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习近平会见公安英模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 |
李克强王沪宁参加会见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5月2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
|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
|
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
|
“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风暖三晋处处新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把‘当代愚公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习近平总书记来林场考察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工人们正在压草方格。总书记走来和我们亲切交流,还拿起一把开沟犁,和大伙儿一起干起来。他挥犁的动作一气呵成,一看就是“老把式”。
我告诉总书记:“我们就是用这样的人工劳作方式,‘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三代人完成治沙造林20多万亩。”
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这里曾经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寸草不生,隔三岔五便是“黄风黑浪”。1981年,古浪县决定改用承包的办法治沙。我的父亲郭朝明和其他五位农民,在承包合同书上摁下红指印,联户组建了这个八步沙集体林场,誓用白发换绿洲。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坚守努力,占地面积75000亩的八步沙,从过去的寸草不生,变成了现在郁郁葱葱。治沙不仅保住了耕地、村庄,同时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我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总书记还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仅让我们备受鼓舞,同时也为治沙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想让林场“再立新功”,不能只守着原来的摊子,必须再创业!
现在,新一代治沙人已顺利接过“接力棒”、挑起“新担子”,他们用新思想、新科技治沙造林,给八步沙带来新活力。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采取工程治沙、网络治沙等新办法,把沙治住;另一方面在沙生植物梭梭下面嫁接肉苁蓉,拓宽了当地老百姓的致富渠道。
肉苁蓉号称“沙漠人参”,这回沙漠里长出来致富的果实了。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种了10600亩,每亩地纯收入超过600元。
“治沙经”念成了“发财经”,我们走上了治沙又致富的康庄大道。
现在,每天早晨我都要骑着自行车到林场里转转,看着我们建立起来的绿色长城,感到十分自豪。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要求,把“当代愚公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只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治,像愚公移山一样干下去,一定会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记者郭刚、马莎、周梦蝶)新华社兰州5月25日电
习主席这封回信,延续37年的美好情谊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一份延续了37年的美好情谊,又一次写下新的篇章。
“我两次到访美丽的艾奥瓦州,同马斯卡廷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习近平主席在信中深情回忆。
故事要从1985年讲起。当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首次访问美国,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民德沃切克家中借住两晚。兰蒂女士,正是当年访问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专门重访马斯卡廷。同老朋友们叙旧的地点,就在兰蒂女士家的客厅。
多年来,习近平主席同兰蒂女士等马斯卡廷的老朋友们以多种方式保持着联系。上个月,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到访马斯卡廷,兰蒂女士拿出用艾奥瓦州核桃木做成的精美木盒,里面装有她撰写的回忆录《老朋友:习近平与艾奥瓦的故事》和一份信函,请大使向习近平主席转交。
小小信函,深情厚谊。来信,复信,在这“一来一往”中,我们感受着习近平主席常讲的“中国人重情重义”。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人民友好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985年,正是通过结识多位淳朴热情的艾奥瓦州民众,习近平第一次近距离感知了美国人民。“对我来说,你们就是美国”,当时,他对马斯卡廷的朋友们说。
马斯卡廷的普通民众同样通过习近平感知了中国。“您也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中国朋友。尽管之前对中国人民存有疑虑,但和您相处后,我们对中国人民的一些负面看法就随之消失了。”当年的房东德沃切克夫人后来对习近平表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3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致力于推进中美人民友好。
“中国人民愿继续同美国人民一道,加强友好交流,推进互利合作,共同促进两国人民福祉。”在复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
“友谊可是件大事,一个友谊的世界才可能是和平的世界。”兰蒂女士曾对习近平主席感慨。她担任艾奥瓦州友好省州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的正是促进人民友好的事业。
主笔:杨依军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汪洋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
推进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23日至25日,汪洋深入甘南农村、牧区、学校、宗教场所,与各族群众、宗教界人士深入交流,了解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宗教工作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甘肃涉藏州县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社会稳定大局持续向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汪洋强调,涉藏工作事关重大,前进道路上的矛盾风险挑战不可低估。要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紧紧依靠各族群众筑牢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健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党政干部、宗教界代表人士、宗教学研究“三支队伍”建设,引导藏传佛教更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民族地区迈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新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守护好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汪洋还到碌曲县政协机关调研,了解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有关情况。
国防部: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不针对第三方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吴谦说,5月24日,中俄两国空军实施2022年度例行性联合空中战略巡航。这是自2019年以来两国空军联合实施的第四次战略巡航,目的是检验提升两国空军协作水平,推进两军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此次行动不针对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相互尊重让我们友谊长存” |
萨拉·兰蒂女士讲述习近平与艾奥瓦人民的友好交往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扫二维码,阅读《第一报道|收到习主席复信的美国老朋友:这是我们友谊的关键》 |
|
|
位于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的“中美友谊屋”。 |
|
|
李克强: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举行
韩正主持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韩正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国办印发意见,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意见》指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切实做好盘活存量资产工作。
《意见》提出,要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推进产权规范交易,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挖掘闲置低效资产价值,支持兼并重组等其他盘活方式。要创造条件盘活存量资产,积极落实产权界定、手续办理等项目盘活条件,完善规划和用地用海政策,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项目收益水平,形成政策合力。要规范有序盘活存量资产,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公开透明确定交易价格,落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工安置等规定,提升专业机构合规履职能力,确保基础设施稳健运营,保障公共利益。
《意见》强调,盘活存量资产要尽快形成有效投资,引导做好回收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支持“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等新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配套资金支持,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
《意见》要求,全面梳理各地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存量资产情况,筛选出具备一定盘活条件的项目,建立盘活存量资产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督促激励引导,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或单位以适当方式积极给予激励,对资产长期闲置、盘活工作不力的加大督促力度。
《意见》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拿出有吸引力的示范项目,对参与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调动民间投资参与积极性,确保将《意见》各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
财政部多项举措撬动金融资源更好支持市场主体纾困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财政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明确,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推动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2022年,将上述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担保费补贴等支持力度。
通知称,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助力援企稳岗。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广创业担保贷款线上业务模式,简化业务审批流程,提高贷款便利度。
此外,通知要求,落实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提高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推广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强化保险、担保、信贷政策协同。
上汽成品车装船外运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
|
复工复产,长江上海段日均船舶流量回升至1500艘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长江航道上的货运船明显增多,说明随着上海疫情形势不断好转,复工复产也在逐步恢复。”长航公安上海分局副局长唐宇峰告诉记者,“4月,上海段的日均船舶流量大约500艘;5月中旬以来,船舶往来明显增多,日均流量已经突破1500艘。”
记者近日跟随长航公安巡逻艇在上海段江面上看到,主航道上往来船只相当忙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负责运输企业生产物资、燃料、生产设备的集装箱船、干散货船等等。在宝山锚地和吴淞口锚地,还有不少船只在等待码头装卸货。
借助长江口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长航公安上海分局可以时时了解管辖区域内船舶的航行或滞留情况。长航公安上海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桑静宇向记者介绍,上海发生本轮疫情以来,他们加强对随船人员的身份信息核查,落实“两码”(行程码和健康码)及适任资格检查,同时为靠港和锚泊船舶上的船员开展抗原“上门检测”等服务,确保疫情期间船员的相对安全。
5月中旬以来,随着长江上海段各码头装卸效率的提升,船舶抵达后在锚地的等候时间也大大缩短,目前基本可以控制在24小时内。
及时付款、减免房租、货车贷款延期还款…… |
国资委27条举措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回款不畅、成本高企、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
针对这些痛点、难点问题,通知部署及时足额支付账款、切实加快减免房租、大力实施降费提质、货车贷款延期还款以及支持资金融通等颇具“含金量”的举措。
通知不仅要求央企从制度、机制、流程和信息化管控上杜绝恶意拖欠账款,还特别明确对于长期合作、信誉良好、履约及时、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在确保资金安全、对方书面申请、严格履行内部决策程序的前提下,可提前支付或预付部分账款。
今年3月份,国资委曾发文推动央企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此次通知细化了相关要求,明确地方出台房租减免政策力度大于国资委要求的要执行属地政策,并鼓励央企对不属于房租减免范围的中小企业,在能力可及范围内给予必要帮扶。
此外,对特困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用电阶段性优惠,实施“欠费不停供”、允许6个月内补缴;对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中央汽车企业所属金融子企业要带头对2022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商用货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在助力中小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国资央企想办法、出实招,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统计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采购总额超过13万亿元,辐射带动各类企业200余万家,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无论是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看,还是从履行大企业社会责任看,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国资央企长期以来一直注重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此次通知明确的政策措施既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渡难关”,又聚焦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着力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强起来”。
如何稳定中小企业预期?帮助中小企业稳市场、稳订单十分关键。
国资委要求央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尽快落地一批“十四五”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尽早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提前为上下游释放订单需求。其中,“积极采购中小企业优质产品和服务”“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中小企业参与”等要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同时,通知提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全力稳链补链固链,要求中央企业积极通过投资合作、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等方式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支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完善内部考核奖惩要求,畅通诉求受理渠道,确保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让上下游广大中小企业“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得实惠”。
通知明确,中央企业因落实减免房租等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关政策,对当期经营业绩造成影响的,国资委将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实事求是予以考虑。
“中小企业对中央企业落实通知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或诉求,可通过国资委网站政务咨询留言。”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国资委将加强有关政策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对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等政策执行不到位、走过场、或经核实有关投诉反映问题属实的,国资委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深化医卫体改,国办印发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任务》指出,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任务》提出2022年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发挥省级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市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加大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力度,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强综合监管。三是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医防协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四是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投入激励作用,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协同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任务》明确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责任分工,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深化医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和各地医改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价,开展医改监测,建立任务台账,强化定期调度和通报。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改革共识。
消除“空白点”·大病有保障·政策有衔接 |
健康扶贫给农村群众带来健康“获得感”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建设驶上“快车道”。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健康是脱贫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
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10年间的健康扶贫工程给农村群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何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健康政策怎样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扶贫工作成效。
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健康扶贫工作持续在“增量”上下功夫。
10年间,一组数可以“说话”:脱贫攻坚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4万亿元,支持脱贫任务重的25个省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另一方面,专业人才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环节。人才足,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介绍,我国近年来在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招聘等环节增加政策供给:包括免费培养农村定向医学生、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等。与此同时,1007家城市三级医院与1172家贫困县县级医院结对帮扶,全国累计支援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近10万人。
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口帮扶了河南省兰考县中心医院、安徽省临泉县人民医院、山西省永和县人民医院。自2016年以来累计向上述三所医院派了300多名专家,帮扶手术近2000多台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表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资源下沉,在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努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关键性转变。
健康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很重要,尤其是在农村和基层,疾病直接影响着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健康扶贫主要任务正是解决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任务中的医疗保障问题。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分享了一则故事。2020年11月,健康扶贫工作人员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进行走村入户调研时,在村口发现了一个不到2岁的孩童,但是孩子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状态不佳。工作人员主动带孩子进行超声检查,发现孩子是先心病患者。乡镇中心医院按照健康扶贫政策将这个孩子纳入大病集中救治范围,及时联系了上级医院。
“2020年12月这个孩子做了先心病手术,孩子目前非常健康地在成长。”张许颖说,这个故事是大病集中救治政策的实践,也是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预防因病致贫返贫,实施大病集中救治十分关键。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已对290余万患大病家庭进行专项救治,对1216万因患慢病致贫的贫困家庭进行慢病管理。
“帮扶措施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对贫困患者实行精准分类救治。”何锦国表示,截至2020年底,健康扶贫工程已累计救治2000多万人,曾经被病魔困扰的许多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我国将进一步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何锦国介绍,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守住“两个底线”、聚焦“两个提升”。
守住“两个底线”,是建立防止因病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的底线;监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守住保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的底线。
聚焦“两个提升”,是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包括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强化健康促进,深入推进重点地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健全健康危险因素控制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致贫返贫。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聚焦妇幼健康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根据规划公布的数据,2015年至2020年,婴儿死亡率从8.1‰降至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0.7‰降至7.5‰,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0万降至16.9/10万。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亟待加强。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围绕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问题,规划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同时,规划指出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动态调整扶助标准,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委托,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依法代办入住养老机构、就医陪护等事务。
在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上,规划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家庭育儿指导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规划还提出支持“互联网+托育服务”发展,打造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平台及直播教室,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上,规划要求到2025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80%,产前筛查率不低于7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强化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等重点疾病防治,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诊疗协作。支持妇幼保健机构整合预防保健和临床医疗服务。
为了加强妇女健康服务,规划要求发展妇女保健特色专科,提高服务能力,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女性内分泌调节、心理、营养等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妇女常见疾病治疗等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
宫颈癌、乳腺癌是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规划要求促进生殖健康服务,推进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防治,进一步提高筛查率和筛查质量。
如何补齐短板,加强新污染物治理? |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解读《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什么是新污染物?新污染物治理的难点在哪?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行动方案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这位负责人介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
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其来源比较广泛,危害比较严重,环境风险比较隐蔽,治理难度比较大。
此次印发的行动方案提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目标任务,对于加快补齐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短板,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政策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印发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切实履行有关国际环境公约,加强化学物质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这位负责人说,要看到,我国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面临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科技支撑、资源配置等诸多不足和短板。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需要打基础、建体系、强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行动方案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的管理制度体系,着力研究制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条例。
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等技术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并全面落实新污染物治理属地责任。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开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抗生素、微塑料等生态环境危害机理研究,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和地方新污染物治理的监督、执法和监测能力建设,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项培训等。
这位负责人说,针对新污染物的特征,需要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采取“筛、评、控”和“禁、减、治”的总体工作思路,即通过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和评估,精准筛评出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科学制定并依法实施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对生产使用的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
对此,行动方案提出四个方面的主要治理任务:一是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二是严格源头管控,防范新污染物产生。严格实施淘汰或限用措施,加强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三是强化过程控制,减少新污染物排放。加强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强化农药使用管理。四是深化末端治理,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加强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强化含特定新污染物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
为确保新污染物治理各项行动举措落地见效,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执法、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浙江:纾困政策为个体工商户减负“增氧”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嘉兴市秀洲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管利英,15万元以下个体户免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缓缴6个月、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各种针对性纾困政策直达商户,让管利英减轻了负担,也解了资金燃眉之急。
浙江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554.7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63.2%,带动近1250万人就业,是浙江经济最微观、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主体,在稳定就业和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受疫情不确定性影响,当前个体工商户面临诸多困难,浙江近期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整合10个部门纾困职能,从降低经营成本、给予专项补贴、强化金融帮扶、优化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出台《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性推出25条纾困解难政策,帮助个体工商户提振发展信心,稳定生产经营。
“针对个体工商户面临的费用高、贷款难、发展难等现状,我们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政策衔接,根据现阶段个体工商户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调整,提升了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局长章根明表示。
随着“叮”的一声短信提醒,杭州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商户潘老板从浙商银行杭州分行申请的50万元信用贷款,完成了审批和放款,潘老板马上用这笔贷款支付了货款。
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户超过1300户,进销货时款项往来较大。但商户资产主要是存货和应收账款,传统的抵押方式很难获得贷款,对信用、保证类贷款需求强烈。为保障“菜篮子”供应稳定,浙商银行杭州分行主动为商户设计了专项批量服务方案。“办理简便,审批快,无抵押,额度高。”潘老板笑着说。
浙江推动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扩面增量,力争2022年新增个体工商户经营性信用贷款600亿元,加大首贷户培育拓展,为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首贷和续贷支持。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应兆祥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通过加大央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运用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手段,助力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企业、人群等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围绕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文旅、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浙江支持各地开展促消费专项行动,定向发放消费券、服务券等惠民补贴,提升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收入。“这个‘五一’假期,政府发了消费券,店里核销了40多万元,感觉缓过劲来了。”桐乡市一珠宝店老板岳荣清说。
浙江还推行“歇业制度”,允许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但仍有较强经营意愿和能力的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程序进行歇业,为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在“存续”状态和“注销”状态之间提供“歇业”缓冲。“目前困难时期停业休整一下,我相信还有机会从头再来。”台州临海市餐饮个体工商户刘宾说。
为加快个体工商户纾困政策落地见效,浙江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势,打造全省一体的浙江“小微通”平台,动态梳理小规模纳税人、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等减税降费对象并精准推送政策。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登录相关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确认,即可自动兑现税费优惠政策,实现“一次不跑、减免到户”,确保“应享尽享”。
医保局:核酸单人单检最高限价每人份16元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负责人表示,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新阶段,部分地区已经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根据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政府指导价为最高限价,公立医疗机构实际收费标准不得上浮,下浮不限。
对于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情况,考虑到规模效应和基层组织、志愿者对成本的分担作用,通知明确检测机构按照更低的费用标准提供服务,即多人混检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
此外,根据各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最新集中采购中选结果,通知要求下调公立医疗机构对外提供抗原检测服务的计费标准,“服务项目价格+抗原检测试剂”封顶标准降至不高于每人份6元。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跨省联盟集中采购、竞价挂网、区域价格联动等措施,持续将检测产品价格引导至更低区间,广大公立医疗机构、社会检测机构不断优化采、运、检各环节工作效率,协同促进核酸检测价格合理下降。
北京:高校做好期末安排,中高考如期举行应考尽考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各大高校严格封闭管理,采取严把校门关、校园内外环境和物品加强消杀、健康监测、校园网格化管理等措施,想尽一切办法,严防死守,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李奕说。
据介绍,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各高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对同学们采取滚动动态的核酸检测机制和更加灵活的就餐方式,并做好校园服务保障工作,校园超市要保供不涨价。各学校要坚持做好校园的网格化管理,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叉,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于管控溯源和处置。
李奕说,各大高校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好本学期工作。根据本学期的特点和学习节奏,各高校可灵活安排下一阶段期末工作,在做好期末各项安排的前提下,同学们可以安全、有序返乡返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指导离校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做到学校、家庭“点对点”闭环管理。
李奕提醒,特别要做好毕业生答辩、毕业、就业等相关工作。各高校要按照相关精神部署安排,并要进一步充实校园内的工作力量,在当前阶段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的任课老师的作用,深入一线、深入学生,给予同学们更多的关心关爱和学业上的指导,主动了解、帮助解决同学们在学习、考试、生活、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国管公积金为受疫情影响企业和职工纾困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25日发布《关于落实阶段性支持政策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在2022年底前提出申请,即可缓缴住房公积金。企业缓缴期间,住房公积金视同正常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和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不受影响。
同时,2022年底前,受疫情影响存在困难的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无自有住房且租住商品住房的职工家庭,其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限额由每人每月1500元提高至2000元;因疫情影响导致职工在2022年底前未正常偿还个人贷款的,将不作逾期处理,不计罚息,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
在简化业务办理手续方面,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围绕优化单位汇缴方式、扩大告知承诺制事项范围、深化“跨省通办”服务等方面,为各缴存单位和职工办理各项业务提供便利。
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提倡单位和职工通过线上渠道办理相关业务;确需到业务经办网点办理的,可提前预约、错峰办理,就近选择低风险区域的业务经办网点。
上海:药企全力以“复”,食企539家已复工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在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的滨海路上,早晚7点左右都有一辆大巴车在行驶,接送复工复产的员工往返工厂区与宿舍区。作为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内的重点企业,目前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已有600多名员工到岗,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左右。
迪赛诺是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的重要供应商。“4月18日,我们从防范区召回了第一批300多名员工参加闭环生产,其后又分批召回,目前累计到岗600多名。可以说,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迪赛诺总经理叶世来说。
老港镇党委书记江臻宇表示,包括迪赛诺在内,目前全镇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复工复产的达到九成左右。这些厂区门口都设置了“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及时监测进出人员健康信息,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打造高端原料药基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固链强链。”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获批的创新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疫情以来,一些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坚持闭环生产,全力保障抗肿瘤等重大疾病药物器械的生产供应。
跨国药企罗氏制药的抗肿瘤药物“希罗达”曾一度库存告急,即将面临全国多区域的供应断货。在被纳入第一批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希罗达”需要的所有工种72名复工人员均已到岗。与此同时,第一批跨省通行证顺利获批,也为药物冷链运输“保驾护航”。
在抗肿瘤药物中,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药物的生产运输备受关注。CAR-T药物对于部分血液肿瘤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十分严格,尤其是运输要在全程冷链的条件下进行。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基仑赛注射液是我国首款获批的CAR-T药物。复星凯特执行总裁黄海告诉记者,从3月16日开始,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实行了封闭生产,50余名员工在生产一线保证CAR-T药物不断供。4月份公司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后,又迎来80多名员工返岗。目前,公司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左右。
2个多月来,复星凯特在疫情下完成了几十份CAR-T药物的个性化生产,分别送到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患者手中。“运输流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打细算,比如查询当地防疫要求,安排运输人员、车辆以及路线,协调内部生产任务等。”黄海说。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仍然在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机遇。叶世来表示,在高端原料药的基础上,迪赛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药品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复星凯特表示,针对已上市的产品,企业将不断扩展新的适应症,同时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持续攻坚,为患者带来更多新选择。
据了解,上海从6月上旬开始,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随着更多员工返岗、物流更加通畅,生物医药产业还将持续复苏。
新华社上海5月25日电(记者程思琪)为保障市场供应,上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复产正有力有序推进中。记者25日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上海目前已有539家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其中纳入保供食品生产企业338家。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食品生产企业需严格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本市食品生产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在“开灶”复工前做好全面的食品安全自查。
现阶段社区团购依然是上海市民购买食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越来越多复工的食品生产企业尝试开展社区团购业务。在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合法合规开展社区团购业务环节上,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划定三“不”底线,即不超负荷生产,不忽视配送环节,不使用超期原料。截至目前,上海539家复工复产的食品生产企业中已有104家承接社区团购订单,涉及面包、糕点、豆制品、速冻面米制品、预调理肉制品等。
本轮疫情以来,为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复工复产“白名单”和“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清单,动态更新复工复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信息。截至目前,上海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887家次,立案查处24起食品生产领域案件,主要涉及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行为。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31例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上述31例感染者中,丰台区14例,海淀区9例,东城区3例,房山区2例,西城区、通州区、大兴区各1例;轻型25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管控人员29例,社会面筛查2例(在东城区)。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
截至2022年5月24日24时,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房山区窦店镇沁园春景社区近14天累计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海淀区清河街道安宁北路社区安宁佳园小区近14天无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即日起由中风险地区降级为低风险地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高风险地区9个,中风险地区21个。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介绍,本波疫情经历了三个阶段:4月22日首次发现感染者,进入早期快速发展阶段,每日新增病例迅速上升,4月27日达到了50例,突破自2020年以来历史单日新增最高值。4月27日以来,疫情快速发展的势头被遏制,进入平台波动阶段,疫情牢牢控制在平台期,个别聚集性疫情也导致单日新增病例出现过两个高峰。目前大部分传播链条已经完全得到控制,进入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阶段,社会面仍有一些散发病例。
据介绍,北京本次疫情在高峰时曾波及15个区和经开区,共123个街道,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加强和优化,最少缩小到4个区、9个街道。近期由于岳各庄市场、东方广场等聚集性影响,疫情有波动,但整体向好态势没有改变。
刘晓峰提醒,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吃劲的关头,要全面严防死守,紧盯社会面病例找问题、堵漏洞,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请与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及东方广场、新民菜市场、普惠南里等风险点位有时空交集人员及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人员立即向社区报告,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擅自经营 |
北京一房产中介门店被立案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为民买药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科学判断形势、利用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今年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外资是个风向标。近年来,尽管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
成熟投资往往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中国市场于外资而言,“长期”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稳定”体现在,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加码”,是对中国市场潜力和经济前景实打实的“点赞”。
透过外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长期的预期和信心,也要正视眼下的压力和困难。观形取势,需要将今年1-2月份稳步恢复向好的国民经济运行与3月份以来的情况分开看,否则就可能干扰我们对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变化趋势、机遇挑战的判断把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去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投资作用突出,固定资产投资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外贸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为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看保供,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农业看,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夏收陆续开镰,丰收在望。从能源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10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52万亿元到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00美元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非凡10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
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相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举大事,必有所资。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在增加、演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社会上难免出现焦虑情绪。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做到弄清症结、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大势大局大面,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旋余地广,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硬底盘不会改变。尽管压力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
——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蕴含巨大商机。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规模效应、空间配置效应、结构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不断显现的经济大国。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投资还有很大潜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分解出的2600多个项目有序实施,各地已储备7.1万个专项债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这些工程项目有着巨大发展商机。
——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能力,蕴含无限机遇。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人均GDP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市场主体总数超1.5亿户的经济大国。
受今春疫情多发影响,一些消费被抑制,但需求并未消失。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新型消费潜力释放、线上消费强势“补血”,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市场机遇无限。“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这个大市场勾勒出诱人前景。
这样的大市场,谁都不想错过。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参展企业签约面积超展区规划面积的70%,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逾240家,药品、医疗器械、汽车等行业世界排名前10位企业大部分已签约参展。很多境外展商表示,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并获得更大发展。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蕴含强大的抗压耐冲击的韧性和优势。
今天的中国,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是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的经济大国。
广袤的神州大地,从针头线脑等生活日用品,到航母、飞机等大国重器,都能生产。这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从大到强”的难题待解,但它夯实了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发展安全方面的意义更为显著。再者,这些年我们坚定不移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先进制造业稳步迈向中高端,各行业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在应对冲击、缓释压力时往往韧性很强,中国经济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去年以来,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持续加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一批快速成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兴产业链布局也在进一步加强。稳定性和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守住“稳”的基本盘、创造“进”的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才资源大国的势能逐步彰显,为经济主战场竞争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的经济大国。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先后推出一系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引进、使用、分配、激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技能人才擦亮制造大国的智造名片,科技研发人才提升中国创造的价值水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积蓄支撑发展的澎湃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化、“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推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可期。
千行万业的汩汩活水汇流成中国经济的浩瀚大海。中国人民勠力同心,不惧任何风浪,拥有战胜一切困难、应对一切挑战的依傍和底气。
“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有底线、有静气、有张力;“进”也不是只管向前、不顾深浅,盲目进击往往欲速不达。“稳”与“进”,既需要有章法,也需要实干与担当的支撑。
实现今年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对于短期的冲击波动,我们要对症下药、纾困解难;对于中长期的潜力释放,我们要强基健体、固本培元。
——纾企业之困,解就业之难。
就业稳,居民收入和民生才有保障,社会财富才能稳定增加,稳增长也才有支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大头,纾企业之困,就是解就业之难。今年以来,我们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尤其是退税减税,全年总量将达到2.64万亿元。这是为市场主体下的“及时雨”、送的“雪中炭”。关键是各项政策要靠前发力,各项工作要加快节奏,无论是退税减税降费,还是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已出台的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要尽量提前,产生更大政策效应,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与此同时,着力稳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挖掘有效投资,补上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
——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哪个领域的发展就能充满创新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公平公正是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保障,也是市场主体对政策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就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些年,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后还要乘势而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规范行政权力,深化改革减繁去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管”上,抓紧明确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监管规则,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监管,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查重处;在“服”上,要更好担当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责任,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
——强发展之基,健制度之体。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以显著制度优势抵御一切风险挑战,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到日益丰富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在国家治理中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我们要看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这也是我国发展进步可以凭依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
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善策妙方纷纷显效,瞄准的都是一件事——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胸怀“国之大者”,善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对每个人而言,就是要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定向,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是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气,我们的未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没有跨越不了的难关。
行而不辍,万里可期。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号”经济巨轮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戳穿西方舆论针对中国经济的四大谬论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一些西方舆论称,中国防疫政策正在损害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竞争力和对西方投资的吸引力,外国投资者正加速撤离中国,寻找“替代选项”。
真相:正是得益于“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中国才能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巩固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动力源”的地位。2021年中国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14.9%。今年前4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折合美元同比增长26.1%,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仍有超六成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加大在华投资,超八成在华美企不考虑移出中国。近来,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投资和布局。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即便在当下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包括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等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行仍然选择在上海推进业务扩张计划,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表示,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连年增长,已证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最重要的不是看它们(外资企业)说了什么,而是看它们做了什么,特别是看它们把钱投到哪里。”
当前,中国政府正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赋予外商国民待遇,不断缩短负面清单,释放更多开放红利,进一步强化外资服务保障,改善营商环境,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立志于长期在华投资兴业的外国投资者,有望通过深耕中国市场,获得高增长收益。
部分西方金融机构近期下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唱衰中国经济前景。有西方舆论宣称,中国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处境危急”。
真相: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升级、全球通胀加剧、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等,令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普遍下行压力,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回旋空间广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放眼全球,中国经济增速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物价涨幅处在较低水平。事实证明,疫情反复和短期波动,不会击垮中国经济,只会淬炼中国治理和中国韧性,激发中国创新和中国活力。
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超大规模市场,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这些优势因素将继续从需求和供给两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赤字率低、债务总体可控,政策工具多,当前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增量政策工具正在抓紧谋划,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显效发力。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认为,相对于短期利益,中国经济治理更注重长期结构性增长,这一点在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深刻体现,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前景乐观。
一些西方舆论宣称,中国防疫措施加剧全球供应链危机,令本就因疫情和俄乌冲突承压的全球供应链面临更大挑战。
真相: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让中国经济在高效防疫措施基础上,释放出举世瞩目的巨大韧性和活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进一步凸显,有力缓解了全球供应链危机。
得益于一系列稳链保供“组合拳”,今年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7.9%。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依然紧密。
当前全球供应链危机成因复杂。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为全球产业链带来重重障碍。早在疫情暴发前,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就使国际经贸合作受阻。美国动辄使用关税“大棒”挑起经贸摩擦,严重干扰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流。英国《经济学人》刊文认为,数十年来让跨国企业受益的全球供应链正面临严重威胁,关税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暴发后,高度依赖国际分工的全球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生产、加工和运输等关键环节均受影响。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但复工乏力的企业产能和物流运输却无法与之匹配,加之各经济体复苏进程分化、供需错配等因素,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不断升级。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叠加西方对俄制裁令全球供应链越发脆弱。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能源、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的重要产地和国际运输通道,冲突和相关制裁导致全球供应链面临新挑战。
可见,美国等西方国家才是全球供应链危机的主要策源地和集中爆发地,而中国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持续发力,外贸保持较高增长,为全球“稳链”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践证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中国“动态清零”不仅为中国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健康、安全、稳定的环境,同时也造福世界,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大确定性。
一些西方媒体近期借斯里兰卡债务危机,炒作中国制造“债务陷阱”的谎言,称斯政府从中国大量借债为国内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而这些项目很多都收益甚微,由此导致斯里兰卡陷入债务危机。
真相:分析人士指出,斯里兰卡债务危机的成因在于,近年来公共财政遭到削弱,同时贸易商品和服务生产不足,造成国家逐渐“入不敷出”。此外,疫情冲击该国获利丰厚的旅游业,加上侨汇缩减,进一步压缩其国际收入。
斯里兰卡债务危机是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缩影,这类问题大多成因复杂且主要与西方有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债务与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从2019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4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周玉渊告诉新华社记者,201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中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私人金融部门的贷款快速增长,增速和规模远超来自多边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根据世行的国际债务统计估算,2020年拉美成为全球负债率最高的地区,华尔街金融机构和美欧商业银行是其主要债主。在非洲,来自私人金融部门的外债比重快速上升,已成为该地区最大外债来源。
缔结债务关系本身是正常的经济行为,只有附加苛刻政治条件或带有恶意目的的债务才存在“陷阱”,而这恰是西方惯用的手段。
西方舆论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制造“债务陷阱”的话题,本质上是抹黑、阻挠南南合作,干扰破坏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基于平等、互惠原则的融资合作。
(参与记者:杜静、傅云威、邓茜、樊宇、欧阳为、宿亮、张欣、桑彤)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安徽:从“一颗牙”“一餐饭”办好10件暖心事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
25日,安徽省部署推出“就业促进”“新徽菜·名徽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10项暖民心行动,把老百姓“盼的事”变为党委政府“办的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徽“就业促进”行动通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帮扶困难群体就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举措,力争年内和2025年,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社区占比分别达40%、70%,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分别达到70%和73%以上。
在“新徽菜·名徽厨”和“放心家政”行动中,安徽力争到2025年新增徽菜师傅不低于5万人,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70万人次以上。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评价制度,打造一批“徽菜名厨”和放心“保姆”。
针对一老一少缺养缺带问题,“安心托幼”“老年助餐服务”“老有所学”3项行动提出:力争今明两年新增婴幼儿托位数12.2万个、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6万个;年内建成不少于6050个老年食堂,满足不少于200万名老年人的就餐服务需求;到2025年全省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290万人左右。
前不久,合肥市包河区市民宁杰的一颗后槽牙提前“退休”,四处求医发现,补种一颗牙又贵又烦。对类似问题,“健康口腔”行动明确加以解决:加强口腔预防保健、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建设口腔医联体、增强专业技术力量,年内至少4个市设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85%的二级综合医院单独设置口腔科。
让人民群众方便停车,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此次“便民停车”行动提出完善停车设施规划、优化停车设施布局、提升停车配套服务等举措,力争今明两年全省新增城市停车泊位85万个以上。
“这10项暖民心行动都是问需于民的结果。”安徽省委政研室主任余三元说,省委今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收集汇总、多轮讨论、反复斟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这份群众天天可感的实事清单。
比如,群众的健身问题,“快乐健身”行动“安排”上了:到2023年底,安徽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农贸市场脏乱差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之一,“文明菜市”行动将对菜市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
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据介绍,安徽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谋划推进、滚动实施若干民生事项。
“一颗牙、一餐饭、一个车位看起来是小事,却是关系到我们幸福感的大事。省里有行动,我自己也要赶紧行动起来,把牙种上。”宁杰说。
民生“丝发小事”关系百姓“幸福大事”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
民生无小事,但老百姓的“幸福感”,却由无数“关键小事”所构成。党委政府只有把一件件老百姓身边“小事”办好,才能成就民生“幸福大事”。
把老百姓身边“小事”办成“幸福大事”,要善于问需于民。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群众“盼的事”变成党委政府“办的事”。无论“安心托幼”行动缓解家庭育儿压力,还是“健康口腔”行动维护“齿尖安全”,都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常常获实惠,幸福感就会一点点积累起来。
把老百姓身边“小事”办成“幸福大事”,要坚持小切口、服务大群体,扩大受益面。“便民停车”行动致力解决小汽车的“停车难”问题,“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关照广大老年群体的就餐需求,“就业促进”行动惠及庞大的城镇就业群体。通过办好“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人的事”,为民办实事就不会只停留在造几个盆景的地步,而真正成为风景。
把老百姓身边“小事”办成“幸福大事”,也要注重推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惠民政策涉及部门多,要改变政策“碎片化”现状,聚沙成塔,破解执行成本高和“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等问题。此外,对硬件设施、专业队伍等现有资源要内部挖潜,把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把老百姓身边“小事”办成“幸福大事”,更要常念常新。10项行动并非终极之策,而要成为推动更多民生事项解决的起点,要继续谋划推进、滚动实施并动态调整相关政策,及时跟进掌握群众需求新特点、新变化,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确保党委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新时代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身边“小事”,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牵肠挂肚的“心头大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唯有如此,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我们距离这个目标才会越来越近。(本报评论员李亚彪、陈诺)
为设备赋智 为企业赋值 为产业赋能 |
5G赋能数字经济激发更优“数字生产力”观察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
新华社贵阳5月25日电(记者欧甸丘、向定杰、施钱贵)来自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办方的有关信息显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在稳投资、稳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条“大动脉”通畅运行,将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激发出更优的“数字生产力”。
在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厂,“无数据不管理、无数据不决策、无数据不运营”的标语十分醒目。刺梨汁生产区的大屏动态呈现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情况。
“5G智慧工厂的建设,让我们实现了智能化品控,通过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一旦灌装不合格就会发出预警。”该公司工作人员杨贵科说。
传统农业拥抱数字技术,藏在深山里的“土特产”质量、价值也逐步蝶变。
眼下正是猕猴桃盛花期。在贵州省修文县,果农吴道成的种植基地里,近年来新增了一些“稀奇”设备:VR摄像机、气象站和探测器,用于记录果树的生长变化信息。这些5G传感器采集的各种指标数据,将通过物联网上传至县里的农业云平台。
“每一块地、每一个猕猴桃,从育苗、栽种、采摘整个过程实现了可追溯。”修文县副县长朱立军说。
农业的智慧转型基于5G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推进。
基础设施得以完善,5G技术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为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在贵州省开阳县楠木渡育苗中心,自动化、智能化的播种打孔设备让每天的播种量可达到100多万株。技术员李诗利说,占地2.5万多平方米的园区只需3个人管理,浇水、施肥、打药等过程用平板电脑就能操作。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近日表示,加快推进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构建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还能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注入新动能。
去年2月,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建成“5G全连接工厂”。走进型胶车间,地面上,AGV无人搬运小车正来回搬运半部件;头顶上,数十台空中运输车根据系统指令也在有序转运物料。
“许多过去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环节被机器人、机械臂所取代,员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韩洪川说。
5G“进厂”,加速融入工业全链条,推动实体经济朝着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加精确的方向提档升级。
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220千伏太平变电站,5G智能巡检机器人每天自动完成3次变电站全站巡检,对设备运行参数实时监测扫描,帮助运维人员精准掌握变电站运行情况。
“过去人工巡检需要2天才能完成的全站巡检任务,如今只需要4小时左右,运维精准度还提升了约65%。”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巡维中心副站长周敬余说。
信息技术应用带来降本增效,着眼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是需求所致,也是风口所在。
去年8月,在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214运输斜巷掘进工作面,智能型掘进机正式投入使用。该掘进机可以通过地面集控中心进行参数设置,实现远程操作。
“5G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工作面设备远程控制延迟大、操作不精准等技术瓶颈,传输时延最低降至20毫秒,为智能掘进机开展自动化掘进提供了通信基础。”山脚树矿矿长王海涛说。
“5G+工业互联网”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推动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已延伸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达到2400个。截至3月底,15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可监测的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达到3072万台套、工业App数量突破22.5万个。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可说,当前,我国产业界推进5G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应用逐步从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渗透,“5G+工业互联网”改造覆盖的行业领域日趋广泛,叠加倍增效应和巨大应用潜力不断释放。
“打开窗帘!”在卧室门口发出语音指令,窗帘便徐徐打开;送餐机器人穿梭于楼道间,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饭菜;小区道路上,无人驾驶安防车可实现自主巡逻……贵州省龙里县中铁国际生态城太阳谷的5G全感知智能康养社区为未来“数智”生活描绘了一个轮廓。
中铁国际生态城太阳谷产品总监刘叶说,以无人驾驶安防车为例,能够补充监控的盲区,如果监测到老人摔倒后没有马上起来,安防车就会自动报警,服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施援。
5G商用为优化民生服务供给开辟了新途径,为人们在工作、生活、交通等方面提供便利,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请正视上方小屏幕,用遮眼板遮住左眼……”5月18日,驾驶证6年期满办理换证的李安全,来到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管所西南商贸城业务大厅,在自助体检机上完成拍照、体检。大约10分钟后,他就进入了柜台换证环节。
贵州在全省布局的自助体检机具有自助拍照、视力检查、听力检查、辨色力检查等功能。自助检查结束后,该机器通过5G网络将体检信息上传到系统,随后即可通过线上线下办理申领、更换驾驶证等业务。
“申领驾驶证、期满换证,不需要再到医院体检、照相馆照相,为办事群众节约了很多时间。”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车管处副处长张鑫荣说。
5G以其具有的技术深度,拥有开发创造新业态、新产品的巨大潜力。5G在生活服务行业深入应用,促进了与其他相关行业技术、设备融合,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产品和类型。
贵州省人民医院构建了患者“上车即入院”的急诊服务新模式:病人上了5G急救车后,随车医生可以利用5G医疗设备第一时间完成验血、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检查,并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信息实时回传到医院。
“实现了院前院内无缝联动,快速制定抢救方案,提前进行术前准备,大大缩短抢救响应时间,为病人争取更大生机。”贵州省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志发说,当前5G应用呈现出垂直行业市场和传统消费市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未来应抓住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聚焦新型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赋能千行百业,深耕重点行业,培育领军企业,打造典型场景,加快推出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参与采写记者:陶亮)
这枚“比心”金钗,是孙策和大乔的爱情信物?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
这枚陈列在苏州博物馆西馆的“比心”金钗长25厘米、重25.5克,2017年出土于江苏苏州虎丘路的大型东吴家族墓。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认为,它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精致的东吴金器,代表着东汉到三国时期金器的精湛制作水平。
鸟首金钗曾经为谁拥有?又是为谁佩戴?曾见证过怎样的故事呢?专家认为,它可能与孙策和大乔有关。
成对的鸟儿组成现代人感知里的爱心,或许是偶合。这处家族墓中还出土了比翼鸟、交颈鸟、童子等造型的金质串饰以及指环,均隐喻着浪漫与深情,千年后温柔依旧,惊艳着今日的时光。
公元194年,时年19岁的孙策投靠袁术。对这位智勇双全、行事果敢的后生,平素骄横刻薄的袁术赏识有加,发出“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的感叹。
史料记载,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情阔达、知人善任。周瑜与孙策同年,两人一见如故,情如兄弟。公元195年,孙策在江东开创基业,周瑜起兵响应,帮孙策扩展势力。
建安四年,两人在皖县遇到“桥公两女”(《三国志》中作“桥”),孙策迎娶大乔,周瑜迎娶小乔。
惜墨如金的史料关于二乔的记述仅有只言片语,《三国志》说她们“皆国色也”,《江表传》则记载她们姿色“流离”。
史料中的朦胧美激发后世演绎出诸多英雄美人的动人传说,苏东坡就曾不无羡慕地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然而,这段自成佳话的姻缘并不长久,孙策次年便遇刺去世。孙策安葬何处,大乔在孙策身后生活如何,史料再无叙说。
杭州、镇江、苏州等地均有孙策墓的传闻。何处为真,古代文献中均有踪影,但苏州的记载更为可靠。
据南朝《昭明文选》记载,西晋时,吴县长官谢询曾给晋廷上表,表示孙策墓园已被采薪者毁坏,请求差遣五人守护,获得批准。吴县是东吴早期经略四方的治所,正是今日的苏州。
18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西晋的保护也不过须臾。
数百年后,在唐代诗人罗隐、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中,地处苏州的孙策墓成了乏人问津的荒丘,有牧童在其上吹笛。
此后,孙策墓的具体所在已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2016年,苏州虎丘路某小区基建施工时,发现小区一座高达11米的土墩下藏有古墓葬。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经考古发掘,发现9座不同时期的古墓,其中4座同属东吴一个家族。
主持发掘工作的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铁军介绍,5号墓中有数十块“吴侯”及一枚“建兴二年”字样的铭文砖,根据这一时间点及史书中曾获“吴侯”爵位者的经历,推断5号墓墓主为孙策之子孙绍。再据这一信息,家族墓中规模最大、地位最为尊贵的1号墓墓主可能就是孙策。
张铁军说,考古现场采集到的南宋时期墓志称土墩为“吴天之墩”,为确定1号墓墓主身份进一步提供了参考。
具有东吴早期风格的1号墓,墓道残长9米,墓室长14.2米、残高4.2米,面积约60平方米。墓室有前、后室及两个耳室,曾被多次盗扰。
“从1号墓的形制及出土物品看,已达到当时的帝王标准。”贺云翱认为。
紧邻1号墓的2号墓被推测为妾室安葬之处,遗骨仅剩一枚牙齿,经鉴定,年龄不超过25岁。1、2号墓墓砖尺寸相同,砌筑方式接近,部分出土器物式样完全一样。
这不由让人想起清人薛福成笔记中的记载,孙策遽然去世后,大乔伤心哭泣数月后亦离开人世。薛福成笔记是源于严谨考证,还是出自浪漫想象,尚难确认。但是两座墓修筑、墓主下葬时间接近的考古证据,确实给了今人想象的空间。
2号墓共出土了83件(组)文物,有砚滴、香熏、熨斗等青铜日用品,有青瓷耳杯、银质餐具、银质鎏金铜镜架和鎏金五铢钱,以及做工精美的金质指环、手镯、簪子和琥珀串饰,更有造型生动的龙首金钗以及这枚“比心”鸟首金钗。
东汉时期,光滑素面的圆形指环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东汉末年,指环逐渐成为男女寄情之物,但金质指环极为珍稀。
铜镜架由蹲兽架顶、3条架足、4条金链组成,架顶与架足之间有铆钉,收放自如;足身为竹节造型并饰以龙首和云纹,龙鳞金光闪闪。
“汉魏时代的镜架本就很少见,这件达到王室级别、装饰极尽华丽的镜架在全国可能属于唯一。”经历了镜架修复全程的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林留根认为。
25岁的年华,过于短暂。墓中物品的精致做工与美好蕴意,似乎在诉说着这位年轻尚美的女子,得生活眷顾,被恋人宠爱。
曾亲手将鸟首金钗等金饰从碎砖与黄土中取出的张铁军说,这些很可能与孙策和大乔有关。他感慨道:“它们反映了墓主在三国前夕的纷争战火中,对美好感情较为理想的期待。”
1800余年的光阴流淌而过,他和她的许多往事已被岁月悄然掩藏。而钗头相依的双鸟却仍熠熠生辉,纪念着他们之间的温柔缱绻,让这份浪漫历尽千古,永恒不朽。
美国得州小学枪击事件致21名师生死亡 |
外交部:对美国一再发生恶性枪击事件造成严重伤亡感到痛心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新华社休斯敦5月24日电(记者徐剑梅)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尤瓦尔迪市一所小学24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19名儿童和2名教师死亡。枪手被击毙。
报道说,18岁的当地高中生萨尔瓦多·拉莫斯当天持枪闯入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校园,逐教室开枪行凶,直至被执法人员击毙。当天早些时候,他先向自己的祖母开枪,然后开车前往罗布小学,在校外将车撞毁。当地警方称,初步调查显示,枪手是单独行动。警方没有透露其行凶动机。
当地媒体报道说,这是近十年来美国小学发生的最严重枪击事件。得克萨斯州州长阿博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枪手“以可怕、令人费解的方式开枪杀人”。
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发布公告,下令即日起至28日日落时分,在白宫及所有公共建筑等场所降半旗。他在全国讲话中呼吁实施新的控枪措施,但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措施或进行立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发表声明,对枪击事件深感震惊和悲伤。声明说,尤为让人心痛的是,大多数受害者为儿童。
许多分析人士对美国两党政治“极化”状态下的控枪前景表示怀疑。美联社报道称,美国枪支管制改革的前景似乎与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发生之后一样黯淡。
201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事件,20名儿童和6名成年人遇害,是美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小学校园枪击事件。(参与记者:孙丁、尚绪谦)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马卓言)针对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小学发生枪击事件致师生死亡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方对美国一再发生此类恶性枪击事件造成严重伤亡感到痛心,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同情和慰问。
汪文斌说,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种族歧视是最大的不公。美国是枪支暴力和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也是人权赤字最严重的国家。但令人不可接受的是,过去数十年来,人们没有看到美国政府在解决上述问题上采取任何实质举措。过去25年来,美国联邦政府未能出台一项控枪法案。马丁·路德·金发出“我有一个梦想”的呼喊已经过去将近60年了,但人们至今看到的仍然是弗洛伊德“我不能呼吸”的残酷现实。
汪文斌说,美国政府对美国人民的人权遭受系统性侵犯无动于衷,却热衷于打着人权幌子对别国肆意攻击、横加干涉。这充分表明美方所谓的“重视人权”完全是虚伪、空洞的说辞。“美国政府连本国人民的人权都不关注,又怎么会真正关心他国的人权呢?美方真正在意的,不过是把人权作为控制、打压别国的工具而已。”
汪文斌说,中方敦促美方切实把美国人民人权放在心上,尽快向世界提交一份美国的人权报告,深刻检讨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世界上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国家,儿童和青少年死于枪击的概率是其他31个高收入国家总和的15倍?为什么纽约的亚裔生活在恐惧之中,对穆斯林群体的歧视有增无减,土著居民遭受的种族迫害仍在继续?为什么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条件,却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汪文斌说,美方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美国民众的生命安全,让美国民众切实享有免于恐惧、免于枪支暴力和种族歧视的权利和自由。
“哀思和祈祷阻止不了子弹”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5月2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发生枪击事件,一名18岁的枪手射杀至少19名儿童和两名成人后被击毙。支持立法控枪的学生团体“为我们的生命游行”、不少以往枪击事件死者家属以及一些政界人士呼吁:现在就行动!
“为我们的生命游行”组织成立于2018年2月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玛乔丽·斯通曼·道格拉斯高级中学枪击事件之后。那起枪击导致17人死亡。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汇总,罗布小学枪击是今年美国公立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发生的至少第30起枪击事件。其余29起案件合计导致至少10人死亡、51人受伤。“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截至24日,2022年已过去144天,其间美国发生至少212起群体性枪击。
在美国,群体性枪击通常指造成除枪手外4人以上受伤或死亡的枪击事件。
罗布小学枪击是自2012年12月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以来死伤最多的校园枪击事件。在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中,20名儿童和6名成人遭射杀。其中一名死者的女儿埃丽卡·拉弗蒂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她一听到罗布小学枪击的新闻,思绪就立马回到桑迪胡克小学枪击那天,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一切仿佛在昨天”。
拉弗蒂希望,华盛顿能够采取行动。“我希望我们听到令人鼓舞的言辞,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哀思和祈祷。已经将近十年了,哀思和祈祷不会让我的母亲死而复生,不会让今天在罗布小学遇害的人死而复生。”
尤瓦尔迪以北560多公里的得州达拉斯市,美国全国篮球协会(NBA)季后赛西部决赛第四场的赛前记者会上,一向主张控枪的客队金州勇士队主教练史蒂夫·科尔情绪激动:过去10天,我们看到布法罗市老年人在超级市场遭杀害,我们看到南加利福尼亚州有人在教堂被杀害,现在我们看到儿童在学校被杀害。“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做点什么?”科尔说,他厌倦了向枪击事件受害者家庭表达慰问,厌倦了赛前默哀,“对不起”,“我受够了”。
科尔说,美国国会众议院去年通过决议,要求对每一笔枪械销售做背景检查,但由于共和党籍参议员反对,一直未能在参议院过关,共和党人甚至拒绝表决。
他隔空质问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你会把自己对权力的渴望置于我们孩子、老人和教徒的性命之上吗?”“华盛顿的50名(共和党籍)参议员要把我们当成人质。你们意识到,90%的美国人,无论支持哪个政党,都希望背景检查、普遍的背景检查吗?我们当中90%都支持。”
“他们不会投票,因为他们想把持自己的权力。可悲。”
前民主党籍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同样写道:“哀思和祈祷是不够的。”多年来,控枪立法毫无进展,“我们正在成为一个充斥痛苦尖叫的国度”。前民主党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发表声明,说拥枪游说团体和无意控枪的共和党已经让美国“瘫痪”。
共和党籍参议员托马斯·蒂利斯则警告民主党人不要作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声称控枪立法会损害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持枪权。然而,200多年后,无论社会生态还是武器杀伤力都发生巨变。随着美国政治极化不断加剧、社会撕裂程度进一步加大,枪支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惨剧。与此同时,枪支生产、买卖和使用形成庞大产业链,全国步枪协会等拥枪利益集团早已渗透到美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州是美国枪支管控最松的地方之一。共和党籍州长格雷格·阿博特去年6月签署一项全国步枪协会支持的法律,允许21岁以上得州居民在公共场所携带手枪,无需获得持枪证或受过培训。阿博特声称,这将使得州成为“第二修正案的庇护所”,不受任何联邦层面控枪法律影响。此前,得州已经允许公民无需持枪证就可以公开携带步枪。
阿博特24日早些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枪手在闯入罗布小学时携带一把手枪,可能还有一支步枪。
美国今年已有超1.67万人在各类涉枪事件中丧生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美国小学枪击惨案后的无力与无奈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美国中部时间24日11时30分许,有人闯入罗布小学,一间教室接一间教室开枪,至少19名学生和两名教师遇害,有的孩子被直接击中面部。
枪手是同一学区的一名高中生,今年18岁,庆生时买了两把枪作为自己的成年礼物。
暑假前最后一周,这么多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目前已确认身份的死者中,有8岁小男孩,也有10岁小姑娘。直至24日深夜,受伤人数仍不详。尤瓦尔迪纪念医院收治了14名伤者,其中11人是儿童。
电视画面里,救护车在学校附近街道上闪着灯,执法人员来来往往,父母泣不成声。一些家庭深夜仍在等待孩子被救治的消息。
一位名叫埃斯特拉达·迭戈的家长说:“你听到过其他地方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你永远不会想到这里也会发生。”
这是美国发生重大枪击案后经常能听见的话语。枪击事件如此之多,令很多美国人一方面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心存侥幸,以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事实上,美国是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国家。在所有富裕国家中,美国枪支谋杀率和自杀率均居首位。
罗布小学枪击案并非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201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造成20名儿童和6名成年人死亡。
美国教育部长米格尔·卡多纳发表声明说,校园枪击是每个家长最大的恐惧、最恐怖的噩梦。他对国会缺乏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意愿感到愤怒。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说,必须采取行动。但行动在哪里?讲话中拜登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控枪举措或进行立法。这些年来,美国关于控枪立法的辩论时起时伏,但控枪改革始终难以推进。
不仅如此,在得克萨斯等共和党人主政的红州,近年来枪支管制更趋宽松。2021年9月1日生效的得州新州法允许21岁及以上的人无须申请许可证或接受培训便可携枪。
罗布小学枪击案发生后,美联社报道称,“美国枪支管制改革的前景似乎依然黯淡,就跟(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一样”。
还有美国媒体说,这是美国经历的“最可怕时刻之一”。但更可怕的是,由于政治的极化与政客的不作为,这样的枪击案未来多半会重演,人们在震惊与悲痛后,可能会再次陷入无力与无奈。
(记者徐剑梅)新华社休斯敦5月25日电
包藏祸心的美“印太战略”必败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23日,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启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这是拜登此行的重头戏。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框架可谓美国“印太战略”的经济支柱,填补了前任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的空白。该框架强调美国主导建立贸易、数字经济等规则和标准,实质是想攫取国际新规则制定权和亚太经济话语权,制造经济分裂。这在新冠疫情冲击经济、迫切需要国际合作的背景下,不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撰文指出,韩国和日本受访者对该框架并不热情,认为美方没有承诺对成员经济体开放本国市场,令人失望。他说,在他走访的企业中,“没有一家能具体说出(印太经济框架)将带来的实质性利好”。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也说,“印太经济框架”缺乏解决东盟各国迫切关心的发展问题和贸易问题的实际举措,与目前亚太已有的一些多边或双边机制相比可谓相形见绌。
菲律宾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会研究员安娜·马林博格-乌伊认为,这一框架的目的是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层面为亚太地区制定规则,提升美国利益,维护美国全球霸权。“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框架可能不会在东南亚获得太多支持,因为它可能在东盟国家之间制造分歧,危及亚太许多国家与中国之间卓有成效、富有成果的经贸关系。”
印度社会科学院院长阿什·纳拉因·罗伊说,中国是地区内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企图排除中国搞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是错误的。
拜登24日在东京参加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这是该机制第二次面对面峰会。
分析人士指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无论是强化“四边机制”,还是大搞“五眼联盟”、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本质上都是拉拢盟友搞安全联盟、军事集团,妄图建立“亚太版北约”,这种充满对抗色彩的冷战思维,将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风险。
印度孟买观察家基金会前主席库尔卡尼指出,美国只关心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四边机制”的隐藏议程是创建一个“亚太版北约”,这对亚洲很危险,对全世界也很危险。“因此亚洲所有人民,包括印度和其他国家在内,必须加以抵制。”
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西园寺一晃认为,亚洲正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只要和平环境和合作体制得到加强,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美国主导的“四边机制”和“印太经济框架”是出于冷战思维,将破坏这种发展机遇,只能带来分裂与对立。
此次亚洲之行中,拜登向各方大力兜售所谓“印太战略”,以在这一地区调动更多国家来配合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四边机制”等都是为“印太战略”服务。
分析人士指出,“印太战略”实质是拉帮结伙搞“小圈子”,目的就是围堵中国,让亚太国家充当美国霸权的“马前卒”,本质上是制造分裂、煽动对抗、破坏和平,注定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马林博格-乌伊指出,美国不断图谋在亚太地区制造分裂和对抗,只会给地区制造分裂和不稳定,增加不确定性,将加剧亚太地区国家的担忧。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黄载皓表示,拜登此访凸显美国按照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的思维,这会加剧世界面临的“新冷战”风险。
汤之敏说,美国意图在亚洲及东盟内部制造分裂对抗,把本地区带上“碎片化”、“阵营化”道路,东盟国家对此尤其应该警惕。
西园寺一晃认为,美国一心想维护绝对霸权,不断推出一些脱离现实的战略和政策,其做法与和平繁荣背道而驰,只能带来分裂与对立、排挤与仇恨。“目前世界面临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重重挑战,只有各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心协力才能应对。”(参与记者:姜俏梅、胡晓明、姜磊、邓仙来、宋宇、闫洁、刘锴、陆睿、孙一然)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与会者认为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
|
( 2022-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论坛上表示,“2022年将会是艰难的一年”,IMF下调了143个经济体今年的增长预期,这些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6%。
IMF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均下调至3.6%。报告说,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且下行可能性大。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全球多国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其中食品价格更是关乎民生的关键因素。她说,展望未来,一些国家可能出现经济衰退,多数为经济疲软、尚未从疫情中恢复或非常依赖俄罗斯石油的国家。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在论坛上表示,欧洲饱受供应链问题和能源危机困扰,大概率将遭遇经济衰退。
弗雷泽认为,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粮食危机将成为非洲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分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丁远日前在达沃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仍面临通胀高企、供应链脆弱、能源和粮食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中,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有可能造成部分国家的输入型通胀。从短期来看,冲突加速了欧洲和中亚部分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从长远来看,冲突的余波可能影响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丁远认为,2022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增长基本面并不稳固。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加息政策有可能引起滞胀甚至经济萎缩。美联储加息前景也处于微妙时刻,近期已引发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鲁宾斯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很难判断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他认为,随着多国调高利率,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