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评论

04版:文旅

05版:焦点

06版:各地

07版:经济

08版:国际

江右新气象:以文兴省促发展
江右新气象:以文兴省促发展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沈锡权 余贤红 赖星)以千古绝唱串起全域旅游,“跟着诗词游江西”成为新风尚;与世界对话千年的瓷都景德镇,搭建起国际交流新舞台;3年3000万人到赣州郁孤台体验“宋式生活”……
  以文塑旅,以文“引外”,以文兴商,以文强村,以文励志。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江西立足文化资源特色优势,以科学思路方法,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兴省的实践中呈现一派生动景象。
楼台书院聚人潮 文化地标显盛况


  阅世千年,历经28次被毁而“不倒”的滕王阁在地理和文化上依然占据南昌“C位”,并在新时代呈现出新气象。每年全国各地有数万人慕名而至背诵《滕王阁序》。
  相较于历史上的保护修缮,今天的滕王阁,格局更为宏大——“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把最好的赣江岸线和历史文化景观留给市民和游客。今年,滕王阁北园开放仅8个月,游客便突破1000万人次,客流量创历史纪录。
  江西人文鼎盛,千里赣江,自南而北,随处可见文化瑰宝,许多堪称“独一无二”。江西书院数量占全国古代书院三分之一,独领风骚,吸引大批日韩等国的学者前来研学交流;“人文圣山”庐山以其承载的16000多首诗词,冠绝群山,成为耸峙江右的文化高地;距庐山不远处的修水县,就诞生了黄庭坚、陈寅恪两大文化奇才,前者诗词书法与苏轼并称“苏黄”,后者学养深厚被誉为“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灿若星辰的江西文化,有的已为人熟知,但还有的鲜为人知。今年开始,江西文旅部门策划推出“跟着诗词游江西”主题活动,以诗为媒、以诗为脉,引领人们在游历山水间领略自然之美,体悟人文之韵。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的词句让赣州城内的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
  如今,郁孤台已不“孤单”,一江清水依旧,络绎不绝的游客慕“江南宋城”之名而来。这里有我国保存至今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宋代砖构城墙,就连地下排水系统沿用的仍是宋代福寿沟。每到汛期,哪怕古城之外洪水滔滔,城内依然能安之若素。
  如此完好的宋代景观已被精心打造经营,成为赣州最热门的“打卡地”。宋朝风韵舞蹈、宋制水上婚礼以及射箭、投壶等各类宋式活动……美不胜收的文旅场景再现了千年前的宋城景象,3年时间近3000万人来到郁孤台街区体验“宋式生活”。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旅游组织测算,全球近40%的旅游业是由文化驱动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介绍,今年以来,江西省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持续保持“双增长”,外省游客占比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诗旅江西,风华正茂。
对话世界的中国文化“会客厅”


  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来了一位“跨界”嘉宾——俞敏洪。除了邀请其团队主题直播,景德镇对他抱有另一番期待,那就是希望他能助力景德镇培养一批翻译人才。
  随着国际交往步伐加快,景德镇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仅在本届瓷博会上,就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陶瓷企业参展。
  三百六十行,行行飙外语。这是记者在这座中部小城见到的独特景象。从民警、街边摊主到博物馆馆长、餐厅服务员乃至市委书记,这里各行各业都在积极与国际接轨,并不时因“散装英语”登上热搜。
  “景德镇矢志打造中国文化‘会客厅’,首先在语言上要拉近和国际友人的距离,既要懂陶瓷,也要会外语。”市委书记胡雪梅说。
  与国际接轨,景德镇自是有深厚“资本”:自古以来,它就是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不到80户人家的小山村高岭贡献了陶瓷原材料“高岭土”的英文名“kaolin”,英文“china”音译自景德镇旧称昌南的说法,也广为流传。为了让与世界对话的声音更加响亮、更有底气,景德镇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大对各类重点遗址的保护修缮,让延续千年的制瓷历史可感可知。
  今天的“千年瓷都”已吸引五六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工作者前来。高峰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洋景漂”多达5000余人,其中有瑞士艺术家、法国博物馆雇员、美国护林员、意大利贸易商……
  与世界相连,国际人才在这里汇聚,创意灵感在这里迸发,陶瓷技艺在这里迭代;“买全球、卖全球”在这里成为日常,陶瓷产品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翻倍增长……
  今天,常住人口不过160多万人的景德镇已经与全球70多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朋友圈”遍天下。
  开放包容,既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
  从陶瓷文化到戏曲文化,从中医药文化到客家文化,新时代以来,江右文化无论是对内提升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传播力影响力,都达到一个新高峰。
  自2016年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以来,江西抚州人汤显祖的戏曲名篇《牡丹亭》先后多次在莎士比亚、西班牙剧作家塞万提斯故里,以及墨西哥、秘鲁等地上演,对外交往几乎从未间断。
  “没想到中国戏曲在海外这么受欢迎,每次演出完,都要谢幕三到五次,观众仍不愿散场,很多人拽着我们合影。”抚州汤显祖大剧院院长、戏剧表演艺术家吴岚说,这些年,汤显祖戏曲还被翻译成英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
  与文旅部合作共建葡萄牙里斯本中国文化中心,打造江右文化欧洲窗口;在瑞典、突尼斯等6个国家建立中医药中心、热敏灸分院,江西在中医药领域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文化,已然成为新时代江西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
江右之地文兴商盛


  “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北宋宰相晏殊爱酒,每经进贤县老家时必到当地李渡镇畅饮一番。去年,李渡的“一杯酒”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白酒“港股第一股”。
  然而,谁能想到这家酒企10年前还连年亏损,员工离职频繁,5年换了5任总经理。“过去不懂打文化牌,只会‘硬做’广告。”在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向阳看来,实际上,李渡酒是名副其实的“文物酒”。
  22年前,李渡酒厂内发掘出的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荣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汤向阳上任后,通过策划元代窖池遗址深度体验游、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打造文化IP,增强消费者对李渡酒的文化认同。10年间,李渡酒从亏损至盈利5亿余元,实现从濒临破产到港股上市的戏剧性逆转。
  “一瓶酒”的传奇故事,再一次证明了文化的价值是无穷的。
  以文兴商,人文强商。近年来,江西顺应消费者对文化、情感和精神的新追求,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IP”转化为“兴商资源”,茶、酒、瓷、药、书等各个领域均演绎出新故事。
  “一本书”在全国出版业举足轻重。江西出版传媒集团在2023年全国图书综合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排名第4位。旗下子公司,有的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4位,有的连续3年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2位。
  一座万寿宫,沉寂多年后重拾商帮文化再获新生,成为南昌商业新地标。今年国庆期间,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客流达157万人次,同比增长12.5%,营收同比增长37.8%。
  一部戏火热“出圈”。以明代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的传奇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舞台剧《天工开物》,自7月开始赴国内主要城市巡演以来,场场一票难求,观众反响热烈。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文化产业企业约2.3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184.45亿元。
  文化,是繁荣经济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赣州龙南市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邀请遍布全球的客家人回乡,今年前10个月共接待游客879.98万人次,同比增长16.73%;“上高会战”发生地宜春上高县以“抗战文化”为纽带,吸引旺旺集团、宝成国际集团、中杰鞋业等台资企业50余家,走出开放型经济新路子。
  江右文化的新繁荣、新跨越,正在为江西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乡愁铺就振兴路 “梦里老家”涌动新希望


  九百多年前,江西临川人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勾起了不知多少代天涯游子的乡愁。
  诗人叶嘉莹曾说:“一切的乡愁,都是文化的乡愁。”
  于青山绿水之间,江西的古村落星罗棋布,孕育了诸多名士先贤,留下了惊艳世人的文字。他们或许没想到,千百年后,自己的家乡会成为后来人寻古探幽之地。
  如今,江西各地用心经营乡愁文化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希望。
  2万余株香樟环抱的吉安钓源古村,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宗亲后裔聚居地,村里保存有明清建筑150栋,古韵悠长,充满诗意。
  穿越千年时光,钓源古村焕发新生。行歌台、薜荔墙、楚畹公祠……村里每个角落都与欧阳修的诗词相关,人们还能在这里看到他曾赞美过的结香、紫叶李、山桃草等植物花草。
  激活千古文韵,振兴一方乡村。今天的钓源古村,几乎每月都有来自北大、清华、斯坦福等知名高校的学者、文化名人来此上公开课,吸引全国各地的学子、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一座实至名归的文化名村,连工作日都一房难求。
  “一个地方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文化。”参与钓源古村项目打造的杜燕华认为,文化是乡村振兴之“根”,人们正是被钓源具有宋代风韵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美学生活方式所吸引。
  江西的乡村,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叠加着蓬勃的现代性,为一个个古村旧居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婺源篁岭村,旅游开发者吴向阳和他的团队根植于当地错落的地形和传统农俗,结合徽派古建提炼出“晒秋”文化IP。果然,一经推出就迅速“出圈”。
  这个曾经凋敝的高山古村,在十几年间,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江南布达拉宫”,高峰时日接待游客数万人,被联合国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它还发起三届国际旅游名村“村长峰会”,与法国、荷兰等国的名村同台对话。
  文化,绝非束之高阁的古老遗迹,而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古村,仍居住着千余名客家村民,他们所遵循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一大“文化卖点”,吸引着一批批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前来体验,深刻诠释了文化所拥有的持久生命力和独特吸引力。
  南昌安义古村、乐安流坑古村、万安农民画村……江西各具特色的乡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目的地。今年国庆期间,江西乡村游订单量同比增长95%。
红色文化激荡“超燃”的新一代


  10月1日,南昌八一广场,数万名年轻人彻夜守候,只为见证国旗升起的46秒。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拖着行李箱刚走出地铁,还有的从前一天傍晚就搭帐篷等待。46秒,不过短暂一瞬,此刻却被无限拉长,寄托着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热血“超燃”的升旗画面中,年轻态和英雄气相得益彰。
  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今年国庆期间,平均每晚都有近万年轻人守候在馆前,只为看5分钟的“光影八一灯光秀”;
  罗霄山脉北段的革命根据地武功山上,迎来一批批“夜爬”的年轻人。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挑战自我。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他们摇旗呐喊,脸上写满自信与活力,洋溢着“少年中国”的气象;
  在瑞金,革命题材谍战剧《追风者》今年4月热播后,每天都有两三千人趁着五一假期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参观,他们纷纷留言“看了《追风者》才知道‘扁担银行’,先辈真是太不容易了,书上的一行字,是一段沉重的历史”“我要去走他们走过的路”……
  发生在赣鄱大地上的一幕幕,映照着不凡的精神信仰,给人信心与力量。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红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深沉底色。这片土地上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延伸、传承。
  老区精神,湾区思维,特区速度……流淌在老区干部血脉中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基因,在新时代又注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新元素。
  “学苏区干部好作风,做‘第一等的工作’”“大湾区能做到的,老区也能做到”……从赣南到赣北,江西各地积极对标沿海发达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富民兴业,千帆竞逐。
  以文励志,重整行装。今日红土地正以拼搏奋进之姿“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巴拉圭亚松森12月4日电(记者周永穗 朱雨博)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前后,全世界华人都会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主题欢庆这一佳节。数千年来,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中国人共享,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内需提振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二
内需提振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二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安蓓 谢希瑶 叶昊鸣)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10月我国消费增速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升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较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


  当前内需形势怎么看?
  以数观势,向上的力量正在积蓄——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是3月以来单月最高增速。
  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前9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今年3月以来首次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长9.3%,比前9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
  高频指标进一步验证这一势头。
  国家信息中心监测,10月反映工程建设热度的工程机械开工率较9月提升1.6个百分点,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和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分别比9月提升2.9个和1.7个百分点,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以市观势,市面的回暖更加明显——
  叠加政策发力的“双十一”,海外高度关注。
  天猫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刷新历史纪录;京东超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增长超2倍;拼多多超40个细分类目翻倍增长……中国消费市场势能再次印证。
  投资,短期是需求,中长期是供给。进入四季度,多地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开发区动工、西部(重庆)科学城保障性住房(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提速……聚焦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一批工程项目按下“快进键”。
  政策暖风支撑市面回暖。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3000多万人参与、带动销售超4000亿元——这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直接拉动效应。
  政策带动下,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9.2%、18%、7.4%、3.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个百分点。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前10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60%。
  沿江高铁、东北高标准农田建设、“双一流”高校、城市地下管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大江南北,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有力度的政策,追求有温度的发展。
  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下乡入村,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到年底可让450万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保障性住房……
  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不仅为经济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支撑,也为质的有效提升夯实基础。
  市面上,更多积极变化开始显现。
  看股市,10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幅都在1.5倍左右,投资者信心在逐步恢复。
  看楼市,10月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在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房地产市场交易更趋活跃。
  市场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更足。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
  一些投资机构研判,中国经济近期的改善是由更强劲的国内需求推动。需求端改善的同时,政策效应正通过经济循环向供给端传导,随着国内订单增加,企业信心加快恢复,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二)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处于近年低位。
  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从消费看,今年前10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去年全年超过47万亿元。中国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
  “尔滨”火爆出圈,热门游戏带火山西文旅,144小时过境免签让“China Travel”火遍外网,骑行、露营带来户外装备“大比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备受追捧……消费细分市场上,高潮迭起。
  “中国消费面临危机了吗?”近期,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题为《2024中国消费市场真相》的报告,对关于中国消费的误读作出回应:
  “国内消费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在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部分行业增长强劲。”
  从投资看,前10个月民间投资增速同比下滑0.3%,为今年以来最低增速。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整体投资增幅近3个百分点,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领域民间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速。
  理解中国经济,不仅要看当下数据升降,还要看如何应对挑战、爬坡过坎,向着既定目标不懈奋进,扎实走好每一步。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这将比2023年增长近七成。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满足人民对“好不好”的需要上下功夫,内需市场潜力无限、机遇无限。
  培育新引擎。今年以来,从发展银发经济到激发冰雪经济活力,从低空经济“起飞”到首发经济“引燃”,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撬动投资消费,超大规模市场持续升级扩容。
  拓展新空间。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布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培育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经济纵深空间不断打开。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依然不足,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房地产市场仍在深度调整,物价总水平持续低位运行。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一揽子政策协调配合、同向发力,扩内需导向十分鲜明。
  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下达,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研究提出继续加大“两新”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政策举措,加力扩投资促消费;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更好支持经营主体投融资;
  出台近年力度最大化债措施,提高地方政府支出能力,将更多资源用于扩投资、促消费、保民生;
  打出“组合拳”降低购房成本、提振购房需求,加大对特定群体支持力度……
  在国计民生关键处发力,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国际机构评价,一揽子政策是为了社会民生好转、地方良性运转、物价和资产价格预期进入正向循环,有利于打通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淤塞点,推动经济再平衡过程更加顺畅,体现中国经济政策思路的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三)


  提振内需,必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是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之一,如此庞大的规模传递着一个信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其国内市场的深度。”对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国《世界报》网站报道称。
  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3496家展商参展,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14亿多人口不断升级的需求,与来自全球的技术、服务和商品对接,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持续激发。
  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超大规模市场的成长形成,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鲜明的印记之一。
  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立足点,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2009年以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有8个年份超过100%;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内需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
  经济是一个循环。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企业有收益,政府有税收,居民就业、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循环螺旋向上。
  这是大国经济意义深远的转型——
  2020年4月,面对疫情冲击下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部署。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环顾全球,美国、德国、英国等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时内需结构均表现出“内需主导、消费引领”的特征。
  审视自身,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看需求,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仍在不断扩大,商品零售额位居世界前列,今后还有稳步增长空间;
  看供给,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近日著文称,尚未充分激发的总需求,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充分发挥。
  “从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向以国内消费和创新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转变,是一次根本性结构转型。”这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存在的,但并非无法克服。有了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手段,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以总需求不足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承压,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矛盾。但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挑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逾百日,着眼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接力推出——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印发、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多地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内需提振路径更加清晰。
  更多新讯号显现新气象——
  首破1500亿件!截至11月17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再创新高。连接千城百业、千家万户,小包裹牵动大市场。
  首破1000万辆!截至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书写新纪录。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连续4个月超过燃油车。转折与爆发背后,是强大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与超大规模市场的碰撞、奔赴。
  新注册15100种!这是前三季度出现的消费新品种。多样化需求牵引供给侧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用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有力。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挑战中成长壮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齐心协力、同向发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不惧风雨、改革创新的姿态前进,中国经济活力潜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更加笃定。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在海南博鳌发布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在海南博鳌发布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海南博鳌12月4日电(记者周慧敏 冯候)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4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24新华中经智库年会上发布了《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反映了中国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取得的积极成果,阐释了“中国游”在展示中国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文明互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中国不断扩大过境免签等来华便利化措施,打造便捷的支付、语言、出行环境,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意愿不断增强,来华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中国游”国际关注度稳步提升。智库报告共分四个章节,聚焦“中国游”火遍全球的现象,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现了“中国游”让数千万外国游客亲眼见证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中国游”正在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认知、交流互鉴。
  2024新华中经智库年会以“深化改革 引领创新 智启未来”为主题,由新华社研究院、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瞭望智库共同主办。
 
以“先手棋”谋划“一盘棋”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观察
以“先手棋”谋划“一盘棋”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观察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上海12月4日电(记者王永前 杨金志 胡洁菲)作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径重要的“试验田”。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从打通地理上的“断头路”到破除制度上的壁垒,自2019年11月挂牌以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改革逐渐从“空间缝合”走向“要素缝合”,过去这片省际交界的薄弱区域正呈现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
  审批一体化构建规划“新样板”


  “长三角区域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习近平
  【实践故事】
  省际交界处,是一体化发展最鲜活的展示区。
  来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原点”处,流经沪苏浙的太浦河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绕过田野,穿过村庄。河上,分别代表沪苏浙皖的四栋江南水乡风格建筑——方厅水院正在紧张施工中。这座标志性跨域建筑由步行连廊连接,具有人文交流、文旅休闲与国际会展等功能,建成后可以实现“一天逛遍沪苏浙皖”。
  “在省际交界处,按照同一套标准审批建设,是我从业多年遇到的第一次。”项目建设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翊元感慨。
  方厅水院浙江嘉善片区的施工许可证上,上海青浦相关部门的印章刚劲清晰,这成为示范区探索一体化审批机制的一个生动注脚。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刘伟介绍,按照传统流程,方厅水院项目需要按省界一拆为三,再由三地分别按各自流程进行审批。由于各地审批标准、要件、时间存在差异,严重影响项目工作进度。
  2023年2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让一体化审批成为可能。方厅水院的规划由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委托给上海青浦,由上海青浦牵头实施项目信息报送、招标及一体化方案审批,从“多个文件多个章”变为“一个文件一个章”,大大提升了项目建设进度。
  在此基础上,示范区也从“规划一张图”着手,探索建立沪苏浙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五年来,从公路“断头路”的打通,到推动城际铁路动工,再到跨域房屋、桥梁综合建筑的规划建设……示范区制度创新“样本库”正在不断更迭,为长三角全域及更大范围作出示范。
产业深度协同破解招商“内卷”


  “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
          ——习近平
  【实践故事】
  初冬的江南,空气清冽,催人奋进。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董事长时立宪已连续多日奔波在青浦、吴江和嘉善之间,推进投资合作事项。
  今年3月,在青浦区相关产业负责人的见证下,总部位于上海青浦的美帆与吴江区文体广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吴江投资建设高水平的“零碳行舟”水上产业综合体,进一步挖掘区域水上文体旅产业经济效益。
  “以前去外地考察投资,担心总部所在地主管单位有想法,现在有他们见证,感觉有底气多了。”时立宪说,他们还准备将公司新一代水翼帆船的生产制造基地落在嘉善。
  对此,青浦区也展现出“大胸怀”。在青浦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基于产业分工、域内企业去外地投资也许短期内会让青浦税收微降,但企业效益的提升和整体产业的壮大无疑将进一步反哺母公司所在地。
  从过去“你争我抢”,到如今主动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共同发展……地方政府主动敞开大门,正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着力破解招商“内卷”、探索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一体化发展,就要推动各地算‘大账’‘总账’、而非‘小账’,对于示范区而言,就是要做到1+1+1>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营商产业部部长朱正伟介绍,目前,示范区正推动青吴嘉共建跨省域高新区,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做大“蛋糕”。
  协同发展也避免了区域间的重复建设。以自动驾驶为例,今年8月在吴江举行的示范区第二届联合招商会上,上海同济大学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的自动驾驶生态长廊正式亮相,吸引市场广泛关注。由于该长廊实现了三地数据标准互认、结果共享,又当场吸引了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飞渡科技、合众新能源等多家主体的参与和投资。
  “三地联合招商,吸引更多高能级企业的高职级负责人,三地共享应用场景,也推动了负责人快速决定投资……这些都有助于推动有序竞争、错位发展,实现共赢。”苏州市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
凝聚法治共识推动制度“软联通”


  “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习近平
  【实践故事】
  自2021年当选为青浦区金泽镇人大代表后,吴江人庞云华就逐渐适应了这一新的“身份”。最近,他正忙着调研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相关的内容,为明年的地方两会做准备。
  “我是吴江人,在青浦工作,希望发挥这种多元视角的优势,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做一些贡献。”庞云华说,此前,他在意见征询会上一口气提了好几条建议,都被《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所采纳。
  选民资格跨区域互认是示范区推动制度“软联通”的举措之一。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合作日益加深,跨区域协同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今年3月,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这是立法法修订以来国内第一个跨省域、综合性、创制性的协同立法项目。瞄准区域发展突出问题,该条例对地方政府间协议、统计与指标体系、联合执法及行政执法证据互认等均有涉及。
  如今,不少探索已经成为解决区域顽疾的重要抓手。以跨省倾倒垃圾为例,近期,得益于上海绿化市容、交通等部门的协调帮助,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检察院成功实现对嘉善塘上一例倾倒建筑垃圾案例的诉讼,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赔偿金额达180余万元。
  嘉善县人民检察院五部主任仲琴说,过去,办案线索主要来源于属地行政机关或属地乡镇,来源单一,如今实现“异地取证”和“源头打击”,有力破解了违法成本低、难以形成震慑的困境。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意味着在处理改革和立法的关系上要做到‘先立后破’。通过区域协同立法,可以更好满足区域协同发展的法治需求,让区域真正成为发展的‘共同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政策法规部高级主管孙潮阳说。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习近平主席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习近平主席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刘杨 马晓澄 陆浩)“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创造有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在与会中外人士中引发强烈共鸣。
  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传递了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激励着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同中国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必坚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把握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彰显了大国领导人的胸怀视野和责任担当。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这不但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作为一位长期专注改革研究的学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倍感振奋。“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习近平主席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向世界表明中国正采取一系列举措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进一步读懂中国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国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说,埃及十分重视中国推进现代化带来的广阔合作机遇,埃中两国有很多合作项目正在进行当中。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能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与会国际嘉宾对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的这句重要论述深表认同。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表示,过去40多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不仅增进了中国的民生福祉,也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世界的鲜活例证,促进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同时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为共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表示,面对各国人民需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和理念,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红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带来广阔机遇。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风险与机遇并存。“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世界教育创新峰会首席执行官史彦恺表示,当前全球正共同面对一系列挑战,各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应对难题,共建美好世界。对世界来说,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政商学界的思想至关重要。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宣告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有助于为世界创造有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对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深有感触。他表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对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意义重大而深远。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表示,要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指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贡献企业力量。
  “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世界提供了借鉴经验。”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表示,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对话,深化互信,将时代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创造美好未来的机遇,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携手并进。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在京举行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在京举行

李鸿忠出席并讲话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宣部、司法部在京举行“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根本法保障。
  李鸿忠指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把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不断推向深入。要牢牢把握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的本质属性,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把握我国宪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牢牢把握我国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定维护宪法权威;牢牢把握宪法的主要功能作用,全面加强宪法实施;牢牢把握宪法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动宪法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郑建邦、何维出席会议。
  中宣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中国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和全国人大代表作了发言。
 
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福建行:聆听海丝故事 筑中阿友谊桥梁
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福建行:聆听海丝故事 筑中阿友谊桥梁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福州12月4日电(记者李慧颖 付敏)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近日,19位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来到福建,体验海丝文化的历史印记和底蕴,感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活力与气象。
  11月29日至12月3日,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团来到厦门、泉州和福州参访。在厦门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光伏、储能、微网等领域的产业创新热点引起使节关注。叙利亚驻华大使哈桑内说,中国新兴产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叙利亚也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希望能与中国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利共赢。
  近年来,中国品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不断拓展市场,逐渐令当地人熟知。
  在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现场演示行驶、停车、变道、转弯……使节们饶有兴趣试乘,用手机记录分享给本国友人。
  “现在已经有300余台金龙客车行驶在突尼斯。”突尼斯驻华大使阿拉比说,期待突中双方拓展产业合作和技术创新,为突交通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厦门岛西部筼筜湖,碧波荡漾、白鹭翱翔。在筼筜书院,使节们了解到筼筜湖的治理故事。曾经,筼筜湖周边集聚的上百家工厂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如今,经过生态修复治理,原先的“臭水湖”焕然一新,正以“城市会客厅”的面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使节们纷纷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点赞。伊拉克驻华使馆参赞穆罕默德说:“筼筜湖的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集美大学,使节团参观校史馆、航海学院重点实验室等,观看传统舞龙舞狮、武术表演,交流座谈氛围热烈。使节们表示,阿中合作持续展现出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希望有更多阿拉伯国家的青年学子到集美大学学习深造,增进阿中高等教育合作。
  福建东南沿海城市泉州,宋元时代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在马可·波罗的游记和一系列史料中有着生动记载。
  看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大厅,立着摩洛哥著名旅行家、阿拉伯人伊本·白图泰的塑像,摩洛哥驻华大使安萨里说:“伊本·白图泰在14世纪就到达了泉州这座历史名城,阿中交流交往源远流长。”
  “泉州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厚而悠久的友谊。”阿曼驻华使馆公使曼泽里表示,泉州众多历史印迹都足以说明双方友谊跨越地域和时空,历久弥新。
  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访问团使节们感受石雕、布雕画、提线木偶戏、南音、高甲戏的独特魅力,兴致盎然地参与非遗工坊互动活动,欣赏小剧场的南音古韵,尝试表演提线木偶戏,他们连声称赞。
  在黎巴嫩驻华大使贾布尔看来,近年来,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性和多样化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阿方应该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福州是使节们福建行的最后一站。驻足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古厝深处的城市历史传奇,思索积淀与发展的力量;走进鼓山脚下,参观福州市委党校内的“‘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体会福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愿景与希冀……一幕幕澎湃向上的风貌,来宾们深有感触。
  使节们说,观察到福建生机勃勃、日新月异,深切感受到中国持续开放和发展的成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这将为世界发展增添活力和动能。
  “中国的城市都充满吸引力,希望能去中国更多地方参观。”穆罕默德用视频记录下丰富多彩的福建之行,还把视频发表在个人社交网站上,获得众多网友点赞和评论。他说,希望未来推动阿中友好往来,延续丝路情谊,共筑阿中友谊的桥梁。
 
187米的历史性跨越
琴澳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
187米的历史性跨越

琴澳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广州12月4日电(记者吴涛 王浩明 李寒芳)从横琴到澳门,最近的地方仅隔着187米。
  曾经这187米的距离,不仅是隔岸相望的海湾,还是两种制度、两种货币、两个关税区的相隔。如今在横琴口岸,最快只需20秒就可通关,只比短跑200米世界纪录的速度慢大约2秒。
  随着澳门回归尤其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桥、城轨打通了地理隔阻,协力创新突破了制度壁障,生活生产一体实现了心灵融通。琴澳两地正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书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
20秒通关,桥轨跨越海湾


  12月2日13时11分,澳门轻轨横琴线从澳门莲花站开出首班车。
  自此,以横琴口岸为枢纽,横琴站将与澳门轻轨、珠机城际二期城轨连成一线,进而接入珠三角城际交通网,直接打通澳门和内地轨道交通。旅客可乘坐这一全长约2.2公里的轻轨往返横琴和澳门,6分钟就有一班。
  澳门轻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何蒋祺说,澳门轻轨横琴线是密切联系澳琴两地的连结线,澳门公共运输交通网融入大湾区,可助力澳门更积极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从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到澳门轻轨横琴线,琴澳两地的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加强,往来两地也愈发便捷畅通。
  在横琴口岸,车辆最快只需2分钟、行人最快只需20秒就可完成通关往来琴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说,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的持续提升,不断提高居民进出便利度,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港珠澳大桥口岸和横琴口岸出入境人次总数双双突破2000万,创历史新高。青茂口岸2021年开通后,至今年9月过关人数已达6800万人次。
  “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珠海口岸出入境车流快速上升。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已查验北上澳门车超过250万辆次。
  一系列数据显示,“琴澳同城”已在眼前。
创业在琴澳,制度破除壁障


  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广东省珠海市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政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施行。
  届时,珠海市户籍居民可申办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签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申办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签注。
  “往来琴澳干事创业更便利了。”在横琴经营茶餐厅已10年的澳门青年梁家星说。
  在2015年一毕业就来创业、已深耕横琴10年的梁家星看来,琴澳规则制度“软联通”正不断深入,横琴是一片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地方。
  作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新实践载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不断打破制度壁障,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今年3月1日,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政策,琴澳一体化迎来突破性进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介绍,政策实施8个月来,人、车、货物通行平稳有序,经“一线”横琴口岸进出境人数超1493万人次,进出境车辆超160.6万辆次;“二线”通道验放出区车辆超1269.8万辆次。
  各项政策红利稳步释放,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立三年多来,合作区澳资企业占比持续提升。截至10月末,经营主体里澳资企业达6521户;今年上半年,澳资产业增加值达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9%。
  澳门经济多元化也取得了成效。2023年,澳门中医药产业、现代金融业等四个重点产业增加值总额达390.5亿澳门元,较2019年增加6.9%;博彩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较2019年降低14个百分点。
澳门新街坊,心融人间烟火


  11月1日,横琴“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下称“新街坊长者中心”)正式揭牌,居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55岁及以上长者有了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选择。
  63岁的澳门居民梁爱花退休后选择到横琴养老,她每周大部分时间在横琴居住,周末回澳门与老友相聚或采购一些澳门特产。“现在通关很便利,我们这样居住在横琴的澳门人还可以带水果、鲜花或者熟食等往来,很人性化。”梁爱花说。
  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和新街坊长者中心陆续投入使用,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实现在合作区内便利使用澳门元移动支付钱包……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澳式新家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澳门人享受“无感切换”的双城生活。
  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截至今年7月,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6102人,就业人数达5098人。面向澳门居民建设的“澳门新街坊”项目已销售超过1300户,约500多户家庭有条件入住。
  在澳门街总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内地居民教澳门居民跳健身舞、唱京剧、练书法,澳门居民教内地居民做蛋挞、画油画。
  这一相得益彰、其乐融融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看来,澳门特色的社团服务正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枝散叶,互相促进给人更好的期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景相怡,心相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应有之义,也是澳门特区未来发展新路向、新空间、新动力的关键所在。
 
从司法规则衔接看大湾区“软联通”
从司法规则衔接看大湾区“软联通”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广州12月4日电(记者李雄鹰)“最近刚完成代理的一宗涉及澳门投资者餐厅的劳务纠纷案件,该案在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一审,并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来自澳门的首批大湾区律师谭晓红已在广州南沙执业两年多时间了。成为大湾区律师后,她的业务更忙了,时常往返于广州、珠海、澳门等大湾区城市,希望可以发挥自身所长,助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
  “一国、两制、三法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有特点。近年来,内地与港澳在经济社会领域良性联动、优势互补、发展共促,但在司法领域有所不同,三地民商事领域的法律规则和司法实践都存在差异。面对跨境民商事案件持续增长的形势,亟需在诉讼制度“软环境”的对接上取得突破,为高效便捷化解跨境纠纷、实现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司法规则衔接的前提,是司法从业人员深度交流与合作。截至今年9月,已经有近500名港澳法律人士取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他们往返于内地和港澳之间,不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也在不断适应内地法律体系,融入本地生活。
  “近年来,内地与港澳司法协助、交流、研讨、互鉴等活动不断增多,有效促进三地增强法治认同、法治共识、法治互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辜恩臻说,比如内地与香港法官双向交流,通过互派人员到对方法院旁听庭审、业务讨论等形式加深交流互鉴;三地法官、律师用模拟法庭的方式,按照内地、香港、澳门诉讼程序分别对同一宗案件进行模拟审理;一些基层法院常态化接收港澳青年到院实习,帮助港澳青年深入了解内地司法实践……
  除司法人员交流外,在司法规则衔接方面,三地探索成果不断。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和法官常常面临域外法查明途径有限、程序繁琐等问题。”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焦小丁说,为破解这一难题,广东法院立足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域外法律查明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查明平台,汇集3万多部域外法、近7万份涉外裁判文书,实现域外法一站式高效查明;建立全省统一的域外法查明专家库,30名港澳法律专家作为首批入库专家,现已完成专家协助查明首案。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还出台了涉港澳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统一跨境纠纷管辖、诉讼主体认定、简化委托手续等适用标准,推动“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落地。
  广州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积极探索司法规则衔接,结出丰硕成果,一批探索举措诞生于此。
  “目前南沙法院已探索出事实清理、证据开示、类案辩论等多项诉讼规则衔接创新成果,畅通港澳陪审员、调解员、专家咨询委员和实习生等港澳人士司法参与渠道。”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蔡颖说,由大湾区律师澳门执业律师代理的内地首案在南沙诞生,由大湾区律师任调解员的劳动争议案在南沙办结。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跃,高效化解跨境纠纷是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2023年,广东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涉港澳民商事案件1.3万件,占全国64.8%。要化解如此大量的案件,既要坚持依法办案、快速审理,还要注重源头治理和实质化解。
  近日,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的在线调解室里,经办法官与涉外特邀调解员在充分了解案情和争议焦点后,援引《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货物丢失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快速化解了一宗跨境运输合同纠纷,被告当庭支付和解款,原告撤诉结案。
  广东法院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调解、仲裁与诉讼的有机衔接,建立统一的港澳特邀调解员名册,选聘120名港澳特邀调解员参与跨境纠纷化解,率先探索引入港澳特邀调解组织,建设裁审对接电子平台,打造跨境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我们希望通过三地司法规则的衔接互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以及规则的示范地、引领地。”辜恩臻说。
 
国务院安委办挂牌督办贵州从江县船舶侧翻事故
国务院安委办挂牌督办贵州从江县船舶侧翻事故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4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对贵州从江县船舶侧翻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12月2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发生一起乡镇自用船舶侧翻事故,造成13人落水,其中8人死亡。初步发现涉事船舶违规从事载客经营活动且严重超载,属地乡镇政府对乡镇自用船舶监管不力,安全责任措施不落实等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对贵州从江县船舶侧翻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派出督导组赴当地督促指导现场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安全风险防范责任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写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写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新华社评论员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宪法晨读、知识竞答、联合普法……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以法为纲,循法而治。从修改土地管理法到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以立法形式确认和巩固改革成果,加强人民幸福生活的法治保障;从修改法官法到修改检察官法,确认、巩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成果,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一同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动法治体系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健全,改革与法治“两轮”并进、行稳致远,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宪法实施贯彻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部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才能不断提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能力,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徒法不能以自行”。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法规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宪法监督,才能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完善改革决策、规范改革行为、推动改革进程、巩固改革成果。“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有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践证明,法治在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同时,也跟随着改革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改革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解决好法治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创新。只有及时把改革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把改革成效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为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必将汇聚起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零关税:助力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中国担当
零关税:助力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中国担当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自12月1日起,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始终以切实行动推动全球南方共同繁荣振兴的坚定决心和诚意,彰显中国始终与全球南方携手并肩、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的博大胸襟和责任担当。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非洲是最不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中国和非洲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作为引领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有力赋能中非经贸合作,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零关税举措实施后,贝宁菠萝、埃塞俄比亚咖啡、卢旺达辣椒、坦桑尼亚蜂蜜、马达加斯加羊肉等一大批来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优质农产品将加速对接中国市场需求,为非洲企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带动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坦桑尼亚未来企业发展公司养蜂顾问杰克逊·姆波内拉说,中国推出的零关税等一系列惠民生、增福祉新举措是非中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桥梁。
  发展是解决包括贫困在内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全球南方国家的第一要务。除了零关税举措,中国还积极综合施策,包括便利化贸易安排、提供跨境电商支持、帮助非洲国家参展商赴华参加各类展会等,助力非洲提升贸易水平和能力。中方举措不仅惠及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有力驱动全球南方经贸合作,更让中国坚持在经济发展中扶贫的成功经验为全球南方减贫进程注入强劲动能。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说,中国的零关税举措助力全球南方减贫进程,切实推动全球南方加速迈向现代化。
  作为全球南方一员,中国始终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定地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并肩,推动合作共赢。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国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南方发展振兴,与一些西方国家频繁挥舞关税大棒、筑起“小院高墙”、以各种名目阻碍互利合作的自私做派形成鲜明对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中国致力于同全球南方国家携手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也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共享发展新机遇,为实现全球南方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闫洁)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协调推进三大“联通”,让“幸福路”越走越宽
协调推进三大“联通”,让“幸福路”越走越宽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十一载栉风沐雨,十一载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这一植根历史沃土、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实,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成果厚重而丰硕。在2日召开的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讲话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愿与各方携手同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未来的胸怀和决心。
  依托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基础设施“硬联通”跨越山海扎实有序推进。实现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夙愿的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3周年,“黄金大通道”活力持续显现;中国和秘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项目钱凯港日前开港,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正式诞生;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卡鲁玛水电站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雅万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中欧班列驰而不息,累计开行达10万列,通达25个欧洲国家的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的100余个城市。11年来,一条条宽广的高速公路、一座座高耸的桥梁、一个个高效运行的港口,让“山不再高、路不再远”,大大提升了世界经济连通性。
  日益健全的“软联通”在共建国家间架起规则标准互联互通桥梁。11年来,中国与6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113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建立“一带一路”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2263项,涵盖20多个领域、覆盖11个语种。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与28个经济体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协议,显著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建“一带一路”与各方发展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部分国家建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工作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合作规划落地见效。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等多国发展战略实现对接,有力支持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1年来,互帮互助的“心联通”持续深入。共建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中国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人文支撑。菌草、水井、杂交水稻等“小而美”的项目扎实推进,不断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近年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作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的重要论断,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从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科学布局和动态优化相结合、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相结合,到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就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提出了总体思路。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指明方向。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作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走过硕果累累的11年,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在变乱交织的百年变局中,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樊宇)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临近岁末,让劳动者安“薪”少忧“酬”
临近岁末,让劳动者安“薪”少忧“酬”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临近岁末,结算工资、回家过年,是许多人实实在在的期盼。
  为切实保障好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当前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正在全国开展,在2025年春节前集中治理欠薪问题。各地各部门应切实扛起责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而帮助劳动者过好“年关”。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部分行业欠薪有所抬头。除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风险外,经营不善、拖欠账款等带来非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问题增多。
  今年1至9月,重庆共查处欠薪案件2825件,为1.83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41亿元;河北办结欠薪案件1.7万件,为6.2万名劳动者追偿工资6.8亿元……一笔笔欠薪的解决,为的是捍卫劳动者的尊严,守护好一个个家庭的温暖。
  眼下,进入工资结算高峰,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报酬的诉求更加迫切。各地各部门务必出硬招、求实效,真正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劳动者化解心忧。
  对无故拖欠、特别是恶意欠薪行为保持“零容忍”,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做到有案必查、有罪必惩。对政府、国企项目,要督促其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优先清偿欠薪。对确因生产经营困难等造成的欠薪问题,在保障农民工基本报酬权益基础上,引导劳企双方互相理解、共渡难关。
  欠薪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情况,用心用情治理、齐抓共管推进,就能最大限度维护群众权益,彰显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记者姜琳)新华社北京电
 
向假羽绒说不,别把消费者逼成质检员
向假羽绒说不,别把消费者逼成质检员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连日来,假羽绒服事件引起社会持续关注,相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市场监管总局已对重点地区的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针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地方监管部门也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从媒体揭露和监管部门查处的情况看,五花八门的制假手段几乎成了行业的“公开秘密”,用“粉碎毛”“短丝绒”冒充真羽绒,材料劣质甚至不符合卫生标准。一些厂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部分店铺虚假宣传、知假售假,甚至呈现出从源头生产到终端销售的“链条式”制假售劣。
  这些做法既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劣品驱逐良品”,坑苦守法经营的企业。
  此前,行业协会向公众给出了甄别羽绒制品真假优劣的妙招。但与其教会消费者辨别假货的技能,不如监管部门亮出“牙齿”,在制假售劣源头端就强监管、出重拳,让假羽绒产品无所遁形,还消费者安心、放心。
  对“链条式”制假售劣羽绒产品,监管部门应从源头着手开展系统治理,对原料生产、物料加工、产品销售全流程强化监管执法,对违法商家依法严惩,形成有力震慑。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要充分履行监督管理义务,在遵守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展销机制,精准淘汰不良商家,切实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
  质检报告本该是产品质量的身份证,然而在近期披露的羽绒造假案件中,标明羽绒含量的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仅需一两元就可以成批采购。到底是谁在售卖质检报告,为假冒伪劣产品洗白?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一查到底,堵住市场漏洞。
  期待当前对行业乱象的整顿肃清,能让羽绒市场恢复健康发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暖心。
    (记者刘怀丕 牛少杰)
    新华社郑州12月3日电
 
展现真实中国 推动文明互鉴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解析
展现真实中国 推动文明互鉴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解析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杨思琪 周慧敏 刘恩黎)今年以来,中国不断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来华便利化措施,打造便捷的支付、语言、出行环境,外国来华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中国游”国际关注度稳步提升。
  4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海南博鳌发布《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反映了中国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取得的积极成果,阐释了“中国游”在展示中国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文明互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举措,不仅推动着文化和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更成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游客亲眼见证了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切身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认知、交流互鉴。
“中国游”便利化措施红利不断释放


  为了吸引并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中国旅游业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和升级,包括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提升支付便利性、加强数字化旅游服务等。
  截至2024年11月末,中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了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了110余项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过境免签、口岸签证政策。其中,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已增至35个口岸、54个国家。
  受访专家认为,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效消除了制约入境游的因素,同时释放了积极开放的信号。随着免签政策陆续落地,国际间交流更加活跃,中外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显著增加。
  对于政策带来的便利,在义乌经商多年的西班牙商人乌贝达·埃斯皮胡安·拉斐尔深有体会。“以前多次往返的签证程序复杂,不仅需要准备各种材料,还要按流程预约去使馆办理,费时耗力。”他说,免签政策实施后,“一有业务需要,一张机票说走就走”。
  移动支付方面,四类旅游重点场所推动完善外籍人员证件和支付方式的预约验证,让入境游客可以灵活选择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全国主要支付机构,简化身份验证流程,提高绑卡效率,提高交易限额。线上外卡收单业务稳步推进,进一步丰富外籍人员在境内网购的支付渠道。
  《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指出,入境游是国际游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也是以民间交流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方式。相比之下,基于个人实地体验和互动交流的入境游,为更多外国游客提供了身临其境体验广袤中国的机会,比媒体传达更为直观可触,更有助于塑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长期以来,许多外国人通过媒体了解中国,但一些西方媒体出于各种目的对中国的报道要么失声失语,要么有失客观公正,导致外国人不能了解全面、真实的中国。
  火爆的“中国游”打开了世界了解认知中国的新窗口、新通道,快乐的“中国行”成为不少外国人的“破除偏见”之旅。一些外国旅游博主直呼“被西方媒体骗了”“中国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看到了一个西方媒体永远不会展现的中国”。
  持续火热的“中国游”,让更多外国游客消除了刻板印象,亲眼见证了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形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达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人数为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受访专家认为,中国旅游业正以一种开放姿态,不仅向世界讲述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中国故事,还为提升全球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中国游”的蓬勃发展,将为全球旅游业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文旅深度融合彰显中国发展成果


  亲眼看见气势恢宏、形态各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更能感受到秦统一六国的龙威虎势;亲耳聆听声调柔和、意境古雅的纳西古乐,更能感受到“中华古乐之活化石”的神奇;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和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可以让人领略到江南风情和吴侬软语;巍峨高耸的布达拉宫和庄严肃穆的大昭寺,能够令人体会到藏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美山川、多样风情,来华境外游客在深度游览体验中,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有了直观感受,从内心深处为中国发展的奇迹点赞叫好。
  感受古今交融的中华文化魅力。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从展现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敦煌莫高窟,到被视为中华文明重要象征的万里长城,从体现明清宫廷文化的故宫博物院,到展示古代士大夫隐逸文化的苏州园林……目前,中国有59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40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这些类型众多、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都让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赞不绝口。
  体验科技改变生活的新场景。“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的出行方式,乘坐高铁快速穿梭于不同的景点之间,欣赏窗外山川美景,体验中国先进高铁技术的智能便捷。来自英国的环球旅行博主克里斯·哈钦森非常喜欢中国手机支付的简单便捷;来自英国的旅行博主泰兹将刷脸乘车的免密支付功能称之为“像是穿越到2050年”;来自新西兰的游客阿尔内·赫尔曼时隔28年再访上海,惊叹于陆家嘴地区已高楼成群。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被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的壮丽画卷和随处可见的科技成果所震撼。
  走入中国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不仅被中国城市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建筑、民俗文化所吸引,不少外国游客还热衷走进菜市场、街角公园、晨练广场等市井生活,感受当代中国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变,市井生活场景正在成为外国游客“新宠”。在中国北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选择到黑龙江省黑河市体验异国风情、参与文化活动,包括逛早市、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小商品等。美国摄影师亚当·克莱顿对中国传统古村落情有独钟,他最喜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皇城相府。
  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从壮丽的天山山脉到秀美的江南水乡,从雄伟的黄河之畔到神秘的雪域高原,从梦幻的冰雪世界到深邃的海洋景观,广博的大自然蕴藏着无尽魅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蓬勃发展,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众多外国游客用镜头捕捉奇观,一条条展示中国山水秘境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获赞无数。
  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24年旅行与旅游经济影响:全球趋势》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在未来十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新时代中国形象将以更加多姿多彩、具体可感的方式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眼前。
开放合作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也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重要方式。报告指出,伴随着中国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蓬勃向上,入境旅游在增进不同文明包容理解、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增进不同文明包容理解。
  近年来,中国与多个国家的文化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意大利等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中国与法国、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赞比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互办文化旅游年,与多米尼加、萨尔瓦多等新建(复)交国家开展文旅交流……这些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健生说,入境游使游客有机会亲身体验他国的文化,感受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播与融合。通过入境游,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也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这种双向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通过到中国入境旅游,世界友人感悟中华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游”,向外国游客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彰显中国当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中国文化和中国旅游进一步走向世界,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而旅游业被誉为“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能够在紧张局势下起到“稳定剂”“润滑剂”的作用。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毕绪龙说,中国旅游外交作为大国外交的一部分,紧紧把握并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旗帜,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推动人类进步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目标的实现开辟新的渠道。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入境游已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更成为文化交流与民间外交的重要载体,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游”便利化水平会不断提升,将有更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爱上中国,也将促进各国共同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中国游”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的中国
“中国游”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的中国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12月4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24新华中经智库年会上,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撰写的《中国游: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的中国》智库报告面向全球发布。报告展示了中国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取得的积极成效,深入解读、阐释了“中国游”在展示中国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文明互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国游”的蓬勃发展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向世界释放的巨大红利。随着赴华免签国家持续扩容,支付、语言、出行等环境不断优化,“中国游”越来越便捷,众多国际游客纷至沓来。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随着中国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入境游市场正在迅速复苏,越来越多外国旅客选择将中国作为旅行目的地,亲身体验生动真实的中国。
  “中国游”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中国。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国际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他们在“中国游”过程中不仅能欣赏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美山川、多样风情,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便利,还能在城乡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这种直观且深入的体验,让国际游客形成对中国的准确理解,进而喜爱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中国游”让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中国拥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保障,不仅为外国人才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与中国合作的外国企业提供了事业飞跃发展的平台,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伴随着中国旅游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入境旅游在增进不同文明包容共生、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中国游”为中外民众提供了直接交流互动的机会,有助于增进中国与世界文化彼此了解与尊重,同时,社交媒体的发展也让外国游客将他们的中国之旅分享到世界各地,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游”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将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爱上中国。新时代的“中国游”将带给世界更多的中国故事,也将凝聚更多全球共识,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记者傅琰 秦彦洋)
   新华社海南博鳌12月4日电
 
一场被冬奥遗产运营团队“争”来的世界杯
一场被冬奥遗产运营团队“争”来的世界杯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即将于5日在崇礼拉开战幕。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一场由冬奥遗产运营团队奋力争取来的赛事。
  本次承办赛事的云顶滑雪公园曾是北京冬奥会的赛场,见证了许多中国冰雪的荣耀时刻。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齐广璞等一批运动员,曾在这里为国争光。公园内的U型场地技巧赛道在2016年建成,已先后举办过4届世界杯比赛。
  云顶滑雪公园副总裁兼山地运营总经理王世同和很多同事都参与了冬奥会工作,深度学习了冬奥会的山地运行工作流程。如何守护和发展好云顶这份宝贵的冬奥遗产,成为他们长期思考的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11月崇礼的气温显著高于往年同期,造雪和存雪条件不足,这让王世同一度为供应世界杯赛事所需的大量冰状雪而忧心忡忡。
  “在11月20日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被逼到了绝境,在国际雪联的投票中有四分之三的票数都选择取消这站世界杯。”据王世同介绍,当时国际雪联派驻云顶的外国专家预估,12月1日交付场地几乎不可能。
  “我们做了大量沟通,希望国际雪联方面能宽限几天再做评估。但是实际上我们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还是想做最后一搏。”王世同说。
  此时,王世同率领的云顶山地运营团队不仅面临着赛事取消的压力,也面临着来自雪场经营端的压力。由于保障世界杯赛事需要抽调大量人力和造雪机器,云顶雪场对公众营业的时间已一再推迟。据云顶滑雪公园副总裁赵琼介绍,推迟营业期间的一个周末,仅酒店销售方面的损失就高达上千万元。
  王世同“最后一搏”的信心不仅来自气象预报的降温,也来自对团队的了解和信任——这里集结了北京冬奥会自由式和单板滑雪场地山地运营人才的精华。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后的这些年,我们的造雪团队比较稳定,通过和国外专家的长期合作,以及我们在长期运营中积累的对本地区气象条件的知识,我们有经验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另外,我们和国外来的场地塑形团队也在这些年逐渐形成了默契,可以实现边造雪边塑形。”王世同介绍道。
  他还透露了与国际雪联沟通中的一个技巧。
  “第一次投票比赛差点被取消,让我们意识到和国际雪联派驻专家加强沟通特别重要,所以我们就安排了一个翻译团队,全天跟着这名专家,主要目的是消除他对我们工作的误解。”
  王世同举例说,国际雪联专家一开始坚持要在造雪机含水量档位等指标上严格按照以往的指南操作,由于气温高、进度严重滞后,云顶团队希望将造雪机设定在出雪量更大、含水量稍高的一档,场地塑形时再对雪质进行调整。翻译介入后,国际雪联专家准确理解了云顶团队的意图,最终双方达成了共识。
  “其实我们跟国际雪联通过这些年的合作,关系发生了一定转变。过去他们的专家过来就像是监工,慢慢地我们做到了亦师亦友。他们看到我们的努力之后,也会帮着我们去实现目标。”赵琼说。
  在最后的攻坚时刻,云顶团队抓住寒潮过境降温的机会,将山体各处的造雪机集中到比赛场地造雪,在和国际雪联约定的第二次评估日期前追上了进度。
  “11月24日,我们的翻译听到国际雪联专家给瑞士总部打电话说,他认为云顶的进度已经赶上了,我们就知道,这场世界杯可算是保下来了。”王世同说。
  赵琼介绍,即便在世界范围内看,办滑雪世界杯都很难说是雪场的赚钱生意。由于中国属于现代滑雪运动的后发地区,公园类项目世界杯落户中国只能在11月底至12月初的赛历区间。对商业雪场而言,这一时期是抢开业的关键节点,叠加不可预测的气象因素,事实上给雪场的运营带来了很大压力。
  “非常感谢雪友理解我们为了力保大赛的举办,在今年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延迟开业。”赵琼表示。
  王世同认为:“一个雪场的核心产品是雪道。经过多年为冬奥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赛服务,我们在造雪压雪、含水量控制等方面有了丰富经验。很多雪友反馈说云顶的雪道滑起来越来越顺滑,其实就是我们把这些办赛经验用到日常的结果。”
  “现在中国滑雪的人越来越多,但经历过冬奥会等大赛锻炼、能够做好高水平滑雪赛事山地运营的团队依旧较少。云顶坚持承办世界杯比赛,也是想为中国滑雪保留下这批冬奥的人才火种。”王世同说。  
   (记者卢星吉 杨帆)新华社河北崇礼12月4日电
 
“出圈”如何“长红”?今冬“尔滨”冰雪季热点前瞻
“出圈”如何“长红”?今冬“尔滨”冰雪季热点前瞻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作为闻名遐迩的冬季旅游胜地,哈尔滨独特的冰雪景观、丰富的娱乐活动和浓厚的冰雪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延续上个冰雪季的“出圈”热度,今冬“尔滨”将推出哪些新举措?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冰雕雪雕“赛”起来


  “哈尔滨的冰雕、雪雕艺术,起源于1963年哈尔滨冰灯游园会,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晓燕说,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将组织8场冰雕、雪雕赛事及活动,包括国际冰雪雕赛事2项、国内冰雪雕赛事6项。
  从冰雪艺术师的精品力作,到大学生新秀的青春佳作;从冰雪雕艺术的博大精深,到万千冰雪匠人的巧夺天工……秦晓燕说,今冬赛事层次之高、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创历年之最,旨在用好冰雕、雪雕赛事这一重要媒介,向世界讲好“化极寒为极美、化冰雪为神奇”的“尔滨故事”。
  目前,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在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其主编或参编了9项标准制定,包含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3项,覆盖冰雪景观设计、施工、安全、冰雪景区服务及冰雪雕赛事等方面,致力于打造中国冰雪景观艺术水准与质量评价体系“输出地”。
带动游客“嗨”起来


  眼下,位于松花江北岸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建设。作为园区娱乐项目的“人气王”,今冬超级冰滑梯焕新升级,滑道将增至24条,以便让更多游客体验“速度与激情”。
  “年年冰相似,岁岁景不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昕说,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为“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园区设计和建设将充分融合亚冬会元素,总用冰用雪量30万立方米,将打造更为璀璨夺目的冰雪主题乐园。
  园区内的冰雪秀场将上演“奇幻大秀”,呈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梦想大舞台将举行“‘左右哥’万人雪地蹦迪”等室外演艺项目;冰雪美食馆中心舞台的各类演出也将轮番登场;四季项目场馆内将新增全感VR沉浸式活动体验和数字冰雪奇趣探索馆。
  罗昕说,今年园区将应用多普勒雷达、音频传感、投影技术、柔性洗墙灯技术等声光电新技术,极大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智慧化景区建设同步推进,实现营销、服务等功能的智慧化,比如游客只需通过一键扫码,即可实时获取包括景点介绍、演出安排、防寒用品分布等信息。
用心宠客“暖”起来


  在热门景区新增卫生间;在排队等待时间长的景点开设暖屋;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游客准备暖心热水、姜茶,并提供咨询指引……一系列暖心举措正是“尔滨”持续宠客的写照,采冰节、跨年夜等节庆活动都在筹划中。
  在位于哈尔滨市东南方向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身穿各式各样滑雪服的游客们从半山腰“唰”地滑下,畅快洒脱。据介绍,度假区内的宾馆酒店、别墅民宿再度升级,房间数由去年的1539间增至2473间,缓解了以往接待能力不足问题。温泉酒店、特色农家乐、民俗互动表演等“一站式”服务,力争帮助游客消解滑雪过后的一身疲惫。
  为营造健康、公正、透明的旅游市场环境,哈尔滨市持续组织执法力量,对重点景区景点及周边宾馆酒店等经营场所开展执法检查,并曝光一批价格违法行为。哈尔滨市12月2日对外公布了旅游投诉热线及各区县(市)“文旅首席服务官”电话,游客如在游玩过程中权益受损,可拨打相关电话反映情况。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说,“尔滨”将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游客奉献“冬日恋歌”。
 (记者杨思琪)新华社哈尔滨12月4日电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是正规车险吗?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是正规车险吗?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近期多地车主投诉反映,社会上一些非保险公司销售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服务产品及开展类似业务。对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了一份关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的风险提示。
  这种形似保险的服务是车险吗?能否对事故进行赔偿?广大车主又该如何有效甄别、防止“踩雷”?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什么是机动车辆安全统筹?


  来自安徽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货车车险即将到期时,收到了一名自称某大型险企业务员的好友申请,对方给出了较为优惠的“续保”价格。但当张先生交了2130元“保费”后,收到的却是一份100万元统筹金额的“安全统筹服务合同”,张先生大呼上当。
  什么是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内人士介绍,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是通过向车主集资的方式,要求车主缴纳相应的交通安全统筹费,形成统筹资金来为参与统筹的车辆提供保障,属于运输行业内部的行业互助,多以“XX统筹”“XX互助”“XX联盟”为名。
  事实上,虽然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与保险功能类似,都会约定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补偿或赔偿,但并不属于保险。
  我国保险法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而办理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的公司,主要以交通运输公司、汽车服务公司等为主,不具有经营保险业务的资质,有的公司注册资本甚至仅100万元。
  然而,模糊的介绍、格式相似的报价单、低廉的价格,再起一个与正规险企类似的公司名称……一些安全统筹公司试图“浑水摸鱼”,“李鬼”冒充“李逵”,让车主误以为购买了正规保险。
  营运车、货车等是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常见的参与主体。“商业保险讲求营利性,这类车辆风险高、出险后赔付金额较高,长期面临投保难、投保贵问题,而机动车辆安全统筹的价格较大幅度低于正规保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说,过去,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主要集中于一些车队或大型运输单位,后来也开始向市场“蔓延”。
  事故发生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能赔偿吗?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合同是在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所订立,且不违反法律法规,一般来说合同是成立且有效的。
  然而,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中暗含种种风险。“机动车辆安全统筹非保险活动,未纳入保险监管,其运作没有相应的资本要求和偿付能力约束,拒赔、跑路甚至非法集资现象时有发生,需警惕其‘野蛮生长’。”陈辉说。
  重庆一名网约车司机刘先生曾支付4000多元费用,与辽宁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统筹合同。然而在刘先生的网约车与其他车辆发生擦挂后,该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给付,刘先生自己支付了相关费用后,将该公司告上法庭。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表示,社会上部分安全统筹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此类公司出现撤销、破产等重大危机时,只能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承担责任,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存在较大风险。
  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购买正规车险的车主在遇到退保和理赔纠纷时,可以依据保险法进行诉讼,保险公司有更多资金支持,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补偿。消费者参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后若发生交通事故,一般按照合同约定赔偿。但安全统筹公司注册资本有限,可能无法履行合同,进而给车主带来损失。一旦出现纠纷,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如何促进车险领域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机动车辆安全统筹的存在,与营运车辆投保难、保费高等问题息息相关,应着力做好风险管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做好差异化定价,促进车险领域健康发展。
  “营运车、大货车等保费贵,源于其行驶过程中的高风险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一方面,营运车、大货车司机应改善驾驶习惯,降低风险水平;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应借助科技手段,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提升自身运营水平。
  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借助金融科技能力赋能精算定价模型,同时提高定价模型更新频度,让保险定价更加精确。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一方面通过开展货车专管专营机制研究,实现科学经营、精细管理、专业服务,改善公司货车经营效益,持续扩大公司货车承保能力;另一方面向“事前防范+事中介入+事后补偿”转型,积极推进货车风险减量管理项目落地。
  此外,中国人寿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车主在投保车险时应提高警惕,在具有合法经营车险业务资质的保险机构进行投保,缴费前仔细核对投保单,认清保险公司名称、缴费对象。同时提升行车安全意识,确保行车安全。
(记者张千千)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罗沙)继承制度是有关财富传承和弱者帮扶的重要制度,处理好继承纠纷,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宁。最高人民法院3日发布第一批四个继承纠纷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遗产管理人制度适用、裁判标准的统一以及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
  为使遗产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民法典新增遗产管理人制度。王某诉赵某等法定继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关于遗产管理人的规定,指导分居国内外的当事人共同选定遗产管理人,完成清理遗产、制作遗产清单、报告遗产等事宜,最终引导各方当事人就遗产分割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贾某一、张某诉贾某二、贾某三继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有关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制度的规定,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认定。
  司法实践中,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否作为遗产继承,存在不同理解。农某一、凌某、农某二、农某三、农某四诉农某五法定继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通过案件裁判,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户为单位取得,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户主死亡后,该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其遗产,不发生继承问题,户内其他家庭成员在承包期内可以继续享有承包权益。
  妥善解决继承纠纷,需要重视调解工作,并善于运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秦某某与程某英等继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参与纠纷处理全过程,提前介入、指导调解,与当地基层自治组织、综治中心协力促成当事人矛盾的化解,并进行了司法确认。之后当事人还将遗产捐赠给村委会,最终用于修缮道路、惠及友邻。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三部门发文改善停车休息环境、关爱货车司机“急难愁盼”
三部门发文改善停车休息环境、关爱货车司机“急难愁盼”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王聿昊 叶昊鸣)记者4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改善停车休息环境关心关爱货车司机的通知,旨在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加快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改善停车休息环境对于提升道路货物运输安全水平、关心关爱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从业就业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将持续开展加油站型“司机之家”建设、探索推进口岸“司机之家”建设、改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休息环境、健全完善货运平台协商调解机制、组织开展关心关爱帮扶活动等,为货车司机提供暖心服务,切实增强货车司机的从业获得感和职业归属感。
 
设窝点、搭平台、洗黑钱……
公安部督办典型案例全链条揭示跨境电信诈骗黑幕
设窝点、搭平台、洗黑钱……

公安部督办典型案例全链条揭示跨境电信诈骗黑幕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在缅甸设立诈骗窝点,搭建虚假贷款平台,骗取受害人资金;通过虚拟币等渠道“洗钱”,并把部分赃款转移给国内的家人亲属……
  公安部今年挂牌督办的这起典型案例中,首要分子梁某被判无期徒刑,犯罪团伙骨干成员和参加者也分别获刑,跨境诈骗的一整套组织方式、诱导手段、资金转移渠道等均浮出水面。
虚假网贷平台是如何搭建的?


  2020年8月,山西太原市民张女士向警方报案称,她在三个电信诈骗平台上被骗450余万元。
  太原警方抽丝剥茧、循线追击,打掉了以何某华、梁某、王某等为首要分子,将窝点设在缅甸木姐的犯罪集团,全链条破获了这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专案组民警介绍,梁某犯罪集团内部一度有实施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网络赌博、裸聊敲诈等各种犯罪团伙千余人。
  王某所在的团伙是一个网络贷款诈骗团伙。专案组成员介绍,2020年4月,王某指使他人搭建了虚假贷款诈骗平台,随后组织了8个话务组;每个话务组有二三十人,共200余人。这些人一般采用偷渡的方式来到缅甸。
  太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主任张虹介绍,犯罪团伙向受害人定点发送或者由下级代理商群发附有虚假贷款平台链接的短信,并在短视频网站上对“山寨版”的虚假贷款平台进行推广。
  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后,他们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人员,以办理贷款名义诱导受害人缴纳认证金、解冻费等,骗取受害人资金。
  起诉意见书显示,该犯罪集团在一段时间内,采用上述手法共诈骗1400余名受害人人民币近6000万元。
  事实上,张女士此前已几乎被虚假投资理财骗光积蓄,她的信息被倒卖到王某团伙手中,犯罪分子还对张女士进行了再次诱导贷款诈骗。
境外园区窝点是如何运营的?


  专案组民警介绍,偷渡至缅甸后,梁某以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起家,后投靠何某华与当地武装合作建立的星际庄园。
  星际庄园占地20亩,周围有围墙,内部有四幢建筑;其中三幢为四层楼建筑,外租作为实施各种犯罪的场所,另一幢用作食堂、超市等生活设施。
  专案组成员、太原市公安局晋源分局义井责任区刑警队侯警官等人介绍,何某华、梁某作为星际庄园的物业负责人,收取园区犯罪团伙的各种费用,所得赃款20%给当地武装,剩余80%按照四六分成,梁某占四成。
  他们管理的园区物业收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园区犯罪团伙的物业费。他们将房子出租给园区各个犯罪团伙后,收取租金、水电费、人头费、保护费等费用,其中犯罪团伙每人每月4500元至7000元的人头费是收入的大头。
  二是园区犯罪团伙的分红返利。物业为园区内犯罪团伙提供各种黑灰产资源,如短信通道、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团伙根据阶段业绩好坏给物业一至六成的分红返利。
  三是对接“水房”的返利。“水房”也叫“卡商”,物业会为园区犯罪团伙介绍用于“洗钱”的“卡商”资源并提供担保;“洗钱”完成后,“卡商”会向物业返还“洗钱”金额5%到6%的介绍费和担保费。
  此外,星际庄园还有园区内的食堂、超市、饭店、KTV等生活娱乐场所的收入。
骗取的钱是如何“洗白”的?


  犯罪集团诈骗成功后,通过套现、“洗钱”团伙“洗白”赃款。
  据了解,这个被打掉的犯罪集团将诈骗所得购买虚拟货币,并通过“洗钱”团伙,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线下现金交易的方式套现,随后由另一团伙通过转账、购买金条等方式,将部分赃款转给相关犯罪分子的家属。
  “金主”梁某在国内的堂弟梁某富等人负责犯罪资金的转移。2020年3月至9月期间,梁某富在梁某、何某华、王某的指挥下,为该犯罪集团接收诈骗赃款2500万余元,同时使用诈骗赃款购买黄金12公斤,并将这些现金和黄金分别转送给相关犯罪分子的亲属。
  然而,将巨额赃款交给家人,犯罪分子给家人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面对这些来源不明的巨额资金,家人不敢花也不好藏。实际上,梁某家人等为了藏匿这些钱款费尽心机,换来的却是提心吊胆和刑期。
  专案组成员介绍,他们在何某华家中的鸡窝里,找到了何某华妻子桂某藏匿的6公斤金条。梁某富将保险柜藏在自己的出租屋里,害怕被盗,专门安了一个摄像头对着保险柜,通过手机随时监控。民警在这个保险柜内收缴了1700多万元人民币。
  王某的父亲王某洪将收到的赃款用塑料袋包好,塞进PVC管道中,将管道埋到自家院子里,再将院子浇筑水泥。害怕找不到,王某洪甚至专门画了一张“藏宝图”标注藏钱位置。
  2021年12月,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梁某洪、王某洪、桂某等7名境内转移诈骗犯罪所得及收益人员,被判处6年3个月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这么大范围的近亲属成员参与到犯罪中,让人震惊,也令人惋惜。”太原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张娟说,明知巨额非法利益来路不正,还接受并隐匿,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利剑。
  在这起案件中,梁某虽未从事具体诈骗行为,但其为诈骗犯罪提供组织和帮助,且参与利益分配,处于犯罪“金字塔塔尖”位置,依法从重处罚。
  张娟等办案人员提示,通过剖析各种电信网络犯罪骗局发现,犯罪团伙都对被害人形成了心理操控,利用被害人贪图小利的心理,将其一步步拉进陷阱。办案人员提醒,务必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贪小便宜,不透露个人核心身份信息。    (记者孙亮全 熊丰)
新华社太原12月4日电
 
兰草也有假,买卖或涉罪
湖北盗卖野生兰草系列团伙落网记
兰草也有假,买卖或涉罪

湖北盗卖野生兰草系列团伙落网记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家庭作坊+采卖同步,野生兰草销往全国;药物改造+虚假宣传,瞒天过海高价牟利;暗语交流+野外直播,伺机逃避警方打击……
  近日,湖北公安破获系列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研判发现,涉案兰草销往全国多地,涉案人数超1万人。这些案件再次为养花人敲响了警钟,关于野生植物保护的刑事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开直播售卖野生兰草


  2024年1月,随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某直播平台“寒寒园艺”直播间,长期直播出售野生兰草。办案民警伪装成买家进入直播间监控发现,该直播间每日凌晨至清晨开播,每株兰草售卖50元、100元不等。
  经过调查,民警怀疑直播时主播用的暗语“下山草”就是从山上采挖下来的野生兰草。当民警在直播间询问主播,卖的是不是野生兰草时,主播却始终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
  警方带着直播间的录屏找到植物学专家,初步确定直播间内售卖的就是野生兰草。民警告诉记者,目前,绝大部分野生兰草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该直播间已涉嫌违法售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该直播间注册信息显示,店主赵某系随州随县万和镇人,随后民警将赵某抓获,并在其家中查获尚未出售的野生兰草886株。经查,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由赵某的公公和丈夫在山上采挖野生兰草,赵某在家中直播销售兰草约2000余株,获利近10万元。
  根据嫌疑人交代的线索,民警抓获了与其同村的杨某丹、杨某等来自另外三个家庭的7名犯罪嫌疑人,发现他们都是以家庭为团伙,分头、分批盗采野生兰草,再在网上直播售卖获利。
  还有一个直播间号称除了网络店铺橱窗里的产品都有以外,可以进行“私人订制”,想要什么样的就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带着卖者在山林里找兰草,相中了再下单购买。但该直播店主并没有注册其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细心的民警发现店主上传了一段自拍的视频,民警经过工作锁定其身份,结合视频里暴露的场景特征,在随县一废弃棉花采购站将店主陈某及同伙刘某某抓获,捣毁了这个隐藏在深山老林里面的“私人订制”窝点。
给兰草“化妆”欺骗消费者


  “湖北随州是全国知名兰草主产区,野生兰草资源丰富。”随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杨竣伟表示,近年来,兰草市场火热,一些当地村民发现“商机”,遂以家庭为单位,形成自挖自卖的“一条龙”野生兰草产销链条,对当地兰草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不法分子不仅盗采,还给兰草‘化妆易容’,欺骗消费者。”
  在养兰圈中,兰草以稀有、独特为贵。随州当地人把自然变异的兰草称为“艺草”,广受全国各地养兰人喜爱。民警发现,涉案直播间里售卖的“艺草”并不是自然变异而来,而是由野生兰草人工合成的“假艺草”。
  “挖回带有花苞的兰草后,用特制的药水进行浸泡或喷洒,开出来的花更好看一些。”犯罪嫌疑人王某说,“叶边染黄就号称‘金边’,用特制的药水破坏兰草的叶绿素,从而改装易容成各种各样的‘异草’,碰上不懂行的买家,可以卖出高价。”
  杨竣伟介绍,“乙草胺”等化学药剂可以破坏兰草的叶绿素,让叶片变黄或者变白;使用“多效唑”等药剂可以让兰草“长不高”,从而变成迷你型的“矮草”。也有嫌疑人交代,他们给兰草“化妆”,也有给执法人员施加“障眼法”的企图,以期瞒天过海。
  “‘艺草’之所以贵,主要是因为买家想获得草种,以此来继续繁育。”随州市兰花学会会长汪帅兵介绍,人工合成的“艺草”只能管一代,繁育出的下一代仍是普通兰草,草种没有经济价值。此外,化学药剂还会影响兰草的寿命,有的草送到消费者手中后,很快就会枯萎死亡。
  从2024年3月以来,随州市公安局对盗采兰草乱象开展了专项打击。截至目前,警方破案1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9人,收缴野生兰草4万余株,涉案总价值1500余万元。
采挖、买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涉罪


  “刑法规定,非法采挖、收购、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可处有期徒刑。”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诗介绍,目前,除兔耳兰外,野生兰属所有种类都被列入国家二级及以上保护植物目录。“具体来说,相关行为涉及一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或两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就可入刑。”
  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14日,贵州省织金县人民法院织金洞环境保护法庭审理了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犯罪案件。被告人丁某因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此前,被告人丁某以1280元的价格向李某某(已另案处理)购买了两株野生兰花。经鉴定,丁某收购的两株野生兰花为春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案发后,丁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采挖野生兰草牟利的行为会破坏兰草资源,如果不及时遏制,野生兰草有资源枯竭的危险。”随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支队长何宗仁表示,犯罪分子采挖野生兰草的成本极低,会冲击兰草产业的正常秩序,甚至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危险。民警提醒,养兰人在淘花前,务必要先学会辨认兰花:在追求“行货”的同时,要避免买到“刑货”。
  “野生兰草的根一般与叶子之间呈90度直角。”汪帅兵表示,兰草在纯自然状态下繁衍,其种子会生长发育成像“鹿角”或“弹弓”似的根茎,被称为“龙根”;有时,很多种子集中发育,会形成珊瑚状的根茎,被称为“龙蛋”。一旦见到上述情况,就能断定是野生兰草。“根部呈集束状向下生长的兰草,一般都是人工种养的,可以放心购买。”        (本报记者宋立崑)
 
一条“跨海大通道”改变一座临海小渔村
一条“跨海大通道”改变一座临海小渔村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记者熊嘉艺)日落时分,海面泛起金黄余晖。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的海堤上,不少游客坐在海边,撑一把茅草伞,点一杯冰美式咖啡,听田间虫鸣,感受海风吹拂。
  “走进乡村放松心情,也让孩子看看不同的自然风光。”深圳市民刘女士趁周末来到中山“遛娃”,她告诉记者,从深圳宝安区驱车出发,穿过深中通道,1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崖口村,完成从“城市”到“乡村”的场景转换。
  崖口村坐落在珠江口西岸,拥有千亩稻田和数公里长的海岸线。深中通道开通后,这座毗邻通道出口的海边小渔村,成了港深游客们的“宝藏打卡地”,每逢周末、节假日,进村道路上跑的一半以上是“粤B”牌的深圳车。
  “崖口村围绕三万亩土地、五千亩鱼塘和两千亩良田资源,打造了稻田风情街、煲仔饭街、海鲜食街、东堤集市等特色景点,同时成立‘强村公司’实现综合管理运营,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崖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锦鹍说,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周末,崖口村一天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倍左右。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崖口村更是人气火爆,游人如织,日均游客达8万人次。
  秋冬虾蟹肥美,正是吃海鲜的好时节。周末、节假日每到饭点,崖口村的海鲜一条街就门庭若市,来往食客络绎不绝。
  “自今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我们迎来大批港深游客。尤其在崖口膏蟹上市之后,每逢节假日更是‘一桌难求’。”棠记海鲜餐厅老板黄锦棠说,除了应季海鲜,餐厅推出的禾虫炒饭、水蟹羹等菜肴同样深受食客喜爱,“吃海鲜”已经成为村里的一大招牌,吸引游客走进崖口。
  上午喝杯稻田咖啡、中午来份煲仔饭、晚上品尝海鲜大餐、夜里入住民宿……记者观察发现,崖口村的旅游产品丰富、体验多元,已形成一条涵盖吃、喝、住、行的乡村文旅产业链,留住游客的同时,更吸引来不少看到商机的年轻人。
  “节假日我们一天就能卖500杯咖啡。”“90后”姑娘杨嘉漩辞掉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崖口村创业,今年10月在稻田边开起咖啡店,小店受欢迎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期。
  杨嘉漩选择投身乡村,看中的是崖口村浓厚的创业氛围和火热的文旅产业。“这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加上深中通道开通后带来巨大‘流量’,我对在村里创业有信心。”
  过去,崖口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如今,村里人气越来越旺,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当地统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崖口全村创造就业岗位近千个,如今已吸引69名大学生、海外留学生等本村年轻人回乡,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随着旅游产业日渐红火,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重修老旧墙面、改造前院花园、增设停车空间……崖口村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舒适,“一屋一景”的美丽村庄正在形成。
  “我们将稻田、滨海、美食、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努力让崖口从‘网红村’变成‘长红村’。”谭锦鹍说,崖口未来将持续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营,进一步做好农文旅深度融合大文章,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杭州临平:推动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杭州临平:推动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在自己的‘第二故乡’,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觉很开心。”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的网约车司机王振说。作为一名流动党员,王振利用自身职业优势,长期为社区老年居民、中高考学生义务提供送医、送考等服务。
  王振来自安徽,在临平区星桥街道安家就业。而作为一名流动党员,他也在临平区安了“家”。今年以来,临平区深入实践杭州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多重纳管、双向共管、数字智管”协同体系和“排查纳管、教育管理、作用发挥”三项机制,以流动人口占比较大的星桥街道为试点,深化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目前,像王振一样在临平区“安家”的流动党员共有1.3万余名。
  “没想到线上也能一‘键’找到组织。”星桥街道流动党员项慧萍说。项慧萍将信息录入在街道“你好临居”云上驿站“流动党员信息登记”模块上,被社区党组织看到后,便纳入了动态管理。
  今年,星桥街道采取社区全覆盖走访、党群服务中心设“流动党员报到点”“流星汇”靶向活动等方式,从源头排摸流动党员。同时,当地充分利用“AI社工”电话、“星桥E治理”“浙里流动先锋码”“你好临居”云上驿站等平台,帮助流动党员“码上”找到组织。
  流动党员“安家”后,星桥街道又立足其特点和需求,推出模块化教育品牌,让流动党员有选择、弹性化地参训学习。星桥街道流动党员“流星汇”综合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街道已开展各类活动110余场次,覆盖流动党员2300余人次。
  围绕流动党员“有为”,星桥街道根据流动党员不同职业和特长,推出“流光溢彩”流动党员先锋岗,涵盖网格治理、平安宣传、矛盾调解、文明出行等十类岗位,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
  针对流动党员存在流入地“似家不是家”的想法,当地街道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推出“星心相融”流动党员服务仓,包含“筑巢安家”“鸿雁护航”“他乡故知”“丰羽同行”四个系列17项服务内容,以清单化服务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许舜达 李蒋丽)新华社杭州电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武汉12月4日电(记者王自宸 喻珮)相较于2022年,2023年长江干流监测点位单位资源量均值上升了16.7%,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增加34种,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增加了3种……在湖北武汉4日召开的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沿江各地、各部门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系统实施保护修复措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这位负责人介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呈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鱼类资源量得到较快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栖息地修复工作稳步推进等特点。
  监测显示,2023年,长江干流监测点位单位资源量均值达到了2.1千克,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分别比2022年增加了16.7%、34种、3种。2022年,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达到了1249头,比2017年增加了237头,实现了历史性止跌回升。
  此外,2023年,采砂和航道整治等涉渔工程强度有所下降,栖息地破坏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相较于2018年提升了两个等级,赤水河完整性指数已经恢复到“良”的等级。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种质基因库,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推动落实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在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实施一批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各地抓紧谋划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河湖水系连通修复方案,推进重要栖息地的保护修复;科学实施增殖放流,优化放流种类结构、规范民间放生行为、加强放流效果的评估,不断推进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表同享”为基层减负
“一表同享”为基层减负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以往我们收集名单要填4次表,现在填一次就可以了,真的太方便了。”又到了收集高龄津贴名单的时候,江西宜黄县学前街社区办事大厅内,社区干部邱春兰在电脑上轻轻一点,老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自动录入,不到5分钟,名单表便完成了。
  在过去,邱春兰每月都需要手动统计报送高龄津贴、特殊儿童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低保补贴和城乡特困补助等台账与表格,任务繁重。但这两个月,她的工作有了大不同。“‘一表同享’帮了大忙。如今填报工作表格不再像以前费时费力,只要日常做好数据维护就可以智能填表,一键提交,且系统内的数据经过校验更不容易出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邱春兰说。
  报表多、报表频、共享难,一直是基层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基层多头重复填报等问题,江西省推行“一表同享”改革,整合大批基层数据共享应用,助力基层减负增效。
  今年5月,宜黄县获批成为江西省第二批试点县(市、区)之一,通过省市大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回流、业务部门数据库表、基层更新维护等方式建立了一套庞大的数据库。“我们目前形成‘人、房、企’台账数据共有31万余条,还补充完善了脱贫人口、生存状态、残疾信息等数据,并打通高龄老人、特殊儿童等5大类高频应用场景的数据共享。”宜黄县发改委党组成员罗辉介绍。
  在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中,该县实现“多表合一、多报合一、多系统合一”,压减基层干部填表报数工作量。
  “‘一表同享’让我们从表格中解脱出来,同样的数据,我们不需要重复报给各个单位了,只要在‘一表同享’系统中操作处理,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到了十几分钟。”宜黄县凤冈镇干部黄晖一直负责民生报表工作,他告诉记者,不同部门的表格信息有相同之处,但以前是需要重复填报的,而现在大部分实现了一表通用。
  “未来,我们还将在全县范围推动‘一表同享’改革,切实为基层减负。”罗辉说。(本报记者周密)
 
归国大熊猫“福宝”的新生活如何?
新华社记者独家现场探访卧龙神树坪基地
归国大熊猫“福宝”的新生活如何?

新华社记者独家现场探访卧龙神树坪基地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成都12月4日电(记者薛晨 余里)12月3日,生活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旅韩归国大熊猫“福宝”,进食时被发现身体发抖,初步检查确定其体态外观无异常,精神及食欲正常。3日傍晚,记者赶赴至距离成都110多公里外的卧龙神树坪基地,独家现场探访大熊猫“福宝”。
  3日晚21时,卧龙神树坪基地。记者和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鞋套,进入到了“熊猫幼儿园2号馆”圈舍外,隔着防护栏观察“福宝”。记者看到,“福宝”时而仰卧着睡觉,时而溜达几圈盘腿坐下,并津津有味地吃着竹子。“福宝”在进食过程中,未出现发抖行为,也能及时回应饲养员的呼唤。进食结束后,“福宝”走到角落,侧靠着防护栏休息。在圈舍内,记者还看到防护栏外新架了一台全景相机,角度正对“福宝”,用以24小时观察记录。23时左右,待“福宝”熟睡后,记者和工作人员结束观察,离开圈舍。
  12月4日上午9时,记者再次来到“福宝”居住的圈舍。在现场看到,饲养员徐翔在9时15分给“福宝”喂食了胡萝卜,半小时后又喂食了窝窝头,同时还投喂了新鲜的竹子和“福宝”喜食的竹笋。“福宝过来,坐下。”“福宝”两次都能及时回应饲养员指令,坐下后主动伸出一只手握住“培训采血架”,边吃边发出“呱唧呱唧”声,不一会就把盆里的食物全部吃完了。
  借着给“福宝”喂食的机会,徐翔通过手势指令让“福宝”张大嘴,检查了它的口腔和牙齿。同时,一名兽医用棉签取样了“福宝”口腔拭子,用以进一步检测。这一系列检查过程中,“福宝”都表现得很配合。
  进食完毕后,“福宝”便起身在圈舍内来回踱步,时不时还站立起来向外不停张望。“每天上午这个时间点都是‘福宝’在外圈玩耍的时间。”徐翔说。
  “从3号下午到4号上午,‘福宝’的血液、粪便、口腔拭子等初步检测指标均显示正常,其食欲、进食量、粪便次数、颜色也是正常的。”大熊猫专家告诉记者,“能回应饲养员的指令,正常采食、多次标记行为等行为与其往常无异。”
  记者采访了解到,先前也有大熊猫出现过类似身体发抖情况,是由于脑部出现病变罹患癫痫病,但大都是发生在老年大熊猫身上。“福宝”今年才4岁,出现短暂抖动行为,说明身体可能存在异样,也可能是偶发行为,但由于症状太短暂,还需进一步观察与监测。
  “观察期为2至3天,‘福宝’暂时不会去室外运动场。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在室内空间更好地观察监测‘福宝’的情况,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福宝”临床表现综合评估是否进一步进行麻醉检查。
  卧龙神树坪基地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占地150公顷,平均海拔约1700米。这里群山环绕,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大熊猫理想的自然生活环境。目前,基地内生活有各年龄段的大熊猫80余只,记者4日采访了解到,基地内的其他大熊猫均在正常展出,参观游客次序井然。
 
在浙江桐庐,品味乡村美学
在浙江桐庐,品味乡村美学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杭州12月4日电(记者幸培瑜 张璇 田庚申)初冬时节,浙江省桐庐县梅蓉村,村口一条长500米的水杉大道迎来最美的时节——水杉树色彩斑斓,村民往来其间,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水杉大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村民舒红玲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梅蓉人艰苦奋斗,将荒滩变成了绿洲,吸引了中外友人访问梅蓉。为此村里种下1000多棵水杉苗,成为入村口的标志性景观。现在,艺术家们又在梅蓉创作了许多新的艺术作品。
  在梅蓉村一隅,一个高约4米的艺术作品《耒耕田肥》吸引了游客驻足欣赏。这个以各种旧农具集合而成的艺术作品,50%的农具都由梅蓉村村民提供。
  “这个桶是我家的”“这个犁是我家出的”……看到家里的老物件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村民们又感动又骄傲。
  选准艺术乡建赛道,梅蓉村连续举办两届山水艺术季,由全国十大美院团队创作的20件公共艺术作品永久落地梅蓉村,与当地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艺术稻田、富春绿道、乡村会客厅……乡村与当代艺术的结合,让梅蓉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梅蓉村实施村民家门口就业计划,村民也从艺术乡建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流转土地获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合办民宿享分红、入股项目得股金,村民们实现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村集体收储了60多亩、1万多平方米的老厂房,以及10多幢明清古建筑,为艺术乡村打造、产业兴旺预留了空间。”梅蓉村党委书记吴方云介绍,村里还开展沉浸式艺术演绎、古宅戏剧场等多形式艺术活动,启动“艺术家驻村计划”,让艺术在这里“自然生长”。
  如果把梅蓉村的乡村风貌比喻为融合现代艺术的“油画”,那么桐庐县深澳村则像是一幅清丽生动的“江南水墨画”。
  黛瓦白墙、青石小路……深澳村拥有200多栋保护相对完好的古建筑,近年来这里因为来了“新村民”,千年古村焕发出“年轻态”。
  调香师涑南在这里开设了木龙香坊,每日在古村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寻找灵感,原料大多就地取材,用香气留住乡愁。
  古建筑变成了制香坊、手作店、咖啡馆,康养、民宿、瑜伽等业态次第入驻,逐渐“盘活”了这个原本清冷的古村。
  今年5月,中国美术学院教师董莳成了深澳村的文化特派员。深度调研后,董莳和团队探索通过“共创设计”的方式,与村民一起对深澳村公共生活空间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推动实现新型可持续人文乡村社区建设。
  这些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的“新村民”身份不同,却有着同样的“乡村情结”和创新思维。他们用沉淀的匠心、精美的匠品激活了深澳村文创、文旅产业的“一池春水”。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深澳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余万元,累计接待游客128万人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享受一份宁静,村民在与游客、农创客的互动共生中,体会到坚守绿水青山和文脉传承的价值。
  “桐庐处处是新诗……”南宋诗人陆游对桐庐的山水情有独钟,如今,桐庐县多个村庄构建的乡村美学,成为桐庐不断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山东沾化:推行地热保障群众过“暖冬”

山东沾化:推行地热保障群众过“暖冬”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济南12月4日电(记者高天)“地热供暖可真不错,供暖效果一点都不‘打折’。现在供暖不再烧煤了,冬天空气质量也提高了。”寒冬时节,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水岸龙居小区,居民们对地热供暖的效果赞叹不已。
  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利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沾化区地处鲁西北平原,地热资源丰富,为开发和利用地热能提供了坚实基础。
  瞄准群众冬季取暖这一民生项目,沾化区与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山东)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城区地热供暖项目建设。据了解,当地规划建设7座地热换热站、78眼地热井,覆盖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270个。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将提升城区居民供暖质量,还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多元化利用。
  为保障地热供暖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项目施工团队在从地热井抽取高温地热水后,通过换热设备加热供热管网中的软化循环水,达到供暖“标准参数”后,再输送给用户家中,地热尾水则进行等量同层回灌,既保障了群众的取暖效果,也不会对地层结构产生影响。
  在地热供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国网滨州供电公司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时开展上门服务提供用电指导,对涉及线路、用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测温,还成立了专业小组,对变压器设备等关键设施进行严格验收和调试,确保地热站的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据介绍,预计到明年取暖季时,沾化城区将实现100%地热供暖。
 
上海华新:“快递第一镇”是怎样“炼成”的?
上海华新:“快递第一镇”是怎样“炼成”的?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上海12月4日电(记者姚玉洁 胡洁菲)你可能没来过华新镇,但你的包裹有可能“来过”——根据测算,全国每10件快递中,就有7件由总部位于华新镇的快递企业承运。
  从位于上海市区边缘的小镇,成长为“快递第一镇”,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如今已汇聚中通、圆通、韵达、极兔等4家上市快递物流企业总部和3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形成了千亿级物流产业。截至今年8月,全镇税收累计完成49.80亿元,同比增长14.4%。
千亿级快递产业蓬勃发展


  11月17日下午,我国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由极兔速递揽收的一箱花牛苹果,从甘肃天水发往重庆。
  极兔速递总部所在的华新镇,是全国快递产业的聚集地:
  进入华新工业园区,由北向南第一家就是中通快递总部,马路对面是顺丰华东区域总部所在地,往南过一条马路就来到圆通速递总部,周边还布局着极兔、安能等快递物流企业,以及雅澳、则一等供应链公司……如今,占地2280亩的工业园区已经拥有322家快递物流及上下游企业。
  在圆通速递总部的大数据中心,智慧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快件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系统,揽收派送的包裹数据、集运中心的忙碌场景、数万辆货车的行驶状况一目了然。
  进入其智能仓储园区,则像是进入了未来世界——海量的快递包裹在卸车后进入自动传送带,通过DWS(智能尺寸、重量、条码监测装备)识别准确信息,分流至繁密的轨道,再经由无人供件车将快件按需分类。
  圆通速递副总裁叶锋说,每台无人供件设备的额定产能超3000件/小时,目前园区一天处理快递量接近300万件。
  “尽管外部环境有压力,但快递行业始终感受到朝气蓬勃的市场力量。”韵达快递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韵达也在不断增资扩产。
  2023年,青浦区快递物流业营收1568亿元,占全国的14.8%,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华新镇。5年来,华新镇规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993.01亿元,全口径税收累计完成308.89亿元,年均增速4.4%。
产业崛起的“三张牌”


  “快递第一镇”,非一日炼成。
  沿着时间线追溯:2005年,圆通速递率先落地华新;2010年,中通和顺丰相继落户;2015年,韵达来了;2020年,带着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转向国内市场的极兔速递也选择了华新……华新镇能够培育起千亿级物流快递产业集群,得益于“三张牌”,即交通牌、耐心牌、数智牌。
  ——先看交通牌。“边缘”成“圆心”,劣势成优势。
  从地图上看,华新镇位于上海的边界区域。但放眼整个长三角,这里却是热力十足的“圆心”。
  华新镇内纵横各有4条高速高架路网,临空临轨,1小时半径可覆盖长三角广阔腹地。
  “2020年极兔选择落在华新,很重要的原因是华新镇位于长三角枢纽门户,有通达世界的区位优势。”极兔副总裁桂宁说。
  近年来,华新镇不断强化其在上海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的作用。2022年,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正式揭开面纱,规划面积包括华新工业园区5.95平方公里和虹桥商务区华新片区2.52平方公里,青浦新城、华新镇、虹桥商务区正逐步形成共振。
  ——再看耐心牌。耐心加恒心,锚定方向不放松。
  事实上,如今令人艳羡的“黄金产业”,也曾经历粗放发展的阶段。
  华新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沈国辉回忆,快递业起步时,流动人口多、环境脏乱差,社会管理难度陡增,对经济和税收贡献却不大,很多城区都把快递业往外赶。“早些年每逢‘双十一’,周边交通要瘫痪好几天,快递堆积如山,附近生产企业也是怨声载道。”
  要不要继续支持快递业发展?对于快递这棵当时其他地方看不上的“小树苗”,华新镇选择了“等一等”的耐心和“帮一帮”的恒心,持续加大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全力整治周边环境,最终实现了共赢。
  “10年前来到华新镇,园区附近还是油菜花田,道路坑坑洼洼,有多条‘断头路’。如今,华新道路通达、绿树成荫,还经常能看到骑行休闲的市民。”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张建锋深有感触。
  十几年来,从“双十一”期间应对极端峰值的交通组织考验,到产业长远规划、集群赋能,华新镇政府服务企业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和一以贯之、以心换心的安商氛围,是许多快递企业选择在这里发展的重要原因。”张建锋说。
  ——最后看数智牌。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今年的“双十一”电商购物旺季,华新镇众多快递企业应用的物流“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从无人车到无人机,从智能重卡到无人驿站,快递物流正逐步实现从“汗水快递”到“智慧物流”的跃升。
  亮眼的产业图景背后,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双向奔赴”。
  青浦区商务委主任张隽介绍,近年来,青浦区发起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依托龙头链主企业吸引各类数字经济企业聚集,由此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赋能华新镇的产业集聚和转型发展。
  中通快递营运产品副总监乐爱华说,中通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的合伙人,一方面积极与华新镇上下游企业形成联动,另一方面加速推动企业自身的数智化,目前已拥有超过11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投入使用460套自动化分拨设备,单票运输成本从2010年的2元,降到2023年的4.5角。
从“黑马”到“千里马”


  如果说此前快递业的发展赶上了时代的风口,今天,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更源于行业主动“向上生长”——在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之外,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单一快递走向综合物流成为行业新的共识。
  华新镇也紧紧抓住快递出海、进厂等新趋势,持续在产业布局、企业服务上发力。
  “近年来,华新镇抓住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丝路电商等政策机遇,建设快递出海新通道,推动区域内快递企业从‘运全国’到‘运全球’。”华新镇党委副书记黄涛说。
  华新镇一方面通过全面走访调研,全方位了解企业出海的各项需求,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加快布局海外业务,另一方面联合海关探索监管创新,更好满足企业国际运输便利化需求。
  “目前公司海外网络已经覆盖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对极兔的利润贡献已达约五成。”极兔速递媒体事务负责人王钰说。
  推动快递进工厂、物流嵌入产业链,华新镇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近年来,华新镇开通“镇长直通车”走访服务,全覆盖走访全镇重点物流企业,主动为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华新镇正依托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围绕分拣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研发、无人机技术研发等,推动快递物流一头向数字供应链延伸、一头向数字物流装备拓展,让行业持续迸发新动能。
  “通过参与客户的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等环节,中通进一步实现与制造业等深度融合,这其中政府提供的服务必不可少。”张建锋说,2021年,中通与福田戴姆勒汽车合作,通过整合快递、快运、云仓等资源,为企业提供零部件入厂的全程供应链服务,显著提高了工厂的库存周转率。
  “从‘黑马’到‘千里马’,快递行业大有可为。”黄涛说,下一步,华新镇还将与中国港湾合作,合力打造“华新·中交数字智造港”,助推当地企业更好参与丝路电商合作。同时进一步发挥“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效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作风、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综合化转型,在上海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发挥更大作用。
 
“土特产”助力三湘农业焕发新活力
“土特产”助力三湘农业焕发新活力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长沙12月3日电(记者古一平 阮周围 陈思汗)智能化分拣的柑橘酸甜可口,生态化养殖的甲鱼带来高收益,一根竹子的“潜能”被深度挖掘……近日,记者在湖南多地采访发现,多个农业县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三湘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石门县位于湘西北山区,柑橘种植历史悠久。全县现有柑橘面积45万亩,是湖南省柑橘种植规模最大的县。
  走进湖南湘佳橘友农业有限公司,柑橘的分拣、包装过程科技感十足,令人耳目一新。记者看到,大批量的柑橘按个头大小被自动筛入相应的分拣线,包装材料搭乘“空中缆车”沿着“几字形”传送带有序移动……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引进了柑橘智能优选平台,能够快速识别柑橘的外观瑕疵,自动剔除残次品。同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柑橘糖度、酸度等分类指标被准确识别,果品的分级分类更加精准,能够更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科技助力让当地的柑橘产业“更上一层楼”。据了解,今年石门县柑橘鲜果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2亿元。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西岸,这里水网纵横交织,拥有水域面积98万亩,为甲鱼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在湖南华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态甲鱼产业园,公司负责人杨常林告诉记者,甲鱼生长年限越长,价值越高。华甲农业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将甲鱼在外塘放养,用小鱼小虾做饲料,让甲鱼的生长环境尽可能贴近原生态,拉长其生长年限。
  据了解,华甲农业的甲鱼可以卖到七八十元一斤。通过统一提供幼苗饲料、统一回收等方式,华甲农业与养殖户合作,带动养殖户增收。
  杨常林自豪地介绍,现在甲鱼处于冬眠期,待到来年春天,蛰伏了五六个月的甲鱼新鲜上市,它们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将给消费者带来美味体验,给养殖户带来丰厚回报。
  在“楠竹之乡”桃江县的桃花江竹海景区,依山而建、绕竹而居的民宿里,游客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静谧……
  除了推动文旅发展,桃江县的115万亩竹林还带来了更大“钱景”。
  桃江极野食品有限公司打造零食笋、火锅笋、冰鲜笋等美食,深受消费者欢迎。这家公司今年收购鲜笋2500多吨,为当地及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收入630多万元。
  “有一家外商上午11点到企业调研,下午2点就签订了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竹制餐具订单。”桃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夏薇告诉记者。夏薇口中的企业是湖南竹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做环保竹制餐具的新兴企业。
  依托丰富的楠竹资源,近年来,桃江县深度挖掘每一根竹子的“潜能”,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已带动16万从业人员在本地就业,人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
  夏薇表示,下一步,桃江还将规划建设桃江竹基新材料产业园,积极探索竹材料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需求回升 稳中有进:十一月物流业相关数据分析
需求回升 稳中有进:十一月物流业相关数据分析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叶昊鸣)物流业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具象化映射之一。记者4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8%,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高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分地区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业务总量增势相对均衡,其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在52%以上,环比分别回升0.3个和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达到53.7%,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在高景气区间,分别达到55.8%、56.2%和70.6%;沿海大宗干散货水路运输出现一定季节性回升,水上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四季度以来,我国工业产业升级改造需求和居民消费潜力需求稳定释放,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家具家电、农副食品、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供销物流需求增加,同时能源原材料季节性需求明显回升,带动大部分行业业务总量指数保持扩张态势,行业物流总体向好。”这位负责人说。
  在企业方面,企业的经营成本压力依然存在。面对压力,部分企业采取了如扩宽经营渠道、加大数字化投入等多种措施“开源节流”,微观经营效益保持稳定。
  随着业务量连续回升和物流从业人员规模增长,11月份,企业主营成本指数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分行业来看,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主营成本指数较高。
  数据显示,10月至11月两个月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均值达到46.9%,分别比二季度和三季度高0.4个和0.3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分别保持平稳,反映出小微型企业盈利水平和生存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在物流投资和市场预期方面,11月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达到51%以上,保持在扩张区间。铁路运输业、多式联运行业和邮政快递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达到57.4%、54.5%和65%。
  “从后期市场来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4个月在高景气区间,对提振预期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这位负责人说。
 
江西奉新:让“沉睡山场”变身“绿色银行”
江西奉新:让“沉睡山场”变身“绿色银行”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有了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这个‘小本本’,既能为发展林下种植、森林康养等多种林业经营提供凭证,还可以向银行贷款,拓宽融资新路径,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扩大经营规模了。”近日,江西奉新芝麻开门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纪贵,拿到了奉新县首本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是奉新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林业经济的缩影。拥有160.8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64.54%的奉新县,活立木总蓄积731.1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67.72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10万亩,是一座“林业资源宝藏县”。以高标准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奉新用活林木所有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在有效增绿的同时,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让“沉睡山场”变成“绿色银行”。
  有了相关权证,承包经营户也吃下定心丸。奉新县柳溪乡柳溪村村民姚发海说,他家里有161亩林地,绿本林权证如今更换为10宗红本不动产登记证,承包林地经营权再延续了30年。
  奉新县对林地承包权、林地经营权实施确权登记发证,延长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期,在百丈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柳溪乡先行试点林权延续承包,其他乡镇选择1至2个村试点。同时,加快放活经营权,对发展林下经济、苗木、森林康养、湿地环境、林业碳汇等经营主体的非木材经营需求,可申请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解决其确权、流转、交易、融资需要。
  林权改革有效促进奉新县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会埠镇天工苗艺坊,随着二期130亩林地开发建设、3000亩优质苗木基地配套建设加快推进,全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市场正在形成。绿霖园艺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入驻天工苗艺坊后,通过这里的网络平台、电商服务、苗木展示和交易场景运用,将苗木销售到20多个省份,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国性门类齐全的综合花木交易市场。
  开出“致富花”,又结“黄金果”。奉新县发挥国有林场联营带动作用,在县国有采育林场开展“国有林+集体林”“国有林+农户”等场村共建模式。奉新县油茶服务中心负责人冯俊兵说,目前奉新县共有油茶林面积5.74万亩,参与种植农户1600余户,年产茶籽2226吨,茶油556吨,产值1.51亿元。随着油茶示范基地和油茶服务中心的建成,村民家门口就业,油茶鲜果剥壳和烘干难题也得以解决。
  奉新县甘坊镇洞口村的永乐竹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近日正忙着加工毛竹。洞口村村民刘爱萍说,过去种的毛竹要运到很远卖,现在家门口有了加工厂,就近就能卖,家里人也可以到厂里做工。
  作为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竹产业示范县,奉新县在九百公路两旁建立50公里丰产毛竹林和笋竹两用林产业带,建成24万亩毛竹丰产林和笋竹两用林基地,支持一批企业开发家居用品、竹装饰材、竹皮柔化利用等“以竹代塑”新产品、新技术,并整合资金,在上富镇建设500亩竹产业初加工基地。
  以林下套种方式发展草珊瑚等药材种植;打造乡村森林公园,构建登山赏景、森林体验等旅游休闲产品体系……林业经济多元发展,青山变金山,正在奉新广袤的林间、山间描绘而出。     (本报记者崔璐)
 
今年铁路客运创新高
今年铁路客运创新高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11月份,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0.08亿人次,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人次大关,创历史新高。我国铁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等主要旅客运输指标稳居世界首位。
  随着现代化铁路网越织越密,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建成投用铁路客运车站超3300座,其中高铁车站超1300座,铁路网已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武威、招远等城市迈入高铁时代。
 
重庆万州:“三峡茶”品牌助力传统农业焕新颜
重庆万州:“三峡茶”品牌助力传统农业焕新颜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重庆万州区柱山乡的九岭茶园,只见茶树葱茏、满目青翠,让人感觉轻松惬意。而坐落在山间的茶叶加工车间,则是一片忙碌场景。茶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山上的茶叶一年可以采收四到五次,茶园亩产值有两万多元,效益很好。
  万州区所在的三峡库区,生态优良、气候适宜,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但过去茶叶种植、加工零散,标准化程度不高。万州区内就有1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每家都有自己的牌子,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如何让好茶为更多人熟悉,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万州区选择了抱团发展树品牌,结合三峡库区地理优势,打造了“三峡天丛”茶叶公用品牌,相关茶叶发展市场主体共用品牌、公推品牌,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同时,万州区相关部门还不断擦亮产业品牌形象,策划举办了“三峡天丛”针形绿茶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活动,选出优秀的制茶能手为“三峡天丛”品牌代言;打造“三峡天丛”茗茶旗舰店,集线上线下展销、沉浸式体验、茶文化科普及品牌宣传于一体,直观展示三峡茶文化的魅力……
  不仅是擦亮茶品牌,万州区还通过苦练产业发展内功,持续推动科技赋能,将绿色生态、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等贯穿于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重庆玖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万州区首家生产出口茶的企业,这家企业从2016年开始就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在自家的茶园中主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增量替代等技术,并获得了相关国家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推动了三峡茶叶“走出去”。
  目前万州区不少茶叶加工企业利用万州生态环境好、茶园无污染的资源优势,打造绿色、有机生态茶园,拓宽茶叶出口渠道,年生产出口绿茶、白茶400多吨。
  “树茶叶品牌、提茶叶品质、强科技研发……多措并举让万州区的茶叶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突出重围。”万州区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副主任鞠丽萍介绍,截至目前,万州区投产茶园面积已超过5万亩,年产茶叶3500吨以上,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茶叶公用品牌“三峡天丛”,长江生态屏障茶区、铁峰山生态茶区、七曜山富硒茶区等三大生态茶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李松)
 
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成立
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成立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杭州12月4日电(记者魏一骏)12月4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在浙江揭牌成立。这是浙江省推动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的实质性一步。
  当日,浙江召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动员部署会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启动大会。会议提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能级开放强省为总牵引,围绕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11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的批复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11月25日,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对外发布。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浙江将从以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为引领,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以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为龙头,更好提升开放枢纽辐射全球作用;以拓展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为抓手,更好壮大外贸新动能;以提升展会影响力和拉动力为关键,更好做到以展为媒、以展兴产、以展促贸;以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为重点,更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更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流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王毅在“北京—东京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王毅在“北京—东京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第20届“北京-东京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王毅表示,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石破茂首相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双方应以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为指引,守初心、循正道、聚共识、重行动,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一是把握好两国关系的正确定位。希望日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践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二是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不应模糊,不能倒退,更不容破坏;三是推进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四是维护好地区和国际的和平稳定。
  王毅说,希望“北京-东京论坛”一如既往坦诚交流,凝聚共识,为中日关系建言献策,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东京论坛”是中日两国重要的官民互动交流平台,自2005年创立以来每年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日携手推动重塑多边框架下的国际和平秩序”,日本外相岩屋毅出席并致辞,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发表主旨演讲。
 
贯通中欧 全球共赢
中欧班列第10万列抵达欧洲终点杜伊斯堡
贯通中欧 全球共赢

中欧班列第10万列抵达欧洲终点杜伊斯堡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当地时间12月3日9时10分,来自中国重庆的X8083次中欧班列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缓缓驶入卸货站,列车装载的电子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等将被迅速分拨到欧洲各地。至此,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日夜不息,驰骋万里。历经持续的探索与发展,从日益密集的线路布局到愈加高效的贸易流程,中欧班列已发展为便捷高效、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的生动实践。在亚欧大陆上,中欧班列正书写着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的精彩篇章。
焕发新生的发展之路


  步入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遗址的高耸熔炉与交错钢铁骨架,诉说着“德国工业心脏”在“黑金时代”的辉煌。
  如今,这座老工业城市因中欧班列而焕发新生,频繁往返亚欧大陆的货运列车已成为杜伊斯堡新的城市名片。
  以“港”为媒,杜伊斯堡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应对全球竞争与能源转型的双重挑战。随着传统工业逐渐淡出杜伊斯堡,中欧班列的密集运行助力这座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如今,日益繁忙的港口每年处理货物超过400万标箱。
  “杜伊斯堡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杜伊斯堡港已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地区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大的节点。”中国驻杜塞尔多夫代总领事昌海涛说,上百家中国物流和电商企业落户杜伊斯堡,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中欧班列不仅将“中国制造”和“中国机遇”带到沿线国家,还通过“中欧班列+口岸”“中欧班列+园区”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强劲动力。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马库斯·托伊贝尔说,中欧班列在推动杜伊斯堡港从传统内河港口向国际物流枢纽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欧班列不仅推动了双边贸易,还为沿线国家和城市创造共同发展的新机遇。杜伊斯堡借助中欧班列的发展迎来物流业的飞速增长,充分体现互联互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
“链”通中欧的机遇之路


  比海运更快、比空运更具成本优势——中欧班列凭借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已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桥梁和绿色通道。
  德国国际铁路货运商业协会主席奥拉夫·克吕格尔认为,这不仅是欧中经贸合作的重要成果,更彰显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在共赢发展中蕴藏的巨大潜力。
  在德国鞋业巨头戴希曼的企业传播负责人克里斯蒂安·欣克尔看来,欧中之间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对企业至关重要。欣克尔告诉记者,过去公司依赖海运,运输周期长且不确定性较多,而中欧班列帮助他们以更短时间把产品投放市场,提升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
  在汽车贸易领域,中欧班列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带来创新发展。卡尔森(重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士刚表示,进口整车通常需要一次性支付全款,如今中欧班列的铁路提单可作为融资凭证,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
  中欧班列的高效物流服务为德国及欧洲众多企业带来显著收益。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确保实现“准时制”运输。“尤其是,在从中国进口产品时,中欧班列显著缩短运输周期,这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克吕格尔说。
开放合作的共赢之路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炒作所谓“去风险”和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试图干扰和唱衰中欧关系。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再次证明中欧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发展利益,更是全球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克吕格尔说,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和全球航运受阻时,中欧班列成为众多企业的优选物流方案,为维护全球贸易畅通提供重要支持。
  杜伊斯堡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班恩说,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欧班列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欧班列展示了通过互联互通所能实现的卓越成就。这一成功案例应当激励我们深思,繁荣发展的关键在于互联互通,而不是筑起高墙或封闭边界。”舒曼说,互联互通为繁荣发展铺平道路,欧洲在制定未来欧中战略时必须重视这一点。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将成为中欧深化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平台。克吕格尔认为,中欧班列是高效、环保的物流解决方案,更是推动区域合作、增强互联互通的关键工具,相信中欧班列未来将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深化欧中关系作出更大贡献。
  “高效的交通连接是欧中关系延续与深化的重要基础。”克吕格尔表示,第10万列中欧班列抵达杜伊斯堡不仅是欧中铁路合作的里程碑,更彰显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欧中经贸往来硕果累累。
  “这是历史的开始,也是通往未来的机遇。”舒曼说。  (记者李函林 康逸 李晓婷)
  新华社德国杜伊斯堡12月4日电
 
中国武汉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中国武汉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巴黎12月3日电(记者张百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包括中国武汉市在内的全球10个城市获得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公报说,该获奖名单2日在沙特阿拉伯朱拜勒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开幕式上公布。本届大会将持续至5日。
  公报说,武汉市于201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它将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促进跨部门合作,加强学习型社区和公共教育服务。该市将实体和数字基础设施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据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设立于2015年,每三年评选一次,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城市开放评选,旨在表彰向学习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进步的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覆盖全球356个城市、超过3.9亿人口,该网络支持和推动成员城市间开展政策对话、经验交流与实践分享,助力城市居民终身学习能力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中国已有北京、太原、成都、武汉、常州、杭州、深圳、西安、上海、广州、南京和苏州12个城市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戒严风波后 尹锡悦何去何从
戒严风波后 尹锡悦何去何从

( 2024-1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韩国总统尹锡悦3日晚发布紧急戒严令,又于4日凌晨宣布解除戒严令。韩国总统府高层幕僚4日上午集体提出辞职,韩国多个在野党同日下午向国会发起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
  这场甫一启动即折戟沉沙的戒严风波震惊韩国朝野乃至国际社会。韩国舆论认为,尹锡悦此举违反宪法,其政治前途已不容乐观,韩国政坛地震还将持续。
戒严风波有征兆


  在发布紧急戒严令6个小时后,尹锡悦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决定接受国会要求,解除戒严令。
  韩国上一次出现“戒严令”还是在1979年10月时任总统朴正熙遇刺之后,韩军高官全斗焕于同年12月发动“双十二政变”夺取政权,又于次年扩大戒严以镇压反对力量。时隔40多年再次发布“戒严令”,韩国上下举国震动。
  草蛇灰线,早有征兆。一段时间以来,尹锡悦与韩国国会“斗法”,朝野双方剑拔弩张。
  尹锡悦在3日的紧急谈话中指责在野党“裹挟”国会、扰乱国家,抨击国会扰乱宪政秩序,表示有必要以“紧急戒严”的方式,肃清国内“反国家势力”。
  有分析认为,韩国朝野围绕下一年度预算案的纷争是尹锡悦突然发布紧急戒严令的导火索,凸显出韩国党派斗争趋于白热化以及尹锡悦政府的“跛脚鸭”窘境。此外,近期在野党推动针对尹锡悦夫人的一系列行动或也是尹锡悦此举的触发因素。
政治豪赌后果难料


  分析人士认为,尹锡悦试图通过这场政治豪赌维系其政治生命。但以目前情势来看,尹锡悦手中并无太多“底牌”。
  其一,尹锡悦没能获得执政党党内支持。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在戒严令一颁布时就表示,宣布紧急戒严是“错误的”,该党“将与国民一起阻止戒严”。国民力量党领导层4日在国会召开会议,讨论了尹锡悦退党和内阁全体辞职等方案,以对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问责。
  其二,尹锡悦没能获得美国支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韦丹特·帕特尔在记者会上说,韩国政府未事先通告美方将发布紧急戒严令。白宫方面则称,美方在得知戒严令被取消后“松了口气”。有分析人士认为,尹锡悦未与美方提前打招呼,美方后期还会给予多少支持有待观察。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没有沟通的政治”的执政风格一直以来饱受诟病。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议员李建台说:“总统不仅不见在野党党首,连执政党党首也不见;因担心在国会上遭到批评,连国会开幕式也不出席。”
  在韩国朝野对立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尹锡悦在缺乏内外支持的情况下孤注一掷,行动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或因违宪被弹劾


  韩国宪法规定,只有在发生战争、动乱以及与此相当的国家紧急事态并有必要投入军力维护社会秩序时,才能实施紧急戒严。韩国宪法专家普遍认为,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存在违宪之嫌。
  曾任宪法法院宪法研究官的律师卢熙范表示,尹锡悦实施戒严违反宪法第77条和《戒严法》。尹锡悦以打破政治僵局为由,超出宪法所赋予的权限行使国家权力,这是严重的违宪违法行为,足以构成弹劾理由。
  共同民主党等6个在野党4日以尹锡悦违反宪法和法律为由,发起弹劾动议案。在野党将于5日就动议案向国会全体会议作报告,国会将在6日至7日进行表决。
  按照相关程序,弹劾案要在国会通过,需在300个议席中获得至少三分之二议员支持,即200张赞成票。根据韩国媒体测算,来自在野党阵营和无党派议员的192张赞成票已基本确定,只需再加上8名执政党议员赞成,弹劾案便能在国会通过。届时尹锡悦将接受宪法法院审理裁决,或重蹈前总统朴槿惠的覆辙。
  戒严风波引发韩国社会声讨巨浪。韩国各地都有市民团体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尹锡悦下台。就连向来是韩国保守派票仓的大邱和庆尚北道地区也出现要求“尹锡悦下台”的呼声。
  韩国舆论分析认为,尹锡悦此次政治豪赌失败,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其政治生涯或会很快迎来重大变动。
     (记者杜白羽 陆睿)
  新华社北京/首尔1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