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三农

04版:文化

05版:各地

06版:评论

07版:调查观察

08版:国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传达习近平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讲话 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出部署
蔡奇出席总结会议并讲话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传达习近平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讲话 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出部署
 
蔡奇出席总结会议并讲话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4日在京召开。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全党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主题主线,明确目标任务,突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与做好开局之年工作紧密结合,特别是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好意见落实,形成长效机制。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固本培元、凝心铸魂,进一步打牢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持续推动解决问题,继续抓好整改整治、建章立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要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全党组织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持续抓好落实,树牢正确政绩观,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更好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起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主题教育取得的明显成效,对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蔡奇指出,这次主题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成效,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直接领导、全程指导、示范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动员部署,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相关文件,围绕主题教育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对主题教育提出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蔡奇强调,这次主题教育为新时代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积累了新经验,主要包括: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服务中心任务、力戒形式主义、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等,要注意总结好、运用好。
  蔡奇指出,要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夯实全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要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把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上来。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运用好“四下基层”经验,把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要严明党的纪律,在全党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绳。要提高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水平。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李干杰主持会议,李书磊、姜信治和苗华出席会议。
  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部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和高校,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巡回指导组和省级巡回督导组组长、副组长等参加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从去年4月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目前已基本结束。
 
浓浓年味儿里的温暖和力量
浓浓年味儿里的温暖和力量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海河西岸,津门故里。
  老味茶汤的龙嘴大铜壶冒着热气,杨柳青木版年画上的胖娃娃憨态可掬,耳畔传来相声茶馆的热情吆喝,眼前一排排火红灯笼高高挂起,伴着铿锵鼓乐的舞龙舞狮表演好不热闹……年的味道,充盈在680多米长的天津古文化街。
  2月1日下午,北方小年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这里,古街顿时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围拢过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给总书记拜年。
  面对一张张欢欣鼓舞的笑脸,习近平总书记的祝福温暖人心:
  “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
  人间烟火气,红火中国年。今年的年味儿格外足。
  放眼大江南北,高铁站和机场里人流如织、回家的步履匆匆,一台台“村晚”火遍乡野、点燃乡愁,商超年货琳琅满目,街头巷尾熙熙攘攘……这是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过去一年来,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有风有雨是常态,我们走得不容易。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人民安危冷暖,总书记念兹在兹。
  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从火车站直奔位于市郊的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
  田野里,连片的蔬菜大棚一望无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遭遇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变为一片泽国,全村2000多个大棚被淹。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当时,看着被冲倒的大棚,菜农张凤文坐在地里掉了眼泪。她和老伴郝健经营的15个大棚,洪水退去后只有2个保存完好。
  水退人进,清理淤泥、修复大棚、补种抢种……夫妻俩在政府帮助下积极生产自救,一天也没停歇。
  总书记走进他们的新棚时,两口子正忙活着采摘、打包,准备把新鲜的蔬菜配送到市里社区。
  他们告诉总书记:“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很快就恢复了生产。”
  “我们应该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丰富了春节的‘菜篮子’。”总书记回应道。
  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埋头干。当了32年庄稼汉,郝健的心愿如脚下的土地般朴实:“把地种好、日子过好,这就是我们农民的根本。”
  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守望相助,人民始终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力量。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此次考察中,总书记有感而发:“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这是人民至上的情怀,也是治国理政的逻辑。
  “津味中国年”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韵味。
  在天津古文化街,习近平总书记沿街步行,走进一间间特色店铺,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泥人张店铺里,老师傅刘强正专注修复一件泥塑。案台上,名为“孔子抚琴”的作品尚未着色,线条灵动流畅,人物形神兼备。见到总书记,他如数家珍,介绍起晾干、烧制、打磨、上色等工序,一丝不苟、一步也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一代代接续的工匠精神,让文脉得以绵延不息。
  匠人匠心,总书记一直都特别看重——
  在江苏苏州,见到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他赞叹:“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
  在四川考察,鼓励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在江西景德镇,感慨制瓷:“一辈子做一件事,祖祖辈辈干一件事,不是简单的事。”
  ……
  泥人张,发端于海河、植根于民间、传承数代人。岁月流转间,也曾低谷、也有彷徨。
  “要坐得住、沉下来、心要静,沉不下来就做不好。”刘师傅目光沉静、语气笃定,“做好每一件作品,做老百姓喜欢的作品。”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杨柳青木版年画……一条老街,多少古老的手艺汇聚于此,历经时光洗礼,浸润于这座城市的血脉,塑造着这里人民的品格。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总书记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思考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任凭风吹浪打,依旧赓续不绝。越过重重险阻,冲开高山绝壁,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中华文明的长河浩浩汤汤,浇灌出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2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
  2017年12月在江苏徐州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2022年8月到辽宁锦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这次看了平津战役纪念馆,三大战役纪念馆我都看了”。
  75年前,1949年1月31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役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高超的战略战术、英勇顽强的气概、军民团结的伟力,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了决定中国命运大决战的光辉胜利。
  纪念馆的展板上,清晰写着那个冬天战士们高昂的口号——“打到平津去过年”“英勇顽强不装孬种,功上加功创造新的荣誉”“解放全华北,解放全中国”……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奋进的力量。
  1949年新年之际,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时,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新年献词,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宣言。
  今天,在平津战役纪念馆,重温历史的启迪,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坚定有力——
  “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纪念馆前,胜利广场中央,高60多米的胜利纪念塔直插云霄,熠熠生辉。
  新的一年,新的春天,新的进发。
   (记者朱基钗 施雨岑)新华社天津2月4日电
 
坚决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习近平主席春节前夕视察慰问驻天津部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军官兵新年干出新气象
坚决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习近平主席春节前夕视察慰问驻天津部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军官兵新年干出新气象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日视察慰问驻天津部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新春祝福。共迎佳节的喜庆氛围中,习主席的诚挚问候和殷切嘱托传遍大江南北,在座座军营激发起春天般的温暖与活力。广大官兵表示,将牢记统帅关怀期望,坚定决心意志,埋头苦干实干,坚决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天津市去夏防汛形势严峻,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闻令而动,连续奋战20多天,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视察慰问中,习主席来到天津警备区,亲切接见驻天津部队官兵代表,肯定驻天津部队过去一年的工作,称赞他们有力支援地方防汛抗洪抢险、作出重要贡献。
  “现场聆听习主席重要讲话,感到很幸福、很有力量。”作为驻天津部队官兵代表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陆军某合成旅刘建翀的内心热流涌动。他说,全旅官兵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立足本职奋斗强军的热情更加充沛,将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铸忠诚,聚力练兵备战强能力,努力锻造合成多能的精兵劲旅。
  天津警备区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讨论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举措。党委一班人表示,时刻牢记习主席谆谆嘱托,听党指挥、对党忠诚,深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切实提升应急应战能力,加紧加快国防动员能力生成,坚决履行拱卫京畿职责使命。静海区人武部部长张德远由衷感佩统帅在灾害面前心系群众的人民情怀,表示将忠实践行根本宗旨,全面提高履行使命能力,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
  立春时节,万象更新。习主席在视察慰问时强调,新的一年,要扭住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强化使命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部队建设新局面。催人奋进的话语,让正在有条不紊扎实推进新年各项任务的官兵们感到前进方向更明、工作干劲更足了。
  “作为战区参谋人员,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建设坚强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处长王磊说,将聚焦研究打仗、指挥作战推进各项工作,在军事斗争实践中深研作战理论、练强指挥本领,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提升打赢能力作贡献。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对多枪型实弹射击、战场防护等10余个课目实施“过关式”考核,检验官兵基础训练水平。某营干部刘华勇表示,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张快干,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统帅怎么说,我们怎么干。”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官兵认真复盘总结积石山抗震救灾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检修补充抢险救灾装备器材,加紧强化应急快反能力训练,不断提高打赢抢险救灾任务攻坚战能力水平,确保遇有情况能预有准备、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举国欢庆日,枕戈待旦时。在春节这个千家万户团圆的重要日子,坚守战斗岗位,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是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春节前夕,习主席都会就做好战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官兵们表示,坚决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加强战备值班,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新春佳节。
  战备,戍卫边关。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地处风口,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160天;黑龙江源头洛古河边防连驻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3摄氏度,积雪一米多深……官兵们战风雪斗极寒,严格落实战备制度,在战位上过一个战斗的春节,有效履行卫国戍边职责。
  战备,守望空天。西部战区空军甘巴拉雷达站、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东部战区空军某飞行大队官兵铆在战位,打仗的弦绷得紧紧的。某部情报分析技师唐可说,一定密切关注空情态势,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祖国和人民当好“雪山千里眼”,坚决守好西部空防线。
  战备,镇守海疆。万山群岛最南端的北尖岛,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海防模范连”官兵时刻保持警惕;南海某海域,海军咸宁舰官兵夜以继日战备值班。咸宁舰舰长表示,将聚焦使命任务特点,紧贴实战要求,练强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守好祖宗海,护卫南大门。
  火箭军某导弹旅开展应急拉动,武警湖南总队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演练,战略支援部队某旅组织战备工作检查,联勤保障部队某团确保设施设备随时可用……习主席的厚爱嘱托,感召全军官兵忠诚履职尽责,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守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奋力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新的加速度。
(参与采写:梅常伟 刘艺 韩学扬 武诗韬 曹凯胜 彭潇)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经济的韧性在时间里
经济的韧性在时间里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开栏的话】读懂中国经济,不仅需要分析一组组数据构成的账面,也要在企业车间、街巷商铺、田间地头观察人面、市面、基本面,讲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经济故事,感悟发展的温度和脉动。
  新华社开设“新华社经济随笔”专栏,通过短小精悍、生动鲜活的文章,将新华社记者采访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传递给读者,在娓娓道来中讲清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

  在科学家眼中,时间可能是人类对物质运动的主观感受。但对个体来说,时间是最公平的等价物,是创造价值的大前提。
  一年之计在于春。还没仔细盘点去年收获,很多先行者已经再次出发。制定计划、集中开工、抢拼开局……开年第一个月,记者采访多地“新年第一会”,走访工地、港口、铁路,处处忙碌景象,虽是数九寒冬,但发展热力涌动。“人勤春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基层的发展紧迫感、使命感溢于言表。
  抢时间并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政企“协奏曲”。一开年,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多地政企组团出海,赴欧美、日韩等地招商,收获不少新订单、合作一批新项目。一位知名民企负责人说:“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企业发展犹如逆风骑车,政府雷厉风行抓开局,和企业同向同行,给我们增添了信心。”
  商机瞬息万变,时间关乎生存。以中国新能源车为例,2023年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5%,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超30万家,同时注吊销量达5万余家,更新速度令人咋舌,一些造车新势力刚冒头就被“拍倒在沙滩”。
  发展产生的很多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以经济学上的“自行车理论”为例,自行车只要保持一定速度,就能担负数倍于自身的重量,一旦停止就会倒下。
  竞争要靠长板,时间累积优势。记者曾实地走访数十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这些企业大都长期瞄准一个山头冲锋,最终打磨出“独门绝技”,在细分市场赢得话语权。比如,一家新材料企业历经20多年持续研发,攻克混凝土收缩开裂这一世界性难题,新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一家外贸企业从代工到自研,再到原创,30年逆袭为全球电动工具及户外动力设备龙头……
  运动学家说,短跑靠爆发力,长跑主拼耐力,很多时候需要两者兼备。拼经济也是如此。抢风口拼速度,练内功比耐力,渡难关靠团结,塑造长期优势比拼科技、人才……企业如此,政府亦然。
  只论速度不讲科学,不仅容易突破安全底线,培育新产业也难免陷入“潮起一哄而上、潮落一哄而散”的负向循环;只论科学不讲速度,则可能错失良机,被市场逆淘汰。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面对困难挑战,我们既要做时间的对手,争分夺秒先发制人;也要做时间的朋友,保持耐力久久为功。这既是时间的辩证法,也是实践的辩证法。   (记者凌军辉) 新华社南京2月4日电
 
李强同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李强同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丁薛祥出席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在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获得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李强向外国专家及亲属致以新春祝福和诚挚问候,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的发展和建设,认真听取专家们对中国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来自瑞士、德国、巴西、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围绕科技创新合作、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作了发言。
  李强指出,外国专家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在投身中国发展的实践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既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实现了人生的抱负和价值。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论从当下还是未来看,都是充满机遇的发展热土,将为外国专家等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天地。
  李强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我们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英才。希望外国专家继续深度参与中国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同时继续当好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中国政府将持续优化相关政策,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加强知识产权等权益保护,为各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营造更好环境。
  王毅、吴政隆、谌贻琴出席。
 
李强签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李强签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流程管理,重在构建基本制度框架,保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功能的发挥。《条例》共3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二是明确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三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明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事项。
  四是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主要从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谌贻琴出席并讲话
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谌贻琴出席并讲话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朱超)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向获奖外国专家颁奖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专家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更大便利,欢迎更多外国人才参与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谌贻琴指出,新时代10年来,中国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外国专家服务保障机制,为世界人才参与中国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她表示,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真诚希望广大外国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国发展,多为中国发展建言献策。中国政府将持续优化外国专家工作、生活等方面政策,为广大外国人才来华施展才干、实现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中国政府专门为表彰对中国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来华工作外国专家设立的荣誉奖项,2023年度共有50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
 
春节假期将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
春节假期将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任沁沁)记者4日获悉,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将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日均通关人数将达180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增长约3.3倍,与2019年春节出入境流量相当。
  据预测,大型国际机场口岸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2月8日至11日(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二),以及2月16日至17日(正月初七至初八),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杭州萧山、成都天府机场日均通关人数预计分别达到8.3万、3.9万、3.6万、1.6万、1.6万人次。毗邻港澳陆路口岸预计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2月11日至15日(正月初二至初六),珠海拱北、青茂、港珠澳大桥、横琴口岸日均通关人数预计将达到30.5万、9.9万、7.8万、6.5万人次,深圳罗湖、福田、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深圳湾口岸预计将达到19.8万、15.7万、10.4万、10万人次。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于2月14日自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入出境,届时入出境旅客将达8000人。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就全力做好春节假期口岸高效顺畅通关工作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全国边检机关加强出入境流量和口岸运行情况监测、及时发布本口岸出入境客流情况,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参考;加强勤务组织,配置充足警力,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密切与口岸联检单位和地方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对客流高峰期人员疏导、延时通关和交通保障等作出稳妥具体安排,共同保障口岸通关安全高效顺畅。
  国家移民管理局提示广大中外出入境旅客,出行前及时关注口岸客流变化和通关情况,仔细检查出入境证件签证是否有效,中国公民出境时需提前了解前往地安全形势、入境政策,合理安排行程,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通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随时拨打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务热线或向现场执勤的移民管理警察寻求帮助。
 
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
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2024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开展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活动,彰显对道德模范的尊崇礼遇,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安排专项资金,由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前往22个省(区、市),登门看望慰问39名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和他们的家属,送上慰问帮扶资金和新春祝福,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情况,表达对他们的关心问候,勉励他们继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全社会学习践行道德模范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慰问帮扶的全国道德模范,有数十余年悉心照料丈夫麦贤得,为“钢铁战士”构筑温馨港湾的好妻子李玉枝;有坚持“守护边疆一辈子”,不畏艰辛、义务戍边的阿迪雅;有见义勇为、正义凛然,与歹徒英勇搏斗身负重伤的王喜阳;有开办“爱心厨房”公益项目,为病患家属点亮烟火与温暖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道德模范纷纷表示,衷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继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对于部分牺牲的全国道德模范,慰问组看望慰问了他们的家属,有面对飞驰而来的火车,舍身抢救儿童英勇牺牲的李学生的家属;有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身先士卒、抗洪排险,不幸卷入急流的周炳耀的家属等等。
  据悉,近些年来,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春节期间共慰问帮扶全国道德模范420多人次。各地也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道德模范活动,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社会捐助、志愿服务等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鲜明好人好报、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价值导向,营造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的良好环境。
 
台湾电电公会组团来京参访
表达对加强两岸合作期盼
台湾电电公会组团来京参访

表达对加强两岸合作期盼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据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1月30日至2月4日,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诗钦率团到北京参访交流。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2月1日上午会见该团时表示,大陆经济长期向好趋势稳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将为台商台企扎根大陆发展提供更广阔舞台。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采取措施帮助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衰退、要团聚不要分离、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岛内主流民意。无论台海形势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阻止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只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任何政党、任何团体同我们交流协商都不存在问题。希望广大台胞台商为反对“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李诗钦表示,台湾业界对继续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有深切期盼,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台商台企在大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能缺席,理应通过加强两岸重点产业企业对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落实更多融合发展成果,造福两岸民生福祉。
  电电公会是台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商团体之一,长期积极参与两岸产业交流合作。其会员企业涵盖计算机、通信器材、半导体等领域,在台湾工业总产值及出口总值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
 
“最美公务员”:树立公仆形象,弘扬时代精神
“最美公务员”:树立公仆形象,弘扬时代精神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他们,是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心怀“国之大者”,在各自岗位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他们,是干实事、求实效,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先锋模范。
  近日,经推荐遴选,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确定20名“最美公务员”。从乡村振兴一线到驻外前线,从乡镇街道到产业园区,他们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作表率,彰显出新时代人民公仆本色。
迎难而上 冲锋在前


  2023年7月底8月初,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暴雨中,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断水断电断网,成为一座孤岛。
  紧急关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孟二梅正在焦心辖区居民安危冷暖时,她又接到了转移安置滞留在附近火车站乘客的紧急任务。
  竭尽所能,克服困难。在孟二梅的带领下,社区党员和居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灾难当前,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2022年,四川省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时,正在外地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时任党委书记李智宽顾不上联系家人,连夜顶着余震、飞石等危险辗转赶回乡镇,带领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各条战线的公务员成为最美“逆行者”——
  当邻县突发特大山火,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党委书记吕晓毛主动请缨,带领众人驰援火场,连续多日奋战扑火;
  长期扎根应急救援一线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应急管理局三级主任科员赵鸿亮,每当遇到险情,总是一马当先冲在前;
  驻巴勒斯坦办事处双边处主任袁泉无惧挑战,直面巴以冲突的火线,全力协调保障人员和机构安全,并抓紧落实我国对巴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平凡岗位,不凡作为;奋不顾身,一线作战,铸就人民公仆新风貌。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也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艳生想要破解的问题。
  经过走访调研,杨艳生组建百名金融顾问团,以企业首(转)贷服务中心等为平台,多渠道多维度解决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当好护航企业发展的“创新型干部”。
  黄浦江和苏州河,荟萃了上海的城市精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副处长陈丽红的工作与这“一江一河”密切相关。
  从推动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和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相继贯通开放,到推进滨水空间立法,再到打造亲水理想生活,陈丽红多方联动、攻坚克难,昔日的“工业锈带”逐步蜕变为今天水清、岸美、宜游的“生活秀带”,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打卡。
  以改革促干劲,用创新激活力,他们在各自岗位奋勇争先,取得实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二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苑小静推广应用多种技术,试验田平均亩产创新高;
  青海省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草原管理科科长沈奎奋战在国土绿化战线30余年,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动西宁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园区综合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孙威和团队优化完善科创园运行模式和机制,提升园区运营质效,实现活力迸发……
  一位位业务的“智多星”、创新的“排头兵”,正满怀激情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全力以赴 不负使命


  从齐鲁大地到天山南麓,3年多的援疆路,镌刻下了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臧运东许党报国的坚实印记。
  2020年3月,经向组织申请,臧运东成为一名援疆干部,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通过调研,臧运东发现当地有大面积湿地处于闲置状态,这让来自沿海地区、熟悉渔业生产的他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打破传统观念,发展水产养殖。
  对接专家团队、筛选水产品种……臧运东与当地群众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历经艰辛探索、克服重重困难,澳洲淡水龙虾试养成功,收益颇为可观,臧运东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龙虾乡长”。
  钱江潮起,逐梦远航。
  2023年,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举办。这场体育盛会的背后,凝结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综合处副处长安亮的智慧与付出。
  从协助场馆建设,到对接主创团队,再到开闭幕式成功举办……投身亚运筹办工作6年来,安亮勇挑重担,和同事们一道破解了种种难题,以实际行动护航亚运精彩。
  任务就是命令,定将不负使命。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徐爽在迎战历次台风暴雨洪水等重大任务中,始终坚守防汛抗旱第一线,多次获得嘉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党委书记王媛媛探索“党建+运河建设”模式,为顺利推进平陆运河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安徽省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规划建设处处长陈刚把牢“生态优先、百姓园博”主线,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园博盛会如期开幕……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次次考验和挑战,彰显出“最美公务员”的使命担当和敢做善为的鲜亮底色。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以火爆出圈的“村BA”为切入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思考着台盘村的发展。
  张德与村民们共商赛事举办、基础设施改造、后勤保障等事宜,推动“赛规进村规”,通过共建共治推动形成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并将体育旅游融入乡村民族文化,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
  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将初心使命践行在祖国大地。
  这些年,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刘欣参与了数百起公益诉讼案件。在她看来,公益诉讼事关百姓生活,案件再难办,都要坚定走下去。
  从群众身边各类社会治理问题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刘欣秉持初心,始终做公益诉讼的“追光者”、百姓权益的“代言人”。
  履职尽责,实干为民,人民公仆的名字愈发闪亮。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党委书记吴锦寿结合当地实际打造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全镇共发展农家乐200多家,户均年收入5万多元;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公安局国保大队三级警长坚增罗布,多次主动向组织申请到边境参加执勤巡边,践行守护热土家园、保卫人民安全的信念;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余崇斌不断为生态保护集智聚力,争当国家公园的司法守护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担当实干,“最美公务员”的最美答卷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更书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记者范思翔 董博婷)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中组部中宣部评选发布20名“最美公务员”
中组部中宣部评选发布20名“最美公务员”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2月4日发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孟二梅等20名同志被评选确定为“最美公务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动员广大公务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决定开展“最美公务员”宣传发布活动,并发出做好“最美公务员”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经推荐遴选,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确定了20名“最美公务员”。
  据了解,此次评选的20名“最美公务员”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敢担当、善作为,干实事、求实效,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作出突出成绩、受到群众赞誉,展现了新时代公务员的良好风貌。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号召,广大公务员要向“最美公务员”学习,以“最美公务员”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胸怀“国之大者”,发扬斗争精神,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地方各级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把学习宣传“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同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面向广大公务员、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讲好“最美公务员”故事,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激励引导广大公务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信号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信号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释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信号。
  围绕粮食安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增收致富等百姓关心的话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在国新办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进行全面解读。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两个确保”,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据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关键入手,在完善农业保险、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中央一号文件统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表示,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保供作为重点,明确了主攻方向,提出了任务目标:
  ——稳定播种面积。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优化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保险全国覆盖、大豆保险有序扩面。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重点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主攻单产提升。文件明确,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重点是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多措并举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拓展食物来源。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面向整个国土空间资源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强化节粮减损。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提倡健康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韩文秀表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重在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理念方法。比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等。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民群众的期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韩文秀表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重点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下一步如何推进乡村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建设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祝卫东说,要强化规划引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
  他表示,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要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让农村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乡村建设要突出为农民而建,重在可持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祝卫东说。
强化农村改革创新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祝卫东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任务更繁重,矛盾更复杂,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祝卫东介绍,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今年将开展整省试点,探索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全国面上推开打好基础。文件还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着力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他表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前期已完成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要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坚守农村改革底线,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祝卫东说。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如何进一步兜牢底线,增强发展能力?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我国超过六成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
  “防止规模性返贫既是重大的经济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持续用力,思想上不能松懈、工作上不能松劲。”韩文秀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搞好监测帮扶、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等三个方面。
  文件明确,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地区,要进一步落实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对口帮扶等倾斜性支持政策,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
  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实际增长7.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9∶1。
  “也要看到,巩固农民增收势头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祝卫东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重点从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拓展转移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四方面着力。
  据介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健全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同时,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政策导向,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  
 (记者于文静 高敬 郁琼源 王聿昊)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春运母亲”们开启新生活
“春运母亲”们开启新生活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14年前的南昌火车站,一位年轻母亲,身背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拎着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坚毅地望着前方……这一场景被新华社记者记录发布后,感动了很多人。她叫巴木玉布木,被称为“春运母亲”。
  3年前,巴木被拍摄者新华社记者周科找到。她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实现了吗?一家人日子过得怎样?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再次来到她的家乡四川大凉山,得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答案:
  2023年,她在家乡种地,照顾子女、老人。收入比在沿海地区务工赚得还多!大凉山里,处处春意浓。
“春运母亲”的“硬菜”


  巴木家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板桥镇桃园村,这里是一个山脚下的小村落,4700多米的大凉山北部最高峰“铧头尖”紧靠村子,一条季节性河流将村子和外界隔开。
  2月2日,记者赶到巴木家。见到老朋友,巴木意外而开心。杀鸡、炖肉,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桌,一家人热情地招呼大家一起吃。
  巴木说,过去来了客人,彝族村落里将肉煮好,砍成大坨,大家席地围坐,抓着吃。“你看看现在,村里发生大变化。脱贫攻坚让彝族村寨战胜了贫困,我们这儿液化气灶台取代了火塘,饭桌取代了席地而坐。”
  坨坨肉也切得小块了。记者夹起一块,一口咬下去,肉质挺厚,膘皮挺硬,居然没有咬动——这一幕在网络直播中被上百万网友看见,纷纷点赞:“‘春运母亲’硬气,上的全是硬菜!”
  看到留言,丈夫巫其石且和巴木笑了,走南闯北的他们,能理解北方方言“硬菜”的意思。他们说,现在有了上“硬菜”的底气。
  “最早那张照片就是在南昌务工,后来我又去过广东、福建,进过电子厂、捞过海参,干了好多活。每到年底赶火车回家都很辛苦。”巴木说。
  眼前的巴木是一名清秀美丽的彝族女子,个头不高,肤色健康,脸上总是浮起笑容。与14年前拍摄的照片对比,简直是“逆生长”。
  她说,最后一次外出是2022年5月底,到深圳一家电子厂务工,工厂包吃住,计件发薪,她每个月挣近4000元。丈夫在深圳建筑工地务工,月收入也有4000元左右。夫妻俩尽量把钱攒下来。
  2023年春节后,丈夫和巴木决定就留在家乡工作。他们流转20亩土地种植烤烟,年底一算账:“年纯收入约9万元。在家的开销少,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春运也不用操心车票了。”
  “为啥原来不种烤烟?”记者问。
  “原来没有产业嘛,村里是土路,到县城坐马拉车……党和政府打响脱贫攻坚战,给我们修好了公路,配置了烤烟房,对接好销路,还提供技术指导。为我们铺好路子,我们才能发展。”巫其石且说,脱贫后他的干劲越来越大。
  他带着记者,来到屋后新平整出的7亩地。“我们这里日照强,种葡萄很甜,而且现在交通好了,有高铁直达越西,县里旅游很红火。”巫其石且说。
  “春运母亲”实现了“兔年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赚得比外出务工多,这让我们意外,更让我们惊喜。
“春运母亲”们的生活在改变


  2月的天空澄净,上午10时,月亮还悬在覆着残雪的山尖上,与日同辉。数千年来,巴木的先辈们就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今,“巴木们”的生活正在改变。
  巫其石且的大哥巫其拉铁家有好几个女儿。正是拉铁的二女儿巫其小梅在社交媒体上认出新华社记者发布的照片拍的是巴木,才让新华社记者最终找到了巴木。2日,是小梅的姐姐巫其小冰出嫁的日子,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给新人以祝福。
  小冰帮着父亲在打理深圳的劳务事宜。巫其拉铁在深圳12年,先后帮助上百名乡亲介绍信誉好的企业务工。小冰遗传了父亲的精明,“我们不断提升乡亲们的素质,如果晚上不好好休息、酗酒的,要送回老家请父母教育。有了长期的好口碑,才能让乡亲们找到好厂家,也让好厂家找到好工人。”
  小冰对婚后未来充满自信:“我俩一步一个脚印来,生活一定会过好。”正在为她梳头的巴木听见,不停地点头。
  巴木经常用同村脱贫户俄什木呷的女儿俄什五加木的故事教育孩子们。五加木初中毕业读中专,自考大专、本科后,在成都一个职业学校担任辅导员,现在正备考初级会计证。白天她帮父亲翻耕土地,夜里捧着厚厚的会计教材复习。
  “自考好难哦,都得自学。家里那时没钱,学费是借的,我只能用寒暑假去挣生活费。第一次到深圳的五金厂,一上流水线,源源不断的配件冲过来,我就懵了。后面的同事急了责怪我,她的方言我也听不懂,晚上我就伤心地哭了。眼泪擦干后,我对自己说,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行?不准哭!”五加木说,那个寒假她挣了3000多元。就这样,她尽力克服困难,赚生活费、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生活好了,五加木的学习也一直没停下来。“国家发展这么快,如果停下来,我怕自己被淘汰!凉山旅游资源丰富,我觉得大有前途,本科就有目的地学旅游管理,一定用得上。”
  有这样的榜样,巴木的孩子们早早地立下了志向。二女儿名叫王雪医,因为出生那天,天下着大雪,而她是巴木第一个在医院里生的孩子。巴木希望小雪医长大了当医生帮助乡亲,而小雪医的理想是成为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致富的“总裁”。年幼的她在墙上写下志向:“王总的梦,我想了很久。”
彝族山村的元气“勃发”


  骑上三轮车,巴木来到离家4公里的“家家福超市”,货架林立,货品丰富,巴木选购了新鲜的菜品和调料,扫二维码结账。
  “春节好啊!”老板娘周炳英跟巴木打招呼。周炳英是湖南人,2021年来越西县新民镇大寨村开店。“村子里的消费很旺,新开了四五家超市。”周炳英说,以前在昆明,近年来看到这里的发展,对凉山农村的购买力充满信心。
  距离巴木家不远的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曾经都是土坯房,而今都是两层小楼房。43岁村民罗国芹在张罗客人吃饭。2023年2月,她在村里开了一家名为“罗家豆花饭店”的农家乐,最忙时一天接待20多桌客人,平均月收入达两三万元。她的老本行是做豆腐,短短几年,她就从“骑着三轮车卖豆腐”变成了“坐在家里卖豆花”的老板娘。
  通过妇女交流活动认识后,巴木很羡慕罗国芹,自己的做饭手艺也不错,寻思能不能也试试餐饮行业。
  巴木发现,现在来越西的游客明显多了。越西古名越嶲,在三国故事中就很有名,人文景点、自然风光众多,但过去曾是不通高速公路、不通铁路的交通死角,到成都得七八个小时,“好酒也怕巷子深”。脱贫攻坚战深刻而全面地改变了凉山的面貌,交通、医疗、住房、电力、金融等全方位补强,特别是新成昆铁路的开通,让越西成了凉山州的北大门,进入了成都“两小时经济圈”。文昌窖酒、甜樱桃、越西苹果等系列特产荣获国家地理认证标志,“中国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巴蜀气候康养地”等名片,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一些客人专为巴木而来。2023年,她经常会遇上登门问候的客人。“只要看到你们的日子过得好,我们就开心了。”客人们说。有位贵州的网约车司机,曾拜托记者转交200元给巴木,这是他全天的收入,“看到巴木们的奋斗,给我增加了无穷动力。”这位司机说。
  “没想到大家这么关心我和乡亲们。”巴木十分开心,“谢谢所有人对我们的爱!”巴木说,不管是种地还是做餐饮,都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把日子越过越好。
  走在桃园村里,记者看到,有农户新养殖了十头黄牛,刚下的牛崽哞哞叫着,跪在母牛跟前吃奶。村子不远处,新建起了大凉山食品产业园……一切都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院子里,孩子们跳起了流行的“科目三”,看着他们,巴木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在巴木眼里,“铧头尖”雪峰正融成一条溪水,沿山而下,浇灌着翻耕好的土地。土地上播种的希望,必将收获新生活的甜蜜。
  今日立春,凉山阡陌有春意。
   (记者谢佼 周科 薛晨 王曦)
    新华社成都2月4日电
 
黄河滩区的“安居梦”
黄河滩区的“安居梦”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社区龙瑞家园,84岁的村民王忠普端着社区老年食堂刚送来的一大碗热水饺,对记者说:“看看吧,我这房子120平方米,宽敞得很。儿女大了,都有工作,我现在是啥也不缺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东营汇入大海。记者来到黄河之滨的龙居社区,放眼望去,133栋新楼有序排开,村民们或去集市上采购年货,或忙着赶在年前完成最后一批手工制品,处处是浓浓的年味。
  在黄河滩区,“安居”是群众祖祖辈辈的梦想。黄河在龙居镇转了一个近90度的弯,进入一条30公里的窄“胡同”。过去,汛期洪水凶猛,两岸村民饱受水患之苦。2017年,山东启动滩区居民迁建工程,60万群众逐一喜迁新居,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忠普老人一家2021年搬进龙居社区。这是政府为19个河滩老村群众建的新区,3284套崭新的住房,可安置村民9383人。
  “住河滩老村的时候,几间老屋挤着一大家子人,出门是土路,沙尘满天飞;家里种点玉米、花生,一年忙到头也没几个钱。”提起以前的生活,王忠普感慨万千。
  如今,王忠普一个村子的乡亲成了楼房里的邻居。社区设施完备,生活更加便利,“数字社区智慧平台”全天候满足居民生活、医疗等需求。社区为68名独居老人免费配备了智能手环,具备一键呼叫、一键点单功能。王忠普的儿女在城里上班,平时大多一个人在家。“有什么事,只要按一下键,社区志愿者就上门来了,很安心。”王忠普说。
  为实现黄河滩区群众“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当地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龙居镇党委副书记韩文滨说:“村民的‘安居’问题解决了,钱袋子也得鼓起来。”
  记者在社区手工编织工坊看到,村民们的一双双巧手牵动柳条上下翻飞、缠绕交叠,古朴又实用的杞柳篮子被制作出来。“现在做的是来自日本的订单,得赶在春节前完成。”龙居草柳编非遗传承人贾针说,近年来,用龙居本地植物杞柳编制的小篮子等产品很受欢迎,在海外可以卖到20美元一件,订单越来越多。手工编织工坊已帮助100多名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实现就业。
  “工坊开在家门口,还能拿回家做,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我只是闲散时间做一点,每月能拿到手八九百块钱,一年下来收入过万元呢。”村民刘建娥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龙居社区利用6000平方米闲置房屋开办了“共富工坊”,采取“村级推选、镇级遴选、共同培养”模式吸引12位致富能手入驻,以“师带徒”方式开展技能培训。日前,“共富工坊”吸收了3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社区还设置公益岗位365个,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龙居镇镇长刘松介绍,当地整合黄河生态文旅资源,打造黄河文化、古镇风情、龙居研学等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创办大河丝语、龙居人家等15个主题民宿,铁人三项、龙舟赛等体育赛事丰富多彩,去年吸引省内外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0万元,村均增收4万余元。
  说起即将到来的龙年,在城里工作的儿女要回来过年了,王忠普老人格外开心,笑呵呵地说:“赶上了好时代,不光是龙年吉祥,年年都吉祥哦!”
  (记者王念 袁敏)新华社济南2月4日电
 
新农人“触网”卖花忙
新农人“触网”卖花忙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新华社济南电(记者叶婧)走出居住的小屋,步入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棚内密密匝匝地摆放着蝴蝶兰、仙客来、小丽花等年宵花。每走几步,李有昊就要和正在打包、整理花卉的大姐交代几句,忙得不亦乐乎。
  李有昊生于2000年,是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赵希寺村村民,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春节前,是花卉销售旺季。比如这批四五千株的小丽花,我在直播间不到两天就能卖完。”李有昊说。
  潍坊青州拥有136个花卉专业村,年花卉交易额139亿元。其中,多肉植物成品占全国市场的60%,草花产量居全国前列,蝴蝶兰等高档盆花产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如今,像李有昊这样主动“触网”的花农越来越多。
  “接下来给大家展示的是灵芝盆景,造型都特别漂亮,现在有优惠活动,朋友们喜欢哪一种,可以在公屏上直接留言……”在青州市梦齐花卉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一边讲述花卉养护小知识、购买优惠信息,一边讲述花卉基地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青州市梦齐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曹群玉告诉记者,“双十一”当天,他们销售了近1万单,目前每天的销量也在1000单左右。
  积极“触网”的新农人更注重客户需求与售后服务。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递运输,李有昊还招聘了20多名员工,组成了打包、售后专业团队。“比如我的客户,以家庭主妇为主。她们偏好颜色、花形更为雅致的花卉,喜欢购买小型盆栽,有时候一次就能买十盆八盆。”李有昊分析得头头是道。
  目前,在潍坊青州,像李有昊、曹群玉这样利用花卉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进行花卉产品销售的个体户和企业有2000余家。为帮助花农和企业更好地发展,青州以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为核心,打造了“十里电商产业带”,吸引了多家电商平台就地设立云仓,带动85%的花卉个体户、合作社、企业开通了花卉直播电商业务,花卉电商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拉动电商交易额40亿元。
  “大概到小年,我们就要放假啦!”李有昊说,员工放假,但他还要留下来,收拾干净大棚,准备在新的一年寻找更多适合快递运输的花卉,把花卉直播销售做得更好。
 
总台龙年春晚第四次彩排春意浓
总台龙年春晚第四次彩排春意浓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恰逢中国传统节气立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月4日顺利完成第四次彩排。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更加深入,演员们的表演状态更加饱满。节目经过反复打磨日臻成熟,各环节衔接流畅自然,整场晚会充盈着春潮涌动、活力满满的氛围。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春”的意象在晚会多个创意节目中巧妙呈现。武术节目中再现中国武术经典,以武争春,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尽显春日里的万物竞发和勃勃生机;舞蹈节目创新演绎经典名作,充满天真童趣的少儿舞蹈与芭蕾相结合,洋溢着蓬勃生长的盎然春意,活泼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原生态演唱者带来一组民歌串烧,赞美家乡的山河锦绣、春色满园。
  破土发芽,梦想启航。不少新面孔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为节目注入了新活力。京剧马派名家朱强与麒派名家陈少云共同演绎经典剧目《龙凤呈祥》,共话“南麒北马”的梨园佳话;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李云霄与多位京剧、评剧、潮剧等剧种的青年演员全情投入,共同呈现新时代戏曲百花园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人勤春来早。那些乐观坚强、积极拼搏的奋斗者代表让浓浓暖意和满满信心在春晚舞台和观众席间交融汇聚。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者一展行业风采,在耳熟能详的动画片插曲中,分享童年欢乐时光和少年长大后的圆梦时刻;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的孩子们,用童言诗趣书写喜庆祥和的团圆年。彩排现场,乡村兽医龙殿俊、三农博主“白菜GG”林万华、西安导游爷爷杨建受邀入座观众席。
  纳福迎春。距离除夕夜还有5天,总台春晚节目组表示,将全力以赴、精雕细琢,用一台平实、喜庆、优美的春晚,与全球华人一同共享“文化大餐”。
 
长卷《迎春图》:跨越时空的立春“留影”
长卷《迎春图》:跨越时空的立春“留影”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打春牛啰!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群身着大红春装的少女,围着一头纸制的春牛鞭打。立春日前夕,四川德阳绵竹举行年画节,延续着一年一度游春、打春习俗。
  这一生动场景演绎的正是绵竹年画《迎春图》中的打春画面。现收藏于四川省绵竹市博物馆的《迎春图》,是绵竹年画最具代表性的清代珍贵作品之一,因其写实的历史价值、丰富的民俗价值和高超的艺术价值位列国家一级文物。
  《迎春图》为四件横卷,每件纵48厘米,横150厘米,可组合为6米长卷;画面无印鉴,纸色澄洁,墨迹清晰。绘画采用民间传统的工笔重彩和浅描勾勒之技法,真实生动再现了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和不同穿着打扮的460多个人物形象,表现了立春当日,四川当地为“迎春”而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绵竹市博物馆原馆长、绵竹年画研究专家宁志奇介绍,《迎春图》画卷主要表现了立春时节迎春、游春、报春、打春的场景:每年立春前一日,无论风雪,满城老少都要吹吹打打到城东“春场”迎回纸做的春牛,称为“迎春”;一路城中巡游,称为“游春”;立春当日,由执事呈报立春时刻,称为“报春”;最后由大家抽打春牛,打破纸皮,内藏的五谷、牲畜模型掉落,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称为“打春”,提醒人们准备春耕。如今,年画节上的巡游仍遵循这一顺序,在县城内主要街道上游春、打春。
  这样的习俗坚持了多少年?宁志奇说,早在1127年成书的《东京梦华录》中立春仪式就和《迎春图》所绘仪式一模一样,距今已近900年;《迎春图》画于1903年,距今也已超过100年。
  此画的诞生也有一段趣事。黄瑞鹄是清末绵竹最具代表性的年画画师。富商杜晋臣闻名,不惜花费巨资,延聘黄瑞鹄到家中作画。正处在创作高峰的黄瑞鹄静心揣摩勾勒,花费两三年时间才完成这一杰作。
  “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节气仍对我国农事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跨越时空的立春‘留影’如今更富魅力。”宁志奇说。
   (记者谢佼)新华社成都2月4日电
 
“村晚”开场!中国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
“村晚”开场!中国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一场中国人独有的乡村“年会”正在开场,“村晚”这个中国乡村文化最大IP以实力圈粉,释放出更多活力。
  3日,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重点项目之一,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精彩上演。此前,文旅部1日发布2024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名单,共有91个示范展示点入选,比去年增加17个。
  品年味,看乡村,C位当属“村晚”。孕育于乡野、植根于乡村,很多乡亲们每年就数着日子等着看“村晚”。
  3日,正值南方小年,广西三江侗寨群众舂糍粑、打油茶、炸油果,聚在风雨桥、鼓楼坪和戏台,表演自编自导文艺节目,让游客们沉浸式体验三江侗族春节民俗和群众文化活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村超足球场,“村晚”“村超”合体亮相。“我们50个人来自栽麻镇不同村寨,包车走约四十分钟山路来到县城参加这场‘村晚’表演。”榕江县栽麻镇宰荡村的侗族大歌传承人杨秀珠高兴地告诉记者。
  一台“村晚”如何出炉,又是如何在各地舞台荡漾开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浙江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中心学校操场上,诞生了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一件热闹的“村里事”,一传十、十传百,走上各地舞台,不断成长为中国乡村文化IP。
  放下锄头去排练,放下筷子当演员。多地“村晚”主办方这样说,村民自编自导,他们成为自己精神文化的主角,摆上“‘最懂你’的乡宴”。
  小年前,百余名江苏游客乘坐“丽水村晚”新春高铁专列,专门去体验“村晚”的魅力。“土味十足,热闹,带劲!”游客们说,“村晚”犹如观察中国乡村的一扇窗,从这里领略到乡村之美、文化之美,唤起了心底的乡愁和记忆。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目前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6万个。
  在2024年春节“村晚”91个示范展示点,“村晚”IP各具特色,“乡”味浓郁,“舞动”乡间烟火,演进更多村民和网民的心头。
  入选今年示范展示点的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鱼凫社区,“红色村晚”2日开演。以红色文化打造“村晚”,首个节目舞龙舞狮《红红的年》把观众带到了1935年春天,一起追忆那个难忘年。
  很多村民发现,今年自家门口的“村晚”舞台更大了、节目单更精彩了、内容更丰富了。在欢声笑语、乡邻共庆、人头攒动间,“村晚”升腾着年味。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晚”将当地各具特色文化与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味、年味融合创新,为展示乡村新图景提供了绝佳的窗口。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村晚”的热闹劲儿,不仅在线下,更活跃到“云端”。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各地“土且特”的“村晚”频频吸引来大流量,“村晚舞台上藏着才艺天花板”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镇苗寨中,4个“90后”苗族小伙组成乐队自办“村晚”,规模不大,唱火家乡;山西临汾的村民们用簸箕、黄豆当乐器,配合唢呐和非遗晋南威风锣鼓,直播连线上千公里外的苗乡,南北大联欢释放独特的精彩,吸引在线观众近800万人……
  “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约5000场‘村晚’主题直播上演,累计观看人数达2297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3场‘村晚’直播,场均观众超4500人。”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一场“村晚”,盘活“一池春水”,激起更多涟漪。
  南京雨花茶、恩施腊肉、五常大米……2024年全国村晚市集暨乡约新春赶大集活动日前启动,围绕“采年货”“赶年集”等主题开展乡村好物推荐,赶大集的群众也可以一站式买齐特色年货。
  “咱们村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了200万,现场农特产品卖了3万元,直播‘带货’销售了大约33万元!”安徽省黟县柯村镇柯村村党支部书记柯文平兴奋地向村民公布来自“村晚”当天的大数据。
  “乡村文旅流量密码”在田间地头释放开来——
  凿冰冬捕、鱼王争霸赛、头鱼拍卖、品鱼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村晚”3日举行,“爱上黄河鱼”的冬捕系列活动等精彩开锣;上海市闵行区严家湾“村晚”2日喜庆“开席”,融新春集市、特色村晚、文旅体验于一体,邀请村民和国际社区友人齐聚“美丽乡村”,赏民俗、展非遗、品美食、看表演、游乡村,共庆新年。
  承载着亿万乡亲乐起来舞起来的“村晚”,像一盏灯,照亮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乡村图景,照进老百姓的温暖记忆。
  (记者朱青 刘美子 罗羽 黄凯莹 覃广华 安路蒙)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

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广州2月4日电(记者邓瑞璇)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慰问演出,2月4日在广东省潮州市举办。
  具有潮州特色的开场演出《盛世欢歌》以热气腾腾的表演,拉开了慰问演出的序幕。戏曲联唱、非遗展示、民间舞表演、歌唱家联袂登场……各种表演不仅展现了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幸福景象,也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让现场的“年味”更浓。
  当天,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文化文艺小分队还分别走进潮州市潮安区、饶平县进行慰问文艺演出。
  据介绍,《关于开展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通知》也于近日印发。
  2024年“文化进万家”活动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动员和组织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开展面向基层的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化服务等,提供内涵丰富、高效优质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鼓励和呵护群众自办文化,开展基层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艺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传承发展成果,凝聚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记者了解到,今年活动将继续动员组织专业文艺队伍深入村镇社区、学校军营、工矿企业等演出节目、放映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培训、讲座、结对辅导等,把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共同富裕示范地、乡村振兴最基层、文明实践新阵地。
  此外,2024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还将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和国家重要庆典、纪念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古城过大年”“‘龙腾中国 舞动新春’视听媒体系列直播活动”等活动。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台和视听网站将推出系列文化节目栏目,更好发挥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古鉴今作用。
  今年是“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开展的第十年。十年来,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组建各级各类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社区、学校军营,开展了数十万场文艺活动和文化服务,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书香里的年味:迎春花市大学校园内开市
书香里的年味:迎春花市大学校园内开市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为期七天的2024年深圳龙岗区迎春花市3日热闹开市,主会场设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年味伴着书香,迎接八方来客。
  “行花街”,即逛花市,是广东省特有的春节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2024年龙岗区迎春花市以“龙行大运、校迎新春”为主题,在充满莫斯科风情的大学校园里“行花街”、迎新春,汇集音乐节、车展、年货市集等活动,营造集“逛演食游娱”为一体的新体验。
  走进洋溢着俄罗斯文化风情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园,市民可参与花市集章游园“毕业之旅”活动,在钟楼下留影,在图书馆和礼堂里重温青春时光,也可以穿行在近3万平方米的花市会场,100多个摊位上展示各类年花年货、俄罗斯文化产品,以及国潮、创意手作等潮玩尖货。
  “巡游式+沉浸式”文旅演艺,是本次花市的一个亮点。会场打造了校园、花市的双舞台,一连七天轮番上演48场文化表演,既有“国际范”的中英混合乐队、俄罗斯艺术文化展演等,又邀请了烈火乐队、图腾赤道等国内10余支乐队演出,还有曲艺杂谈、民谣音乐会、金狮送福、舞麒麟、四大名著国潮沉浸式巡游等“中国风”表演。
  多款新能源汽车也在会场亮相,花市特设新能源汽车展区,借助花市的“窗口效应”和“溢出效应”,在拓展汽车销售新渠道的同时,打开了消费新思路。
  迎春花市是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也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流行于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龙年春节将近,年味日渐浓郁,2024年迎春花市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繁花”绽放,为市民游客提供春节购买年花、年桔、年货以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营造出欢乐、喜庆、祥和的新春景象。
      (本报记者白瑜)
 
运河乡愁 烟火古城
浙江绍兴越城氤氲浓浓年味
运河乡愁 烟火古城

浙江绍兴越城氤氲浓浓年味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由50条乌篷船组成、全长300多米、通体发光的“龙船”,从城北桥开始,途经迎恩门风情水街,沿着环城河巡游至稽山公园又一村游船码头……
  农历腊月廿四,南方小年夜,一场新春灯会拉开了越城2024“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序幕。该活动主题为“运河乡愁 烟火古城”,将持续至龙年元宵节。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绍兴的中心城区,越城历史悠久、文化兴盛。这里过大年,也氤氲着浓浓的书卷气与烟火味。
  鲁迅故里景区的“朝花夕拾——研学体验”系列活动、大禹陵景区的“有龙则灵·南镇龙潮国风集市”活动、阳明故里的“开笔启蒙礼”体验活动……越城新年,文化气息浓郁。
  一条古运河,两岸皆人家。悠悠千年穿城而过的浙东运河,承载着天南海北越城人独特的乡愁记忆。作为浙东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恩门水街河段是绍兴古城最热闹的城门所在地之一,也是越城传统年味最浓的地方之一。
  2024“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中,主题为“运河明珠”的迎恩门新春灯会,即取材于浙东古运河和唐诗之路的千年文脉。
  运河与古桥,相伴相生。站在八字桥上环顾,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江南水乡画面在游客眼前灵动铺展。
  “跟着课本游绍兴,感受越地文化。”北京游客王鹤全家在越城过春节,参观书圣王羲之、心学大儒王阳明、爱国诗人陆游、青藤老人徐渭、民族脊梁鲁迅、学界泰斗蔡元培等故里故居、纪念馆的行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
  左手书卷气,右手烟火味。在越城过大年,活色生香的热闹劲儿同样升腾。
  记者了解到,以绍兴古城为中心,2024“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乐在古城”“玩在古城”“购在古城”“云享古城”四大主题,推出民俗、戏曲、演艺、巡游、市集等百余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丰富活动。
  城市广场主打传统民俗活动,腊月廿四至正月初八每天举行赏灯会、逛大集、看大戏;绍兴大集舞台区域连续14天举行传统戏曲、青春民谣、文艺快闪等表演,还有汉服花灯巡游、古城密盒等;黄酒小镇举行“宋韵婚礼秀、开坛仪式、酒乡年市”等活动……
  绍兴市越城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以来越城区以推进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过大年”“青春季”“仲夏夜”“国潮季”等古城四季品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绍兴古城的风貌肌理、文化气息、烟火生活,有效扩大“流量”与“留量”,释放文旅消费活力。
  绍兴市名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绍兴古城正着力打造以全城申遗为导向的历史文化传承地、以文创文旅为业态的时尚产业集聚地、以传统风貌为依托的宜居环境生活地,守住江南风,留住烟火气,建设具有国际品质、中国气派、江南特色的世界级古城。
       (本报记者方问禹)
 
温暖过新年 奔向新生活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积极应对寒潮天气一线见闻
温暖过新年 奔向新生活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积极应对寒潮天气一线见闻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民生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洪涝、低温雨雪冰冻以及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和地质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专门召开相关会议,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春节将至,新华社记者探访甘肃、青海、云南、黑龙江、浙江、北京、天津、河北等多个受灾害影响地区,采访当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确保广大群众平安过冬、温暖过年的情况。
加速灾后重建妥善安置群众


  只要有家,就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在甘肃,地震导致5万余户家庭受灾,其中,14万余名群众需要紧急安置。
  日前,记者来到石塬镇秦阴村安置点,看到卫生室、临时警务室、村委会、邮局等一应俱全,许多人家已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村民秦三虎和老伴已经从帐篷搬进了活动板房。走进他的“新家”,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墙边堆满了米面油、鸡蛋、奶粉等各种物资。
  “米面油够吃好几个月,过冬的煤炭、炉子也有人送,现在什么都不缺。”秦三虎告诉记者。
  除了渐浓的年味,在安置点上还有热火朝天的干劲。
  记者从积石山县委了解到,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全县灾后损失认定已基本完成,灾后重建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部分受损学校和危房的维修加固工作正在加快实施。
  “57所学校已经完成加固维修方案编制,其中16所已经开工,争取在春季开学后所有学校完成维修加固。开春后,大规模的重建就要动工。”积石山县委副书记祁小军说。
  黑龙江省五常市常堡乡常堡村新立屯,冬日阳光照耀下,一栋栋新建房屋的蓝色彩钢屋顶闪闪发亮。去年8月,这个屯因洪水受灾严重,如今14户房屋重建,5户进行了维修。
  走进65岁的村民刘秀家。室内暖意融融,鱼缸里的鱼在恣意畅游,栽种的绿植长势正好。
  “你看,这墙都是50厘米厚的,里面还加了一层10厘米的保温板,老房子和这可没法比。”拍拍新房厚实的墙壁,村民刘秀说,灾后政府补贴很及时,住了一辈子土房,如今换成了大砖房,屋里还装了地暖。
  据统计,在2023年入冬前,五常市2651户重建房屋、8259户维修房屋全部完工,购买置换455户,全市因房屋潮湿不具备入住条件的受灾群众已妥善解决过渡性安置。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群众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加速灾后重建,妥善做好灾民安置工作。
  在北京,去年7月底、8月初的特大洪水让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整体受损严重,村庄所有宅基地全部被洪水浸泡、淤泥倒灌。今年1月底,沿河口村异地安置项目正式“交钥匙”,村民陆续搬进新居准备过大年。
  “沿河口村的房屋均为装配式模块房,就是房子在工厂预制完成,只需要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就可以。”斋堂镇党委书记晋卫华告诉记者。
  在云南,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遇难人员家属陆续搬入“新家”。他们有的选择到县城安置小区集中安置;有的选择在受影响区域外投亲靠友、租房等方式过渡安置,县政府按每户每月1000元标准给予补助,补助期暂定6个月。同时,镇雄县政府还给受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自滑坡灾害发生之日起,前10天每人每天补助200元,之后6个月每人每天补助35元。
  在青海,记者来到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看到当地根据房屋受损程度,鉴定为“C级”“D级”住房的受灾群众全部安置到位,共设立了集中安置点103个。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今年3月份全面开工建设,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入住。
做好能源保障和民生物资保供稳价


  寒冬腊月,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做好能源保障和民生物资保供稳价,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3年入冬以来,超强寒潮席卷内蒙古,创历史同期极端低温天气记录。内蒙古电力集团积极应对极寒天气考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仅去年12月,就出动人员超7000人次、车辆超2000辆次,完成各类应急抢修352次,使故障线路得到及时修复。
  下一步,内蒙古电力集团还将与气象部门联动,跟踪低温、降雪、冰冻等气象信息,及时发布灾害预警,组织人员对线路全面巡护,第一时间消除隐患,确保线路安全。
  受强寒潮影响,浙江多地迎来雨雪天气。为避免出现线路覆冰影响用电安全,国网台州供电公司组建防冰防冻专项小组,走进居民小区、农场大棚、山区等地,采用远程巡视、带电检测、在线检测等手段,强化工作人员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全力做好迎峰度冬保暖保供工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可靠保障。
  天寒地冻、交通不便,保障灾区生活物资充足稳定供应是关键。
  记者来到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虽然室外最低温度低至零下15摄氏度,但安置点的活动板房里却是暖意融融。
  “腊月完了时要过年,青稞面蒸下的灶卷……”官亭镇喇家村65岁的村民喇进福哼唱着当地民歌“花儿”,给板房内贴上福字。一旁的妻子捏着面团,不一会儿,一个花式“馍馍”在她手中制作完成,在红色红曲、绿色香豆等调料装饰下宛若一朵玫瑰。
  地震导致喇进福家的房屋严重受损,已无法居住,需要重建。喇进福表示,虽然今年无法在家过年,但米面油、煤炭等物资都由政府统一发放,在安置板房内吃得饱、住得暖。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是永定河进入天津后流经的第一个村庄。去年七、八月间遭受的洪涝灾害让村民李雪冰的家中进了水。“来暖气之前我们也担心,房子被水淹过,供暖设施还安不安全?”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武清区在取暖季前就成立了受灾村街供热保障专班,对包括邵七堤村在内的11个受灾村街进行了供热设施、燃气设施、电力设施等检修维护。李雪冰家取暖设施的损坏零件被一一更换。
  去年末,李雪冰还收到了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上面有包村干部、巡诊医生、社区民警、燃气公司等联系方式。“供暖等方面需求都能得到第一时间解决,心里踏实多了。”李雪冰说。
  春节临近,为满足受灾群众需求,确保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河北省高碑店市积极组织该市保供批发市场深入蔬菜主产地加强产销对接,加大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采购力度,指导商户与外地蔬菜基地签订保供协议,优先保障货源。
  “12月份我们就从云南、广西等产地陆续调拨产品,10个冷库目前都存满了青菜,可以满足客户需求。”高碑店市首衡市场叶菜经销商王瑞仙说。
压实责任排查隐患筑起“温暖防线”


  进入1月份,多地遭遇新年首场寒潮天气。本次寒潮过程恰逢“四九天”,是这个冬季最寒冷的阶段。
  压实责任,强化指导。1月19日、21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先后两次召开视频会商调度会,针对性安排部署并督促指导相关地区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应急管理部于21日10时针对湖南、贵州省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并在前期派出湖南工作组的基础上,加派1个工作组赴贵州,协助指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应对寒潮天气,气象监测要先行。
  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31日至2月5日,贵州东部等地有雨转雨夹雪或雪。围绕“抗凝冻、保安全、保畅通、保民生”要求,贵州省推动成立发改、财政、气象联合工作专班,将气象设施纳入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规划和项目建设,提前启动低温凝冻天气联合应急值守机制,对寒潮低温雨雪天气下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实现应急联动调度。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针对近期出现的强雨雪天气,河北保定等地气象与城市管理部门联合发布预警,利用布设在桥梁涵洞和部分主干道的“城市气象灾害智能监测站”数据,迅速对桥梁、主干道等进行融雪清雪,确保市民出行通畅安全。
  “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确保预警信息发布迅速、及时、有效,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河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正值春运期间,低温雨雪天气下,深入排查整治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关系人民群众行得安全、过得温暖。
  1月30日凌晨,K189次列车缓缓驶入沈阳车辆段沈阳北整备库内,沈阳北运用车间车电二班班组长田鹤迅速拿起工具,带着工友们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开始检修。
  春运期间,田鹤所在的班组每晚要对4趟列车进行检修,完成500多项作业任务。正是因为有着诸多像田鹤这样的坚守者日夜奔走在车与车之间,才能有效保障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运行。
  极端天气下,确保“菜篮子”“米袋子”无虞,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暖意。
  昆明的白菜、温州的花菜、海南的玉米……1月3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来自全国各地运送新鲜蔬菜的货车在南京众彩物流市场内往来穿梭,好不热闹。作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众彩物流市场承担着南京及周边约70%的蔬菜供给。在寒潮来临前,众彩物流市场的工作人员提前着手帮助商户畅通供货渠道,确保“菜篮子”供应平稳。
  “现在我们每天蔬菜到货量保持在3000吨以上,即使遇到大雪封路等极端情况,也能够保证7天以上的蔬菜供给。”众彩物流市场副总经理李明说。
   (记者齐中熙 樊曦 叶昊鸣 戴小河)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大山里的“梦工厂”
大山里的“梦工厂”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这个春节,43岁的欧树英没有因为买不到一张回家的车票而感到苦恼。坐在广西环江永钜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她聚精会神地押出一根根网线,动作娴熟而轻快。
  “以前在广东打工,临近春节就没心思干活,想念家乡和孩子,还要操心给孩子买新年礼物、购置一些年货。”她说,尤其是那一张回家的小小车票,太难抢了!
  欧树英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上南村的村民,她和丈夫过去常年在广东深圳、东莞等地打工。2023年,夫妻俩看到全县工厂多了起来,选择留在家乡上班。
  同样是打工,却不用年头年尾来回奔波,这是近日记者跟随粤桂协作工作队在广西大山里采访时,见到的一番新景象。
  一条西江通两广,自古粤桂一家亲。过去,人在广西,车间在广东,跨越千山万水去打工;如今,广东车间送到家门口,广西人穿过马路就上班。这得益于粤桂两地的产业和劳务协作。
  广西环江永钜电子有限公司是粤桂协作工作队利用粤桂协作招商机制,从深圳引进的一家从事电子元器件制造的企业。“2020年8月投产以来,公司年产值达到了6000万元,吸纳了220多名一线工人,其中大部分是环江脱贫群众。”公司总经理李平说。
  在广西对口协作的33个县,被当地群众称为“梦工厂”的就业车间,俯拾即是。
  恰逢寒潮南下,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广西汉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楼生产车间内却是热火朝天。“骑着电动车就来上班了,不仅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每个月还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家住大化县大化镇双排村的村民陆丽华,以前在东莞打工做充电插头,现在这家公司当注塑工,操控成型机。
  记者走进另一个生产车间时看到,生产线上既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也有头发斑白的花甲老人。公司副总经理韦美向记者解释道:“这是公司的‘妈妈岗’和‘奶奶岗’。考虑到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公司以计时或计件的方式设立这些灵活岗位,对时间和技能的要求相对宽松。”
  大化镇敦肃村60岁的村民韦凤玲说,她和老伴轮流照看孙子,有空的时候就过来穿穿线。“一天下来,既能消磨时间,还能挣个九十块钱咧!”
  据介绍,汉谷电子公司投产3年来,已拉起6条生产线,吸纳员工120余人,其中脱贫户42人。公司还在大化县岩滩镇、六也乡设立了多个“微车间”,形成了“1+N”帮扶模式,直接带动就业80余人。
  在广西上林县明亮镇明澄社区,通过粤桂协作从广东肇庆引进一家箱包公司。公司随后在全县5个乡镇建了5个“微车间”,全部设在易地搬迁安置点附近,就业群众600多人。
  “一县一企+微车间”,是粤桂两地加强区域产业协作的创新做法。
  “立足‘广西所需、广东所能’,以一县一企、‘微车间’和共建产业园区三大平台为载体,我们在广西8个市33个协作县携手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有效地促进协作地区稳就业、促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邝兵说。
  截至2023年底,广西8个市33个协作县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009个,实际到位投资额530.5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6.8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8万人。
   (记者周科 毛思倩)据新华社南宁电
 
湖北公安:鏖冰战雪护航道路安全
湖北公安:鏖冰战雪护航道路安全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警察同志,我肚子疼,可能早产,请帮帮我!”2月4日凌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花鸡坡村村民报警求助。路面结冰,路况复杂,民警驾驶警车及时将孕妇安全送至医院。
  连日来,湖北遭遇大规模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春节在望,湖北公安机关多措并举,第一时间应对部署,调度全省公安交警和高速交警部门启动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案,联合路政、民政等部门,对重点路段不间断融雪、分段布警、联合巡查,加强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全力迎战冰雪保畅通。
  “雄楚大道高架部分路段路面出现冰冻,或将导致路面通行不畅。”2月2日18时许,武汉市公安局东新分局交通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兴利接到指挥中心预警后,迅速带队赶往现场开展保畅工作。现场,民辅警不断提示过往车辆:“雪天路滑,注意安全,谨慎驾驶。”
  2月3日至4日,武汉市900余个巡逻防控单元、54个警务综合服务站、12个特警驻巡组全部上路,闪烁警灯,开展街面巡逻,随时接受市民的报警求助。交管部门全员上岗,加强与有关部门联动,做好道路融冰、除雪等工作,确保主干道、桥梁、隧道、城市环线、三大火车站及机场等重点部位畅通。
  “雪情就是命令。”十堰、宜昌、襄阳、神农架、随州等地公安民警,深入临水临崖、桥梁涵洞、急弯陡坡、长下坡路段、积雪结冰路段排查安全隐患,在重点路段安放警示标识,对不宜通行的路段采取临时封控措施,持续关注路面气温及通行情况,及时发布安全提示、进行路面融雪除冰工作,引导群众安全合理出行。
  组织“警路企”各方资源力量、持续加大铲雪除冰力度、在重点路段不间断撒盐融雪……连日来,湖北公安高速交警部门对多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将优势警力投放到突出风险点,多渠道警示严防次生事故。同时,公安还联合地方应急部门、道路经营公司,为道路滞留群众送去热水、面包等生活物资。
  截至2月4日,全省公安机关投入5万余警力,排查安全隐患3万余处,救助被困群众7000余人,全力战风雪、保畅通、护安全。 (本报记者邱犇)
 
各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出炉
各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出炉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王优玲)记者4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获悉,各地加快建立以城市为核心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商业银行推送,满足房地产项目和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
  据了解,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房地产项目名单中,84%的项目属于民营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开发的项目,真正落实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将有效缓解房企资金紧张问题,支持项目开发建设交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国首例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簿在天津完成
全国首例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簿在天津完成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天津2月4日电(记者黄江林)记者4日从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当天上午,地处天津滨海新区的三河岛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簿,成为全国首个完成登簿的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
  在三河岛自然资源登簿暨成果发布会现场,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宏晖说,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印发相关制度性规范,对海域、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作出部署。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天津市充分借鉴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天津市实际,推动三河岛确权登记工作。
  本次登记确定三河岛登记单元面积为2.29公顷,明确三河岛各类自然资源全部为国家所有,明确三河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为自然资源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代理履行主体为天津市人民政府。
  据了解,三河岛位于滨海新区北塘区域,因地处永定新河、潮白河、蓟运河交汇入海处而得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三角洲湿地风貌。该岛是北塘炮台中的北营炮台原址所在地,是明清时期的海防要塞,其北半部有一片天然生态湿地,是鸟类栖息的乐园,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处长张晓洁介绍,三河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查清了岛内土地权属、植被覆盖、开发利用等情况,明晰了自然资源产权,为三河岛管理和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海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河岛作为全国第一个完成登簿的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填补了该项工作的空白。”张晓洁说。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新华社评论员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
  “农者,天下之本也”。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20多年持续努力,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各地都可学可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务求实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有效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要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聚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才能让广大农民有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科技是利器,改革是法宝。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天下顺治在民富”,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广辟增收门路,让农民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等重要提法部署,释放出我国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信号。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围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明确重点和抓好落实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力求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强化重要引领——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这一部署具有深厚的实践支撑。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已经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是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各地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甚至搞形象工程。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振兴的路子,创造性开展工作。
  抓好工作重点——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贯穿一号文件的“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指明方向,推动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失。我国实现了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仍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关键要把今年一号文件的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确保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同时,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加强帮扶力度,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要抓好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这需要各地各部门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鼓励符合当地实际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多措并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号文件明确了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路线图”,关键要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尊重农民意愿,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记者郁琼源)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守安全红线,要“硬举措”也要“软办法”
守安全红线,要“硬举措”也要“软办法”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浦东一商住楼小区因存在暗封或占压天然气管道、无独立厨房、厨房未有效隔断、未安泄漏报警切断装置等多项安全隐患被停气。据天然气公司提供的整改方案,小区的4栋楼中,C、D两栋楼天然气总管位于室外,整改一户通气一户;而A、B两栋楼总管位于室内,需要整楼住户均整改完成才可通气,整改费用由住户自行承担。
  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切不可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和死角。近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的惨痛教训就摆在面前,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更要清醒看到安全风险所在,守牢安全底线。
  记者了解到,小区居民也愿意整改,但就整改方案与天然气公司并未达成一致。2023年入住的B楼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后一整改方案对自己刚装修的房子改动较大,需要二次装修天然气管道通过的厨房和卧室。他估计需要2万元到3万元,耗时8到10天。更难的是,A、B两栋楼通气的前提是所有住户都同意并整改完成。不少住户认为,天然气管道如今排查出安全隐患,当初铺设管道的天然气公司和相关验收部门负有主要责任,整改费用应由他们承担。另外,A、B两栋楼也有业主提出,能不能把天然气管道铺设到室外,减少住户的改造成本?
  天然气管道整改工程的初衷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今陷入停滞,也提醒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时,需要“软硬兼施”。“硬举措”说的是,安全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破,没有商量的余地;“软办法”说的是,在整改方案出台、落实过程中,涉及群众多方面切身利益时,要妥善处置,把实事办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实、做透,做到群众心坎里去,用心用情用力帮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不影响居民洗澡,社区发放了洗澡劵,居民可免费到附近的3个浴室洗澡;针对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群体,社区提供了助餐服务。但仍有居民提出,浴室距离小区一到两公里,外出洗澡很不便,外卖和电磁炉做饭也远不如燃气灶方便。
  有没有更多业主接受的整改方案,能否在年前完成整改?临近春节,又赶上寒流来袭,小区群众能不能过上一个安全、祥和、温暖的年,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智慧和为民初心。
      (本报评论员张典标)
 
“假支教”暴露管理监督失位
“假支教”暴露管理监督失位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最近,媒体曝光了一些借支教之名牟利的乱象:有一个收费8000元的所谓“6天5夜支教项目”,一半安排是与支教无关的旅游和当地文化体验。项目结束后,参与者可获得一张“义工服务证书”;有些为申请海外名校和找工作焦头烂额的年轻人,也将支教视为“快捷镀金”渠道,一些中介公司看到市场机遇,提供相关短期“功利式支教”服务;还有“网红”自称“海归支教女硕士”,被民政部门查出在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资金募集……
  支教本是服务社会的善举,能给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充实师资力量,同时也为有志于扎根基层、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提供锻炼提升自我、更好服务社会的新渠道。一位知名主持人谈论支教问题时曾说:“一定要做中长跑,起码应该有两到三年的稳定期,才能真的对得起孩子们那些期待的目光。”
  这些借支教之名牟利的行为,实则是“假支教”“伪公益”。其背后折射的,是当下支教工作从人员选拔到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更好规范支教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政府相关部门应推动建立志愿者平台,致力于更好消除“信息差”,助力加强志愿者和受支援地的沟通,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要对支教志愿者给予支持和关怀,强化对支教行为的监管,不让那些有不良动机的人污染了支教队伍。
  作为支教志愿者输出方的高校和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选拔标准。例如,采用学生评价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双重机制对支教活动申请人进行品德评估,而不是单纯凭借审核人员的主观判断。
  此外,志愿组织方等相关组织应将关爱和资源投放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避免类似“一所学校被反复送教上门”的“支教形式主义”。对于志愿者本身而言,更应端正支教动机,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奉献教育”。   (本报评论员陈弘毅)
 
“智能客服”理应“真智能”
“智能客服”理应“真智能”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你有过跟“智能客服”斗智斗勇的经历吗?近些年,通信服务商、保险理赔、快递行业、打车平台、电商平台、商品售后等商业服务领域,开始广泛使用智能客服。但不少消费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所谓的“智能客服”操作麻烦、解决不了个性化问题。“智能客服”不智能,这个问题该重视了。
  有的客服热线接通后,会先放一段语音广告。比如,中国移动10086客服电话接通后会播放25秒的套餐优惠广告,直到第43秒才能听到人工服务选项。更让消费者诟病的是,听完广告后按语音提示选择一连串数字,才能通往需要的服务板块。但由于部分消费者对“智能客服”提供的选项不熟或理解有误,选错一个数字就不得不返回上级菜单再听一遍冗长的选项播报。如果消费者想咨询的内容不在这些选项中,只能寄希望于转接人工服务,但经常会被告知“当前人工坐席忙,请耐心等待”。
  有些平台的人工服务,并非等智能语音播报到最后一项就能接通,而是成了“隐藏款”。有消费者向记者讲述她拨打打车平台“T3出行”客服电话的经历——想投诉一名司机,智能语音播报了7项服务名称,听完却不知该选哪一个。她试着点了一个选项,“智能客服”的反馈是“未检测到您有此业务类型的订单,继续咨询请按‘1’。”她按了“1”,人工客服竟然接通了,但此前没有任何提示说人工客服应该这样接通。尽管解决了投诉问题,但这个“稀里糊涂”“误打误撞”的过程,仍然让她很不满意。
  记者发现,很多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客服电话层级设置繁复,人工服务“藏得很深”。或许是为节省成本,不少商家都在引导消费者与“智能客服”沟通,但系统却常常答非所问或无法理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千呼万唤”,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人工客服却很难找到。部分消费者反映,这种热线电话的设置给企业减少了人力成本,却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对于老年人、需求紧急的消费者尤其不友好。
  这样设置的客服系统,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西南政法大学数字经济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法学院教授王怀勇说,以投诉“T3出行”司机的消费者的经历为例,商家靠几个固定选项来提供服务,消费者的选择权已经受限,而没有明确指示以便捷到达人工客服的情况更是涉嫌侵犯消费者选择权。“一些操作受限的消费者,比如,听不懂专业名词的消费者、对智能终端操作不熟练的老年消费者,在智能客服的层层拦截下,可能就没有机会抵达人工客服、享受他们应有的权利。”“智能客服”给出的是预设的、标准化、浅层次的反馈,不能回答消费者个性化的问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一些需要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场景中,“智能客服”更难以发挥作用。比如,在售后服务、投诉等场景下,消费者很容易认为商家使用“智能客服”是在故意抬高维权门槛。王怀勇认为,在法律层面,这属于消费者监督行为被虚化。而涉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更需要人工客服谨慎处理,不能指望“智能客服”。
  专家认为,对消费者主权认识的不深入,容易导致一些商家在设计客服系统时服务意识不强。有些监管部门对这一领域的监管也不够重视。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会倒逼各个主体对消费者主权形成更深的认知和更大程度的保护。
  新技术赋能,要立足于为人民服务。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教授张小洪说,原来的“智能客服”主要通过识别消费者提到的关键词,在信息库中搜索对应信息后答复,而现在人工智能科研领域正在攻关的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则是根据人的意图生成有逻辑的内容进行解答,“从技术层面,‘智能客服’不够智能的问题有望解决”。
  只要态度和理念到位,“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的组合应该能满足消费者对良好体验感的追求。首先,应该出台相关行业规范,对服务热线里的广告播报时长、选项层级数量做出一定的规定,明确人工客服选项,简化转接流程,提高人工客服的易得性;其次,应该建立消费者意见反馈机制,根据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来优化客服系统的设计;此外,科研领域要加快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研发,具体的“智能客服”系统提供商要持续优化升级语言工具,以技术进步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报评论员谷训)
 
善于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
善于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善于正确集中,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意见提炼出来,作出科学决策。这番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善于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必须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向前推进。问题从哪来?从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中来。对于反映上来或听取收集到的意见,一要善于分析和识别,二要善于提炼和归纳。
  为什么提出并强调这个问题呢?因为现实中,面对各种意见,有两种态度值得注意。一种是不想、不愿和不敢听,有的人平时工作中就是不爱、不愿和不敢听意见,特别是听批评或反对意见,本能地有一种抵触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意见屏蔽掉;一种是不善听意见,习惯于选择性地听,特别是分不清意见的正确与否,对正确的意见不善提炼归纳,对“打捞”到的意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抓不住重点和要害,结果正确的意见往往得不到及时地反映、重视和对待,有时正确的意见甚至被淹没掉、荒废掉。
  正确的意见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本遵循,它对于推动工作、对于个人进步都是极有好处的。毛泽东曾指出:“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这种对不同意见加以分析,就是要把正确的意见提炼出来,这些正确意见好比清醒剂,让你警醒,也好比导航仪,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意见呢?说到底就是那些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凡是着眼于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具有规律性认识和普遍性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凡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说话,为老百姓鼓与呼、呐与喊,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看法和主张,都是正确的意见,都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吸纳。
  正确意见是需要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去提炼的。怎么去提炼?就是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虚求实。纷繁复杂的各种各样意见,总会有对错好坏之别,也有高低粗精之分,还有轻重缓急之界,这不但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和甄别,更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和赢得;这不但是一种能力和方法,更是一种作风和品格。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提炼正确意见最为宝贵的优良品质。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听真话、看真相、求真知、取真经,才能为做到实事求是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为提炼正确意见打下扎实基础。
  问题是意见的源头,意见是问题的反映。意见提炼的目的全在于解决问题。把正确意见提炼出来的目的,就是在奔着问题去,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上下功夫、见实效。唯有这样,提意见才有意义,把意见提炼出来才达到目的。
  眼下,岁尾年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走访慰问、调研总结等,正是听取意见的好机会。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善于把正确的意见提炼出来,再分门别类,拿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来,就必定会调动起更多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徐文秀)
 
开售即秒光?抢票软件成功率更高?12306回应
开售即秒光?抢票软件成功率更高?12306回应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2月4日,2024年春运进入第10天。铁路12306系统已顺利度过春运节前车票售票高峰,迎来节后返程车票售票高峰。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首个常态化春运,旅客出行意愿强烈。不少网友反映,一些车次开售即秒光,一票难求;还有网友反映,有的抢票软件显示“有票”,12306却显示“无票”。
  针对公众关注的春运火车票购票相关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12306也作出回应。
火车票难买,一些车次开售即秒光?


  从春运前九天的情况看,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仍是许多旅客出行的首选。自1月26日春运开启至2月3日,全国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1.065亿人次,日均1183.4万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将全部客车投入运营,每日最多可提供1070万个客票席位(不含途中重复利用),运力安排总量创历史之最。整个春运40天时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日均1200万人次,同比2023年春运增长37.9%。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旅客表示可能自己手速快,抢票很顺利;有的旅客通过候补购票买到了车票;也有旅客表示,人多的时候还是很难抢,一些心仪的车次开售即秒光。
  “春运高峰时段,旅客集中出行,铁路客流具有高度集中、极不均衡、单向流动等显著特点。”12306科创中心技术负责人杨立鹏表示,根据节前售票和候补情况分析,铁路全部运力已投用,但仍然无法满足短短几天内旅客集中出行的大规模购票需求。
  杨立鹏说,春运出行高峰期,火车票供需矛盾突出,预计有不少旅客在高峰期不能买到如愿的火车票,尤其是广州往重庆方向、深圳往武汉方向等热门方向的热门车次。
抢票软件成功率更高?


  春节临近,人们集中在年底回家,造成时段性票源紧张,抢不到票可以理解。但有不少网友反映,铁路12306上抢不到票,却在一些抢票软件上买到了票。网友因此质疑12306放票不实。
  事实如何?
  记者调查发现,抢票软件主要采取代购、抢票、囤票等特殊手段,比如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大量12306用户账号抢票,或者让旅客设置多个发到站组合,采用多花钱、购买实际到站前方几站车票的“买长乘短”方式,以及先买短途车票上车、违规不下车的“买短乘长”方式购票。
  一些抢票软件还推出快速、光速、VIP等费用不等的“加速包”,告知旅客购买“加速包”服务即可提高抢票成功率。
  “据12306后台数据分析,无论是否购买‘加速包’,购票成功时间一致。”杨立鹏表示,网传抢票软件可通过集中抢票,然后不支付返票或支付后退票,再让退回的车票满足自己提交的候补需求,利用这种手段抢到车票的概率极低。
  杨立鹏表示,抢票软件提交的候补需求最终需要进入12306候补队列,而12306系统的候补是按订单生成的时间顺序兑现,抢票软件无法将其排在后面的候补需求调整至前列;同时,12306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识别出有异常的候补需求订单并加以处置,不会将票额优先满足异常候补需求。
“有票”“无票”谁真谁假?


  那有的抢票软件显示“有票”,12306却显示“无票”,又是为何呢?
  杨立鹏表示,12306从未与任何抢票平台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平台发售,也未与任何平台链接数据。抢票软件平台页面上显示的余票数据,是从12306平台爬取页面显示的信息,然后再修改加工而成。
  “当某车次列车车票售完后,12306平台上会显示该车次无票,但抢票软件平台上显示时将其更改为‘有票’,实质是让旅客‘买长乘短’和‘买短乘长’。”他说。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抢票软件在“有票”下方附加设置小字提示,如“多买几站”或“全程不用下车、上车补票”等,但是这种“有票”并不是真的有出发站至到站的车票。
  杨立鹏提示,“买长乘短”让旅客多付费用,“买短乘长”、上车补票可能会引发列车超员报警、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将依规请“买短乘长”人员下车,旅客出行会受到很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铁路车票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考虑便利沿线旅客群众购票出行和充分用好铁路运力资源,兼顾长短途。分配依据主要是始发站和沿途各站的历史客流及车票预售情况,优先满足从始发站乘车到终点站的长途旅客;当长途车票还有剩余时,售票系统会将部分票额调整至沿途有需求的车站。
  “目前,全国铁路运行图中,铁路局管内短途旅客列车比例达到65%,短途旅客可选择空间较大。”杨立鹏表示,对于网传发现有的列车“有大量空座”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列车或是单向客流的返途列车,或是为了照顾中途站旅客预留的部分坐席,还可能是部分运行线路较长的列车存在部分区段客流不饱满的情况。
  对于如何提高抢票成功率,杨立鹏表示,铁路12306网站是中国铁路唯一官方火车票网络售票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实时票务系统。在春运火车票售票高峰期,建议广大旅客选择12306官方渠道购票,充分运用起售提醒订阅、购票需求预填、候补购票、务工人员和学生购票专区服务等12306新功能,以提高购票成功率。
  此外,杨立鹏表示,当无法买到心仪的直达车票时,可尝试购买12306平台的联程票,采用分段乘车的方式出行。铁路部门已在120个主要车站开展换乘服务,旅客无需出站即可进行换乘。
  (记者樊曦)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小餐馆老板在节前“逆市”开业的底气
小餐馆老板在节前“逆市”开业的底气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临近春节,离京返乡过年的人越来越多。在流动人口占比很高的大都市,通常小饭馆春节前后生意都比较清淡,然而,在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街道一老旧小区旁边,几家临街饭店却“逆市”开业。
  2月3日,临近午饭,记者走进面积最大的一家新店一探究竟。
  这家200平方米大小的川菜馆,门口张贴着承接年夜饭的海报。店内摆了20张小桌,墙上挂着几十张红底黑字的“劝饭”书法,配上屋顶的红灯笼,透着浓浓年味。
  40岁的合伙人刘星齐透露,2日开业第一天,接待了40多桌客人,有一万元左右的流水,“这个首战成绩还算不错”。
  “我们的定位是社区店,人均四五十元,辐射周围三公里范围内的小区。”刘星齐分析,虽然眼下返乡人多,但北京常住人口毕竟体量也大,即便是春节,下馆子的人还是不少。再加上节前有些饭店陆续歇业,他并不担心到时客流骤减。他对比说,自己另外一家店卖淮南牛肉汤,去年春节期间每天的流水是平常的两倍。
  “更重要的是,岁末年初是餐饮业洗牌的时候。”刘星齐解释,“如果一个消费者平常光顾的店恰好歇业,他到我店里来吃,觉得味道不错,大概率以后还会再来。”
  从11:00开始,店里陆续来了食客,服务员开始忙碌起来。刘星齐曾经做过调研,这条集聚着十几家餐馆的小街平常有不少客流量。店外不宽敞的马路上,每到饭点经常排满食客的汽车。
  此前,他还考察过两个店址。一处客流量不足,另一处房间被隔断,远不如眼前这个店面宽敞、大气。
  入行10年的刘星齐一眼就相中了这里。他指着不远处另外一家招租的店面说,“餐饮行业有个说法,台阶高一级,客流少一批,租金至少便宜一万。人们往往不愿意上台阶进店。而那家店的大门比街面高6级台阶。”
  这是“老餐饮人”才懂的门道。事实上,一路走来,他也踩过不少坑。
  “如今餐饮创业远比我当年要求更高,不仅要懂餐饮,会管理,还得玩得转营销。”刘星齐无奈地说,一些网络平台的评分含水量较高,“高分店”不等于高品质,“低分店”也可能超出预期。“但你不刷评分,就没有竞争力,很吃亏。”
  他提醒跃跃欲试的新手,餐饮看似门槛低,入行才发现处处是坑。小白经常在意想不到的细节上栽跟头,导致成本上涨。看似红红火火,实则入不敷出。
  刘星齐举例,“不少人入行是做加盟,靠的是预制菜,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而他开店的底气正来自“店里不卖预制菜,所有菜品都是四川厨师现炒的”。
  因为装修施工进度,这家川菜馆开业已经比计划晚了20天。刘星齐为此支付的房租和服务员食宿费用多达十几万元。他估计,前期投入的上百万元需要8到12个月才能收回。
  有人关门,就会有人开业,这是市场的新陈代谢。刘星齐相信,“新的一年,餐饮业将进一步回暖”。他计划,如果前三个月每月流水都能超过70万元,他将再开两家分店。
  12:00左右,店里已经座无虚席,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刘星齐顾不上和记者说话,赶忙招呼进门的食客。
      (本报记者张典标)
 
烂尾6年的民生工程如何用1年实现“保交楼”
烂尾6年的民生工程如何用1年实现“保交楼”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在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一个本应2015年交房、用于安置数千名征地拆迁群众的楼盘项目,因原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自2017年开始停工。当地政府虽想方设法助其复工,但由于原开发商濒临破产、资金存在缺口、债务纠纷而烂尾。
  民生工程不能沦为“民怨工程”。2022年底,永川区引入战略投资方,解决各方矛盾,今年1月顺利将房屋交付给征地拆迁群众。
  烂尾6年的民生项目如何仅用1年就“起死回生”?这一样本案例对当前保交楼有何借鉴启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民生工程为何烂尾6年?


  永川区朱沱镇紧邻长江,地处重庆市中心城区西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是国家级高新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永川高新区)的重要组团之一,聚集了一批工业企业。
  十多年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朱沱镇征地拆迁群众数量持续增加,急需修建安置房小区。朱沱镇相关干部介绍,由于当时征地拆迁体量大、投入大,由政府出资建设安置房小区存在资金困难。
  为减轻财政负担、尽快安置好拆迁群众,2012年当地政府与一家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由其先出资开发建设占地74.4亩的“港城花园”楼盘项目,一二三期房屋共2000多套,配套商铺2万多平方米,建好后再由政府整体回购,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出售给征地拆迁群众,剩余房屋以市场价格正常销售。
  2013年10月,“港城花园”项目启动建设。按当时投资协议,一二期房屋应于2015年6月完工交付。然而,由于原开发商经营不善,项目动工不久后资金链出现问题直至断裂,施工难以为继,交房一再延期。
  鼎泓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鼎泓置业公司)副总经理华昊、永川高新区建设有限公司(简称永高新建设公司)总经理谷照高介绍,作为当地重要的民生工程,为让“港城花园”项目赶上施工进度,当地政府曾给予大力支持帮扶,陆续支付开发商工程款、土地回购款等4.1亿多元。尽管如此,因开发商债务问题,施工断断续续,2017年12月该项目彻底停工。
  项目停工,开发商与银行、承建方、材料供应商等产生一系列债务纠纷,被多家债权人起诉,该项目土地、房屋等资产被司法查封冻结。项目施工方广西达成建业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广西达成)项目部经理杨晓波告诉记者,开发商欠企业工程款达7000多万元,企业又被下游的材料供应商告上法庭。
  此后,永川区委、区政府虽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复工,但由于该项目诉讼缠身,仍有数亿元的资金缺口,政府已无力直接帮扶;同时,当地试图通过引入新的开发商盘活项目,也因没有盈利空间,无人愿意接盘,致使该工程烂尾长达6年。
实施一揽子债务重组举措


  “港城花园”项目烂尾6年间,除部分征地拆迁群众有自购住房外,数千名群众只能安置在朱沱镇公租房、廉租房中。
  面对“谁来干”“钱从哪来”“债务纠纷乱麻”三大难题,2022年末,永川区委、区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反复调研,认为只有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盘活资产、债务重组,方能破局。
  在原开发商已无力复工、无民营企业愿意接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彰显出了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永川区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园区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攻坚、政企分离改革攻坚、国有资产盘活“三攻坚一盘活”,整合组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永高新集团)。通过发展壮大,永高新集团具备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等资质。
  因此,由永高新集团的子公司鼎泓置业公司协议收购“港城花园”项目资产成为新业主,负责该项目整体运营;由另一家子公司永高新建设公司作为项目代建方,负责楼盘建设管理。
  复工资金如何筹集?永川区采取分期投入、滚动回款、盘活资产的方式解决。
  尽管完全建成“港城花园”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但项目停工时,一二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只需再投入部分资金就能实现交房回款,回款后又能投入到三期项目建设。
  同时,该项目处于朱沱镇城区核心位置,待群众入住后有了人气,商铺也能出售回款,进而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因此,鼎泓置业公司筹集资金1.3亿元,用于一二期交房建设。
  有了资金,还需解开一系列债务诉讼纠纷,解除资产查封和抵押,才能复工。
  永川区重点遗留问题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唐忠远说,如果楼盘继续烂尾,各债权人查封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无法变现清偿债务,就是“零和博弈”。只有楼盘建好了、资产盘活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债权人的损失。
  秉持这一理念,永川区工作专班干部赶赴多地与银行等主要债权人沟通,在司法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部分债权人对欠款利息等进行了一定减免,最终同意协商解决债务纠纷。
  在征得主要债权人同意后,清偿债务仍需1.5亿元资金。永高新集团与原项目施工方广西达成商定,由广西达成先垫资1.5亿元清偿债务尽快实现资产解封,后续工程施工仍由其负责,待交房回款后按协议支付工程款。
仅用1年顺利交付 实现多方共赢


  经过几个月努力,2023年5月项目新投资方、复工资金、债务等问题全部解决,烂尾6年的安居工程终于复工。
  鼎泓置业公司接管后,将项目更名为“鼎泓·天河观澜”,与永高新建设公司通力合作,着力解决水电气、消防等方面施工验收难题,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2023年12月25日“鼎泓·天河观澜”一二期共1512套房屋完工,向1200余户、5000多名征地拆迁群众集中开放,并制定公正公开选房、接房方案。今年1月,这批新房正式向村民交付,永高新集团还新成立重庆鼎泓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进驻小区开展物业管理。
  “鼎泓·天河观澜”的交付,不但解决了困扰当地多年的重大民生问题,还有效化解了债务纠纷,推动了相关企业脱困。杨晓波说:“如果楼盘继续烂尾,公司7000万的工程欠款肯定是拿不回来了。待三期项目完工结算后,企业可基本拿回工程欠款,实现少亏损甚至不亏损。”
  据介绍,目前三期商品房、商业门面正在紧张施工,经测算后期工程建设企业还需要投入2.7亿元,从目前的市场价格看,三期商品房、商铺的销售回款可基本与国资投入持平,实现了民生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业内人士认为,烂尾6年的民生项目仅用1年就“起死回生”,原因在于当地党委政府不是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对烂尾项目进行“输血式”抢救,而是通过“法治化、市场化”的债务重组方式实现了多方共赢。同时,当地政府通过整合组建专业化的国有企业,让国资国企在关键时刻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周凯)
 
“符合一定条件”多数被“最终解释”成“一定不符合条件”
南航机票免费退改为何这么难
“符合一定条件”多数被“最终解释”成“一定不符合条件”

南航机票免费退改为何这么难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今年春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8000万人次。近日,多家航空公司调整客票退改规则,包括扩大客票免费退改范围、放宽因病退改规则等,备受社会关注。
  长期以来,机票退改难、退改贵问题饱受诟病,相关规定的推出,让很多旅客期待机票退改的“烦心事”能少一点,体验更好一点。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机票免费退改难的顽疾仍然存在。
  以南方航空公司为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一个月的投诉量为912起,很多投诉涉及错购机票被收取高额退票费,一些具有最终解释权的“公司规定”仍在给不少人的春运添堵。
  “两小时内发现买错票,有多少人能做到”


  一名旅客投诉,她在南航App购买了2月20日从北京飞往揭阳的机票,发现买错日期后,重新购买了2月19日的机票。此后,通过南航App人工客服和官方电话反映诉求,要求免手续费退掉2月20日的票。但客服回复称,其不符合免费退票的条件。
  反复交涉后,客服说免费退票“须在购票后发现错误的两个小时内申请退票”,这是“公司规定”,最终南航“按公司规定”收取了340元的退票手续费。
  2018年中国民航局《关于改进民航票务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航空公司要为旅客错购机票(例如姓名书写错误、重复购票等)提供免费补救措施。在界定旅客错购情形时,应当把握合理且包容原则,对于航空公司无法证明旅客非错购情形的,均应视为错购,并提供免费退票等服务。
  这名旅客认为,航空公司在界定错购情形时,没有落实“合理且包容”的原则。而且,航空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她不是错购机票,却不将其视为错购的情形。种种做法违背了民航局的文件精神。
  客服说免费退票“须在购票后发现错误的两个小时内申请退票”,这是“公司规定”,但没有任何渠道查到这个规定,这名旅客质疑,“这个规定为什么不向公众公开?有几个人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现买错机票?”
  在黑猫投诉平台,类似错购机票退票难的投诉还有不少。
“机票1800元,退票费1500元”


  一名旅客投诉,她准备购买1月13日从墨尔本飞上海的南航机票,由于看错了时间,错买成1月30日的机票。她在1月1日发现错误,立刻联系航空公司要求退票。距离1月30日整整提前一个月,不会影响机票销售,但航空公司仍要收取她约1500元的退票费,而她的机票全额仅1800人民币。后续她选择改签,在多次沟通后,依然补了960元的高额改签费。
  民航局《关于改进民航票务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航空公司要合理确定客票退改签收费标准,要制定机票退改签收费“阶梯费率”,即根据不同票价水平和时间节点等,设定合理的梯次收费标准,不能简单规定特价机票一律不得退改签。
  相关专家表示,民航局规定中的“合理的梯次收费标准”没有细化,使得航空公司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遵循“机票折扣越高,退改签收费比例越高”的规则,制定了实际上不合理、不公平的收费标准。
  “符合一定条件”多数成了“一定不符合条件”


  一名旅客投诉,1月19日早晨,他通过微信小程序购买了南航联程机票,从深圳中转北京飞往大庆。但3个小时后,发现日期和乘客都选错了,就赶紧拨打航空公司客服电话,但一直打不通,提示坐席繁忙。
  1月20日,他急匆匆开车80多公里,到深圳宝安机场的南航柜台处理退票事宜,但客服态度强硬,说按公司规定,他不符合免费退票的条件,2200元的机票只能退900多元,“平白无故吃掉1200多元”。双方争执了一个小时,也没解决问题。
  近日公布的《关于调整南航客票退改规则的公告》明确:进一步扩大误操作免费退改范围。针对购票时姓名、证件、航程、日期、舱位等信息填写错误,以及误操作导致重复购票等情况,符合一定条件下可给予免费办理错购客票退票。新规从2024年1月10日起适用。
  很多旅客投诉反映,新规中“符合一定条件”是个模糊地带。“一定条件”到底是什么条件,航空公司没有公布,“最终解释权”保护着公司的利益,却没有考虑旅客权益,规定中的“符合一定条件”,在旅客面前,多数成了“一定不符合条件”。
  2月2日,南航书面回复记者,针对退改条款不细致的问题,将结合旅客投诉情况,及时改进。
  受访专家表示,航空公司“符合一定条件可免费退票”应具体列明是哪些条件,否则下次有旅客购错机票还是无规可依,最终合法维权变为“按闹分配”,谁投诉就给谁解决,谁投诉的力度大就给谁解决的速度快。
  业内人士认为,民航服务于广大群众,机票退票规则不能由航空公司单方面拍板。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退改签收费的监管,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引导,共同改善民航票务服务工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本报记者毛鑫)
 
维护好中美互动增多的好势头
维护好中美互动增多的好势头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近日,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正式启动,这是近期亮相的又一中美“工作组”。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各领域各层级互动交往加快步伐,开展了一系列对话沟通和务实合作,推动落实两国元首去年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良性互动,向外界释放了两国关系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为双边关系向好发展增添了新动能,这种好的势头值得珍惜和维护。
  但也应该意识到,美国依然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近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表讲话说,美国将继续通过对内加强自身优势、对外强化盟友关系同中国开展战略竞争;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则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污蔑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对美国构成重大国家安全风险。美国依旧不断借台湾问题搞政治操弄,在南海问题上挑动对抗,污蔑抹黑中国人权状况,处心积虑打压中国芯片产业,限制中国赴美留学人员……美方这些行径并不符合两国元首共识,也没有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在去年的旧金山会晤中,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可以看到,双方团队近期正及时跟进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在战略沟通层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沙利文近日举行了新一轮会晤,沟通“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果”;在两军关系上,中美双方稳步恢复对话磋商;在金融领域,中美金融工作组已进行了三次会议;在经贸领域,举行了两国商务部沟通交流机制首次部长级会谈;在农业领域,中美农业联委会第七次会议近日在华盛顿举行,重启中断9年的中美农业合作机制……种种迹象表明,双方正努力抓住时机,从建立和恢复沟通对话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做起,朝着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指明的正确方向前进。
  中美加强高层交往,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将有助于双方增信释疑、管控分歧,减少误解误判。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还事关国际局势总体稳定。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法里德·扎卡里亚撰文指出,当今世界有许多地缘政治危机,而其中危险性最大的一个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过去几年,美国政府表现出的对华不信任、沟通不畅和缺乏接触都是危险的,这种对抗很容易失控,而近期的中美互动有利于两国关系向好。文章援引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的话说:“最近几个月最大的惊喜是美中关系趋于稳定。”
  中美都肩负着大国责任,两国关系改善将有助于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风险。在王毅同沙利文的会晤中,双方讨论了中东、乌克兰、朝鲜半岛、南海等国际和地区问题。近日,中美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商定在工作组机制下保持密切沟通,深入开展务实合作。针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商定将于今年春天举行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机制首次会议。美国密歇根中国创新中心前顾问汤姆·沃特金斯说,中美两国在应对全球重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相互理解和尊重是让两国关系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关系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合作共赢,推进互利合作。当务之急是把沟通的桥梁搭起来,把合作的道路铺起来,排除两国交往面临的各种障碍,不断拉紧两国人民之间的纽带,巩固中美关系企稳势头,推动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改善发展,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记者谢彬彬)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在万国宫感受中国年味走向世界
在万国宫感受中国年味走向世界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日内瓦2月2日电(记者王其冰 石松 陈斌杰)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2日联合举办农历新年庆祝活动,来自51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的约300位各国使节和代表聚集日内瓦万国宫,感受走向世界的中国年味。
  “我想说我们从未见到如现场这般的喜庆、向上和多姿多彩。”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瓦罗瓦娅站在绘有龙年图案的中国红布景前,向现场嘉宾致辞。她先用汉语说“春节快乐”,接着用英语向现场来宾表示:“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积极之事。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和繁荣。”
  作为活动东道主之一,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身着中式服装和红色围巾出席活动。他向在场来宾致辞说,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全球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去年12月,第78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也要过“年”了!
  陈旭表示,中国人讲求的是美美与共,中国愿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喜气传递给世界,同各国一道,做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实干派”。
  “龙象征着力量,象征着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现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积极的力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对记者说,春节是一个为了更加团结友爱、为每个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节日。联合国把春节列为官方假日的决定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可,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盛装出席活动。她对记者说:“我想祝福中国人民欢度这一美好节日,祝龙年快乐,世界和平。”
  来自法国的妮科尔·阿姆利纳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她对记者说:“这项活动传达了一个很好的信号:中国与我们同在。这是对和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书法互动展台旁,巴基斯坦常驻日内瓦代表比拉尔·艾哈迈德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红纸上写下的汉字“福”。“在这里看到中国书法展示,我特别开心。”他说:“我非常喜欢中国书法。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庆祝这一节日很恰当,我们很高兴与中国一起庆祝这一节日。”
  “节日让我们作为一个团结的世界、团结的家庭聚集在一起,并团结起来解决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勇气、远见和行动力。为了应对面临的许多全球性挑战,我们需要具备这些品质。”
    (参与记者:聂晓阳 曾焱)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伴着欢腾的锣鼓声,一条金红相间的中国龙在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厅内穿行。精彩的舞龙表演3日正式开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24“喜迎龙年·欢乐春节”庆祝活动。
  本次庆祝活动涵盖木版年画、好运灯笼制作、书法、绘画、诗歌鉴赏、爵士乐演出、布袋戏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吸引当地民众慕名而来。他们提着刚做好的灯笼,戴着彩纸做的头饰,还有人穿着旗袍、汉服等传统服饰,与博物馆中不同文化的展品共同构成奇妙的文化融合图景。
  当天,浙江省文化馆带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项目“木版年画”,手工坊教室门前排起长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州雕版印刷技艺青年传承人黄捷成向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小朋友们讲述雕版印刷的历史,亲手演示,互动教学,涂墨、刷匀、印制,一幅幅精美画作在此起彼伏的赞叹中诞生。
  浙江省文化馆馆长阮静告诉记者,希望现场的展演展示让当地小朋友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色、趣味和魅力,希望借助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美国民众心中。
  当地市民克里丝特尔·沃尔法德带着四个孩子参加木版年画手工坊活动。她说,很高兴有机会带孩子体验中国文化。沃尔法德12岁的大女儿格蕾丝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木版年画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特别酷”,一步步印出年画的过程非常有趣,老师的讲解也让她了解了刻制木版工艺的复杂性。“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
  在美洲馆的大厅里,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欢乐热闹的氛围扑面而来。亚裔音乐家爵士乐团的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身着百家姓图案唐装的乐队负责人、长号手林和一告诉记者,音乐是了解中国文化很好的窗口,作为华裔音乐人,他的使命就是将中国文化传递给更多美国人。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十二生肖的概念在美国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不少人都能明确说出自己的生肖和寓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都推出不同生肖的展览。
  为迎接龙年,博物馆亚洲部精心布置了龙元素满满的“龙年吉祥”特展,精选了数十件与龙有关的陶瓷、玉器、漆器、金属制品和纺织品展品,反映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2024年是大都会连续第六年庆祝春节。博物馆的教育部负责人海蒂·霍尔德告诉记者:“春节活动超级受欢迎,去年吸引了1.8万人参加。”对美国民众而言,春节是了解中国文化很好的切入点,在庆祝节日的同时了解十二生肖,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果想要庆祝农历新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不二之选!”
  在纽约,庆祝春节已经不仅仅是华裔以及广大亚裔社区的传统,纽约州2024年开始已经将春节列入州公立学校法定假日。正如霍尔德所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集聚在纽约,不论他们来自哪里,都可以同其他人一起欢庆春节。”    (记者兴越 谢锷)
    新华社纽约2月3日电
 
美知名学者:妖魔化中国或致“愚蠢反应”
美知名学者:妖魔化中国或致“愚蠢反应”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华盛顿2月2日电美国知名国际政治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日前在接受美国《纽约》杂志采访时警告说,美国妖魔化中国或导致“愚蠢反应”。
  艾利森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也是“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提出者。《纽约》杂志表示,目前美国两大政党都存在“一种条件反射似的反华姿态”,并就此询问艾利森的看法。
  艾利森回答说,妖魔化中国的危险在于“既高估了中国的挑战又低估了它”,这可能导致“愚蠢反应”。比如,美国国会有议员不满拜登政府尝试重新同中国进行接触对话。
  艾利森指出,美中官员进行沟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厘清真正的分歧所在,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混乱或误解,避免误判,而误判在历史上曾导致一些国家陷入他们不希望发生的战争。
  艾利森说,好消息是,美中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严肃、坦诚的对话”。在他看来,这是成功的一大标志。
 
“千里江山图”穿上身 国风羽绒服“秀”巴黎
“千里江山图”穿上身 国风羽绒服“秀”巴黎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江西省共青城市,冬日暖阳透过落地窗,斜照进王秋寒设计室,带有青花瓷缠枝并蒂莲图案的长款羽绒服格外显眼。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带这些设计继续参加中法时装周系列文化活动,将更多‘国潮’元素融入时装,让人看一眼就知道这些羽绒服是‘中国制造’。”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院长王秋寒说。
  不仅有“国潮”元素,设计团队还将东西方设计理念深植于服装设计中,深浅不一的马赛克图案表现中国山水画的泼墨意境,提花刺绣等中国传统工艺勾勒西方人熟悉的几何图案,盘扣交襟等中式细节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王秋寒说:“今年羽绒服的设计将重点展示景德镇陶瓷文化,我们也在推动与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传承人的合作,将‘麻布绣花’的非遗文化‘绣’上羽绒服。”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为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一系列中法文明对话交流活动正陆续举行。
  当文化“软实力”成为设计创意“硬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给服装设计师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
  “羽绒服是舶来品,因为款式、颜色单调,被形象地称为‘面包服’。”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设计师王冉说。
  在这位“95后”设计师眼中,当下的羽绒服要想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不仅要保暖,还要时尚而多样。
  什么样的羽绒服能既新颖又时尚?2023年,王冉和团队一起设计的30余款不同寻常的羽绒服初登巴黎秀场。他们设计的一款羽绒服宛如中国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衣襟上奔流飞瀑,腰带上绵延山脊……
  千里江山穿上身,只此青绿点新衣。2023年秋的中法时装周上,音乐响起,模特们款款而出,巴黎时尚界人士瞪大了眼睛。
  谈起那场“秀”,法国姑娘莱娅至今念念不忘。“那些衣服太漂亮了,如果能在时装中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元素,那会非常棒,因为这改变了法国传统的服饰风尚。”
  当天走“秀”的法国模特玛林·尼古拉说,不要当天报酬了,只想要身上这件羽绒服,因为它太美。
  法国国际艺术沙龙展执行董事伊莎贝尔·劳森说:“非常喜欢这场‘秀’,尤其是服装剪裁、面料和设计元素,衣服上的这些山水花鸟,都很有中国意境。”
  “最奇妙的是,尽管我看到很多中国传统元素,但同时又不断被现代感冲击。”巴黎时尚快闪店策划人贾米拉·桑加雷说。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认为,以非遗传承国潮文化,以创意开启时尚对话,让法国观众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精神有机融合的佳作,这将为两国文化和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开辟新空间。
  不少法国设计公司和设计师认为,中国服装产业生产加工能力在世界具有领先地位,服装产品兼具设计感与性价比,法中时尚产业合作空间巨大。
  “近年来中国在时尚、服装产业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我们非常愿意同中方拓展合作。”法国时尚学院院长格扎维埃·罗马泰表示,现如今,中国特色鲜明的图案、纹饰和风格鲜明的设计,越来越被法国及欧洲时尚界认可,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元素在世界时尚舞台上闪耀。
   (参与记者:黄浩然 陈毓珊 张百慧 彭菁 孙鑫晶)
    新华社巴黎/南昌2月4日电
 
操控美国大选的“钞能力”
操控美国大选的“钞能力”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在美国,想要当政客,既要拉选票,又要筹钞票。钞票甚至是前提,组织竞选活动、打政治广告、给竞选团队发薪都离不开钱,竞选者必须具备“钞能力”。怪不得有人说,通往白宫和国会的路,都是“黄金”铺就的。
  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已经进入初选阶段,党内选战虽然不怎么激烈,但“筹款”和“烧钱”大战如火如荼。有美国研究机构预测,这一选举周期将是美国史上最贵的,各竞选人在政治广告上的花销合计将超过100亿美元。
  民主、共和两党各自领跑初选的竞选人目前资金充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美国现任总统、民主党人拜登手上可用于竞选的现金达到4600万美元,而同期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竞选资金“账上”还有现金3300万美元。
  最近,美国一些竞选专家担心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黑利的竞选资金是否可持续,但数据显示,她的“钱袋子”尚有“余粮”1460万美元,还能扛一阵子。黑利也是目前共和党内唯一可能对特朗普构成挑战的竞选人。
  南卡罗莱纳州的国会参议员斯科特,为竞选总统投入3000万美元。尽管如此,仍因竞选资金难以为继,在初选开始前宣布退出。
  印度裔企业家拉马斯瓦米自掏腰包过把瘾,仅自己就投入2560万美元,一场初选之后,“账上”只剩150万美元。
  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高开低走,仅参加一场共和党初选就宣布退选,但他留下1.6亿美元的巨额竞选“流水”,其中仅机票费就高达330万美元。支持德桑蒂斯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花掉其中1.3亿美元,以帮助他提升政治知名度。
  美国法律虽然规定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不能直接同竞选人合作,但这类团体可以不受额度限制地接受政治捐款,其“金钱说话”影响力举足轻重。《纽约时报》一篇分析德桑蒂斯惊人开销的文章特别注解,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是美国“超级富豪”影响选举的一个工具。
  除了“超级富豪”,美国大企业、各式各样的利益群体也是竞选人的主要“金主”,这些企业和利益群体通过政治捐款对竞选人施加影响,指望其上台后提出或推动有利于他们的议程或政策,相互“帮忙”。
  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长期以来,美国人认为,主要政治捐助者和特殊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影响力过大,而普通人影响力又过小。
  除了笼罩美国选举,“钞能力”还贯穿美国立法、施政等环节,构筑起常人难以逾越的政治门槛,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早已转变为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严重限制了普通民众的参政权利。嘴上“一人一票”,本质其实是“少数人统治”和“富人游戏”。
  在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中,联邦和各州改选总开销超过1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可以预见,随着今年美国大选进一步展开,“钞能力”大战必将趋于白热化。
       (记者颜亮)
     新华社华盛顿2月2日电
 
中国去年成为韩国人
最大海外直购消费目的地
中国去年成为韩国人最大海外直购消费目的地
 

( 2024-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首尔2月3日电(记者冯亚松)韩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韩国人最大的海外直购消费目的地。
  《韩国时报》2日援引韩国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数据报道说,2023年韩国人线上海外直购总支出为6.75万亿韩元(约合50.8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26.9%,创下韩国政府自2014年统计相关数据以来的新高。从消费品类别看,运动和休闲类商品增速最快,服饰和时尚类商品紧随其后。
  在2023年韩国人海外直购总支出中,中国占比约为48%,总金额达3.28万亿韩元,较2022年增长121.2%;美国占比约为27%,总金额1.85万亿韩元,比上年下降7.3%。
  报道说,韩国海外直购市场迅速兴起主要受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带动,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拼多多旗下的Temu等购物平台正以其价格优势和促销手段吸引更多韩国消费者。
  报道援引一些专家的分析认为,鉴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强劲高效的线上购物平台,中国在海外直购市场的优势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