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新华关注·各地

03版:新春走基层

04版:新华影像

玉兔奔九州 年味满中华 ——从癸卯春节看中华文化新气象
玉兔奔九州 年味满中华
——从癸卯春节看中华文化新气象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回家团圆,让乡情乡味慰藉乡愁;节日里的非遗,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多彩的文化体验,带来全新民俗享受……癸卯春节的浓浓年味穿越古今,彰显中华文化新气象,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时代新图景。
 
回家团圆抚慰浓浓乡愁


 
  “兔年好运财源广,新春如意富贵来!”除夕一大早,黑龙江宁安市新立村村民张继芳边给家门两侧贴上春联,边念叨着上面的美好愿望。门的中间,还特意把“福”字倒过来贴。“这样福就到了!”张继芳笑着说。
 
  皑皑白雪之中,张继芳的家被这抹红色衬得年味满满。
 
  因为疫情,在江苏务工的张继芳和丈夫已有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今年春节我们就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回家,和家人一起才是过年!”张继芳说。
 
  归家有期,团圆不远。对中国人而言,和家人团圆,或许是过年最典型的含义。这样的奔赴一年一次,这样的奔赴千年不变。
 
  “终于又回到了家乡,就像飞出去很久的小鸟又回到了巢里,感觉非常温暖。”经过7个多小时的飞行,从迪拜启程的张钦伟一下飞机感觉浑身是劲。
 
  2001年大学毕业后,张钦伟从广东汕头独自前往阿联酋迪拜发展。转眼20多年过去,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已是阿联酋广东商会会长的他已三年没有回家过年。
 
  置办年货、吃年夜饭、祭祖、祈福、走亲戚……张钦伟此次回乡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红桃粿、反沙芋头、糖葱薄饼,这些是我们潮汕人过年要吃的传统小吃,也是我在外想了好久的家乡味道。”张钦伟说。
 
  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浓情的一餐。无论是热腾腾的饺子、甜蜜蜜的年糕,还是寓意团团圆圆的炸丸子、年年有余的红烧鱼,都蕴含着家乡的味道,年味和亲情就这样年复一年传递着。
 
  在辽宁鞍山,市民王聪和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王聪说,饺子上桌后,晚辈还要给长辈拜年,收到祝福的父母给孩子压岁红包,希望孩子新的一年健康成长。
 
  守岁、拜年、年夜饭……家家户户的天伦之乐、欢声笑语,汇聚起来就是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万家灯火、国泰民安。
 
  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世界多地举办的一场场中国年庆祝活动,让远在海外的华夏儿女深情表达着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对乡愁的慰藉,也让国际友人近距离感知中国春节的点点滴滴,共同触摸五千年文明的脉动。
 
  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国民俗文化节,数十个民俗摊位和一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文艺演出给纽约的华侨华人带来节日气氛;在荷兰海牙,吃饺子、写“福”字、听古筝、观画作,浓浓的中国年味让观众流连忘返;在智利圣地亚哥,一场盛大的春节庆祝活动为当地民众奉上了中国武术、太极、舞龙舞狮、歌舞等精彩节目,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
 
  一声声“过年好”、一回回拱手礼中,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升腾浓厚的家国情怀。
 
非遗焕发时代新活力


 
  “春官无品不算官,手摇羽扇报平安,家家门前说一段,句句吉祥庆丰年”……大年初一,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县城彩旗飘舞,一波波社火队伍走上街头,身着戏服的春官在喜庆的锣鼓声中为当地百姓送上新春祝福。
 
  春官送福是六盘山区的一项传统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街坊举起手机用视频记录下来。
 
  千里之外,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一场喜气洋洋的四川省级非遗客家婚俗表演正在举行。热闹的场面令当地村民和游客连连拍手叫好。
 
  “希望今天这场融入了客家山歌的婚俗表演,在为十里八乡的龙泉客家人团聚添喜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记住这一传统习俗。”客家婚俗传承人赵文义说。
 
  春节里的非遗,是新年的“老味道”,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
 
  “饭熟咯!打糍粑嘞!”
 
  在湖南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村民粟婷把蒸熟的乌米饭倒进石臼,卖力地舂了起来。生动的场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加入,一同体验这一当地节日民俗。
 
  “我们小时候,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今年过年,我特意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这种热闹的氛围。”游客林娟说。
 
  吃乌米糍粑,听古老傩戏。每逢春节,村民们还会聚在祠堂里观看傩戏表演,以此庆祝过去一年的收获,祝愿来年风调雨顺。
 
  “高椅傩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戏表演也成为旅游项目,用属于古村的独特方式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高椅乡党委书记胡长春说,我们将守护好这一文化遗产,赓续传统文化,振兴美丽乡村。
 
  放眼神州,一项项精彩绝妙的非遗项目助力节日里的乡村活力迸发。
 
  河北省涉县张家庄一街村,制作跑马花灯的工人们延续百年传统技艺,忙着赶制节日期间的订单;浙江省仙居县金竹溪村,400多村民舞起一条360多米长的板凳龙,一派壮观喜庆;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思平村,民间剪纸艺人们用一张张福兔窗花,把祝福通过网络“送”到千家万户……
 
  山川不老,薪火相传。承载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伴着浓浓年味焕发时代新活力。
 
  演皮影、做草编、揉花馍……春节期间,在西安市昆明池·七夕公园举办的非遗集市和非遗展演活动上,丰富的非遗技艺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动手体验。
 
  “今年是兔年,这些小泥兔非常受欢迎。”泥塑非遗传承人李俊平的展位前站了不少游客,“通过对传统泥塑的形象和造型比例进行调整,再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这些泥塑兔变得更加可爱。”
 
  令李俊平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拥抱传统文化,加入非遗传承队伍,带来创新思维,让传统技艺更年轻、更有活力。
 
文化体验成为新年俗


 
  正月初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上的圆明园海晏堂兔首,引人驻足观看。
 
  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年俗。在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穿着汉服样式蓬蓬裙的徐恩多认真制作着牡丹蝶袄粘贴挂件。她要把挂件用作过年装饰。
 
  “春节期间,我们依托馆藏年俗相关文物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和体验活动,就是想让观众到孔子博物馆过个热热闹闹的佳节。”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说。
 
  辽宁省博物馆“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河南博物院“十二生肖拜大年——癸卯新春生肖文化”主题特展……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已有19个省份900余家博物馆策划推出博物馆过大年相关展览和活动2200余个。
 
  新年俗、新年景、新年味,享受春节的方式越来越丰富。
 
  在海南三亚,沙滩椰林迎来又一波旅游过年的游客。据统计,1月8日以来,三亚各湾区酒店入住率稳定在90%左右。春节前一周,三亚主要景区日均接待客流8.24万人次,同比提升46%。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陈震旻介绍,春节期间,三亚市组织开展新春集市、国潮燃派对、音乐集市、海旅免税“贺新春、闹元宵”促销活动等,给新春旅游注入活力。
 
  除了三亚,成都、广州、重庆、昆明、哈尔滨等地也迎来大量游客。携程发布的一份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
 
  新春佳节,有人选择动身前往远方,有人以书香温润心田。
 
  在北京,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将除夕夜营业时间延长至大年初一凌晨一点。大年初二,中关村图书大厦内开展“新春宫灯DIY”主题活动。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爱军介绍,春节期间,全市将有超过160家实体书店开门营业,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系列主题阅读、非遗体验、民俗文化、直播节目等特色主题文化活动,为市民朋友奉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一方银幕,也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陪伴。大年初一这天,上海的“90后”影迷连城足足跑了家附近的3家大型影城,看了多部新片。他开心地说:“选择太丰富,无论全家出动,还是个人休闲,都能在电影院找到适合的视听享受。”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交换人生》《深海》等多部影片上映。上海、江苏、福建等地也纷纷推出惠民活动,鼓励市民观影过年。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大年初一春节档首日,我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超13.4亿元。业内人士预计,春节期间电影票房有望创造佳绩。
 
  吉兔呈祥,癸卯金安。新春佳节,传统在赓续,乡愁有寄托,精神更富足……神州大地年味浓郁,满目生机,一幅自信昂扬的崭新图景徐徐展开。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石榴红村更“红”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白墙绿瓦的村舍错落有致,巨幅壁画描绘着乡间好风光,整洁的街道、清澈的池塘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惬意。在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村民们张罗过年的同时,正准备迎接新年第一个旅游旺季的到来。
  敲开一扇农家小院的大门,院子里的陈设与普通的村舍别无两样,而屋内一间间客房很“洋气”:现代化的电器、莫兰迪色的壁纸、北欧简约风的家具……
  “石榴红村所在的鸦渡社区,像这样的民宿有4家,还有23户农家乐。”鸦渡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磊说,发展旅游业后,石榴红村平均一年会迎来60余万人次游客。
  汉江环抱的石榴红村,土地肥沃,这里的老百姓曾经靠种植蔬菜为生。由于收入有限,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过去的石榴红村,下雨天土路坑坑洼洼,一踩一脚泥,还有一些村民住着土坯房,条件好一点的也不过是简陋的砖房。”朱磊说,2005年,石榴红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再加上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石榴红村已经处处是美景,四季好风光。
  美丽的乡村吸引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吸引着外出的年轻人回乡创业。27岁的李俊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农家餐馆,每到周末,座无虚席。
  2017年回乡创业前,李俊是武汉沌口一家日企的生产线班长,月收入5000多元。现在,他年收入达30万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中专学历的李俊正在武汉理工大学进修工商企业管理。李俊说,除了线下的餐饮服务,他还十分重视线上社群的建设,维护和客人的关系。
  李俊还加入了一个“观光自行车及烧烤协会”,生意比之前更好了。“这里的商户有一个成功秘诀——共建,目前已经建了5个自治组织。”朱磊说,“观光自行车及烧烤协会”是几名烧烤摊主联合观光自行车经营者组建的,他们统一定价,联合经营,互相推荐,改变了最初无序竞争的局面,实现了互利共赢。
  “石榴红村最开始是个小盆景,如今已经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慈惠街道工委副书记李林君说,慈惠街道下属的鸦渡社区和蔡家社区共同打造了“乡伴慈惠”景区,包括石榴红村在内的14个村湾都是景区的组成部分。
  “乡伴慈惠”景区的建设也处处体现着共建,池塘改造、房屋外观和村文化广场的设计方案都是村民们共同商议后投票选出的。“过去的池塘都是一潭死水,夏天臭味大,在村民们的建议下,协商选出生态改造方案。现在小桥流水,环境宜人。”李林君说。
  记者在一处民宿前的草坪上坐下,与村子里的返乡青年们交流。暖阳下,一炉炭火炙烤着金灿灿的橘子,阵阵清香飘来。说话间,一壶红茶已经煮好,石榴红了又红的故事还在继续。   (记者万芃琦)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
老渔民“上岸”记   这个春节,老王格外忙碌。这段时间,他的鱼塘新投一批鱼苗,换水、喂食,每个细节都大意不得。
  老王名叫王朝生,60岁,家住乌江边、贵州思南县塘头镇下寨村,30岁出头开始打鱼,57岁退捕上岸。上岸后,王朝生租地10多亩建池塘养鱼,养了3年,效益不错,开启了新生活。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经思南县28个乡镇中的13个乡镇。为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当地渔业部门多次深入两岸做渔民思想工作。像王朝生这样的老渔民,纷纷告别打鱼生活。自2019年开始,思南县121户渔民陆续退捕上岸。
  王朝生过去打鱼,收入相当可观。他有捕捞许可证、船员证、渔船登记证等手续,农闲时节,开着渔船,装上几张网,就在乌江干起了“副业”。
  “种庄稼是主业,但家里收入的大头还是打鱼这个‘副业’。”王朝生说,年轻时打鱼,最多的一年,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最多的一天挣过1万元。
  王朝生打鱼是一把好手,风高浪急,白天黑夜,他和妻子几十年平安无事。五六百米宽的江面,他游来游去,不在话下。打捞上来的野生鱼,如果量不大,在家门口就被一抢而空。要是渔船满载而归,他就拉到乡镇、县城。
  王朝生对打鱼是怀念的。不过,退捕上岸的事情,他也想得通。一方面,拥护生态保护政策;另一方面,上岸后,家庭收入也比较稳定。
  “过去打鱼,现在养鱼,我还是老本行嘛!”王朝生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一年养鱼有10多万元收入,乌江得以休养生息,流域生态保护得到加强。
  如今,王朝生每天早晚到鱼塘投喂草料。看着山泉水流进鱼塘,大小鱼儿上下翻腾,他干劲很足。草鱼、鲶鱼等四五个品种,大的十四五斤,单价10元至50元,三口鱼塘,不愁销路。
  “山泉水,生态鱼,品质好!”王朝生这辈子注定与鱼结缘。在山泉水流进鱼塘的入口处,他专门从河道取来鹅卵石、小河沙,给鱼打造天然生存环境。他种植甜高粱、黑麦草,再配以饵料,让鱼的食料更原生态。
  由于鱼的品质好,王朝生的鱼塘吸引了一些垂钓爱好者。垂钓不收费,按实际价格把上钩的鱼买了就行。现在,他的养殖技术更加精进,产量逐年提升。
  为保证生态鱼养殖持续出效益,县乡渔业部门技术人员经常到村里指导,投食、换水、防病,他们帮着王朝生不断前行。    (记者汪军、吴思)新华社贵阳1月23日电
今年春风行动将提供三千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风行动将提供三千万个就业岗位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电(姜琳、郭晓蕾)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23年1至3月在全国开展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该活动由人社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推出,主要是集中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帮扶。
 
  据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具体措施包括六方面——组织一轮走访慰问,开展一轮政策宣讲,促进一批劳务对接,推介一批就业项目,举办一批招聘活动,保障一批企业用工。目前,各省均已公布招聘场次、政策宣讲、项目推介等计划安排。江苏、河南与北京、上海等劳务与用工较大省份已提前开展劳务对接、出台重点企业招用工资金补贴政策。四川、广东等许多省份已开出返乡专列,并计划节后组织返岗包车专列。
 
  据了解,从1月28日(正月初七)开始,湖南长沙、湖南浏阳、山东烟台、广东东莞、山东德州等地将陆续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
 
  张莹表示,人社部将公布一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零工市场名录以及各地招聘活动的场次安排,宣传推广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更多促进市场供需匹配。
 
共富路上,残疾朋友一个都不能少
共富路上,残疾朋友一个都不能少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颤抖的双手,扶上一根长条高凳,一寸、又一寸,推着长条凳离开护理床;佝偻的身躯,凭借长条凳的支撑,一寸、又一寸,向着一米开外的靠背座椅挪动……在别人眼里只是一抬腿的“动作”,倪荣宝却说他用了近两年。
 
  3年前,87岁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阳村村民倪荣宝,重重摔倒在自家院里的水泥地上。医院诊断,臀部骨头碎裂。既害怕做手术,更害怕家里没钱做手术的倪荣宝,在病床上吊了一个月的腿后,咬着牙坚持回了家。
 
  倪荣宝家里5口人,重孙子智力残疾,重孙女正在读初中,全家主要收入就靠45岁的孙子倪新海打零工。尽管政府全年的各种救助款项累计超过4万元,倪荣宝依然不敢做手术,“家里还有孩子读书,要攒点钱给她读大学”。
 
  两层独栋楼房里,家具虽然陈旧,水泥地面却十分洁净,倪荣宝的护理床就在一楼大厅临院一角。“现在能撑着凳子走路,我已经知足了。”倪荣宝说,家里的护理床、残疾人轮椅和靠背座椅,都是南浔区残联配发的,“没有残联的资助,我站不起来,也活不下去”。
 
  从医院回来,倪荣宝一卧床就是近两年,“要吃要拉,样样要人侍候,一天都离不开人,这个家哪经得起我折腾?”
 
  湖州市残联推出的疑似残疾人主动发现服务机制,点燃了倪荣宝活下去的希望。2021年4月开始实施的试点就选在西阳村,倪荣宝成为了湖州市享受这一政策的“第一人”。
 
  “按现行规定,没有残疾证,是不能享受残疾人待遇的。”南浔区残联理事长宋国平说,残联工作人员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许多残疾朋友不知道身体损伤了可以申办残疾证,“而真正的残疾人很少在外走动,这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发现和提供服务。”
 
  没读过书的倪荣宝,自然不知道摔伤了可以申办残疾证,也不知道办理了残疾证可以享受残疾人待遇,更不可能主动去医院做残疾评定。当西阳村干部杨斌华带着医生上门给倪荣宝做残疾评定时,倪荣宝全家愕然了。
 
 
 
  更让倪荣宝一家人想不到的是,不到半个月,杨斌华送来了倪荣宝被评定为“肢体三级”的残疾证。同时送来的,还有每月276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还有当地政府为他购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南太湖健康保等救助。
 
  “以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月我能拿到300元,除去买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药,再理个发、买点日用品,根本没有什么剩的。”倪荣宝说,“现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也涨到了311块钱,兜里有钱了,我也经常买点零食和水果吃。”
 
  相比护理床、残疾人轮椅、可移动不锈钢晾衣架等“大件”资助,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中最让倪荣宝暖心的是电线线路改造,“残联还在我床头装了一个电灯开关,伸个手就能开灯关灯。以前可难了,电灯开关离床有两米来远,晚上想喝口水都不敢起来。”
 
  “我算是赶上了好时代,老了残废了还不愁吃不愁喝。”倪荣宝说,他出生在1932年,家里有9亩地,小时候兵荒马乱,印象中都是吃糠团喝稀粥,过年都吃不上肉。那时候哪有人管?饿死病死的人就扔在马路边。“不像现在,想吃肉就能吃,想吃水果就能买。我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苦,现在就想多活几年,看着重孙女考上大学。”
 
  和倪荣宝一样,湖州市越来越多的残疾朋友受益于疑似残疾人主动发现服务机制,得到各级政府和残联更为精准的救助。2022年4月,湖州市残联进一步开展了以访最困难残疾人、访自强共富好典型、访助残共富好案例和帮扶残疾人就业、开展党的新理论新政策大宣讲为主要内容的“三访一帮一宣讲”大走访助残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残联共入户走访残疾人家庭4356户、走访服务残疾人近13万人次,为367名疑似残疾朋友办理了残疾证。
 
  “残疾朋友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湖州市残联理事长杨长海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残联工作人员以更为扎实务实的作风,为残疾朋友提供更为细致精准的服务,确保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不掉队。
 
  (本报记者黄书波,参与采写:沈夏怡)
 
一颗胡麻籽的“新生”   新华社银川电(记者李钧德、靳赫)说起西北地区特产,胡麻籽可能是其中最不为外地人了解的。胡麻籽是胡麻的种子,通体呈红棕色,比芝麻略大,可以榨出香味浓郁的胡麻油,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份,不少人在炒菜、炸油饼时都喜欢用这种油。
  榨胡麻油也是一个颇具地域特色的古老行业,传统工序包括烘炒、磨籽、蒸糁、包坨、压榨等。不少西北人觉得,这样榨出来的胡麻油风味十足,然而在很多外地人尝来,却有一股苦味和怪味,加上酱油似的颜色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很长一段时间里,胡麻油走不出原产地。
  就在近几年,宁夏这个“特而不强”的产业迎来转机。春节前夕,米、面、油等年货进入销售旺季。在位于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宁夏君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胡麻籽加工生产车间里,压榨、罐装、包装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将一箱箱包装好的产品运出,发往国内多地市场。
  据公司董事长马少斌介绍,2022年近8万吨胡麻籽在他们公司的车间里被加工成食用油等产品,年销售额近3亿元。很难想象,短短几年前,这家公司还是宁夏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年销售额仅为2000万元左右。
  跨越式发展机遇出现在偶然之间。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一行到吴忠市调研,他发现当地胡麻籽加工企业压榨工艺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榨完油后的饼粕只能廉价卖给养牛场当饲料,产业发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些都让他深觉可惜。
  据陈君石介绍,胡麻有一个“洋气”的学名——亚麻,亚麻籽的油脂中含有丰富的ɑ-亚麻酸,对于改善人们膳食中脂肪酸组成、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亚麻籽中还有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肽、木酚素等对人体有益成分,其营养价值在众多油料作物中十分突出。在健康饮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亚麻籽的营养价值应当更好地转变为经济价值。
  2017年初,陈君石在吴忠市成立了院士工作站,站长由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兴国担任,科研力量与企业亚麻籽加工平台顺利“嫁接”,接连攻克一系列亚麻籽深加工关键性技术问题,在保留营养的同时去除了亚麻籽油中的苦味怪味,让油的颜色变得清亮,还帮助企业研发出亚麻籽油粉咀嚼片、亚麻籽酱、亚麻籽代餐品等新产品,亚麻籽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得到综合利用。
  借着这股“东风”,吴忠市亚麻籽产业获得加速发展。“以前,吴忠市亚麻籽产业以小作坊和小商户为主体,充其量只能算个小产业集群。”吴忠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展规划科科长马小琴说,科技赋能让产业短时间内完成升级,产品在全国多地打开市场,并逐步走出国门。
  “以前,我们生产的5升装传统胡麻油只能卖几十元,现在我们1瓶750毫升装的低温亚麻籽油能卖到上百元。”马少斌说。
  据统计,近年来吴忠市已发展起亚麻籽油生产加工企业36家,其中包括君星坊这样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相关生产加工个体工商户达300余家,年加工能力超18万吨,年产值超过19亿元。
  虽然产业前景广阔,但要将亚麻籽这个“土特产”的文章做得更好,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小农户分散种植是我国主要的亚麻种植方式,良种使用率低、技术跟不上等因素导致我国亚麻种植效益低下、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在宁夏,农民多在山区一些浇不上水的地里种亚麻,开春种上后,便很少再进行田间管理,亚麻籽亩产往往只有几十公斤。近些年吴忠市亚麻籽加工量越来越大,宁夏本地产的亚麻籽已远不够用,每年还要从哈萨克斯坦等国大量进口。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近两年在陈君石等专家推动下,吴忠市亚麻籽加工企业和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培育更加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油纤兼用型高产亚麻品种,希望通过亚麻籽与亚麻纤维同步增产来提高农民种植收益,促进亚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吴忠市亚麻籽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洞悉了近年来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外来科研力量,对原先的产业进行迭代升级,最终形成了竞争优势。”马小琴说,下一步,吴忠市将在夯实亚麻种植基础、加强产品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品牌化经营等方面继续努力,促进产业高水平发展。
这里每年“捕碳”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 探访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   如果问“化肥厂生产、油田用来采油的气体是什么”,很多人不了解,但说到光合作用必需原料、能造成温室效应,多数人知道是二氧化碳。如今,山东就有条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产业链。春节前,记者走近这条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产业链,一探究竟。
  上午8时,记者赶到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红底黄字的“第二化肥厂”字样颇有“穿越感”。按照安全生产规范,记者换好工作服、佩戴安全帽之后进入厂区,目光所及是化工企业常见的各种管道。
  步行约十分钟,一些几层楼高的设备静静矗立。“工人在远程操控。”第二化肥厂党委书记高鹏说,这就是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其以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过增压、低温液化并提纯后回收,纯度超过99%。
  去年8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全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示范工程正式投产。齐鲁石化捕集二氧化碳,运到胜利油田驱油并封存,实现了驱油与碳减排的双赢,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
  由于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纯度本就达90%,回收成本低且相对固定,高鹏对项目未来信心满满:“这将带动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产业链。从长远账、生态账看,项目社会效益大。”
  不远处的二氧化碳储存罐区,有四辆罐车正在充装,每车可载25吨。胜利油田运输分公司二氧化碳运输项目部副经理肖坦喜说,每天约60个车次,还专门配备了42辆LNG运输车。
  虽然同在淄博市,胜利油田适宜这一技术的油藏却在70公里之外的高青县。在注汽技术服务中心CCUS滨博生产指挥室,大屏上能看到下辖15个注入站全景,共对应70余口注入井。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与运输人员远程对话,指导他们做好安全防护,确保作业安全。
  “注入时气化的、部分随油溢出的二氧化碳也能进一步回收处理,最终可实现99%的封存率。”注汽技术服务中心CCUS运维中心负责人张和平说,这些注入站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二氧化碳高浓度报警和流出端自动切断。
  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刘海河说,从去年4月试运行以来,15个注入站已经注入二氧化碳超过24万吨,算上其他区域共利用二氧化碳35余万吨,相当于植树300余万棵。
  根据设计,前述示范工程覆盖特低渗透油藏储量2500多万吨,预计15年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00余万吨,增油近300万吨。
  记者注意到,一条管道正在胜利油田和齐鲁石化间双向施工,今年上半年有望投用,届时将实现二氧化碳长距离管输。业内人士认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潜力巨大,他们将尝试更多二氧化碳利用途径。 (新华社记者吴书光)
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 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1%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统计数据显示,分产业看,2022年,第一产业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184004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373842亿元,增长3%。
  分地区看,2022年,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2%。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2022年,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7%。
  “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创新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比较好的关键作用。”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说。
多地残疾人两项补贴机制实现动态调整提标扩面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高蕾)记者近日从中国残联获悉,2022年各地持续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兜底保障能力。
  河北、辽宁、安徽、河南、广东、福建、山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等在省级层面实现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升。提标后相关省份生活补贴达到最低每月75元、最高188元,护理补贴最低每月75元、最高252元。
  此外,四川、广东建立补贴标准固定调整机制,2022年至2025年每年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山西将生活补贴范围扩展至低保边缘家庭中的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扩展至三、四级智力残疾人。江苏将生活补贴对象扩展至无固定收入及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福建建立了分层分类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残疾人上调护理补贴标准。还有不少地区采取补贴标准对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寒潮来袭,各地多措并举加强春节保供保暖   春节假期,冷空气并未“休假”,一股寒潮正扑面而来。受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天气。各地各行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寒潮,充分做好生活物资、交通出行、能源等保障。
寒潮侵袭中东部 多地迎入冬以来最冷时段
  中央气象台1月23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中东部气温持续走低。受寒潮影响,23日至25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摄氏度至10摄氏度,部分地区还会出现7-8级阵风。
  在北方,多地出现“冻”人场景。预报显示,23日至25日,吉林省迎来入冬以来最冷时段,北部和东部山区部分地方将出现零下32摄氏度以下的严寒天气。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气象局了解到,受冷空气影响,23日,呼伦贝尔市264个气象监测站中,最低气温低于零下32摄氏度的共有258个站。
  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根河市等地,记者看到,大街上行人大多“全副武装”穿得很厚实,帽檐、口罩、眉毛上都结了厚厚的冰霜。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介绍,此次寒潮过程成因主要是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由于此次冷空气路径偏东,影响范围以东部地区为主,如东北地区东部、江南东部、华南东北部等地降温幅度更大一些。
  杨舒楠提示,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降温幅度大、速度快等特点。公众需做好御寒准备,有外出计划的公众要警惕大风、降温、雨雪、沙尘等天气对出行的不利影响,减少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附近的逗留时间。
群众出行安全有序 市场交易有条不紊
  面对寒潮低温,多地纷纷行动起来,确保群众出行便利。同时,许多地方市场交易、物流如常,显现民生活力。
  23日凌晨,北京迎来兔年第一场降雪,环卫工作人员冒着严寒,迅速在大街小巷开展除雪作业。“大年初二正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我们越早清理干净,市民出行就越多了一份安全。”北京环卫集团平谷公司城市机扫中心工作人员于洋说。
  面对冷空气来袭,为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等地城管部门纷纷做好物资设备准备,对一些高架路面及主要跨江大桥路面实施撒布融雪剂、铺设防滑草垫的准备,在天桥、隧道等处放置推雪铲、扫把、铁锹、麻袋等,以防止降雨结冰地面湿滑给市民出行带来影响。
  位于长白山区的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村23日出现大幅降温。锦江村党支部书记迟玉习告诉记者,降温对村民和当地旅游业没有带来明显不良影响。相反,经营民宿餐饮等生意的村民将炉火烧得更旺,供游客在欣赏雪景之余进屋取暖,对游客吸引力更强了。
  山东寿光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集散中心,尽管寒潮来袭,这里的蔬菜生产和交易有条不紊。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之一,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汇集了各地的商户,日交易量通常在1万吨左右。
  “春节期间物流园不停歇,大年初一的市场交易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物流园蔬菜经营管理部副经理孙向明说,物流园建立了蔬菜保供稳价机制,寒潮天气整体上对交易影响不大。
细化应对措施 夯实保供保暖根基
  寒潮来临,又逢春节假期,多地细化保障措施应对降温天气。
  喇叭沟门满族乡是北京市最北部的乡。为做好低温天气期间的保障工作,乡里工作人员进一步对鳏寡孤独、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走访。“最近天气冷要注意保暖,有什么需要您跟我们说……”在这个乡下辖的上台子村独居老人张大爷家中,工作人员与老人促膝长谈,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查看其居住环境和取暖、用电等安全设施,并向老人送上节日问候。
  应对寒潮,电力、热力保供是关键。
  河北省廊坊市相关部门持续关注供热运行情况,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在廊坊市广达供热有限公司运行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坐在平台大屏前密切观察数据,供热区域的供水、回水温度等情况一目了然。据介绍,该平台能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对所辖208个换热站进行监测和控制,可根据室外气温精准调节供暖水温。
  受寒潮大风天气影响,叠加春节用电高峰,山东省济南市23日用电处于高位运行。“10千伏中铁线八里桥公变出现重载预警,可能影响正常供电,请到现场核实及时处理。”在国网济南供电公司槐荫供电中心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安排检修人员奔赴现场处置问题。
  23日一早,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海拔超过1500米的高山上,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二班班长陈露和一名同事打算赶在降雪来临前对35千伏玉山线进行特殊巡检。穿戴好防护设备,他用力搓了搓手开始攀爬铁塔。塔体湿滑,加上气温很低,稍微爬一会,他就呼哧喘气。随着高度增加,塔上覆冰越来越多。他拿出工具,叮叮当当敲起来,碎冰纷纷落在地上。
  大年初二就得工作,陈露和同事却没有怨言。“我俩是临安本地的,让班里的小年轻回家过个好年,我们这群‘老人’多守一会儿不打紧。”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始设备安装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始设备安装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1月23日在海南省文昌市拍摄的建设中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无人机照片)。近日,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已基本完成前期土建工程,开始进行设备安装施工。   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妈妈,长大了我也要像您一样!”
“妈妈,长大了我也要像您一样!”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11岁的滕子豪,跟妈妈差不多高,他觉得自己已经是大男孩,妈妈能做的事情他也能做。于是,穿上志愿服务黄马甲时他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滕子豪的妈妈名叫顾娟,是铁路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近日,经站里批准,她带儿子来体验自己的工作,并跟儿子约定找到“一种不一样的快乐”。

  以“义务帮”为谐音的“158”雷锋服务站,是铁路南京站专为老弱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公益服务的班组,在全国铁路系统是第一家。

  从当年靠“上班早到一小时、下班晚走一小时”义务帮旅客提行李、送站上车,到现在专班24小时在岗、随时接受旅客现场求助和预约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在铁路南京站已有50多年的渊源。

  “讲历史孩子需要时间理解,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直接。”顾娟说,在“158”工作6个年头,她从开始的“不理解这份工作也要干”,到现在的“漏掉一个细节都要自责半天”,逐渐理解了“义务帮”的意义,并渴望让儿子也能感受到。

  还没开始工作,滕子豪就遇到难题:N95口罩让他呼吸困难,护目镜总起雾让他看不清楚。他小声嘀咕着:“这样戴一天,得多难受啊!”顾娟帮儿子捏紧口罩的上沿,又调整了护目镜,小伙子这才踏实下来。

  服务台前,不时有旅客来问:“进站口在哪里”“取票在哪里”“几点钟开车”……滕子豪跟着妈妈边听边记,还学会了在电脑上查询。没多久,他就能独自应对旅客的问询了。

  “这些纸上标着红字,跟老师改作业一样。”滕子豪对服务台里大沓的工单产生了好奇。顾娟一边整理工单一边告诉儿子,每个单子就是一次求助:有怀孕的妈妈、有看不到路的盲人、有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用红笔把车次、需求等信息仔细标出来,拿上这张纸就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

  一位背着大包的老年旅客来服务台借杯子,顾娟拿了一次性杯子倒上水,把老人送到站里的沙发上休息。隔了一会儿,滕子豪走过去问:“爷爷,您的水喝完了吗”“爷爷,您要坐车到哪里去”……充满关切的童声,引出了老人开心的笑声。

  顾娟的步话机里传来呼唤:“需要接送站的旅客,列车马上进站了。”她推起轮椅,叫上儿子,就往检票口走,一边走一边把工作的流程和推轮椅的要点告诉儿子。滕子豪感觉妈妈的脚步一下子快起来,不自觉地跟着一路小跑。

  站台上,70多岁的姜奶奶已被扶下车,正坐在行李上。顾娟走到姜奶奶跟前,让儿子稳住轮椅,拦腰抱扶着姜奶奶并帮她坐上轮椅,又整理了一下,才缓缓推车起步。

  一路上,滕子豪向妈妈争取了好几次由自己来推车,顾娟嘱咐儿子要压住车把、放慢脚步,才肯在平稳的路面上把轮椅交给他。看到前面要上电梯或过台阶,顾娟赶忙把轮椅接过来,慢慢倒退着走。

  姜奶奶的老伴儿举起手机,给顾娟母子拍了张照片,感慨地说:“雷锋精神传下来了,真好!”

  一趟下来,滕子豪满头大汗。顾娟看着儿子笑着说:“这就累了?你妈妈和阿姨们一天要跑三四十趟哩。”滕子豪俏皮地辩解:“不累,我只是有点喘。”

  工作间隙稍事休息,滕子豪又活跃起来,到处走动着找事情做。他对记者说:“我其实也没做什么,但听到老爷爷、老奶奶对我说‘谢谢’,很开心、很自豪。这就是助人为乐吧!”

  服务站的墙上挂着好几块大铜牌,上面有“时代楷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字样。顾娟指着这些铜牌对儿子说:“这些就像你的奖状一样,做不好可不行的。”滕子豪说:“妈妈,我的学习分数要高,您的工作分数也要高。”顾娟对着儿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工作结束时,滕子豪还舍不得脱下志愿者的黄马甲。

  回家的路上,滕子豪对顾娟说:“妈妈,您真了不起,长大了我也要像您一样!”    (记者杨绍功)新华社南京电

 
C919大飞机这样“过年”
C919大飞机这样“过年”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据新华社上海1月23日电(记者贾远琨)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东航机务工程师张海荣伴着晨曦走进机坪,这里有他的老朋友——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东航的首架机。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入列东航机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假期C919没有飞行任务,张海荣的主要工作是对C919进行动态停场维护。“今天主要是做通电测试和APU功能的进一步检查。”张海荣说着已进入到工作状态。

  假期之后,C919还将继续进行密集验证飞行,为确保C919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动态停场维护需要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测和保养,两天进行一次通电测试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机务工程师被称为“飞机医生”,飞机维护不仅需要面面俱到,还得细致入微。全机通电后,张海荣和同事们要对每一处按钮、设备、系统进行检测,听听声音、看看亮度、观察状态……一套流程像“望闻问切”。

  绕机检查是C919平时验证飞行航前航后的“必修课”,飞机不飞时,绕机检查同样必不可少。机务工程师们每天3人到5人一组,从整个机身外观到起落架、发动机叶片……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确保飞机随时可正常执行航班。

  飞机运营对于保障人员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每次验证飞行前,除了航前检查,我们还要熟悉摆渡车操作的远机位、机场廊桥操作的近机位,在不同机位上一次次送C919出发,每一次都十分激动。”东航机务工程师许磊说,“我们还向机场、航油等今后将共同保障C919商业航班的兄弟单位介绍操作流程,演练配合,希望保障队伍越来越壮大。”

  其实,除了C919,入列东航机队的还有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为保障好国产飞机运行,东航专门成立了国产飞机维修部。

  过几天,C919将迎来兔年第一飞,机组将前往高温高寒高湿地区继续完成验证飞行任务,对飞机性能进行全面检验,同时客舱也将根据验证飞行反馈信息进行优化。

 
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 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
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
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除夕夜,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用救护车运送患者。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
 
  “医生!快!”1月21日除夕夜22时左右,急救车到达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门口,骨科值班医生梁家畅已准备到位,将在家不慎摔倒的关婆婆迅速接往治疗室进行缝合与进一步诊治。
 
  春节假期,记者走进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在这方洁白的天地里,众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德路总院急诊科副主任叶烨在一线工作了18年,记不清多少个春节值班在岗,“全体医护人员都一样,先是群众生命安全,其次才是假期团圆。”
 
  叶烨介绍,假期前两天急诊接诊量约450人,数量趋缓。“虽然接诊量少了,但急诊科不会有丝毫松懈。出现就诊高峰时,我们会立即调度人员,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他说。
 
  梁家畅作为急诊科的一名“新兵”,经过医院的系统培训,已经可以胜任急诊科急、快、准的工作环境。第一次在急诊科值春节班,梁家畅说:“要和病人多沟通,不放过任何细节,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
 
  春节期间,梁家畅接诊了一名自称髋骨痛的患者,但在详细查体时,他发现患者的痛感不对,进一步询问后得知患者有肾结石、胆结石病史,他将内科医生请来进行会诊,最终确定患者的问题在内科。
 
  叶烨说,医院有一套完整的预案。不仅科室做了方案,急救队也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医院成立了由院长张忠德为组长的巡诊专家组,确保医疗安全和提升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所以我们不只是急诊医生值班,而是整个医院全部科室都在支持急诊救治工作。”叶烨说。
 
  在急诊科工作了17年的护士胡英春节期间正好轮值急诊科护士台分诊导诊,救护车返程时会提前和她沟通患者情况,她协调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紧密衔接。“在急诊科工作节奏很快,时间分秒都要抢。”
 
  救护车刚送来一名哮喘发作的中年男子,呼吸困难,护士陈桂合快速为患者插上鼻导管进行吸氧,同时抬高患者上半身体位,抓住他的手说:“不要怕,大口呼吸,保持节奏!”在陈桂合的引导下,患者的情况和情绪都逐渐稳定下来。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介绍,春节期间,广州市120急救指挥系统保持24小时应急值守,每日用于保障院前救护车的运力不低于200辆。全市18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24小时开诊,保障市民看病就医需求。同时,成立了医疗救治多学科专家组和重症机动医疗队,全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
 
     (记者黄浩苑)
 
    新华社广州1月23日电
 
航天城里的“星星点灯”
航天城里的“星星点灯”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排骨莲藕汤、江西炒米粉、辣椒炒肉……每道菜出锅,林时剑都会叫骆琦过来尝一尝。

  “是家乡的味道!”每尝一道,骆琦都要给丈夫点个大大的“赞”。

  除夕夜,屋内暖意融融,窗外却是滴水成冰。凛冽寒风呼啸着穿过远处高耸的发射塔架——这里是东风航天城,深藏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也是这对小夫妻扎根奋斗的地方。

  2022年春天,骆琦博士毕业来到这里。一路向西北,眼前的景色从郁郁葱葱,到满目枯索,再到杳无生迹。“以前听说过这里的荒凉,我有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会这么荒凉。”骆琦不禁好奇,守在这里的,是怎样的一群人?

  走路永远用小跑,办公室的灯火深夜通明……“融入工作后,我才发现这是大家工作的常态。”骆琦说,“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事业努力。”

  为妻子感到高兴的同时,林时剑也作出了选择。2022年夏天,林时剑博士毕业,经过反复考虑,他毅然放弃大都市的工作岗位,追随爱人的脚步也来到航天城。

  让他没想到的是,到岗的“第一课”是参观“景点”——历史展览馆、“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听前辈们讲扎根戈壁、建功创业的故事。

  其中,一则“夫妻树”的故事让林时剑十分震撼:这棵树象征着老一辈航天人的忠诚、奋斗、坚忍、奉献……也象征着爱情。“能和所爱的人一起为共同的梦想奋斗,这才是大写的浪漫。”林时剑说。

  “夫妻树”的故事在航天城还有很多。这个春节依旧坚守在岗位的李兴东和妻子李存梅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一起亲历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初期的艰辛,目睹了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

  1992年9月21日,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代号“921工程”。作为载人航天的母港,东风航天城如同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一批批有志青年接踵而至。李兴东、李存梅也在其中。

  “她很有悟性,也很有韧劲。”工作中,李兴东对李存梅印象深刻。

  “他个人能力很突出,又很努力,我很佩服他。”李存梅也对李兴东产生了好感。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李兴东和李存梅作为气象预报员一起参与气象保障任务。也是在这一年,两个年轻人正式携手,开始了共同的征程。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号,他们一起见证历次发射任务的雨雪阴晴,一起分析发射场的风起云落,经历过发射前突遇极端天气的惊心动魄,分享着任务成功时的欣喜激动……夫妻俩已记不清这是一起在东风航天城过的第几个新年了,但对任务中的一个个细节却如数家珍。“我们是夫妻,也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李兴东说。

  欢笑声和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夫妻俩早早开始包饺子,准备年夜饭。“明天还要值班,今天得早点睡。”李兴东说。

  夜色渐浓,航天城住宅楼的窗子上渐次透出温暖的灯光,那是无数个“李兴东和李存梅”,无数个“林时剑和骆琦”——灯光如萤火般汇聚,与大漠上空的星光交相辉映。星星点灯,照亮中国人的飞天路。

     (记者郭明芝)据新华社酒泉1月23日电

 
90后理发师“幸福的烦恼”
90后理发师“幸福的烦恼”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郭宇靖)90后理发师汪梓坤最近遇到了新“烦恼”。疫情防控转向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小伙子返乡的心情格外迫切,但临近除夕,赶来理发的新老客人却源源不断。一边是接不过来的单,让兜里“越来越鼓”,一边是急切和父母亲人团聚的喜悦。选择啥时回老家,成了他“幸福的烦恼”。

  1月19日是腊月二十八,记者来到北京蓝色港湾商区,在他工作的这家理发店里,一排排高悬的红色灯笼,散发着年味儿。齐整的白色座椅,坐满了正在理发的顾客。

  一脸白净、帅气的汪梓坤围着工作服走过来,和一名顾客商量发型。“大家都是趁着店刚开门就赶来的,最近我们可忙坏了。”他笑着对记者说。

  老家在江西景德镇的汪梓坤,今年刚满26岁,已经在这里工作了6年,成了店里的一把好手。剪发水平高、服务态度好,让他积累了不少老顾客。

  临近春节,不少人都想有个新年新“面貌”,但来自天南海北的理发师急切返乡,让北京的理发店一座难求。

  “这几天我们都是从早忙到黑,昨天晚上一直到凌晨一点多才关门。”他一边说,一边查看手机里下一个预订信息。

  这家开在知名商圈的理发店,疫情转段前一度封控停业,门店位置也搬到了更小的一个门脸儿。

  “原来店面虽然大一些,但每个月租金要13万左右,现在只要6万多,节约了一半,这个调整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汪梓坤面色凝重地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很焦虑,感觉快撑不下去了,甚至有人选择了辞职退出。

  “但是现在我们扛过来了,节前每天流水都能有五六万元,人流量也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他流露出难言的喜悦。

  “剪完这几位客人,下午就坐飞机回老家。”他说,自己每年回家还要给全村的老人义务剪发,今年要早点回去。一年了大家都很辛苦,要多给大家服务好。

  “刚才我妈还高兴地打电话问自己几点能到家,有的老人等不及都来家里‘排队’了。”他得意的说:“老人们要求也不高,男的短一点、女的齐整一点就行。所以春节我比在北京工作还忙咧,一天能剪30多个。”

  和他交谈的一个多小时里,理发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老人、孩子、年轻人,剪发、烫发、染发……几个理发师们忙个不停,在和客人交谈的微笑间,憧憬着这个春节。

  “谢谢您的光临,祝您春节快乐!”一位负责接待的小伙子送走了一位顾客,咧嘴乐着对记者说,春节期间商场不关门,自己准备就在理发店里值班留守。“这样能多挣几天钱,把失去的都给它补回来。”

  年前理发,图个好兆头。新年新气象,一切从“头”开始。

 
过年他们忙起来 多地升腾的“小店年味儿”
过年他们忙起来
多地升腾的“小店年味儿”

( 2023-01-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影像
 
  正值兔年新春佳节,记者在安徽、陕西、云南、上海、广东等地的街头巷尾看到,不少街边小店春节期间仍开门迎客。在各色的民俗小吃里、各样的文创产品里、各地的特色民宿里,年味儿瞬间升腾起来。
 
  大年初一,安徽省合肥市城隍庙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波客流。新年的喜庆与热闹从街两边的小店摊位里溢了出来,卖徽州毛豆腐的、卖芙蓉蛋卷的、卖三河米饺的……吸引游客驻足围观。
 
  毛豆腐是徽州名小吃,也是徽州人年节时餐桌上的必备菜品。“老板,要两桶毛豆腐!”“好嘞,您稍等,马上就好。”李云飞卖毛豆腐的摊位虽小,但总是排着长队。“春节生意火爆,我备的货都不够用了。”李云飞没想到,大年初一,自己准备的50多份毛豆腐不到两个小时就卖掉了一半。
 
  在西安,古都街头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多个商圈游人摩肩接踵。在西安热门商圈小寨,张灯结彩、开门迎客的商户不少。兴善寺西街的年货大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街道,一家名为“织绣轩手作”的特色伴手礼专营店摊位,十多名游客围着摊主元小雨选购询价。招呼客人的间隙,元小雨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街道热闹起来了,熟悉的年味回来了。”
 
  据西安市小寨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金磊观察,现在的客流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80%,摊位的客流量也明显增加。“今年来西安过年的游客多,大集摊位几乎没有空闲,我们还增加了不少管理人员,让游客放心、摊主安心。”
 
  在春节旺盛的消费需求里,各地小店店主的信心指数正在回升。春城昆明的云南民族村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云南民族村商业街入口处,一家名叫“泰芒了”的小店格外引人注目。几平方米的店门口堆放着几十个椰子,店主梅昆瑶一边帮客人开椰子一边吆喝着。
 
  “今天游客流量明显增加,店铺生意也跟着好起来了。”梅昆瑶说,今天开张没多久就来了不少客人,年初一图个好彩头,希望今年生意兴隆。
 
  “民宿里过年”成为这个春节的新风潮。大年初一,位于九华山后山的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溪村的初心叁舍民宿里,素不相识的客人们围坐在一起,相互祝福着新年吉祥如意。
 
  “我们刚刚重装开业,店里预计年初六之前出租率将超过90%。”初心叁舍民宿负责人陈然说,之前有预料到春节期间生意会比平时好,但没想到会这么火爆。在这座藏在深山的民宿里,嬉笑声、交谈声碰撞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新年的交响乐。
 
  年味是属于中国人的仪式感,而小店也在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潮的文旅体验回应着人们对年味的美好期盼。
 
  坐落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的大清邮局旧址,最近升级打造后“重新归来”,成为古镇老街里又一处打卡新地标。大年初一上午11时,朱家角大清邮局运营总监李安琪和店员们正一起摆放着店里为兔年特制的文创产品,不一会儿,就来了几波游客打卡。
 
  “以前车马慢、书信远,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把过去写信传递情感的方式重新拾回来。”李安琪说,小店也在探寻属于自己的独特年味。
 
  大年初一上午,朱家角大清邮局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购买文创产品,是年轻人过春节的独特方式,富有城市特色的兔年文创产品有着美好的寓意,希望可以把这些美好带回去,分享给亲朋好友。”一名外地游客说。
 
  早餐店是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在大城市里,不少早餐店店主选择不远万里归家团聚,也有一些店主选择留下来,在生活打拼的城市里欢度新春。
 
  在深圳市,三津汤包(长龙店)年初一一大早就开门了,热气腾腾的包子散发着爱与希望的年味。细心的店主赖林远发现,年初一早餐的线上订单比往常时候都丰富。“几乎每一份订单上各色包子、糕点、玉米汁、红豆粥等都会来一点,应该是买回去一家人齐聚吃早餐。”赖林远说,深圳不少年轻人选择留深过年,今天的包子有年的味道,因为线上和线下的顾客都会收到店里的新春祝福。
 
  陪伴留深过年的人们过春节,包子铺也收获了满满的爱。“店主新春愉快,生意兴隆。”大年初一上午,赖林远收到了许多类似的感谢和祝福信息,在他看来,这传递的是希望、是信心。
 
(记者吴慧珺、陈尚营、蔡馨逸、周琳、陈永强、王丰)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