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各地

04版:新华聚焦

这条路前景广阔 ——来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观察
这条路前景广阔
——来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观察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8月19日至20日,由我国政府首次发起并主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我国职业教育被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仅规模居世界首位,而且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变。
 
  最近这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面貌发生哪些历史性、格局性变化?此次大会提供了重要的观察窗口,记者走进大会寻找答案。
 
  打破学历衔接“天花板”,现代职业教育“香起来”


 
  重重叠叠的迷宫里,机器人快速穿梭,短短几秒就成功走出。这是大会中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示赛的精彩一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进入职业院校,也可以有出彩机会。”操控机器人的于欣令一脸笑意。他刚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即将保送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这得益于天津建立起完整的‘中高本硕博’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吉红说,她所在学院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升入本科。
 
  大赛上,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刘华庚参与设计搭建的风光互补项目表现同样抢眼。今年9月,他将进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习,与他同宿舍的4位同学也都顺利升本。
 
  “观念变了,职业教育正逐渐‘香起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云梅说。
 
  来自大会主办方的信息显示:2022年,全国职业本科专业点数备案936个,其中四年制专业备案点数比2021年增加了44%。“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基本建成。
 
  打破止步专科的学历“天花板”,只是我国职业教育历史性、格局性变化的一个侧面。
 
  大会上,“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被与会职业院校负责人频频提及。
 
  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路径,再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近年来密集出台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举措,有力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变。
 
  截至目前,我国现有职业院校超过1万所,设置1300余种专业和12万多个专业点,近10年来累计培养输送61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职业教育在有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续畅通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渠道、积极服务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一点也得到与会外国嘉宾“点赞”。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积累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和青少年发展全球负责人罗伯特·詹金斯说。
 
  打造产教融合“立交桥”,技术技能人才“强起来”


 
  走进大会展区,天津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实训中心主任李建国正在讲解一套“叶片振动、间隙测量系统”。
 
  “长期以来,转子叶片加工动平衡是精密加工中的一道难题。”李建国解释,一旦处理不好,高速运转中可能发生事故。
 
  这套装置是在产教融合引领下,天津职业大学与企业联合攻关的成果,运用于我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要装备上。参与研发的学生们就业十分抢手。
 
  离李建国所在展台不远处,一台填补空白的手表机芯零件高速精密级进冲模,为“国货之光”海鸥表插上了“翅膀”。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周京说,学院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了“中国轻工业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研手表机芯零件高速精密级系列级进模具项目35项,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2000余万元。
 
  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吸引着职教人的目光。参加博览会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贺星岳说:“职业院校要通过产教融合,增强专业设置上的前瞻性。”
 
  与浪潮集团合作共建浪潮产业学院、与京东教育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与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校企深度融合……展区内,一个个校企合作的鲜活案例体现着产教融合的丰硕成果。
 
 
  目前,全国组建了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了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我们成立中车高铁工匠学院,让企业技术人才、技能大师进校园,让企业培训技术、培训课程进课堂。”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才会上介绍道。
 
  供需适配,离不开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不断迭代。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首次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体系,更新幅度超过60%。
 
  10年来,职业教育对接重点产业,强化工学结合、更加注重实训、推广模块化教学,广泛采用学徒制培养、订单制培养,职业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等优化专业布局,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每年16%的毕业生入职500强企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说。
 
打开国际合作“出海口”,中国职教名片“亮起来”


 
  在大会鲁班工坊建设·成果展现场,来自泰国的黄可莹操纵机械臂,轻巧地抓起一把鲁班锁。
 
  黄可莹2013年从泰国到天津深造,毕业后加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参与了首个鲁班工坊在泰国的筹建。
 
  展览现场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鲁班工坊的发展脉络。
 
  2015年,教育部与天津市签署协议,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创建职业教育国际化新窗口。天津原创并率先实践鲁班工坊由此起航。
 
  参与泰国鲁班工坊建设的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于兰平,这样阐释鲁班工坊内核:“带去的不仅有先进的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装备,还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为合作国家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
 
  如今,鲁班工坊这一我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知名品牌,已在泰国、印度、英国、葡萄牙等19个国家落地。
 
  继英国后,葡萄牙2018年底成为天津在欧洲第二家鲁班工坊的签约落地国。这一由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已显现出深远影响。
 
  “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建设质量被合作国广泛认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维津在展会上介绍说。
 
  目前,鲁班工坊有11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获得合作国教育部认证,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动车组检修等49个专业,合作的学历教育包括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埃塞俄比亚开设的鲁班工坊,帮助学生满足全球新兴市场技能要求。”埃塞俄比亚劳动与技能部部长穆费里亚特·卡米勒·艾哈迈德对鲁班工坊表达了赞赏。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看来,这一鲁班工坊承担重要使命,面向非洲国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东非国家培养高水平职教师资。
 
  多位与会外国嘉宾认为,鲁班工坊正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鲁班工坊是两国合作的典范,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以及智能技术等方面,巴基斯坦都有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大量技能人才实现巴基斯坦的工业化,希望有更多合作。”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教育专员阿菲法·沙吉娅说。
 
  透过大会,中国职业教育以实践作答: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记者刘元旭、邵香云、白佳丽、张建新、刘惟真) 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
 
 
铁翼突击卷狂飙 ——来自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的报告
铁翼突击卷狂飙
——来自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的报告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陆军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组织飞行训练,战机编队依次起飞(2021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发(李士龙摄)
 
  夏夜,闽南。
 
  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机场,铁翼盘旋、航灯闪烁。
 
  随着一声令下,数架战鹰直奔目标空域,一场夜间海上超低空突防飞行训练拉开序幕。
 
  作为陆军转型建设新质作战力量,这个陆航旅把习主席视察集团军部队的特殊关怀化为练兵备战动力,始终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圆满完成多项重大演训任务,部队全面建设迈上新台阶。
 
锻铸铁翼


 
  “06,尾桨失效!”
 
  在某训练空域,随着模拟特情指令下达,机组成员密切配合处置特情,一架新列装的战鹰旋转机翼稳稳着陆。
 
  不久前,这型战机列装部队,飞行骨干沈志江带领多个机组率先改装。他们潜心研究学习,反复训练论证,大胆试验新训法,新机型从接装到完成首次演练任务,不足一个月时间。
 
  改革调整以来,这个旅由团扩旅,人员编制、装备数量都大幅增加,保障要素也更为齐全。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这个旅围绕先后列装的多种机型主战装备,精武强能谋打赢。
 
  “我们必须深挖装备作战潜能,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从而制胜未来战场。”营长方星贤经过刻苦训练,如今已能熟练驾驶三种主战机型。
 
  现在,这个旅飞行员训练课目数量和训练难度强度等,都较之前大幅增加,盯着打仗训成为部队训练新常态——“一机八绳”实现了机降作战快降、快打、快撤,陌生岛礁起降锤炼了陌生岛礁应急救援能力,“直升机不关车热加油”让战鹰再次出动时间大幅缩短……
 
淬炼铁翼


 
  “临近舰船,要快速建立着舰航线,不断调整飞行姿态,注意航速……”
 
  深夜,飞行教室灯火通明。为了抓好着舰训练,课目负责教员李叶和参训飞行员,正在教室复盘讨论研究。
 
  着舰是一个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课目,但参训飞行员热情高涨,潜心钻研技战术,瞄准实战淬火铁翼。
 
  近年来,这个旅将训练重心向实战延伸、向打赢聚焦,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带着敌情飞、瞄准战场练,不断锤炼部队打仗本领,飞远海、上高原、降海岛、巡领海,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展开。
 
  去年年初,一次实弹射击演练中,飞行员杨浩驾机还未到达预设最佳射击位置,指挥员突然导调“敌”情并下达射击命令。在极限条件下,他沉着冷静完成目标锁定、导弹发射。
 
  “战场上,敌人不会等你射击!”杨浩感慨地说,虽然射击难度增大,成绩没有以往好看,但这就是实战要求,必须练就极限状态下的实战本领。
 
  旅党委把复杂气象作为锤炼部队飞行作战技能的“磨刀石”,在充分研判天气的基础上,组织飞行骨干讲解飞行要点,合理搭配机组,细化应急预案,科学大胆组训,提高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极端条件下遂行任务的技战术水平。
 
  近年来,他们先后完成新型航空弹药试训等30多项重大任务,涌现出“陆军优秀指挥军官标兵”李浩波、“一等功臣”巫文重、“英雄机长”孔祥辉等一大批练兵备战先进典型。
 
赋能铁翼


 
  “仗要联合打,兵要体系练。”旅副参谋长于嘉宁说,“体系联合是战场对陆航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融入体系学,适应体系练,运用体系打,努力打造智慧铁翼。”
 
  对于体系联合,年轻飞行员张凌浩深有体会。
 
  去年9月,刚毕业的张凌浩以列兵身份被安排到战斗班排跟学跟训。“飞行员为啥要当步兵?”当初,他不理解这种安排。
 
  跟随步兵参加多次机降任务后,张凌浩豁然开朗:“如果直升机空中悬停不稳,就会加大机降人员晃动幅度,增加机降难度;如果选择机降地域不够隐蔽,机降人员就可能被袭击,甚至全军覆没……”
 
  近年来,到合成部队当兵锻炼,到特战部队学习机降伞降野战生存,到海空军部队参观见学,邀请各兵种部队来“神鹰体系讲台”交流,成为这个旅提高飞行员体系作战能力的“必修课”。他们还与多个军兵种单位联合,一步步打通情报链、指控链、火力链,对空地协同进行了深入探索,逐步走出了体系练兵的新路子。
 
  前不久,一场多兵种联合演练在某陌生海域拉开序幕。数十架战鹰根据不同作战功能,形成一个个随调随用的作战单元,与地面火炮、雷达等灵活组成“侦察”“突击”等若干模块,协同联合实现既定作战目标。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这支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备战标兵单位”的铁翼劲旅,正在打赢路上奋力前行。
 
     (记者刘小红)新华社福州8月20日电
 
我国多地继续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我国多地继续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与前期降雨落区高度重叠,致灾性强。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发展。面对防汛抗旱形势,当地正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记者在青海、辽宁、重庆、湖南、江西等地就此进行了采访。
 
  18日零时许,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山洪灾害,致使青林乡、青山乡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当地排查受灾人员信息和居住情况后,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学设立受灾群众安置点,共转移安置1496名群众。
 
  20日,记者在洪灾现场看到,清淤、村道修复、灾情评定、灾后消杀等工作已有序展开,部分受灾较轻的群众已回到家中,生产生活正有序恢复。
 
  在辽宁,各地干部群众闻“汛”而动。近期,辽宁阜新市遭遇暴雨,接到强降雨预警信息,新发屯街道第一时间电话通知辖区居民。在得知居民刘庆江家因道路泥泞,普通车辆无法进入,街道立即联系救援铲车两台,将他和家人、邻居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当第二天得知自家6间主房全部倒塌的消息后,刘庆江既难过又感激,他说:“我有糖尿病、心脏病,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变样给送热饭热菜,还一直积极沟通住建等部门协调安置事宜。”
 
  记者了解到,目前阜新市全力开展抗灾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彰武县、阜蒙县制定了农田排水方案,广泛组织发动镇、村群众疏通排水渠道,投入机械设备1300余台(套),完成农田排涝面积81万亩。彰武县开展农田干支渠清淤工作,清淤总里程达1154.4公里。目前,全市灾情普查和救助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
 
  眼下,我国多地正经历最强高温过程,多省份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当地政府部门多措并举缓解旱情,千方百计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送水车来了,大家快来接水啦!”20日中午,一辆送水车开进重庆南川区水江镇的石茂村,为地势较高的村民小组送水。为保障居民用水,当地组织起一支40多人的党员服务队送水进村,近一个月来为1600余户缺水群众送去生活用水3000多吨。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和残疾村民,服务队还开展“敲门行动”,主动送水上门。
 
  8月中旬,连日干旱使得重庆城口县城区的主供水源三合水库出现蓄水不足,仅能勉强维持城区正常供水不到10天。当地紧急启动抗旱备用水源抢险工作,加班加点接通备用水库输水管,19日起正式向县城供水,可保障两个多月所需水量。
 
  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最近最高气温维持在41摄氏度。副镇长曾孝说,迎风桥镇投入100多万元,新打6口抗旱井,并新增160台抽水泵分布在当地的山塘、水库,还成立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加快疏通水渠。
 
  益阳市赫山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欧红平介绍,他们联合电力部门,为种粮农户的抽水设备提供临时开户、搭架牵线等服务,最快两小时即可办理完毕。记者在位于资江南岸的赫山区团洲泵站看到,几台机组正在将资江水抽入兰溪河中。兰溪河流经的烂泥湖垸共有7个乡镇、40万亩农田,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欧红平介绍,团洲泵站自8月14日开始抽水,每天可抽水100万立方米,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
 
  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受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湖区粮食生产面临旱情考验。地处鄱阳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种粮大户王华的二茬水稻正处于催芽生长阶段,找水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得知农户们的需求,昌邑乡政府安排20台电泵,开足马力将水抽入排灌站,再输送到稻田边的水渠里。“20台电泵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一小时就能抽5000立方米的水,基本能满足全乡1.2万亩农田灌溉需求。”昌邑乡水务站站长李经港说。
 
  看着水哗哗从水管涌出,顺着灌溉渠流入田间,王华擦了擦脸上的汗,露出了笑容。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次数创新高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次数创新高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火箭和卫星均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从1996年10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至2011年8月6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102次发射成功,历时15年。然而,航天事业的高风险特质意味着风险与挑战时刻存在,随后的几次发射失利为航天人敲响了警钟。为此,航天全线认真开展全面质量复核复查、举一反三,全力守牢生产质量底线、红线。
 
 
  经过不懈努力,自2020年5月5日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创下了103次新的连胜纪录,而完成这一纪录仅历时2年3个月。其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包括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在内的200多个航天器安全送入太空。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高密度发射态势下,仍然能保持高成功率,是航天科技集团扎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实施‘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体现。”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介绍。
 
  目前,正在服役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仅能向高中低不同地球轨道发射卫星、空间站、载人和货运飞船,还具备发射无人深空探测器的能力。
 
  据悉,我国还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起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支撑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更稳更远。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随着新一代长征火箭“家族”的不断服役、成熟和壮大,新老火箭将继续朝着高质量、高可靠和连续成功的方向发展,实现全面交替,继续高效、可靠地将各种航天器安全送入预定轨道。
 
“光伏农场”点亮绿色经济
“光伏农场”点亮绿色经济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空中俯瞰陕西洛南的“光伏农场”(8月19日摄)。2021年底,随着陕西洛南100兆瓦光伏农业与观光旅游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并网,昔日商洛市洛南县2800亩的一片坡塬,变成了农光互补的新能源基地。该“光伏农场”每年为项目所在地4个村分红,将光伏场区土地经营权移交至项目所在地村集体,并提供农业启动金,打造种植示范区,修建旅游观光台,形成“地上发电、地面农业、厂区观光”的三产融合模式。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启动 黄坤明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蔡奇出席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启动
黄坤明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蔡奇出席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北京科技周8月20日在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出席。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旨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重点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深入开展科技为民服务系列活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热情,一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全国多地举办。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北京科技周于8月20至27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绿心森林公园举办,重点展示科技战疫、科技冬奥、第二次青藏科考以及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出席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北京市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全国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21届,累计参与公众超过18亿人次,已成为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全国性科普品牌活动。

 
山东: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山东: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济南8月20日电(记者孙晓辉)记者从20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踔厉奋发新时代,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山东考察,多次就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些重要指示为山东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干杰介绍,10年来,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021年的8.3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284.5亿元。“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加速成长。

  “我们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山东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李干杰说,山东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山东半岛城市群能级也加快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近12个百分点。

  10年来,山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山东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0万滩区居民实现了“安居梦”。山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能耗煤耗大幅下降,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2%,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显著下降,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10年来,山东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区域性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文旅融合发展迅速,“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更加响亮。

  李干杰说,山东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发布会上,山东省省长周乃翔说,山东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力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10年间,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1.5万亿元增至2.9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份额由4.8%升至12.4%。

 
甘肃:富民兴陇谱新篇
甘肃:富民兴陇谱新篇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兰州8月20日电(记者王博)记者从20日召开的“中国这十年·甘肃”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甘肃省委书记尹弘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甘肃,多次对甘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甘肃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

  尹弘介绍,这10年,甘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底线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如期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省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年来,甘肃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公路里程增加2.54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增加2710公里,兰渝铁路、兰州地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引洮供水工程通水,陇中人民半个多世纪的“引洮梦”成为现实。

  10年来,甘肃转方式、调结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2021年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传统产业改造不断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10年前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8位。

  10年来,甘肃突出重点地区和关键部位,以实施生态工程、加强系统治理为抓手,推动全省生态环境实现整体好转,不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生态治理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0.2%,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9%。

  发布会上,甘肃省省长任振鹤说,甘肃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抢抓用好“一带一路”机遇,建平台、畅通道、扩外贸、促合作,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今年上半年,甘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154亿元,同比增长25.2%。

 
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记者梁姊、王宁)20日,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期间,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向世界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白皮书介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就业等方面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

  白皮书指出,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中国职业教育实现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白皮书表示,中国把职业教育定位于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经济与服务民生相结合、教育与产业相结合,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强劲的职教力量。

  白皮书强调,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与世界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是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以国际视野兼容并蓄,以国际胸怀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积极构建国际化交流平台,致力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全球首发新品30余款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全球首发新品30余款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宋晨、阳娜)8月20日上午,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在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共设置论坛、博览会、大赛3大板块以及系列配套活动,得到了24家国际机构支持。

  论坛由1场开幕式、3场主题峰会、40余场专题论坛及配套活动组成,以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互动的方式进行,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嘉宾分享机器人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和发展趋势。论坛创新演讲模式,仿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无人机等热点实物纷纷亮相讲台。

  博览会共有130余家企业,携500余件展品参展。耐高温消防灭火机器人、会唱歌的人形机器人、游弋池中的智能仿生机器鱼……许多技术与产品集中亮相博览会,3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也在现场集中发布。

  大赛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4大赛事,下设56个赛项、142个竞赛组别,约有4000名机器人赛手同场竞技。

  据悉,《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学术论文集》等成果也将在本届大会相继发布。

  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

 
2022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2022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南昌8月20日电(记者贾伊宁、程迪)2022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20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开幕,会期2天。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汇聚在此,为数字经济发展献良策、出实招。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在会上介绍,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在此次大会举办地江西,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213.48亿元,同比增长15.1%。江西将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规模倍增、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5%左右,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以上。

  此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商会、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工信厅、上饶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数聚上饶,创引未来”为主题,旨在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共谋数字经济发展大计。

 
世界岂是美国以谎言遮掩霸权的秀场 ——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歪曲挑衅③
世界岂是美国以谎言遮掩霸权的秀场
——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歪曲挑衅③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记者


  “中方不负责任”“中方反应过度”“中方进行挑衅性军事行动”……美国政客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遭到有力反制后,华盛顿使出浑身解数向中国泼脏水。想必是面对国际社会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义之声感到心虚吧,美国煞有介事地搬出国际法说事。

  拙劣的表演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挑起事端的是美国,制造危机的是美国,不断升级紧张局势的也是美国。丑事坏事干在前,倒打一耙紧跟着。美国再次上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的闹剧。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莫非中国逆来顺受地吞下苦果才是负责任,才是反应适度,才不具有挑衅性?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事关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什么时候含糊过?

  梳理一下美国种种刁蛮无理的奇谈怪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中方在“单方面改变现状”。

  国际法上,“现状”是指特定时间内的一种事实或政治状态,仅适用于国家间的领土划分,并不调整一国内部事务。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两岸关系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并不涉及国家间争议领土划分。美方频频拿“现状”说事暗藏祸心,那就是企图将两岸关系曲解为国家间关系,为其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障目。

  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中国只有一个,两岸同属一国,这就是台湾自古到今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几十年来一直不变的台海现状。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对台海现状的清晰界定。歪曲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就是改变台海现状。改变台海现状的不是中国,而是图谋“以台制华”的美国及台湾数典忘祖的分裂势力。中方的反制恰恰是为了维护台海的和平,维护地区的稳定。

  从国际法角度看,美国对中国的诋毁诬陷根本站不住脚。

  所谓“挑衅性军事行动”“单方面使用武力”的说法,罔顾台湾是我国领土而非独立国家的事实,有意在台湾问题上套用禁止“以武力相威胁”“非法使用武力”等处理国家间关系的规则,是典型的偷梁换柱、浑水摸鱼。

  根据国际法,任何国家均有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国际法也赋予每一个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阻止外部干涉的权利。佩洛西窜访是美方的公然挑衅,我在相关海域开展军事演训,是反制外部势力干涉、遏制“台独”分裂图谋、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举措。我军事演训活动公开、透明、专业,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也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等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美国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不管美国是真的连基本的法律概念及其适用范围都搞不清楚,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肆意妄为,都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美国一些政客公然在台湾问题上冒险,及其胡搅蛮缠的丑恶嘴脸,再次让国际社会实实在在感受到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面对的威胁和挑战。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是在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也是对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法、地区和平的有力维护。

  同中国打了那么多年交道,美国对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理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美方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挑衅行径,只要美方做一次,中方必定坚决斗争一次,决不允许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肆意践踏和破坏。在此,我们正告美国一些政客不要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广州越秀区探索立体红色教育
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广州越秀区探索立体红色教育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每逢暑假,便有一群群“红领巾”走街串巷,成为广州红色史迹里的一道风景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丰富的营养剂。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探索多元立体的红色研学体系,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党史教育“动”起来,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教育浸润孩子心田。

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今年5月,广州市越秀区又添一处红色党史教育基地。

  在广州东园旧址,一百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青年代表齐聚于此,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年5月12日,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团一大纪念馆建成开放,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缔造共青团的历程。

  不久前,一群2022届高中毕业生来到东园文化广场,利用暑假参加越秀区红色研学季之“团一大青年说”活动,重走广州经典红色路线,感受红色熏陶。

  “今天,把东园旧址作为大学生涯的起点让我深感光荣。进入大学后,我会把家乡的红色故事讲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听。”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高三毕业生梁喆凯刚刚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去年10月,他参加了在中共三大旧址举办的18岁成人宣誓仪式,“在人生的重要时刻,我都在红色史迹留下了印记。”

  作为全市红色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越秀区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着7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1处红色革命遗址和124处红色旅游点。以这些“家门口的红色学堂”为基地,越秀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历史的脉动。

  就读于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的徐宝珞,通过红色研学活动,阅读了不少红色书籍,参观了广州绝大部分的红色史迹。“工农运动蓬勃,运筹帷幄,振兴大中国……”徐宝珞将越秀的红色史迹、红色故事改编成歌曲,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在小学生群体中传唱,“在红色史迹中,我了解到革命先辈奋斗的故事,更深切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榜样力量。”她说。

打造立体红色教育


  对不少广州本地人来说,广州儿童剧团或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存在。

  这是一个仅存6年的组织——1937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支儿童抗日宣传队伍成立。当年成立时只有十来岁的少年们大多已不在人世,年龄最小的杨永洪已96岁高龄。

  如今,儿童剧团的故事被铁一小学的少先队员搬上了舞台。为纪念广州儿童剧团成立85周年,他们以研学访问杨永洪老人为契机,创作了儿童剧《赤炽童心》,研学成果转化为艺术作品,向青少年生动讲述红色革命故事。铁一小学党委书记谢荣斌说:“这也让红色教育以更活泼的形式,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铁一小学的实践正是越秀区“学、访、讲、唱、画”红色立体研学的缩影。越秀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汤婉峰表示,自2019年以来,越秀的红色立体研学活动引导全区10万多名青少年学红色书籍、访红色史迹、讲红色故事、唱红色童谣、画红色山河,开展生动的党史教育,以红色基因浸润青少年成长。

  在越秀区铁一小学校长张婥恩看来,“德育不能只靠讲,更要靠学生们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青少年的红色教育要以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浸润孩子的心田。”

多元合力红色启蒙


  目前,广州正在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区正是重要的承载区。

  2021年,越秀区率先实行馆校共建全覆盖,让3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史迹与全区79所学校结对共建成为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越秀根据本地红色史迹和红色旅游资源点,绘制出“青少年红色教育地图”。为了让红色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越秀区还联合推出“红色公交”,让青少年化身红色文化宣讲员为乘客讲解党团史故事。

  “越秀探索的红色立体研学以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为阵地,以校内外合作为主要依托,‘街—宫—校—营地—家’校内外联动调动多元力量,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机制、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的红色教育体系。”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晓说。

  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是越秀区推进红色教育的特色之一。越秀区文德路小学以党员讲好“十分钟思政课”、中学团员“小助教”讲好红色故事的方式,为学校的少先队员打造生动的红色研学之旅。文德路小学校长黄丽芳说,通过“党员来指导、团员来引领、队员来参与”的模式,能够让少先队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将持续以绣花功夫,雕琢越秀的红色时光,使少先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视野,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未来建设者。”越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静说。 (本报记者周强、邓瑞璇、吕光一)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太原8月20日电(记者王飞航、张磊)一键启动操作几公里外的百吨以上的煤机挥臂工作,一张图表为企业绘制精准画像分析经营盈亏,一场云上文物展让远在天涯海角的游客领略云冈石窟的文化魅力……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能源资源大省山西正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不断解锁数字应用新场景,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8月18日至20日,“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数字经济展览同步亮相。这一峰会是山西省发起的一个数字信息领域重要的国家级行业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该省信创、半导体、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说:“东软已经连续3年参加晋阳湖峰会,这也促进了我们与山西在数字政府、智慧医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IT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发展数字经济,山西具备多方面的独特优势。“山西发展数字经济有场景、有前景。”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平庆忠认为,山西发展数字经济有丰富产业基础,尤其是能源产业、煤炭产业基础深厚,基于这些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广阔。

  近年来,山西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部署了一批优势数字项目,引进培育了一批龙头旗舰企业。通过创新电力交易机制,对用电电压等级110千伏及以上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半导体、大数据、光电、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户,实现终端电价0.3元/千瓦时的目标。

  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山西首家国有大数据企业,承担着建设山西数字政府和引领全省数字信息产业发展的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彦玮说,特别是积极发挥基础平台、数据归集、安全保障等方面优势,助力全省能源数字化及智能矿山建设。

  截至目前,山西已建成23座智能化煤矿、57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并有24座煤矿实现5G入井,采掘效率大幅提升、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智能化成效逐渐显现。

  累计建成5G基站超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国内煤炭行业首个5G+智能煤矿,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签约落户太原……数字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释放出强大的产业红利、就业红利,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2021年,山西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达到1948.27亿元,同比增长26.4%;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300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5年,山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5.4%。山西省工信厅副厅长刘勇表示,山西将以传统产业提质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抓手,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产业方阵,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北京明年起不再设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
北京明年起不再设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陈旭)记者从19日召开的北京市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新闻通气会获悉,为落实国家关于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设置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降低职工大病起付标准。

  据悉,目前,北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支付规定的门(急)诊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元,超出部分由个人负担。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设置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2万元以下报销比例不变,2万元以上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80%,上不封顶。

  为进一步减轻职工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自2022年度起,职工大病保障起付标准由39525元降至30404元。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门诊和住院累计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由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二次报销”。起付标准以上累计5万元以内部分报销60%,5万元以上报销70%,上不封顶。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预计每年将惠及参保人员约17万人,为参保人员减负约10亿元。职工大病起付线降低后,预计每年将惠及参保人员约3.5万人,为参保人员减负约1.2亿元。

  自2022年9月1日起,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在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疗费用。9月1日前已划入医保专用存折中的个人账户资金,参保人员今后仍可自由支取使用。

 
广东自贸区已在全省复制推广203项改革创新经验
广东自贸区已在全省复制推广203项改革创新经验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据新华社广州8月18日电(记者马晓澄)广东自贸试验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全省复制推广了203项改革创新经验。这是记者18日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发布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广东制定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立足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提出了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大湾区航运贸易枢纽、发挥金融开放创新试验示范作用、深化粤港澳合作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

  在具体落实上,广东将制度创新工作清单化、台账化,制定了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27条具体工作措施、37项制度创新事项清单,并推进各项改革创新。

  经第三方评估,2021年广东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跨境金融、航运等四个指数分别较2020年增长9.2%、10.38%、8.79%和22.4%,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力地带动了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山东日照:“碳汇”技术让城市变绿园花海
山东日照:“碳汇”技术让城市变绿园花海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济南电(记者郭绪雷)夏日午后,波斯菊和步登高竞相开放。这片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迎宾路和青盐高铁交会而成的11万平方米长方形地带,曾经堆满建筑垃圾和渣土,犹如“城市疮疤”让城市管理者伤透脑筋。

  2021年3月,日照市东港区引入东北大学朱彤团队的“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用“碳汇”模式对“城市疮疤”进行治理。“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就是将市政污泥、餐厨垃圾等有机固废通过超高温好氧发酵处理,降解、转化、去除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毒性成分,生成营养土,经过一定配比改善裸露土地的肥力。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有机固废资源化、规模化再利用,而且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种植绿植,达到二氧化碳的固定和有机固废中碳的固定。

  东港区利用“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将裸土绿化和景观美化融为一体,选用波斯菊、荷兰菊、矮向日葵、玉簪等具有多年生、根系发达、耐旱耐寒、易养护、绿期花期长的花草进行种植。从先期试验到逐步推开,如今43万平方米“城市疮疤”变成了花海、绿园,四季常绿,三季繁花次第开放。

  在城南城中村改造片区,曾经的拆迁废墟,已经全部被花草绿植覆盖,成为市民休闲场所;而位于东港城区东北角的大片渣土堆,则变成了婚纱摄影基地。

  一剂“碳汇”良方不仅医治了“城市疮疤”,也降低了治理成本。东港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董岩则给记者算了一笔生态账:通过“碳汇”治理,东港区每年可实现固碳约2000吨,减少碳排放5万余吨。今年上半年,东港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5,同比改善2.9%。

  不仅如此,“碳汇”治理模式的使用,也让市政污泥“变废为宝”。据了解,日照市污水处理厂一天可产生200吨市政污泥,以往常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法处理。如今,利用“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每天可处理156吨,碳排放量降为原来的七分之一。

 
海南:新增新冠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两日减少 海口成立“服务专班”助力滞留旅客返程
海南:新增新冠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两日减少
海口成立“服务专班”助力滞留旅客返程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海口8月20日电(记者夏天、刘邓)记者20日从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本轮疫情下降趋势明显,连续两日新增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数减少,6个重点市县疫情发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少仕介绍,8月19日,海南新增46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73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69例本土确诊病例中,317例在隔离管控中发现,11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4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73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689例在隔离管控中发现,43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此外,陵水、儋州、东方、临高、万宁、乐东6个重点市县疫情发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陈少仕说,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海南继续推进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建设,协调外省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用于医疗救治,加强危重症病例救治,制定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办理出院标准。截至8月19日24时,海南现有危重型患者12例,重型14例,累计治愈出院1076例。

  据悉,8月9日至19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运送离岛旅客共计124233人;海口相关港口已累计运送离岛旅客11842人。

  8月1日0时至19日24时,海南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70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577例。

  新华社海口8月20日电(记者罗江、刘邓、刘博)敲门告知旅客出发时间、帮助搬运行李、为车辆贴上号码牌……19日,海口市景润大酒店滞留旅客保障服务工作组将104名旅客送到新海港乘船。看着大家顺利进入港区,“服务专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为下一批旅客提供帮助。

  受疫情影响,不少旅客滞留海口市。8月12日晚,海口市发布《致滞留游客朋友的一封信》,承诺:“我们将为每位滞留游客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他们将通过上门或电话、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倾听您的呼声,解答您的疑问……”

  当晚,海口市成立滞留旅客保障服务专班,明确选派懂政策、懂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开展滞留旅客大走访活动。5569名党员干部迅速进驻各酒店送服务、解难题,帮助旅客踏上归途。

  根据海南省防疫工作要求,滞留在无疫情区域和低风险区的游客返程时须办理相关手续。乘坐飞机和经港口返程的旅客均须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并“点对点”闭环转运至机场、港口。经航班返程的旅客,抵达目的地后也需“点对点”闭环转运,并按照当地防疫政策进行隔离观察。经港口返程的,还需提前3天入住指定的集中健康管理驿站,3天后获得健康监测证明才可返程。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海口市部分区域实行交通管制。买到返程票后能否及时到达机场、港口,成为旅客关心的问题。连日来,红燕堂酒店滞留旅客保障服务工作组对142名滞留旅客一一走访,统计旅客离岛行程。驻点“服务专员”们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随身携带的旅客信息统计表记得密密麻麻。

  根据旅客行程,驻点“服务专员”要快速协调好通行车辆,确保安全有序、及时地将旅客从滞留地点闭环送至机场、港口。“我负责对接30多名旅客,旅客确定行程或行程有变动立即安排车辆。”红燕堂酒店驻点“服务专员”钱鑫说,各旅客离岛时间不一样,无论多晚,“服务专员”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确保不耽误行程。

  记者从海口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滞留旅客工作提速还得益于信息的创新共享。原本海南统计每日要发送的滞留旅客信息后,再与各省市和机场一一沟通对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支持下,相关信息可及时通过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发布。各省市安排专人获取信息,并及时传递至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

  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为大量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精准服务滞留旅客创造了条件。

  在帮助旅客执行离岛程序的同时,及时讲解最新离岛政策、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安排好旅客的一日三餐,也是“服务专员”的分内事。“他们事无巨细地帮助我们,凌晨两三点发的信息都及时回复。”滞留旅客李先生说。

  在各滞留旅客入住酒店,服务工作组纷纷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领导指挥体系和会商研判工作机制。各临时党支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在酒店大堂设立专访服务点,为游客排忧解难,对一时难以满足的诉求及时上报、努力协调。

  “您别着急”“我来想办法”……在各酒店,“服务专员”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努力解决旅客的困难。

  面对紧急情况,“服务专员”迅速伸出援手。北京旅客赵旭光16个月大的孩子突发便血,驻点万丽酒店的“服务专员”李娟立即协调,孩子得以在半小时内被送往医院。南京旅客邢女士带来的药品吃完了,“服务专员”多方询问,开车、骑车“全城寻药”,最终找到这款罕见药品。

  一些“服务专员”还结合自身职业特点,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几天,在乌兰温泉大酒店客房内,来自长流中学的“服务专员”覃伟文把上门走访变成了辅导课。他说:“走访时我发现有些孩子在写暑假作业,于是发挥专长给孩子们辅导,拉近了与旅客的距离。”

  在各方的保障和“服务专员”的努力下,符合返程条件的旅客纷纷踏上回家路。8月9日至8月19日18时,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累计安排出港航班596个,送返旅客共计82541人;海口相关港口已累计安排发船17班次,送返自驾车2603辆、旅客10872人。

  随着旅客们返程,“服务专员”们收到不少感谢。许多旅客还与他们相约:“待疫情结束再相聚海口,共享碧海蓝天!”

  海口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做好服务,是对大家能力水平的锻炼和考验。党员干部要继续在抗疫一线做好各项工作,凝聚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国家防总工作组在青海大通县现场指导工作
国家防总工作组在青海大通县现场指导工作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西宁8月20日电记者20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8月18日至19日,应急管理部主要负责人带领国家防总工作组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指导“8·18”山洪灾害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据了解,抵达西宁市大通县后,工作组先后在灾害现场和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察看了解冲毁房屋、河流改道、抢险救援以及受灾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并进一步研究部署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听取了应急处置工作进展和人员搜救情况汇报,组织专家就山洪灾害成灾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防总工作组要求,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学调度,全力做好抢险救灾救援各项工作。要千方百计做好人员搜救工作,进一步核准失联人员,防范次生灾害,扎实做好救灾和善后工作,妥善安置好转移群众的生活,尽快恢复灾区道路、通信、电力供应等,做好受损房屋鉴定,提前谋划灾后恢复重建,及时做好信息发布。

  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迅速调度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派出604名消防救援人员、107辆消防车、8只搜救犬赶赴现场;协调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增派消防救援人员参与人员搜救和救灾救助工作;会同财政部紧急下达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其中5000万元用于支持青海大通县山洪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多部门向新疆重庆下拨中央防汛抗旱物资装备
多部门向新疆重庆下拨中央防汛抗旱物资装备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20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19日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运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分别支持新疆抗洪抢险、重庆抗旱减灾工作。其中,向新疆调运5万平方米复膜编织布、50万条编织袋、3000件救生衣、1000个折叠式金属网箱等价值266.1万元的中央防汛物资;向重庆调运130台(套)汽油发电机、100台(套)柴油发电机组、170台(套)抽水泵、60台(套)喷灌机组等价值1167万元的中央抗旱装备。
 
湖北: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Ⅳ级响应
湖北: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Ⅳ级响应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武汉8月20日电(记者侯文坤、田中全)针对当前持续发展的旱情,湖北于19日17时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Ⅳ级响应。

  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介绍,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截至19日15时,6月份以来的干旱灾害已造成湖北省84个县(市、区)574.23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35.32万人,其中饮水困难需救助21.81万人。干旱还造成湖北省690.47千公顷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绝收面积57.23千公顷。

  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湖北省减灾委、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于19日17时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Ⅳ级响应。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已派出多个工作组赴相关地区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防汛关键期,如何防范应对山洪
防汛关键期,如何防范应对山洪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当前北方地区还处于防汛关键期。预计8月20日夜间至23日,北方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的气象风险高,专家提醒要做好防范应对。

  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0日夜间至23日,北方还将有新一轮降雨过程,降雨覆盖区域与之前降雨偏多地区高度重合。受降雨影响,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等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局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

  据介绍,山洪是一种突然暴发的破坏力很大的小面积山区洪水,流速大、过程短。山洪不仅仅是水,还有泥沙、石块、树枝、杂草等,极有可能会伴随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气象专家提醒,北方地区目前降雨偏多,土壤含水量高,雨区重叠度高,局地降雨强度大,容易致灾,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需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和不利影响,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

  防汛关键期,如何防范应对山洪?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相关人士建议,要掌握洪水预警信号。依据洪水量级及其发展态势,洪水预警信号由低至高分为四个等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养成汛期关注天气预报、山洪预警的习惯,提前规划行程,尽量避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身处山区时,注意观察山势和水势,留心观察山洪灾害风险标识和安全转移避险路线,尽快离开危险区。

  这位人士进一步建议,洪水来临时,要立即按照预警信息提示或向沟道两边高坡上跑,千万不要顺沟跑。转移要迅速及时,不要贪恋财物,以免耽误最佳避险时间。躲避转移未成时,应选择较安全的位置固守等待救援,并不断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有通信条件的,要设法尽快与消防、公安等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拨打110、119、120请求救援,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援助。   (记者刘夏村、刘诗平、黄垚)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他们,用汗水刻下坚守
他们,用汗水刻下坚守

( 2022-08-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时过立秋,多地高温不减。面对炎热天气,一些劳动者顶热浪、战高温,默默工作在户外一线,把责任担在心头,用汗水刻下坚守。

  “呲呲呲……”20日上午8时许,京九铁路赣州国际港站北端1号道岔处传出一阵阵砂轮切割的声音。

  锃亮的钢轨面反射着刺眼的阳光,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赣州工务段南康线路工区工长万强戴着护目镜、弯着腰,双手稳稳端住正在高速转动的砂轮切割机,眼睛紧紧盯着锯片与钢轨接头的接触点,慢慢贴近“龅牙”的根部。

  京九线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连日来,江西赣南持续高温。经过暴晒,钢轨面的温度常常高达六七十摄氏度。高温之下,钢轨受热伸长,使得为适应热胀冷缩需要预留的接头缝隙缩小,将其中的绝缘接头挤压得变形失效,就像牙床上被挤歪的一颗“龅牙”。

  “钢轨接头‘龅牙’虽小,如果没有及时切除,过长搭接两根钢轨,就会造成绝缘失效,拦停正常运行的列车,影响旅客安全出行。”万强说,越是高温天气,他和工友们越是要加强对钢轨的检修维护。

  不一会儿,一颗“龅牙”与“钢铁牙床”分离,“手术”却还没有结束。万强先轻轻用毛刷清扫接头多余的铁屑,再用螺丝刀调整绝缘片的位置,让绝缘接头与钢轨更加密贴。

  “绝缘接头的电阻达标,性能良好!”万强直起腰,欣赏着光滑平整的钢轨接头。他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往下淌,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天气炎热用电吃紧,正是电力工人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保证顺利度过暑期用电高峰,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的工作人员几乎天天都穿梭在各条线路上。

  19日清晨7点,10千伏穆王409线抢修现场,电力工人俞文伟已经开始“蒸桑拿”式的忙碌工作。绝缘斗臂车的绝缘臂缓缓升起,慢慢向作业点靠近。俞文伟站在近15米高空的作业斗内,身着密不透风的绝缘服、手戴绝缘手套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即便这是一天中相对凉快的时候,俞文伟依然感到十分闷热,身穿近10斤重的绝缘服,里面的工装很快就完全湿透。一次带电作业下来,脱下绝缘服和厚厚的绝缘手套,他的胳膊和手被汗水闷得发白,被汗水浸湿的工装如同紧身衣贴在他身上。

  “目前正值高温用电高峰,如果开展停电抢修,肯定会影响生活、生产用电,所以我们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进行抢修,以最快的方式解决故障点,让大家尽快用上放心电。”俞文伟说。

  千里之外,在苍巴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的建设者也坚守在建设一线,战高温、斗酷暑,抢抓施工进度。

  连日来,四川巴中地区的气温居高不下,强烈的太阳光让人感觉到阵阵灼热。在施工现场,项目安全总监刘晓强在工地逐项排查安全隐患。由于施工中路基完全暴露在太阳直射下,经过长时间高温炙烤,路基温度比气温还要高。不一会儿,刘晓强就汗流浃背,淡蓝色的工作服被汗水反复湿透,露出一道道白色盐渍。

  “天气炎热,安全隐患容易增多。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点,我们都要反复检查以保万无一失。”刘晓强说,蒸腾的热气从他的脚底一直漫到头顶,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颊滚落。作为安全总监,刘晓强在检查施工现场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名员工的施工安全和身体健康。

  每到一处,他都会检查安全带和安全帽佩戴情况,看看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是不是到位。“做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只要工程质量过关,我们的辛苦就有意义。”刘晓强说。(樊曦、徐皓冰)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