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聚焦

04版:新华财经

05版:新华关注·各地

06版:新华体育·成都大运会

07版:新华关注·文化

08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指挥河北防汛抗洪救灾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指挥河北防汛抗洪救灾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霍小光 张晓松 齐中熙 林晖 周圆 张涛


  8月4日,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的河北省涿州市传来消息——
  28个存在失联隐患的村落全部排查完毕,全市共计402个村落全部取得联系。城区主干道路积水基本消退,因灾断电的75个居民小区恢复供电。
  与此同时,河北全省转移群众158.97万人,其中蓄滞洪区转移96.12万人,高速公路全部抢通,全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河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力指挥,燕赵大地紧急动员、团结奋战,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救灾。
(一)


  7月下旬,正值我国“七下八上”主汛期。
  28日,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沿海登陆。与其他登陆后逐步减弱的台风不同,“杜苏芮”继续“长途跋涉”,降水云团逐渐向北移动,直逼京津冀。
  “这个台风,不可小视。”高度关注台风动态的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京津冀地区要特别注意防御。
  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预示着“杜苏芮”的强大“威力”——7月29日至8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山西东部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北京西部山前和南部、河北中南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气象专家特别提醒,本轮强降雨极端性强,致灾风险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
  此前,在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会商研判,做好监测预警,精准指导重点地区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出险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工作,全力抢险救灾。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一系列应急响应随即启动:
  ——28日12时,水利部针对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六省市启动洪水防御三级应急响应。
  ——29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一级应急响应。
  ——30日,国家防总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份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暴雨席卷而来。
  河北全省一半多的县(区)遭遇洪涝灾害,同时大量洪水通过大石河、小清河、唐河、沙河等河道相继流入河北,全省受灾人口222.29万。其中,涿州水淹面积一度达到城区60%,积水平均在1到1.5米,最深处达5到6米!
  对河北灾情,习近平总书记极为牵挂。他详细了解涿州等地水位情况,责成河北省调集力量,及时转移受困人员,做好城区排涝,尽快恢复城市正常运行秩序。
  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山区涝汛风险大的地方要应撤尽撤,不漏一户”“中断联系的村子要尽快全部联系上”“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要求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全力指导帮助受灾地区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巡查值守,落实落细各项防汛防台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河北投入大量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应急处置,全力以赴抗击汛情:
  ——组织封堵涿州城区西部豁口,延缓洪水进城速度;
  ——调集龙吸水、排水泵等抽排设施,加大排水力度;
  ——各级应急部门对抢险救援队伍实行每日“叫应”联动,保持备勤状态,全省出动抢险队伍4705支105988人;
  ……
  救援分秒必争——
  “多亏送医及时,要不就有生命危险了。”8月2日19时许,78岁的河北涞水县紫石口村村民刘德仲从县人民医院苏醒过来,感觉自己闯了回鬼门关。
  刘德仲家在村边,8月1日被洪水包围。救援人员腰上拴紧绳子,冒险下水向着对面游去,成功拉起一条绳索,用橡皮艇将已经接近昏迷的刘德仲救出。
  转移翻山越岭——
  “有人来救我们了!”8月3日,一群被困涞水县野三坡4天的学生看到救援人员到来,开心地欢呼起来。
  因暴雨导致路面坍塌、道路受阻,一所学校45名师生被困野三坡万鑫酒店,一同被困的还有该酒店15名工作人员。保定市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6名消防员冒着危险,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最终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二)


  在各级努力下,受灾群众正在得到妥善安置。
  一瓶瓶矿泉水、一袋袋面包送到群众手里……在廊坊市文安县苏桥镇中学安置点,受灾群众正在领救援物资。
  “一日三餐都有两菜一汤和主食,在饭后还提供苹果、香蕉、西瓜等水果。”苑口村村民杨小苓说,在安置点比较安心,最重要的是家人平安。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专门工作组赴涿州市现场指导,积极协调帮助做好城市排水防涝等工作;北京排水集团派出4套大型应急抽排机组、14辆车、63人,支援积水应急抽排工作。
  “目前涿州城区主干道路积水基本已消退,一些地方积水还比较严重,急需抽排。”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屈辉介绍,目前的总抽排能力为每小时1.2万立方米,将优先抽排医院、变电站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受淹较重的大型居住小区。
  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有关部门、河北全省上下须臾不懈、狠抓落实,强化救灾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全力打好防汛抢险和受灾群众保障攻坚战。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针对河北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随后又提升至三级,迅速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洪涝灾区一线指导开展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派工作人员和医疗专家参加工作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先行安排河北1亿元用于灾后应急恢复重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安排资金用于支持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
  河北省全力加强灾害救助。省减灾委连夜派出9个工作组分赴各市开展救灾工作,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灾区卫健部门组建巡回医疗队为受灾群众提供上门健康服务,确保伤病群众得到及时救治,对灾区受污染饮用水实施全覆盖式巡查。
  一条条道路正全力抢通——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按照“随断随抢、随抢随通”的原则,对断交路段采取搭设应急桥梁、开辟临时便道等措施,断交路段24小时抢通,特殊情况下48小时抢通,确保救灾人员和物资运输畅通。对非断交水毁路段,加强巡查,及时清理边坡落石,处置路基塌方,消除隐患,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河北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保通部部长臧燕勤介绍,截至8月4日16时,已抢通1011处、占比81%。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已抢通90处、占比70%,农村公路已抢通916处、占比82%。
  一束束信号重新恢复——
  8月3日一早,河北涿州灾区的不少群众收到一条短信:“涿州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目前可从空中恢复停网区域的公网通信。请尽快联系家人,耐心等待救援。祝平安!”
  通信畅通是防汛工作的基础与保障。灾情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召开重点地区防汛通信保障工作专题调度会,三大通信运营商迅速响应驰援涿州。
  一盏盏灯渐次点亮——
  河北省市县三级电力部门开展24小时应急值守,全力抢修受损电力设施。国家电网组织国网天津、冀北、山西等派出运维保障人员,调配低压应急发电车及小型发电机支援河北。
  托稳百姓“菜篮子”,全省肉、蛋、菜、奶、果等生活必需品货源渠道畅通,供应充足;严防次生灾害,加强对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巡查预警,排查整治大中型水库风险隐患;强化环境消杀,全省累计派出卫生防疫队超320支1000余人……
  在保定市易县七峪乡一处塌方现场,70多名村民搭起100多米的物资接力“传送带”,正在运输面包、方便面等。
  “救援队伍抢通应急通道后,乡亲们也积极自救,主动运输物资。”看着逐渐下降的水位,七峪乡党委书记赵菲菲说,“请总书记、党中央放心,我们有信心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生产生活。”
(三)


  目前,本轮降雨过程已经明显缓解,但防汛仍处在最吃劲的时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巡查值守,紧盯防汛重点部位,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北省委、省政府筑牢底线思维,及时调度、周密部署、一线督导,相关地市、厅局加强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安全“屏障”。  
  8月2日12时许,位于河北邢台的临城水库第一溢洪道。随着闸口调整,下泄水流明显变小,出库流量从每秒100立方米减少为50立方米。
  “此次强降雨以来,临城水库充分发挥拦洪、滞洪、削峰、错峰作用,及时调整出库流量为下游减压。”临城水库事务中心副主任王兴介绍。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传来消息,截至8月4日,全省统筹调度32座大中型水库削峰拦峰;陆续启用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东淀等多处蓄滞洪区,分减洪水18亿立方米。
  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受灾地区尤其是山区要防范次生灾害,切不可松劲。
  紧盯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河北各市县强化实时监测预警,及时发布暴雨、山洪、地质等灾害预警,科学有力防范应对。
  截至8月4日7时,张家口、承德、保定、邯郸、邢台、石家庄、秦皇岛等7个市40个县(市、区)产生山洪灾害预警10934次,通过监测预警平台累计向9.07万名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38.98万条,县级启动预警广播2.85万站次。
  河北省水利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期,通过三大运营商向社会公众发送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短信2.2亿条。
  目前,洪水正在由上中游向下游推进,如何让洪水安然入海是接下来的重点。
  河北省水利厅要求,坚决保障滞洪安全,特别是加强对隔堤围堰的巡查值守,合理调控分洪流量,严格控制淹没范围,尽最大努力减少滞洪损失。
  截至目前,海河流域已启用宁晋泊、大陆泽、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东淀、献县泛区、共渠西、永定河泛区等8个蓄滞洪区。
  “启用蓄滞洪区,必须事先做好区内人员转移工作,应撤尽撤,应撤必撤。”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有关规定启用蓄滞洪区前,千方百计做好蓄滞洪区围堤隔堤、安全区围堤等巡查防守工作,确保蓄滞洪区及时安全有序运用和群众生命安全。
  基本救灾物资充分保障。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建立救灾物资管理工作联系协调机制、救灾物资规划采购管理调拨工作机制和救灾物资信息共用共享机制,确保洪水灾害发生后物资调拨通畅、救助保障及时。
  在河北涿州职教中心安置点,记者看到,各地的救灾物资陆续抵达这里,并分发到约2600名受灾群众手中。
  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备战。
  涿州市成立了28支共计8755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并与驻涿部队等协作,全力做好救援保障,并且全部配备了冲锋舟和大型救援设备,安排部队官兵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值守。
  此时此刻,河北仍在全面排查搜救被困人员,及时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抢险救灾还在持续。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扛起责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定能够带领广大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取得抗洪救灾的最后胜利!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一定要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吉林舒兰抗洪救灾一线速写
“一定要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吉林舒兰抗洪救灾一线速写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 颜麟蕴 魏蒙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水汽北上和副高后部切变共同影响,吉林省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受灾最严重的舒兰市已有6人遇难,4名公职人员因抢险救灾失联。
  灾情就是命令,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当地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汛救灾一线,竭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先遣突击,挺进灾区”


  “有村屯失联,前方情况不明朗,雨势太大,各种手段都联系不上,急需掌握受困人员情况……”8月3日,猛烈的降雨袭击吉林舒兰。永胜林场是本轮最严重降雨区域,洪水在短时间内就冲毁了部分桥梁、道路和电力通信设施,多个村屯几百名群众的生命安全情况不明朗。
  为了探明前方情况,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重型水域救援队顶着滂沱大雨挺进灾区,并立即成立由14名党员组成的先遣搜救队突进灾区展开搜救侦查工作。
  “四下一片漆黑,大雨就像水盆泼出来般倾泻。”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战斗班长二级消防士王磊说。
  一开始特种车辆还能缓速前行,不一会儿就出现了激流漫盖的情况,救援人员只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摸索相对缓流位置,利用绳索搭建绳桥,分组有序通过救援。
  “我们心里有股劲儿,一定要挺进灾区,找到他们!”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二站战斗班长孟凡华说。
  一个个断桥被翻越,一个个激流被闯过,一声声报告也不断传来。
  “六滴村取得联系!”“七滴村取得联系!”“青松林场取得联系!”卫星电话一次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报告声。通过近36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先遣搜救队与全部失联村屯取得联系。
  “挺进灾区,第一时间报告了受困村民的情况,虽然艰险但是使命光荣。”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站长朱立勇说。
  截至8月5日18时,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共调派266名消防救援人员和政府专职消防员,出动33台消防车和9艘舟艇,累计营救被困人员9人,转移疏散群众765人。
“一定要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舒兰市金马镇是本轮汛情中受损较为严重的地区,记者5日下午在金马镇看到,洪水过后,原本坚硬的沥青马路已经裂开,许多大型农机被掀翻,还有不少房屋仍然泡在水中只露出房檐。
  看着现在已经被洪水淹没的房屋和土地,金马镇党委书记房海军感觉心有余悸。气象数据显示,舒兰市本轮降雨最大雨强3日19时出现在金马镇,小时雨强达到95.7毫米。
  “全镇4870人无一伤亡,如果当时不及时撤出来,后果不堪设想。”房海军说。
  金马镇地处拉林河畔,连日来的降水导致拉林河水位上涨,房海军和干部群众一直在拉林河水中奋战,搭设木架子、堆沙包、堵溃口,全力保卫家园。然而水势越涨越高,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结合雨情分析,舒兰市决定对村民进行预防性转移。
  5日14时许,金马镇久胜村出现险情,部分受灾村民因要照看家畜,固执留守,不肯撤离。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组织突击队员挨家挨户劝导说服,最终于17时40分许成功将受灾村民50余人护送至临时安置点。
  “一开始还觉得村干部小题大做……”“担心家里的牲口,舍不得……”“现在看多亏了村干部让我们提前转移,现在能吃上饭住得暖,人在一切都可以重来。”在舒兰市第三中学安置点,被转移的村民打开话匣子。
  “一会儿还要继续把受灾群众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我们镇4000多人无一伤亡,能保障他们的平安是我的骄傲。”说到村民们平安时,将近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金马镇副镇长刘孟达露出了笑容。
“早点抢通,累点苦点不算啥”


  对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抢修工作,是当前推动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重点工作之一。
  5日3时许,舒兰市供电公司金马供电所党员孙少辉和丁耀富带好充足的备品备件赶往金联线开展线路巡检,为尽早送电消除故障。
  洪水过后,许多线杆线路已经七扭八歪,抢修现场出现多处树木倒伏、淤泥堵塞、交通阻断的情况,满地的树枝树叶、农作物以及生活垃圾,给巡线抢修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抢修队员连器材带工具,每人平均负重50多斤,巡线路上满是混着碎石块的洪流和淤泥,一脚下去直到膝盖,他们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迈着蹒跚的脚步,碎石子贴着皮肤反复摩擦……
  脱下已经灌满淤泥的鞋子,包扎好被磨破的水泡,这条日常巡视需要两小时就能完成的线路,孙少辉和丁耀富走了8个小时。
  8月5日13时11分,孙少辉合上了10千伏金联线201号杆开关,实现了10千伏金联线52号至201号杆一次性送电成功,21个台区共2189户居民恢复供电。
新华社长春8月6日电
 
站上新风口 再创新优势
杭州余杭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数字密码”
站上新风口 再创新优势

杭州余杭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数字密码”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何玲玲 朱涵 马剑

  这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地,良渚文明之光穿越时空延绵不绝;
  这里是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聚集地,“淘快抖”带动创新创业纷至沓来;
  这里是正在隆起的创新策源地,高能级科创平台孕育硬核发展力量;
  这里,是杭州市余杭区。
  上半年,余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6.11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数字经济对全区GDP贡献超六成,总量居浙江县(市、区)第一。
  余杭区“两位数增长”如何实现?澎湃动力源自哪里?记者走进这块文明原野中的科创高地,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密码”。
做优“头部”,壮大“腰部”,坚实“塔基”


  阿里巴巴集团全球总部、字节跳动华东中心、快手浙江中心、菜鸟网络总部、中电海康总部、vivo全球AI研发中心、OPPO全球移动端研发总部……进入余杭区,不断延展的主干道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占杭州市的三分之一、浙江省的五分之一,余杭区数字经济发展一马当先势头明显。“总部经济”正带动数字经济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生态集聚。
  随着快手浙江中心今年正式落户,余杭区已集齐“淘快抖”三大电商平台,孵化遥望科技等头部MCN机构,集聚超100名百万以上粉丝主播、超500名十万以上粉丝主播。依托未来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余杭区还吸引了超1200余家电商产业链相关企业。
  在完整的产业生态助力下,今年上半年,余杭区网络零售额达1043.75亿元,增长30.5%。
  “余杭要以龙头企业平台化生态化发展打造‘头雁’,以梯次化精准化培育打造‘雁阵’。”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说。
  做优“头部”,壮大“腰部”,位于“塔基”的中小创新创业主体纷至沓来,“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展现出强大活力。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余杭集聚了数量多、质量高的数字经济企业,行业氛围浓厚,这对于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很有好处。”从斩获网络安全大赛一等奖,到带领团队成立科技初创企业、“落户”位于余杭区的梦想小镇,25岁的母浩文只用了3天时间。
  今年4月,他和团队在杭州参加了一场网络安全大赛。比赛还没结束,当地招商人员就找上门,邀请他们入驻,“热情得让人无法拒绝”。
  第一天,参加线上推介宣讲会议;第二天,实地考察办公场所并完成选址;第三天,在招商人员协助下完成企业注册……“这速度令人振奋!”母浩文说,尽管企业才刚刚成立,他已经“摩拳擦掌”谋划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目标。
  不少科创企业负责人感慨说,“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已成为余杭区政府与企业间的默契。
  浙江海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陆侨治说,几年前,企业研发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基本成熟,准备进入市场,不料却处处碰壁。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当地政府部门为企业协调了新技术试用的宝贵机会。
  “多亏有了示范项目,才让我们一下打开了局面。目前,这项新技术的项目合同额已累计超过2亿元。”陆侨治说。
  为确保增长势头,余杭区快速推出“黄金68条”产业政策,全力推进稳进提质,为企业纾困解难送去“及时雨”;针对人才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余杭区推出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入驻。
构筑“强磁场”,激发“源动能”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良田漠漠、山峦起伏。初夏的一束阳光,在天地之间凝结成杭州亚运会的火种。
  良渚往南,五千年文明之光与新时代科技之光交相辉映——浙江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顺利封顶,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正式启用,浙江省实验室十占其四……
  文明延绵不绝,创新生生不息。
  “余杭区正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刘颖表示,余杭区研发投入强度已提高到4.51%,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加速集聚,人才总量突破37万人,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根据计划,到2025年,余杭区要累计引进顶尖人才100名,领军型人才1000名,储备人才2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万人。
  过去十年,余杭区抓住机遇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换档晋级。下一个十年,余杭区将瞄准前沿、硬核领域迭代数字经济。
  南湖畔的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运转不歇,千卡规模液冷计算机“之江天目”异构智能计算机一秒钟即可进行百亿亿次运算。
  “未来,算力将成为关键‘生产力’,智能计算平台有望成为‘资粮万物’的关键基础设施。”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总架构师潘爱民说。
 
紧急驰援战洪水
全力以赴保安全
黑龙江抗击洪灾扫描
紧急驰援战洪水

全力以赴保安全

黑龙江抗击洪灾扫描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戴锦镕 金地 刘昊东 张涛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黑龙江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哈尔滨市、牡丹江市等多地受灾,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黑龙江全力做好洪涝应急抢险救援,努力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力争将灾害损失降至最小。
危急关头 生命“方舟”摆渡希望


  拉林河等25条河流超警戒水位,黑龙江连发强对流预警等多个预警,哈尔滨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灾情之下,人们在与时间赛跑。
  8月4日18时,蚂蚁河延寿水文站水位100.32米,迎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当日22时左右,延寿镇南堤防出现溃口。洪流已袭进村庄,需连夜转移受灾群众。
  5日,哈尔滨森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高海龙等一行消防员前往延寿镇一处村庄,利用橡皮艇转运受灾群众。
  截至目前,高海龙和队友们已累计转移受灾群众700余人。“当我把大爷大娘从村里带出来,他们获救后,长叹一口气如释重负时,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高海龙说。
  累了就坐在空地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匆匆扒拉一口盒饭,脚底早已被泡得发白、破皮……哈尔滨森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共有115名指战员前往延寿镇参与抢险救援。日夜鏖战、极度疲乏,他们都咬牙扛下。
  “连日来,哈尔滨、牡丹江向五常、尚志、海林等地受灾地区派出了20余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调度解放军、武警、消防救援等力量全面开展抢险救灾。”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王伟说,2日以来,全省共出动各类应急抢险队伍191支,人员共计3万余人。
应转尽转 妥善安置


  各地设立的临时安置点,成为受灾群众的“避风港”。一杯热水、一盒热乎的盒饭、一句暖心的关切……安置点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用责任心温暖着每一位受灾群众。
  五常市多地出现内涝,当地本着受灾群众应转尽转的原则,确保生命安全。五常市雅臣中学被作为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4日记者到访时,有200余名村民被集中安置于此。为容纳更多受灾群众,学校把教室和学生宿舍都腾了出来。
  “五常镇11个村中有6个受灾,我们从2日就发动村民集中转移到学校。”五常镇人大副主席姜婷婷说,有的村民匆忙离开家,来到安置点情绪紧张,“见到熟悉的村民,现在大家的情绪好多了。”
  延寿县综合性福利中心也是安置点之一,这里共有床位117张。5日中午时分,40余名被安置在这里的受灾群众正在食堂排队打饭,餐盘内的包子热气腾腾。“给我们一家三口安排在一个房间,一日三餐也有保障。”延寿县居民董燕说。
  截至4日16时,哈尔滨市五常市、尚志市、延寿县、双城区等11个区县(市)遭受洪涝灾害,共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3355人。截至5日10时,牡丹江市海林市共转移2358户4961人。
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


  湍急的洪水吞没庄稼、冲垮道路、损毁通信供电供水设施……面对重重挑战,黑龙江各部门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日8时50分许,哈牡高速牡丹江至哈尔滨方向253公里处蚂蚁河桥头搭板因山洪冲刷脱落,有车辆坠落。为保证汛期高速公路“大动脉”畅通,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全力抢修,终于在5日,哈牡高速全线恢复通车。
  “穿好救生衣,出发!”为修复被洪水冲坏的五常市沙河子镇的通信基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五常分公司技术人员王明瑞和同事互相搀扶、艰难前行通过涉水路段,到达基站抢修水淹的设备。
  “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当手机信号重新恢复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喜悦和成就感溢于言表。”王明瑞说。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也派出多路人员,对电网设施进行应急抢修,在狂风暴雨交织的夜里为群众守护“光明”。
  黑龙江是全国产粮第一大省,在本次汛情中,多地农业受灾严重。制定《洪涝灾后农业生产抗灾自救方案》、组织专家连续5日开展抗涝应急技术直播,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正助力最大限度减少因灾损失。  新华社哈尔滨8月6日电
 
张国清在黑龙江指导支持抗洪抢险救灾时强调
全力以赴开展抗洪抢险救灾 最大程度降低洪涝灾害损失
张国清在黑龙江指导支持抗洪抢险救灾时强调

全力以赴开展抗洪抢险救灾 最大程度降低洪涝灾害损失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哈尔滨8月6日电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5日至6日率有关部门在黑龙江指导支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他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要求,坚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洪涝灾害损失。
  近期黑龙江等地汛情严峻,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张国清前往灾情较重的五常市实地察看村屯受灾和群众转移安置情况,在防汛抗旱前线指挥部了解汛情灾情,到位于道里区的哈尔滨水文站察看水势水位,向基层干部群众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达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牵挂和亲切慰问。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失联人员搜救情况,十分关心各地受灾群众生活,十分关心各地救灾和灾后抢修进展,再次强调要严防各类次生灾害,叮嘱要善始善终做好防汛救灾、抢修恢复和受灾群众生活保障。
  张国清强调,要针对失联被困人员所处山区地形特点,加派专业救援力量,继续全力开展搜救。针对后续降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宁可信其有、信其大,毫不放松做好防范应对。当前不少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要有序降低水位,防止持续高水位运行带来风险隐患,也为应对后续降雨腾出库容。随着支流洪水演进汇集,松花江、嫩江等干流防洪压力增大,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提前向一线预置抢险物资装备,强化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及时处置管涌、溃坝等重大险情,坚决守住安全度汛底线。对受威胁群众要坚决果断疏散转移,做到干脆利落、应撤尽撤。要周密细致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保障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满足看病就医等合理需求。有关部门要统筹调配救灾物资,提前预拨救灾资金,在气象水文监测研判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有关国资央企应急抢险力量纳入地方统一调度指挥,积极帮助受灾地区解决实际困难,抓紧抢修受损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尽快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8月6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组织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会商研判雨情、汛情、灾情,研究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连线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等省份防办,安排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会商指出,当前大清河、永定河洪水正在过境天津,子牙河洪水也将抵达,堤防和蓄滞洪区内围堤巡查防守压力大,北京、河北受灾群众救助和恢复重建任务较重。松花江南岸、嫩江右岸部分河段超警超保,黑龙江、吉林两省抗洪压力较大。广西、云南正遭遇新一轮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各级防指要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决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会商要求,加快人员搜救速度,继续全面排查、全力搜救,同时做好救援人员自身防护。落实好集中安置点各项生活保障措施,加快恢复重建工作。继续加强行洪、滞洪河段堤防巡查防守,天津地区要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做好洪水防御。吉林、黑龙江两省要重点做好松花江干流及支流拉林河、蚂蚁河、牡丹江等流域防汛抗洪,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广西、云南、江苏、山东、河南等地近期要立足于最不利情况严防局地极端强降雨,加强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尾矿库、薄弱堤防巡查防守。
  据悉,当前国家防总维持对天津、河北的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对北京、吉林、黑龙江维持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6日向天津、吉林、黑龙江共调拨9000个家庭应急包,支持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工作。
 
两部门再次预拨3.5亿元支持防汛救灾
两部门再次预拨3.5亿元支持防汛救灾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针对京津冀等地及东北地区严重暴雨洪涝灾害,财政部、应急管理部6日再次紧急预拨3.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由地方统筹用于排危除险、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加上此前已预拨上述地区的1.7亿元资金,中央财政共已预拨上述地区5.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财政部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及时下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河北等16个受灾地区保险机构已赔付2.64亿元
河北等16个受灾地区保险机构已赔付2.64亿元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李延霞)记者6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8月6日10时,河北、北京、黑龙江等16个受灾地区的保险机构收到保险报案18.91万件,估损金额62.41亿元。目前已赔付案件5.06万件,赔付金额2.64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全力提升灾害事故处置效率,确保应赔尽赔、应赔快赔,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最大限度优化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落到实处。
  据了解,河北、北京、黑龙江等16个受灾地区的保险机构收到的保险报案中,车险报案11.62万件,占全部报案件数的61%,估损金额18.78亿元;企财险报案7081件,估损金额16.22亿元;农业保险报案2.41万件,估损金额20.65亿元。
 
京津冀洪水入海“最后一关”观察
京津冀洪水入海“最后一关”观察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8月1日永定河洪水水头抵津,4日大清河洪水抵津……作为“九河下梢”的天津,承担着流域75%的洪水下泄任务,150多公里的渤海岸线上,分布着永定新河、海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等多条河流的入海口。记者日前走访洪水入海口附近,探访当地是如何迎战洪水的。
  泄洪10亿多立方米,第一波洪水已经入海


  设于天津滨海新区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的永定新河防潮闸,是天津北系河道的主要入海通道,承担着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蓟运河等河道的泄洪任务,在天津三个主要入海通道中,流量最大。
  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永定新河防潮闸管理所主任董少波凭借水文经验判断,上游北京方向的第一波洪水已于4日左右平安入海。
  走在永定新河防潮闸上,望向上游,河水已变浑浊,来水流速明显加快;临近闸口处,由于深浅孔的底板高程不同,水流出现明显“坍塌式”分流;当日过闸流速约3米每秒,水流流经闸口发出较大声响,采访需要提高嗓门;望向下游,水面逐渐开阔,水势也趋于平缓,上游来水汇入渤海。
  7月20日起,永定新河防潮闸管理所进入全员在岗、24小时值守的工作状态。连日来,除海水涨潮时闭闸外,防潮闸开启全部20孔闸门敞泄。8月2日、3日、4日三天闭闸时间仅3小时,开创防潮闸2011年投入运行以来的历史纪录。
  “7月20日起至今,防潮闸泄水10亿多立方米,相当于70多个西湖的水量。”董少波说。
  连日来,永定新河防潮闸工作人员日夜巡堤、巡闸,与上游的蓟运河防潮闸等闸口同步协调,最大限度排泄洪水。“只要洪峰不过、水位不降,就思想不松、力度不减、人员不撤。”董少波说。
  每小时涨水10厘米,洪水来前发现渗水点


  滨海新区海滨街道的干部最近几乎“长”在大堤上。他们负责独流减河、子牙新河两条河北方向来水河流的防汛工作。
  4日下午5点,离入海口不远的独流减河河堤上,滨海新区海滨街道办事处主任耿庆辉查得实时水位:3.55米。
  这一数字让所有人心里一紧。与此前水位相比,当天涨水速度达到每小时10厘米。随着上游洪水的到来,涨水速度还会加快。
  海滨街道干部预计8日左右洪水将到达负责的防汛区域。人们巡查大堤时更加细心。
  3日早5点,海滨街道一位眼尖的干部发现子牙新河大堤外不远处的地面上,凭空多了半个车位大小的一片湿土,低头细看,还冒着小气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渗水点的风险不言而喻。
  不到早7点,海滨街道防汛人员紧急上堤,会商解决方案;早10点,细沙、砂石、蛇皮袋等填充物资抵达;中午,渗水点修复工作完成。
  8月4日午后起,天津自西北向东南有中雨,局地暴雨。记者来到独流减河时,水面较平缓,水中的鱼不时跳出水面。由于上游水库放水,大量水库鱼被冲到了这里,吸引了不少钓鱼爱好者。“为了群众安全,每天都得劝离三四十人。”海滨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金生说。
守护35590亩农田,守护丰收的希望


  滨海新区太平镇辖区内有子牙新河行洪区,河道南堤长22.93千米、北堤长9.3千米,是太平镇的防洪重点区域。
  当地干部预计,8月8日前后,子牙新河洪水将抵达滨海新区。在子牙新河一号桥河堤现场,洪峰迫近的气氛尤其明显。
  在这里,6米多高的南小埝,将子牙新河深河槽与行洪通道中35590亩农田隔开。“如果南小埝能够挡住来水,村民就能保住一年的收成。”太平镇党委副书记罗明耀说。
  4日早晨,太平镇干部李鑫带着60余名民兵和村民上了河堤。培土、盖防水布,再用装满沙土重物的编织袋压实……与洪峰赛跑,时间就是生命。一位民兵擦擦汗,冲下身上的水,一绺土黄色流了下来。当日下午南小埝加固基本完成。
  作为来水入海闸口集中区域,今年入汛以来,滨海新区针对堤防薄弱环节、12处防潮工程风险点、1330处低洼易积水点、55处低洼易积水道路、92处沿海口门涵闸等易出险环节,细化完善“一处一预案”。
  “目前子牙新河上游来水量已达到440立方米每秒。”当地干部王奎芳4日接受采访时说,加宽加固堤防工作接近尾声,巡河巡堤任务依然繁重,“我们保证每公里河道巡查人数不少于6人,洪水不退,我们就不退”。
  傍晚,记者经过子牙新河行洪区农田。一位村民说,这是刚种下不久的秋玉米,“只要淹不了,秋天就能吃到新玉米”。
(本报记者毛振华 王井怀 梁姊)
 
河北:加快恢复重建,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河北:加快恢复重建,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目前,河北一些地区洪水水位有所下降,正全力做好灾后修复重建工作,保障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河北涿州出现停水情况,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经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调,8月4日,来自河北衡水、沧州等地的12辆运水车携带饮用水及部分救援物资抵达涿州,全力支援涿州城区供水工作,保障受灾群众饮水安全。
  保定是此次洪涝灾害河北受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记者8月6日从保定市政府获悉,目前,前期因洪涝灾害阻断交通、通信联系的村庄都已取得联系,因灾损毁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抢修。涿州等灾情严重地区城区积水基本消退,正在抓紧清理淤泥、垃圾、杂物,恢复供水供电和通信,排查建筑风险隐患,努力让紧急避险转移群众尽快返回家园。
  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河北多地农田损毁,农作物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降水可以有效补充土壤墒情,但也会造成有机质流失,因此洪涝后应根据作物特性适时开展追肥。”在廊坊市固安县一处种植基地,固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师杨宇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手把手讲授洪涝灾害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帮助农民减少损失。
  廊坊市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最广、滞洪容积最大的蓄滞洪区。当地在指导受灾地区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组织农技人员以“包片服务”的方式,及时解决农户在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全省已调用农业排灌机械设备53.6万台,排涝农田52万亩,调剂短生育期作物种子106万公斤,化肥、农药等物资市场供应充足,确保灾后恢复生产所需。
  日前,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张涿段一处施工现场,4台挖掘机挥舞着“手臂”,不停地把碎石和泥土装到翻斗汽车上。经过昼夜奋战,这段高速公路13处堵塞和破损路段被全部打通。
  河北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保通部部长臧燕勤表示,截至8月4日,全省已抢通81%的断交路段,其中高速公路已全部抢通。各地按照“随断随抢、随抢随通”的要求,对断交路段采取搭设应急桥梁、开辟临时便道等措施,确保救灾人员和物资运输畅通。
  为帮助灾区学生渡过难关,河北省教育厅等部门明确,各高校要及时启动临时救助机制,向遇紧急灾害的学生提供帮助。目前,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已正式开始受灾学生排查工作,确保及时向受灾学生提供临时困难补助。
  随着暑假进入后半程、各地洪水水位下降,校舍安全排查和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河北一些地区紧张有序进行。河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洪水已消退的学校,要迅速开展清淤整修工作;对洪水暂未消退的学校,密切关注灾情变化,洪水消退后立即开展受损评估和修复建设工作;对受损严重、修复建设周期长的学校,要提早安排好周转教室,确保所有学校9月1日如期开学。
       (记者冯维健)
     新华社石家庄8月6日电
 
北京门头沟区5561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北京门头沟区5561名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赵琬微)连日来,北京市门头沟区及时抢修受损道路、桥梁,打通物资运送和转移安置的通道。目前所有乡镇已经复联,截至8月5日16时,已经转移安置群众5561人。
  在军庄镇临时安置点,从各地转移来的居民每三人住在一个房间内。“我们的工作团队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保障,包括一日三餐服务、医疗服务和心理疏导服务,希望群众在安身同时能够安心。”北京市门头沟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林说。
  据了解,截至8月5日16时,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永定镇、龙泉镇、军庄镇、王平镇、城子街道、大台街道、东辛房街道、大峪街道等9个镇街累计需要安置群众5561人。其中,3330人自愿选择投亲靠友自行安置,其余群众分散在多个安置点休息。
  此前,门头沟城区与部分山区已经全面恢复供电,其余山区重点点位通过发电机、应急电源等方式供电。109国道(门头沟段)应急抢险通道已经全线抢通,可供应急抢险、运送救灾物资救援车辆通行,部分山区道路、桥梁还在抢修过程中。
 
14支红十字救援队成功转移涿州受灾群众1475名
14支红十字救援队成功转移涿州受灾群众1475名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董博婷)记者6日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获悉,河北省涿州市暴雨洪涝灾情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行动,调集红十字救援队驰援灾区,搜救转移受灾群众。截至5日22时,14支红十字救援队的200余名救援队员在涿州受灾地区共转移1475名受灾群众。
  8月5日,搜救转移任务已经接近尾声,红十字救援队开始投入消杀工作。
 
生命之路
生命之路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大雨已住,天空放晴。
  距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高崖口村村委会不到5米的地方,是一条被洪水冲出的几十米宽的新“河道”。这里原本是进山的唯一通路。洪水已经将数米高的路基掏空,被冲断的沥青路面如两片薄板,悬空伸展着。
  巨大的轰鸣声中,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工兵旅数台大型工程机械正在清理河道,回填路基。
  村委会前,一条仅容单车通行的硬化路面已经抢通。道路两旁,清理出的淤泥堆得足有半人高,已晒得龟裂。一辆载着碎石瓦砾的运输车驶过,扬起漫天尘土。
  对流村镇数百名受困群众而言,这就是生命之路。
  “我活到这把年纪,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在转移安置点,89岁高龄的老奶奶王文翠这样回忆这场洪水。
  7月3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老人所在的流村镇5个村庄,被洪水阻断了道路。电力、通信全部中断,数百名群众与外界失去联系,情况不明。
  灾情就是命令。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工兵旅立即出动。
  当先头部队抵达,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队指挥员的手在暴雨中紧紧握在了一起。洪水早已溢出河道,裹挟着石块、瓦砾在村中横流。
  时间就是生命!首要任务就是探明情况,打开通路。指挥员王文轩、李小龙和地方政府领导组成的“侦察分队”冒雨登上一辆装载机的铲斗。连长王东拉着驾驶室扶手,伸出半个身子,手拿探杆探查水情。驾驶员一级上士辛乐将铲斗高高举起,驾驶装载机在洪流中徐行。
  这辆特殊的“侦察车”,就这样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蹚出一条通路。
  当“侦察分队”冒险探路时,30余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正紧张准备物资。
  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垮塌路段,徒步前往十几公里外的被困村庄,运送卫星电话、水和急需药品,打通内外联系。
  队伍集结待发,指导员谢新雷的战前动员简短有力:“同志们,我们背的不仅是物资,更是老百姓的希望。同志们,我们能不能完成任务?”
  “能!能!能!”列兵孙昊背着40多斤的背囊,站在队列里,同战友一起呐喊。
  队伍出发,困难程度超过了孙昊的想象。洪水经过,哪里还有路呢?
  最险的路段,身背物资的官兵们徒手抓着岩壁上的防护网,一点点向前挪,他们背后就是滚滚洪流。头上不时有落石滚下,落在水中。激起的浪花溅在官兵身上。尽管手被勒出印、勒出血,没有一人提出放弃。
  经过3个多小时跋涉,孙昊和战友们硬是靠着双手和双脚挺进了被困山村。
  那场面让孙昊难忘——
  一位老大娘站在路边,端着煮熟的鸡蛋、雪白的馒头往官兵手中塞。
  “这真是救命药啊!”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接过胰岛素,泣不成声。
  通信恢复了,道路打通了,解放军和地方救援力量沿着这条“生命之路”源源不断进入山村。
  3日晚上23时许,被困的数百名群众安全完成转移。 (记者李秉宣 李晓明)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人民子弟兵奋战防汛抗洪救灾一线记事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人民子弟兵奋战防汛抗洪救灾一线记事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东北等地近期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习近平主席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连日来,人民子弟兵听从统帅号令,牢记宗旨本色,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洪救灾,全力搜救转移被困人员,持续开展清淤作业和巡堤查险等任务,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
冲锋——关键时刻挑重担


  8月6日,受强降雨和上游泄洪双重影响,吉林省多处河道点位风险等级增加。在洪峰到来之前,武警吉林总队长春支队迅即组织抗洪突击队,赶赴拉林河流域沿线,开展搜索转移被困群众工作,对大堤巡查检修,全力以赴迎战洪峰。
  人民至上,使命必达。
  近日,受连续降雨叠加上游洪水过境影响,黑龙江省蚂蚁河尚志段水位持续上涨,内涝风险加大。武警黑龙江总队哈尔滨支队200余名官兵闻令而动,紧急驰援,连续奋战19个小时,使用4.6万余个沙袋,垒筑起1.5米高、1000多米长的“生命长城”。
坚守——紧急关头显担当


  8月6日,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官兵坚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右岸、五常市沙河子镇,继续组织开展搜救工作,对堤坝、水库、危险河段实时巡查加固,防止溢流管涌等隐患发生。
  当天上午,该集团军某旅抗洪突击队向道路损毁、通信中断、生活物资紧缺的黑龙江省五常市磨盘山村挺进,为村民提供生活保障,坚守在解救群众的阵地上。
  人民军队为人民,人民军队爱人民。
  因山洪暴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交通中断。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一支队应急救援队徒步15公里山路,人均负重25公斤,为12个村运送食品、医药、防疫、照明等基础物资,保障村民基本生活。
  “洪水不退我不退!”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这是人民子弟兵的豪迈誓言。
重建——洪灾当前见真情


  军民鱼水情深,共同建设家园。
  “我们一定把军民‘连心桥’架设好!”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队长刘伟在战前动员时说。
  受山洪影响,北京市房山区、门头沟区多处道路受损,桥梁坍塌,交通中断。该旅迅即组织工兵分队开赴交通断点,架设军民“连心桥”两座,助力抢通109国道(门头沟段)应急抢险通道,沿线3个乡镇8万多群众受益。
  8月6日,在洪水退去后的河北省涿州市,武警河北总队医院派出的医疗救援队设置了便民医疗点位,当地群众纷纷前来寻医问诊。“白衣天使”们不辞辛劳,在提供医疗服务和基础药品的同时,展开防疫消杀和卫生宣传,竭尽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8月6日清晨,武警河北总队任务官兵已经在涿州城区重要交通路段和儿童医院等点位,执行淤泥路障清理任务,全面恢复街容市貌,重建美好家园。
  英雄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迎战洪峰、同守大堤、共建家园,必将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攻坚战。
    (记者李晓明 李秉宣)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橄榄绿、火焰蓝、志愿红……
抗洪一线的暖心色彩
橄榄绿、火焰蓝、志愿红……

抗洪一线的暖心色彩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连日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哈尔滨市尚志、五常、延寿等多地遭遇大雨,发生洪涝灾害。退役军人、消防队伍、志愿团体,纷纷冲锋在抗洪一线。他们身上的橄榄绿、火焰蓝、志愿红,成为冰冷雨水和洪水里最暖心的色彩。
  橄榄绿:“退役不褪色”


  延寿县地处哈尔滨南部,松花江右岸较大支流蚂蚁河蜿蜒而过。4日18时,蚂蚁河延寿水文站水位100.32米,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巡查人员发现,县城老污水处理厂东200米处,水坝放水闸门受河水冲击,出现险情。
  汛情就是命令,50余名退役军人火速赶往险情地段。一时间,现场缺乏大型机械和砂石料,只能靠人工填堵渗漏点。
  “上!”二话没说,有着16年兵龄的“80后”退役军人陈亚飞撸起袖子。十多人站成一排,逐一将安全绳绑在腰间保障安全。填装沙袋,肩挑手扛,层层压实,加固河堤……说干就干。
  起初,水流湍急,尽管一个沙袋有10公斤重,但扔下去一个就被冲跑一个。“速度一慢,就等于白放。”陈亚飞和同伴便用安全绳将沙袋连成“糖葫芦”,六个人一同将六个沙袋扔下去。眼疾手快不含糊,沙袋慢慢筑成一道“墙”。
  经过25个小时的抢险,1000多个沙袋投入使用,渗漏点被成功堵住,阻止河水漫过河坝继续蔓延。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退役军人的身影;哪里有需要,我们退役军人就到哪里。”陈亚飞说,穿过橄榄绿,自己就有责任、有义务坚守防汛一线,“退役不褪色,汛情不退、我们不回”。
火焰蓝:“人没救上来,休息不踏实”


  “队长,都快20个小时了,你快歇会儿,换我来!”
  暴雨来袭,尚志市成为此次洪涝重灾区。哈尔滨市森林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高海龙,驾驶着橡皮艇带领搜救小组连续奋战,队员劝他休息,他却说:“等把人都救出来了再说,要不休息也不踏实。”
  在救援任务中,像高海龙这样的消防队员不在少数。把受困的百姓救出来,转移到安全地带,是他们最朴素也最强烈的信念。
  蚂蚁河发生漫堤,尚志市一面坡镇多名群众被困,前来支援的哈尔滨市森林消防支队立即投入战斗,一边加固堤坝,一边转移受困人员。
  “看到你们来,我心里才踏实……”在一面坡镇万山村,被救村民郑先生握住指战员的手激动地说。洪水发生后,村里停水停电,加上水流来势凶猛,郑先生岁数大了、腿脚不便,没能及时撤离。直至被解救前,他已被困7个多小时。
  “我在这,快来救救我”“快,前方屋顶有多名被困群众,全速前进”“来,慢点,别怕,踩我肩膀”……在救援现场,这样的话语不绝于耳。雨再大、水再深,人们的心中因为那抹“火焰蓝”,多了力量,少了惊慌。
志愿红:“再难也要和洪水斗一斗”


  2日21时,哈尔滨市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一条求助信息——尚志市乌吉密乡和平村有1名人员被洪水困在树上。来自两支救援队的6名志愿队员立即携带救援装备,赶往事发地点。23时30分,救援队伍抵达现场。
  救援途中,区域内有大量团雾,公共照明无法工作,主要依靠头灯。然而,车辆、金属围栏、被冲毁的建筑碎片、被浸没的农作物和植物等,造成航路复杂。水面上同样惊险,电缆、钢线等造成钩挂阻绊甚至切割的风险。激流涌动,对救援人员提出很大的考验。
  “水中杂物多,大块坚硬悬浮物多次缠绕桨机,救援艇多次桨机停车。”博能救援队观察手霍峰说,他和同行的蓝天救援队操艇手张广平、救援手孙天卓破浪前行,“再难也要和洪水斗一斗”。
  3日0时17分,救援队伍一路搜寻,发现受困人员身穿救生衣,在距离水面约一米处的树枝上。0时21分,受困人员被成功救上船艇,送往安全地带。
  志愿红在夜幕中闪耀,一个又一个生命接力仍在延续……
     (记者杨思琪 张涛)
     新华社哈尔滨8月6日电
 
动能向新 产业向绿
湖北十堰绿色低碳发展一线见闻
动能向新 产业向绿

湖北十堰绿色低碳发展一线见闻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盛夏时节,走进湖北十堰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的车间,新能源电池制造的匀浆、涂布、辊分、模切、卷绕、装配等数十个工序高速高精度全自动化运行,有条不紊。通过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和碳管理平台,还可以记录每一块电池的运输、生产、包装等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远景动力是一家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而新型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核心“赛道”。去年,远景动力投资120亿元落户十堰市张湾区。“项目签约后,180天首条模组线实现量产,300天首条电芯产线实现投产,330天建成一座现代化绿色工厂。”十堰市委常委、张湾区委书记张涛介绍,这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标,创下了“张湾速度”。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奉斗介绍,今年项目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张湾基地已成为远景全球产能规划最大的基地。
  十堰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24家规模以上新型动力电池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38.9%。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已在十堰完成布局。
  这座汽车城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奔跑的同时,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产业也在悄然“改道”绿色方向:盘活生态资源大做“山水文章”,绿水青山正在换来金山银山。
  汉江畔,种满橄榄树的山坡梯田层层披绿,千亩石漠化荒山已然变身绿洲。
  “橄榄树进入丰产期后,一亩地一年可带给农民7500元收入。”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瑾艳介绍,公司累计在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流转石漠化荒山1700多亩,通过整理改造,全部种上橄榄树,一座座荒山变成了东方橄榄园。
  朱瑾艳的公司不仅可以生产橄榄油,还形成了橄榄口服液、橄榄护肤品、橄榄药露等多种有机深加工产品,油橄榄加工产业链的拉长,也得益于当地近年大力开展“水土共治”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郧阳区与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环水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协议,基于大数据进行精准水土治理,当地每年化肥使用量减少20%、农药使用量减少10%,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境内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一方好水,也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崛起,助推当地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去年,全市软饮料产量占全省总产量19%。当地正加快构建“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水产业集群。
  “加快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抢抓机遇、用好机遇,锻造长板、厚植优势。”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十堰市将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力,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李伟)新华社武汉8月6日电
 
国家税务总局再推服务新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再推服务新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王雨萧)国家税务总局6日对外发布通知,在今年上半年已推出四批“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基础上,重点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方面,再推出和优化28条“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最新推出的第五批“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紧跟民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在进一步强化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方面明确多项内容,如对纳税人因各种原因未在今年7月征期内及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可在8、9月份由纳税人通过变更第二季度(或6月份)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的方式补充享受等。
  在进一步便利税费办理方面,通知提出,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等11项证明材料采用调阅复用措施,减少资料重复报送;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等。
  在进一步改进诉求响应方面,通知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各省税务局同步建立民营企业直联点,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走访座谈,系统梳理中小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研究务实管用的解决措施,及时响应纳税人缴费人合理诉求等。
  在进一步深化跨境服务方面,通知提出简并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有关报表,减少报送频次,进一步降低企业申报负担等。
  在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方面,通知明确对符合条件、确有困难的民营企业发生欠税,税务机关辅导其制定清欠计划,对按计划缴纳税款的,暂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等内容。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表示,新推出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办税缴费便利度和精确执法程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办税缴费负担,为民营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部省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部省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叶昊鸣 王聿昊)记者4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建立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部省工作协调机制。
  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协调机制主要职责包括三点:一是指导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组织实施。二是组织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评估、典型经验推广。三是在用地、线路、时刻表、运力调度、国际邮件通关权、资金等方面加强资源统筹利用;在规划、方案、项目、绩效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指导;对跨省域实施的重点事项进行协调推动。
  这位负责人说,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包括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首批支持15个城市所在省(直辖市)的交通运输部门、财政部门。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财政部,认真组织做好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绩效评价工作。同时,指导第二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据了解,2022年,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确定了天津、石家庄、宁波、金华、厦门、福州、泉州、济南、临沂、郑州、武汉、广州、重庆、成都、昆明首批15个支持城市,安排中央资金支持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运输效率,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山西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达700列
山西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达700列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许雄)5日10时,随着满载陶瓷餐具、汽车轮胎、管道配件、玻璃制品等货物的X9235次列车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中鼎物流园开出,山西省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累计达到700列。
  据悉,这趟中欧班列装载77个集装箱,货物总重约1814吨。列车从中鼎物流园开出后,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12天后将陆续抵达哈萨克斯坦等目的地国家。
  据负责中欧班列集货、开行等事宜的山西晋欧物流有限公司副经理周勇介绍,开行6年多来,山西省开出的中欧班列不断提速、扩线,先后打通经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4个边境口岸出境的东、中、西国际物流通道,开辟了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和地区、辐射40多个城市的10条中欧国际物流线路,实现了班列常态化开行。
  随着山西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地开出的中欧班列搭载的出口货物品类也从最初的车轮、不锈钢、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产品,逐步向多品类延伸。如今,大同的药品、忻州的法兰、朔州的陶瓷、晋中的玻璃器皿、吕梁的核桃等山西特色产品都可以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据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太原局集团公司将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集聚效应,强化去程、返程双向集结能力,加密班列开行频次,进一步助力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
 
南浔:“聪明”工厂“逐绿而行”
南浔:“聪明”工厂“逐绿而行”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投资250余万元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一年减少电费支出135万元;自动化升级改造的37条生产线,使得人均生产效率提升55%,产品综合制造成本降低14%……浙江省湖州市南洋电机项目负责人沈国芬没有想到,新投入使用的绿色化智能化设备设施第二年就产生了可观效益。
  作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电机行业较早的试水者,南洋电机生产的洗衣机变频电机产量已达全国三分之一。南洋电机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聚焦智慧与绿色两大课题,“一条腿”成立企业研发中心,拓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另一条腿”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推动能源低碳化应用。
  “目前已有89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仅去年发电量就达到89.22万千瓦时,当年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27.66吨,工厂使用的绿电占比正逐年升高。”沈国芬说。
  企业创新发展,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难题。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南浔区探索推行的“政府+机构”志愿服务模式——“企小帮”成了南洋电机发展壮大的智囊团。近年来,“企小帮”多次派专家团“上门”为南洋电机诊断,助企谋划未来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企小帮”仅是南浔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抓手之一。近年来,南浔区深挖区域经济潜质,相继启动了“亩均论英雄”改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提标争先、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等行动,力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现量质齐升,初步形成“绿色+智造”产业布局。
  原料互供、能源循环利用、全流程绿色制造……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把绿色贯穿到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节约大量成本,也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我们成立能源管理团队,通过开展用能设备能效检测、完善着色固化炉功率自适应项目等工作,年节约标准煤460吨。”东通光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还投入200余万元,引入水资源处理“放大镜”,循环净化污水再利用。
  与南洋电机、东通光网一样,南浔区不少企业越来越“聪明”,正在“双碳”路上“逐绿而行”。截至目前,全区多家企业入围工信部年度绿色智造名单,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达12家。
  “‘换挡升级’,才能动能澎湃。”南浔区发改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浔区将深入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精准开展工业全域有机更新,引导企业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下功夫,梯次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挖掘企业节能降碳潜力,竞逐智能、绿色新赛道。
    (本报记者黄书波 参与采写:车海芬)
 
多部门和单位部署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
多部门和单位部署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叶昊鸣 王聿昊)记者近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就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部署相关工作。
  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优化客运站空间布局、等级结构和功能,从大站集散向多点串联转变;审慎新建等级客运站,打造与火车站、机场、客运码头一体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支持客运站在高校、商超、医院等客流集中地设立停靠点,强化与铁路、民航的衔接,更好服务旅客联程运输。
  这位负责人说,要加强道路客运运行监测,优化调整客运站存量规模,适度缩减售检票、候车等服务设施设备规模,同时支持客运站规范开展停靠点运营。
  这位负责人指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能源部门支持客运站建设充电设施,提供营运车辆充电服务和夜间充电托管服务,支持拓展货运物流、邮政快递服务,以及公交首末站、停保场等功能,配置出租车停蓄车场、共享交通工具停放点,拓展汽车租赁、机动车驾培等服务。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引导客运站和旅行社等加强合作,支持在客运站内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完善至旅游目的地的直通车网络,鼓励开展电商销售、酒店住宿、汽车后市场等服务。
  通知指出,要支持客运站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保留基本客运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实施用地综合开发;客运站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产业用地政策支持的产业、行业的,适用在一定年期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支持实施地上地下空间综合立体开发,分层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通知强调,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争取属地政府经费支持,用于客运站承担的公益性服务,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客运站富余站务人员转岗至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物流、邮政快递等适任岗位就业。
 
江苏引入区外“绿电”超6000亿千瓦时
江苏引入区外“绿电”超6000亿千瓦时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沈汝发)记者日前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三大“西电东送”输电工程——龙泉—政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地区的清洁水电达6134亿千瓦时。
  据介绍,三条贯穿东西的能源“大动脉”将中西部富集的清洁电力引入东部负荷中心,以绿色、高效的清洁能源实现可靠的电力供应,持续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为保障外送能源的接受消纳能力,国网江苏电力多措并举提高电网质量。截至目前,江苏电网已形成“一交四直”特高压混联电网、“七纵七横”500千伏骨干网架、220千伏及以下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格局。
  另外,江苏近年来对绿电、绿证的需求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截至目前,江苏省内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56.8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100万张,绿证单笔交易量和总成交量均位居国网经营区域首位。
 
保障洪涝地区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经营者“七不得”
保障洪涝地区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经营者“七不得”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赵文君)为保障洪涝地区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制止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5日发布关于汛期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的公告,对相关经营者提出“七不得”提醒告诫。
  一是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捏造散布货源紧张或者市场需求激增的信息。不得捏造散布其他经营者已经或者准备提价的信息。不得散布信息,诱导其他经营者提高价格。
  二是不得囤积居奇。不得无正当理由,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较大波动的重要民生物资。
  三是不得推动价格过快过高上涨。不得强制搭售商品,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不得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价格,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
  四是不得串通涨价。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不得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标价要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六是不得价格欺诈。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虚假标价、虚假折价、虚假减价、低价诱骗高价结算、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价格承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等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进行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
  七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利用价格手段侵犯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有关经营者认真对照公告,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将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若发现违法线索,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清水见真情:通水5周年泉州、金门探访记
清水见真情:通水5周年泉州、金门探访记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金门县前县长李炷烽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金门干旱了8个多月,大家抬着神像去祈雨。父亲典当了一块田,请人在家里挖了一口井。“当年金门人为了喝一口水,历经艰辛。”
  长期困扰金门人的缺水问题,5年前得到了解决。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启动。“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从愿景变为现实。
  5年后的同一天,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亲历者、推动者、参建者会聚福建泉州晋江,共同纪念这一两岸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李炷烽在晋江感慨,福建供水工程“解决了金门千年以来的燃眉之急”。
五年向金门供水2883万吨


  当日举行的活动上,大屏幕图文并茂,向大家“数说”了这一工程的不凡之处:23年坚持不懈积极推动;全线管道历时3年建成;工程总投资3.88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8月5日,累计供水量已达2883万吨;日均供水量由0.97万吨上升至2万吨……
  会场洋溢着一份特殊的自豪之情。今年5月,金门供水工程(取水泵站及陆地管道部分)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此次大会举行了大禹奖授像仪式。水利部国科司副司长武文相说,金门供水工程树立了建设标杆、运营标杆和两岸合作标杆。
  金门县副县长李文良感动地说,福建供水工程让金门无需为水烦恼。“特别是过去几年金门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通水让金门水荒得以舒缓,更稳定了地区水资源环境。”
  福建省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良曾参与工程研讨、考察、勘探、签约、开工等阶段,如今正为工程水源保障“再进阶”而努力。他说,今年2月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开工建设,将为晋江、金门等地构建“多湖库、双线路、多调节”的供水保障体系。目前福建水投集团也在谋划推进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将为金门供水提供第二水源”。
  为让金门乡亲喝上放心水,无数人在努力。朱金良说,自通水开始,运行调度人员24小时不间断轮班值守,确保金门同胞用水无忧。
金门乡亲慕名来“寻源”


  山美水库是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水源地。在这里,记者见到“泉州-金门输水线路图”:源自晋江流域山美水库的水,通过金鸡拦河闸引入晋江龙湖水库,并经龙湖取水泵站、陆地输水管道和跨海输水管道,输送到金门田埔水库。
  记者随工作船航行山美水库,蓝天白云下,青山如黛,碧波万顷,鸥鸟飞翔。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一目了然。“‘清水下山,净水入库’成为常态,水库水质常年保持优质。”山美水库水资源调配中心主任郭明德说。
  这些年,几十批次金门乡亲慕名前来山美水库“寻源”。郭明德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位金门乡亲在水库边忍不住用双手捧起清水,赞叹“这水真的甘甜”。
  “山美,水美,人心更美。”金门县水墨画协会理事长杨诚国说,以前金门最主要的水源基本是湖库水和地下水,处理起来很辛苦,“山美水库给我们带来便利,这份心意令人感动”。
  日前,新华社驻台记者实地探访金门。刚经历台风“杜苏芮”侵袭,金门还留存着台风过境痕迹。但与7年前遭遇台风“莫兰蒂”侵袭、2万多户停水不同,现在金门人不用再面对因灾断水的民生难题。
  “大陆供水让金门得以闯过用水危机,不用再靠天吃饭。”金门县自来水厂厂长杨沁杭在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采访时说,5年来泉金密切联系和共同合作,大陆供水输送稳定,水质优良,降低了水厂处理成本。
大陆好水为金门发展增底气


  金门田埔水库旁,一块立石上刻着“两岸共饮一江水”的红色大字。金门县自来水厂生产供水课主任叶晋良介绍,来自福建的清水通过海底管道在这里上岸,引入金门。
  立石后面的引水工程控制阀室里,粗壮管道里水声激荡轰鸣,一排仪器实时监测着水质。大陆清水在旁边的受水池暂存后,通过加压泵站经管道输送到金门的水处理场。
  “这就是金门人每天喝到的水。”在金门洋山净水场中控室,负责人陈宏慧给记者倒了一杯清水,口感润泽甘洌。她说,大陆来水水质稳定,水厂只需简单处理即可达标。
  目前大陆供水占金门日常民生用水总量逾七成。
  在杨沁杭看来,大陆供水的一大好处是保护了金门地下水,为金门未来发展增加了弹性和底气。他说,现在金门每日减少地下水抽取量约9000吨,地下水使用比例从68%降低至14.3%,“减少了金门地层塌陷、地下水劣化风险”。
  据介绍,有了大陆好水,加上今年雨量丰沛,金门通过调度机制让各水库恢复平稳水情,地区水库总蓄水量达到九成以上。
  走在金门,海风吹拂,几只白鹭悠然飞过。根据金门长期监测调查,这几年因为有稳定的大陆清水流入,珍稀物种欧亚水獭以及候鸟等活动更频繁和明显,数量增加。“即使大旱之年,金门生态环境也在稳步向好。”杨沁杭说。
   (记者许雪毅 陈君 王承昊)
   新华社福州/台北8月5日电
 
山东寒亭:集聚委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寒亭:集聚委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盛夏时节,走进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片的葡萄大棚里,一串串绿莹莹的晴王葡萄缀满枝头,来自附近村里的工人们忙着剪枝、疏果。
  寒亭北部靠海,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村民此前种粮产量低,增收乏力。2018年,从部队退役的袁延杰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
  “盐碱地上种粮难,但却非常适合种葡萄。”袁延杰瞅准高附加值的晴王葡萄,成立山东京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几名毫无种植经验的村民从零学起,成功种出高品质葡萄,大受市场欢迎。袁延杰的葡萄种植基地越建越大,加入种植队伍的村民越来越多。去年,袁延杰当选潍坊市政协委员,与附近的西横沟村结成帮扶对子,带领村民种葡萄,并为村里解决了吃水和环卫问题。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算数!”这是袁延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怎样带动更多人致富?像袁延杰这样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的政协委员不在少数。
  为给政协委员搭建平台,今年初,寒亭区政协在固堤街道设立“寒亭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工作站”。寒亭区政协主席孙文力介绍,工作站以辖区内的山东京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家政协委员企业为支撑,搭建金融扶持、技能培训、用工对接、产品外销、土地流转、宣传引导6个服务平台,结对帮扶周边村庄。
  依托工作站,袁延杰带领京琪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合同、入股分红等方式,引导更多村民参与葡萄种植,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通过工作站搭桥,固堤街道西安村也有了结对的政协委员企业。“以前郭牌西瓜论个卖,而我们的西瓜论斤都不好卖。”西安村党支部书记王维波说,西安村有20多年种西瓜的传统,通过跟郭牌公司联营,合作社130户村民用上了郭牌的西瓜种苗,亩均收入三四万元。
  固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姜明波说,固堤街道种西瓜的超过1万户,但整体层次都不高,有了郭牌西瓜带动,西瓜价格提高了十几倍,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据介绍,乡村振兴工作站还吸纳种植大户、高校院所、法律、金融等行业领域18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为驻站成员,充分发挥其优势,在贷款授信、技术指导、法律咨询、村民务工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共绘富民强村惠企新画卷。
  孙文力说,政协委员通过乡村振兴工作站直接面对农户,履职延伸到地头,作用发挥在日常,在推动乡村治理、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更有用武之地。  (本报记者陈国峰)
 
两部门派出工作组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
山东德州平原地震:省市县现场指挥部已开展救援指挥工作,超半数伤者出院,震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
两部门派出工作组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

山东德州平原地震:省市县现场指挥部已开展救援指挥工作,超半数伤者出院,震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8月6日2时33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决定启动国家地震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
  据悉,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与国家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和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消防救援总队视频连线,调度了解震区情况,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山东省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15车、107人已前往震中救援。济南、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5个消防救援支队24车、236名消防救援人员以及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已集结完毕。
  据新华社济南8月6日电(记者王阳 贾云鹏)8月6日2时33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平原县王打卦镇附近。地震发生后,山东省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山东省应急厅、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总队、德州及平原党委政府等立即组建“省市县现场指挥部”,成立紧急救援、医疗救助、应急通信、交通运输、电力保障、治安维护等12个工作组。组织专业人员和各级干部对平原县12个乡镇(街道)所有村进行了全面排查,同时对德州市全域进行排查。
  现场指挥部要求,要全力及时救治受伤人员,进一步核查排查灾情,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加强震情监测,做好趋势研判;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做好救援队伍、物资准备;加强其他情况排查。
  据新华社济南8月6日电记者从山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经初步统计,截至6日16时,地震共造成24人轻伤(德州23人,聊城1人),213处(德州165处,聊城48处)房屋及墙体受损。目前,平原县超半数伤者已出院,救援力量部分现场备勤,部分陆续撤离震区,震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
  据平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震中范围5公里,共涉及6个乡镇,55个村庄,26517人,震中范围内有多处老旧房屋倒塌。地震对部分管网造成破坏,全县天然气紧急停气。
  6日5时许,记者在位于震中附近的平原县王打卦中心小学看到,地震未对学校建筑物造成较大损坏。消防车辆驶入镇中心小学,救援人员开始在小学操场上搭建帐篷。发生地震3小时后,平原县人民政府对面的和谐广场上,正在循环广播居民应对地震的措施等内容。
  记者6日上午在平原县走访了解到,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正常接诊,药房、超市等大部分商铺均正常营业。加油站等设施并未受到地震影响。
  据平原县政府介绍,超半数轻伤者已出院,仍有10人住院,医疗人员正不断优化治疗方案。6日下午,除留守备勤安排外,应急、消防等救援力量陆续从震区撤离。
  记者从国铁济南局获悉,受地震影响的铁路区段列车陆续恢复运行。
 
应急救护技能,如何“加急”
应急救护技能,如何“加急”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台风天急救指南”“泥石流来临如何躲避”……最近,极端天气中自救与互救知识频上热搜。大家对应急救护技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基础的应急救护技能,一些地方持证救护员数量年增速达到20%以上。然而,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懂自救、能自救的人占比仍然较低,洪水等灾害来袭时人们仍难免不知所措。如何加快推广应急救护技能?记者进行了走访。
  越来越多人主动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7月31日至8月4日,太原市民孙杰一直在河北保定参与救援工作。孙杰等20余名司机组成的“滴滴公益救灾队”共转移北京房山、河北保定当地的被困群众930人。
  “90后”孙杰原本只是一名网约车司机,2022年出于一腔热情参加了“滴滴公益救援队”。此后,他每周末都会参加水域救援、山地救援等培训,很快成为一名颇有经验的救援队骨干。“希望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像孙杰一样主动学习应急救护技能,期望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和他人。
  以天津市红十字会为例,今年上半年培训近3万人,培训人数每年递增20%以上。暑假是应急救护培训的旺季,这个假期报名人数增长2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主动报名学习的个人占到所有培训人员的30%以上,较往年大有提高。“这说明人们学习自救技能的意愿在提升。”天津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负责人于博介绍说,18岁以上人员可以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16岁以上人员可以取得心肺复苏证。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持续推进相关技能培训。2022年,甘肃省各级红十字会开展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29.97万人次,培训救护员5.02万人次;四川省普及培训97.6万人次,培训持证急救员13万人次。
  杭州市推出救护技能公益培训项目,考核通过的人将获得“电子救护员证”。当地还上线支付宝小程序“救在身边”,持证救护员可注册成为“急救侠”,接收附近的求救信息、参与救助。
  天津蓝天救援队多位救援人员反映,掌握了初步应急救助技能的人在险境中可以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能更好地配合别人施救,尤其是可以较早判断风险,抓住逃生的时间窗口,降低伤亡概率。
1%普及率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急救培训工作进展较快,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掌握救护技能的人员比例仍然较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年披露数据显示,我国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仅1%左右,仍处于较低水平。
  记者了解到,普及率较低背后是应急技能培训人才匮乏。记者走访发现,消防、公安特别是医护人员是应急救护培训的主体力量。然而,通过对东部某省120急救中心的调研,一些专家发现,医院人力资源不足,没有余力对公众进行大规模技能培训。
  一位医科大学负责人反映,医学院课程体系中,急救、灾害、重症医学和医学救援等技能的系统训练相对较少,急救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落后于医学救援事业发展需求。
  市场化应急培训潜能也有待释放。一家气象科普展馆建设方负责人说,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验场所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得到青少年青睐,但目前规模还不够大,常态化开放、运营管理有待进一步健全。
  近年来,一些地方打造了应急安全产业园区。深圳市应急安全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河生介绍说,部分产业园区的收益结构中租金及相关收益达九成左右,应急安全产业目前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市场化的应急培训潜能有待进一步释放。
如何实现3%的目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到2030年将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3%及以上。为稳步实现这一目标,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快普及群众应急救护培训。
  多位专家认为,应由相关部门编制科学规范统一的教材,由国家主管部门审定后,向企业、学校、社区及社会服务行业推广。
  同时,应利用好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急救知识。记者了解到,各地消防站、民间救援队等机构、组织已开始利用抖音等平台推出公益性急救免费课程,受到网民欢迎。
  据了解,目前应急知识进校园多为临时性讲座,比较简单、不够系统。专家呼吁应将应急知识作为大、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固定下来。其中,中小学以提高防灾意识和常识为主,大学阶段鼓励全员掌握必备的自救互救技能。
  企业也可在入职培训中加入应急救护知识。比如,今年7月,中建三局一公司为300余名新入职员工进行了应急救护培训,经过实操考试后全员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有基层干部提到,我国气象灾害呈现出一定季节性规律,可组织基层工作人员结合本地区易出现的灾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更多发挥消防员、家庭签约医生、街道办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等群体的力量,全方面开展急救知识的培训及宣传。
  此外,应加强对市场化应急培训教育、应急培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的有力帮手,快速提高应急培训普及率。
   (王井怀 周宇轩)新华社天津8月6日电
 
芙蓉城里尽青春
芙蓉城里尽青春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成都大运会
 
  新华社成都8月6日电(记者吴光于)八月成都,热情似火。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以来,“青春、团结、友谊”的故事每天都在赛场内外上演。成都的公园中、街巷里,芙蓉花已从枝叶中探出花骨朵,美丽的花儿在岁月更迭中凝视城市繁华,谛听青春欢歌,点缀盛会斑斓。
芙蓉花开 “蓉光”绽放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五代后蜀时期,成都诗人张立描绘了芙蓉花开时节的美景。自后蜀皇帝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花,成都便有了“芙蓉城”的美称。一千多年来,孟昶与芙蓉花的故事为历代文人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
  孟昶与花蕊夫人的爱情故事,更为这座古城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宋代文豪苏轼感怀这对爱侣所作的《洞仙歌·冰肌玉骨》中,有着“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词句。流年暗换、斗转星移,千余年后的蜀中大地,早已换了人间。
  2022年,成都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集聚了13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都连续14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累计建成1500多个大小公园、5000多公里各级绿道,实施近3000个全域增绿项目,“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常映入人们眼帘。
  漫步今日成都,历史深处飘来的芙蓉幽香仍在。星罗棋布的公园里,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不经意间便能邂逅一株芙蓉。花朵的色彩应时而变,朝白,午红,夕紫,一如日新月异的城市。成都,不仅享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殊荣,如今又成为“大运之城”。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从火炬的命名“蓉火”,到吉祥物的命名“蓉宝”,从大运会奖牌绶带上的“神鸟绕芙蓉”图案,到开幕式上璀璨的“金色芙蓉”焰火,流芳千年的芙蓉花让新时代的“蓉城”绽放出耀眼“蓉光”。
拥抱大运 青春激扬


  到成都街头走走,扑面而来的既有传续千百年的气定神闲,更有新时代人的朝气蓬勃。
  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成都市14岁至45岁的青年达960.3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5.87%。这里还有65所高校、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
  当大运盛会牵手成都,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传统名城便迎来了青春的跃动。虽因疫情两次延期,但成都人民迎接大运、服务大运的热情始终不变。
  大运会志愿者部专职副部长李明蔚回忆,大运会第一批骨干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始于2019年5月。通过优中选优,第一年就招募到3000人。2021年4月,大运会宣布延期,并没有浇灭年轻人的热情。在这一年举行的大运会测试赛上,7000多名志愿者带着饱满的热情上岗。
  2021年9月,大运志愿者招募工作重启,在蓉各大高校再度沸腾,2022年初已招募到1.5万人。2022年5月,成都大运会再度宣布延期,志愿者招募工作于9月再次重启。到今年2月,2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到位。
  各大竞赛场馆、大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现场、技术官员驻地、机场车站、接待酒店……大学生志愿者们的身影处处可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青椒”。“青椒”中文发音同于“青交”,即青年交往,寓意着成都大运会是一场世界青年交往交流的盛会。
  回首4年前报名参加大运会志愿者选拔的一幕幕,刚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的胡井泉仿佛历历在目。“竞争非常激烈,有的岗位五六个人在竞争,身边的同学们每个都想去试试。”作为一名参加过三次招募的“元老”,这次他被委以重任——为1000多名驻守在大运村的志愿者提供服务,是“志愿者中的志愿者”。大运会落幕后,他将赴山东大学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的青春有4年是伴随大运会度过的,人生能有一份这样的体验很独特,很珍贵。”他说。
  赛会之外,遍布“蓉城”各大商圈、场馆周边、公园绿道、交通枢纽、景区景点,以及11条大运城市文化体验线路的10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里,还有1.1万名城市志愿者在为市民、游客提供赛事咨询、城市介绍等服务。他们中有不少人因为大运会两次延期而与赛会志愿者失之交臂,却依然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圆了自己服务大运会的心愿。
  数据显示,成都大运会筹办以来,成都青年志愿者注册数量从67万人增至139万人,增加了一倍多;新入驻志愿者服务组织6300余个,较筹办大运会前增长190%。
  赛场内外,无论运动员、志愿者,还是各行各业的成都人,都是这场盛会的主角。他们活力四射的激情、勇往无前的担当,如鲜花,如骄阳。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称赞成都大运会数量庞大的志愿者们“待人亲切,给参赛者留下深刻印象”。
  “蓉城”历来以友善、开放著称。这个夏天,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将传承了千年的待客之道诠释得淋漓尽致。观众们送给外国运动员一浪高过一浪的“雄起”声,为过生日的运动员送上的全场大合唱……太多的场景和瞬间令人难忘。
烟火可亲 未来可期


  8日,成都大运会将落下帷幕。6000多名大学生运动健儿,将告别成都踏上归返的旅途。
  当然,为大运会辛劳服务的2万名大学生志愿者,也将回归他们的日常。未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在这座城市里继续奋斗、生活、扎根。
  有调查机构统计,2021年,在蓉大学生65.82%愿留在成都工作。为了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机遇,近年来成都大力推动国家级创新平台在蓉集聚,培养了1.1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青年人才筑业兴业提供丰富场景。目前成都已累计上线800家孵化场所,为8842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入驻服务。
  回望历史,踌躇满志如张仪、诸葛亮,迷惘落魄如杜甫、陆游,古代众多的“蓉漂”们在成都过得身心舒畅,且建树颇丰。今天,从65米的香香巷到延伸百公里的天府大道,从人头攒动的猛追湾到波光粼粼的兴隆湖畔科学城,从咖啡师、宠物美容师到软件开发程序员,年轻的人们满怀热情投身于成都的生活、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他们在这里奋斗,他们在这里成长,他们在这里收获。他们既有川味火锅、盖碗茶滋养的热情与豁达,更有巴蜀文化浸润到心田的勤勉与坚韧。
  夏日午后,成都人民公园内的百年鹤鸣茶馆座无虚席。初到成都见此情景的外地人,往往会感叹这里“闲人”真多,其实细看却能发现,尽管手里端着碧潭飘雪品茗喝茶,或吃着凉糕、冰粉,但他们却在忙着实实在在的工作。
  “成都人不爱在办公室里谈生意,茶馆的氛围让人更放松,谈成了大家开心,谈不成也多个朋友。”来自江苏、深谙成都人“坐茶铺”奥妙的Citywalk(城市漫步,一种旅行体验方式,旨在以低碳方式了解一座城市)达人墨比说。
  墨比眼中的成都,“安逸”是真,却并不懒散,许多人颇具“松弛感”的外表之下有着强大的进取心。在蓉打拼8年,墨比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强大的行动力,如今在成都咖啡界已是小有名气。他的办公室在环球中心一个可以俯瞰城市中轴线的写字楼里,周边高楼林立。他的家则在烟火气十足的建设南路,出门就有“冰粉孃孃”的吆喝,移步便是价廉物美的小吃。在他看来,能够“边奋斗,边生活”是越来越多的“蓉漂”们选择扎根于此的主要原因。
  四十里老城墙上的芙蓉花,已隐入历史烟尘。然而,那些明媚鲜艳的色彩,还在蓉城的旧巷新街里散发着温香,为今日的“大运之城”注入青春永驻的营养和气息。
  芙蓉城里尽青春,是成都对青年的邀约,是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像是回家,而不是出国”
五大洲运动员代表谈成都大运会之旅
“就像是回家,而不是出国”

五大洲运动员代表谈成都大运会之旅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成都大运会
 
  新华社成都8月6日电(记者谭畅 陈地)6日,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运动员代表齐聚一堂,在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的一场交流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大运之旅”,“回家”“梦想”“成功”“享受”是现场高频词。
  巴西游泳运动员费尔南达·戈麦斯第一次来中国,一些前所未有的经历让她迅速爱上这里。泳池里,戈麦斯赢得了男女混合4×1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但她认为在赛场外收获更多——惊喜于有机会亲眼看到大熊猫,感动于志愿者尝试用葡萄牙语与她交流。
  “中国的朋友们这么友好,让我感觉在过去两周就像是回到了家,而不是出了国。”戈麦斯说。
  多名运动员代表表示,参加成都大运会是梦想成真,与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同场竞技有助于他们冲击世锦赛、奥运会等更高水平赛事。
  德国田径运动员延斯·默根特勒在男子3000米障碍赛中摘金。“我一到这里就看到了‘成都成就梦想’这个口号。”他说,“观众的鼓舞让我尽全力争夺金牌,最终实现梦想。”
  下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在德国莱茵-鲁尔举办,默根特勒表示届时希望能通过当观众助威或志愿服务的形式,为大运会在德国延续成功贡献力量。
  多个代表团的运动员对成都大运会场馆、志愿者服务称赞有加。“我认为成都大运会非常成功,场馆设施远远好于我的预期。”来自澳大利亚的女子3000米障碍赛冠军卡拉·费恩-瑞安说,大运会夺冠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经历,她很享受与对手在场上拼尽全力,在场下相互搀扶前行的过程。
  一直想尝试火锅的南非女子标枪运动员雅娜·范斯卡尔奎克说:“成都这次举办大运会,在大运村方面非常成功,我很享受在这里的生活。”
  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国田径运动员夏雨雨是女子10000米金牌得主,她当时在比赛最后一圈实现反超,冲刺时刻坚毅的眼神让人动容。
  “我很开心能在祖国的土地上夺得这块金牌。女子10000米是我们的长跑优势项目,我也想尽全力让这枚金牌留在中国。”她说,将从本届大运会比赛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冷静、成熟。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火爆,参观一票难求。
  过去显得有些高冷的博物馆,为何持续升温?“博物馆热”会成为“一阵风”吗?“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刚开馆不久,已有大量观众在门口排队等待参观,展厅内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11岁的马悦宸由外婆刘琴陪着参观。“我觉得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个很好的暑假学习方式。”刘琴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部文明史,多看看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埋下文化的种子。
  “这几周,河南博物院几乎天天满员,观众每天在1.2万人次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近两倍。”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我们每天早上8点放出七天后的预约,一般几个小时后就约满了。”苏州博物馆副馆长孙明利说,苏州博物馆通过安排员工加班等方式延长闭馆时间至晚上9点,尽可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馆藏文物五万余件的河北定州博物馆,今年7月接待量为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86%。
  “‘博物馆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热度。”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介绍,山东博物馆近期日接待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7月中旬以来的周六、周日则达2万人次,大幅超过上半年平均每日5700余人次的接待量。
  刘延常说,为更好地服务观众,山东博物馆每天安排业务骨干轮流到各展厅开展讲解;还设立“馆长讲解日”,每周二上午选派一名馆领导进行讲解,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下一步,还将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让暑期的中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一些博物馆还发展了丰富的文博创意产业。
  “今年暑期,南京博物院推出10大类共一千余件文创产品,其中南博院藏文物系列笔记本、南博院藏文物系列金属书签等尤受欢迎,最高时单品一天可以售出一千多件。”南京博物院文创部负责人田甜介绍。
“博物馆热”缘何兴起


  记者调研发现,“博物馆热”的兴起,是多重因素带动的结果,并非偶然。
  ——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
  “我是文博爱好者,去各地旅游,一定会去看看当地的博物馆。置身于博物馆里,仿佛走入历史深处,来到先人真实生活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温度和气息。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通过那些真实的器物表达出来,历史仿佛活了起来。”在山东济南某公司工作的于少晶说,“我个人最喜欢观看史前、商周直至秦汉时期的文物,因为我一直对于人类起源、对于在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如何形成了对我们影响至今的文明历史充满好奇心。”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在“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
  马萧林说,博物馆近年对文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挖掘当中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时尚潮流有效结合,形式、内容都更加有趣,让传统文化不再枯燥,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青少年“研学热”带动了“博物馆热”。
  今年夏天“研学热”不断升温,研学旅行成为不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重要内容。在研学旅行中,一般都会安排参观博物馆。
  “现在我接待的全是青少年团,夏令营、亲子游、研学团是主力军,参观博物馆是一项主要活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导游张琳对记者说,早在今年4月份,接团日程就已经排到了8月份。
  每天下班前,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都要看看当天的观众统计。“孩子的数量特别大,占暑期观众的30%以上,有的是随家人来的,有的是学校组织的。”董宝厚说,“我们很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文博知识的兴趣,除了推出流动宣展车走进全省各地校园,在策展时也注重融入与青少年的互动体验。”
  ——一些博物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呈现展品吸引观众。
  新石器时期的骨笛,春秋时期的楚国青铜编钟……在河南博物院,观众除了可以在展厅观看这些珍贵文物,还可以走进音乐厅,直观地、沉浸式地感受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和魅力。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根据文物复制出来的乐器,不仅演奏古代音乐,还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3D投影技术让静态的展品动了起来;AR智能导览眼镜让观众能通过语音指令、视觉识别观赏文物;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展品特性,以最佳的方式展示文物……新技术的应用,拉近了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策划展览时,我们尽可能把深藏库房的精品文物拿到展厅去,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亲眼看到;通过不断更新内容增强观众的黏性,让观众每次进入博物馆都能有新的看点。”刘延常说。
如何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


  “今后,越来越多的人会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刘延常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10.4万家博物馆。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中国博物馆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但每百万居民拥有的博物馆数量仍相对靠后。
  当前一些热门博物馆过于拥挤、一票难求,如何更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有更多的游客关注和走进博物馆,这让我们深感欣慰。但参观博物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如果观众过于拥挤,就很难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展品,而且还可能导致展厅空气湿度等条件的波动,对文物状态保持造成一定压力。”孙明利说。
  孙明利建议,热门博物馆可考虑采用按小时预约入场、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网上“云展览”等方式,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保持博物馆秩序,保证文物安全。
  针对一些“黄牛”倒卖博物馆门票等行为,业内专家建议,文博机构可采取智能验证、限制单人最大预约量等技术手段;同时,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恶意抢票、囤票等行为。
  山东成武县博物馆收藏有东汉蔡邕书碑刻等珍贵文物。馆长郭立说,除了那些热门博物馆,数量众多、独具特色的小众博物馆,可通过创新策展方式、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对特定主题感兴趣的观众,提升“能见度”。
  “未来的文博机构还有更多空间可以探索。”河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刘卫华说,比如,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无障碍走进博物馆;与媒体联合策划推出更多与社会深度互动的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和文化影响力。
  业内人士建议,公众不宜把博物馆当成景点和游乐场,不必以从众心理去“打卡”;在参观博物馆前宜提前做好功课,以便在观展时有更深的体悟;对一些热门博物馆,尽量在暑期高峰后再前往参观。(记者翟翔 桂娟 袁月明 朱筱 孙丽萍 孙正好) 新华社北京电
 
成都双年展:借力大运会促中外文化展示交流
成都双年展:借力大运会促中外文化展示交流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成都8月6日电(记者余里 卢宥伊 尚文意)自7月16日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以来,“2023成都双年展”就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而成都大运会的“加持”,更是让这一展览人气爆棚,有力促进中外文化展示交流。
  成都双年展始于20多年前,每两年举行一次,已经成为市民了解国际艺术和世界文化的窗口。今年的展览将一直持续到11月,全程对公众免费开放。包括徐冰、周春芽、大卫·霍克尼在内的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476件全类别艺术作品参展。成都市美术馆每天预留一万多个参观名额,往往会被热情的观众一抢而空。
  “我以为大卫·霍克尼、蒂姆·乌尔里希离我无比遥远,没想到有一天可以站在他们的作品前,感谢成都双年展让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美好的艺术品。”今年50岁的张先生是位“老成都”,晚饭后,他带着家人在展馆里一边散步一边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与往届不同,“2023成都双年展”结合成都大运会,展出一批优秀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让青春之美、运动之美遇见艺术之美、创意之美。
  近日,来自波兰的运动员们流连于各个展厅。展厅内,艺术家徐冰的“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徐冰“创造”的这些字体,是将英文字母改造为书法的偏旁部首,根据英文单词组合为全新的书法方块字,其艺术灵感源自他当年去美国时面临语言沟通障碍时的感受。
  “在东西文化交流、沟通之外,打破固有思维,找到新角度,是这个作品的价值所在。”亚历山大在体验区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古体的“兔”字。在大运村生活几天,亚历山大对十二生肖这个“中国星座”心生认同。“我在大运村刚学会用毛笔写字,我属兔,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波兰运动员们还在展厅内看到了来自家乡的艺术家阿莉恰·克瓦德的作品“瞻星成梦”——可移动的金属结构将巨大的鹅卵石平衡在空中——异国他乡的“波兰碎片”让几位运动员感到亲切不已,纷纷相互打闹着“认领”这些石头来自华沙或克拉科夫。
  “成都大运会是竞技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舞台,成都双年展作为重要的国际性城市艺术项目,在促进文化交流、引领艺术思潮、树立城市文化价值标杆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作用。”“2023年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王绍强说。
  成都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各类博物馆达172座。“成都双年展历来是备受瞩目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舞台。”在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看来,成都在一次次重磅展览中与世界文明亲密对话,生动诠释了对外包容开放的艺术品格,更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留下了重要注脚。
  截至8月5日,“2023成都双年展”已接待来自美国、波兰、意大利等外国运动员共106名。展厅内陈列着一件名为《每个人都是见证者》的作品,中国艺术家隋建国将一双手合拢又放开的泥塑,3D打印出来放大成庞然大物,行走其下掌纹清晰可见。宇宙无限有界于掌间,正如大运会上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不同肤色、国籍的人在一起竞赛、玩闹,世界本应如此美好。
 
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一团瓷泥、一双巧手,经过10多道工序和1300度高温烧制,在12个小时的升温与12个小时的降温后,一朵栩栩如生的陶瓷牡丹花“绽放”开来。这一“妙手生花”的本领方寸间见功力,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古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爱花的我,希望运用现代技艺,用泥土守护花朵永恒的美。”香港陶艺家王俊贤说。
由形塑神的陶瓷花


  王俊贤对陶艺的热爱源于童年:“我祖父母家在新界有一个巨大的花园。有时候我会和奶奶沿着小路寻找鸭蛋,每周还会从地里收获成熟的蔬菜。我喜欢在泥里玩,用泥土捏塑不同的形状。”
  大学毕业后,王俊贤成为一名园艺设计师。一次出国交流期间,他在欧洲古堡里被一个花瓶上的陶瓷花深深吸引,童年时用泥土捏公仔的快乐回忆随之被唤醒。
  “我当时想,古人仅凭传统工艺就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瓷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改良技术,使陶瓷花花瓣变薄且不反光,令花朵不仅美,而且‘真’?”王俊贤说。
  回到香港后,他拜师学艺,学习岭南陶艺文化,并查阅大量古今中外有关陶瓷的典籍,试验各种技法和配方……渐渐地,他发现传统制瓷方法会上釉着色,这样一来花瓣就会变得厚重且反光。他尝试把陶瓷釉药加进泥里制花,这一改变使得陶瓷花瓣不仅不反光,而且薄似蝉翼,边缘处的褶皱如有“东风剪裁”之感。
  他还使用含有高岭土的瓷土制作,烧制温度可达1300度,堪比火山岩浆,从而烧造出瓷花的晶润透光质感。靠着精湛的技艺,他让每片花瓣都呈现出风向,做到以动衬静的效果,实现了从“形似花”向“神似花”的转变。
  王俊贤对传统工艺的创新,让陶瓷花焕发出“生命力”。“每当我把作品带到国外展览时,很多观众都分不清真花和陶瓷花,纷纷点赞中国风的陶瓷艺术。”他说。
把唐诗宋词“藏”进陶瓷牡丹里


  古人说“世人甚爱牡丹”。在所有花中,牡丹也是王俊贤最钟爱的花卉。
  “牡丹是我们的国花,可惜牡丹是喜凉植物,较耐寒而不耐湿热,香港气候炎热,不适合种植,所以很多香港市民没有机会欣赏到牡丹的雍容华贵。”王俊贤说,香港的爱牡丹者大多只能去花店买几枝来插花,花期仅有两周左右。
  这让他在创作时多了一种使命感——“我想以陶瓷为媒,让牡丹在香港‘绽放’,也让更多香港市民领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意境。”
  为了更好塑造牡丹这一“花中之王”的绝色,王俊贤常常从唐诗宋词里寻找灵感。
  “小时候,妈妈送了我一本《宋词三百首》。从小喜爱背诵和品读诗词歌赋,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我身上悄然生根,并对我现在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他说。
  牡丹从唐代开始流行,大量文人墨客为其作诗。王俊贤说,古人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去描摹意象,寥寥几笔就可传神,美丽的诗句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比如,在给陶瓷牡丹上色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提到牡丹四大名种:姚黄、魏紫、赵粉、欧碧,就让他豁然开朗;在捏造牡丹形态时,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让他茅塞顿开。
  如今,随着陶瓷技术发展,世界各地的陶艺工作者纷纷创作各式各样的陶瓷花。谈及自己的创作特点时,王俊贤说:“我的陶瓷花里‘藏’着唐诗宋词,这让它们不仅是普通的工艺品,更是中华文化故事的‘诉说者’。”
让牡丹“开”进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王俊贤的陶瓷花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先后被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收藏。他还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比利时、荷兰、捷克、克罗地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展出,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今年7月,王俊贤携作品亮相香港重要文艺盛事——法国五月艺术节。由他策展的“绮丽浮华:法式中国风”视觉艺术展大受观众欢迎。
  他说,18世纪时,由于关山阻隔,当时的法国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优雅生活方式。“所以,我便以盛开的陶瓷牡丹、茶叶、丝绸、东方绘画等营造了一个18世纪的法式花园,并以近百朵青花牡丹展示中国风对欧洲文化和现代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王俊贤说自己有两个梦想,通过展览向世界展示陶瓷文化就是其中一个。
  “我相信陶瓷艺术品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希望借助这些机会,向世界讲述绚丽的中华文化故事。
  他的另一个梦想,就是将陶瓷花制作的手艺分享给更多人。他说:“我想让陶瓷牡丹花‘开’进寻常百姓家。”
  为此,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传承手艺,分享心得。工作坊每次都报名满额,至今已有超过3000人学习。
  “这一节课,我们要做的是姚黄牡丹,这是一种牡丹的名贵品种。古语有云‘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大家不必担心自己做得像不像,因为牡丹流行的品种不胜枚举,所以不论做成什么样子,总会像一个品种的……”
  每次课程,往往都是在王俊贤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讲述中开始。
  “很多人做完陶瓷花后告诉我,他们非常希望从陶瓷开始,更多了解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王俊贤说。 (记者黄茜恬)
        新华社香港8月6日电
 
长髯“关长”:嘉峪关最火的“网红”
长髯“关长”:嘉峪关最火的“网红”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陈钟昊 方欣 刘金海

  骄阳下,塞外的飞沙走石在干热的风中狂躁。嘉峪关关城里,游客们把脸藏在面罩和墨镜下,试图躲避日晒与风蚀。
  几乎没有人可以在嘉峪关的狂风中泰然自若,除了“关长”李森。
  宽额高悬,长髯挂耳,身着龙纹花臂衣。透过人群缝隙,“关长”露出彪形大汉真容。
  春秋季节,李森会换上一身厚铠甲,形象更接近于嘉峪关的游击将军。
  古时,游击将军肩负着检查商旅使者往来的职责,“关照”即可理解为彼时的“护照”。如今,游客可从李森手中买上一份文创“关照”,模拟一场告别故土、前往西域的出关仪式,李森因此得名“关长”。
  目前,这位43岁的西北汉子是嘉峪关最火的“网红”。有的游客宁愿在狂风烈日下等候几十分钟,只为听“关长”宣告自己“合法通关”。
将军“守关”


  在李森的摊位上,放着一本《西域图志校注》,这是他十多年前在上海书城买的。
  还有一本册子,全由李森手写,包含嘉峪关战事等文史知识、生僻字、全国各城市古地名等。“有些地方几年才来一个游客,不常写,古地名很容易就忘掉了。”
  古地名是李森摸索出的与游客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似乎在提醒游人,身在关城中,不妨和他一起穿越历史时空。
  一位宁波姑娘听到李森称她为“明州美女”,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接着便向李森行了个抱拳礼。
  来自天津的游客告诉李森,天津除了叫“直沽”“沽上”,也曾叫“津沽”。李森听后,连忙将其补写到册子里。
  在“打卡”风行的当下,不是每个游人都能慢下来沉浸在历史的叙事中。但与“关长”的三两对话,能激发每个人心中的那一抹文化乡愁。
  有人惊叹,“关长”模样糙,讲起话、写起字来却“书通古今”。
  今年6月,一条李森告诉游客“合影不收钱”的视频,竟被配上了感动的音乐,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嘉峪关的宣传不能只靠我们,得让游客来帮忙宣传啊。”李森说,如果他穿上古装,合影就要收费,嘉峪关还怎么扩大宣传呢?
  从2001年起,李森断断续续在关城景区当旅游纪念品售货员。那时来旅游的人很少,李森有时一天也开不了张。当时的条件简陋,摊位上仅一桌一椅,不像现在搭起了棚子,能遮风蔽日。
  “一张桌子,十年”。李森与风中黄沙做伴,时间久了,能体会到过去戍边将士的滋味。
  他索性蓄起胡须,之后又缝制出一套铠甲,扮成“游击将军”,给游客们演绎古时签发“关照”的场景。
  “癸卯年五月二十七,上京商贾……经嘉峪关前往西域批发雪糕,特发此照、合法通关!”
  “签发”一张“关照”,李森要用毛笔或软笔写上游客的姓名、家乡的古地名,盖上自刻的印玺,还要询问游客“出关”的理由。有时,游客反应不过来,李森会编一个无厘头的理由,让他们“蒙混过关”。
  日复一日,李森坐在城楼下,竟入了戏:是不是上辈子我就是嘉峪关的游击将军?
  他试图在家族史中寻找答案。姑姑曾说,爷爷的爷爷是嘉峪关的一位将军。光绪八年,一位李姓游击将军在嘉峪关上任,叫李正鲁。
  虽没有考证下去,李森冥冥之中觉得,自己“守关”就是“守根”。
  事实上,李森12岁才成为嘉峪关人。那一年,李森跟随在酒泉钢铁公司工作的父亲,从武威市古浪县的老家迁出,成为嘉峪关这座移民城市的一员。
  小时候,李森和伙伴们常在关城边左宗棠栽种的古树下玩耍,也曾爬上不远处的长城,眺望祁连山上的白雪。
  “山北山南总是烽”的壮阔中,蓄蕴着他孤烟般绵长的雄关情。
文化乡愁


  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李森离开了嘉峪关。
  那是一场从山到海的远游。李森想去沿海城市闯荡,他照着地图,计划沿陇海铁路去连云港,后来听说青岛的机会更多,便决定先去青岛谋生。
  李森不喜欢固定的工作,辗转各地打零工。几年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江湖艺人。在扇面上作画、在木头上篆刻、用电烙铁烫画……这些手艺李森“一看便会”。在异乡,他靠无师自通的一身手艺吃饭。
  年轻气盛的李森与骨子里安土重迁的秉性对抗着,有的同乡干不下去回了老家,他却想着“怎么也要干得‘差不多’才回”。
  北京潘家园、上海城隍庙、厦门鼓浪屿……李森行遍九州,还到过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江湖艺人圈子小,营生靠口耳相传,用他的话说,哪儿有场子,大家伙就往哪儿去。
  李森相信付出总有回报,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这不仅体现在手艺上,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信条。找到了场子,他会招呼兄弟们一起干;一天下来没挣几个钱,但吃肉喝酒从不亏待别人。
  走闯江湖,钱花了挣、挣了花。和嘉峪关作别的这几年,李森活得潇洒,仿佛出了关,寻得一片辽阔的天地。
  但他从不讳言想家。21岁,李森打听到嘉峪关关城景区也有摆摊的场子,趁着南方旅游淡季无事可忙,他决定回家试一试。
  回到嘉峪关的李森,发现家乡的旅游市场并不景气。领略过江浙一带古城、水乡等景区的繁荣,李森心里有了落差。
  “六百多年的古城,咋就没人来哩?”
  李森琢磨着,要让嘉峪关像外地景区一样,开发出有文化体验感的纪念品,帮助人们把这里的故事讲出去。
  于是,每到嘉峪关旅游旺季,李森便从外地赶回来,带回精细的手艺和熟悉的乡音。从在宣纸上手写“关照”,到开发印刷、木板、卷轴式“关照”,到设计“通关放行”的台词,再到制作“游击将军”的铠甲、战靴……“关长”不断地上新。
  近几年,随着嘉峪关旅游发展,旺季拉长,李森每年在嘉峪关的时间也从以前的一两个月延长到半年,甚至八九个月。
  2011年,李森成家了,妻子是江苏人,婚后不久便随他在嘉峪关定居。李森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他决定把宣传嘉峪关当成自己的事业。
  “为家乡的旅游事业效犬马之劳”,李森在短视频平台上这样介绍自己。
嘉峪关的新符号


  名气,突然而至。一夜间,李森猛增十几万粉丝,游客随之慕名而来,景区也开始在他身上做文章。“关长”“关照”逐渐成为嘉峪关的新符号。
  走进闹市区的一家烧烤店,食客们一眼就认出李森,传来此起彼伏的“关长好”。有的人还会主动上前和他喝上一杯,表达喜欢和感谢。
  “老哥自发帮我们家做宣传,我觉得老哥人不错。”烧烤店老板马玉忠说。
  在李森发布的短视频里,他给朋友新开业的店铺做匾额、设计Logo,给景区的官方活动站台。他不要报酬,帮上忙就好。“不管啥事,光想眼前的利益不行,帮忙得扎扎实实地帮。”
  对远道而来的游客,李森更不愿辜负。
  清早,一名游客带着两个小孩慕名而来,想请李森写一张“关照”。李森恳切地说,给孩子们读一读展板上的字,或许有收获。
  “‘照’是文书、证件,‘关’本意是门闩……”
  李森多次告诉网友,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是景区的售货员,他不喜欢“网红”的称呼。但他也承认,越来越多人因他了解嘉峪关、走进嘉峪关,也为他个人的事业带来新的机会。
  李森最近发现,他对嘉峪关的认识依然零散,他想把和嘉峪关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做一个系统梳理,开发一些适合孩子们的文创产品。
  “我不会退休,要是干不动了,我就把我这些年在嘉峪关弄的东西做成一个展览,包括我做的衣服、写过的笔头……”
  说话间,李森习惯性地捋了捋已经开始泛白的胡须。
 
他们,点亮一群山里娃的“足球梦”
他们,点亮一群山里娃的“足球梦”

( 2023-08-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张斌

  秦巴山深处,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武关驿镇中心小学,即便是暑假,操场上的足球训练仍在继续。门口,是限速40公里/小时的县道;身后,是修建一新的高速公路。
  过去10多年,一批批孩子走进学校,爱上足球,从泥巴地、水泥地一路踢到绿茵场上。踢足球,让他们收获了强健的体魄、快乐的童年、直面挫折的勇气,更有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因为足球,孩子们从“山路”驶入“高速”,进入人生新“赛道”。
  除了武关驿镇的孩子们,在这个人口仅有4万多的小县城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踢球,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有足球课。这场漫长的“足球实验”背后,是陪伴、成长,更是一个县城通过体育产业筹谋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
从泥巴地里踢出来


  因为操场面积有限,武关驿镇中心小学几乎把绿色的塑胶垫铺到了校门口。
  一进学校,“以球健体、以球促智、以球育人”的标语醒目。每天放学后,一个小时的足球课雷打不动,校长张素春亲自教。个头小小的孩子们排成一列列,从基础动作学起。张素春先示范,然后盯着他们,反复纠正动作。
  山里太阳烈,48岁的张素春瘦高,皮肤晒得黝黑,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他的弟弟张素洋46岁,是留坝中学党委书记。留坝县的足球运动,应该说是由张素春和张素洋两兄弟带动起来的。
  18岁那年,张素春从汉中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当老师,除了铺盖卷,他就带了3个足球。他喜欢踢球,觉得自由、带劲儿、无拘无束。
  彼时,足球对于秦巴山区的孩子而言还是新鲜事物。张素春觉得,孩子们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儿,索性让他们踢球,一来锻炼身体,二来磨练意志。
  一到暑假,彼时在中学任教的张素洋也会组织孩子们沿山路徒步几十公里,甚至夜晚一起数星星。
  “那时候刚毕业,没有框架,没有束缚,就是单纯的快乐,跟孩子们一起疯玩儿。”两兄弟说。
  2009年,张素春调到火烧店镇中心小学。学校操场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施工队一点点重新用土和石头垫起来的。晴天还好,一到下雨,操场就成了泥巴地,孩子们索性就在泥巴地里踢。一场球踢完,脚上、脸上都是泥巴,但乐此不疲。
  2011年暑期,汉中市举办全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尽管火烧店镇中心小学只有200多名学生,但却组建起男女两支队伍,每队16名队员。这些队员是张素春从各个年级挑选出来的,尽管队员们个头不高,但每一个人都拼劲十足。
  留坝县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青少年足球队。
  轮到队伍上场时,比赛场地已经被大雨浇得泥泞不堪。但在泥巴地里踢惯了足球的孩子们游刃有余,鞋踢掉了,没关系,那就光着脚踢……
  张素春至今保留着那次赛后孩子们的合影。只见他们满身满脸都是泥巴,但每一个人都笑得灿烂。
  后来,学校的泥巴地修成了水泥地,摔伤、挫伤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看着让人心疼。时间长了,我们也总结经验,买了长袖的服装、膝盖套上护膝,袜子拉起来盖住小腿,让孩子们保护好自己。”张素春说。
  孩子们的球技在提升,张素春也在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教练水平。除了外出学习,他还从朋友那里找来一个淘汰的笔记本电脑。他把电脑提到操场上,让孩子们照着视频里的动作一个个模仿。
兄弟俩的“私心”


  比赛参加的多了,这支从泥巴地里踢出来的乡村足球队,成绩愈发亮眼了。
  2014年,张素春领着孩子们去参加了陕西省的足球比赛,这也是留坝县第一次参加省级足球赛。
  这群着装寒酸,连专业足球鞋长啥样都不知道的山里女娃,出人意料地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尽管最终落败西安队,但张素春虽败犹荣。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有的人紧张得都不知道往哪里跑。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拼,不惧怕任何对手,拼尽了全力,这就够了。”张素春说。
  比赛也让张素春明白,要提高球技,不能闷头踢球,要让孩子们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
  就这样,张素春几乎抓住一切机会把球队往外带。
  一年寒假,为了参加一场在南京举办的友谊赛,因为正值春运期间,张素春和孩子们一路坎坷,抵达赛场已是凌晨四点。为了让孩子们能多睡一会儿,组委会不得已把比赛后延了两个小时。
  这些年,孩子们累,张素春也累,那根弦儿总是绷得紧紧的。他们去贵州、青海、四川、辽宁等地比赛,为了能让孩子们安全出行,他总是和老师们在火车过道上一守就是一夜。
  即便回到县城,当每一个孩子都回家打来报平安的电话,张素春才能长舒口气。
  每次外出,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带孩子们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当孩子们站在乌衣巷口背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张素春觉得很满足。
  2013年,张素洋带领孩子们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秦皇岛参加全国第一届阳光体育大会。比赛后,他自掏腰包,带着孩子们在海边玩耍,还点了一大桌海鲜,看着孩子们大快朵颐,张素洋心里非常满足。
  “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他们出去的机会真的都不多。”张素洋调侃,“很多时候,真是负债踢球,但是心甘情愿。”
  一场场比赛,一次次获奖,留坝县的足球氛围越来越浓厚。2014年秋季学期起,留坝中学开始在初一年级设立足球特色班,聘请了专业的足球教练。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张素春带出来的,张素春又把他们交到弟弟手里,让他们进一步接受训练。
“要‘偏袒’女孩儿”


  这些年,留坝县不但入选了全国青少年足球试点县,还在省内各级校园联赛上屡屡捧回奖杯;县中学女队亮相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15岁以下组总决赛,成为唯一闯进全国总决赛的县级中学队。
  不仅如此,留坝县已为国少队、国青队输送了师晓敏、邹梦瑶、廖阳等多名队员;近300名学生获得国家一二级运动员称号;近百名学生通过足球被浙大、北师大、北体、同济大学等高校录取。
  足球,已改变了一批山里孩子的命运。
  杜青霞今年18岁,是同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一新生。在留坝县采访时,杜青霞已成为榜样,她的照片被贴在教室、操场。
  杜青霞就是张素春选出来的。她10岁那年,一次张素春去江口镇小学选拔足球苗子,杜青霞和另外两名女生被选中。征得父母同意后,杜青霞转学到了距家40公里外的火烧店镇中心小学,开始住读训练的生活。
  张素春又承担起“父亲”的角色。每周五下午,他会把杜青霞送到车站,给她往返需要的车钱。天气不好时,甚至雇辆车陪杜青霞回家,周日下午再把她接回学校。
  “后来,孩子更多了,张老师依然一个个接,再一个个送。”杜青霞说。
  两年训练,杜青霞成长迅速,先是入选省队,后来进入国家青年。去年,她还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同济大学。
  “如果没有张老师的帮助,如果我不踢球,我的人生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杜青霞说。
  “如果这些山里女孩没有考上高中、上不了大学,她们走出山区的概率就小很多,家里就会给她们找婆家,结婚、生子。”张素春说:“所以,我们更‘偏袒’女孩儿。”
  去年夏天,几名女生返校,隔着学校大门,远远地就喊:“张老师,张老师……”
  听着她们讲述自己的大学生活,看着她们蜕变得阳光自信。张素春说,“这就是多年坚持的意义。”
  23岁的李嘉豪曾在火烧店小学跟着张素春踢球,如今已经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成了一名运动数据分析师。
  “这么多年的足球训练让我们变得坚韧、果敢、乐观。”李嘉豪说,“正是球场上的一路狂奔,我们才把怯懦、胆小、害怕都丢掉了。”
“中国女足都来了!”


  近年来,随着校园足球品牌打响,留坝县开始探索发展足球及配套产业。
  距离县城约1个小时车程的留侯镇营盘村,海拔约1500米,6块训练球场和1块标准球场嵌在群山之间,球场旁还配套建有8栋公寓、2个餐厅,能满足五六百人的食宿需求。
  营盘村党支部书记谢清春说,这些球场原本都是烂河滩,后来重新规划设计。目前,崭新的球场正迎来全国各地的球队,也改变着当地村庄甚至整个县城的产业格局。
  营盘村村民廖保萍家离球场不远。自从球场建好,54岁的廖保萍和丈夫也顺势开办起农家乐。因为海拔高,这里盛夏也不过20多摄氏度,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生意兴旺。
  有一年,中国女足来这里集训,廖保萍一眼认出了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廖保萍说,“足球不但让我们增加了收入,还让我们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村庄在变化,县城也在变化。靠着绿水青山,这些年,留坝开办了许多民宿,很多人和廖保萍一样在家乡吃起“旅游饭”。
  营盘足球训练基地相继接待了中国女足、山东女足、上海女足等200多支球队集训,承办省、市赛事活动30多场次,累计接待球员和游客近4万人次。接连不断的足球赛事和体育活动正持续给当地引流、提升当地人气,也助力旅游业不断发展。
  崭新的球场,吸引来更多的球队,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与对手切磋的机会。“以前总要出去找机会,现在我们也会邀请外地的学校和球队来我们县上踢。”张素洋说。
  尽管少了奔波的苦,但还有很多东西一直没有变。比如,张素洋蓝色的手提袋里总会装着各科试卷,孩子们在场上踢球,他就找地方做题、备课。孩子们比赛完,他会立刻带他们回学校,恢复正常的文化课学习。
  “不能跛脚走路,也不能断了任何一条出路。如果孩子们愿意走足球这条路,那就拼足球;如果他们中途放弃,那就继续拼学习。”张素洋说。
  武关驿镇中心小学,像多年前刚当老师时一样,张素春依然充满活力。操场上,他仍然动作灵敏,不知疲倦。
  2019年,36岁的赵海来到这所小学担任副校长,和张素春搭伴。在张素春的“鼓动”下,今年初,赵海考下了足球教练证,还把自己的女儿从汉中市区接到自己任教的学校,让女儿开始学习踢球。“踢得好坏都无所谓,只希望她能从中获得力量。”赵海说。
  “你还有什么梦想没有完成?”记者问。
  “我还看好很多孩子,希望他们都能有出息。他们有出息,就是我的梦想。”张素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