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各地

04版: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一座西部城市的“拼搏赶超” 西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座西部城市的“拼搏赶超”
西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李劲峰、解统强
 

 
  过去一年来,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西宁市以作风建设、产业培育、理念更新等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取得近十年颇为亮眼的发展业绩,带来系列新变化,令人对这座长期知名度不甚高的西陲边城刮目相看。
 
  新气象新面貌的背后,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拼搏赶超”正成为高原古城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蝶变密码。
 
发展之变


 
  入冬后,西宁天气干冷、寒风刺骨。走进西宁市甘河工业园,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连峰哈着白气,穿梭在建设工地。最低气温零下10℃-零下20℃,冬季室外浇筑的混凝土到夏季极易开裂,土建工程无法顺利开展,他们就调整工序先搭建钢构,调试设备,争取尽早投产。
 
  这家企业生产被誉为“黑黄金”的碳纤维,直径不足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倍,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领域,市场上长期供不应求。四个月前,年产1.1万吨碳纤维的基地一期项目投产后,二期项目接续开建。
 
  “从开建到投产,国内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建设一般需3至5年。我们这儿每周都有干部来了解进度解决难题,这种‘水乳交融’状态,让西宁基地建设周期缩短至1年半。”连峰说,二期项目今年底投产后,西宁碳纤维年产能将达2.5万吨,占全国“半壁江山”。
 
  西宁城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地势东西狭长,南北两山对峙。长期以来,高寒的恶劣气候条件,有限的国土发展空间,重要的生态保护职能,导致西宁部分干部一度缺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谈发展,大家首先就想到难。”不少基层干部坦言,自己长时间不思发展,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尤其西宁冬季长达5个月,不少人进入“猫冬”状态,“习惯性地干半年,歇半年”。
 
  若要赶超,唯有拼搏,能否真拼搏,关键在作风。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西宁市从2021年开始,从作风建设、产业调整、项目引进等方面入手,推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落地见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展现新风貌、实现新作为。
 
  “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核心要义在发展。”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说,感恩奋进,是要牢记嘱托、坚定笃行、砥砺奋进;拼搏赶超,是要勇于自我超越、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以跳出西宁看西宁、立足青海看西宁、站在全国看西宁的底气和勇气,敢于超越自我、再创辉煌”。
 
  发展首先体现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淘汰一批依赖低电价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后,结合清洁能源和盐湖资源禀赋,西宁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出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型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眼下,西宁各个园区、工地都是一片火热忙碌的场景。各工业园区签订责任书,组队外出招商,不再“等米下锅”;更多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而是走进工地车间,帮助企业解难题促生产。
 
  拼搏赶超一年间,发展成果沉甸甸。2021年,西宁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37个,总投资383亿元,到位资金200多亿元,创造新的历史纪录。多晶硅、锂电材料、碳纤维产能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20%、33%、36%,高原产业之城呼之欲出。
 
理念之变


 
  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每周两次用无人机航拍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假如没发生变化,联络干部就要主动询问企业是否遇到困难;每个重点项目的微信群内,企业提出问题后园区主管干部需在10分钟内回复,复杂问题3个工作日内拿出解决方案,否则启动问责程序。
 
  新标准带来新变化,新探索激发新动力。“以往大家到点就下班,现在白天要去现场,晚上回来还得加班。”这是南川工业园管委会不少工作人员,对过去一年来工作变化的最直观感受。
 
  2021年2月份,西宁市印发了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等10项文件,出台领导包保具体项目、产业链设立“链长”、重用“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等具体政策,系统推进拼搏赶超。
 
  打开西宁市级领导包保重点企业工作进展跟踪台账,全市42家企业提出的员工上下班公交线路调整、生产融资难题、员工子女随迁入学等问题,逐一列成清单,督导职能部门解决。针对过去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价值低问题,西宁为10条重点产业链设立“链长”,培育上下游企业促进强链、补链、延链。选出106名“敢担当、善作为”优秀干部,在换届时优先提拔使用。每季度召开拼搏赶超交流会,表现优秀的单位会上介绍经验,落后部门作表态发言,激励各级单位和部门“比学赶超”。
 
  走出舒适区,提振精气神,当好“店小二”。一系列实打实举措,激励干部队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过去一年来,刷新“西宁速度”、展现“西宁效率”的生动案例不断涌现:
 
  总投资180亿元的青海高景太阳能单晶硅棒项目,65个建设难题得到政府迅速解决,一期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点火试生产仅用时93天;
 
  亚洲硅业新建项目面临用电缺口,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自筹资金3亿多元,专门配建变电站,赶在项目投产前完工;
 
  在西宁市市民中心,新开办企业公章刻制、证照邮寄全部免费,市场主体开设实现“一网办、不见面、零收费”……
 
  西宁市城中区通过重点项目“周安排、月调度、季考评”,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老旧小区改造完成5975套。城中区委书记冉清感慨,干部还是这些干部,在“拼搏赶超”的影响下,大家执行力、战斗力焕然一新。
 
作风之变


 
  中午时分,西宁市市民中心办事大厅里依旧人来人往。12点多来到这里的市民王海莲,很快就办理完公司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业务,“真没想到中午还能来办事,不然又得上班时间请假过来,感觉特别方便”。
 
  从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开始,西宁在西北地区率先推出政务服务工作日中午“不断岗”、周六9时至12时“不打烊”。
 
  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朱建美介绍,接到群众反映“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下班时间没处办事”问题后,市民中心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有序轮岗、内部挖潜、灵活调休,提供延时服务。
 
  曾经,西宁市一些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突出,成为影响西宁发展环境的“痼疾”。
 
  窗口服务好不好,群众扫码说了算。西宁市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台三个月内就有办事群众5次扫码评价“不满意”,和另外9家单位被评为西宁市2021年群众不满意的“十差”单位。对此,西宁市出台政策,除公开通报批评外,连续两年成为“十差”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将面临问责和调整。
 
  2021年8月份“西宁评议”平台投入使用,当地直接收集办事群众在全市3200余家单位扫码评议的“满意”或“不满意”信息,对于“不满意”评价逐一回访,核实后责令责任单位整改,并严肃问责查实的作风问题。
 
  截至目前,西宁市共有130多名工作人员,因群众评价“不满意”被问责。西宁市纪委党风室副主任席涛介绍,刚开始“西宁评议”平台每天能收到20多个群众“不满意”评价,“现在经常连续两三天都难遇到”。
 
  线上评议,线下巡查。西宁市还组建10个作风巡查组,长期驻扎在各区县、部门,围绕为民服务、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等重点,变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为“督办清单”。同时在媒体开设“作风聚焦”专栏,强化舆论监督。
 
  加油站申办“智慧洗车”业务久无下文,道路开挖7个多月未完工导致出行难,诸如此类的4900多个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整改解决,40多名干部受到纪检监察机关追责。
 
  西宁市委副书记、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谢宝恩说,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化解信访积案;加强作风巡查,发现问题直接督导;线上扫码将作风评议权交给服务对象……“西宁作风建设正落地见效。”
 
  作风出战斗力。2021年10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侵袭西宁。万余名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群众20多个日夜奋战,顺利在一个病毒潜伏期内控制住疫情,受到多方肯定。身处抗疫“主阵地”的西宁市城西区委书记张俊录说,顶风雪、冒严寒、战疫情,“拼搏赶超的作风,让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人心更加凝聚、执行更加高效、斗志更加昂扬”。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市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完善城市功能,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在多重压力下,过去一年来西宁保持稳的态势,进的担当,取得历史性发展成效。”西宁市市长孔令栋说,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最终落脚点是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幸福西宁’已成为高原古城最响亮的城市名片。”
 
“不一样”的旅途:2022年春运观察
“不一样”的旅途:2022年春运观察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月22日,由福州开往重庆北的K1268次列车载着200多名川籍务工人员及家属踏上返乡之旅。福州火车站开辟进站“绿色通道”和候车专区,让他们温暖回家。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樊曦、叶昊鸣、周圆)虎年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已经开启。今年春运,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保障难度加大。行走路上,让旅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是交通运输部门的“考题”,更是这个新年最美的开启方式。
 
安心之路:在“控”和“通”上下功夫


 
  22日清晨,吉林省吉林市吉长城际公交候车厅内,“您好,请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出示您的健康码和行程卡”的提示音不断。在乘务人员的协助下,乘客依次完成扫码、测温、安检等过程,有序进站。
 
  “每辆城际公交车都安装了扫码登记仪,各个站点上车的每位乘客都要扫码登记,做到疫情防控有迹可循。”吉林市双兴公交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张一一说。
 
  面对疫情考验,今年春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又要做好运输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出行。
 
  “做好‘控’和‘通’两方面工作。‘控’就是科学精准实施交通运输管控,防止疫情外溢。‘通’就是多管齐下确保物资运输畅通,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也保障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说。
 
  从旅客出行来看,今年春运客流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在出行方面要做到科学精准引导。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振国表示,今年春运将总体按照减少人员无序流动、引导错峰出行的原则进行。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从春运前5天(17日至21日)客流情况看,全国共发送旅客近1.3亿人次,日均客流约2500万人次,与2021年春运同期相比增长约40%;但与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相比,下降六成左右。“总体看,客流保持中低位运行,公路、铁路仍是主要出行方式。结合以往情况看,预计节前客流较为平稳,务工流、探亲流、学生流仍是春运客流主体。”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处长曾嘉说。
 
  从货运来看,货架子满不满,菜篮子实不实,超市里供应足不足,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幸福年。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负责人表示,铁路部门春运期间继续加强发电供暖用煤、东北粮食、春耕化肥、节日物资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7万车以上,力保全国363家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15天以上。
 
顺心之路:行走在外更通畅


 
  “请问洗手间在哪?”
 
  “您要去洗手间吗?请跟我来。”
 
  在江西兴国西站候车厅,一位名叫“兴兴”的新“人”上岗,引来了不少乘客关注。
 
  兴国西站客运员李非凡告诉记者,“兴兴”是智能机器人,可以自主完成旅客引导、安全宣传、问题咨询等车站服务,承担电子客票无纸化和日常疫情防控消杀“大使”,对站内地面进行消毒。
 
  科技让出行更便捷。在河南高速公路鹤壁站,基于“远程控制”设计理念创新研发的混合车道自动发卡设备近日投入试运行。
 
  当非ETC车辆行驶至车道时,系统能自动准确识别出车型、车牌和轴数等信息,并自动弹出通行卡。司乘人员领卡后,通行杆抬起,车辆顺利驶入高速公路,整个过程仅需4秒左右,而且实现了司机和其他人员的“零接触”,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在长三角铁路,细节之中见温情。177个车站建成12306旅客服务中心,为旅客提供咨询、改签等服务;205个车站启用“验检合一”组织模式,旅客在检票口完成验证、检票作业,减少进站排队等待时间和刷证次数;上海虹桥、苏州、嘉兴南、扬州东、台州、安庆西等49个车站候车区提供座椅扶手扫码手机充电服务……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表示,为了确保旅客暖心出行,各地交通部门要加强与铁路、民航等部门协同合作,强化干线运输与城市交通衔接,做好到达旅客疏运工作,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加强春运高峰时段、重点路段的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引导公众错峰避峰出行。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高质量推进,今年春运,铁路运输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复兴号历史性地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明显;一大批线路投入运营,又有25个县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
 
  “我们测算,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客运最大能力安排较2019年同期增长10%左右。”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黄欣说。
 
  黄欣表示,铁路部门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客流变化,加强大数据分析,坚持适需安排、应急有备,科学精准安排客运能力上线,满足出行需要。同时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坚持开好81对公益性“慢火车”,为群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保障。
 
暖心之路:服务品质再升级


 
  21日上午6时20分,随着G8801次列车从清河站开出,京张高铁冬奥列车正式开启赛时运输服务。
 
  迎接四方宾客,共赴冬奥之约。为打造冬奥列车服务靓丽风景线,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客运段京张高铁车队专门组建了“雪之梦”乘务组。
 
  作为京张高铁首发列车长,吕盼是“雪之梦”乘务组的一员,值乘21日北京北站开往太子城站的G8825次列车,“该趟列车内有全球唯一的5G超高清演播室,车厢表面是专门打造的冰雪涂装。”“我们经过了英语、手语、冬奥会知识、国际礼仪常识、业务技能等全方位培训和选拔,将用最好的服务为冬奥助力,为中国喝彩。”她说。
 
  在冬奥列车上,记者看到温暖的氛围无处不在。备有针线包、清洁剂、雨衣、玩具的服务“百宝箱”、多种冬奥特许商品……
 
  今年春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车站、公路还是机场,出行的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在广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在管内各大车站276台全功能自助售(取)票机上新增了改签功能。电子支付购买、未换取报销凭证的旅客,可以直接在自助售(取)票机上办理改签业务,无需再到售票窗口办理,往年售票厅退、改签窗口排长队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针对老年人、脱网人群和需要特殊服务的重点人群,铁路部门在线上线下全渠道开展关爱服务。线上持续提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适老化等无障碍服务水平,老年人用注册12306账号填写的手机号拨打12306客服电话时优先受理,为老年人旅客线上购票、信息查询和预约服务提供便利。
 
  各地纷纷提前开启农民工返乡服务。1月8日清晨,一辆来自广东汕头的“春风行动”农民工专用大巴抵达四川泸州合江县尧坝镇服务点,在经过测体温、查验核酸证明和信息登记后,车上的外出务工人员分别转乘四川“金通工程”小黄车,踏上了返乡的路程。而类似这样的“专车”,当天共有43辆,分别从广东、福建、浙江等6省发往泸州,1700余名返乡农民工顺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去年底,我们就开始春运返乡返岗省际‘春风行动’问卷调查,助力外出务工人员及时返乡返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摸排“返乡时间”“出发地和目的地”“选择长途客车返乡希望有哪些服务”等需求,不断推动省际“春风行动”常态化、规范化。
 
  在新疆,库尔勒机场在春运期间推出“首乘旅客”服务保障,增设爱心服务专用柜台、开设专用通道、专人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引导服务,确保首次乘坐飞机的旅客出行无忧。
 
  2022年春运,在暖心服务中感受别样年味,在“安心”春运中踏上返乡归途。新的一年,必将如此温暖。
 
(参与记者:丁静、王林园、吴涛、丁怡全)
 
乌英苗寨别样的“年度总结会”
乌英苗寨别样的“年度总结会”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我第一次去看了大海。”
 
  “我们的野菜基地开工了。”
 
  “我的民宿开业了。”
 
  ……
 
  桂黔交界大山深处,乌英苗寨的数十名群众面对镜头,一一总结过去独特的一年。
 
  一寨跨两省区。乌英苗寨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乌英苗寨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着落后的面貌。2021年,是乌英苗寨脱贫摘帽后的第一个年头。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成张由衷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但也要为我们自己点赞,为我们每一个努力奔跑的乌英人点赞。”
 
中年妇女圆梦


 
  46岁的妇女梁足英说,过去的一年,真的像做梦一样:平生第一次去城市,又第一次去看大海。
 
  女孩子要干农活,不能读书——“重男轻女”的观念曾在当地根深蒂固。很多妇女活了几十年不认识自己的名字。
 
  2020年3月,当地政府部门在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双向”培训班。梁足英和姐妹们,一起走进夜校课堂,学习文化知识,圆了读书梦。
 
  为了学讲普通话,识字认字,白天她们干活已经很累了,晚上还坚持来上课,“年纪大了,很难学,但我们会坚持、会努力。”梁足英说。
 
  近两年400多节课,她们不仅学会了讲普通话,还会唱红歌、背唐诗。去年开始,梁足英和姐妹们还出镜拍摄了50多个短视频,介绍乌英的风土人情,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梁足英摇身一变成了“网红”。
 
  2021年下半年,在柳州市妇联、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以及柳州市爱心螺蛳粉企业的支持下,一辈子从未走出大苗山的梁足英和姐妹们,第一次到城市参观学习、第一次到大海上游览,实现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心愿。
 
全年龄段的志愿者


 
  刚放寒假回家的大学生潘木枝说,每次放假回家,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乡亲们的精神面貌,都已经脱胎换骨。
 
  潘木枝是乌英苗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每天下午,她会带着中小学生巡寨捡垃圾、维护公共设施、到寒假临时图书馆阅读。
 
  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去年暑假期间成立的,由大学生和中学生组成,他们利用假期和周末,给树苗浇水、收集老物件、巡寨护寨等。
 
  晚上,潘木枝还要给妇女们上文化课。这是她连续第五个假期给妈妈们上课了。
 
  妇女们来了,青年们来了,小朋友们来了,老人们也动起来了。
 
  今年71岁的梁安合老人,是一名共产党员。种树、施肥、浇水、巡寨、建设,每年他都无偿为苗寨做大量的工作。“这几年,党委政府为乌英做了很多事,社会各界也很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更加努力。”梁安合说。
 
  2021年10月,在联合党支部的支持下,乌英苗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梁安合当选主任。关工委组织了一支30人的老年志愿者队伍,每天轮流巡寨、宣传政策、给小学生上芦笙课。
 
让芦笙越吹越响


 
  “比起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教育的发展、队伍的建设和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值得我们欣慰。”梁成张说。
 
  2021年,乌英苗寨推行以“屯党支部委员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公共事务监事会”议事决策机构为主体的“三会兴屯”乡村治理模式,党员、妇女、青年、老人等多支队伍积极主动参与,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2021年,乌英苗寨还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教育促进大会,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
 
  乌英苗寨更干净更漂亮了,乌英人也更团结更自信了。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魂,乌英人爱笙如命。其笙曲和技法融合了桂黔两省区的民族文化,悠扬婉转,自成一格。2021年12月21日,乌英芦笙队在全县芦笙比响大赛中,获得第二名。
 
  为了更好地保护发展好这一传统文化,乌英苗寨开展了芦笙文化进校园活动,孩子们每天都能吹芦笙了。
 
  “2022年,我希望芦笙越吹越响!”一年级小学生潘忠帽说。
 
新华社南宁1月22日电
 
水南村里的“厕所革命”
水南村里的“厕所革命”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长春1月21日电(记者陈俊、宗巍、高楠、金津秀)又是寒冬。对在长白山脉东麓的水南村里几乎生活了一辈子的康顺姬来说,比东北的冰天雪地更折磨人的,是如何在冬天“方便”的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在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2021年7月,总书记再次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并且要求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小厕所、大民生”。看似事小的改厕,实则关涉许多农村基层工作难题。新华社记者近日来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调研过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走村入户中,试图透视一次“厕所革命”中的关键细节。
 
新厕所遭遇“水土不服”


 
  在全国性推动之前,东北就点燃过农村改厕的“星星之火”。
 
  地处中朝边境地区的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是朝鲜族聚居村,人少、人老、人穷曾是水南村甩不掉的标签。2013年,村班子决定依托民族特色发展民俗游。
 
  没承想,村里家家户户的传统旱厕成了“绊脚石”。旱厕拆不掉,游客不愿来。“以前,老伴冬天上厕所摔过跤,孙子怕黑嫌臭也不爱回来住,更别提游客了。”康顺姬老人说。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村干部提议全村改建室内厕所。话音未落,村民们就“炸开了锅”。
 
  “朝鲜族民居的地炕连着灶台,谁肯把厕所挪进屋?”
 
  “厕所进屋了,岂不是吃喝拉撒都要在一起?”
 
  “多少代人的生活习惯,你们开个会就能改了?”
 
  ……
 
  一边是村民汹涌的质疑,一边是冰霜般的穷日子,村班子集体不知讨论了多少次。最后是几个有主见的村干部带起头,定下和几十户村民“打样板”——如果试点成功再向全村推广。
 
  试点户先在自家屋内隔出卫生间,安上坐便。农村没有配套的上下水系统,只能自家打井、挖沉淀池。于是,现实问题接踵而至:压力不足,水抽不上来,马桶冲不干净,经常淤堵、反味;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生活用水,“连烧饭都带着一股臭味”……
 
  不实用的新厕所遭到村民的排斥,一些试点户干脆把厕所锁起来,用作仓房,你建你的水厕,我还用我的茅房……“水土不服”的新厕所让村干部们“打了脸”,但也让他们意识到,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的“搬进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注重实际,科学引导,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
 
办实事更要“实事求是”


 
  2015年7月在吉林延边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厕所革命”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
 
  水南村改厕的转机来了。不久后,水南村成为延边图们市农村改厕示范点。
 
  图们市给出了两套方案供村民选择:一是政府主导,对规定的2平方米改厕面积,全由政府出资;二是村民自主改厕,对改厕面积、卫浴设施有更高要求的,政府给予每户2000元改厕补助,达到验收标准即可。“这些举措增加了群众改厕的自主权和参与度。”图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名壮说。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区在开展“厕所革命”中各有各的难。而在高寒、缺水的东北农村地区,难在供水、排污、防冻三道关。
 
  图们市结合各村地形地貌、人口密集程度,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建设一套相对完备的农村给排水地下管网。这项工程并不“光鲜”,大部分攻坚工作都“深埋地下”。
 
  供水难,村子依托邻近的水库和村里的机电井解决日常用水及水厕供水;
 
  排污难,图们市对给排水管网进行整体设计,全村开展雨污水分流提升改造,将管网接入图们市开发区集中管网;
 
  防冻难,将排水管深埋至地下2.2米,并缠上保温带,每隔30米设一个检查井,调节池设计了电加热装置,解决冬季管道冻害和日常检修维护问题;
 
  ……
 
  在推进“厕所革命”中,当地政府干部“摔过跟头”,也收获了经验:一要防止脱离实际水土不服,二要防止只重视硬件设施而忽视村民生活观念,三要防止“重建轻管”。
 
  “闯关”建起来,更要写好“后半截文章”。“村民们啥都往马桶里倒,我们常是正吃着饭,就接到村民的报修电话。”该村民兵连长崔学善回忆说。如今,村干部“撂下筷子修马桶”的故事已成为笑谈。石岘镇探索成立专业的厕所维修队,对维修、管护实行专人专责,及时排查用水、排水隐患。
 
  基层群众说,管护短板补上了,改厕才真正改到群众心坎里。
 
好经就是要念在“群众心坎”上


 
  如今,水南村的室内卫生厕所改造率达100%,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厕所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如厕之“便”。
 
  记者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每家每户都把厕所收拾得整洁明亮。“以前上旱厕,大家也不在意搞卫生,自从有了水厕后,大家都可重视卫生了。”外出务工8年的村民老宋说,村民们的生活理念与从前比大不一样了。
 
  “小家”的如厕环境得到改善,“大家”的人居环境也随之提升。飞檐碧瓦的门楼、古色古香的院墙、干净整洁的街路……近年来,水南村陆续实施了公路水泥堤防工程、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等民生项目,面貌一新的水南村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旅游产业越来越火,有了室内厕所后,住宿费从过去的每晚20元涨到了80元,搞民宿的村民一年增收五六千元。”水南村村委会副主任金国星说。通过产业带动和项目分红,2017年底,水南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0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9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约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多了,咱村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了。”吉林省医保局驻水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冯昕说。
 
  水南村是农村改厕的一个缩影,为东北高寒缺水地区推进“厕所革命”蹚出了一条路。
 
  更多的“水南村”和新的改厕经验已在路上。以吉林省为例。2019年以来,吉林省根据东中西部各地区实际,探索“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以水优先”的模式,统筹推进无害化卫生旱厕和集中管网农厕改造。2021年6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村户用卫生旱厕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为全国其他干旱、高寒地区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旱厕改造提供技术参考。几个月后,吉林省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吉林省“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意见》,为扎实推进农村地区改厕保驾护航……
 
  据相关部门统计,2021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
 
  如今,康顺姬家也有了新建的室内厕所。“你看,现在不光有了坐便,洗澡也方便了,孩子们也愿意从城里回来住了。”
 
  康顺姬家是近年来全国农村累计完成改厕的4000多万户中的一户。“十四五”时期,随着“厕所革命”走向纵深,越来越多的农户将告别“夏天味大蚊蝇扰,冬天路滑冻屁股”的“尬厕”,享受民生工程创新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参与采写:司晓帅、颜麟蕴)
 
西安:预计1月25日全部降为低风险地区
西安:预计1月25日全部降为低风险地区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西安已有17个区县、开发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图为西安市钟楼盘道再现车水马龙的景象(1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新华社西安1月22日电(记者赵英博、张思洁)记者从22日举行的西安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如无特殊情况,西安市预计将于1月25日全部降为低风险地区,除个别封控、管控点位外,其他区域都将恢复常态化防控。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峰虎介绍,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包括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航天基地在内的17个区县、开发区已经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市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和商贸仓储物流企业等陆续复工复产,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商场、银行网点等已陆续恢复营业,全市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积极稳步恢复正常。
 
  张峰虎表示,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文件规定,经专家组认真研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预计1月25日西安市将全部降为低风险地区,除个别封控、管控点位外,全市其他区域都将恢复常态化防控。
 
  目前,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2个,全市其他区域为低风险地区。
 
 
务工人员能否返乡过春节?基层如何做好防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来了
务工人员能否返乡过春节?基层如何做好防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来了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徐鹏航、宋晨)近期,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广泛传播,春节将至,入境人员增多,人员流动增加,我国仍然面临较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务工人员能否返乡过节?基层如何做好防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对焦点问题进行回应。

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防止一刀切


  “当前,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明显降低,但近期部分地区接连有本土聚集性疫情报告,疫情扩散和外溢风险仍然存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

  2022年春运已经开始,许多人盼望返乡过节。米锋表示,对于来自不同风险区域的返乡群众,各地要分类、分区精准落实防控措施,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防控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要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管控范围,精准保障人民的生活、就医等日常需求,精准开展临床救治。

  春节期间,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上学人员都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返乡。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表示,要加强对重点返乡人员的排查,引导相关返乡人员回乡以后做好日常监测。同时提醒他们非必要不聚集、不外出,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做到精细有温度。

发挥基层作用落实“四早”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和防护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对于疫情防控需要重视。如何切实把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疫情处置能力,关键仍然是要落实‘四早’,压实四方责任,尽早尽快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小范围。”国家卫健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表示,各地要切实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患者接诊的处置流程。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要在诊疗活动中详细询问和登记流行病学史,有效提升早期识别能力,对发现的可疑情况尽快报告。

  据介绍,全国有24个省份已经不同程度上在村(居)民委员会推进了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设,在近两年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强调,全国还没有建立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省市,要尽可能建立起来,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好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

走亲访友勿忘做好个人防护


  春节期间是人员流动、亲朋好友聚会的高峰期。毛德智提示,无论是返乡人员还是在乡人员,都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路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工具和沿途各地的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回乡后也要自觉遵守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

  毛德智提醒,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串门、拜访、聚餐,特别是重点返乡人员,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确需外出的,一定要科学佩戴口罩并按时进行更换,勤洗手,少接触,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有发热或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就诊。

  “要因地制宜移风易俗,不要搞大操大办。”毛德智提醒,家庭聚会、酒席要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尽量压缩人员规模,避免大规模聚集。

  梁万年表示,只要严格执行我国现行防控策略和措施,只要广大老百姓有效开展个人防控,就可以有效避免因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导致大规模疫情卷土重来,即使出现了疫情也可以快速发现,快速划定风险区域,快速处置。

 
北京新增1个高风险地区,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
北京新增1个高风险地区,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郭宇靖)在22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介绍,截至1月22日12时,丰台区玉泉营街道万柳园小区近14天累计报告8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北京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北京市即日起将丰台区玉泉营街道万柳园小区定为高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北京市有高风险地区1个,为丰台区玉泉营街道万柳园小区;有中风险地区1个,为房山区长阳镇北广阳城大街8号。全市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发布会上通报,1月21日16时至1月22日16时,北京市新增9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轻型8例、普通型1例,含1例21日已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1月15日以来,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病例34例,其中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涉及海淀5例、朝阳1例、丰台21例、房山5例、大兴1例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例。

  庞星火说,当前,北京市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坚持从严从快从紧,快速开展病例调查、风险人员及物品排查,人物同溯、同防、同查、同管。严格落实四方责任,以最快速度、最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阻止疫情蔓延。

  庞星火说,与病例轨迹有交集人员,或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的人员,要立即主动向社区报告,配合落实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冷链、食品、物流、保洁等从业人员及同住人员要积极按照所在单位统一部署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时要正确佩戴口罩,自觉保持一米线距离,不聚集。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自觉做到不聚集、不离京。

 
八部门单位联合开展二〇二二年 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八部门单位联合开展二〇二二年
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总工会、国铁集团等八部门单位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的通知》,对春节期间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作出四方面部署安排。
 
  一是做好出行服务。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引导返乡返岗农民工错峰出行,统筹考虑疫情防控要求,适时对集中出行农民工组织开展“点对点”专车、专列运输服务。
 
  二是做好就业服务。通知提出,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稳岗留工,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重点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帮助农民工提升技能水平。
 
  三是维护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通知强调各地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落实好就地过节农民工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四是加强关心关爱。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做好农民工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等健康服务,加强对困难农民工的兜底保障,让农民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来袭,各地保畅行保供应
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来袭,各地保畅行保供应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魏飚、孙清清、吉宁)1月22日凌晨,在郑州火车站北岔区7-13号道岔附近,郑州桥工段郑州线路车间线路工长李秀海手持扫帚扫雪,腾起一片片雪花。“20日上午我们就接到值守待班命令,今天凌晨,班组全员出动,清除岔区积雪,确保列车进出站安全。”李秀海说。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1月21日8时至1月22日6时,内蒙古中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西部、湖北西北部及新疆沿天山一带等地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为确保雨雪天道路畅通、运输安全,各地公路、铁路、民航部门迅速行动。1月21日晚,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110余名职工一直忙到12点。1月22日凌晨,他们又开始扫雪。截至22日11时,北京环卫集团共出动作业人员14267人次,多功能除雪车431车次、融雪水车770车次、清扫车281车次、辅助作业车辆350车次。北京市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在做好雪天交通秩序维护工作的同时,在四惠、八王坟长途客运站开展驻站交通安全督导检查。

  太原高速公路公司全员上阵做好除雪融冰保安全工作。22日14时许,记者在太原绕城高速冶峪收费站看到,路面已经见不到积雪,入口禁止七座以上客车及危化品车辆驶入高速。

  在内蒙古,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冰雪天气应急预案,连夜组织人员和机械迅速开展道路除雪除冰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卢东升说:“我们累计出动养护人员1836人次、机械设备804班台,共撒布融雪剂1550吨、防滑料379立方米,保障各类物资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全力做到‘雪停路通’。”

  截至1月22日10时,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出动3万余名除雪队伍,随下随扫,并借助喷灯、煤油、防冻液等工具和物品,提高除雪速度,确保站区道岔设备状态良好,列车接发正常。

  为应对降雪天气,北京铁路警方管辖各站派出所在加强与铁路部门信息互通、加密客流预测预报频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配备巡逻执勤警力,维护旅客乘降秩序,确保站区、列车治安秩序平稳有序。

  “1月22日,呼和浩特地区降雪还在持续,但因降雪量较小,机场航班保障正常。”据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主管龚玥介绍,在降雪期间,民航部门组织除雪人员24小时待命,及时组织机场除雪工作,确保航班飞行安全,各机场还加派服务人员做好旅客问询和机票退改签工作。

  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此次降雪没有影响到蔬菜的上市量,目前供应充足。但受产地收购价格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部分蔬菜品种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记者在新发地市场看到,虽然天空飘着雪花,但没影响到商户们的正常经营,许多人正在忙碌地卸车、装车,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表示,目前市场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小幅度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中央气象台预计,22日至24日,青藏高原及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天津、河南、山东西部、湖北西北部以及西藏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

  气象及交通部门提醒,降雪导致气温较低,体感阴冷,需做好能源调度和供应保障工作,公众应注意防寒保暖。同时,持续降雪天气下,路面湿滑,能见度较差,驾车时要谨记“降速、控距、亮尾”,控制好车速,与周围车辆保持好安全距离,避免紧急制动、急加速和急打方向,防止车辆失控侧滑侧翻。  

  (参与记者:倪元锦、鲁畅、朱文哲、杜一方、王民、邰思聪、罗鑫)

 
土地活了 厂区变了 产业兴了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突围之路
土地活了 厂区变了 产业兴了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突围之路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广州1月21日电(记者詹奕嘉)一度废弃的红砖厂房建成智能管控平台,钢铁厂区附近的加氢站投入运营,防灾减灾项目厂房正紧锣密鼓施工……1966年建成的韶关钢铁厂、如今的广东省韶钢产业园近期多了不少新的产业项目,以高炉、厂房为主的生产型厂区正向产业集聚的现代化园区转型。

  韶钢的变化是广东省韶关市盘活闲置土地、寻求转型突围的缩影。地处粤湘赣交界的韶关,20世纪60年代开始布局了大批工矿企业,曾被称为“华南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受产业布局变化影响,韶关众多工矿企业闲置了大量厂房和土地,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为让闲置用地“变废为宝”、加快产业集聚转型,韶关近年来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截至2022年1月,该市三批改革试点已盘活3563.5亩土地,占可盘活利用土地总量的19.3%;改革试点园区已签约28个新项目,总投资124.2亿元,其中1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韶钢吨钢用地由原来的1平方米减少到0.5平方米,腾挪出来的土地有了新的“用武之地”。记者从负责园区规划运营的广东宝地南华产城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韶钢已梳理出约3平方公里的用地,开建钢材生产园区、氢能产业发展区、钢铁产业链发展区等多个功能区。

  “氢能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将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资源用于制氢,继而打造氢能创新产业链。”公司总经理冯国辉说,产业园区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助力。

  短短一年来,韶关市乳源县就通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淘汰落后产能,新引进璞泰来氟树脂项目、禾康精细化工项目、卓特新能源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多个项目。当地以落户多年的广东韶关乳源东阳光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商招商”延伸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链条,推动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落地。

  不少因企业关停并转而空置的厂区、产区如今“旧貌换新颜”。韶关市武江科创园此前是一家破产玩具厂,厂房和宿舍经过微改造成了产业孵化创新中心,引入涵盖医学检测、生物医药、创意设计等领域的80多家企业。

  “科创园对企业从入驻到开办提供了不少指引,租金也有一些减免,对我们这种初创企业的支持非常大。”2021年入驻园区的韶关市浩辰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健说。

  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谭秋雁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生态屏障,韶关将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共建,探索产业转型、绿色发展新路。

 
纪法进“两新”,监督也是服务 河南周口通过纪律监督有效督促涉企职能部门堵住服务“漏洞”
纪法进“两新”,监督也是服务
河南周口通过纪律监督有效督促涉企职能部门堵住服务“漏洞”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我们企业园区内全部为工业厂房,并非房地产项目,能否申请免交城市配套费?”“这个情况我们将及时和相关部门对接,协调过程中,如果区内涉企职能部门有不作为或慢作为行为,纪检监察部门将全力打通‘中梗阻’。”面对众多企业代表,河南周口市川汇区纪委常委孟宇郑重承诺。

  寒冬腊月,一场特殊的现场办公会在川汇区纪委如期举行。由川汇区纪委牵头,区内各企业代表和职能部门人员各抒己见,共同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这场联席会商会是川汇区纪法进“两新”组织(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一个缩影。由于外贸订单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缺口增大,近期受国内外疫情影响,有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用工难、生产难、经营难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市场活力,川汇区探索组建了以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为主导,涉企职能部门全程参与的纪法综合监管体系,为企业发展纾难解困。

  “监督也是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由涉企职能部门来办。”孟宇说,通过纪律监督手段,能够有效督促涉企职能部门把服务漏洞堵住,履行主体责任;同时建章立制,防止类似的现象再次发生。

  据了解,为保证企业问题真解决、职能部门承诺真落实,川汇区纪委建立了纪法进“两新”监督服务工作平台和信息处理中心,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周口市高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责任人作风不实,在未做好服务对接情况下,错误划转1600万元社会筹集资金,致使高新区区域开发和孵化园二期建设项目无法启动。“两新”平台迅速将信息给相关部门推送、反馈,责成责任人及时追回误转资金,挽回了项目建设的损失。

  “之前有三家职能部门涉嫌弄虚作假,看着把事情办结了,结果我们一回访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孟宇说,为企业纾难解困不是看干部怎么说,关键看干部怎么做,不仅要整治不作为,还要严打假作为,不能企业提出需求,职能部门答复的很好,企业暂时也很满意,但最后问题没解决。

  “‘两新’组织在平台上反映的问题线索,将会分类线上推送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处置,处置情况实行网上全过程监督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对反映问题处置不到位、涉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政职能部门,系统将同步收集违纪违法行为电子数据,由信息处置中心按程序推送纪检部门,启动问责问效机制。”川汇区纪委两新专班信息中心负责人卢国良介绍。

  目前平台已登记入驻企业113家,初步建立了“信息采集、问题预警、反向监督、快捷处置、及时反馈”的闭环监督服务体系,累计为两新组织解决实际问题46件,督办整改问题23个,解决企业资金缺口130余万元。

  “我们希望‘两新’组织主动同纪委监委和检察机关建立良好互信互助沟通机制,如实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规范权力运行,真正为优化营商环境‘蓄能除障’,让中小企业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川汇区纪委书记杨敏说。

       (本报记者翟濯)

 
草原姑娘回家了
草原姑娘回家了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旦增卓玛放牛时挥起“乌尔朵”(抛石器)(1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旦增卓玛给邻居家的小妹妹辅导英语(1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出生在纳木错湖边的21岁西藏姑娘旦增卓玛放寒假回家了。几天前的大雪让草原银装素裹,父亲土罗早早就开着皮卡车去接女儿。接过行李,父亲拉着女儿上了车,在皑皑积雪中向着纳木错湖边的家驶去……
 
  2020年,旦增卓玛考上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成了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大学生。走出家乡,旦增卓玛感觉很新鲜,她认识了许多新同学,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寒假到了,旦增卓玛回到熟悉的家乡当雄县纳措乡甲嘎村,从小在草原长大的姑娘对家乡的感情很深,这里有她熟悉的天地、牛羊、家人和乡亲。
 
  旦增卓玛说,自己走出草原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希望将来回到家乡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做一个对社会、人民有用的人。
 
脱下“蓝制服”,穿上“红马甲” 志愿者“鲁大姐”详说春运服务“升级版”
脱下“蓝制服”,穿上“红马甲”
志愿者“鲁大姐”详说春运服务“升级版”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消毒杀菌机器人自动识别“目标”、座椅扶手安装免费充电设备、扫二维码即可实现购票、退改、检票等业务“通办”……春运期间的合肥南站,志愿者“鲁大姐”详说“升级版”春运服务。

  曾经是合肥南站客运一班值班站长的鲁云,1月18日正式退休,脱下“蓝制服”、穿上“红马甲”,一天都没有休息。被大家亲切称为“鲁大姐”的她,如今站上了合肥南站红枫志愿服务台,开始了自己的第32个春运。

  “今年春运,我们新增了不少服务内容,除了做好旅客进站、候车服务,维护乘降秩序和进出站安全外,进站口还设置了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的特殊接送客系统,增加了各种不同功能的机器人。”鲁云说。

  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直属站于今年春运推出了新举措,升级春运服务。

  鲁云告诉记者:“我们不仅有自动扫地机器人,还新添了具备自动识别功能的消毒杀菌机器人,短时间就能完成大面积防疫工作。”鲁云说,从志愿服务台环顾四周,候车厅、进出站口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车站安检仪、直梯扶梯、旅客座椅、自助设备等旅客频繁接触部位全部保持高频次消毒,确保安心出行。

  服务更贴心,也是“升级版”春运服务的重点。“除了新增自助口罩售货机,今年我们还新增了智能测温防疫机器人,并在50个座椅扶手上加装扫码智能充电设备,旅客不用离开座椅就能享受免费充电服务。”鲁云说。

  出行更顺心是旅客关注的焦点。时常“手把手”帮助旅客进行手机操作的鲁云告诉记者,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在线申请乘车临时电子身份证明,或用动态二维码“通办”线下购票、退改等业务,在检票口闸机自助实名制验证、自助检票。

  “不管是在客运值班岗,还是在志愿服务台,做好春运服务,让旅客一路平安到家的目标始终不变。”鲁云说。(记者马姝瑞、胡锐)

    新华社合肥1月21日电

 
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 青海循化县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红白事”简办见闻
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
青海循化县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红白事”简办见闻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西宁1月22日电(记者陈杰)数九寒天,韩毛扫家的小院却暖意融融。他正忙着将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上餐桌,招待前来祝福女儿出嫁的亲友。不同于往日的大操大办,韩毛扫家中的这场宴席简单朴素,人情味却丝毫不减。

  韩毛扫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乙日亥村村民。循化县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因山大沟深、地处偏远,曾是深度贫困地区,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以前办宴席,家里至少要摆六大桌,仅宴席的包子就要准备十几个种类,不仅浪费严重,也是我们的沉重负担。”韩毛扫说,“如今各家派一名代表参加酒席,婚丧宴席严禁铺张浪费,大家都拍手叫好”。

  在循化县白庄镇,此前结婚的彩礼要超过20万元。丧葬仪式极为繁琐,丧事办理时间普遍长达40天,群众负担很重。

  白庄镇党委书记李晓明介绍,为破除陈规陋习,白庄镇在2018年11月对红白喜事作出规定,统一费用标准,并提倡仪式简办、减少宴席规模。同时,在节假日群众聚集场所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督促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

  白庄镇共有27个行政村,人口相对密集。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群众起初持观望态度。白庄镇抓住“关键少数”,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带头宣传陈规陋习的危害性,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马世功深知移风易俗之难。去年9月,马世功的女儿出嫁。一向在村里扛起监督责任的马世功决定让村里人体验一次监督员的工作。

  “明天我女儿结婚,欢迎各位村民前来观察,这次我把监督权交给大家。”看到马世功发布在微信群的通知,不少村民饶有兴趣地参加了这次监督活动。“检查结婚证、当众承诺、监督人审核签字……”苏呼撒村村民马才乙地说:“移风易俗为年轻人减轻了负担,书记给我们带了个好头,大家都要按规矩办事。”

  新乡规的实施让彩礼费与丧事办理时间大幅下降。

  循化县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庆功介绍,从2018年至今,循化县婚丧事宜新办简办5000余起,累计为群众减负2.8亿元,在全县范围形成了遏制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的新风尚。

  如今,海东市通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将移风易俗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全流程监督落实移风易俗工作。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第二次带妆彩排 张艺谋:争分夺秒排练,广场舞亮相暖场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第二次带妆彩排
张艺谋:争分夺秒排练,广场舞亮相暖场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姬烨、卢羽晨、高萌)备受关注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2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了第二次带妆彩排。与此前不同的是,本次彩排进行了全流程、全要素演练,绚烂焰火于当晚点亮了“鸟巢”夜空。

  目前,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排练、制作和彩排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开闭幕式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

  据悉,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从时长和结构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开幕式时长约100分钟。在结构上,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将融为一体。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呈现精彩的仪式效果,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曾执导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张艺谋再挑重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他表示,本次开幕式将不再使用“人海战术”,而是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向世界奉献浪漫、唯美、温暖的盛会。由于开幕式当天正好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重要元素在节目中也将有充分体现。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开闭幕式的筹办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从开闭幕式工作部2019年成立到2021年3月,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四场演出创意方案已基本确定。2021年3月至今,进入演出制作阶段,其中去年3到10月主要进行灯光、音乐、舞美、服装等各方面的设计工作,进一步对创意方案进行细化落实,而从去年10月起则在鸟巢开始了紧张的排练,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合排和彩排阶段。

  承担冬奥会转播重任的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目前已抵达北京,并观看了开幕式彩排。他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与北京2008年夏奥会开幕式完全不同,但同样令人感动、印象深刻,“相信这场开幕式你没有任何理由错过”。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姬烨、李丽、卢羽晨、高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22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了带妆彩排,而在开幕式表演之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场舞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最新准备情况。

  据悉,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于2月4日晚8时正式开始,而在开始之前,约有30余分钟的暖场环节。在22日的彩排中,暖场环节的广场舞表演由最小5岁、最大70多岁的表演者担纲,他们尽情展现不同的风采,表达中国普通百姓对冬奥会的期待。

  张艺谋说,与以往的热场邀请主持人和明星进行串烧表演不同,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热场没有主持人,同时更强调人民性。“中国是广场舞大国,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人民生活幸福了,才会去跳舞唱歌,所以我觉得(广场舞)非常好。”他说。

  对于这场广场舞的暖场,张艺谋一开始就明确不找专业演员,而是计划从全国各地找普通人。“后来因为疫情原因,最终参与表演的主要以北京和河北两地为主,人员也不全是‘大妈’,而是儿童、大中小学学生、老年人等等都有,不同年龄段的普通人在这一国际舞台上秀自己。开幕式是大年初四,我也希望这些普通百姓可以向世人展现我们过年的氛围。”

  作为暖场表演的分场导演,孟艳介绍说,这次表演可以称作“中国式行进广场舞”。“我们导演团队进行了精心设计,把每个年龄段的激情、热度、情感表现出来,希望通过这种‘中国式行进广场舞’的表达,展现我们的口号‘一起向未来’,让世界感受到我们的这份激情和邀约。”

  此前,据张艺谋介绍,考虑到节俭办赛、天气寒冷、疫情防控等因素,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时长大约100分钟,演员规模约3000人,与4个小时、约15000人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相比,真的不一样。

  张艺谋说,为了这场演出,他们已经准备了两年半左右的时间,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磨合、不断熟练,发现小的问题和隐患,不断地去克服。“到这时候,几乎每天都要排练,白天、晚上24小时不歇着。不是带人的排练,就是演出装置的排练,现在每一秒、每一分都要抓紧。”

  由于本次冬奥会期间,鸟巢不举办赛事,这给了开闭幕式团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由于鸟巢只承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共4场仪式,所以我们很早就可以进场,对场馆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升级。”张艺谋说。

  对于鸟巢里的新科技,张艺谋举例说,可以通过地面的屏幕来实时捕捉演员的行进轨迹,从而实现演员与地屏的互动。“2008年开幕式我们曾经讨论过这个技术,当时还无法实现,现在就可以做到了。”

 
点燃中国冰雪梦 中国首位冬季运动世界冠军罗致焕见证“中国速度”
点燃中国冰雪梦 中国首位冬季运动世界冠军罗致焕见证“中国速度”

( 2022-01-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1962年全国速滑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男子速滑全能冠军王金玉(右)和男子速滑全能第二名罗致焕。 新华社资料片 
 
▲罗致焕展示他在1963第57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上夺冠后穿的红色领奖服,衣服上的国徽是绒布缝上去的。
 
  
 
    一袭征衣,近一甲子。左右胸口,绣着两个黄色繁体大字——“中国”,正中间上方的硕大国徽熠熠生辉。罗致焕那双不停摩挲这件宝贝的双手,仿佛要在时光中刻录中国人第一次风驰电掣冲上冬季运动世界冠军领奖台的高光时刻。
 
  罗致焕是谁?他是中国冰雪运动的“破冰人”,见证了“中国速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一鸣惊人,为中国冬季运动实现“零的突破”


 
  2分09秒2,罗致焕至今还记得这个成绩。1963年2月24日,日本长野,他在第57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上,以这个成绩创造了当时1500米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获得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
 
  罗致焕的红色领奖服成了当天最炫目的风景,在金牌挂在他胸前的那一刻,中国告别了没有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的历史。他的名字,也永远被镌刻在了中国体育的史册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选手亮相国际赛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罗致焕还记得,参加比赛前中国代表团遭遇的种种磨难:起飞前2小时还没有办好签证、在日本无法上冰训练、赛前很多外国人嘲讽说“‘东亚病夫’的运动员怎么会取得好成绩呢”……
 
  但罗致焕做到了。
 
  “当年我穿这个衣服领奖,国徽是绒布缝上去的,这件衣服是个宝贝了,对我、对中国滑冰界都是,上哪儿都找不到第二件。”罗致焕自豪地说,在那个中国竞技体育依然很弱小的年代,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为的就是能击碎那些怀疑的目光,证明中国人能行!
 
永久遗憾,无缘冬奥竞技场


 
  罗致焕的荣耀,不只属于他一个人,也属于那个时代,凝结着包括队友王金玉等无数运动员的拼搏和中华儿女对世界舞台的热切期盼。
 
  新中国成立前,连年的战乱让体育活动几乎陷入停滞,冬季运动更是“冰封”。新中国成立改变了这一切,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省多地开始建立自己的速滑队、冰球队,随着冰雪运动的开展,竞技水平也逐步提高,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运动员,罗致焕就是其中之一。
 
  那个年代,训练条件的艰苦程度超乎想象。为了提前上冰,运动员们“找冷”,哪冷就往哪去。罗致焕记得当年黑河冷得早,整个队伍就坐慢火车,从哈尔滨到北安,再从北安坐大卡车到黑河,虽然没出黑龙江省,但全程要经历50多个小时。“我们自己带着行李卷,大卡车没顶篷,冻得人都木了。”罗致焕回忆说。
 
  当年的速滑运动员,首先得是个“游泳健将”,才能自救。虽然有些地方冰冻得早,但冻得不实,容易出危险。运动员们在野外冰上训练,一不小心就会摔进水里,冻伤是常有的事。
 
  即便挨冻,能进行有冰训练,对运动员们来说总归是幸福的,最愁的是夏天没有冰的日子,这对如今习惯了在夏日炎炎中感受冰场惬意的人们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罗致焕回忆,没冰滑时就改骑自行车训练,一骑就是100公里,然后还要长跑17公里回家。“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科学的训练条件和理念,一切都只能摸索着来。”他说。
 
  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磨炼出了中国运动员钢铁般的意志和世界级的水平。以他们的实力,原本有可能参加冬奥会,但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国当时还不是国际奥委会成员,因此,罗致焕这批运动员在自己运动生涯的黄金年龄错过了宝贵的机会。
 
经历风雨,与中国冰雪运动共成长


 
  退役后,罗致焕在国家队、黑龙江省队当上了速滑教练,带出了杨春媛、王秀玉等一批优秀选手。
 
  1994年,罗致焕被评为“中国体坛45英杰”。也是在那一年的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他终于以教练员的身份第一次走进冬奥会。在那届冬奥会上,中国女子速滑运动员叶乔波与冬奥金牌擦肩而过,在现场的罗致焕扼腕叹息。
 
  1997年年末,56岁的罗致焕得了心肌梗死,经医院努力被抢救过来。因为在冬季项目上的突出贡献,罗致焕被选为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火炬手。由于身体原因,大家劝他不要去日本了,他的信念却十分坚定:“我必须得去!一是那里是我拿世界冠军的地方,现在还有刻着我名字的纪念碑;二是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冬奥会比赛,传递火炬也是最直接的参与吧。”
 
  如今,在长野轻井泽高山冰场旁的山坡上,依然竖立着包括罗致焕在内的10位冠军得主的纪念碑,这里,刻下了中国冬季运动历史上的重要一笔。
 
  2002年,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终于由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上完成。2014年,张虹在索契拿到中国首枚冬奥会速度滑冰金牌。
 
  跨越半个世纪,从被挡在冬奥会大门之外到拿到冬奥会金牌,罗致焕以不同的身份见证了中国冰雪运动由弱变强的历史进程。
 
精神传承,中国冰雪运动不灭的火炬


 
  时过境迁,罗致焕当年的成绩早已被一次次超越,甚至很多女运动员都比他当年滑得快,罗致焕说,自己看到这个很高兴,反映了我国速滑运动的进步。
 
  从普通农家子弟到世界冠军,罗致焕说自己有不悔,更有感恩。生长在黑龙江省农村的他16岁接触滑冰时,还只能用两根鞋带儿把光秃秃的冰刀绑在脚上滑行,而现在,孩子们从小就可以穿上舒适的冰刀鞋、漂亮的滑冰服,戴上专业的护具进行训练了。
 
  “现在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无论是硬件软件都更好、更科学,设施、营养条件、身体素质、训练技术、科技辅助,与过去天差地别,我相信这些孩子中有一个人肯定会破世界纪录、拿世界冠军。”罗致焕说。
 
  罗致焕当运动员时,队伍在到处找冰滑,而现在,冰场越来越多地成为“标配”。
 
  谈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罗致焕希望中国运动员能够有所突破。从长野冬奥会,到北京奥运会,罗致焕当过很多次火炬手。在1998年的长野,他纪念了自己辉煌的过去,在2008年的北京,他见证了亿万中国人梦想的实现,在那一年,他曾说:“中国选手已经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我们相信,冬奥会的圣火有一天也会在中国大地上点燃。”
 
  “我坚信会在中国举办,但没想到是这么快的速度,这就是奋进的中国带给世界的奇迹和答案。”他说。日子好了,罗致焕也老了。但即便81岁高龄,他依然会抽空去黑龙江省冰上基地看望小队员,指导他们滑冰。
 
  罗致焕家里摆满了曾经获得的奖牌,以及比赛时的老照片。往事历历在目,忆至动情处,罗致焕泪眼婆娑。“希望我能在现场看冬奥会,给孩子们加油!”罗致焕说,期待着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能够取得好成绩,期待一代又一代的娃娃们茁壮成长,踔厉奋发不负历史和时代。
 
    (记者林德韧、邹大鹏、王君宝)
 
    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