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经济

04版:文化

05版:各地

06版:调查观察

07版:特稿

08版:国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 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治国理政战略全局,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一系列重要论断、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加快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边疆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边疆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要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把边疆治理有机融入各方面事业发展。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勇于担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边疆地区各级党组织要一以贯之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并落实到各项规划、法规、政策、项目的具体谋划和实施中。
  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要把边疆地区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边疆地区依托自身条件禀赋,在融入新发展格局、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动力、添活力,发挥边疆地区沿海、沿边等优势,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规模化返贫致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边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边疆地区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边疆治理的底线要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边疆地区社会治理效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赋能,提高卫国戍边整体能力。
  习近平强调,推进边疆治理,需要强化理论支撑。要加强边疆史和边疆治理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深化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运用好边疆研究成果,讲好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故事。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过硬的边疆治理研究队伍。
 
习近平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习近平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12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习近平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合影留念,感谢他们长期支持中国现代化事业。
  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应该相互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相互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中方愿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合作,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代表外方发言。他们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感谢中国长期以来支持国际经济组织工作。表示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在减贫领域创造了人类奇迹,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充分证明中国政府秉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对世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全球南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并相信中国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引擎作用。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愿同中方密切协作,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为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共创人类命运与共的未来。
  习近平认真听取外方代表发言,并就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全球经济治理等对方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习近平指出,如何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和可持续增长之路,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各国经济各有各的难处,应该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把握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碳技术等重要机遇,创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支持知识、技术、人才跨国流动。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既损人也不利己。中方始终认为,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世界好,中国会更好。各国应该把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视为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好事,而不应该视为风险。
  习近平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情况特别是中国近期出台的系列重要举措,指出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方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中国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习近平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强调中国是实干家、行动派,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桥梁。欢迎各国际经济组织继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
  关于全球经济治理,习近平强调,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离不开有效、有为的全球经济治理。国际经济组织应该与时俱进,回应时代呼声和世界人民期待,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增加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各方在这方面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关键是要把愿景变为现实。全球经济治理无论如何改革,都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习近平还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一贯原则立场,强调中方愿同美国政府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中国将始终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决维护好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
  王毅参加会见。
 
世界经济里的“中国风景”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八
世界经济里的“中国风景”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八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4.8%;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继续增长;10月,消费增速明显回升,货物贸易较快增长,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有亮点暖意,有韧劲闯劲,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版图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中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将为世界作出哪些贡献?一个把握大势、立足优势、不惧风雨、坚定向前的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一)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压力加大后,10月以来各项经济数据回升明显。
  多家外资机构给予积极评价,并分析原因主要是: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相关部门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及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加力,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中国出现诸多指标显著改善的积极迹象。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印证了这点: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景气区间上行,扩张步伐有所加快;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6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回升幅度达到或超过3个百分点……
  数据的回升并不容易,释放了经济向好的暖意,为中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入更多信心,也有力回击了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南华早报》刊文指出,中国推出一系列经济措施后,主要在华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消费支出回升、资本获取更加便利以及更深层次变革带来的机会。
  中国经济向好的增长态势不仅体现在一个个数字中,更体现在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市场中的热闹喧嚣,建筑工地上的热火朝天,港口里的繁忙景象。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3700多米的岸线上,万吨巨轮靠满泊位,桥吊忙碌装卸各色集装箱。前三季度,这一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
  放眼全国,从一个个细节中可以感受经济的活力与温度:在吉林、新疆等地,高涨的冰雪消费吸引世界目光;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外采购商络绎不绝;在陕西榆林,府谷府州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在重庆,满载汽车零部件和日用品等货物的第10万列中欧班列上个月发车,于12月3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风景”里,有消费回暖,有产业向新,有绿色低碳,有开放合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读懂大国经济,既要看形,更要看势,用不同镜头、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更加立体、全面、客观的认识——
  拉长时间轴看,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超126万亿元,约为2014年的2倍,2004年的近8倍。
  用“显微镜”看,聚焦增量,对于中国这样规模的经济体来说,5%左右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年增长一个中等经济体。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
  用“广角镜”看,放眼全球,在世界经济增速连续放缓的背景下,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8%,欧元区和欧盟均同比增长0.9%,中国经济增速为4.6%,同主要经济体相比仍位居前列。
  用“望远镜”看,着眼潜力,10月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前三季度,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一系列向好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无论从总量、增量还是质量看,中国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中令人瞩目的存在。
  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将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有外媒评价称,随着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消费信心和企业投资意愿将逐步提升,且更多国家也将感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外溢效应。
  前路并非坦途。但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全球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都在一次次风雨洗礼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让“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
  踏遍青山,历经崎岖,才能领略“中国风景”之珍贵。
(二)


  “中国风景”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中国经济的硬实力和韧实力——这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底气,也是为全球经济持续注入确定性的基础。
  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成为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的根本保障。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
  外媒称,这是近年来中国力度最大的经济调控措施,不仅应对眼前挑战,更是通过结构性调整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评价:“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
  中国突出的供给优势,成为打造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替代位置的坚实支撑。
  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上,美国苹果公司展览牌引人注目:苹果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首次现身链博会的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没有中国的这些合作伙伴,我们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各行业上下游十大关键节点中,中国主导的关键节点数量约占一半。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角色为何如此重要?
  这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这里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称,中国对全球价值链的价值不可估量。
  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厚重基石。
  1天,24小时,平均超过2.7万家企业诞生,超过8万辆汽车下线,超过350亿元商品在网上售出,超过3亿个包裹快递寄送……中国市场的魅力有目共睹。
  第七届进博会上,超180家企业和机构成为“全勤生”,更高的成交额、更多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折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
  从2012年的年产1.3万辆,到2018年年产达百万辆级,再到2024年11月14日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的这条“加速度”弧线,正是中国大市场“量”和“质”的优势相辅相成的生动写照。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到如此大的规模,内需将是中国更可靠的增长来源。
  中国创新驱动的活力与势头,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开创合作新机遇增添更多可能。
  不久前,礼来、辉瑞、拜耳等8家知名国际医药企业在北京新设研发或创新机构,其中,大多为跨国药企业务版图中的“北京首个”“中国首个”。
  《经济学人》网站刊文称,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创新的摇篮。
  这是中国特有的人才红利: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10年上升了18位,是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从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来看,几乎没有其他地区能够代替中国市场。”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认为,对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消费市场,也是创新基地。
  尽管一些外媒不时炒作所谓“在华外资撤离”“中国产业链外迁”等言论,但不少企业兜兜转转,最终还是选择中国。
  中国何以能产生“搬不走的产业”?
  企业投资乃长远决策,搬走一家企业简单,搬走一条产业链、乃至一个生态系统却非易事,很多东西无法复制。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的底气。
  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五成受访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近两成受访外资企业计划在华增资,环比上升2.07个百分点。
  躬身入局者最能“耳聪目明”洞察市场,跨国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充满信心的表态,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


  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外媒称,当其他国家提高贸易壁垒时,致力于开放的中国正在免除对数十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关税,显示了其致力于国际合作的决心。
  世界眼中的中国故事里,“发展”是永恒主题,“机遇”是关键词汇,“共赢”是不变态度。
  今日之中国,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正在以自身发展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放眼海外,中国的5G技术为多国通信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设厂,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和税收;中国建立起高效的太阳能装备、电动汽车等生产制造体系,有效降低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本……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以前德国工程师教中国人如何造车,如今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中国车企给德国车企带来很多启发。”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认为,到2040年,通过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彼此融合,将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5%到26%。
  今日之中国,正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敞开怀抱与全球共享中国机遇。
  “中国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将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近期的一系列国际外交场合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宣示中国开放立场。
  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在9地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加速迈向制度型开放的步履铿锵。
  几个月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出系统布局。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今日之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不断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提供更好国际合作平台。
  在大洋彼岸的秘鲁,中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钱凯港正式投入运营,自此,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拉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贸易和发展,而中国愿同我们合作。”秘鲁前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表示。
  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国深知,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美国《巴伦周刊》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衰落不可避免”一直是西方盛行的中国叙事,但那些不看好中国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站错了队。
  去中国!而非“去中国化”——读懂中国经济“风景”,聪明的投资者会作出明智选择。
  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在世界经济的坐标系里,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愿与世界分享机遇的中国,一定能开辟更加美好的前景。
(记者于佳欣 任军 唐诗凝)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时近2024年岁尾,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到新的关键一程——
  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到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再到四季度回升势头增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显现。
  前进之路绝非坦途。环顾外部,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个别国家对我国遏制打压持续加码。着眼内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
  当前,中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关键时期需要关键抉择。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勇毅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斗,驾驭中国经济巨轮无惧风雨、破浪前行。
  (一)“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0月29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这里开班。
  “切实抓好后两个月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着重强调。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事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明年“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事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全局。
  向着目标,全力以赴。
  我国发展面临的复杂性、挑战性、严峻性多年未有。
  越是风高浪急,越彰显领航掌舵者的坚定果敢。
  深入分析,准确研判,科学决策……面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部署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线调研、感知冷暖。从国内考察到国外访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着世界经济发展走势,深切体察着中国经济肌体的脉动,更加准确地定位中国经济所处的时代坐标,更加精准地调校中国经济航船的前进路线。
  9月26日,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二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股市楼市承压,部分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预期走弱,海内外忧虑情绪有所蔓延。
  这是在关键节点、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引彰显主心骨、定盘星作用。
  “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会议释放出稳住经济发展大局、延续长期向好大势的强烈信号。
  这次会议前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集中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
  降准、降息,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加快违规收费退费进度……一套政策组合拳兼具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兼顾短期效果与长远布局。
  外媒评价,这是近年来中国力度最大的经济调控措施,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任务。
  1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决议,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同时,从2024年开始,我国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不必提前偿还。
  这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让各地可以腾出更多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稳增长、促发展,各方面积极行动,谋新策、出实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着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布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采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等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围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助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这个冬季里,重大工程施工现场的热火朝天,城乡市场里的浓浓烟火气,各类口岸商品进出的繁忙景象,无不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充沛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做好经济工作,贵在真抓实干。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今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考察时强调。
  赴各地考察部署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篇章,强调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明确相关省份要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级党委和政府在安排部署工作时要实事求是,省以下各级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调动起各方面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决心信心。
  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国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行动。
  “50.3%”。日前,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这一先行指标连续三个月上行,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扩张。
  陆续发布的经济数据印证了中国经济回升势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比上个月明显加快,全国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幅均在1.5倍左右……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各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信心。
  凝聚更大信心,汇聚更大动力。
  12月9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回顾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会议认为。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000万辆!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创下新的纪录。
  仅用6年时间,这一数字就由百万辆增至千万辆,成为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信息化全面引领创新、以信息化为基础重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谁能更好认识和把握这一大势,更好适应和引领生产力发展方向,谁就能全方位提升综合国力。
  “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这一高频词,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是未来所在、大势所趋,也是当下所需、发展所急。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时不我待。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创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在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指示。
  一个个重要时刻,见证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铿锵步伐: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一位至第11位,10年间上升了18位,是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把握稳与进、立与破的辩证统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坚持问题导向,让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放眼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头正劲:我国已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超400家已培育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7.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
  在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当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意义更加凸显。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坚持久久为功的政绩观,秉持一盘棋谋划的全局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强调“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
  一系列促进节能降碳的部署陆续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文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文推动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的“含绿量”继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近年来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展厅里,集中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代表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说:“党中央非常重视和爱惜科技人才。‘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澎湃涌动。
(三)“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过去大量居民楼年久失修,环境脏乱。依托城市更新,如今这里成为幸福宜居之地。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来到这里,语重心长地说,“党中央很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旧小区改造好。”
  点滴民生见真情。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当前,一些地方财政比较困难,企业裁员欠薪现象增多,就业压力上升,增进民生福祉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
  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民生工作越是要抓紧抓好。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千家万户关注的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从中央层面出台促就业“二十四条”,到十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一系列有力举措接连推出。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04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大盘保持平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顺应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变化,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破解年轻人“带娃难”,有效减轻人民群众养育负担,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一系列政策举措,彰显经济社会发展的温暖底色。
  激发更多内生动力,拓展更大发展空间,是中国经济当前必须作答的重要课题。
  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满目青绿,成批的蔬菜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现在有了合作社,服务全产业链,种菜不愁销路。”当地蔬菜种植户熊成龙说。
  11月5日,在湖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家湾镇,走进田间察看蔬菜长势,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里,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发展、激发经济活力的强大动力源。
  我国广袤乡野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还有较大增量空间,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能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天地。
  “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邃。
  深入实践,持续破题。
  进一步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促进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推动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挑战,面对风险积聚,防范化解任务更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紧迫性更强。
  近期,融创上海董家渡项目二期4栋高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进行外立面施工。这个曾陷入困境的项目,在政府支持下顺利重整盘活,近900套住房得以复工建造。
  截至11月13日,全国保交房已交付285万套,保交房攻坚战持续推进,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为稳市场、去库存、防风险提供更有力支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护佑民生的基础。
  今年,多地经历夏季“龙舟水”“暴力梅”,黄淮海出现干旱、旱涝急转,东北遭遇极端暴雨,秋季超强台风频繁来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共同打赢防灾抗灾攻坚战。
  粮安天下,丰收来之不易。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迈上新台阶。
  推出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债措施,腾出更多资源巩固基层“三保”;筑牢金融“防火墙”,守好百姓“钱袋子”;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端牢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织密筑牢安全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


  7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改革开放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这一坚定的抉择,来自科学的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障碍,需要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决定》13个部分的分论中,涉及经济领域的就有6个部分,足见其分量之重。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会议提出明确要求。
  围绕《决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提出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中央层面事关经济发展的改革文件陆续出台,各方面加快推出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
  随着改革政策落地,经营主体的预期在改善,全社会的信心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在集聚。
  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彼此激荡。
  “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习近平总书记一语破的。
  “报告主席,报告总统,钱凯港建设已经完工,具备开港条件,请指示。”
  “开港!”
  当地时间11月14日,秘鲁总统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秘鲁钱凯港开港仪式,并下达指令。
  北京时间11月15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满载电子信息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机械工业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第10万列中欧班列,驶向德国杜伊斯堡。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少数国家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持续抬头。
  越是遭遇逆流,越要积极拥抱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抉择路口,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刚刚过去的11月,第七届进博会、第二届链博会相继举行,四海展商云集。两大展会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
  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
  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自去年底以来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China Travel”爆火出圈。
  “下一步,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郑重承诺。
  携手合作、共创未来。这是中国的承诺,更是中国的行动。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四次出访国外,在国内外频繁同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国际友人会谈会见。
  元首外交,引领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为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持续的“中国热潮”。
  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
  登高望远,大道无垠。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无畏的胆识和魄力,一次次作出关键抉择,沉着应对挑战,指明前进方向,激发起强大信心和力量。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国经济航船必将在新的征途上一往无前。
(记者邹伟 赵超 于佳欣 刘红霞 谢希瑶)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
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在京召开
“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

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在京召开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12月10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挺膺担当,当好第一方阵青年排头兵。
  会议指出,年轻干部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必须更好发挥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这三门课,争当青年学习典型、改革攻关能手、奉献基层先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当先、建功立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修好三门课,紧扣改革主题,对未来三年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宣言书、动员令,是修好三门课、改革当先锋的任务书、施工图,是深化年轻干部教育引领工作的责任书、军令状。
  会议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工会、妇女组织等群团组织作用,共同推动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启动会上,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个人和集体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党组织书记、团组织书记和专家学者代表进行了座谈访谈。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机关团组织书记和青年代表,共约300人参加会议。
 
教育部等七部门部署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
教育部等七部门部署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杨湛菲)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文件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医疗健康方面,各地教育部门应每年组织教师免费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服务,建立教师健康档案,鼓励各地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文化提升方面,鼓励支持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游览参观点对教师提供减免门票等优惠措施。生活服务方面,鼓励相关企业为教师提供专属优惠活动,鼓励相关国有商业银行为教师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教师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给予减免优惠。住房保障方面,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促进解决教师住房困难。此外,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尊师惠师服务。
  今年以来,教育部持续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工作力度,下一步,将持续抓好尊师惠师政策落实情况,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大数据“杀熟”:别让算法偏向寒了心
大数据“杀熟”:别让算法偏向寒了心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正在开展,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消费者在不经意间被算法“算计”,专项行动传递出坚定整治这一乱象的信号。
  算法悄然影响日常消费模式。算法既高效和精准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又可能以大数据“杀熟”等形式侵蚀消费者权益。如今,算法可能比消费者更了解本人的消费习惯。
  不同人订同一航班同一舱位机票价格不同,某APP多次使用后无法再领取大额度优惠券,会员订酒店反而价格更贵……随着算法深度嵌入日常消费,大数据“杀熟”手段花样翻新,愈发隐蔽复杂。“杀熟宰客”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算法必须守法。定价要诚信为本,平台不能根据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用户画像”,就对消费者“量身定制”价格。对于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又破坏市场正常公平竞争秩序的所谓“算法”,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算法不是谋利的背锅侠。大数据“杀熟”,表面上是技术问题、程序问题,实则是社会问题、诚信问题。算法背后是企业的价值选择,或许“随机优惠”的小聪明、小算计能够为商业扩张带来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持续蚕食消费者的信任,损害企业形象,会给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祸患。
  算法要向善。算法的使用要在技术进步与伦理规范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持续探索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妥善把用户隐私保护和体验提升落到实处,与消费者重建信任,用好算法的平台方得长远。
  新技术应用带来新产品、新业态,也会带来新冲击。“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持续让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新技术的便利。
   (记者周以航)新华社成都12月10日电
 
隐私数据保护:别总靠事后“打补丁”
隐私数据保护:别总靠事后“打补丁”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智能汽车数据隐私泄露问题近日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一位智能汽车车主发现,他的汽车AI能轻松掌握自己近一个月的全部出行信息。联系到近期几起数据泄露事件,公众对于智能汽车用户数据信息“裸奔”的担忧再起。
  为强化智能汽车数据隐私保护,近年来,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无论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列出相关规定,还是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都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过,随着当前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一些车企用户的敏感信息被频频暴露于公众视野,车内隐私视频被随意泄露等事件,更是时有发生。
  智能科技跑得快,监管脚步不能慢。智能汽车数据隐私泄露,别总是出了事再立规,让广大车主信息一次次在监管盲区下被“裸奔”。
  隐私数据保护,不能总靠事后“打补丁”。相关部门要正视消费者对数据隐私保护的迫切需求,加强前瞻性、预判性监管,加快推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列出“禁区”详情,进一步明确违法处罚措施。
  车企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应用的规模越大、范围越广,就越要有严格的边界约束和对等的风险防范机制。要提前明确信息监管红线,对智能驾驶数据的使用做到有规可循,并根据技术发展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对技术服务商行为的规范引导。
  同时,对一些车企恶意搜集信息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实施重拳打击。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隐私数据保护应被视为“头等大事”。汽车智能化是发展趋势,但不应以泄露车主隐私为代价。只有系好数据隐私的“安全带”,更加重视保护公众合法权益,智能汽车行业才能行稳致远,科技才能更好造福人类。
  (记者梁建强)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医药集采新规来了!优化考核方式不搞“一刀切”
医药集采新规来了!优化考核方式不搞“一刀切”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徐鹏航)两部门10日发布《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确保中选药品和耗材进院,同时明确优化考核方式,不搞“一刀切”。
  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完成约定采购量后,仍应按要求优先采购使用中选药品和耗材。未完成约定采购量或非中选药品和耗材采购比例超过规定要求的,相关品种视为考核不合格;同时,针对临床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季节性用药等特殊品种优化考核,不搞“一刀切”。
  比如,因纳入国家和本省份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指南药物推荐级别变化等,导致临床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医疗机构未完成中选药品约定采购量的,可不考核相关中选药品约定采购量完成情况。
  对于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季节性用药等特殊品种,在考核合理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的同时,要把保障供应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医疗机构采购备供企业的药品,以及价格低于中选药品且达到同等质量疗效的非中选药品或可替代药品,不纳入执行情况考核范围。
  医疗机构反映中选药品出现供应问题的,经地方医保部门核实后,该医疗机构采购备供企业药品可直接视作采购中选药品,并享受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采购非中选药品的,相应的用量不计入集采执行情况考核范围。
  让老百姓能买得到、用得上集采药品和耗材,是集采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通知要求,地方在各批次集采执行第3个月起开展排查梳理,督促医疗机构尽快完成进院工作。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加集采,方便群众就近购买中选药品。
  据悉,新一批的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均将于近期开标。
 
新发放贷款超万亿元!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快落地见效
新发放贷款超万亿元!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快落地见效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李延霞)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记者10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地方、各银行快速响应,及时启动机制各项工作,摸排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积极提供贷款支持,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11月底,各地依托工作机制累计走访1207.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其中194.2万户纳入“申报清单”,130.3万户纳入“推荐清单”。银行对“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2万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32万亿元。但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度等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需要金融支持精准发力、更加给力。
  今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探索新路径。
  目前,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快落地,成效显现。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组建工作专班,承担工作机制日常工作。各地已制定当地实施方案,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基层企业做好政策指导和融资辅导,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对照相关标准筛选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
  在银行层面,据了解,目前各大中型商业银行均成立由董事长或行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省、市、区县分支机构比照建立工作专班,深入园区、社区、乡村等,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真实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
  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已走访小微企业32万户,累计授信近3300亿元、25万户,发放贷款近2400亿元、20万户。农业银行已走访小微企业71万户,累计为43万户小微企业授信5222亿元,为42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684亿元。建设银行为近30万户“推荐清单”企业提供授信服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约2500亿元。
  “快速”“直达”是此次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突出特点。根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对纳入“推荐清单”的小微企业,原则上1个月内银行应作出是否授信决定并及时反馈。
  据了解,多家银行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对“推荐清单”小微企业加快授信审批流程。农业银行对“推荐清单”内的小微企业,优先使用线上信贷产品对接,对线下信贷业务,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提升办贷效率。光大银行开发并优化专项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支持名单分发、审批时效监测、结果反馈等功能。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以项目批量会商、审批人现场尽调等形式进一步前置风控环节,提升审批效率,加速贷款资金投放。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工作机制搭建的平台,省掉中间环节,一方面可以节省小微企业贷款时的中介费、担保费等各项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获悉,银行对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新发放贷款平均贷款利率为3.92%,低于当前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把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平衡。根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进入两张清单的小微企业应符合五项标准:合规持续经营、有固定经营场所、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
  当前经济形势下,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稳预期、稳信心、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多家银行表示,将继续加强各级专班走访企业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加强适配性产品的创新开发,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小微企业提供“不止于信贷”的综合服务,加强结算、产业撮合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小微企业全面发展。
  据了解,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各地、各银行机构的指导,进一步摸排各行业、各领域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按照标准做好小微企业筛选、推荐工作,搭建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的“桥梁”。
  “对于‘推荐清单’小微企业,强化信贷资源保障,实现快对接、快审批、快放款,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对于贷款到期的客户,积极满足无还本续贷需求。以金融资源的精准投入,助力解决经营实际困难,有效激发小微企业发展动能,增强发展信心。”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改“适度宽松”传递积极信号
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改“适度宽松”传递积极信号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不仅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宜松则松,宜紧则紧”的适时调整,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变化的是货币政策松紧,直接关系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领域,促消费、扩投资,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尽管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健”,但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在执行上灵活适度,市场普遍感觉我国货币政策已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二者相配合将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预期变化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及时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引导预期。从外部看,明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看,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当下这一节点,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回应市场关切,释放明确信号,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记者吴雨)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我国全球海拔最高风电场发电超2200万千瓦时
我国全球海拔最高风电场发电超2200万千瓦时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最高机舱海拔5305米!我国和全球已建成投产风电项目的最高纪录再度刷新。
  全球海拔最高风电场什么样?
  在藏东人迹罕至的高原山区,20架银白色的风车迎风旋转,一组95米长的叶片每转动一圈,就能发出9.5度电!
  这座风电场位于西藏八宿县平均海拔5050米处,由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昌都市康电清洁能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自10月31日投产以来,截至12月10日8时,它已累计发电超2242万千瓦时。
  “过去县城经常停电,近年来供电越来越稳定。”风电场运维技术员洛松泽仁就是八宿县人,他记忆中家家户户要准备油灯的场景,如今已不复存在。
  这座年发电量达2.23亿千瓦时的风电场,可满足约23万人全年生活用电。项目负责人徐其多介绍,产生的电能并入昌都片区电网,大部分本地消纳,保供当地电力需求。
  “这20架风车,每年可节约标煤约7.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28万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石磊说。
  在超高海拔建风电项目,有什么优势?
  海拔3500米至5500米的地带被称为超高海拔地区,这里是风能资源的“富矿”。
  据估算,西藏风能资源在7米/秒以上的区域约占全区面积30%,主要分布在海拔4800米以上高山地区,技术可开发量约1.8亿千瓦。八宿风电场周边的邦达草原,曾被测得38米/秒的瞬时风速,等效于13级大风。
  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99%,居全国第一;但其中水电、光电分别约占五成和四成,风电目前尚不足一成。
  然而在这里“向风要电”,对技术和设备提出更高要求:空气密度过低会引起机组失速,低气压会降低电气绝缘性能,高紫外线会加速部件老化,高湍流、风速风向变化大不易评估……
  让风电稳稳挺进超高海拔地区,靠什么?
  答案是技术创新。
  八宿风电场这批“高原风车”单机容量为5兆瓦,是业内在超高海拔地区使用的最大值。“一个多月来的平稳运行,让它在超高海拔地区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徐其多说。
  这20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正是“高原定制”,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特点设计研发,能在强紫外线、高雷暴频次、频繁降雪的极端环境中保障电气安全。
  而日常运维这些巨大风车,仅需8至10人。
  在距离风电场1小时车程的中控室,电场运维实现高度智能化。通过屏幕,洛松泽仁可实时监测所有风机的瞬时风速、瞬时发电功率和累计发电量;点击单台风机详情,叶轮转速、发电机转速、风向、机舱角度等参数一目了然。
  “发展风电形成的多能互补格局,可以弥补西藏枯水季水电不足、夜间光电缺失形成的空白。”石磊说。
  2023年10月,山南市的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二期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今年11月,日喀则市的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近年来,西藏多个风电项目向超高海拔地区发起挑战,最高机舱海拔均超5100米。
  一个个“高风”项目的故事背后,是我国在超高海拔风电开发的“技术树”上奋力攀登,是西藏在加快清洁能源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上破浪乘风。  (记者魏冠宇 刘洲鹏 蒋梦辰)
    新华社拉萨12月10日电
 
多方发力蓄动能,我国外贸可望平稳收官
多方发力蓄动能,我国外贸可望平稳收官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邹多为 胡林果)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数据,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9%,增速较前10个月小幅回调0.3个百分点。
  纵观我国外贸进出口表现,增速从1月以两位数开局到3月由正转负,4月迅速改善后转为增长7.7%,月度进出口已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整体平稳增长的同时,外贸发展亮点不断、动能积蓄:
  ——更多出口新优势加快形成。前11个月,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4%,占我国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集装箱、船舶、摩托车出口分别增长108.7%、65.3%、24.8%。同期,特色农产品海外市场广阔,干鲜瓜果及坚果、蔬菜及食用菌、酒类及饮料出口分别增长22.2%、11.4%、7.5%。
  ——民营企业奋力迈向新天地。前11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8.7%,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其中,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超过15万家,合计进出口值增长12.9%,较同类产品进出口整体增速高7.6个百分点。
  ——贸易伙伴日益广泛多元。前11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6%,其中,对东盟增长8.6%。同期,我国与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更加畅通,进出口分别增长7.9%、4.8%。遍布全球的贸易伙伴,为外贸企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卢旺达蜂蜜、乌干达野生水产品、乍得花生和芝麻……近段时间,越来越多非洲农产品获准输华,不断丰富中国百姓的餐桌。据海关统计,前11个月,我国自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增长12.4%,高于我国进口整体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12月起,我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正式生效,这将帮助更多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大市场,共享机遇、共促发展。
  也要看到,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下,11月当月我国外贸增速有所回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庄芮表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破坏作用凸显,也对我国出口造成了较大冲击。此外,汇率波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也直接影响了进口表现。
  2024年已近尾声,外贸如何打好年底“收官战”?
  世贸组织9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2.7,高于基准点100,表明全球货物贸易在第四季度保持稳定增长。
  政策“组合拳”仍在持续发力。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也推出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等具体措施。
  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全力以赴支持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随着外贸领域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全年外贸可望平稳收官,实现质升量稳目标。”吕大良说。
 
以“链”促融: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聚焦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以“链”促融: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聚焦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记者王承昊 付敏)“增链、补链、强链,提升两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我们有很多可以着墨的文章。”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在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期间对记者表示,两岸工商界携起手来,优势互补,一定前景光明。
  9日至10日,以“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厦门举办,700余位两岸各界人士与会,共商发展新机遇,取得诸多共识。
  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在开幕式上表示,两岸产业面对新形势,应突破现有瓶颈、克服环境限制,开展更大格局、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融合合作。
  如何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刘兆玄指出,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峰会已选定的重点发力点。2天年会、8个下设产业小组、数十场主题演讲……嘉宾们分享的两岸企业成长故事精彩纷呈,展现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
  “这几十年,大陆台企渐渐从注重外销,转变到重视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是两岸经济逐渐融合、产业链日益紧密的一种体现。”广运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区销售总监林坤广在大陆已近20个年头,他所在企业拥有不少大陆上下游供应链伙伴。“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更是两岸业界的融合,将发挥‘1+1>2’的效果。”
  在昆山众达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泓任眼中,两岸新时代产业链“新”在数字科技广泛应用。“数字科技发展将大大拉近两岸产业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产业链协同运作更高效顺畅。”
  “大陆经济正加速转型升级,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唐永红认为,这对台企而言是难得的机遇。
  受访人士表示,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不仅在制造业,也涉及金融、养老、文创、体育等各行各业。多领域齐发力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能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助力两岸产业链从“加法”走向“乘法”。
  台湾中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林建甫举例说,引入AI技术可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两岸强化AI金融领域合作,能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为两岸经济融合注入新活力。
  北京宽想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章依婷将目光投向体育文创IP的打造。不久前,她担任制作人,将家乡台湾最受民众喜爱的棒球运动搬上大陆网络综艺节目。“节目约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来自台湾,我们希望将‘棒球热’带到大陆,并赋予更多经济价值。”
  “文创IP的产业链条其实很长,关键在于要与其他产业跨界结合,这样便能产出经济增量。”章依婷说,这种“轻量化”传播还将更有效传达我们的态度和价值,更好促进两岸同胞沟通和理解。
  当前,逆全球化暗流涌动,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显得愈发重要。新竹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黄朝熙指出,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关键一环,正经历供应链重组。他认为,两岸应抓住机遇,深化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协作,共同应对挑战。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不断限缩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干扰阻挠两岸正常经贸往来,试图与大陆“脱钩断链”。与会两岸人士认为,不管全球经济形势和岛内政局如何变化,两岸经济合作稳定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台商周泓任建议,台企面对复杂多变的挑战时应顺应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营需求,与大陆企业合作互利共赢,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平台,做出最理性选择。
  “期待两岸企业家能与峰会携手前行,一起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局势,积极擘画新的产业布局、探索新的合作契机。”刘兆玄说,深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必定可以使两岸产业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未来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
 
增值税发票数据折射经济运行四方面亮点
增值税发票数据折射经济运行四方面亮点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王雨萧)国家税务总局10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在一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带动下,11月经济运行在多方面呈现亮点。
  ——制造业生产稳步提速,高端制造业支撑明显。11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数字媒体设备、智能设备等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5.1%和3.8%。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增速较快。11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应用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6.7%和11.3%,均明显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
  ——受“两新”政策带动,设备投资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加力。11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4.5%。其中,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电热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等重点领域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1%、7.4%和15.9%。11月,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分别增长28.8%和74.4%;与家装相关的家具零售、卫生洁具零售同比分别增长36%和18.8%。
  ——省际贸易持续畅通,交通物流加快发展。1月至11月,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增速快于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总体增速1.1个百分点,反映省际间商品服务贸易较为畅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11月,交通运输物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
 
一家四代,见证两岸学者百年殷墟情
一家四代,见证两岸学者百年殷墟情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郑州12月10日电(袁月明 任怡颖)这是一处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豫北村落。层层黄土之下,却埋藏着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钥匙”——殷墟。一代代中国考古工作者躬耕于此、上下求索,不断向世界传递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回响。
  翻阅殷墟发掘史资,一位老者时不时出现在那些照片中。尤其在殷墟第一次发掘前的一张合影中,老者与董作宾、郭宝钧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巨擘们仅隔着几个身位,他头戴瓜皮帽,眉头轻蹙,既不像学者那般打扮“洋气”,又不像工人一样手持工具。
  他是谁?
  故事要从差不多100年前说起。
亲历:见证殷墟发掘


  1928年6月,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成立。同年10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当即委派“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前往殷墟考古。
  “赴小屯,会议招工,开工事项。村长张学献君,接待吾等至其家……”董作宾在《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中这样写道。
  “张学献是我爷爷,当时他是附近7个村的村长,负责给考古队招募工人、保障后勤等。”年近古稀的小屯村村民张四平,只要说起祖父的经历,便自豪得很,“董作宾就住在我家!那时,张家的院子就是考古队的‘工作站’,张家的菜地就是考古队的‘试掘点’。”
  1928年10月13日,董作宾挥下考古铲,殷墟科学发掘的大幕由此拉开。此后一直到1937年,史语所共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宫殿、宗庙、甲骨文、青铜器……一系列重要成果相继而出,震惊世界。
  “前15次发掘我爷爷全程见证,参与其中。”张四平说,“迄今为止殷墟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YH127坑,也是在我家菜地里发现的。”
  随着抗战爆发,殷墟发掘被迫中止。而后,史语所随“中研院”迁台,董作宾等曾主持殷墟发掘的考古大家也移居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随即恢复对殷墟的考古发掘。
  “那时,我父亲张树楷在村里当老师。”张四平说,父亲虽不像爷爷那样给考古队“打下手”,但对殷墟保护始终关心,“他经常跟村里人说,‘殷墟文物不是你家的、不是我家的,而是大家的、是国家的’。”
  在长辈的熏陶下,张四平从小就喜欢“跟着考古队转悠”,常常在考古工地边上一蹲就是大半天。妇好墓、亚长墓、甲骨坑、洹北商城……一项项殷墟考古成果,张四平都熟稔于心。
寻觅:重拾珍贵史料


  1983年,张四平萌生“把殷墟早期发掘资料收集齐全”的念头。可大多早期资料都在海峡对岸,如何联系上台湾的研究者们?
  “上世纪70年代,我父亲还曾和台湾的学者有过书信来往。”张四平已经记不清,儿时那些从台湾远道而来的信件里究竟是什么内容,“只记得村里大喇叭喊我去帮父亲取信,是那种花边信封。”
  出于种种考虑,父亲并没有告诉张四平台湾方面的通信方式。倔强的张四平,就自己“找法子”。他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家庭地址,写在一个个小纸条上,一有时间就去殷墟景区溜达,“只要遇见台湾来的游客,我就给他们”。
  这天,张四平又遇到一位台湾游客,他像往常一样递出小纸条:“如果可以的话,请转交给台湾‘中研院’。”
  本不抱希望的他,没想到在几个月后,真收到了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件。那是董作宾之子董敏的来信。
  “我激动坏了,信上写着‘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后面跟着一串数字。”张四平回忆起来,忍不住哽咽,“打过去还真通了,我说我是张学献的后人,董敏说他知道我爷爷,还知道我们家是当时的工作站!”
  张四平与董敏,就这样跨过浅浅的海峡,联系上了彼此。“电话里,董敏说他也整理了不少殷墟早年发掘资料,等有机会来安阳带给我。”张四平说。
  或许当年一同合影、同吃同住的董作宾与张学献也想不到,他们的后人会以这样奇妙的方式,重续旧缘。
  2008年,董敏来河南参加学术会议的间隙,如约见到了张四平。“看这个红色背包,这么大,里面都是董敏带来的资料。”张四平指着他与董敏的合影说。
  不止董作宾后人,郭宝钧后人、明义士后人等,张四平都想方设法取得了联系。就这样寻寻觅觅40年后,2023年,由张家小院改建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正式开放。
  “殷墟非常伟大,殷墟考古非常伟大。”张四平指着满墙的文字、图片资料说,“我想尽可能把其中的历史细节呈现出来。”
接力:讲好殷墟故事


  直到现在,张四平还时不时收到从台湾寄来的殷墟发掘相关材料,或是一份考古报告的影印件,或是几本专著,又或是几张老照片。
  不久前,董作宾家属代表再次来到张家小院,走一走前人走过的路,吹一吹当年吹过的风。
  “总觉得还不够,想再多找一些还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张四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方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张四平和不少台湾年轻一代的殷墟、甲骨文学者成了“忘年交”。张四平筹建的“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也为台湾多名学者所知晓。
  “一提起殷墟、甲骨文,他们都很高兴,研究热情也很高。”张四平说,“我们对殷墟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今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得以集中呈现。殷墟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地,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以期奔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但任凭时光荏苒,张家的小院始终立在小屯村中心偏东的位置,陪伴殷墟考古不断“上新”,也见证海峡两岸一代代殷墟“执钥者”的光荣与梦想。
  如今,张家第四代、张四平的儿子张栋梁,接下了见证、守护、传扬殷墟的接力棒。这个在殷墟陪伴下长大的“90后”已组建专业团队,定期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殷墟研学及公益课堂活动。
  从张学献亲历殷墟发掘,到张树楷宣讲殷墟保护理念,再到张四平筹建展馆、张栋梁策划研学,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张家四代平平凡凡却代代相继,搭起了殷墟考古发掘的草蛇灰线。
  “2025年,我们争取去一趟台湾,和台湾的学者面对面交流殷墟发掘的故事。”张四平充满期待地说,希望能把动人的殷墟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跟着悟空走晋来”
台青台胞品游山西历史文化瑰宝
“跟着悟空走晋来”

台青台胞品游山西历史文化瑰宝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太原12月10日电(记者陈志豪 原勋)12月10日,“跟着悟空走晋来”台青台胞品游山西文化探访之旅启动仪式暨精品线路产品发布推介会在山西举办,来自海峡两岸文化、旅游、教育、网络等领域的100多位嘉宾和300余位高校师生相聚山西,共襄晋台交流融合盛举。
  “跟着悟空走晋来”台青台胞品游山西活动,是山西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和新质文化品牌优势,深入实践两岸一家亲理念,为广大台青台胞来山西参访旅游、实习创业、工作生活搭建多元平台,提供文化古建方面高品质实践研学、艺术创作资源的一项惠台利民之举。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晋台两地文旅推介官面对面分享介绍,让更多台湾民众了解山西、认识山西、走进山西;海峡两岸青创旅游业人士聚焦文化古建与台青研习创业,交流经验、共话合作;来自台湾和山西的网络主播共同朗诵中华古诗词,结对品游山西,用自媒体人的视角讲好两岸故事、山西故事。
  “多年前,我带着满腔热血和梦想从台湾来到山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感恩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机遇。”晋城市台协秘书长唐树民说,“同时我也期待两岸能够增加更多良性互动,增进两岸人民互相了解和信任。”
  活动中,山西五台山、乔家大院、高平炎帝陵、太行山大峡谷、黄河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等123家景区景点推出对台湾“首来族”游客1年内减免门票活动,针对台青台胞推出“跟着悟空游山西”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和多个研学基地营地,让丰富深厚的山西文化资源、文旅品牌和研学项目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台湾同胞。
  参加活动的台湾自媒体人陈竹音说:“我以前对大陆的许多印象只止于课本上的内容,所以我对这次的山西之行抱有非常大的期待!”
  启动仪式后,50多位台湾文旅青创及两岸自媒体人将以《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为线路,到山西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地进行深度探访考察和宣传推介,为更多的台青台胞来大陆到山西旅游观光、交流参访、学习创业搭建桥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探秘“皇家藏书楼”:厘清圆明园文源阁被毁前布局
探秘“皇家藏书楼”:厘清圆明园文源阁被毁前布局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罗鑫)“万园之园”圆明园的遗址废墟上曾有过怎样华丽的盛景?这样的追问总能引发人们无限遐想。通过考古人员的不断发掘研究,这座清代皇家园林典范之作的面貌正逐渐清晰。最近重见天日的是园内一处以皇家藏书楼为主体的园林景观——文源阁遗址。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对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曾遭英法联军焚掠的文源阁,地上建筑已几乎无存,然而通过考古发掘,文源阁的布局被厘清,各个要素被有机联系起来。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细节得到再现,让人们更好地回溯历史、传承文脉。
  据介绍,文源阁遗址雍正时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成文源阁,主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
  从西侧走进文源阁遗址,只见山石嶙峋。其中用两个玻璃罩保护起来的残石属于刻有乾隆御题“玲峰”二字的巨型石。此石玲珑剔透、孔穴甚多,曾立于文源阁前的水池中。
  如今,水池干涸,南面一大片假山仍依稀可辨。沿着蹬道越过假山,很快就来到了宫门遗址。
  “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正门不少是殿堂式的门,文源阁也不例外。”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说,它的后门形制则相对简单,是一个随墙门。
  在一处造型别致的沟门旁,张中华将古人的营造智慧娓娓道来。“在设计和建造文源阁的时候,古人实际上就考虑到了它的供水和排水功能。”他介绍,文源阁院内挖出一大一小两处水池。在北墙内外设置了一条供水涵洞,又分别在东墙和南墙内外各设置了一条和三条排水涵洞,连接院外河道和院内水池。
  张中华表示,文源阁遗址的地面有高差,南墙下设置有沟门,院内地表水可顺势排入宫门前河道。这些设施既能储水用于灭火,又能在水量大的时候顺利排水。
  自今年8月以来,除了发掘出宫门、趣亭、月台、碑亭、北院门等建筑基址以及四周围墙、石板道路、蹬道、供排水涵洞、“玲峰”基础等附属遗存,文源阁遗址还出土了铜、铁、瓷、陶、琉璃等质地的文物,包括瓷器、陶器、陶质建筑构件、琉璃质建筑构件等,其中瓷器分为青花、粉彩、五彩等,建筑构件分别有黑釉瓦件、绿釉瓦当、铭文青砖等。
  “在中国古代,黑色五行属水。大量黑釉琉璃瓦的发现,反映了古人的精神寄托。”张中华说。
  在一处解剖坑,尽管过了200多年,基槽内的地钉(柏木桩子)仍清晰可见。张中华介绍,先挖基槽,底部夯打地钉(柏木桩子)防止建筑下沉和移位,地钉上面铺石板,上面再垒砌台基,台基内全部夯打灰土。文源阁遗址是目前圆明园考古所见对建筑基础处理最严格的一处。
  “我们在整个考古发掘过程中,时常感叹的就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张中华说。
  考古工作人员的发掘还实证了文源阁遗址是一处独立院落,四周砌筑的围墙把它与外围环境隔开,使其自成一体;院内规划井然、风景独秀,院外河道环绕。
  石板路、上下山蹬道、御路、踏跺(台阶)等组成文源阁完备的道路系统。“它们所用的石板、条石等没有经过特别的雕琢,颇具园林野趣。”张中华说。
  在文源阁北院门基址,进“门”后映入眼帘的花坛格外别致。“里面铺了卵石,还有用作装饰的瓦,砌成花瓣的样子,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张中华说。
  “文源阁中的‘文源’二字意为礼乐文明之源,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文化传承的注重。”张中华说,“未来,文源阁遗址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整治。希望人们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圆明园遗址文源阁研学基地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暑期,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们来到圆明园,通过参观游览、模拟考古、手工制作等方式,深入了解皇家园林的历史文化。未来,研学基地将尝试让孩子们实地探访文源阁的“皇家藏书楼”,从中感知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山里娃”的乐队走上电影节
“山里娃”的乐队走上电影节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这一刻,舞台属于“拿云乐队”。
  吉他手张雅淇8岁,贝斯手王祖贤11岁,鼓手王梓睿11岁,主唱是他们的小学老师庄济宇。
  近日晚,在重庆市巫山县体育馆,“拿云乐队”受邀在第六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闭幕式上演出。在学校操场上弹吉他练歌的“山里娃”,第一次登上了大舞台。
  “看到台下这么多人,我一上台就想跑。”舞台上,王祖贤有些害羞,直到听到了观众的掌声,她才放松起来。一旁的张雅淇场面越大越松弛,在2000多名观众面前,随着音乐摇摆身体。
  3年前,大学毕业的庄济宇来到巫山县田家小学石印教学点当老师。学校在大山深处,海拔1000多米,当时只有6位老师和21名学生。庄济宇发现,这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害怕别人的眼光和关注,有自己的心事。
  怎么走近他们,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在大学参加过乐队的庄济宇,决定给孩子们组一个课后吉他社团。“玩乐队是件很酷的事,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和我一样。”庄济宇说,他想通过音乐把自信带给孩子们。
  有一天,庄济宇骑摩托车下山,看到了大片云海,突然想到一句诗:少年心事当拏(拿)云。他认为,孩子们虽身处大山,也当有凌云之志,“拿云乐队”由此得名。
  庄济宇的想法得到了学校和当地教委的支持。巫山中学的师生还捐款3万余元,帮助乐队购置了吉他、贝斯、架子鼓等乐器,庄济宇也把教学楼的一间小教室改造成排练室。从此,孩子们放学后有了新的期盼,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很高涨。
  今年,庄济宇调到了镇上小学,但他每周仍来一次石印教学点,给孩子们上音乐兴趣课。今年“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排演了一曲《我记得》,唱给远方自己思念的人听。这次演出前,王祖贤给姑妈打电话,请她来现场给自己加油。上台前,她看到姑妈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围在后台,一起看刚才演出的视频。张雅淇说,下次我想和庄老师换位置,当一把主唱。
           (记者周文冲)
 
重庆云阳:百年古建筑群焕新颜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云阳:百年古建筑群焕新颜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冬日时节,寒意渐浓的重庆市云阳县黎明村却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黎明村,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女士在游览后忍不住赞叹:“这里风光迷人,古建筑设计精妙绝伦,建筑风格严谨,堪称精美的艺术品,真是不虚此行。”
  黎明村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其古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不仅承载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实物史料。其中,彭氏宗祠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为引人注目。宗祠高九层,四面环山,三面绝壁,占地350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它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学堂、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是研究清代移民文化、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和军事防御系统的重要实物史料,也是理解中国家风家训文化的窗口。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彭氏宗祠等古建筑并未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岁月尘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黎明村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全面修缮维护到建档立案,再到周边环境的整治,每一项工作都旨在确保古建筑的安全与完整。同时,当地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和游客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黎明村还积极挖掘其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依托古建筑群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黎明村打造了“遇见黎明”“耕读黎明”“花开黎明”三大板块,将历史文化底蕴、田园自然风光和村民的生产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为游客呈现了一个充满乡愁和诗意的和美乡村。
  随着黎明村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今年新开办的“古村民宿”农家乐老板彭宁笑盈盈地算起了账,“今年农家乐挣了将近10万元,分红还分了5000元。”村民张元长则感叹,今年国庆节他家仅是卖洋芋饭就收入了1500多元。此外,黎明村还采取了“政府+国企+村集体”共营共建三方运营机制,村集体以闲置土地资产入股分红。张元长称,他家一共流转了一亩多田地,今年11月中旬就已经收到了钱。这样的模式让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家务工了,2024年累计有99人在古村就近务工。
  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温小华表示,云阳县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194处,数量位居三峡库区榜首。接下来,云阳县每年还将实施修复十大古宗祠、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村落,推动十大价值研究的“四个十”文化保护和利用工程。通过打好“传承保护”与“文旅融合”两张牌,云阳县将进一步凸显文化底蕴,让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报记者刘恩黎)
 
江西上高:乡村文化搭上文旅快车
江西上高:乡村文化搭上文旅快车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一眼望不到头的摊点,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油饼、麻糍、南瓜酱等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空气中弥漫着南方米酒特有的甜香,让人恍惚间回到儿时……近日,江西省上高县蒙山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水酒文化节。
  从单纯的物资交流,演变成如今的打麻糍、汉服体验、品酒鉴酒等民俗文化活动,水酒文化节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也让蒙山这个偏远乡镇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镇。
  为进一步挖掘传承乡村文化,培育特色文旅品牌,近年来,上高县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径,以“建设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四季“春晚”,聚力打造出了蒙山水酒文化节、翰堂“马圩”等十几个各具特色、极具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以乡村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今年以来,上高共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17场,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文化带动旅游效益明显。”上高县文广旅局局长黄俊雄说,“我们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乡村特色文化创建,除了打造特色节日外,还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大特色,推出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在上高县大观老街景区,一场融合上高道情、麒麟舞、塔下剪纸、梅沙湿粉等非遗元素的文化大餐精彩呈现,让游客直呼过瘾。精彩纷呈的非遗进景区活动,给旅游景点“景”上添花。
  盲人曲艺队队长陈锁生和队友们齐坐在方桌旁,手持二胡,边拉边唱,四周聚满了游客。今年72岁的陈锁生是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艺)代表性传承人。五十余年来,他与队友走村串户表演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文化是我的职责也是义务。”陈锁生说,上高县文化馆会不定期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了解、感受上高的非遗文化。
  据统计,上高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为充分利用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上高将非遗项目作为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让非遗文化与景区文化融合,不但留住最美乡愁,还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本报记者孙广见)
 
破“一床难求”!我国多地试行“共享病床”
破“一床难求”!我国多地试行“共享病床”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董瑞丰 李恒)一张小小的病床,可能只是大医院的“千分之一”,却会是住院患者的“百分之百”。
  着眼患者“一床难求”之忧,我国多地医院探索试行“共享病床”——打通各科室,医院哪里有病床,患者就住在哪里,让全院床位成为流动的共享资源,减少患者入院等待时间。
  为缓解住院难,我国已经持续扩容病床数量。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床位1017.4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调查显示,“一床难求”的一个主要症结是“忙闲不均”。
  一面是部分大医院病床供不应求,一面是基层医院病床时有闲置。即便在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病床使用也不均衡,各有各的峰谷。
  2023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9.4%,其中三级医院91.1%,二级医院74.3%,一级医院54.1%。
  民之所盼,正是医改之所向。
  ——“共享病床”怎么“共享”?
  在中日友好医院,前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李女士,从预约挂号开始,不到一周就办理了入院手续。几年前她看同样的病,床位排了1个多月。住院更快,是因为李女士没有在胸外科病房“干等”,而是住进了住院部其他科室的病房。
  医院医务处负责人介绍,医院内科和外科各为独立组,组内楼层相近的科室可以共享床位。以胸外科为例,现有47张床位,有了“共享病床”,收治能力相当于近70张床位,增长约50%。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湖南省儿童医院通过床位统筹,将患者收到其他内科病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患者由原先平均等候7至8天入院降为3至4天;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2024年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方案中提出,以市属三级医院为重点,启动试点“全院一张床”管理……
  没增加病床、没增加医护人员,从共享里“多”出的收治床位,可以让患者尽早住院。
  ——“共享病床”是否就是“床位调配”?
  最大程度“盘活”有限的床位,不少试点医院成立专门的管理中心统筹患者收治,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跨科调配病床。
  为简化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减少院内奔波,有的医院还大力推行床旁自助结算工作。患者无需再到服务大厅窗口排队等候,床位闲置的时长也进一步缩短。
  “这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工程,体现了医院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说,“共享病床”涉及医务、护理、财务、信息、后勤等多部门的深度协作,是对医疗服务流程的重塑和优化。
  ——如何确保疗效“不打折”?
  为方便跨科住院病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从查房、查体到写病历、开医嘱,均由首诊医生负责到底。
  专家介绍,“共享病床”要确保医疗质量不打折扣,“医生跟着患者走”是关键。患者调配到其他科室的病床,负责治疗的仍是原科室医生。护士经过针对性培训,也能够胜任护理任务,并朝着全科护理的方向发展。
  部分医院还成立了紧急医疗救护快速反应小组,“共享病床”一旦出现危急重症病人,能确保及时、规范进行急救治疗。
  缓解住院难,“共享病床”是一种答题方式,各方也在寻找更多解题思路。
  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让术后康复、慢性病维持等患者“下沉”到更多基层医院;推动更多非必须住院的术前检查项目在门诊完成;提升“当天住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的日间手术比例……
  想方设法做,努力向前进,办好一件件就医“小事”,就是医改惠民的“大事”。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三明医改经验在广东“开新花”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三明医改经验在广东“开新花”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深圳12月10日电(记者李恒 白瑜)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切入点,支持指导各地医改向纵深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10日在广东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广东如何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三明医改经验内涵,展现医改新成效、新亮点。
  促进“三医”协同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效能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刘利群表示,广东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投入保障,同时注重“三医”(医疗、医药、医保)协同发展,努力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2022年以来全省财政卫生健康支出每年2000亿元左右,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10%左右,提高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刘利群说。
  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方面,广东做实“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路径,完成500多个药品和10余类耗材省级集采,平均降幅超过40%。
  刘利群介绍,广东还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医疗改革,如广州市利用数字技术统一平台,解决检查结果互认难题,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同样在医改中先行先试。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清表示,深圳率先取消药品加成,落实48批次药耗集中带量采购,节约采购金额140亿元。同时,深圳还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付费的病例占比达到99%以上。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针对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广东统筹配置医疗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刘利群介绍,广东组织5家国家和省级医院,“一对一”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市级医院,同时组织73家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全省113家县级医院。此外,还采取巡回医疗队等方法,每年派出临床专家下基层超过1.2万人次,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诊疗服务连续性。
  在县级层面,广东改造建设189家县医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发挥县域医疗“龙头”作用。在乡镇和村级层面,广东通过提升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好村卫生站等措施,让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作为超大型城市,广州如何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孟昊介绍,当地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看好病”和“就近看病”目标着手,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市域内住院率稳定在99%以上。
激发基层活力,打造健康服务新模式


  在深化医改过程中,广东积极激发基层活力,打造健康服务新模式。深圳罗湖区通过强化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强化社康机构能力建设、优化强基层引导机制等措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罗湖区区长左金平介绍,罗湖区将5家区属医院、48家社康机构整合成紧密型医院集团,实现一体化管理,让老百姓获得品质相同的服务。同时,罗湖区还承担社康机构基本建设、设备配备、人才培养等保障责任。2017年至2023年,社康机构平均业务用房面积由844平方米增加至1081平方米,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从2.1名提高到7.2名。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在激发基层活力方面积极探索。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介绍,医院实行“岗位管理”和“全员聘用”的人事管理制度,让“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持续优化人员结构。同时,医院还实行“以岗定薪、同岗同酬、责薪相适、绩效管理”的薪酬体系,保障儿科、全科、产科等相对弱势科室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
 
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云南开幕
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云南开幕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昆明12月10日电(记者王贤思 高萌)10日上午,以“共合作 创未来 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为主题的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云南西双版纳开幕。
  与会人士表示,云南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温暖了全世界。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发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国际传播“大象IP”,溢出效应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传媒界交流的盛会、合作的平台。举办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是以大象为媒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各方将持续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次论坛有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200余名学者、官员和媒体代表参会。论坛期间,与会人士将围绕世界遗产的国际传播策略与价值应用、国际传播中的影像力量、人工智能构建国际传播新生态三个议题展开探讨,并在云南实地参访交流。新华网发布了《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75周年”“新质生产力”“中国游”“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黑神话:悟空”“中国航天”“世界遗产”“巴黎奥运会”入选。
  2021年,云南大象“北上南归”之旅,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引发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此后,“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应运而生。前两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分别在云南省弥勒市、昆明市成功举办。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新华网、中共西双版纳州委、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12月9日至12日举行。
 
北京:近亲属可享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
北京:近亲属可享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陈旭)医保共济政策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给家庭其他成员使用,减轻家庭负担,如今这项政策又有新进展。记者10日从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获悉,即日起北京市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由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扩大到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北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可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支付宝、微信“京通”小程序、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北京地方专区“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关系维护”功能模块绑定共济关系,或通过线下经办机构窗口现场办理。个账共济后,可支付本人和共济对象发生的符合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规定的相关费用,并可使用个人账户为本人和共济对象参加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或购买北京普惠健康保。
  北京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近亲属使用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参保人员的近亲属应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二是符合条件的近亲属须进行备案。
  自2022年12月北京市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以来,共为家庭成员缴纳居民医疗保险费52.4万人次,金额2亿元;购买普惠健康保74.9万人次,金额1.5亿元;个账共济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3786.2万次,个账共济医药费用35.1亿元,减轻参保人员家庭医疗费用负担。
 
哈尔滨对5家旅行社和涉事导游立案调查
哈尔滨对5家旅行社和涉事导游立案调查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杨思琪)进入冬季冰雪旅游季以来,哈尔滨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8日,一批旅游违法行为被公开曝光。
  通报显示,道里区两家旅行社涉嫌导游在执业过程中擅自安排购物活动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有关规定,涉事导游、旅行社被立案调查。香坊区某旅行社涉嫌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有关规定,被立案调查。香坊区某旅行社涉嫌未向临时聘用的导游支付导游服务费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有关规定,被立案调查。松北区某旅行社涉嫌与旅游者签订不规范包价旅游合同,违反《旅行社条例》有关规定,被立案调查。
  哈尔滨市文旅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告诫旅游经营者严格守法、诚信经营。同时,提醒广大游客在选择跟团游产品时,保持警惕,甄别信息真伪,勿掉进低价、免费等陷阱和套路。
 
“这里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人民何以幸福!”
近50国代表参访浙江,实地感受中国人权保护成就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这里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人民何以幸福!”

近50国代表参访浙江,实地感受中国人权保护成就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杭州12月10日电(记者郑可意 刘铭翔)12月2日至9日,来自近50个国家及地区组织的政府代表、联合国官员及专家学者等,来华参加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人才研修班与经社文权利国际对话会,并在北京、浙江等地走访人权保障项目,实地感受中国的人权保护成就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他们感叹:这里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人民何以幸福!
  7日,浙江绍兴诸暨市枫桥镇,江南水乡枫林正艳。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此的“枫桥经验”凭借其强大的群众基础,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步入“枫桥经验”陈列馆,在还原历史调解场景的塑像旁驻足端详、象征着平安建设成就的“平安鼎”前合影留念,研修班学员们兴致盎然。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厄立特里亚外交部官员纳特奈尔·耶比欧·沃尔齐默念馆内提供的注释,频频点头。“我很早就对‘枫桥经验’有所了解,也一直在学习中国治国理政的智慧。”沃尔齐说。
  “如果矛盾在小范围内就能得到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美好,社会无疑会更加和谐。这种基层治理模式非常棒。”尼日利亚外交部国际总司公使衔参赞埃马纽埃尔·伊凯丘库·恩韦凯表示,在尼日利亚,部分地区也效仿中国推行类似的“社区调解”机制。
  “当我们提及‘人权’,就意味着在意人民、关爱人民、帮助人民、保护人民。”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多边合作司人权事务专员阿拜·卡姆巴尔别克称赞道,中国在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实践并推广“枫桥经验”,且成效显著,这正是一项体现“人民至上”的创举。
  初冬时节,之江大地仍处处胜景。8日,当学员们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恬然景致——天高云淡,山野辽阔,“橙黄橘绿”,乡村绿道旁有连绵竹海、银杏古树,游人或骑行、或登山、或游步……冈比亚司法部高级顾问基西马·比塔耶环视四周,看得入迷:“这不像乡村,这简直是城市!”
  在他看来,安吉余村优美洁净的人居环境能唤醒人们的“寻根”情怀,同时又能促进百姓增收、推动产业兴旺。“中国追求经济发展,却从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比塔耶说。
  在安吉的以竹代塑综合展陈中心,竹餐具、竹牙刷、竹编包……一件件精美竹制品让学员们惊喜。埃及外交部人权司随员利安娜·艾哈迈德称赞道:“在中国,我能切身感受到人们为保护自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环境所付出的努力。”艾哈迈德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精心挑选的竹扇、竹纤维毛巾等产品,希望能把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同这些“东方礼物”一起带回国。
  在浙江,漫步西湖感受山水美学与文化内涵;步入绍兴东浦黄酒小镇,悠然穿梭于百年酒坊间,感受宋韵水乡……无论是美食、民俗还是建筑,中国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令学员们印象深刻。
  伊朗外交部高级专家法蒂玛·穆罕默迪表示:“我喜欢这样可感可及的文化体验,它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我们心同中国贴得更近。”
  毛里塔尼亚国家人权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卜拉欣表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而中国政府对保障民众的这三种权利予以同样重视。“中国的人权事业让人民真正获得了幸福。”
  基于自身特点、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人权发展理念,也投射到更广阔的全球治理体系内,对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乃至全人类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9日,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对话会在杭州举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在开幕视频致辞中表示,此次对话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通过发挥人权的变革潜力,以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
  苏丹外交部参赞加法里·法德勒拉·赛义德动情地表示,中国始终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事业予以支持,愿意把本国的资源与他国共享,苏丹也因此受益。
  “中国的经验给了我们重要启示,那就是各国发展人权的道路并非是单一的,每个国家都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保障人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发展路径。”赛义德说,自己热切盼望着在不久的将来再访中国。
 
贵州:应对低温雨雪 守护“冬日温暖”
贵州:应对低温雨雪 守护“冬日温暖”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贵阳12月10日电(记者骆飞)大雾侵袭,穿行在贵州乌蒙山区的多条高速路部分路段能见度不足50米。近日,毕节市区域内交通要道毕威高速通行受阻,造成威宁北收费站附近大量车辆滞留。
  在这一带执勤的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五大队的民警们立即参与维护交通秩序。约6个小时内,交警们通过警车压速带道的方式,安全护送1800多辆车穿越“高速雾区”。
  “总算把货平安送达,啥也没耽误。”顺利将整车农特产品送至贵州省会贵阳,大货车司机李良刚高兴地说。
  连日来,冷空气席卷中国多地,地处西南的贵州也受到明显影响,部分高寒山区不仅降雪,还叠加冻雨。
  在被称为“贵州屋脊”的赫章县韭菜坪,海拔2600多米的高山上凝冻严重,导致多条电力线路覆冰。日前,电力工作人员在贵州电网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中,监测发现110千伏赫韭线导线覆冰厚度15.7毫米,比值已达0.39,需要尽快融除冰雪。
  “线路已升流至555安……”随着工作人员操纵,110千伏赫韭线升流成功,附着在线路上的凝冰相继融化脱落。7分钟后,线路覆冰被彻底融化,保障了高寒山区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目前,贵州电网已发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黄色预警。据介绍,截至12月9日17时,贵州电网35千伏及以上线路覆冰8条,已累计完成融除冰工作2条次。
  冬季是用电高峰,为保障企业生产用电,贵州电网都匀供电局充分准备迎峰度冬,切实保障冬季居民、企业用电,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1月上旬,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500千伏仁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满足了黔西南州360.9万千瓦清洁能源上网、兴仁电厂系统接入、兴仁登高铝厂扩大再生产等需要。“电力工程为黔西南州‘产业强州’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也进一步提升了冬季电网安全稳定性。”该供电局相关人员说。
  贵州各地还加强民生物资保障,全力守护老百姓“冬日温暖”。“每年冬季,我们都会提高蔬菜、水果、粮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补货、补架频次,以备不时之需。”贵阳市云岩区一家生鲜超市销售人员说。
  日前,来自消防、医院、企业等机构的10多名黔西市青年志愿者拎着大米和菜油,带着书包、保温杯等走进当地较偏远的观音洞镇,给老人、孩子“送温暖”。“每年冬天,团组织都会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开展‘春晖行动’暖冬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共青团黔西市委书记杨文澜说。
 
大连通报5起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大连通报5起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大连12月10日电(记者张博群 武江民)大连市财政局日前通报5起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涉及供应商提供虚假检验报告谋取中标、供应商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政府采购合同、采购代理机构未及时退还投标保证金等问题。
  2022年7月,辽宁某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在参与“某局家具采购项目”活动中,经评审被确认为中标供应商,其投标文件中提供的检验报告与检验机构存档的检验报告内容不一致,供应商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违法行为。
  2023年6月,大连某工程有限公司在参与“某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政府采购活动中,经评审被确认为中标供应商,其投标文件中提供了两份业绩合同,合同相对方否认曾与供应商签订该合同,供应商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违法行为。
  2023年9月,大连某贸易有限公司在参与“某中心设备采购项目”政府采购活动中,经评审被确认为中标供应商。随后,供应商向采购单位提交弃标函,声明放弃中标资格,供应商存在无正当理由拒不与采购单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违法行为。
  2024年3月,大连某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在参与“某中心班车租赁项目”政府采购活动中,经评审被确认为中标供应商。随后,供应商向采购单位提交弃标函,声明放弃中标资格,供应商存在无正当理由拒不与采购单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违法行为。
  根据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门对上述供应商分别处以4450元至34681.09元不等的罚款,并将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此外,某采购代理机构在2020年代理的“某维修改造项目”中,存在未按规定时间退还投标供应商的投标保证金的违法行为。根据有关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对该机构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
 
车不归自己,还“稀里糊涂”背上巨额车贷
揭秘车贷诈骗链条
车不归自己,还“稀里糊涂”背上巨额车贷

揭秘车贷诈骗链条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征信白户”贷款购买豪车,提车后立即转卖套现、分赃……
  近期,天津、山东、上海等地警方打掉多个涉汽车贷款诈骗犯罪团伙,有的涉案金额上亿元,一条环环相扣的车贷诈骗黑色链条由此揭开。
为了3万元背上几十万元贷款


  近期,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成功打掉了一个涉汽车贷款诈骗的跨省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3人,涉案金额上亿元。牵涉其中的张某至今仍“稀里糊涂”。
  今年2月,张某从山东淄博赶到天津市河东区报案,称自己“被骗了”。张某当时称,半年多前,经王某和高某介绍,来天津贷款购买了一辆价值45万元的某品牌汽车。双方约定,购得车辆归王某所有,首付款、月供均由王某垫付,他只配合申请汽车贷款,并拿到3万元的报酬。
  “当时王某、高某说,只需要来天津做一笔车贷流水,就可以帮我提升贷款资质。”想到来天津有人管吃住,还能分到一笔钱,张某欣然答应。但按约定贷款买车2个月后,王某和高某再也联系不上。
  介绍人不见了踪影,车子不归自己所有,几十万元贷款却还在自己名下,张某慌了神,向警方求助。
  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经侦部门民警对案件进行研判分析。“经过深入分析发现,王某、高某大量给他人交首付购车,短时间内又获得回款,非常可疑。”河东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樊鸿博说。
  随着相关线索汇集,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车贷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是一个叫王某龙的人,他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了多个类似于王某等人的小团伙,并为小团伙提供资金支持,用于支付车辆首付实施贷款诈骗。王某、高某作为该犯罪团伙中的成员,负责寻找、联系“背贷人”等工作。
  张某贷款花45万元购买的车辆,几个小时后被以约4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山东的二手车商。一贷一卖之间,犯罪团伙从银行套利20多万元。“这些钱被分给10多个人,多的分到十多万元,最少的也拿到了5000元。”河东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五大队民警樊宇说。
“垫资人”“中介”“背贷人”等各有分工


  近来,全国多地发生类似车贷诈骗案件。
  不久前,上海青浦警方侦破一起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贷款诈骗金额300余万元。今年夏天,山东省德州乐陵市公安局侦破一起特大涉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团伙犯罪嫌疑人17人,涉案价值达1.2亿余元。
  记者了解到,车贷诈骗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涉及“垫资人”“中介”“背贷人”等多个角色。
  “‘垫资人’一般是贷款诈骗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樊宇说,“垫资人”主要为支付车辆首付、骗取贷款提供资金。为了防止骗局被快速识破,有的“垫资人”会为“背贷人”提供3至4个月的月供资金。
  “中介”负责物色“征信白户”、助贷、买卖车辆等。据介绍,“中介”还会进一步细分为“联系人”“助贷人”“销赃人”等。
  “‘联系人’负责寻找‘背贷人’,也就是在全国各地物色‘征信白户’。‘助贷人’通过伪造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等方式给‘背贷人’进行‘包装’,还会提供相应的贷款指导和培训。”办案民警说。
  与此同时,“销赃人”提前找好买家,等贷款购车完成后,短时间内将车辆转手、变现。
  “背贷人”是这条黑色产业链上的“工具人”。警方介绍,“背贷人”往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无固定工作,急需资金或急于提升自身贷款资质。在“首付不用本人付、贷款不用本人还,还能拿到分红”等话术诱惑下,一些人选择出卖征信配合“中介”贷款。
  一个“背贷人”的征信,三四个月时间就会被“榨干”。天津警方查处的这一团伙中,有“背贷人”在多地贷款购买了4辆车,总价值200余万元。
漏洞亟待补齐


  天津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车贷诈骗案件呈现出高频、快速、流窜作案等特点。
  由于犯罪分子手中拥有车辆全套贷款手续,第三方人员购买过后,追赃挽损难度大。金融机构无法收回放贷资金,损失巨大。
  樊鸿博说:“有些人从事过汽车贸易工作,或有银行借贷部门工作经历。申请贷款时,会通过手机申请、规避面签,并让‘背贷人’将贷款周期拉满,从而提高银行的放贷意愿。购买车辆时,也会选择更容易贷款购买的小众豪华品牌轿车。”
  有的银行没有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有的银行贷后管理松散,未对汽车上牌后的抵押情况进行有效跟踪,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受访人士认为,银行等贷款机构应完善内控机制,加强信贷管理、从业人员纪律约束,严格落实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工作。
  “从事汽车销售的4S店、二手车商,一般是能够发现其中蹊跷的;但有些人为了获利,在不担责的情况下,揣着明白装糊涂。”办案民警说,车辆从购买、上牌到卖出仅仅几个小时,行车里程只有20多公里,明显不符合常规。汽车行业应加大监管力度和从业人员教育,防止违规操作。
  此类案件中,“背贷人”不乏农民和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樊鸿博说,刑法明确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警方提示,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珍惜自身信用记录,不要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沦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帮凶。
  (记者黄江林)新华社天津12月10日电
 
莫名其妙被开通,“先用后付”套路多
莫名其妙被开通,“先用后付”套路多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无需密码误触下单,意外开通难以关闭,资金危机信用受损……近年来,各大网上购物平台纷纷推出“先用后付”支付方式,“0元支付”的噱头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同时也引发了质疑。
  这种所谓的新型消费模式,是指满足条件的用户在网络购物时可以先0元下单,待确认收货后再在规定时间内付款。记者调查发现,“先用后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支付流程,但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仍需警惕。
被开通:4岁女孩下单6件商品


  “下单时不用输入任何密码,也不需要指纹、面容验证,收到货时我才反应过来是女儿玩手机时误触下单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陈女士提起这段经历时仍有些难以置信,4岁的女儿怎么就能如此轻易地成功下单了6件共计400多元的商品,“这种支付方式真的成熟和安全吗?”
  北京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完全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被开通’了这个服务,尽管我每次都刻意选择其他支付方式,但下次结算时‘先用后付’依然是默认选项。”
  除了女儿误触带来的麻烦,陈女士表示自己也不愿意使用“先用后付”功能,“下单时感觉不要钱一样,还款时钱包却突然瘪了下去,花销也要比不开通时多出一些。”她说。
  记者搜索各大购物和消费平台发现,淘宝、拼多多等应用都普遍支持“先用后付”功能。这一策略可以说是在用户增长和交易量增速趋于饱和的激烈竞争下,电商平台的又一创新尝试,简化购物流程,吊足用户胃口。
  业内人士称,“先用后付”概念极具吸引力,它赋予消费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先行体验商品的权利。“满意后再付款,不满意轻松退货”的宣传标语看似百利而无一害,但实际运行起来,却让不少消费者担心在无意之间被“割了韭菜”。
“先用后付”争议何在?


  不少受访者表示,网上购物可以越来越便利,但是支付方式不能丢掉严谨。“先用后付”带给消费者的不良体验和存在的不当行为应引起重视。
  ——“被开通”且“难关闭”。
  一些平台将“先用后付”选项隐匿于支付界面细微之处,以不易察觉的提示询问用户是否启用;一些平台则在用户初次体验后自动激活,并在日后消费中直接“默认勾选”且难以更改。
  然而,与这种近乎“无障碍”的开通流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取消步骤异常繁琐复杂。记者尝试关闭“先用后付”默认设置,一直难以发现关闭页面。最终不得不致电客服,在其指导下进行四五步操作后才彻底关闭。
  “平台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接受‘先用后付’功能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北京市长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宇维说。
  ——“秒下单”但“多花费”。
  “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不安全感,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或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人群,误触下单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因并不知情或资金紧张而逾期支付,进而对消费者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
  “我女儿误触下单的产品我不仅要挨个将它们退回,还要支付相应物流费用,这既让我承担了信用风险,还要处理后续问题。”陈女士不解道,本来是便利措施,怎么却让她花费了更多精力?
  不少消费者反映,“先用后付”的确让他们“花费”更多了。作为一种消费信贷模式,“先用后付”在心理上降低决策门槛,延后对实际花费的感知,从而可能导致过度消费。
  ——“夸大优点”但“含糊风险”。
  “我母亲看到‘0元试用’就下单了,以为是免费送呢。”河北秦皇岛市民杨先生抱怨道。
  部分电商平台在推广“先用后付”时,往往倾向于夸大其便捷性、灵活性等优点,对于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未能给予消费者充分警示和说明,反而想方设法让消费者“手滑一下就下单”。
  很多消费者称自己根本不记得是如何开通的“先用后付”功能,更不要提阅读细则了,“根本没有印象”。
理性选择 加强监管


  业内人士指出,普及“先用后付”支付模式必须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购物平台需优化其开通、更换及关闭流程,提供简单便捷的操作指引,并强化信息披露,让消费者全面了解该支付方式利弊后理性选择。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平台,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
  王宇维建议,消费者在决定使用“先用后付”功能之前,需充分了解其运作机制及风险,对平台的默认设置保持警惕,及时更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定期查看信用记录和账户余额,确保没有因误触下单或逾期付款而产生不良影响。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工作人员赵振宇提示,当权益受损时,消费者应妥善保存相应证据并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客服协调解决。如若平台介入无效,建议消费者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在受理消费者投诉后,我们会积极调查调解,也请大家关注我们发布的消费提示,谨慎开通、理性消费、及时付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赵振宇说。(记者沈易瑾)新华社哈尔滨12月10日电
 
堵住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漏洞
堵住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漏洞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一段时间以来,培训机构“卷款跑路”事件频上热搜,涉事的不乏全国连锁培训机构,消费者对此反映强烈。近日召开的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要求,严肃查处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恶意闭店”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广大家长对此充满期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需求不断升温。不少家长为孩子报篮球班、绘画班、舞蹈班等课外班,希望孩子能够锻炼体魄、培养兴趣、拓展视野。但频频出现的培训机构突然闭店“跑路”现象,损害了家长和学生权益,也不利于非学科类培训行业长远发展。
  当前,培训机构广泛采用“预付费”的收费模式,培训机构往往向家长一次性收取较长时间的培训费用,而一旦经营不善或资金使用不当,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闭店“跑路”的情况。有些不法商家甚至与“职业闭店人”串联,变更法定代表人,短期经营、快速圈钱再“卷款跑路”。今年10月,北京市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行政处罚全国首案,向不良企图者发出严正警告。
  早在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要求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消费者对这一规定并不知情,且不少培训机构“揣着明白装糊涂”急于“挣快钱”,明确表示没有低于3个月的课程,违反政策规定一次性收取高额费用。此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执行层面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与此同时,监管执法责任“不明晰”也导致群众维权困难。不少网民反映,一些部门接到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投诉或报案后,认为自己部门的职责有限,相互推诿、“踢皮球”,建议找上门来的消费者再去找其他职能部门。
  群众痛恨什么,就该坚决整治什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堵住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漏洞,需多方合力。
  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处置违反相关规定的培训机构;其次,针对一些培训机构引入“职业闭店人”、以侵占消费者钱财为目的的“跑路”行为,应依法予以打击;再次,消费者协会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降低个体消费者维权成本;最后,广大消费者要增强防风险意识,对于预付式消费要擦亮眼睛。
  (本报评论员张京品 张博文)
 
“打创新牌”,这家开发区中小企业“办大事”
续写传奇!“四十不惑”的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有“底气”
“打创新牌”,这家开发区中小企业“办大事”

续写传奇!“四十不惑”的广州开发区二次创业有“底气”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稿
 
  本报记者李坤晟 莫鑫

  四十不惑。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四十年来栉风沐雨,从一片蕉林蔗地起步,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应对重重挑战,实现从“吃政策饭”起步向“打创新牌”跨越。
  这片热土不仅承载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使命,更以全球化视野和制度性开放实践,成为全国开发区发展的标杆。
  从黄埔新港到中新广州知识城,从第一条商业街到知识经济枢纽,广州开发区以“滚动开发”的方式不断扩展版图,形成了“三城一岛”的格局——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与广州国际生物岛相得益彰,共同描绘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今天,广州开发区正以“二次创业”的崭新姿态勇立潮头,它将如何继续书写改革开放的传奇?记者走进这片干事创业热土,探寻二次创业的底气。
二次创业,立法先行


  广州开发区坐落于羊城东部,1984年建区时仅9.6平方公里,先后融合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经济功能区,并与广州市的行政区黄埔区深度融合,实行“六区合一”管理体制。
  2024年11月1日,新修订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正式施行,为开发区新一轮改革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作为广州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全国首部关于经济功能区的地方立法,《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87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37年,是保障广州开发区发展坚实而有效的准绳。
  在不少开发区人看来,“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正是因为当年开发区率先提出了“依法治区、立法先行”,才让当时很多外商投资者既如沐春风,又无后顾之忧,保障了开发区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条例》的新修是新时代开发区对“依法治区”理念的延续。
  之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已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政策措施不得含有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包括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等”。这也就意味着,传统靠财税让利、土地优惠等“硬优惠”吸引企业的路已经走不通了,今后地方招商引资的竞争将是在营商环境、服务能力等“软实力”方面的比拼。
  在此背景下,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悄然发生变化。新修订的《条例》中,“实行国家优惠政策、进行经济技术开发的区域”的表述转变为“要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先行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区和高水平营商环境示范区”。
  与此同时,“加快推动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依法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也被写入《条例》,成为广州开发区新的功能属性,而包含对外开放、营商环境、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共五项内容的一体化发展,则成为开发区的发展新趋向。
  以法治保障为前提,广州开发区的“二次创业”不光是其自身的改革发展,同时可以在与国内其他经济功能区的合作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共同改善营商环境、推进制度性开放贡献力量。
营商环境,护企为本


  “没有官气”“和管委会打交道很舒服”“项目筹建阶段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管委会都能帮着解决”……采访中记者发现,提到广州开发区的“营商环境”,不少企业都会给出上述评价。
  拿地之后能不能立即动工?竣工之后能不能即刻投产?企业紧迫的用电需求能否尽快满足?在招商引资和项目筹划阶段,很多企业有类似疑问。
  为了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开发区想出了不少“金点子”,拿出了不少“好办法”。
  “基地从动工到试投产仅10个月,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得益于广州开发区的有力支持。”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表示。
  作为广州近年来落地的一项大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今年六月,孚能科技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孚能科技广州基地)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试投产。然而,仅在一年多以前,这个项目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满足生产条件,企业需要报装70000千伏安的用电容量,考虑到供电可靠性和电价等多重因素,企业计划自建专用变电站。如果与现有公用变电站相连,需要架设约4公里的电缆,数千万元的投资,企业难以负担。僵局之下,管委会协调各方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原来,除了现有较远的公用变电站外,孚能科技广州基地选址附近还有一个规划未来建设的公用变电站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已走完,但因周边项目未落地,变电站还未开工建设。
  在当地供电部门的支持下,公用变电站提前开始建设并优化选址于企业自建专用变电站旁,采用“国企代建、供电回购”的模式,由区属国企先行建设,而后由供电部门回购使用,从而大幅节省了专用变电站外线建设所需成本。
  此举既加快了项目的竣工,又节约各方近4000万元,还加快了工业园区一处公用变电站和一家重点企业的落成,可谓多方受益。
  除了积极寻求变通之外,以个性化的细致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许多部门努力的方向。
  “工作人员不到40人,目前记录在册项目超过500个,一年组织跨部门专题研究230多场,要解决企业筹建相关问题580余个。”广州开发区企业筹建服务局信息管理科科长谢子建向记者列出了这串数据,“每个企业的问题千差万别,必须要‘一项目一专班’联动解决”。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服务好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是我们的信条。”广州企业筹建服务局综合协调科科长梁硕研说。
  为优化营商环境,找准改善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广州开发区在全省率先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选聘专业人员作为观察员对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提出建议,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解决企业诉求。
  “新加坡在‘数字政府’的建设方面走在全球前列,通过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政府服务,而开发区许多涉及经营主体相关业务的平台还没完成整合,数据壁垒还没打通,这是我们需要在中新合作中向对方学习的方面。”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冯传林谈起他与新加坡籍观察员交流后的收获。
知产保护,政企协作


  “公司本来可以在行业成长期上市,却被一场旷日持久的知识产权诉讼拖了近三年,不得不接受一上市就碰上消费电子行业下行的逆势。”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王作凯接受采访时说。
  方邦电子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是广州开发区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公司业务涵盖电磁屏蔽膜、极薄挠性覆铜板等,其产品大量应用于不少安卓阵营手机厂商。其电磁屏蔽膜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的拓自达。
  2017年,在方邦电子冲击创业板上市之际,拓自达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方邦电子发起了专利诉讼,赔偿金额高达9272万元,相当于方邦电子当年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4倍。
  该案件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方邦电子均胜诉。
  王作凯说,方邦电子虽然胜诉,但是客观上这起案件影响了公司的上市计划,在与海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着实在知识产权方面吃了回“暗亏”。
  “广州开发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协调了相关部门为我们应诉提供了丰富的法律资源。”王作凯说。
  这起案件给开发区不少企业提了醒。针对拟上市企业的切实需求,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在全省率先启动“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工程”,遴选优质服务机构为科创企业出具知识产权科创属性报告,并开展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及知识产权布局等服务。
  截至目前,广州开发区已为近160家企业开展一对一上市知识产权深度服务,并出台全国首个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此后,广州开发区与企业一道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精耕良久,积累了不少实践举措。
  2020年5月,广州开发区联合中国人保财险开发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产品,不少企业在竞逐海外市场时多了一层保护。该险种自设立以来,累计已有255家企业投保,总保额高达5.28亿元。
  “今年6月,一家企业的产品出口德国市场时,遭遇了来自意大利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阻击,在这一保险工具的支持下成功实现逆转,迫使原告方撤诉。案件的胜诉也为这家公司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规划科科长陈文浩介绍。
  为了激活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广州开发区也在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上不断探索:过去几年相继发行全国首单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全国首单纯商标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相关经验在国内多个地区复制推广。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内,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是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广州开发区考察时,对中小企业的殷殷嘱托。
  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探索新技术应用、重塑新场景业态等方面更具成本优势和发展潜力。
  人们常用3个80%来描述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的活力:开发区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如果说“能办大事”是广大中小企业仰望的星空,那么从初创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砥砺成长就是中小企业脚下的路。
  在广州开发区,有118家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600家,2024年公布的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广州有7家企业入选,广州开发区企业独占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单项冠军”,借助广州开发区的梯度培育路径,引领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们正积极在这片热土上尽情干事创业。
  作为本土企业,明珞装备就在这条路上从一个小小的初创团队成长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科技企业,并发展成为有能力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无缝对接的智能制造企业。
  创始人姚维兵最早在广汽本田工作,熟悉精益生产模式,在积累了不少制造与技术管理经验后于2007年自主创业。
  2021年,明珞装备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2024年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目前,明珞装备已在装备制造领域自主研发了十多项产品和技术,其中多车型柔性共线总拼系统是其最核心产品。
  据了解,总拼系统是汽车焊装生产线上最核心的环节,即将车身底板零件和侧围零件及车顶横梁、车顶等零件通过焊接拼装在一起,形成“白车身”。该系统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增加车辆的报废率和制造成本,许多汽车制造商在方案选择上非常谨慎,该领域也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与国外厂商的竞争异常艰难,我们最早推销生产线方案的时候几乎是半卖半送地让制造商去试用我们的产品,这才逐渐获得了业界对产品的认可。”一名老员工回忆起公司当年的“窘境”。
  所幸功不唐捐,随着总拼系统方案被业界多家厂商采用,北汽、吉利等多家国内厂商也与明珞装备达成合作,公司发展逐步走向正轨。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明珞装备自身也正在朝着链主型企业大步迈进。在今年的明珞数字制造科技节上,公司除了入驻新的全球总部外,还召集了数百家生态链企业共议智能制造的无限潜力。
  “目前总拼系统已经更新至第三代,产品性能和综合指标更加精益,获得多家全球头部车企的青睐。”姚维兵介绍,明珞装备目前的国际业务占比超过70%,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制造强国,并正将目光瞄向全球市场,要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上寻找新定位。
新的动能,静静酝酿


  开发区的四十年,也是历经产业迭代与动能转换的四十年,每一次变革都孕育新的机遇,也伴随着波折与挑战,一如开发区汽车产业当前发展的样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汽车制造重镇,开发区是广汽本田、小鹏汽车等车企“大本营”,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一批角逐汽车工业未来的新兴技术在这里迸发涌现。
  在位于江心的广州国际生物岛,人们常常可以见到一幅极具科技感的画面:道路一侧自动驾驶小巴正在上下客,另一侧自动驾驶清扫车自动清理路边的垃圾。对岛上的居民来说,与自动驾驶车辆相伴几乎成为日常。
  这些“未来车辆”是开发区本土企业文远知行(WeRide)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5日,文远知行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第一股。
  文远知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能够在商业化运营上高歌猛进,也得益于开发区的开放性和包容度。
  “广州的自动驾驶政策有两项创新:一是鼓励和支持自动驾驶多场景的应用,广州市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目录》,场景覆盖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小巴、智慧物流、城市环卫等;二是坚持混行政策,逐步探索自动驾驶车辆与一般车辆在道路车容量上的平衡点。”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也正因为如此,自动驾驶行业内多项“全国第一”,例如全国第一个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项目、全国第一个自动驾驶小巴商业化项目、全国第一个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纯无人牌照等,才能够在广州开发区落地。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城市生活问题,我们在广州开发区积累的技术和运营经验可以被复制到海外,所以我们正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文远知行市场公关总监张羽雪说。
  文远知行也是当前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和美国四地自动驾驶牌照的企业。
  “阿联酋牌照的获得对公司和行业来讲都颇具标志性意义,因为这是全球首张国家级全域全车型自动驾驶牌照,文远知行可以在阿联酋全域公开道路,进行不限车型的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张羽雪也呼吁国内各地在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开放性上更进一步。
  珠江对岸,南北走向的开创大道亦布局着汽车相关产业。道路的一侧,广汽本田是油车时代声名赫赫的广州名片,而在道路的另一侧,氢能产业也在默默孕育着行业未来的可能。
  在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简称“鸿基创能”)的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张张薄如纸片的黑色薄膜来回穿梭,这些燃料电池膜电极,可将氢气转化成电和水并驱动车辆运行。膜电极也被誉为是氢燃料电池的“心脏”。
  鸿基创能是国内首家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公司已在广东省内建成了两个燃料电池膜电极和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生产研发基地,年规划产能约1000万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力电池路线大规模发展,产业链各项环节日臻完善,与之相比,氢能产业则处于缓慢发展的进程中。广州开发区原本2020年计划实现全产业链200亿元产值的目标,也被推迟到2025年。
  在目前的市场需求下,鸿基创能目前每年仅出货不到200万片膜电极,与计划的千万片产能还有不小的距离。
  “的确要承认,氢燃料电池这条技术路线还相对不成熟,产业链上制氢、储氢等领域还需要不少突破性进展,我们也还没等到膜电极业务大规模商业化的‘拐点’。”鸿基创能董事长叶思宇分析,“但等待和坚持是值得的,一旦产业链上能聚集相关方面参与进来解决诸多问题,这个行业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就像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一样。”
  在他看来,广州开发区在氢能行业上的产业布局、政策落地、人才引进等方面颇具前瞻性和引领性,是真正从培育产业的角度出台相应政策。
  “新兴产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开发区正和我们企业在同一个方向上秉持着同一份耐心,用心培土,静待花开。”叶思宇说。
对外开放,双脚并行


  广州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四十年来“吸引外资”始终是开发区绕不开的话题。如今,开发区已实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30亿美元,在“引进来”上结出了丰硕成果。
  当年,广州开发区有句话叫“草鞋无样,边打边像”,意在形容开拓者们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等工作上勇于实践、敢闯敢干的勇气。
  如今,这种勇于开拓的精神气质被赋予新的语境,因为答卷的另一面,还有探索高水平“走出去”的命题需要开发区钻研和回答。
  中新、中欧、中沙……在这些对外开放平台的实践中,开发区正和企业一同探索“走出去”的多样路径。
  在距离广州6000多公里外的沙特阿拉伯,吉赞经济城已成为推动该国非石油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中的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由广州开发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沙特皇家委员会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四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其中中方占股60%。
  中沙合资公司——沙特丝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立,在两国合作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中沙合作平台效能,与沙特政府部门、机构建立了良好沟通渠道,大力开展园区招商,持续推进产业项目落地。
  开发区内企业深工新材,借助上述合作项目已在沙特建成3万平米厂房及配套设施。同时,为配合沙特上游项目,该公司还在广州开发区同步建设高分子新材料AI产品跨境全产业链制造基地,以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项目以沙特石油炼化产品资源为基础,将沙特工厂生产的初级塑胶基材运回广州基地精深加工成光学及半导体电子组件,运往沙特组装成品后出口海外市场,打造原材料进口(中国)和返销产品出口(沙特)的产业闭环。”广州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国际合作科科长王维说。
  “深工新材在一期、二期项目推进过程中,在沙特发现了新的商机:我们发现智能家居产品非常受沙特市场的欢迎,于是又拓展了合作领域。”深工新材的一位工作人员描述这一项目的商业空间。
  在和欧洲国家的合作上,依托国家发改委与欧盟委员会建立的区域政策合作机制,广州开发区已同欧盟国家开展了多轮结对合作,促进了中欧经贸畅通、产业协作、文化互通和人员交流。
  “卡尔蔡司、西门子等公司的一些项目正是借助这一合作机制落地开发区,有一些已成为开发区吸引外资的代表性项目。”王维表示。
  据她介绍,广州开发区开展的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更偏向中国企业面向中、东欧市场的“走出去”,“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培育方面,不少欧洲国家的市场都期待来自中国的经验”。
  从企业的现实需求出发,对标国际标准,加强对出口型企业的服务也是开发区探索“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WCO)为实现《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目标,构建海关与商界之间的伙伴关系而倡导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构建海关与企业合作关系,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本国和互认国家(地区)海关的通关便利措施。
  获此认证的企业,将享受更多的通关查验便利,其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比一般信用企业平均查验率减少20%,对出口运输来讲相当于“通关绿卡”。
  广州开发区筛选重点企业,并定期将重点企业名单报送黄埔海关,黄埔海关通过成立黄埔海关企业认证中心,设立专门的“信用培育工作室”,对重点企业进行AEO认证辅导。
  “海关是主动找上门来对我们进行培训,有了AEO认证就意味着我们的设备在经过很多国家的海关时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繁琐流程,这对推进海外项目建设进程至关重要。”前述明珞装备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站在四十年的历史节点,广州开发区清楚自己的使命: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营商环境,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广州开发区提出的“二次创业”目标清晰:通过全球化资源整合和本土化制度创新,助力大湾区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样板。
  未来,开发区将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创新样板,以“三城一岛”为发展引擎,推动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四十而不惑,广州开发区正以开拓之姿,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迈进。
 
叙利亚过渡政府正式接管权力
地区博弈力量显现 叙利亚政局前景不明
叙利亚过渡政府正式接管权力

地区博弈力量显现 叙利亚政局前景不明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10日电(记者段敏夫 冀泽)据叙利亚媒体10日报道,以穆罕默德·巴希尔为看守总理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当日正式接管权力,期限暂定至2025年3月1日。
  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在社交媒体援引穆罕默德·巴希尔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说:“今天我们召开了内阁会议,‘叙利亚救国政府’和前政府成员参加。会议主要议题是配合政治过渡进程,移交文件和机构职能。”
  据叙当地媒体9日报道,反对派授权“叙利亚救国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尔组建叙利亚过渡政府。公开资料显示,“叙利亚救国政府”在叙“解放叙利亚”联盟(又译“沙姆解放组织”)的支持下于2017年成立,穆罕默德·巴希尔自今年年初起担任“叙利亚救国政府”总理。“解放叙利亚”联盟被认为是此次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主力之一。
  新华社开罗12月10日电叙利亚局势近日急剧演变。在历时十几天的攻城略地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8日宣布“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据亲叙利亚反对派媒体9日报道,反对派授权“叙利亚救国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尔组建叙利亚过渡政府。
  叙利亚周边多国政府表示,叙利亚的前途和命运应当由叙人民决定,呼吁有关各方尽快找到恢复稳定秩序的政治解决方案。分析人士指出,叙邻国及域外国家围绕各自利益诉求已开始行动,并通过叙内部政治势力相互角力,以期扩大自身在该地区影响力。这些都将对叙利亚政治前景以及未来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各方力量登场


  在叙局势突变之时,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地区主要国家,俄罗斯、美国等在中东地区保持传统影响力的域外大国以不同方式登场。
  以色列一面声称不会干涉叙内政,一面谋划加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网站10日发布消息称,在过去48小时内,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了大约250次空袭,摧毁了叙境内多个重要军事设施。据以色列媒体8日报道,以军已控制位于戈兰高地赫尔蒙山的叙利亚哨所。这是以军自1974年以来首次进占戈兰高地缓冲区。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9日表示,叙利亚政治格局已出现重大变化,土耳其尊重叙领土主权完整。同时,土外交部长哈坎·费丹8日说,土耳其已在和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接触,以确保库尔德工人党等土方认定的恐怖组织不会趁当前乱局扩张势力。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8日晚间表示,应由叙利亚人民决定国家的未来,并呼吁叙社会各阶层展开对话以达成谅解。同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伊朗密切关注叙利亚和地区事态发展,将根据叙利亚局势中关键参与方的行动,“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和立场”。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表示,俄方向巴沙尔·阿萨德及家人提供庇护,并称俄方正在与土耳其方面就叙局势进行沟通。
  美国方面也曾表示不会介入,但美国中央司令部8日说,美军当天对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70多个目标发动了空袭。美国总统拜登当天还表示,美国政府在叙政府过渡阶段支持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和以色列等叙邻国抵御潜在安全威胁,并将持续打击“伊斯兰国”,杜绝其卷土重来。
博弈皆有盘算


  分析人士指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域外大国在叙政局变化中快速登场,甚至采取空袭、控制缓冲区等军事行动,是基于各自战略利益的考量。
  叙利亚被认为是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的一员,以色列方面希望借叙局势变化之机扩大控制范围,从而削弱伊朗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弱化伊朗地区影响力。以色列《国土报》文章说,巴沙尔政府倒台是对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的战略打击。科威特“侦察智库”负责人阿卜杜勒阿齐兹·安杰里评论说,叙局势变化使以色列有机会进一步巩固在戈兰高地的部署,这是以色列长期以来寻求实现的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伊朗来说,黎巴嫩真主党被削弱、巴沙尔政府倒台等接连的形势变化,可能迫使伊朗重新定义其安全政策和地区角色。俄罗斯“报纸网”说,若失去叙利亚支持,伊朗将无法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因为其地面支援路线将被切断,这将导致伊朗在该地区影响力被削弱。另外,由于贸易路线减少,伊朗的经济问题也可能有所加剧。
  对于土耳其,有分析说土方或将借机提高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沃拉·马戈林表示,土耳其正寻求利用当前叙不稳定局面来塑造有利于土耳其的地区政治版图。埃及阿拉伯与国际事务专家穆斯塔法·阿明也说,土耳其在为进一步打击库尔德武装积蓄力量。
  俄罗斯方面的当务之急是保障其在叙军事利益和安全。俄新社援引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俄官员正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保持联系,叙反对派领导人已同意保障俄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和外交机构安全。
  美国方面优先考虑的则是确保“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不会借机做大。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首要任务是确保“叙利亚境内的战斗不会导致‘伊斯兰国’卷土重来”。美国彭博社还说,美军此时空袭叙境内“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也有在中东地区展示其军事力量的意味。伊拉克拉夫德传媒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里·穆萨指出,美国或将逆转前期因战略重心转移、撤离中东导致的劣势,这可能有利于新一届美国政府推进以色列与沙特、甚至更多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关系实现正常化。
政局前景不明


  分析人士指出,叙利亚内部民族和宗教情况复杂,境内有“叙利亚国民军”、库尔德武装等不同政治力量,宗教背景和外部支持力量各不相同,但对抗巴沙尔政府是其共同目标。现在这一目标已实现,接下来各方能否真正坐到谈判桌前仍是未知数。
  山东师范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北平表示,尽管叙反对派武装推翻了巴沙尔政府,但叙利亚局势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各方势力背后的大国将起到关键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军认为,围绕叙利亚战后国内权力分配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国际和地区政治博弈。他说:“从当前局势看,美国掌控中东的能力可能得到强化,伊朗方面恐将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新一轮打压,以色列和土耳其在该地区的行动将更为主动,这些都有可能通过叙利亚内部的政治势力斗争反映出来。”
  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叙利亚项目主任查尔斯·利斯特表示,在现阶段,一些外部势力将重新选择他们青睐的叙利亚派别和代理人,“这是一个危险的节点”。
 
■新闻人物
叙利亚过渡政府领导人穆罕默德·巴希尔
■新闻人物

叙利亚过渡政府领导人穆罕默德·巴希尔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据亲叙利亚反对派媒体9日报道,反对派授权“叙利亚救国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尔组建叙利亚过渡政府。
  “叙利亚救国政府”网站发布的简历显示,巴希尔1983年生于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扎维耶山地区。2007年毕业于叙利亚阿勒颇大学电气和电子工程学院通信专业,毕业后任教。2011年成为叙利亚天然气公司某实验室精密仪器部门负责人。
  2011年3月,巴希尔参加了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游行。2012年巴希尔放弃在叙利亚政府的任职正式加入叙利亚反对派,在反对派控制区内从事军事、民政、教育等多领域工作。
  2017年反对派成立“叙利亚救国政府”后,巴希尔先后在“慈善与宣教部”“发展和人道主义事务部”工作,2022年至2023年,巴希尔担任“发展和人道主义事务部”部长。
  2024年1月,巴希尔开始担任“叙利亚救国政府”总理。
  公开资料显示,“叙利亚救国政府”在叙反对派武装“解放叙利亚”联盟(又译“沙姆解放组织”)的支持下于2017年成立,“解放叙利亚”联盟被认为是此次击败叙利亚政府军的主力之一。
   (记者孙天朗)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外交部:希望欧方认真倾听并重视解决中企合理关切和正当诉求
外交部:希望欧方认真倾听并重视解决中企合理关切和正当诉求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董雪 袁睿)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去年10月以来,欧盟对华动用限制性经贸措施超过40项。希望欧方认真倾听并重视解决中国企业的合理关切和正当诉求,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提供公正、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欧盟中国商会9日发布《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指出“不确定性”成为当前在欧中企运营的“关键词”,并向欧盟机构和成员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便改善中资企业在欧盟的营商环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说,我们注意到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有关报告。报告反映出在欧中资企业对于欧盟营商环境持续恶化的显著担忧,68%的受访企业认为,过去一年间欧盟整体营商环境恶化;超半数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市场已不再公平开放;78%的受访企业将“不确定性”作为当前在欧运营的关键词。
  毛宁表示,去年10月以来,欧盟对华动用限制性经贸措施超过40项。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愈发强调“经济安全”,计划进一步强化经贸工具箱,升级投资审查、出口管制等领域限制性措施。有关做法违背了欧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由贸易原则,损害了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欧盟自身形象。
  “希望欧方认真倾听并重视解决中国企业的合理关切和正当诉求,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提供公正、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她说。
 
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环境署2024年“地球卫士奖”
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环境署2024年“地球卫士奖”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内罗毕12月10日电(记者林晶 黎华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在该类别获奖。
  一年一度的“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颁发的最高级别环境奖项,旨在表彰对环境产生变革性影响的个人和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2024年“地球卫士奖”几个奖项的得主“在应对土地退化、干旱和荒漠化方面展现出了卓越领导力、勇敢的行动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卢琦在科学和政策领域拥有30年的工作经验。作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和三北工程研究院首任院长,卢琦在实施世界上最大的造林项目、建立荒漠生态研究网络和伙伴关系以及促进多边合作方面,在全球遏制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等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
  卢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他说,中国70多年的治沙历史,就是一部科技支撑生态建设的历史。中国几代治沙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创造了科技治沙奇迹,为中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获2024年“地球卫士奖”的还有:获“政策领导力奖”的巴西原住民部部长索尼娅·瓜雅雅拉,获“激励与行动奖”的美国原住民权利倡导者埃米·鲍尔斯·科达利斯和罗马尼亚的环境守护者加布里埃尔·波恩,获“终身成就奖”的印度生态学家马达夫·加吉尔,以及获“商界卓识奖”的可持续农业倡议SEKEM。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新闻公报中说,世界上近40%的土地已经退化,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毁灭性干旱越发频繁。“2024年度的地球卫士们通过他们的努力提醒我们,我们能够赢得保护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战斗’。只要有正确的政策、科技的突破、制度的改革、积极的行动以及原住民的重要领导力和智慧,我们就能恢复生态系统。”
 
戈兰高地:以色列的“临时”与“永远”
戈兰高地:以色列的“临时”与“永远”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德翁·萨尔9日再次声称,以色列军队在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被推翻后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是出于本国安全考虑的“临时”措施。而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同日宣称:“戈兰高地将永远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方这一言行遭到多方谴责。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部一块狭长地带,获称“中东水塔”。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这一战略要地的大部分地区,并于1981年单方面宣布吞并戈兰高地以控区。国际社会不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
  根据以叙1974年签署的脱离接触协议,以叙双方在戈兰高地东侧设立军事缓冲区,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在缓冲区内驻扎,持续监督以叙停火。
  以军8日出动大批部队,占领缓冲区,是1974年以来首次。过去仅有几次短暂出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迪雅里克说,截至9日,以军仍在缓冲区内活动,并在至少3处地点持续部署。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已经告知以方,这类行动将违反1974年脱离接触协议,缓冲区内不应有军队或军事活动。
  埃及外交部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利用叙利亚当前权力真空,谋求占领更多叙方土地。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声明,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空袭叙利亚,表明以色列又一次违反国际法准则,破坏叙利亚领土完整。伊拉克同样予以谴责。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则给以色列“打掩护”,称不是“永久性”占领缓冲区,美方支持各方维护1974年脱离接触协议。
  内塔尼亚胡9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记者会上声称,“戈兰高地将永远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色列对这里的控制确保了以方“安全与主权”。
  内塔尼亚胡对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表达感谢。特朗普2019年3月签署公告,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对此坚决反对,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样予以谴责。
  美联社报道,内塔尼亚胡还在记者会上说,以色列将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最深处的赫尔蒙山最高峰。
  赫尔蒙山位于叙利亚与黎巴嫩边界,最高峰海拔2814米,是地中海东海岸地区最高点。一些军事分析师说,如果以色列在赫尔蒙山部署雷达和电子战设备,可以居高临下监视监听黎巴嫩和叙利亚大片地区,防范低空无人机袭击。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9日谴责以军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他告诉媒体记者,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刚发函说明以军在缓冲区的行动是“临时措施”,内塔尼亚胡就声称戈兰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知道他认为戈兰高地的哪个部分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涅边贾说。
    (陈立希 新华社专特稿)
 
韩法院批准逮捕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警方要求总理等人接受调查
韩法院批准逮捕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警方要求总理等人接受调查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首尔12月10日电(记者陆爱华 姬新龙)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0日批准针对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的逮捕令。
  据韩国多家媒体报道,金龙显10日通过律师发布声明,放弃申辩。
  韩国检察厅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9日以涉嫌执行内乱相关重要任务及滥用职权为由,向法院申请逮捕金龙显。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也于10日申请对金龙显发布“事前逮捕令”。
  新华社首尔12月10日电(记者陆睿 孙一然)韩联社10日报道,韩国警察厅下属国家调查本部特别调查团表示,已向国务总理韩德洙和国家情报院院长赵太庸等11人提出就紧急戒严风波接受调查的要求。
  该调查团表示,这些人曾在紧急戒严宣布前后参加国务会议。他们如果拒绝接受调查要求,有关方面将展开强制调查。
  据报道,韩德洙将以嫌疑人身份被传唤接受调查。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之前以涉嫌“内乱罪”等向国家调查本部检举韩德洙。尽管韩德洙尚未被禁止出境,但根据调查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自然》2024年度十大人物 两名中国科学家入选
《自然》2024年度十大人物 两名中国科学家入选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伦敦12月9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网站9日发布2024年度十大推动科学发展人物榜单。其中,两名中国科学家入选。
  该榜单由《自然》杂志的编辑们编撰,旨在记录今年重要科学进展、事件以及其中一些关键人物。其中,两名入选十大人物的中国科研人员分别为“无畏的医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风湿病专家徐沪济,以及“月岩守护人”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徐沪济医生勇敢尝试了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为CAR-T细胞疗法的批量生产带来了希望。李春来是决定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点的关键人物,也是首批对返回样品着手分析的科学家之一。
  其他入选榜单的人物还包括:“时间之父”——德国国家计量学研究所物理学家埃克哈德·派克,其关键发现或带来超越现有原子钟的核钟;“宇宙漫游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家温迪·弗里德曼,她的研究成果或许能平息一个关于宇宙膨胀率的历史难题;“病毒猎手”——刚果(金)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家普拉西德·姆巴拉,拉响致命猴痘疫情警报;以及“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员”——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研究员雷米·拉姆等人。
 
谷歌研发出超强运算能力“量子芯片”
谷歌研发出超强运算能力“量子芯片”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谷歌公司9日宣布研发出一款运算能力超强、适用量子计算机的芯片,宣称这种芯片只用5分钟即可完成现有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要10尧(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谷歌当天在网站发布消息说,除了高速运算能力,这款名为“威洛”的芯片还有突出的纠错能力,为研制“实用的大规模量子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谷歌当天发布视频显示,105个量子比特的“威洛”储存在低温恒温器中。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运算能力越强的芯片中量子比特越多,而这也意味着出错越多,这是目前量子计算机研发道路上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谷歌研制的“威洛”虽然量子比特多,但错误率却减少了一半,而且还具备适时纠错的能力。谷歌说,这解决了相关领域近30年研究的一个关键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哈特穆特·内文告诉英国广播公司,“威洛”可用于一些实际应用,但并未透露其他细节。他表示,具备商业应用价值的量子芯片在2030年之前不可能问世。
  研制量子计算机是当前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战之一。这种计算机以量子计算为基础,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可望通过特定算法在密码破译、大数据优化、天气预报、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领域,提供比传统计算机更强的算力支持。
  自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1981年提出量子计算机构想以来,各国科学家持续攻关量子计算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但研发出具有实用性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谷歌“威洛”芯片的实际能力,一些科学家仍然存疑。
  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专家艾伦·伍德沃德说,测试“威洛”时,谷歌使用的是专门为量子计算机量身定做的性能测试工具。因此,测试结果并不意味着“威洛”相比传统计算机实现了“全面提速”,“就好像你没法把苹果和橘子放在一起对比”。
      (袁原 新华社专特稿)
 
内塔尼亚胡首次因涉贪腐案出庭作证
内塔尼亚胡首次因涉贪腐案出庭作证


( 2024-12-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10日电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日首次因涉嫌贪腐案出庭作证,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以被告身份出庭作证的在任总理。
  当天的庭审在特拉维夫地方法院举行。电视画面显示,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左右,内塔尼亚胡开始作证,他全程站在证人席上。他说,与保卫国家所面临的挑战相比,针对自己的指控“微不足道”。
  内塔尼亚胡的律师阿米特·哈达德在庭审时称,针对内塔尼亚胡的审判是“政治迫害”,该案件应被驳回。
  当天,多名以色列部长和议员响应总理办公室的号召出席庭审,以表示对内塔尼亚胡的支持。一些以色列民众在法庭外抗议,敦促内塔尼亚胡致力于释放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
  2020年初,以色列检方以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3项指控正式起诉内塔尼亚胡。同年5月,法院首次开庭审理该起涉嫌贪腐案,内塔尼亚胡因此成为以色列首位接受司法审理的在任总理。
  根据以色列法律,除非认罪,总理无需因接受司法审理而辞职。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将在接下来的数周时间内每周出庭作证三次,法院预计最早于2026年作出判决。如果罪名成立,内塔尼亚胡因受贿面临的刑罚将是最高10年监禁,因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面临的刑罚将是总共最高3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