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经济

04版:影像

05版:三农

06版:各地

07版:调查观察

08版:国际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把我们党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32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等12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跨国公司高管们的中国之行意味着什么
跨国公司高管们的中国之行意味着什么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苹果中国大陆最大零售店21日晚在上海开业,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亲手推开新店大门迎接中国消费者。
  此前一天,库克在上海苹果中国总部,与比亚迪、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供应商进行交流。他说:“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了。苹果将加强与中国供应链伙伴长期合作关系,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方面紧密合作,实现双赢。”
  中国是大市场,也是全球产业循环的“大枢纽”。苹果公司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151家在中国生产,这200家供应商占苹果总采购的98%。“果链”之于中国,正是中国供应链韧性千千万万个故事中的一个。
  中国供应链韧性,反映在跨国公司高管的行程里。
  近期,葛兰素史克全球首席执行官魏爱玛、瑞士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等跨国高管密集到访中国,还有很多高管新年伊始就把跨国商务访问的“首站”选在中国。德国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兼汽车子集团负责人冯贺飞在中国4天的行程里马不停蹄地飞了京沪渝三座城市,为了留出更多时间与中国客户对接,常常把入住酒店选在机场附近。
  冯贺飞说:“年产3000万辆汽车的中国市场可能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这也意味着我们有额外的机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与中国的客户共同成长,助力他们在本土以及海外的发展,寻找更多机会。我看到了一个伟大而繁荣的未来。”
  中国供应链韧性,充盈在一座座智慧、绿色的工厂里。
  黑灯工厂、智能工厂、零碳工厂……一排排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忙碌工作,派单、生产、质检、物流无缝衔接。
  中国产业链高效、灵活、韧性的既有优势,中国“智造”开始赋能全球供应链。安波福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说:“中国工厂是我们全球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厂。现在,安波福连接器全球生产所用的精密模具,80%来自上海智能工厂。中国正在实现‘智能输出’。”
  中国供应链韧性,体现在“数实融合”的产业浪潮里。
  在跨境出海服务商飞书深诺总部办公室,一块块大屏实时跳动着来自海外的市场“信号”。“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知道哪一款产品谁关注、谁点击、谁有付费意愿、谁下单了,这个反馈闭环最快‘T+1’就能完成,从而指导企业更精准完成生产销售。在小批量订单、快速反应的‘小单快反’模式下,部分外贸企业上新周期从数十天缩短至一周。”飞书深诺集团风控副总裁陈国阳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深度信息链+高效供应链”的强强整合,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崛起。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比全国进出口增长速度高出15.4个百分点。
  最新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将世界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紧密“链”接,与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底气和自信“链”接,与中国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链”接。强韧的供应链里,彰显着无可替代的中国经济魅力。
    (记者姚玉洁 王辰阳)
    新华社上海3月24日电 
 
博鳌亚洲论坛助力海南新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助力海南新发展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海口3月24日电(记者赵叶苹)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即将开启,琼海市博鳌镇周边民宿老板们翘首期待嘉宾们的到来。
  “是论坛让我们认识到家乡之美。”民宿老板吴淑显说,当地人都知道,论坛选择博鳌,得益于天生丽质的自然条件,三江交汇,奔流入海。
  围绕“田园小镇”建设规划,琼海市持续打造美丽乡村集群,建设服务论坛的“美丽乡村会客厅”。南强村、沙美村、留客村等多个美丽乡村“样板”,成为吸引游客度假康养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住民房,吃土菜,到田里、海边去耍耍,人们追求的更质朴、更绿色,也更健康了。”琼海市委宣传部部长钟辛说,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点亮了群众生活,也引领了消费新模式。
  品尝无人驾驶车辆售卖的冰淇淋,使用建筑废弃物制成的花园景观……在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东屿岛,很多绿色低碳细节让人眼前一亮。
  “绿色”为博鳌年会多年来一以贯之的议题。如今,东屿岛更成为一处零碳试验基地。3月18日,由住建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建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这个“绿意盎然”的小岛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
  在博鳌亚洲论坛影响下,绿色消费在海南蔚然成风。“减碳”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更成为很多海南民众的主动选择。过去一年,海南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8%,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燃油车。
  记者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获悉,渐冻症靶向治疗药物Tofersen(托夫生注射液)在区内落地,今后,国内渐冻症患者可以不出国就使用上这款全球靶向新药。
  像这样的全球最新、临床急需的进口药械,博鳌乐城已引进超370种,这里是全球最新药械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
  “博鳌亚洲论坛对先行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宁告诉记者:“过去两年,每年都有论坛嘉宾前来参观,已有多个跨国药械企业在乐城设立法律实体或办事处。”
  海南省外办负责人说,20余年办会历程,海南与论坛相向同行,论坛对海南产生多方位、深远的影响,海南在服务和利用论坛中不仅提高了知名度,还收获了新发展理念、模式和路径等。
 
啥“鸡笼”卖了4.9亿美元?
河南西平发展畜牧装备产业拿下沙特大单
啥“鸡笼”卖了4.9亿美元?

河南西平发展畜牧装备产业拿下沙特大单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牛少杰)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一开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便迎来一批沙特阿拉伯客商。沙特阿沙尔农业发展公司(下称阿沙尔)代表经过数日考察确认,最终与河南瑞航农牧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瑞航农牧)签订4.9亿美元的畜禽装备订单。这笔合约成为西平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外贸订单,合同金额超过去年当地GDP的一成。
  该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业内关注。河南本不沿边不靠海,而西平在省内的100多个县(市)区中,无论是经济体量、人口、面积,都算不上十分靠前,但却为何能与相隔九千多公里的沙特结缘,并签订巨额合作项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前往当地一探究竟。
5年提供价值4.9亿美元全套装备


  2月27日,瑞航农牧与阿沙尔在西平签订合作投资养殖肉鸡、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合约。双方约定,瑞航农牧在5年内为阿沙尔提供总金额4.9亿美元的畜牧机械装备和配套服务。
  消息一经传开,有网友调侃:“到底是啥鸡笼能卖出4.9亿美元?”
  “我们提供的可不是普通的鸡笼,而是禽养殖、加工的全套现代化装备和服务。”瑞航农牧总经理申海金解释,主要包括孵化、笼舍、饲喂、环控、屠宰、仓储等全链条的装备和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还有配套的安装、人员培训等。
  瑞航农牧成立于2005年,位于西平县产业集聚区,是一家以畜禽装备制造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积累,该公司已成为牧原、温氏、新希望、天成鸽业和双胞胎等畜禽养殖加工头部企业的供应商。
  合同签订后,双方就项目内容展开具体磋商。申海金说,这次合作内容十分丰富,多个细分项目同时开展,目前主要聚焦履约的前期准备和规划设计工作,比如本土鸡苗在海外的适应性试验、地上设施设计规划、装备制造和运输方案等,合作框架的细节越来越明晰。
  据介绍,由于此次合作内容涉及产业链较长,除自产关键装备外,瑞航农牧还将在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履约所需的设备和服务。这得益于西平长期积累的产业基础,当地其他企业也将有机会参与货服供应。
体验“一站式”采购


  申海金认为,这次合作之所以能够达成,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西平具备完善的畜牧装备产业基础,产品丰富、质量可靠,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上下游整合能力强,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的需求。
  西平县的畜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畜禽生产模式的持续优化而不断迭代,逐步培育出以瑞航、万华、金凤等企业为代表的畜牧装备产业集群,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畜牧机械装备制造产销链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乡村、农户开始小规模养鸡、鸽、猪、兔等,一些制作简易笼舍的作坊便应运而生,但随着禽畜规模化养殖趋势的加深,养殖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一些企业积极顺应产业变革,将欧洲先进养殖理念和新兴科技注入新设备研发中。西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朱晓燕说,“如今的鸡舍猪圈遍布传感器,早已实现‘耳清目明脑聪’。”
  3月15日下午,记者在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走访时看到,该公司万华云数字化牧场中控平台大屏突然跳出一条警报:“江苏省某客户的一栋鸡舍温度超过上限。”
  该公司经理谢向丽介绍,禽舍管理员也同步接收到了手机消息,提醒查验环境控制系统,避免禽舍温度异常带来养殖损失,该系统还可以随时查看家禽日龄分布、饲喂分析、产蛋分析、料蛋比和设备运转情况。
  在蛋鸡养殖一体化展区,一座银色九层“鸡塔”颇为壮观。谢向丽说,公司还能生产12层智能叠层养殖装备,单栋鸡舍“装鸡”容量超过20万只,饲喂、清污、环控、集蛋、监测、灭菌、分拣、称量、装箱实现全自动。
  目前,西平县畜牧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达70多家,年产值60多亿元,产品覆盖育雏、肉鸡、蛋鸡、肉鸭及生猪养殖设备组成的五大类120多个品种,并出口到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畜禽养殖设备生产基地。
  朱晓燕说,经过40年的产业培育,西平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畜禽装备产销供应链,既能为大型养殖集团提供高端的全套畜禽养殖加工设施和方案,也能为中小养殖场提供质优价廉的装备和服务,国内知名的禽畜养殖加工业集团几乎都和西平的畜牧机械生产企业有合作,而西平产的普通设备更是遍布全国市场,畜牧装备产销已成为助力当地经济起飞的“金凤凰”。
  畜牧机械装备制造是西平的主导产业之一,带动当地就业约2万人,并且形成了一支西平品牌“万人”畜禽设备安装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禽畜养殖加工生产一线,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
  当前,西平正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目标,瞄准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引进法国新技、荷兰多赛、法国阿泰克等多家欧洲畜牧机械行业巨头,并建成豫南地区唯一的畜牧机械检测检验中心,蓄力打造畜牧机械及供应链产业园,推动畜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机遇开拓海外市场


  瑞航农牧于2019年底通过速卖通跨境电商平台了解到沙方企业的采购需求,此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广泛搜集目标市场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苦练内功”打磨产品服务,终于在2022年等来“良机”。
  据海外媒体报道,2022年7月,沙特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禽类的自给率提升至80%,预计投资170亿沙特里亚尔,按照当时汇率约合45亿美元。
  瑞航农牧获悉后倍感振奋,公司很快组成专班再赴沙特市场调研,根据当地淡水资源稀缺、劳动力成本高等特点,为客户推介叠层养殖的优势,量身定制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力邀客户来西平实地考察。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公司方案逐渐获得对方认可,最终在双方有关部门的促成和见证下成功签约。
  这次签约成功,瑞航农牧董事长李林霞感慨良多。“长期积累的技术储备是公司勇于开拓海外市场的底气,走出国门看市场也发现很多地区、领域深藏市场潜力,未来将紧紧跟随国家战略和产业导向,向海外拓展出更多合作伙伴,实现互惠共赢。”李林霞说。
  瑞航农牧签订4.9亿美元大单的消息传出后,不断有海外客商找上门来考察合作。不久前,瑞航农牧与也门一家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授权其未来在西非地区代理瑞航农牧的产品。
  西平县委书记侯公涛表示,强化县域特色产业与国际市场的链接,推动内陆县城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下一步将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推动更多本地特色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
 
让楼兰“活”起来
——千年神秘遗址的现代回响
让楼兰“活”起来

——千年神秘遗址的现代回响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楼兰,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句脍炙人口。
  身穿毛织物,足蹬毛皮靴,头戴尖毡帽,距今3800多年前的“楼兰美女”被发现时轰动一时,给人以无尽遐想。
  在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反映魏晋官吏制度的铜印“张帀千人丞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辉煌呈现《李柏文书》……一件件楼兰文物,一处处楼兰遗迹拂去黄沙、重见天日,彰显着楼兰现存遗迹建设者的中原属性,见证着西域与中原的紧密联系,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楼兰在哪里?它因何而兴,因何而亡?它现在是什么样子?它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
守护:万里荒漠 千年故城


  楼兰是我国古代西域地方政权之一,地处新疆若羌县境内罗布泊北岸,因扼守丝绸之路咽喉,曾是东西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西文化荟萃之处。然而在辉煌了数百年后,楼兰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留下一个未解之谜。
  100多年前,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探险时,首次发现了楼兰并将之公布于众。从此,掀起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楼兰考古热”。近几十年,我国科学家深入罗布泊,揭开楼兰神秘面纱,将淹没在历史浮尘下的辉煌文明重现人间。
  如今的楼兰遗迹轮廓依稀可辨。通过航拍俯瞰,可见城郭基本为方形,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楼兰故城东北区,坐落着残高约10.4米的佛塔遗址,不远处有一处官署遗存,考古工作人员叫它“三间房”。虽经风沙侵蚀,遗迹依稀可见,房屋用土块垒砌,东西两间较狭小,中间一间较宽大,形制规格较高,布局严谨。
  往事越千年,这些见证过楼兰兴衰的古遗址在狂风细雨中,或风化、或返碱、或逐步被夷平。为了保护楼兰遗迹,一群楼兰文物保护站的文保员扎根在环境恶劣的罗布泊,守护着古老文明。
  19岁的阿迪力江·吉里力是文保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的工作是在大漠深处日常巡视,不让文物盗窃者或者游客进入故城和附近的墓葬群,一次大概两个小时,大多时候,沿途只有死寂般的荒凉。
  寂寞是这份工作的底色,也常有惊险时刻。多年前,保护站站长李鹏飞曾经碰到过拒不听劝,甚至“抄家伙”威胁他们的闯入者,最终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这些闯入者被全部带走,并搜出了他们试图盗走的文物。
  大漠孤烟,雄关漫道。楼兰故城及周边气候异常恶劣,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显示,该区域8级大风天数年均高达80天,浮尘天气115天至193天,夏季地表温度70摄氏度。尽管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但提及工作,阿迪力江依然是满满自豪:“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文物,都有着重要价值。”现在楼兰有2处保护站,每个站都有人值守。
  “相关部门以最大努力保护了楼兰故城。”李鹏飞告诉记者,2020年6月,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深入罗布泊,顶着高温和风沙,克服恶劣环境,对楼兰故城内的佛塔遗址和官署遗址进行长达170天的抢救性修复。
  42岁的文保员马壮来保护站前对楼兰知之甚少,而今他已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对守护故城感情逐渐深厚。“我们与古迹为伴,耐得寂寞、吃得风沙、扛得暴晒,虽然苦,但甘之如饴。”
见证: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楼兰之所以蜚声海内外,除了它的消失之谜,还因为这里出土的文物具有多重价值。
  “三间房”西面的垃圾堆里发现了诸多汉文、佉卢文等木简和纸质文书,“西域长史”或“长史”的官衔及活动记载频频出现。
  其中,写于东晋时期的《李柏文书》引人注目。据考古学家孟凡人考证,西域长史李柏在讨伐叛变的戊己校尉赵贞前,给焉耆王龙熙写下这封书信,意在争取其对自己讨逆的支持,避免腹背受敌。
  “由这些文字可知,这里曾是西域长史的治所、驻地。”楼兰博物馆馆长冯京表示,木简和文书的发现,证明当时楼兰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重要门户,中央政府使用中原王朝的制度和管理体系管辖此地。
  2015年,“张帀千人丞印”字样的铜制官印在楼兰出土。考古人员表示,“张帀”可能是西域长史管辖下的某一地名。
  在稳定的政治共同体下,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活动地域上交错,甚至血缘上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龙、虎、天禄等瑞兽昂首阔步,“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九个字古拙奔放,楼兰出土的织锦,虽然右侧边缘已残,但其精美的纹样仍令人赞叹不已。
  “织锦铭文展现了汉代中国面对世界的博大胸襟,以及立高怀远、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带有吉祥语的织锦,其中有不少是汉王朝封赏赐赠给西域绿洲城国首领及贵族的礼品。
  以丝路“楼兰道”为纽带的中原—西域交通大动脉有机地将军事、政治及楼兰居民的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共同体下被进一步建构。
  悠悠古丝绸之路上,楼兰也见证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考古人员曾在此发掘出来自异域的海贝、珊瑚和蚌饰件等。
  透过楼兰故城中佛塔遗址,可以看到公元3世纪至4世纪,这片土地盛行佛教的景象。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助理教授潘攀说,佛塔坐落于楼兰故城中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存在证明佛教东传后曾在当时的楼兰地区传播并发展。
激“活”:楼兰故事 中国声音


  白云千载空悠悠,在楼兰遗址所在的新疆若羌县,一座楼兰博物馆拔地而起,这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楼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冯京介绍,现馆藏文物5717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
  踱步展厅,展陈的一件件古老文物,似乎向今天的人们讲述彼时的生活万象,诉说着楼兰的千年沧桑。
  《史记·匈奴列传》,是楼兰在史籍中第一次亮相。汉武帝时,张骞凿通西域,开辟古丝绸之路,楼兰扼守南北两道之咽喉,商贾不绝,驼铃悠悠,一派繁荣景象。然而,辉煌数百年后,楼兰逐渐城郭巍然,人烟断绝。故城出土木简文书记载了当时耕地因干旱不能完成耕种任务的情况,专家分析,河流改道断流、罗布泊干涸是楼兰消亡的实质性原因。
  如何复活沉寂上千年的楼兰?
  2014年到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五家科研单位,针对楼兰在内的罗布泊诸多科学问题开展综合性科学考察,这次考察用实物证据证实了汉晋时期楼兰以汉传文化为主导。
  2022年春天,已故楼兰考古专家侯灿撰写的《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正式出版。为楼兰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从汉到晋的历史演变、形态布局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并为楼兰测量提供了经纬度、水渠道路、建筑遗址的精确数据。
  科考过程中,一件件见证历史的文物重见天日。同时,加强楼兰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楼兰文物“活”起来的工作也日渐兴盛。
  “楼兰出土的织锦残片是我们的灵感来源。”楼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柜台前,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云气纹、瑞兽纹等纹饰,“长葆子孙”“延年益寿”“长乐光明”等吉祥语,一件件交织楼兰文化符号和现代元素的书签、U盘、抱枕、坐垫、水杯、手提包受到参观者青睐。
  除了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让楼兰故事走向远方,冯京介绍,博物馆还积极组织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流动博物馆展、楼兰文化研讨会,打造楼兰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和成果展示的平台。
  若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义宏介绍,若羌县深挖楼兰文化元素,发布《我在楼兰等你》《楼兰我来了》等音乐作品,打造“楼小兰”IP形象,以动画形式讲述楼兰故事,让神秘而遥远的楼兰文化“活”起来。
  “楼兰遗址是丝绸之路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李文瑛认为,楼兰见证了中央政府西域治理体系的构建,也见证了中华文明自信拥抱世界。
  “楼兰是让世界了解东方大国的重要遗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表示,国内也越来越关注楼兰研究,楼兰的思想和文化特性将在不断的深化研究中进一步得到充分阐释。(记者邓玉山 杨皓 蔡国栋 张玉栋 张瑜 王科文)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4日电
 
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4日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本次年会以“持续发展的中国”为主题,既是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也充分体现了各界对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期许。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增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李强指出,广大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见证者、受益者。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尊重市场、服务企业作为谋划经济工作的重要立足点、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始终做企业发展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好伙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改进优化服务,建立了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认真回应解决企业关切,积极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制度机制。相信政府与企业的相互信任、双向奔赴,一定能汇聚成携手同行、发展共赢的强大合力。
  李强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中国将以务实有效的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我们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加强政策协同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标本兼治稳妥做好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李强表示,今天的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我们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依法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我们愿同世界分享中国持续发展的大机遇,与各方携手创造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吴政隆参加开幕式。
  本次年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约400人参加开幕式。
 
“各类企业在中国都将有广阔发展空间”
郑栅洁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举措
“各类企业在中国都将有广阔发展空间”

郑栅洁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举措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邹多为 唐诗凝)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24日上午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发展动能亟待增强,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发展自身,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更强动力,为跨国公司带来巨大商业机会。
  此次年会举行,恰逢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
  新的一年,中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郑栅洁在年会上指出,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政策措施。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重点推进“四个加快”: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包括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等;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整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加强“三个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外资科技企业与国内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同营造创新生态;加强人员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外人员往来便利性,为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提供便利;加强投资经贸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引进外资,在增值电信、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加快出台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继续支持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约万亿元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新增消费需求;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领域推动设备更新,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有望释放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潜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2030年前每年至少需要新增投资2万亿元以上……
  通过援引一系列测算数据,郑栅洁表示,中国人口众多,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碳达峰碳中和等,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同时,中国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30%左右,并且正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类企业在中国都将有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展望2024年,郑栅洁说,从已有数据和先行指标看,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他表示,中国不仅努力发展自己,也愿与大家携手共进。“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能赢得未来”。
 
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
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点工作
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

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点工作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王希 韩佳诺)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24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新的一年,财政部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统筹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把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年会的举行,正值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我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中国宏观政策取向等话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焦点。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作出部署和安排。
  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4.0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10.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4.1%……蓝佛安引用一系列数据,向海内外嘉宾介绍了今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具体而言,财政将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表示,将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蓝佛安说,近年来,财政部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在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下,全社会研发经费稳居世界第2位,年均增幅超10%。下一步将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创新发展力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支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贡献率达82.5%,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我们将坚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联动,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予以支持。”蓝佛安说,财政部还将积极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支持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支持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对于如何分好财政“蛋糕”,蓝佛安介绍,财政部将坚持有保有压,腾挪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下一步,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开放才是通向繁荣的必由之路。”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将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强化与主要经济体在宏观政策方面的沟通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深化与多边开发机构务实合作,在开放合作的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和制度,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把各方面的潜力和积极性发挥出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不断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蓝佛安说。
 
“捕风捉光”,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发电
“捕风捉光”,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发电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唐诗凝)今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面对愈加频繁的极端天气和全球变暖等气候危机,减缓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
  发展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气象服务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可或缺。
  不久前,中国气象局印发《能源气象服务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加强清洁能源发电精细化服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技术先进、机制完善的能源气象服务体系。
  气象服务对新能源发电有多重要?
  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精细化选址,少不了气候资源普查“找资源”;千变万化的风光资源有多少能转化成电,要靠天气预报做支撑;极端天气下降低对电力设施的影响,也得紧盯灾害预警……气象服务新能源涉及方方面面。
  出门没看天气预报,忘带伞可能会淋雨,对于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来说,如果天气预报有偏差,整个电力平衡都会受影响。不同于传统煤炭发电可以“随用随发”,新能源发电要“捕风捉光”,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巨大挑战。
  “假如风速预报偏差1米/秒,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的最大误差可能会达到30%左右。”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室主任工程师王铮借助数据分析发现,天气预报是否精准对新能源出力预测准确率影响很大。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只有实现精准的天气预报,才能把握新能源发电的“脉搏”,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50米、70米、100米等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以及辐照度、云量……与我们日常天气预报不同,这些相对陌生的气象指标与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息息相关。
  新能源功率预测,就是将气象要素预报结论输入发电功率模型,然后计算出风、光电场能发多少度电,再据此形成生产调度计划,从而做好运行安排、电力输送。
  “捕风捉光”,精细化的能源气象服务一直在路上。
  当前,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气象预报系统已面向全国省级气象部门下发,使得国省两级均具备新能源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多个省份都在加强新能源产业气象服务:湖北持续十余年研发功率预测技术;内蒙古研制短期风速预报订正、未来10天逐时精细化预报、未来50天逐日风电光伏发电预报产品;江苏打造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智能气象服务系统……
  风能太阳能发电精细化气象服务示范计划于2023年正式启动,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科学主任申彦波说:“示范计划目前覆盖4个直属单位和21个省级气象局,通过‘赛马制’遴选最优预报产品,在‘比武练兵’中持续提高预报准确率。”
  “到2027年,风电和光电功率预报准确率要分别达到86%和88%。”申彦波说。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小目标呢?超算和算法这两把“算盘”是关键。
  首先,借助超算可以在空间上将经纬度坐标尽可能精细,预测数据的网格越来越小;从时间上提升预测频率,例如遇到极端天气每小时滚动更新数据。针对沙尘天气下光伏发电出力预测,超算运行模型可以得出不同覆沙厚度对发电的影响。
  其次,基于历史天气的大数据样本库,借助算法建立不同地形地貌、季节和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影响下风电出力精准预测模型,分类越细致、预报越聪明。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掌握天气变化的能力在加速进步。之前“靠天吃饭”,现在“八九不离十”。“气象+新能源”,让风光发电更“靠谱”。未来,天气预报还能算得更快、看得更远,相信有了这般加持,新能源发电也会有更多胜“算”在握。
 
互联网如何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
透视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如何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
 
透视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王思北 林珑)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新型消费持续壮大,网络惠民走深走实,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数据背后,我国10.92亿网民拥有哪些数字新生活?互联网如何激发经济社会向“新”力?
新型消费潜力迸发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新型消费潜力迸发,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说,2023年,数字消费实现高质量发展。网络购物、电商直播等线上消费类应用依然延续了增长势头,用户规模均较2022年增长超6000万人。全年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
  网购消费增势良好的同时,新消费增长点也在不断涌现。
  报告称,以沉浸式旅游、文化旅游等为特点的文娱旅游正成为各地积极培育的消费增长点。截至2023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达5.0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8629万人,增长率为20.4%。
  同时,国货“潮品”消费、绿色消费、智能产品消费等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形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说,据统计,在网上购买过国货商品的用户,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比例达58.3%;在网上购买过绿色产品的用户,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比例达29.7%;购买过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的用户,占网络购物总体用户的比例达21.8%。
  专家表示,不断涌现的网络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正在成为我国消费升级的一种趋势潮流。
数字鸿沟持续弥合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480万人。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788万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刘郁林说,我国持续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一方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乡上网差距进一步缩小。报告称,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各类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为16.8%,较2022年12月缩小4.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包容。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网约车、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9057万人、5139万人,增长率分别为20.7%、14.2%,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持续发展让网民数字生活更幸福。
  “我国在线政务服务加速覆盖,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73亿人,同比增长超4700万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刘郁林说。
网络视频优质内容供给丰富


  在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看来,网络视频行业是202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613万人。
  “新入网的2480万网民中,37.8%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网络视频应用,较排名第二的即时通信高出21.7个百分点。”周结认为,作为对新网民最具吸引力的互联网应用,我国网络视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内容供给不断丰富,推动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以微短剧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内容蓬勃发展,实现‘量增质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王常青说,网络视频平台也纷纷推出精品扶持计划,鼓励高质量微短剧创作,多部优质微短剧得到观众的认可。
 
店开全球,“厂二代”集体寻路跨境电商
店开全球,“厂二代”集体寻路跨境电商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和“世界的义乌”相距不到100公里,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却显得低调得多。这座一下高铁就能看到山清水秀的小镇,是全球最大的保温杯生产基地之一,每年有数亿只保温杯从这里被运往全球。
  “不甘心只做代工厂”“不能等靠要传统渠道”……王博文是武义的“厂二代”之一,自从帮助父母的工厂注册跨境电商后,生产线上多了一个“耶鲁文学毕业生”。随着传统外贸渠道逐渐式微,薄利多销的模式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厂二代”不躺平、不退缩,带着来自长三角的保温杯、瑜伽裤、眼镜、帽子等“中国制造”,正抱团开启新的出海路。
不一样的跨境,不一般的“厂二代”


  口径得大,这样才能满足放冰块的需求;容量得大,方便欧美用户在旅行、户外等路途中使用;最好单手就能打开杯盖……在位于武义县的浙江麦铂保温杯工厂的样品陈列室里,王博文向记者介绍着这款热销欧美的保温杯和国内产品的不同之处。
  29岁的王博文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虽说其父母经营保温杯工厂已数十年,但主修英语文学的他,着实和做保温杯“八竿子打不着”。
  2023年,父母工厂中一款冰沙杯滞销,库存不少,眼瞅着亏损已是板上钉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博文通过跨境电商平台Temu,上架了这个产品。没想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一下子就卖出去几百只。如今,不仅这一冰沙杯在Temu上已是“明星产品”,其他创新产品更是创下月销过万的好成绩。
  “过去,我们一直给膳魔师等大品牌代工,在设计、研发、制造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由于外需不旺、同质化竞争等原因,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工厂一直处在微利空间。”王博文坦言,跨境电商的“全托管模式”,给从前只做代工的企业打开了一扇窗。
  他举例说,过去小商品想要做外贸,往往要经过外贸公司、物流企业、美国外贸流通企业等五六个环节,最终才能进入美国终端售卖渠道,“中间商”推高渠道成本;如今,工厂只需设计出适合当地的产品,并上线到跨境电商平台,按周期将产品发货至跨境电商仓,“剩余的事情都不用管了”,性价比大大提升。
  过去,外贸企业“出海”几乎全程都是“独行侠”,中小企业也无法承担高额的海外物流成本。如今,尽可能地减少非必要的中间环节,“全托管模式”解决了物流成本高、运营人才缺失等长期以来横亘在大洋两端的跨境贸易难题。
  不“出海”,可能就要“出局”了。这一点,柳文海深有感触。1990年出生的柳文海也是“厂二代”,父母在山东日照经营一家帽子工厂。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柳文海把过去传统外贸半个月的打样周期,缩短为24小时内。“小批量订单,快速反应,一款产品收藏得多、有‘爆单’可能,就及时增产。”柳文海说。
  像王博文、柳文海等这样尝鲜跨境电商的“厂二代”,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是常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统计,拼多多、TikTok、希音(Shein)三家电商平台2023年通过上海空港口岸出口申报量同比增长超10倍。
产业带促“抱团”,平台化助“新引擎”


  从行商、坐商,到电商、链商,世界工厂经历互联网大潮,迎来产业转型迭代的新浪潮。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其中拼多多集团旗下的Temu、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 Shop和较早探索跨境电商的Shein被称为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不断扬帆出海。
  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看来,跨境电商中“中国平台”的兴起,给出海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由中国企业自己搭建的全球通道无论是提供全托管服务,还是营销、物流等支持,都更加自主可控,为中国制造的转型乃至形成独特的全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平台化的加持,高度集中、专业化强,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集群,正在让“厂二代”们的跨境路更具显示度。
  2024年2月发布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3)》显示,长三角拥有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占全国总数约五分之一,跨境电商规模更是占全国近一半。像王博文这样,武义制造、杭州营销、上海“触云”的“厂二代”们不在少数。
  Temu业务总监韩玮介绍,珠三角、长三角两大中国制造业高地如今已是跨境的重要货源地。在长三角,很多小镇都用某一个产业“命名”。王博文从小就听说,“全球每3个保温杯就有1个来自金华”;而对于“厂二代”金炜烽而言,他所在的浙江台州临海杜桥镇是全国四大眼镜城之一,全国70%的眼镜都从这个小镇走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与经济合作学系主任王健认为,以前,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以大企业为主;而今,众多小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平台化降低了中小外贸企业走向全球的具体业务实操门槛”。
从“白牌”到“品牌”仍需久久逆袭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类政策,“厂二代”们看到了更多的机遇。
  “不甘心只做代工厂。”2024年,王博文新设立了自有的保温杯品牌——“归路客”,并在Temu上建起新店铺。第一步要做的,是把产品的时尚度再提升一点。
  抬头志在万里,低头绣花功夫,品牌之路才刚刚起步。“过去外贸出海,大都是贴牌。现在平台上,中国品牌直面境外消费者,从流量上平台也会鼓励中国制造孵化自己的全球品牌。”王博文说,看似是卖产品、卖品牌,其实卖的是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
  韩玮也认为,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虽然已经无处不在,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仍屈指可数,亟待形成更明确的显示度。
  而且,中小商家“出海”创新,也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王健说,平台应当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构建更强的竞争力。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出海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完善商业改进、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给予生产企业及中小外贸商家更多指导与扶持。
  从“白牌”到“品牌”的培育路,并非一蹴而就。多位业内人士谈到,平台竞争要避免同质化,找到独家杀手锏;支付体系、物流顺畅度等,都有降本增效的空间。
  2023年4月,商务部表示将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依托国内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结合各地的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更多地方特色产品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海外跨境市场的开拓,现在还只是开始。”拼多多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认为,平台服务还将快速迭代、持续创新,为中国制造出海创造更多红利。
   (本报记者周琳 丁汀 张璇)
 
抓应用塑生态 上海大模型产业提速跑
抓应用塑生态 上海大模型产业提速跑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上海3月24日电(记者杜康)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正在持续迭代发展。近日,“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徐汇召开。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上海将支持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的研发,推动大模型在金融、教育、医疗等典型领域的垂直应用。
  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上海已形成一批产业创新成果。开幕式上,有多项最新大模型及大模型驱动的智能硬件宣布首发。此外,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开发的“书生·浦语”大模型已经开源发布;上海有24款大模型进行了备案,多款人形机器人也即将发布。
  从ChatGPT到Sora,从“文生文”到“文生视频”,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的持续突破激励着广大创业者。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大概有两百多家做大模型的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抓住下游的应用需求是突围方向之一。
  开幕式上,两个上海市级重大应用场景对外发布,分别是大豫园元宇宙超级场景和助聋门诊场景(基于手语大模型的交互式数字人手语翻译)。这些重大应用场景技术集成度高、行业影响力大,将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等技术集合在一起,更具牵引效应。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开源开发的力度,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广模式,以降低广大创新创业团队、中小企业等大模型训练的门槛,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应用场景,来牵引大模型在金融、教育、医疗、制造等典型领域的垂直应用。
  除了应用牵引,生态塑造也是上海大模型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在大会举办地上海徐汇滨江地区,一二期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模速空间”已经成型。作为上海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自去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吸引60余家上下游创业企业入驻,覆盖文娱、办公、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场景试验田、应用孵化器的显著特征。
  “当前,‘模速空间’内已有15家单位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备案,数量上占到全国的约20%。”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表示。推动大模型产业加速跑,“模速空间”还部署了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
  以数据为例,高质量数据是大模型产业发展的“燃料”。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开源数据平台,协同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建设工作,“模速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的开放数据。目前,联盟已有50家成员单位,发布数据总量近5TB,总下载量近14万次。
  面向未来,大模型产业的发展仍有许多挑战。以算力为例,人工智能专家、微软原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谈到,发展大模型产业,算力是门槛。随着大模型参数的增加,对算力的需求几乎是几何级增长。
  对此,上海已明确,未来将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智能芯片关键技术和应用适配,打造更多元开放的智能计算生态。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安全准则、伦理规范,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西部山城成为“毛绒玩具新都”的启示
西部山城成为“毛绒玩具新都”的启示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当所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会寻求向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经济学家将之称为梯度转移理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用地成本增加,一些人担心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会流向越南、印度等人工成本低的国家。但实际上,这些转移产业的重要承接者,是我国广袤的内陆地区。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深处,不沿边、不靠海,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记者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短短6年多时间,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无中生有”,如今拥有在营毛绒玩具企业800多家(点),日产能超100万只,吸纳就业1.98万人,2023年实现产值61.05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样一座被排在中国五线城市序列的西部山城,何以在短时间内崛起为“毛绒玩具新都”?
  故事起源于一份关于承接东南沿海毛绒玩具产业转移打造安康新兴支柱产业的报告。2017年底,江苏省常州市对口帮扶安康市工作组建议,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腾笼换鸟”机遇,积极承接毛绒玩具产业。
  发展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民生账。当时,在实施避险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过程中,安康市有近百万群众从山区搬进了社区。如何让数量庞大的劳动力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课题。毛绒玩具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带动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地,发展生态友好型的毛绒玩具产业正合适不过。
  经过几年发展,毛绒玩具产业已经成为安康的新兴支柱产业。返乡工人祝国梅的话令记者印象深刻:“去外地打工,小孩放在家里不放心,如今在家门口,既有稳定收入,也能照顾家里。真好!”
  如果家门口有不错的工作,谁愿意四方奔走把青春留在他乡?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是困扰很多打工人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无疑给很多中西部群众提供了解决就业困扰的机会。
  应该说,安康承接毛绒玩具产业,和常州工作组的报告建议有直接关系,背后是我国这些年来持续开展的东西部协作机制。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演绎的闽宁协作,山东援藏工作队把寿光蔬菜模式带上雪域高原……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等独具特色的政策安排,不仅把东部地区的好经验、好办法带到了西部,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也为市场变化背景下的东西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至关重要。西部如何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既是大课题,也是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的兴起启示我们,产业转移不只是市场的选择,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效对握尤为重要。
     (记者张京品 张晨俊)新华社西安3月24日电
 
中欧班列“开进”糖酒会带火国际消费新模式
中欧班列“开进”糖酒会带火国际消费新模式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李力可 余里 李晨曦 周以航)45个国家和地区、超6600家展商和超30万件展品……正在成都举办的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热闹非凡,位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区12号馆的成都市青白江区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区,各种进口美酒、美食琳琅满目,多位外国展商在展位洽谈业务。
  在法国(商品)馆展位前,负责人徐丹丹正向来往客商介绍来自法国的葡萄酒:“这次参展,我们还是以进口葡萄酒为主,希望通过此次糖酒会加强跟法国酒庄的深入合作,并且联系更多下游经销商。”
  在10号馆进口食品展区,比利时国家(商品)馆邀请了一家比利时巧克力厂设立展位。“这里的人真的非常多。比利时是以巧克力、啤酒、钻石和蓝精灵闻名的国家,而我们是唯一能使用蓝精灵IP的巧克力厂家,所以大家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这家比利时巧克力厂的负责人莉莉·利比特表示。
  据了解,此次青白江区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区展出了来自比利时、德国、法国、葡萄牙等15个国家(商品)馆的商品,涵盖葡萄酒、茶叶、调味料、巧克力、肉类、奶粉等多种类别。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都经由国际班列进口到中国。3月14日上午,一列始发于荷兰蒂尔堡的中欧班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装载有巧克力、太妃糖、红酒等产品的集装箱被有序卸下,奔赴糖酒会的展台。
  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长期选择成都国际班列进行进出口贸易业务,总经理苏昶说:“此次参加糖酒会,我们希望通过展会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加入国家馆集群,展示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同时吸引下游渠道商前来采购现有品牌,提供集拼集运集采等服务。”
  荷兰DMQ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克里斯·扬·雷茨马表示:“参加成都糖酒会是我们对开辟中国市场的一次有益探索。单从运输保障这一项上来看,中欧班列运输无疑是优先选择,一旦形成稳定的市场,我们将有源源不断的产品搭乘班列来到这里。”
  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副关长颜毅介绍:“我们为糖酒会专列量身打造‘通关方案’,设置绿色通道优先办理通关手续,划定专门的展品监管库和存放区域开展集中查验,提高查验效率,为参展货物提供高效便利的一站式通关服务。”
  糖酒会期间举办的2024成都进口嘉年华(糖酒会站)活动上,集合海外直采模式推介吸引了现场不少国内外客商的关注。不少境外品牌就巧克力、糖果、肉类、葡萄酒等商品进驻进行了签约,并与成都零售商协会、成都市烹饪协会、成都市酒吧协会就休闲食品、粮油副食、酒水饮料达成渠道合作签约。
  跨境海外直采指的是利用一般贸易和电商平台,从海外源头厂商直接购买商品,并通过国际物流通道送至采购商的过程,与传统的进口模式相比,集合海外直采模式降低了企业商品采买成本、起订量门槛以及采购商的货盘和资金风险,提升了采购商的利润空间。
  “以进口品牌巧克力为例,采用集合海外直采模式,商品进价下降10%至20%,运输成本下降5%至10%,同时压货少、资金小、风险更低。”成都市对外贸易发展协会秘书长姚正毅介绍。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辐射境外108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全国糖酒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国际班列的支持,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商家和消费者的充分交流,为跨区域合作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为糖酒会打通东西、贯通南北、联通内外发挥了重要作用。
 
塔里木油田累计向中东部地区供气达3500亿立方米
塔里木油田累计向中东部地区供气达3500亿立方米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顾煜)截至3月22日8时,位于新疆南部的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累计向中东部地区供气达3500亿立方米,为下游15个省区市、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用气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塔里木油田介绍,3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替代标煤4.6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57亿吨,促进了我国东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能源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保效益。
  随着下游天然气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塔里木油田全力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2017年12月,累计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突破2000亿立方米;2022年3月,供气突破3000亿立方米,助力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提升。
 
良田良机良法齐发力
黑龙江下好备春耕“先手棋”
良田良机良法齐发力

黑龙江下好备春耕“先手棋”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春分将至,东北天气转暖,全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省备春耕工作有序进行,这个省正通过良田、良机、良法多点发力,下好备春耕“先手棋”,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奠定坚实基础。
  在双鸭山市集贤县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024年集贤县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涉及3个乡镇34个行政村。”集贤县农田建设发展中心主任房月说,将建设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黑龙江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侵蚀沟治理和农田防护林更新修复一体化实施,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400万亩、治理侵蚀沟1.2万条、更新农田防护林5万亩。
  “截至2023年底,黑龙江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8亿亩。”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丁宏权说,为完成今年1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省正抢抓春耕前的有效工期,加快施工进度。
  为发挥先进农机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黑龙江省正加力打造农机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农业大市佳木斯市着力建设高端智能农机制造基地。眼下,这里的农机生产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在佳木斯骥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为大马力拖拉机逐台安装智慧屏和北斗智能终端。借助大数据平台,让农户远程监测农机的作业面积和作业轨迹。目前,企业每天生产50至90马力段拖拉机30余台。
  “通过对产品进行无人化作业升级,使得一人可控制多台设备。”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王治国说,他们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等联合成立了高端智能农机研究院,还承接了黑龙江省50马力纯电拖拉机、300马力混动CVT(无级变速)拖拉机两个研发项目,今年即将投入田间试验。
  为发挥良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自1月7日启动农业科技培训“百日行动”,通过云上课堂、实训课堂等形式,提升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水平。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百日行动”,累计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46.3万人次,举办培训班1855场次,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466场次。(记者孙晓宇)新华社哈尔滨电
 
南国山乡的春日新图景
南国山乡的春日新图景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连续一段时间的绵绵春雨后,广西平果市榜圩镇的田野苏醒,桑枝吐芽。纵横阡陌间,农人们备种、耕地、施肥……山脚下、沟渠旁,一派不负春光的忙碌场景。
  时值三月,既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采摘丰收的日子。在榜圩镇乐圩村的辣椒地里,鲜红的线椒不时随风晃动,像一簇簇摆动的小火苗。“再过几天,这批辣椒就可以采摘上市了。今年我还会搭建大棚种植辣椒新品种,届时产值更高。”来自四川遂宁的种植户吕刚说,眼神里满是憧憬。
  他的老乡罗明武同样对种植辣椒信心满满。“这边土地肥沃,冬天比较温暖,非常适合种植反季节辣椒。我去年种了170亩辣椒,收益不错。”罗明武介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辣椒产业发展较好,每亩产量一季可达5000斤至6000斤,产品不愁销路,四川、湖南、山西等地客商经常催货。
  近年来,榜圩镇推动乐圩村发展815亩辣椒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附近的长安村、紫塘村、隆足村等种植辣椒超过3000亩。由于辣椒增收成效明显,“冬闲田”成为群众的“增收田”。
  辣椒产业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土地租金收入,也为大家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今年45岁的村民陈翠青最近忙着在地里采收辣椒,下午工作结束时便可领取现金报酬。对陈翠青而言,两个孩子在县城上学,家里有老人走不开,在家门口务工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增收两不误。“除了摘辣椒,我平时也会做些施肥除草的活儿,不忙的时候就帮丈夫在家里养蚕。收入有保障,生活有盼头。”陈翠青说。
  榜圩镇党委书记张磊介绍,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当地立足资源禀赋,以特色赋能产业,努力探索合适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方向,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突出市场“有优势”、产品“立得住”、销售“巧错峰”,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除了促进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榜圩镇也多渠道增加群众产业收入。结合群众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当地不断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建立健全产业与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当地村集体投入土地或资金参与产业项目,所得收益按比例分配,分别在永旺村、常星村、榜圩村等地建设“犇”富肉牛养殖基地、常星木材加工厂、北部乡镇建材市场等产业基地。许多农户参与其中,增收渠道得以拓宽。
  在永旺村敢桑屯的牛舍里,一头头健壮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这个肉牛养殖场属于村集体经济,饲养肉牛30头、牛犊30头,预计出栏收入超过100万元。”永旺村党总支部书记韦丽葵说,养殖场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村屯发展肉牛产业。目前,肉牛项目已带动本村30余户农户养殖肉牛300多头,预计产值超700万元。
  在当地建材市场,一家家门面已开门营业,琳琅满目的建材产品映入眼帘,砖瓦、油漆、地板等一应俱全,入股的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从门面租金收入中获得分红。一名群众说,建材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位于广西西南部的榜圩镇,群山连绵,曾经遭遇产业单一的困扰。随着思路理念的变化,如今乡村产业正“破茧而出”,项目多点开花。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和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当地乡村活力满满。数据显示,当地已发展农民合作社88个,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7.64%,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效、群众增收。
(记者覃星星 李欢)新华社南宁电
 
吉林:粮食主产区加紧备耕工作
吉林:粮食主产区加紧备耕工作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新华社长春3月23日电(记者马晓成)随着冬雪逐渐融化,气温逐步回升,产粮大省吉林省多地陆续开展春耕准备工作。
  这几天,永吉县万昌镇正有序推进秸秆离田工作。不久前,当地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对春耕形势进行综合研判,专家认为今年当地自然条件有利于春耕生产,适宜尽早整地,早播早种。
  为了确保不误农时,永吉县通过引导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鼓励农民参与秸秆能源化、饲料化,推动农民尽早自行开展秸秆离田工作。
  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种地越来越离不开好农机的支持。
  在桦甸市晓锋农机商店里,经理庞晓锋忙着为前来选购农机的农民介绍新产品,现场演示新农机的使用方法。
  “针对桦甸的地形地貌,我们对几个农机品种进行了针对性改良。此外,今年新推出的农机产品还优化了操作方法,适应农民年龄偏大的实际,方便他们操作。”庞晓锋说。
  近一段时间,吉林多地加大农资市场检查力度,保障农资质量,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磐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深入农资经营门店和化肥厂,查验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台账、农资产品标识标签、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厂名厂址等信息,督促经营户合法合规经营。吉林市昌邑区提前部署,积极做好农资储备和监管工作,充分保障春耕农业生产物资正常流通供应。
  吉林多地还加大技术指导,把农业技术人员派向农民家中。
  舒兰市在品种试验、示范及评鉴基础上,经专家综合评定,优选出适合舒兰市不同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53个。
  磐石市选派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农技专家深入农民家中,开展科学备耕指导服务,农技专家通过现场教学、服务指导、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农户们边学边干、积累经验、提升春耕技术本领,以为今年春耕打牢基础。
 
辽宁:保春耕一线农资足备耕忙
辽宁:保春耕一线农资足备耕忙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据新华社沈阳电(记者武江民 于也童)春分时节,走进辽宁省铁岭县爱尔法农业科技(辽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自动抓取、码堆,工人们忙着包装、运输。“现在已经到了东北地区备耕最后冲刺阶段,40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赶生产。”公司董事长助理刘彪介绍,去年10月至今,公司接到22万多吨的产品订单。随着东北地区春耕春管陆续展开,订单数和发货量还将不断攀升。
  农资供应是否充足,决定着秋季丰收“成色”。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文,要求为农资供应开通绿色通道,对涉及春耕生产事项优先受理、加急办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不误农时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辽港集团营口港是东北化肥集散中心。记者在转运码头看到,一艘化肥轮船正在进行卸船作业,门机大臂一升一降,将散装化肥从船舱抓出,直接送入灌包机进行灌包装车,发往各地。
  春节以来,营口港的化肥货运量每天保持在8000吨到12000吨之间。在化肥接卸高峰期,营口港协调两艘以上船舶同时靠泊,并开辟“绿色通道”,运输车辆实时更新发运计划,快速装车,按时发车,保证春耕物资运输安全畅通。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最新调度信息显示,截至3月14日,辽宁省基层销售网点已备实农资商品296.8万吨,占需求量的91%;已下摆入户174.4万吨,占需求量的53%,下摆速度正在加快。
  在辽阳县为农服务中心,前来买种子、化肥的村民络绎不绝。“现在村民们还可以线上订购,我们直接送到家门口。”工作人员张棋说。
 
为丰收打好根基
湖南集中育秧提质扩面见闻
为丰收打好根基

湖南集中育秧提质扩面见闻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往年育秧,我是用传统小拱棚,但育出的秧苗数量有限,存活率也不高。等这个大棚建好了,不仅秧苗更健康,而且还能供应给更多老乡。”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管理区千山红镇种粮大户张凯今年新建了一座30多亩的现代化集中育秧大棚,近日他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新宝贝”。
  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湖南省自去年开始实施加快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行动,拟在全省范围内新建(扩建)集中育秧设施3797个,总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还有半个多月,湖南早稻就将陆续栽插,各地的种粮大户们正在抓紧时间施工。
  “秧苗育得好,丰收的根基就打好了一半。”张凯说,自己过去的小拱棚每平方米造价40多元,新建大棚的造价每平方米则超过了120元,里面既有喷灌设施,还有冷暖调控系统。目前,千山红镇好几个村都已和张凯签订了协议,由他统一提供早稻秧苗。
  今年2月的雨雪冰冻天气导致益阳市南县的湖南广利源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数十亩育秧大棚垮塌。正当公司负责人胡建为大棚重建资金犯愁时,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将他的大棚重建纳入到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行动的补贴范围内,帮他填补几十万元的缺口。
  “只需要一周时间,我的大棚重建工作就全部完成了,可以让秧苗准时下田。”胡建说。
  常德市安乡县大鲸港镇共有15个村3.5万亩水稻。过去,由于集中育秧点少,当地一些农民只能把种子直接撒进田里,这种被称为直播的方式会让秧苗在遭遇倒春寒时烂秧,并最终导致水稻减产。今年,随着两处现代化集中育秧点的完工,这种局面将得到很大改善。
  “我的育秧设施包括1个38亩的大棚、2个催芽密室和1条播种流水线。”大鲸港镇安庆村村民刘云峰说。这名去年底才回到家乡的种粮大户为村里建起了第1个现代化的集中育秧点,尽管前期投入很大,但却能大幅提升种田效率。“我的目标是让自己的集中育秧点辐射1万亩稻田,把乡亲们的减产风险降下来。”刘云峰说。
  大鲸港镇同庆村种粮大户龙刚不仅新建了1处集中育秧大棚,还对设备进行了提质升级。过去,他通过地膜育秧的方式为农民提供秧苗的面积在1000亩左右,今年这个数字可以扩大到3500亩。记者近日在龙刚的大棚内看到,1条播种流水线正在作业,在几名工人的配合下,十几秒钟就能完成好几个秧盘的播种。
  龙刚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够,今年在各级财政补贴的支持下,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集中育秧设施。“有了它,我的种田事业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龙刚说。
(记者周勉)新华社长沙3月24日电
 
乡愁引客来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琼海探索
乡愁引客来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琼海探索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在海南岛的东岸,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进入琼海地界,彩砖琉璃瓦的村屋随处可见,窗沿房梁的彩绘讲述着琼海人早年“下南洋”的故事。在琼海的博鳌、潭门等滨海小镇,侨乡、海洋等文化元素为乡村沉淀了南洋乡愁和南海记忆,吸引众多客人前来游览,赋能乡村振兴。
  博鳌镇莫村村委会下属的留客村地处万泉河下游的水陆要冲,村里的渡口将官商文人聚集此地,因而得名“留客”,这里也是早年“下南洋”的必经之地。
  侨乡故事道不完,莫村专设了“村史馆”。在村民们日常来往频繁的村供销社和村民茶舍,一位正在喝茶的大姐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的名人故事。留客村的百余户人家曾走出1000多名华侨,他们旅居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了“船王”蔡家森、“百货之王”卢氏兄弟等代表人物。
  这些华侨们历经磨难后衣锦还乡,在留客村建家宅、修码头、办学校、铺道路。坐落于留客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家宅正是其中之一。
  来自北京的“候鸟老人”陈先生和老伴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蔡家宅里,他时不时拿出相机记录下老宅的角角落落。“宅子保存得很好,一边游览一边听蔡家故事,仿佛穿越了时空。”他说。
  蔡家宅第五代传人蔡仁汉告诉记者,先辈蔡家森先生当年从留客村出发,到印尼打拼成为当地华侨富商,回国后他和兄弟建造了这座宅子。蔡家宅结合了当地传统民居结构和东南亚装饰,1934年建成至今已历经90年风雨。
  如今,海南留客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留客村投资打造“美丽乡村”,公司总经理柴志仁认为,该村原有的万泉河道、古渡口、古宅就是最好的文化景观。下一步还将建设“海南下南洋文化博览馆”,推出印尼风情演出和华侨艺术展览活动。留客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华侨回乡投资,年轻一代不用再为了温饱“下海漂远洋”。
  2023年10月,琼海成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如何让历史和文化为振兴路上的乡村带来效益?博鳌镇留客村将乡愁的诗写在万泉河畔的青砖上,潭门镇排港村是把远方的海刻在泛黄的更路簿里。
  位于潭门港出海口的排港村,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海南古渔村,至今沿袭“祭兄弟公仪式”“鲤鱼灯节”等习俗,当地代代相传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海航道更路经,也被称为“更路簿”,是海南岛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笈”,是每位船长必备的航海图,是古代琼海人发现和开发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的历史见证。
  “80后”王振忠出生在排港村的一个船长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远赴南海,并传下珍贵的更路簿。为了留下潭门渔村的南海记忆,他将家族传承的更路簿、罗盘、老地图、海捞瓷等老物件收集陈列,开设了一家更路簿博物馆并亲自担任讲解员。
  “现在更路簿虽然已不常在航行中使用,但这是南海主权的历史证据,更是我们潭门人的精神寄托。”王振忠从母亲带他的背带襁褓,讲到父亲手写的更路簿,从一张“听祖父讲西沙”的老照片道尽潭门人闯海传奇。
  风从海上来,渔船的汽笛声、出海的鞭炮声宛如潭门的脉搏,仍跳动不息。来自杭州的杜亚萍被潭门故事深深吸引,“从附近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过来,又走进这家更路簿博物馆,看到满墙的老照片,听到潭门老渔民的故事,不想走了。”她告诉记者,这些有独特文化底蕴的乡村才有滋有味。
  今年春节期间,琼海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8.47万人次。其中,博鳌镇的南强村、沙美村和留客村共接待2.75万名游客,潭门镇排港村接待游客2.12万人次。
  琼海市旅文局副局长侯媛媛说,借助“博鳌效应”,琼海围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着力打造环绕论坛会址、环绕沙美内海、环绕龙潭岭等3个美丽乡村集群环带。注重保留乡愁风貌和古朴韵味,修旧如旧保护古村古宅古迹。南强村、沙美村等“美丽乡村会客厅”扮靓“田园外交”,留客蔡家宅、排港古渔村等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也为论坛年会添彩。
(记者夏天)新华社海口3月23日电
 
河北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河北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王昆)连日来,河北各地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优先建设内容,引导和激励各类受益或管护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在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村的麦田里,村民们挥锹填土平整田间道路,修建机井泵房,铺设灌溉管道,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窦妪村党支部书记赵彦斌说:“我们一开春就忙着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在小麦春灌前全部完工。”
  “高标准农田配备了智能灌溉、施肥、植保等电气化设备,电力的需求比以往高了许多。”石家庄市栾城区供电公司窦妪供电所所长李伟华带领员工正在挖电缆沟,把田间架空线路入地,新建两台200千伏安变压器。
  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曹培表示,2024年,石家庄将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万亩。公司提前对接各级农业部门,加快实施配套电力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确保春灌期间安全可靠用电。
  地块修整、管网铺设、道路修筑……在保定市蠡县小陈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水利项目同步开工。轰隆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一台台挖掘机、卡车在田间来回作业。
  “小陈村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主要包括灌溉排水与节水措施工程、田间机耕路工程等。项目已进入铺管环节,预计年底竣工。”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建刚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会有明显提高。
  在衡水市阜城县的清凉江畔,工人们操纵挖掘机紧张有序地进行清淤疏浚作业。正在现场指挥的阜城县水利局局长魏春莹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建成后可以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6.99万亩,提升行洪排沥能力,有效应对夏季降雨。”
  “今年以来,衡水市加快实施骨干河道治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等工程建设,合理安排春灌期间工程施工时序,最大限度保障农业灌溉需求。”据衡水市水利局局长侯玉东介绍,截至目前,衡水市已新建或恢复固定式泵站582组,整治河渠93.46公里,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22.84万亩。
 
钢铁大省河北“环保绩效创A”助力高质量发展
钢铁大省河北“环保绩效创A”助力高质量发展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石家庄3月22日电(记者巩志宏 齐雷杰)物料由新能源汽车拉入料场后,直接卸入地下料仓,随后经由皮带通廊传输到各个生产线。自卸车架后面,除尘器随时“捕捉”溢出的灰尘。料场顶棚更是满布喷淋设施,只要感应到扬尘便自动洒水抑尘。
  走进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的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路面干净整洁,洒水车往来作业,给人带来一丝清爽;皮带通廊贯穿全厂,绘有蓝天白云的水塔高耸入云;各种生产、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智慧中枢大屏幕。
  “过去的钢厂可不是这个样子。以污染最重的烧结工序为例,工人每天需要在皮带两侧24小时不停清扫,一天下来全身黑不溜秋跟下过煤矿似的。”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环保副总经理孙江涛说。
  钢厂的“蝶变”得益于河北省正在开展的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创A行动。这家钢厂三年前实施退城搬迁,新厂区总投资13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就有40多亿元,实现了整个生产链条全工序超低排放,去年被评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
  河北是中国钢铁大省,同时也是排污大户,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40%左右。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中,河北钢铁行业环保治理一直是“重头戏”,近年来持续实施压减产能、退城搬迁、超低排放改造等一系列措施。
  从2022年起,河北从钢铁企业先行试水,启动7个重点行业的环保绩效创A工作,提出三年内完成全省62家钢厂环保绩效A级改造。
  “在我国实施的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管理中,A级是最高等级,代表同行业环保治理最高水平。”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创A专班负责人白羽说。
  河北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退城搬迁企业。与旧厂区相比,公司在装备选型和环境治理方面实现了“脱胎换骨”。
  在这家公司新建成的ESP(无头带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不同于传统热轧生产线的庞大体量,这条生产线非常“迷你”。“ESP是目前全球同类型生产线中最先进的,一般的热轧生产线长度在400米到650米,而它只有190米,不仅节约用地,还少了一道冷轧工序,可极大减少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公司副总经理张昆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环保绩效创A行动,河北钢铁行业工艺装备、环境治理水平得以大幅提升,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和100吨以下转炉加快淘汰,推广了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等先进技术,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加速。为鼓励企业创A,河北专门出台差别化电价、排污权抵押贷款、财政资金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截至2023年,河北已有36家钢铁企业实现环保绩效创A。经初步测算,河北钢铁企业全面创A后,可减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为全省工业减排贡献12%以上。
  在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通廊、厂房及建筑物都被涂成苹果绿色。走在偌大的厂区,浓厚的绿意扑面而来,和不远处春意萌发的太行山相映成趣。
  “厂区皮带管廊长达170多公里,几乎所有物料产品运输都依赖于此。你看我们厂区哪有车啊?”张昆指着空荡荡的厂内道路说:“环境好了,路上也安全。去年钢厂举行了第一期职工环厂跑活动,一圈跑下来是38公里,大家笑称为‘太行马拉松’。”
 
以赛兴业 武汉马拉松带火体育经济
以赛兴业 武汉马拉松带火体育经济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24日,国内路跑赛事好戏连台,作为奥运选拔赛的无锡马拉松,武汉马拉松、重庆马拉松等赛事同时起跑。在职业选手突破极限、大众选手强身健体的同时,火热的马拉松赛事也点燃了城市体育经济。
  长江中游江畔,随着发令枪响,武汉马拉松起点拱门两侧喷发出粉色樱花花瓣状礼花,不少跑者一边迈腿向前,一边高举双手,拥抱从天而降的“樱花雨”。
  这是自2016年创办以来,武汉马拉松首次提前至“樱花季”开跑。“近乎零差评”的赛道与服务,叠加“樱花季”,让今年的“汉马”出奇火爆。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余人报名,经抽签,最终3万人获得参赛资格。
  而“汉马”也没让跑者失望。从江岸区三阳路起跑,选手们沿途经过汉口江滩、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绿道等武汉经典地标和自然人文景观,在跨越“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赛道的同时,也领略了“一城花海,两江粉黛,三镇缤纷,四桥飞虹,五湖潋滟”的独特风光。
  在本届“汉马”中首位冲线的中国选手杨定宏以2小时12分06秒的成绩完赛,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前两届武汉马拉松时,天气比较热,这一届我赶上了武汉最好的时候、最美丽的季节,樱花开得非常绚丽,让我有很好的观感,也对我的成绩有所帮助。”杨定宏赛后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都竞相举办马拉松等路跑赛事。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9年的1828场。2023年,路跑赛事快速恢复,全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580场,参赛总人次达550万。
  路跑赛事的火爆,既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将运动看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吸引游客、促进消费、塑造城市IP起到日益突出的作用。
  同时中签无锡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的江苏跑者杨红宇,放弃了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跑马拉松近八年的她目标是“打卡”全国省会城市马拉松,武汉正好是她的第十个打卡地。
  “我之前跑过‘锡马’,今年是我第五年报名武汉马拉松,也是我第一次中签,所以我专程休了年假,提前三天过来,去武汉大学、黄鹤楼等地逛了逛。”杨红宇说。
  而来自广东深圳的杨志勤为备战武汉马拉松,添置遮阳帽、墨镜、跑裤、跑鞋、跑步手表等装备,花费累计超过万元。“感觉非常好。我今天完赛时间是4小时09分,比起去年‘广马’,我的个人最佳成绩提升了半个多小时。”
  为进一步拉动体育消费,涵盖体育消费博览会、体育产业招商推介会、美食节等众多活动的武汉体育消费周于21日至24日举办,价值1000万元的体育消费券同期发放。叠加旅游、展会、美食等要素,武汉马拉松的溢出效应越发突出。
  据组委会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3万人次游客因“汉马”来到武汉。武汉马拉松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武汉马拉松赛事的举办预计为武汉创造15.71亿元的城市效益,其中对武汉的经济影响约为5.57亿元,对武汉的社会影响约达到10.14亿元。”
  “以赛营城,以赛兴业。未来,武汉马拉松将深化‘文旅体’融合,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与荆楚传统文化相融,与‘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要素相融,让赛事‘流量’变成经济‘留量’,以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奔跑的‘城市会客厅’。”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波说。
  “汉马”搭台,经济唱戏。武汉马拉松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
(记者乐文婉)新华社武汉3月24日电
 
“扶上马再送一程”
山东多点发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扶上马再送一程”

山东多点发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我是艺术生,学校招音乐教师吗?”“有编制吗?”“入职后一个月收入多少?”……22日上午,山东省202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聊城大学举办,300余家单位现场揽才,共提供就业岗位约1万个。
  春风拂面,人潮涌动。潍坊实验中学展位前,求职者“里三层外三层”。该校行政中心主任黄江生介绍,学校计划招聘20名教师,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收到近百份简历,火热程度超出预期。“面对面交流直接高效,更有利于双方做选择。”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薛文清一大早来到现场,想要找一份教师工作。她说:“学校一周前发布了双选会信息,以便我们提前做准备。今天在熟悉的环境里找工作,心里很踏实。”
  双选会现场设有政策指导、简历“门诊”、面试指导、留学咨询等服务区。聊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都超说:“有的学生总担心自己不够好,看到机会不敢上前。我们设置这些服务区,既为他们解疑答惑,更为他们鼓劲加油。”当天,聊城大学还为有需要的用人单位提供部分教室,供面试、试讲使用。
  2024届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4.2万。为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春季,山东省教育厅陆续在8所高校举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同时开展线上就业双选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直接完成面试、签约、就业手续办理等业务。
  正值春招关键期,山东高校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石璐说:“我们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宣讲会、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和精准的就业指导;组织辅导员、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地观摩,全面直观地认识职业、了解岗位。目前,近4000名学生达成初步签约意向。”
  近年来,山东高校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打造以服务需求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相互促进与支撑的良性循环。德州学院副校长蒋涛涛说:“学校带着学生去企业‘登门自荐’,深化多领域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岗位,更好匹配毕业生就业需求。”
  多点发力保障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在潍坊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一楼的“潍坊市大学生完整就业服务站”,求职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进入潍坊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查看各类招聘信息。服务站打通学校、社会、企业等资源,提供心理咨询、简历优化、职业能力测评、技能培训、劳动纠纷争议调解、档案管理等服务。潍坊市奎文区人社局局长吴茵政说:“大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全力帮助他们尽早就业、更好创业。”
  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梁立波说:“除引导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外,教育部门与机构编制、人社部门密切协作,统筹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政策性岗位招录工作,组织实施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招录等基层就业项目,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努力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       (记者张力元)
新华社济南3月22日电
 
港澳“北上”单牌车突破200万辆次
港澳“北上”单牌车突破200万辆次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广州3月24日电(记者王浩明)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截至3月24日4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单牌车已突破200万辆次。
  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月1日“澳车北上”和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以来,驾驶单牌私家车“北上”的港澳居民数量持续上升。今年以来,澳门单牌车日均通关量近4000辆次,香港单牌车日均超过3200辆次,大桥出入境车流量已经21次刷新最高纪录,单日最高达1.82万辆次。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两车北上”申请情况持续火热,完成边检备案的港澳驾驶员已超过10万人次,车辆已超8万辆次。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获得“北上”资质的司机及车辆将进一步增多,预计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将继续上升。
  据介绍,为应对“两车北上”带来的口岸车流高峰,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持续优化分流疏导方案,通过与港澳出入境管理部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提前互报出入境客流信息,提前加开、开足、开满查验通道,最大限度疏导客流车流高峰;不断加大技术保障力度,多次升级边检查验系统,将口岸单边车辆最高验放量从去年7月的每小时400余辆次提升到了1000辆次,实现口岸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
 
江西共青城:多元共治织就“幸福网格”
江西共青城:多元共治织就“幸福网格”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近年来,江西省共青城市探索“多元共治”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城市有温度、生活有温情、市民更温暖。
  “多元共治”的网怎么织?共青城市将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利用“小网格”编织起市民生活的“幸福网”。如今,在共青城市“有事找社区、就近找网格”已成为群众的共识。
  陈爱平是茶山街道西湖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在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网格动态”——哪户漏水了、谁家搬走了、楼栋近期什么情况……“网格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需要步步丈量。平时哪家哪户有事,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去帮忙。”陈爱平说道。
  “网格”连群众,“服务”聚民心。共青城市积极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让网格员参与治安巡查、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实现“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上下功夫。共青城市坚持党建引领,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点单帮办”服务机制,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这道题是一道关于三角函数的题,你看这个三角形……”前不久,双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徐海燕收到了一条课后辅导的“派单”短信,身为党员、教师的她接下了这个“订单”。晚上7点,徐海燕按照订单上的地址,准时来到市民左先生的家,为他的女儿辅导数学。
  近年来,共青城市依托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老百姓评单”的“四单制”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派送到家”,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成效。
  “点单服务包含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生活等2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涵盖了群众生活的诸多方面。”共青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干部万仁华表示,目前,共青城市已建成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1支志愿服务队、2万余名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志愿服务。
  “自2021年点单平台上线以来,共完成26000多个服务订单,切实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万仁华说道。
  以多元共治之“钥”,开启基层治理难题之“锁”。共青城市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居民自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本报记者范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庆祝建校十周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庆祝建校十周年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深圳3月24日电(记者白瑜)作为深圳第一所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合作办学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迎来了建校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大会暨发展论坛3月23日在深圳举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创校初期,师生秉承“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的创校精神,使大学从一片荒芜的空地和几幢废旧的厂房起步,发展成为如今占地约133万平方米、拥有六所学院和七所书院、一万多名在校师生的国际化大学。
  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建成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等六所学院,逸夫、学勤、思廷、祥波、道扬、厚含和第七书院等共七所书院;目前有教职员工1881人、在校生10118人,其中本科生6641人、硕博生3477人;与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所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项目达250个。
  徐扬生表示,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瞄准国际化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继续以“融汇创新”的精神,担当为国家探索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使命,继续扎根深圳、面向世界,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和深圳“双区建设”的独特优势,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探索成功之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和科技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国际创科中心。
  各级政府代表、百余名院士、海内外高校代表、该校全球校友代表、在校师生、家长代表等逾千人参加建校十周年大会。
 
江苏启东:盘活闲置“村小”,低成本改建养老院
江苏启东:盘活闲置“村小”,低成本改建养老院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曾经,村办小学在农村非常普遍,几乎每个行政村(大队)都有自己的小学。一排平房的教室,水泥柱的篮球架,沙土的球场是村校的标配,一所学校几十名学生,七八位老师。
  随着农村城镇化提速,很多村小合并,不少校舍场地闲置。江苏省启东市近年来助力盘活闲置“村小”,低成本改造成养老院,硬件合格且活动空间大,有效提升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闲置村小变身老人“幸福岛”


  1957年,22岁的张浴宇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启东市寅阳镇志荣小学教数学。
  2024年1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寅阳镇临海桥村幸福岛托老院见到他时,他已89岁高龄,身体还算健朗,但耳朵有点背,说话很大声。“这里就是原来的志荣小学,曾经我在这教书,现在又在这里养老。”
  兜兜转转几十年,张浴宇又回到最初教书的地方。只不过,原来的学校,现在成了托老院。
  幸福岛托老院院长周标曾在志荣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存在了40年左右。
  1996年底,学校停止招生,村里的孩子到附近的守彬小学就读。1997年,村里与周标签订协议,将志荣小学校舍折价6000元出售给他,学校所在的地块,成为周标的责任田。
  周标说,刚开始接手志荣小学地块,用来发展养殖业。后来,周标去上海做生意,养殖场因此空置了七八年。
  周标的外婆一直由他照顾。“那时外婆90多岁了,换了好几个保姆,外婆都不满意。”周标想,与其请别人照顾外婆,不如自己来照顾。于是,他决定回家办养老机构。
  幸福岛托老院2010年投入运营后,周标的外婆也住了进来,一直活到104岁。目前,这里收住150多位老人,已经是一家二星级养老机构。
闲置资源完整再利用


  志荣小学停止招生后,村里的孩子到附近的守彬小学就读,两地相距不到一公里。
  “这里曾经是一所希望小学,闲置后被皮革厂老板李守彬买下,准备办个菜市场。”寅阳中心敬老院院长施赛杰三十来岁,没见过李守彬,“听说菜市场没办成,李守彬又改建了‘守彬小学’,但2006年底开始闲置。2008年,政府把这里改建成寅阳中心敬老院。”
  守彬小学地块的“复活”,得益于启东市民政系统因地制宜的决策。
  2006年,启东市意识到传统模式下,敬老院存在供养能力弱、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决定将全市原有的24家敬老院撤并,并陆续改造、新建8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面向全社会开放。敬老院建成后仍然采取公建公营,员工重新招聘,目的是改善并提升敬老院的服务能力。
  在这8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中,有两家敬老院由小学校舍改建而来:寅阳中心敬老院的主楼,依然是校舍的模样;晁汀村老年关爱之家,则几乎完整保留了同康小学的所有建筑,连教室过道里的黑板墙,至今还在使用。
  陈洪平是晁汀村老年关爱之家的创办人。2009年,他发现农村老人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养老负担很重。于是,他特地参观了几家养老院,发现运行都不错,认为是个创业的好项目。
  “同康小学南靠336国道,交通便利;东边不到一公里就是启东市第四人民医院,就医方便;学校占地面积也很大……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适合办养老院了。”陈洪平决定,接手废弃的同康小学,改造成他的老年关爱之家。
  把校舍改造成养老院,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平房,布局很适合养老,活动空间大,操场也可以改造利用,有的学校还有食堂,接手就可使用。更关键的是,土地性质不用变更,申办手续很方便。
  陈洪平只需要拆掉校舍的屋顶,重新用钢筋加固,达到二级防火标准。他把每间教室隔成两个房间。学校过道里的黑板,则用来宣传养老知识。
  当时有朋友劝他“别犯傻、别冒风险”,陈洪平很坚决。“在很多人没有意识的时候,才是机会。”陈洪平对他的选择很满意,因为当时的材料费、人工费都很便宜,而且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
  陈洪平所指的政府支持,主要是床位补贴。每建成一张养老床位,政府一次性补贴5000元。晁汀村老年关爱之家核定床位105张,就是52.5万元。这笔钱,实实在在补贴给了陈洪平。
  启东养老机构近1/4由小学改建而来


  81岁的黄亚香,退休前一直在南阳镇合丰中心小学教书。
  1998年,合丰乡合并到南阳镇,合丰中心小学也搬到南阳镇,改名为三分社小学,资产属于南阳镇。2004年,三分社小学停办,曾经被出租用作库房,后续空置过七八年。2013年改建成慈光颐养院前,学校里的野草长到一人多高。
  “学校改成养老院,村民还是很欢迎的,因为将来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养老。”原合丰村党总支书记顾圣平说。
  慈光颐养院仍能看出原来就是一所小学。护工苏维冲指着第一排“教室”说,“60多年前我小学毕业,就在那间教室。”“校园”内还有两棵粗壮的雪松,估计是建校初期所植。安全起见,虽被修剪了枝条,依然挺拔。
  接手并改造慈光颐养院的张敏,最初并没有改变学校的建筑框架,连屋顶都没换,只换了门窗,完善消防设施。“今年准备大幅度改造装修,做成青砖白墙的四合院,进一步提升服务,让颐养院更有特色。”
  张敏说,小学的平房最适合改造成养老用房,而且,学校的教室房间大,改造成两个房间绰绰有余,校内空间也大,方便老人活动。但那两棵雪松一直是个隐患。“只要一刮大风,我就担心雪松倒伏压到房屋。所以,我考虑移植出去。”
  大幅度改造装修颐养院,投入需要数百万元,地处偏远的农村,值得吗?
  “你别小看农村的养老需求。”张敏对此很自信,“我不走低价竞争的老路,主要做服务,老人可以试住一段时间再决定去留。”张敏认为,即使在农村,也有一部分老人更看重服务,而不是价格。
  目前,慈光颐养院收住48位老人,其中享受照护险的18人。
  用闲置村小办养老院的人不在少数,北新镇永安村的高冬梅和汇龙镇光荣村的费冬敏,在最初创办各自的老年关爱之家时,都是看中了村里唯一适合办养老机构的“宝地”——闲置多年的小学。
  在江苏启东,目前有44家养老机构,其中10家是由小学改建而来。
  启东市民政局局长赵雨玉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有很多校舍尤其是小学校舍被闲置。“建设养老机构,如果选址另建,不仅投入大,还是一种浪费。这些闲置的校舍,硬件条件比现在的很多养老机构都好,也都通过消防安全验收,土地性质就是建设用地或划拨用地。改造成养老机构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增加了养老设施的供给,增强了农村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朱旭东)
 
淡化海水,如何用得起用得好?
淡化海水,如何用得起用得好?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拥有150个海水淡化工程,日产能超230万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取得长足进步,许多沿海缺水城市实现了“咸水酿甘露”,解了城市发展之渴。
  世界水日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发现,尽管我国一直推动海水淡化项目,但淡化水在一些地方价格仍然偏高,“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成为制约海水淡化水规模化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水淡化,咸水酿甘露


  渤海湾畔,8条热法海水淡化生产线,并排矗立于电厂之中。这是全国第一个大规模向市政管网供水的海水淡化项目。
  “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滨海监测站检验,企业生产的淡化水106项指标全部符合甚至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产生的浓海水引至附近盐场,综合利用,实现了零排放。”国投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项目运行值班员孟凯东说。
  国投北疆海水淡化工程产能20万吨/日,是2005年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以电厂余热为能源,采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提取淡水。2010年10月这一项目接入市政管网,目前为滨海新区居民和附近企业提供淡水。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进展迅速。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0个,工程规模2357048吨/日,比上一年增加500615吨/日,辽宁、天津、山东等10个沿海省份建有海水淡化项目。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的数据显示,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创造了55%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7%,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特别是55个沿海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1个为缺水城市,12个海岛县全部为缺水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业内认为,海水淡化是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是国内较早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水的城市,除主要满足工业用水需求外,早在20多年前,部分海水淡化项目就已走向民用。《2022年天津水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该市海水淡化量达到0.36亿立方米,约占当年天津市总供水量的1%。
淡化海水价格仍然偏高


  面对日益缺水的困境,“向海洋要水”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的一剂“良方”。然而,我国淡化水仍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位受访专家表示,现在海水淡化水虽然已纳入沿海地方水资源配置,但海水淡化水实行全成本核算,未享受与调水、市政供水同等的投资和运营补贴,与自来水相比,水价仍然偏高,影响其规模化利用,亟待合理的成本分摊和水价形成机制。
  多位海水淡化项目负责人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沿海城市居民生活用自来水在补贴后价格基本在5元/吨以下。与之相比,一吨海水淡化水的全国平均成本价在4-8元之间。
  此外,淡化水还常常被“误解”。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在分配各类水资源指标时,一般以“淡化水水质容易让管网流红水”等技术问题为由,不给淡化水接入管网的指标,或者将指标压低。“其实这些技术问题是不难克服的。”一位专家说。
  海洋变“水库”,淡化水仍然大有可为


  2021年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
  为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发展,此前业内一直呼吁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节约用水条例》对此做出回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资源状况,将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对此,专家表示,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和水安全,各地应该科学合理地进一步放宽淡化水入管网的限制,为“口渴”的城市多提供一份水源。
  为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水生产成本,业内人士认为,给予海水淡化更好的电价优惠,或者鼓励水电联产,也是降低淡化水生产成本的一种手段。
  加大海水淡化宣传推广力度也十分必要。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担心普通群众对于淡化水接受程度不高,海水淡化入户时“非常低调”。一位使用海水淡化水的住户说:“淡化水喝起来‘软’,如果多加宣传,相信会有更多人接受。”
  面对一些质疑声音,专家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现实案例,提高公众对海水淡化的科学认知和接受程度。
(本报记者王井怀 黄江林)
 
警惕个别地方和单位“假节俭真浪费”苗头
警惕个别地方和单位“假节俭真浪费”苗头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记者近期调研却发现,个别地方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搞形式主义,出现令干部群众诟病的“假节俭真浪费”苗头。受访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表示,“冗长”流程手续、“机械”执行政策等是产生“假节俭真浪费”苗头的重要“推手”,建议秉承实事求是精神,多措并举将厉行勤俭节约落在实处。
警惕“假节俭真浪费”苗头


  “出差忙完工作到了下午,已经没有返程的火车票了,但因为单位倡导节约,坐飞机要走流程,请示后被建议住一晚再坐火车回。其实算下来反而没给单位省钱。”中部某省一名科员王军(化名)说。
  “不好意思,电脑有点慢,您稍等”“电脑动不动就经常卡死,开机就得等几分钟”……在社交媒体上,有人吐槽服务窗口电脑差劲。有的干部说,工作电脑不太好用,甚至有时会卡死,一些同事干脆用自带电脑办公。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车龄较长的公务用车维修检验频次较高,维修费用较高。一名机关单位司机说,该单位有一辆公车车龄已近十年,因经常执行出差任务,每年至少都要进行2次到3次保养维修,一两年的维修费用甚至已超过了车辆残值。
  在西部某省会城市,有一栋位于城区“核心地段”的办公大楼,知情人士表示该楼房属于危房已“闲置”多年,原有办公单位现借用下级单位场所办公。“老旧办公楼现在主要是维修加固,维修加固不了的就只能‘闲置’。但维修加固不一定省钱。比如某政府单位老旧办公大楼,维修加固成本平均下来要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花费已经‘不输’推倒重建,从‘综合性价比’上来说,肯定没有推倒重建划算。”西部某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人卢聪(化名)说,当前一些老旧办公大楼,尤其是20世纪设计建设的办公大楼,其建筑结构、抗震标准等已“落伍”,不断加固维修看似节俭,其实反而造成了浪费。
  同时,一些单位在缺乏办公条件的情况下,为省钱选择“租房”,看似少了一次性大额支出,但细水长流下反而造成了更大支出。西部某省区有干部“吐槽”说,因原建筑被鉴定为危房,该单位在租赁写字楼上花了不少钱。
两大痛点亟待破解


  受访干部学者、业内人士等表示,要遏制“假节俭真浪费”苗头需破解两大痛点。
  ——“冗长”流程手续。一些干部反映说,单位采购的一些产品,其性价比低于市场正常销售产品。中部某省一名基层干部举例说,比如采购的电脑,其价格基本均高于市场上能买到的相同配置产品。曾经参与过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周强说,在排除回扣等腐败情况下,相比和个人、企业打交道,参加政府采购供应流程长、手续繁琐,同时回款慢,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反映到采购价格上。
  ——“机械”执行政策。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一些地方在执行相关政策时有“机械化”倾向,同时一些政策制定时间过久,和当前形势已有较大出入;看似一板一眼落实了相关规章制度,但也提高了运营成本,甚至让一些国有资产“贬值”“流失”。有次出差购买了“普速”火车软卧没买高铁二等座,软卧比二等座便宜几十元,结果“被谈话”……多名受访干部表示,少数“老规章”和当前实际“脱节”,“机械”执行反而可能导致花费增多。
实事求是确保厉行节约落到实处


  如何将节约节俭落到实处?不少受访人士提出了建议。
  一是实事求是正视需求,多方比价减少成本支出。在一些政府支出事项上应多方比价减少成本支出,比如设置“支出红线”,如果第三方平台花费明显少于“既定平台”和“支出红线”,应允许、鼓励经手人等选取质优价廉的产品,比如在飞机、火车席位选择上,可以用价格设限而不以席位标准设限。
  二是柔性施策让效益最大化。一些受访者建议应因地制宜柔性施策,“尽量让公共支出有助于激活、带动市场活力,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从事风险投资业多年的私募经理人凌翔(化名)说,比如“闲置危房”可以通过出让使用权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员工集资筹建等方式盘活,再比如达到淘汰年限的办公设备,在进行“脱密”处理后可以通过公开拍卖方式来提升残值。
  (本报记者何晨阳 杨稳玺)
 
戈壁滩上,这样节水惜水护水
戈壁滩上,这样节水惜水护水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均降水量39-22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4200毫米,位于沙漠、戈壁、荒漠集中区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水资源极度匮乏。
  面对自然因素制约,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挖掘社会节水潜力、守护已有水资源,是阿拉善盟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选择。
拧紧工农业“节水阀”
合理平衡用水


  初春时节,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一家农资店里,店主耐心地为前来选购的农户介绍各类化肥的性状和价格,帮助农户为春耕做准备。
  孪井滩灌区是阿拉善盟最大的扬黄灌区,每年通过四级扬黄工程从黄河取水4000万立方米用于农业灌溉。但由于早期灌溉方式落后,水粮矛盾突出。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12年起,孪井滩灌区陆续投资上亿元实施节水改造工程,2021年,灌区内8.5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每年可节水1000万立方米。
  “去年夏季干旱,但由于我们都利用滴灌,产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平均亩产达900公斤,我家种了1000多亩地,收入达到40多万元。”查汉高勒嘎查农户魏玉新说道。
  面对极度匮乏的水资源,因地制宜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灌溉技术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全盟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2.47万亩,农业灌溉高效节水建成比例达到94%。同时,我们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种植中药材、西瓜、葵花等高产节水作物,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阿拉善盟水务局局长罗晓春介绍。
  阿拉善盟在做好农业节水增效的同时,持续探索工业节水减排之路。走进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犇星化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张赶制着今年春季的第一笔订单。2021年该公司建成中水回用系统,“目前每天处理水量1000吨以上,既节水,还降低了用水成本”。总经理连建军说。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可用水量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布局,推进废污综合整治、再生水深度处理、循环水冷却系统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记者了解到,阿拉善盟现已建成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1家,5个焦化项目正在开展节水改造,建成投产后预计可节水255万立方米。
用好每一滴水
争做“守护者”


  近日气温回暖,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的中水调蓄池内,数十只赤麻鸭在清澈的水面上游弋,成为戈壁滩上一道美丽风景。这座存蓄能力200万立方米的中水调蓄池承担着阿拉善左旗城市绿化及供暖用水。
  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绿化和人抢水”成了当地面临的难题。巴彦浩特镇区城市中水回用调蓄工程实施后,将冬季中水收集到调蓄池内,夏季用作绿化用水,大大减少了新水用量。
  “今年我们还将配合住建局改造市区内约37千米污水管网,解决雨污分流问题的同时,提高巴彦浩特镇污水收集能力,增加中水产出量并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及相关工业生产用水,改善城市环境。”阿拉善左旗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马建国介绍。
  滴滴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如今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理念在阿拉善已经深入人心,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学校,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阿拉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贡献着一份力量,节水、惜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洗菜水、淘米水存下来浇花,洗脸洗手水接下来可以洗拖把。”今年68岁的巴彦浩特镇居民袁凤霞给记者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节水小妙招,她所居住的小区也早已将绿化带内的供水装置改成了喷灌式节水设备。
  在阿拉善右旗,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和机关单位全部更换了节水器具,截至去年年底,旗里已建成节水型单位76个,节水型居民小区5个,节水型企业5家,去年阿拉善右旗也荣登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行列。
治水与护水结合
保护水生态


  三月上旬,黄河阿拉善段全线80公里平稳开河。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阿拉善盟位于黄河由宁夏进入内蒙古的重要节点,肩负着保护黄河水生态安全的使命。
  尽管春日沙漠中的风依旧狂野,但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黄河西岸,60余万亩的锁边林草防护带宛如一张大网,将沙子牢牢固定。
  曾经这里有一段长达5.7公里的沙河“握手”之处,大量黄沙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向黄河入侵,岸边农田被埋、河中泥沙淤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当地人称这里为“阎王鼻子”。
  如今的“阎王鼻子”已经被连片的草方格和固沙植物覆盖。“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各类林草生态项目,有效遏制了乌兰布和沙漠侵入黄河,既守护了母亲河的水生态安全,也让当地自然环境好了起来。”阿拉善高新区乡村振兴办主任姜明基说。
  为防止风沙侵蚀黄河,阿拉善盟实施黄河上中游乌兰布和段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对乌兰布和沙漠沿黄1.1万亩区域进行水沙一体化治理,总投资2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项目建成后,植被覆盖率达84.5%以上,每年可以阻止约150万吨流沙进入黄河。”阿拉善滨河金沙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王东浩介绍。
  同样位于黄河流域的巴彦木仁苏木,去年实施了3000亩绿色防控示范项目,通过控药减害、控肥增效、控水降耗和控膜提效“四控”行动,探索农业生产绿色转型,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我们用的农药、化肥少了,但是庄稼长得特别好,去年收成比往年增加了20%。”巴彦木仁苏木居民刘建兴说,“生态环境变好了,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过越好。”
 (本报记者王雪冰 张晟 梁婉珊)
 
俄罗斯全国哀悼日 民众悼念恐袭遇难者
俄罗斯全国哀悼日 民众悼念恐袭遇难者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莫斯科3月24日电(记者黄河)24日是俄罗斯全国哀悼日,莫斯科阴雨绵绵,大量民众冒雨前往莫斯科近郊“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悼念恐袭遇难者。
  记者看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东侧莫斯科大环线公路上,前来悼念民众的车辆行驶缓慢。音乐厅外,民众越来越多,有序排起数百米的长队,人们表情肃穆,有人祈祷,有人啜泣,还有儿童把自己的玩具留在现场。
  莫斯科市民马琳娜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一起“让她感到窒息的悲剧”,“那些无辜的人就这样被夺取了生命”。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24日说,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37人。“(音乐厅)里都是一些普通人,还有一些是孩子,”莫斯科州居民弗拉基米尔说,“那些实施恐袭的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志愿者在现场准备了面包、奶酪和热茶,免费分发给前来悼念的民众。
  在莫斯科市中心,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等建筑降半旗。莫斯科市区街道两侧和建筑物的墙壁上,许多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悼念遇难者的画面。
  除了莫斯科,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24日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仪式。
  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市民在市内多处地点献花和点燃蜡烛,并向遇难者默哀。圣彼得堡市电视台等媒体的网站页面也被设置成了灰色,市政府、议会等政府机构降半旗,一些建筑上的俄罗斯国旗系上了黑丝带,以示哀悼。
  “我希望发动这次恐怖袭击的人被绳之以法,”圣彼得堡市民斯坦尼斯拉夫对记者说,“每个人都必须明白,恐怖主义是一种不可接受的犯罪行为。”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行的悼念活动上,市长舍斯塔科夫谴责恐怖主义。他表示,市政府在当天的反恐委员会会议上决定加强本地教育机构、体育和文化设施的安全措施。
  莫斯科街道上安保人员较平日有所增加,旅游景点附近仍有不少游客聚集,路边商户也照常营业。
  莫斯科红场处于关闭状态,仍有不少游客隔着围栏拍照留念。旁边的古姆百货商场加强了安检,较大的箱包需要安保人员打开检查,等待进门的顾客排起了队。
  记者驾车经过莫斯科市中心的新阿尔巴特大街时,看到一块长约数十米的巨大电子屏上显示着一句俄语:“俄罗斯总是在最艰难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强大,现在也将如此。”
(参与记者:陈畅 安晓萌 曹阳 孟菁)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侵闯仁爱礁答记者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侵闯仁爱礁答记者问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李晓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24日就菲律宾侵闯仁爱礁答记者问时指出,如果菲方一再挑战中方底线,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有记者问,3月23日,在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舰船对企图向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的菲方船只采取管制驱离等措施。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吴谦说,3月23日,菲律宾舰船擅闯中国仁爱礁邻近海域,图谋向其非法“坐滩”军舰实施运补。中国海警依法依规对菲方船只实施规制、拦阻、驱离,坚决打掉菲侵权挑衅图谋。此次事件完全是由菲方挑衅滋事引发的,中方处置合理合法、专业规范。
  吴谦指出,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中方愿与菲方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争议,但菲方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妄图将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加固建成永久性设施,中方对此绝不会坐视不管。我们正告菲方,停止发表任何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局势升级的言论,停止一切侵权挑衅行径。如果菲方一再挑战中方底线,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俄音乐厅恐袭幕后黑手是谁
俄音乐厅恐袭幕后黑手是谁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22日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133人死亡。目前,各方围绕恐袭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这一事件,而俄方认为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俄总统普京23日发表电视讲话,痛斥恐袭罪行,承诺将严惩行凶者和指使者。
普京誓言严惩凶手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大规模屠杀,“犯罪分子冷静且有目的地杀害、近距离射杀我们的公民、我们的孩子”。他强调,无论恐怖分子以及背后的指使者是谁,恐袭事件的所有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都将受到公正的、应有的惩罚。
  普京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承诺向遭遇不幸的家庭和伤者提供必要援助,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普京还透露了恐袭事件的调查进展:共有11人被拘捕,包括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他说,这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试图藏匿并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方已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俄联邦安全局和其他执法机构正在严查为恐怖分子提供交通工具、策划逃生路线、准备和藏匿武器弹药的所有同谋。
  俄联邦安全局23日发布声明说,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乌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俄《消息报》网站援引反恐专家的话分析说,此次恐袭目的不是劫持人质并提出要求,而是恐吓俄民众,以“凸显当局和情报部门的束手无策”。
乌克兰否认有关联


  恐袭发生后,各方围绕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而俄新社则指出,相关美国媒体的消息未经核实。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23日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对两名涉嫌实施恐袭人员的审讯视频。其中一人说,一个月前有人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他,要求“无差别射杀音乐厅内所有人”,并向他提供了武器和资金。俄官方机构尚未证实上述视频中人员的身份。俄内务部23日表示,4名在布良斯克州被捕的恐袭嫌疑人均为外国公民。
  据俄媒报道,本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就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极端分子即将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发动袭击。声明中还特别标注,“音乐会包括在内”。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此解释说,美方3月初曾担心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可能发生恐袭并向美公民发出提醒,但美方目前无法确定上述警告与“22日枪击事件”的相关性。柯比还说,美方目前未看到乌克兰人以任何形式参与此次事件的迹象。
  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表示,美国政府对恐袭事件的反应“充满疑点”。她质疑,美方“究竟以何为据得出某方没有参与的结论?”她表示,若美方掌握可靠信息,应当提供给俄方。
  乌克兰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乌方“断然拒绝”俄方关于乌涉嫌参与恐袭的指控,乌方认为俄方的指控是“蓄意挑衅”,目的是煽动俄社会反乌克兰情绪。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否认基辅关联恐怖袭击,称“乌克兰与该事件毫无关系”。
俄加强安保措施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反恐力度,大规模恐怖袭击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全国并不多见。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国家反恐委员会主席博尔特尼科夫去年12月12日介绍2023年俄反恐工作成果时说,俄去年阻止了228起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包括146起未遂恐怖袭击。俄方还破坏了73个秘密恐怖组织的活动。
  此次恐袭暴露出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漏洞。俄政治学者米哈伊洛夫认为,俄政府有必要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方案。他指出,实施此次恐袭的犯罪分子手段非常专业,且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出入口位置和警卫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这表明相关人员很可能提前对事发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俄军事专家丹迪金指出,恐怖分子是如何将武器带到音乐厅的,值得有关部门深刻反思。
  恐袭事件发生后,俄政府已经开始加强安保措施。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已在全国范围采取额外的反恐和反破坏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下新的罪行。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宣布取消本周末在莫斯科举行的所有体育、文化和其他公共活动,莫斯科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列宁格勒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库尔斯克州、摩尔曼斯克州和其他一些地区也宣布将采取类似措施。俄航空、铁路等部门纷纷表示,将加强安全防护和检查工作。圣彼得堡等地高校取消了周末线下课程。
(记者赵冰 刘恺 参与记者:黄河 陈汀 华迪 李东旭)
  新华社莫斯科3月24日电
 
“中洪建交一周年新华社稿件展”在洪都拉斯首都举办
“中洪建交一周年新华社稿件展”在洪都拉斯首都举办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特古西加尔巴3月23日电(记者姜岩 闫亮)“中洪建交一周年新华社稿件展”22日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举办。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于波、洪外长雷纳为稿件展揭幕。
  专程前来参加中洪建交一周年庆祝活动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共享基金会主席梁振英,以及洪第二副总统多丽丝·古铁雷斯、第三副总统雷纳托·弗洛伦蒂诺、国会副议长拉塞·托梅、总统府事务部部长鲁道夫·帕斯托尔等约500位中洪友好人士出席展览揭幕仪式。
  帕斯托尔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一年前,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建交后,新华社作为第一家中国官方媒体在洪设立分社。近一年来,新华社对洪开展大量报道,内容生动有趣,向中国、向世界介绍了洪现状,搭起两国文化间的桥梁,拉近了洪都拉斯与中国的距离。”
  雷纳表示,新华社是洪中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他说,“看到这些稿件,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们很好地展现了两国的合作成果。我相信媒体在推动两国相识相知方面能发挥根本性作用。”
  2023年3月26日中国与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建交次日,新华社特古西加尔巴分社成立。一年来,在洪政府支持下,新华社广泛报道中洪元首外交成果、积极讲好中洪友好故事、全面推动中洪媒体交流合作。
  “中洪建交一周年新华社稿件展”由新华社拉美总分社主办,展出了新华社有关中洪友好关系的文字、图片、视频和融媒体稿件近百条,是两国政府举办的中洪建交一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参与记者:吴昊)
 
好莱坞被中国故事吸引,《热辣滚烫》冲进北美票房热榜
好莱坞被中国故事吸引,《热辣滚烫》冲进北美票房热榜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洛杉矶3月22日电(记者高山)“希望用我的真诚和共情能力来打动观众,把家乡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中国电影人贾玲日前带着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走进美国洛杉矶,在北美特别展映礼上说。
  《热辣滚烫》是中国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讲述了一名超重女性在逆境中奋起、成长为拳击手的励志故事。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显示,截至3月20日,该片在中国内地累计票房突破34亿元人民币。
  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索尼影业买下这部电影的国际发行权,本月8日开始在北美超过200家影院放映,数量之多,在近年闯入北美影院的中国电影中不多见。依据票房统计机构康姆斯科分析公司数据,电影首周末票房收入冲至北美周末票房榜第九名,上映头十天的票房总额突破150万美元。
  好莱坞剧作家诺埃尔·唐费尔德说,这部喜剧片激动人心,体现出的特质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打动不同文化的观众。
  闪亮北美银幕的中国春节档影片不止一部。张艺谋执导的《第二十条》、讲述赛车故事的《飞驰人生2》等也先后“出海”,且表现均可圈可点。
  事实上,近年来,当一些好莱坞大片尝试以在中国取景、邀请中国演员参演等方式打开中国市场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进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收获不俗口碑。与早期“出海”作品突出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不同,这些影片题材更加多样,既有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的现实题材,也有得到跨越发展的科幻作品。它们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让海外观众对国产电影刮目相看。
  贾玲本月在好莱坞还有一项任务——监制美版《你好,李焕英》。这部奇幻喜剧片2021年在中国上映,索尼影业去年宣布买下英文版翻拍权。贾玲表示,希望这些“热辣滚烫”的中国故事,有助于让海外观众“感受到中国电影不断增长的力量和旺盛活力”。
 
“剑桥能源周”上的新奇创意
“剑桥能源周”上的新奇创意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休斯敦3月22日电(陈晨)“剑桥能源周”22日在美国休斯敦闭幕。会议期间,占据会展中心一个楼层的“创新集市”终日人流熙攘,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交流场所,不少能源领域的初创企业在这里展示“黑科技”。
  从太空灭火到空调节能


  受航天器灭火用的一种微米水滴喷雾启发,一家叫做“螺旋地球”的公司设计了名叫“螺旋微米”的高效过滤装置。当空气穿过这种装置,离心力会将空气中的水汽甩向边缘,随后过滤器像海绵一样通过毛细作用吸收这些水珠,使空调在除湿环节的能耗降低50%以上。
  给煤层微生物“喂”糖蜜


  许多释放天然气的煤层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在地下厌氧环境将含碳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而甜菜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加工后产生糖蜜。一家叫做“牛仔清洁燃料”的公司将甜菜糖蜜注入煤层“喂”给微生物,给它们“改善伙食”,使二氧化碳和甲烷产量增加。据该公司介绍,产出的二氧化碳被煤层封存在地下,而甲烷却可以逸出成为天然气,这样固碳产气一举两得。他们正计划在美国怀俄明州的煤层注入数百吨甜菜糖蜜。
碳纳米材料替代金属


  一家名为“DexMat”的公司展出了与美国赖斯大学合作研发的名为“加尔沃恩”(Galvorn)的碳纳米材料,这种碳纳米材料强度是钢的10倍,重量为铝的一半,弯曲寿命超过铜的100倍,不易燃且导电。据介绍,这种新材料可用于建筑、制造、电力等诸多行业。它目前的生产原料是甲烷,每吨甲烷可以生产750千克“加尔沃恩”和250千克氢气,因此其生产流程有助于减碳。不过,这种材料目前生产成本较高,该公司期望随着产量扩大成本能不断下降,几年后与高质量钢材成本持平。
地下重力长期储能


  风能、太阳能等发电的巨大劣势是产能波动极大,峰值电能不能直接输入电网,必须有某种介质将其储存起来并平稳输出,这是能源转型的一大难题。一家名为“Terrament”的公司设想:在地上修建轨道通往地下,并将模块化的重物装上齿轮,使其在轨道上上下移动,这样把峰值的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以长期储能并及时平稳释放。该技术目前刚完成实验室原型创建。该公司创始人埃里克·查韦斯认为,相比地上修建大楼来重力储能,地下可以挖得更深,从而在更小的面积内储存更多能量。
  “剑桥能源周”于18日开幕,据主办方标普全球公司介绍,今年的“创新集市”有超过200家初创企业参与,共举行420多场报告,不仅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量子计算等多个科技领域,还纳入了航天等往年未曾与会的行业,展示了能源技术与创新的“多维度”。
 
欧盟欲加大援乌力度,但内部存分歧
欧盟欲加大援乌力度,但内部存分歧

( 2024-03-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结束。为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和提升欧洲国防能力是此次峰会的焦点议题。然而,各方未能就如何为这两项事宜筹备资金达成一致意见。分析人士指出,援乌和国防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欧洲国家间的矛盾,同时或令欧洲更加难以走出当前的安全困境。
军援问题存争议


  本次峰会议题包括移民、欧盟改革等,但对乌军援和欧盟国防是焦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说,本次峰会最重要的话题都与外交、安全和国防有关。
  在对乌军援方面,峰会公报说,乌克兰急需防空系统、弹药和导弹,“鉴于局势的紧迫性”,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加快并加大力度向乌克兰提供“一切必要的军事援助”。博雷利表示,自乌克兰危机2022年2月升级以来,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了31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今年计划再为乌提供200亿欧元军援。
  但是欧盟内部就对乌军援并非意见一致。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均表示,军援乌克兰无助于解决当前危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20日在欧盟峰会召开前直言,此次峰会将重点讨论的不是乌克兰如何获得和平,而是如何获得武器。“我们将在布鲁塞尔磋商,讨论乌克兰问题好几个小时,但(会上)绝不会提到‘和平’,只会谈‘战争’‘武器’‘弹药’。”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告诉新华社记者,过去两年,欧盟打破了自己设定的所有限制。外交思维不复存在,只剩下军事思维。如此下去,通过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并实现和平将越来越不可能。
  “武器无法解决欧洲安全困境,也无法带来持久和平”,奥贝里说。
“钱从哪来”有分歧


  除了向乌提供更多武器外,欧盟还在此次峰会上寻求促进欧洲国防工业的办法,包括推动欧洲投资银行对防务企业的贷款政策更加灵活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开幕致辞中,对欧盟成员国在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已增加1000亿欧元的国防支出表示赞赏,称必须继续加强欧洲的国防工业。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近日发文称,欧盟成员国应做好防御准备,转向“战时经济”。
  至于军援乌克兰和提升自身国防能力的资金从何而来,欧盟委员会日前提议,将俄罗斯在欧洲被冻结资产产生的收益用于支持乌克兰,其中90%的资金通过欧洲和平基金框架对乌提供军援,另外10%用于乌克兰重建。
  冯德莱恩在此次欧盟峰会上催促欧盟国家领导人尽快就这项提议达成一致。但《政治报·欧洲版》网站文章指出,欧盟成员国就此事存在分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担心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会导致俄乌冲突升级,而奥地利、马耳他和爱尔兰等国的法律不允许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武器。
  另一个筹备资金的方案是发行欧盟共同国防债券。欧洲动态网文章说,过去几个月里,法国、波兰、爱沙尼亚等国支持通过共同举债来筹集资金用于欧洲国防和对乌军援。但财政上持谨慎态度的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都不赞成该计划。荷兰首相吕特在此次峰会上明确表示不赞成发行欧盟共同国防债券,称此举将导致“权力流向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成员国在使用俄罗斯被冻结资金和发行共同国防债券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体现出所谓“战时经济”观点并非欧洲各国的共识。欧洲动态网文章指出,并非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同意所谓“战时经济”的观点,一些国家担心这会威胁到欧洲的社会模式,认为增加国防支出将迫使欧洲国家减少民生支出。
  《政治报·欧洲版》报道援引一名欧盟官员的话说:“在国防融资方面,(本次峰会)没有做出任何实质决定。”
    (记者付一鸣 张兆卿)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