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读城

05版:各地

06版:文化

07版:三农

08版:国际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梅常伟)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23日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晋衔仪式。
  上午10时许,晋衔仪式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命令。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主持晋衔仪式。
  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陆军政治委员陈辉颁发命令状,表示祝贺。佩戴了上将军衔的陈辉向习近平敬礼,向参加仪式的全体同志敬礼,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晋衔仪式在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中央军委委员刘振立、张升民,军委机关各部门、军队驻京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晋衔仪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2024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2024年12月12日)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有效衔接供需、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基础。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制度规则,推动交通运输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跨领域协同发展,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为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二、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


  (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统筹发展、运行监测、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职责体系和运行机制,统筹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行业发展。推进公路收费制度和养护体制改革,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构建全要素水上交通管理体制,完善海事监管机制和模式。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二)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强化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重大政策协同,推动跨区域跨领域重大项目前瞻性谋划和统筹实施。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规划的衔接。在重点区域、城市群、都市圈加强综合交通运输工作协同。
  (三)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立法研究论证,推动完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健全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和计量体系,完善综合交通枢纽、联程联运等重点领域标准,加强多种运输方式标准衔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体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加强对公众出行、交通物流、交通碳排放等的动态监测。
  (四)稳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自然垄断环节改革。以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铁路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明确自然垄断环节和竞争性环节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铁路建设运营。促进铁路运输业务经营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运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支持地方控股铁路企业自主选择运营管理模式。
  (五)健全多式联运运行体系。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提升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能力。严格交通基础设施关停关闭程序。积极发展铁路(高铁)快运、甩挂运输、网络货运、江海直达、水水中转等运输组织模式,加快铁水、公铁、空陆等多式联运发展,推动“一单制”等规则协调和互认,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推动冷链、危险货物等专业化运输发展。
  (六)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转型升级。按规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保障规划实施与生态保护要求相一致,强化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完善交通运输装备能源清洁替代政策,推动中重型卡车、船舶等运输工具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快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深入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持续实施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七)完善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把安全发展贯穿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强风险源头防控,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强化旅客、危险品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交通运输领域重特大事故。强化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重点区域、关键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强化重点物资和国际集装箱运输保障能力。落实省级政府对地方铁路管理职责,压实铁路沿线(红线外)环境污染治理和铁路沿线安全整治、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属地责任。
  (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通互联互通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等现有平台促进全球交通合作。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多元化的国际运输通道,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服务网络,提升物流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九)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将交通运输领域纳入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重点范围,加强对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的评估、排查、清理。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领域市场退出机制,依法规范退出条件、标准和具体程序,强化安全运营、节能减排等要求。
  (十)完善交通领域价格机制。完善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统一、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加强对国际海运等重点领域价格监测分析。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机制。对交通运输领域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十一)破除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清理和废除妨碍交通运输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动态发布不当干预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建设的问题清单。推动完善约谈制度,及时纠正交通运输市场建设中存在排除、限制竞争等问题的政策措施。
  (十二)依法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健全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制度,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对待;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保障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贷需求。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保持交通运输领域涉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十三)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健全铁路等领域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制定铁路、邮政等领域公益性服务目录清单,研究完善公益性服务标准、补贴等规则,加快推进铁路、邮政等领域国有企业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会同相关部门完善铁路、邮政等领域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领导班子薪酬管理制度。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
  四、优化交通运输市场要素资源配置


  (十四)优化土地和空域资源配置。加强部门和地方工作协同,按规定强化交通运输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优化铁路场站、公路场站、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等相邻设施功能定位,统筹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等基础设施空间整合、共建共享,加强高速公路设施在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间共用共享。扩大空域资源供给,实施空域资源分类精细化管理。积极稳妥推进航线、时刻等资源的差异化、精准化、协同化管理,科学合理增加临时航线的划设和使用。
  (十五)提升资金保障能力。落实相关财税政策,推动交通运输发展。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铁路、邮政、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的资金政策和管理权责,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水运建设养护、通用航空建设发展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交通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研究长期融资工具支持交通运输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设立多式联运、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产业投资基金。
  (十六)推进数据和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布局,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动区域间、部门间、部省间综合交通运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深化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完善各种运输方式数据采集、交换、加工、共享等标准规范,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编制行业重要数据目录。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和风险评估。完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五、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


  (十七)健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规则。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推动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加强跨区域监管协作,鼓励跨区域按规定联合发布交通运输统一监管政策、法规及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强化行业和企业自律。完善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制度和经营服务规范,促进新老业态融合发展。
  (十八)完善综合执法制度机制。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持续开展交通运输、公安部门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统一执法流程和标准,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十九)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竞争状况评估,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等手段排除限制竞争、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依法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网络道路货运等平台经济领域开展跨部门协同监管和服务。依法加强对交通运输新业态经营者集中审查。
  (二十)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能力。强化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加强各类监管方式衔接配合。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完善电子证照标准体系,推动行业电子证照信息跨部门共享和互认互信,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面增效。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
  (二十一)维护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消费投诉信息分析,动态研判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升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效能。改善交通运输领域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规范企业经营和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货车、船舶、出租汽车、公交车等司乘人员和快递员等群体合法权益。
六、加强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强化协同,结合实际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维护全国交通运输市场统一开放前提下,开展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建设先行先试。及时梳理总结、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研究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指数,促进全国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建设。交通运输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开展跟踪评估和工作指导,稳妥有序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良好社会氛围。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两路”精神的时代回响
“两路”精神的时代回响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张旭东 吴光于)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殷殷嘱托,“两路”沿线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不断改善的民生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里,在愈加密切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两路”精神历久弥新。
绝境凿空 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多条湍急的河流,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在海拔300米到5130米之间跌陡转换。
  横贯连绵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穿越茫茫戈壁、羌塘草原,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两路”修筑里程之长、海拔之高、工程之艰巨,为世界公路史所罕见。20世纪50年代,张国华、慕生忠两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将军,一南一北,带领11万多筑路军民奋战5年,“背着公路”进西藏。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雪域长歌》中曾写道: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随父亲一起“出征”的3岁的小难,还未走到高原,便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川藏公路,3000多位英烈用血肉筑成路基,平均每一公里就有超过一位筑路者牺牲。还有无数人因伤致残、积劳成疾……
  今日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高原艳阳下,面前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车往。
  此情此景,让川藏公路沿路的所见所闻,化为充盈在内心的激动与感怀。
  “川藏第一险”雀儿山。1951年的冬天,战士张福林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时,一块巨石忽然落下砸中了他的右腿和腰。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他告诉卫生员不要为他浪费药物,叮嘱战友为他再交一次党费。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
  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
  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
  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它也与“两路”一样,写满忠诚和牺牲。
  今天的扎溪卡草原上,人们念念不忘一个人。2020年7月,彝族汉子八足乌合跟随甘孜州色达县工作组奔赴石渠县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普查验收和监督工作。连续多日,他深入深山牧场,日夜鏖战,当年8月2日,因过度劳累、高寒缺氧引起颅内出血,生命定格在35岁。
  有奋斗的地方就有牺牲,“两路”通车70年来,各行各业奋斗者前赴后继,许多人将生命留在雪域高原。他们与那些为筑路而牺牲的先烈一样,化为“天路”上盛开的格桑花。
攻坚克难 奋进路上顽强拼搏


  70多年前,修筑“两路”的军民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踏上征程。
  “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2019年,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曾努力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这样说。2023年,103岁的他走了,留下厚厚的进藏日记,字字见豪情。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十八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曾如此回忆川藏公路的修筑。
  今天,新一代的筑路人也在体会如此的艰辛。
  隆冬时节,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的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脚下,设计全长8500米的折多山隧道正在施工。隧道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域,目前正面临又软又脆且富水的“碳质千枚岩”的考验,不能爆破,也不能使用盾构机,只能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已处理了几十次大变形和渗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蜀道集团项目经理侯小红感叹。
  “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30摄氏度,开水沸点70摄氏度,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张福林的战友杜琳如此回忆平均每公里路牺牲7位战士的雀儿山。
  今天,筑路军民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后来人。
  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保通点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由于养护路段穿越多年冻土地带,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雪毁、路面沉陷、网裂、纵裂等自然灾害和公路病害。养护工人巴布记得,一次唐古拉山突降暴雪,上百辆车堵在雪窝子中,进退不得。工人们彻夜忙碌,抓紧抢通道路。当他们返回驻地时,湿透的手套已冻在手上脱不下来。剥离手套时,双手鲜血淋漓,却毫无痛感。
  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坚守,让“天路”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
  今天,沿着川藏公路向拉萨行进,大大小小60多个隧道避开了初建时最危险的路段。车窗外,一个个铁路桥墩让人对将来更加便捷安全的进藏路满怀憧憬。
  交通的提升没有止境。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指出,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牢记这一嘱托,西藏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截至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2.33万公里。过去十年,拉日铁路、拉林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1187.8公里。全区8座民用机场,178条航线,从拉萨出发,一日之内畅达全国。2023年,全区客运量1702.14万人,货运量5059.70万吨。
  不断完善的交通网,托起西藏向高质量发展阔步迈进的步伐。
肝胆相照 民族团结谱写新篇


  “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重要指引。
  “两路”精神,正是在各族儿女为共同梦想奋斗的过程中诞生。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这首《洗衣歌》诞生于川藏公路上的小城巴塘县:70多年前,筑路的十八军战士在这里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0多位藏族青年追随“金珠玛米”(藏语:打破枷锁的战士)的队伍而去。
  今天,“两路”如同长长的哈达,将各族同胞的心系得更紧。
  青藏公路旁,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不冻泉保护站,“扎西超市”的女主人扎西德吉是往来旅客们心目中最热情的“阿佳拉”(藏语:姐姐)。20多年前,她跟随在可可西里管理局担任巡山队员的丈夫来到这里。每次巡山前,队员们都会先来这里辞行,狼吞虎咽地吃下她备好的饭菜,在她的目送中走进荒野。小店里常备着氧气罐和缓解高反的药品,她已记不清,这些年来有多少高反严重的旅行者在这里捡回一条命。
  在等待与送别中,时光倏忽而过。从青藏铁路通车到盗猎藏羚羊枪声禁绝,再到三江源生态移民走向新生活……她从过往的旅人身上感受着高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脉搏。
  今天,“两路”架起发展的“金桥”,让高原离共同富裕的梦想更近。
  甘孜州康定市塔公草原上,无论寒暑,游客络绎不绝,2023年,塔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摄影家天堂”新都桥镇,新一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宏键隔三岔五就会接到喝喜酒的邀请,在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吃旅游饭的小镇上,藏汉结合的“团结家庭”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1月到10月,甘孜州共接待游客4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贡嘎山、稻城亚丁、格聂之眼……正成为“天路”新名片。
  今天,“两路”精神召唤更多人奔赴雪域高原,踏上建设美丽西藏的征程。
  过去30年,近1.2万名干部人才沿着一条条新“天路”进藏支援西藏建设。“日光城”拉萨,“北京中学”点亮农牧区孩子的梦想;藏西阿里,陕西援藏医生帮助几近失明的老人重获光明与希望;藏东林芝嘎拉村,广东援藏干部带来的发展思路让“桃花村”的生活如花绽放……
  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常年奔波在川藏公路上。作为全国文旅局局长中的网络“顶流”,他不光努力宣传家乡的山山水水,也一直致力于用短视频讲述红色历史。网络上,他以十八军战士形象拍摄的再现筑路历史的短视频,点赞超过260万次。“伟大的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感召力。”他感叹。
  从自驾到摩旅,从自行车到徒步,今天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藏,人们总会在一些地方驻足,或放上一个苹果,或献上一朵路边的格桑花。峡谷中、高山下,致敬的鸣笛声如呜咽,如呼唤,久久回荡。“两路”精神的光芒,就这样穿透历史,照耀到每个人的心上。
 
大河两岸起新家
积石山地震灾区回访见闻
大河两岸起新家
 
积石山地震灾区回访见闻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记者

  曾被地震破坏的家园里,栋栋房屋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的校舍内,朗朗读书声悠扬回荡;市井长巷中,紧密排布的临时板房早已不见,洋溢着热闹劲儿和烟火味儿的日常生活重新回归……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6.2级地震突袭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交界地区。一年来,甘肃、青海两省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各族人民凝聚奋进力量,携手共建新家园。随着大批受灾群众从临时居所迁入温暖新居,坚强的灾区人民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生活。
心里的房子


  县城里,新拓的街道宽阔笔直,虽被积雪厚妆,却难掩勃勃生机。新建的住房里温暖宜人,爱种花的当地人在新居里移栽了杜鹃、牡丹。新添置的大棚里,黄瓜苗蹿起一米多高,首批采摘的果实早已上市。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海东市数十万人不同程度受灾,151人遇难。有着28万人口的积石山县受灾最为严重,累计有117人遇难。
  地震发生后,各类救援力量驰援灾区,积石山县在15个小时内完成了被困人员搜救,18个小时内完成了供水、电力、交通、网络抢修抢通,8天内建成1.6万余间活动板房,受灾群众全部从帐篷搬入活动板房,创造了抗震救灾的“中国速度”。
  2024年初,200多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在积石山县陆续开工。住房、教育、产业、医疗、交通、水利、文旅、生态等一大批补短板、夯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点多面广、头绪众多,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维修加固、原址重建、集中安置……按照群众自愿及房屋受损情况,甘肃省通过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等机制,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
  大河家镇大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强告诉记者,大河村是此次地震受损最严重的村落之一,全村共有5200间房屋倒塌和损毁。
  震后,68岁的马忠礼全家住在板房里。一年前的地震摧毁了他的房子,也带走了他的老伴。儿子外出务工,儿媳照看三个孩子,马忠礼带着一家人努力将被地震“震裂”的生活拉回正轨。
  今年4月,马忠礼新家原址重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马忠礼每天早、中、晚都要去建设中的新家看看。望着一排排砖墙“长高”、5间平房一点点封顶,老人觉得时间在倒流,仿佛又看见了那个震前的老院子,回到了和老伴、儿孙在一起时那些饭菜烫嘴、亲情烫心的日子。
  9月,新房通过验收。新家的客厅和卧室里装有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上下水、淋浴器、抽水马桶等设施一应俱全。
  “房子建起来了,日子就要好起来了。”儿媳马尕舍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还给院中的两棵树修剪了枝丫,贴上了保温布条,等待来年春天发新芽。
  在她的手机相册里,曾经居住的老院子在婆婆的照看下像个植物园,花花草草填满了院子。如今,她也希望这座原址重建的新房能一样干净漂亮。
  看着眼前的新家,马忠礼心里倒下的房子也被一点点建好了。
  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村民祁忠西最近也搬进新家。一年前,他的家被震后突然涌出的泥沙冲毁,家中4位亲人遇难……
  随着震后重建工作逐步推进,当地政府选址搬迁集中安置受灾村民。祁忠西搬进了位于金田草滩新村、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的新房。
  “我特意选了大户型,今后还可以用做儿子的婚房。”祁忠西说。
  对易地安置的受灾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更是向现代化生活方式迈进了一大步。
  搬进位于大河家镇康吊村集中安置点的楼房后,73岁的陈玉兰正在学着适应使用抽水马桶。
  离开熟悉的村庄环境,没了推门见景的自家小院,老一辈都曾担心进了“城”的生活过不惯。但他们也认同,不能光守着一院老房、几亩山地,也得算一算长远账、子孙账。
  “楼房卫生条件好,年轻人都爱住。孙子上学更近,儿子就近打工收入也更高。”陈玉兰说。
  为了帮助群众逐步适应“下山上楼”生活,当地政府贴心地减免了3个月的物业费和取暖费。社区工作人员挨家送来“连心卡”,卡片上社区党支部书记、县直机关包联干部、网格员的电话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搬迁群众随时求助。
  安集镇风林村村民白正录一家从平房搬进集中安置点的楼房,新家所在的林坪村安置点汇集了周围十余个乡镇的千余户受灾群众。
  白正录的家在9楼,客厅有一扇落地窗。冬日的阳光穿透薄雾照进屋内。他将脸转向窗外,看向远方,“房间朝阳,亮亮堂堂。住得高看得远,心里也敞亮了。”他说。
  扫去阴霾的震区重获新生,“家”的崭新模样已愈来愈清晰——
  截至12月20日,甘肃省临夏州9.15万户房屋维修加固、1.05万户原址重建住房建成入住,14个集中安置点1.04万套住房全部达到入住条件。青海省海东市3.65万户受灾群众的农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3876户避险搬迁户也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自主购房等方式完成搬迁。
坚守的支部


  一年过去了,经过易地迁建的大河家镇四堡子新村,以白墙、灰瓦、飞檐的清新模样,连同配套完善的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办事服务大厅等,迎来了赞叹不已的参观者。
  记者在积石山县走访看到,多个新建的安置新村小而美,人居环境和乡村“颜值”实现大提升。
  一年来,建设者们聚力攻坚、不等不靠,努力克服了高寒高海拔、施工期短和建筑材料运距长等诸多困难和矛盾,兑现了如期完工的承诺。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了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1个,其中包括四堡子新村在内共5个安置点1064户住房的建设任务。
  积石山的夏秋季节连绵多雨,施工难度陡增。当地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积石山县降水日数达129天,仅9月就有25天的降雨天气。
  为了早日让群众搬出板房、搬进新居,建设者们搭建临时防雨棚,在雨中坚守。施工高峰期时,3600余名工人并肩作战,以班组穿插倒排工期,最终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并达到交付使用标准,确保群众能够在新居里温暖过冬。
  重建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平,备受社会各界关切。甘肃、青海有关部门加强新建房屋质量安全专项督查,临夏州、海东市畅通渠道收集答复群众意见建议,要求承建方、参与方、监理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房屋里的不少基础装修材料都是村民亲自把关的。”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干部梁志云说,各个安置点多次组织村民代表现场查看新房质量。
  青海省民和县巴州镇副镇长徐花说,新房规划设计时,干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每户设计了面积10平方米的铺面,有意愿的群众可借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做点生意增加收入,乡镇在灾后重建中,努力实现“山上有基地、山下有新村、振兴有产业、幸福有盼头”。
  随着受灾群众搬入新房、临时安置点活动板房陆续腾退,昔日板房林立的大河村村头广场变得空旷,仅余的几间板房里住着驻村干部马强与同事们。
  马强的房间里摆着床铺和办公桌,墙壁上贴着集中安置“作战图”。马克笔在图上勾出了深浅不一的对勾,记录着全村受灾群众搬迁入住的进程。
  自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有数千名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从生死营救到排查隐患,从转移安置到开启重建,始终发挥着群众的贴心人与主心骨的作用。
  在石塬镇沈家坪村,同样坚守一年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唐致真正忙着做搬迁的收尾工作。自3月灾后重建开工以来,他和其他村社干部们的几乎每天都从天刚亮工作到天擦黑,“责任很重,工作很琐碎,但是不能有一点马虎”。
  白天,登记鉴定、加固整修危房,巡查、防火,入户走访宣传集中安置和原址重建政策,开会筹划后续产业发展;晚上,整理各个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台账;24小时电话畅通,随时准备处理村民们的各种矛盾纠纷……忙到数月回不了家,是众多基层干部这一年的工作常态。
  重建开始后,马强将一张《积石山震区孩子的心里“画”》贴在板房内的醒目处。一年前,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板房里度过的温暖冬夜、免费好吃的牛肉面和各路支援灾区的志愿者,也画下心中所想的新家和新学校。
  一年后,画中所愿已成现实,马强和唐致真已经开始琢磨下一步如何发展产业、实现增收。“既要把群众安置好,更要让他们以后生活得好。”这是他俩的心愿,也是所有奋战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的共产党员的共同心愿。
崭新的明天


  一年来,学校、医院等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的灾后重建工程,率先动工,率先竣工。
  在甘肃,临夏州仅用70多天就完成了209所学校的维修加固、设施维修(其中积石山县185所),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21所学校的新建重建(其中积石山县17所)。在青海,海东市投入实施教育类灾后重建项目47项,修建学校60所,维修加固重建校舍125栋,建设规模约22万平方米。这些工程都于今年秋季学期建成并投用。
  走进建成投用4个月的积石山县爱民希望小学,只见教学楼整修一新,操场十分宽阔,孩子们正在篮球场玩耍。
  “新校舍配齐了美术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活动场馆,可容纳270名幼儿园和小学学生。”积石山县爱民希望小学校长张登财说,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得到全面改善提升,教育硬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安居还要乐业,如何让群众既住上新房,又能有稳定的收入,是积石山县在灾后重建中一直思考的课题。
  两个月前,石塬镇石塬村村民柴永忠一家搬进了原址重建的130平方米新房,但他还在发愁,因为不知今后的收入从何处来。
  柴永忠原本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地震把家中土坯羊圈震塌了。重建新房后积蓄不足,柴永忠想要重拾旧业也有心无力。
  今年以来,针对积石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现状及地震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当地制定了一揽子促农增收政策,对牛、羊等养殖产业和中药材、油菜等种植产业进行奖补。其中对受灾养殖圈舍维修改造,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加快扩群补栏,调动了农户发展牛羊产业的积极性。
  有了政策扶持,受灾群众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被全面激发。柴永忠在新居旁边修建了面积95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兑现了奖补3.3万元,后续再买羊也有补贴。
  “一步一步来,今年先建棚,明年再买羊,日子就回到正轨上了。”在柴永忠计划里,明年要把养羊规模恢复到地震前水平。
  灾后重建中,积石山县把产业重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县域定位谋划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千头肉牛、万只肉羊繁育中心,因地制宜推广温室大棚,确保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更有保障、县域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在大河家镇陈家村,占地196亩的牛羊良种繁育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负责人卢小鹏介绍,中心现有基础母羊4250只,西门塔尔母牛800头,将为700余户易地搬迁的居民配股分红,并低价向全县养殖户提供良种母牛母羊,实现牛羊品种改良和高效繁育。
  走进关家川乡何家村安置点,70多座钢架大棚分布在道路两旁,人们正在棚内劳作,首批采摘的西葫芦、黄瓜、甜瓜等果蔬已经陆续上市。
  “近期有30多名附近住户前来务工,每人每天能挣100元。受灾村民参与踊跃积极,干事心气特别足。等他们掌握种植技术后,也可以申请承包大棚。”大棚负责人张通彪介绍。
  连日来,记者在甘肃、青海地震灾区采访看到,受灾群众不仅搬进了新居,还发展起了产业,有了挣钱的门路。大家四处寻找活计,有的计划开农家乐,有的就近务工,有的学手艺打算开饭店……生活的重建一天一个样。
  最近,44岁的积石山县受灾群众毛永平忙着为自家的农家乐办理营业执照。他在震后新建的两层小楼里,规划出可容纳数十人同时就餐的包厢区域,打算等到来年开春正式对外营业。
  毛永平曾多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这次,他摩拳擦掌,打算在家门口干一番事业。
  “好在新的生活已经开始了,未来总得靠自己。”他说。
  积石成山,向阳而生。黄河两岸,新的家园已焕发勃勃生机。
  结束此次采访,坐在驶离积石山的车上,记者看到窗外村庄、街景和楼宇快速后退,箭一般地告别,一如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力挥别阴霾,迈步向前。
  走出阵痛的积石山地震灾区,目光已投向未来……
 
文华映长安
古都西安守正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实践观察
文华映长安
 
古都西安守正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实践观察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 陈晨 杨一苗

  何为长安?
  她是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留下的文化瑰宝灿若星河。
  她又是推动文化繁荣的现代都市。一年20余部驻场演艺呈现人文之美,院团改革步稳蹄疾,“文艺陕军”再写辉煌……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万点繁星落人间,长安遍地尽琼花。今年前三季度,西安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次。
  悠悠文脉,绵延千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西安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城墙脚下、大雁塔旁、曲江池畔,一幅走向文化繁荣的图景徐徐铺展,城市创新发展活力澎湃。
文脉隽永 长安锦绣


  随军出征、家书告白、沙场鏖战,台上,伴随着主人公“黑夫”的人生选择,秦王朝一统山河的长卷渐次展开。台下,水雾风袭来,坐席随剧情前进,观众沉浸于历史的风云激荡,如痴如醉……
  自9月在西安西咸新区首演以来,这部以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家书“云梦睡虎地黑夫木牍”为灵感创排的演出已吸引15.8万名观众,几乎场场爆满。
  剧院正位于当年“秦王扫六合”的起点。“剧目演绎图存求变的恢宏史诗,剧场建筑凝结了中华美学。”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说,由一部剧看一座城,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一眼千年。历史的凝视,留驻在古都的寻常巷陌,启迪着而今的文艺创作。音乐剧《丝路之声》开启巡演;驻场演出《无界·长安》带火了非遗;秦始皇帝陵所在地西安市临潼区,演出《复活的军团》被外国游客称作“读懂兵马俑的说明书”……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城市一隅的古迹遗址、史书典籍中的传世经典、市井民间的古老技艺,都能触发无尽的艺术灵感。”临潼区区长苗吉说。
  截至11月底,今年西安大型驻场演出多达21部,演出近3.6万场,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不断积累的文化自信,培育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素养,也让城市日新月异。
  人的气质在变。鄠邑区蔡家坡村,草垛变身艺术装置,农民的笑脸登上墙画。昔日贫困村走上“艺术乡建”之路,年旅游收入超过1400万元。曾询问“啥是艺术”的村民韩养权,把镜头对准身边一草一木,办的影展火爆一时。
  文化产业蜕变。曾经的“西部电影”策源地,又在新赛道一路领跑。据业内估算,西安现有微短剧创作公司200多家,产出全国约60%的剧目。陕西文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康远飞说,从亲情题材到乡村振兴再到凡人善举,新时代有无数值得诉说的故事,出精品成为行业共识。
  城市气韵蝶变。公园里、转角处,秦砖汉瓦、碑帖钱币……一座座特色博物馆不期而遇。近年来,西安每年至少新增或改造一个文博场所,163座博物馆遍布全城,平均每8万人就拥有一座。
  西安市文旅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安接待游客总花费突破3100亿元,再创新高。全市有汉服经营单位2000多家,居全国前列。西安市文旅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李鹏说,汉服国潮热、唐诗研学热和旅游演艺热等,是文化繁荣的生动注脚。
守正创新 活力迸发


  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这是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曾经的主打演出。眼下,展示节气文化的《二十四个奶奶》、重现人民音乐家风采的《遇见星海》、致敬航天英雄的《摘星星的孩子》,越来越多富有中国气派的原创剧目登上了这家国有院团的舞台。
  “儿童剧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窗口。”西安儿艺总经理王丽虹说,我们将目光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新时代伟大实践,发现“以剧育人”的好选题层出不穷,广受市场欢迎。
  变化绝非一蹴而就。曾几何时,西安的文艺院团普遍面临“生死考验”:人才断代、剧目断层,一度要靠“救济粮”维持。
  困则思变。成立艺术委员会聚焦主业抓创作,打破“大锅饭”实行动态薪酬,追赶文旅融合热潮延长产业链……久久为功,死水被彻底激活。
  再回首,戏剧、影视、文学已是百花齐放。通过成立西安文艺发展研究院、实施“长安新篇”文学创作计划等举措,近年来,西安有话剧《路遥》、电影《柳青》等近20部作品获国家级大奖。舞剧《门》等精品剧目在全国巡演,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只有紧贴时代脉搏、紧扣人民需要,作品才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远。”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蔡鑫说。
  厚植沃土,与时偕行,古都文化样貌愈发多姿。
  登临城墙北望,唐大明宫遗址里文物、园林、遗址完美融合。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副主任颜可说,在原真性保护基础上,遗址区做了48个古建筑的数字化复原,结合沉浸式场景,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移步换景。西安市长安区,抢救性保护建成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原生态呈现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每年数十万学生到此研学。
  对文化的敬意,同样彰显在城乡发展的细节之中。
  改造后的西安市新城区坤中巷,小卖部、老街巷、铁路工人的形象被绘于墙壁,留住温情记忆;秦岭脚下的鄠邑区,环山公路串起乡村美术馆、数字游民社区等艺术空间,曾经的千村一面变得五彩斑斓、书香四溢。
  “文化艺术赋能,城乡正在互为生活场景。”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说,文化塑造城市精神,涵养人的品格,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长安无界 文明交融


  晨光熹微,吉尔吉斯共和国楚河州坎特市,中吉联合考古队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我们基于大遗址考古的思路,和当地同行一起开展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等工作。”中方考古队员史砚忻说。
  此去长安六千里。2018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共同发掘世界遗产红河遗址,并对楚河流域中世纪城址进行系统调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开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古老丝路上,如今文化、商贸与艺术交融交汇,碰撞出绚烂火花。
  这是人文交流的新局面。从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到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合作平台日益广阔——丝路国际艺术节、电影节等已成品牌,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西安国际传播中心陆续揭牌……
  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西安文旅推广活动上,文化学者塔里姆·德莱对仿唐乐舞、民乐演奏赞不绝口:“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着迷。”
  这是民心相通的新故事。参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建设后,哈铁快运中国分公司副总经理奥扎斯·阿类别洛夫携妻儿到西安定居。三个孩子从不会说中文到可以顺畅交流,中华文化的熏陶让一家人爱上西安。“中国已是第二故乡。”他说。
  更多“老外”则在说走就走的旅行中领略古都风姿。今年1月至9月,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超过8万人次,同比增长2.6倍,其中使用免签政策入境的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6倍。
  这是合作共赢的新场景。自5月开园以来,灞河岸边的中亚公园里,水幕电影《你好中亚》吸粉无数。不远处,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体验馆内,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塔吉克斯坦的蜂蜜,中欧班列拉来的中亚商品琳琅满目,占到该馆销售额的40%。
  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说,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有农业物流加工园,定期组织外籍员工来西安参观文化古迹,“他们对中国朋友的称呼,渐渐从‘你们’变成了‘咱们’”。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文华胜处长安在。寻觅西安,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基因传承至今,并在新时代繁荣兴盛。从长安出发,延续千年的友好合作之路,正不断续写着文明交流交融的新篇章。 新华社西安12月23日电
 
“一国两制”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为画出海内外支持“一国两制”事业最大同心圆凝聚更多力量
“一国两制”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为画出海内外支持“一国两制”事业最大同心圆凝聚更多力量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杜鹃 刘秀玲 常天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20日上午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许多长期关心澳门繁荣稳定发展的国际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澳门回归祖国25年的辉煌成就,系统阐释了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经验和启示,深刻指出“一国两制”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画出海内外支持“一国两制”事业的最大同心圆凝聚更多力量。
  “澳门的发展证明‘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和长期可行性”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跃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增强;对外合作持续扩大,“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作用日益彰显。
  “澳门回归25年来,各项事业顺利推进,这证明‘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和长期可行性。”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他表示,“博彩业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表明澳门产业愈发多元化,经济发展前景更加可期”。
  “中国成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推进‘一国两制’事业。”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名誉主席斯蒂芬·佩里告诉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澳门和香港受益匪浅,他在澳门的朋友都坚定支持“一国两制”。“澳门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地方,人们在那里生活、合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令人印象深刻。‘一国两制’是中国的创举,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发展的保障。‘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澳门25年的发展正是生动体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说。
  图尔克指出,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我的朋友东帝汶总统奥尔塔多次强调与澳门联系的重要性。葡萄牙是欧盟有影响力的成员国,澳门与欧盟可借此加强联系,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我在澳门时间很长,对澳门有深厚的感情。澳门从渔村发展成举世瞩目的国际旅游城市,祖国作为坚强后盾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经常往返澳葡两地的葡萄牙中华总商会会长蔡文显说,“在大湾区发展的宏伟蓝图下,澳门、香港、广东互动发展、交相辉映,这是好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怎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习主席的讲话为澳门的未来发展指明清晰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需要把握好以下4条: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并对新一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4点希望。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了他对澳门发展的持续高度关心,提出的4点希望为澳门的未来发展指明清晰方向。”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主任塔拉特·沙比尔说。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反映了中国对社会多元化的重视和对制度差异的尊重。”埃及中国事务专家、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说,“当我访问澳门或香港时,总是震撼于中国能在‘一国两制’下实现如此的自由与进步。我始终认为,澳门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理念的重要一站。”
  巴西智库“观中国”发展总监佩德罗·斯廷哈根半个月前刚访问过澳门,他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的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一个中心’直接关联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一个平台’表明中国高度重视澳门在与葡语国家开展合作中的独特地位,‘一个基地’凸显澳门在促进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桥梁作用。”斯廷哈根说。
  斯廷哈根说,中国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富有远见的决策”。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澳门是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为官方语言的地区,应“促进同葡语国家全方位互利合作”,让这位葡语学者倍感振奋。“近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额和投资额显著增长,显示出澳门在这一合作中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葡萄牙新丝路协进会主席费尔南达·伊列乌每年都造访澳门一两次,见证“澳门的高度自治”和“澳门突飞猛进发展”,她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两次提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我去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次。那里有可能发展成类似硅谷的地方。”伊列乌说,“可以预见,澳门企业、中国内地企业以及国际参与者将共同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成一个重要平台,聚焦发展高新技术、电子数码、新能源、医药和健康产业以及旅游休闲业等。”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全世界提供了重要样板”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习近平主席对“一国两制”世界意义的精辟论述引发多国人士热议。
  “‘一国两制’模式体现了中国‘和而不同’的思想,彰显中国领导人的勇气和智慧。尊重差异、促进和谐,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这一创新治理模式展现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数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克罗地亚前副总理安特·西莫尼奇说,“澳门在‘一国两制’下繁荣稳定发展,已成为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桥头堡,促进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联系,加强了全球对话。”
  “‘一国两制’展现高超的政治智慧,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实践。”印度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基卜说,“对澳门和香港来说,这种制度让其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又高度自治。‘一国两制’保证澳门的安全稳定,让澳门致力于发展,这非常重要。”
  今年9月,安哥拉中国商会会长路易斯·库佩纳拉带领一批安哥拉企业代表前往澳门考察,他认为“一国两制”下的澳门已成为“繁荣和创新的象征”。“澳门25年来的飞跃发展让包括安哥拉在内的葡语国家受益。”库佩纳拉说,“‘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也为全世界提供了重要样板,有助于其他国家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澳门在‘一国两制’下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经济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既依托中国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促进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融。”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通过‘澳门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这为其他渴望通过创造性治理方式增强民众凝聚力、促进和平统一、实现繁荣稳定的国家提供重要参考。”
  “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是对澳门市民及澳门繁荣发展的真正支持。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传递了一个信息:推动澳门与祖国一体化发展。”约旦-中国友好协会主席贾迈勒·达穆尔说,“在澳门回归25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和中国人民一道庆祝。作为中国的朋友和支持者,我们支持和拥护‘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方针。”
 
中央军委表彰全军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
中央军委表彰全军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刘济美 吴旭)日前,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表彰全军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的通报》,对10个全军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予以表彰。
  通报指出,近年来,全军部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积极适应备战打仗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把握依法治军战略,严格依法加强部队管理,加快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作风纪律更加严明,部队秩序更加正规,涌现出一批正规化建设先进典型。
  通报号召,全军部队要以先进单位为榜样,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军委《关于全面从严加强部队管理的意见》,坚持把依法治军着力点放在服务备战打仗上,全面加强军事治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李强总理监誓
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李强总理监誓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12月23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强监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35个部门和单位的45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上午9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宣布宪法宣誓仪式开始。全体起立,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领誓人手抚宪法、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列队站立、跟诵誓词。
  宣誓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讲话。他强调,要把铮铮誓言牢记在心,用不懈的奋斗去践行,用不凡的业绩去兑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维护宪法权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恪守法治精神,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始终做到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自觉接受监督,做反腐倡廉的表率。
  李强指出,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要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一要实干为先、奋发有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坚持干字当头,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细化实化具体化,一项一项紧盯不放、抓出成效。要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对已经确定的工作能早则早、宁早勿晚、加快推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了解群众和企业诉求,积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二要改革攻坚、敢于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遇到难题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回避,敢于打破思维惯性,积极谋划有效的工作抓手,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三要跨前一步、加强协同。各部门各地方要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主动沟通,互相补台,形成工作合力。他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拿出更加出色的成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领导同志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
 
打通堵点难点 提升运输效率
解读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打通堵点难点 提升运输效率

解读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叶昊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3日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提出多条政策举措。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意见旨在通过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为提升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交通运输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此次发布的意见,是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两个纲要’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说。
  张柱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此次发布的意见,正是通过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当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交通运输绿色智慧转型升级、安全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意见深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行业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等8个方面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这将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跨领域协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
  建立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需要在破除市场壁垒上下功夫。
  “例如,一些地方法规规章中仍然要求出租汽车驾驶员必须有当地户口,这样就限制了这一就业群体的自由流动;还有一些要求外地网约车平台公司必须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这样的规定不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清理涉企法规政策的要求和精神,也不符合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上位法’有关规定。”张柱庭认为,这两件事项都曾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点过名”,此次意见提出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通过清理和废除妨碍交通运输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相关规定和做法,将有助于进一步破除交通运输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的难题。
  发展智能交通,如何用好长期形成的海量交通运输大数据至关重要。这些数据也是我国数据新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的大数据分为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前者主要承担开放共享的功能,而后者要提升其资源价值,包括构建开发利用各种场景等。”张柱庭表示,意见提出完善各种运输方式数据采集、交换、加工、共享等标准规范,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编制行业重要数据目录,这些举措将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资源配置。
  此次意见还提出,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专家们认为,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跨区域的特征。以货运为例,不同省份对于货车通行区域、线路、时段的要求不尽相同,执法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多数时间处于跨区域运输的货运市场经营主体来说,这是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要解决不同区域间存在的规则差异,亟需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市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相对统一的执法流程和标准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从而推动市场监管更加公平公正。
  交通运输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众多的消费者和从业人员。此次意见明确,维护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交通运输市场发展迅猛,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消费体验,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从业机会。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市场服务质量,将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市场治理机制,持续加强对消费者、从业人员等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刘远举说。
 
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指南,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
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指南,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23日从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出台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督促平台合理确定收费比例,促进平台经济领域各方主体互利共赢。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切实规范平台经济市场秩序,引导平台企业优化规则、合理收费,纠正“流量至上”“低价为王”等侵犯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推动平台算法向上向善,对平台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介绍,今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6家电商平台,通报其“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并从优化协议规则、提升规则透明度、保障商家自主经营权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约谈后,部分平台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规则”,为商家在“仅退款”中提供更大自主权。
  明年,市场监管总局还将抓紧制定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依法查处平台规则领域违法行为,整治利用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
  在净化直播电商行业生态方面,罗文表示,将制定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直播平台、主播和直播营销服务机构等关键主体的监管,从严从重打击编造虚假或误导信息、夸大产品功效、刷单炒信、违法广告等行为,开展直播电商领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抽查抽检。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草案和议案审议情况汇报 赵乐际主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草案和议案审议情况汇报 赵乐际主持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委员长会议2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春鹰作的关于代表法修正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关于增值税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修改监察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审议了相关议案代拟稿、草案修改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娄勤俭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津巴布韦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里南共和国引渡条约》审议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关于批准条约的决定草案代拟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作的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和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等,审议了相关决定草案。
  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上述议案代拟稿、草案修改稿等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
 
事关外卖、主播、代驾等职业劳动关系,最高法作出回应
事关外卖、主播、代驾等职业劳动关系,最高法作出回应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罗沙 齐琪)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第42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这是最高法首次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针对外卖骑手、网络主播、代驾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作出回应。
  如果“外卖小哥”与平台企业签订的是承揽、合作协议,或者平台企业要求“外卖小哥”先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再签订承揽、合作协议,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对此,指导性案例中明确: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与劳动者订立承揽、合作协议,劳动者主张与该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用工事实,综合考虑劳动者对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的自主决定程度,劳动过程受管理控制程度,劳动者是否需要遵守有关工作规则、算法规则、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劳动者工作的持续性,劳动者能否决定或者改变交易价格等因素,依法作出相应认定。对于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应当依法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指导性案例同时明确,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用工合作企业要求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后再签订承揽、合作协议,劳动者主张根据实际履行情况认定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准确作出认定。对于主营业务存在转包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用工事实和劳动管理程度,结合实际用工管理主体、劳动报酬来源等因素,依法认定劳动者与其关系最密切的企业建立劳动关系。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网络主播与MCN机构之间的劳动争议也较为多发。指导性案例明确,经纪公司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过程控制程度不强,从业人员无需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管理制度,且对利益分配等事项具有较强议价权的,应当认定双方之间不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不存在劳动关系。
  代驾司机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代驾司机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指导性案例明确: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为维护平台正常运营、提供优质服务等进行必要运营管理,但未形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对于劳动者提出的与该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主张,人民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最高法同时指出,指导性案例并不意味着平台企业与网络主播、代驾司机之间绝对不能成立劳动关系,关键要看是否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即使不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不能确立劳动关系,但企业进行一定劳动管理的,也应当依法依规保障劳动者的相应权益。
 
“严”字当头!校园餐里岂能“捞油水”
“严”字当头!校园餐里岂能“捞油水”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已整改问题涉及资金40.39亿元,完善制度248项,处理处分1200人。
  2023年度审计揭示的农村学生营养餐问题,既体现了审计工作“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原则,也彰显了中央对这一民生关切事的高度重视。
  让每一分钱伙食费都吃进学生嘴中,是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地通报的发放霉变蛋糕、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等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也说明,有的地方校园餐主体责任缺位、监管失职等问题仍然存在。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应“严”字当头。在审计利器发挥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严惩在校园餐里“捞油水”等违纪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保障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严”字当头,还需织密制度之网。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未来,各地还应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不断探索完善校园食堂管理的措施办法。
  千招万招,不落实就是空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落实是关键。在实现校长老师、食堂经营管理人员、家长代表、学生“四方同餐”的基础上,要建立供校食材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平台、探索AI技术推动学校食堂优化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让校园餐真正成为放心餐、满意餐。
 (记者胡锦武 刘佳敏)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全国法院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全国法院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3日从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强化欠薪治理 保障劳动权益”新闻发布会获悉,最高法自2024年11月至2025年春节前在全国法院部署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岁末年初欠薪案件审判执行工作,依法及时、有力保障农民工权益,让农民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最高法副院长贺小荣表示,各级法院将落实欠薪案件绿色通道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以工程建设等领域特别是政府、国企项目为重点,加大涉欠薪案件审判执行力度,综合运用调解、和解、督促履行、强制执行等手段,推动生效裁判履行到位,确保已经执行的案款在春节前顺利发放,及时兑现农民工胜诉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开展集中打击恶意欠薪攻坚行动,做到有案必查、有罪必惩,形成有力震慑;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犯罪的,依法快速审判,严厉打击。
  据介绍,今年1至11月,全国法院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59万件,受理一审劳务合同纠纷案件66万件。案件妥善审理,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
  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最关心的权益。今年1至11月,全国法院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事案件约1000件,受理一审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民事案件约8.2万件;截至12月中旬,全国法院共执结涉农民工案件约6.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7.2亿元。
  在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今年1至11月,全国法院审结一审涉新就业形态民事案件约8万件,包括“新业态劳动者被个体户案”“连环外包案”“劳动管理算法控制案”等典型案例,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把劳动管理算法关进法治“笼子”。
  此外,人民法院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合力。最高法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建立“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提升劳动争议化解质效。今年1至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诉前调解成功的劳动纠纷达6.2万件,全国总工会诉前调解成功33.7万件。
 
公安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公布4起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典型案例
公安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公布4起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典型案例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熊丰)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破坏耕地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公安部、自然资源部23日联合公布4起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辽宁省大连市刘某军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202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军为谋取经济利益,在明知其流转和租用的土地为耕地,且未取得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组织殷某飞、刚某峰等人在金普新区华家街道某村耕地内挖砂,并使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回填现场,造成47.98亩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2024年2月,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军等3人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其中,判处刘某军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5万元;殷某飞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刚某峰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张某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2012年11月,犯罪嫌疑人张某(牡丹江某混凝土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承包牡丹江市东安区兴隆镇某村43.57亩耕地,伙同他人在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将耕地地面硬化、修建房屋、安装设置地秤,造成38.47亩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2024年8月,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法院判决牡丹江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罚金5万元;判决张某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江西省鹰潭市刘某军非法占用农用地案。2023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军在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租用鹰潭市龙虎山镇某村耕地100亩,挖塘养甲鱼并使用水泥硬化田埂边坡,造成48.83亩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2024年5月,贵溪市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军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湖北省安陆市张某祥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犯罪嫌疑人张某祥、左某华等人在未取得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以开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为由,擅自在安陆市洑水镇3个村农用地上施工修路、平整土地并开采土石20余万立方米,造成203亩农用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2024年1月,孝昌县人民法院判决张某祥、左某华犯非法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
 
六大产业,动能强劲
六大产业,动能强劲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12月以来,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项目加紧进行机柜安装。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春天投用,是目前在建的全国金融系统中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持续放大区位及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起以算力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现代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这六大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驱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总产值达2430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项目只是一个缩影。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在呼和浩特市全面释放。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介绍,位于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内蒙古枢纽节点的呼和浩特市,全力建设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这一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已引入中国移动、华为等32个数据中心项目,协议总投资超2300亿元。截至10月底,和林格尔新区算力规模突破3万P,其中智能算力2.8万P,占比93%。
  走进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1.2万头奶牛住上了“大别墅”。成群的奶牛借助饲喂机器品尝营养午餐,水足饭饱后头枕水袋躺在床垫上休憩。在蜂蜜香气的吸引下,一头头奶牛走向无人挤奶机,在那里机械臂灵敏地进行消毒、套杯、挤奶,新鲜牛奶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143个,奶产量突破200万吨,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副局长吕莉华说。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培育打造以奶业等为代表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农牧业基础设施方面,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20.3万亩,完成总工程量的82%。在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全市奶牛存栏39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以上、生猪出栏50万头、育肥牛出栏2.1万头。2024年,呼和浩特市粮食生产首次突破38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均实现稳步提升。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口蹄疫灭活疫苗车间,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穿梭于大大小小的金属罐之间。“金宇生物攻克了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和千倍纯化浓缩工艺,成为参与制定国家口蹄疫苗质量检测标准的牵头企业。”公司车间经理邢瑞介绍,金宇生物目前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6个研发平台及全球首家动物疫苗智能制造工厂和全球首个mRNA动物疫苗生产线,在口蹄疫苗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40%。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是呼和浩特市近年大力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当地加大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创新平台载体143个、研发机构117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602个,2023年完成产值184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约为7%。
  远景智能制造产业园、鑫环10万吨颗粒硅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龙头带动效应明显;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带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走出示范引领新路子;久泰乙二醇、旭阳焦化等项目达产达效,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实现多链融合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859亿元,同比增长6.2%。呼和浩特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伊德尔说:“目前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为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王靖)
 
艺润北疆,古城新韵
艺润北疆,古城新韵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2025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对于2024年的迎新之夜,呼和浩特市民们仍记忆犹新——市中心的新华广场上人山人海,市民们聚集在一起齐声倒计时,承载着对新年的企盼与祝福。当天,还有一场热烈的电音摇滚狂欢音乐节,当杭盖乐队的歌声在新华广场响起的时候,点燃了市民对新年的期待和热情。
  都说内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跨年夜音乐节为这一年开了一个好头。2024年3月3日,由内蒙古文联主办的“唱响北疆——新星新作演唱会”在内蒙古财经大学体育馆拉开帷幕,乌兰图雅、呼斯楞、傲日其楞、舒克等内蒙古歌手带来精彩表演,这一品牌演唱会每两个月举办一次,今年办了5场,共推出歌手70余人,传播优秀原创歌曲近百首,网络观看量及点击量过亿,展现了内蒙古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
  天气转暖后,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从2024年5月到8月底,许多歌手的演唱会陆续在呼和浩特举办,许多“粉丝”奔赴这里。呼和浩特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开始暖心的双向奔赴:在大型演唱会举办期间,呼和浩特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实行夜间开放;凭借演唱会票根,游玩莫尼山非遗小镇、到指定的露营基地露营,都有大力度优惠打折;演唱会举办地对面的新城区政府停车场,演唱会期间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这些举措充分考虑到游客的体验感。据统计,4个月内,呼和浩特凭借演唱会吸引“粉丝”近300万人次。
  作为一座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呼和浩特深厚的历史文化让人心驰神往,青春气息十足的场馆也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以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出圈的呼和浩特雕塑馆,不仅是一处欣赏雕塑、展览的空间,更是热门的拍照打卡地。人们在这里看展览、品咖啡、拍美照,参加“艺美北疆 青城讲坛”音乐公益讲座,与演奏家、音乐人面对面交流。
  在呼和浩特,人们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汲取文化滋养,感受岁月静好……
  (哈丽娜 王璐)
 
青山绿水,又成诗画
青山绿水,又成诗画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首北朝民歌,描绘出一幅壮丽隽美的草原风光图。如今,镶嵌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脚下的一片城中草原,让千年之前的文字具象化,将每一位游客带入画中、融入景中。
  “这里好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的宁静与祥和,让人忘却烦恼”“这辽阔的草原像一望无边的绿毯,一直铺向天边,让人心醉神迷”“绵延的丘陵、绿色的草浪、绚丽的野花,构成一幅让我永生难忘的绝美画卷”……在这里,耳边不时响起声声赞美。
  敕勒川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砂石遍布的荒滩。生态改善的转折点,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呼和浩特市采用“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近自然修复方案,从千亩试验开始,如今已修复3万余亩,草原多种植物、动物陆续回归,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均提高近12倍,成为“美丽青城”的“天然氧吧”。
  围绕敕勒川草原,呼和浩特市按照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总体思路,启动实施10多项重点文旅项目。随着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不断丰富,敕勒川生态文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环城水系(含东河、扎达盖河、乌里沙河、大黑河、小黑河)是我市城市防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重点生态景观带。”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与河湖保护中心副主任云北春介绍,自2020年以来,针对河道上游来水资源量减少、入河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呼和浩特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整改和治理方案,使环城水系的水质得到大幅提升。如今的环城水系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胜地,也成为首府一张亮丽名片。
  行动书写绿色答卷,时间见证美丽蜕变。如今,放眼呼和浩特大地,青山绿水逐渐成为常态,广大群众共享着生态建设的成果,绘就人与自然交融和美的崭新画卷。
       (王雪冰 若谷)
 
一爿奶站,一座乳都
一爿奶站,一座乳都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复古风的装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摆件,年代感满满的家具……12月10日,在位于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东侧的青城奶站零号店,等待体验打奶的顾客排起长队。
  市民张玉桃从消毒柜里拿出一个敞口玻璃瓶,放到一个弯曲的金属龙头下面,再按动按钮。很快,鲜牛奶注满整个奶瓶……
  “小时候我妈就给我打奶喝,如今这里的自助打奶方式一下子唤起我儿时的记忆。”张玉桃回忆说,“那个时候,每天早晚都有人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上门卖牛奶。1986年以后出现了瓶装牛奶,订奶人的家门口通常会挂一个小奶箱,每天有送奶工送来玻璃瓶装的牛奶,喝牛奶更方便了。”
  如今,奶制品从当初的稀罕物,变成群众生活中的寻常物。呼和浩特是全国重要的奶业主产区,良种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牛奶加工能力等多年居全国首位。从“中国乳都”到“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乳业作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经过跨越式发展,正在依托科技力量阔步向前。
  一杯小小的牛奶背后,有着强大的科技力量。
  一包包牛奶在生产线上高速“奔跑”,库卡机械手、无人驾驶小车和高空输送链等设备自行运转、高效协作……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时常能听到游客的赞叹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商务专员马欣说,游客可以走进生产车间,亲眼见证奶制品生产全过程,还可以通过AR、VR等设备沉浸式观览奶业背后的文化故事。
  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的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等各司其职;牧场运营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全天候监控牧场各个环节,并对牛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调节;智慧牧场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奶牛的产奶量、采食量、运动量及健康情况……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实验室里,特聘专家侯占群带领技术研发人员正在对包埋处理后的益生菌进行常温状态下的活性检测实验。
  2023年8月5日,世界奶业大会上,呼和浩特市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正式授予“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称号。
  如今,呼和浩特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奶业产业集聚区、人才集聚区、要素集聚区,发挥最大集聚作用,成为全球乳产业的“中国硅谷”。
  (王靖 杨彩霞)
 
昭君出塞,佳话传承
昭君出塞,佳话传承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昭君出塞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印刻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
  2000多年来,昭君出塞已成历史佳话。2024年12月6日、7日,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重点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舞剧《昭君》,在湖北宜昌剧院精彩上演。这部舞剧已连续上演8年,曾赴北京、上海、重庆、湖南、广东、四川、广西等地巡演近百场。
  呼和浩特已连续25年举办昭君文化节,举行昭君文化主题研讨会。今年,昭君博物院与全国多家博物馆(院)联动,举办“交融之美——昭君出塞和亲之路沿线精品文物专题展”,在14家博物馆及文博机构的支持下,展出极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色的精品文物185件(组)。当地还打造昭君主题剧目,研发昭君主题文创产品,昭君博物院还推出昭君主题沉浸式剧本游活动……
  这些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体现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主题。在呼和浩特市,各族干部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万众一心、携手奋进,努力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赞歌。
  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大召广场上的咖啡店推出新式奶皮子咖啡,冬日限定美食糖葫芦中间加上了奶皮子……蒙古族特色美食和网红食物巧妙融合,丰富和滋润着游客们越来越挑剔的味蕾。
  清泉街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等11个民族,共有18个住宅小区,居民5400余人。在这里,晋剧团、秧歌队、合唱团、模特队等各具神采,不仅促进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推动社区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来自河北的谭力嘉、吉林的刘颖在呼和浩特找到满意的工作,组建家庭。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呼和浩特还有好几万人……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各族儿女,手挽手、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王靖 王璐)
 
关帝庙、醋海椒、同胞情
一座川西小城里的民族“三交”
关帝庙、醋海椒、同胞情

一座川西小城里的民族“三交”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本报记者吴光于

  沿着名闻天下的318国道一路向西,金沙江畔,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隔江相望。
  1950年夏天,一支被藏族同胞称作“金珠玛米”的军队来到这里,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初党中央发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号召,到1951年5月23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解放军进藏之初,有400多名藏族青年参加十八军,其中巴塘籍的战士就有200多名。
  巴塘何以孕育出这片红色的土壤?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踏上这片热土,向历史深处追寻答案。
小城血脉流淌红色基因


  从“天空之城”理塘县出发,沿着318国道翻越飘着大雪的海子山,海拔从4200米陡降到2000多米,一到巴塘,阳光就驱散了寒冷。
  小城地处川、滇、藏交界地带,气候温暖、农产丰富,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清末,时局动荡,巴塘成为中央政府、土司贵族、西方势力在康巴地区角力的中心,曾经发生过“改土归流”“巴塘教案”“巴塘之乱”等影响深远的事件。
  虽然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城始终保持着开放和包容。1939年11月,造访巴安(巴塘的旧称)的摄影师孙明经在这里驻留13天,他惊奇地发现这里有电灯和风力发电,一些藏族百姓甚至能用英语交流。
  各路信息在小城里交流,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巴塘逐渐发展成为在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的宝地,诞生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1942年,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的巴塘青年平措汪杰成立“星火社”。1949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奉组织命令返回巴塘开展地下工作。
  1950年初,中央一声号令进军西藏。进藏的十八军到达巴塘前,平措汪杰与多位巴塘地下党员多方奔走,为迎接解放军做好充分准备。
  当部队抵达时,受到了巴塘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手捧哈达,拿着鲜花和食物,迎接“金珠玛米”的到来。犒劳将士们的食物中,就有响当当的“团结包子”。
  记者达到巴塘的第二天,听说城里的傲志玛大姐家当晚有家宴,要做“团结包子”,于是赶去一探究竟,刚一进门就赶上“包子”出锅。
  揭开锅盖,水蒸气裹着香味在屋子里弥漫。直径接近半米的圆形笼屉里,一张硕大的面皮包裹着排骨、五花肉和土豆。由于“馅料”太多,面皮已经成了“开口笑”。
  傲志玛说,“团结包子”是当年为了犒劳十八军将士发明的。由于当时部队人数众多,有人提出将当地传统的“蒸肉”放在面皮里,既节省制作时间,也能让将士们大快朵颐。
  为了全力支援部队进藏,巴塘成立了支前委员会,为解放军造船、采购、运送物资、赶制军鞋、筹集粮草。大批巴塘青年在平措汪杰、刀登等人的动员下加入了“金珠玛米”的队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长为日后建设西藏的中坚力量。
  十八军来到巴塘那天是端午节。自古民族交往密切的巴塘一直有过端午的习俗。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巴塘人将端午吃“团结包子”的习俗保留至今。
关帝古庙见证藏汉“三交”


  巴塘县城夏邛镇,一座修复中的古建筑静立于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旁。巷口立着写有“关帝庙”的石碑引起记者的好奇。
  建筑虽然已经残破,但一眼就能看出明显的汉式建筑风格。大门口的对联字迹依然可辨——心存大学明新内,志在春秋笔削中。
  为何雪域高原上会有一座关帝庙?
  巴塘县民间文化爱好者汪涛告诉记者,清朝雍正年间,来巴塘做生意的汉族人越来越多,于是组织成立了汉商公会,又叫“财神会”。远离故土的汉族商人觉得有必要修个会馆,大伙有空来喝喝茶、吃吃饭,互通生意信息,逢年过节也有个热闹欢庆的场所,于是修建关帝庙的计划被提上日程。
  消息传出,立刻得到很多人响应,活跃在巴塘的80家汉商纷纷慷慨解囊。为了把好工程质量关,汉商公会从内地雇请了一批手艺好的泥工、石匠和制作砖瓦、石灰、雕塑的工人来巴塘。
  宁静的高原古城,一下子热闹起来。
  1764年,关帝庙终于建成。根据记载,庙内塑有财神、关羽、关平、周仓,以及鲁班、嫘祖、孙膑等人物的塑像。主楼之外还建有魁星阁、戏台、钟鼓楼。
  汉族商人们在关帝庙内兴办汉语私塾,不仅接收汉族学生,也欢迎藏族学生,来者一律免费,主要教授“四书五经”以及藏汉民族文化礼仪等。
  这座关帝庙不仅开创了康巴地区修建汉式庙宇的先河,更是在当时的民间兴起了对关羽的崇拜。
  直到今天,关帝庙门口的煨桑炉仍每天迎来群众焚香祈福。“在藏族群众心中,关老爷是藏族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的化身。”汪涛解释道。群众把这里称为“格萨拉康”(意为格萨尔宫)。
  200多年的时光中,关帝庙经历了地震、重建、衰落,但它超越建筑本身的意义早已成为乡土的一部分。
  今年,在四川省文旅厅的支持下,巴塘县启动了对关帝庙的修复工作。“我们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巴塘县委宣传部部长耿畅说。
缤纷味道滋养丰饶生活


  漫步巴塘县夏邛镇,有不少制作面食的小店,从锅盔、饺子、包子、馒头,到“猴子耳朵”“金丝冒面”“巴叉面”、花馍馍……种类繁多、美味精致。“其实,这些都是当年陕西人带到这儿的。”纪录片导演罗格告诉记者。
  86岁的何永德的父亲来自陕西鄠县(现西安市鄠邑区),1928年随一位老乡来到巴塘,娶了本地的藏族姑娘为妻。巴塘的汉商中很多人来自陕西,在茶马古道上从事皮货生意。作为“团结家庭”的后代,他还拥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名字——何群培。
  “醋海椒”则深受川渝口味的影响。四川人习惯称辣椒为“海椒”。早年来自四川盆地的移民将它带到巴塘,从此小城的餐桌上增添了辛辣的味道。制作“醋海椒”需要用到醋、酱油、花椒和冰糖,这些滋味都沿着茶马古道而来。“醋海椒”初入口时酸辣中带着丝丝的麻,后味回甘,一如商贾们历经千难万险后,最终在巴塘觅得生活的甘甜。
  今年66岁的王扎西的祖上就来自重庆。五代人在巴塘开枝散叶,他早已是地道的高原汉子,只有冠在名字前的姓氏标记着血脉里的远方。他从7岁开始学习“巴塘弦子舞”。这是一种集诗、琴、歌、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曲风深受汉地小调的影响。14岁时,王扎西加入巴塘县文艺演出队,成为一名弦胡手。择一事,终一生。如今他已是“巴塘弦子舞”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制作的弦胡也成为极具巴塘文化符号的纪念品。
  舌尖上的杂糅滋味丰富了小城的日常生活。今天,行走在巴塘的街头,奶茶店、咖啡馆、火锅店、藏餐馆、烧烤店毫无违和感地在街上一字排开。沿着川藏公路而来的榴莲、山竹在这里拥有不少顾客,产自本地的苹果、无花果也深受外地游客的欢迎。
续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


  今天,茶马古道上的马铃声已隐入烟尘,沿着80家汉商的足迹,更多操着不同口音的人来到巴塘。四通八达的公路将小城与外界连通,带来货物和商机,也带来梦想和发展。
  成都双流区,川藏公路的必经之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大量来自甘孜州的“新居民”的迁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甘孜州的第十九个县”。
  自2012年起,根据四川省内对口帮扶安排,双流区负责对口帮扶巴塘县。
  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队队长周智还记得,两年前自己刚到巴塘不久就在县医院做了组团式帮扶以来的第一例开颅手术。
  在过去,受制于硬件设施、技术水平,巴塘及周边地区的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等神经外科危急重症病人无法在本地救治。要做手术,需要翻越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送往康定甚至成都。“许多人来不及送到医院,在路上就不行了。”巴塘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央忠泽仁回忆道。
  2022年6月,巴塘县措拉镇一位村民修建房屋时不慎坠落,颅内损伤严重,血肿量大,必须尽快手术。考虑到转院耗时长、风险高,紧急会诊后,周智用刚从成都带来的开颅器械,主刀完成了这台手术。
  手术后一周,周智远远看到病人坐在医院的葡萄架下吃着冰淇淋,那一幕让这位从业多年的医生有些热泪盈眶。
  近年来,随着318国道“自驾热”的兴起,巴塘作为进藏前的最后一站,成为许多游客的休整地。央忠泽仁说,医院每年要收治100多位高原性肺水肿的住院病人,在旅游旺季,门诊每天接诊四五十位高反病人。
  随着组团式帮扶医疗队的到来,巴塘县人民医院接诊的肺水肿病人无一例死亡。帮扶队办公室里一幅幅写着藏汉双语的锦旗,讲述着救死扶伤的故事。
  从80家汉商到十八军进藏,再到组团式帮扶,一代代人奔赴巴塘的目的不同,小城不变的是开放与包容。
  27岁的刘莎莎来自河北石家庄,是巴塘县一家设计公司的负责人。2019年暑期,还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读大三的她跟随老师来到理塘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那段工作经历让她对川西高原念念不忘。毕业后,刘莎莎来到巴塘,入驻巴塘县社会力量发展中心,成立公司并正式承接项目。“看到那些老民居、老物件,还有热情的老乡,就会觉得还有好多故事等着我去了解,在设计上再创新。”她说。
  在巴塘生活近3年,刘莎莎已经完全融入小城的生活。她带着记者在夏邛镇的老街里溜达,不时遇到打招呼的人。在参与设计了巴塘县新青年之家、浙里学堂、社会力量发展中心以及几个村史馆后,刘莎莎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
  但创业并非她在巴塘生活的全部。她眉飞色舞地细数着城里的美食和她收养的猫咪,讲起阳光明媚的日子,年轻人结伴到草原上“耍坝子”(郊游)。“在这里,我能同时拥有上进心和松弛感。”她说。
  她说话的时候,金色的阳光正洒在她年轻的脸上,那一幕,很温暖,很明媚。
 
河南女法官遇害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党志军被判死刑
河南女法官遇害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党志军被判死刑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郑州12月23日电(记者吴刚 高松龄)23日下午,备受关注的河南女法官王佳佳遇害案一审宣判。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安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党志军犯故意杀人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党志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据了解,党志军是王佳佳法官承办的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党志军因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未能与保险公司达成一致,向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住院期间各项费用及财产损失共计18832.93元。但党志军提交了多项虚假证据,且其并未实际住院。法院最终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党志军各项损失9384.89元。党志军因对民事判决结果不满,产生报复心理,2024年8月7日,携带两把剔骨刀进入王佳佳所在小区等候,见到王佳佳后持刀连续猛刺其心脏等致命部位20余刀,致王佳佳当场死亡。作案后,党志军逃离现场并自杀未遂。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党志军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当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党志军因其无理诉求未得到满足,不反思其本人在民事诉讼中提供伪证的不诚信行为,反而无端猜疑王佳佳法官偏袒对方,继而杀人泄愤。党志军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后果极其严重,根据其犯罪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宣判后,被告人党志军当庭表示上诉。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旁听了案件宣判。

 
湖南常德撞人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黄文被判死缓
湖南常德撞人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黄文被判死缓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长沙12月23日电2024年12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黄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对被告人黄文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黄文因投资亏损、与家人矛盾等原因,为发泄个人情绪,于2024年11月19日7时37分许,驾驶汽车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玉霞街道双潭路附近,加速、连续冲撞小学生等人群,并在车辆因故障停驶后持械下车攻击群众,被当场抓获。黄文的犯罪行为致7人轻伤、16人轻微伤、7人轻微伤以下损伤,其中包含18名小学生,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文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黄文选择不特定多数的无辜小学生作为主要作案对象,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选择人流集中的地段、学生入校高峰时段,驾车冲撞人群,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犯罪行为造成多人受伤,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给被害人及在校学生、周边群众造成心理创伤,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社会危害极大,应依法惩处。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五分钟多出的欢乐,这些学校是怎么做到的
五分钟多出的欢乐,这些学校是怎么做到的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乌梦达 赵旭 李春宇)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向好,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出现了早发、高发的新趋势,社会普遍担忧。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四小”等挑战,北京等多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10分钟逐步优化调整为15分钟。
  多五分钟,能把孩子带出教室吗?记者采访发现,这一“微改革”让很多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还撬动了教育理念转变。但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心存隐忧,既担心学生受伤学校担责,又担心学校为免责不敢把孩子放出来,多方期待加强“五分钟以外”的深层配套保障。
走出教室 沐浴阳光


  12月的北京,寒意渐浓。上午9点,下课铃声响起,清华附小的学生涌出教室。15分钟里,孩子们跳绳、踢毽子、攀岩、玩吊环……楼道里、操场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清华附小三年级学生吴桐树说,以前课间10分钟,喝水、上厕所就要花五六分钟,剩下的时间“不够玩”。延长五分钟,“玩耍的时间就有了”。
  时间、空间、内容,是学生课间活动的三要素。此前,全国多地的家长反映10分钟课间太短,还容易被老师拖堂;学校场所局促,孩子们没地方玩;有的学校、老师片面要求学校静下来,活泼天真的孩子憋成了“闷声虫”……
  记者在北京多所中小学走访看到,课间安排分为15分钟的小课间,以及30分钟的大课间;室内外活动功能区域灵活丰富,设置跑步区、游戏区、休息区、涂鸦墙等,各类器材用具触手可得,孩子们“轻装上阵”,课间回归承载快乐的立体空间。
  “课间整体统筹设计,确保孩子们校园生活节奏张弛有度,这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说。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处于高峰,一些学校的场地“捉襟见肘”,怎样在校园物理空间上做文章?北京小学作为寄宿制学校,体育是其传统的育人名片,学校升级改造教学楼结构,腾出300平方米的乒乓球室,大门随时敞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楼顶打造的“空中足球场”,成为高楼层学生踢球、奔跑的热门区域。
  “运动多了,吃饭也多了”“能多晒晒太阳”“课间玩好了,上课就更认真”……记者在校园随机询问学生课间活动体验,孩子们纷纷围拢“抢答”,阳光打在小朋友们脸上,笑容灿烂。
“微改革”牵引教育供给侧调整“大文章”


  15分钟,是学生活动时间的延伸、健康空间的拓展,“小切口”改革背后贯穿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大理念”,瞄准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生活动回归自主。“游戏怎么玩,学生说了算。”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北校区教师刘云芝说,年级组长充分调研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发现孩子们对棋类和益智游戏呼声高涨,学校及时补采相应器材。此外,不少学校开展“课间活动征集令”“我的课间我做主”等活动,师生共同设计课间活动项目、制定游戏规则,激发孩子们参与热情。
  ——课间课堂逐步融会贯通。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学校主动从课间活动中发现孩子成长需求,进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例如,观察到有学生课间尝试跳绳时脚踝屡屡被卡绊,体育课上老师就着重安排跳绳指导。“15分钟不是简单增加时间,而是撬动学校全员参与,将课内、课间、课后有机串联,还要结合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工具,全方位打造育人新形态,赋能学生‘健康阳光乐学’。”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
  ——教师由管理者转变为教育者、参与者。教师拖堂,曾让课间体验大打折扣。中小学借助课间15分钟改革,引导教师有意识开展课堂与课间的联通设计,比如通过优化调整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尾部的三至五分钟开展学生研讨、师生互动,创造柔性空间,确保准时下课。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说,从知识本位主义转向以全面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认知变革,要在每位教师心中扎根。
要加的不仅是课间时长 更需增加全方位保障


  课间时间多了,成效如何?一所学校的数据可一窥初步效果。清华附小的校园AI运动设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课间15分钟实施后,学生运动量增加了近3倍。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说,落实课间15分钟的早期效果是学生是否“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中期效果是近视、肥胖等“四小”问题有没有改善;后期成果是学生自主意识的释放和张扬,“这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
  不仅北京,天津、辽宁、贵州、山东等地中小学也纷纷行动,将课间10分钟优化调整为15分钟。
  课间活动丰富了,安全问题同样牵动着师生家长的心。北京市丰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忠毅说,学校把教学楼一层楼角的窗户改建为门,避免课间拥挤。但全国多地不少教师坦言,课间越长,校长、老师们越紧张。
  一线老师反映,“拽住”学生的不仅是课间时长、活动空间,而是学校随时可能深陷的赔偿和问责风险。“即便学校强化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孩子难免磕碰,很多学校迫于‘校闹’和社会舆论压力等,在课间仅允许孩子喝水、上厕所。”有受访者担忧,别让多出来的五分钟,因外围压力沦为“一阵风”。真正激活课间动能,还需加强配套保障机制建设。
  多名受访法律专家表示,不能仅因事故发生在校园就认定学校一定负有责任。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福亮说,需进一步厘清校园安全责任边界,明确相关司法标准,让保护未成年人和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相统一。只有真正做到无错者免责,学校才更敢放手让学生在校园里跑起来。
  多名受访学生家长表示,家长和社会舆论要对孩子难免的磕碰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共同支撑起孩子“撒欢奔跑”的空间。
 
为新时代福建立言添彩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成立15年发展掠影
为新时代福建立言添彩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成立15年发展掠影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2024年11月,《摆脱贫困》葡萄牙文版在里约热内卢首发。至此,《摆脱贫困》已出版9个外文版本,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文版发行逾210万册。
  《摆脱贫困》的高质量出版发行,是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以精品出版为新时代立言、为新福建添彩的生动写照。成立15年来,集团守正创新,不断推出主题出版精品力作;精益求精,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融合两岸,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融通世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守正创新 赓续文脉


  2009年12月,在全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应运而生。15年来,集团先后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区块链+版权”特色领域创新应用试点单位等,2023年总资产达90.7亿元,连续12年跻身福建省文化企业十强。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集团牢牢把握、深度挖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继重印《摆脱贫困》之后,又推出《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累计发行近140万册。另外,还推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丛书、《追寻思想足迹》《生态文明思想的福建实践》《中央苏区福建历史》等大批精品主题图书。“《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是目前为止福建省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有分量的著作之一。”福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江典辉说。
  据统计,集团成立至今,共有7部作品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5种图书列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5种图书入选年度“中国好书”,累计推出主题出版物1000多种。
  特色出版同样日益迈向精品化。集团先后出版“福”文化和“闽人智慧”系列图书,200余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图书规划,1000余个项目获省级以上出版基金资助;持续深耕大众健康、学术文化、教育、小说、少儿文学和科普等5条重点产品线,推动形成畅销书集群,两年销量超2万册的大众图书近千种,“拇指班长”系列图书在国内持续畅销、累计发行量突破600万册。
  《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是福建规模最大的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项目,目前已推出《福建文献集成》《福建民间契约文书》两个系列,预计今年底图书出版将达565册,数字部分研发完成全文检索、知识图谱、版权保护等功能。
全民阅读 书蕴八闽


  热爱阅读,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更是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以推广全民阅读为己任,系列活动亮点频出,阅读推广服务网络覆盖了八闽大地。
  集团精心打造海峡读者节、福建新华阅读大会、“假期读一本好书”“新华悦读季”等系列活动品牌,助推书香八闽建设,近年来每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万多场。设于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200多家图书“漂读点”,让众多图书遇见知音。4年来,在全省新华书店主要门店开展绘本借阅服务,30多万儿童乐享阅读。“在这一年里,我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读书可以带我畅游世界、增长见识,学习更多课外知识。”来自福州市林则徐小学的叶梓煊同学说。
  与此同时,集团不断推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福州安泰书城、厦门鼓浪屿音乐旅游书店、大梦书屋等融合发展新业态书店纷纷登场,全省9家门店获评全国“最美新华书店”和“最美书店”,31家门店获评省示范书店。61家校园书店建成,为各地校园增添书香;福文化、城市记忆、生态、海洋、朱子等主题书店,为城市平添书卷气;新华惠民书展、“新华·假日书市”“新华·书香夜市”等惠民活动,则进一步将图书推向读者……
  集团还紧扣电商直播新渠道推广图书,牵头举办了全国首档直播性电商赛事活动——2024中国电商主播大赛·图书直播邀请赛。20支直播团队在福州参赛,线上线下培训,实操带货训练,决赛现场比拼。一时间,直播间文采四溢,书香沁人,总决赛全网直播收看人数超700万人次。
  在新技术加持下,集团业务持续创新。集团顺利通过了国家版权局“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终期评估,高质量推进“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建设,上线“元犀宇宙”数字艺术等平台。“福建新华书店·悦读驿站”项目已开通104个网上商城,上架图书及多元产品7000多种。
交流两岸 久久为功


  今年2月,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出版的连横所著《台湾通史》(译注本)举办新书发布会,引起两岸读者的热烈反响。
  集团以书为媒,持续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集团大力建设运营海峡艺术文化交流空间,精心举办海峡儿童阅读论坛、“新教师·新课堂”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我爱妈祖全球儿童画大赛等对台品牌交流活动;推出《闽南涉台族谱汇编》等一批国家级图书出版项目;成功引进30多位台湾儿童文学名家的优秀作品,形成台湾童书出版交流高地。
  今年以来,集团组织参加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宣传展示推介福建精品出版成果,深化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春节期间,在福州、金门、台北、马祖等地举行2024年“书香两岸迎新春”活动。还开展音乐会、讲座、书画家笔会等近20场文化交流活动。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期间,集团成功举办了首个以推进两岸全民阅读为重点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海峡阅读大会。120名台湾嘉宾与其他两岸各界人士共襄盛举,开展了主题论坛、两岸出版人交流、两岸作家笔会、“共读一本好书”研学夏令营、海峡书展等活动,共征集两岸征文、影像作品6000多件,参赛近3000人,达成两岸出版合作协议及意向30余个。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杨莲福说:“期待未来闽台出版界交流更顺畅、更有成效。”
融通世界 交流互鉴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注重创新“走出去”与“引进来”平台,构建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展现福建出版新担当,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福建形象。
  今年6月,集团联合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世界汉学家看中国·闽韵书香系列推介活动”,邀请俄罗斯、法国、德国、埃及等国的8位“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来闽参访。活动通过闽版好书推荐、优质版权推介、文化遗产地探访、出版人对话等形式,以福建出版为桥梁,全方位展示八闽文化,达成版权合作意向50余项,包括30余种精品好书,全网新闻报道阅读总量近千万次。德国出版家汤恩平说:“这次活动是一次了解福建丰富历史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介绍福建特色的图书,我很感兴趣,希望接下来能有机会与福建出版界进行合作。”
  15年来,集团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14场书展和79场以宣传展示福建自然人文景观、改革发展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其中中国(福建)图书展销会连续12年被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集团今年还在西班牙等5国举办海外华文书店春节联展,参与承办中国—东盟图书艺术展,协助举办“海上福建”图片展及图书文创精品展,联合举办“马可·波罗东方城市奇迹之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厦大国学院联办“中华海洋文明话语体系建设”交流活动……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苇洲表示,集团将继续全力推动出版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贡献出版力量。
      (本报记者陈琰泽)
 
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在成都举办
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在成都举办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3日电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两岸知名文化学者、青年学生等约100人出席。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致辞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北京会见马英九先生一行时提出两岸同胞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10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举办此次座谈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与“魂”,是我们共同的传家宝。共同弘扬中华文化,需要深化两岸文化联结、赓续中华文化血脉,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需要担负中华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文化创新,需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推进中华文化繁荣。两岸同胞要坚持“九二共识”,旗帜鲜明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致辞时表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享中华文化,绝不能数典忘祖。民进党在台湾操弄“去中国化”,注定不会成功,我们有责任拨乱反正,守护中华文化。台湾青年要牢记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根源以及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与认同。
 
2024“年度字词”揭晓
2024“年度字词”揭晓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即将告别2024,如果只用一个字、一个词,你会如何描述这一年?
  12月20日,“汉语盘点2024”活动在京揭晓“年度字词”——“智”“新质生产力”“变”“人工智能”分别当选2024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这份浓缩版的“年终总结”,经网友推荐、语料库大数据提取和专家评议,从汉语的汪洋大海中浮出水面,定格下我们的年度记忆。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成为历史的见证。它忠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一年的奋斗历程、社会变迁与时代风貌。”主办方代表、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顾青表示,文字表达并传递着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的凝聚力,以“年度字词”为一年作结,目的在于以美丽的汉语来描述变化中的中国与世界,展现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
  字词,描绘社会变迁。
  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有多快?“智”当选2024年度国内字,答案不言而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认为,从科技巨头的“战场”到无数垂直细分的赛道,从研发、投资的关键词到立法、伦理的聚焦点,从创新成果到日常工具,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作为年度国内字,“智”不仅仅指人工智能之“智”,更代表了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察势驭势之“智”。
  这一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专家认为,“新质生产力”彰显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把握,传递了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洞见。它的提出、阐释、实践,背后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登高望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祝华新表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变”“人工智能”当选2024年度国际字词,折射出国际格局演变和全球发展大势。
  字词,勾勒年度热点。
  “尔滨”点燃冰雪激情,“阿勒泰”展现人间仙境;“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黑神话:悟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神表达……一个个年度热词脱颖而出,浓缩一年中的社会热点、民生热谈,也成就了一部社会语言发展的编年史。
  据了解,“汉语盘点2024”活动共收到网友推荐字词数千条。揭晓仪式上,还公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全球南方”“中国游”“低空经济”“未来产业”“新职业”“黑神话:悟空”“伏羲一号”等入选。这些词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基于大数据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提取、筛选而获得,语料规模达10余亿字次。
  “‘汉语盘点’不仅是一场年度语言文字盛会,也是民生民心民意的透视镜。”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赫琳表示,这些热词新语在借助大数据资源采集字词的基础上,关注热门话题、热点事件、爆款创作等,反映了当下社会生活的新现象和新变化。
  字词,折射时代精神。
  “汉语盘点”已连续举办19年,成为年终岁末一场全民广泛参与的“语言年俗”。
  进入新时代,“梦”“法”“享”“奋”“稳”“民”“振”等先后当选年度字,“正能量”“反腐”“互联网+”“初心”“我和我的祖国”“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等先后当选国内词,用汉语忠实记录国家前进的脚步,也凝结社情民意、蕴含时代精神。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在历史的册页上,又镌刻下了年轮的一笔。“年度字词”是时代的印记,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字词里,有你的故事吗?   (记者史竞男 胡梦雪)
       新华社北京电
 
扎根现实创新表达,满足电影市场多样化需求
扎根现实创新表达,满足电影市场多样化需求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时值年终,电影院里依然佳片不断。
  刚刚过去的周末,从讲述少年追梦故事的《雄狮少年2》,到展现澳门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的《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再到《海洋奇缘2》《魔法坏女巫》等多类型进口片,不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影片,都有机会在影院找到心仪的选择。
  这是我国2024年电影市场的生动缩影。
  匆匆又一年。不论是春节档的《热辣滚烫》《第二十条》,还是暑期档的《抓娃娃》《默杀》,亦或是国庆档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只此青绿》,广大电影人潜心创作,推出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作品,不断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已突破410亿元。一句句台词、一幕幕镜头、一部部佳作,尽显光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持续丰富着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实题材表现亮眼


  2024年的电影市场,现实题材影片精彩纷呈。
  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中,《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条》均注重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带有浓厚的现实色彩。
  一个多月前揭晓的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二十条》《我们一起摇太阳》等现实题材影片收获重要奖项。
   可以说,现实题材影片实现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银幕上的悲欢离合,引发银幕外的情感共振。“在开年的时候,这样一部电影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力量”“通过普通人身上百折千回的遭遇,去宣扬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互联网上,观众一字一句,纷纷抒发自己的观影感受。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电影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现实题材影片贴近生活。观众往往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事实上,一直以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是中国电影人坚持的创作原则。伴随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如何把火热的现实生活转化为生动的电影语言,让故事更加好看、更能打动人?电影人始终在探索。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不断探索现实题材与类型片创作方式的结合,现实题材影片创作手法更加多元。
  “例如,《热辣滚烫》和《抓娃娃》是现实题材和喜剧类型结合,《默杀》呈现出悬疑片特征。”在影评人李星文看来,相较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影片,现实题材类型片更容易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抚慰,从而引发观众更多关注和讨论。
  另一方面,现实题材影片深入挖掘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矛盾冲突和人性光辉,并注重在思想上进一步深化。
  《第二十条》以故事化手法将正当防卫条款搬上大银幕,《逆行人生》展现外卖员群体的日常和大数据的力量,《好东西》关注女性的情感与生活……电影人深入现实生活,拓展了现实题材的表达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大银幕上得到进一步深化。
视听语言推陈出新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吸引观众的关键,既包括精彩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也离不开震撼的视觉特效和听觉体验。随着电影工业的进步和电影科技的发展,“看大片”早已成为观众走进影院的期待。
  2024年的电影市场,“大片”没有缺席。
  在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存亡之战》中,仅搭建、处理过的拍摄场地就有20多个,在主要人物角色外还动用了2000多名群演,生动呈现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铁原阻击战的悲壮与激烈。陈思诚导演的《解密》则采用IMAX特制拍摄,展现了宏大的视觉奇观和强烈的色彩冲击。两部影片都是我国电影工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解密》的拍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新尝试。我希望为观众呈现一部具有震撼视听效果的‘大制作’,拍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国产‘大片’。”陈思诚说。
  光影艺术与舞台艺术的融合,同样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可能。国庆假期,电影《只此青绿》上映,这部由同名舞蹈诗剧原班编、导、演阵容与电影人合作打造的影片,搭建起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沟通的桥梁,让舞蹈之美真切地展现在了大银幕上。
  2024年的电影市场,既有视听语言的新发展,也有电影业态的新尝试。
  巴黎奥运会期间,全国超800家影院推出了2300余场次观赛活动,吸引5.6万人次走进影院看奥运,总票房超240万元。
  一些专家认为,在影院进行奥运比赛直播是电影市场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打破了影院只进行电影放映的局限,对于推动影院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具有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影院高品质视听环境开展其他增值业务,如演唱会、音乐会、电子竞技、体育赛事等,已经成为当前影院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龚波说。
电影与旅游双向奔赴


  动画电影《白蛇:浮生》为浙江杭州暑期游增添新视角;青春爱情片《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吸引众多新婚夫妇随主创来到云南玉龙雪山脚下;从《爱情神话》到《好东西》,上海的“City Walk”不断升温……
  从影院到景点,从“热映”到“热游”,2024年7月,中宣部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共同组织开展的2024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启动。“电影+旅游”不再是影迷和旅友的零星自发活动,而是成为覆盖全国的电影文化新现象。
  连日来,位于上海外滩18号侧门游人如织,这里的接待前台和红色装饰电梯场景,在热映电影《好东西》中多次出现。此外,上海的15辆公交车及苏州河游船也都“披上”了电影海报“外衣”。
  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到此观展、用餐、购物的游客明显上升,其中不少就是为了电影《好东西》取景地而来打卡的年轻人。
  上海市电影局、上海市文旅局联合推出的“好爱上海——跟着电影去旅游”系列活动,涉及上海徐汇、黄浦、长宁、静安、虹口等区。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说,影游联动真正实现了“文-商-旅-展”相互协同,为年末全国文娱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在惠及观众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湖南、四川等电影热门取景地,也加入年末的“电影+旅游”行列。业内预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批展现我国大好河山的新片公映,电影产业辐射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
  “电影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也可以增加影片宣传渠道。对于电影创作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会起到良好推动作用。”胡建礼说。 (记者王鹏 许晓青 魏婧宇)
            新华社北京电
 
方寸小院里 乡土意蕴长
云南发展“庭院+”经济促乡村振兴走笔
方寸小院里 乡土意蕴长

云南发展“庭院+”经济促乡村振兴走笔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当边陲山乡遇上庭院经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2023年,我国首次将“庭院经济”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曾经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云南有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数量居全国第一,发展庭院经济前景广阔。
  在政府推动和引导下,如今,广袤的云岭大地迎来许多“改造者”,他们瞄准乡村的老房老舍、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创造出各具风格的庭院,在方寸小院之内做文章,把“老地方”玩出“新花样”,不断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
“庭院+非遗”留住乡愁


  历史上,茶马古道沿途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村落,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的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碧溪村,便是其中之一。在距离碧溪古镇不到十分钟车程的小山包上,坐落着曼海村民小组。
  曼海村民小组有62户477人,非遗竹编技艺历史悠久,组内80%的农户掌握竹编技艺。
  熊楷是四川人,曾在云南上大学,是曼海村民小组发展庭院经济项目的“操盘手”。熊楷在带领团队调研后发现,曼海农业基础薄弱,村民田地不多,多靠竹编谋生,比较适合发展庭院经济。他和团队按照“非遗+庭院经济”的思路,采取“边招商、边建设、边运营”的模式,把曾经废弃的烤烟房改成了民宿、研学中心、竹编非遗展示中心、田园会客中心等场所,村民积极扮靓自家院子,打造“一窗一景”,让每家每户都有不同风格的乡村景观。
  今年暑期,曼海村民小组推出研学游,累计接待2400余人,综合收入约36万元。“研学学生做的竹编作品被用到村庄装饰上,美化了乡村。”熊楷说,研学游的兴起也让村民看到了庭院经济的“钱景”,纷纷在自家庭前屋后开启了超市、餐馆、民宿等。
  “现在好了,再也不用到古镇上摆摊了。”村民李成梅曾靠卖炸洋芋微薄度日,骑摩托往返于碧溪古镇和家之间。曼海村民小组改造后,她在村里开了“慢豆花”小店,与女儿白秀美推出“茶水豆花”等特色小吃,她的豆花小院成为游客到曼海的“打卡点”,日最高营业额达1000元。
  在曼海村民小组,李成梅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通过系统有效培训,很多农民成了非遗研学讲师和民宿老板、商店店主等经营主体,村里现有20户村民固定在周末和节假日设摊经营特色小吃和农特产品,农户最高单日营业收入超过3000元,平时周末的稳定收入也达到了户均300元。
  在5年时间里,熊楷累计完成了云南全省20个村寨的设计、建设、运营,“每个村寨都是‘量身定做’,留住乡愁也是我们的目标。”熊楷说,在云南多年的打拼生活,让他早已把云南当自己的第二故乡。“远离城市喧嚣,放下电子设备,在村里,才能真正体验到何为‘松弛感’。”
  为了防止村里的留守儿童沉迷网络,熊楷团队还修建了许多儿童设施,用竹编做成了“森林魔网”,用竹子制作成竹马。孩子们在“森林魔网”上跳跃欢笑,在竹马上嬉戏玩耍、尽情释放。
  视频博主誉瑾在曼海村民小组游玩后,不禁发出感慨:“云南的农村,真的变得不一样了。”
  如今,走在村子里,不难见到年轻人编竹编的身影。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竹编作品做装饰。村口大柏树下,穿着哈尼族服饰的村民唱着歌,悠扬的牛腿琴声响起,时而舒缓、时而激昂。
“庭院+艺术”展现诗意


  云南大理以“风花雪月”著称,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如今,在漾濞江畔的阿尼么村民小组,艺术与庭院经济的邂逅,让这个曾经不为人知的小山村,逐渐成为不少人心灵的栖息之地。
  “在阿尼么,鸡鸣狗吠也是艺术。”李永康经常会推荐艺术家朋友,到阿尼么村里遛上几圈,再到牛棚改造的咖啡馆里喝杯咖啡。
  李永康是土生土长的阿尼么人,他本是一名音乐制作人,在他的歌曲里总会出现“老家”一词。
  “阿尼么”源自彝语音译,意为“鸟都没有的地方”。阿尼么村民小组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向阳村,这里曾是一个畜禽粪便污染、臭气熏天的“石头村”。
  “总想着为这‘鸟都不来’的老家做点什么。”李永康说,5年前,他从昆明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的环境卫生问题。通过清理垃圾、规范牲畜圈养和粪便处理,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后,他依托阿尼么独特的山石资源,建成“阿尼么007艺术农庄”,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全村44户参与创业。
  冬日,行走在阿尼么,石头墙间升起袅袅炊烟,彩绘唱片装点干净朴实的村道,远处山峦飘着白雾,昔日的牛棚、猪圈、驴圈被改造成咖啡馆、茶馆等。“一到节假日,草棚搭成的江湖小吃街挤满了人,村民们得以赶集赶到家门口,就业就在家门口,游客进村车辆都排到了山脚。”李永康说。
  “00后”女孩李蕊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回到阿尼么村,主动担任起了讲解员,同时在合作社打理经营好牛棚咖啡,每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
  “家乡的变化让我感受到青年返乡的力量是何等重要,在这里,我不仅参与家乡的发展,也能在父母渐老的时光里给予他们陪伴。”李蕊说。阿尼么村的发展不仅带动青年返乡发展,也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到此旅居。李永康说:“曾经‘鸟都不来’的地方,现在变成了艺术家的‘第二居所’。”
  李德付是旅居阿尼么的艺术家之一。在他看来,这里的村庄环境与村民“接地气”的生活方式和老家贵阳很相似,为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于是,他在阿尼么租下一个小院当工作室,还给村子里的白墙画上了画。他说:“作为新大理人,也想为这个‘新家’添一份光彩。”
  如今,这个略显安静的小村庄,如同隐于世外的“童话小镇”,以别具一格的村落样貌和文化艺术风景,绘就别样的诗意画卷。
“庭院+旅游”彰显活力


  步入曲靖市富源县回隆社区保家村,“幸福食堂”一旁的银杏满树金黄,“乡村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的标语映入眼帘。村中废弃的烤房被改造成供人喝茶聊天的“谈吧”,烤房炉子燃起炭火,烤出喷香的洋芋和玉米。
  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推动曾经的“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
  受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影响,保家村也是“空心村”之一,村里留守老人较多。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保家村村民通过闲置房屋租赁、土地流转、家门口务工和参与经营等多渠道获得租金、薪金、收益金和分红金“四桶金”。夏日发展旅居产业,冬日发展团建、蔬果采摘、康养等旅游产业,昔日的“空心村”华丽变身为“幸福村”。
  回隆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卫国介绍,今年以来,保家村接待了许多来自北京、河南、宁夏等地来旅居的游客,短则一周,长则一个多月,即使到了冬天,保家村主要以接待团建游客为主,也会有散客前来旅居。
  “气温渐凉的冬日,来上一口牛肉汤,心里暖暖的。”来自宁夏的游客宋女士说,“‘地肥草丰牛儿壮,一口汤锅甲滇东’,抛开优美安逸的环境不说,单是保家村美味的牛汤锅就让人来了不想走。”
  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进行打造两年多以来,保家村通过发展牛汤锅产业、闲置农家改民宿等方式,先后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直接带动90名本地村民创业就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3万余元、村集体收入31.6万元。
  来旅游的人多了,村里活力更足了,民生福祉也在发展中不断改善。
  保家村还利用集体收入开办“幸福食堂”,为村里老人提供午晚两餐,每餐一荤两素一汤,70岁以上老人免费,每天食堂里都有十多位老人前去就餐。
  “希望更多人看到美丽回隆、幸福保家。”这是桂卫国朴素的愿望。58岁的桂卫国已扎根回隆社区20多年,为了带领村民振兴家乡,他还开设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坚持不懈拍摄视频,宣传家乡。如今,他的“乡村老桂”账号拥有近3万“粉丝”,颇受欢迎。
  不仅在曲靖,如今庭院经济已在云南边陲山乡多点“开花”。
  腾冲依托48个A级旅游景区,引导村民发展以餐饮、民宿为主的庭院经济,并通过乡村旅游赋能景区发展,广泛带动群众参与,延长庭院经济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分享发展红利。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一体化发展庭院旅游带,以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契机,聚焦境内特色小镇和旅游景区等优势资源,发展“沉浸式”乡村体验游;河口瑶族自治县立足边境优势,发展跨境旅游,以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为主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让八条半村成为中越边境旅游的“网红村”……
  方寸小院里,乡土意蕴长。眼下的彩云之南,“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本报记者林碧锋 王贤思)
 
江西丰城:乡贤返乡助振兴
江西丰城:乡贤返乡助振兴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近年来,江西省丰城市实施“剑邑骄子”回归工程,以人才回流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今年初,在广东省东莞市打拼20多年的段潭乡朱罗村村民朱良俊,与同乡好友一同回到段潭乡投资4亿元创办企业,带动30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约150万元。
  据介绍,丰城市组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动走访在外乡贤,宣传政策、推介家乡、纳士招贤,成功吸引210余名乡贤返乡投资创业。
  对愿意回乡创业投资的乡贤,丰城市在财政、税收、租金、物流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丰城籍回引人才给予项目补助、生活补助、购房补贴,对丰城籍返乡人员创办小微企业提供各类金融产品支持。同时,对回归人才子女入学、落户、办证、办照等,开辟“绿色通道”办理。目前,已累计协助解决返乡人才实际问题400余项。
  此外,为优化“回归”环境,丰城市不断完善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成立返乡创业保障专班,解决企业注册、融资、建设、招工和公共法律援助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以前企业要分别跑不同的部门了解流程、办手续,现在专班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收集材料,甚至在车间现场审批。”位于丰城市拖船镇的江西华阳羽绒厂负责人杨春平说,“乡镇还指导我们成立了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帮助解决员工诉求。”
  近期,拖船镇返乡企业家创办的14家冻米糖工厂陆续开工,为年关“消费季”做准备。据悉,拖船镇依靠乡贤助力,已形成完整的冻米糖产业链,各品种冻米糖年产量达180万斤、年销售额超1亿元。丰城市通过返乡乡贤带动引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群众获得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熊家林)
 
重庆万盛:叫响地标农产品,擦亮富民金招牌
重庆万盛:叫响地标农产品,擦亮富民金招牌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你们在产品包装上有哪些需求?”“有没有碰到外地猕猴桃冒充‘黑山谷猕猴桃’进行销售的现象?”近日,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黑山镇,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与果农们围坐一起,亲切交流。他们细致入微地讲解地理标志的相关政策、规章和工作规程,果农们得以了解农产品品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黑山谷猕猴桃”品牌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开展“川渝地标”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从明确管理单位、完善管理机制,到推动产品标准制定、深化品牌打造,一系列举措让“黑山谷猕猴桃”的品牌更加闪亮,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知识产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推动万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提炼出以“绿色生态、文化传承、深度体验”为核心的品牌价值。通过召开旅游发展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梳理出万盛旅游的工矿文化、孝善文化、运动康养文化等地域特色,为品牌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我们举办了‘苗族踩山会’‘五和梨花文化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万盛独特的文化魅力,还极大提升了品牌辨识度和吸引力。我们还与知名设计师合作设计专属‘万山叠翠’形象标识和IP形象黑叶猴‘万万’‘溱溱’,将万盛的品牌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广大游客,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蔡玮介绍。
  万盛经开区还以区域公共品牌“黑山谷”为核心,成功注册了一系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制定了地理标志农副产品团体标准,进一步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
  下一步,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推动农产品、手工艺制品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地标农产品为纽带,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为万盛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报记者赵佳乐)
 
浙江余杭:一条鱼游出“共富路”
浙江余杭:一条鱼游出“共富路”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冬至过后,三白潭进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冬捕季。”最近,余杭区渔业产业链党委委员鲁子法特别忙,忙着安排给来自四面八方的青鱼干购买者发货。
  三白潭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内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1800亩,盛产淡水鱼,是上好的天然鱼仓,当地养青鱼晒鱼干的传统沿袭数百年。三白潭青鱼干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余杭)十佳城市礼(名)品、省农博会优质产品优质奖等。
  近年来,以三白潭水域为基点,余杭区成功培育了一条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链子”。2021年4月仁和渔业产业链项目开始实施,如今辖区内渔业养殖面积已达1.2万余亩,全年产量约1.15万吨,2024年渔业总产值预计达3.45亿元。在三产融合协同发展的带动下,渔业综合产值已达4.5亿元左右,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何进一步做优做强仁和渔业全产业链?余杭区深化“禹上七彩虹”链式党建,立足七大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推进“部门牵引”“龙头带动”“属地整合”“村企协同”等党建联建模式,以党建联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自余杭区渔业产业链党委成立以来,已通过党委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技术瓶颈、销售渠道等5个问题。同时,渔业产业链党委还注重发挥恒泽渔业等链上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校地合作,打造渔业产业示范点,与10余所高校联合研发新机器、新技术,创新了内陆生态养殖海水鱼模式,实现了水产品年销售额破亿元。
  科技赋能,让仁和渔业产业链迈向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在恒泽渔业“鱼工厂”内,400平方米仁和渔业数据中心建设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实现对渔业数据的精准监控和科学管理,让渔业生产全过程可追溯。“鱼工厂”还引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效提升育苗功能。
  据介绍,在余杭区仁和街道助推下,恒泽渔业党支部牵头成立三白潭鱼池“共富工坊”,为三白潭村及周边养殖户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共联结带动农户2300余户,带动养殖面积30000余亩,推动余杭区仁和街道全域渔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我们将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延长链条,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农户共同致富。”渔业产业链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余杭区正在对接农家乐、民宿、文化、特产等资源,开发生态游、体验游、研学游等乡村旅游路线,进一步做优做强渔业全产业链。
     (本报记者刘婧宇)
 
巴拿马运河:历史不容抹去
巴拿马运河:历史不容抹去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21日宣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威胁将“收回”巴拿马运河。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巴拿马运河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起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美国为修建巴拿马运河“付出巨大的生命和财富代价”,运河后来被“愚蠢”地交给巴拿马管理,但这不是“让巴拿马去向美国、美国海军和与美国做生意的公司收取高昂的通行费”。特朗普宣称,美国海军和商业被不公平对待,巴拿马收取的费用是“荒谬”的,特别是考虑到“美国对巴拿马的极大慷慨”,这种对美国的“敲诈”应立即停止,否则“我们将要求巴拿马运河完全归还给美国”,“巴拿马官员,请遵照指示!”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22日发表声明强调,巴拿马运河及其毗邻区域永远属于巴拿马,巴拿马的主权和独立不容谈判。他表示,数代巴拿马人为了争取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运河在巴拿马人自主管理下已成为国家不可剥夺的重要财产,不受任何外国势力控制。巴拿马国际关系学者胡里奥·姚对特朗普的言论感到震惊,称其“傲慢、自负且充满威胁”,是美国“大棒政策”的最新例证。他强调,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绝不能再回到美国手中。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让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向巴拿马运河,投向那段让巴拿马人永世难忘的悲惨历史。
为了这条运河,“创造”了一个国家


  2019年,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巴拿马运河》上映,但这部介绍这条运河“前世今生”的影片,对美国煽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后霸占掌控巴拿马运河近百年之久的历史只字不提。
  美国想极力抹去的,对巴拿马人民来说却是永世难忘的。
  巴拿马历史学家玛丽萨·拉索在《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一书中写道:“巴拿马运河象征着美国对拉丁美洲各国的冒犯。为了建设这条运河,为了确保达成一项旨在维护美国利益的运河条约,美国支持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取得独立,肢解了一个姐妹共和国。”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最狭窄处,面积7.55万平方公里。该国中部的巴拿马运河是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运咽喉”。通航110年来,这条“黄金水道”在为世界贸易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承载了巴拿马的屈辱血泪,记录了巴拿马人不畏强权的抗争,见证着这个国家历经苦难后的新生。
  扼南、北美洲咽喉,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巴拿马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西方列强必争之地。
  16世纪初,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殖民者将从南美洲掠夺来的金银通过太平洋运到这里,再由奴隶和骡马经巴拿马地峡运往大西洋沿岸,装船送往欧洲。为了更加高效地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西班牙人曾考虑在此开凿运河,但由于施工能力有限而放弃。
  1821年,巴拿马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但依然没有逃脱列强的觊觎。1823年,美国提出旨在独霸美洲大陆的“门罗主义”,通过武力干涉吞并拉美国家领土,其中包括原属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此后,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由此拉开“淘金热”序幕。由于横穿北美大陆的陆路旅途漫长而危险,大量来自美国东部的淘金者从海上南下,穿过巴拿马地峡,再乘船北上前往加利福尼亚。在此过程中,美国开始对在这一地峡修建运河产生兴趣。
  19世纪末,美西战争的胜利让美国实际上控制了加勒比海,进而从战略层面更加迫切地想要建造和控制这条地峡运河。1903年1月,美国与哥伦比亚签订《海-埃兰条约》,规定哥伦比亚将地峡中一条6英里(约合9.7公里)宽的地带交给美国,用以修建运河,期限为100年。同年8月,哥伦比亚议会以有损国家主权为由拒绝批准该条约。
  恼羞成怒的美国决定加大对巴拿马分离主义者的支持,让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裂出去,成为一个便于美国操控的国家。1903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私下里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如果巴拿马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或者现在就宣布独立,我会非常高兴。”
  1903年11月3日,美军在巴拿马登陆,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宣布独立后仅15天,巴拿马就在美国逼迫下签订不平等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以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万美元的代价,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条约还规定,美国保证并维持巴拿马独立,同时有权干预巴拿马内政。
  西奥多·罗斯福对此非常满意,称这是他“迄今在外交事务中采取的最重要行动”,“是我成就了巴拿马”。
不属于巴拿马人的巴拿马领土


  1904年,巴拿马运河动工开凿。经过10年建设,这条全长81.3公里的运河正式通航,美国成为最大受益者:运河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缩短了至少14800公里,成为美国对外贸易、运输军事人员和物资的重要通道。
  这条运河把巴拿马拦腰截成两半:从运河中线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的地带为美国占领的运河区,总面积达1432平方公里。运河区内由美国政府任命总督,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驻扎美国军队,是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为便于管控,美国在运河动工之初就开始强制运河区内的原住民外迁。据统计,1913年至1916年间,运河区内许多城镇被拆除,约4万原住民被迫离开家园。巴拿马历史学家拉索写道:“对于20世纪初的巴拿马来说,运河区人口外迁是最具创伤性的事件之一。”
  在今天的美国国家档案馆中,保存着一封1914年来自巴拿马的匿名信,这封落款为“众多受害者”的信件记录了运河区原住民遭受的苦难。他们悲愤地控诉美国人对待他们比对待“凶残的罪犯”还要恶劣,强行夺走他们的田地和房屋,让他们失去栖身之所。
  美国称外迁运河区居民是为了彰显“主权”,但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巴拿马人是“劣等人”,需要来自美国的“上等人”管理他们。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莫顿·卡拉汉在1908年出版的《美国扩张政策概论》中就否认当地人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他宣称,对于像巴拿马这样“欠文明国家”的居民来说,接受白人殖民和强国保护是“历史的选择”,而美国和其他“肩负文明发展责任”的国家应当对这些落后国家进行治理。
  距离巴拿马城约30分钟车程的甘博阿镇,正是当年运河区内标准的美式小镇。这里早已荒废,但保留下来的教堂、高尔夫球场以及一栋栋别墅还是展露出曾经的繁华。
  不过,这样的生活只属于美国白人。据记载,当年小镇的居住区按照居民国籍和种族严格划分,来自加勒比国家的非美国籍黑人、美国籍非白人与美国籍白人分别住在不同区域,生活待遇完全不同。巴拿马国际关系学者胡里奥·姚对新华社记者说:“运河区是百分之百的美国殖民地,存在非常严酷的种族和社会分层,存在野蛮的歧视。运河区内,少数白人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是种族主义者,仇视、歧视他人。”
  对于运河区以外的巴拿马人来说,这片充斥着“美式优越感”的地方更是遥不可及。拉索在书中这样讲述:“对于一个生活在巴拿马的孩子来说,运河区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方……除非有运河区居民的邀请,否则那里众多的游泳池、网球场、电影院、餐馆都不对巴拿马人开放。”
  美国人在巴拿马不只是为了享受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将这里变为其控制“拉美后院”的前沿基地。1911年,美国以“保卫运河”为名在运河区修建军事设施。1915年,美国在运河区设立司令部,1941年改为加勒比防务司令部,后扩建为南方司令部,下辖14个军事基地,驻有上万名美军士兵。
  在美国策动和干预下,从1903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巴拿马政局动荡,总统更换频繁。美国还多次利用在运河区的军事力量,对巴拿马及其他拉美国家进行直接武装干涉和侵略,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
  “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不只是为便捷美国东西海岸间的交通,更重要的是为了控制中美洲以及整个拉美地区。”胡里奥·姚说,“这是美国自19世纪以来所痴迷的追求。”
  “美国否决了巴拿马,但全世界否决了美国”


  “不做美国殖民地,运河是我们的,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不属于任何别的国家。这就是英勇的巴拿马人民的心声。”20世纪中后期,巴拿马流行着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那时的巴拿马虽然名义上是主权国家,但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被美国牢牢控制。在美国霸权压迫下,巴拿马人民借这首歌唱出对独立自主的渴望。
  20世纪上半叶,巴拿马曾多次同美国就修改不平等的运河条约进行谈判。1956年,埃及从英国和法国手中夺回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实现了运河国有化,这极大鼓舞了巴拿马人民。此后几年,巴拿马多次爆发反美抗议活动。
  1964年1月9日,专属美国白人侨民的巴尔博亚高中连续两天升旗时只悬挂美国国旗,这违背了运河区内公共场所升旗时须同时升两国国旗的规定。为表达抗议,上百名巴拿马学生护送着巴拿马国旗,在运河区军警注视下进入这所高中,要求在巴拿马的土地上升起巴拿马国旗。
  78岁的费德里科·阿尔瓦拉多是当年“护旗运动”队伍中的一员。“进入校园后,我们发现那里只有一根悬挂美国国旗的旗杆,甚至都没有另一根旗杆能让我们升起巴拿马国旗。运河区的美国人用脏话攻击我们,我们试图唱巴拿马国歌回击。在斗争过程中,美国人猛然撕裂了我们的国旗。”随着冲突升级,运河区附近聚满了愤怒的巴拿马人,美军突然向这些民众开枪,最终导致20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美国的暴行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也让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的决心愈发坚定。巴拿马政府同美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向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提出控告。1972年年底,时任巴拿马外交部长胡安·安东尼奥·塔克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建议联合国安理会在巴拿马举行会议,希望借此让全世界看到巴拿马在运河区作出的不懈斗争。最终,联合国顶住美国的压力,于1973年3月在巴拿马城召开安理会会议。
  这是安理会首次在拉美地区举行会议。时任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在会上致辞说:“很难理解,一个标榜自己不是殖民主义者的国家为什么坚持在我们祖国的心腹之中保持一块殖民地……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决不是一个联合州、殖民地或保护国,我们也决不会为美国国旗再添上一颗星……”会上,十余个拉美国家代表支持巴拿马在运河区问题上的正当要求,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的立场。
  此次会议就巴拿马运河问题的一份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草案主张废除1903年关于地峡运河的条约及其修正条款,支持达成一项公平公正的新条约,尊重巴拿马对其全部领土的有效主权。13个安理会成员国投票赞成,英国弃权,但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决议草案没有通过。
  “美国否决了巴拿马,但全世界否决了美国。”塔克的话掷地有声。如今,曾在托里霍斯执政时期担任巴拿马劳工部长的罗兰多·穆尔加什回忆起那段历史,仍能感受到这句话背后的决心与力量。他对新华社记者说,巴拿马政府在运河问题上的坚定态度令他十分钦佩,“这为巴拿马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支持”。
  胡里奥·姚在1972年至1977年间曾担任托里霍斯和塔克的外交政策顾问。他告诉记者:“这是世界第一次了解巴拿马同美国间的问题。重要的不是美国的否决,而是全世界都了解了巴拿马的事业和奋斗目标。托里霍斯和塔克的声音传递给了全世界。”
  在巴拿马人民不屈的抗争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于1974年与巴拿马达成关于运河问题的8项原则,宣布围绕新条约展开谈判。美国承诺,一旦新条约签署,1903年的运河条约即予废除。但在此后数年间,美国不断向巴拿马施压,要求巴拿马方给予美方对运河和运河区的永久保护权和防务权,均遭到拒绝。
  最终,经过多轮谈判,托里霍斯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于1977年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新条约于1979年正式生效,规定自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美军届时将全部撤出。
“美国不愿看到独立、自主的巴拿马人民”


  虽然签署了新条约,美国却不愿就此放弃对运河的掌控。1978年,美国国会参议院在批准该条约时加入一项补充条款,规定美国在2000年后有权在巴拿马运河区驻扎军队,并可以为“保卫运河中立”而使用军事力量。这遭到巴拿马人民强烈反对。
  20世纪80年代初,巴拿马国防军司令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诺列加成为这个国家的掌权者。他在运河问题上态度强硬,要求美方执行新条约的各项规定,恢复巴拿马在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因此惹恼了美国。在多次尝试煽动巴反对派推翻诺列加政府未果后,美国干脆直接动手,于1989年12月20日派兵入侵巴拿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场赤裸裸的侵略行动代号为“正义事业”。
  那一天,成为特里妮达·阿约拉一生都无法摆脱的梦魇。就是那场灾难,让她和身为军用直升机飞行员的丈夫阴阳两隔。
  “那天晚上,我看到远处一片火光,立刻给正在机场工作的丈夫打电话。他让我和女儿待在家里,不要出门。第二天一早,他的电话就再也无法接通了。”68岁的阿约拉陷入痛苦的回忆,“到了机场,我大喊:‘我的丈夫在哪里?’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闻声而来,同伴拉着我赶紧回家。后来才知道,很多巴拿马人被打死了……”
  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持续了十余天,数万名美军士兵入侵巴拿马,诺列加政府被推翻,诺列加本人也被抓捕。
  诺列加说,那场入侵“全是因为美国拒绝接受即将丧失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事实”,“美国不愿意看到独立、自主的巴拿马人民”。
  曾在美联社等多家新闻机构任职的彼得·艾斯纳将美军入侵巴拿马称为“强权国家滥用权力的无耻行径”。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珀金斯在《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一书中也指出,巴拿马并未犯下任何罪行,只是坚持巴美双方应遵守新运河条约,结果却遭到惨无人道的武力攻击。
  作为那场战争的受害者,阿约拉提起35年前的那个至暗时刻,再次失声痛哭。“美国入侵对普通巴拿马家庭来说是非常惨痛的经历。那时,我们的女儿刚满3岁。这种痛苦伴随我的一生。”
  在巴拿马城的一个公园中,静静矗立着托里霍斯将军的半身像。不远处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屋,门牌上写着:为了真相、记忆和正义。这里是巴拿马政府2016年成立的“1989年12月20日委员会”所在地,该委员会负责调查美国入侵巴拿马的真相和处理死难者相关事务。
  “这个日期属于全巴拿马人民。”委员会主席罗兰多·穆尔加什说,“这次入侵破坏了我们的民族尊严。美国人打着民主的幌子入侵了我们的国家。”
  委员会2024年9月更新了一份有441名死难者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上,年龄最小的仅1个月大,最年长的84岁。2022年,巴拿马政府宣布,将每年12月20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全国降半旗,所有酒吧、超市、歌厅等严禁销售酒水。与此同时,美国侵略巴拿马的历史也被写入巴拿马学校教科书。
  58岁的塞瓦斯蒂安·贝尔加拉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父亲。他十分赞同把美国入侵的历史写入课本:“当人们开始遗忘时,灾难就会再次发生。让学生们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印记,让他们认识到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
做运河和国家的真正主人


  在巴拿马运河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在观景台上。随着闸内水位渐渐降至海平面高度,一艘巨型集装箱货轮在两侧轨道牵引机拉动下缓缓通过船闸,驶向浩瀚的太平洋。
  时间回溯到1999年12月14日,美国向巴拿马移交运河的仪式在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举行。“运河是你们的了。”作为美国政府代表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对时任巴拿马总统米蕾娅·莫斯科索说。
  12月31日,一面巴拿马国旗在运河管理局楼前冉冉升起,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对运河的主权。莫斯科索在升旗仪式上表示,巴拿马几代人为之不懈斗争的目标终于实现了。“巴拿马运河已是我们自己的了。”
  豪尔赫·基哈诺1975年起就在巴拿马运河工作,在2012年至2019年间曾担任运河管理局局长。当年美方移交运河主权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前一天下午美国国旗降下,次日巴拿马国旗升起,此后美国国旗再也没有升起过。”
  自此,这条两洋通道真正成为了“巴拿马人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政府在运河区内设立了警察局和法院,实施巴拿马法律,逐步收回此前由美国掌握的向过往船只提供商业服务的权益,并为运河区的铁路和港口提供后勤保障。
  目前,全世界约5%的贸易货运要经过这条运河。依靠运河优势,巴拿马成为区域贸易、航运和金融中心:在运河大西洋侧附近建造的科隆自贸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贸区;巴拿马托库门国际机场是连接南美洲、中美洲和北美洲的重要航空中转站;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主要金融机构都在巴拿马设立了分行,位于巴拿马城的国际银行中心是拉美主要的金融中心。
  今年是“护旗运动”60周年。在巴尔博亚高中旧址,纪念这段抗争的“永恒之火”熊熊燃烧。巴拿马运河博物馆中,不少访客在那面曾被美国人撕裂的巴拿马国旗前驻足,国旗背后的墙上写着:“升起国旗的人,收获主权。”
  “60年过去了,每年的1月9日,我们还会在年轻人陪伴下重走那条路。那是纪念我们国家主权的日子,我们要记住它,记住那天发生的事。”阿尔瓦拉多说。
  2000年,“护旗运动”参与者及其家属组建“运河卫士协会”,向更多年轻人讲述这段历史。协会负责人、52岁的华金·巴斯克斯说:“当年,很多人为争取国家主权而献出生命,希望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在胡里奥·姚看来,沉痛的历史教会了巴拿马人独立自主发展,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从非洲、中东再到拉美,我们经历过相似的悲惨历史,有着相似的发展条件,怀抱着摆脱不发达困境的共同希望。尽管遭受过殖民、干涉和操纵,我们依然实现了觉醒。对巴拿马来说,同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发展,是我们未来正确的道路。”
  【专访】巴拿马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罗伯托·蒙塔涅斯


  巴拿马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引来了虎视眈眈的美国。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的真正目的就是接管这里的一切。随后,运河条约让运河区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条约中有一项条款非常损害我们的尊严,它允许美国干涉我们的内政。美国成为我们内政的裁决者,它决定谁来掌权。这禁锢了巴拿马人民的思想,使巴拿马经济发展停滞。
  美国不仅利用巴拿马运河创造利润,还让运河及运河区成为对美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区,在这里设立了辐射整个拉美的南方司令部。美国认为,巴拿马是它的势力范围和领地。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奉行干涉主义,不断扩大控制范围。美国不仅鲸吞墨西哥大片土地,还让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沦为“香蕉共和国”,通过跨国公司控制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曾激烈抗争,但遭到美国公司打压,甚至杀戮。
  在托里霍斯领导下,巴拿马更加坚定地追求恢复运河和国家主权的目标,取得阶段性成功。1977年,巴拿马和美国签署新条约。1999年,美国将运河正式归还给巴拿马政府。
  进入21世纪,巴拿马一方面“向内看”,做运河真正的主人,进一步发挥运河、商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希望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金砖机制等更多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来,同全球南方国家加强交流,在团结和共享中共同实现发展振兴。(记者赵凯 席玥 陈昊佺)新华社巴拿马城12月23日电
 
“四个没有变”彰显中国对美外交格局担当
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系列评论之三
“四个没有变”彰显中国对美外交格局担当

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系列评论之三

( 2024-1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对美立场的“四个没有变”,即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四个没有变”的宣示,体现了中方对美一以贯之的政策立场,展现了中方愿继续同美方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的良好意愿,为延续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企稳势头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是所谓大国博弈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人类整体福祉的长远之策。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始终站在全世界和全人类高度,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把握和维护中美关系,目的就是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力量。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的背景下,各国对中美关系稳定抱有强烈期望。中美应超越分歧,推进对话合作,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更能够为全球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中美两国犹如两艘巨轮航行海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相互尊重是前提,和平共处是底线,合作共赢是目标。这既是对中美关系一路走来的深刻经验总结,也是两国新时期的正确相处之道。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会接受在不平等前提下同美国打交道,更不会接受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以势压人。
  中方有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意愿,但绝不会以放弃自身核心利益为代价,美方必须明白中方的决心。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恪守。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不可剥夺、不容无视。各国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面对挑战,“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美方若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此为借口对中国恶意设限打压,只会适得其反。中国人不怕压、不信邪,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会退让,这种立场不仅基于国家利益,更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坚韧意志。中方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也不会变。
  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可靠保障,是推动两国合作的持久动力。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历史表明,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始终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民间友好这个纽带,越需要促进民心相通。两国民间交往越频繁、地方合作越密切,中美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越坚实、空间就越广阔。美方应该认识到,两国民间正常交往不应受到政治因素干扰,中美关系走向光明的未来必然依靠人民。
  世界在变,中美两国也在变,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没有变,中美相互依存的现实没有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热情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期待也没有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对美政策保持着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希望美方展现理性和远见,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记者许苏培)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