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关注·家园

05版:新华关注·各地

06版:新华财经

07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8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国人在华生活便利服务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聚资源·聚人才·聚产业
——成都做强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观察
聚资源·聚人才·聚产业
 
——成都做强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观察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成都11月28日电(记者杨三军 李倩薇 李力可)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7%。其中,五大先进制造业中的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成都正加大推进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产业升级,着力做强西部新质生产力高地,开拓城市未来发展新空间。
  打造西部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站在二层楼高的核聚变装置前,科幻作家们发出一阵阵惊叹——在今年10月于成都举行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期间,科幻作家们参观了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地球发动机应用的是重核聚变原理,而现实中科学家做的是难度小一些的轻核聚变。”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科普团团长郑雪说。
  今年8月25日,“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这一重大科研进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等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环流三号”团队介绍,这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以“中国环流三号”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正为成都带来强劲的创新策源能力。
  目前,成都仅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布局的大科学装置就有6个,其中2个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其他4个为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解决飞行器等重大工程研制关键问题的磁浮飞行风洞等。
  为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对标国家实验室,四川省启动布局天府实验室。目前,首批天府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已在成都揭牌运行,正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2022年11月挂牌至今仅一年,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天府绛溪实验室已落地4个前沿研究中心,还在近期公布了量子技术领域已转化的新成果。
  创新成果正在成都多点开花。
  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正聚焦新型显示“赛道”开拓空间,围绕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引聚上下游企业,已打造从核心材料及部件、高端设备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现在,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端柔性显示屏从这里产出;创新技术路线的TFT基Micro-LED显示屏量产线已启动建设,预计在2024年底实现量产出货。
  在四川天府新区,已落户“中科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6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35个,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66个。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已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000多个用户提供算力支持。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瞄准生物技术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等5大细分领域,已构建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平台123个,其中包含10个国家级平台,带动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20%的增长率。
  “成都正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说,成都已集聚146家国家级科创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5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7家。
形成科学家和科技人才“研发地”


  11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邵振华/颜微团队联合山东大学孙金鹏/于晓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在《自然》正刊上发表。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本年度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发表的第二篇《自然》论文。
  “今年连续在《自然》发表两篇论文,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和突破,标志着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在科研实力及创造性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实验室已集聚院士和重要专家28位,高水平创新研究团队超2000人。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新型人才资源的支撑。
  成都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相继出台《成都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成都市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五年行动计划》,并提出20条创新举措。同时,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城市作为人才最大的开放平台。
  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科学城校区正式开课,300余名研究生入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董微看来,空间的集聚带来的是人才创新力的进一步释放:“科学城的大项目、大平台、大装置、大人才都是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院教育和科研结合得更紧密,也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培养了更多生力军。”
  近年来,成都共引进“蓉漂计划”特聘专家959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98个,人才总量达622.32万人,其中国家、省、市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5417人。
  “成都正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全力吸引人才集聚,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成都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阳夷说。
做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


  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2010年到2015年,我们学校只有14项专利得到转化。2016年开始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至今,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分割确权达280项,作价入股成立科技型创业公司20多家。”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康凯宁说。
  长期以来,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使得许多创新成果“沉睡”在实验室,这就亟须以改革破除制度障碍。
  2016年,在总结西南交通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出台新政策,明确职务发明人可对科技成果享有不低于70%的股权。2020年,成都“加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在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
  改革至今,4所在蓉高校入选国家改革试点、占全国10%,37家在蓉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入选四川省专项改革试点,累计完成分割确权1300余项,新创办科技企业500多家,带动社会投资300余亿元。
  除了深化体制改革,成都正着力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培育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其中,加强“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的中试平台建设就是重要一步。
  在成都青白江区的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西南石油大学周莹教授团队的最新科技成果正在进行中试。“今年3月中试基地成立以来,已创建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10个,孵化企业8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5项,转化率100%。”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首席技术官叶锐说。
  在成都高新区,高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已服务200多家企业,包括2021年登陆科创板的极米科技。今年初,成都高新区提出“中试+”生态理念,未来5年,成都高新区将设立50亿元中试基金,规划布局30余个中试平台,全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聚资源、聚人才、聚产业,成都正深耕创新土壤,使一大批创新主体在这片土地上迅速生长。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成都位列全球第29位。新质生产力正在此加快形成,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日益澎湃。
 
让蜜桔喝上“自来水”
让蜜桔喝上“自来水”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戴浩 郭强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眼下正是蜜桔采摘季,在全国重要的蜜桔产地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漫山遍野的蜜桔迎来丰收,一个个黄橙橙的小果挂满枝头。
  “今年,我们通过桔园高效节水工程,让蜜桔喝上‘自来水’,桔子长得更好了。”南丰县市山镇种桔大户陈学明说。在他家桔园里,一根根黑色水管在脚下延伸,随手拧开龙头,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
  南丰被誉为“中国蜜桔之乡”,南丰蜜桔因皮薄核少、汁多无渣等而深受人们喜爱,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随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南丰蜜桔抗灾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生长季节经常出现的“伏旱”和“秋旱”,对蜜桔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去年,桔园遭遇旱情,我们到处接水管抽水灌溉,但仍有不少地方灌溉不到,造成减产。”种了3000多亩蜜桔的陈学明说。
  今年以来,南丰县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快实施桔园高效节水工程,努力破解桔园的“用水之困”。南丰县水利局局长甘光辉说:“我们的做法是在河道里新建取水井,通过提水泵站将水抽至山顶的蓄水池,再通过管网将水输送到桔园进行灌溉。”
  在南丰县橘园高效节水工程(一期)项目琴城镇水北村施工区,只见工人们正忙着挖渠道、装管道。水北村党支部书记朱国强说,村里家家户户种蜜桔,桔园面积达5000多亩,去年遇到旱情,蜜桔减产40%以上,“而管道铺好后,如果再遇到旱情,我们就不担心缺水了”。
  甘光辉告诉记者,当地桔园高效节水工程(一期)项目共涉及10个乡镇20个片区,设计灌溉面积为2.48万亩,其中桔园灌溉面积2.12万亩,农田灌溉面积0.36万亩,建成后不仅有利于蜜桔增产提质,还将促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既要让蜜桔喝上“自来水”,还要科学调配用水。
  在紧邻南丰县琴城镇水南村的一个蜜桔园旁,一个现代化的智慧水利展示厅正在建设中。
  现场工作人员应佳敏告诉记者,这个智慧平台建成后将以桔田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打造区域供、需水信息监测一张网,为桔田用水调配和精准化节水提供基础支撑。
  “南丰因‘桔’而兴、以‘桔’闻名,蜜桔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和‘甜蜜果’。”南丰县委书记叶峰说,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推进桔园高效节水工程,努力破解蜜桔“靠天吃饭”问题,助力南丰蜜桔标准化种植、桔园规范化管理,从而更好推动乡村振兴。
 
城中有湖,人在景中
——山水共享是西湖
城中有湖,人在景中
 
——山水共享是西湖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何玲玲 朱涵 段菁菁


  熹微晨光里,杭州西湖边太子湾公园,红黄色的叶子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水中,与蓝绿色的溪水交相辉映,不经意间调和出初冬的万紫千红……这一幕,被定格在西湖摄影师孙小明的镜头里。
  时光倒回20年。彼时,刚刚接触摄影的孙小明每个月都要省下一笔钱,用在买西湖公园门票上。孙小明说,曾经的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花港观鱼等都是各自独立的小公园,直到环湖围墙被悄然拆除,环湖公园24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
  2009年,随着太子湾公园的开放,西湖沿线的大型公园全部被打通,孙小明也用上万底照片拼出西湖“一湖二塔三岛三堤”的全景。“时至今日,我还能在擦身而过间听到游客对免费西湖的感叹。”孙小明说,这是没有围墙、“环”湖于民的西湖。
  从太子湾出来,摄影师又“扎进”杨公堤寻找冬日诗意。而杨公堤的另一端,草木掩映中,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挂着“开心茶馆”的招牌。茶馆开门不多久,十多张户外桌子已全部满座。
  67岁的陈伯凯带着几位亲友围坐在一起,他翻开菜单,10元一份瓜子、20元一杯龙井茶、25元一碗片儿川……“这里风景好、离家近,价格又实惠,我们能在这儿坐一天。”陈伯凯告诉记者。
  然而鲜有游客知道,开心茶馆所在地曾经一度是少数人的高消费场所。在10年前的集中专项摸排和整治后,西湖边的30家高档经营场所以全新面貌向民众敞开大门。
  如今,漫步在西湖“一线湖景”,多家风格独具的公园、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公共场所内,都有向公众开放的餐饮、茶座。平价消费搭配黄金湖景,深受欢迎。“现在,我们老百姓去西湖边就像去自家的后花园,轻松自如。”陈伯凯说,这是以民为本、还湖于民的西湖。
  从曲院风荷沿湖往北步行约1.5公里,沿一路白墙黑瓦,便来到北山街上的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这里是建于1926年的菩提精舍。
  2014年,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菩提精舍启动整体保护修缮工程,较好地恢复了历史建筑原有院落布局和建筑风貌。同年,这里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馆址,经装修布展后向公众免费开放。
  “千年的西湖美景、百年的历史建筑和杭州地方党史的独特韵味三者交融,构成杭州丰富的‘红色基因库’。”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负责人说。
  历史馆隔壁是抱青别墅。这幢建于清末民初的巴洛克风格建筑黛瓦红墙,如今是杭州国画院美术馆。76岁的书画爱好者陈以敏在展厅内细细品味画作,并用手机拍下心仪的作品。
  “西湖素来不缺美景,而对老百姓来说,情到深处的记忆是文化,藏于历史建筑中的展览馆、美术馆就是承载西湖文化记忆的地方。”陈以敏说,这是历史厚重、人文浓郁的西湖。
  与美术馆一路之隔,便是粼粼波光的西湖。眼下,新一批越冬候鸟刚刚抵达。在“鸳鸯护卫队”志愿者程国龙的记录中,西湖水鸟的种类在不断刷新:入冬不久,就有秋沙鸭、织女银鸥、凤头鷿鷈、白骨顶鸡等候鸟如约而至。
  “来杭州过冬的候鸟越来越多了,这得益于实施10余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程国龙说,为了让“源头活水”更健康,西湖不断做着看不见的“清肺手术”,实现了西湖水“一月一换”。
  在最近的一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中,1223种陆生高等植物、238种陆生脊椎动物、250种水生生物以西湖为家。“守护好这些美好生灵,就是守护好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程国龙说,这是和谐共生、诗意栖居的西湖。
  冬日斜阳穿过湖心亭轻摆的柳枝,洒落一片迷人光影。正在参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科特迪瓦艺术家库塞·玛蒂尔德用笔墨,在宣纸上渲染出眼前的水波和草木。
  湖心亭对岸,刚刚沿湖慢跑的上班族林慧慧正在长椅上休息。在她手机上的运动APP里,一年四季,跑步轨迹不断重叠在一起,连成西湖的形状。“我去过很多城市,但是西湖给人的幸福感是独一无二的。”林慧慧说,这是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西湖。
  从晨曦到日暮,湖光山色里映衬着普惠的福祉。千年前,西湖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千年后,西湖是“守护人”打造落叶不扫景观道的“任性”,是“民间河长”日复一日清理湖面的“自觉”,是网友对湖边柳树去留的“较真”,是民众接力护送小鸳鸯过马路的“温情”……正如一位专家所说,西湖不仅属于杭州,也不仅属于过去和当下,更属于未来,我们只是历史的“托管人”。
  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让西湖的保护与开发有了世界标准。在要把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和利用好的共识下,杭州城中三座世界遗产串珠成链:流淌千年的中国大运河最南端张开怀抱造福两岸百姓、闪耀五千年中华文明之光的良渚串联文旅资源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夜幕降临,徐徐晚风中,北山街的路灯依次亮起。城市的霓虹与湖山间的亮灯隔湖辉映,将城与湖融进湖水的倒影中,等待下一个“日出江花红胜火”。
 
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
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
 
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邹伟 成欣)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8日在北京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
  李强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益;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受到阻碍、停滞不前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损。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得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李强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不随意干涉市场行为。中国将持续为世界提供优质的中国制造、稳定的中国供给。二是共同构筑畅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更加便捷循环、有效配置。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强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合作。三是共同构筑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同时努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将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绿色发展领域国际合作。四是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将积极推进同各国的产业、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更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希望各国企业家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更好保障。
  随后,李强宣布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开幕式前,李强到链博会展馆巡馆并与有关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
  尹力、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
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提供诸多机遇
《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

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提供诸多机遇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潘洁 阳娜)作为首届链博会的旗舰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8日发布。报告分析了当前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指出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提供了超大规模的市场机遇、部门齐全的产业机遇、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和不断涌现的创新机遇。
  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建设者、贡献者,也是维护者和捍卫者。中国始终坚持深化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指明航向、搭建平台、提供机遇。
  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国促进全球供应链的成功实践以及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包括“消费市场规模大成长性好”“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动力强劲”等市场机遇、“工业门类完备”“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开放深化”等产业机遇、“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打造开放合作平台”等政策机遇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创新要素集聚”等创新机遇。
  报告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双边经贸规则、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技术进步、金融服务等五个维度构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
  报告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各国应共同努力,推动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加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深化共建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促进全球供应链包容与共享发展。
  《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由中国贸促会组织统筹、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撰写。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介绍,报告撰写工作历时7个多月,调研了境内外526家企业,访谈了两院院士、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百余人次,最终形成了15万字的报告,有中英文两个版本。报告包括总报告和5个分报告,涵盖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光伏发电、药品和绿色小麦等五条供应链。
 
张国清在出席二〇二三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时强调
与时俱进加强食品安全治理
坚持不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张国清在出席二〇二三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时强调
 
与时俱进加强食品安全治理
 
坚持不懈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28日在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最严”,推进齐抓共管,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新需求。
  张国清指出,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迈上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惩重处,引导企业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责和主责。要进一步严防严控风险隐患,坚持关口前移、产管并重,健全追溯体系,完善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措施,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进一步筑实筑牢基础支撑,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检验检测等各项制度,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协力协作共同治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做好“链”上“运算题”
首届链博会上展商、专家共话供应链发展
做好“链”上“运算题”

首届链博会上展商、专家共话供应链发展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让‘田间到舌尖’的距离更短”“把一朵棉花做极致,用一条‘链’做好一个品牌”“用高效稳定的供应链实现高效高质的生产”……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各界围绕一个“链”字展开热议。
  经济发展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支撑点。如何“加”出协同发展“朋友圈”,怎样减少供应链管理的风险?这些“链”上的“运算题”,展商、专家给出自己的答案。
  不到40秒下线一台车——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用这个数据说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制造效率。“上海工厂在开工当年就实现产品交付,三年多的时间内累计生产超过200万辆电动车。”陶琳认为,这样的速度源于与中国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造一台车,要协同一条“链”。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正是供应链的联动,支撑了研发与生产的快速联动。“与供应商全流程的密切合作,是做好制造的重要前提。”陶琳说。
  让“朋友圈”持续扩大、供应链日益协同。
  28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GE医疗在链博会上签约,双方将在医疗影像数字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聚焦智慧医疗推出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看来,以链式思维推动协同发展,是打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的关键。
  从加大海外布局到与乐敦制药等企业投资合作引进细胞培养基等技术,华熙生物不断加快融入全球生物制造供应链产业链的步伐。“我们将借助链博会,加强与全球一流企业及更多合作伙伴的紧密连接,迎接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华熙生物副总经理高亦说。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更好发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的“加法”作用。
  这是武汉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写照:通过上下游互相配合,大中小企业携手融通、高效分工,在集群内形成了有效的供应链流转,龙头企业核心配套基本可就近解决,打造的光通信全产业链配套联合体,带动了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企业携汽车供应链上游和中游40余件展品亮相展区,重庆组团参加链博会,从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活动到深圳重点产业推介,链博会上的一系列产业集群活动,也体现了各地立足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个集群“抱团”参展协同发展的实践。
  用稳定的供应链减少企业运行成本、降低风险。
  从高纯晶硅到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电站,通威股份布局光伏领域,也对各环节供应链协同感触尤深。“通过行业中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在领域内做专做精做强,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更好管理风险、应对市场竞争。”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组件营销总监沈潇君在会上说。
  会上,不少龙头企业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带进链博会同台展示,中外企业互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力图在紧密协作中降本增效。
  “这个玉米比水果还香甜!”展台上的鲜食甜玉米,引来不少人关注。这是先正达集团中化农业MAP与甘肃省古浪县建设的高标准真空玉米加工厂帮扶项目产品。“种、收、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和数字化全程溯源系统,降低供应链成本和管理风险,提升产品品质。
  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刘红生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先正达联合600余家产业链合作伙伴,激活溯源码累计超过8000万枚。协作的产业链模式让“田间到舌尖”的距离更短、更安全,与供应链伙伴帮助农民采用高产高效可持续技术,也推动农业低碳转型。
  链博会上,全球矿业企业力拓集团展示用于汽车车身及零部件制造的铁矿石、铜、铝等材料以及与下游客户的合作成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完整性为跨国企业深化在华发展增添信心。”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表示,希望借助链博会平台拓展合作。
  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供应链运行模式迎来变革。做好数字技术“乘法”,赋能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全球重要基础设施。”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认为,供应链数字化程度的加速将更好协同上下游资源、推动多领域融合、提升抗风险能力。“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数字技术‘倍增’作用,提升供应链效率,打造发展新引擎。”
  (记者张辛欣 王悦阳 成欣)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试点优化
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试点优化
 
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高敬)从当前起到2025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将在全国范围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
  生态环境部28日公布了《关于开展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在全国范围,选择一批环境管理水平高、技术装备先进、污染防治设施完备、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再生铅企业作为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试点期间,向试点单位跨省转移废铅蓄电池,并在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按照省内危险废物转移管理。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试点工作有利于推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便捷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废铅蓄电池利用企业(以下简称“再生铅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也为探索推进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利用简化审批积累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危险废物转移是其利用处置的必要环节。这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周期长的情况。生态环境部选择跨省转移需求大、利用价值高、环境风险较低、具有较好工作基础的废铅蓄电池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在全国范围开展优化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工作。
  记者了解到,随着铅蓄电池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储能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我国铅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只有部分省份有废铅蓄电池利用能力,没有利用能力或者利用能力不足的省份,需要将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至其他省份利用。据统计,废铅蓄电池目前是跨省转移量最大的危险废物种类之一。同时,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体系较为完善,转移的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试点单位清单将实行动态管理。此前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再生铅企业满足基本条件后可向所在省份生态环境部门申请增补进入试点单位清单,对试点单位也将建立退出机制。
 
2024年我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
2024年我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王优玲)记者28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自2024年开始,我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出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把城市体检延伸到群众身边,将小区、社区、街区列为城市体检的基本单元,查找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配建不达标、功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列出问题台账、录入信息平台并实施动态更新,为社区服务设施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准嵌入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和人的体检一样,城市也要定期体检。据介绍,2018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样本城市、试点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主要目的是查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目前,已建立从住房,到小区、社区,到街区,到城区、城市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
  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大力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国球进社区”等工作,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普惠社区服务,努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的“好社区”。2019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5.6万个,惠及居民3800多万户。2020年以来,积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配建群众急需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新建居住区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比例从2020年的46.1%提高到2022年的83.2%。
 
铁路部门推出外国护照
在线身份核验服务
铁路部门推出外国护照
 
在线身份核验服务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28日起,铁路部门推出外国护照在线身份核验服务。
  此前,外籍旅客在12306网站购票需持护照原件到铁路车站窗口核验身份信息。外国护照在线身份核验服务推出后,旅客登录12306网站,可按照系统提示填写姓名、国籍、证件号码等信息,由系统自动完成身份核验。旅客也可选择在线提交护照信息页照片,由后台进行人工核验。除在线核验外,旅客仍可到铁路车站窗口办理核验。
  此外,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签发启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铁路部门对12306网站(含APP,下同)进行了优化,持“永居证”旅客可在线上注册、购票,通过车站闸机自助完成实名制验证、进出站检票,与持居民身份证的旅客同等享用铁路部门提供的网上和自助服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也是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树牢强国复兴有我的责任担当,传承弘扬奋斗精神,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要以《概论》教材出版使用为契机,推动授课教师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强化理论研究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改进优化教学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以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着力点,将“四下基层”的任务要求落实到各项重点工作之中,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调查研究就得直奔问题去,注重“小切口”,实打实拿出具体对策,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随着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同强化宗旨意识、呼应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打实地研究提出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特别是对过去长时间没有解决的、反映集中的问题,要系统梳理、找准症结,重点查摆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幼、住房、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的问题,为后续攻坚提供精准靶向。只有解决好这类问题,检视整改成效才能赢得群众认可。
  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因此功夫要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访民情、畅通渠道听民意。群众处在各项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对具体问题和矛盾体会更真切。要想知道群众真正的所思所想,有哪些所盼所忧和意见建议,就必须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够听得见、听得清。特别要将领导干部下访和接待群众信访、倾听群众诉求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用好民生热线,从中梳理焦点难点问题,形成全面、准确、有分量的问题清单,采取动态管理、滚动销号的方式进行整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加贴近群众,检视整改更需要依靠群众。基层工作好不好,哪些方面还有欠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党员干部不能靠主观臆断、凭空想象,而是要积极转变作风、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转换角色,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机房、社区街道,以及各类新经济组织等最基层,虚心倾听群众心声,“沾泥带土”发现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样才能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工作成效“成色”足不足,人民群众心里有杆秤。开展主题教育,群众是出卷人、阅卷人,党员干部是答卷人。主题教育要注重实效、解决问题,就是要答好这张考卷。群众难满意的工作,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工作中容易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领导干部要主动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紧盯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聚焦平时工作中最担心、最怕出事的问题。还要善于抓住典型案例,在“解剖麻雀”中以小见大、刀刃向内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解决问题,通过“解剖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同时“咬住”难题不放,坚持一抓到底、不解决不罢休。
  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员干部就要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严实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样翻新,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要更加注重开门搞教育,扩大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价,对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返工”“补课”,力求取得更多扎实成效,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记者王亚宏 高健钧)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媒体在促进儿童权利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新闻与倡导处处长柏安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新闻与倡导处处长柏安哲27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在促进儿童权利保护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期待同中国媒体加强合作,共同讲述更多中国促进全球儿童权利保护的故事。
  “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媒体而言,为儿童发声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柏安哲表示,近年来,基金会与中国媒体开展深入合作,在促进儿童权利保护特别是中国儿童权利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柏安哲介绍,基金会同中国媒体走访了中国的不同区域,充分报道中国各地促进儿童教育、卫生、健康等权利保护的试点项目,同时,也让儿童有更多机会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将于12月初举行,柏安哲将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席并参加相关分论坛。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们通过媒体就儿童相关议题发声,鼓励更多媒体关注儿童权利保护。”柏安哲说,他期待同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媒体机构交流互动,探讨如何让儿童相关议题进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200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新华社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公众对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认识,促进儿童权益保护。今年,双方再次续签相关合作文件。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同新华社延续并深化这一合作关系。”柏安哲高度评价双方多年来的合作成果,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同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媒体的合作。
  柏安哲表示,随着中国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作出持续贡献,基金会愿同中国媒体一道,挖掘更多中国促进非洲和亚洲等地区儿童权利保护的故事,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其扩展到更多国家、帮助更多儿童。 (记者冯歆然)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国媒体在推动国际人道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部主管巴昱华   “中国媒体在推动国际人道事业发展、促进国际人道法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传播部主管巴昱华11月27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期待同中国媒体密切合作,共同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巴昱华说,在世界上有冲突发生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媒体记者的身影。“媒体的报道能够影响全球领导人对人道危机的关注度以及各方对人道资金的投入力度。媒体发出的声音至关重要,媒体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
  谈及多年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媒体的广泛合作,巴昱华说,中国媒体对报道国际人道事务的兴趣和意愿日渐上升。“中国媒体面向的是包括14亿多中国民众在内的庞大全球受众群。其新闻报道能够让受众了解更多有关人道危机的事实真相,帮助陷于危机中的人们争取更多支持和同情。”
  近年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新华社的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巴昱华表示,他对新华社新闻报道产品的高质量“印象深刻”。“希望有更多像新华社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参与到对人道事业发展的报道之中。”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将于12月初举行,巴昱华将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出席并参加相关分论坛。他认为,在当今世界面临地缘政治紧张等诸多全球性挑战的背景下,峰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期待在峰会上听到更多以人道视角展开的对话,包括如何通过媒体报道让公众关注那些鲜有报道的冲突、如何应对虚假信息带来的挑战及其对公众的影响、媒体在采编决策中如何赋予人道报道新闻价值等,共同探讨媒体与人道事业合作发展之道。”巴昱华说。
(记者王宾)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两部门组织申报今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为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聚焦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
  通知指出,项目实施重点明确,普惠托育服务属于非基本公共服务,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在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地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机制、保持续、出经验。
  项目主要聚焦三个目标:一是围绕方便可及,扩大托育服务供给,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托育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推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产业园区、商业楼宇等提供托育服务。
  二是围绕价格可承受,降低托育服务费用,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落实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政策;盘活社区、单位、相关机构现有场地等存量资源,有效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加大对农村和脱贫地区托育服务的支持。
  三是围绕质量有保障,提升托育安全水平,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坚持正确办托方向,落实立德育人要求,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以婴幼儿安全和健康为根本,加强托育机构安全监管和监督检查;依托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渠道,提升数字化托育服务水平;强化托育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加强对托育机构的指导培训。
北纬 度,乌蒙有“黄金”
北纬28度,乌蒙有“黄金”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本报记者王丁 吴光于 张海磊

  赤水河西岸,来自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遭遇云贵高原的阻挡,在盆地南缘积聚成浓厚的雨层云,笼罩川南大地。乌蒙山深处,高大的桢楠和红豆杉张开层层叠叠的枝叶,拥抱猝不及防的冬雨。
  这里是四川泸州古蔺县的黄荆老林,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偏湿性原始常绿阔叶林,被誉为“北纬28度线上最后的处女地”。近日,本报记者在初冬的细雨中穿越了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也借此机会走进了对森林赖以为生的村庄,走近了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百姓,由此窥见一方水土如何慷慨馈赠她的子民,也触摸到人们对大地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敬意。
初探秘境


  穿过茂密的箭竹林,轻踩过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屏息注视青冈木树干上的苔藓和树荫下的蘑菇,在细雨中翩然起舞。侧耳向幽深处倾听,似有精灵低声细语。
  环顾四周,我们驻足的小山坡是十几种植物的家园:高大的乔木是长叶杜鹃,低矮的灌木是灌丛杜鹃,伸出枝叶与丝栗栲“握手”的是山板栗,树下还长着几株野黄桂……不同的科属,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构成了一个丰茂的世界。
  这只是黄荆老林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普通一隅,在保护区32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还生长着珙桐、红豆杉、润楠、鹅掌楸、香果树、桫椤等1700多种高等植物。古蔺县赤水源黄荆老林自然保护中心布设的红外相机镜头里,林麝、鬣羚、藏酋猴、黑熊、黄喉貂、水獭、毛冠鹿是露脸的常客,巡山队员们常能与红腹锦鸡、白鹇、林雕鸮等珍稀鸟类不期而遇。
  即使是保护区之外的村庄里,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也常来做客。一年四季不断的竹笋、肥美的野生菌,以及野生天麻、赶黄草、石斛、白芨等珍贵药材只要稍加寻觅,便能装进背篼。
  从地图上看,11条溪流从黄荆老林流出,最终全部汇入赤水河。这条承载红色历史的河流也是茅台、郎酒、习酒等名酒的故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沿岸发达的酿酒产业。
  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的呵护与敬畏与“美酒河”一道奔流不息。
  初冬时节的赤水支流桂花河水流平缓,顺着水稻田坎下到岸边,一块镌刻着“禁毒鱼虾”四个正楷大字的巨石立于河畔,左上角款识题作“府正堂示”。“正堂”,是清代主官的代称。这样的碑刻在黄荆镇还有两处。“沿河毒鱼大伤生命,水流下游人饮亦病。”朴素的文字道出了黄荆老林先民们的“环保意识”。
  碑刻下游,依山开凿的茶盐古道仍清晰可辨,红砂岩上覆满青苔,马铃声声犹在耳畔。
  据古蔺县志记载,清朝中叶,川黔两省边民常因争夺珍贵的楠木资源而发生边界争端,于是四川叙永府、贵州遵义府和仁怀府三地官员会勘划定地界,将这片森林收作“官山”,禁止砍伐。
  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清嘉庆九年(1804年)的63年间,川黔两省官府五次封禁,今天的黄荆镇麻子岩和黄连沟的两块古碑上,当年的禁令依然清晰可辨。当地文史专家认为,“黄荆”的名称便是源于对“皇禁”的误读流传。
森林“三重奏”


  居住在黄荆老林周边的百姓都相信,森林是有灵性的。
  古蔺县赤水源黄荆老林自然保护中心副主任颜宇在这片森林里工作了十多年。一次,走在一片原始森林中,中途累了歇在一棵大树旁,他隐约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像是油锯伐木。他心里一惊,四下寻找却没有发现砍伐的痕迹。后来他突然意识到,是不是因为人的到来,唤醒了森林的记忆。
  20世纪60年代,为了国家建设,原宜宾地区木材公司在原黄荆公社成立古蔺县伐木场。油锯声惊醒了森林的千古幽梦,一株株参天大树变成当时国家急需的铁路枕木、矿井棚架、炼钢的木炭……
  49岁的罗茂开是黄荆村村民。20世纪90年代初,他要砍掉十来株口径12至14厘米的杉树才能凑足一方木材,卖上二三百元钱。
  靠山吃山,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山上的水变少了,树一片片死去,林地变成荒坡,曾经轻易可寻的野生天麻变得越来越少,他意识到,再大的山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1998年,国家全面禁止长江上游天然林商品性采伐,黄荆老林转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曾经的采伐基地,重新种上了柳杉、尖杉。一株树苗20多厘米高,长成大树需要很多年。砍树的年月,时间过得很快。等待成长的日子,却过得太慢。
  2000至2006年,黄荆老林林区退耕还林6460亩,并于2004年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罗茂开早已放下了砍树的弯把锯,今年是他担任护林员的第九年。
  春天,他到小溪里放鱼苗、清理河道垃圾。每个月都要与同伴结伴进山巡护,清理林下的可燃物,宣传森林防火,也宣传远离“红伞伞白杆杆”。遇见恶劣的天气,他们会在森林中过夜。
  巡山的路上,队员们看见过独行的亚洲黑熊、剧毒的蛇,遇见过机灵的藏酋猴、呆萌的毛冠鹿,解救过被锁套困住的小动物,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过盗猎分子。
  古蔺县赤水源黄荆老林自然保护中心有一个特别的陈列室,除了展示各种野生动物的照片,还放着巡护队员从野外找到的200多个猎套。有的很原始,有的带有GPS定位,冰冷而狰狞。
  颜宇曾经多次救助过野生动物,印象最深的是那只豹猫。
  2016年秋季的一天,他接到黄荆村村民的电话——一只“小老虎”跑到了普照山的小路上,一直围着一个老乡的脚打转。赶过去一看,“小老虎”是只雌性的豹猫。那天他跟着豹猫来到森林深处,发现了被箭竹卡住的幼崽。豹猫妈妈静静地看着他帮孩子摆脱困境,然后带着幼崽消失在密林里。
  他还协助森林警察放归过一只小黑熊,当初买它的人因为它食量太大决定放生。小家伙回归山林那天,几次回头看着颜宇,眼神让人久久难忘。
  今天,站在八节洞瀑布附近的山岗上举目眺望,黄荆老林的三层林区清晰可辨:最高处是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郁郁苍苍;中间是经历过砍伐后重新长出的次生树林,无声讲述着曾经的遭遇,也默默展示着大自然强大的修复能力;最靠近村庄和公路的地方是年轻的人工林,它们犹如一道道绿色的城郭,拱卫着古老的森林。
  三种形态,是森林奏出的命运三重奏。
最好的老师


  黄荆老林众多的树木中,颜宇最爱的是楠木,因为它们“苍翠、挺拔,层层叠叠的状态是生命最好的样子”。
  十多年前,每当初夏来临,原林村附近总会散出一股幽香,颜宇最初以为是藏在森林里的兰花,却久寻不见芳踪。直到有一天村里修路,一株高大的润楠出现在眼前。高高的树冠上开着一丛丛翠绿色的花朵,香气能飘到两三里地之外。他说服了施工方留下它,此后每年都会去观察、记录它的变化。
  “每次见到它,都忍不住想去拥抱。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需要通过一个媒介,与自然建立一种奇特的连接。”他说。
  他也希望让更多人体会到这样的连接。
  每逢假期,保护中心都会开展自然教育。颜宇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然名”,让队员带着他们去观察落叶的颜色、脉络和边齿,观察昆虫的队列和秩序,感受一朵花的气味……
  他说服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不要引导和干预孩子们的观察,而是将他们暂时交给中心队员几个小时。他启发孩子们忘掉过去的思维定式,忘掉自己的身份,全然地融进大自然。
  他珍藏着一位名叫“兰草”的小女孩在落叶上作的画。一堂自然教育课程下来,起初拘谨的孩子直呼颜宇的自然名“清晨”,大方地将自己的作品送给了他。
  自然教育里也有挫折教育。曾经有位小男孩在搭建昆虫旅馆时不小心被枯枝划破了手,哇哇大哭。队员们借此告诉他不光是自然界,生活中也时时可能出现危险,但是有许多避免受伤的办法可以学习。孩子止住了哭声,仍然积极地参加活动。
  黄荆村有很多留守老人,为了发动他们一起投身水源地保护,保护中心组织巡护队员下河道清理垃圾,在当地学校和企业中招募志愿者,一天来了90多人。见此情形,老人们也坐不住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邻里群中发的活动照片,纷纷提出希望过年回家时再搞一次活动。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在黄荆老林石凤窝的一块红色砂砾岩表面上发现了一个大型白垩纪早期留下的恐龙足迹化石群,随后又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翼龙、驰龙等类型的恐龙足迹。
  古蔺县文史爱好者徐挺总爱带着儿子来这片森林里探险“寻宝”,他也热心于向人们展示和讲解那些脚印。
  沧海桑田间,曾经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史前动物早已隐入烟尘,而同样来自白垩纪的桫椤和江南紫琪却依然繁盛。
  自然的面前,再强大的仍旧是渺小。唯有心怀敬畏者,能走得更远,更久。热爱大自然的人们相信,森林蕴藏着太多的智慧,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森林的馈赠


  人守护着森林,森林也馈赠着她的子民。
  早在数百年前,居住在乌蒙山区的苗族人在小溪畔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能治疗肝病的“神仙草”——赶黄草。如今,神奇的小草已经成了古蔺县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造福着一方百姓。
  赶黄草种子如针尖一般大小,在黄荆老林地区独特的温湿气候中,20克种子就能育成一亩秧苗。冬季育秧,春季移栽,秋季收获,一亩好地能收7000来公斤,仅香楠村就种植了1200多亩。
  赶黄草的花和叶都可以入药,村民可以卖全草,也可以把花和叶分开卖。如今,老乡更愿意以每公斤保底价10元的价格供给古蔺县的药企龙头肝苏药业。
  深入更接近森林的村庄,更能触碰到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
  黄荆村,90%的土地属于林地,170多户人家都以森林为生。
  53岁的祁平是挖笋的高手。冬笋长在竹林下面,只露小尖,没有丰富的经验很难发现。“看,这里面有俩。”他一边刨土,一边变换着下铲的方向,控制着力道,生怕把竹笋挖断。在黄荆村,每家每年挖竹笋都能挖出四五千斤。
  黄柏、厚朴、杜仲等药材也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家家都种了几十亩到几百亩不等的药材。这些年,中药材价格逐年上涨,每家都能从地里获得两三万元的收入。每到药材开花的时节,蜜蜂成群飞来,漫步林间小路,沿途都是蜂箱,药材蜂蜜珍贵,市场供不应求,去年一位江苏老板一口气就买下了老祁家100斤蜂蜜。
  曾经,黄荆老林周边的村里没有路,遍地的宝贝难卖出去。2011年,公路修进了黄荆村,一下子将村庄摆到了去往4A级景区八节洞的必经之地上。一到夏天,游客涌进村里的农家乐避暑,走时总是拎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
  老祁从半山腰上的祖屋搬下来很多年了,但他仍爱往林子里跑。“我这辈子就没走出过大山,一直靠这大山过活路,一走进林子人的精神都不一样。”
  村子背后的森林里生长着1500多株古茶树,最老的树龄已经有200多年,勤快的老祁每年春天都进山采古树茶叶,鲜叶能卖出1万多元。
  大儿子祁自强过去在外打工,如今回到村里给父亲当帮手。除了拾掇地里的中药材,照料农家乐,他常带着真空包装或熏干的竹笋去泸州联系销售渠道,还开了抖音号推销村里的土特产。
  黄荆老林的三日,我们只踏足了这方神奇土地的方寸而已,却看到了无比珍贵的“黄金”。它是森林给人的馈赠,人对自然的守护,如赤水河日夜奔流,永不停息。
(参与采写:沈伯韩 刘坤 萧永航 薛晨)
 
历经12年艰难修筑 川青铁路四川首段贯通运营
开往川西北高原的“超级地铁”
历经12年艰难修筑 川青铁路四川首段贯通运营

开往川西北高原的“超级地铁”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岷江河谷,风带喜声。11月28日,中国最大羌族聚居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开通动车,人们以藏羌风情载歌载舞,彼此欢庆。至此川青铁路成都至镇江关段,经过12年建设,首次贯通运行。
  银白色的动车风驰电掣,穿云破雾,如长龙一头扎进山间。这更像是一条穿越历史而来,从特大城市开往川西北高原的“超级地铁”!
  只有深深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才能读懂这条古道上的诗,尝出那些酒水里的甜。且伴随岷山的风雪和月光,细听分说。
羌管悠悠 古道年月


  真是期盼了无数的年月啊!
  “九天开出一成都。”从成都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沿岷江河谷上溯,经松潘、若尔盖过黄河,经甘肃南部抵达青海西宁——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交通线之一。茂县史志编纂中心原主任潘茂笔说,这一线路又被称为茶马古道松茂古路,自古是民族交流、物资流通的重要走廊,南端连接南方丝绸之路重镇成都,北端连接河西走廊。
  古道青石,长风浩荡——远古大禹传说在此起源;营盘山遗址上承黄河上游马家窑的风采,下启成都平原三星堆的繁荣;牧人晚归着牛羊,行旅投宿着商机,黄龙、九寨沟里,荡漾起空若无依的水色,雪宝顶、达古冰川上,寂寞了终年不化的春秋。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千百年来,白云舒卷,史册更迭,藏羌部落迁徙到了岷江河谷范围,古老的羌族开始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到了近代,古道依然是峭壁间的狭窄栈道,是激流上的过河溜索。1935年,红军长征至此全靠双脚跋涉翻雪山过草地,《阿坝州交通志》记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茫茫阿坝大地竟没有一寸公路。
  70多年来,党和政府致力于川西北高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公路里程达1.56万公里,开通航线11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条条高速公路加速建成,川青铁路更实现了“零”的突破。
  首趟动车的藏族列车长用青初出生于1997年,来自壤塘大草原。她记得第一次听说家乡要修铁路时,自己还在读初中。
  “交通发展受制于特殊地形啊!原来的路是在狭窄河谷中,单一线路,有时候碰上泥石流,堵车几天几夜。”用青初说,“汶川大地震时,阿坝州与外界只有两三条路相连,路断后好多地方成为孤岛,不得不迂回千里,翻过夹金山从雅安宝兴绕出来。媒体报道最多的就是如何抢通生命线。”
  那时候的酒,常被旅客在堵车时间饮下,品不出滋味。
草色青青 生态责任


  随着中国工程建设能力与日俱增,一个大胆的布局被提上日程:修建四川成都经阿坝、甘肃南部至青海西宁的铁路。
  这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兰州、西宁至广州通道的组成部分,跨过黄河、岷江和青藏高原东麓,将西北的兰西城市群和西南的成渝地区相连。正线全长约83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为国家I级双线铁路。线路选择上,与茶马古道松茂古路大体重合。
  “这里是岷山大熊猫和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共同家园,九寨沟、黄龙等景区近在咫尺,生态保护成为建设的首要目标。”设计方中铁二院该段项目负责人穆亚林说,通过主动绕避、深埋隧道等方案,把铁路施工和运营对地表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为给大熊猫“相亲走廊”土地岭廊道让路,设计线路被“掰弯”,增加了20%的建设量,土地岭之下的榴桐寨隧道埋深甚至达到1000多米,以使列车与地表互不影响。
  “铁路进山后是约130公里的隧道群,山腹里穿行的感受就像坐地铁。隧道内动车时速170公里,海拔每秒向上爬升1米,像坐超长的电梯。”在用青初的带领下,中国铁路成都局川青铁路藏族“格桑花”乘务班组为旅客送去周到服务。旅客们在体验“超级地铁”的同时,头顶千米之上的地表,或许一只大熊猫正悠哉悠哉地滚过。
  为消纳隧道挖掘形成的洞渣,建设者努力将其资源化再利用。在茂县叠溪古镇,利用38万立方米洞渣,建成了纪念“蚕陵重镇”的蚕陵广场;高川、跃龙门隧道群,共利用了160万立方米洞渣。这些都大大减轻了弃渣场的环境负担。
  为进一步减轻运营对生态的影响,铁路部门不断对沿线功能进行优化,归并减少了货运站,一条更为宁静、更为生态的铁路,悄然与自然为伴。
  车至龙门山南侧的德阳绵竹,旅客们停留驻足,那一杯剑南的春色,想来足以沁人心脾。
赤心烈烈 科技创新


  川青铁路要从海拔500米的三星堆站攀升至近3000米的黄龙九寨站,遭遇的建设挑战前所未有。
  从空中俯瞰,线路需穿过龙门山、岷山、西秦岭等山脉,跨越涪江、岷江、嘉陵江三大水系,其中有曾发生过8.0级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复杂地质、高地温、高突涌水、高有毒气体……拦路虎轮番袭来:
  在跃龙门隧道,掌子面气温最高48摄氏度,站10分钟就浑身汗湿,有的建设者长出连背的湿疹,每天120吨冰,不停往掌子面送;在榴桐寨隧道,因为洞群效应,已固化的椭圆形隧洞一夜之间变成正圆形,又得重头来。“简直是豆腐里打洞!”中铁十二局参建项目负责人王志刚感慨。
  为打掉工程建设路上的拦路虎,中国工程院、西南交大、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科研院校、参建单位协同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主持的相关工法,能够提前揭示未开凿岩石内的水压环境,经过跃龙门隧道的实践,这套方法行之有效,荣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对高地温和高有毒有害气体,在多方研究下,建设者对矿山通风设备“反其道而行之”,改抽风为送风,设计出主风路、分支风道,以3.4米半径的主风机大力灌送新风,从结构上改变了隧道空气环境。创造性提出“以风定产”,有多少新风,定多少掘进量,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贯穿在施工建设之中。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二年可以奉献!庆功烈酒,半是驱寒,半是思乡。
果香阵阵 产业振兴


  当铁路隧道还在掘进中,就已为沿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茂县县城旁,个大飘香的“大羌脆”苹果就像串在枝头上的糖葫芦,这是九顶山农牧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丰收景象。负责人张伟全介绍,他们看好茂县的发展前景,流转了200亩土地用于特色农产品种植,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推动农旅结合。
  “茂县融入成都的一小时生活圈,给周末经济制造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冬天可以滑雪,夏天可以避暑,一年四季可以仰望星空。”张伟全说。而在海拔2503米的松潘县镇江关镇,当地正谋划着扩大特色雪山梨的种植规模。
  回族姑娘兰梦雨是回到茂县发展的大学生,她坦言,如果没有动车的预期,她很难下定决心回家就业。“毕竟交通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动车通了,各类人才将会更多地进入山里,改变父老乡亲的头脑。”兰梦雨说,如今她从事人社工作,越发感受到,各种发展要素正在向茂县聚集。
  不久的将来,川青铁路将修至海拔2977米的黄龙九寨站和海拔3156米的黄胜关站,从成都到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将实现动车直达,这必将推动川西北高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壮怀的美酒,期待着更美的功业!
     (本报记者谢佼)
 
包头市东河区:解燃“煤”之急,护民生温度
包头市东河区:解燃“煤”之急,护民生温度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眼看这几天气温降得厉害,煤炭就到了,价格还实惠,真是热了屋子暖了民心!”
  “我今年买了两吨‘暖心煤’,政府承担运煤费,帮我们省不少钱,减轻了大伙冬季取暖的经济负担,让我心里暖洋洋的。”
  连日来,一辆辆满载着“暖心煤”的大卡车穿梭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的村镇街道上。“暖心煤”来了!在沙尔沁镇东园村的“暖心煤”发放点,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井然有序地领取煤炭,纷纷点赞东河区委、区政府情系民生的举措。
  群众有什么需求?怎么办?如何办好?效果怎么样?今年东河区紧扣这几个问题,把“人民至上”贯穿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员冲锋在一线、干部办公在一线,综合群众反映、信息化手段等多种途径了解群众需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今年入冬以来,群众购买取暖煤面临价格高、运输难等问题。“区委、区政府提前部署,及时给村民送来了‘暖心煤’。我们村共登记了1300户、2500吨煤,有效解决了村民的燃‘煤’之急。”东河区沙尔沁镇小巴拉盖村党支部书记张志雄告诉记者。
  随着气温下降,为保障广大群众温暖过冬,东河区提前谋划,迅速反应,城乡居民冬季取暖保障工作有序展开。该区按照自治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不让百姓挨冻是硬道理”的工作精神,成立工作专班,各单位密切配合,组建党员突击队、划定党员责任区,第一时间统计用煤需求,摸清底数,制定方案,指派专人全程跟进,不断加强工作调度,全力保障“暖心煤”供应不漏一户,确保群众冬季取暖有煤烧、买得起、温暖过冬。
  “在准确掌握群众用煤需求5万吨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对接供煤单位,全力做好‘暖心煤’调配、拉运和发放等工作,及时把‘暖心煤’送到两镇的2.5万余户群众家中。”东河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
  在“暖心煤”发放现场,河东镇磴口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们一边帮村民装煤,一边给村民宣讲安全用煤知识,叮嘱大家要经常开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村民李宝军高兴地说:“党员干部上门服务,细致周到,服务真是贴心!”
  “暖心煤”送到家门口,热了炕头,暖了心头。一直以来,东河区算好惠民账,办好民生工程,切实把群众提出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惠民的“幸福账单”。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引领作用,着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安路蒙 参与采写:吕必得)
 
塞上迎来“名医走基层”
塞上迎来“名医走基层”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银川11月27日电(记者董瑞丰 艾福梅)11月下旬,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迎来一场寒潮。一大早,室外行人寥寥。一支远道而来的医疗队,却让闽宁二中体育馆内的义诊现场排起了长队。
  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现场接诊的医生来自北京、上海、武汉、乌鲁木齐和银川等地,覆盖心血管、肝胆、肾脏、儿科、中医、精神卫生等多个领域。
  60岁的王化武患肝硬化17年,这次慕名来向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庄仕华问诊。
  庄仕华边看病历、边询问病史,又站起身,仔细检查患者面部和颈部,确认了一处肝硬化红痣。“目前病情比较稳定,要继续遵医嘱吃药,但不要自己乱吃。”庄仕华说着,认真将患者姓名、电话记在纸上,叠好放进白大褂上兜里,又把自己电话写下,双手递给患者,“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一般有手术,其他时候可以给我打电话咨询。”
  庄仕华是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8年6月月度人物。参加此次志愿服务行的医护专家,都从“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和团队中选取。
  闽宁镇因移民而建,因扶贫而兴。多种常见慢性病、老年病的诊疗,是这里群众关心的问题。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的诊台前,人群络绎不绝。给一名患者号完脉,拟完药方,刘清泉又让跟诊的当地医生接手,也拟一张药方。“加这两味药,有没有必要?”他问道,随后又指点,“我们要抓住核心机理。”
  跟大专家一同“望闻问切”,让正在闽宁镇驻点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王娜娜有些激动。“我们年轻的中医大夫,有时把方子开得太大,想兼顾各个方面,反倒都没顾好。”她感慨,“中医讲‘知其要者,一言以蔽之’,现场跟诊收获很大!”
  到基层义诊,在医院带教查房,为提升当地群众健康福祉出一份力,专家队伍马不停蹄。
  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86岁肺炎患者的病历摆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的面前。从抗肺纤维化,到稳血压、诊断心肌炎,唐子人干脆利落,从多个角度剖析急救方案。
  肺炎支原体感染近段时期流行,当地儿科医生正盼着向专家请教。是不是混合了病毒感染,什么时候用激素……问题一个接一个,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荃详细作答。她现场拿着病历分析:“对11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心率是偏快的,我建议今天再做一个肺功能看看。”
  “这个孩子能通过语言跟周围环境有互动,还能和妈妈一起玩积木,不一定是真正的自闭症,要随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副主任程文红一边查房一边耐心指导。
  无论是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现场带教,还是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做护理讲座,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总护士长王新华展现出娴熟的专业操作和医者的责任担当。
  一个个病例探讨,一次次查体问诊,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示范,是增进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实践。
  屋外寒风凛冽,宁夏医科大学的礼堂里,气氛火热。“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此举行。
  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扎根宁夏70年的陈树兰教授,分享她一生从医的心得,鼓励年轻人将“做个好医生”作为一生的追求。“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彰显援外医疗60年的“天下情”。
  截至今年10月,全国共有1002位医务工作者和14支优秀团队被推选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他们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已开展“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21场,受益群众超过3万人。
 
首批疏解4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
首批疏解4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石家庄11月28日电(记者杜一方 牟宇)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集中开工动员会28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雄安校区全部开工建设。
  4所高校雄安校区开工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成果。4所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其雄安校区主要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
  据介绍,4所高校雄安校区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在更高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4所高校在雄安扎根,也将为雄安新区提供高水平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山西:年底前再建40个“司机之家”

山西:年底前再建40个“司机之家”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太原11月28日电(记者许雄)记者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进一步方便货车司机群体工作出行,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已安排1200余万元专项资金,将于2023年年底前再建设40个功能实用、经济实惠、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司机之家”。
  “司机之家”建设是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持续推进的一项“暖心工程”,主要为道路交通车辆及驾驶人提供餐饮、住宿、洗浴等平价有偿服务和停车、如厕、洗衣等无偿公共服务,一般建设在货车司机较为集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物流通道货物集散地、物流园等处,小型车辆及驾驶人也可使用相关服务。
  近年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将“司机之家”建设作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体现行业关心关爱的重要举措。2019年至2022年,山西全省共建成“司机之家”23个,并全部通过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验收。
  不过,由于山西全省的货车司机数量达到54万人,已建成的“司机之家”在数量上与广大货车司机的需求尚有距离。为进一步改善货车司机工作休息条件,扩大“司机之家”服务覆盖范围,“司机之家”的数量仍需进一步增加。
  据了解,这次山西省新建的“司机之家”除满足停车、休息、就餐、洗浴、洗衣、如厕等基本功能外,还将更加注重功能适用性和服务体验性。届时,货车司机在山西范围内将获得更好的工作生活体验。
 
集装箱养鱼,工厂化种菜
武汉都市农业“新花样”
集装箱养鱼,工厂化种菜

武汉都市农业“新花样”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武汉电(记者万芃琦)穿过高楼林立的武汉市区,来到近郊的东西湖区,这里农业企业、农场、苗圃等比比皆是,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
  记者走进武汉康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场,映入眼帘的是40个绿色的集装箱,靠近可以听到机器轰鸣声和水流声。据介绍,这里面总共养了60万尾马口鱼,每个集装箱大约25立方米,却可以养下传统渔业一亩塘的鱼。
  集装箱内的水24小时不间断循环,水的流速会根据不同鱼种的习性调节。“逆流游行是大多数鱼类的天性,虽然集装箱体积不大,但鱼儿依然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公司总经理江求智介绍说,活水养出来的鱼肉质更紧实。
  集装箱养鱼不仅做到了养殖面积集约化,饲养过程还更加绿色环保。顺着整齐排布的集装箱走到尽头,可以看到一台缓缓转动的滚筒形机器。
  “这是微滤机,上面覆盖着200目/平方英寸的微孔筛网,用于过滤鱼的粪便。”江求智说,把鱼粪过滤出来,让集装箱里的水更干净,可以有效降低病害,而且过滤出来的鱼粪还可以用作肥料,为农场里种植的果蔬提供养分。而剩余的尾水则会经过4道工序净化,重新回到集装箱,对周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武汉康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曾获评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同时这里也是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市农科院有两位特派员专门与我们对接,企业与科学家们相互学习,共同为农业现代化努力。”江求智说,企业在设施利用方面有经验,而特派员们在鱼病防治、水质调理等方面有技术。
  武汉东西湖区是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也是武汉市重要的蔬菜产地,被称为武汉市民的“菜篮子”。除了蔬菜产量大,东西湖区还在种植模式上探索“新花样”。
  维农种苗生产基地的“蔬菜工厂”占地约70亩,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了各类蔬菜。经过消毒通道,记者来到“车间”,只见黄瓜、番茄、生菜等蔬菜整齐排布在培育架上。
  这些蔬菜叶片翠绿舒展,根部流动着精准配比的营养液,工作人员通过点击培育架旁的一块屏幕,可以调节营养液的成分。工厂还利用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实现高精度的环境控制,例如玻璃顶棚为蔬菜生长提供自然光源,当光照不足时,则会开启人工光源。
  “我们用科技的手段探索工厂化种植蔬菜的新模式,人为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可以让人们一年四季吃到各类蔬菜。”维农种苗生产基地生产主管杨佩说,目前“蔬菜工厂”里的叶菜每年可收获19茬,瓜果类蔬菜可收获3茬,年产量约240吨。
  今年4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为武汉构建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提供了参考。
  “陆养海鲜”,即使没有海,也能在内陆地区养出南美对虾、石斑鱼等海鲜;“云上养猪”,轻点App,人人都能认养一头猪,参与饲养全过程;“雾培蔬菜”,通过气雾为蔬菜提供养分,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垂直化立体种植……武汉都市农业“新花样”层出不穷,既丰富了市民餐桌,也探索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更多可能。
 
金融“活水”激发江西发展“绿动能”
金融“活水”激发江西发展“绿动能”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作为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省份,近年来,江西不断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为绿色经济注满发展活力,助力发展向“绿”而行。
“贷”动产业向“绿”而行


  在高安市锦江河畔,总投资超10亿元、规划容量110兆瓦的华能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今年,这一绿色低碳优质项目获得1.82亿元绿色贷款。
  这是高安市推动绿色金融创新赋能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高安市扩大绿色贷款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的绿色信贷产品,力争2023年底绿色信贷新增28亿元。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江西成为共识。位于“中国药都”樟树市的江西司太立制药有限公司,近期获得6000万元贷款,支持公司RTO(蓄热式燃烧装置)等多个项目推进。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废水处理的RTO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樟树市绿色贷款余额59.47亿元,比年初增加22.22亿元,2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
  在金融支持下,各地特色主导产业的绿色转型更有底气。在被称为“木匠之乡”的赣州南康区,为推动千亿家具产业集群走上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道路,当地的家居小镇集聚20多家金融机构,定制化推出“助业家具贷”“木易贷”“家具产业信贷通”等金融产品。目前,南康家具企业超6000家,从业人员近50万,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的重要抓手。
  为了让金融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渠道更通畅,政府服务加力提升。南昌小蓝经开区设立江西省首个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金融服务中心,拓展“线上+线下”“首贷+续贷”“直接+间接”等金融惠企渠道,构筑企业绿色发展“资金池”,激发绿色制造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小蓝经开区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惠”泽乡村以“绿”生金


  今年,宜春市奉新县万亩猕猴桃迎来丰收。赤岸镇城下村猕猴桃果农涂善强,在顺利拿到30万元贷款后,建冷库、扩规模的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猕猴桃是奉新县着力打造的特色农业。中国农业银行奉新县支行为果农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实行客户经理包村包点包户一站式服务。像涂善强一样,获得农行贷款支持的果农有180多户,累计发放猕猴桃产业贷款2800余万元。
  生态环境优良的江西,有着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优良土壤。各地因地制宜、因产施策,用金融“妙笔”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今年整个基地的葡萄产量预计突破700吨,产值至少翻一番。”看着累累硕果,江西畅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闵风根喜笑颜开。葡萄产业是南昌市新建区金桥乡的金字招牌,闵风根是产业“带头人”。今年,闵风根瞄准了农旅融合,建起一座采摘园。得益于银行主动上门服务,闵风根很快获得400万元贷款。如今,他的“葡萄王国”里正唱响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依托于鄱阳湖的淡水资源和传统淡水鱼加工工艺,湖口县发展水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江西大家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淡水鱼加工企业,其生产的酒糟鱼类产品小有名气。“在公司遇到融资难题时,政府与银行合力帮我们解决问题,公司很快顺利获得500万元贷款。”公司总经理骆保华说,目前该公司正布局预制菜市场,开拓电商和线下预制菜餐厨渠道。
  在抚州市临川区,“马铃薯贴息贷款”的创新推出,让孝桥镇村民陈新科稳产增收的信心更足。为了推进冬闲田利用改造工作,抚州农商银行对涉及冬闲田贷款的授信审批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贷款审批投放,目前已对全区符合冬闲田利用改造的44户农户全部提供了金融支持,发放贷款近千万元。
“碳”寻金融添“绿”走“新”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江西绿色金融改革取得成效,以绿色产品创新、绿色金融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助力江西企业践行“双碳”战略。
  为进一步推动江西工业企业实现低碳发展,九江银行推出“碳效贷”“数碳融”金融产品,通过将贷款定价和企业“碳排放表现”进行挂钩,并定期根据企业碳排放表现情况调整利率,引导企业节能降耗。截至2023年6月末,“碳效贷”累计投放贷款980万元,“数碳融”累计投放贷款4200万元。
  在鄱阳湖畔的都昌县,一些“洗脚上岸”的渔民转产后,通过“富渔贷”开启新事业。今年,从专业渔民变身专业水产养殖户的余康生,拿到了30万元“富渔贷”贷款,解决了壮大产业面临的资金难题。除了“富渔贷”,部分银行开发未来收益权质押白茶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并复制推广一批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县域新型绿色产业。
  聚焦绿色产业发展,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各地加快创新实践。南昌市西湖区以建设绿色项目库为抓手,打造“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一方面对绿色项目库企业进行优先审批、贷款额度优先保障。同时,鼓励并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碳汇账户质押贷款,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通过碳金融、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和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融资。
  把绿色资产通过赎买转化为发展资金,瑞昌市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代理机制,让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同时,推动各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自然资源委托代理机制已确权登记单元的估值、评价工作。目前,瑞昌市首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长河流域(瑞昌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已在九江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交易系统成功出让,出让价共计14.6亿元。         (本报记者孙广见)
 
黑龙江逊克口岸过货量创历史新高
黑龙江逊克口岸过货量创历史新高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黑龙江省逊克口岸近日结束明水期通关,数据显示今年口岸进出口货物量达到21.73万吨,同比增长44%,创历史新高。
  逊克口岸于今年2月14日通关。为提升口岸保障能力,逊克县有关部门增加推船3艘、驳船6艘,口岸运力提升125%,并加强与俄方口岸沟通,保障相关企业进口需求。
  “我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兑现逊克对外贸易奖励政策,免申即享,提升企业进出口货物积极性,同时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等服务。”逊克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张志阳说。
  黑河市德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入驻逊克县不久的企业。由于逊克口岸码头装卸能力不足、堆场较小,船舶没有停靠的泊位,也没有装卸区域及进口货物堆放场地,制约企业发展。对此,逊克县有关方面积极为企业纾困。
  “我们将客运码头临时改为货运码头,解决船舶停靠、货物装卸、堆放难问题,助力德晟船业实现石油化工设备、钢结构板房等货物出口,使逊克口岸过货量创新高。”逊克县口岸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冬说。
  此外,逊克县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服务中心主任丁亚鹏介绍,目前总投资3370万元的逊克县进境商品监管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边民互市贸易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助力逊克县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王君宝)
 
央行:截至9月末已有95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央行:截至9月末已有95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在119个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条件的城市中,有95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4个城市取消了下限。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落实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因城施策推动更多城市下调或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截至9月末,有95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这些城市执行的下限较全国下限低10个至40个基点。
  报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还调降二套房贷利率下限40个基点,从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60个基点,调整为加20个基点。2023年9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9月25日起,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进行下调。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平均降幅73个基点,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亿元至1700亿元,惠及约5000万户家庭、1.5亿人。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落实好已出台的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政策,减少借款人利息负担,降低提前还贷动力,增加投资和消费,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圳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圳总部+飞地生产”
深圳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圳总部+飞地生产”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深圳11月28日电(记者印朋)深圳市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市鼓励创新“深圳总部+飞地生产”新发展模式,支持国际总部、研发及母工厂项目落地深圳,推动本地企业在市外飞地合作共建汽车产业园。
  措施称,深圳支持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区,优化产业用地战略空间储备库,提高工业空间利用效率,依托各区优质厂房资源,鼓励汽车电子等产业实现“工业上楼”。
  该措施把“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一方面,开展先进创新技术攻关。深圳将支持围绕先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电动化领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高精度地图与定位、域控制器等智能化领域,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等网联化领域,操作系统、智能驾舱、电动化平台等共性基础技术领域,以及汽车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攻关,根据项目评审结果予以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另一方面,实现重大核心环节突破。深圳将围绕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中央计算平台、新体系动力电池等产业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支持针对重大技术系统、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等进行重点攻关,按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予以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高端微控制器(MCU)、功率器件、电源控制模拟芯片、车内/车间通信芯片、高算力主控芯片、计算芯片、系统级芯片(SOC)等汽车芯片实现自主突破。
  该措施自2023年11月27日起生效,有效期3年。深圳市此前已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相关产业促进政策。
 
展厅变客厅 房间到车间
工业旅游激发深圳新质生产力旺盛活力
展厅变客厅 房间到车间

工业旅游激发深圳新质生产力旺盛活力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深圳11月28日电(记者印朋)11月28日13时,一趟始发自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巴车,准时发车开往位于东莞市的OPPO工业园区,车上满载着前来观展的游客。百闻不如一见,把潜在客户接到企业车间,看得到流水生产线、问得到技术人员、见得到公司高管。
  在深圳,工业旅游渐成产业新风尚。
  27日-30日,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规模达24万平方米,超2200家业内知名企业精彩亮相。大会推出工业旅游活动,观众不仅能在活动现场领略产品与技术的魅力,还可前往大湾区知名企业实地考察。
  据工业旅游展区工作人员介绍,仅开幕第一天,就有200多名参观者报名工业旅游线路,“景点”含有一汽大众佛山工厂、OPPO工业园、洲明科技惠州工厂等制造业厂区。
  工业旅游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感受企业文化底蕴,是工业与文化相互融合赋能,让会展更为立体,让工业更为生动。
  今年以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举办“我帮企业找市场——深圳优秀产品专场展示对接会”活动,为第二十四届高交会优秀产品提供集中展示窗口。会展期间,深圳市臻芯数字孪生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扫地机器人产品受邀展出,受到前来馆内参观的国内、国外商团关注,目前已签约6000万元的欧洲市场订单及其他意向订单。
  深圳市臻芯数字孪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武睿说,深圳市工信局将企业优秀产品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持续展示,搭建供需平台,并及时推送意向客户,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引入国际化资源,切实帮助企业拿到订单,助推企业发展。
  如今,深圳市工业展览馆已成为国内外客商在深圳开展“工业旅游”的重要打卡地之一。这里的产品展厅正在变成产业“客厅”。
  “政府牵线搭台、为中小企业‘背书’,让我们更容易取得大企业的认可。这样‘大手拉小手’,能更快更好形成当下市场最需要的高质量产业协同。”深圳市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清长说。
  今年4月以来,深圳市有关部门联合推出“湾区之光”和“智造大师”两条工业旅游活动主题路线,以“游玩、研学、参观”的形式,将工业旅游与产业、产品、科普、教育相结合,推动深圳工业文化发展,提升深圳企业品牌形象,为企业拓展潜在市场空间。
  深圳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制造业科创特色鲜明。2020年至2022年,深圳有3条线路被评为“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深圳累计20个项目入选广东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
  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深圳针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出发,为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创造新空间、提供新平台、打造新路径。
 
甘肃灵台:避险搬迁让群众乐享新生活
甘肃灵台:避险搬迁让群众乐享新生活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未到晌午,刚走进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镇,在石塘—稔沟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就能听见庄户人家的切菜声。
  小雪之后,寒风萧瑟,但农民何喜红家的小院看上去十分温馨。在室内,何喜红把地板砖拖得发亮,电视机、冰箱、热水器等电器一应俱全。
  谈起这两年生活的变化,何喜红说搁在过去不敢想象。
  2022年以前,何喜红一家五口居住在距离这个安置点大约7公里外的曹家沟村。
  “以前的家里有5间砖木房,住着还算宽敞。”她说,但遇到大雨大雪天气,出门看病、采买都是“老大难”,山沟里出行很不方便。
  2021年10月初,连续强降雨来袭,让村里部分群众失去了家园。
  2021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推进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2022年,甘肃省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推进地质灾害威胁区等地群众搬迁。灵台县也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惠民工程推进,帮助群众逐步搬出地质灾害隐患点。
  何喜红一家去年初搬进了面积近120平方米的新居。“修建新房,政府补贴了10万元,我们家里自筹了剩余部分。”她指着门外说,如今就住在国道边,现在去县城、镇上都很方便。
  安居才能乐业。53岁的何喜红表示,她家今年种植了17亩玉米,收入近3万元。“我在周边工地打工,今年还能额外收入一万多元。离得近,还方便在家照顾老人。”
  据了解,当地计划在全县建成29个集中安置点,完成3年搬迁2420户7626人的目标。截至目前,灵台已建成19个集中安置点,完成搬迁4800多人。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数据显示,甘肃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域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50%,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07万处,受威胁人口240多万人。
  灵台县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探索也是甘肃省鼓励整片区、整村组、整山头、整沟壑搬迁的有益尝试。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介绍,甘肃今年将推动搬迁群众向县城、中心城镇、产业园区集中,12月底完成年度4万户搬迁任务。同时因地制宜一体化配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采取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等多种措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记者马维坤 程楠 马莎)
    新华社兰州11月28日电
 
江西兴国:
农村“银发族”有了更大“朋友圈”
江西兴国:

农村“银发族”有了更大“朋友圈”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最近,80多岁的村民李柏英比往常更忙些。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镇老圩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广场,李柏英招呼着和她年龄相近的银发好友们,讨论起重阳节的活动。
  李柏英说,以前老人除了忙点农活,没啥社交活动。这几年,村里成立了“乐龄互助社”,老年人的“朋友圈”扩大了,身边多了许多谈天说地的朋友。
  近年来,兴国县不断增强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自主管理、互助服务”的思路,选取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自然村成立“乐龄互助社”,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棋类比赛、老人生日会等文娱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照护、老龄互助、邻里互助、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互助养老改革质效。截至目前,全县建成“乐龄互助社”252个,覆盖了80%的农村老人。
  “乐龄互助社”不仅为农村老人提供了场地,也把更细致精准的养老服务带进村民家门。
  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77岁的村民钟甘秀因身体原因,每个周一、周四上午都要赶往县医院做护理,往往返回家中已是午后,但总有一份热气腾腾的午饭在等着她。
  垓上村“乐龄互助社”活动大厅旁的厨房消毒柜、双开门冰箱、菜品留样柜以及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工作人员刘昆凤和搭档熊慧芳,一人负责做饭,另一人负责招呼老人。
  “今天的菜是粉蒸肉、香干炒肉,您吃完饭后半小时记得吃药。”每逢钟甘秀需要出远门时,熊慧芳都会备好午饭,钟甘秀一回来就能吃上热乎饭菜。
  对居住偏远的失能、半失能重点服务对象,兴国县按照“一人一策”办法,委托有爱心、有照护能力的邻居作为邻里照护养老员,为服务对象提供助餐、生活照料、代买代办和精神慰藉等关爱服务,确保老人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孤有所陪。
  “乐龄互助社”如何实现规范长效运营?兴国县建立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县级补助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群众自付一点、爱心人士捐赠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如今全县共投入资金1238万元,252支助老互助队伍为老人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爱老助老服务。
  兴国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银发群体养老需求,围绕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目标,深化农村互助养老改革,着力增强互助养老动力、优化服务供给水平、提升互助服务质效,让老年人感受到亲情般的关怀和温暖。 
   (记者熊家林)据新华社南昌电
 
黄河岸边兴起“羊联社”
黄河岸边兴起“羊联社”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大力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构建起“政府+企业+协会+养殖户+保险”的多方合作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小雪节气已过,眼下本该是农民冬闲的时候,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长胜村的王生云一家却忙得不亦乐乎,需要每天按时往羊圈里添草料和饮用水,清理棚圈。王生云说:“今年7月,在国家补贴9000元的基础上,我又拿了1万元,新建了一座80平方米的高标准棚圈、一处100平方米的肉羊活动场,再也不用担心羊羔的过冬问题了。”
  记者在王生云的院中看到,配有防火隔热保温膜的新建棚圈排列整齐,饲料槽、饮水槽等设施一应俱全,40多只肉羊悠闲地吃草。正在入户走访的长胜村党支部书记孟文华说:“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下,我村从2021年开始实施肉羊养殖整村推进项目,给农户每座棚圈补贴9000元,每只种公羊补贴4000元,农户购买基础母羊享受贴息贷款,并且购买了牲畜死亡赔偿保险,降低养殖户投入成本和养殖风险,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据乌兰图克镇镇长葛云介绍,2021年以来,全镇连续3年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开展肉羊养殖整村推进工作,共覆盖14个行政村,建设803座标准化棚圈,同步发放种羊803只,购进2.81万只基础母羊,引导农户由传统畜牧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今年,预计全镇年出栏优质羔羊约13万只,按照现在的行情,户均增收超过3万元。
  位于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被誉为“塞外粮仓”,是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其中,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既是全国肉羊饲养规模较大的县级地区,也是常年育肥出栏、四季均衡上市的肉羊生产加工基地。近两年,受羊肉价格大幅下降、肉羊养殖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当地部分养殖户收入遭受亏损,养殖积极性受到打击。
  临河区财政局局长郭庆宏介绍,面对资金短缺对肉羊产业制约的现状,临河区于2021年从中央争取到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计划总投资2.83亿元,建设期3年,推动肉羊产业提档升级、扩规增效。试点试验项目实施以来,2021年至2022年,临河区养殖户平均1年增加收入3.2万元以上。
  记者走访发现,在财政补贴的同时,临河区将羊肉加工企业、肉羊养殖协会、保险公司等单位吸纳到肉羊养殖产业链中,建立多方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临河区肉羊养殖协会会长秦勇说:“我们肉羊养殖协会负责协调羊源、养殖培训、产业引导等工作,建设羊肉溯源体系,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监管,让养殖户享受更多产业链增值红利。”
  据了解,临河区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围绕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乡村治理四个机制,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为农民增收添动力,为产业发展增活力。
  长胜村党员示范户强双印说:“政府推动各方合作,组建肉羊产业综合体,等于多上了几道‘保险’,减轻了养殖负担,让我们搞养殖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
   (记者李云平)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点石成金”助振兴
湖北十堰“淘宝村”见闻
“点石成金”助振兴

湖北十堰“淘宝村”见闻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切割、冲洗、打磨,一颗颗绿松石毛料在手上变成形状各异的精美配饰;直播、装箱、发货,这些来自鄂西北山区的绿色小石头便去往全国各地。夜幕降临,湖北省郧西县下营村迎来它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走进下营村“电商扶贫中心”大楼,左侧的绿松石展销户在各自柜台前忙碌,右侧的各个电商直播间则早已进入了工作状态。敲开一个直播间的门,36岁的下营村村民钟磊正在镜头前向观众直播绿松石精加工过程。只见他全神贯注,这种形似松球、色近松绿的优质玉材毛料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几颗晶莹圆润的小珠子便被打磨出来。
  “我从2017年开始每天都在坚持做直播,行情最好的时候一年销售额能有几百万元。”钟磊说,他在2010年起就开始做绿松石生意,之后自学了绿松石精加工手艺和电商销售模式,2019年他回到家乡做直播,半年销售额就有118万元。
  下营村位于鄂西北山区深处,四周大山环绕,村民曾多以种地为生。虽然当地有绿松石矿,但过去绿松石价值并不高,销路狭窄。由于收入微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以前村民住着老土坯房,村里的土路两侧都是各家的猪圈、菜地和露天厕所。”下营村村委会委员周申元说,下营村一度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村里路上到处都是坑,车开不进来,发展经济很困难。
  2008年以后,个别村民通过开淘宝店,将本地绿松石成功外销到全国各地。此后,许多在外的年轻人渐渐回到家乡从事绿松石电商工作。2014年,下营村电商营业收入达4000多万元,被阿里研究院授予“淘宝村”称号。
  “人在床上,货在网上,叮咚一响,钱到卡上。”这是下营村村民通过电商致富的真实写照。2014年,下营村村民庹涛被吸引回村做绿松石电商。起初他并不熟悉绿松石,也不了解电商,后来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先后注册淘宝网店、成立电商公司、组建直播团队。如今,庹涛团队电商年销售额达500万元。
  “村里最早做绿松石电商的都是年轻人,后来其他村民也在他们的带动下做起了电商。”周申元说,村民们告别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在村里很多年长的人也能熟练使用手机卖货。
  今年53岁的村民郭明凤是下营村电商大军中的一员。2012年,郭明凤结束了卖豆腐的工作,学习了打磨绿松石的手艺之后,回村开始在淘宝和微信平台上销售绿松石手工艺品,第二年全家就住进了新房。如今,识字不多的郭明凤还学会了拍照配文发朋友圈。“我就用语音和电话跟他们交流,顾客们都很信任我。”她说。
  “截至去年底,下营村电商全年销售额达到了2.5亿元。”下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廷洲介绍说,全村共459户1423人,其中电商从业人员600余人,登记注册的电商实体店有139家,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村民兜里有了钱,下营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下营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不到3米宽的水泥路被扩建成7米宽的柏油路“淘宝大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土路被改成铺着石板的民宿一条街,“汛期不服管”的河道被修整成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里还新建了网红打卡点瑶琴沙滩,每到周末游人络绎不绝……如今,下营村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走出“电商扶贫中心”大楼,漫步在下营村“淘宝大道”上,耳畔河水潺潺,眼前炊烟袅袅。夜幕降临,属于下营村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记者伍志尊)新华社武汉电
 
贵州水城:高海拔农村学校将逐步实现温暖过冬
贵州水城:高海拔农村学校将逐步实现温暖过冬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贵阳11月28日电(记者施钱贵)海拔约2000米的海坪小学,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是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近日,随着学校的供暖工程建成投用,全校师生得以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
  海坪小学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696人,其中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学生368人。由于海拔较高,海坪小学冬季时常被大雾笼罩,湿度高、气温低,冬天最低气温在零下5℃左右。
  今年以来,为解决农村高寒地区学校的供暖问题,水城区积极探索农村高寒地区学校的供暖模式,以海坪小学为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高寒地区供暖项目建设。海坪小学供暖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采取“光伏+空气能+散热片”供暖模式,于今年10月22日启动实施。目前,供暖工程已建成投用,供暖面积约4500平方米,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已实现供暖全覆盖。
  “冬季不再寒冷,同学们学习很开心,老师们工作很舒心。”海坪小学校长罗忠祥介绍,海坪小学的供暖设施投用后,教室的温度达到了18℃,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大大改善。
  据记者了解,水城区海拔1500米以上高寒地区有学校106所,占农村学校的59%。截至目前,全区高寒地区的33所独立幼儿园中已有32所实现空调供暖。下一步,水城区将分批推进、分步实施农村高寒地区学校供暖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土特产变“金疙瘩”,特色产业拓宽泰山脚下乡村振兴路
土特产变“金疙瘩”,特色产业拓宽泰山脚下乡村振兴路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天气转冷,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的田地里仍然一派热闹景象:前不久刚忙完猕猴桃采摘的村党支部书记李丰和村民们又开始忙着收获蜜薯,还有许多学生专门到村里体验蜜薯采收。
  亓家滩村位于泰山山麓,全村693人,但耕地仅有448亩,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2015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李丰意识到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蹚出一条适合亓家滩村的发展路子。
  亓家滩村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蜜薯、猕猴桃等生长。为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李丰带着村“两委”成员动员村里的猕猴桃种植户加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型。目前,全村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年产量20万斤,村集体收入突破35万元。
  走进位于泰山脚下的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石榴园,占地500多亩的园区有大小石榴树近万株,主要品种有泰山红、胭脂红、金红、大白甜、秋霜等,“家家红石榴”是白马石村百年石榴种植史的生动写照。
  据白马石村党支部书记赵兴新介绍,近年来村里成立了石榴销售专业合作社,逐步做强红石榴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产业链,还进一步拓展了石榴盆景销售渠道,开展直播带货等,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目前,我们村石榴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赵兴新说。
  初冬的户外寒意阵阵,邱家店镇王林坡村的汶泉圆合作社大棚内却温暖如春,生机盎然。樱桃花在寒冬里竞相绽放,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福春正在樱桃树旁讲解人工授粉技术。
  早在2019年,王林坡村党支部领办成立汶泉圆农民专业合作社,但由于不懂技术、不会经营遇到了发展瓶颈。对此,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向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在外“能人”王福春身上,动员他回村担任合作社职业经理人。
  回村后的王福春不负众望,凭借自己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管理经验,高标准建设了组培育苗中心和农业产业园区,还先后举办技术讲堂30余场,将先进的种植经验传授给村内种植户,帮助村民致富。
  据介绍,王林坡村已建设冬暖式种植大棚30个、配套育苗大棚5个,培育樱桃、草莓等果苗300万株,远销河北、内蒙古等地,带动村民年均增收8000元,拉动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
  泰安市委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泰安市立足农业农村发展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记者孙晓辉)新华社济南11月28日电
 
湖北柴岗村:花椒成为“致富树”
湖北柴岗村:花椒成为“致富树”

( 2023-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11月中旬,在地处湖北中部的荆门沙洋县沈集镇柴岗村,丘岗地上成片的花椒树丛中,三五村民一组给花椒树喷洒防冻营养液,细心呵护着这些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致富树”。
  “别看这一茬新栽种的花椒树苗只有二三十厘米高,3年左右就能挂果有收成。”在柴岗村,村民胡光荣是花椒种植的“土专家”。他率先从老家重庆引进花椒种植,种了20多亩花椒地。在奔向乡村振兴的路上,这一营生被看好,进而在全村示范推广,胡光荣也成了村里柴绿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
  多年来,有着千余人口的柴岗村,人均耕地不足3亩,而且不少地块条件差,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万把元。村党支部书记李涛说,2018年前后,村里还背负着260万元的村集体债务,日常运转都很困难。
  沙洋县烟草专卖局驻村第一书记陈旺国三天两头与李涛合计,又征求村民意见,最终看准花椒适宜当地荒山斜坡种植、繁殖容易的特点,决定试一试。
  2018年秋,柴岗村注册成立了柴绿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开发贫瘠丘岗地80亩,种植早熟“九叶青”花椒。
  合作社发展起来,逐渐带动村内15户农户利用自家丘岗地种植花椒8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同时,解决了村民“守着家门口难就业”的尴尬,仅今年以来用工就达800多人次。
  村民徐秀梅被聘为合作社种植基地的管护员。她说,在合作社工作,一年能拿到2万元管护费,赶上七八月花椒采摘期务工,还能多挣5000余元。
  如今,合作社种植的230多亩花椒带来的产业收益,已经帮助村里化解了230多万元村集体债务。李涛说:“今年把剩余的村集体债务还清,村民将来就可以集体分红了。”
  花椒种起来,产业链延长起来。柴岗村还利用政策资金,建设起600平方米的加工仓储库和300立方米的冷库。李涛表示:“这样就能实现青花椒保鲜存储,错峰上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沙洋县引导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利用丘岗地等发展花椒、小辣椒、香樟苗木等特色种植产业,逐渐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这逐渐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也让大家伙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大盼头。”沙洋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勇说。   (记者闫睿)新华社武汉电
 
北极“科考圣地”,漫漫极夜里的中国“守夜人”
一个人的科考站——记北极黄河站越冬站长李斌   在人类对极地的探索中,一个名为新奥勒松的小镇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不仅因极北的地理位置而世界闻名,还因深入的极地科学研究而备受瞩目。屹立于这里的北极黄河站,是中国在极地科考中的最北据点。今年冬天,在太阳从不升起的漫漫极夜里,越冬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斌成为黄河站唯一的驻守者,他与孤独为伴,通过对极光的观测,为中国空间物理研究默默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河站的“守夜人”
  新奥勒松处于北纬79度,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上的最大岛屿——斯匹次卑尔根,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北定居点。这里有着长时间的极昼和极夜:从4月下旬到8月下旬,蜂拥而至的游客能在午夜看到仍未落下的太阳;而从10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这里的居民要经历长达120多天的连续黑夜。
  如果不是因为发现了煤矿,人们可能不会在上个世纪初就来到这个极北之地。在因煤而兴的同时,许多探险家也看上了这个离北极最近的人类定居点,他们在这里整理装备、踌躇满志,准备前往1200公里外的北极点,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人类的荣耀簿上。1926年,已征服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阿尔·阿蒙森(Roald Amundsen)与同伴一起搭乘飞艇从这里出发穿越北极点上空,成为世界上首个到达南北两极的人。
  就在阿蒙森出发前往北极点的前一年,中国加入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根据该条约,中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并依法在该特定区域内平等享有开展科研以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包括狩猎、捕鱼、采矿等。但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这一权利只落在纸面上,中国未能在北极科考领域取得突破。
  近80年后,中国人终于在这片被极地科学家称为“科考圣地”的小镇上占据了一席之地。2004年,在一栋曾是煤矿工人宿舍的二层小楼门前,巍然屹立起一对石狮。走近这栋极具辨识度的建筑,“中国北极黄河站”几个字映入眼帘。
  极地只有冬夏两季,以3月和9月为界。新奥勒松的夏季是喧闹的,在太阳永不落下的极昼时节,黄河站会迎来数十位来自国内各个研究机构的科考人员。他们徒步、乘车或乘小艇外出,进行冰川、土壤、大气等各自研究领域的实验,有时会与北极狐、海豹和北极熊不期而遇。
  而在冬季,由于处于极夜,很难外出考察,只有进行空间物理观测的研究人员才会留在这里。而对于以极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李斌来说,极光在极昼的夏季是无法观测的,这让他成了黄河站的越冬“守夜人”。
  李斌的一天通常这样度过:起床后,与国内的同事对接工作;在国内的下班时间过后,再与家人视频聊天;晚上6点过后,他进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要操控分别设于新奥勒松、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和冰岛凯尔赫的三套极光观测设备,直至深夜。这些观测设备的数据会被上传到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的网站上,供全世界极光研究者、爱好者浏览和下载。
  如果当天有强烈的极光爆发,李斌还会拿起相机,走出温暖的小屋,在数十厘米厚的积雪中安上三脚架拍摄极光。如果当天下起大雪,他还要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徒步数百米,检查黄河站的天线和极光观测设备,确保无虞。
  新奥勒松有一个食堂,为各国科考人员定点供应早中晚三餐。由于不得不熬夜工作,李斌经常会错过早餐。中午12点左右,他会走过仅有微光的小镇,去食堂吃第一顿饭。而在深夜,饥饿难耐的他也时常会打开一盒泡面,或一盒三文鱼罐头。
  全世界可以研究极光的地方有很多,但新奥勒松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北纬79度的高纬度。“极夜在正午也是黑夜,我们可以在黄河站看到日侧极光,这与其他地方看到的夜侧极光不同。”李斌说,日侧极光指的是正午时分的极光,科学家可以通过观测,了解地球粒子逃逸的过程,“简而言之,通过日侧极光,我们才能了解地球大气消失的过程,知道地球大气是在净流入,还是在净流出。”
  黄河站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极地科考站之一。但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这里的冬天并不像南极腹地那么寒冷。李斌告诉记者,虽然下雪频繁,但这里冬天的平均气温大约零下十几摄氏度,如果不刮风的话,体感温度并不算太低。而在相同纬度的南极大陆,冬季气温可能低至零下60摄氏度以下,要在那里越冬非常困难。直到现在,中国科考队员只在长城站、中山站等南极科考站越冬,还未实现在昆仑站等南极内陆站越冬。
“半路出家”的极光研究者
  很多人看过极光,但对极光有更深层次了解的,一般是空间物理的研究人员。李斌试图用浅显的语言给记者解释:极光是一种等离子体现象,主要发生在具有磁场和大气的行星上。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来自磁层和太阳风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
  极光通常为绿色和红色,“美丽”“神奇”往往是许多人对极光的第一印象,而身为研究极光的科研人员,李斌时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研究极光有什么用?”
  “研究极光从通俗意义上来说,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但对于空间物理来说,它为无数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也丰富了人类对地球磁层的了解。”李斌说,通过了解地球磁层的状态,人类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球空间环境的规律,而这对卫星发射、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李斌说,极光就好像地球高纬度空间的“雨雪”。对于高纬度地区的电磁设施来说,会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些通讯导航卫星、输电网络等,受周围的电磁环境影响都比较大。如果人类能通过极光观测,推算出空间中磁暴发生的时间和强度,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就能降低磁暴对电磁设施的影响。
  “人们出行都会看天气预报,极光就是地球空间的一种‘天气预报’。”李斌形象地解释,“当人类能够比较频繁地离开地球,去月球和火星旅行,我们对于空间的‘天气预报’就会有更大需求。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我们会需要关注太空中的‘风雨雷电’,并依此调整自己的太空旅行。而对极光的观测和研究,正是空间‘天气预报’的必经之路。”
  “我们不能因为极光目前‘没有用’,就不去研究它。你去探索自然界一种未知的现象,这就是科学的本质——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而不是去应用。我们只有先去了解,才能讨论如何利用。”李斌说,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己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能让工作与爱好相结合,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
  与“科班出身”的研究人员不同,李斌在本科时的专业是印刷工程,硕士期间的专业是等离子物理,直到博士才开始涉及空间物理。他研究极光,不仅用实验设备,还用自己的单反相机。他会用几分之一秒的短曝光来连续拍摄极光的瞬间,从中找寻极光的变化规律。在研究极光的过程中,摄影、等离子物理、空间物理,本科到博士的专业课都派上了用场。
  2018年在黄河站越冬时,李斌在一次拍摄极光时发现,极光弧的底部有一些小的极光带。从极光的原理上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他立刻用相机拍下来。随后他请教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发现。经过几年的观测与研究,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极光涟漪”,目前正着手撰写论文介绍这一现象。他认为这一现象有可能反映磁层和电离层如何作用于大气环境。
  李斌经常说,自己是“半路出家”研究极光的人,因此比较理解一个普通人对极光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不会像一些科班出身的人,描述极光都用非常专业的词汇。我希望用生动的、能让人听懂的语言来描述极光,让更多的人了解极光。”
  在新奥勒松,研究极光设备最全的是中国北极黄河站。此外,挪威极地研究所等机构也在研究极光。李斌认为,不同国家在这一领域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对于自然现象的观测,大家都是‘做加法’,希望获得更多的数据,包括黄河站在内,大家都会把这些数据与同行共享,这对科学研究是更有利的。”
与危险和孤独相伴的科考队员
  对人类来说,极地总是与危险相伴,即使有着丰富的经验,也难免遭遇意外。1928年,功成名就的阿蒙森为营救自己的好友、曾一同前往北极的意大利探险家翁贝托·诺毕尔(Umberto Nobile),乘飞机前往北极地区,从此失踪。
  近100年后的今天,尽管科技水平和保障能力已经大幅提高,不期而遇的风险仍然是每个极地科考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新奥勒松所在的斯瓦尔巴群岛,几乎每年都有北极熊伤人的事件发生,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卫,不得不开枪射杀突然遭遇的北极熊。因此,包括黄河站在内,新奥勒松小镇上所有建筑都不上锁,以供遭遇危险的人进屋躲避。所有的房门都向外开,因为北极熊只会推门,不会拉门。
  黄河站夏季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昉讲述了今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早晨,科考队员们乘船去冰川做实验,而他在站内留守。另一个科考站——德国法国联合站的一位队员急匆匆跑来告诉他,冰川附近的观测小屋附近发现了一头正在撕咬驯鹿尸体的北极熊,可能对科考队员造成威胁。由于当地没有手机信号,他立即用对讲机紧急通知考察队员们尽快回到站里,幸好提醒及时,队员们避免了与北极熊“狭路相逢”。
  冰川融化也是夏季科考的一大挑战。“我们有很多的科考项目需要走到冰川的前缘,甚至在冰川上进行一些采样作业,夏天冰川融化比较厉害,风险就很大。”何昉回忆说,冰川裂隙有时候光凭肉眼看不清楚,行走时有可能失足跌入裂缝。
  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极地,当意外发生时,不同国家的科考队员会守望相助,共渡难关。李斌记得他2015年至2016年在南极中山站时,遇到一起某国科考队员受重伤的紧急情况。当时邻近的中国、俄罗斯、印度三个科考站的随队医生会诊,对该队员进行紧急抢救,为其转运回国赢得了时间。当得知该队员回国后历经多次手术终于转危为安,每位参与救治的队员都松了一口气。“救治他的时候,我一直在手术室,当时非常紧张,伤者手臂的骨头伸出来把队服都戳破了,让我非常难过。”李斌回忆道。
  除了危险的考验,人在长期处于极夜时,心理和生理上都会面临巨大挑战。这一点,在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和北极黄河站均有过越冬经历的何昉深有体会:“尤其是在北极黄河站越冬时,站里往往只有一个人,要在没有白昼的情况下待好几个月,需要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时刻校准自己的生物钟,才能适应这种不分昼夜、与世隔绝的环境。”
  确实,在这个冬季仅有数十人的小镇上,在漫长的极夜中,能做的消遣也实在有限,就连食堂里过期杂志上的数独填字游戏,都被这些科考队员填得满满当当。
  李斌说,自己每天都会收到国内同事的信息,与家人也会每天视频连线。与此同时,在人迹罕至的北极,不同国家的科考队员会更加抱团互助。每天去食堂吃饭时,如果看到有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心情不好,或者几天没来吃饭,大家都会关心询问。
  有人选择离开。李斌的好友、意大利科考站队员西蒙内塔·蒙塔古蒂(Simonetta Montaguti)已经决定辞职,不再从事极地科考工作。说起西蒙内塔,李斌眼中满是敬佩。这位年近五旬的意大利女队员,曾在南极内陆协和站越冬,冒着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的严寒外出检修设备。尽管经验丰富、功勋卓著,但西蒙内塔有些厌倦极地的生活了,“我现在想转换一下自己的人生赛道”。她告诉记者。
  在记者结束黄河站采访时,一位管道工程师也结束了自己在新奥勒松的工作,与记者搭乘同一班飞机离开了这个北极小镇。
  更多极地工作者选择留下,包括李斌。“我想,我还是会坚守,我喜欢极地,也喜欢极光。”李斌说。
北极深处的“小联合国”
  与在南极相比,李斌更喜欢在黄河站越冬的感觉。这里温度相对舒适,最冷也就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在南极时,各国科考队员一般只在自己国家的科考站里,与其他国家科考队员交流不多。而新奥勒松则像个“小联合国”,不同国家的科考队员一起吃饭、健身、交流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分享共同的经历。“大家都是极地工作者,聊起来,有些人上个月还在南极,现在就在北极。”李斌说,“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有这么多共同话题的人。”
  各国科考当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如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关注的议题,也是各国极地科考人员热议的话题。由于地理原因,两极地区往往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相当于温室效应的“放大器”。
  在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的北极探险博物馆,工作人员伊达·玛丽·艾勒森(Ida Marie Eilertsen)告诉记者,自己2011年刚到这里时,一个夏季只有一两天最热的时候能穿短袖,每次只能穿一两个小时;但近两年,她每年都有至少半个月可以穿短袖外出。“在北极生活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李斌记得,自己2018年来黄河站越冬时,新奥勒松的海面有部分封冻,但今年没有冻上。这说明全球变暖是切实存在的,而且在北极更为明显。根据一些研究海冰的气候专家所做的学术报告,北极地区海冰的缩减非常快,威胁到北极熊、海豹等当地动物的生存。
  何昉告诉记者,气温的大幅升高,对于北极圈内动植物的习性和微生物的繁殖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各国科考人员在北极能够观测到更明显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全球变暖在极地对冰川运动的影响也相当显著。“由于在极地温度上升更多,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全球变暖对极地生物圈和冰川的影响,来预测如果全球变暖继续下去,几十年后会给地球气候和环境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何昉说。
  黄河站的不少科研成果不仅造福中国,也为其他国家所共享。何昉介绍说,黄河站近年来一直在做北极污染物监测。这些污染物都是从人类活动较多的地方,经大气和海洋环流来到北极。通过监测数据,科考队员会研究这些污染物的构成、传播路径和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物的传播是不分国界的,所有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所以外国科学家对黄河站的监测情况和研究成果也很感兴趣。”
  多年来,像何昉和李斌一样,中国极地科考人正不断用自己的勇敢和努力,在地球两极书写着新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极地科考事业进入了“快车道”。1984年至今,我国相继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如今,我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日夜兼程奔赴南极,建设罗斯海新站,这将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与此同时,我国对北极的考察也在持续推进。2004年7月,我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在新奥勒松建成;2018年10月,我国在冰岛北部的凯尔赫建成中国—冰岛联合北极科学观测台。
  “上天、入地、登极、下海,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极致挑战,是智慧和勇气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反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在一篇名为《极地科考 造福人类》的文章中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正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明年是我国开展极地科考40周年,也是黄河站建站20周年。随着我国对极地研究的日益重视,我相信黄河站的未来会更好,更坚信中国极地研究未来可期!”何昉说。
   (本报记者张玉亮 马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