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建党百年特刊

06版:建党百年特刊

07版:新华深读

08版:新华聚焦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习近平重视粮食安全的故事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习近平重视粮食安全的故事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020年9月2日,贵州天柱县高酿镇上花村的农民在收获水稻。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记忆”。

  “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

  “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一次次考察,他常常揭开贫困户家的锅盖,了解老乡吃什么;一次次调研,他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听农民心声;对于浪费粮食的问题,他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百姓吃饭大于天


  一把麦子一碗米,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重量。

  50多年前,在陕西梁家河插队时,他亲眼目睹过民生之艰。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春耕时,家家户户把仅有的粮食留给种地的壮劳力,婆姨带着孩子出去讨饭。

  “我当了六七年农民,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当年艰苦的知青岁月。

  老百姓当时给了他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不再去要饭,能吃饱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第二个目标,就是吃高粱米、玉米面等纯粮食;第三个目标,当时是高不可攀——“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

  几十年来,乡亲们能“经常吃上肉”的质朴心愿,习近平一直惦念在心。

  在梁家河,为增加农田面积,寒冬农闲时节,他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每次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

  在福建省福州市任市委书记时,他得知平潭渔业资源枯竭,渔民吃饭困难,马上召集民政等有关部门,拨了60多万斤粮食,坚决不让老百姓饿肚子……

  一个小小的玉米团子,看似并不起眼。

  在陕北插队时,习近平看到老百姓吃的是更差的糠团子,就用他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这让一起劳动的老乡非常感动。后来,当发现老乡并没吃玉米团子,而把“真粮食”留给壮劳力和孩子,他心里触动非常大。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河北省正定县曾是有名的“高产穷县”,每年粮食征购任务高达7000多万斤。有些地方交了征购,农民就没了口粮,只好到其他县买高价粮。

  习近平到正定任职以后,下定决心要让人民喘一口气——老百姓都吃不饱了,还不敢实事求是?于是他就和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商量,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经过反映和调查,国家征购减少了2800万斤,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我们正定宁可不要‘全国高产县’这个桂冠,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话语平和,却掷地有声。

对粮食不能犯健忘症


  2020年7月22日下午,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玉米地一望无边、绿浪滚滚。

  这次来吉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走进丰饶的黑土地,调研一件头等大事——粮食生产。

  “前年在黑龙江建三江看了水稻,这次我来看看玉米。”玉米地头,习近平谈及此行初衷,“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关键就看秋粮了。今年灾害不少,我很关心东北这里的农作物长势。”

  看着眼前的玉米长势,听了情况汇报,习近平强调:“粮食是基础啊!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争取秋粮有好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粮食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对于特殊之年的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特殊举措重农抓粮。2月23日,他在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要求时,对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作出部署。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抓早抓实各项举措,大国粮仓迎来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

  粮食问题是不是可以无忧了?

  “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他进一步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着力走质量兴农之路。从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一些细节可见一斑: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看麦穗灌浆,问农田建设。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他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用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016年4月,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沿田埂步入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向种粮大户和农业技术人员了解高产示范田种植管理要诀。

  2018年9月,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的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着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20年7月,在吉林省梨树县,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几十年来,习近平一直在思考和实践。他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我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格家教,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浪费。”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几十年来也是这样做的——

  在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机关食堂和大家一样排队打饭,有时来晚了就没菜了,一样两个馒头一块卤豆腐。而当他下乡吃饭时,一定要在乡镇食堂,粮票、饭费一定要如数交纳。公务接待则是以缸炉烧饼、猪头肉为主打的便餐,或者干脆就是饭菜合一的一盘饺子。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同样节俭务实。福州举办首届工艺美术节时,各地客商蜂拥而至。他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用福州本地的风味小吃接待客人。客人们吃得很高兴,也借此机会推广了风味小吃。后来福州市甚至省里的接待办都经常用太平燕、鱼丸、锅边、芋泥等福州小吃招待客人。

  餐桌上的节约,尊重的是辛劳,折射的是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内容,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输,弘扬勤俭节约的好风尚。要加强节约粮食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滴水里能映出太阳的光芒,一碗饭中也能品出丰富的味道——

  因为扛过锄头挥汗如雨,所以知道粒粒辛苦;

  因为饿过肚子,所以立志让大家过好日子。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

  人们看到,一幅幅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图景,折射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象,也让粮食安全根基越筑越牢。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并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百年探索史、奋斗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今天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踏上新征程,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科学回答时代之问,着力解决时代课题,需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必须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土壤。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继承、弘扬,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新的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让中华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让马克思主义焕发新的真理光芒。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 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
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
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任仲平


  

(一)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里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了现实;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历经百年沧桑,把全面小康的里程碑树立在复兴之路上。

  对中国人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国家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也是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它书写在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里,书写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书写在不断增多的蓝天、不断延伸的绿道、不断改善的居住环境里,书写在让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不变追求里……

  翻开世界各国的史册,不乏繁华的历史,不乏骄人的盛世,但鲜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能像今天的中国这样,致力于“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的全面福祉,能在如此广阔的领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人均GDP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十美元到2019年突破1万美元,让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在14亿多人口的规模下,人均GDP1万美元所产生的各种效应,更让人充满信心。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纪伟业,把光荣与梦想写在了历史深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还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面前是喷薄而出的曙光!

(二)


  许多时候,鲜明的时代感,在与历史的对照中油然而生。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席话,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上了年纪的人,对这样的场景都不陌生: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母亲做针线,孩子写作业。那时候,“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就是人们对未来的真切向往。人们所思所盼的是如何解决温饱,梦寐以求的是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万元户”更是许多家庭奋斗的目标。

  犹记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大,给人们带来很大震动:“看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多么落后”“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感”。

  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要吃好”,从拥挤缓慢的绿皮火车到闪亮全球的高铁名片,从一针难求的青霉素到向全球提供超过4.8亿剂新冠疫苗,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提高到77.3岁,钢铁产量从不够“每人打一把菜刀”发展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679亿元增长到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生产生活的变化,展现着全面小康的深远意义;举世瞩目的成就,构筑起中国人民的自信基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八国联军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1900年,列强军队在紫禁城阅兵庆祝胜利,北京大街小巷遍悬占领军国旗。鸦片战争后,从“器物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思想文化不如人”,中国人饱受欺凌和屈辱,民族自信心更是跌入了谷底,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困惑: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不了解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就无法读懂中华民族的复兴意志;不理解上百年的苦难屈辱,就难以体会中国人的小康梦想。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正因为它如此持久,才更为深沉;正因为它如此曲折,才更显珍贵;正因为它如此艰难,才更加震撼。

  1919年,孙中山先生完成他的《建国方略》,当时的中国人多将其视为无法实现的梦想: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截至2020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519.8万公里;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8席和7席。

  1935年,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方志敏同志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名篇《可爱的中国》,期盼一个“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的“可爱的中国”。2021年,方志敏的女儿方梅说:“父亲毕生都在为一个可爱的中国而奋斗。我可以告慰父亲:您笔下‘可爱的中国’,我替您看见了,而且比您想象的还要好。”  

  从18世纪到20世纪,西方国家飞速前进,中国却一次次错失工业革命的机遇、全球化的机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只是“蜗牛般地爬行”。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更找回了中华民族曾经“失去的二百年”。

  百年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一位作家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对中华民族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也是民族自强的历史时刻。

(三)


  2021年2月4日,春节前夕,江西井冈山,白银湖村村民邱冬华贴上新对联——上联:“脱贫全靠惠民策”;下联:“致富迎来幸福春”;横批:“共产党万岁”。

  90多年前的1928年,邱冬华的曾祖父邱启山也曾写下一副对联,那一年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制定《井冈山土地法》,穷苦农民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上联:“分田不忘共产党”;下联:“幸福牢记毛委员”;横批:“共产党万岁”。

  两副对联,一样的横批。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写照,也是中国百年巨变的缩影。

  中国的全面小康,犹如一幅前后相续的长卷,有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有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也有拥抱世界的开放襟怀。在这条路上,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用一百年奋斗,赋予人类现代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个特色,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用“小康”描述中国的发展愿景:“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这一饱含深厚文化底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好愿景,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醒目路标。

  “小康”的提出,并非偶然。

  千百年来,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严复“故居今而言救国,在首祛此贫”的期盼,“小康”是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恒久守望。

  自18世纪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在人类现代化的赛道上,中国很长时间内都是迟到者。“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遭受苦难屈辱的缘由,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人民追赶跨越的动力。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号召,“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编制实施五年规划(计划),提出“四个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地把现代化视作走向复兴的路径。

  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虽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并在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实践中摸索出正确航线。

  “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小康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小康内涵的丰富,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品格。

  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在小康内涵的拓展中不断提升;从党的十三大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五大明确“新三步走”发展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日益深化。

  正如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奔小康》所唱——

  “猎猎风中,为民担当。久经磨难的中国人,几曾奢谈富强。百年奋斗,千年梦想,老百姓跟着共产党,好日子才有希望……永诀贫困,奔我小康,为了人民谋幸福,不畏雨雪冰霜……”

(四)


  最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艰辛。

  “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这番话振聋发聩。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然而,如期践诺,又是何等不易!

  在长期的接续奋斗中,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越来越厚实。然而,“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向终点线冲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面临着艰巨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所处方位可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一方面,是更大的风险挑战——

  比如,面对金融高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全面小康筑牢安全堤坝?

  比如,2012年,我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降至10.2%,减贫进入国际公认的“最艰难阶段”。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如何啃下“硬骨头”,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比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如何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确保全面小康经得起历史检验?

  …………

  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即便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是会有“黑天鹅”“灰犀牛”不期而至。

  人们没想到,霸权国家会单方面挑起经贸摩擦,处心积虑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围追堵截;谁也没料到,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会突然暴发,世界经济会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给爬坡过坎的中国带来一道道“加试题”。

  另一方面,是更高的目标要求——

  进入新世纪,我们已经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经济增长翻了近两番,但每创造1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物质生活已普遍明显改善,但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也在凸显。如何解决这些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把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全面小康”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让任何一个领域滞后,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不能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区域发展战略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系列大手笔大方略,彰显着治国理政的责任担当;一个个新实践新创造,开辟出中国发展的广阔空间。

  “十三五”时期,我们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大力气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污染防治攻坚战效果显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成效,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2021年6月8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估的7.9%上调至8.5%。中国经济在100万亿元高基数之上依然保持强劲增长,这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创造的时与势。

  有时候,看似枯燥的数据,却能让人直观感受“大历史”。

  9899万人,这是8年来摘掉贫困帽子人口的总数;98.2%,这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5万亿元,这是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的让利金额;超过6000万人,这是“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8%,这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到2020年10年的累计实际增长幅度……

  有时候,身边发生的变化,可以让人更好理解“大变革”。

  这几年,生活在云贵山区里的孩子们,也能用上触控笔、智能电子白板等课堂新装备了;长江边上的人们发现,久违的河豚回来了,刀鱼也越来越多了;各地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人们办事不再“跑断腿、磨破嘴”了;全国扫黑除恶扫出风清气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了……

  伟大的奋斗,凝结成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汗水的结晶,折射出全面小康的成色。

  “为了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付出了史诗般的努力。”有外国观察家如此感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一次为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写下温暖而生动的注脚。

(五)


  “东南风吹西北暖,那年你到咱家来,拔掉穷根把花栽,美得哟,沙漠变花海……”2021年初,一部名为《山海情》的电视剧冲上热搜,也让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宁夏闽宁镇走进全国观众视野。

  沙与海,山与川。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和福建这两个相隔数千公里的省份,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政策,结下了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共绘了先富帮后富的壮阔画卷。

  环顾全球,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级难题,许多国家的“锈带”地区在转型突围中,同样不缺人才、资金和决心,但大都以失败告终。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家庭,富不忘穷,兄弟同心,长期互助,协作共赢,这又是怎样的人间奇迹?

  “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正是这种优势,让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人们不会忘记,在伟大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诠释的初心使命,“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所彰显的英雄本色,“全党一面旗、全国一盘棋、全民一条心”所凝聚的磅礴力量……

  人们不会忘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对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了更加坚定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的特征。近代以来,只有中国共产党,以其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结束了“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局面,第一次让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追求现代化,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至上是最鲜明的底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悠久文明是最深层的基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上、物质上的成功,更是一种具有文明意味的制度探索和文化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曾说,“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文明鼎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叙事,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六)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几天下来,674家参展商、1351家采购商共达成合作意向861项,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在全球疫情肆虐、经济严重衰退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近年来,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中国各种外贸交易类展会越办越多、越办越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发展中大国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能持续地为提升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作贡献,这是十分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规模宏大、意义重大的人类实践”“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世界树立令人鼓舞的榜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催化剂”……来自国际社会的评价,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人们见到了太多“血与火”的侵略,太多赤裸裸的掠夺。即便在这些现代化国家内部,也形成了巨大的收入鸿沟,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带来了持续的社会动荡。有西方政治学家感慨,“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反观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不仅走出了自己的成功发展道路,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从内部看,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全球疫情防控中,人们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如果执政党背离人民,也会损害现代化成果。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就在于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今天,世界上很多人都在谈论人权。“以人民为中心”,这正是中国奉行的人权理念。“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国发展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贡献正在于此,中国创造“两大奇迹”的深层密码也在于此。

  2020年,美国一家知名公关公司发布信任度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高居第一。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权的标尺?这就是人权的标尺。

  从外部看,这是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作为历史上曾经遭受欺凌、蒙受屈辱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赢得尊严和安全,让历经苦难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小康”就是这一逻辑的集中表达。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在亿万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发展了、强大了。

  中国是在落后的境遇中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追赶者的身份,很容易让人低估了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甚至认为中国会走上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近年来,西方一些人所谓的中国“掠夺资源”“盗窃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等论调,不过是反映了他们以己度人的自我想象和高高在上的傲慢无知。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不是偷来抢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中国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实干,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世界上也没有谁有这样的能力。

  马克思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了现代化的“单向趋同”,增进了全人类的整体福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路径。

  这一伟大成就再次表明,“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

(七)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历史性的抵达,换个角度看就是开创性的进发。

  “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上得了学”已经不是问题,“上得好学”又成为新课题。

  教育问题只是一个缩影。如何满足水涨船高的期待、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意义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

  这样的数据令人自豪:如今的中国,拥有占全球70%以上的5G基站,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一半,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一半以上全球市场,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7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开辟出巨大发展空间。

  这样的清单催人奋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判断,提醒我们还面临许多矛盾和挑战。

  如果说,当年“小康”目标提出时,我们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那么,尽管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全面小康还是“在路上”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它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善治国者,善于谋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战略部署。

  以时间节点为坐标,方可环环相扣、节节取胜,击鼓催征稳驭舟;以历史方位谋伟业,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不畏浮云遮望眼。

  在这场以百年计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有“风卷红旗过大关”的严峻紧迫,也有“风展红旗如画”的慷慨激昂;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豁然开朗,也有“又踏层峰望眼开”的使命召唤——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八)


  2021年1月30日,福建福清。在中国利用核动力发出第一度电的50多年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这里投入商业运行。

  “对于关键核心技术,我们都一件件进行了突破,没有‘卡脖子’的问题。”企业负责人这样介绍。“没有‘卡脖子’的问题”——短短几个字,道出了自立自强的决心。

  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到“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从特高压技术后来居上,到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从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制成功,到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这几年,我们把“卡脖子”清单变为科研攻坚清单,正在一步步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犹记19世纪末,孙中山先生浩叹,“中国积弱,至今极矣!”犹记新中国初创,毛泽东同志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犹记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同志发问,“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

  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镌刻奋斗的功勋。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把现代文明带到时间的坐标中;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把复兴的图景描绘于前进的道路上。

  “中国以后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道出了大党大国的雄心壮志。承载百余年仁人志士艰辛的探索,汇聚亿万人民不懈的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如东方的一轮朝日,正光芒四射,正喷薄欲出。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一个人口数量堪比欧洲大国的省份,正在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从共同富裕入手,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注定是一段更加壮丽的伟大征程。

  回顾人类现代化的历史,18、19世纪,世界上发展起来的一批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批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人口是上亿级的;而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人口则是十亿级的,超过前两批国家人口的总和。这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简单增加,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贡献。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重要平台”。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上均配备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中国不仅追求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也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华民族追求强大,更追求伟大。

  志在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当我们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去理解中华文明,“以百年、千年为计”去看待历史使命,更感时间的紧迫,更觉前途的光明,更知责任的重大。


  (九)


  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七一”前夕,位于国家体育场北侧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隆重开馆,党和人民百年奋斗铸就的功勋和光荣,勒记在了祖国首都的中轴线上。

  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从中华民族园到奥林匹克公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条中轴线,浓缩着中华文明由衰落到复兴的苦难辉煌,凝聚着中华民族由独立到富强的雄心壮志。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响彻神州——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如磐信念敲响岁月的洪钟,以昂扬姿态拨动时代的琴弦,我们一定能奏响更加雄浑壮阔的历史交响,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发展篇章。

  “加油、努力,再长征!”这是一场中华民族跨越数千年的进军,向着美好未来,向着人类明天!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中国元首外交的世界交响
中国元首外交的世界交响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韩梁)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共同挑战和复杂局面,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元首外交,今年以来出席6场重要多边活动,并通过电话、书信、视频等方式开展“云外交”活动近百次。

  元首外交领航定向,中国外交阔步向前,为人类健康安全奔忙,为世界和平发展担当,奏响团结合作的动人旋律,激荡命运与共的全球回响。

  团结协奏曲——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


  “中方愿同玻方加强疫苗合作,继续尽己所能支持玻方抗疫斗争。”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主席同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通电话时的一番话语温暖人心。2月24日,一架运载中国新冠疫苗的专机抵达玻利维亚第一大经济城市圣克鲁斯,阿尔塞总统亲赴机场迎接。在遭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拉美地区,中国疫苗为战胜疫情带来希望。

  云端相聚、视频致辞、通话致信——“抗疫合作”这个元首外交的高频词,映照中国与世界守望相助的温暖;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抗疫物资飞赴全球,中国疫苗跨越山海,彰显中国与世界患难与共的担当。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说过,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让我们携手并肩,坚定不移推进抗疫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健康峰会上再次向世界发出了团结抗疫的中国强音。

  如何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二十国集团怎样扛起责任、引领全球抗疫合作?面对与会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5点意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这五个“坚持”,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立起了“四梁八柱”。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开展大规模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迄今已向近100个国家提供了超过4.8亿剂疫苗,继续积极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对“疫苗民族主义”的最有力回击。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说,新冠疫情再次证明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进行曲——大国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


  海风习习,人潮涌动。5月6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写道,举办消博会“有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也有利于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消费品”。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中国在全球疫情大考中交出亮眼答卷。

  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经贸盛会轮番登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各国打开机遇共享之门。

  习近平主席说,尽己所能开展南南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这是中国的一贯做法,也是中国肩负的道义责任。中国提出的很多倡议,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人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真挚的话语,彰显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天下情怀和勇毅担当。

  疫情冲击下,中国与全球伙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前行,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心和力量,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宝贵动力。迄今,中国已有60多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境外站点覆盖欧洲主要城市,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所说,“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面向未来,中国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举措凝聚各国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共识,有助于在后疫情时代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塑造互利共赢的全球发展格局。

  生态奏鸣曲——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向世界发出共建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的时代召唤。

  2021年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之年。站在人类命运与共的高度,习近平主席多次呼吁各国加强“绿色合作”,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绿色复苏”,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增添“核动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全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美方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推动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即将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面向未来,知行合一的中国方案将持续汇聚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中国与各国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同守护美丽的地球家园。

  命运交响曲——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宣布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双方强调,支持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民主”和“人权”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单边强制性制裁。

  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唯一正确出路,也是2021年以来元首外交的重要内容。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为后疫情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面对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逆流,习近平主席说,“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面对搞“小圈子”、挑起意识形态对抗等行径,习近平主席说,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面对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习近平主席呼吁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一路走来,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经风雨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更加彰显。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并肩,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建设万物和谐的地球家园。 (参与采写:陈杉、周啸天、陈与唐得)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号召全党践行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号召全党践行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云雾缭绕的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2019年4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周玮、王思北、徐壮)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省区市各级党委政府党政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新的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美好生活而努力、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天安门广场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响彻天地。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文宝在现场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直过民族’独龙族的伟大光荣。独龙族人民永怀对党的感恩之心!”和文宝动情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如今,独龙江乡千余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全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接下来,我们要努力将独龙江乡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带领独龙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河南宝丰,这片红色热土,正蓄积着新的能量。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负人民,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富裕的新生活。”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人信心和力量,有一种号角吹响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蔺说,两江新区作为我国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上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我们将以勇于创新、赶超世界一流的勇气,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展现担当作为。
 
  “在新的赶考路上,安徽将更加‘意气风发’。”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天培倍感振奋,“我们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7万多人会聚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党旗交相辉映,党心民心交融激荡……7月1日参加庆祝大会、现场聆听讲话,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于艳玲心潮澎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直抵人心。”于艳玲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下同心的全民战‘疫’,充分彰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筑起保障人民健康的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穆占一说,“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在经风历雨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成长,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福建省宁德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李琳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整治就学就医、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7月1日清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各族干部职工围坐一堂,收看庆祝大会直播。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赤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斯钦说,我们要牢牢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坚定的人民立场,蕴含深沉的为民情怀,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江苏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葛道凯说,“江苏正在编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将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与能力提升计划,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解决好家长烦心事。”
 
  2个月前,滨海新区推出天津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解决群众“两地跑”难题。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就是改革的方向。”天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斐说。  
 
  “语重千钧,催人奋进!”山西省民政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苏顺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民政党员干部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实际问题中践行初心使命。今年,山西继续实施“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进一步打造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武说,我们要继续巩固祁连山生态恢复治理成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不久前,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说,“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接续接力奋斗,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真抓实干,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前进!”  (参与采写:字强、牛少杰、陈国洲、陈诺、杨思琪、高楠、王成、魏婧宇、沈汝发、王井怀、解园、文静、冯源)
 
共赴“春城之约” COP15将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共赴“春城之约”
COP15将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吉哲鹏、庞明广、赵珮然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金秋十月在云南昆明举行,全球代表将共襄盛会,一同绘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场馆布局清晰明确、专业技术保障到位……目前,大会筹备工作正全力推进,绿色、智能、节约、安全的办会理念也将让“春城花都”彰显独特魅力。
 
“动植物王国”迎盛会


 
  近期,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进入昆明辖区,引发广泛关注。象群一路游走,中国政府与民众一路精心管护,护象行动得到世界肯定。云南拯救濒危物种亚洲象的故事也温暖全球,引发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一路象北”也成为COP15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为何选在云南举办的答案注脚。
 
  专家介绍,云南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高等植物19333种,约占全国的50.3%;脊椎动物2273种,约占全国的49.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1种,占全国的4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2种,占全国的57.1%……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的云南,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地位十分重要。”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岳修虎说,云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生活在彩云之南的傣族群众,世代传颂着这句谚语,也向人们传递着最为朴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只是傣族群众,云南许多民族,都有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岳修虎说。
 
  实施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立自然保护区166处,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发布省级生物物种名录、生物物种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永平说,云南严格保护最原真、最珍稀、最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
 
  2016年,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COP13)宣布我国获得COP15举办权。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组织对昆明等4个办会备选城市进行考察调研。2019年2月,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综合考虑4个办会备选城市生物多样性、气候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确定大会举办地为昆明。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选择在昆明办会,是希望可以让全球朋友见证生物多样性给云南人民带来的幸福感,见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思路。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我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作为COP15的东道国,中国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此次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继“爱知目标”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减少对自然的直接破坏和影响,让地球村每一位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有的作为和努力,需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居民携手行动。”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段昌群说,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初心所在,是出发点,也是努力的目标。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不断提高。
 
  岳修虎说,呵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云南健全保护体系,夯实保护法治基础,共建共享绿色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野生植物种子逾万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说,此次大会将向全球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绩,同时也能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和深化国际合作。
 
  伊丽莎白·穆雷玛去年初到昆明考察完筹备工作后表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能为世界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所倡导的美好愿景,也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岳修虎说,大会的主题具有全球意义,在对未来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引领上站到了制高点,成为各缔约国的共识,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绿色、智慧、节约、安全”


 
  COP15会议筹备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自从被确定为COP15的举办地以来,尽管面临着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云南始终精心做好筹备工作。
 
  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云南为筹备COP15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场馆布局清晰明确,设施设备让人印象深刻,充足的办会经验、专业的技术保障和顺畅的沟通协调始终贯穿于整个筹备工作。
 
  昆明的宝丰半岛湿地是COP15生物多样性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负责该项目建设的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常务副院长卢春霞介绍,宝丰半岛湿地建设内容包括云南本土植物群落营建、土著特有鱼类复育、本土禽类招引等,通过生态修复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达到恢复和保护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营造生物物种库的总体目标。
 
  记者近日在宝丰半岛湿地的观鸟廊看到,不时有白鹭飞到湿地水塘觅食,飞鸟、湿地与远处的湖泊,构成一幅优美恬静的自然画卷。昆明市官渡区水务局湖滨湿地管理中心负责人牛永刚介绍,湿地栽种了大果枣、野柿子等本土果木品种,还投放了金线鲃等滇池土著鱼种。
 
  “种植果木、投放小鱼小虾,可以吸引鸟类前来觅食。”牛永刚说,项目建成后,将营造出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所描绘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滇池盛景。
 
  “绿色、智慧、节约、安全,这是我们筹备大会的宗旨。”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崔质涛说,特别是绿色办会将成为一大亮点,目前已研究制定大会的碳中和方案。
 
  “大会将不提供纸杯等一次性用品,每位参会人员都有一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玻璃杯,会议材料也将尽量无纸化,代表也要做到绿色出行。”崔质涛说,大会结束后将邀请国际第三方机构对会议的碳排放进行评估,争取实现碳中和。
 
  据介绍,大会的会场区域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实现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智能手段服务大会。岳修虎说,疫情防控方面也做了周密安排,确保安全。新华社昆明7月4日电
 
打破政策“瓶颈” 解决新市民住房困难 解读《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
打破政策“瓶颈” 解决新市民住房困难
解读《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优玲)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制度和支持政策。专家认为,意见的出台,解决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审批、财税、金融等政策瓶颈问题,将调动各方积极性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意见提出了明确对象标准、引导多方参与、坚持供需匹配、严格监督管理、落实地方责任五项基础制度。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说,意见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服务对象、租金安排、户型面积都有明确的界定,这对加快补齐住房租赁市场缺少小户型、低租金房源的短板,完善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有积极意义。同时,让新市民和青年人以相对较低的租金支出解决住房问题,能够避免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人,10年间增长了将近70%。我国的住房问题已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当前住房矛盾主要集中在一些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适合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住的房源缺少,住房困难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提供与其支付能力、居住需求相匹配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要解决好规模庞大的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各国的经验显示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房出房、有力出力。”虞晓芬说。

  2019年底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在沈阳、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福州、济南、青岛、郑州、长沙、广州、深圳、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重点是发展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的、面向新市民的小户型、低租金租赁住房,初步探索出一些经验,但普遍面临土地、规划、审批以及运行收支难以平衡等方面困难,亟须国家层面出台文件予以支持。

  虞晓芬表示,与过去的住房保障模式不同的是,意见更重视通过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激发出市场主体的活力,建立起“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应格局,进而推动住房保障主体从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转变,住房保障对象从户籍居民为主向常住人口转变。

  在土地支持政策上,虞晓芬说,意见明确了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非居住存量房屋和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五种建设方式相应的土地支持政策,尤其是明确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补缴土地价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这将充分调动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盘活土地和房屋存量,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供给的良好局面,有利于破解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中普遍面临的项目获取难、土地成本过高、收益难平衡等问题。”她说。

  她同时提醒,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各地要严防出现变相的房地产开发,严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名违规经营或骗取优惠政策,严格执行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得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严格执行小户型、低租金的要求。

  意见还细化了金融政策支持,简化了审批流程,明确给予中央补助资金支持,落实了民用水电气价格政策。

  “这些政策的力度大、措施实、含金量很高,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和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行成本提供了有力保证,政策支持体系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与鲜明的时代特色。”虞晓芬说,在意见的指导下,各地特别是大城市必定会积极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改善薄弱环节 促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 三部门发文为义务教育“补短板”
改善薄弱环节 促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
三部门发文为义务教育“补短板”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余俊杰、胡浩)记者3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要求持续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突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这个事关全局的重点,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

  近年来,我国着力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2767个县(市、区)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占比达95.32%。

  但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均等化的步伐还有待加快。

  意见指出,要围绕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根据人口流动变化趋势提前研判学位供需变化,坚持城乡并重,科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乡村方面,要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各地要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加强未达标学校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学校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建设,配齐洗浴、饮水等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设备,推动清洁取暖进校园和卫生厕所改造。

  同时,改善学校寄宿条件,重点满足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根据需要建设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打造乡村温馨校园。继续改善规划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支持乡村学校因地制宜开好音体美等课程,保障教育教学需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城镇方面,要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各地要统筹兼顾城镇化进程和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要求,完善区域内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引导学生合理流动。

  要优化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满足城镇学生入学需求,避免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拓展办学空间有困难的中心城区,积极探索校舍综合利用模式,提高学校空间利用效率。

  意见设定目标,2021至2025年,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全国义务教育阶段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学生寄宿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良好的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此外,意见鼓励利用信息技术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要求各地全面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经验,改善网络设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要求依法加强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多渠道解决好教师基本住房,建设必要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加大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素质。职称评定等要向中西部农村教师倾斜。

  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统计数据显示,用于义务教育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9年超过2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进一步向薄弱环节和贫困地区倾斜,持续支持地方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间差距,推进教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意见,“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全国“两优一先”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陈希出席并讲话
全国“两优一先”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陈希出席并讲话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根据党中央安排,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陈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全党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引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纲领性文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争做坚定信仰信念的模范,始终对党忠诚、争做践行“两个维护”的模范,牢记党的宗旨、争做联系服务群众的模范,坚持真抓实干、争做担当奉献的模范,弘扬优良作风、争做崇德力行的模范,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会上,8位全国“两优一先”代表作了发言。
 
辽宁编撰“英雄谱”致敬百位革命老兵
辽宁编撰“英雄谱”致敬百位革命老兵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新华社沈阳7月3日电(记者孙仁斌)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近日组织赠书仪式,为部分退役军人、学校师生、部队官兵以及党政机关职工代表赠送编撰的《致敬百位英雄》。这本书以现场采访、口述录音为蓝本,生动翔实地记录了百位老战士的英雄事迹,生动再现了革命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崇高品质,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些民族英雄。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辽宁作为众多战役的发生地,见证了无数老战士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慷慨壮歌、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经信息采集,全省健在的老红军、老战士平均年龄90岁,最大的103岁,最小的也已85岁。

  为记录保存红色记忆,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身边红色资源,今年以来,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挖掘红色资源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与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了编撰“英雄谱”活动,对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的老战士进行摸底调查、建档立卡,深入挖掘2923名健在立功受奖老战士英雄事迹,编印《辽宁省健在立功受奖革命老战士名册》,并采用文字记录、影音采集等方式,为全省立过战功的100位革命老战士著书立传。

  “编写这本‘英雄谱’,每天我们都被这些老英雄的事迹感动着。他们每个人的亲身经历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教科书。”《致敬百位英雄》主编关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向全社会推广这本红色书籍,使其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教材。

 
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新华社记者王琦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日前在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主题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03年,库尔班·尼亚孜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创办了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并担任校长。建校十几年来,学校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作为必修课,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我做的工作,放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十分渺小,但我感到,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神圣光荣的!”库尔班·尼亚孜自豪地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除了在雪线邮路上做好本职工作外,我还有新的责任要履行,那就是要继续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组长其美多吉和他的班组承担着川藏邮路甘孜县到德格县的邮运任务。他说,在邮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方,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共同经营好我们团结、稳定、和谐的家园。”其美多吉很有感悟。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钟海燕介绍了打造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县的经验。她介绍,当地在利用好生态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传承好红色基因,打造大型民族歌舞剧,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景宁各族同胞携手奋进的生动场景正在新时代生动呈现。”她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静在座谈会上,分享了她在抗疫斗争中救治病患的经历。讲到动情处,她几度哽咽。
 
  “广大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抗疫心连心的动人赞歌。”马静说,通过团结抗疫,各族人民心更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
 
  以深入细致的工作培养文化认同,守护好民族地区的生态,帮助少数民族员工就业……参会者纷纷发言,分享着经验。
 
  座谈会上,国家民委主任陈小江对参观团成员提出了新期待:要做积极宣传者,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要做有力推动者,带头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要做坚定捍卫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座谈会结束后,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参观团成员纷纷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相约再见面、再交流。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你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我们享受到了” 写给龙华英烈的信
“你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我们享受到了”
写给龙华英烈的信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7月2日,5名少先队员冒雨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烈士墓前追思先烈。新华网罗沛鹏摄
 
 
新华社记者姜微、林艳兴、黄安琪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感谢您为新中国所做的一切!”
 
  “谢谢你们!你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我们享受到了!”
 
  连日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的墓地前,堆满了寄给百年前的“跨时空来信”。
 
  来信长短不一,诉说炽烈情感。
 
  收信人是长眠于此的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三位烈士,寄信人是今天的年轻人,他们的落款——“来自新中国的新青年”“21世纪新青年”“永远爱你们的青年”“共产主义接班人”“一个生活在你们曾经为之奋斗的美好时代的青年”……
 
  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三位烈士因为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广为人知。
 
  他们的墓地挨在一起,平时鲜花不断。
 
  “七一”前后,来此缅怀者更是络绎不绝,人们在墓前默哀、献花,并朗读写给他们的信。
 
  “向日葵要送给激情、蓬勃、向上的你们。”
 
  “白玫瑰是我对你们最真诚的敬意,红玫瑰是我对你们最热烈的爱意。”
 
  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寄送至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三位烈士墓前的信件、明信片达二三百件。
 
  加上此前来信,三位烈士墓前收到的信件已近千件。
 
  烈士墓前除了书信、鲜花和千纸鹤,还有烈士生前爱吃的花生、苹果,来自延年、乔年老家的安徽怀宁贡糕,以及百年变迁的新闻报道等。有人还默默摆放了神舟飞船模型。
 
  “感谢您在千辛万苦中杀出一条血路。”人们纷纷告诉先烈:“今日盛世,如您所愿!”
 
  在信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先后在龙华慷慨就义前留下的遗言被广为引用,告慰声声:“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1927年7月4日,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在龙华牺牲,临刑前坚决不下跪,被刽子手乱刀砍死。
 
  15天后,继任江苏省委书记的赵世炎,也在龙华英勇就义。
 
  1928年6月6日,时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的陈乔年在龙华牺牲,牺牲前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牺牲时,陈延年29岁,陈乔年26岁,赵世炎26岁。
 
  “延年,应是期盼长寿的祝愿吧。您却在最光辉灿烂的年华早早牺牲,终究以你青春之生命,延华夏之华年。”
 
  墓前这些寄往百年前的“跨时空来信”,真挚热烈,感人肺腑。
 
  “谢谢您的牺牲让我们拥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安徽合肥‘延乔路’的尽头,已经通往‘繁华大道’”;
 
  “前不久,我们的航天员进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今天,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党百年庆祝大会”
 
  ……
 
  像英烈一样,把满腔热血献给这个美好的时代,是许多人的共同心愿。
 
  一位写信人“亚楠同志”写道:“我要靠近光、追随光,努力成为光,成为自己的光,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同济大学一名“00后”新党员送来的明信片这样写着。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跨时空来信”,也是对先烈最好的安慰:
 
  “因为你,我们自豪生于红旗下、长在华夏家”;
 
  “或许你们从未远去,我们就是你们”;
 
  “我们的眼睛,即是你的眼睛”;
 
  “我们的生命,即是你的生命”;
 
  “因为1921,所以2021!”
 
  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
百年初心使命的生动描绘 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获好评
百年初心使命的生动描绘
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获好评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新华社记者白瀛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有关部门摄制的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自6月20日起在央视播出以来,获得广泛好评。观众表示,该片用一幕幕珍贵史料、一个个感人故事,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说,这部文献专题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故事吸引了观众,让观众深深认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真理。
 
  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张莲说,《敢教日月换新天》用珍贵史料和感人故事带领观众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尤其是片尾曲《终达所愿》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唱出了建党初期开天辟地的信念,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改天换地的豪情,唱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出了进入新时代惊天动地的伟业。”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张治国说,这部文献专题片气势恢宏,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不仅让自己、也让身边的国际留学生们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彭博说,这部文献专题片生动开展了党史教育,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辛历程和惊人魄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珍惜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生活,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筚路蓝缕的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总工程师吴亚东说,《敢教日月换新天》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参加工作25年来,我先后参与了京沪高铁站房、兰州西站等重点工程技术管理、科技创新和创优工作,深切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澎湃前进的动能。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的伟大业绩。”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热心大妈王兰花:她,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
热心大妈王兰花:她,让这满城尽是“兰花”香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王兰花肖像(6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王兰花在社区工作站与居民通电话(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新华社记者艾福梅
 

 
  王兰花今年71岁,脸上已爬满皱纹。
 
  穿着红马甲,她身上有蓬勃的力量——居民把她当作“主心骨”,大事小情总想找她说说;困难群众把她看作“活雷锋”,一声“王姨”未语先哽咽;志愿者以她为“领头羊”,一群人年复一年地跟着她开展志愿服务,不求任何回报。
 
  “兰花芬芳”,行胜于言。共产党员王兰花用自己的执着与坚持,让“靠近我、温暖你”的兰花志愿服务精神传遍全城。
 
为民服务,永不退休


 
  【“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
 
  王兰花从来闲不下来。
 
  在担任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时,她就是附近有名的“大忙人”,操心着居民的大事小情。2004年退休后,本想着可以好好陪伴家人,但空闲的同时,她却总是感到还有使不完的劲。
 
  信任她的居民也没有忘记她,在遇到下水不通、暖气不热、困难老人需要照顾时,还会习惯性地去社区找她,找不到就给她打电话,甚至找上门去。“我一直琢磨,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共产党员的价值就是在为群众服务中体现出来的。”王兰花说。
 
  【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了】
 
  2005年,她联系6名离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了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没有工作场所,她腾出家中的一间房;自己的手机,成了小组的热线电话。就这样,他们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协助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
 
  去年,裕西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铺管道要整修地面,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舍不得自己楼前空地里种的几行大葱和白菜,一时激动躺倒在铲土机下阻拦施工。王兰花听闻后赶到现场,柔声劝说,细数改造后的好处,老大爷最终被劝走。
 
  “有群众求助我们,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我们都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常说‘帮成帮不成是一回事,帮不帮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愿意为他们跑断腿、磨破嘴。”王兰花说。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要继续为群众多做事”】
 
  一句“愿意”让王兰花一跑又是十多年。
 
  裕西社区74岁的独居老人郭淑珍,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弯不了腰,生活只能“马马虎虎”。得知情况后,王兰花和志愿者定期去帮忙打扫卫生、陪聊,每次走时都叮嘱她有事随时打电话。
 
  “他们每隔几天就来看我,我觉得特别幸福。”郭淑珍边说边拉紧王兰花的手,眼眶红红的。
 
  今年2月底,青铜峡市峡口镇年轻父亲杨培军给王兰花写来一封求助信,他5岁的儿子突然被确诊白血病,前期治疗已花费六七万元,家中再无钱可凑,恳请他们救救孩子。
 
  “这个小伙子以前出事故伤了身体只能打零工,媳妇刚生了二胎也没法工作,确实很困难,我们核实后很快打了5000元过去。”王兰花说。
 
  事实上,这5000元来得十分不易。
 
  很长一段时间,王兰花热心小组没有固定资金来源,接到群众求助后都是王兰花带着志愿者四处募集资金。2016年,她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爱心慈善群,才有了固定的爱心捐款,然而由于资金有限,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给每位求助者1000元临时救助。而这一次,小男孩的病情牵动着王兰花和志愿者的心,生活本就不宽裕的他们又你50、我100地凑了4000元。
 
  【“兰花们”的共同认知】
 
  这些年,这样出钱又出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总有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求助电话,王兰花走路风风火火,脚板底走出老茧,大脚趾也被挤变形,只能穿软底鞋。她曾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和收获有两项:一项是加在名字前的荣誉,是社会给她的;一项是跟在名字后的善行,是困难群众需要的。
 
  “有人说我是‘傻大妈’,但帮助别人让我活得充实、坦荡、快乐。”王兰花说。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已成为“兰花们”共同的认知。64岁的郭淑玲是“元老级”志愿者,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第二年加入。“我一开始是被王姐的行为和精神打动,跟着一起干,可干着干着,自己也割舍不下了。”
 
  前几年,这位老棉纺工人罹患乳腺癌,做了三次手术,如今仍需长期服药,但她从未想过离开志愿者队伍。“我们干的虽然是小事,可对于居民及其家庭来说却是大事,而且每天做一件好事,睡觉睡得踏实,身体都好多了。”她说。
 
一朵兰花,芬芳全城


 
  【让志愿服务“兰花芬芳”】
 
  金杯银杯,最好的是群众的口碑。
 
  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王兰花和王兰花热心小组,不仅收获了众多荣誉,更吸引众多“新鲜血液”追随。
 
  曾经的受助者成了志愿服务队的骨干。裕西社区的舒宏勇和弟弟因家庭变故成了孤儿,王兰花隔三岔五为他们带去食品、清洗衣物,还联系学校为他们减免学费,兄弟俩亲切地称她为“王妈妈”。如今,两个孩子不仅开起了水暖维修店自立自强,还主动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减免服务费用。
 
  不理解的家人,也开始理解她的付出。“以前我们家里聚会,她都不来,说是要帮助别人,没有空,日子久了,不知不觉中我们都被感动了。”加入王兰花热心小组四个年头的王慧萍,渐渐开始懂得婶婶的执着。如今,王兰花一家有20多人都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播撒光与热。
 
  队伍里有了更多年轻人的身影。25岁的丁瑞周末上大专,周一到周五风雨无阻地与王兰花一起做志愿者活动。“王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把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
 
  如今,以王兰花名字命名的“兰花芬芳”,已成为利通区乃至宁夏一个响当当的志愿服务品牌。当地以“利通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为统一活动名称,成立了多级志愿服务队,注册登记志愿者已超过6.5万人。
 
  “他们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走的是光明大道,越走越宽广。”王兰花说。
 
  【一心向党,发光发热行胜于言】
 
  2012年,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了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退休党员参与进来,居民党员跟了上来,在职党员动了起来。现在,王兰花热心小组注册志愿者有1205名,其中党员180多名。
 
  “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一路走来离不开组织的支持,我深知党员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才能发扬光大。”王兰花说。
 
  对于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党员来说,“七一勋章”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把志愿活动扎根基层,帮助居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引导更多年轻人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让‘志愿服务、行胜于言’的主旋律唱响宁夏,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添一把力。”王兰花说。
 
     新华社银川7月4日电
 
闻然:为民啃下“硬骨头”
闻然:为民啃下“硬骨头”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7月2日,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闻然(左)与村民交谈。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新华社记者李铮、汪伟
 

 
  整治矿山私挖滥采,有人说,“他也就是说说”;河流治污,有人说,“得一点点干,急不来”;试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出台政策吸引“能人”治村,有人说,“步子大了些”……然而,人们眼中的“硬骨头”,被闻然一个个啃了下来。
 
  “对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犹豫,没得商量”


 
  辽宁海城,有“世界菱镁之都”之称,民间流传“炮声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有一段时期,海城菱镁私挖滥采严重,矿主竞相压价,宝贵资源卖了“白菜价”。更严重的后果是,青山变秃岭,绿坡变白壁,周边百姓只能在屋内晾衣……
 
  2016年5月,闻然出任海城市市长,2018年2月担任海城市委书记。上任市长伊始,他就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菱镁私挖滥采问题深入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了“取缔非法,整合合法,规范运营”的整治思路。
 
  短短几年,非法采矿被有效取缔;有证企业成功合并为一家国有控股股份公司;开采、运输执行严格的降尘去污标准;开采总量按修复能力和市场需求压减,矿石价格大幅提升;盈利企业用部分利润修复废弃矿山,创伤山体重披绿装……
 
  斩断利益链,舍血本修复矿山,完善环保设施……件件都是触碰利益的“硬活”。“阻力巨大”——闻然用四字概括“攻坚”历程。但他坚定表示,对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犹豫,没得商量。
 
  “经过整治,资源得到保护,规范运营的企业得了实惠,群众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海城镁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鑫说。
 
“干人民关心的事,就要‘将心比心’”


 
  红滩地,臭水沟,草木枯黄,鱼虾绝迹……这是五六年前海城市一些河流的样子。
 
  海城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80余条。曾经,禽畜粪污、垃圾倾倒、企业私排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河流水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闻然依然坚持首先深入走访调研,随后展开河道清淤、建设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工作。2017年,海城市通过争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自筹及政府投入等多种方式,决定投资11亿元开展河流污染整治。
 
  为了把工作抓实、抓细,闻然亲临一线督战、参战。
 
  三通河排污入口全面管住了,河水污染物依然超标,他指挥人员挖河床,终于发现问题“症结”,对深藏河床的“暗管”予以清除;南台生活污水处理厂出现无法处理的工业排放,他组织走访排查,发现了隐藏在居民楼的“家庭作坊”……靠着真抓、细抓,海城全域国控、省控河流断面均实现历史性达标,成为全国污水治理示范县。
 
  “那时候谁也不愿意到河边去。现在,村民喜欢在这里抓鱼。”清清的八里河边,海城西柳镇公怀村村民张金利对记者说。
 
  “干群众关心的工作,记住‘将心比心’就简单了。”闻然说,“只要想想,自己的父母兄弟住在这样的河边上,吃这样的水会怎么样,就能下得了决心。”
 
  “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路子就找得准,事儿就能干成”


 
  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单家村,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探索引来了投资,原本空荡荡的村子变成了乡村游景点,家家户户的菜果也成了“热销品”……这是2019年12月闻然担任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书记以来,当地发生的变化。
 
  就在一年前,还有很多人怀疑“这能行吗?”
 
  “哪次啃‘硬骨头’没有这样的疑问?”闻然说,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路子就找得准,事儿就能干成。
 
  沈北新区共有142个行政村,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住宿餐饮供给不足;由于紧邻市区,村屯空心化严重,很多农村住房闲置。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并推动使用权流转,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民宿发展旅游,成为当地发展、振兴的方向。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谁来承接?闻然组织区里工作人员对接投资者;一家一户的居民怎么和投资者谈?闻然建议村里组建合作社和投资者谈;投资者若撤资、受损民房该怎么补偿和修复?投资者须放置押金……就这样,遇到的问题逐一解决,改革试点快速推进。
 
  作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以单家村为代表的一批村子先行探索。村里组建合作社,与闲置农房房主签约租赁宅基地使用权,再转包给投资者。“我们村一共89户,去年同意干的11户,今年又有3户想加入。”单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高贵峰说,还有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人想回来干。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引进能人“治村”探索,整合城乡医疗资源成立沈北新区医疗集团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尝试……如今,一个个顺应人民期盼的改革实践正在沈北新区整体推进。
 
     新华社沈阳7月4日电
 
刘伟:拼出农业“新高地”
刘伟:拼出农业“新高地”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建党百年特刊
 
 
6月23日,刘伟(左一)在太谷区闫村科芯园区水肥一体化车间调研。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12年,靠着敢闯敢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性,他坚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成功创建了全国首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了一批高效发展典型,推出了一批优质特色品牌,使当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他叫刘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委书记。
 
  2009年到太谷工作后,刘伟便与当地农业专家一起谋划发展路径,想在有机旱作农业上闯出一条新路。
 
  “太谷是传统农业县,但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不断研究、试验。”刘伟说。在省市两级政府支持下,他主动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走遍了国内的农业高新区考察、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如今,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近千项。华为、阿里巴巴、中信等知名高技术领军企业进驻农高区,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中化先正达与农高区展开深入合作……
 
  “我们不仅要搭建起农高区坚固的框架,还要丰满它的血肉,努力在有机旱作上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刘伟说。
 
  亚洲最大的藜麦基因库、2000多份特色谷子品种、北方有机旱稻……打造农产品“特”“优”科技高地,成为刘伟在太谷的新目标。
 
  近日,落日余晖洒向大地,太谷区阳邑村的100亩有机旱稻试验田中,农民王金宝在稻田里拔草。他告诉记者,旱稻长势良好,10月份可收割。
 
  “我们试验的旱稻只需普通水稻20%的用水量,政府提供土地、资金支持我们搞试验。一旦试验成功,北方干旱地区主粮将被有效替换。”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董琦说。
 
  在太谷区范村,近2000亩荒山荒坡、撂荒地上建起了智能有机旱垣温室。这不仅高效利用了荒山荒坡、丘陵地区土地,还通过运用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让温室人力成本节约40%、节水60%,实现了“大棚上山、平川种粮”。太谷围绕本地特色发展的功能杂粮、功能食品已销往全国各地。
 
  “外界评价太谷时,大都会说‘太谷农民富裕得很’,这是我最愿意听到的话。”刘伟说。
 
  在太谷12年,刘伟足迹遍布太谷各个村社,对重点农业生产地区进行“三月一走访”,持续追踪农民生产状况。
 
  记者来到刘伟重点走访地之一的太谷区闫村。正午阳光正烈,在闫村的蔬菜大棚区,农民韩胜亮把大棚里的水肥阀门打开后,与记者攀谈起来。
 
  “水肥一体化、椰糠种植、熊蜂授粉,这都是高科技玩意儿,省工还省钱,效果又好。”韩胜亮夸起了先进的大棚种植。
 
  记者了解,在闫村,3600亩耕地中就有2000亩设施蔬菜。在刘伟的关心、帮扶下,闫村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一体化服务体系,平日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技术指导。有5亩大棚的韩胜亮,去年毛收入近30万元。
 
  现在,晋中国家农高区正加快建设现代科技农业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与此同时,太谷还通过引进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户有了流转土地收入、务工收入和自身生产收入,村集体通过租赁土地和经营性资产收入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2020年,太谷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65元,连续3年位居山西全省第一。
 
  “在政府的引导下,让科研人员闯路子,让农民享受科研成果。以旱垣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为例,通过先行先试,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更率先探索北方旱作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刘伟说。
 
     新华社太原7月2日电
 
“立意深远”“振奋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持续在港引起热烈反响
“立意深远”“振奋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持续在港引起热烈反响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香港7月3日电(记者丁梓懿、刘明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连日来持续引发香港各界强烈共鸣。各界人士表示,港人应坚定拥护中共领导,积极融入国家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以人民利益为核心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前往北京参加庆祝大会的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赞此次大会“意义非凡”。他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核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对自身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工作也有了更高要求。
 
  “立意深远,振奋人心!”香港法学交流基金会执委吴英鹏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的执政基础和强大的治理能力,还为“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胡剑江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意志,给香港商界和投资者带来强大信心,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然有光明的前景。
 
  香港“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副秘书长甘文锋表示,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新生活。国家已经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表示,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让香港得以平稳过渡,顺利回归,成功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也为国际法实践提供了一个典范。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执政为民的初心。”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说,香港公务员团队要铭记和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面准确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不负国家所托,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维护“一国两制”


 
  多位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一国两制”事业的创立者、领导者和维护者,中央一直心系香港同胞,多方面支持香港发展,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事实将继续证明,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就是维护香港美好前途和港人的根本福祉。”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厚立说。
 
  香港中国文化基金会主席石柱表示,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在香港率先实践“一国两制”,给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香港人只有尊重、拥护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香港才有美好繁荣的未来。
 
  香港新民党顾问曾向群表示,香港回归祖国24年,在党的领导下,“一国两制”实践不断完善。我们要继续讲好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的故事,特别要带头做好人心回归和青年人的工作,使香港市民和青少年知道,维护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维护“一国两制”,就是维护香港的光明前途和港人根本福祉。
 
  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作为后盾,她对香港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前景充满信心。
 
增强国家认同 融入国家发展


 
  香港区潮人联会会长胡池说,作为爱国爱港社团,联会定当团结广大会员及香港市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机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香港声之动力艺术协会首席会长阎伟宁认为,香港同胞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高度看香港问题,坚定不移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系统了解后,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香港友好协进会副会长陈清霞说,从香港回归后的实践看,中央对港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为了维护香港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广大市民应真心实意拥护党的领导,继续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巢国明也指出,在党及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香港应把握难得机遇,更积极为国家发展扮演更重要角色,以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及特区的竞争优势,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香港青年歌唱演员、翔韵艺术团团长陈瑜此前在“百年风华”香港各界青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上献唱了一首《家国情》。他说,这首歌体现了有国才有家的情怀,也是他作为香港青年的心声。陈瑜呼吁香港青年增强对国家的向心力,努力提升自己,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担起责任。
 
“香港人需要补上这堂历史课” 《1921》香港首映侧记
“香港人需要补上这堂历史课”
《1921》香港首映侧记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在放映现场,观众手举庆贺标牌。新华社记者陆敏摄

  7月1日,建党百年的大日子和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的好日子赶在了一起。热烈喜庆的气氛中,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1921》在香港多家影院首映,不少团体抢先包场,先睹为快。

包场过百场 “反应十分热烈”


  在圆方戏院,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举行了集体观影仪式。放映厅内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红标牌随处可见。疫情下限制观影人数,100多位现场观众相当于“满座”。

  观影前,面对大银幕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观众全体起立,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在电影院里回荡。

  庆委会首席会长庄紫祥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看这部电影特别有意义,电影讲述的这段珍贵历史让我们知道,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国家今天的繁荣富强,是共产党带领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和奋斗换来的,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应来看看这部电影。

  《1921》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背景,全景式地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1921》境外独家发行机构香港寰亚传媒集团工作人员透露,香港和澳门共有约40间影院参与放映,7月1日至7日是团体包场,优先放映,7月8日起全线公映。目前确定的包场场次已超百场,“反应十分热烈”。

主旋律影片不乏港人参与


  《1921》导演黄建新曾执导过包括《建党伟业》在内的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类电影每做一回,都是对中国近代史的一次回顾与学习,“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寻找我们的根”。

  一群热血青年,用生命去追求真理,“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每个人都能拍一部电影。”黄建新说,影片启用了众多年轻演员,年轻演员们深深被百年前有志青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感动。用电影的方式通俗形象地讲述这段历史,让当代年轻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想做的事”。

  青年演员王仁君在剧中饰演毛泽东,他深感拍摄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接触到很多史料,包括一些珍贵的书信文稿,近距离地去了解那段历史。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塑造,把这种情感传递给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

  近年来,红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不乏香港电影人的身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影片,都有香港演员出演,有的还不止一次。香港导演刘伟强更执导了《建军大业》。

  寰亚传媒集团主席林建岳多次参与投资主旋律影片,其中包括《1921》。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香港经过拨乱反正,开启了长治久安的新阶段。《1921》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映,对帮助香港社会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执政党,对帮助香港年轻人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初心及治国理政理念,增加香港市民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信心,对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特殊意义。

  他说,这部电影“深具教育意义”,希望更多年轻人认识祖国历史。

希望更多同类电影来港放映


  《1921》用镜头突出呈现“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青春感,百年前青年们不畏牺牲、救亡图存的奉献精神,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影片结束时,全场观众热烈鼓掌。

  林小姐带着自家的三个孩子和朋友的孩子,特地从20公里外的天水围赶来观影,小朋友评价电影“很好看”。林小姐说,想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祖国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去年“七一”也带孩子们去看了《国歌》,“作为中国人,我很自豪,要让孩子们爱祖国。我们都爱自己的国家,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庆委会副主席王明凡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类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港放映,让更多香港年轻人增进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在内地有不少投资的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马介钦和同伴也特地赶来观影。他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来观看这场反映中共建党历史的电影,很兴奋也百感交集。衷心感激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香港的“一国两制”。

  对于中共党史,准备组织会员观影的马介钦说:“香港人需要补上这堂历史课。”

  (记者陆敏、孙蕾) 新华社香港电

 
嘹亮歌声贺七一庆回归
嘹亮歌声贺七一庆回归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7月3日,歌手在“贺七一·庆回归”声动亚洲演唱会上演唱。

              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

  新华社香港7月3日电(记者丁梓懿)《我爱你中国》《走进新时代》《国家》……多位香港歌手3日会聚一堂,用嘹亮歌声为中国共产党献上赞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当日,由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香港声之动力艺术协会联同亚洲电视举办的“贺七一·庆回归”声动亚洲演唱会,在亚洲电视1号录影厂举行。40多位香港歌手演绎了45首歌曲,与香港市民同庆。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市民随着音乐挥舞手中的国旗。一些市民举起手机或相机,记录下歌手演唱时的精彩瞬间。

  当晚7时30分左右,鲜艳的五星红旗出现在舞台背景屏幕上,10名歌手登上舞台,台下嘉宾及观众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香港市民以多种形式庆祝中共百年华诞,喜迎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在随后举行的启动仪式上,香港声之动力艺术协会首席会长阎伟宁致辞表示,艺术协会凝聚了一群热爱歌唱的年轻人为祖国和香港献礼,别具意义。

  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主席郑承峰致辞表示,协会将继续努力服务社区,携手合作,为香港繁荣稳定和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连日来,香港文艺界举办多场活动为建党百年和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献上祝福,包括“百年风华——香港各界青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文艺晚会”及香港湾仔区、东区各界文艺晚会等。

 
国安家安已定 良政善治在望 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年间
国安家安已定 良政善治在望
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年间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记者苏晓、牛琪


  70岁的香港市民蒋金财现在终于能够睡得安稳,这在“修例风波”期间根本不敢想象。

  “社区设施被破坏,交通灯被砸烂,人们无法安心出行。”提起香港国安法实施前的生活,蒋金财坦言,“每天除了忐忑,就是焦虑”。

  “利剑”出鞘,香江安澜。这部让香港由乱及治的重要法律实施一年来,香港市民恢复了正常生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得到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国家安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更加稳健从容。

安定的香港又回来了


  “心里总有一种恐惧。”回忆起香港国安法实施前那一年多时间,香港市民胡志禧说,那时在街上遇到黑衣蒙面人自己一定低头不语,甚至不敢有眼神接触,因为怕政见不同而被“私了”。

  2019年“修例风波”开始后,在国家安全领域几乎“不设防”的香港便难觅安宁。违法分子猖狂跋扈的后果,是绝大多数市民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法治和社会秩序被彻底践踏。

  胡志禧变得小心翼翼,他甚至不得不尽量避免穿被定义为爱国爱港色彩的衣服,“这不代表我不爱国,只是家人担心我因政见不同而受人欺负”。

  现在,胡志禧可以堂堂正正地穿他最喜爱的印有“中国”字样的T恤衫。

  “‘黑暴’‘港独’以及外部势力明目张胆搞乱香港等违法活动已经大大减少,市民不用担心因政见不同而被袭击,不用担心交通被非法瘫痪。可以说,香港国安法制止了香港的乱局,让我们有信心安居乐业。”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

  据香港警方统计,2019年、2020年罪案数分别同比增长9.2%、6.8%。而在今年第一季度,罪案数同比下跌约10%,这得益于香港国安法对违法分子的坚决打击。

  统计显示,香港国安法生效以来,香港特区警务处国安处拘捕110多人,其中60多人被起诉,涉及10多宗案件。

  安定的社会环境也带来了营商环境的改善。一年来,香港非但没有像有些人危言耸听的那样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出,银行体系的总结余反而升至近四年来的高位。一些外国媒体也承认,香港国安法让香港市场和投资环境变得更加稳定。

  “我们出租车司机都很欢迎国安法!”香港市民何志强之前受尽“黑暴”困扰,“有的地方去不了,想接生意都不行”。

  彼时,何志强的收入较正常下跌了五六成。如今,尽管还有疫情的影响,每天的营业额已恢复到七八成。

  “起码有条路走,可以生财!”他说。

维护国安,人人有责


  “从3月到现在,一共做了14场。”一段时间以来,香港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几乎每个星期都应邀到各所学校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邓飞强调,国家安全教育在香港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它不只是对‘黑暴’的回应,更是希望通过正规的课程,让香港青少年学生全面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一年来,香港社会已开始凝聚起“危害国家安全就是破坏香港繁荣发展,损害市民利益福祉”的共识,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正在筑起。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发现了一个现象:以前说维护国家安全,许多市民觉得跟自己无关,但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情况变得不同。“因为有了法律和要求,大家觉得维护国家安全是必然的事情。”他说。

  “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学校没有法律责任去制止‘港独’进校园,很多学校选择息事宁人。现在,香港国安法明确了学校有责任去制止这些行为,不能置身事外。”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黄均瑜说,香港国安法提供了法律支撑,学校管理者遇到违反国家安全的行为,处理起来就有了底气。

  越来越多的市民也踊跃支持香港国安法,愿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以香港警方面向大众开通的“国安处举报热线”为例,从去年11月开通至今,该热线已收到超过10万条讯息。“热线运作很顺畅,不少信息对我们进行风险研判和个案调查都有帮助。”李家超说。

  “谁想在国家安全和市民安宁上突破底线,中央不允许,市民也不答应。”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强调。

  “利剑”“坚盾”共同护航“一国两制”


  今年4月15日,香港迎来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众多香港市民走上街头,来到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和沙田大会堂广场等地,参加“全民国安·家安·同心汇”全民同心大拼图活动。“国家安全,护我家园”,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香港紫荆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逾七成受访香港市民满意香港国安法实施成效,大多数市民从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社会向好的变化中,切实感受到这部法律带来的益处。

  “但在此基础上,如何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所有香港人接下来需要思考的议题和努力的方向。”谭耀宗说。

  “香港国安法去年6月30日实施后,有效地恢复了社会稳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

  今年正式生效的香港《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确保香港的政治体制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是另一个里程碑。

  林郑月娥认为,这两项关键措施充分显示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亦对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至为重要。

  完善特区选举制度成为香港国安法“利剑”之外的另一块“坚盾”,它们共同为“一国两制”保驾护航。

  在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袁武看来,从去年香港国安法实施,到今年落实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两者共同在宪制和法律层面为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提供了健全的制度保障,更为香港长治久安打下重要根基。

  谭耀宗则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香港社会从患病到恢复健康打了两针:一针是香港国安法,把病情压下来;另一针是完善选举制度,作用是固本培元。

  “随着香港国安法的深入实施和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和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区将拥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骆惠宁说,香港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新华社香港7月4日电

 
“铁臂”助力飞天 “天路”连接天地 多项技术突破为出舱活动保驾护航
“铁臂”助力飞天 “天路”连接天地
多项技术突破为出舱活动保驾护航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七月四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拍摄的航天员刘伯明出舱场面。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张泉、胡喆)7月4日,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我国在核心舱机械臂、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天地通信系统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为出舱活动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核心舱机械臂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雄伟有力的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格外引人注目。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展开长度为10.2米,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是空间站任务中的“大力士”。其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每个关节对应1个自由度,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

  通过各个关节的旋转,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为航天员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除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外,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还承担舱段转位、舱外货物搬运、舱外状态检查、舱外大型设备维护等在轨任务,是目前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

  据悉,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抓总研制过程中,在关键技术、原材料选用、制造工艺、适应空间站环境的长寿命设计等方面均取得创新突破,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

机械伙伴协助克服舱外作业困难


  航天服手套充压后操作不便、单手操作难度大、在轨防飘要求高……开展舱外作业,航天员面临诸多挑战。作为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的“机械伙伴”,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可以协助航天员有效克服这些困难。

  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不仅有用于舱外设备维修的舱外电动工具、舱外扳手、通用把手等工具,也有配合航天员舱外姿态稳定及转换的便携式脚限位器、舱外操作台等辅助工具。

  ——舱外电动工具可以适应舱外复杂的真空和高低温环境,具有定力矩拧紧、拧松的工作模式,并且设置有休眠模式。

  ——舱外通用把手可以安装到维修设备上,用于航天员在轨维修时进行待维修设备的转移及防漂。

  ——便携式脚限位器设计了旋转、俯仰、滚转、偏航四个关节自由度,可协助航天员在舱外调整至执行任务的工作姿态;与之配合使用紧密的舱外操作台,可协助航天员进行维修任务时挂放设备和维修工具,解放航天员双手,实现设备或维修工具的临时存放。

  此次航天员出舱任务的成功实施,充分验证了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在轨应用的可靠性,后续将配合航天员完成更多在轨出舱任务,是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的有力保障。

通信“天路”确保天地通信畅通


  开展出舱活动,需要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与地面建立高速及时的通信联系至关重要。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三代中继终端产品,通过与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和天链二号建立中继链路,实现中继通信,确保航天员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好比在太空中搭建了地面与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与航天员之间的“天路”。

  与此同时,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出舱通信子系统可实现舱内外航天员之间、舱内外航天员与地面人员之间,以及舱外航天员之间的全双工语音通信,在航天员舱外活动范围内实现无线通信全覆盖。

  此外,舱外图像传输子系统为舱外提供无线网络覆盖,通过出舱无线收发设备提供的“热点”进行图像传输,实现了对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实时显示、实时记录等功能。

 
航天员为何要进行出舱活动
航天员为何要进行出舱活动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为何要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后通常要完成哪些任务?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由于太空环境恶劣,航天员要面临失重、低气压和气温不稳定以及强辐射等诸多挑战。

  机器人或自动化技术通常是人类出舱活动的替代方案,但目前设计能执行预期任务之外或超出已知任务参数范围的机器人成本高,且技术尚不成熟,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而航天员的出舱活动效率较高,并且对意外故障和突发事件做出响应的能力较强。正如建造摩天大楼需要建筑工人和起重机一样,出舱活动需要航天员和机器人共同完成舱外作业。

  美国航天局认为,宇航员在舱外维修卫星或其他航天器,可以避免将它们带回地球修理;在舱外开展科学实验,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空环境对不同事物的影响。宇航员还可以在舱外测试新设备。

  在舱外作业中,航天员或宇航员主要开展卫星捕获和维修、更换电池、舱外维修、外部航天器组件的组装及连接、特殊实验或测试等工作。

  此前,美国宇航员曾通过出舱活动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航天器;多次为国际空间站更换电池;紧急维修故障设备。俄罗斯宇航员则通过出舱活动修复了“礼炮”号空间站,组装、维修了“和平”号空间站,还为国际空间站内壁裂缝“打补丁”。

  出舱活动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国际空间站原计划今年6月16日首次安装新太阳能电池板,但两名出舱宇航员因宇航服故障耽误了时间,导致该次任务未能按计划装上新电池板。2016年1月15日,两名宇航员走出国际空间站,成功更换了一个出故障的电力设备,但此后由于一名宇航员头盔内部漏水,这次太空行走被提前叫停。

  2010年8月7日,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出舱,计划为空间站出故障的冷却系统更换液氨泵,但一个“顽固”软管以及中途发生的液氨冷却剂泄漏事故令他们未能完成预定任务。

(记者冯玉婧)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重而不笨,贵如黄金:解码助力出舱的“飞天战袍” 走近航天员中心研发与总装测试部服装车间
重而不笨,贵如黄金:解码助力出舱的“飞天战袍”
走近航天员中心研发与总装测试部服装车间

( 2021-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李国利、占康、黎云)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身上穿着的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中格外醒目。120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的铠甲。它像一个人形飞船,充上一定的压力后,可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抵御外太空的高低温、强辐射等。

  那么,这件比黄金还贵重的“飞天战袍”,是由什么做成的?又是怎么做出来的?记者来到航天员中心研发与总装测试部服装车间,走近一群制衣匠的世界。

航天服:装配一套需近4个月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保障。生命安全无小事,体现在工艺上就是复杂且精密。

  舱外航天服的软结构,包括上下肢和手套,从里到外是舒适层、备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和热防护层等,既能抵抗太空风险,又能穿着舒适、行动灵活,重而不笨。

  据了解,仅做一副舱外航天服下肢限制层需要260多个小时,而装配一套舱外服需要近4个月……这已经是他们的最快速度了。

头盔面窗:制作需要经过47道工序


  舱外服上的头盔面窗,是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

  头盔面窗有多层,最里层为双层压力面窗,是整个头盔的承压密封结构,呈曲面型,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做到绝对安全可靠。

  “且不说它的承压材料要经过多少轮的选择、测试,光密封加缝合就耗时两个月,一共完成47道工序。”中心研发与总装测试部副部长邓小伟说,就拿面窗除尘来说,先吹洗,再不间断擦拭两小时左右,直到肉眼看不到一丝灰尘。

  这两个沙粒大小的碎末,吸附在面窗夹层下沿,理论上对视觉没什么大的影响,却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最终只能将碎末扫除到边缘区域。为了做出完美的面窗,他们从生产流程入手,改变生产工序,采用先预埋空心针再进行内外层面窗粘合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密封胶穿刺产生多余物的问题。

“波纹袖”:既舒适又灵活


  缝纫车间的王其芳工龄最长,一干就是21年,她手下的针线活走针紧密、顺直,美观又严谨。缝纫组组长杨金兴说:“她做的航天服上肢是最好的!”

  在太空,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后活动的操作主要靠上肢实现,所以制作时既要考虑活动的灵活性,还得考虑充压后的承力性。王其芳用一双巧手,做出来的“波纹袖”充压后舒适度和灵活度都是一流。

  她以打结为例介绍说,因为结点是多条线的交错处,特别硬,就得用簪子扎孔、穿针,再用镊子把针拽出,光打结就有3道工序,一套舱内航天服上肢有76处孔需要打结,仅这个活就得干两三天。

  必须用手工吗?能不能用设备替代呢?车间主任李杨说:“从目前的技术能力看,还真不行。没有任何一个机械比手更灵活。”

舱外手套:尺寸公差不超过1毫米


  与王其芳同样手巧的,还有做手套的师傅郭浓。他两个月要交付6副舱外手套,几乎每天都在埋头苦缝。

  就算是手缝,同样要求精准,尺寸公差也不超过1毫米。郭浓介绍说,更重要的是,由于航天服的特殊性,不能反复拆缝,走针的时候务必小心,力争一次到位。

  也正因为此,郭浓和同事们在缝制的时候,必须做到手到哪眼到哪,时间久了,练就出一双双火眼金睛。

  “我们这里的工匠,个个视力都是2.0。”李杨开玩笑说。

液冷服:全身上下铺线100米


  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会产生热量,需要穿上给身体降温的液冷服。

  液冷服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全身上下全是细密的小孔,供42根液冷管路线均匀穿过,每两孔间穿1厘米的线,全身上下铺设100米左右,就得穿20000个孔,尤其是头部的蛇形分布线路,得穿出个太极图。

气密层:反复刷几遍胶


  在真空中,人体血液中的氮气会变成气体,造成减压病,必须给航天服加压充气,否则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航天服的气密性要求极为严苛。车间的林波师傅介绍说,比如为舱外航天服气密层刷胶,也不是简单地刷,要观察温湿度、刷胶时间、薄厚度要适量均匀。

  “刷完晾,晾完刷,要反复刷上几遍。”林波说。

  粘胶组组长莫让江说,舱外服气密层的TPU材料表面非常光滑,粘胶前必须涂上一层表面处理剂对表面进行活化,稍微处理不当,表面就有可能造成损伤。而透明色的材料导致肉眼几乎看不见特别小的损伤,等到后期加工完再充压测试就为时已晚。

  金属“硬躯干”:不能有0.1毫米细微毛刺


  舱外航天服有个金属结构的硬躯干,外形像是一个铠甲,背后挂有保障生命的通风供氧装置。李杨介绍说,光单机产品有100来个,由30多个外协单位分别生产,最后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舱外服系统集成总装车间装配。

  金属“硬躯干”上有1000多个米粒大的小孔,和配套的各种不同规格的螺丝,组长岳跃庆带着组员们用镊子夹着酒精棉一点点仔细擦拭,再用放大镜检查是否彻底擦洗干净。

  “一粒浮尘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岳跃庆说。

  碰到毛刺,岳跃庆就变身整形医生,要给金属表面做“磨皮”手术。多年来,岳跃庆练就了“好手功”。他说,哪怕是0.1毫米的细微毛刺,都能摸出来。

  背包门:航天员“生命之门”必须密封严实


  舱外服的背包门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门”。在太空环境下,背包门如果密封不严,将直接威胁航天员的生命。

  岳跃庆介绍说,背包门的插销座有4组、插销门有4组,插销座和插销门合上时要天衣无缝。

  为此,他们用卡尺一点点地量,精度精确到几十微米。最终,他们用极精准的工艺手段使得开背包门省力一半多。此外,他们还凭着毅力和巧劲,硬是把口径只有几毫米的不锈钢小孔打磨得跟镜面一样光滑。

  “干就要干到极致。”岳跃庆说,“舱外航天服里有气液、通风管路和电缆,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还得注意各条线路安装美观、整齐,胶痕清理干净,标识可视角度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