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05版:新华体育

06版:新华深读

07版: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08版:新华关注·家园

“一亩地”的供给侧改革 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种”出新高度
“一亩地”的供给侧改革
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种”出新高度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无人机拍摄的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2月28日摄)。 本报记者孙凡越摄
 
 
 
  本报记者王明浩、邵香云、白佳丽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60岁的天津老农时更生抢抓农时,冬季成熟的萝卜刚装车送出,又一头扎进温室大棚,开始了新一季的辛勤播种。
 
  “过去种麦子,辛苦一年存不下几个钱。现如今还是这几亩地,赚十多万块钱不在话下!”换种天津本土培育的萝卜品种后,时大爷日子好了,说起话来腰板都挺得直直的。
 
  甜脆的萝卜名声在外,娇艳的花卉一盆难求,嫩绿的水培菜销售红火……耕地有限的天津市,依托科技创新、空间利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在“一亩地”上下“绣花”功夫,现代都市型农业“闯”出了新路子、“种”出了新高度。
 
  培育“芯片”硬支撑,一粒种子变成了“真金白银”


 
  青萝卜是天津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爱。西青区的沙窝萝卜、武清区的田水铺萝卜,那是家喻户晓。
 
  嘛样的青萝卜才算好?天津人总能给出相同的回答——颜色翠绿,味道甘甜。
 
  作为蔬菜育种专家,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所长张斌和团队坐了10年冷板凳,育出了表皮颜色比以往稍浅的“七星”萝卜品种。
 
  遗憾的是,市场并不买账。“没人愿意试种,有农户还调侃新品种是‘黄皮萝卜’。种出来的萝卜,大家不愿意买。”张斌感慨道,那个时候,免费送给农户种,都是一脸不乐意。
 
  尽管栽了跟头,张斌和团队依然执着。“以往农户种萝卜都是自己留种子,品种杂且退化严重,造成萝卜个头不一,产量、商品率较低,品质的稳定性也不高,严重制约了‘萝卜经济’的发展。我们就想育出更优质的种子,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面对面劝、手把手教,一次不行就接着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试种农户喜获丰收。“‘七星’品种抗病性好、产量高、样貌统一,又保留了甘甜的口感,平均每亩地多赚5000多元。”天津青白家庭农场负责人郭书艳尝到了甜头。
 
  一粒萝卜种,就这样变成了百姓兜里的真金白银。“目前‘七星’品种在天津种植面积已超2万亩,足足占到七八成。农民的广告牌上,原来被调侃的‘黄皮’也成了卖点。”张斌满意地笑了。
 
  90后“新农人”张立华,在天津大美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经理,换种新品种后,萝卜销售半径覆盖京津冀地区,“都是订单式销售,每棚萝卜种下前,就知道未来要运往哪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了让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菜篮子”“米袋子”更丰富,在天津,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在致力于良种创新研究。56岁的于福安与天津小站稻打了半辈子交道,他带领团队育成“津原系列”水稻品种40个,科研成果近20年来覆盖天津水稻种植面积80%左右,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现代农业的效益,必然藏在种子里。”于福安坚定地说。
 
  天津积极组织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选育,2021年登记蔬菜新品种33个;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0个。“津强”系列强筋春小麦可替代进口品种,“津字号”黄瓜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华北型品种7成以上,“白峰”等品种打破花椰菜杂交种全部依赖进口局面……
 
  不只在天津的农田里。近年来,越来越多“津字牌”种子撒向全国,赋能“希望的田野”。
 
  把蔬菜种进“水”里,一方空间生出了“致富新经”


 
  着装利落、一头短发的刘晓君,每天都会到宁河区苗庄镇的温室大棚走一圈。
 
  温棚内,一排排齐刷刷的绿叶菜被架空在齐腰的钢架上。拎起一棵蔬菜,便能发现中空的管道里流动着营养液。温棚外,一辆辆物流车正等着把新鲜的蔬菜运往商超。
 
  “我们把蔬菜种进了‘水’里,现在市场需求量很大。”刘晓君兴奋地说。
 
  刘晓君的父亲刘连国很早就种起了水培菜,在父亲影响下,“85后”刘晓君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现已是天津百利种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水培菜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种8到10茬,一亩地年出菜量比土培增加4到6倍,平均收入是土培菜的3倍。”
 
  最初,水培菜并不被市场接受。刘晓君就带着团队从周边火锅店开始突破,慢慢打开了销路。“现在不少商超都提前预订,基本上成熟一批运走一批。”
 
  眼下,刘晓君新建的50多个高标准温室大棚,全部用于水培菜种植,其中意大利生菜、奶油生菜都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公司年营收超过4000万元,其中6成都来自水培菜项目。
 
  “过去我爸干农业,每天都得‘弯腰撅腚’做农活。现在我们是工厂式上班,不仅自己直起了腰板,农产品也直起了腰板!”刘晓君打趣道。
 
  眼下在天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念“空间经”,端起了设施农业的“金饭碗”。
 
  走进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俨然一个“智能花房”。从调光到控温,从育种到培植,从空间到地面,都是智能控制。花盆下潮涌而起、又随声而落的潮汐浇灌法,让每一滴水都得到循环使用。
 
  园区内工人一个个身穿短袖,正打包着一盆盆“宝莲灯”——花朵如倒挂的灯笼,颜色从浅粉到深红,煞是娇艳喜庆。“我们从国外引进这种高档花卉,经过努力,终于掌握了成熟的栽培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天津市东信国际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军说,这种产品远销多个地方,一到春节更是供不应求。
 
  “科学、高效利用空间,让土地长出‘美丽经济’。”郑建军谈到了种花的初心。
 
  20世纪90年代,国内花卉品种多而不优,很多高端花卉品种都是国外垄断。公司的同事们毅然踏上“踏花寻美”之路,经过不断引进、试种、推广,最终选定了一批名特花卉,作为他们心中美的“代名词”。
 
  “市场容易审美疲劳,需要不断开发新奇的品种才能紧紧抓住消费者。”郑建军说,除了红掌、宝莲灯、丽格海棠,还有观赏竹芋、马蹄莲等十多个品种,在花卉科技园区内争相绽放,去年公司实现营收上亿元。
 
  不仅是一捧蔬菜、一盆花卉,鱼菜共生、稻蟹混养、立体种养……一方小小的空间上生出了“致富新经”,富了口袋,火了日子,多了奔头。
 
  “2021年,天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2.4万亩,新建设施农业20.7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49.9万吨,连续六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在全国主销区中名列前茅;蔬菜、肉类、禽蛋、牛奶、水产等‘菜篮子’产品自给率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宝雨说。
 
  南方甘蔗北方“冒头”,一个采摘园迎来了八方客


 
  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毗邻北京、土地肥沃,但因为没有增收的点子,一度是出了名儿的困难村。
 
  “橘不过淮,蔗不过江”,北纬40度的粜粮务村,决定种甘蔗吸引市民前来“尝鲜”。“00后”回乡青年李新磊,对这一想法有着极大热情,“玩出新花样,不愁没客来。”
 
  在家人带动下,李新磊成立天民蔬果专业合作社,与当地群众尝试种甘蔗。“刚开始那会儿,怎么种都不长,只好一茬一茬试,总结经验,一点一点调整。”
 
  南方的甘蔗,愣是在北方的小村冒了头,引得周边市民慕名而来。
 
  趁热打铁,合作社借机发展起果蔬采摘游,把种植品种拓宽到草莓、番茄、火龙果等农产品。
 
  李新磊粗算了一下,去年一年,约5万名游客到合作社游玩采摘。仅旅游收入就超过120万元,年产值接近2600万元。
 
  “我们合作社现在有150多名社员,园区1500亩,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农用地2000亩,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近3万元。”李新磊说。
 
  亦农亦旅、农旅结合,也给更多地方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隶属于天津食品集团渤海农业公司的晶宝温泉农庄,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了从简单种植,到发展采摘,再到打造农业科普基地的融合之路。
 
  “高峰时,农庄一年吸引21万人次的游客呢!”渤海农业公司副总经理赵紫君说。
 
  人气旺了的晶宝温泉农庄,也吸引着年轻人回村就业,讲解员汪雪玲便是其中之一。
 
  汪雪玲的家,在距离农庄20多里地的宝坻区大白庄镇小白庄村。与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汪雪玲从学校毕业后就出去闯荡,进过工厂、当过超市销售,工资没见增加多少。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晶宝温泉农庄当了一名讲解员。
 
  因为踏实肯干,汪雪玲有时一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资,这让她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离家近了不说,收入也让人知足。”汪雪玲的妈妈乐呵呵地说。
 
  三产融合、文旅贯通的产业项目,正聚拢着八方来客。“截至目前,天津已有2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和258个市级休闲农业特色村点,2021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500万人。”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王智毅说。
 
  随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日益增多,更多天津农业品牌走进大市场、走入百姓家。小站稻、沙窝萝卜、茶淀玫瑰香葡萄、宝坻黄板泥鳅……如今,“津农精品”品牌已达187个,绿色、优质、高档、安全的农产品,让津门内外群众更有口福,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仓廪实,天下安。面对超大型城市农业发展的命题,天津用“一亩地”的供给侧改革给出了答案。(参与采写:黄江林、王晖)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五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五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前进方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重要一条是“坚持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实践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历经百年奋斗,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才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在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自觉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要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全面从严治党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百年奋斗路,赶考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栗战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栗战书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彰显了党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起来的磅礴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1年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也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制度成果,系统论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依法履职,担当尽责,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宪法相关法,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权威和效力
 
  宪法承载着我们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共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常委会的法定职责和光荣使命。
 
  贯彻实施宪法,需要宪法相关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定监察官法,加强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监察官队伍。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大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办法,健全完善军队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起草并审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启动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修正草案已经常委会初次审议。起草并两次审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这部法律修改好,为地方人大和政府更好履职尽责提供法律支撑。
 
  以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基础,健全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更好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相关决定,行使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职权,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这两个附件的修订,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通过重构并赋权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建立健全有关候选人资格审查制度等,形成一套符合香港法律地位和实际情况的民主选举制度。新选举制度使爱国者治港稳稳落地,从政治上、制度上根本性地推动香港形成以宪法和基本法为基础、真正落实“一国两制”的良政善治,迎来了支持和保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全新局面。起草并审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两个办法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审计法等法律修改过程中进行合宪性审查研究,阐释宪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主动审查行政法规16件、监察法规1件、地方性法规1467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7件、经济特区法规40件、司法解释251件、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42件、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17件;研究处理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6339件;审查研究有关部门移送的141件审查工作建议;集中清理长江保护、行政处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3个方面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有重点地开展专项审查,共推动制定机关修改、废止法规和司法解释1069件。专题调研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推动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普遍建立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支持部分省(区、市)建设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为了更好监督宪法法律实施,制定备案审查衔接联动的工作规定,修订备案审查工作规程,成立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纠正违宪违法行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5次宪法宣誓仪式,22名常委会任命或决定任命人员进行宣誓,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宪法理念。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举行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推动全社会深刻认识我国宪法的鲜明特征、本质属性和巨大功效。
 
  二、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快立法修法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律保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艰巨繁重,各领域立法需求多、要求高。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立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是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修改种子法,起草并初次审议畜牧法修订草案,健全乡村振兴的制度措施和体制机制,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初次审议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起草并两次审议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支持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起草并初次审议公司法修订草案,实质性新增和修改约70条。制定印花税法,适当简并税目、降低税率,至此,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制定了法律。两次审议并通过审计法修正草案,强化审计监督手段,依法构建审计监督体系。配合“证照分离”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广告法、草原法、民用航空法、海关法、食品安全法。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作出关于授权国务院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规定、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暂时调整适用计量法有关规定、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和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等4个决定,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法律是国家安全的制度基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国家安全领域法律制度体系,是本届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数据安全法,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起草并审议通过陆地国界法,依法规范陆地国界的划定、勘定、防卫、管理和建设等活动。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健全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的法律制度。根据这部法律,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国内政,损害我国国家、组织和个人利益的行为,我国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制定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修订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作出关于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衔级制度等两个决定,以法律制度保障强军目标的实现。
 
  加快生态文明领域的立法,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划定法治红线。制定湿地保护法,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针对噪声污染涉及面广、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法,维护人民生活环境和谐安宁。召开黄河保护立法座谈会,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提前介入、加快立法进程,黄河保护法草案已进行初次审议。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拟订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并进行初次审议,用法律手段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指导云贵川三省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河北省开展白洋淀保护立法,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
 
  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补齐民生保障法律短板。推进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制定医师法,初次审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修改教育法,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两次审议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推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起草并初次审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问题,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起草并初次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对妇女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在预防性保障、侵害处置、救济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定。制定反食品浪费法、法律援助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初次审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起草并初次审议体育法修订草案。
 
  完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确认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坚持预防治理与打击惩治并重,制定反有组织犯罪法,推动依法开展常态化、机制化扫黑除恶。在常委会授权开展的试点工作期满之际,全面总结改革经验,修改民事诉讼法,确认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成果,完善司法确认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作出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作出关于设立成渝金融法院的决定,推动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
 
  一年来,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2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0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19件,决定批准双边条约和加入国际公约6件,与时俱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时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及时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动。
 
  三、强化监督力度和实效,监督“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各国家机关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听取、审议31个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2次专题询问,开展7项专题调研,作出1项决议。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是开展监督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围绕常委会确定的监督项目特别是12个专项工作报告和7项专题调研,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了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作的贯彻落实。在经济领域,常委会听取审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定期分析经济形势,跟踪监督经济运行情况,确保大会批准的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听取审议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关于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围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情况、发挥海外侨胞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专题调研。在生态环保领域,听取审议关于2020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研究处理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保工作、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工作等报告,专题调研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在社会事业领域,听取审议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民族法治建设研究,持续推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举措、支持科技创新、“过紧日子”等要求,做好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审议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报告,审查批准中央决算,突出绩效导向,扩大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范围,涉及金额达到1.7万亿元。听取审议关于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跟踪监督2.8万亿元中央财政直达资金下达和使用情况。听取审议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的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跟踪监督政策执行,监督政府有关部门查处解决违规返还税收收入、政府盲目举债、侵占挪用生态环保资金等问题,保障财税政策落实见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初步实现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的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推进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建设。
 
  开展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是本届以来党中央赋予人大的新职责新要求。听取审议关于财政交通运输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开展财政补贴管理与改革情况专题调研,推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乡村振兴等支持政策落地,确保财政支出重点支持和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连续4年审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加快推进国资联网监督工作。制定关于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首次听取审议关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推动国务院基本摸清全民所有的11类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实现了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四大类别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全覆盖。这些监督,起到了防止国有自然资源遭受损害、国有资产遭到流失的作用。国务院审计部门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国有资产审计情况专项报告。修订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构建预算审查、经济工作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出台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坚持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逐条对照法律条文开展执法检查。检查企业破产法、中医药法、畜牧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证法、消防法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共有23个检查小组分赴各省(区、市)实地检查,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分别带队,常委会委员和专门委员会成员133人次、全国人大代表66人次参加执法检查工作。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了6个执法检查报告。在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时,首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共有13个省(区、市)的240名代表参加。结合联组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做好法律实施情况评估,统筹做好执法检查和法律宣传普及,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答题活动,共约3200万人参加,推动法律全面有效贯彻落实。在检查企业破产法实施情况时,充分运用法律评估和大数据分析,与关联法律分析相结合,为更好实施法律、修改法律提供依据。
 
  加强监察、司法工作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开展推进监察监督全覆盖情况专题调研,增强监察监督的有效性。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关于“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为实现《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等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使发挥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委会遵循和把握代表工作规律,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
 
  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代表行使权利、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73件议案,已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全部审议完毕,其中90件议案涉及的30个立法项目已审议通过或正在审议,176件议案涉及的68个立法项目已列入立法规划或计划。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8993件建议,统一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并全部办理完毕;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265件建议,交由98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并逐一向代表反馈办理情况,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97.93%。
 
  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把常委会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有156位直接联系439名基层代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建立了联系代表的机制。邀请150余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列席代表座谈会,代表在座谈会上提出的78条意见建议均及时办理并逐一向代表通报。200多人次代表应邀参加常委会立法调研、起草、论证、评估等工作,湿地保护法、体育法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律草案专门征求相关领域代表的意见。300多人次代表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对外交往等工作。
 
  积极做好代表活动的保障工作。共有1600余人次代表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百余篇调研报告。共473名代表参加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的督察和座谈,471名代表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开展的视察调研、旁听庭审和会议座谈等活动,465名代表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视察和会议。组织香港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视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情况。组织澳门全国人大代表赴海南调研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围绕“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监管情况”等开展联合调研和视察。
 
  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组织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现场或视频收看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港澳全国人大代表分别前往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活动。建成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6期专题学习班,共有5824人次代表参加学习。代表在履职活动中,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展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提出的议案、建议装着满满的民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贯彻落实新修改的选举法,常委会加强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做好选举相关工作。目前,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已基本完成,全国10亿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0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五、紧紧围绕国家总体外交目标任务,推进人大对外工作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拓展人大对外工作方式,共举行双边视频活动127场,线上出席国际会议75场,进行通话交流21场,开展线下外事活动35场,外交信函往来近800件。
 
  落实国家元首外交共识,积极开展高层交往,深化立法机构双边交流。举行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首次举办中俄立法机构地方合作会议,同俄罗斯联邦会议有关委员会、青年议员开展交流,助推新时代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同63个国家议会进行线上线下交流,通过132个友好小组平台与各国议会互致信函,争取在有关重大问题上支持中方立场,增进政治互信,促进务实合作。就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海、涉疫和人权等问题阐明中方严正立场,坚决同各种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进行斗争,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
 
  积极参与议会多边活动,推动形成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方案的多边成果。参加第五次世界议长大会、第四次六国议长会议、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议员在巩固国际和平与信任中的作用”议会领导人会议、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议会大会、金砖国家议会论坛、各国议会联盟大会及相关会议、亚太议会论坛、亚洲议会大会、东盟各国间议会大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友好组织领导人线上会晤,面向中亚、非洲国家议会举办3期地区研讨班,巩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动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团结抗疫、可持续发展等中方重大理念倡议写入会议成果文件,坚定维护我国家利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不少国家议会、议长、议员高度评价中方在全球抗疫中的贡献、承诺和行动,支持中方秉承科学精神、团结合作抗疫的立场。
 
  加强对外宣介工作。利用双边多边外交舞台,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介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通过常委会发言人、外事委发言人、法工委发言人等机制正声辟谣,阐释法律问题,进行法律斗争。依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生动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30多位基层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外事活动,讲述自己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利益的履职故事,真实立体地呈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成就。
 
  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坚持人大常委会基本定位,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
 
  坚持政治坚定、尊崇法治、发扬民主、服务人民、运行高效,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挥常委会党组的政治领导作用,召开17次常委会党组会议,举办常委会党组集体学习、常委会专题讲座,及时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进行专题学习,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第四次交流会。建立常委会党组定期听取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党建工作汇报的制度,全面加强专门委员会党的建设。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建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增设12个,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省份,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增加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和法规审查建议受理平台链接。34件法律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08221人次提出的475245条意见。各地共有22万多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就近参加履职活动的有效途径。完善人大信访工作机制,用好各级信访平台和数据,信访总量105956件次,其中网上信访平台受理12207件次。
 
  健全常委会运行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程序和机制,常委会审议的68件法律草案、决定草案中,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牵头起草的有34件,占总数的一半。由其他部门或单位负责起草的法律草案,人大提前介入,做好组织协调,发挥审议把关作用。出台关于加强立法调研工作、改进法律草案征求部门和地方意见工作等实施意见。制定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办法,引入法律评估、大数据分析、关联法律分析方法,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流程。出台关于完善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期工作流程、加强专门委员会调研成果转化的研究意见。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强化综合分析和跟踪督办。健全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根据新修改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完善委员会议事程序、工作规则。适应数字时代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开通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及微信小程序,建设好运用好“全国人大日历”数据库,提升大会网络视频会议、“云听会”质量。共召开7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各类议案、报告189件次,会议出席率超过95%。召开25次委员长会议,每逢单月增加一次委员长会议,专门研究讨论拟提请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法律草案。
 
  全面推进全国人大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健全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制度机制,支持机关党组、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充分发挥作用,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关服务和保障常委会履职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中央巡视整改落地见效。
 
  认真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牵头,组织开展人大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专题调研,形成了60多篇研究成果,为党中央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出台重要文件做好服务保障。举行第27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深入总结交流人大立法理论和实践。召开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推动新出台法律的宣传普及、全面实施。发挥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作用。办好大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中华环保世纪行”等集中采访活动。创新人大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刊做深、网做大、微信做活、微博做精”,深化“刊网微端”融合发展,升级上线中国人大网英文版,讲好中国故事、人民当家作主的故事。建设好全国人大网络学院,上线各类课程7110门、涉及620个专题,现有参学人员7297名,包括2539名全国人大代表、3091名地方人大负责同志,总点播量约215万次。
 
  一年来,常委会工作最大的启示,归结到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方向发展,确保人大工作沿着党中央确定的道路前进。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成员以及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充分信任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工作中还有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监督工作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监督工作成果转化运用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服务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办理代表议案、建议过程中与代表的沟通交流还不够深入。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改进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


 
  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的一年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部署,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立法、监督、代表、对外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运用体现到人大工作和建设之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逐项抓好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点任务的落实。开展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培训。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主动谋划涉外斗争的法律武器,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维护国家安全。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人大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出应有贡献。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要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二、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
 
  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修改立法法、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国务院组织法、行政复议法。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回应涉及宪法有关问题的关切。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拓宽宪法监督渠道,健全合宪性审查制度,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完善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总结现行宪法实施40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阐释好中国宪法理论。
 
  三、增强立法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根据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预安排审议40件法律案。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能源法、期货和衍生品法、关税法等税收法律,修改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反垄断法、铁路法、矿产资源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快推进民生、社会、环保领域立法,制定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社会救助法、学前教育法、民事强制执行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修改体育法、职业教育法、学位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慈善法、科学技术普及法、文物保护法、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粮食安全保障法,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充实涉外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做好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国际条约的决定批准工作。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做好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等工作。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继续开展法典编纂工作。发挥好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
 
  四、认真做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根据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预安排32个监督项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关于计划执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数字经济发展、金融工作等情况的报告,检查乡村振兴促进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情况。围绕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管理与改革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做好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听取审议关于中央决算、审计工作、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财政社保资金分配和使用等情况的报告,结合听取审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对完善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专题调研。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听取审议关于就业工作、儿童健康促进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老龄工作等情况的报告,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行专题调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听取审议关于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研究处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检查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并结合审议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加强对执法、监察、司法工作的监督,听取审议关于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治理情况的报告,围绕监察机关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紧盯突出问题,强化跟踪问效,提高监督的科学性、精准性,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
 
  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扎实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有关工作,把好代表“入口关”,加强选举全过程监督,确保选举过程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紧紧依靠代表做好人大工作。统筹承办单位高质量、高效率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推动建立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完善代表建议重点督办机制。深化代表对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参与,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加强和改进联系代表工作。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代表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的处理反馈机制。提高代表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办好4期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班。推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使之成为代表学习平台、履职工作平台、联系群众服务支撑平台。加强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推进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建设。
 
  六、认真做好人大对外工作
 
  以推动落实习近平主席重大外交行动成果为首要任务,加强与外国议会和国际及地区议会组织的交流,推进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大国议会的合作,巩固和深化多层次、多渠道对外交往。促进对外工作与外宣工作深度融合,增强人大对外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丰富和完善涉外法律斗争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发言人机制作用。
 
  七、按照“四个机关”要求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大常委会“四个机关”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机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和人大舆论宣传工作。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机关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提升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各位代表!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确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团结奋斗、笃行不怠,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山西“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 着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山西“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
着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太原3月14日电(记者赵东辉、梁晓飞、王劲玉)347个项目签约、323个项目开工、315个项目投产……虎年新春伊始,山西各地开发区项目建设压茬推进,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赋能。
 
  从“承诺制”到“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山西把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作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点,打出一套重磅的改革“组合拳”,推动安商、亲商、富商在三晋大地蔚然成风。
 
  全承诺、零审批:办事效率高了


 
  “项目原定去年国庆节前完工,实际比预期提前了一半。”瑞湖新能源汽车服务城是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开工”改革的受益者。
 
  项目负责人张政宁算了一笔账:项目贷款1.5亿元,按当期贷款基准利率4.75%计算,缩短审批时间,就相当于节省了530多万元,两期工程算下来就是1000多万元。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对于山西来讲,要扭转“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必须从投资上下手。然而,办证跑断腿、审批磨破嘴,项目落地开工难,曾是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
 
  2017年7月,山西积极破除传统项目报建审批流程的弊端,通过政府服务承诺和企业信用承诺进行流程再造,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成为全国首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省。
 
  经过逐年推进,如今山西全省开发区一般工业项目已实现“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开工”。
 
  “过去项目单位开工前要自行办理地勘、环评、压覆矿产评价等16个事项,去年开发区财政拿出3600余万元统一办理,帮企业省事又省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燕翔说,能服务的不承诺,能承诺的不审批。项目签约后,企业一个工作日就能拿到全部开工手续。
 
  承诺制的示范效应正在向其他领域传导。过去,一个投资项目的技术评估工作完成后,需要技术专家审核,往往费时又费钱。现在,通过“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双承诺”,晋中开发区90%以上的投资项目纳入免评审管理。
 
标准地、标准化厂房:企业开办成本降了


 
  新春伊始,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电气产业园里已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忙碌景象。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首期3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新入驻企业正在抓紧安装和调试设备。
 
  “没想到园区能为我们提供10万级的无尘车间,从去年8月底开工建设到10月底试运行,只用了两个月。”碳方程新材料(山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说,公司研发团队在深圳,之所以将产业基地选在这里,是当地推动产业转型的决心打动了他。
 
  供地,是工业项目落地的首要问题。2020年1月,山西省实施“标准地”改革。所谓“标准地”,简单说就是一块经过政府部门“初级加工”的带规划、带指标、带评估报告的土地,企业拿地就可开工,既省时又省钱。
 
  段燕翔说,截至目前,晋中开发区共出让“标准地”15宗1449.7亩,平均让企业提前6个月开工,平均每亩为企业节省资金2万元,过去一年市场主体净增1260户。
 
  为了更好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乡村振兴,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整合乡村振兴建设资金,把“标准地”升级为“标准化厂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继明说,这样既减轻了企业投资压力,又可通过出租厂房为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分红。
 
一站式、全代办:企业跑腿少了


 
  在晋中开发区,食品企业“一手店”入驻北方功能食品园区2个月后,已经形成日均1.5吨熟食的生产、储存、配送能力。
 
  “园区有‘代办员’负责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冷链、防疫、食品检测这些食品企业头疼的问题不仅有人告诉你怎么解决,还会替你解决,仅食品检测就为我们节省了近100万元的固定投资。”“一手店”负责人薛寒冰说。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王保喜说,通过公开招标,开发区引入长期深耕政务服务领域的代办团队,帮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产生效益。2018年11月才开工建设的北方功能食品园区,目前已有近百家食品企业入驻,从签约到入驻生产的速度不断提高。
 
  在阳泉高新区,山西尊特智能科技公司入驻不久就接到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生产订单。公司总经理黄万年说,去年7月项目开工,9月初第一条生产线就投产了,无论是执照办理,还是银行开户都有相关工作人员协助。
 
  “刚投产时,只从深圳带来5名员工,短短半个月内开发区的人力资源公司帮我们招聘到200多人,还协调解决员工吃住问题,开通公交专线,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黄万年说。
 
  在忻州、临汾等地,除了代办营业执照,行政审批服务部门还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免费寄送。
 
  流程能减则减,服务一优再优,山西各地开发区用办事效率换来发展速度。去年,全省88个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增幅比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13.5个百分点。开发区正在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特高压“白江线”跨长江
特高压“白江线”跨长江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3月14日,在安徽芜湖的长江边,施工人员在高空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跨江作业。当日,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跨越长江放线工程完成最后6根导线的展放,标志着特高压“白江线”安徽段长江大跨越线路贯通。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投运后每年输送电力将超过312亿千瓦时。

  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 扎实有力抓落实 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平稳运行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
扎实有力抓落实 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平稳运行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要求扎实有力抓落实,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保持平稳运行。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必须保质保量落实到位,兑现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会议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4个方面52项重点工作,逐一分解到国务院部门和有关地方,并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周期性调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是密切跟踪国际局势变化、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等和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完善应对举措,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稳定在合理区间。二是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要尽快细化和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该退的税款能快退的快退,确保按既定时限退到企业账上。对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抓紧研究延期、扩围、加力的具体安排。推动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利润及时入库、支持地方落实减税降费的转移支付及时直达市县基层,保障基层助企惠民的财力支撑。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对市场主体尤其是特殊困难行业采取减免房租、降低用能费用等帮扶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出台具体措施,把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要求落实到位。同时,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和增加有效投资。保障电力、煤炭稳定供应。三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推出一批便利创业创新、企业经营和居民办事的实招,推动更多事项异地办、一网通办。推进身份证电子化,实现通过扫码办理需要用身份证的服务事项,同时保障好群众信息安全和隐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稳外贸稳外资面临的新情况,抓实已确定政策落地,推动解决外贸外资企业实际困难。四是尽力量力、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好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保障举措,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五是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担当实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性开展工作。继续抓好督查督办,防止和纠正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一刀切”特别是漠视群众合法权益受侵害等不作为乱作为,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落实落细宏观政策 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落实落细宏观政策 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会议提出,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

  会议明确,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要尽快细化和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该退的税款能快退的快退,确保按既定时限退到企业账上。对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抓紧研究延期、扩围、加力的具体安排。

  “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此种形势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于助企纾困政策的实施落地尤为期待。”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会议一方面明确了政策要加快落地,让企业尽快收到税款、减下负担;另一方面明确了政策要加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有望进一步扩围,这些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会议要求,推动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利润及时入库、支持地方落实减税降费的转移支付及时直达市县基层,保障基层助企惠民的财力支撑。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对市场主体尤其是特殊困难行业采取减免房租、降低用能费用等帮扶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出台具体措施,把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要求落实到位。

  “这些部署非常及时、具体、针对性强。只有加快落地、把握时机,才能更好发挥政策效果,更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何代欣说。

   (记者申铖)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碳排放报告数据作假 生态环境部通报四家机构
碳排放报告数据作假 生态环境部通报四家机构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高敬)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14日,生态环境部对4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公开通报。

  据介绍,2021年10月至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31个工作组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检查发现,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

  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检查发现,中碳能投篡改伪造煤质检测报告数据及关键信息,指导企业制作虚假煤样,碳排放报告质量失控,数据造假问题突出。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检查发现,中创碳投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核查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履职不到位,核查工作走过场。

  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检查发现,青岛希诺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核查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工作走过场,核查结论明显失实。

  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检查发现,辽宁东煤为集中补测元素碳含量的控排企业出具虚假分月报告,并伪造原始检测记录。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督促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咨询、核查、检测服务行为,确保技术服务结果真实、合规、公正,保障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红色气质》主题图书出版发行
《红色气质》主题图书出版发行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由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编写的《红色气质》主题图书,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其中有很多众所周知的人物与过往,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瞬间和细节。《红色气质》从《国家相册》已播节目中,精选出一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侧面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故事,改编成图文并茂的图书。二百余张珍贵照片带领读者重回一个个历史现场,与那些在人们眼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先烈英模“相遇”。全书旨在通过影像的力量、史实的力量、细节的力量,让读者对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有更深的了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国家相册》微纪录片栏目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历史照片创办,通过珍贵影像、视觉特效和人文讲述,引领观众重温家国记忆,以史为鉴,收获启迪。该栏目自2016年9月开播以来,每周五与观众见面,目前已播出四季、两百多期节目,内容涵盖历史、民生、文化、科技、生态环保等众多领域,全网总浏览量超过30亿次。

 
75名内地援港医疗队员抵达香港
75名内地援港医疗队员抵达香港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三月十四日,香港有关负责人到深圳湾口岸迎接医疗队的到来。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由广东省组派的内地援港医疗队共七十五人,十四日傍晚经深圳湾口岸抵达香港。据悉,本次内地援港医疗队包括三十六名医生和三十九名护士,队员分别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四市的十四家三甲公立医院。       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加强防沉迷 国家网信办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征意见
加强防沉迷
国家网信办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征意见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王思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4日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征求意见稿,条例的制定旨在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加强网络信息内容规范、加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内容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含有危害或者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征求意见稿还要求,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产品和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增加抗原检测为何利于“早发现”?为何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权威专家:抗原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通常只有当感染者处于急性感染期才能被检测到
增加抗原检测为何利于“早发现”?为何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权威专家:抗原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通常只有当感染者处于急性感染期才能被检测到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群众可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增加抗原检测为何利于“早发现”?为何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做出解读。
 
为何增加抗原检测?有利于“早发现”


 
  李金明介绍,新冠病毒主要有4种结构蛋白,通常采用表达量大的N蛋白,作为抗原检测的靶标。
 
  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部分试剂15分钟可出结果。
 
  “更快、更准进行疫情防控,需要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李金明说,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每天一次的抗原检测,在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尽快找出感染者。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阳性结果可用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抗原检测一旦阳性,应及时再去做核酸检测确认,也就是‘抗原筛查、核酸诊断’,有利于做到‘早发现’,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李金明说。
 
  为何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或出现漏检误检


 
  根据最新方案,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并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究其原因,是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相对较低,通常只有当感染者处于急性感染期,即体内的病毒载量处于较高水平时,抗原检测产品才能检测到。
 
  李金明介绍,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由于没有扩增过程,导致敏感性较差。通俗来讲,是缩短了出结果的时间,但增加了“假阴性”的风险。“尤其是感染时间较长、病毒载量变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漏检。”
 
  此外,抗原检测的特异性也弱于核酸检测,即更容易出现“假阳性”的误检。“在疫情低流行率的人群中,甚至可能出现‘假阳性’人数远超‘真阳性’人数的情况。”李金明说,这也是我国坚持以核酸检测为新冠病毒感染确诊依据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述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应当首选核酸检测;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可以进行抗原检测。
 
  哪些人群适用?有望筛出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方案,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还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当前疫情出现较多无症状感染者,能否通过抗原检测筛查出来?
 
  李金明认为,从现有数据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者有较大部分呈现无症状,但并不代表其病毒载量低。相反,有研究显示,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咽部的病毒载量相当高。
 
  “如果是隔离观察人员中的感染者,每天一次持续进行抗原检测,有很大概率可以检测出来。”李金明说,但即便抗原检测呈阳性,仍需通过核酸检测进行确认。
 
  抗原自测阳性怎么办?应及时向社区报告


 
  李金明介绍,根据方案,抗原自测阳性的人员,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居民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对于抗原自测阴性但又有症状的人员,根据方案,建议尽快前往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核酸检测。“如不便就诊,则应当居家自我隔离,避免外出活动,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自测。”李金明说。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有他们,上海平静中透着力量
有他们,上海平静中透着力量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本报记者贾远琨、王辰阳、赵逸赫
 
  春天来了,上海街头的玉兰花开了,但传播快、波及广的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引发的新一轮疫情,却结结实实地让上海遭遇“倒春寒”。
 
  身边的亲友被隔离,无症状感染者增多,孩子们开始上“云课”……从流调、排查,到核酸检测、隔离处置都持续增压,上海正经历着新一轮疫情的“极限”考验。
 
  人们的生活节奏突然改变了,但有着从容应对疫情的平常心。病例排查清晰、物资保障稳定,让人们对疫情保持警觉但不慌张。
 
  张文宏医生也感慨:“整个上海没有恐慌的感觉,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人少了脚步慢了 这是现在的上海
 
  关于上海防疫,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封城、封路”的谣言。走访大街小巷,我们记录了真实的上海。
 
  3月10日晚,上海市静安区越洋广场解封,3400多名楼内人员带着街道赠送的“出入平安”香囊走出大楼,938辆次出租车在100分钟内集结于此,将2091人安全送回家。
 
  3月12日凌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灯火通明,检验人员通宵达旦地对样本进行检测。
 
  在封闭管理多日的上海松江大学城四期学生公寓里,学生们用歌声互相鼓励,被网络博主用无人机拍摄记录下来,在网上引起共鸣。
 
  20个配送员,一天13个小时,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马不停蹄地奔忙。“订单像‘雪花’一样从四面八方而来,比平时足足多了3倍。”这是近期上海浦东新区叮咚买菜金桥店的日常。“走街串巷很辛苦,但是能给被隔离的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也是为上海做了一点贡献。”
 
  网红小马路愚园路上,街边小店客流少了,但店主却多了一份笃定和从容。“2020年疫情刚暴发的时候,店主们很担忧扛不过去,还发起了互助计划,今年这一轮疫情袭来,店主们很从容,相信不管遇到什么新考验,上海都一定能解决。”愚园路“社趣更馨”项目负责人许引兰说。
 
  走入这座城市,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放慢节奏、调整手势,以各自的方式积极面对,平静中蕴蓄着力量。
 
  他们在黑夜守望黎明 日以继夜守护万家灯火
 
  这几天,上海人最关注的直播不是娱乐、购物,而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成了“网红”。在发布会上,人们看到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院士“大咖”、交通和商务部门发言人,公众关注的、网上疑虑的,几乎都能在发布会上得到解答。
 
  很多一线工作人员,有的过了退休年龄,有的是夫妻档、父子档,甚至全家出动。疫情之下,他们坚守岗位、全心投入,没有人置身事外。
 
  最近,一张漫画海报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医生、护士、公安、城管、物业、志愿者、环卫人员、法律工作者、社区工作者、驾驶员……他们站在黑夜守望黎明,又在东方破晓时分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日以继夜地守护着万家灯火。
 
  这两年多,上海从未松过一口气,也从来就没有什么“神话”,有的只是枕戈待旦、事不过夜、严防死守,每一轮战斗都不轻松,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
 
  这次奥密克戎来势猛、传播快,上海出现管理疏漏,疫情防控受到全国关注。形势越是严峻复杂,就越要求我们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侥幸松劲。只有防疫工作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众志成城,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一次,上海依然有信心,更有责任,守护市民平安。
 
  上海在与每一个狡猾的病毒赛跑时,始终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小的成本,把对市民生活的干扰减到最小,尽力降低对经济的影响。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如常”,便是这座城市给市民最大的“温柔”。
 
  每次降落 “平安”都有了新定义
 
  3月10日凌晨3点,东方航空的机长杨云国收拾好行囊赶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执飞上海至米兰的航班。飞完这趟航班,他将迎来自己的又一个“21天”。
 
  为了防疫安全,执飞国际航班的飞行员都要严格执行21天隔离政策,一些飞行员一年中有200多天是在一个小小的隔离房间里度过的。“这对我们的体能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但我们用最大努力维护国际航线的畅通,也要尽最大努力守护城市平安。”杨云国说。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有一群与病毒擦身而过、甚至“面对面”的人。海关是口岸与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衔接的重要一环,境外输入病例数持续处于高位,海关登临、旅检的卫生检疫关员面临持续高压。“一个人的付出,或许并不能换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惟有坚持,于心、于行不大意、不松懈,才会迎来春暖花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旅检四科党支部书记、科长陈宇炯说。
 
  自疫情暴发以来,上海承接了全国40%的入境客运航班和旅客,通过创新摸索和精细管理,构建了输入性病例“闭环”管理机制。今年3月初,上海境外输入病例已累计超4000例,在全国抗疫形势平稳时,上海其实始终处于境外输入疫情防控的风口浪尖。然而,病毒快速变异、境外输入持续高压、多源头叠加交叉,让打了一仗又一仗的上海,在防控机制上不断面临新考验,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持续处于“极限”应战状态。
 
  “在一轮一轮的战疫中,4000多例输入病例我们守住了,这本身就是不俗的答卷。只是疫情反反复复,我们打了一次胜仗的同时,还要时刻准备打下一场硬仗。”杨云国说。
 
  国际航线运行是否平稳、安全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的平安,每一个国际航班的降落,都让“平安”有了新定义。就是这些为国“守门”的人,在守护这座城市正常运转的“安全阀”。
 
疫情“撕裂”的由我来“缝合”
 
  近期,上海不少社区突然封闭,老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有不少只能依靠快递、外卖解决。这些穿梭不停的快递小哥,用电动车“缝合”起这座城市被疫情撕开的“裂缝”。被隔离居民与这座城市的联系,就在快递小哥飞驰的两轮之间。
 
  来自江西上饶的90后叮咚快递小哥彭思文说:“电瓶车每天都要骑100多公里,每天150单打底、最多时近210单,但比2020年还是轻松很多,起码心里是很踏实的。”
 
  隔离社区和楼宇,不论大小或远近,谁都不会成为孤岛。也正是这样充足、稳定的保障,让大家尽管隔离在家,但心安如常。
 
  订单量暴增,配送时间难免延迟,但大家既没有因此恐慌囤货,也鲜有指责抱怨。“有时候因为配送慢了给客户道歉,反而收到的是感谢,大家还叮嘱我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彭思文笑笑说,“心里很暖。”
 
  记者在上海多家大型商超、社区菜场和日用百货店走访发现,生活物资总体上供应充足、渠道畅通、价格稳定。个别点位的大型商超出现供货延时,原因是线上订单暴增,配送供货的快递人员优先保障隔离点民众需求,造成配送人员的短时紧张,进而出现供货暂时延迟。
 
  菜篮子稳了,老百姓的心就安了。在一个临时收货点,记者看到,众多货品中还摆放着几束鲜花,玫瑰、洋牡丹、满天星……买菜的同时还不忘装点生活,疫情没有阻挡市民对生活的热爱。
 
  “各地疫情严峻复杂,应该集聚民力增强抗疫力量,不做清谈客,要做行动派。在疫情面前,人人尽力,也是城市可贵的软实力。”许引兰说。
 
  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张上海主干道的夜景照片,一盏盏路灯汇成巨大的光彩暖流,照亮了远方。打开车窗,风已经是温润的了,传来时断时续的爵士乐,让闪烁的霓虹灯柔和了许多。太阳每天升起。上海,明天见!
 
吉林:感染者快速增长,防控任务艰巨
吉林:感染者快速增长,防控任务艰巨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段续


  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12日,全省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44例;13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9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1例;14日0至1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据通报,截至14日12时,吉林省还有新冠病毒初筛阳性人员3868例。地处吉林市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因出现聚集性感染,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阳性感染者数量快速增长


  自2月28日吉林省珲春市报告1例确诊病例以来,在十余天内,吉林省全省阳性感染者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吉林市、长春市疫情较严重,两市感染者数量占全省90%以上。

  从3月8日开始,吉林市每日检出的阳性感染者总数就维持在三位数。从12日开始,长春市病例也呈快速增加态势,12日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总数超过800例,13日有所下降,但也超过了400例。

  在吉林省内其他地区,13日至14日1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中,四平市7例、延边州10例、松原市1例。

  吉林市疾控中心主任孙殿伟说,通过现有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月份开始,疫情就已隐匿在吉林市传播。

  疾控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检测工作推进,预计未来新增感染人数还将增加。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疫情防控组组长张艳说,感染者数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反映出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隐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早期难于发现,易形成社区传播;另一方面,反映出个别地区面对疫情快速上升的形势,医疗资源扩容能力不足,导致短时间内集中收治受限;个别地区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健全,对奥密克戎病毒特点和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认识不足、研判不准,落实“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方面还有差距。

  病毒传染力高、传播隐匿性强 学校等地发生聚集性感染


  吉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赵庆龙介绍,引起此次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传染力较之前流行的BA.1又高了约30%,在支气管组织中的复制滴度是德尔塔变异株的70倍。

  “症状轻、隐匿性强,是这次吉林市本土疫情的最大特点。”孙殿伟说,“以截至11日的数据分析,本次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占比为56%。现在溯源工作比较困难,很多人自始至终未表现出症状。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使流调过程遭遇传播链条缺失或断链情况,但病毒的传播并未停止,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数在2至3天内可以翻倍。”

  校园感染情况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3月7日吉林市卫健委公布的流调信息中,首次出现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确诊病例。此后几天内,该校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记者梳理,截至3月10日24时,该校5天共报告70多人在校内感染。学校工作人员反映,尽管学校腾出了大量空余房间,但依然不足以应对隔离需求。

  吉林省迅速调集力量进行转运安置。目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6556人已被转移至吉林省内多个地市进行隔离,同时安排了85名带队老师随车转运。

  吉林省要求,加强对学校、养老院等重点人员聚集场所日常监测,及时排查隐患、消除风险。针对学校人员密集、疫情传播风险高的实际情况,吉林省要求所有大学要严格实行封闭管理。

  防控任务艰巨 抓紧抓实防控措施坚决战胜疫情


  疾控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检测工作推进,预计未来新增感染人数还将增加。当前,吉林省正经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工作最复杂的一次考验,防控任务艰巨;吉林省抓紧抓实防控措施,形成严密闭环,坚决打赢长春保卫战、吉林歼灭战、各地阻击战。

  14日,吉林市开展第8轮全员核酸检测,长春市也已经开展了3轮核酸检测。吉林省正全力开展流调排查,进一步充实检测力量,大力推广抗原检测技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全覆盖,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目前,吉林省各地正在严格按规范开展集中管理、单独隔离,统筹全省酒店资源,准备充足隔离房间,抓好转运环节对接,确保隔离人数与酒店容量匹配、转运全程绝对安全;做好隔离人员管理与服务,防止交叉感染。

  面对严峻疫情,吉林市、长春市等地实行“非必要不出门”措施。

  “我们管控了7个单元,有700多户居民。居民可以通过下订单的方式,采购日常所需的食品、药品等物资。社区内都设立了物流配送点,物品消毒后会由志愿者送到居民家中。对于老弱等特殊人群,我们建立了台账,每天都会和他们打一次电话,询问他们的实际需求。”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道欣炭社区党委书记杨乐说。

  为减少跨省跨市流动带来疫情外溢和传播风险,从3月14日起,吉林省禁止本省(特别是长春市、吉林市两地)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吉林省还着力强化社会面静态管控,强化学校、社区、农村等重点部位防控,确保非必要不流动、不聚集,做到应管尽管,坚决防止疫情外溢扩散。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人手短缺仍是制约当前吉林省多地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点。长春市发布青年志愿者招募公告,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吉林市的防疫一线,社区工作者往往身兼多职,白天维护卡点、运送物资、组织核酸检测、消毒消杀,晚上则要轮班进行流调排查工作,长时间超负荷运转。

  (参与采写:邵美琦、张楠、司晓帅、王帆)新华社长春3月14日电

  3月13日,工程机械在吉林市高新南区隔离方舱现场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南区隔离方舱开工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51万平方米,共设计6000间隔离房间。   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吉林:感染者快速增长,防控任务艰巨
吉林:感染者快速增长,防控任务艰巨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3月13日,工程机械在吉林市高新南区隔离方舱现场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南区隔离方舱开工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51万平方米,共设计6000间隔离房间。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段续
  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12日,全省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44例;13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9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1例;14日0至1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据通报,截至14日12时,吉林省还有新冠病毒初筛阳性人员3868例。地处吉林市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因出现聚集性感染,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阳性感染者数量快速增长
 
  自2月28日吉林省珲春市报告1例确诊病例以来,在十余天内,吉林省全省阳性感染者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吉林市、长春市疫情较严重,两市感染者数量占全省90%以上。
 
  从3月8日开始,吉林市每日检出的阳性感染者总数就维持在三位数。从12日开始,长春市病例也呈快速增加态势,12日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总数超过800例,13日有所下降,但也超过了400例。
 
  在吉林省内其他地区,13日至14日1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中,四平市7例、延边州10例、松原市1例。
 
  吉林市疾控中心主任孙殿伟说,通过现有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月份开始,疫情就已隐匿在吉林市传播。
 
  疾控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检测工作推进,预计未来新增感染人数还将增加。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疫情防控组组长张艳说,感染者数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反映出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隐匿、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早期难于发现,易形成社区传播;另一方面,反映出个别地区面对疫情快速上升的形势,医疗资源扩容能力不足,导致短时间内集中收治受限;个别地区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健全,对奥密克戎病毒特点和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认识不足、研判不准,落实“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方面还有差距。
 
  病毒传染力高、传播隐匿性强 学校等地发生聚集性感染
 
  吉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赵庆龙介绍,引起此次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传染力较之前流行的BA.1又高了约30%,在支气管组织中的复制滴度是德尔塔变异株的70倍。
 
  “症状轻、隐匿性强,是这次吉林市本土疫情的最大特点。”孙殿伟说,“以截至11日的数据分析,本次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占比为56%。现在溯源工作比较困难,很多人自始至终未表现出症状。无症状感染者的增加,使流调过程遭遇传播链条缺失或断链情况,但病毒的传播并未停止,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数在2至3天内可以翻倍。”
 
  校园感染情况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3月7日吉林市卫健委公布的流调信息中,首次出现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确诊病例。此后几天内,该校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记者梳理,截至3月10日24时,该校5天共报告70多人在校内感染。学校工作人员反映,尽管学校腾出了大量空余房间,但依然不足以应对隔离需求。
 
  吉林省迅速调集力量进行转运安置。目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6556人已被转移至吉林省内多个地市进行隔离,同时安排了85名带队老师随车转运。
 
  吉林省要求,加强对学校、养老院等重点人员聚集场所日常监测,及时排查隐患、消除风险。针对学校人员密集、疫情传播风险高的实际情况,吉林省要求所有大学要严格实行封闭管理。
 
  防控任务艰巨 抓紧抓实防控措施坚决战胜疫情
 
  疾控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检测工作推进,预计未来新增感染人数还将增加。当前,吉林省正经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工作最复杂的一次考验,防控任务艰巨;吉林省抓紧抓实防控措施,形成严密闭环,坚决打赢长春保卫战、吉林歼灭战、各地阻击战。
 
  14日,吉林市开展第8轮全员核酸检测,长春市也已经开展了3轮核酸检测。吉林省正全力开展流调排查,进一步充实检测力量,大力推广抗原检测技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全覆盖,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目前,吉林省各地正在严格按规范开展集中管理、单独隔离,统筹全省酒店资源,准备充足隔离房间,抓好转运环节对接,确保隔离人数与酒店容量匹配、转运全程绝对安全;做好隔离人员管理与服务,防止交叉感染。
 
  面对严峻疫情,吉林市、长春市等地实行“非必要不出门”措施。
 
  “我们管控了7个单元,有700多户居民。居民可以通过下订单的方式,采购日常所需的食品、药品等物资。社区内都设立了物流配送点,物品消毒后会由志愿者送到居民家中。对于老弱等特殊人群,我们建立了台账,每天都会和他们打一次电话,询问他们的实际需求。”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道欣炭社区党委书记杨乐说。
 
  为减少跨省跨市流动带来疫情外溢和传播风险,从3月14日起,吉林省禁止本省(特别是长春市、吉林市两地)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吉林省还着力强化社会面静态管控,强化学校、社区、农村等重点部位防控,确保非必要不流动、不聚集,做到应管尽管,坚决防止疫情外溢扩散。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人手短缺仍是制约当前吉林省多地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点。长春市发布青年志愿者招募公告,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吉林市的防疫一线,社区工作者往往身兼多职,白天维护卡点、运送物资、组织核酸检测、消毒消杀,晚上则要轮班进行流调排查工作,长时间超负荷运转。
 
  (参与采写:邵美琦、张楠、司晓帅、王帆)新华社长春3月14日电
 
按下“慢行键”的深圳,依旧步履不停
按下“慢行键”的深圳,依旧步履不停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疫情防控
 
新华社记者王攀、赵瑞希
 
  3月14日至20日,深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同时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社区小区、城中村、产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最忙的城市,突然慢下来了”“深圳按下了‘慢行键’”“要用‘慢生活’实现‘快严控’”……面对异常复杂的疫情防控局面,深圳升级防控举措,指向明确:以更坚决果断的态度,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从而让深圳经历考验后再次“快起来”。
 
  虽然生活“慢”下来了,但深圳依然步履不停,这座与香港毗邻的城市仍在动员力量,保障供港物资运输“生命线”,支援香港抗疫。
 
  守好这座城,阻击本土疫情,支援香港抗疫……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破障前行的是这座城市的坚强意志,更是千万居民的坚定信心与温暖情怀。
 
“慢生活”,是为了“快严控”
 
  从14日早晨起,深圳的节奏明显慢下来了。
 
  以往繁忙的福田CBD街头,商场停止营业,小区封闭管理,写字楼仅允许少量报备人员进入……人流车流大减,让人突然意识到原来一直感觉很拥挤的街道,此刻非常宽敞。
 
  唯独没有变的是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驾车经过的身影。他们在提醒人们,这座“前台”慢下来的城市,“后台”依旧有序。
 
  “深圳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隐匿性很高、人群普遍易感,如果不及时果断强化防控,很容易造成社区大范围传播、病例迅速增加。”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林汉城说。
 
  2月15日,深圳遭遇新一轮疫情冲击。在采取了大规模核酸检测,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三区”等防疫措施后,疫情形势一度有所好转,一些封控区、管控区也陆续迎来了“解封”。
 
  然而,本轮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源头一直没有完全明朗,传播链关系仍在进一步流调追溯中,给深圳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疫情形势持续严峻,也给深圳防疫带来压力。
 
  在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下,3月中旬,深圳疫情再次反弹。12日,全市新增病例66例,13日新增86例,至今累计病例已超500例。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科学、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在阻击本土疫情、支援香港抗疫、保障城市平稳有序运行‘三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全力以赴稳控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强说。
 
  13日晚,深圳发布通告,进一步升级防控举措,扎紧口袋,以“慢生活”实现“快严控”,以尽快切断新一轮疫情社会面传播。通告发布后,一些网民用“深圳拼了”来形容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果断与坚决。
 
  14日一早,深圳公布了管控细节,阐释“深圳速度”“效率就是生命”——封闭式管理不是不能进出,而是实行严格围合管理;全市全面实行“居民白名单制”管理,每户每2至3天可安排1人凭通行卡外出购买生活物资;全市出租车、网约车不停运;深圳酒店、民宿正常开放;入深、离深通道均未关闭;米面油、肉蛋禽等食用农产品货源充足,配送人员、志愿者正全力服务……
 
  守护这座城,不忘支援香港抗疫
 
  “慢生活”下的深圳依然忙碌:深圳抗疫,既要守护好自己,还要继续支援抗疫形势严峻的香港特区。
 
  深圳口岸是内地供港物资的重要通道。“日用品、基本民生必需品,深圳保供占了香港市场将近80%。”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周明武说。保持供港物资正常运送,是支援香港抗疫的关键一环,深港跨境运输生命线绝不能中断。
 
  为保障供港物资供应,深圳在确保货源充足稳定的同时,不断优化深港跨境陆路运输模式,并开辟了新的运输通道。3月1日起,跨境司机在口岸区域或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13个综合接驳站与内地司机进行集中接驳。14日起,所有深港跨境货车入境深圳后,跨境司机须在深圳皇岗、文锦渡、莲塘、深圳湾口岸接驳点与内地接驳司机交接车辆。
 
  与此同时,为降低深港陆路口岸疫情防控压力,有力保障供港物资运输稳定,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深圳还开辟了水路和铁路运输通道。2月21日起,深圳大铲湾、妈湾和盐田港三个码头开通3条供港运输“海上快线”。3月2日,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开通深港跨境铁路货运班列。
 
慢下来,感受城市温情
 
  7天,168个小时,10080分钟——不少人相信,这段艰难时光将在深圳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深圳“忙着挣钱”之外的温情一面。
 
  那些在马路边上累倒睡着的“大白”、那些睡在办公室很久没有回家的社区工作者、那些风驰电掣赶着送货的外卖员和快递员、那些坚守在农批市场和商超的工作人员、那些守望相助共享物资的邻里们,以及每一个遵守防疫要求的普通人,共同构筑了这场战“疫”中的英雄群像,平凡却有力量。
 
  “我是一名外卖员……我怀念以前爬7楼给顾客送餐的样子,我怀念看到商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情景,我希望疫情快快结束,哪怕让我爬9楼我也毫无怨言,我希望亲手把美味交到顾客手里说上一句‘祝您用餐愉快’,我希望一切恢复正常。”3月12日,一位外卖小哥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下的这条留言让很多深圳人“破防”了。3.5万个赞的背后,是深圳人对寻常生活的向往和盼望,是对每一位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感激和敬意。
 
  一片片蓝色的荧光浪花,拍打着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西涌暗夜社区海滩。深圳市天文台观测工作人员3月11日在配合落实海防工作的常规观测中,拍下了荧光海现象。很多深圳人转发了这段视频,感叹身处疫情之中看到这样的视频,“感觉被治愈了”。一位深圳市民写下留言:“大自然有时很残酷,有时也很治愈。愿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切都会赶紧好起来。”新华社深圳3月14日电
 
以梦为马 携手前行 从北京冬残奥会看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
以梦为马 携手前行
从北京冬残奥会看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旗手杨洪琼在闭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新华社记者高蕾、齐琪


  忘记身体残缺,中国冬残奥运动员以拼搏奋进的姿态一次次惊艳世界;细节中诚意满满,冬残奥会场馆以高水平无障碍环境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温度”。

  北京冬残奥会已于13日闭幕。犹如一面镜子,这一残疾人的体育盛会不仅折射出我国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亮眼成就。

  运动场上,他们挥洒汗水与激情


  冰雪之上、雪沫飞舞,视障运动员在领滑员的引导下,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向着终点冲锋;精准计算、相互鼓舞,轮椅冰壶运动员聚精会神,用近40斤重的大理石冰壶描摹“梦”的轨迹……

  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冬残奥运动员不断突破自我,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居第1位,取得了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伴随着国旗一次次在领奖台前高扬,冰雪之梦照进现实。

  赛场外,更多残疾人享受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酣畅与精彩。

  基层社区内,适合残疾人的健身器材日益丰富,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23.9%;各类学校中,残疾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组织的排舞、啦啦操、旱地冰壶等运动项目,菁菁校园更添欢笑与活力;冰天雪地里,“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热火朝天,直接参与的人数从最初的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满足兴趣爱好,增加社会交往,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和展示,更加充分了解这个群体。”

  2022年3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道出了发展残疾人体育的重要意义。

  各自人生舞台中,他们书写精彩华章


  这是一首无声胜有声的歌曲表演。

  2022年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表演者用手语“唱”国歌。

  为了“唱”好国歌,邰丽华和同事们极其重视细节把控,仅仅是为了“前进”这一个手语的手势方向,就反复琢磨排练了很多次。

  特殊艺术之花不仅盛开在“鸟巢”。

  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上,残疾人表演者以特殊艺术讴歌时代、滋润人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剧场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以独具中国风味的演绎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在各式各样的人生舞台之上,更多残疾人绽放了最美的自己。

  “十三五”期间,共有5747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录取人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0.11%;“十三五”期间,我国城乡新增181万残疾人就业,每年平均有40万残疾人参加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

  “残疾人并不是‘特别’的群体,残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样从事多彩的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说。

  无处不在的帮扶支持下,他们追寻更有质量的生活


  国家游泳中心看台无障碍座席及卫生间均比原来增加一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轿厢式缆车可供轮椅使用……

  北京冬残奥会上,精准周到的无障碍服务给各国专家和运动员留下深刻印象。

  比赛场馆外,改变也在发生。

  北京开展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张家口为迎接冬残奥会改造盲道358.58千米、缘石坡道4422处。

  此外,在北京冬残奥会带动下,全国无障碍设施覆盖率持续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以无障碍环境建设扫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十四五”时期,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将达100%。

  2022年开年,一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吸引众多关注,其中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扶持政策更引发广泛热议。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于2016年。“十三五”期间,这项制度已惠及1200多万困难残疾人和1400多万重度残疾人,帮助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

  此外,各地还通过实施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等政策,将更多的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覆盖范围,目前已有1000多万残疾人入低保。困难、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由政府代缴全部或部分个人参保费用,目前参保率超过90%。秉持普惠加特惠的工作思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让困难残疾人后顾无忧。

  北京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但我国8500万残疾人的命运交响曲正步入高潮。新时代春风中,广大残疾人在党和国家关心关怀下、在全社会支持帮助下,以梦为马,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勇毅笃行。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致敬人类最不屈的灵魂!
致敬人类最不屈的灵魂!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细心的网友早已发现,与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相比,北京冬残奥会的颁奖绒花中多了一朵寓意“坚强”的蓝色波斯菊。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国人无不为之振奋。但荣耀不只是奖牌,各国(地区)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的坚强不屈更令人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残奥运动精神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540米长的坡面回转赛道上,39岁的伊朗选手塞迪盖·鲁兹贝在跌跌撞撞中向着终点前进。她是最后一个通过终点的选手,甚至比倒数第二名还慢了超过2分钟,但迎接她的是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观众对她的赞扬与敬佩。

  事实上,这样的画面曾无数次在历届残奥会上上演。去年9月1日,我国选手郑涛在东京残奥会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以打破残奥会纪录的成绩夺冠。他在比赛中咬着毛巾出发的图片刷爆网络,感动了无数网友,被人们称为“无臂飞鱼”。

  从某种层面来说,残疾人运动员是不幸的。他们需要付出数倍于健全人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是他们与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如果奥运会选出了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则选出了人类最不屈的灵魂。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让我们感动,但我们更应感佩于他们与困境斗争、不向命运低头、敢于向命运宣战的精神与勇气。

  在北京冬残奥会中,来自全球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不断挑战极限,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感人瞬间。一次次奋力跳跃、一次次跌倒爬起、一次次全力冲刺……他们配得上所有尊敬与赞赏,也无愧于“人类最不屈的灵魂”这个称号。  (记者郑明鸿)

   新华社贵阳3月14日电

 
“中国式浪漫”背后的流量密码 揭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团队
“中国式浪漫”背后的流量密码
揭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团队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新华社记者汪瑾、周杰


  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迎来惊艳开端,看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折柳送别中道尽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看五环烟火腾跃而起点亮长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美好与浪漫,延续到了刚刚闭幕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巨大的“留声机”勾连记忆的流转,道尽“曲终人未散”的共情。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4场开闭幕式,从浪漫开始,以浪漫结尾,用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底蕴深厚的中国。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是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让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巧思得以落地,让冬天的凛寒变成冰雪的盛宴。

  将浪漫创意变成现实


  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很多人心中的答案当然是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正是他们的绝妙巧思留下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让这次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载入史册。这些巧思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日益成长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支撑。每一个参与制作的团队、每一个参与制作的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深刻地理解和诠释着“中国式浪漫”。

  一场奥运会级别的开闭幕式如何才能从灵感变成现实?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制作团队总指挥、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总经理戴维介绍,为确保完美实现导演组创意方案,除了歌华传媒集团组建的由200余人核心团队组成的19个专业保障组之外,还经过优中选优,先后组织了业内百余家知名制作机构参与其中。

  这些机构多为业内翘楚,参与过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庆典活动。还有一批专业人士以个人身份参与,例如承担开幕式音乐创作的15位年轻作曲家,为开幕式原创、改编或编曲了5100多秒仪式音乐作品。

  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以二十四节气配以古诗的方式演绎,别具新意。“大雪”里的北国风光、“立秋”里的璀璨星空、“夏至”里的荷叶田田……各个节气下中国的壮美山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短片《未来的冠军》,展现了冰雪运动在我国生根发芽,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温馨场景。为了完成4场仪式中14部外拍短片的制作,歌华制作团队联络了80余家单位沟通拍摄场地,辗转全国各地十余座城市,组织了约350位签约演员参演。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冰清玉洁的雪花漫天飞舞,从各国文字的“欢迎”到“冰立方”中对往届冬奥会的精彩回顾,从轮椅冰壶倒计时的惊艳亮相,到“同心圆”幻化成的“留声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视觉效果数据量创下奥运史上之最。

  歌华团队组织业内专业公司完成了近5个小时的视频、音乐内容制作。来自北京、河北、上海等地的年轻艺术家,历经10个月的创制,在总导演的直接指导下,按照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提出的每秒50帧的视频转播制作需求,完成了奥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视频制作工作。其中一家公司在任务结束后复盘,发现仅自己为冬奥会开幕式产出的视频体量,就相当于制作了15个IMAX电影。对于影像要求格外严格的张艺谋更是让视频团队“改到了最后一秒”。

  从2008到2022,中国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再次唱响,时光仿佛回到了14年前的那个夏天。与大气磅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不同,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更多是用技术和创意,将中国的文化自信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巧妙贯穿于多个环节。

  世界第一位执导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张艺谋说:“我要给我们的团队,要给整场开幕式的呈现打100分。因为一个导演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人,有无数人的艰辛努力和创意创造。”

  冬奥会开幕式开场节目《立春》中用到的柔性发光杆创意,是张艺谋想出的独创道具,“准备许久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运用,终于用到了冬奥会开幕式上”。

  柔性发光杆的柔美、变幻、丝丝入扣很适合展现传统美学场景。但是这个此前仅存在于脑海中的道具要如何制作出来?歌华团队在舞美领域寻找了多家头部企业,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和调整,最终寻找到材质、透光度、电源、操控方式等都能达到张艺谋要求的解决方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丹阳说:“这种发光杆需要专门的模具,原来1天只能生产1根,没有现成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可以借鉴。由于发光杆的材质、尺寸特殊,对生产、运输、储存都有特殊要求,还要确保在演练前如期交付使用。”

  高达9.5米的柔性发光杆,普通人拿稳都是问题,更别提近400人一起完成动作配合。为此,开闭幕式工作部协调安排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同学承接了这个重要任务,历经4个多月的训练,完成了开幕式惊艳的一幕。

  李丹阳说,从创意到制作再到最后的实施,是一个攻坚克难、如履薄冰的过程,没有这些年不断成长壮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在背后支撑,根本没法完成。

  每一件道具,制作团队都按照导演组的要求“以工艺品的标准做”,同时又要兼顾适应演出环境和方便演员操作。以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和主题歌演唱环节为例,因为表演者都是小朋友,发光道具“和平鸽”需要做得尽量轻,但又不能为重量牺牲电池在低温下的耐久性,为了寻找到最优解,仅“和平鸽”的制作稿前后就修改了七八版。最终亮相的版本,单组电池重量控制在150克左右,每只“和平鸽”装上电池的重量控制在2千克左右。

精彩之余不忘简约


  歌华传媒集团组建的19个专业保障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预算,用好每一分钱。比如场地协调组在筹备期间分7次租赁桌椅,共计折叠桌1343张,折叠椅4920把。经过细心的统计与筹算,及时调整桌椅租赁数量,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仓库仅剩余7桌26椅,保证了所有人员有桌椅可用,又避免了过多采购导致的资源浪费。

  此外还有道具的重复利用。冬奥会开幕式中惊艳的柔性发光杆变成了闭幕式里各代表团的旗杆,为适应地屏特别设计的嘉宾致辞台、旗杆台、小演员们的演出服等设施和道具也进行了循环利用。

  戴维说:“作为‘双奥’团队的一员,我感觉这一次最大的不同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企业操作统筹执行的模式,符合专业化、市场化理念。4个仪式由1个总制作团队负责制作,创新了运营模式,将4场仪式的共用部分打通并全程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4个仪式主创团队的聘用,灯光、音响、外拍短片等工作内容进行了贯通式签约和统一管理,既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基础环节上保证了4个仪式的高标准的专业水准。歌华团队通过市场化比较、竞争性磋商等手段,切实落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产业在全世界面前一次全新的亮相,“双奥之城”的浪漫将永远成为人们温暖的回忆。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针对老年网民的痛点、盲点、弱点,挖下一道道“流量深坑” 缺德!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
针对老年网民的痛点、盲点、弱点,挖下一道道“流量深坑”
缺德!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记者黄江林、邓浩然
 

 
  “这款交友App,把我们家闹得鸡飞狗跳。”武汉市民刘女士说,家里老人看了网络广告下载了一款中老年社交App,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老年人普遍用上了智能手机,但不少老年人欠缺网络安全知识,成为一些手机App流量“收割”的对象,乃至陷入各种网络套路中。
 
不少老年人在网上被骗


 
  “我父亲不知道点了什么广告,无意间办理了一份保险,接下来每个月自动扣费并且没有通知。”谈起这件事,来自天津的程先生十分气愤——短短7个月,他父亲就被某网络保险平台莫名其妙地扣款1800多元。
 
  程先生询问其父亲从何处投保时,年近七旬的老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通过网络搜索才发现,这个网络保险平台在出行App、购物弹窗等投放了很多广告,用“领红包”“首月1元”等噱头吸引众多用户点击。
 
  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该网络保险平台迄今已有9000多条投诉,“老人在不明白的情况下被误导投保”等成为常见的投诉标题。
 
  不少消费者感叹,现在网上各种小广告满天飞,老人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老人已经70多岁了,平时省吃俭用,一下被骗了2800多元,每天茶饭不思。”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吐槽,自己的父亲在网上学习理财课,说是免费学习,几节课下来就在所谓“教授”的怂恿下买了价值2888元的“精品课”,结果发现课程内容都是“教授”从网上抄来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
 
  随着老年网民快速增长,针对老年人的网络套路也逐渐增多。2021年9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7.25%的被访老年人有在网络中受骗的经历;其中,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近四成老年人因免费领红包被骗。
 
  天津市社会学会会长张宝义认为,老年人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也是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老年人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往往难辨真伪,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容易上当受骗。
 
“围猎”老年人手段多多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老玩家”精心研究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熟练运用互联网套路,在老年网民面前挖下一道道“流量深坑”。
 
  ——专打老年人缺少陪伴的痛点,“陪聊”诱导付费充值。眼下,不少社交软件将目标人群转移到老年群体,老年人线上交友社区、婚恋相亲App层出不穷。这类App真的能帮助老年人找到幸福吗?
 
  记者随机下载一款名叫“中老年生活”的App,注册后正要跟网友聊天,就弹出充值页面。原来,只有花费168元至368元不等的费用开通超级VIP,才能享受“无限畅聊”功能。记者随后下载了5款中老年相亲交友App,有的App里网友主动搭讪,索要虚拟“鲜花”等礼物;有的App甚至每发一条消息,都要收取“金币”。
 
  一位年近六十的单身男性表示,本想在网上寻找另一半,但花费数万元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语音聊天按分钟计费,不送礼物人家也不搭理。”
 
  ——紧盯老年人“网络小白”的盲点,弹窗信息成套路入口。记者了解到,一些老人常常点击写有“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弹窗,然后手机就被稀里糊涂地安装了好几个手机管家、清理大师等各类App。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说,大部分老年用户的手机性能一般,有的是子女用过的旧手机,老人容易被这类弹窗欺骗。一些软件在安装后会偷偷收集用户信息,进行数据画像,给他们标注“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各种劣质内容、欺骗套路的广告,就会定向往这类老人的手机上推送。
 
  ——瞄准老年人辨识能力差的弱点,吸引流量、快速变现。《有毒!这种食物千万不能乱吃》《丈夫出轨,离家多年未归》……这类文章充斥着一些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在短视频平台,中老年用户成为一些婆媳关系、养生保健内容的“自来水”。直播领域,一些老人深陷“情感直播”不能自拔。
 
  陈旭辉表示,这些内容一边对老年人展开“洗脑”,一边通过打赏、带货、知识付费等方式变现。此前,在某个“患癌”家庭调解直播的结尾,主播话题一转卖起保健品,不少老年人被“剧情”感染,按捺不住消费的冲动。有养生类自媒体从业者坦言:“内容是抄来的,好赖要靠网友自己分辨。我要的只是粉丝和点击量,赚的是广告费和流量分成。”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互联网,去年1月起,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一批大字体、大图标、界面简单、操作方便的App问世,大大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互联网从业者试图把老年人引入另一个‘流量深坑’,这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陈旭辉认为,“有必要整合社会力量,引入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各类软件展开常态化抽检、巡检,定期公布测评结果,对违法者予以曝光,倒逼企业遵纪守法。”
 
  张宝义认为,平台、应用商店应该负起主体责任,重视用户反馈,及时下架有问题的App。有关部门也应坚持对违法广告、弹窗零容忍,建立一套快速响应机制,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快速处置。
 
  针对一些老年人网络安全知识不足的问题,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传文建议,可利用老年受众较多的电视节目、电台广播等,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不占小便宜,增强防范意识,一旦被骗及时投诉或报警。
 
  张宝义说,年轻人也应给予家中老人更多陪伴,一方面通过陪伴给予老人关心和理解,起到预防作用;另一方面在陪伴中向老人传授更多手机使用技巧和防骗技能,提供更多安全守护。
 
     新华社天津3月14日电
 
 
你没读过的App用户协议有哪些“坑”
你没读过的App用户协议有哪些“坑”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刘惟真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了人们的必备工具。首次下载使用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是常规操作。这些协议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字,长度堪比一篇论文,相关调查显示,近80%的用户很少或从未阅读。复杂的协议文字中藏有哪些“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动辄上万字,多少人会读App用户协议?


  日前,记者在手机应用市场里下载5款下载量过亿次的社交、游戏、短视频、购物等App发现,各App会根据自身特点规定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的内容。不过,一些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在用户协议方面,App一般会介绍产品基本情况和使用规范,比如账户如何注册、注销,密码丢失如何处理;强调用户行为规范,比如要求用户不得编造、散布谣言、虚假信息;强调本公司的权利,比如相关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此外,还会声明免责条款、留有联系方式等。

  针对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个人信息安全,用户协议一般会单独列出“个人信息保护”一章,有的还专门列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条款。同时,隐私政策也从个人信息的收集、管理、储存、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这5款App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总字数超过13万字,平均每款App需要用户“阅读并同意”的内容约2.7万字,比一篇本科论文长,逼近硕士论文的篇幅。一些小众App的协议相对简单,用户协议长度在数千字。

  如此庞大的阅读量,有多少用户会去看呢?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袁康所在的联合调研组去年对1036人进行调查访谈的结果显示,77.8%的用户在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过隐私协议,69.69%的用户会忽略App隐私协议的更新提示。

  “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写满了大量冗杂信息,专业人士都直呼头疼,更别提普通消费者了。”袁康认为,“少有人读”反映出相关协议仍“形同虚设”,达不到保障用户知情权的初衷。

用户协议里藏着哪些“坑”?


  近年来,App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在治理中逐步完善。不过,部分App仍然在“挖坑”,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陷阱。

  第一“坑”:不同意则不能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处理个人信息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的除外。

  “部分App展示商品、视频时完全没必要过度索取个人信息,那些不同意便不能用的行为是不合适的。”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还提醒说,“是否必需不该由App单方面规定,要防止打擦边球。”

  第二“坑”:暗度陈仓。今年3月,“oTMS 到哪了”App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或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涉嫌隐私不合规,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

  第三“坑”:先斩后奏。今年以来,“云联健康”“寻迹旅行”等多个App在征得用户同意前开始收集个人信息,而被一一通报。“虽然相关部门对类似行为不断加强监管,但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仍然具有一定隐蔽性。”袁康说。

  第四“坑”:一次同意,次次同意。部分App会根据需要修订隐私协议,但用户无法及时得知内容是否有所更新。比如,一款美妆App在用户协议中表示,公司有权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制订、修改本协议及/或各类规则,并在App平台公示,不再另行单独通知用户。消费者使用平台服务,即表明接受修订后的协议和规则。

  第五“坑”:个人信息转送第三方。一款购物App的用户协议称,对于消费者的视频、照片、文字等,“(平台)均享有永久的、无期限及地域限制的、完全免费的使用权”,并且“有权将其许可给任何第三方使用”“实际行使时无须另行征得您的同意”。袁康认为,App在初始协议里就征得了将用户数据与第三方分享的授权,相当于让用户放弃了对未来个人信息流通转让的审查权利。

用户协议可否清单制?


  左晓栋等多位专家认为,一些App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有通过晦涩难懂的文字浑水摸鱼的嫌疑,呼吁通过清单制简洁明了地列出消费者需要了解的内容,降低阅读门槛。

  今后要进一步规范App用户协议、隐私政策。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袁康等呼吁,用户协议普遍内容繁杂,有必要从用户便捷阅读需要出发,将与用户关联的重要部分在协议前面突出显示,类似上市公司年报和学术论文摘要,方便用户了解隐私协议核心内容。

  “相关协议还要进一步明确‘必需信息’‘第三方’等核心要素的范围,不能含糊地概括为‘可能向第三方披露’。在分享用户信息的时候,也要将敏感的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袁康说。

  压实手机应用市场的责任。陈旭辉认为,监管部门可抓住手机应用市场这个“关键少数”,明确其上架违规App的相应法律责任,推动其从上架App的源头上做好把控工作。

  此外,要提升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加强执法力度。左晓栋认为,青少年、大学生等群体熟悉App,有较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可以成为推动完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的主力军,律师等职业力量要积极加入,形成违规必举报、举报必查处的良性循环,逐步促进协议内容落到实处。

     新华社天津3月14日电

 
黑土地上备耕忙
黑土地上备耕忙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闫睿、黄腾)惊蛰刚过,在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备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提早育苗、检修新型农机装备、用科技手段预防水稻病害……黑土地上的人们抢抓农时,为再夺丰收奠定基础。

  走进位于黑龙江省桦川县的五良纯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棚内目之所及满是绿油油的蔬菜秧苗,育苗机转动个不停。“我们在农技专家的建议下,采取了室内温室育苗。”工作人员李军说,这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又能提高产量。

  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农民李志勇用笤帚扫去拖拉机上的积雪,拿着扳手敲敲打打开始检修。“咱开机器手艺好,每年春耕乡亲们都愿意托我帮着种地。”李志勇说,现在各家农机越来越多,但常常出了问题不会修,多亏县农机总站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帮着解决了不少问题。

  新型农机装备广泛使用,助力农业生产提档升级。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秋慧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机库”里,一架架植保无人机整齐排列,工作人员逐个检修起来。公司副总经理顾嘉健说,他们目前已在北林区设立了100多家植保服务站,投入无人机170多架,为农民春耕备耕“护航”,做好全方位服务。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在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一套双氧催芽设备正在安装。工人们小心翼翼地从车上卸下部件,搬进浸种催芽车间认真组装起来。

  “我们正在进行外部控制室安装,过几天就可以交付。”负责设备安装的林墩兴说,这套双氧催芽设备可以在浸种催芽阶段为稻种提供臭氧、氧气,降低秧苗生长期病害发生概率,提高后期发芽率,确保芽质。

  如今,“种地靠科技”正被更多农民所接受。海伦市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段旭涵说,为了让农民更便捷地学习农技知识,中心联系到当地农业专家,将常见农作物的习性特点、种植方法等内容,制作成一个个短视频,向农户推送。

  “现在,咱往家里炕上一坐,拿着手机就能学,方便多了。”有了更多农技知识储备,黑龙江省海伦市长发镇农民孙阳海感觉心里很踏实。

 
发人深思的“农机清单”
发人深思的“农机清单”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春耕备耕正当时。记者日前在农业大省山东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采访时,负责人孙德东递给记者的一份“农机清单”发人深思。

  在这份“农机清单”上,农机品牌、大概价格、生产国家等信息一应俱全,进口高端农机居于垄断地位。比如,美国凯斯收割机10台,总价1300万元;国外的苜蓿收割机15套,总价1023.3万元。“我这儿大大小小400台(套)农业机械,总花费1.5亿元,其中8成以上靠进口,国产农机仅仅2000万元。”他告诉记者。

  干企业的孙德东,近年来转身搞起了盐碱地改良。五六年时间,他投资4亿元经营了10多万亩盐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苜蓿、棉花等。孙德东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喊了多年,高端农机创新领域进展咋就那么慢?”

  为何要买进口农机?孙德东说,“农机作业季节性很强,往往赶上农时用几天。但不少国产农机关键时候掉链子,农时不可误啊!”另一方面,进口农机生产效率高。孙德东说,比如小麦收割机,国产的16小时最多能收100亩,国外某个品牌却能收400多亩。此外,国产机器“掉粒”厉害浪费较重,杂物分离不干净;进口机器则“利利索索”,开着也舒服。

  一些专家说,随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速度加快,“农机替人”将成大趋势,要下决心从供给侧一方加快农机创新。 (记者杨守勇、张志龙)  据新华社济南3月14日电

 
昔日撂荒地 复耕焕生机
昔日撂荒地 复耕焕生机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新华社成都3月14日电(记者陈健、袁秋岳、卢宥伊)春耕时节,四川仁寿县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撂荒地复耕。在仁寿县板桥镇青龙社区,68岁的农户许祥彬家中因为缺乏劳动力而撂荒的耕地,在周边农户们的帮助下,刚刚种上了玉米。

  记者见到许祥彬时,一台挖掘机正在他家撂荒的耕地里翻土,许祥彬和十几个村民一道,用锄头从翻过的土块里刨出草根,平整土地,然后播种、盖上地膜。

  “这块地是去年撂荒的。今年,村里出钱请来了挖掘机翻土,大家又来帮我们一起种。过一段时间,我们还将在玉米地里套作大豆。”许祥彬说。

  许祥彬的儿女都出去打工了,只有他和64岁的老伴留守在家。因为缺乏劳动力,他家分散在多处的3亩多耕地,过去只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块在耕种,一些离家距离较远、缺乏灌溉水源、耕作难度大的地块就撂荒了。

  “社区排查出撂荒地345亩。”青龙社区党委书记欧阳运清说,社区对于有复耕意愿的农户,帮助农户翻土、复耕;对于能够流转的撂荒地,鼓励业主流转耕种;对于农户在外务工无法复耕的撂荒地,发动周围农户代耕代种。同时,社区集体联合社对部分撂荒地进行集中复耕。通过多种方式,今年春耕,青龙社区要实现“应种尽种”,复耕的撂荒地主要发展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

  板桥镇副镇长雷洋说,全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进复耕,以青龙社区为例,对于排查出的345亩撂荒地,每一个地块都制订了复耕计划。同时,对复耕撂荒地的农户给予每亩200元的补贴。对于在撂荒地复耕和代耕代种中表现优秀的农户,板桥镇还将召开表彰大会,授予“种粮先进户”证书。

  记者在仁寿县走访时了解到,类似这样昔日撂荒地,复耕焕生机的情况,还有很多。在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在家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造成部分耕地撂荒。

  “社区排查出撂荒地400多亩,我们多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针对土地使用、农作物种植、农民种地意愿等深入调研,试图破解难题。”龙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冬说。

  龙桥社区农户们普遍希望实现机械化作业,从而减少劳动力投入。但各户的地块小而分散,各种各的,农机无法施展。56岁的农户郑玉仙说,她家中有5亩水田,却分成零散的7个地块,过去,由于缺乏劳动力只种了三分之一。

  今年春耕,龙桥社区大胆创新,尝试“党总支+集体联合社+公司+农户”的新模式。由党总支牵头,社区集体联合社与316户农户签订土地入股协议,今年大春生产,全部种植水稻保障粮食生产,小春则种植蔬菜、油菜、中药材等,通过集中连片种植,实现宜机化作业。农户可得到土地经营利润20%的分红、务工收入等多元化的收入。

  “过去,我们自家犁田,一天也就能犁两亩。现在社区统一组织中型旋耕机犁田,一台机器一天能犁三四百亩。”郑玉仙说,今年春耕,她家的耕地纳入集中连片种植,往年撂荒的耕地全部复耕。她和丈夫在社区集体联合社的田里干活,一人每天有60元务工收入。

  仁寿县农技站站长孙万军说,针对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全县统筹推进“瘦改肥”“坡改梯”“小改大”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提高机械化率。同时,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多种措施,今年全县已复耕撂荒地3.9万余亩。

 
新耕地上春耕图
新耕地上春耕图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新华社南宁电(记者何伟、吴思思、王嘉伟)初春,八桂大地春耕备耕如火如荼,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新耕地上播种希望,一幅别样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广西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强新增耕地管护,筑牢粮食安全基石。据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初步统计,2021年6月以来,广西补充耕地指标库中新增耕地数量19万亩,水田面积增加35万亩,粮食产能提升2亿公斤。

  从梧州市藤县象棋镇的高空俯瞰,曾经的低效残次林经过改造形成千亩梯田,种植的农作物很快会冒出新芽。

  “要把低效残次林开垦成耕地,山头、山脚都得带绿,中间还要系条‘绿腰带’,从而防止水土流失。”藤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股副股长严英兰说,“我们还设立5年管护期,持续给土壤施肥,保证土壤肥力。”

  广西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土地资源相对不足。近年来,广西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着力挖掘新增耕地和粮食产能潜力,勾勒出一幅幅“我为家乡‘造’耕地”的图景。

  在贵港市平南县东华镇稻虾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内,千亩虾田波光粼粼,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万亩稻虾产业发展。不远处,尚未清运完毕的一块块石头堆成几座小山,是这片土地从撂荒地蜕变的有力见证。

  “先将桉树等砍伐清理干净,再将表层土挖起,把石头刨出来堆在附近,最后重新覆土并精心管护。”平南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负责人覃斌说。

  “以前这里土壤贫瘠,下面是石灰岩,根本种不了粮食作物。”东华镇人大主席高家斌说,全镇持续推进“旱改水”、土地开垦项目,近两年已完成土地整治面积865亩,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虾、稻鱼综合种养基地。

  平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韦振良说,全县重拳治理耕地抛荒现象,鼓励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平南县三联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政府支持下,整治撂荒地1200多亩,用于建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如今,附近村民获得每亩地年均400元的租金收入,每天80多人投入春耕生产。”合作社理事长廖柏奇说。

  玉林市博白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荣向记者展示基本农田卫星地图说:“全县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分布零碎。我们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查,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政策推进补充耕地项目,严禁耕地撂荒和防止耕地‘非粮化’。”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积极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三年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明确耕地占补平衡费用。相关部门干部多次深入调研,了解基层耕地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针对新增耕地入库,广西严把核定关,规定新增耕地应处于正常耕种状态,新增水田应保证连续三年每年至少种植一季水生农作物。

  为方便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原本在广东务工的平南县东华镇新田村村民韦梅连去年10月返回家乡。如今,凭借在家门口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打零工,她每月有约2000元收入。

  负责基地稻虾管护的村民苏林德告诉记者,现在每月基本工资4500元,加上加班补贴等,月收入可达六七千元。

  新耕地上的火热春耕景象,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用嘴巴选稻种
用嘴巴选稻种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今年春耕,水稻种植大户符建平打定主意,种上2400亩杂交水稻。

  他选定的杂交水稻品种有,“荃优粤农丝苗”“晶两优”“卓两优1126”等,都是今年和往年“煮米选稻”擂台赛的入围品种。

  符建平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万盛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流转的土地有3000亩。

  这几年,春耕之前,赫山区都会举行“煮米选稻”品鉴会,邀请种粮大户、农业专家和大米企业代表“盲评”试吃,选出口感最好的品种,推荐给农民种植。每次,都有几个杂交水稻品种入围。

  品鉴会规则很简单:有几个参赛品种,就准备几个电饭煲,一个品种煮一锅米饭,评委一人一副碗筷一张表格,觉得哪一锅好吃,就在表格对应的编号后面投上一票。

  今年的“煮米选稻”品鉴会已是连续第五届。在当地一家大米加工厂,大家围在摆满电饭煲的桌子前,轮流舀上一小勺,慢慢咀嚼、仔细品鉴,最终,有2个杂交水稻品种入围。

  “消费者的嘴巴不会骗人,这些选出来的品种,确实卖得好。”符建平说。

  赫山区绿色高端稻米协会秘书长刘创业,负责组织了今年的“擂台赛”。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品鉴会选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有10多个,种粮大户和市场反馈都很好。

  自2015年起,湖南省就开始推广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势,专业的食味评分也很高。

  符建平流转的土地大部分在丘陵地区,他种植的杂交水稻每亩至少比常规稻多产100斤,折算成收入,每亩能多收130多元。“杂交水稻产量有保证,米质也越来越好。去年产的稻谷一粒不剩,全卖完了。”

  让农民种好稻、百姓吃好米,是杂交水稻研究者、市场推广者致力追求的目标。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绍,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倡导的“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去年增产粮食20.9万吨,新增经济效益4.3亿元。

     (记者周勉)新华社长沙3月10日电

 
农机培训进田间
农机培训进田间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春耕备耕
 
 
 
  ▲3月14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小马山村,农民学员练习操作农机。春耕备耕时节,桃源县积极开展“送农机培训下乡”活动,把农业机械培训搬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春耕备耕提供技术保障。

        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寻找拯救胡杨林的英雄 写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告成之际
寻找拯救胡杨林的英雄
写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告成之际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记者潘莹、赵戈、阿曼


  2019年启动的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让600多万亩濒临死亡的原始胡杨林再现生机;为天山以南1000多万各族群众,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近旁筑牢绿色屏障。

  三年拯救行动交出满意成绩单的背后,是一群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他们常年驻守风头水尾、无人区,卧沙涉水,用双脚丈量每片胡杨林;挖渠引河,为胡杨送上“救命水”。面对艰苦、寂寞、枯燥,他们如同胡杨昂然坚守。

  近日,记者来到地处塔里木河流域天然胡杨林深处,走近这个群体。

守望在“最孤远的前哨”


  国家级公益林尉犁县营盘管护站,驻扎在距县城220多公里的无人区,向东一二百公里即到“楼兰故城”所在的罗布泊,堪称当地守护胡杨“最孤远的前哨”。地图上找不到地名,站名取自考古工作者在附近荒漠发现的汉晋时期的营盘古城。

  记者一行从营盘管护站往东,走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折向东南,驶过坑洼不平的沙土地。汽车轮胎扬起的沙浪,瞬间遮蔽两侧车窗,车内忽明忽暗。待车停定,一片挺拔遒劲的胡杨树赫然显现。

  “你看,这里如果没有胡杨,会是啥样?”指着这片防风固沙“前沿阵地”,同行的尉犁县国有林管理局负责人艾力·尼亚孜说。

  “嘟嘟嘟”,忽然传来摩托声,3个身影风驰电掣般从远处密林钻出,瞬间停在眼前。

  身穿如戈壁滩色彩的灰色工作服,头盔内脸庞泛着黑红,他们是正在巡逻的营盘管护站护林员。

  为首者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叫外力·吾斯曼,61岁,管护站站长。“这一带有开矿的,有货车跑,不好好巡逻不行。”这个季节,外力最担心人为火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敢想。

  站上4名护林员,管护面积1005万亩。每天除留一人在家值班,其余三人骑摩托车巡逻,到最远林区要开出180多公里,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

  搭在摩托车上的破旧口袋里,有水和馕。至少两人同行,每人带水不能少于两公斤半,是他们的工作“铁律”。当天赶不回站点,就在野外过夜。

  “找背风地,在沙地上挖个浅坑,生上火,火灭后盖上沙子,晚上就铺上睡袋睡在上面。”外力乐呵呵地分享野外生存技巧,“野外过夜,最害怕碰上狼,大家轮流守夜。”

  外力过去是牧民,20年前加入护林员队伍,2016年建站以来一直在营盘。他说,过去河道断流,塔里木河、孔雀河水流不过来,大片胡杨死了,大热天,想找凉快树荫地很难。这几年,下游河道来水了,胡杨又活了。

  返回站上,用毛巾互相拍打掉身上沙土,护林员们开始填写工作日志。要加油、买药、添置生活物资,得到45公里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4团。夜幕降临,光伏发电板电力不足,经常停电。手机信号飘忽不定,时有时无。

  35岁的玉苏甫·买买提说:“有点无聊,不过和同事一起习惯了,舍不得离开。”他家在县城附近“罗布人村寨”景区边上,骑摩托车回一趟要花半天时间。

  “也有开心的事,这边的风景啊、野生动物啊,有人想看看不到,我们每天看。”他们碰见野骆驼、雪豹、野猪、猞猁、狐狸、鹅喉羚等,会在工作日志中记录下来。

  “水来了,胡杨越来越多,以后肯定会更好吧,我想只要身体能行就一直干。”外力说。

打通救命水“最后一公里”


  塔里木河流向飘摇不定,护林员成了河水开路人。

  每年夏季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前,他们给老河道清淤疏通,修建生态引水渠、简易拦洪坝,在新老河道之间织密输水网络,确保每一滴“救命水”流向濒死的胡杨。

  国家级公益林尉犁县罗湖罗克管护站,靠近塔里木河下游新河道,站长依力哈木·包尔汗说,他们在辖区内大大小小的海子之间挖通了渠沟,成功让海子“增肥”,又在新河道旁修建十多公里引水渠,把生态输水导向断流多年的老河道。

  当地59岁牧民艾尼瓦尔·克然木告诉记者:“效果特别明显,30年到50年没浇过水的胡杨树基本上都发芽了,活起来了。”

  林区主干道几十米开外密林深处的结冰湖面已开始消融,今年第一批到访的针尾鸭、麻雁不时呼啦啦地飞过。依力哈木说,随着水域面积增多,黑鹳、白鹭等在这里栖息的候鸟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依力哈木的网名叫“西域胡杨王子”,2020年7月29日,他们成功地把新河道的水引到老河道,他拍了视频上传抖音。“塔里木河下游来水了,胡杨终于吃水了。”他写道。没想到,点赞量迅速逼近16万,涨了几千粉丝。

  看到很多网友留言感谢他们拯救胡杨树,这个中年汉子深受感动。拯救胡杨林,他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在国家大力支持下,2001年塔里木河每年实施生态输水,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相继跟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他也参加了针对胡杨林开展的春尺蠖飞机防治、水事治理、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等多个专项行动。

爱护“最美的家园”


  47岁的艾力·尼亚孜起初也是一名护林员。“20世纪90年代刚参加工作,看到老河道胡杨林大面积枯死,其他植被严重退化,我眼泪掉下来了,心里特别难受。”如今,夏季塔里木河沿岸数百万亩胡杨林郁郁葱葱,大风、沙尘天气明显减少,他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钱袋鼓了,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他说,过去护林员经常和破坏林子的人斗智斗勇。“现在,毁林开荒、滥采乱伐现象看不见了。”艾力说,尉犁县从最初5个管护站、15个护林员,发展到现在22个管护站、190个护林员,大家保护胡杨林,换来生态恢复,也有效阻止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两大沙漠的合拢。

  一代人的坚守,变成一代代人的坚守。

  在罗湖罗克管护站,记者见到去年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的吾买尔·热合曼,“专业对口又离家近”是他选择这份工作的理由。吾买尔经常碰到如何防治胡杨蚜虫病害、如何帮助胡杨树长得更直更旺这类问题,“我学的森林保护专业,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对以后的人生也是难得的财富。”他露出腼腆的笑容。

  “00后”护林员米尔扎提·艾尼瓦尔是站上最小成员,20岁的他额前垂下整齐的刘海,更显稚气。“我爸爸也是护林员,我小时候经常坐他的摩托车去巡护,我喜欢这个工作。”米尔扎提喜欢把林区见到的鸟、鹅喉羚、狐狸等动物拍下来。

  “有时候想爸爸妈妈了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就带好吃的来看我,我爸爸总叫我好好工作。”米尔扎提告诉记者,站上装备很不错,有沙地上开的全地形车,有水上开的摩托艇,自己最近正在学飞无人机。

  “旅游旺季,每天几十辆大巴从我家门前路上开过,好多人来看胡杨。”在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附近开民宿的肉孜坦·司地克说,有一次一位玩摄影的客人向他“抱怨”:“过去经常走到跟前去拍的老胡杨,现在拍不上了,因为林子进水啦!”

  这位27岁的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如今是当地“网红”,除了开民宿,尉犁羊肉、罗布麻茶、“库买其”(一种烤馕)等种种美食,经他直播带货,卖到全国各地。去年家人帮他投资100多万元,精心装修这家“楼兰人家”民宿,今年2月新开业不到1个月收入达8万元。“我家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天更蓝、水更清、胡杨林更美,我特别自豪。”他说。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林保护中心统计,2019年至2021年三年拯救行动共完成胡杨林灌溉682.18万亩;引洪灌溉区域森林蓄积量比实施前增加了68万多立方米;平均树高增长0.4米至0.7米不等,天然更新幼苗株数增加约1427万株。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4日电

 
“三园”“三场”融“三生” 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打造“生态大课堂”观察
“三园”“三场”融“三生”
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打造“生态大课堂”观察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记者李勇、周凯、王宇轩


  初春时节的重庆市广阳岛,草长莺飞、阳光明媚。3月10日下午4点多,小学三年级学生杨一然和同学们在岛上的一座驿站里学习插花。一天的研学课程即将结束,她意犹未尽地说:“第一次来广阳岛,认识了很多植物,学到了很多关于岛屿的知识,还想再来!”

  “环境即教育,我们带孩子来生态优美的广阳岛研学,教孩子碳减排、二十四节气等知识,就是为了在孩子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研学课程带队老师周鸿雁说,从去年10月开始,她已带领上千人次的中小学生登岛学习生态课程。

  从重庆市朝天门顺江而下,穿过险峻的铜锣峡,一座郁郁葱葱的江心岛映入眼帘。这就是广阳岛,枯水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

  这座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长江绿岛,曾一度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量,开山、毁林导致生态被破坏。2017年8月,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新一届重庆市委果断叫停广阳岛“大开发”,按照“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的定位启动生态修复、还岛于民,将广阳岛建成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大课堂”。

  如今,漫步在广阳岛上,草木繁盛、溪流潺潺,依地势修复而成的山地森林区、平坝农业区、坡岸湿地区处处皆是景。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总设计师赵文斌介绍,通过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润土等系统生态修复,现在全岛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岛上记录植物从生态修复前的383种增加到现在的594种,新增记录鸟类20种,其中包括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

  “生态修复是一项全新课题,不是建公园、造景点。”在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岳看来,打造“生态大课堂”,必须解决如何、为何修复生态的问题。

  疏通堵点让溪水顺势流动,人工干预为辅让野花草、野灌乔、野果菜自然生长……在广阳岛,随处可见道法自然的生态观。通过探索“乡野化”方式促进生态自然恢复,广阳岛已探索出微创介入湖塘、复兴农田印记等多项技术,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广阳岛上不只有风景,还有巴渝原乡风情——梯田成片、阡陌相连,包菜、辣椒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应用智慧农业技术,种植水稻、高粱、柑橘等,培养新农人;一座座供人休憩的驿站、院落,富有巴渝建筑特色;喂养的荣昌猪、大足黑山羊、城口山地鸡等,是重庆特有品种。

  50多岁的市民王琪和朋友预约上岛游玩,她说:“这里有原生态的风光,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王岳认为,根据动植物特点保护好“鱼场”“鸟场”“牧场”,广阳岛生态修复好后,自然就成了动物园、植物园、市民后花园;同时,在生态修复中融合生态、生活、生产,使广阳岛具有乡村的元素、形态、气息,带给参观者乡愁体验。

  夕阳西下,广阳岛上长江书院、大河文明馆、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在火热建设中,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等产业正在加快落地。未来,这里将是重庆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广阳岛生态修复,既保护了这座生态宝岛并供给更多生态产品,也打造了一所学校、一个课堂,让干部、学生、市民、工程技术人员等不同群体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岳说。

       新华社重庆3月14日电

 
北京地下水位六年“增高”9.64米
北京地下水位六年“增高”9.64米

( 2022-03-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田晨旭)记者14日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通过北京市近年来推动的河湖生态复苏工作,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9.64米,超采区面积比2015年最严重时减少82%。健康水体达到86%,水生态环境正不断向好。

  北京是特大型缺水城市,曾一度为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所困扰。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为让北京市河湖再现生机,北京市水务部门通过4次生态补水工作,探索出“以水开路、用水引路”生态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了多年干枯河流复苏模式。去年在潮白河等流域推广实践,断流22年的潮白河干流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在“南水”有力支撑,人水矛盾初步缓解的背景下,北京市严格贯彻“节水优先”战略,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始终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另一方面,统筹调度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南水北调、再生水等多水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将洪水化害为利、高效利用。

  潘安君介绍,北京市水务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砂石坑、蓄滞洪区、河道水网回补地下水,去年以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增加储量29.4亿立方米。此外,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北京市健康水体从60%提升到86%,浮游植物种类从210种增加到447种,浮游动物种类从108种增加到304种,底栖动物种类从44种增加到230种,大型水生植物从46种增加到81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