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各地

04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0508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06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7版:新华国际

滹沱河“蝶变”
滹沱河“蝶变”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 闫起磊 齐雷杰

  这是一条流淌的“水脉”:它自黄土高原东穿太行峡谷,奔流数百公里汇入渤海,滋润燕赵沃土,参与缔造华北平原。
  这也是一条绵延的“文脉”:它蜿蜒串起石家庄城建起点、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和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美誉的西柏坡。
  风沙源、纳污坑、垃圾带,曾经,滹沱河的“疮疤”让人扼腕叹息。后花园、发展轴、新空间,如今,滹沱河的“蝶变”令人心旷神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滹沱河“新生”画卷徐徐铺展。
滹沱胜景历经“坎坷”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一鞭晓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西出太行,东流入海,与太行山山前大道交会的滹沱河,是千百年来北上南下必经之地,从古人吟咏之中可以想见滹沱河昔日胜景。
  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太行山区的滹沱河全长580余公里,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滹沱河流经石家庄市平山、正定等区县,是石家庄最大、最主要的河流。
  深秋时节,沿滹沱河石家庄城区段而行,只见秋水映照蓝天,水鸟悠然嬉戏,两岸层林渐染,怡人风景如诗如画。市民游客徜徉其中,欢声笑语,惬意休闲。
  沿河而居的正定县塔元庄村民,依托优美的滹沱河景观,发展起现代农业、旅游、康养等产业,乡村振兴迈上快车道,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真没想到,世世代代守望的滹沱河,在今天让我们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塔元庄村党委书记尹计平高兴地说。
  可谁能想到,滹沱河也曾经历污水横流、沙坑遍布、植被退化的“伤痛”。
  随着上游来水减少,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下河道一度干涸、断流,鱼鸟难觅踪影。在较长一段时期里河床盗砂猖獗,成为石家庄市区主要风沙源。垃圾倾倒,工厂污水直排,大大小小的污水坑,让过往行人无不皱眉掩鼻,匆匆逃离。
  过度索取和破坏使得滹沱河一度变成河北省各大河流中,环境承载能力最差、水污染最严重、污染防治最为紧迫的河流之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石家庄河段,也沦为横亘在城市北部的“生态疮疤”。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石家庄市把滹沱河生态修复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纵深推进滹沱河治理。
  自2017年起,石家庄市累计投资180多亿元,分三期对黄壁庄水库以下109公里河段实施系统修复。防洪优先、生态恢复、布局业态、营造景观,投资之多、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如此生态修复工程在石家庄史无前例。
  “遵循河流自然形态,因地治河。”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主任康文忠说,主城区段“扩河为湖”营造连续大水面,其余河段通过溪流串联水面,营造“溪流湿地河道+小型湖面”交替的湿地型河流。沿岸则以荒田和河漫滩为基底,以洲岛、水塘、林地、公园等为斑块,构建可持续河流生态格局。
  2021年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累计营造生态水面2680多公顷,沿岸新建、提升绿地1万多公顷,形成一条光彩亮丽的生态景观带。上游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多次生态补水后,滹沱河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治理后河道行洪能力明显提升,今年迎战‘杜苏芮’强降雨过程中滹沱河安全行洪,为流域整体防洪作出了贡献。”石家庄市水利局办公室副主任康晓亮说。
  断流多年的滹沱河石家庄段恢复滔滔百里胜景,沿河两侧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显著回升。曾生产“贡米”的正定县曲阳桥镇周家庄村,恢复了多年不见的水稻种植。“我们正依托稻蟹共生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宁宁说。
  “经常能看到白鹭、赤嘴潜鸭、小天鹅,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这里落脚栖息,安家育雏。”这两年,摄影爱好者徐东坡总喜欢沿着滹沱河把水鸟翩跹、绿树花海的美景摄入镜头,他欣喜地看到,重现生机的滹沱河正在成为“百鸟天堂”。
贯通水脉接续文脉


  旭日东升,晨光照射西柏坡纪念碑上的五角红星和碑下的岗南水库湖面,熠熠生辉,依偎在滹沱河臂弯里的革命圣地,迎来游客熙攘的一天。
  “西柏坡、不算大,这里发生的红色故事震山河……”伴随清脆快板声,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闫文彦向参观游客讲起红色经典。当年西柏坡一带的滹沱河两岸土地肥沃,稻麦两熟,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成为党中央指挥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滹沱河曾经造就了西柏坡的“米粮仓”,如今,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山河美景,让老区百姓捧上了“旅游碗”。闫文彦说,西柏坡村九成以上家庭从事旅游服务业,村民们搞民宿,经营农家院,开观光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夜幕降临,灯光映照高大宽厚的古城墙和巍峨矗立的古楼古塔,流光溢彩,坐落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开始了一天最为热闹的时刻。
  “夜游正定古城”已融入石家庄市民日常:或漫步闲谈于城墙之上,或歌舞游戏于阳和楼下,或端详沉思于古寺古塔旁,或欢聚在古街市井的烟火里。
  与正定古城遥相呼应的滹沱河南岸,则是正在分期建设的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始建于战国时期的东垣古城遗址,是石家庄市区内最古老的城垣遗址,也是石家庄城建历史的肇始地。
  “遗址公园建成后将成为石家庄城市文化绿心,成为展现城市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精彩窗口。”石家庄旅投集团董事长王晓辉说。
  贯通“水脉”,接续“文脉”。在修复滹沱河生态的同时,石家庄市沿河打造文旅大道,连接起正定古城、东垣古城遗址、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柏坡等文化地标,串珠成链,形成一条文脉景观轴。
  如今,沿滹沱河上下,品味古城,参访圣地,揽胜太行,已成为京津冀文旅经典品牌。
水城相融和谐共生


  20世纪初,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为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减少成本,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加上此前在此设站的卢汉铁路,两条铁路的历史性交会,让乡野小村石家庄逐步嬗变为一座华北重镇。
  如今,大河向东,城市向北,曾迫使铁路改站的滹沱河,正在成为城市生长的“新轴线”。
  不久前,石家庄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重要节点工程——滹沱河特大桥,顺利通车。2208米长南北跨越滹沱河的特大桥,长龙卧波,气势如虹,进一步拉开了石家庄城市框架,密切了滹沱两岸联系。
  修复治理后的滹沱河,不仅成为城市新的“景观长廊”,也为石家庄构筑一条拥河发展的经济带提供了生态支撑。近两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拥河发展”战略,以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
  滹沱河与其支流太平河交汇处,拔节生长的石家庄太平河城市片区日新月异。这里北望正定古城,南接东垣古城,滨水资源优越,空间资源充足,是“拥河发展”的起步区和引领区,正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数字新城发展主轴带、省会文旅产业核心区。
  “依河而生”“迎河而立”“拥河而美”“因河而兴”,太平河城市片区规划中心的展厅主题,向人们呈现着城与河交融共存的沧桑历史,昭示着城与河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石家庄市将引导城市新兴功能向滹沱河沿线聚集,布局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型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滹沱河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打造高水平经济带、景观带、生态带。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山水相映,水城共融。在“两山”理念滋润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滹沱河的“新生”故事未完待续。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9日电
 
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中国再次汇聚世界目光。企业展面积增长约30%,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均超历届水平,超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亮相,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如何,跨国企业的感受最有说服力。今年三季度,中国贸促会对近700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本年度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近九成预期未来五年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
  当前,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加,多数实现较好盈利,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充分说明中国吸引外资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有跨国企业表示,稳定增长的市场意味着稳定的投资回报。尽管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工业、服务业、消费等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国民经济持续向好。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发展大势看,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基础厚实,具有强大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的热土。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脱离中国大市场就是脱离发展的大机遇。前三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8%,彰显高质量引资“含金量”。
  中国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必将为跨国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把吸引外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出台6方面24条政策措施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高标准举办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数贸会、链博会等国际展会;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不断以务实举措为各方搭建合作平台,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鲜明信号。
  随着一系列稳外资举措落地见效,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彰显。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中国,必将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谢希瑶)新华社北京电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杨金志 周琳 胡洁菲

  中国,上海,这里即将迎来规模空前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的永久会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四叶草”,就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西虹桥区域。
  青浦,一个充满生机的名字;青浦,延续着千年的大港口、大码头之梦。唐宋年间,吴淞江畔的青龙古镇,堪称江南巨港;明清时期,水网纵横的朱家角万商云集;时至今日,“四叶草”象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开放,刻在这片江南水乡的基因里。在这片热土上,我们迎的始终是五洲客,计的一直是天下利。
青龙塔,光耀千年的“东方明珠”


  十月底的上海郊区,日头高悬,天朗气清,从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村口远远望去,一座古塔直入蓝天,其周边则是庄严、拙朴的古寺,掩映着苍翠的树木,别有一番景致;走近看,古塔整体呈八边形的形状,不同层次的灰墙为塔身增添了一分历史感。
  这座塔,就是距今一千多年的青龙塔。“青龙塔,是唐宋时期的‘东方明珠’。”青浦博物馆馆长王辉介绍,青龙塔的诞生,是中国对外贸易史的重要注脚。
  距青龙塔大约2公里处,是上海博物馆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记者在站里看到,唐砖宋瓦、各类瓷器琳琅满目,它们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工作间里,等待工作人员的整理和修复。从2010年起,上海博物馆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等重要发现。这一成果,被评为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至今日,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记者在现场看到,古代的路基、墙根、水井正在重见天日。
  青龙古镇的镇址紧邻吴淞江。唐宋时期,吴淞江是江南地区的一条主要入海河流,河道宽深,适于远航,青龙古镇应运而生。直到明清时期,随着黄浦江的疏浚开挖,吴淞江成为黄浦江的支流,青龙镇才逐渐“让位”给黄浦江边的上海。“先有青龙镇,后有上海滩”,青龙镇是上海港的不折不扣的“老祖宗”。
  据当地地方志记载,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江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是转口贸易,将内地生产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大宗商品出口至海外,又将海外的香货、布匹、药物、金银等进口至国内。一度,青龙镇上交的商税位列全国第五,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上海第一港”。
  “对于彼时青龙镇上往来的商贾来说,行船时看到青龙塔尖的灯火,就知道青龙镇不远了。青龙塔是当时全球客商重要的航标和灯塔。”白鹤镇党委书记朱磊明说,一千多年前种下的开放种子,如今正在进博会这股东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
  青龙塔边,上海天宫驿供应链公司正在与格鲁吉亚的公司商讨成立合资公司,将当地负有盛名的矿泉水和白兰地带到进博会,走进中国市场。“白鹤镇面向长三角,可以覆盖海量的消费需求;又有大量的食品加工企业,可以把格鲁吉亚等国的产品进口过来进行深加工,再联名出品。”天宫驿供应链负责人陈浩霖说。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万里为遥。从古塔到进博,向世界开放、支持投资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航标”始终亮着,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上海之源、江南水乡青浦区,也正在成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开放门户。
朱家角,小桥流水联接“一带一路”


  1000多栋明清古建筑坐落其中,九条老街依水傍河,36座古桥横跨水上,大清邮局、放生桥、北大街等十多个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享誉海内外的上海古镇朱家角,离“四叶草”仅30分钟车程。
  这里,也是进博客商打卡的“常去处”。人们不仅可以乘着元宝船遍览江南古镇、在清风中欣赏小桥流水人家,还能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奇手段”尝粽子、买非遗。
  古镇与进博会的链接,不只是旅游休憩,更有深层次的商贸联络。
  “西井科技创始于朱家角,名字就取自上海朱家角的百年老街——西井街,现在我们的无人驾驶重卡,驰骋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码头。”西井科技创始人谭黎敏说。
  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重卡,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主角”之一,古镇拥抱着最潮流的黑科技。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为了能和客户们更好交流,西井的员工就作为专业观众参加进博会,每年都没落下;今年,西井科技以香港地区公司为主体,首次以参展商的身份亮相进博会,并和“一带一路”伙伴们,在进博现场会面、洽谈。
  “进博会的舞台很热闹,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展示,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的一些重要用户,比如DPworld等港口运营商也经常参加进博会,希望能在展台和我们的用户与伙伴积极互动。”谭黎敏说。
  据悉,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核心承载区,青浦区交易分团连续5年签下上海交易团“首单”,首单金额累计达18.3亿美元,意向采购订单累计超过44亿美元。
  同时,进博会加快推动展商变投资商,吸引大量外商投资集聚青浦。2018年到2022年,青浦区新增外商直接投资额从6.19亿美元上升到9亿美元,累计41.7亿美元;新增外资项目(含迁入、并购)从105个增加到234个,数量增长超过一倍。
蟠龙天地,“最江南”遇见“最海派”


  今年,参加进博会的老朋友会惊奇地发现,就在距离“四叶草”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横空出世”一座历史文化风貌区——蟠龙天地。
  这里一度是一片杂乱的城中村,后来成为上海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城市更新,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保留古镇肌理,延续历史文脉,融入首店、首展等新元素,江南文化、新型消费融为一体。
  今年4月底正式开业后,蟠龙天地很快就成为微度假的“流量担当”。开业近半年以来,客流超1410万人次,销售近4亿元。
  蟠龙天地的网红茶室——宋明客厅创始人翟明,是进博会的常客。第二届进博会上,她在进博会场的洲际酒店,给众多外宾奉上了中国茶,以茶和瓷为媒,向全球客商介绍东方生活美学。
  2023年,翟明又带着来自老挝和斯里兰卡的茶叶展品,在蟠龙天地开了新的茶室;并设计了以中国旗袍为原型、以四叶草为盘扣形状的服装,在第六届进博会上,供礼仪团队穿着。
  “中国是茶的故乡,千百年来体现着中国以礼为先的待客之道;选用千年以上古树芽尖所制的茶叶曾被选为老挝外交活动的国礼……在古镇可以既能感受传统‘茶香’,又能体味世界‘味道’。”翟明说。
  古老和创新的碰撞,在蟠龙天地俯仰皆拾:老祠堂变身成多媒体艺术剧场;烟雨廊桥旁边是黑珍珠餐厅;百年老宅中开出美国咖啡。小镇上,非遗杆秤民艺再生传习馆人来人往,向全球客商传递着自古至今一直贯穿的“大商至诚”生意观。小桥流水,这里“最江南”;开放时尚,这里也“最海派”。
  “2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只有5万平方米是商业,其他项目相当于规划建设了没有围墙的艺术天地,游客们既感受修旧如旧的‘最江南’,又能体验最现代的新消费。”蟠龙天地项目负责人黄敏说,蟠龙天地正在成为“四叶草”的休闲配套之地,中外宾客不仅能商务洽谈,也可参观艺术展,感受江南文化灵秀之美。
  青龙港、朱家角、蟠龙镇、四叶草,千年历史,浓缩在这片江南秀土上。“打开上海城市地图,会发现青浦就像一只翩跹的蝴蝶,既向全球客商展开翅膀,也带领本土客商‘飞’向世界。”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说,进博会为青浦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年来,青浦正不断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做好“进博后半篇文章”,依托各项重大战略为对外开放探索出新的模式和空间。
 
盐碱地如何变成新粮仓?
盐碱地治理一线观察
盐碱地如何变成新粮仓?

盐碱地治理一线观察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于文静)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战略资源,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挖掘潜力、科学利用,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盐碱地治理利用有哪些路径?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一套综合治理体系


  金秋时节,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一片改良后的盐碱地,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水稻丰收。
  “你看这地,能看到农机在地里行驶转弯的黑土痕迹,说明经过多年改良,板结的盐碱地块形成了比较松软的土壤。”中化环境修复(吉林)公司总经理助理葛艳俊说,从2017年起他们持续在当地进行土壤修复。
  在大安市另一片地里——龙海灌片种植整改项目区,盐碱地改良后的约2万亩新增耕地,其中近六成土地在第一年实现了亩产约400公斤以上。
  一年前,龙海灌片还是白花花的“碱巴拉”,土壤板结,作物难以生长。
  “我们和政府、科研单位等合作,对盐碱地成因和特征深入研究,形成了修复技术体系,并依托在土壤改良修复、种质开发和农田管理等方面资源,打造出一套综合治理体系。”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曲风臣说。
  在保护生态前提下,项目将“淡化表层”创建和“熟化耕层”培育相结合,构建改良和培肥物料一体化施用技术,选用耐盐碱品种,种植过程中施用微生物菌肥,根据苏打盐碱地土壤特性,项目应用了智能化水稻灌溉系统。
  挖掘机破开碱壳、改良剂撒入土壤、水流滋润田块、秧苗努力生长……当地种植大户郭宗尚对变化很有感触。“以前我们也试着在盐碱程度低的地块种水稻,收成不咋样。今年和中化合作,盐碱地水稻长势和收成都不错。”
  近年来,中国中化集成在土壤治理、种子和植物营养、作物深加工等方面优势,打造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截至目前,中化环境在白城开展了4.1万亩盐碱地水田治理和3.6万亩盐碱地旱田治理。
  “盐碱地治理利用是系统工程,不能‘单打一’,需要综合施策。”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鸿斌表示,目前盐碱地水田改良技术相对成熟;旱田改良技术还比较缺乏、成本较高,尤其大豆和玉米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方向,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两个关键问题


  盐碱地种出的产品,味道怎么样?
  记者品尝了当地出产的碱地大米,香味、口感都不错。
  “我们通过农业技术升级迭代,盐碱地上能够种出米质好、价格高的水稻品种,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说。
  专家们表示,投入和产出、改良后的持续管护,是盐碱地改良利用两个关键问题。
  “盐碱地改良需要持续大量投入,产品优质优价才可持续。”曲风臣说,盐碱土地此前基本没有使用农药化肥,改良后土壤好,已有农业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希望用产出稻米生产方便即食米饭。“我们在探索改良盐碱地水田种优质水稻,旱田种玉米、甜高粱等,并希望通过‘谁改良、谁利用’的模式,提升从事改良主体的积极性。”
  生态价值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王谦说,盐碱地改良中,粮食牧草、肥料、土地等方面价值已受到关注,双碳、金融、能源方面价值需要进一步重视,要开辟多条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盐碱地治理存在长效性差、易反复的难题,能否持续投入和管护,是另一个关键问题。王鸿斌表示,要坚持边利用边改良,提倡力所能及、因地制宜做“加法”,增加投入、提升地力等级。同时,建设盐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优势、产业导入、提升经济效益,形成可持续利用模式。
一个默默付出的群体


  蓝的天,金黄的田,随处可见的水泡子和耐盐碱植物……盐碱地改良的变化,在田里,也在人心里。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做盐碱地改良的科研,很多成果得了奖。这些年国家高度重视、支持,我们和政府、企业合作,把科研成果用在大地上,越来越有成就感。”王鸿斌说。
  “盐碱地治理改良要和当地农户打交道。一开始农户也不是很服气——来了一群戴眼镜的,都不会种庄稼,还会治盐碱地?但当看到各种技术用在土壤改良,玉米能够出苗,也觉得挺行。”曲风臣说。
  在盐碱地治理团队中,相当一部分是环境、土壤、肥料等专业的年轻人。
  “以前以为盐碱地治理就是投些钱就行,现在发现是需要坚持。”中化环境修复(吉林)公司的“90后”员工王瀚标说,以前在学校做土壤分析,盐碱土放到盆里;现在在盐碱地大田,水盐运动都是动态的,复杂得多,田野里有大学问。
  能否把年轻人留下来,关系着未来。
  “盐碱地通常很偏远,年轻人远离熟悉的朋友圈,在比较荒凉的地方巡田、改土、种田。有时小伙子们出差去城里,会互相帮着带个汉堡包回来,其实未必就是多好吃,只是想着离城市现代生活没有那么遥远。”曲风臣说。
  盐碱地如何变成新粮仓?从上世纪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治理,到如今人们汇聚力量不懈挖掘盐碱地改良利用潜力,理想和坚持,是做好这项事业的“密码”。
 
推动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综述
推动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综述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赵晓辉 李延霞 吴雨 刘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合力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事业稳健前行。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大幅度提升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部门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业立业之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我国金融体系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直接融资渠道也在不断畅通。从2012年的不到30万亿元,到如今逾150万亿元的托管余额,中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在超5200家A股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近2900家,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说。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不断加强——
  近年来,金融部门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绿色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6.8%、38.2%、18.6%、15.1%,均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
  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
  近年来,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日益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成效不断显现,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逐渐提升,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9月份我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5%,比上年同期低14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
  金融资产脱实向虚势头得到扭转——
  针对资金空转、套利等现象,开展市场乱象专项治理;全面实施资管新规……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坚决清理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等活动,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30万亿元。过去几年,流向实体经济资金大幅增加。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妥推进——
  近期,辽宁农商行获批开业,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我国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举措相继出台。
  机构整合、股权重构、市场退出……近年来我国扎实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一些改革重组后的机构正在逐步恢复造血功能,实现稳健经营。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完成对436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结果显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峰值压降近一半。10省市辖内无高风险机构。
  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正在形成。我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数量、涉及金额和人数连续多年下降。深入推进P2P网贷专项整治工作,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
  多项金融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成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
  配合推出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设立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稳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金融“组合拳”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仅要关注重点领域,更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从整治股东股权入手,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标本兼治,补齐监管短板,筑牢金融安全网。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
金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
  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多项涉及金融监管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从上一轮金融监管领域改革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组建中国银保监会,到本轮金融监管格局再次迎来重大调整,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推动监管标准统一、监管效率提升。
  金融领域制度改革持续发力——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不断改进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和服务;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围绕供给侧发力,找准金融服务重点,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
  近年来,改革成为金融领域的高频词。从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到持续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系列改革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金融开放蹄疾步稳——
  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债券通、互换通,中国债券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展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外资机构不断加大在华投入。
  “中国金融市场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清晰的开放信号,也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显著增强了全球市场信心。”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总干事李剑阁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从2020年至2023年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增(注)资总计达187.3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有中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四大立法亮点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四大立法亮点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白阳 王思北)国务院近日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
  在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网信办、司法部、最高检、教育部及共青团中央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条例进行了解读。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突出问题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1亿。
  “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点任务。”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表示,条例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切,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司法部立法一局局长张耀明介绍,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条例规定了监护人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等义务;提出个人信息处理者严格设定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访问权限、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的要求等。
  在防治网络沉迷方面,条例要求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加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合理限制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数额,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取向;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要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
  加强对涉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内容的规范


  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了无限可能。然而,网络上的一些违法和不良信息,也给其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王崧表示,条例设置专章规范网络信息内容,明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规范。
  条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未成年人家国情怀和良好品德,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的网络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残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王崧说,国家网信办将积极协同各有关方面,深化专项行动工作,集中整治编造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生成低俗内容等突出问题,持续净化网络环境;加大网络执法力度,重拳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等。
推进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


  条例的一大亮点,是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衔接,明确违反条例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
  “我们积极参与司法保护的全过程,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缐杰说。
  据悉,2020年1月到今年9月,检察机关已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最高检还针对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等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等同于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目前已累计追诉犯罪3000余人。针对通过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现象,最高检制发了“六号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推进综合治理;聚焦网络发展新业态,促推相关部门出台禁止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工作规范。
  缐杰表示,检察机关将以条例的贯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检察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
形成社会共治汇聚保护合力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合力。
  条例将坚持社会共治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要求,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游森表示,教育部将根据条例要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立足课堂育人主渠道,落实中小学思政(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等课程要求,推动网络素养与相关课程有机融合。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岳伟说,各级团组织将依托创建“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的工作品牌,着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推出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体系。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表示,条例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平台,提出了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设置未成年人专区、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制度体系等特殊义务要求。
  “这些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压紧压实大型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李长喜说。
 
把握向好势头加力稳就业
把握向好势头加力稳就业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0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至5%,表明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就业形势持续好转。把握向好势头,加力稳就业,是民生之盼,更是发展之需。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大势。支持创业、扩大就业,既是广大求职者的渴望,也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增强经济内生动能也有重要意义。
  从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工业、服务业、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增长,为稳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特别是随着服务业快速恢复,未来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将持续显现。
  经济复苏的同时,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也要看到,当前部分人群“就业难”和部分岗位“招人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持续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织密织牢保障网络,才能确保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
  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亿万经营主体是经济的细胞、就业的主阵地。目前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持续恢复,用工需求增加,应加快让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到实处,为更多企业减负担、增后劲,助力企业留工稳岗。
  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至关重要。当前还有部分离校毕业生未落实工作,2024届毕业生已逐渐进入就业市场。未来一段时期,相关部门已提出要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切实强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帮扶,尽早安排2024届毕业生招录招聘工作。通过稳定公共部门就业岗位,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金秋招聘月等,有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岗位,全力以赴促进青年就业。
  稳就业,还需拓展就业创业新空间。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职业。截至9月末,正在试点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筑起“防护网”。加快消除灵活就业群体“后顾之忧”,灵活就业的“蓄水池”会更稳固。  
    (记者姜琳)新华社北京电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六”航天员明日返回地球,东风着陆场已做好各项准备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六”航天员明日返回地球,东风着陆场已做好各项准备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李国利 杨欣)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得到消息,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29日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0月31日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着陆场及各参试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各项准备。
  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李秉宣 张艳)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于10月31日返回东风着陆场。记者29日晚从东风着陆场了解到,目前,着陆场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等待神十六乘组天外归来。
  这是东风着陆场执行的第5次载人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
  10月29日下午,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里进行了交接。之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根据计划返回东风着陆场。
  据介绍,针对这次任务特点,东风着陆场开展了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组建3支专业搜救力量和4支支援保障分队,协同完成搜救任务。在后弹道返回着陆区、推迟一圈返回着陆区,地面搜救小组、着陆场区周边数十个民兵分队为专业搜救力量提供支援。按照单项训练、系统间匹配训练、空地协同训练、全系统演练等4个阶段组织了训练演练。
 
104地获得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104地获得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济南10月29日电(记者高敬 袁敏)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上,发布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北京市朝阳区、湖北省宜都市等104地,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等53地,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目前,我国共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7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40个。
  据悉,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10月28日至29日召开,其间举办10场平行分论坛,围绕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流域协同保护、“无废城市”建设等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7万件
其中立案中管干部54人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7万件

其中立案中管干部54人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9日公开通报2023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2023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54人;共处分40.5万人,其中包括34名省部级干部。
  通报显示,2023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61.7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81.9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28.3万件,其中谈话函询26.6万件。立案4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54人、厅局级干部2480人、县处级干部2万人、乡科级干部6.5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4.6万人。处分40.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33.1万人、政务处分10.8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34人,厅局级干部2244人,县处级干部1.6万人,乡科级干部5.4万人,一般干部5.6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27.7万人。
  根据通报,2023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119.7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78.5万人次,占总人次的65.5%;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32.1万人次,占26.9%;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4.4万人次,占3.7%;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4.6万人次,占3.9%。同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立案行贿人员1.2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365人。
 
兰州:城河相融,如歌如画
兰州:城河相融,如歌如画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登上皋兰山,俯瞰兰州城,黄河蜿蜒,两岸葱翠,高楼矗立,繁华尽收眼底。
  今年,兰州旅游“火出圈儿”,不少游客对黄河兰州段的景色大加赞赏。“黄河母亲雕塑、中山桥、水车博览园……沿着黄河风情线,满目皆风景。”来自山东的游客张强说,一首《黄河谣》吸引他特意前来,看到黄河两岸景色如画,让他不虚此行。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曾经饱受“两山夹一河”困境的兰州,正在显现一幅显山、露水、透绿的城河相融新画卷。
  站在黄河岸边,北顾南望,南北两山郁郁葱葱。
  兰州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预防治理区,承担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重任。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实施国土绿化,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和保护。
  兰州市林业局统计,2019年8月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1.95万亩,完成城市绿地新增改造392.36公顷。截至2022年底,兰州主城区城市绿地面积8681.39公顷,绿化覆盖率超过42%。
  “这对于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左右的兰州来说,如此成果,来之不易。”兰州市林业局一级调研员张守琪说,兰州市按照“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封则封,宜造则造”的原则,科学运用集水、节水造林技术,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两岸添绿,山河相融。近年来,黄河兰州段不仅在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方面持续向好,也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持续发力。
  位于主城区的雷坛河是黄河一级支流,过去曾饱受黑臭水体困扰。
  “过去,沿着河道,随处可见黑洞洞的管道,碰到下雨天,这些管道流出的黑臭水体就涌入黄河。”在黄河岸边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杨世平说,近几年,这种情况再没看到过。
  近年来,兰州市加强黄河干、支流入河排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对排污口进行“一口一策”整治。
  “雷坛河过去有500多个排污口,通过整治,将排污口引入深埋河床2米之下的排污主管道,最后汇入城市污水主管网。”兰州市七里河区水务局综合办主任侯孝强说,如今雷坛河不再黑臭,水体达标。
  雷坛河治理是黄河兰州段保持黄河水体健康的缩影。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立吉说,近年来,黄河干流(兰州段)各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今年上半年,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Ⅰ类。
  净水汤汤,生态造福。黄河两岸,绿色新兴产业正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仅在兰州高新区,就有生物医药公司200多家,在西北地区形成了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兰州的文旅产业也增长迅速。今年1至9月,兰州市接待国内游客量超过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5.2%。
  黄河之水,兰州之美。如今,黄河兰州段山青、水净、城美、人乐,兰州正在从“城河相伴”走向“城河相融”。
   (记者范培珅 王朋 马希平)
      新华社兰州电
 
成都:合规改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成都:合规改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感谢检察院帮助我们开展合规整改,让企业能够继续经营。上半年我们的销售收入超过800万元,企业彻底活过来了!”10月23日,接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检察官的回访电话,某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聂某说。
  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检察机关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主要举措。目前,此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2014年起,成都某电脑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向聂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聂某公司因此非法抵扣290多万元税款,张某也获得近100万元的违法收入。2020年,公安机关破获该案,聂某与张某因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被移送审查起诉。
  聂某、张某归案后,两家企业经营状况一落千丈。“我犯了罪应当承担法律后果,但公司垮了,员工怎么办?”一次,在接受检察官讯问时,聂某失声痛哭。
  2022年5月,在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报上级检察院批准后,金牛区检察院决定对涉案的两家企业启动合规改革程序。
  随后,检察院联合税务、工商联等部门成立涉案企业合规审查小组,对两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全面核查,并邀请专业人员走访企业。合规审查小组发现,两家企业均存在财务制度松散、管理模式粗放、员工合规经营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合规审查小组提出10多项整改建议。6个月后,该院邀请人大代表、公安民警、第三方专业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公开听证。最终,两家企业顺利通过评估,实现“排毒换血”。
  2022年11月,案件提起公诉,法院认可两家企业的整改成果,依法对聂某、张某处以缓刑,两家企业重获生机。为消除企业再次涉案的风险,检察部门多次前往两家企业跟踪回访,举办普法讲座。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4月四川省检察机关全面启动合规改革以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的原则,已助力170余家企业“绝处逢生”。今年5月,针对成都市经济发展实际和各类市场要素需求,成都市检察机关还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强化安商惠企法律监督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14项检察举措,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记者吴光于)
 
黎乡苗寨加强干群对话解难题
黎乡苗寨加强干群对话解难题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几张桌子摆开,众人围坐。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毛介村,一场村民与县乡干部的对话随即展开。
  “自来水经常断,供水不足。”“我们正在做新的项目设计,承诺明年一定解决!”“公交车还没规划进村,老人出行不方便。”“我们这就开始调研,看能否先开通‘微公交’?”……
  群众讲、干部听;群众问、干部答;群众提,干部办。这是保亭“亲加奔——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的寻常一幕。
  黎语“亲加奔”就是“亲人来”。今年以来,保亭探索开展“亲加奔”活动,让干群面对面,有效解决了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施海波告诉记者:“‘亲加奔’活动就是让干部走进农家小院,一线调研办公,主动找问题、解难题。”
  公路垮塌,交通局争取资金启动招投标;饮水不便,水务中心组织管道排查……在村子树荫下、空场上或田间地头,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在“亲加奔”活动中,直面问题,现场解答。
  目前,保亭60个行政村已全部开展过“亲加奔”活动。保亭在全县印发专项实施方案,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亲加奔”活动。
  根据方案要求,行政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亲加奔”活动;提前征集问题,协调对口干部参加;能解决的问题要给出承诺单、列出时间表。无法短期内解决的问题要形成台账、跟进研究。此外,乡镇设置督办专员,全程跟踪督办任务。县乡两级还实行积分考核评价,定期打分、动态排名和通报。
  “这个解决办法您觉得合适吗?”“还要不要再讲一次?”在“亲加奔”活动现场,什玲村村民符谷蕾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像拉家常一样。”
  眼下,“亲加奔”活动正在保亭农村基层深入开展。截至10月中旬,活动开展400多场,参与群众约12000人,现场和跟踪解决问题1300多个,一些乡镇收集问题的办结率近80%。     (记者陈凯姿)
     新华社海口10月28日电
 
江西永新:“民声半月谈”推动社区治理
江西永新:“民声半月谈”推动社区治理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南昌10月28日电(记者范帆)“我希望社区能建一个电动车雨棚。”“小区临街店面的垃圾随意倾倒,希望社区加强管理。”……
  近日,在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赣化社区恒盛嘉园小区内,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桂玲召集业委会成员、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召开一场“民声半月谈”议事会。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小区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刘桂玲将这些诉求一一记录,并且承诺限期解决。
  一场开在小区里的议事会,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摆出来,社区和职能部门干部现场办公,形成初步解决方案,为群众表达诉求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渠道,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永新县中心城区有10个社区,居民3万余户近10万人。社区里无物业小区较多,邻里纠纷、环境脏乱差等治理难题交织并存。
  “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一个一个解决。”永新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左萍萍告诉记者,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永新县不断探索创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治理,从“微实事”“微心愿”入手,探索创立“民声半月谈”议事会机制,每隔半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让群众的事情“有地说、有人管、有回应”,干群关系和邻里关系也在一次次拉家常中更加融洽。
  左萍萍说,“民声半月谈”以小区或网格为单位,采取“征、选、议、解、评”五步工作法,定期在固定场所或流动现场开展会商,围绕事关居民生活、出行等“关键小事”,找准堵点、痛点、难点所在,让社区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民意,回应居民诉求,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通过几次‘民声半月谈’议事会,老百姓的大小事情都能得到回应,小区环境和氛围越来越好。”恒盛嘉园小区业主谢金华说。
  据了解,永新县已召开议事会218次,收集意见建议305条、“微心愿”289个、居民诉求260件,社区管委会牵头协调解决增设充电桩、扩建停车位、硬化破损路面、维修墙体等民生问题1560件,各社区面貌得到改观,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青岛:“最美海湾”见证“喜事新办”新风尚
青岛:“最美海湾”见证“喜事新办”新风尚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近日,婚俗改革的新风吹过黄海之滨、浮山湾畔。在山东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广场,16对新人以一场简洁时尚的集体婚礼共同步入婚姻殿堂。面朝大海、牵手一生,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素有“最美海湾”之称浮山湾见证了“喜事新办”新风尚。
  这场以“海誓山盟 信守一生”为主题的集体婚礼,由青岛市民政局联合青岛市文明办、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妇联主办。婚礼仪式分为爱在青岛、爱情宣言、海上参观等11个环节。16对新人集体宣读“海誓山盟”结婚誓言,为“婚事简办、喜事新办”的婚俗新风代言。
  据了解,本次集体婚礼是“海誓山盟 信守一生”山东省婚俗改革宣传服务活动走进青岛暨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会的系列活动之一。在10月中旬举行的山东省婚俗改革展示会上,山东省民政厅举行“镜头里的婚俗改革”“我最喜爱的新婚礼模式”视频及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颁奖仪式,第二批山东省婚俗改革试验区名单同时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沂水县、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沂源县、广饶县、日照市东港区、郓城县等地市分别展示婚俗改革成果。青岛市民政局分享了“六化共治”高质量深化婚俗改革创新经验,并举行《深化婚俗改革倡办集体婚礼》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宫丽丽)
 
浙江上虞: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便民服务
浙江上虞: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便民服务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家小型外贸公司的王经理急需出国参加行业重要展会,急匆匆赶到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办理护照,但因其户籍在省外,办证至少需要七个工作日,势必会耽误展会行程。
  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出诉求后,出入境管理大队迅速与王经理户籍地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启动急事急办程序。仅三天时间,王经理就拿到了护照。“为浙江的贴心服务点赞。”离开政务大厅前,他向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企业、群众办事时,难免会碰到一些按照常规办事流程无法办成的急事、难事、新事,比如一些事项需要加急办理,一些程序因历史原因造成部门之间手续互为前提、需要横向积极沟通,还有一些群众因身体不便等实际困难需要个别考虑、特殊照顾。
  今年5月,上虞区公安分局在公安户政、出入境、车管所等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治“疑难杂症”、专接“烫手山芋”、专办“办不成事”,让企业、群众办事不白跑、不多跑。
  户籍政策涉及情形多,各地规定不尽相同,上虞区曹娥街道的李女士就碰到这样一件难事。早年因个人原因,孩子在上海出生时,出生证上父亲一栏为空白。近期,她与孩子父亲复婚,想让孩子改成父亲的姓氏。根据现有户籍政策,必须要更换出生医学证明,但这又与上海的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政策相抵触。在“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下,通过出具证明等方式解开难题、办结事项。
  挂牌5个月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群众企业反映“办不成事”业务35单,其中29单已完成协调,其余业务正在推进协调。个别业务涉及到有关法律与政策要求而无法办理,窗口工作人员也向当事人作出耐心解答。
  针对驾驶人时有反映驾驶证期满换证需要医院、车管所窗口两头跑的难题,该局主动与上虞区卫健部门强化警医协作,推进驾驶人体检换证“一站式”办理工作,在全区推出14家医疗机构办理驾驶人体检换证业务,实现驾驶人体检换证一站式就近办理。面对电摩上牌过程中,保险难上的问题,公安交警主动与保险公司对接,目前正全力研发“电摩一件事”集成应用,将可实现保险网上办。
  为让事情不仅可以办成,还能办好、办快,上虞区公安部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仅集成投诉窗口、信访窗口、政务热线、服务专窗等功能,还新增咨询、指导、协调、改革等系列职能,将群众反映“一件事”转换为解决“一类事”,形成快速“受理—协调—反馈”难事处理服务闭环。“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期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早日门可罗雀。”上虞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方问禹)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休不褪色 余热暖驼乡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休不褪色 余热暖驼乡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玉米整体长势很不错,这时候就得非常注意预防红蜘蛛,早期要深翻土地,秋后灌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害。”日前,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木仁苏木巴彦套海嘎查玉米地,任开荣向玉米种植农户分享种植经验。退休后的任开荣始终没闲着,今年是他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志愿服务的第17个年头。每年他都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任开荣是阿拉善盟“银耀驼乡”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该志愿服务队2021年成立以来,短短2年多的时间,发展成了有28支队伍、500余名志愿者的大队伍。
  志愿者们经常深入基层,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基层群众。阿拉善盟老年大学声乐班班长刘素梅动员组建了阿拉善盟老年大学“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编排了《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绣红旗》《颂歌献给党》等精彩歌舞节目,活跃在百姓舞台,颂党恩抒党情传递党的好声音。
  今年,阿拉善盟出台了《关于推进“银耀驼乡”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助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通知》,为离退休干部志愿者们发挥更多积极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阿拉善盟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发了“银耀驼乡”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构建了以“时间银行”“秀文明”“团体+养老”为载体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开通“银耀阿拉善”抖音官方账号,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经验推广、宣传典型、成果展示等提供新平台。
  在各项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下,许多特色志愿服务队像雨后春笋般组建起来,盟关工委“五老”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额济纳旗“中爱”志愿服务队、盟直“银辉”志愿服务队、阿拉善日报社“驼铃”志愿服务队等,都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优势作用。
  近年来,阿拉善盟坚持将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中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探索构建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引领,老干部局、原单位、街道社区各尽其责,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1+3+N”党建工作格局,并构筑了自上而下的“盟、旗、街道、老年社会组织”四级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体系,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极大提高了志愿服务质效。   (本报记者张晟 王雪冰)
 
守护南海“龟”途
守护南海“龟”途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北岛必须做好一件事,保护海龟。”
  被沙土掩埋、被草根缠绕、被同伴挤压,小海龟破壳即面临新世界的残酷“选拔”。3只小海龟刚从黑暗的沙坑里被解救出来,四只鳍终于可以痛快地摆动,迎接阳光、空气和重生。
  一落地,它们头也不回地直奔大海,穿过藤蔓,又翻过珊瑚石,在沙滩留下一串不起眼的小脚印。小海龟越爬越快,直到第一次触碰海水,第一次和海浪拥抱,近岸的礁石也无法阻挡它们对大海的渴望。几经翻腾,一个个“小黑点”最终乘着海浪漂向深蓝色的远方。
  “1000只游进大海的小海龟里,只有一只可以长大成年。”实际上,海龟在大海的漂泊之旅危险重重。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的滥捕滥杀、非法贸易、过度开发以及海洋污染等人为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海龟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均锐减,目前所有海龟都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CITES公约)附录Ⅰ。2021年2月,我国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分布在中国的5种海龟全部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西沙群岛是绿海龟重要的分布区,中国海龟种群资源的90%分布在南海地区,其中绿海龟数量占所有海龟种群数量的80%以上,南海同时是绿海龟最后的产卵场和避难所,对我国绿海龟资源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据不完全统计,西沙群岛2017至2022年共发现绿海龟产卵1514窝,主要分布于北岛、南岛、南沙洲、中沙洲、晋卿岛、甘泉岛等岛礁。6年来,在北岛发现的海龟蛋巢共560窝,总数占西沙群岛的37%,占七连屿的62%,因此北岛被认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绿海龟产卵场。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以岛为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一片海上绿洲和这一汪湛蓝海水。如今71岁的黄宏波已经退休,他与海龟的羁绊长达56年,从小跟随他上岛的儿子黄程是现任北岛社区居委会主任,现在继续坚持着一件事——保护海龟。
  两代人接力守护北岛,守护这片生命之海的故事是人们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的一个缩影。和众多南海渔民一样,黄宏波父子从海龟捕捞者到海龟守护人的转变,既是南海渔民骨子里对海洋的敬畏和爱护之情,更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成果。
与海龟“偶遇”


  明月高悬,北岛的夜晚安静得只剩下海浪的声音。
  晚饭后,黄程带着手电筒走到海滩。中秋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沙滩,黄程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走在自己细长的影子里。“海龟通常会在夜晚上岸产卵,最近是产卵旺季,所以每晚都要巡一遍海滩,寻找海龟的足迹。”黄程说。
  不知走了多远,沿着北岛的南面一路向北,绕过西北角,月光突然暗下来,这里的沙滩却更加开阔,一根巨大的海漂木头平行于海面横亘在沙滩上。这种“巨型垃圾”会拦在海龟上岸的途中,影响他们产卵。
  黄程不禁回想起2019年那个痛苦的冬天,无数的麦秆、垃圾和海漂木头顺着季风和洋流漂上北岛的沙滩,当时岛上只有三个人。“为了不耽误海龟上岸产卵,我们只能没日没夜地捡垃圾、清理海滩,连续数月才把这些不知源头的垃圾运出北岛。”
  北岛之所以受到青睐,成为绿海龟最主要的产卵地,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其狭长宽阔的海滩,且礁石较少,便于海龟爬行。与此同时,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岛被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替吹拂,平缓的沙滩也拦截了更多的海漂垃圾。现在,北岛的巡护员会定期清理海滩垃圾,全岛每周至少一次集体清理海漂垃圾。
  在月光下,北岛的北面沙滩宛如白日,前几天留下的海龟爬行痕迹还清晰可见:“前天那只海龟从这边上来,在植被附近挖坑下蛋,又从另一边下去了,留下一个大大的‘八’字。”黄程指着不远处一块海龟蛋巢标志牌说着,大约45天之后,小海龟就会孵化出来。
  这条爬行痕迹从大海延伸到草海桐(一种植物),有规律的凹陷在平整的沙滩上十分明显,约60到80厘米宽,步伐之沉重说是大卡车碾过也不为过。黄程用手比划着足迹的大小,推测这只海龟应该有200斤。
  “为了不影响海龟的繁殖,北岛上通常不会超过10个人,几天过去爬行痕迹仍然很完整。”黄程谈起以前的人只要顺着足迹就能猎捕海龟、盗挖海龟蛋,顿生怜惜。
  “等下!安静!”突然,不远处沙滩上一个移动光点吸引了黄程的注意,经验告诉他,那就是海龟的背壳在月光下反光,附近还有一条清晰的爬行痕迹:“有一只海龟已经上岸了!”
  黄程立刻示意大家蹲坐在原地,他推测,现在还能看到背壳,说明他还没有开始挖坑。海龟一旦挖好大坑,就会把自己藏在地面以下,原地继续挖一个产卵的小坑。
  “等到开始产卵,不管周围如何干扰,海龟都会坚持留在原地,直至产完卵、埋好蛋坑才离开,要等两个小时了。”
  “如果海龟被迫在海里产卵,海龟蛋在海水中将无法孵化,而沦为其他生物的食物。”黄程也紧张起来,赶紧发消息通知正在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做实验的张婷博士。
  静静地等待了一个钟头,黄程意外地发现海龟已经离开沙滩。走近一看,这条爬行痕迹表明,海龟转了一大圈,但没有挖坑的痕迹,又回到了大海。
  “这里好像不是这只海龟认为合适的产卵地点,它又继续寻找了。”黄程很遗憾,在他和父亲的经验里,海龟是一个尤为忠于家的动物,尽管一生游历千里,它仍然会回到出生地或上次的产卵地繁衍后代。
  此时已将近晚上11点,黄程一边走一边在微信上跟保护中心其他同事同步信息:“海龟没下蛋,今晚可能还会在其他地方上岸。”
  “好的,我注意查看一下监控。”原本打算赶往海滩的张婷博士回复道。
  如今,北岛的海龟重要产卵区域都已经安装红外线摄像监控。“当沙滩上出现海龟的身影,控制中心会弹出消息提醒,这样大大提高了人力巡岛的效率,便于及时发现海龟的踪迹。”黄程说。
  不知不觉已经快绕岛半圈,众人还在担心刚刚那只海龟,三步一回头,期望能再次看到它的身影。
“岛漂”和“海漂”


  1997年,15岁的黄程随父亲上岛,彼时整个北岛只有父子两人。
  他一上岛,“就知道上当了”。看到父亲住在用海漂木和油毡搭建的简易“鸡棚”里,平时把雨水存在塑料瓶里留着洗澡,木头床面凹凸不平,夜晚蚊虫肆虐,难以入睡。
  因为交通不便,一年到头才有一两趟回海南岛的大渔船经过,父子二人要在岛上从春节待到中秋节,“那真是想走也走不掉”。黄程被迫开始了北岛的漂泊。
  小时候,村里的老人讲,每个海龟蛋巢都有一个螃蟹蛋,所以螃蟹会带领海龟爬出蛋坑。为了弄明白传言真假,黄程把北岛的沙滩“趴”了个遍。
  碰到海龟下蛋,他便跑去刨开蛋巢,把海龟蛋挪到家门口的沙滩前再埋起来,看是不是真的能孵出螃蟹。“结果不仅没有螃蟹,小海龟也难以孵出。”
  经过反复蹲守观察和亲手刨坑,黄程才知道,海龟蛋巢的构造才是神奇之处。
  他发现蛋巢的洞口处小但里面空间很大,大约80厘米到1米深,呈葫芦形,一旦有海龟破壳,蛋坑中出现空间缝隙,上部松软的沙子就会下陷,空气随之进入,小海龟也顺着垫高的沙子爬出蛋坑。
  过去为了捕龟而琢磨出的经验知识,现在又成为保护海龟的“土方法”,昔日充满好奇心的捕龟少年也已成长为人们口中守岛护龟的“黄主任”。
  “算算日子,8月的那窝小海龟应该快孵化了。”清晨6点,黄程拿起小桶再次踏上海滩,走到写着“8月9日”的海龟蛋巢立牌前。
  他细心地发现,沙子呈现向下凹陷的形态,“应该已经有不少小海龟爬出来了”。继续沿途查看,沙滩上已经有了小海龟的足迹,轻微且杂乱,“应该不少于二十只”。
  黄程推测这批小海龟应该孵化于昨晚深夜,“体质强健的率先爬出,里面肯定还有小海龟”。他立刻徒手开始刨坑。
  刚挖两下,一只灰色的鳍突然从沙子里冒出来。“还有!”第二只、第三只在黄程的手中逐渐睁开眼睛,激烈地扑腾起来。
  黄程没有停下,跪在沙滩上继续伸手搜寻,一把一把将沙子往外掏出,直至沙质开始黏稠,说明快接近蛋坑的核心,然后是混合着白色蛋壳的沙子。
  不一会儿,他的身子完全趴在沙滩上,整个右肩被送进洞口。他神情紧张起来,手指的触感告诉他“下面还有小海龟”。
  很快,两只未能爬出蛋坑窒息而死的小海龟被轻轻地放在沙滩上,一同出现的还有几个没能孵化“坏掉”的海龟蛋。他来不及惋惜,继续在蛋坑里摸索生命的痕迹。“如果没有及时爬出来,小海龟就会窒息或者脱水而死。”
  沙子,还是沙子。正当众人以为不会再有小海龟时,第五只活的小海龟搭乘手臂“电梯”,奇迹般地来到阳光普照的沙滩,但它因为被压得太久,体质较为虚弱。
  经过确认再无生命迹象,黄程将体质较差的小海龟放进小桶。“这些都要带回保护中心交给张婷博士进行救助。”黄程说。
  3只体质较好的小海龟被黄程放在沙滩上,它们几乎毫不犹豫地就朝着大海的方向爬去。黄程站在岸边,看着小海龟身影乘着海浪越游越远,最后消失在蔚蓝的海面,他笑着挥了挥手。
  小海龟的漂泊开始了,它的漂泊也仍在继续。
抢救性保护


  记者第一次听到张婷的名字,是在采访黄宏波时。“她一个女生一个人就敢跑到这荒岛上,缺水缺电,每天风吹日晒地巡岛,晚上就住在帐篷里。”他对当时还是硕士研究生的张婷印象深刻。
  海南师范大学龟类研究专家史海涛教授再次提到了“张婷”这个名字。“她一个女生胜过三个男生,能在岛上待得住耐得住做科研,用脚步丈量了西沙十多个岛礁。”史海涛十分欣慰于学生张婷扎实的科研作风。
  对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到西沙实地开展海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这个机会史海涛也等了20年。
  这一切都始于2012年三沙市成立,三沙市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前身——北岛海龟保护站于2015年成立。当时七连屿工委的工作人员登门拜访,邀请史海涛前往三沙开展海龟研究和保护工作,政府承诺为科研人员保障上下岛交通和基本食宿。
  张婷得知这个消息,等不及要见到心心念念的野生绿海龟,2016年刚上岛时,北岛海龟保护中心还未建成。她只能挤在渔民的棚屋,在屋檐下搭帐篷,一待就是七年。“因为西沙是中国最大的海龟产卵场,不管岛上条件怎么样,我都必须要来北岛。”张婷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上岛才发现,岛上的渔民都是海龟的‘土专家’,每天跟着渔民们讨教海龟的生活习性,跟着渔民看海龟产卵。”张婷说。“土专家”的各种经验丰富了她对海龟的知识结构,她更加专注于海龟研究并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张婷还不忘带来专门的药物,教会渔民科学救助受伤的海龟,向渔民普及保护海洋和海龟的重要性,告诉渔民如何在捕鱼作业时不误伤海龟等等。
  2021年,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接管北岛海龟保护站,成立三沙市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陆续在北岛成立实验室或研究基地,以海龟保护为目的,开展绿海龟种群现状调查、海龟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相关课题研究。
  “在三沙市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调研了西沙群岛11个岛礁,全面普查西沙海龟的生存和上岸情况,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和样本。”史海涛说,他尤其高兴地看到渔民从捕捞者到保护者,有了相当大的转变。
  张婷至今还记得,“当年老黄主任为了喂食体质较差的小海龟,每日精心‘制作食物’,他把鱼刺鱼骨挑出,剁成鱼肉泥,生怕小海龟被卡到。每天还肩挑海水给被救助海龟的水池清洗和换水,给受伤海龟上药。”
  如今,黄宏波退休回到琼海市长坡镇老家,每天仍然在手机上关注着岛上有几只海龟上岸、产了几窝卵。
  老一辈渔民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地保护海龟最终有了效果,海龟的种群数量开始恢复,更多渔民和社会力量也加入到保护海龟的行列。
  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李育合告诉记者,现在的北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护海龟和它们的栖息地,北岛居民除了日常维护岛礁设施和处理社区工作,还要协助巡护岛礁、育苗绿化、清理海漂垃圾、喂养被救助海龟、清洗养护池等等。
  一直以来,海南师范大学等全国众多科研团队不遗余力地呼吁海龟保护,开展全国职能部门培训,协助海洋执法鉴定以阻止非法贸易,设立科普博物馆,进行公益性救助和学术研究等工作。
  “20年前,全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玳瑁标本、海龟肉,现在已经无处可寻。”史海涛始终认为,最好的保护不是过度干预,“但因为人类过度破坏而导致的物种濒危,必须尽早地开展科研工作、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抢救性介入和保护”。
  数年来,三沙市逐步建立起海龟保护的科学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三沙市西沙群岛海龟保护规定》和《三沙市海龟保护行动计划》。数年来,坚持以生态优先,加强对海龟栖息地、海洋生态以及岛礁环境整治修复,对海龟上岸产卵实施24小时监测保护。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三沙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自2013年以来,三沙市在西沙、南沙累计种植苗木375万余株,成活率超90%。赵述岛的绿化覆盖率从不足70%到超过90%,西沙洲从银滩变绿洲,主要岛礁已经基本被绿色植被覆盖,红草、马鞍藤等原生植物自然生长、生机盎然。各岛礁严格实施“禁塑”和垃圾分类,三沙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海鸟、海龟等珍稀动物纷至沓来。
  记者临下岛前得知,根据科研人员的观测和巡岛发现,在同一天夜里,那只“擦肩而过”的海龟再次回到“偶遇”地点不远处,留下了崭新的爬行痕迹。
  “9月29日,又一只海龟在北岛上岸,产下了今年西沙的第128窝海龟蛋巢。”黄程欣喜地把好消息分享给父亲。
   (本报记者夏天 袁睿)
 
山东:消失近30年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
山东:消失近30年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新华社济南10月28日电(记者王阳)记者日前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通过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山东省辖黄河干流水质连续两年稳定保持Ⅱ类,黄河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低于入境总氮浓度,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介绍,与2019年相比,2022年山东沿黄9市PM2.5改善26.8%、优良天数比例提升15.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9.2天;今年1月至9月,山东黄河流域87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6.2%,同比改善8.0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保持动态清零。
  据介绍,山东近年来建立了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推进实施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连续6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连续两年开展黄河流域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葛为砚介绍,下一步,山东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抓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湖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逐渐恢复
湖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逐渐恢复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新华社长沙10月27日电(记者明星)记者10月27日从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南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加强,麋鹿、朱鹮、江豚、银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逐渐恢复。
  “洞庭湖江豚数量由2017年的110头增加到2022年的162头;洞庭湖麋鹿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2022—2023年度,洞庭湖越冬水鸟达37.83万只,数量较2015年增加了1.5倍,珍稀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五年再次现身洞庭湖。”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刘群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据湖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胡锋介绍,湖南大力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重建了世界最低纬度朱鹮种群,相继在野外发现中华穿山甲种群3处,人工繁育华南虎13只,成功培植全国面积最大、株数最多、海拔最低的银杉人工林。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8%,森林蓄积量达6.64亿立方米。
  “我们把科技创新深入应用到林业工作当中,打造了湖南省林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卫星遥感‘天上看’,无人机和铁塔视频‘实时查’,护林人员‘地面巡’,共享交互数据和信息,实现了林长制智慧管理。”胡锋说。
 
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视野,展示中国乡村形象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暨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启动仪式在安吉县举行
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视野,展示中国乡村形象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暨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启动仪式在安吉县举行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我国乡村旅游已在多元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探索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全球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10月29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安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暨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启动仪式在安吉县举行,百余嘉宾共话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之道。
  当前,全球旅游业正显现出强大的韧性。今年9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3年1月至7月,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的84%,达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3%。另据《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预计,今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达107.8亿人次,全球旅游总收入将达5万亿美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4.4%和86.2%。
  在旅游业回暖过程中,乡村旅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表示,乡村是全球约45亿人口的家园,各国乡村凭借独特的山水风光、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近些年,我国一些乡村开始走出田舍乡间,走向世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前不久公布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加上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我国入选乡村总数已达8个,位列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吴科锋表示:“实践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展现中国乡村风采,可以打造一张新的国际名片。”
  启动仪式上,文化和旅游部为8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授牌。作为浙江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村庄,安吉县余村代表在现场诵读《余村宣言》,宣告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
  多位与会嘉宾认为,越来越多中国乡村通过发展旅游走上世界舞台,既是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力文旅农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又真实、立体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丽乡村形象,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故事。
  今年上半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乡村旅游报告显示,联合国59%的会员国将乡村旅游作为优先发展项目,96%的会员国预见未来几年乡村旅游将取得更好的发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表示:“乡村旅游在一些人眼里是‘红海’,但从更宽广视野看,它更是值得大家面向未来奋力开拓的‘蓝海’。”
  如何进一步向世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文旅故事?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对话等活动环节,多位与会代表认为,各地要更加注重中国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和激活焕新。
  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表示,要始终坚持开放理念,加速城乡融合,聚力品牌塑造,擦亮世界乡村旅游“金名片”。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指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还要有更宽广的视野,要加大海外宣传推介力度,让乡村旅游进入国际市场。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暨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启动仪式,包括开幕式、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联盟成立筹备会、繁星“乡”谈——百名村支书余村夜话、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对话、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工作指南论证会、乡村集市等系列活动。多个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文旅企业、知名高校的代表,就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报记者蒋彤 邱犇)
 
泗水之滨的无边光景
山东泗水县推进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泗水之滨的无边光景

山东泗水县推进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南宋思想家、诗人朱熹最著名的诗句,或许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题为《春日》的名篇描写的正是泗水之滨的风景。山东济宁泗水县是儒家文化重要发源地,朱文公在风和日丽的春天畅游于泗水之滨,感叹“无边光景一时新”,挥笔赋诗,写下了千古名句。
  齐鲁大地秋意已浓。虽然季节完全不同,记者行走在泗水的山川和田野之间,看到的仍是“万紫千红”的景象——这不是季节自然呈现的景象,而是乡村振兴的无边光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甜蜜事业“节节高” 小产品卖出大价钱


  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记者登高远眺,只见层峦叠嶂接天而去,朱瓦灰墙的村庄星散在低山丘陵之中。灰色的水泥路、青色的柏油路连通村舍和田野,从车窗往外看,路边的景色不断变幻,有时是成排的果树,有时是连片的大棚。
  “90后”薯农庞海波在自家甘薯大棚里忙活着,他对记者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庞海波经营着一家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营育种,有近300亩种苗地,泗水县90%的鲜食类脱毒甘薯苗,是这个合作社提供的。
  “现在我种啥,老百姓就跟着种啥。”庞海波说,合作社免费提供脱毒苗给周边村民试种,收成好了才收费,这份自信来自于他对地瓜种植技术的熟练掌握。县里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庞海波多次参加,学到最新的脱毒苗培育技术,还结识了省农科院专家,学到了“看家本领”。
  庞海波的合作社不仅提供种苗,也帮村民解决销路。“每年收获季,我们能从周边村庄收30万斤地瓜,来自甘肃、北京等地的老板守在这里等着买。”庞海波说。
  泗水县地处泰沂余脉低山丘陵区,全县三分之二的区域是山区,潮湿的沙土地适合种植甘薯,常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北东野村支部书记庞兴俊介绍,村里有2600亩丘陵地,基本家家户户都种地瓜,种植面积1000多亩。“泗水地瓜品牌响、质量好,不愁卖,原来种地瓜是为了‘谋生’,现在是干一份甜蜜的事业,每亩地比过去增收千余元。”庞兴俊说。
  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彩英介绍,泗水县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科院等科技资源,打造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组织省市专家进村指导,开办种植户培训班,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带动203个村、5万余户群众种植甘薯。
  甘薯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却让泗水人卖出了大价钱。近年来,当地致力于发展甘薯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甘薯种植户已达400余户,带动就业8.6万人。泗水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县甘薯全产业链条总产值达47亿元。
  除了售卖鲜食型地瓜,泗水县甘薯加工类企业快速发展。以国家级农产品龙头企业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为“领头羊”,30家相关企业跟进,开发出粉条、糕点、酸辣粉等50多个品种的产品。面向市场,泗水县建成电商产业园,构建起完备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为“小地瓜”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这里的产品还销往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菜花李”酸辣粉生产车间,热销的酸辣粉、小宽粉等产品正在打包,原料是利丰公司生产的红薯粉。“平均每天销售酸辣粉3000多单,最多时能达到1万多单。”品牌创始人李超说,她从2020年开始经营电商,现在粉丝量达到200多万。
  记者在李超的网店看到,甘薯类产品销售量最高的品种已经卖了十余万份。“泗水地瓜品质好,做出来的粉条口感佳,受到消费者欢迎。”李超说,依靠甘薯产品过硬的品质,自己的电商生意“节节高”,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
“一纵一横”探新路 小产业做出大文章


  泗水是一个山区县,受地形、产业、交通等方面条件制约,发展脚步曾经落在后面。然而,今天的泗水早已令人刮目相看,当地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20年以来,泗水县39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迈过50万元的村由25个扩充至82个;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位居山东省前列,2020年增长5.9%、2021年增长11.7%、2022年增长8%。
  真金白银的收入,从何而来?泗水给出的答案是,调整发展思路、激活生产要素、重塑生产关系,紧紧扭住“产业振兴”牛鼻子,探索出“纵向赋值”“横向赋能”的路径,赋予乡村振兴在山地丘陵地带新的实践内涵。
  “纵向赋值”,就是立足乡土民情、发展特色种植,拉长产业链、做高农产品附加值。
  “我们村群山环绕,绿化率达到78.6%,却没有多少平整的耕地。”南仲都村党支部书记姚洪远说,当地大力发展草莓、蜜桃、苹果等林果种植,探索出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的发展方式。村里成立合作社,将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统一管理,开展田园采摘、鲜果配送等“时兴”业态,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3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村集体经济层面,泗水县已形成“支部领办+土地入股+整建制托管+农业保险+保底分红”五位一体的土地股份制合作运营模式,实现“发展有带动、产业活力足”,产业振兴态势良好。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6家,年营业总收入约66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得到持续扶持,壮大自身实力,与农民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提质。
  利丰公司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年综合加工能力40万吨,带动甘薯种植面积60万亩,直接吸纳就业3000余人,成为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强劲的现代甘薯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这一企业,当地整合乡村田园等资源,在周边正在实施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薯乐恬园(甘薯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延伸甘薯产业链。
  “横向赋能”,就是借势文旅动能,促进乡村经济附加值向精神文化领域转移。
  每逢节假日,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的文创一条街就热闹非凡。道路两侧,一边是咖啡馆等现代文化场所,一边是扎染等传统手工工坊,道路中段的“虎咬瓜”品牌店游人如织,一头卡通造型的小老虎啃着怀里的地瓜,是这家店的品牌标志。“今年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元。小地瓜遇上文化,碰出了意外的火花。”品牌创始人孔圆说,“虎咬瓜”寓意“食肉动物也爱吃地瓜”,用反差感来营造品牌个性。
  在品牌店里,“地瓜烧”白酒、地瓜粉条、甘薯面条、蜜薯果干等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孔圆认为,文化价值是“虎咬瓜”品牌创立2年多来的最大收获。可爱、呆萌、健康、美味,让优质的农产品更加与众不同,文化格调催化了产业的活力。
引贤聚能谋发展 “小人物”干出大事业


  造型别致的夹山音乐厅、文艺时尚的艺术粮仓、精致整洁的乡间民宿……在济河街道夹山头村,记者看到,新兴的建筑和文旅设施点缀在山野间,取材于当地的石板、青砖、鹅卵石等元素让这一片区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和谐共生。
  “村里环境改变很大,人气越来越旺。”夹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岳都林说,“乡村振兴合伙人”田彬团队来到村子后,只是三四年光景,原来贫穷的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泗水县是山区县,也曾是劳务输出大县,受制于农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一度流失。泗水县委书记赵鑫说,乡村振兴若是离开了人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2018年开始,泗水县启动“泗郎回乡”工程,2019年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乡村的能人,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中佳海蓝集团董事长侯晓晨是返乡“泗郎”中的一员,投资创办了“尼山鹿鸣”田园综合项目。侯晓晨说,项目总投资约5.76亿元,盘活了鹿鸣村闲置抛荒的1000余亩土地,打造现代科技农业、康养休闲等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今年4月,在此举办的新青年音乐节吸引了数万名乐迷,为文旅产业“引流”赋能。
  48岁的田彬是泗水县本地人,也是当地第一批“乡村振兴合伙人”。他在外从事装修设计,积累了一定的艺术创业经验,重新认识了故乡的自然禀赋,决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返乡做一番事业,在保护乡村环境的同时发展二产、三产,带领村民致富。“我从小就喜欢乡村生活,夹山头村这片山头是我小时候最喜欢来的地方。”田彬说。
  泗水县形成了“政府支持+平台孵化+市场运作”的“乡村振兴合伙人”运行机制,明确了资金合作、技术入股、专业服务三类合伙模式。目前,全县已招募合伙人280人,孵化项目136个,带动就业7500余人,吸引投资7.1亿元。
  近年来,当地政府与合伙人的协力共建,以夹山头村和东仲都村为核心的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初具规模。片区内,等闲谷艺术小镇和龙湾湖艺术小镇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孵化出山居民宿、知野营地、文创小院、陶朱工坊等数十个业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研学”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这里不收租金,热爱乡村生活的人能在这里找到心灵归宿。”合伙人徐蕊告诉记者,她原来在泗水县城工作,被艺术小镇的环境和创业热情吸引,在这里开了一家乡村理想生活馆,对外出租场地,游客逐渐增多,生意越来越好。
  沿着东仲都村文创街行走,一家名为“川上”的咖啡馆人气火爆。33岁的村民陈艳楠在吧台前忙活着,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她已经能熟练制作各式咖啡。“在这上班收入稳定,一个月能赚几千元,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她说,家门口的艺术小镇让她省去了外出打工、远离家庭的烦恼。
  泗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局长李庆泉介绍,泗水县提供专项支持政策和孵化平台,通过给予个人最高20万元、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等措施,激发合伙人和返乡创业人才的主动性。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引导4800多人回乡创业,创办项目2700多个,形成了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新热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东仲都村,记者发现,紧靠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一座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圣水峪镇党委副书记鹿兵介绍,已有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10批共150余名师生到此开展田野调查、志愿服务、毕业设计等活动,深度参与产学共融、校地共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本报记者王念 萧海川 张昕怡)
 
二连浩特:“党建+”助力嘎查增收农民增富
二连浩特:“党建+”助力嘎查增收农民增富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近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加快推进嘎查产业振兴,努力做大嘎查集体经济“蛋糕”,持续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受传统生产经营观念束缚,牧业生产方式单一、组织化程度偏低,一直是困扰二连浩特市嘎查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之一。二连浩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海忠介绍,针对这一问题,市里推行“党建+项目建设”工作法,通过“党支部+企业+牧(农)户”运行模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夯实牧业发展基础。
  刚走进格日勒敖都苏木额尔登高毕嘎查,就能听到哞哞的牛叫声。今年7月,该嘎查启动建设奔犇优质良种肉牛养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年市场交易量在400头以上、产值达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基地,每年嘎查集体经济将增收50万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嘎查党支部和企业将以合作模式,带动培养一批养殖大户,带头促进肉牛产业发展,以优惠价格提供‘牛托管’服务,增强嘎查集体经济品牌效益的同时,增加牧民收入。”嘎查第一书记海日汗说。
  为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解决农牧业发展效益不高的问题,二连浩特市坚持“党建+品牌培育”,通过建设生态家庭牧场,发展苏尼特羊产业,扶持肉牛养殖方式,以“嘎查党支部领办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牧业嘎查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牧(农)民”模式,农业嘎查运营“党支部+果蔬出口+文旅融合”模式,构建“一嘎查一品牌”新格局。
  刘海忠说,当前二连浩特市已打造出4个牧业嘎查生态家庭牧场;建立4家基础母羊数量达到200只以上的纯种苏尼特羊核心群;1个农业嘎查以出口果蔬为主、文旅融合为辅,构筑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二连浩特市每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
  同时,当地用足用活各类惠农惠牧政策,捆绑使用各项扶持资金,探索实施“党建+服务保障”工程,从资金扶持、饲草料储备、兽医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助力嘎查集体经济发展。仅兽医社会化服务方面,市里今年为每个嘎查配备一名防疫员,累计服务牧民400余次。这些服务保障职能的发挥,有效解决现代化牧业养殖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努力实现草原生态恢复与促进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
  今年,二连浩特市为645户牧民发放临时救助、奖补资金及休牧补贴2094万元。说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休牧补贴政策,呼格吉勒图雅嘎查第一书记扎登巴说:“草畜平衡按照每户每年3元/亩,禁牧户每年9元/亩,牧民每年每人最高能获得补贴18000元。此外,再加上每年1.125元/亩的休牧补贴,还有每人每年3000元的边民补贴,每年光补贴收入就不少哩。”
  针对农牧民普遍缺乏长远发展理念问题,二连浩特市坚持“党建+技能培训”工作思路,建立完善市级领导包联指导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嘎查集体经济实际问题。当地采用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的“双引双带”措施,通过加大培训发展嘎查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创新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格日勒敖都苏木党委书记达呼白乙拉说,这两年,苏木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现代农牧业体系建设要求,通过“田间课堂”“指尖课”等方式为农牧民送学30余次,辐射2000余位农牧民,不断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助力嘎查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围绕‘强党建、搭平台、抓产业、谋发展’总思路,将嘎查集体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农牧民致富的‘三赢效果’转化为内驱力,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刘海忠充满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王靖 参与采写孟根陶力)
 
加沙战事“第二阶段”五问
加沙战事“第二阶段”五问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8日晚说,随着27日晚以军更多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以军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第二阶段战争”已经开始。
  以色列自10月7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以来,持续对加沙地带进行空袭。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消息,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超过8000人死亡。加沙战事可能升级,五个问题备受关注。
以军为何尚未发动全面进攻?


  27日晚以军的地面行动并没有以全面进攻的姿态展开,而是在夜间快速进入加沙地带,又快速撤出。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以军仍十分谨慎,更多是在进行试探性进攻,以判断哈马斯的实力与战术,寻找其弱点。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表示,以军“正按照有组织的计划进行战争的各个阶段”。但他没有提及“大规模全面进攻”。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此前表示,以色列将在加沙地带展开长期地面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以军一再推迟地面进攻,直到最近几天才开始以相对有限的规模展开,这背后有内外多重因素。
  首先,准备地面进攻需要时间。如果以军地面部队大规模进入加沙地带,与哈马斯发生“地道战”和巷战或不可避免,以军火力和装备优势将严重受限,可能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因此,以军想通过持续空袭尽可能为地面战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据报道,美国此前建议以色列推迟地面进攻,因为美国在周边地区的军力部署尚未完全到位。尽管美国不会直接参与以军行动,但一旦以军地面进攻导致冲突升级,没有美国提供防御支持,以色列恐难应对。
  再者,有消息称,以色列政府与军方之间此前在战略目标、战事不利情况下的应变方案、能够承受的战损代价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以军地面战想达到什么目的?


  按照以军20日公布的加沙地带“三阶段”作战计划,其最终目标是消灭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建立新的“安全政权”。
  内塔尼亚胡28日晚在特拉维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以军“第二阶段战争”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即摧毁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并帮助被扣押人员回家。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隶属美国国防部的国防大学安全研究教授、国防部前官员戴维·德罗什指出,以军第二阶段行动的目标涉及“塑造战场”,之后可能会发生“大量部队”参与的“全面进攻”。
  观察人士认为,从以色列国内来看,内塔尼亚胡此前因牵涉腐败而官司缠身,哈马斯突袭导致以色列受重创后,他的支持率已跌至21%。因此,内塔尼亚胡只有对哈马斯采取更为强硬的打击措施,才能给国内一个“交代”,从而稳定政局。从地区层面看,以色列试图借此次行动震慑黎巴嫩真主党等“反以”力量。
亲哈马斯武装会加大袭击力度吗?


  据黎巴嫩媒体报道,黎真主党武装组织领导人会见了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高级领导人,讨论了必须采取的行动。从目前局势看,黎真主党和也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一些武装组织对以色列以及美军目标的袭击频率和烈度可能会增强,进一步介入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此前警告以色列,如果以军进入加沙发动地面进攻,地区局势将升级。
  不过,观察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加沙战事外溢导致地区局势更大范围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以色列不愿陷入高强度多线作战的被动局面,目前对黎真主党主要以陈兵边境的震慑为主。其次,黎巴嫩国内无力承受黎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黎政界人士敦促黎真主党不要升级局势。
  再者,伊朗并不想直接卷入一场与美国对抗的战争。美国近日不断增强在中东地区军事部署并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威慑伊朗的目的不言而喻。法新社27日报道,阿卜杜拉希扬表示,“我们真的不希望这场冲突蔓延”。
地区国家会作何反应?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28日发表声明,抵制并谴责以色列进行的一切威胁巴勒斯坦平民生命并导致人道主义危机的地面行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28日夜间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地面军事行动,并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加剧表示深切关注。
  据阿拉伯媒体报道,若以军对加沙发动全面地面战,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国家可能会在外交和人道主义层面直接向以色列施加更多压力,敦促美欧停止对以色列的过度支持,同时向加沙提供援助。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急剧恶化。消息人士14日披露,鉴于目前巴以局势,沙特已经暂停由美国推动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谈判。此前,阿联酋、摩洛哥等多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沙特也与以色列密切接触。
  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中东问题专家约斯特·希尔特曼说:“对任何阿拉伯国家而言,当它们的民众目睹加沙地带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它们都不可能与以色列认真讨论关系正常化。”
如何避免更严重人道灾难?


  加沙目前已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以军发动地面战,必将给加沙造成更大规模灾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表示,反对“地面战争升级”,要求在加沙“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说:“世界决不能容忍加沙发生的一切。”
  27日,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呼吁以巴冲突方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
  开辟人道救援通道、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当务之急。尽管国际社会向加沙地带提供大量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但目前救援通道并不畅通,经拉法口岸进入加沙的救援物资数量十分有限。
  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在开展新一轮危机管控的同时,必须坚持“两国方案”的根本方向,推动凝聚更广泛的共识,并为此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危机当前,需要大国冷静客观,秉持公道,需要联合国发挥应有作用,为落实“两国方案”形成更广泛国际共识,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实现巴以和平共处、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   (记者王储 白平 李良勇)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枪支暴力:美国政治的死循环
枪支暴力:美国政治的死循环

( 2023-10-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美国缅因州刘易斯顿市25日晚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27日晚警方确认嫌疑人已死亡。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数据,截至26日,美国今年已发生565起造成至少4人死亡或受伤的恶性枪击事件,刘易斯顿市枪击案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
  枪击惨案频频发生,无辜生命接连消殒,但美国枪支管控却始终难见实效。相互掣肘的政治体制、日益极化的政治生态、“神通广大”的利益集团、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让枪支暴力成为美国社会的顽疾,也成为美国社会“反复出现的噩梦”。
  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枪支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枪支数量比人口还多。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开展的一项民调显示,61%的美国人认为在美国合法获得枪支太容易。源于殖民掠夺历史,美国持枪文化浓厚。当前,各州关于枪支管控的规定宽严不一,枪支管控和跨州执法困难。本次发生枪击事件的缅因州是美国枪支管控最宽松的州之一,购买或携带枪支均不需要许可证件。据警方声明,嫌疑人是美国陆军预备役人员,曾报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允许高风险群体自由持有攻击性武器,是管理问题,也是制度之失。
  与此同时,美国暴力事件频发,多地出现犯罪潮,枪患问题也是社会之痛,是社会撕裂、贫富差距、种族歧视等日益严重导致的必然结果。以种族歧视为例,统计数据表明,黑人遭遇枪支谋杀的概率远高于白人,半数的枪支谋杀案受害者是黑人。面对日益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持枪率越来越高。
  尽管枪支泛滥的恶果如此严重,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借枪击事件互相抨击,导致控枪立法持续在争论中陷入僵局。民主党坚称“枪患撕裂了美利坚的灵魂”,共和党则高呼“控枪会让更多人死于枪击”,控枪问题如今已成为拉踩对手的政治工具。拥枪团体借机大搞金钱政治,助推两党鏖战愈演愈烈。枪支暴力痼疾不消、政策应对不力,受害的还是普通民众。让人们不禁想问,一个连人民最基本的生命权都无力保护的国家,又有何勇气和面目在世界上将自己标榜成“人权灯塔”?
  每当枪击悲剧发生,都会在美国社会掀起讨论枪支管控的短暂热潮,但美国政客在夸夸其谈中无所作为,直到枪声再次响起,如此往复,陷入死循环。就在今年7月,美国“独立日”假期前后,美国接连发生2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针对一连串的枪击案,白宫7月4日发表声明说:“我们为那些失去生命的人感到悲伤,在我们国家庆祝‘独立日’的时候,我们祈祷能够摆脱枪支暴力的那一天。”
  然而,对于那些生活在枪患毒云中的美国民众而言,他们期盼的,或许不是祈祷,而是切断悲剧循环的行动。     (记者许苏培)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