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05版:新华深读

06版:新华关注·各地

07版:新华国际

08版:新华关注·文化

云招商 云签约 早上马 早落地 安徽多地蓄势新动能观察
云招商 云签约 早上马 早落地
安徽多地蓄势新动能观察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云招商”“云签约”,项目纷至沓来;开工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记者近日在安徽多地走访看到,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建立专人跟踪、定期联系调度机制,助力一大批重点项目早上马早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新动能。

  在滁州市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多个项目建设工地上,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记者来到总投资15亿元的安徽宏益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吨光伏新材料物流加工项目施工现场,几位戴口罩的工人在建设成品仓库,不远处的沉淀池旁,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

  “我们公司是从江苏泰州转移而来,主要生产超白石英砂,为这里的光伏玻璃产业链上的企业做配套。”安徽宏益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星臻说,该公司今年2月参加凤阳县2022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后,进入紧张建设期,“前段时间连续阴雨天气,工期进度受影响,近期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我们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加班加点、抢抓工期,争取早日投产。”

  招引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凤阳县2022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总投资303.7亿元的16个项目开工,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将为凤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据凤阳县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刘志翔介绍,该县围绕产业链招项目,组建21名县级领导干部负责的产业链专班,成立六大产业链招商分局,定期召开调度会议、专班会议,一季度,通过线上交流、外出招商等方式,签约春禾智慧农业等多个项目。同时,围绕转化率落项目,对89个在建、续建工业项目实行县领导牵头、部门负责、定人定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云招商”“云签约”已成为不少地方的特色做法。3月24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举行常州威斯双联5G电子功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新材料项目“云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10亿元。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开展‘不见面’招商,改‘面对面’为‘屏对屏’,通过电子邮件、微信、视频洽谈等多种方式将原本属于线下的见面沟通、洽谈签约搬到线上,招商推荐会、展会等也开启‘云模式’。”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宝春说,今年以来已有多个项目签约,随着这些项目的落户,将为该区加快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保障项目有序推进,有的地方建立专人跟踪、定期联系调度机制,有的地方提前谋划“一企一策”,实行包保责任制。为减少疫情对市场主体和项目建设带来的冲击,安庆高新区成立项目建设专班,对企业的特性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优化项目推进方案,同时统筹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这座投资约500亿元建设的园区将形成年产100万辆新能源汽车、100GWh动力电池产能。俯瞰整个园区,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冲焊联合厂房、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建设基本完成,现代化的生产线即将建成,计划于今年三季度投产。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我们织密防控网,对园区项目划分责任片区严查严管。”合肥经开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工程处处长何宗军说,园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进度如期推进。

  在建项目统筹推进,一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我们瞄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主导产业,着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江小军说,该市今年前两个月新签约重点项目157个,协议投资额超序时进度7.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总额212.2亿元,同比增长30.2%,新签约项目投资和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记者姜刚、马姝瑞、戴威、吴慧珺、水金辰)

     新华社合肥4月6日电

 
社保5大新变化,关系你我他
社保5大新变化,关系你我他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姜琳、彭韵佳)退休职工养老金将迎来“十八连涨”,异地他乡看病报销将更便捷,为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社会保障关系到千家万户。今年,你我的社保将迎来多种新变化。

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多少?

6月底前有答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这意味着,退休职工养老金将迎来“十八连涨”,城乡居民养老金也将有所提高。

  职工养老保险方面,2021年养老金待遇上调,让1.27亿退休人员得到了实惠。2022年具体怎么涨?涨多少?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要求,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2022年,我国还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余缺,困难地区的养老金发放将更有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过去一年,全国有1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惠及7800多万老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居民。

  今年除上调中央确定的全国基础养老金标准外,截至目前,已有福建、江苏、海南、西藏、宁夏、贵州、山西等7省份公布了城乡居保省级基础养老金上调方案。四川等省份也明确年内将上调。

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如何推进?

6月底前公布



  根据要求,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让百姓在异地他乡看病报销手续更便捷,无疑将是政策发力方向。

  目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已有63个统筹地区的826家定点医疗机构,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4.9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8.98万家。

  据国家医保局医保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介绍,接下来还将指导各试点地区加快信息系统改造,扩大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范围,分类推进住院、门诊费用结算线上线下“跨省通办”。

  此前国务院要求,确保2022年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个人养老金怎么投资?

4月底前明确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但第三支柱发展不够规范,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使得居民缺乏获得更稳定和更大收益的养老金投资渠道。

  根据部署,“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项工作,由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牵头,4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据记者了解,目前顶层设计已经明确,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皆由个人自愿参加。其中,税收政策的设计和优惠力度是关键因素。

  《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已于2021年12月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文件印发后,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制度落地实施,为人民群众养老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主要有两方面任务。一是建立有税收等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拟采取个人账户制,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提供更多个人积累养老金的制度选择。二是规范发展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和监管。两者相互支持,共同促进第三支柱的发展。

全国医保用药范围何时统一?

12月底前完成



  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将在12月底前完成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的相关工作。这预示着全国基本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即将到来,各地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化药和中成药将基本一致。

  按照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目录调整职责和权限,各地区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调整医保用药限定支付范围”。

  此前,国家医保局已经印发《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持续推进省级增补药品消化,为统一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规范医保支付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统一的基础上,国家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规则及指标体系,及时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经济性评价优良的药品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新药、好药。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神药”“僵尸药”调出目录。国内上市的罕见病用药中,有40余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职业伤害保障如何保?

年内持续推进



  职业伤害保障,就是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提出,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年内持续推进。

  由于缺乏稳定的劳动关系,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往往难以获得工伤保险保障。但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今年试点城市和相关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将补齐职业伤害保障的短板。

  美团CEO王兴近日表示,美团将在政策指导下积极参与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确保试点项目按计划时间表进行,并将支付参与试点骑手的所有费用。

  “目前北京、上海、四川等省份,已着手在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行业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筹备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随着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建成,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正式落地,并为之后在全国推广探索经验、积累数据。

  职业伤害保障能保哪些情形?赔偿待遇如何?据业内人士介绍,职业伤害保障由平台企业缴费,就业人员个人不缴费。其保障的范围和情形、待遇的标准和水平,与工伤保险总体保持一致。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将于8日上午隆重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将于8日上午隆重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将于4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将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转播。

 
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
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吴雨)记者6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的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国务院金融委)职责,提出建立处置资金池,并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为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负责统筹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研究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指挥开展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工作。同时,草案征求意见稿压实了各方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责任,提出建立处置资金池,明确权责利匹配、公平有序的处置资金安排。

  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此外,草案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对导致金融风险发生、蔓延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问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非法采矿、污染长江……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5省区典型案例
非法采矿、污染长江……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5省区典型案例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高敬)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进行,督察组6日通报了5省区的典型案例,以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

  督察组发现,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一些矿产企业采矿权到期后未重新申领采矿许可证,无证采矿问题突出。生态修复治理问题突出,有的甚至以修复之名行破坏生态之实。八卦岭乡、挂兰峪镇32家废弃无主危险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由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实施治理,但现场抽查发现,百砬沟废弃矿山不仅没有按要求开展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反而在原开采面上继续开矿,目前开采破坏山体面积已超过57亩。

  在江苏省镇江市,督察组发现长江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仍有19个项目未取得涉河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其中9个为环境风险较大的化工项目。扬中市有关部门以水利设施名义立项建设的西沙湾星空酒店位于长江河道内。镇江市列入清理整治清单的142个项目均于2020年6月底前上报完成整改,但部分项目清理整治不到位。少数企业超标污水直排甚至偷排长江。

  督察组发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共有在期矿山85家,其中露天矿山45家。督察组现场抽查的8家露天矿山,无一按照规范进行开采和修复,植被破坏严重,生态修复难度极大。有62个采矿项目存在侵占荒漠草原问题,侵占总面积近3万亩,严重违反草原法。同时,矿山越界开采等问题突出。

  督察组指出,西藏昌都市水泥项目批小建大,生态破坏问题突出。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昌都市4个水泥熟料项目产能合计255万吨/年,但实际建成产能超过批准产能的41.2%。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一旦发现存在“批小建大”的行为,要责令整改,整改到位前不得擅自投产。但当地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放任这些项目违规点火投产。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坡最大的一条河流,是国际候鸟迁徙线的重要节点,部分河段为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督察组在新疆督察发现,玛纳斯河水资源违规分配,流域违法取水问题多发,挤占生态用水,流向生态功能区的河道长期断流,导致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黑土地打响春耕“保卫战”
黑土地打响春耕“保卫战”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哈尔滨4月6日电3月以来,东北三省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当前,东北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确保不误农时。黑土地上一场春耕“保卫战”正在打响。

农资加速下摆,打通“最后一公里”


  严禁随意堵路、封路,坚决不允许出现农资运输车辆“进村难”、进出铁路货场难、化肥装卸作业人员出行作业难、高速公路“上得来、下不去”……近日,黑龙江省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疫情期间做好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运输保障的通知。

  黑龙江省兰西县兰河乡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土地托管面积10万亩,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合作社订购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前几天都到了。

  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地区物流受阻。3月中旬,黑龙江省供销社下属企业倍丰集团的7万吨化肥积压在营口港。“省际联动,开启绿色通道,这几天回运差不多了,我们加快下摆,稳定市场。”倍丰集团总经理刘艳明说。

  近日,在各方努力下,营口港每日化肥装运量连续突破1万吨,装卸工人和司机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保证化肥发运。

  这几天,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太东村村民丁学祥家,院子里码放着刚从镇上运回的300袋化肥和400公斤水稻种子。丁学祥说,在农业部门协调下,村里春耕生产所需种子、化肥等农资这几天陆续到位。

  最近,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订购的3万斤水稻种子陆续到货。“多亏了政府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今年种地,心里也就有底了。”郭凯说。

浸种催芽,水稻育苗不误农时


  3月中旬,作为五常大米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哈尔滨五常市多地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记者近日在五常市采访了解到,当地广大农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农业生产。

  4月2日,在五常市卫国乡友好村乌拉巴街屯,水稻育苗正在进行。友好村党支部书记孙志国告诉记者,村里有村民217户、475人,现在60%村民已经完成了育苗。

  五常市志广乡五星村徐家街屯有一片大棚区,拖拉机冒着黑烟,“突突突”地来回穿梭,拉运泥土、育秧板等农用物资。筛土、摆板、覆土……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

  徐家街屯村民马中元正在路边“打土”,用筛子将泥土筛细,以符合育苗的要求。马中元有150亩地,近日开始育苗,估计一两天就能干完。村民杨艳文将处理好的泥土用桶运进大棚,蹲在地上用手均匀地撒到稻种上。

  记者从五常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3月20日,五常市开始水稻浸种,3月27日开始育苗,4月10日前大面积育苗将全部结束,农业生产正有序开展。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建国村大农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筛土和浸种等备耕工作,在合作社的庭院里,只见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把稻种进行摆盘。

  该合作社负责人李英斌表示,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他们采取两个人一组进行稻种摆盘。“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是不会耽误育苗,预计4月中旬稻苗就能全部移到大棚内。”李英斌说。

科技春耕,铆足干劲促丰收


  种子检验、测土配方、农艺推广……随着黑土地上冰雪消融,一批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让春耕备耕生产更加科学高效。

  这几天,在叠盘暗室育苗车间内,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控制系统和数据平台进行测试。智能化暗室育苗工厂投入使用后,在少人或无人情况下,依靠智能系统完成浸种催芽直到秧苗进入大棚管理。

  春耕在即,北大荒集团新华农场有限公司的农业技术人员正忙着给大马力农机安装作业智能终端。种植户李雪鹏说,安装了智能终端后,就可以实时了解作业和油耗情况,播行直、接茬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播种质量。

  在吉林省洮南市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监控室里,田间各项气象数据和农机作业情况实时显示在控制室大屏幕上。

  “有了大数据和先进农机设备,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掌控生产的全过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员聚集,防疫、春耕两不误。”这家公司负责人龚树魁说。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作为粮食总产占全国逾五分之一的东北三省,正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打响春耕“保卫战”,为全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奠定基础。

(记者王建、梁书斌、王鹤、薛钦峰、邹明仲)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和部署 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和部署
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
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和警觉新问题新挑战。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有的可提前实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切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要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各部门要着眼大局、主动作为,在督促落实已定政策的同时,针对形势变化抓紧研究政策预案,及时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措施。各地区也要结合实际,拿出减免房租等务实管用举措。
 
  会议指出,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必须针对突出困难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一是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在今年二季度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并将已实施的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由餐饮、零售、旅游业扩大至上述5个行业,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二是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今年底前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参保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三是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从60%提至最高90%;允许地方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并向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会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是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促进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二是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费和有效投资的举措,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需求,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三是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增强银行信贷能力。
 
中宣部等表彰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中宣部等表彰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
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基层文化工作,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开展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工作,并于近日公布表彰名单。
 
  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包括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等64家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安徽省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等64家基层文艺院团,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等48家基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四川省达州市大巴山影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4家基层电影服务单位,江西省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等4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基层广播电视机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农家书屋等48家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发行单位,江苏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等10家党委宣传部门。
 
  据介绍,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工作自2021年7月起开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制定方案、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申报,确保评选公开、公平、公正。
 
  此次获得表彰的346家先进集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受到基层百姓欢迎。
 
  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唱响主旋律。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和艺术特色,积极创作建党百年题材楚剧《好一片绿洲》,深受群众欢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保障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保障农村文化市场安全稳定;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社区农家书屋结合红色资源,成立娄山关红色读书会,定期组织开展党史教育、主题宣讲等阅读活动;不少基层电影服务集体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组织主题放映。
 
  线上线下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推出歌曲《风雨同舟》、相声《汉囧》、评书《逆行者》、快板书《众志成城抗疫情》等一系列优秀作品,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江西省分宜县、湖北省赤壁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天气逐渐放晴 疫情威胁依然不能懈怠》《赤壁民警助力湖南小伙驰援武汉》等融媒体产品,全网点击量均超千万;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持续做好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检查指导,协调当地电信企业提供资费优惠,帮助全区上网服务行业减少损失250余万元;云南省瑞丽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配合防疫部门开展滞留旅客转运等工作,积极为当地困难企业协调解决居家隔离员工吃饭困难问题。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图书馆与恒北村结成帮扶对子,送出种植、科学普及类书籍2000余册,举办专家讲座现场解答农民技术问题,助力当地早酥梨特色产业发展;安徽省当涂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采取“你点单、我配送”模式,创新推出文化服务菜单,每年开展公益演出200场,同时成立“美丽当涂”志愿服务队培训乡村能手、培育文艺骨干;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新宁镇百合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家书屋由农民自主点单、按需配备,聘请小区脱贫户为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管理,常态化开展暑期作业辅导、“四点半课堂”等便民志愿服务,经常性开展党史学习、党史宣讲、经典诵读、书画比赛、文艺演出等系列主题活动;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包河大队与大圩镇迎河村结为共建单位,除捐赠图书帮助建立村内图书阅览室外,还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受疫情影响导致葡萄滞销问题,联系直播平台运营公司进行线上销售,使每家种植户平均增收1.5万余元。
 
  中宣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受到表彰的基层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更大贡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先进集体克服各种困难、勤勤恳恳工作和心系群众、默默奉献的典型事迹,激励引导基层文化单位和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基层、服务群众。
 
教育部:今年中考不得超标命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
教育部:今年中考不得超标命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王鹏)记者6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通知要求,各地要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在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方面,通知提出要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认真遴选命题人员,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各地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九部门:将失能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
九部门:将失能等老年人列入医养结合服务重点人群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李恒)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

  通知明确,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的工作内容包括:一是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力,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安全的医养结合服务,确保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二是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发展中医药康复服务;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扩大服务队伍,加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四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区域医疗和养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五是改善设施条件,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可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清理“丑书”“怪书”,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启动
清理“丑书”“怪书”,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启动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史竞男)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各单位充分认识规范使用汉字的重要意义,坚持属地管理,落实主管主办制度和“谁出版谁负责”“谁制播谁负责”原则,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

  通知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汉字字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字体更加多元,在较好满足社会多样化用字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字体使用场合不当、质量水平较低等问题,尤其是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通知明确,本次清查范围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及相关新媒体等的报头(名)、刊名、封皮(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主页面、内文(包括正文、内容提要、目录以及版权记录项目等辅文)、包装装饰物、广告宣传品等用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剧目、纪录片、动画片、广告及宣传品的片名、片头的制作单位名、字幕、演职员表等用字。

  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压实管理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引导有关单位严格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用字情况进行审核把关,对汉字使用不正确、不规范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违背汉字书写规律和审美品位,粗制滥造、拙劣夸张、观感不佳的字体及时进行清理替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确保党代表选举工作宣传在边境全覆盖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确保党代表选举工作宣传在边境全覆盖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位于中蒙两国边境上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以党员中心户为“点”、以志愿服务队为“线”、以流动党校为“面”进行宣传,确保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在边境地区1807名牧民党员中宣传全覆盖、内容全知晓。

  拥有3.3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巴彦淖尔市辽阔草原上,有190户党员中心户。这些牧民党员以15至30公里为半径,组织联系周边10名党员,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及时将党代表选举工作宣传到户、到人,面对面解答疑惑。

  不久前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哈拉图嘎查党员中心户斯庆花拉家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喜迎党的二十大——草原儿女心向党”主题党日活动。由“土专家”、先进模范、老支书、民歌队组成的宣讲小分队与嘎查党员、群众围坐一起,用蒙古族传统民歌等基层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

  “二十大代表选举到草原,重要要求咱要记心间。要把那先进典型学起来,要把那优秀党员推上来……”在朗朗上口的宣讲中,牧民党员和群众了解到党代表选举的重大意义、基本流程、重要要求等知识。

  为了让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宣传百分之百覆盖,巴彦淖尔市还以志愿服务队为“线”,发动边境地区11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以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为主的810户牧民党员家中,结合生产帮扶、抗灾保畜等志愿服务,做宣传工作,让这些无法参加集体学习的党员了解掌握党代表选举工作。

  “喂料、保羔都没啥困难吧?上次联系的青贮草料这个礼拜就能送来了,这次来,就是把咱们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给您说一说。”在草原凛冽的寒风中,当地甘其毛都镇巴音查干嘎查流动综合服务队队长达布希拉图带领团队,深入到分散居住在边境上的15名老党员家中,了解过冬情况,并发放国家通用语言和蒙古语的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宣传单,对文化水平偏低的牧民党员详细讲解相关政策。

  “冬季牧民们牧业工作繁重,我们把宣讲工作与联系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结合起来,群众就能真听、真信、真拥护。”达布希拉图说。

  为让牧民党员准确了解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巴彦淖尔市以党校教师、党务干部、“草根”宣讲员为主要宣讲力量组建14个草原流动党校,以嘎查村活动阵地、党员中心户为宣讲点,通过政策解读、辅导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党代表应具备的条件、推选程序等内容,教育党员学习中央精神、掌握选举规定,切实提高牧民党员政策知晓率。  

      (记者勿日汗)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6日电

 
如何建立维护金融稳定长效机制? 聚焦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如何建立维护金融稳定长效机制?
聚焦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吴雨)6日,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这将对防控金融风险带来哪些影响?

国务院金融委牵头形成合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但也存在不足,缺乏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相关规定分散于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法规中。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为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的专门制度安排,与其他金融法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有必要制定金融稳定法,构建更为科学完备的金融法制体系。为此,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内实践看,前期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长期累积的风险点也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应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制度,健全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这个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到底是什么样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高效权威、协调有力”的要求,而这首先需要一个权责清晰、分工有序的金融稳定工作架构。

  此次,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国务院金融委)的职责,规定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负责统筹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研究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指挥开展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工作,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而有关部门和地方将按照分工和金融委的要求,密切协调配合。

  专家表示,作为一部跨行业跨部门的法律,需要金融委统筹协调和靠前指挥,做好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监管分工和协调合作,形成维护金融稳定的合力,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全链条制度安排


  针对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制定金融稳定法将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全链条的制度安排,压实各方责任,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效、经营模式粗放,部分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违法违规占用金融机构资金,是导致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草案征求意见稿压实了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主体责任,强化金融机构审慎经营义务,加强了准入和监管要求。

  梳理草案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不少条款规定了金融机构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责任,比如准入条件、禁止行为、依法承担风险处置的主体责任、有效防止处置成本向社会转嫁等。

  同时,制定金融稳定法将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有助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记者发现,草案征求意见稿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等多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职责提出明确要求。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介绍,金融监管部门将切实履行本行业本领域金融风险防控职责,严密防范、早期纠正并及时处置风险。人民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强调处置风险要减少对公共资金依赖


  处置金融风险需要投入资金,而所产生的成本也应分摊给相关责任方。因此,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处置资金池和使用安排,并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处置金融风险绝不是让公共资源来“买单”。草案征求意见稿首先要求被处置机构积极自救化险,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按照恢复与处置计划或者监管承诺补充资本。同时调动市场化资金参与并购重组,发挥存款保险基金、行业保障基金等处置平台作用。

  “处置风险要减少对公共资金的依赖。”人民银行相关人士强调,危及区域稳定且穷尽市场化手段、严格落实追赃挽损仍难以化解风险的,才可依法动用地方公共资源;重大金融风险危及金融稳定的,要按照规定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作为国家重大金融风险处置后备资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向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主体筹集的资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组成,由国务院金融委统筹管理。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社会各界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金融稳定法草案,按照立法程序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后续工作。

 
“放水养鱼” 助企纾困 看各地如何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放水养鱼” 助企纾困
看各地如何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6日一大早,山东金宇针织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韩世玲在电子税务局提交了留抵退税申请,仅用5分钟便完成整个退税申请流程,退税款当天就到了账。“退税操作方便快捷,‘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韩世玲说。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各地税务部门正加紧落实落细相关支持政策,确保退税减税“红包”更好惠及各类市场主体。

“快”退税助纾困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定预期、助企纾困的关键一招。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规模大、分量重、市场主体受益多。

  “退税款很快就到账了!对现阶段我们工业企业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4月1日,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的第一天,山西襄汾县星源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看到刚退回来的一笔税款激动地说。

  同样感受到“退税速度”的还有安徽省青阳县同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忠球。“从申请到办结,7万多元退税款不到半日就到账了。”陆忠球说,“受疫情影响,我们小微企业现金流非常紧张,这笔退税款及时缓解了企业眼下资金周转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税费服务工作,安徽省税务部门积极深化智慧办税,让“无接触”“不见面”办税成为常态,并通过对电子税务局等信息系统优化升级、流程改造,实现“一键办税”“自动办结”。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介绍,今年留抵退税新政将为市场主体新增约1.5万亿元现金流,将税款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实实在在退还给企业,对于正处在扩张期、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能够起到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助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轻装上阵。

打好政策“组合拳”


  除了留抵退税这道“硬菜”,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容,含“金”量更高。

  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明确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有关增值税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3月以来,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相继出台。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这一政策,能让我们多扣除150万元。”迪飞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总账会计戴剑说,税费支持政策降低了企业税负,让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为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江苏省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各地通过减税、免税、缓税、退税等政策叠加发力,为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提供政策托举。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阶段性措施,又有制度性安排;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既有普遍适用的减负政策,又有特定领域专项帮扶措施;既有延续性安排,又有新增部署;既有中央统一实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法自主实施的措施,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特点。

确保税费红利直达快享


  “税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宣传、微信推送等方式,对企业跟进辅导,该享受什么政策、该退多少税款、该怎么申请办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甘肃嘉峪关安顺凯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英说。

  为了让企业更快更好享受税费红利,各地税务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江苏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开发“智能报表”,实现各项优惠政策精准识别推送;山东通过预约退税、绿色通道、错峰办理等措施,让纳税人退税更加便捷;山西通过“政务直播间”就税收政策进行细致解读,确保纳税人“零时差”知晓……

  为确保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有底气”,中央层面部署了一系列举措: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将按时点要求及时下达;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保障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

  “山东省已于3月底将中央下达山东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分解落实到市县,为落实企业留抵退税提供财力保障。”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说。

  谢文表示,下一步,各级税务部门将在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支持下,持续在抓落地、优服务、提质效、强督促上再加力,全力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细落稳、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审核力度,及时发现风险疑点,严密防范和打击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等违法行为。

  (执笔记者王雨萧、申铖;参与采写王阳、吴慧珺、潘晔、王劲玉、李杰)

 
从细从实落实防控措施,疫情热点回应来了
从细从实落实防控措施,疫情热点回应来了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董瑞丰、顾天成、李恒)疫情形势怎样扭转?群众就医问题如何稳妥解决?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作出集中回应。

  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5个省份中,广东、山东、河北呈现向好态势,上海和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

  “多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证明,从严从紧采取以隔离、管控、封控、筛查等为核心的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依然有效,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的既定方针。”雷正龙说。

  “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快字当头,加紧推进重点地区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各地要加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储备,提升规模性疫情处置能力,并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当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防控策略、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就会得到好转。

缓解就医“最后一米”问题


  疫情期间,群众就医问题牵动人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群众就医“最后一米”问题,一是出小区、进医院的“一出一进”,需要多部门联动,配合120等急救机构,使120急救等便民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发挥作用;二是运输过程中妥善安排交通工具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这两方面需要各方协调,必要时征用政府车辆、志愿者车辆,保证点对点接送服务。”

继续推进疫苗“应种尽种”


  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32.8亿剂次,已完成全程接种超12.4亿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7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超2.2亿人。

  “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世卫专家评价新冠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极其有效”。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做到应种尽种。王华庆还提示,有花粉过敏史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如果花粉过敏者正在过敏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花粉过敏导致哮喘等严重症状发作的,要缓种疫苗。对有花粉过敏史可以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时,要告知临床医生或接种医生,也要严格遵守接种后留观30分钟的规定。

 
哈尔滨重点项目开工复工
哈尔滨重点项目开工复工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4月3日,工人在中交二公局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北马路站施工现场作业(无人机照片)。随着春季到来、气温升高,哈尔滨市多个重点项目开工复工。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开工复工省市重点项目206个,其中省级“百大项目”70个。  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两部门:加强对被拐卖妇女等困难妇女群体救助帮扶
两部门:加强对被拐卖妇女等困难妇女群体救助帮扶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刘硕)记者6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与全国妇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专项活动已于3月启动,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通知指出,五类进入检察办案环节、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检察机关应当作为重点对象,协同妇联组织加大救助帮扶力度:一是属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农村妇女;二是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拐卖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妇女;三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受到违法犯罪侵害致死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承担养育未成年子女、赡养老人义务的妇女;四是身患重病或者残疾的妇女;五是赡养义务人没有赡养能力或者事实无人赡养的老年妇女。

  按照通知,对于因就业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等民事侵权案件导致生活困难,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以及因遭受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生活确有困难,根据实际情况认为需要救助的妇女,案件办理地检察机关也可以协同妇联组织开展帮扶救助工作。

  通知要求,专项活动开展过程中,检察机关办案部门要切实增强救助意识,全面梳理救助线索,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应当立即启动救助工作程序,指定检察人员优先办理,积极协助妇女提交书面救助申请、生活困难情况的证明材料。被救助的妇女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应当一并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对妇联组织移送的救助线索,检察机关在办结后应当向妇联组织反馈案件办理情况。开展司法救助,要尊重困难妇女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合法权利,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通知强调,检察机关和妇联组织应当树立特殊保护意识,对实施司法救助后仍然面临生活困难的妇女,针对具体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借助专业力量,因人施策进行帮扶。建立每月会商机制,实行救助案件信息及时共享,解决突出问题,并研究出台本地区相关工作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强化司法救助案件线索移送、联合回访等工作,以自觉依法能动履职更好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公安部部署“猎狐2022”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
公安部部署“猎狐2022”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熊丰)记者6日从公安部获悉,近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猎狐2022”专项行动。

  “猎狐2022”专项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办公室部署开展的“天网2022”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将按照部署要求,全力缉捕各类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追赃渠道,协助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对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追逃追赃工作,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开展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加大反洗钱力度。据了解,在去年开展的“猎狐2021”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抓获一大批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追赃约14亿元。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猎狐2022”专项行动,始终保持追逃追赃高压态势,全力服务反腐败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共同守“沪”,上海这场硬仗怎么打?
共同守“沪”,上海这场硬仗怎么打?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当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还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各项工作进展牵动人心。2500万人超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如何推进?数万名各地医护星夜驰援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封控期间的民生保障如何解决“最后100米”难题?

  2500万人,如何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仗。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4月4日起,上海启动全市核酸筛查。

  记者从4月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4日核酸筛查情况,经专家综合研判,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6日在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在本次检测全部完成前,全市继续实行分区管控。

  在数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同步开展检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如何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各级干部下沉、基层提前摸底、志愿者全力守护,全力开启这场“没你不行”的赛跑。

  清晨的豫园商城,这一上海最知名的老商圈,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黄浦区豫园街道广福居委会主任张华4日凌晨4点半已经起来,“今天我们这要完成5个点位、800人左右的核酸检测,区城管的队员下沉到我们片区,大家把动作做在前面,确保速度。”

  这里虽然人不多,但点位类型多样,既有工地商铺,又有居民小区。“经过之前的磨合,我们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为辖区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等提前把核酸检测需要的二维码打印出来。虽然要早起,居民们也都非常配合。”张华说。不到半小时,一个点位的检测就完成了。

  4日早上6时,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已经忙碌起来。临汾路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孔晓娟提早赶来做准备。她是一名支援社区抗疫的下沉干部,已在临汾路街道各社区奔走了约3周。

  换上防护服,孔晓娟与60名社区志愿者一起在小区内“扫街”——核酸检测地点进出口的分流标志是否清楚,提示排队安全距离的地面标签牢不牢,警戒线有没有拉好……

  为了尽可能快速完成检测又避免交叉,基层干部充分开动“脑筋”。有的坐上三轮车,将“大白”们精准送到楼栋前,“居民不动‘大白’动”;有的提前规划好进出动线,不走回头路;“大白”挨个提醒“检测时,摘掉口罩要憋气”……

  在中央和兄弟省份的强力支持下,目前上海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400万管。全市共设置了约2万个采样点,组织了约5万名采样人员。同时,上海还加强“采、运、检、报、核”各环节衔接,压缩样本运送时间,保障检测能力满负荷运转,提高结果报送效率,努力做到快采、快运、快检、快报、快核。

数万医护援沪,方舱医院抓紧建设


  目前,上海正积极筹措救治床位和隔离房源,扩充了一批市级定点医院,新建投用了一批方舱医院。当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在建设方舱医院,建成后可提供4万张床位。5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展馆正进行地面作业,铺设防水层;有的展馆已在搭建舱位。展馆设计图还专门辟出了儿童区。

  位于崇明区的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有2700多张床位。记者在这里看到,这里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医疗队和安徽省援沪医疗队联合入驻。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上海的病人治疗、照顾好,还要把我们的队员一个不落地带回家。”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周翠梅说。

  4月4日晚的上海,很多居民小区回荡着此起彼伏的“谢谢你”,令人泪目。这是经历过最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广大上海市民,在向全国各地来沪支援的医护人员表达由衷的感谢之情。

  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强力支持上海,全国多省份力量资源驰援上海。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上海虹桥火车站“铁流滚滚”,10余趟高铁列车将来自湖北、天津、山东、江西等地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运抵上海。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河南医疗支援队以每十分钟一架次的密集编队从郑州飞抵上海虹桥机场。

  “我们4月2日晚上接到任务,立即选派医护人员集结队伍,做好准备,3日就抵达上海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亓琴说,全院派出60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呼吸、重症、中医、院感等多个科室。

  “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们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说,“上海人不用跟武汉人客气!”

  4日凌晨两点多,浙江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章月桃和同事们就准备从浙江启程。根据统一部署,台州市中心医院的援沪队员必须在4日12点之前,完成松江区泗泾镇的核酸样本采集。4日中午11时许,31120例标本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配合我做核酸采样的社区志愿者是一位70多岁的阿姨,老人家真心实意想为抗疫出一份力,令我非常感动。”章月桃说。

民生保障,打通“最后100米”


  民生保障牵动人心。为保障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上海成立了生活物资保障专班,启动蔬菜应急保供机制,加强市外货源对接,实施蔬菜直供、直配,目前已经建立10个应急保供大仓,与50家外延蔬菜生产基地、77个主供应基地和蔬菜主产区做好产销对接。

  同时,上海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把大型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生鲜电商等线上线下企业组织起来,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下沉干部等组成服务保障队伍,努力把市民群众所需的生活物资送到千家万户。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下的上海民生保供,关键是抓三个环节:

  第一,做好货源对接,确保源头物资充足。在上海的“菜篮子”崇明岛,从凌晨3点开始,海上花岛绿色农业基地的菜农们就戴着口罩采摘、包装各类蔬菜。这个基地每天发送蔬菜近20吨,直接运送到位于静安区的“菜篮子”配送基地,再统一分拣、配送至各大社区。

  第二,优化“最后一公里”,保障物资运送到社区。在美团买菜逸仙路站点,分拣员李德峰说:“在七八百平方米的仓库里,我们每天至少能刷出3万步。”疫情期间,市民需求激增,逸仙路站点订单量达到原来的3倍。并且每个订单中的商品数量从原来的几件增加到十几件,导致分拣时间翻倍。为解决人手不足问题,美团买菜已从全国各地调集数百名分拣员驰援上海。

  第三,打通“最后100米”,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上。“为搞好民生保障,我们把小区的七八十名志愿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快递外卖、配药、物资供应等几个小组。像快递外卖,每天就有两个时段集中配送,碰到瓶装水、食用油等大件,小区的保安也主动过来帮忙,这让大家很感动。”浦东新区张江镇城市经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石英说。

  针对看病难问题,当前,上海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保持开放,各区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开辟了应急就医渠道,重点满足急危重症、孕产妇、儿童以及血透、放化疗等患者必需的就医需求。对于慢性病患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做好配药服务和医疗健康咨询。

  (记者周琳、贾远琨、何欣荣、王辰阳、郭敬丹、潘旭、杨有宗、张建松、袁全、张梦洁、周蕊、郑钧天;执笔:杨金志)

     新华社上海4月6日电

 
“四叶草”正建设上海方舱医院 可提供4万张床位
“四叶草”正建设上海方舱医院 可提供4万张床位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4月6日,工人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作业。为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正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改建成又一座方舱医院,建成后有望提供4万张床位。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海南:“地点码”提高精准追溯排查效率
海南:“地点码”提高精准追溯排查效率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海口4月6日电(记者陈凯姿)将各个关键卡口、场所等信息固化为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通过扫码信息快速查验流动人员健康状况。海南省日前推行并落实“地点码”措施,提高了疫情防控精准追溯排查效率。

  据介绍,海南“地点码”生成后,可导出打印张贴在各场所、卡口等入口处,流动人员扫码即可通过。“地点码”精准定义了时间、空间维度信息,便于精准回溯涉疫风险人员,还通过技术和管理防护保护群众个人隐私,其详细信息仅限于流调溯源使用。

  记者在海口市部分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药店等场所采访了解到,对于流动人员而言,通过“地点码”扫码进入场所,操作便捷。对于各大场所而言,“地点码”的推出取代了以往繁琐的出入登记,减轻了防疫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通行效率。

  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孙少科说,“地点码”对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性是一个良好辅助,有效破解了重点场所人员流动情况不清等难题。

 
上海:集采集配打通末端配送堵点
上海:集采集配打通末端配送堵点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上海4月6日电(记者周蕊、袁全)记者从4月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正在集中力量打通跨省物流堵点,并采取集采集配方式,化解“最后100米”难题。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目前,上海生活物资保供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跨省物流受到疫情影响不够通畅,终端运力不足导致配送不及时。上海正在各方的支持下,努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想方设法保障好疫情期间市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通跨省物流堵点,保障生活保供物资能够顺利送达上海,另一方面,则采取集采集配方式,打通末端配送环节。

  刘敏说,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出台了保障上海生活物资保供车辆通行的具体措施,商务部也要求相关省份加强对上海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的支持;上海在市内外加快建立蔬菜应急保供中转站,开通超市卖场、电商平台沪昆物流专用通道,并与市外主副食品生产基地紧密对接,保障后续生活物资供应能够持续供得上。

  刘敏表示,当前,生活物资保供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送到每家每户。上海正在与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对接,推广建立区级集采集配、街道领运分拨、居委会和社区直送到点的三级联动保供体系,将生活物资通过集配集送等方式送到社区群众手中,努力打通生活物资配送“最后100米”。特别是,上海还会同街镇社区保障好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生活物资供应。

  4月2日开始,美团紧急从北京运来一批新一代自动配送车,这些无人配送车可载重超150公斤,实现无接触配送,有效缓解当下上海社区“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问题。

  刘敏介绍,从6日开始,上海对外卖骑手等一线工作人员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和一次抗原检测,结果阴性才能上岗。同时,做好企业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检测异常人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转运和场所消杀,争取尽快恢复运营。

 
北京:小金阁阁服装店相关聚集性疫情已致16人感染
北京:小金阁阁服装店相关聚集性疫情已致16人感染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邰思聪)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5日16时至4月6日16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例,其中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截至目前,小金阁阁服装店相关聚集性疫情已造成16人感染,其中店员8人、家属及同住人员6人、其他相关人员2人。

  据了解,北京市疾控中心对4月4日通报的3位感染者的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国内及北京市既往本土病例同源性低,与2022年2月欧美地区及亚洲部分国家已上传的毒株同源性较高,但存在一定差异。4月4日通报的另一位感染者的样本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北京市既往本土病例同源性低,与近期京外聚集性疫情病毒高度同源。该感染者曾于3月31日乘坐航班返京,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认为该感染者在京外感染可能性较大。

  庞星火表示,仍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风险人员及物品排查速度,与病毒赛跑,以最小代价、最短时间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要落实四方责任,严格各项防控措施,学校及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仍是北京市防控重点,要建立基础信息台账,重点关注返京员工、师生,督促其遵守进返京疫情防控政策,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不得带病上班、上学。要加强缺勤监测、晨午检等工作,如有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按规定就医。

 
清明假期浙江报告本土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超百例
清明假期浙江报告本土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超百例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杭州4月6日电(记者俞菀)记者从6日召开的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清明假期期间,浙江共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超百例,除嘉兴海宁市、杭州余杭区等地疫情正在抓紧排查、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外,其他疫情总体得到管控。

  4月6日0-15时,浙江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宁波北仑区1例、余姚市1例,温州苍南县1例,嘉兴海宁市8例、桐乡市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例,其中杭州上城区1例、余杭区1例,嘉兴海宁市18例。自3月3日以来,浙江省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3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208例。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一个多月来连续发生的本土疫情已波及全部11个市,以输入性为主;疫情多点散发的态势更加明显,感染者数量有增多趋势;批发市场、社区商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性和流动频繁的场所,很容易成为疫情“放大器”。

  据悉,浙江将进一步加强经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道及乡村道路等跨省交通入浙人员的排查管控,严格落实对省外入浙货车、自驾车司乘人员“抗原+核酸双检测”措施。重点落实交通道路防控工作,确保重点地区所有来浙返浙人员管控到位。同时,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既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划定停车专区,尽可能缩短停留时间,也要为司乘人员提供暖心服务。

 
“我扫你”变“你扫我”,老人扫码不再难
“我扫你”变“你扫我”,老人扫码不再难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哈尔滨4月6日电(记者梁冬、唐铁富)“您好,请扫码。”“我这手机扫不了,你看政府给我发的这张卡,你能不能扫我?”“没问题,显示您是绿码,请进。”

  在与防疫人员简短对话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88岁居民邱玉山顺利地进入超市购物。

  邱玉山用的是非智能手机,以前每次进入这家超市,工作人员都要详细登记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有时排队登记的人多,站久了还挺冻人。有了这张卡片就方便太多了,去哪都是人家扫我。”邱玉山说。

  在疫情防控下,不少像邱玉山一样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面对“扫码”时经常感到不便。

  为破解老年人扫码难题,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通过与公安部门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并制卡发放。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政法委工作人员徐可介绍,目前,当地已制发6000余张二维码卡片供60周岁以上人群使用,近期将补充发放9000余张二维码卡片供老人、学生等群体使用。

  这种二维码卡片很受当地老年人的欢迎。“智能手机我还不会用,现在发了二维码卡片就方便多了。”王文斌今年60多岁,需要经常到药店买药,每次都要排队登记,不仅耽误时间,还有造成聚集的风险。

  “我扫你”变为“你扫我”,小小的改变既方便了百姓,又让防疫工作变得精准高效。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民医院总护士长徐凤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医院的日核酸采集量达2000人,普通人的核酸采集大致30秒即可完成,但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需要扫身份证或录入身份信息,还需要核对信息防止文字识别错误,时间一般要延长。

  “‘反向扫码’在方便医护人员、提高数据录入精准度的同时,将采集速度提高了不少。”徐凤华说。

 
民政部:更加精准专业安全地开展社区防控
民政部:更加精准专业安全地开展社区防控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高蕾)记者6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和城乡社区工作者更加精准、专业、安全地开展社区防控,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防控能力。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和城乡社区工作者认真执行本地社区防控方案,切实提升疫情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实现常态化防控和疫情应急处置快速转换;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地区的村(居)民委员会和城乡社区工作者要在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统一指挥和社区防控办公室统一组织下,精准实施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类管理措施,重点做好本社区防控策略宣传,群众诉求回应和应急处置,核酸检测预约通知、现场管理,封控区全体人员和管控区行动不便人员生活物资需求收集、帮助购买、配送到户,封控区、管控区群众心理疏导、情绪抚慰等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民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指导做好社区防控预案和物资准备,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和城乡社区工作者应急能力培训和实操演练,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指导健全上下贯通的社区防控网络,加快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机制全覆盖,提高组织群众参与能力;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建立村(社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台账,重点健全社区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特殊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信息,逐步建立城乡社区工作者主动摸排和群众主动告知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提高保障生产生活能力。

 
“出山天路”新气象,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山天路”新气象,青春作伴好还乡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这是下庄村通往外界的公路(2020年7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新华社重庆4月6日电(记者陶冶、周文冲)记者赶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时已临近中午,55岁的村民陈祖英正在厨房忙个不停。苕粉粑、洋芋、拌萝卜丝,一道道当地特色菜陆续上桌。她家的农家乐已经来了两桌客人。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下庄村,四周被千米绝壁合围,犹如陷在天坑中,因此又被叫作“天坑村”。为了摆脱贫困,1997年开始,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带领村民用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出山公路。路修好了,村里的年轻人不再困在“天坑村”了,一个个出去打工挣钱。现在,村里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了下庄村。

  年轻时,陈祖英参与过修路。后来,为了让儿女在县城上学,他们一家搬到县城,开了个小饭馆。如今,儿女大学毕业,陈祖英又回到下庄村。“去年2月我刚回来时,村里只有一家农家乐,来参观的人多了,有时吃不到饭。”陈祖英将老屋翻新,开起下庄村的第二家农家乐,可以接待9桌游客。每接待一桌客人可以收入200多元,还能拓宽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路。去年有4万多人来下庄村旅游。

  今年3月,陈祖英的女儿袁孝鑫也回来了。大学毕业后,袁孝鑫曾在重庆市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她说,自己从小在下庄长大,觉得村里随处是风景,如今村里越来越好,给了自己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回到村里后,袁孝鑫在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当讲解员,并担任村里“政策宣讲服务队”副队长,负责向村民们解读政策文件,宣传村规民约。此外,她还有自己的一番计划。

  “我想改造家里的老房子,在二楼阳台建咖啡馆。还想学习手工编织,做手工艺品卖出去。”

  这段时间,28岁的袁青松正开着挖掘机修建下庄村河谷的一条旅游环线路。他也是回家创业的年轻人之一。2010年,他沿着父辈们修好的路走出大山,到重庆学习开挖掘机。在外打拼了10年后,又沿着这条路回到下庄村。

  “我用挖掘机干一天的活儿,他们当时得干一个月。”袁青松笑着说,“父亲修路是为了下一代走出大山,我今天修路,也是为了下一代。”

  63岁的老支书毛相林也没闲着。除了发展乡村旅游,他又请来农业专家带领村民发展柑橘、桃、西瓜产业。光是种柑橘一项,去年村里平均每户收入就达8000元。“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7万元。”毛相林说。

  59岁的杨元鼎当年参与了修路,路修好以后就外出打工。2018年9月,他又回到下庄村,和两个亲戚一起开了农家乐;杨亨凤2010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在上海工作10年后回到了下庄村,正筹划发展下庄村的养殖业,结合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昔日出山的“天路”,如今成了乡村“振兴路”,越来越多的人踏着这条路回到家乡,为下庄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官桥八组”三次转型成就幸福山乡
“官桥八组”三次转型成就幸福山乡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据新华社武汉电(记者李鹏翔、梁建强、潘志伟)“在党的好政策带领下,官桥八组家家户户住进了别墅,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近日,在湖北省嘉鱼县官桥村第八小组的“田野农博馆”展厅,导游周雄正绘声绘色地向游客介绍家乡巨变。

  从单一种地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兴办企业,再到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拓展乡村旅游,继而“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享誉江汉大地的“官桥八组”,以三次转型催生沧桑巨变,绘就幸福山乡的全新图景。

摆脱贫穷:企业兴村


  贫穷,曾是官桥八组的标贴。

  “1979年,官桥八组的年人均纯收入只有约50元,组集体不仅没有一分钱的积累,反而欠了1万多元的外债。”连续担任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官桥八组组长周宝生回忆。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兴办企业,成为官桥八组摆脱贫穷的“突破口”。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官桥八组从兴办砖瓦厂、铸造厂等积累资金,再到办起涵盖农业、工业、教育等多元产业的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创新,为我们创造了特别好的外部环境。”田野集团副总经理杜承清介绍,仅2016年至2021年,集团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1项、已获批26项。

  如今,这个由67户、247人组成的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住进了统一修建的别墅。截至2021年底,田野集团年创利税2.8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万元。

绿色发展:全域旅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官桥八组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在村集体经济中的占比,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成为第二次转型的着力点。

  从制定规划到项目建设,再到全域推进,官桥八组逐步驶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快车道”。

  宽敞的柏油道路、整齐的乡村别墅、清澈的人工湖、连片的产业基地……登上当地文昌塔,放眼远眺,美不胜收。从“工业引领”到“全域旅游”,官桥八组成功实现转型,打造的田野乡村公园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眼下,由田野集团投资的武汉东湖学院南校区一期工程正热火朝天施工,这个规划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教学区,计划于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人才多了,这里的发展就能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方昊说。

乡村振兴:做“领头羊”


  “这是前厅,用来当餐饮区;后院是菜地,游客来了可以自由采摘……”65岁的朱砂村村民任志能,满面笑容地向记者谈起自家的农房改造计划和发展规划,“富裕日子就在眼前了!”

  2021年1月,嘉鱼县官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列入试点名单。项目涵盖了官桥镇的5个村和2个社区,任志能所在的朱砂村被划归其中。项目负责人龙明介绍,项目计划总投资13.79亿元,建设7个农业基地、1个林业基地、5个农产品加工园等。

  近年来,官桥八组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希望能形成‘1+N’可推广模式,在周边打造更多的‘官桥八组’。”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专说。

 
丹心忠魂耀千秋 致敬缅怀公安英烈
丹心忠魂耀千秋
致敬缅怀公安英烈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熊丰、齐琪)“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矢志献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而英勇奋斗!”

  赤诚初心、铮铮誓言,用热血,甚至生命来践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6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2021年,261名民警和131名辅警因公牺牲;今年一季度,又有66名民警、28名辅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青山不语,流水呜咽。清明时节,向公安英烈致敬!

无怨无悔,源于满腔热爱


  “我一定守好岗位,确保旅客平安出行。”今年1月14日,在哈尔滨铁路公安处阿城北站派出所春运座谈会上,哈尔滨铁路公安处阿城北站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董钦威带头表态,坚决打好2022年首场硬仗。

  可谁也没有想到,因惦记着警务区工作,会后马不停蹄地返回岗位的董钦威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当日17时23分,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生命定格在58岁。

  “我热爱这份工作,咋干都干不够!”从警34年,董钦威总说,着装要干净整洁,服务旅客要有精气神,因为形象不仅是自己的,更代表着广大人民警察。

  在女儿董明雯的回忆里,爸爸董钦威既严格又温暖,他凡是要求别人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有一次董钦威被处理过的歹徒袭击报复,腹部、腰部被刀刺伤,被120送到医院。也是唯一的一次,女儿董明雯和妈妈哭着央求爸爸能不能换个工作。董钦威却说“这点小伤没啥大事”。从那时起,董明雯觉得爸爸就是为警察职业而生的。

  “师傅还没有亲眼看见我穿上警服的样子。”听到董钦威牺牲的消息,曾在帽儿山警务区工作过的辅警白明德难掩悲痛,“是师傅主动承担了很多属于我的工作,让我集中精力备考。现在,我已是巴彦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可师傅再也看不到了……”

  “作为交通警务辅助人员,凭着对公安交管事业的热爱,我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事业上。”这是青海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辅警达德明写在学习笔记中的话。

  今年2月5日,在大雪中处置交通事故的达德明被一辆突然冲出的大车撞倒在地……2月7日凌晨,达德明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年仅37岁。

  达德明的母亲向记者说起儿子时泪如雨下:“我儿子对得起他这份工作,因为他爱他的工作。”

  从小到大,达德明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一个能“当警察”的梦想。终于,他穿上了这身梦寐以求的警服,尽管只是一名辅警,达德明却很满足,从来不抱怨,工作上任劳任怨,恪尽职守。2月10日,达德明同志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闻令而动,只因人民需要


  今年2月1日,大年初一,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贾长全在执行专项任务期间,突发疾病,因公牺牲。

  “贾长全能学习能吃苦是全队出了名的,我们都佩服他。”同事们的记忆里,贾长全是典型的“拼命三郎”。

  2010年冬,深夜。一团伙正在威海某地盗窃电缆。贾长全和同事巡逻发现后,4名犯罪嫌疑人慌不择路,分头逃窜。逃跑时,一名嫌疑人见贾长全紧追不放,掏出一把匕首妄图行凶,被贾长全及时扑倒在地。两人激烈搏斗,嫌疑人拿起路边一个花盆,重重砸向贾长全的头!“嘭”的一声,贾长全头上鲜血瞬间流下来,但他仍然死死抱住嫌疑人,此时对方又狠狠咬伤了他的头部。贾长全强忍剧痛,始终没有松手,最终将其制服。事后,贾长全说,自己一度出现短暂昏厥,但大脑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不能让嫌疑人跑掉。

  “形形色色的贼藏匿在老百姓身边,是城市难以根除的毒瘤,而我们就是老百姓的贴身保镖,城市治安的手术刀。”贾长全曾这样说。

  从巡逻防控、便衣反扒到专项任务,从援川救灾到驻村帮扶为民一线……倾尽平生光和热,赤子丹心铸警魂,贾长全用生命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答卷。

  2022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天津。

  天津市公安局北辰分局瑞景派出所社区警务队一级警长乔良在基层连续奋斗多日,早出晚归的他始终没能兑现与家人团聚的约定。2月4日,大年初四,乔良永远地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近37载的从警生涯,乔良始终战斗在基层一线。从一个派出所再到另一个派出所,他像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他把热情都奉献给了‘责任田’里的居民。”丈夫去世后,妻子张彩从他的手机里看到:一个个他建立的邻里守望群里写满了痛惜不舍……

  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他把群众的事永远放在自己心头,而对于自己的事,他总是不当回事。

  糖尿病、高血压……多年忙于工作的乔良,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他随身携带的小包里,装着各种药品,有时忙起来,他就忘了吃药。”得知乔良牺牲的消息,瑞景派出所原政委刘金徳泣不成声。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一心一意,乔良的精神激励着战友们勇毅前行。

英勇冲锋,忠诚献身使命


  2021年12月4日夜,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殡仪馆内,悲天恸地。

  妻子趴在灵柩上,眼泪落在玻璃棺盖上,“东哥,快起来,我给你做好吃的!”快满三岁的儿子看着躺在玻璃棺里的爸爸,不停地喊着:“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遗像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退休老警察,从事了一辈子的刑侦、缉毒工作,此刻他心如刀割:“儿啊,你是党培养的好警察,你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你干得好!”

  蔡晓东是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一名长期从事边境缉毒工作的移民管理警察。

  去年11月26日,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获悉:有毒贩携带大量毒品入境,藏匿在边境一线。12月4日,经过蔡晓东和专案组前期摸排侦查,掌握了毒品入境线索,决定开展收网行动。当天13时52分,边境一线密林中,全副武装的专案组成员早已潜伏在预定伏击地点,只听树叶被碰触的沙沙声越来越近,3名嫌疑人携带一个绿色背包从边境一线进入设伏圈,专案组果断出击抓捕。

  “行动!”话音未落,蔡晓东率先冲出,并大声喊道:“警察,别动。”见状,嫌疑人丢弃装有31.8公斤鸦片的绿色背包,向境外方向疯狂逃窜。蔡晓东和战友们立即展开追捕。“砰!”枪声响起,蔡晓东大声喊道:“有枪!”他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护住紧随其后的战友。

  “砰砰砰……”枪声响彻山谷,蔡晓东虽然身着防弹衣,但毒贩射出的子弹,不幸打在了防弹衣没有护住的肩、腿等部位。他强忍剧痛,英勇还击,在追出10余米后,终因伤势过重,倒在地上。

  面对赶过来救援的战友,蔡晓东强忍剧痛说:“我能行……你们快去抓人……”他捂住伤口的左手,鲜血正从指缝间不停外渗。救护车呼啸而来,蔡晓东却再也没能醒来。

  “他常跟我们说,最危险的就是抓捕和追击的时候。可每次执行任务,他总是冲在前面……”回想起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蔡晓东的战友泣不成声。

  热带雨林边境线上,一座无言的界碑拔地而起……

  铁肩担使命,热血铸忠诚——公安英烈,永垂不朽!

 
“会说话的文物”助力重庆旧城改造
“会说话的文物”助力重庆旧城改造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重庆4月4日电(记者李晓婷、伍鲲鹏)自长江北滨拾阶而上,踏过百年前的老城垣,沿解放东路西行至白象街,一座座精美建筑,讲述着重庆老城的繁华往事。走在重庆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古朴典雅的重庆老城铺展在眼前。

  这里曾是重庆最繁华的街道,也是不少“老重庆”想“逃离”的地方。

  脏乱差、棚户区、交通拥堵,回忆起多年前的南纪门街道,住户尹长华摇了摇头说:“那时,这一片都是矮房子、破房子。”商圈的高楼大厦与这里的棚户区形成鲜明对比,众多建筑文物隐藏在棚户区中,无人问津。

  南纪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军说,南纪门街道地处重庆“母城”下半城,是渝中区最小的街道,面积仅0.65平方公里,却拥有19处文物和博物馆单位。

  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让文物“开口”,创新讲述重庆“母城”记忆,成为渝中区旧城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走进位于白象街传统风貌区的重庆药材公会大楼旧址,凝聚了中西方特色的阁楼精致典雅,罗马柱上的浮雕样式全部取材于中药材。早在明末清初,药材公会大楼所在的储奇门片区就是重庆著名的山货药材集散地,成为鄂、湘、赣、粤连接西南各省的中转站。作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药材公会大楼见证了重庆药材市场的百年辉煌。

  姜军说,对于传统风貌建筑,我们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重在保护、活化与传承,在保留历史文化风貌和原生态建筑肌理基础上,拓展公共空间、植入现代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与居民生活相融合。

  如今,以药材公会大楼旧址为核心,正加快打造医药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布局中药材展示交易、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现场体验馆、药膳餐饮等业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周边传统风貌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努力将中医药产业发展成为附加展示、旅游、购物、餐饮、体验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产业。

  “近年来,我们集中对山城巷、十八梯、白象街三大传统风貌区进行产业升级,在风貌区引入一批具有山城特色、人文底蕴的商业业态,提升了风貌区的人气。”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迪兵说。

  去年以来,山城巷全面改造,“棚户区”变人气“打卡地”;十八梯更新归来,城市文脉在发展中延续;白象街提档升级,唤醒重庆开埠文化的商机活力……

  与此同时,南纪门街道已投入2.1亿元改造16个老旧小区住宅93万平方米、环境配套整治提升2.53万平方米,生态空间不断优化;推进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摆专项整治;对于影响街道形象的劳务市场、旧家具市场等,根据市场的功能作用和特点逐渐关闭,并加快重点区域环境提档升级、业态结构升级。

  街道美了、文物“活”了、产业兴了,记忆中的“烟火重庆”重现。古厝城楼、特色民居、店铺作坊……传统风貌建筑以鲜明的地方元素讲述着重庆故事,承载着重庆人最浓郁的乡愁。

 
“机器声一响,心里特别踏实” 福建泉州企业抗疫稳产一线见闻
“机器声一响,心里特别踏实”
福建泉州企业抗疫稳产一线见闻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福州4月6日电(记者张华迎)毛料入库、织片、洗水、烫衣、包装……走进福建泉州佘氏织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十名工人正戴着口罩分工协作,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看着这一场景,公司副总经理邹贤发不由感叹:“机器声一响,心里特别踏实。”

  就在几天前,邹贤发还在为企业缺工着急。由于疫情管控,该公司不少工人无法正常返岗。邹贤发说,工人多住在周边乡镇,如果他们无法及时到岗,企业的部分生产工序就要停下来。

  正当邹贤发一筹莫展之际,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帮助企业梳理工人详细信息、联系工人居住的村(社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障工人正常通行,使得该企业的产能逐渐恢复。“目前,工人到岗率超过90%。”

  泉州是民营经济大市。记者采访发现,面对疫情,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稳产,成为泉州从政府到企业的共同努力方向。

  测体温、亮出健康码、登记信息、查看核酸阴性证明……走进泉州南安市南益电脑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百名工人正在抓紧时间赶制一批海外订单。疫情发生后,该公司快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工人们严格执行车间、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工作模式,做到抗疫生产“两不误”。

  南安市南益电脑针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徐建生介绍,为统筹好抗疫和生产,公司专门腾出2层楼70多个房间作为临时宿舍,供部分原本没有住厂的员工居住。“为了减少人员聚集,食堂严格实行错峰、错时、错区域就餐,目前全厂900多名员工吃住都在厂里。”

  抗疫情、保生产,物流畅通至关重要。地处南安市霞美镇的福建宝锋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无线对讲机生产、销售的企业,记者日前在该公司门口看到,一辆辆装满了对讲机的货车正在排队出厂。不久后,这些产品将经由深圳港发往全球各地。

  “‘泉通行’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福建宝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峰说,得益于泉州市近期推出的“泉通行”电子通行码服务,公司进出货不畅的难题得到大大缓解,企业当前的生产运转基本稳定。

  泉州市工信局局长曾钟远介绍,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物资运输难题,当地开发推行“泉通行”电子通行码,从“面对面”服务转变为“屏对屏”“端到端”服务,实现“不见面”审核,进一步提高企业办证和车辆通行效率。截至4月3日,已累计办理工业企业车辆通行证11.48万件。

  与此同时,为帮扶企业减负纾困、保障基本民生,泉州市还出台了33条措施,涵盖财税政策扶持、减轻企业负担、保障物流通道畅通、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9个方面,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市民群众和企业的影响。

  这是泉州市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企业稳产的一个缩影。自3月13日发生新一轮本土疫情以来,截至4月5日24时,泉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75例。记者4日从福建省泉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获悉,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目前泉州疫情防控工作已初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

  泉州市副市长陈小辉说,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泉州一手抓好抗疫,一手落实落细各类惠企政策,在疫情防控、稳定用工、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全力保障全产业链协同运行。

 
湖州南浔:严治侵害营商环境的“一掌柜六先生”
湖州南浔:严治侵害营商环境的“一掌柜六先生”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本报记者黄书波


  因利用职务影响,向镇上6家规上企业的财务人员和1名广告公司负责人违规借款,造成不良影响……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某镇一干部被区纪委区监委通报为侵害营商环境的“算盘先生”,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算盘先生”是指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打自己的“小算盘”,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通过强买强卖、强制推销、投资入股、说情打招呼等形式,违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的公职人员。

  南浔区纪委区监委针对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怠”等突出问题,精准刻画了侵害营商环境的“一掌柜六先生”,即“闭门掌柜”“百坦先生”“躺平先生”“黑哨先生”“砣挂先生”“揩油先生”“算盘先生”,重点检查监督公职人员在联系企业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选择性执法”“吃拿卡要”“强买强卖”等违规行为。

  “这是我们走访200多家企业,从300余条关于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中,梳理出来的七大类集中问题。”如何才能精准查处“一掌柜六先生”?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绘出了路线图,一方面选聘工商企业界“两代表一委员”、普通党员以及小微企业主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定营商环境监测清单,明确监督重点,切实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的“探头”作用;另一方面,强化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动,主动发现侵害企业利益的问题线索,并围绕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以直接联系服务企业的基层站所、服务中心为重点开展专项监督,严查各类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严格的问责打通服务民营企业“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累计查处“一掌柜六先生”21人次,下一步将把企业家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当好民营企业“服务员”和“店小二”,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水晶晶”营商环境,为护航南浔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与采写:江雨阳)

 
北京街头公用电话亭将化身“充电站”“Wi-Fi站”
北京街头公用电话亭将化身“充电站”“Wi-Fi站”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田晨旭)信息导览、手机充电、5G微基站……曾一度被人们遗忘的街头公用电话亭将被赋予更多便民服务功能,这是记者2日从北京市组织召开的公共服务设施暨广告牌匾规范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为满足市民需求和提升道路公共空间环境景观需要,2022年,北京市将结合现有公用电话亭分布情况,在天坛公园、友谊医院、北京南站、三里屯等10处不同场景点位,开展公用电话亭“数字化、景观化、复合化”试点建设,并视运行情况推广应用。

  北京市城管委景观处工作人员邓玮皓介绍,区别于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式公用电话亭,新式电话亭将更换为多点触控屏幕,并且具备两个USB口和一个220V电源口,可以同时为多人提供充电服务。此外,电话亭还能提供无线网络、多媒体信息发布等服务。“试点如果成功,还考虑后续增加更多便民功能。”邓玮皓说。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路侧共有500多组公用电话亭。本月底前,10处试点将率先更换安装完毕,试运行半年后,将根据试点效果择机推广。

  除数字电话亭试点提升外,推进会还提出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阻车桩、棚亭柜、标识牌、宣传栏、设备箱等5类设施的集中治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阻路、外观不洁、设置不规范、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新疆玛纳斯河:违法取水多发河道断流,国家湿地公园遭“卡脖子”
新疆玛纳斯河:违法取水多发河道断流,国家湿地公园遭“卡脖子”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6日电(记者孙哲)玛纳斯河是天山北坡最主要的河流之一。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跟随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新疆发现,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重要湿地生态功能退化,483.9公顷湿地生态功能基本丧失,部分区域甚至严重干涸,失去基本输水功能,附近难见水生植物。

  督察组认为,玛纳斯河水资源违规分配,主要监管机构执法违法,流域违法取水问题多发,挤占生态用水,流向生态功能区的河道长期断流,导致部分生态功能区退化严重。

  落实不力偷换概念 生态用水量打折扣


  据悉,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保障基本生态用水,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

  玛纳斯河全长504.3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41亿立方米。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同意印发的《新疆玛纳斯河地表水水量分配方案》明确要求玛纳斯河要按照确定的最小生态基流下泄水量。

  督察组调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对此落实不力,在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流量要求时偷换了概念。

  “他们将红山嘴断面的4.17立方米/秒最小生态基流流量曲解为1.3亿立方米/年总水量,实际操作中仅在洪水季一次性放足水量,用泄洪水量‘顶替’生态水量,非洪水季则将河水全部引入东岸大渠留作他用。”一名督察组工作人员介绍。督察组发现,因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红山嘴水利枢纽至夹河子水库近30公里河段除洪水季外,常年处于断流状态。

  违法取水多发 超九成地下水机井未获取水许可


  新疆深居我国内陆,生态系统脆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用水矛盾突出。水法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要求,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禁止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督察组发现,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监管不力,流域内违法取水多发。

  督察组发现,玛纳斯河流域54个地表水一级取水口中,22个未办理取水许可。玛纳斯河河道外一公里范围内在用地下水机井633眼,按要求应由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发放取水许可,但目前仍有573眼地下水机井未取得取水许可。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无证取水量高达3545万立方米。

  督察组认为,作为玛纳斯河流域主要监管部门,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不但未对违法取用地下水进行查处,反而执法违法。

  2015年,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在玛纳斯河上还建设了21眼地下水机井,也至今未取得取水许可,违规向玛纳斯县和石河子市供水并收取水费,仅2021年无证取水量就达到了5496.2万立方米。

  私设水坝“卡脖子” 逾480公顷湿地生态功能丧失


  记者此前在当地了解到,玛纳斯河是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的重要节点,部分河段为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工作人员当时表示,当地是天山北坡重要生态屏障,对保护流域安全、绿洲稳定和构筑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河道管理条例,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禁止截断湿地水源。然而督察组发现,石河子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违规在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河道上修筑拦水坝,截断了湿地水源,导致玛纳斯河天然河道长期断流干涸,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重要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记者随督察组现场调查时发现,该段河道湿地内部分区域严重干涸,失去基本输水功能,附近难见水生植物。

  “近年来,湿地公园河道红柳等植物物种稀疏、退化,鸟类迁徙他处的现象也逐渐呈现。”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卫星遥感图片显示,2018年至2021年,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近3平方公里的湿地面积干枯。有论证报告指出,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玛纳斯河河道除洪水季外,河床几无流水,河床原生自然植被锐减,野生动物稀少,483.9公顷湿地生态功能基本丧失。

  督察组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作为玛纳斯河流域管理机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到位,没有保障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对违法取水监管不力,导致玛纳斯河部分河道长期断流。

  督察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针对玛纳斯河流域出现的种种问题,监管部门应当依法依规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督察组将继续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花容“粤”貌
花容“粤”貌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这是4月3日在广州海心沙拍摄的第29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景观。第29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暨2022年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于近日展出。本届园博会以“花容粤貌”为主题,实行线上观展,分为精品园林展、国际花艺展、大湾区城市花园展、“一带一路”竹艺作品展、岭南盆景展、“花倾城”新优花卉展及户外休闲方式展七大板块。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阐述中方关于当前乌克兰局势立场强调 在乌克兰尽早停火止战是中方强烈愿望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阐述中方关于当前乌克兰局势立场强调
在乌克兰尽早停火止战是中方强烈愿望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联合国4月5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安理会5日就乌克兰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阐述中方关于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立场主张,强调推动乌克兰局势降级,尽早停火止战,是国际社会的迫切期待,也是中方的强烈愿望。

  张军表示,中方多次强调,对话谈判是开启和平之门的唯一出路。俄罗斯、乌克兰已经举行多轮谈判,中方欢迎双方坚持和平谈判的大方向,克服困难和分歧,为全面解决危机不断积累条件。国际社会要为双方谈判营造有利条件和环境,为政治解决开辟空间,不要设置障碍、增添阻力,更不要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要全力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

  张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乌克兰人道问题,支持一切有利于缓解乌克兰人道危机的倡议和举措。当前冲突仍在持续,中方呼吁当事方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和民用设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平民伤亡,确保人员撤离和人道准入通道的安全顺畅,保障妇女儿童、伤员战俘的基本权利。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乌克兰和周边国家的人道需求巨大,国际人道机构应保持中立、公正,积极动员协调更多资源,为挽救生命、保护平民作出不懈努力。中方已经并将继续向乌克兰和周边国家提供人道援助。

  张军表示,根据国际人道法,平民在武装冲突中应免遭任何形式的暴力,针对平民的袭击不可接受,也不应该发生。有关布恰市平民死亡的报道和画面令人十分不安,事件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原因必须查清。任何指控都应基于事实,结论得出之前,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无端指责。

  张军指出,乌克兰危机的溢出效应正在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这值得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管控。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反而会加速危机外溢,带来新的复杂问题。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实施全方位、无差别的制裁无异于将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发全球经贸、金融、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严重危机,危及国际社会数十年的发展成果,让各国民众付出沉重代价。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是冲突的当事方,不应被卷入矛盾,更不应被迫承担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的后果。世界主要经济体要负起责任,管控危机外溢风险,维护全球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

  张军表示,冷战已经结束30多年,欧洲发生这样一场地缘政治的悲剧值得深刻反思。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中小国家不应被推向大国对抗的前沿。各国都有权独立自主决定外交政策,不应被迫选边站队。各国的安全不可分割,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中方呼吁美国、北约、欧盟同俄罗斯开展全面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框架。

  张军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不谋求地缘政治私利,没有隔岸观火心态,更不会做火上浇油的事情。中方真诚期待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和平。中方将继续劝和促谈,为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负责任作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迪卡洛、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格里菲思等在公开会上发言。他们对俄乌冲突所造成的人道危机、粮食和能源短缺及价格上涨,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供应紧张等问题表示担忧,呼吁保护平民,尤其是妇女、儿童及人道主义工作者的生命与安全,保障被俘人员的基本权利,防止民用设施和文化遗址遭受破坏。他们呼吁冲突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对话和谈判化解危机。格里菲思呼吁安理会成员以及所有有影响力的会员国尽最大努力为实现和平、减轻人道主义灾难而共同努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视频方式也在公开会上发言。

 
美英澳宣布将合作研发高超音速武器 外交部:奉劝美英澳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美英澳宣布将合作研发高超音速武器
外交部:奉劝美英澳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华盛顿4月5日电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5日宣布将合作研发高超音速武器。

  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说,三国将在高超音速和反高超音速武器研发以及加强电子战能力方面开展新的三边合作,同时扩大信息共享并深化国防创新合作。

  声明还说,上述计划将使三国于现有基础上“深化在网络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其他海底能力方面的合作”。

  2021年9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并开展核潜艇合作。此举招致多国反对。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温馨、董雪)针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近日宣布将在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框架下研发高超音速武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英澳三国有关做法加大核扩散风险,将加剧亚太军备竞赛,他奉劝美英澳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赵立坚说,美英澳三国借口乌克兰危机,打着维护亚太安全稳定的幌子,大张旗鼓地宣称美英将向澳提供核动力潜艇、美英澳将合作开发高超音速武器等先进军事技术。这不仅加大核扩散风险、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更将加剧亚太军备竞赛,破坏亚太和平稳定。亚太国家对此要高度警惕。

  赵立坚指出,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是“盎格鲁-撒克逊”小圈子,改不了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的老脑筋,脱不开挑动军事对抗、拱火浇油“递刀子”的老套路。它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亚太版“北约”,彻头彻尾服务维护美霸权之私,“亚太国家对此当然坚决反对”。

  “正人先正己。我们奉劝美英澳正视亚太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赵立坚说。

 
国家中医药局:世卫专家评估会报告肯定中医药抗疫贡献
国家中医药局:世卫专家评估会报告肯定中医药抗疫贡献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有关栏目下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贡献,体现了世卫组织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未来中医药在抗击世纪疫情中仍将大有可为。

  两年多来,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显示出独特优势,在近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显身手。对此,报告予以充分肯定——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且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指标显示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有利于降低轻型或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对于轻型与普通型病例,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中医药在作为附加干预措施时,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如何?报告明确指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干预,不仅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与单纯的常规治疗亦相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报告对中国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防控救治实践和“中国方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必将推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世界传统医学更好、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维护各国人民健康。

  从应对突发疫情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国不断修订完善中医诊疗方案。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表明,“三药三方”等方药对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患者依然有效。

  而此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早介入、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控,推进防控救治临床科研一体化,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并挖掘分析其疗效证据,科学阐释中医药疗效和作用机制,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和应对局部聚集性疫情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中医药一直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此次发布的报告不仅肯定了中医药的价值,还建议世卫组织鼓励其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事实上,为国际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中国一直在行动。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支持举办了11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

  据悉,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代表团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递交了《中医药治疗COVID-19循证评价研究报告》,并推动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评估会于2月28日至3月2日在线召开,世卫组织国际专家围绕中国专家的科学报告进行提问并逐一得到回答,从而得出结论形成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中医药局将继续优化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科学阐述中药作用机理,并愿意对外分享方案和经验,协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传统医学在其卫生系统中的作用。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千年回响,唐朝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
千年回响,唐朝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记者丁建刚、周晔、潘莹


  高高的土堆上,身披牛皮铠甲的士兵远远看见,大漠深处,一缕孤烟直起;半掩地下的兵营中,戍边多年的老兵一句“娘子不须忧愁”,千里传信,深情难以尽诉……

  在刚刚揭晓的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赫然在列。随着大量珍贵文物遗存的发掘,这座深藏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漠无人区的唐代烽燧,拂去沙尘,重现丝绸之路风采,一个个威武勇猛的唐朝将士迎面走来,向我们讲述历经千年犹“鲜活”的家国情怀……

酷!“黄沙百战穿金甲”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以下称沙堆烽)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的荒漠无人区,200多公里的东南方向,就是著名的楼兰故城。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考古发掘,这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开展的主动性考古发掘。

  沙堆烽遗址地处孔雀河北岸一处大型红柳沙堆上。3年间,考古工作者累计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木栅栏、水塘等遗址12处,出土文书等各类文物1400多件。

  一件件令人惊喜的出土文物,不仅揭示了唐代烽燧基本格局、还原了戍边将士当时衣食住行等方面诸多细节,也明确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在唐代时的名字——沙堆烽。

  沙堆烽修筑于沙堆顶部东侧,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木垒砌而成。在其西侧黄土中,采用“减地法”掏挖修筑有三间房屋,内有凉炕、灶、柱洞等遗迹,专家初步断定,这是当时的营房。

  沙堆烽南侧有土埂、踏步、木栅栏、水塘等遗迹。“水塘中部深,边缘浅且规整,这种水塘,后人称作涝坝水,在西北地区广为沿用。”沙堆烽考古项目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认为,水塘的发现,解开了唐代戍边将士、牲畜饮水水源的谜题。

  在遗址旁一处背风向阳的斜坡上,考古人员发现一个被沙土掩盖千余年的物品堆,里面埋藏了大量的纸、木、纺织品等遗物,专家惊呼发现了“一座小型档案馆”。

  从中还出土了麦、粟、黍、枣核、桃核、杏核等大量农作物标本。“可以发现,这些是戍边将士的主要食物类型,不过,当大量鱼骨、渔网及保存完整的木兽夹被发现后,我们猜测当时食物可能有短缺的情况,需要通过捕鱼猎兽来进行补给。”胡兴军说。

  同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马、牛、驴、骆驼等可作为坐骑的大型动物残骨。有趣的是,狗的骨头也被发现,表明机警忠诚的狗是唐代戍边将士的好伙伴。

  红色和棕黄色皮绳、麻绳连缀而成的牛皮铠甲片,历千年仍厚重坚韧,也让后人得以窥见唐朝戍边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的风采。

迷!沙堆烽下“掩埋”怎样的史实


  “遇见”沙堆烽,“对话”唐朝将士,不仅让今人得以了解唐朝戍边将士的衣食住行、三餐四季,详尽再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的场景,还揭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印证了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

  根据碳十四测定等诸多证据,专家推断,沙堆烽的使用年代在公元692年至公元790年之间约100年间。出土文书也显示,沙堆烽遗址为唐朝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镇所辖,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治所,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

  胡兴军说,烽和铺都是唐朝最基层的军事建制,游弈所是烽和铺的上级管理机构。唐朝戍守烽燧的士兵被称为“烽子”,他们的首领为“烽帅”,主要工作内容是放烽、巡防。

  史料和考古发现表明,烽燧是我国自周代开始建立的边防预警系统之一,唐朝继承并予以完善,主要用以迅速传递边境军情。沙堆烽地处在丝绸之路北(中)道,位置非常重要。

  从沙土中捡拾的文书、木简,还出现了众多鲜少见诸史籍的内容。榆林镇、通海镇、麻泽镇、掩耳守捉、焉耆守捉、马铺烽、横岭烽、猪泉谷铺等军事设施机构名称,以及楼兰路、麻泽贼路、焉耆路等防御线路名称,“刷新”了今人认知,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安西四镇记载的空白。

  更重要的是,沙堆烽遗址出土的文书绝大多数为汉文书写,也有部分用焉耆文书写,有的文书中还提到“于阗兵”。胡兴军说,这些发现印证了1000多年前汉字一直是当地官方通用语言文字,西域先民与来自中原的将士一道守卫着边疆,共同守护家园安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这批出土文书多属于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完整的烽燧遗址被揭露,大量唐代文书及历史文物的出土,说明当时唐王朝的影响力已延伸至葱岭之外,唐代对西域的经营或已达到了鼎盛时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认为,沙堆烽有力证明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稳固控制,以及对丝绸之路的路政建置的持续维护。

情!历经千年犹“鲜活”


  沙堆寂无声,烽火映山河。沙堆烽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一份份手抄勋告,是戍边将士万里赴戎机的勇武;一封封信笺墨迹,是边塞官兵“家书抵万金”的牵挂。

  沙洲、河州、雍州、岐州、豳州……出土信札中反复出现的这些地名,大约是现在的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表明唐朝戍边将士不少来自中原等地区。自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设立后,他们前赴后继,怀着忠勇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远离故土,戍边守疆,保障了古代西域安宁和丝绸之路畅通。

  专家分析,过去交通不便,一路步行加骑马、骑驴等,将士们从家乡赶到西域,需要数月之久。在吃饭喝水都极为艰苦的荒漠里,他们一守就是多年。出土文书记载,一些战功显赫的戍边将士,不仅得到中央王朝授勋嘉奖,解甲归田后还可以享受特殊优待政策,但他们之中也有人终老都难以返回家乡。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对为国戍边的将士来说,爹娘妻儿必定是永远的牵挂。在沙堆烽所有出土的文物中,最让人动容动心的,莫过于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

  “韶春尚寒”“仲夏极热”“秋气渐冷”“冬景既终”……很难相信,如此典雅温润的字句,竟然出自千年之前勇武汉子的笔下。“出土的家书中,很多都会以时令节气开头,饱含着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对家人的殷切思念,都托物言表于天气状况。”胡兴军说。

  “娘子不须忧愁,收拾麦羊,勿使堕落……”这封家书残片,让参与解读的考古工作者无不深受感动,遥想当年,不知哪位离家在外的将士,以此惦念鼓励家中的妻子维持好生计。“短短几行字,仿佛这个铁骨柔情的汉子就站在了我们面前。”胡兴军说。

  艰苦戍边之余,唐朝将士还颇为流行看“小说”。在胡兴军看来,沙堆烽遗址考古成果最大亮点在于出土纸文书、木简883件,是近年国内烽燧遗址出土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其中,《韩朋赋》《游仙窟》等手抄本残片,是唐代盛行一时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有《孝经》《千字文》等中原传统典籍手抄本。如获至宝的胡兴军说:“把这些文书残片拼凑起来一点点释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1200多年前的戍边将士对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也由此可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认为,新疆境内的烽燧遗址是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记忆的重要代表。沙堆烽遗址考古成果是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实物教材,增强了历史信度,活化了历史场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疆段)项目正式启动,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的修复与保护工程也将开工。胡兴军满怀热望,“期待这座历经千年的唐代烽燧遗址成为讲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参与记者:杨皓、邵艺博)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6日电

 
非遗里的韵味平遥
非遗里的韵味平遥

( 2022-04-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太原4月6日电(记者王学涛、马志异)推光漆器、剪纸、宫灯是视觉的享受;牛肉、黄酒、碗脱是味觉的盛宴;票号、武术、古民居是精神的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遥古城汇聚与传承。法国摄影家、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发起人之一阿兰·朱利安曾说,平遥是个很漂亮、很有生机的地方,保持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东西。

  非遗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不只是景观,而且是一种鲜活而生动的真实。在保护、传承、创新中,非遗赋予这座城古色古香的生活气质。

保护·留住历史


  春节蒸酥肉、端午插艾草、中秋打团圆……至今,独具韵味的风俗仍在平遥古城内的小院里绽放,温暖着每个平凡的日常。随着时代变迁,有的非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保留下来的载体,静静诉说着古城往事、民族记忆。

  古城清虚观里,陈列着28阁纱阁戏人。这组国家一级文物用稻秸泥和洒金宣纸扎制而成,与当地民间丧俗礼仪有关。

  仔细瞧,每一阁都是一出好戏的精彩瞬间。在70多厘米高的木阁里,陈列着50厘米高的戏剧人物,一阁一戏,犹如小小舞台。近百个戏剧人物神采飞扬、活灵活现。生旦净丑,人生百态,仿佛一出好戏,正演到精彩处,戛然而止。

  1906年,平遥纸扎店铺六合斋民间艺人许立廷创作了这组纱阁戏人,原为36阁,现存28阁,是平遥现存历史最久远的纱阁戏人。如今,平遥纱阁戏人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很厉害,制作的戏人动作、神态都能和戏文对应。对戏迷来说,看到眼前这一瞬,就知道戏演到哪里,唱的是哪句。”69岁的传承人邵悦文对许立廷的手艺赞不绝口。

  小小的纱阁戏人,融合了木刻、雕塑、彩绘、戏曲、书法、绘画、脸谱、漆等多方面的艺术,是当地历史文化积淀的代表项目。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风俗改变,平遥纱阁戏人成为一项濒危的非遗项目。近年来,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纱阁戏人通过复制复原、全程录像、著书等方式得到抢救性保护记录。

  纱阁戏人虽已失去实用功能,但依旧闪耀着文化光芒,在不经意间拨动有心人的心弦。美术专业出身的“80后”肖旭就被戏人身上的脸谱元素吸引,迷上脸谱文化。16年前,他开始在平遥古城开店销售脸谱文创产品,并做起脸谱文化研学,吸引几万国内外游客参与。

  “脸谱是国粹,不仅图案美,还浓缩着世态百相。”肖旭说。

传承·后继有人


  平遥彩塑以庙宇彩塑为主,蕴含着中国北方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及民众的聪明才智。其中,双林寺被中外艺术家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寺内闻名于世的自在观音、千手观音、渡海观音、罗汉像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平遥人张荣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泥塑艺术。不同的是,父亲塑神,他塑人。

  拐进平遥古城县衙街上的“张泥人”小店,“80后”泥塑艺人张荣忙着给游客制作肖像。只见他“手疾眼快”,在观察、聊天中迅速捕捉对方的长相、性格特点,还不时抬头看一眼顾客,泥巴在他手中把玩20多分钟后,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肖像。

  张荣说,捏泥人的主要原料是平遥当地的胶泥。小的肖像可以直接捏,但大的泥塑则需先搭木质骨架,再捆稻草,然后上粗泥,用雕、塑、捏、贴等手法把人物神态刻画出来。等泥塑干透后,对裂缝加以修补。最后装裱上色、涂保护油。

  “捏得像,努力就行,但要传神,还得有悟性。当把一个塑像摆在那儿,感觉它在跟你对话时,就达到了高度。”张荣说,他很高兴能通过这种方式将平遥泥塑技艺传承下去,“泥人能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

  依托古城旅游,张荣的生意非常红火。他估算,2012年至2020年间,他共制作了1.3万余尊肖像,其中包括不少外国游客。疫情发生后,张荣在抖音平台直播宣传,赢得不少客户。

创新·古艺新韵


  自从平遥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银器、布鞋、剪纸、年画、牛肉、黄酒、碗脱、油茶……各种好看、好玩、好吃的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古城旅游是一趟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迎着朝阳,85岁的薛生金走进工作室,在宁静的艺术时光里沉浸五六个小时。耄耋之年的他不仅坚持创作,还带徒授艺。在一次次掌间推磨、一笔笔纹样勾勒中,古朴的小院被明亮的漆器装点。

  作为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平遥推光漆器使用天然大漆制作,具有环保无毒、耐高温、耐磨损、抗强酸强碱等优点。由于制作过程中使用描金彩绘工艺和反复推光等,漆器看上去华贵、光亮。

  薛生金是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至今已培养200余名徒弟。一代代传承人恪守“匠心”,又在“创新”中与时俱进。

  薛生金的儿子薛晓东用现代人的理念和审美去创新漆艺,走中高端路线。他制作的漆器产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受到漆艺爱好者、收藏者的青睐。薛晓东的女儿薛梦瑶在高校教美术,她尝试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环境艺术相结合,探索更多可能性。“非遗只有走进生活,让年轻人喜欢,才能走得更远。”她说。

  在灰色调为主的千年古城,流光溢彩的漆器相当吸睛。随意走进一家漆器店,记者看到,除常见的家具、首饰盒外,还有女士手提包、文房四宝、茶具、果盒等不少创新产品。服务员胡丽霞说,他们已开始私人订制服务,制作漆器酒盒、面膜盒、珠宝盒等。

  入夜,逛了一天的游人喜欢围坐在民宿客栈老式桌子前,品一壶黄酒,或喝一碗油茶,贴着窗花的屋内传出欢声笑语。还有人循着平整的青石板路,在火红灯笼和古朴宫灯的照明下,感受古城的安详静谧。

  这里,灯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注脚。法国游客伊莲娜仰着脖子琢磨花灯的造型、询问灯的名字、摄影留念。“我最喜欢这里的灯,好美。”她说。

  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心目中的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