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权威访谈

03版:经济

04版:读城

05版:体育

06版:调查观察

07版:各地

08版:文旅

09版:草地周刊

10版:时空走廊

11版:人文漫笔

12版:神州风物

爱国奋斗 逐梦复兴
——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侧记
爱国奋斗 逐梦复兴

——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侧记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戴河8月8日电(记者丁小溪)盛夏的北戴河,气蒸霞蔚,万木竞秀。
  8月1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8位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优秀专家代表齐聚渤海之滨。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今年的暑期休假活动以“爱国奋斗”为主题,激励专家们爱党报国、埋头苦干,再攀高峰、再创佳绩。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专家们搏浪击涛、一往无前,壮志豪情与金沙白浪汇聚成雄浑澎湃的和鸣,在碧海青天久久回荡。
  山海为证——“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繁花簇簇,蝉声悠悠。沿着蜿蜒小道,专家们三三两两,闲庭信步。
  “能够参与这次休假,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党中央对我们专家人才的关怀和信任,更是厚望和重托。”
  接到休假通知的那一刻,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正奋战在找矿勘查项目一线。深耕矿产资源领域逾40年,周琦带领团队艰苦攻关,多次实现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突出位置,高瞻远瞩、守正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
  8月3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诚挚问候,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专家们第一时间将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和同行,鼓舞带动大家心怀“国之大者”,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回国任教20年来,有机会能够在自己的国家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是我这一生感到最幸运、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表示,看到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和中国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工作、回馈家乡。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勉励他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专家住地宾馆的大堂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幅“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的照片,彰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上天、入地、下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英雄航天员王亚平驻足观看照片,深有感触。“我们身处在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辉时代,推进着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坚信拼搏奋斗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海风习习,海浪滔滔。专家们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勇做投身时代洪流的奋斗者和弄潮儿。
  潮起东方——“迎难而上、蹄疾步稳,激荡改革创新源头活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改革春潮涌,气势如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连日来,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专家们碰撞思想、激扬智慧、增进共识,不断汇聚前行的力量。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要在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上做文章。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把三者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对高校来说,就是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培养更多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薛其坤说。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8月3日下午,古朴典雅的会客厅中,专家们围坐一起,开展热烈的小组讨论。
  “我们要进一步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持续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做到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让文艺工作者在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山翀说。
  “要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着力构建符合科研活动特点、体现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说。
  今年的休假队伍中,有10位专家曾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他们是工程技术领域的先进典型,是创新路上矢志不渝的领跑者。
  “要持续深化培养模式和育人机制改革,从课程、教材等核心要素出发,推进卓越工程师招生、课程、教材、导师、毕业、评价等全系列标准体系建设,主动适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说。
  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认为,卓越工程师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培养这类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走出学校,扎根产业实践。要遵循工程教育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改革,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汇聚起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的磅礴力量。
  长风破浪——“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巍巍山海关,依山襟海。专家们举目远眺,壮志萦怀。
  “科学研究,就是要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努力开辟新领域、勇闯无人区,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从领衔研发中国首台深海钻机,到研制“海牛Ⅱ号”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始终紧盯科技前沿,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沿着古老城楼的石阶向上攀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风森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扎根边疆民族地区的医学工作者,我们要将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坚持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努力多出高水平成果。”李风森说。
  几日后,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赵新全将再一次踏上可可西里无人区周边区域,开展野生动物及草地变化野外考察。
  “科研成果大多是靠长期专注产生的,是在循序渐进、量变积累中获得的。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敢于受挫、愈挫愈勇,依靠终身探索成就一番事业。”赵新全说。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我们不仅要做事业的开拓者,更要做新时代的伯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吐哺握发、唯才是举,营造尊重独立性、差异性的学术生态,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挑大梁、当主角,以务实、平等、开放的心态为党和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以此次休假为新起点,专家们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信心,不忘初心,向着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昂首阔步前行。
 
最新突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超燃油车
最新突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超燃油车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记者高亢 吴慧珺)历史性超越!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标志着新能源车正成为市场主流。
  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1%;常规燃油乘用车零售8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87.8万辆。
  这一突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达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2023年7月第2000万辆下线;到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超过3000万辆。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市场、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助力。
  造车新势力以及部分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成为撬动市场的“鲶鱼”;传统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汽车下乡、减免购置税、以旧换新等政策“春风”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释放暖意。随着产业布局更加完善、技术不断成熟,中国新能源汽车焕发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乘用车市场月度渗透率首次突破50%,新能源汽车将“越跑越快”!
  购车选择更多。随着销量增加,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也将越来越多,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端豪华车,从SUV到MPV,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经济成本更低。充电性价比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远低于燃油费用,同时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用车体验更佳。随着电池、电机、智能网联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动力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强。
  出行更加便捷。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保障了2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为纯电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顺应时代,汽车行业将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随着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入,汽车将被赋予更多可能性,扬帆远航驶向智能化、绿色化出行的远方。
 
打造更强劲的消费主引擎
当前抓改革促发展观察之二
打造更强劲的消费主引擎

当前抓改革促发展观察之二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陈炜伟 潘洁 刘羽佳)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新型消费不断发展。随着一系列发展和改革举措接续出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消费潜力有望不断释放。
政策加力 稳住消费“基本盘”


  在新疆阿勒泰,当地推出《我的阿勒泰》取景地旅游线路,带领游客们探寻雪山、草原的诗情画意;在陕西西安,游人骑行穿越大街小巷打卡城墙和钟楼、在大唐不夜城换上唐装汉服感受“穿越”之旅……
  暑假期间,文旅消费“火热”。各地将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围绕夜间游、避暑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消费热点,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
  暑期消费,是当下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3万亿元,同比增长3.7%,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显著。
  消费的“稳”,背后是政策的“进”。
  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大幅提高;对个人消费者购买冰箱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10多天前,消费品以旧换新再迎“政策包”。
  今年4月,我国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逐步建立“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对拉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增长起到催化作用。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3.1%。截至7月25日中午,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6万份,申请量呈现加快增长态势。
  商务部创新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推动出台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贯穿全年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制定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家居等领域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加快推出,效应陆续显现。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居民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说,要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能,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市场持续扩大,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顺势而为 培育消费新动能


  无人机搭载着外卖盒子,缓缓降落在景区的专属“停机坪”上,工作人员取出外卖,送到露营游客手中……在四川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麓客岛景区,无人机配送带来便捷、新鲜的消费体验。
  这是我国消费焕新的一个生动注脚。居民消费正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模仿型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越来越多人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提高生活质量上,各种相关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
  需求之变、结构之变,也孕育着动能之变。
  培育新场景,深挖消费潜能——
  入夜,重庆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上人流如织,除了购物,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参加运动体验、潮玩打卡、啤酒闯关等互动活动。
  “白天天气闷热,我们选择在三峡博物馆等室内场所游览。傍晚气温降低,我们来观音桥的网红打卡点看夜景。”来自山东的游客刘迪一说,多元的夜间消费项目能够让人们更充分体验当地特色。
  “清凉经济”不断培育,旅游专列路线丰富,无人售货超市深入百姓生活,“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出游新风尚……各地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动能。
  上半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新的消费场景,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更好顺应消费场景新变化,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把握新趋势,引领消费风潮——
  近期,北京市举办“2024全球首发节”,围绕“国潮新风尚”“文创新消费”“数字高科技”“运动快时尚”四大主题,举办百余场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今年前4个月,上海新设各类首店489家,平均每天4家首店落“沪”……
  开设首店、新品首秀、艺术首展,“首发”创新创意正落地开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分析,首发经济有很强的创新属性,可以激发和带动消费,各地要因地制宜,激活“流量密码”。
  以首发经济为代表,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新产品更新迭代,休闲、绿色、健康、数字、智能等成为消费新风潮。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销售实现较快增长,AI学习机和智能穿戴网上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6.6%和31.5%。
  顺应发展趋势,形成政策合力,新型消费正展现出别样生机。
改革破题 积蓄更强发展后劲


  64岁的王庆春和老伴从高温的湖南长沙出发,抵达清凉的云南曲靖避暑,开启“养老候鸟”的旅程。
  旅居养老是养老服务消费、发展银发经济的新模式之一。据测算,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目前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潜力巨大。
  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如何把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
  以服务消费为重要抓手推动消费扩容升级——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提出“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
  “我国正处在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
  挖掘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活力……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发布,进一步释放以服务消费为扩大内需添动力的明确信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要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教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
  完善长效机制为扩大消费积蓄后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这其中,关键是要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决定围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作出系列部署。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近日报道说,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并将为外商创造机会。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顾严说,要进一步稳就业促增收,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补短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上强弱项。
  激发消费潜力,还要营造更优的消费环境。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完善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监管、治理大数据“杀熟”、加强预付式消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护航“放心消费”。
  展望未来,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
 
极端天气警示录
极端天气警示录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7月,汹涌的洪水一度冲开位于湖南华容县团洲垸的洞庭湖一线堤防,导致农田、村庄被淹,数千人被迫搬离。经过全国多方支援,齐心抢险,溃口被封堵。但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洞庭湖一直处于洪涝灾害的高风险中。
  而前两年夏天,洞庭湖还因严重旱情备受瞩目,并在去年8月创下1989年以来同期水体面积最小值。
  洞庭湖所经历的洪涝与干旱两极境遇,是极端天气频发的典型缩影。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正因此面临重重挑战。
  继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后,世界气象组织6月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超过2023年热度的可能性高达8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虽然人们无法预知气温纪录何时被刷新,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将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
  除了不断提高应对灾害天气突发的能力,面对严峻的自然大变局,我们还需要以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和更广阔的空间尺度,理解一系列变化的缘起,洞察其深层成因,瞻望其未来趋势。唯有如此,才能以更加切实、有效的理念和办法,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沸腾”时代来临?


  夏至这天上午,久违的雨水落在河北中南部的小村庄。整个6月中旬,河北大部地区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比常年偏高2℃至5℃的气温更是加快了土壤水分蒸发,旱情迅速发展。
  对于处在出苗期的玉米,这无疑是当头一棒,一些玉米苗已经出现卷叶和黄叶。附近仅有的一口74米深的井,承担着50亩地的浇灌任务。无奈下,村民们只好用抓纸球来决定浇水先后。
  69岁的李丙吉运气不太好,等了两天才浇上水。那天,他几乎一天一夜没合眼。
  久盼的这场雨并没有下很久,高温再次袭来。“大家都盼着下雨,可惜这场雨湿了不到半指深。”李丙吉在腰间挂上装满玉米种的灰色布袋,到地里将种子撒入刚刨好的小坑。墒情不好影响出苗率,他需要抓紧补苗,以确保产量。
  这样的情形在6月的华北、黄淮并不少见。连续高温让旱情迅速蔓延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造成部分田块播期推迟,生产成本增加,田管难度加大。为保证夏播顺利展开,各地各部门采取各种方式调水、开展人工增雨等,加强抗旱浇灌。至6月下旬,抗旱保灌溉效果显现,加上旱区出现降雨,多地旱情得以缓解。
  无论是6月北方的持续高温,还是长江中下游多日如注的暴雨,抑或华北多发的强对流、山东突然刮起的龙卷风,都不断激起人们的感慨:“天气越来越不寻常。”
  的确,春天可能不再只有和风细雨,少雨的北方也可能随时“看海”,南方冬天的道路也会被冰雪覆盖……
  表现剧烈的极端天气增多,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如此。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的警示: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5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也是连续第12个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刷新同期最高值。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4年至2028年,每年的全球平均近地表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至1.9℃。
  更高的温度纪录,正在不断刷新。
  这家机构近期发布的报告说,全球今年7月21日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7.09℃,刷新2023年7月6日创下的最高纪录。
  但仅仅过了一天,这个纪录就又被打破了——今年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气温为17.15℃,连续打破单日最热纪录,是地球1940年开始记录相关数据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23日的气温仍居高位。
  古特雷斯说,这意味着,7月21日、22日和2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天。
  从今年的情况看,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热浪已造成严重损失。印度遭遇了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自5月14日开始,首都新德里连续38天最高气温在40℃及以上。3月1日至6月18日,印度共报告中暑死亡病例110例,4万多人疑似中暑。
  进入7月,热浪继续席卷北半球。美国各地超过1.46亿人收到高温警报,其境内的死谷国家公园6日和7日最高气温达53.3℃,导致一名前往该地旅游的摩托车手死亡。在日本,由于天气炎热,7月1日至7日共有9105人因中暑被送往医院,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气候“沸腾”,对我国也产生了直接影响。今年7月,我国多地连续高温日数超20天,共有5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历史极值。而在全球最热的7月22日至23日,我国35℃及以上的高温覆盖面积均超过200万平方公里。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
  统计数据让这个结论更加具象——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首次发生时间以每10年2.5天的速率在提前。1981年至1990年,每年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早发生在6月24日,2023年则提前到了5月28日,比常年偏早16天。同时,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高温的平均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伴随气温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增大成为我们正在并将长期面对的现实。
  从气候背景看,我国本就是多暴雨的国家。雨带在辽阔的地域从南向北推进,造就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暴雨——华南前汛期暴雨、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华北低槽和低涡暴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统计了1951年至2000年的暴雨洪涝事件,50年中有22年发生重大暴雨。
  当下,暴雨正变得越来越剧烈。今年6月导致广东梅州平远县多人死亡的强降雨,16日8时至20时雨量超过300毫米的镇有4个、超过200毫米的镇有8个。
  而传统意义上降水量并不突出的北方地区,极端降水也愈发频繁。
  去年夏天,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局地最大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北京市过程雨量超过华北历史上三次极端暴雨过程。这些夹在400毫米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间的地区,却在短短几天下完了超过常年一年的雨。而在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期间,郑州气象观测站则以201.9毫米的小时降雨量突破我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降雨量极值。
  巢清尘说,根据最新的气候模式结果分析,预计到2050年我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现发生更频繁、影响更广泛、极端性更凸显的趋势,极端高温、干旱、强降雨等事件趋多趋强。
  预计到21世纪4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类似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将变为8年一遇;西北东部及黄淮流域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加幅度将超过10%;长江以南地区的极端干旱事件也将增加。
谁是那只“背后的手”?


  灾难片《后天》里,由于海水温度和盐度异常,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突然减弱,大洋环流输送带停止,来自赤道热带地区的暖流供给中断,导致北半球气温骤降,城市迅速被暴风雪覆盖。科幻片采用剧烈的表现形式——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环流停止导致地球进入新的冰河期,向人们揭示气候变化的恶果。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推动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那只手”到底是谁?
  专家表示,所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变化、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共同作用,造就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大气环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变量之一。笼罩在地球上空的各个高压、低压系统,不断移动、增强或减弱,带来了不同时间的阴晴雨雪天气。从长时间尺度看,大气环流在一年四季中呈现一定规律,但若其出现异常,极端天气很可能就产生了。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改变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形势,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重要背景。”巢清尘说。
  因此,虽然气候变化不直接造成极端天气,但它加强了极端天气的触发条件,正是那只背后“看不见的手”。
  而从长期看,变暖还会不断削弱维持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纽带——温盐环流,引发《后天》中的灾难场景。
  海水在大洋中的流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大输送带,使得热量和物质在世界各个大洋中循环。简而言之,温盐环流将海洋表层的温暖海水从赤道附近运往高纬度地区,并将较冷的海水从深海运回赤道,以调节全球气温和热量分配。其中,海水的温度、盐度直接影响着海水的流动。而当下由于冰川融化,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导致温盐环流正在减弱。
  诸多数据显示,世界上两大冰盖——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因气候变化逐渐萎缩。今年初,科学期刊《自然》刊载的一篇论文指出,格陵兰冰盖1985年至2022年间融化的冰量比先前估算大约多出20%,这可能会削弱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除冰盖外,南北极海冰也在快速消融,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过去40年里减少了近50%,近年来南极海冰范围也开始大幅波动。2023年2月和9月,南极海冰范围分别较常年偏小38.1%和15.1%,均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小值。
  冰川作为气候的产物,反过来又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但现在仿佛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增加,高温热浪会随着洋流走向极地,加速冰川和海冰融化,而极地冰川和海冰的消融又会引起更强烈的全球变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张东启说。
  几乎在所有气候变化报告中,我们都能看到“冰川加速消融”的结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冰川研究的张东启,有更直观的感受。
  “10多年前我去祁连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时,见到一个高10米的大冰洞,但第二年再去就垮塌了,大量的冰川融水甚至冲垮了当地道路。”张东启回忆说,1998年第一次去青藏高原参加科考时见到的冰塔林,隔10年再去远没有之前那么高。
  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公共讨论,人们对冰川、气候变化的关注,其实饱含对未来的担忧。但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贯穿古今。
  从1974年开始专事历史气候研究的气候专家张德二,利用各种历史典籍包括地方志等多种史料,复原了我国历史上多起干旱、暴雨、寒冬、炎夏等极端事件的实况,写成《中国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复原研究》一书。从中可见:
  康熙元年(1662年)夏秋,山河四省和陕西出现了长达60多天的大雨,其间多次暴雨天气过程引起黄河中游及相邻近的汉水、淮河水灾。
  《陕西通志》载“六月大雨六十日,合省皆然”,雨带在陕西长时间徘徊,主雨期大致横跨8月7日至10月9日,长约64天。
  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记述中,大致可以还原数十天漫长的暴雨过程。持续强降雨区大概呈西南-东北向分布,覆盖长江支流、淮河、海河部分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入夏后本就多雨,而连续强降雨引起了更大范围的水患。
  从古代到现今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极端天气,我们可以看到气候一直在变化,且会一直变化下去。
  “一些现代未曾出现,而历史上却发生过的且更为严重的事件,倘若将来再发生,后果又将如何?”张德二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要面对的。无论如何,对人类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新的挑战有哪些?


  “虽然火灾数量在减少,但大火数量仍未走低。”国家消防救援局森林草原灭火和航空救援司负责人马玉春说。
  他解释,气温升高导致地表干旱,很多林区干到树叶一抓就碎,加之大风天气多,火势蔓延很快,容易小火变大火。
  一项发表在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全球极端野火的频率和强度在过去20年增加了约一倍。
  马玉春向记者讲述了今年3月扑灭四川雅江县森林火灾的曲折过程。面积300平方公里的火场,火线长达几十公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加上3000多米的海拔、不时落下的滚石和倒木,人往上行走本就困难。当时气象条件还极为不利,一到下午就开始刮6至8级大风,灭火作业无法继续。救援人员不得不每天凌晨3点起床,趁天还没亮开始作业,到中午就得撤下来。如此反复拉锯10天,明火才被扑灭。
  极端强降雨对水网、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也提出更高要求。
  城市不仅集聚了大量人口,也集中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叠加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显著,其面临的气候风险更为严峻。如何让城市更加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
  “在一些北方城市,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老城区的排水管网设计标准较低,且长期缺乏维护和更新;有的新开发地区也来不及建设高标准的排水管网排水设施。在连续强降雨天气下,原有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无法满足迅速排放大量雨水的需求,导致城市内涝严重,交通受阻,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作为城市生命线保障的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也面临巨大压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彤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龚道孝表示,随着极端降水增加,原来十年一遇的降雨在未来可能会变为五年一遇,这使原本就存在设计建设标准略低的排水管网的应对能力进一步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排水系统能力不足,排水管网标准较低只是其中一部分,也有排水管网缺失或系统性不强的问题。此外,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下垫面发生变化,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导致降雨径流大幅增加且汇水面积过大,从而对排水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城市化进程中河湖坑塘被填埋,导致城市排水通道受阻、调蓄能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排水能力。”龚道孝说,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匹配不足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而应该系统全面地看待与解决。
  他认为,应对极端事件带来的新挑战,并非只有提高规划设计标准一条路,也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保障措施。简单大幅地提高标准,不但会造成巨大浪费和设施闲置,在巨灾面前也是杯水车薪。
  龚道孝举了个例子,去年夏天京津冀特大暴雨事件中有一个水厂基本未受影响。“现场调研才发现,这个厂在大门外用防汛板成功阻挡了洪水进入,方法简便易行但效果非常好。在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时,也有部分小区采取类似措施把洪水挡在了门外。”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极端天气的冲击也已经开始影响日常生活。
  7月,随着高温在江南等地蔓延,各地医院热射病患者数量开始增多。随着近年极端高温频发,热射病这个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逐渐被公众熟知。
  高温肆虐下,防暑防晒成为“头等大事”。原本以户外劳动者及年轻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防晒衣市场,这几年迅速扩展到其他人群。天猫“618”数据显示,第一波开卖期间,男性凉皮防晒衣销量同比增长就近30%。这一现象也激起社会对于“过度防晒”的讨论。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高温带来的健康焦虑。
  事实上,高温的确会增加热射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生风险,同时还可能引发系列心理问题,包括情绪波动、记忆力下降、压抑和愤怒等。在所有极端天气中,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率最高。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底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高出30倍。而许多受影响的国家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高温预警服务。2000年至2019年间,估计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约为48.9万人,其中亚洲约占45%,欧洲约占36%。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35个欧洲国家约6万人“超额死亡”。
  极端高温频发带来健康威胁的同时,相应的保护和应对措施仍待完善。以劳动保护为例,虽然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调整优化工作环境和作业时间等逐渐被多地列为高温劳动保护的重点,但还有不少建筑工人、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游离在高温劳动保护之外。
未来我们能够做什么?


  回想起6月16日的转移,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许多村民仍心有余悸。当天上午11点,村里开始上水,最高已经淹了差不多一层楼,村道被水浸泡。
  村民的手机陆续收到需要转移的短信。村民小组组长骑着摩托车,去隔壁小组拉来两条船用于救援。村民自发划着船,先转移了30多人。水位迅速上涨,到下午五六点钟村里断水断电,村民小组组长和熟悉附近情况的村民,赶紧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大家转移。
  保证生命安全是第一要务。转移出来的村民或投亲靠友或选择到附近学校、村委会安置点暂住。晚上8点多钟水位涨到最高,转移仍在继续,一直到次日凌晨4点。
  “通过日常科普宣传,老百姓的抗洪意识还是比较强。洪水压力很大,会把整个屋子冲垮,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洪水来了要打开大门,减轻对整个房屋的压力。”差干镇党委副书记陈俊雄说。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带来的灾害风险高企,原生次生衍生灾害形成灾害链、灾害群,使灾害情景的复杂性极端性更加突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面对灾害,人类已经由单薄、脆弱的个体抗争,转变为群体的团结、协作应对。
  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气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都谈到,及时“叫应”和转移,是目前减少伤亡最有效的办法。人居散落的乡村,用微信群、短信、电话甚至敲门提醒,有利于尽快把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前五年均值相比下降54.3%。一方面,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灾害预警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包括“叫应”在内的应急机制不断完善,也有效减少了伤亡。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十分现实的迫切性。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防灾减灾方面,水利等基础设施将面对更大考验,需要进一步更新。
  京津冀去年夏天因特大洪水遭受严重损毁的防洪工程、水文测报设施,目前已在恢复重建。
  记者在永定河大宁调蓄水库看到,水毁修复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大宁调蓄水库兼具防洪和调蓄南水北调来水功能。新建消力池可减缓上游来水的速度和力量,抵御洪水冲刷。”北京市南水北调大宁管理处副主任赵明雷说。
  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关资金已于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各地抓紧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建设。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认为,在应对灾害风险方面,关键要推进大应急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养成防灾减灾的习惯,将之作为平常生产、生活考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在遭遇突发情况时从容应对。
  “无论我们的抢险救援力量多么强大快速,到达灾难地点总需要时间,如果途中遭遇各种意外障碍,也会失去救护生命的最佳时机。因此,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必然成为优先选项。”刘传正说。
  扩大到经济社会系统来看,有更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雨水、温度等气候资源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应如何随之调整产业布局、种植结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提升应对天气灾害的韧性和灵活性?
  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健康风险增加,人们应如何加强对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
  相关部门、机构等正在逐步作答。
  在河北阜城县,近年来“三夏”期间温度逐年升高且降水分布不均,当地根据气候变化和水文环境,大力推广节水抗旱、省人工的酿酒红高粱种植;2023年全国城市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约1.8万公里,在6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示范……
  除了适应,我们能做的还有主动减缓气候变化。
  2020年我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陆续发布“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
  新疆哈密,一阵风吹过,风机叶片转动;甘肃嘉峪关,一束光洒下,电子在光伏板中流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5%;森林覆盖率达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双碳”不仅成为近年来社会讨论的热词,也正在深刻融入现实的生产生活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履行“双碳”有关协调职责,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持续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不断刷新的高温纪录、逐渐消融的冰川、更加极端的暴雨,正在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次极端天气,都在以最直接、最强烈的方式警示我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本报记者黄垚 高敬 周圆 杜一方 郭雅茹 熊嘉艺 陆浩)
 
守护文明根脉 激发时代新韵
守护文明根脉 激发时代新韵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如今我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申遗成功凝结着坚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强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不懈努力,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应“保”字当头。我们需要树立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正确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监测,维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构建大保护格局。
  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应“活”态传承。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和自然演化的重要载体,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在加强保护传承的同时,也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让这些重要遗产“活起来”,提供具有时代性、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世界文明增添绚丽的中国色彩。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与各国分享、交流遗产保护的经验和做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这些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打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国际文化交流的会客厅,全面生动展现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以更加昂扬自信的精神状态迈向新未来。    (记者罗鑫)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权威访谈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六个坚持”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如何总结运用改革经验和历史规律?如何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总结改革经验,掌握历史主动


  问: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有何重要意义?
  答: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等重要场合,对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作了总结概括,把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升到新高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六个坚持”原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问:如何认识“六个坚持”的形成过程?
  答:“六个坚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实践中形成的。回顾4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可以对这六条重大原则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方面。我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
  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方面。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坚持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坚持守正创新方面。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坚定不移,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
  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方面。我们的改革开放之路能够越走越宽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及时把改革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同向互促,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在坚持系统观念方面。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历史上对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先富与后富等重大关系作出正确判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科学谋划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问:如何理解“六个坚持”在前进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答:“六个坚持”不仅是对改革经验的总结概括、改革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研判改革形势、凝聚改革共识,到作出改革决策、部署改革任务,再到排除改革阻力、抓好改革落实,一刻也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前进道路上,改革任务越繁重,面临的风险挑战越艰巨,越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越深入,越要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始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改革无论推进到哪一步,都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定力,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同时,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才能增强改革穿透力、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要更加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以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成效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不能零敲碎打、单兵突进,也不能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必须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如何更好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
如何更好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权威访谈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杨维汉 王琦)法者,治之端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分中明确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任务要求。
  如何更好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如何更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加强相关领域立法?如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
  坚持改革和法治两翼齐飞、双轮驱动


  问:如何理解改革和法治的关系,以更好实现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
  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改革意味着“破”和“变”,而法治意味着“立”和“定”。二者本质上,是“破”与“立”、“变”与“定”的辩证统一,是分不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和法治两翼齐飞、双轮驱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从立法工作情况看,在我国现行有效的303件法律中,属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制定的法律有78件,包括民法典这样分量重、块头大的立法;对303件法律中的147部法律先后累计修改334件次,修法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包括2018年修改宪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重要举措和任务要求,许多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以及相关授权、批准、配套、清理等工作。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


  问: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关立法工作如何贯彻《决定》要求?
  答: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只有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决维护和贯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才能保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把宪法这一国家根本法摆在突出位置,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通过完备的法律保证宪法实施,不断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维护宪法权威。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要探索通过报告反映宪法实施情况和监督宪法实施情况,包括与宪法实施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情况,与宪法实施有密切关系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合宪性审查工作和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不断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的重点和工作建议等。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相关领域立法


  问:全会《决定》提出,“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如何实现这一改革要求?
  答:在统筹立改废释纂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推动相关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制度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决定等形式,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继续开展法典编纂工作。发挥法律体系中不同层级立法作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军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工作,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发挥好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和“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增强地方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重点领域立法方面,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一视同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金融法,建立健全金融领域综合性、统领性法律制度,系统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实践创新成果予以确立。修改监察法,出台反跨境腐败法,构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法律制度体系。
  在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方面,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立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和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注重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丰富涉外法治工具箱,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问:全会《决定》提出“提高立法质量”,如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答:提高立法质量,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对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标高质量发展来审视,从而不断地健全、不断地完善。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法立法的核心在于遵循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形式,目标是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实现良法善治。
  要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完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调研论证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健全备案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和上位法的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都必须依法依规予以纠正或者撤销。针对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之间不一致、不协调、不符合问题,及时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完善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配套规定、标准规范、工作机制等,做好立法技术规范编制和应用工作。建设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信息平台。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权威访谈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孙少龙 张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如何把握《决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问: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何理解党的领导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答:改革之难,举世皆知。牵扯到的利益越大、动的奶酪越多,改革的难度也就越大。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全面深化改革十多年的历史,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够这样一以贯之、连续不断地推动改革,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够在改革进程中取得这样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确定了300多项改革举措,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过去十多年来我们为什么敢于改革、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决定》鲜明指出,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踏上新征程,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问: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何理解《决定》“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重要要求?
  答: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集中体现了勇于自我革命这一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秉持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持之以恒把为基层减负工作抓下去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还集中体现了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这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纠治“四风”问题,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强化纪律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今年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释放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鲜明信号。这都体现了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问:《决定》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特别是为基层减负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安排,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从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到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再到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决定》打出了一套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的“组合拳”,释放出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广大干部轻装奋进的鲜明信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但禁而未绝、改头换面等现象仍时有发生,缺乏细化规定、政策要求模糊、刚性约束不足、制度衔接不够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为基层减负工作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聚焦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角度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病灶,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要充分领会《决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要求,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为受到不实反映甚至是诬告的干部澄清证明,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抓好思想建设这个基础,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问: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如何把握《决定》“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等具体要求?
  答: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回顾百余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一系列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接续开展,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锤炼、提升理论素养、改进工作作风的生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员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要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总结运用好历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经常的学习中不断精进、融会贯通。为党育才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同时要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基本培训工作,努力做到应训尽训、全面覆盖,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制造变“智造”:数智赋能黑龙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变“智造”:数智赋能黑龙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8月8日电(记者朱悦)生产组织智能化、在制品跟踪网络化、机器人作业自动化……走进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摇篮”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感”扑面而来。
  2024年上半年,东轻“数智化圆锭加工园区”正式落成。在这条由苏联援建的铝合金中小直径圆锭生产线上,机器人无需人工干预,通过全自动的定位和抓取,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上料填装等全套流程。“改造前,这条生产线各道工序均需人工参与,效率较低且伴有高强度重复性劳动。”东轻熔铸厂设备保障组二级技师王骁睿介绍,“机器人操作在保障生产进度、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岗位人手配置压力。人机分离后,安全保障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数智升级让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铝加工业老牌企业在新赛道中取得新突破。查阅整个生产流程的数据,点击鼠标就可以;脏苦累险的“苦差事”,智能机器人就能出色完成;低效枯燥的作业,数字化机械臂就可以胜任……工人从生产作业的“主角”,变成了操控设备运行的“配角”,劳动强度降低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老牌企业焕“新”升级。
  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集聚着一批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数智化”大潮中,这些老牌企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拓着“老中生新”的新天地。
  在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压电机数字化装配车间,机器人手臂来回转动,库房里一排排即将发往各地的电机整装待发……这个数字化项目让佳电股份在年初成功入选国家“数字领航”企业,今年,企业还将筹备开展19个信息化建设项目。
  作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近年来哈电集团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十四五”期间,哈电集团将投资10亿元建设“数字哈电”。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黑龙江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势较好。今年1至6月黑龙江省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达24.9%,其中设备工器具投资占比53.6%,拉动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14.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呈现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变的趋势。
  “黑龙江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制定全省推进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用3年时间推动规上制造业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目标,推动组建全省工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遴选发布第二批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51家。”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处处长胡英男介绍。目前,全省已储备设备更新项目1427个,总投资1223.25亿元。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黑龙江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9个、数字化车间316个。这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后,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至3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以上。
  “黑龙江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蕴和优势。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用‘数智化’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浩进指出,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也要分类推进,注意降低企业的转型成本。
 
一粒种子里的创新之道
一粒种子里的创新之道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粒荞麦种子又有怎样的力量?
  我国是世界荞麦的起源中心,至少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在云南、新疆、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荞麦是主要粮食之一。近日在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很多人发现,名不见经传的荞麦,也可以做到“好吃好玩好看”。
  香气温润的荞麦茶沁人心脾,方便美味的荞麦凉面畅销市场,坝上草原一望无际的荞麦花朵绘出美丽风景线……这背后的“密码”,就是品种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美亮带领团队历时8年,培育出适合种植、加工、旅游观赏的多个荞麦新品种,为小杂粮发展健康产业、美丽经济探索出新路径。
  小小荞麦蕴藏着大市场。我国荞麦常年栽培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年均总产量超过100万吨,占全世界的30%至40%。当前我国已形成荞麦规模化产业集群,产值逐年增加。
  种子只有扎根泥土才有生命力,产品只有深耕市场才能提高竞争力。如今,“米袋子”“菜篮子”里面的“米”和“菜”已经发生变化——老百姓要吃得更可口更健康。市场的新需求,就是种业创新的新课题。
  好种子如何快些产出来?科技是催化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创新应用,大大加速了育种过程,提高精准度,推动诞生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好种子如何撬动大市场?要瞄准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供需。新需求在哪?在人们快捷的现代生活里,对健康美味的关注里,电商、露营等新产业新业态里。面对多样化的需求,关键是有没有对新趋势的敏感。
  瞄准需求,创新才能有的放矢。近年来培育的易蒸煮品种“中谷2号”“中谷25号”,快煮8分钟就是油香四溢的小米粥,得到上班族点赞;小罐装即食银耳羹口感要黏稠,需要多糖成分含量多的品种,科研人员就精准研发;无糖茶饮料受欢迎,相关院所就与企业合作选育茶树品种、创新种质,确保热加工后品质稳定。
  “以前是我们做好了品种,拿着去问企业要不要,现在是企业、市场有什么需求,我们就研究什么品种。”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孙淑静的感受,折射出创新的观念之变、实践之变。
  一粒种子的创新,不仅考验市场眼光,更考验改革思维。
  科研人员需要什么?稳定的经费支持,务实的激励政策,还有将成果写在大地上的成就感。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让农业科研“国家队”有了稳定支持;国家也明确提出,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矢志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对于种业企业来说,尤其需要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能够促进和支持创新的环境。
  现实中,我国种业企业存在小弱散问题,育种资源多集中在科研院所。真正形成产学研合力,培育出引领产业的优秀企业,对于突出产业应用导向抓创新至关重要。
  新趋势正在显现。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培育种业龙头企业,鼓励联合攻关、揭榜挂帅。现在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中,来自企业的占比超七成;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和国家育种联合攻关任务中,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今后,要进一步推进企科合作,加速优质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攥紧中国种子,关系发展底气。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节水抗旱小麦、优质食味稻米、白羽肉鸡、专用肉牛、南美白对虾等育种已取得重要进展,高油高产大豆、高端蔬菜、奶牛等相对短板品种培育正攻坚克难、加力推进。
  惟创新者能致远。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完善种业领域相关政策,将有力保障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好,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根基。
       (记者于文静)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国家标准提升如何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标准提升如何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赵文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其中专门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强制性产品能效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快制修订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等领域标准,牵引工业和消费品技术不断升级。
  我国空调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80%以上。在产品质量领先的背后,要看到我国房间空调强制性能效标准历经4次升级,超越欧盟、日本等能效标准,实现标准国际“领跑”。
  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倒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今年4月发布的《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大幅提高能耗限额指标,推动炼化企业加快更新落后的锅炉、电机等通用设备。
  “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倒逼和引领的效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表示,下一步,要聚焦北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赋能领域,协同推进新兴技术和传统产业标准制修订,不断提升标准体系的开放融合水平。同时,加快制修订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碳足迹、循环利用等重点标准,下大力气打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质量基础链条。
  当前,新兴技术标准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智能制造国家标准408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8项,支撑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2万亿元,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全面列出近300项标准清单,为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夯实技术底座,让标准在促更新、扩消费、畅循环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机械总院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肖承翔说,装备制造领域现有国家标准约8000项,在规范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发挥好国家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仅要兜住底线、更要科学合理拉起高线,提升牵引装备制造业整体提质升级。
 
披“绿”生“金”,一座江南小城的绿色蝶变
江西渝水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披“绿”生“金”,一座江南小城的绿色蝶变

江西渝水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渝水,江西省新余市主城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这个有着92万常住人口、6个街道和11个乡镇的江南小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北宋宰相王钦若、现代国画艺术家傅抱石均出自渝水。1930年,著名的罗坊会议在渝水罗坊镇召开,《兴国调查》也诞生于此。
  行走渝水,犹如闯进抱石画卷,青山碧水笼罩在蒙蒙烟雨间,草木葳蕤,绿意盎然……在去年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渝水区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区,分别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80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84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90位。
  然而,秀丽的山川风貌背后,渝水也曾饱受环境污染之扰,面临资源枯竭之困。在“双碳”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美与工业强并行,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美好生活统一起来?近年来,渝水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更高标准保护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钢铁丛林”长出“城市绿肺”


  雨后,袁河公园内,三三两两的市民沿着休闲步道慢跑。草坪、竹林、湿地、运动场、观光塔……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钢渣山。
  “几十米高的露天钢渣山,晴天尘土飞扬,窗户都不敢开;雨天满地泥泞,走一圈鞋子都黑了。”袁河街道王坑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钟伟云在周边村子长大,钢渣、煤灰和烟尘就是他的童年记忆。
  在渝水,“钢”是一张绕不开的城市名片。新余因“钢”而兴,从延续千年的冶铁采矿到因“钢”设市,再到如今钢铁、锂电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新余市锂盐产量占全球20.83%,全国24.56%;2023年新余市钢材产量1367.34万吨,全省3646.3万吨,新余钢材产量占江西省37.5%。厚重的工业底色不可避免地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污染困扰,部分区域水质、土壤污染危及居民健康,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钟伟云所在的袁河街道,曾有不少老居民不堪其扰,被迫搬离。
  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018年起,新余袁河公园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启动,新余市、渝水区联动,投入2亿余元,将废钢渣山搬走,经过综合整治、改造,在原址打造了江西首个钢铁文化主题公园。
  如今,行走在袁河公园,生态绿地与城市文化元素相映成趣。园区内保留了大量转炉、火车头、铁矿石等实物与工业造型,让人直观感受这座钢铁之城的今昔之变;站在高处,可一览水生植物长廊,欣赏湿地景观;公园南侧的防护林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将新钢厂区与市区隔离。
  与袁河公园仅一街之隔的“老上海风情街”里,网红小店、茶馆、咖啡厅……一排排老上海风格建筑别有韵味。这里原是一个自然村,当年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在此安家落户,当地利用这一特色打造老上海主题“网红”街区,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
  据了解,袁河公园项目2021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建设工程最高奖项“杜鹃花奖”,2022年获华东六省一市“华东地区优质工程奖”,2023年被列为“江西省城市体检转化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第一批),在全省进行推广。
  对周边居民而言,感受是最直观的。“空气好了,环境美了。闲暇时,我就会带着家人来逛逛公园和风情街。”钟伟云说。
  推动绿色发展,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渝水区通过一系列绿化工程,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景观品质。新建的绿道将城市主要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网络;河道两岸建设生态缓冲带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恢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成为市民心目中的“生态绿廊”。
  清晨,位于新余城区西北角的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内,蝉鸣、蛙鸣、鸟叫声不绝于耳,不时有野鸭、白鹭三两结对,游弋觅食。全长49.5公里的孔目江,贯穿新余城区,是新余市的“母亲河”,也是主要饮用水源。
  63岁的志愿巡护员宁满根刚刚结束巡逻。“我是土生土长的堆上村民,从小就在江边打鱼。”说起记忆中的孔目江,宁满根很是感慨,“以前根本没有环保概念,我们靠水吃水,炸鱼捕鱼都干过。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进江里,臭气熏天。”
  改变始自2007年,孔目江湿地被批准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十几年间,孔目江的变化,宁满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江畔的堆上村拆迁,道路拓宽了,田地上建起了高楼,村民们搬进了楼房;孔目江河堤加固,沿岸筑起了护栏,围起了绿化带……除了河水清了,风景美了,让宁满根感受最深的,还有人们观念上的变化。
  “现在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了,大部分都很自觉,有些游客看到有垃圾还会顺手捡走。”禁渔期间,宁满根每天都来巡河,往返一趟需要3个小时。看到岸边有人非法捕捞、违规垂钓以及私拉渔网,他立马上前劝阻、收缴地笼网并拍照记录。孔目江街道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宋润英介绍,宁满根所在的巡护队由当地管理处村委干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组成,3人一组每天巡查三次。除了日常巡查,还负责辖区内禁捕、环保政策宣传、防溺水宣导等工作。
  自2016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渝水区构建了区、乡、村三级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切实做到守河有责、守河负责、守河尽责。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孔目江江口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孔目江城区段被打造为幸福河流先行示范段。
  一江碧水,浩荡东流。夜幕降临,孔目江两岸热闹起来,灯光秀、广场舞点亮了渝水的夏夜。倚江而居的市民们养成了每天去江边走走的习惯,在这里锻炼、纳凉,释放白日的疲惫与压力。
矿山“复绿”,生态先行


  鹄山镇库里村村民黄林勇戴起草帽,骑上摩托,照例到泥子能山脚下看看自家种植的蜜桔。每年夏季,山谷里的数万枝格桑花竞相绽放,汇成一片花海。
  几年前,这片山体还是宏盛采石场的废弃矿山,岩体裸露,粉尘四起。曾经的宏盛采石场发展迅猛,在经历长期开采后,重重青山上凿下了道道裂痕,半面山体常年裸露在外,滑坡、山洪等灾害和塌陷事故时有发生。
  鹄山镇位于新余北部、蒙山南麓,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过去,鹄山镇以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享受“靠山吃山”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伴生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经过分两期推进的生态修复项目,如今破损的山体已基本被绿植覆盖。“自2020年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以来,我们实施‘一矿一策’矿山精准治理,将一部分矿区土地修复为绿地,一部分土地复垦为耕地,生态修复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鹄山镇党委副书记廖松华介绍,宏盛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是由渝水区(鹄山镇)与三峡大学润智生态科技研究院合作实施的“非煤矿山高陡岩石创面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入选《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的修复典型案例。
  关停不易,“养山”更不易,对此黄林勇深有体会。作为村里的泥工,他参与了矿山修复工作。“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挺高兴的。”能亲手为家门口的大山修复“伤疤”,他打心底里开心。
  在鹄山镇盛旺矿产品厂的操作车间,几位工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监控屏。屏幕上,从分拣到加工的各个环节基本全封闭。走进厂区,平整的硬化路面干净整洁,道旁绿植茂密。
  这是一家生产透辉石的企业。2021年,生态环境部督察并曝光了该企业生产方式粗放,厂区内遍地积尘,矿山开采、矿产品加工环节大量扬尘污染环境,周边道路破损,货车运输尘土飞扬等问题。
  思变方能脱困。问题曝光后,在新余市委、市政府,渝水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鹄山镇会同企业全盘认领问题,即知即改。
  “除了拆除11条老旧加工生产线,新建150万吨透辉石及其废料综合开发项目,我们还完成了道路硬化、园区绿化、新建雨污收集沉淀池、修建排水沟等项目。还购买了洗车池,要求所有货车必须密封、清洗后方可出厂,并聘请专门的工人负责维护园区环境。”盛旺矿产品厂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始终要迈出这一步,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设备改造升级后,大大减少了开采中的资源浪费,还能扩充新的产品品类。”
  记者看到,不远处的矿山正在“边开采边覆绿”,山头已经挂网,作业车辆正在浇灌含有种子的泥浆,不少植物已经发芽,透出一层薄绿。
  以绿色为底色,让工业“绿”起来。近年来,渝水区以“壮士断腕”的治理决心,关停了一批违规企业,并精心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让光秃秃的矿区变成葱郁绿地和美丽“花园”。同时,积极引导现存的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严格编制创建方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1年环保督察曝光涉及的渝水区4家企业13个问题,均在2021年底整改到位。全区共关闭露天矿山38家,需工程治理的24座矿山,已全部编制了生态修复方案并完成评审,并已启动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渝水区共保留持证矿山28家,经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检查验收,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后复工复产的矿山企业共13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抛弃落后的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农旅”绘就“诗与远方”


  在距离新余仙女湖景区5公里的良山镇鹊桥村,不少私家车停在一处天然泉眼前,市民张先生乐呵呵地拎着三只空水桶下车。“我每周都来打三桶水,刚好够全家人喝。这里水质好,泡出的茶特别香。”工作日上午,前来打水的市民依然排起长队。
  新余人常说“鹊桥看水”,鹊桥村是新余市的水源地之一。这个由15个自然村、576户人家构成的小村庄,森林覆盖率近80%,山中水源丰沛,村中大小山塘34口。早些年,由于山塘承包养殖、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当地引以为豪的水质受到严重影响。2017年,鹊桥村委会申请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资近400万元,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2019年,鹊桥村申报省级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村,2020年获批省级水生态示范村。
  走进鹊桥村,处处可见“七夕”元素:礼堂、许愿亭、爱情公园、挂满同心结的古樟树,还有牛郎织女雕塑和彩绘……成片的荷塘和风铃长廊间,是环绕村庄的水渠,水质清澈见底。
  “这种黑藻,只有在水质特别好的地方才会生长。”鹊桥村党支部书记周腾保指着水渠中生长的一种水草,骄傲地“炫耀”起鹊桥的水质。他告诉记者,多年前,鹊桥村已全面完成户厕改造,所有村小组实现雨污分流,达到生活污水零污染;村里的生活垃圾由第三方公司专业处理。市区水利、环保部门每季度都会来取水检测,鹊桥村的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
  得益于“鹊桥”之名与生态优势,鹊桥村围绕“七夕”文化,融合现代农业,打造农文旅高度融合的省级3A乡村旅游点。每年的七夕节,是鹊桥村最热闹的日子,外出务工和外嫁的子女都会返乡。这几年,鹊桥村又成功举办了多届鹊桥七夕文化旅游节,每年吸引近万名游客前来。山清水秀的鹊桥村,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在渝水,越来越多像鹊桥村一样的村落走出深闺,让美丽风景化作致富“钱景”。
  面朝田野池塘,背靠山峦森林,一栋栋山居小屋散落其间……在渝水,不必跋山涉水,也能找到“诗与远方”。在良山镇下保村,地球仓·花千谷生态假日酒店营销经理赵春玉正忙着制作咖啡,为新一批住客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她介绍,“地球仓”是自助式移动智能生态酒店,和传统建造工艺不同,其“部件”由工厂生产,整装出户,“像搭积木一样可以组装移动,也方便拆除,减少建筑垃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地球仓”的工作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当地村民。
  作为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生态村,下保境内有森林资源13000余亩,绿化面积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在下保村党支部书记胡云华的回忆中,“曾经的下保村,偏僻贫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村民们砍树卖树赚点额外收益。”
  为了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自2016年起,下保村就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带动全村人端起旅游饭,打造花卉苗木基地、格桑花海基地、农业示范园、“地球仓”等农文旅结合项目。如今的下保村,把农村当成景区来建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是一个集美丽乡村建设、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园,每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
  在界水乡,一年一度的“蔬香渝水 果然美好”采摘节正在举行。“来看看表演,吃吃特色长桌宴,还能采摘果蔬。”退休职工张秋英和几位老姐妹专程驱车赶来当志愿者,亲手做起了南瓜饼。另一侧的果蔬采摘园内,不少游客带着孩子,“钻”入大棚采摘玉米、茄子、西红柿等时令果蔬。
  在江南红农耕研学基地的农耕科普教育馆内,孩子们通过讲解和触摸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亲近、感受自然。“基地里有不少项目正在建设,我们希望能通过研学活动和农耕体验,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农耕之美。”采摘节主办方、江南红集团副总经理胡腾根说。
  界水乡是当地有名的有机蔬果之乡。界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丁菊平介绍,为进一步探索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作用,界水乡投资建设农业知识普及馆、农耕器械展馆、农产品科技3D展示厅、生态有机蔬菜种植教育基地等,推动提升农耕研学品牌,并积极开展采摘节、糍粑节、年货节等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带动消费增长。
  守望乡愁,幸福可期。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渝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绿色富民之路。
绿意盎然处,良禽择木栖


  “白鹭把这里当家了,每年按时飞来,我每天早上都要被白鹭叫醒。”村民黄耐生抬头望向屋旁的苦槠林,诉说着“甜蜜的烦恼”——树顶白影翻飞,鸟鸣不绝于耳。
  在鹄山镇桐村华家村小组,紧邻村民房舍边一片约20亩的苦槠树林里,密集栖息着近万只白鹭。
  黄耐生回忆,20世纪80年代,村里就有白鹭,但当时乱砍滥伐的情况时有发生,白鹭飞来也留不住。这几年,随着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苦槠林越长越高,白鹭种群数量急剧增加。时间久了,村民们早已适应了这些略显聒噪的“邻居”,甚至迁徙季节听不到鸟叫还“有点不习惯”。遇到大风天,偶尔会有几只小白鹭不慎从树上跌落到村民家中。黄耐生说,他们对此习以为常,不会特意驱赶,多年来未发生过偷捕事件。
  良禽择木而栖。在这里,“一个村”与“一群白鹭”和谐共生,延续着绿色发展的生命故事。
  鹄山镇山多田广。自2013年起,除了整治矿山,鹄山镇还积极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近年来,鹄山镇高度重视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吸引社会投资,帮助全镇两百多户脱贫户、百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走出一条“饲草种植-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利用-绿色果蔬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全链条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路子。
  在渝水,每一片林木都有它的“守护人”。南安乡护林员易国清每天巡山巡林,晒得皮肤黝黑,靠着一双腿、一枚红袖章、一支小喇叭履职尽责。易国清告诉记者,护林员的工作虽然枯燥,“巡山靠走,宣传靠喊”,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如果发现乱砍滥伐、违法占用林地、盗挖竹笋、违章野外用火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拍照记录,并通过手机上的“赣林通”将巡护事件上报。
  南安乡林业站站长李国华在一旁点开手机,辖区内多个点位的巡护时间、巡护路线、上报事项一目了然。“我们‘一长两员’,每个月要到辖区内自然村进行森林防火、严禁乱砍滥伐及保护森林资源等知识宣传,强化村民防火意识、提升群防群治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李国华说。
  他口中的“一长两员”,指的是“村级林长+护林员+监督员”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队伍,是渝水区落实林长制工作的重要举措。自2018年林长制实施以来,渝水充分发挥“一长两员”作用,利用村级林长和护林员距离山头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及时巡查并解决问题,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走进新余东南的百丈峰景区,路旁不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识牌。
  百丈峰是江西省级森林公园,森林面积207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8%,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及其他野生动物在此繁衍栖息。去年,由渝水区林长办与百丈峰管委会共同打造的渝水区林长制主题公园正式落成。该主题公园位于百丈峰景区内,占地3000余亩。
  在百丈峰步道两侧,可以看到以林长制为主题的标志造型、文化走廊等,展板上详尽记录了林长制、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松材线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不时有游客驻足观看。下一步,当地计划在现有设施基础上,以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康养产业为主导,打造百丈峰森林康养小镇。
守护一方水土,走好绿色发展新路


  走进南安乡长塘里村,碧水环绕、环境优美,生态塘中栽植着各类水生植物。长塘里村是南安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核心区域之一。
  在长塘里生态展示馆内,可以全面了解南安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的规模布局和实施效果。“村里的废水都有专门处理的地方,水塘里禁止人工养鱼。”南安乡高峰村村民龚荣华说,对于村里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河水变清了,就连空气都清新多了”。
  相比城市里的点源污染,由养殖场、农药、化肥到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面源污染治理难度更大。长塘里村重点整治建成生态塘,全村地下水网实现了雨污分流,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放到生态塘中,利用“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生态净化,长久保持水体清澈。治理后,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减少了70%左右,提高了南安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守好一方水土,就是守住了民生福祉。据了解,渝水区是全国26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试点之一。去年7月在云南大理召开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交流讨论会上,渝水区作为全国四个县市之一作典型发言。
  渝水区是产粮大区和畜牧大区,全年生猪出栏90万头。如何破解规模化养殖污染难题?渝水给出的答案是推进畜禽粪污第三方集中处理新模式。
  在位于罗坊镇的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厂长邱志刚将这一模式总结为“N2N”:“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和有机肥生产中心为2个技术核心,整合上游N家养殖企业和下游N家种植企业,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县域农业大循环。”
  厂区内,数个巨型厌氧发酵罐,每年将40万吨养殖业废弃物,转化为20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3万吨有机肥和38万吨沼液肥,并将清洁环保的沼气送往超过6000户农村家庭。
  “N2N”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江西省政府评为全省20个创新模式之一,在全省复制推广。2019年11月,全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推介会上,“新余经验”开始走向全国。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渝水的绿水青山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3年以来,渝水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渝水力量。”渝水区委常委、副区长何耐平表示。
  一项项生态文明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一条条扎实有效的举措落地生根,为渝水守好生态“底色”、厚植发展“绿色”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好新时代的生态答卷,就是要让这一方土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刘小草)
 
一路领先!刘浩/季博文为皮划艇项目“开张”
一路领先!刘浩/季博文为皮划艇项目“开张”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据新华社巴黎8月8日电(记者马锴)马恩河碧波之上,红色的中国划艇率先冲线!在8日的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比赛中,刘浩/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夺得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金牌。这也是中国皮划艇队的巴黎奥运会首金。
  当日决赛中,刘浩/季博文速度优势很明显,从出发到冲线全程领先,比第二名快出1秒多时间。赛后,首次参加奥运会的“00后”小将季博文说:“从出发到最后都是处于领先的位置,这让我们全程划起来非常轻松、非常有劲。”
  冲抵终线的一刻,两人在划艇上振臂高呼。上岸后,两人披上国旗,刘浩更是兴奋地打了一套“组合拳”。东京奥运会上,刘浩曾在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比赛中以0.203秒之差错失金牌。时隔三年如愿夺金后,刘浩说:“把自己的半条命都搭在训练上,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
  双人划艇项目要求选手配合高度默契。谈及他们搭档夺冠的秘诀时,刘浩说:“就是信任,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对方。”
  在此前的预赛中,他们曾以1分37秒40刷新奥运会该项目最好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而在8日的半决赛中,刘浩/季博文似乎留有余力,1分40秒83的成绩在晋级决赛的8支队伍中排在第五位。夺冠后,刘浩告诉记者,由于半决赛与决赛间隔时间很短,“我们会战术性地控制节奏,不会为了晋级把自己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
  当日的女子四人皮艇500米决赛中,由殷梦蝶、孙悦雯、李冬崟、王楠组成的中国队未能夺牌,获得第五名。
  9日,徐诗晓和孙梦雅将在女子双人划艇500米比赛中力争卫冕。
 
三刷纪录!罗诗芳首战奥运即获举重金牌
三刷纪录!罗诗芳首战奥运即获举重金牌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据新华社巴黎8月8日电(记者王君宝 许仕豪)8日,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进入第二个比赛日,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选手罗诗芳在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刷新三项奥运会纪录,以241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举重队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三枚金牌。
  抓举比赛,奥运会纪录被频频刷新。罗诗芳是这个级别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当日她开把要了101公斤,轻松举起。中国台北队的郭婞淳随后的开把要了平奥运纪录的103公斤,同样成功举起,展现出卫冕冠军实力。
  此时,一众好手的第二举还没开始。
  随后乌克兰选手科诺托普开把直接要了104公斤,并打破抓举奥运会纪录。罗诗芳也在第二举直接刷新奥运纪录到105公斤。
  之后,郭婞淳第二举105公斤失败,科诺托普因腿部不适两次试举失败,全场都在等着罗诗芳和加拿大选手查伦最后一举是否能再次刷新奥运会纪录。
  106公斤,查伦试举成功,刷新奥运纪录。随后罗诗芳上台,也是当日抓举的全场最后一举。下蹲,慢慢起,罗诗芳将107公斤稳稳举过头顶,定格新的抓举奥运会纪录。
  挺举比赛,罗诗芳开把129公斤发挥稳定,成功举起,总成绩也平了奥运会纪录。在几名选手相继试举失败后,罗诗芳第二举从135公斤降到了134公斤,并试举成功,刷新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会纪录。
  随着查伦和郭婞淳第三举失败,罗诗芳以241公斤的总成绩将冠军收入囊中,她也放弃了第三举,向观众挥手致意。
  查伦和郭婞淳分别以236公斤、235公斤的总成绩获得亚军、季军。
 
六金归“梦”!跳水男子三米板谢思埸卫冕
六金归“梦”!跳水男子三米板谢思埸卫冕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新华社巴黎8月8日电(记者李嘉 张薇)中国跳水“梦之队”男子三米板的“双保险”谢思埸和王宗源8日成功包揽此项目金、银牌,这是谢思埸在东京奥运会后再次夺得三米板冠军,也是“梦之队”在巴黎的第六金。
  谢思埸和王宗源在决赛中轮流领跑,王宗源在四轮后排在第一,但他在第五跳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上出现失误,而谢思埸则愈战愈勇,以543.60分拿下这枚金牌,王宗源以530.20分摘银。墨西哥选手奥斯马尔以500.40获得铜牌。
  “第五跳失误了。”王宗源说。“第六跳他跳完,我看见分差,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跳满分,但就是跳出自己的水平,展现自己,不可能气馁就不去跳了,(最后一跳前)我知道输了,那时候我很平静。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我们要接受输赢的两个方面。我要去接受它。”
  谢思埸在预赛和半决赛中都落后王宗源,但决赛中心态放平,反而发挥更加稳定。在东京奥运会夺得男子三米板单人和双人两金后,谢思埸一度离开赛场,直到去年才复出。
  谢思埸说:“现在还是很激动,东京奥运会之后我停了快两年的时间,从去年开始恢复到现在,对我来说还是蛮艰苦的。我的预赛和半决赛表现不太顺利,我也在自责,怎么会表现这么差,这不是我的水平。对我来说,我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重新迎接决赛。”
  谈到和王宗源的竞争,谢思埸说:“这是良性竞争,他的竞争会更好地触动我,推了我一把,如果你想在赛场上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必须像他们这样的年轻选手一样去拼,不能保守。”
  此前,王宗源和龙道一携手夺得双人三米板的金牌。
 
开放、AI、元宇宙……巴黎奥运会收视率为何破纪录?
开放、AI、元宇宙……巴黎奥运会收视率为何破纪录?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据新华社巴黎8月8日电(记者周杰 王子江 卢羽晨)巴黎奥运会赛场观众热情高涨,气氛热烈,与之相呼应的,是电视观众的大幅度增加。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兴奋地表示,本届奥运会的全球收视率已经破了历史纪录。
  “我们非常高兴,全球收视率和观众的反馈都是破纪录的,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收视率都爆棚了。”埃克萨科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埃克萨科斯是在巴黎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OBS的主控中心接受专访的,这里是奥运会电视转播的“心脏”,所有赛场的信号都收集到这里,再发送给全世界所有的持权转播商。
  埃克萨科斯表示,奥运会收视率创新高有多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经过连续两届没有现场观众的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后,大家对奥运会迸发出空前的热情。其次,巴黎奥运会东道主将比赛安排到城市中心,很多赛场在一些巴黎知名地标举行,让比赛的背景画面非常漂亮。另外,运动员们非凡的表现,让全世界的观众备受鼓舞。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巴黎奥运会的电视转播采用了很多高科技,这让OBS生产制作的内容总量和质量大大超过了往届。据他介绍,巴黎奥运会17个转播日,OBS制作的内容将达到11000小时,预计比东京奥运会多2000小时,奥运会转播的广度和深度将达到空前的高度。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人们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享受和消费内容,年轻人和老年人喜欢的内容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观看比赛的方式也不同。我们需要确保奥运会满足所有这些需求,以保证不管你走到哪里,奥运会都在你身边,我认为这极大地促进了收视率的提升。”埃克萨科斯说。
  埃克萨科斯透露,本届奥运会转播采用的尖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让奥运会的转播得到了更好的解释和展示。“我们使用360度重播技术、频闪捕捉技术、更智能地使用数据和结果,以更好地解释比赛内容,这大大提升了比赛的覆盖和观赏性,也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埃克萨科斯着重提到了转播中使用的虚拟沉浸式技术,他说这是OBS正在实验和探索的领域之一,通常被称为元宇宙,是一种创造虚拟现实的体验,虽然还不成熟,但会对年轻一代产生重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OBS与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继续合作,创建云转播平台,所有的奥运会转播内容全都储存在这个平台里,每个持权转播商可直接进入平台查找需要的内容。
  “我们从2018年开始与阿里巴巴合作,当时很多转播商对云技术能否真正服务于转播持怀疑态度,因为电视转播需要非常强大的传输能力。6年过去了,OBS云平台是全球内容分发的主要手段,它超越了卫星分发,超越了光纤分发,云技术提供了基本的效率和灵活性。”
  埃克萨科斯说,从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中首次使用的OBS虚拟转播车技术,也在巴黎奥运会转播中得到了实战运用,这种依靠“计算机、软件和监视器”创建的虚拟转播车,为制作团队创造了一种现场制作的感觉。巴黎奥运会射击、部分网球、柔道和摔跤比赛的转播,都是通过虚拟转播车完成的。
  “这个概念非常成功,我相信这将成为广播技术的新突破,我相信到洛杉矶奥运会时,这项技术会取得更大进展。”
  多年来,OBS一直与奥运会主办城市合作,推进转播培训计划,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期间,OBS为中国培训了大量专业人员。埃克萨科斯介绍,这次巴黎奥运会,有20多名中国大学生通过这个计划在OBS实习,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奥运会工作,这样可以帮助培养一代更好的媒体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视角理解和观看这个世界,“这是世界现在所需要的。”
 
这位奥运冠军,为啥着急要回家?
这位奥运冠军,为啥着急要回家?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新华社巴黎8月8日电(记者王浩明 罗羽)与队友王宗源一起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后,龙道一迫不及待想回家了。
  “我想去榕江看‘村超’,然后一起踢球。”龙道一说。
  龙道一的家乡,就是“村超”的诞生地——贵州榕江。巴黎奥运会开幕前一周,正值2024年贵州“村超”总决赛。这场一年一度,融合了足球、艺术、美食等元素的体育文化盛宴,如今已经世界闻名,成为中国体育的一张新名片。
  龙道一和王宗源8月2日参加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时,“村超”落幕后的球场又热闹起来,大屏幕上正是奥运会的直播画面,老乡们聚集在球场里,看着这个曾经的邻家男孩在巴黎登上最高领奖台。
  “龙道一崽,你辛苦了,回来的时候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和乡亲们一起见证儿子夺冠后,龙道一的妈妈说。
  而远在巴黎的龙道一,和父老乡亲们来了个隔空连接,化身为家乡的美食推荐官,“每次回家我都会吃卷粉,里面有笋,还有酱汁。还有贵州的酸汤鱼和牛瘪火锅。”
  不过,龙道一暂时还不能回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5日的冠军公园,人山人海,来自全球的游客都想一睹奥运冠军的风采。作为当天唯一一位亮相的中国队运动员,走上T台的龙道一身着中国代表团的礼服,戴着一副墨镜,随着现场的音乐,他迈着自信而颇具动感的步伐,有节奏地高举双手打出拍子,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龙道一和观众握手、自拍,轻松“控场”。
  埃菲尔铁塔下,他昂起头,张开双臂,像是要拥抱世界。摄影师拍下这一瞬间,让龙道一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火了一把。
  “我印象中之前中国运动员都比较腼腆,龙真的很不一样!”一位外国网友评论道。而一位中国网友回复说:“龙不仅是一个Diver(跳水运动员),还是一个Rapper(说唱歌手)。”
  龙道一这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曝光了,他在某音乐云平台上有5首原创歌曲,主打歌《场坝街的崽》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新鲜出炉。
  场坝街,是龙道一出生成长的地方——贵州榕江县场坝西路。
  榕江是贵州省少儿体操之乡,多年以来,来自这里的运动员在体操、攀岩等领域斩获了多项世界冠军。而站上巴黎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龙道一,儿时被包裹在榕江浓烈的运动氛围中,走上了体育道路。
  2003年出生的他,从4岁开始在榕江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操运动学校学习体操,7岁被选入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并转项为跳水,8岁进入河北省跳水队。
  “我是场坝街的崽……掉进了陷阱要更加努力。”
  上线不到一个月,《场坝街的崽》已收获数千条网友评论。“太努力了,为了宣传自己的新歌,甚至拿了个冠军。”有网友如是评论。
  “这首歌越听越上头,强烈要求奥运冠军来当‘村超’DJ。”另一位网友说。
  “村超”就是一个这样的平台,体育和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场全民的狂欢,成为群众的乐子和路子,也给多少孩子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而龙道一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精彩,他的表现力能够跨越国界,不正是因为走的是体育的路子,又有音乐的乐子吗?
  一方水土一方人,而龙道一,也只是神州大地千千万万散发着个性光芒年轻人的代表之一。
  他们怎样,中国就怎样。
 
扩大学生选择权:石家庄市普职互转观察
扩大学生选择权:石家庄市普职互转观察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近几年,“普职分流”“普职比”等词汇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普通高中象征着升学教育,职业学校代表就业教育。广泛存在的学历崇拜情结和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加剧了家长们的焦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多地搭建高中生和职校学生之间的互转通道。河北省石家庄市启动普职融通改革,推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籍互转、学分互认”的政策,迄今已有十年,将近1500名学生享受到政策红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普职互转这项旨在扩大学生选择权、提供更多教育路径的政策,具体运行得如何?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石家庄,一探究竟。
中考之后,普高之门依旧敞开


  说起孩子新学期即将转入行唐三中,卢女士难掩心中喜悦。去年中考,她的儿子张铭皓因差10来分未能考上民办高中,只能无奈选择在行唐县职教中心就读。经过一年努力学习,张铭皓成功考上行唐三中。当初,孩子的中考成绩与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有50多分的差距。
  在卢女士看来,孩子中考发挥不佳就被分流到职校并不公平。“这(项政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她感慨道,儿子不喜欢职教中心开设的专业,进入普通高中更符合儿子的未来规划。
  行唐县职教中心每年招收600多名新生,入学后会根据中考成绩排名,将前50名学生分配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普职融通实验班。职教中心副校长乔峰告诉记者,这些成绩靠前的学生普遍希望能再争取一次就读普通高中的机会。
  目前,石家庄全市有44所普职融通试点学校,其中普通高中23所,中职21所。按照当地政策,拥有中考成绩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可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后申请转入试点普通高中的相应年级。
  申请转学的门槛主要有两条:一是名额限制,申请学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年级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10%;二是成绩要求,申请学生需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普通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文化课成绩需达到试点普通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平均分数。
  不过,成绩达到转学标准对于中职学生并不容易。行唐职教中心今年有7名学生成功转学,去年只有3名。位于东部的深泽县职教中心,今年有1名学生转入深泽中学,去年则一个没有。
  石家庄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刘茜沙告诉记者,十年来,共有266名职业学校学生转入试点普通高中就读。“今年有40名学生成功职转普,少的年份只有10来名。”她说。
  2023年石家庄中职学校计划招生超过66000名,只有40名学生在一年后成功转入普高。
  石家庄电子信息学校上一次有学生成功转入普通高中要追溯到2017年。学校教育处主任张君莉认为,除了考试成绩有要求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职业学校升学路径越来越畅通。不论是计划单招,还是对口高考,都能帮助中职学生实现大学梦。
  计划单招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
  对口高考在各省的叫法不一,是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与普通高考并行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一般由省教育厅统一命题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语数外和专业课。
  两年前,学校老师吴翠钗妹妹家的大外甥通过对口高考,考上了河北工业技术学院。今年,妹妹家的二外甥中考后,也有意报名电子信息学校,准备走与哥哥同样的路。
瞄准对口高考,职校成了香饽饽


  近年来,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纷纷探索职普融通政策,降低普职互转门槛。今年6月初,浙江温州将过去一个互转时间窗口,增加为三个,引发社会关注。
  有评论担心,就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普职互转的“立交桥”是否会沦为职转普的“单行道”?
  石家庄教育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事实恰恰相反。过去十年中,共有1152名普通高中生转入职业学校,是职转普人数的四倍有余。
  不过,这一数据背后,各县区的情况冷热不均。虽然普转职只需申请,没有成绩要求,但在大多数县区,鲜有普通高中学生申请转入职业学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校老师表示,因为根深蒂固的偏见,大多数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同意孩子选择职校,这又造成职校担心选择普转职的学生素质不高。“要么成绩太差,实在跟不上;要么可能有别的特殊情况。”这位老师表示,他所在的职校曾接收过因患抑郁症无法坚持高中学业的学生。
  据记者了解,石家庄千余名成功普转职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赵州桥所在的赵县。
  自2019年赵县职教中心和毗邻的赵县实验中学成为普职融通试点学校以来,已有896名赵县实验中学的学生通过普职互转转入职教中心就读,仅今年就有249名学生成功转学。这些愿意放弃普通高中学籍的学生目标明确,就是瞄准门槛相对较低的对口高考。
  财会专业二年级学生许雨卓进入高中时,曾立志未来选择物化生相关专业。但经历了一段“放羊式”的网课时光后,她在一次物理测验中仅得到15分。她不由得怀疑,沿着既定的道路,自己能否考上大学。
  尽管父母劝慰她,只要认真听课,成绩总能赶上去,但许雨卓知道自己已落下太多。在隔壁的职教中心来学校宣讲时,她决定转入职业学校。
  母亲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未来的道路,但父亲希望许雨卓能去外省念大学。可一旦选择职校,走对口高考的道路,不仅要提前两年在职校开设的几个专业中确定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向,同时也意味着仅有省内几所对口高校可供选择。
  面对父亲的期望,许雨卓感到焦虑和不安。一番衡量之后,她选择了会计专业。然而,直到新学期开学,父亲依然力劝她回到普通高中,甚至准备为她联系一所学校复读。许雨卓一度准备听从父亲的意见,但最终她还是留了下来。
  从未来获得本科文凭的几率考量,许雨卓的选择是明智的。刚刚考上河北农业大学农林专业的李知萱知道,如果不是当初选择普转职,自己无法考上这所河北省内的一本大学。
  和李知萱同届的王梦甜,今年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据赵县职教中心党委书记张代坤介绍,在2023年对口高考中,河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在全省招收60名学生,其中42名来自赵县职教中心。
  “我们每年考上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学生,比赵县一中还多。毕业时,他们拿到的本科文凭是一样的。”张代坤说。
高一双学籍,“白上学”逼出“土政策”


  每年春节后,赵县职教中心就会派各专业老师去实验中学宣讲。赵县实验中学副校长王文杰说,普职互转的工作在赵县开展顺利,是职教中心常年耕耘的结果。诸多升学成功案例在兄弟姊妹、亲朋好友中口口相传,当地学生和家长对职校接受度高于兄弟县区。
  职教中心校长白平辉告诉记者,普职互转在赵县早有传统。
  1987年,国家教委和河北省政府共同启动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1990年,全国首个县级职教中心——获鹿县(今鹿泉区)职教中心初步建成。1991年,河北省政府决定在每个县(市)设立一所职教中心。
  赵县职教中心建成于1994年。虽然牌子挂上去了,但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均不完善。更让时任校长赵振和头疼的是招生问题。赶上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中职学生毕业后求职难,家长们认为掏钱读职校是“白上学”。
  在招生困难的现实逼迫下,时任校长赵振和只能把工作重心转到升学的路子上来。恰逢乡镇上几所高中的规模日渐萎缩,给职教中心提供了文化课师资。
  1996年,赵县教育局出台“土政策”,允许职教中心一年级的学生同时拥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双重学籍,直到高二时再进行分流。
  职教中心财会专业教师徐玉辉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2001年入学的她在高二选择职业教育,通过对口高考考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如果读普高,必须在班上排到前十名才能上同等的学校。这是中等成绩学生的捷径。”徐玉辉说。
  赵振和回忆道:“当时上级部门并不认可这种做法。”省教委的领导来职教中心考察,不进会议室或校长办公室,而是直接到教室检查学生的课本和作业,以了解实际的教学情况。
  “也有领导表示认可,但都是以私人身份。”赵振和说。
  直到1999年,事实上和职教中心一套人马的赵县实验中学挂牌成立,赵振和身上的压力才有所缓解。同年,河北省教委在秦皇岛开会,肯定赵县职教中心的成功经验,并提出要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
  有如此渊源,今天已经分家的赵县职教中心和赵县实验中学的合作远比其他试点学校之间紧密。两所学校充分利用普职互转和对口高考政策实现升学率双赢。
就业升学并重,让学生自由选择


  中职教育的传统目标是面向产业,培养和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但如今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升学的途径。
  2021年,《教育家》杂志联合相关教科院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不少中职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借助“五年一贯制”“3+4”“职教高考”等模式,许多中职学校的整体升学率达到了90%以上。然而,有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率却不到10%。
  赵振和表示:“有人认为,我们过于关注升学,忽视了就业。我认为培养高层次的学生是有意义的,高学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赵县职教中心与本地两家药企合作开办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班。“但县里的产业发展和市区有差距。为学生出路考虑,我们只能抓升学。”赵县职教中心职高处主任王翠娜说。
  今年春节前,记者曾在江苏太仓调研当地职校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即使太仓的数百家德资企业需要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不乏工作岗位,但当地职校大多数学生依然优先考虑升学。
  有学者表示,现阶段中职教育承担着两个主要作用。一个是作为“兜底”教育,为那些不适合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搭建一座通往劳动力市场的桥梁,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另一个则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适生源。
  2022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这为职校打通中职学生升学通道提供依据,也增加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作为地方管理部门,过去我们不支持也不反对。现在看,职校当初的探索是积极的举措。”石家庄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科副科长韦伟说。
  有观察人士认为,普职互转让学生不再受限于中考选择的结果。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调整学业规划。这不仅让教育更加灵活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也体现了教育公平。
     (本报记者李坤晟 任丽颖)
 
吃个午饭的时间就能美容?“快餐式”轻医美需谨慎
吃个午饭的时间就能美容?“快餐式”轻医美需谨慎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吃个午饭的时间就能做医美、一顿大餐的费用就能购买医美项目、打开手机App就能预约时间……近年来在“颜值经济”的驱动下,轻医美市场占比快速提升,保持着每年15%以上的规模增长。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轻医美项目受热捧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消费纠纷“重灾区”。专家认为,中国轻医美市场快速发展,整个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规范该领域,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帮助提高消费者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低价引流,“团购”“秒杀”受热捧


  “水光针299”“光子嫩肤99”“刷酸399”……广州的吴女士打开团购App,在“美学美容”栏目下看到,广州市内的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在该平台上推出了团购套餐,有的项目消费量高达5000次。
  页面上还有不少消费者展示了“玻尿酸填充下巴前后对比图”“假体隆鼻3天后效果分享图”“双眼皮术前后对比图”等。实惠的价格、真人展示、客服一对一指导,这都让吴女士跃跃欲试。
  近年来,轻医美已成为推动医美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水光针、光子嫩肤、热玛吉等都是常见的轻医美项目。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刘艳华介绍,轻医美是介于手术整形和生活美容之间的专业医疗美容项目,是通过无创或微创医学疗法,用先进的产品、器械、医学手段等满足求美诉求。
  这些项目通常通过注射、激光等方式,针对肌肤的多种问题进行改善,如淡化皱纹、美白肤色、提升肌肤紧致度等。因治疗时间短,不少人称之为“午餐式”美容——吃个午饭的时间即可完成,不影响正常工作。
  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生活美容及轻医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在2023年用户规模达2354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105万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表明中国轻医美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整个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企查查显示,近十年,我国医美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正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医美相关企业注册量达4.66万家,同比增长38.61%;预计到2026年,我国轻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然而,便捷性和低门槛的背后,轻医美带来的问题也愈发凸显。上海市消保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消保委系统受理美容、医美等相关投诉9773件。突出问题有:美容抗衰、轻医美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举证难;机构夸大效果、以低价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际消费时却以多重话术诱导加价下单;机构存在经营资质不全、收费不透明、价格不公示等情况。
  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不少线下工作室、美容院甚至美甲店也打起了医美擦边球。这些机构往往不具备专业医疗设备和资质,但为了追求利润,却擅自开展医美项目。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地查处涉及轻医美的相关案件,今年5月,兰州警方通报,捣毁家庭式医美“黑诊所”6处,警方查处用于存放肉毒素仓库3处,查获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等3万余件。
价格战“厮杀”,轻医美“入坑”需谨慎


  记者调查发现,轻医美乱象问题频发的背后,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问题。
  首先,拼投放、拼引流,电商平台诱导美容机构打价格战。“在小红书上,医美机构不能打广告,只能投放‘表单’,就是展示各种项目的费用,消费者点击进去之后,就有医美机构客服一对一接单。”广州一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网上拉客,该医美机构设置了几十人的“电销团队”。
  深圳某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吴贵川介绍,在电商和新媒体平台中,正规医美机构不可以去介绍产品技术、医生亮点,只能露出一个产品名字和价格,到最后就成为各家“价格战”。
  吴女士告诉记者,“有的团购页面上显示99元,但实际到店后工作人员就说这个产品没有了,会推荐价格更高的。”上海消保委的通报显示,美容、医美等相关投诉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以低价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际消费时却以多重话术诱导加价下单。
  “让我做完项目后在App上发对比图,就可以返现,或者赠送项目。”佛山市消费者张小姐告诉记者,她认为做的医美项目并不符合预期,但是医美机构说可以“好评返现”“发图赠项目”,于是自己就照做了。
  其次,耗材重复使用,医美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仍有发生。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疗美容行为有明确管理规定,必须遵循“场地、人员、设备”的“三管理”,但是,一名医美行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中也不乏“门道”,需要搭配耗材使用的光电类项目问题尤其突出——有正规操作人员二次售卖“探头”,或者在注射项目时做手脚——给顾客看的针剂和实际注射的不一样。
  比如,热玛吉是改善皮肤的一种常用美容方式,但是热玛吉的费用昂贵,且仪器探头是一次性的,因此有人专门去医美机构回收用过的探头,内部人士称“拿回去捣鼓一下,可以通过软件破解,消除数据后再低价转卖出去”。深圳半岛医疗集团公共关系部总监刘新星告诉记者,如果探头重复使用很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此外,医疗器械网络违法销售,进一步滋生医美机构乱象。广州一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随着网络社交分享平台的流行和网购医疗器械便利化,有的消费者甚至自行在网上购买了原本只能用于涂抹的产品,到医疗美容机构找专业的人注射。
  “如现在很火的‘铂金三文鱼’水光,实际是‘械’字号二类医疗器械,网上可以轻易购买到,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美机构还会帮顾客注射。”上述医疗科技公司负责人说,此外,部分网购产品可能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一些网店并不具备销售医疗器械的资质,但依然销售二类医疗器械,这种情况下,销售的产品则很有可能是假冒伪劣”。
  记者了解到,网售假冒医疗器械尤其是注射类产品的现象多发。今年3月,重庆警方破获一起涉医疗美容行业生产、销售假药案,捣毁3家销售假药的医美机构和2处生产假药“黑窝点”,查扣假冒伪劣肉毒素9万余瓶、麻膏150余公斤,涉案金额超2亿元。
加强“合规化”管理,行业监管刻不容缓


  轻医美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和选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加强监管、提高行业规范度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医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对各大电商平台、直播间的监管。“通过‘好评返现’等行为诱导用户发图,既是虚假宣传,也涉嫌违法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欧卫安认为,对于医疗范畴的广告,国家法律有着明确规定,要严格监管上述网络消费平台“好评返现”等变相医美广告的行为。
  二是加强对医美机构操作合规化的监管。刘艳华介绍,目前很多消费者通过非法医美造成了人身伤害,有的甚至因打玻尿酸导致失明。对此她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美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美机构的资质认证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医美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三是加强消费者科普教育。在“无痛、微创、见效快”等广告效应的吸引下,不少消费者忽视了轻医美本质上也是医疗美容,缺少警惕意识和风险预估。欧卫安建议多渠道向公众普及医美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应该引导大众理性看待“颜值焦虑”,学会欣赏自己,不要陷入无止境的负面情绪和认知。
     (本报记者胡林果 霍思颖)
 
花钱买卡停不下来,一些青少年陷“集卡成瘾”?
花钱买卡停不下来,一些青少年陷“集卡成瘾”?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近期,以“小马宝莉卡”为代表的卡牌受到青少年热捧。这些卡牌以“开盲盒”的方式获得,不少学生频繁购买,甚至短期花费数千元。是什么导致未成年人沉迷“集卡”?“集卡成瘾”如何破解?“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青少年迷上“集卡”,动辄花费数千元


  最近,家长梁坤(化名)很闹心——就读于天津市某中学的孩子梁杰(化名)迷上了“集卡”,每周都会购买,压岁钱、零花钱全部拿去买卡,已花费数千元。
  梁杰购买的卡牌又称集换式卡牌,上面印有小马宝莉、奥特曼、蛋仔派对等热门IP,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单包价格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一般30包一盒。
  在天津市南开区某文具店,记者看到一列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成盒卡牌,不时有中小学生走进店里询问、购买。“这是新出的一套‘小马宝莉卡’,目前最畅销,一盒30包60元。”文具店负责人周先生说,昨天刚进了一箱货,今天只剩几盒。
  记者走访了解到,多个学校周边的商超、文具店、便利店等场所卡牌生意火热。有商家表示,不少学生一次购买几盒,花费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经常是同一批孩子一周来好几次,念叨着想抽‘彩虹卡’(稀有卡)。”周先生说。
  青少年“集卡”不只发生于线下。记者了解到,很多孩子通过社交媒体加入了卡牌交流群。某线上卡牌交流社群的管理员说,几百人的群里约70%是中小学生,群里经常发布拆卡直播预告。
  为了抽中某张卡,12岁的马萧(化名)用爷爷的手机看直播,几天下来花费5000多元。马萧身边有不少同学也在直播间购卡、看拆卡。
  记者进入一个名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上千人在线,有用户一次性下单十几盒,也有人几分钟内连续下十几单。主播熟练地接单、拆包、展示卡片。通过直播间的公屏留言不难发现,许多观看者是未成年人。
  多位家长向记者反映,孩子无底洞式“集卡”花费不菲,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有些孩子还会偷偷拿钱、借钱去买卡,甚至上当受骗,造成金钱损失。
  此前,浙江杭州一名10岁女童偷拿家里1万元现金购买“小马宝莉卡”,家长发现后找店家退款被拒绝;马萧的父亲也曾找线上商家和直播平台申请退款但无果;深圳一名小学生偷拿妈妈手机付款,操作时泄露隐私信息导致信用卡被盗刷5万多元。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容易被诱导产生不符合自身行为能力的消费,甚至形成情感依赖。偷拿家长或他人的钱买卡,还存在法律风险。”天津世川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晗说。
花样繁多,谁在助推“买买买”?


  “集卡”持续风靡校内外,令许多中小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买买买”的背后有怎样的“套路”?
  ——盲盒机制,成瘾性强。不少学生表示,“集卡”与开盲盒体验相似,拆包之前不知道会抽出什么样的卡,拆卡前的未知感和获得心仪卡牌的惊喜感让人“上头”。“有时候为了抽到想要的那张卡,就会反复购买。”一名学生说。
  ——种类多样,层出不穷。记者注意到,当季流行的卡牌基本都推出了不同系列,如宇宙英雄奥特曼系列卡牌等级达23种,且每一等级都有不同的稀有卡,有学生坦言“想要集全就得一直买”。好不容易凑齐了某一系列的卡牌,商家又会推出新的卡牌系列,不少学生直呼“不断出新卡、稀有卡,根本集不完”。
  ——鼓吹炒作稀有卡牌。目前,市面上有些机构收费鉴卡,有的稀有卡牌价格可以翻几倍甚至几十倍。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商家回收稀有卡再卖出,炒热市场。“卡牌成本不高,市场上连环经营策略导致溢价。”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在天津市和平区某商业街,记者看到几个年轻人在摆摊卖卡牌,“小马宝莉卡”标价3包19.9元,卖家向围观的学生积极推荐,“刚刚有几位小朋友抽到了稀有卡,一张能卖几百上千元,抓紧买!”
  ——社交属性,日常交流“硬通货”。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教学主任尤艳注意到,班上的孩子经常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讨论卡牌,拥有稀缺卡片的孩子会受到其他孩子的羡慕甚至崇拜,孩子们还会互相赠送卡牌让关系更“铁”。
  多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卡牌是同学间的社交密码,不玩卡牌会被认为“落伍”,有了好卡牌更是等同于有了好人缘。
  ——销售环节存在漏洞。《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盲盒有明确规定,记者注意到,无论线上直播间还是线下店铺,未成年人买卡都“畅通无阻”。不少线下商家不以为意,表示“不查,给钱就卖”,直播间虽有相关提示但下单时并无核实身份信息的要求。
加强市场规范,引导理性消费


  “小卡片”市场时下火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爆款卡牌的出品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基本在5年之内,从公司的招股书来看,集换式卡牌业务的毛利率逐年增加,普遍超过50%。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等,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按照《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盲盒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专家认为,目前卡牌生产商、销售商制定并使用的销售手段具有诱导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助推孩子沉迷其中,“集卡成瘾”不仅影响学习,还容易形成虚荣攀比心理,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建议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售卖卡牌及其炒作行为进行规范。尤其是加强对学校附近区域商家的管理,增加检查频次。”李晗说。
  针对未成年人在直播间下单、观看拆卡,专家建议网络平台制定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直播规范,网络监管部门对明显带有赌博性质的直播进行严厉打击。
  教育界人士认为,从此前的“网游成瘾”到现在的“集卡成瘾”,背后暴露出一个共性问题:互联网时代,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应加强研究出现的新现象、新苗头并及时规范。“可以借助实践活动,通过家校联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集卡成瘾’现象加以遏制。”尤艳说。
 (记者徐思钰 王宁)新华社天津8月8日电
 
手机“巡田” AI种植 智能饲喂……
江西芦溪:智慧农业不断“上新”
手机“巡田” AI种植 智能饲喂……

江西芦溪:智慧农业不断“上新”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8月,在江西省芦溪县紫溪村的智慧农业园蔬菜基地,一列列蔬菜大棚整齐地“镶嵌”在田间。大棚内的辣椒、番茄长势喜人。
  一大早,菜农杨卫春便来到基地采收辣椒。“蔬菜长得好,多亏大棚里的‘黑科技’。”杨卫春一边说着,一边按下大棚内的绿色按键,盖在棚顶的“棉被”徐徐收起。
  “别小瞧这蔬菜大棚,它可‘智慧’了,装有全自动温控、湿控、水肥控等系统,能保证蔬菜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我只用一部手机,就能管理一片棚区。”杨卫春笑着说,自己这个“老把式”也变成了“新农人”。
  紫溪村智慧农业园蔬菜基地有28个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近200亩。近年来,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为传统农业装上“数字大脑”,让农业生产更具智慧和效率,蔬菜品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如今,借助数字物流,基地生产的蔬菜不仅销往周边城市,还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更远的地方。”杨卫春说。
  以“智”提“质”,数字科技不仅可以赋能生产管理,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还可以催生更多产业变革和发展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走进位于芦溪县的江西省葛溪正太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只见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鸡舍内安装上恒温、恒湿装备,喂料、清粪实行智能化管理。另一端的自动分拣线上,一枚枚鸡蛋经过清洗、杀菌、包装等程序后,销往全国各地。
  “养鸡是一项技术活,在数字化赋能下,我们实现了养殖过程绿色化、精细化和智能化,降本又增效。”江西省葛溪正太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纯表示。
  江西省葛溪正太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企业,现有生产基地560余亩,蛋鸡总存笼50万羽,年产优质鲜蛋9500余吨,年总产值超1亿元。
  从一个家庭小农场,发展成为一家“互联网+产业链”模式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葛溪正太通过数字化转型,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企业先后荣获“江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等称号。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创新程度决定了发展高度。”韩纯说,“公司正努力构建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综合利用加工示范基地,年生产复合有机肥料10万余吨,独具特色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以“质”致“远”,在芦溪县,像葛溪正太这样聚焦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交融共生的企业越来越多、渐成气候。
  手机“巡田”、AI种植、智能饲喂、链式服务……芦溪县智慧农业不断“上新”,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种子播撒广袤田野,不仅让“老把式”变“新农人”,也让农业这个传统产业向“新”而行,培育出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熊家林)
 
“点菌成金”:重庆高新区的振兴“菇事”
“点菌成金”:重庆高新区的振兴“菇事”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8月,持续几天高温后,位于重庆高新区虎峰山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内,一串串灯笼似的菌包挂在半空,阵阵菌香扑鼻而来,长势喜人。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立足多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实施“小而精”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积极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高新区辖下的曾家镇以“党建联盟、强村共富”为指引,将土地、人力等零散的村级集体资源“聚拢成拳”,尝试种植羊肚菌,走出致富新路径。
  说起为什么要种植羊肚菌,返乡种植技术人才柴正梦不得不夸起虎峰山的生态资源,“林间长年落叶变成腐土,水源也好,是种菌的极佳环境。”
  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曾家镇以党建统领,进行村村联手——福来村以村集体企业出资,虎峰山村以土地作价入股,柴正梦则以技术入股参与技术管理,“一村出钱一村出地一人出技术”,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盘活资源。
  “起初,村民们对种植羊肚菌持怀疑态度,担心投入大、风险高。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我们精心选定10亩地进行试种,挨家挨户地宣传,提供免费的种子和技术支持,鼓励村民们尝试种植。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到菌菇种植的行列中来。”说起往事,虎峰山村支书官中举难免感慨。
  2023年底,虎峰山村的羊肚菌大面积野化成功,产值近500万元,带动村里约40人就近就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这一成功不仅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菌菇种植的热情。
  虎峰山村并没有满足于此。当地通过让游人免费采摘体验野外拾菌乐趣,拉动生态游;通过集中规模野化种植,打造高品质有机食品品牌。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还拉动了当地整体经济。
  现在,虎峰山上按季节立体差异化培育其他菌类,上半年可采摘黑皮鸡枞、赤松茸、榆黄菇,下半年则主打羊肚菌;羊肚菌酱和酒也在谋划中,既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提升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能力。
  在虎峰山村的带动下,曾家镇的其他村庄也开始发展菌菇种植等特色产业。他们成立强村公司,并引入各类人才与村集体合伙开发乡村产业项目。去年全镇村集体收入达480万元,辖区行政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
  “乡村振兴要靠造血。村民拥有创业、守业的能力,这才是根本。”曾家镇副镇长陶发敏说,虎峰山打出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牌,吸引年青人回村创业,引导村民形成强劲的内生动力,通过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成功聚集零散的土地、人力、农房等资源,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村民的共富。   (本报记者吴燕霞)
 
一碗酸汤“走”出凯里山乡
一碗酸汤“走”出凯里山乡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在路边餐馆,食客们围坐在一盆酸汤前大快朵颐;在生产加工基地,上千个酸汤坛子依次排列;在田间地头,西红柿、辣椒、木姜子等酸汤原材料茁壮成长……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酸汤的痕迹随处可见。如今,这份传承千年的美妙滋味“走”出凯里山乡,用好味道征服各地食客,也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晌午时分,在凯里市巴拉河沿岸的平乐村季刀苗寨,酸汤香气已经从农户的灶台上飘起。长久以来,凯里人的饮食“无酸不欢”。这份对酸汤的依赖和偏爱,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平乐村副主任黄志思说,凯里人几乎每天都要吃酸汤煮的食物,也会在劳动后喝酸汤缓解疲劳。
  作为凯里人的“心头好”,酸汤经历从地方小吃到广为人知的历程。吴笃琴是贵州亮欢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事酸汤产品经营。20世纪80年代,她在凯里街边开了一家路边摊,主要售卖炒菜,附赠一碗酸汤。
  “当时觉得酸汤只是我们的土菜,所以免费给客人吃。后来发现很多外地客人来我这里,点名要吃酸汤。”她说。
  像吴笃琴一样发现酸汤推广潜力的凯里人不在少数。黄志思说,季刀苗寨每年迎来不少中外游客,他都会准备酸汤招待。有的客人不光自己吃,还要打包带回家乡。口耳相传之下,凯里酸汤逐渐从“家味道”变成大众口味。
  想让酸汤传得更广,保持口味稳定是难题。在传统农家发酵过程中,菌群和所处环境不同会导致酸汤味道存在差异。为了酿制口味稳定的酸汤,吴笃琴的公司同高校合作,研发改进酸汤发酵技术并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已完成技术攻关。现在,无论是顾客还是外省商户,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烹饪出地道的凯里酸汤。
  截至2024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酸汤产业已注册商标400余个,涉及约1600家餐饮店,遍布全国62个城市。同时,酸汤火锅底料、酸汤粉、酸汤饮料等酸汤产品借助电商平台,源源不断地送上各地食客的餐桌。
  蓬勃发展的酸汤产业,也带动了凯里乃至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乡村小路,随处可见经营酸汤菜品的餐馆或小摊。据专家粗略估算,整个黔东南州的酸汤餐饮从业者超过15万人。
  酸汤,正成为凯里农民的致富渠道。“凯里酸汤是很讲究的,要用我们本地产的西红柿、辣椒、木姜子等作为原材料,不然口味就会不对。”吴笃琴说。
  在凯里市舟溪镇新中村,这里有60亩的酸汤原料基地,里面种植着52个西红柿品种和5个辣椒品种。在政府的支持下,这里正在建设酸汤原料产业示范点。
  “不担心销路,我们直接跟企业签订单,由企业进行收购。”基地负责人潘晓正说。得益于酸汤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直接联系种植基地,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保障自身的食材供应,也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
  新中村的酸汤原料种植产业,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基地工作的村民蒙金华告诉记者,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就能有3000元左右收入,同时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我们公司以前一年只能生产1吨酸汤,现在一年能生产1万吨,以后还会增加。”提起未来,吴笃琴充满信心。有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和量身打造的科技成果,凯里酸汤产业“走”出山乡的底气更足、脚步更稳。
  (记者徐思远 刘智强)新华社贵阳电
 
山楂小镇的振兴答卷
山楂小镇的振兴答卷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不瞒您说,在全国各个省份中,甘肃我去得较少,唯一的记忆就是20多年前,乘机从西安飞往兰州,在飞机上俯瞰下去,满目光秃秃的黄土山梁,脑子里自然浮现出当时流行的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龙年盛夏,参加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作家陇中行采风活动”,沿着当年的丝绸之路,先后经通渭、陇西、临洮、定西至兰州,所到之处,真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目睹映入眼帘的道道美景,有感而发,脱口诌出一首打油诗来:满山披翠绿/遍地露生机/古迹引深思/渭水开心渠/疑是江南景/落户到定西。晚上回到宾馆房间,意犹未尽,又不无笨拙地抄起水彩画笔,匆匆画了一幅《临洮似江南》的小画,同行的临洮籍年已84岁高龄的著名作家、甘肃省杂文学会名誉会长吴辰旭先生即兴赋诗:飞彩流光满纸工/何曾哥舒带刀弓?/家山巨变惊人眼/塞上江南如梦中。
  一路走来,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有很多。然而给我和其他作家朋友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定西市通渭县的常家河“山楂小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和无限希望。
  通渭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于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壑区,地势多黄土梁、峁及河谷阶地,自古以来即为贫瘠所困。清代左宗棠写给光绪皇帝的奏折曾称:“陇中苦脊甲天下”,民间也曾有“十年九旱,有女不嫁通渭汉”的说法。改革开放前,这里的百姓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少年儿童因贫困辍学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温饱问题虽然解决,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后,脱贫攻坚战役打响。特别是2013年2月3日,农历北方小年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陇中大地,走进了与通渭邻近的渭源县元古堆村老党员马岗老人家里,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在这里发出了“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嘱托。这里的人民群众深受鼓舞,群情振奋,斗志昂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自幼家境贫困,15岁上就辍学外出打工,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外打拼,后来在城市做了房地产老板赚了大钱,有了富足生活条件的常海增,2018年又被家乡常家河的乡亲们请了回来,推举他做脱贫攻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常海增不负乡亲们的厚望,发挥自己多年来历练出来的敢想敢干敢闯的锐劲儿,经过认真研究考察,引进山东的山楂树苗,在村子里建起了“福兴德田园综合体万亩山楂园”,将常家河村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房前屋后、大小路旁,都栽上了山楂树。几年下来,山楂树的种植已初具规模,见到了可喜成效。
  我们一行来到常家河山楂小镇时,正值盛夏时节,一株株根深叶茂的山楂树在艳阳下蓬勃生长,一簇簇青涩的山楂果缀满枝头。几位围着花头巾、扎着花围裙正在维护山楂树的妇女,对我们这些好奇的山外来客说:“这有啥好瞧的嘛!再过几个月,到了秋季,你们再来看看,那时咱这村子内外,绿中透红,红中透绿,整个村子一片绿油油、红彤彤,那景象才真是美得很呢!”
  事非经过不知难。种植山楂树,首先遇到的就是土地问题,这里的土地早已承包给一家一户的农民,如何整合利用、集体经营?常海增和他的团队决策层通过研究政策,作出了土地承包权仍属于农户,将经营权流转到集体,再统一承包出去的生产方式。农户可以自愿用土地入股,可以就近在种植园就业。有了土地,还需要有树苗和种植技术等,常海增和他的伙伴们废寝忘食,数次往返于甘肃和山东之间,反复考察论证,选定了适合西北地区生长的山楂树种,引进了掌握种植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并组织培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山楂从采摘到最后变为商品出售,实现了一条龙生产链条,从田间地头直接走上电商平台。山楂小镇的山楂已成为大型药企的“抢手货”。他们还大力开发山楂果实再加工,生产出山楂茶、山楂罐头、山楂饮料,产品畅销省内外。与此同时,常家河人还维修好原有的湛龙道观古迹,新建了“珍禽动物园”“果蔬采摘基地”“木耳栽培研学基地”“孝悌公园”“农耕文化长廊”等园地。2020年秋天,他们依托山楂小镇的多彩美景和文化游乐设施,成功举办第一届“山楂小镇乡村文化旅游”活动,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果蔬采摘、餐饮住宿、度假养生、采风交流、研学考察于一体的特色田园旅游,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从西安、宝鸡、兰州、定西等地参观游览,走出了一条“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群雁高飞头雁领。常海增,这个黑红脸膛朴实憨厚的西北汉子,回到家乡后,他将多年来创业积累的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修公路、搞种养殖产业,办幼儿园,建医院,为乡亲们建住房和完善常家河镇其他基本生活设施上,让地处穷乡僻壤的乡亲们享受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有媒体记者采访常海增时问道:“你投入这么大,何时能够收回成本呢?”这位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致富带头人微微一笑:“成本?我从投入那一刻就没有想到收回。过去生活困难,乡亲们这家借给我一升米面,那家给我一块干粮,那时候他们想到啥成本?这是我对乡亲们最好的回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能够帮助乡亲们过好日子,使他们有事干,有钱花,安居乐业,有足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种收获和享受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常家河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的局面,还得益于镇党委实行了“镇党委领导下的德源祥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公司集团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当乡村振兴先锋”活动,安排党课教育进企业、进互助组活动。坚持经常性的主题党日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广开言路,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每年还坚持开展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年度优秀党员”活动。利用镇上建起的“孝悌公园”“农耕文化长廊”“诗词碑林”等设施,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向前看、朝前奔的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向上向善向美的可喜追求蔚然成风。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通渭常家河山楂小镇山乡巨变的历史,无不渗透着可贵的奋斗精神。举头远眺,通渭最高的尖岗山(亦称仙灵山)上空,一只苍鹰正搏击长空,那勃勃英姿在灿烂朝阳映照下显得更为雄浑刚强、苍劲有力。      (马誉炜)
 
“古风今仍在,繁华犹可追”
河北邢台保护修复邢州古城赓续文脉
“古风今仍在,繁华犹可追”

河北邢台保护修复邢州古城赓续文脉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古色古香的商铺、交错铺砌的石板路、过往的车辆、涌动的人流……夏日的邢州古城,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交融,重现“五朝古都”繁华。
  河北邢台拥有3500年建城史,商祖乙迁邢,隋唐设邢州,元明清称顺德府,历史上四次建国、五次定都,被誉为“燕赵第一城”。岁月变迁,太多的古建筑消失在时间长河里,多年来人们只能在清风楼、布袋院等散落的古建筑中寻找古都的历史痕迹。
  如何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2023年以来,邢台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启动邢州古城修复重大专项,通过保护修复、设施更新、业态植入、文旅融合等方式,重塑古城风貌,赓续城市文脉。随着工程推进,邢州古城火爆“出圈”。今年以来,节日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历史韵


  随着朝阳缓缓升起,邢州古城的轮廓渐次分明。一条贯穿南北的古官道上,市井民居错落有致,店铺鳞次栉比,巷道纵横罗列,生活景象生动而清晰。
  邢州古城,曾被称为邢州城、顺德府城,位于今邢台市襄都区中心,以团结东大街、开元路、建设东大街、新华路为边界围合而成,其合成区域即原邢州古城城廓范围,占地面积4.17平方公里,以中兴大街为界,分为北边府城和南边关城两部分。
  商朝君主祖乙迁都于邢,大兴土木建城,邢是有史以来首座见于文献记载的、具有王朝城邑规模的城市。“在邢定都后,祖乙以这里为基地,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揭开了邢州古城的文明序幕。3500多年来,邢州古城城址呈现自西向东迁徙趋势,隋代之后最终定型,呈现较为严整的东西对称分布,且呈里坊制布局,‘里’和‘坊’为古代城市小区式功能单元,均为居民区。”邢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主任季阳说。
  在元代经过邢州大治后,邢州古城建设迅猛发展,成了中国北方经济、文化、贸易交流的重要城市。在府城中心,清风楼、府衙、县衙、仓储、兵营构成了宫殿官署建筑序列;城内大开元寺、净土寺、天宁寺、龙兴观等六十多座寺庙、宫观构成佛、道、地方信仰三大宗教建筑群。
  登临清风楼,向南而望,便是象征曾经商业繁华的“好南关”。“南关,就是在府城南门外的聚居区,是当时邢州古城的商业原点。”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海毅介绍,邢州大治后,部分蒙古人、色目人迁居邢台城南,从事商品贸易。因他们擅长畜牧和畜产品加工业,南关逐渐形成了以屠宰和贩卖马、牛、驴等牲口为主的街道。
  《邢台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南关外的靛市街、北大街、花市街、马市街、东大街、西大街、牛市街、羊市街,阡陌纵横,八条大街已经形成,中心地带是北大街、西大街、花市街和东大街的衔接处。
  那时,邢州古城已成为华北重要的商贸重镇。南关人口稠密,商号林立,车水马龙,皮毛、山货、棉布、药行和银钱五大行分布在南关各街道。每条街道经营的商品也特色鲜明:东大街以麻行、山货、药材为主;西大街和北大街主要是布庄、杂货商铺;花市街则以经营棉花及棉织品为主;最为出名的是羊市街的皮毛业。
  历史给邢台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9处。2005年7月,邢台市被河北省政府列为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邢州古城南关西大街,70岁的老市民化为公坐在胡同口,手中蒲扇轻摇,小木桌上放着刚沏好的茶水,解暑纳凉。“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看见过这条街的繁华,也感受过这条街的清冷。”化为公说,“20世纪90年代,我和媳妇在这条路上卖冰棍。当时人流量大,卖冰棍都够一家人开销。后来,周边商超陆续兴起,人们都往外走,这条街上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邢州古城承载着邢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全市人民的情感寄托。加快古城保护与修复,对延续城市文脉、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意义重大。去年以来,邢台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把古城保护修缮作为20项重大专项之一全面推进。今年,当地更是将其列入市级领导2024年滚动包联20项重点任务清单,加快保护修缮邢州古城,提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为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提供有效支撑。
  得知邢台全面启动古城保护修缮工作,祖孙三代居住在南关的王少国非常激动:“修复后,可以让邢台百姓看到当年的盛景,也让下一代了解邢台曾经的辉煌。”
古城风


  围绕“古风今仍在,繁华犹可追”的目标,邢台积极推进邢州古城顺德府衙、天宁寺、开元寺等重要片区的改造提升,对关城实施修复开发项目,打造“好南关”商业街,同时,推进古城非主体业态有序疏解,重塑古城风貌,让古城活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依据规划,邢州古城修复将实施“十大工程”,打造“一道、双城、六坊”:“一道”指古官道;“双城”指明清时期形成的府城和关城;“六坊”指开元寺街坊、清风楼街坊、天宁寺街坊、北大街街坊、马市街街坊、羊市道街坊。同时,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古城内划定了古官道、北大街、羊市道、天宁寺四片历史文化街区。
  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邢州古城的中央区域,以“北长街—南长街”为纵线,以“东门里街—府前街”为横线,向周边扩展。其中,长达两公里的南北长街是该街区最长的主干道。日前,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给南北长街的便道铺设青砖。
  “对于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老街巷,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在保持原有格局和风格不变的基础上,整治环境卫生,规范商户、摊点经营秩序,对沿街房屋外墙进行重新设计和美化,让老街更加整洁亮丽。”襄都区古城开发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徐兴龙说。
  今年以来,襄都区将“北长街—南长街”沿街的房屋外立面、便道、台阶、树池进行了修复更新,并且制作了邢台文化主题墙绘,统一装点商户招牌、遮阳伞棚等。同时,对古城及周边关联区域内的行政办公建筑、学校等进行全面梳理,释放出空间资源,用于补充餐饮、住宿、停车、公厕等文旅配套设施,以及承载演艺、会议、研学等新文旅场景功能。
  在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的南边,是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是邢台及周边地区的棉纺织品、染料、皮制品及杂货的加工贸易中心。
  “明清至民国时期,北大街两旁都是林立的店铺。关于店铺门窗、拱门的样式、色彩,我们走访了很多民俗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才确定了目前的‘民国风’建造风格。”邢台市古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宁说。
  运石料、整理立面、安装排水管网……施工人员采用“微更新”“织补”“绣花”等方式,来保护和延续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在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店铺门窗破损、样式老旧、屋面失修等问题,采用清除临时遮阳棚、屋顶检修、局部更换檐飞、更换门窗等手段进行轻度改造。
  如今,走进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街道两侧的建筑墙体已按照“民国风”格调进行修复,青砖墁地、古树婆娑,两侧传统建筑高低错落,满眼皆是百年老街韵致。古色古香的老街风采和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活动,每天吸引着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七成店铺已经出租,街区‘十一’期间将正式对外开放,将百年历史文脉与现代商业模式巧妙融合,重现昔日繁华盛况。”邢台市古韵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旻说。
  为赓续城市文脉,邢台近年来出台了《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邢台市古城更新复兴规划》《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以条例、政策、法规等形式完善了顶层设计。一幅幅古城修复保护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烟火气


  “嘿,出锅,您的火烧,拿好!”每天清晨,南长街南口,马强的油酥火烧店前都会排起长队。在这儿买上两个火烧,再到斜对面的店里来上一碗豆腐脑,热腾腾的早餐下肚,十分舒服。
  此时,南长街沿街的小店也热闹了起来,各类新鲜果蔬、零食糕点、日用百货让人目不暇接,不时有电动车、自行车穿行而过。缝纫机吱呀吱呀的声音、车轮轧在地上的声音、商贩们的吆喝声……多种声响交织在一起,老街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
  “南长街街巷格局独特,历史上的特色就是市井文化活跃,烟火气十足。”徐兴龙说,保护用心,活化出新,邢州古城“活”了,昔日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据介绍,邢州古城的保护修复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更新模式,结合院落边界、街巷等因素详细划分街区内的最小更新单元,以保证建筑尺度、肌理与街区的整体风貌尺度相协调,经过一年多的保护修缮,目前可参观的点位除了南北长街外,还有羊市街、开元寺、光明街、清风楼、原北方大学旧址等。
  在邢州古城清风楼前街的一家汉服出租店,游客徐燕雯身着一身嫩绿色汉服,妆容精致、配饰华丽。徐燕雯打量着镜中的自己,满意地说:“穿上古装在古城里游览,不但出片效果好,而且颇有几分古今‘穿越’的感觉!”
  “老街的旅游发展起来了,古装旅拍深受青睐,店里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老板刘华川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汉服,一边说,“每天差不多能出租20来套,节假日、双休日更多,有时候衣服和饰品还供不应求呢。现在,正合计着再增加些汉服款式,为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做准备。”
  承古赋新,咖啡店、奶茶店、文创店等一间间精致小店出现在年代感厚重的北长街,成为撬动古城消费的“流量密码”。“在古街道碰到咖啡店,感觉到了惊喜,坐下来品尝咖啡,感受古街的幽静,很惬意。”在北长街北口,市民王晓樱被浓郁的咖啡香所吸引。
  咖啡店店主梁诗雯是北京人,对老街巷充满了热爱。大学毕业后,她便跟着邢台籍的丈夫回到邢台,在北长街开了第一家咖啡店。梁诗雯说:“古城有历史感,也有时尚气息,咖啡店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
  此外,随着古城保护修缮工作的推进,古城光影秀、实景剧《瓷都赋》、户外舞台剧《邢州密宝》等一场场大型表演不断登场,进一步推动清风楼、北大街、布袋院、北方大学旧址等网红打卡地陆续火爆“出圈”。
  今年以来,“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春节期间,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的游客,在邢游玩停留时间超过12小时,游玩地及周边街区“零售经济”飞速发展。内翟记茶汤等非遗小吃摊位前,始终都有排队的长龙,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日日售罄,诸多业主发出“现在一晚生意顶过去半月”的感叹。
  城以文兴,成就邢台的过往;以文兴城,开创邢台的明天。据悉,邢台将继续践行“以城塑形、以文塑魂、以业塑神”理念,在重塑古城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肌理,赓续城市文脉,将古老韵味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确保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守护人间烟火气。
    (本报记者岳文婷 刘桃熊)
 
河北:文旅“新”潮引燃夏日经济
河北:文旅“新”潮引燃夏日经济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石家庄8月7日电(记者巩志宏 郭雅茹 秦婧)在“新玩法”中感受别样山海,来一场研学游深度触摸文化脉动,跟着音乐奔赴一座城市……进入暑期,河北“上线”众多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引燃夏日文旅新热潮,推动市场消费显著增长。
老景区“新”玩法:“+旅游”带来新动能


  随着夜幕降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一场关于“鸟与生态”的奇幻夜游拉开大幕,通过数字技术打造的“小精灵们”穿梭在雾气缭绕的森林,不经意间便会来到游客身边展开亲密互动。
  在公园另一侧,海上幻影秀正在上演,秦始皇策马挥鞭、魏武帝东临碣石、古老诗篇熠熠发光……短短一刻钟内,千年间往事跃然游客眼前。
  数字技术与交互艺术的“加持”,为鸽子窝公园这个传统景区打开新通道。“海还是那片海,但又多了不同体验,让家人流连忘返。”北京游客张铮说。
  今年以来,河北结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多元化业态赋能文旅产业,不断打造消费新空间和新场景,为文旅市场带来新动能。
  7月下旬,北京的侯女士再次自驾到草原天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段“避暑游”。她惊喜地发现,重新开园的野狐岭生态旅游区多了儿童欢乐谷、露营基地、实景演出等10多项业态,解锁了更多新玩法。记者了解到,这个旅游区7月25日开园,一周内接待游客3万人次,日接待最高峰6800人次。
传统文化“新”感知:研学游持续火爆


  听匠人讲述窑火不熄的传承故事,在古耙池、泥池等文化遗存间触摸历史的厚重……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来自河南新乡的120名学生正展开一场深度“研学游”。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富田遗址博物馆负责人陈志刚说,现在开发出包括博物馆、古遗址、文创街区在内的研学线路,这种增值型产品很受欢迎,今年已吸引2000多名学生研学。
  “蜂王破巢而出后会选择中午进行‘婚飞’,只有飞得最快的雄蜂才能追上它,交配完成后,雄蜂的生殖器官脱落并最终死亡,所以雄蜂的婚礼和葬礼同时进行。”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中国蜜蜂博物馆(河北馆),蜜蜂的“奇异婚礼”引发学生们阵阵惊叹。
  了解完蜜蜂起源、种类、家族及筑巢之谜、毒刺之谜等知识,研学团成员来到这个县许亭镇的蜜蜂谷,这里是中国传统蜂种“中华蜜蜂”的种蜂场,割蜜、摇蜜、取浆等难得一见的乡村文明场景让他们大开眼界。
  为激活暑期文旅市场,河北以优惠价格面向高校学子推出21条研学游线路。5月以来,全省推出300多项文旅惠民措施,394家景区面向中考、高考学子免(减)门票,研学游等持续火爆。
打造文化“新”IP:激发城市新活力


  今年4月起,石家庄启动音乐演出季,在公园、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地,人们可随时邂逅一场演出。音乐新“IP”的赋能,吸引众多乐迷和游客来到这座城市。
  演出季期间,石家庄趁势推出一系列消费优惠措施,深度融合餐饮、文旅、购物等业态。石家庄市商务局副局长杜铁行说,4月以来,石家庄186家夜间延时经营企业客流明显增加,夜间销售额占全天营业额32.1%、同比增长9.8%。
  今年以来,河北创新开展跟着赛事、演艺、非遗、老电影游河北等活动,变活动“流量”为旅游“留量”,文旅消费热点频现。
  在秦皇岛,长达7个月的“帆船季”活动正在展开,体育运动与夏季旅游的深度融合,为这座著名的消夏之都赋予更多活力。在张家口,当地借赛事融合各项资源,截至7月21日,已举办33项赛事,直接参赛5万多人次,间接带动50多万人次参与。
  河北文旅“新”潮持续催热夏日经济。据河北省文旅厅数据,今年1到7月份,全省接待游客5.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81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0.5%。
 
这里很时髦,还很专业
武汉成为国际学生研学旅游的“热”土
这里很时髦,还很专业

武汉成为国际学生研学旅游的“热”土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喻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抒情的乐音和清亮的歌声中,40名中法青少年合唱一曲《但愿人长久》,相约即使未来相隔万里,也要共赏明月、珍惜友谊。
  中法友缘“世界儿童是一家”儿童村夏令营近日在武汉结营,由中法青少年最新排练的合唱演出将结营仪式推向高潮,青年的友谊在会心的眼神、温柔的微笑中生根发芽。
  “音乐为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演出指导老师、武汉爱莎学校音乐总监吴普义说,中法两国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合唱选取的中文歌曲《但愿人长久》结合了古代诗歌和当代音乐,法文歌曲《香榭丽舍》意在庆祝巴黎奥运会开幕。
  在相知相处中,法国青少年对楚剧、汉服、书法、篆刻、舞龙舞狮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有趣的探索,湖北青少年也对法国的当代生活与流行文化,以及教育理念、全球化视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希望未来有机会在巴黎再见!”法国学生领队、里尔大学大一学生哈穆扎·费拉说。
  盛夏的武汉,酷暑难耐。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的盘龙城遗址上,一场生动的“考古课堂”正在进行。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9名国际学生带着对考古学的热爱和追求来到盘龙城,投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一线。他们拿着手铲小心翼翼地刮面,鞋帽、衣袖上沾满了泥土,在“热火朝天”的考古工地上一待就是一整天。
  “好像是铜!”——临近傍晚时分,考古工地上突然沸腾起来。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学生李拔汉发出惊叹,求教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助教老师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新发现。考古学员轻轻拨开细软的泥土,竟然是一枚清晰可辨的铜箭镞。经过拍照记录,随后这件新发现被整体揭取下来,拿回文物陈列室待做进一步保护与分析。
  “我太幸运了!在近5周的考古实习中,我第一次挖掘到青铜器,还是一枚完整的箭镞。”李拔汉说,他从小对历史着迷,去年在国际田野研究所(IFR)官网上看到了中国的考古项目招募国际学生参与,便对盘龙城这处商代遗址充满兴趣,即刻提交了报名申请。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说,“希望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学员、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同时也让不同国家、地区青年学子了解中国考古,将中国考古学思想与经验向国际推广。”
  本届“考古课堂”是武汉大学2024珞珈全球暑期学校内容之一。自6月底,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名学员陆续抵达武汉大学,加入“亚洲建筑文化与遗产”“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与城市环境”“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等各项课程。
  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武汉大学校园,美国青年艾伦·凯佑告诉记者,过去两周,他和来自斐济、斯里兰卡、越南、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的20多名国际学生以及武汉大学的学生一起听讲座、实地调研,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议题,探访新能源汽车工厂、了解中国NGO组织如何助力长江大保护……
  “这样跨学科、跨国界的开放教学非常专业,让我深受鼓舞,也得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故事。”凯佑用流利的中文说,他已成功申请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接下来的一个月,他想提前加快适应校园生活。
  阳光熠熠,载着费拉一行法国青年的飞机划过湛蓝色画布般的天空,他们把在中国制作的团扇、字画一并带回法国,并计划将义卖筹集到的款项投入到更多的公益活动中。
  李拔汉将返回新加坡继续完成考古课程论文,临近毕业的他正在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慕名而来、圆梦中国的凯佑,如今结识了更多的中国朋友,也拥有了深度感知中国的契机……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时髦又专业的武汉成为他们拥抱中国、融入世界的窗口。
 
“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
在这里,运河心跳600年
“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

在这里,运河心跳600年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本报记者徐欧露

  根本不用近前,隆隆的水声已经灌满耳朵。
  每秒1400立方米的水流被卧波巨石挡住去路,纵身一跃,激流飞瀑,声若虎啸。
  氤氲水汽中,天际线如波浪起伏,“戴村坝”三个字也看不真切了。
  但就是这个名字,曾经关乎半个国家的命脉。
  康熙皇帝称其“创无前而建非常也”。光绪初期兼理盐政周恒祺认为:“斯坝之兴废,固汶水之向背,大势所趋。而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民国初年,荷兰水利专家方维因也不禁赞叹:“此等工程在十四五世纪工程学的襁褓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
  它的建成,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难题,“八百斛之舟迅流无滞”,保障了明清两代500多年京杭运河南北大动脉的贯通。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位于山东泰安市东平县的戴村坝作为58处遗产点之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运河之心”。
  如果说漕运是一国的血脉,戴村坝就是搏动血脉的那颗心脏,岿然600年,依然在跳动。
运河之心


  1411年,明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站在大运河畔,忧心忡忡。
  他正受命为明成祖朱棣解燃眉之急。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北移,加之北方外族犯边,物资运输成为头等大事。可摆在面前的选择,只有“民苦其劳”的河陆联运和“险远多失亡”的海运。
  最经济、安全的京杭大运河,多段堵塞,北上受阻已经几十年。山东的会通河段,因为1391年黄河在原武(河南原阳西北)决口,洪水挟泥沙滚滚北上,堵塞尤甚。
  奉命疏浚时,宋礼面对的是一条450余里、淤塞三分之一的会通河道。他调发山东六郡及徐州、应天镇民30万,复通故道,又新开运道120余里。可是,河道疏通好了,却渠成无水,难于行舟。
  水在哪里?
  如果把京杭大运河的地势画成纵向剖面图,就像起伏的山丘,南方较为平坦,进入山东丘陵地带地势明显升高,“山脊”就在山东济宁的南旺镇。以江淮水面为0点计算,南旺高出水面30多米,被称为“运河水脊”。
  “当时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贯通,卡脖子的点就在南旺。”文博专家、东平县博物馆副研究员吴绪刚说。
  大运河北段普遍缺乏适当水源,需要引水济运。元代大运河的“首席专家”郭守敬设计修建会通河时,就采用了“遏汶入洸”的办法,在黄河下游最大支流大汶河上筑堽城坝,引汶水到济宁,分流南北济运。可因为黄河决口,济宁以北的南旺遭侵淤,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制高点。济宁地势比南旺低,往南旺方向分水,成了“水往高处流”。
  这使元代的会通河常患浅涩,漕船稍大即搁浅,河道运量受限,不得不主要依靠海运。换句话说,只疏通河道,不考虑水源和地势高差,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就在宋礼急得夜不能寐,微服寻访良策时,他遇到了白英。在《明史》中,白英的身份是“汶上老人”,“老人”指的是运河上率领10余名民夫的领班。就是这位河工,提出了史上有名的“白英策”。
  白英发现,南旺才是运河的制高点,要解决元代引汶至济宁后难以北流的难题,要把分水处设置在南旺“水脊”。而把水引到这个制高点,又必须选择比它地势更高的汶水河段建坝拦水。
  宋礼采纳了这个建议。就这样,16.5万河工不舍昼夜,历时8年,完成了中国运河史上著名的“引汶济运”工程:在汶河上修建戴村坝,拦住下泄河水,并在戴村坝上游新开小汶河至南旺,建南旺分水工程,通过河底的鱼脊状石拨分流,“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被戴村坝截住的汶河水,掉头南行,温驯地流向“运河水脊”,冲荡南北,贯通运河,也贯通了500多年的南北经济动脉。自此,每年400万石东南漕粮北上,10倍于元朝。“千艘万舸,连樯接柁,昼夜牵挽,以实京师。”
  “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不久前,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专程踏访这处“运河之心”。在戴村坝博物馆,当讲解员介绍戴村坝始建于1411年时,单霁翔饶有兴致地告诉大家,当时北方也正在兴建一个伟大工程,那就是紫禁城。
  戴村坝建成后,大运河运力大增。“在紫禁城建造初期,大量的建造材料、工匠都是顺着大运河到北京的;大运河上漂来的粮食等物资,为紫禁城作为皇宫的运营提供了物质支持;包括康熙、乾隆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多次顺着大运河南下,吸取他们需要的文化;还有更重要的,大量的人才、独具特色的各个地区的文化,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北京城。”单霁翔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整座北京古城都是从运河上漂来的。”
  “最伟大的是,经戴村坝往南旺供水,几百年持续不断。这在水利史上是了不得的。”吴绪刚说。
  北方河流雨旱季水量差异大,为了保证常年稳定供水,设计者在坝的上游开掘汇泉河,集山泉水,导泉补源,又设立多湖为“水柜”,夏秋水盛时,将洪水泄入湖泊,冬春水量不足时,放湖水入运河,减轻洪涝灾害又确保漕运畅通。
  “其规划思想、水工技术和建造水平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独特创造和精湛技艺,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单霁翔说。
一砖之精妙


  吴绪刚父亲的姥姥家,就在戴村坝上游的小汶河畔。
  一年汛季,他回家走亲戚。一觉醒来,雨没变大,门前的水却突然“开了口”。他们赶紧跑到戴村坝,发现有人在上面垒了一行砖。
  原来是下游的州城遭了涝,州城人连夜上来摆的。砖只有五厘米高,却一下收住了下泻的水势。待砖被拿走,不到一天,上游的水也退了。
  研究一辈子运河,吴绪刚对这行砖念念不忘,“戴村坝的设计,一砖之精妙”。
  水利专家曾将戴村坝的设计、技术、功能总结为“三绝”:一坝使运兴国旺500年,功能发挥堪称一绝;“高一分坝毁,低一分水断”,科学设计堪称一绝;在沙滩基础上用木桩筑坝,建筑构造堪称一绝。
  大坝北侧的戴村坝博物馆,摆放着一组微缩模型,展示了戴村坝调节水高的奥妙所在:戴村坝主石坝全长437.5米,分为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三部分坝体高低不同,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分级漫水,调节入运水量,被称为“小三位一体”。而主石坝东北方又配有窦公堤、三合土坝。窦公堤既能帮助三合土坝泄洪,又能正面迎水、保护主坝,被称为“大三位一体”。大小“三位一体”各自独立,又互为配合。
  最终,如戴村坝碑文所述:“水盛则漫入清河,以疏其溢;水落则尽挟入南,以防其涸。”
  此间设计的巧妙,让人们常将戴村坝与都江堰媲美,有“江南都江堰、江北戴村坝”之说。吴绪刚对这两个水利工程做过比较研究,在他看来,二者在分水、控水和牢固性上十分相似,但也有三处不同,即建造年代、主要功能和建筑基础,特别是后者。
  在每分钟流量上千立方米的大汶河主河道上,修筑高于河槽4米、全长400多米的戴村坝,是项巨大的工程。大汶河河槽为沙地,相比都江堰等石质地基,沙地因不稳固,向来是水利工程的难题。
  2001年,戴村坝部分遭大洪水冲决,就在修复的过程中,大坝展露了它的秘密:坝基既不是石料,也不是土方,竟是密布的柏木桩。木桩表皮经过皮烧炭化处理,形成有防腐防蛀特性的炭化层。木桩底部包裹着锥形铁角,插在沙基中,缝隙用粘土填充灌注。
  木桩上层,用多层大块条石和一层厚重的面石垒砌,每块条石必须达到6至7吨以上。为了防止滑落,工匠们又加一道保险,用铁锔、铁闩和铁扣将万斤巨石连接,石缝间还用了非常特殊的粘合剂。
  整个坝体的立面呈弧形,弓背面向迎水,增加预应力。主石坝下方又建缓冲坎,减轻飞腾下的水流冲蚀下方坝体,坝体高度的设定,还兼顾了上游流沙的沉淀问题。
  “铁底铜帮银钉扣,玉石栏杆两边溜。”戴村坝博物馆讲解员马海燕就是戴村人,这句顺口溜她从小听到大,“可见当时非常重视,要把大坝建得非常坚固。”
  仅仅是桩间黏土就极其讲究,土质细致坚硬,每层厚20至30厘米。“参考元明修坝碑记,应是‘煮秫米为糜,加灰以固之’,有说用糯米、黄土、白灰、砂石等。”长期研究戴村坝的东平博物馆干部杨浩说。
  东平县水利局副局长王凯见过刚被水冲出来的柏木桩,每根都钤盖施工负责人的蓝印,“相当于现在的责任制”。
  2001年部分溃决后,戴村坝乱石坝按原貌拆除重建,滚水坝、玲珑坝坝体水泥灌浆加固。工程竣工,汶河水至,时值近40年来最大径流量,经历数次洪水冲击后,大坝岿然不动。
  人们在岸边立起一块纪念碑,上面写道:“事水利而责任重大,岂敢懈怠。”
时代的日记


  唱了大半辈子,硪号子已经融进郑云兰的本能,90多岁的老把式开口就是高腔:
  “我来坊中卖呀卖包子来嗨
  上边出来个小军人,他要吃包子……
  不知哪营哪连的
  我去哪里找他去呀……”
  唱到这里,手还抡在天上比划硪杆,词却忘了。他笑了。
  硪,是夯实运河堤岸闸堰等工事的重要工具,打硪时喊的号令就是硪号子。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平硪号子”有数百年历史,郑云兰所在的东平县陈流泽村是主要发源地。
  郑云兰小时候听老辈讲,当地的硪号子最早起源于明代,修筑戴村坝时,陈流泽村的先辈们被征去出工,下木桩时,边用石硪夯打,边呼喝“嗨唷嗨哟”,让劲往一处使,协调节奏也鼓舞了士气。上百年来,一声声“嗨哟”响遍鲁西南与东平湖畔。
  在当地,只要打硪,就有号子。八九个人围成一圈,领号人手执把杆,其他人拽紧硪辫子,随着领号人一声“嗨呀咦嗨吆”,上百斤的石硪被高高抛起,其他人大声应号,越喊越响,像戴村坝的水浪,声达四野。
  曾在水患中讨活路的人,打硪耍不得花活。一公尺内必须有25个硪花,3寸厚的土打成1寸厚,才算得上结实。直趟用快号,上坡用慢号。能领号的人有本事,吃饭要先上桌、先倒酒。
  郑云兰会唱十几个调子,词并不固定,随唱随编。茶米油盐、嬉笑怒骂和那股浩浩荡荡的劲儿,就这么写成了时代的日记。
  1959年,妇女硪号子的领号人徐桂兰修水库时唱:“鼓足干劲争上游,我们的干劲火车头,拼拼拼干干干,妇女超过男子汉。”
  上世纪60年代,郑云兰修大清河堤,又编出新号子:“高高地打来高高地排,打得结实撑年代,不怕老天爷下大雨。”
  再后来,陈流泽村的新房越盖越多,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领号人陈学福唱的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戴村坝、运河留下的非遗非常多,可以说他们创造了工程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民俗文化,影响至今。”东平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非遗戏曲家协会主席丁立新说,东平一县,就有非遗项目100多个。
  600多年,这座大坝静静注视着坝上烟火、运河舟楫化作欢歌劲鼓、故事传说,唱之、诵之、舞之、饮之,注视着幕降又幕升,新桃换旧符。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打硪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硪号子走上文化的舞台。运河漂来的东平粥仍陪伴着食客的味蕾,配菜却已丰盛得今非昔比。老百姓祭河神时所唱的端鼓腔,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在渔船边如期唱响,更和时下结合,推陈出新。
  接受采访时,作为端鼓腔代表性传承人,丁立新正为马上到来的东平龙虾节做准备,他们专门为这个新舞台创作了一曲新端鼓腔《游东平》。
  “我们要把生态渔业带来的新生活、东平的新景色,唱给大家听。”他说。
穿凿宁知禹德崇


  “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诚擅古今功。由来大巧原无巧,穿凿宁知禹德崇。”
  这首乾隆皇帝驻跸南旺时写下的《题分水龙王庙》,今天仍能在南旺的石碑上看到。
  从南端的杭州三堡船闸,到北端的北京通惠河,走遍京杭大运河的吴绪刚越来越觉得,“戴村坝是一个大文化”。
  “大坝是一个多面文化现象的载体,而非一个简单的只能供水通航的石坝,它是中华民族多少科学结晶的载体,例如在地形学上、设计科学史上、构筑学上、测量上、力学上。”吴绪刚认为,戴村坝凝结了中国千年的治水智慧。
  这里有大禹治水的因势利导。相传大禹治水时采用“疏”法,根据地势高低、水流缓急等来疏通天然河道。引汶济运、南旺分水看似强用人力,实则建立在对水利水势的长期观察和思考上,无不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延续。
  这里有都江堰的系统思维。都江堰最为人熟知的标志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其实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庞大工程系统。同样,戴村坝不仅有大小“三位一体”的设计,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设柜蓄水、建湖泄涨、防河保运及建闸节流等一系列缜密措施汇聚于此,才保证了漕运畅通。“戴村坝是一个完整拦水济运系统,并非单纯一道横坝拦水南流。”杨浩强调。
  这里有郭守敬的实践真知。大运河进京“最后一公里”的通惠河,以“勘测之精确”为后世传颂,很少有人知道,“巧思绝人”的郭守敬从提出方案到最后修成通惠河历经30年、两次失败。戴村坝的成功同样离不开“试错”。“为什么郭守敬没有发现的南旺水脊,被白英这个农民水利家发现?白英生长于此,经年累月实地探寻,他实践了解得更多。实践是检验智慧的试金石。”吴绪刚说。
  这里还有历代治水者的心系苍生。从大禹到李冰、从郭守敬到潘季驯,莫不与民生枝叶关情。回看戴村坝,在野者如白英“身处岩穴而心在天下”,执政者如宋礼虚怀若谷广纳善言,无不“行在一时而功及万世”。
  随着海运、铁路等交通方式的兴起,加之黄河迁徙,山东境内水源不足,河道淤浅,清末漕运断绝,失去济运作用,大汶河水全部通过戴村坝西经大清河流入东平湖。
  虽不再济运,这座大坝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戴村坝今天还在发挥缓洪拦沙、削杀水势、固定河道、引水灌溉的功能,对于东平湖和黄河的河势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凯说。
  就在采访前,东平县经历了今年最大一次洪峰。“现在洪水期间,如果没有戴村坝,就是一泻入东平湖。”王凯说,东平湖是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这么大的高度过来,带有能量,如果没有拦洪工程的话,最下游可能冲刷比较剧烈,有可能河道发生变化,甚至改道。”
  “戴村坝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对戴村坝要做到活态保护、开发和利用。”东平湖文旅集团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毕忠良说。
  就在去年,东平县戴村坝遗产保护中心获批。“我们中心的职责,就是负责戴村坝遗址的文物保护,统筹协调全县运河古迹、相关文物的保护利用,开展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保护传承,统筹做好全县涉及大运河遗产古迹各类项目的前置性考察、保护、勘探发掘。”中心综合科科长王晓辉说。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也对外开放,集非遗展示、体验、传习等功能于一体。在这里,游客能摸到端鼓腔的羊皮鼓,可以看到磨得发亮的石硪,提一下麻绳就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东平硪号子。
  “我们要传承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戴村坝,了解其中的文化。”毕忠良说,每年七八月的“戴坝虎啸”已成为东平著名风景。东平县以戴村坝为龙头,推出“运河文化水上游”旅游线路,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这几年,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马海燕说。
  站在白练滚滚的大坝前,她扯着嗓子,开始了今天的直播:“可以看到水势如千龙同舞,声音似百虎齐啸,也可以看到洪水漫坝,白浪翻滚,宛如卧波巨龙,飞流直下,水汽升腾,声若龙吟虎啸……”
 
高铁要来了!“原味”江南古镇更耐人“浔”味
高铁要来了!“原味”江南古镇更耐人“浔”味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本报记者易艳刚 刘婧宇

  7月中旬,浙江北部的石桥村,曹家漾河边数位工人头戴草帽脖挂毛巾,正在沿河岸一刻不停地铺设公园石子步道。不远处的咖啡馆已经建好,已完工的凉亭被绿树环抱。沿着九曲木桥漫步,可以在碧波荡漾中感受温婉水乡的宁静。
  石桥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风景秀丽但地处偏远,这颗“深藏闺中”的明珠装扮一新,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浙江有礼·浔寻善友’,我们的底气来源于即将开通的沪苏湖高铁。”石桥村村支书宋根荣很有信心。
  南浔的故事,从水路开篇,由铁路赓续。始建于2020年的沪苏湖高铁,全线铺轨已完成,预计今年底即可全线通车。届时,南浔这座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城市,将以更高的能见度链进沪杭都市圈,兼具千年古运河柔美和现代高速铁路刚毅,一柔一刚,尽显“水晶晶”城市魅力。
古与今


  太湖南岸,开凿于西晋太康年间的古运河頔塘,沟通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由此,南北大量物资的交流运输更加便利,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上了新台阶。
  作为南浔的母亲河,頔塘孕育了江南“富庶之地”。“苏湖熟,天下足”的古谚,诉说着旧时繁华。
  百年前的上海,已是重要的国际商贸口岸,早已闻名海内外的辑里湖丝,借助頔塘通衢之利,自南浔向东到上海十六铺码头远销海外,占据了上海生丝出口外贸“半壁江山”。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南浔丝商,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号称“中国近代第一镇”的南浔古镇焕发空前繁荣。
  一根细细银丝,牵出一个水晶晶的世界。在输出丝绸的同时,頔塘还成为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输入的重要通道。商贸往来中,南浔古镇中西方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江南古镇的独有特色。
  百年前依托大运河连接上海、享受到红利的南浔,深知交通的重要意义。速度换空间,古老水乡全新的发展机遇,再一次随着贯通南浔的高速铁路,疾驰而来。
  6月28日,最后一对500米钢轨扣件安装紧固完成,标志着沪苏湖高铁完成全线铺轨。8月6日开始,沪苏湖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标志着该条铁路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静态验收预计8月底完成。
  南浔站站房以南浔水乡常见的轻舟形象和流水意象作为设计元素,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设计最高聚集人数1000人。站房内青花吊顶,引用张石铭旧宅菱形彩窗元素;正立面的弧形柱,灵感来源则是南浔湖笔。
  2023年11月28日,南浔区与上海铁路文旅传媒集团正式签约设立沪苏湖旅游专列,建成通车后,南浔与上海约20分钟的车程,再度刷新两地交通的便利度。
  步入高铁时代的南浔,将共享沪杭都市圈顶级资源,实现一小时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三小时通达中部地区核心城市,五小时通达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
老与新


  南浔是文化重镇,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名人著书立传,收藏编史蔚然成风,堪称诗书之乡。民间有谚:“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书香绵延,世代相承的家风家训文化,奠定了家国情怀的浔商风骨。
  无数游客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南浔家风传承馆,感受老宅子焕发新生机。这古老宅院,不仅是南浔近代丝商“八牛”之一的金氏故居,还全面展现了全区各家族独特的家风文化,成为暑期来南浔亲子游必打卡的家风文化特色地标。
  金家家风优良,其正厅承德堂内高悬对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惟以永年”。园内湖石垒叠,花藤萦绕,还有数棵繁茂挺拔的百年广玉兰。正值暑期,人流如织,不少家长带孩子来此,一张张稚嫩的面庞仰望着高高的对联,懵懂中种下了“积善行德、富而思进”的种子。
  除了金家,还有张家“世德作求”,顾家“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刘家“乐善好施”,庞家“讲信修睦”,周家“世守儒风”,陈家“俾尔昌大”……游客可以通过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与展馆互动,寓教于乐中春风化雨。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老一辈影响着新一代。当代浔商们谨记家风教诲,将无数个小家融入大家,润物细无声地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石。
  范玲英,坚持穿着精致旗袍和绣花鞋网络直播。非遗传承人、湖笔厂厂长、中国好人、小儿麻痹症患者,拥有多重标签的她,最中意“好人”的称号。
  祖上几代人制笔,作为传承人的她扛起了大旗,但她更深知残疾人的不易。这些年,范玲英经常在周边村庄招收动手能力强的残疾人进厂工作,教他们从最简单的挑选羊毫、狼毫做起。
  若有行动不便,范玲英还会把原材料送到家中。在她身上,有着女性的柔韧、残疾人的坚强,更有着浔商传承至今的仁义。
  她的秦峰湖笔厂先后荣获“浙江省守合同守信用单位”“湖州市名牌产品”“浙江省老字号”等称号。“等高铁开通后,欢迎更多游客来实地体验择料、水盆、结头、装套等工序,见证‘毛’变‘笔’的全过程,感受‘精、纯、美’的湖笔‘三义’。”
  南浔有个传统,对有深厚文化修养的人,无论身处何位、年方几何,均会被礼敬相待。从各个乡镇、学校的普通人家,亦可感受当地流传至今的良好社会风气。
  南浔联谊西路有一所与大上海深度合作的学校——兰生宏达实验学校,在孩子们每天的必经之路上,陈列着“雅、信、孝、礼、恒、勤、谦、爱”八个石刻大字;每个班级门口,贴着本班每位同学的家训。
  全校师生“传家风、扬校风、正教风、立学风”,在“听说读写”中践行“修身律己、崇德向善、宏道宏文、达德达才”的校训。
  学生和家长经常互写家书,竖版信纸上字迹清晰工整。孩子会说:“妈妈,我学会了在别人遇到难处时搭把手。爱心会传播,善意可传递。”
  父母会说:“我们不想用溺爱的方式让你长大,我们要把对你的爱深深地放在心里,相信你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一笔一画间,饱含父母的欣慰,见证孩子的成长,良好家风的薪火相传在白纸黑字间具象化。
慢与快


  “浔寻善友”,春风化雨;耐人“浔”味,慢游快旅。
  与繁华都市相伴的人群,经常开着“倍速”。高铁让远方来客的旅途变得更便捷,减少了舟车劳顿,可以更多地徜徉在氤氲水乡。
  来江南水乡,可以栖灵魂,这句话在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的南浔,有了生动的注解。
  旧馆街道港胡村,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和升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建的居住区都是统一的二层小别墅,不少居民把门前屋后的绿化带都自行“升级”,种上月季、铁树等,宛如小型花园。
  村容干净整洁、村民热情善良、农家饭绿色美味,让不少游客产生在此置业的冲动。
  夏日的午后阳光炙热,82岁的村民陈大爷和老伴儿来闺女家小住几日,看到素未谋面的记者几人,淳朴的大爷特别客气地起身招待。59岁的女儿在厨房收拾碗筷:“想让老人家多吃点饭就换着花样做,中午饭就我们三个人,烧了九道菜都没吃完。”灶台上刚收的9个碗碟里盛着鸡鸭鱼肉,连虾都准备了两种,小龙虾和河虾。
  “中午吃的米饭是本地大米,特别好吃,用积分就能换,今天上午又刚送来一袋。”陈大爷指着黄色包装的湖州大米说。陈大爷说的“善治积分”,是港胡村乡村治理的17条量化指标,每个月只要攒够基础分,就可以换一袋大米。
  参加组织活动、志愿服务、打扫卫生等方式都可以积攒积分,年底还会评选星级户,兑换现金奖励。港胡村支书钱建强说:“其实大家看重的并不是这点现金奖励,村民们之间在‘最美家风带乡风’的互相‘攀比’十分关键。谁家要是不达标,是要被‘戳脊梁骨’的。”现在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能达标,村民也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过去不太关心的村里事也成了人人上心的家里事。
  同样依山傍水、乡风文明的村落还有很多,伴随着高铁的开通,可以预料到前景的火热。西堡村的“红美人”柑橘正在挂果,观音堂村垂钓中心已一座难求,今年以来练市镇的“女神街”“长三角亲子乐园”旅游过夜人数爆增……
  已自内向外打磨一番的“水晶晶”南浔,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有朋自远方来”。
 
700年后,重读马可·波罗的“China Travel”
700年后,重读马可·波罗的“China Travel”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本报记者王若辰

  在位于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内,有一幅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环形浮雕壁画,名为《中华千秋颂》。从悠悠远古到我们亲历的时代,这幅镌在石头上的长卷,用200多个人物,勾连刻画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壁画上,这些在中国历史星空划出过耀眼光芒的人物中,有两位外国人,一位是利玛窦,另一位就是我们要讲的主角——马可·波罗。
  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7月26日至11月24日,由135件中意文博机构珍藏的展品构筑起的“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物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静候知音。展品包括抄本、油画、雕塑、珠宝、陶瓷、钱币、玻璃制品、纺织品、插画等类型,均出自13世纪至20世纪——正是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向西方开启瞭望东方文明的大门、亚欧大陆跨文化交流就此浩浩汤汤的岁月。
  在7月29日的展览开幕式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现场致辞中表示: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镌刻在《马可·波罗游记》不可磨灭的篇章中,让人们了解到当时的欧洲很少有人能够想象的复杂而有序的文化。
  马可·波罗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外国人”之一,他也亲身经历了那场广为人知的“China Travel(中国游)”。700年之后再看这段旅程,我们又能看到什么?
传奇之旅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起源于他的父亲尼科洛·波罗和叔叔马泰奥·波罗。
  这对威尼斯商人兄弟,为了东方巨大的商业利益,于1259年第一次前往中国。1265年,忽必烈接见了波罗兄弟。这位东方庞大帝国的统治者,向两位“第一批来中国的拉丁人”提出,请他们的教皇遴选100名精通教义和天文、地理、算术、音乐等的传教士,派往自己的帝国。
  波罗兄弟返回欧洲,忠实地履行着忽必烈的嘱托。然而,由于教会内部的种种原因,当他们再次启程时,没能带上100名传教士同行。但这次重回东方之旅,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他们带上了17岁的马可·波罗。
  三人从地中海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踏入了中国的版图。他们经过“盛产棉花、亚麻、谷类和酒”的新疆和田,跋涉过“从最窄处穿过也需要一个月时间”的戈壁沙漠,路过“有许多寺院,寺中供奉着各种各样的偶像”的甘肃敦煌,从新疆哈密“向东北偏东方向骑行十日”后到达甘肃酒泉。走出河西走廊,他们又途经“位于沙漠荒原入口处”的内蒙古额济纳旗,继续向汗八里——当时中国的都城前行。
  在新疆吐鲁番,他们见到用山中开采来的石棉纤维制成的火浣布,“投入火中不会烧坏,而是像雪一样洁白”;在甘肃武威地区,商业和制造业的繁荣令他们称赞不已,“这里还出产最优质、最值钱的麝香”,据称,马可·波罗还曾将产出麝香的瞪羚的头和脚带回威尼斯……
  后来,马可·波罗奉命多次出京执行公务,也正因此,他的足迹得以西至川藏、东达苏浙、南抵滇闽,不仅走遍中国东西两线,还奉命访问过越南、缅甸、老挝、泰国、菲律宾等国,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般“行走中国”的程度,确实让马可·波罗堪当“大旅行家”之名,也让他算得上是学界眼中“较为完整地讲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故事的第一人”。
  山西大同,“商业十分发达,各种物品都能制造”;陕西合阳,“出产大量的丝、姜和我们的世界几乎不知道的许多药材”;陕西西安,“是一个大商业区,以制造业著称,盛产生丝、金丝织物和其他绸缎,各种食物也都十分丰富”;四川成都和岷江,“河中百舸争流,运载着大批的商品来往于这座城市”;云南丽江,“附近有一个大咸水湖,珍珠产量极其丰富”“邻近有一座山,盛产绿松石”,还出产“盐币”;山东济南,“商业发达”“实在是居住的好地方”;从山东到江苏,“沿途商业市镇与城堡不断”;福建泉州,“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如果说这位“边走边夸”的旅行家有所偏爱,那么最让他醉心的城市,可能就是浙江杭州。“一切街道都是用石头和砖块铺成的……所以旅客行走各处,不会被污泥弄脏双脚”;运河交通发达,“各种大小桥梁的数目达12000座”,还有人工石砌的沟渠排水。“毫无疑问,该城是世界上最优美和最高贵的城市”。
  效力多年,3位威尼斯人已深得忽必烈的信任。最终,借由护送阔阔真公主前去波斯伊尔汗国成亲的机会,波罗三人踏上了回家之路。
  一走就是25年,归来已是家乡“异客”。1295年的一个黄昏,取道海上丝路的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经过日复一日的海洋漂泊后,终于抵达了威尼斯的石铺码头。他们的双腿还不怎么适应坚硬的陆地,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们的穿着有些另类,说话还带着外地口音;他们记忆中的家乡已经变样,回家也能迷路……终于,他们找到了自家的大门。
  狗狂吠起来,来应门的人拒绝三人入内。原来,在那个“从前慢”的时代,25年音信全无,让威尼斯的亲朋以为波罗家的三位男丁已不在人世。经过长时间的辩论,马可·波罗三人终于证明了“我是谁”。这座宅子真正的主人,回来了。
  三位归人召集亲友,在家中设宴。他们在席间更衣,而将先前穿的花缎长袍、天鹅绒袍裁成块,分送给亲朋好友。他们解释,这是蒙古人的风俗。
  他们的衣缝衣褶里,还藏着大量的红宝石、金刚石、珍珠、翡翠等奇珍异宝。波罗一家的财富和奇妙旅程成了当地人热议的话题,他们的宅邸被称为“百万宅”,马可·波罗被呼为“百万君”,他的游记也有了外号——百万之书。
  而《马可·波罗游记》,并不是马可·波罗本人“写”的。回到家乡后,马可·波罗因卷入威尼斯与热那亚之间的海战而被俘,在狱中,他向狱友——比萨作家鲁斯蒂谦口述了自己在东方的传奇见闻。鲁斯蒂谦发挥小说家的才能,采用当时流行的法国骑士传记文学的浪漫写法,将马可·波罗口述的见闻写成了一个奇幻宏阔、引人入胜的世界。游记问世后,在数月之内风靡意大利,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快速、广泛地传播,甚至被冠以“世界第一奇书”之名。
开眼看东方


  在“传奇之旅”展览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展品,是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寰宇记》(《马可·波罗游记》又名),羊皮纸,手抄本,197幅精美插图均为手绘。另有一件展品,相传是马可·波罗随身携带的《圣经》,据称需使用30张羊皮才能制成。在那个年代,中国先进的造纸术还没有在欧洲大规模地流传开来。
  这个注脚,折射出《马可·波罗游记》的潜台词——开眼看东方,向东方学习。
  马可·波罗用一种“仰视”的笔触,详细描绘了“大汗雄伟壮阔、前所未闻”的宫殿。宽阔的广场,坚固的宫墙,储藏军用物资的角楼,饰以鎏金盘龙及各色彩绘的建筑,窗户上玲珑剔透的玻璃,“到处都是美丽的动植物”的皇家园林,出入水口都安装有金属制格栅、“以防鱼类流失”的人工湖,“像一块棋盘那样”严整又精巧的城市布局……这些描述让我们不难想象,当时那个东方帝国的都城气象,给马可·波罗带来了怎样巨大的震撼。
  汗八里(今北京)人口和商业的繁荣,也令马可·波罗不吝溢美之辞。“城内和近郊居民的人数之多,以及房屋的鳞次栉比,是世人想象不到的。”“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会集中在这个城里,尤其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因为仅马车和驴马运载生丝到这里的,每天就不下千次。”
  城外的永定河和卢沟桥,也令马可·波罗倾心描述。在他口中,永定河货运繁忙,通向海洋;卢沟桥匠心独运,可见大理石雕成的赑屃且“每根望柱顶上都雕有狮子”,精美绝伦,举世无双。
  马可·波罗不是“只会欣赏风景”的普通旅行者,他像一位训练有素的社会学家,记录着各地的自然风貌、物产、社会制度、文化、风俗、宗教、家庭观念等,让他的游记超脱于个人体验,具有知识价值。这种价值,让当时的人们得以眺望世界多姿多彩的另一边,也让后世的人们得以看见历史弥足珍贵的另一端。
  譬如,他详细介绍了中国的驿站制度,包括驿站的选址、陈设、马匹如何畜养、信差如何交接、官吏如何管理等,以体现驿站传递信息物品、提高行政效率的功能;
  他还叙述了朝廷的赈灾制度,丰年从百姓手中收购谷物存放于储备粮库中,细加保管;遇到荒年,这些储备粮就派上了用场,再加上减免税收,“努力使人民能够自食其力、增加财产”;
  还有中国的税收制度、驻防军制度,杭州的打更报时制度,福建德化瓷的制作工艺,河北沧州地区如何“生产出大量的盐”等,马可·波罗都一一详加描述。他的记述像“东洋镜”,也像“说明书”,将当时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向西方世界推广。
  “对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巨量的东方知识,起到了空前的启蒙作用。”马可·波罗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姬庆红说,“它大大开拓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富庶的东方图景也激起了西欧人对东方的强烈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79年的《加泰罗尼亚地图》和1459年的《弗拉·毛罗地图》中便有不少《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地名,且绘制出了东亚海岸线,打破了“世界极东是不能到达的封闭沼泽地”的传统观点。
  15世纪,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正是怀揣着《马可·波罗游记》,带领着几艘小船横渡大西洋的。他在手中的那本游记中,做了264处标注。“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客观上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使得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姬庆红说。
  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这是对《马可·波罗游记》公认的、广为人知的评价。
一旅千年


  在“传奇之旅”展览现场,讲解员朱宏被观众围在中间。他俯身问一个跟着妈妈来看展的小女孩:“你知道马可·波罗吗?”
  小女孩今年7岁,腼腆地笑着说:“我听说过这个名字。”
  朱宏很感慨。“在中国,马可·波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但除了‘旅行家’的头衔,大部分人对他知之不多。”
  在朱宏眼中,马可·波罗是一个聪慧的人,他在很短时间内就学会了鞑靼人的礼仪举止,会说4种语言,博闻强识;他也是一个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深得皇帝信任和喜爱,处事得体;他还有着开放的心态,对多元文化和信仰保持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
  如果让马可·波罗自我评价,他很可能不会将自己定位为“旅行家”,而是一位商人。通过他的游记不难发现,他对各地市场、商品非常感兴趣,几乎在介绍每座城市时都会涉及当地物产和商业贸易,在来东方的沿途中,他和父亲、叔叔也一路从事贸易,在中国也从未停止经商。
  “威尼斯圣马可图书馆中珍藏的5份档案证明,马可·波罗在回国后仍继续从事源自中国的麝香贸易。他的遗产中还有白色蚕茧等中国特色的物品,说明他也可能从事盈利颇丰的丝绸生意。”姬庆红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宫廷内作官商代办,能从中周转谋利,再加上他获赠的大汗或贵族的赏赐,传说中在中国积累的巨额财富,很可能是真实的。
  缭绕着这本游记的,还有一团自它在西方流行开来就生成了的“迷雾”——这本书里说的究竟是实话,还是神话?马可·波罗真的经历过一段东方传奇之旅吗?
  彼时的中国,拥有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全国建成27个天文观测站,郭守敬修订的《授时历》领先公历300年。市集商贸繁荣,乡村人丁兴旺,绘画、雕刻、铸铜、陶瓷和建筑术已得到相当的发展,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成熟使得各类书籍流行于世,纸币也流通甚广。而西方社会,尚未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苏醒过来——两个“世界”的对比,怎能不让马可·波罗的故乡人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呢?
  1324年,马可·波罗临终之际,在面对生平最后一次质疑时回答:我所说之事,未及我亲身见闻的一半。
  马可·波罗口中“可以打碎当柴烧的黑石头”,其实就是煤炭;“和人头一样大”的印度坚果,是椰子;和真金白银一样效用的“轻飘飘的纸币”,在中国各地保存完好。借由丝绸之路以及东西方日益频繁而全方位的交流,如今我们早已明白,那些曾经绝难想象的“神话”,正是宝贵的文明多样性,是互学互鉴的源头活水。
  “‘传奇之旅’展览的意大利语名称,可以直译为‘认识之旅’。”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菲德利克说,“马可·波罗的旅程以及丝路上的交流,加深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认识。”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会用“25天的路程”形容西凉王国(今甘肃武威地区)的面积,用“向东北方走3天就到达了上都”描述城市方位。这些表述,也都有着浓浓的“用脚步丈量”的味道。
  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也存在一些谬误。譬如,马可·波罗正确表达了中国人“用12年一周期来计算时间”,但十二生肖的前四位显然不是他所说的“狮牛龙狗”;书中称忽必烈听取了波罗兄弟的建议,制造投石机,从而攻取了襄阳城,而事实上襄阳被蒙古占领时,波罗一家正在来中国的路上。
  这些谬误,可能由于马可·波罗记忆的错误,也可能出于鲁斯蒂谦小说的笔法。“目前,学界认为,马可·波罗虽有夸大失实或自我吹嘘之词,但他所言基本符合事实,多得到中国史籍的印证,甚至有些还补充了中国史书记载的不足。《马可·波罗游记》在中西交流史上的资料价值之高,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姬庆红说。
  对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蒋海梅而言,策展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马可·波罗的过程。“不能只把他看作历史人物,他是旅行家,是商人,他开放、自信、包容、利他、向善,他对中国文化很喜爱。”顿了一顿,她接着说,“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马可·波罗吧。”
 
家训家书里的“中国智慧”
家训家书里的“中国智慧”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本报记者刘翔霄

  同治九年(1870年)一个初夏夜,右眼已经失明的曾国藩拖着病躯,给两个儿子写下1400多封家书中的又一封。在信中,这位长期在外为官的父亲付以毕生阅历,希望子孙能够做到“不忮(嫉妒)不求”。“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这便是被誉为醒世箴言的《忮求诗二首》。不假外物、反求诸己的家风一脉相承,助力曾氏家族绵延十代、无一败家,有成就者多达200余人。
  “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有着3000年历史的家训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一些颇负盛名、富有远见卓识的家训家书依然契合现实、触动人心,对于当下的社会治理、齐家之道、自我管理等仍不无启发。
经世致用的“方法论”


  “心犹首面也……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东汉文学家蔡邕写给女儿的家训中,强调了一个人内在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一“对镜梳妆”的佳喻,至今为人所信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从一则则千古流芳的家训家书中,中国人正身率下、规矩方圆、自强笃定的文化心理跃然而出、有迹可循。
  关键词一,行为习惯。古代家训非常重视对人的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儿童期可塑性极强,应早做引导,避免一曝十寒。对此,一代名儒颜之推论述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太原市双塔博物馆里,明代大儒吕坤为父所刻的《近溪隐君家训》碑为人称颂至今。吕坤之父善持家、重教育、和睦友邻,培养了吕坤善良正直的品行,吕父主张教育从儿童抓起,在民间影响很大。
  关键词二,自强。一些先贤教育子孙从小要有高远的胸怀,认为这是做人、成事的基础。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家诫》云:“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他认为人要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立志。清代《高氏塾铎》说“勤有三益”:“勤则不匮”“邪心淫念,无从而生”“可以致寿考”,认为勤劳和好逸恶劳的人性逆向而行,就在于它能适度唤醒一个人的斗志。这篇家训举例说,周文王中年受命为君,关爱百姓,躬自劳作,从早到晚甚至没有闲暇吃饭,在位长达50年。
  关键词三,廉洁。包拯家训短短几十字,要求子孙不得贪赃枉法,保持清廉家风。南宋宰相赵鼎《家训笔录》中说道:“人之才性,各有短长,固难勉强,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陆游《放翁家训》亦把节操立为家风。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总是枉然。”
  关键词四,人道主义。古人不仅看重家庭内部关系的有序,还注重良好的社会关系处理,与当今和谐社会的理念如出一辙。被朱元璋誉为“江南第一家”的浙江郑氏家族在家训《郑氏规范》中嘱告家人:“和待乡曲,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具体规定有:开药店为无钱医治的人们救治疾病,炎夏季节在大道旁设一些茶水站以济行路人,捐资修桥补路“以利行客”等。清代学者许汝霖辞官回乡途中,针对当时的奢靡之风日甚,拟出著名家训《德星堂家订》,压缩家庭开支立私塾、济孤寡、助婚丧。
  优良的家风是民族精神的巨大推动力。“家训中的很多优秀品质和高尚追求,都成了我们民族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成了全社会一致践行的行为准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勇说。
润物无声的“行动派”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些家训名言重引导启发,而非生硬说教,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知行合一观,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山西灵石县明清建筑王家大院由百余座院落、上千间房屋构成。据统计,王家大院近200处楹联、匾额,均寓有修身积善之语。“务忠务孝务廉务节,庶几克振家声”“敦厚”“三省四勿”“澡身浴德”,无一不在提升家庭礼仪文明和为人处世的道德素养。一处石雕画面为莲花丛中立着两只白鹭,寓意“路路清廉”,意在提醒子孙后代要保持清廉品性和情操。
  “王氏家族3000族人和睦相处,200余年人才辈出、兴盛不衰,不能不说这样的庭院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首席专家、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延斌说。
  为打下一个好基础,古人动了很多脑筋。有人将家训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让幼儿朗读诵唱。有人在给儿孙起名字时,将家训家风浸润其中。晋东南阳城一带“状元楼”“插花楼”的命名,无形中就是一种耳濡目染。“中国人骨子里是比较温婉、含蓄的,体现在家训上就是一种渐进式的家风熏陶。”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文物博物馆馆长李学东说。
  有趣的是,一些家训有诸多善于突破、思想解放之处,而非了无生趣的“老古板”。
  比如,主张顺应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天性,不能过于严苛,更不可随便责怪。清初冯班在《将死之鸣》中说:“过严之弊,子弟顺谨者必愚,黠慧者则憨。鞭扑之下,使人不生善念。”清代郝培元《梅叟闲评》说:“树木嫩小者,不可芟去其枝。芟去太早,树便不长。亦犹少小儿童,督责太严,便无勃勃生趣也。”清光绪进士赵怡的母亲教子女:“幼孩原是手舞足蹈,方有发扬气象。但事事必规之以正,俾稍绳于理法。若必令过于拘挛,岂不窒其活泼之机趣?”
  又如,对女性的平等与尊重。清代书画家蒋伊在《蒋氏家训》中告诉家人,“妇人三十岁以内,夫故者,令其母家择配改适,亲属不许阻挠。”范仲淹甚至给再嫁的本族女子以经费资助。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逢77岁高龄写下《孝友堂家训》:“一家之中,老老幼幼,夫夫妇妇,各无惭德,便是羲皇世界。”
中国智慧的“再发光”


  历史上,因为家风不良,家道走向败落的反面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因对配偶、子女疏于管教、放任纵容,被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也不在少数。
  清代刑部尚书魏象枢说:“在家则光前裕后,在国则端本澄源。十年之后,清官良吏,君子善人,皆从此中出。”
  据陈延斌介绍,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0省市74.9%的被调查者赞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  
  鲁迅先生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在浩瀚如海的历代典籍中,把一些可圈可点、可资借鉴的家训名言筛选出来,对于破解当下一些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现象不无益处。
  业内人士建议,在对散佚于国内外的家训文献进行整理和抢救性发掘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案例,建立家训文献与家训家风研究数据库,实现对传统智慧的“再利用”。
 
一宿秋风未觉凉
一宿秋风未觉凉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时至立秋。“立”有“开端”之意。民俗有云“立秋十天遍地黄”,在满眼葱茏蓊郁的绿意中,秋天的成熟与萧瑟也将一点点铺陈开来。
  元代文人吴澄所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至此时节,蝉声未断,暑气仍在,但农作物开始兑现春天的承诺,大地逐渐步入秋实之季。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在古代,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格外受重视。在此时节,民间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晒秋”。这指的是农民会将农作物如玉米、辣椒等拿出来晾晒,色彩斑斓、景象美丽,以此来展示丰收成果,寄托对新一季丰收的祈愿。
  立秋时节,许多地方还有“贴秋膘”的习俗,正所谓“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除此之外,还有“啃秋”“打秋”等习俗。
  我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前五日,风吹过脸庞,有了丝丝凉意,暑热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张狂了;又过五日,由于昼夜温差拉大,地表水蒸气在低温下凝结,早晨会产生雾气,所以叫白露生;再五日,秋蝉感觉到阴气上升、昼热夜凉,于是争相嘶鸣,但一日比一日减弱。秋蝉,也叫“寒蝉”“暮蝉”,其叫声提示天气真的开始变凉。
  蝉之于秋日,犹如流萤之于夏夜,都是古代文人墨客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作《立秋日闻蝉》,写了自己不忍酷热盼秋至的愁绪,终于一场雨后秋来了,蝉声开始传递秋的消息。诗曰:“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秋,作为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具有独特的内涵及意义。
  立秋诗词里有“月光”。宋朝大诗人苏轼在灵隐寺夜宿,看银白色的月光倾泻入室,床边似堆满了雪霜,便作诗云:“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立秋诗词里有“西风”。风无形,遇到万物便有了形状。古代诗人笔下的“风”各不相同,可以是李白笔下的“扶摇”,也可以是白居易笔下的“清飚”。在季节上,春夏秋冬,风也不相同:诗中写南风多是夏天,写西风多是秋天。
  宋代秦观曾作《渔家傲·七夕立秋》,他在湖边倚栏闲望,看着眼前的秋色,在飒飒西风里追忆过去。这位曾经写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般真挚爱情的才子,又到七夕,内心却只剩下万事成空的深深惆怅。词曰:“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无论是月光如雪霜,还是西风露清绝,很多写秋的诗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都是秋意的新凉,读来总觉得有些落寞。然而,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秋词》却“反其道而行之”,独辟蹊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他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短短四句诗,一改悲秋的底色,字里行间流淌着激越向上的诗情。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是其在被贬朗州后所写。诗人诗情旷远,博大的胸襟抱负尽显,耐人吟咏。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虽然立秋还不能全解暑意,但万物正在酝酿丰收。与盛夏告别,那一场酝酿已久的成熟、一份春华秋实的沉淀,都将如期而至。(新华社记者杨金志 郭慕清)
 
夏至木垒
夏至木垒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林建武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山海跨越,我从闽南的丝路月港一路换乘来到西域木垒这个南倚天山、北临蒙古国的边陲县城。
  “木垒”,清代又写作“穆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边的小县城,人口不足9万人。因其气候宜人,被誉为“天山净土,养心木垒”。
  到达木垒是晚上8点,这里还是艳阳高照。朋友说这里夏天日照时间长,日落要到晚上10点后。在我入住的酒店边上,有一个具有江南美景的文化主题公园“守静园”,由上善湖、得一阁、五德轩、七盛桥、九如亭等景点组成。
  “守静园”中塑有老子和孔子的雕像,“守静”二字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的“致虚极,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次日清晨,习惯于早起的我走出酒店漫步于守静园。此时,园区静谧,树木茂盛,可能是我的脚步声惊扰了树林里的小鸟,当我走过时,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从树林里飞起,在空中盘旋一番后,又重新落到不远的桥上。
  已有早起晨练的市民在九如亭前打太极拳。一位前辈热情的问候,打破了我独自漫步的寂寥,也让我体味到这个地方的热情好客。
  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洒下细碎斑驳的亮光,为公园增加了斑斓色彩。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一个花圃,一些不知名的花朵开得艳丽娇媚,鲜花在晨曦中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香气。已有市民拿起手机拍照,记录着这迷人的美景。
  守静园,戈壁滩上的绿洲,滋润着这方土壤。
  “来对了地方,来错了季节!”这是我来到胡杨林后发出的感叹。
  据说,胡杨林的秋天和冬天最美。秋天,树叶层层叠叠,在阳光照射下闪烁金光。冬天,白雪将这里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胡杨树仿佛一幅写意水墨画,置身其间,犹如仙境。
  对于胡杨林,我期盼已久。那天骄阳似火,我们从木垒县城出发,一路穿越荒漠,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来到我向往的原始胡杨林。
  “今朝走进胡杨林,一日感受万年史”。走进胡杨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原生态的气息。据说,这片胡杨林约30平方公里,存活期已达6500万年,虽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有的古树高大粗壮,枝繁叶茂;有的看似已“鞠躬尽瘁”,却又再发新枝,展示着一股不屈不挠的力量。
  时值7月,干燥的大漠戈壁,空气中弥漫着热浪和沙粒的味道,让人感到炙热和干渴,带来的几瓶水一下子就喝完了。向导说,胡杨为了生存和适应恶劣的环境,树叶在成长中会有多种形状,或为圆形,或为长条,或为扇形,这是一种与生存环境相搏击的坚毅品格。
  穿行在胡杨林中,我发现很多胡杨树的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小象,有的像鲲鹏展翅,有的像振翅欲飞的仙鹤,有的像昂头翘尾的松鼠……
  朋友介绍,木垒极少下雨,一年的雨量才两三百毫米。然而,当我们前往天山木垒中国农业公园时,天空却下起了中雨,气温骤降。朋友开玩笑说,雨儿像是我们从闽南不远千里携带而来的,漳州不仅有援木垒干部,还有援雨的游客。
  汽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天山公路上,车窗两旁是黄澄澄的麦田,靠近山脚下有的已经收割完毕。绿波翻滚的豌豆田点缀其中,给天山公园增加了许多色彩。远处还有三三两两的骆驼、羊群、马群,悠闲地漫步在山坡上吃草。
  车子行驶到一处写有“云端麦田、不负遇见”的平台上。这里有一个眺望台,登高远眺,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万亩旱田,与远方山峦浑然一体。随意按下快门,拍出来的画面都美不胜收。
  天山雪水地下来,千年咏叹坎儿井。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等组成,是荒漠地区一种利用地下水的古老水利工程。这是当地劳动人民适应极端干旱气候的创造。
  晌午过后,我们来到了木垒草原坎儿井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修建坎儿井时的老物件,展板上展示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坎儿井的分布。
  其实,在闽南有许多和坎儿井一样的水渠——“向东渠”。它们是用石头在崇山峻岭中垒起来的灌溉工程,其作用和红旗渠等一样,都是为了引水生活、灌溉。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通过一个旋转土坯梯,来到坎儿井通道。上面高温闷热,地下却水流淙淙,清凉怡人,有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走进坎儿井,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一渠清清的坎儿井流水旁,俯身弯腰,用手捧一把坎儿井水泼在脸上,冰凉、舒心。闺女说,我们装一瓶回家泡茶吧。
  坎儿井水流淌的,是生命之水,幸福之水。
 
心上的秋天
心上的秋天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钟晓毅

  那一年,收到陈桥生的著作《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翻卷阅读。对唐前岭南文明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好像一个远游的人被一条大河所吸引,不由得想沿河而上去看个究竟。看到后面,才惊觉我们其实都在这条大河中,大河在时光中,滔滔不息,一去不返,如同一位智者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心上的秋天由此轰然而至。尤其想到,这历史上,这星球上,人虽然很多,大部分互不认识,大多数没有瓜葛,但前人和后人,一个人和一群人,大家的生命存在始终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谁,身在何处,怎样的遭遇和生存状态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和我们是一个整体。由此可见桥生的溯源与回眸是多么的有价值。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今年春天,广州雨水多,出门不易,反而重读了一些有趣的书籍,其中就有《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当然有新的感触,但心上秋天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忆起初识桥生,是他刚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来广州,在《羊城晚报》任职,腼腆又开朗,斯文又风趣,常常妙语连珠,反应极快。想不到他的专著《刘宋诗歌研究》《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里的文字却是如此老成持重,开卷就有“我的生命立秋了”的感悟,充满着中年日光遍野的感慨,但立秋过后的节气还有白露、秋分、霜降、冬至呢,这样的时分,更适合厚土蓝天,静水深流,豁然开朗。正因为如此,当读者知道唐前文明进程的源头是为流放地风景,沉浸于悲情悲愤的滥觞之中时,通过桥生的笔,我们不乏对岭南文明后来的背靠悬崖无退路,破釜沉舟,脱胎换骨,以求再生,到时枯木逢春,苦尽甘来,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勇猛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这也是《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最突出的贡献。
  书里书外的桥生都在追求“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生活中的桥生自然不会专门去追求人生的险境,反而因为足够的史识与行旅,让他有种通透之感。因此他做许多事情,都是无意为之的,对身边不知来自何处的芬芳,怀着感激的心情,不信?看他写的《书圣墓前》,是用这样的文字:
  《金刚经》有曰:“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年年岁岁,樱花盛开,在枝头,为落英,以诸花香而散其处。一如风中的经幡,一遍遍念诵;又如书圣笔下的文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天地山谷间漫舞,不是风动,不是花动,每一次风动,都是念诵,每一次临摹,都是朝圣……
  这样的敏感,与《兰亭集序》如出一辙。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无穷无尽,而韶华易逝生命无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兴发的种种无可奈何的人生感喟,挥之不去,推之还来。
  他是如此欣赏著名日本画家东山魁夫写的樱花:“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花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生命的光辉,花是美的,人类在心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然的生命。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一种欣喜。”
  桥生的文字很容易让人想起那首唐人诗:“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而他的人,清癯,书卷气浓,内敛斯文中却多有智识的灵动。
 
鹳山石板路寻东坡足迹
鹳山石板路寻东坡足迹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谢华

  鹳山的石板路,满是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已被无数足迹摩擦得像河流冲洗过的河床。走在这条青石铺设的千年古驿道上,穿过密密的香樟树影,遇见富阳最好的景色,总会引起我无边的遐想。
  初识这条石板路是在2017年。彼时,第一次来富阳是寻迹鹳山上的“双烈亭”,此处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一副楹联。入鹳山正门,绕过春江第一楼,走一段石板路,方能抵达“双烈亭”。两年后,我正式迁居富阳,足迹在石板路上也逐渐多了起来。春江第一楼书院成立后,我更是与石板路结下不解之缘,每天往返书院,正是经由这条石板路。
  初次行走时,不会对一条光秃秃的石板路产生兴趣,更不会关心它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我甚至嫌它有坡度。大片光滑的石板并不多,路面坑坑洼洼,石板侧面均是些碎石和或深或浅的沟痕。有时为了避开对面走来的人,只好踩在碎石上,难免还有些硌脚。
  这条石板路从鹳山残留的明代城墙为起点,到吉祥寺罗汉院遗址为终点,南北走向,现尚存古驿道250余米,宽2.5至3.9米不等。
  往书院运书时,因要走一段陡斜的石板路,平板车上不来,一箱箱书只好拼力肩扛了。我们连续用了一个星期,从山脚下,深一脚浅一脚地低着头,向前缓缓挪动脚步,才能将书肩扛到楼上。多少年没有过这样的体力劳动,一时还真挺吃力。这种劳作,无意中让我联想到从前行走在这条石板路上的挑脚小贩,他们也是这样吃力。
  江南的石板路始终都是幽幽深深,曲曲折折,烟雨朦胧中,俨然一幅水墨画。石板路浸润着岁月的沧桑,古朴厚重,它是一段历史;石板路氤氲着人间烟火气,温暖亲切,是一份情结;石板路上滴洒着小贩的汗水,充满着辛酸,是一种惆怅。
  铮铮之石,古韵悠悠。斑驳的石板路镌刻下多少脚印,浸润着多少汗水,凝聚了多少情感。漫步石板路,如同踏入岁月深处,我仿佛看到了石板路上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心中有豪情、笔下可生辉的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曾与同事李节推(杭州节度使李佖)相约,到访富阳、新登,一路行一路诗。那一年清明、谷雨前后,他们先沿着山路,骑马从风水洞(现转塘)过算账岭,又沿着江,一路骑马到鹳山(当年叫观山),走的就是这条石板路——这是当年富阳到新登的必经之路。
  从没想过,自己与苏东坡可以这么“近”。从时空的维度看,在时间上虽然相隔900多年,在空间上却可以“脚步重合”。
  通过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来看,这条石板路是很宽的。从停靠在东门渡码头的货船上,卸下富阳的土产草纸,然后再由挑纸的小贩运到停靠在石板路边的汽车上。
  用石板铺路,将原有泥土弄平,上盖石板,石板与石板相接处,用沙泥嵌其缺缝,加以小石,以防石板之移动。石板的宽窄长短不是一味地追求规则、统一。其原因有二:一个是石板之来源,岩石之剥裂,匠人之锥凿,未必尽皆同样;另一个是石板长短阔狭,其价有高低。
  这条石板路的每一块石板都是长方形的,互相衔接。石板铺砌街路,又分两种方式,一横一直。前者多耗石板,但便于行走。后者虽省石板,但功效不及前者。散石则在嵌砌多层后,加以细沙,功能有二,一个是易于透水,一个是可以补其缺缝。
  有的路段,石板大小相嵌得很平整,也有的像龅牙一样凸凹不平,走向起伏依据地形和路面状况而定。一般是遵循省力原理,弯曲而错落着。
  尤其是中间段那几块硕大的石板,格外平整,坚固壮观,连接处不留缝隙。古人筑路真的是下足了功夫。
  有一些石板边缘的细缝里,长出大片绿色的草丛,有几根竟然从石缝里挣出寸把长的细弱而翠嫩的短茎来。这不禁使我暗暗诧异!仔细查看了一下石板缝隙,就“恍然”了。这极平凡的草种遗落在石板下,受江南气候影响,时常有雨水滋润着土地,从发芽到生长就很快了。它既然没有“贯石”而出的伟大魄力,为了要活下去,只能在旁边找“出路”。
  我又仿佛看到那些装在独轮车上富阳产的草纸。车夫推着车,经由石板路,运送到东门渡码头上的货船,再销往各地。车夫俯首弓腰,像是在向上苍膜拜,把生存的希望和梦想都写在了这条路上;又像是在求饶,快些走出这条苦难的路,悠长的辙沟是无数人用血汗冲刷而成的。
  有人说这段石板路的维修者是宋代富阳主簿杨简。其实,毋需细究,无论是谁建造或者维修了这条石板路,它都是富阳的骄傲。彼时,古驿道出恩波桥上接西邮,可通衢州、婺州、睦州,下接大岭可通钱塘,是古时富阳主要交通要道。石板路像一条通衢大道,把富阳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让富阳人走向更远。
  有人说: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经过万年沉积诞生于地表;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石板路上的石头并不是欣赏把玩之物,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责任和担当,万物真义,自有应用。
  富阳位于浙江省西部,在临安与富阳交界处,早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岩浆活动就比较频繁。富阳亦可称为石头的世界,鹳山也是从石头山、观山易名而来。石板路所用的石料均取材于本地石灰岩,稍做雕凿,方的正的,纵横成格;偏的斜的,形态无序;经年累月,风剥雨蚀,路石不再尖锐粗糙,表面光滑如洗,阳光照耀,熠熠生光。
  遥想当年,富春江的江面,帆影点点,舳舻相接,舟载船运,外货洋货,运抵本埠,笨拙的独轮车上装着柴禾、药材、水产品、栗子等土产,在石板路上穿行,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早年,人们称推车的人为“车伙子”或“推脚的”,石板路上的“车伙子”只走中间那条平坦的路,天长日久,悠长的石板路中央就在木轱辘的碾压下诞生了浅浅的辙沟。经年累月,先辈们的栉风沐雨、安居乐业、春种秋收都刻在了石板路上。
  石板路更像一幅历史卷轴,上面跳跃着千百年来人们奋斗的身影。每一块石板都是一个故事,一段悲欢离合。
  江南多雨。雨水滴落在石板路上,会绽开一朵朵银色的水花。微雨飘落时,站在春江第一楼上,也能看到丁香一般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袅袅婷婷地沿着石板路走来,落下一串碎碎的脚步声……
  曲折的石板路沿着曲折的富春江,如江水流淌,伸向远方。朝霞相送,晚霞相迎。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古樟树下歇息,喝一口茶,听一听吴侬软语,然后踏上石板路,继续自己的旅程。
 
暴雨袭来,“画里宏村”为何总能安如山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治水故事
暴雨袭来,“画里宏村”为何总能安如山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治水故事

( 2024-08-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本报记者汪奥娜

  世人熟悉宏村,大多因其保存完好的徽派民居、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古朴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村一体浑然天成。
  20多年前,电影《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一袭长衫,牵马走过南湖画桥的镜头,是大银幕上的经典瞬间。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在这个夏天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今年入梅以来,宏村所在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遭遇强降雨,暴雨中的宏村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其体现古人智慧的科学水系设计被网友点赞称奇。
  在粉墙黛瓦之外,不为人所熟知的是宏村与水的故事。依水而生,敬水也治水,为水所成就,最终留下了人水共生之景,惊艳世人数百年。
“牛”形村落


何事就此卜邻居,月沼南湖画不如。
浣汲何妨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宏村口占》胡成俊(清)

  据黄山市气象部门统计,6月18日20时至6月28日8时,黄山全市平均累计雨量590.1毫米,已超常年梅雨总量(449毫米)。强降水范围覆盖全市,其中黟县雨量达543毫米。
  宏村位于黟县东,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今年6月中下旬暴雨来袭时,宏村仍是黄山市境内少数正常开放的景区之一。
  强降雨的考验下,宏村水系既能储水又能排水的优势凸显出来。
  了解宏村的水系要从地形说起。
  东北处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西南方向流淌着羊栈河、西溪河,并向南汇入奇墅湖,宏村就位于这片河滩之上。
  宏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红伟说,从高处俯瞰,宏村宛若一头静卧在山前溪边的青牛,“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红杨与白果两棵参天古树作“牛角”,雷岗山为“牛脊背”,河流上分布的四座桥为“牛腿”。
  再往“牛身”上顺着水流的方向仔细看。
  汪红伟介绍,河水自“牛头”处的水口流入村内,就到了宏村中心位置的月沼,即状如半月形的“牛胃”。随即通过穿家引户的水渠,就是好似“牛肠”一般的水圳,再向南汇入南湖,也就是“牛肚”,最终通向奇墅湖,又名东方红水库。
  宏村水系就由这头“牛”的主要部位——河流、堨坝(拦河坝)、水圳、月沼、南湖和庭院水塘水榭组成,分为外水系和内水系两部分。所谓的“外水”自村西北宏际桥旁的拦河坝进入村内,便成为“内水”。
  村中水圳与月沼、南湖等内水,加上外水,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网格状水系。之所以宏村能够在暴雨中安然无恙,这张“水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疏解作用。
  ——拦河筑坝,根据水情丰枯调节进村水量。
  在今年的集中降雨中,流经村口的西溪河水位迅速上涨,河水夹带着泥土已经变成褐色,滚滚向前。但这并未对宏村造成特别严峻的防汛压力。
  “把拦河坝上的闸口关闭后,外面的水进不来,村内新增加的水就只有降雨了。”汪红伟告诉记者,闸口可以等到天气恢复正常时再打开,以此保证流进村子的水不溢不竭。
  汪红伟说,当时雨下得最急的时候,从月沼漫到街面上的水也就不到20公分,而且雨水是一直顺着水圳向南往外排,只要雨量减小,降雨量小于排水量,不出半小时,漫出来的水就退了。
  ——水圳穿村,利用自然落差进行排水。
  宏村的水圳长1200余米,穿街过巷,有明有暗,有分有合。
  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胡时滨自2018年起开始带队修订村志,对宏村水系进行了系统性的追溯与研究。
  “宏村水系构思精妙,充分利用了村子地形北高南低的自然落差。南湖水面标高低于拦河坝入水口处约4米,在700余米长的主圳中形成了每分钟21米的流速,使水始终处于流动、飞溅的状态。”胡时滨说。
  胡时滨告诉记者,水圳之所以“九曲十弯”,而不是挖成一条笔直的沟渠,是因为直圳会缩短水的流程,增大落差,导致水流急,水圳两岸易坍塌。
  不仅有排水功能,绕过家家户户的水圳既能让全村人就近用水,满足饮用、防火、浣洗、灌溉等日常需求,还可调节村中的小气候,起到给村庄降温的效果。
  ——天井水榭,“小环境”构成水系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徽派建筑讲究“四水归堂”,让四面屋顶上的水都流入中间的天井中。宏村的古民居也多是据此设计,一部分水蓄起来可供后续生产生活,另一部分则通向水圳,被及时排出去。
  66岁的村民王维新从10岁起就住在宏村里一座名为“松鹤堂”的古民居里,经历了数次大暴雨,印象中屋外的石板路上偶尔会有水,但很快也会透过石板间缝隙往下渗,没有一次漫到家里,今年也不例外。
  松鹤堂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主人将屋外水圳中的水引入屋内,并挖出鱼池,在池上又建了水榭。像这样的古水榭,全村还保留30多座。
  “外面下暴雨,我们还能坐在水榭里吃饭喝茶,这也是我们一家人愿意住在宏村老房子里的原因。”王维新说。
  在宏村西北处的承志堂是清末徽商汪定贵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前后建造的宅邸。除了因徽州木雕集聚而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宅子的西侧颇有创意地建有鱼塘厅。高高的马头墙下一汪鱼池,被称为“牛肠”的水圳穿塘而过,现在还能看到一群红色锦鲤因这一池活水而游得欢腾。
  不难看出,宏村水系的每个环节、每一部分都在发挥功能,形成了进水、引水、渗水、蓄水、保水、利水、排水的完整体系。
  “这个古代排水系统放到现在来看也是顶级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来自江苏的游客刘丹在听完讲解员介绍后由衷感叹。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以宏村与其相邻的西递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名录上的介绍词突出了这两个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面貌。其街道规划、古建筑和装饰,以及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宏村水系起到了加分项的作用。
  2000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该组织成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大河直躬先生前往黟县,对西递、宏村古村落进行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验收。
  据全程参与记录的随行人员回忆,那天不时下着毛毛细雨,但大河直躬兴致不减,在考察了汩汩“牛肠”,也就是通往各家各户的水圳后,又去水圳源头看了大坝,对中国古村落水系工程予以肯定赞赏。
  “在欧洲可以找到类似的地方是意大利的威尼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但那是大城市。可以说,宏村是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大河直躬说。
敬水治水


一片娲皇石,中流截急湍。
夕阳斜射处,误作碎金看。
  ——《石漱夕阳》汪承恩(清)

  从小桥流水到青石碧水,江南的水总给人一种婉约柔美之感,但这并不是故事一开始的设定。从敬畏水,到了解水、利用水,宏村人走过了艰辛坎坷的长路。
  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陈继腾研究徽州村落与建筑多年,他告诉记者,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成,从来都不是无序的,而是有着清晰的组织结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管在古代披上了堪舆风水的外衣,但仍然无一例外地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
  “宏村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十分尊重水的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形成了传统村落与水系水脉相依相伴、防用结合的和谐共生之景。”陈继腾说。
  对于600多年前的宏村族人来说,世界并不那么大,只盼有一方安居乐业之所;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定百年计,谋划深远,他们的眼界早已超出面前这一方水土,留下了那足以让600年后的现代人都啧啧称奇的水系。
  在宏村水口拦河坝的旁边,立有一块现代仿制的石碑,原为明宣德九年(1434年)春立,上面描述了宏村汪氏一族开凿水系的初衷:
  “吾汪氏弘村一脉,自宋咸平年间,仁雅公迁居黟县十都奇墅。历三世,于宋绍兴元年迁来弘村。又两百年,期间,因远离溪流,族人屡遭祝融,宅舍多毁,达更有大旱之年,颗粒无收,族人生计维艰。”
  宏村,聚族而居,以汪姓为主。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南宋初年,汪氏一族从奇墅湖附近迁至雷岗山一带,因西溪河一遭暴雨便泛滥成灾,所以最初的族人聚居地选在半山腰,离河水较远。到了南宋末,一场特大的山洪暴发使西溪河改道,随着旧河道干涸,由此多出来一块河滩可供开垦,宏村人这才慢慢往山下迁移。
  然而“远离溪流”成了村庄发展的障碍。居于这风水宝地,村子的人口与财富却并没有随之增长。
  于是在明永乐年间,正值徽商鼎盛时期,一位名为胡重的女性族人站了出来。
  不同于人们对徽州女性的固有印象,似乎终日倚在美人靠上、盼着外出经商的夫君早日归来,以胡重为原型创作黄梅戏《凤鸣宏村》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余治淮综合史料与村民的口口相传,给记者描述了一个在宗族中承担起主心骨角色的女性形象。
  从西递嫁到宏村,胡重相传原是一名风水先生的女儿。其夫、族长汪思齐赴山西为官后,由胡重代行宗族事宜。为了解决缺水的问题,胡重从休宁万安镇请来了堪舆大师何可达,在踏勘地形、绘制地势图的基础上,制定了向南扩大村落及引水入村的整体规划。
  规划明确之后,汪氏子孙便开始筹集资金,调拨人力,先后在西溪河拦河建堤坝,古称石漱,再引水入村、开凿水圳,以及围绕一处天然泉眼挖出蓄水用的池塘“月沼”等,先后耗时20余载。之所以将月沼挖成半月形,据传也是胡重力排众议,为的是始终以“花未开,月未圆”激励后人。
  在通水不久,族人便在月沼北岸修建了祠堂,名为乐叙堂,并在其周围筑屋立栋,这一带很快发展成了村落的中心。自此,宏村雏形形成,并迎来了长达百余年安稳富庶的日子。
  正是因为胡重对宗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她去世后,族人一改女子不入祠堂的惯例,在乐叙堂摆上了胡重的画像,其上还挂有“巾帼丈夫”的牌匾。
  月沼与水圳构成了宏村水系的“一期工程”。在《弘村水圳碑记》上,写有个中艰辛,同时不忘敦促后人完成未竟之事业:
  “凡历弘村周边山水,始成规划,合族老幼,同心协力,凿泉窟为月沼,溪流贯宅舍,又历二十寒暑,方初告功成。期间所历艰难,非亲历者难已揣想,然规划仍有未竟之处,留待后人薪火相传。”
  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仅靠月沼已不能满足村民们的日常用水需求,而且村南新开拓的耕地也需要就近的水源进行灌溉,生存的压力再次迫使村民们重新考虑水系规划。
  于是在胡重去世100多年后,族人“忆前人遗言”,拾起了交接棒。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村民们集资集力,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砌石立岸,用三年时间建成了“二期工程”南湖。湖中也建有坝,使其在丰枯期都可以维持一定的储水深度。实用性之外还考虑了景观性,“堤植花柳浓阴野,如夏则菱荷殷然,弥望一碧,游迹之盛。”
  科学规划在前,薪火相传在后。前后历时200余年,经过汪氏宗族先后几代人的接力,宏村水系方才完工。
源远流长


  今勒石以誌,期族中后人知先辈创业之艰难,悟子孙守成之不易,孜孜矻矻,以葆我汪氏宗族世代邨盛族荣,源远流长。
  ——《弘村水圳碑记》(明)

  进入暑期,虽然高温天气不断,但宏村依然游人如织。7月以来,研学游、亲子游热度上升。从湖边桥旁到街巷阡陌,甚至是村委会门口,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画板。旅拍的生意特别好,不少年轻姑娘们穿上汉服,撑起油纸伞,让镜头记录下这独属于徽州的温婉之美。
  据统计,今年1至7月,宏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85万人次。
  如今,水系成了宏村独特韵味的一部分。白天,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清晰地倒映在月沼的水面上,从塘边走过,一时不知身在空中还是水里;夜晚,南湖旁亮起串串红灯笼,晚风将湖面吹得轻轻起皱,踏上南湖中的小桥,只觉与周围融为一体,自己也成了这画中人。
  “一山一水一村落,一砖一墙一人家。历史赋予这景厚重的墨色,这景又给历史添上了馨香。”在宏村一间由老房子改造的民宿,门口的墙上贴满了游客们写下的明信片,一位来自上海的姑娘这么写道。
  水是宏村的灵魂,更是宏村最生动的文化注脚。对于宏村人来说,水系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还兼具精神享受与情感联结之效。
  西溪河的水,经水圳流遍全村。村里很多人家临水建房,发挥创造力在庭院里挖池塘搭水榭,留下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家庭花园,作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宏村人生活伴奏的是流水声、蛙声、鸟鸣,还偶有鱼儿的扑腾声。
  全村人同饮一渠水,这让水系成了宏村人独有的情感纽带。
  在翻阅史料记载时,胡时滨发现,当时水系修建的费用主要由汪氏族人负担,但水圳的走向却特意考虑了董姓、韩姓、戴姓等村民的需求。全村不同姓氏的人同用一渠水,慢慢地形成了共同意识与感情绑定。
  为了让水圳上下游的住户都能用上干净的水,自古村规民约就有规定,早上8时之前不允许洗衣洗菜,是各家各户舀取饮用水的时间,浣洗必须在此后进行。
  自觉维护水质的传统延续到了现在。最新版的村规民约里仍明确禁止“在宏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中洗涤肉类、鱼类、鸡类及带有油污物”“倾倒或直排污水污物等影响水质”的行为。
  汪红伟说,要是发现有餐饮业经营户将污物直接排入水系,必须停业整改。村里会监督经营户配合做好泔水分散收集、集中处理,没有市政管网通道的商户要将垃圾收集好,并交由第三方保洁公司。
  一渠清水,人人受益的同时,也将维护之责交予所有人。
  “从我记事起,清淤就是村子里一年一度的大事。到元月份,一般是过年之前,全村男女老幼,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会走路的娃娃,都会拿着铁锹和铲子把家附近水圳里的淤泥给清出来,再用三轮车拉出去倒掉。”宏村党总支委员汪光宇告诉记者,水圳暗渠比较难处理的地方,需要人钻进去挖,现在主要由村民代表与村里的党员们负责,要再多花一天时间。
  对宏村人来说,与水相伴相生,更懂得其中珍贵。
  汪光宇说:“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给村子带来了灵气,为我们创造了财富。现在宏村的娃娃们从小就开始听先辈建村的故事,以后他们会接过交接棒,让宏村的水继续流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