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深读

04版:新华影像

05版:新华关注·家园

06版:新华聚焦

07版:新华国际

08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京津冀,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大国家战略。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博大的胸襟气魄,厚重的历史担当。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行进的脚步中,一个个标志性的节点,一次次关键的指引,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书写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非凡历程,也昭示着这一历史性工程更加雄阔壮丽的未来图景。
(一)瓣瓣不同,瓣瓣同心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5月的清晨,朝阳唤醒大地。
  每天6点56分,都有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从北京西站准时出发,一路向雄安新区飞驰。车窗外,碧绿的麦田一望无垠,广袤的京津冀大地风光无限——
  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承载1亿多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里也曾困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大城市病”的困扰,又有发展鸿沟的困惑,资源环境超载矛盾严重……
  进入新时代,作答新课题,回应新期待。
  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高度重视,进行着深入思考。
  向着现代化迈进的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如何推进?
  大战略需要厘清大逻辑。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实现重点突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大战略需要谋划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京津冀地区考察调研,主持召开一系列相关会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同时段和关键时刻都给予关键指引。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在不同场合总书记又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面对京津冀负责人,总书记深刻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并提出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等7点要求。
  谋定而后动。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明晰指引。
  审议这一规划纲要,一次次提上中央重要会议的议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思路要明确,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
  “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要把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次次考察,一场场会议,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着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再赴京津冀调研。
  这一趟,举世瞩目的河北雄安新区,古韵厚重的天津,焕然一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书记用3天时间深入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
  这一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
  九载光阴,春华秋实。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这方热土日新月异,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进出口1.23万亿元,同比增长9.3%。
  北京向外疏解与内部重组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加快完善。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开工,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白洋淀水质总体达到III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34%。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行政办公区二期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公共建筑主体工程完工。
  2022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成;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40条;张家口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600万千瓦……
  不凡的起笔,宏伟的篇章。
  2023年5月之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判断:“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紧紧抓住“牛鼻子”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第一站就是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近1个半小时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介绍北京建城史、建都史和北京城市变化情况的专题片,认真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发展变化等情况。
  “总书记问得很细,对于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环境严峻等首都发展存在的问题,都十分关心。”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原常务副馆长赵莉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明确“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大思路。
  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擘画,跳出“一城一地”得失来思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关情况汇报。总书记提出全新的战略构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如何精准破题、科学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作出过形象、透彻阐释——
  “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
  触及深层次矛盾,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深刻解析“疏解”一词,“疏解是双向发力”“雄安新区是外向发力;北京是内向调整,优化核心功能,把‘白菜心’做好”。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河北雄安新区。
  夏日阳光下,白洋淀波光潋滟,“千年秀林”苍翠茂盛,启动区核心地段塔吊林立,各项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期间,来到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沙盘、登平台,察看建设工地,了解启动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重点疏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叮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每个重大节点、每个重大问题上及时把关定向。
  6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4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新区考察,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牢记嘱托,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历经6年规划建设,如今,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在向我们走来:
  城乡空间格局清晰明朗,城市和建筑风貌设计稳步推进,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新区水系“四大体系”贯通全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要求,让这座“未来之城”更加令人期待。
  优化重组北京功能布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发展的另一翼。
  立夏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众多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新城呼之欲出。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察看规划沙盘,观看视频短片,了解副中心建设理念、目标定位、文化保护等情况。
  “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思路: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千年古都,正在蝶变。
  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2014年以来,北京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8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并在京外落户建设,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医院确定选址。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降至2184.3万人。
  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2019年以来,北京市级机关1.7万人迁至城市副中心办公,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建成,北京学校、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陆续投入使用……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催人奋进:“要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三)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若干领域率先突破。
  2021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
  初夏时节,走进地跨京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运营,保税仓储物流中心、多式联运库等投入使用,一批产业项目有序建设……
  3年多前,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提出要求:“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干工程。京津冀三地要抓住机遇加强协同合作,加快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大兴国际机场全面复航,人流物流加速回暖。
  “每天都有货车装载航空器材运抵位于大兴机场综保区的仓库。”富来特(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东旭说,“我们主要为国外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提供保障,近期订单增加,正与天津的公司洽谈物流合作。”
  从“两翼”齐飞,到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协同空间不断扩展,体制机制深刻变化,项目合作更加多元,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交通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成型。
  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津兴城际铁路、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全面提速。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
  如今,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效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北京通州,大运河漕运码头。碧波之上,风光旖旎。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走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看到昔日的东方化工厂变为“城市绿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战略留白”“绿色留白”。
  “华北绿宝石”塞罕坝,林海滴翠,绿意盎然。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情寄语:“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向着美丽中国愿景持续努力。如今,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提质,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
  2022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超60%,京津冀地区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13年的45.1%上升到2022年的77.5%,永定河26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产业链、创新链合作逐步深化,“梯次联动、优势互补”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
  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两大创新基地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他强调,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几年间,天津滨海新区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见证企业一步步发展。
  “企业诞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发展空间广阔。”尹利说,产品由北京研发设计,在天津或河北的基地制造总装,不仅降低运营成本,还享受叠加优惠政策,让企业能专注研发。
  如今,京津冀“梯次联动、优势互补”的创新链、产业链正在形成。在津冀两地,中关村企业累计设立分支机构9000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产业合作迈出新气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指出。
  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地相连。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利、产值跃升,更是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4月2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来就诊的河北邢台患者王利群持外地医保卡即时结算,享受到“一卡通行”看病的便利。
  如今,三地推进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无需做重复的化验检查,异地就医“一卡通行”……种种举措,极大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9年来,京津冀深度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不断释放民生红利:
  看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完善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京津冀失业人员可在区域内任一地点进行失业登记,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看教育。京津与河北省基础教育交流项目已超过500个,1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京冀两地探索开展中职阶段在河北培养、高职阶段在北京培养的“3+2”模式。
  看政务。去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云窗口”,需要办理相关事项的企业、群众,可以和天津、河北的多地工作人员实时视频连线,远程预审材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共享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京津冀协同发展彰显鲜明的人民立场,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幸福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四)不断迈上新台阶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在雄安新区,深入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在沧州,走进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等情况;在石家庄,了解企业研发生产和当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情况……此次考察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看得细、问得深。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蓝图落地,尤须致广大而尽精微。
  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调研时多次强调的关键词——“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优势联合的“加法”,腾笼换鸟的“减法”,都蕴含着创新密码,体现破除思维定式的魄力。
  走进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迎面而来的迎宾机器人向来客热情打招呼。这座宽敞明亮、充满未来感的大厦,几年前还是动物园批发市场,现在正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目前示范区内的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总数已超过200家,积极营造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蓬勃氛围。”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运营团队负责人李倩说。
  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
  “‘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
  如今,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彭旭更对总书记讲话的理解日益深刻。
  先植绿、后建城。从2017年11月13日栽下第一棵苗木开始,目前,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已有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4%。
  走进建设中的启动区,贯穿南北的中央绿谷和东部溪谷碧波荡漾,两岸景观带展露雏形。彭旭更说,在“寸土寸金”的启动区建设生态“双谷”,使“港站城淀”融为一体,为城市增添生态魅力和自然灵性。
  “要持续抓好北方防沙带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作出新部署。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4月6日8时,天津港码头。
  载箱量超24000箱的“现代哥本哈根”轮缓缓靠泊,智能指泊系统指挥岸桥精准落位,快速作业。当晚,这艘货轮又从天津港出发,驶往欧洲主要港口。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新航线正式开通。
  渤海湾畔新潮涌。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7日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想起4年多前的一幕,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依然振奋。
  2021年,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2022年突破2100万标箱;与河北港口合作打造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服务,开通与北京平谷之间的海铁联运,设立北京区域总部和雄安新区服务中心……
  5月12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沟通对接,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之际,恰逢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清晰而坚定:“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记者邹伟、樊曦、魏玉坤、李鲲、齐雷杰、郭宇靖)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种子的“芯”愿
种子的“芯”愿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丁锡国、邵香云、白佳丽、水金辰)“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创新求变、攻坚克难、保护利用……神州大地上,种业发展,如破土而出的种子,蓬勃、茁壮。
(一)


  【总书记的嘱托】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一尾鱼”的故事】
  催产池的水哗哗地冲着,满池的鱼儿活蹦欢跳。
  29岁的韩亮聚精会神地盯着池中的鱼儿,观察着它们生长的情况,挑选其中的“种子选手”。
  “选育种鱼,是鱼类育种的关键一环,要一尾一尾地测量鱼儿生长的数据,从鱼苗到成鱼一般要经过5轮‘淘汰赛’,有时候1万尾鱼里只能选出几尾好种鱼。”韩亮说。
  练就这“万里挑一”的基本功,韩亮用了近7年。
  大学毕业后,韩亮回到天津市宁河区的老家,加入鱼类育种专家金万昆的团队,成为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一名水产工程师。
  从事鱼类人工繁育数十年的金万昆被老乡亲切地称为“鱼爷爷”,他带领团队培育出1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拥有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还推动了“北鱼南调、北鱼南养”。
  “我从小就想成为像‘鱼爷爷’那样的育种专家,让更多人吃上更健康、更美味的鱼。”韩亮说。
  水产育种靠的是韧性和耐力。“为了改变传统鲫鱼品种长得慢、产量低的‘老毛病’,‘鱼爷爷’曾设计了上百种组合,团队反复试验筛选,花了12年,才以鲫鱼为父本、优质鲤鱼为母本,育成黄金鲫。这个新品种肉质细腻、鲜美,生长快、好饲养,现已在20多个省份推广养殖。”
  为了不断育出性状、体形优良的好鱼种,韩亮和年轻的同事们传承“鱼爷爷”持之以恒的精神,一边反复琢磨从“鱼爷爷”那里学来的经验,一边在实验室里,尝试新的育种方法。
  牢记嘱托,执着坚守。“看新闻知道总书记很关心渔业的种子,让我特受鼓舞。我们年轻一代,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韩亮说,目前“鱼爷爷”的团队不断吸纳青年工程师加入,正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进发。
(二)


  【总书记的嘱托】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一粒豆”的故事】
  晚上十点,实验室灯火通明。
  “再过一个月,数千份大豆育种材料要按照这份清单种植。农时不等人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80后”博士生导师王晓波调整着夏播大豆材料种植清单数据,头也不抬地说。
  安徽是我国大豆主产省之一,这里的大豆单产不高,但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传统育种很难解决高产与高蛋白并进的问题。
  2010年,博士后出站的王晓波来到这里开展大豆生物育种研究,他和团队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掘功能基因,希望在高产大豆品种上提升大豆蛋白质含量。
  大豆有6万多个基因,哪一个控制着大豆蛋白质含量?
  一次次实验,一个个筛除……他和团队将功能基因捕捉范围缩小至近千个。
  “幸运” 的到来令人惊喜。团队在一次同步开展的其他实验中,意外发现一个新的根瘤固氮基因,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更有效地吸收利用转化为大豆植株所需的氮元素。经过不断验证,最终确认这个基因可让高产大豆在产量不减的情况下提高蛋白质含量3%以上。
  找到功能基因是新的开始。每份大豆材料都要在多个年份、不同试验点开展种植试验,才能最终选出性状更为稳定的优良品种。“每年夏播时节,我都要到田里挨个儿察看不同种质的生长表现。说到底,育种是个‘接地气’的活儿。”王晓波笑着说。
  从实验室到田间,硕果累累:王晓波团队选育的部分大豆品种亩产突破550斤,比安徽省大豆平均亩产高出约150斤,蛋白质含量平均提升2%至4%,并已实现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开发利用。
  牢记嘱托,敢于突破。为了让更多中国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植物蛋白的需求,王晓波正带领团队攻关更健康的新品种。“有些人对大豆嘌呤不耐受,限制了他们对优质大豆蛋白的摄入。今年我们夏播大豆育种材料种植清单上,重点安排了低嘌呤等大豆种质的田间试验。”王晓波说。
(三)


  【总书记的嘱托】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种子银行”的故事】
  厚重的“舱门”被打开的一瞬,冷气扑面而来。
  一排排银色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层层贴着标签的塑料罐和铝箔袋。
  这个颇具科幻感的地方是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被育种家形象地称为“种子银行”。
  “种源承载着丰富的基因资源,种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对于国家的科研育种和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天津市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徐石勇说。
  这里的种源,“身世”各不相同,但在徐石勇眼中,“猫耳儿豆角”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2019年,在田间地头收集种源的科技人员听说有一种豆角形如猫耳,不仅营养价值高、抗病力强,还易于栽培管理。“这种豆角知道的人不多,过去几十年只在天津农户的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现在更是极为少见。”徐石勇介绍。
  为了抢救这一地方品种,科技人员四处寻觅,终于在天津宝坻区和武清区收集到少量“猫耳儿豆角”,并及时进行了扩繁。2019年,“猫耳儿豆角”入选当年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猫耳儿豆角”差点消失,这并非个例。“过去不少种源分散在育种家、农民、企业手中,因保存条件有限、种植习惯改变、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一些珍贵的种源消失了,令人心痛。”徐石勇说。
  2022年,贮存能力达40万份的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成运行,种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新阶段。
  接收、去重、清选、干燥、芽率测定……最终,珍贵的种源会被装入适合它的容器,贴上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标签,进入零下18摄氏度、湿度30%的冷冻舱中“冬眠”。如今,包括“猫耳儿豆角”在内的近5万份种源已存入“种子银行”。
  “在严格的贮存条件下,种源可保存50年以上。”徐石勇介绍,存入“种子银行”的种源,每15年会做一次芽率测定,如果低于85%,就需要繁育更新后再存入。
  除了储存,“种子银行”还肩负另一项重任——通过进一步研究,找到优良基因资源。“种子银行”配套设立了DNA提取实验室、组织培养间、种质创制和优异基因挖掘实验室等,对优质种源进行研发。
  徐石勇的同事、“90后”王璐正悉心照料着30多盘幼苗。“这些曾存在库中的种源,经过重离子诱变,已迈出了分子育种的第一步。”王璐指着其中的一盘幼苗说,这是沙窝萝卜,它负责找回天津土特产的“老味道”。
  牢记嘱托,守正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优良种质基因,才能真正让中国饭碗端得牢、百姓吃得好。”徐石勇说,今年他们将继续扩繁,为后人留下更多珍贵种源“星火”。
 
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上海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上海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提交证明场景多、开具证明数量多、协调行政机关多……市场主体在开具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时往往面临“繁”“难”两大痛点。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分两批推进“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截至4月30日,市场主体共开具专用信用报告4163份,可代替证明7.4万余份,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3月1日那天,我们第一次登录信用中国(上海)网站开专用信用报告。不到半小时就得到一份系统自动生成的专用信用报告,十分高效。”上海一家基因医学公司检验事业部负责人说。
  “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有助于市场主体把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发展上。一些券商、律所代表反映,相比以往基层执法单位开具的证明,专用信用报告记载的违法记录更全面、信息更详细,更有助于判断市场主体情况。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表示,根据上海市《关于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市场主体可自行开具专用信用报告,以证明自身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41个领域有无违法记录的情况,首批23个领域自3月1日起实施,其余18个领域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刘言浩介绍,今年7月1日以后,上海还将推出“合规一码通”,这意味着市场主体无需打印纸质报告,只要通过“随申办”App“亮码”,要求提供证明的单位“扫码”就可查看市场主体的专用信用报告,实现有无违法记录情况“一码通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戴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肖傲霜回顾公司自2013年进入中国发展的这10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尤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为外企扎根中国注入信心。
  “企业在运营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心之失。”肖傲霜说,我们很高兴政府听到企业的呼声,用批评、约谈、告诫等形式帮企业及时改正,而不是直接处罚。更让人欣喜的是,自2019年上海开始开展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探索以来,不断升级完善清单,让更多企业在上海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兔年开工首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这是上海连续第六年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成为强信心、稳经济的有力举措,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介绍,上海今年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907家、538家。1至4月份,上海新增各类首店375家,其中全球或亚洲首店4家、全国首店52家。
  一系列“到位不越位”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切身体会到上海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来上海、投上海”,是信心更是信任。前不久,在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26个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674亿元,24条新一轮投资促进政策措施公布,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正在这里生意越做越大、朋友越交越广。   (记者龚雯、叶挺、李明)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中亚人士热切期待中国-中亚峰会
中亚人士热切期待中国-中亚峰会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在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前夕,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位专家学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峰会将开启中亚与中国合作新篇章,相信峰会将取得更多合作共识与成果。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国际部主任努尔然·卡斯马丽耶娃日前在比什凯克表示,即将在中国西安市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将开启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发展新篇章,对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卡斯马丽耶娃表示,经济繁荣是和平稳定的保障,希望这次峰会能就经济合作达成更多共识。她认为,峰会将为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新平台,推动更多“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她期待这次峰会为增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谈及安全合作,卡斯马丽耶娃说:“我相信,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这次峰会将有助于促进地区安全稳定……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任何时候都对中亚安全构成威胁和挑战,希望峰会能取得更多安全合作成果。”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副教授绍阿齐姆·沙扎马诺夫日前表示,即将举行的峰会是一次历史性事件,将为中亚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开启新篇章。
  他说,中国工业、科技、教育与文化强劲发展,这些发展让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更具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中亚国家来说十分珍贵,中亚国家可以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借鉴。
  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乌兹别克斯坦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中心,在本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地缘作用,是连接中国与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中转枢纽。乌兹别克斯坦大力参与“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更有助于对接国际市场、促进出口发展。
    (参与记者:关建武、李奥)
 
让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
让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是建交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双方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进一步拓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双方关系再上新台阶,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坚持真诚互信,元首外交引领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行稳致远。过去10年间,习近平主席先后7次到访中亚,留下了许多同中亚各国元首交往的动人故事。在元首外交引领下,双方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性成就。中亚地区是中国周边首个战略伙伴集群。2022年,六国元首共同宣布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同中亚合作机制应运而生,中国中亚关系和地区发展愈发生机勃勃。
  坚持命运与共,中国中亚合作走深走实,为中亚国家转型发展、提升地区影响带来更多机遇。2022年双方贸易总额超过7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双方结成62对友好省州市;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留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地和首选国之一;中亚是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一列列穿行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一条条连点成线的铁路、公路、长隧……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成果,生动诠释了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交往真谛。
  山水相连,并肩前行;赓续友谊,推进合作。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同中亚国家传统睦邻友好,理念高度契合,命运息息相关。世界越是纷乱,局势越是复杂,越要保持定力,加强团结,增进合作。
  在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各国元首将就中国-中亚机制建设、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等交换意见,为中国中亚关系擘画新蓝图。六国坚持在兼顾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必将构建内涵丰富、成果丰硕、友谊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从西安出发,中国同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必定越走越宽广,共同谱写双方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马卓言、张斌)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
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经由中亚沟通中国与欧洲的货物人文时,一定无法想象,有朝一日“钢铁驼队”会在亚欧大陆上高速往来,输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商品物资。
  2011年成功开行首列、迄今已达6.5万列的中欧班列,被称为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结合部,自2000多年前张骞通西域后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包括中欧班列、中吉乌公路、中塔乌公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联通网络构建,使中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洲之间的过境通道、东西方经济的纽带。
  2022年9月,装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从陕西西安出发,历时16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场站。之后,长安号又成功承运了比亚迪、大众、蔚来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如今,欧洲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
  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开行以来,开行量与运输货物品类都在不断增加,基本覆盖了亚欧地区主要货源地。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说,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太阳能光伏板等附加值较高的货物,将在未来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中占据更大比重。
  事实上,越来越多中亚国家城市既是中欧班列的“中点”又是“终点”。
  今年前3个月,由浙江义乌始发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去程班列数量和发送箱量最多的是中亚五国。其所运商品种类从最初的小商品,扩展到现在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建材等。
  “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大型物流企业的必要选择,铁路和空运、海运共同组成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的一部分。”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副主任贝旭东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国际协作走深走实,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国际联运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沟通亚欧大陆货物运输的“主动脉”效应日益显现。
  《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与《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去年发布,提出要保障货物运输通畅,这将进一步巩固中亚作为亚欧大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位于亚欧大陆内陆的中亚国家也由此获得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机会。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借助中欧班列开辟了出海口,将小麦等优势产品经中国发往东南亚市场。
  如今,中欧班列已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路运输新通道。中亚作为关键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过境中亚的中欧班列数量不断增多。2021年,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量同比增长24%。
  中国是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持续向世界输送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负责人阿克塞尔·马特恩认为,作为一种可靠的物流替代方案,中欧班列有利于缓解供应链紧张难题。
  一段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海运空运长时间受阻,致使全球特别是美欧企业缺乏生产原材料、产品难以抵达远端,进一步拖累复工复产。期间,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铁路联运“分段运输”、人员接触少的优势,全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介绍,中欧班列的开行,打造了国际抗疫“生命通道”,助力沿线国家企业复工复产,增强国际物流应急保障能力,凸显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优势。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举办地西安,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认为,峰会将有助各方在利益共同处达成合作共识,进一步发挥跨境铁路优势,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物流合作。
   (记者刘斐、姜辰蓉、屈凌燕)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我国大豆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
我国大豆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立彬)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我国大豆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国产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粮源充足,市场购销总体平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豆供应安全,近年来在生产、加工、储备、贸易、进出口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扩种大豆油料、实施种业振兴等作出专门安排,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大豆供应综合保障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卢景波说,在我国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做豆制品、豆浆、豆腐等,年消费量在1300万至1500万吨,国内产量完全能够满足需求;进口大豆主要用作榨油和饲用。总体看,当前我国大豆市场可以概括为“两个充足、一个平稳”:国产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粮源充足,市场购销总体平稳。
  国内看,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超2000万吨,满足食用消费后还有500万吨左右结余。从进口看,全球大豆供求关系比较宽松。国际机构预测,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约3.7亿吨,创历史新高;消费量3.66亿吨,产消结余300多万吨。从市场购销看,新豆上市后,收购工作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势头。3月底大豆旺季收购结束,主产区累计收购新豆418万吨,同比增加171万吨。前期有关部门在黑龙江、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启动新季国产大豆收购工作,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据介绍,为增强大豆消费供应链韧性,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扩大产能,持续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高国产大豆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同时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相关政策,让农民种植大豆得实惠。二是促进加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大型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国产大豆知名品牌。三是合理消费,推进大豆产业链节约减损,鼓励饲料养殖企业优化饲料蛋白含量;倡导居民健康饮食,引导食用植物油健康消费。四是稳定进口,在稳定传统豆源市场同时开拓新兴豆源市场,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
 
问计于民:地方治理提质增效的一把“钥匙”
问计于民:地方治理提质增效的一把“钥匙”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在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大家都熟悉这样一串数字——1436。这是当地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联络口号”,也是顺应民意、推进民生工程的一把“钥匙”。
  “1436”是“有事商量”的谐音,罗源当地干部将其称为“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这个工作法体现了罗源县以问题为导向,瞄准群众需求,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治理逻辑。
  各地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北山村出产的对虾远近闻名。近年来,当地对虾养殖产业不断发展,村集体所有的85亩虾塘的租赁权逐渐成为养殖户眼中的“香饽饽”。
  “这些虾塘租赁不仅事关村财增收,也关系到村集体产业发展。”北山村党总支宣传委员杨红红介绍,镇村干部围绕“虾塘承包租金如何确定”“虾塘重新招标如何保障公平公正”等相关问题,实地走访了村虾塘养殖户和集体虾塘原承包户,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虾塘招标过程要公开透明、让利于民,配套设施要尽快健全,虾塘管护要常态长效……围绕这些问题,北山村组织了一场“有事好商量”活动,村干部、党员代表、乡贤代表、村民代表聚集在一起,现场讨论商定了集体虾塘租赁事宜。
  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一位养殖户以17.6万元/年的价格竞得了85亩集体虾塘的经营权,对这一结果各方都表示满意。“跟往年相比,租金收入将近翻了一番。”杨红红说。
  罗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凯说,“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为办好群众的身边事、大家事、公共事和长远事搭建了一个平台,不仅畅通、规范了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也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郭跃认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体现在基层治理中,需要有效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密切联系群众,考验着执政者的思路与水平。
  这次主题教育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在郭跃看来,这将进一步提升地方党政部门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于问题导向的治理模式更加高效。
  在中国,还有一串更广为人知的数字——12345,人们通常称之为“政府服务热线”,是各地人民群众遇到问题可以提出服务诉求的全天候“热线”。
  12345热线已成为中国各地为民服务的重要政务平台。不少省份还推行了12345“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平台不仅承诺立即协调相关部门落实,还会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跟进落实情况。
  为拓宽互联网诉求服务渠道,江苏今年4月正式上线“晓苏”政务问答台,民众在互联网平台上提问更便捷,还可检索类似问题的以往解答。
  “昆山落户新政策实施了吗?”“跨区营业执照地址变更是否需要办理手续,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将沈阳缴纳的社保迁移到连云港?”“吴江区老年卡公交卡在哪里充值?”……打开江苏12345小程序“晓苏”政务问答台,从企业设厂、居民落户,到补办出生证、老年卡充值,百姓关心的这些问题一一得到相关部门的解答。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通过倾听民意凝聚共识、优化决策、提升治理效能,这在中国已形成广泛共识。
  北京通过梳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并对过去一年12345热线接单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新一年重点民生“任务单”;浙江湖州推出“有事找代表”线上平台,实现百姓随时表达诉求、代表全天候履职;四川南充举行政企“早餐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企业解难题。
  中国各地党政部门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公布服务热线、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网上建言献策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及各方意见建议,更加精准地回应民众期待。
  “技术赋能治理手段提升,公众参与公共治理意识增强,将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干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办好群众身边事、公共事和长远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郭跃说。
 (记者杨晓静、张华迎)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
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
  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行各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提起养老行业从业者,不少人尚有“年龄大、学历低、待遇低”的刻板印象。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然改变:随着越来越多“90后”甚至“00后”投身养老行业,“朝阳”守护“夕阳”的故事正在温情上演。更具活力、更高素质年轻人的加入,为养老行业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成为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养老行业迎来更多年轻人


  “爷爷,水温正好吧”“要是觉得舒服您就张张嘴、眨眨眼”……“90后”助浴师晏杨俊祺服务的是一位居住在成都市、患有帕金森病的92岁老人。老人已经无法言语,晏杨俊祺怕他在洗澡时睡着而发生意外,一直和他说话,观察他的身体状态。
  这样的助浴服务,晏杨俊祺已经完成了200多次,每一次都是磨人的“大工程”。身为四川福乐家综合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助浴师,上门服务前,他都要初步掌握老人病史、皮肤情况、血压血糖、是否有自主活动能力等基本信息,据此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发给老人家属一些有关助浴流程和内容的视频。服务时,对于失能老人,助浴师还需分工协作,通常一人主要负责洗澡,一人负责陪老人说话并观察身体状态,还有一人负责换水、帮忙抬抱老人等,整个服务过程大约1个小时。
  “助浴是个专业活,也是体力活,虽然累,但每次看到老人沐浴后身心愉悦,我都觉得很欣慰。”晏杨俊祺说。
  晏杨俊祺从事助浴师的工作,有其儿时经历的影响:“我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到初中毕业,印象中他们70岁的时候就很少洗澡了,原因是浴室地滑,光线昏暗,很多时候不是不想洗,而是不敢洗。”之后,他看到许多老人面临更严重的窘境,又了解到助浴师这个新职业,便下定决心:“我希望成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守护者。”
  近年来,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养老服务人才待遇保障、技能等级评定等方面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在养老行业干事创业的发展空间。
  入职5年,今年27岁的王程已是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护理主管。凭借自身过硬的技能,搭乘扶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发展的东风,王程成为上海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也是上海首批21名养老护理高级技师中的一员。近日,王程荣获了“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高考后,王程就主动填报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他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前景。“中国老龄化程度还在加深,养老行业人力缺口大,肯定需要年轻人的加入。”王程说,最近5年间,单位里“90后”养老护理员已增至近3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两成,“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养老行业有了信心”。
  在为老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些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的“内驱力”。去年10月,晏杨俊祺的同事、助浴师刘福鑫上门服务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服务过程中,老人突然大便失禁,刘福鑫很自然地进行处理,以缓解老人的尴尬。一个月后,刘福鑫再次上门,老人一眼认出他:“你是福鑫!”
  被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叫出名字,刘福鑫心里“咯噔”一下。“老人忘记了很多事,却在他的记忆碎片里记住了我。这样的瞬间,让我更加坚定我的职业选择。”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催生养老服务新需求。传统养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让“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增量。银发经济释放的发展潜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不久前,有媒体开设微博话题#年轻人愿意从事养老行业吗#并发起投票,参与投票的4万余名网友中,超过60%选择“可以试试,有发展前景”。根据2019年至2021年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数据,在我国养老机构中,35岁及以下职工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年轻人给养老服务带来新气象


  青年和老年,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气象。
  “朝气!”在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乔毅皓看来,这是年轻人给行业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我们福利院里很多年轻护理员在‘421’结构的家庭里长大,跟家里老人感情深,他们发自内心地把对祖辈的爱倾注到日常工作中,和老人建立起亲人般的感情;而面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老人也有天然的亲近愿望,这些都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打下了基础。”
  “养老院+电竞室”的“混搭”,让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福瑞园养老院的老人们变得更加开朗时尚。“开始听着像天方夜谭,我连‘装备’这个游戏词都没听过。结果我们养老院的年轻人3天就教会了我基本操作。现在我们老年战队每天玩得很开心,很久都没这么经常放松大笑了。”退休教师樊花蕾说。
  26岁的樊金林是许昌当地包括福瑞园在内5家养老院的负责人。设立电竞室,是樊金林的大胆尝试。他和团队成员在照料老人饮食起居的同时,不断尝试把他们带进年轻人的世界。
  “我更加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希望在养老院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努力让‘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变为‘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樊金林带着老人们拍短视频、做游戏、玩电竞。他发布的180多条以养老院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短视频,收获了全网300多万粉丝。老人们充满活力的样子,也改变了许多人对养老院的传统认知。
  日趋多元的需求,对养老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善于学习新知、敢于在实践中创新的年轻人的加入,正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性。
  把老人从床上扶进轮椅里,是养老护理员日常工作中的“高频动作”。惯常的操作方法,是护理员让老人搂住自己的肩膀,然后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护理员是使力的主体。年轻的护理员则依据科学理论,探索出新的方式:让老人利用自己功能较好一侧的躯体作支撑,护理员同时支撑其另一侧,使其依靠自身力量站起来,这可以帮助老人训练自身躯体的功能。
  “动作上细小的改变,能避免发力动作对护理员腰部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对老人也是一种积极鼓励。”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青年护理员滕丽丽曾在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她说,过去行业着重考核护理员的业务操作是否规范、熟练,现在更加注重考察护理员在实践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在提升照护科学性的同时,维护老人的尊严和体面。
  为了胜任养老行业相关工作,樊金林考取了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消防设施操作员等资格证。他把所学用于实践,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性,在他开办的养老院里,由护理员、营养师、社工、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等构成的团队,创设了多种适老游戏和活动,并根据老人需求,定制个性化的照护方案。
  “我和同事还将继续升级服务理念、精进专业技能,以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助力老年人‘养老’变‘享老’。”樊金林说。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去年7月,晏杨俊祺上门为一位失能老人助浴。当他完成服务,老人的家属拉着他的手说:“像我们这种需求肯定有很多,你们应该多多推广,扩大业务。”
  这种期盼,正是当下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一个缩影。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10亿。预计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30%。相比庞大的需求,养老服务人才规模远远不足,年轻人才更是稀缺。
  近年来各地积极在人才“引、用、育、留”上出新招、实招。
  拿到户口本那天,王程盯着看了许久,以养老护理员身份落户上海,是他入行时不曾想到的。2021年出台的《杨浦区养老服务护理行业拔尖技能人才扶持激励办法(试行)》等政策为他落户开辟了通路。根据政策,像王程这样获得特定职业技能竞赛奖项、为区域养老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在满足一系列条件后由区域自主审批落户。
  杨浦区还实施“青年英才”计划,抓住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协同发展契机,深化上海与外省市院校合作交流,以开设“杨浦区养老订单班”等形式,向区内承担“保基本”职能的公建养老机构输送养老护理、老年服务管理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订单班”学生在委托培养期间的学费全部减免。同时,杨浦区着力构建“待遇留人”激励体系,从薪酬、住房保障、人员补贴、工会福利等方面,提升护理员生活质量,让他们愿意留在上海、留在养老行业。
  为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褒扬机制,成都市从2020年起连续3年举办养老服务技能竞赛,授予第一名选手“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和“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为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颁发金、银、铜牌奖章;同时,对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奖项的,给予奖励。成都市还出台养老服务人才奖励政策,明确对在同一机构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满3年并与养老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派遣协议,且参加社会保险、仍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发放从业奖励。
  近年来,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推动专业设置、加强培养培训、强化激励引导等方式,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蓬勃动力。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出台保障养老服务人才薪酬待遇、完善支持政策等措施,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
  “随着薪酬待遇的提高、岗位技术含量的提升、新科技在行业内的应用,养老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必将推动我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乔毅皓说。
   (记者吴振东、张海磊、张浩然、李安、许东远)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长江大保护: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
长江大保护: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初夏时节,重庆广阳岛,潺潺溪流里鱼儿戏水,繁花掩映中蜻蜓飞舞。
  这座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生态岛,在长江大保护之前曾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严重。如今,一幅巴渝田园风景画在广阳岛徐徐展开。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长江沿岸多个城市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打响管网攻坚战、污水处理厂变为资源工厂等,创新城市污水治理。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长江母亲河焕发生机活力。
  连日来,记者顺长江而下,深入相关省市,通过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感知长江大保护的科技含量。
  在安徽六安,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六安水管家公司集控中心,智慧调控系统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标记城市里一滴污水的“旅程”——
  每当节假日用水量增加时,“水管家”下达调水指令,召集邻近的自来水厂“增援”,缓解供水压力;同时,“水管家”会根据用水量估算排水量,如果超过片区污水处理能力,将指挥污水去往其他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健康“代谢”。如遇降雨,“水管家”会迅速生成降水模型,根据地表水流向预测最易积水区,提前做好预案,打开相应排涝泵,“拧松”城内河道排水阀门,腾出库容,避免内涝。
  “我们借鉴管理电力系统的方式来管理城市污水,通过‘一张网’推动城市实现供排一体、厂厂联动、厂网联动重构城市水系统,变碎片化治理为统筹精准治水。”长江环保集团安徽区域公司执行总经理黄荣敏说。
  截至4月,六安建设雨污管网100余公里,完成111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水体环境正发生转折性变化——3年间,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4.8%提升至67.72%;污水处理能力从18.5万吨/日提升至41.5万吨/日;14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住建部复核销号,22个积涝点完成整治。
  针对长江沿岸城市存在的污水收集率低,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污水处理厂低效运行、厂网分离,产业链“片段化、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已与23个长江沿岸市区县签订‘水管家’合作协议,在六安、岳阳、宜昌、仙桃、九江、芜湖等地注册了‘水管家’公司,目标是‘一个城市、一张蓝图、一个机制、一个管家’,从源头修复生态和保护环境。”长江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殿常说。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管网健康了,河湖才能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说,管网是城市的动脉,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更是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系统化治污思维是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点。
  “我们瞄准管网这个城市污水治理的短板,实施以管网为重点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将70%长江大保护相关投资用于厂网建设。”王殿常说。
  一滴滴污水汇入污水处理厂,在这里实现化浊为清的蜕变。
  在长江下游的宜兴城郊,一片设计前卫的建筑群,绿植鲜花掩映着小池塘、咖啡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不时有市民来这里散步,这不是城市公园而是我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我们试图重新诠释污水厂和城市的关系,将传统污水处理厂从污染物削减基本功能拓展至城市能源、水源、肥料工厂等多种应用场景,传递‘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的理念,融合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消除‘邻避效应’,打造开放共享的新型城市空间。”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翼飞边介绍边打开一瓶水厂生产的“永续水”解渴。
  “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宜兴概念水厂用一组数据诠释了这一运营目标——每天生产2万立方米再生水、0.8万立方米沼气、23吨有机肥、1.8万千瓦时电。同时,将干化后的沼渣用于园林绿化、制砖用土,演绎着污水变资源、污泥变花海的“水魔法”。
  “污水处理厂也是实验室,这里有2万吨/日的水质净化中心、100吨/日的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和生产型研发中心。这里还可以将实验室的前沿技术直接应用于现实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宜兴概念水厂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激说。
  目前,三峡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已累计完成投资约950亿元,累计投运污水厂325座,污水处理规模426万立方米/日,建设及投运管网长度1.8万公里,全面消除试点城市合作范围内黑臭水体,合作区域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基本消除。 (记者侯雪静)
       新华社北京电
 
夜泊簰洲“画”长江
夜泊簰洲“画”长江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初夏,长江中游湖北嘉鱼,簰洲湾的夜清冷如水。
  芦苇荡一角,靠泊的中国环监008号监测船灯火通明。一层实验室里,高级工程师张静正带着团队紧张地工作。慢拨、细挑、轻夹,通过细长的尖头镊子,监测人员把摇蚊幼虫、淡水壳菜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从江泥样本中一一分拣出来。
  “白天采集监测样本,晚上初查,这是工作常态,如果样本多,通常要忙到夜里。”采集组技术负责人张静说,“生态监测,相当于给长江做全面‘体检’,为长江生态进行‘画像’。”
  中国环监008号监测船是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综合移动平台,承担着长江干流和通江湖泊的水生态监测任务。11日上午,记者一行随监测船从武汉出发,溯江而上。完成当天的生态样本采集任务后,监测船夜晚正好停泊在簰洲湾。
  “大家务必认真,力求准确。”实验室里,张静来回指导和提醒,“白天船舶在江上行驶,摇晃得厉害,团队只能在晚上监测船靠岸后,加班加点,分析处理样本。”根据工作计划,张静团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长江底栖动物和浮游藻类等样本。
  25岁的监测人员熊少凯负责样本的初筛,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盘里的样本,小心翼翼地筛查,长达几小时的挑拣工作,让他感觉到眼睛酸痛。“在你们看来,这就是一盘平常从江底捞起的泥巴,在我们眼里,它里面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这些底栖动物是‘水下哨兵’,是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指标。”
  监测团队成员陈丽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她的工作成果——玻璃瓶里十几条红色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陈丽雯参加了多次监测样本采集工作,她看出了记者的诧异,“虽然它们比头发丝还细,但还是肉眼可见,相比较那些要通过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才能观察到的生物,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动物’。”
  生态环境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从2020年起连续三年水质保持Ⅱ类,长江流域优Ⅲ水质断面比例,从2015年81.8%提高到2022年的98.1%。
  水质大幅改善,意味着除了传统水质理化指标,还得依靠更高层次的水生态监测,来为长江的健康状况“画像”。“水生态考核的基础,就是水生态的样本采集和分析,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最基础的。”张静说。
  今年4月,2023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正式开始,两个月内,来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监测人员,将在青海至上海的长江干流、重点支流和重点湖库的331个点位开展水生态监测,摸清长江水生态底数,为长江水生态状况“体检”和“画像”。
  张静说,水生态监测同生态保护一样,是一项宏大长期的“工笔画”工程,只有一笔一画持续发力,才能绘就蓝图。
  不知不觉,已近午夜,在过往船只的马达轰鸣声和大鱼跃起又跌落江面的击打声中,张静和她的团队结束了一天的辛劳,而为长江“画像”远未结束。
      (记者李思远、余国庆)
       新华社武汉电
 
西湖首次鱼类调查发现36种鱼栖居
西湖首次鱼类调查发现36种鱼栖居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研究人员新近发现,在中国杭州西湖中生活着36种鱼,湖水碧于染、锦鳞活水鱼、绕岸众莺啼,已成为这个著名文化景观地的日常。
  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主任丁高峰介绍,这是首次在这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内陆湖泊进行鱼类多样性本底调查,目的是更好保护西湖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项2021年至2022年由西湖水域管理处进行的调查显示,这36种鱼隶属于5目、9科、28属,以鲤科鱼类为主。似鱎、鲫、?、黄尾密鲴和鳙是杭州西湖的优势鱼类。
  研究人员在湖域设置多个采样点位,初步查明了西湖现有鱼类种类,并分析了不同鱼类的数量、重量占比以及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丁高峰说,西湖是世界上少有的位于大城市中心的大型湖泊,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复杂影响,如何保护它的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这个管理处副主任饶利华说:“鱼类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鱼类群落结构和资源状况,是下一步通过鱼类生态调控科学改善西湖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
  同期,研究人员还在西湖景区开展了其他五类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共调查西湖景区陆生高等植物1223种、陆生脊椎动物238种、水生生物250种、大型真菌77种、昆虫1353种。
  饶利华介绍,调查发现,近年来,来西湖过冬的北方候鸟品种和数量都增多了。除了鸬鹚、织女银鸥、鸳鸯、普通秋沙鸭四大越冬鸟,还有白鹭、小??、斑嘴鸭、黑水鸡、银鸥、普通翠鸟等,更有鸳鸯留杭定居生子,从候鸟变成留鸟。
  记者还看到,西湖中一些水域拉起了围网。这是西湖生态修复工程的一部分,恢复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形成水下“森林”,为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提供天然饵料,并为螺类、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饶利华说,西湖生态链的平衡很重要,不是鱼越多越好。另外,也要对付外来生物入侵。
  据介绍,改革开放后,有关部门开始对西湖水域生态进行系统性监测。这次调查发现了两个突出变化,一是湖水的透明度升高了,意味着水质得到改善;二是营养指标下降了,意味着藻类水华发生的概率也在下降。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对西湖进行保护和治理。如果没有白居易、苏轼、阮元等一代代人的疏浚,西湖可能早已不复存在。当代西湖治理已从环境工程向生态工程转变,探索形成了‘生态优先、系统治理、遵从科学、因地制宜、持之以恒’的治理理念。”丁高峰说。
  杭州对西湖保护的投入很大,构建了多级湖长体系,通过流域共治、水岸联动、专业管养、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来优化西湖治理。环湖污染源清理,公交车引进清洁能源,组建西湖保护志愿者队伍,每天巡湖……西湖水域管理处的成立使西湖保护更加科学化和机制化。
  “让市民游客能时刻感受到生态西湖的自然之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体会诗意栖居的幸福是西湖生态治理的初心。”丁高峰介绍,今后,管理处还将联合研究机构,进行西湖鱼类、水鸟等的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系统建设。
  杭州西湖于201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西湖景区客流量达282.7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4.24%。 (记者路一凡、朱涵、程云杰)
      新华社杭州电
 
湖南江永:“河长+志愿者”呵护美丽家园
湖南江永:“河长+志愿者”呵护美丽家园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近日,湖南省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古龙社区沿河的枫木坪、潘家、大冉湾等自然村的村民忙完地里的耕种,就到河岸维修工地上忙活。
  “河岸正在实施护坡修复,每天有20多名村民义务出工,在外务工的村民也主动捐资助修。”古龙社区党支部书记罗金凤介绍,千家峒瑶族乡地处永明河上游,这里的水文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永明河的生态环境。
  永明河属于湘江二级支流。近年来,江永县积极开展永明河综合治理,建设湿地公园,致力于生态环境优化。林业、水利、乡镇、村组齐抓共管,引导村民维护生态环境,永明河湿地公园保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以前村民乱倒垃圾,污水直排到河里,大家都习以为常。”罗金凤说,现在通过把保护环境写入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签订承诺书,大家有了环保的意识,不少村民还自愿加入了护河行列。
  在千家峒瑶族乡管辖的14个行政村(社区),每个村有2名河道保洁员,负责每天巡河、打捞河面的垃圾。
  以“河长制”为抓手,江永县城对河流环境保护实行常态化治理,永明河变身“景观河”。顺河而下,来到江永县上江圩镇上江圩社区,女书生态博物馆就建在这里,周边有80多户居民傍水而居。由于环境改善,如今来女书生态博物馆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餐馆生意更加红火。
  上江圩社区党委书记封永恒介绍,社区沿河8个自然村以前的渔民都已成功转型,不少村民成了粮食、蔬菜种植大户,有的村民当上了房屋建筑小老板。但他们还是离不开这条河,每个村都成立了巡河小分队,自发轮流守护。      (记者谢樱)新华社长沙电
 
山西平遥200多亩耕地何以变成粉煤灰填埋场
山西平遥200多亩耕地何以变成粉煤灰填埋场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连日来,山西平遥200多亩耕地变成粉煤灰填埋场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当地已对事件关联企业负责人采取强制措施,对所涉及的土地进行复垦。
  “新华视点”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涉事企业在耕地里填埋粉煤灰达113万多吨。当地土地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耕地保护红线被一次次突破。
20年间用途多次变化,耕地变成粉煤灰填埋场


  近日,有平遥县村民反映,当地有企业在耕地里建工业垃圾填埋场,并倾倒大量粉煤灰,导致200多亩耕地遭到破坏。
  记者了解到,粉煤灰填埋场项目区约258.46亩,其中耕地207.27亩。2022年12月12日,平遥县自然资源局对涉事的晟顺绿化建设公司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其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新建粉煤灰平整填充项目,罚款1933万多元,限期复垦。
  记者调查发现,20年来,填埋场项目区的土地用途不断变化,使用者多次变更:2003年,东庄村委会将42亩土地出租给当地村民张福全,用来建砖厂,此后砖厂占地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张福全将砖厂转让给东庄村村民郝晓智;2019年,郝晓智与东庄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协议,紧邻砖厂承包46.27亩土地,用来开发引进建材等项目。
  2019年,郝晓智成立晟顺绿化建设公司,承接粉煤灰填埋项目。有关文件在解释该项目时称:“由于开发区内地势落差悬殊,需通过平整,以增加园区内土地利用效率。”
  至此,200多亩耕地最终变成粉煤灰填埋场。
  记者采访了粉煤灰的来源——山西耀光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据介绍,从2020年10月开始,晟顺绿化建设公司开始处置电厂粉煤灰,截至目前已处置113万多吨。每处置1吨,电厂付给晟顺绿化建设公司2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群众反映,涉事企业不仅从处置粉煤灰业务中获利,还存在违规取土问题。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禁止擅自取土。
  根据举报线索,记者在距粉煤灰填埋场附近大约2公里的一处深沟看到,这处名为“一条龙”的深沟目测长四五十米、宽二三十米,最深处一二十米。目前大部分深沟已被黄土填平。填土层与周边土层颜色迥异。
  当地多名村民介绍,填沟所用黄土来自郝晓智的砖厂。一位村民介绍,当时有人从砖厂拉土填沟,把田间道路都压坏了,后来动用铲车进行修复。
  这条深沟目前属于平遥经济开发区范围,正位于一条规划中的道路上。开发区相关负责人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填沟所用黄土部分来自粉煤灰填埋场所在地的砖厂。
  据当地人介绍,包含运费在内,一方土可以卖十几元。
土地保护红线多次被突破


  记者调查发现,200多亩耕地最终变成了粉煤灰填埋场,与有关部门长期对耕地的保护、监管不力有关。
  ——收了土地复垦保证金但后期不组织实施。
  2011年平遥县政府批准张福全砖厂64.82亩生产临时用地,当时砖厂向平遥县国土资源局缴纳耕地复垦保证金26820元。
  复垦协议规定,临时用地两年期满后,砖厂按国家复垦技术标准和已审查确定的复垦方案组织复垦,确保复垦后土地的水利、耕作层和交通设施完善。临时用地期满3个月内,砖厂未按要求组织复垦,不予返还土地复垦押金,由平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土地复垦或异地开垦。
  据了解,双方后来都没有组织复垦。
  ——对违法项目态度模糊。
  2022年12月12日,平遥县自然资源局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称,晟顺绿化建设公司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进行开发区内平整填充项目工程,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
  然而,3年前,该项目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平遥县自然资源局的表态却十分含糊。
  2019年10月30日,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发出《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同意平遥县晟顺绿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进行开发区内平整填充项目的函》,称开发区原则上同意该项目的实施,请平遥县自然资源局、晋中生态环境局平遥分局依据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项目予以支持办理,并出具对该项目实施的相关意见。
  平遥县自然资源局的复函表示:“该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门第19号令关于‘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通知和山西省制定的粉煤灰填充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并严格按法定程序到相关部门办理环评以及其他相关手续。”
  ——对群众举报的问题予以否认。
  关于晟顺绿化建设公司违法用地问题,当地村民早有举报,然而平遥县自然资源局却在答复中否认了相关问题的存在。
  在2022年1月25日的一次答复中,平遥县自然资源局称,经核实,该项目在开发区内平整填充治理工程所占用土地,依照合法程序逐项办理了各项审批手续,“不存在非正常手段获取审批行为和非法占用耕地行为”。
  直到2022年5月10日,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向平遥县自然资源局发出《自然资源土地违法案件督办通知书》,明确表示“现责成你局对该项目认真核查,对违法占地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并进行复垦,以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平遥县自然资源局才对晟顺绿化建设公司违法占地问题立案调查。
严查严罚违法占用耕地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群众和干部表示,保护耕地既是国策也是政策红线,绝不能随意突破,对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
  平遥县委、县政府反馈,目前已启动土地复垦工作,力争短时间内全面完成土地复垦。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多台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正在进行土地复垦作业。
  平遥县纪委监委已组成专案组,对涉及此事的相关部门和乡村两级有关人员跟踪调查。专案组表示,如发现违纪违法行为,将坚决依法依规处置。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事件也暴露出当地一个突出矛盾——为建设粉煤灰填埋场非法占地问题屡屡发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山西等煤电资源富集地区,用煤发电产生大量粉煤灰,后期填埋和处置需要大量用地。
  据了解,负责给耀光电厂处置填埋粉煤灰的企业有两家,另一家企业也存在非法占用耕地问题,被管理部门处以罚款。
  事实上,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山西省反馈的督察意见中提到,部分地市有多个粉煤灰堆场违法压占土地。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新建电厂不允许建设永久性粉煤灰堆场(库),只能建设库容量不超过3年的应急灰场。面对粉煤灰消纳难题,不少煤电企业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在荒山荒沟以“填沟造地”“填沟造林”等方式进行填埋。一些第三方公司在填沟造地过程中,存在非法占用耕地等问题。
  对此,去年底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征求意见,提出把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填沟造地项目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
    (记者秦交锋、梁晓飞、王劲玉、赵阳)
      新华社太原5月14日电
 
多地现私拆承重墙乱象 谁来守护房屋“顶梁柱”
多地现私拆承重墙乱象 谁来守护房屋“顶梁柱”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近日,哈尔滨某居民楼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悉,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并非个案。广州、杭州、武汉等地均出现因承重墙被砸造成破坏的现象,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多地相关部门对“新华视点”记者表示,私拆承重墙属于赤裸裸的违法行为,必须得到严惩。
国家明令禁止仍屡屡发生


  近期,哈尔滨一小区因租户私拆承重墙,导致涉事楼栋多个楼层出现墙壁开裂,多户居民被紧急疏散安置。从网传视频看,房间中的承重墙大面积被砸。
  记者注意到,多地出现类似案例:
  今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小区一业主在装修过程中,私自拆除结构梁、破坏承重剪力墙,楼上邻居房屋出现地板下沉、墙体开裂等问题;今年2月,杭州市一小区的二楼住户违规装修,破坏承重剪力墙,多家住户墙体开裂;2022年5月,武汉一住户私砸承重墙,不少住户家中墙壁出现裂缝,涉事人遭到业主集体声讨……
  “私拆承重墙后果不堪设想。轻则需要投入巨资加固、修缮,严重的不仅造成房屋整体脆弱,甚至会造成坍塌。”一家建筑央企的房建负责人说。
  民法典明确规定: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筑法也规定,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既然明令禁止,为何还屡屡发生私拆承重墙现象?
  记者采访多家装修公司发现,私拆承重墙的原因多集中于改变房屋格局、增加使用空间或安装设备管道等。一位经营十余年的私营装饰公司老板说:“多数情况下,都是装修公司为满足业主获得更大使用空间而造成的结果。”
  作为业内人士,装修企业明知可能产生恶果,为何还要铤而走险?“装修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你不干总有人干。”一家小型装修公司的业务总监表示,为争取客户往往要顺从业主意愿。“有些小公司甚至只能称为装修队的‘草台班子’,没有资质,更缺乏专业知识和规范操作。”
  记者调查发现,动迁安置小区、老旧小区因空间功能设计过时,不能满足业主时下新要求,成为承重墙非法拆除的“重灾区”。“老旧小区房屋经历数十年风吹日晒,整体较为脆弱,‘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一位资深设计师表示。
  还有业内人士反映,当前对装修行业的监管不够严格。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拆承重墙’就找某某装修公司”的广告随处可见。
承重墙承载人员与房屋的双重安全


  “承重墙的存在,保证了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建筑物和居民安全的‘守门员’。”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的一位结构工程师告诉记者,承重墙是支撑建筑物地基、楼板、梁柱等主要荷载的墙体,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具有承受冲击的重要作用。
  这位工程师指出,一旦承重墙被破坏,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将大幅降低,房屋风险大大增加,可能导致结构变形、墙体开裂、地面下沉等问题;甚至导致整个楼栋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普通住宅为例,承重墙包括部分外墙和内隔墙、柱子和墩子,以及楼板下方的部分墙体等多种构件。除承重功能外,承重墙还承担着隔音、隔热和防火等重要功能。“可以有效隔绝声音和热量的传递,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火势蔓延,对保障居民安全意义重大。”中南建筑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军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指出,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属于共有部分。
  承重墙属于住宅建筑共有部分,私自拆除属于违法行为,若使整栋楼变成危楼,则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丁兴峰表示,故意毁坏承重墙,造成危害后果发生的,可以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丁兴峰认为,在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中,业主、租户、装修公司、物业需要分别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业主作为房屋产权人对房屋有管理义务,要承担一定责任。租户和装修公司的相关人员甚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物业对小区装修有监督管理义务,应及时制止野蛮施工,并监督业主和施工方完成相应的装修报备和手续。
  近年来,因违法拆除承重墙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记者查阅多份法院判决文书发现,因野蛮装修私砸承重墙造成严重事故,不少业主方和施工方等相关责任人被处以三年以上刑期并附带经济赔偿,物业管理公司等也承担了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如在四川省一起判决中,主要施工方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房屋所有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总赔偿金额达33.6万元。
“保卫”承重墙需多方发力 齐抓共管


  据悉,哈尔滨已委托国家和省级权威检测机构开展调查、鉴定、处置等全面技术工作。根据检测机构和专家组意见,对拆改墙体采取局部支护等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结构构件损伤及变形进一步发展。下一步,将依据技术报告制定相应方案。
  多位建筑学专家表示,经历野蛮施工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难完全复原。“承重墙被砸掉后,其余结构就要分担受力。即使将墙体复原,也不一定能恢复承重墙的作用。这就好比碗砸碎了粘起来,很难恢复如初。”一位建筑工程专家告诉记者。
  丁兴峰等律师认为,要进一步落实对私拆承重墙行为的制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赔偿制度,明确损失由谁来承担,让砸墙者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建筑质量监测、检验、评定机制,加强对建筑工程及装修公司的全过程监管,细化并严格落实主要施工方的报备流程。
  多名受访者认为,物业管理公司需切实承担监督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物业履职不力的提示和惩罚力度。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建立建筑行业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信用档案,对不遵守规范的从业人员进行惩罚和从业限制,尤其要派专人管理房屋结构图纸,监督工程,将承重墙的安全红线划得更加清晰。
  在多起案例中,很多业主都反映向物业公司投诉后被置之不理。上海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提醒业主,装修如出现异常情况,可向所属街镇、城市热线或警方举报,加大民间监督力度。  (记者郑钧天)新华社北京电
 
毕业生求职,七大陷阱要避“坑”
毕业生求职,七大陷阱要避“坑”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当前正值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职场。在收获岗位录用通知的同时,大家也要小心求职骗局。记者采访了人社部相关司局,梳理了七类常见求职陷阱。
  陷阱1:黑中介乱收费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招聘为名,收取高校毕业生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各种费用。有些中介机构与不法用人单位合作,先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上岗或中途辞退。还有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实习岗位,但毕业生必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谨记,应聘工作本身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实习等都需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求职时应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正规市场中介机构。
  陷阱2:高薪兼职实为诈骗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能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防范提示: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事,应了解当前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同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密码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陷阱3:培训就业背负高额借贷


  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原先承诺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又没有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看机构或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大体一致,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确有需求参加职业培训的,请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查询公布的正规培训机构。
  陷阱4:误入传销圈套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传销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了解传销的基本特征,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防止陷入传销设计的圈套中。如果不慎进入传销,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陷阱5:合同签订不规范维权难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防范提示: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
  陷阱6:假试用、真使用


  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者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还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
  防范提示: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内,应正常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陷阱7:玩文字游戏美化岗位


  有的用人单位故意夸大单位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有的玩弄文字游戏,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模糊处理,将销售员、业务员等职位美化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有诱惑力的名称。
  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企业官网、媒体报道、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等查询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仔细甄别各类招聘信息。要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不要盲目轻信。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离职率高的公司,要提高警惕。
    (记者姜琳)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不做战争帮凶”
日本民众强烈抗议七国集团峰会将在广岛召开
“不做战争帮凶”

日本民众强烈抗议七国集团峰会将在广岛召开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不做战争帮凶”“不要G7”……14日,200多名日本民众举着各式标语,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原子弹轰炸遗址举行集会,强烈抗议七国集团(G7)峰会将在广岛召开。
  集会上,日本市民团体“和平仓库”代表汤浅一郎在演讲中说:“日本一边说要通过此次峰会向世界传递废除核武器的和平信息,一边又在谋求依赖核武器去实现‘国家安全’,这是自相矛盾的!”
  参加集会的秋山史对记者说,日本利用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广岛举行G7峰会,完全违背了广岛民众祈愿和平的美好心愿。
  广岛市民西冈由纪夫的家人经历过原子弹轰炸。正是因为从小就对战争的伤痛耳濡目染,他对日本进行的侵略战争以及战争责任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西冈由纪夫在集会上呼吁:“不要再以政治手段利用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广岛,世界应重新回到和平轨道。承认日本曾经对他国进行的战争加害并进行道歉和赔偿,汲取战争教训、防止悲剧重演才是所有广岛民众的和平心愿。”
  就在距集会地点几十米开外,一小撮右翼团体分子不停地拿着喇叭鼓吹“日本应该有核武器”。
  对此,广岛市民宫原亮嗤之以鼻。他对记者说:“这些人完全忽略了历史。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是因为广岛曾经是‘军都’。日本如果不停止扩军备战,甚至谋求拥有核武器,就只能让日本陷入战争的恶性循环。”
  宫原亮还说,G7广岛峰会将是一个让乌克兰危机再次升级的会议。北约已经对乌克兰进行武力支持了,日本也打算向乌克兰提供金钱或军事支持。“这不能让战争结束,也不可能实现和平,只能让世界陷入更悲惨的境地。”
  “不做战争帮凶”“不要G7”……演讲结束后,抗议民众举着标语上街游行,他们高昂的口号声完全盖住了右翼分子的喇叭声。    (记者郭丹、杨光)
   新华社日本广岛5月14日电
 
美国洛杉矶以丰富活动庆祝亚太裔传统月
美国洛杉矶以丰富活动庆祝亚太裔传统月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12日,在美国西海岸第一大城市洛杉矶,两只色彩鲜艳的中国舞狮在欢乐的锣鼓声中,从市政厅高大的主门跃出,翻腾跳跃,精彩的表演赢得门前上百名当地亚裔社区各族裔代表的阵阵喝彩。
  这里正在庆祝美国亚太裔传统月的到来。
  自1992年开始,每年5月被定为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全美各地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展示亚太裔的文化传统。今年洛杉矶亚太裔传统月主题为“团结就是力量”,鼓励各族裔共同发声、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
  洛杉矶市长卡伦·巴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亚太裔是洛杉矶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个城市更加蓬勃向上。她指出,亚太裔帮助推动了洛杉矶的发展,如今仍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继续做出宝贵贡献。
  据统计,洛杉矶市所在的洛杉矶县是美国亚太裔人口最多的县,约15%的居民有亚太裔血统,总人数约150万。
  今年洛杉矶亚太裔传统月相关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据洛杉矶文化局介绍,洛杉矶地区诸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机构会有一系列包括展览、讲座、研讨会及表演在内的亚太裔传统月庆祝活动,向洛杉矶民众展现亚太裔文化的魅力。
  如果热爱电影,可以去观看洛杉矶亚太裔电影节的一系列展映;如果喜欢读书,可以去长滩亚裔图书节与数十位亚裔作者面对面交谈;如果喜欢音乐,可以去观看“艺汇东西·亚太裔传统月音乐会”欣赏多个族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如果偏爱历史,可以去华美博物馆一览“美国华人社区的诞生和崛起”展览。
  洛杉矶亚太裔传统月委员会两位共同主席之一尼蒂娅·拉曼是洛杉矶市议会第一位南亚裔议员。她在活动中指出,过去几年来,美国针对亚太裔的种族仇恨犯罪不断抬头,因此亚太裔必须更团结地站出来展现自己的力量。
  非营利机构“停止歧视亚太裔”5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3月以来,该组织收到超过1.1万起针对亚太裔的仇恨事件报告。报告指出,种族歧视严重伤害了亚太裔的身心健康,有一半遭遇仇恨事件的亚太裔人士表示自己因此感到悲伤、焦虑和紧张。
  洛杉矶市议员、洛杉矶亚太裔传统月委员会另外一位共同主席约翰·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太裔传统月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让亚太裔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让整个社会更关注亚太裔的贡献。
  (记者高山)新华社洛杉矶5月13日电
 
美墨边境再涌移民潮
美墨边境再涌移民潮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午夜前,美政府将终止名为“第42条”的公共卫生政策,不再授权执法人员以遏制新冠疫情为由,快速驱逐越境移民。近几周来,在与墨西哥相邻的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等州边境城镇,大批移民越境,移民潮再度汹涌。
  美国总统拜登9日说,伴随“第42条”的终止,边境状况预计“一段时间内会很混乱”。事实的确如此。近日来,在总长逾3100公里的美墨边境,每天有逾万名移民涌入。从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和视频看,众多移民在美墨边境多个河段跋涉过河,数以百计移民翻越边境墙。在得州主要入境口岸,每天有数以千计移民排队等待入境,其中包括许多儿童。
  面对移民潮,美墨边境执法人员显然力有不逮。埃尔帕索、布朗斯维尔等得州边境城市近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远离美墨边境的地区也受到冲击。纽约州州长凯茜·霍楚尔9日宣布该州因移民涌入而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市要求获得更多联邦援助,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的收容设施已满负荷,应对移民涌入的资源达到“极限点”。
  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说,截至10日上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已拘留逾2.8万名越境移民。美国土安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当天在华盛顿记者会上强调,终止“第42条”并不意味着“美国边界开放”,非法越境者将“面临更严重后果”。
  为应对终止“第42条”触发的移民潮,拜登政府宣布,将增派约1500名国民警卫队员前往美墨边境,联邦政府在美墨边境部署的军事力量最终将达约4000人。拜登政府还采取增招“合同人员”、设立新拘留设施、增加驱逐航班等一系列举措。得克萨斯州州长阿伯特日前也宣布增派执法人员,并配备黑鹰直升机等装备。
  根据拜登政府10日生效的一项新规定,拜登政府还将在很大程度上禁止途经其他国家前往美墨边境的移民在美国申请避难,美执法人员可通过“加速驱逐”程序驱逐这些非法越境移民,并在至少5年内禁止他们进入美国,反复非法越境者可能面临重罪指控。
  近年来,美国非法移民数量不断创新高,移民潮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不论公开姿态如何,两党攻讦如何激烈,遏制非法移民的措施大部分其实一脉相承。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在边境逮捕的越境移民人数增加了6倍,至2022年达到240万人次的历史新高。
  2020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以防疫为由实施“第42条”,禁止非法越境者在美申请避难。联邦政府数据显示,“第42条”实行至今,美执法人员以此为由驱逐非法移民约280万人次。但实际上,大量遭到驱逐的移民长时间滞留在墨西哥一侧并反复越境,移民潮每年都多次出现。伴随“第42条”的终止,大量移民再度聚集到美墨边境“碰运气”,但从拜登政府宣布的新举措看,他们的命运恐怕不会乐观。
  分析人士认为,新冠疫情、政治动荡、气候变化等加剧了源于贫困和暴力的移民潮。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相互激烈攻讦,释放的许多信息彼此冲突,也加剧了美国边境状况的混乱。从近年情况看,美国政府在移民问题上虽绞尽脑汁,但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只要移民潮根源不消除,移民潮在不远的未来还会继续冲击美国。
  (记者徐剑梅)新华社休斯敦电
 
美银行业危机或蔓延 外溢风险备受关注
美银行业危机或蔓延 外溢风险备受关注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美国区域性银行太平洋西部银行日前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该行一季度末存款显著减少,引发市场担忧,该行股价近期剧烈波动。今年3月以来,美国已有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先后爆雷倒下。
  当前美国银行业,尤其是规模偏小的区域性银行正面临存款流失、资产价值缩水、不良资产风险上升等挑战。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也加剧了银行业困境。
  专家警告,危机仍未平息,而且可能继续蔓延并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其外溢风险尤其值得关注。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26日,美国商业银行存款总规模不足17.2万亿美元,与去年12月17.8万亿美元左右的水平相比减少约6000亿美元。其中,小型商业银行存款规模从5.63万亿美元下降至5.32万亿美元,缩水约3100亿美元。
  美国盖洛普公司4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比较”担忧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款的安全性,这一比例已高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美国企业和居民对存款安全的担忧,导致银行经营最为倚重的存款资金外逃。
  存款流失,将造成中小银行融资借款规模持续上升,负债成本增加。许多中小银行为应对存款流失,被迫出售长期债券等资产,或者以高利率进行同业拆借、向美联储借款等方式补足流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贷款违约率也有所回升。一旦商业地产风险蔓延,将对中小银行造成又一重创。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表示,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正酝酿一场风暴,随着房地产价格下跌,美国银行正“充斥着不良贷款”。
  另外,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也将加剧银行业困境。今年1月19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当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党争不断加剧,难以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一旦联邦政府出现部分债务违约,将导致美国国债利率飙升,影响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以及其他借贷成本,加剧银行部门经营困局。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国银行业危机继续发酵,或将驱使银行收紧信贷,冲击依靠银行贷款的美国中小企业投资以及私人消费信贷。美联储调查也显示,今年3月以来,银行信贷增速加速回落。
  银行业动荡也令债市风险凸显,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成本趋于升高。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高企、制造业持续收缩、金融避险情绪显著升温背景下,银行业动荡或将成为压倒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原本复苏乏力的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增大。
  分析人士表示,银行业危机还将削弱美元全球主导地位和信誉。2007年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从不到1万亿美元左右飙升至逾8万亿美元,其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扩表的真实意图,从维护金融稳定转为向全球分摊成本。当前银行业动荡恰恰是美国无限透支美元信用的必然结果。
 (记者欧阳为)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美国贸易战损招造成多输局面
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一
美国贸易战损招造成多输局面

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一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是一场“负和游戏”,将被证明得不偿失。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也将美国贸易政策归为其“零和经济学”的一部分,认为美国对华贸易敌意可能逆转多年来令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政策,结果将适得其反。这表明,美国贸易政策损人不利己的反智本质,正引发越来越多反思。
  近年来,美国肆意挥舞制裁大棒,不但未改变美国产业对外依赖程度,难使制造业回流美国,更使全球供应链更加复杂和脆弱,对全球经济造成深层次伤害。且其本国企业也成本提高、创新和竞争力下降,消费者利益受损。事实证明,在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取得持久发展。无论是“负和游戏”还是“零和经济学”,都与合作共赢的全球共识相悖,必将造成各方皆输的恶果。
  据统计,美国上届政府累计实施逾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平均每天3项。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还宣布将联邦政府采购的“美国货”中美国制造零部件的比重提高至75%,这是70年来“买美国货”政策的最大变化。这些做法具有鲜明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严重伤害全球贸易信心。
  “美国的‘零和经济学’在现实经济领域不可能实现,经济关系中的逻辑要么是双赢,要么是双输,不存在单方面赢而另一方输的结果。”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表示,美国把零和思维用在经济上,试图通过各种限制措施,达到抑制别人、自己胜出的目的,最终一定会付出代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若美国提高关税引发他国反制,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上涨10%,全球贸易量减少6%。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表明,若全球爆发严重贸易战,世界经济将重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美国贸易战损招违背经济规律,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是国际贸易和投资长期发展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各国基于本国优势生产,从相互贸易中获利。经济活动跨越国界和区域,全球化提供时代红利,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说:“如今美国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推行‘零和经济学’,是在与全球共识相背而行。美国从意识形态和国际地缘政治出发,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长臂管辖’措施促使制造业回流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
  美国推动去全球化,造成回归自给自足经济的风险,正在加深国际社会忧虑。《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发表题为《贸易战得不偿失》的评论文章说,世界贸易放缓、某些国家诉诸“经济民族主义”,以及西方(尤其是美国)内部甚嚣尘上的“脱钩”言行,正在重创全球经济。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转折,其结果不可预测,而且很可能是破坏性的。
  美国贸易战损招罔顾“全球民生之账”,亏蚀民生福祉,损害全球民众切身利益。
  沙特阿拉伯财经专家瓦力德·优素福认为,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虽然会使该国部分群体受益,但代价是将资源错配到低效部门,总体上沿产业链向下倒退,这将拖累经济发展潜力。制造业回流导致成本增加,必然使产品价格高昂,缺乏竞争力。回流产业得以生存的保障,无非是政府补贴或者消费者买单,这都将损害纳税人和民众利益。
  对世界而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供应链紊乱,推升全球通胀,造成各国民生成本骤增,脆弱国家民生困境加剧。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表示,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试图通过对多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对跨国公司提供更大税收优惠,将利润和股息带回美国进行再投资和工业化。拜登政府继续实施这种以激励和直接补贴为主的产业政策,结果助推高通胀并波及全球,让全世界承受其反智政策的后果。
  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此前巨量“放水”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溢效应综合影响下,全球通胀升至40年来高点,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面临债务困境。  (记者邓茜、许嘉桐)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母亲的战场
一位百岁女游击队员的生命足迹
母亲的战场

一位百岁女游击队员的生命足迹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86年前,吕梁山下一位名为白改华的少女加入了抗日游击队。滚滚硝烟中她长大成人,血雨腥风里她失去至亲。当时代的洪流带着她从晋绥边区来到巴山老区,几十载不变的乡音里藏着她对远方最执着的牵念。青春的花儿虽在岁月风霜中渐渐凋零,明媚鲜艳的色彩却在血液里久久散发温香。
加入游击队,她是最勇敢的战士


  “秋风凉又凉,谷子黄金黄,今年收成好呀谷满仓。全凭那八路军呀保住了家乡……”今年8月,白改华将满100岁。这首唱了一辈子的歌谣如同一道记忆的传送门,每每唱起,便见烽火连天。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9月,八路军第115师、120师、129师分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作为八路军总部和三大主力师的所在地,山西成为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
  根据中央关于开辟敌后战场、发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八路军第120师开赴晋西北地区兴县、岚县一带,当地抗日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到1938年1月,第120师已发展到2.5万人,晋西北各县都建立了1000至2000人的抗日自卫军或游击队。
  这一年,兴县固贤乡甄家庄村23岁的高银洞完成了两件人生大事:一是如愿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了第120师侦察连的侦察员;二是娶了同村的姑娘白改华。
  这个媳妇虽然年纪小,志气却很大。她性格泼辣、聪明伶俐,不仅识得字,还有一双没有缠过的大脚,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男人能打日本鬼子,我也能!”小女娃从嫁到高家第一天,盘算的就不是柴米油盐,而是怎么上战场。
  在丈夫的引路下,她加入了固贤区妇女抗日救国会,带领姐妹们识字、扫盲,照料伤员。她们还办起了固贤区纺织合作社、支前服装厂,许多个夜晚飞针走线,为前方的战士做军鞋、制军装。她还向组织提出申请,加入兴县第四区(固贤区)游击队。
  想参加游击队的人很多,白改华至今记得那场“考试”。“部队的干部问了我们三个问题,我答得最好。”今天她仍带着几分得意,对此津津乐道。“其中有个问题是‘当兵为啥’,我说的是‘保卫国家’。”
  加入游击队,少女成了真正的战士。
  凭借一双灵巧的大脚和聪明的脑瓜,她很快当上了游击队长。
  她记得1939年4月11日,吕梁山上的杏花开得正艳,她在这一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首尘封岁月,惊心动魄的日子又在血液里激荡。
  1940年,日军对晋西北进行大规模“扫荡”。为了让村里群众安全转移,白改华带领游击队想方设法拖住敌人。游击队能用的武器装备少,还要尽量避免正面交锋,她决定在鬼子进村的必经之路上埋下地雷。
  可鬼子很警觉,怎么才能诱敌上钩?白改华灵机一动想出个办法:她和游击队员们在一片开阔地上埋下地雷,盖好土后故意在旁边留下脚印,随后便埋伏在一旁。
  不多会儿,来了十几个鬼子,地上的脚印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地雷阵。“轰隆隆”几声惊雷,鬼子被炸得血肉横飞,林间被震落的树叶簌簌地落在她身上。
  随着战事发展,驻扎在吕梁山区的八路军军粮日益紧张,筹集粮草成为游击队新的任务。敌后群众悄悄省下自己不多的口粮送给八路军。白改华则一次次潜入敌占区,从鬼子眼皮子底下筹集抗日军粮。
  在当时的敌占区,日军掌控了村民的粮食。但支持抗日的敌占区村长早就跟八路军约定好,需要粮食的时候就写一张纸条让人带进来,村长再以村民需要粮食为由向日军要粮。
  往脸上抹上一把灰,挎上一只小竹篮,每回进入敌占区,白改华都化妆成走亲戚的农妇,用这样的打扮骗过了多次盘查。
  进到村里,摸到村长家,交出筹粮条。待粮食备好后,她又组织游击队趁着鬼子巡逻换岗把粮食运出村,交给接应的八路军战士。
  并非每次的任务都顺利,有一回她就遇到了危险。
  面对鬼子的大声责问和架在脖子上的冰冷刺刀,白改华没有惊慌。“那次身上没带筹粮条,及时出现的村长赶紧为我解了围。”回忆往事,她紧锁眉头。
  敌人一次次“扫荡”,老家和周围的村子无不经历过“三光”,丈夫在前线冲锋陷阵,白改华则在敌后带领游击队员袭扰日寇的后勤补给线、破坏通信设施、潜入敌占区送情报。
  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出生3个月便夭折了。面对敌人的一次次扫荡,他们来不及悲伤,又各自走上自己的战场。
  1944年冬天,高银洞与两名战友乔装潜入岚县敌占区。日军当天正在一个院子里开会,三人装成百姓去听,高银洞被汉奸认出,只好藏进老乡地窖。
  敌人很快包围院子,向地窖内投掷点燃的柴火,烟雾呛人,逼得三人从地窖中爬出,两名战士拔枪自尽。高银洞来不及拔枪,被敌人摁住了双手。
  被俘后,高银洞受尽酷刑,被活活折磨致死,直到牺牲也没有吐露八路军任何消息。
  这些情况,都是抗战胜利之后白改华才知道的。那些日子里,她每天跑到山坡上朝着丈夫牺牲的方向号啕大哭,哭得精疲力竭才下山。
  “高银洞,兴县甄家庄人,120师司令部侦察连排长,1945年3月13日在岚县贺家南沟侦察敌情时被敌捕杀。”今天的兴县烈士纪念墙上只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记载。
  对于白改华来说,她的青春因为丈夫的离去,戛然而止了。
换下戎装,她是最坚强的母亲


  1948年,另一位战士杨明臣走进了白改华的生活。
  杨明臣来自四川巴中,1933年参加红军,后参加八路军,在山西对日作战时英勇负伤,曾经4次在战斗中受伤,右手和右腿多处骨折。
  组织有意撮合他们,白改华后来嫁给了杨明臣。
  1955年,杨明臣由于身体不适,向组织提出退休回老家休养。带着战功和满身的伤痕,他和妻子回到巴中。部队考虑他行动不便,还特地奖了他一匹战马。
  从曾经硝烟弥漫的吕梁山,翻山越岭来到大巴山,白改华悉心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生下七个子女,投身柴米油盐。
  女游击队长的传奇故事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街坊们只知道,这位操着浓重外地口音、每天忙忙碌碌的妇女是一位老红军的家属。
  1968年初,杨明臣旧疾复发,撒手人寰。
  那时全家只有21岁的老大杨秀珍刚刚参加了工作,最小的老七才4岁。还有一个残疾的老六时时需要人照顾,所有的重担全压在白改华身上。
  多年来,因为通信不便,她与远在山西的组织断了联系,她自认“脱离革命工作”多年,不好再给组织添麻烦,一家人就靠着老杨不多的遗属生活补贴咬牙度日。
  生活,成了白改华的另一个战场。
  在大姐杨秀珍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歇息的时候。为了让家里的老母鸡多生几个蛋,她常常跑到街边捡拾菜叶,到田间地头寻找落下的粮食。为了补贴家用,她还去棉麻公司领回麻线搓麻绳。
  “无数个夜晚,母亲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不停地搓啊搓,搓久了,眼睛和鼻子被煤油灯熏得黢黑。十斤麻绳要搓上一个月,妈妈一双大手上老茧越来越厚。”讲到心酸处,杨秀珍潸然泪下。
  但纵使生活艰辛,母亲也一直不忘帮助别人。
  “当时我们一家住在‘红军院’,很多人以为我们住在这里生活条件就比别人好,灾荒年时不时有人上我家讨饭。他们不知道我们都没有父亲了,日子并不好过,家里吃饭的嘴多,一坛泡菜两三天就吃完了,即使这样妈妈还尽量把家里的米面分一碗出来给他们。”杨秀珍回忆道。
  母亲也一直告诫儿女们要谨言慎行,不能辱没老红军父亲的光荣。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相继长大成人。
  老大嫁给了军人,老二、老三都进了部队。如今,除了发生意外早亡的老四和一直生病的老六,五个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各有建树。家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老人一家已五世同堂。
找回党籍,她有最赤诚的初心


  在巴中生活几十年,白改华一直乡音未改,闲时兴之所至,她会哼唱家乡的民谣,唱得最多的就是那首《快缴公粮》。每当唱起它,便两眼放光。
  1993年9月,70岁的白改华在大女儿陪伴下,终于回到久别的故乡。
  房前屋后的枣树、儿时住过的窑洞仍在。见到当年妇救会的姐妹,虽已皱纹满面,两鬓如霜,却仍叫着彼此乳名,一声声乡音未改,一把把老泪纵横。
  她还去了高银洞的牺牲地,默默地站了很久很久……
  牺牲的人永远是少年,留下的人尝尽了人间滋味,早已白了头。
  那一次,她还见到了自己当年的两位入党介绍人杨成树、甑茂源。
  一只断线多年的风筝,终于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杨甑二人证实,白改华于1939年4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甑家庄村委会、固贤乡政府、兴县民政局出具证明:白改华曾任固贤区妇救会主任等职,创办纺织合作社、支前服装厂,征集公粮、纺纱织布支援前线,还到一线参与送情报、埋地雷、剪电线、救护伤员等抗日救国活动。
  至此,白改华的英雄往事浮出水面,儿女们也终于明白,母亲不老的歌声里,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021年10月26日,巴中市委组织部同意恢复白改华的党籍,党龄从1939年4月11日连续计算。
  2021年11月11日,在自己家中,老人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握拳,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那一刻,她的思绪又飞回到吕梁山下,当年的滚滚硝烟和血雨腥风一帧一帧地倒转,让她泪流满面。
  从花季少女到鲐背之年,岁月改换了青春的容颜,从吕梁山到大巴山,中国已换了人间。只有铮铮誓言如江河流淌,如大山静默,一直未变。  (本报记者吴光于)
 
这位教授30年研究让每棵法桐少掉3亿根毛
这位教授30年研究让每棵法桐少掉3亿根毛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在华中农业大学万绿生态悬铃木科研繁育基地内,一排排悬铃木树干笔挺,郁郁葱葱。微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却不见果球叮当、飞毛迷眼。树下,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包满珠摩挲着斑驳的树干,喜笑颜开。
  “这棵标号为13的悬铃木是我们培育出的新品种,被命名为‘华农青龙’,目前胸径21cm。你看它枝条粗壮、小枝少、长势快,去年仅结球80个,大大减少了飞毛量。”包满珠自豪地介绍着他的研究成果。
  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与鹅掌楸、椴树、七叶树、银杏并称为“世界五大行道树”,因用量最大、分布区域最广,被誉为世界“行道树之王”。它冠大荫浓,耐修剪、抗污染、不择壤,在我国很多城市广泛种植,在一些城市已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甚至独特的城市标识:“有梧桐的地方才是上海”“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
  “暮春飞毛随风起,行人匆匆尤避之。”近乎“完美”的悬铃木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每年的4-6月份会飞毛,导致满城飘絮,引发很多人过敏、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不少鼻炎患者不胜其扰。
  如何让世界“行道树之王”减少飞毛,包满珠及其科研团队一研究就是30年。
  1984年,刚刚从北京林业大学(时为北京林学院)毕业的包满珠到华中农业大学(时为华中农学院)工作。8月下旬酷暑难耐,下了公交车的包满珠走进校园,一股凉意顿时让他神清气爽,抬头一看,原来烈日被道路两旁的悬铃木密密遮挡住了。这是悬铃木带给包满珠的最初好感,也让这位此前就了解悬铃木飞毛缺点的年轻人,萌生了把悬铃木作为今后研究课题的打算。1993年起,他开始着手悬铃木飞毛问题的研究。
  “悬铃木的飞毛主要来自果球炸裂以及叶片背毛。”一天晚饭后,包满珠从家里走向办公室,在路上随手扯了两个悬铃木果球,“当时我就突发奇想,脑袋里蹦出一个念头:一个果球里到底有多少根毛。”这一数不得了,包满珠一宿没睡,发现其中一个竟然足足有1400多粒种子,每粒种子上长满了冠毛,约300根。
  “根据我们的计算,一棵普通成年悬铃木每年结球近千个,仅果球炸裂就可能要掉3到4亿根毛,这还不算叶片背毛。”包满珠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少球少毛甚至无毛的悬铃木。”
  包满珠曾赴英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又赴荷兰、美国等国访学。无论到哪里,他都要走一走当地梧桐大道,了解其他国家治理法桐飞絮的经验。“欧洲国家大多通过修剪控毛,但修剪后的法桐不仅破坏了树形,失去了观赏性和遮阴效果,并且成本高。”包满珠说。
  起初,为了筛选少果少毛的法桐,包满珠带着学生们仰着头,一棵棵看,看到哪棵法桐结果少,就掏出记号笔给这棵珍贵的优良株系做上编号,来年继续观察。
  如今,包满珠科研团队通过将收集的500余份特异种质法桐资源引种、扦插、嫁接、实生选育、倍性育种等方式,培育出的“华农青龙”“华农丽风”等7个悬铃木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与传统法桐相比,这些新品种能减少80%-90%的毛絮。
  “例如,与传统法桐相比,新品种‘华农青龙’飞毛量减少90%,长势旺盛,适合在居民小区种植;和传统法桐毛糙的叶面相比,新品种‘华农丽风’叶形整齐,形似枫叶,叶面平滑油光,飞毛量比传统法桐少80%,适合做行道树……”包满珠如数家珍。
  目前,通过种植和嫁接,全国已经有上海、南京、武汉、新乡等十几个城市正在试验和推广少球少毛的悬铃木新品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0年间,包满珠带着团队走遍大江南北、国内国外,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由于乔木生长周期较长,一批看好的“种子选手”观察几年后突然又“下线”,只能放弃另寻新株。“做农业科研需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己真正喜爱,才能将其当作一辈子的追求,这也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包满珠云淡风轻地说。
  眼前的包满珠年已花甲,皮肤黝黑,衣着简单,走在田间地头像一位农民。“我的梦想就是让悬铃木成为一棵‘完美’的行道树,让广大城市居民既享受其荫蔽,又免受飞毛之苦。”包满珠对此满怀信心,“这个梦我已经做了30年,还要继续做下去。”
  (本报记者李伟、鹿泽新、万芃琦)
 
十五年前的救助和十五年后的重逢
十五年前的救助和十五年后的重逢

( 2023-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王曦、龙泠宇)沿着奔流的岷江一路缓缓进入龙门山脉,曲海望看向车窗外,路旁一排排青绿的树木不断向后闪过。
  15年前,曲海望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批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队员来到四川负责转运伤员。余震不断,飞沙走石,在车轮上颠簸的两周时光,让曲海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如今,这一切对于她来说,恍如隔世。
  穿过隧道,在汶川县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遗址外停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们都是我们的恩人!”得知曲海望是当年来汶川参与地震救援的医护人员,家住映秀镇渔子溪村的讲解员连华玉紧紧握住曲海望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
  行走在漩口中学遗址,跟随着连华玉的讲解,听到当年地震发生时的一个个故事,曲海望不时地偷偷擦拭眼泪。“当年我们刚到这里开展救援工作时,当地的群众看到我们的救护车,顾不上自己吃,一个劲儿往我们车里扔各种吃的东西,那份淳朴的感情我至今难忘。”她说。
  曲海望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到位于汶川县水磨镇的汶川县中医医院开展义诊,为当地群众再尽一份力。
  义诊结束后,一个熟悉的身影捧着一束鲜花出现在曲海望面前。
  “潇潇!”曲海望眼前的这个大小伙子,正是当年她在地震灾区转运伤员时遇到的男孩白乐潇。得知曲海望要来汶川义诊,白乐潇专程从成都赶到汶川。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
  地震发生一周后,由于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需要转运治疗,四川广元青川县木鱼中学的初一学生白乐潇乘坐广元转运到成都的救护车,曲海望是这辆车上负责照顾的护士。
  “当时潇潇和我的孩子一般大,在小小年纪就遭受到这么大挫折的他表现出的坚强和乐观,到现在都一直鼓励着我。”说着,曲海望再次动容,白乐潇轻轻抹去她脸颊上的泪花。
  回想起当年在车上的场景,白乐潇记忆犹新:“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从来没有吃过雪人雪糕,那时的天气很热,曲阿姨给我的雪糕吃到嘴里特别清甜冰爽。”
  那年,曲海望在白乐潇的手心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工作单位,并告诉他以后有机会到北京一定要去找她。
  高中毕业后,白乐潇的父亲带着他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在医院,曲海望和白乐潇短暂相聚。
  如今,曲海望和白乐潇漫步在水磨古镇的街道上,远山还飘散着雾气,河风从寿溪湖上轻轻拂过,他们从工作经历聊到做菜经验。“看到我‘远方的亲人’潇潇现在在做跨国电商工作,也交了女朋友,性格还是这么阳光乐观,我就放心了。”曲海望说。
  2008年被选派到汶川参与抗震救灾时,曲海望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而明年她就要退休了。被这片土地深深感动鼓舞的曲海望说:“退休后我一定会再到汶川,再好好看一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