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06版:新华财经

07版:新华观点

08版:新华关注·各地

09版:新华国际

10版:新华关注·教育

11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12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会议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会议指出,要做好岁末年初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要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要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确保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扎实推进政治巡视,持之以恒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纠治“四风”顽瘴痼疾,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严肃换届纪律风气,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大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力度,不断提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综合效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强保障。
 
  会议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纪检监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1年工作情况和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准备情况汇报。
 
  会议同意明年1月18日至20日召开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对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体制、产生运行、任务职责等作出全面规范。在建党百年之际制定出台《条例》,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
 
  会议强调,要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组织体系上发挥新效能,在贯通执纪执法上形成新机制,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要明确权力边界,严格内控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监督、防治腐败,不断健全符合纪检监察工作规律的组织制度、运作方式和审批程序。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标杆。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通报有关情况 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通报有关情况 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温多党合作的历程和作用,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围绕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积极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团结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座谈会。李克强受中共中央委托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有关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宇如聪先后发言。他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并就加强宏观调控、提升政策效能,改善进出口结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提高生产制造装备水平、加快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健全人口服务体系、激发内需增长潜力,完善我国疫情防控策略、为稳增长打牢扎实基础,强化法治保障和政策引领、科学有序推进“双碳”目标,转变涉企财税支持方式、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加大改革力度、助力推进共同富裕,强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导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民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积极作用,完善科技领域“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加快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共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在这期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积极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大家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深入调查研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各民主党派中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新启动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全国工商联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明年将召开中共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提出了3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深入学习领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参政履职实践中去。二是希望大家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工作重点聚焦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激发广大成员干事创业的热情,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科技短板、科技核心领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三是希望大家及时把握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主动开展针对性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工作。要稳妥有序推进民主党派、工商联换届工作,选好配强中央和省级组织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化政治交接,始终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携手前行。
 
  丁薛祥、刘鹤、孙春兰、胡春华、尤权、王勇、肖捷、何立峰,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陈晓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和李钺锋、黄荣、马学平等。
 
从“效”字看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之三
从“效”字看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之三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经济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新时代中国经济创造的奇迹,根本在于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这一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聚焦一个“效”字,从经济规律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领中国号巨轮不断破浪前行。
 
实现经济治理之效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初冬的北京,通用技术集团中纺院中丽制机公司的车间里一片忙碌,一台台口罩机从这里输向全球。去年疫情期间,中国数千家企业迅速扩产转产,让全球见证了中国高效的行动力。
 
  危机是块“试金石”。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为什么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复苏,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
 
  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体现了中国经济治理之“效”。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性地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的历史性步伐——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指出了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其深刻意义: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动景象不断上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效不断显现,让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国家博物馆有一件特殊收藏品——109枚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红色公章。简政放权改革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将分散在18个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至一个部门,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原有109枚公章就此封存。
 
  从“109”变成“1”,政府“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乘法”,成为中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经济治理的生动见证。
 
  9年来,中国经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如今,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大关,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5亿户……
 
  “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正努力让“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统筹发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提升改革之效
 
让市场在需要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发挥作用


 
  去年10月,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再次按下改革快进键,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一年多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清单中,30条已经正式落地,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深圳新登记企业16.77万户,同比增长11%。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通过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让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精辟论述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新时代改革的推进方向和着力点。
 
  这为开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经济治理之“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9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0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亲自部署一系列属于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重大改革事项,在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改革进入“深水区”,碰的都是“硬骨头”,瞄准的是束缚市场活力的条条框框,带来的是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三年前,中国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让海外媒体直呼“力度空前”。
 
  仅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就涉及180多万人,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战役。各方面体制改革需要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这项重大改革的深刻意义:
 
  “要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努力使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经济效率,带来了明显的改革效果。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去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
 
  如何更大限度发挥出、发挥好市场的力量仍是未来改革的方向,这是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增强统筹之效
 
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强大合力


 
  2020年11月23日,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经过8年奋斗,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实现发展之“效”的生动见证。
 
  打赢脱贫攻坚战,光靠市场不行,党和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放眼全球,如何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堪称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难题在于: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存在局限性和弊端——市场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市场有管不了或管不好的领域,也可能失灵。
 
  对于中国而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是考验执政能力的关键问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
 
  社会主义,自诞生之日就是人类进步的“明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别于西方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管好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2021年秋季,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关键时刻,国家果断出手,深化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加强煤炭市场调控……综合措施立竿见影,煤炭价格趋于理性——这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强大效力。
 
  针对资本无序扩张、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出台系列监管举措,针对的是“无序”,强调的是“规范”,是有为政府推动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务实行动、必要之举。
 
  近年来,我国在构建更高水平的有效市场的同时,不断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有为政府。这既为市场运行创造更便利、优越的环境,又能及时防止市场的无序、失灵。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认为,中共实事求是,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这些都是中共领导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要努力将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得更好一些,这是一个止于至善的过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创新理论和生动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是我国实现经济治理之“效”的根本,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探索和突破,将继续丰富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前行。(记者赵晓辉、吴雨、姚均芳、刘慧、孙飞、姚玉洁)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为推动全球合作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主席向“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发表的致辞引起与会人士热烈反响
为推动全球合作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主席向“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发表的致辞引起与会人士热烈反响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记者温馨、马晓澄、陆浩


  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5日在北京向“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强调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将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会中外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展现了中国推动深化多边主义国际共识的决心和担当,为论坛交流研讨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推动新形势下的全球合作指明方向。与会人士期待通过论坛凝聚共识、推动变革,为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可持续和可共享的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宣示支持多边主义的坚定决心


  当今世界,人类正经历罕见的多重危机。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协商合作,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解决办法,只有通过有效的多边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世界领袖联盟主席、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说,无论是恢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还是解决卫生、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都需要全球合作。他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真正致力于全球合作的决心,从都国际论坛本身也为各方践行多边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平台。

  “习近平主席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这也为民间外交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积极调动国内智库专家、媒体的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推动国际社会各界形成共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说。

展现推动全球合作的中国担当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要坚持发展优先,推进减贫、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绿色转型、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中国代表处总代表铁木儿·安德烈耶夫表示,中国在抗击疫情、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框架下的合作,尽己所能为其他国家抗击疫情、实现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说,从都国际论坛是各方就全球合作共商大计、共谋发展、共享经验的交流平台,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对大家而言是很大的激励。论坛期间的讨论,将有助于各国嘉宾为应对全球挑战、促进世界发展繁荣贡献智慧,也有助于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彰显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


  “我们要同舟共济,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我们要聚焦行动,落实好全球合作议程”……

  与会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致力于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天下情怀。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陈定定说,从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立足当下、放眼长远,阐述中国方案,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提供正确理念指引,进一步丰富了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韩在爀说,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等新局面,中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提出了相关的倡议。希望韩中两国能以文化为重要载体,增进国民之间的了解,用交流促进国民之间的互信。

  “尽管世纪疫情使国际交流和人员往来受到阻滞,但从都国际论坛的‘朋友圈’心更近、理解更深、共识更多,因为我们都对共同生活的地球有了更多的珍惜、依赖、责任和使命。”论坛主办方之一、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会长周泽荣说。

     新华社广州12月6日电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孙少龙、王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表示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表示,中国佛教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党和政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深入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文化,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水平。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是宗教工作领域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深受鼓舞。”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表示,道教界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强化学习效果,掌握重要讲话蕴含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指导道教工作、促进道教健康传承的强大动力。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表示,伊斯兰教界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不断增强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不断增强对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深刻认同,坚定不移走伊斯兰教中国化之路,深化经典诠释,融入现代中华文化,实现传统经学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房兴耀表示,天主教界要继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和引领广大神长教友,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从而使宗教能够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表示,基督教界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对教义思想、教规制度、礼仪习俗、行为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依据基督教中国化的原则和要求,列出清单,逐项解决影响我国基督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不断显现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成效。

 
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唯一可行方案 从都国际论坛展望后疫情时代全球合作
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唯一可行方案
从都国际论坛展望后疫情时代全球合作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2021从都国际论坛”6日在广州闭幕。今年论坛以“多边主义2.0版——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合作”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政商学界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了论坛。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应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新理念加强团结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弘扬共同价值

坚持多边主义



  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主席关于多边主义的倡议和主张,成为与会嘉宾的普遍共识。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说,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论坛上发表的视频致辞,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方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说,面对全球共同挑战,世界需要新的多边解决方案,“要建设更具包容性,相互连接,更为有效的多边主义”。

  “事实证明,要解决全球性问题,多边合作是唯一可行方案。”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各国必须在多边主义基础上开展工作,调动并共享一切必要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阻止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有力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消除贫困。

  韩国前总理韩升洙提出,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各国如果采取单边行动,只关注自身利益,这显然不行。”

  “多边主义是未来的方向。”世界领袖联盟主席、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说。他呼吁,事关世界未来的重大问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探求全球性解决方案。

携手抗击疫情 共迎全球挑战


  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致辞中强调,当今世界,人类正经历罕见的多重危机。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协商合作,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奥通巴耶娃说,当前,人类面临的最紧急全球性挑战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需要快速采取联合行动。

  在6日上午举行的分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说,疫情暴露了全球健康治理合作的弱点。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各国应通过全球合作应对疫情等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实现更好的全球健康卫生治理。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首席科学家柯昌文在分论坛上分享了广东防控疫情的经验做法。他说,广东面临复杂的防控形势和压力,但通过精准溯源和分级分类管控,有效管控疫情,实现精准清零。

  “中国是全球范围防疫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秘书长特别代表杰弗里·萨克斯说,每次出现疫情时,中国都积极采取措施,因此总体确诊病例数非常低。“在防疫工作上,中国树立了榜样。”

  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8亿剂疫苗。截至11月12日,中国已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供应超过7000万剂疫苗,并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韩升洙说,中国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为提高新冠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倡导命运与共 加强团结合作


  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致辞中说,要坚持发展优先,推进减贫、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绿色转型、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在论坛上说,全球面临社会不公、气候变化、疫苗鸿沟、数据安全等诸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都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予以应对。在复杂国际局势下,更需要各国坚定不移支持多边主义。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说,各国必须加强共同合作,制定共同规则,推动开放性的多边贸易,谋求共赢。“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实现对各方都有利的结果。”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斯美尔·萨拉戈尔丁说,各国应采取集体行动应对挑战,不断强化多边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路径。

  “世界需要新型多边主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郑永年说,这种多边主义是开放的、包容的,针对的是解决反恐、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导设立亚投行等具体行动,都是在践行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说,在这个更加一体化的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团结合作,才能真正有效应对全球面临的挑战。  (记者宿亮、李拯宇)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李克强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1+6”圆桌对话会并共同会见记者 加强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恢复
李克强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1+6”圆桌对话会并共同会见记者
加强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恢复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潘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6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同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和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诺特举行第六次“1+6”圆桌对话会。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围绕“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从复苏到重构”主题,就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疫后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
 
  李克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动能有所减弱,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实现常态化增长仍需时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团结起来,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各方应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稳定恢复,早日战胜疫情。加快补齐供给短板,有序推进产能恢复,畅通国际货运,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李克强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新的下行压力,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我们有能力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劲韧性和坚实支撑。我们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有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夯实了稳经济稳就业基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将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我们认真履行承诺,既发展了自己,也惠及了世界。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明年初生效,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我们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
 
  李克强指出,开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要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六个国际组织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支柱、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中方愿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良好环境。
 
  与会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积极评价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影响稳步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积极溢出效应,赞赏中方为支持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们表示,面对疫情冲击和不断加剧的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各方应当携手抗击疫情,推进疫苗公平分配,为疫后复苏铺平道路。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分化等全球性挑战。各方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包容和可持续增长。
 
  肖捷、何立峰出席对话会。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潘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6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同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和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诺特举行第六次“1+6”圆桌对话会后共同会见了记者。会见以视频方式举行。
 
  李克强表示,这是一次坦诚而富有成效的对话,增进了理解,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我们一致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出现分化,应对疫情仍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推动疫苗公平合理分配,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创造条件。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自由贸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全球粮食能源安全,为世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中方支持国际开发协会(IDA)增资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缓债安排,以积极开放态度参加世贸组织相关讨论和谈判,愿同各大国际组织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公共卫生、金融稳定、就业促进等领域合作。
 
  李克强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面对新的下行压力,中国将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中国宏观杠杆率明显下降,我们有余地运用多种货币工具,包括降准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们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
 
  肖捷、何立峰出席活动。
 
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会召开
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会召开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12月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在京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通报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会议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从政治上认识和推进作风建设,深刻认识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持不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带头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在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上走在前、作表率。要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纠树并举、标本兼治,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把中央和国家机关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警示教育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设分会场,各部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办公厅(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以及部分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纪检组织负责人共4500余人参加会议。

 
冬奥志愿者出征
冬奥志愿者出征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12月6日,志愿者代表在出征仪式主会场宣誓。当日,由共青团河北省委主办的“志愿青春 冬奥有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志愿者出征仪式在线举行。仪式主会场设在石家庄市,来自29所高校的河北省3000余名冬奥志愿者在线上互动,展现风采。
 
  据了解,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冬奥志愿者全球招募后,共青团河北省委发挥动员优势,河北共有19万名青年报名并通过审核,目前冬奥志愿者选拔及人岗匹配已全部完成。按照“三个赛区 一个标准”目标,河北建立了北京冬奥组委通用培训、省级骨干培训与高校基础培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训内容与培训范围全覆盖、能互补,培训、考核、督导一体化,切实提升了志愿者队伍整体服务水平。
 
  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
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评论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日前,党中央印发通知,对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做好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二十大,对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由全体党员推荐提名、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的2300名二十大代表,肩负着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履行着神圣的职责。大会期间,代表们将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反映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党员拥护的代表,是确保二十大顺利召开、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做好代表选举工作,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实践,是凝聚全党力量、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有力动员。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做好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代表选举工作任务。
 
  党的二十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严格代表资格条件,严把人选政治关和廉洁关。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着重了解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具有较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是否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政治素质考察,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凡是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以及“墙头草”、“骑墙派”、“两面人”等问题的都要坚决挡在门外。要把牢人选廉洁底线,认真落实“四必”要求和廉政意见“双签字”规定,注意运用巡视巡察、信访、审计、专项督察等结果,对廉洁问题“零容忍”,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通过考准考实思想、政治、能力、作风、业绩、履职等方面表现情况,层层把关、好中择优,确保代表质量。
 
  党的二十大代表应具有广泛代表性,必须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要保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注重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特别是在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灾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和艰苦环境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注意推荐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涌现出来的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先进典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表彰活动中被表彰或授予荣誉称号的先进模范党员。要综合考虑行业、领域和地区分布,尽可能做到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各个方面都有代表,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应占一定比例。要严把人选身份关,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认定身份,坚决防止张冠李戴、弄虚作假、“顶帽子”等问题,防止挤占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名额,确保选出的二十大代表符合党中央提出的结构比例要求,能够代表和反映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党员意愿。
 
  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通过扎实做好学习宣传、组织动员、推荐提名、会议选举、严肃纪律等各项工作,使代表选举产生过程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成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过程,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党史教育的过程,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生动实践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的过程,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汇聚起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第五届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举行 黄坤明作视频致辞
第五届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举行
黄坤明作视频致辞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12月6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作视频致辞。

  黄坤明指出,上届论坛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为中阿广电交流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双方友谊在携手抗疫中得到升华。

  黄坤明强调,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广电领域务实合作,为中阿繁荣进步凝聚精神力量、提供文化支撑。要坚定合作互信,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介绍好各国发展成就,做讲好中阿故事的好伙伴。要坚守媒体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凝聚团结抗疫共识,做携手抗击疫情的好伙伴。要坚定创新引领,合力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和智慧广电网络,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视听服务,做实现共同发展的好伙伴。

  本届论坛由国家广电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共同主办,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

 
最高检公安部: 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
最高检公安部:
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刘硕)记者6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公安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旨在推动提升公安执法和检察监督规范化水平,确保依法履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目标。
 
  意见要求,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规定,明确责任分工,依法规范开展侦查活动和侦查监督工作。在充分遵循执法司法权力运行规律,尊重侦查规律、监督需要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为公安机关依法及时高效开展侦查、检察机关依法全面履行监督职责提供必要便利和保障。
 
  在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协作配合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意见作出具体要求,包括加强内外监督衔接、建立联合督办机制、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机制等。
 
  意见明确,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与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共同牵头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该办公室负有协调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加强对重大、疑难案件的会商指导等职责。
 
  最高检和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部门将强化执法司法权力监督制约,构建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推进意见各项制度机制落地生效,不断提升公安执法和检察监督工作法治化水平,切实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
 
公安部组织指挥侦破3起部督拐卖儿童案
公安部组织指挥侦破3起部督拐卖儿童案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深圳12月6日电(记者熊丰、陈宇轩)近日,公安部组织指挥广东、山东、湖北公安机关成功侦破3起部督拐卖儿童案件,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找回被拐14年的孙某、符某涛和被拐17年的杨某弟。12月6日,公安部在深圳组织开展“团圆”行动认亲活动。

  2004年12月19日,广东省茂名市杨某青夫妇到深圳罗湖公安机关报警,称儿子杨某弟(时年3岁)于当天上午在家附近失踪。2007年10月10日,湖北省监利县孙某飞到深圳南山公安机关报警,称儿子孙某(时年4岁)前一天在幼儿园附近失踪。同年12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彭某英到南山公安机关报警,称儿子符某涛(时年4岁)当天下午在家附近失踪。三起案件发生后,深圳市公安机关先后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案件,受限于侦查手段和技术条件,案件多年来一直未取得突破。

  今年“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公安部将上述3起案件作为重点案件挂牌督办。今年9月至11月期间,公安机关先后发现并确认2名山东籍男子和1名湖北籍男子系当年被拐的符某涛、孙某、杨某弟,初步查明受害人符某涛当年在居住小区玩耍时,被犯罪嫌疑人吴某龙拐走带至山东聊城其二哥吴某玉家中抚养至今;孙某被吴某龙拐走后,经亲戚介绍被送给聊城的国某立夫妇抚养;杨某弟被犯罪嫌疑人曹某坤拐走后,被湖北恩施田某抚养。目前,公安机关成功将吴某龙等9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拐卖儿童案件一天未破、失踪被拐儿童一天未被找回,公安机关就将竭尽全力查找到底。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各类拐卖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不断将“团圆”行动向纵深推进。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政治局会议看明年经济走势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政治局会议看明年经济走势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如何看待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有哪些?

  中共中央政治局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传递继续开辟经济发展新局的重要信号。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表现如何?

  “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会议对全年经济形势作出重要判断。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继续领跑全球,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稳定在合理区间,且近期投资、消费等部分指标增速不断回升,经济延续稳健恢复态势。

  开局起步,至关重要。下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疫情形势复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多重风险挑战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说。

  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提前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任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新动能快速成长……中国经济“进”势彰显,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会议总结了这一年经济成绩。

  “新动能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的重要力量,中国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未来必将在相应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李承健说。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实践方向。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

  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调整,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做好财政风险防范工作,增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

  “货币政策应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做好跨周期调节,体现前瞻性和有效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在温彬看来,降准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未来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更加强调精准滴灌,引导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爬坡过坎。

  着眼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向2022年,如何通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发展优势,引领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消费和投资是实现扩大内需的“双引擎”,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会议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消费持续恢复与有效投资扩大良性互动、互促互进,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当前乃至明年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疫情形势尚不明朗,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外部挑战。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一场需要保持顽强斗志和战略定力的攻坚战、持久战。

  “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方向。

  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要加速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王蕴说。

  统筹发展和安全 兜住民生底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会议聚焦住房、就业、生育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民生领域作出部署,释放了持续改善民生的政策信号。

  住房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会议强调,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这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对商品房市场,也体现出积极支持城镇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各种困难挑战,我国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民生获得感。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倪鹏飞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已从到城市谋生转变为到城市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构建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供给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有助于释放城镇化潜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做好岁末年初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要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

  乘势而上、奋勇前进,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魏玉坤、谭谟晓、王雨萧、刘夏村)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奋楫笃行启新局 二〇二一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奋楫笃行启新局
二〇二一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这是12月5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新华社记者安蓓、申铖、谢希瑶、张莫
 

 
  2021年,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拼搏,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这是历经不凡、更显非凡的发展历程——
 
  在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背景下,中国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破浪前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迈出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稳健开局:在攻坚克难中交出亮眼答卷


 
  时近岁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出现,引发全球震荡。
 
  “在中国,一切照旧。”彭博社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以及持续对新冠病毒的控制,使中国更有能力面对新变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考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健康安全夯筑起坚强堡垒,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
 
  持续回落的季度增速一度引发担忧。究其原因,既有去年季度间经济增速波动较大的基数效应,也有短期不确定因素影响。
 
  面对经济下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中国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步伐越走越稳。
 
  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布局时,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跨周期调节”,目标是防止增速大幅波动,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设计和衔接,及时出台必要政策措施,夯实经济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意在谋划长远、重在大局大势。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避免政策“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
 
  从“六稳”到“六保”,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到“青山常在、生机盎然”,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动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
 
  1至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2.5%,远高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对此,路透社直呼“想不到”:“出口延续去年的高光时刻,撑起中国经济的一片天。”
 
  观察当下的中国经济,还有不少令外界“想不到”之处:
 
  经历疫情以来的“断崖式”下降,2021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显现反弹态势,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在去年逆势增长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全球能源价格飙涨,一些国家能源供应拉响警报,中国全力做好能源保供,一度紧张的电力和煤炭供应趋于缓解,有力支撑工业生产、确保民生需求;
 
  受宽松货币政策、供给瓶颈等因素影响,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中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形势稳定,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这一宏观先行指标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50.1%。
 
  “PMI超预期回升至扩张区间,显示中国经济活动在回暖。”路透社评价,中国外贸景气度延续上月改善态势,与制造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也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开局绽现新气象,起步彰显新成效。
 
  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宏观经济指标看,当前经济基本盘“稳”的特征十分鲜明: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经济体增速,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超过“6%以上”的预期目标;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1至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前10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超过2019年全年,国际收支好于预期。
 
  从生产端和需求端的恢复看,经济发展均衡性更加凸显:
 
  三次产业中,“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2.2%;服务业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三大需求中,前三季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8%、15.6%和19.5%,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回升,外需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这份极为不平凡的成绩单,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中国之道”,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14亿多人民的奋斗拼搏、大国经济完整工业体系和强大市场供应能力支撑。
 
  砥砺前行: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5、4、3、2、1!”倒数结束,卢旺达驻华大使推销的数千斤咖啡豆、斯里兰卡驻华大使代言的锡兰红茶一上架就“秒空”。
 
  近日,多位外国驻华大使直播带货的火爆场面引发关注。网友评论,“大使们还没组织好语言就卖光了”。
 
  “秒空”式带货,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让世人看到,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催生的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孕育更大活力,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2021年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廓清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认识问题。
 
  新开局绽放新气象、指引新未来。
 
  4.71亿——这是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5G手机终端连接数;5G时代加速奔跑,在赋能实体经济、创造高品质生活主战场上加快裂变。
 
  1.8倍——这是今年1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尽管受到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依然刷新历史纪录。
 
  “中国天眼”对全球开放;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求解特定问题比超算快亿亿亿倍……
 
  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创新的种子在沃土中生根、开花,加速生长,提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开局之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浓重底色。
 
  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支撑更加坚固。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最新发文称,尽管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呈现放缓趋势,但经济增长的构成与高附加值商品的生产和服务越来越相关。中国的科技发展促进了这一过程。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波动所扰,不为个别噪音所惑。开局之年,围绕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今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一些资源型行业再度呈现扩张态势,产能过剩风险上升。
 
  越是在发展承压的时候,越是看清问题背后的本质,就越能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牺牲资源环境,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全国范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严控高耗能行业用电;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规范平台经济发展,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出台教育“双减”政策、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营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生态……
 
  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发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谋划顶层设计、擘画行动路线图。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也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宝贵机遇。
 
  锚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2021年,中国经济步履坚定。
 
  长风万里:把握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通过!”2021年3月1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蓝图绘就,前进的方向无比清晰。
 
  河南南阳,陶岔渠首。5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题调研南水北调,谋划推进后续工程,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数千里之外,青藏高原。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今年6月开通运营。
 
  大国工程,优化资源调配、惠及国计民生,为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蓄势筑基。
 
  金黄的稻穗映出农民丰收的笑靥,绿水青山间流淌着江南风光……初冬时节,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街巷间随处可见一幅幅色彩浓烈的墙画。
 
  这些墙画出自当地村民之手。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说,过去村里以种植水稻、柑橘和扎龙灯狮灯手工业为主,如今这里已做活一条时尚的农民画产业链。
 
  当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向纵深推进,发展空间持续激活。
 
  这一年,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明确“路线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面实施,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落地……发展区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为构建新格局注入新动力。
 
  持续攻坚、久久为功,深化改革朝着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也要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
 
  这一年,从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到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从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到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布局落子,着力打通制约供需适配和要素流动的堵点,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来顶住困难压力。(下转8版)
 
  这一年,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地,为全国探路示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40条首批授权事项加速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亮相”;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加速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更高起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探路。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合作竞争新优势——
 
  “发车!”
 
  12月3日下午,随着中老两国元首通过视频下达指令,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一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将有力推动中老合作、惠及两国人民。
 
  11月召开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一年来,从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到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到第130届广交会……一个个国际经贸盛宴不断升温,见证中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也为受疫情扰动的世界经济注入暖意。
 
  2021年,跑出新一轮对外开放加速度的中国,绘出一幅高水平开放新画卷。
 
  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设天津、上海、海南、重庆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正式生效……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合作竞争新优势,在为自身赢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与世界共享机遇。
 
  距离2022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还要闯关夺隘。把握时代大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更大功夫,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上下更多功夫,高质量发展的前景更加光明。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上海“开门立法”,民意“直通车”覆盖全城
上海“开门立法”,民意“直通车”覆盖全城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记者郭敬丹、吴振东、潘旭)“‘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是否应该加入‘儿童’?”“‘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我们社会组织也希望辐射周边居民,是否把这个主力群体也加入进去?”……

  日前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三楼的市民议事厅内,十几位参会者围坐在长桌边,讨论的主题是给修法提意见建议。

  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上,长桌边有基层体育工作者、运动员、高校老师等;长桌一头,一块屏幕将讨论过程直播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

  “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此次接到体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的任务后,采取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征求行业代表、相关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挂职干部陈宇博说,征询会上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将会被原汁原味地反馈到最高立法机关。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李伟民在征询会前就拿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放的体育法(修订草案)修改前后对照表。这份资料左右两栏分列现行法律文本和修改后文本,并用黑体字标出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或增加的内容,一目了然。

  认真准备了许久,李伟民在征询会上提出10余条相关建议,涉及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等等。和他一样,奥运冠军乐靖宜、上海诸韵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始人诸韵颖等都对具体法条提出修改建议。

  有相同观点的共鸣,也有不同意见的碰撞,一场征询会下来,近50条建议被详细记录。

  “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够这样接地气,名不虚传!”讨论中,李伟民发出的感慨引来一片赞同。

  虹桥街道是全国第一个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2015年确立。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通过事前广泛动员、深入普及相关法律,事中搭起平台、让基层意见充分汇集,事后及时反馈、形成民主决策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说。

  截至目前,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完成了60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归纳整理各类建议1000余条,其中有92条被采纳。

  以体育法(修订草案)的征询为例,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此前已召开残障人士专题意见征询座谈会,并走进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倾听未成年人的声音。此次通过征询会向学生的直播,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打造普法课堂。

  “我提出建议,希望校园里的健身器材能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定制’,而不是只有单一的标准。”华政附中八年级学生蔡泽睿说。

  学生们表示,征询座谈会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启发,提升了自己的法治素养。

  在上海,“立法直通车”还有更多“班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设立的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实现上海16个区全覆盖,并实现街道、市民中心、企业、行业协会等各层级单位参差分布,使基层立法联系点具有连通性、代表性,在“神经末梢”为制度供给增添力量。

  “上海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立法全过程,意见征询从决策中向决策前和决策后延伸,内容上力求取得不同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上海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陆晓栋说,比如,上海的“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城市更新、数据条例等立法,涉及主体众多,利益诉求复杂,要求我们尽最大努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立法领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在激发基层治理热情。在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寸土寸金的新天地商圈里有一个“淮海家”,既是党群服务站,又是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收集了不少群众关于民生领域的“好声音”。而在近年大力推进社区更新的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揭牌设立以来听取了逾千人意见,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旧改工作中,人民群众的“金点子”,正不断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董志塬用上了黄河水!” 扬黄工程为甘肃革命老区振兴注入“活水”
“董志塬用上了黄河水!”
扬黄工程为甘肃革命老区振兴注入“活水”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兰州12月6日电(记者梁军)“董志塬用上了黄河水!”这让甘肃省庆阳市群众欢欣鼓舞。不久前,庆阳市区应急水源工程试通水运行,庆城芡子沟水库的黄河水,缓缓注入庆阳市区应急水源工程驿马出水池。启动于上世纪的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正为更多的老区儿女送来渴盼许久的甘甜水。

  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开工建设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旨在解决三省区盐池县、环县、定边县等地人畜饮水问题。工程让黄河水上了庆阳市境内环县、庆城县30多万百姓的灶台,还淌进了当地的宽阔农田。扬黄工程在甘肃境内的最后一段,是把黄河水送上董志塬。

  董志塬地处黄土高原,是庆阳市境内第一大塬面。长期以来,生活在塬上的群众都喝地下水。随着当地生产生活用水规模日益扩大,超负荷开采地下水的压力与日俱增,水资源匮乏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瓶颈。

  今年11月,作为扬黄工程的延伸工程,庆阳市区应急水源工程完成试通水,黄河水经2级泵站提上了董志塬。该工程覆盖塬面8个乡镇,并为庆阳市区居民提供应急水源。

  庆城县驿马镇有一处占地近900亩的湖羊养殖基地,在经营该基地的企业带动下,5000多户群众靠参与养殖成功脱贫。但苦于养殖业用水量大,驿马镇又位于地下水限采区内,企业迟迟无法扩大经营规模。

  “有了黄河水,存栏量还能再翻倍,养殖户收入还能再增加。”庆城县中盛华美羊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苗仲水说。

  上世纪,地处庆阳北部的环县旱灾连年。旱期一长,这里就会塘坝干涸,山上少草,田里断苗。脱贫攻坚期间,扬黄工程已让饱受干旱缺水之苦的环县百姓不再“喊渴”,放心喝水。而今,该工程则更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注入黄河“活水”。

  今年夏天,庆阳各地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旱情,因为有扬黄工程,城乡居民饮用水得以保障。“扬黄工程,已经是庆阳北部城乡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的民生工程。”庆阳市扬黄续建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正军说。

  百里调黄河,高原来活水。李正军说,黄河之水流进昔日“旱塬”,让“遥望黄河数百里,不知何时到我家”的无奈,变成“星灯石火三千日,涓涓清流过家门”的甜美。而革命老区庆阳的振兴发展,也随着奔腾而来的黄河水,充满活力。

 
胸怀家国 担当作为 企业家精神述评
胸怀家国 担当作为
企业家精神述评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穿越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始终生生不息,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无数奋斗者中,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企业家,胸怀家国,担当作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下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精神照亮前路,梦想铸就辉煌。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正激励广大企业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心中有家国


  云南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巍然屹立,无声诉说着80多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抗战全面爆发后,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不仅捐献巨款,而且在他的号召下,3000多名华侨机工毅然回国,奔赴滇缅公路,运送抗战物资,1000多名华侨机工牺牲在这条公路上。

  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这是优秀企业家对国家、对民族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人民需要之时,挺身而出,奉献自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间来到2020年,病毒突袭而至,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企、民企并肩而行,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

  中国建筑在10天、12天内分别完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卓尔控股联合专业机构火速建立多家应急医院;中远海运、中粮集团、顺丰、京东等企业昼夜不息,全力打好后勤保障战;石油石化、电网电力等国企疫情期间不停工,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民企以“点”带“链”有序复工复产……

  企业家精神,在大考中淬炼;家国情怀,在磨砺中升华。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民族迎来又一个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这场伟大的反贫困斗争中,有着坚定信念的企业冲锋在前,勇于担当。

  ——各尽所能。中央企业结对帮扶24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合力将人、财、物等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汇集。

  ——各展所长。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强健身心;创新金融保险产品等,为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从全面抗战到全力抗疫,再到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奔腾向前,企业家精神历久弥新,持续迸发出强大力量。

敢为天下先


  1982年的一天,浙江萧山召开千人大会传达中央精神。台上说“乡镇企业可以实行承包制”,台下有人立刻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承包!”他是37岁的鲁冠球。

  1983年,鲁冠球向乡里承包了万向节厂,这是万向集团的前身。如今,万向集团已发展成年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深入布局新能源产业。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企业家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贡献了重要力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企业“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

  在一粒米上铣出56个汉字,在一根头发丝上铣出7个字母……中钨高新金洲公司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成功研制直径0.01毫米的极小径铣刀,将极大助力电子信息、医疗等领域提质升级。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拼出一片天地——这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回首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火”“洋油”“洋钉”。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迈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创新释放活力,创新赢得发展。一个个数字印证着中国企业的勃勃生机,彰显创新主体地位。

  从7.6万家到27.5万家!——“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跃升;

  突破1.3万亿元!——2021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规模节节攀升,研发强度创历史新高;

  创新指数排名连续9年稳步上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千千万万企业创新源泉涌流不停,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奋勇争一流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1年,这块巨型标语牌矗立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这十二个字,有着鲜明时代印记,是企业家精神在经济特区这方热土的生动呈现。

  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平安保险,先后在蛇口成立。历经改革开放洗礼,如今两家企业都已经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蛇口因此被称为“单位面积培育知名企业最多的地方”。

  岁月在变,传承不变。一代代有胆识、勇创新的创业者奋勇前行、争创一流。

  污水能供暖?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项技术在我国许多地区已得到应用和推广。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尔滨工大金涛科技公司多年来深耕清洁能源领域,从城市排污截留干渠内的污水里提取热能,把“温暖”送到居民家,目前为数十个城市提供取暖服务。相比使用煤炭,每年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超过470万吨。

  规模小,能量大。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身怀绝技,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单项冠军”“独角兽”,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有国外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500多家“独角兽”企业中,我国大陆有112家,数量位居第二。

  企业不分大小,要做就做最好。一份《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见证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和雄心壮志——

  20年前,进入榜单的中国企业只有10余家,此后这一数字逐年攀升;

  2年前,中国企业以129家的数量首次登顶榜单;

  2021年,入围中国企业增加至143家,继续领跑。

  这是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自1995年这份榜单开始发布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如中国一样,以如此快的速度扩大其在榜单上的席位。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新征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相信,在企业家精神激励下,亿万市场主体必将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和磅礴力量,共创新时代的新辉煌。

  (记者谭谟晓)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江苏太仓“政社互动”,助力深入改善民生
江苏太仓“政社互动”,助力深入改善民生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刘巍巍)环境差,闹心;停车难,烦心;琐事多,糟心……如何解开这些群众“身边的疙瘩”?

  江苏省太仓市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深度改善民生,提高了群众获得感。

  璜泾镇孙桥村是典型的江南传统村落,水网纵横密布。过去,这里杂草丛生,坟地散落,宅前屋后乱搭乱放现象严重,人居环境脏乱不堪。

  从薄弱点突破,孙桥村动员村民参与大讨论,通过民主决策、民主协商,制定全村水域河网打通规划,并依地势植树种花,修建木栈桥、健身步道,安装体育锻炼器材……

  孙桥村党委书记赵琼宇说,村民是农村治理的主体,要坚持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让村情村务与村民连心。

  城厢镇东区社区痘祠堂街小区是老旧的无物业小区,居民常常为抢停车位闹得不可开交。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协调网格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骨干力量,摸清车位、车况和住户基本需求,根据居民达成的一致意见,统一安装智能道闸、车辆号牌电脑输入系统等,有效破解了居民停车难题。

  东区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陆赟说,社区依托网格员、楼栋长等,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疏通治理堵点。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政社互动”的发源地,自2008年以来,太仓市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新型政社关系,培育基层治理力量。

  太仓市民政局局长张跃忠介绍,“政社互动”经历了几个阶段:倡导清单式管理,将更多权力下放给基层;推进主导式治理,完善多元参与机制;聚焦能动式善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如今,正在开启以融合共治为行动框架的新阶段,旨在打造幸福生活共同体。

  每周三早上8点半,老党员周志刚和朱为民都会准时来到娄东街道丽景社区居委会,开始一天的“坐班”。周志刚告诉记者,作为社区党群议事会成员,他们日常要接待居民投诉、咨询,帮助调解邻里间矛盾等。

  近年来,太仓市将城市文明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搭建党群议事会、协商议事会、“慧·家”家事服务等社会组织服务平台,通过将村、社区的优秀基层干部、经济文化能人、退休干部职工及道德模范等纳入治理体系,激发乡贤群体的社会作用,助推城乡社区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记者走进娄东街道景瑞社区社工室,只见社工组织请来的当地乡贤正在为邻里节活动出谋划策;残疾人工作室里,社工和志愿者们在带领残障居民做手工……社工刘丽华介绍说,社工室针对居民多样化需求定制服务,并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社会照顾、救助保护、生活帮扶等。

  目前,太仓市正筹备研发居民需求处理信息化平台,按照“需求上报—平台接单—中心派单—社工落实”的流程,打造一体化社会工作服务信息化模块,实现从居民需求到社工服务的全流程线上流转。

  太仓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科科长顾群丰说,要加快引进专业社工人才,培育社会组织集群,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再创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
再创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6日发布数据,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长1.2%。

  “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说,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作物比重提高,促进粮食单产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19亿斤和560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62亿斤和14亿斤;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

  “2021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明华说。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专家表示,降准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此举有利于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在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看来,降准能够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据介绍,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养老理财试点开闸,百姓打理“养老钱”渠道进一步拓宽
养老理财试点开闸,百姓打理“养老钱”渠道进一步拓宽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1元起购、中低风险等级、期限5年以上,我国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6日正式发售。

  总额度400亿元的养老理财试点开闸,意味着我国居民得以运用养老理财这一稳健安全的工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老百姓打理“养老钱”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养老金融需求巨大。我国居民存款已超90万亿元,可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业界认为,养老理财试点将为养老金融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养老理财试点开闸 居民投资渠道拓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民众的“养老焦虑”与日俱增。“养老钱”从哪里来?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个人商业养老金融需求量巨大,但目前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亟待发力。

  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尝试推出冠以“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但绝大多数并不具备真正养老功能,主要是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工具。甚至有一些非法金融机构,打着“养老理财”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为此,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去年以来持续清理名不符实的带有“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目前多数金融机构已下架相关产品。

  “堵偏门”的同时,开好“正门”。银保监会结合国家养老或金融领域改革试点区域,选择“四地四家机构”进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试点期限为一年。

  试点开闸吸引了一批“尝鲜”的人。48岁的罗女士6日一早来到建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三份养老理财产品。“这是监管部门推行的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我买的产品本身也属于中低风险。产品运行一年后每个月都有分红,可以补充日常开支,非常贴合老百姓的养老需求。”罗女士说。

  “在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普及度较高、社会信赖度高,理财公司母银行服务的个人客户广泛,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有成熟的理财顾问团队,能够有效拓宽养老产品的覆盖面。”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养老理财试点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有何不同?


  养老理财试点产品面世之前,保险和基金等行业已率先进入养老金融市场,但产品规模不大,有的甚至出现了遇冷的情况。此次推出的养老理财试点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有何不同?

  产品期限5年以上、中低风险等级、1元起购、支持应急提前赎回……记者了解到,与普通理财产品相比,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凸显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养老”属性非常明显。

  打理“养老钱”,投资者最关心资金安全。稳健性是养老理财试点产品的最大特点。首批4只产品主要投向为固定收益类资产,以中低风险等级为主。

  “试点产品设计更加注重养老属性,投资策略和理念更加稳健,投资标的选择更加审慎。同时引入目标日期策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方式,减少产品净值波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满足人们对养老金稳健、安全的需求。”银保监会创新部资管一处处长宋敏杰表示。

  宋敏杰同时提醒,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虽然采用稳健的投资策略,但本质上还是金融产品,具有一定风险属性,需要坚持“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基本原则。老百姓需要综合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养老规划、资金流动性安排等因素,审慎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理财产品。

  不同于大多数理财产品,首批4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期限相对较长,封闭式产品期限为5年。数据显示,9月份银行理财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57天。

  业内人士表示,5年起步的投资期限意味着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有更多的跨周期投资空间,投资者也将获得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

  相较于其他银行理财产品,养老理财还设置了提前赎回机制和分红机制,因患大病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提前赎回,体现了人文关怀。

  值得关注的是,从收益率上看,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普遍高于当前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大都在5%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较少,而且大多是私人银行产品,风险等级也更高。养老理财试点产品以较低的风险等级,匹配较高的业绩基准,可见理财公司对养老理财业务的重视程度。

  市场需求巨大 养老理财走向成熟需完善产品与制度


  养老理财试点开闸,受到百姓欢迎。6日上午,记者在工行武汉分行水果湖支行看到,不时有客户咨询购买。客户经理陈利娜告诉记者,产品正式发行前,该行的预约金额约有2000万元。

  目前,养老理财试点产品销售对象仅为持试点地区当地身份证的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这让非试点地区的投资者羡慕。“现在不少老年人手里有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投资,这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比较稳健,很有吸引力,真希望试点能扩展到我们这里。”63岁的大连市民毕女士表示。

  专家表示,养老理财市场需求巨大,下一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可以逐步扩大试点地区和机构,使其成为广大居民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向。

  养老理财走稳走好,在养老金融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非一时之功,需要机构的努力、制度的完善和投资者理念的成熟等。

  提高产品吸引力是核心。兼顾安全与收益,是此次试点产品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各试点机构为产品匹配了优质的资产和强大的管理团队。但也有投资者担心,如果将来试点铺开、规模做大,产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吸引力?

  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表示,理财公司要提升自身能力,通过投资技术和精细化管理,带给客户相对稳健的收益。

  肖远企表示,金融业要苦练内功,提高养老金管理能力,增强产品吸引力,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第三支柱进行长期养老储备。

  养老理财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协调与保障。专家建议,加快探索建立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专属账户体系,对养老金融产品采用降低整体税率、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激发居民参与动力。

  “推动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账户封闭运行,用于归集投资收益、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参与人可在账户存续期内自主选择投资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最大化提高居民管理个人账户的便利程度和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效率。”建信理财总裁谢国旺表示。

  加强投资者教育同样重要。“养老理财针对的不仅是老年群体。投资者要转变观念,养老规划越早越好,通过养老理财产品获得稳健的长期可持续投资收益。”张旭阳说。

  (记者李延霞、张千千、吴燕婷、王贤、邓楠)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全国第一
“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全国第一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哈尔滨12月6日电(记者刘伟、王春雨、王建)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2021年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这标志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1826.95万亩,占全国的12.37%,较上年增加169.35万亩,占全国增量的13.07%;粮食产量较上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4.47%。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玉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种粮大户孙波喜上眉梢。今年他种植的5000亩玉米喜获丰收,他说:“每亩地能打1800斤粮,是个大丰收年。”

  黑龙江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已连续4年粮食产量超过1500亿斤,商品量和调出量都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大豆产量均居全国之首。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面积、农业机械化率也均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大力度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持续提升粮食综合产出能力。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黑龙江省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说,今年黑龙江省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耕、精细化田管和全过程防灾减灾,克服了局地发生疫情、农资价格上涨、局地旱涝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全媒体传播助力企业品牌形象再塑造
全媒体传播助力企业品牌形象再塑造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传播格局下,企业要善于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讲好企业发展故事,塑造企业坚持质量、坚守诚信和坚定创新等品牌形象,加速赢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平行分论坛“新传播格局下品牌形象再塑造”圆桌会议上,与会企业家和学者认为,全媒体传播时代,给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再塑造带来新机遇。

  新华每日电讯社主办的“新传播格局下品牌形象再塑造”分论坛12月4日在海南博鳌举行,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院校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就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的企业品牌形象再塑造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教授李玮认为,新的传播格局,需要企业准确识变、求变、应变,主动迎接挑战,勇于把握机遇。

  正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的新华社,近年来积极开展了新传播格局下的品牌形象再塑造探索。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通过整合社内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渠道和高端的智库力量,服务民族企业的品牌创立与建设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新华每日电讯也积极向网络平台、移动端全向发力,新华每日电讯抖音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圈粉”3200余万,成为抖音平台第12个粉丝超过3000万级的头部媒体号,其对品牌量身定制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

  “严格履约是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甘肃景园地产集团海南公司总经理张儒卓认为,契约精神在品牌形象塑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企业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并利用各类媒体讲好企业的诚信故事,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

  作为中国高端时尚女装引领者,朗姿股份主动适应传播格局的新变化,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塑造品牌形象,引领消费理念,2021年线上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朗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东日说,朗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赢得了良好口碑。

  新传播格局下,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也需要打造。浙江省德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志方说,德清将“人有德行 如水至清”作为县域品牌推广语,重点围绕“国际化现代化山水田园城市”“亚运会承办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县域样本地”和“科技创新高地”等地域标识,全方位展示山美水美人美的德清形象。

  此次论坛上,新华每日电讯社还分别与厦门大学、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1中国营商环境指数”以及“2021中国区域营商合同有效率案件分析指数”。

   (本报记者黄书波、实习记者吴泽运)

 
北回归线上的紫菜采收季
北回归线上的紫菜采收季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在广东汕头市南澳岛海域,工人在采收紫菜(12月3日摄)。

  目前,广东汕头市南澳岛的紫菜进入丰收季,人们抓紧采收“头水”紫菜。北回归线横贯南澳全岛,当地海洋性气候明显,常年气温温和、光照充足,海水营养盐丰富,适合紫菜等海产生物的生长。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画出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6日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讲话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画出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作为《香港志》的第二册,《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展现了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回顾历史,香港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中,这颗历尽沧桑的东方明珠从来都不曾缺席。今天,香港特区早已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我们更应理直气壮地高高举起爱国爱港旗帜。近年香港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充分证明,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坚持“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唯有确保特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将反中乱港者彻底排除在特区管治架构之外,才能夯实香港长治久安的基础。
  “爱国者治港”绝非要搞“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爱国者治港”的舞台很大,这一原则不仅有明确的标准,而且有丰富的外延。我们要在“爱国者治港”旗帜下,最大限度拉长包容多样性的半径,画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同胞奔向美好生活这个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打开《香港志》,我们看到“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走上与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面对反华势力兴风作浪,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给予香港化险为夷的强大底气。
  即将到来的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是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的一次重要选举。153名候选人将竞逐90个议席。所有议席都存在竞争,这是香港回归以来从未有过的。“区区有竞争,个个界别有得选”,竞争激烈可见一斑。候选人来自多个政团、职业、社会阶层,身份背景多元,政纲各异,跨越了广泛的政治光谱,还涌现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面孔特别是青年候选人,受到社会好评。这一“五光十色”的生动局面,充分彰显出新选举制度具有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
  香港社会苦“西方式民主”久矣。多年来,“西方式民主”带给香港的是分化、撕裂和恶斗,导致社会失序、经济失衡、管治失效。2019年香港“黑暴”带来的惨状历历在目,是我们心中难以释怀的痛。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却给香港带来灾难,给国家带来隐患,这样的劣质民主必然被时代抛弃。
  为港人谋福祉,为香港创繁荣,为国家保安定,正成为新选举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香港的民主发展,要靠广大港人积极参与去推动;香港的良政善治,要靠广大港人共担责任去创造。良好的制度不会自动发挥效果,它的有效运转需要广大香港市民积极参与。我们坚信,凡是拥护“一国两制”、希望香港越来越好的香港居民,一定会以主人翁的姿态,依法行使好民主权利,郑重投出手中神圣的一票。
  香港实行什么样的选举制度是中国内政,制度好不好要看是否符合香港实际、是否有利于香港长治久安。对此,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国际上一些人罔顾事实,大肆抹黑香港选举制度,只能暴露出他们的傲慢和偏见。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制度充满自信。那些勾结外部势力的反中乱港分子,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拨云见日,扬帆起航。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保障下,在伟大祖国的鼎力支持下,相信此次选举一定能顺利进行,选出效忠国家、服务香港、市民满意的爱国者,为特区管治架构注入新鲜血液,为香港开创美好明天。
(记者查文晔)新华社香港12月6日电
心理健康应成为新一代父母“必修课”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一名初中生疑因成绩下滑欲跳楼,被消防员飞扑救下。随后,她的母亲向她道歉:“打你是妈妈不对。”而在此的前几天,一财经评论员在某社交媒体披露其年仅12岁的儿子也疑因学习等问题坠楼身亡,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自古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千千万万父母的共同心愿。相信很多人听过“黄荆棍下出好人”,甚至还领教过“黄荆棍”的厉害。曾几何时,这句话被部分家长作为教育子女的圭臬。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社会环境已大不同,这句话所代表的教育观是否仍然适用,需要父母们深思。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潘运等专家认为,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记者5月下旬在贵州省某中学调研时,翻阅今年以来该校9名学生的心理咨询记录发现,其中5人存在“亲子沟通不畅”问题。
  父母期盼孩子品学兼优是人之常情。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父母缺乏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正确认知,对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羞耻感。偏重孩子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吴小勇介绍,现在孩子缺少父母陪伴,心理更脆弱,更需要父母理解和关心。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针对家长的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将这项工作纳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家长学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正确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心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教育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取得出众的成绩,而是让他们拥有健全人格。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本报评论员郑明鸿、吴思)
星光耀香江,体育精神激发家国情怀   熠熠星光闪耀香江。12月3日至5日,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与香港各界广泛交流和深入互动,叫座又叫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进一步激发起香港民众的家国情怀,为正处于由治及兴关键时期的香港注入强大正能量。
  短短三天,29名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的内地运动员和3名教练员密集进行表演、汇演、报告会、媒体见面会等多种活动,向香港市民展示竞技绝活、诠释奥运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
  这不只是因为体育所独有的魅力,更是香港同胞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生动体现。当年逾七旬的香港老人眼含热泪感叹“作为中国人好骄傲”,当举重运动员吕小军号召“少年们奋斗吧,为祖国奋斗”,当香港小学生大声说出很开心能做中国人,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融的情怀已深深植入人心。
  今年东京奥运会上的一幕更是明证。乒乓球女子团体项目的颁奖仪式上,紫荆花区旗伴随五星红旗共同升起,内地和香港奥运健儿一起取得优异成绩,共同展示了自信、自强的中国风采,让香港民众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竞技场上的胜利和突破,蕴含着香港与祖国日益牢固的情感纽带与精神联结,光荣属于所有中华儿女。
  在香港抗击疫情的重要关头,此次访问成行相当不易。内地奥运健儿如约来港,以实际行动体现中央对香港的支持。
  而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之后的关键时期来访,使这次活动更具特殊意义——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激励香港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谋划并实现更好、更平衡和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一步将自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经历了严峻挑战,疫情也为社会民生带来不小压力,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顺利落地并实施后,香港面貌与风气为之一变,人心思安思定,发展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如何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切实增强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各界凝心聚力共同努力。
  毫无疑问,奥运健儿们艰苦拼搏、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对香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如今,“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香港的定位和角色,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对接路径。背靠祖国的巨大优势,香港尤需奋发进取,踏准时代节拍,发挥自身特长,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挑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750万香港同胞的香港梦。和体育赛场一样,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香港也要锚定位置,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应有力量。我们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香港定能奋发拼搏、突破自我,绘就“一国两制”实践更加精彩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香港12月6日电
医保目录再升级,受益人群再扩大   这是一份医保年末红利——74种新药新增进入目录、首次纳入高值药品、降价幅度与谈判成功率再创新高,3日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聚焦提升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织密人民群众医疗防护网。
  进一步满足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等用药需求。此次医保目录及时纳入一批新药、好药,新增药品填补一些领域的保障短板,在将乳腺癌、胃癌、骨髓瘤等药品保障提高到国际主流用药水平的同时,兼顾罕见病治疗药物,彰显基本医保的公平性与普惠性。
  “天价药”开出“平民价”,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谈判首次纳入高值药品,价格降幅力度可谓空前。当前,我国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和保障能力仍有限,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首要原则仍是“保基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到一个绝大部分患者能够用得起的价格,在可持续基础上不断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升级后的新版医保目录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对于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引导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意义。
(记者赵久龙、彭韵佳)新华社北京电
“不寻求新冷战”与“民主峰会”同框背后的把戏   解国记

  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宣称“不寻求新冷战”,中美峰会时又“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的美方政客,话音未落就赶紧组织盟友外交“抵制”冬奥会,猛打分裂世界、对抗中俄的“民主峰会”牌。
  “不寻求新冷战”与“民主峰会”,看似矛盾的两个命题,却频频在美国政客口中“同框出现”,这张“合影照”背后是张什么样的“底片”,不妨扒拉开来看一看。
  从2月份第57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到年中6月份的G7峰会,美政客就一直打冷战牌,以所谓“价值观”拉圈子,先后称“多年来,我们的伙伴关系经久不衰,不断发展,因为其植根于我们共同的民主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之中”,“美国又回到与价值观相近国家一起领导世界事务的行列”。
  接着是阿富汗撤军,其输出价值观行动惨败。然后是国际舆论普遍担忧美国向中国挑起冷战,尤其是联合国大会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新冷战”发出警告。他表示,两种对立的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将导致“危险”并分裂世界,“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出现一个与过去不同、而且可能更危险、更难管控的冷战”。
  正由于各种压力,美国政客耍起了口头上否认冷战的手腕,信誓旦旦讲道:“我们不寻求新的冷战或一个分裂的世界”。
  其实,美方“不想”打出冷战招牌,有另一种用意。早在今年7月份亚洲协会的一场网络活动上,美国亚洲事务顾问坎贝尔就曾经说,将美中关系与“冷战”相提并论会让问题变得更难解而非明晰。曾提出“软实力”“巧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11月发表文章称,说美国正与中国进行一场“冷战”,是一个糟糕的想法——对历史不利,对政治不利,对我们的未来也不利……冷战思维将我们的思想锁定在传统的二维国际象棋模式中……然而,与中国的竞争是一场三维博弈——军事、经济和社会。
  也就是说,不认领“冷战”是试图不在口舌上斗冷战、耗精力,从而更好地通过价值观圈子斗军事、经济与社会的“三维棋局”。如此,美国政客们既声称不打“新冷战”,又倾力“民主峰会”的魔术就不难看破。遏华制华是美国某些政客的“高度共识”,所以,“外交抵制”冬奥会、“民主峰会”的冷战操弄必在意料之中。
  这套把戏,可以说世人看得一清二楚。英国独立报《抵制中国冬奥会将适得其反》的文章说,抵制中国冬奥会的企图几乎确定会加深与中国的隔阂,强迫世界分化为“支持”和“反对”中国的阵营。
  说到底,美国就是要通过所谓的“民主”大旗来割裂世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表示,美国举办的所谓“民主峰会”显然是一场专注于对抗性和分裂性的活动,是将国际关系意识形态化的又一环节。
  美国问题专家马列克·杜达科夫指出,“峰会倡议是新冷战的某种组成部分,这场新冷战所针对的主要是俄罗斯和中国”,美国策划的“民主峰会”将以失败告终。
  “不寻求新冷战”的宣告与分裂世界的“民主峰会”并行,成为美方说一套做一套的绝妙讽刺,但这类现象却可能是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常态。因为有理由相信,美方虽想尽力摆脱“新冷战”叙事,而其行为模式却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样的把戏将会不断上演。但这样的伎俩,恐怕越来越难以“忽悠”世界。
(作者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外交抵制”杂音无碍全球冬奥热情   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由中国和国际奥委会起草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决议强调北京冬奥会将是展现人类团结、韧性和国际合作宝贵价值的契机,体现了国际社会同舟共济、战胜疫情、实现和平、一起向未来的坚定决心。63天后,奥运火炬将在亚洲再次燃起,奥林匹克五环旗下,将汇聚全球的希望、勇气、和平与团结。西方少数政客发出的“外交抵制”杂音,注定无法阻挡全球高昂的冬奥热情。
  说其是杂音,是因为政客从来就不是奥运会的主角,运动员才是。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运动达到顶峰的标志,正是全世界的运动员团聚到奥运会上的时刻。
  在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议题中,运动员的声音最应当被听到、尊重和采纳。目前,北京冬奥会各项测试赛正如火如荼展开,各国和地区运动员也在为冬奥进行最后的备战。在京进行了三周训练和测试的德国雪车和钢架雪车队盛赞冬奥赛道,并渴望在北京冲击奖牌。马达加斯加首位参加冬奥会比赛的女性、高山滑雪运动员克勒克满怀热情地为自己设计了北京冬奥会比赛服,她希望在北京的雪道上“激励所有非洲人民”。而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训练带来的影响,英国雪车选手麦克尼尔甚至一度把自家花园打造成训练场……
  所有运动员都在用行动和语言发出一个声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奥运舞台的向往。
  说“外交抵制”是杂音,也是因为这只是西方少数政客一贯煽动对立情绪行为的延续。很显然,全球运动员坚定拒绝所谓“抵制”的荒谬提议,但西方少数政客又不想放过借北京冬奥会做政治文章的机会,所以“抵制”的大旗还要举,却只能坚称不派政要出席。这倒也恰好暴露出他们试图给北京冬奥会找麻烦自知理亏,却又不得不故作姿态的窘态。
  而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之时,这种不和谐之声更不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全球疫情防控的情形充分表明,制造分裂,破坏多边主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是促进人类和平与理解的推动力之一,在全人类共同面临危机之时,人们更应当珍视能够共聚一堂的机会,实践奥林匹克格言中“更团结”的理念。
  面对这些杂音,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确表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此前表示,俄罗斯反对将奥运会政治化,反对美国所谓“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希望北京冬奥会能“以体育之名,以和平之名,以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之名,带给人们节日的欢愉”。蒙古国奥委会秘书长巴达尔乌干表示,以任何方式抵制奥运会或将体育政治化都是错误的。而美国高山滑雪名将、两届冬奥会金牌得主希弗林则说:“冬奥会不仅仅是体育赛事,它有不同的一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团结。我们把世界团结在一起,通过体育感受情谊。”
  回望历史,人们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总是线性进步的,但历史也总是站在了反映人类共同心愿的一方一边。在追求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的道路上遇到的“杂音”,不会成为人类社会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阻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一次竞技水平的交流,更代表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国际社会对交流、团结、和平的渴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63天后,让我们共同迎接全球共聚的时刻!
(记者王沁鸥、董意行)新华社北京电
“美式民主”的闹剧   美国以“民主典范”自居召开所谓“民主峰会”,完全不顾自身岌岌可危的民主状况、也不顾国际国内的广泛批评,其居心世人都看得明白:无外乎是要打压别国发展、煽动对抗分裂,维护自身霸权。
  历史上,美国民主的发展有其相对进步性。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民主制度逐渐异化和蜕变,已经越来越远离民主制度的内核和制度设计的初衷。金钱政治、身份政治、政党对立、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种族矛盾、贫富分化等问题愈演愈烈。在实践中,美国早不是民主的优等生,更遑论“民主典范”,有什么资格给其他国家的民主打分呢?
  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美国妄图“私有化”民主,认为民主只能是美国认可的民主,这本身就是对民主精神的严重践踏。
  在那些被美国强行“输出民主”的国家里,持久混乱、发展停滞和人道主义灾难并不鲜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6日发布的《十问美国民主》报告指出,约有24.1万人2001年来在阿富汗战争中被杀;大概18.3万至20.6万名伊拉克平民死于2003年后的暴力;也门现有约20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这不禁让人深思,“美式民主”给他国带去发展繁荣还是灾难动荡?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诸多挑战,世界需要的绝不是一场打着“民主峰会”幌子的“意识形态峰会”,而应加强全球合作,携手应对疫情肆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
  美国拼凑所谓“民主峰会”的闹剧,注定沦为人类民主发展史上的笑话。
(记者朱超)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诗和远方” 写在张吉怀高铁开通之际
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诗和远方”
写在张吉怀高铁开通之际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这是12月2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拍摄的张吉怀高铁矮寨特大悬索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2月6日,工作人员身着苗族服饰在首趟正式运营的张吉怀高铁列车上为乘客服务。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张吉怀高铁北起张家界市,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接怀化市,线路全长24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全线设有张家界西、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古城、麻阳西、怀化南7座客运车站。
 
 
  新华社长沙12月6日电(记者刘紫凌、张格、史卫燕)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指引和方略。
 
  八年过去,在圆满交出脱贫攻坚答卷后,大湘西地区迎来了贯穿当地的张吉怀高铁。12月6日,这条北起张家界市、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接怀化市的高铁线路正式运营。
 
  从被崇山峻岭包围的贫瘠之地,到拥有立体交通网络的希望之地,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发展正是中国贫困地区从努力摆脱贫穷到迈向乡村振兴的缩影。
 
回得去的家乡,看得到的未来


 
  1934年,沈从文从北平出发,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一路颠簸,乘坐火车、汽车、船只、轿子……辗转大半个月后,才抵达家乡湘西凤凰县。
 
  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曾是湘西发展的一大痛点。为改善交通、打开山门,新中国成立后,湘西不断推进交通建设,陆续修建公路、铁路、桥梁……
 
  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他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2021年12月6日,张吉怀高铁正式开通。从此,乘坐高铁从北京到凤凰最快只需约8小时,上海、深圳、南宁等城市也能在高铁的串联下直接“牵手”大湘西地区。
 
  天堑变通途,大湘西地区的交通格局呈现出新景象。
 
  夜幕降临,湘西永顺县芙蓉镇的土家吊脚楼被霓虹灯点亮。迷人夜色中,土生土长的湘西人钟飞忆起湘西的交通变迁。
 
  “湘西的游子能切身感受到旅途长短的变化。”钟飞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她从永顺到长沙读书时,中途需要住一晚。“晚上睡觉时,我得把学费藏在枕头下。”她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开通,长沙和湘西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现在不仅有高速公路,还有了高铁。高铁不仅走进湘西,更是走进了我心里。”钟飞成立旅游公司,回家乡开发旅游资源,一年需往返长沙、湘西两地50余次。“我每天盼着高铁早日开通,希望能更好地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钟飞说。
 
  张吉怀高铁开通后,长沙与芙蓉镇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钟飞对芙蓉镇旅游项目的开发也更有信心:“2小时的距离,带来的是‘同城感’,我相信高铁能为大湘西地区吸引更多人才。”
 
  “最初听到要通高铁时,我还有些难以置信。”芙蓉镇民宿店主田少中说,他要带82岁的外婆去体验乘坐高铁。“外婆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湘西,我想带她坐高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张家界车务段麻阳西站的助理站长付榕此前在湖北咸丰的车站工作。“作为麻阳人,当得知家乡就要迎来高铁时,我迫不及待地申请调回来。”付榕说,从走出大山到回归大山,她见证家乡不断迎来远方的客人和回乡的游子。
 
我的乡愁,你的“诗和远方”


 
  在湘西古丈县,茶,被当地群众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子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古丈县茶叶局局长刘洁琼介绍,古丈县现有生态茶园19万亩,茶不仅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更成了当地人的情感寄托。
 
  在古丈,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广为传唱。借着这首歌,古丈人民唱出了希望推动当地茶叶走出大山的心声。目前,古丈县约70%的农业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茶产业,80%的农业收入来自茶叶,90%的村寨种植茶叶。
 
  “茶,不仅带领古丈人民实现了脱贫,还将是推动古丈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刘洁琼说,高铁开通后,将推动茶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人流物流的进一步畅通,能让古丈茶走向更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各地的消费者也能更便捷地到古丈来品尝茶叶,农旅、文旅将进一步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她说。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茶在云中、人在画中”,这是如今古丈的真实写照。临近年底,茶农们仍在茶园里忙碌着——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期盼来年能有更好更多的春茶,以招待远方的客人。
 
  不仅是古丈茶,凤凰猕猴桃、麻阳冰糖橙、湘西腊肉等众多湘西特产,今后都将更便利地“坐上”高铁、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走出去”,武陵山区的人们也盼望着,自己的乡愁,能成为别人便于抵达的“诗和远方”。张吉怀高铁,被视作一条“精品旅游线”——武陵源、天门山、芙蓉镇、猛洞河、矮寨大桥、德夯大峡谷、凤凰古城……多个世界级、国字号文旅品牌被串联起来,大湘西的旅游业迎来新机遇。
 
  青山抱古城,沱江绕城过。夜幕降临,凤凰古城四周山峦逐渐融入夜色,沱江水倒映着沿岸吊脚楼的霓虹灯光。今年凤凰古城旅游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经济让这座令沈从文魂牵梦萦的小城更加璀璨。
 
  近日,凤凰磁浮文旅项目全线试跑。这条磁浮旅游专线将与张吉怀高铁“无缝对接”,连接起凤凰高铁站和凤凰古城,方便各地游客抵达景区。
 
  “高铁的开通对受疫情影响的旅游行业是雪中送炭。”凤凰古城内的民宿老板黄黎说,此前很多游客匆匆前来,又匆匆离开。“高铁和磁浮将大幅缩短游客的交通换乘时间,吸引游客在凤凰停留更长时间。”
 
  “高铁是希望,也是动力。”凤凰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谢深洪说,他们将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积极迎接高铁旅游时代的到来。
 
  守得住的绿水青山,换得来的金山银山


 
  起伏的群山、江边的吊脚楼、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苗族刺绣……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交相辉映,映照出大湘西悠远丰富的民族人文历史珍宝。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工作人员张刘俊说,大湘西风光秀美、一步一景,为保护张吉怀高铁沿线涉及的16处各等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工程人员颇费苦心。
 
  在跨越酉水湘西段翘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段设计中,桥梁“无害化穿越”的方案最终被敲定——为了避免将桥梁墩台设置在保护区及周边山坡上,酉水大桥最终采用292米非对称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飞越酉水河谷,减少对自然山体和鱼类的影响。
 
  酉水大桥这一张吉怀高铁全线的重点、难点和控制性工程,让张刘俊十分自豪。他介绍:“酉水大桥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最大高差非对称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在十八洞村,美丽的苗族姑娘施林娇通过网络直播,展示十八洞村的风景、美食、民俗、建筑、苗绣,讲述十八洞村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帮助乡亲们直播卖货。
 
  张吉怀高铁开通后,湖南怀化将成为湖南省继长沙之后,第二个拥有两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城市。
 
  张吉怀高铁的开通是我国交通助力偏远山区乡村振兴的缩影。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到2020年底,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公里。线路全长245公里的张吉怀高铁开通后,湖南的高铁里程超过2200公里。
 
  铁路部门介绍,张吉怀高铁衔接黔常铁路、沪昆高铁等铁路干线,不仅可以改善沿线地区对外交通条件,给大湘西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而且对于促进中西部区域发展、消除南北干线运输瓶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高铁,乡亲们的特产卖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可以做到‘当日达’,家乡和外面的世界更近了,相信明天我们的日子将更加红火!”施林娇充满期待地说。
 
二十余个省份已完成人口计生条例修改
二十余个省份已完成人口计生条例修改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田晓航)自今年8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完成修改以来,我国多地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四川、江西等20余个省份完成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条例修改,增设育儿假、延长产假等生育支持措施成为亮点。

  记者梳理各省份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条例发现,在假期保障方面,各地主要措施包括增设育儿假、延长产假、婚假,以及增加陪产假、护理假等。

  例如,育儿假方面,四川、浙江等地的条例规定,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每人每年享受累计10天的育儿假。一些省份支持力度更大,例如,安徽省的条例规定,在子女六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各十天育儿假。

  产假、陪产假等方面,山西省的条例规定,女方在享受国家和本省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奖励延长产假六十日,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日;北京市的条例规定,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延长生育假六十日,男方享受陪产假十五日。

  在生育登记服务等方面,一些省份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条例明确出台支持生育的规定。例如,江西省的条例明确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江苏省的条例规定,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对于生育成本要有合理分担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说,在完善产假等生育假期制度的同时,放心便捷的托育服务、家庭育儿津贴、企业税费减免等相关配套措施要及时跟上,各级政府应加大生育支持力度、有所作为,积极投资于人口、家庭、生育领域,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多措并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牡佳高铁突破高寒正式开通运营
牡佳高铁突破高寒正式开通运营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进行运行试验的牡佳高铁列车(12月2日摄)。 新华社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新华社哈尔滨12月6日电(记者王君宝、孙晓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6日,中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牡佳高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组成部分,线路南起牡丹江市,经鸡西市、七台河市、双鸭山市,终至佳木斯市,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设七座客运车站,牡丹江至佳木斯最快约2小时10分钟可达。
 
  牡佳高铁全线地处高寒地区,冻胀、雪害多发,建设者攻克低温环境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新建桥梁173座、隧道34座。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牡佳高铁项目总工程师牛永平介绍,牡佳高铁是中国目前最“抗冻”的高铁,建设者全面总结了之前高纬度严寒地区高速铁路防寒的设计建造经验,通过选用耐寒电力信号设备、安装道岔融雪系统等措施,确保高寒地区列车的行车安全。
 
  此次牡佳高铁配备的动车组,能够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环境下运行,铁路部门对车体结构、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给水卫生、门窗设备、转向架等进行了十几项改造,使得动车组能适应低温风雪等天气。
 
  此外,针对动车转向部位的自动融冰除雪设备,采用低压温水喷扫方式,提高清冰雪作业效率;自然灾害及异物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动车在风雪中感知温度、风力等数值,沿线监测站也可判断风速、积雪厚度等,必要时动车可自动降速。
 
  牡佳高铁开通初期每日将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8对,对促进沿线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助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枫桥:沉浸式监督为民解忧
苏州枫桥:沉浸式监督为民解忧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沉浸式监督,即以直插基层、直奔现场、紧盯关键的方式发挥监督职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纪工委善用、巧用基层廉勤监督平台,探索沉浸式监督新路径,集民意、听民声、解民忧,促监督职能转化为为民服务动能。

  “清水园小区道路狭窄,应急救援车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近日,枫津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廉勤监督平台收到居民求助,社区纪委书记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业委会,专题研究,协调资源,制定道路改造计划,并安排廉勤监督员入户征询意见,鼓励群众了解、参与、监督道路改造全过程。在居民、社区、物业、业委会通力协作下,“生命通道”畅通了,人居环境改善了。

  近期,白马涧社区廉勤监督平台收到居民反映:杨木桥新苑18幢电瓶车“上楼”充电现象时有发生。廉勤监督员向社区党委通报情况后,社区党委多次走访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小区电梯内爱心座椅安装工程决议,并对立项、招标、验收进行全程监督。居民杨某说,爱心座椅不仅保障了居住安全,还提高了老年人乘坐电梯的便利度和舒适度,是暖心的实事工程。

  枫桥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说,把基层问题化解在基层,关键要从基层汇聚监督力量。“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沉浸式监督能力,筑牢监督网络,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并有效破解基层难题,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本报记者刘巍巍)

 
外交部:希望美国正视自身民主缺陷
外交部:希望美国正视自身民主缺陷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王宾、董雪)就外交部网站近日发布《美国民主情况》报告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日说,报告旨在全面梳理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向国际社会揭露美国民主外交的虚伪性,希望美国正视自身民主缺陷,完善自身民主制度,停止对外输出所谓民主的错误行为。

  赵立坚是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作上述表态的。

  赵立坚说,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他说,美国民主制度是美国一国实践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不具普遍性。长期以来,美国自诩为“民主灯塔”和“民主样板”,无视自身民主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与实践中走样,频频打着民主的旗号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发动对外战争,充当“民主教师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制造动荡和人道主义灾难,招致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赵立坚说,世界需要对美国的民主情况作出深入检视。中英文版的《美国民主情况》报告旨在通过列举事实数据和各国专家观点,全面梳理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深入分析美国国内民主实践的乱象和对外输出所谓民主的危害,向国际社会揭露美国民主外交的虚伪性。

  他说,美国自己也需要好好反躬自省。中方希望美国正视自身民主缺陷,完善自身民主制度,停止对外输出所谓民主的错误行为,这既有利于美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人民。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垄断民主标准,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把本国政治制度强加于人,更不能把民主当做打压别国的工具。

  赵立坚说,世界上没有哪一套民主制度是完美的,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是由外部少数人来指手画脚。

  他说,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性和民族性,都有自身独特价值。国际社会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就民主问题进行交流对话,共同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十问美国民主》:揭开“民主灯塔”真面目
《十问美国民主》:揭开“民主灯塔”真面目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孙楠)以“民主灯塔”自居的美国,其民主真相如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6日发布《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报告列举大量事实、数据和各国相关机构、人士及专家观点,从美国制度实践、国家治理、社会现状、人权自由、国际影响等十个方面,提出十个有关美国民主的问题。

  报告全文共2.3万字,分中、英、法、俄、西五个语种。当日,3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代表、近20家外国驻京媒体及40多家国内媒体记者现场参与研究报告发布暨研讨会。

  报告说,建议美国政府在举办所谓“民主峰会”时,不妨扪心自问,美国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少数人的“民主”?实现权力制衡还是导致权力滥用?增进民众福祉还是加深民众疾苦?捍卫自由还是妨害自由?保护人权还是侵害人权?促进团结还是导致分裂?实现梦想还是带来梦魇?改善国家治理还是导致制度失灵?给他国带去发展繁荣还是灾难动荡?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还是破坏国际秩序?

  在研究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表示,控制“西方民主国家”政府的政治精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离了民众。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持续的种族歧视、对城市内部和农村大量贫困地区的忽视,导致很大一部分民众认为政府已经完全忘记了他们。“当几乎所有这些国家均面临严重的民众信任危机,本国治理有效性遭到质疑时,美国政府将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聚集在一起,极具讽刺意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表示,当前美国所面对的民主乱象、治理失败、内外矛盾等一系列困境,都是长期积蓄的内生问题,并非外部因素造成,更不可能通过故意制造所谓外部威胁、转嫁矛盾等方式得到解决。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在关于民主的讨论中,应注重实际结果,即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因为民主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国在人权和民主方面的理念和表现远优于西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当前美国国内的民主现状能否撑得起美国给自己披上的“民主”外衣?美国有没有资格充当世界各国的榜样?在当今人类面对命运考验,迫切需要解决方案的时候,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否在为人类现状提供解药?希望这份研究报告有助于各国认清美国的民主,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

 
外交部:冬奥会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 美炒作“外交抵制”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
外交部:冬奥会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
美炒作“外交抵制”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董雪、王宾)针对有报道称,美国政府将于本周宣布抵制北京冬奥会,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美国政客在未受到邀请情况下不断炒作所谓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反制措施。

  赵立坚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冬奥运动员和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盛会,他们才是主角。当前,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筹办工作,外国运动员热切期待来华参赛,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美国和日本运动员。“我们相信,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引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他强调,冬奥会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美国政客在未受到邀请情况下不断炒作所谓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完全是自作多情、哗众取宠、政治操弄,是对《奥林匹克宪章》精神的严重玷污,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更是对14亿多中国人民的严重冒犯,只会让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看清看透美国政客的反华本质和虚伪面目。

  赵立坚说,美方应该做的是端正态度,践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严肃对待中方关切,不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停止炒作所谓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以免影响中美在重要领域的对话合作。“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反制措施。”

 
国台办回应美官员错误言论 在涉台问题上玩火十分危险
国台办回应美官员错误言论
在涉台问题上玩火十分危险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美国务卿布林肯、防长奥斯汀近日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包括公然称中国台湾地区为“国家”,声称美承诺“确保台有能力自卫”等。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6日指出,美国政府一些人近来一而再再而三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暴露出美国政府在涉台问题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继续打“台湾牌”的图谋。

  马晓光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在涉台问题上玩火十分危险。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不要给台海和平稳定带来进一步损害。正告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任何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的行径只会以失败告终。

 
开始试运行,埃及新行政首都展现现代化雄心
开始试运行,埃及新行政首都展现现代化雄心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这是六月十七日在埃及开罗附近拍摄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中)。        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根据埃及总统府此前发表的声明,埃及政府本月开始迁往首都开罗以东45公里、位于沙漠地带的新行政首都,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试运行。新行政首都是埃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沙漠造新城”的最新探索之一,被寄予缓解首都人口压力、创造就业、吸引外资等多重期望,展现着埃及寻求国家现代化的雄心。

  开罗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丰富多元的文化风貌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开罗也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一。由于国土大部分位于沙漠地带,埃及有96%的人口集中在受到尼罗河滋养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的开罗自古以来就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据统计,目前大开罗地区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大城市病”极其严重。

  为缓解首都人口压力,埃及自上世纪70年代起在开罗周边沙漠地带探索新城建设,十月六日城、斋月十日城、新开罗等卫星城相继诞生,但收效不大,开罗人口仍在急剧膨胀中。

  2015年,埃及政府开始在开罗以东沙漠地带规划一座新行政首都,占地约700平方公里。埃及政府表示,该项目是埃及“2030愿景”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公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区域,应对首都人口快速增长的问题。

  据埃及官方金字塔在线网站报道,按照埃及政府规划,新行政首都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包括政府办公区、商务区和外交区,其中政府办公区包括10座综合体,政府内阁、议会和34个部委将搬迁至此;二期和三期主要是住宅区,建成后预计容纳超过650万居民。

  埃及《金字塔周刊》援引新行政首都城市发展公司公关经理哈立德·侯赛尼的话说,半年内预计将完成5万名政府工作人员的搬迁。

  新行政首都的正式名称目前还在征集之中。这座新城市距离开罗附近卫星城市以及开罗国际机场都只有数十公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轻轨和高速公路也将在未来把这些城市连线成面,推动尼罗河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增强“都市圈”效应。

  智慧化运营、无现金支付、大面积采用太阳能发电……埃及政府勾勒的新行政首都形象十分现代化,不但与开罗有着不同的审美风格,不少规划措施也都是直接针对现在开罗面临的种种问题。

  新行政首都是目前埃及政府沙漠造城的“代表作品”之一,与埃及总统塞西推动的大埃及博物馆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埃及国家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基建工程一道,代表着埃及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雄心和决心。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表示,新行政首都将成为现代埃及的新标识。 (记者许苏培、吴丹妮)

     新华社开罗12月5日电

 
奥密克戎毒株已在至少3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
奥密克戎毒株已在至少3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记者


  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后,仅两周不到就在多国蔓延开来。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近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踪迹”已遍及该组织划分的全球6个区域,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该毒株感染病例。也有专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实际传播范围可能超出已报告病例的地区。

南非首次发现


  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24日向世卫组织报告这一发现。同月26日,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毒株,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

  除了已报告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的南非、博茨瓦纳、尼日利亚、加纳和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日前又有更多非洲国家发现该毒株的感染病例。

  突尼斯卫生部12月3日宣布,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机场的医务人员当天在对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航班进行卫生检查中,发现一名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乘客携带奥密克戎毒株。

  赞比亚卫生部长西尔维娅·马塞博12月4日宣布,该国首次在境内发现奥密克戎毒株。对近期新冠确诊患者取样的基因组测序表明,有3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其中2人有国际旅行史。

  塞内加尔卫生机构12月5日宣布,该国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成为继尼日利亚和加纳之后第三个发现该毒株的西非国家。

  纳米比亚总统哈格·根哥布12月6日宣布,该国首次在境内发现18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在欧洲扩散迅速


  奥密克戎毒株在非洲被发现的同时,也潜入欧洲并迅速扩散。比利时是最早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的欧洲国家。随后,意大利、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分别报告发现了该毒株。

  此外,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一家医院11月29日也确认了该国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感染者为一名从南非回到西班牙的51岁男子。

  法国多家媒体11月30日报道称,法国出现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地点在海外属地留尼汪岛。法国卫生部门12月2日通报,法国本土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英国卫生安全局12月5日确认,英国当天新增86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已累计发现246例该毒株感染病例。英国发现的部分感染病例没有近期旅行史,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奥密克戎毒株的社区传播病例。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12月6日表示,俄罗斯首次发现两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全球蔓延持续


  尽管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施包括旅行禁令在内的边境管控措施以阻止奥密克戎毒株传播,但这一毒株仍然在向更多国家蔓延开来。

  加拿大11月28日宣布,在首都渥太华确诊两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这是该国发现的首批这一毒株感染病例。

  美国12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发现本国首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病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日,美国有至少16个州报告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墨西哥卫生部12月3日发布公告说,该国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这名患者年龄51岁,11月21日从南非返回墨西哥,目前正在首都墨西哥城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此外,在亚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一些国家也都发现了奥密克戎毒株的“踪迹”。

  迄今,世卫组织未收到关联奥密克戎毒株的死亡病例报告。全球尚无该毒株传播力、致病力、二次感染风险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有美国专家认为,要掌握更多有关奥密克戎毒株的情况,还需数周时间。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昂山素季被判四年监禁后又被赦免两年刑期
昂山素季被判四年监禁后又被赦免两年刑期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仰光12月6日电(记者张东强、车宏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6日晚发布消息说,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依据现行法律发布命令,分别赦免原民选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两年刑期,同时要求两人在目前拘留点继续服刑。

  当天早些时候,温敏和昂山素季因煽动他人危害国家安全和违反自然灾害管理法,被法院判处4年监禁。

  今年2月1日,温敏、昂山素季及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部分高级官员被缅甸军方扣押。缅甸军方随后宣布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权力被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2月3日,温敏和昂山素季分别被起诉。

  被扣押至今,昂山素季已先后面临十余项罪名指控,其中包括煽动他人危害国家安全、违反自然灾害管理法、违反进出口法、违反国家机密法、贪污和选举欺诈等。温敏则面临煽动他人危害国家安全和违反自然灾害管理法的指控。昂山素季所涉其他指控将被继续审理。

  缅甸去年11月举行联邦议会选举,民盟获半数以上联邦议会席位。缅甸军方与民盟围绕大选结果产生分歧,军方认为大选存在舞弊行为,要求选举委员会展开调查,并推迟召开新一届联邦议会会议,但遭到拒绝。

  2015年11月缅甸举行全国大选,由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赢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并自2016年4月开始执政,该届政府按正常流程应于2021年3月结束执政。

 
用爱相伴,当好青春领路人 记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
用爱相伴,当好青春领路人
记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新华社记者


  他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领路人;他们用爱相伴,点亮青年理想之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展现了当代高校辅导员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

  从学生心目中的“小马姐”“马姐姐”到“马大姐”“军妈妈”,26年来,南华大学的马军始终耕耘在辅导员一线。她聚焦“大学生成长辅导和心理健康”主题,搭建服务、交流、学习、研究等平台,通过“家访”“串门”“聊天”“写信”成为学生“知心姐姐”,用爱连接辅导员的育人梦和学生的成才梦。

  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既在菁菁校园,也在广袤乡村。来自河北北方学院的刘岩带领学生组建小分队,连续多年深入村镇开展科技支农、支教、社会调查等,引导学生们学农爱农,将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林人才。

  “我带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是辽宁大学刘巍坚守的信念。多年来,他坚持每年寒暑假期赴全国各地开展家访活动,行程十余万公里。为挽救欲轻生的学生,他来到边境乡村,实地了解情况,研究解决方案;学生上网成瘾,一度产生辍学念头,他夹起铺盖卷,搬进学生寝室,同吃同住同学习,帮学生戒掉网瘾。

  为破解讲理论“欠底气”、真情互动“少方法”、谈心谈话“没时间”、信息通知“难到位”等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刘国权悉心探索,提出“温度育人法”。他坚持“小故事”讲“大道理”,以年轻人关注的话题、事件、影视作品等为切入点,由小见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的齐勋以“望闻问切”的方式推动班级建设,召开“每周日主题班会”,开设“简历门诊”。为提升专业能力,他组织学生开展《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学习竞赛,以及中药故事会、中药鉴别小问答等活动,助力同学们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从2016年起,南京理工大学的张海玉就坚持每个工作日撰写一篇辅导员网络“微主题”工作日志,涵盖时政热点、学生成长多个维度。为了跟学生更密切交流,她开设“心理解忧杂货铺”,全部来信均亲笔回复。有学生感慨道:“很多事情不能和同学说、和家长说,却能和她说,很感谢她给了我很多受用的建议。”

  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就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感召青年学子。郑州大学胡波善用关键节点,挖掘育人元素,站稳“主阵地”。2021年7月,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郑州。她抓住育人契机,精心选取素材案例,为同学们讲述“抗洪救灾”这堂大思政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浙江大学项淑芳成立浙江大学“马兰工作室”,探索形成“三全育人”新范式。她探索“沉浸式党课”新模式,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触、用心悟,从一块纪念章、一张课桌中学习历史、感悟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薪火相传。

  在宿舍举办“春风行动”,鼓励学生“每日正能量”打卡;用“年度心情小卡片”记录一年来的收获体会……安徽工业大学赵颖虹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设计育人路径。她创新教学方式,与学生们集体备课、集中试讲,开展“时政谈”“微讲坛”等活动,实现了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山东大学薛冰积极探索带教医生担任本科生临床导师的“临床思政”新模式,在病例研讨、文献共读、手术观摩中潜移默化开展思政教育。她坚持每周到学生所在的教学医院分别走一遍、和每名学生见一面,每年在学校和教学医院之间往返近万里,用心灵陪伴心灵、用灵魂感染灵魂、用青春点燃青春。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不负韶华 强国有我 记二〇二一年“最美大学生”
不负韶华 强国有我
记二〇二一年“最美大学生”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新华社记者


  美好的青春年华,总能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灿烂篇章。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展现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重任的青春力量。

  2021年7月24日,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伴随一声枪响,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杨倩射落首金。

  赛场上的奋力拼搏、面对压力时的镇定自若、颁奖仪式上的落落大方……今年夏天,杨倩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激情与活力。

  杨倩的风采,恰是2021年“最美大学生”的生动缩影。

  青春,在强国之路上闪耀光芒——

  北京理工大学2019级博士生宋哲扎根卫星通信测量领域,用科研攻关助力相关领域解决多项痛点难点问题。在宋哲看来,科研的道路虽遍布荆棘,但能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贡献,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兰州大学2020级硕士生周锦宇同样在创新创造中深耕细作。通过在稀土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中攻坚克难,周锦宇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青春,在科技赋能中铸就责任——

  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博士生周杰在人工智能领域潜心钻研,开发情感赋能机器人,助力老龄化社会助老服务、关爱留守儿童。

  温州医科大学2017级本科生黄君婷在扎实学习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首创并促成“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试点,致力宣传推广人体器官捐献事业,行走在生命接力的道路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科学子,武汉工程大学2018级本科生刘耀东不断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他参与碳化硅陶瓷膜应用领域相关研究,共拥有国家专利11项,成果转化率达到90%。

  贵州大学2019级博士生张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药,用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

  青春,在默默奉献中迸发活力——

  早在2017年,刚在西南石油大学读满一年的刘宸,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并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的新疆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

  2020年9月退役后,刘宸返校复学。他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回校园,继续发挥模范作用,担任学校武装部教导队教员、公安局联合高校反电信诈骗宣传形象大使等,不断弘扬传播正能量。

  东北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阿卜拉江·伊马木同样响应时代号召,在2018年9月怀揣一腔热血,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参军入伍。参加上百次的边防巡逻、几十次边防斗争、两次重大军事行动……战斗中火线入党的他,在喀喇昆仑高原留下自己的青春印记。

  青春,在职业技能舞台熠熠生辉——

  “全国技术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金牌、“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这些荣誉的背后,记载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专科生梁荣浩的奋斗历程。作为青年一代,梁荣浩在生产一线用技能点亮人生,也用技能报效祖国。

  事实证明,青年一代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在青春和汗水中,他们正谱写一首又一首壮丽的青春之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一所山区小学的“双减”秘诀
一所山区小学的“双减”秘诀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新华社长沙12月6日电(记者张格、袁汝婷)初冬的阳光洒满校园,孩子们从操场跑回教室,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笔,洋洋洒洒记录下刚刚的游戏体验。一个孩子写道:“虽然淘汰后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闷闷不乐,但后来觉得输和赢并不重要,开心和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林城镇第一完全小学(简称“会同一完小”)的一堂写作课:孩子们先做游戏,再在老师引导下完成一篇习作。语文老师石琳说:“我们鼓励孩子从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灵感,而不靠抄范文、背范文来学习写作,许多生动的表达由此而来。”

  地处武陵山片区的会同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很多,爷爷奶奶是家长中的“主力军”。相较于城市而言,以隔代养育为主的当地学生,其教育更依赖于学校。

  “双减”政策落地后,在留守儿童占比超40%的会同一完小,老师们正在不断探索符合校情和社情的教学秘诀。校长马拥军说,一句话概括秘诀,就是用提升效率、提高质量,来真正实现减负。

  首要秘诀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在有限时间尽可能充分掌握知识点。语文老师肖苗青说,老师们每周都会开展火热的教研讨论,就为了把教材“吃得透透的”,咀嚼出丰富的内容来。

  12月初,记者在会同一完小走访时,学校正在举办别开生面的“说教材”比赛。老师们分学科、分年级走上讲台,讲解对教材和课文的理解,阐述“双减”之下教师如何转换课堂角色,全员参与,探讨互评。

  “虽然山区学校的资源比不上大城市,但我们常常开展研讨,也有意识地加强线上学习。”肖苗青说,大山阻断不了老师们好学钻研的热情。

  另一条秘诀是提高作业质量。“减负的根本在于提质——作业要更少,但学生的收获要更多。”数学老师龙涛说,这就要在布置作业前花更多功夫选题,老师先做题,再将精选好的题目布置给学生。“从用多道题巩固一个点,到用一道题讲出多种解法。”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马拥军在学校推行“无叉作业本”,题目做错了不打大红叉,而是用下划线或者问号启发学生自主检查和更正。“一开始老师们有些不习惯,慢慢却发现,孩子们更愿意主动改错题了。”龙涛说。

  秘诀还在于精准。教导主任杨明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错题分析表。在每次巩固练习中,老师们列表统计每道题的正确率、错误类型,并写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有点像大数据分析,找准知识结构问题在哪,重点巩固。以往需要3张试卷解决的问题,现在用一次巩固练习就能解决。”

  “双减”落地之初,一些在外打工的父母忧心忡忡。放学早了,作业少了,会不会让孩子们更加沉迷手机?学校也在思考,如何帮助爷爷奶奶们一起抵御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诱惑力?

  为此,老师们带学生玩起七巧板、华容道、魔方等轻量化、趣味化的思维训练益智游戏,用一个个小道具玩出千变万化。

  没过多久,校门口文具店里单价几块钱的魔方、七巧板等被孩子们一买而空。不少孩子放学回家后,还会拉着爷爷奶奶一起“研究”这些益智玩具。有孩子告诉龙涛:“有了这个,我就不玩手机了。”

  下课铃响起,孩子们像欢脱的小鸟飞出教室,许多人手里还抓着魔方,笑声在这所山区小学的校园里回荡。“对我们来说,‘双减’最大的秘诀就是钻研,钻研怎么让教育更有质量、更高效率,让孩子学得更快乐。”马拥军说。

 
让职业教育不再“老师犯愁,家长摇头” 内蒙古赤峰力推三项改革,有效破解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困局
让职业教育不再“老师犯愁,家长摇头”
内蒙古赤峰力推三项改革,有效破解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困局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本报记者张洪河、魏婧宇


  从“怕孩子进去学坏了”到“毕了业就有工作”,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职业教育发生了明显变化。

  自2015年以来,赤峰作为内蒙古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大刀阔斧推进中高职深度衔接、以特色办学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统筹招生管理等三项重点改革,有效破解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困局。

  如今提起职业教育,不再是“老师犯愁,家长摇头”,“学生太多装不下”已成为赤峰一批职业学校的“新烦恼”。

“不怕孩子学不好,就怕进去学坏了”


  曾有一段时间,职业学校被视为“差生的选择”,并形成“学生没前途、教师没尊严、学校没地位”的状况。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窘境,暴露出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发展路径等方面的问题,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

  有些中考成绩差的学生,家长宁可掏高价送他们去民办普通高中,也不愿意送到职业高中。有些职业高中给学生送录取通知书,家长会当面撕、放狗咬,还说“孩子宁可下庄稼地,也不读职业学校”。

  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子会说,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们去职业高中,除了担心学不到本领、未来发展受限,还担心不良的校园风气会影响孩子。“家长不怕孩子去了学不好,就怕进去学坏了”。

  学生不愿读职业学校,大部分中高职学校长期处在“保生源”的窘境。为吸引学生,“老师上门求,专业蹭热度”,职业学校老师围着学生转、哄学生高兴,只为将学生留下来。

  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足,在教育系统中也一度被边缘化。有职业高中校长说,不仅学生是“挑剩下的”,校长和老师也是“挑剩下的”,先给普通高中配校长和老师,剩下的才安排到职业高中。

三项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破壁”


  “职业教育不只是教育,也是经济和民生。”赤峰市教育局局长赵志刚说,“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刻不容缓。”记者在赤峰多所职业学校采访发现,每所学校都有30%以上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通过职业教育使他们学会一技之长,不仅有利于家庭摆脱贫困,还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赤峰统筹推动中高职深度衔接、专业布局、招生管理三项重点改革后,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明显增多。2020年和2021年,赤峰分别有3232名和4025名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就读,分别占普通高中当年计划数12.5%和14.9%,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

  为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赤峰将中高职进行深度衔接,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赵志刚说,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不能像“铁路警察”那样各管一段,要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赤峰为市域内的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确立一体化贯通培养专业,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020年,赤峰确立了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专业31个,中高职贯通培养人数增长157%,市域内高职专升本增长334%。除了专业对接,赤峰的中高职学校间还实行师资共享。高职学校派教师到联办的中职学校班级,作为副班主任参与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的教学和学生管理。

  赤峰按照地缘特点和地方产业划分了4个中职专业调整区,撤销了10所职业学校的26个专业;为弥补高职专业中一产和三产类专业的不足,新建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赤峰市第一职业中专针对当地20余家制药企业的用人需求,专门开设医药设备检修专业,还计划开设药品生产专业,为药品生产线培养员工。该校校长杜首华说:“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后,每年招生都增加100多人。学校不再忙于抢生源,解决好就业自然能扩大招生。”

  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应该形成良性促进关系,赤峰统筹招生管理,以学生流动为专业发展提供“活水”。以前旗县区的职业高中不能跨区域招生,加剧了专业间的盲目竞争,只有学生跨区域流动,各职业学校的专业才能差异化发展。

  赤峰整顿职业学校招生秩序,建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网上报名平台,按照市级重点专业、职普融通专业、市域内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普通中职专业分批次进行网上报名录取。“喀喇沁旗的学生想学畜牧兽医可以去阿鲁科尔沁旗,阿鲁科尔沁旗的学生可以来喀喇沁旗学建筑工程,每个旗县的职业高中都有优势专业,学生有了更多好选择。”赤峰市教育局职业教育科科长汪洋说。

  技能人才培养还需解决“通而不畅”问题


  通过系列改革,赤峰已初步搭建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并取得成效。但职业学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立交桥”还存在“通而不畅”的情况,主要是升学路径衔接不畅、校企合作“冷热不均”、资金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升本”困难,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升学路径仍有待进一步畅通。目前职业学校的升学仍然存在“窄口径”,2020年,赤峰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达83%,但应用型本科录取中职学生的比例仅占学生总数的5%。

  基层呼吁,为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学业成长路径不畅、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应扩大职教高考应用型本科的招生名额,允许跨省区招生,同时改革考试内容,要兼顾理论考核和技能实操,打破职业教育向上的“天花板”。

  如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日渐丰富多样,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办学形式也多样起来,校企合作共建众创空间、实训基地、企业学院等形式,不断延伸职业学校的办学空间。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校企合作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学校迫切想培养人才、企业只想解决用工缺口,双方诉求难以统一。一些职业学校负责人表示,企业只愿意提供实习岗位,难以真正将企业引入学校或在学校内建立模拟实训环境,校企合作全凭双方自愿,无法要求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形式、内容。基层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校企合作建立法律制度保障,明确企业有承担技能人才培训的义务,并由第三方监管考核企业的校企合作情况。

  近年来,职业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需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保质保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一些职业高中的校长说,职业教育是“消费的教育”,实训需要大量的耗材,希望切实建立起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

 
学生与家长同台诵家风
学生与家长同台诵家风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12月5日,一对母女在亲子朗诵比赛上朗诵好家风故事。当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举行“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清廉家风”暨“小家传大爱 共筑家园梦”亲子朗诵比赛及参观活动,高虹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了活动。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高虹镇积极组织青少年到高虹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红色文化体验馆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传承非遗”等亲子体验活动,传承红色经典,弘扬清廉家风。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留守儿童的“校长妈妈”和她的山乡“美心课”
留守儿童的“校长妈妈”和她的山乡“美心课”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声音洪亮、语调亲切,盘晓红符合人们想起“老师”时,心中会浮现的那个形象。
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本报记者刘芳洲、余春生
 

 
  南国深秋清晨,湖南永州的山村学校,盘晓红弹起教室里的电子琴,40多个孩子唱着歌,开始了每周一节的“美心课”。
 
  这堂课的主题是“感恩”,听课的有学生,还有几位爷爷奶奶。作为永州市蓝山县楠市中心小学的校长,盘晓红设计的德育思政类课程“美心课”不仅教育学生,也吸引了不少家长。
 
  声音洪亮、语调亲切,盘晓红符合人们想起“老师”时,心中就会浮现的那个和蔼形象。她不仅是一名乡村教师,还是12个孩子的“妈妈”。20多年来,她牵着一双又一双小手,拉着一拨又一拨孩子走进阳光、走向未来——怕那些孤儿、特困生不小心落在队尾,盘晓红总是把他们的小手攥得更紧些……
 
放不下,谁是心底的牵挂?


 
  1988年,中师(编者注: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是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盘晓红来到了深山里的瑶族乡,扎根教师岗位,一干就是15年。
 
  “那时候学校小、老师少,我们一个人可以教好几门课程。”盘晓红能写一手好板书,多才多艺,教过数学、英语,也能用琴键带着孩子们接触音乐。
 
  经济上的拮据也曾逼迫盘晓红走出大山,前往广东的私立学校就职。快速增长的收入带来了欣喜,却没能掩盖对山里娃的牵挂。“新学期还有老师吗?他们上课怎么样?”每次走出私立学校现代化的教室,她心里总是嘀咕着。
 
  最终,放不下乡里的孩子们,只过了一个月,盘晓红转头又扎进了山乡。
 
  “乡里的孩子冬天打赤脚,老师们也住在危房里。”盘晓红说,自那时起,她开始有意识地留心校内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
 
  2004年上学期,盘晓红班上一名女学生没来上学,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家庭困难又遇变故,“她最终还是失学了,我能教她知识,却没能力改变她的家庭。”盘晓红说。
 
  那年暑假,盘晓红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提供帮助。她决定系统地梳理一次身边留守儿童的情况。这一个想法,让她踏上了走访之路。
 
  一个夏天,盘晓红走遍了蓝山县15个乡镇的38个村,深入了解了65名孤儿和特困孩子的情况,并写出了十多万字的调查记录和《农村孤儿和特困学生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一份资料整理完,有足足两三百页,盘晓红打印了20多份,装进背包,跑遍县城各部门寻求帮助。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一些爱心人士对农村孤儿和特困孩子的关注,也坚定了我帮助留守和困境儿童的决心。”令盘晓红欣慰的是,她走访过的孩子中,有不少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再也没有被迫失学。
 
牵起手,组建新的家


 
  盘晓红只有一个亲生女儿。但在她工作的楠市中心小学,很多老师对她最初的记忆,就是她养大了好几个“孩子”。
 
  2004年的暑期调研,盘晓红来到一户极其简陋的人家,两个读小学的男孩,与奶奶相依为命,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盘晓红掀开家里的锅盖,看到的却是已经发霉的剩饭。
 
  兄弟俩自幼父母双亡,在县城里面向孤儿开办的学校读书,哥哥因为个性乖巧,得到了爱心人士的资助,弟弟谭准却没人照顾。有一年,因为实在凑不出书本费,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写一张字条,去人多的地方乞讨。
 
  小男孩把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条铺在地上,在市场门口跪着,低头一言不发。身边有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跟爸爸撒娇要吃的,年轻的父亲买上热腾腾的包子,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这再平常不过的一幕,挑破了幼年谭准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他不管不顾地一路飞奔回家,抱住奶奶喊着,“我也想要爸爸”,祖孙俩抱头痛哭。
 
  听完这个故事,盘晓红握着奶奶找出的字条泪流不止,上面的“我要上学”四个字,仿佛烙印一样,刻进了她的心中。
 
  “把孩子交给我吧,生活和学习我来负责。”又经过几次走访后,盘晓红对奶奶做出了承诺。就这样,谭准成了她的孩子,跟着她在学校吃住,又一步步走进了中学、大学……
 
  盘晓红有写工作笔记的习惯,两个月就可以写完一个本子。翻开2008年的一本笔记,有几个孩子的名字反复出现,后面都写着,“我该怎样教育他呢?”
 
  盘晓红的老同事杨年清说,学校里的老师们遇到一些家里管不上、学校管不了的孩子,总会请盘晓红帮助教育。由于缺失来自家庭的关爱,不安的情绪让这些孩子或反叛,或封闭,盘晓红不放弃他们,总是带在身边慢慢开导,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
 
  黄兆生就是这样成了她的第二个“儿子”。起初,很多老师都为他的不听话而头疼,盘晓红在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后,不仅把他接到一起生活,让他重新收获关爱,还通过引导他参加活动等方式,助他取得成长路上不可缺失的成就感。
 
  “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万灵。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找到通向孩子的心灵之路。”盘晓红在那一年的日记里写道。
 
  一年又一年,送到盘晓红身边的孩子越来越多,近20年的时间里,她带大了12个曾经的乡村困境儿童。她会给每个孩子“订制”成长计划。带着他们读书、锻炼、做家务、献爱心,在盘晓红的培养下,他们已然长成了阳光积极、热爱生活的青年。
 
  这天下课,盘晓红给谭准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已经27岁的他接起电话,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好消息:“妈,我今天去办营业执照了!”他告诉盘晓红,自己承包了一个学校食堂的窗口,准备好好经营起来。
 
  在外地工作的黄兆生也会经常跟盘晓红分享近况,空闲的时候,盘晓红还会帮忙带一带他的两个孩子。其他的儿子和女儿们回到蓝山,总要去跟妈妈多见几次面,大家围在一起,还像小时候一样亲切。
 
  “从当老师到当妈妈,我始终为孩子们的成长感到无比幸福。”盘晓红说。
 
成长路上,需要一堂“美心课”


 
  “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在以“感恩”为主题的“美心课”上,盘晓红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40多人的课堂一片寂静,有学生怯生生地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父母,更没有为父母说过一声“生日快乐”。
 
  班上的孩子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盘晓红结合自己走访的真实案例,告诉孩子们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鼓励他们多与父母沟通,更要与在家照料他们的爷爷奶奶好好相处。
 
  “美心课”是盘晓红开设的校本德育思政类课程,没有模板和先例,盘晓红完全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人生阅历,以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编排。从2010年至今,已延续了11年。
 
  她将爱国敬业、传统文化、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生活技能等板块融入其中,通过歌唱、朗诵、生活技能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开设课程的初衷来自盘晓红对于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观察。
 
  刚来到楠市中心小学的那两年,她为了把沉迷网络的学生转化过来,一家家网吧去找逃学的孩子;为了阻止学生打群架,白天找学生谈心,晚上走街串巷去家访……这些应对措施收效甚微,盘晓红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个长期的“治本之策”。
 
  “我希望我们能够教育出可以自我约束、能够适应社会的孩子,这需要道德熏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美心课’就是一个解题方案。”盘晓红说。
 
  几年下来,不仅学生们在行为习惯、精神面貌、人生观等方面都受到积极的影响,家长的参与热情也高涨了起来。
 
  在家庭“美心课”上,盘晓红会分享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也会告诉家长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等等。
 
  在她的努力之下,不少家长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更加平和、积极地交流,亲子关系也更加紧密了起来。
 
  如今,盘晓红的“美心课”走进了蓝山县不少乡镇、县级学校的课堂,德育教育的范围更广、形式也丰富了起来。
 
  “我一直相信,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盘晓红说,“作为老师,我希望更多的留守儿童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能力,可以受人尊重地融入社会。这是我的初心和夙愿。”
 
自学成才的武警研究院特种装备研究室主任李兴海:一身“狠劲”图破壁,科研变成“战斗力”
自学成才的武警研究院特种装备研究室主任李兴海:
 
一身“狠劲”图破壁,科研变成“战斗力”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黎云、苗静
 

 
  武警研究院搬家了,装备技术研究所特种装备研究室的新办公室,面积比过去少一半。
 
  56岁的研究室主任李兴海和年轻同事们挤在一间办公室里,背后紧贴着墙。作为我国反恐装备领域专家,这种环境,似乎也是李兴海这几十年的工作状态——用年轻的心,细读着外面的世界;用面壁的“狠”,研究并满足着部队的急需。
 
  当兵38年的李兴海,是全军首届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获得过全军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奖、先后荣立一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在武警研究院的高学历人才队伍中,李兴海是个“例外”,全靠自学起家。
 
  1984年,李兴海选入原北京军区军械技工训练大队学习,从此爱上了装备保障和装备科技创新这一行。他从初中、高中的课程起步,专业知识积累全靠自修完成。凭着这股子狠劲,李兴海取得中专、大专学历,名列“全军自学考试十大优秀生”,荣登“全军自学成才十大标兵”金榜。
 
  李兴海先后取得40余项革新成果,其中27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大部分科技成果已转化为战斗力。
 
  李兴海搞科研得了很多奖,但他绝不是为了得奖搞科研。往哪搞?怎么搞?科研方向和服务对象很重要。李兴海以他的说话方式对这两点进行了诠释。往哪搞?就往“科学家们顾不上,基层官兵又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搞。怎么搞?自己搞,因为“问题在我们身边,解决靠我们自己”。
 
  在修理所时,李兴海为步兵研制了冲锋枪多功能枪榴弹发射器,为炮兵研制了简便射击器材,为通信兵研制了驾驶室与车厢通话器等40多项成果。他设计的某型瞄准仪,使迫击炮概略瞄准命中率提高了40%。
 
  李兴海带领团队研制的反恐突击车先后参加2015年九三阅兵、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他研制的加强型防暴盾牌,解决了PC塑料盾牌使用寿命短、低温易碎、防击打能力弱等问题;他设计的自动设障车,把执行任务的官兵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他提出的透窗观瞄系统,为夜间观察和特殊车窗内目标瞄准提供了一种全新手段。
 
  李兴海的科技成果都是带着泥土芳香的,他从不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
 
  李兴海发现战士步枪抵近射击时不便用眼睛直接瞄准,20来米距离瞪着眼睛就是打不上靶,就运用三角函数等原理进行换算,制成水平“气泡仪”固定在枪机上,实现了精确瞄准,一个人过去要用500发子弹才能“喂”出来的感觉,而今一个视力正常的战士首发就可以命中。
 
  针对夜视枪瞄镜近距离打不准、精度差的问题,李兴海带领团队,查阅科技材料,到高校去请教,经过数年攻关,一举解决了困扰一线官兵多年的难题,达到了百米内昼夜射击百发百中的效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列装近两万具,为武警部队遂行夜间作战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兴海有一个习惯:每天必看科技博览等电视节目,每周必跑图书馆查阅一次最新科技资料,每月必听一次科技知识讲座,每季必在国家专利局网上检索一次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
 
  各地举办科技博览会,李兴海总是不放过任何能争取到的参观机会,在智慧天地中开阔眼界。他走到哪儿,创新的火花就闪到哪儿;走到哪儿,创新课题就找到哪儿。
 
  李兴海在一本介绍汽车发展展望资料上看到,由于世界能源日趋紧张,尾气污染日益严重,世界汽车行业都在寻求一种更节能、更清洁的化油装置。联想到部队汽车耗油状况,他决心攻克这一难关,先后到北京、上海、重庆等汽车制造厂搜集最新资料,终于研制成功技术领先的汽车节油净化装置。
 
  就是现在,李兴海还戴着老花镜,每天坚持看专业书,还用老方法写读书笔记。
 
  他相信:“狠”人虽愚笨,努力出奇迹。
 
拿全国金奖的创业青年和他们的“无人农场”梦
拿全国金奖的创业青年和他们的“无人农场”梦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郑天虹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迁移,未来谁来种地?

  “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一个人就可以管1000亩地,吸引更多年轻技术人才加入农业建设,实现大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黄辉脑子里,有这样一幅未来农场的图景。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由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带来的“未来农机-无人农场的领航者”项目,荣获高教主赛道师生共创组金奖。

  脑海中装着“无人农场”图纸的黄辉,就是该项目学生团队负责人。

农村孩子的“现代农业梦”


  就像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一样,农村孩子也有着“现代农业梦”。

  华南农业大学“未来农机-无人农场的领航者”项目团队共有15名成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95后”。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目睹农民种地的艰辛,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托实验室科研平台,希望用科技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季节性和结构性短缺,“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基于实验室科研基础,我们产生了无人农场创业项目的设想。”黄辉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带领下,工程学院青年教授、项目创始人胡炼与老师、学生团队成员一起,在全国10个省19个基地开展无人农场试验与示范应用,其中包括广东、湖南、安徽、山东、河南、甘肃等地,实践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玉米等。

  创业项目的核心是智能农机和无人农场整体解决方案。胡炼说,简单来说,就是农机自动驾驶,有点像汽车无人驾驶,需要精确定位、导航控制和系统集成;同时结合精准作业提高无人农场整体生产效益,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等。

  “在参加这个项目后,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生产试验,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团队成员、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涂团鹏回忆说,最近一次是两个月前,在广州增城朱村,采用无人插秧机进行插秧试验,因为是由香蕉地改造的水稻田,泥底层坑洼深浅不一,插秧机陷车频繁,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在罗院士和胡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想办法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在水田农机侧滑估计和补偿的基础上研究泥底层与机具互作机理,让无人驾驶农机能走得更直甚至自行脱困,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目前团队已经在广东增城和三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无人农场和第一个花生无人农场,水稻无人农场2021年早稻亩产达到了662.29公斤,花生无人农场2021年亩产达到187.50公斤。

  无人农场项目应用可直接提高农场综合效益。团队在推广应用实践中初步总结得出,建设一个无人农场,以1000亩一年两季、五年为一周期为例,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每亩经济效益可提高200元左右。

校赛末奖捧得国赛金奖


  这个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金奖的项目却在学校初选时差点被淘汰。黄辉说,2020年4月最初接到这个项目,仓促备赛,结果在校赛以最后一名被推荐进入省赛。

  整个参赛过程让大学生团队对“创业”的认识更加清晰。进入省赛后,团队开始全身心投入比赛。准备参赛材料就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梳理几百项专利以及几十篇论文,巨大的工作量一度让黄辉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原本以为省赛可以拿金奖,但是却以零点几分的微弱差距排名11,获得银奖,而排名前十就是金奖。当时团队真的很失望,离金奖只有一步之遥。”黄辉说。

  黄辉赛后总结了经验教训。他意识到,创业比赛不仅要把技术问题搞通透,更重要的是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商业化道路。而商业化恰恰是他所忽视的部分。“这个比赛最重要的还是商业化,商业化到底怎么去实现,跟客户、跟合作企业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省赛中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为了讲好“商业化”故事,团队反思省赛得失,向国赛再次进发。“团队分了几个组:科研组、实践组、经管组。科研组由老师带着,负责北斗系统的研发升级等关键技术的研制;实践组到各地农场一线去实验,到现场采数据,保证一切数据的可靠性;经管组管财务,包括整理财务资料和商业模式的总结等。”黄辉介绍说。

  为了探讨商业模式某个细节,师生们常常讨论到深夜,甚至比赛前几天还在不断打磨PPT。最终,项目以“产品+服务”的模式,定位大型农场,以农机自动导航作业系统为核心产品,衍生出精准作业的一整套服务体系,包括精准耕整、精量播种、处方施药、精准收获四大服务卖点。项目如愿收获国赛金奖。

  胡炼介绍,具体有两条线,一条线是团队的核心技术与主要农机企业的结合,比如说团队与大型农机公司合作,把技术嵌入到产品里面,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条线就是提供与这种智能农机应用相适应的服务,如无人农场精准作业技术。

从“小生意”到“新目标”


  国赛夺金之后,黄辉的生活有了变化。“最近确实联系的人很多,也有很多其他的模式在探讨,推动了我们对新模式的思考。”

  原来的设想是未来做点小生意的黄辉,现在一心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只有以高精技术作为支撑,产品才能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我们要做的东西是能够实实在在去生产,而不是一个摆在实验室的样机,是要做一个可以为农业服务的产品,这是罗锡文院士给团队定下的科研基本要求,我们一定是要按这个要求去做的。”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越来越清晰。

  胡炼也说,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对农业产生兴趣了,一方面学校在培养这样的学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新农人的职业素养也在提升,“种田”将会更趋信息化和智能化。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与各地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

  亲身参与了这场创业大赛的学生们感慨,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是空前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孩子在一起碰撞,学工程的有技术优势,却没考虑到将来怎么把技术转化到市场,而学经贸的又鲜少关注相关技术……大家一起做这个项目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吸收的过程。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将“无人农机”的研究探索推向产业化,黄辉说,这是下一阶段,他和团队成员心中的“小目标”。

 
点点相望 只为山河无恙 云南逾十五万人坚守边境疫情防控一线观察
点点相望 只为山河无恙
云南逾十五万人坚守边境疫情防控一线观察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杨耀萍、何春好、庄北宁


  “镇守边关 视死如归”——在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的边境一线,这八个大字气势如虹。这是烙印在边境一线干部群众心底为国守边的决心意志和铮铮誓言。

  云南省毗邻缅甸、老挝、越南3国,占有4060公里国境线。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云南15.3万党政军警民坚守边境一线,600多个日日夜夜风雨兼程,牢牢守住了不让疫情经云南边境向内地扩散的底线。

不见硝烟的战场


  “站住!我们是当地民兵,你已非法入境,现在就地隔离,请原地等待处理。”2020年底的一天凌晨3时许,39岁的王永贵和另外两名民兵例行巡逻时,截获一批乘皮划艇渡江越境人员。

  王永贵是中缅边境孟连县勐马镇陇海村民小组民兵排长。自2020年4月起,他便带领村里民兵值守村头界河一侧的防控卡点。

  夜色深沉,有人从包里掏出一沓人民币递过来,“这是7000元,放我们过去,你们3个把钱分了。”

  “收回去。谁都不许动,等待公安机关和核酸检测人员前来处理。”王永贵断然拒绝。他的想法简单朴实,“如果他们携带病毒,而我守不住,我们寨子就遭殃了。”当月,孟连县在非法入境人员中发现2名阳性病例,均被堵在边境一线,闭环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未导致发生本土感染。

  今年10月的清晨,山间弥漫着浓雾,带着丝丝凉意。勐腊县易武镇倮德中老边境线上,一支巡逻队穿梭于密林间。巡逻队3名队员都卷着裤腿,鞋子上沾满了泥,领头的县法院干警韩贾肩扛国旗。

  “我们001号联防所是勐腊县最远的一个联防所,负责中老边境9号界碑到10号界碑点的路段巡逻。”韩贾说,他们每天巡逻三次,一次往返要走4个多小时。

  在隔离点值守的勐腊法院法警饶锋在日记中写道:“这是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每位战士的身上都系着几千、几万、几十万,乃至14亿人民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这份责任太重太大了。”

守边关 织网格


  云南边境地区按边境一线、抵边乡(镇)、县城、县城出口设置了“四道防线”,层层严加防控。在边境一线全面实施“五级段长制”,对边境线分段日夜值守,州、县、乡、村、村组各级段长统筹责任段内各种力量资源协力防控。

  边境线长133公里的孟连县,常住人口仅14万,防控任务最紧张时每天8000余人在一线巡守,“点点能相望、人人能呼应”。

  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线,数千个防控卡点哨点“接力”相连,构筑起边境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同时,村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由县乡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形成大网格套小网格,小网格之间无缝对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各边境县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勐腊全县各部门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制度,即派驻抵边一线驻守、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保单位日常运转的人员力量各为三分之一。

  一年多来,守边关,织网格,成为边境地区许多干部群众的生活常态。

  瑞丽在全市建立网格6900多个,共有网格员8000余人,全天候开展防控宣传、生活服务、疫情隐患排查等工作。闫秋是勐卯镇团结村委会第16、21网格员,前不久她崴伤了脚,可全员核酸检测在即,她拄着拐杖按时出现在责任点。“只要我的脚能落地,我就能在岗。”闫秋说。

  江城县曲水镇怒那村木嘎村民小组,有一群妇女组成志愿队,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边地阿耶”。“阿耶”是哈尼族语,意思就是“之花”。村民小组副组长白小伟值守的卡点离家40多公里,10天才能回一次家。父母年迈,妻子又在县城打工、陪孩子读书,白小伟不免担心家里的老人,“边地阿耶”帮他解决了后顾之忧。“每天都有‘阿耶’帮我照顾老人,给我报平安,只有守好边境,才对得起大家。”白小伟说。

疫情终将过去 边境从此不同


  “去年常常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疫情以来没有一天休息。”回想去年的工作,48岁的孟连县疾控中心副主任祁德忠连连感叹。祁德忠负责核酸采样和检测小组,整个小组五六个人,24小时待命。

  他回忆,有一次他们上午出发去边境一线做采样,刚把样本送回来,又有紧急任务需赶到193号界碑附近。由于山高路远赶到现场已是傍晚,做完采样已是凌晨,样本返回后又有新的采样任务,天亮之后接着干。一套防护服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白天户外气温超过30摄氏度,密闭的防护服内汗水泡到了脚踝。

  “现在情况已大为改观。”祁德忠说,随着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人员有序入境,突发的核酸采样工作已经大为减少。

  孟连县芒信镇芒信村允软村民小组毗邻缅甸。干练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岩依嫩说起种种酸甜苦辣,禁不住哽咽了。因挺身而出制止偷渡,岩依嫩受到威胁,家里养的猪被人毒死,媳妇受委屈哭了好几次。

  在疫情防控中,云南边境地区多措并举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

  勐腊县曼旦村委会南浪村民小组至边境线8公里,村口卡点24小时有民警、民兵和村民值守,县委党校也抽调7人支援守卡。晚上民警带着民兵巡逻,村干部也轮流参加。去年以来,村党总支书记王周门每月有三个晚上熬通宵巡逻。他说,“只要能把边境守住,再苦再累也值。疫情防控中,干部与边民一起守边同吃同住,干群关系更融洽。”

  “经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边境地区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大考。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边境从此不同。”参与了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的孟连县发改局局长张郭建说。

  同时,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7%。这其中,蕴含着边境地区的贡献。在疫情防控中,云南边境地区跨境运输实行“人货分离、分段运输、封闭管理”的工作原则,尽管困难重重仍交出了一份有“含金量”的成绩单。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歌儿暖人心……一条心保边疆,锦绣河山万年春,哎哎哎。”优美的旋律,让远方朋友对美丽边疆心生向往。我们期待,疫霾早日散去,边疆更加美好。

 
物资供应充足 严防疫情外溢 云南陇川抗疫见闻
物资供应充足 严防疫情外溢
云南陇川抗疫见闻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12月4日,在瑞(丽)陇(川)高速公路章凤收费站路口,工作人员对货车进行消杀。新华社记者浦超摄
 
 
 
  新华社昆明12月6日电(记者浦超、林碧锋)12月2日,地处中缅边境地区的云南省陇川县发生疫情。12月3日9时起,该县一区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连日来,当地生活物资有没有保障?物价怎么样?流动人员怎么管控?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记者在县城中心的东方家园购物广场超市看到,工作人员在出入口对进出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和消毒,群众有序拉开距离排队等候。超市外面街道上,行人和车辆较少。超市内货物琳琅满目,生活物资和日用品应有尽有。蔬菜区域堆满了新鲜蔬菜,购物群众自觉分散采购。
 
  “现在,蔬菜、肉类价格跟平时差不多。”正在挑选蔬菜的市民谭木炯说,这几天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到。她在超市买了鱼、大白菜、粉条。
 
  超市负责人段冬美说,疫情发生后,农贸市场关闭,超市加大蔬菜采购力度,12月3日、12月4日、12月5日的蔬菜供应量比此前增加两倍左右。每天8时到11时购买高峰期,超市增加工作人员到蔬菜和肉类区域引导群众有序分散采购。同时,为确保群众买到新鲜蔬菜,超市每天分多个批次上架。目前超市的蔬菜、肉类供应充足。
 
  疫情发生后,该县将主城区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防范区域内,超市、药店等必需的商业场所在严格扫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人员限流等前提下继续开放。
 
  “主城区明确了9户大型商超、企业作为居民生活物资保供企业,确保有备无患。对封控区和管控区,根据居民订单需求调运配送,再由网格员将物资送达到户,配送到居民手中。”陇川县工业和商务科技局局长许有平说,他们每天组织对保供企业、商超等进行检查,实时监测价格,严查哄抬物价、抢囤物资行为,确保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质量安全。目前各类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生活物资供应充裕,价格平稳可控。
 
  为严防疫情外溢,陇川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要求,12月3日9时起,所有人员非必要不进出陇川主城区,离陇人员加强管理。
 
  在瑞(丽)陇(川)高速公路章凤收费站路口,进出方向都设立了卡点。外来货车采取换驾方式进入陇川,外来驾驶员就地休息等候,由本地驾驶员驶入陇川。陇川驶出的货车,经过严格消杀后,再交由在此等候的外来驾驶员驶离陇川。
 
  陇川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大队长刘永楼说,为防止疫情外溢,当前严格执行非必要不进出陇川政策,进出卡点必须提供陇川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具的通行证明,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云南健康码、德宏抗疫情码、通信大数据行程码必须为绿码。货运严格遵循“货动人不动”原则,车辆严格消杀,并采取换驾方式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对不落实防控政策人员坚决给予劝返,对绕关避卡、拒不执行行为将依法查处。
 
  另外,主城区和乡(镇)之间人员非必要也不相互流动。陇川县委书记郑洪云说:“我们坚决做好防扩散、防输出工作,以最硬措施、最严要求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请问你从哪里来?来做什么?要到哪里去?”在位于抵边村寨与主城区之间的章凤大桥卡点,执勤人员对每位进出人员都仔细询问情况,并对进出车辆严格检查和消杀。
 
  执勤民警蒋坤耀说,这个卡点由13人轮流值守。他们要检查车上所有人员的相关证明、体温、身份证等,对车辆内部和后备厢也要仔细检查。“我们坚决守好卡点,决不让病毒从这里过去。”他说。
 
国产“新冠救命神器”诞生:体积小巧价格“美丽” 自主研发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上市后,重量和价格均有望比进口产品降低八成
国产“新冠救命神器”诞生:体积小巧价格“美丽”
自主研发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上市后,重量和价格均有望比进口产品降低八成

( 2021-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董小红、吴晓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外膜肺氧合设备(简称ECMO)大显身手,被称为危重患者的“救命神器”。近期,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ECMO进入临床阶段,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有望打破长期以来该设备依赖进口、价格高昂的局面,推动ECMO向基层医院普及,让更多患者受益。国产第一台ECMO是如何研发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独家采访核心科研团队成员,揭开幕后的故事。

  五年磨一剑 国产ECMO“小个子有大能量”


  一块不到0.5平方米大小的“小方块”,连接着几根特制的导管,整体重量只有6公斤——这就是国产第一台ECMO简约朴素的“真身”。

  但别小看了这套设备,不仅核心组件都由我国自主研发,还比进口同类设备小巧轻便很多,适合便携式挪动,尤其有利于应急救援中的紧急调运。

  ECMO俗称“人工肺”,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对急性或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呼吸与循环,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是医生们从鬼门关“抢人”的“救命神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随着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加,ECMO数量严重不足。一时间,全国多地的ECMO被紧急调运支援武汉。

  然而,这一重要的医疗设备在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及耗材费用高昂,业内常有“ECMO一响、黄金万两”的比喻。目前,我国尚无生产ECMO的厂家,国内现在拥有的400余台ECMO均从国外进口,而在全球范围内,ECMO市场基本被美国和德国的几个厂商所垄断。

  如今,这一局面终于开始被打破。最近,由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等历时5年科研攻关,共同研发的国产ECMO成功应用于临床,实现了中国在该技术领域从0到1的突破。

  在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见到了国产ECMO研发的部分核心团队成员。这支研发团队由大名鼎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率领,整个队伍才20多人,其中不少是年轻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场ECMO内部研讨会正在召开。中间有两个人在热烈讨论,其中一位是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国产首台ECMO研发总设计师),另一位则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技师王京玉。“我们两个人经常讨论着,不一会儿就吵起来了。”王云兵笑着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较于进口设备的“大块头”,我国自主研发的这款ECMO非常小巧,是进口设备重量的五分之一,体积更小、方便携带,能装进20寸行李箱里,直接就能带上飞机。

  ECMO的工作原理是用离心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到体外,通过体外的膜肺,血液被氧合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从而维持人体脏器组织的供氧。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关键,缺一不可。

  而国产ECMO小巧的体积,却要实现和进口设备一模一样的功能,是如何做到“小个子有大能量”的?王云兵告诉记者,这台国产设备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包括离心泵、人工血管、膜肺、监测系统等关键部分,只不过经过数千次试验,研发人员把很多功能“打包”集合在了一起。

  “比如,进口ECMO是一个功能操作需要一个芯片‘大脑’,而我们统一把所有的功能操作集合在一个芯片‘大脑’里,这个‘小方块’实际上就是整个设备运行的‘最强大脑’,医生在‘小方块’屏幕上就可以轻松操作,发出具体指令。”王云兵说。

  为了让整个设备更加便捷,研发团队反复试验,还将人工血管长度较进口设备缩短了30%。

  关键“三宝”:“最强大脑”、抗凝血涂层、磁悬浮离心泵


  “目前,通过第三方的权威评测,国产首台ECMO不仅在多个指标上与进口设备打成平手,在一些关键指标上甚至超越了进口设备。”王云兵说。

  比如,集合了大部分功能芯片的“最强大脑”,从外观呈现出来仅仅是一个“小方块”,这个大胆又关键的创新,让业内人士都大吃一惊。

  “大家都没想到我们能做那么小,但是,结果就是我们真的做到了。”王云兵说。刚开始,科研团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先研究了ECMO工作需要的关键功能,然后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功能是不是可以集合在一起?

  根据ECMO的工作原理,大家决定大胆“闯”一下。好在,这个科研团队人数虽然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院士,还有临床医生,有专注医疗材料的研发人员,也有搞芯片设计的。

  20多个人一起埋头在实验室里研究,经过上千次不懈研发,终于打造出这个小巧的“最强大脑”。

  抗凝血涂层是国产ECMO的关键技术突破。研发团队试验了上千次,研发出最适合的抗凝血涂层,能有效减少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损耗,测试结果显示比进口设备效果还好。

  无轴磁悬浮离心泵也是一个关键突破。王云兵告诉记者,团队开发的无轴磁悬浮离心泵流场分布均匀,对血液破坏更小,效率也比进口设备提升了20%。

  长期以来,ECMO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武器”,国内有不少团队都在研发,甚至不乏比王云兵所在团队更有实力、资源和财力的,说实话,能否出成果,王云兵和团队成员最开始心里是没底的,也顶着不小的压力。

  但他们从来没想过放弃。“2017年,我们团队决定要研发国产ECMO,那个时候,ECMO还鲜为人知,只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执着。”王云兵说,因为有几次,他和团队成员去医院了解情况,发现一些重症患者因为用不起ECMO,不得不放弃治疗。

  至今,王云兵都还记得当年看到的那些无奈心痛的情景。“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一定要研发出国产ECMO,不论有多困难,我们都要克服。因为,这是一件拯救生命的人生使命。”他说。

  在最困难的时刻,团队的领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今年83岁的张兴栋院士不仅全程给予指导,还力所能及给ECMO研发团队开通“绿色通道”。“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院士明确跟我们说,你们把手里其他事情全放下,就一心一意攻关ECMO研发。”王云兵说,这句话在当时给了他非常大的支持,让他看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身上的爱国大情怀。

  如此“强大”的国产ECMO,上市后的价格却很可能仅为进口设备的五分之一。“以后,越来越多病人将用得起ECMO了,越来越多基层医院也能拥有ECMO了。”张兴栋院士充满期待地说。

20余年科研积淀 “医工结合”激发创造力


  在张兴栋院士看来,该科研团队之所以能在国内多家自主研发ECMO团队中脱颖而出,率先进入临床阶段,关键是有一支涵盖材料、医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交叉互补的跨学科、跨地域协作公关团队,并且在此领域有长期丰富的积累。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科研单位,20多年来长期践行“医工结合”技术研发模式,在生物医学材料及器械科学与工程领域走在国际前列。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张兴栋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国际难题,研发出的牙种植体、涂层人工关节等生物材料,一直走在国际前沿。

  2016年,张兴栋院士还接任了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这是该联合会成立以来,首次由我国科学家担任主席。“我们的ECMO科研团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基于20多年的各种科研积累,相当于站在这个领域的‘巨人’肩上。”王云兵说。

  “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传统也进一步加快了国产ECMO的研发速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兴栋院士就带着研发团队开始实践“产学研一体化”。他和团队开办的公司起初注册资金仅50万元,在国内生物材料领域“小的可怜”,却创造了年均上千万元的产值,也因此吸引了全球先进人才。

  王云兵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全球多家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研发了多个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却毅然回到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栋不起眼的小楼里,一心一意埋头搞科研,硬是带着跨学科、跨地区团队研发出了国产首台ECMO。

  “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没有别的想法,就想干点真正有意义的事,研发出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在张兴栋院士的眼里,这是科研人员的初心,而这份初心,也流淌在王云兵等全体研发团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