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邱犇
62岁的姚应初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舞龙,成了博士生儿子羡慕的对象。
27岁的苏军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双干了多年粗活的手,如今能在钢琴键间自在滑动,奏出悠扬旋律。
55岁的陈英娣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来没有握过画笔的自己,如今能画出一幅“上得了厅堂”的油画。
这些“没想到”之所以能一一成为现实,与浙江省德清县“艺术乡建”工作密不可分。早些年的乡村建设中,搞产业、提收入一直是工作的重心。随着当地村民的“口袋”鼓起来,重心随之转向如何让“脑袋”也富起来,如此乡村振兴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近年来,德清把乡村作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画布和舞台,以唤醒乡村文化之美,赋能乡村振兴。
如何让“艺术乡建”融入村民生活?艺术如何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每个村子自然禀赋、文化特色不尽相同,如何找到“艺术乡建”的内生动力?带着这些疑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德清,一探究竟。
文化浸润:“像艺术家那样去创作”
“丁零丁零……”推开莫干山镇五四村“雲卷云宿”民宿的大门,挂在屋檐的风铃摆动着传来阵阵脆响,白墙灰瓦间花团簇拥,房前屋后花香沁人心脾。
走进大厅,墙上的一幅油画映入眼帘。画面中,一棵棵树木在碧水和蓝天的掩映下,美不胜收。“这是我自己画的,还不错吧!”民宿主陈英娣自豪地说。
“但在这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握过画笔。”谈及这幅画的创作渊源,陈英娣表示,这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综合绘画艺术家金晓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年5月,金晓敢应邀驻五四村写生创作,住在陈英娣所经营的民宿中。看着金晓敢坐在院子假山旁绘画,陈英娣感到很有趣,便上前攀谈。
“从找灵感、勾轮廓,再到上色,他都手把手地教我。”陈英娣说,“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我在莫干山上看到的美景。虽然手法很笨拙,但最后我还是完成了这样一幅‘上得了厅堂’的画。”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不是不会画,只是没有机会去画”……金晓敢鼓励的话语让陈英娣记忆犹新,也让她深刻感悟到了绘画的乐趣。如今在接待客人、打扫卫生之余,陈英娣会抽时间画画、插花,感受艺术带来的恬静。
2021年12月,德清正式将五四村设为“综合艺术村”。开村以来,绘画、摄影、设计等艺术展成了“常客”,23位知名艺术家成为首批驻村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绘画家、书法家、陶艺家等在这里交流创作。
废弃瓶盖变身精美画作,破旧裤子化身手工艺品……走进五四村游客服务中心,一件名为“破土而出”的竹笋形状艺术品陈列在大厅中央,54根“竹笋”均由牛仔布制成。这是驻村艺术家王雷收集村民家中废弃牛仔衣物,由大家一起裁剪完成的综合艺术作品。
创作过程中,有位与竹子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大爷说:“不对不对,这笋长歪了,成不了竹子的。”王雷笑着解释,这是为了艺术造型,根根直立就不好看了。对这样的碰撞,王雷颇有感触:“这种冲突交流,本就是提升乡村审美情趣的一种实践,引导农民从身边的环境中发现艺术的美。”
兴许是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许多村民开始拿起画笔、做起陶艺。“感觉自己就像艺术家一样在创作。”五四村村民倪小杰说道。
转变同样发生在雷甸镇双溪村。在这里,书法的墨香正悄然浸染着全村老少。村民周红梅去年退休,平时除了跳广场舞、打麻将,就是在家带小外孙。最近,她又养成了一个新爱好——写书法。
走进村活动室,只见墙壁四周满挂墨宝。一张硕大的实木案几上,砚台、墨汁、毛笔架、字帖等书法用具放置整齐,一应俱全。桌上还摆放着一幅周红梅所写的《沁园春·雪》。字体以隶书写就,虽然字体较稚嫩,有些字还写错了,但总体之工整,足以窥见书写者所下的功夫。
今年3月15日,一场以“喜迎亚运会,共建书法村”为主题的大型书画展在双溪村文化礼堂开幕。几十位书画艺术家亲临开幕式现场,其间县文联向双溪村颁发了“书法村”牌子。
刚开始推进“书法村”建设并不顺利。村里老年人居多,不少老人一辈子不认识几个字,更别说要他们写书法了。双溪村乡贤周鑫龙说:“最开始给村民们讲解书法的时候,有人会说,我一辈子不会写字不也过得挺好,现在再学能学出什么花样呢。”
参加活动送小礼品,联合雷甸镇成人学校入村教识字,邀请老年书画研究会现场创作,以鱼拓、版画等新颖的艺术形式吸引村民……在浓厚氛围的感染下,“谁字写得好”渐渐成了双溪村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把乡村打造为艺术空间,不仅在潜移默化间感染了村民,还唤醒了他们的“艺术梦”。在洛舍镇东衡村里,有一座现代化的钢琴众创园,集聚了乐韵、杰士德、华谱等知名品牌和企业。当地曾在杭州举办了第五、第六届钢琴文化节,打响了本地钢琴的品牌。
今年27岁的苏军,是众创园中一家企业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的调律师。出生于云南楚雄州的他,一家靠种蔬菜为生,家里兄弟姐妹6个。在生命的前23年时间里,钢琴都只是可望不可即的梦。
2019年大学毕业后,为了“追”琴,苏军一路从家乡辗转来到了东衡村。他对钢琴的热爱感染了浙江乐韵钢琴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文英。金文英给出了承诺:厂里的钢琴都可以随便弹!
每到下班时间,仓库里总有钢琴声响起,余音袅袅。如今的苏杰不仅能流畅弹奏出《土耳其进行曲》等世界名曲,甚至还登上了音乐厅参加比赛,并获得2023年浙音·德清国际钢琴音乐节比赛初赛业余组的银奖。
让钢琴“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东衡村正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着。金文英表示,在东衡村,农民造钢琴、农民弹钢琴的生动图景正不断涌现,下一步他们希望组建属于自己的乐队,让东衡村的钢琴工艺进一步转换为艺术软实力。
以文促旅:“艺术让我们驻足”
静谧的夜色中,一阵鼓点和吉他声破空而来。推开莫干山脚下一处挂着“漫步”牌子的餐吧,几位年轻人正在纵情敲打、歌唱和舞蹈,台下还架着几部手机进行网络直播。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在这里唱歌,来的主要是游客。音乐的感染下,大家就好像一家人,没有隔阂。”唱完一首偶像周杰伦的歌,田飞开心地说道。
今年34岁的田飞来自湖北宜昌,是莫干山镇庾村“漫步”花园音乐餐吧和“善加生活”陶瓷设计店的经营者。同时,田飞还与伙伴围绕莫干山特色,打造了“荧光夜市”“农潮儿”等创意市集,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体验,让艺术吸引力不断增强。
像田飞一样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在“音乐村”庾村不在少数。他们有的在街头弹唱,有的在自家经营的民宿、咖啡厅设置了音乐角。今年,县委宣传部还将“livehouse”搬进各村的文化礼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好!好!”8月11日晚,在莫干山镇燎原村文化礼堂内,精彩的演出博得观众阵阵叫好。这是一场主题为“流行金曲之夜”的演出。台上,一支“90后”乐队在默契的配合下放声歌唱;台下,近百名村民和游客打开手机闪光灯,随音乐挥舞。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我们自然是很高兴。”燎原村村民俞红梅细数道,“《夜来香》《千千阙歌》……大部分歌还是听过的。有一些歌估计是年轻人爱听的,我没听过。”
趁着暑假来莫干山游玩的沈伟良一家也陶醉其中。看完这场演出,他们还打算去庾村的酒吧坐一坐。“我们下午参观了瓷板画艺术馆、看了黑胶唱片展、逛了创意市集。本来只打算呆一天的,但感觉这里活动不少,想着多呆两天。”沈伟良说。
如果说公共艺术平台的搭建是让更多游客驻足停留,那么引育大咖创作则进一步丰富了文旅内涵。
莫干山的文学创作历史可追溯已久。1952年7月,陈毅入莫干山探视病友,留住十日,为莫干山的风物之美沉醉,遂赋诗《莫干山纪游词》;1981年,巴金住在莫干山期间,为自己的专辑《序跋集》写完一篇跋;丰子恺、木心、郑振铎都曾到莫干山进行文学创作,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样的文学碰撞时至今日仍在继续。2021年12月,“作家村”在莫干山镇庙前村正式成立。以知名艺术家担任村长制度为依托,中国作协会员蒋胜男、蒋离子、随侯珠等18位作家均已入驻。
5月24日,作家李瑶音在庙前村举办《筑梦人:我的祖父祖母》新书分享会,来自全国多地的文学创作者齐聚一堂,分享创作故事。
7月28日,《芈月传》作者蒋胜男来到庙前村,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文学分享交流会。
为了让艺术创作和民宿旅游形成合力,庙前村依托村里43家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定期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民宿“莫干山居图”便是其中的代表。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走进“莫干山居图”,三层楼高的书墙、两万余册藏书和墙上悬挂的巨幅书法作品引人瞩目。书架前设置了公共文化空间,不少放暑假的孩子正在这里静静地写作业。
2012年,在杭州从事出版行业的朱锦东来到庙前村,将这里改建为民宿。自“作家村”开村以来,在“莫干山居图”,作家沙龙、新书发布会等活动络绎不绝。“寻根文学代表人物韩少功、先锋派代表作家马原都来过我的民宿,一般会待上十天半个月进行创作。”朱锦东回忆道。
如今,“莫干山居图”是《花城》杂志社的创作基地,也是“作家村”的创作基地之一。“得益于浓厚的艺术氛围和作家的名人效应,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朱锦东表示,“民宿有了文学的底色后,竞争力和生命力更强了。”
同样以“文”为媒助力乡村发展的还有莫干山镇仙潭村。2021年底,仙潭村与浙江省之江剧本创作研究中心“搭上了线”,联合邀请编剧驻村创作,将仙潭村打造成了“编剧村”。
仙潭村地处莫干山镇的西北部,村地域面积11.8平方公里。一个小山村,为何要瞄准编剧艺术?仙潭村党支部书记沈蒋荣想得很明白:“我们就是要吸引编剧来,住在民宿里搞创作,这样日后可以进一步吸引导演、演员,之后就有机会在村里取景拍摄,那将带来一系列效应,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茂林修竹、流水潺潺、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怡人的风景引来了不少剧组。影视剧《禾下乘凉梦》《乘船而去》《莫邪干将》在这里采风创作;网剧《每天都在征服生活》在这里完成剧本创作并全程在德清取景拍摄;动画电影《姜子牙》编剧吴晓宇在这里成立工作室,并携儿童奇幻科普剧《虫虫世界漫游记》开机拍摄……
民宿成为艺术进村的“入口”,艺术又反哺产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据莫干山镇党委宣传委员章耀文介绍,2022年,五四、庙前、仙潭三个艺术村的211家各具特色的主题民宿共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营收5亿多元。
连接家园:“艺术串起的乡土记忆”
这几天,在康乾街道金鹅山村文化礼堂,省级非遗项目“乾元龙灯会”传承人童宝松和17名舞龙队成员异常忙碌。他们正热火朝天地为亚残运会开幕式前的表演做准备。
上午9时,童福泉、姚应初等舞龙队队员陆续赶来。大家各就各位,随着童宝松的指挥起舞。在清脆的锣鼓声中,身披绿甲的桑叶龙高抬龙头,翻身跃起。虽然只是热身,但队员们毫不马虎,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到位。
这条龙长22米,共有11节。之所以叫“桑叶龙”,是因为它的鳞片都做成了桑叶的形状。“德清老百姓从前主要靠栽桑养蚕为生,‘桑叶龙’寄托的,就是大伙儿对来年蚕桑业丰收的期盼。”童宝松说道。
童宝松今年已经72岁了,13岁开始参与舞龙表演,这一舞就是将近60年。“早些年我也舞,这几年舞不动了,所以做起了指挥。”
“锣鼓一响,家家户户锁门。”童宝松一句话道出了金鹅山村舞龙的火爆场景。每年春节,舞龙队都会上街表演,意为“讨彩头”,被看热闹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这样的传统时至今日也没有丢。康乾街道将舞龙文化引入校园,每至佳节组织舞龙表演……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一队伍。28岁的姚杰、童皓、童结明是舞龙队的重要成员,每天辛苦排练,始于两个字——“热爱”。
25岁的姚俊是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每逢假期,他都要到村里舞上一舞。由于科研任务重,无法请假,姚俊遗憾错失这次登上亚残运会舞台的机会。为此,他特别羡慕父亲姚应初。“本来我也想报名的。”姚俊有些遗憾,“舞龙是我对家乡最深刻的印象,让舞龙这项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也是把对故乡的记忆延续下来。”
和金鹅山村一样,乾元镇金火村正努力将自己的剪纸艺术发扬传承下来。
8月12日,一场剪纸课堂在金火村文化礼堂进行。彩纸在孩子们手中翻转折叠,精巧的图案跃然纸上。授课的是81岁的退休教师徐振富。徐振富满头白发,步履虽已蹒跚,动手也有些颤颤巍巍,但看到孩子们的剪纸作品,他的眼中充满了光。
金火村历来有剪纸的传统。从小,徐振富就经常看着奶奶剪纸。1992年,城东完小(乾元镇中心小学前身的一部分)开设了剪纸兴趣小组,作为带头人,徐振富开始沉下心来研究剪纸。
徐振富对剪纸很痴迷。家里的桌子上、柜子上、卧室里到处都是草稿、工具和剪纸作品,甚至二楼的客厅也成了他的工作室。
在徐振富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走进剪纸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很多师生的剪纸作品纷纷获奖。
如今,村里建设了剪纸艺术馆,馆内以剪纸画为载体,给村民展示一幅幅好作品。剪纸课堂也在村委会牵头下常态化开展。金火村妇联主席沈松萍表示,每次活动都“供不应求”,家长和孩子热情高涨。
艺术课堂的火热场景也在新市镇上演。暑假期间,新市依托农家书屋,充分调动文化志愿者、民间艺人等资源开展“春泥计划”。竹编、金石篆刻、茧画走进课堂,孩子们对于带有新市底色的传统艺术有了更深认识。
“艺术的传承是人与‘家园’的连接,也是乡土记忆的纽带。”金鹅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唐永明表示,“我们在乡村建设中要做的,就是维系好这根纽带。”
化作春泥:要“送艺术”还要“种艺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德清积极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用传统文化、非遗传承、文化旅游赋予美丽乡村新的内涵。
“‘艺术乡建’的推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德清县文联副主席沈亚兴表示,“最开始的时候,有人认为艺术很玄乎,距离大家伙的生活很远。”
虽有困难,但“艺术乡建”的步伐并未停止。“因为我们知道,这件事是有重要作用的。文化振兴,既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题中之义,更是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沈亚兴说。
为了做好这件事,德清下足了功夫:前期,县文联相关负责人在各村走访,提前了解村民的诉求、喜好,以打造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推进过程中完善政策、着力保障,把“艺术乡建”方面的政策补助条款纳入《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与省市文联及文艺家协会的对接,签订共建协议,让更多人来到乡村,带动产业发展。
每一项推进举措,都蕴含了一个重要理念:真正做到乡建为民。“打造艺术村更像是一个‘种子工程’,要化作春泥,让村民浸润在艺术中,才能提升个体修养,从而提高生活品质。”沈亚兴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激发“种子效应”,不仅要“送艺术”,还要“种艺术”。
德清在全县推广“文艺村长”等模式,让“文化下乡”转变为文艺人才“扎根在乡”,催生精品力作的同时,也不断带动和壮大本土文艺人才队伍;
当地将艺术与民宿进行有机融合,帮助村民建设既具有乡土气息,又不乏现代设计理念的“艺术+民宿”,为其成为文艺创作基地奠定基础;
第三届“赵孟頫杯”全国书法篆刻展、“喜迎二十大
翰墨书共富”书法村联展、“喜迎亚运会,共建书法村”雷甸镇双溪村书画联展等一场场艺术展览在村民家门口举行,出门即是墨香……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而村民是最好的见证人。一批本土文化人才在“艺术乡建”中涌现。2022年,德清青年作家朱炜、赵俊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术家郑建辉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为当地文艺爱好者的榜样。
锣鼓声中,姚应初正奋力排练着舞龙节目。他希望将最精彩的表演带上亚残运舞台,让更多人看到金鹅山村的舞龙艺术。
琴声悠扬,苏军如今不仅是一名调律师,还当起了厂里职工孩子们的钢琴老师,收了4个小徒弟。
自家院里,陈英娣正学着金晓敢第二次来时教她的那样,就地取材,用落花、干草、树叶“作画”。
当艺术在乡村中生长,一幅幅描摹“锦绣生活”的画卷不断铺展,一首首关于“文化振兴”的歌曲被放声歌咏,且还远远没有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