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国际

05版:经济

06版:焦点

07版:焦点

08版:三农

09版:草地周刊

10版:说人解史

11版:人文漫笔

12版:神州风物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
——写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聚全球合作共识
 
——写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着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凝聚国际社会合作共识……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激发精神力量。
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我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要推动国际社会解决物质和精神失衡问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指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要旨所在。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乘坐在同一条大船上。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各国理应超越历史、文化以及地缘和制度的差异,共同呵护好、建设好这个人类唯一可以居住的星球。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中国方案。
  为破解发展难题,习近平主席2021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首提全球发展倡议;为应对持续复杂变化的国际安全局势,习近平主席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着眼人类文明进步,习近平主席2023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自此,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支撑。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习近平主席用四个“共同倡导”对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路径。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谱写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当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议应时而生。
  全球文明倡议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寻求各种文明间的最大公约数;既重视文明传承,又鉴往知来,合力探索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埃及前总理沙拉夫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当这些倡议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人们所接受时,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道路就出现了。
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中国力量


  “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
  2023年5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深厚的历史渊源、悠久的文明传承、共同的伟大梦想,将中国同中亚五国团结在一起。
  “中亚国家高度评价并愿积极践行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中亚峰会发表的《西安宣言》,折射出中国理念的广泛影响力。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年来,中方积极致力于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促进心与心相通,启人文交流新篇——
  中国广州,古琴演奏《流水》余韵悠长,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共话“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相处之道;
  美国旧金山,面向美国友好团体,习近平主席宣布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越南河内,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共同会见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强调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来在青年……
  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致力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夯实各方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一年来,中方不遗余力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奏响“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契合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激扬起消弭误解隔阂、增进民心相通的合力。
  尊重文明多样性,彰显开放包容胸怀——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面对个别势力炮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中国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习近平主席指出,“多样文明和谐发展是地区国家人民的美好愿景”;
  主持中国-中亚峰会,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
  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习近平主席强调,“金砖国家要弘扬海纳百川的精神,倡导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合共生”……
  俄罗斯知名东方学家扎哈罗夫表示,中国提倡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不寻求将其思想变成所有人的教条。
  “中方欢迎各国积极参与倡议合作,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打破交流壁垒,赓续人类文明的薪火。”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彰显中国的大国胸怀。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点亮文明交融之光——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无价之宝。”2023年金秋,漫步于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发出赞叹,感慨中国对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视。
  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今天的中国,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这一年,中国同各国携手,积极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红海之滨,中沙联合考古队“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遗迹,为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提供了考古实物资料;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中埃联合考古队让神庙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重现于世人面前……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时代强音。
携手共赴实现世界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23年12月3日,一场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遗址命名的论坛在杭州举办,令世界瞩目。习近平主席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贺信中,“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的真诚希冀,令现场中外嘉宾心潮澎湃。
  观察人士注意到,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2日、3日、4日连续三天内,分别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首届“良渚论坛”、“2023从都国际论坛”致贺信。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互学互鉴、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一封封贺信,传递出中国同世界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诚挚意愿。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图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各自现代化注入强大信心、提供有力借鉴。
  “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习近平主席说。
  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落实见效,从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到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2024年1月,在一场关于全球文明倡议的专题研讨会上,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副校长纳阿拉由衷感慨,全球文明倡议证明了合作的力量和各国在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责任,这必将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拉脱维亚前总统弗赖贝加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议主张顺应大势,旨在推进合作伙伴的共赢合作,使得人们在多边主义的机制下实现和平、相互尊重、共同繁荣;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表示,相信在中国的持续推动下,各国携起手来,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繁荣的世界;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认为,如果尊重所有的文明,就能共同建设以理解与和平为标志的人类文明。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这是一个拥有璀璨文明的大国的历史担当,更是中国矢志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庄严承诺。
 (记者孙奕 温馨 成欣 马卓言 袁帅)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乌蒙春暖
一个大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探访
乌蒙春暖
 
一个大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探访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王长山 浦超)小区里高楼耸立,柳绿花开,老人在凉亭里喝茶闲谈,孩子们在儿童乐园里做游戏,笑声阵阵;产业基地蔬菜葱绿,大货车排队装载菜品;就业车间里机器运转,工人正把产品装箱……目前,地处乌蒙山区的云南会泽县城安置区里春意浓浓,生机勃勃。近年来,从各地搬迁至此的8.2万名群众在当地社会管理和生产发展相结合的举措下,进城转变为社区居民,实现“稳得住、能融入、能致富”的目标,一幅安居乐业的画卷在乌蒙大地铺展开来。
“红黄绿”让群众“稳得住”


  会泽县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总人口107.4万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3万人,12.25万名贫困群众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泥石流滑坡地带。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十三五”期间,会泽建设102个安置区,安置搬迁群众10.2万人。会泽县委书记丁东平说,其中县城安置8.2万人,设立2个街道、8个社区、178个居民小组,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之一。
  “住楼房,有了工作,社区干部服务得好,和原先的山沟里相比变化太大了。”46岁的陈兴能从会泽老厂乡德所村委会何家沟一组搬迁到钟屏街道木城社区惠丰园。谈起自己从“红灯户”变为了“绿灯户”的经历,他笑着说,以后可不能亮红灯了。
  当初,搬到新家后,妻子周晓玉跟随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队伍去江苏打工,孩子在小区旁的学校上学。陈兴能找不到工作,闲在家里。社区网格员发现这一情况后,把陈兴能列入“红灯”管理对象(尚未就业人员)。
  随后,工作人员帮陈兴能寻找就业机会。2023年4月,在钟屏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蔡英等人的协调下,他找到斑铜扶贫车间制作工艺品的工作,当月15日就上班,第一个月就拿到3500元工资。随后,社区把陈兴能调为“绿灯”管理对象。陈兴能“红灯”转“绿灯”是会泽对搬迁群众进行“红黄绿”分类、数字化建档、动态化调整的强化精准监测帮扶工作的缩影。
  据介绍,钟屏街道有搬迁群众1.15万户4.87万人。街道将空巢老人、长期慢性病群众、留守儿童、大病患者等特殊家庭人群,标记为“红灯色”;将就业、就医、就学、生活、安全有基本保障,虽存在个别困难但生活基本能保障的家庭,标记为“黄灯色”;将就业、就医、就学、生活、安全都有保障的家庭,标记为“绿灯色”。
  “红灯”亮就做实社会保障;“黄灯”亮就做大就业帮扶;“绿灯”亮就做好创业扶持。“搬迁群众能‘稳得住’,就业十分关键。”蔡英说,网格员对“红灯”家庭每天随访,对“黄灯”家庭每周走访,对“绿灯”家庭每月监测,为群众提供精准帮扶。
  目前,钟屏街道125名特困人员全覆盖落实兜底保障、临时救助等帮扶政策;其他特殊群体用足相应保障政策。组织外出务工2863人,人均月收入超6000元。搬迁群众创办合作社125个,开办餐饮、商店等经济实体469个,创业人员483人,家庭年创收都在1万元以上。
  和陈兴能一样,从火红乡搬迁入城的村民罗金党,前期一直在家带孩子,属“红灯”人员。她在“手机有事找社区端”留言“我因带娃读书,无法外出打工,附近有没有既能照顾孩子又能上班的工作”。收到信息后,社区包保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将她推荐到社区里的弘韵电子厂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记者在会泽县“红黄绿”精准监测帮扶系统上看到,随便查看一位监测对象,家庭情况、就业情况、收入情况、网格员走访记录一目了然。全县标记易地搬迁“红灯”户202户,“黄灯”户2607户,“绿灯”户23452户。
  “建立‘红黄绿’模式,做到精准监测、管理、帮扶。”会泽县委副书记王志燕说,通过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全县搬迁“三类监测”对象1630户6327人,目前已消除风险754户3003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14580”让群众“能融入”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确保搬迁群众‘能融入’城市社区。”王志燕说,让大家实现从村民向市民转换,安居乐业。为此,新设2个街道党工委、8个社区党委、178个小区党支部、267个楼栋党支部,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组团党总支—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网格化治理框架。
  据介绍,安置区里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就业创业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新时代“文明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在267个楼栋设立“光荣榜”评选最美家庭、党员示范户等,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4所,1.5万多名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新建2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搬迁群众就医半径大大缩短。
  “群众入住后,一些群众不会用电梯、找不到楼栋、找不到商场,有的甚至不会用家用电器。”钟屏街道党工委书记冯波说,为确保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我们探索实施社会管理新模式“14580”,让工作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
  “14580”为“遇事我帮你”的谐音。“1”是管理“一张网”。以街道现有的128个网格为载体,实行双网格员管理,形成256名网格员覆盖社区不同网格的“密网”,及时发现上报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
  “4”是构建“四”清“四”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开展“四万”(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排查,做到社情、户情、人情、事情“四清”,实现“提楼知户、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开展平安钟屏构建、多元矛盾纠纷调处、乡风文明建设。
  “5”是建立健全后续扶持五个工作机制。对搬迁群众实行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坚持常态化入户走访机制,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和帮扶成效反馈机制,强化帮扶措施和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健全后续扶持组织保障机制。
  “8”是推行“八项服务送上门”。街道成立红哨联盟、欣城大叔等志愿服务组织,打造老年活动室、老乡调解室、童伴之家等服务方式,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技术技能培训、政策咨询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移风易俗宣传、儿童教育帮扶、医疗卫生保障和老人居家照料八项服务“送上门”,累计招募辖区志愿者670余人,常态化开展义检义诊、老年人居家照料等服务活动,月均服务群众5500余人次。
  “0”是社区治理“问题清零”。王志燕说,依托便民服务管理系统及公众号,将网格沉下去,让问题浮出来,让管理全覆盖,实现问题“全清零”。4年多来,县城集中安置区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矛盾调处率100%,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以礼街道河滨社区的儿童乐园里,12岁的付婧媛带着3岁半的妹妹正跟着老师学习。“老师教我们知识,讲很多道理,还领着我们做游戏,演节目。”付婧媛说,妈妈和爸爸在厂子里上班,我们有人照顾,他们也放心。在钟屏街道、以礼街道各社区,都建有儿童乐园,聘请志愿者,假期里免费组织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学习和开展活动,解决了安置区家长上班、无法带小孩的苦恼。另外,许多入驻社区的企业也设立了儿童乐园,解决了工人上班没时间带小孩的难题。
  去年底,蔡英帮周晓玉找到了电子扶贫车间的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不用再到外省打工了。“没有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我们夫妻俩还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如今,我们都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共有7000多元收入,一家三口在一起,你说这生活不美吗?”陈兴能说。
  晚饭后,读初中的女儿去学校上自习,陈兴能和周晓玉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旁的架子上摆着他打制的斑铜工艺品。“山高沟深,住土坯房,冬天冷,还不安全。现在住楼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周晓玉说,如今过上了城市生活,心里特别安稳。
加大产业培育让群众“能增收”


  县城旁边的坝子里建有蔬菜基地,数百个大棚有序排列,大棚里栽种的西蓝花、娃娃菜、芹菜、罗马生菜等蔬菜长势喜人。一些搬迁群众正在大棚采收蔬菜。
  2020年,村民周引芬从火红乡湾子村搬到县城安置区。经工作人员介绍,她来到会泽县道成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务工,月收入2500元左右。道成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说,基地种植1.05万亩蔬菜,用工5700多人,70%是搬迁群众,月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
  “采收一筐蔬菜有4元工钱,每天可以采收20筐左右。”周引芬边采收蔬菜边说。周引芬以前住在大山上,种玉米和土豆,一年到头没啥收入,现在每天从家里骑电单车到蔬菜基地上班,丈夫在县城打零工,两口子每月收入7000元以上。周引芬说,生活越来越好。
  据介绍,会泽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突出产业就业帮扶,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丁东平说,县级成立道成集团平台公司,乡级成立分公司、村(社区)成立专业合作社,一盘棋推进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县里整合2亿元资金,在安置区附近建成万亩蔬菜产业基地、冷链物流园等“两园四片区”,带动大批搬迁群众就业。
  在冷链物流园,多辆大货车正在排队装蔬菜。这些蔬菜将陆续运往广州、深圳等地。39岁的吴慧莲带着90多人正在把蔬菜装袋,贴上二维码,然后再装筐。“这批蔬菜是有机蔬菜,全部贴上了可追溯的二维码。”吴慧莲一边干活一边说,她过去住在矿山镇,距离县城2个小时车程,条件差。现在住县城,生活方便,还可到物流园工作,每月收入有6000多元,多的时候有八九千元。
  会泽县还整合安置区33万平方米的商铺,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引进61家帮扶车间和570家商家入驻,带动2000多人楼下就业。41岁的吕国伟和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在以礼街道河滨清水社区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要生产高频电器,有40多款产品。2023年8月投产以来,一直满负荷运转,每天生产2.5万至3万只高频变压器,用工200多人,全部是搬迁群众,每人每月工资3000多元。家住以礼街道清河社区的赵锐正在对产品进行耐压测试,不久前她辞去了昆明的工作,来这里上班。“我现在在家门口就业,平时可以照管家里,丈夫开货车跑运输。”赵锐说。
  和吕国伟的公司一墙之隔的是一家机电公司。这家公司有22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和半自动组装生产线,每月生产微特电机403万台,有员工446人,其中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200多人。35岁的陈爱红在这家公司车间上班。她的孩子幼儿园放假后,每天带到公司儿童乐园,公司聘请了专业幼师照看小孩,并带孩子们学习。
  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盘活迁出地耕地、林地、宅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产燕麦、夏季草莓等八大高原特色农业200万亩;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利益联结“双绑”机制,实现低收入搬迁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帮扶全覆盖;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村转移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一站式”输送、“订单式”培训,组织化转移促增收……会泽县坚持产业发展是根本,全力培育产业,确保搬迁群众能增收。
  丁东平说,目前全县10.2万易地搬迁人口就业率达90.1%,县城就业达95.4%。2023年全县易地搬迁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2896.61元,同比增长21.26%。
 
杭州不再审核二手房购房人资格
部分区域取消限购;增值税征免年限统一调整为2年   新华社杭州3月14日电(记者林光耀)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1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通知》,从多方面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其中明确,在该市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不再审核购房人资格。
  根据通知,杭州明确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优化二手住房限购政策、优化增值税征免年限、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促进杭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明确,优化二手住房限购政策,在本市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不再审核购房人资格。即日起,取消在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购买二手住房的购买条件和购买套数的限制。
  与此同时,通知明确优化增值税征免年限,本市范围内个人出售住房的增值税征免年限统一调整为2年。
  根据通知,杭州要求加大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力度,加快房源筹建,2024年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6000套,着力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继续加大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力度,优化房屋征迁补偿安置方式,满足多样化安置需求。
求解“谁来种地”,内蒙古探索推广“统种共富”
求解“谁来种地”,内蒙古探索推广“统种共富”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贾立君 刘懿德)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记者了解到,对此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2月2日北方小年当天,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党建引领·统种共富”分红大会现场锣鼓喧天。热闹的场面中,全村281名村民共领取了520万元分红款。“这是第五年分红,人均比第一年多7200元。”全家5口人分到92500元的村民王静说,“太高兴了,今天村里的‘共富食堂’也开始营业,公公婆婆在这里吃饭便宜又干净,我和老公在城里做生意就更放心了。”
  地处河套平原东端、黄河南岸的官牛犋南社,是达拉特旗侯家营子村的一个自然村。为解决年轻人“不愿种地”、留守老年人“种不动地”的问题,2019年官牛犋南社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引领下成立土地合作社,110户农民全部自愿以土地入股,按照“成本共摊、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对村里3000多亩耕地进行合作化经营。
  与其他地方的村民合作社不同的是,这里所有村民、全部土地入股,由村两委班子成员任合作社负责人,既抓集体生产又管村社治理。大家选出6位村民负责种地,民主决策确定种植品种,利用大型机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土地收益中,10%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公共事业,20%作为土地管理费用,剩余70%给村民分红。此次人均分红18500元,比上年增长500元,分红金额再创新高。
  前些年,官牛犋南社一家一户的土地较为零散,加之年轻人纷纷进城,多数人家把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收入有限。成立合作社后,农资统一按批发价购进,学习先进技术进行田间管理,层层降低成本,每年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结构,收益持续增高。
  春节前,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吉格斯太镇、展旦召苏木(乡)等地的许多村子也迎来同样的“分红季”。2023年初,旗政府分析官牛犋南社的成功经验认为,这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群众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于是,将这一做法提炼总结为“统种共富”模式,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更多的村子进行土地合作化经营。
  “统种共富”模式引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官牛犋南社成为全区农牧业系统观摩学习热点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印发“开展‘统种共富’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作用,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和群众增收。
  达拉特旗农牧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旗“统种共富”土地经营面积达78万亩,涉及46个行政村的281个村民小组、3.9万人,目前已有14个行政村共计分红8000多万元。
  当前,内蒙古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等10个盟市,已有69个村进行“统种共富”试点工作。其中,通辽市奈曼旗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260户农民拿出4500亩耕地入股村党支部引领的合作社,近日分红450万元。
  多地干部群众说,“统种共富”使“小田变大田”,推倒地界、水渠,扩展出8%到15%的土地,利于机械作业、科学种田,解决了小农经济难以对接大市场等问题;亩均节水80立方米以上、玉米增产200斤左右,是破解农民老龄化、种地收益低等农业发展难题的一个良方。且村民自己耕作能够保障地力,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粮食品牌的打造,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官牛犋南社社长高勇告诉记者,土地集体经营后,许多青壮年安心在外发展,村里利用政府奖励和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资金,给耕地上了先进的滴灌设施,更能节约水肥、降低成本、提高单产,预计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在35000元以上。
  达拉特旗旗长王小平介绍,旗里2024年将打造“统种共富2.0版”,着力在调结构、引良种、应用先进技术上下功夫,努力再破亩产“天花板”。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达拉特旗政府农业顾问李昌平认为,“统种共富”模式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把分散的小农户变成组织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共同体,是又一次来自基层的自发性改革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郭占江表示,作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的内蒙古,有多个广袤平原,全区1.73亿亩耕地中已建成53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统种共富”让农民收益最大化,对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和建设“北疆粮仓”、重塑一产、振兴乡村,可发挥较大作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年3月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赵乐际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年3月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赵乐际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各位代表:
  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常委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人大的使命任务,主动适应发展大势和时代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二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依法履职的基本功;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是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大各项工作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与人民同心同向;五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六是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良好开局。
  一、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常委会认真履行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把宪法实施和监督、宪法宣传教育贯穿到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各方面工作中,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健全保证宪法实施的法律制度。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常委会坚持依宪立法,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落实宪法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规定,培育和增进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伟大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次审议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并决定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这是落实国家机构组织法定原则、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宪法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纠正。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是人大加强宪法监督的重要抓手。常委会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所有提请审议的法律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对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的合宪性、涉宪性问题进行审查研究,推动制定机关纠正不符合宪法规定、原则、精神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备案审查工作,作出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为保证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有效实施,推动有关方面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开展集中清理。探索备案审查案例指导工作。推动地方人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
  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常委会坚持宪法实施、宣传、教育一体推进,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宪法保障”座谈会,坚定宪法自信,培育宪法文化,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发挥人大代表在模范遵守宪法、带头宣传宪法、推动宪法实施中的作用。结合当代中国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讲好中国宪法故事。
  行使宪法赋予的任免权。任免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组成人员共55人次,任免和决定任免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人员251人次。组织7次宪法宣誓仪式,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
  做好代表资格审查工作。补选全国人大代表3人,终止代表资格24人。目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56人。
  二、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
  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常委会认真行使国家立法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一年来,共审议法律案34件,通过其中21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7件。终止审议法律案1件。决定批准或加入条约、重要协定10件。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300件。
  编制和实施立法规划。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主持召开8场座谈会,听取省(区、市)人大常委会、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向177个中央和地方单位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报请党中央批准并转发实施。立法规划对本届立法工作作出统筹部署,其中一类项目79件、二类项目51件,还有一些需要研究论证的三类项目,并对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建议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案作出安排。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部署落实立法规划,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
  加强经济领域立法。全面修订公司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保护,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作出关于延长授权国务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港澳律师内地执业试点工作期限的决定、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口岸东南侧相关陆地和海域实施管辖的决定,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审议增值税法、关税法草案。初次审议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依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继续审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立健全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修改慈善法,提高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学位法草案,回应社会反映的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足、学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初次审议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强化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用严格措施、严密法治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以国家立法形式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全民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成立工作专班,扎实有序推进,努力在本届内编纂出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
  完善国家安全立法。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对耕地保护利用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节约等各环节作出系统规定,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法治根基。修订反间谍法,将防范化解风险的关口前移,丰富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的法律工具箱。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和监管措施。
  推进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加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的规定,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修订行政复议法,优化案件受理和审理程序,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初次审议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推动文物合理利用。继续审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管理能力。初次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将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作弊、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高空抛物、违法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纳入处罚范围。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制定对外关系法,将我国长期坚持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代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理念主张、职责任务等用法律形式予以确认,为构建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夯实基础。制定外国国家豁免法,对涉及外国国家及其财产民事案件的管辖作出全面系统规定,填补涉外领域相关立法空白。修改民事诉讼法,完善涉外民事诉讼程序,适当扩大我国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推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统筹立改废释纂,坚持时、度、效相统一,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遵循和把握客观规律、立法规律,在立项、起草、审议、表决等各环节把好关,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保证立法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一年来审议的法律案中,由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牵头起草的有14件,占41%。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和工作,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6500多个,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24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20多万条。统筹运用调研、座谈、论证、评估等方式,广泛凝聚立法共识。
  三、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保证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一年来,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22个报告,检查5件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2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作出2项决议。依法依规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57212件次。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预期目标任务。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建议。检查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推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检查种子法实施情况,促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检查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报告,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专题调研,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侨务工作情况报告,依法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凝聚侨心侨力。审议国务院关于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情况中期报告,为探索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律支持。
  做好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出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中央决算、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文化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等报告,审查批准2022年中央决算,推动国务院和有关方面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和财会监督,统筹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作出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督促做好查出问题“上半篇文章”和问题整改“下半篇文章”一体推进。持续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加强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建设。开展健全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部分政府性基金管理等专题调研。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监督。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制度,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五年规划(2023-2027)。审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听取审议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推动金融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促进国资国企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有资产联网监督,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推动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报告,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等建议。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报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情况报告,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开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情况专题调研,促进更好保障失能失智人群的基本生活权益。围绕监察机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检查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推动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一府两院”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执法司法能力建设,依法惩治各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
  健全完善监督工作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总结监督法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监督工作实践经验,研究起草并初次审议监督法修正草案,拓展监督内容,健全程序机制,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检查、调研,推动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工作合力。通过前期调研、交流询问、随机抽查、问卷调查、法律知识问答、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提升监督实效,加强普法宣传。把监督与立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等,统筹安排听取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立法修法,运用法治方式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四、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常委会以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为契机,以加强常委会同代表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为抓手,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健全和落实常委会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与418位代表建立直接联系,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相关领域的代表。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邀请273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5次列席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就法律草案征求代表意见,共有2985人次代表反馈意见建议。邀请74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调查研究、预算审查监督、对外交往等工作。支持省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同本选举单位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
  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组建全国人大代表小组,鼓励代表通过参加代表小组、代表家站活动等方式,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组织香港、澳门、台湾代表赴广东、甘肃、天津、浙江、福建等地视察调研,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等开展跨区域调研。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71件议案,交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完毕并答复代表,其中涉及的16个立法项目已审议通过或提请审议、59个立法项目已列入立法规划或计划。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的8314件建议、闭会期间提出的130件建议,交由承办单位办理并答复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75%。确定19项重点督办建议,由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完善建议交办协调机制,压实办理责任,加强同代表的沟通联系,召开办理推进会、座谈会,努力提升办理工作质效,积极推动从办文到办事、从答复到落实、从解释到解决的转变,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增强代表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举办4期代表学习班、1期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1300多人次代表参加,实现新任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基础学习全覆盖。优化升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功能,为代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加强对代表履职的监督管理。指导省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
  五、服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积极开展人大对外交往
  人大对外交往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层级丰富、方式灵活等特点优势。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按照党中央对外工作统筹部署,积极有效开展对外交流交往。一年来,共派出57个团组赴65个国家访问或出席国际会议,接待30个国家和3个多边议会组织的来访团组,开展视频活动25场,同有关国家和多边议会组织签署6项立法机构合作协议。
  同外国议会交流合作更加活跃。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率团访问21个国家,与访华的150多位外国政要会见会谈。明确25个对外交流机制的负责人和组成人员,组建141个对外双边友好小组。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友好小组、代表和议员、办事机构之间的对口交流。举办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与美国国会进行接触对话,与欧洲国家议会广泛沟通交流,同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议会深化友好合作。在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第一年,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面对面沟通交流,在增进理解互信、促进务实合作、巩固人民友谊、维护核心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多边议会交往富有成效。派出28个团组出席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金砖国家议会论坛、各国议会联盟会议、亚太议会论坛等多边活动,促进中国理念和主张成为国际共识。邀请各国议会联盟主席和秘书长、阿拉伯议会议长、中美洲议会议长等访华。与阿拉伯议会正式建立交流机制。参与推动中美洲议会取消台湾地区“立法院”“常驻观察员”地位,接纳中国全国人大为常驻观察员。举办发展中国家、非洲英语国家、太平洋岛国、尼泊尔议员研讨班,23个国家的95位议员和议会高级官员来华参访交流。
  对外宣介更加自信主动。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宣介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三大全球倡议”等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深刻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功效,增强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安排来访团组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实地参访代表家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近距离感知中国发展成就和治理经验。针对个别国家议会涉华消极法案和错误言行,通过发言人谈话、发表声明、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阐明原则立场,正声辟谣,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六、按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常委会把“四个机关”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任务,整体把握、一体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举办常委会专题讲座9讲,组织常委会党组集体学习8次,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在结合实际、结合职责、创造性落实上下功夫。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推动各级人大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加强全国人大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依法履职的思想、政治、组织保障。
  大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人大履职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人大的法定职责。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常委会党组确定16个重点题目,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开展120多次调研和执法检查,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全国人大机关开展490多次调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基层、注重实效,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受教育、转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的过程,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面修订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从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修改委员长会议议事规则、常委会会议工作程序、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等,提高议事质量和效率。建立委员长会议定期听取信访情况、外事工作情况报告机制。推动全国人大机关制定和修改39件工作规范。
  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作用。召开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座谈会,统筹修改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更好保证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依法履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紧紧围绕常委会中心任务,结合实际履职尽责,做了大量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全方位宣传报道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成效,讲好中国人大故事、中国民主故事、中国法治故事。做好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积极回应立法中的热点问题、重大舆情,增进各方面对立法的了解和认同。加强代表履职宣传报道,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人大新闻舆论阵地建设,推动“刊网微端”深度融合。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首个全国生态日等专题宣传活动。新增发布27件法律、决定的英文译本,对外宣介法治建设成果。发挥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智库作用,出版人大制度理论研究文集和成果汇编。
  加强全国人大机关建设。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巩固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成果。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履行好参谋服务保障的主责主业。制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学习培训规划,建好全国人大网络学院。完善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
  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协同。举办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班。举办2期地方立法培训班,完成对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的新一轮集中培训。召开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及时向省级人大常委会通报有关工作情况,认真听取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专门委员会通过工作座谈会、学习研讨班等形式,加强与地方人大的对口联系交流。
  各位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担当尽责、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任、积极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大新闻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拓展。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虚心听取代表和各方面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今后一年的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常委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完善宪法相关规定直接实施工作机制,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认真实施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依法纠正和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实施好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好国家宪法日活动。召开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0周年座谈会。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编纂形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并提请审议。围绕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修改代表法、监督法、监察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制定金融稳定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增值税法、民营经济促进法,修改矿产资源法、企业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会计法、招标投标法、统计法、民用航空法。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制定学前教育法、学位法,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法、文物保护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法治宣传教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社会救助法,修改仲裁法、监狱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能源法、原子能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修改国防教育法、网络安全法。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制定关税法,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反洗钱法,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做好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相关工作。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法律体系建设和立法工作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深入推进高质量立法。
  (三)扎实有效做好监督工作。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今年预安排35个监督项目。检查企业国有资产法、农业法、社会保险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黄河保护法等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做好计划执行、预算执行、决算、审计、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等监督工作,首次安排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围绕民营经济、财政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资金分配和使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托育服务、养老服务、生态环境、耕地保护、防沙治沙、行政审判、行政检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结合听取审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情况报告、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围绕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加强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预算法实施、政府采购管理与改革、城市安全发展、“八五”普法决议执行、发挥侨务资源优势等开展专题调研。加强人大信访工作,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制定关于加强全国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更好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健全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人大代表的制度机制,丰富联系的内容和方式,发挥代表在立法、监督、对外交往工作中的作用。定期召开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会。提高代表视察、调研实效,稳妥推进代表跨区域考察视察调研活动。支持代表通过多种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健全代表反映群众意见的处理反馈机制。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优化代表议案建议全流程工作机制,提升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质效。做好代表学习培训工作,加强专题培训和履职经验交流。及时向代表通报情况、提供信息资料,保证代表知情知政。
  (五)拓展深化人大对外交往。贯彻落实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发挥人大对外交往特点优势,增强对外交往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更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同外国议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广泛参与多边议会组织活动,继续办好有关国家议员和议会工作人员在华研讨班。积极主动、精准有效对外宣介中国道路、制度、理念、主张、成就。运用法治方式开展涉外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六)提升常委会自身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四个机关”建设,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全国人大党的建设质量。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工作。更好发挥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作用,加强全国人大机关建设,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加强同地方人大的联系、协同、联动,深化与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完善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制度机制,增强人大工作的整体实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精心组织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活动,总结、研究、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实践经验、优势功效,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各位代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张国清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着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张国清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着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郑州3月1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13日至14日在河南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和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着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基层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
  在郑州和洛阳,张国清先后来到汉威科技集团公司、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工作,鼓励企业坚定不移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之路。他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竞争力提升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率先实施“智改数转网联”,积极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转型升级,增创竞争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优化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认定办法,加强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
  张国清还来到荥阳市豫龙镇调研乡镇、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到郑州艺茂国际仓实地了解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应急能力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的迫切需要。要统筹各方力量,明确和压实责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下倾、关口前移,确保事有人盯、权责匹配。要立足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强化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要结合实际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力量,加强教育培训与实战训练,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应急管理专业水平和基层应急能力。近期各类火灾事故多发,各地要深刻汲取教训,扎实有力有效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从心脏支架“打折到脚踝”看集采降价不降质
从心脏支架“打折到脚踝”看集采降价不降质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彭韵佳 黄凯莹 林苗苗)心脏支架也被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救命法宝”。经过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后,心脏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至800元左右。
  3年多过去,面对平均降价超过90%的心脏支架,有人提出疑问,便宜有好货吗?降价幅度大,医生还愿意做手术吗?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
  累计370万余名患者使用集采中选支架


  3月1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手术室内正开展心脏支架手术。
  “去年我们心脏支架的手术差不多开展了2.3万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医务处处长林芳芳介绍,集采后,医院对临床使用的集采心脏支架进行了常态化监测,目前反馈都还挺不错,而且近年来,老百姓对集采中选的心脏支架接受度逐渐提高。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支架使用数量、支架植入手术量每年都在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集采中选心脏支架使用量分别为160万条、183万条和218万条,年均增长17%,累计370万余名患者植入了中选支架。
  这位负责人介绍,集采中选支架是在保持原品牌、原型号、原工艺参数基础上,通过“以量换价”惠及群众,采购的是经临床长期验证性能良好的铬合金载药支架,其使用量占比从集采前的60%上升到95%以上。
  与2020年首批心脏支架集采相比,2022年的接续采购中选价格仍稳定在800元左右,参加续约的医疗机构增加40%,支架采购量增加30%。中选企业从首批集采覆盖的美敦力、微创等企业继续扩围,扩大到10家,可选择品种更丰富。
  覆盖国内外主流企业产品,降价后的中选支架质量有保障吗?药监部门将所有集采中选产品列入监管重点,开展全周期、全覆盖监管。监督检查结果显示:中选心脏支架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我们常规使用的耗材都在集采范围之内,可以保证目前绝大部分临床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宋雷说,目前集采中选支架的生产线、原材料、生产设备和集采前基本一样,因此就产品性能和临床使用的实际感觉来说,和集采前没有明显区别。
集采中选药品追求“降价不降质”


  除了集采支架的“降价红利”,国家医保局开展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覆盖374种药品,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其中8批已全面落地。
  “这两年药品降价非常明显,看病负担明显减轻了。”60多岁的广西南宁市市民韦华强说,他因患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从前买这个药一年得花上千块,现在只需要几十块。”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黄万众介绍,当前心血管病常用药大部分进入集采,不少药品也在集采影响下大幅降价。
  集采中选药品降价,一些公众仍有担心:药品质量会不会因价格下降而受到影响?
  国家医保局此前对第二、三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开展了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涉及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等6大领域的23个药品,包含约14万个病例。研究课题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介绍,根据研究结果,总体上可得出结论: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
  “任何药品的有效性都是有概率的。单独将仿制药效果不佳的病例选出,得出仿制药疗效不好的结论,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张兰说,如在这次研究中,盐酸二甲双胍片原研药与仿制药的血糖达标率均在80%左右,这说明不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在个体治疗中都有约20%的患者疗效不佳,需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或药物。
  据介绍,目前,正在开展对第四、五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的真实世界研究。
对集采中选产品质量问题“零容忍”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组长章明此前介绍,在全覆盖监督检查下,集采药品的年合格率达到99.8%以上,高于全国化学药平均水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部署开展专项监管工作,实现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的企业监督检查、产品抽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三个全覆盖”。章明介绍,检查涉及药品生产企业近600家,覆盖8批全部333种中选药品。
  “对存在质量风险的中选产品,医保部门联动药监部门开展处置,采取取消中选资格、纳入‘违规名单’等措施,限制涉事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参加国家组织集采。”章明说,不论内资、外资企业,医保部门会同药监部门都会坚决处理,持续释放质量问题“零容忍”的信号。
  “通过这些年的临床观察,集采中选药品的效果还不错。”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生孙阳说,不少老年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对药费比较敏感,集采后药品价格下降,但效果和原来的差不多,对他们来说是获益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继续推动集采“扩围提质”,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达到500个。
 
《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和视频图文版等融媒体读物及学习材料出版
《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和视频图文版等融媒体读物及学习材料出版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和视频图文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电子书、有声书等融媒体出版物也已在多家网络平台上线发布。
  为方便广大读者更好学习掌握《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言实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同步出版发行。
 
商务部:坚决反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商务部:坚决反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美国总统拜登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将研究几个工会组织针对中国补贴造船厂的请愿书。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4日说,中方坚决反对无视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何亚东说,美方有关组织对中方的指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已有多份报告指出,美国造船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保护。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得益于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美方将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中国,缺乏事实依据。
  “我想强调的是,美‘301条款’系典型的单边主义措施,违反世贸组织基本原则,是对多边规则的公然无视和破坏。美方此前采取的对华‘301条款’措施已被裁定违反世贸规则。”何亚东说,希望美方谨慎决策,不要重蹈覆辙。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进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商务部回应美众院通过针对TikTok的法案
商务部回应美众院通过针对TikTok的法案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近日表决通过的一项针对TikTok的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4日表示,美方应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无理打压别国企业,为各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环境。相关方应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香港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将于四月成立
香港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将于四月成立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香港3月14日电(记者谢妞)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14日举办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活动启动仪式,公布工作计划和重点活动。该办公室将于今年4月成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专责策划及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
  启动仪式上,香港特区政府署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刘震致辞表示,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肩负重要使命,通过利用康文署内部与中华文化和历史相关的丰富资源,策划多元化节目,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社会各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它也会联同社会上不同群体,宣扬中华文化,推广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市民的国民认同及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的主题标志也在活动上公布,是一个由红色立柱和绿色斗拱结构两种元素构成的“華”字。“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结构,以此为设计元素,标志着特区政府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刘震说。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伍志和介绍未来工作重点时表示,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成立后,每年将举办介绍国家发展和成就的专题展览,以及超过50项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预计每年将有超70万人次参加。
  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首个活动将于4月至7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办,展题为“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此外,将推出体验式培训的“博物馆馆藏与岭南文化”活动、“历史开箱”工作坊等,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博物馆藏品,深度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每年还会举办“中华文化节”等活动。
  伍志和表示,每年举办的中华文化节届时有超过100场活动,相信会成为香港重要的年度盛事。特区政府也正策划博物馆介绍国家发展及成就,以及在九龙公园设“中华文化体验馆”,弘扬传统文化。
 
全国用水总量如何?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水安全保障
全国用水总量如何?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谈水安全保障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张晓洁 刘诗平)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如何?用水总量怎样?耕地灌溉面积有何变化?在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家水安全保障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0年来,我国治水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说,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
  统计显示,10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灌区建设,新增改善灌溉面积约3.6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1.5亿亩,耕地灌溉率达到55%,为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每亩402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64立方米,降低了9.5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矛盾。”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说。
  刘伟平表示,10年来,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全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2.8%、58.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0.576,重点领域节水取得实效。
  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据介绍,通过健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新增水库库容1632亿立方米,新增5级以上堤防约6万公里。10年来,全国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至0.24%,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方面,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我国正在加快形成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骨干输排水通道,积极推进国家水网重大结点工程建设,统筹推进省市县级水网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国家水网体系。其中,南水北调东、中线建成以来,累计调水量超过69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76亿人。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陈明忠介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到262.76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72.56%。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刘伟平表示,下一步,水利部门将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
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

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守护的地球村,也是需要精心浇灌的人类文明百花园。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倡议着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凝聚国际社会合作共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在全世界激荡起广泛而深远的回响……
“世界文明是一条大河”


  “数字藏经洞”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沉浸式感受上午10点的阳光照耀莫高窟的景象;飞天、九色鹿、三兔共耳等经典图案在各国孩子们的画笔下显得多姿多彩;取材自敦煌壁画的舞剧《丝路花雨》在海内外长演不衰……
  敦煌,这座千年丝路之上的绿洲古郡,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融中,绽放新时代的光芒。
  历史上,这里是多元文明荟萃之地,中华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此交汇。敦煌古往今来的文化交流图谱以海纳百川之气象成为“世界文明多样性”与“文明互鉴”理念的生动诠释。
  巴基斯坦前国家遗产与文化部部长赛义德·贾迈勒·沙阿非常熟悉敦煌洞窟中的犍陀罗风格塑像,他对去年带队访华举办“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的经历记忆犹新。“中华文明是多样且团结的美好典范。”沙阿说,习近平主席深刻了解历史,他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告诉人们,应当欣赏文明多样性、尊重其他文化,这是推动世界实现和平之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辩证统一。文明的差异不应成为制造冲突的理由,而应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正如大自然因多样生态而生机勃勃,文明也因多元融合而历久弥新。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局势越复杂,中华传统智慧“和合共生”的现实意义就越重大。
  面对一些西方国家宣扬所谓“文明冲突论”,中国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巴西国际政治经济学家何塞·菲奥里指出,当一些势力试图分裂和分化世界的时候,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一个大国和一个伟大文明向世界人民提出的最宏伟的和平倡议”。
  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认为,中国的文明观源自延续至今的和合文化,和合共生、相互借鉴才是不同文明之间正确的相处方式。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国的文明观,为世界各国打破文明隔阂、化解地区争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世界文明是一条大河,不同文明就像溪流汇入这条大河。”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十分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在他看来,希腊和中国之间的文明对话至为宝贵,因为“这是一场互学互鉴的对话”。在这个变乱交织的时代,“我们能够通过对话展现和平的价值”。
“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


  一只来自3000年前的“太阳神鸟”,穿越夜空,翩然而至。
  2023年7月28日晚,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31名中外火炬手共同点燃太阳神鸟点火盘,火焰盘旋上升,“神鸟”绚烂展翼,最终点燃主火炬塔。“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其形象来自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文物,表达了中华先民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埃及青年和体育部主管青年项目发展的官员伊斯兰·沙米感叹,开幕式将古老的中华文明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相结合,体现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重视。
  追根溯源,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都植根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各自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对中国的文明理念和现代化道路探索产生了浓厚兴趣。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球文明倡议“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值得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借鉴。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也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副校长阿卜杜勒·拉希德·纳阿拉看来,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世界,各国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同时保留自身文化传统。“不必效仿西方。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
  英国牛津大学古代史教授约瑟芬·奎茵指出,世界上不少人已经发现,西方习惯于把自己的价值观当作“普世价值”强加于人。所谓“一些文明比另一些文明更优秀”的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是为了强调本国的优越性和帝国主义的正义性而发明的”。
  墨西哥《千年报》刊文说,全球文明倡议捍卫了文明平等的观点,强调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反对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
  俄罗斯学者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认为,中国秉持的文明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这有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不是强推自身意志的霸权国家,而是互利合作的平等伙伴。
  “让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的人们更加融洽地互动起来”


  “你们来信的汉字写得很漂亮,手绘的中国龙、长城和熊猫很形象!得知你们到访了好几个城市,看大熊猫,品中国美食,体验中华文化,感到‘超级开心’,我非常高兴。听说你们结识了许多中国小伙伴,并且邀请他们回访你们的家乡,你们之间结下的友谊令人感动。”
  中国龙年元宵节之际,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马斯卡廷中学访华代表团学生并回赠新春贺卡,向他们和全校师生致以节日祝福,欢迎更多美国青少年来中国交流学习。
  一年来,一封封复信从北京来到阿拉伯艺术家、中亚留学生、孟加拉国儿童、比利时友好人士、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美国艾奥瓦州友人等人士手中,问候“老朋友”,寄语“新朋友”,勉励“小朋友”。习近平主席在信中表达对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期盼,讲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道。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在埃及阿拉伯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席穆赫塔尔·戈巴什看来,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是打破文化壁垒的有效方式,让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的人们更加融洽地互动起来”。
  3月11日,法国巴黎近郊,正值周一闭馆日的凡尔赛宫显得寂静空旷,但有一个角落却忙得热火朝天,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一批准备运往北京的展品,参加将在故宫举办的“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凡尔赛宫文物部负责人玛丽-洛尔·德罗什布吕讷表示,希望此次展览能让更多人体会到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一年来,中国民众与各国民众之间交流合作、相遇相知的情景成为许多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突尼斯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尼扎尔·本·斯利曼通过联合考古行动与中国同行结下深厚友谊,也爱上了中华文化;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期间举办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给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留下深刻印象;中国与尼泊尔联合举办的龙舟赛、山地越野赛、足球友谊赛等受到尼泊尔民众欢迎;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良渚文明丛书”英文版发布,德文版正式签约,中外出版机构还宣布在全球共同推广“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慕课;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让世界见证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切实行动……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文明交流互鉴越来越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球文明倡议正在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支持。中国愿与各国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培育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沃土,让人类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记者邱夏 参与记者:蒋超 段敏夫 陈刚 杨喆 黄灵 易爱军 安晓萌 董修竹)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伦敦书展总监:期待更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
伦敦书展总监:期待更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伦敦3月14日电(记者金晶  章博宁)2024年伦敦书展12日至14日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举行。书展总监加雷思·拉普利表示,大批中国出版单位携精品图书在伦敦书展上亮相并洽谈合作,期待更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
  拉普利在书展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书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英中两国出版业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文化交流和对话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尤为重要。
  拉普利曾到访北京和上海。他说,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期待今年夏天参加北京国际书展。”他说。
  在谈到目前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拉普利表示,人工智能对创意内容和作家造成了“生存威胁”,保护版权需要公平合理使用这项新的技术。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有助于出版业整合数据、提升业务和运营的水平。
  伦敦书展始于1971年,是全球出版业最重要的盛会之一。本届书展期间,中国参展总面积454平方米,50多家国内出版发行单位、图书进出口公司参展,精选参展图书3200多种。
      (参与记者:赵小娜)
 
以文明之光照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以文明之光照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去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以深邃思想洞穿文明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力量,深刻揭示了各国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价值以及文明互鉴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没能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希冀的现代化图景,甚至往往因为西方模式的强行“植入”造成整个国家机体紊乱乃至崩溃。“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多年来“痛”到深处的领悟。发展和现代化从何而来?“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现代化不是无本之木,各国现代化路径应基于本国国情,顺应民情,回归各国文化主体性,从各自历史文化中发掘智慧并结合现实去探索。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认为,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能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智慧指引,“在这方面中华文明展现了强大生命力”。
  中国有数千年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经验,其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脉形成过程为世界文明包容互鉴提供了生动样本。和衷共济、协和万邦,中华文明的价值传承为解决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和合的智慧。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认为,中国的文明观源自延续至今的和合文化,和合共生、相互借鉴才是文明间正确的相处方式。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各国打破文明隔阂、化解地区争端提供了理念指引。
  正是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中国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提供了西方范式之外的全新选择,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自信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起到了鼓舞和启迪的作用。
  中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高度的契合性为二者结合,进而发生深刻的“化学反应”提供了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困境都可以在所谓“文明隔阂论”“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中找到问题的端倪。实际上,文明差异不仅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反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中国自古主张“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和谐相处则万物生发。
  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全球文明倡议高举文明的火炬,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寻求智慧、凝聚力量,推动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与责任担当。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年来,中国积极打造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和学习互鉴。良渚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等会议成功举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成立;与多国共同举办“文化和旅游年”、开展经典作品互译;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让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同时也促进了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成果。礼敬传统又善于创新,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又兼收并蓄,让文明之光引领各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
    (记者李蓉)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对以“红线”施压,拜登唱的是哪出戏?
对以“红线”施压,拜登唱的是哪出戏?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2日重申,以军将继续推进在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拉法的军事行动。美国总统拜登上周曾公开警告以方,攻入拉法将是踩踏“红线”,随即遭到内塔尼亚胡反驳,并表示他和拜登之间存在“分歧”。
  拜登对以设“红线”代表政策改变吗?这背后美国到底在算什么账?美以关系会被撼动吗?
高调施压代表政策改变吗?


  内塔尼亚胡12日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视频讲话时说,以色列必须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拉法剩余的武装人员,否则哈马斯将重新集结、重新武装并重新控制加沙地带。
  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继续推进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同时也将防止拉法平民受到伤害,没有任何压力能阻止以军的行动。
  针对以方向拉法发动地面进攻的计划,拜登9日批评内塔尼亚胡的军事策略“不是在帮以色列,而是在害以色列”,如果以军攻入拉法,将是踩踏“红线”。
  针对“红线”的说法,内塔尼亚胡接受美国《政治报》采访时表示,他的“红线”是“去年10月7日事件(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火箭弹等冲突)不再发生”。他说,如果拜登的意思是“我违背大多数以色列人的意见而追求个人政策,而且还伤害了国家利益,那么在这两点上他都错了”。
  内塔尼亚胡11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承认与拜登存在分歧。他说:“我对以色列的未来负责,大多数公民支持我的立场。”以色列民主研究所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5%的以色列人支持继续向拉法发动地面进攻。
  美国白宫11日再次强调,以方在未拿出保护平民方案前,不能进攻拉法。“截至目前,我们未收到可实施的方案”。
  事实上,公开施压并不意味着政策转变,例如,向以色列施压最有效的手段——切断或减少美国对以军援,拜登政府从未触碰。在提出攻打拉法是“红线”之后,拜登又说,不存在“会让美国切断武器输送、使以色列没有‘铁穹’(防空系统)可用的红线”。
拜登政府在算什么账?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有分析认为,目前拜登政府出于国内选情的需要,开始转变态度,表现出公开施压以色列的一面。
  美国“铁锈带”上的密歇根州是大选“摇摆州”,其选情向来备受关注。在2月27日晚结束的密歇根州初选投票中,拜登虽击败党内竞争对手,但该州超过10万民主党选民在选票上勾选“不作承诺”选项,只表达党派倾向,但不支持某个具体候选人,被称为“抗议票”。密歇根州有大量阿拉伯裔美国人,他们不满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拜登政府“拉偏架”。活动人士发起投“抗议票”活动,以此向拜登抗议。
  很快,拜登政府态度发生戏剧性改变。副总统哈里斯3日罕见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立即停火”,拜登则多次公开施压以色列。
  此外,为应对加沙物资短缺,拜登7日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将在地中海靠近加沙地带水域建立一个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临时码头。此举貌似利于巴勒斯坦,实则亲以利己,一宣布便引发外界广泛质疑。巴勒斯坦圣城大学教授艾哈迈德·拉菲克·阿瓦德分析,美国建码头意在实现多重目的,包括解散一直被以方诟病的国际救援组织、增强美国在东地中海的影响力、减轻以色列因加沙人道主义状况恶化所承受的压力。
  以色列在美国大选年中一向攥着“施压砝码”。12日,内塔尼亚胡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态将继续推进拉法军事行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是美国最强大的犹太人利益游说团体,这一团体在大选年的巨大影响力,拜登政府心知肚明。
美以关系会否被撼动?


  美以关系一直亲密,美国在关键时刻从不忘记帮助以色列,最近的高调施压,仅仅是“施小压帮大忙”,不会改变美以坚定的盟友关系。
  本轮冲突爆发5个月来,美方毫不掩饰“拉偏架”,独家滥用否决权,四次强行阻挠安理会要求停火的行动;2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总额达953亿美元的紧急预算法案,其中约140亿美元用于援助以色列。据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披露,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已秘密通过100多笔单独军售向以色列输送大量武器,但迄今对外公布的只有其中两项。
  在谈判停火的外交努力方面,美国虽多次推动却进展不大。参与斡旋的卡塔尔政府12日说,以色列与哈马斯的间接谈判还在进行,双方分歧依旧不小,离达成协议尚有距离。
  美国表面上作出“外交努力”但实际偏袒以色列的行为不胜枚举,为在加沙地带持续上演的悲剧“开绿灯”,把局势推到更危险境地。美国《政治报》13日援引美以官员的话报道,拜登政府私下里已同意支持以色列在拉法“定点清除”哈马斯高层人员。
(参与记者:吕迎旭 柳伟建 王卓伦 张天朗 王宏彬)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14日电
 
美“星舟”火箭实施第三次试射
美“星舟”火箭实施第三次试射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洛杉矶3月14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舟”以及飞船集成系统14日进行第三次试射。公司发布的最新消息称,“星舟”第二级飞船在再入大气层阶段失去联系。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中部时间14日8时25分(北京时间21时25分),“星舟”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基地发射升空。约两分多钟后,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级飞船成功“热分离”。随后,“星舟”进入太空滑行阶段,完成了打开和关闭有效载荷舱门、推进剂转移等技术演示。飞行一段时间后,“星舟”尝试在太空中重新点燃“猛禽”发动机、受控再入大气层,但在穿越大气层阶段失去联系。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希望在第三次试射中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任务目标包括上升过程中“星舟”一二级发动机的燃烧、打开和关闭有效载荷舱门、在太空滑行阶段进行推进剂转移演示、首次在太空中重新点燃“猛禽”发动机并受控再入大气层等。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介绍,“星舟”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比该公司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星舟”总高度约120米,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高约70米的第一级超重助推器,顶部是高约50米、可重复利用的第二级飞船。其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可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地球轨道。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23年4月和11月进行了两次“星舟”试射,但均发生爆炸。首次试射时,火箭在一二级分离前就发生了爆炸。第二次试射时,火箭升空后一二级成功分离,但随后助推器和飞船先后发生爆炸。
 
“博士问诊”为小县产业升级贡献“最强大脑”
“博士问诊”为小县产业升级贡献“最强大脑”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机械臂抓起无人运输车送来的硅钢板,送入钣金柔性加工工序,流水线上少见工人忙碌,只闻机器运转声……江西伊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抚州市崇仁县工业园区,车间生产热火朝天。公司行政经理郭文说,才开年,订单就已排到了2025年,这都多亏了“博士产研诊所”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崇仁县借助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的丰富资源建立“人才库”,打造“博士产研诊所”,通过“政府搭桥、企业点单、博士问诊”链式服务,聚智引才,助力产业发展。
  输变电设备产业是崇仁的传统产业,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有的企业想进行数字化转型,却不知从何处着手。借助政府人才平台,伊发电力引进了湖南大学的专业团队,帮助企业进行5G工厂智能化改造。
  “专家诊断出企业转型堵点后,马上定方案、立项目。”郭文说,随着技改有条不紊推进,企业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线工人数量从60多人减少到如今寥寥几人,产能翻了五倍。
  据统计,如今有143名博士人才活跃在崇仁工业发展前沿和乡村振兴一线。为充分用好“博士产研诊所”助企纾困,崇仁县采取“科技悬赏”等机制,每年设定3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专家团队助力攻关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2021年,为研发更高效节能的新一代配电变压器,江西明正变电设备有限公司依托“博士产研诊所”的人才平台发布了“科技悬赏”。公司技术总工吴桂林说,如果光靠公司自己研发新产品,至少需要3年时间,市场不会等他们这么久。很快,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的团队“接单”,2个月后双方就敲定了方案。
  “不到2年就完成了新产品研发和试运行,而且新能效的配电变压器电力损耗降低了40%。”吴桂林说,专家团队不仅帮公司抢下了宝贵的时间,也抢下了市场先机。
  “以前这些高端人才我们引不来、养不起,如今企业用人才,政府配资金。”吴桂林说,靠着“博士产研诊所”的扶持政策,政府还补贴了30%项目经费。
  “博士产研诊所”的问诊范围不局限于工业产业,乡村振兴相关产业也是关注重点。崇仁有2万多人从事崇仁麻鸡这一传统产业,但如何让麻鸡“飞出”山区,一度是困扰产业升级的难题。
  “真空包装只能保鲜3天左右,夏天温度高更容易变质。”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国文说,保鲜问题解决不了,就意味着崇仁麻鸡运不远、市场难扩大。
  2019年,依托政府平台,南昌大学中德研究院副教授王水兴找上了周国文。历时两年多,团队研发出了保鲜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的冰鲜锁鲜技术,保鲜期延长到七八天。
  借助人才力量,崇仁县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底,博士入驻的35家重点企业产值突破64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0%。
 (记者熊家林)新华社南昌3月14日电
 
全国五成以上出口房车,山东荣成造
全国五成以上出口房车,山东荣成造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济南3月14日电(记者李志浩)山东荣成是国内最大的房车生产及出口基地。记者日前走进荣成最大的一家房车制造企业。
  “通过多年努力,我们在澳洲站稳了脚跟,准备进一步扩大北美市场占有率。”荣成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绍勋说,作为当地最大的房车制造企业,康派斯公司发挥荣成距离韩国近的优势,2019年在韩国设立全资子公司。目前,这个企业在韩国的销售额及销量,稳居韩国房车市场首位。
  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2023年,荣成房车产值达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销量为16000余辆,出口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7.8%,产品主要销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房车出口量多年占全国房车出口量五成以上。
  荣成市工信局房车产业科科长战宁伟说,荣成近年房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与当地房车产业配套齐全有关。荣成现有规模以上房车生产企业10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50多家,产品涵盖自行式、拖挂式、营地式、帐篷式等各大类。
  此外,荣成房车企业正积极开拓跨境电商业务。2023年6月,山东星羽房车制造有限公司投入200万元在韩国金浦市设立海外仓,目前在韩国建立6处经销点,通过海外仓直接供货韩国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房车分会编著的《2022中国房车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房车销量53000余辆,出口29000余辆。2022年,荣成房车产量占全国房车产量三成,出口量超过全国房车出口量的50%。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采气量创新高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采气量创新高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天津3月14日电(记者毛振华 王井怀)随着白15库H1井生产阀门的关闭,近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储气库群第23个采气期圆满收官,累计采气22.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刷新历年采气量纪录。
  作为京津冀地区工作气量最大、见效最快的区域性调控气源,大港油田储气库群主要承担京津冀地区天然气的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任务,所采天然气两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城区,是陕京管线的重要配套设施。
  大港油田公司天津储气库分公司党委书记李才雄说,多年来,该储气库群立足释放最大潜能,日采气量接连跨越1000万立方米、2000万立方米、3000万立方米大关。截至目前,整个库群安全平稳运行8524天,多年累计采气330亿立方米,成为京津冀天然气保供的“硬核担当”。
  去冬今春的本轮供暖季,面对低温寒潮接连来袭,大港油田储气库群重视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刷新了采气量新高、高强度采气天数最多、单日采气量历史之最等一系列纪录。在生产运营环节合理优化配产,强化上下游一体协调,不断提高库群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储气调峰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京津冀居民生活用气和冬季取暖需求。
  目前,大港油田已启动5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三年行动方案”,不断加快后备库建设。计划到2030年,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工作气量翻一番,持续为京津冀和更多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能源力量。
 
首条黑龙江至荷兰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首条黑龙江至荷兰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3月14日电(记者徐凯鑫)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4日,1列满载55个集装箱1300吨氨基酸的中欧班列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启程,驶往荷兰蒂尔堡,标志着首条黑龙江至荷兰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此条班列线路全程10257公里,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荷兰蒂尔堡。为保障班列成功开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携手哈欧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推出“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对该趟班列采取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等措施优化运输组织。
  “此前,有些企业货物运输比较依赖海运集装箱,如今使用中欧班列(哈尔滨—蒂尔堡),货物运送时间节省三分之二,运距减少二分之一。”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站长梁川说。
  据统计,今年前2个月,黑龙江省开行中欧班列数量、货物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161.5%、151.6%。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921列、9.6万标箱,同比增幅分别达3.6%、3.4%,实现稳定增长。
 
2023年我国家电服务业总体规模近万亿元
2023年我国家电服务业总体规模近万亿元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邹多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家电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家电服务业总体规模近万亿元,活跃法人单位数约10万家,服务收入及盈利增长已超过制造和销售行业。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副会长赵捷13日在3·15家电服务业消费者权益革新大会上表示,随着数字化平台加快建设和配件仓结合配件物流体系在各地建立起来,我国家电企业可以通过系统调度将消费者诉求精准到每一位服务工程师,从而保障一次上门即可完成服务,在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服务成本。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会长刘秀敏表示,近年来,我国家电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显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政策性保护明显、企业责任明确、政府监管和社会组织监督力度大等。新一代消费主流群体呈现出的消费更加理性、选择更加多样性、体验式场景化和个性化等趋势,也推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向消费者权益革新转变。
  家电产品是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的载体。刘秀敏表示,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必将促使家电服务业和企业重视维修性技术和保障性技术以及新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全链条护航!农村电商迈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全链条护航!农村电商迈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3月14日电(记者李建平 孙晓宇 张玉洁)中俄边境的深山里,35岁的农民卢战开经常带领村民到这里拍摄“跑山”的视频。他用3000余条短视频记录下东北林区的丰饶,将家乡的优质特产推向全国,也为自己积累了超千万的粉丝量。
  卢战开的家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位于三江平原核心地带。这里土地肥沃,黑蜂蜂蜜、山野菜、松籽等特产质优价廉。过去,因地理位置偏远、知名度不高,优质产品难以走出大山。“是互联网让家乡的‘酒香’飘出‘深巷’。”他说。
  卢战开的电商团队是各地农村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快递下乡、农产品上行,到如今逐渐迈入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农村电商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构成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5年新目标,从6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举措,推动农村电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将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并在基地建设、数字消费场景、物流设施和配送、产业链条、特色品牌、促销活动等十多个方面出台措施,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此次印发的《意见》,全链条、全覆盖、全配套,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数字经济时代下,电商助农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浩进认为,农村电商创新了农产品交易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对打破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独特优势。
  卢战开所在的饶河县走出了一条边疆地区依托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子。饶河县数据和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腾华军介绍,去年县里电商交易额10.3亿元,同比增长297%。
  在中国中南部山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人口仅14.3万。这个湖南人口最少的县,通过不断完善电商助农体系建设,培养了一批超百万粉丝乡土“网红”,带“火”了古丈农特产品。
  走进古丈县红石林镇龙天坪村一间黑瓦木屋的土家吊脚楼内,32岁的村民彭文强打开聚光灯,拿起手中的腊肉,娴熟地在镜头前和网友打招呼,屋内桌子上摆满了腊制农特产品。去年,古丈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1亿元。
  湖南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刘慧介绍,近年来,省商务厅加快拓展农产品上行渠道,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电商新业态在乡村不断涌现。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省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4.48%。
  针对基础设施不健全、配送体系滞后等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意见》从中国东中西差异和人口、区位等因素出发,指导各地立足产业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引导电商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李国祥认为,缺少专业人才一直是制约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明确提出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是国家给予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扶持政策”。
  据悉,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农村电商与乡村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相信通过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中国农村电商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李国祥说。
 
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更好维护国门安全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情况
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更好维护国门安全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情况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智慧海关”,明确提出“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
  为什么要打造智慧海关?智慧海关会给外贸企业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如何进一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在1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通报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外贸发展有需求
科技进步有支撑


  “打造智慧海关既是海关的事,也事关全局。”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林少滨表示,身处国门一线的海关,以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智慧海关,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新形势对海关监管提出了新挑战。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中国海关职责范围广、监管链条长、监管对象多元,维护国门安全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企业对最大程度通关便利、降低贸易成本、保证进出口质量等有迫切的需求,对监管效率、专业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以更智慧的监管理念、方法手段来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
  二是新技术为海关现代化带来了新机遇。近年来,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创新带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再造、生产力突破性增长、生活方式巨变,也深刻改变着国际贸易方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关监管服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新使命向海关担当提出了新期待。世界各国海关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海关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中国海关监管的货物量最大、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把体量优势转化为智慧实践优势,探索形成对全球海关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之有效的海关监管服务体制机制手段,促进全球贸易更加通畅、便利和安全。
  “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外贸发展有需求、科技进步有支撑、海关发展有期待。”林少滨说,中国海关将主动拥抱时代发展趋势,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核心,加快智慧海关建设,更好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跨条线、跨部门业务办理流程如何进一步整合?怎样逐步实现卫生检疫和行李物品同步监管?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如何更有保障?……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外贸企业以及人民群众对海关服务有着各种各样的诉求。
  外贸企业直接与海关打交道,对智慧海关建设得好不好、便利不便利,有最切身的感受和发言权。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杜宏伟表示,建设智慧海关充分吸收考虑了来自外贸业界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从推动业务办理更便捷、物流运输更高效和海关监管更智能三个方面丰富智慧海关在涉企服务方面的建设内容,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随着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持续释放,智慧海关又将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和实惠?
  ——在便利旅客出入境方面,将持续推进与相关部门、航司开展信息共享,加强自助申报、联网测温、先期机检等智能化设备综合应用,力争逐步实现卫生检疫和行李物品同步监管,让旅客无特殊情况可享受“无感通关”;
  ——在支持消费新业态方面,将推动商品条码深化应用、完善跨关区退货作业流程以及建设专用大数据池、开发智能识别模型,让广大消费者在跨境电商中买得好、有保障、更安心;
  ……
  与此同时,智慧海关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海关总署科技发展司副司长陈宗旺表示,通过对现有海关信息化系统整合提升、对相关机制优化完善,以及持续加强和探索科技创新在不同海关业务场景上的应用,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不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智慧海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们采用‘1+N+X’方案体系方式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林少滨介绍说。
  具体来看,“1”是制定《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方案》,对智慧海关建设进行整体顶层设计;“N”是对总体方案进行细化设计,制定海关各业务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案;“X”是结合企业多样化通关需求和海关多元化执法实际,制定各类现场应用场景方案,并根据外贸形势和技术发展变化,持续丰富和迭代升级。
  按照“1+N+X”方案体系,2023年智慧海关建设已经在一些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取得了早期收获。比如推广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实现信息录入智能化、证书审核自动化等。
  2024年,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林少滨说:“我们将重点建设包括智慧海关业务流程体系、参数库、知识库、模型库、装备设施体系、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九大标志性工程,不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监管通关和涉企服务中的应用。”
  一方面,聚焦制度创新、模式革新、流程优化,全面推进智慧海关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将做好试点项目的推进应用、复制推广、评估验收,推动多场景组合、集成式发展。
  “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扎实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林少滨表示,力争一年取得重点突破,三年形成基本框架,五年形成完整体系,远期成为世界一流,为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邹多为)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从六大突出问题看2023年消费投诉新趋势
从六大突出问题看2023年消费投诉新趋势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售后服务连续两年居投诉问题首位、直播带货投诉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智能设备问题增幅较大、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连年上升、合同签订及履行问题纠纷较为严重、虚假宣传套路多……市场监管总局14日发布2023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六大突出问题。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3534.3万件,同比增长20.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
  消费投诉快速增长,售后服务成首要问题。从投诉问题来看,售后服务增长最快,同比增长61.5%,连续两年排在投诉问题首位。其中,“三包”问题占比56.2%、送货或安装问题占比9.4%。产品更换困难、送货时间延迟、质保期内产品损坏不提供免费维修等成为消费者投诉主要原因。
  网购诉求持续增长,直播带货问题突出。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6.1%。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新兴电商投诉举报增幅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平台,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同比增长52.5%。近5年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也逐年上升,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
  新型消费涌现,智能设备问题增幅较大。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智能眼镜、智能配饰等各类智能设备消费纠纷增长较快。2023年,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智能设备投诉举报10.4万件,同比增长1.1倍。消费者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困难、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产品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等。
  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投诉举报连年上升。全国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量逐年攀升,从2019年的1.8万件增至2023年的13.5万件,增长了6.5倍。新车出现质量问题且商家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商家不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商品、商家拒绝履行保价协议等成为消费投诉热点。
  格式条款陷阱多,服务领域问题值得关注。服务类消费具有更强的主观性,合同签订及履行问题较为严重,比较容易引发消费纠纷。
  以旅游服务投诉为例,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旅游服务投诉举报同比增长2.2倍,其中合同问题占比18.1%,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设定不合理条款导致退款困难、商家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以不公平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违约金等。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利用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等计量器具作弊的行为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在全国范围内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2.9万台、查处不合格加油机1633台。
  消费者在购物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宣传信息,一些商家以夸大其词、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消费选择。
  欺骗误导套路多,消费者知情权需要保障。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虚假宣传投诉举报144.3万件,同比增长1.7倍。从商品服务类别来看,商品类别中虚假宣传投诉举报较多的有食品、化妆品、家居用品;服务类别中虚假宣传投诉举报较多的有教育培训服务、销售服务、互联网服务。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虚构产品效果、夸大产品优势,通过“好评返现”提高虚假声誉,误导消费者购买等。
  据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全国12315平台建设了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引导经营者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指导监督下,通过全国12315平台提供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服务。
  消费者可直接向ODR企业投诉,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对于直接通过平台接收的投诉,ODR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与消费者积极协商和解;双方和解不成的,消费者还可以继续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已经推动16.6万家重点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与消费者直接解决消费纠纷583.5万件,累计推动18.7%的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
  2023年10月,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网站访问量达200多万人次,公示109万家企业投诉信息232.9万条、公示率达92.7%。公示后,消费投诉平均办结时长12.8天,较上一年同期提速5.6天;全国平均调解成功率提升4.1个百分点,投诉总量环比下降11.7个百分点。
(记者赵文君)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全链条打击假冒伪劣犯罪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全链条打击假冒伪劣犯罪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邢拓 刘硕)最高人民检察院3月14日发布了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涵盖食品、药品、化肥、吸油烟机灶具、建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
  网络平台如今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途径,但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也混杂其中,消费者难以辨别。在此次发布的袁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被告人袁某使用本人及他人身份信息在某电商平台注册经营9家网络店铺,与郭某甲、丁某合伙经营3家网络店铺,销售假冒伪劣化肥至河南、江西等10余个省份。袁某还向他人经营的网络店铺和微信客户提供假冒伪劣化肥,销售金额共计778万余元。在检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推动下,袁某等人被依法惩治。
  在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检察机关针对涉案人员众多、生产和销售窝点横跨多省市的“产供销”全链条犯罪案件,引导公安机关追查上下游犯罪,深挖源头,实现全链条全覆盖打击。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23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假冒伪劣商品犯罪8503件14560人,起诉18777件38936人。同时,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634件1778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645件2879人。
  据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以最高检开展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从严打击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犯罪行为。
 
“免密”不能免安全 “自动”更须打招呼
“免密”不能免安全 “自动”更须打招呼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近期各类消费投诉中,与免输入密码支付、自动续费绑定开通会员相关的退款或维权纠纷案件数量常居前列;在社交媒体上,与之相关的词条、事件频频登上热搜;刑事案件中不乏偷窃或拾得手机后利用免密支付窃取大额钱财的案例。
  购物、打车、点外卖、坐公交、观影刷剧、修图听歌、租单车或充电宝……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为日常消费增加便捷。便捷的前提是透明、安全、自愿、公平。支付、续费时自动勾选的开通选项、“0元下单”“极速付款”的模糊引导、字号小又颜色浅的提示语,各种视觉技巧和价格套路轮番“引诱”,消费者一个不留神就容易“被”同意开通、强制捆绑,在“默认勾选”“隐藏选项”的各项复杂设置中被悄悄扣费。而相对于“一键开通”,消费者想要退订、退款,却没有那么容易,“一键完成”的付费项目需要“N键取消”,经历“套娃式”解套。
  针对此类消费乱象,监管部门多次开展治理,乱象依旧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个人与互联网平台实力悬殊,让消费维权之路繁琐、漫长。类似消费侵权行为往往呈碎片化且单笔金额不大,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远高于侵权成本,使这类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是否使用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的决定权在消费者。平台在开通相关服务前,理应充分、明确地跟消费者“打个招呼”,充分告之利弊,让消费者在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自主选择。
  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与时俱进。免受打扰权、信息收集知情权、授权访问与更正权、限制处理权、数字财产权……在数字时代,应该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激发消费活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激发消费活力的前提与保障。我们相信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鼓励消费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希望更多互联网企业在追求效率便捷的同时守住底线与边界,释放更多潜力,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记者潘晔)新华社南京3月14日电
 
重庆警方查扣假冒伪劣肉毒素九万余瓶 天津警方打掉两个产销冒牌机油犯罪团伙
重庆警方查扣假冒伪劣肉毒素九万余瓶
天津警方打掉两个产销冒牌机油犯罪团伙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新华社重庆3月14日电(记者周文冲)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获悉,近日,江北区警方破获一起涉医疗美容行业生产、销售假药案,捣毁3家销售假药的医美机构和2处生产假药“黑窝点”,查扣假冒伪劣肉毒素9万余瓶、麻膏150余公斤,涉案金额超2亿元。
  2023年3月,江北区警方在处置一起医美纠纷中,了解到报警人在重庆一医疗美容机构注射肉毒素后脸部溃烂。民警分析发现,该医疗美容机构多次出现类似情况,研判该机构涉嫌销售、使用假冒伪劣肉毒素。
  经查,嫌疑人盛某等人为牟取暴利,在南昌一小区自住房及租住房设立生产“黑窝点”,以每瓶3.5元的价格购入空瓶,利用切割机、轧盖机等设备进行封口、包装、贴假标,冒充多种品牌肉毒素,再以每瓶30元至45元的价格批发给广东的中间商黄某。嫌疑人夏某在明知该肉毒素是假药的情况下,仍以每瓶65元的价格从黄某处购入,再加价到100元销售给涉案的医疗美容机构。
  民警介绍,该医疗美容机构以一针2000元至300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且开封后的一瓶假药还会分给3至4名消费者使用。为掩盖犯罪行为,涉案医疗美容机构将真假肉毒素掺杂使用,遇到消费者质疑时就拿出正品肉毒素药盒给消费者检查,但最终注射时又换成假货。
  在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江西、广东、贵州公安机关配合下,专案组近日赶赴多地连续开展梯次收网行动,查获假冒商标6万枚以及假包装盒、包装盖、说明书7万套,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华社天津3月14日电(记者黄江林)记者14日从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获悉,近期该分局侦破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一审宣判,两个产销假冒品牌汽车用机油的犯罪团伙被成功打掉。该案件侦破过程中,查获假冒品牌机油灌装生产线1条,捣毁加工、存储窝点4处,查扣各类假冒品牌机油包材16500余件、假冒成品机油4000余桶,总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2022年11月,天津市南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移送南开区某汽车配件经营部涉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
  南开区警方通过讯问获悉,该经营部所售卖的假冒成品机油来源可能为外省一地下加工厂。南开区警方随即组织40余名警力成立专案组,在天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的指导以及外省警方的协助下,于2023年5月将以王某、王某某为首的产销假冒品牌汽车用机油的两个犯罪团伙共计10人全部抓获。
  经查,其中一团伙的涉案主犯王某,是生产假冒机油厂主要负责人,雇佣3名工作人员为其日常生产销售假冒机油;另一团伙涉案主犯王某某伙同其妻,从王某处购进机油并用事先购买的假冒包材进行灌装封箱,雇佣2名销售人员负责对外销售,雇佣2名运输人员往返于王某厂房、库房和多个物流园,负责日常运输寄递工作。
  近期,该案件由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宣告,主犯2人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从犯4人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缓刑,并判处罚金,退缴违法所得。其余4人因涉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另案处理。
 
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消费诈骗?听专家支招
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消费诈骗?听专家支招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97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重视养老储备。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社会上有四类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消费诈骗现象,有关专家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非法集资诈骗:防范入股分红、充值返现、溢价回购等“陷阱”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中信银行14日联合发布的《老年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手册》,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非常广、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老年人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权益侵害不敏感、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等,金融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金融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而部分老年人金融知识较为缺乏,同时老年人是数字时代明显的“弱势群体”,因此保护好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重在风险防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方军说,从目前涉老非法集资案件来看,常用“诱饵”有入股分红、充值返现、预付消费、发展会员、溢价回购、承诺返利、假借慈善、编造项目、高利诱骗、投资理财等。
  对此,方军建议,投资理财,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渠道;但凡涉及“赚钱”“投资”时,应与家人或朋友商量,共同判断,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但凡涉及境外投资、虚拟货币投资、区块链投资等要拒绝;但凡遇到“稳赚不赔”“高利”时,不能轻信;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设定投资资金上限和支出条件。
  新型诈骗:防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以房养老”、交友、养生、书画收藏等名义的骗局


  守好养老“钱袋子”,老年人要防范识别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特别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骗术,以及谎称“以房养老”、交友、养生、书画收藏等形式的骗局。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投资系教授陈俊华说,不法分子利用虚拟换脸技术和模拟人声技术,可以冒充任何人,老年人很难识别。因此,公众应告知老年亲属,只要涉及金融转账,哪怕是通过视频聊天,也不能确保真实,务必通过多渠道确认。此外,还应防范两类“陌生人”:一是冒充税务局、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单位,以老年人涉嫌洗钱、证件有问题、偷税等理由进行恐吓,并出示虚假法律文书;二是假冒各大银行等机构或平台工作人员,以手机银行升级、金融产品升级或到期等为借口,诱骗下载诈骗类应用程序或登陆相关诈骗网站。
  陈俊华提出防范建议,老年人可下载国家反诈应用程序,主动学习防诈骗知识;不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凡是标榜“内幕消息”“稳定高回报”的都是骗局;网上遇到亲友借钱,一定要先确认身份,因为现在的技术手段可以模拟人声和人像,务必挂掉电话再次致电亲属、朋友来核实;不要通过第三方软件或网站充值现金或投资,这类平台通常是虚假平台,随时“跑路”;不要打开陌生来源的信息;如果认为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或发现了身边的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应及时拨打110报警。
  委托代办:防范“委托他人办事”中委托书内容和受托人资质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委托他人办事”的情形较为常见,应注意防范委托书内容和受托人资质风险。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方彧说,当委托他人或机构代管金钱和财产时,受委托的人就是受托人。若受托人不当行使权利,就容易发生金融权益侵害。老年人应与受托人签订委托书。
  方彧建议,由于委托书赋予受托人就委托人的金钱、房产等财产作出决定的法律权利,老年人应选择值得信赖的受托人或机构,并确保对方清楚委托需求。切记要认真考察机构的资质,并把委托事宜告知亲属、朋友等。如果受托人是个人,不能选择有赌博等不良嗜好的人为受托人。委托书中若涉及房产等重要资产,在签署之前务必认真阅读、理性思考,最好要求公证委托书。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防范社交平台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网络钓鱼、公共网络等风险


  当前老年人越来越多使用社交软件,如微信、抖音等,需提高安全谨慎使用意识。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金融研究室主任王海涛说,像公园、商场等公共互联网通常未加密,因此浏览和共享数据不安全,如果老年人连接到这样的网络并发起通信,熟练的黑客可以渗透通信,监视并窃取所需信息。
  王海涛建议,老年人应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号、社保账号、信用卡号、密码和其他个人信息,切勿与陌生人或任何非官方网站共享个人信息。办理业务需复印证件时,一定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他用无效”和使用日期。免费网络要谨慎接入,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尤其是在需要进行网上支付、银行账户登陆时,尽可能避免使用陌生网络。
  此外,定期核查个人信用记录并举报诈骗行为。如果发现借用本人名义开立账户的行为,则说明可能有诈骗者在试图获取个人信息。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www.pbccrc.org.cn/),在“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记者林红梅 王优玲 屈婷)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三四斤的水果能差半斤:揭开缺斤少两“鬼秤”面纱
三四斤的水果能差半斤:揭开缺斤少两“鬼秤”面纱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3.7斤水果竟能称出4.2斤,500克的砝码称出750克……3·15临近,“新华视点”记者走访发现,一种能够随意调节物品重量的电子秤频现市场。所谓“鬼秤”还形成了一条改装、销售的地下产业链。
水果店、早市、海鲜市场发现“鬼秤”


  日前,记者来到山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的一家水果店,买了香蕉和火龙果。经水果店主称重,香蕉为4斤2两,收费16.5元;火龙果为4斤1两,收费32元。
  随后,记者对刚刚购买的香蕉和火龙果进行复秤。发现4斤2两的香蕉实际重量只有3斤7两,商家少给了5两;4斤1两的火龙果实际重量只有3斤6两,商家也少给了5两。
  一些早市和路边的流动摊点是“鬼秤”的集中藏身处。记者在清晨7点来到位于太原市体育路的一处露天早市,随机挑选一家卖鱼的摊位,购买了一条鲈鱼。这里售卖的鲈鱼每斤16元,记者购买的鲈鱼商家报价为22.8元。
  报完价格后,摊主顺势把鱼扔到身后的宰杀案板上。记者提出先不杀鱼,要将鱼直接装袋带走。摊主把刚刚称过的鱼又主动称了一遍。再次称重后,显示的价格为20.3元,同一条鱼在同一台秤上,半分钟内,称出了两个不同的重量。
  “刮鱼鳞、开膛破肚之后,就死无对证,没法复秤了。”市民景女士说,消费者根本反应不过来,“多付的钱就当是加工费了”。
  在海鲜市场也能发现“鬼秤”。记者来到太原市万吉海鲜副食品市场,在“双得水产”挑选了一条鱼。当店主完成称重并给出售价后,记者提出不要杀鱼,这时店主主动重新上秤,复秤后重量从1.7斤下降到了1.5斤,价格也从24元下降到21.5元。
  在这个市场的另一家摊位“裕发水产”,也存在使用“鬼秤”的情况。500克的砝码可以称出600克,甚至750克。看着“鬼秤”被揭穿,摊主将“鬼秤”摔到地上,“秤坏了,不能用了”。
  小作坊改装正规电子秤 “鬼秤”模式瞬间切换


  据了解,当前市面上流通的“鬼秤”,内置作弊芯片后能在“标准”和“鬼秤”模式间瞬间切换。
  记者在太原蓝海农贸市场的一家经销商店购买到了一台“鬼秤”。
  店主把记者带到店铺后面的货柜前。“能调模式的专门写着‘坏’字。”记者看到一个电子秤包装盒外壳上,果然有一个用圆珠笔手写的“坏”字。
  “密码是‘4’‘5‘‘6’‘去皮’,每次开机后就先按密码。”店主把电子秤搬到店门口的过道上,蹲在地上给记者演示,按4个密码键就能进入“鬼秤”模式。
  店主从货柜上拿出一桶未拆封的洗洁精放在秤上,洗洁精桶身标注“1千克”,液晶屏显示1120克,“多出来的120克应该是塑料壶子的重量”,店主边操作边介绍。
  店主分别按下“M1、M2、M3、计数、电压、动态”等几个按键,同一桶洗洁精居然分别显示出“1175、1230、1285、1345、1400、1455”几个称重数值,最大增重335克。
  “想增重多少随便调,这款秤卖得可好了。”店主随后按“找钱+储存”两个按钮,“鬼秤”一秒钟就恢复到标准秤模式。
  根据包装盒上的标识,记者联系到了这款秤的生产商。生产商表示,经常接到类似举报,公司从事正规业务,“鬼秤”可能是在下游某个环节被改造的。
  记者又联系到了这款秤的山西区域经销商赵老板,他说生产厂家不生产“鬼秤”,都是由私人作坊改造的。如有需求他可以帮助买到“鬼秤”,什么品牌都能改造,少量可以随时供货,大量订货需提前一周。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副处长刘刚介绍,山西在2023年6月至8月曾开展缺斤少两专项整治行动,执法发现,“鬼秤”多是小厂买回正规秤后,先改装再销售。
斩断黑色产业链 加大处罚力度


  缺斤少两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使用计量器具不得破坏其准确度,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第二十七条规定,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消费者杜女士说,“鬼秤”扰乱正常交易,引发商户们相互效仿,严重影响消费者权益。
  多位专家表示,小小一杆秤,一头连着商家的诚信,一头连着消费者的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应持续深入推进电子秤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查处缺斤少两、计量作弊或蓄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违法行为。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稽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鬼秤”的源头线索通常会以发函的形式告知相关外地监管部门,建议进行查处,但大部分没有回函。建议畅通跨省案件的联合执法和信息互通机制,斩断黑色产业链。
  业内人士表示,使用“鬼秤”欺骗消费者,目前顶格处罚为2000元,对售卖高端海鲜水产、高端水果等商家而言,处罚力度相对偏弱,建议加大处罚力度。
  山西大学社会学教授邢媛提醒,消费者一旦发现缺斤少两,可注意保存消费凭证,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赵阳 柴婷 李子怡)
新华社太原3月14日电
 
“举报体”卖车,生产者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举报体”卖车,生产者消费者都是受害者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我被行业封杀”“实名举报骗子公司”……耸人听闻的“举报”是他们的常用话术。借此吸引到消费者后,直播间里“买贵包退”“车况保证”说得天花乱坠……车辆卖掉后各种推卸责任,甚至直播间也悄悄关闭。
  本报记者调研发现,消费者线上购车容易遇到网红“举报体”误导、车辆价格虚高等问题,部分车企的社会评价和商业信誉也因网络谣言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专家建议应依法持续净化网络和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的依法维权意识。
假举报真吸粉,扰乱市场秩序


  记者发现,近期有多个账号发布视频,以“举报”开头,主播举着身份证,把自己打造成因公布真实价格而受到同行排挤的受害者。“我被行业封杀”“拒绝被和谐,和你们干到底”等是他们的常用话术。
  部分主播在业内小有名气,个别账号粉丝数为百万以上,如被封的某短视频账号粉丝有554万,曾发布诋毁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的虚假消息。
  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张婷婷介绍,平行进口汽车是新兴行业,在国内没有4S店,消费者主要依靠新媒体特别是直播平台的头部主播了解相关信息。他们的虚假宣传,容易扰乱市场,误导消费者。
  除了被网络大V的“举报体”影响判断和认知,消费者还会遭遇价格虚报陷阱。
  天津是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的主要口岸之一,进口量占全国八成以上。某短视频账号日前发布视频称,手中有天津港平行进口车最新行情底价。一家天津汽车销售公司的负责人陈江却直言,所谓“行情底价”远低于正常售价,甚至低于进口价。
  深圳消费者刘昊去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款“道奇”牌跑车,价格仅157万元,比正常价便宜20余万元。购买后交车时他发现,车辆配置与网上承诺的完全不一样,属于低配充当高配。他与车商沟通数日无果,只能无奈退车。“听着便宜,买起来全是坑。”刘昊说。
  陈江透露,网红主播之所以报价低,是以个别车辆“最低配的最低销售价格”来吸引流量。实际操作中,他们会通过提高“三包”价格、捆绑高额保险、收取“出区条”(车辆开出保税区的凭证)额外费用等方式弥补差价。
恶意造谣抹黑,车企也是受害者


  当消费模式不断创新,网络已成为当下商品推广的主流渠道,但网络造谣和恶意传播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影响市场环境。
  近日,网上曝出一则某新能源车企向某平台投诉的通知函,该通知函显示,今年3月2日,某平台自媒体账号对该车企的新品车型进行恶意P图,将“奠”和“新能源殡仪车”等字样贴于车身,在网上引发讨论。
  记者调研发现,2023年以来,多家车企纷纷以严重损害企业社会评价和商业信誉及用户合法权益的名义,起诉了一批大V、自媒体账号,并提出索赔。业内人士透露,尚未发布过新车的车企也未能幸免,遭遇了恶意泄密以及不实谣言的影响。
  去年底,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一批破坏网络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号“车透社”赫然在列。通报显示,“车透社”账号主体在多个平台建立矩阵账号,通过发布某汽车企业负面信息向该企业施压,寻求开展商业合作。在遭到拒绝后,持续发布该车企负面信息。
多措并举,净化网络购车环境


  “直播间里说得天花乱坠,什么买贵包退,车况保证……买了之后真发现问题,就各种推卸责任,甚至可能直播间也悄悄关了,人都找不着。”有消费者无奈地告诉记者。
  张婷婷认为,个别网红和经销商通过“假举报、真吸粉”的方式获利,但这种“假举报”行为,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纠纷,还会进一步破坏市场秩序。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应依法持续净化网络和市场环境。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薄文广认为,网红大V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相关部门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要依法严厉打击,采取针对性警示、禁言、封号等管理措施,持续净化市场环境、网络环境。
  进口汽车行业透明度也被期待得到进一步提高,受访企业呼吁,由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与直播平台沟通接洽,提供最新的权威行业信息,进一步打造透明的行业环境。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新广呼吁,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造谣行为,让扰乱市场的行为无处遁形,消费者如果遭遇购车黑幕,也应及时寻求法律手段解决。(李明、陈江、刘昊为化名)
    (本报记者王井怀 张宇琪)
 
网约的坑防不胜防,何时收紧监管之网
网约的坑防不胜防,何时收紧监管之网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焦点
 
  “网约”包车被半路加价,安全遭到威胁;“网约”住宿货不对版,却反遭店主讹诈……在互联网服务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依赖的当下,“网约”的坑防不胜防。
  如何让“网约”不再爽约,不仅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更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网速”再快些,监管“网眼”再密些。
“坑连着坑”“防不胜防”


  今年春节期间,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地区包车“被宰”的消息登上热搜。官方迅速回应,“对潘某某按上限处以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无独有偶,在社交平台,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不同地方也有类似遭遇。有的消费者包车被半路加价、推销产品、送至饭店“挨宰”,有的消费者遭到司机语言暴力、临时换车、不按约定时间地点接送……有人专门在社交平台写下“包车避坑指南”,下方的数百条留言里,挨坑的方式五花八门。
  除了网约车“坑连着坑”,网约房也“防不胜防”。广东珠海的吴女士今年春节期间在网络平台预定了广州市区内一间“波西米亚风格”的民宿,平台显示该房间为面积约50平方米的两层套间,有三人位的沙发和氛围灯,装修风格很“网红”。
  当天到了指定房间后,吴女士却发现眼前的房间与平台显示房间的面积大小、装修风格完全不一致:套间变成了开间,1.8米的床“缩水”为1.5米。她联系民宿老板后被告知“之前看的房间已经预订出去了,重新安排了一间”。吴女士表示质疑:“我在平台上看到那个风格的民宿明明还空着,都不知道这家店到底有没有图片上的房间。”
  宁波的小孙也被“网约”坑了一把。今年冬季,他和朋友到东北某“网红”城市游玩,在网上订了一间“网红”民宿,通过私下转账交易的方式入住。入住时才发现,房间不仅与网络图片大相径庭,屋内设施也不好用。没想到,退房时房主称热水器被弄坏了,扣了小孙数百元押金不还,最后还把小孙拉黑了。“已经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小孙说。
三大乱象亟待整治


  记者调查发现,私下交易、平台漏洞、监管缺失,是导致“网约”服务乱象频出的主要原因,新的消费服务模式亟需新办法监管整治。
  “点对点”私下交易,资质被忽视。业内人士介绍,对于运营车辆,需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许可证,但在远离城市的景点,大部分网约车辆既没有办理证件,也没有挂靠平台。一些在正规平台联系到的车辆,为了避免抽成,往往会提出私下交易。由于缺少正规契约束缚,一些司机容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进驻门槛低,平台监管“靠自觉”。记者调查发现,“网约”服务常常介于违法和合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合法网约车应该具备车辆营运证和从业人员资格证,但由于营运车辆使用年限等要求,一些私家车主不愿把车辆改为营运车,因此在一些正规网约车平台,也存在不合规的“黑车”,而车辆供给不充分的景区,更容易滋生网约“黑车”。
  一些网约房平台也长期监管“放水”。记者发现,在某民宿APP上注册成房东,仅需提供“3张卧室照片”“3张卫生间照片”“3张客厅厨房照片”“房东身份证”“房产权属证明”几项材料,“十分钟即可成为房东”。对于真实性则要求“房东自行承诺认可”。该平台对于“民宿”的定义是“短租”,即不要求具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房产证明与房间的关联性。
  新服务模式层出不穷,监管脚步“慢半拍”。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鹏认为,网约房当前确实处于监管不足、门槛过低、行业规范不清的状态,有的网约房甚至成为了犯罪行为的掩护所。
  深圳市消费纠纷评审专家、北京市东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邓永表示,各地关于民宿经营的监管政策不一,一些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虽然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对民宿有关业务安全工作均负有监管责任,但仍有不少漏洞。
  网约旅游包车,更存在多头监管、多头难管的情况。一些地区的交管部门开展旅游包车综合检查,也基本只能查出中巴、大巴等明显从事运营的车辆,对于私家“黑车”存在监管难题。
“网约”服务应关进制度之网


  专家认为,“网约”服务问题频出,暴露出城市社会治理中的诸多问题,当前亟需将“网约”服务关进制度之网,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杜大海建议消费者选择合规网约车出行,线上约车线上支付,一旦出现纠纷,第一时间拨打全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各地交管部门会第一时间查处。“在长春,查实乘客被索要高价,我们可以先行赔付,再向运营司机追讨、处罚,并通过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压缩非法车辆生存空间。”
  张鹏建议,消费者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下,可冷静理性地与对方进行协商,并注意保留证据,在妥当的时机选择报警或投诉,切忌发生过激行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广州市消委会建议广大消费者,加强甄别,认真核对平台上显示的各类信息,包括经营证照、地址等,并保留订单信息、发票等消费凭证,方便举证、维权,同时建议加快完善民宿行业立法,对民宿定义、管理原则、法律责任等予以明确规定,相关网络平台应加快完善有关审核机制,对经营者发布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尽到审核义务。
     (本报记者赵丹丹 姚湜 胡林果)
 
绿色防控·市场调研·对比试验
种田“老把式”的春耕“新策略”
绿色防控·市场调研·对比试验

种田“老把式”的春耕“新策略”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怎么种能节约成本?种什么能受到市场欢迎?什么品种最适合这块地?又到一年春耕时,记者近日在农业大省湖南的田间地头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种田“老把式”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准备实施今年的春耕“新策略”。
  “我要5000包赤眼蜂。”尽管离栽插秧苗还有一段时间,但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打伞树村种粮大户钟育贤提前半个多月就拨打了预订电话。作为水稻虫害二化螟的天敌,赤眼蜂是最佳的绿色防控生物之一。这5000包赤眼蜂,足够合作社300多户社员使用。
  钟育贤是一个种田20多年的“老把式”。他告诉记者,过去他一直靠喷洒农药来治虫害,但随着传统农药越施越多,害虫也有了抗性,防治效果一年不如一年。
  钟育贤说,表面上看,赤眼蜂的成本要比传统农药贵,但效果却好很多。遇到比较严重的虫害,打药再及时,也有10%左右的减产,而如果用生物防治,减产率可以降到3%。
  “要学会算大账。用生物防治代替传统农药,每亩地一年能多收几十斤稻谷。”钟育贤说,前几年,合作社里的部分社员对生物防治的效果还半信半疑,今年大家都主动委托他代买赤眼蜂。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喜雨村种粮大户郭述兵从2008年开始种粮,至今已有16年。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郭述兵今年的“新策略”是把重心放到早稻生产上。
  “我经常在外面跑,去年除了湖南的一些市州,我还去了广东、广西、贵州、江西等地。”郭述兵发现,这几年,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发展优质中稻和晚稻上面,这导致作为米粉原料的早稻相对不足,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扩大双季稻面积既是国家的号召,也是我个人的主动选择。”郭述兵坚信自己的判断,在已经种植了1700多亩双季稻的基础上,他在去年下半年又流转了200亩,扩大今年的春耕规模。郭述兵决定,今年的早稻和晚稻都种植同一个品种,所以他今年春耕准备的种子是去年的两倍多。郭述兵说:“整个剪市镇今年跟着我一起这样干的农户有不少。”
  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七里江村种粮大户雷敏今年春耕的“新策略”则是搞对比试验,选出最适合田地的品种。
  雷敏说,市面上的水稻品种很多,有的口感很好但抗风险能力差,有的产量很高但米质一般。过去,他种田完全是跟风,别人种啥他种啥,最近6年已换了5个品种。然而,雷敏不仅没有找到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自己种植习惯的品种,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
  去年底,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专门开展了一次品种选择的培训课程,让雷敏受益匪浅。前段时间,他向种子经销商和生产商详细了解,向各地种粮大户虚心请教。除了初步确定今年春耕的主打品种外,雷敏还决定从400亩耕地中拿出10亩分成几块做“试验田”,试种他精心选择的另外3个品种。
  对于这一次的“新策略”,雷敏有十足的底气。他说:“我相信,今年春耕一定会带给我惊喜。”   (记者周勉)新华社长沙3月13日电
 
辽宁:万户争春赛农技
辽宁:万户争春赛农技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人勤春来早。走进辽宁省田间地头,比拼农机技术、优选良种良技,种粮大户正抢抓农时、比拼农技,在黑土地上铺开新的画卷。
  随着一声哨响,3米多宽的玉米收获机,在狭窄的环形赛道内“穿针引线”,直行、转弯、倒库,用分禾器摘下不同高度的小环。日前,在2024辽宁省职工农机装备职业技能大赛上,85位农机手同台竞技,争夺今年的“辽宁机王”。
  38岁的农机手赵剑是佼佼者之一。记者见到赵剑时,他正在铁岭县蔡牛镇靠山村忙着检修农机。农家小院里,免耕播种机、玉米收获机、无人驾驶拖拉机一应俱全。近年来,赵剑不仅自己承包种植了400亩农田,还加入了蔡牛镇张庄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为3000余亩农田提供农机服务。
  耕地平坦、集中连片,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3年辽宁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以上,登记在册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16万个。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规模化作业的同时,优选良种,勤学农技,通过服务辐射更多小农户。
  “科技服务春耕备耕启动仪式暨送科技下乡活动”日前在铁岭市铁岭县开幕。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相关单位,展出了多个玉米、大豆优良品种,大家围在种子展台前,根据自家情况详细咨询。
  逛一圈下来,来自铁岭县的种粮大户王明奎手里多了几张宣传单。去年,王明奎在专家指导下试种了玉米新品种,好的地块一亩能打1800斤粮。“今年,我还想找专家咨询一下,多选几个好品种,多产些粮。”王明奎说。
  种子展台右侧,一堂农技专业课正在开讲。来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多名专家现场授课,赶在春耕之前,就选种、上肥、打药给种粮大户们释疑解惑。
  45岁的郭勇早上8点从40多公里外的开原市八宝镇赶来,就为了听这堂课。好琢磨、爱研究的他,哪里有农技培训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这几年,郭勇还考取了植保无人机操作证,为万亩农田做田间管理服务。
  农时不等人,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2024年全省粮食油料生产行动方案》,明确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03万亩以上,正常年景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00亿斤左右,力争多增产。
  为满足农户对农技的需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播授课,详细介绍适合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品种40余个,并讲解相关配套技术50余项,在线观众达到85万人。
  “现在讲究的是现代化农业,比的不仅是规模,更是科技。”郭勇说,4月起将正式开始春耕,配好农机、用好农技,做好充足的准备,今年秋天一定能再获丰收。
   (记者武江民)新华社沈阳3月14日电
 
吉林:提早开工建良田
吉林:提早开工建良田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进入3月,天气转暖,黑土地逐渐复苏。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的田间地头,施肥、修渠,高标准农田已开工建设。今年,当地比往年提前近一个月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足准备。
  这几天,在九台区沐石河街道拉腰子村的地头上,工程机械车辆隆隆作响,铲车将发酵好的有机肥装进抛肥车内,抛肥车沿着垄间将肥料均匀抛至田间。“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一项,每亩农田增施2立方米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地力。”九台区农田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贾丽说。
  九台区位于吉林省中部的黑土地核心区,肥沃的黑土地和温润的气候使得这里成为粮食主产区。在当地的饮马河村,去年新建的200公顷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即将派上用场。当地凤财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为把高标准农田利用好忙着采购水溶肥、滴灌带等农资。“不仅路、井、电全部上新,还在农田里铺设了滴灌设施。”合作社理事长张凤财说。
  走在田间路上,平整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张凤财指着地头的小房子说,这是去年新打的井。张凤财是当地种粮大户,过去当地田间路泥泞、灌溉设备简陋,农田基础设施的落后困扰着他。但今年,他打算大干一场。“我们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只要地里缺水,随时能灌溉,产量肯定还能提高。”他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九台区今年在建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和2024年拟建国债项目近30万亩。九台区成立工作专班、抢抓工程进度,春节假期结束后就组织施工单位陆续进场施工。
  近两年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把良田建设作为工程重要项目之一。2023年,吉林省新建高标准农田791.2万亩,新增面积创历年新高。今年吉林省各地采取工程化试点、示范区建设等多项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提高建设质量。“预计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力争到2027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德明说。
   (记者薛钦峰)新华社长春3月14日电
 
湖北:抢抓农时起好步
湖北:抢抓农时起好步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农业大省湖北,各地各部门抢抓农时,努力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眼下,早稻、再生稻进入播种育秧关键期。在黄石市阳新县军垦农场,湖北新育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育秧中心十分热闹,“哒哒哒”的机械运作声下,经过装盘、播种、洒水、覆土处理的秧盘接连制作完成。
  育秧中心负责人袁修军说,自动化育秧具备多种优势,不仅能让秧苗播种更加均匀,有效提升发芽率、成活率,还能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育秧成本。“我们3月4日就开始育秧,计划4月初陆续开始插秧。”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湖北加大春耕物资储备和调配,截至目前,全省已备主要春播农作物种子7000余万公斤,其中早稻、玉米商品种子入户率分别达到30%、40%。
  今年2月以来,湖北省经历了罕见的两轮寒潮天气,多地农业设施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灾害发生以来,农业部门加强指导,助力农户灾后修复,尽早恢复生产。
  在安陆市接官乡马安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连日来,农业技术人员“驻守”田间地头,指导村民修理损坏的大棚骨架,固定被风掀起的棚膜。“接官乡目前已投入人力100余人次,通过购置新钢材、新棚膜,回收利用受损钢材,优化大棚支撑结构,有效促进设施农业生产回到‘正轨’。”接官乡党委副书记吴孝平告诉记者。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北省受损蔬菜大棚已修复四成以上,已对小麦、油菜清沟1895万亩,生产水产苗种109.6亿尾、投放苗种72.9万吨。
  为让农业复产吃上“定心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各地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运输、农田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在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因冰雪灾情,全镇葡萄产业经济损失严重。农行荆州市分行及时对接地方相关部门和葡萄种植户,通过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为105户受灾主体授信1000余万元,帮助农户抢救受灾苗木,抢抓窗口时机恢复春季生产。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初,湖北农险理赔结案率达到63%。截至1月末,全省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超2.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近千亿元。目前,正积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春耕贷”“稻农贷”等产品,运用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支持春耕备耕。  (记者王自宸 田中全)
     新华社武汉3月14日电
 
河北:打好开春第一仗
河北:打好开春第一仗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北各地抢抓春播春种好时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
  “通过瓜果类和禾本科作物的换茬种植,可以有效提升肥料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在邯郸市临漳县临漳镇,临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技师庞分泉正指导种植户陈超在温室大棚里栽种糯玉米。
  “80后”的陈超首次尝试在25个大棚里种植糯玉米,他说:“过去一直种甘蓝、西葫芦、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感觉地力明显不足。今年,我们改种两茬糯玉米改善一下土壤环境。”
  在衡水市武邑县圈头乡,种植户史海涛的8000亩油菜播种已经接近尾声。“现在种的都是春油菜,6月份收了再种上高粱,高粱收了还能种一季冬油菜。”史海涛说,“每亩地产三四百斤油菜,能卖三块多一斤,而且很好管理。”
  据武邑县农业农村局生产股股长骆文忠介绍,武邑县春播品种主要有油菜、玉米、花生、油葵等,面积大约20万亩,预计5月底播种全部结束。目前,武邑县农技人员正全面展开技术指导服务。
  眼下气温回升,正是马铃薯播种的最佳时机。走进保定市望都县郭东村马铃薯种植现场,起垄机来回穿梭,种植户丁木红和工人们忙着挖坑、浇水,将拌好药剂的马铃薯种放入坑中,进行地膜覆盖。丁木红说:“我今年准备种植10亩马铃薯,全部使用机械化起垄,一天时间就能完成。”
  为引导种植户抢抓农时,加快春播生产进度,望都县成立8支农业技术小分队,做好马铃薯、春玉米等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望都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王建威说:“望都县进入春播春种关键期,马铃薯种植已经全面展开,我们将发挥政策引导和科技服务作用,全力以赴打好春播春种‘第一仗’。”
  (记者王昆)新华社石家庄3月14日电
 
桂东南丘陵地区:南国春早耕种忙
桂东南丘陵地区:南国春早耕种忙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惊蛰过后,气温出现短时下降,林芳、江广升两口子赶紧来到田间给早稻秧苗搭盖农膜。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的农田里,正在作业的犁田机轰隆作响。“这里都是我们种的地,去年种了300多亩水稻,今年已经确定了320亩的地,黑皮冬瓜、辣椒也都已经种下了。”作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两口子年初七走完亲戚就着手准备春耕作业。
  时下正值早稻育秧期间,气温波动较大,未盖膜的田地都要提早搭盖好防寒保温设施。“现在农业生产都是靠机器,我今年刚添置了一台烘干机,享受了政府的农机补贴。”江广升指着远处几台穿梭的“铁牛”说道。
  人勤春早,田野里呈现勃勃生机。行走在桂东南地区,随处可见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
  围绕“岭南硒谷”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福绵区多个乡镇正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保障春耕备耕农资供应。
  在福绵区供销合作联社香山综合服务社里,不时有周边的农户前来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负责人邹常招呼着上门的农户,对供销社的农资供应很有信心:“今年化肥的订购量相对去年有所增长,货源还是很稳定的,所以销售情况较好。”
  近期,福绵区供销合作联社还举办了2024年优质农资产品推介会,邀请农资产品生产服务企业为福绵区各镇供销社、农业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讲解介绍最新的农资产品。
  据统计,福绵区水稻备种需求约25.92万公斤,春耕化肥需求量为2.515万吨,各农资经营单位及个体户已储备完成。福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耕备耕期间会加强日常监管,督促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并将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福绵区樟木镇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部里,负责人曾振礼正在给前来购买农资的村民填写种子和化肥的使用事项:一亩种多少种子、一亩用多少化肥、新出的种子有哪些特点,都让农户心中有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的品质、好种子的推广关系着作物的收成。“今年新出的几款种子结合了抗倒伏、产量高、口感好的优点,我们正向村民大力推广。”曾振礼说。
  与此同时,当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玉林市福绵区振兴乡村建设投资公司的农业顾问蒋拥发一早来到当地千亩富硒水稻核心示范区指导村民修复田埂、加装诱虫灯,为后续播种打好基础。
  为了应对多地存在的土壤酸化问题,同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科研人员去年7月份开始就在示范区忙碌。他们在试验田中增加氧化钙、过氧化钙、生物碳等材料进行试验,观察耕地土壤的改良程度,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酸碱度。
  “我们这里的水稻都是富硒稻米,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试验效果。为实现高产稳产创造条件,今年早稻抛秧要争取达到每亩1.8万蔸。”蒋拥发说。
  据统计,福绵区计划种植早稻秧田面积0.51万亩,当前已播种秧田面积0.49万亩;另外,已种春玉米面积0.62万亩、豆类面积0.92万亩、蔬菜面积4.6万亩,其他作物面积3.9万亩。
  林芳回忆起33年前第一次租地种粮,那时候基本全靠人力,难以做到旱涝保收。如今,从种子到化肥、从技术到补贴、从市场到科研,科技支撑不断增强,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春风春雨春日新,一幅乡村振兴的“春耕图”正在徐徐绘就。
  (记者李欢)新华社南宁3月14日电
 
广州增城:
“小特产”推动乡村“大发展”
广州增城:

“小特产”推动乡村“大发展”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在稻田咖啡厅品丝苗米拿铁,在古镇老街尝迟菜心,在荔枝园内体验农家乐……在广州市增城区,土特产产地实现跨界融合,吸引不少游客周末来小憩。“这里的乡村好吃好玩,是携老带幼的好去处。”佛山游客文女士说。
  竹筒饭、迟菜心……俘获游客味蕾的大部分食材都是就地取材。因为根茎粗壮、纤维少、皮脆无渣、味道清甜,迟菜心颇受食客青睐。增城区大力推动迟菜心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23年迟菜心种植面积约4000公顷,产量约14.5万吨。
  伴着晨间微光,增城区小楼镇菜农黄莉莉下田采收迟菜心。“叶子上还带着露水,很鲜的,直接生吃都很甜的。”她说。
  通过为农户提供种苗、种植标准和保底回收销售等,广州绿聚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建迟菜心生产基地3000亩,合作基地6000亩,带动逾4100户农户种菜增收。“我们提供迟菜心采收、加工、包装一条龙服务,提高附加值,迟菜心收购价格大幅提升。”公司负责人张文彬说。
  张文彬介绍,迟菜心浑身都是宝,中间最鲜嫩的20厘米能做菜肴,切掉的部分可以做成菜干、菜酱。他们开设线下体验店、线上网店,并与小象超市等互联网平台合作,销路大开。包括绿聚来在内,当地5家企业联合创建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种植业、加工物流业、科技创新业、农业休闲旅游业为一体,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
  这是广州增城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广东“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的一个生动例子。近年来,增城区立足本土资源,持续擦亮迟菜心、荔枝、丝苗米的品牌,不断补强产业链,加强三产融合,让“小特产”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3月,增城区的荔枝树陆续开花,果农们开始忙碌起来。在增城区石滩镇拳王果园,传来“嗡嗡嗡”的电锯声。不到15分钟,村民林时东锯掉一棵糯米糍荔枝树主干,嫁接上4个仙进奉品种的芽条。
  增城荔枝栽培历史悠久,现有种植面积约1.3万公顷。2023年总产量近5万吨,总产值约21亿元。果园园主张爱兴计划将果园里的60多棵糯米糍荔枝树上,嫁接仙进奉、冰荔、观音绿等品种的芽条。这些荔枝新品种产量更稳定、口感更好,售卖价格也更高。
  另一头,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无人机施肥作业、工厂化育秧等一系列良法、良技纷纷亮相。2023年,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达18.66亿元。今年,丝苗米有望继续丰产增收。广州增城现代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骆芳芳说:“我们推出定制稻田项目,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间建立起稻田与收益共享的桥梁,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农民多元创收。”
   (记者丁乐)新华社广州3月14日电
 
燕南园焕新如旧,留住一园风华
燕南园焕新如旧,留住一园风华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本报记者王京雪

  这座园子的名字,总是与学界泰斗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园子不大,48亩地上矗立着17栋灰砖砌就的宅院,依次编号为50号到66号。有中式院落,也有西式小楼,呈现出中西杂糅的建筑风格。
  哲学家汤一介曾感叹这是一座“名人园”:“在我国,大概很难找到一块这么小的地方住有那么多科学、文化名人!”
  这座园子,就是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校园内的“园中之园”——燕南园。
  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燕南园曾是燕京大学的教员住宅区。上世纪50年代,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后,这里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大的教职员工住宅区。
  1952年,汤一介随父亲、哲学家汤用彤住进燕南园58号。隔壁的57号,庭中有三棵老松,数年后迁居至此的哲学家冯友兰想起陶渊明的“抚孤松而盘桓”,说自家松树“较渊明犹多其二焉”,遂将小院命名为“三松堂”。在“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的晚年,冯友兰就在这里,口述完成了30万字的回忆录《三松堂自序》和150万字的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
  汤家和冯家的北面,燕南园56号住过物理学家周培源。周培源是我国近代力学和理论物理奠基人,培养了九代物理学人才,包括不少“两弹一星”元勋。周家的樱花树春来花开如雪,被冯友兰的女儿、作家宗璞戏称为“周家花园”。
  再向北,60号住的是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他在这里撰写了《诗词格律》《汉语史稿》等专著,主编了教材《古代汉语》。
  西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侯仁之在61号居住了60余载。经济学家马寅初在63号完成了著名的《新人口论》。
  此外,燕南园中的住客还包括社会学家吴文藻,作家冰心夫妇,社会学家雷洁琼,经济学家陈岱孙,历史学家翦伯赞,物理学家饶毓泰,数学家江泽涵,美学家朱光潜,诗人和文学史家林庚,语言学家林焘,法学家芮沐……
  年近百岁的燕南园,是一段固体的中国学术史与教育史。数代有突出贡献、满城桃李的学术大家居住于此,成串的学术硕果也诞生于此。2019年,“燕南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
  汤一介生前曾建议,为园中的每栋住房都挂上牌子,写明里面住过谁。他希望后来的人们能知晓“这些为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献身的人的欢乐、欣慰、愤怒、悲伤和痛苦”;希望在这座具体而生动的园子里,历史与其所寄托着的理想和情感能得以传承。
  但是,怎样做呢?当大师们远去,光阴流转令园中建筑露出破败的痕迹,该如何对待这样一个地方,呵护这样一笔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历史遗产与文化财富,助其光彩常驻、文脉长存?
  2022年,北京大学启动了“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规划”项目(下称“燕南园项目”)。2023年底,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过去的感觉


  “来到燕南园,可以先体会一下过去的人住在这里的感觉。”北大历史学系教授朱青生说。2002年,他搬入燕南园52号办公,一晃已过去20余年。
  随着岁月飞逝和校园建设,燕南园中的老住户逐渐减少。部分住房转为研究和办公的公用空间。今天的燕南园位于校园的核心区域,连结着北大图书馆和宿舍区,是学生们时常往返穿行之地。常有年轻人在园子里赏花、逗猫、拍照,享受青春的欢愉,但奇异的是,这里也始终保留着一种“过去的感觉”。
  冬末春初的傍晚,跟随朱青生行走于燕南园,耳边声音最响的是喜鹊。暮色中,仿佛随时会邂逅来自过去的学人,听到他们脚步的回音。
  “这里以前是朱光潜的花园。”朱青生指着一片残留着积雪的地面说,“就是在这里,白发苍苍的美学家向路过的年轻学生递出了一枝花。”
  这个故事,曾出现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忆军的文章里。读书时,他与同伴路过燕南园,一位陌生老人隔着矮墙向他们递来一枝盛开的花朵。许久后,他才知道老人是朱光潜。
  “我一直偏执而迷信地认为,那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类精神之树的果实,是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周忆军写道。
  朱光潜1970年搬入燕南园66号,而66号最早的主人是吴文藻与冰心夫妇。1938年,夫妇俩在北平沦陷后逃往大后方,离家前,将“最宝贵的东西”装箱藏起,包括照片、书籍、吴文藻几十年的日记,小读者们寄给冰心的来信等等。
  1946年,冰心重返燕南园,得知燕京大学被日军占领后,他们家成了日本宪兵的驻所,吴文藻的书房成了拷问教授的地方,而他们藏起的物件全部不知去向。
  她难过得落下泪,绕着未名湖迂缓地走了两周,心里渐觉开朗——“我还健在!我还能叙述,我还能描写,我还能传播我的哲学!战争夺去了毁灭了我的一部分的珍宝,但它增加了我最宝贵的,丢不掉的珍宝,那就是我对于人类的信心……总会有一天,全世界的学校里又住满了健康活泼的学生,教授们的书室里又垒着满满的书,他们攻读、他们研究,为全人类谋求福利。”
  在燕南园,记忆由一代又一代人层层叠叠地加厚,形成连载至今的传奇,流动在每一栋房子里。
  路过一尊人物坐像,手握拐杖的老人面含微笑,注视前方。“这是经济学家陈岱孙。”朱青生介绍。
  陈岱孙1989年住进燕南园55号。转年春节,学者钱文忠随老师季羡林到陈家拜年,看到年近80的季羡林身板笔直地坐在旧沙发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90岁的陈岱孙取出两卷新书相赠,“题签,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把书送给季先生。季先生也是起身,半躬着腰,双手接过,连声说‘谢谢,谢谢’。冬天柔和的阳光,照着两位先生的白发。”这一幕从此烙印在钱文忠的记忆里。
  陈岱孙之后,燕南园55号如今的主人是物理学家李政道;陈岱孙之前,这里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创建者、北大原副校长冯定。宗璞听说过一桩轶事,说有小偷破窗而入,到冯定家行窃,翻了半天才发现有人坐在屋中,仓皇逃走时,冯定说:“下回请你从门里进来。”
  什么事物能够永存?在燕南园,年岁最长的是树、清代石碑和虎皮墙,但生命力最长的是人的风骨和精神、故事与情感。燕南园作证,最日常的日子里,有人曾这样相处、这样生活。
  搬入燕南园52号后,朱青生尽可能维护着小楼旧时的风貌。打蜡地板没有换,几十年不烧的壁炉留作墙上的装饰。“我的想法是尽量不要去动。这些房子能越过峥嵘岁月保留到今天,是一种运气。它们使燕南园维持着文脉与历史气息。现在,我们有条件和能力去呵护它时,应该保留它经历每个时代所留下的一种历史的感觉。我心里理想的燕南园就是燕南园随时间自然变迁的样子。”朱青生说。
  他希望燕南园适当保留下一些粗糙的原始痕迹和变动的痕迹,认为“荒率、幽深的品味”本身就是一种应予保护的燕园文物。比如:一个旧门把手上,曾留下近百年来无数人手指的温度;一面久经风雨的老石墙上的花斑变化,也能显示时代的变迁。“燕南园的很多细致之处需要长期、精心的维护,我们每个人都应有敬畏之心。脆弱易折的梅花枝子要养护500年才能‘疏影横斜水清浅’,燕南园再活现在的五辈子,才能保留下这样一枝梅花。”
  多年来,朱青生多次就燕南园的保护向学校提出建议,希望能以燕南园为例,为一类地方的改造提供示范,树立榜样。他知道这殊为不易,“修旧比重造要多三倍的投入。北大不缺提意见的专家,但意见太多也比较难办。关键是,要让这个地方既有恒定的气质,又能接纳不同的意见。”
  他希望,燕南园的更新经验能为人们提供参考与借鉴。
  “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尊重北大人对燕南园的感情。”燕南园项目规划部分负责人、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馆员宋伊琳对记者说。
  在对燕南园进行价值分析时,宋伊琳发现,除了历史、文化、生态、艺术等方面的价值,燕南园最独特的核心价值是:从老先生到年轻学子,几代师生对园子的文化情感。“这种文化情感,使燕南园成为北大师生的精神家园。”
  由于燕南园至今仍是一处被使用中的活态校园遗产,回应今日师生“用户”提出的诉求,将“保护”与“更新”结合,就成为燕南园项目的重要主题。
  这也是一种“过去的感觉”。“历史上,包含燕南园在内的燕京大学的规划建设,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未来的燕南园,依然会是这样一个师生共建共享的空间。保护燕南园,不单单要注重物质上的保护,物质当中还有人的活动,才使场地持续着勃勃生机。”宋伊琳说。
如何建立共识


  “燕南园项目特别重要的起点,是建立共识。”燕南园项目的总负责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燕南园所处的校园社区人群,有别于一般社区人群,流动性高,文化认同感强,关心公共事务,也善于积极表达个人意见,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燕南园不止是园中住户的燕南园,更是全体北大师生的燕南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大家又各有主张。听谁的、不听谁的?如果不先建立共识,想做好这个项目是很困难的。”张剑葳说。
  如何建立共识?张剑葳介绍,针对燕南园所在社区人群的特点,项目组设计了一套三招的“组合拳”:
  其一是意见征集,面向全体师生和校友,组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大家对燕南园的看法;其二是社区参与,开展燕南园历史建筑数字化工作坊、燕南园植被绿化工作坊、“你不知道的燕南园”主题沙龙等活动,邀请同学们亲自采集园中建筑的数字化信息,参与燕南园植被绿化设计方案,由讲解人员带队参观燕南园并在参观后座谈;其三是教育传播,举办讲座,刊发文章,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以不同方式介绍和传播燕南园的历史故事与价值。
  “这实际是在做历史文化遗产教育,目的是建立和扩大共识。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张剑葳说。
  这些公众参与活动前后做了近半年,项目组从反馈中总结出三条主要意见:第一,以“最小干预”原则进行燕南园的整治和保护,保留历史气息;第二,不破坏园中生态;第三,优化空间利用,加强对燕南园历史文化的阐释。
  “这三条共识,实际也是我们项目组自己的理念,只不过经由这样一个教育环节得出,就有了群众基础。”张剑葳说。
  燕南园项目在实际推进中的最大挑战,是时时事事都需要协调和平衡各方意见。共识的建立,为此提供了筛子和标尺。
  例如,有人提议拆掉燕南园的外围墙,让园子跟燕园连成一体,空间更通透,进出更方便。项目组否决了这一提议,并对外围墙进行了修缮加固。因为燕南园的这些围墙是上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时期就已存在的虎皮墙,属于文物。拆掉的提议首先就会被第一条共识筛掉。
  此前,还有设计机构提出,要将燕南园房子的斜坡屋顶延伸到地面,在公共草坪里放入一些现代雕塑艺术品。这些方案同样因没有理解和尊重燕南园的历史价值被否决。“我们做的任何干预,都应该是为了让燕南园的价值得到更好地延续,而不是表达个人的创作才华或情怀。”张剑葳说。
  在燕南园的南入口附近、63号院东侧,有堵两米左右高的砖墙。有人提出,这面墙很遮挡视线,也不是文物,应当拆掉;有燕南园住户反对,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时任北大校长马寅初住进燕南园63号后,学校特意加建的墙,因为马寅初在解放前久经国民党当局迫害,身心俱疲,需要清静的环境休养。
  张剑葳提出的方案,是给墙体降高,部分降到1米做展示景墙,部分降到0.5米做成座椅,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解决视线遮挡问题。
  还有不少人提到,燕南园里路灯太少,晚上太暗。北大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指出,新加装的路灯也要控制亮度,而且要往下方打光,不影响鸟类睡觉。
  张剑葳反复强调,历史地段的环境整治和保护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需要基于专业的理论、方法,而非主观感受来做。在燕南园项目中,除了文化遗产保护人员,项目组还邀请了生态、规划、景观、生物、材料等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及后勤管理部门进行跨学科、多部门的合作。
  “我们开过很多会,跟不同单位、不同学生社团、不同的相关人群……有时候也需要‘吵’。”张剑葳说。
  就是在一次次意见博弈中,大家取得了大大小小的共识。体现在园子里:凌乱的空中线路被梳理,堆积的杂物和破旧的围栏被清除,历史建筑得到修缮,违建临建被拆除,照明设备增加了,老旧道路也得以更新……
  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时,评审专家对燕南园项目的评价是: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巧妙阐述了燕南园中房屋和景观的空间关系、建筑风貌及生态完整性。由学校多个部门组成的团队通过广泛的师生参与,确定了燕南园的独特价值,并在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的校址中保留了其历史精髓。以利益相关者参与为核心,该项目激励了校园社区成员重视集体记忆,保护燕南园和其他校园建筑,传承学校辉煌的学术历史和精神遗产。
  “作为一个案例,燕南园项目对类似项目的借鉴意义在于,面对这样一个对象,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以什么样的原则,怎样保护了它的价值。”张剑葳总结。
  共识的建立如此重要,他指出,在各种历史地段、街区的保护和整治中,都可以像燕南园项目这样,先针对所在社区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公众参与“组合拳”,建立和扩大共识的基础。
联结历史与未来之路


  这一轮燕南园项目已于2022年10月完结,但后续调整工作至今仍在继续。围绕燕南园的保护,也还留有不少尚未完成的课题。
  张剑葳介绍,这次项目主要聚焦燕南园的外部环境,对建筑的内部功能涉及不多,但也提出了一些规划,包括给每一栋房屋定制一份“使用说明书”,写明该建筑的历史,哪些东西必须保持原状,哪些可以在不破坏原有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来适应新的用途。
  他希望进驻房屋的单位,都能承诺拿出一定空间向公众开放,把名人故居的门打开,“每一栋楼都应当是一个小型纪念馆,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氛围”。
  在之前的问卷调查中,有88.56%的填写者希望“了解燕南园的历史文化”,73.53%的填写者认同“现在的宣传还不够”。“曾居住的名人学者”是填写者最希望了解,同时认为自己了解最少的方面。可见,燕南园的故事还需要讲得更好,讲给更多人听。
  “物质载体非常重要,它能让你与历史人物建立对话和联系。想象一下,你面前的书桌,侯仁之先生曾经用过。再试想,你带着听来的故事来到燕南园,结果这里已经全是高楼大厦,故事失去了载体。”张剑葳说。
  提到项目期间难忘的事情,朱青生、张剑葳、宋伊琳都提到了同一条路。
  那是一条受损严重、坑坑洼洼的洋灰路。对于这样一条路,一般的修法是抠掉老路,重新铺设。但经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考证,燕南园的洋灰路是抗战结束燕京大学复校后,由学校职工亲手所修的。李迪华采访了90多岁的燕大老校友,据其回忆,燕京大学职工从西郊机场附近旱河运来沙石,采用脱浆彩石混凝土工艺修建了该路。
  经专家评估,这条路的水泥强度已经超出使用寿命,难以继续留存。但项目组在反复讨论后,找来专门修复历史路面的施工团队,对少量路面做了修复,更多无法修复的路面则被打碎,搅入新的水泥,添加原洋灰调色,经过复杂的工序配置成新的铺路骨料。
  新路施工期间,张剑葳来到现场,问几个埋头干活的工人在做什么。有人回答:“把你们原来的路打碎,融到新路里面,这样,你们的历史也就融在新路里,你们的精神也就在新路里传下去了。”
  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在燕南园,得以用心保护的道路、墙壁、宅院、树木,都是一页页史书,联结着往事,也联结着未来。
 
武侠过时了吗?我们为什么还读金庸?
武侠过时了吗?我们为什么还读金庸?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访谈嘉宾:

  刘国辉: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
  陈 墨:金学研究专家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卢敦基: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张纪中:知名导演、制片人
  张 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英文版译者
  毛 尖:B站知名UP主
  黄国强: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
  袁 斐:金庸读书会会长
  杨自强:嘉兴市作家协会主席
  许青扬:金庸母校嘉兴一中高二学生
  
 
 
本报记者俞菀 唐弢 于艾岑
 
 
【金庸武侠是什么?】


  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检验,金庸武侠小说作为类型文学的“经典化”已经完成。此前的武侠小说窠臼,无法承载金庸武侠的全部内涵。而后的网络武侠,又或多或少受金庸武侠的世界观影响。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坛,金庸武侠小说无疑树起了一座标杆——以雅俗共赏的人物、故事、场景等,直接、频繁而又广泛地进入大众生活。
  ——不会武功的金庸,为何被人们称为“金大侠”?
  陈平原:人们往往乐于传颂金庸的祖先如何显赫、家族如何风光,实际上,金庸是在暴风骤雨、艰难险阻中搏斗过来的。1924年出生于海宁查家,1937年开始颠沛流离。中学里路见不平的抗争,落难时相互支撑的友情,走过千山万水的曲折,以及出乎意料的畅销书写作,此乃“少年侠客”成长经历中必不可少的“浪迹天涯”。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固然带有很大的虚拟性,但刀光剑影中,依旧能见作家的自我认知与经验,以及对社会、世俗、人心、人性的体味与洞察。
  陈墨:对金庸先生人生的了解,是对金庸小说阅读的一个必备。金庸先生笔下很多人物都投射着他的人生体验,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神雕侠侣》里杨过的境遇和感受,跟金庸先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价值观也是他的价值观。
  张纪中:有一年,我在报纸上看到金庸先生的采访,他说如果能够按照央视拍《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来拍他的作品,他只要一块钱的版权。我听了以后非常激动,连夜赶回北京,给他写了一封信,第二天上午传真给他,下午他就回信了,说很愿意,让我挑一部。从那一次开始,我们就成为了一生的朋友。他不会武功,但人们都叫他金大侠,是因为他有侠肝义胆的精神。无论对人对事,都有这种精神在里面。
  ——金庸武侠的独特性在哪里?
  陈平原: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类型,有很难跨越的界限,但金庸以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造诣,为武侠小说开创了新的天地。谈历史、说宗教、讲古琴、聊围棋……这也是很多海外华人在“引诱”后代学习中国文化时,往往让他们先从看金庸小说或影视剧开始的原因。
  陈墨:金庸先生把真实存在的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引入了他的小说创作中,从而让想象世界和历史世界有了内在呼应,或是故事的背景,或是现实的倒影。在艺术表现上,既继承传统的一方面,又吸收了很多西方成熟小说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手段,这也是金庸先生这一代新派武侠小说之所以跟旧派武侠小说有很大区别的原因。
  卢敦基:很多人会经常问金庸先生,哪部小说写得最好,他觉得“长的比短的好,后面的比前面的好”。但很多读者不同意,金庸先生又说,“我很喜欢他们的不同意”。他的想法总是非常多元,他能够写出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读者会喜欢他,这是他最厉害的地方,也是他的文学跟别人的文学不同的地方。
  ——金庸武侠为何让人百读不厌?
  袁斐: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小人物的成长视角来讲故事,谁也不是生来就是大侠,而是经历很多痛苦和磨难,背负国仇家恨,内心挣扎和彷徨,最终培养出坚毅的品格,把个人的情仇放在家国的背景下,成就“侠之大者”。小人物也有大情怀、大格局,每一个角色都有深深的代入感,带给读者共鸣的震撼。
  卢敦基:很多小说作者找到一个配方就不断生产复制,但金庸先生的每部小说,都在实验和探索新的写法。报纸连载后,他不断修改、完善、提升,精益求精。我参与了金庸先生部分小说的修订,对于很多人物形象的修改,我们总是在“讨价还价”,他坚持的理由,是要“根据人性,服从现实”。
  陈墨:通常的武侠小说只有一个维度:传奇。梁羽生的新武侠小说增加了第二个维度:历史。金庸小说从创作开始,特别是《射雕英雄传》这部真正的成名之作,增加了第三个维度:成长。更了不起的是《天龙八部》,以及此后《笑傲江湖》《鹿鼎记》《连城诀》《侠客行》等,金庸小说又增加了第四个维度:寓言。这四个维度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给了小说巨大的张力。
【当金庸武侠照进现实】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少林三渡、武当七侠……金庸一生创造了约1500位武侠人物形象。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读者,喜欢上他的小说和人物,并共同构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读者群。“金庸迷”们,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故事,续写着金庸武侠江湖的传奇。
  ——少时读金庸,失意不低头
  许青扬:邂逅金庸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在书店里看到《射雕英雄传》,之后就把15本全都买回了家。小学看一遍,初中又看一遍,高中再看一遍。喜欢看刺激的打斗情节,也折服于先生巧妙的构思、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最喜欢《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少年心性,不趋炎附势,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再失意也不低头。高二有一天晚上心血来潮,模仿着写了个武侠短篇,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是在浪费时间,但我觉得我是在释放人生。
  ——中年读金庸,月明千里心
  毛尖: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通过阅读金庸,理解人生的豪华和壮阔,理解中国的山河和岁月。基本上,金庸一边在我们身上植入浪漫主义,一边开出青少年修养课。我抄过白皮书版的《射雕英雄传》,我表弟抄过缺页的《笑傲江湖》,这是我们这一代和金庸的相遇,因为对方的存在,“一棵树已经生长得超出他自己”。我们借着少年时代的这口气,穿山越岭,30年后,还有热泪夺眶而出。
  袁斐:2002年,第一次在地摊上淘到一本《天龙八部》,20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收藏了全世界几乎所有语种、版本的金庸作品。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与金庸的初识,刻在脑海深处异常珍惜,很多人都还记得自己读第一本金庸小说的样子。是金庸和他的小说,改变了我比较内向的性格,让我觉得应该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对别人有益的人。
  ——老来读金庸,一笑泯恩仇
  杨自强:有些作品,可能随着人的成长、人生境遇的变化,这一页就翻过去了,以后就不太要看,但金庸的作品不是。他的很多小说,我都读了很多遍,还会搜集金庸作品的不同版本,每搜集来一本,就会重新看一遍。20岁看,就是图个“痛快”,等上了年纪,见识了人生的坎坷,经历了现实的“毒打”之后,就觉得小说里写的各种人生境遇更好看。再把自己的人生灌入进去,就会有更深的共鸣。
  卢敦基:或受栽赃,或受误解,或受流言,某时某刻,老实人总有受了冤枉的。他们常常笨嘴笨舌,受屈遭难后常无解救良方,又把名誉看得极重。此时的人,最能体会《连城诀》中狄云的心境。而结尾“突然之间,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那是水笙!”这道亮色,一举廓清了前面密布的阴霾,让大家觉得正义毕竟在人间,行善毕竟有好报。
【回到金庸武侠的“原乡”】


  “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我到这里来,心里感到很温暖,很兴奋,这里是其他任何地方都及不上的。”
  金庸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都写进了小说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是开始,也是结束,是转折处的在场,是关键时的见证。而金庸诞辰百年之际,他的故乡也捧出了文化盛宴,追忆往昔少年,绵延侠之大者。
  ——何处觅金庸?
  刘国辉:从《书剑恩仇录》一直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写醉仙楼、烟雨楼,金庸有意识地把一些武侠中的重要场景安排到嘉兴、海宁,还有很多家乡的美食、风物。一方面是他熟悉这里,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的希望,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阅读小说,不知不觉地认识他的家乡,了解他的家乡。
  黄国强:1992年到2008年16年的时间里,金庸先生曾6次返乡,心系故土、情系桑梓。嘉兴、海宁、海盐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去学校捐资助学,以“大师兄”的身份,与嘉兴大学、嘉兴一中、袁花镇中心小学、海宁高级中学、海宁宏达中学的学生们交流、沟通;他观胜景,南湖烟雨楼、盐官海神庙、陈阁老宅、盐官大潮,写下“旧地重游,烟雨如旧”;他访先贤,徐志摩故居、徐志摩墓、南北湖(载青别墅);他关心家乡经济文化事业,为金庸书院奠基,为企业投资。
  ——如何讲好金庸的“故乡情”?
  杨自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嘉兴为保护和传承金庸武侠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去香港看望金庸先生,请他为提升家乡的形象出谋划策。嘉兴有非常多“金庸迷”,民间有很多金庸武侠小说各种版本的收藏爱好者。海宁还成立了金庸研究会,查氏家族后代充分利用本家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各类史料文物。
  黄国强:在金庸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启动了“金庸故里‘醉’美江湖”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推出《书剑恩仇录》故乡版,发布《金庸江湖28景·浙里图鉴》,金庸故居、金庸书院等文化地标也在修整后重新开放。同时,我们精心设计袁花镇金庸故居、盐官景区、硖石景区三条旅游线路,广邀全球金学研究者、金庸迷们来这里寻踪觅影。游客凭借“侠客护照”,可以免费游览金庸笔下的故乡胜景,沉浸式感受金庸武侠的瑰丽世界。
  ——如何讲好金庸的“家国梦”?
  陈平原:在作家的故乡办展览,以山水为背景,有故居做依托,以空间的展开、实物的陈列、场景的再现,鉴赏金庸先生的“文心侠骨赤子情”。但是,只把金庸当文化人看,是很不够的。儒道之互补、出入之调和、自由与责任、个人与国家,在金庸这里,既落实为武侠创作中大侠的精神阐发,也体现在小说与政论之间的巨大张力。对金庸的研究,要把小说创作、新闻事业、历史研究三者结合起来。
  刘国辉:金庸先生一生爱国爱港、情系桑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始终恪守着“我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一直关心着祖国建设,关心香港和内地的发展。我们要把金庸的武侠小说所反映的家国情怀,用高科技手段,用短视频等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可以与金庸的武侠内核发生联系。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穿汉服,嘉兴这次搞了“青年国潮季”“子城雅集”,让年轻孩子闯荡一下江湖,当一回舍己为人的侠客,建立起情感链接。
【金庸武侠的时代意义】


  2003年8月,金庸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他最开始写武侠小说的主要动机,是感觉中国的社会需要侠义精神。
  金庸为无数陌生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拓展了我们想象力的天际线,为慰藉乡愁、满足相思找到了出口,更在全球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心中,埋下了一颗侠义的种子。
  ——如何让年轻一代理解侠义精神?
  杨自强:如果你想提高写作水平,去看金庸,看他的人物心理描写,看他中西合璧的叙事风格;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的传统文化,去看金庸,金庸武侠小说的阅读体验,会培养出你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而当你在现实中遇到挫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更可以去读金庸,你会在小说中看到“侠之大者”的成长经历和选择,更会看到自己。
  陈墨:金庸一直在走入年轻群体,只不过是以影视剧、游戏、动漫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总会有人觉得金庸很有趣,回头去找小说来看,这就形成认识金庸的新方式和新路径。当然,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男生十之六七读金庸的盛况,可能不会再现。但总会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人,通过其他媒介形式,发现金庸小说的闪光点,起心去寻找原点。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的侠义故事?
  张菁:除了欧美国家,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都是金庸小说英文版很重要的市场。很多学中文、学翻译的人都会看,也会把金庸小说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打斗的场景翻译是最难的,但金庸先生西方戏剧电影式的表现力,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外国人也会跟金庸的故事,和里面的人物有共鸣,我们就是抓住这些,去传递人性共通的东西。
  许青扬:高中毕业后我准备去英国留学,希望能积极地向外国人推介金庸,通过读金庸,打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外国也有很多知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大仲马,但我觉得,东方和西方文学,应该相互借鉴、相互交融。
  ——岁月流金,侠义永不过时
  刘国辉:当代,我们无疑更需要侠义精神。从个体来说,可以是助人为乐、伸张正义,这些都是广义的侠义精神。侠的基本精神是“利他”,今天的社会更应该提倡、弘扬侠义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能为别人做一点什么,是否有一颗爱别人的心,而不是满足于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陈墨:我们总是很容易从金庸先生的小说里,读出他对历史、对当下现实的关怀。除了探讨小我到大我的提升,也探讨了在民族冲突、文化隔阂等背景下,何为“侠之大者”。比如《天龙八部》中萧峰这个人物所反映的,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还有国际主义和和平主义。这种深层次的探讨,让他所呈现的世界观,更富有现代文明价值。
  袁斐:金庸武侠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文本。诚实守信、舍己为人、胸怀天下,这是金庸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带给我们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更是当今社会和整个人类能够更好地延续所需要的。侠义,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和独特的东方文化密码,永不过时。金庸百年只是一个起点,而绝非终点。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这是金庸自撰的墓志铭。“老顽童”大闹一场后,悄然离去。百年之后,依然有很多人在读他的小说。
 
金庸的少年天地
金庸的少年天地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1924年3月,金庸先生出生在浙江嘉兴海宁袁花镇,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1992年到2008年,他曾6次重返嘉兴。踏上故土的他,时而快乐得像个孩子,时而眼中又满含泪水。
  “莫笑少年江湖梦,谁不年少梦江湖。”金庸先生用生花妙笔勾勒出一个斑驳陆离、异彩纷呈的“江湖”。在他传奇的一生中,家族文化的熏陶、少年时的经历,则始终在他笔下时隐时现。
  而“江湖一梦”背后的家园故事,有书香悠远,有战乱纷飞。那个赤手空拳南去的青年,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用笑傲江湖的心态,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大侠。
赤子笔下的“文学原乡”


  杏花春雨江南,书中乡愁几度。在金庸的武侠世界,江南的故乡便是“文学原乡”。烟雨楼、醉仙楼、小蓬莱、钱塘潮……这些故乡之景,频繁出现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尽管远游他乡,但金庸仍乡梓情深。
  钱塘江北岸的浙江海宁袁花镇东面,有一座不算高大的“龙山”,龙山脚下有一座“查家桥”,桥旁有一座黛瓦白墙的深宅大院,这就是金庸的故居,也是他的出生之地。
  如今,名叫“花溪侠影”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在这里呈现——聚贤馆、待贤坊、侠客岛、金鳞池、侠漫稻田……一派“新江湖”景象。
  “开始是我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后来我就讲给孩子听,有时候路过文化墙我还会停下带他一起看看。”村民陈知礼说的文化墙便是待贤坊的墙绘,杨过、小龙女、令狐冲等金庸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坊头到坊尾,复刻着他的武侠世界。
  为了纪念金庸诞辰百年,其故居专门以“文心侠骨赤子情”为题,通过展览的方式讲述金庸的故事。翻开查氏家训,“凡在童稚,读书为本。勤俭为先,兼知礼义”的警句映入眼帘。
  “海宁查氏是一个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家族,比如耕读传家的理念,既包含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又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理想。”在嘉兴市作协主席杨自强看来,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家族的诗书礼仪、耕读传统,对金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反映到他的作品中。
  金庸回忆童年生活时说,家中藏书颇多,家人之间非常友善文雅,良好的家庭氛围令他受益匪浅。后来创业生活在香港,金庸始终不忘故乡,并将深厚的感情寄托于武侠世界,创作了15部经典的武侠著作。
为无数少年编织武侠文学梦


  在嘉兴聚集了一批铁杆“金庸迷”,人称“阿斐大侠”的袁斐堪称“骨灰级粉丝”。痴迷金庸小说20余年,袁斐的书房几乎是一个金庸主题藏书阁,藏书近10万册,光《射雕英雄传》就有近百种封面的版本。
  2011年,因为喜欢金庸,本是安徽籍的袁斐把家安在了嘉兴。他说,在金庸的故乡,自己离金庸更“近”了。如今,袁斐担任全球金庸迷群英会名誉会长,带着感兴趣的人一起读金庸、研究金庸。
  “有一天借到半部《射雕英雄传》,一下入迷,手不释卷,年少的我,只要捧起金庸小说,内心就充满了幸福感。”不少“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每每聊起金庸的武侠小说,浑身都洋溢着兴奋与喜悦。
  “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读金庸的《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很快就入了迷。”出生于1990年的蒋嘉骅毕业于嘉兴一中,是金庸的“小师弟”。一部又一部金庸的武侠小说填满了这位少年的课余时光。“后来,光看小说觉得不过瘾,就开始自己动手写。”
  2007年,正在读高中的蒋嘉骅,写就了一篇洋洋洒洒27万字的武侠推理小说《乾坤》。2008年,金庸回海宁参加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学校老师还将《乾坤》打印稿拿给金庸过目。
  令蒋嘉骅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金庸先生的秘书电话联系到了蒋嘉骅的父母,告知其对《乾坤》提出的修改意见。
  “金庸先生作为武侠泰斗,对家乡一名高中生的作品也能如此上心,真的让我很感动。”自此,蒋嘉骅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长篇小说,而金庸“大师兄”的“江湖背影”,则成为他目视前路的方向。
年少升腾的“侠之大者”


  “用一句话来说,金庸文化便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袁斐认为这是金庸文化的内核。而这份“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是吸引他不断向大众传播金庸作品的“初心”。
  那么金庸自己心中又是何时升腾起那般肆意不羁,又不忍家国蒙难的武侠豪情?
  历经苦难方能成器。“我想,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成长的时代。”金庸曾在一次大学演讲时说。抗战初期,金庸还在浙江省立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上初二,为了抗日救国,老校长张印通带领一众师生从嘉兴新塍撤往后方阵地浙西山区。
  回忆起金庸回到母校时的演讲,嘉兴一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微微仍记得先生当时的话语:“当时,我们才十二三岁。每天要步行七八十里,餐风宿露。为抗日救国,我们跟学校到后方去。为救亡图存,我们努力学习。走不动了,就唱支歌……”
  “那段颠沛千里的求学经历激发了金庸先生的爱国情绪,并在少年的心中埋下了读书救国的种子。”沈微微表示,国难家仇,唤起了金庸先生对古代豪杰与侠客的向往,也让他对于在艰难岁月中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每一位“侠者”都心生感激。
  据嘉兴一中原校长吴颖生回忆,2003年,当金庸最后一次回到母校嘉兴一中,他特地在老校长张印通的铜像面前鞠躬、默哀,并驻足良久,眼眶中蓄满了泪水。
  而当听到学生们喊他“大师兄”时,金庸先生深情地回应道:“将来你们不一定要做一个名人、一个领导或者是一个大科学家,只要工作做得好,对社会有贡献,就对得起母校和社会。”
(本报记者唐弢 俞菀 于艾岑)
 
一生一事一回声
一生一事一回声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王鼎钧

  李昕先生是一位出版家。1982年大学毕业,好几个窗口欢迎他进入社会,他选择了国内的出版业,长期在编辑部门服务,他称之为“做书”。《一生一事》是李昕先生的回忆录,书名有个副标题——做书的日子。
  那时,万象复苏,从头收拾中国文化,锦江春色来天地,这一步跨出去就是姹紫嫣红,李先生的选择得天时。他家住在北京,女朋友也在北京,父母之邦,首善之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常常在此归纳最初的因,演绎最后的果,他的选择得地利。他家世代传道授业,文化界人脉广泛,他的决定得人和。
  他在决定做编辑的时候,同时决定放弃留学,放弃从政,后来也放弃下海。他在回忆录中说,出版业可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推动进步,启迪改革”,“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于是,他“衣带渐宽终不悔”:
  198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4年。
  1996,香港三联书店,8年。
  2005,北京三联书店,9年。
  2014,北京商务印书馆,9年。
  出版社培养作家,成就作家,我们视为文学的保姆。编辑部是出版社的心脏,守护作家,我们视为文学的傧相。人生、自然,是作家的上游,出版社是作家的下游。出版社又是国民素质的上游,关乎文运兴衰,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社会在国际上的能见度。
  李先生说:“这四个出版机构,都是有历史有传统,品牌响亮,出好书、出精品的,这是我的幸运,因为做编辑需要有一个好平台,好的平台可以给编辑带来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谦谦君子,将一生成就归功于客观环境,他说的也是实话,古人遗训:“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说到李先生“做书”,我感觉读后感永远不能代表原著。做书的前锋是编辑,编辑并非仅仅是出版社的一个职员而已,他好比医院的医生,学校的教师,乐团的演奏者,是一种精英集合。听听医生的名字,你就知道那是一家什么样的医院,看看演奏者的名单,你就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乐团。
  在出版业各部门中,只有编辑和作家有共同语言。自然而然,编辑成为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的唯一联系,他代表出版社,他疏忽懒惰就是出版社疏忽懒惰,他傲慢就是出版社傲慢。反过来说,他的一切优点也都是出版社的优点。出版社要依靠责任编辑一点一点与作家建立共信,可以说关系到作家的向心离心,出版业的荣枯兴衰。一流的出版社也要靠一流的编辑对外体现,对内奉献。李先生对四大出版社的称道,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他的成就,除了客观的条件,还得有主观的条件:专一与有恒。“一生”有恒,“一事”专一,书名含蓄,语重心长。
  《一生一事》由香港三联书店于2022年12月出版。书中估计,1982年到2022年,李先生在工作岗位上参与选题出版的书超过一千种,担任终审的书两千五百种,共约五亿字,除了开会出差睡眠,就是看书。他何以能够不厌倦不疲劳呢?原来做书有一个完整的工序,并不只是排版印刷装订而已,“书”的内容来自人生和自然,它在成为物质之前已经存乎天地之间,这个苍冥中的“书”进入作者脑中化为形象符号,再由作者脑中移到纸上成为文字。出版业把没有形体的书制作成书店里有形体的书,店里的书又变成读者胸中之书,“启迪人们的思想,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促进社会的进步”,功同造化,这是又把书还诸天地了。做书的人置身于这个大循环之中,海天有尽,我愿无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乐此不疲了。
  俗话说“买金的遇不到卖金的”,李先生不讲“遇”,他讲“找”。买金的一定可以找到卖金的,访书如访贤,惟恐交臂失之,不要“左顾右盼,三心二意,挑肥拣瘦”。清朝有个戴名世,他说自己胸中有百卷书,等待有人诱而出之,李昕先生于无书处见书,“诱而出之”得心应手,买金的发现金矿,帮助卖金的人开采,既是名人轶事,也是文林趣谈。
  李昕总编有四大出版社的阅历,40年的编辑经验,体制内和体制外两大潮流激荡,周旋于中国当代文化界精英之间,五亿字书稿经手过眼,读万卷书、穷千里目,底气极厚,全书五百多页,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这本书并不深奥。全部用大白话写成,浅显流畅,如清水由地下深层喷出,亭亭如盖,晶莹透明。语言老妪能解,内蕴虽宿儒不能穷究,所谓厚积薄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社交范围内有30位朋友看过这本书,封面设计首先得到赞赏,认为创意十足,淡雅而能夺目,难得。书虽厚,拿在手中轻软舒适,装订得如蝴蝶展翅,可以平摊在桌上,不像砧板上鲤鱼打挺。内容方面,众文友认为李昕总编对人诚恳,对书尊重,著作人能得一遇,可以称幸。有人说李先生得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出版界佼佼者,他写回忆录不贪天之功,不贪人之功,对一同工作的编辑不吝称扬,令人感动。有人说做书在想象中为一枯燥工作,李先生写来豁然开朗,活泼有趣。他在工作中有至乐,不可言传,笔墨中见性情,读者有心,得之于言外。
  有人说,这本书记下当代文化界许多名人的趣事轶闻,有张力,见性情,给人生增添调味剂,可读。一位书店老板说,此书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可以当作出版手册,恨不能在十年前读到。有人说李昕总编这本书可称为好书导览,他对自己经手做成的书往往有几句隽永有味的评点,令人对那些书心向往之,世上有这么多好书,我们应该看却没有看过,恨不得都买来摸几下翻一翻才甘心。
  还有人从大处着眼,认为《一生一事》全书的重点是人生修养。出版图书是为了大众还是为了精英?前者追求普及,后者追求提高。出版是商业还是志业?前者服从成本利润,后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还有,发扬传统还是鼓励创新?李先生奉公守法,通权达变,为双方设想,秉中道而行。或力排众议,或从善如流,不争功,不诿过,有担当,有温度。李昕之所以为李昕,借用画家高更的话:“世上有两种美,一种来自人类天性中的灵性,一种来自后天的学问。”所谓后天的那一部分,尽在《一生一事》之中。
(这是王鼎钧先生为《一生一事》所作序言,本报发表时有删节)
 
青溪几曲到云林
扬之水先生《诗歌名物百例》的写法与读法
青溪几曲到云林
 
扬之水先生《诗歌名物百例》的写法与读法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廉萍

  读诗,自然可以“直寻”,不假外物直抵诗歌情境。因作者落笔之际,经常也是即目所见、直抒胸臆。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好雨知时节”。古今情志相类,四时风景不异,千百年来,诗心原本无隔,一流好诗自有穿透时空的力量。但更多文字,隔了岁月的烟尘,多少有些模糊,需要解释。它们静静立在历史深处,宛若烟江叠嶂,山耶云耶远莫知。
  笺诗不易。诗人际遇、诗歌本事、语法措辞,都会影响对作品本旨的理解。一器一物,自是诗中之微,却因时代绵邈、载记不清或实物久湮,颇有难以确指者。多数时候,不求甚解可能无伤诗意大雅,有时则难免毫厘千里。在“言志”“缘情”的创作传统中,名物并不处于受重视的地位;“用典”“虚实”等艺术手法的干扰,也容易致其面目含糊游移。这并不意味着无可作为。扬之水先生专注于此,循名求物,据物定名,积30年研究之功,爬罗剔抉,磨洗相认,终于集腋成裘,汇成这册《诗歌名物百例》。书中所列百余例,图文相证,精严简扼,均出自翔实考证,发人未发。简言之,这是一部可以解惑决疑的案头实用工具书,是仔细梳理一一甄别后建立的器物档案,是作者30年诗歌名物研究的小型汇总。
  作者在引言中提到,曾有一项编纂“诗歌名物词典”的计划,并言本书“至若成为诗歌名物词典的奠基石,则更是望外之喜”,是自谦,更是治学的甘苦自知。作者早年出版的《诗经名物新证》《古诗文名物新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等专著,持续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考证文章,以及近年颇耗心力的新版《汉语大词典》配图、修订词条等工作,都是这块奠基石的坚实基础。收入本书时,并非简单抽取汇编,而是认真剪裁,重新审视,不断加以修正刷新。随侍问学数载,本人有幸亲历了这块奠基石从立意到成书的整个过程。每个词条,都曾认真研读求教,切磋琢磨。屡蒙耳提面命、点拨迷津,偶有献替,必被奖掖。可以说,这本书的编写,就是我接受专业训练的课堂。
  比如“鹿皮几”,古诗熟典,我一直自以为是懂的。权威工具书释作“古人设于座旁之小桌。倦时可以凭倚。鹿皮作成,隐士所用”。练习注释王维《春园即事》“还持鹿皮几”时,就照录此意,为通俗起见还稍作修改,增字释为“鹿皮做成的小几案”。老师看到草稿后发问:“鹿皮能做成小几案吗?”一直都是想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一下就被问住。老师告知,鹿皮只是“覆于隐几或曰凭几之表”以增加舒适感,“案字可不能随便加”。又自以为懂了。然而随后注释柳宗元“隐几熟眠开北牖”,仍顺手写“小几案”,陆游“细煅诗联凭棐几”则曰“棐木制作的几桌”,“桌”“案”“几”依然不辨,糊涂成片,又都被老师一一揪出。经此几番反复,才算牢牢记住。自此深知,学问之道,非可一日而成。本书也收录了这个词条,条分缕析,左引右证,足资参考。
  再如“燕钗”,源自玉钗化燕故事,也是大家熟知的。具体到每首诗中,到底用典还是写实,都须细细分辨。注释姜夔“钗燕笼云晚不忺”时,我先采用通行工具书说法,释作“带有燕子形状装饰的钗”。老师不以为然,说至今尚未发现这种形状的实物。稳妥起见,更改为“钗的美称,用汉宫玉钗化白燕典故”。后来在《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四中看到一条记载:“是时郑后有宠,犹未至中宫,上出示郑氏簪玉花,上有双飞玉燕。”可见历史上确有饰燕实物,只是终究未曾亲见,不好悬拟,所以虽然讨论过多次,且有“鱼钗”实物可以类比,书中仍然未收。宁缺毋滥。
  古人读书以“不求甚解”为通达,研究名物,却只能字字“求甚解”,否则终有臬兀不安之虞。李贺《河阳歌》言“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旧注谓“牛头,酒尊刻牛头形”,并援引《礼记》孔颖达疏“先儒云:刻尊为牺牛形,用以为尊”为证。释为酒尊,诗歌大意仍能讲通,确有“未得其谛”之嫌。扬之水认为:“李贺诗中的牛头,是以牛头为饰的角杯,式样仿自西亚‘来通’。西安南郊金泘沱村唐代壁画墓墓室北壁东侧壁画有此形象。”诗人特别瞩目的夜宴酒具,从古典礼器变为时髦舶来品,其中意味,自是有微妙不同。再如“角端”,近人好奇,多写作“甪端”,典籍中的用例,“角端”寔多。
  还有“狨坐”。孙机先生写过《历史上的金丝猴:几番荣瘁话当年》,言之甚详,后收入《从历史中醒来》(三联书店,2016),更名《金丝猴》。做《古人的日子——庚子年历》时,选范成大《以狨坐覆蒲龛中》诗,配《听琴图》局部,因为当时我们都认为“图中人物坐于山石之上,所藉即是狨坐”。孙先生看到后,指出那个毛茸茸的垫子并不是“狨坐”,狨坐专门用于“铺在马鞍上”,且应该是金黄色,图里坐垫却有深色条纹。至于到底是什么,还不好说。曾专门仔细读过孙先生文章,本想例证求新,结果还是搞错。真是学无止境。书中未收此例,但先生们不断切磋求真的言传身教,却是我将终身守护的精神财富。当时曾记下几句感慨:“不管什么年龄,知非,谈何容易。此生前行,幸遇高人不断拨正,免却无数弯路。感恩。”孙先生前不久辞世,他身后留下的巨大真空,我们必将用尽余生慢慢感知。
  读者的阅读利用,是每部书的终极工序。这册《百例》中,每则只是略举一二诗例,读者自可依此,举一而反三。如“战篦金凤”条纠温庭筠《思帝乡》旧注之失,指出“战篦金凤,乃言金凤簪。篦,也写作鎞,是一种广长而薄、下端收细的簪子。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明董纪《效香奁体二首》其二‘试将红叶题诗了,闲把金鎞剔指尖’,均指此物”。又有“篦刀”条,继续申说此意:“篦刀造型则即尺来长的窄刀身,刃端尖细,刀鞘有环耳以为佩带。”见此数例,便可知白居易诗“钿头银篦击节碎”、杜甫诗“发短不胜篦”中的“篦”,所指俱是簪子,而非“梳篦”之“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篦子”义项下举此杜、白二诗为例,都错了。杜诗“发短不胜篦”,所咏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乃同一情形。
  诗无达诂,解诗最难。这块小册子奠基石,是集结,更是起点。在孙机先生和扬之水老师开辟的诗歌名物之路上,我们将继续孜孜矻矻,研习摸索,由一事一物做起,尽量减少误读,努力一点点接近诗人本意。虽有曲折,却仿佛古人一路探源,青溪几曲,终到云林。烟空云散山依然,看山终是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李猛兄的设计,文质彬彬,一以贯之。诗例页眉领起,释文居左,例图居右,疏朗得宜,眉目清爽。实用工具小书,终成可观可读、可堪把玩的案头一册清雅。
(本文是《诗歌名物百例》序言;图片为作者提供)
 
迟子建:永远为黑土地鼓与呼
迟子建:永远为黑土地鼓与呼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本报记者戴锦镕 孙晓宇 刘赫垚

  近期,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度走红,勾起无数读者对鄂温克这个神秘而坚韧的民族的向往。日前,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出版。这部新作收录了她近年来创作的3部钩沉东北历史的中短篇小说《喝汤的声音》《白釉黑花罐与碑桥》《碾压甲骨的车轮》,用文字带读者游历于现实和历史的双重空间。
  从事文学创作40余年,至今已发表600余万字文学作品,迟子建根植黑土地,用心用情书写着发生在白山黑水的故事。
“脚下丰饶的黑土是我的灵感来源”


  在迟子建看来,她童年的成长经历,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星,照亮她的写作生涯,足以让她受用一生。她用细腻的笔触、温婉的心,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196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的迟子建,17岁之前没有走出过大山。四季更迭,她满眼看到的都是大兴安岭的风光。春天的万树新绿,夏天的莽莽林海,秋天的五花山色,冬天的林海雪原,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从《北极村童话》这部作品开始,迟子建一直在描写广阔壮美、民风淳朴、变化发展的家乡。随着《逝川》《雾月牛栏》《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花瓣饭》《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伪满洲国》《白雪乌鸦》《烟火漫卷》等作品出版,她在文坛的影响逐步扩大。
  2003年8月,498个鄂温克族人陆续离开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开始新生活。看到这则新闻,迟子建受到触动,便着手梳理这个民族的历史,深入这个部落,也便有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
  鄂温克族以放养驯鹿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常年流转,逐水草而居。《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之口,讲述了这个少数民族的百年生活史。
  “向外推介养育我的故土,是我的一种使命。”迟子建此前说过,她所有被译介的作品,无论被翻译成何种语言,所描写的都是黑土地发生的故事,展现的都是黑龙江发生的沧桑巨变。
  “写作给我生命以光亮,而这份光亮是我生长的这片辽阔的自然、这片东北大地给予我的,我也要回馈它。”迟子建认为,黑龙江作家的文学“初心”,就是脚下丰饶的黑土。只有深入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去挖掘“文学富矿”,才能创作出更多扎根人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
深入烟火气十足的生活,走进小人物


  “无论寒暑,伴哈尔滨这座城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尘中唱着夜曲的生灵。”这是迟子建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中的一句话。这本书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描写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观与小说人物的复杂命运。
  1990年,迟子建来到哈尔滨工作,她对这个城市开始从生疏变得熟悉,从熟悉变得喜欢。从早期的《伪满洲国》,到后来的《黄鸡白酒》《起舞》《白雪乌鸦》《晚安玫瑰》,再到《烟火漫卷》,哈尔滨频繁出现在迟子建的笔下。书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游客们熟悉的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等地。
  迟子建说,她于2020年开始写作《烟火漫卷》,想要用一部长篇小说呈现心目中的哈尔滨。小说中涉及的地方她都走过,她喜欢市井人物,在她眼里,他们是文学天空的星星,每一颗都有闪光点,就看作家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迟子建曾来到中央大街附近的红专街早市上,抓起几颗瓜子细细品尝,也曾用心挑选商贩售卖的菠萝。
  “雪花梨,瞅一瞅,看一看,一斤半一个。”商贩们的卖力吆喝、人们自得其乐的日常、柴米油盐的生活气息,已然成为滋养她文学创作的力量之源,东北人乐观朴素的生活更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根。
  “这就是生计,这就是烟火。”迟子建感叹道,若想了解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烟火气十足的生活,走近小人物,在他们身上看到苍凉,也看到希望。
  她说,千万个人看待哈尔滨,有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文本。《烟火漫卷》是她对哈尔滨的一种情感表达。她要感谢哈尔滨这座城,没有这座城四季的风霜雨雪也成就不了这本书。
  “我每天下班路过中央大街,常被堵在路上,但毫无怨言,这是一种美好的拥堵。看着如织的游人,感觉城市在发光。”
  这个冰雪季,“尔滨”成为“顶流”城市。在迟子建的眼中,哈尔滨自开埠以来,就是一座多元、开放、包容性强的城市。“一座城市精神面貌的改观,可能比它的GDP增速更有含金量。这次哈尔滨旅游的爆火,激发了城市活力,尤其是南北温暖的互动,让我们明白冰雪可以融化人性的坚冰。”迟子建说。
  “过去的这个冬天,双休日时去外滩公园散步,我常碰见向我问路的南方‘小金豆’。被频频问路,是一座城市充满活力的一个缩影,所以我非常开心做这样的‘指路人’。”迟子建说,她相信哈尔滨的旅游会持续保持高活跃度,“尔滨”也会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亚冬会,并将文化旅游与冰雪运动衔接起来,让更多人来到“冰城”,爱上哈尔滨。
永远为黑土地鼓与呼


  如今,除了作家,迟子建还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多重角色下,迟子建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日常工作中,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2020年1月15日,迟子建当选黑龙江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在近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设立救助站,妥善安置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关于恢复大兴安岭地区高寒补贴的建议》和《将“文化兴边”列入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等提案,一直在为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鼓与呼。
  迟子建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一年,她在黑龙江省政协牵头完成了两个调研报告,都与文化相关,一个是创意设计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一个是黑龙江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利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迟子建的提案也与文旅和民生相关。“除了关注文化领域的意见和建议,我还一直关注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问题,它们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次我带来的提案与加强黑龙江边境地区公路、铁路建设,打造黑龙江边境文化旅游带有关。”迟子建说。
  她建议打造“界江游船旅游”重点项目,开发黑龙江夏季“界江游船旅游”产品,发展界江跨境旅游,进一步加强中俄文化和民间交流,让游客游一江碧水,赏两国风光。
  同时,她提议打造中国北部边境文化长廊,为黑龙江边境文化旅游带注入活力。
  “黑龙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夏季非常凉爽、大小兴安岭森林犹如‘天然氧吧’,也是避暑胜地,秋季绚丽的五花山无比迷人,我在自己的作品中就曾写过秋景。总之,黑龙江的四季,是色彩变幻的四季,仿佛上天把调色板放在了这里。”迟子建希望更多人能够来她的家乡看一看,感受书中辽阔壮美的北国风光和热情淳朴的民风民俗。
  “对我来说,如果没有写作,生活缺乏光彩。对文学,我始终抱有敬畏感、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60岁的迟子建沉稳内敛,却对文学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和执着。
  “我写了40多年,虽然人生的青春已经过去,但写作的青春是否在60岁时到来,还未可知。如果一定要对40年前的自己说句话,我会说,幸亏你走向社会时拥有了一支笔,可以共同应对人生的风雪。”迟子建说,“无论60岁,还是70岁,我都要一直写下去,写作一直是、也永远是我心之所向。”
 
探秘昆仑古道,探寻“文化昆仑”
探秘昆仑古道,探寻“文化昆仑”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本报记者熊聪茹

  2月底,昆仑山雪峰连绵,玉峙苍莽。
  大山深处的100多个牧民孩子,乘坐县里统一安排的红色大巴,在如飘带悬挂于绝壁的公路上,向北出山,赶往县城的中学开始新学期。
  几乎同一时间,一支由考古、历史、地理等学科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向山而行,深入昆仑,开展有关克里雅古道的综合考察。
  这条自史前起就连接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通道,被认为是穿越昆仑山的主要古道中最漫长、最艰险的一条。此次综合科考,向南追溯克里雅河源头,翻山越岭,顶风冒雪;向北深入沙漠到达尾闾,饮沙逐日,踏勘遗址。科考队员在古道首次设立多处文化标识碑,进一步确定了克里雅绿洲对于昆仑丝路古道的作用,探究了阿什库勒火山群遗迹与西王母文化的可能关联,还实地考察了昆仑高原克里雅源头无人区的优质原生态。
探秘一条古道


  清末官修《于阗县乡土志》记载:“克里雅河发源于克里雅山……有路通后藏。”详细记述了从于阗县治(今新疆于田县)南行1430里即是新疆与后藏的交界处。这条道被称为克里雅山口道、唐蕃古道,当地人称“藏道”。至今,在于田县普鲁村北仍保留着阿拉叫依古驿站,在新疆和西藏交界的克里雅山口还保留着唐代罕坦木帕夏古堡。
  2月20日,由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综合科考队,从丝绸之路南线重要节点于田县出发,对克里雅古道历史遗迹、昆仑文化开启了探索之旅。
  漫天飘雪。科考队从前山地带曲折上行,与阿羌乡普鲁村的阿拉叫依古驿道擦肩而过,这里曾是古代屯兵检查的关卡。翻过昆仑山北侧海拔5114米的硫磺达坂后,科考队进入山间开阔的阿什库勒盆地。
  阿什库勒火山群自此跃入眼帘,壮美神秘,震撼心灵。覆盖着白雪的巨大火山锥,散落高山之巅,碧空如洗,仿佛就是远古神话的西王母仙山圣地。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睡袋外表结满了冰霜。帐篷外,蓦然抬头,一轮昆仑明月,穿越古今,也曾这样映照在徒步古道的商贾僧侣身上。
  车队多次涉水,攀爬陡峭狭窄的山路,翻越海拔5500米的冰山达坂,到达克里雅河谷无人区,沿河谷继续逆流向上。几处高原温泉汩汩喷涌,水中簇簇藻类植物碧绿喜人,生机勃勃。远处的克里雅山口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西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自西北向东南迤逦而来,在这个山口转折为自西向东的走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科考队领队巫新华教授说,这次科考确认了克里雅古道为西域绿洲、西域昆仑高原的丝绸之路南线重要交通节点,漫漫古道上第一次树立起“硫磺达坂”“乌鲁克火山”等文化标识碑,推动人们更深入了解昆仑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认识中华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了新视角。
  就在4个月前,一支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科考队,也沿着克里雅古道、新藏线穿越5400余公里,对和田昆仑山脉的重要地理标识、地质地貌、玉石产地、人文史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
  实际上,对中国重要文化地理山系——昆仑山,不同领域学者始终保持着研究热情。2022年5月,多位专家对昆仑乔戈里古道进行综合性实证考察,沿途新发现3处古代遗址及墓葬、岩画、冶炼遗址、居住遗址等珍贵文物资源。2016年9月,一队科考人员穿行1500公里,沿着玄奘、鸠摩罗什、马可波罗等著名旅行家足迹,对新疆喀什的昆仑山、帕米尔区域进行考察,沿途探访乔尔隆古道隘口、叶尔羌河古渡口、亚欧大陆最早的曲曼拜火教文化遗址等。
  昆仑文化,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众多学者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前来求索?
探寻一段文化


  华夏时期,昆仑神话开始流行。《尚书·禹贡》《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古籍中的“昆仑之丘”“西王母”以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神话,都发生在昆仑神山。
  创世神话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和世界观,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毕旭玲认为,中华创世神话谱系体现了中国先民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起源的追溯与解释,在中华民族形成和民族主体精神建构中逐步完善,是中华民族主动寻找身份认同的结果。
  研究者认为,从盘古、女娲、西王母,到神农、黄帝、嫘祖、颛顼,再到尧、舜、禹,中华创世神话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叙事。昆仑既是自然地理学的庞大山系,更是历史文化概念。
  地理层面的昆仑,是横贯中国西部2500公里的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卧新疆与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四川,与秦岭相接,是中国西部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辞海》《中国山河全书》和《中国自然地理》所述昆仑山脉亦是地理学范畴的山脉。
  而“文化昆仑”则是更大的山系,其范围大致为中国中央山系,其后逐步西延。“昆仑”即穹窿、天形,核心意涵即“天”,是早期文化中通天神山及建筑等的统称。学界认为,昆仑是古代中国“敬天法祖”“天人合一”“天命”等文化思想的标志性符号,也是古代中国人眼里沟通天地的媒介,后发展为天下最高大的山,即“万山之祖”。
  “‘昆仑’一词,可能来自一个很古老的语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说,从人类迁徙视角看,“昆仑”出现在多种语系里,阿尔泰语系各语族诸多语言中关于天、日之词多用Kun(昆)作为基础词或词根,但在汉语中传承得最为详细和系统。
  早期昆仑作为文化象征,“遍布”中华大地。昆仑之地虚虚实实,云绕雾罩。巫新华教授提出,随着中华文化圈和大一统国家形成,以及对黄河的溯源探索,也得益于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了中原对西域的认识,昆仑“逐步西延”,推至葱岭。这样的昆仑其实3000年前就已经是《穆天子传》《山海经》中的昆仑,与今天不同的是,此时昆仑已是中国西部大山的泛称。2000多年前,汉武帝以国家名义,依据汉使对黄河河源的调查与古往今来图书资料的记载,以及昆仑山出最好的玉石等方面证据,将于阗南山、西域南山定名为今天的昆仑山。
  巫新华教授表示,《穆天子传》是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周穆王西巡昆仑,以天子(帝子)身份接见同宗同祖同一文化传统的西域地方首领(帝女)西王母,表明昆仑这个古代中国地理山脉与文化象征性神山连同西域已经深深烙印了中国权属。3000年前,西域的山川已成为昆仑,以西域昆仑为代表,西域已经与中华大地融为一体。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河出昆仑”与汉武帝时期的天命观相一致。
  《汉书·西域传》中说:“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馀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在这里,黄河与塔里木河、罗布泊以及西域的族群和文化连在一起。历朝历代关于昆仑及黄河源的探寻、记载、想象,同天圆地方,同天命观、大一统有着文化上的一致性,西域与中华大地各处共饮黄河之水,共享昆仑龙脉,早已经是天下一家。
  昆仑“地望之迷”,不是简单的“地名搬家”,而是观念、信仰、族群、制度、精神及想象以山为器的成长与远行。
  自汉武帝钦定“西域南山为昆仑”,丝路新疆愈加在东西方交流中居于“总揽万国要道”的特殊地理位置。昆仑,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张力,呈现显著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国家主权象征,成为历史长河中先知贤者、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
遇见一种生活


  昆仑山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南一北,在几十亿年的地质发展和海陆变迁中,不断对话。冰川融水,滋润出南疆片片绿洲,有的河流插入沙漠腹地,最终消失。大漠的沙粒,则乘着气流和风,卷向山脊沟壑。在深入昆仑近百公里的部分山道,依然可以看到大片黄色的细沙。
  发源昆仑的河流中,克里雅河拥有独特的气质。她自出山口普鲁村往下、滋润于田县绿洲后,继续向北200多公里,蜿蜒流入沙漠腹地,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消失在“沙漠孤村”达里雅布依以北的漫漫黄沙之中。
  克里雅,“漂移不定”的意思,因季节性洪水倾泻路线不同而不断改道。大河两岸生长着胡杨、红柳、芦苇等植被,在沙漠中形成宽约十公里的绿色走廊,孕育出独特的克里雅文化。1896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克里雅老河床附近发现喀拉墩遗址和丹丹乌里克遗址。1993年后的12年间,中法联合考古队前后5次对克里雅河下游进行田野考察,发现圆沙古城遗址,采集了大量陶、石、玉、铁、铜等遗物。
  在今年这次综合科考中,克里雅河下游人文生态、历史遗迹以及昆仑文化在这里的呈现也是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科考队员走过河畔繁茂的芦苇丛,触摸野生甘草的叶片,通过废弃水井推测河床改道的轨迹,在沙海中徒步40余公里踏勘汉晋时期的喀拉墩遗址。透过时间的滤镜,考察曾经与世隔绝的达里雅布依老村克里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变迁。
  时间定格在2005年11月10日,这一天是艾西汗·白克尔出嫁的日子,她的娘家和夫家邀请了所有克里雅人。婚礼邀请提前20多天就发出了——骑着毛驴,一户传一户。因为散居在克里雅河下游的263户人家未必能准时到达,故此婚宴会连续举办几天。
  艾西汗·白克尔的新房和其他人家一样,粗的胡杨木搭成框架,细的红柳编成一排、抹上掺了芦苇的河床淤泥,便成了四面墙壁,门用一大块胡杨树皮做成。这种房屋,与克里雅河下游汉唐遗址中发现的房屋形制几乎一致。
  平常,克里雅人的正餐是名为“库买奇”的面饼,火膛里永远有一堆被胡杨炭火烤得滚烫的沙,面饼直接扔进热沙,再盖一层沙。大约半小时,“库买奇”熟了,拍去沙粒,一家人就着热茶,就是早中晚的饭食。
  因为婚礼,艾西汗·白克尔家宰了羊,做了肉和大米共同焖制的抓饭。因为婚礼,依靠胡杨林放牧的克里雅人暂时放下了羊群——其实平日里也不怎么管,夏天脖子上挂着铃铛的头羊会带着羊群在胡杨林吃树叶,冬天克里雅人用储存的芦苇和落叶饲喂羊群。
  婚礼的高潮是揭开新娘的盖头。与其他地方习俗不同,新娘盖头由娘家人揭开,而且要连揭三次。远方和近处的客人一拨接一拨前来,人们依次握手,嘘寒问暖,感觉所有克里雅人都是亲戚。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一年,达里雅布依的男女老少总计1290人。
  1896年,斯文·赫定发现克里雅人,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中记述:“树林中的老居民是真正的隐者。”
  1982年,在沙漠中寻找石油的车开到达里雅布依附近,不敢相信大漠深处还有人家的勘探队员吓坏了,以为遇到了野人。事实上这里一直是于田县木尕拉镇管辖的村,居民自称克里雅人。1989年,于田县政府在此设“达里雅布依乡”。随着国内外探险旅游者频繁造访,驼工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职业,克里雅人牵着骆驼,带着“外面来的人”探访先民留下的遗迹,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
  2002年,中国与荷兰政府合作项目“丝绸之路光明工程”,为这里带来太阳能电力,每户人家屋顶安装了光伏电板。也是那一年,牙鲁吾孜托呼拉克(独一棵胡杨的地方)的村民买买提·尼亚孜买了一辆摩托车。村民买色迪·阿不都拉买了一辆汽车——是县城里即将报废的“草上飞”,从此他到县城的时间由骑骆驼走半个月缩短到一天。
  2017年以后的两年间,一些村民陆续搬迁到距老村约100公里、更靠近县城的新村,老人可以看病,孩子都能上学。克里雅人“一步千年”,走向现代社会。当地政府保留了老村的风貌,部分村民留在那里,从事旅游、放牧和药材采收,还有人成了沿河遗址的管护员。
  此次科考中,专家学者看到,老村寂静,因不是旅游旺季人员不多,有的老屋改成了“星空民宿”“奶奶咖啡厅”。估计不久后,随着各地考察探访者前来,这里又会喧闹起来。
  在新疆南部,昆仑文化延续数千年,无处不在,融进漫漫古道的驿站垭口,一山一石;化在悠悠河流的遗址遗迹,一草一木;浸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一言一行。
  在昆仑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下一家”,这个“天”是自然、民众、社会、祖先、世间万物的汇聚,与多个少数民族崇拜的“腾格里”是一个天,是中国古代早期到现在的中华共同文化。
  巍巍昆仑,不仅是辽阔雄浑、连绵不绝的地理尺度,也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一。今天,新疆昆仑依然以其承载的物质、文化、精神内涵,向世人展示它作为丝路要道——世界文明十字路口的厚重与辉煌,展示“一带一路”的丰富图景。
  再过一段时间,春到昆仑,千山雪融,万谷花开,相信会有更多学者、探险者和游客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在山水间不断探寻和感受中华文化根脉的生生不息。
 
重温京城老字号
重温京城老字号

( 2024-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肖复兴

  老字号,是老北京重要元素之一。何谓老字号?必须有老地点、老店铺、老牌匾、老手艺,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字号。即店铺原址不变,基本面貌不变,老牌匾还在,老手艺基本还在。这样的老字号,几百年之后人们再去,才有怀旧之感,有重返历史、穿越时空、旧梦重温的奇妙体验。
  明清以来诞生于老北京的老字号很多,如今存活的却很少。如前门著名老商业区大栅栏,大概只有瑞蚨祥一家算是老字号,它的店堂、地板、楼梯以及基本格局,均仍保持原样,实属难得。同仁堂和大观楼,倒是原址未变,但店铺模样已变,找不到当初的样子了。现在不少老字号,只能称为“泛老字号”。
  当然,这可以看出时代变迁中一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老字号以及由此衍生的独特的老字号文化认知不够,保护不够。
  一般而言,老字号很怕易地,容易有橘枳之别。其中原因,值得研究深思。
老字号的“老”,是时间打磨出来的信赖


  最近去了一趟萃华楼。在北京城,萃华楼是一家老字号饭庄,但算不上特别老,起码和“八大楼”比,它是晚辈。它是由东兴楼繁衍出来的二级老字号,民国晚期开办,历史不足百年。
  多年来,萃华楼已经几次关门,几次易址,前几年才春风复苏,其中沧桑,很不容易。我这次去的是王府井百货大楼店。北平和平解放之后,萃华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开在王府井百货大楼以北路东,是间独立成章的轩豁饭堂,门楣上“萃华楼”颜体大字的牌匾很醒目,老远就能看到。那个时期,应该是萃华楼鼎盛期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我第一次到那里吃饭,尽管当时物资匮乏,菜鱼蛋肉等食材都不足,但螺蛳壳里做道场,菜肴做得都不错。简单的一碗蛋花汤,都极为精致,蛋花甩得薄如淡云,与两片同样薄薄的西红柿片和黄瓜片,红绿黄三色在汤中漂浮,那样明亮养眼,至今难忘。
  这一次,我点了芙蓉鸡片和醪糟鱼片等几道菜。萃华楼是鲁菜馆,这是它的招牌菜,传统手艺和风味依稀可见。芙蓉鸡片滑嫩,醪糟鱼片用的是鲑鱼,不像有的饭店为节省成本改为龙利鱼。
  爆三样、干炸丸子、乌鱼蛋汤,应该也是看家菜。爆三样,根本看不出爆的一点意思,端上来,盘子是温的,菜是温的,且一点儿不入味。干炸丸子的丸子淀粉过多,尝不出肉味,更别说香味了。乌鱼蛋汤,也有些寡淡,且乌鱼蛋少,真的无法和以前相比。
  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最后上来的烤鸭。一整只烤鸭,应该分为两盘,鸭头、鸭掌和鸭舌,起码也应另盛盘端上。而且,鸭肉即使不是厨师当面片的,也要片片皮肉相连、肥瘦相当,最起码应该一片片平放在盘上。这一次倒好,居然上来一整盘,垛成高高的小土丘一般。关键是,皮和肉居然是分开的,没有一片相连,也没有一片肥瘦相间。
  听说,萃华楼已经开了几家分店。我担心,老饭庄连锁店盲目扩张,容易让老饭庄走下坡路。一家店的传统若是保不住,老字号的招牌,既可载舟,也可覆舟。
  那天晚上,萃华楼的客人颇多,人气很足,多是冲着老字号来的。老字号,还是给人以信任感。因为它是从长久岁月里走出来的,老字号的“老”字,是时间打磨出来可以珍惜与信赖的包浆,不是镀在表面一层只为诱人的金光。希望老字号珍重自己,毕竟在北京,真正的老字号已经不多。
酱菜调教出的老北京味觉记忆


  六必居,前些年翻修一新,所幸仍在原址,成为前门地区所剩不多的老店打卡地。
  六必居在粮食店街。如今这条老街上,完整保留的老字号,只剩下两家,除了六必居,便是中和戏院,两家紧紧相邻。
  旧时京城酱菜园有老酱园、京酱园和南酱园之分,也有京酱园、南酱园和山东屋子之分。以后者的划分为例,六必居属于京酱园;南酱园的代表是西单的天源酱园,开业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屋子的代表是铁门胡同的桂馨斋,开业于乾隆年间。六必居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年头来看,六必居足以稳坐京城酱菜园的头把交椅。
  如今,几家老店,只有六必居一家独大,立在老街旧址上,坐看几百年来云卷云舒,岿然不动,实属不易。
  酱菜诞生于农业时代,那时蔬菜保存不易,人们制作酱菜以应对青黄不接时之需。如今,新鲜蔬菜一年四季应有尽有,南菜北运也不是问题。又有人说酱菜中有亚硝酸盐,对健康不利。酱菜要想重振雄风,再出江湖,难度很大。六必居却反潮流而行。相信几百年来六必居的酱菜、调料和黄酱所调教出来的老北京人的味觉,不会随时间一起流失殆尽,也不会让年轻人不屑一顾。
  都说北京味道,这味道中应该包括老北京炸酱面中的黄酱、甜面酱的味道,包括涮羊肉时嚼几瓣糖蒜的味道,包括吃饺子时蘸一碟醋的味道,包括喝一碗稀粥时就一碟咸菜丝的味道……只要这些味道不变,六必居就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
  小时候,我家离六必居很近。大院里不少街坊,到六必居就跟串门一样熟络,就是买一点黄酱和便宜的芥菜疙瘩,也是要到六必居来的。坊间关于六必居的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六必居的牌匾是明朝大奸臣严嵩所书。
  六必居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说法:一说当初有六人合伙开店,取名为“六心居”,严嵩觉得六人六心,这店怎么能够开得好,便在“心”字上多加了一撇,成了“必”字。一说是取看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茶不卖,其余六件都卖,而且都是每天必备之需,所以取名叫六必居。还有一说是六必居开张之前立下六种必须要做到的规矩,即黍稻必齐(指原材料)、曲蘖必实(指配方)、湛炽必洁(指浸泡的酒曲)、陶瓷必良(指腌制的大缸)、火齐必得(指操作的火候)、水泉必香(指用水)。
  如今,这六项规矩,雕刻在六必居博物馆内。六必居是前店后厂,现在将原来制作酱菜的轩豁厂房开发出来,展示六必居及其酱菜文化的历史。这在前门地区的老字号中,绝无仅有。
  前些天,再去六必居,尽管门外在装修,依然顾客盈门。店内和我小时候见到的样子差不多,迎面一溜柜台横陈,只不过将原来的黑漆木柜台改为玻璃柜门。最熟悉的青花瓷酱菜坛、元宝形的油篓,都还敦敦实实地立在那里。老字号,卖什么样的东西,由什么样的器皿装,是有讲究的。
  难得的是,传统的铺淋酱油、甜酱黑菜,多年未见,如今恢复。不过,新品种还是不够多,六必居曾经拥有过一百多种各式酱菜和调料品。比如桂花甜辣丝,我就没有见到。50多年前我从北大荒回北京探亲,特意到六必居买八宝酱菜,准备带回去过春荒,见到卖酱佛手的,感到很新鲜,记忆深刻。最近几年,我多次到六必居寻酱佛手,始终没能重温旧梦。
  我特意看看芥菜疙瘩,它是六必居的老玩意,是大众的看家菜。我小时候,芥菜疙瘩每斤卖7分钱,现在每斤7.8元。数字的变化之中,蕴含着世事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