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经济

04版:文旅

05版:各地

06版:各地

07版:成风化人

08版:国际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巡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严的基调,创新组织方式、深化上下联动,利剑作用持续彰显。从巡视情况看,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单位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严肃认真抓好巡视整改,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责任,加强对巡视整改的组织统筹和日常监督,把巡视整改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融入日常工作、融入职能职责,以整改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履职政治担当,敢作善为、攻坚克难,主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要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办印发《若干措施》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国办印发《若干措施》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若干措施》从4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一是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二是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
  三是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加强住房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强化职工权益保障,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四是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王博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习近平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习近平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习近平最后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文化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疆“大果盘”甜蜜升级
新疆“大果盘”甜蜜升级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李自良 张晓龙)“凉争冰雪甜争蜜”,200多年前,在新疆的纪晓岚曾这样诗赞新疆瓜果。在祖国西北这片16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因纬度不同、气候各异,又受益于光热充足、温差巨大,盛产着瓜、杏、李、枣、桃、梨、葡萄、苹果等各色果品,新疆宛如一个色彩缤纷、香气四溢的“大果盘”。只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内外果品同台比拼、竞相争妍,新疆“大果盘”必须来一场深刻的甜蜜升级。
科技赋能,甜了林果


  烟火萦绕的农村巴扎,人稠物穰的城市商超,一大批名字新奇、模样水灵的葡萄、苹果、李和桃等鲜果频频现身,吸引着往来顾客驻足尝鲜。
  它们大多是新疆“大果盘”的新成员。新疆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姜晓龙说,为做强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新疆正加大名优特新鲜食果种和品种推广力度,挖掘和利用新疆品种种质资源优势,开展优质、抗逆性强、耐储运的品种筛选,培育适合新疆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郁’葡萄、‘新梨7号’,还有新引进的‘烟富系列’苹果、‘拉宾斯’樱桃,‘味帝’杏李……掰着指头都数不完。”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水果总产量2.0亿吨,人均占有量134.9公斤,远高于我国人均水果消费量51.3公斤。我国水果供给的主要矛盾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供过于求。
  业内人士判断,传统果种的市场优势正被逐步削弱,而果品消费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对水果需求日益多元化,一个以健康、绿色、有机、高端为发展方向的市场已然到来。
  一场以创新为内核的科技竞赛由此在整个新疆林果业打响,从鲜果到干果,从种植到加工:为实现核桃物理脱衣,阿克苏地区的新疆浙疆果业有限公司联合15所科研院校,通过高压射流、超声波清洗、多光谱色选等多种技术,成功将核桃成品残衣率控制在2.5%以下。
  为降低杏李裂果比例,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众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林科院专家探索使用山桃作为砧木,采取3×5米矮化小冠幅种植,配备滴灌设备,成功使杏李裂果率由25%降至15%,亩产增至500公斤,产值达1.15万元/亩,每年开春即被抢订一空。
  据新疆林草局介绍,仅去年新疆就投入8869万元设立新疆特色林果种质创新与优良新品种选育等2项重大科技专项及8个重点研发任务,提升全产业链重点环节科技研发水平。
凿通市场,甜了产业


  2000多年前,汉使张骞历尽艰辛出使西域,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由此从长安向西,几经辗转到达欧洲。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为开通道路。
  今天,新疆林果产业正经历新的“凿空”之旅。这一回摆在人们面前的,是数千公里的果品运输距离。一名南疆果农曾向记者抱怨:“丰收的鲜杏连县城都出不去,一公斤才卖八毛钱,大太阳下忙活小半年,只能赚千把块钱。”
  为破解果品“出疆难”,自治区党委去年实施相关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用好“百城千店”“双线九进”“疆果东送”等经验,加强产地交易市场建设,依托援疆机制在施援地建设前置仓、销售分仓等,累计建设外销网点1万余个,前置仓60余个。
  如今,在上海、广州、西安、郑州、杭州、成都等地,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前置仓,正帮助新疆林果产品“凿通”抵达终端消费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在线下销售网络全面铺开的同时,林果企业趁热打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竞逐国内市场:有的企业高薪聘请专业人员开发适合电商销售模式的自主专利权软件;有的实行股权激励经营模式激发员工线上销售活力;还有的与电商平台和大型连锁商超深度合作,在中东部地区开设品牌门店。截至9月,新疆今年上市的果品已销售181万吨,较去年增长25万吨。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和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也不忘经略国际市场,在海外谋篇布局。新疆现有林果出口企业(合作社)309家,出境水果注册果园205个,为加快优质果品“走出去”,新疆一方面用好出口退税、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降低果品出口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组织疆内企业参加亚欧各国和地区举办的博览会、展销会,收集周边国家消费需求和习惯,增加新疆优质果品曝光度,与国外采购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
  今年,新疆已出口各类果品10.2万吨,贸易额12.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36%和15.3%,出口国家从传统的中亚五国延伸至俄罗斯、土耳其、西班牙、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政策得力,甜了农民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伽师县,本是喀什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的县之一。一种海外引进、中国改良的紫红色水果新梅,却让当地数万群众吃上林果“增收饭”。
  维吾尔族农民莫拉吉·玉素普是伽师县一名普通的新梅种植户,他略带自豪地说:“去年我种了23亩,当年收入65万元。今年我把面积扩大到45亩,收入肯定会更可观一些。”
  勤劳的莫拉吉是乡村最好的新梅种植“推销员”。行事保守的农民看到旁人致富,便半信半疑地植下几株新梅,等一树果子卖出高价后,再无须做任何动员,他就主动学习种植技术、扩大了新梅面积。
  目前,伽师县种植新梅57万亩,挂果41万亩,2024年总产37万吨,产值74亿元,带动12万人就业,仅新梅一项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眼见新梅产业奔着百亿大关而去,伽师县委书记刘志成却不愿停下来歇歇脚,“种植面积还在扩大,怎样才能确保不跌价?新梅主要在卖原料,怎样才能变成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近百亿,怎样才能让更多产值留在本地?”
  像伽师这样锚定林果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地方还有很多,其目的都是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
  北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是有名的“中国枸杞之乡”,当地政府联合企业一起积极对接疆内外市场,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甄选特级大粒枸杞鲜果从大西北空运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现已累计销售即食鲜果超3万公斤、30余万盒,零售价高达160元/公斤,使果农种植大粒枸杞的果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南疆的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是红枣大县,当地政府与郑州商品交易所、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行“保险+期货”新型农业保险政策,枣农只需支付保费的15%,其余部分由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县财政补贴。市场价格波动给枣农带来的风险减少后,麦盖提县红枣面积逆势增长,由27万亩增加至30万亩,成为全疆最大的红枣种植核心区。
  经新疆林草部门测算,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已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部分主产县市高达60%以上,从事林果的农民林果人均纯收入6461元。全疆各类林果企业和经营主体共吸纳15.3万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每人每天收入120元至300元。
 
虎跳峡留信
虎跳峡留信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亲爱的中国,
  我们在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我们留下了足迹,这个假期充满幸福快乐的回忆。感谢这一切,我们对这段人生充满感激。
  艰难旅途,往往通向美好终点。
  ——利维、德什、基舒、帕文,来自马来西亚”
  这是贴在虎跳峡景区一家咖啡店里的信笺。
  一群来自马来西亚的旅客,用英文留下了自己的心情。在它的旁边,还有许多张承载着不同内容的信笺。或是图画、或是文字,或是感悟、或是祈愿。它们占据了整整一面墙。
  王晖是咖啡店的店长,因为这家新店开张,三个多月前他从杭州来到香格里拉。
  起初,为了同顾客们有所互动,他和同事准备了一些明信片,顾客自取书写后可以贴在墙上。“但现在,这里贴得太满了。考虑到墙的承重,我们会把其中一些收起来,再进行替换。”王晖说。此时此刻,距离这家咖啡店开业还不到三个月。
  在那面贴满信笺的墙背后,就是虎跳峡最核心的景观——虎跳石。
  窗外的风景与咖啡馆里的干爽明净截然不同。在江面最窄处,一块巨石横在正中,惊涛卷起千堆雪。空中的水雾飘散开去,落到人们脸上;而浪声如吼,压过游人的惊叹,奔向峡谷更深处。
  打开地图,即可清晰辨别这里的位置。在云南省丽江市与迪庆州的交界处,金沙江呼啸着向东北方奔涌,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如利刃般矗立两侧。3900多米的垂直高差使得虎跳峡成为世界上最深、最壮观的峡谷之一。
  正因如此,从20世纪起,这座掩藏在中国西南深山中的峡谷成为了蜚声中外的经典徒步目的地。
  和世红就出生在哈巴雪山脚下的哈巴村。家族世代居住在这里,所以他非常清楚,尽管“虎跳峡”早就声名在外,但在以前,要真正走完这里的徒步路线非常困难。
  “公路修好之前,我们要进虎跳峡都要靠马和骡子。从我家到这里,要走10个多小时。有的时候马没法走那么久的路,我们半路上要停下来,在路边过夜。”
  随着当地旅游业与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和世红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数次徒步穿越深山峡谷的和世红,如今成了“徒步胜地”普达措国家公园的一名摆渡车司机。“以前总希望着哪天能坐上车就不用走路了;结果现在,人们从世界各地坐着车来我们这里徒步。”
  斯蒂文和安吉丽娜是一对来自比利时的徒步爱好者。27日傍晚,在虎跳峡“中途客栈”的天台上,他们刚刚完成了当天的徒步计划。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比想象中好太多了。我们去了一些城市,但因为更钟情自然风光,所以非常喜欢虎跳峡。这里的景色壮丽,也很有特色。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查找攻略,用线上平台订到了民宿,选择很多。一切都很方便,人们也都很热情,这是世界级的徒步路线,非常令人难忘。”
  据迪庆州香格里拉虎跳峡旅游经营有限公司的数据,2024年1-9月,虎跳峡景区累计接待境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随着景区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徒步路线的持续爆火,境外游客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境外客源主要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韩国等东南亚、东亚国家为主,同时也有少部分欧美国家客源。
  通过户外运动,人们在广阔的自然中拓展心灵的尺度;与此同时,当地产业得到发展,给人们带来机遇与收入。
  根据王晖的统计,位于虎跳峡景区内的咖啡店在暑期旺季平均每天能卖出600多杯饮品,即便目前处于淡季,日销量也能达到200多杯。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让他快速适应着全新的生活。
  和世红曾经牵马过夜的地方如今早已通了路。站在公路一侧,他说:“户外运动火起来后,我们村子的整体收入都提高了,你看我们路上途经的这些人家,都有钱了;也解决了很多就业,有些人家里开了民宿,有些养起了骡子运物资、做保障,还有不少年轻人去当了向导。”
  从山重水复的穷困之地,到鸟语花香的民宿小楼;从原始森林中人迹罕至的探险之路,到金沙江畔游人如织的“人生打卡点”——虎跳峡的蝶变正应了一位旅客在信笺上的留言:“只要热爱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虎跳峡是一个缩影,更是记录时代变迁的一封信笺。时间走过,人在途中,峡谷自有回音。
  (记者高萌 熊轩昂 岳冉冉)
  新华社云南迪庆10月28日电
 
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文
规范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管理
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文

规范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管理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范思翔)国管局、中直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好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示范引领作用。
  通知遵循《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基本原则,明确了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力度、统筹新能源汽车采购比例、严格新能源汽车配备标准、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加强组织实施和宣传引导等方面要求。
  根据车辆使用性质分类,通知明确,机要通信用车、相对固定路线执法执勤用车以及使用场景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业务用车等,原则上应当配备新能源汽车;用于环卫清洁、技术勘察、检验检测等用途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新能源汽车能够满足需要的,应当优先配备新能源汽车。
  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所属单位采购新能源汽车的统筹管理,在编制公务用车年度配备更新计划时,明确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除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特殊和无适配车型等情况外,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的比例应当达到《“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明确的目标要求,以后按规定逐步提高。
  通知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调要严格新能源汽车配备标准,各部门、各单位配备更新新能源汽车应当符合公务用车管理有关规定,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车辆。确因工作需要,经批准通过社会化租赁方式保障公务出行的,应当优先租用符合规定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同时,通知还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玉麦焕新颜
玉麦焕新颜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西藏山南市玉麦乡,一度是一家三口撑起的“三人乡”,桑杰曲巴老人和女儿卓嘎、央宗几十年在此为国守边。
  如今,记者走进玉麦乡,看到家家户户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来往忙碌的行人车辆,深切感受到这座边陲小城旅游业发展、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的脚步。玉麦,已焕新颜。
  格桑卓玛是玉麦乡纽林塘村的村民。干净整洁的院落、温暖的阳光房、精心打理的花草,处处凸显着她对家的用心。“守边固边,我感觉很自豪,如今家里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现在,格桑卓玛的女儿、女婿都在玉麦工作。
  38岁的索朗卓嘎是当地一家藏式茶馆的老板。“茶馆是去年开的,今年又学了驾照、买了车,进货、接送孩子都方便多了。”索朗卓嘎满脸笑意地说。
  光顾茶馆的客人们,除了当地村民,还有不少是到玉麦来的游客。“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今年以来,到玉麦旅游住宿的人员就超过了1800人。”玉麦乡党委书记胡学民介绍,当地重点打造红色玉麦旅游线路,为了让村民收入多元化,同时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乡政府统一规划,帮助当地百姓装修民宿。
  “旺季每天晚上都满房,昨晚我还给邻居推荐了住不下的客人。”重庆江湖宾馆老板何宁说。2022年,何宁和丈夫来到玉麦,靠着勤劳肯干的劲儿,目前已成为玉麦乡最大民宿的老板。此外,还有来自湖南、四川的商户,也扎根玉麦,用辛勤的劳动,丰富着玉麦的服务业市场。
  在桑杰曲巴旧居门口,记者遇上了来自湖北的游客魏先生。已经退休的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之前在电视上看过桑杰曲巴老人带着女儿守边的事迹,非常感动,就想亲眼看一看玉麦到底什么样。”
  如今的玉麦,已经从当年的“三人乡”,发展成为拥有67户250多人的小康乡。越来越多人来到玉麦、留在玉麦。“玉麦也是我们的家”,是新“玉麦人”的真挚告白。
  1994年出生的旦增桑珠已经在玉麦工作了近10年。“一开始在乡里的小水电站工作,小水电站发电不稳定,夜里常要维护电力设施。那时只有我一个人,吃住都在水电站里。”旦增桑珠说,如今,玉麦乡有了稳定的供电,他也在玉麦娶了媳妇安了家,成了乡里的邮政快递员。
  “现在乡里的快递越来越多了,我的工作干劲也越来越高。”旦增桑珠说。
  34岁的达娃玉珍是玉麦乡党委委员,每天穿梭在各家各户为群众服务,玉麦乡的变化她看在眼里。“现在通信信号全覆盖,还有人在家里做直播,商店里手机支付、群众网购都很方便。”达娃玉珍说。
  正在蔬菜大棚里劳动的陈志祥去年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到玉麦乡政府工作。新的视野、新的探索,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我要和玉麦乡的村民们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打造美丽旅游环境,向更好更美的生活迈进。”陈志祥说。
  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在玉麦发光发热。他们深切感受着玉麦发展脉搏的同时,也将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守边兴边的实际行动,在这片祖国边陲的土地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者吕星 吴思思)新华社拉萨10月28日电
 
何立峰会见英国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班哲明·凯瑟克时指出
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鼓励外资企业深化对华合作
何立峰会见英国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班哲明·凯瑟克时指出

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鼓励外资企业深化对华合作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2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怡和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班哲明·凯瑟克。
  何立峰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们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欢迎怡和集团和各国企业继续深化对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凯瑟克表示,怡和集团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市场潜力,愿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拓展务实合作。
 
王浩任浙江省委书记
王浩任浙江省委书记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共中央决定:王浩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同志不再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气象条件适宜神舟十九号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气象条件适宜神舟十九号发射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酒泉10月28日电(李国利 杨子凡)“最新的天气会商表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日天气较好,各项气象条件满足任务要求,适宜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任凤杰28日向记者介绍。
  根据计划,我国近期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连日来,发射场进行了最后一次全区合练和全系统气密性检查,目前,火箭、飞船完成加电性能测试,航天员及发射场各系统进行全流程发射演练,均状态良好。
  据了解,这次发射任务时值秋末,发射场夜间温度较低,为保障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心气象人员紧守最后一道“天气关”,于一个月前便开展了关键设备的状态检查工作,并针对十月份天气特点开展了历史天气回顾和专项天气分析,对历史大风、降水、低温等重点气象要素进行专题分析,以提高对复杂天气的机理认识。
  连日来,他们与各相关气象部门进行多次联合会商,连续监测气象要素,实时分析最新气象资料,针对发射场及周边地区天气背景和重点天气要素的变化情况,为窗口天气预报打好基础,为任务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我们全体气象工作者将守好最后一班岗,确保为各系统相关设备和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服务,助力神十九发射任务顺利实施,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任凤杰说。
 
个个都是“五常大米”?农产品“蹭名牌”亟待“打假”
个个都是“五常大米”?农产品“蹭名牌”亟待“打假”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长,农产品“三品一标”影响力稳步提升。但伴随品牌溢价和网购日益普及,一些知名度较高、溢价较强的农业品牌被侵权、被“碰瓷”事件频发,农业产区内“搭便车”“蹭名牌”等现象,不仅让消费者“李逵”“李鬼”难辨,更扰乱了农产品品牌市场,掣肘农业健康发展,影响我国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
  眼下,特色农产品成为我国部分地区打造特色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尤其是已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农副产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市场认可度、相较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于是,一些渴望高价的销售者、生产者动起了让自家农产品“蹭名牌”的歪脑筋。
  “十个卖大米的,九个都是五常大米,到底哪些才是真的?”“在阳澄湖‘洗了个澡’,就能叫‘阳澄湖大闸蟹’吗?”“种在西湖地区的龙井茶都能叫‘西湖龙井’吗?”……据了解,当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侵权情况较为严重。2021年至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公布384个农业品牌行政执法案例。
  不久前,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法院审结了首起侵犯“奉化水蜜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侵权案。一家发货地为宁波市宁海县的公司在某电商平台销售水蜜桃,在商品宣传页上标注了“奉化水蜜桃”“产地直发”字样,后被奉化水蜜桃研究所起诉。经检测,该公司所售水蜜桃外表与奉化水蜜桃较为相似,但果核颜色、甜度等指标与后者有一定差距。该公司辩称其桃树是从奉化引进,果实称作奉化水蜜桃不为过,但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商标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系证明水蜜桃的原产地为奉化区,该公司行为构成商标侵权,最终判决该公司赔偿16万元。
  质量参差不齐的“李鬼”农产品走进市场,不仅会破坏好不容易创建的品牌口碑,损害上游生产者利益,还会降低各地培育精品农产品品牌的热情,甚至对整个农业产业链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而农业品牌侵权之所以屡禁不止,与外地人冒用商品标识、本地人盲目逐利密切相关。加之网购普及后,农产品在享受广阔市场和销售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更加隐蔽、打击难度更大的线上侵权行为。
  以“稻花香2号”为原种的五常大米闻名全国,但在售卖过程中不仅被经销商用其他大米掺假,甚至连“稻花香”品牌都被其他地区企业抢先注册商标,严重打击了五常大米的品牌信誉;
  为了“抢鲜”上市、获得高价,部分本地小农户提前采摘,让陕西眉县猕猴桃面临过早采摘的难题,严重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后期市场反响,从而导致品牌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降低;
  湖南省樟树镇地理标志农产品“樟树港辣椒”今年1月至6月发现互联网侵权80余起,因侵权方分布在全国各地,网购调查难、取证难,无法及时处理……
  当下,网络平台俨然成为各类农业品牌侵权事件的重灾区,品牌保护和“打假”刻不容缓。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模式,构建一个兼顾农业品牌保护和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为农村土特产打造“金名片”,促进农业产业持续升级,助力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一方面,通过科技赋能,疏通优化农业品牌保护建设渠道。加快完善农产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可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信息实时共享,针对不同特性的品牌,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全方位提升品牌管理效率和精准度,让品牌建设更完善、保护更顺畅。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加持,严堵农业品牌侵权监管宣传漏洞。联合多部门对侵权行为严查严管,尤其是通过法律手段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获得地理标志授权的农户名录和典型侵权案例,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和地理标志品牌的保护意识,从源头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本报评论员徐凯鑫)
 
盘锦浩业化工“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相关人员被处罚
盘锦浩业化工“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相关人员被处罚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沈阳10月28日电(记者白涌泉)记者28日从辽宁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辽宁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公布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责任追究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目前,事故企业已全面整改并恢复生产,14名事故责任人已全部判决完毕,3家事故责任单位和11名责任人员已合计罚款5957万元,盘锦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等48名监察对象已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党纪、政务处理处分。
  据了解,事故调查报告中行政处罚、刑事责任追究、党政纪处分等责任追究建议已全部落实。对浩业化工董事长、江达扬升施工队长、中化十四建16万吨烷基化装置项目部施工负责人、融达监理总经理等14人提出的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目前已经全部判决完毕,其中4人按照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决,9人按照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决(1人因其他罪行已在服刑之中)。对3家事故责任单位和11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合计罚款5957万元,现已全部缴纳到位;融达监理公司化工石油工程监理资质已被依法吊销。对盘锦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有关政府部门人员共计48名监察对象分别给予了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警告、记过、撤职、降级等不同程度的党纪、政务处理处分。
  2023年1月15日13时25分左右,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在烷基化装置水洗罐入口管道带压密封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3人死亡、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799万元。
 
9月全国查处2231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9月全国查处2231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孙少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8日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通报显示,今年9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313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614人(包括1名省部级干部、65名地厅级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475人。
  根据通报,今年9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1214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6684人。其中,查处“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问题最多,查处9954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4962人。
  根据通报,今年9月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109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4930人。其中,查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5563起,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1702起,违规吃喝问题2515起。
 
义乌:“世界超市”何以“长红”
义乌:“世界超市”何以“长红”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杭州10月28日电(记者方问禹 林光耀)在全球贸易版图上,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举足轻重——这座浙江小县城,一头连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头连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进出口贸易承压的背景下,义乌仍保持令人惊讶的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出口增速达16.1%。今年以来,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超过22万人次,创近10年新高……
  义乌,何以长红?
“巨无霸”保持“强动能”


  早上9点,义乌国际商贸城开门营业。这是一个巨型商品世界——沿着空中连廊从一区走到五区,最便捷的线路也超过3公里。
  “打木头的钻头尖锐锋利,打铁的钻头主要靠硬度,这款麻花形状的钻头能给金属钻孔。”义乌发现者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艾彬向来自突尼斯的客户耐心解释说,如果不放心,可以把各式样品都拿回去试试再下订单。
  近年来,为应对外贸压力,这家企业花大力气挖掘新市场,效果超出了预期:非洲市场越做越大,目前占比达到50%,拉丁美洲市场同样具备潜力。
  从沿街叫卖的“鸡毛换糖”小生意,到亚洲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义乌成长为贸易“巨无霸”: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经营面积超过640万平方米,汇聚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关联我国210多万家企业、3200万名工人,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2018年以来,随着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变化,小商品“卖全球、买全球”的义乌遭遇了持续、正面冲击。多类商品关税壁垒高高筑起,多国市场与汇率剧烈震荡,供应链稳定与安全面临挑战……
  但是,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商铺之间,记者眼前所见的外商数量与交易热度不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再创新高。
  2018年至2023年,义乌出口规模从2521.6亿元增至5000亿元以上,实现逆势翻番;义乌的发展势头持续攀升:出口规模6年间跨过3个千亿大关,近3年增速分别达到21.8%、18.0%、16.0%。2023年,义乌市场经营主体达到100万家,快递数量超过100亿件。
  义乌所洋溢的向前、向上的活力,很容易感染每一位置身于这座城市的人。
  夜市里除了烟火气,少不了各种生意。价格低廉、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仅吸引当地人、外地人,还有很多来扫货的外国客商。
  顺着人流走进义乌火车站,一边是高铁如常通行,一边则是改扩建工程加班加点推进。“当年看是超前的规划,后来依然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义乌火车站副站长傅其星说,使用了16年的义乌站站房,2022年底开启改扩建。完工后建筑面积将达7.5万平方米,拥有11台27线,成为全国县级市中规模最大、浙江第二大火车站。
“这里的改革一刻都没停止过”


  义乌为什么能应对挑战逆势上扬,保持韧性与动能?义乌人毫不迟疑地回答:改革。
  改革对义乌意味着什么?
  义乌市委改革办室务会成员、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局局长朱毅说:浙江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起来的,对义乌而言更是如此。可以说,“不改革就没饭吃,不开放就没路走”。
  在改革开放中让“鸡毛飞上天”的义乌,依靠改革一次次“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持续壮大成为“世界超市”;其后,应对新的压力和挑战,义乌依旧是靠改革的力量不断向前。
  早年间,全国商品市场接二连三发展起来,有人担心义乌市场要走下坡路;前些年,电商快速发展,有人怀疑以线下市场为主的义乌会不会被削弱甚至架空;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变化,义乌直面冲击能不能挺住又一次次受到关注。
  多年的发展实践,让义乌形成了关注改革、勇于改革、支持改革的浓厚氛围。
  “我在义乌21年了,看到这里的改革一刻都没停止过。”浙江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科源说。
  将“港到港”的传统国际货运,做成“门到门”的标准化快递产品——浙江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近3年业务持续大幅攀升,目前服务2万多家跨境电商客户,年组货量超过1.2万柜,承运的贸易额增至13亿元以上。
  程科源告诉记者,企业2022年6月提出了货柜“先查验后装运”诉求。义乌市积极回应,摸索改革,获批准成立了全国首个数字化监管集拼仓,2023年3月就让企业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实现资金周转平均提速10天。
  2011年以来,义乌先后承担了44项国家级改革、63项浙江省级改革任务,有29项成果在全省或全国复制推广,其中市场采购方式改革已经在全国39个市场复制推广。
  近两三年,义乌商贸领域改革更是不断取得新进展:义乌小商品城打造“义支付”平台,助力全国2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数链全球、支付无界”;创新推出、累计发放约30万张外籍商友卡,为外商提供20多个应用场景服务;健全纠纷多元调解体系,让纠纷不出市场……
  有效的市场需要有为的政府助力。
  义乌市坚持每双周召开“深改会”,各分管市领导至少抓一项具体改革;每个部门“一把手”都要亲自抓好“一局一改革”;迭代改革闭环落实机制,建立“全生命周期改革管理+全流程改革评价”……
  “群众推着政府走,政府领着百姓跑”——受访企业家对记者说,在义乌,企业提出改革意见时,没有“合不合适”的顾虑,因为一切都是可能实现的。
  近日,一项新改革让义乌打破县域行政局限,触角向周边扩展,商贸发展再次提速: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改革,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这让义乌出口货物在本地就能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让关务、港务、船务进一步提速增效。
“遍地是英雄”


  每天早半小时开门、晚半小时关门,是义乌创艺厨具创始人刘萍娟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义乌市场打拼了36年,她把锅碗瓢盆卖到了全世界。
  “世界很小,义乌很大。”刘萍娟对记者说,义乌“遍地是英雄”,遇到再大的风浪也能“草枯根不死”,总在积极想办法。
  商贸来往、跨境物流、资金结算都出现梗阻……前些年接踵而来的压力,义乌商户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回头看,义乌在压力中一次次逆势前行:打好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站、海外展厅、海外展会“组合拳”,与国家服贸基金、招商局集团共同设立10亿元出海产业基金,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布局商贸物流枢纽……
  受到正面冲击而不乱阵脚,义乌专注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旸介绍,义乌正在推进“品牌出海”计划,依托7.5万家经营户,把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更深地推向全球市场。
  浙江伊凌诺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FIRMER”近几年大踏步前进,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取得注册商标,并在38个国家设立了代理点。
  “品牌可以跨越时间,出海可以跨越空间。”企业董事长刘军明介绍,去年义乌20家企业抱团成立“出海联盟”,打破壁垒、共享资源。
  当前全球数字科技创新勃发,数字贸易迎来新风口,活跃在变革前沿的义乌正在加快打造数字贸易生态。
  今年9月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经营雨伞生意的义乌老板娘张吉英利用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在镜头前无缝切换多国语言与外商交流,吸引了许多关注。
  联动阿里巴巴、京东等头部平台搭建小商品数字馆,实现互联网自助结汇、跨境电商直联结汇、跨境人民币第三方支付结算,培育孵化1万余家数字化供应链企业……
  记者了解到,义乌的下一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其集成数字化基建及服务,融合设计、制造、展示、交易、贸易履约以及小商品产业链上下游的诸多环节入驻,共同形成数字贸易生态圈。
  义乌对未来的目标十分清晰:把进口、出口、转口、内贸做起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甚至战略枢纽;迭代“卖全球”、突破“买全球”,持续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做好“市场+制造”“传统+创新”“改革+开放”三篇文章,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小商品”缔造“大市场”,义乌长红依旧,未来可期。
 
江苏:“数”“智”融合发展激活乡镇经济新动能
江苏:“数”“智”融合发展激活乡镇经济新动能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南京10月28日电(记者刘巍巍)走进位于江苏省沭阳县贤官镇的江苏云朵木业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数字化设备、精细化产品映入眼帘。公司总经理傅怀本介绍,企业生产车间采用无尘化、智慧化、模块化设计,引进压贴智能生产线,可年产10万立方米高端饰面板,年产值3.8亿元。“进入四季度,我们在手订单饱满,年度目标进度已完成80%。”
  木材加工是贤官镇传统特色产业,全镇集聚上下游企业400多家。近年来,该镇推动木材加工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经济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贤官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1亿元。
  智能制造、数字农田、直播电商……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数”“智”与各行各业不断融合发展,正在激活江苏乡镇经济发展新动能。
  眼下,宿迁市易美佳家具厂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公司客服人员叶倩说,企业在4个电商平台开设了10多个账号,月销售额约200万元。
  易美佳所在的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过去以回收废旧塑料为主导产业,2008年转型进军家具电商领域。耿车镇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姜飞介绍,如今,全镇已有家具电商等经营主体260多家、网店1500多家。
  在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数字经济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通安现代农业园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合作,打造无人农场智能灌溉管理平台,建设可视化数字农田。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对泵房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实现远程、精准、节水灌溉,减少面源污染。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事关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大局。近日,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江苏共有251个乡镇入围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数字化日渐成为江苏众多经济发达乡镇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以“数据得地”优化产业空间资源利用,精准评估用地企业原有占地情况、销售、税收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凭数据决定是否供地,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制造业企业倾斜。
  日前,该镇“数据得地”项目——苏州成科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新建的仪器仪表智能工厂封顶,投产后可年产电子电气控制模块与系统100万套、智能型执行器超8万台。
  “全镇已有8家企业通过‘数据得地’新机制解决发展空间问题。”黄埭镇党委书记夏赵云表示,“数据得地”为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空间、生活配套、生态环境共赢提供支撑,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流动,持续激活镇域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长城脚下,低空产业“振翅欲飞”
长城脚下,低空产业“振翅欲飞”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李春宇)时值深秋,北京延庆区的崇山峻岭间,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蜿蜒逶迤,与漫山红叶共绘壮美画卷。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园区内,同样是一派红火景象。
  “这些金属箱里已经装好成品,即将发给客户。这个正在组装的最新机型将亮相珠海航展。”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阳一边介绍,一边忙着给客户打电话,“今年订单量明显增加,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提升产能,确保按时交付。”
  约374平方公里空域为延庆拥抱未来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无人机、通用航空等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和科研团队纷至沓来,低空经济蓄势勃发。古老的长城,正见证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延庆与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空域相邻,是连接区域低空物流的关键节点。“我是山西人,我们在内蒙古也有试飞基地,延庆的地理位置非常合适。从清华大学到延庆,交通也很方便。”李京阳和其他四位清华大学博士在2015年携手创办了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将无人机确定为第一个项目,并在2019年将公司迁至延庆。
  在李京阳看来,9年前,无人机还是“摆在橱窗里的蛋糕”,看得见但摸不着。经过调研,他和团队成员都相信,无人机产业的前景极为广阔。
  “让无人机飞得海拔更高、飞得更快、载重能力更强,是所有科研人员团结一心努力的目标。”李京阳说。
  博士期间主攻载人航天方向的李京阳起初对无人机领域的了解并不深入,随着项目开展和经验累积,他和团队“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反复测试和理论验证,最终提出“交叉双旋翼”加“推力尾桨”的无人直升机设计方案。
  “两个旋翼,既提供升力,又提供横向力,稳定性好、抗风等级高。”李京阳介绍,“在交叉双旋翼的基础上增加尾桨,提供推力,载重和速度相较于同级机型均有大幅提升,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00千米。”
  凭借这一设计,李京阳团队在2019年斩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并获得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这让他信心倍增。
  “去年以来,无人机市场进一步打开,目前公司已出售30多架无人直升机,应用于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从公斤级到吨级,无人机越做越大,未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李京阳说。
  在2023年河北涞水的抗洪救灾工作中,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与系留无人机密切配合,向受灾区投放水、食物、药品等物资。而这款应用于应急通信的系留无人机同样来自中关村延庆园的无人机研发企业——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
  “系留无人机就像是一只‘铁风筝’,通过系留线缆给无人机和任务载荷持续供电,使无人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在空中悬停,确保搭载的应用载荷设备持续工作。”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洁介绍,“我们的系留无人机在300米的高度还能载重35公斤,信号传输稳定,这些优势也拓宽了设备的应用场景。”
  走进中关村延庆园的“大工科技”厂房,各类零件分类摆放,产品组装井然有序,而在厂房外的空地上,系留无人机科研团队正在进行试飞。张洁说:“公司四年前落户延庆,看中的就是‘推门就能飞’的空域条件,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2020年,延庆入选中国民用航空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在低空安全、研发试飞、检验检测等方面搭建平台,整合空间资源打造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目前,该示范区已经集聚百余家无人机和通用航空企业。
  据统计,延庆区2023年无人机企业产值12.23亿元、营收10.8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产值23.3亿元、营收26.5亿元;预计2026年延庆区低空经济总量将达50亿元规模。
  “延庆区将在应急救援、生态监测、长城保护、城市物流、支线物流、文旅体验等领域持续拓展无人机的应用示范场景,为低空经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贡献力量。”延庆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王赢说。
  今年9月,RX1E-A双座电动飞机在八达岭机场举行首飞仪式。这款电动飞机主要用于开展通航运营飞行、驾驶员飞行培训,以及面向游客的体验带飞活动。空中游览、飞行体验等低空旅游产品在今年“十一”假期也成为延庆区的又一文旅增长点。
  延庆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表示,延庆注重低空产业创新,聚力打造首都低空安全“全链条”,在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城市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加速向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先导区迈进,服务首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长城脚下,构筑起低空经济安全的‘空中长城’。”
 
央行再推新工具,买断式逆回购有何用途
央行再推新工具,买断式逆回购有何用途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吴雨 任军)中国人民银行28日宣布推出新工具——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这个货币政策工具有何用途?此时推出这一工具释放出什么信号?
  当日一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想弄懂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要先搞清楚央行的逆回购是个什么操作。
  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不是直接向金融机构“给钱”,而往往通过“借钱”来实现。中国人民银行会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一个期限,让一级交易商再把有价证券买回去。
  简单来说,逆回购就是央行主动借出资金,通过从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相较于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有何创新和特点?
  首先,买断式逆回购“买断”了有价证券再行回购或另行卖出的权利。
  根据公告,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一旦出现违约等情形,这种冻结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他们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可以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其次,买断式逆回购可减少利率招标中的“搭便车”行为。
  此前,在利率招标过程中,一些机构不积极参与投标,而是等待其他机构报出利率后,选择接受较低的利率,从而节省自身成本。这种好似“搭便车”的行为,容易导致市场上的投标竞争不足,无法真实反映资金的需求程度。
  此次公告明确,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这意味着,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这样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而且,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突显了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并不承担央行政策利率的职能。
  此外,买断式逆回购能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有不少流动性投放工具,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
  “此前货币政策工具箱中1个月到1年期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此举将大大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温彬说,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不超过1年,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有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今年以来,针对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多个新工具:创设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此时为何又推出一个流动性管理的新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选择此时推出新工具,预计可更好对冲年底前MLF的集中到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可以有效平滑大额MLF到期引发的资金面波动,有助于保持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
  据统计,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共占目前MLF余额的四成以上。叠加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年末现金投放加大等因素,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
  降准也是一种增加流动性的方式。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至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可获得更多长期流动性。
  专家表示,新工具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更有能力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吉林查干湖:美丽生态与美好经济相得益彰
吉林查干湖:美丽生态与美好经济相得益彰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今年国庆,作为吉林省文旅的“金字招牌”,查干湖景区再次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冬天去查干湖看捕鱼!”“想去吃一次冬日全鱼宴!”在网络平台上,很多游客对即将到来的查干湖冬捕季充满期待。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查干湖考察,作出“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的殷切嘱托。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大部分位于松原市。这里渔产资源丰富,因迄今保留着北方民族原始的捕鱼方式而知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系统修复工程,查干湖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奏响了保护与开发的和谐交响曲。
系统治理推动持续发展


  “一到冬天,查干湖结冰的湖面可热闹了。渔民们拿着冰镩子凿冰,马拉着绞盘,捞鱼的大网在冰下面游走……”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里,景区解说员陆羽向游客介绍冬捕的场景,“这种冬捕方式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客们听得入神,有人提问:“你们一直坚持冬捕吗?”
  “是的。”陆羽说,“但活力升腾的冬捕景象,坚持到今天并不容易。”
  查干湖在调节吉林西部地区气候、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重大。然而20世纪七十年代,上游断流,查干湖险些干涸。
  为解决这一问题,1976年,当地引松花江水入查干湖。干部群众肩挑手抬,历经8年修通运河,查干湖面积从5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500多平方公里。
  随后,新问题接踵而来。“这里地处天然盐碱地,农田环绕大湖,周边带有化肥农药残留的农田退水汇入,水质渐渐变差。”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宣传中心主任单君国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当地持续开展系统治理工作。
  在改善水生态时做增量。松原市系统谋划河湖连通工程,实现松花江—查干湖—嫩江水体连通,形成“泡泡相通、沼沼相连”的水生态体系;种植荷花、蒲草、芦苇,发挥水生植物的降解作用……经过多年系统治理,查干湖水质由原来的Ⅴ类提升至Ⅳ类,氟化物浓度下降32.34%。
  在防治环境污染上做减量。当地严格落实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规定,拆除违章建筑;严禁周边生活和农业用水直排湖内,避免造成面源污染。
  在渔业可持续发展上做变量。查干湖因冬捕而知名,渔业是当地重要产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实施定期增殖放流和科学捕捞,使查干湖鲜鱼年产量保持在5000吨左右。
  “捕捞时我们不用密密的小眼网,而是用6寸以上的大眼网,漏掉4斤以下的小鱼。这些做法成为我们年年捕鱼、年年有鱼的奥秘。”渔场职工马文岩展示着渔网说。
优化生态催生文旅繁荣


  出门见绿,抬头见蓝,湖泊清澈,环境宜人。良好的生态成为查干湖发展旅游的基础。
  近年来,查干湖旅游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2018年至今,查干湖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特别是每年的冬捕季,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冬捕、品大鱼。仅2023年12月28日查干湖第22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当天,景区就接待了游客1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
  2024年2月,查干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对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要将生态意识真正融入旅游中。”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大伟说,为了持续保持生态向好,景区内部腾退影响生态的旅游设施,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而是在景区外打造查干湖生态小镇,串联吃、住、行、娱、购等多种业态,实现“旅游在景区、服务在景区外”。
  秋天的查干湖畔,很多游客在芦苇荡边的木质栈道上散步,拍照留念。
  在契丹岛野鸭湾,候鸟翔集,为迁徙到下一站作准备。鸟儿不怕生,在距离游客不远处活动。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安静地拍照,人与鸟构成一幅和谐共处的画面。
  单君国说,每到繁殖季节,成批的水鸟来到查干湖繁衍生息,查干湖的鸟类已增加至276种。
  距离查干湖景区13公里处的查干湖生态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项目建设,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角落……
  不少农家乐的老板摩拳擦掌。“最近接到全国很多地方的游客咨询电话,提前下单订房间。”杨亚丽家住在查干湖附近,经营一家鱼馆已有20多年,随着查干湖旅游被更多人认可,饭店的生意也水涨船高。
美丽生态与美好经济相得益彰


  2024年年初,以“尔滨”为首,冰雪热在全国掀起旅游新高潮。“上个雪季不仅哈尔滨火,吉林也很火,整个东北都很火。”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说。
  为搭上“尔滨”的快车,在今年保持冰雪旅游的热度,松原市实施一系列举措,力争提升查干湖旅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方面,打造多元旅游品牌提升品质。游泳、骑行、跑步,选手们勇往直前……9月,2024中国·查干湖湿地铁人三项国际精英赛在查干湖开赛,吸引游客热情助威。
  松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迪介绍,查干湖景区将持续做精“旅游+节庆”“旅游+文化”“旅游+赛事”文章,通过“旅游+”融合发展系列活动,推动旅游业产品供给出彩出圈,让查干湖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心灵栖息地和赛事举办地。
  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游客体验感。刘大伟说,往年总有游客反映,捕鱼队进行醒网等作业都在不同位置,为了观赏要四处奔波。今年,当地将这些分散的准备环节整合到同一地点,方便游客集中观赏。
  “我正在接受服务礼仪等培训。政府为了抓住冰雪旅游热度,也在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杨亚丽说。
  查干湖线路是松原旅游的地标,也是吉林西部旅游的“拳头”产品。从一湖看一省,近年来,吉林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
  在东部,吉林筑牢长白山生态屏障,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5%,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在西部,松原市围绕查干湖及周边谋划环湖种植结构调整和还林、还湿、还草项目,共实施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76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吉林持续开发观光游、生态游、养生游、休闲游、冰雪游、文化游。2023年,吉林省旅游总收入达5284.63亿元,同比增长242.1%。
  美丽生态与美好经济相得益彰,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吉林徐徐铺展。
    (记者孟含琪 胡戈)新华社长春10月28日电
 
九寨沟:“童话世界”不再遥远
九寨沟:“童话世界”不再遥远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走进金秋时节的九寨沟,由于今年的雨水偏多,一年一度“彩林漫漫、炫雅妩媚”的景象还未到来,满山的苍翠欲滴下,零星点缀着金黄、火红的色彩,仿佛夏天还在驻留,而游人的体感温度早已进入秋天。
  九寨沟是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是2亿多年前的板块构造运动,还是大规模的冰川运动,亦或是经年累月的钙华沉积,在漫长的时光里,流水、钙华和生物等更为柔和的力量,对九寨沟进行着一次次精细的雕琢,最终呈现出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世界”。
  “羊峒番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在当地县志记录中,九寨沟有数十里之长的高原湖泊风光。
  从高空中俯瞰,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3条主沟呈不规则的“Y”字形躺卧于九寨沟起伏的峰峦之间。数以万计的游客散落在绵延40多公里的狭长沟谷内,却并不显得拥挤。
  搭乘观光车一路来到“Y”字形的最顶端,向下依序游览,层湖叠瀑接连映入眼帘。湖蓝、碧蓝、青绿……五彩池、熊猫海、老虎海、五花海等颜色各异的“海子”镶嵌在峡谷之中,珍珠滩瀑布、树正瀑布等掩映在密林间。江山长卷徐徐铺开,奇景尽现。
  江苏林女士的新婚蜜月之行便是来到九寨沟,她特意租了传统藏族服饰、化上了特色妆容,站在五花海的栈道上,身后是碧蓝湖水,身侧是林影婆娑。“在这么美的景色之下穿上民族服装,我想拍出来的照片一定很美!”
  今年国庆假期,九寨沟景区连续4天客流量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4.1万人。“2019年我们就对沟口立体服务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验票闸机从8个增加到32个,经过不断运转、测试,目前即便达到游客量最高峰,最多等待30分钟,就可以坐上观光车进沟游览。”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杜杰补充道,“马上要到来的彩林季,又将迎来一个旅游高峰。”
  九寨沟景区“人从众”的背后,曾经也经历过很长一段“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光。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林木经济”时代,九寨沟才被人所知。此后,随着上级部门禁止采伐森林和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并允许九寨沟有限度地发展旅游,“童话世界”才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如今,随着川青铁路成(都)黄(胜关)段的开通,开往黄龙九寨站的动车组几乎列列爆满,“3小时游九寨”“特种兵一天来回打卡九寨沟”成为社交媒体上九寨沟旅游攻略的新标签。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乘坐汽车,一路走了8个多小时,摇摇晃晃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但当看到九寨沟的那一刻又觉得一切都值了。”已经是第三次来九寨沟旅游的广州李先生满脸笑容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第二次是2013年坐飞机来的,今天是第三次,正好赶上开通动车,从成都出发3个小时就到九寨沟沟口了,方便又舒适。”
  通过九寨沟景区的智慧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同步的数据,游客可以在订票系统上随时查看当日和未来一周的游客购票情况,自主选择前来游览的时间。“淡季不淡,旺季延长”正是常跑九寨沟景区线路的导游马金彪最真实的感受,“即使处于相对的淡季,比起往年的游客量已是‘翻几倍’的水平,淡季也变旺了。”
  “当前九寨沟县构建以九寨沟景区为核心,以神仙池、爱情海、甲勿海熊猫园、金猴谷四个景区为引领,以中国绿发华美胜地等三个度假区为依托的‘1+4+3’旅游格局,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建设‘生态九寨’最美风景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九寨沟县委书记李为仁说。
  不再遥远的九寨沟,继续讲述着春夏秋冬的“童话故事”。
     (记者王曦 周以航)新华社成都10月27日电
 
“爆改”天心阁:一座百年公园的“两个融合”
“爆改”天心阁:一座百年公园的“两个融合”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在湖南长沙老城东南一隅的古城墙上,一座重檐楼阁巍峨耸立,它就是号称“半部长沙史”的天心阁。
  100年前,此处建立了湖南省首个市民公园。今年,天心阁公园经历了一场“爆改”,古老的城墙变成光影秀场,一个个历史故事焕新登场。这是一次“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尝试。
  如何挖掘历史文化“宝藏”?如何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走进这座百年公园,不难找到一些答案。
“前世”


  曾几何时,天心阁是长沙城市地标、游览胜地。在天心阁管理处工作了30多年的文史专家沙伟,是天心阁“活地图”“活字典”,他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讲述了天心阁的前世故事。
  天心阁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400多年里经过10多次修葺、重建。在明清时期,天心阁吸引大量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在重大节日,这里会举行民俗活动,比如端午节的“走城墙”,中秋节的“拜月祈福”。
  到了近代,天心阁命运多舛,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
  1923年,为了修筑长沙环城马路,当时的民国政府下令拆除古城墙。在长沙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等人的极力争取下,天心阁一段251米长的古城墙才得以保留。
  1924年8月,天心阁被辟为湖南省第一个市民公园。1925年,天心阁及阁下城墙进行大修,仿北京文渊阁增建二轩,天心阁“如鸟张翼”。
  1932年夏,天心阁公园内启动建设湖南第一个主题公园——“儿童健康公园”。记者查阅相关史料看到,当时修建了4个小花园、3座花台、7张水泥椅,添置了秋千、滑梯、吊环等游乐设施。园内还附设动物园,据记载这也是湖南第一家动物园。
  1938年,文夕大火后,天心阁不幸被烧毁,之后改建成茶室。
  新中国成立后,天心阁公园先后更名为“人民公园”“向阳公园”,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此时的天心阁,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举办过菊花展、兰花展、茶花展、杜鹃花展。
  每逢花展,天心阁公园里人山人海。沙伟记得,最轰动的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的“铁树开花展”。他当时还只是10岁的小孩,因为游客太多,到了阁楼门口却没能挤进去。
  1983年,长沙市政府重建天心阁,历时21个月,建成了现在的“一主两附”形制。2005年,公园升级为天心阁景区,当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曾经作为长沙城市最高点的天心阁,已被周边不断“长”出的摩天大楼掩盖。
  长沙成了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城市,古老的天心阁却没有了往昔的人气。来长沙游玩的人们,可能会在五一商圈在带有“长沙”字样的普通砖墙前排队打卡,却不会到相隔不远的天心阁下触摸那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墙青砖。
  古老的天心阁,似乎被人遗忘。
“再造”


  距离天心阁3公里的湘江岸边,同样名为“阁”的杜甫江阁,每到傍晚便会聚集大量游客。很多人早早选好地点,在日落时拿出手机,只为记录杜甫江阁灯带一层一层点亮的绝美瞬间。还有不少青年男女身着古装,在阁前打卡拍照。
  天心阁的管理者也开始思考,有着百年历史的天心阁公园,如何借助“网红长沙”吸引一波新的流量?
  摆在面前的,是一堆难题:公园设施比较陈旧,游客服务项目相对单一;公园面积只有40多亩,地形狭窄起伏,没办法开展大型演出;古城墙是国保单位,需要保护优先……
  “不能大拆大建,必须科技赋能。”天心区委宣传部部长王辉给出的答案是,天心阁要做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两个融合文章,才能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
  “再造”天心阁提上了议事日程,沙伟也不再只是故纸堆里搞研究。在沙伟看来,天心阁自古以来就是长沙的文化祭祀场所和文脉所在,应将这些历史文化融入新科技、新场景。
  今年3月起,通过梳理天心阁的文化基因,当地政府开始全方位升级园林景观、阁楼展陈,设计了魁星点斗秀、文武登高秀、湘遇水境等沉浸式演艺节目和光影隧道、水幕投影等10个场景。
  经过半年改造,天心阁公园升级为湖南首家光影主题公园,并于10月1日正式开园。夜幕降临,进入天心阁公园,高耸的阁楼灯光璀璨,各种光影装置营造出如梦如幻的世界。在游览线路上,文人、武将、热血青年等人物轮番登场,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历史场景。
  天心阁公园光影项目负责人罗潇说,重新开园以来,天心阁一下子爆火,游客数量创下纪录。有一位在天心阁周边住了60多年的长沙市民,第一时间过来“故地重游”。他告诉记者,天心阁公园改造前,他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散步,“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漂亮,也有了更多人气,真是好得很。”
  天心阁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彭枫婷说,如今,人们来到天心阁,可以展开一场“深度游”。除了光影项目,公园还规划了“阁下市集”等区域,引入日咖夜酒、非遗体验、旅拍、文创商店等业态,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实现文化价值最大化。
“C位”


  不久前,第三届长沙市旅发大会在天心区举办,开幕式晚会舞台设在天心阁城墙对面的天心古玩城广场。来自各界的嘉宾沉浸式体验了天心阁光影秀,还观摩了西文庙坪民宿、油脂厂工业遗址改造等文旅项目。
  有人不太理解,为何选在老城区这么狭小的地方办旅发大会。其实,这是长沙的一个更大的规划,小小天心阁不过是一个切入点。
  据史料记载,1933年何元文担任长沙市市长,曾规划修建天心阁至妙高峰的游览道路,长沙最早的游路——天心游路由此而来。近100年后的今天,“City Walk”(城市漫游)火了,天心阁也要重新成为城市文旅地标。
  从天心阁往北,是繁华的五一商圈。每到节假日,五一商圈人山人海,需要天心阁承接人流。往南,有青年毛泽东求学的湖南第一师范,有经常举办演唱会的贺龙体育中心,也需要和天心阁建立联系。
  国庆假期,从福州来长沙旅游的张女士安排了4天3晚的行程,夜游天心阁是其中重要一站。张女士说,做长沙旅行攻略时,网上搜索结果自动关联天心阁,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既有科技感,又有文化味,确实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百年公园恢复了人气,天心阁再次站上“C位”。夜游天心阁公园,再步行到五一商圈逛老街、吃夜宵;或者先到湖南第一师范来一场红色之旅,再到天心阁及邻近的简牍博物馆探寻历史文脉,成了不少游客的新路线。
  一批新的文旅消费项目与天心阁展开“对话”。与天心阁一路之隔的揽天心·数智湖湘馆,展出190件(套)湘军历史藏品,还设置了12个数字化空间。裸眼3D球幕、基于虚拟制片的智能生成视频、“数字人”等技术让游客深度领略湖湘文化。
  这家民营博物馆的馆长陈湘舟说,湖湘文化是大IP,有大磁场,他们和附近的天心阁、简牍博物馆可以成为“文化+科技”的最佳组合,让来长沙的游客有更多打卡场景。
  “不仅要有文化的味道、科技的元素,还要带活一批项目和产品。”王辉说,天心区策划了“越走心、悦天心”2.0精品线路,希望将历史文化、湖湘文化、革命文化、潮流文化串联起来,形成文旅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遥想近100年前,《长沙市指南》一书的作者邹欠白如此感慨:天心阁为吾湘名胜古迹,风景甚佳……每值夏季,夕阳西下之时,红男绿女,络绎不绝。
  今天的人们,再次汇聚天心阁下,品味新时代的人文盛景……(本报记者白田田)
 
回到雨林
基诺山发展新事
回到雨林
 
基诺山发展新事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祖国西南边疆,莽莽基诺山,三三两两的徒步爱好者在热带雨林里穿行,沉浸式感受“与世界失联的六个小时”。
  雨林里面有什么?雨林里面有望天树、滴水叶尖,还有弓弩体验、风味野餐……
  这便是基诺山基诺族乡近年来流行的“雨林徒步游”项目。游客走完3公里至8公里不等的徒步线路,体验玩乐项目,起码要六个小时。行游山水间,游客大都会放下手机,浸一身泥土野草的香气,完成与大自然亲昵互动。而带领游客进出山的向导,会获得相应的报酬。
  正是这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态旅游项目,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乡生态良好、风光秀丽、文化多彩,是基诺族主要聚居区,也是普洱茶古茶山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实施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基诺山乡“千年一跃”,家家户户盖新房,公路修到家门口,外地游客慕名探访基诺山寨景区,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创收的机会。
  今年31岁的基诺山乡巴飘村基诺族青年陶建雄2013年退伍后到外地务工,2017年回到基诺山乡从事旅游接待服务。2022年底,在基诺山乡党委的指导下,他成立旅游公司,专门开发和运营基诺山雨林徒步游。从最初自己当向导带游客跋山涉水,到如今培养100多名年轻的专业向导开展雨林徒步研学游,陶建雄的公司越做越好,去年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
  “在外打工的大部分基诺山乡年轻人都回来了!”陶建雄说,曾经大家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打拼,现在基诺山迎来大发展的好时机,大家都赶回来吃“生态饭”“旅游饭”。
  年轻人的回归,让古老的基诺山充满了希望。基诺山乡党委书记刀露说,年轻人聚在一起思路多、活力足,大家相互启发、你追我赶,推动基诺山乡每天都有新变化。
  基诺族青年木腊切高中毕业后到昆明打工,2021年回到基诺山,接受专业培训后,成为最早一批雨林徒步游向导之一。“能够回到生我养我的基诺山,在自己从小玩到大的雨林里工作,与游客一起探索雨林之美,是件幸福的事情。”木腊切说。
  木腊切家住基诺山乡巴朵村,这是一个茂林环绕、鲜花常开的基诺族传统村寨,村内硬化道路干净整洁,修葺一新的民居错落有致。游客前来基诺山徒步,大都会到巴朵村驻足小憩,享受“左手咖啡右手茶”的快乐时光。
  “在带游客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游客不仅爱喝茶,还喜欢喝咖啡,于是申请了青年创业贷款,利用自家老房子开了咖啡店,平均每天能卖出80杯咖啡。”木腊切说,现在,父亲当徒步游向导,母亲为客人做“雨林大餐”,全家人都在为美好生活奔忙。
  在基诺语中,“巴朵”有不忘根本、薪火相传之意。巴朵村党支部书记切腰告诉记者,党组织带年轻人干,年轻人教老年人干,人人争当幸福基诺山的建设者、奉献者。2023年,巴朵村接待游客4万人次,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加上发展橡胶、茶叶、水果等产业,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
  基诺山雨林徒步游热起来了。如今,基诺山乡10个村共引进24家徒步旅游企业,开发出22条雨林徒步游线路,总长81.8公里,民宿、农家乐、农特产品销售店也多了起来。今年上半年,基诺山乡接待游客17万人次。
  山东青岛王女士今年暑期带着孩子来到巴朵村徒步,收获了一段难忘的雨林奇妙之旅。她说:“在雨林里徒步,既能锤炼身心,也能增长知识,孩子们很喜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雨林共生长,走绿色发展道路,基诺山乡群众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记者字强)新华社昆明电
 
重庆:竞逐苍穹 让空天信息产业“触手可及”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李晓婷)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航天天目测运控中心,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测卫星的在轨运行状态,这些卫星在距离地面约500公里的天际组成了一张网——天目一号气象星座。
  天目一号气象星座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可在全球全天候实现对全球海洋、大气层、电离层的立体化、一体化业务探测。目前在轨数量23颗,每日可提供3万余条大气廓线数据。
  “天目”项目落户重庆并在一年内迅速完成组网,是近年来重庆不断完善空天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的一个例证。
  头顶苍穹里藏着产业新机遇。空天信息产业是基于信息技术,以空天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为基础,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空天领域的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近1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指导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空天信息产业技术含量高、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带动性强。”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有基础、有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已逐步凸显。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率为科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近年来聚集于重庆的空天信息产业链企业之一,企业的核心产品是惯性导航的核心器件——光纤陀螺。
  率为科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爽介绍:“光纤陀螺集多学科于一体,技术复杂、研发投入大,但长久以来由于关键部件成本高,一般民用品难以承担。”
  而率为科技研制的第三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将光纤陀螺成本从万元量级降低至千元量级,让光纤陀螺能够大批量进入自动驾驶、能源开采等应用领域。
  汇聚于西部山城的空天资源正不断补齐产业链,目前,重庆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已聚集上下游企业100余家。2023年,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年产值约300亿元,产值年均增速超15%。
  空天信息产业看起来很遥远,实际上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最近,游客杜先生自驾至以“容易迷路”著称的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却一次也没有迷路,这多亏了精准定位的导航系统。
  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高低落差最大可达60米,环道将解放碑核心区域28个地下车库连成一体,隧道结构复杂,给导航带来了无位置信号、信号不连续、定位不分层等问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泳介绍,去年,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等,在环道内部署室内北斗设备,通过“5G+北斗”的技术加持,导航系统可精准识别隧道内外、地面上下。如今,地下环道日均通行车辆从2000辆提升至1.2万辆。
  今年9月举办的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上,重庆发布了长江航道智慧航运、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等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空天信息技术正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为空天信息产品在交通运输、防灾救灾、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重庆市发改委主任高健说,未来重庆将深入实施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应用示范、产业生态“五大工程”,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长江首城”:产业升级的“源头活水”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胡旭)日前,四川省宜宾市发布第三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榜单11项关键技术攻关需求,全部来自当地企业,涉及装备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等5个产业领域,揭榜金额达到12505万元。
  “项目团队不管来自市内市外,项目负责人不管年龄、学历和职称,只要能力符合发榜人需求就可以申报。”宜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地金融机构还将为发榜和揭榜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企业出题、政府资助、科研机构答题”的“揭榜挂帅”新模式,是宜宾用制度把项目成果固化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新探索,也是当地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集群,引领制造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位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宜宾,被称为“长江首城”。近年来,当地抢抓“双碳”机遇,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宁德时代、英发德耀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
  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宜宾目前已累计签约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2700亿元,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10个县区工业园区为支撑的“1+N”产业布局。
  2023年,宜宾动力电池销量达到96吉瓦时、占全国15%,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4年1至8月,宜宾动力电池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产业升级,创新是关键。为让各类创新主体产生聚合效应,宜宾大力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建设,汇集12所高等院校、10万在校大学生,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产业研究院,逐步形成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人才、科创企业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集群。
  走进位于西华大学宜宾校区的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一堂“汽车嵌入式系统设计”专业课正在进行,学校老师与企业工程师轮番授课,现场还穿插实验环节。该学院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共建,致力于培养符合当地新能源产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以创新为导向,宜宾推动教育与产业良性互动,现已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与先进制造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累计开设动力电池、光伏等关联专业113个。在宜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总交易额达3.68亿元。
  高能级平台也是宜宾打造科技创新体集群、汇聚创新要素的重要抓手。眼下,位于宜宾市翠屏区的长江工业园区内,四川首个固态电池产业园正在加紧施工,一期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4吉瓦时高安全电池生产线、30兆瓦时全固态电池小试线。
  而这个项目背后,是以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的先进技术为支撑。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科研及产业化团队与宜宾市政府共建的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于2020年落户宜宾。
  该中心落户宜宾以来,连续攻克转化一批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在高安全材料、高安全电芯、全固态电池3个方向上取得了阶段性技术突破,并累计孵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20多家。
  瞄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宜宾致力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集群,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我们组建了1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对科研成果给予分类扶持。”宜宾市市长廖文彬说,宜宾还启动了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建成超百人的新型研发机构12家,聚集产业高端人才2000人,孵化科技创新企业100家。
三峡库区向生态“颜值”要产业“价值”   江风习习、歌声嘹亮,2024世界大河歌会近日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边上的万州体育场唱响,第十五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拉开帷幕。除了音乐会、横渡长江系列赛等活动,渝鄂两地还携手对外推介自然探秘、文化寻踪、康养度假、田园记忆四类主题游,聚力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生态搭台、文旅唱戏,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是近些年三峡库区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在重庆东北部,有11个区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其发展理念和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三峡库区水质。近年来,重庆市全力保护好三峡库区生态,让绿水青山成为库区名片。
  万州区南滨大道有一处长约1.2公里的江段,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白鹭湾”。此名因何而来?原来,因春夏季泄洪、秋冬季蓄水,三峡库区两岸形成了大面积消落带。为治理消落带水土流失,万州区在消落带不同水位线种植了芦苇、中山杉等耐水淹植物。如今每年蓄水期,大片的中山杉因水位上涨形成了“水中森林”景观,吸引了白鹭、野鸭等鸟类在此栖息繁衍,“白鹭湾”就这样被叫开了。
  一个地名折射三峡库区的生态之变。这背后是重庆一体化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4%,134个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全部开工……一系列生态“组合拳”,让三峡库区水更清、山更绿。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6%,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6%。
  有生态好“颜值”,也要有产业好“价值”。三峡库区依托青山绿水,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朝辞白帝彩云间”“除却巫山不是云”,扼守瞿塘峡的奉节县、坐拥巫峡的巫山县,有壮美峡江风光以及白帝城、神女峰等文旅资源。过去,这两个县的支柱产业是煤矿,挖煤虽然带来了短期利益,却造成了生态破坏。现在,这两个县关煤矿、护生态、开“文矿”,正擦亮文旅康养、特色水果、中药材及眼镜加工等产业品牌。
  在长江边的巫山县曲尺乡,两万多亩脆李树像一床绿被盖在江边起伏的山头上,一栋栋巴渝特色农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果树之间。曲尺乡村民张科珍说:“我种了约20亩脆李,年收入有20多万元。”春季赏花、夏季品果,通过规模种植、冷链运输、农旅融合等全产业链,如今曲尺乡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新建开放夔州博物馆等十余家综合性博物馆,推出《归来三峡》《三峡之光》等一批实景演绎、灯光秀等产品,设计游轮游、高铁游线路将库区各景点“串珠成链”……蓬勃发展的生态产业,让三峡库区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壮大产业,三峡库区正在提升生态“颜值”、壮大产业“价值”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周凯)
         新华社重庆电
融入成渝经济圈 黔北老区发展提速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骆飞 李惊亚)金秋时节,地处大娄山腹地的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从盛夏到金秋,一波接一波来自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到这里休闲养生,让这个黔北山区的偏远小镇变得很热闹。
  在九坝镇山堡社区,村民蔡云梅经营的乡村民宿生意不错。“每年入夏后,来避暑、康养的游客很多,暑假更是一房难求。”蔡云梅说。
  山清水秀的山堡社区,靠近重庆,平均海拔约1400米,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是很多人青睐的避暑养生胜地。目前,800多户人的山堡社区,开设了上百家乡村民宿。刚过去的夏天,整个社区吸引纳凉避暑的游客6万多人。
  70多岁的重庆国企退休职工夏阿姨和丈夫连续7年来桐梓县休养,每年都要住四五个月。“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很是适合休闲养老。”夏阿姨说。
  这几年,重庆到贵州桐梓县的高铁、高速都开通了,进一步缩短了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为承接好成渝地区不断外溢的“避暑流量”,包括山堡社区在内的九坝镇多个村(社区)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大力发展“避暑经济”。
  在九坝镇旅游产业办公室负责人王跃看来,全镇避暑、康养经济持续升温,既有赖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宜人气候,更离不开贵州积极推动遵义市与成渝两地深化联动发展所给予的政策支持。
  在今年9月举行的贵州省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立国说,贵州将积极支持遵义市建设省域副中心,打造全省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在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革命老区的遵义市,与重庆、四川毗邻,也是西南地区南下北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这些年,遵义以道路联通、资金融通、产业互通、信息沟通、民生相通为导向,积极推进经贸、文旅、科创等与成渝两地密切对接。
  在遵义市桐梓县的贵州娄山关经济开发区,遵义双盛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
  “2017年从重庆搬迁到这里,就是看好当地的政策、用工、用地等优势,对公司降本增效帮助较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汽车及工程机械相关产品大量销往重庆、四川等地。
  作为黔渝合作示范园区,贵州娄山关经济开发区建立之初就以打造黔北、渝南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为发展目标,大量招引了与重庆产业配套衔接紧密的企业。
  湘江工业园、汇川高坪机电工业园区、播州区和平工业园区……放眼遵义市,类似的产业园区正不断结合自身优势,瞄准成渝地区的电子、汽摩、装备制造等产业,努力打造配套生产基地。今年以来,遵义市累计面向成渝地区新签约引进投资项目110个,协议资金约120.7亿元。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鸣凤说,全市主动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联通区域链、融入产业链、服务生活链等为路径,努力打造成渝制造业配套基地、科技协同创新基地。
  随着与四川、重庆在旅游、产业、贸易等领域的交流日渐频繁,遵义市针对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还探索推进“跨省通办”。截至目前,遵义市与成渝地区签订了39项“跨省通办”合作协议。
  曹鸣凤表示,遵义市今后将全方位、多层次、渐进式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开拓成渝消费大市场,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应地和避暑康养首选目的地。同时,强化与重庆、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资源共享,努力建设贵州开放型经济“桥头堡”和外向型产业集聚区。
一个国家高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突围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黄垚 李倩薇 董小红)从电磁感应现象发现,到白炽灯照亮千家万户,这中间隔了几十年的漫长时间。即使在今天,科学创想、研究成果要想在现实场景中落地,也需要经历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重重考验。
  如何迅速帮助科技成果转化,又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避免资源浪费?记者近日在成都高新区智能硬件中试生态园找到了答案。
  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台呼吸式捕蚊机通过模拟人体呼吸,循环捕获并释放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分子,引诱并捕杀蚊虫,这个产品已在成都大运会和一些城市场景中应用。车载违法抓拍系统、针灸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其他通过中试走向市场的产品也在展厅一一陈列。
  “高校研发出新技术、新材料后,可能并不知道如何转化、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中试可以帮他们找到应用场景、验证技术是否能够支撑商业模式等。”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徐剑说。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初发布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
  徐剑指着一系列数据向记者介绍,据相关统计,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成功率可能只有三成左右。
  “我们目前已经配合202个科技成果进行了概念验证,从转化通过率这一指标可以发现,仅19%的技术可行性、商业可行性和应用场景通过了筛选和评估,进入中试熟化环节;其余81%因不具备转化条件而被放弃,这样可以避免后续的资源浪费。”徐剑表示,虽然进入中试熟化的产品,在后续环节还是会面临淘汰,但一旦通过小批量试产,能进入量产,转化通过率将显著提升,达到86%。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之一。科技腾飞的同时,不少地方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创新成果本地转化率还不足。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创新平台处副处长刘凯介绍,以前高新区中试平台数量较少,产业覆盖面不大,企业常常到珠三角、长三角开展中试。另一方面,本地中试平台拓展业务大多靠既有行业资源,并没有真正“出圈”。
  “针对这些矛盾,我们确定了‘中试+’生态理念,通过中试平台汇聚科研力量、资本要素、应用场景,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各环节。”刘凯说,“我们从当地产业需求出发,聚焦1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布局中试平台,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链尽快形成行业完整中试能力,并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超前谋划一批中试平台。”
  中试一头连着创新链、一头连着产业链,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也至关重要。刘凯介绍,针对已建成的专业化园区,正加快补建中试平台,让其成为园区标配。与此同时,政府还在项目孵化、资金支持等方面,帮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建成投运各类中试平台49个,覆盖60%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服务创新项目1883个,助力项目融资超19亿元。
  在多个中试平台的车间里,工作人员忙碌地进行结构打样、工艺改进、能力检测,一步步帮助“沉睡”的科研成果,走向广阔的市场。
  “从0到1”的原始创新,到“从1到100”的产业化,中试这座“桥梁”正在西部土地上架起更通达的“路网”。
“瓦特”变“比特”,电缆变光缆
青海“追新逐绿”发展绿算产业观察   新华社西宁电(记者王金金 解统强)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一排排蓝色太阳能电池板向远方的雪山绵延,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片“星星海”。从戈壁滩到“光伏海”,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上装机容量规模较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水光互补发电基地。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青海能源优势突出。近年来,当地抢抓“东数西算”“东数西储”“东数西训”等重大机遇,发挥清洁能源、荒漠化土地资源优势,将能源产业与算力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让“光伏海”通过算力与世界连接。
  在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实时用电数据显示这里自2022年7月运行以来累计耗电2500万度,累计减碳近2万吨。中国电信青海公司绿色发展办公室主任赵金胜说:“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一期已建设机架超过3000架,一年中314天不用开空调压缩机,PUE(电能利用效率)为1.13,在全国数据中心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
  PUE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PUE值越接近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青海气候干燥冷凉,多风少雨,布局大型数据中心优势突出,这里正在承接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算力服务。”青海省数据局副局长陈卫军说,青海年均气温在3.4摄氏度左右,独特的气候环境让当地大型数据中心PUE值始终保持在1.2以下,有效降低了算力产业的能源消耗。
  2020年,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投运以来,这条“绿电高速”累计向中原地区输送“绿电”65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255万吨。
  发展人工智能关键是算力,支撑是能源,未来是清洁能源。如今在绿色能源支撑下,来自高原的绿色算力正在保障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
  从“网络通道”来看,青海省绿色算力产业咨询委员会专家陆宝华说,伴随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正式开通,青海已跻身全国互联网顶层架构节点行列,大带宽能够为大量数据传输提供便利。
  截至今年6月,青海在用在建数据中心总规模达到5.35万标准机架,较去年底增长53.3%。截至目前,青海已建成省级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全清洁能源电力可溯源的绿色数据中心和清洁能源供电感知平台。
  为促进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青海制定实施《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青海省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科技支撑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8年)》,发布绿色算力产业相关地方标准。陈卫军说,根据相关产业建设规划,到2025年,基于清洁能源的通算、智算、超算协同发展的多元绿色算力供给体系将在青海全面形成。
以警用“黑科技”提升新质战斗力
湖北公安加快推进高精尖装备技术实战化应用观察
以警用“黑科技”提升新质战斗力

湖北公安加快推进高精尖装备技术实战化应用观察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10月2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移动操作系统,实现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在湖北公安,也有一批基于鸿蒙系统的新型智能警务“黑科技”,高效实战在反恐处突、通勤指挥等领域,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确保了公安机关指挥调度、大数据应用的安全、可靠。
  湖北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处处长刘巍介绍,湖北省公安厅以研发东风猛士917系列新能源智能网联警车为载体,建设基于“5G+北斗+鸿蒙”的安全自主警务应用新生态,持续推进公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为防“卡脖子”、提高警务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国产操作系统打造安全可控移动作战枢纽


  10月24日,宜昌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内的一场比武演练现场,东风猛士917反恐处突车警灯闪烁,车顶自带的智能网联警务通实时搜索着现场“动静”。
  空中,车载的东方鹰眼智能无人机俯瞰着地上的一举一动。
  “‘嫌疑人’向西南方位逃窜。”现场人、车、物等元素实时通过警用无线局域网传输,并显示在车载警用屏上。指挥员精准研判分析、发出指令。5分钟后,“嫌疑人”在一片小树林内被抓。
  “这辆车综合运用5G、北斗、鸿蒙和红外感知等技术,实时进行信息采集、集成存储、指挥通联,实现了警车由传统交通工具升级为智能网联移动警务作战单元。”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民警李林介绍。
  2022年以来,湖北省公安厅聚焦公安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安全,联合优势企业在鸿蒙警务操作系统、警用无线局域网建设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并率先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警车上试用。
  “我们围绕执法执勤、高速巡查、警卫保障、移动视图作战、智能押解、反恐处突需要,联合研发了基于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的8款新能源智能网联警车,并在武汉、十堰、机场公安局进行实战验证。”湖北省公安厅科信处副处长田野介绍。
  这些警车搭载国产鸿蒙5G智能网联警务通,通过警用无线局域网对接公安网,凭借一套特制的国产操作系统,突破了“卡脖子”技术,受到各地公安机关的青睐。
  今年6月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9月举办的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4年大会、10月举办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期间,湖北产新能源警车均参展,还被北京、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应用。
  警用“黑科技”赋能一线实战提升警务质效


  3分钟左右无人机到达事故现场,15分钟内完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处置……这是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湖北各地公安民警利用无人机远距离处置交通事故的真实写照。
  当游客跑马拉松、听演唱会、看体育赛事,人潮拥挤,发生突发事故,警力难以及时到达,突破传统侦查手段时间和空间局限的警用无人机再次为公安机关安保护航提供了新的支撑。
  今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通过数字孪生智能警务系统、“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智慧交通等安保工具,结合无人机巡查,确保了近千场大型活动安全。
  2022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联合一批优势院企,共建“北斗+”时空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打击新型违法犯罪等中心工作,联合研发警用“黑科技”,提升态势感知、预警预测、精确打击、扁平指挥、社会服务等“核心战斗力”。
  湖北省公安厅“情指行”一体化专班上线模型3015个,帮助各地将100多起恶性案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厅刑侦总队聚焦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冒充领导和熟人诈骗等电诈高发类案,搭建多个研判模型,2023年以来协助基层抓获涉电诈嫌疑人3908名;打造生物物证司法鉴定实验室,2023年以来助力全省侦破命案积案190起。
  厅禁毒总队绘制一批涉毒犯罪网,推送给基层办案单位,提升涉毒犯罪打防管控效能。2024年上半年,湖北省毒品案件破案数、逮捕数、移送起诉人数、审判人数均居全国前三。
  数字“身份证”惠及更多行业造福更多群众


  登录黄鳝智慧云平台,仙桃全市606个黄鳝养殖场点位、15家生产企业、2个交易市场、26个水质监测点的基本信息尽收眼底。养殖企业和经销商无需实地调研,即可获得黄鳝养殖面积、产量、鱼苗投放等信息。
  这背后是“数公基”在起作用。2023年6月,湖北省成立了由省公安厅牵头、18个省直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维”总要求,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简称“数公基”)建设,形成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融合、服务统一发布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政府将‘数公基’与黄鳝智慧云平台对接,我们点一点就知道养殖户鱼苗长势和售卖情况。”仙桃市黄鳝养殖协会负责人朱传宝介绍。
  党的二十大对数字中国、网络中国作出了明确部署。
  湖北如何运用好互联网这个信息生态系统?如何打造自己的数字经济?
  “我们以城市信息数字模型为基座,对水域、地貌、建筑物等进行统一编码,赋予各类管理对象数字‘身份证’。”湖北省公安厅“数公基”专班民警张达福介绍,万物赋码支撑万物标识互联,让“数公基”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
  武汉将“数公基”用于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导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分析和无人机产业链航线规划,让无人驾驶汽车出行、无人机飞行,乃至招商引资工作都更安全、更精准。
  宜昌在“二维码门牌”上链接25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群众扫一扫就可以进行居住证办理、公积金查询、生活缴费、掌上公交查询,办事更快捷、更高效。
  襄阳市教育局通过“数公基”基础地图、实有人口,自动比对认定适龄学生居住地,科学划定学校招生范围。2024年秋季新生入学准确率提升到97.29%。   (本报记者陈琰泽)
 
中心建在家门口,服务做到心坎上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升级打造党群服务矩阵
中心建在家门口,服务做到心坎上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升级打造党群服务矩阵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升级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共治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提升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努力实现“中心建在家门口,服务做到心坎上”。
  赛罕区大部分街道集中在主城区,辖区用地紧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间不足。赛罕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高莉莉介绍,面对这样的现实困难,赛罕区充分利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阵地、红色物业阵地、企业工会公共活动场所等“可腾、可租、可建”的资源,形成“社区+小区(网格)”的“1+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去年以来,当地共新建21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增加党群服务中心面积15000平方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悠扬的歌声从仕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来。“党群服务中心里有乒乓球馆、棋牌室、合唱排练室……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各种活动,退休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居民白秀梅老人开心地说。
  赛罕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推出“个性定制”服务,优化群众活动空间,合理设置多样化活动室,围绕社区“一老一小”、中青年、外出务工人员、新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需求,强化分类服务,实现“一中心一特色”。
  赛罕区还把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减牌子、增服务、提效能”行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建好”向“用优”转变。来到达尔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白云办理居住证明业务和缴纳医疗保险业务。白云说:“以前这两个业务需要在两个窗口办理,现在一个窗口就能解决,非常方便。”
  高莉莉介绍说:“赛罕区委组织部对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窗口进行精简优化,公开办事清单,实行‘一窗式办理’的全岗通服务,还根据居民办事需求和频次,对服务内容较多的窗口合理增设工作台、增加办事员,工作效率提高了,居民等待时间也缩短了。”
  赛罕区鼓励驻区单位、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行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的党建引领联建共建机制,打造集教育培训、党课研发、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阵地,实现区域服务资源利用最大化。
  高院社区的驻区单位多为法院、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法律事务机构,擅长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居民矛盾纠纷。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推动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高院社区党委书记张彩虹说:“我们社区每月开设两次开放日,依托驻区单位资源,搭建‘三调联动’平台,招募法官、律师、政法干警加入法治志愿者服务队中,开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赛罕区委组织部将继续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在建好、管好、用活的基础上,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品牌化服务,实现‘知民意去中心、送资源到中心、解民盼进中心’。”高莉莉说。   (本报记者王靖)
 
天津:“三聚焦”法解民忧
天津:“三聚焦”法解民忧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小区划定的车位共有200多个,拥有机动车的家庭数量却超过500个。即便如此,记者开车进入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时,依然感到畅行无阻,小区里没有车辆乱停乱放,也没有人安装地锁、占用车位。
  “别看现在大家停车这么规矩,但在啃下这块‘硬骨头’前,居民之间常常因争抢车位发生纠纷,严重影响社区秩序。”港云里社区党委书记孙茜说,港云里社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周边有多个大型商超,时常有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停车,让小区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在孙茜上任的前一周,还有居民因为停车纠纷报了警。孙茜回忆,2020年她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后第一次走访问需,大家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小区停车难”。
  要啃“硬骨头”,社区党委必须“给力”。新选出的社区党委班子都是新面孔,大家都想为改变社区面貌做点实事,孙茜和同事们商量出了“三聚焦”工作法:聚焦门内,破解家庭纠纷发现难;聚焦楼内,破解邻里纠纷沟通难;聚焦院内,破解公共纠纷共识难。
  社区居民韩振凤说,停车难问题易引发公共纠纷,社区创新参与式协商新模式,搭建起“红色议事厅”居民自治平台,邀请居民“谈意见”、使用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鼓励居民成为议事、决策的主角。
  “仅登记居民机动车信息这一项工作,就耗时一个多月。很多家庭有多辆机动车,为了实现‘一户一车’的目标,书记带着我们反复走访入户、协商问需,耐心为居民答疑解惑。”港云里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想说。
  居民们达成共识后,孙茜又开始带领大家“挤车位”。一方面,她向上级部门申请了专项资金,在各个出入口立起电子围栏,又带着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清除停车位上的地锁;另一方面,她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改造小区道路、拆除小区内的废弃电线杆和宣传栏,在小区内新划定了80个停车位。在居民的建议下,社区还开发了可以临时停车的“爱心卡”,并制定了搬家、维修等临时停放车辆管理办法。
  “停车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大家都觉得特别开心。”韩振凤说。
  解决停车问题让居民们看到了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办实事的决心。渐渐地,社区党委和居民的心也越来越近,许多居民主动加入到社区的共建工作之中。
  今年62岁的叶彩辉是越秀路派出所的退休民警,41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他积累了大量矛盾纠纷调解经验。退休后,他主动请缨当起了社区调解员,用法治方式为群众纠纷“把脉问诊”。
  “社区构建起了由社区民警、检察官、法官、律师以及公证员组成的高素质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满足群众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需求。”叶彩辉说,退休后能继续为社区服务,为居民解决问题,让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和叶彩辉一样,今年63岁的叶锡红也在退休后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她看来,聚焦门内的家庭纠纷,是将邻里纠纷化解在前的重要手段,而化解邻里纠纷又会为达成院内共识奠定坚实基础。
  “在一次日常巡查中我听到一户人家在吵架,一问才知道是因为邻居摆放在楼道里的杂物影响了出行,老两口心里不舒服才因为一点杂事拌起了嘴。”叶锡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了社区网格员,网格员及时入户,劝说邻居主动将杂物收走。
  “如果没有这个机制,很多小事可能发展成邻里纠纷。”叶锡红说。
  解决特殊居民的监护难题、调解装修施工邻里纠纷、化解各类群众矛盾……据统计,“三聚焦”工作法开展以来,港云里社区已解决大小矛盾120余件,新增志愿者150余人,矛盾纠纷警情下降了32%。
  社区事务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在“三聚焦”工作法的推进过程中,这个建成40多年的老旧小区,正焕发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生机”。
     (记者尹思源)新华社天津电
 
重庆綦江:一镇一事商量办,办出群众幸福感
重庆綦江:一镇一事商量办,办出群众幸福感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秋高气爽,微风习习。晚饭过后,在重庆市綦江区篆塘镇滨河体育公园内,不少居民沿着健身步道散步、运动。很难想象两年多以前,这里还是河边的一片荒地。
  “体育公园能这么快建好,离不开綦江区政协‘渝事好商量·一镇一事商量办’履职平台的助力。”篆塘镇党委宣传委员李岱芸感慨。
  在篆塘镇,缺少健身锻炼的场所,一度成了当地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镇上修建体育公园,涉及规划、住建、水利、文旅、环保等单位,还涉及管线搬迁、用工占地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仅靠镇上的力量去对接各个部门、挨个沟通,推进起来有阻力。”李岱芸说。
  转机出现在一次协商会上。在了解群众需求后,綦江区政协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渝事好商量·一镇一事商量办”篆塘滨河体育公园项目建设推进协商会,参会单位现场围绕管网搬迁、建设手续办理、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标准把关与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协商,针对各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为项目顺利推进扫除障碍。
  李岱芸介绍,篆塘镇滨河体育公园正式启动建设后,仅半年时间就顺利竣工投用,“家门口的体育公园”惠及了附近3万余名群众,提高了群众生活幸福感。
  和篆塘镇一样,受益于綦江区政协“渝事好商量·一镇一事商量办”履职平台的镇街还有许多。
  通惠街道桥坝村完成3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扶欢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三角镇乐果塘大桥停车场建成……在綦江区,一件件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让百姓的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据介绍,綦江31个镇街每年采用“党政点题、群众出题、网格筛题、委员荐题”方式,精选、研判出群众关心的若干个协商议题,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群众代表等开展民主协商,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近两年来,綦江区“渝事好商量·一镇一事商量办”履职平台开展议前调研协商160场次,现场协商活动83场次,协商议题93个,助推解决民生问题90余个,受益群众超14万人。     (本报记者赵佳乐)
 
湖南常德:穿紫河畔响起船工号子
湖南常德:穿紫河畔响起船工号子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摇啊,摇啊,摇啊,哟嗬嗨哟嗬嗨……”一开嗓,长江峡江号子唱出了船工们闯险滩、越激流的高亢激昂;“你知道天下的黄河哟,几十几道弯……”源于三晋大地的浑厚号子声扑面而来,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10月27日晚,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畔,2024全国原生态船工号子邀请展演在河街举行。来自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十余支船工号子表演团队登台切磋、同场交流,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听这声音,多朴素啊!”20多年前第一次听到本土的澧水船工号子,常德市民陈虢频就迷恋上了。“这是唱咱们老百姓自己的生活状态,困难面前霸得蛮,劲往一处使,实现逆流而上。”陈虢频说。
  旧时水运,船夫撑船,纤夫拉纤,号子声总是此起彼伏、响彻江岸。这些号子大多是由船工们即兴而起、脱口而出,映衬着他们在行船运输时集体劳动的场景。如今,这些雄浑嘹亮的声音穿越时空,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10岁的陈裔兮是参加展演的本地小演员,尽管见到生人有点腼腆,但一登台,他明亮清脆的嗓音让人耳目一新。
  看着陈裔兮在台上的表现,师父文超的眼里尽是满意和肯定。他说:“一年多时间苦练下来,陈裔兮已经是队里的领唱了。”
  “今天现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看,这非常可喜。不光演员要传承有序,观众也要后继有人。”常德市文旅广体局副局长李建华说,“船工号子把劳动人民不惧艰苦的生活状态用质朴的方式呈现出来。只有根植在群众中间,非遗文化才能拔节生长。”  (记者程济安 周勉)
    新华社长沙10月28日电
 
直径超12米!“江汉开拓号”硬岩隧道掘进机下线
直径超12米!“江汉开拓号”
 
硬岩隧道掘进机下线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成都10月28日电(记者谢佼)28日,直径超过12米的“江汉开拓号”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在四川德阳下线。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被称为工程机械的“地下航空母舰”。从“雪域先锋号”到“江汉开拓号”,国产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
  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德阳基地,记者见到了约4层楼高的“江汉开拓号”,直径12.23米,总长约140米相当于6节高铁车厢,整机总重约2800吨。它由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将同其他硬岩隧道掘进机一起首批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后续的“引江补汉工程”。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师杨添任介绍,硬岩隧道掘进机适用于山岭隧道或大型引调水工程等复杂地质施工。此前,2021年6月,公司设计的国产首台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在郑州下线,已用于青藏高原的路网建设。
  “标段存在岩爆、软岩变形、高外水压力、涌水突泥、断层破碎等施工难点。采用该装备将极大提升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引江补汉六标段常务副经理贺文锋说,针对特殊需求,“江汉开拓号”搭载了十余项创新技术。
  “如建立洞渣的高清识别大数据,分析掘进前方岩层是否破碎并预警;为防范护盾卡机,设计出前大后小的倒锥形盾体等。”承担“雪域先锋号”“江汉开拓号”研制任务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宝宗说,目前我国多家企业具备硬岩隧道掘进机的研发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引调水工程、高原隧道、抽水蓄能等重大工程,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建造质量。
 
父子两代守护88位烈士的82年
父子两代守护88位烈士的82年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卢刚 冯维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在那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争中,有一支队伍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八路军冀中军区赞其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就是这支活跃在华北平原上的回民支队,历经大大小小的战斗870余次,消灭了日伪军36700余人。其中有一场战斗命悬一线、生死攸关,让回民支队指战员刻骨铭心、不能忘怀!在那场战斗中牺牲的88名战友,成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挂念……
  有父子两代人,无惧危险、不计报酬,接力守护这88位烈士的坟茔,传扬他们捐躯济难的英勇事迹,至今已有82年。


  “一名干部带领五六十人的敢死队,人人甩掉上衣手持大刀,腰插数颗手榴弹。那名干部一声大喊,全体队员随着他怒吼着,向日军机枪阵地猛扑过去……”
  1968年,在当时的河北省衡水专区阜城县纪庄革命烈士陵园(现为衡水市阜城县本斋纪念园),部分回民支队老兵故地重游。当王梦北在烈士墓前,情绪激昂地讲起当年的战斗场面时,原回民支队五中队中队长、突击队队长马庆功猛地抱住了他:“老哥,你说得很对,我就是当年的敢死队队长!”

  1942年是我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战争极为艰难的一年,日军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调集重兵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五一”大扫荡。回民支队主动出击,打乱了敌人部署,减轻了冀中军区压力,自己却陷入重围。
  为了突围,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声东击西,一边派弟弟马进坡带人征船架桥,作出要东渡清凉江的姿态,一边带主力向西运动到阜城县古城镇的高庄村、纪庄村。6月2日,回民支队抓住战机歼灭日军320余人、伪军100余人,一举突围。这场突围战,被认为是回民支队与日军870余次战斗中“最艰苦、最惨烈的一仗”,也是牺牲人数最多的一仗,在冀中人民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高纪庄突围战中,有88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年龄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年仅13岁。当年27岁的中共党员王梦北任纪庄村村长,他带领村民掩埋烈士遗体、掩护伤员。3天后,马本斋带支队重返纪庄村,按照回民的习俗为烈士举行了集体葬礼。
  面对马本斋司令,王梦北用党性和生命承诺:“司令,烈士后事请您交给我吧!”为了保护烈士遗骨,王梦北冒着风险看护陵园、为烈士扫墓,防止侵扰。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义务担负起讲解战斗经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
  墓地就在纪庄村西北的“千顷洼”,这里是典型的沙质土地,植被稀少却风沙很大,陵墓常常被厚土掩埋。每当这时,王梦北就拿起铁锨、扫把,挨个清理灰尘,重新培土敲实,恢复烈士墓原有的形状。
  “因为有回民支队烈士墓,每到清明节都有来扫墓的,有本县的,也有外地的。”纪庄村党支部书记纪海清今年62岁,他至今记得当年的情形,“王梦北一讲起高纪庄突围战,总是情绪激昂,好像又回到了当年亲历的壮烈场面。”
  “王梦北讲得好,我们也听得认真。那时我刚上小学,经常搬着小马扎等着老人开讲,周边十几里地的孩子都走着来听他的讲述。”今年59岁的纪庄村村民王振华说,现在提起马本斋和回民支队,一些附近的百姓顺嘴还能讲出两三段故事。
  王梦北几乎每天都去陵园,当看到墓地被村民散放的牲畜破坏,他就在陵园周围筑起了一道南北长75米、东西长115米,底宽2米、高1米多的土围墙。
  1969年,王梦北想在墓地种些松树,可他家境并不富裕,还有5个孩子需要抚养。无奈之下,他把两扇榆木大门给卖了,换来40元钱买了松树苗种上。
  “自此之后,我就记得家里没‘门’了,变成了一个用枣条插编的栅栏门。”王梦北的小儿子王志杰回忆说。
  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补贴家用,王志杰高中毕业后就在当地的一家兽医站当了兽医。1979年,王梦北突发脑中风。知道父亲卧床后,王志杰毅然辞去工作,回家一边务农一边照料父母。
  王志杰承担起的还有守墓的重担。此后的10多年里,他就用一辆旧三轮车拉着父亲往返墓地和家中。他在陵园除草、扫墓,父亲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1993年农历七月十五,王梦北忽然叫儿子拉自己去墓地。在烈士墓前,王梦北不舍地诉说着:“以后,就让我儿子志杰来替我守护你们吧!”40天后,王梦北老人就与世长辞。
  但回民支队的老兵们还一直惦念着王梦北。转过年,一位回民支队老兵来扫墓,忽然问王志杰“你爹为啥没来啊”。当得知老人去世,他眼含热泪,拍着王志杰的肩膀,感慨地说:“你父亲在战争年代帮助回民支队,和平年代宣传回民支队,我希望你能够像你父亲一样继续坚守下去!”
  就是这三句话,让王志杰放弃了到县城工作的机会,毅然接过了父亲为烈士守墓的接力棒。除了每日擦拭墓碑、清理杂草垃圾,他还用砖石加固了坟头,并在周围补种了好多松树。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全国,农民纷纷进城务工,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王志杰舅舅家的表弟在北京开房地产公司,表弟说过好几次让他过去帮忙,可他不为所动,因为他有自己的牵挂。
  舅舅看不过去了,索性住到王志杰家不走,一连三天做他的工作。他见拗不过,才勉强携家带口到了北京。
  王志杰觉得心里不踏实,一到北京就去看望一位回民支队的老兵。老人家一见他,热情地问:“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困难吗?墓地还好吧?”王志杰嘴上回答说着“就是想您,所以来看看”,心里却一下子想明白了:“以前,或是为了父亲的嘱托而守,或是为了回民支队老兵们的牵挂而守。而现在,烈士们的英魂早已融入了自己的魂魄!为了让烈士浩气长存,为了让自己心有所安,自己必须回去践行诺言,把墓地守护好!”
  第二天王志杰就婉拒了表弟的好意,又举家返乡守墓。
  父子两代人,守护烈士,至今已有82年。


  拔草,添土,守墓,等着烈士的亲人。可他们的亲人什么时候才会来?“要讲好故事离不开这些先烈的名字,他们应该有姓名、有原籍,他们不该被历史遗忘。”2012年,当时已年近六旬王志杰踏上了为烈士“寻亲”之旅。
  “到目前已经确定姓名的有72位烈士,但还有16位没有名姓,所以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会加紧努力,绝对不会放弃,尽最大的努力弄清这16位英雄的身世。”

  时值金秋,记者来到河北阜城县城东南5公里的“千顷洼”。昔日草木稀疏的“荒沙大洼”,经过几代人的植树治沙,已成为万亩森林公园。在“叠翠林海”深处,就坐落着本斋纪念园。
  王志杰迎了出来。今年69岁的他皮肤黝黑、精神矍铄,讲解起来中气十足,声音浑厚中略带几分沙哑,几句话便能把参观者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他目前是陵园的保安员、管理员兼讲解员。王梦北老人走后,王志杰继续义务守墓,直到2015年陵园大规模扩建完成后,他才有了“正式编制”,拿上了工资。
  其实,在这次扩建之前,88位烈士的陵墓前,已有一座碑亭和一座纪念碑。碑亭建于1968年,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1984年王梦北找到时任阜城县委书记朱志武,强烈要求建一座纪念碑。“我还能活几年啊,再不立碑保护,我还看得见那一天吗?”虽然县里财政并不宽裕,但朱志武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动员全县共青团员捐款,每人5分到2角不限,共捐了5000元钱,在碑亭前矗立起了一座高7米的纪念碑,上书“烈士捐躯地 英魂育人乡”几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
  2015年,阜城县委、县政府筹资扩建陵园完工,并命名为“本斋纪念园”,纪念园共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回民支队烈士陵园,中区为本斋纪念园的纪念区,西区为烈士墓区,面积由原来的20多亩,增加到200多亩。
  在大门正北,矗立起了一座小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书毛体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大字下面有一个“两个圆环相套”的图案,十分别致。
  “这寓意着回汉两个民族紧密团结。下面基座上的4幅浮雕也反映了‘百姓支前’‘激战突围’的场景。”王志杰介绍说,陵园里还设计了“回汉一家亲”主题墙、烈士英名墙、民族团结广场等,具备教育、旅游、文化、祭扫等功能,2019年陵园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担任保安员和管理员的王志杰,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而身兼讲解员的他,却是随叫随到。31年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讲解需求,王志杰从不推辞。“前几年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腰一直直不起来,今年做了个手术,腰能挺直了!”出院第8天,有人来纪念园吊唁,王志杰就忍着腰痛,让老伴用轮椅推着自己讲解。
  “回族与汉族在历史上不仅在生产、生活中有着相互帮助的良好传统,而且无论是抵御外寇还是国内革命,总是站在一起。”王志杰站在“回汉一家亲”主题墙前讲解说,回民支队中既有回族又有汉族,它不仅是党团结回民抗日的旗帜,也是回汉团结抗日的旗帜。
  多年来,身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深深植根于心中的责任,让他一直有一个心结:守护这88位烈士,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2012年,陵园开始整修时,他决心“找到”他们,让世人永远记住他们!可70年过去了,让烈士魂归桑梓,说来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
  王志杰告诉记者,回民支队老战士的回忆录为他提供了不少帮助。2012年,他根据父亲口述,整理出了1.3万多字的《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高纪庄突围作战亲历记》,里面有一些线索。他印刷了1500多册,赠送给前来祭扫的人们,希望能从更多人那里得到烈士的信息。
  采访中,王志杰拿出了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他为烈士寻亲的点点滴滴,像这样的本子他有七八本。12年来,他多次走访参加此次战斗的老前辈和家属,先后十几次前往衡水、沧州、保定等地寻找消息。
  在陵园门卫室的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着“两代人坚守传风范 八十载矢志护忠魂”,落款是“沧县牛洼东村魏氏家族”。王志杰说,这是88位烈士之一魏春升的亲属赠送的。
  “战争年代,魏春升并没有从家乡入伍,而是在务工地加入回民支队。因此,魏春升牺牲的消息也是传到了他的务工地,而不是故乡。我辗转两地三次,才找到他的后人。”王志杰说,在魏春升后人的帮助下,又有2名烈士的身份得到确认。
  一些媒体也帮他为烈士寻亲。2021年4月1日的《沧州晚报》就刊登了《沧县籍烈士回炳耀、尹忠贤的亲人,你们在哪》的报道,并很快获得了烈士亲属的信息。
  王志杰告诉记者,自从与一些媒体、烈士亲属建立联系后,相关信息就源源不断地传递过来。现在,为烈士点亮“回家”的路,他不再形单影只。
  在陵园会议室,有一面尹忠贤烈士亲属赠送的锦旗,上书“烈士丰功垂宇宙 志杰丹心慰英魂”。
  王志杰表示,对于剩下的16位烈士,自己绝不会放弃寻找。“因为,我就是想让烈士们知道,不管过去多少年,当年的民族英雄,人民永远都会记得他!”


  “这是马本斋司令员的肖像,他原本是一个胖人,1米8的大个儿、大脸盘,有副壮实身板。抗击日寇7年(注:从1937“七七事变”到1944年因病逝世),他才瘦成这样!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也是一位英雄,她断然拒绝日军的招降,绝食7天为国捐躯。朱德总司令题写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 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王志杰忍不住哽咽了!讲解烈士事迹时,他总是全身心投入,每每讲到动情处,就会流出激动的泪水。身边的人劝他,能不能克制一下,不要每次都这么激动,对身体不好。他答应着,可一讲起来就又控制不住情绪了。

  讲起给父亲治病的事,王志杰激动了。1979年,王梦北因病住院,王志杰陪床,正好被医院的党委书记看见,问明情况后特意嘱咐主治大夫:“要想方设法把他治好,他可是一个有贡献的人。”王志杰感慨地说:“后来我父亲用药后恢复得很好,说话一点都不带打磕巴的。”
  还没进纪庄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风景区”几个大字,与硕大的红色五角星造型一起映入眼帘。村口还有一座巨型雕塑“钢枪扁担”,雕塑以两只巨手高举着钢枪与扁担,一下子把游客带到了那场惨烈的“高纪庄突围战”氛围中。
  在村史馆,王志杰告诉记者:“当时只有100多人的纪庄村,就有20多人投身火热的抗日战场,其中就有我父亲动员的4个侄子。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又把我3个哥哥送入部队。”
  村里的街道都以回民支队指战员的名字命名。在主干道本斋路两侧,突围纪念馆、作战指挥部等遗址,“将军槐”“国忠槐”“血泪井”“军民情深”等雕塑,每一处都能把游客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不能外出务工,上有老下有小,王志杰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咋样?“养牛、养猪、养鸡,我全干过。梨树、桃树、李子树,我都种过。”王志杰很自豪地对记者说,“卖西瓜,(在批发市场)别人卖一车,我一人能卖八九车。因为瓜个个保熟,不熟的(瓜)不摘。你不糊弄人家,人家回头就还要你的瓜,对吧?做人做事就是这么个理儿。”
  每当人们称赞王志杰守墓的高风亮节,他都不忘家人的默默支持。“我说这里边也有俺老太太的功劳,老太太这一辈子没拖过后腿。”王志杰口里的老太太,就是他的老伴纪秀品。
  1980年,纪秀品的母亲来王志杰家串门。当时王梦北中风卧床,肢体不太协调,大小便时难免蹭到床单、裤子。刚一进院门,就看到王志杰正蹲在院中为父亲清洗尿布、“屎裤子”。“可能老人觉得我人还算孝顺,后来就把闺女嫁给了我。”王志杰说,“老伴儿跟我一辈子,只是有时候埋怨一下,说‘我在你们家,就没有穿过裙子’。”
  也是,纪秀品结婚一进门就伺候老人,后来操持生活、照顾孩子,现在还要照料王志杰患有痴呆的大哥。问起她有什么不满,她只是笑着说,“就是经常吃饭的时候,他回不来……”
  岁月如流,烽烟不再。曾是“人行寻路苦,鸟宿找窝难”的千顷洼,也变成了一个生态公园。除了“一红”——本斋纪念园、“一绿”——千顷洼森林公园,往南还有“一蓝”——占地2400亩的阜城湖公园。
  游人伫立山亭、凝望碧水,天光水色交映、绿荫游廊一体,“一条巨龙”造型自北方昂首而出,不由叹沧海桑田之变、感生逢盛世之幸!
  临别时王志杰翻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那是他、大儿子和小孙子一家三代人,正在烈士墓前,深深鞠躬致敬。
 
青春航迹
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
青春航迹

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飞行器的航迹,以天空为画板。
  控制飞行器“绘”出完美航迹,是王鹏的科研方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今年39岁的军队文职人员王鹏,在强军画板上绘出了绚烂的青春航迹。
追梦启航


  金秋十月,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丹桂飘香。
  王鹏办公室书柜正中间一层,整齐摆放着一排肩章、臂章和领花。这是他15年军旅生涯的见证。
  儿时,他就向往穿上一身军装:过年穿军绿色的新衣裳,去照相馆拍照片选军装款式的衣服……上中学时,在一篇题为《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作文中,他写道:“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就是我的梦想。”
  2003年9月,王鹏考入国防科技大学。6年后,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提前攻读博士。
  同年,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某国家级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
  选择加入就意味着要改变研究方向,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甚至推迟毕业时间。导师吴杰找到王鹏,征求他的意见。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愿意去做。”王鹏当即回答。2013年,王鹏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军校教员。
  2018年,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的大潮扑面而来。作为所在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王鹏主动递交了转改申请书。
  “军队文职人员就是长期稳定为军队服务的,我愿意一辈子留在科大,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的选择。”他说,想明白这些,转改是很自然的选择。
强军助航


  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区教学楼前,矗立着一尊陈赓的雕塑。大学前身正是由陈赓担任首任院长兼政委的“哈军工”,这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是大学从“哈军工”时期传承下来的“王牌课”。本科期间,王鹏曾担任高数课代表,当时的高数教员李建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教员上课几乎不看教材,知识点全在他的脑子里。”
  第一次以教员身份迈进教室的那天,王鹏背着摄像机走向教室后方,在学员们诧异的目光中,把摄像机架好,再上台讲课。课后,他一遍遍回看录像,从讲授内容到仪态、语速、语调,逐一分析不足,对照改正。课堂录制视频、音频,课后复盘的习惯他保持至今。
  王鹏最受学员们欢迎的,就是他的“翻转课堂”。
  课上,王鹏以真实战例为基础建立案例库,通过案例讲解,把蕴含其中的原理拆开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底层知识。学员分组研究,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全班交流研讨,组间相互质询,师生共同评价,课堂气氛热烈。
  课代表杨云说,同学们上王教员的课特别“卷”:“如果不用功准备,研讨时很有可能下不了台。”事实上,比学员们更“卷”的是王鹏,一堂90分钟的“翻转课堂”,王鹏至少需要用3天来备课。
  这些年,王鹏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军事职业组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如今,尽管科研、管理工作繁重,他依然将大量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这里培养的学员,将走向明天的战场,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王鹏说。
胜战远航


  国防科大有一座“跨线桥”,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从桥下穿过。
  1970年,“哈军工”主体南迁长沙,教员、学员乘列车千里南下星城。从白山黑水到橘子洲畔,军校为战而研的传统传承至今。
  一次到某部队单位调研时,该部向王鹏团队求助:我们每年要执行几十次任务,任务过程中优化设备控制状态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能不能设计一套适用的系统?
  “我们是军队院校,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王鹏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
  设计系统的过程中,王鹏与同事分析了大量历史数据,从中寻找关联。此外,他们还同步帮助部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软件系统被设计出来,彻底解决了该部的问题。
  2015年,某型号装备升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飞行器稳定性变差的问题。某部队单位多方求助无果,最终找到了王鹏团队。
  “部队有困难能想到我们,是一种荣幸,更是一份责任。”王鹏团队接下任务,多次到对方单位进行技术对接,最终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科研攻关的过程大多是枯燥而漫长的。为了攻克某项技术,王鹏团队潜心研究了5年才最终有所突破。
  一名科研人员的黄金年龄能有几个5年,这么做值得吗?面对外人的不解,王鹏说:“这项研究涉及底层机理,对新质战斗力很有帮助。5年不算什么,在国防科大,有多少人,用了多少个5年,才有了今天!”
  除了在教室上课、在实验室做科研,王鹏常常一边在校园里散步,一边思考问题。
  “慈云桂”“高伯龙”……铭刻着60多位院士和300多位将军姓名的雕塑犹如威武雄壮的方阵,矗立在校园里。
(李秉宣 王微粒 顾莹)  新华社长沙10月28日电
 
石破茂的失算与失败
石破茂的失算与失败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日本首相石破茂20多天前意气风发地宣布解散众议院并提前举行大选时或许没想到,这场原本在外界看来应该稳赢的赌局竟然输得这么惨。在27日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他领导的自民党自2012年重新上台以来首次失去在众议院的单独过半数席位,甚至与执政伙伴公明党加在一起也未能超过半数。
  分析人士指出,将执政党议席数过半作为选举目标的石破遭遇重大失败,其背后是他和自民党领导层忽视民意变化的失算,也有选举制度放大民意不满的因素。未来日本政局将进入混乱期,石破即便能逃过下台命运,未来执政之路也不会平坦。
过于着急的解散


  石破9月27日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10月1日当选日本首相。在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他曾表示,自民党并未在“政治和金钱”问题上获得选民理解,自民党总裁有责任向国民说明,何时解散众议院不能因自民党自身利益而随意决定。
  由于石破此前与党内涉及“黑金”丑闻的主要派阀保持距离,且对“黑金”丑闻多有批评,上述表态被普遍理解为,他上台后不会马上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而会花时间处理“黑金”丑闻。
  然而,还未等正式成为首相,石破便于9月30日宣布上台后将于10月9日解散众议院,10月27日进行大选,创造了二战后首相当选后解散众议院的最快纪录。颠覆性转变令舆论大跌眼镜、纷纷质疑,在野党更是公开指责石破不讲信用,批评他没上任就要动用解散众议院这一首相专权。
  石破之所以急着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是要趁着选民对新首相“新鲜感”带来的高支持率赢下大选,后面便能以“民意授权”为名顺利执政,石破的前任岸田文雄就曾使用这一方式并获得成功。但石破显然未能料到,自己上台前后巨大的立场变化引发了舆论不满。
  京都大学教授大村华子表示,石破快速宣布解散众议院错误估计了无党派选民的立场。日本约有六七成选民不属于任何党派,他们更容易因为对现状不满而改变立场。日本《朝日新闻》27日的出口民调显示,仅有14%的无党派选民选择支持自民党,低于2021年大选的19%。
被放大的不满


  除了过快解散众议院外,石破对“黑金”丑闻的处理也难让选民满意。他不仅未能在国会给在野党充分的质询时间,对待涉事议员也态度暧昧,一方面迫于舆论压力削减对其参选的支持,另一方面又给其所在支部拨付2000万日元“扩大党势活动费”。此举遭到舆论广泛批评,社交网络甚至出现“也请给我2000万”的流行语。
  石破刚上台时,其内阁支持率在多家民调中均超过40%。而仅过了两周多时间,日本时事社17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就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已下滑至28%,为2000年以来历届内阁最低水平,跌至30%以下的“危险水域”。不过,该支持率仍高于其他政党不到10%的水平。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众议院选举结果出现逆转,与日本的选举制度不无关系。
  日本众议院选举采用小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制度,其中小选区制是指每个选区只选一名议员,由得票最多者当选。比例代表制则是选民选择政党,政党按得票比例分配议席。在众议院465个议席中,小选区议席为289个,占比超60%。
  在以小选区制为主的选举制度下,支持率的变化很容易被放大。过去自民党仅凭30%多的支持率就能取得压倒性胜利,便与此有关。在此次选举中,自民党的政党支持率下降其实并不那么明显,但小部分支持者的倒戈就可能带来议席数的巨大变化。石破急于解散众议院的失算被选举制度放大,酿成失败。
难料的执政前景


  从选后议席数看,自民党占191席,仍为众议院第一大党;执政联盟共215席,距离过半数还差18席。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石破除了拉拢部分无党派人士,很可能将拥有38个议席的日本维新会和拥有28个议席的国民民主党作为重点拉拢目标。
  然而,上述两党目前都否认将加入执政联盟。如果石破无法找到联合执政的盟友,20世纪90年代多个在野党联合起来推翻自民党政权的情景可能再次上演。
  不过,目前对石破和自民党有利的条件是,在野党并不团结。在野党与无党派议员加在一起只有250个议席,要形成议席过半数的政治联盟至少需要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这两个拥有较多议席的政党同时加入。而日本维新会干事长藤田文武28日明确表示,该党不会主动提出加入执政联盟,且因与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政策理念不合也难以与其结盟。
  根据日本宪法,大选后30天内应召集特别国会选举新一任首相。此前这段时间各政治势力的合纵连横,将决定石破能否继续执政,抑或成为日本战后在任时间最短的首相。
  即便石破能逃脱下台的命运,他未来的执政道路也不会平坦:要么他的政府成为少数派政府,要么执政联盟里加入新政党对他形成更多牵制。同时,此次大选失利可能促使自民党内要求追究失败责任以及更换新总裁,以便征战明年参议院选举,石破可能面临党内压力。
      (记者刘赞 姜俏梅)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石破茂表示将继续进行政治改革
石破茂表示将继续进行政治改革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当地时间28日14时,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召开记者会,就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败北表示诚挚接受选举结果,将继续进行政治改革。
  石破茂在记者会上没有直接表示是否会辞任首相。但他明确表示,将继续做好2024财年的补充预算及2025财年预算。日媒分析说,这一表态表露了他将继续执政的意愿。
  “政治黑金”问题是执政联盟在此次大选中惨败的重要原因。石破茂表示会深刻反省,并将在自民党内部切实实施改革,希望未来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自民党的变化。同时,也将向在这次选举中议席增加的在野党学习,吸收对方合理主张。
  针对民众关心的大选失败后会否再联合其他在野党一起执政,石破茂明确表示,当下不谋求与其他政党合作,将集中精力做好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10月27日晚结束。28日凌晨揭晓的选举结果显示,日本自民党惨败,与公明党结成的执政联盟所获议席自2009年以来首次未过半数。日本宪法规定,大选后30天内必须召集特别国会。届时,现任石破内阁将集体辞职,由新当选议员组成的众议院和参议院提名下一任首相。如果石破茂实现连任,将成立第二届石破内阁;如果首相换人,石破茂有可能成为日本战后在任时间最短的首相。(记者郭丹 姜俏梅)
     新华社东京10月28日电
 
德国大众或在德关闭至少三家工厂,裁员数万人
德国大众或在德关闭至少三家工厂,裁员数万人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德国制造业巨头大众汽车的劳资委员会28日告知员工,管理层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境内工厂、裁撤数以万计员工并收缩其在德国所有剩余工厂规模。大众汽车急于削减成本摆脱竞争力下滑困境,但其措施令企业劳资关系更加紧张。
德国大众的“大清仓”计划?


  “管理层对这些计划绝对认真。这可不是什么集体谈判环节中的虚张声势。”劳资委员会主席达妮埃拉·卡瓦洛在集团总部所在地、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向数百名大众员工发出警告。“德国所有大众工厂都会受到这些计划的影响,没有一家是安全的。”她誓言抵制这些计划。
  卡瓦洛说:“这就是德国最大工业集团准备在其母国启动的大清仓计划。”她没有进一步说明哪三家工厂会被关闭,也没说具体裁员人数。不过,劳资委员会提到,位于下萨克森州奥斯纳布吕克的大众工厂最有风险,因为它刚刚失去了一张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的订单。
  据德新社报道,大众汽车在德国雇有大约12万人,约半数在沃尔夫斯堡的总部和主工厂工作。大众汽车在德国现有十家工厂,其中六家在下萨克森州,三家在萨克森州,一家在黑森州。
  随着德国制造业下滑、海外需求减弱以及更多竞争者进入欧洲市场,大众承受重压,不得不采取大幅度削减成本的措施以保持竞争力。大众9月宣布考虑大量裁员并关闭德国部分工厂的计划。若付诸实施,这将是该企业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大众同时宣布将结束一项持续30年的就业保护协议,该协议承诺直到2029年年底前都不会裁员,终结协议后,大众可从2025年中旬开始裁员。
  上述计划宣布后遭员工抵制,劳资关系日趋紧张。按照路透社的说法,劳资委员会28日传达的最新消息意味着大众劳资冲突的重大升级。
  卡瓦洛说,劳资双方对于大众和其他欧洲汽车制造商当下普遍面临的问题如电动化转型缓慢等有共识,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分歧甚大。
工会“不能接受” 总理敦促“保就业”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严厉批评大众的关厂计划,地区负责人托尔斯滕·格勒格尔说,这些计划“深深刺伤了辛苦工作的大众员工的心……完全不能接受,背弃了我们近几十年来在这家企业经历的一切”。
  “我们期待的是,大众及其管理层在谈判桌上勾勒出面向未来的可实现概念,而不是总幻想着裁人砍成本。资方迄今给出的基本都是空话套话。”他说。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正代表大众员工与管理层谈判薪资问题,谈判预定30日恢复。在上月的初步谈判中,大众管理层拒绝了工会方面涨薪7%的要求。而据卡瓦洛28日透露,大众现下提出减薪10%且未来两年内不再涨薪。
  大众还未就劳资委员会的发言置评。该企业上月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它无法实现在2026年年底前削减100亿欧元成本的目标。
  德国政府发言人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了解大众面临的困难,并与大众劳资双方都保持密切对话。“不过,总理的立场很清晰,即过去一些可能错误的管理层决策造成的伤害不该由员工承受。当下的目标是保住就业。”(沈敏)新华社专特稿
 
东京晴空塔的传统防灾智慧
东京晴空塔的传统防灾智慧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高度634米的东京晴空塔作为日本最高的建筑物,自2012年开业以来吸引了数千万人参观,逐渐成为东京的地标建筑之一。
  在地震多发的日本,建造如此高的建筑物,抗震容不得丝毫松懈。晴空塔是如何抗震防灾的呢?记者日前和媒体同行一同前往晴空塔,发现这座通体银白色钢管焊接、外观简约现代的塔在抗震防灾方面借鉴了传统的防灾智慧。
  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塔的一层,在一扇门后面发现一堵带弧度的水泥墙。经工作人员引导参观和介绍我们得知,原来这并不是一堵墙,而是被称作“心柱”的结构。晴空塔结构设计负责人、日建设计株式会社工程部的小西厚夫告诉我们,这根柱子是晴空塔减震的秘密武器。
  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心柱直径8米,高375米。柱子下部三分之一与塔身之间用钢材固定,上面三分之二是可活动部分,在结构上独立于塔身,只通过油阻尼器与塔身相连。
  地震发生时,由于塔身和心柱晃动的周期不同,整个塔的晃动就相互抵消了。据模拟测算,心柱可使晴空塔在地震时的晃动最多减轻50%,强风时减轻约30%。
  小西厚夫介绍说,这个创意并非设计团队凭空想出来,而是来源于日本传统的五重塔结构。
  五重塔是日本寺庙中常见的一种佛塔,多为木结构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是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建造于飞鸟时代(公元592年至710年)。在历史记载中,五重塔曾毁于火灾和台风,却没有因地震倒塌的记录。五重塔的高抗震性能有多种解释,一种普遍说法是佛塔中心的心柱发挥了重要作用。
  晴空塔设计团队借鉴了五重塔的心柱设计,将心柱设计成中空的圆筒形,把紧急逃生楼梯藏到了心柱里。晴空塔的紧急逃生楼梯共2523级,从一层一直通往第二展望台450米的高处。
  除了自身的抗震性能,晴空塔在区域防灾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晴空塔位于东京都墨田区,该区都市计划部防灾科的神原正直介绍说,晴空塔距地面260米高处安装有两台防灾相机用于灾害时的信息收集,每台相机的拍摄范围超过180度,两台相机基本能覆盖墨田区全域。
  神原正直说,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掌握区域内的道路状况、车流及人流情况等对指挥救灾非常重要。平时,防灾相机也可用于监视火情等。
  据介绍,这种做法其实也源自日本传统的防灾智慧。日本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一旦发生火情很容易蔓延,尤其是人口增加、建筑物逐渐密集的江户时代以后,很多地方都修建了火警瞭望台并派人常驻,24小时监视火情。火警瞭望台一般都设有小型吊钟,值班守卫一旦发现火情立刻敲响警钟,召集消防人员并通知区域内居民。
  参观结束时天色已暗,晴空塔点亮了湖蓝配金色的灯光。正如晴空塔的外观和内饰处处展现日本传统的美和历史文化,其防灾措施也体现了传统智慧和现代技术的融合。(记者钱铮 欧阳迪娜) 新华社东京10月28日电
 
“黑德兰港离中国并不远”
记澳大利亚港口小城与中国的共赢故事
“黑德兰港离中国并不远”

记澳大利亚港口小城与中国的共赢故事

( 2024-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你好,中国!”孩子们冲着记者的镜头欢呼起来,他们是来自西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小城中心卡西亚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级的17名小朋友。
  从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往北飞约两个小时,广袤而荒凉的红褐色大地上蓦然出现一座繁忙的港口和美丽的现代化小城,一列列运送铁矿石的火车从红土深处的皮尔巴拉矿区蜿蜒而出,川流不息进入港口——这就是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黑德兰港,虽地处偏远,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输出港。
  10月下旬的南半球刚进入初夏,毗邻印度洋的黑德兰港已达近40度高温。不过高温也比不上孩子们的热情:“我喜欢中国的熊猫。”“我想去中国爬长城!”“我喜欢吃中国菜!”……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在他们教室的左前方,醒目地挂着一面中国国旗,教室一隅的书架上则摆放着关于中国的书籍。
  据中国驻珀斯总领事龙定斌介绍,今年9月,总领馆收到来自这个班级杰克逊小朋友的邮件,杰克逊说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发正式邮件,他对中国很感兴趣,希望了解中国的情况,最好能寄一面中国国旗。“来信虽然简短却充满了对中国的好奇、信任与善意。”龙定斌说。总领馆马上安排寄去了精心挑选的国旗和图书等纪念品,并回复邮件向杰克逊介绍了中国的美景、美食和历史故事等。
  “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酷的国家,我对中国很好奇。”一脸稚气的杰克逊认真地对记者说。当他打开总领馆寄过来的包裹时,全班同学都兴奋得跟过节一样。杰克逊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够学习中文。“将来有一天,我也可能会到中国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9岁孩子对中国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
  “这个班起码有90%的孩子父母都从事跟港口和矿业有关的工作。”班主任阿克塞尔·詹金斯说,“黑德兰港离中国并不远,我们离亚洲很近,让孩子们知道谁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非常重要。”
  黑德兰港由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港务局负责管理。港务局首席执行官塞缪尔·麦克斯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黑德兰港每年大约出口5.63亿吨产品,几乎全都是铁矿石,其中约85%出口至中国。中国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如果不是中国,黑德兰港不会得到如今的发展。黑德兰港和中国深深地联系在一起,这里75%的工作都与港口和矿业相关。”麦克斯基明说,黑德兰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口铁矿石。在过去20年,港口出口量由约1亿吨提升到现在的约5.6亿吨,迅速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和城市,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们为在中国的惊人增长中发挥作用而感到自豪。每年我去中国,那里都会出现更多建筑、更多发展。中国在发展中用到了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出来的钢材,我感到非常自豪。”麦克斯基明说。
  从卡西亚小学驱车穿过市中心约20分钟,就能到达黑德兰港赫布·艾略特码头。站在福德士河集团位于码头的拖船机上,放眼望去,除了海洋的蓝色,整个港口都笼罩在铁矿石粉的红褐色之中。自动化传送带源源不断将铁矿石输送到船舱里。集团工程师戴尔兴奋地介绍说,铁矿石船启程两周后就能到达中国。据了解,该集团约90%的铁矿石产品出口到中国。
  西澳大利亚州州长罗杰·库克告诉记者:“仅在2023年,西澳对中国的出口占到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总额的50%以上,铁矿石是其中最主要的商品。”库克表示,中国的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我们很高兴能成为中国发展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我们的矿产能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提供动力。”     (记者张淑惠 马平)
  新华社澳大利亚黑德兰港10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