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各地

04版:新华国际

山西:发展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山西:发展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柴海亮、梁晓飞、张磊)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面对“一煤独大”、创新开放不足等矛盾,山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态势呈现诸多积极变化。

  从“畸黑畸重”到“绿色低碳”


  在山西省岢岚县岚漪镇下石沟村,漫山的光伏电板整齐地排列着,阳光转化的电流通过电线输送到电网中,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益。

  过去5年,山西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57亿吨,超出国家下达任务4270万吨;风电、光伏装机年均增长24%、63%,装机规模升至全国第四、第七位。

  在三晋大地,畸黑畸重的产业结构正在变轻、复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太谷饼是山西的一种传统名吃。日前,一款被赋予“灵魂”的太谷饼“火”了,饼中添加了1%至2%的藻粉,味道更鲜美。藻粉是由螺旋藻和小球藻等微藻磨制而成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微藻竟然是用火电厂、焦化厂排出的尾气培育的。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烟气微藻固碳减排实验中心,一套完整的工业烟气减排系统末端连接着一套微藻自动化培育装置。净化处理后,去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烟气进入装满培养液的试管中,微藻随着水泡不停翻滚。

  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山西非煤工业增速快于煤炭工业5.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分别达39.3%、28.3%,均明显快于工业增速。

  在近日举办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23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491.5亿元,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

  从“有中生新”到“无中生有”


  换上矿工服,随身携带定位卡、氧气自救器、5G矿用防爆手机等装备,记者乘坐无轨胶轮车,开启全新的“地心之旅”。

  智能巡检机器人、一键呼叫“网约车”、实时手机视频通话……在晋能控股集团塔山煤矿地下500米的巷道里,5G技术正在赋予煤矿新的未来。

  塔山煤矿副总经理张兴说,5G基站入驻采煤工作面后,已经有11种传感器改为无线传输。原先采煤工作面一个班20多名矿工,经过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减员30%至40%。

  煤焦冶电,曾是山西的主要支柱产业。5G煤矿、绿色焦化、手撕钢、异质结电池……近年来,这些“新面孔”越来越多。

  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展厅里,碳化硅粉料、碳化硅单晶锭、碳化硅晶片一字排开,闪烁着特有的光泽。去年刚刚投产的这一基地,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化硅材料供应基地。

从“四塞之地”到“四处逢源”


  8月中旬,一列满载火车轮对的中欧班列从位于太原、晋中两市交界处的中鼎物流园驶出后,顺利抵达德国汉堡,开启了太重集团产品直达德国的新通道。

  直达法国巴黎、直达土耳其梅尔辛……今年以来,从山西开出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继续拓展,目前已开辟出10条常态化国际线路。

  黄河之东、太行之西、表里山河,山西以此得名。进入新发展阶段,山西主动向外生长,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四塞之地”到东西通衢,山西在发展中“四处逢源”。

  尽管不沿海、不沿边,但山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入京津冀,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拓展晋陕豫等省际交界地区合作,成为区域协作中的活跃力量。

  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权说,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山西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426个,占同期签约总数的三成以上。山西已经成为这三大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透视乡村振兴新图景
透视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邹明仲、周楠、向定杰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走进乡村,隐居田园,品尝农家饭菜,体验农事劳动……成为假日休闲新风尚。
 
  这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乡村振兴在产业提档升级中全面推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正成为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沃土,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小康幸福,在富裕富足的希冀里


 
  国庆假期,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镇中心台村村民赵德全比平日更忙。
 
  一大早,他来到“稻梦空间”景区自己经营的4亩甘蔗林,收甘蔗、削皮……准备迎接开园后的大批游客。
 
  这家景区是以体验农事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近年来颇受游客欢迎,已是热门“打卡地”。今年国庆假期以来,几乎天天爆满。
 
  “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真好。”赵德全说,“采用覆膜保温等技术,在东北引进甘蔗种植,吸引了不少游客,4亩甘蔗种了4年,每年都能收入约8万元。”
 
  在这里,“稻田画”观光、特色种植、水稻深加工等实现了“三产”融合,惠及周边40个村、2000多名农民,平均每户可增收3000多元。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上半年乡村产业稳步发展,全国创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崔淼认为,互联网、现代交通等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新业态,让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焕发生机,形成了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这是我们陇南刚刚上市的核桃……”快手直播间里,有45万粉丝的梁倩娟向消费者介绍家乡特色农产品,“今年3月以来,已经开展了100多场直播活动。”
 
  35岁的梁倩娟,8年前从广东辞职回乡,创办的网店年销售额从创业初期的6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元,还带动400余农户增收致富,其中有100多户是曾经的贫困户。
 
  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利用当地优势和各自特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贵州晴隆,28岁的郑金鹏去年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成为平台快递骑手,每月收入最高可达上万元;在河北邯郸,“90后”小伙魏少桢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通过改良品种和网上销售,让一亩地收入增长七成。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4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
 
  丰产丰收,在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里


 
  国庆长假,湖南省多地仍处于高温笼罩中。
 
  4日清晨,太阳初升,在益阳市南县乌嘴乡的农田里,种粮大户昌建文已经忙得满头大汗,他正组织多台收割机收割水稻。
 
  昌建文流转了2600多亩稻田,大部分是优质稻虾田,采用一季虾一季稻的模式,每亩产龙虾两三百斤。水稻品种采用了湖南省农科院推出的最新品种,亩产稻谷千余斤,收购价格比常规稻高50%以上。
 
  “我还种了‘稻稻虾’试验田200亩。”他说,“稻稻虾”是当地农业部门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大棚集中育秧的方式,缩短早稻在农田中的生长周期。“试验田里稻谷亩产增加到近2000斤,相当于增加了一季收入。”
 
  南县位于洞庭湖腹地,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然而,原来粗放式的种植管理和对土地掠夺式的耕种,让水稻品质难以提升,影响农民增收。
 
  “全县耕地面积87.6万亩,推广‘稻虾种养’60万亩,每亩化肥减少40%至50%,产值却增加了四五倍。”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游涛说。
 
  越来越多的农民分享农业高质高效带来的丰收喜悦。
 
  在全国产粮大县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苇子村,当地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降低种粮综合成本,提高种粮收益。
 
  农业兴、百业旺,乡村才会有活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在福建,农业科技的力量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团队,以套种大豆、油菜方式经营武夷山脚下的生态茶园,不仅提升了产量,还能改良土壤、提高茶叶品质。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以全国几十万名科技特派员为代表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农业高质量发展,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构建起凸显精细农业特色,实现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
 
美丽画卷,在宜居宜业的乡村里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一笔宝贵财富。让乡村宜居宜业,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国庆节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召开了一场特殊的群众会。与其说群众会,更像是项目论证会。原来,贵州正在全省建设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芦笙舞艺术之乡的南猛村成为雷山县重点打造的两个村之一。
 
  记者全程听完3个多小时的会议后发现,项目清单上有关道路改造、垃圾回收、电力提升等基础设施的话题,得到的呼声最高。
 
  “经过脱贫攻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乡亲们一心想要把乡村来个大变样。”刚到村一个月的蔡孟阳是国家乡村振兴局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他对此深有感触。
 
  根据中央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各地各部门在乡村建设行动中,接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让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河北省提出,2021年全省成线连片建设2000个美丽乡村;到2025年,全省建成1万个以上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在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中,浙江目前正着力解决好省内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进行优势互补着力蹚出致富新路子……
 
  云南丽江今年将深化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力争在5年内创建20个示范乡镇、100个精品示范村、500个美丽村庄。
 
  山水之间,一抹记忆中的乡愁静静流淌,美丽风景正在变成“美丽经济”。
 
  海拔1000多米的大巴山腹地,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倒卜龙村,200多户人家散落在陡峭悬崖边。
 
  十月的晴天夜晚,满天星斗闪烁。在村委会所在地,忙完秋收的群众在院坝自发跳起了广场舞。
 
  “这些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也开始锻炼身体、追求健康。”村党支部书记向运朝介绍,村里既有两江交汇的秀丽景观,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眼下正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多彩的乡村,多彩的中国,美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发现美丽中国新画卷 国庆经济成就盘点之“生态篇”
发现美丽中国新画卷
国庆经济成就盘点之“生态篇”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高敬)岭南绿意浓浓、江南稻田金黄、东北枫红似火……金秋十月,祖国大地被点染成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
 
  环境更好,生态更优,群众的环境满意度越来越高,美丽中国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污染少了环境更好


 
  秋日里,漫步江苏南京仙林大学城,两年前的“黑臭河”摇身一变成了新十里长沟,如同一条绿带串起各高校校区,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
 
  2018年,仙林街道开展水环境治理,对辖区内12条河道、352个出水排口全面排查整治。街道网格化把大伙联成一体,所有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彻底消除了劣Ⅴ类水质。
 
  今年2月,仙林街道又启动餐饮油烟整治,对105条商业街区、40个小区、临街商铺1636家餐饮店的1158个油烟排口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目前,433个问题排口已全部整改到位。
 
  像南京仙林街道一样,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大气、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举措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污染治理的成效更加明显。
 
  水质改善成效突出。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至Ⅲ类)断面比例为81.5%,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蓝天白云正在成为常态。今年前8个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3%,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
 
  尤其让人感到欣喜的是,今年8月,北京市空气中PM2.5月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为历史同期最低,继6月份18微克/立方米、7月份16微克/立方米后,连续3个月月均浓度保持“10+”水平。
 
乡村环境更美更宜居


 
  文化广场红砖铺地、农家庭院干净整洁……金秋时节,走进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镇二河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看着眼前的景色,人们想不到,几年前的二河村却垃圾成堆、柴垛占道、污水横流,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村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好“城市的后花园”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目前全国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5%,基本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和县域规划体系。农药化肥减量的同时,新型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
 
  这个黄金周,北京连绵阴雨,每天仍有数千游客来北京喇叭沟原始森林景区踏秋赏叶。丰富的植被种类,五彩斑斓的色彩,让这里成了童话般的世界。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当地利用空气优、生态好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十一假期,附近的宾馆、民宿房间可谓“一房难求”。
 
  青山起伏、风光旖旎,很多地方的乡村告别脏乱差,成了山水画,既巩固提升优化了乡村的原有自然风貌,又留住了历史记忆和美好乡愁,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美观的孔雀、悠然自得的小象……国庆节前,一组组造型别致、内涵丰富的立体花坛在昆明市区惊艳亮相,引得路人频频驻足拍照。
 
  再过几天,《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在春城昆明举办。漫步街头,COP15宣传标语和形象标识不时映入眼帘,盛会将至的热烈氛围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新闻成了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地的雪豹频繁现身……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很多地方农牧民不再是大自然的索取者,而是当上了野保员、林保员、湿地保护员,成为“生态卫士”。
 
  保护自然生态的举措将更实更“给力”——
 
  在祖国北疆,自10月1日起,《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正式施行,将推动内蒙古依法保护草原、维护生态安全,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区域林长合作机制,林长携手护绿,共同建设长三角区域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面实现区域内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共享。
 
  在鄱阳湖畔,从9月上旬开始,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护鸟员们除了每天巡护3次外,还忙着发放护鸟宣传单。周边村民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主动参与到候鸟保护行动中,当地爱鸟护鸟的氛围更加浓厚。
 
产业输出 携手共富 浙江嘉兴南湖的对口支援协作故事
产业输出 携手共富
浙江嘉兴南湖的对口支援协作故事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岳德亮
 

 
  9月14日,由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对口办)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的专家讲师团来到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陆续展开上门送教活动。
 
  在该县唐克镇,有着电商、物流领域20多年教学经验的李玉清教授讲授了“互联网+旅游电商”专题讲座。
 
  “跟我们想象的教授讲课不一样,她讲得很接地气,通俗易懂。”若尔盖县就业局局长仁青卓玛说,本地农产品青稞饼、牦牛肉、酥油、高原酸奶等在讲师团老师眼里都是特产,老师不仅教大家如何在抖音上卖货,如何包装,还教授如何经营宾馆与餐饮。
 
  今年以来,南湖区加快推进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特别在加强劳务协作、消费帮扶和产业帮扶等方面下功夫,拓宽增收路径,携手向共富路迈进。
 
  前段时间,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若尔盖县巴西乡下巴西村“浙江援建发展种植大球盖菇产业扶贫基地”所生产加工的松茸菌出现严重滞销现象,低收入农户有返贫风险。
  得知这一情况后,南湖区援川人员俞锋立刻向南湖区政府寻求支援。南湖区发改局及时在辖区发布消费帮扶倡议书,号召社会各方力量行动起来,积极采购结对地区农产品。
 
  “餐饮行业协会率先响应,22家成员单位争相订购,很快就将该村积压的4000斤产品抢购一空。”南湖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合作社拿到近3万元货款,解了燃眉之急。同时,南湖区通过举办“羊肉节”的形式,每年向若尔盖采购高原牛羊肉,“深受消费者喜爱”。
 
  迈向共同富裕,产业助力必不可少。2017年至今,南湖区援川工作组助力若尔盖县铁布镇兴农枣李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于研发种植高原李子。顺利达产的“高原香香李”依托南湖区、若尔盖县两地共同搭建的供销渠道,“线上线下”一起发力,亩均效益提升近10倍。
 
  携手奔共富,不仅有东西部对口支援,南湖区还承担着省内的山海协作任务。
 
  2018年1月,南湖区与浙西南的遂昌县结对。多年来,两地在产业合作、消费帮扶、社会事业等方面交流协作不断深化。“凤桥水蜜桃”引育项目是产业合作的成功范例。
 
  遂昌县金竹镇茶竹岭村是该项目的“吃螃蟹者”。“糖度在15上下,很不错的数据了。”近日,在茶竹岭村35亩凤桥水蜜桃试种田里,金竹镇农技人员江岩用糖度仪测量蜜桃的糖度后高兴地说,“试种的第一批水蜜桃出结果了,我们真的放心了。”
 
  品质好了,价格高了,农户的收入也增长了。据了解,该批次精装水蜜桃市场售价15元/斤,高于市场同类水蜜桃均价18%,实现村集体增收13万余元,7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除了水蜜桃,金竹镇叶村村的羊肚菌在南湖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结出硕果。今年5月,该村20亩“特种林下菌”试验基地共采摘收获羊肚菌2500余公斤,产值达60多万元,上市后供不应求。南湖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借助羊肚菌项目的契机,南湖、遂昌将进一步加强科创平台的协作,加快推动南湖区优势科创资源向遂昌县辐射。
 
  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结对地区乡村振兴、群众增收,南湖区的对口支援协作故事越来越精彩。
 
“奋斗者”号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奋斗者”号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近日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据介绍,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下潜作业期间,“奋斗者”号开展了利用测深侧扫设备进行目标搜寻及地形探测、采集深渊海底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本、搭载沉积物保压取样装置海试等作业任务。图为“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即将入水(9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陈凯姿摄
 
重温伟大征程 感悟伟大精神 全国各地红色地标迎来参观热潮
重温伟大征程 感悟伟大精神
全国各地红色地标迎来参观热潮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国庆长假期间,每天未到开馆时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便排起队来。连绵秋雨,没有影响全国各地观众来此参观的热情。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展现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给观众们上了一堂鲜活而又生动的党史课。
 
  “我和老伴儿商量,下次一定要带着外孙女来。”第一次来党史展览馆参观的退休老人洪俊岭觉得,每件展品都令人震撼。他说,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对让孩子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鼓舞未来的发展信心很有意义。
 
  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这个国庆长假,全国各地的一处处红色地标迎来如织游人。人们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伟大征程,感悟伟大精神书写的不朽奇迹。
 
  迎着朝阳,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充满活力的一天。
 
  来上海前就预约好参观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刘亦文说:“现在我正在申请入党,所以特意趁着假期来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回顾‘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精神洗礼。在湖南,韶山打造一批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和拓展体验基地,吸引着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在陕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下,小学生们以少先队队礼向英雄们致敬……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近日推出的江西首部革命旧址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几乎场场爆满。
 
  “每个人都能融入情景、化身为演员,与剧中人物命运共同沉浮,这样的体验感觉非常生动!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奋斗,告慰英灵。”南昌居民徐璐看完《那年八一》,被革命先烈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
 
  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英雄墓、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召唤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激昂号角。
 
  “半个月内,钟赤兵经历了三次截肢,这些痛苦他都挺过来了……”
 
  贵州遵义,娄山关景区。人们停下脚步,仔细聆听红色故事《一条腿的长征》。“今天跟妈妈一起来参观,听讲解员给我们讲述红色故事,感触很深。”中学生周彭豫黔说,“我要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好好学习,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穿越80余载岁月沧桑,红军将士发出的冲锋呐喊,仿佛仍在人们耳畔回响。“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哪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南宁市第二中学的学生申杰说,“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施雨岑、徐壮、郭敬丹、程迪、刘智强、吴思思、帅才、蔡馨逸)
 
北方降雨降温,南方酷热难耐 国庆假期为何南北天气差这么多?
北方降雨降温,南方酷热难耐
国庆假期为何南北天气差这么多?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黄垚)北方看雨添衣,南方大汗淋漓……这个国庆假期让不少网友感叹南北天气“冰火两重天”。假期已进入尾声,连日秋雨几时停?南方高温何时休?游客返程需关注哪些天气?

  中央气象台介绍,6日北方降水总体减弱,我国强降雨主要出现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等地。7日开始,此轮降雨过程将趋于结束。

  “国庆假期前几天我国天气基本呈现北降雨、南高温的特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此轮降雨为受影响地区带来降温。

  而江南、华南等地国庆假期以来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部分地区高温几乎天天“报到”,局地气温达到37至39摄氏度。随着冷空气南下,受高温“炙烤”的江南、华南、重庆等地,高温范围将缩小、强度减弱。

  5日,河南南部、湖北北部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5摄氏度以上。6日至7日,副热带高压东退南撤,江南等地的高温将会消退,不过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仍将维持在30摄氏度左右,较常年10月上旬仍然偏高。

  今年国庆假期为何南北天气差这么多?孙军表示,这是受大气环流异常影响。10月上旬,副热带高压位置通常在海上,而今年同期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南方地区,且维持时间长、强度大,导致气温偏高;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处于冷暖气流交汇区,降雨偏多。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于超分析说,高原槽东移和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共同作用导致此轮降雨过程发生。由于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且位置相对稳定,其西部和北部边缘源源不断输送的暖湿气流与高原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交汇于华北、黄淮一带,造成华西、华北、黄淮地区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

  同时,副热带高压也是南方高温的“幕后推手”。自10月1日以来,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江南、华南等地,并且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内部下沉气流盛行,导致空气增温,形成晴空少云的高温天气。

  假期进入尾声,强降雨将趋于结束,江南等地高温也将消退。专家提醒,虽然高温和降雨有所缓和,但新一轮冷空气已经开始活跃,大家不可掉以轻心。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7日至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至8摄氏度,局地降温10摄氏度以上;上述大部地区将伴有4至6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7至9级、阵风10至12级。

  专家提醒,公众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降水、高温、冷空气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返程游客要根据预报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林郑月娥发表二〇二一年施政报告 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林郑月娥发表二〇二一年施政报告
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香港10月6日电(记者刘明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了2021年施政报告。在香港已由乱转治的新局面下,这份长达55页的施政报告聚焦经济民生,回应市民关切,着眼国家战略机遇,完善香港空间布局,积极为香港谋划未来,力促特区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这是她任期内第五份施政报告。报告以“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为题,包括“前言:新局面”“‘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新气象新未来”“经济新动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加房屋及土地供应”“建设宜居城市”“持续改善民生”“培育人才及青年发展”“走出疫境”“结语:团结建未来”十个部分,深入阐释新局面、展示新气象、勾画新布局。

  林郑月娥说,香港过去两年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现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社会恢复安全稳定,香港现在又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林郑月娥表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之下,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提供者享有无限机遇。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发挥独特优势,将可为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打造北部都会区,完善香港空间布局。林郑月娥提出,将香港北部建设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并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

  林郑月娥指出,在国家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港深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林郑月娥介绍,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整个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将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并提供65万个职位。而支撑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也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这两个都会区将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确保土地持续供应,满足市民住房需求。林郑月娥说,要实现让市民安居的目标,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供应土地的决心。她表示,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在未来十年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约30万个公营房屋单位需求。她还说,已觅得足够土地提供原先承诺的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

  私营房屋方面,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争取未来十年准备好约170公顷土地,提供可兴建约10万个单位的用地。她表示,为确保十年后有持续土地供应,特区政府正积极推进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个发展区的相关研究,并建议检视“绿化地带”的发展潜力。

  林郑月娥指出,估计香港从2019年至2048年的土地短缺约为3000公顷。通过成功推动各项新发展区及填海项目,以及推展北部都会区,有信心会在中长期找到所欠缺的土地。

  在改善民生方面,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用于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由2017-2018年度的653亿港元,大幅上升至2021-2022年度的1057亿港元,四年间增幅达62%。未来一年特区政府会集中推行已规划的政策措施。

  为提升管治迎接新挑战,林郑月娥就重组特区政府决策局提出建议。她建议重组可采纳以下方向:设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推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议分拆运输及房屋局,让这两大政策范畴可获得更专注的高层领导;建议扩大创新及科技局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改变香港“工业式微”的观感;建议重组民政事务局为青年及地区事务局,加强解决地区问题及支持青年发展。

  报告还建议多项措施,支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金融服务方面,林郑月娥建议改善上市机制、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及推动绿色金融。另一重点发展方向是高增值海运商业服务,如船舶注册、融资及管理、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仲裁。

  林郑月娥表示,业界对位于将军澳并将于明年完工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反应理想,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动“再工业化”,构思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她还宣布,进一步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000个,以吸引世界各地优才来港工作。

  “今天,我比任何时候都对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林郑月娥在结语中说,只要特区坚持以“一国”为本、“一国”为根,以“爱国者治港”为原则,“两制”肯定会枝繁叶茂,香港仍然是祖国的掌上明珠。

 
让更多主旋律电影走向“新主流”
让更多主旋律电影走向“新主流”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本报评论员周闻韬
 

 
  这个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电影持续引发观影热潮和广大观众积极评价。截至5日晚,今年国庆档票房已突破40亿元。近年来,众多主旋律影片以精深的主题表达、精湛的艺术表现、精良的技术制作,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其“出圈”越来越强烈地表明,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新主流”。
 
  以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电影《长津湖》为例,影片饱蘸情感,传达出中国人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憎爱分明,对于责任、信仰的坚定不移。影片中,刚刚失去了大儿子,二儿子又要立即上前线保家卫国,伍家爹娘目送儿千里归队一幕令人动容;“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冰天雪地、枪林弹雨中,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树立起的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和不朽荣耀。影片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振,不仅刷新国庆档影片单日的票房纪录,也在同档期影片中占据排片占比、观影人次、上座率等多项数据第一。
 
  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属于同一系列的《我和我的父辈》,以代际为章,讲述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及未来世界4个不同时期为背景的故事,影片聚焦个体与家庭的关系,从家庭伦理出发,勾画时代精神谱系,呼应“家国情怀”这一中国人特别看重的主题。一位豆瓣网友评价称:前辈们的奋斗史,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从国庆档电影市场票房屡创新高中我们看到,主旋律电影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获得越来越热烈的市场反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红色经典正在成为兼顾艺术和市场的“新主流”大片。“新主流”电影因其具有的集体记忆、精神共振、家国情怀等显著特征,正成为电影市场各个档期的中坚力量。
 
  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日益兴盛,客观上要求传统主旋律电影锐意创新,走出一望而知的讲述套路。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回归电影本体,回归市场,回归艺术规律。这类电影专注于技术赋能、传递中国式情感、类型化创作、市场化运作,这些改变使影片在票房上不断攀高,口碑上广受赞誉。
 
  主旋律电影发展得好,不仅能促进中国电影的整体进步,还能推动电影人的自我完善和升级。期待以更多普通人的视角,讲述更动人的中国故事,散发更璀璨的时代光辉,让更多观众赏心悦目、心潮澎湃。
 
杜绝“节日病” 廉洁迈“节坎”
杜绝“节日病” 廉洁迈“节坎”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国庆佳节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开通报。通报的案例中既有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金、出入私人会所等反复出现的“节日病”,也有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违规为房屋中介及亲戚朋友优先办理业务问题的“常见病”。

  此次通报彰显,只要是有章不依、有规不循,侵占群众利益的事哪怕是打一声招呼、收一瓶酒这样“不起眼”的小事,一经发现也要坚决查处、及时曝光,表明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持续保持纠治“四风”的高压态势和“严到底、不退让”的态度,为正风肃纪划出了“红线”。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尤其是重大节日期间,走亲访友既有联络感情的需要,也是传承美德的必然,本无可厚非。然而,总有个别人为了达到一己私利,到处拉关系、套近乎,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对那些有利于个人发展、业务拓展和谋取私利有所帮助的领导和部门,大搞感情投资。所谓礼品也是花样百出,小到烟酒糖茶、当地特产、健身卡,大到现金红包、购物卡、名人字画等不一而足。行贿者往往是巧言令色,受贿者碍于情面或心存侥幸。这种貌似正常的人际往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围猎”与“被围猎”的利益固化,不仅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同时也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此风不刹,败坏的是党风政风,玷污的是同志之间纯洁关系和真挚感情,造成的是政企不清,损害的是社会公允。

  洁不洁看过节。据媒体统计,自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的“四风”问题百分之八十以上发生在节假日期间。由此看来,节日是“四风”问题的易发阶段,也是抓作风建设的良好窗口。因此,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让“节关”与“廉关”齐抓共管势在必行。

  为此,党委政府机关要以上率下,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重大节日期间正风肃纪反腐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其次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尤其是“关键少数”在“四风”问题上,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严禁借节日之机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或福利,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或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车辆,严禁公款吃喝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严禁借工作名义大搞拜年接待,坚决破除歪风邪气,彻底根治“节日病”;再次是纪检监察部门要敢于较真碰硬,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在“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搞好结合”上狠下功夫,把党中央精神要求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转化为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而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抓早抓小严惩不怠,让穿着隐形外衣的腐败现象无处遁迹;最后是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筑牢思想防线,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自律、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廉洁防线。

  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没有休止符,各级党委政府制订的“廉洁过节、过廉洁节”的规章制度,既是“紧箍咒”又是“护身符”,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越雷池半步。  (姚锋)

 
北京:到2025年就近入学比例持续超99%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超70%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赵琬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例要持续在99%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良率超过70%。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和规范入学办法,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有效破解择校难题,中考中招选择机会更为丰富,高考高招录取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构建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教育现代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首都气派、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其中,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到85%。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9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良率超过70%。
  规划还提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教育供给更加充分多样。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明显减轻。
上海:金秋文旅消费热起来
上海:金秋文旅消费热起来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第32届上海旅游节6日落下帷幕。中秋、国庆双节“遇上”品牌节庆活动,上海金秋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自9月17日至10月6日举行的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宾馆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为54%,较此前一段时间明显增长。上海地区旅游、餐饮、娱乐售票等日常消费类交易总金额为360.8亿元,环比8月17日至9月6日增长8.7%。

  据携程集团统计,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作为目的地在其平台上的访问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64%,上海旅游度假产品成交总额为14亿元。

  自1990年创办以来,已过“而立之年”的上海旅游节始终坚持“让市民游客走进美好与欢乐”的办节宗旨。今年上海旅游节首周推出的82家文旅场馆半价惠民举措,叠加文旅系统精心策划的中秋、国庆双节特色活动,吸引人们走进文旅场馆、漫步都市街区、醉心绿色乡村。据统计,上海旅游节期间,参与相关节庆活动的市民游客达2642.28万人次,各大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1623万人次。

  相关部门及文旅场所落实“一活动一方案”以及“预约、限流、扫码”等严格防疫举措,确保上海旅游节及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市民游客健康安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今年上海旅游节首次设立“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年度主题,推出线上总入口“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官方微信小程序、线下“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及微旅行线路等。

  自9月17日首发以来,“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已累计接待1.1万人次游客。上海16个区共举办线上线下主题活动143个,共计5751万游客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打卡”上海历史建筑和相关微旅行活动。

  受益于城市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文旅新空间持续扩容,“云上”旅游节线上活动总点击量达11.7亿次。这些颇有“种草”“引流”能力的线上活动,成为人们在国庆假期自发“打卡”的“导览图”,鼓励人们在城市各处享受微旅行、微度假、慢生活。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智慧博物馆以及在线预约等手段,为市民游客系牢“安全阀”,文化和旅游行业持续推进科技融合与产业升级,提升游客便利度。

    新华社上海10月6日电

 
废弃矿山“变形记”
废弃矿山“变形记”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记者姜刚


  玻璃栈道赏景、漂流等水上娱乐项目接二连三跃入眼帘,狮子、斑马等数十种动物在秋日下安然自得……国庆期间,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吸引了不少游客,他们有的体验水上项目,有的在山野间驻足拍照留影,尽情享受着长假的快乐。

  三年前,这个“网红”生态旅游景点还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坑。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对该矿坑进行修复治理,总投资约1亿元,结合矿坑生态功能修复和后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等需求,修复治理矿区面积约120亩,2018年开工建设,2020年竣工。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修金说,公司利用修复后矿坑建设景观项目,将一个废弃的矿坑打造成水上乐园,并与野生动物世界项目结合,构建成集生态修复、休闲娱乐、动物观赏、动物科普于一体的综合项目,2020年5月对外营业,为当地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是一座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长期开采利用,与废弃露天矿山相伴的山体裸露、固废堆积、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伤疤”。

  为修复“伤疤”,马鞍山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记者采访了解到,该市强化矿产资源整合,合理布局全市矿山企业,高效利用矿产资源,经整合(关闭)后,矿山数量从2005年的300余个减少到现在的43个。

  据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承良杰介绍,该市根据每个矿山的类型、规模、开采方式和地理位置,科学考虑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案和方式。比如,一些废弃矿山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旅游资源丰富,该市就通过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矿区植被和生态环境,吸引文旅综合项目,进行旅游开发。

  “我们通过边坡治理、台阶植树复绿、水沟整治等措施,初步完成了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在丁山矿区生态修复现场,马鞍山市晟沃生态修复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雷说,该公司通过综合治理和矿坑回填等方式,利用巨大的废弃矿坑资源有偿收纳城市建筑渣土,推动自我“造血”。

  丁山矿区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其地质灾害隐患、矿坑酸水治理等备受关注。2018年,马鞍山市对在采矿山实施了关闭,采取PPP模式推进矿区生态修复。

  “十三五”以来,马鞍山市将矿山生态修复列为重点工作,强力推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底,马鞍山市完成64个关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完成治理面积1044公顷,投入治理资金近3亿元。

    新华社合肥10月6日电

 
陕西强降雨,延安汉中转移群众超5万人
陕西强降雨,延安汉中转移群众超5万人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西安10月6日电(记者李华)10月2日以来,陕西省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导致陕北、陕南多地受灾。目前,延安市和汉中市共转移群众超过5万人。

  记者从延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3日以来,因持续强降雨天气,延安市黄陵县、甘泉县等多地发生落石、滑坡情况,部分高速路段临时关闭,造成车辆大面积拥堵。全市乡村道路路面塌方受损近300处,2500多间房窑受损,7000多亩农田受灾,已撤离安置群众3万多人,暂无人员伤亡。

  受强降雨影响,陕西省境内河流多次出现洪峰,其中汉江、嘉陵江干支流5日出现复涨。截至10月5日晚,强降雨导致汉中市略阳、宁强、勉县等县76个镇办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超过5万人,转移群众2.3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

  为应对强降雨天气,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5日启动了IV级防汛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关停、封闭暴雨洪水高风险区域,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避免人员伤亡。截至目前,西安、延安、汉中、宝鸡等地多个旅游景点临时关闭,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6日上午,陕西省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汉中、延安等地持续降雨,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12小时内汉中市、安康市、西安市南部山区等多地的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长津湖之战的背后 来自辽宁丹东的故事
长津湖之战的背后
来自辽宁丹东的故事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记者于力、高爽


  国庆期间,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大热,这部全景式还原长津湖之战的电影,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浴血奋战的英雄,也让人忆起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辽宁丹东转战朝鲜战场的故事。

  安东是辽宁省丹东市的旧称,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从这里走向朝鲜战场,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大街小巷,安东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出征地和抗美援朝战争大后方的最前沿。

  为了全力支援前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当时中共安东市委提出,只要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

  “安东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捐献三架飞机的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捐款。”86岁的丹东市民宋群基至今仍记得全市人民用实际行动支援前线的场面。

  1953年8月,新华社记者汪钦、李俊在《鸭绿江边的英雄城市——安东》一文中写道:“1951年开展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安东市人民在增产节约的基础上,捐献了九十亿余元,可购买战斗机6架。”

  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敌机经常空袭鸭绿江上的桥梁。面对强敌,为解决前线部队作战物资保障难题,东北军区提出建设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过了鸭绿江就是前线,无论火车司机还是铁道兵,都做好了战斗准备。”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馆长解本胜说。

  此外,为了做好志愿军后勤保障,一些企业、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彼时的安东机械厂承担为志愿军修理军械的任务,由于敌机对安东疯狂轰炸,工厂设施屡遭破坏,工人孙行昌、刘洪文喊出了“只要鸭绿江水没被炸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的口号。

  安东人民不辱使命。

  这座英雄的城市曾是许多志愿军战士的家。在一封志愿军战士张明庆1951年6月11日写于朝鲜战场的信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亲爱的宋大爷:离开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您对我的关怀和亲切的照顾,使我感到祖国的温暖,我以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骄傲。”收信人是时年65岁的宋传义老人。

  当年因频遭美军轰炸,很多人劝宋传义离开家躲一躲,他却坚持留下,只因他居住的临江街是志愿军部队经常路过和宿营的地方。一次,宋传义发现队伍中有一名伤员,立刻迎上去扶到自己家,对老伴说:“儿子牺牲在解放战争战场,他是革命青年,志愿军也是革命青年,都是咱的儿子!”

  这名伤员就是张明庆,他在被宋传义夫妇照料两个多星期后奔赴朝鲜战场。类似的信,宋传义先后收到300多封。虽然前线战事很紧张,战士们仍忘不了跟“老父亲”聊聊近况。宋传义也经常给战士们写信,介绍祖国建设和后方照顾军属等情况,鼓励战士们在前方安心、勇敢杀敌。

  在丹东,像宋传义这样的拥军模范还有很多。87岁的丹东市民吕孝娥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家有两间小屋,把炕都留给了志愿军战士,我们兄弟姐妹7人在地上打地铺。”

  “抗美援朝战争中,敌军炮弹轰炸曾造成丹东大批无辜平民伤亡,并带来巨大财产损失,但这没有击垮这座城市。丹东的坚守,展示了中华民族打赢正义之战的决心。”抗美援朝研究专家、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记者了解到一组数字:1950年至1953年期间,安东市参战民工220947人,其中随军赴朝参战民工2万余人次;出动战勤大车41814台,岫岩县5000多名民工冒着战火连续三天三夜为志愿军抢运弹药;3万名妇女参加到拆洗、缝纫、护理的拥军队伍中来;青年和学生自愿组织输血队,仅元宝区青年便为志愿军献血达58万毫升……

  英雄的精神在传承。

  如今,当记者走进丹东,鸭绿江断桥、大堡机场、凯旋门……这些抗美援朝时期留下的遗址遗迹,如红色烙印一般镌刻在丹东的土地上。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为丹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2020年9月19日修缮一新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恢复开放以来,超百万人前来参观,纪念馆网站上也留下了数十万网民的“献花”和留言。

  “老师告诉我们,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志愿军是从我的家乡丹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我要好好学习、强健体魄,未来也像英雄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参观完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实验小学学生孙笑熙说。新华社沈阳10月6日电

 
湖北全面推行五级林长制促“林长治”
湖北全面推行五级林长制促“林长治”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武汉10月6日电(记者侯文坤)湖北省近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并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湖北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2.5%,森林蓄积量达到4.9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到55%。五级林长体系全面建立后,各级林长的主要工作任务将包括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修复、加强森林资源灾害防控、推进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监管、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据介绍,湖北还将建立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将林长制督导考核纳入综合督查检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杨洁篪会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杨洁篪会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瑞士苏黎世10月6日电(记者陈俊侠、姜雪兰)当地时间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会晤是建设性的,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落实9月10日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寻求互利共赢,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杨洁篪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事关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受严重损害。美方应深刻认识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杨洁篪表示,中方重视拜登总统近期关于中美关系的积极表态,注意到美方表示无意遏制中国发展,不搞“新冷战”,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路。

  杨洁篪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美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双方还就气候变化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同意就重要问题保持经常性对话和沟通。

 
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 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
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
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内罗毕10月6日电(记者白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确保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在谈及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时,德钦策林介绍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政府有着长期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追溯到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环境规划署于2003年开设了驻华代表处。最初,环境规划署与中国的合作重点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建设和提高认识,但现在重点已转向绿色发展和金融、可持续消费、低碳发展以及环境法规。我们与中国政府、智库、民间社会和企业建立了多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德钦策林高度称赞中国的生态理念。她表示,中国已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政策和宪法。这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可以作为指导全球战略方向的典范。中国在扶贫、减少污染、防治荒漠化和植树造林、环境立法、环境意识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中国还提出了促进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连贯政策和法规,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全面参与了这一事业。中国已经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这样的低碳发展道路有助于实现绿色创新,创造更多相关就业机会,造福全社会。”她说。

  德钦策林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印象深刻。她表示,中国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中国珍稀濒危物种生存条件明显改善,藏羚羊、东北虎、亚洲象和朱鹮数量增加。此外,中国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如森林和湿地保护举措和长江流域禁渔,促进了珍稀濒危物种的恢复。

  采访中,她特别称赞中国与非洲国家针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的合作。“比如说,2011年以来,中国与13个非洲国家签署了14项应对气候变化协议,同时中国还向非洲国家捐赠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帮助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德钦策林同时表示,近年来,中非野生动物保护合作也在不断发展,中国政府和私营部门提供资金、设备、人力和技术,支持非洲国家保护濒危物种和栖息地。

  “我们高兴地看到,非洲和中国的学术界和年轻人之间越来越多地开展对话和论坛,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她说:“我们欢迎并支持新成立的中非环境合作中心,期待它在环境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投资、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阿富汗临时政府恢复发放护照
阿富汗临时政府恢复发放护照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10月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人们等待进入护照部门。阿富汗临时政府近日决定恢复发放护照和身份证。塔利班8月15日接管阿富汗政权以来,护照和身份证的发放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新华社发(塞夫拉赫曼·萨菲摄)
 
两名科学家分享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两名科学家分享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记者和苗、付一鸣)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在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中的贡献。

  利斯特1968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所长;麦克米伦1968年出生于英国贝尔斯希尔,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他说,今年的获奖研究成果是“构建分子的巧妙工具”。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构建分子是“一门困难的艺术”。利斯特和麦克米伦因开发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工具——不对称有机催化而获奖,他们的成果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化学更加“绿色”。

  公报说,许多科研领域和工业行业都依赖于化学家构建分子的能力,而构建分子需要催化剂来控制和加速化学反应。例如,汽车里的催化剂可以将排放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分子;我们体内也有数以千计的催化剂,这就是能帮助生成生命必需分子的酶。

  催化剂是化学家的基本工具,但研究人员长期以来认为原则上只有金属和酶这两类催化剂可用。利斯特和麦克米伦在2000年各自独立开发出了第三类催化剂,它建立在有机小分子基础上,被称为不对称有机催化剂,它们驱动的反应就是不对称有机催化。

  据介绍,有机催化剂拥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骨架,使得更活泼的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上面。有机催化剂的其他元素是常见的氧、氮、硫或磷,这意味着它既环保又廉价。

  有机催化剂的迅速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它们能驱动“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手性分子。手性分子是指两种分子在成分上完全一样,但空间结构彼此互为镜像,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互为手性的分子特性可能有很大差异,化学家通常只需要其中一种,尤其是在生产药品时。这就需要用不对称有机催化来选择性地合成分子。

  2000年以来有机催化发展速度惊人,利斯特和麦克米伦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导者。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有机催化剂可用于驱动多种化学反应,通过这些反应可以有效合成多种分子,包括新药物分子、在太阳能电池中捕获光的分子等,为人类带来巨大益处。

  两名科学家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奖金。利斯特在发布会现场的电话连线中表示自己获奖很意外。他形容收到获奖消息所感时说:“很难描述,这是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特殊时刻。”

 
布林肯访法难“重圆破镜”
布林肯访法难“重圆破镜”

( 2021-10-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双方讨论了“潜艇危机”后两国如何恢复互信等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法美恢复了对话,但这一事件让法国进一步认识到美国并不尊重盟友利益,也进一步反映出两国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化解。正如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所说,“危机并未结束”。

怒气犹存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上月宣布建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澳将与美英合作在澳建造核潜艇。与此同时,澳方撕毁与法国海军集团签订的数百亿美元潜艇大单。法美关系因此出现裂痕,法国痛批美方“背后捅刀”,甚至一度召回驻美大使。

  为缓和矛盾,美国总统拜登日前主动与马克龙通电话进行沟通。法国媒体说,布林肯此次访法,一是为了继续围绕相关议题与法方商谈,二是为法美两国总统10月底在欧洲会晤打前站。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法国政府对布林肯此次来访进行了“冷处理”。

  布林肯4日抵达巴黎,但勒德里昂当天先与欧盟其他成员国外长交流并协调立场,次日才与布林肯会面。法国外交部发言人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法美关系摆脱危机需要时间,美方不仅需要作出承诺,更要拿出“具体行动”。

  虽然马克龙5日会见了布林肯,但这次会见起初并没有安排在总统的计划日程里。勒德里昂同一天上午与布林肯会谈后,没有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向媒体宣布会谈成果。

  法新社指出,布林肯此次在巴黎经历的“冷遇”与他6月访法时受到的热情接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法国对美国“怒气犹存”。

认清面目


  法国专家认为,此次“潜艇危机”令法国遭受了巨额经济损失,也让其进一步认清了美国等盟友的真面目。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国际问题专家巴泰勒米·库尔蒙指出,美英澳宣称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是为了加强印太地区的“多边主义”,但结果却是排挤法国,疏远新西兰,多边主义反而遭到了破坏。而且,美国和澳大利亚用核动力潜艇取代法国的常规动力潜艇,这一做法将加剧印太地区的军备竞赛风险。

  法国历史学者让-路易·蒂埃罗在《费加罗报》上撰文说:“(美国)冠冕堂皇地强调多边主义和盟友之间的团结,但实际上依旧根据自身利益决定一切,仍然是‘美国优先’。”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帕斯卡尔·博尼法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法国必须摆脱对美国的“天真幻想”,“必须看到我们虽然和它有同盟关系,但在经济领域,美国是一个不惜使用不公平手段的竞争对手”。

破镜难圆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在印太战略还是北约问题上,法国近年来坚持推动“欧洲战略自主”,试图让欧洲摆脱对美国的战略依赖。这次“潜艇危机”反映出的正是法美在地缘政治上的深层次矛盾。

  法国欧洲展望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埃马纽埃尔·迪皮伊认为,“潜艇危机”表明法国在印太地区被边缘化,同时也引发欧洲对自身防务问题的反思。“美国的背信弃义意味着,欧洲必须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团结起来。”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说,法国应积极推动“欧洲战略自主”,必须与欧洲盟友找到真正的共同战略利益,绝不能成为美国的附庸。作为前车之鉴,“欧洲人必须看到,美国40年来在中东所犯的错误已经严重削弱了欧洲”。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专家贝特朗·巴迪指出,拜登在竞选总统时曾承诺“重塑美国的外交政策”,但这次“潜艇危机”让法国认识到,这种“重塑”对欧洲不利。可以预见,欧美关系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记者唐霁;参与记者徐永春、刘芳)

       新华社巴黎10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