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文旅

05版:广告

06版:科技

07版:各地

08版:文化

“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
——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前瞻
“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
 
——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前瞻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赵嫣 张代蕾)跨越辽阔的亚欧大陆,中国元首外交再启新程。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时隔5年再度访欧。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领导人为双边关系、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指引方向,为拓展深化互利合作注入动力。
  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推动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继往开来,中法携手面向新征程


  “今天的世界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面对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中法作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秉持建交初心,担负责任使命,共同开辟通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人类发展之路。”1月27日,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给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贺电中这样寄语。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60年来,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到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从开通中国同西方国家间第一条直航航线到西方国家中最早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中法两国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第三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访法,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再访法国,强调中法作为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将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中法携手成为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推动者。“国家元首之间需要这样的交流,这能加深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共同应对问题和挑战。”2023年陪同马克龙总统访华的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阿洛泽说。
  60年来,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妆品,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气”。“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已成为中法合作的亮丽名片。中法双边贸易额增长800倍,2023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789亿美元。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
  在2019年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时,马克龙总统热情邀请习近平主席在法国馆品尝法国红酒和牛肉食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消费市场很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希望法国企业家展现长远眼光,同中国加强互利合作。今年,法国将担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
  文化亲近感是中法关系的独特优势。在法国尼斯,习近平主席收到马克龙总统赠送的法文古籍《论语导读》。在中国广州,习近平主席邀请马克龙总统观景品茗,共赏千年古琴演奏的古曲《高山流水》。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个文明大国不断拓展多领域的文化合作,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
  合作修复巴黎圣母院、共同保护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中法携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互设文化中心到互办文化年、语言年,中法人文交流为世界文明互鉴作出表率;从中国宣布对法国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到巴黎戴高乐机场宣布打造“中国游客友好机场”,中法多项措施加速双方人员往来。2024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从“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到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陆续登场,两国民众相知相亲上演“双向奔赴”。
铁杆情谊,中塞续写友谊新篇章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北部城市诺维萨德之间,往来穿梭着一列列靓丽的高速列车。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
  匈塞铁路贝诺段的通车使塞尔维亚成为率先迈入“高铁时代”的中东欧国家。截至今年3月19日,匈塞铁路贝诺段已安全平稳运营满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超683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互联互通水平。
  “铁杆情谊”,是中塞关系的关键词。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说:“塞尔维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堪称中国同欧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武契奇总统表示,我们对塞中铁杆友谊感到自豪。
  人们不会忘记,中塞两国深厚传统友谊和特殊友好感情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人们不会忘记,在面对一次次困难和挑战之时,中塞两国人民始终患难与共,彼此支持。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塞尔维亚政府获悉中国地震灾区急需帐篷等物资,从军队储备中调集一批帐篷驰援灾区,并在外包装印上“致中国人民”。2020年2月,在中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一场主题为“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和中国兄弟在一起”的音乐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到场的塞尔维亚各界人士用中文高喊“中国加油”。同年3月,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中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帮助塞尔维亚应对疫情,武契奇总统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亲吻五星红旗,如此场景至今温暖人心……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在2016年访塞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这句塞尔维亚谚语。在那次访问期间,中塞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8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塞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国高层交往日益紧密,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各领域合作提供坚实政治基础。
  由中企承建的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贝尔格莱德绕城高速公路路段去年相继通车,波扎雷瓦茨至戈卢巴茨快速路建设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塞方再工业化和“塞尔维亚2025愿景”国家战略对接持续深化,硕果累累。
  在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两国员工正为建设在欧洲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共同努力;在塞尔维亚西部城市瓦列沃,中国海信集团投资建厂,所生产的冰箱销往欧洲多国……中塞两国产业合作持续升温,不断释放新的活力,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与中国分享我们最好的”是第四届进博会塞尔维亚国家馆的醒目标语。塞尔维亚已连续6年参加进博会,精酿啤酒、特色红酒、农产品等逐渐被中国消费者熟知。2023年10月,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这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随着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向更广领域拓展,中塞在共同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将书写两国友谊的新篇章。
携手同行,中匈打造交往新典范


  在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切佩尔港物流园,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处理从集装箱卸下的大批货品。不少货物都是经中欧班列陆运或“空中丝绸之路”航空货运自中国发运而来,由机器人放置在智能库房,经过短暂存储后发往欧洲多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物流合作发展,大大节省中国商品到达欧洲消费者手中的时间。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时说:“中方愿同匈方继续做彼此信赖、合作共赢的好朋友、好伙伴,以明年建交75周年为契机,推动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续写中匈友好合作关系的新篇章。”
  建交75年来,中匈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良好典范。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欧尔班总理共同宣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匈关系进入“换挡提速”的历史新阶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双方合作持续升级的重要抓手。双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紧密对接。郑州、宁波至布达佩斯货运直航成功开通,合肥、石家庄、赣州等城市至布达佩斯中欧班列高效运行,“空中丝绸之路”、中欧陆海快线在亚欧大陆之上密织交通网线,有力提升匈牙利地区交通枢纽地位。
  匈牙利谚语说,结伴才能走得更远。在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战略引领下,中匈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务实合作蓬勃发展。中国3月宣布对匈牙利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匈方迅速回应,对中国实施签证便利化安排;匈牙利的牛肉、托卡伊葡萄酒等优质农产品走入中国千家万户;匈牙利公司开发的“魔墙”互动技术应用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国家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来自中国的蔚来、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匈牙利的大街小巷,中企投资建设的光伏项目助匈牙利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中企在匈建成欧洲首个5G智慧铁路港……两国在旅游、农业、科技、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造福两国民众。
  中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传统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2023年,习近平主席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鼓励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国,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匈中双语学校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中东欧地区第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是两国文化和教育合作的典范。在匈牙利,中文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作为高考科目,“中文热”持续升温,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匈牙利马蒂亚斯·科尔维努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负责人莫尔迪茨·乔鲍说,匈中关系发展“非常好”,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必将为两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正确定位,推动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始终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和合作伙伴,主张双方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正确定位,以建设性对话增进理解、妥处分歧,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开放发展的倡导者、文明对话的推动者。
  放眼未来,国际形势深刻演变,中欧之间需要架更多的“桥”。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名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进一步促进欧中交往。他认为,欧盟需要排除干扰,“以更理性、友善的态度对待中国”,通过更积极、务实的合作,推动欧中关系持续发展。
  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
  中欧班列2023年开行1.7万列,联结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在动荡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中方给予欧洲多国免签待遇,便利双方人员和经贸往来。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中欧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持续造福沿线民众。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成为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的真实写照。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不断落地,欧洲国家在交往中感受到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原则携手共进的真诚愿望,期待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为双方进一步发展经济关系、深化友谊注入新动力。
  强化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下协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数字治理等全球性挑战……法国巴黎法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利亚齐德·本哈米表示,欧洲和中国拥有共同利益,互相尊重、寻求双赢应是欧中合作的主基调。双方多对话、多合作,才能为共同应对和平、气候、环保等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益的是双方和世界人民福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同舟共济、命运与共,得到许多欧洲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专家斯特凡·奥森科普说,相信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欧洲,双方将继续发出主张世界多极化、共同应对挑战的合声,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凝聚共识和力量。(参与记者:唐霁 石中玉 陈浩 金晶 乔本孝 李学军 单玮怡 张远)
 
习近平将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具体安排和访问期待
习近平将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具体安排和访问期待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4月29日宣布: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成欣 邵艺博)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4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进一步介绍了此访具体安排和访问期待。
  “此次访问是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洲,对推动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林剑说。
  他说,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中法关系长期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战略沟通富有成效,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更加深入,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协作。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马克龙总统举行会谈,就中法、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元首还将赴外地举行活动。”林剑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法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5年再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中方期待同法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秉持优良传统、积极面向未来,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林剑表示,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两国铁杆友谊深厚。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战略引领下,中塞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两国政治互信牢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在多边领域协调紧密。中塞关系深入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有利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武契奇总统举行会谈,就中塞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探讨提升中塞关系定位,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林剑说,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8年再次访问塞尔维亚,对中塞关系提质升级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方期待同塞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两国铁杆友谊,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开启中塞关系历史新篇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剑表示,匈牙利是中东欧地区重要国家,是中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匈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中匈两国互为全面战略伙伴,都在坚定推进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事业,深化传统友好、加强互利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舒尤克总统、欧尔班总理共同邀请习近平主席访匈,充分体现匈方对此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分别同舒尤克总统、欧尔班总理会见会谈,就中匈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林剑说,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此次里程碑式的访问将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为中匈友好合作开辟新篇章,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阿文版推介会在阿布扎比举行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阿文版推介会在阿布扎比举行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阿布扎比4月29日电(记者苏小坡)《习近平谈“一带一路”》阿拉伯文版推介会29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中阿各界代表100余人与会。
  阿联酋阿布扎比阿拉伯语中心主任阿里·本·塔米姆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是21世纪最伟大的倡议之一,在饱含宽容与共赢的价值观框架下,《习近平谈“一带一路”》无异于当代丝绸之路上一座灯塔,促进不同文明间对话,密切阿中人民联系,其中蕴含着人类知识与文化交流的宝藏,将不断助力我们两国间友好与繁荣。
  阿联酋趋势研究中心主任穆罕默德·阿里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最重要的全球性倡议之一。《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一书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阿联酋作为世界贸易联通的重要一环,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一直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谈“一带一路”》阿文版,收录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文稿,生动详实地记录了这一重大倡议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为阿拉伯读者了解和认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权威读本。
  推介会由中国外文局、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主办,阿联酋阿布扎比阿拉伯语中心协办。
 
一位基层干部生命的姿态
追记为救落水群众牺牲的江西乐平市众埠镇副镇长朱如新
一位基层干部生命的姿态
 
追记为救落水群众牺牲的江西乐平市众埠镇副镇长朱如新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当人们找到他时,已过去17小时。
  看到他生命最后时刻的姿态,在场所有人都流下了热泪。
  那是向前游动的姿态,他在牺牲前被洪流一次次冲倒,又一次次游向受困群众。
  50岁的朱如新生前是江西乐平市众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今年4月3日,他在防汛巡查时为救落水群众,跳入汹涌的洪水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日前,朱如新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没有人生而伟大,只是有人甘愿做出伟大的牺牲。透过亲朋和同事的回忆,可以感受到朱如新为他所热爱的人们所交付的全部。
  “一次次被冲倒,又一次次游向被困群众”


  时隔近一个月,方家村几乎已恢复到洪水前的模样。
  春耕时节,满目青翠。只有不远处的田野中,一道长约三十米的车辙印以及乡路旁低头可见的祭祀花束提醒着人们,这里就是朱如新烈士的牺牲之地。
  4月初,雷电、强降雨、狂风接踵而至,方家村的道路、桥梁被上涨的河水淹没。
  作为镇里驻村干部,朱如新和其他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挨家挨户查看群众受灾情况。
  4月3日上午10时许,一辆载有4人的面包车不顾劝阻,强行通过危险路段时被突发的洪水冲下路基。
  “快救人呐!有人落水了!”听到有人呼喊,朱如新和村支书方光明连忙赶来。
  眼见洪水就要没过车顶,朱如新来不及多想,将手机递给方光明,让他赶快求援。
  话音未落,朱如新便跃入水中,向落水车辆游去。“水太急了,他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在方光明哭着拨打电话求援时,体力不支的朱如新被洪水淹没。
  闻讯赶来的干部、群众立刻展开搜救。驾驶员获救,剩余3名乘客已经遇难,朱如新却不见踪迹。
  前来增援的上千名搜救人员以落水车辆为中心,将水面搜寻范围扩大到河流下游5公里。
  人们都在期盼,从小在鄱阳湖长大、水性极好的朱如新能平安归来。
  次日凌晨3时许,洪水逐渐退去,搜救人员在距落水车辆约20米处找到了他的遗体。
  “溺水者的手通常都是胡乱挥动,他却始终保持向前游动的姿态,似乎在意识失去之前还想着救人。”参与救援的乐平蓝天救援队队员何安生回想起找到朱如新时的情景,强忍着泪水。
  “没有梯子,朱镇长就让我踩着他的肩膀上”


  为救群众,朱如新不止一次以身犯险。
  2022年6月,乐平发生超历史记录的汛情。处于多条河流交汇处的众埠镇险情不断,多个村庄被淹。
  朱如新来到被洪水围困的村庄,和救援人员一起寻找、转移被困群众。
  循着求救的声音,他们发现85岁的叶水英被困在二楼,此时水已有3米多高。
  “当时情况紧急,没有梯子,朱镇长就让我踩着他的肩膀上去救。”参与救助的村民王金众说。
  朱如新就这样一次次用肩膀扛起救援人员,救下多名受困群众。
  洪灾,让乐平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为提高抵御洪灾的能力,江西在今年启动建设乐平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迫在眉睫。
  但一些群众不理解、不熟悉相关政策,存在抵触情绪。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老百姓‘亲’,你冲他发火,他都不发火。”方家村村民方长根起初也一度反对搬迁。
  搬迁划不划得来?建新房钢筋、水泥、砂石多少钱,工钱够不够?朱如新算得比村民还细。
  算到最后,村民心里敞亮了,纷纷签字表示支持工程项目建设。
  方长根提起往事,有些酸楚。
  他在朱如新牺牲前就为其写下了“人民公仆”四个字,但还没来得及送到老朱手上,便传来噩耗。
  朱如新牺牲次日恰逢清明节,当天下午,数百名群众冒雨自发来到他牺牲的地方献花纪念。
  淳朴的百姓以自己的方式,把朱如新记在了心里。
“直到抬手敲门时,才想起老朱不在了”


  “咚咚咚……”
  数天前,张占科像往常一样敲响了老搭档的办公室,想和他商量卫星图斑整改工作。
  见没有回应,他愣了愣神,顿时眼眶湿润,“老朱已经不在了”。
  张占科是众埠镇二级主任科员,负责镇村规划工作,朱如新既是他的分管领导,也是工作上的好搭档。
  “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朱如新牺牲后,那些两人一起工作的片段如蒙太奇般在张占科面前一一闪现:
  去年4月的一个暴雨天,一起到两县交界处的河东村委会处理山林纠纷,及时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村民以守护“风水”为由,到采石场阻扰矿山修复,两人便挨家挨户做通村民工作。
  同事们都说,老朱在,心就安。
  朱如新在基层一干就是27年,经验丰富、办法多,无论是村民还是同事都很钦佩他。
  对众埠镇副镇长张小康来说,朱如新还是一位好师傅。
  张小康是名“90后”,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在礼林镇。朱如新时任礼林镇党委委员,一老一少不仅是上下级,还是师徒。
  有一回,张小康发现自己的办公桌旁多了水果、牛奶等许多“礼物”,第一反应是“有群众来送礼办事”,一时不知如何处理。
  他连忙和师傅汇报:“不得了,好像有人来贿赂我。”
  朱如新听罢,笑着说:“大胆吃,那是我买给你的。”
  原来,朱如新发现张小康时常深夜加班,便买来东西给他补充营养。
  跟着这样的师傅做事,张小康觉得再累再苦,也心甘情愿。
  有时,朱如新也像一位“唠叨”的长辈,时常讲起年轻时的故事。
  说得多了,张小康已能背下来。
  多年前,朱如新到一家小煤窑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被恶势力人员拿刀威胁。
  “怕吗?”张小康问他。
  “怕肯定怕,但不能怂。”朱如新解释说,“这是面子问题也是原则问题,如果服软,‘口子’开了,以后的工作就难做了。我们虽然妨碍了他们的利益,但是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想通了这点,你做工作就有底气了。”
  在后来的工作中,张小康一直牢记朱如新的教诲。
  “师傅不会讲大道理,但每每想起他的话,我就感觉很有干劲。”张小康说。
“初相识,相中的就是他的善良”


  “我特别后悔和你相识,如果没有相识,你就不会跟我结婚,你就不会调到乐平工作。我生气时想过千万个我们分开的理由,就是没想过你用这么一个‘辉煌’的理由不再出现……”
  这是叶爱英在丈夫朱如新牺牲后写下的一段话,诉说着无人可解的思念。
  夫妻俩是大学同学,两人初相识,她便看上了这个“傻小子”。
  那时,同学们结伴骑自行车外出游玩,十多公里的山路,去时下坡路多,男生都愿意载女生一程,返程时女生们则被冷落一旁。
  就在这时,朱如新主动提出载上叶爱英。
  “我们连对方名字都还不知道,他就愿意载,我觉得这个男孩子热心肠、有担当。”叶爱英说。
   在妻子的印象中,丈夫平常在生活中是有点小磨蹭的人,“但是在跳入洪水的那一刻,他肯定没有丝毫犹豫”。
  朱如新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他的电话号码,很多群众都知道。群众打电话不分时间点,有的晚上十一二点打,有的在凌晨四五点打,有时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半夜响起的铃声,还时不时惊扰着叶爱英,让她也难安眠。
  有一次,一户村民打来电话抱怨,自家厨房被另一户的树挡了光线。双方各不相让,朱如新为此跑了很多趟去做两家的思想工作,纠纷最终得以解决。
  “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了这么件小事也值得这么跑?”叶爱英事后想想,当初相中老朱,不正是看上了他的“热心肠、有担当”嘛。
  这些天,叶爱英常常静静地坐在家里翻看家庭合影。其中一张照片,朱如新一手提着妻子的包,一手拿着妻子和女儿的外套,看着母女俩在前面合影,幸福的笑容在他脸上荡漾开来。
  今年初,不擅长用言语向妻子表达爱意的朱如新,买来玫瑰种子在家种下。
  叶爱英见状,忍不住打趣:“你认不得玫瑰,必是被骗了。”
  经过一个春天的细心呵护,玫瑰种子如今已生根发芽,似故人来……   (本报记者赖星)
 
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超两成的背后
重庆汽车产业向“新”发展观察
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超两成的背后
 
重庆汽车产业向“新”发展观察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重庆4月29日电(记者周凯 黄兴 李晓婷)在重庆两江新区,走进今年2月刚投用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只见机械臂不停舞动、物料运输机器人来回穿梭。在这里,一体化压铸技术可将222个零件集成为10个,减重28%、焊接点减少1440个,总装车间最快可实现30秒下线一台车。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汽车总装为例,行业自动化率一般不到30%,而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自动化率达到50%以上,目前工厂正在满负荷生产。
  车企的火热生产,折射重庆汽车工业的强劲动能。近期,重庆市一季度工业运行数据出炉,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其中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23.7%,是全市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支撑。在产量方面,一季度重庆汽车产量59.94万辆、同比增长10.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倍。
  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近年来重庆以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高端化跃升。
  产品竞争力源自科技创新。“长安汽车坚持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全球研发布局、1.8万余人的研发团队,企业2023年实现新增专利5739件,去年至今发布了“金钟罩”品牌动力电池、新蓝鲸动力系统等新成果、新技术,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新的用车体验。
  重庆市经信委汽车工业处副处长王昭杰说,截至2023年,重庆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6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1家。
  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长,提升产业能级需要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近期,在重庆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上,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新研发的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赖涵说,两江新区是重庆汽车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当地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加快完善电池、智能座舱、车机软件等关键配套,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56公里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力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在生态优美的明月湖畔,两江协同创新区已集聚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50家科研院所,集聚创新创业人才6000余人。这里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科创、产业、金融有效衔接,孵化出的多家科技型企业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开展研发合作,新一代超距毫米波雷达等科研成果从高校实验室走向企业车间。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2万辆,居全国前列,出口约36.8万辆。记者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重庆市正推进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创新应用,加快软件、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规划到202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具备一定的产业国际辐射能力。
 
中国企业拿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
中国企业拿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张泉)中国船舶集团将为卡塔尔能源公司建造18艘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签约仪式29日在京举行,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
  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27.1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将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自主设计、建造,总长344米,型宽53.6米,型深27.2米,是全球最大的LNG运输船,较常规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运载能力提升57%。
  据介绍,LNG运输船是运载零下163摄氏度LNG的“海上超级冷冻车”,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船型之一,是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十八次主席会议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王沪宁表示,要组织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和新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献计出力,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要深刻认识巡视工作对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作用,做好全国政协党组第一轮专项巡视和机关党组第一轮巡视有关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全国政协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决定6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开展主席会议成员学习调研活动的意见》,强调开展主席会议成员学习调研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要通过学习调研提高履职建言水平,加强同政协委员联系交流,推进政协工作、更好服务大局。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撤销唐一军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的决定,提请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追认。
  主席会议举行了2024年第二次集体学习,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应邀作报告。
  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陈武、蒋作君、何报翔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作了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等分别就有关议题作了说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何厚铧、梁振英、苏辉、邵鸿、高云龙、穆虹、咸辉、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出席会议。
 
第三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第三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4月29日,第三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嘉宾认为,在习近平主席致首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的贺信精神指引下,论坛集智聚力、汇聚共识,成为全球媒体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日益攸关全人类命运,唯有发展与治理并重,方能行稳致远。
  与会嘉宾表示,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立规立制和全球治理方面,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坚守严肃负责的立场,发出公正客观的声音,促进人工智能产出更多积极健康、真实多样的优质内容,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造福人类。要加快媒体智能化发展步伐,创新媒体产品和服务,促进新闻传播提质升级,推动媒体发展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要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各国深入交流、密切协作,凝聚人工智能治理共识,合力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
  本届论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以“智能向善,责任共担——人工智能媒体治理”为主题。来自国际组织、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五四表彰,青春力量
五四表彰,青春力量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一份象征全国青年最高荣誉的榜单,今日揭晓。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30名同志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个青年集体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翻开今年获奖者的简历——其中,既有奋战一线的缉毒英雄黄昌立、填补关键领域技术空白的领军人物姜磊等先进个人;也有推广“中国方案”的援外医疗队、践行扶贫接力的学生支教团等青年集体……来自大江南北、各行各业,这本由梦想汇聚的“青春年鉴”上,奋斗者之名题写在扉页。
  残疾人游泳运动员郭金城,6岁时因意外导致双臂截肢,但他从未放弃梦想。2023年8月,郭金城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残疾人游泳世锦赛冠军。那一刻他在泳池中高频摆腿急速“飞翔”,被网友赞为“无臂飞鱼”。
  199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首次颁奖时,郭金城尚未出生。如今这批“95后”“00后”,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显风采,用奋斗拼出无限可能。
  以“五四”为名,奖章何以成色足?
  让沙地“添绿生金”,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管护员郭玺的青春很“靓”。他和父辈们默默坚守在腾格里沙漠,治沙造林30.6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7000多万株,将林场管护区林草植被覆盖率从不足3%提高至超70%。
  甘作三沙一株“抗风桐”,琼台师范学院附属永兴学校幼儿园园长洪美叔,6年如一日坚守在海岛边疆的教学一线。从普通教师到驻岛军嫂、从懵懂新手到行家里手,青春的“根系”也在此越扎越深。
  五四奖章历来重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鼓励以广阔天地为炉,淬炼青春的光泽。
  青年何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915年创刊的《青年杂志》曾这样给出定义。
  百余年过去,今天的青年乘时代春风,执炬向前、绽放跃动。
  在国际赛场,他们斩获中国人在世界技能大赛通信领域历史上首枚金牌,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定位等方面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在科教前沿,他们团队作战,运用数智赋能甲骨文传承保护研究、推广水稻“一次栽种,多次收割”种植模式,“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人的真本领”;
  他们在偏远乡村担负着3万余平方公里的供电保障,守护“边疆牧民的生命线”;为留守的孩子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唱响中国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从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呐喊,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青年始终与时代同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的青春,要挑战的“海拔”更高、疆域更广。人们乐见一代代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用锲而不舍的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记者胡梦雪 黄玥)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香港将以“爱国爱港爱社区”活动迎接国庆75周年
香港将以“爱国爱港爱社区”活动迎接国庆75周年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香港4月29日电(记者褚萌萌)香港特区政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29日举行首次会议。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会后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区政府将推出以“爱国爱港爱社区”为主题的活动,现正全力进行相关筹备工作,并将与工作小组紧密沟通协调,在香港社会营造热烈气氛,以提高香港市民的爱国意识。
  本月8日成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隶属特区政府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旨在协调特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对接,在不同层面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工作重心分为学校教育、本地社区、历史政经文化、传媒宣传四个范畴。
  兼任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主席的陈国基介绍,工作小组在首次会议上确定,会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因应香港实际情况,以推动爱国爱港成为香港的核心价值为目标,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让爱国精神扎根香港社会、深入民心。具体工作要点包括:在中小学校园开展课程之外的多元化教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介绍国家历史和发展成就等软性方式,引起学生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更好结合和协调特区政府与民间团体的力量,并善用民间资源和网络,发挥协同效应。
  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工作小组近期将会与相关部门紧密协调,务求在特区有关国庆75周年的活动中注入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凸显爱国主义精神。她还介绍了工作小组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后确定的多方面措施,涵盖学校教育、课外实践、体验活动、文化活动、博物馆教育、纪念仪式、传统节庆、大众传媒、公务员培训。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马克思笔记手稿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马克思笔记手稿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记者郭敬丹)“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29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力求全维度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生动印证“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展览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山大学联合主办。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丰厚的革命文物基础,共计展出各类展品452件,其中文物文献267件,包括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56件,其他等级文物及文献资料177件。中山大学图书馆珍藏的马克思用德语写下的《论波兰问题》笔记手稿也在其中展出。
  围绕在马克思手稿背后,140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呈矩阵式陈列,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据介绍,展览是大量精品文物藏品的一次“集结”。例如,首次在中国刊出马克思形象的《近世界六十名人》大画册,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人民出版社发行的“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康民尼斯特丛书”等;毛泽东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井冈山时期的油灯、扁担、手榴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搪瓷杯等。
  展览展陈形式立体丰富。二楼展厅巧用结构隔断,复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家庭的生活场景,让观众抚今追昔,使“民生小事”与“时代大事”彼此交融;还巧用建筑之间的连廊区域,借用光影打造“十四个坚持”文字阵列等;尾厅采用灯箱、LED屏、立柱屏等多媒体装置,通过绚丽多彩的美图实景,表现城市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让观众置身美好生活场景中。
 
中央社会工作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中央社会工作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成都4月29日电(记者冯家顺 吴光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2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实地了解四川省和成都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同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等重点工作。
  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不断深化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使命任务。要持续推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补贴力度大吗?消费者意愿高吗?
多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观察
补贴力度大吗?消费者意愿高吗?

多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观察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商务部等多部门近期相继出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上海、浙江、湖北、河南、宁夏、山东等多个省份已陆续发布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在政府、企业、商家等多方补贴优惠政策的拉动下,有意愿换购的消费者数量明显增加,苏宁易购、天猫等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和金额大幅增加,政策落地成效初显。
  记者近日在上海多家电器卖场看到,“以旧换新”字样的海报十分醒目,不时有消费者前来咨询。
  上海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的空调用了10年,制热制冷效果已经不太好。他看中了一台7600元的空调,根据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可以便宜10%,再叠加政府节能补贴、门店购买多件商品让利优惠等,最后空调到手价不到5000元。
  “每天客单中有40%至50%是以旧换新的。”苏宁易购上海中山公园店店长赵洪福介绍,此次以旧换新活动补贴力度大,近期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换购,大家普遍更关注绿色智能家电。
  4月27日晚,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群星城商场的岚图汽车展厅内,人流络绎不绝。
  “家里的油车开了5年了,活动期内,企业置换补贴3万元,加上刚出的市级补贴8000元,总共可以优惠近4万元。”市民李先生说,家里有5口人,一直想换个宽敞点的混动汽车,争取在“五一”假期前把新车提了。
  此前一天,武汉宣布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细则,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板块,投放2000万元的消费券,且对报废旧车及新购车的车牌属地没有限制,减少商家预审环节。
  眼下,多地以“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活力成效初显。
  在上海,消费者购买16大类一级能效家电产品,可按照成交价10%享受一次“折扣立减”补贴,截至4月9日补贴家电产品交易量超2万单,销售额近2亿元;江苏无锡家电换新最高补贴15%,单户最高可补4500元,预计江苏省全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在700亿元左右;湖北近日启动“百城千乡万店”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4月底参与门店预计突破5000家,全省力争2024年实现汽车以旧换新4万辆、家电以旧换新100万台……
  各大电商平台、企业也纷纷发力。京东携手家电家居、3C数码、汽车等品牌全年提供补贴65亿元,仅在今年3月,京东以旧换新用户数同比增长就超过140%;苏宁易购持续推出绿色智能家电补贴让利,3月以来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增长超70%;天猫2024年投入5亿元,加码手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东风、比亚迪、一汽大众等车企促销也紧锣密鼓。
  据天猫家享生活行业供应链与服务运营中心总经理王魁介绍,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选购手机、家电产品的积极性显著提升,3月下旬以来天猫上家电和手机以旧换新金额同比提升了90%。今年天猫会从手机、家电拓展到家居家装品类,旧品回收支持超过200个细分类目。
  当前,距上轮推动全国范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已近15年,按照大家电10年左右使用年限测算,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孕育着万亿级别的消费市场。
  有意愿,更要打通“回收+换新”全链条堵点,让消费者“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针对“换什么”,多地强化标准牵引,为“新”与“旧”、“先进”与“落后”、“节能”与“耗能”立标准,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浙江提出,推动电动自行车淘汰更新,到2027年全面淘汰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广东提出完善家电、家具、汽车等产品标准,制修订废旧家电、二手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回收利用标准……
  围绕“怎么换”,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相关举措,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
  黑龙江发挥供销社系统城乡网络优势,加快建设覆盖县、乡、村的回收网络,新增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山东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处理和再利用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今年年初,闲鱼在杭州试运营了首家循环商店。目前闲鱼上的回收服务已覆盖手机数码、家电等64个品类,全国100个城市可实现上门回收。闲鱼总裁丁健表示,国内闲置物品交易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我国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将日益完善,回收主体将持续壮大,规范化回收水平将不断提升,通过总结推广一批经验模式,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的作用,真正为消费者打通便利“换新交旧”的绿色链路。 (记者谢希瑶 龚雯 龚联康 王默玲 张璇)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雏鹰”放飞
海军首批舰载机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目击
“雏鹰”放飞

海军首批舰载机女飞行学员首次单飞目击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渤海之滨,海军航空大学某机场。
  一批“雏鹰”即将从这里放飞。
  伴着螺旋桨旋转,塔台内能清晰听到发动机的轰鸣。不同于平时训练,这次没有教官坐在后舱带飞。
  “XX工作好。”8时整,海军首批舰载机女飞行学员中首次单飞的首飞飞行学员马宇华,请示起飞。
  身肩3个“首”字,这位9个月前还是一名地方大学毕业生、从未接触过飞行的“00后”声音平静。
  “计时起飞。”指挥员口令简洁。
  滑出、加速、离地、爬升、收起落架,军绿色涂装的初教-6飞机在塔台前划出一条漂亮的上升曲线。
  天空有薄雾,飞机很快消失在视线中。
  与此同时,教官谷圣伟迅速登上不远处停机坪上的备份机,戴好头盔。作为备份手段,一旦塔台和飞机通信中断,他将利用备份机的设备给马宇华下达指令。
  塔台内,指挥员盯着屏幕,绿色的光标缓缓移动,各种参数在光标旁闪烁。
  2023年,海军首次在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舰载机飞行学员,并首次选拔舰载机女飞行学员。从海军舰载机飞行学员选拔站开始,马宇华经过层层选拔后成为其中一员。
  完成2次落地复飞后,8时9分,马宇华即将完成最后一次着陆。
  “来了!”不知是谁打破肃静,短促的声音将众人的目光引向跑道尽头的天空。
  20米、10米、5米……马宇华驾驶的飞机拉平,以轻两点的姿势在“T”字布侧方轻轻落地。
  “5分!”指挥员几乎是脱口而出,给马宇华的表现打了满分。
  仿佛归巢的雏鹰,飞机轻快地滑行在跑道上。座舱内,马宇华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这次,熟悉的教官没有坐在身后。
  飞机停稳,座舱盖打开,谷圣伟登上飞机,与马宇华庆祝,这位平日里姑娘们口中的“硬汉教官”流下了眼泪。
  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首批舰载机女飞行学员们陆续驾驶飞机飞上蓝天。
  9时58分,最后一架次飞机在停机坪稳稳停住。
  自此,海空之上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那是海军舰载机女飞行学员独自驾机飞行的身影。
  眺望跑道尽头,薄雾已经散去。海天一线处,是她们逐梦深蓝的方向。
    (李秉宣 朱晋荣 肖孟)
    新华社沈阳4月29日电
 
上好劳动课,还差哪几步?
劳动教育新课标实施两年效果观察
上好劳动课,还差哪几步?

劳动教育新课标实施两年效果观察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柯高阳 邓倩倩 郑明鸿)烙饼、包饺子、蒸窝窝头……近期,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活动走红网络。孩子们做起饭来全神贯注,手法有模有样,受到众多网民的点赞追捧,甚至有外省家长带孩子前来咨询入园。
  2022年,劳动课正式成为我国中小学的独立课程。新课标实施两年来,劳动课上得怎么样?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学会劳动、爱上劳动?“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进行了采访。
  基本开足开齐,一些劳动课走红“出圈”


  “其实除了做美食,我们幼儿园小朋友学的劳动本领有很多,比如养家禽、编织、缝纫、茶艺、水墨拓印等。”徐海路幼儿园园长张乾介绍,孩子们的劳动以自我服务为主,还有手工类、生活体验类等。
  记者在多地走访看到,各地学校的劳动课基本开足开齐,劳动教育逐渐走向课程化、规范化。以徐州市为例,当地所有中小学校均已配备专兼职劳动课教师,除了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保障劳动课每周不低于1课时,还有500多所中小学开辟了专门区域,开展种植、养殖等劳动实践。
  传统手工艺制作、校园开心农场、厨艺风采展示……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正在融入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
  在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校园内有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名叫“半亩花田”。副校长龙蓓告诉记者,花田里原本是贫瘠的黄泥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劳动,把食堂里的厨余废料收集起来烧灰肥土,将花田改造成可以耕种的熟土,现在已经种出了好几季瓜果蔬菜。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开发了陶艺、刺绣、剪纸、藤编等43门劳动教育课程,编写了4本校本教材。“这些课程都是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根据他们的兴趣开设的,很受学生欢迎。”校长欧阳玲说,以藤编课程为例,孩子们可以自由设计造型、挑选色彩,在老师指导下,慢慢掌握技巧,既锻炼手工能力也考验耐心,还能从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一些学校还尝试将劳动课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让学生收获多重学习效果。江苏省南京市力行小学将学校附近的八亩实践基地开垦成药植园,师生们种上党参、何首乌、金银花、决明子、红枸杞等。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中草药三字经,在数学课上用不同的方法丈量地块面积,在音乐课上学唱中草药歌谣……从中草药的种植、采集、晾晒到制作香包,各学科知识融合交汇。
“上劳动课容易,上好劳动课难”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一些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上劳动课容易,上好劳动课难”,是许多一线劳动课教师的共同感受。
  一些地方对劳动课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相关软硬件缺失。“当前劳动课不是升学考试的主科,只是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指标。在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影响下,一些学校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明霞说。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的劳动教育面临劳动实践场地不足、专业设施设备不全、专业师资缺乏等问题,劳动课多由班主任、体育老师兼职授课,课程形式较为单一。“我们学校开了劳动教育课,但场地实在有限,就没有搞室外活动,几乎都是室内教学。”贵阳市某城区小学一名劳动课教师说。
  一些地方重形式轻过程,劳动教育成表演作秀。西南地区一所城市小学在劳动课上带领学生捉泥鳅,让孩子们体验丰收的喜悦。但这些泥鳅并非由学生喂养,而是学校直接从市场上买来,投放进泥坑的。
  在福建,当地一所小学在天台上搭架子进行“立体种植”。该校一名班主任告诉记者,种植过程基本由老师代劳,几乎没让学生参与。种植结束后,学生要提交几百字的心得,老师则需要用美篇制作图文展示各个班级的劳动教育成果,又增添了额外负担。
  一些地方校内“热”校外“冷”,劳动作业由家长代劳。一些学校在劳动课后向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如在家炒菜、拖地、养蚕等。江苏苏州皮先生吐槽,有的作业逼着家长当“导演”、做“编剧”,不仅要自己购买原材料、加工,还要记录评价、拍照上传,“忙前忙后操碎了心,比自己劳动还累”。
让孩子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劳动课受到社会关注、学生欢迎。多位受访一线教师建议,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软硬件和安全保障,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上足上好劳动课。
  一方面,要强化劳动教育的软硬件保障。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各地发布的劳动教育实施意见都包含“安排一定公用经费开展劳动教育”的原则性规定,但大多缺乏具体要求,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经费、师资和场地保障参差不齐。专家呼吁,各地尽快明确保障标准,支持学校做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教学设施和场所建设、师资引进和培训等工作。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探索步伐。广东深圳统筹安排公用经费、课后延时服务经费等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资源和服务。江苏常州2023年出台的《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规定,中小学按不低于年度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总额的3%安排劳动教育经费,学校每学年设劳动周,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实践。
  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争取更多家长支持。张乾告诉记者,徐海路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之初,也曾面临部分家长的疑虑:“孩子年纪还小,能学会这些技能吗?有没有危险?”但在尝试探索取得效果后,家长们的顾虑被慢慢打消。
  张乾等一线教师建议,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劳动时间和强度也应适度。学校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前,要认真排查、清除各种安全隐患,指导孩子规范使用劳动工具,加强学生安全技能与应急能力培养,防患于未然。
  此外,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让学生获得劳动技能才是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吴树伟坦言,当前对劳动教育的评价还存在重形式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他建议,将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参评结合起来,帮孩子们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公平还是工具?
美国国际评级机构与全球“评级霸权”
公平还是工具?

美国国际评级机构与全球“评级霸权”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闫洁 杜鹃 宿亮)最近一段时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频频对中国“下手”,先是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接着又下调中国六大国有银行信用评级展望。经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相关评级不公平、不公正,不能客观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惠誉为什么会做出与专业人士观感相悖的结论?事实上,惠誉等美国国际评级机构凭借其垄断地位,打着“客观”旗号,已成为推行美国否认其他经济体体制优势、维护自身全球霸权的“政治工具”。
  长期以来,这种局面导致全球金融市场不公正、不合理现象丛生,成为全球南方融资难、发展难的重要原因。
测不准中国经济


  分析人士表示,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中国六大国有银行信用评级展望等,是故意低估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表现。在技术层面,下调中国评级是高估风险、低估增长潜力的表现;从目的上看,下调中国评级是扭曲事实、制造负面预期的行为。
  一方面,惠誉指称中国政府债务风险高,但数据并不支撑这一结论。
  中国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去年年末中国政府部门债务率为55.9%。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二十国集团国家的政府债务率平均在94%左右。
  另一方面,惠誉作为主权信用评级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较其他机构明显偏低,让各界质疑其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可靠性。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近日通过官网发表文章说,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国情以及政策理解较为片面,未能准确认识中国宏观政策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加上其信用评级方法论对发展中经济体不适用,所以无法反映中国主权信用的真实情况。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表示,下调中国评级的目的是试图动摇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他说,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当今世界没有哪个经济体不面临挑战,中国在挑战面前采取了有效的政策,把困难变成机遇,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阻挡。评级机构试图通过“降级”来宣扬悲观情绪,无异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中国财政部就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惠誉主权信用评级方法论的指标体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对推动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正面作用。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看,保持适度的赤字规模,用好宝贵的债务资金,有利于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最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主权信用。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统筹兼顾支持经济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和实现财政可持续等多重目标,根据形势变化,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规模,保持赤字率在合理水平。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政府维护良好主权信用的能力和决心也没有改变。
评不出“真正违约”


  当下,全球信用评级产业高度集中,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巨头”几乎完全控制了全球评级市场。
  回顾这三家美国评级机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们在美国建立全球霸权的过程中逐渐取得行业垄断性优势,掌握了一套按照自身好恶来为评级对象融资能力设定“天花板”的“评级霸权”。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没有客观基准,信用评级更像一场金融游戏。
  在评定主权信用评级时,三大评级机构常常从意识形态和自身利益出发,否认其他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实际上成为推行美国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工具。
  三大评级机构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难以客观、科学评估信用风险,因此常常出现评级失误,甚至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危机的“催化剂”。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杰弗里·索南费尔德指出,过去50年间,三大评级机构整体来看几乎未能准确预测主权政府和企业借款人的“每一次真正违约”。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梳理发现,三大评级机构几乎错过了全球主权债务违约前的每一次重大经济危机,包括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
  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初期,三大评级机构反应迟缓,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泰铢、韩元危机的严重性。危机蔓延,三大机构为挽回声誉骤然给东南亚多国降级,反而加速、加重了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也与三大评级机构有关。在那之前几年,三大机构在经济繁荣期间给不少垃圾债评级过高,导致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比例越来越高。危机出现时,评级机构又迟迟不给相关企业降级,导致市场对风险判断失误。
给全球南方发展“挖坑”


  德国非洲政策研究所指出,三大评级机构近年来对非洲各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呈现“更频繁、更主动,且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类“不请自来”的主权信用评级并非基于发行人要求做出,是评级机构“自带滤镜”的操作。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信用评级差意味着风险更高,往往会导致从国际资本市场借款的成本更高。信用评级被下调会导致非洲国家政府不得不为所欠的债务支付更多利息。而为了优先偿还债务,一些非洲国家政府被迫推行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往往不利于长期投资和经济增长,并对预防和解决债务危机带来负面影响。
  受害者不只是非洲国家。近年来,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而三大评级机构主导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却长期对它们实行不同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评级标准,动辄把中国行业龙头企业发行的国际融资产品评为“垃圾级”,让专业人士直呼“看不懂”。
  从本质上看,当前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设立的有利于自身的评级标准,它们给自己的信用等级打高分,给发展中经济体的信用等级打低分,从而收割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益。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看到如此“怪象”,即新兴经济体在财富创造能力、经济增长等方面有长足进步,但信用级别却很低。
  三大评级机构掌控的传统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严重失衡,明显偏向美西方国家和企业,难以做到公正合理,甚至成为推行美国全球霸权的“政治工具”。
  国际评级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及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也提高了南方国家经济腾飞的“门槛”。很多时候,西方国家企业花很少的成本就可以在金融市场撬动大量资本,南方国家企业却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和融资成本,这正是缘于这套不公正、不合理的评级体系。
  美国《福布斯》杂志印度版去年发表题为《僵化还是偏见:全球评级机构如何错过印度的增长脉搏》的文章。不少印度官员和经济学家在文中表示,三大评级机构长期“看低”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未能客观评估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发展。
  印度巴鲁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丹·萨布纳维斯认为,从概念上讲,评级机构“犯了错”,评级机构需要重新审视它们的方法论,要充分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背景。
 
重庆:城市更新涌现文旅新地标迸发产业新活力
重庆:城市更新涌现文旅新地标迸发产业新活力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周凯)巴人汲水公园、马鞍山、戴家巷、北仓文创街区……近些年,重庆文旅消费新地标、新兴产业聚集地在老城区不断涌现,游客、市民的游览名单持续“变长”。这背后体现的,是重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挖掘存量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带给游客多元体验感、带给市民生活幸福感。
  沿崖而建的石路,倾泻而下的瀑布,取自画中的雕塑……“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在江北区盘溪河与嘉陵江交汇处,巴人汲水公园仿佛让徐悲鸿先生的名画《巴人汲水图》走进现实,4月10日一开园,就吸引了大量游客市民前来打卡。
  徐悲鸿先生生前曾在盘溪河附近居住工作,创作了数百幅作品。岁月流转,如今盘溪河片区已成为重庆中心城区,但部分区域由于建成时间长,建筑、设施陈旧,品质有待提升。
  “盘溪河入嘉陵江口过去是一片荒坡和原始河道,环境杂乱。我们在城市更新中,结合生态治理,以徐悲鸿先生名画为主题植入文化元素,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公园建设方项目负责人王磊说。眼下,江北区在盘溪河片区将老旧小区改造、艺术公园建设、徐悲鸿旧居和美术馆保护提升相融合,“串珠成线”加快建设徐悲鸿艺术街区,推动以文兴城、街巷重生。
  在重庆,像巴人汲水公园这样从城市边角地蜕变成新晋网红地的案例并不少见。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市大力开展“城市体检”,针对老城区功能不足、设施老旧等问题,通过完善配套设施、融入历史人文等城市更新举措,让更多的老小区、老厂房、老楼宇、老遗迹变成宜居地、打卡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历史文脉传承地。
  走进解放碑商圈旁的大井巷社区,道路整洁,咖啡店、火锅店等生意红火,不时有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慕名而来。“这里不但有麻辣鲜香的地道火锅,还能感受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在一家网红店吃了火锅后,来自贵州的游客李女士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两年多前,这里还是个道路破损、缺少公共空间的老旧小区。大井巷社区党委副书记钟纬告诉记者,2022年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街道、社区针对居民想在一楼发展商业的想法,一方面修缮道路、管网等设施,另一方面鼓励在一楼开门店,分流解放碑游客,发展背街小巷经济。如今社区干净漂亮了,新增特色餐饮门店20多家,带来了人气、增加了居民收入,让这个老居民区焕发出了新活力。
  赓续文脉、提升品质、升级产业,重庆城市更新的综合效益正在显现。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有大量历史文物和遗迹。抗战时期,重庆马鞍山曾是沈钧儒、邹韬奋等爱国进步人士居住活动之所。
  渝中区近年启动马鞍山片区保护修缮,现在32栋老建筑再现当年风貌,修复了沈钧儒故居,并引入电子商务企业形成“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园区年产值超过40亿元。马鞍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说,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通过“文物修复+产业注入”的方式,实现了历史文化传承和新兴产业发展双赢。
  将老城“包袱”变为转型优势、在存量空间寻求发展增量,重庆通过城市更新,十八梯、鹅岭二厂、山城巷、戴家巷等越来越多的老街巷、老厂房变成景区、园区、“完整社区”。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目前重庆已启动城市更新项目226个,今年拟新增项目68个。
 
黄河之滨烟火浓 兰州越夜越美丽
黄河之滨烟火浓 兰州越夜越美丽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兰州4月29日电(记者范培珅 郎兵兵 张睿)夜幕降临,甘肃兰州黄河风情线上,山、塔、桥、楼渐次亮起霓虹,倒映在黄河上,水面流光溢彩,一艘艘满载游客的游船荡漾在母亲河中。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西北城市,在夜色中换上“霓裳羽衣”,尽显锦绣繁华。
  兰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军事要塞和商贸重镇,取“金城汤池”之意,又名“金城”。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市民游客相聚在黄河兰州段南岸的近水平台尽情歌唱,夜色温柔开启一场“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后来》《光辉岁月》《奢香夫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回荡在黄河水岸,人们挥舞手机灯光恰似满天繁星闪烁,这浪漫氛围迅速溢出屏幕,冲上热搜。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兰州黄河大合唱’的话题很火,我们刷到后就赶过来了。现场人山人海,氛围感拉满,有种露天现场酒吧的感觉。”趁着周末,来自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学生陈佳仪和4名好友,相约打卡这个兰州夜游新地标,感受黄河之滨的青春与活力。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主任达朝荣说,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景区热度不断飙升。景区“孵化”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兰州黄河大合唱”,自4月23日正式上线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线上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1.7亿次。
  4月28日,兰州文旅部门发布《致市民朋友们的倡议书》,倡议兰州市民当好“东道主”“服务员”,让外地游客充分享受黄河之滨的美好时光。
  沿着“黄河百年铁桥”中山桥跨越黄河,从酣畅淋漓的演唱会过渡到黄河北岸最抚人心的烟火气。走进黄河食渡文旅美食街,天马、飞天、骆驼等“丝路文化”元素景观在这里随处可见。嘉峪关烤肉、山丹炒拨拉、敦煌胡辣羊头、天水麻辣烫、兰州牛奶鸡蛋醪糟等70余种丝路沿线城市的特色美食云集于此,慰藉着国内外食客的味蕾。此外,遍布街区的小舞台和大剧场,上演敦煌舞、新疆舞、欢乐秀等精彩节目,让游客全身心沉浸式感受“丝路文旅盛宴”。
  “听说有好几个百万粉丝网红在黄河食渡直播,我就从黄河大合唱现场赶过来了。”51岁的万昌新是一名兰州短视频自媒体人,他坦言今年兰州比往年要火得早、火得多,从正月开始就频频上热搜,最近流量比平常要高50%。兰州市政府也在持续提升黄河风情线景观,如今灯火璀璨、山河相融的盛景让游客感受到:美丽风景之上是烟火气中的美好生活。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何威说,作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兰州市持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金字招牌,在推动“夜经济”上不断下功夫,一批夜间文旅新场景、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应运而生,点燃了市民游客的出游热情,释放了消费活力,也让这座黄河之城“越夜越美丽”。
  “五一”将至,兰州夜未眠。从夜市到商场,从老城区到新景点,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夜经济”正在黄河之滨蓬勃兴起。28日,“这么热闹的兰州你还不来吗?”话题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榜第十名。一场关于文旅的绚烂烟火正在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绽放。
 
“C牌城市”抱团提升文旅吸引力
“C牌城市”抱团提升文旅吸引力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沈阳电(记者王炳坤 武江民 张博群)由27个省份“C牌城市”参加的“旅行就选C”战略首发大会日前在辽宁省鞍山市落下帷幕。鞍山、洛阳、淄博、泉州等27个城市组成“C城联盟”,将在客源互换、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方面展开合作,抱团提升文旅吸引力。
  “C牌城市”对应的是我国每个省份中汽车牌照为C的城市。相比各个省会城市和许多“B牌城市”,这些城市多数人口适中、文化独特,文旅资源也没有被过度开发。同时,这些城市承载力强、公共服务好,在旅游资源和旅行接待方面都独具特色和优势。
  在“旅行就选C”战略首发大会上,来自27座“C城”的旅行社代表签署了客源互换合作协议,并对当地的文旅产品展开推介。大会同时发布2024年度“C城”旅行趋势景区榜单,大会涵盖热门必打卡景区榜、人文历史景区榜等。
  鞍山市市长吴开华说,大会广泛汇聚“C牌城市”的理念与情怀、资源与特色、智慧与力量,将为国内同体量城市的文旅“C”位出道提供更多新启发。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相比大城市和著名旅游城市,许多中小城的深度游受到人们追捧,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的旅游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74%,山东淄博、河南洛阳等城市也同比增长超过100%。
  “在这一趋势下,‘C城联盟’恰逢其时,既能满足了年轻用户需求,带来更具性价比的旅游选择,城市抱团又能整合区域旅游产品实现共享,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携程集团副总裁、政府合作部总经理张旭说。
  专家表示,一些非热门文旅城市通过抱团、联盟等方式,放大文旅影响力的效果日益显现。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冯翔说,近年来欧洲一些城市结成联盟,定期展开合作,引导游客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城市的独特魅力。
  “从许多城市花样繁多的抱团、联盟中,也可以看到我国文旅业在供给端开发新产品、开展新组合的巨大潜力。”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徐虹表示,放眼未来,各地应破除旅游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壁垒和堵点,实现旅游供应链的跨界链接,更好发挥文旅拉动消费、服务民生的功能。
 
东北文旅如何打破“冬季限定”?
东北文旅如何打破“冬季限定”?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整洁的街道、湛蓝的天空、无垠的大海、高大的轮船……开春后,大连“港东五街”的美景火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再次点燃了人们关注东北文旅的热情。
  原以为春暖花开之时,以冰雪见长的东北,“旅游热”要降温了,然而,“港东五街”又让人意想不到地“火”了。东北,能不能拥有更多“港东五街”,带足人气、延续热度,变“冬季限定”为“四季常青”?打破“冬季限定”,东北靠什么?
  前去“打卡”的游客说:“拍照的一刹那,体会到那里的美景是独一无二的。”凭借独具一格,才有大额流量。“港东五街”的“火”,是一场“创意+”,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文旅新产品。
  东北有潜力、有能力让网红变“长红”。春看山花烂漫,夏看绿水青山,秋看红叶漫山,冬看林海雪原……东北有冰有雪,有吃有玩,有林海、花海,还有大海,旅游资源“家底”厚实,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颇具吸引力。
  打破“冬季限定”,东北一直在努力。
  从沈阳文旅局长喊麦郭富城,相约5月开演唱会,到东北与南方城市“牵线”搞文旅推介;从“龙江游礼车”巡游全国,到哈尔滨太阳岛冰雪艺术馆邀请南方“小土豆”“砂糖橘”感受四季冰雪……一个个硬核“操作”,其实都是为了在雪停了的时候,让东北的火热故事别停,让冬季里的一把火,烧热四季。
  打破“冬季限定”,要把“宠粉”进行到底。不然,纵然有创意、有家底,也接不住泼天流量。
  “港东五街”新晋网红打卡地,让人们看到大连诚意满满款待八方宾朋。“火”了以后,大连立刻调来两辆“小汽车”,一个是游客服务中心,一个是免费饮用水服务站,游客能买到纪念印章、领到爱心雨伞,还能寄存行李;交警坚守路口维护秩序,文旅局长在网络上向全国热情推介……这些都是贴心服务的好做法。有些细节虽小,却牵动人心,影响游客的实际体验和对一座城市的现实观感。
  “文旅热”,聚的是人气、长的是士气。看似是文旅,实际也是营商环境,更体现一个地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东北要乘势而上,既不能上热中温下冷,也不能乍暖又寒,必须让服务水平“节节高”,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创意,由这个春天开启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火热明天。
    (记者徐扬 邹明仲)新华社沈阳4月29日电
 
县域游·租车游·演艺游,“五一”出游新选择考验住行游
县域游·租车游·演艺游,“五一”出游新选择考验住行游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多地调研并梳理多家旅行平台机构的“五一”假期数据报告发现,今年“五一”旅游市场呈现县域旅游热、租车自由行、演艺促文旅等新动向,也对住、行、游带来考验,需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
县域游租车游演艺游,成出游新选择


  错峰大都市,县域旅游备受青睐。随着各地基建完善及旅游接待能力提升,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全国大盘;乡村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42%。同程旅行数据也显示,“小众”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72%,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150%。
  在上海工作的“90后”刘洋打算与同事去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度假。“江浙沪2小时旅游圈生态丰富,交通便利可直达县城,有配套完善的高星酒店,物价也不高,环境清新。作为剧粉还可以打卡多个热门影视剧拍摄基地。”刘洋说,去县城度假可以短暂逃离一线大都市。
  租车自由行,境内境外订单暴增。在全国多地发布精品旅游线路、假期高速免收通行费等利好政策带动下,“大交通+落地租”成为游客更热衷的出行方式。飞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热门城市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五成;本地租车需求不减反增,订单暴增超过两倍,租期在4天左右的订单相比2019年增长约30%。从携程租车数据看,大同、太原、烟台、宁波、呼伦贝尔等地是租车订单同比增长较快的“黑马”目的地。
  同时,得益于国际航线恢复和供给提升,我国免签“朋友圈”扩大,出境游需求进一步释放,其中自由行的占比继续上升,由此扩大了租车需求。携程租车、海外租车的订单同比增长132%,新客占比约六成。飞猪境外租车服务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倍。
  同时,“演艺+旅游”成为出游新动力。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跟着演唱会去旅行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出游新方式。从文化和旅游部年度部门预算来看,政府性基金包含的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由2023年的10262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1443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将举办上百场演唱会、音乐节。
  飞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携程平台上,太原因两场演唱会带动“五一”假期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05%,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到90%。山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是太原首次被演唱会填满的假期,以演唱会促文旅,客流拉动效果显著。
住行游压力持续上升,带来相关风险


  随着旅游市场下沉,不少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的节假日住宿价格比平时价格增长幅度较大。例如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一家汉庭酒店双床房的“五一”价格从平时的150元涨到了847元,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记者走访多家酒店了解到,酒店经营者和有关部门表示也有苦衷。山西一家酒店负责人说,山西旅游淡旺季明显,平时房间价格是折扣价,入住率低,不同时段的定价都需要参考全年成本核算。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只要酒店明码标价,不涉及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就难以用行政手段管制,“涨价问题目前只能通过政府、酒店行业协会、市场监管部门三方引导,让酒店自行做出价格承诺”。
  租车热对交通行业带来考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李宏说,“五一”租车热可能带来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众多一线旅游目的地城市本身存在较大的交通压力,如何消化外地来车、提供车辆停放场所和接驳服务等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游客在陌生的地方开车,很容易因为对路况不熟悉而产生违规行为,能否快速解决以及提供引导,很考验当地交管等部门的处理能力。
  飞猪租车业务负责人张烨告诉记者,相较于民航、铁路而言,租车行业受供给分散、淡旺季供需悬殊、行业标准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消费者下单成功后无法正常用车的情况时有发生,节假日用车高峰期尤为明显。还有不少消费者曾反映租车行业频频出现报价不清、押金难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旅途心情。
  业内人士透露,办一场演艺活动的过程相当于“城市优化”,接驳、停车、安保、供电配套、房价、物价、交通管控等各环节,都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演艺活动现场的安全问题,既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提高城市承载力,完善应对预案


  面对客流高峰,城市承载力是关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王金伟说,逐渐火热起来的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可以力所能及地借鉴成熟旅游城市的管理经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科学研判,及时扩大服务供给。
  专家建议,完善酒店、民宿、旅行社、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整体规划多个容量大、点位科学的停车场,加强旅游景区(点)运力投放;提前研判风险点制定应急预案等。
  李宏建议,各部门应协同制定预案,并提前进行演练。利用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公路路况、突发事件等服务性信息。同时,面对游客反映的市场乱象,各部门也要协同监察,及时处理并通报查处信息,有效缩短消费者维权周期。山西省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科科长贾晶说,在处理消费者诉求过程中,也应平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利益。
  我讯科技舆情数据中心负责人陈尚龙认为,节假日文旅舆情比较集中,社会公共安全、交通运力保障、消费欺诈等也值得关注。山西省文旅厅宣传推广处处长张晴建议,地方要加强舆情风险研判,一方面要畅通投诉渠道,促使线上舆情与线下事情同时解决,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自媒体为流量博眼球的无事实依据炒作行为,及时作出回应。
    (本报记者马晓洁 姜淏然)
 
在大足石刻,寻找不曾远去的身影
在大足石刻,寻找不曾远去的身影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梁思成坐在石凳之上,手搭拐杖,微微抬头,凝视着眼前的摩崖造像。
  这是一张拍摄于84年前的照片。1940年1月,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来到中国西南调查古建筑。他们发现了这些遗落在大足北山荒野中的石刻。梁思成在石刻前的身影,被同行人拍下,成为大足石刻最早的影像记录之一。
  7年后,梁思成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此次调查成果。这是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关于大足石刻的报告。
  此后,随着考古研究深入,大足境内先后发现上百处、共5万余尊摩崖造像,大足石刻的历史轮廓也逐渐清晰: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鼎盛,集儒、释、道三教造像之大成,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5处石窟最具特色,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1952年,大足石刻文物保护机构成立,开始系统科学保护大足石刻。当年,北山石刻保护长廊启动建设,北山石刻上方加盖了挡雨的顶棚;1961年,北山、宝顶山摩崖造像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竣工;2019年,《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填补了国内石窟寺编写出版大型考古报告的空白……
  一个个载入大足石刻史册的事件,见证着一代代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者“择一事、终一生”。他们守护“国宝”文物的身影,几十年来从未远去。
  近90岁高龄的郭相颖,也曾在梁思成注视的造像前留下身影。1974年,在大足县文管所工作的郭相颖来到北山守护石刻。上山参观的游客少,十天半月不见人影,喜爱绘画的郭相颖,就一龛一窟描画佛像,为文物建档。历时十年,郭相颖完成了一幅20多米长的手绘画卷,画下了北山和宝顶山所有重要的石窟造像,成为大足石刻的珍贵历史存档和直观展示,助力大足石刻成功申遗。
  如今,随着技术进步,借助三维测绘等数字技术,石窟本体信息、石窟依存环境和地形地貌等数据信息得以全方位精准采集,1万余尊大型造像有了数字档案,在虚拟世界获得了新生。
  今年1月,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上线,首次实现了大足石刻数字化“云游”,参观者可在线上全景观赏大足石刻的众多精美造像,甚至比在现场看离得更近,看到更多细节。今年4月,大足石刻数字文旅体验上线试运行,以跨越时空、高度沉浸的体验方式,让历史与现实有机互动。
  此刻,打开数字博物馆,进入“全景大足”中的北山石刻景区,屏幕中的场景开始转动,我们又看到了84年前的那张照片,展示在与当年拍摄点几乎相同的位置。既是今昔对比,也是致敬。 (记者周文冲)新华社重庆4月29日电
 
从“小试管”到“大车间”
实验室激活滨海新区发展新动能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工作人员在实验中(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新华社天津4月29日电(记者毛振华 王井怀 梁姊)提到企业,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机器设备。可在我国北方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越来越多企业正将由精密仪器和实验试剂组成的实验室,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发展“必选项”
  前不久,物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该公司负责人张崇炜说,公司在滨海新区设立了技术中心,与超算中心合作有助于在数字技术助力油气资源开采方面实现新突破。
  不只是物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滨海新区,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或与相关研发机构合作,打造自己的创新产品,奔向高质量发展新路。
  去年7月,联合利华旗下高端衣物洗护品牌在滨海新区旗下天津港保税区设立亚洲研发中心。该品牌美国总裁克莱门斯·赫尔曼表示:“新成立的亚洲研发中心更加表明,我们致力于在中国这个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市场中促进本地化创新,并通过定制化的产品更好地满足中国本土消费者的需求。”
  莱尔德、纬湃科技、霍尼韦尔……类似这样的外企研发中心,在滨海新区已有28家。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5年,具备了提供部分气象观测数据服务能力。“企业的核心技术来自创新、新市场来自创新,这些都离不开实验室中的探索。”公司负责人李峰辉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这些年,滨海新区高标准建设信创、细胞生态、合成生物学等海河实验室,获批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级创新中心、3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被授予国家级创新驱动示范区称号。
  滨海新区科技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570家,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
创新策源地
  今年初,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新一代碱基编辑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与高校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不依赖脱氨酶的碱基编辑器,为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
  花开百朵,朵朵芬芳。近年来,从滨海新区实验室走出来的创新越来越多:人工心脏“火箭心”、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作为创新的“领头羊”,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2021年11月16日在滨海新区揭牌,围绕细胞生态与免疫、细胞生态失衡与重大疾病等方向开展攻坚,形成了一批原创性、突破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不久前揭牌。作为实验室的开放平台之一,前沿技术中心设有十个分中心,并配备一系列国际一流尖端设备。前沿技术中心主任王洪表示,中心将充分发挥前沿特色技术优势,紧密围绕细胞及血液生态系统的研究和转化,助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成为我国细胞基因医药产业的策源地。
  天津市科技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858项,同比增长12.5%;成交额170.4亿元,同比增长15.8%。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如今滨海新区科研机构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滨海新区科技局局长刘朱岩说:“我们要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经济“发动机”
  实验室里的一系列创新及成果转化已然成为滨海新区新时期发展的引擎。
  企业大幅节约成本。不久前,信创海河实验室与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开联合攻关,解决上层应用与数据库的适配问题。“预计能节约60%的适配研发投入。”天地伟业总工办项目总监韩丽丽说。
  行业开启转型新路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技术开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对外投资等方式达成企业合作260余项,合同交易额10.24亿元,影响产业规模约700亿元,推动我国化工、材料、医药、食品等一系列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孕育。2021年9月,京津冀特色“细胞谷”试验区率先在滨海新区旗下滨海高新区挂牌。同年,由滨海新区打造的“天津市细胞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各行各业的生态发生改变。2022年华为与天津港集团等单位合作创立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如今,孕育于此的多项创新应用于天津港的“智慧零碳”码头。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彪说,通过物联网、卫星、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连通“人、车、箱、船、机、场”后,装卸作业时间比人工装卸减少26.2%,远洋干线船舶在泊船时效率提升28%。
这一刻,为科技创新“她力量”喝彩   “感谢地学领域的众多前辈,包括杰出的女性科学家们,她们身体力行,向我传递着科学家的坚韧、智慧和勇气。”28日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上,兰州大学教授陈思宇在获奖发言中动情地说。
  台上这位青年女性,梳着干练的马尾辫,妆容清爽精致。很难想象,她从事着追风捕尘的沙尘研究。
  从数据收集到理论创新,陈思宇率领团队围绕沙尘与天气气候的复杂反馈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灾害气象事业和十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这次颁奖,陈思宇等20位青年女科学家和5个团队的负责人站上领奖台。“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单位于2004年联合设立,迄今已有204名女性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这次的获奖者中,有研究数学问题的研究员,有与肿瘤斗争的临床医生,有攻关蔬菜育种的农大教授……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到工程一线,她们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展示着新时代新女性的靓丽风采和先锋力量。
  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获奖团队负责人成艳娟讲述了投身飞行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的故事:“‘从0到1’的创造性研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曲折,每次试验都充满变数,但我们勇做‘探路者’,创造了多个‘首次’。”
  “从我在国内外的科研经历看,中西方的生命科学研究已同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步起跑,需要我们注入更多的原始创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婷长期研究皮肤再生与疾病发生机制,努力为皮肤疾病患者带去曙光。
  领奖台上,一张张柔美的面孔绽放着自信的笑容;观众席间,一束束温柔的目光饱含着理解与骄傲。
  记者身边,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和一位身穿公主裙的小姑娘,他们是获奖者武汉大学教授王连荣的丈夫陈实和女儿陈筱笑。王连荣上台领奖时,女儿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而陈实早已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珍贵一刻。
  “孩子只知道妈妈是大学老师,还不懂她从事的微生物遗传研究,但她看着妈妈一路的奋斗,一定会以妈妈为人生榜样。也希望能激励其他小女孩热爱科学向往科学。”陈实自豪地说。
  铿锵玫瑰,竞绽芳华。近年来,记者一次次在中国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走近女性科技工作者。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豪情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取得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我们将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这一刻,聆听青年女科学家的故事,为科技创新“她力量”喝彩。      (记者温竞华 黄玥)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同世界一道瞰未来
写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乌梦达 陈旭)持续5天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于4月29日落下帷幕。连日来,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顶尖专家、上千名演讲嘉宾,参与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128场活动,围绕全球重大科技方向,开展深入交流,凝聚广泛共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于英杰在29日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介绍,论坛年会期间发布了研究报告、标准规范、榜单指数倡议等近100项成果,共促成309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673.17亿元。为5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授牌,支持外资企业在京落地发展。
  中关村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继25日开幕式发布十大重大科技成果后,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又有一批前沿科技集中向全球发布。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出束,用“最亮”的光看“最小”的世界;发现自旋超固态及其巨磁卡效应,逼近绝对零度;相位同步可重构莫尔纳米激光器,让激光步调一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国各创新主体“亮家底”,用一系列最新成果折射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
  面向新理论、勇闯新领域、探索新质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前沿硬科技,从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长远需求出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具前瞻性、根本性、基础性的科技难题正成为创业主体的主标靶。
  人工智能、空间科学、生命健康、碳达峰碳中和……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正如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主题——“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平行论坛中境外嘉宾占比近50%;前沿大赛向境外74个国家和地区征集1280个项目,占比超40%;450余位外宾参加开幕式及全体会议,占比近一半,创历年新高,其中300余位嘉宾为参加论坛年会专程入境。
  “中关村论坛年会让各个领域的专家聚在了一起。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携手解决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共同面对的问题。”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说。
  比起“小院高墙”,中国选择携手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世界科学院院长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致辞时表示,这里为世界各国所有参与者提供了合作发展的平台。
  在“全球买,全球卖”的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中英、中意、中德、中芬、中日、中韩等多场重点国别技术交易专场对接会陆续开展,吸引18家国际组织参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工程研究所、巴登符腾堡州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处等众多国际机构首次参与。
  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正式发布,提出“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目标。
  北京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球极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北京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创新赋能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全球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推动科研设施平台向国际开放,为全球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说:“本次论坛年会为国际科学合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我们得以利用全球的科学力量,共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脑机接口,接通未来多少可能?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魏梦佳 宋晨)四肢瘫痪15年的患者老杨,通过脑电活动,用“意念”驱动戴着气动手套的手,将桌上一瓶矿泉水缓缓递到嘴边。
  用“意念”控制“动作”,这一场景并非科幻电影片段,而是记者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看到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的创新成果。
  该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团队与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团队合作,通过将自主研发的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患者颅骨中,接收脑电信号,再将其“解码”成计算机语言,最终转化为驱动程序。
  在人脑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直接连接通路,通过机器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让大脑与机器“直接对话”,了解脑神经状况,控制辅助设备做出动作……
  作为一项人机交互的前沿技术,脑机接口为患者老杨的人生带来全新改变,也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
  神经外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说,我国面临脑神经系统疾病的严峻挑战,脑机接口为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对脑卒中、脑创伤、癫痫、抑郁症等患者开展检测、治疗和康复训练,实时监测驾驶员或作业人员的疲劳状态并及时提醒,辅助调节睡眠、改善用户睡眠状况、缓解乘客晕车不适……记者了解到,当前,脑机接口已广泛适用于多种场景并与多种外部设备结合,医疗应用仍为主流。
  同时,脑机接口在非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多点开花,涉及康养、教育、工业、娱乐、体育、驾驶、营销等多领域。例如,通过脑机接口与多种外部设备结合,可在教育领域提升认知能力、在工业生产领域协助安全监测、在体育领域辅助提高训练效果、在航天航空领域辅助训练和反馈训练者感受、在消费领域评估用户体验和优化产品设计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说,目前,全球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相关科研项目的投入金额和科研产出持续增长,发明专利申请持续活跃,而中国是开展脑机接口科研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成为重要的脑机接口技术原创地。
  参会者的热情与专家学者的讨论同频共振,昭示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的巨大空间,更蕴藏着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迸发的潜能与动能。尽管如此,不少业界人士提醒,热潮当下仍需“冷思考”。当前,脑机接口仍在科学原理、技术性、安全性、伦理等方面面临挑战,需在未来持续探索。
  “我们要真正弄清楚大脑工作原理,严肃思考脑机接口的科学本质,才能把产品做好,找到正确的应用场景,为人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骁健说。
  作为人脑与机器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脑机接口正为我们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接通未来,无限向往!
东风着陆场做好各项准备迎接神十七航天员“回家”   新华社酒泉4月29日电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记者从东风着陆场了解到,返回当天气象条件完全满足任务要求,着陆场已做好搜救准备,迎接飞天英雄“回家”。
  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地带,地域辽阔,四月冷空气频繁,正值风沙频发期。返回舱开伞时受高空风影响较大,落地后受地面大风影响易发生拖拽翻滚等情况,载人飞船返回着陆时对着陆场高空风和地面风等天气条件要求较高。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卞韩城介绍,飞船的返回着陆有严格的气象条件要求,必须满足气象条件才能实施返回着陆。
  “飞船返回地球后,航天员在着陆现场要滞留3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内有可能遭遇极端天气。”卞韩城说,为应对飞船着陆后的极端天气,东风着陆场已针对降水、大风、沙尘、高温、低温等情况做好了准备。
  为规避春季频发的风沙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连日来加强会商密度,经过连续监测和持续分析,结果表明:飞船返回当日天气情况较好,无大风、沙尘、雷暴等影响返回任务的恶劣天气。
  根据计划,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阶段。目前,东风着陆场搜救力量和装备状态良好,各系统准备就绪,任务当天气象条件较好,满足返回任务条件,着陆场具备执行搜救任务的各项条件。     (李国利 杨子凡 张艳)
河北:砥砺奋进新时代,走好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
河北:砥砺奋进新时代,走好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高敬 苏凯洋)“河北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在国新办29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表示。
  王正谱说,河北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5%,今年一季度增长5.6%,主要指标稳中有升、保持良好态势。
  一是突出创新,着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在河北应享尽享。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二是注重协调,着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三地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河北与京津联合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雄安新区拔节生长,全面落实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以及4所高校雄安校区建设全面提速,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行。
  三是追求绿色,着力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钢铁A级企业数量达37家。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去年旅游人数达8.4亿人次。
  四是厚植开放,着力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所有涉企和民生领域审批事项集中进入政务服务大厅。推行招投标领域“双盲”评审改革,让国企民企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长,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
  五是深谋共享,着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受灾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提高教育、社保、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近90万人。
  王正谱表示,河北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金不换”,端牢生态资源“金饭碗”,用好绿色发展“金钥匙”,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良好生态惠及人民群众。
 
江西安源:做大“辣”产业,唱响“椒”响曲
江西安源:做大“辣”产业,唱响“椒”响曲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萍乡小炒肉、香煎太极图、楚萍豆腐、花蝴蝶……近日,“中国吃辣看江西,江西吃辣在萍乡”暨首届“辣红安源”文旅商贸消费节在萍乡市安源区举行。不少摊位前排起了长龙,特色的辣味美食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品尝。
  “这是美食的聚集地,现场还设置了‘吃辣挑战赛’,太‘火辣’了。”从武功山游玩归来的王女士说。
  今年以来,萍乡市安源区积极探索“辣红安源”产业及品牌塑造之路,借助特色资源,大力推进文旅、农旅融合,推出了一系列以“辣”为主题的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活动,推动文化、旅游、商贸、农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通过打造‘辣红安源’品牌,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传承红色基因,赋能城市建设,让安源以更加开放热情的姿态走出江西、走向全国。”安源区委副书记、区长邱伟说。
  “辣红安源”品牌塑造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安源辣椒产业链的构建提供契机。
  在安源,辣的“根系”早已深深扎根土壤。为了种出高品质、高产量、有风味的辣椒,安源区持续研究选育良种,2023年全区辣椒播种面积2087亩,总产量2762吨。
  “这是我们新收获的安源本土辣椒,肉厚味辣,营养还可口,是‘吃辣一族’喜欢的餐桌调味品。”3月4日上午,一场“辣味”十足的直播活动开启,短短2个小时,吸引了100多万网友关注,订单达到1000余份,小小辣椒登上“云端”,为安源特色辣产品扩大了销路。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安源区通过辣椒选种、种植、加工、物流等一体化发展布局,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辣,是安源人的“美食密码”。“一硕(勺)辣椒,一硕(勺)汤,一波(大)碗米饭扫澈(精)光。”这句俚语是安源人吃辣的写照。
  “2023年,花蝴蝶食品有限公司产值超千万元,其中辣片、豆皮、水煮花生、麻辣小鱼等辣味食品产值占比超九成。”江西花蝴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春风说,接下来,企业将进一步加强研发、优化工艺流程、拓宽销售渠道,为安源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如今,“辣红安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文化,更是安源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报记者姚子云)
 
安徽出实招严打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数据造假
安徽出实招严打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数据造假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安徽依法查办自动监控违法案件54件,处罚金额207.2万元。其中,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案件4起。
  “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往往是少数企业采取虚假方式或手段,让实际超标的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地传输至生态环境部门,这样既影响环境质量改善,又影响环境管理科学决策。”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沈世伟告诉记者,以往由于造假手段隐蔽且违法证据易灭失、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缺乏强制手段、企业为隐瞒事实不配合调查等原因,存在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违法行为难发现、违法证据难固定、违法案件难办理等困境。
  据介绍,为从源头遏制这些困境,安徽自2019年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巡查系统以来,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已实现“三个全覆盖”。沈世伟说,生态环境部门明确废水、废气重点排污单位要全覆盖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要全覆盖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委托专业技术单位对安装联网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全覆盖进行运维监管。
  “通过这套系统,我们构建了以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系统,摸索出一条智慧监管路径。”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兴解释,按照连续30日内自动监测数据日均值超标天数不同,分“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级报警,将超标信息自动推送至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及企业责任人,形成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齐抓共管的合力。
  据介绍,安徽通过设置生态环境部门管理端APP和企业用户端APP,全面实现巡检台账、运维台账电子化,有效破解“假运维、真记录”等监管难题。对巡检发现的问题自动生成电子督办单,流转至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整改完成后,企业只要将整改报告和整改前后的视频、照片资料在APP中上传,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管理端APP就可核实整改落实情况和销号处理。
  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安徽已实现重点排污单位的总排口、烟气采样平台、污染防治设施等点位视频监控全联网,生产工况、设备故障等情形全标记,生态环境部门对自动监测设备运维问题整改台账全审核。“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超标预警、巡查系统等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生态环境自动监测数据融合和分析应用能力。”王兴说,通过及时筛查自动监测数据异常问题线索,地方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就能对排污单位做到分级预警、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和精准监管。
  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安徽持续开展打击涉自动监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已实现查办涉自动监控违法案件数量“四连增”,重点单位日均值超标天数“四连降”。“强化技防严打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有效弥补了基层人少事多的执法短板,对于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大有助益。”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土壤与固废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宋淑珍说。   (本报记者水金辰)
 
湖北潜江:创新警务运行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湖北潜江:创新警务运行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记者日前走访湖北省潜江市了解到,近年来,当地公安部门深化改革,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有限警力资源取得多方面平安战果,有力为地方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公正+效率”提升打击质效


  在潜江市公安局打击整治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大屏幕上的思维导图详细展示着一起案件的脉络。中心负责人张军正在线上组织刑侦、网安、治安等警种力量进行集中研判。
  每起警情必研、同类案件必串、隐性案件必挖。潜江市公安局组建打击整治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力求不断扩大打击战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人像比对系统、人证自动比对终端、自助办案一体机、医疗自助机、智能随身物品保管柜……走进潜江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种警务“黑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一进入中心,嫌疑人就像上了‘警务流水线’,这里可以‘一站式’进行人身安检、信息采集、体检、视频刻录、财物保管等工作,着力实现一站式办案、多警种协同、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这不仅能规避执法风险,还能提高办案效率。”潜江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陈亚萍说。
  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潜江市公安局积极推进轻微刑案快决,与检、法、监狱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远程提讯、远程开庭审理、速裁法庭集中审理等方式,今年第一季度推动落实事实清楚、认罪认罚的100余起轻微刑事案件“48小时速裁”。
  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成效,潜江公安执法办案实现公正与效率兼顾。数据显示,2023年全局执法办案满意率98.4%,同比上升8%,执法投诉量同比下降21%;今年一季度,传统侵财、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锁定率、破案率提升至55.93%和49.02%。
“科技+机制”把握治理主动


  为进一步做强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当地公安部门还探索警情共研、案件共办、矛盾共调、隐患共治,把全警落到“一盘棋”。
  日前,“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发出自动预警,一条信息很快流转推送至潜江市泰丰街道办事处平安办和泰丰派出所。
  原来,一男子张某与潜江居民陈某因感情纠纷,在网络聊天中多次扬言要伤害陈某,被大数据平台监测到。接到信息后,公安机关在张某来潜途中将其控制,相关单位部门各司其职开展劝返稳控等工作,成功化解一起个人极端案事件风险隐患。
  警力向基层倾斜才能构筑坚实防线。以“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包联干部”为主体,潜江公安将全市97个居委会、332个行政村逐一划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公安干警坚持每周下沉半天、每月遍访一轮,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安全感。
  潜江公安还盘活数据资源,打通公安与有关部门风险隐患数据流转通道,以乡镇街道属地为块,适时归集推送12345热线、110重大警情、智慧信访等各类风险“块数据”,着力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治理。
  600余名警力、20余个派出所,保障了2000余平方千米内超百万人口的平安。数据显示,潜江在全省第一批完成“12345”与“110”对接联动,2023年以来,实现近4000起非警务警情高效分流,数千起矛盾纠纷得到排查化解,基层警务更加夯实。
“安全+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


  潜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苏才峰说,“我们两手抓犯罪打击和社会秩序维护,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初,湖北遭遇60年来最强寒潮天气,恰逢服装生产高峰期,潜江市张金工业园区一服装企业采购的大量鹅绒失窃,极大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万分焦急。接到报案后,公安机关集中力量研判深挖,24小时内抓获了盗窃嫌疑人徐某、罗某,为企业挽损10余万元。
  “民警破案神速,为我们及时止损。”该企业负责人说,“在这里办企业有安全感,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
  今年以来,潜江市公安局加大涉企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共破获案件1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3名,追缴违法所得2.3亿余元,切实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定期召开警企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执法措施,确保涉企案件快侦快办,着力保障企业正常运行。
  潜江市公安局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申办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和“全国通办”落地,基本实现公安车驾管手续“只跑一次”和现场申办出入境证件手续“30分钟办理”,公安服务政务事项全程网办进程加速推进,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宋立崑 乐文婉)
 
乘势而上聚动能
四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乘势而上聚动能

四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春意盎然育生机。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释放积极信号,消费市场亮点纷呈,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今年4月,全国各地真抓实干,乘势而上,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观察之一:外贸涌现新活力


  性能升级的新款新能源车、应用人工智能的穿戴设备、行业领先的尖端医疗器械……第135届广交会上琳琅满目的新产品、新科技,彰显中国企业通过技术积累、产品创新,努力开拓增长新空间、集聚新优势。
  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第一期,智慧生活、新三样、工业自动化等高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4.4%。
  4月以来,广交会、消博会等多个大型展会相继召开,来自全球不同行业的经销商纷至沓来,在密切交流与订单往来中,中国外贸的韧劲与活力尽显。
  通江达海的港口是最好的“见证者”。4月24日,来自欧洲的天王星轮在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泊位上稳稳停靠,在完成2000余辆进口车辆接卸后,300余辆国产高端品牌车鱼贯驶入,即将投放海外市场。
  4月中旬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通关跑出“加速度”,发展按下“快进键”,多地采取措施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海口海关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重点企业等要素,出台21条具体措施支持海南外贸高质量发展;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得益于“提前申报+抵港直装”通关模式,大型集装箱装卸桥近日从舟山顺利出口……
  4月末,商务部对外公布《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开展“数商兴贸”行动,加快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记者观察】外贸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企业“出海”搭台、提升享惠和便利化水平……当前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激发外贸主体活力,出口商品正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中国外贸新优势逐步显现。
观察之二:消费市场孕育新增长点


  河南洛阳,花如海、人如潮,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穿汉服、赏牡丹、逛古都、品文化的游客。来自天津的游客陈小姐趁着周末,和母亲一起来此赏花,“想体验一下洛阳的历史文化和古城风韵”。
  “截至4月23日,景区到访客流量超过50万人,同比增长近5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洛阳隋唐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晗说。
  上海体育消费节、好味云南美食节、合肥筹备5100万元消费券……4月以来,消费市场不断回暖升温。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日,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17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5%。
  消费潜力巨大,消费新亮点频现。
  在前不久圆满落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智慧运动设备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外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将有望撬动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
  【记者观察】从“假日经济”“春日经济”到以旧换新,4月我国消费市场亮点纷呈。各地抢抓政策机遇与需求之变,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优势,深挖消费潜力,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新潜能不断释放。
观察之三:制造业谋“新”重“质”


  4月8日,合肥市肥西县,福耀集团安徽生产基地举行开工动员会。江淮华为项目也在热火朝天建设中,预计今年四季度实现整车下线。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迈向中高端的缩影。一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
  2024年全国两会,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可复用试验箭顺利完成改造和总装,将于6月份执行十公里级飞行任务。“相较此前百米级垂直起降,十公里的飞行高度增加一系列关键技术挑战。”蓝箭航天技术战略部负责人袁宇说。
  4月,包括蓝箭航天在内的30余家企业在北京亦庄结成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多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2028年,亦庄将形成商业航天500亿元级产业集群。
  数字车间、智慧工厂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不断走深向实,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加速……当前,各地各部门正结合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文件,要求持续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丰富制造业金融产品供给。一些地方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提质升级。
  【记者观察】二季度开启,随着政策效应集中体现,资源要素加速聚集、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国制造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跑出“加速度”。
观察之四: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4月以来,人力资源市场热度提升,是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人事专员的直观感受。这家位于江苏南通市的企业今年计划招聘312人,应聘人员中超一半达到初级及以上技能。
  “经济对就业的拉动力明显回升。”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夏文哲说,企业用工正稳定增加,民营企业、苏北地区和制造业用工增势明显。截至4月24日,江苏企业用工2088.4万人,同比增加19.8万人。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最新数据,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就业指标稳中向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各地多措并举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发展。
  山东对接1169家央企国企来鲁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2万余个;江苏省计划高标准建设3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48家规范化零工市场;厦门市出台政策为求职和见习实习大学生按照每人“一张床”、累计最长12个月提供住宿保障……
  针对当前部分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将通过支持稳岗扩岗、拓宽就业渠道、支持重点群体、强化精准服务等四方面措施,努力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
  【记者观察】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政策创新对就业的牵引效应逐步显现。瞄准稳就业,各地各部门正千方百计拓渠道、优服务,以针对性的措施、全方位的支持,全力做好就业服务。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从“浮梁买茶去”到“艺术在浮梁”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观察
从“浮梁买茶去”到“艺术在浮梁”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观察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年过半百之后,茶农钱长仙转行当起了艺术讲解员。
  2021年起,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寒溪村史子园组,散布在茶园间、旧屋里和田野上的艺术品,共同“参演”了“艺术在浮梁”展览。原本少有人问津的百人小村,由此变成门庭若市的“露天美术馆”,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茶农转行当艺术讲解员,也成了山乡一道独特“风景”。
  不少外地人先知道史子园,再了解浮梁,进而才知道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地方就在这里,才知道这个赣北小县还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母体,有“瓷源茶乡”之称。
  “艺术在浮梁”:艺术地呈现村史和村民日常生活场景


  3年前,当20多位艺术家驻村创作时,钱长仙心里嘀咕:这些外地人要搞啥名堂,会把村子弄成啥样?
  史子园是个移民村。1966年,为修建新安江水库,世代居住在浙江淳安县威坪镇的17户人搬迁至此,在一片苦竹丛生、芭茅遍地的荒林中,靠柴刀、锄头和铁锹,劈竹搭棚、开荒种茶。
  “上辈人辛苦开垦的茶园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能被糟蹋。”村里很多人当时和钱长仙一样,在迷惑和担心中观望。
  2021年5月“艺术在浮梁”开幕,6米宽的进村公路上小车堵了一公里,乡干部都来指挥交通。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几乎每天都有2000多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邻居劝钱长仙一起去凑热闹。当时正是家里十几亩茶的采摘旺季,她顾不上去,也没心思,“我不懂艺术,把茶叶搞好就可以了”。
  没想到,那一年村里不少茶农收入翻番。原来卖茶得凌晨2点就搭车往30公里外的县城赶,两百多块钱一斤,卖不完还要拉回来;如今在家门口卖给游客,每斤最少五百,不够卖还得从外村进。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回村开起茶馆,按杯卖茶。脑子活的还办起民宿、农家乐、小卖部,泡上咖啡和奶茶待客。
  “除了北上广的客人,我还招待过法国、德国、韩国和日本来的老外。”59岁的王大水对村里的艺术依然一知半解,琢磨不透为啥年轻人爱看这些玩意儿。但他知道,客流和生意是实实在在的。
  他经营着一家茶叶店,今年又一次性掏出60万元装修民宿。“三层楼,八间房,还没完工就接到‘五一’订单。”
  经过艺术家们培训,干了一段时间艺术讲解员后,钱长仙终于比普通村民更“懂”艺术了。她逐渐发现:村民冷眼旁观、游客趋之若鹜的艺术品,讲的实际上是村子的前世今生,展现的是村民的生活场景。
  有一次讲解艺术作品《亚特梁蒂斯》,她特意请来村里的老人。在一间旧屋里,艺术家用晒茶的竹匾盛着稻米,一晃就会响起湖水拍岸声。摇晃得越剧烈,水声越大。
  听完钱长仙的介绍,老人们才知道,艺术家借助浮梁的茶、千岛湖的水等意象来讲述移民史,通过水声再现他们淹没在水底的故乡。
  “很多人听完偷偷抹泪,对艺术的看法开始改变。”钱长仙眼圈泛红,“不少老一代移民再没回过浙江。”
  她的“业务”越来越熟练,面对老外,也不怯场。就像唠家常,她把从外婆那听到的移民故事、自己的成长经历都融入讲解,换来游客共情的点赞、泪水和拥抱。
  在名为《记忆的容器》的作品前,游客被房间里涂成粉色的各种容器吸引。“这些挨家挨户收集来的旧东西,有些是当初从浙江带来的。你看猪草筐、酱菜瓮、旧水缸的口都对着我们,像不像在湖底的状态?那些容器口像不像一张张嘴,默默讲述每户人家的故事?”钱长仙娓娓道来。
  有的游客相机拍个不停,提问不断,还有人隔了一周就又带着朋友来当她的回头客。渐渐地,游客的反馈,让这个二代移民开始对村子的历史和文化感到自豪。而曾有一段时间,移民被这样嘲笑:“移民佬,打猪草,猪不吃,狗来咬。”
  事实上,“艺术在浮梁”项目总策划孙倩最初选中史子园,也是因为被那段移民史触动。“本地人对自己的文化、历史经常‘灯下黑’,对见惯的东西不觉独特,外来游客反而更容易发现其中的价值。”
  “艺术在浮梁”每两年举办一次,其间造访者络绎不绝。像钱长仙一样,越来越多村民在和游客的接触中,对自己的“来龙”有了更深了解,对这片土地的“去脉”有了更多期待。寒溪村支书谢恩安发现,这两年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更自信了。
  每年8月,村民会自发纪念移民离乡的日子。这个险些中断的节日,更名为“溪望节”后得以重生。溪是寒溪村,望是希望、回望和展望,前年过节全村都到齐了,热闹赛春节。钱长仙也“兴奋得像个小孩”。
  艺术家与村民的共创:随意留下的笔痕,藏着人生轨迹


  2021年春节,钱长仙和乡亲们受邀参与“笔画游戏”:轮流在宣纸上随心所欲画上一笔。
  钱长仙和村民一样云里雾里。有人画横竖,有人涂圈,还有人描叶子、山峰……粗细不同,颜色各异,浓淡随意。正一头雾水时,她摸到头上的发簪,于是在宣纸上画下了红色的如意簪。
  在艺术家邬建安看来,这些迥然不同的笔画,没有一笔是枯燥乏味的。他相信,村民随意留下的笔痕,就像掌纹一样,背后是鲜活的生命,藏着人生轨迹。
  几个月后,等邬建安把这些笔画裁剪下来,重新拼组,命名为《五百笔@浮梁》展出时,有的村民脱口而出:鬼画符。钱长仙却茅塞顿开:村民的笔画聚起来,就好像我们的心团结在一起。
  “这是我们全村共创的代表作。”钱长仙发现,最早对它不屑一顾的村民,如今也会认真在墙上找出自己的笔画,自豪地告诉游客,“这是我的一笔”。
  负责物色、邀请艺术家的孙倩介绍,和城市美术馆展出的那种极具个性、随心所欲的艺术不同,落在乡村的艺术是“命题作文”:艺术家得来到村里,俯身踏泥,和村民打交道,从村庄的历史与日常中获得创作灵感。
  在孙倩看来,从史子园“破土而出”的艺术,是艺术家与村民共创的作品。她特地提醒艺术家,“不要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村民才是那片土地的主人。在乡村创作,要尊重当地人和当地文化。”
  “有的艺术家在村子里待了40天,到村民家里聊天,上山看采茶,收集老物件,给村民拍照。”谢恩安回忆。
  钱长仙还记得去年8月偶遇艺术家陶艾民的那个清晨。钱长仙骑着电动车去水井边洗衣,陶艾民见到洗衣用的棒槌,来了兴致,一同前往。村里的妇女们围着方井,边洗衣边聊家常。这一幕触动了陶艾民。让很多人流泪的作品《井》,灵感就来源于此。
  陶艾民收集洗衣棒槌,涂上颜色,倒挂屋中,就像从天而降的雨滴,落入下方由玻璃拼成的“方井”内。“洗衣棒槌是当地女孩出嫁时必不可少的陪嫁品。结婚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洗衣服,洗衣棒槌上写的是女人一生。”
  有上海游客告诉钱长仙,带着裂纹的洗衣棒槌,让他想起了外婆和妈妈。
  孙倩介绍,2021年“艺术在浮梁”备展期间,120多位村民参与了创作,59位村民提供了志愿服务。
  钱长仙的丈夫钱旭光,去年12月因病离世前,一直热心在村里当讲解员,还积极参与了《亚特梁蒂斯》《五百笔@浮梁》《晒》等艺术作品的制作。
  “他思想很开放,唱歌、弹琴样样精通,还能写一手好字。”钱长仙会告诉游客,丈夫在参与《亚特梁蒂斯》制作的时候,在一级台阶上刻了自己姓名中的“光”字。
  项目团队鼓励讲解员对艺术作品注入自己的解读,赋予艺术新的内容。孙倩觉得,这些原创解说是村民对艺术的再创作。外来游客也更容易与讲解员产生情感链接,“这是在城市水泥盒子里看展很难实现的”。
  孙倩希望游客别把史子园当景区。“不能打扰当地人的生活,不要给当地人留下负担。”
  “自带干粮”搞乡创:既要文化创意,更要落地运营


  “不到50%。”孙倩估计团队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和文化艺术相关的工作可能只占了这么多。
  “‘艺术在浮梁’不单是文旅项目,更是系统性文化工程,还涉及土地、交通、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多方面问题。”
  在她看来,多亏自己浮梁县“乡创特派员”的身份,团队方便和多个政府相关部门高效沟通,推动项目及时落地。
  2020年,浮梁县携手清华大学文创学院,探索实施乡创特派员制度,招募有素养、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企业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人才,担任“乡村运营官”,引导发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当年12月,孙倩成为浮梁001号乡创特派员,入驻寒溪村。
  浮梁经济总量在江西区县中排名中下,工业基础偏弱。先行先试的浮梁要求乡创特派员“自带干粮”,即以自己的资源为主落地项目。而政府相关部门则 “搞好服务”,在人才申报、融资贷款、补贴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
  浮梁还建立乡创特派员与乡镇党委书记“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允许乡创特派员列席村两委会议,给予他们乡村重大项目的知情权和建议权。
  目前浮梁已选聘三批共53名乡创特派员。浮梁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第一批中超过七成来自县外,有8名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第二批、第三批则以本县为主。
  “不少文化艺术项目落地难、周期长、见效慢。”这位负责人透露,第一批乡创特派员项目最后落地的不到一半。为此,乡创特派员选聘从原本的注重文化创意,调整为更看重落地和独立运营。
  在他看来,有些项目设想得挺好,但如果不能自负盈亏,就说明项目本身有问题。“相关部门只是辅助性地扶持,而不是包打一切。我们更欢迎那些小而美、落地性强的项目。”
  老家在江苏连云港的盛巧荣是第二批乡创特派员。这位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生,10年前就被北安村曹家畈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吸引:窄窄的青石板路、矮小的老屋层次错落有致。他当年便在村里租房,开起了工作室。
  入选乡创特派员之前,盛巧荣就已经在村里办起了民宿,引进了研学、陶瓷工坊等业态。再后来,他索性把老家的父母也接了过来。
  如今,他在村里租下12栋老房子、100多亩水田和20多亩荒地。每年5月初至11月底的文旅旺季,民宿房间供不应求。面对源源不断的研学团,他不得不把“多余”的客人推荐给其他民宿。
  盛巧荣在村里雇的保洁员和厨师,每月有五六千元工资,一年到头不得闲。藏在深山人不知的曹家畈打响了名气。这个原本只有十余位留守老人的空心村,人气越来越旺。孤独的老人咧嘴笑迎天南海北的客人。
  在盛巧荣的带动下,六七位年轻人返乡,还搬来两个“新村民”。一个是景德镇市的医生,一个是广州美院的教授。他们在村里租了房和稻田,乐在其中。
  在江村乡严台村塔里组,乡创特派员钱锋依托当地集中连片的百岁古茶树,将闲置旧房改造成茶主题民宿,去年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殊不知全国才100家。
  45岁的钱锋当过村干部,经营着广告公司和餐饮企业。2017年回乡时,进出塔里的路只有两米宽,小汽车的轮子有一半在路外。他清晰记得,当时村里很多民房已经倒塌。在民宿项目落地过程中,政府优先为塔里新修了宽敞的进村路。如今,这个一度被人遗忘的千年古村,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茶农们还把茶叶卖到了北上广。
  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
  在钱锋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愿意为文化消费买单,乡村有着大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大有可为。目前需要吸引更多人和资源要素,激活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乡创特派员恰恰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推广的机制。”钱锋说。
  据浮梁县委组织部统计,2020年至今,当地成功打造26个乡创项目,累计提供5000余万元项目支持资金,带动200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强调,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产业。建立完善的“权、责、利”制度,是保证特派员制度在乡村生根发芽的基础,各地应当提前谋划,结合实际情况,不搞贪大求洋,注重项目落地,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治理水平。
  (本报记者张典标 黄浩然)
 
五指山里的非遗课,浸润童心感悟生活传承文化
五指山里的非遗课,浸润童心感悟生活传承文化

( 2024-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红星学校黎苗传习馆里,12岁的张辰(化名)席地而坐,左手抬起经线,右手用板子娴熟地挑花,彩色纬线每一次穿过、压紧,鱼形图案便增加2毫米……
  像这样的黎族织锦课程,张辰已连学三年。得益于“非遗进校园”活动,这项过去只有女孩才学的手艺,也成为很多男同学的“心头好”。
  针线里面有乾坤。张辰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他学织锦不只是学手艺,更是在锻炼耐心和专注力,“挑花的时候必须稳和准,错一根经线,图案就不对了”。学习过程中,织错返工时有发生。这让他意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踏实、认真、精益求精。
  和张辰一样,红星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发现,“非遗进校园”带来的,远不止是技艺和兴趣,而是更深感悟的生活哲学和重新燃起的文化自信。
学非遗,农村娃也能闪闪发光


  红星学校坐落于海南岛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地——五指山市,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全校千余名学生,黎族、苗族生源占86%。
  七八年前,学校管理层意识到,随着时代变迁,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那些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和消失的风险。很多孩子不仅不了解本民族文化,甚至会有自卑感情。
  2018年3月,红星学校与五指山市旅文局、市教育局、市文化馆联动,以第三课堂的形式在校内开设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黎族民歌》两门非遗课程。
  “最开始担心孩子们坐不住,因为织锦一坐就是个把小时。但开课之后,孩子们的表现令我意想不到。”红星学校副校长王红霞说。
  她至今都记得,有一个黎锦班,18个男生比女生织得好,一个曾经经常被“投诉”的大高个男孩儿,接触黎锦后仿佛“变了性子”,成了学习积极分子。小学毕业考试中,一个原本年级最弱的问题班,竟然语文平均分在全市乡镇学校中排名第一。
  慢慢地,非遗课赢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课程越开越多,由2门增加到9门。王红霞说,大家一致认为,非遗文化有一种不同于书本教育的魔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有的能直观看见,有的则体现为精气神的变化。
  在孩子们看来,“秀”,是吸引他们爱上非遗的主要原因。很多孩子借此有了闪闪发光的时刻。
  每年“六一”和元旦,学校会举办两场非遗校本课程汇报演出——“非遗成果展演”和“非遗作品展示”,为师生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元旦前,学校还会举办“校园跳蚤市场”,孩子们采摘自种的蔬菜,自制的五色饭、鱼茶等进行展销。“有些学生做的鱼茶很受欢迎,家长们每次都买很多。”王红霞说。
  舞台上,动感欢快的竹竿舞、绚丽多彩的黎锦苗绣展演、神秘庄严的盘皇舞等,以鲜明的特色点亮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初一学生唐梦茹已经六次登上舞台,她跟随黎族鼻箫传承人黄海林学习,不仅每年都能登上学校的展演舞台,还在一场全省美育赛事中荣获了二等奖。这两年黎族“三月三”节庆,她都登台表演。
  一次次在舞台上的发光,让这个小姑娘变得自信满满。说起未来,她说:“想去北京上大学,到时候,我会吹鼻箫给舍友们听,给她们介绍黎族的民族特点和风土人情。”
  竹竿舞让初二女生王一然有了大方展示自己的机会。王一然是个小“学霸”,一年级起就在学校寄宿,周末回家也很少出门,对于黎族文化和家乡风物知之甚少。
  竹竿舞让她收获了别样体验。“和书本学习不同,竹竿舞强调肢体动作,让我体验到不同的乐趣。而且竹竿舞是团体项目,很讲究团队合作和队友默契,我交到了很多朋友。”
  汉族姑娘焦佳佳是辽宁大连人,上小学起全家搬来五指山生活。在佳佳心中,五指山既熟悉又陌生,幸而学校开设了非遗课,让她有机会深入地、近距离地认识新家乡。
  “我现在能绣20厘米见方的头巾了,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他们都很喜欢,很支持我学习苗绣。”佳佳说,她目前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苗绣传承人。
  孩子们的自信展示,也增强了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语文老师王莫丽最开心的是带领孩子们外出表演。“有几个吹鼻箫的女生在市级舞台上成为主角,看着她们台上自信、台下自律的样子,我也仿佛在闪光。”
教非遗:认真播种,再辛苦都值得


  说起过去7年面向小学生的传承活动,苗族民歌传承人盆丽香喜不自禁。每周3次课,她风雨无阻,因为“再辛苦都值得”。
  她告诉记者,歌唱是苗族的显著特色之一,但近年苗族民歌面临失传风险。“村里40岁以下的中青年几乎都不会唱了。有的年轻人还有点反感,认为所学无用。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也很难接触到。”
  苗族民歌来源于生产生活,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盆丽香看来,民歌一旦断代、失传,就会渐渐中消失,“今后人们就只能从书本上去了解苗族了”。
  “非遗进校园”成为一次传承良机。
  2017年,五指山市文化馆从全市23个非遗项目中遴选出9个项目、60个代表性传承人,集中培训之后,带领他们走进全市14所公办中小学校。
  这些学历水平不高、生长在乡村的传承人,被赋予进校园的使命后,既紧张又兴奋。
  “从没站过讲台,从未教过那么多小孩。”“没有教材、曲谱、伴奏,不知道从何教起。”“村里人都嫌土,孩子们会喜欢吗?”“普通话讲不好,不符合学校要求,怎么办?”……
  输出倒逼输入,传承人们硬着头皮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在市文化馆和学校音乐老师的帮助下,盆丽香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创作,编写民歌小册子,配上曲谱和音乐。
  7年教学实践下来,盆丽香对课堂教学已经轻车熟路。“困难很大、很多,但我乐在其中,因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像水在流动。”盆丽香由衷地说。
  经过最艰难的磨合期,这些传承人都爱上了学校的课堂。黎锦传承人王雪冰开心地说,“现在的孩子聪明,悟性高,学得快,我教得有动力。”
  和王雪冰一样,苗族盘皇舞传承人陈秀清,一说到自己的娃娃学生,就乐得合不拢嘴。每周他和弟弟陈秀安、儿子陈高贤要给100多个孩子上5节课,他们的课在学校备受欢迎。
  “我特别珍惜进校园教跳舞的机会,村里的专业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也很难动员青年村民学习。”陈秀清说,为了教得好,他反复研究琢磨、分解动作、打节拍、创新编排。
  2022年6月,红星学校17名学生在陈秀清带领下,登上了海口广播电视台“小小非遗润童心”栏目。能去省城表演,他和孩子们一样兴奋和自豪。
  每周5节课,已经成为这三个男人的责任和使命。陈秀清、陈秀安的父母亲就是非遗传承人,在兄弟俩心中,非遗不只是简单的技艺,更是生活哲学和智慧的结晶。
  受访传承人们都表示,他们现在所做的,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无论将来是否开花。
  “进学校”到“在学校”,非遗传承扎实推进


  最近几年,红星学校的很多老师,渐渐从非遗课辅助者的角色,变成了另一种非遗传承人。
  起初,老师们主动帮助传承人分解授课步骤,提高教学生动性。“记得有位传承人到学校讲五色饭,一节课就讲完了,后面没得讲了,辅助老师就教她增加起源故事、食材采摘过程中的趣事等,以增加课程厚度和吸引力。”王红霞说。
  随之,学校形成校本课程研发热,围绕黎族图腾绘画、苗族盘皇舞、黎族竹木器乐等,不断转变非遗教师的课程观念,提升非遗课堂实效,激扬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非遗丰富了我的教学。”美术老师代亚开心地抱来一摞学生的美术作品,给记者展示一幅幅取材于非遗的“艺术创造”——黎族图腾符号画、身着黎族服饰的卡通美少女等等,有好几幅在省内相关比赛中获了奖。
  “这是将非遗课程与国家课程创新融合的结果。”代亚说,她的大学老师曾指导他们提取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的方法,与五指山的非遗文化接触后发现,海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而独特,便着手启发孩子们从美术的角度看家乡。“这很好地锻炼了他们创新的态度,也让他们感受到,原来艺术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从自己的笔下产出的。”
  “非遗让课程创新成为可能。”王红霞同时担任小学语文老师,她发现,国家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和非遗联合起来教学。
  比如,讲授“中国美食”时,黎苗族的五色饭、鱼茶、米酒等就可以成为授课内容之一;讲授“民风民俗”单元时,可以在课堂上引入黎苗族的民风民俗。“这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让国家课程变得可亲可近”。
  随着“非遗进校园”年头的增加,红星学校的老师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可发挥”“可结合”的领域。
  2023年,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红星学校提出“留住黎苗族记忆”非遗课程进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结合国家课程,探寻一种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更适合当地孩子的乡土文化课程,课题计划完成5个方面的成果,以系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届时,红星学校的孩子们,不仅能跟随传承人学习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和文化,还能跟随科任老师更好地感受文化延伸和创新的力量。
  五指山市文化馆馆长刘丽婷说,在五指山,非遗进校园已开展了11个年头,已在政府与社会、学校与传承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广泛共识,教育贵在点滴,功成不必在我,有了“非遗进校园”的持续浸润,未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创造,必能由孩子们来实现。   (本报记者赵叶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