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财经

04版:新华关注·教育

05版:新华关注·文化

06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07版:新华体育

08版:新华国际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述评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述评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居于首位。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其作为开创事业新局面的重中之重,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响彻神州大地。那句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的话语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扩展,成为亿万人民的一致共识。
 
  “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2012年11月17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对坚持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随后,总书记不断深化这一重大论述——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和科学内涵,为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尽锐出战、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到践行大国之诺,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从不畏艰难,众志成城抗震灾、斗洪水,到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实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重大政治论断: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


 
  2022年7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工作部署会举行,来自各区的教育工委书记、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们围绕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展开研讨,努力把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党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这是近年来,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一个细节。
 
  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是决定整个系统运行的关键。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将党的领导制度明确为我国根本领导制度。会议同时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党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
 
  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强化基层党组织地位作用。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在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公立中小学、医院、科研院所逐步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院、所)长负责制;
 
  ……
 
  “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坚强保证。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
 
  2022年7月25日,北京中南海。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相关意见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表示“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等重大政策文件出台前,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声音;就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完善,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明显提高,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这是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2022年盛夏,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委党校迎泽街道分校教室里,数十名街道、社区干部围绕最新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展开学习。
 
  作为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案头卷、必读书。
 
  各类深入浅出的理论读物纷纷涌现,各类鲜活生动的宣讲活动如火如荼,以百姓视角、百姓话语、百姓情怀推动理论与社会“零距离”“面对面”,党的创新理论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间……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新征程上的工作实效。
 
  这是更为团结的政治力量——
 
  “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学习和贯彻落实间的‘温差’仍然存在”……建党百年之际,一场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动真碰硬、辣味十足,让不少党员干部红了脸、出了汗。
 
  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内生活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旗帜鲜明整治“七个有之”,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这是更为一致的行动担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从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到各地各部门的积极贯彻落实,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全国上下蹄疾步稳推进。
 
  如此强大的国家能力离不开我们党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母亲河长江焕发新的生机;按照“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要求,“未来之城”壮美画卷徐徐展开;落实“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部署,海南自贸港奋楫扬帆。
 
  各地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实际行动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亿万人民团结一心、踔厉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光辉的篇章。(记者高蕾、张研、董博婷)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同时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网络伪科普流传等问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普工作全过程,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属性,强化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持服务大局,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沃土,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坚持开放合作,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普国际交流,共筑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合作共享、文明互鉴,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科普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提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优化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显著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能效显著,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


 
  (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科普工作领导责任。落实科普相关法律法规,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科技创新协同部署推进。统筹日常科普和应急科普,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全社会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五)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科普工作规划,强化督促检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按有关规定开展科普表彰奖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引导、公共应急、监督考评等。
 
  (六)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强化科普工作职能,加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提供科普决策咨询服务。有关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在各自领域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七)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研机构要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为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八)企业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企业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产品推广、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提高员工科学素质,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九)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要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主流媒体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科普内容。各类新兴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普作品等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审核。
 
  (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注重提升科普能力,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准则,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表率。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十一)公民要自觉提升科学素质。公民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主动学习、掌握、运用科技知识,自觉抵制伪科学、反科学等不良现象。
 
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十二)强化基层科普服务。围绕群众的教育、健康、安全等需求,深入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积极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广泛开展以科技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活动。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
 
  (十三)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宏观布局,促进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均衡发展。鼓励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全面提升科技馆服务能力,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支持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品及服务规范管理。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观测站等在科普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线上科普。
 
  (十四)加强科普作品创作。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依托现有科研、教育、文化等力量,实施科普精品工程,聚焦“四个面向”创作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培育高水平科普创作中心。鼓励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支持科普展品研发和科幻作品创作。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推广力度。
 
  (十五)提升科普活动效益。发挥重大科技活动示范引领作用,展示国家科技创新成就,举办科普惠民活动,充分展现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作用。面向群众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典型问题,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高质量公益科普。
 
  (十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优化科普人才发展政策环境,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认同。合理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职称评聘标准。广泛开展科普能力培训,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等加强对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推进科普智库建设。加强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
 
  (十七)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兴办科普企业,加大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技研发、市场推广与科普有机结合。加强科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十八)加强科普交流合作。健全国际科普交流机制,拓宽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实施国际科学传播行动。引进国外优秀科普成果。积极加入或牵头创建国际科普组织,开展青少年国际科普交流,策划组织国际科普活动,加强重点领域科普交流,增强国际合作共识。打造区域科普合作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四、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十九)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加大具备条件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向公众开放力度,因地制宜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要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注重宣传国家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和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社会形成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氛围。
 
  (二十)发挥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聚焦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科普,在安全保密许可的前提下,及时向公众普及科学新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鼓励在科普中率先应用新技术,营造新技术应用良好环境。推动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搭建科技成果科普宣介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强化科普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


 
  (二十一)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科普。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建立科学家有效参与基础教育机制,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加强科学教育。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配备和科学类教材编用,提升教师科学素质。高等学校应设立科技相关通识课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需求,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
 
  (二十二)强化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增加科普内容比重,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育,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能力。
 
  (二十三)强化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的科普。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能素质,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发挥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志愿服务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作用,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优势科普资源向农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二十四)强化老龄工作中的科普。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社区学院(学校、学习点)、养老服务机构等,在老年人群中广泛普及卫生健康、网络通信、智能技术、安全应急等老年人关心、需要又相对缺乏的知识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应用等能力。
 
  六、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十五)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强化科普舆论阵地建设和监管。增强科普领域风险防控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建立科技创新领域舆论引导机制,掌握科技解释权。坚决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打击假借科普名义进行的抹黑诋毁和思想侵蚀活动,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扰乱社会、影响稳定的行为。
 
  (二十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优秀品质,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精神内涵,推出一批内蕴深厚、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二十七)加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普工作。推广一批实用科普产品和服务,组织实施科技下乡进村入户等科普活动,引导优质科普资源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流动,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加强制度保障


 
  (二十八)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障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鼓励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科普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设立科普基金、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投入科普事业。依法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的政策措施。
 
  (二十九)完善科普奖励激励机制。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完善科普工作者评价体系,在表彰奖励、人才计划实施中予以支持。鼓励相关单位把科普工作成效作为职工职称评聘、业绩考核的参考。合理核定科普场馆绩效工资总量,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适当核增绩效工资总量。
 
  (三十)强化工作保障和监督评估。完善科普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衔接。开展科普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强科普调查统计等基础工作。加强科普规范化建设,完善科普工作标准和评估评价体系,适时开展科普督促检查。合理设置科普工作在文明城市、卫生城镇、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等评选体系中的比重。
 
绿色服贸 低碳发展 来自2022年服贸会的现场扫描
绿色服贸 低碳发展
来自2022年服贸会的现场扫描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9月3日,在2022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区,观众在了解绿色低碳产业模式。  新华社记者韩旭摄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刘夏村、严赋憬、田晨旭)竹子替代塑料做成的一次性餐具、不用插电就闪闪发光的霓虹灯牌、只排出水的氢燃料电池……正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服贸会,“绿色”成为一抹突出亮色。
 
  今年服贸会的主题是“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并且新设面积达16700平方米的环境服务专题展,全面展示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技术和应用。从个人生活、到城市建设,再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的身影在服贸会上频频出现,折射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步履坚定,以及绿色低碳转型蕴藏的巨大机遇。
 
竹子“变身秀”规模扩大


 
  一场竹子“变身秀”正在服贸会上演。
 
  从刀、叉、勺子,到餐巾纸、吸管、水杯,再到自行车、排水管,琳琅满目的展品均由竹子制成。以竹代塑、减塑降碳,是这场“变身秀”的主题。
 
  国际竹藤组织这个以竹木风格配合竹林造景搭建的展台颇受关注,参观者络绎不绝。国际竹藤组织东道国事务部主任傅金和介绍,竹子是一种绿色、低碳、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很多领域可以替代塑料,目前已开发的竹产品种类超过1万种,涉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去年我们在服贸会的展台只有60平方米,今年增加到了120平方米,因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了。”傅金和说,明年我们的参展面积可能还要增加。
 
  服贸会上,竹子“变身秀”规模扩大,是绿色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的一个缩影。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今年联合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瓦片有了新功能


 
  瓦片能干什么?相信,今年的服贸会给了很多人一个新答案。
 
  光滑润泽的外观,自然流畅的弯曲弧度,配以玄青、黛绿等颇具中国古典美感的颜色……在服贸会英利嘉盛的展台,几块建筑曲面瓦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它们不是普通的仿古瓦片,而是蕴含晶硅光伏电池技术的新型绿色发电建材。”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经理王乐蕊介绍,这些瓦片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全屋提供绿色电力。
 
  能发电的瓦片,带给参观者更多关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想象。在服贸会上,还有不少类似场景。
 
  中建二局展台的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施工现场工地设备、环境监测、废弃垃圾等数据信息,利用这一系统可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比如建筑垃圾智能分类回收利用,空气粉尘指数偏高时自动启动围挡喷淋装置。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与德国相关能源机构合作,在城市更新、城市设计、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推出落地设计服务,同时实现碳中和技术方案全面融入全过程设计。清华院企划部主任杨丝路说:“国家的减碳举措对建筑行业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提升从设计规划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减碳技术服务,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扩张的“废物变燃料”生意


 
  五个透明玻璃瓶里的“神秘物质”,展示着一门“变废为宝”的生意经。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碳、塑料粒子燃料……在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上,这些“高大上”产品的前身却是固体废物。
 
  该公司副总裁张进锋介绍,日常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诸如木质包装物、农业秸秆、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体废物。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各种绿色零碳替代燃料,应用于冶金、建材、电力、石化、造纸等多个工业领域,代替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今年,这家总部位于江苏常州的公司,在北京新成立子公司,加强生物质替代燃料业务。张进锋说,这两年,明显感受到一些地方和企业对于替代燃料需求的增加,为此公司正扩大生产规模、拓宽生产品类。
 
  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展台,一个体积不大的“黑盒子”,输出动力却相当于一台2.0T的发动机,并且排出的只有水。这是“氢腾”氢燃料电池电堆,其关键技术和产品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现在步入产业化推广实施阶段。氢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服贸会上,不同企业展示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拓宽着人们对于未来汽车的想象空间。
 
  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饱含“绿色”“低碳”元素的服贸会,彰显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所蕴藏的巨大科技创新推动力以及产业发展新机遇。
 
  在今年服贸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参加“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时表示,中国推进绿色和低碳转型、未来实现碳达峰直至碳中和,积累的良好实践和成功经验具有全球性意义。期待中国持续大力做好国内减污降碳等方面工作,并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成功经验。
 
 
 
筑牢全民网络安全“防火墙” ——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成就综述
筑牢全民网络安全“防火墙”
——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成就综述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王思北)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为维护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健全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


  2022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五周年。这部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基础上,制定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网络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确立。

  加强战略部署。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颁布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文件,让网络安全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强化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施《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和事件处置能力;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制度,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有效防范化解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出台《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提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管理水平。

  健全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印发《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统一技术归口,制定发布340余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推动发布多项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我国网络安全标准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加快人才培养提升防护能力


  2022年7月1日,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正式启动。天融信科技集团、奇安信集团、蔚来、蚂蚁集团、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作为资助方,将连续五年资助1200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加快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程,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印发,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目前,国内已有60多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每年网络安全毕业生超过2万人。

  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武汉市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集聚区。建设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

  各地工作同样成果丰硕。在北京,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重点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突破;安徽合肥聚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行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领军企业高频出现,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地成渝,打造引领西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

  一项项强有力的政策举措,助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当前,网络空间与实体社会深度交融,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水平和监管力度。

  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App采取公开通报、责令整改、下架等处罚措施,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非法利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画面、交易隐私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2021年5月起,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督促各类平台共处置相关违规有害信息3万余条,处置涉违法交易等活动的账号5600余个,下架违规产品3000余件。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

  自2014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连续9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以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凝聚起全社会建设网络强国的强大实践力量,进一步筑牢全民网络安全的“防火墙”,亿万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外事要闻
外事要闻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将于9月7日至17日对俄罗斯、蒙古国、尼泊尔和韩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在俄出席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
 
二〇二二年网络安全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二〇二二年网络安全博览会在合肥举办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合肥9月4日电(记者陈诺、胡锐)9月4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诸多网络安全新技术、新应用亮相现场。

  本次博览会由中央网信办、安徽省人民政府指导,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合肥市委网信办承办,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系统展现我国在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望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

  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综合馆,约2万平方米的空间被分为“网络安全应用实践”“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网络安全自主可控”“互联网新应用安全”等7个展区。来自全国多地的60余家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等参展。

  据了解,此次博览会将持续到9月9日。博览会专门开辟了科普互动区,设置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引导参观者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的现场学习,并开设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向公众讲解网络金融资产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金罗店”重获“含金量”的背后 上海“北大门”宝山,以产业转型之钥打开创新发展之门   地处上海北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宝山区罗店镇发生了大变化。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原创新药……这些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高端制造,与以历史遗存和传统民俗闻名的小镇看似十分“不搭”。然而,就是这个“混搭”,创造了小镇转型发展的新纪录。
  两年间,以罗店镇为核心承载区的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引入了“最强大脑”、产业龙头、行业新锐,带动宝山区2021年生物和医药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1.08亿元,两年平均增速达到70.85%。
  在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上,宝新园、国盛宝山药谷、天瑞金MAX科技园、金桥北郊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持续建成,200多家各类生物医药企业入驻,进一步形成汇集“研发、生产、服务”的产业生态圈。
  用产业转型的钥匙打开上海“北大门”,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这扇创新之门、开放之门会越开越大。
古镇跑出转型加速度
  早在明清时期,罗店镇就是一个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商业镇,因此得名“金罗店”。然而,在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它稍显暗淡,成为一个寻访历史辉煌、勾画城市记忆的去处。如今,罗店又有了“含金量”,瞄准了尖端前沿、炙手可热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
  百年古镇与生物医药的结合源于怎样的机缘?“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我们不愿意错失这个重大机遇。”上海市宝山区经委主任石明虹说,“尽管相比之下我们产业基础弱、底子薄、入场晚,但综合分析了区位、交通、配套等条件,借助产业腹地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罗店的优势。”
  生物医药企业大多对前期运营成本、项目建设时间和载体指标适配性的要求很高,现成的专业载体是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处于研发期和市场拓展期的企业的优先选项。
  “我们边招商、边建设,载体条件不断完善,企业来了可以直接入驻。”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党委书记王伟杰说,“推进实施‘单体竣工’和‘拿地即开工’,最大限度提高了项目落地投运的效率,对园区和企业来说都是可贵的经济效益。”
  “从成立公司到产品投产,只用了一年时间,‘上海速度’了不起。”上药康希诺副总经理汪晓铭说。
  落地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宝山药谷”已见雏形。8栋中型厂房、6栋小型厂房以及2栋钢结构塔楼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建设加班加点,正是因为还有不少企业已经慕名而来。
  从最初企业零星布局,到目前头部阵营成型,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成规模。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宝山药谷”建成后预期吸引100家左右各类企业入驻,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的孵化和产业化,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
解答“三问”走好转型之路
  “宝山干部懂技术、懂企业、懂市场,这让我们的项目推进事半功倍。”宝济药业董事长刘彦君说。企业感受到的营商环境是具体、实际的。宝山之所以能够吸引优质企业落地,是因为回答好了转型中的三个问题:以什么做好服务、以什么赢得信赖、以什么创造机遇。
  简洁古朴、青瓦白墙的“天舒苑”是专门为企业打造的人才公寓,来自景峰制药、朝晖药业等企业的员工拎包入住,113间公寓住房已入住110间,好评满满。满足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就为企业留住人才解决了大问题。
  宝山整体推动地区产业转型,更需要体系化、全生命周期式的综合服务。宝山提出,政府服务做到体系最完善,与企业一路同行;政策最透明,企业扶持一目了然;流程最便捷,企业申报一站可达;扶持最有力,企业难点一体解决。
  “为企业做好服务要有体系化的政策,并一诺千金执行到位。”石明虹说,“每一个关键项目都有专人对接,肩并肩、手牵手直到落地投产。”
  以拿地即开工为例,不少企业对于拿地的政策、法律、程序等并不了解,往往是企业进度跟不上政府。“我们靠前一步,与企业一起找问题、解难题,保证了拿地即开工。”上海市宝山区副区长翟磊说,“服务要细要实,更要专业、精准,才能赢得企业的信赖。”
  机遇需要抢抓,更需要共同开拓。在一个个项目推进、落地的过程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入驻企业之间互动联动,形成产业联盟并共同谋划未来,园区的根基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创业走向纵深的平台。
转型的钥匙打开了上海“北大门”
  产业转型让宝山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扬名国内外。宝山已连续两年举办“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大会”。今年,宝山还将首次参与举办2022第二届mRNA药物技术创新峰会,进一步拓展建设机遇。
  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宝山仍在持续强链、稳链、补链,对标国际龙头“招大引强”,面向前沿领域,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拓展产业广度、增进产业厚度。
  宝山在产业转型中实现蜕变,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把钥匙,打开了上海的“北大门”。这扇创新的门联通全球产业链,这扇开放的门面向国内外大市场。
  通江达海的宝山本就是上海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但没有产业落地,即使人流如织、车船如流,也只是“过路客”。借助广阔的产业腹地,让高端产业蓬勃兴起,吸引优质企业成为“常住民”,才能真正推动地区转型。
  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说:“作为上海北部门户和沿江沿海发展带的重要支点,宝山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将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协同中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
  近期,2022年度国家级、上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陆续公布,其中,宝山共有1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增至263家,增长率超43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倍增,显现的是一座创新之城的潜力和活力。
  当前,北沿江高铁宝山站正在建设之中,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宝山提升产业发展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扇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的门还会越开越大。
        (本报记者贾远琨)
货畅其流 生产繁忙 广西钦州港向海发展一线见闻   8月29日,一艘从越南海防港远航而来,载着白糖、显示屏等货物的货轮,靠泊在广西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8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自动化双小车岸桥从船上稳稳吊装集装箱到智能导引运输车上。不远处,传统龙门吊人工作业一如往常地繁忙。
  这是广西钦州港的日常。从30年前的小渔村,到如今的亿吨大港,地处北部湾中心的钦州港多年来强通道、兴产业,助推区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面向东盟通达全球
物流网络不断织密

  航线是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钦州港着力拓展包括东盟各国在内的航线,不断扩大“朋友圈”。截至今年7月,钦州港已拥有集装箱航线65条,外贸直航航线实现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其中联通至东盟国家港口的航线共32条,可直达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国。
  “我们积极加强与外贸集装箱船公司的联动协同,共同拓展至RCEP成员国的班轮航线,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国际枢纽港。”广西钦州港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商务部主管陆承成说。
  货畅其流,经贸往来频密,有赖于海铁联运的高效对接。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重要枢纽节点——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境内外货物往来不断,电子大屏上的物流运输信息平台展示着中心站今年以来的运量情况和主要货物流向,海铁联运的货物品名、数量等信息滚动显示。
  “今年我们发挥智能智慧化集装箱专业场站优势,吸引国际国内货源,有力地促进了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的有效衔接,集装箱办理量不断创出新高。”中铁联集广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铁成说。截至8月22日,钦州中心站今年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办理量24.1万标箱,同比增长23.2%。
经贸往来频密 产业链融合加速形成
  依托大港口,钦州港的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林浆纸等产业集群与东盟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相互融合,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在印尼金光集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3条化机浆生产线和两条高档白卡纸生产线白天黑夜连轴运转,仓库出货作业很是繁忙。白卡纸产品装箱后,由货车快速运往附近的码头、铁路站等。这些白卡纸在东盟市场很受欢迎,广泛用于药品、日用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的包装。
  “公司从东盟国家进口原材料如木片、木浆、淀粉等,符合RCEP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累积标准,让客户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且公司为RCEP经核准出口商,可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通关效率更快捷。”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物流部关务负责人周菊说,RCEP生效后流通环节效率显著提升,企业对生产发展信心更足了。今年前7个月,公司白卡纸产量同比增长89%。
  东盟的煤炭、矿产品、木浆、水果等,以及我国多地的液化石油气、成品纸、机电产品等货物,南北往来,经过钦州港进出口,货物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钦州港对东盟进出口48.8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对印尼、越南进出口大幅增长。
产业集聚 临港工业向海图强
  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钦州港临港工业向海图强,产业蓬勃发展。
  中伟钦州产业基地项目内,产品生产和工地建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这个主要生产前驱体材料、金属材料和储能材料等产品的项目规划用地约5000亩,2021年4月投资100亿元开工建设项目一期,仅经过255天,第一条生产线便于同年顺利建成投产。
  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培红介绍,公司所产的三元前驱体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原材料,今年1月起钦州产业基地项目已实现产品销售,目前项目建成投产7条三元前驱体生产线和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硫酸镍生产线。
  近年来,钦州港不断培育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海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形成具有临港特色的向海产业集群。目前在建以及计划落地开工的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达13个。今年前7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704.1亿元、同比增长45.7%。
  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莫福文介绍,面朝大海谋发展,钦州港片区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30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1.87亿元。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3%,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记者朱丽莉、黄浩铭、赵欢)
               新华社南宁电
多领域携手助推闽宁协作升级   据新华社银川9月4日电(记者邹欣媛)闽宁协作第二十六次联席会议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福建和宁夏两省区签订了《闽宁协作第二十六次联席会议纪要》,将不断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闽宁协作走实走深。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将在产业、劳务、人才、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消费等多领域不断深化协作。在产业合作方面,围绕宁夏重点产业,深化拓展“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福建总部+宁夏基地”“福建市场+宁夏产品”“宁夏市场+福建产品”“宁夏企业+福建资源”等模式;加快两省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闽宁云”建设,争取培育一批国家级或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
  在劳务协作方面,两省区将围绕脱贫群众技能培训、稳岗就业、输出就业、就近就地就业等,加强精准对接,促进提质增效,形成长期、稳定、高效的闽宁劳务协作机制;在人才协作方面,两省区将拓展干部挂职交流领域,扎实推动闽宁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招商引资、结对帮扶等工作落实。
  去年,福建省投入财政援宁资金6.1亿元,实施闽宁协作项目250个,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66个,实际到位资金58.75亿元,结对县(区)加强消费帮扶协作,累计采购、销售宁夏9个脱贫县和永宁县农特产品31.51亿元。
从“零能耗小屋”看低碳减排新路径   明亮的小屋内凉风习习,屋外声音嘈杂,屋内静谧如画。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零能耗小屋”因其前卫的设计以及对低碳理念的应用,受到关注。
  小屋之所以被称为“零能耗”,是因为在建造过程中小屋只是单纯地将材料进行堆叠,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做到能源的自给自足。
  “小屋的框架是由轻钢结构搭建,再用气凝胶复合材料进行填充,形成了保温隔热的房屋立面;地板下方的石墨烯地热膜给小屋提供了热源;屋顶的光伏板能供给小屋内的能源需求。”小屋的建造方华阳新材料集团宏厦三建研发中心的一名负责人李欣说。
  走到小屋的内墙处,一块挖空的墙壁显示着墙体的多层材料:一层气凝胶防火保温板、一层气凝胶毡、一层石墨模塑聚苯板以及一层竹木纤维板。李欣告诉记者,这些材料重量很轻,但强度和抗震性却高于普通的混凝土。
  “夏天户外温度很高,但如果关闭门窗,小屋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比室外低7度左右,这就是保温隔热新材料带来的好处。”李欣说,这种材料在极寒、极热的环境下应用领域更广泛。
  小屋内还放置着多种电器,李欣介绍,小屋内的电器运转、照明等全部依靠屋顶的光伏板。“因为现在小屋的功能相对单一,耗电量也较小,因此屋顶只装配了6块光伏板,并配备了一台钠离子储能电池机组,如果应用场景变复杂,发电量和储电量可以再加好几倍,足够满足大多数的应用场景。”李欣说。
  小屋的低碳不仅因为消耗少,也因为其在细微之处的新材料运用: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不仅过滤性好,耐磨性、透气透光性也极佳;气凝胶复合防火门不仅具有极高的耐火性,抗震、隔音效果也好于普通门窗;高效新风回收机组与石墨烯地热膜形成闭环,高效能的冷热源回收、转换机组让小屋实现智能化恒温。
  新材料的运用也缩短了小屋的建造时间,这个小屋的建设只用了10天,高6米、建筑面积176平方米的小屋总重量只有10吨。“我们的小屋还可以再次还原成材料,并且在别的地方再次搭建。”李欣说。
  小屋的成功建造依靠了华阳新材料集团新材料的优势,作为山西省最大的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团,华阳新材料集团在绿色节能建筑产业方面有很大突破,以气凝胶粉体为基础,推动基础建材做“绿”、功能性建材做“新”,创新开发了高性能气凝胶保温隔热毡、气凝胶A级防火保温一体板、特种水泥等新型绿色建材,集成研发了“零能”被动式智慧建筑。
  “小屋能达到零能耗,是通过不同新材料的相互配合,低碳材料低碳使用是关键,通过材料叠加效应,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出每种新材料的特性,来达到低碳、减排的效果。”华阳新材料集团宏厦三建钢结构分公司经理赵绘斌说。
  如今,“零能耗小屋”的设计理念已经在华阳新材料集团的许多产品上实现了应用,运用低碳减排理念建造的核酸检测屋、乡村民宿、消防设施等已经大量投入使用。    (记者王劲玉、梁晓飞)
        新华社太原电
架起供需“立交桥”,开设校企“直通车” 走深走实产教融合成就职业教育“津彩”篇章
架起供需“立交桥”,开设校企“直通车”
走深走实产教融合成就职业教育“津彩”篇章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本报记者刘惟真


  从工业机器人担纲的“幕后操控师”到精密机械件组成的“台前制作人”,从中医、茶艺的文化传承者到智能化设备的“科技弄潮儿”……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来自天津的职业院校学生亮出“绝活”,各显“神通”。

  赛场上的夺目表现离不开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产教融合的协同实践。成立31个产教融合职教集团(联盟)、持续推进4个产教融合试点项目、近五年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2.2亿元……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不断走深走实产教融合之路,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架起“立交桥”,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开设“直通车”,成就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津彩”篇章。

打通供需 架起对接“立交桥”


  北京、山东、江苏、上海、广东……近几年间,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以下简称海教园)管委会的产业引育团队在南北之间多番奔波辗转,车票与机票已经攒起了厚厚一叠。介绍政策、学习经验、对接项目……一趟趟旅途中,大家一门心思将更多优质企业引来园区安家落户。

  此前,海教园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制机制改革后,园区将“引企入园”列为头等大事。为了帮助校企双方坐到一起,相关部门主动当起“介绍人”,在引育企业的同时落地了一批优质产教融合项目。

  “在园区帮助下,企业沟通成本得以降低,能够一次性了解到多家院校的优势特色。”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昀说,“这对我们来说也打开了一扇窗。”

  盛智易联、远景科技、中贸展览、中关百知……一年多以来,一批企业在海教园“落地生根”,园区内初步形成了以智能科技和互联网科技为主,新材料和会展服务为辅的产业格局。在天津市津南区的推动下,自去年以来在海教园注册经营的企业新增330余家,2021年园区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16%。

  如同严丝合缝的鲁班锁,“产业基因”如今已融入职业教育的骨血之中。近年来,一批企业从走进园区到走入校门,成了职业院校课程的“设计师”和授课者。

  麒麟软件的企业负责人,就成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常驻专家”。从生产项目实践课到特色选修课,开启“合作模式”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与通信学院与麒麟软件共同打造的“新课表”让不少学生感到“专业又实用”。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经过反复推敲论证,让教学安排更加符合行业人才的岗位需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与通信学院院长杨清永说,经过精心培养,学院已有120多名学生走向了信创产业的上下游企业。

  “企方深度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能够避免我们单方面制定的培养方案出现定位偏差,防止学生就业时出现偏离市场的风险。”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孙更春说,始终位居前列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正是“引企入校”成果的最佳证明。

并肩育人 紧跟行业“风向标”


  出入库理货区、AGV智能货到人拣选区、电商仓储情景区……走进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数智化供应链生产性实训中心,料箱式机器人在人员专注操纵下往返穿梭于货架之间,几位学生正热情地为一家花卉园艺企业直播带货。

  环顾四周,覆盖全流程的学生实训场景与业内先进的物流仓储中心一般无二。

  “这是学院与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配备了多项行业领先的‘黑科技’,能够让学生们快速跟上智能变革的脚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工程学院院长王晓阔介绍。

  基地里一块显示南京一家服装货仓实时场景的大屏幕十分引人注意。“服装分拣工作比较复杂,赶上大促节点,库房内更是忙碌。”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区副总经理李冬说,“有了这块屏幕,学生就可以远程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也能够随时连线、进行‘云上’教学。”

  十年前,李冬为了破解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难题,首次走进这座校园,成为物流工程学院物流科技产业学院的“企方院长”。“当时企业人力严重不足,我们甚至要到大桥下找临时工,只要认识基本汉字和数字,就招过来试试。”李冬回忆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更迭,日常所需的人力数量有所下降,但技术“门槛”却越来越高。不少企业意识到,校企合作才是突破人才瓶颈的关键。

  “从我们学院毕业后,多数学生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能够成长为公司的基层组长,此后晋升速度一般也很快。而普通的基层员工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才能有竞聘组长的能力。”李冬说。

  学校实行的“订单班”“学徒制”培养体系,还为不少企业定向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

  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走向知名老字号老美华的2022届毕业生师佳凤,入职不久就成了公司天猫直播间的项目负责人,熟练地承担起了直播引流、调拨样品等工作。“我的姥姥非常喜欢这家老品牌的鞋服风格。因此大二时,我加入了学院开设的老美华项目组,开始接触客服、美工、文案、推广等知识,也确定了职业方向。”师佳凤说,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学习和实际操练,她入职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运营的直播间销售额多次突破十万元。

  在天津市商务局等部门的帮助下,学院与老美华、鸵鸟墨水、果仁张等老字号企业积极对接,打造了多支校企联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指导学生组建“项目组”,提前适应企业运营模式。“在互联网新业态下,老字号企业‘酒香也怕巷子深’,亟须建立完善线上销售体系、储备商贸物流领域的人才,这与学校的育人方向和传统优势不谋而合。”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院长于海祥说。

揭榜挂帅 跑出创新“加速度”


  机械的轰鸣声、师生的讨论声……暑期校园内,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里,创新热情分毫未减,不少师生正集智聚力、埋头攻坚。

  “这套基于仿生设计和人工智能理念的组塔机器人,无需高空作业人员辅助,就能实现上下塔段精准对接。”该大学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教师刘志东望着在铁塔上自如作业的智能机器人介绍说,这是学校承担的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一项科技创新“课题”,目前项目组已制作出一台样机,预计能够在今年年底完整实现技术功能。

  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需求,就是院校创新科研的“引航仪”。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高级专家马骏说,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较大曾是长期困扰电力行业的难题之一,通过“机器换人”降低施工作业风险、辅助减少人工作业量的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寻求解决途径。“目前项目推进非常顺利,明年我们准备将组塔机器人从实验室带到实际现场,针对环境变化再进行一些调试与改进。”马骏说,虽然明年项目即将“结题”,但这次合作为企业走向产教融合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如今,在携手育人基础上,“揭榜挂帅”、以赛为媒、协同创新的融合发展“新常态”正在校企间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此前海教园举办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上,企业“出题”、师生“揭榜”,共吸引了34支师生团队报名参与。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史清卫的带领下,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模具工程创新班队为海尔洗衣机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原型与解决方案,最终摘得了决赛金奖。

  据介绍,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天津提出“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组合激励政策22条,遴选产教融合型企业107家,其中2家企业入选国家产教融合企业名单,产教融合服务信创、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水平明显提升。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丹阳说:“未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大国工匠’。在津城的沃土上,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

 
破解“合而不融”,产教融合还需持续“破壁”
破解“合而不融”,产教融合还需持续“破壁”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职业教育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强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已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在“土地+财政+税收”政策激励下,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49万个,年均增幅达8.6%。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路子拓宽,多地加快产教融合实践,破解“合而不融”“纸面协同”等问题。然而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业内专家指出,当前融合之路上仍有不少痛点。

  首先,职业院校容易“剃头挑子一头热”,校企协作深度有待提升。不少职业院校负责人表示,在校企合作中,如何激发企业参与热情仍然是个难题。此外,部分企业与院校合作仍然只停留在劳务用工的“表层”,难以真正发挥协同力量。

  其次,校企之间“信息流”不畅,亟待搭建信息对接集成平台。企业往往需要多方向的人才和技术,单独一家职业院校吸引力不够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通过改革持续强化产业引育、搭建沟通对接平台,让校企双方都更加“省心”,不失为“筑巢引凤”的有效举措。

  再次,地方产业结构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不够明确。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很重要,但记者发现,目前各地有很多职业院校还未明确自身的优势培养方向,盲目追求培养学科的“大而全”,长此以往反而不容易做精、做强。

  多位专家建议,想要破除“壁垒”,未来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全面营造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新生态”。各地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大力推进产教融合,配合优势产业谋划优势专业;相关部门可适当给予指导帮助,便于企校精准对接。此外,也要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两翼,突破仅仅输送人才的传统思维,共同推进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刘惟真)

 
从边疆走来 在内地成长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武汉求学路
从边疆走来 在内地成长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武汉求学路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近日,江城武汉这座拥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名城迎来开学季。

  武汉大学老师达尔汉·毛肯不久前从新疆阿勒泰市返回武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这个暑假他在家乡新疆先后去到6名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

  为了欢迎达尔汉·毛肯老师,遥感学院的大三学生德丽达·巴合提别克与父亲早早地备好一桌餐食:手抓肉、奶疙瘩、油馓子……地道的家常美味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当面从老师口中听到孩子在武汉的学习情况,让我对孩子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作为家长真心希望能多与老师坐一坐、谈谈心,全面了解孩子的困惑,共同找到解决方法。”德丽达·巴合提别克的父亲倍感欣慰。

  记者从武汉大学了解到,学校现有7名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包括维吾尔族4人、哈萨克族3人。今年暑假,7名辅导员远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博乐等地,加以线上形式,对近20名学生进行了家访。

  连续4年来,每逢寒暑假,武汉大学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都会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家访活动。

  武汉大学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阿依古丽·哈斯木告诉记者,家访中,辅导员详细介绍学生的专业课程、职业方向,还与家长畅聊家庭教育方法,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

  阿依古丽·哈斯木曾是武汉大学招收的第三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2000年,她满怀憧憬来到内地读高中,远离家乡和父母,16岁的她一度难以适应内地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方式。

  “在开放的校园文化中,我逐渐调整心态,积极参加校园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也变得更开朗、更自信。”阿依古丽·哈斯木说。

  为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武汉大学还将50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编班、住宿,鼓励不同民族背景的学生充分交流。

  “虽然属于不同民族,但性格相似,兴趣爱好都是一样的。”“每次回到武汉,就像回到家一样。”……在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中,他们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正值新生开学季,武汉大学门口车水马龙。刚刚结束暑期实习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四维吾尔族学生衣力亚尔·依马木艾山,立即投入到志愿者迎新队伍,为新生提行李、发材料,介绍入学事项。

  身材挺拔、相貌俊朗的衣力亚尔·依马木艾山在武汉大学小有名气。他喜欢交朋友,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见识得更多、经历得更多,就越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将使我毕生受益。”衣力亚尔·依马木艾山说。

  由于路途遥远,不少新疆学生选择暑期留在武汉“充电”,低年级的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的学生则备考研究生或实习。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哈萨克族学生德丽达·艾德拜克一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难得的实习机会令她更坚定了从医的信念。“我希望在医学方面继续学习和研究,等到学有所成时把自己所学带回家乡,让更多人受益。”她说。

  泰康医学院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卡德尔江·库尔班欣慰地说,“武汉大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在丰富、开放的校园环境里,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往什么方向发展。”

  “大学教育的意义是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优秀人才。”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说,“在教育发展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从边疆走来,不断成长,这又将会鼓励、带动更多的家乡少年,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反哺振兴边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记者喻珮、田中全)新华社武汉电

 
打造一所没有传统“学院”“学系”设置的大学 港科大(广州)打破传统院系架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高等教育改革探路
打造一所没有传统“学院”“学系”设置的大学
港科大(广州)打破传统院系架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高等教育改革探路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历经3年建设,位于广州南沙的新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月1日正式开学,迎来首批500名硕博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建设以来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这座带有创新基因、打破传统架构的大学,将为高等教育改革探路。

  在国外求学9年后,赵子昂放弃多所国际高校的录取通知,成为港科大(广州)2022级红鸟硕士班的学生。他说:“交叉学科的架构最吸引我,而且港科大(广州)立足大湾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后的就业创业空间更广阔。”

打破传统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港科大(广州)开设四大枢纽,涵盖15个学域,包括:(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信息枢纽)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系统枢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社会枢纽)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城市治理与设计。

  “传统学术架构下,条条框框太多,影响着学科交叉合作的有效性。”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认为,学校采用“枢纽”和“学域”的学术架构,取代传统“学院”和“学系”设置,从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发展。

  在新的学术架构下,港科大(广州)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副校长吴景深举例说,如同航空枢纽集结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一样,学术枢纽面向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把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集结起来,在学术、业界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做项目的形式,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首届硕士开设“红鸟创新班”。“创新班学生入学后的前6个月不分专业,由共同兴趣的牵引自己组队,确定一个想要解决的综合性系统问题。而团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比如材料、传感、网络、制造等,这七八个研究方向共同去攻一个综合性系统问题。”吴景深说。

  在港科大(广州)讲座教授、人工智能学域主任熊辉看来,交叉学科设置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宽度,又增加技术的深度,是一个“T”字形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大湾区产业共生共荣


  产业界出题,学术界答题。港科大(广州)功能枢纽先进材料学域署理主任高平指出,当前中国在一些核心行业存在对欧美的技术依赖,针对“卡脖子”领域,学校将利用高端的科研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交出“答卷”。

  位于香港清水湾的港科大曾走出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等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在未来大湾区创新产业孵化中,港科大(广州)正被寄予厚望。港科大(广州)实验室设施与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关继祖说:“大湾区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学校也将推动科研团队创业孵化,助力建设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效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港科大(广州)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讲座教授许彬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实践,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最终将人才输送到产业中。”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加盟学校的智能交通学域,将协同数据通信、传感、自动控制、心理学等一批教学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下一代三维空间智能交通问题的协同系统性解决方案。他说,港科大(广州)将在学校及周边布局建设产业创新、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粤港澳全面合作又翻新篇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粤港澳教育合作,支持依法合规引进境外一流教育资源到南沙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港科大(广州)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南沙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2018年12月,广州市政府与广州大学、港科大签署了办学协议,共同举办港科大(广州),占地面积约1669亩。2019年9月,港科大(广州)项目正式动工,2022年6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

  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办学框架下,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分属粤港两地,创新体制机制,在高等教育合作层面迎来发展新机遇。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表示,两所学校在教学、研究和知识转移等各方面错位发展、共同合作。虽然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两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两校学生互享课程和研究设施,学分互认,港科大(广州)的毕业生也可获授港科大文凭。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表示,作为南沙方案印发后广州落成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港科大(广州)的建设和发展完美呼应了南沙方案提出的五大任务,对广州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创新就业、对外开放、规则衔接、城市发展等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记者郑天虹、杨淑馨、李军)新华社广州电

 
全国一百处考古发现代表性文物亮相郑州
全国一百处考古发现代表性文物亮相郑州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9月4日,参观者在“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上观看展品“高级铠甲军吏俑”。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新华社郑州9月4日电(记者史林静、吴刚)良渚遗址神人纹玉琮、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三星堆遗址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为展现中国考古百年足迹和丰硕成果,“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日前在郑州面向公众展出,来自国内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亮相。
 
  据了解,本次展览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主线,通过中国百年来100处考古发现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展示中国考古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物质精神文化,并带领观众探索东亚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青铜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历史问题。
 
  据介绍,展览选取的全国100处考古发现,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3处,夏商周遗址25处,秦汉及以后遗址37处。同时推出的还有“文明的渊薮——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展示河南地区百年考古一系列重大发现。
 
  两个展览汇集全国文博力量,共有21省份79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展出来自全国的889件/组精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115件/组,部分文物为考古发现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展览于9月2日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面向公众开放,展期3个月。
 
  
文物里的黄河文化
文物里的黄河文化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9月1日至4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本届“博博会”主题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来自全国各地的437家博物馆集体亮相,纷纷“亮宝”。展会期间,牙雕蚕、牙璋、妇好鸮尊等一众河南文物精品,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徜徉在博物馆中,触摸历史脉络,感知悠久灿烂的黄河文化。

牙雕蚕:丝帛文明由此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早在黄帝时代,就流传下“嫘祖始蚕”的故事;大约在战国时期,古希腊人已称中国为“丝绸之国”;到了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兴盛,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传向世界各地。

  对于中国桑蚕和丝绸起源及发展历程的探索和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点课题。

  这件牙雕蚕出土于距今约5300年的郑州双槐树遗址,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其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对探寻“中国丝绸起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在我国多个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丰富的与蚕、丝绸相关的考古实证材料,但仍有关键问题有待厘清:这些蚕究竟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表示,“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双槐树遗址发现的大量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充分证明在距今5300年左右,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牙璋:擘画夏朝的广域王权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内,一场集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牙璋并展示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中华牙璋文化”专题展正在进行。

  在夏朝晚期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有4件玉牙璋。与绿松石龙形器、乳钉纹铜爵等知名文物相比,牙璋的“长相”似乎过于“平淡”:通常呈扁薄长条形,柄部有孔,前端有凹弧刃、Y形刃或斜平刃,在璋身与柄部相接处的两侧边缘,有凸起的扉牙。

  但细论起来,它背后蕴含着夏王朝的影响力密码——在距今约3700年前,其广域王权政治制度就在东亚数千公里范围内波及,也将文明的种子远播各地。

  “根据现有的考古实证材料,牙璋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表示,早期牙璋尺寸较小,造型也较为简单。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牙璋向器体尺寸大型化、扉牙形象龙形化、用途功能礼器化转变,成为代表等级身份的重要礼器。更重要的是,从中原地区向南,在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香港甚至越南北部等地区,二里头风格的牙璋频频出现,呈现出一种大范围、跨地域的传播姿态。

  有学者指出,二里头牙璋向周边广阔地区传播扩散的路线能清晰表明,当时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王朝认同、文化认同和礼制认同的格局面貌。

妇好鸮尊:回望青铜时代的巅峰


  在第九届“博博会”河南展区的文创展台上,考古盲盒、宝物巧克力、冰箱贴、天气瓶等一系列围绕妇好鸮尊IP打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让一众参观者忍不住先“买”为敬。

  出自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妇好鸮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鸟形铜酒器,也是商朝晚期青铜器代表作之一。

  它呈昂首挺立的鸮形,头顶羽冠,两眼圆瞪,双翅并拢,粗壮的两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不仅造型新颖,而且通体装饰了兽面纹、蝉纹、夔龙纹、盘蛇纹等纹饰,极尽华丽。

  妇好鸮尊所处的商朝晚期,青铜制造业高度成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期。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器类也极其丰富,如以鼎、簋、觚、爵为代表的礼器,铙、铃为代表的乐器,钺、戈为代表的兵器等,涵盖方方面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介绍,仅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68件。

  另一方面,商朝晚期青铜器在艺术表现和美学价值上也达到巅峰,通常以大量复杂纹饰装点,整体呈现出既夸张神秘、富有生气,又不失厚重庄严的审美取向。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青铜器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制度的一种反映,以“礼”之名,彰显统治者的权威、意志与力量。何毓灵表示:“这种礼制文化,正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

  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无声昭示着曾经的璀璨辉煌。虽然青铜时代已经远去,但其留下的余韵,仍旧氤氲在历史的烟云中。   (记者桂娟、袁月明)

    新华社郑州9月4日电

 
清溪村:文旅融合书写新“山乡巨变”
清溪村:文旅融合书写新“山乡巨变”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这是8月1日拍摄的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清溪广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村口的广场上,屹立着以几本书卷为造型的雕塑,书页如同凤凰展翅的羽翼。一组喜庆丰收群雕立在书本之下——耕作的牛、成担的谷子、喜悦的笑颜,刻画了中国农民对丰收的美好期待。
 
  这里是人民作家周立波的故乡——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走进这一被誉为“文学之乡”的村庄,仿佛走进一幅画中:夏日晴空白云,溪水汩汩而流,田垄相连,被绿树环抱的农舍令人心生向往,几只鸟儿从空中掠过,鸡鸭悠闲踱步觅食。
 
  “我从小受父母影响,听村里口耳相传周立波的故事,是他的‘追随者’。”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说。如今,贺志昂能流利背诵周立波在作品《山乡巨变》中描绘家乡景色的句子。在他看来,《山乡巨变》是用乡间的语言,记录乡间文化和时代实践的结合。
 
  “我们要把周立波笔下的生态景色维护好。”贺志昂介绍,2018年以来,清溪村启动提质改造,对空间结构重新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开发。
 
  经过一系列改造,村里目前打造了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20多个景点,开发了精品民宿、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等优质旅游项目。村民们也得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贺志昂粗略统计过,近3年间,村里返乡创业的超过200人。“90后”创业青年邓旭东2019年回乡,现在从事种养殖行业,产业小有规模。他还有个副业——农村“网红”,通过拍摄视频来宣传家乡美景、传播益阳文化、直播带货助农、展现新农人的精神面貌。
 
  在邓旭东看来,帮助农民、为家乡作贡献,很有成就感。“清溪村变化一年比一年大,我之所以返乡创业,一方面是认为自己要参与到家乡建设的过程中来,让清溪村和益阳市得到外界的更多认可;另一方面是农村的发展前景很广阔,结合以文化为导向的文旅发展,我们年轻人大有可为。”
 
  农村妇女刘胜男的擂茶馆就开在周立波故居不远处,主打益阳特色擂茶和小吃。随着村里旅游设施的完善,游客逐年增加,小店现在每年利润超过10万元。
 
  许多游客参观完周立波故居后,会来这里歇歇脚,喝茶聊天。开店6年多来,她的擂茶价格没有变过,一直都是5元一杯。
 
  开店给刘胜男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过去我基本没有收入,现在不仅经济上有了很大改善,生活也很充实,每天照看、打理店面,送擂茶外卖,有很多事情做。”
 
  硬件设施的改善让村民生活质量有了保障。在刘胜男看来,2018年景区开始提质改造后,村里变化明显。绿化、景观、道路等整体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
 
  周立波的堂侄周宾兴说,“周立波伯伯曾跟我说过,‘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周宾兴也感受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他说:“大家有了文化生活,我们在清溪剧院看歌舞剧、花鼓戏,村民一起跳广场舞,逢年过节开办灯会。现在大家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怎么让自己家里发展好,让村里发展好,也很关心国家大事。”
 
  20世纪50年代,分得了生产资料的农民对未来萌发出无限向往。周立波将它们定格在《山乡巨变》里——“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泛清溪旅游带”已初具雏形:当地以周立波故居所在的清溪村为核心区,将周边片区纳入,着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起乡村旅游和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体系。
 
  如今,在湖南农村,农机在田野中行进,游客从四面八方乘兴而来,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如画卷铺展……
 
  (记者阮周围、张格、刘芳洲、徐瑞青、赵家淞)    新华社长沙电
 
以“书”会友 西安碑林两岸临书展亮相台湾南投
以“书”会友
西安碑林两岸临书展亮相台湾南投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台北9月3日电(记者岳夕彤、齐湘辉)“临古开新,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3日在台湾南投开幕,展出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名碑拓本和两岸优秀书法作品,搭建两岸以“书”会友的平台。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20件两岸名家墨宝和百余件民间书法作品,涵盖了隶篆草行楷等书体。展出作品以临写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历代名碑为内容,2021年首度面向两岸各界人士征集,由两岸专家共同评选,来自台湾的50件临书作品获奖。

  当天的开幕式为台湾的获奖者代表颁奖。来自台中的施承佑以一幅临《曹全碑》隶书作品获得一等奖。他说,书法人可以通过笔墨进行交流,“正如临帖是在和古人先贤交流,通过观摩其他获奖作品、感受他们的笔触和技法,我和大陆同胞有了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更内敛,也更长久”。

  本展览还精选十件西安碑林博物馆名碑原拓复本,包括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张旭的《肚痛帖》等,希望加深台湾民众对碑林文化的认知,搭建两岸交流的新平台。

  开幕式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西安同步进行。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名誉会长罗文利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书法艺术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凝聚两岸情谊的纽带。北京分会场上,来自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书法班的小朋友现场展示了他们的书法作品。

  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字笔墨可以沟通心灵,书法交流在当前两岸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希望借此活动重新点燃人们对书写的热爱,激活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意涵。

  主办单位还策划了“集帖趣——干拓体验”“不平凡印记——钢印体验”“书体九宫格——拼字体验”等互动体验活动,并设置两场以西安碑林及书法艺术为题的讲座,希望让观众对中华书法艺术产生兴趣,领略书法之美。

  此次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西安碑林博物馆、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主办。该展将持续至10月30日,此前曾于6月18日至7月3日在台北展出。

 
一壶一世界 方寸藏乾坤
一壶一世界 方寸藏乾坤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左手握壶,右手持笔,端坐桌前,精心勾勒。方寸大小的鼻烟壶内壁上,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的手中诞生。

  走进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的习三内画博物馆,玻璃橱窗内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内画作品。气势磅礴的山水、惟妙惟肖的人物、可爱俏皮的动物……一件件鼻烟壶内画作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方寸之内显日月,股掌之上惹人怜。”这句诗形容的就是内画。创作时,画师需要从内径极窄的壶口伸入画笔,在水晶容器磨砂内壁上反向绘画。2006年,衡水内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从1983年开始学习内画,到现在已经39年。在父亲王习三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绘画。1991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河北民俗博物馆工作,潜心研究鼻烟壶绘制。”谈及自己的经历,王自勇滔滔不绝。

  虽然拥有较好的绘画功底,但对于幼时的王自勇来说,创作内画绝非易事。他需要磨炼心性,从画线条开始。10分钟、20分钟、半小时,直到能坚持练习几个小时,探入黄豆大小壶口的笔尖可以稳定下来,再慢慢学习画图形、山水和人物。

  “运笔、描绘要通过笔杆一样粗细的壶口反向进行,内画创作对画师绘制技艺的要求极高,难度也很大。”王自勇称,内画创作需要全神贯注,如果绘画时手指稍有颤动,就会前功尽弃。

  由于鼻烟壶的壶口很小,限制书画的创作,画师使用的笔都是特制的。铜制的纤细笔杆顶端是与笔杆成90度的笔尖,作画时,整个笔杆伸进壶口,笔尖与壶壁要保持垂直。

  “想要将内画艺术发扬光大,必须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不断创新。”对于衡水内画的前途,王自勇有自己的看法。他紧跟时代潮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汲取营养,创作出绿水青山、乡村振兴、抗击疫情、北京冬奥等题材的内画作品,让鼻烟壶内画在网上走红,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艺术品要实用化,实用品要艺术化。要把时尚和实用融入非遗传承。”王自勇说,为了增强内画艺术的生命力,他还不断拓展内画的种类,进行产品创新。

  从开发出第一件内画形式的专利产品“内画奖杯”开始,王自勇先后推出了内画首饰、花瓶、茶具、笔筒、钟表等新型内画产品,他还与企业合作推出内画定制服务,内画作品不再局限于鼻烟壶上,而是让内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

  “衡水内画是一张城市名片,将这张文化名片叫响,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王自勇称,他至今已培养徒弟38人,希望更多年轻人能耐住性子学习内画,也希望内画能进一步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这门艺术的魅力。(记者冯维健)

   新华社石家庄9月2日电

 
田头如何耕耘出“甜头” 探访皖北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田头如何耕耘出“甜头”
探访皖北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水金辰)皖北平原,庄稼地里一片绿意。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两个月前播种的玉米已经灌浆、大豆正在鼓粒。傍晚时分,合作社理事长宋来宝与其他三名农机手正操纵着农用无人机给作物喷施叶面肥。

  这个仅有7人的合作社,管理着3000亩耕地,去年纯收入达到了180万元。这样的产出效益在涡阳县6700余家农民合作社中算是佼佼者。

  作为规模经营主体新力量,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市场化导向,钻研节本增效提高粮食产出的办法,小麦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效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田头耕耘出“甜头”,他们有何招数?记者走进这家农民合作社一探究竟。

现代化农机显身手


  推开合作社的农机库房,记者发现无人机不过是道“开胃菜”。大马力的拖拉机、收割机、小型的单行播种机……形态各异、品类齐全。宋来宝说,粗略算下来,这些年在购置机械上花了500多万元。

  现代化农机新装备,正在加速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亩均产出率,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

  “这个拖拉机有200马力,能带动像深翻犁这样大一些的农机具”“这个一体化驱动条播机能够实现深埋、覆土、施肥、播种等环节一次性完成”……宋来宝向记者介绍这些“宝贝”给合作社带来的便利。

  “区别于一家一户种地,全程机械化能让规模经营优势得以发挥。”宋来宝的哥哥宋明也是社员之一,兄弟俩觉得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农机具,在应对特定农田环境时,更能游刃有余。

  宋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无人机飞防、精量播种机等机械应用于粮食生产全流程,与普通农户相比,合作社每亩能节约成本约200元。

科学种植成增产秘诀


  在宋明和宋来宝看来,合作社搞规模经营,更需要科学做好种植规划。有时为了研究增产办法,合作社时不时搞一些种植试验。

  在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注意到,有一亩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已初显丰收。这是合作社先行种下用于试验的地块。原来,今年合作社首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理事长的宋来宝在种植前心里也没底。

  在一张宋来宝用铅笔绘制的栽培图上,详细写着株距、施肥浇水的位置以及成本控制等信息。“麦收以前,我们兄弟俩几个晚上没睡好觉,还琢磨着怎么打药施肥更便捷、更省钱。”宋来宝说。

  科学种植是宋来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探寻的增产秘诀。近年来,合作社一年比一年丰收,今年小麦平均亩产达1500斤,较去年每亩增加200余斤。

  宋来宝说,近两年周边小农户亲眼见证了合作社科技增产的实效,也会与合作社施肥打药的时间保持同步。田管时节,总有人请教“增产经”。

既看土地又看市场


  “搞粮食生产,不能只看地,还要看市场。”宋明说,他和弟弟农闲时节会外出逛农机会展。“会展上能看到最先进的装备,很开阔眼界。”宋明说,只要能带来效益,他们时常现场下单。

  市场化思维日益深入到合作社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今年宋来宝合作社的小麦每斤卖到1.65元,较同期市场价每斤高出0.1元。据介绍,去年秋种前,合作社与供种厂家、面粉加工企业签订了2000亩优质小麦生产订单。

  宋来宝说,以前小麦种植品种多、卖不上价,2017年合作社开始按订单生产,通过单一品种种植、单独收获和定向销售,增强了小麦市场竞争力。

  订单麦售完,剩余的新麦堆放在仓库择机销售。上社交媒体,了解收购信息;与本地粮食经纪人联系,掌握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每日报价……这是宋来宝常做的事儿。

  “粮价在不断变化,市场在不断变化。我必须随时关注行情,分阶段出粮,确保合作社能在销售环节卖出好价钱。”宋来宝说,对于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来说,市场行情判断是经营现代农业的一门必修课。

 
闲置的“巴县老院子”活变旅游“金牌子”
闲置的“巴县老院子”活变旅游“金牌子”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王金涛、周思宇、吴燕霞)近年来,如何稳住旅游业并实现旅游收入增长?重庆市巴南区的主要做法是:深挖本地游市场,丰富旅游民宿供给,让隐匿在乡村的“巴县老院子”焕发活力。

  据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2022年1至6月,巴南共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左右,旅游综合收入达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和7.94%。

  巴南位于重庆中心城区南部,面积达1825平方公里,有198个行政村,分布着多个富有巴渝传统民居特色的“巴县老院子”,但它们大多破败不堪,有的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有的因村民外出打工而闲置已久。

  对此,巴南紧盯市场需求,以市场化运营为手段,将20处“巴县老院子”打造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宿,日接待游客能力达4000人次。据统计,2021年,巴南旅游民宿共接待游客约22.89万人次,带动2000余人就业。

  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的“花房筑·明院”,原是村民赵玲家闲置了十几年的农房,长期无人居住、杂草丛生。2019年,她将老房子折算入股,交由合作的设计策划公司经营。

  公司总经理刘晓波带领团队改造这处老院子时,保留了土坯墙、老木梁,新增了现代化住宿设施,让破败老农房迎来新生。记者在此看到,旧石板铺就的院坝里,一座座竹亭村舍掩映在蓝天绿树之间;房间里有可以仰望星空的天窗,有供孩童们玩闹的滑梯,有藏于房间深处的酒窖……“我从来没想过猪圈还能变成这么典雅的酒吧,黄土房子能变得这么漂亮!”赵玲连连赞叹。

  这样独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游客的青睐。开业以来,刘晓波的乡村民宿生意越来越好。“周末要想来住上一晚,得提前一两周预订才行。”刘晓波说。

  除了改造老旧农家土屋,巴南区还将区内古代、近代建筑资源活化为民宿。坐落于天星寺镇芙蓉村的民宿“别花山房”,就在清代“廖家大院”旧址上复原建造,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有形制、文化古迹和生活格调,展现出独特魅力。

  目前,巴南已完成全区老院子资源调查摸底,共收集具备开发价值的“巴县老院子”80余处,计划分三年对其进行多渠道活化利用,促进民宿产业提质增效。

  巴南民宿不仅风格多样,经营业态也丰富多彩。入住“花房筑·明院”,游客可享受滑翔、野漂、茶道等多种服务,沉浸式体验乡野生活。在一家“游戏解压”主题的民宿,游客赢得的游戏币可换购当地农产品;而一家有亲子特色的民宿,则打造了充满农趣的蔬菜果园,游客可在此尽情采摘、品尝应季蔬果。

  巴南区还将景区旅游与民宿产业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产业融合之路。记者在近两年人气颇旺的天坪山云林天乡景区发现,这里设有萌宠乐园、湖上泛舟、越野沙滩车等休闲项目,在体验特色农家菜、室外烧烤、篝火晚会等活动后,游客可入住依山傍水的民宿,远离城市喧嚣,感受自然之美。

  为了盘活更多闲置荒废的乡村老院子,巴南区采取直接出租、入股经营和权益自愿退出等宅基地盘活利用方式,推动民宿业发展,同时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自家的老旧农房改造成民宿后,作为民宿股东,赵玲每年可分红两万元左右。当地很多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成为民宿的服务员或管家,在家门口即可就业。

  “丰富的民宿供给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巴南区文旅委副主任马培东表示,巴南将不断丰富旅游民宿供给,进一步激发“老院子+旅游民宿”的活力。

 
河南沈丘:引导农技服务力量向田间地头聚焦
河南沈丘:引导农技服务力量向田间地头聚焦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郑州电“全县农业机械共有多少台,存在故障需要维修保养的有多少?利用农闲时机,开展农机手技术培训多少次?”近日,河南省沈丘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长王绍银来到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检查“转观念、强作风、提形象”学习实践月活动成效。

  沈丘县是豫东农业大县,每年夏秋两季,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格外繁忙。派驻纪检监察组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督促指导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开展“转观念、强作风、提形象”学习实践月活动,引导农业技术服务力量向农村聚焦,向基层聚焦,向田间地头聚焦。

  在抓作风促服务提质效方面,他们从“治慵治懒”抓起,进一步健全完善考评、激励、问责、惩治机制,对政令不畅、执行决议敷衍应付、工作任务落实“打折扣”、劳动纪律不遵守、群众诉求不关心、占着岗位不谋事等慵懒飘浮现象,一经查出,严肃依纪依法依规处理。

  开展“转观念、强作风、提形象”学习实践月活动以来,纪检监察部门围绕服务工作提速增效,严格履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理等服务制度,倡导“马上就办”工作理念,推行“马上就办”工作方法,形成了“马上就办”的良好风气。王绍银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他们简化办事流程,采取“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让办事群众少跑路,一次办结,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中国最北村庄脱贫之后喜迎“找北游”
中国最北村庄脱贫之后喜迎“找北游”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王春雨、杨思琪、徐凯鑫)“我们那儿快40摄氏度,这儿真是太舒服了!”初秋的大兴安岭景色秀丽,江苏游客韦苏东自驾房车,一路北上,来到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后,他对这个地处“北极”的小村庄赞不绝口。

  晚7时许,路灯亮起,在向日葵和格桑花的掩映下,一排排民宿别具特色。漫步在北红村,随处可见俄式风格雕塑,在夜幕笼罩下韵味十足。在黑龙江边的沿江公园,三五成群的游客们有的赏星、有的拍照,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地处中俄边境的北红村位于中国最北端,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这里冬季漫长寒冷,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农作物产量低,曾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全村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37户,其中脱贫户49户。

  “你看我换的地板,嘎嘎好!”看到记者,脱贫户刘桂英迫不及待地讲述两年来的变化。2019年底,记者采访她时,她家的木地板已经残损,踩上去咯吱作响。2020年,她换上了崭新的米色地板。

  墙上贴着的脱贫户资料卡展示了刘桂英收入来源。低保金5220元、土地流转收入3626元、扶贫产业分红8498元……2021年,刘桂英的收入超过2万元。夏秋闲暇时,她还到周边山上采些蘑菇、蓝莓等山货,自己吃不了的就卖给游客。谈起眼下的好日子,刘桂英笑得合不拢嘴。

  如何让脱贫户持续增收,北红村出实招。去年,依托农田路维修、旅游环境改造,北红村新建粮食加工厂改造等项目,全村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村里在上级支持下还建设了蛋鸡养殖场,收益的60%用于脱贫户分红,户均达3000元。

  “脱贫只是开始,让乡亲们致富才是目标。”北红村驻村第一书记史继友说,随着自驾游、“找北游”的兴起,很多背着相机、拉着行李箱的游客从各地赶来,夏天消夏避暑、期盼邂逅极光,冬天赏冰玩雪、体验“泼水成冰”,曾经的最北、极寒等劣势,变成了发展旅游的招牌。

  晚10时许,北红村“远方故里”民宿负责人张翠花依旧忙着跑上跑下为客人送毛巾、棉被等。2019年初,瞄准“极地旅游”带来的新商机,张翠花将老房装修改造,又购置两栋二层小楼,经营起一家家庭旅馆和一家青年旅社。今年6月以来,一天最多接待游客40多人,20多个房间几乎全住满。

  和张翠花一样,不少村民纷纷翻修自家老屋,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目前已达72家。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道路全部硬化,路边种了各式花草,修建了休闲广场,经营户统一更换成木质牌匾,北红村已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史继友对记者说,目前仍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发展,建风情民宿、家庭宾馆增加特色餐品、新建一座冬夏两用的游乐园……

 
湖北利川:“清凉经济”带热乡村产业振兴   时令虽已过处暑,但暑热尚未完全消退。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苏马荡、野猫水、童话小镇等避暑区,大大小小的民宿前停满了挂“渝A”“鄂A”“川A”“浙A”等车牌号的私家车。“火爆的时候,苏马荡一床难求,一桌难求,一(停车)位难求。”苏马荡管委会经济发展办主任周敏说。
  苏马荡的火爆,是利川市发展“清凉经济”的缩影。利川市位于重庆和武汉两大“火炉”之间,海拔较高,夏季凉爽。近年来,当地深挖“清凉资源”,有效带动产业和乡村发展。
因“凉”而兴
  “都是自家老房子改建的民宿,就算不做生意也得住,在老家挣钱反而没有后顾之忧。”利川市东城街道白鹊山村民宿老板向学刚告诉记者。利川为发展“清凉产业”,推出系列政策引导扶持民宿产业。据介绍,利川近年来发展民宿近2000栋,客房超2.7万间,床位近5万张。
  利川的“凉”吸引了很多退休老年人前来避暑康养。“在这里,我会每天爬山锻炼身体,爬到山顶美景尽收眼底,微风一吹,心情大好。”已在苏马荡一家民宿住了月余的范先生说。
  民宿给乡村带来人气,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消费。“我们就是专门来吃你家玉米的。”曾有游客向民宿老板黄梅打趣。黄梅的民宿旁是自家小块的玉米田,种的玉米不算少,但远不能满足民宿每天早上大约60根玉米的消费量。
  据利川市文旅局统计,6月21日以来,全市接待旅游人次130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70亿元,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借“凉”引智
  在利川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候鸟”一词,特指那些为避暑来当地生活居住的人群。据利川市文旅局统计,全市今年前来避暑的“候鸟”达60万人,直追利川常住人口数量,其中一些人也成为“新利川人”,参与利川发展。
  在团堡镇野猫水村一个康养小区,每天上午都有几十名避暑休养的老人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这个小区大部分业主来自湖北、四川等地,他们自发组织起书法绘画协会,还有乒乓球队、羽毛球队、门球队,由专业退休老师执教,康养生活充满活力。
  在苏马荡,还有一些“候鸟”或义务登台执教,或用文字照片推介当地旅游资源,或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他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地方发展奉献余热。
  为了使“候鸟”更好融入新生活甚至成为“留鸟”,利川市顺势而为搭建平台借“凉”引智。今年,利川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候鸟人才日”。截至目前,利川已将1377名优秀“候鸟”纳入“人才库”,成立22个“候鸟人才”工作室(站),并通过设立临时党支部和“红色驿站”等方式,加强党建引领,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乡村明天会更好
  利川市汪营镇齐跃桥村的童话小镇坐落于齐岳山脚下,曾经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废旧工业小镇。随着乡村旅游逐渐火爆,这里发掘整合乡村资源,没落工业小镇逐步成长为生机勃勃的旅游小镇。
  走进童话小镇,绕过老屋,穿过小巷和农田,花草掩映、流水潺潺间,一栋白墙黑瓦的民宿闯入眼帘。屋内设计全部为民宿老板覃发中夫妻二人亲手打造,既有现代化的便利,也保留了乡村的古朴。覃发中曾在川渝等地开过多年酒吧,2017年返乡创业,在自家宅基地上开办了这家民宿。
  “要带动乡亲们一起挣钱。”2018年,覃发中等乡贤响应家乡号召,着手建设集生态农业、康养休闲及主题民宿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项目——童话小镇项目。如今小镇每年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带动了整村的食住行娱购消费。据统计,童话小镇一期项目大约有50个子项目由本地村民经营,一期和二期共带动300多名村民就业创业。
  如今,童话小镇已由恩施州统一立项规划。“小镇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展望未来,覃发中充满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谭元斌、鹿泽新、徐鹏航)
江苏泰州:抢抓省运契机,促城市焕新升级
江苏泰州:抢抓省运契机,促城市焕新升级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8月28日,市民在泰州市东环高架体育公园健身。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8月28日夜,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泰州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惊艳亮相,10秒倒计时采用10个笔画写出“泰”字,精彩创意令人叫绝。

  构建“15分钟健身圈”,泰州人正养成健身新时尚;共建幸福城市,群众的归属感、自豪感不断增强;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青年人创业……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以办好省运会为契机,泰州正焕发新活力。

运动之城:全民健身渐成时尚新风


  作为本届省运会的主会场,泰州体育公园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凤巢”。摄影爱好者储忠源连续三年用相机记录下“凤巢”的成长。“从航拍照片上看,城市北部是文昌水秀的古城,像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而坐落在天德湖畔的泰州体育公园,恰似一处流光溢彩的‘凤巢’。”

  回首2018年,接过江苏省运会会旗时,泰州是江苏13个设区市中唯一没有修建大型体育场馆的城市。

  “一届省运会,改变一座城。”泰州市委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董维华说,坚持“合理布局、功能齐全、赛建民用”原则,除了泰州体育公园,还新改建16个竞技场馆、1个高水平训练场馆,形成“17+1”场馆体系,让500万泰州人民切身感受省运会带来的城市变化和民生福利。

  泰州实施“体育为民突破行动”,两年多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特色体育公园52个、各类球场558个、健身步道106公里,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处健身路径,每个镇、街道至少有一处多功能运动场,城乡全域建成“15分钟健身圈”。

  覆盖全人群、全时空、全生命周期的健身设施,让市民看得见、找得到、用得着。越来越多市民走出家门动起来、乐起来,习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泰州人正养成健身新时尚。

  “省运会就像一个支点,撬动泰州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刘霞说,近年来,泰州体育人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举办体育活动近500项,吸引近60万人次参与。

  幸福之城:省运红利固化为民生福利


  举办省运会,500万泰州人民是东道主,更是主人翁。如何让省运红利在泰州长效深化、落地生根?

  记者走访发现,泰州以“幸福”为题眼,从民生细节着手,让老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座税务桥,见证泰州千年盐税史。去年9月,泰州市城管局实施“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税东街成为泰州首条“微更新”街区,招牌风格得到进一步规范,被遮挡的瓦檐和悬挑又露了出来,恢复“粉墙黛瓦”的历史风貌。

  税东街以北数百米的鼓楼花园,也在改造后焕发新颜。海陵区城中街道周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洪爱军告诉记者,鼓楼花园是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无物业小区,居民约600人,以老年人为主,曾经连垃圾都无专人负责清扫。改造后,墙面刷新,路面拓宽,车位增加近50个,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房。

  提升市容市貌“颜值”,泰州更注重做好精细治理的“后半篇文章”。今年6月,泰州启动“文明有爱、守望相助”行动,通过举办“邻里节”、百姓议事等活动,积累社区精神财富,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文明角”认领行动就是其中之一。小区长期荒废或被堆放杂物、毁绿种菜的公共绿地,经过集中整治,由居民认领打理。“你看,我新买的绣球花、太阳花,还有三角梅。”在鼓楼花园,76岁的华玉骏精神抖擞地向记者展示他家楼下的“共享花园”,“省运会在家门口办,大家荣誉感满满,也更加自觉地维护身边环境。”

  “以人民为中心,‘幸福之城’的省运之旅,有效夯实了群众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省运会靓丽了一座城,更幸福了一城人。”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说。

青春之城:让年轻人来了不想走


  “我们早出晚归,练动作、排队形、合音乐,经历过骄阳暴雨,也看到过朝暮更迭,我们互帮互助,不断成长,共同书写‘省运故事’。”泰州学院志愿者孟子业的训练日记,道出众多“小水滴”的心声。

  “小水滴”是本届省运会3600名志愿者的昵称。在开幕式上,1716名承担演出任务的“小水滴”,绝大多数是泰州在校大学生,经过50天的集训,他们用努力和汗水赢得了一致点赞。

  今年22岁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蔡培喜,带领32名同学组成后勤团队,负责物资供应。7月31日,接过2000箱牛奶的搬运任务,他们冒着高温团结协作,按时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赛场内外,3600名“小水滴”全程闭环服务;放眼泰州全市,20万名志愿者在各行各业坚守岗位,为省运保驾护航。

  水滴虽小,却能汇成江海。“小水滴”代表的青春力量,不仅给本届江苏省运会增添靓丽风景,更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5至20万元的购房补贴、500至2000元的求职面试补贴、每月800至2000元的租房补贴……泰州全力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围绕高校毕业生从“起跑”到“起飞”各个发展阶段推出一系列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以心换心、诚信揽才,这座年轻的城市努力让年轻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担任姜堰体育馆现场导播的黄语晨说:“担任省运会志愿者,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家乡各方面的变化,我计划毕业后回来发展。”

  “江、淮、海交汇,涵养了泰州博大的胸怀;正青春的泰州,期待更多有趣的灵魂在此相聚。”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表示,泰州把办好省运会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努力让安居乐业成为幸福泰州的最鲜明标识,用富民强市来描绘好泰州现代化的最现实模样。  

    (本报记者凌军辉、陈席元)

 
发挥优势 打牢基础 内蒙古奈曼旗足球改革观察
发挥优势 打牢基础
内蒙古奈曼旗足球改革观察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新华社记者肖世尧、王春燕


  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足球协会举行换届。多少让人有些惊讶,四位从没干过足球的退休老汉,成了足协的主要当家人。

  一年时间里,奈曼这个2020年才摘掉贫困帽子的偏远旗县,建成27片足球场,组建上百支足球队,组织数百场比赛……在四位老汉的带领下,足球在这座草原小城生根发芽。

基层足协,选好领头人是关键


  让四位退休老汉来搞足球,绝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长时间酝酿的结果。

  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内蒙古被明确为中国首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从2020年担任内蒙古足协主席开始,刘俊清始终怀着很强烈的紧迫感:“作为试点省区,内蒙古有责任为中国足球改革做一些尝试,蹚一些路,我们做得还不够。”

  刘俊清坦言:“内蒙古的职业足球不发达,想直接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要扎实做好基础,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扩大足球人口做起。”

  基于上述考虑,刘俊清介绍,内蒙古足协现将指导各旗县足球改革发展作为协会的首要工作来落实。在内蒙古足协推动下,奈曼旗在2021年成为内蒙古县域足球改革发展试点旗县。

  “奈曼旗以前民间自发成立了足协,但组织比较松散,没有发挥出明显的带动作用。”刘俊清说,“县域足球要发展,必须把协会做大做强,选好领头人是关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与懂足球相比,县级足协更急需懂管理的人才。基层事务繁杂,协会负责人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还要熟悉当地情况,有号召力。”刘俊清说,自治区足协和奈曼旗党委、政府多次商议,最终决定邀请几名长期在奈曼工作、已退休的原旗领导干部来负责足协工作。

  经多方沟通,吴志强、董永清、杨子春、马耀武四名来自旗委政府、人大、政协等不同单位的退休老干部出山,分别担任新一届奈曼旗足协的名誉主席、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以及副主席等职务。

  “邀请四名在当地有威望、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老干部来担纲足球发展,是内蒙古在加强县域足协组织建设上的新尝试,希望能发挥出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刘俊清说。

足球发展,必须把基础打牢


  虽然挺爱看球,但对基层足协应该怎么搞,吴志强起初也没有头绪。“压力也挺大,这不是给我们几位退休老汉找个喝茶的地,组织是让我们来发挥余热,得把事干成。我们想法也简单,就按照自治区足协和旗委政府要求,多协调,多张罗事。”他说。

  在四位老汉的推动下,新一届奈曼旗足协执委会吸纳了教育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以及来自不同行业的足球爱好者。“首先得益于旗委政府高度重视足球发展,所有人对足球的认识也在提高,我们负责把大家聚起来,各自发挥长处。”吴志强说。

  面对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奈曼足球,四位老汉思索再三,觉得必须把基础打牢。首先要有踢球的地方,那就建球场。钱从哪里来?研究了一辈子政策的他们,一面通过内蒙古足协向自治区发改委积极申请足球场地建设专项资金,一面在奈曼争取财政支持、筹措社会资金。

  钱一点一点筹,场地一块一块建。一年时间,全旗共建成人工草坪足球场27片,实现16个苏木乡镇足球场全覆盖。资金不够了,足协就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用三合土先平整出一块“土场地”。建好了场地,四位老汉又去找各个责任单位谈,社会足球场全年免费开放,校园球场也必须定时对外开放。

  有了场地,就用来组织比赛。“旗长杯”“绿色杯”校园足球联赛先后举办了210场比赛。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年龄阶层的“和谐杯”“俱乐部杯”“丰收杯”“公仆杯”“乐龄杯”等社会足球赛事比赛场次则达到177场。

  “奈曼足球处在起步阶段,资金特别紧张,办赛事确实是难上加难。所幸政府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都帮忙出主意想办法,旗足协执委和企业家也积极慷慨解囊,才使得一系列赛事能开展起来。”董永清说。

  没有办赛经验,四位老汉也有自己的办法。吴志强介绍,奈曼足协一直鼓励社会企业、学校、社区、嘎查村成立基层足协分会和足协小组,在一年里组建了足协分会108个。“我们在各乡镇都有老同事、老朋友,厚着脸皮多少能得到一些支持,靠基层分会的支持来把队伍和活动组织起来。”吴志强笑道。

  “现阶段,我们希望通过组织比赛摸清全旗足球人口。”董永清介绍,“因此我们开通了‘凡参加各级足球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均可申报注册球员’的绿色通道,现在有校园注册球员9439人,社会注册球员2244人,总计11683人。把这些足球人口都团结起来,就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基础。”

全民总动员


  基础打好了,成果自然显现。巴彦敖包嘎查村自从建起了球场,在村里过暑假的孩子们就撒了欢。中午顶着大太阳在踢,晚上大人们跳完广场舞还不散场。

  “前几年都是各自在家里玩游戏,家长主要担心近视。现在都来踢球了,大人们也放心不少。”巴彦敖包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吴黑龙说。

  有了专门面向老年群体的“乐龄杯”足球赛,奈曼旗一下子组建起43支老年足球队。“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踢,各个队都到处拉人,年龄最大的快80岁,看得我们心惊肉跳。”吴志强说。

  通过校园足球联赛,全旗15所重点青训学校、10所足球特色学校和27所普通学校都组建起了足球队。当地为数不多有过职业足球经历的崔世鑫教练则被聘为奈曼旗足协青训总监,在每个年龄段挑选18名男队员和15名女队员,组建起奈曼旗青少年足球精英队。

  比赛办红火了,足协也就有了人望。有在外地工作的奈曼籍企业家,主动找上门来要给奈曼足协捐款。“想回馈家乡做点公益事业,一回来听说奈曼足球现在搞得红火,觉得是好事,就提出要支持家乡足球发展。”董永清介绍。

  “协会几位主席是旗老领导,他们来组建足协,是有号召力的。把体制机制理顺之后,奈曼现在是全民总动员,各乡镇、学校、企业都被发动起来了。过去校园场地都是封闭的,现在也按时对外开放,这都很不容易。”奈曼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朱子波说。

奈曼的足球改革经验,是可借鉴的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如今吴志强最焦虑的事,还是场地利用问题。“我们长期在基层工作很清楚,基层需要天天做工作,你不努力过两年势头没了,建的这些球场可能就浪费了。还要继续加大普及力度,多办不同形式比赛,这样能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工作才好开展。”

  根据奈曼足协规划,未来要推动企业再组建基层足协分会10个,今年底要力争组建200支社会足球队,全旗注册球员人数达到12500人。

  “像奈曼这样的偏远地区一个大问题就是特别缺足球教练,尤其是高水平教练。”董永清说,迫于现实困难,在奈曼一名教练员往往要兼顾多个年龄段队伍,训练质量很难保证。在足协积极争取下,奈曼旗委政府今年决定通过全国公开招聘,录用8名有编制的足球教练员。

  “引进8名教练员,他们既能到青少年队伍中执教,同时也能作为奈曼足协的工作人员,加强协会自身组织建设。”董永清说。

  崔世鑫一边翘首以盼期待新教练的到来,一边看着训练的孩子发愁。“旗里的足球发展越来越好,队伍组建起来孩子们天天都在练,但是高水平比赛太少,光练不赛,孩子们没有目标。希望未来都能发展起来,全市、全区能有更多比赛给孩子们踢。”

  这也正是刘俊清的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7月,内蒙古足协专门在奈曼召开了自治区县域足球推广普及推进会。“奈曼旗推动县域足球发展的做法是可推广、可复制和可借鉴的。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试点范围,在每个盟市已明确了一个旗县(区)为试点,在试点地区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在盟市推开。”刘俊清说。

  “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蒙古足协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奈曼旗这个典型,来不断引导启发其他地域,选对人,做对事,最终带动全自治区足球发展和足球水平提高。”刘俊清表示。        新华社北京电

 
飞盘运动为什么火了
飞盘运动为什么火了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8月6日,2022-2023年中国飞盘联赛(陕西·西安站)在西安市曲江新区杜邑遗址公园运动中心开幕。     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公兵)进入2022年,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广场、公园、球场、甚至小区空地上空,都有飞盘飞舞。似乎一夜之间,飞盘成了年轻人的“时尚新宠”。

  36氪发布的《2022年轻人新潮运动报告》显示,飞盘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新潮运动。

  教育部今年印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极限飞盘”作为“新兴体育类运动”列入其中。今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飞盘联赛启动。

  飞盘运动真的在中国火起来了。

  飞盘运动为什么会火?能持续多久?如何保障这一运动更加规范良性可持续地发展?在日前举办的小红书飞盘赛事合作发布会上,多位专家阐释了观点。

飞盘运动为什么火了


  无论是全国飞盘运动推广委员会培训部委员、多家飞盘俱乐部创始人张坤,还是2008年开始接触飞盘的翼鲲飞盘星链计划主理人郑淳,近期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都是:飞盘运动为什么火了?

  张坤虽有16年“盘龄”,仍然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他只是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今年四五月的一天组织了六场共12个小时的飞盘活动,自己回家时基本上站着都能睡着了……

  郑淳的回答是:首先,飞盘的技术门槛不高,场地要求不高。其次,飞盘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他还认为,飞盘产业日趋成熟使得这一运动的火爆水到渠成。他表示,中国的飞盘品牌如今不再只是代工厂,而是逐渐受到世界飞盘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认可,而且产业链日趋完整,包括生产、赛事、培训、标准化制定等,助推了飞盘运动市场的发展。

  在小红书飞盘项目负责人豫津看来,新冠疫情背景下,人们的健康意识更强,在城市内、周边寻找新的健身方式成为必然选择,飞盘就是其中之一。再者,飞盘有新手友好、年龄友好、性别友好的属性,不强调身体对抗,不同人群可以一起玩。第三,飞盘本身好玩。多数体验过飞盘的人会与朋友再度尝试,“复购率”非常高,这是飞盘能在短期内走红的重要基础。

飞盘运动能火多久?


  飞盘运动能火多久?

  北京YJ飞盘俱乐部主理人陈硕认为,跟所有流行符号一样,飞盘或许也会有衰退的一天,但这阵风肯定能留下一群热爱飞盘的朋友。

  郑淳则认为,即便是不热爱飞盘运动的人,借着这阵风了解了飞盘,对整个产业也是很好的促进。

  专家们都认为,只有让这项运动更加规范,才能取得更加良性、长远的发展。

  在郑淳看来,就参与人口而言,飞盘还属于小众运动。飞盘这一段可能是把一项运动需要三五年走完的路压缩到一年了,会暴露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更加完善和规范这项运动,包括赛事、教练、培训、观察员等体系。

  他认为,社交或许是一名参与者初期参与的动力,长期参与的动力则来自运动本身,健康、锻炼及与朋友享受一种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是飞盘从业者未来需要深入思考的。

  此外,郑淳认为,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群体做好差异化服务,将专业、潮流和有趣相结合,也是提高飞盘运动生命力的举措。

  一项运动要想保持生命力离不开创新。“正规比赛是七打七,我们设计了四打四、五打五、六打六。现在还有飞盘高尔夫(使用类似高尔夫规则进行比赛的飞盘运动),飞盘更大的魅力还有待大家去挖掘。”张坤说。

  中国飞盘联赛这一国家级比赛的设立让飞盘赛事体系更加完善,而通过国外顶级赛事开阔眼界也必不可少。据介绍,小红书已与国际顶级飞盘赛事美国极限飞盘联赛(AUDL)达成战略合作。小红书体育合作负责人草莓说,将加强对飞盘竞技内容的支持力度。

  虽然目前从事飞盘运动的已经多为年轻群体,但在全国飞盘运动推广委员会副秘书长薛志行看来,飞盘运动还应触达更多年轻群体,比如向中小学、高校延伸等;此外,未来还应在全民健身方面进行更多的飞盘推广、赛事组织和场地供应,从而让这项运动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让西方人听懂诗歌里的中国情怀
让西方人听懂诗歌里的中国情怀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美国尚佩恩电(记者徐剑梅、徐静)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蔡宗齐家里挂着两幅字,写的是两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孟郊的《游子吟》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笔墨饱满,乡思馥郁。

  古希腊史诗咏唱远征,而思乡则是中国农耕社会永恒的主题。东西方不同心理形态和文化特质,跃然于古典诗歌中,蔡宗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旅美近40年,蔡宗齐教了近30年的中国古代诗歌,与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合作主编的《如何阅读中国文学》丛书深受欢迎,获得2020年度美国学术期刊主编协会评选的杰出主编奖,近年还担任了岭南大学(香港)讲座教授。今年开春,古典诗歌与新媒体传播的结合使他又有了新头衔——“如何读中国诗歌”英语播客的策划制作者和主持人。

  蔡宗齐说,他邀请到十多名知名汉学家和他共同录制这个播客节目,从虎年正月初一开始在海内外多个播客平台播出,每周一集,计划播出52集,选讲的诗歌涵盖了中国历代诗歌主要类型,以悠扬的古琴音乐配和中英文朗读呈现。

  在这些汉学家的眼中,中国诗歌的动人之处不仅是韵律和意境之美,更在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辨和人生情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美国翻译家倪豪士首讲《诗经》中的婚姻诗和求偶诗,创造性地将《诗经》名篇与古希腊埃及诗歌乃至美国乡村音乐歌曲进行比较。哈佛大学教授李惠仪则通过《诗经》中《常棣》《采蘩》等作品,剖析周人如何在外交谈判中运用爱与亲情的语言。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马丁的视线,投向屈原对汉代知识分子的意义,探讨司马迁、贾谊、刘安等汉代文化精英从屈原诗歌与生平中发现了什么,共鸣的又是什么。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蔡教授讲述了东汉五言诗如何充分利用二字复合词,以更加灵活和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节奏,“实现音感的最佳融合”。《古诗十九首》对“时间、空间和情感碎片的马赛克组合”,成为日后中国诗歌中抒情表达的首选结构。

  已发布的播客里,还有六朝山水田园诗人“心灵的风景”,诗圣杜甫“感时花溅泪”的儒家宇宙观,诗仙李白“云间连下榻”的自我表达,诗佛王维融合景观意象、内省观感与佛家思想的山水寄情……

  蔡宗齐说,过去,中国诗歌在西方要么以纯粹翻译文本呈现;要么局限于象牙塔内学术研究,缺乏诠释中国诗歌美感的教材。这套播客面向英文听众,结合中国历代诗歌的类型风格与创作环境,深入而浅出,让听众直观了解身处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何以做出彼时彼刻的人生选择,领悟中国文化数千年来,怎样熏陶中国人的生活。

  在蔡宗齐看来,中国诗歌蕴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和人生态度。中国文化中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对和谐理想和执中守衡的追求,对战乱的厌恶痛苦,在诗歌中展露无遗,是中国文化“韧力”的重要源泉。读中国历代诗歌,与古人的心灵相通,理解他们面对人世疾苦的思考,不管对中国还是美国读者,都会为他们过好现世人生提供新的角度和体悟。

  耶鲁大学助理教授卢卡斯·兰博·本德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主讲的中国山水田园诗播客上线后,收到来自美国和欧洲听众的反馈,其中有关于诗歌内容的提问,也有进一步阅读中国诗歌的期待。他读书时就从中国诗歌典籍中获益良多,也期望用播客这个节目形式超越传统学术著述,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

  对唐诗情有独钟的俄亥俄州音乐家安德鲁·梅里特说,播客为美国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价值“打开了一扇窗”。他把李白《月下独酌》等多首唐诗改编为歌词,创作出多首乡村音乐歌曲。梅里特说,他期望唐诗与美国乡村音乐的组合“跨越时代和文化的鸿沟”,成为连接东西方听众的“文化间友谊的桥梁”。

  蔡宗齐说,帮助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系统下的人们相互沟通,消除彼此间的隔膜,正是文化人需要出力的地方。让西方人听懂读懂诗歌里的中国情怀,向全世界分享中国文化,是他的毕生追求。

 
美国密西西比州首府供水危机的背后
美国密西西比州首府供水危机的背后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华盛顿9月2日电记者(记者孙丁)美国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居民莫妮卡·拉什·巴斯为了领取瓶装水已经排了几个小时的队。

  巴斯有3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刚出生不久。由于杰克逊市当前的供水危机,巴斯家里没有卫生可靠的自来水,她照顾家人的压力和挑战更大了。

  “没有水让人太难过了,特别是家里有刚出生的孩子。”巴斯抱怨道。

  8月底的暴雨导致流经杰克逊市的珀尔河水位上涨,引发洪水,当地主要水厂水泵受损,水压不足,无法保障杰克逊市及周边区域18万居民日常用水以及消防用水等。密西西比州州长泰特·里夫斯本周宣布出现紧急状况,还启用了该州国民警卫队协助救灾,受影响的居民可以到指定地点领取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但数量有限。

  当地公立学校因供水问题转为线上教学,众多商家被迫停业。杰克逊市发布的“烧水通知”也继续有效——当地居民被建议要用煮沸过的水或瓶装水做饭、刷牙等等。

  杰克逊市市长乔克韦·安塔尔·卢蒙巴介绍说,该市过去两年持续因供水问题出现紧急状况,“这不是供水系统是否会崩溃的问题,而是何时崩溃的问题。”

  洪水是压垮杰克逊市供水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长期以来的人员短缺、设备故障、经费不足等问题根深蒂固。

  也有不少人指出,杰克逊市这场供水危机凸显出美国积重难返的种族主义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到世纪末,杰克逊市人口从白人占多数转变为非洲裔占多数。目前,该市人口82.5%是非洲裔,贫困率为25%,明显高于密西西比州整体18.7%的贫困率。

  美国政治活动组织“黑人选民也重要”联合创始人拉托莎·布朗和克里夫·奥尔布赖特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场供水危机的根源是系统性种族主义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渎职,杰克逊市的遭遇反映出非洲裔等人士在美国南方身处的境地,即州和地方政府忽视这些社群的人权和基本需求。

  美国非洲裔民权活动人士塔尔伯特·斯旺强调,在美国,白人人口为主的城市是不可能长时间没有干净用水的。而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记者凯特·谭巴吉看来,杰克逊市供水系统崩溃是美国“环境种族主义”结出的恶果。

  据悉,杰克逊市水厂受损水泵已经被更换,水压正在慢慢恢复。不过,尚不清楚这场供水危机将持续多久。当地官员此前表示,杰克逊市或将“无限期”缺乏可靠饮用水。

  对于杰克逊市供水危机能否被根除,卢蒙巴表示并不乐观,因为前后可能要花费数十亿美元维修或新建水厂,而这远远超出当地财政能力。

 
我要用手抚摸长城宏伟的砖石 阿根廷文学巨匠博尔赫斯的中国情愫
我要用手抚摸长城宏伟的砖石
阿根廷文学巨匠博尔赫斯的中国情愫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电(记者王钟毅、倪瑞捷)“长城我一定要去。我看不见,但是能感受到。我要用手抚摸那些宏伟的砖石。”1981年12月,阿根廷文学巨匠博尔赫斯在家中接待来访的中国外交官黄志良时如是说。

  当时82岁的博尔赫斯已经双目失明。在说这席话的几天前,他还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漆手杖》的诗,讲述他的中国情愫。

  一根来自中国的漆手杖陪伴博尔赫斯度过了最后的岁月。博尔赫斯曾多次表示,期待着有一天能拄着这根手杖亲身前往中国游历。

  在《漆手杖》中,博尔赫斯从一根手杖出发,畅想了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国度,其中还提到了诸如庄周梦蝶、六十四卦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博尔赫斯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梅赛德斯·朱弗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

  朱弗雷说:“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径分叉的花园》中就有很多中国元素。除主人公是中国人之外,故事也在一座‘小径分叉’的中式花园中展开。”在朱弗雷看来,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让博尔赫斯着迷。

  博尔赫斯也为介绍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他主编了西班牙文《聊斋志异选》,曾在当地媒体上撰写评论称赞《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为西班牙文版《易经》作了序,还将《诗经》中的部分作品翻译成西班牙文。

  “毫无疑问,博尔赫斯对中国传统文学在西语世界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鲁文·波塞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据我所知,很多西语国家读者第一次了解《易经》《道德经》《红楼梦》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就是通过阅读博尔赫斯的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陆续被译成中文在各类文学期刊上发表。截至目前,博尔赫斯作品的汉译本已经有八十余种。

  “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很大。”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助理研究员、阿根廷作协荣誉会员楼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对许多人说过,我做梦也想去中国……”在40多年前与黄志良的那次会面中,博尔赫斯毫不掩饰心底的激动和热切。

  尽管未能用心爱的漆手杖叩响长城的台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博尔赫斯还是用他的文字影响了很多中国作家和读者。“中国和博尔赫斯的联系存在于文学世界,这是件美妙的事情。”楼宇说。

 
伊核谈判为何久拖不决
伊核谈判为何久拖不决

( 2022-09-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美国政府日前称,伊朗对恢复履行2015年伊核协议“最终文本”作出的提议“没有建设性”。这令伊核谈判前景再度变得不明朗。分析人士指出,伊核协议谈判久拖不决,重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两党在伊核问题上分歧严重。同时,美方长期对伊霸凌政策和单方面退出协议的不光彩历史,也让伊朗对其难以信任。

“球在美国一边”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2021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多轮会谈,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美国间接参与谈判。

  今年8月初,欧盟向伊核协议相关方提交了一份关于恢复履行2015年伊核协议的“最终文本”,伊朗随后就此回应并给出修改提议。8月24日,伊方收到美国对伊朗所作提议的回应。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本月2日说,伊朗已完成对美方意见的评估并向美方作出答复,以期推动谈判完成,这一答复为完成谈判提供了“建设性路径”。伊朗《德黑兰时报》刊发题为《球又回到了美国一边》的文章说,当前阶段,华盛顿“有必要、有义务”作出政治决定,保持会谈向前推进。

  然而,美国媒体日前援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话说,美国已通过欧盟收到伊方意见,但美方认为其提议“没有建设性”。伊朗谈判团队顾问穆罕默德·马兰迪对此回应说,对于美国来说,“建设性”通常意味着接受美国的条款,但对伊朗来说,“建设性”意味着一项平衡和有保障的协议。如果美国做出正确的决定,可以迅速达成协议。

美国丧失信誉


  近来,美国国内党派斗争日趋激烈,共和党人持续对民主党政府施加压力,反对与伊朗达成协议,甚至扬言破坏可能达成的协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指出,拖延各方达成最终协议的是“美国内部问题和拜登政府决策软弱”。在美国中期选举前,美方“并没有将现任政府和民主党的政治资本花在这一协议上的意愿”。

  美国国内政治严重对立致使其在伊核问题上态度不断反复,包括此前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失信之举,使得伊朗十分怀疑美国持续履约的意愿和能力。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日前表示,伊朗需要美国作出“更有力和更可靠的保证”。隶属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伊朗光明通讯社评论说,考虑到美国不守信用的历史,德黑兰没有理由加入一份没有强有力保证的协议。在一份不稳定且没有保证的协议中,伊朗的主要经济利益将无法保障,外国公司在伊投资的需求无法实现。

  马兰迪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说,要达成的潜在协议不应该有任何含糊之处,因为美国可能会将此类漏洞作为借口,再次退出伊核协议。伊朗谈判团队试图设置条件,使美国不付出代价就无法退出协议。

不改霸道做派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伊朗长期奉行敌视政策,其霸道做派造成双边关系持续紧张,是谈判久拖不决的更深层原因。同时,这也意味着,谈判即使达成协议也可能比较脆弱。

  特朗普政府的对伊政策就充分体现了美国的霸凌本色。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美国《纽约时报》撰文分析称,特朗普政府退出协议是因为“坚信一套新的更具压迫性的制裁措施将削弱伊朗,足以羞辱伊朗,让伊朗接受对美国更有利的新条款”。然而,“极限施压政策遭遇了失败”。

  拜登政府上台后表示有意恢复履行伊核协议,但伊朗副外长兼伊朗核问题首席谈判代表巴盖里认为,现任美国政府没能与前任政府“臭名昭著的(政策)遗产”保持距离。谈判过程中,美国不断提高威胁调门、加码对伊制裁。伊朗外交部说,现任和前任美国政府都沉迷于把制裁作为工具,这是美国霸权的一个标志。

  就在上月底伊核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之际,美军连续3天在叙利亚东北部对所谓“与伊朗有关联”的武装人员发起空袭。《德黑兰时报》指出,美国的空袭一是为了暗示并不急于与伊朗达成协议,二是欲借此表明,即便与伊朗签署协议后也不会停止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

  美国智库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会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尔西说,美国寻求在中东地区打造反伊朗军事联盟,并为伊朗的地区竞争对手提供先进武器系统。这会加剧中东地区分裂,造成伊核协议难以持续。

   (记者高文成)新华社德黑兰9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