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经济

04版:影像

05版:焦点

06版:各地

07版:家园

08版:文旅

制胜“新赛道” 锻造“生力军”
天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制胜“新赛道” 锻造“生力军”

天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吴黎明 邵香云 刘惟真 郭方达)走进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指挥大厅,隔着玻璃向外望去,轻量化全自动机场“宝莲灯”格外引人注目。操作人员在电脑上下达飞行指令后,“宝莲灯”缓缓开启,一架无人机从展开的“花瓣”中起飞,自主完成智能巡检。
  作为一家以无人机为核心载体,将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云圣智能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企业主营产品收入上亿元,连续四年位居无人机智慧巡检业务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榜首。
  未来产业下好“先手棋”,传统产业走好“转型路”,新兴产业制胜“新赛道”……在津沽大地上,一批以云圣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如今,天津正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布局未来,从“飞天翔地”到“探秘长空”


  不久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5颗卫星发射升空。看到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李峰辉在现场心潮澎湃。
  出生于1988年的李峰辉是此次任务搭载发射的河北临西一号卫星、张江高科号卫星和云遥一号26星核心载荷的研制者之一,也是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2019年,还在天津大学读博士的他就开始着手创业,希望通过低轨卫星组网方式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空间气象数据,打破我国在气象数据领域受制于人的处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团队已发射19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和2颗载荷搭载卫星,每天可生产数万条大气廓线数据。“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需要脚踏实地。”李峰辉说,今年全年,企业预计能够完成41颗卫星的发射工作,未来还将在天津建立气象中心和卫星标准化生产基地。“用中国人自己的卫星数据,为更多用户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科教势能是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和动能。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天津充分调动三地创新力量,加快扶持重点新兴产业链从“共建”到“共生”,从“落图”到“落地”。
  伴随三地的科创“协奏曲”,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在渤海之滨“越飞越高”。
  为了使工业无人机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更好结合、辅助专业人员工作,2017年,来自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在北京中关村建立起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年后,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团队将工业设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全球营销中心等核心部门落户在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是我们的福地,良好的科创环境让企业‘如虎添翼’。”公司联合创始人朱胜利笑道,“虎穴”固定式全自动机场、“虎鲸”工业级无人机等“虎系”产品全部诞生于此。来到天津后,无人机应用场景也得以进一步拓展。如今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打造的工业无人机已投入到景点流量跟踪、交通堵点监测、应急安防巡检等任务中。
  创新成果不断落地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努力和保障。近期,《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正式出台,以“优势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从技术驱动和应用牵引双向发力,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新生态。
  “预计到2027年,天津未来产业布局态势将基本形成,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不断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支撑引领效能。”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良文说。
以“智”赋“质”,从传统赛道到“转型新生”


  忙碌的生产线上,机械臂对货物进行自动存取,5G通信“急救车”忙前忙后;整个车间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车间灯光甚至可以全部关闭……在天津联想创新产业园的“黑灯工厂”,每9秒一台笔记本电脑便可在黑暗中下线。
  2023年11月全面落成的这一产业园是联想集团功能最齐全、智能制造程度最高的“灯塔工厂”。今年一季度,工厂新增产值达到16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等于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在天津,通过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注入和原有生产要素的创新改造,一批传统企业也快速转型,迎来新机遇。
  制定出台《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达到203家……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天津把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作为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重要路径。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也是天津的关键战略机遇。不少企业走上“绿色路”、突破“舒适区”,主动进行转型升级。
  天津江天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天数据”)的前身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营企业——天津市天重江天重工有限公司,曾开创性地建立冶金和重机两个行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天津提出破解“钢铁围城”的任务目标后,企业主动响应,结合自建的变电站和较强的电路扩容能力,用数年的时间整体退出深耕数十年的领域,彻底转型为一家数字企业。
  通过智能化设计以及预制工厂结构,将厂房建设周期缩短50天;全栋楼宇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每年可节电5500万度、节水30万吨……如今,江天数据更注重智能化与绿色化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钢厂;而如今,这里已变成绿色低碳的‘智慧中枢’。”江天数据总经理张健说。
  “绿色化升级”也让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天津市环宇橡塑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企业产能不断提升,但能耗却比同期下降了约10%。”天津市环宇橡塑股份有限公司动力设备科科长卞勃感慨,这都要归功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给生产线带来的改变。
  该公司副总经理郑尚华说,企业成立了“碳减排工作小组”,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通过工艺升级、创新管理、资源综合利用,让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增添“含绿量”、带来新动能。得益于生产线的绿色升级与产能提升,今年上半年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了50%左右,一季度销售额达到8100万元。
  充分发挥算力优势,“天河天元”“海河谛听”等大模型产品加快落地应用;试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10个以上5G全连接工厂典型标杆;通过“1+N”模式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赋能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说,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天津正加快构建“1+3+4”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产业支撑。
立足新兴,从“集智串链”到“创新为先”


  从前,很多汽车质检场景主要靠“人工目检”,效率低、成本高;而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智能汽车检测系统已能实现100%AI在线检测、质量数据实时分析与优化等多种功能,成为质检员的“最佳助手”。
  凭借在汽车质量检测、工艺数字化分析等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成立十余年的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已是天津汽车产业链上知名的“诊断师”。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算力支撑下,企业自主研发检测算法、开展模型训练,使客户能够在通过工业质检设备拍摄整车图像后,依托模型更精准、快捷地找出车辆的缺陷、原因与具体位置。
  “在智能质检算法的不断优化与实时监控下,现在车辆已能实现‘在线随检’,只需在检测流水线上停留不到1秒,系统即可反馈质检结果。”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彬介绍,这不仅能帮助客户提升产品的一次下线合格率,也避免了质检人员因疲劳或误判而导致的疏漏。
  不同于通用大语言模型,研发工业领域垂类大模型需要大量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核心数据。曹彬说,依托数据优势与核心算法平台,企业研发的工业垂类大模型就像生产线上的专家“智囊团”与实时“诊疗师”,针对生产瓶颈与设备故障迅速“对症下药”、答疑解难,并提出优化生产调度和调整工艺参数的建议,推动产品提质升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集成电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石化等12条重点产业链是天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如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与优势新兴产业紧密融合,打造智慧创新的“亮眼名片”。
  借助天津丰沛的科研力量及完整的产业体系,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也驶上了发展“快车道”。走进企业商业化生产基地,生产部门负责人彭育忠珍重地捧出了一只精巧的特制不锈钢盒。盒内放置着的白血病治疗领域CAR-T药物样剂虽小,却是企业创新之路上的一处重要“里程碑”。
  成立于2018年的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型企业。一直以来,国内CAR-T药物数量稀少,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国外产品价格又居高不下,令不少患者难以负担。因此,团队决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出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国产药品。
  落户天津后,企业研发生产不断提速。彭育忠说,合源生物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国家一流院所深度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协同创新和临床转化工作。去年,团队研发的CAR-T药物产品终于正式获批上市。
  对于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初创企业而言,前期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是一项普遍难题,但天津的全方位支持使企业备受鼓舞。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还结合天津市重点产业链特色及企业集中融资需求,挖掘与产业适配的融资产品与融资服务,畅通政银企沟通对接桥梁。
  不仅如此,天津科创高地天开园新增注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企业1700余家,园区拥有各类基金规模达到63亿元,多个企业已经实现产业化发展。
  “为抢抓前沿技术密集突破的战略机遇,我们实施创新引领、强基助推、产业集聚、场景驱动、金融赋能、人才支撑等系列工程,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天津路径’。”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杨冬梅说,相关部门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优化科技计划体系,不断推动新基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
  今年以来,天津围绕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潜力股”成长为“龙头股”,把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截至目前,天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今年一季度,天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8.8%。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协助拓展市场空间、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津聚集发展,加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高地。”尹继辉说。
 
北京延庆石峡村:长城脚下看变迁
北京延庆石峡村:长城脚下看变迁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李德欣 李春宇 陈钟昊)仲夏时节,层峦耸翠。北京西北燕山,明长城犹如巨龙在“绿海”间蜿蜒。
  沿着长城脚下的山谷小路一直向南,便来到青山环抱的石峡村。抬头远望,山脊处可见长城逶迤;环视乡间,处处可见的长城元素图饰,展示着这个小山村与长城的特殊情缘。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长城长,石峡兴。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活在这里的“长城儿女”自发守护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书写下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精彩篇章。
“拆砖者”变“守护人”


  “长城,我又来喽!”
  登上石峡关长城,80岁高龄的石峡村村民梅景田对着山谷放声呼喊。
  “这敌楼、垛口,都是我小时候玩的地方。”梅景田深情地说。
  石峡村人的“长城情”与生俱来。但一度,这里的情景曾令梅景田痛心无比。
  “城墙破破烂烂,遍地都是杂草和垃圾,有些段落如果不说,根本看不出是长城。”他回忆,不少城砖都被附近的村民拆走拿回家盖房子了。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能毁在咱们手里啊。”梅景田拿起木棍,背起编筐,凭着一股执拗劲开始保护长城。来回一趟20公里,有时上午巡查完,下午不放心还要再走一趟。看到有人拆砖挪用、私刻乱画、露营野餐、乱扔垃圾,他都毫不迟疑上前制止。在村里,梅景田也没闲着,看到谁家院墙上有长城砖,就苦口婆心地劝说上交,实在不行就自己掏钱买水泥和人家换。
  1984年,“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在全国范围开展。消息传到石峡村,不少村民受到触动:“全国人民捐钱修长城,咱们要是还破坏家门口的长城,哪有颜面见人?”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家里的城砖交了回来,有空还和梅景田一起到长城上巡视。
  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梅景田的底气更足了,在他的号召下,石峡村长城保护小组成立,百余人的村子,参与长城保护的近80人。近20年来,人员几经变化,对长城的守护依然初心不改。
  随着年岁增大,本该颐养天年的梅景田,还是惦记着长城保护。“舅,有我们呢。”外甥女刘红岩在2019年通过考试,成为北京首批400多名长城保护员中的一员。
  穿上亮橙色马甲,背上登山包,44岁的刘红岩几乎每天都要沿石峡关长城行走数万步。“每段墙体什么样早就印在脑子里了。”刘红岩说,“一旦发现墙体有变化,我们立刻拍照上传,请后方的研究人员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
  如今的长城保护,不只依靠村民自觉,还有专业保护团队和先进技术设备为长城“精准诊疗”。
  “石峡关所在的八达岭区域目前拥有无人机文物巡控平台和智慧景区管理平台,未来还将实现区域内流程协同、数据分析等技术升级。”延庆区文物局副局长刘满利说。
 

“穷山沟”变“富民村”


  石峡村明代建村,曾为居庸北部战略要地。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村里发展曾经困难重重。
  2000年,柳玉清从吉林老家嫁到石峡村,还没进村就皱起了眉。“那时候村里穷,很多院墙都塌了,还不如我娘家农村呢。”她回忆道。
  2014年,在长城脚下长大的延庆沈家营人贺玉玲来到石峡村,看中了这里的长城文化资源,从此扎根搞起餐饮民宿产业。
  破旧的院子一租就是20年,翻新改造、设计装修……村民手里拿着租金自然高兴,但心里难免犯嘀咕:“花这么多钱租咱这破房子,还往里搭钱,这个人到底图个啥?”
  贺玉玲用实际行动为村民解惑。先后租下的12个院落,被改造为“春居”“幽夏”“醉秋”“冬隐”等不同主题的民宿,还创立“石光长城”民宿品牌。她还把自家酱制手艺带到石峡村,融入村里传统的“石烹宴”,打造特色美食品牌。
  身处风铃叮咚作响的山间古居,四目所及处处见长城,透过屋顶玻璃就能仰望星空……依托独特的长城资源,“石光长城”名头逐渐打响,年收入达600万元。
  “作为‘长城儿女’,我们既要保护好珍贵的长城资源,也要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贺玉玲说。
  农闲时节,一些村民到“石光长城”打零工增加收入。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乡亲们也开始尝试将自家院落改造成民宿。随着美丽乡村工程的持续深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的柳玉清有点忙。她一边在“石光长城”做村史文化讲解员,一边经营着自家民宿,还顺带销售山茶等土特产。“现在一年能增收四五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石峡村拥有21家民宿,每逢节假日顾客盈门。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08.5万元,人均所得36221元。
  “未来,石峡村所在的八达岭镇长城片区将成为集休闲农业、科普研学、乡野休闲、民宿度假、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产业链完善、主体功能齐全、协同联动发展的文旅格局。”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曹凯锋说。
“土习俗”变“金名片”


  石夯、门枕、城门匾额……石峡村村史馆约340平方米的空间里,400余件展品讲述着这座昔日长城关堡的历史渊源、农耕文化和饮食特色,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长城。
  “我从小吃的火勺、桲椤叶腌酸菜,也是几百年前长城工匠和将士们吃的食物!”71岁的村民谷同富从八九岁开始爬长城,对山上的野果、野菜如数家珍,“没想到咱这土里土气的老习俗,还这么有文化。”
  练兵场、烧窑厂、古井……散落在村里的遗迹,依稀勾勒出数百年前的关隘样貌。随着长城文化研究逐步深入,更多尘封的历史记忆被唤醒。
  去年7月,在石峡村北关,参与“长城营造社”活动的同学们搭建起一座古代城门的框架。这座抽象的“城门”与一旁的堡墙遗迹连接起来,再与山脊上的长城相对照,方圆五里内的长城防御体系便一目了然。
  “长城涵盖了军事防御、农业屯垦、商业贸易、文化礼俗、聚落建筑等多个系统。”“长城营造社”发起人之一、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副教授贺鼎说,“在长城脚下的古堡村落开展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内在的遗产价值。”
  石峡村数公里外,八达岭学校的美术教师牛淇正在为学生讲授长城元素文创系列课程。马克杯、手机壳、书签、冰箱贴,一件件包含长城元素的精美文创产品设计,均出自兴趣小组学生之手。“长城的伟大体现在砖石之间,我们生长在长城脚下,感到非常骄傲。”初二学生张诗曼说。
  “长城保护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新时代更需要青少年传承好长城文化、当好接班人。”延庆区教委主任张树清说,“长城教育”目前已融入延庆区幼儿园、中小学课堂内外。
  以长城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文旅产品也更多了:大型沉浸式情景剧《梦华·长城》在北京世园公园火热上演,一幕穿越千年;中外艺术家在北京长城音乐会联袂呈现视听盛宴,长城再添“国际范”……
  “延庆的长城极具代表性,春夏秋冬、四季皆景。”延庆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长城文化资源,擦亮‘金名片’。”
 
内蒙古防沙治沙逐渐告别“人海战术”
内蒙古防沙治沙逐渐告别“人海战术”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6日电(记者李云平)在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防沙治沙项目区,5台牵引播种机在沙地里往来穿梭,挖沟、栽柠条、掩土等作业一气呵成。
  杭锦旗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鹏说:“过去,我们肩扛手抬柠条进沙漠,采用人工挖沟的方式种柠条,每人1天最多能种500株。现在,我们利用钩机、播种机等机械种植,1台车1天能种2.2万株,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
  杭锦旗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库布其沙漠占全旗面积的52.2%,防沙治沙任务艰巨。今年,杭锦旗开工建设库布其沙漠北缘188公里防沙护河锁边林带等项目,利用固沙机、沙障铺设机等防沙治沙。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4台装有履带的压制沙障机在沙地上作业,压沙机前进一米,直径80厘米的大齿轮就会将铺在沙地上的稻草、秸秆精准“植”入沙地里,“编织”成一条条金黄色的沙障。管护中心主任杜永军说:“过去扎草方格和种苗一直依靠人工,效率很低。今年我们引进40多台机械装备压制沙障、栽植梭梭,作业速度比以前纯人工提高了3倍多。”
  乌拉特后旗既是我国北方防沙治沙重点区域,也是阴山北麓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去年以来,乌拉特后旗加快实施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采取机械造林、封育飞播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治沙效果。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局长陈玉云说:“乌拉特后旗沙化土地面积2065万余亩,已治理的面积仅有459万余亩,治理任务重、难度大,‘人海战术’难以满足防沙治沙需求。现在,我们利用机械进行压沙,不仅速度快多了,稻草扎下去的深度也能统一达到15厘米,抗风固沙能力更强。”
  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攻坚战包括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其中60%以上的工作量在内蒙古。
  据内蒙古林草局副局长陈永泉介绍,按照防沙治沙工作需求,内蒙古陆续研发和引进、推广使用压制沙障机、灌草种子喷播一体机等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的防沙治沙机械装备,治沙方式已由过去的“人海战术”向现在的“机械会战”转变,有效提升生态工程质量和效率。
 
从沙地“驼城”到塞上“明珠”
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观察
从沙地“驼城”到塞上“明珠”

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观察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西安6月14日电(记者姜辰蓉 付瑞霞 邵瑞)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有着“驼城”之称。几十年来,榆林坚持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榆林绿色版图不断扩大,一座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的重要基地。
  今日的榆林,天朗气清,曾经“沙进人退”的局面已得到历史性扭转。榆林却再次吹响了黄河“几字弯”治理攻坚战的号角。榆林神木市位于陕西黄河“几字弯”地带,这里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和秃尾河流经的区域河岸两侧山势陡峭、土层稀薄。
  今年5月,记者走进榆林神木市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工程张家墕作业区,看到当地正在对窟野河和秃尾河流域的裸露山体进行植树造林。在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下,无人机往返山峁间,将侧柏苗精准投送到造林点。
  “通过采用垒石坑和凿石坑的方式,我们成功解决了土层薄的难题。同时,我们在山上修建蓄水池,先将沟底的水引到蓄水池,再通过输水管将蓄水池里的水输送到造林点,确保了树木的成活率。”神木市林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任会军说。
  榆林历史上长期被风沙困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井泉被沙压,房埋沙里头”“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这些歌谣,是当地“沙害”的写照。
  为改变当地生态,1950年4月陕西省政府制定了“营造陕北防沙林带”的规划,随后允许承包国营和集体的荒沙、荒坡地。统计显示,榆林累计有44万户农民承包“五荒地”900多万亩,涌现出不少治沙造林大户。
  地面的“治沙大军”一寸寸推进的同时,科技工作者们把目光投向了天空。“榆林在全国首创飞播技术,筛选出适宜飞播并具备抗风蚀、耐沙埋、生长快、自繁力强等特性的踏郎、花棒、白沙蒿等植物种子。”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说,“榆林共有600多万亩沙地通过飞播技术得到治理。这一技术还从榆林向全国沙区推广,大幅提高了我国防沙治沙效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在传承“治沙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思路,先后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等造林绿化活动,建立起城镇、道路、矿区等生态防护林体系,生态环境再次得到提升。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经过持续治理,榆林的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现在的36%,全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701.5万亩,占全部沙化土地的93%,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60%。陕西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拴牢”流沙的省份。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4公里的红山之巅,是长城线上最为宏大的观察指挥所,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历史上这座高台四面是无垠的黄沙,几乎被流沙掩埋。
  如今从这座“万里长城第一台”眺望,四周一片郁郁葱葱,6万亩樟子松等常绿树木组成的主要“方阵”,拱卫着镇北台,其间点缀、渲染着各种花草、灌木和其他树种。高台登临宛若绿海行舟,美景引来如织游客。 (下转5版)
  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让榆林成为我国能源保供的重要基地。几十年生态治理的成效,为榆林产业发展持续向“新”向“绿”奠定了坚实基础。
  榆林市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榆林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1429.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33.2%,新能源发电量232.8亿度。同时,榆林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率先开展碳捕集利用示范,多个项目已建成投运。
  “榆林将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我们计划‘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以上。”榆林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胡滨说,“我们将加速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地。”
  如今,一棵棵油松、侧柏树苗,汇集成绿色方阵,浸染在陕北大地。榆林,这颗冉冉升起的塞上“明珠”,正升腾起向绿发展的澎湃动能。
 
算力之渴,贵安之解
算力之渴,贵安之解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向定杰)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算力正在像水、电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即取即用”的服务。
  当接入一个生成式AI界面,用户可以抛出一些“刁钻”的问题,通过聊天机器人的答复测试其智能水平。事实上,AI对千行百业的重塑,远不止这类场景。
  然而,在AI大模型繁花盛开的景象下,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底层支撑的算力无论从构成还是布局等角度来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缺。面对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各地也在算力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
  作为我国批复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自2014年建区以来,立足本地气候凉爽、能源丰富、地质条件稳定等优势,招引众多互联网头部公司入驻,一跃成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球重要的数据存储基地。
  历经多年沉淀,抢抓当前AI应用发展势头迅猛、需求井喷的风口机遇,贵安新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原有数据中心由单纯“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转变,加快培育以智能算力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努力为业界破除“算力之渴”提供新解法、新突破。
转方式、调结构,算力底座越发坚实


  所谓算力,简单理解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小到手机、个人电脑,大到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算力正走进千家万户、服务生产生活。
  区别于通算、超算,智算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而爆发。ChatGPT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一波席卷全球的AI浪潮,业内愈发认识到必须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在强劲的需求传导下,智算中心快速崛起。
  建设造价动辄以亿元计算的智算中心,让俗称“卖铲人”的国外芯片厂商生意大火。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也逐渐看清,单芯片算力依然有瓶颈,提升空间有限,性能上的差距或许可通过其他方式弥补。
  “所有的行业必须拥抱AI,我们必须要有澎湃的AI算力。”今年3月15日,在2024年华为云&华为终端云创新峰会上,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当前,算力的紧缺和昂贵已成为智能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而云化算力作为一种高效、灵活、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更优选择。他介绍,昇腾云作为全栈自主的AI云算力底座,具备强大、高效、即开即用的智能算力资源,可为百模千态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记者了解到,以总部注册在贵安新区的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为主力军,去年贵州部署智算芯片达7万张以上,数量较年初提升93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当地已累计部署智算芯片9.58万张,算力规模达到30.7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记者近期在华为云高端园数据中心看到,多个地块的机房正在加紧建设。在外部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穿梭,而进入部分已投用的楼栋,则是另一番景象。一排排高两米、酷似黑色储物箱的AI机柜整齐排列,令人仿佛置身科幻大片之中。
  今年3月30日,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与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华为云将在贵安新区建设华为云智算基地,并全力打造“全球最大领先的智算中心”,带动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华为云方面表示,智算中心可以理解为一个公共算力平台,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无需自建算力基础设施,有算力需求就可以“下单”,通过在云端直接调用AI算力,以更普惠的成本,完成AI模型训练、高性能计算等工作任务,开发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场景应用。
  按照计划,未来三年,华为云将在当地持续增加智算芯片的部署,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节能技术与低碳化发展,确保智算中心的PUE值(电能使用效率)不高于1.2。
  一个个项目投产、一台台服务器上架,用电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供电部门统计,今年以来,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用电负荷持续上升,1至3月用电量较去年增长51.45%,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达78.95%。
  根据《贵州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2024年工作要点》,今年贵州要力争部署智算芯片20万张以上,全省算力规模达到75Eflops以上。
扩通道、降时延,“东数西算”初具条件


  算力之渴,还体现在东部地区。长期以来,数字经济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方虽然数据应用、存储需求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和局限性大。与此同时,中西部规划建设的数据中心因远离市场和客户,受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制约,又存在机房空置率高、使用率低的问题。
  为破解供给失衡的矛盾,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东数西算”超级工程,试图把东部地区的数据拿到西部来处理运算。愿景虽然美好,但在具体落地实施中,要让数据真正跑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绝非易事,背后注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贵州是全国八大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贵安新区又是全国获批的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要服务国家战略,发挥枢纽节点作用,必须“修路搭桥”,对网络通道提速扩容。
  5月17日,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二期机房内,施工人员正在安装400G传输设备。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是一种超高速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去年这项由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技术已在贵州验证成功。
  “我们正在建设打通贵州至全国算力枢纽及各省份的400G光传输通道,相比传统100G网络,传输带宽提升了3倍,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贵州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可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容量、超高安全的连接服务。
  记者梳理发现,为打造敏捷高效、大宽带、高可靠、低时延的跨省网络,其他运营商也在发力。去年,中国电信贵阳至广州直连链路完成贵州段光缆布放并通光,中国联通新建6条东西向干线及高速传输系统。
  来自通信管理部门的测试认证,目前贵安数据中心集群出省时延已经做到至成渝6毫秒、至粤港澳10毫秒、至长三角16毫秒、至京津冀18毫秒,网络“运力”取得长足进步。
  从用得上、用得起到用得好,还离不开算力资源的整合配置和精准对接。5月24日,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子公司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线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调度平台3.2版本,以系统迭代、功能优化,更好助力算力跨地域、跨业务、跨平台集中高效调度。
  据了解,平台包括通算、智算、超算等算力资源。截至目前,已汇聚33家算力服务商、401家算力需求方,可调度的算力资源达4.5Eflops、存力980PB,完成算力交易量27.31亿元。
  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住人工智能重大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质的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45%以上、规模突破万亿元。在这一目标下,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加强算力调度运营,用好“算力券”政策,大力开拓算力市场,算力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作为一种鼓励算力交易的政策工具和数字化凭证,贵州“算力券”今年一季度已向72家企业发放,全年计划向符合条件的需求方发放总额不超过1亿元的现金券和若干实物券,促进企业用算赋智。
聚人气、育生态,业务场景日渐丰富


  打好算力突围战,根本还得靠产业。除了供给省外,本地消纳也至关重要。贵安新区围绕数据中心上下游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台普通电脑完成1部3D动画电影的特效渲染可能需要几年,但在贵安超算中心只需要3个月。”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安超级计算中心已参加包括《流浪地球2》等上百部影视作品的渲染制作。
  嗅到数字文化产业的商机,去年9月,贵安新区渲染智算中心暨数字文化内容制作基地正式揭牌。项目建成后可为全国的影视、动漫、游戏等项目提供数字内容渲染算力服务。
  正在建设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是贵州重点打造的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招引集聚近千家企业。
  “去年这个数据是818家,今年一季度增加了近100家。”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副主任范灵俊说,其中大部分还是省外企业,都是围绕着数据、算力,奔着业务而来。
  培育产业生态,龙头企业是抓手。贵安新区依托华为盘古、电信星辰、移动九天、讯飞星火等大模型,聚焦酱酒、煤矿、化工、新材料、钢铁、有色、电力、建材8个重点行业,城镇智慧化改造、乡村数字化建设、旅游场景化创新、政务便捷化服务等4个重点领域,持续开放行业大模型应用场景,吸引更多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数据训练等领域企业在当地布局发展、创新创业。
  今年初,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正式落户贵安新区,以此为契机,当地加快创建数据训练基地和数据标注基地,规范基础训练数据集,建设大模型训练语料库。
  为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就地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及训练,贵阳市及贵安新区设立了总规模为2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企业及优质项目。此外,还对通过算法备案的大模型,按其建设成本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以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为定位,贵安新区提出,到2025年,经济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保持前列,经营主体突破3万户,常住人口突破50万人,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为实现这些目标,贵安新区正在产业集聚、创新驱动、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扩大经济体量、企业数量、人口总量、就业容量,切实推动新区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贵阳市市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宁宇表示,当地将抢抓机遇,奋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技术模式、商业模式的首选试验田,丰富和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政用、民用、商用的解决方案。
 
李强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
李强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澳大利亚阿德莱德6月16日电(记者梁有昶 郑明达)当地时间6月16日上午,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到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该动物园是澳大利亚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动物园。南澳州州督孙芳安、州长马思诺,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贸易部长法瑞尔陪同考察。
  在动物园熊猫馆,李强听取中澳专家对两国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和在澳大熊猫养护情况的介绍。李强表示,阿德莱德动物园拥有南半球唯一一对大熊猫“网网”和“福妮”。看到它们虽远在他乡,但在澳得到精心照料,在阿德莱德动物园安家落户、快乐生活,我感到很欣慰。“网网”和“福妮”成为中澳友好的使者,是中澳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这说明只要双方用心呵护,中澳合作就能跨越广阔的太平洋、超越各种差异,实现相互成就、互利共赢。
  李强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大熊猫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了中国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和濒危动物保护所作的积极贡献。“网网”和“福妮”将按照双方协议于今年返回中国。中方愿同澳方延续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希望澳大利亚一直是大熊猫的友好家园。
  当地小学生为李强用中文演唱了熊猫主题歌曲,李强同他们亲切交流。李强表示,欢迎大家有机会到中国去,看看大熊猫生长的地方,了解中国风光和中国文化,做中澳友好的小使者。
  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携手同心,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上的台胞心声
“携手同心,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上的台胞心声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仲夏时节,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如期举行。本届论坛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7000多名台湾各界嘉宾相聚厦门,畅叙友谊。
  在这场两岸民间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上,台湾同胞纷纷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期待与大陆同胞携手同心,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首次参加海峡论坛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盛赞这是一个让两岸各行各业民众充分交流、相识相知的“好平台”。“只要有交流,就有对话的机会;有对话的机会,就能够理性务实沟通。”他说。
  连胜文表示,台湾民众普遍希望两岸和平,互惠互利。“我们要为了两岸多数人的福祉和未来,积极诚恳地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表示,自己是第六次参加海峡论坛,感觉论坛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新老朋友都能借此机会展开交流。“不管台湾政局如何变化,对台湾民众来说,我们依然很愿意和大陆展开交流,融合发展,相向而行。”他说。
  举办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的消息公布后,民进党当局“膝跳反射”式采取限制和打压措施,试图阻止台湾同胞赴大陆参与论坛活动。但台湾同胞依然踊跃参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两岸交流合作的支持。
  本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台湾云林县长张丽善借孟子之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抒发参与论坛的坚定心情。她表示,尽管出发前受到很多恶意攻击,但仍义无反顾前来参加海峡论坛。
  “台湾的主流民意是期待台海和平、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共同打开两岸欣欣向荣的愿景。”张丽善说,两岸应基于对“九二共识”的认同与尊重,携手运用智慧,推进两岸关系朝向和平稳定的道路前进,共同努力为两岸的繁荣未来贡献力量。
  本届海峡论坛举办论坛大会以及四大板块50场活动,为全面恢复两岸交流往来蓄势聚力。从贴近两岸同胞生活的妇女、婚姻、社区服务等活动,到专业领域的科技金融、卫生健康、智能制造等活动,再到青春活力十足的体育、新媒体、影视等活动,两岸同胞互诉骨肉亲情,共绘融合愿景。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表示,两岸关系形势越复杂严峻,越需要两岸民众加强交流。这次海峡论坛各项活动很丰富,两岸同胞交流交往很热络,加深了相互理解。这进一步证明,民进党当局种种阻扰限制不得人心、不可能得逞。
  论坛上,台胞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讲述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故事,为两岸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2014年来厦门创业,10年间见证了大陆各领域发展进步,实现了从“创业人”到“摆渡人”的转变,成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的助力者,带领团队推动4万名台湾青年“登陆”交流。
  范姜锋表示,希望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中来,参与到民族复兴进程中来,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亲望亲好,在两岸交流大潮中逐梦前行,一颗种子可以变成参天大树。”
  “大陆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对此感到光荣,希望共享中华民族大发展的伟大荣光。”台湾中华眷村文化发展总会理事郭克智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参与海峡论坛的台胞表示,两岸中国人有共同的血脉、文化和历史,也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期盼,将与大陆同胞一道,携手同心、接续奋斗,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台湾劳动党副主席王娟萍在论坛上表示,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台独”势力数典忘祖,推进“去中国化”,依附外部势力,改变不了台湾同胞的中国文化基因,也改变不了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事实。“台独”分裂行径是绝不会有出路的。
  王娟萍表示,两岸在经济、文化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是历史大势,两岸同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应团结携手,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安徽创业的台湾青年许伟昕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国家好、民族好,两岸同胞才会好。大家要坚定秉持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信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共担民族复兴责任,共享民族复兴荣耀。
  (记者尚昊 赵博 付敏 邓倩倩 吴剑锋 陈旺) 新华社厦门6月16日电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举行
谌贻琴出席并致辞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举行

谌贻琴出席并致辞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厦门6月16日电6月15日下午,以“姐妹携手 心心向融”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海峡两岸及港澳各界妇女近400人参加。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谌贻琴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两岸同胞福祉亲情,高度重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在会见马英九先生一行时提出“四个坚定”,为两岸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希望两岸妇女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携手同心守护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要继续发挥好海峡妇女论坛的平台作用,充分展现两岸妇女在社会参与、经贸交流和情感交融方面的生动成果,讲好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真情故事,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添生机活力。
  妇女论坛期间,谌贻琴会见了与会的台港澳嘉宾。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主持论坛开幕式。
 
“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
“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杭州6月16日电(黎云 高庶民)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16日上午10时从浙江舟山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任务期间,该船将赴塞舌尔、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南非、安哥拉、刚果(布)、加蓬、喀麦隆、贝宁、毛里塔尼亚、吉布提、斯里兰卡等13国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顺访法国、希腊。
  这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第10次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也是该船首次出访马达加斯加、南非、喀麦隆、贝宁、毛里塔尼亚、法国、希腊。提供医疗服务期间,“和平方舟”将采取船上诊疗和医疗分队前出巡诊的方式,免费为当地民众、中方机构人员、华人华侨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
  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海上医院以海军军医大学为主体组建,并抽组联勤保障部队以及多个战区海军所属卫勤力量,共100余人,开设17个临床科室和5个辅助诊疗科室。“和平方舟”还携带舰载救护直升机一架,具备快速前出应急救护能力。
  “和平方舟”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该船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多次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累计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民众29万余人次,实施手术1700多例,总航程29万余海里。2019年,中宣部授予该船“时代楷模”称号。
 
香港由治及兴势不可挡
香港由治及兴势不可挡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今日之香港,展现出特区管治高效运作、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新气象,迎来了全力拼经济、谋发展的最好时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旅客。在新的起点上,在国安法律护航下,香港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书写新辉煌,由治及兴势不可挡。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后,香港向全世界展现了更安全、更自由、更开放、更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发展如虎添翼。2024年初,一主要外国商会的调查反映,近八成受访会员对香港的法治有信心。一组亮眼的数据可佐证如今香港充沛的发展活力:2023年香港经济恢复3.3%的正增长,2024年首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港股市值超过33万亿港元;香港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5万亿港元,有市场报告推算香港有逾2700个单一家族办公室;2023年以内地或海外为总部的驻港公司超过9000家;截至今年4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收到近29万宗申请……
  各项数据和事实除反映香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良好表现,更体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独有优势和功能定位的稳固,以及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稳定情况下的韧性和应变弹性。纵然外围环境仍然复杂,但香港经济正稳健增长。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和港股市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至11倍,反映出大量资金和投资人对香港市场的稳定发展和亮丽前景充满信心。
  虽然一些见不得香港好的人不时制造谎言、进行抹黑,但香港回归祖国近27年的历史,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到,香港国安条例是保安全之法、保发展之法、保民生之法。从《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通过后的第一天就有25家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到金融、文化等国际盛事接连举办,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和商界精英纷纷来港参加活动,用真心实意和真金白银对香港投下信心票。事实雄辩地证明,香港现已走上稳健发展的正轨,仍是全球营商环境最好的地方,是干事创业、赚钱盈利、成就梦想最好的地方。
  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巩固,香港的“金字招牌”依旧闪亮。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球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航运中心之一、全球法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金字招牌”是香港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并持续得到巩固提升,现在仍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在稳固传统优势的同时,近来香港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人工智能、绿色科技、数字金融等方向持续发力创新,积极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识变、应变、求变,更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能,努力构筑竞争新优势。
  “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香港长治久安的保障。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的立场一以贯之,从未动摇。正是因为有了“一国两制”,香港才既享有巨大的“一国”之利,又拥有广阔的“两制”之便,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作用更加凸显。随着“一国两制”实践的不断深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服务平台功能势必越来越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实现由治及兴,近期金融、旅游等领域一系列挺港惠港政策陆续落地。在新起点上,香港定能将“一国两制”的红利最大化,使其优势充分彰显、持续释放。
  一个强大、繁荣的祖国,是香港最大的靠山和底气。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是融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无限商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倡议深入实施,为香港源源不断注入强劲发展动能。目前香港正在与祖国融合融通中,积极应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区域性重组挑战,不断优化自身经济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前香港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拼经济、齐心协力建家园,发展优势不言自明、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从历史到现在,香港总能在变局中开新局,在风浪中实现更大发展。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有全体港人努力打拼,香港由治及兴未来可期、前景广阔。
     (记者褚萌萌 刘明洋)
    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
 
从直通车到高铁动卧
内地香港更便捷“双向奔赴”
从直通车到高铁动卧

内地香港更便捷“双向奔赴”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香港/北京/上海6月16日电(记者王昕怡 褚萌萌 徐欣涛)来往京港沪港的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15日正式通车。香港游客温启华带着一家人搭乘首发的沪港D908次列车去上海玩。“这样的安排既不耽误小朋友周一上学,也不耽误自己周一上班。听说要在火车上过夜,一家人都很兴奋,小朋友很喜欢。”他说。
  15日21时,香港西九龙站开往北京西站的D910次列车的餐车车厢内,首发车乘务组人员正在为旅客们带来精彩的京剧和快板表演,人群中掌声不断。香港旅客林碧玉从围观的乘客中探出头,全程举着手机录制视频,节目结束后兴奋地向同车厢朋友分享自己的见闻。
  她们一行4人分别来自香港元朗和九龙区,第一次搭乘动卧高铁去北京旅行。“这次主要是去故宫、天坛、颐和园,行程不是很紧张,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退休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卧铺,没有那么累,我们4个人在一个车厢,还能夜聊,很新奇。”林碧玉说。
  谈到从过去直通车的“两地两检”优化为目前的“一地两检”,香港游客何玉珍说:“流程上的便捷省了很多时间,少走了很多路,对中老年人非常友好。”根据安排,旅客将在高铁西九龙站先后完成出入境手续,无需在内地再办手续,大大压缩通关时间。D910次列车发车前,记者实地体验得知,通关、安检等全过程花费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检票闸口,且实现人票证合一。
  新开通的京港、沪港高铁动卧列车还增开了包括石家庄、长沙南、广州、深圳北、杭州东等多个沿线站点。除了服务旅客周末跨境往返,也为沿线旅客提供了便利。
  “箱子常备方便老人起夜和哺乳期旅客的小夜灯、三合一充电数据线等……”在开往北京西站的D910次列车上,乘务长马双向记者展示动卧列车上特色服务箱里的物件。据介绍,列车还配备了远程呼叫按钮,每个车厢包房上下铺都配有软硅胶防撞角,粘贴在脚蹬的边角处,以减少磕碰。
  在来往沪港的D908/907列车上,同样也是细节满满:配备高低枕以满足旅客个性化睡眠需求,提供行李牌防止旅客错拿行李……列车还特设高级软卧,包厢一面是一张上下铺,另一面是一张舒适的沙发。
  “今天首发车上座率接近满座,这对我们来说既感到高兴又是挑战。我们想着怎么把服务做到位,怎么精益求精。”谈到筹备通车的过程,马双表示,整个筹备过程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记忆和考虑的事项比较多,如涉及业务上比较繁琐的跨境补票,还有“一地两检”等,她和同事此前都没有值乘过香港段,因此翻阅了大量资料尽快熟悉。
  16日9时,抵港旅客们陆续走下首发赴港的D909次动车,就近打卡西九文化区的当代国际视觉文化博物馆M+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奔赴一场别样的文化之旅。香港旅游发展局副总干事叶贞德说,西九龙的文艺氛围可以让大家感受不一样的香港,体验香港文艺方面的独特魅力。
  高铁动卧的开通,让“得闲饮茶”的约定不再遥遥无期,内地游客到香港爬山徒步Citywalk,港人北上消费打卡网红景点,成为一场令人心动的“双向奔赴”。
  “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也很实际的安排。”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在香港西九龙站对记者表示,他从1985年就开始到北京出差,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北京。“列车在京沪港之间运行,随着经停站点的增加,也会带动站点之间的出行,方便灵活应变,这对分秒必争的商务尤为重要,也是其他交通方式不能媲美的优势。”
  搭乘首发赴上海D908列车的香港特区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主席张欣宇指出,夕发朝至的服务可以丰富商务人士的出行选择,提升沪港两地商务往来效率,助力香港从交通上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打开了新的市场,两地之间的往来可以更便捷高效地完成”。
  香港大学数据科学专业大二学生宋奕同告诉记者,能搭乘首班赴京动卧列车,见证这一时刻,感到很激动。这次既是第一次去北京实训,也是第一次坐动卧。接下来,他将和其他15名香港同学赴北京参加为期一个月左右的人工智能实训,期待掌握更多先进技术、精进算法。“希望可以学有所长,将来投身于香港和内地的技术交流。”他说。
 
国家医保局统一规范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国家医保局统一规范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彭韵佳)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日前印发的《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整合为30项,促进生育服务提升优化。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收取手术费、治疗费、诊疗费等医疗服务费用的计价单元。过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各省份制定,在数量、名称、项目内涵、计价单位以及耗材收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产科类立项指南原则上按照孕产流程进行分段立项,即根据妊娠期、产前、生产、产后等各环节的具体检查治疗或操作分别设立项目,不再与具体技术细节挂钩。例如价格项目分为产前阶段的“产前常规检查”“胎心监测”,临产阶段的“催引产”“产程管理”,生产阶段的“阴道分娩(常规)”“阴道分娩(复杂)”“剖宫产(常规)”“剖宫产(复杂)”等。
  此次产科类立项指南单独设立“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鼓励积极开展镇痛分娩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孕产妇提供专业化的陪伴分娩和导乐分娩服务。同时,立项指南统一计价单位,将“胎心监测”“阴道分娩”“羊膜腔穿刺”等可能涉及多胎的项目,计价单位一律明确为“胎/次”。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已全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有升有降开展调价,其中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水平持续下降。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编制印发进度,陆续出台护理类等类别立项指南,尽快形成覆盖大部分学科的立项指南。
 
金融赋能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金融赋能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家住江苏南京的辛女士近期准备贷款10万元换一辆车,她发现,如果能在两年内还清贷款,由银行和车企合作提供的补贴优惠就能覆盖贷款利息,相当于“免息贷款”。“在此基础上还能享受上千元的以旧换新政府补贴,降低了我的购车门槛和成本。”辛女士说。
  近段时间,针对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多家银行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消费贷款产品。这些产品在贷款利率、额度、期限等方面的设置上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时着力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放款速度。
  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发布的以旧换新消费贷产品额度最高达100万元,年利率低至3.3%;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以旧换新分期付”产品,购车用途最高可贷150万元,支持购车分期最高比例100%;中国银行针对家居家电手机数码置换和家装等消费需求推出“中银焕新消费贷”产品,客户可在额度有效期内随借随还……
  金融机构数据显示,5月份,汽车、家装等消费品类别贷款增长明显。
  工商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环比增长8.5%;农业银行汽车分期贷款投放信贷资金195亿元,同比增长137%,环比增长8%;农行家装分期贷款投放信贷资金37亿元,同比增长22.78%,环比增长3.96%;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新能源放款44亿元,同比增长70%。
  “在做好需求端服务外,工行还从供给端为汽车主机厂商、汽车经销商、大型家居卖场、大型家电卖场等实体企业和商户提供信贷支持。”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行通过为商户提供经营管理、贷款、存款、理财、信用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促进以旧换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良性循环。
  金融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激发消费新活力。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环比增长约10%;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16.2%。1至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银行推出各种以旧换新贷款产品和优惠措施,短期来看降低了消费者换新的门槛,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长期看有助于推动我国消费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汽车、家电换代需求在万亿元以上级别。业内人士认为,对金融机构自身而言,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的推出,为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开辟了“蓝海”,金融机构可借此机会实现业务升级发展,提高消费金融服务能力。
  “比如,新市民和农村消费群体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对于耐用消费品仍然存在一定需求空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如何根据这类客户的特点设计与之匹配的消费信贷产品,可能是银行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部负责人表示,面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市场机遇,农行将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充分激发消费潜能,围绕客户需求进一步创新场景建设、优化业务流程,提升金融支持力度。
  此外,对于有意进行以旧换新的消费者,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虽然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的“零首付”类产品降低了消费者换新门槛,但全额贷款的利息总额也会更大,消费者要充分考虑自身还款能力,合理确定首付比例。同时,看清合同条款,避免商家借着“零首付”“零利率”变相提高价格、收取额外手续费。
(记者张千千 李延霞 姚均芳)
新华社北京电
 
探访选矿“黑灯工厂”
探访选矿“黑灯工厂”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烈日下,一辆辆矿用卡车在露天采场上穿梭。被运至粗破站井口后,矿石被皮带机送进圆筒仓,进入破碎生产环节。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宏大的工业生产场景,现场几乎见不到人。
  “黑灯工厂”常见,但选矿“黑灯工厂”什么样儿?鞍钢集团关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生产侧,从原矿到铁精矿,运输、加工、检测过程,无需现场人工操作;设备侧,实现预知维修,产线稳定受控,检修人员无驻厂;经营侧,实现精益运营,建立高效、低碳、智能的运行模式。依靠“黑灯工厂”,该公司近年来创造出同行业选矿实物劳动生产率遥遥领先的耀眼指标。
  生产现场无人化,依靠什么来实现?步入磨磁车间,巨大的轰鸣声在这个长约100米、宽约50米、高约30米的厂房内回响。登上二楼作业平台,两台直径6.2米的大型球磨机上的转轮正在飞速旋转。不远处,磨磁巡检机器人闪烁着灯光,正在采集设备温度、振动等状态数据。
  “黑灯工厂”里,是一片漆黑吗?机器人点检数量10次,设备预知缺陷量264个、产线故障率为零……厂房内,一块名为“关宝山磨磁黑灯厂房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设备的运行参数。“‘黑灯工厂’不是漆黑一片,强调的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由智能化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按照软件系统的指令自行完成。”公司设备副经理刘春辉说。
  “磁选机通过磁性作用将12毫米的铁粒吸上来,再通过球磨机打磨成75微米的粉末,加水后形成矿浆。”刘春辉说,原来这个厂房里有4个班组,每个班组有15至20人,经过数字化改造,现在整个厂房只需4至5名员工负责紧急情况处理。
  顺着刘春辉手指的方向,记者发现原本给班组使用的操作室空无一人。“这个操作室现在变成了临时检修场地。所有的作业操控均集中到了2公里外的远程控制中心大厅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在线监测、AI等先进技术,职工可以全流程控制这里的生产,我们把这种智能化场景叫作——‘一键启动’关宝山。”
  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公司效率效益的全方位提升——生产指标屡创佳绩,原矿处理量、精矿产量、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设备效率稳步提升,球磨机效率、压滤机效率大幅改善;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药剂单耗、电单耗、动力煤单耗逐步降低;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在数字化系统的支撑下,2024年前4个月,选矿(红矿)铁精矿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20.94%。
  夜幕降临,高山顶上的“城堡”建筑群逐渐消失在暮色中。“黑灯工厂”内,各种反映生产、设备、人员状态的数据依旧在快速更迭、传送不休——这座年轻的矿山,正在酝酿更加耀眼的业绩。
   (记者白涌泉)新华社沈阳6月15日电
 
学外语用AI,“世界超市”的老板娘充“新电”
学外语用AI,“世界超市”的老板娘充“新电”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杭州电(记者程露 朱涵 段菁菁)早晨,“世界超市”义乌的国际商贸城,许多早起的女士聚拢在迷宫般的店铺前,不为购物,为的是学英语。
  从鞋袜、雨伞,到玩具、箱包,这些精明能干的老板娘们将自家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如今,她们在拼搏创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上瞄准了又一个要攻克的障碍——语言。
  42岁的傅江燕站在英语角的第一排,她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一家袜子店。每天早晨,傅江燕和其他女学员们都要花40分钟,拿着打印的学习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做生意需要的基本英语术语和对话。
  义乌的生意模式通常是“夫妻店”。老板负责后端工厂、供应链及配货等工作,老板娘则在店铺内销售和接单,直接与外国买家交流。
  数据显示,市场今年日均外商客流高达约3500人次。
  “外国买家对能说自己国家语言的人更有兴趣,更容易做成生意。”傅江燕说,“说同一种语言,这种信任和情感还能让我们成为朋友。”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中心副总经理张利介绍,过去17年来,已有50万人次参与英语晨练活动,其中不少是义乌的老板娘。“经营户学英语已蔚然成风。”张利说。
  对傅江燕这样的老板娘来说,说外语是做“大生意”的必备技能。每年,傅江燕和丈夫能销售2000万双袜子,主要出口到中东和南非。
  随着业务扩展到更多地区,她意识到仅仅掌握英语不够。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傅江燕又来到鸡鸣山社区的“西语角”。
  在有“联合国社区”之称的鸡鸣山,居住着来自70多个国家的近1400名外国人。近三年来,近2000名像傅江燕这样的本地商人在这里学会了第一句西班牙语。
  义乌市子辰外语培训部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正平表示,义乌的语言培训公司会根据最热门的外贸国家,为商户和外贸公司提供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培训服务。
  傅江燕的店铺是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个商铺之一,它们向世界提供近210万种商品,包括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圣诞装饰品。
  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马路市场、钢棚市场几代摆摊经营,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贫瘠的义乌逐渐发展为全球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这里被视作中国外贸的风向标,体现了中国发展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
  今年前4个月,义乌进出口总值超2010亿元,同比增长22%。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是义乌的主要贸易伙伴,义乌与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的外贸额也在迅速增长。
  “过去,我们常常靠翻译器、计算器甚至手势与外国人做生意。”经营竹制品的义乌老板娘傅妙玲说,“尽管学外语、说外语能帮我们维系和拓展客户,但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要精通每一种语言根本不可能。”
  如今,人工智能为傅妙玲这样的商人带来更多可能性。
  去年,一款新型AI智创服务平台在义乌亮相。在新技术赋能下,录制好的中文视频可自动转化成36种语言,输出时还会根据发音调整口型。
  目前,义乌超过1万户商家在用AI做贸易。傅江燕和其他七位“说英语的”义乌老板娘上个月还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向全球观众推介她们的产品。
  傅江燕还掌握了短视频编辑等技能,凭借一段几十秒的英语视频就“卖空”了一款袜子。一位许久没有联系的阿尔巴尼亚客户看到视频后,马上就订购了1.2万双圣诞袜。
  “现在的义乌老板娘会用各种数字化工具获客、报价、接单、做外贸。”多年与义乌做生意的德国商人斯文贾·诺依曼感叹,“她们不一样了。”
 
战高温护粮仓,北方多地抗旱保农
战高温护粮仓,北方多地抗旱保农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高温,华北和黄淮旱情快速发展。正值“三夏”关键期,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各地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正积极应对,多措并举,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
  中央气象台15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自6月7日发布高温预警以来,中央气象台已经是连续第9天发布高温预警。截至14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达到5-6天,有16个国家气象站突破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记者从河北省气象台获悉,此轮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河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江波表示,近期河北受高压脊控制,暖气团强盛,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增温和下沉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
  河南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三级应急响应和抗旱气象服务保障四级应急响应。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专家肖瑶表示,河南省今年首轮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不仅持续时间长,升温迅速,而且太阳辐射强烈,湿度小。所以对公众来说,干热炙烤的体感更加明显。
  内蒙古、山东等地也是晴热少雨。今年入春以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6%~74%。6月以来截至6月13日,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2.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7.8%。
  国家防总已针对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水利部把针对河南、河北2省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IV级应急响应。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在河北省临漳县南东坊镇北头村,种植大户王洪海清晨就忙着为刚种下的玉米浇水。临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连续多天最高温超过35摄氏度的温度下播种玉米,即使播后及时浇水,也可能烫伤玉米种。因此,建议种植户在早上或傍晚时段进行浇水,以充分利用低温时段,减少水分蒸发,确保玉米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王洪海还选用了耐高温、能在干旱环境下保持较好生长状态的玉米品种,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湿润,给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近日连续召开会议,对夏种墒情不足的地区,及时会同水利部门做好应急引水、调水、提水、送水等工作,并利用好大功率水泵、打井机、移动浇灌设备等抗旱物资储备,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出苗质量。河北多地电力部门也选派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设备、线路进行巡视、检修,以免机井出现故障影响浇水顺利进行。
  在山东旱情较为突出的沂蒙地区,开闸调水、清渠架泵、节水灌溉……找水抗旱保夏播、保作物的场景时常可见。
  临沂市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加大水源统筹调度力度,实施大中小水库及河道梯级供水,全力保障农业抗旱灌溉用水。
  临沂市农业农村、水利等多部门还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对平原县区重点推行喷灌、滴灌等节水抗旱措施,充分发挥机械播种作用,推广单粒精播、种肥同播,造足墒、播够种,确保一播全苗;对山区旱情重、水源条件差的地块,重点推行远距离运水方式;在受旱相对较严重的蒙阴等果品种植县,当地积极引导果农采取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文占平表示,农牧厅在已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组织各地开展抗灾救灾物资储备,及早落实防灾措施。农牧厅组织了各级专家和技术人员,前往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抗旱,并提前调剂调运补改种作物所需种子等农资,调试好农机具,人、机、物随时处于待播状态,开展抢播抢种,还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加强土壤墒情监测。
  各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此次旱情应对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夏播后,山东省临沂市各县区充分利用灌溉设施,加大抗旱保灌能力,目前已投入机井、泵站8600余处,灌溉80余万亩。
  河南省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技专家董文全告诉记者,当地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作用,利用水泵等浇灌设施7000余台,组织群众采取滴灌、喷灌、井灌、渠灌、河灌等多种模式开展抗旱灌溉。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抗旱灌溉面积62万亩。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闻“汛”而动,南方多地筑安全“堤坝”
闻“汛”而动,南方多地筑安全“堤坝”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杨驰 张华迎 范帆)连日来,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我国南方多地持续遭遇较强降雨过程。国家防总于6月13日9时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两省份协助指导工作。针对持续降雨和汛情,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全力以赴应对,做好预报预警、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等工作,力求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构筑汛期安全“堤坝”。
强降雨引发多地洪涝


  6月13日以来,广西桂北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自治区气象局于13日10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广西洛清江及支流西河、百寿河等18条河流24个站出现超警0.13至3.17米的洪水。15日7时30分,自治区水文中心升级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6月14日6时至15日6时,福建共有34个县份的162个乡镇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7个县份的19个乡镇的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受强降雨影响,福建多地出现河道水位上涨、道路塌方、房屋倒塌等险情。目前,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维持防暴雨Ⅲ级应急响应。截至15日7时,福建全省已累计下沉干部近4万人次,累计转移群众近3.1万人次。
  江西省也正处主汛期的关键时间节点,江河湖库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饱和,防汛形势较为严峻。根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分析研判,今年江西的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涝重于旱,主汛期有明显的降水集中期。此外,赣北和赣中北部的部分地区发生中小河流洪水或城乡内涝的风险高,赣江上中游、信江、修河及鄱阳湖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洪水。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南方此轮降水过程主要是因为高空短波槽东移,配合副热带高压外围充足的水汽输送,导致降雨持续、累计雨量大。此轮暖湿气流主导的暖区对流性降水的特点就是分布不均,容易形成“散装暴雨”。
各方积极应对洪涝灾害


  福建省邵武市是本轮降雨较为集中的区域,当地把确保人员安全作为头等大事。14日傍晚时分,邵武市水北镇二都村的村部饭菜飘香。“三餐都有热菜热饭,食宿都有保障!”正在吃饭的村民雷元冬说,由于他家在高陡边坡地带,村干部多次到他家通知要赶快转移,他就收拾好衣物来到了安置点。
  “截至15日8时,全镇共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23人,其中集中安置42人。”水北镇镇长吴烨介绍,水北镇各村严格落实“应转尽转”要求,组织干部入户摸排、上门宣传,帮助群众打消顾虑,实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今年入汛以来,广西天气异常复杂多变,进入“龙舟水”暴雨集中期后,多地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持续降雨导致广西多处住宅小区、村屯发生内涝。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灵活应用机器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故障隐患排查,提高抗灾抢修效率。
  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广西海事部门对辖区内的128个渡口采取停渡举措,确保航运安全。广西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郑升介绍,汛期海事部门持续加强预警预报和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力量准备工作,注意防范船舶碰撞桥梁等风险。
  江西省泰和县遭遇持续强降雨过程,当地南车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根据近期雨势监测和库容情况,当地迅速发出预警,对水库开闸泄洪。南车水库大型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肖龙说,泄洪后水库水位下降了18厘米,腾出库容量195万立方米,可以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连续降雨天气。
加强防范减少损失


  在江西省余干县的信瑞联圩,工作人员正在对堤身迎水面及背水面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记者在堤坝上的一处防汛物资储备点看到,砂石、木桩等物资整齐码放,旁边的仓库内编织袋、防浪布、土工布等一应俱全。
  余干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苏四鹏表示,为保障防汛物资“即来即用”,余干县在全县的堤坝上设置了20个防汛物资储备点,一旦达到警戒水位,运输车和装载车就将在储备点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我们加强对全区2.2万余名专业应急救援力量、32万名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伍的统筹,不断建强一体响应、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广西应急管理厅自然灾害救援处工作人员周文玉介绍,通过推动“防汛十条措施”“网格化管理”“逐级包保责任制”等措施落细落实,入汛以来,广西已成功避让、有效预警地质灾害32起。
  为提高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抢险救援等各类事故灾害的处置能力,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入汛以来已进行水域技术训练36次、随机水域实战演练12次,有效提高了队伍抗洪抢险救援能力。
  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三天,南方仍将维持多雨格局。广西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黎惠金提示,长期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高,地质灾害风险高,需加强防御山体滑坡、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
 
北京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北京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据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田晨旭)北京市气象台于6月16日17时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6月17日至18日,每日13时至17时平原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请注意防范。
  记者了解到,6月15日,北京市气象台启动了今夏第二个高温黄色预警。气象部门介绍,16日暖气团再次强势登场,当天最高气温达到35℃。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示,北京市气象台已于6月16日17时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7日至18日本市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请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谨防中暑。建议高温时段停止户外作业,减少户外活动。
 
全球多地遭遇初夏高温天气
全球多地遭遇初夏高温天气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今年初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炙烤。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5月”。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3日发布公报说,今年5月是该机构自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5月,也是连续第12个月同期全球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5.98摄氏度,比20世纪的同期平均气温高1.18摄氏度。
  本月初,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也报告,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5月,该月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2摄氏度。
  据日本气象厅预报,2024年夏天日本将迎来酷暑。
  6月14日,鸟取县鸟取市、群马县高崎市、千叶县市原市等多地气温已超过30摄氏度,茨城县大子町、群马县前桥市已观测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京都气温升至34摄氏度,大阪超过33摄氏度,东京都中心城区气温接近32摄氏度。预计14日从东北地区至九州地区的大范围区域会出现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近畿地区和关东地区内陆城市会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塞浦路斯卫生部门14日表示,该国自11日以来气温一直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上,14日气温飙升至45摄氏度。
  塞浦路斯气象局官员表示,该国通常4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出现在7月和8月,今年6月的高温天气“前所未有”。
  受高温天气影响,希腊名胜古迹雅典卫城12日临时关闭,全国不少小学和幼托机构停课。
  鉴于去年高温天气导致野火频发、火情严重的教训,希腊政府今年部署更多消防力量并加强培训。
  克罗地亚气象学家佐兰·瓦库拉表示,克罗地亚今年7月和8月将延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能达到40摄氏度,今年将是克罗地亚历史上气温最高的5个年份之一。除高温外,近年来,克罗地亚的极端天气带来的洪涝和干旱等灾害明显增多,给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几率为50%,而成为5个最热年份之一的几率则为100%。
 
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州新未来
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州新未来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优玲 潘德鑫)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贵州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但孕育了丰富的矿藏,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李炳军表示,贵州要根据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选准主导产业,加快建设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白酒生产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
  “这‘六大产业基地’既服务国家大局,又有贵州特色和优势,既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李炳军说。
  李炳军表示,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把矿产资源探准、开好、用好,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贵州重点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各市县都在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8%。同时,大力推动山地特色农业、旅游业提质升级,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开始形成。
  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上,李炳军说,贵州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高于经济的增速,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我们致力于发展乡村产业,现在的贵州到处是茶园、果园、田园、森林,全省特色产业、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同时,我们致力于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群众生活更方便、农村环境更优美。”李炳军说。
  他介绍,近年来,贵州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每年近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2023年,新增各级各类学位达18.62万个;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运营,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体系加快健全,贵州的教育、医疗条件正加速改善。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贵州将继续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群众过上更有保障、更加美好的生活。”李炳军说。
 
下好三个“一盘棋”,打造发展新高地
昆明统筹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下好三个“一盘棋”,打造发展新高地

昆明统筹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昆明市早谋划、早行动,一揽子部署、一体化持续推进产业在区域间合理布局、梯度转移、利益共享。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说,昆明正致力于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协调并进”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个“一盘棋”形成发展合力


  长期以来,昆明区域协调发展受主城核心区空间受限、远郊县区项目缺乏、合作招商动力不足、资源要素失衡错配等问题制约。如何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破除“小算盘”、共谋大发展成为待解难题。
  为此,2022年5月,昆明市出台《关于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构建跨区域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全市“一盘棋”促进产业高水平布局、高效率落地、高质量发展。随后,昆明又出台2个配套文件及N个系列支撑文件,形成“1+2+N”的跨区域协作发展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县(市)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昆明市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提出产业布局一盘棋、要素保障一盘棋、招商引资一盘棋三个“一盘棋”,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产业布局一盘棋,着力增强发展的统筹性、整体性、协调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和而不同、错位联动、全面统筹”的产业发展格局;要素保障一盘棋,在市级层面统筹调配各类资源,持续破解供需错配问题,提升要素供给效率;招商引资一盘棋,发挥招商引资在产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全面统筹、高效联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实现要素高效配置、产业优化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政策效应立竿见影。《意见》出台2个月后,2022年7月,禄劝县政府、富民县政府与新希望集团云南新龙矿物质饲料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禄劝县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在富民县进行生产加工,并约定项目的税收、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利益指标分享比例,解决了县域间自然资源条件与生产加工条件不匹配难题,促进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布局,实现了禄劝县、富民县和企业三方共赢。
  也是在2022年,昆明市东川区在与云南国投洽谈东风重工产业园项目过程中,经综合评估,认为短期内布局400亩连片项目用地难度较大后,迅速启动项目流转机制,促成东风重工项目跨区域流转至空港经济区。项目从协议签订到落地仅33天。
利益共享扩大发展红利


  项目跨区域顺利落地,实现区域间高效联动、互利共赢,离不开机制的保驾护航。《意见》明确构建利益共享机制、统计核算机制、督促考核机制三项保障机制,同时配套出台《存量产业项目跨区域流转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2个配套文件,以及N个系列支撑文件,通过一揽子部署、一体化发展,推动各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差异发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格局。
  在利益共享机制方面,《意见》明确,按照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市级统筹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项目建设、运营产生的税收按照属地原则征收,扣减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后的税收收入(县级留成部分)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由参与该项目统筹协作的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依照政策规定协商确定分享比例。
  在统计核算机制方面,统计、商务等部门对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考核涉及的统计指标分别按各行业部门具体规定或按税收收入(县级留成部分)分成比例进行拆分认定,充分发挥考核机制激励作用。同时,发挥督促考核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考核结果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3年12月,昆明市西山区政府、富民县政府和华润新能源(昆明西山)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昆明市西山区大兴药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合作备忘录”。项目总投资约4.73亿元,此前该项目在西山区场址工程建设已完成40%,随着光伏电站建设用地政策调整后,原位于西山区部分选址土地已不适用于光伏电站建设。为此,昆明市有关部门协调富民县梳理出数百亩适宜用地,保障项目全部落地。项目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省外产业到位资金、产值、税收按照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进行分享,富民县、西山区和企业实现多方共赢。
  也是在2023年,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发展需要,将原在西山区注册的公司迁至滇中新区。参照《存量产业项目跨区域流转管理服务办法》相关规定,经西山区、滇中新区和企业三方协商,明确了企业总部迁至滇中新区后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工业产值分配比例,项目顺利由西山区流转至滇中新区。
  昆明市通过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不断实践,有力推动了产业从分散布局转向特色集中布局,实现了推动上下游供应链延伸、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链、提升发展公平性和协调性的良好效果,有效释放区域一体化发展红利,并在产业布局高效协同、系统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逐步实现区域经济间的相对平衡。
“飞地园区”打造产业转移新高地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昆明市在“1+2+N”跨区域协作发展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沪滇临港科技城两个“飞地园区”。要求各县(市)区把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沪滇临港科技城作为大家共有的园区,由市级层面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每个县(市)区都可以把招商引资项目落在这两个园区,并与本地区的发展联动形成对外开放组合。通过建立跨区域协作发展机制,推进园区共建、招商共享,合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
  磨憨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的关键节点,是我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路口岸。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托管磨憨。托管以来,昆明市高质量推进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昆明和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联动发展新格局,推进“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这给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引擎。今年5月8日,昆明市出台《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要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在重点“飞地园区”优先落地、高效聚集。
  5月10日,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现场会议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召开。明确提出,要抢抓托管磨憨、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国家推动东西部产业转移等带来的新机遇,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随后,来自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省内外企业纷纷赴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沪滇临港科技城作两个重点“飞地园区”考察调研,掀起了一轮产业转移、优化布局的新热潮。目前,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正聚力打造优势产业,一批热带花卉、进出口贸易、供应链服务、绿色建材、制造业、物流业项目正加速落地。而作为东西部产业协作的示范,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目前已有华彩光能、苏州推动者生物等21家企业签订协议,并吸引了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等30余家企业注册落地。
  据介绍,通过统筹推进跨区域协调发展和重点“飞地园区”的打造,昆明正加速引导各级各部门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资源高效精准配置,促进产业在区域间合理布局和梯度转移,走活了产业优化布局的一盘棋,差异发展、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本报记者王长山 丁怡全)
 
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在深圳启用
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在深圳启用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深圳6月14日电(记者梁希之)为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跨境通办”、促进深港两地政务服务便利化,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和“智方便”自助站14日在深圳前海和河套地区正式启用。
  即日起,市民可前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e站通服务中心和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使用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申办香港政务服务。以上两地点亦设有“智方便”自助登记站,为在内地工作及生活的香港市民提供便利。
  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目前提供香港特别行政区11个部门的68项政务服务,涵盖税务、公司注册、物业及车辆查询与登记、个人证明文件申请、人才入境申请、福利及教育、医疗健康、出入境检查及紧急求助等。市民可通过自助服务机输入资料、扫描文件和打印结果,一站式申办各项政务服务。
  在当日的启动仪式上,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表示,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及“智方便”自助站正式启动,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互通、落实粤港政府合作协议的重大实践,标志着大湾区政务服务便利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效率促进办公室首席管理参议主任庄美恩说,创科及工业局会继续与广东省政数局商议,在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置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满足身处大湾区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2023年11月,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成果发布会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粤港双方代表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共同启动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跨境通办服务专区。
 
重庆南川设置潮汐摊区 摊贩不再和城管“躲猫猫”
重庆南川设置潮汐摊区 摊贩不再和城管“躲猫猫”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罗正平终于不再是摊贩眼里的“恶人”了。
  作为重庆市南川区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员,他的工作就是管理流动摊贩、治理占道经营。这位山里走出来的娃,深知菜农摆摊养家糊口不易。菜农远远见到他就挑着筐匆忙逃离,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南川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涛也挨过摊贩的骂,他的办公桌上还堆着几封执法队员的辞职信。
  为了解决摊贩与城管部门的“猫鼠大战”,去年4月,姚涛提出打造潮汐摊区的建议。
  “所谓潮汐摊区就是允许摊贩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摆摊,时间一到就收摊。摊贩再不用‘躲猫猫’了。”姚涛解释。
  “摊贩到处摆,城区秩序怎么办?”“本来人手就不够,潮汐摊区会不会加重工作负担”“这个口子开了就收不回了,到时乱糟糟,看你怎么办”……在一片质疑声中,南川区第一处潮汐摊位开张了。摊贩们把蔬菜码放整齐,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井然有序。准时撤摊后,地上不留菜叶、垃圾。
  此时,罗正平还主动搭把手,帮助摊贩搬运重物。“菜贩很愿意到这里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我也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成就感和乐趣。”罗正平说。
  在试点基础上,南川区结合群众意见、商家反馈、交通状况以及区域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数据,陆续设置了31处潮汐摊区、摊位2100余个。
  南川区还出台《潮汐摊区临时占道自治制度》,明确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等摊主责任,同时加强日常服务管理,及时协调解决摊贩反映的问题。
  姚涛介绍,潮汐摊区的推行,方便了居民买菜,摊贩的收入随之增加,而一些人担心的秩序混乱并没有出现,城市管理的工作负担也没有加重,城市也更有“烟火气”了。
(本报记者张典标)
 
湖南:近3年内毕业的大学生均可报考事业单位
湖南:近3年内毕业的大学生均可报考事业单位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据新华社长沙电(记者谢樱)记者14日从湖南省人社厅获悉,湖南要求事业单位岗位主要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并放宽毕业生报考年限,想方设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根据湖南省人社厅近日印发的《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若干措施》,湖南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出现的空缺岗位,除有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或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要求外,应主要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
  在发布招聘计划时,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乡镇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可结合实际需要放宽招聘条件,实行“三放宽一允许”(放宽年龄、学历、专业,允许限制户籍)等政策。
  据介绍,从年限上来看,当年度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不影响其身份认定。同时,上两年度毕业生具有工作经历以及社保缴交记录的,可报考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的岗位,鼓励年轻人尽早尽快就业。
 
少子化冲击延烧 台湾各类学校面临招生和退场困境
少子化冲击延烧 台湾各类学校面临招生和退场困境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台北6月16日电(记者章利新 王承昊)少子化冲击下,台湾各类学校都面临招生困境,相继有学校关门。这也让今年的学生毕业季成为多所学校的“退场季”。
  今年7月底,云林环球科技大学、彰化明道大学、嘉义大同技术学院及高雄东方设计大学等4校将停办退场。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协助4校共728名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完成学业。其中,环球科技大学、大同技术学院15日举行最后的毕业典礼,让不少毕业生直呼不舍。有校友认为:“明明办学绩效不错,可惜被少子化打败。”
  根据台教育主管部门统计,2023学年台湾各级学校学生总数404.2万人,学生总人数和2022学年的410.4万人相比减少6.2万人,续创新低。
  相关统计还显示,台湾大专校院一年级学生人数自2022学年起开始减至20万人以下,逐年递减,2028学年将降至最低点,预估降为15.7万多人。
  台湾私校工会理事长吴忠春近日对媒体表示,台湾100多家的私立大学未来将面临严重招生困难,恐怕至少有40所大学加入“溺水行列”,最终被迫转型退场,也有可能导致数以千计的教职人员失业。
  台湾小学也受到少子化冲击,近10年共裁并44所小学,2024学年又将停办18所,创历年纪录。据各县市政府公告统计,2024学年度全台停办的18所小学中,包括桃园市4所、南投县3所、屏东县3所、台南市4所、澎湖县2所,废校背后的隐忧引起地方热议。
  少子化冲击日趋严重,但台湾出生率仍持续下滑,即便今年是龙年也不见起色。今年5月台湾新生儿只有11168人,虽然是今年目前出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月,但与去年同期的“兔宝宝”相比仍少了5%。台官方统计显示,今年5月底台湾人口总数23413608人,连续5个月负成长。
  台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少子化冲击,会挹注资源并松绑制度,引导学生跨域及弹性修业,其中透过高教深耕计划引导学校跨领域教学、调整学期周数及弹性修业;会由大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学习模式;会引导技专院校以弹性多元创新方式经营,增强对产业的对接,推动技高跟科大合作的“3+2类五专模式”,希望让技专校院更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台湾今年的大学申请入学统一分发结果显示,41133人获分发,分发率52.61%,是近10年次低;而今年有1.1万个缺额,居近7年次高,其中有9所学校缺额逾五成,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新竹清华大学、阳明交通大学等名校缺额也都破百。
  新北市的大学教师何平东撰文指出,若非有大学退场,和大量寄存名额,入学缺额数字恐不止于此。缺额、倾斜、退场,已是台湾高教新常态。面对2028学年新生人数跌进谷底,体质不稳的私校在这四年间不是闯关成功就是化为泡沫。
 
江苏江阴: 民事赔偿优于刑事追缴 不让被侵权企业吃“哑巴亏”
江苏江阴:


民事赔偿优于刑事追缴 不让被侵权企业吃“哑巴亏”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许多被侵权企业都有过这样的遭遇:赢了官司却得不到赔偿,只因被告人的违法所得在刑事案件中被没收了。
  今年以来,江苏无锡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尝试推动建立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赔偿优于刑事追缴机制,让被侵权企业不再吃“哑巴亏”。
  去年9月,海澜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发现网上有一家店铺仿冒其品牌服装。经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连某从他人处购买了16万余套假冒吊牌,挂在无标服装上仿冒海澜之家旗下品牌出售,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980余万元,非法获利50余万元。
  今年3月,在江阴市检察院引导下,海澜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诉求连某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今年4月26日,江阴市人民法院一审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连某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同时判决连某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赔偿海澜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各项损失和维权费用共计203万元,并在网络平台、报刊上刊登声明,消除不良影响。其中特别声明,追缴的违法所得50余万元全部用于抵扣惩罚性赔偿,而不是罚金。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违法所得是优先用于民事赔偿还是刑事追缴,现有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权利人往往是在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此时违法所得已在刑事案件中被追缴,侵权人的赔偿能力受到削弱,导致被侵权企业理应获得的赔偿落空。”江阴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李申说,“这一案件中,承办检察官充分论证后认为,违法所得的刑事追缴与对权利人的赔偿具有同质性、可互相抵扣,‘对权利人的赔偿’这一补偿性责任应优先于‘没收违法所得’这一惩罚性责任。这一建议最终得到法院判决认可。”
  海澜之家案件并非孤案。据江阴市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该院已推动戴森吹风机、福斯润滑油等注册商标权利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5件,为被侵权企业赢得赔偿款共计351万元。
  今年5月,江阴市检察院又联合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法院会签《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违法所得追缴工作的意见(试行)》,正式建立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赔偿优于刑事追缴机制,并明确侵权人对权利人的赔偿从追缴的违法所得中扣除。
  江阴被誉为“中国制造第一县”,也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江阴市检察院检察长关开城说,知识产权领域民事赔偿责任优于刑事追缴,改变了此类案件获赔几率小的现实,推动一批被侵权企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记者朱国亮)新华社南京电
 
“曲径通幽”:戈壁荒漠里因地制宜绘绿景
“曲径通幽”:戈壁荒漠里因地制宜绘绿景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驱车向西,经过八个小时的路途,穿越牛羊成群的草原与茫茫戈壁,一座绿荫掩映的城市在漫天黄沙中赫然入目。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这座因青藏公路的修建而兴起的“新城”,将飞沙走石的荒地变为戈壁滩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李女士在格尔木市生活了20多年,她目睹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满眼绿意的巨大变化。“刚搬到这里的时候,到处都是黄沙,经常会有沙尘暴。”她说,“现在,市区道路两侧的杨树拔地而起,潺潺流水从树旁流过,气候也稳定了。”
  “格尔木”在蒙古语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这里河湖众多、水网纵横,但由于深处高原大陆腹地,常年平均降水量低于5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在这里,有“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难”的说法。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高寒干旱、黄沙肆虐让当地荒漠化治理与绿化建设困难重重。
  由于无霜期短、土壤贫瘠,当地植树造林造价高,树木存活依赖地下水,管护难度大,格尔木市积极转变思路,采取封沙育林草、工程固沙和草原改良的多元策略。
  在沿格茫公路向西约70公里的大格勒乡地区的戈壁滩上,柽柳、罗布麻等耐旱耐盐碱植物正在烈日下顽强生长。格尔木市林业和草原站国有林场副高级工程师张磊介绍,今年,当地把大格勒乡地区划分成了荒漠化治理功能区,通过封沙育林草的措施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有利环境。预计经过6年的封育期,地区内的植被覆盖度能增加约2%左右。
  治沙不仅要靠生态保护,还要顺着风向寻找沙源,让风沙定在源头。据格尔木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敏介绍,专家们根据格尔木盆地内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估算风向,将沙源地追溯到了格尔木市西北部的乌图美仁乡一带。
  “在确定了主要沙源地后,我们就可以在关键点位种植沙生植物、铺设草方格等措施固定沙源。”张敏说,将工程固沙与生物固沙相结合,可以在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保证治沙成效,有效抑制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要打赢这场荒漠化防治战,格尔木不仅面临防风治沙的挑战,草原改良也是重要一环。格尔木向南毗邻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好这片草原意义重大。当地通过人工种草、禁牧休牧、围栏封育措施增强草原的抗沙能力,有效防止了过度放牧带来的沙化影响,促进草原的自然恢复。
  张磊说:“过去我们认为,一定要把沙漠变成绿洲才算成功。如今,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推动下,荒漠化治理能做到因地制宜、依害设防,有效缩短了治沙时限,减少投入,能见到成效。”
  几十年来,一代代格尔木人民用汗水浇筑起绿色家园。围绕着1956年建成的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筑路大军种下的第一批树如今枝繁叶茂;市区里,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用绿色点缀人们的生活。
  回忆起最初的日子,李女士感慨道:“这二十年间变化特别大,现在我经常带着孩子到家门口的公园里散步,亲近大自然。”
  据介绍,格尔木市今年将完成沙化治理38万亩、森林草原湿地一体化保护修复成果巩固任务6.88万亩,未来三年内,格尔木市将完成90万亩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作。
  如今,“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格尔木市绿意正浓,荒漠上构筑的绿色长城既呵护着格尔木人民的生活,也成为中国北方牢固的防沙屏障,为防沙治沙事业贡献出格尔木的智慧。
  (记者曹昌浩 王金金)新华社西宁电
 
甘肃民勤: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
甘肃民勤:打好沙漠边缘阻击战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盛夏时节,新雨过后,沙漠中的草方格沙障里,刚种下的一棵棵梭梭幼苗挂着雨珠,盈盈欲滴。
  这里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民勤昌宁西沙窝项目”的作业现场。项目负责人、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像往常一样,与当地村民一道忙着查看梭梭长势,沿着沙坡走势不时地用铁锨培培沙、整理草方格。
  “这个位置是巴丹吉林沙漠侵蚀民勤绿洲最西边的一个重要通道。”马俊河说,“我们在这种梭梭、做沙障,建立一个锁边林带,能把流沙挡住,保护家园。”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内陆河石羊河下游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处于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夹缝之中,是全国荒漠化、沙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也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主战场上阻击两大沙漠合拢的一座重要“桥头堡”,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2023年9月,国家林草局在民勤县举办“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民勤昌宁西沙窝项目”开工仪式,这是继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之后启动的第三大战役,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三大攻坚战全面展开。
  “我们甘肃青梭公益组织参与了项目建设,到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生态治理,完成梭梭种植一万多亩。”马俊河说道。
  自民勤昌宁西沙窝项目启动以来,民勤县通过动员和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公益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力量,在昌宁西沙窝区域采取工程固沙、人工种草、植树造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我们在这个区域目前已完成工程固沙0.2万亩,人工造林1.8万亩,管护新造林地9.6万亩。”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张世虎介绍,民勤县坚持区域联动、上下联动,科学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并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2.08%提高到18.28%,实现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一个渐行渐绿的“新民勤”正在展现。
     (记者郭刚 马莎)
    新华社兰州6月16日电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走进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锁边固沙示范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机车头一样的“扎草车”铺设沙障,两片代替车轮的圆形压草刀滚过,麦草就被整齐地扎进沙地里,一个个草方格雏形渐显。
  “这片示范区有8000亩,今年我们上了30台机器固沙,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扎50亩草方格,比过去纯人工效率提高了50%。”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说,扎好草方格把沙漠固定住,再栽种沙生灌木、撒播草种,等下一场雨,明年这片沙漠就能看到一片绿色。
  “以前扎草方格必须依靠人工,两人一组,一人铺草,一人用铁锹扎进去,费时又费力。”唐希明说,近些年来,随着治沙队伍老龄化,劳动力减少、成本上涨,原先的“人海战术”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防沙治沙需求,机械治沙成为必然趋势。
  记者在治理现场看到,在“扎草车”上不去的沙丘上,工人们正提着一条条麦草紧密编织的刷状草绳,交叉铺在沙坡上,然后将四周和草绳交叉处固定。这种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研发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实现了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草绳由机器编织生产,工人辅助铺设,比过去纯人工扎设草方格效率提高了60%以上。
  沙坡头区地处黄河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曾是我国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治沙人在保障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顺畅通车的实践中,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麦草方格”固沙法,并探索出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防沙固沙体系,在一代代人努力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奇迹。
  去年,“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全境位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宁夏,启动实施腾格里锁边固沙阻击战和毛乌素流动沙地歼灭战两个示范性工程,明确2024年完成造林种草150万亩,荒漠化治理90万亩,并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
  扎草方格只是固沙第一步,在草方格里栽苗种草才能形成永久固沙屏障。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看似表面干旱,实则深层有水分,但由于流沙松散,用铁锹很难挖出深坑,树苗难以吸收到深层水分,禁不住夏季高温就会干死。
  而如今,机械化破解了栽苗成活率低的难题。记者看到一些工人手里拿着像电钻一样的工具,用长达半米的钻头顶端的卡口卡住树苗根部,垂直对准沙地,按动开关,几秒钟就能将树苗插进50厘米深的湿沙层。
  扎根基层治沙30多年的唐希明反复实验,在2017年发明出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命名为“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去年起,唐希明进行技术升级,发明了第二代“电动版”,工作效率比第一代提高25%左右。
  据中卫市林草局副局长李创介绍,今年中卫市围绕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计划打造一条长约153公里、宽约10公里的固沙锁边带,总治理面积达83万余亩。如今,在科技助力下,中卫市防沙治沙的效率大幅提升,绿色版图正在腾格里沙漠不断延伸。   (记者马丽娟 刘祯)
    新华社银川6月16日电
 
荒漠化危害有哪些
荒漠化危害有哪些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提醒全世界的人们重视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有哪些危害?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这里所说的人类活动包括农田和牧场扩张、工业和城市化、矿产和能源开发等。
  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土地退化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今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多达40%的土地已经退化,影响到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积达到1亿公顷。
  陆地只占地球总面积的约30%,其中适宜人类居住的陆地面积更是有限。健康的土地不仅为人们提供食物、住所,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支柱。相反,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威胁人类安全。
  土地退化不仅会造成农业生产减少,威胁粮食安全,还会造成水质和水供应情况恶化,影响水安全。水安全状况恶化又可能导致传染病滋生,威胁人类健康。
  土地退化还会加剧气候变化。森林砍伐、泥炭地变干、过度耕种和放养等,都可能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气候变化。反之,气候变化又可能通过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导致已退化土地上的水土流失加速、森林火灾风险上升、病虫害分布改变等。
  此外,土地退化的危害还包括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丧失;增加沙尘暴、洪水和山体滑坡风险,带来很高的社会经济成本和人类生命损失;让更多的人直接接触危险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引发暴力冲突和人口迁移,破坏社会经济稳定……
  由此可见,必须避免、减少和扭转土地退化,加强荒漠化防治,且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防治荒漠化不是消灭原生沙漠。原生的荒漠生态系统与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功能,需要保护。需要防治的是“荒漠化”,也就是让那些本不该是荒漠的地方回归原来的面貌。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1994年诞生,旨在协助受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困扰的国家和地区防治荒漠化,目前共有缔约方197个,中国于1996年加入该公约。2015年,荒漠化防治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形成了防治荒漠化的全球共识。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以光锁沙”:治沙里的“双碳”目标
“以光锁沙”:治沙里的“双碳”目标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在广袤的东北大地,驱车驶入辽宁省彰武县,可以看到一排排笔直的光伏桩基在沙地上树立。机械声隆隆轰鸣,工人们站在高处,将一块块光伏板牢牢安装在桩基之上。这是华能阜新彰武50万千瓦光伏复合治沙示范项目的施工现场,曾经的漫漫沙海,如今已焕然变身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
  辽宁省彰武县紧邻科尔沁沙地的南缘,位于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之间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20世纪50年代前,彰武县所在的阜新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占辽宁省的60%,其中彰武县24个乡镇有23个属于沙区,沙化面积达到524.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2.9%,当地人称其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
  如何科学治沙,是彰武人多年来一直在攻克的难题。在多年防沙、固沙、用沙的基础上,彰武县推出光伏治沙项目,破解沙化地区人、地、生态间的矛盾,构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体系。
  华能阜新彰武50万千瓦光伏复合治沙示范项目于2023年开工,用地选取了彰武北部5个乡镇近15000亩沙化耕地,因地制宜采用“光伏+治沙”模式,探索荒漠化生态治理新路径。
  项目相关负责人鲁凤斌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28.5亿元人民币,以光伏建设驱动生态治理。“预计建成后项目年发电在8亿度左右,可节约标准煤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5万吨。”
  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帮助沙化耕地增产增收。在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板之间,高粱、大豆、谷子等作物整齐排布,长势喜人。记者了解到,这是利用了光伏板的物理遮挡作用,形成沙尘屏障,减轻了沙尘危害,同时减少了沙地水分蒸发,促进了农作物生长。
  在辽宁省彰武县后新秋镇烧锅村,村民白雪飞正在为太阳能光伏电板下方的作物除草。他把家里40多亩地流转给光伏发电企业,一年一亩租金780元,企业又把土地返包给村集体种粮。“我到自家地里干农活,一天工钱150元。谁能想到,当年谁见谁愁的沙地,现在成了香饽饽?”白雪飞感慨道。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清洁能源基地与防沙治沙主战场高度重合,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潜力大。光伏组件可以减少太阳对地表的直接辐射,降低局地风速和蒸发量,改善旱区电站及周边微生态,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实现地方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要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在治沙的同时发挥生态效能,实现“双碳”目标,彰武县还通过“以草固沙”“以树挡沙”等工程,为沙地装入“绿肺”。在彰武县章古台镇,辽宁省第一片碳中和林在这里种下,主要树种为彰武松、油松等15种针阔叶乔灌树种,共栽植良种壮苗1万余株。据介绍,自2022年这片碳中和林种成以来,累计可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000吨。同时发挥林地草地的经济效益,为百姓增收。
  经过70余载治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通过“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以工用沙”五大工程,原先黄沙漫天的彰武,如今已变身“天然氧吧”。登上彰武县大德镇德力格尔草原核心区的欧李山观景台,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山、水、林、田、湖、草、沙交相辉映。
  家住彰武县兴隆堡镇于家村的刘学振今年74岁,曾在欧李山这里住了几十年。看着眼前蓝天与碧水相接的景象,刘学振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在隔三岔五,我就让儿子带我来这散散心。看到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自己打心眼里高兴。”
(记者陈雨峥 崔师豪)新华社沈阳6月15日电
 
我们如何防治荒漠化
我们如何防治荒漠化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荒漠化困扰,防治荒漠化、修复退化土地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植被能抵御风沙灾害,促进沙化土地功能恢复。但治沙先要固沙,才能保证刚栽种的草木不被流动沙丘迅速吞没。
  沙栅、沙障都可以用来治沙固沙。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传统草方格沙障是典型代表,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出方格形状的沙障,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使之无力携走疏松的沙粒。
  在水资源紧缺的荒漠化地区,人们开发出多种水资源管理方式,如节水、净化水再利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或直接利用海水灌溉盐生植物等。部分国家采用人工增雨的方式来对抗荒漠化和干旱。
  一些国家采取自然再生措施,通过选择性修剪灌木嫩枝,促进本土树种的发芽生长。修剪下来的树枝可用于覆盖田地,从而增加土壤保水性,减少水分蒸发。
  中国凭借多年的治沙努力实现“绿进沙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尖子生”,不少治沙科技和理念的探索创新走在世界前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曾赞赏中国“在土地恢复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针对防沙固沙,中国探索出沙柳沙障防沙治沙技术、光伏板基座芦苇平铺固沙技术、机械化智能化治沙新技术、“锁边林带”治理沙漠技术模式等,还开发出“升级版”草方格:生物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绿色治沙创新技术,用便携的环境友好的新材料大幅提升沙障铺设速度。
  中国实践精准治沙理念,推广“低覆盖度治沙”的新理论和模式,营造适宜当地自然植被覆盖度的固沙林,有效防止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实现固沙植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研发出一批创新机械装备,如自行式沙障插条机、AI全自动播种机器人、悬挂式沙障插条机和遥控自走式履带沙障铺设机等,大幅提升治沙效率和效果。
  中国探索使用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在沙面接种蓝藻、地衣、藓类等隐花植物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形成。这种“沙漠皮肤”可以有效固沙,帮助沙化土地恢复功能,是荒漠化防治的生物策略之一。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中国出入境游加速回暖助世界旅游业全面复苏
中国出入境游加速回暖助世界旅游业全面复苏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张思洁 曹槟 赵英博)利用小长假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国外旅行,已经成为中国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在刚刚结束的端午假期,27岁的西安白领付静和朋友一起去了韩国首尔旅游。
  “免签政策和直航航线让出国游便利不少,今年我已经去了泰国和新加坡。我还把北欧和非洲写进了愿望清单,希望能用年假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她说。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金额达到1965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再度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该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称,2023年国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9%,预计在市场需求强劲、航线运力增加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主要市场持续复苏的支持下,2024年全球旅游业将全面复苏。
  在入境游方面,针对来华外国游客面临的主要障碍,中国政府推出了涵盖签证办理、移动支付、景区预订等方面的系列举措。
  今年3月,中国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要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
  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打卡”兵马俑是不少外国游客来华的必选路线。该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介绍,4月3日,博物院开通境外融合服务平台,帮助境外游客进行在线票务预订,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的24种语言、29种货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今年端午假期接待观众12.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50%。
  不少城市同样创新举措,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例如,上海推出多用途预付费卡“Shanghai Pass”,可在上海部分文旅场所及商超便利店使用,还可用于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330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接待入境游客46.9万人次,同比增长3.1倍。特别是3月14日起中国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的免签政策,拉动作用明显。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硬联通条件不断改善,软沟通持续拉近民心距离。在端午节亲手体验包粽子,漫步于古老的西安城墙用脚步丈量宽度,和老艺人学习秦腔、皮影等非遗艺术……在西安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冯高悬看来,传统节日与历史习俗正在成为外国游客深度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让中外友人得以体验共享、文化共情。
  漫步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繁华的街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来自澳大利亚的格雷格赞叹不已。“旅游体验远超预期。了解到这里的历史后,我们觉得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向西游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让更多外国游客宾至如归。“中国的社区文化幸福、快乐、美好”“街头小店亲民又美味”……一些外国博主手持镜头,记录下在华旅行的瞬间,给海外受众带来了关于中国的真实体验。
  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梁学成表示,国际旅游具有国际交往的功能,是实现民间交往、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出入境需求仍在释放中,便利化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国际旅游复苏。
  “旅游合作和人文交流密不可分,一切有利于旅游往来的举措都值得鼓励。唯有真正体验彼此的生活,才能有机会加深了解与互信。”在上月举行的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上,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倪德伦如是说。 (参与采写:王佳琳)
 
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长白连松水 边路穿古今

“一山一水一通道”焕吉林旅游新姿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长白之巅,云海翻涌,天池隐现;松花江畔,候鸟翩跹,碧波荡漾;G331国道,山光水色,美不胜收。白山松水间,吉林省丰饶的旅游资源吸引无数游人驻足。
  6月14日,《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在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将白山、松水两大文旅品牌,以及G331国道这条旅游大通道推向世界舞台。
以山之名,长红四季


  六月的长白山,翠色绵延,巍峨耸立。近日,长白山天池迎来“开冰季”,冰面渐消,倒映苍穹。游客们自山脚攀登至山巅,衣着由单衣过渡到羽绒服。“每攀一步,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由衷赞叹和敬畏。”来自上海的游客李策说。
  吉林旅游,缘起长白山。14日,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至此,长白山集齐“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春有花海如潮,夏有绿荫如盖,秋有红叶满山,冬有白雪皑皑。随着旅游需求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长白山正逐步实现从单季旅游向全季旅游的蜕变。
  资源共享,品牌共建。长白山的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自驾旅游等品牌深入人心,也带动了延边、白山等地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从延吉的网红打卡地,再到珲春的“一眼望三国”……一条条亮丽的风景线,筑起旅游产业走廊。
  打造一个大长白世界级景区、培育十个精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百个精品级旅游景区、打造千个宜居宜游特色镇村……14日,《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发布,该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正在逐步完善。
  沈白高铁预计在2025年开通运营,北京到长白山仅需不到4个小时。“乘势而上,全力推动长白山由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说。
以水为脉,联动发展


  松水悠悠,文脉流淌。松花江源自长白山,滋养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它从远古流淌至今,浸润着生命的韵律,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提出,打造“一核两极,一廊多节点”的松花江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具体以长春、吉林为松花江文旅驱动核,东部大长白山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松嫩鹤乡国家公园为发展极,沿松花江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围绕与松花江关系密切的长白山、抚松新城、白山湖、松花湖、查干湖、嫩江湾等旅游资源,构建世界级文旅体验区。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该规划,培育文旅产业带,夯实文旅新体验,促进松花江沿岸各地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为了把松花江开发好、利用好、规划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吉林省沿松花江各地近年来积极筹划布局,精心开发旅游资源。白山市先后实施了松花江上游生态恢复、松江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通了以松江码头为起点、以映山红广场为支点、以仁义峡为节点的水上航线;吉林市正利用松花江城区段冬季不冻优势,推动四季通航,未来还将开发丰满水库至雾凇岛航道,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北国江城”和“雾凇之都”的旅游吸引力。
以路作媒,兴边富民


  G331国道吉林段全长1437公里,起于集安市,止于珲春市。国道沿线,风景独好,长白山区,山岭起伏,河流纵横;中朝边境,鸭绿江蜿蜒流过,展北疆秀美风光。
  《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以交通为脉络的旅游走廊生长模式。依托G331国道吉林段提升旅游服务,打造“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通过国道带动区域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对G331国道沿线旅游资源不断挖掘、开发。通化市通过产业兴边、富民兴边等措施,推动鸭绿江畔28村共同振兴;珲春市依托国道打造特色边境旅游线路,吸引全国游客前来体验边境文化和自然风光。
  随着吉林省加大对文旅资源的开发力度,这条线路也持续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行体验。“凭借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大通道有效带动了边境沿线的旅游业发展。”吉林省沿边旅游大通道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喜峰说。
  吉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构建全省联动、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大旅游空间格局,让东中西三大板块成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佳景。虎啸鹤鸣、林海雪原、翠峰叠嶂将常驻白山松水……(记者褚晓亮 宗巍 胡戈 王帆 金津秀)    新华社长春电
 
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牌
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牌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6月14日,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长白山开幕,在开幕仪式上,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这座中国“东北屋脊”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一步。
  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宣教负责人张荣杰介绍,长白山是全球新生代复合巨型火山锥的完整保存实例,同时拥有保存完整且极具代表性的温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同等纬度北半球地区罕见,被誉为“地质实验室”“生态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目前已知有野生植物2639种、野生动物1586种。
  “以世界地质公园为有力抓手,优化‘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将长白山建设成为避暑休闲、冰雪旅游、温泉康养、生态文化、山地运动胜地,打造‘两山’理念试验区和样板式开发区,加快向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迈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飞说。
  (记者金津秀 王帆)据新华社长春电
 
德媒:免签政策促中国旅游业复苏初显成效
德媒:免签政策促中国旅游业复苏初显成效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柏林电(记者车云龙)德国媒体日前刊文说,受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推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入境人数已恢复至疫情前九成以上,免签政策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已开始显现。
  德国之声网站日前援引欧洲咨询机构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说,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入境人数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2%。其中,外籍人员出入境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倍多。
  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通过上海口岸入境的外籍人员中,23%来自享受免签待遇的国家,加上此前实施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上海免签入境的外籍人士占近八成。
  德国之声网站报道说,除了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便利外籍人员在华旅游和生活,如解决使用移动支付的问题。
 
多元体育活动,“点燃”新疆盛夏旅游热
多元体育活动,“点燃”新疆盛夏旅游热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孙哲 陈朔)盛夏时节,新疆各地纷纷打造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通过运动连结人、自然与城市,进一步助推天山南北旅游热。
  双车漂移、疾速避让漂移入库、双轮侧开……夜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乐驿文旅小镇,数百名汽车运动爱好者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为特技车手的表演喝彩。
  新疆因其丰富多元的地形成为越野拉力汽车运动的热土,以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为代表的多项赛事是当地闪亮的名片。
  6月初,当地政府支持打造的集汽摩特技展演、汽车极限运动体验、汽车漂移培训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项目——奥英汽车特技表演公园正式开园。多位专业车手在赛道上进行汽车摩托车特技表演,进一步丰富汽车运动元素。
  项目开园后持续走热,为广大群众带来别样的娱乐体验,带动当地“夜经济”发展。市民陈浩带着儿子一同来体验赛车运动的魅力,他说:“我是个汽车迷,以前在电影上才能看到的特技,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目睹,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喜欢上这项运动。”
  “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筹办体育和汽车赛事研学活动、各类音乐节等,进一步丰富游客和汽车爱好者的游玩体验。”新疆奥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琛说。
  今年,天山南北各地还纷纷因地制宜,围绕体育旅游资源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借助“赛事+旅游”模式丰富“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内容。
  在新疆拜城县,2024年新疆“跟着赛事去旅行”乌孙古道国际徒步露营大会已然启动。首批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徒步爱好者正穿越天山山脉,沿途观赏草原牧道、陡峭山脊、河谷激流和雪山达坂等不同景观。
  拜城县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丹表示,乌孙古道全长130千米,是连接南北疆的一条古代交通要道。“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古道旅游开发,对外推广这条集观光、探险、科考、攀岩等为一体的特种旅游路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勇东介绍,今年新疆推出了十大精品赛事特种旅游产品。除环塔拉力赛、第十六届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等已收官外,后续还将举行2024年“培生杯”全国海岸赛艇沙滩冲刺公开赛、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赛马比赛等赛事,进一步拓展新疆文体旅游特色业态、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百年老北市,“点燃”沈阳文旅新活力
百年老北市,“点燃”沈阳文旅新活力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沈阳电(记者白涌泉)蓝色和赤金色的凤凰在空中盘旋,跟随其后的红色巨龙摆动着矫健的身姿,引来游客们的阵阵赞叹……走,晚上去老北市看“凤凰”,越来越多人正用这种方式打卡沈阳。
  沈阳老北市地处沈阳城市中心,因清太宗皇太极在此敕建皇家寺庙而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孕育并传承着北市摔跤、辽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皇寺庙会等群众基础深厚的民俗活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老北市再次登榜辽宁省热门景点。
  “十几年前到沈阳游玩时来过老北市,那时的老北市不仅设施陈旧,而且游玩项目传统、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来自北京的游客刘泓鹏听说老北市进行了重新改造,近期再次来到这里,“没想到现在的老北市这么接地气,尤其是‘龙凤呈祥’表演,非常惊艳。”
  年初以来,以沈阳老北市、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等为代表的文化地标不仅使沈阳文旅热度持续上升,也成为沈阳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沈阳在文旅发展方面不断创新,挖掘独特场景,提供沉浸体验,围绕“夜游”主题,开发出浑河夜航、西塔烟火、文创市集、24小时书店、深夜食堂等多个项目。
  沈阳和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敬来介绍,2023年,老北市街区依托锡伯族家庙、皇寺两大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准改造、商业重构、深化沉浸式体验、策划网红爆款IP、举办利商惠民活动等多项举措,开启将商业业态、多元化沉浸式演艺、体验式互动等元素向主题化、IP化、故事化的深化探索之路。
  “去年以来,我们累计举办各类活动及惠民演艺1万多场,吸引了国内外近千万游客到这里打卡,游览时长同比增长49%以上。此外,全网点赞互动频次破百亿次,居全国景区曝光量前列。”陈敬来说,当前,以老北市等为代表的文旅融合项目,正在成为这座城市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近年来,沈阳市多措并举加快旅游市场建设,让旅游业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支撑力。地处严寒地区的沈阳市,当前正以各类文旅新玩法打破“冬季限定”,奋力走向“四季常青”,变身文旅新“网红”。沈阳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期间,沈阳市共接待游客408.31万人次,同比增长31.63%。实现旅游收入38.45亿元,同比增长80.52%。
 
2024年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发布 安吉蝉联榜首
2024年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发布 安吉蝉联榜首

( 2024-06-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暨“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近日在京公布。榜单显示,浙江安吉县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重庆云阳县位列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第一。
  “一业兴、百业旺”,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带动就业总人数超过1000万。如今,旅游业正不断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报告指出,受益于政策引领、经济支撑、科技赋能、流量赋能等多重因素驱动,旅游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县域游”逐渐成为文旅消费新宠。县域旅游亮点纷呈,成为带动县乡消费和旅游市场整体复苏的生力军:露营、研学、乡村游、夜间游等满足旅游市场个性化、深度化要求的县域旅游新兴赛道崛起,百花齐放,迭代速率也在不断加快;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加速应用,“IP·文旅·科技”三位一体沉浸式文旅体验新模式逐渐形成,推动了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追求差异,体验多元,北方冰雪游、南方避寒游等“南北互换”旅游各具特色;“演出+旅游”持续爆火,成为旅游业加快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也展示了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创新玩法不断涌现,玩法逐渐取代目的地,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旅游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县域里的非遗、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大家竞相打卡的“国潮”。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分布在18个省份。其中,浙江占35席,四川占13席,贵州占8席,江苏8席,江西6席,湖南和山东均占4席。前十强中,浙江表现突出,安吉、长兴、桐乡、德清、淳安、桐庐、象山等7个县(市)入围,安吉县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另外3席则由江苏常熟、湖南浏阳、四川都江堰占据。
  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分布在22个省份。重庆云阳、陕西周至、重庆巫山、江西弋阳、重庆丰都、河北武安、江西瑞金、河南济源、湖南资兴、浙江瑞安分列前十位。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35.18%,增幅显著,表明县域旅游强劲复苏,旅游业景气可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据了解,该报告系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第六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对象为大陆地区1866个县(含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等)。   (本报记者邱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