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
在“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节日祝贺和慰问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到来,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节日祝贺和慰问,希望同志们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再立新功。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会上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并讲话,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全力履行职责使命,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出席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
——写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召开之际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烟火升起来、投资热起来、信心强起来 |
上海开年经济育新机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实施“乙类乙管”首日,全国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一月八日,入境旅客在首都国际机场办理入境手续。 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
|
|
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 |
——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近年来,政法机关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
重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近年来,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政法改革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一直以来,政法机关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大大强化了办案人员的责任。
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法官员额制,从原有21万余名审判人员当中,严格遴选12.8万余名员额法官,同时为法官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让法官聚焦审判核心事务。
改革后,在人员总编制未增加情况下,85%以上的人力资源集中在办案一线,法官人均办案数量增长20%,结案率上升18%,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服判息诉率达97.9%。
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政法机关积极探索。
检察机关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个协作办公室,促进监督更有力、配合更顺畅。2013年至2022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
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一律记录、全程留痕、定期通报、严肃追责。
政法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
从方便自己“要证明”,到方便群众“减证明”,持续开展的“减证便民”行动,组织清理各类“证明事项”13000多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一组组数据,让人们直接触摸政法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人民法院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超过95.7%的案件在人民法院当场立案,90%的跨域立案申请在30分钟内得到响应;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以来,截至去年10月,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平均每年14万多件;
——公安机关推出8批次69项交通管理便民改革,为群众和企业减少办事成本800多亿元;
——司法行政系统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57万个,60万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全业务、全时空覆盖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的政法改革、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自2022年4月全国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090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余人;已批准逮捕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一审判决案件1645起4523人,二审判决324起1175人。
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老百姓“养老钱”的德政工程,是合民意、护民利的民心工程,抓得准、抓得实、抓得好。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82%的群众认为养老领域各种乱象减少了,群众对专项行动的满意度达86%。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
2022年7月22日晚,警灯闪烁,公安机关民警辅警整装待发。
“行动!”随着一声令下,各地参战民警辅警迅速行动。连续三晚,各地累计出动民警、辅警280万人次,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4.8万人,发现缉捕在逃人员2600余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0.5万处……
这是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首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中的一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连续组织开展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和破案攻坚全国性集群战役,共破获刑事案件64万余起。
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百日行动”交出一份厚实的“成绩单”:
——严打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共侦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700余起,找回历年被拐妇女儿童818名;
——严打涉黑涉恶犯罪。全国刑侦部门坚决铲除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共打掉涉黑组织49个、恶势力集团560余个、恶势力团伙680余个;
——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公安部深入组织开展“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亮剑攻坚,为的是万家灯火,政法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关切,把平安答卷写在人民心中。
“通过‘百姓说事点’,小区居民主动把‘抢占’的菜地清除了,政府又把菜地改造成了绿地。环境好了,邻里之间也不再因为抢地闹矛盾了。”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许大爷对“百姓说事点”赞不绝口。
宽城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基层、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普惠便捷的“百姓说事点”服务网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通过“唠家常”的形式获取便捷、精准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各地注重从市级层面入手,加强对基层基础的支持保障,形成“大数据+铁脚板”,党员干部“下社区、回小区、入网格、进楼栋”等做法,让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感觉更敏锐、应对更细致。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如今,普遍建立的“有事好商量”机制,让百姓将心声“一吐为快”,助民生“关键小事”好商量、快解决。
“不到3小时,就解决了居民的4件烦心事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居民党景芝说,“通过小小社情民意联络站,开展沟通恳谈会,老百姓对社区治理各方面的诉求有了解决平台。”
从各地“有事好商量”机制的建立,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互联网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再到各地争相涌现的民情直通车、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突破创新的着眼点,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之治”的具体体现。2019年以来,中央政法委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并组织开展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3年多来,以试点工作为载体,市域社会治理实践在全国广泛、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记者刘奕湛)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最高法:尊重人民群众朴素公平正义观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会议要求各级法院牢固树立正确刑事司法理念,更加有力、准确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要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定不移贯彻党和国家死刑政策,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罪证确实充分的犯罪分子。
据悉,2023年各级法院将严厉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犯罪,严惩杀人、抢劫、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重大责任事故、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同时,各级法院将用好有关法律域外适用条款,妥善处理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的跨境资产重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证券市场跨境非法经营、洗钱等违法犯罪,推进重大案件办理。
在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方面,各级法院将严格遵循证明标准,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原则,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完善和落实被害人救助制度,尊重和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断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
去年检察机关有效化解行政争议1.7万余件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群众信访77.7万余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超过97%。坚持“实质性化解”理念,全力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办理信访案件,集中化解4.3万件;持续深化检察公开听证,对重大争议或影响性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参与评议,“法结”“心结”一起解,共听证2.7万件,化解率82.2%。
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
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束珏婷介绍,元旦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0.2%和2.6%;机构数据显示,元旦三天电影票房突破5.5亿元,全国影院营业率达到85%,创10个月以来新高;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居民出行、线下消费等逐步增多,2023年元旦假期消费市场有序恢复,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平稳。”束珏婷说,一是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年货、日用品等商品需求升温;二是服务消费呈现恢复态势,各地餐饮门店陆续恢复堂食,餐饮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冰雪消费持续升温,跨省游、长途游需求明显增长,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住宿率和预订率持续提高;三是线上消费保持较快发展,年货礼盒、健康滋补用品、进口生鲜食品等销售增长较快,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动能不断释放;四是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平稳。
据介绍,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肉类、鸡蛋、蔬菜进货量均较节前增长。价格方面,粮食、食用油、牛羊肉价格与节前基本持平;猪肉、鸡肉、鸡蛋价格小幅下降;30种蔬菜批发均价上涨1.5%。
“综合来看,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消费总体有望保持稳步恢复态势。”束珏婷说。
谈及我国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束珏婷表示,这是外贸经营管理领域重大改革举措,是中国政府坚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创新。
“取消备案登记,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外贸创新活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束珏婷说,外贸经营权是国家赋予外贸经营者的一项基本权利。2004年以来,我国外贸经营权管理长期采取备案登记制,相关市场主体只需完成备案登记即可成为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对外贸易法第九条,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试点三年。通过对三年试点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我们认为在全国范围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我国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外资企业反应如何?稳外资工作还将如何发力?
束珏婷介绍,近期外资专班就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措施向有关外资企业和多家外国商协会开展了“一对一”走访了解。中国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受到了外资企业和在华外国商协会的普遍欢迎,表示优化措施“非常及时,令人振奋”,“解决了外籍人员来华的大难题”,使其“在华发展预期更加稳定”。不少外资企业表示,已经开始制定集团高层访华日程,积极推动重启相关项目,并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束珏婷说,下一步,将一如既往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
(记者谢希瑶)
新华社北京电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
访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金融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
答: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正常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综合来看,我国劳动力素质优良,资金流量充裕,科技和管理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较高。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较快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金融部门下一步将如何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
答: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近些年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3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远高于其他国家,贷款利率也在持续下降。2016年至2020年,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不良率低于3%,明显好于经合组织国家4.81%的水平。同时,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和股市、债市融资方面逐渐改善。2022年我国企业公开发行上市(IPO)全球第一,筹资额占50%。
下一步,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货币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在进一步做好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础上,加大对服务行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和保险保障力度。
——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
——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当前要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
答: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会改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有效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因地制宜深化农信社改革,稳步实施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充分发挥存款保险等行业保障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专业处置功能。强化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穿透监管。
——前瞻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风险。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连续几年均超过三万亿元。下一步,仍要严控不良新增,充分计提拨备,加大处置力度。
——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
——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要管“有照违章”,也要管“无证驾驶”。严禁资管产品承诺固定回报或预期收益率。严格规范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存贷款业务。
问:当前,全球通胀仍处高位,如何看待我国物价水平?
答:相比于发达国家去年物价涨幅创四十年新高,我国消费物价连续十年维持在2%左右,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我们强化能源、食品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同时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对物价等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
同时,我们也要高度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考虑到当前海外通胀仍将高位运行,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我国传导,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
问: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金融部门有何打算?
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说来,一是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二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发展协调机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三是改革完善金融机构治理,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五是持续推动保险业信托业转型发展,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业如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答:金融开放有助于中国发展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一是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行业和资产种类,不断提升投资便利性。二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四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记者吴雨)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民营经济稳定发展 |
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迈上新征程,如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坚定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相关问题,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问: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新的一年全国工商联将开展的主要工作,这个词是什么?具体如何阐释?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预期稳、信心足,企业就会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因此,今年我们工作的关键词就是“提振信心”,就是要多措并举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一方面,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为重点,帮助企业家稳预期强信心。突出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引领、思想引导,通过组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讲清楚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有利条件和光明前景等内容,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时与势、辩证把握危和机,认清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另一方面,以务实举措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助力企业提振信心谋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工商联更要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挺在前面,坚持点面结合,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稳定发展。
——在面上,注重推动政策落实。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纾困惠企政策完善,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助力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在点上,注重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继续搭建各类政策、融资、创新、人才、法律等平台,发挥所属商会作用,促进政企有效沟通协商,形成帮助民企排忧解难的合力。同时,继续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平台企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的纾困解难工作。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国工商联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来落实?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部署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对推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工商联将协同相关部门围绕落实“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要求,推动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全面梳理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助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破除在审批许可、招投标、要素获取等方面的隐形壁垒,把公平竞争落到实处。
在政策和舆论层面,我们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扶持、绿色低碳、税费减免、社保延期、融资可及性开展深入调研,持续跟踪推动清理拖欠民企账款,开展民营企业季度运行状况调查,改进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民营企业政策诉求,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针对社会上质疑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动摇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否定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等各类杂音噪音,我们将毫不含糊地亮明态度、正本清源,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对民营企业恶意造谣抹黑等行为,推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问:全国工商联将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家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答: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
全国工商联将把引导民营企业家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经济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助力民营企业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以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创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活动,更好发挥商会在推动集群创新、构建行业生态中的优势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一批创新联合体,带动行业提升创新水平,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作贡献。
在服务协调发展方面,着眼配合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搭建民营企业与地方对接平台,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组织开展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地方发展大会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贡献。
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以绿色发展、低碳转型、节能减排为重点,实施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不断优化政策解读、技术咨询、教育培训、典型宣传等服务,引导企业参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在服务开放发展方面,以支持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以“两送一防”(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行动为抓手,为民营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提供系列服务。进一步密切与国外工商团体、港澳台工商社团的机制性交流合作,持续举办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等重点经贸交流品牌活动,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在服务共享发展方面,聚焦稳岗就业、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三个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组织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攻方向,倾斜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光彩行活动,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以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和大型民营企业经营风险为重点,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排查预警机制,压实企业风险自救主体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常态化开展重点民营企业风险监测,引导企业加强内部治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记者范思翔)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餐饮业复苏回暖,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密集优化调整,国内餐饮市场加快复苏,大街小巷再次点燃浓浓烟火气。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位于山东济南大观园景区的“城南往事”客流量猛增。“1号晚上11个房间全满,等餐区也坐得满满当当,一直到晚上10点半还没忙活完。”店长王一举说。
让王一举兴奋不已的,还有年夜饭的预订情况。“11个房间全订满了,大年初二也订出去好几间了。”他说,元旦和春节是餐饮市场复苏的试金石,大家有信心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近期,各地相继推出政策举措,加快推进餐饮市场复苏:重庆通过分批发放消费券、启动跨年迎新消费节等措施,促进餐饮零售等消费;武汉餐饮业协会联合餐饮企业推出煨汤滋补美食节、邻里年货节等系列活动;天津启动跨年暖心购物季,带动商圈烟火气加速回归……
美团数据显示,多地餐饮消费出现不同程度恢复,线下门店客流逐步增长。元旦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较前一周同期增长超1倍。其中,江苏、浙江等地相关交易额增长超230%。
复苏暖意渐浓的同时,越来越多餐饮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莜面鱼鱼”“莜面村三种蘑菇”“胡萝卜焖饭”……只见数百个产品研发项目在多维表格里清晰排列,项目负责人、完成进度、优先级一目了然。
西贝餐饮研发经理崔雯雯告诉记者,过去企业在信息流转环节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通过引入飞书多维表格等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项目流程自动化,方便资料归档和数据沉淀,帮助企业高效推进研发项目管理。
“餐饮业正在拥抱新的数字化经营主场。我们希望通过对产品研发、门店运营、巡检记录、供应商需求反馈等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提高餐饮门店数字运营能力,助力更多连锁企业和中小商家降本增效。”飞书企业效能顾问马金歌说。
智能青提剥皮机仅用1分钟就能为一筐青提去皮,智能水果去核机4分钟完成1公斤橄榄去核……在新茶饮品牌喜茶的一家门店里,记者看到各类智能设备正在高效运转。
“专业智能设备的应用,不仅减轻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一杯产品的口感都是一致的。”喜茶相关负责人说,企业组建了专业智能设备研发团队,目前已推出3款智能设备并在门店进行大规模应用。
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显示,作为供给端升级核心推动力之一,数字化为餐饮业带来深度变革,未来,餐饮市场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还体现在前端场景和客流量的竞争、后端系统和供应链的竞争。
“随着数字管理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等发展普及,越来越多企业推出线上化、数字化运营模式,加大智能设备投入和使用,餐饮商家数字化改造进程加快,将进一步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说。
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记者7日从中粮集团获悉,这是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对加强中巴农业合作、维护全球农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玉米年出口量超过4000万吨,约占全球玉米出口的四分之一,与北半球产粮国季节互补。打通巴西玉米输华通道,可形成北美、南美、黑海互为补充的玉米多元流通格局,更好平衡季节性、区域性波动。
中粮贸易有关负责人马同超表示,期待加强中巴农业合作,愿尽最大努力把巴西优质农产品引入中国,既解决巴西农民农产品销售问题,也满足国内农产品需求,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中粮集团采购的巴西玉米正陆续抵达国内。中粮国际有关负责人王云超表示,将持续优化流程,尽快实现巴西玉米常态化供应,同时将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和农粮资源配置,加强全球资源和产业体系布局,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农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作为我国最大的全产业链国际大粮商,目前中粮在全球农粮主产区和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包括连接东南亚、远东、南北美洲、澳大利亚、黑海等世界粮食主产销区的通道网络。中粮集团在巴西投资额超23亿美元。中粮集团农产品全球年经营总量是中国年进口量的1倍以上。2022年,中粮集团农粮业务经营量达1.8亿吨,成为全球农粮产业链深度参与者。
暖意渐浓,曙光在前 |
中国民航复苏观察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中国民航统筹发展与安全,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笃定信心、迎风飞翔,正飞向稳步复苏的春天。
回首2022年,疫情防控、经营亏损、安全压力等因素交织叠加,中国民航表现如何?
“全行业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逆境中经受了考验,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2023年1月6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说。
梳理中国民航的2022年,这是三条齐步推进的主线——
防疫情:修订发布第九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优化调整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
抓安全:民航局调整月度分析会内容,更加聚焦安全主题;一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报告安全隐患;航空公司推动安全和发展措施在一线落地生根。
谋复苏:新增航空公司应急贷款1500亿元;协调国产航油出厂价格阶段性让利;浙江、陕西等地对民航业给予融资便利、财政补贴等政策。
去年5月下旬,在航班量低谷时,华夏航空宣布全面恢复新疆阿克苏基地11条疆内外航线。
复航底气离不开一系列纾困政策的支持。在行业艰难时,财政部、民航局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对航班实际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亏损额给予补贴,并设定补贴上限为每小时2.4万元。
“航班补贴政策直接快捷、见效快,能有效解决航司尤其是我们中小航司当前的部分难题。”华夏航空相关负责人说。
9月,获颁型号合格证;11月,获颁生产许可证;12月,开启验证飞行……2022年,国产大飞机C919走过的历程正是中国民航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过去一年,全行业抓住航班量较少的低负载期,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抓紧推进重大改革,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去年12月23日10时59分,巍巍帕米尔高原上,南方航空CZ5193航班平稳降落在新疆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这座中国最西端的运输机场正式通航。
京广空中大通道建成启用,大幅缓解航路拥堵情况;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加大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宋志勇介绍,202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200亿元,新建迁建8个机场,净增航路航线32条、总里程2293公里。
——智慧民航加速推进。海口美兰机场推出“行李门到门”服务,让旅客解放双手;民航北京监管局利用5G眼镜实现异地监管……民航业正以智慧塑造行业全新未来。
据悉,目前全国251个机场实现国内航班无纸化便捷出行,行李运输明显改善,机上WIFI建设加快推进。
——绿色低碳有序推动。2022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首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货运航班完成首飞。本次使用的生物航煤以餐饮废油为原料,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少50%以上。
推广电子登机牌、行李托运卡;“净享飞行低碳行”产品上线,倡导旅客低碳出行等。这一年,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民航业加速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研究员韩涛表示,民航在低谷期积极应对新变化、谋划新举措、寻求新突破,有力推动了复苏进程,也为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积蓄了后劲。
2023年1月2日凌晨1时50分,南方航空CZ8091航班从深圳机场起飞,驶向万里之外的阿姆斯特丹。这是该机场近三年来新开的第一条国际客运航线。
迈入新的一年,民航业复苏活力涌动。元旦假期,长龙航空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北京至三亚航班量恢复率达122%。北京两机场航班量呈阶梯式上涨态势。中国国航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四川航空实现高原和特色航线全部恢复。
宋志勇表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经济运行巩固回升,今年民航运输市场有望迎来显著复苏。
把握行业复苏节奏,此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下一步发展——
优化防疫策略。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建立重点岗位备班备份制度,确保重点机场不关停、主要客货航线不中断。
开拓航空市场。鼓励大型骨干航空公司打造枢纽间空中快线,中小航空公司专注支线市场;稳妥有序恢复国际航空市场;推进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无人机物流试点。
提高运行水平。优化协同运行工作程序,减少航班执行前24小时内的临时取消。
加大基建力度。力争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千亿元水平,颁证运输机场达258个……
暖意渐浓、春山在望,中国民航全面复苏可期。
去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2022年12月,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青岛百年大集红火迎接新春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春节临近,山东省青岛市李村大集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购年货,久违的烟火气正逐渐回归。有120多年历史的李村大集被誉为“青岛第一集”,大集以物美价廉和商品多样化著称。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各地推进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首日见闻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航班落地后,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旅客相继从到达大厅走出,见到前来迎接的家人和朋友。刚走出来和家人团聚的龚女士说:“太开心了,不用隔离了,听到消息后,我马上订了回国的机票。”
1月8日,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采访见到,各地正有力有序推进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听说口岸今天要开了,我特别激动。”8日一早,家住越南老街的边民黄海燕早早等在口岸外。经过查验、申报、安检等程序后,不到五分钟,她顺利通关,成为河口口岸恢复客运通关后的首位入境旅客。当日,云南河口、磨憨等陆地边境口岸实现全面恢复通关。
黄海燕以前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但已近三年时间没有到中国。“这次通关后,我准备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机会,继续从事进出口贸易。”她说。
“开关!”在中老两国最大陆路口岸磨憨口岸,随着指令下达,边检通道大门缓缓打开,出入境旅客在移民管理警察引导下排起长队,磨憨口岸正式迎来恢复客运通关后的第一波出入境旅客。记者看到,一辆辆出境车辆一早就在排队办理出境手续,入境通道陆续有人员入关进入中国,纷纷在国门打卡留影。
8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验证大厅,来自中蒙两国的旅客有序排队等待通关。工作人员快速验放来往的旅客。当天,中俄、中蒙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恢复陆路口岸客运通关。
“二连浩特口岸客运通关的恢复,极大方便了两国人民的来往,我们都特别高兴。”蒙古国旅客恩克宝力德说。
1月8日5时30分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内,上海机场边检站的新一批次执勤民警已经列队完毕,上岗待命。他们统一佩戴着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而在此前一天,他们还需要全身“大白”上岗。
6时31分,由奥克兰飞抵上海的新西兰航空航班NZ289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乙类乙管”后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的首个国际航班。
记者在浦东机场的海关查验处看到,旅客只需要出示二维码来确认自己的填报信息,电子屏会自动检测旅客的体温,过程相当流畅。来自德国的托马斯·劳斯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下飞机后,顺利办理了入境边检手续。“我们早早订好了机票,通关的过程也非常迅速,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妻子莎莉·劳斯说。
当前,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区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健翔园社区看到,社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的台账,并鼓励党员和全体居民在邻里间开展与弱势群体爱心结对活动,及时了解他们身体生活情况,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健翔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董素萍说,社区还设置了爱心互助药箱,为家中缺少备用药品或因疾病无法出门购药的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希望这些暖心服务能够让大家更健康、更温暖地迎接新春佳节。”
记者了解到,多地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进一步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日新开设3个感染病区作为亚重症病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司向说,该院接诊的重症患者中,许多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肾衰、肾功能不全等合并新冠感染的老年人。亚重症病房可与重症医学科有效联动,实现重症医学“关口前移”。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区配备18名医生和45名护士,并且还在院内组建了600人的危重症护理后备队。
针对“乙类乙管”政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配置了足够的急危重症床位和转换床位,确保急危重症和老年患者能及时有效接受救治。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云辉说:“‘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强化我们的服务与基础保障,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早期治疗,减少发展成危重症。”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记者了解到,各地做好农村居民宣教引导,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置。
此外,各地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云南临时扩大了用药范围,其中一半以上是中成药。结合云南实际,将云南省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中的“桑菊银翘散”等47个国家医保目录外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8日起,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两家运营公司所辖的线路不再对乘客进行体温测量,但倡导有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当日下午,记者在京港地铁14号线九龙山站等多个车站看到,进站通道处原有的测温设备已经关闭,乘客进站更加顺畅。九龙山站值班站长张雪介绍,取消测温后,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车站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乘客安全乘车。
8日一早,天津裕源运输服务公司的司机张师傅来到天津港联盟国际码头,依据网上预约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提箱手续。“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港口提箱的流程进一步简化,进出效率提升了不少。”张师傅说。
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主任赵宝会介绍,按照要求,天津港持续简化线上和线下冷箱手续办理,取消冷箱保函在线审批,取消冷箱运输全过程监控。码头和堆场全部取消来港车辆防疫核查,航陆运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在继续做好场站、码头、服务大厅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的基础上,着重做好民生及煤炭、液化天然气、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服务工作,提供充分的作业资源保障服务。”赵宝会说。
1月8日是2023年春运的第二天。上午9时,浦东国际机场的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一片繁忙景象;机场的等候区和到达区,一派车水马龙。那个人们非常熟悉的空港,正在回来。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专家:XBB系列变异株未在我国形成传播优势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陈操介绍,从多项研究结果来看,与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几个早期发现的进化分支相比,XBB的进化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增加。根据美国疾控中心近期数据,XBB流行期间,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数,均未出现明显增加。
XBB是否会成为国内的主要流行株?陈操表示,2022年8月1日以来,我国共监测到16例XBB本土关联病例,均为XBB.1进化分支,且主要集中在2022年10月,从这一趋势看,XBB未在我国形成传播优势。从全球流行情况来看,XBB的进化分支输入我国并引起关联病例的风险明显增加。不过,我国人群对BA.5.2、BF.7和XBB等系列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且BA.5.2和BF.7占据绝对优势,近期大部分人感染了BA.5.2或BF.7后,短期内产生的抗体对XBB系列变异株有一定保护作用。因此,现阶段XBB系列变异株不会造成本土大规模流行。
如何应对XBB系列变异株可能带来的传播风险?陈操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并针对性地建立应对流行的预案。建议大家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既不要恐慌、也不要轻视,要做好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不要轻信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报道,保持好心态。
国家医保局:两种新冠治疗药物成功纳入医保目录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该负责人表示,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日前已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内包含的新冠治疗药品实行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并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也就是说,包括此次谈判的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和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均已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患者在2023年3月31日前均可享受到相关的医保报销政策。
此外,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达600余种。
该负责人表示,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用药品种丰富。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全力做好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据悉,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最终结果有望近期公布。
第十版防控方案有何调整?春节出行如何防护?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1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说,第十版防控方案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疫苗接种,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雷正龙介绍,第十版防控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要求加强监测预警,调整了检测策略和传染源管理,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措施,实施分级分类收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明确了流行期间可以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各地要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策略,社区要保留足够的便民检测点,倡导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群众自行开展抗原检测,零售药店以及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要供应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满足群众检测需求。
当前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第十版防控方案也提出要动态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对此,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表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疾控部门进一步完善新冠病毒变异监测工作方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强入境人员、就诊患者、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采样送检和测序比对工作。
实施“乙类乙管”后,疫苗接种仍是一项重要措施。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第十版防控方案要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同时,第十版防控方案进一步强调对于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王华庆说,第十版防控方案也提出后续根据疫苗研发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针对公众关心的感染新冠病毒后多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王华庆说,如果通过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近期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一般感染时间和接种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
因疫情等原因,有些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常规疫苗接种。王华庆表示,疫苗要发挥更好作用,一是要及时,二是要全程。建议各地在预防接种单位恢复正常工作之后,及时补种疫苗。
春节期间是人员流动、亲朋好友聚会的高峰期。专家研判认为,全国有部分地方疫情流行的高峰期与春运、春节假期部分重合,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特别是室内活动增多,将进一步加大疫情传播风险,也增加疫情防控难度和复杂性。
“为确保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倡导群众避免去疫情高流行地区探亲、旅游,倡导疫情高流行地区群众减少出行,老年人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应尽量避免出行。”雷正龙表示,尽量不要举办大规模家庭聚集性活动,尽量不举办大规模庙会、大型室内文艺演出、展销等活动。各地应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和出行安全提示,指导群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常昭瑞提醒,要合理安排出行,出行前一定要科学规划,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尽量错峰出行。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
哈尔滨:一根热线“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根线”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走进位于哈尔滨市民大厦的12345热线电话受理大厅,电话声此起彼伏。100名工作人员轮流不间断提供服务,全年“7×24小时”快速受理诉求。借助网络小程序开通的“e冰城”App受理渠道,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民生诉求。
寒冬时节,城市供暖是最大的民生实事。不久前,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融创中园三期居住的王先生反映,家中室内温度只有16摄氏度。接到来电后,12345热线第一时间将问题转交给松北区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核实,对过滤网进行清洗,随后室内温度回升,成为“暖屋子”。
一根热线“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根线”,用心用情把老百姓的身边事办实、办好,正在撬动一场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哈尔滨市12345热线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和各有关单位12345热线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相继成立。聚焦群众反映较为集中事项,建立未办结事项台账,协调有关方面加快解决。哈尔滨市城管局、交通局、物业集团、供热办以及市属22家大型供热企业,派出多名业务骨干进驻受理大厅,现场处理协调复杂疑难事项。
“解决好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是基层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哈尔滨市市长张起翔说,重塑12345热线运行机制,把热线作为问政于民、问政得失、群众满意不满意的“连心桥”“晴雨表”“温度计”,成为获取和解决群众诉求的有力渠道。
去年10月,哈尔滨市平房区居民钟先生的健康码变成“黄码”,对照确诊病例轨迹等发现自己并未有交集,便致电12345热线,希望尽快恢复“绿码”。随即,12345热线、平房区工信局等快速核查信息,完成调码,居民正常工作、生活得到保障。
“涉疫无小事,必须提高效率。”疫情防控期间,12345热线及时梳理群众涉疫来电,哈尔滨市疫情防控调度会将这些诉求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及时调度区县、部门找差距、补短板,明确责任单位要在2个小时内进行处理,在最多不超过1个工作日出具处理结果,从而压缩交办流转环节,快速高效解决好群众在疫情防控、就医购药、核酸检测等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
“多亏了12345热线的帮助,让我免去走法律途径,省时又省力。”前不久,市民徐先生将私家车停放在道里区一家银行门口,结果车被附近施工单位的砖头砸坏,自己多次协商未果。在12345热线反映此事后,督办人员立即协调,帮助徐先生及时获得了理赔。
“提升热线接通率、解决率、满意率,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成群众的希望线、幸福线、兜底线。”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迟有勇说,哈尔滨市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培训,并通过“一把手”带队走热线,加大督办力度,完善业务流程,充分发挥热线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政务监督、辅助决策作用。
如今,12345热线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正在为城市治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热点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已经形成涉及老旧小区改造、供热、物业、工资拖欠等专项数据报告,为政府监督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参考。
据统计,2022年,哈尔滨市12345热线共接听市民来电268.63万件,同比上涨12.46%,受理微信、App诉求51230件,同比上涨4.03倍,涉及疫情防控、供热、物业、消费维权、私建乱建、小区公共设施维修等诸多领域,其中工单交办事项已办结90.93万件,办结率达98.96%。
(本报记者杨思琪)
乌鲁木齐出台“一揽子”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获悉,此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乌鲁木齐市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乌鲁木齐市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乌鲁木齐市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涉及27个方面98条措施。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乌鲁木齐市副市长朱大纲介绍,根据《乌鲁木齐市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乌鲁木齐市场主体将突破49万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经济发展图景。
在加大培育市场主体同时,当地还出台《乌鲁木齐市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等,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减负纾困。包括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按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此外,为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增收,当地推出《乌鲁木齐市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增收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实名制动态管理、岗位扩容、创业扶持、职业技能提升、服务优化、兜底帮扶“六项行动”。
朱大纲表示,今年将划定适宜发展地摊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经济区域,年内建成不少于100个“创业市场”,同时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推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增收。
乌鲁木齐下一步还将陆续出台《乌鲁木齐市稳就业工作方案》《2023年创业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6000万人次的跨越 |
琼州海峡跨海铁路轮渡开通20周年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1月6日,在广东徐闻的粤海铁路轮渡北港码头,机车正在牵引粤海铁1号轮渡上的列车驶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
|
“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逝世 享年98岁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孙景坤1924年10月出生于辽宁丹东,1948年1月参军入伍,先后参与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复员,后在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担任村干部。
入伍后,孙景坤在辽沈战役中立三等功,在平津战役和海南岛战役中分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一等功一次,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三周年授功典礼上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回乡后,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建设山城村。其间,孙景坤刻意尘封功绩,闭口不提战功。直至20世纪90年代,孙景坤是战斗英雄的消息才渐渐传扬开。深藏功名、甘于奉献、一生清贫的孙景坤,获得了“七一勋章”“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崇高荣誉。
“回家的人可真多” |
武汉火车站春运见闻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又是一年春运时。7日清晨,记者来到武汉火车站,在列车上、候车大厅,见到了一张张期待回家的笑脸。
“我有两年没回家了,快过年了,想快点回去。”田禹的老家在内蒙古,需要在北京转车,为了早点到家,他购买了7日最早一班从武汉去北京的高铁票。
陪伴田禹回家路的是装扮一新的车厢——贴上窗花、挂上灯笼,还有送春联、送糖果等活动,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列车上。
“我经历过武汉站以前一天发送旅客15万余人次的客流高峰,也见过门可罗雀时的冷清。”看到车站内熙熙攘攘,已工作十余年的武汉站值班站长张利民十分振奋。他说,人少的那段时间,有旅客找他咨询问题,他总是希望旅客能多问几个问题,多说几句话。
“今年春运客流有所回升,遇到旅客接二连三过来问询,真的很激动、很开心,站里人气回来了,越来越热闹了。”张利民告诉记者,一些曾经关门的站内商铺也陆续重新开张,为回家路上的旅客提供了更多购物选择。
7日上午9时许,武汉站内已是人头攒动。越来越多的人拖着大包小包走进候车大厅,满怀期待地踏上回家的路。也有不少乘客停下脚步,在候车大厅设置的新年合影墙前拍照,领取车站赠送的春联等小礼物。
“回家的人可真多,可能大家对这个春节都特别期待吧。”拥有一手不错的电焊手艺,50岁的胡修煜2022年辗转了几个省的工地,马上要回家过年的他,对春节无比憧憬。“在外辛苦一年,为的就是过年时的团圆。”
一张车票,一抹乡愁。朝着家的方向,返乡的赶路人脚步也轻快了许多。胡修煜就带了一个行李箱、一个手提袋,车站也少了查看健康码、行程卡等进站环节,他感到乘车轻松了不少。“不过自己还是要做好防护。”他随身带着消毒湿巾、备用口罩等物品。
与大家期待的热闹团圆的春节对应的,是客流回升带来的挑战。春运40天,武汉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1400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60%左右。为满足更多群众的返乡需求,武汉铁路部门将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计划在春运期间安排直通临客139对、管内临客69.5对。
为了营造健康安全出行环境,武汉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车站卫生间、洗手池、电梯扶手、座椅等重点处所通风消毒,加强旅行健康宣传提示,引导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强化自身健康防护。
“感觉回到了疫情前的时候。”看着车站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旅客贾旭已经开始盘算起春节后的出行计划,“打算找个地方带着家人去旅游,好好感受下熟悉的‘烟火气’。”
“新工体”来了 |
|
( 2023-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工体是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工程,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自1959年建成以来,工体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见证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也因长期作为北京国安足球队主场而为人熟知。
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工体改造复建项目总设计师杜松告诉记者,为举办重大活动,工体建成后先后经历4次改造,仍难以彻底解决存在安全隐患、设施陈旧,无法承办国际大型专业足球赛事活动等问题。2020年7月,工体启动改造复建,这也是工体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造。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新工体”如何保留国人记忆和城市情怀,延续带给公众的感动和美好。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二级巡视员马希胜介绍,“新工体”设计理念确定为“传统外观、现代场馆”。“传统外观”体现在保持工体原有椭圆形造型、外立面形式和比例、特色元素“三个不变”,同时保护并恢复工体建成初期时的雕塑、建筑装饰构件等重要元素。
6日上午,阳光下的“新工体”尽显典雅庄重,清水混凝土外立面色泽朴实,屋檐下的标志性正方形窗花得到完美复刻。一系列经典造型和元素的回归让人由衷感叹:它还是那个陪伴大家一甲子时光的“老朋友”。
北京建工集团项目经理李欣说,回首两年多建设岁月,建设者始终充满信心。60多年前,老一辈“建工人”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建成工体,创造了“芦苇塘上的奇迹”。如今面临疫情、工期等一系列挑战,新一代“建工人”继续攻坚克难,最终跑好了这根“接力棒”。
李欣介绍,“新工体”落成后,团队将紧张推进其商业配套区、环境整治收尾等工作,在确保项目整体亮相的同时,继续做好后期维保工作。
作为“全国首批、北京首座”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新工体”另一大亮点是“现代场馆”——完全按照国际足联(FIFA)关于专业足球场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一直以来,北京国安球迷非常期盼工体从综合性体育场变身为专业足球场。现在心愿达成,也弥补了北京一流专业足球体育设施建设的不足。
中赫工体(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大勇介绍,“新工体”正南正北的位置符合FIFA关于足球场朝向的技术要求。足球场6.8万个座席的视线升高值满足FIFA要求,观赛视野非常好。
此外,按照FIFA要求,专业足球场要在替补席同侧预留替补球员热身区。由于“新工体”采用“看台碗”设计,东、西看台的第一排座椅距离草皮仅有8.5米。比赛时,前排观众可以听到球员说话,看到球员细微表情甚至是汗珠。目前,足球场草皮已经铺设完毕,草皮外围沥青地面后期将被人工草覆盖。
丁大勇介绍,“新工体”看台区新增3条环形LED屏幕,不仅能渲染观赛氛围,丰富感官体验,还将为球场未来运营提供更多艺术呈现方式。足球场南、北两侧新增的300平方米空中大屏幕,尺寸和清晰度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新工体”用节能环保LED灯源替代原有灯源。全场超过800个灯具,除了400个用于球场照明外,还有座席照明、氛围照明、应急照明等设置,在提供更好观赛体验的同时,为赛事运营预留丰富艺术表现可能。
此外,“新工体”在“死忠球迷”看台设置、包厢接待、餐饮及商品售卖区域、无障碍观赛区域、卫生间配比设置等方面也全面对标国际。
丁大勇说,随着足球场主体建设任务完成,“新工体”逐步迈入运营阶段。即将迎接北京国安“回家”,为未来北京承办更高等级的国际足球比赛提供场地设施,助力培育体育消费经济。
根据建设计划,“新工体”项目除地上保存足球场一个单体建筑,其他区域将建设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城市体育公园和3万平方米的湖区,打造多功能健身设施与休憩小景。公园内将建设环保健身跑道等多种体育场地设施,成为以球场为核心的开放型城市体育公园。
“以前到工体看球车位难找,赛后走很长一段路坐地铁、挤公交回家的记忆即将成为历史。”丁大勇介绍,北京地铁3号线、17号线将与工体商业配套区连接,形成集赛事、综合性消费载体、体育公园、地铁公共交通系统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消费流线。未来,“新工体”将融汇更多元、丰富的业态和复合配套功能,在空间、运营、体验方面实现整体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