等风险不容忽视,能源保供工作来不得半点松懈。保供应、保通畅,千方百计抓好民生等关键领域的用能保障,需全国上下一盘棋,让群众安心过个“暖冬”。
 
贵溪:科技赋能,深山“土疙瘩”成“金疙瘩”
贵溪:科技赋能,深山“土疙瘩”成“金疙瘩”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冬日暖阳,江西省贵溪市彭湾乡的脚板薯种植基地里,随着挖薯机的来回穿梭,一颗颗硕大的紫红色果实从泥土中翻滚而出……这些新鲜的脚板薯已被当地的年糕厂和酒厂订购,将被加工成果酒、年糕、粉丝等食品。
  脚板薯在当地有着四五百年的种植历史,因花青素含量高、粉糯性好、口感佳,获得消费者喜爱。但脚板薯对气候环境要求高,地域性较强,长期以来难实现规模化种植。
  2023年8月,贵溪市脚板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当地以此为契机,推动脚板薯深加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解决农村人才资源、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贵溪市与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农技协会、江西农业大学共同创建“江西贵溪紫山药科技小院”。采取“国企出资金、小院出技术、政府出土地”的合作方式,推行“企业+院校+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建立了1000余亩脚板薯种植基地,入驻博士、硕士20余人,并建成实验室、培育室以及试验基地,培养了一批本地“土专家”和“带头人”。
  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当地利用茎尖脱毒组培、茎蔓扦插高效繁殖种薯、田间越冬保种等技术,不但提升了种薯质量、降低成本,还大大解决了病虫害和储藏问题。脚板薯得以实现大规模种植,亩产也从1000公斤提升到超1700公斤。
  “有了农技专家的帮助,村民们种植脚板薯的热情高涨。”彭湾乡溪源村党支部书记蒋建国说,今年村里扩大了种植规模,达到了150余亩,每亩净收入可达万元,已带动脱贫户62人参与种植,带动村民就业160人。
  规模化种植的难题解决后,“科技小院”又转战精深加工领域,使用纤维破壁酶解发酵工艺,将原薯加工成浓缩汁和干粉,并研发出紫红年糕、水饺、馒头、粉丝等系列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热销。
  “将脚板薯压榨打汁后的残渣经过发酵、蒸馏、除味等方式处理,加工成白酒和果酒,一经推出深受欢迎,年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贵溪堆金酒厂负责人王日光说。
  如今,脚板薯在贵溪的种植面积达2000亩,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00多万元。科技赋能,让深山“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本报记者姚子云)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赵文君)针对“调整认缴出资期限”“职业闭店人”“公司注销难”及虚假登记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30日对外发布《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正式施行。
  实施办法明确调整认缴期限公司范围,强化登记规范指引。2024年6月30日前登记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2027年7月1日起超过五年的,应当在2027年6月30日前将其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调整至五年内;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2027年7月1日起不足五年或者已缴足注册资本的,无需调整认缴出资期限。
  为便利股东依法进行出资,激发市场活力,实施办法列明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债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在进一步加强公司登记管理和服务方面,实施办法明确中介机构责任,细化中介机构代理他人、以自己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从事虚假登记行为的法律责任。规范公司营业执照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管理,明确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的事项,规定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有唯一性。
  推动僵尸公司及时退出市场,破解公司治理僵局。实施办法明确,公司因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等原因无法调整注册资本的,公司登记机关对其另册管理。公司股东死亡、注销或者被撤销,可以由股东的合法继受主体或者投资人代为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杭州打造临空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杭州打造临空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近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举行四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01.45亿元。
  作为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全球智慧物流枢纽杭州eHub项目(集散仓)总投资10亿元,计划于2027年下半年投运。该项目占地约210亩,将聚焦杭州临空特色的跨境电商业务,同时通过承接多种业务,延伸航空物流产业链,为杭州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提质增效。
  近年来,依托空港物流产业园等物流产业项目,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继引进了华瑞、圆通、菜鸟、顺丰等多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建立了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全球200多个主要城市和港口建立了紧密的物流联系。
  今年1—10月,杭州空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已达18.69万吨,同比增长44.39%,其中出口跨境电商货物10.02万吨,占目前杭州空港口岸货运出口总量的近七成,口岸“货运电商化”特征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eHub等项目的相继布局,将进一步提升杭州航空货运竞争力,促进浙江货物出口“回流”,实现“浙江货浙江走”,做强机场东区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推动杭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创建。
  今年7月,浙江省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门户型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杭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朱党其表示,未来将锚定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全国临空会展商务新高地“两港两高地”定位,聚焦“2+3”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持续做强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临空制造业,积极构建航空服务、数字贸易、会展商务三大千亿级临空服务业,打造世界级开放门户和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本报记者孔令杭)
 
原则上不低于30%
财政部明确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
原则上不低于30%

财政部明确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申铖)财政部30日对外发布通知称,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统筹确定本部门(含所属预算单位)年度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其中,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使用场景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采购车辆租赁服务的,应当优先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
  根据通知,采购人应当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功能、性能等情况,结合实际使用需要,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北京统一部分执法检查标准
北京统一部分执法检查标准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阳娜)为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减少随意检查现象,北京市2024年建立了日常检查标准问题协调机制,持续深化涉企检查单制度,为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供指引和规范。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市推行行政检查项标准化梳理工作,目前全市49个监管部门制定了6232个行政检查项,逐项明确检查内容和合格标准,形成市、区、街乡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
  不少企业反映,日常经营中面对多个部门检查时,有时会出现不同部门检查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企业无所适从。北京市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说:“比如与外界连通的门应该朝哪个方向开?油烟管道应该多长时间清洗一次?店内通道里能不能放置挡鼠板?不同部门执行不同标准确实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标准不一致”现象,北京市从企业视角出发,进行深度调研摸排,形成典型问题清单并统筹相关部门会商解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已建立日常检查标准问题协调机制。截至目前,已经有32个问题协商一致,形成统一标准。企业可以随时在“京通”小程序中反馈检查过程中遇到的检查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市场监管局确认反馈信息后组织相关部门积极研判,统一检查标准。
 
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封顶
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封顶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记者周生斌 郝玉)12月30日,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完成填筑封顶,较原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重大节点目标,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工程整体按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温宿县与乌什县交界处的大石峡峡谷河段,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自2021年9月开始填筑施工,填筑方量达189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247米,创造了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的世界纪录。
  大石峡自然环境恶劣,大风天气频发,最大风力达到14级,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达39.5摄氏度,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22摄氏度。中国能建总承包分公司大石峡项目部总工程师李阳表示,为保障筑坝质量,项目部应用智能化系统,通过坝料表观级配快速检测、GPS定位和无人碾压机群协同作业,实现了摊铺厚度、平整度的精准监测以及摊铺路径的智能导引,使大坝填筑整体工期提前8个月,且大坝沉降率仅为0.29%,远低于设计标准,实现了“一次成优、品质为先”。
  该工程作为水利部第一批12个PPP试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建成后将形成11.48亿立方米库容,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还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李阳表示,工程建成后可每年向塔里木河干流提供生态用水,将有效缓解阿克苏河流域灌区春旱缺水状况。同时,每年发电量可达18.93亿千瓦时,承担新疆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大坝提前封顶,为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早日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迈出了关键一步。
 
守望“塔生”
守望“塔生”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又是岁末,优雅的东方白鹳跨越万水千山,来到鄱阳湖,寻找一片食物充足的温暖家园。湖区电力铁塔下,刘璐习惯性望向日日走过的高塔,看“塔生”有没有回来。
  老刘是国网江西超高压公司输电班的一名工人,“塔生”是一只东方白鹳,因出生在电网铁塔上得名。
  一个人,一只鸟,相识守望已有四个年头。
  4年前,在鄱阳湖区巡护高压线路的老刘和同事们发现,又有鸟在铁塔上安了窝。
  老刘和工友操作无人机看到,塔上,一个八仙桌大小的鸟巢中,一只大鸟张开翅膀一动不动趴着,判断应该已经死亡,旁边三只鸟宝宝嗷嗷待哺。
  塔顶距地面30多米,老刘爬到顶上要半个小时。快到鸟巢时,另一只大鸟腾空而起,落到旁边的铁塔上。或许是看到老刘没有恶意,或许是需要帮助,大鸟没有攻击他们,只是机警地注视着。
  巢中,个头较大的“老大”,上下喙敲击出声响,对入侵者发出警告。由于许久未进食,另外两只已奄奄一息。
  常年在鄱阳湖区工作的老刘熟悉鸟类的习性,一只大鸟死亡,另一只很难单独抚育,三只小鸟很可能挨不过冬天。老刘挪开巢中已经死亡的鸟妈妈,把三只小鸟放进绝缘桶送到了地面。
  塔下,三只小家伙狼吞虎咽吃了一顿泥鳅后,被转运至江西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三个月后,林业部门面向全网“征名”,最后得名“赣生”“塔生”“复生”。排行老二的“塔生”是唯一的雌鸟。
  三只小鸟送到救护中心后,按道理就没有老刘什么事了。然而,他总会想起自己爬到塔顶,另一个铁塔上那只大鸟凝视自己的眼神,虽然狠厉,却透着哀伤。
  “鸟的命,也是命。”老刘在湖区巡护线路已有10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茫茫鄱阳湖区巡视线路的他难见到人烟,相伴最多的反倒是到湖区过冬的鸟儿。
  鸟在高塔筑巢,是困扰整个电力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老刘和工友对鸟类在塔顶筑巢非常矛盾,如放任筑巢,不仅鸟会触电伤亡,更为重要的是,一旦造成短路,直接影响上饶、景德镇两座城市数百万人用电,如逢生产旺季,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曾经,有人拆过鸟窝,可前脚刚拆,后脚同一位置又冒出新巢。电网杆塔高度适宜,而且稳固,很适宜鸟儿安家。
  “人比鸟肯定更有办法”。老刘这么想,国网江西电力科学院的一群研究员也跟着进了湖区,前后历时10个月,对线路跳闸故障进行统计分析,随后,一个专为鸟儿设计的挡板装上湖区高塔,既隔离鸟粪对电力设备腐蚀,也有效防范鸟类触电风险。
  “有了这块挡板,当年因鸟类活动引发的跳闸数量减少了50%。”国网江西电力科学院一级研究员况燕军介绍。
  2021的冬天,“赣生”“复生”的环志消失,“塔生”按期归来,一直到今年,在铁塔上产下第三窝蛋。
  每年,老刘都会带着家人到湖区看鸟,他坚信,遮天蔽日的候鸟群中,有“塔生”一家,说不定哪天,“塔生”会带着她的子女落在他的肩头。
  “欢迎‘塔生’回家”,鄱阳湖的上空,有老刘永远的惦念。     (本报记者姚子云)
 
京蔚高速全线建成通车
京蔚高速全线建成通车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0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京蔚高速当日全线建成通车。通车后,北京西六环至河北张家口市蔚县通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张家口市涿鹿县与北京市实现1小时通达。
  京蔚高速起自北京市西六环,向西经北京市门头沟区、张家口市涿鹿县及蔚县,止于蔚县暖泉镇冀晋界,与广源高速相接,路线全长约184公里。其中,北京段约65.4公里,全线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起于北京市西六环军庄立交,向西终于北京市界,与张涿高速相接;河北段约118.5公里,由张涿高速与国道109新线高速连通工程、张涿高速主线至卧佛寺段、太行山高速京蔚段、张石高速公路蔚县支线组成。
  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环保等新技术应用,关键部位实现“线上模型+线下实体”同步操作,依靠科技创新最大程度保障安全优质高效施工。
  作为北京市正西方向通达河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京蔚高速直接连通北京市西部山区和河北张家口市南部地区,与张涿高速相接,通过二广高速连通山西大同市,通过荣乌高速连通我国西部地区,通过太行山高速连通晋冀豫革命老区。京蔚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交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穿天山胜利隧道
首穿天山胜利隧道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前夕,新华社记者近日驱车前往天山腹地的项目工地采访,在施工人员的引导下穿越了尚处于“毛坯房”状的隧道,提前感受了南北疆直通的畅达。
  12月24日,记者乘采访车自乌鲁木齐沿着蜿蜒曲折的G216国道一路南行,两个半小时后到达天山北麓深处的项目封闭路段。路面一侧山石壁立,另一侧紧挨着悬崖深沟,路途险峻,一路小心绕行才抵达天山胜利隧道北入口。
  项目工程人员说,经过前两天加快路面清障,隧道内已可按指定路线驾车穿越。自2020年隧道施工以来,这可是头一回。仔细询问了不影响施工的路线细节后,记者欣然前往。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隧道足可容纳两车并行,路面平坦。隧道内部,LED灯带照亮前路,去除几分幽深神秘。每隔百米左右,就有通向中导洞的通道,遇到施工堵路,也可以很快调整路线。
  因尚在施工,隧道内一些地方还处于一种原始而又生机勃勃的初建状态。
  一段刚刚打通的隧道接口处,新固定的岩层还露出狰狞的粗粝;大型机械在远处操作,每一次动作都激起阵阵轰鸣……
  项目设计人员介绍说,这条隧道首创“三洞+四竖井”施工方案,施工节奏非常快,而工程则是按照能抗八级地震、百年使用的品质标准来建设。
  因为隧道还未完全贯通,我们选择从一侧进入,穿越中导洞,再从另一侧驶出,路线呈S形。尽管有些绕路,整个过程也只有30多分钟。
  一经驶出隧道,却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连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进入隧道时,天山北麓云海苍茫,山如剪角铁削;而南麓出口却是晴日高悬,圆润的山丘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而下方草地透过霜雪蔓延出片片淡黄。
  “从乌鲁木齐开车3小时就到了南疆?可以去吃上嫩嫩的黑头羊!”
  “上回到和静县采访,我们足足开了七八个小时。”
  “太快了!看看导航,如果返程不走隧道要10个小时呢!”
  ……
  车上记者你一句我一句,不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叹。
  出口不远就是施工单位驻地,也地处高寒高海拔的环境。
  “这里海拔3000多米,外面冷风阵阵,但咱房间里有暖气,暖和着呢。”中国交建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经理李亚隆热情地招呼我们。
  几名“老工程”介绍了这条隧道的基本情况,随后和我们闲聊起来。
  “7年了,一年340多天在山上”;
  “两个标段隔着山对向施工,谁也不甘心落后,才创下施工期最短纪录”;
  “每逢春节都神经紧张,进度不能慢,人员安全不能有闪失”;
  “来时候35岁,现在40多了,最好的光景都留给天山了”;
  ……
  夜已深,我们住进施工人员的宿舍,室外气温已是零下30摄氏度,高海拔带来的头晕、乏力、失眠才开始袭来。
  回程时,车行至隧道出口附近的和静县阿拉沟乡的乌拉斯台查汗村。
  小村里小超市、小饭店开得红火。
  在公路边经营一家小超市的村民谢阿姨今年60多岁,精神、干练,对周边情况了然于胸。她说,村里人都是牧民,这几年村上通了公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让村里的农家乐在旺季时供不应求。
  “今年7月到9月每个农家乐都停满了车。明年往后,人肯定更多。”
  “因为啥?”记者问。
  “因为咱这野生蘑菇好啊!”
  看着记者不置信的眼神,谢阿姨这才补了一句:“明年乌尉高速也得通了!”
  小村里,游牧人家的一个个蒙古包静静矗立在道路两旁,似乎在诉说着世代相传的故事。
  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
     (记者初杭 顾煜 宿传义)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
 
胜利隧道贯通了 牧民办旅游路子宽了
胜利隧道贯通了 牧民办旅游路子宽了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记者于涛)从夏天到冬天,朋次克阿拉希几乎每天都会赶到村外的山口,远眺天山胜利隧道施工现场。“我天天盼着天山胜利隧道早日贯通,等高速路修过来了,乡亲们的牧家乐生意会越来越好。”
  30日,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朋次克阿拉希家乡草场的各个角落,朋次克阿拉希和乡亲们分外高兴。天山胜利隧道是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为了加强南北疆交通通道建设,新疆于2019年开工建设北疆乌鲁木齐市至南疆尉犁县的乌尉高速公路。纵贯天山山脉的天山胜利隧道就是该高速路建设工程关键环节。
  天山胜利隧道南部出口位于和静县阿拉沟乡,这里就是朋次克阿拉希的家乡。作为牧区乡,阿拉沟风景秀美、牛羊肥壮,“85后”朋次克阿拉希大学毕业后,就立志把家乡的美景、美食推介给全国各地的人们。
  “交通不畅是我们牧区发展最大瓶颈。乌鲁木齐游客来我们乡,一般要先坐火车、再坐汽车,路上起码要耗费一天时间。”朋次克阿拉希说,“我们一直盼望着高速公路修过来。”
  朋次克阿拉希知道,乌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驾车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乌鲁木齐到自己家乡的车程将缩短至不到3小时。“这里的黑头羊、牦牛、野蘑菇等产品也会快速送进乌鲁木齐各大市场。”他说。
  得知天山胜利隧道出口就在家乡,即将建成的乌尉高速路会从村口通过,盯紧旅游市场的朋次克阿拉希,早早便开始“试水”牧家乐创办工作。2022年,第一个蒙古包民宿搭建起来了,供游客们在草原上吃住休闲。借着家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东风”,朋次克阿拉希的牧家乐生意红火,2024年达到了23个蒙古包。
  随着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朋次克阿拉希再一次做好了扩大经营的准备。连日来,他正和施工单位对接,准备于2025年在他的牧家乐园区打造高端的太空舱、星空屋、木屋等设施,同时,他还预购了马车,可以让游客坐马车观光家乡美景。
  “明年山花烂漫的季节,我的牧家乐园区会举行篝火晚会、演唱会、趣味赛马等活动,让更多游客体验我们家乡的美。”朋次克阿拉希说。
  像朋次克阿拉希一样,当地牧民借助高速公路修建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牧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立起来。阿拉沟乡乌拉斯台查汗村干部采音花说:“天山胜利隧道通了,乌尉高速公路通车指日可待,旅游产业会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阿拉沟乡抓住乌尉高速公路在境内修建的有利契机,积极引导牧民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并给予相应政策倾斜。阿拉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红格尔说,下一步将依托乌尉高速公路把阿拉沟乡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小镇,在草原民宿旅游上综合发力,带动更多人实现稳定就业和长期就业。
 
江西安源:废弃矿山修复“披绿”又“生金”
江西安源:废弃矿山修复“披绿”又“生金”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青山连绵、村道整洁、果园飘香……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略下村掩映在葱绿的山林间,目之所及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有大小煤矿38家,是一片山体破坏严重的采煤沉陷区。
  “过去,家家户户外墙几乎都有一层煤灰。8年前,政府开始对这些矿山进行整治,村子逐渐开始大变样。”村民文招明说起村里的变化,笑容满面。
  略下村的景象是安源区生态环境“蝶变”的缩影。安源曾经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煤炭产业也曾经是安源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然而,挖出了“金山”,却毁了“青山”。尽管靠山吃山让当地群众富了起来,但是常年低层次、粗放式的开采,对耕地、山林造成了严重破坏,留下了抬头难见日、低头见煤灰的环境问题。
  昔日的“生态伤疤”该如何愈合?开展生态修复是主要路径。近年来,安源区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坚持“保护为先、发展为要、民生为本”,按照“重点突出、分类施策、阶段治理、全面复绿”和“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对略下村烂泥冲、杨梅塘(阳光花海)、青山村、光辉村等区域进行废弃矿山环境治理。
  “我们按照‘生态修复+N’模式,将废弃矿山打造为工业平台、‘辣文化’产业园、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和文旅景区,已修复废弃矿山108座,实现了从‘地下开挖’到‘地上开花’的转变。”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源分局局长李继来说。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成后,如何管护好、运营好?安源区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将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种植相结合,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力。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走进安源区青山镇显民家庭农场,只见满山柚林挂满了金黄色的金兰柚,柑橘基地硕果累累,油坊里的茶油香气四溢。显民家庭农场是原先青山矿区的一部分,农场负责人钟显民通过林地经营权流转将撂荒的废弃矿山和村民手上零散的荒山集中起来,种上油茶树和水蜜桃、柑橘、金兰柚等果树。经过数年的发展,显民农场成为四季有瓜果、全年好风景的乡村景点,带动当地100余人就业。
  安源区副区长杨树介绍,截至目前,安源区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约9158.6亩,横龙街略下村阳光花海和青山养生小镇“矿山生态修复+旅游项目”入选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废弃矿山真正实现了“披绿”又“生金”。
       (本报记者赖星)
 

上虞:探索全天候“智慧+”居家养老服务

上虞:探索全天候“智慧+”居家养老服务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嘀嘀嘀……”前段时间,早上7点多,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心卫生院的5G智慧医养管理综合服务屏幕上,弹出了丰惠镇西南门村何爱珍老人的求助信息,值班医生丁娜电话确认后,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原来,何大妈曾有脑梗史,早上起床时突然发现一侧肢体无力,紧急情况下,她按下了医院配发的健康管理腕表上的“SOS”键,家庭医生很快赶到了家里,整个救援过程不到15分钟。
  “老人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丰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章银川告诉记者,医院免费为老年患者提供了腕表式健康管理终端,24小时监管血压、心率等指标。这些数据将同步上传到医院“云查房管理中心”,当监测指标发生异常时,责任医生会立即电话、视频或上门开展服务。如果患者在家中发生意外,只需要按下手表上的“一键报警”按钮,设置在医院内科病区的5G智慧医养管理综合服务屏幕上将实时收到求救信息,家庭定位及预留的健康资料等信息也将同步推送到120急救中心,让老人及时获得救治。
  据上虞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崔苗军介绍,为了更好保障老人健康,上虞为居家老人按基础疾病类型、自理能力分色建档,开展动态随访跟踪管理。日前,上虞区丁宅乡对辖区内的3740名老年人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将辖区老人按照基础疾病类型、自理能力分成红、橙、黄、绿四色,按需为老人提供上门随访、慢病复诊、健康咨询、药品配送等服务。
  免费提供腕表式健康管理终端和视频通话终端,“一键急救按钮”实现急救直达快享;成立254个家庭病床“健康管家”服务团队;家庭病床云查房管理中心对健康指数进行实时监测……作为浙江省民政厅智慧养老院数字化改革试点单位,上虞的智慧养老服务实践日渐丰富。
  “截至目前,上虞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3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1.49%,老龄化程度很高。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整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工站、基层卫生站等养老资源,一体推动‘孝德乐龄系列’创建,推广云药房、中医理疗等康复服务,形成‘区-镇-村-自然村’四级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力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布局均衡、方便可及、优质共享的居家康养服务。”上虞区民政局局长丁福军说。
       (本报记者李平 唐弢)
 
深圳盐田:“七个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深圳盐田:“七个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基层治理
 
  “在我生病的时候,社区微基金给予的资助让我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也增强了对抗病魔的信心。”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桥东社区居民宋雪琦说。
  今年4月,桥东社区成立的社区微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辖区爱心商家捐赠和义卖、居民线上线下捐款、开展慈善公益集市活动等方式,筹得善款近5万元。目前,已资助辖区困难家庭、奖励社会好人好事7宗。
  这是盐田区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盐田区深入落实关于“两社三中心”和“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的部署要求,聚焦“小区”这个最小的治理单元,通过建强队伍、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用心打造“七个一”现代活力小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所谓“七个一”,即一套执行有力的小区治理组织体系、一批共享共用的小区居民活动空间、一项便捷高效的小区诉求收集办理机制、一个务实管用的小区议事协商平台、一类机动灵活的为民服务社区资金、一支充满活力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一款方便智慧的小区治理信息系统。目前,盐田区165个小区(其中商品房住宅141个、非商品房住宅24个)正开展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
  盐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凌云介绍,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全区各街道持续全面推进“支部建在小区上”,实现小区、城中村党组织的100%覆盖。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头雁队伍”的同时,推广建立“一小区、一居民小组、一党支部”的小区治理组织体系,通过物业党建品牌创建和社会组织项目培育,推动小区党支部、物管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群众自治。
  组织得力,纲举目张。12月18日下午,“小区事 居民议——人民建议征集在身边”主题活动在盐田区盐田街道举行。此次活动共征集了关于司机群体就餐难及拖车服务中心停车费贵、探索解决家庭纠纷基层治理、居民活动空间存在安全隐患、小区加装电梯、小区道路交通配套等5个建议,区人大代表,区直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梅沙海关、深圳港集团、盐田国际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现场与群众共商对策。
  在议事协调平台方面,街道和社区根据实际“各显神通”。比如梅沙街道小梅沙社区党委推出“幸福圆桌”项目,通过“群众提议、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方式,把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一张张室内“小圆桌”、户外“大圆桌”上;中英街管理局通过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合力的小区大事党群共建美好家园议事平台,有效聚合各方力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在建立为民服务社区资金方面,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出谋划策,盘活包括民生微实事资金在内的一类社区公益资金,把筹集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例如海山街道聚焦辖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依托“民生微实事”资金打造多个助老爱老项目;沙头角街道打造“社区基金会”,今年以来,“社区基金会”已筹款44.16万余元,各社区微基金动员爱心企业捐款15万余元、爱心物资价值1.3万余元。
  “社区微基金募集和使用灵活机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社区自治的有效方式,区委社会工作部已在全区范围推广。”王凌云说。
  盐田区共有4个街道、1个中英街管理局,19个社区。在“七个一”现代活力小区建设中,盐田区还鼓励各社区结合辖区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的“现代活力小区”,探索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比如,明珠社区通过“信息摸排前移、宣传引导前移、多元调解前移”的“三前移”工作法,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首先,组织发动辖区老党员、老法官、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五老热心人士”组成社区特邀排查员队伍,常态化深入小区、城中村进行摸排;其次,邀请驻社区专业律师开展咨询式普法,在园区、工地、小区内开展法律法规现场宣讲会;第三,建立党建共建联席会议机制,与驻辖区单位定期沟通联动,用好用活“区主要领导周四大接访”“区领导进社区”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等工作机制,整合小区“民意领袖”、社区“能人”等社会力量,合力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明珠社区“三前移”排查员累计走访11600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信息2030余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30多例,化解率达98%以上,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盐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叶永远说:“盐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走稳、走实、走心、走深’,创造更多更鲜活的盐田实践经验,为打造‘深港合作范例、产业创新热土、民生幸福样板’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周科 王丰)
 
江西黎川:行走乡间的“老班长”警务队
江西黎川:行走乡间的“老班长”警务队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基层治理
 
  “有事就找‘老班长’……”这是江西省黎川县洵口镇老百姓的“口头禅”。他们口中的“老班长”不是一个兵,而是在当地公安部门的指导下,由退役军人、民兵和志愿者组成的义务警务队。
  48岁的王志刚是黎川“老班长”警务队队长,负责着队里的大事小情。
  “你好,稍等一下,让孩子们先过。”天刚微亮,王志刚已准时到达洵口中心小学,在寒风中维持着交通秩序。不时有学生笑着朝他挥手打招呼,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刚叔”。这份纯真的笑脸是王志刚坚守岗位的最大动力。
  道路执勤、护学护岗、巡逻防控、矛盾调解……他的一天,忙碌而充实。
  “老班长”警务队现有队员15名。平日里,“老班长”们进企业、走村居、访居民。
  “太感谢王队长了,要不是他的调解,这件事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洵口镇石莲村村民高善宽说。去年6月,高善宽的儿子骑自行车放学回家途中,不慎撞倒了白沙村村民胡文珍,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王志刚得知情况后,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
  “基层工作细致、琐碎,群众的大事小情要事事关心、声声入耳。只有把小事办好办实,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王志刚说。
  “警务效能提升、警情数量下降,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了。”谈及义务警务队的工作,王志刚满脸自豪。自2023年4月“老班长”警务队成立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360余次。
  如今在黎川县,“老班长”已家喻户晓,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老班长”警务队是当地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探索创新共治警务路径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黎川县公安局洵口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全力守护辖区安宁。
  “通过群防群治筑牢基层治理‘安全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23年以来,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8%。”黎川县公安局洵口派出所所长涂皝说。   (本报记者熊家林)
 
杭州拱墅:建强楼道党支部 撬动基层“大治理”
杭州拱墅:建强楼道党支部 撬动基层“大治理”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基层治理
 
  “真不错,谢谢啦!”“今天很开心,下周二我还来。”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横燕子弄小区党组织生活馆里,时常听到老人们满意的称赞。每周二,老年人都可以在这里享受春燕志愿服务队免费提供的理发、健康体检等服务,也可以与志愿者叙叙家常。
  王马社区是杭州典型的“三老”社区,“老城区、老小区、老年人”聚集,如何及时回应老年人需求,妥善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是社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拱墅区持续建强“一核多堡”组织体系、“一核多元”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民意征集、民主协商、协同管理和过程监督等自治手段,推动辖区内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比如王马社区,通过搭建“红茶议事会·庆邻议”等平台,发挥楼道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织密“一小区一总支、一楼道一支部、一名党员一幢楼”群众工作组织网络,同步探索“楼里·初心”品牌,以“楼道建支部”为纽带,培育壮大春燕服务队等16个群众性社团,引领带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在拱墅区,许多民生实事的成功落地,都离不开楼道党支部发挥的作用。如长庆街道为解决老年居民“垂直出行”困境,满足社区居民加装电梯需求,街道以党员骨干牵头,打造“加梯驿站”,成立“加梯庆邻帮帮团”,成功助推小区加梯146台。
  “只有让楼里事楼里人管,才能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才能让老百姓在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中收获‘家门口的幸福’。”长庆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琼梅说。
  此外,拱墅区借助数字赋能手段,把政府服务、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等进行集成,在长庆街道探索“玛上办”便民服务机制,通过驾驶舱一网统管、楼道屏一屏触达、小程序一键通办,让居民有需求“一呼就应”。
  “接下来,拱墅区继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构建起党建强引领、人民来当家、数字赋动能的基层治理格局。”拱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甜甜说。
    (本报记者黄筱)
 
内蒙古扎鲁特旗:多元共治织就“幸福网格”
内蒙古扎鲁特旗:多元共治织就“幸福网格”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基层治理
 
  “大爷,我是张淑梅,您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物资给您买来了!以后缺啥少啥,随时联系我。”网格员张淑梅说着便把电话号码写到纸上,和买的东西一起放到了袋子里。近年来,内蒙古扎鲁特旗坚持实施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每天走街串巷,排查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真正做到了“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扎鲁特旗统筹考虑区域人口、楼栋分布等多种因素,以村民(居民)小组为主划分网格,在农村牧区以40户左右为基准划分了1517个网格,在城镇社区以150户为基准划分了265个网格。明确由嘎查村“两委”成员和党员担任农村牧区网格员,由居住在本小区的社区工作者担任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网格员教育培训和考试竞赛等活动,确保每名网格员都会说群众语言、会做利民实事、会写民情日记。
  扎鲁特旗制定了“四到四清”清单,即腿跑到,看清家庭情况;心想到,分清人员类别;眼看到,记清区域设施;事办到,查清隐患矛盾。通过建立清单,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同时,创新打造“党群e家”智慧党建平台,实施“群众报单、党群派单、网格接单”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扎鲁特旗还分级分类建立旗、镇、村三级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对网格报请上交的事项“吹哨派单”,确保做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截至目前,全旗已累计召开各级联席会856次、民情恳谈会453次。
  为释放为民服务的“最大效应”,扎鲁特旗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让网格员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截至目前,全旗共组建网格党小组1316个,走访群众6.7万户,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
  在沁园小区党群阵地,一场主题为“关爱老人 传承孝善文化”的暖心活动正在进行。志愿者们在网格员的带领下为60岁以上的老人们送去慰问品,为腿脚不便的老人开展上门服务。
  扎鲁特旗制定困难群众、独居老人、残疾家庭、老党员、帮扶对象、留守儿童“六必访”职责清单,要求网格员每月必访一次,还制定“不让社区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正在办理的事务在我这里积压”等网格“六不让”负面清单,有效激励网格员履职尽责。(本报记者张典标)
 
江西宜丰:“15分钟党群服务圈”提升群众幸福感
江西宜丰:“15分钟党群服务圈”提升群众幸福感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基层治理
 
  “祝你生日快乐……”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花门楼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工作人员给家住北门扙小区的独居老人李佑秀过了一个幸福的86岁生日。
  社区网格员李琪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与李佑秀老人闲话家常,偶然得知老人从来没有庆祝过生日,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是老人的心愿。社区立马认领了老人的“微心愿”,定制生日蛋糕,准备歌舞节目,还邀请北门扙小区的20多名老人一起来庆祝。
  这是宜丰县不少社区通过网格巡访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一个缩影。
  每天早上,一群身穿蓝马甲、手持笔记本的网格员们就会从各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发,开始“泡”在网格中的一天。网格员每天到网格巡访两次,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入户走访社区内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病残人士等重点关爱群体,收集他们的“微心愿”,实现他们的“小梦想”。
  “以前等外卖订单的时候,就想在街上有个地方落脚,现在心愿终于达成了。”在崇文社区的红色驿站,外卖小哥周坝正在边休息边等订单,“这里就像家一样舒适又便利。”
  “红色驿站是社区根据收集到的民意诉求,针对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在沿街商铺打造的‘休憩室’‘歇脚处’,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空调、饮用水、饭菜加热、便民药箱、应急充电等服务。”崇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宜丰县大力实施社区治理提质增效工程,在各社区建设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建强党员先锋队、网格工作队、志愿服务队等“六支队伍”,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我新买的裤子有点长,能帮我改短吗?”“来,坐下等会儿,马上就好。”在崇文社区耶溪福城小区的“好邻居”缝补铺,社区志愿者正在帮小区居民易锦秀修补衣物。
  类似缝补铺这样的“微阵地”虽然小,却发挥着大作用。如今,在崇文社区,红色驿站、“好邻居”缝补铺、爱心理发屋、零工超市、乐龄中心、“磨剪子戗菜刀”服务摊等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微阵地”有27个,为居民提供“家门口式”便捷服务达145项,获得群众的点赞。(本报记者熊家林)
 
东部“街事”联结西部乡情
东部“街事”联结西部乡情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基层治理
 
  西子湖畔的街区治理“街事荟”,联结起了西部乡村振兴,东西协作帮扶也纳入街区党建。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强化党建联建,引入资源,落地乡村振兴项目,在街区建立“天顺共富基地”,推动消费帮扶支持上城区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等工作。据统计,该项目已推动四川雅江等多地地农产品销售近百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二十余人。
  上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街区治理新模式,带动多元主体形成街区治理共同体,实现居民区“围墙内外”治理的有效衔接、全面覆盖。紫阳街道搭建“商户之家”和“街区街事荟”2个平台,实现服务与治理双重保障。(本报记者王立彬)
 
美国前总统卡特百岁辞世
中方对卡特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和第79届联大主席表示哀悼
美国前总统卡特百岁辞世

中方对卡特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和第79届联大主席表示哀悼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休斯敦12月29日电(记者徐剑梅)美国卡特中心29日发表声明说,前总统吉米·卡特当天下午在位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普莱恩斯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美国将为他举行国葬。
  卡特中心表示,卡特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和华盛顿特区均将举行悼念活动。
  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白宫声明中说,卡特一生致力于消除疾病、缔造和平,是一位非凡的领导人、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他下令在华盛顿特区为卡特举行国葬。
  据美国政府网站介绍,国葬活动将持续7至10天。
  候任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卡特担任总统期间遭遇的挑战发生在美国的关键时刻,他竭尽全力改善全体美国人的生活,美国人对他心怀感激之情。
  卡特1977年至1981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任内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他任内还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戴维营协议》,并与巴拿马领导人签署规定美国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巴拿马的《新运河条约》。
  卡特离开白宫后的40多年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慈善事业。
  卡特1924年10月1日生于佐治亚州一个种植花生的农场主家庭。他是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也是美国婚姻持续最久的前总统。根据生前安排,他将被安葬于家乡普莱恩斯,长眠于结缡77年、于2023年11月去世的妻子罗莎琳身侧。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朱超)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卡特前总统是中美建交的推动者和决策者,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毛宁说。
  在卡特任内,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华社联合国12月30日电(记者施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9日晚发表声明,对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表示哀悼。
  古特雷斯说,卡特的领导才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戴维营协议”、《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以及《巴拿马运河条约》。卡特在卸任后仍致力于国际和平与人权事业。
  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当天也在社交媒体上对卡特逝世深表悲痛,称卡特是一位“政治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倡导者”。
 
卡特:中美建交的推动者和决策者
卡特:中美建交的推动者和决策者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于2024年12月29日在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中美两国在其任内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月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卡特前总统是中美建交的推动者和决策者,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从军官、农场主到州长


  卡特1924年10月1日出生在佐治亚州,父亲是一名花生农场主。1943年,卡特在读大学时转入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开始军旅生涯。
  1948年,他进入潜艇部队,随舰在太平洋海域执勤。1952年,卡特参与美国核动力潜艇研究工作。同年12月,加拿大原子能公司的乔克里弗实验室发生堆芯熔化,数百万升高放射性废水淹没地下室。卡特带领维修队伍,同加方和美方其他抢险人员一起进入堆芯关闭反应堆。这一经历促使他日后签署总统令中止研制中子弹。
  1953年父亲离世,卡特决定退役返乡,经营农场生意。经商之余,卡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1970年当选佐治亚州州长。任州长期间,他强调提高政府效率,消除种族隔阂。
美国第39任总统


  在1976年大选中,卡特击败时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于1977年1月就任美国第39任总统。
  在卡特担任总统期间,美国经历了持续性滞胀、高失业率和经济发展缓慢等危机。面对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他呼吁美国民众节能并在白宫安装太阳能板。此外,卡特还创建了两个新部门——能源部和教育部。
  外交方面,1977年,卡特与当时的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巴拿马于1999年底从美国收回运河的主权和管理权。巴拿马总统穆利诺12月29日就卡特去世表达哀悼,表示卡特在巴拿马收回运河、恢复国家主权完整的过程中曾发挥“关键作用”。
  1978年,卡特邀请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同赴戴维营举行会议,双方在会后签署了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戴维营协议”。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11月4日,参与革命的伊朗学生冲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馆内美方外交人员。1980年,美国人质救援行动失败。同年,卡特在总统选举中败给罗纳德·里根,未能连任。
  卸任后,卡特创立卡特中心,致力于世界和平和消除贫困。2019年3月22日,卡特超越老布什创造的长寿纪录(94岁171天),成为最长寿的美国总统。
推动美中关系发展


  卡特在总统任上和卸任后一直致力于推动美中关系发展。
  卡特任总统期间,中美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仅28天后,应卡特总统邀请,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
  2008年年底,在中美将迎来建交30周年之际,卡特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与中国建交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卡特说:“从那时开始,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我认为这一关系现在是美国和世界各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外交关系。我的国家和你们国家之间建立了友谊和相互尊重。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2019年6月,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向卡特颁发首个美中关系卓越领袖奖,以表彰他对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    (记者高路)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美媒体:在加沙行动中,人工智能“助以为虐”
美媒体:在加沙行动中,人工智能“助以为虐”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29日详细披露以色列国防军依赖人工智能系统持续推进加沙地带军事行动,指出以军情报部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显著加速军事决策,导致更多巴勒斯坦平民伤亡。
如此“福音”


  《华盛顿邮报》题为《以色列为战争建造了一座“人工智能工厂”》的特别报道中指出,以军信号情报部门“8200部队”主管约西·萨里埃尔主导研发机器学习软件“福音”。这一人工智能系统运用数百种预测性算法,可供士兵快速查询以军积累多年的巨大数据池。
  “福音”人工智能系统利用数据和算法,可提供加沙地带地道、火箭炮等军事目标的坐标。相关结果经验证后会放入获称“目标库”的数据库中。“目标库”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相关人员及设施的精确坐标,可定位至具体地道和楼层。“福音”所用数据来自截取的通信信息、卫星图像以及无人机、F-35战斗机和海底地震监测系统传输的海量信号,还有收录手机号、社交媒体档案、已知联络信息、网络聊天群和内部文件的数据库。
  为保证数据真实,情报分析员需经由至少两个不同渠道确认数据,之后数据还要获得一名高级别军官和一名合规军事律师“验证”才能录入“目标库”。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军前高层人士说,以军利用“福音”可经由数年间加沙地带卫星图像的微小变化判断哈马斯是否埋设火箭炮或挖通新地道,相关工作时长由先前的一周压缩至30分钟内。
  据报道,以军2023年10月7日在哈马斯突袭后对加沙地带发起“铁剑”行动,“目标库”所列军事目标很快被炸光。以军为持续打击哈马斯,大量依赖“福音”给出的目标。
  实际上,以军并未掩饰对“福音”的使用。以军2023年11月2日发表声明称,“福音”已协助以军轰炸加沙地带1.2万个目标,数百次袭击“可在刹那间实施”。了解情况的以色列历史学者亚当·拉兹估算,以军在密集轰炸高峰期平均每分钟可打击两个目标,速度“惊人”。以军前总参谋长阿维夫·科哈维2023年接受采访时也称,“福音”赋予以军“类似电影《黑客帝国》”的实时情报装置,先前以军的“目标库”年均新入50个目标,而“福音”一天就能生成约100个目标。
智能之祸


  除了“福音”,以军还利用“薰衣草”机器学习系统来“计算”一名巴勒斯坦人是武装人员的概率。按照这篇报道说法,以军用拒绝公开的手段掌握巴勒斯坦人在家中的实时照片,运用面容识别技术与“薰衣草”中已知武装人员照片交叉比对。然而,即便比对看似精确,也无法区分对方是否已脱离武装组织,其亲人可能一并遭到空袭。
  以军依赖“福音”和“薰衣草”作决策引发担忧。以军高层收到的情报并未区分其来自人员分析还是人工智能系统,这会导致军方高层难以评估情报真实性。以军部分人工智能系统所用的阿拉伯语分析工具准确度也不高,无法像人类那样区分关键暗语的真实含义。
  更严重的是,人工智能在战争环境中的应用缺乏审查,可能加剧平民伤亡。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初期,约300名以军情报员日夜超负荷工作,判定军事目标。确认目标的依据标准从至少两个不同渠道降至一个,甚至有时只要目标是男性即可。
  还有一次,以军下令用软件估算轰炸加沙地带北部约50座建筑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但所用统计方法“过于简单”,要求情报员计算那一地区接收邻近信号塔信号的手机数量,来代表那里的实际人员总数,再计算其与当地预估居民总人数的比例,只要不高于25%便可实施轰炸。
  以军自诩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平民伤亡。然而,这样估算可能忽略不少平民,准确度远不及人工估算。但由于人工估算耗时显著增加,以军更青睐人工智能。
  关注以军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过度使用暴力的以色列人权组织“打破沉默”先前称,以军在本轮冲突中为杀死一名哈马斯低级别成员,可以冒空袭导致15名平民伤亡的风险;如果针对的目标为哈马斯中高级成员,可接受的平民伤亡代价可能呈“指数级”增加。
  《华盛顿邮报》引述多名专家观点报道,人工智能系统固有的不准确性致其不适合应用在关乎生死的战争等环境。军事决策如果依赖人工智能作出,难以保证准确度。 (海洋 新华社专特稿)
 
撕裂的欧洲,应如何破局
撕裂的欧洲,应如何破局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2024年,欧洲政治版图持续改写,极右翼政党势力在多国选举中“攻城略地”;长期停滞的欧洲经济难觅增长点,“绿色新政”动力不足;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欧洲安全困境更加难解;新一届美国政府即将上台,欧洲许多人已开始担心新一轮欧美贸易战和跨大西洋关系的未来。
  内外压力下,欧洲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欧洲的竞争力如何提升,欧洲战略自主从何着手,“跨大西洋盟友”是否可靠?环顾四周,有欧洲舆论指出,当前国际局势处于关键转折点,欧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国加强合作,这事关欧洲的未来。
选举年民心求变


  2024年,欧洲经历政坛大洗牌。各类选举在芬兰、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罗马尼亚、英国和法国等轮番上演;在欧盟层面,欧洲议会迎来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参与、五年一次的选举。这些选举结果都显示,大批选民对主流政党失去信心,转而将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于非主流政党。
  在2024年6月初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尽管保持了欧洲议会第一、第二大党团地位,但总体得票率明显降低,处于政治光谱最右端的党团席位占比大幅增长。在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法国和德国,执政党均在此次选举中明显受挫,得票率不及极右翼政党。
  尽管英国左翼的工党击败保守党,时隔14年重新执政,但不可否认的是,极右翼政党影响力在不断增长,已在多个欧盟国家成为执政联盟成员。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多国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中左和中右派主流政党及联盟日渐式微,左右两翼力量分化趋势明显,欧洲政治版图正在趋于碎片化。
  德国波鸿大学政治学家奥利维尔·伦布克指出,如果没有政治落实、没有真正改革,选民就会用选票继续惩罚传统主流政党。
  但选民的“报复性投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反而造成欧盟政坛新旧党派实力趋近且互不相让。近期,欧盟“双引擎”法国和德国出现执政党支持率低迷、总理遭弹劾、执政联盟破裂等一系列动荡,这将削弱欧洲的国际影响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竞争力亟待提振


  过去20年间,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减半,重振竞争力成为欧洲领导人关注的核心议题。意大利前总理、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9月发布的有关欧洲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报告指出,欧盟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困扰,需要更协调的产业政策、更迅速的决策以及大规模投资,才能赶上其他竞争者的步伐。
  就欧洲竞争力来说,2024年是有代表性的一年。经济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尤其是前两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12月12日,欧洲央行下调了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经济增速为0.7%,2025年为1.1%,2026年为1.4%。同日,德国5家主要研究机构大幅下调对德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平均而言,这些机构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3%,低于此前预测的0.8%。12月14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Aa3。
  欧洲政坛风向变化,加上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令欧洲的“绿色新政”减速。欧盟委员会12月3日表示,已与欧洲投资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对欧盟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的投资,以提升欧洲电池行业竞争力。其中,欧盟创新基金提供共计12亿欧元,欧洲投资银行计划投资18亿欧元。但坏消息也不少:大众汽车集团12月20日发表声明说,2030年前将在德国裁员超过3.5万人,并将削减德国工厂的产能。奔驰、保时捷等欧洲车企也相继调整或放弃此前大力宣传的电动汽车产销目标及投资计划。
  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欧洲依然对乌坚定支持,但也出现一些新动向。11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成为一年多来首位与俄总统普京举行电话会谈的西方主要领导人。12月22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与普京在莫斯科举行工作会谈,就俄天然气供应以及早日和平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讨论。
  正如德拉吉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欧盟国家近年来从海外购买了太多的武器装备,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军购费用落入美国军火商口袋,这并非欧洲追求的防务自主。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欧洲在军事、经济及民主秩序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正使其面对“存亡之危”。为此,他同朔尔茨合作撰文,呼吁欧洲应通过强化经济竞争力成为“世界级工业和技术领导者”,进而强化欧洲主权。
  展望2025年,新一届欧盟委员会虽已组成,但其在欧洲议会的得票率却创下多年新低。在德国,舆论普遍预计,没有单一政党能在2025年2月的选举中得票过半,新政府大概率仍将是一个“大拼盘”。在法国,刚刚组建的新政府能持续多久,仍取决于反对党的“善意”。在此情况下,“双引擎”能否带领欧盟应对各种挑战值得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欧盟必须通过大规模购买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来弥补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否则将面临全面关税。特朗普还就北约、格陵兰岛等作出一系列胁迫表态,这让许多欧洲人担忧:“跨大西洋盟友”是否会变成“跨大西洋对手”?
中欧应该做伙伴


  欧洲是中国外交重要方向,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
  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欧洲成功进行历史性访问,引领建交60年的中法关系迈入新的甲子,推动中塞铁杆友谊实现新的升华,提升中匈关系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还在双多边场合,同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进行战略沟通,推动欧方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彼此关系,坚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人们期待,中欧相向而行,以对话增进理解,以合作化解分歧,以互信消除风险,将中欧打造成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
  中国以其超大规模市场、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充足的产业工人储备、优厚的政策红利,将继续成为吸引欧洲资本的热土。据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统计,2024年第二季度,欧盟企业对中国的绿地投资飙升至36亿欧元,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荣鼎咨询指出,许多企业在过去几年仔细考察其他市场后发现,无论在成本、供应链还是物流方面,这些市场都难以与中国市场匹敌。
  12月3日,从中国重庆开出的中欧班列X8083次,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中欧班列以便捷高效、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的生动实践。
  此外,30多个欧洲国家获赴华免签待遇,为中欧增进交流、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奔驰、宝马等欧洲企业均认为,免签政策有利于简化商务出行手续,增强欧洲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事实胜于雄辩。鼓吹所谓对华“去风险”“降依赖”,显然有悖于世界潮流和发展大势。对欧洲来说,“到中国去”而不是“去中国化”,才是唯一正确选择。
  是迫于压力向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屈服?还是坚定战略自主,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对于今天的欧洲而言,答案或许并不在回顾过往,而在于如何用开放与合作塑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记者田帆)
新华社布鲁塞尔12月30日电
 
重庆: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烟火深处”
重庆: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烟火深处”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韩梦霖 周闻韬

  “多亏了‘一号信箱’,帮我们解决了每天出门都担心的事!”家住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文化七村50号5栋的居民殷莉的话,代表了这栋楼136户业主中许多人的心声。
  原来,该楼栋的电梯已投入使用近20年,频繁发生故障。更令业主们烦恼的是,这栋楼的大修基金并未涵盖电梯更新项目。如果更新电梯,每户业主至少要分摊几千元,因此,部分业主宁愿冒险使用电梯也不肯出资。
  于是,该楼栋的部分业主来到了离家不远的谢家湾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向区人大代表杨纲反映了这一情况,希望通过实践站的“一号信箱”机制帮助解决问题。
民主村里看民主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烟火深处”


  所谓“一号信箱”,位于民主村的入口处。一面红色的形象墙上,贴着几张老邮票和一个大信封,旁边设置了一个绿色的信箱,十分引人注目。不少游客都在此拍照打卡。
  “一号信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民主村的前身是重庆建设机床厂的配套家属区,“一号信箱”是专门用于通信的信箱。多年来,老职工、居民用其传信息、表心愿、提建议,有习惯更有情感。
  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向俊介绍,2021年,民主村片区启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在此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让居民得以更全面、更广泛地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在部分党员的提议下,“一号信箱”被保留下来,发挥人大代表及时沟通联系群众、居民反映问题诉求的纽带作用。
  “‘一号信箱’不仅是一个线下投递点,更是一种工作机制,并不拘泥于联系群众的形式。居民有问题要反映,既可以扫二维码,线上一键投递,也可以向社区网格员进行反映,网格员作为社区民情的‘邮递员’,会将收集到的问题汇总整理并投递到‘一号信箱’。此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内的区人大代表也会经常到群众中走访调研,成为移动的‘一号信箱’。”向俊说。
  “高层建筑电梯超期带病运行,给居民出行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要尽快解决!”杨纲到文化七村实地调研后,立即将情况反映到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和谢家湾街道办事处。随后,该楼栋居民、居委会、物业公司、特殊行业协会、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电梯维保公司等在民主实践站内召开议事会,讨论了电梯更新事宜。
  要解决电梯更新的问题,离不开“谁出钱、出多少、如何出”的问题。尽管议事会召开后,多方均表态支持,一些费用也实现了减免,但几十万元的更新费用依旧不是小数目,许多业主仍感到压力较大。
  为此,在杨纲的建议和带领下,该楼栋的部分业主、社区居委会成立了临时议事小组,公开透明开展工作。议事小组邀请该楼栋所有业主召开了7次议事会,共同想办法、攻难题、做工作,并依据政府出台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确定了电梯更新费用的分摊办法。经过多轮议事并与电梯公司商讨,电梯更新费用由20元/平方米降至10.80元/平方米,大大减轻了业主的压力。不到一周时间,就有超过八成业主支持这一方案,并积极缴纳了费用。
  “虽然大部分业主都同意了更新方案,但仍有20余户业主找各种借口不愿缴费,致使电梯更新工作难度加大,差点被迫搁置。”杨纲表示。民生无小事,为了尽快推进,人大代表、楼栋议事业主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又开始每户登门拜访交流,与他们拉家常、讲道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缴费率达到97%。
  今年8月,该楼栋电梯更新工作顺利完成。在推动电梯更新过程中,人大代表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带领业主议事小组开展工作,激发了居民参与议事的热情,不仅提高了居民议事主动性,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也大大降低了电梯更新的成本,让广大业主节约了费用。
  截至目前,实践站“一号信箱”已累计收到片区党员群众提出的建议上千条,不少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点,各级人大代表不仅可以听取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通过站点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邀请相关部门到实践站点共同为群众解决问题。”向俊说。
  九龙坡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只是重庆打造特色“基层单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代表作用有效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创新基层人大会议制度,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改革工作,深入推进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区县人大“年中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区县乡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多项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同时,迭代升级代表之家站点、建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汇集民意、集思广益,推动解决民生问题,使人大法定职能和代表履职常态化直达基层末梢,以改革激发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新活力,让链接基层、赋能治理、助推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
听“民声”更要有“回声”
代表议事会议架起“连心桥”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基层治理出现了诸多新课题。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重庆市创新基层人大会议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探索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搭建街道收集民意新平台,推动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有效破解群众参与监督街道事务管理渠道受限、民意反映“断层”等问题。
  “老水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闲置20多年了,为何不好好利用起来?”“依斗门打造得这么漂亮,这么多闲置门面,看着好可惜啊!”今年2月,在奉节县夔门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宝塔坪社区议事代表就盘活依斗门沿线闲置资产一事踊跃发言。
  原来,在夔门街道依托夔州古城历史建筑打造的依斗门旅游一条街上,有一处闲置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宝塔坪老水厂厂房。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正对面就是4A级景区夔州博物馆,如何让老水厂“焕新”成了议事代表们的讨论关键。
  “老水厂在旅游黄金地段,如果改造成综合性餐厅怎么样?”议事代表吴怡韵率先提议。“这么大的面积除了餐厅还可以搞住宿,楼下吃饭,楼上住人,空地停车不是很好吗?”另一位代表魏清万进行了补充。“既然是搞旅游,我看还可以增加儿童游乐场,空地除了停车还可以规划羽毛球场等,这样吸引力就强了。”
  在议事代表们的建议下,老水厂“蝶变计划”逐渐清晰:先办好餐厅,划出停车位,挣了钱继续发展住宿,最后升级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带动依斗门旅游一条街的整体发展。
  会后,夔门街道立即组织县人大代表和议事代表成立了专题调研组,议事代表深入实地考察,由街道专人负责宝塔坪水厂项目前期招商服务和后期项目落地服务,形成集项目信息、洽谈、签约、审核、开工建设以及正式投产运营于一体的闭环式管理模式。经过议事代表和街道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老水厂成功对外出租,还拥有了新名字“岁月山庄”。
  今年4月30日,岁月山庄开始试营业,吸引了不少周边旅客前往就餐打卡。吴怡韵、魏清万等议事代表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就是当好“店小二”,实时跟踪梳理山庄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主动为企业送上政策宣讲服务。
  如今,闲置的厂房成了餐厅,厂房公共区域建好了游乐场,厂房办公室改成了客房,还新建了停车场,变成了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新增就业岗位超30个,国有资产综合利用年获利超50万元。
  “我们将闲置水厂租赁出去,现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农家乐。这为盘活国有资产开了个好头,不仅让我们看到闲置资产的增值潜力,也增强了社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宝塔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宋仕奎说。
  据介绍,奉节县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以来,该县4个街道共选举产生215名街道议事代表,累计入户走访群众3100余户,收集群众意见263条,提交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提升等民生建议68项,协助办成水池建设、电梯加装、污水管网更换等民生实事27件,在强化基层民主、广泛联系群众,推动地方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代表议事作用。
  今年4月,家住重庆市北碚区朝阳街道牌坊湾社区的居民胡中英出门散步时惊喜地发现,岩湾69号小区门口出现了一条崭新的过街斑马线,出行安全更有保障了。
  这得益于辖区街道议事代表杜焱收集到的“过马路难”诉求,新增设的斑马线,大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这是朝阳街道议事代表回应民声的生动缩影。
  “小区北门门口没有过街通道,出门去买菜、接小孩、逛公园的时候很不方便。”议事代表杜焱在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时,社区居民陈英华反映的出行问题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
  杜焱了解到居民的这一需求后,将此情况梳理形成意见建议,在街道议事代表会议上提出,朝阳街道人大工委梳理形成建议交办单,相关科室协调区交巡警支队、交巡警一大队、城管支队等相关部门多次实地勘察,对道路交通状况等综合考量后,在岩湾69号小区门口增设了斑马线。
  通过新设的斑马线,居民买菜、遛弯、购物后返回小区都变得相当方便,不再需要绕远路。走在新增设斑马线上的胡中英赞不绝口:“我们小区很多住户都是中老年人,腿脚不方便,没想到在街道代表议事会议上反映没多久,问题就得到解决,不仅方便多了,也安全了不少。”
  “我们坚持以基层智治体系为依托,以服务辖区居民为主线,打造‘代表进网格,议事上平台’的居民议事专栏,更直接地听取意见建议,架起民意‘连心桥’,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街道议事代表会的应有之义。”朝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骆海波表示。
以“民声”定“民生”
票决制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奉节县羊市场镇主干道两旁的75盏路灯悄然亮起,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的新式路灯犹如闪亮的星星,镶嵌在乡村的夜空中,灯光倾洒,照亮了干净整洁的道路,也照亮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真是太好了,家门口的路灯又亮了,晚上可以放心出门了。”羊市镇渔灯社区居民杨小容开心地说。
  对于羊市镇的群众来说,场镇上“失明”多年的路灯重新亮了起来,多年来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件民生实事能快速办成,得益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基层人大落地生根,通过一张张选票,实现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行动精准对接,将民生工程建在了群众心坎上。
  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过程中,重庆还推行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区县乡镇两级全覆盖。这项制度是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以投票方式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及有关方面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工作制度。
  “场镇路灯年久失修、线路老化,很多都不亮了,这个问题不能拖,请尽快解决!”“部分路灯还出现了破损倾斜现象,影响了大家出行!”2023年10月初,在人大代表接访日活动中,渔灯社区部分居民向当地人大代表反映。
  自2016年以来,场镇共安装了52盏路灯,但由于线路老化、照明设备年久失修,导致场镇路灯几乎全部“失明”。部分路灯出现破损倾斜现象,给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为此,群众对该路段安装路灯有着急切期望。
  为尽快解决群众烦心事,羊市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研论证,实地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在全面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镇政府还邀请县城市管理局等县级部门从专业的角度对项目成熟度、可行性进行综合研判。
  2023年11月初,场镇路灯亮化项目按程序提请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票决,获得代表一致通过,并向社会公告。同月底,场镇路灯亮化项目被镇人大代表票决确定为羊市镇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票决出民生实事只是程序上完成项目确定,但要真正落地见效,必须发挥好人大的监督作用。为此,羊市镇成立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镇纪委、镇人大代表、相关站所室、村民代表组成的“民生实事票决专项监督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现场监督、集中视察等10余次,对项目实施程序和质量开展专项检查4次,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督促政府和项目责任单位注重项目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在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踪督办下,今年1月,75盏太阳能路灯已经全部点亮,惠及群众5000余人。
  “路灯更新后,晚上出门散步的人变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反映民声、汇聚民意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羊市镇镇长王超表示。
  人大监督不仅要重视当年,更要保证后续。羊市镇人大主席团还会于年底或次年年初的人代会上听取和审议政府上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同时组织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在票决的每个环节,我们人大代表都参与其中,这也体现了政府决策和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和高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及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奉节县人大代表、羊市小学教师朱章国表示。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利用代表之家站点等履职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确保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事项目选得好、定得准,推动‘群众想什么’和‘政府干什么’精准衔接、高度融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代表联络处处长郑家明介绍,截至目前,全市37个区县、704个乡镇、232个街道分别票决607件、3731件、1716件民生实事项目,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基层“小单元”发挥民主“大能量”
破解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末梢困境”


  12月18日晚,奉节县羊市镇兴安社区村民汪正友的院子里热闹不已。数十位群众与人大代表围成一个圈,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兴安社区正在施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相关问题。
  “上次开会大家提到的农田田坎过高易垮塌的问题,我们与项目方协商后,已经完成了整改。看看这次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兴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冉和平说。
  “等项目建好后,希望人大代表多向党委政府提建议,引进企业做好规模化种植,让我们老百姓实实在在增加收入!”村民们踊跃发言的同时,坐在他们中间的人大代表认真聆听发言,不断记下要点。
  近年来,羊市镇创新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点+羊市夜话”工作模式,组织人大代表、党员干部、村社乡贤、网格员等利用群众晚饭后闲散时间,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收集村情民意,倾听群众诉求,建立问题清单,化群众“小院坝”为代表“联络点”。
  “本次夜话大家提到的田改出来后增加不了收入的担心,我们会马上向党委政府反映,马上多方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实行规模化种植,这也是我们整改农田的目的!”群众发完言后,奉节县人大代表、羊市镇人大主席叶洪兵表示。
  截至目前,羊市镇累计开展“羊市夜话”活动70余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路灯不亮、道路破损、环境卫生差等问题22个,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蔬菜大棚、长滩河河堤整治、路灯亮化等4个重点项目建设落地,收集社情民意8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11起。
  “‘羊市夜话’将代表工作的‘触角’延伸至‘8小时’之外,代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围绕热点话题和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让社情民意收集在家门、解决在一线,切实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的质量和实效。”叶洪兵表示。
  在重庆,各具特色的基层民主单元正搭建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舞台”,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在九龙坡区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定期围绕一个基层治理的主题,组织驻站人大代表、居民代表、部门代表、企业代表、人大智库专家等开展“民主茶桌”活动,大家围坐一桌,共饮一杯茶、共商一件事,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一起探讨基层治理的良方。
  在“民主茶桌”上,民主村居民彭其碧向区人大代表建议,在民主村城市更新中要妥善保护好村内的上百棵老黄桷树。李应德跟着彭其碧在民主村查看树情后,提交了代表建议,民主村的二期更新方案也加入了“黄桷树下民主村”的设计理念。
  “在‘民主茶桌’上,群众代表能和各个部门的代表坐一桌,直接向他们反映问题和意见并得到答复,这种形式非常好。”彭其碧说。
 
安徽“无证明城市”:便民是最好的“证明”
安徽“无证明城市”:便民是最好的“证明”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周畅 潘峰

  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曾经,一些证明事项不仅让群众烦心,也让企业烦恼。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如何实现数字化、智慧化,怎样通过改革提高办事效能,切实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无证明城市”建设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无证明城市”?据安徽省司法厅的解答,“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行政机关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的便民惠企现代化城市治理模式。需要明确的是,“无证明”并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
  “无证明城市”如何实现?能给群众和企业带来哪些方便?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探访了安徽省“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
从“群众跑”到“数据跑”
“减证便民”升级“无证利民”


  “您好,我过来换驾驶证,但身份证忘带了怎么办?”
  “没带身份证没关系,在这边刷脸就能办理。”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公安业务窗口,帮办员杨凡向办事群众邰女士讲解刷脸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流程,不到20分钟,邰女士便成功办理完了所有业务。“放在以前,我少不了要再往家跑一趟,一上午时间可能都被耽误了。”邰女士说。
  “我每天都会遇到十几个没带齐证件的办事群众,‘刷脸办事’让群众省了事,也让我们工作更有成就感。”杨凡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在办事窗口出现得越来越多,群众“办不成事”的情况越来越少。
  马鞍山市政务服务“刷脸即办”,得益于当地“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2023年3月,马鞍山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开展公安“无证明办事”创新工作,共梳理证明材料70项,确定免提交材料69项。同时,依托“周克武科技创新团队”,经过1个多月的刻苦攻坚,成功研发“警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办事系统,让群众直接刷脸即可轻松办理多项公安业务。该项目获得2023年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二等奖。
  在马鞍山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试点工作后,马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支队长周克武协调了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组建39人的研发专班全力攻坚。在马鞍山市政府的推动下,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接了40个政府部门和国家、省级共50类数据接口,经过4个多月的奋战,成功研发出“政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城市系统和桌面交互终端,群众只要刷脸核验身份即可实现证明材料免提交,推动马鞍山市进入直接“刷脸办事”时代。
  目前,马鞍山全市10个政务服务中心均已部署应用“政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城市系统和桌面交互终端。“群众从‘带一堆材料’到现在‘刷脸即办’,我们的工作理念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周克武说。
  让群众少跑腿,安徽省铜陵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另一种方案。在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服务大厅,记者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这里的12个窗口前并未标注其所办事项名称,办事群众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窗口。
  铜陵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服务科科长朱启赟告诉记者,该局将过去多警种业务分设的23个单一窗口整合为12个“综合窗口”,培养了一批“全科警长”。“过去各个警种之间的业务不互通,导致一些群众要分别到对应窗口排队才能办理。现在我们各窗口系统相通、人员跨部门办理业务,群众在一窗可办多件事,不仅解决了群众办事需往返跑问题,还精简了警力。”她说。
  这种“信息通用”的工作思路也被应用在铜陵市“无证明城市”建设上。铜陵市在全省率先上线“一照通用”,公安机关以167万余张身份证照片为“母片”,通过背景底色智能替换、智能裁切等技术,自动生成1寸、2寸,白底、红底、蓝底共6种规格的照片,对母版照片全量定制、随时下载,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场景、不同业务对照片规格的需求。铜陵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研发“证照共享”功能,实现了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等近240类电子证照的共享核验和免提交。
  有些政务服务事项不仅需要核验个人身份,可能还需要身份证、结婚证等涉及多部门的证照,怎么实现“无证明”?
  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售二手房的陶健正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业务。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在“政民通·马上办”设备上“刷脸”后,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要办的业务,手指轻轻一点后所需证明材料就立即自动生成了。
  “证照不到1分钟就调出来了,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整个过户业务。”陶健告诉记者,这和他前几年买房过户时的体验感有明显差别,当时带了身份证、户口本、购房发票等一堆材料,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办理业务还是要花半天时间。
  马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徐君介绍,依托“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办事群众只需在窗口进行“刷脸核验”、选择要办理的业务,系统后台将调用部门之间的共享数据,生成办理该项业务所需要的证明材料,申请人确认无误后就能点击提交,“群众甚至都不需要提前了解办事所需材料,‘带一张脸’来就能把业务办了”。
  目前,马鞍山市已打通27个数据接口、23类电子证照接口,实现50类证明材料的免提交,身份证、社保证明、不动产权证等16类高频数据实现100%全覆盖。“‘无证明’不是完全不需要证明,而是我们通过部门共享数据,已经将各类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提前‘打包’好了。”马鞍山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陈国利说。
  据安徽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负责人介绍,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是安徽省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依托数据归集和共享,全面推进“减证便民”,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切实解决证明材料过多过滥和“奇葩证明”等突出问题,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型升级的有益改革探索。
从“你向我证明”到“我为你证明”
打造服务型政府“金字招牌”


  “以前,企业设置户外广告牌需要提供安全证明,证明广告牌是安全的、不会出现安全意外。‘无证明城市’建设后,这项证明事项就被取消了,我们不仅省了很多事,还省下了找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检验的费用。”杭州鞍马广告设计制作有限公司马鞍山分公司负责人周原真说。
  像这样被取消的证明材料在马鞍山有384项。对于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能够被其他材料涵盖或者代替的、出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证明材料,在马鞍山一律被取消。
  “一些证明材料被取消后,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减少了,但也意味着政府部门担起了更多责任。”陈国利坦言,以企业设置户外广告需要提供的安全证明为例,过去是相关部门等着审批企业提交证明,但取消这项证明后,就意味着相关部门要主动加强安全监管。
  建设“无证明城市”,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证明虽小,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办事效果,在一定层面决定了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企业、群众免提交证明,意味着政府部门要更加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变“避责思维”为“负责思维”,工作方式从“你向我证明”变成“我为你证明”。
  “不用我们自己提交完税证明,太方便了。”安徽瑞景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史梦婷,在为公司办理港澳商务签注时体验了一下“无证明”办事。“我们不用再像过去一样提交税务部门盖章的完税证明,而是公安窗口的同志和税务部门的同志线上核验,就可以办了。”史梦婷说,在办理签注后,她还选择了“邮寄”服务,“只用跑一趟,就能把几个部门要办的事办好了,还能回公司等着邮寄材料上门”。
  “史梦婷所说的‘线上核验’,是对于一些还未进行部门共享的数据,为了达到‘无证明’效果,我们采取了部门核验和告知承诺的方式。”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业务窗口,马鞍山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科长谢静刚刚通过部门核验办理一项业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谢静在“政民通·马上办”系统上向税务部门发起核验申请后,不到5分钟,税务部门经办人便将相关完税证明材料发到了她的系统中,她在此基础上马上就能为史梦婷所在公司的事项进行办理。
  “一些证明材料由于未实现电子化或数据共享存在技术等障碍时,就会通过部门之间建立的部门核验沟通机制,实现‘群众免跑腿’。”谢静说。
  安徽省司法厅提供的数据显示,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4个地市作为安徽先行试点市,正加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四地市共系统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7900余项,全面摸清了证明事项底数,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分批实现办事过程证明事项免提交。
  为建设“无证明城市”,马鞍山市成立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从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4个专项组,分别负责证明材料清理、查询核验系统研发、数据归集共享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目前,马鞍山梳理的6278件证明材料中,已经实现免提交5823件,免提交率92.8%。其中,直接取消了384件,通过告知承诺免提交411件,通过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免提交3451件、通过部门核验免提交1577件。
  在建设“无证明城市”过程中,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政务窗口首席代表黄俊实现了一个自己的“心愿”:让遗失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群众,不用再花钱、花时间找地方登报声明了,而是通过“信用承诺即换证”的方式。这一创新做法,不仅方便了铜陵的办事群众,还被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推广至全省应用。
  “这是之前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挂失业务所需要的证明材料。”黄俊指着他办公桌上一叠文件说,群众之前申请挂失补办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需要登报声明,“无证明城市”建设后,只需要填一张遗失承诺书就行。
  用告知承诺书代替登报声明,办事周期从两三天缩短至“即办”,群众的满意率也提升了。黄俊说:“通过梳理清理审批事项、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群众能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我们不仅听到的抱怨声少了,还收到了群众送来的锦旗。”
  安徽省司法厅厅长罗建华介绍,近年来,安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通过标准化清理,证明事项越来越少;技术化支撑,数据资源越汇越多;制度化推进,部门协同越来越畅。安徽省将在全省16个市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努力把“无证明城市”建设打造成安徽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从“为什么要改”到“确实要改”
改革永远“在路上”


  “好好的流程为什么要改?”
  “没有证明材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这项工作和我们部门有什么关系?”
  回顾“无证明城市”建设之初,许多部门工作人员都坦言曾经“不看好”“不理解”甚至“有点抵触”。
  “当时觉得这项工作肯定是做不成的。”马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副支队长姚良虎笑着说,马鞍山市“无证明城市”的建设,是各个部门负责人“吵出来的”。但最终让大家达成共识的,是都认为这项改革能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能让百姓受益。
  知易行难,“无证明城市”的建设需要庞杂的准备工作。姚良虎说,哪些证明要取消、用哪种免提交方式、哪些事项要部门核验、哪些数据要共享,都需要各个部门深度解剖每个证明事项,了解相关法律依据。“这些一旦确定下来,就意味着后面的工作方式都要随之而改变。”
  在陈国利看来,面对这项改革,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存在顾虑的核心在于,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压力更大、责任更重,也对事项办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前梳理规范是每个试点地市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司法部连续多年大力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后,这项工作并不是从零起步。2021年以来,根据安徽省统一部署,安徽省司法厅牵头推动全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3年来全省共为群众和经营主体减交免交证明材料562.28万件次。
  此次建设“无证明城市”,各试点城市在此前工作基础上再梳理再优化,铜陵市梳理了涉43家单位的政务服务事项4009份提交材料清单,池州市核查申请材料3553项,黄山市经梳理直接取消证明事项338项。各地市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大起底”逐一核查,开展“大扫除”,实现底数清、清单明。
  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确保风险可控也考验着部门智慧。“以往企业在办理融资等事项时,往往需要前往多个部门,分别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而现在,一份信用报告,就可以代替40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马鞍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科科长周锋说,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企业的产业政策、奖补兑现都可以快速实现。
  为了确保信用报告的准确性,马鞍山市持续开展“双公示”专项治理,信用承诺、合同履约、联合奖惩执行结果反馈和五类行政管理等信用信息按数据标准报送,做到应归尽归。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周锋惊喜发现,马鞍山市的城市信用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以12个月平均信用指数来看,曾经排在全国100名开外,在2024年一度进入了全国前10。“这是之前没有想到的,现在看来确实要这么改。”周锋笑着说,部门在改革中也有了“获得感”。
  “00后”汤新宇在2024年7月被调到铜陵市住建局的办事窗口工作,“一开始很担心来窗口办事的人很多、工作量大,也担心窗口的工作繁琐不能把事情办好”。让汤新宇没想到的是窗口办件量并不大,“很多人都习惯了网办,其实很多工作是在网上进行的。”
  汤新宇点开网上“铜陵市无证明城市助手”,演示了如何在后台查询企业员工的社保缴费记录。“以前是企业要去社保部门开证明,现在不用他们跑了,我可以直接查询到相关数据,不仅方便了企业办事,我办件也更快更安心。”
  提高效率、办得安心,是许多窗口工作人员的共同感受。
  “工作量大大减少了,也提高了安全性,之前就曾遇到过假的户口本,让窗口人员都捏了把汗。”长期在窗口工作的马鞍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万霞说,“无证明城市”建设后,办事群众只需要刷个脸,所需信息和材料几秒钟就能全部调出,工作人员也不用再把材料拍照、下载、提交到系统里,材料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也得到了保证。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证明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深入人心,也让许多部门主动思考,还要怎么做、群众还需要什么?
  邻近江苏省南京市的马鞍山市,一些部门负责人在看到“双城”生活的群众和企业存在一些办证不便的困难,便积极探索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开展数据共享。
  马鞍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俞洋说,马鞍山市和南京市两地数据局针对相关证件异地换发不便的问题,经过多轮协商,创新性地在原有“跨省通办”系统增加“材料远程自助上传”功能,建立相关事项收件、初审互认互信机制,实现企业群众从“异地办”变为“本地办”,并可在相关自助设备7×24小时提交办件材料。
  “不光是省内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我们也在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协调这项工作。”谢静说,马鞍山市与南京市已经统一了28项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名称、流程、申请材料清单、审批时限等办事标准,通过数据互通、证照互认等办理模式,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永恒的初心   拿个档案袋装上各种材料去服务大厅办事,在服务大厅取号一等就是小半天,为了办一件事奔波于不同办事窗口……这些,是你我或多或少都体验过的办事经历。也正因此,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屡屡被群众吐槽。
  2024年,在安徽采访“无证明城市”建设过程中,记者看到许多办事新场景:用“证照库”代替“档案袋”,用部门“协同办”代替群众“来回跑”,用证明“免提交”代替材料“不可少”。这项改革的意义是什么?在看到许多办事群众的笑容、“点赞”,听到窗口工作人员说“很方便”后,观察到政务服务中心排队现象变少后,答案不言而喻。
  多年关注采访优化政务服务的过程中,记者用报道见证着改革的步伐。
  2014年,安徽率先在全国建立并运行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晒出政府权力“运行图”;2017年,安徽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试运行,推动“一张网一扇门,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手机端“皖事通”App;2021年,安徽加强数据共享破解遗产继承“自证循环”;2024年,安徽公布实施权责清单“全省一单”,统一省市县乡四级的权责事项,对齐各个事项“颗粒度”。
  这些,都成为安徽2024年全面建设“无证明城市”的基石,而在驶入改革“快车道”之时,仍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力量支持。
  不断更新的政务理念,是这些改革的“方向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终在深化。
  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是这些改革的“发动机”。记者看到了只要能让群众受益就坚持把改革推进下去的领导干部;看到了长年累月扑在创新一线的民警,成功研发相关智能化系统并推广至全国;看到了一些说着“不理解”的部门工作人员,仍然加班加点梳理出几千项服务事项;看到了与办事群众换位思考的窗口首席代表,主动思考哪些事项可以用告知承诺代替登报声明,让群众办事更方便一些。
  各个部门的便民探索,是这些改革的“加速器”。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开发的“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让异地办事的群众扫一扫“电子营业执照”就可以使用。在合肥市蜀山区税务局“智慧微厅”,税务工作人员对纳税人进行“一对一”的线上指导,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办税难题。在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无人智慧警局、微车管所、政务服务直通车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效率。
  当改革探索形成合力,助推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时,记者也能感受到,面对改革中的新思路、新事物,仍然有一些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在踌躇。有的也许是不太习惯跳出工作“舒适区”,有的也许是仍然保持着一些思维惯性,有的也许是担忧步子迈得大了会带来一定的工作风险。
  但也有采访对象在交流时说,判断一项改革的方向对不对、能不能做、要不要做时,其实很简单,就看是不是能让群众办事方便了,能让百姓受益。事实上,从1978年的小岗村“大包干”改革探索开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改革的初心。安徽素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宝贵基因。也许基因传承的答案就蕴藏于此。
  人们期待的改革,正是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作为记者,也十分期待能在一线采访中、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更多让百姓受益的新举措,感受到更多部门把群众利益放心上,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不熟悉现代化手段的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坚持人民至上,共享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周畅 潘峰)
浙工新村:居民“自主更新”的旧改样本
浙工新村:居民“自主更新”的旧改样本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李坤晟 张璇

  12月的杭州,寒意渐浓,拱墅区浙工新村施工现场却是一片工程车辆穿梭的繁忙景象。
  交房计划一再提前,最快可能在2025年春节后。虽然7幢11层的居民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但工程项目经理桑盛川仍然感到工期紧迫。
  朝晖六区占地15.2万平方米,居住人口超过一万,是杭州最大的老旧小区集群之一。
  2023年11月8日,在朝晖六区西南角,13幢危旧楼原址重建。这次重建后,这些6层高的“老破小”将变成7幢配有绿地和公共设施的小高层。
  危旧楼的拆改并不新鲜。但作为浙江老旧小区城市有机更新的试点项目,此次浙工新村小区重建,居民自筹约4.7亿元,占小区重建全部费用的八成以上,备受关注。
  在土地融资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由政府主导、居民自筹资金为主的“原址重建”,或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参考路径。
难产的重建之路


  在建的浙工新村小区与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仅一街之隔。旧小区最早的房屋建于1983年,随后经过多年扩建,到2000年前区域内共建成12幢楼房和1幢职工活动室。由于这些房屋原为浙工大教职工宿舍,朝晖六区中这片区域又被称为浙工新村。
  在上世纪90年代“房改”后,部分房产陆续上市交易,但浙江工业大学教师及其家属仍在业主中占较高比例。
  谈起此次拆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82岁的浙工大退休教师苏同连连感叹:“4幢危楼实在拖不下去了。”
  早在1993年,小区内的67幢便被鉴定为局部严重损坏的房屋;到了2014年,包括67幢在内的4幢楼房被鉴定为C级危房。所谓C级危房,指的是“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足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存在险情”的房屋。
  危楼的质量问题让居民生活苦不堪言:关窗户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关防盗门时,经常得用锉刀修整门窗边缘才能关拢;不少住户的承重墙出现了裂缝,最长达70厘米,从顶部的预应力板和承重墙连接处向下延伸;因房屋沉降,大门受挤压导致锁芯变形,用钥匙无法开锁,甚至需要爬墙才能进屋。
  近些年,每逢台风等极端天气,街道和社区都会提前订好酒店,组织工作人员帮助危楼居民紧急避险。苏同说:“深更半夜把住户叫起来,送到旅馆住,生怕出事。我的楼栋紧邻危楼。如果前面的房子真塌了,我们能幸免吗?大家都很焦急,希望尽快改造。”
  浙江工业大学作为原产权单位,曾于1998年对67幢进行压桩加固,2000年对74幢进行全面加固,但效果有限。但这些因地基沉降导致倾斜撕裂的房屋,加固只能解决一时问题,沉降仍在继续。
  浙江工业大学曾提出换房方案,但居民普遍不同意。“如果不是原址重建,同意率不会超过1%。”苏同坚定地表示。
  大木桥社区党委书记戴丽美介绍,浙工新村地理位置优越,小区周边不仅紧邻西湖、武林和黄龙等商圈,还靠近地铁站、浙江省人民医院及多个菜市场,生活便利性极高。
  2014年和2015年,4幢危楼的业主代表连续三次向市、区两级政府递交报告,反映房屋安全问题。业主们坚持,危楼加固只是治标不治本,原地重建才是最佳选择。
  然而,原地重建意味着需要拆除相邻楼栋以防施工对周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这一要求进一步增加了改造难度。
  2015年,原下城区将4幢危房列入“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解危名单,提出成片改造模式,并向杭州市房管局申请作为全市首个成片改造试点项目。然而,2018年的入户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率仅为87%,未达到90%的启动门槛。
  “只差了十几户人家,到今天,还有人在埋怨71幢。”苏同无奈地说道。作为“成片改造”范围的一部分,2000年后建成的71幢,房屋施工标准较高,户内面积普遍超过100平方米,业主改造意愿不强。
  苏同感慨道:“如果当年能达成协议,现在早就住上新房了。这几年间,不少老邻居相继离世,令人惋惜。”
  2021年下城区与拱墅区合并。一些居民对小区是否还有机会原址重建没了信心。
从赚钱到掏钱


  2023年4月22日,浙工新村有机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这距离上一次入户民意调查,已整整过去了5年。
  居民王玲对改造举双手赞成。虽然她的房子不在4幢危楼之中,但格局狭窄,吃饭时一家人只能挤在过道上。更让她困扰的是,两扇窗户正对上塘高架,一开窗就能闻到汽车尾气。
  此次浙工新村有机更新采取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居民作为产权方需自筹大部分资金,政府则通过旧房改造、加装电梯、未来社区建设等专项资金补齐剩余费用。同时,无论拆还是改,浙工新村都不再走征收开发的老路。
  但据2020年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也正因如此,拱墅区委区政府才研究并确定了浙工新村居民自主更新的模式。
  王玲坦言,如果有选择,她仍倾向于传统的征迁模式。在过去的观念中,由政府主持的征迁不仅可以让居民获得一套等面积新房,甚至还能获得货币补偿。“过去觉得住房条件的改善应该由政府兜底。不管是征迁、旧改还是加固,资金都该由财政负担。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自己掏钱了?但随着前几轮方案的落空,我们也觉得拆迁是不可能的了。”她说道。
  传统的征迁模式是政府负责房屋征迁补偿,优化容积率等规划条件,通过土地市场出让给开发商,收回土地出让金来平衡征迁成本。然而,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房地产发展模式的转型,这种方式已难以为继。城市建设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
  不征迁,“老破小”怎么办?据2020年施行的《浙江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所有权人为“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应承担“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和对危险房屋采取维修加固、拆除等解危措施”等责任。
  不过,在现实个案中,在考核导向和安全责任“兜底”机制下,政府往往“代替”作为所有权人的居民或单位法人。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愿意“兜底”,政府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据统计,仅杭州市拱墅区就有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300多个,涉及约5000幢房屋和2万户居民。
  而据住建部2020年披露的数据,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中,设施陈旧、有安全隐患的危房占据一定比例。
  “整个项目的核心是群众工作,最关键的是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观念转变。”朝晖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骃说。
  有居民曾质疑为何不多建几套新房出售,以降低居民负担。拱墅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甜甜解释道:“我们遵守‘拆548套,建548套’的原则,是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一旦多建,随之而来的容积率如何解决?增加的房子如何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如果多建一套,就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多建十套,那么具体的数量又该如何定?”
  浙工新村13幢老楼共54种户型。按拱墅区城市发展集团的房源设计,在原有户型的基础上,保持原套内面积不减少,并适当扩大房屋面积,提供了建筑面积从65-117平方米的9种户型。
  根据政策,浙工新村原住房面积以内(不满53平方米的按53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建安费用按1350元结算。如果居民选择不扩面,一套75平方米左右的旧房改造费用约为10万元。
  如需扩面,参照周边二手房价格由专业评估机构对浙工新村新建房屋进行估价,每平方米费用为34520元,最大可扩20平方米。此外,购买车位需另付22.1万元。
  居民可通过两轮公开抽签申请提档名额。王玲的旧房原为62平方米,通过抽签升级为96平方米的三居室,再加上车位,此次改造预计需支付100余万元。
  王玲算了一笔账,按2023年的市场价格,她的旧房能卖约200万元,但若想在附近购买一套96平方米的电梯房,价格在400万元以上。“相当于节省了100万元。”想到儿子的婚房有了着落,王玲倍感舒心。
  不过,也有部分居民认为扩面部分的价格过高,并担忧楼市下行风险。
  浙工新村的资金投入包括建设成本、过渡补贴、装修补偿、财务成本、拆房费用、各类咨询评估、管线迁改、苗木迁移和周边房屋加固等。
  “账目要平衡。如果降低扩面价格,势必会大幅提高1350元/平方米的原面积改造的费用。我们的初衷是最大限度让更多居民能够接受这一方案。”施甜甜说。
  事实上,大部分居民都选择扩面,甚至不少人在计算利益得失后,要求直接扩到最高一档117平方米。在抽签提档选房时,106平方米升117平方米的竞争最为激烈。
  “有人在签约阶段,以4.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买入旧房。可见,34520元的单价是被认可的。”朝晖街道党工委委员童永正说。
  不过,童永正指出,虽然浙工新村属于老旧小区,但居民多为浙工大教师及其家属,整体经济条件相对普通老旧小区居民优越,这也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把尺子量到底


  浙工新村有机更新项目能在84天完成签约、66天完成腾房,背后的努力与复杂性难以一言尽述。
  “在工作组正式进驻之前,政府已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调研和前期准备。项目的推进需要市级和省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若没有相关政策的集成和审批路径的畅通,项目根本无法落地。”拱墅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此次改造新增建筑面积约9800平方米,使总建筑面积从约39800平方米增加至近5万平方米。楼间距增大,同时新增了地下车库,以及社区用房、“一老一小”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约1500平方米,绿化率也从改造前的22%提升至25%以上。“小区容积率从1.5提升至2.1,但并未突破这一区域建筑限高等刚性指标。”上述工作人员将这一平衡过程形容为“走钢丝”。
  改造遵循“对内有优化、对外不恶化”的原则,适度突破绿化、间距和密度等标准,以解决空间资源的紧张问题。例如,项目西侧用地保持现状,未退让高架绿线,充分利用了现有条件。
  2023年5月,杭州市发布《全面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针对危旧楼房、老旧小区、既有住宅片区优先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居住品质。
  6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切实加强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决定》,要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结合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的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或修订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日照、间距等地方性规划标准。
  今年4月,浙江省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更新改造。对于建筑间距、退距、密度、绿地率等不符合现行标准的情况,允许采取技术优化措施,同时鼓励对现有规划技术规范进行适应性调整。
  5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实现总量控制与区域动态平衡。文件还强调,在不突破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控底线的前提下,地方可以明确建筑量跨单元统筹的规则,以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需求与长远目标。
  “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让我们终于吃上了‘定心丸’。”拱墅区住建局局长蒋汉波表示。
  政策支撑让拱墅区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底气。然而,百姓有百种心态,2018年“功亏一篑”的经历让许多人心存疑虑,这次是否能成功?
  为推进项目,拱墅区成立了“浙工新村有机更新(试点)项目工作专班”。专班下辖6个工作组,每组配备了10至11名干部,负责两幢楼栋的对接工作,确保政策落地和居民诉求的有效沟通。
  童永正说:“居民总希望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说,会积极协调,尽力解决。”
  “大概花了一周时间,把居民的需求摸清楚。98%的居民愿意改造,其中大部分希望原拆原建。”童永正说,“后续的工作便是在这一民意基础上逐步推进的。”
  随着工作推进,居民的具体诉求逐渐浮现出来。
  浙工新村居民老龄化严重,其中80岁以上老人有208人,90岁以上老人有36人。一些老人担心工程周期太长,动辄四五年,搬走后可能回不来。还有一些老人的子女长年在海外,独自搬家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针对这些情况,工作组提供了全套服务。他们联系了集中安置房,重新装修,加装淋浴室座位、马桶两边扶杆等适老化装备,出租给浙工新村年长居民。
  戴丽美提到,小区里几位90岁以上的老人,搬家当天都安排了救护车护送。
  对于一些居民的特殊诉求,工作组也尽力解决。有老人担忧搬家时无法妥善处理多年栽种的绿植,工作组便联系公园帮助移植;另有居民因多年藏书搬运困难,志愿者则上门协助打包整理。
  也有居民因手头资金不足,提出是否可以申请贷款。对此,工作组积极协调,争取到了公积金贷款和银行贷款政策,部分老人甚至办上了“接力贷”。一些居民此前办理了经营贷,工作组还协调辖区金融机构出台了救济方案,解决了因抵押物灭失导致的资金流问题。
  但工作中并非总是顺风顺水。一些居民因对动迁的刻板印象,认为拖延可能换取更好的条件,提出了降价、提档选房等多种要求,甚至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面对这些复杂情况,工作组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兼顾公平性的基础上,逐户做针对性工作。价格、选房和扩面提档严格按规则执行。
  当然,项目中并非没有灵活处理的例子。一位老人一直不肯签约,提出了许多要求。工作组深入了解后发现,他的核心诉求是将两套房中的一套扩面留给外孙居住。经过讨论,工作组同意了这位老人的方案:放弃其中一套房的扩面机会,另一套房提档扩面,满足了他的需求。
  2023年8月底,仅一户居民未签约,项目签约率为99.82%,拆建计划顺利通过。
  2024年5月,最后一户主动上门签约。“这位最后签约的居民,后来主动对我说:‘我观察了很久,你们做事还是公平的。’”李骃说道。
甲方的参与感


  浙工新村有机更新模式被总结为“居民主体、政府主导、住建主推、街道主抓、社区主责”。
  地方政府一再强调,居民是此次更新的主体。在理论上,项目是全体居民在达成共同意愿后,自筹资金委托政府代建;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显然扮演了重要的主导和牵头角色。正因如此,浙工新村项目的推进效率远超一般自改项目。
  那么,浙工新村居民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作为甲方的居民无需亲自跑手续、选设计、找施工队,而是通过反馈意愿,由工作组进行协调和执行。
  2023年5月5日,拱墅区以“一幢楼一代表”为原则,成立了居民自主有机更新委员会。委员会的13名代表经过公告、报名、联审、公示等程序选出,并与街道和社区合作,通过政策宣讲、意见收集和沟通协商,推动项目进展。
  项目设计阶段,居民的意见得到了充分尊重。在小高层的设计中,大户型单元采用“一梯两户”,小户型单元则为“两梯四户”。部分小户型居民希望能改为“一梯两户”。通过自更会反映,设计单位重新绘制了设计草图,但经对比后,居民最终接受了原方案。
  项目启动后,居民的参与不仅体现在意见表达上,还延续到了施工监督中。5名专业背景居民组成了质量监督委员会,其中包括浙工大设计院的老师、学校基建处的退休干部,以及设备行业的资深人士。他们参与钢筋验收、门窗验收,甚至亲临现场监督施工细节。“这些委员专业对口,一个比一个能干。”苏同说。
  如今,王玲和苏同正等待交房,项目即将进入交钱交房的关键阶段。业委会能否顺利成立,习惯了一年只缴纳50元卫生费的居民,能否接受一月百元以上的物业费……浙工新村的未来,值得观察。
  施甜甜感慨道:“浙工新村为后来者蹚出了一条路。”(按受访者要求,苏同、王玲为化名)
 
在实践中求解“旧改”新答案
在实践中求解“旧改”新答案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作为一名记者,走进浙工新村改造项目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项工程特殊性与普遍性交织的复杂脉络。这个项目是当下老旧小区改造中极具现实意义的探索样本。
  浙工新村的成功,离不开拱墅区上下动员的努力。从成立工作专班到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浙工新村改造显然被赋予了极高的优先级。如果没有这股强大的政策推动力,很难想象一个“只关乎危旧楼、无关经济效益”的老旧小区会成为区域重点项目。
  这种“特殊性”也恰恰说明,老旧小区改造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政策和行政支持,往往难以破局。对浙工新村来说,政策的倾斜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组织保障。
  84天完成签约,66天完成腾房,这些数字背后是政府与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项目启动之前,政府通过扎实的调研和持续的政策宣传,为居民扫清了许多顾虑。同时,熟人社会在浙工新村的推进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浙工大教师及其家属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意见分歧的居民能够在邻里劝说下走向共识。
  有居民提到:“如果你不同意,一群人会找上门来做你的思想工作。这种社会环境跟普通小区完全不同。”这种社区凝聚力在其他小区可能难以实现,但在浙工新村却成为推动改造的重要力量。
  浙工新村居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这也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居民能够承担自筹资金的改造成本。同时,杭州的房价也为项目提供了现实支撑。扩面费用虽高,但与周边二手房相比并不显得离谱。这种房价与成本的平衡,使得居民愿意选择“重建”而非“出售旧房、另买新房”。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成本”和“利益”的平衡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而浙工新村提供了一个相对成功的样本:当扩面费用与市场价格差距不大时,居民的改造意愿会显著增强。
  拱墅区干部感慨,浙工新村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蹚出了一条路。确实,无论是“居民主体、政府主导”的模式,还是从设计到施工的居民深度参与,浙工新村都为未来的城市更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浙工新村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所有老旧小区改造都能轻松复制。
  然而,浙工新村的意义在于,它让全国,尤其是国内超大城市的老旧小区居民看到了城市更新不仅能带来“新房”,更能带来公平和尊严。
  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我们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复杂:如何平衡发展与公平?如何让更多的居民从改造中受益?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的问题。浙工新村给了我们答案的一部分,但更多的答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寻找。
  作为记者,记录这些过程,是见证一座城市走向更美好未来的一部分。我相信,浙工新村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杭州的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更新的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李坤晟 张璇)
 
邳州: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
邳州: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赵久龙

  “六中门口有20多个小孩聚集,要打架,快来!”12月14日中午刚过,平安校园巡防联盟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巡逻组成员马上回复:“收到,巡逻组正在前往。”江苏邳州市公安机关同周边巡逻经理进行合围,当场控制10余名涉事未成年人,成功避免了一起未成年人恶性事件的发生。
  11月11日,一家水果店老板将一段3秒的打架视频发到“夜市重点场所巡防联盟”,很快收到回复“巡逻组到达现场”。经应急警力现场调解,涉事双方很快达成谅解后离开。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是很多地方基层治理的难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期在苏北县级市邳州调研了解到,当地近年来聚力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探索建立完善“巡防联盟”机制,整合党员干部、警务人员、网格员、出租车驾驶员、学校门卫等多方力量防范社会各类风险,变“事后被动兜底”为“事前主动预防”,聚力破解微治理难题,推动“群众来参与,群众享成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多方合力,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


  走进邳州市东湖街道文承社区,道路干净整洁,商贩经营有序,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孩子们在社区广场嬉戏玩耍,小区居民或闲谈散步,或锻炼身体,处处流露着恬静的幸福。不远处,穿着印有“巡防联盟”字样背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巡逻,提升了民众的安全感。
  “以前小区门口摊位乱摆、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社区在门口设立便民疏导点,既满足了商贩和居民生活所需,也避免了环境混乱。”文承社区党总支书记沙欢告诉记者,“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是基层治理普遍问题,警力有限“管不过来”,而基层网格员、调解员等分属不同部门,广大志愿者也常常面临“身份尴尬”,没有执法权,没有威慑力,力量难以整合。近年来逐渐完善的“民警+网格员+社区(村居)干部+平安志愿者”于一体的“巡防联盟”体系,筑牢了平安防护墙。
  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城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2023年底户籍人口达189.5万,存在“面积大、路段多、人员杂”特点。为破解法治力量分散、责任边界不清等社会治理难题,邳州创新组建“巡防联盟”,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如今成员达到8000余人。
  “以前网格员、驾驶员以及普通志愿者发现问题后难以快速处置,‘巡防联盟’有效破解了‘看得见的管不着’这一难题。”沙欢说,“‘巡防联盟’横到边,纵到底,无处不参与,无处不引领。多方力量下沉一线,到群众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者在邳州多地走访看到,不少场所的保安人员穿的不是普通的保安服,而是印有“巡防联盟”字样的巡逻背心。2024年某日晚上,“巡防联盟”成员黄俊义带队在宏大商业广场巡逻值守期间,发现商场负一楼有数十名人员非正常聚集,反映情况后相关部门迅速组织警力赶到现场处置。凌晨两点半许,“巡防联盟”指挥中心收到一驾驶员警示暗语,巡逻组赶赴现场检查车内三名未成年人,系外省来人,身上均携带大量现金,遂对其进行深入盘查,三人坦承现金和香烟系在附近小区地下车库“拉车门”所得。某日深夜11时许,出租车司机陈令明驾车途中发现4名青年商量去山东盗窃,他将情况上报“巡防联盟”平台,民警及时处置。
  邳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巡防联盟”发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群众优势,仅在主城区相当于每天增加千余名巡防警力,弥补社会面巡防警力不足,让社会治理从“孤军奋战”转变为“群策群力”,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警地融合,延伸“巡防联盟”触角


  记者采访了解到,邳州“巡防联盟”对所有参与人员建档,实行信息化管理,还建立完善统一指挥调度、奖励激励等配套机制。邳州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全市逐步完善“公安专业巡防力量+社会群众力量”相辅相成的“巡防联盟”工作机制,并探索将“巡防联盟”触角延伸到城中村、乡镇自然村等,压缩防控盲区,推动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组织广泛,统一指挥调度和服装标识。邳州强化资源整合,全面激活各类社会主体责任,坚持“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实战体系,实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各乡镇、街道等参照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携装要求、统一工作规范”,为线下成员配发北斗巡防通讯电台、红蓝肩灯和印有“巡防联盟”字样的反光背心。对“巡防联盟”力量实行信息化管理,全市8000多名“巡防联盟”成员全部纳入“巡防联盟”微信工作群平台,搜集信息、下达指令、指导工作等在群内即时完成。
  快速响应,推动“守好门内、协防周边”。邳州市“巡防联盟”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对联盟成员反映的各类风险隐患问题,及时调派最近警力赴现场处置。同时,以各派出所、警务站为支点,与属地镇街、应急、消防等联盟成员单位信息互通联动,实现突发事件快速联合处置,最大限度用好应急处突黄金时间。此外,推动将巡逻区域延伸到单位门口和周边,增加见警率和管事率。
  邳州明确“巡防联盟”成员承担巡逻员、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和安全员“五员”职能,尤其重视提升“巡防联盟”体系内的网格员工作效率,促进“往一线去、往心里去”。在邳州不少社区的楼道入口能看到网格员信息牌,居民扫描牌上二维码便可反映问题。“过去遇到问题只能找物业,有时物业也解决不了,现在社区的社工经常来走访,加我们微信,我家楼上阳台漏水问题反映给社工后很快就解决了。”东湖街道居民吴苑说。
  强化激励,健全奖惩并举机制。“巡防联盟”实施“积分制”,设置专项资金,对提供重要情报、化解重大风险的成员,实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对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依照规章落实通报、退出等惩处措施。“有证书,还有奖金,我现在干劲十足。”祥和苑小区保安员老张某日在巡逻时向“巡防联盟”工作群里反映有3名陌生人形迹可疑,有关部门查实系盗窃车内财物嫌疑人,第二天他就收到“巡防联盟”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出租车司机周师傅积极上报治安隐患信息线索已受到“巡防联盟”表彰十余次,获得奖金约7000元。“有时拉到可疑人员及时在群里上报,希望能为邳州平安建设出一份力。”他说。
  “巡防力量不断增强,白天有护学岗,晚上有治安岗,夜间有巡逻岗,有他们在,我们放心。”东湖街道居民石大爷说。
数智赋能,提质扩面共建共享


  “这里是指挥中心,请汇报你当前所在位置和工作内容。”
  “我在小区楼栋内巡查。”
  ……
  在东湖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巡防联盟”成员的调度情况。记者看到,巡防调度情况、成员行动轨迹等清晰地显示在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社区网格员小刘告诉记者,考核压力更大,但收入也涨了,更有干劲。“我的工资从每月2000多元涨到了约5000元,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化解小矛盾,更有成就感。”
  “数智赋能,共建共享,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流程。”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小港正在认真查看平台上的群众点单项目。“老百姓的呼声,一刻都不能耽误,‘巡防联盟’运转良好,成效显著。过去,东湖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每天接受投诉处理问题少则十来条,多则几十条,社区干部疲于应付,如今已大为改观。”他说。
  记者了解到,“巡防联盟”带动邳州全市网格员和超10万名志愿者力量,助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邳州市邳城镇刘瓦房村两户村民因为地界处农作物混长,分割不清起了矛盾。邳城镇“巡防联盟”成员杜鹏飞在巡逻时发现两家正在争吵,立即调解双方矛盾,现场测量地界,及时解决纠纷。“平时遇到小纠纷、小矛盾,我作为‘巡防联盟’成员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就不会有大隐患。”杜鹏飞说。
  “‘巡防联盟’作为邳州特色品牌,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升百姓安全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以来,‘巡防联盟’向乡镇延伸,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邳州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说,邳州各地已建立综治工作服务管理站点10万多个,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平安邳州建设。
  记者从邳州市公安局了解到,“巡防联盟”建立以来,全市接触类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约四成,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约两成。截至目前,“巡防联盟”已助力破获近200起案件,抓获嫌疑人260多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多起,拾交归还物品400余件,救助找寻走失人员十多人,纠正违停车辆超2万辆次。今年以来,非城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约三成,其中“两抢一盗”发案数、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约四成和五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个10万余志愿者参与的“基层治理联盟”
一个10万余志愿者参与的“基层治理联盟”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寒冬时节,淮海大地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行走邳州市城乡,寒冬里的“忙碌劲儿”随处可感,“警民联动”、多方合力,筑牢平安防护墙。
  记者在邳州多地观察发现,近年来,校园门卫、出租车驾驶员、商场保安等穿上了印有“巡防联盟”字样的巡逻背心,他们用“辛苦指数”换取居民“安全指数”“幸福指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苏北县级市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城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2023年底户籍人口达189.5万,存在“面积大、路段多、人员杂”特点。
  在问题中找思路,在思路中找出路。
  邳州市近年来聚力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探索建立完善“巡防联盟”机制,整合党员干部、警务人员、网格员、出租车驾驶员、学校门卫等多方力量防范社会各类风险,变“事后被动兜底”为“事前主动预防”,推动“群众来参与,群众享成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如今,“巡防联盟”成员达到8000余人,还带动超10万名志愿者力量。
  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以前网格员、驾驶员以及普通志愿者发现问题后难以快速处置,“巡防联盟”实现“警民联动”“警地融合”,横到边、纵到底,无处不参与、无处不引领,有效破解了法治力量分散、责任边界不清以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社会治理难题。
  邳州明确“巡防联盟”成员承担巡逻员、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和安全员“五员”职能,推动“守好门内、协防周边”。“巡防联盟”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对联盟成员反映的各类风险隐患问题,及时调派最近警力赴现场处置,最大限度用好应急处突黄金时间。此外,强化激励,健全奖惩并举机制,实行一案一奖、一事一奖,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今,在邳州,越来越多的社工、网格员和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邳州市东湖街道整合辖区内执法力量、服务力量、社会力量,吸纳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加入“巡防联盟”队伍,将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力求做到信息第一时间知晓、萌芽第一时间消除、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先后排查梳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矛盾隐患1.1万余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3000个。
  从重点突破到协同并进,邳州各地创新基层治理蔚然成风,夯实了县域治理的稳固根基,其探索和实践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期待更多地方探索更多举措,以更好的管理和服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本报记者赵久龙)
 
小单元,小平台,大场景,大气象
小单元,小平台,大场景,大气象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基层单元虽“小”,在赋能基层治理方面,却大有施展拳脚的舞台,迸发出朝气蓬勃的“大气象”。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个个有辨识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正在巴渝大地上“全面开花”,成为广泛汇聚民意吸纳民智、常态化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载体,为代表履职和联系服务群众注入了新的动力,把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超大城市,重庆在此项改革实践中注重发挥顶层设计的推动作用,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效能,以“小平台”“小单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场景”,以基层民主制度活力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
  这一改革注重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将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同时聚焦民生主题,找到人大监督的着力点、代表参与的关注点、群众欢迎的落脚点。重庆正谋划通过高质量深化打造一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基层单元,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不断拓宽,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选好定准办实,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基层民主单元辨识度逐渐显现,进一步凝聚起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合力。
 
行政“下山”,市场“上山”,改革“重启”庐山
行政“下山”,市场“上山”,改革“重启”庐山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黄海波 闵尊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打开庐山的方式有很多,“改革”或是最深刻的一种。
  庐山,在汉语文化圈中的地位无出其右,文人墨客为她写下了一万六千多首诗词。它是中国最早与世界接轨的名山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也被誉为“人文圣山”。
  光环之下,更显庐山近年的落寞:靠山吃山,一山多治,政企不分,逐渐沦为一座守旧固化之山。
  为重塑形象,激发活力,庐山加快改革进程。最新的任务单上,每一项都是难啃的骨头。
  改革在途,九江市委常委、庐山市委书记邵九思认为:“庐山已经落后了二三十年,我们是在‘补课’。”
“一山六治”下的发展掣肘


  核心景区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这是庐山风景名胜区近日交出的最新成绩单,也是庐山改革成效的初步体现。
  “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庐山市委常委、文旅委主任袁勇难掩兴奋之情,同时坦言,当前庐山与国内一些名山相比仍有差距。
  作为全国首个以文化景观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山,庐山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和外国友人,仅诗词就留下了1.6万余首。“世界名山”“人文圣山”的美誉,庐山实至名归。
  然而,时代变迁如潮水涌动,庐山一度陷入“发展迷雾”。
  庐山文旅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琛表示,长期以来,庐山进山游客人次徘徊在120万,而黄山早已突破300万人次,张家界则超过400万人次。景区投入不足,多年未开发新旅游项目。“同为世界名山,黄山和张家界优势明显,而后起之秀的云台山、三清山正在迎头赶上。”
  2015年,庐山在江西的旅游“龙头”地位首次被取代。数据显示,当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财政总收入为4.31亿元,而三清山风景区的财政总收入则达到4.61亿元。
  近年来,在疫情冲击和旅游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庐山的门票收入维持在2亿元左右,但山上的各类支出每年高达6亿元。不少游客吐槽:“庐山从全国顶流景区跌落为三流景区。”
  长期关注庐山改革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曹国新认为,庐山旅游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畅。庐山是江西最早成名、资源最优、市场潜力最大的景区,同时也是历史负担最重的景区,问题集中表现为“一山多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庐山先后经历了11轮改革。每轮改革中,管理体制改革始终是核心议题。原庐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330.4平方公里,在历次改革中,其行政主体名称、管理范围和隶属关系多次变更,最多时形成了“一山六治”的局面,涉及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星子县、九江县、庐山区、庐山垦殖场和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等6个部门。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不到石门涧,难识庐山面”“登庐山不到太乙村,只算半个游山人”……“一山六治”之下,各涉山单位各自为政,各类经营者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在资源开发上,重复建设、标准不一;在旅游营销上,各自为政,互争客源,由此引发了“一座庐山,一路上山,一路买门票”“导游都不清楚庐山景区要收多少钱”等乱象。
  庐山市委书记邵九思痛心地指出:“庐山原本是一座花果山,后来成了唐僧肉,再逐渐变成了马蜂窝。如果不改革,它最终会沦为无底洞。”
  为破解“一山多治”弊端,2015年8月,江西省启动并实施“撤县设市留局”管理体制改革,撤销星子县,设立庐山市,将庐山风景名胜区基本纳入庐山市行政区划。然而,由于“市局分设”,未能彻底解决“管理两张皮”的问题,旅游管理“各自为政”、旅游经营“政企不分”、旅游发展“门票依赖”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2020年启动“市局合一”改革之前,庐山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诸多堵点和难点。
  尽管多次改革涉及机构撤并,但机构庞杂、职能紊乱、人员冗余的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1471个行政事业编制划归庐山市承担,省市层面仅消化了8个编制,这对精简队伍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正如袁勇所言:“这就像往鄱阳湖里倒水,难起波澜。”
  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保护是皮、旅游是毛”的论调。有观点认为,庐山保护是第一位的,旅游发展会破坏庐山的生态和遗产。以往的改革多着眼于保护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缺乏对景区转型升级的具体谋划。
  此外,庐山管理部门面临的考核指标长期以疗养接待任务为主,对景区由单一观光游向体验游、度假游、休闲游等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不足。
  更为棘手的是,庐山管理部门对本应独立经营的下属公司干预过多,将其当作二级行政班子。以庐山观光车公司为例,其内部设有13个层级,“连招个讲解员都需要层层批准”,严重影响了市场化经营效率。
让深改的春风吹遍牯岭镇


  为破解“一山多治”的困境,2020年,江西省推动庐山市与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实行“市局合一”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山上山下逐步实现了财政统一、门票统一。
  2023年,庐山启动新一轮改革,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经营管理机制,推动行政化有序“下山”、市场化快速“上山”。
  不久前,一段雨中庐山瀑布的绝美视频火爆全网,登上热搜榜首。视频中,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网友纷纷感慨:“开始懂得李白的浪漫了”“古人诚不欺我”。
  让李白写下千古绝句的秀峰村,村民曾长期以采石为生。
  “那时候,到处尘土飞扬。晴天站在高处看,秀峰村像被扣了一个盖子;雨天进村,裤脚全是泥点子。”秀峰村党支部副书记管伟峰回忆,除了生态环境恶劣,以前山上山下各自收费,秀峰景点内容单一,游客不愿意来。时间一长,很多游客误将10多公里外的三叠泉当作李白诗中的瀑布,村民对此十分气愤。
  2023年,庐山市深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从当年9月1日起,庐山景区实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政策,秀峰、白鹿洞书院等10个景区统一纳入庐山风景名胜区门票体系,打破了过去庐山门票仅限当日使用、仅能游览海拔800米以上核心景区的限制。
  “现在花160元买一张联票,七天内可以畅游山上山下所有景区。村里的游客明显多了,新开的民宿和餐饮店也跟着多了起来。”管伟峰说。
  旅游从“冷”变“热”,秀峰村顺势将关闭的采石场改造成“飞行乐园”。一顶顶颜色鲜艳的滑翔伞从秀峰村对面的山坡缓缓滑下,如同朵朵七彩云,与秀峰瀑布交相辉映。
  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精简机构尤为困难。庐山“市局合一”改革中,九江市委给予大力支持,将100名干部安置到市辖区。
  2023年5月20日,新组建的庐山市文旅委、林业局、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局、文化文物保护中心、天然林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我是文旅委的首任主任,负责统筹庐山文旅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袁勇表示,庐山实现了“一个部门抓旅游、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机制保运行”,有效避免了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的问题。
  邵九思曾到黄山交流,一位在山上工作27年的环卫工人的话让他印象深刻:“保护好黄山,不仅是责任,也是饭碗。如果黄山没了,我就没工资,也会失业。”邵九思感慨道:“我们也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守护好庐山这块金字招牌。”
  黄山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令邵九思深受启发。回到庐山后,他提出“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双网合一’”的景区治理新模式。按照“景区分片、片中分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的方式,将全山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和30个“二级网格”。通过山上山下一体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管理,庐山实现了资源保护、游客服务和市场管理的有机统一与高效协同。
  48岁的陈庐春曾是庐山管理部门的一名四级调研员,如今他有了一个新身份:花径仙人洞片区片长。他的日常工作不再局限于办公室,而是穿上黄马甲,深入片区网格,开展巡查、接诉、服务等工作。
  “我们网格内有29人,都是从原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中转岗来的人员。在网格内,我们既是服务员、保洁员,又是监督员、安全员、救护员和宣传员。”陈庐春说,网格化管理后,景区内已基本看不到垃圾、烟头和黑导游的身影。
  庐山驻山单位众多,但景区治理一直存在议事范围窄、驻山单位参与度低、多元主体缺乏协作等问题。
  2023年7月,庐山市(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探索成立庐山风景名胜区联合党委,推动景区各单位改革共推、组织共建、大事共议、治理共抓、资源共享。
  庐山市气象局作为驻山单位,承担着收集、分析并发布庐山气象信息的重要工作。
  “我2017年来工作时,山上单位繁杂,灾害预警信息的对接经常混乱。改革后,通过联合党委,我们可以直接对接文旅委,气象灾害信息预警效率大幅提升。”庐山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汪鑫乔说道。
  联合党委办公室主任涂刚介绍,为更好地发挥驻山单位作用,当地将其归类,组建了酒店康养、民生服务、金融保险、科研环保等4个行业专门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各行业单位的组织资源和工作资源。
  联合党委将分散力量聚合为整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景区治理、竞争和发展优势。
  “新一轮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我们将继续推动庐山改革走深走实走新走好,让深改春风吹遍牯岭镇。”邵九思说。
“有形之手”推“无形之手”上山


  1979年6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故事片《庐山恋》。次年夏天,首映礼在庐山电影院举行,“新中国银幕第一吻”引发了巨大轰动。此后,这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恋歌几乎每天都会在庐山上放映。
  到了1997年8月,仅庐山东谷电影院,该片就连续放映了18年,用坏了10个拷贝,累计观影人次超过120万。
  1984年,中央发文同意成立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此推动下,庐山粮食局、商业局等单位完成改制,组建了49家全民所有制企业,迅速激发了庐山的市场活力。
  不仅如此,庐山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率先面向市场推行国有民营体制。“将国有资产承包出去,让民营企业参与庐山旅游的经营。”张琛回忆道。
  张琛是江西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1992年毕业后就回到庐山,担任中泰合营庐山大厦的前台服务员。一时间,他成了庐山上的热门话题。
  “开行业会议时,庐山总是排在第一排。各地名山纷纷到庐山学习,说门庭若市一点也不夸张。旺季时,游客把酒店挤得满满当当,有些人甚至去牯岭镇的学校打地铺。”张琛如此描述当时庐山在中国旅游版图中的地位。
  先发却未先至,庐山在寻找“无形之手”的路上,走得太过漫长。
  名头响、客流多,既收门票又有拨款,“那些年,庐山的日子过得太风光。到了淡季,保洁员甚至去东南亚旅游。”曹国新感慨道,“但企业越铺越大,入不敷出,最终把负担撑到了极限。”
  以庐山游客服务中心为例,售卖门票的是一个单位,查验观光车票的是另一个单位,管理网络售票机的又是另一个单位。网络售票机打印纸用完了,旁边卖门票的人也不管,因为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责。
  在将这些业务统一交由企业运营后,仍有人质疑:“卖票业务可以交给企业,但验票应该由行政事业人员负责,企业违法成本低,风险难控。”
  “名义上是运营庐山资产的国企,却变成了收租金的‘物业公司’。这些公司普遍缺乏运营能力,资产长期对外出租,一租了之,甚至出现租金一降再降、无人承租的现象。”邵九思坦言,庐山宾馆在近20年间无法进行大规模改造。到2016年,宾馆彻底停业荒废,房屋几近坍塌,职工每月只能领取200元生活补助。
  如何在推动行政化有序“下山”的同时,让市场化快速“上山”,让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庐山选择以国企改革作为突破口。
  2022年,庐山通过资产确权整合了山上的47家国企,组建成立庐山文旅控股集团。
  这家新国企肩负起更多市场化改革的重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源市场,拓展多元化业务,逐步实现“小政府管理、大集团运营”的模式。
  截至目前,庐山文旅控股集团在酒店投资运营、商业资产市场化运营、别墅提升改造、旅游数字化打造等方面收获了较显著的改革红利。
  2024年国庆假期,庐山接待旅游人次在全国339家5A级景区中排名第9位,创下历史新高;闸机日客流量突破百万,居江西省第一。
  “2024年,庐山购票人次预计达到220万,同比增加60万人次。”张琛表示。
  独枕大江,襟带鄱湖,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庐山的悠,既流淌在牯岭之巅,也铺展在山下的众多景观之中。
  庐山市通过组建环山文旅集团,整合观音桥、三叠泉、白鹿洞书院、秀峰、碧龙潭等环山景区,同时全新打造花语世界、飞行乐园等农文旅项目,助力城区、湖区和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
  除了新晋网红打卡地飞行乐园,秀峰村还新开了20多家精品民宿,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今年10月,秀峰村的民宿“银河谷”正式开业,外观简约大气,内饰古色古香。村民王飞也有了新身份——民宿管家。
  2023年,王飞家的两栋老房子被一位客商签下了20年的合约,用于建设精品民宿。王飞通过培训成了“银河谷”的管家。每天在自己家里打工,既赚工资又收房租,一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在邵九思看来,市场化改革在突破传统用人藩篱的同时,也为庐山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们让不懂经营的国企管理层和职工走出机关、办公室,有的去社区当干部,有的到观光车、索道等企业一线工作,收入与景区营收和服务数据直接挂钩。他们腾出的岗位,则留给新引进的数据工程师、职业经理人等‘新庐山人’。一年多时间,我们引进了200多名大学生,超过以往二三十年的总和。”邵九思说。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庐山


  “6、5、4、3、2、1,新年快乐,新年如意!”
  2023年12月31日晚8点,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在庐山上最大的广场——牯岭镇街心公园,一场跨年音乐晚会点燃了数千名年轻人的热情。65位网红达人现场直播,带动全平台曝光量超14亿。
  跨年狂欢20天后,庐山迎来降雪,银装素裹的牯岭镇又举办了一场冰雪演唱会。一大群年轻人踩着乐队的节奏,在漫天雪花中尽情舞动。年轻人又多了一个爱上庐山的理由。
  颜经纬是庐山文旅控股集团旗下文演公司负责人。他的团队共有14人,除了一名管理剧场的老员工,其余成员清一色是“90后”“00后”。
  “集团要求我们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这逼着我们不断拼创意、拼策划。”颜经纬瘦削的脸上略显青涩,但语气中透着干劲。
  紧抓年轻人的需求,庐山似乎找到了“流量”密码。
  今年7月至8月,每晚7点半,牯岭街心公园准时启动“庐山恋歌”主题音乐活动。最热闹的互动环节莫过于情侣上台对唱。颜经纬团队用相机、摄像机和无人机捕捉现场画面,将其实时投影在舞台大屏幕上。
  “气氛到位了,不少男士当场表白求婚。我们还免费为他们剪辑视频。”颜经纬说,他们甚至将婚姻登记处设在庐山恋电影院,领证的新人不仅能免费享受爱情套房和烛光晚餐,还能终身免庐山门票。
  今年夏天,庐山推出真人NPC通关游戏《寻仙记》,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古代名人”与游客“不期而遇”,互动形式包括对诗、集章、换取通关文牒,让游客以文会友,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之旅。
  活动的热度超出预期,以至于“李白”都不够用了,颜经纬不得不从南昌请来更多演员上山扮演角色。
  与此同时,开设一批电竞酒店和电竞房间,引入瑞幸、星巴克、塔斯汀等时尚餐饮品牌,还将部分酒店的圆桌餐改为更符合年轻人喜好的简餐……诸多细节彰显出庐山对年轻游客的诚意。
  “当你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的时候,抓住年轻人肯定不会错。今年庐山的购票人次同比增加60万,其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张琛说,他接手庐山文旅控股集团时,就坚定了要走年轻人路线,如今,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几乎全是“90后”。
  庐山文旅控股集团的办公地点位于九江市濂溪区的庐山新城。从这里开车到牯岭镇和庐山市区都只需40分钟左右。
  相比山上的牯岭镇,山下的庐山新城为颜经纬这样的“新庐山人”提供了更便捷和丰富的生活配套,也利于企业吸引更多年轻人才。
  事实上,庐山新城早在2010年便启动建设,规划新建5000套住宅,逐步将山上与旅游无关的人员迁至山下,腾出更多空间供游客使用。然而,由于就业机会有限,生活便利性不足,不少人又陆续回到了山上。
  “当时山上的业态比山下丰富,这批人显然更容易在山上生活。”曹国新补充道。他还指出当时的另一个问题:山上空间趋于饱和,而山下的旅游资源利用不足。“环山景点如珍珠般散落,鄱阳湖的世界级观鸟资源和上千年历史的优质温泉都尚未充分开发,这些潜力巨大。”
  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方向,庐山将充分发挥优质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整体打造与集群发展,加快建成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旅游圈。
  曹国新认为,将一座“山”改革为一个“市”的方向是正确的。过去十几年间,山上与山下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而改革正是弥合这道差距的关键力量。
 
撬动名人别墅“硬资产”变文旅“软实力”
撬动名人别墅“硬资产”变文旅“软实力”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庐山别墅群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既是庐山的人文风景线,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些别墅,一直是摆在庐山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记者在庐山采访了解到,当地正在全力推进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以此撬动“沉睡”的别墅资产,使之成为鲜活的旅游资源。
  据介绍,目前庐山景区牯岭镇区域共有房屋2137栋,其中别墅623栋,已办理产权证的房屋有1076栋,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属的889栋房屋已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有恒产,才有恒心。在完成确权的基础上,庐山积极引入外部资金、人才、团队和品牌,激活文旅市场。通过外部筹资4亿多元,改造提升了59栋别墅,涉及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聘请锦江、华住、安悦等知名管理团队,对庐山宾馆和别墅村宾馆实施市场化、专业化运营。
  然而,部分别墅的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一些归属于不同驻山单位的别墅,因未完成确权登记,长期缺乏保护规划和管理,面临荒废和损毁的风险。庐山别墅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应始终将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充分挖掘其建筑美学和文化价值。
  当地干部群众呼吁,应从更高层面统筹推进别墅保护与开发,包括尽快论证成立由住建、文化、房管、城管以及驻山单位等部门参与的“庐山别墅保护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地方性法规,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为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国宏认为:“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而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如果别墅长期无人居住、无人问津,它们终将慢慢荒废。”学者彭中天指出,庐山并不缺物理空间,缺的是生活场景和生活美学。应抓住庐山的独特优势,打造专属的生活场景,注入更多文化内涵,让这些别墅的“硬房产”焕发出文化“软实力”。
  从“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古论,到“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今论,庐山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庐山不仅是九江的庐山、江西的庐山,更是全国的庐山、世界的庐山。
  庐山的管理者和守护者必须以历史和世界的眼光审视庐山、呵护庐山,怀着敬畏之心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字、一墅一泉。只有这样,“庐山天下悠”这一品牌才能拥有最坚实的文化根基。     (本报记者闵尊涛)
 
改革“起势”低空经济,深圳奔向“天空之城”
改革“起势”低空经济,深圳奔向“天空之城”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孙飞 毛思倩

  低空经济,活力涌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创新之城”深圳开动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把“路”修到“低空”去。2024年,深圳出台专项条例促进产业发展,新增无人机货运航线94条,低空经济领域链上企业已超1700家、年产值规模突破900亿元,“天空之城”的梦想正不断走近。
改革释放动能,应用遍地“开花”


  商场、厂房楼顶、小区驿站……如今,密集的低空起降点在深圳各处“扎根”,小芽般朝着天空“生长”。统计数据显示,到2024年11月,深圳已建成各类低空起降设施249个。
  低空经济活力迸发的背后,是改革释放的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提出“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支持开展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从业企业开通航线、技术创新等将获得不同额度奖励。
  2024年12月一个工作日的晚高峰,一台无人机沿着深南大道向西飞行,抵达福田站上方后缓缓下降,平稳落在顺丰驿站楼顶,一名工作人员从无人机的储物仓取出快件,送至下方的传送带。
  站点负责人檀竹彬说,这是顺丰和深圳地铁集团合作打造的首个轨道物流驿站,旨在构建“空中无人机+地面驿站+地下无人车+地铁”无缝衔接的低空-空铁轨联运物流运输网络,探索“一网多用”的物流网络体系。
  “目前我们正在测试无人机航线,快件由无人机从福田区的多个站点送到这个驿站后,通过地铁11号线列车运输到机场附近的碧海湾站,再通过飞机或者货车发往各地。”檀竹彬说,深圳中心区地面交通繁忙,航线正式开通后,无人机配送将比路面节省一半以上时间,大幅提高配送时效。
  2024年深圳新增无人机货运航线94条、累计已超200条,载货飞行超60万架次,低空经济年产值超900亿元……在深圳,低空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在12月上旬举行的2024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暨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主题招商活动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越布越密的起降点,深圳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上不断探索前行,发展出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物流运输、即时配送、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
  近期启用的深圳首个低空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小微服务站,设置在福田区渔农社区金地名津广场住宅区的入口处。记者在现场看到,服务站稍大于一个报刊亭,内部设置快递架、冷冻冷藏柜和电动升降梯,顶部规划为无人机起降坪,收发人员可通过升降梯上下顶部收发无人机运送的货物。
  服务站运营方、一米阳光城市驿站商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柱平说,服务站由原本的报刊亭改造,集成了低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多元功能,无人机将客户的商品和快递由网点快速送达服务站,服务站接收暂存,再由工作人员将商品和快递配送给居民。
  记者了解到,深圳正加速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规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链+网+脑”,集聚“低空动能”


  “稀薄空气难掩澎湃热情,巍峨雪山诠释大疆之巅。”这幅横联,10多年前曾被大疆创始人汪滔悬挂于创业之初的民房中。
  梦想成为现实。2024年6月,大疆宣布在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完成首次民用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海拔运输纪录。未来无人机有望在高原等构建“空中应急运输通道”。
  在大疆等头部企业带领下,深圳已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无人机产业链,链上企业超1700家,覆盖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商业应用、人才培育等环节。
  产业链壮大了。“深圳聚集了全球领先的无人机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形成从源头创新、应用创新、孵化转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道通智能市场总监刘国正说。
  网络健全了。2024年6月,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启动建设。南山区区长李小宁说,南山集聚了大疆创新、道通智能等一批无人机领军企业,拥有低空经济企业超500家,形成了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完整无人机产业链。南山区以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为重要抓手,探索建设新型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多元应用场景,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为先导区建设提供支持。
  记者了解到,深圳正在建设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到11月已建成5G基站8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同时,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为超10万架无人机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感知和定位服务。
  “大脑”升级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鼓励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在本市经营的低空经济企业主要围绕航空器本体软硬件能力、低空飞行保障相关技术推进研发”。
  2024年11月下旬,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宣布,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的新版本上线,这一系统也被业内称为“低空大脑”。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说,通过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平台,SILAS打造基于数据的可计算空域,实现了对传统低空管理方式的创新升级,能提供飞行活动申请、运行识别、交通态势信息、运行环境信息等服务,并具备空域划设、航路规划等核心管理功能。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低空治理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伴随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航空器快速普及、飞行规模不断扩大、飞行活动日趋复杂,如低空航空器一定程度存在“看不见、叫不到、管不住”等问题,可能形成安全隐患。更加完备的空域保障、飞行管控,更加完善的低空治理,亟待加快研究并采取措施。
  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林正茂说,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但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飞行服务能力不足等难题,有必要通过立法在地方权限范围内明确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对深圳打造未来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2月,《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率先为促进低空经济产业推出专项法规。
  条例建立了“两大协调工作机制”,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纳入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深圳市政府建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统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推进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同时,深圳市政府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建立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协调解决深圳市低空飞行领域的空域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重大问题,建立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健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如今,在位于深圳南山的人才公园,运动后叫上一杯饮料外卖“从天而降”,已不是新奇事,低空经济正更加便利地融入市民生活。
  “一个城市同时飞几十架、几百架无人机比较容易,如果几万架无人机同时飞行,构建更加安全、便捷的低空治理体系,还需各方持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说。
 
从中国航展看低空经济
从中国航展看低空经济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申进科

  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究竟啥是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有哪些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和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关系?人民空军如何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如何安全发展?
  带着这些问号,我从北京南下广东,走进“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先生的故乡“以史为鉴”,走进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15届中国航展“解剖麻雀”,走进位于深圳特区的全国第一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取经探宝”……
打着“飞的”到珠海看航展


  11月12日,第15届中国航展开幕,我看到这样一条消息:4名乘客于11月11日搭乘直升机从深圳盐田区起飞,历经约25分钟后安全降落在珠海地标日月贝(珠海大剧院),标志着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首航成功。
  同一专线,还有从北京、哈尔滨、东莞赴深圳搭乘“飞的”的乘客,大家对这趟低空专线的体验直呼震撼。“直上云霄、飞跃山海的感觉无与伦比,沿途的美景更是一览无余……”乘客李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名资深航展迷,曾多次从深圳驱车到珠海看航展,原本2个多小时的高速公路路程,现在通过空中旅程仅25分钟左右便可直达。
  据了解,从11月11日至17日,通过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抵达珠海看航展的乘客共计20余名。不少乘客乘坐专线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低空出行的喜悦。也有乘客建议,希望借助当前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让更多市民可以体验低空出行带来的便利。
中国航展上的“低空经济说明书”


  中国航展首次单独设立低空经济馆,同时开辟无人机无人船演示区,全方位展示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及应用场景。这是第15届中国航展的一大亮点。
  在中国航展低空经济馆,看到一份“低空经济说明书”,内容来自“新华全媒+”:①何为低空经济?1000米以下,通过常态化飞行所形成的经济业态。②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有何区别?从飞行器来说,低空飞行器是以无人机、直升机和轻型飞机为主,通用航空是以私人飞机和商务飞机为主;从续航能力来说,低空飞行是指城市出行,点对点、端对端的200公里半径的出行,通用航空是指上千公里以上的商务飞行。③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缩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距离,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④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有哪些?物流快递、农林植保、城市综合管理、线路巡检、应急抢险等领域。⑤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缺乏低空交通规则,如飞行器相互之间的间隔是多少,如何避免空中相撞,如何确保安全有序飞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责任如何划分等。⑥低空科普的意义是什么?普及低空经济与航空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的航空探索兴趣,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⑦低空经济未来如何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加快低空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站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造一批可以在全国快速复制的应用场景,推动上下游优势资源率先集聚形成生态链和产业链。
30个省份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据介绍,目前已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
  从中国航展主办地广东省来看,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外贸大省、创新大省,广东资源要素密集、人流物流畅旺,低空经济发展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当前,广东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出台《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涌现出大疆、亿航智能、中信海直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构建起覆盖原材料、零部件、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导航定位、运营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了广州、深圳、珠海三大低空经济集聚区。
人民空军高效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同一片蓝天,共同的世界。”11月12日,第15届中国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空军常丁求司令员在致辞中表示:“75年来,人民空军牢记宗旨、始终服务人民,危急时刻冲锋陷阵,疫情来袭逆行速达,只为人民幸福生活。身处同一片蓝天下,空军按照中央部署有序推进空管改革,服务民用航空发展,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方便大家漫步云端、俯看沧海。”
  此前的11月5日,空军在京组织新闻发布会介绍参加第15届中国航展有关信息。空军参谋部方奇勇大校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四川、海南、湖南、安徽、江西5省低空改革和深圳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深化低空改革“放管服”,建立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分类划设管理空域,简化审批流程。方奇勇大校介绍,飞行计划审批时限由5天压减至3天,紧急飞行即报即批,非管制空域提前2小时报备即飞。发布会上还介绍,目前,深圳已开通216条无人机物流航线,2023年无人机载货飞行量突破61万架次。
航空之父冯如留给后人的思考


  “112年前,就在广东这片天空,航空之父冯如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直上云霄,开启了中国航空事业。”空军常丁求司令员在11月12日的中国航展开幕式致辞中,还专门提到了冯如先生。
  100多年前,冯如揭开了中国航空史第一页。那是1909年9月21日,也就是莱特兄弟发明人类第一架飞机的6年后,冯如成功研制并试飞了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后来,冯如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不幸牺牲,享年仅29岁。
  他短暂的生命,给中国的天空留下闪电般的光亮。他不仅是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个飞机设计家、第一个飞机制造家、第一个飞行家、第一个飞机制造企业家,还是第一个认识飞机有战略价值的人。
  冯如“中国航空之父”的形象、思想和精神却穿透百年时空,留给今天的我们无尽的追忆和思考。
  我在思考:如何站在国家的角度、民族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来自空天领域威胁的严峻性、维护国家空天安全的紧迫性、推进空天力量建设的必要性?
记住“前车之鉴”,坚持“以史为鉴”


  几年前,曾有个别媒体抛售“低空放开”之说,提出“将1000米以下空域全部放开,可以随心所欲飞行”。有的媒体甚至提出,我国要像有些国家那样,让航空器“可以在任何时间、去低空任何地方”。而事实上根本不是这回事,任何国家都不会这么做。这些不当、不实舆论,误导了社会公众,给我国空中安全带来隐患。
  浙江曾有一架小型航空器在杭州地区违规飞行,造成杭州萧山机场关闭56分钟,18个航班备降和延误。北京曾有一家科技公司进行商业性航拍飞行,导致待降首都机场的多架飞机空中紧急避让。有网民呼吁:无人机不能无人管!还有网民说得好:“上天”也要守规矩!
  这些“前车之鉴”,在发展低空经济中要“以史为鉴”。
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


  这次调研,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一个认识: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低空经济,是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新能源化,而不是“老调重弹”。
  无论是新质生产力,还是新质战斗力,突出特点都在于“新”。新质战斗力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发展应用为支撑,其本质特点在于“新”。加强新质战斗力建设,有助于提升军队在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和重点领域的作战能力,确保国家在大国战略博弈和军事对抗中占据优势和主动。
  本届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彩虹-7无人机首次亮相。据介绍,彩虹-7是一款基于先进的气动、隐身和控制技术研制的高空、亚音速、高生存力无人机系统,可在高对抗作战环境中执行持续隐蔽侦察和情报获取、为远距离打击武器提供目标指示信息等任务,大幅提升信息化作战效能,满足未来对称性作战对高端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的需求。
  作为新质战斗力重要元素,歼-35A隐身战机、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新型装备,以及双座机歼-20S,在本届航展上首次亮相展出。歼-20和歼-35A同框,宣示着中国是继美国空军装备F-22和F-35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今后作战使用中,歼-20和歼-35A,不仅可以形成重型与中型隐身飞机的功能组合,而且可以形成制空与多用途作战并重的任务组合,有助于空军新质战斗力的提升,更好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11月19日至22日,浙江乌镇。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这里举行,主题为“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本届峰会上,人工智能成为重点聚焦领域,也成为最亮吸睛点。
  从浙江乌镇,到广东珠海,都传递一个强烈信号: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蓄势腾飞。你看——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首飞、大型无人运输机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亮相……在第15届中国航展上,国内低空经济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全方位展示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及应用场景,多家低空经济企业现场发布了新款飞行器,收获大量订单。
  飞行汽车是一个全新领域,不仅研发设计的挑战多,而且在适航取证、空域管理等方面也都需要各方协同。想要发展飞行汽车,低空空域开放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越“热”,越要理性务实


  中国航展开幕前,我应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浩教授之约,给他们作了一次《空中安全与空防安全》讲座,其中特别提到低空经济这个话题,同学们互动很热烈。我和刘浩教授认为:低空经济越“热”,越要理性务实。
  当前,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高达33.8%,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迈入万亿元级市场。这一趋势不仅吸引了众多产业龙头竞相入局,更促使全国各地纷纷布局,竞逐低空经济产业高地。然而,地方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平衡低空经济发展与空域管理、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发展重心由“低空制造”转向“低空运营”?如何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届中国航展上,我看到一个务实之举:11月13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珠海召开。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牵头,联合航天科技、中国航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星网、中国商飞、中国航信7家央企集团共同组建。
  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一支跨集团、跨学科、跨专业的“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国家队”的诞生,有助于发挥中央企业“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推动我国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上海:改革“解绑”转化,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上海:改革“解绑”转化,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本报记者董雪 袁全

  科技界有个关于“纸”和“钱”的形象比喻:投入资金支持研发是“钱变纸”,研发成果走入市场则是“纸变钱”。通俗来说,这个“纸变钱”的过程就是成果转化,通过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最终在市场上实现商业回报。
  “纸变钱”是好事,但真正做起来才会知道,有多少障碍需要突破,多少难题需要解决,多少短板需要补足。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上海为例,从改革开放之初为“星期日工程师”正名,到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投身创业浪潮,再到建设体系化的成果转化生态,绑在科技成果身上的细绳子在改革中被一根根解开。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小到芯片,大到飞机,重要如药品,美味如大闸蟹,日常如护肤品,前沿如人工智能模型……越来越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的故事正在上演。
让科技成果走入生活


  β-地中海贫血,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患者自两三岁起便需定期接受输血治疗,中重度患者更因长期贫血和铁过载而面临生命威胁。
  今年4月,张江科学城孕育的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了希望:正序生物基因编辑药物CS-1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前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中,CS-101注射液表现不俗,首位治愈患者已持续摆脱输血依赖超过一年。治疗后10周,患者总血红蛋白浓度稳定至130g/L以上,并回归正常生活。
  正序生物,这家与上海科技大学仅一路之隔的创新型企业,是该校2016年至2023年间孵化的46家企业之一,2020年由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基因编辑中心主任陈佳创立。他所研发的碱基编辑疗法,被誉为基因编辑领域的“神奇改错笔”,在保持DNA双链完整性的同时,校正错误碱基,避免了染色体异常等安全风险,使得基因编辑技术从“开胸手术”转变为“微创手术”。
  放眼张江科学城,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李政道研究所等大院大所集聚。在这些“源头活水”的滋养下,张江正向着国际一流科学城加速迈进,今年前三季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产值增速分别达到27.7%、13.3%和5.5%。
  与张江科学城遥相呼应,浦江西畔的“大零号湾”紧紧围绕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
  轻点鼠标就能得到改造蛋白质的方案,不仅节省了过往靠人员经验和大量实验“大海捞针”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还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在位于“大零号湾”的初创企业途深智合,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引领传统产业的变革。
  “最近,我们成功将一款药物所需酶的催化专一性能力提升了70%,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途深智合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王宇光介绍,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公司开发的大模型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能改造或全新设计各类蛋白质,包括酶、抗体和多肽等。
  成果转化的生态一旦形成,将孕育出无数惊喜,尤其是那些由跨界合作激发的创新火花。从途深智合步行10分钟,就能来到其合作伙伴、另一家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创办的企业光玥生物,两家企业分别擅长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互相赋能。
  光玥生物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别研究员倪俊介绍,光玥生物利用基因编辑等合成生物技术改造光合微生物蓝藻,规模化生产特定物质。以天然活性抗氧化成分白藜芦醇(抗衰老护肤品里的常见分子)为例,葡萄等植物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通常不足万分之一,而使用蓝藻细胞每生产一吨白藜芦醇,生产周期可以相应缩短为1/240,节约土地72750亩,生产成本降低50%到70%。
  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的过程充满神奇,科研人员从高校走向产业的过程同样令人振奋,正如王宇光在公司命名时留下的深意——“路途深远,知智相合”。数据显示,在“大零号湾”集聚的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中,交大系“教师圈”“校友圈”“朋友圈”科创企业占比已高达60%。
  张江科学城和“大零号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东西“两翼”,是成果转化如火如荼的真实写照。从上海日前举办的2024年度“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来看,41个获奖优秀项目涉及高校18所、科研院所14个,涵盖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时尚消费等众多领域,包括精准治癌的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守住老百姓“米袋子”的杂交粳稻、青少年小下颌畸形矫形器、制药废水末端治理技术、智能乒乓球机器人,等等。
  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数据表明,技术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长态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上海达成技术合同50824项,成交金额4850.21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167%,较2016年增长4.9倍;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超过180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超过5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让科研人员敢闯会创


  从某种意义上讲,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成功企业,其挑战性往往远超于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生物医药领域就有著名的“双十定律”来形容研发之难:成功研发出一款新药通常需要超过10年时间,投入成本约10亿美元。
  深入探究他们将论文“写”在工厂、医院、农田的过程可以发现,规范的机制和良好的氛围发挥了关键作用。
  ——规范的机制让科研人员敢闯。
  科研人员怎样才能使用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如何分配?怎样才能做到既合规,又不影响转化效率?上海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探索出了答案,2023年推出的《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将这些经验制度化,通过试点的方式解决影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问题。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寿仁介绍,其中最为关键的有三点:
  一是职务成果赋权改革,即将原本属于高校院所的成果,以多种形式把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予科研团队,这样既大大减少了成果转化的掣肘,也将科研人员从被动变为主动,可以更加灵活地开展融资等活动。
  二是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单列管理,此前与其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一套管理办法,对科技成果这种有时效性、不确定性的特殊资产来说并不适合。单列管理不仅适应客观规律,也避免高校院所为了国有资产保值升值而不敢作为。
  三是以尽职免责为原则,鼓励科研人员敢闯敢干。
  记者采访了解到,职务成果赋权改革是这套机制的基础。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批量探索以“完全赋权”模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许文平介绍,学校将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教师团队,不再直接持股,收益可递延至创业成功后支付。此外,对于该模式推出前的成果转化,学校通过作价投资、完成人实施、合规整改等方式,已形成“阳光”科创企业175家。
  上海科技大学则以全球独家许可的方式将专利成果授权给企业使用,企业按照首付款加上以“里程碑”费的方式向学校支付许可费,学校将收到的许可费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
  陈佳介绍,在企业的天使轮融资完成时,按照企业与学校签订的专利许可协议向学校支付许可费,后续进入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等一系列重要节点时,企业会依次向学校支付约定的研发里程碑费用。学校收到这些费用后会按比例分配给学校、学院和科研团队。
  “早期成果的价值往往不容易评估,分期付费降低了产业界和投资界受让科技成果的风险和门槛,让原创性和不确定性的成果尽快为市场所认识。”上海科技大学科技发展处处长王绛说。
  ——良好的氛围让科研人员会创。
  所有评委都来自投资界和产业界,每年获奖的项目约四成能拿到投融资——上海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大会在业界颇具影响力。
  王绛介绍,从2018年首届举办时只有校内团队参加,到如今约半数团队来自校外且其中不乏国际团队,创新创业大会帮助创新团队为业界所认识,为许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关键助力。早在2019年,陈佳团队的“新型碱基编辑工具治疗遗传性疾病”项目也参加了大会并拿到4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组织跨学科、跨学院联合创新研发,成立创新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与企业、医院、机构等联合,以产品为导向开展研发;组织技术转移专员队伍,开展技术披露、技术培育、项目遴选,并通过资金平台、信息平台、服务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走出“最初一公里”;通过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转化门诊”方式,帮助科研人员搭建专业团队,找到适合的转化路径和产业应用场景……在上海的许多高校院所,有得转、愿意转、积极转、帮助转的氛围正在形成,进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精神。
成果转化改革创新“三部曲”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科技成果转化的星火燎原之势背后,是40余年接续不辍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吴寿仁告诉记者,《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举措是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创新“三部曲”的延续。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因乡镇企业对技术有极大需求,上海出现了一批“星期日工程师”。每逢周日傍晚的车站或码头,可以看到这些来自大专院校、研究所、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从周边地区兼职回来。然而,他们虽然让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流动起来,却也引发了“私接业务、牟取私利”的争议。
  如同科技领域的“小岗村”,“星期日工程师”第一次打破了技术转化的禁区。1983年,国家明确“星期日工程师”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科研人员从事8小时以外的第二职业成为合法行为。
  改革的号角一旦吹响,创新的浪潮便势不可挡。1985年,《国务院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印发,明确技术可以有偿转让。很快出台的技术合同法则开启了技术合同的认定,明确研发人员可以提取奖酬金。这一轮改革放活了科研机构和人才,直接促进当时的民营企业发展,还诞生了一批民营科研机构。
  第二个标志性政策是上海著名的“科技18条”。“1998年,上海出台《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并在1999年、2000年、2004年连续做了三次修订,这在当时开创了政策快速迭代的‘先河’。”吴寿仁说。
  这是涵盖财税、金融、人才等多方面的18条组合政策,其特点是将重心放在企业端,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将成果转化到企业。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复旦微电子、置信电气、杉杉科技等一批科技企业伴随“科技18条”成长起来。
  长江国弘研究总监殷伟回忆,当时成果转化初现苗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已能在企业担任顾问或参与横向课题研究,但邀请他们共同创业仍颇具挑战,高校院所对此也持相对保守态度。到了2012年左右,随着高校院所的实验设备和课题研究逐渐与产业需求同步,部分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创业之路。尽管如此,他们大多保持低调且不愿意自己牵头,担心一旦被校内圈子知晓或者参与的公司创业失败,会被贴上“异想天开、不务正业”的标签。
  真正的“破冰”,源于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创新的“三部曲”。
  2014年,上海率先实施了关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三权下放”,即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2015年,上海“科技22条”进一步明确“三权下放”,奖酬金可以提高到70%,并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也列为人才政策的重要内容;2017年的《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将促进和规范科技成果转化上升到法规范畴,并在2017年、2021年和2024年先后出台三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方案,在2023年推出《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此外,上海在建设技术转移生态方面也采取了系列举措,例如在1993年成立上海技术交易所,2015年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2020年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2023年提出培育高质量孵化器,2024年成立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等。
  成果转化的热潮很快兴起。殷伟指出,刚开始的几年更像是一个“交学费”的成长过程,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机构支持,市场上夹杂了一些泡沫。但现在,他认为这是成果转化的黄金时期,无论是高校院所的激励措施,还是政府、产业界和金融领域的支持与合作,都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以他所在的投资机构为例,提供的不仅是资金支持,还包括人才推荐、创业指导以及下游客户引荐等多元化服务,帮助科研人员把最稀缺的精力聚焦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定义和市场需求上。
建设技术转移生态进行时


  政策出台可能迅速见效,但想要营造一个体系化的生态,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2024年10月《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印发,这是2017年、2021年后的第三轮三年行动方案,也是上海最新的成果转化政策。
  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处长张励介绍,新一轮行动方案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坚持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力求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受访专家分析,该方案的重点是形成体系化实施、场景化驱动、要素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生态,并将其细分为六大方向实施具体行动。与前两轮相比,突出深化改革与政策落地、强化场景驱动与要素融合、深化价值认同与生态共育,加大部门协同与政策供给。
  ——成果转化改革攻坚。针对科研事业单位高质量成果供给不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畅、政策落地不到位等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共识、应转尽转,推动重点领域持续产出高质量成果,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
  ——企业创新加速。针对企业创新活力不足、产学研合作规模有待扩大、企业对创新要素配置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加速以需带供、以转带孵、以转促投,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成果转化、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资本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质量的成果转化载体。
  ——技术转移伙伴赋能。针对技术转移机构规模不大、能力不强、与创新主体联结不紧密等问题,对标国际、基于国情,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服务能级,“守护”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孵化,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加速打造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技术经理人专精培育。针对技术经理人队伍政策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坚持价值导向,推动形成技术经理人培育、使用、集聚、激励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加速专业化、职业化、规模化,深化实施技术经理人引育工程、加强优秀技术经理人政策激励、建立技术经理人职业化发展通道。
  ——技术要素市场联通。针对链接国际国内技术要素市场节点作用发挥不够、能级有待提升等问题,坚持全球视野,加快国际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技术交易规模拓展,建设专业化技术与知识产权交易场所、培育长三角一体化技术要素市场、建设全球技术交易服务网络。
  ——转化生态协同共建。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遵循转化规律,强化政策引导,在组织实施方面加速全局性、全要素力量协同,形成更大合力、优化管理与服务、加强氛围营造。
  每一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都是对创新精神的致敬,每一次“纸变钱”的飞跃都是对改革探索的回报。改革永远在路上,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征途上,上海正全力以赴,砥砺前行。
 
拓宽科研成果的“转化之门”
拓宽科研成果的“转化之门”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常年关注科技领域,记者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上海应该是科学家创业活跃度最高的国内城市之一。凡是采访到的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尤其是理工科,他们大都已经或正在推动成果走出实验室;凡是前沿技术驱动的细分市场领域,都有科研人员创办的企业引领潮流;凡是高校院所,都在自主定制或以上海市的政策为牵引,制定清晰可行的科研人员创业规则。
  如果要问这些科学家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质?一位早年间回国创办科技企业的“70后”领军人物总结得很有道理——他们有“九条命”,但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依赖这种优势。高校教师的“体制内”身份对他们来说既是保障也是枷锁,能在一次次大浪拍来时逆风翻盘,但也一定程度上在商业竞争中被束缚了手脚。
  在近年来的采访中,记者有幸见证很多科学家的转变,他们努力突破身份的枷锁,在心态上和业务上越来越向企业家靠近。可以说,他们心中有一团“火”,目标往往比较纯粹,比如让科研发挥出更大价值,比如创办一家伟大的企业。他们聪明且勤奋,通过大量且密集的学习和实践,能在短时间里改变懵懵懂懂的状态,让自己熟悉企业管理、投融资、营销等技能。
  这种转变非常难得,不仅是比只做科研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要放弃许多确定的东西,转而拥抱未知。多年前一位突然将重心转到创业上的“准院士”曾告诉记者,学术的道路是确定的,只要坚定地向前走就能一步迈上一个台阶,而创业是勇敢者的征途,没人知道几年光景过去之后会得到什么。
  毫无疑问,这种转变背后凝聚了改革创新的力量。数十年来,在政策制定者、高校院所、科学界、产业界等共同努力下,一个又一个关于成果转化的“禁区”变成了“进区”,科学家创业逐渐成为常态而非特例。正如许多业内人士所说,现在是科学家创业的“黄金时期”,环境之好前所未有。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如果要说还有什么现象和观念能够进一步改善,那么最重要的应该是正视创新在经济价值上的正向循环,通俗来说就是想挣钱不寒碜。社会各界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创造价值、追求财富是企业家身上不能摘掉的标签,不想挣钱办不好企业,这无关乎企业是不是由科学家创立。
  此外,客观来说,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高校院所高质量供给不足、人才流动门槛高、企业需求不够旺盛、科创服务专业化能力有待提升、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科技成果还有空间更好地造福经济社会。
  创业是勇敢者的征途,敢于迈出这一步已然令人敬佩。不论是逆境的压力,还是细小且具体的难题,许多创业的科学家正在经历着各种困难。但请相信,以理想和热情为驱动的付出不会白费,这场创业的“马拉松”每一步都算数。  (本报记者董雪)
 
改革以人民为中心,请看“津沽十二时辰”
改革以人民为中心,请看“津沽十二时辰”

( 2024-12-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报道
 
  
夜泊天津港,船载全球梦


  凌晨3点,启明星闪烁东方。
  在这个绝大多数人尚在梦乡的时刻,天津港引航中心高级引航员董明远却行进在工作途中:这个夜班,他要接送两艘货轮进出港口。
  很快,他见到了今天的第一艘船:即将离开码头的香港籍“浦湾轮”。登船后,他和船长详细交流船况和路线。
  冬夜的渤海湾寒风刺骨。电子地图前,董明远聚精会神,通过卫星实时监测着船舶的速度、航行轨迹,并不时低声提示身旁的船长。
  在港口,驾驶室里陪伴船长的引航员,像海面翻涌的浪花一样常见。他们既熟识港口航情,又熟悉船舶驾驶,昼夜穿梭于港口航道和泊位锚地,稳妥、安全地引领一艘艘轮船驶抵驶离。
  “我们就像是海上‘代驾’。”天津港引航中心临港引航站站长陈晓东说,安全高效引航,是港口优质服务的体现。
  一个多小时后,“浦湾轮”顺利抵达锚地。这个正在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港口,以更具体的样貌出现在记者眼前。夜晚的锚地,十余艘钢铁铸就的庞然大物在此停泊、巍然屹立,高低错落的灯火,像落入大海的星星。
  “现在有点‘堵’,等夜班上完,七八艘就能驶离了。”董明远说。
  拖轮不远处,“恒利轮”已在等候。这艘载重量约4.1万吨的货轮从山东岚山港驶来,准备在此停靠后,驶向缅甸仰光。
  海水涌动,拖轮摇晃。攀爬上一截从舱门垂下的软梯,此时已接近凌晨5点半,黎明前的夜格外漆黑。
  在外人看来艰难而危险的状态,却被引航员们认定为家常便饭。“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董明远说。
  “美国一项研究说,我们这份工作的危险系数仅次于飞机试飞员。”天津港引航中心新港引航站站长苏福亮说,“行业发展上百年,什么都变了,只有登轮的方式没变。”
  苏福亮2004年加入天津港引航中心,刚参加工作时,中心只有四五十名引航员。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天津港的航线、泊位也快速扩充。伴随天津港140余条集装箱航线而来的,是中心引航员数量增至近130人。苏福亮所在的新港站就有40余名引航员,和20多年前整个中心的引航员数量相当。
  和工作相关度更高的还有船型的变化。“我上大学时,排水量万吨级的货轮就是‘巨轮’了。现在,5万吨都只算中等船。”陈晓东说。
  对眼前货轮驾轻就熟的董明远也深有同感,“这是艘二级船,比起排水量30万吨的大船,难度不算大”。
  船型越来越大、周转越来越快,对引航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在引航员们看来,这是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例证。
  “刚上班时,见的日韩船最多,现在,我们接送的船舶从世界各地而来,往世界各地而去。”陈晓东说。
  “恒利轮”上的气氛相当轻松。“船进港的时候,你能看到海上日出。”董明远笑着说。
  早上8点刚过,船已靠岸停泊。冬日的晨光穿过寒冷的空气,给船舶和码头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城市恢复了热闹,在行人的步履匆匆间,董明远也开始返程。“吃个早饭,就能睡觉了。”他说。
  对于记者来说十分难忘的经历,在穿梭于风浪间已17个年头的董明远看来,却只是个“普通夜班”。
  这个安宁的夜晚,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梁姊)
城市治理的“流动哨”


  清晨7点,晨光熹微。在天津市北辰区璟悦府社区门外,卖早餐的摊贩三三两两,各式锅灶热气腾腾。
  三五口吞下一套煎饼馃子,双手一攥灌下一袋豆浆,茹春林戴上皮帽、手套,骑上电动车,又开始了忙碌。
  今年是茹春林当快递员的第四年。每天早晨上班前,他都会先把手机里密密麻麻的单子仔细梳理一遍,在脑子里规划出效率最高的线路。
  “这几天很忙,快递件的取送量比平时多出了一倍。”茹春林说。他一边骑着电动车,一边观察着街区的人流情况。
  一单接一单,时间过得飞快。当他走进一个楼门时,发现电梯门露着一道宽约5厘米的缝,怎么也关不上。茹春林掏出手机,迅速把情况发给璟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克惠,转身走向楼梯间。
  “我们常年在小区跑,人头熟情况熟,我们拍下问题线索发给社区和街道,小问题半天准解决。”茹春林说。
  在北辰区,像茹春林这样的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发挥着“熟门熟路”优势,化身城市治理的“流动哨”,使得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茹春林曾在取件时发现一户居民家的厨房窗户冒出了白烟,隐隐看到灶台处有火光,急促敲门却没人应答,就第一时间报了火警。消防人员迅速反应,一场危机就此解除。
  “燃气管网问题马虎不得。”徐克惠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以此为警讯,对辖区内的燃气管网展开排查,发现和消除了多处安全隐患。
  回忆起当时的紧张场景,徐克惠仍心有余悸:“如果不是快递员及时发现并传递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又忙了快两个小时,茹春林的手机收到一则信息——电梯修好了。茹春林长出了一口气,决定在取完下一处快递件后再过去看看。
  “有人问我,每天这么忙,还这么惦记社区里的事儿,为啥?”茹春林说,“最开始我也不愿意管这些‘杂事儿’,但是,这事关居民们的切身利益,我必须担起责任和义务。”
  茹春林把取来的快递件送到站点后,又特意去查看了一下修好的电梯,此时已是上午11点,他走进了璟悦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先蜂骑手‘加油站’”。
  一进屋,就有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上来,“大林来啦,快进屋歇会儿!”
  在这间20多平方米的“加油站”里,有沙发、充电宝和开水,还有一面贴满便利贴的“微心愿墙”。
  “社区让我们把自己的工作生活难事儿写下来贴在上面,于是我就提出有的小区‘进门难’。”茹春林说,“说实话,一开始没觉得这问题能解决。”
  但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码上蜂行”App正式上线了,快递员、外卖员们扫码就能进小区,沿着指定路线取件送餐。“‘加油站’真能帮我们办事儿!”茹春林打开了话匣子,细数起他身边的暖心事儿:
  有外卖员的妹妹智力残疾,几次差点走丢,社区联系残联帮助解决了后顾之忧;有外卖员因为工作繁忙一直单身,团区委组织他参加青年联谊会,顺利找到心仪对象;有快递员希望学习急救知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组织开展心肺复苏现场教学……
  “我们反映了很多城市治理问题线索,社区和街道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工作生活难题,这符合上面所说的共建共治共享原则。”茹春林说着又戴起皮帽、手套,骑上电动车,消失在人群中。
  在北辰区,像这样的城市治理的“流动哨”有6000多位,穿梭于大街小巷、社区楼宇。(本报记者尹思源)
“烟火深处”听立法民声


  79岁的马英洲低头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上午11点——一场很有意义的特殊会议开始了。
  生在海边,做过“老轨”(船舶轮机长),马英洲与海打了一辈子交道。此刻,他满心期待自己提出的建议,能够被吸收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订草案)》。
  在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会议室,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和平夜话再出发,立法征询大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活动”的字样。
  马英洲的目光扫过一长串参会人员名单,上面有天津海事法院法官、天津港集团律师、天津市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供应链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不同身份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
  “欢迎来到我们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小白楼街道工委专职副主任谭洁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
  3年多前,小白楼街道办事处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为全国第二个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后,这样的立法征询活动召开了很多次。
  “今天有老朋友,也有不少新朋友。”谭洁一边翻开文件一边朗声说道,“我们的目的就是把群众的心声‘原汁原味’地反馈到最高立法机关,让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在法律中得到体现。”
  接着,她用一组数据说明这个设在街道的“民意窗口”的价值:“我们已完成对26部法律草案的立法征询任务,向全国人大反馈了951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已颁布的法律中,有118条被吸收、采纳、认可。”
  随后,谭洁介绍,此次是现行海商法自1993年施行以来首次修订,修订草案适当调整海商活动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就加大对海上旅客权益的保护力度等内容作出规定。
  “请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建议。”谭洁话音刚落,天津冠浩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占伟就举手发言。
  “我们律所在接到贵单位发送的修订草案后,就结合实际代理的案件展开了热烈研讨,形成了多条建议。”王占伟说。
  在王占伟详细解释完他和同事们所提的建议后,天津海事法院法官张良开始发言:“关于‘新增船舶油污损害责任’一章,弥补了相关制度的空白,也显示出了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决心。”
  张良捧着厚厚的一摞材料,一一罗列他的专业看法,并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征询活动进入了高潮。
  马英洲也将自己的建议毫无保留地提了出来。
  一旁的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小白楼街道工委办公室主任郭嘉伟认真细致地记录着每一个观点、每一条建议。
  “大家的建议不仅代表个人,也是与身边人的共识,通过我们这座‘桥梁’汇聚成了大共识。”谭洁说。
  当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与会人员带着收获与期待缓缓散去,又融入到城市的繁忙与热闹之中。此时,已近下午3点。
  天津市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供应链行业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律师井庆仪感慨:“在家门口提出的建议,竟有可能被吸收进国家的法律条文中。”
  这次立法征询活动,又一次证明基层立法联系点犹如一座桥梁,让群众的心声得以直通最高立法机关。
  “这里有一场场生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郭嘉伟说,“有人说,来这里提建议,就像是坐在人民大会堂;也有人说,就像是坐在自家客厅。”
  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只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一个缩影。
  自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以来,这一探索实践便在中华大地铺开。如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已达45个,省、市两级人大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已达7300多个。  (本报记者白佳丽)
墙根儿前的宣讲队


  下午3点,冬天的日光有些暖。天津市滨海新区寨上街道朝阳花园社区的灰墙前,居民们把板凳一摆,或坐或倚,开始“晒阳干儿”。只要没有坏天气,这是居民们近乎雷打不动的习惯。
  72岁的张励军戴上志愿者的红袖标和红帽子,一路蹬着自行车赶来——这是他给大伙宣讲的时间。
  “张老师好!”一个中气十足的嗓音发出了问候。
  “让大伙久等了。”张励军赶忙停稳自行车。
  “张老师,今天给咱讲点啥?”一旁的居民又问。
  “年底了,给大伙盘盘今年的变化。”张励军立即答道。
  自2018年起,这个墙根便成了附近居民们听宣讲的露天课堂。
  人群让开了一条缝,张励军走到了中心,身后的墙上挂着课程横幅和海报。第177期课程正式开讲。
  “大伙今年团购买虾了吗?感觉怎么样?”
  “挺方便的,主要是放心。”
  “大伙猜猜,今年卖了多少钱?超过3000万元!”张励军接着说,“这可是‘一村一品’功劳,啥是‘一村一品’呢……”顺着话头,今年寨上街道围绕乡村振兴所做的工作便被拎了出来。
  不定时、大白话、没屋顶的墙根宣讲,是寨上街道小有名气的项目,通过把志愿者、老党员们请到墙根前陪大伙唠嗑的方式,把“微故事”变成“活教材”。
  “谁家小子要是没工作,可不得把人急坏了?”张励军这话一出,人群中响起了轻微的议论声。
  “大伙看看这项目。”人群的目光顺着张励军的手指看向了海报。“这是今年引进的航空装备制造项目,这月底就能交付,能提供3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呢。”
  “厂子具体是干嘛的?有啥要求?”不少人关心起项目的相关情况。
  互动愈发热烈,七嘴八舌之中,路过的居民们也加入了进来。
  “以前想把人喊来开个会很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冯国娟站在人群外说。
  她告诉记者,朝阳花园社区被居民们戏称为“小联合国”——这里有15个还迁村村民、全国28个省份的落户居民,还有白俄罗斯、韩国等境外来津人口。
  群众不爱听,准备再多也白搭,这是过去开展宣讲的经验教训。
  “不少居民以前在渔村居住,爱在墙根前遛弯唠嗑。”冯国娟说,群众在哪里,宣传阵地就在哪里,墙根宣讲的设想就此诞生,社区门口的这堵灰墙代替了会议室。
  先打听居民们关心啥,再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工作“揉”进去。“一些居民期盼解决的问题,也会一并念叨,大家一块儿拿主意,建起了‘百姓议事亭’、亭子边坑洼的土道铺成了平整的‘同心路’、增设电动车充电棚……”冯国娟说。
  聊的话题越来越接地气,不少居民都成了“铁粉”。老党员于怀弟就是其中之一,他掏出兜里的小本展示给记者,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听课的体会。“我是场场不落。”
  墙根宣讲项目发展至今,宣讲人员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目前的30人。老党员们不仅讲课,还与青年志愿者和未成年人结对子,鼓励更多人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今年以来,朝阳花园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新增100多人,受理解决居民反映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全年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
  冬日天黑得早。快晚上7点了,人群渐渐散去。张励军和几位老朋友聊毕,跨上自行车,在一阵叮铃铃的脆响中,悠悠地向家里骑去。
  路灯照射,灰墙被抹上了一层金色。   (本报记者郭方达)
耄耋学者的“海河岁月”


  晚上7点,夜幕已降。海河两岸,流光溢彩。
  本报记者与86岁的中国文史学者罗澍伟一起漫步于他无数次踏足的海河之畔,聆听他讲述天津“河与海”的波澜壮阔与古今变迁。
  “天津的最大特色是依河傍海。河海造就了这座城市,才使她有资格、有能力成为首都的出海口和东大门。”罗澍伟指着奔流入海的河水说。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水系上吞九水、中连百沽、下抵渤海,犹如一柄巨大的蒲扇铺展在津沽大地。她就像是这座城市庞大而有力的根系,让城市依河海而建,百姓依河海而聚,文化依河海而生,经济依河海而兴。
  对于研究了天津城市历史几十年的罗澍伟来说,河海历史文化的故事不仅存在历史档案中,更融为他的人生经历和记忆。
  罗澍伟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1957年考入了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历史研究所工作。
  随着研究愈发深入,一幅巨大的天津河海历史文化画卷在他心中铺陈开来:金、元时期,襟河枕海的地缘优势,叠加京杭大运河天津段,让天津成为“海运商舶往来之冲”;步入近代,天津成为工业文明进入中国的窗口和跳板,演绎和彰显了河与海的独特气质;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利用河海优势,继承和发展着“包容五方”的文化特质……
  此后,罗澍伟一直以学者身份,成为天津河海治理、建设及文化传承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让他自豪不已的是参与了海津大桥的命名工作。2003年,在连接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地区的通道,一座气吞长虹的大桥横跨海河之上。
  “元朝时期,天津设有‘海津镇’,反映了当时对直沽所处‘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有了深刻认识。”罗澍伟说。桥梁用“海津”命名,仿佛使遥远的岁月变得近在咫尺。
  后来,天津启动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力求将海河沿岸建成独具特色的、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罗澍伟参与了海河夜景灯光的讨论、建议工作。
  晚上9点,海河两岸璀璨绚丽、变化万千:高层建筑披上了一层灯光外衣,氤氲夜色中,勾勒出两岸高低协调、错落有致的天际线;跨越在海河两岸的座座桥梁,犹如条条卧波长虹,玉带蜿蜒,独具风采;行至永乐桥“天津之眼”摩天轮,不少游人排队乘坐,座舱升至最高处,可将大半座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罗澍伟说,河海文化一直在塑造着活力焕发、海纳百川的天津城市品格。
  河海,还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沟通五洲、繁荣昌盛的港口经济。来自全球各地的货轮在天津港进进出出,一个个集装箱上船下船,“装满”了中国经济活力,“连接”着世界贸易市场。
  河海,更为这座城市淘洗出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和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罗澍伟感慨道,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天津,“游海河古今美景,逛天津欧陆风情”。
  “河海文化造就了天津的过去,滋养着天津的现在,构建着天津的未来!”罗澍伟说,天津一定会借助河海,立于潮头,走向世界。
  临近晚上11点,罗澍伟回到家中,坐在阳台的书桌前向窗外眺望,“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河川上正泛着粼粼波光。  (本报记者宋瑞)
碳交易员的“绿账本”


  已是夜里11点,杨薇在家中伏下案头,一笔笔核算着企业的碳排放自查报告数据。
  杨薇任职的单位,是天津市首屈一指的全流程钢铁企业新天钢集团子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样一头“钢铁巨兽”,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努力争取实现碳排放配额盈余。
  杨薇下午刚去看了厂区新建的100MW超高温亚临界发电设备,两层楼高的机器正奏响“绿色协奏曲”,吸纳企业炼钢时产生的“高炉煤气”,转化成厂区运转所需的电力能源。
  “这个新发电设备能提供厂里三分之一左右的用电量。”杨薇算着这笔碳账:仅此一项,一年就能减碳65.79万吨。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将于“十五五”时期(2026年—2030年)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
  作为企业碳交易的负责人,杨薇感叹钢铁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在中国,钢铁行业年碳排放量达1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中碳排放最大的行业。
  新天钢集团天钢公司等一些钢铁企业已经跨进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曾经到碳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以填补不足的天钢公司,受益于多年来持续的环保改造、技术更新,2023年首次实现碳排放配额盈余,戴上了绿色“花环”。
  天钢公司占地约6400亩,初来乍到的人,总会在这座“钢铁森林”中迷路。
  而如今,杨薇和同事们的脚步早已走遍了厂区的每个角落,他们一遍遍对照着国家碳减排的相关政策和最新技术不断学习,在全生产流程发力,不断削减厂区内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
  如今,厂房屋顶装上了光伏设备,运输大卡车用上了新能源,高耸的高炉和烧结机被改造成了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中的“优胜炉”。
  “厂里不少运行了20来年的高耗能老设备一个个‘下岗’了,新上岗的全是绿色低碳设备。”杨薇对此颇为兴奋。
  这里一笔绿色账,那里一笔减碳量,一个个数据汇成杨薇电脑中的碳排放自查报告。
  向绿而行的并非只有天钢公司厂区,其周边区域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天钢公司所在区域处于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曾经分布着不少“散乱污”企业,蓝天碧水净土难得一见,而如今,天津市在这两大经济区域间,已经构筑成了面积达736平方公里的生态屏障作为“绿肺”,用环保科技等进行“光合作用”,降污减碳扩绿效果明显。
  几年间,到处冒烟的小作坊被“金田绿屿”“翠屏泊舟”等生态项目取代。“绿肺”里的“天津智谷”初具规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慧元素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不忙的时候,杨薇会带着家人到绿色生态屏障内休闲,游湖、观鸟、赏花、看绿。
  一批批碳汇计量评估师也钻入这片绿色生态屏障之中,用标尺雷达、数据模型测量林地的“碳价值”。
  “绿色生态屏障内19万亩林地资源预计每年产生15万至20万吨森林碳汇,按目前减排量每吨80元计算,光是生态价值就将超过1000万元。”作为这片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张明万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鸟都充满了感情,“这真是一块绿色宝藏”。
  临近凌晨3点,杨薇手里的碳排放“绿账本”已具雏形。她说她想枕着它做一个“金色的梦”。
     (本报记者张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