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各地

习近平对海南广东等地台风灾害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抓紧组织力量救灾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强作出批示
习近平对海南广东等地台风灾害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抓紧组织力量救灾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强作出批示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9月6日16时20分、22时20分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大量用户电力、通信中断,部分房屋倒损。截至7日12时,灾害已造成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122.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3人死亡、95人受伤。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海南、广东等地遭受严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要抓紧核实灾情,组织力量救灾,妥善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要尽快修复受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国家防总和有关地方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密切监视台风动向,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严防可能发生的重大次生灾害,妥善做好转移避险、人员安置等各项救灾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强要求,国家防总已派出工作组到海南、广东一线指导救援处置工作,海南省、广东省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抢修恢复受损的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妥善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目前,部分用户电力、通信已恢复,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超强台风“摩羯”灾害抢险工作
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超强台风“摩羯”灾害抢险工作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记者

  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
  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组织力量救灾,妥善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要尽快修复受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地方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密切监视台风动向,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目前,水利部共有4个工作组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协助指导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特别是紧盯台风“摩羯”行进路径和发展态势,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落细防御责任和防御措施。确保实现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等目标。
  强台风来袭,要妥善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
  记者从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获悉,为有效应对超强台风“摩羯”,广东在人员、物资、应急处置等方面充分准备,提前转移安置受威胁人员。截至6日12时,广东全省陆上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574511人。
  6日22时20分前后,超强台风“摩羯”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沿海登陆,造成不少长途货车司机和当地游客滞留。
  记者来到徐闻县实验中学安置点看到,每名安置人员都配发了凉席和被子,教室里也储备了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安置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个安置点大概有800人,都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食物和饮用水。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有基础病的安置人员,都有特殊关照,及时发放各类物资、药品,让他们安心避风。
  最新消息显示,9月7日下午,“摩羯”在越南广宁省登陆,将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快速减弱。
  虽然强度减弱,但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以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仍不可小觑。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各地各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的重要指示精神,一刻不松懈地抓紧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
  此次台风对广西海上的影响较为严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周运逵介绍,广西针对沿海人员密集区、平陆运河等在建重大工程、城市高空构筑物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从海上、近岸、陆地梯次做好防台风的应对工作。
  自治区防汛办已统筹安排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多个防汛指导组,前往重点区域检查指导防御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立即组织抢险救援。目前,广西已紧急转移避险人员6.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员4600余人。
  应对台风灾害,相关地方和部门迅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紧修复受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灾后重建。
  7日凌晨,渝湛、湛徐高速等组织6个抢险班组共304名党员先锋队、突击队成员及抢险人员,利用机械台车等对被强台风吹倒树木树枝、标识标牌进行清除整理。茂湛、包茂高速投入抢险人员232人,拖车等大型施工车辆40余辆,对管辖全线路段进行连夜清障。目前,部分国省道区域已经恢复通行。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开展道路清障和抢险救灾,对受损路段进行修复,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抢通道路,切实保障群众安全有序出行。”广东省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晓华说。
  超强台风“摩羯”造成海南文昌很多电路受损。供电部门已组织应急抢修队伍,第一时间进入翁田镇、龙楼镇等沿海乡镇,开展抢修工作。在海口、文昌、琼海等地,到处都有电网抢修队工作的身影。
  “我们将按照‘雨停人进电通’的要求,继续完成好灾后电力抢修工作,力争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应急办负责人钟琼雄说。
  中国电信广西公司第一时间启动省市县三级防汛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派出保障队伍30支、保障人员2933人次,保障车辆745台次、应急通信设备28台、发电油机380台。正带领突击队员奋战在一线的中国电信广西公司防城港分公司云网运营部总经理黄勇表示,目前正在对地势低洼或易塌陷的通信机房、基站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涝工作,同时要保障及时响应各级应急指挥部门通信需求,服务好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副局长王玉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始终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厚重情怀。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抢险救援和抢修抢通工作,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心内科室搭起京藏连“心”桥
心内科室搭起京藏连“心”桥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拉萨9月6日电(记者陈琰泽 舒静)“突切囊,突切囊(非常感谢)。”患者加琼即将离院之际,特意向主治医生索朗和郭丽珠献上哈达和锦旗。
  “在西藏,献哈达表示感激和感谢。我们心内科接收急性心梗患者多,总和死神抢人。10次手术,我们能收到3次哈达。”索朗说,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办公室,常年有张椅子摆放鲜花和哈达,这里也成为科室医生的“集体荣誉角”和“精神加油站”。
  抢救加琼的那一夜,索朗记忆犹新。
  8月3日晚,加琼因急性心梗,被转诊至拉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情况紧急,索朗马上赶往医院准备手术。让他惊讶的是,抵达拉萨不满一周的郭丽珠医生也穿戴整齐,等在手术室门口。
  “那天是郭老师在医院上班的第一天,没想到当晚她就顶着高原反应来为我‘盯台’了。”索朗说,两人商讨了手术方案,“有郭老师这样的顶尖专家在一旁,手术做得很安心。”
  郭丽珠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也是北京市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之一。自2015年起,北京市属22家医院以一所北京医院承包一个科室的方式,系统帮扶拉萨市人民医院。
  在高原地区,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最危险的疾病之一。
  索朗还记得,过去科室没有手术能力,遇到急性心梗患者,只能建议转诊,“看到病人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作为医生很沮丧。”
  在10位北京安贞医院援藏专家的接力奔赴下,医院的心内科快速成长。从独立科室到扩建床位、建立冠心病监护病房,到2019年导管手术室建立,开展急性心梗抢救手术终于成为可能。
  硬件完善的同时,帮扶的另一侧重点是对本地医生的培养。
  对此索朗感触最深:“我是急诊科出身,之前从未接触过心血管疾病治疗,更别说急性心梗抢救手术。为了培养本地医生,我在北京安贞医院进修一年,在导师李江医生手把手指导下,从零学起,而且一年参与了上千台冠脉介入手术,基本掌握了相关技术。”
  回到拉萨后,援藏医生赵雪东和王建龙又相继成为索朗的新导师,他的技术愈加精进。
  2022年,索朗开始独立开展急性心梗抢救手术。时至今日,心内科已有5名本地医生掌握相关技术。面对危急患者无能为力的场景已成过往。
  今年8月,郭丽珠加入心内科,标志着北京安贞医院的帮扶进入新阶段。“在医院长期规划中,我们打算借助两到三届援藏专家力量,将国际前沿心血管疾病治疗电生理技术引入科室,进一步提升高原医疗水平。”郭丽珠说。
  依托心内科,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申请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累计抢救各类胸痛患者2300余人次、急性心梗患者500余名。
  据不完全统计,拉萨市人民医院有221项新技术已实现本地医生独立开展,也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多个科室基本实现“大病不出藏”的目标。
  虽然抵藏仅一个多月,新一届援藏队员已开始带领科室迎接新挑战: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郭丽珠完成医院首台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来自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的赵勇主任,为刚出生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新生儿进行手术;来自积水潭医院的杨辰为一名左足严重毁损伤的患者开展修复手术,成功保住患肢……
  从“零基础”成长为“顶梁柱”,索朗如今也成为两名本地医生的师父,京藏连“心”的精神将继续传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要文件外文版和民族文版出版发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要文件外文版和民族文版出版发行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俄文、德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越南文、老挝文等10种外文版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同时,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等7种民族文版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向全国公开发行。
 
补齐城市现代化治理短板
厦门城中村治理一线观察
补齐城市现代化治理短板

厦门城中村治理一线观察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厦门9月7日电(记者郑良 陈弘毅 黄韬铭)城中村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出现的特殊社区。在不少超特大城市,城中村的存在,让众多务工人员能够以较低廉的成本在城市安身立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安全风险隐患大、社会治理能力滞后等原因,城中村成为矛盾纠纷、事故案件多发的区域。
  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既是难啃的“硬骨头”,更是要直面的“必答题”。从2023年4月起,福建省厦门市以现代化治理理念推动全市108个城中村改造,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多方投入,努力将城中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现代化社区。
  治理风险隐患 让城中村居民“住得安全”


  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毗邻工业园区,人口约10万,是厦门岛外人口最多的城中村,全村出租屋2125栋,空中缆线密布,用水用电长期超负荷运转,违章搭盖、占道经营等问题突出,火灾事故、各类案件曾长期呈多发态势。
  在厦门,近六成的火灾和治安案件发生在城中村。“要让老百姓住得安全。”厦门市副市长张志红说,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城中村安全隐患和人居环境问题,厦门加大财政投入,电力、通信运营商等国企共同参与,撬动社会投资,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提升群众安全感。
  新垵村村民邱淑惠家有45间出租房。她告诉记者:“之前最担心租户电动车起火。去年以来村里统一规划消防技改,电动车统一室外停放,还增设了防火门,租户和我们心里都踏实了许多。”
  记者在多个城中村看到,村里打通了巷道,建了消防站点,添置了消防巡逻车,一些村还定制适合城中村狭窄道路的“新型水带铺设车”,配备专职应急综治队伍。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3到5分钟就能应急响应到位。
  推进缆线入地,让村民“抬头见蓝天”。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二级职员罗斌告诉记者,电力部门派出专门队伍驻村,详细勘察摸排,重新规划强弱电走线,并对变压器扩容或设置变电箱,消除用电隐患。“目前已启动71个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改造完成了42个村。”
  厦门市住建局局长李德才介绍说,推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以来,厦门以“缆线入地”为切入点,新增布放弱电光缆580万米,新增供电容量22万千伏安,清除违章建筑102万平方米。通过治理各类风险隐患,2024年1月至8月,全市城中村火灾事故同比下降41.7%。
党建引领 数字化夯实治理之基


  形成治理合力,关键是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厦门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赖祖辉说,在建强村(社区)党组织的同时,厦门通过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村社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探索以社区党委为主的城中村“大党委”议事协商平台,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城中村神经末梢。
  走进湖里区殿前街道马垅社区,街面宽敞整洁,抬头可见“无线美”的蓝天。“仅一年多时间,马垅社区变了模样,这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殿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达达说,社区成立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委员会,邀请村民和党员代表等参与进来,每周组织活动,包括政策宣讲、共商共议、邀请代表监督施工等,让更多群众参与城中村治理。
  城中村治理难题之一是人员复杂、情况不明、底数不清。厦门探索将城中村的人、地、事、物、情等信息数字化,着力打造智慧社区、提升治理能力。
  思明区滨海街道黄厝社区位于风景优美的环岛路,背山面海,是热门旅游打卡地,一年客流量近300万人次。由于人员密集、流动性强,住租房数量、风险隐患点等情况难以实时掌握。
  在黄厝社区塔头社城中村智慧管理平台,墙面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楼栋、车辆、路面等信息。滨海街道党工委书记赵珂告诉记者,街道各村梳理辖区各类信息,网格员逐一采集,录入平台,实现动态管理,推动城中村治理实现数字化运行。
  “同吉大厦楼顶冒烟了,赶快派人去现场处理。”7月2日下午5时51分,湖里区后浦社区工作人员从智慧平台监控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社区网格员迅速赶到现场,快速完成处置。
  湖里区委书记吴新奎说,湖里区建设数字管理平台,建立集5G机房、智慧平台指挥中心、网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站房,实现城中村实景建模。自平台建立以来,先后识别预警事件万余起,提高了城中村治理信息化水平。
  2023年,厦门首批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25个村,刑事警情下降35%。今年推进的46个村,上半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3.98%,治安警情同比下降9.71%。
注重文脉传承 增强“造血”功能


  记者调研了解到,厦门多数城中村村财收入来源单一,土地产出率较低,但不少城中村人文历史深厚,文物、风貌建筑、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至今仍保留原有的传统村落肌理。
  在推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中,厦门注重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因地制宜活化利用,规划文化创意以及产学研等业态。
  在黄厝社区,一栋曾经破败的“黄厝大队楼”迎来新生。这座建于1964年的两层砖石结构小楼,承载着黄厝作为海防前线村的记忆和乡愁,但后被转租用作小加工作坊等,区域杂乱老旧。通过修缮加固、景观改造,大队楼、礼堂、广场被打造为当代艺术馆等展厅,古厝焕发出新生机,逐步成为塔头社的“人气颜值担当”。
  挖掘资源禀赋,做好两岸融合文章。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是福建省传统文化保护村落,保存有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城隍庙。集美区委副书记苏国辉说,后溪村在改造中同步规划产业提升,打造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如今已初具规模,每年吸引上千名两岸大学生在此交流研学。
  传承保护文脉的同时,厦门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城中村治理中来,通过引进平台公司,以及村集体合资成立项目公司等,对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智慧平台管理、产业提升打造等进行一体化运营,发展城中村多元业态,增强“造血”功能。
  记者在湖里区围里社区看到,昔日杂草丛生的闲置用地正打造文创街区,集装箱商铺、后备箱集市等业态正在布局,废弃的古厝群重新修缮,篮球场、停车场、居民叙事花园等公共设施也在规划建设,社区正焕发新活力。
 
大道同行天地宽
——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纪实
大道同行天地宽

——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纪实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金秋九月,天高云阔,北京又一次迎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时间”。
  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两侧,鲜艳的五星红旗同53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旗帜迎风招展,诠释着友情,汇聚着梦想,激荡着信心。
  2024年9月2日至6日,习近平主席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在人民大会堂真情相聚。
  5天时间,近50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同非洲朋友们的这次相会,树立起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标注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南方时刻”。
  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相知者,不以万里为遥。
  在习近平主席同非方领导人共同引领下,14亿多中国人民和14亿多非洲人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携手前行。
执大象,天下往


  “面向未来,我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9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20多分钟时间里,响起16次热烈的掌声。
  讲话结束时,3200余名中外各界人士起立,以又一次长时间热烈掌声,向习近平主席表达崇高敬意。
  掌声,致敬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继2006年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合作论坛历史上第四次峰会,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远道而来的国际贵宾们集体合影。
  这张“全家福”里,习近平主席同外方领导人并肩而立。背景板上,中非合作论坛会徽“合抱之手”寓意中非人民心手相牵。
  前来参会的,既有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吉布提总统盖莱、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等出席过全部前三次峰会的老友,也有马里总统戈伊塔、塞内加尔总统法耶、乍得总统穆罕默德等首次作为国家元首出席峰会的新朋。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纳米比亚总统姆本巴在各自国家面临重要政治议程之际,仍专程来华与会。
  中国之邀,应者云集。这样的“双向奔赴”,本身就是对中非深化团结合作的最诚挚认同。
  掌声,致敬中非兄弟般友谊的再一次弘扬升华——
  9月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峰会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举行欢迎仪式并会谈。
  “南非是我访问最多的非洲国家,你是我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前,接待的首位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非洲国家元首。”习近平主席说,“这彰显了中南关系的高水平和我们的友好情谊。”
  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的特殊感情,跨越山海。
  去年8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东道主拉马福萨总统工作千头万绪,但他表示,只要习近平主席来,再忙,都要安排国事访问。中国国家元首的国事访问,成为那次金砖峰会期间南非安排的唯一一场国事访问。正是在那次南非之行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2024年在中国举办下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
  9月4日晚,在欢迎宴会的祝酒辞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我曾10次访问非洲,也接待过很多非洲国家领导人访问中国。每次同非洲朋友见面,我都倍感亲切……”
  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中非关系跑出“加速度”。
  从2013年到2023年,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五次访问非洲,两次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持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总结提炼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亲自擘画新时代中非关系发展。
  此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非方领导人以心相交、真情互动,留下许多精彩瞬间和动人故事。
  科摩罗是西印度洋岛国,中国是第一个同科摩罗建交的国家。
  9月2日,会见科摩罗总统阿扎利时,习近平主席谈到中国电视剧《山海情》近期在科热播,表示“中方愿同科方开展减贫合作,支持科摩罗人民将自身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不断延续构建中科命运共同体的‘山海情’”。
  今年7月,在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会谈时,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及,几内亚比绍国歌由国父卡布拉尔作词、中国作曲家晓河谱曲,这是两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
  9月5日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恩巴洛总统再次深情回应:“中国人为我们的国歌谱曲,当我们谈到国父的时候也会想到中国。几内亚比绍永远是中国值得信任的朋友。”
  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擘画新时代中非合作新蓝图,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指引方向。多位非方领导人发表完致辞后,专程走到习近平主席身旁,与习近平主席握手致意,表达愿同中方积极落实峰会成果的强烈愿望……
  掌声,致敬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经过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成立24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也愈发走向成熟和完善。
  从欢迎宴会、开幕式,四场高级别会议和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等多边活动,到中非领导人之间频密的双边会晤,2日至6日,中非“峰会周”日程紧密,共计举行各类活动160余场。
  从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到与非洲建交国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从面向国际社会展现中非坚定携手前行的《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到详细描绘未来3年中非合作路线图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峰会成果丰硕,受到包括与会非洲国家在内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与欢迎。
  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中非合作论坛建立在对话、相互尊重和共建基础上,树立了构建卓有成效的伙伴关系典范。我对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充满活力的领导力以及对落实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成果的高度重视表示高度赞赏。”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说。
  “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宣布中非关系新定位和‘十大伙伴行动’,有助于非中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援引习近平主席的话说,“‘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行大道,共发展


  “只要28亿多中非人民同心同向,就一定能在现代化道路上共创辉煌”。
  9月4日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气氛热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欢迎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方及国际贵宾。
  宾主欢聚,举杯同庆,为中非团结合作的辉煌成就喝彩,为全球南方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愿景祝福。
  构建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共同梦想;现代化,梦想连接现实的必由之路。这条路上,中国与非洲大步向前,携手奋进。
  秉承相知相亲的历史默契——
  “中方愿以本次峰会为契机,推动坦赞铁路激活取得新进展,合作完善东非铁海联运网。”
  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共同见证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
  签署仪式前后,习近平主席分别同哈桑总统和希奇莱马总统亲切会见。三位领导人回溯中非友好历史,深情谈及坦赞铁路,表达对在新时代赓续中非兄弟情谊的热切期待。
  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
  在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古丝绸之路上,互通有无、相知相交;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岁月中,彼此支持、患难与共;在发展经济、造福民生的振兴之路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始终肩并肩、手拉手,奔跑在逐梦现代化的征程上。
  展现互惠互利的务实担当——
  9月3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会见结束时,查克维拉亲手交给习主席一本专门准备的小册子《马拉维的经济转型之路——中国政府与经济界的机遇》,向习主席热情介绍马中两国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
  “非常期待我们在现代化领域的讨论尽快转化为成果。”查克维拉说。习近平主席表示,愿以落实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推动中马友好合作在新起点上走得更深更实。
  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充分展现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的真诚意愿。
  从文明互鉴伙伴行动、贸易繁荣伙伴行动、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到互联互通伙伴行动、发展合作伙伴行动、卫生健康伙伴行动,再到兴农惠民伙伴行动、人文交流伙伴行动、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和安全共筑伙伴行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真举措,为深化中非合作、全球南方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论坛期间,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一致同意,发布《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助力非洲各领域可持续发展。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中方帮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超1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向非洲几乎所有国家派遣了医疗队,诊治非洲民众约2.3亿人次;仅过去3年,中国企业就为非洲创造逾11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工人、医生、教师、志愿者等和非洲兄弟们一道辛勤耕耘,中非合作枝繁叶茂。
  坚持独立自主的创新探索——
  “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把中国发展同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如是强调。
  这次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通过民族独立实现了第一次觉醒的非洲国家,正在经历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新的觉醒。
  峰会期间,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都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理念和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典范样本和全新选择。
  2018年,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曾到访陕西梁家河村,深入了解当地脱贫做法。此次峰会前,他又访问了山东、重庆、天津等省市,进一步探求中国矢志开拓现代化道路的经验。6日晚,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图瓦德拉有感而发:“亲身领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这些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成果,我愿不断学习借鉴中方成功理念经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号召,中国与非洲国家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多元包容的现代化、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和平安全的现代化。
  携手开创全球南方现代化新道路,共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互鉴伙伴行动,在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十大伙伴行动”中居于首位。推动打造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设立中非发展知识网络和中非研究中心,深化双方治党治国经验交流……中非文明互鉴,热潮正起。
  历史上,西方现代化进程曾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今天,中非以共逐现代化之梦的壮阔实践,向世界自信宣示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谋大同,向明天


  “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真朋友”。9月3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举行会谈。一番真挚的开场白,道出中津历经岁月积淀的传统友谊——
  “总统先生这次访问南京,重回60年前在华接受军事训练的地方,这不仅是你同中国的不解之缘,也承载着中津并肩战斗的历史印记,体现出了中非传统友好的初心。”
  姆南加古瓦总统深情回应:“我很荣幸访问了毛泽东主席故居和纪念馆,去了韶山。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标志性的人物,他鼓舞着我们党争取津巴布韦的独立。我还去了南京,尤其是参访了陆军指挥学院,对我来说那就像回家一样。”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非洲国家在积极谋求实现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同时,面临复杂严峻的全球性挑战。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非友谊赓续传承、历久弥坚。”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如此诠释中非“全天候”情谊的真谛。
  共同走过的路程,让中国更理解非洲对全球治理变革的诉求——
  “坦桑尼亚是新时代中国对非政策的首倡地。2013年,我在坦桑尼亚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时说,今年3月,中非学者在坦桑尼亚共同发布“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和理念共识。
  “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强调发展道路的选择应立足本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特色,共同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中非双方共同意愿的展现。
  当前,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从支持非洲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声音说话,到率先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再到此次峰会上提出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的主张,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重要宣示和倡议,清晰表明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
  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见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历史上,非洲是殖民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中国同非洲的合作有助于减少非洲所遭受的历史不公,帮助非洲实现和平和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发展的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感触深切:“同中国的合作正在并将继续帮助非洲国家更好实现发展,抵制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在国际上获得平等和尊严。”
  并肩前行的经历,让中非合作的脚步愈发同频共振——
  “住在同一颗星球,仰望同一片天空。远和近,都是家人;你和我,命运与共……”4日晚的欢迎宴会上,中国同非洲的少年儿童手拉着手走上舞台,为中非命运与共放声歌唱。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外方领导人夫妇为孩子们热情鼓掌。
  伴随着嘹亮的歌声,舞台主屏幕上依次呈现中国同50多个非洲国家的标志性合作项目。每一个项目的画面出现时,现场都会响起掌声与欢呼。
  依托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平台,双方携手建起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学校、医院,一片片工业园区、经济特区,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命运。中非合作论坛,始终由中非人民共商、共建、共享。
  对明天的美好期待,让中非在新征程上坚定携手创未来——
  “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你向中国疫苗投出信任票。在塞舌尔因灾害进入紧急状态后,中方义无反顾伸出援手。”9月2日下午,在会见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时,习近平主席道出一段中塞两国在困难面前同舟共济的故事。
  “得益于中国疫苗,塞舌尔较快克服新冠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拉姆卡拉旺总统动情地说,塞方钦佩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和提出的重大理念倡议,愿同中方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做彼此的真正朋友。
  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面前,广大非洲国家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性倡议愈发认同。
  9月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卢旺达共和国关于共同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以联合声明的形式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足见卢方的高度重视。
  “尽管前方有各种不确定性甚至惊涛骇浪,但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在会见古特雷斯秘书长时,习近平主席的话,展现着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希望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共同乘坐的这艘大船驶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从新型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水平不断提升、内涵持续丰富,彰显了中非28亿多人民在百年变局中风雨同舟、携手同行的共同意志。
  根植于传统友好,彰显于合作共赢,壮大于与时偕行。在习近平主席同非方领导人共同引领下,中非携手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更加光辉的典范。
(记者杨依军 丁小溪 郑明达 朱超)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
——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激发非洲各国团结发展强大动力
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

——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激发非洲各国团结发展强大动力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记者

  9月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就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出六大主张,宣布了中方未来3年同非方开展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指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必将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们高度认同和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六大主张”“十大伙伴行动”,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发出了中非共谋发展的时代强音,为双方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坚信非中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一定能够共创辉煌,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六大主张”为共逐现代化之梦注入强劲动力


  当地时间9月5日中午,中非共和国总理莫卢瓦召集财政部长恩多巴等内阁成员,并邀请中国驻中非使馆人员同其一起研读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以及《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等重要成果文件。
  莫卢瓦对新华社记者说,他看到了中国推进中非高质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坚定决心,切实感受到中方矢志帮助非洲国家建设现代化、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的真诚心愿。
  “在当前复杂动荡国际形势下,深化对华合作愈加成为非洲国家实现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希望。”莫卢瓦说,“我们愿同中方及非洲各国一道,积极落实峰会成果,携手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迈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公正合理、开放共赢、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态友好、和平安全,习近平主席关于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主张,引发非洲多国人士强烈共鸣。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正是双方人民的共同期待,彰显了中方构建更高水平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为进一步推进非中合作提供了新路径。”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说。弗林蓬今年6月曾赴北京参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是日前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的非洲学者之一。他说:“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始终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真诚而亲切,号召中非携手共逐现代化之梦,高屋建瓴地提出‘六大主张’,是对非洲国家真正的支持。”《摩中合作60年》一书作者、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说,“今年1月,我前往中国西南地区重点考察了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城市,耳闻目睹的一切让我由衷感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非洲国家与中国是同路人。”
  “‘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纳米比亚每日新闻网总编辑温塞尔·马瓦拉对记者说。连日来,该网站国际新闻和非洲新闻版块集纳了大量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相关报道。“在中国帮助下,新建的道路、机场、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让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传播与出版顾问巴勒乌·德米西·科贝德告诉记者,他仔细研读了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句话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绿色发展也是埃塞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我们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为子孙后代保护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埃塞发展将受益于中国绿色技术。”
“十大伙伴行动”发出共谋发展时代强音


  在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由中企开发建设的莱基港内,一艘货轮停靠在泊位内,港区内机械臂不断上下运动,卸下一个个集装箱。港口另一侧,龙门吊来回穿梭,将集装箱整齐码放成座座“小山”。
  莱基港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2023年4月正式开港运营。中国港湾尼日利亚莱基港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丹尼尔·奥迪贝说,“十大伙伴行动”内容十分具体,他最关心的是互联互通伙伴行动。
  “互联互通可有效促进非洲贸易增长和产业发展,中方的提议契合非洲发展需求,也将为港口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奥迪贝说。
  非洲各界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普遍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未来3年同非方开展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涵盖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发展合作、卫生健康、兴农惠民、人文交流、绿色发展、安全共筑等领域,为未来非中互利合作指明清晰方向,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在南非,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南非合作方负责人姆托科·恩吉迪说,“十大伙伴行动”有望推动非洲绿色能源、制造业、农业、教育和创新等领域发展进步,助力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卢旺达,经营一家食用菌培育工坊的莱昂尼达斯·穆希米伊马纳曾赴华接受菌草技术培训。特别关注兴农惠民伙伴行动的穆希米伊马纳说:“中国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增值加工方面经验丰富,而这正是非洲所缺少的。”
  ——在喀麦隆,位于杜阿拉的圣路易斯诊所首席医疗官尼克·恩格瓦尼亚姆曾两次赴华学习,对卫生健康伙伴行动,尤其是成立中非医院联盟倡议感兴趣。“非洲迫切需要医疗设施,人口在增长,医疗设施却没有增加。与中国的卫生健康合作将帮助拯救许多非洲人的生命。”
  ——在峰会现场,曾访问中国多所高校的非洲大学联盟秘书长奥卢索拉·奥耶沃勒对人文交流伙伴行动寄予厚望:“我期待这种合作能为非洲青年赋能。”
  卢旺达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专家约瑟夫·穆塔博巴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发展模式。他说,中国践行了帮助推进非洲现代化的承诺,不仅在资金上积极投入,在技术合作方面也非常主动。“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合作项目遍布非洲,充分体现了中方诚意”。
  “激励并团结全球南方推动现代化事业发展”


  《全球南方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吸引全球媒体关注》《中非“同频”超越贸易关系》……连日来,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记者伊绍拉·迭斯深入报道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拉美国家将此次峰会视为一个范本。”迭斯对新华社记者说,“作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记者,我对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很感兴趣,希望进行深入思考。峰会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与非洲可以建立怎样的高水平合作。中非关系的提升,对拉美和加勒比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开创了一个了不起的先例。”
  各方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对引领全球南方加快现代化建设、推动世界现代化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赫特·格罗布勒不久前会同来自非洲50个国家的63名学者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高度赞赏中非合作论坛历史性成就。
  “非中伙伴关系将继续成为扩大全球南方合作的成功典范。”格罗布勒说,“构建非中命运共同体是双方共同的政治愿景,建立在加快经济合作的坚实基础上,为提升全球南方合作提供战略机遇,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和启迪。”
  弗林蓬说,当前,非洲仍面临局部冲突、饥饿、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非洲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并非没有阻力,而中国是助力非洲加速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的重要伙伴,“非中携手推进现代化必将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多助力,也将成为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发展合作的典范”。
  布希巴说,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非中共逐现代化之梦,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非中合作成就斐然,将会产生更大的力量,激励并团结全球南方推动现代化事业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出席峰会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说:“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关系正不断发展壮大。在联合国看来,中国与非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期待这种伙伴关系继续加强,这是双赢、共赢。”
  受邀来华参加2024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尼日利亚青年伊莎·法提穆·阿比奥拉十多年前入职一家中国企业,争取机会学会了开火车,成为尼日利亚首位女火车司机。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新举措令她倍感振奋。“只要我们协同发展,充分将全球南方资源整合起来,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未来的日子一定充满希望。”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建“月宫”、“摘”星辰,我国深空探测有新动作
建“月宫”、“摘”星辰,我国深空探测有新动作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合肥9月7日电(记者温竞华 吴慧珺 喻菲)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探寻火星生命痕迹,预防小行星撞地球……我国深空探测又有新动作!9月5日至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一系列重大航天任务的最新进展,描绘出我国深空探测新图景。
  ——一起到月球去
  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已不仅仅是一个愿景,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已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6次任务,取得一系列新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基础。”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说,为实现对月球长久持续探测,中国倡议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开展科研站的方案论证。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联合各国,在月球表面、月球轨道和地面建设月地联通的,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拓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可长期持续开展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的科学和技术活动。截至目前,1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和40余个国际科研机构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建设的大家庭。
  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介绍,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分为基本型和拓展型两个阶段:在2035年前,形成功能和要素基本齐备的月基综合性科研平台;在2050年前,建成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以月球南极站为中心,以月球赤道、月球背面为探测节点的月球综合站网。
  ——探寻火星上的生命痕迹
  太阳系中,火星是与地球环境最相近的行星。这颗亿万公里外的星球上,是否也曾有生命?如今,我们已在寻找答案的路上。
  会议期间,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了我国火星取样返回计划:天问三号任务以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用40天左右的时间,通过两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两次发射轨返组合体和着上服组合体。
  要在一次任务中尽可能采到富集生命痕迹信息的样品,取样地点和方式十分关键。“研发团队开展了大量研究,初步在克律塞平原和乌托邦平原选定了候选着陆点,并计划在着陆点进行取样。”刘继忠介绍,为达到取样的多样性,将采取三种取样手段:表面取样通过机器手实现更大范围样品采集;钻取将采集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样品;还专门研制了一个飞行器,可以采集更远范围的样品。
  国际合作也是天问三号的重要部分。刘继忠介绍,在天问三号探测器的轨道器和服务器上,专门预留了约30公斤资源用于搭载国际合作载荷。后续在适当的时间,会向国际发布关于征集国际合作载荷的公告等。
  ——预防小行星撞地球
  在太阳系中,既有月球和火星这样备受瞩目的“主角”,也有数量众多的“群演”——小行星。目前已知小行星数量超过130万颗,它们通常“按部就班”地在太阳系中稳定运行,而有些小行星运行轨迹接近地球,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撞击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未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必须构建起牢不可破的行星防御安全网。”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说,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倡议,并将于近期实施一次在轨的防御任务。
  唐玉华介绍,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当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探测器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等工作,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动能撞击+天基评估”。
  根据设想,此次任务实施后,预期可使目标小行星的速度增量大于每秒一厘米,撞后一年内,小行星轨道向偏离地球方向改变超900公里。撞后将通过天地联合,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的观测。
  探索广袤深空,我们一起期待!
 
张又侠在全军高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交流总结时强调
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 为奋进强军一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张又侠在全军高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交流总结时强调

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 为奋进强军一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梅常伟)为期6天的全军高级干部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7日在国防大学结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出席交流总结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政治整训,努力开创政治建军新局面,为奋进强军一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张又侠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和彻底性,进一步深扎信仰根基、锤炼党性修养、改进工作指导,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落到思想和行动上。要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建强各级党组织,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着力在练兵备战、规划攻坚、深化改革上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要用好法治这个治本之举,狠抓根本原则制度刚性执行,紧盯新部署新课题建章立制,切实提升政策制度综合效能,确保党指挥枪的各项政治要求贯到底落到位。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主持交流总结,军委机关各部委、军委各直属机构、军委联指中心、各战区、各军兵种、军委各直属单位、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
 
全力以赴降低损失:“摩羯”海南登陆地救灾一线直击
全力以赴降低损失:“摩羯”海南登陆地救灾一线直击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据新华社海口9月7日电(记者罗江 吴茂辉 刘博)7日,黎明来临前,最后一棵横亘在路上的大树被锯断、搬离,文昌市铺前镇通往外界的两条主干道均被打通,着急等待回去查看灾情的村民们顺利通行,消防队员们则马不停蹄前往其他路段清障。
  时隔十年,继“威马逊”之后的又一个17级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登陆。当地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争取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在铺前镇,狂风骤雨造成大量树木倒伏,多条道路阻断,电力、通讯也先后中断,这里成了“孤岛”。6日晚11时,趁着风势、雨势转弱,20多名消防队员兵分两路,努力打通铺前镇到海口市、铺前镇到锦山镇方向的道路。“这两条路是通向外界的主干道。”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助理员符传德介绍说,“摩羯”来临前,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就安排了其他市县消防部门人员增援文昌,并与文昌当地消防队员一同提前进驻翁田镇、铺前镇等预计受灾较严重地区。
  7日,记者进入“摩羯”登陆的翁田镇,发现主干道已基本完成清障。在大福村委会,留守的党支部副书记韩吉畴说,村委会下属10多个自然村仍然无法开车进入,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已赶赴各自然村,组织群众清理路障。记者随韩吉畴穿过重重倒伏的树木进入大福自然村,看到一座挖机正在清理路面,多名村民在清扫家门前的枯枝、落叶。与此同时,部分农户住宅屋顶的瓦片被吹落损毁,正在加紧修缮。韩吉畴表示,屋顶瓦片破损面积较大、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会安排农户投靠亲友或到集中安置点居住。
  大福村村民韩天定说,“威马逊”台风过后,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村民纷纷对瓦房进行修缮加固。此次台风后住人房屋没有出现严重损坏,但有部分村民用于存放物品的瓦房年久失修,出现墙体垮塌、屋顶大面积破损。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文昌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7万亩,是海南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作为文昌农民重要的增收产业,东风螺、鱼、虾等水产品养殖产业遭受重创。
  在大福村村民符石攀的东风螺养殖场,五六名工人冒着大雨忙碌着,有的抢修顶棚和抽水、排水管道,有的给养殖池施放维生素和葡萄糖。“目前看,我估计至少有10%到15%的损失。”符石攀说,“还好第一时间抢救,也多亏了乡亲来帮忙。”
  记者从海南省防御台风“摩羯”应急指挥部获悉,超强台风“摩羯”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基础设施、工农业等受损,群众生产生活受影响。截至9月7日15时,“摩羯”共造成全省因灾死亡4人,受伤95人。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张千千 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318亿美元,升幅为0.98%。国家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8月,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广东广西全力应对台风“摩羯”,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展开
广东广西全力应对台风“摩羯”,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展开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据新华社广州9月7日电(记者胡拿云 李炫辰)记者7日在台风“摩羯”登陆地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了解到,台风虽已登陆,但降雨仍在持续。当地党员干部和相关部门正多方加强巡查防控,抓紧组织力量救灾。
  在徐闻县县城内,街道上散落着倒伏的树木。“我们来了200来人,昨天就已经到达雷州市待命,今天8点多来到徐闻县,主要是清理城市路障。”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四中队指导员张伟说。
  徐闻县从6日晚一直处于停电状态。县供电局已预置1500人抢修力量,14个供电所待雨停后第一时间开展抢修复电。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综合应急基地应急特勤队在台风来临前已携带6大类131台套应急装备奔赴海南、广东湛江和茂名三地。“我们正全力以赴、有序进行抢修和恢复电力供应工作。”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安监部副总经理陈东说。
  角尾乡是此次台风登陆点,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角尾乡乡长陈家先告诉记者,在台风来临前,渔船都已回港,海上作业人员都已上岸。“今天早上我们已经动员乡里的全体党员干部出动,全面清理路障和乡村主干道,争取尽快复电复水。”
  在徐闻县和安镇,台风过后,镇村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累计清理阻碍树木、房屋小塌方100余处,抢通道路阻断10余处,处理镇村轻度积水50余处。徐闻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仁南表示,台风过后,已经组织公路管养部门100多人,及时抢通国省道主干线和农村公路,目前国省道部分区域已经恢复通行。
  据新华社广州9月7日电(记者田建川)记者从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获悉,为防御11号台风“摩羯”,截至7日11时,广东省累计转移人员729954人,其中湛江、阳江、江门、茂名四市累计转移621269人。目前,湛江、阳江、江门、茂名共有1627支救援队伍,共34414人和22073台(套)装备。
  据新华社南宁9月7日电(记者陈一帆)记者7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为应对超强台风“摩羯”,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值班值守,强化调度叫应,加密巡查监测。
  针对台风可能引发的灾害风险,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先后与相关市、县自然资源局会商叫应265次、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或受威胁住户人员电话叫应101次,转移地灾隐患点和切坡建房隐患受威胁群众3933人。同时,加强同气象部门的联动协同和分析研判,强化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力争做到精准预报。
  目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已派出4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组,到防城港、崇左、钦州、玉林4个市指导隐患风险巡查排查、监测预警、转移避险、灾情险情处置等工作。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派出8组92名技术专家到重点县(市、区),协助当地做好防御工作。
 
《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出台,增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制度保障
《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出台,增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制度保障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白阳)近日,国务院公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表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是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此次出台的条例适应和满足新时代备案审查工作需要,对于保障宪法法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系统完备的备案审查工作制度体系


  条例将名称由《法规规章备案条例》修改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规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的内容,明确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的工作要求。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系统总结多年来备案审查工作实践经验,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压实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职责,规定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应当通过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加强与其他机关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的联系和协作配合,推动形成备案审查合力,加强对地方的联系指导。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曹鎏认为,条例对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的基本要求体系作了专门规定,诠释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的根本准则并贯穿于整个条例之中,明确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的工作体系,阐释了新时代备案审查工作新理念。
  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工作要求


  为落实“有件必备”,条例将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法律规定的机构制定的规章纳入备案范围,明确其报备主体。将报备材料由一式十份调整为一式三份并对报送电子文本提出要求。严格报备登记要求,针对一些报备不及时、不规范的问题,明确15日的补充或者重新报送备案时限。
  在落实“有备必审”方面,条例规定,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对报送备案的法规规章进行主动审查,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专项审查、与其他机关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开展联合调研或者联合审查。将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改革方向,规章规定的措施是否符合立法目的和实际情况增加为审查事项。
  在落实“有错必纠”方面,条例优化移送审查程序,审查发现地方性法规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由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移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研究处理;必要时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明确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可以通过与制定机关沟通、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等方式对规章进行纠错,或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决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旭认为,条例将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纳入备案范围,与立法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增加“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改革方向”的审查事项,对于纠正地方和部门立法与上位法不一致、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损害营商环境等问题具有明显功效。
有效推进条例落地实施


  条例要求,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对于不报送规章备案或者不按时报送规章备案的,由国务院备案审查工作机构通知制定机关,限期报送;逾期仍不报送的,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司法部将围绕三方面工作推进条例贯彻实施。一是采取分层分级、全员覆盖的方式,组织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和国务院部门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培训,指导省级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学习培训,确保条例得到准确理解。二是重点关注地方和部门立法与上位法不一致、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损害营商环境等问题,加强对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和问题研究,视情况开展联合审查、专项审查。三是修改司法部有关工作规范,优化内部工作机制;完善外部与其他机关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协作配合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推动省级司法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或修改完善备案审查制度规定,提高备案审查制度整体效能。
 
住宅逐渐老化,专项维修资金如何筹足用好?
住宅逐渐老化,专项维修资金如何筹足用好?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据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郑钧天 王优玲)8月底,上海市发布住宅维修资金管理新规,明确不同住宅类型维修资金的归集标准和资金使用程序等。“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越来越多住宅进入设计使用年限中后期,部分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存在续交难、使用难等问题。如何破解?
数额少,续交难


  建于1998年的上海市黄浦区复兴苑小区,曾由于维修资金不足,各种公共设施严重老化,且存在安全隐患,4台客运电梯、2台货运电梯长期处于超期服役状态。后来,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成立专项小组,通过居民众筹补足138万元维修资金缺口,解决了电梯更换问题。
  如今,我国进入“中年维修期”的住房逐渐增多,房屋集中老化风险加剧。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底,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这意味着这些房屋将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且该比例还将不断增加。“房屋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需求日渐增多,部分小区维修资金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
  记者在上海一个建于1998年的小区的账本上看到,该小区首期维修资金募资额超过180万元,几乎消耗殆尽,目前余额仅剩1500多元,亟待续交。根据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底,上海商品住宅维修资金低于首期交存金额30%的小区有400余个。
  根据原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业主分户账面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交存额30%的,应当及时续交。
  多地基层干部感慨:“让业主掏钱的工作实在太难了,连物业费都很难交齐,更何况维修资金。”居民为何不愿意续交?记者走访多个老旧小区发现,居民的顾虑多集中于“以前的维修资金花哪了”“我交了钱别人不交怎么办”“交钱后怎么确保资金会合理使用”等。
  一些地方维修资金的交款基数标准多年未变,亟待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以上海为例,目前商品住宅首期专项维修资金交纳标准是以新建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1295元为基数乘以一定系数,该基数自2000年确定至今已经使用了20余年。北京商品住宅的最高交纳标准为每平方米200元,自2009年以来未调整过。
使用门槛高,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维修资金使用门槛高、手续复杂,有时难以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使用维修资金一般要组织召开全体业主大会。对于超大规模的小区,把几千名业主召集起来开会,是一个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北京一名街道干部说。
  对于维修资金的使用,多数城市采用审批制。即使业主大会表决通过,监管部门也可能会以使用依据不充分为由,否定动用资金的提议,因为审批制意味着审批部门要担责。
  湖南省株洲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维修资金使用牵涉多方利益,加上小区自治机制不完善,业主意见难以统一,导致使用较难。以电梯故障为例,启动使用维修资金程序短则一周,长则数月,且容易起纠纷。
  部分小区还存在维修资金被滥用、挪用问题。如江西南昌某小区业主曾向政府投诉开发商挪用维修资金1600多万元,导致1300多户业主房产证无法办理;河南郑州一家物业公司以“走紧急程序”为名私自挪用维修资金17万余元,2000多户业主毫不知情。
  记者调查了解到,部分地区维修资金收费程序不够规范,允许由开发商或物业服务企业代收首期归集款,给后期违规挪用提供了空间。此外,一些地方的物业管理规定均允许,当出现电梯故障、火灾、外墙脱落等紧急情况时,物业服务企业或业委会可“先斩后奏”,立即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一些物业公司等滥用紧急程序,甚至伪造业主决策文件套取维修资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区曾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挪用1600万元维修资金进行消防改造;长沙市某小区物业公司长期伪造业主签字,私自动用维修资金。
多渠道筹集,提升使用效率


  业内专家呼吁,针对维修资金续交难、使用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多渠道筹集、严格监管,提升维修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维修资金保障功能。
  首先,要多渠道补充账户资金。近年来,多地探索将小区停车费、广告费等公共收益用于补充维修资金。如宁波、徐州等地引导小区业委会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产生的公共收益用来补充维修资金。
  一些地方出台措施抓好维修资金的筹集、续交。近期,天津市要求,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但未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当组织筹集专项维修资金。长沙市新修改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续交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可以一次性交存,也可以随物业管理费逐月交存。
  其次,优化操作流程,破解“钱不好用”难题。株洲市发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统筹账户购买电梯维修保险改革试点操作流程,试点最快7个工作日内完成整个流程;同时,在维修资金使用中引入商业保险机制等。
  目前,上海正在试点推行业主线上参与表决,提升表决便利性;同时,积极探索推进维修资金预算使用年度计划试点工作,力求实现“多事一议、简化表决、公开透明”。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业管理系主任程鹏建议,建立更加规范的维修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引进第三方审计,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全过程评价,并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新时代中国奇迹的人文经济学观察》出版发行
《新时代中国奇迹的人文经济学观察》出版发行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新时代中国奇迹的人文经济学观察》一书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数字版在微信读书、掌阅等电子阅读平台同步上线。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从人文视角透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发展密码,也将为解答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23年5月28日起,新华社开设“人文经济学观察”专栏,播发系列精品报道,产生广泛社会影响。2023年12月3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上发布《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智库报告。《新时代中国奇迹的人文经济学观察》一书以新华社上述系列稿件为基础,收录了智库报告,以及19个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等特色区域的人文经济学观察稿件,揭示经济与文化、社会、环境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深刻阐释人文经济的中国特色、时代内涵。
 
银川:塞上明珠今更殊
银川:塞上明珠今更殊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这里有我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长城、边塞、丝路等多元文化交融激荡,多民族和谐共生;
  这里得黄河灌溉之利,素有“一城湖光半城景”的“塞上湖城”美誉;
  这里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中阿博览会永久举办地……
  这里,就是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银川。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任务。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好宁夏篇章。
  沿着总书记的指引,宁夏首府银川市以建设先行区示范市为目标,向着宜居幸福的文化名城、绿色秀美的水韵湖城、创新开放的区域中心不断前行。
兼收并蓄,多元文化映古今


  秋日暮晚,贺兰山的轮廓渐渐隐于天际,山脚下的银川城华灯初上,伴随升腾的烟火气,千年古城在夜色中绽放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
  漫步公园广场,胡琴声、风琴声、练歌声,声声相继;走进剧院茶馆,看表演、听曲艺、赏非遗,场场精彩。
  历史上的银川,地处农耕与游牧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地带,是河套平原上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
  溯源而上,在跨越距今4万年至1万年的漫长时间里,黄河岸边的水洞沟古人类,在今天的银川市灵武市水洞沟遗址,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石器、骨器、装饰品、动物骨骼化石以及火塘等遗物、遗迹。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1923年首次发现并发掘的水洞沟遗址,纠正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
  与黄河遥遥相望的贺兰山上,古代先民留在岩壁上的“史书”——贺兰山岩画,讲述着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历史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体记忆。
  古城银川的正式篇章,要从2100多年前开始标记。公元前112年,在今银川市兴庆区东郊兴建的“北典农城”,被认为是银川的建城之始。此后,千年岁月沉淀,留下数不尽的文化瑰宝:
  西夏陵,作为西夏王朝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重大遗存,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见证地位,被确定为中国202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黄沙古渡,千年渡口,明清“宁夏八景”之一,康熙亲征噶尔丹时自此渡河西进,留下“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的诗句;
  镇北堡西部影城,明清时期的边防古堡,如今融合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与现代影视艺术,不断演绎光影传奇……
  “回溯银川平原的历史,有边塞和黄河的交汇,农耕和游牧的结合,移民和本土的相融。”宁夏社科院古籍文献研究所所长张万静说,多元文化底色赋予这座城市既低调谦逊又热情豪迈,既含蓄传统又开放包容的独特气质。
  如今,五湖四海的方言是银川的“流行语”,天南地北的生意人成了安居乐业的“新市民”;饭堂酒馆中,既有手抓羊肉、烫面油香等西北特色民族美食,又有江南盛产的水稻香米、鱼虾蟹贝……
  当下,银川市正在实施“文化润市铸魂”行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符号和元素融入城市整体形象设计,延续历史文脉,丰富文化供给,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展现古城新面貌。
亲水护河,一碧万顷润古城


  没有水,就没有银川城的古与今。
  地处西北内陆的银川,不临江、不靠海,却得黄河灌溉之利,自古沟渠纵横、湖泊棋布,历史上更有“七十二连湖”之说。
  600多年前,古人用“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描写银川湖光水色的美景。如今,素有“塞上湖城”之称的银川,常以多彩身姿出现在“朋友圈”:盛夏时节的鸣翠湖,碧波荡漾,荷叶田田;雨后初晴的阅海湖,轻雾缭绕,芦苇摇曳;斜阳夕照的燕鸽湖,波光粼粼,鸥鸟归巢……
  “在银川,河是渠的祖先,渠是湖的家乡”,正如作家唐荣尧在《宁夏银川:水做的城市》一文中所写,孕育出“塞上湖城”的,是大河、古渠。
  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利用银川平原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条件,凿渠引水、灌溉农田。历代开凿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众多引黄古渠渠水至今仍在流淌,有的浇灌百万农田,滋润湖泊湿地,有的嵌入城市景观,倒映万家灯火,成为流淌的城市血脉。
  近200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5.31万公顷湿地面积,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今日银川,绘就一幅“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塞上新景,于2018年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曾经,因城市快速发展等原因,银川也面临“湖枯水臭城失色”的困境。痛定思痛、不懈治理,银川逐渐探索出生态立市、人水和谐之路,“塞上湖城”失而复得,湖光重滟鸥鹭复鸣。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要“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我们村里的沟道有段时间排放的都是废水,一到附近就能闻见臭味。后来政府在这里治理污水、清淤沟道,还修建了黄河湿地公园,现在水清岸绿,鱼和鸟都回来了。”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河滩村村民顾金成说,如今的黄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了赏景观鸟、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河滩村的变化,是银川守护黄河安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银川市通过实施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等工程,确保黄河干流银川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当下,银川正逐渐形成河、湖、沟、渠、库、湿地交织贯通的区域性水资源调控体系和城市水环境生态圈。
内引外联,开放之姿向未来


  今年5月以来,已有70多吨宁夏冷凉蔬菜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乘“飞的”直抵迪拜。如今,越来越多“宁夏好物”搭乘国际航班勇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
  飞机轰鸣的起飞之地,也是千年前丝路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唐宋时期,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改道灵州等地,史称“灵州道”,成为当时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陆路通道,也是商贸、文化传播之路。
  “现今211国道银西线的走向就与这条丝路古道大体相同,沿途经银川、灵武、吴忠等地,终点到达西安。”据灵武博物馆馆长刘宏安介绍,此路线经宁夏段、甘肃段、陕西段,全程共600多公里,唐代文献记载为1250里。
  灵州道的开辟带动了“灵州互市”的繁荣。“西域商人进入中原前,先在灵州市场出售他们的商品,返程时又在市场集中采购。”刘宏安说,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西域的羚羊角、波斯锦、大硼砂、乳香,都是热门物品。
  驼铃声声音犹在,通联内外今胜昔。近年来,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等国家级、国际性盛会在银川连续成功举办,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新空间。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向西开放重要窗口、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的银川,开放之路越来越宽:
  宁夏-欧洲(布达佩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从银川启程,驶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标志着宁夏与欧洲内陆地区点对点班列实现“零的突破”;
  宁夏(银川)至伊朗(安扎利)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通,首次打通宁夏“跨里海”进入西亚国家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银川综保区创新开通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卡车班列;
  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依托银川-天津港“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已实现对12个国家50多个港口、城市的覆盖……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银川,坚持国内合作和国际开放同向发力,多层次构建开放通道,多举措优化开放环境,加速建设银川综合保税区、中国(银川)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平台,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银川,正以全新开放之姿拥抱世界、创造未来。
(记者刘紫凌 何晨阳 任玮)
新华社银川9月7日电
 
内蒙古乌审旗:
“红色网格”绘就治理新画卷
内蒙古乌审旗:

“红色网格”绘就治理新画卷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呼热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幅幅清晰准确展示社区组织架构和网格化管理布局的“红色网格”示意图直入眼帘。
  呼热胡社区总面积约12.6平方公里,服务着周围“一刻钟”内的21个居民小区、5025户常住家庭。今年以来,呼热胡社区大力推进“红色网格”建设,精心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将基层党组织作用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
  通过合理划定8个网格片区,呼热胡社区打造了“红色加油站”、民生联络站等21个党群“微阵地”。“这些‘微阵地’不仅成为居民日常休闲交流的好去处,也成为党组织传递党的声音、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呼热胡社区党总支书记扎格苏说。
  在推进“红色网格”过程中,呼热胡社区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社区联合党委、社区民警、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也让我们社区的居民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社区居民赵青山说,“现在的社区氛围越来越好,我们都愿意参与进来,为社区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
  实现网格管理的精细化,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网格员队伍来支撑。为此,乌审旗推出了《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对网格员职责、选拔、配置与管理机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构建起了“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多员联动、多网合一”的工作架构,明确网格员不仅要对各自区域进行日常管理,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居民有特殊需求时,还要迅速作出反应并提供帮助。
  在网格员素质能力保障方面,乌审旗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和专业的培训课程,从退休干部、在职党员、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人员以及热心居民等群体中精心选拔一批优秀的网格员候选人,按组编入社区空岗实践历练,确保工作成效。
  “今后,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进‘红色网格’建设,努力将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道路,让广大居民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乌审旗委常委、组织部长韩玉峰说。 (本报记者朱文哲)
 
无名组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8月30日,在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莲花社区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坚持党建引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基层党组织紧扣当地实际,探索“支部+便民服务”“支部+村企联建”“支部+跨村联营”等多种模式,落实党建阵地“大门常开”“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等机制,以精准精细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带动村民就业、村集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重庆万盛:用好“凉资源” 做热“凉经济”
重庆万盛:用好“凉资源” 做热“凉经济”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随着南方多地气温再次走高,居高不下的气温推动着城市居民避暑度假的需求持续增长,也让坐落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黑山镇的“稻谷源客栈”又一次迎来客流高峰。
  “我们这里平均气温只有23℃。推门见山、开窗见绿,交通方便,每到夏天几乎都是‘满员’状态。”“掌柜”李家介绍,今年入夏以来,他的“客栈”已经接待避暑游客超3000人次,营业额超40万元。
  “稻谷源客栈”在炎夏期间的生意兴隆,正是重庆万盛经开区“凉经济”越做越“热”的缩影。
  万盛坐拥黑山谷、九锅箐森林公园等重庆市内少有的连片清凉地区。
  依托丰富的“凉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万盛人走上发展避暑旅游产业的致富路。数据显示,2023年7月至9月避暑高峰期,万盛全区共接待避暑游客1080万人次。今年7月以来,到万盛避暑度假的游客总量已超过50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盛,避暑旅游产业也成了多地“靠山吃山”,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暑期到我们这里来一般需要提前半个月以上预订房间。”李家告诉记者,如今“一房难求”的“稻谷源客栈”,从前不过是他自家的老房子。前些年,他看准“气候差”带来的商机,毅然返乡创业,成为当地盘活闲置农房,发展精品民宿客栈的典型。截至目前,李家所在的黑山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已开办起各类精品民宿、酒店200余家,在多款线上旅行应用程序上,暑期的黑山镇避暑房仍是“一房难求”。
  “暑期前来避暑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带着孩子的‘家庭游’,为了让青少年在假日避暑期间有‘凉意’更有‘书香’,我们特意在黑山谷内开设了‘流动少年宫’,为青少年游客营造起学习、读书、交友的场所。”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委副书记徐荣权介绍。
  为满足游客需求,万盛精心打造黑山谷、板辽湖等多个露营地。“我们的营地每到周末都能租出上百顶帐篷,客群以年轻人居多。”其中,黑山谷露营基地不仅设置有露营区、烧烤区、篝火体验区、花卉观赏区,还配备了管理用房、公共厕所、停车场,并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游客只需“拎包”扎营就可“纵享清凉”。
  “年轻人是助力文旅发展、品牌传播的主力军。”据万盛经开区文旅局局长王浩介绍,为助力万盛“凉经济”进一步“出圈”,近年来,万盛经开区持续举办夏季“村晚”示范展示、黑山谷音乐季、广场舞展演、巴蜀非遗英雄会等活动。今年夏天,万盛黑山谷音乐季暨第43届“动感地带”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再次唱响黑山谷,吸引了包括来自川渝30余所高校的2000余名师生在内的万名游客,为万盛黑山谷的“清凉品牌”进一步提亮增色。
  下一步,万盛经开区还将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产品和体验,提档升级景区景点,持续举办节会活动,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提升全区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为万盛“凉经济”注入新活力。  (本报记者赵佳乐)
 
浙江:主干道为文保让路 再现千年古港宏阔场景
浙江:主干道为文保让路 再现千年古港宏阔场景

( 2024-09-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你看,这是9号古码头,年代不晚于北宋;这是3号沉船,也是宋代的……”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工地,这里地处闹市区、紧邻瓯江南岸,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和同事们正在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遗址包括瓮城、码头群、沉船、瓷器等多个遗产要素,实证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于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正是当地‘主干道为文保让路’的做法,让这一珍贵的考古发现得以完好保存。”梁岩华告诉记者。
  朔门古港遗址所在的望江东路是温州老城区的主干道,车流量大,交通繁忙。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2021年3月,温州鹿城区启动望江路下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石条被工人发现,经文物部门判断,这些石条与古代码头、栈道有关。省市文物部门抓紧与建设单位沟通协调,经多轮协商,10月下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联合进场勘探发掘。
  因靠近瓯江,文物挖掘容易受每天潮汐涨落影响,施工单位在考古工地外围打上了止水桩,许多考古工地上方还加盖了顶棚,为考古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梁岩华说,温州市文物局先后组织多次论证会、座谈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遗址的发现、功能、意义以及后续保护利用等问题建言献策。
  2022年6月,原望江路下穿工程停工后,经多方综合论证,新望江路下穿工程改线至望江路北侧防洪堤附近实施。如今,新望江路下穿工程已启动施工。望江路下穿工程(变更方案)项目部负责人金胜洪说,新方案既保护了遗址文物,视觉上也能让古港遗址与瓯江江心屿上的古塔形成辉映,有效平衡了文物保护与民生保障。
  从2021年考古工作开始至今,朔门古港遗址发掘面积已达8000多平方米,发掘出温州古城望江门、奉恩门等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9座码头、2座埠头、1条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和成片房址,并出土3艘沉船和海量瓷片堆积等重要遗存,其中龙泉瓷、瓯窑瓷等瓷片达10吨以上,各类遗存年代从晚唐延续至民国,尤以宋元时期为主。
  “朔门古港的考古工作从基本建设考古转变为主动发掘,当地政府及文物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认为,“这是新时期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经典范例。”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杜成威介绍,由于考古工地研究工作仍在持续,遗址尚未完全对市民游客开放,文物部门通过组织公益研学暨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让更多市民感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魅力。下一步,当地还将规划在朔门古港遗址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等活动,激发全社会形成保护文物的自觉。 (记者魏一骏 冯源)   新华社杭州9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