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5版:新时代@新青年

0607版:新时代@新青年

08版:新时代@新青年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对于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激励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
 
  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一代责任在肩。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2020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中说:“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今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强调:“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前进要奋力,干事要努力。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我记得,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一起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总书记强调:“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
 
  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我们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就是说高校要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考察调研,同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见到你们,我就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深情地说:“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希望全国2.6亿在校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考察时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2013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说:“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2014年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说:“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为将来留下珍贵的回忆。”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农村青年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现代农民新形象,广大企业青年要在积极参与生产劳动、产品研发、管理创新中创造更多财富,广大科研单位青年要在深入钻研学问、主动攻克难题中多出创新成果,广大机关事业单位青年要在提高为社会、为民众服务水平中建功立业。”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
 
  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说:“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青团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共青团要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生力军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的光荣。”
 
  总书记指出:“团的工作要把握住根本性问题,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
 
  201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准方向、摸准脉搏,大力推进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牢牢把广大青年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生动实践中体现人生价值。”
 
  共青团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2015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青联和学联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0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中说。
 
  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关键在团干部。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团的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应该最富有理想、富有理想主义,团干部要在广大青年中树立威信、形成号召力,首先要高扬理想旗帜。团的干部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坚持以青年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努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团的干部必须提高工作能力,勤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在同广大青年的密切交往中提高工作本领,在同他们打成一片中找到做好青年工作的有效办法。团的干部必须锤炼优良作风,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为。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走好人生每一步。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着力解决广大青年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做好团的工作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从来都是在重大政治任务中、在火热社会实践中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团干部要敢于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2015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组织,各级团的领导干部要从严选拔、从严管理,注重从各个领域培养选拔。”
 
  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的干部队伍建设要严,政治上、思想上、能力上、担当上、作风上、自律上要强,做到对党忠诚,敢于挑急难险重的担子,敢于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岗位锻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
 
  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


 
  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
 
  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为团组织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各级党委要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团干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他们建功成才路途上的良师益友。”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学生们中去、同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015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的群团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要深入把握党的群团工作规律,完善党委领导群团组织的制度,提高党的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各级党委要关注关心青少年成长,为他们成长成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共青团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人民日报记者汪晓东、王洲)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致青春 致未来 献给五四青年节
致青春 致未来
献给五四青年节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题记】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习近平,2021年4月19日,清华大学



(一)引子


  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

  人们无数次地怀想: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是如何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此后,1921年石库门里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了拥有近亿名党员的百年大党;百年来曾经屈辱的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五四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回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告慰五四先贤:“这身经百劫的民族,归来仍是少年!”

(二)晨曦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耻辱击打中缓缓沉没的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巨龙贫病积弱、列强环伺、任人宰割。

  “西方世界轰隆隆地前进,而东方世界却沉寂异常;西方像个巨人一样立于世界之上,所及之处无边无际。古老的东方核心,而今已沦落为边缘地带。”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写道。

  一位伟人以犀利的评论为二十世纪的开篇写下注脚:“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中推动转折的神来之笔,挥毫泼墨,为中华民族画出了一个明亮的晨曦——中国古老的身躯中骤然迸发出复兴的精神,青春的地火喷涌成革命洪流,青春的呐喊一刹那震动寰宇……历史的长河,在此处转弯!

(三)觉醒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黑发白衫的少年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拒签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游行受阻后,学生们转赴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

  “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复赴曹汝霖家,因阻止入内打破电灯,曹宅焚毁、学生数人被捕”“章宗祥在曹宅受伤甚重”“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为露天演说唤醒国民……”5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新申报》推出号外,报道五四运动爆发。

  青春的火焰燃烧,只因深深的爱——爱祖国,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爱脚下这片厚重而沧桑的土地。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这份情感之纯粹、之浓烈,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次国难当头之际的离乱情愁和存亡忧患,因为爱国再也不必被冠以忠君的帽子——我爱的不再是李唐王朝、赵宋江山、朱明社稷、满清天下,我爱的就是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年轻的心和滚烫的大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五四运动,成就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觉醒。

  五四一代新青年,激荡叛逆青春,在时代的巨变中嘶吼。

  更大的觉醒,是少数知识分子举起火炬,把觉醒传给了普罗大众。星星之火,必然燎原。五四运动,始于北京的学生运动,而接续于上海街巷的工人罢工。

  一旦觉醒,打破了黑屋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火种熊熊燃烧,必将开辟鸿蒙淬炼出一个新天地。

(四)青春


  人们说,青春是最美的歌。

  何为青春?书生陈独秀一袭长衫自日本归来,在廊下酣畅淋透一场江南春雨……创立《新青年》以启蒙中国青年的想法,在这场春雨中油然而生。

  何为新青年?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奋起救国,为中国之富强,虽万死而不辞……他们风华正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

  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爱脚下的吾乡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崛起。

  陈独秀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李大钊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许多青春的面庞身影,在这奋斗牺牲的漫漫征途中永远定格:35岁的杨靖宇、33岁的王伟、31岁的赵一曼、30岁的黄文秀、29岁的江姐、26岁的邱少云、22岁的雷锋、21岁的黄继光、20岁的李向群、15岁的刘胡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新青年以壮美青春,投入开天辟地的伟业,方使今日中国的一切幸福美好生活成为可能。后来,更多的青年英杰亦慷慨踏歌,以奋斗报效祖国: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是今天青年的集体画像。

  百年前的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之间曾经历迷惘与撕裂,而今天的新青年已真正可以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勇立于世界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头浪尖,又可以满怀敬意对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一代代新青年于无声之处完成梦想与使命的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可以预见,这一代的新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中,必将涌现如百年前觉醒时代一般的风云人物,必将涌现更多造福于人类的精英智者。

(五)传承


  2021年4月,献礼建党百年的革命历史影片《1921》发布了预告片“新生”“奔赴”。

  “五四这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第一次得到了举国的支持。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是无比珍贵的第一次,是激荡人心的第一次……彻底改变中国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影片中的旁白振聋发聩。

  回望五四,那个时代已不可复制。而青年,亿万活泼的中国新青年,依然向光而行、奔跑、成长,创造改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二十一世纪风云变幻的舞台上,这一代“90后”“00后”中国新青年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

  有人说,五四不只是理想,更是承诺。理想可能化为幻梦,而承诺意味着必将被实现——这承诺中蕴含着为未来而奋斗的创造力。

  眼下,东方巨龙正以活力四射的姿态腾跃于世界之巅。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眼下,无数网民一边大喊“刀心”,一边追问《觉醒年代》“续集在哪里?”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就是你们故事最好的续集!”

(六)未来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铿锵有力。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今的新青年同样面对着时代风云、家国重任、个人道路的选择。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当年的预言,言犹在耳。

  在知乎上,有人留言:“以前,我以为五四只是历史书上必背的一个考点,而从未理解它的真正意义。今天,穿越百年,先辈们给予的勇气和信仰依然存在。相信新一代的有志青年,会带着无比坚定的心奔向另一个百年!”

  春风浩荡之中,五四精神正在神州大地上荡漾、奔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个春天都永远铭刻着五四的记忆,每一代新青年都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负家国情怀赋予的责任与信仰……

  百年风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来人。

  今天的新青年们,脚下依然有千山万水,前路也依然有艰难险阻,他们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起;他们敢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必将书写和咏唱无愧前人、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青春之歌。歌声中一定会有这样一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记者孙闻、孙丽萍)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他们,用行动告慰先辈 新时代中国青年共产党员素描
他们,用行动告慰先辈
新时代中国青年共产党员素描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王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

  穿越百年风雨,一股青春的力量,始终在华夏大地激荡。

  100年前,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启,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此改变。

  100年后的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共产党员继承先辈的传统,昂首阔步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正在不断书写新的光辉篇章。

  迎难而上,澎湃青春的热血


  祖国西部边陲,巍巍喀喇昆仑。

  去年6月,茫茫群山、冰峰雪谷之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烈士,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的英雄赞歌。

  面对有关外军的非法侵略挑衅行径,他们顽强奋战、不失寸土,用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于青年一代,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寄予厚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难越向前。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青年共产党员选择做冲锋在前的勇士,彰显青春的担当——

  2020年4月8日,贵州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杜富佳在贵阳结束最后一天的隔离观察,返回湄潭继续投入医疗工作。回忆起在武汉战斗的日日夜夜,杜富佳说:“我是一个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

  从湖北武汉、到黑龙江绥芬河,再到河北石家庄,无数青年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在抗疫一线经历特殊的成人礼,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当滔天洪水汹涌而至,青年共产党员选择做不畏艰险的斗士,澎湃青春的热血——

  “守堤的党员干部成千上万,我只是其中之一。”去年夏天,暴雨如注,洪水肆虐,来自湖南的青年乡镇干部夏偲在大堤上度过自己29岁的生日。那天,他没有和亲友团聚,只在通宵值守后,早餐吃了两个鸡蛋,但他说:“这是我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从长江、淮河沿岸,到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万里抗洪前线上,闪动着无数青春的脸庞。

  时代呼唤担当。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青年共产党员,又何止在抗疫、抗洪战线!

  年轻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队员们,追随木里“3·30”森林火灾灭火勇士的足迹,去年再次扑灭了发生在西昌、木里的火灾;

  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代理副大队长刘亮,在汶川抗震救灾、松花江抗洪抢险、长春依林小镇地下商场火灾扑救等5300多次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陷阵;

  ……

  百余年前,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青春的激情穿越时空,不断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我们正见证,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

执着坚守,永怀不变的初心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警执勤点位。

  为守护青藏公路这条“生命线”,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达瓦云旦在这里驻扎了9年。

  达瓦云旦还记得2019年春节,109国道唐古拉山段出现罕见降雪大风天气,气温低达零下30摄氏度,积雪最深处达1.5米,堵塞车辆600余辆,滞留人员1300余人。原本打算回家的他,马上组织开展救援,一干就是59天。

  “与其说我在这里守护公路,不如说是在守护幸福。”在达瓦云旦看来,青藏公路不只是运输物资的路,更是承载更多人来到西藏、建设西藏的幸福之路。

  驻守高寒边疆,守望祖国和人民。从雪域高原放眼整个华夏大地,无数像达瓦云旦这样的青年共产党员,把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坚守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2013年,大学毕业的王萌萌放弃城市生活,来到农村挥洒汗水。

  回忆起当时的选择,如今已是安徽省定远县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王萌萌说:“多一个人回来,家乡就多了一份脱贫致富的希望。”

  在泥泞的田埂上实地考察、和村民围坐在小桌前交流致富经验、建设扶贫就业驿站……在王萌萌带动下,西孔村从曾经的“落后村”变为产业兴旺的“明星村”。

  不同的选择,同样的坚守。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科科长王雅丽在离家千里之遥的大西北,十数年如一日弘扬革命精神。

  作为讲解员,她投入编演了《南梁建立苏维埃》《巧儿追梦》等10多个红色节目,宣传南梁革命斗争史;面对不同受众,她将讲解词细化为青少年版、专家学者版、普通游客版等多个版本。她把每次讲解都当作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这块红色热土的革命历程。

  蜿蜒在崇山峻岭和滔滔江水之间的玉磨铁路线上,平均年龄30岁的中铁四局玉磨铁路青年突击队驻守大山深处5年。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汗水挥洒在“一带一路”建设事业上,新时代的青春旗帜在彩云之南飘扬。

  激荡百年风云,历经岁月变迁,代代相传中,青年共产党员始终执着坚守为国为民的初心,坚定不移——

  1921年,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

  为还原那段峥嵘岁月,浙江嘉兴学院一批青年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初心》,再现“红船精神”的时代魅力。中共一大代表视天下为己任、坚定信念化险为夷的一幕幕也深深印刻在青年学子的脑海中。

  自2017年首演以来,三年多时间,几届学生演《初心》、学党史,团队中先后有数百人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信念和初心融入血脉,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奋进不息,续写复兴的篇章


  夏日的清华大学,既有古典的雅致,又饱含青春的活力。

  从一所由“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成长为如今自信开放的知名高校,110年的风雨沉浮,清华大学亲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沉沦与屈辱,也更加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奋起与复兴。

  从创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到组织科研突击队进行疫苗研究和抗体研发……清华师生在科研、扶贫、抗疫等一线接续奋进,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时代在变,但奋斗的底色不能变。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员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人生,在不懈奋斗中践行青春誓言。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一古老而深刻的命题,吸引着付巧妹投身于古人类研究。“80后”的她,致力于开发创新古基因组实验技术,专注探索人类群体的起源与演化。

  有人问付巧妹:“你的研究有什么用?”在艰难维持实验室的时候,她也曾想过要不要改做热门研究。但最终,付巧妹选择了坚守。

  她的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人类学、演化遗传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更为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助力。《自然》杂志评价她:“确立了中国在古DNA与古人类研究领域强有力的国际地位”。

  同样身为“80后”,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晋芳则在创业之路上披荆斩棘。

  他自23岁开启创业之旅,带领研发团队屡次攻克显示芯片产业的“卡脖子”难题,用1200余项专利实现显示芯片关键技术的本土化,有力增强了显示芯片国产化能力。

  “青年科研工作者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代。个人发展梦想与国家民族前途深度融合,这是当代青年莫大的幸福。”张晋芳说。

  立鸿鹄之志,成栋梁之才。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国家民族发展的洪流,在时代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司机张彦,带领团队七次刷新集装箱桥吊单机和船时量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是全世界驾驶集装箱桥吊速度最快的人。

  杭州技师学院教师蒋应成代表中国出征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汽车喷漆项目冠军。这是我国参赛者首次在该项目蝉联冠军。

  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乘风破浪,考察中获取一批又一批珍贵数据和样本,为我国成为极地考察大国奉献无悔青春……

  复兴的伟业,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胜利。青年怎样,中国就将怎样。

  拉开时间的望远镜,在与历史的对照中,我们更能清晰地发现青年共产党员精神的一脉相承、理想的赓续不绝。

  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是26岁……

  青春万岁,强国有我;时光不老,奋斗不止!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在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心中久久回荡——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把党比作“公司”的,原来是他!
把党比作“公司”的,原来是他!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这封神秘的来信载于《李达画传》

  是1948年毛泽东写给李达的

  

  “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

  现公司生意兴隆

  望速前来参与经营”

  信中所说的这家“公司”就是

  中国共产党!

  

  李达,号鹤鸣

  是中共一大代表

  后由于种种原因,脱离了中国共产党

  但思想上仍然坚信共产主义

  李达在大学任教期间

  一直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出版了《社会学大纲》等著作

  

  随着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节节胜利

  1948年11月

  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毛泽东派人给在湖南大学任教的李达带信

  请他速去解放区参加重要工作

  因为送信人要穿过敌占区

  所以信中特意用了“暗语”

  

  李达收到信后

  激动不已

  恨不得马上飞到解放区

  久经辗转,终于在1949年抵达北平

  

  今年

  是这家“公司”成立100周年

  从最初成立时的50多人

  发展到今天的9000多万人

  这群“创业者”通过奋斗

  彻底改变了中国

  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让我们回望来路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平均年龄仅为28岁

  恰是当时毛泽东的年龄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新华社推出高燃动画

  《28岁的你》

  

  与青春的你一起

  向百年前的“新青年”致敬!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写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写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评论员


  这是青春的节日,这是奋进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年份,我们迎来五四青年节。回望中,青春的光芒穿越时空,映照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青春之我自强不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巍巍中华青春永驻!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寄语广大青年。殷殷期许振奋人心,更引发思考:青春何以才能绚丽?人生如何才有意义?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矢志奋斗中,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那是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酝酿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和优秀青年的奋斗牺牲:是青年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投身国防科研事业的报国之志;是排雷战士杜富国在生死关头的挺身而出;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的逆行出征……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可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奋斗、奉献的坚定理想,青春年华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志存高远,才能激发奋进潜力、把准人生航向。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拥有源源不绝的活力和动力。民族危亡之际,“匡扶有吾在”的青春誓言振聋发聩;改革开放之初,“振兴中华”的青春呐喊催人奋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在火热实践中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修课。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复杂世界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对诱惑保持定力、严格自律,面对美好生活饮水思源、懂得回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青年在人生道路上方能走得更正、行得更远。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巨大空间,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成才从无捷径,唯有勤学苦练、真抓真干。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踏实专注,就难有学术研究的突飞猛进;没有“放使干霄战风雨”的磨砺摔打,就难有真正的成长进步。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新时代青年就能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梦想的蓝图要靠奋斗来实现。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如今幸福美好的一切。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一点也不能丢。新征程上,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尤其需要广大青年奋发有为,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担当的青春最精彩,奋斗的年华最美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这个伟大的时代,属于英姿勃发的中国青年,属于不懈奋斗的青春中国!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黄玥)为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听党指挥、矢志奋斗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青年心怀“国之大者”,奋勇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日前决定,授予王殳凹等30名同志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克冠行动”工作团队等14个青年集体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确认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等6个青年集体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刘烨瑶等4名同志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荣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分别是: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殳凹,92329部队部队长王勇,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科科长王雅丽(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玉泉区大队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副书记、站长巴特尔(蒙古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女),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构主司机母永奇,成都盒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雨衣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刘仙(女),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代理副大队长刘亮,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真,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一支队红岛海岸派出所所长刘智,辽宁省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江健(满族),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文化与管理科副科长、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宁(女、苗族),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协党组成员、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苗族),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晖,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淑亭(女、苗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高级技师何小虎,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司机张彦,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晋芳,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莹莹(女),湖北省巴东县陈兹方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兹方(土家族),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副总工程师秦宁(女),西藏自治区班戈县保吉乡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索南杰布(藏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江岸区分公司上海路揽投站投递员徐龙,新华通讯社对外部记者徐泽宇,山西省陵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所工作人员、台北村第一书记郭子涵(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牵引制动研究室主任黄金,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大赛办公室教练组长梁攀,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浙江省特级技师蒋应成,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严开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伟,生前为广西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师梁小霞(女)。

  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分别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克冠行动”工作团队,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莫尔道嘎大队七中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超强超短激光攻关青年团队,“悟空”号卫星载荷与科学团队,中铁四局玉磨铁路青年突击队,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漳州110”),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中国中铁二院川藏铁路项目青年突击队,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三号研制团队,96037部队70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战略专项青年创新团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发团队,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声学团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2所嫦娥五号导航制导与控制团队,“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

  团中央近日还作出表彰决定,授予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团委等285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授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十一团支部等370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授予张艺文等447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授予苏兴博等345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并追授因公殉职的李莎、拉巴平措同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这些“90后”,这样学党史
这些“90后”,这样学党史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天津5月2日电(记者白佳丽)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国开展。在各行各业初露头角的“90后”们,将平凡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无缝对接,在实践锤炼中焕发青春光彩。

  在天津市宁河区廉庄镇西岳村村委会电影放映室的墙面上,挂着8块写着“愿景未来,魅力西岳”的展牌。展牌上是李广丞初来西岳村调研后,写在笔记本上的发展愿望。短短一年多时间,展牌上的村貌提升、产业规划、环境治理等愿望,都落地成为现实,愿景照进生活。

  “克服困难的经验,砥砺坚持的精神,就是党史带给我的。”李广丞说。

  今年27岁的李广丞,是西岳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个东北小伙,3年前放弃了外企待遇优厚的工作,成为天津市第一批农村党务工作者。“喜欢农村,所以瞒着家人到了基层。”2019年底,李广丞“一肩挑”挑起了西岳村的工作。

  “当时因为老书记的违纪问题,村民对村两委班子信任度低。”李广丞回忆初来时的艰难。

  “从群众中来,是党的初心。我经验少,可书本中经验多,那段时间我常常在面对问题时,看看党是怎样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学精神、学方法。”李广丞开始访民情、听民声。他发现常年出行不便是民生最大的痛点,而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冬,燃气未入户是最迫在眉睫的关切。

  李广丞决定住在村里,实时跟进工程进度,最终在全镇第一个完成了“煤改燃”工作。6个月后,出村道路修整完毕,两条断头路得以打通,百姓到宁河区可以少绕8公里路。

  遗留问题一个个解决,百姓的点赞声也越来越多。在刚刚结束的村两委班子换届中,李广丞全票通过,再次当选。他也从刚来时百姓口中的“李书记”,变成了亲昵的“李子”。

  李广丞还把党史讲给更多百姓听。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每晚都会把书中的历史梳理成PPT,插入生动的故事与图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党史。”村电影院里每周放映的红色电影,更是村民们的最爱。

  “年轻党员在基层锻炼,是一门必修课。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的价值就实现了。”他说。

  正在渤海湾畔天津港忙碌的李羽晖,是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副经理。29岁的他,已在这里工作了8年。

  因“港口情结”,他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港,所在部门是全国劳模孔祥瑞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工友们都有一股不怕吃苦的精气神,那是我第一次从身边优秀党员身上,看到了奋斗精神的感召力。”李羽晖说。

  在这样氛围的鼓舞下,李羽晖也开始发挥自己的长处,为这座传统港口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贡献力量。为了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他和同事们开始改进传统皮带机沿线抑尘技术等难题。

  2019年,码头的智能化改造全面实现,所有的装卸煤炭系统化设备都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工人们从坐在简陋驾驶室中操作机器的蓝领,变成了在集控中心轻点鼠标的白领。

  两年前的一次井冈山之行,再次让李羽晖感受到了党史的魅力。“井冈山之行后,我阅读了很多的文章、书籍、诗词等,感受到了那种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两天还在读《娄山关》。”他说。

  “党史学习教育,对年轻党员的作用是深远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通过用心领悟党的精神,更坚定地专注于本职工作,让精神化为实践。”李羽晖说。

 
在路上,邂逅“诗与远方”
在路上,邂逅“诗与远方”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葱郁山林、错落梯田、海滩椰林、民居古建、红色圣地……大道纵横,沿途皆风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沿着高速公路,奔向“诗与远方”。

  景婺黄高速公路,全程仅150余公里,起于“千年瓷都”景德镇,途经“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抵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黄山。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密集,游客在快旅漫游中,感受“高速旅游长廊”。

  春和景明,婺源篁岭古村内,烟火味浓。上百栋徽派民居错落排列,街里巷间,甲路纸伞、婺源板龙灯、龙尾歙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在做工、传授工艺,成为独特一景。

  “篁岭村原来和全国其他濒临消亡的古村落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地抛荒,很多徽派建筑年久失修、腐烂倒塌。”村民曹加祥说。

  转机出现在2006年。当年,景婺黄高速通车,人流车流逐渐增多,给婺源篁岭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09年,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当地政府协商,通过搬迁安置等方式,将村民迁下山,同时对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2013年,篁岭景区开始试营业,不久便一跃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自此,短视频创作大赛、诗词会、汉服游等活动相继推出,篁岭景区已然成为徽州文化的传播者。

  “人文与自然,商业与民俗,在这里相得益彰。篁岭正朝着一个有乡村故事、有徽州历史、有晒秋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发展。”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表示。

  百年村落、千年文明,在与时代“速度”碰撞后,焕发出新生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曲阜市万仞宫墙前,几十个身穿汉服的小朋友正齐声朗读《论语》。清脆童音,千古名句,引来游客驻足围观。

  在曲阜,被称为“老三孔”的孔府、孔庙、孔林早已闻名中外;而今,“新三孔”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也正成为游客打卡地。

  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说:“日兰高速公路拓宽了三孔景区的旅游半径,越来越多的外省游客顺着高速路来到这里。”

  火爆的旅游带动了周边纪念品行业。孔府印阁成立于1956年,主要售卖印章。乘着高速公路的东风,借着电商物流的发展,该公司转战电商领域。

  “以前交通不便,发一单物流要十几块钱,而且费时,一个月最多能做1000单生意。现在高速公路网降低了物流成本,我们日均发货量15000单。”公司总经理刘鹏表示,去年公司线上营业额达1.2亿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不仅带来源源不断的旅客,也让曲阜三孔文化沿着一条条大道加快传播出去,三孔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张磊说。

  广袤的中国大地因路而兴,因路更美!   (记者周圆、魏玉坤、邵鲁文、郭杰文)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党史教育、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这群青年在奋斗
党史教育、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这群青年在奋斗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李德欣、田晨旭、陈钟昊)“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1916年春天,27岁的李大钊写下《青春》,用真切的情感鼓舞青少年发愤图强,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百余年后的今天,无数青年在各自领域挥洒汗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3位在北京市怀柔区奋斗的青年,倾听他们奋斗的故事。

李鹏:重拾红色记忆


  五月初,在怀柔区雁栖镇头道梁村里的平北抗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鹏正为游客讲解。

  “头道梁村是中国共产党在怀柔地区创建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滦昌怀联合县的县委、县政府旧址所在地。”李鹏指着墙壁上展示的资料图片,熟练地向游客介绍村里的历史。

  曾供职于国企的李鹏其实是一位“半道出家”的党史教育工作者。在头道梁村,他总能听到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村里有很多红色文化,但旧址未修缮,记得那段历史的人也不多了。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应该去拾起‘红色记忆’。”

  2019年,李鹏辞去原来的工作,专心投入到红色文化保护工作中。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他挨家挨户向村民征集旧物,记录红色故事,与同事一起整理资料、修缮旧址。在各方的努力下,平北抗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20年9月对外开放,滦昌怀联合县的县委、县政府旧址也于次年3月被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头道梁村红色文化得以“重生”。

  李鹏介绍,2020年,基地累计迎来48批次游客,还带动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为村集体带来了“意外惊喜”。

  “看到游客们认真的神情和村民脸上的笑容,我感到十分骄傲。”李鹏介绍,基地还将对接更多社会资源,继续优化升级,将红色文化更好地传递开来,传承下去。

任雪梅:留住那份“乡愁”


  “欢迎来到小满民宿。”怀柔区渤海镇渤海所村的一个农家院外,民宿经营者任雪梅手绘着欢迎词,向游客致以热情问候。

  任雪梅来自湖北省,自小对乡村文化感情颇深。大学毕业后,她来到渤海所村当大学生“村官”。“作为‘90后’,我亲眼看到很多乡村原貌的消逝,让人十分痛心。我希望能通过努力,让乡村回到理想的状态。”

  令任雪梅欣喜的是,虽然村里的自然风貌与老家差异很大,但淳朴的民风和浓厚的人情味却出奇相似。三年“村官”期间,她收获了村民的认可,也被村民的热情和淳朴深深打动。任职期满后,任雪梅决定:“这里的‘乡愁’还在,我要留下来守护它。”

  近年来,乡村民宿热潮兴起,任雪梅看准了这个契机。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当地,融合于当地。带着这样的理念,2017年小满节气,任雪梅的小满民宿正式开业。除了民宿的日常工作,她还利用民宿的平台帮村民卖农产品。农闲时间,她在民宿为老人讲解养生知识和传统文化。如今,渤海所村许多人走上了民宿旅游的道路,乡村人居环境也不断提升。一座京北的小山村,日渐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全新模样。

  任雪梅说,向城市人介绍乡村的美,为乡村的老人服务一直是她坚持的梦想。未来,她希望能找到一种既保留农村原有风貌,又能反哺乡村经济和文化的旅游模式,留住那份珍贵的“乡愁”。

焦毅:期待第一束光


  “那个形似‘放大镜’的建筑,就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光源项目’。”在位于雁栖湖畔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建设部,光源项目加速器物理系统负责人焦毅满怀期待地介绍着眼前的大科学装置。

  焦毅介绍的是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在怀柔科学城布局的重大科学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利用加速器中产生的高性能电子束,通过弯转磁铁或特殊设计的波荡器等插入件,产生高性能的X射线,进一步提升人们观测微观世界的能力,为物理、化学、环境等领域提供研究平台。

  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建造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或对已有的第三代光源进行升级,试图在这一领域获得优势地位。焦毅所在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承载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重任。

  为完成好这项任务,2008年起,焦毅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于2018年顺利完成方案设计,并在2019年启动建设。

  “目前‘光源’正在土建施工阶段,建成后将陆续有设备进驻安装。”焦毅介绍,后期他和团队将继续开展设备调试、软件开发等工作,为2025年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焦毅说,十余年的研究遇到过很多挑战,但也充满成就感。“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光源’成功发射出第一束光,那将是我们向国家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

 
百年大党与青春力量
百年大党与青春力量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本报记者许晓青、郭敬丹、吴霞


  五四青年节前夕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人们在墓碑前祭扫,献上朵朵鲜花。90多年前,为革命壮烈牺牲时,赵世炎年仅26岁,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29岁、次子陈乔年26岁;“左联五烈士”也安葬于此,他们中最年轻的是殷夫,牺牲时只有21岁。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历程中令人难忘的新青年们。

  100年过去,一代代中国青年成长起来,共同组成百年大党的青春力量。而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传到新一代青年手中,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他们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穿越百年,他们依然是新青年


  “大丈夫生而不力,死又何惜!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我决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

  出生于1898年,牺牲于1928年,他的青春在而立之年戛然而止……中国共产党党员叶天底的一段绝笔家书,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内长期陈列。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叶天底就曾参与《新青年》杂志的校对工作。今天,位于上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老渔阳里2号)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新渔阳里6号),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第一号在上海出版,编辑部地点就在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这一期《新青年》的出版发行方由群益书社改为全新成立的新青年社,独立出版,并开设“俄罗斯研究”专栏。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岳亮说,这标志着《新青年》的重要转变,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打下了坚实的舆论基础,做了思想准备。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而今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告慰那些不畏牺牲的新青年们。”岳亮说。

  1920年,在老渔阳里,陈独秀还曾审看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推动这部译作付梓的还有俞秀松等人。今天,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还陈列着俞秀松当年的日记片段。

  “党的创建着实不易,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相当一部分烈士恰是青春年少。”俞秀松后人俞敏告诉记者,存世的俞秀松日记时间跨度为“1920年6月至7月”,这些弥足珍贵的日常记述信息量很大,包括提及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等部分细节。其中提到,当时的这个中文全译本是根据“英俄日”三种语言文字“对校”而来。

  日记中还充满着21岁的俞秀松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忧虑与反思,同时又给人以希望。日记写道:“我很希望科学发达以后,人工天天减少,功效天天进步……我们此后对于社会改造,总该格外努力进行!”

  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由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收藏,它与众多烈士姓名一道被后人铭记。

  青年虽已逝去,初心使命不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在实现新时代的“接力”。

  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纷纷重返“新老渔阳里”,以中、英、法、俄、日、德等语种重读《共产党宣言》重要选段。学校还专门成立学生理论宣讲团、举办“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等,引领学生重温昔日“新青年之路”,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课外实践。

  “我们用青春诵读经典,去‘穿越时空’体悟新青年的力量之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廖文其说,建党100周年对于上外学子意义非凡,党最早开展的多语种培训和语言翻译工作在上海形成了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上外在党的诞生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努力接过新青年的“接力棒”。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百年前的青春之声,今日依然掷地有声!

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青年


  2020年6月,一群年轻人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新时代青年学子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与决心。不久,总书记回信了,年轻人欢呼雀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总书记在信中勉励青年,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写信给总书记的是上海复旦大学星火队的学生志愿者们。

  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老洋房,是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的旧居。自从这里修缮完毕,星火队的成员就在此担任党史宣讲志愿者,把《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及其翻译者陈望道的故事讲给观众听。

  “总书记的回信勉励我们不断向前。当代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要举起伟大旗帜,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在现实中磨砺初心,在实践中坚定信念。”复旦大学团委书记赵强说,“我们坚持用最有感召力的故事滋润青年,用最有行动力的人物影响青年。”为此,复旦大学团委组建了“驻村第一书记讲师团”“人民城市讲师团”,邀请全国数百位扎根一线的青年工作者,为青年展示“历史场景”“改革情景”“基层实景”和“奋斗前景”,鼓舞青年投身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014年5月4日,恰逢五四运动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这番话,令复旦星火队成员李亚男至今难以忘怀。李亚男告诉记者:“对我个人来说,青年时代的‘第一粒扣子’便是学习陈望道先生的精神,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践行初心使命,关键靠行动。2020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中国青年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背起行囊,到西部去!”在西藏多地留下足迹的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梁晴雪,用知识和智慧支援当地完善城镇规划。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英国归来的留学生曹元元主动担当,迅速成为一名社区防疫隔离点的志愿者,与当地的医护人员、清洁工人,并肩筑起“防疫长城”。在吉林长春,“90后”乡镇干部李文政忙着协助老乡春耕春种,他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后要防止返贫,驻村干部也要防止懈怠,一刻也不能松劲。”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面向未来,我们永远做新青年


  4月29日11时许,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在指定区域观看升空的人群中,身穿红色T恤的上海交通大学“逐梦航天”社会实践团格外显眼。

  “天和升空,让我们这代年轻人看到了党的伟业要靠不断奋斗才能实现。”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党员籍元说:“展望未来,‘空天报国’的火炬,正在交到我们青年一代手中。”

  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钱文韬说,把小我融入时代,把青春融入山川田园、星辰大海,2021年上海交大将派出超过1万名师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践,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青年,是时代的面孔。未来,属于新青年。

  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从田间地头到高楼大厦,从三尺讲台到科研一线,今日之中国青年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以满怀赤诚追求理想,以开拓进取定义青春。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对新时代新青年提出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殷切期望。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女篮队队长宋珂昕说:“总书记非常关注体育的发展。作为运动员、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要更加努力训练,为国为校争光。”

  “总书记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嘱咐我们要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每一点都讲得深入浅出。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清华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孙启明说。今年7月毕业后,他将启程赴内蒙古自治区从事研究工作。

  到祖国最需要青年人才的地方去!在今年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名单中,人们看到,有脱贫一线的“90后”驻村干部,有勇攀科研高峰的青年学者,还有飞行员、消防员、邮政投递员,等等。

  前不久,人们在上海一家医院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排队人群中“意外”发现了昔日跳水冠军吴敏霞。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退役后她积极参与群团工作,当选共青团上海市委兼职副书记,在抗击疫情、推动复工复产和青年志愿者工作等方面总是身先士卒。

  谈及自己的党龄,吴敏霞曾有这样一段名言——“2008年,对我而言,有两件大事。一件是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这是我运动生涯的第2块奥运金牌;另一件事是,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说,拼搏和坚持始终是一名党员的精神体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上海,经过修缮的中共一大会址已初露芳容,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期待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距离中共一大会址1公里开外的“新老渔阳里”,客流量明显攀升,众多青少年参观者在此流连忘返。

  百年前,很多新青年抛弃优渥的生活,毅然决然献身革命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后,众多中国青年迎来成长成才的“黄金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专门提出,“深入实施青年发展规划,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的平台,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

  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新的征程上,今日之中国青年有了更加宽广的舞台、更加精彩的赛道,将激荡起更加奔腾、更加澎湃的青春力量。

 
当青春遇见奥运:冲浪少女冲击冠军梦
当青春遇见奥运:冲浪少女冲击冠军梦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冲浪中的黄莹莹。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刘博


  蓝天白云下,日月湾海浪翻滚,黄莹莹身着彩色的冲浪服,抱上冲浪板划水至等浪区。只见一道大浪奔来,她立刻起身“抓浪”,冲浪板在海浪中穿梭,宛如海中的精灵。

  在国家冲浪队队内测试赛中,黄莹莹完美表现了“回切”等冲浪技术动作,穿梭、折回,就像在海浪上画了个“S”。“在浪上的感觉就是放飞自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等待一道好浪来,然后做出完美的冲浪动作。”黄莹莹说。

  “青春就是要无谓失败,不断从跌倒中站起。冲浪就是一项不断挑战自我的项目,青春在冲浪中度过,在海上被一次次击倒,再一次次重来,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了心中奥运会的梦想,向前不止。”面对记者的提问,黄莹莹笑得一脸灿烂。

  今年20岁的黄莹莹,家住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边上的田新村。日月湾拥有高质量定点浪和沙滩浪,是国内著名的冲浪胜地。8年前,在万宁市政府的资助下,12名黎族村孩子组成的少年冲浪先锋队在日月湾创立,12岁的黄莹莹正是其中一员。

  “我们住在海边,但女儿不会游泳,我们原本是想让女儿学学游泳、锻炼身体的。”就这样,黄莹莹被母亲杨爱妹送到少年冲浪队。

  “第一次接触冲浪,教练会在后面推板,站在冲浪板上感觉很好玩。”黄莹莹说。

  从此,冲浪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迎着海浪,想着动作要领,那些不开心的事就随着海浪冲走了。”

  为备战奥运,国家冲浪队于2018年正式建立。

  在冲浪上颇具天赋又努力的黄莹莹,经过多年训练,有幸成为首批国家队队员。每天白天,她训练体能和技术,晚上学文化课,还会学习英语和冲浪专项理论等课程。

  在国家队系统训练后,黄莹莹有了明确的目标——拿到奥运会的比赛资格,冲击奥运冠军。

  2016年,短板冲浪作为新增的5个项目之一,进入东京奥运会。为了心中的奥运梦,她决定从长板改练难度更大的短板。“短板有更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对于身体平衡性的要求更高。要让冲浪板和身体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出好的动作。”黄莹莹说。

  想要取得运动成绩,就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每天在海边风吹日晒,还要忍受狂风暴雨、艳阳高照交替的多变天气,个性坚毅的黄莹莹总要比别人多练一会。

  “完成动作可能只有十几秒,等一道好浪却要十几分钟,所以我们大量时间都泡在海里。平均每天6个小时,长期泡在水里寒气重,膝盖在阴天也会痛,要通过针灸保养。”她说。

  然而,2019年她却进入瓶颈期,在外参加多次比赛没有取得成绩。她坦言,平时训练几乎都在日月湾,由于更换新的比赛场地和住宿地,她并不习惯在新环境比赛。

  通过教练的疏导和自我调整,黄莹莹取得2019年全国冲浪冠军赛女子短板冠军。在2020年全国冲浪锦标赛中,又取得公开组女子短板亚军。黄莹莹表示,她近期的目标是2021年冲浪世锦赛,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努力。

  由于疫情影响,中国队上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还是2019年世锦赛。国家队在海南经过一年多的封闭训练,根据六次队内赛和两次体能测试的排名,确定了参加世锦赛的男、女队员各三人。黄莹莹以良好的状态通过测试,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她将代表中国队参加2021年冲浪世锦赛。

  冲浪是一项对体能要求颇高的运动,现在中国选手和国外选手的差距主要是力量。为了能够冲击奥运会,教练会布置能够释放“大水花”的冲浪动作,而如何将力量释放产生“大水花”,还需要成熟的冲浪技术。

  “教练布置的大水花动作无法完成,我就去增加力量训练。”黄莹莹笑着说,“冲浪后变黑变壮了,穿衣风格也有改变。以前很喜欢穿裙子,现在多数时间穿运动装。”黄莹莹说,冲浪让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人也更自信。

  因为冲浪,她从海边黎村出发,走向了世界。“希望未来能去更多国家冲浪,去征服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冲浪点。”黄莹莹说。

 
当青春遇见夕阳:哈佛女孩办起养老院
当青春遇见夕阳:哈佛女孩办起养老院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在老年公寓的院子里,陈思陪老人赏花。 本报记者杨青摄
 
  本报记者丁非白、于也童、杨钰晨
 

 
  “王奶奶,你还能记起我不?”拉着王奶奶的手,陈思笑着说。
 
  听完陈思的话,患有重度小脑萎缩的王奶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你不是到我家串门儿来了嘛,咱进屋坐一会儿啊……”在陈思的一番“劝说”下,王奶奶终于不乱走了。
 
  34岁的陈思是沈阳市天柱山(远大)老年公寓的院长。这个长相清秀的女孩身上有着令人羡慕的关键词:哈佛大学硕士毕业、曾经华尔街的一份高薪工作……
 
  2013年,陈思选择从美国辞职回到家乡,当起了养老院的院长,将自己的青春和数百名银发老人的幸福紧紧相连。太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不解,她说,“青春只有奋斗才会精彩,我更希望自己的奋斗是有意义的,是能为这个时代做一些事的。”
 
最爱和你在一起


 
  陈思的决定在别人看来异常冲动,其实做养老产业的种子,少年时期就种在了她心里。
 
  2002年,陈思的母亲和姨妈创办了一所养老院,还在读高一的陈思便开始在养老院帮忙。“很多老人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几年,他们几乎是看着我长大的,所以我对老人们也有了一种发自心底的亲切感,我喜欢和他们相处。”陈思说。
 
  2013年,陈思接手了养老院,也从此成了爷爷奶奶眼中的“全能孙女”,包揽了养老院里包括院长、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兼职护工、活动主持人等多项工作。
 
  “在国外,我常利用周末时间去考察那里的养老院,并着手研究了国外养老体系和经营理念、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养老院怎么保证老人的安全等问题。”回国后,陈思在经营养老院方面的最大不同就是理念的变化。
 
  “传统经营理念多为照顾老人的吃住、保证老人的安全,而对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比较少。”为此,她鼓励老人成立老年模特队、老年合唱团,建立了团体心理咨询小组,还积极动员老人们通过设立老年委员会自主、自立地为自身服务。
 
  有些刚来养老院的老人,一开始情绪低落,感觉自己被“抛弃”,往往孤独而恐惧,也会失落和无力。陈思试着把自己在大学中学到的心理知识融入各种活动中,始终不断尝试从新的视角给养老行业带来新的想法。她细心地了解每一个老人的性格和爱好,让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潜移默化地疏导老人焦虑的心态。
 
  吕阿姨是养老院里公认的“歌星”,陈思就在养老院里为她举办演唱会;蔡奶奶以前是教古汉语的,陈思就请她给老人们讲汉字的故事;边爷爷关注时政,陈思就定期请他给大家解读国家大政方针……
 
  “一提到养老院,很多人就会觉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气。我要打破这个刻板印象,就想告诉爷爷奶奶们,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即使人到暮年,也要尽情去做自己。”陈思说。
 
  在陈思看来,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的文明风向标。每个人都会老,但衰老和死亡也是很多人不愿直视的问题。“我在校主攻人类发展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成熟、衰老等每个人生阶段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我相信,我能为养老事业做些事情。”
 
最想看见你开心


 
  没人和他聊天、总是一个人独处、不爱说话……多年研究心理学让陈思对老人的心理和情绪波动格外敏锐,种种迹象之下,她判断:李爷爷被“孤立”了。
 
  “李爷爷是部队出身,说话嗓门很大,关键还耳背,和别人聊天,人家说啥他听不见,久而久之别人就不爱理他了。”陈思说。
 
  李爷爷的情况让陈思焦虑,老人的孤独与悲伤,是她最害怕的事。
 
  养老院的“文化沙龙”活动常态化后,很多老人主动报名参与,陈思觉得,这或许是拉近李爷爷和大家之间距离的好机会。“为了让李爷爷参加,我反复和他沟通,希望他能给我们讲讲与军事有关的故事,李爷爷同意了。”
 
  让陈思意外的是,李爷爷认认真真准备了好几页的演讲稿,配上李爷爷一贯的大嗓门,演讲效果出奇得好。
 
  这次演讲后,李爷爷成了养老院里的“红人”。“没想到老李还有这能耐。”“老李不简单,是个人才。”……听着大家的夸奖,李爷爷慢慢变得自信,很快就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老伙伴。
 
  “老人的事无小事,他们就像孩子,需要悉心关注。”陈思说。
 
  目前,有400余位老人在陈思的养老院生活,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三分之二。有些老人常年卧床,身上插着食管尿管,躺在床上看起来呆呆的,记者在老人眼前晃了晃手,他们并没有反应。
 
  “他们看似没有反应,其实心里都是有感觉的,就更需要耐心照料。我们所有的护工在给老人擦拭或翻身的时候是会不断与他们对话交流的,比如‘李爷爷,现在要翻身了’‘张奶奶,下面我们擦擦脸’。我们也会经常和卧床的爷爷奶奶们说说话、拉拉手,我们相信,他们都能听得到。”陈思说。
 
  面对一些老人“人老了,真没用”等感慨,一向温柔的陈思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价值,没有人是‘没用的’。”
 
  “人到暮年并非花期的尽头,反而因花开持久而越发绚烂,除了吃好住好,我更想让每一位爷爷奶奶都能度过一段绚烂绽放的快乐晚年。”
 
最怕和你说再见


 
  在陈思的家里,有一个红色的布包,里面是一个屏风摆件,屏风上绣着两只小猫,惟妙惟肖,十分可爱。这是李爷爷“送”给她的结婚礼物。
 
  李爷爷和王奶奶来自北京,每到夏天老两口都会一起来避暑。李爷爷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高学历的陈思让老两口很是喜爱。李爷爷知道陈思爱吃茯苓饼,每次从北京来都会给她带。“等你结婚的时候,我们一定来给你送上祝福。”李爷爷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2015年的夏天,老两口没有像往常一样来避暑。陈思觉得奇怪,就打电话给他们。原来李爷爷突发疾病住院了。不久后,王奶奶告诉陈思,李爷爷终究没有挺过来。听到这个消息,陈思心里难受极了。
 
  在陈思结婚前几个月,王奶奶来养老院收拾东西时,拿出了一个红色的小布包交给她,里面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屏风。“爷爷知道你喜欢小猫,生前特意买了这个屏风,本来想在你结婚的时候亲自送给你当结婚礼物的,现在看没有这个机会了。”王奶奶说。
 
  那一刻,陈思泪如雨下。“我觉得我们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婚礼上,陈思邀请了一大桌养老院里的老人。“站在台上望下去的时候,老人们纷纷向我招手,那一瞬间,我感觉李爷爷就在他们中间,和许许多多的老人一起见证我的幸福。”
 
  汪奶奶是一位重度的小脑萎缩患者,但是总能让人感到快乐,她几乎每天都会到陈思的办公室门前“打卡”,和她聊天。
 
  有段时间,陈思在家待产,回到养老院后,发现天天来“打卡”的汪奶奶不见了。原来,老人家突发脑梗卧床了。再见到躺在床上依靠鼻饲管维持、已经消瘦不已的汪奶奶时,陈思难掩泪水。
 
  在陈思心里,别人一般只有4位爷爷奶奶,而她却有400多位。“如果当时我留在华尔街,如今最多就是众多金融从业者中的一员。在养老院,我是陪伴这400多位爷爷奶奶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人,能为他们制造幸福,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希望老人们在养老院里生活得更有质量有尊严,即便未来走到离别的岔路口,我们也不会遗憾。”陈思说,“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老龄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养老问题是每个家庭都不可回避的。我想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想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未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创造了重大机遇。
 
  陈思说:“看到这个消息,我特别开心,这就是对当年我投身养老领域时,听到的那些劝阻、误会甚至埋怨最好的回答,也是我继续奋斗的最好理由。”
 
当青春遇见舞台:一束青丝舞“飞天”
当青春遇见舞台:一束青丝舞“飞天”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本报记者韩啸、王泽
 

 
  翠绿竹海幽林间,划过一位红裙少女的身影,或旋舞、或飞天,“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不同寻常的是,舞台中央的她仅借力于头顶的一束头发。
 
  她是演员刘枭,来自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今年18岁,是中国屈指可数的高空“吊发”艺术表演者。
 
  “吊发”俗称“吊小辫”。和一般空中杂技不同,吊发演员要将头发编成辫子吊起身体,在空中舞蹈、旋转,惊险且美感十足,练习过程难度极大。
 
  杂技团的老师们称呼这个说话带着东北口音的姑娘为“大宝贝”。爱笑且性格开朗的她,是团里唯一能表演吊发节目的演员。
 
  “可是他们经常被我气得不行,我学新动作超级慢。”刘枭说自己天分不高,但相信勤能补拙的力量。“没有谁的青春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去拼搏奋斗,才会接近自己的梦想。”
 
  刘枭并不属于天才型杂技演员。10岁到辽宁歌舞团附属艺术学校开始学习杂技,带了她半年的老师告诉她,“孩子,你不适合干这个行业”。
 
  “因为我身体协调性不好,学习很多动作都很慢。”刘枭坦言,当时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练习,其中一个柔软度和力量都很好,另一个则非常聪明,能够灵巧地记住动作,自己是那个既没有柔韧度也不聪明的“后进生”。
 
  在她的记忆中,往往别人练习几遍就会的动作,自己要练习三天。但因为是集体练习,需要进度保持一致,“只能你自己练,别人在旁边站着等。”
 
  “我从没想过要放弃,学得慢我就做三遍、五遍、十遍。”那时候才10岁出头的刘枭,丝毫不服输,“其实只要你不考虑放弃这条路,就能一直坚持下去。”
 
  艺术学校中途辍学率很高,“后进生”刘枭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在艺术学校的第四年,她的老师刘颖偶然看到国外一位演员表演吊发的视频,看中刘枭四肢纤长,向她建议学习这种艺术形式。
 
  吸引刘颖的这门吊发杂技事实上起源于中国民间。英国《卫报》曾报道,20世纪初期,一些中国艺人在海外街头表演这种杂技。这些杂技团的吊发艺人在空中转圈,表情闲适,甚至会表演在半空中喝茶。因为难度极大,目前国内外表演吊发的人数很少。
 
  这项特殊的中国传统杂技艺术,深深吸引着那时只有14岁的刘枭。“外国演员可以表演得这么好,起码我可以试一试。”这个还未有过单场演出的姑娘兴致满满。
 
  尽管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真正开始时,她深受打击。
 
  “梳头发”是第一个拦路虎。传统吊发更多是一项家族技艺,梳头发这个步骤需要严格保密,从不对外公开。因此,书籍和网络上的信息特别少,没有人知道怎么做才对。
 
  理论上,一根头发能承受的平均重量在100克左右,一头头发可以拉动重量高达13吨的东西,头发拉断时的长度达原来的两倍长。但这只是理想情况,况且毛囊能承受的重量是另外一个概念。
 
  “梳一次发要40分钟,需要把每一根每一缕头发都梳直,不然就会齐根断掉。”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工作人员王莎介绍。
 
  梅花香自苦寒来。刘枭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2017年初自己的首场吊发表演,那是在沈阳一个元宵晚会上,“紧张到不知道是怎么结束的”。
 
  结尾动作的时候,追光打在她身上,似乎全世界都静止了,只能听到全场潮水般的掌声。
 
  “那一瞬间,我知道,我这个人就是应该站在台上的。”刘枭的眼睛亮闪闪的。
 
  她告诉记者,无数次表演不同项目,吊发反而让她觉得最踏实。“我能在舞台上空听见观众的说话声。最常听见的便是‘哦,是真的吗?真的头发吗?’,这时候心中就很得意。”
 
  毫无疑问,吊起她来的是如假包换的头发。
 
  2021年央视春晚,刘枭与甄子丹、吴京等演员合作表演《天地英雄》武术。她还曾在《惊鸿》中表演敦煌飞天,《森林奇境》中化身童话精灵……几十场吊发演出后,她仍旧会被台下的掌声打动。
 
   (参与记者:赵英博、魏翔)
 
当青春遇见舞台:一束青丝舞“飞天”
当青春遇见舞台:一束青丝舞“飞天”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3月25日,在陕西西安,杂技演员刘枭在进行吊发练习。 本报记者魏翔摄

  本报记者韩啸、王泽


  翠绿竹海幽林间,划过一位红裙少女的身影,或旋舞、或飞天,“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不同寻常的是,舞台中央的她仅借力于头顶的一束头发。

  她是演员刘枭,来自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今年18岁,是中国屈指可数的高空“吊发”艺术表演者。

  “吊发”俗称“吊小辫”。和一般空中杂技不同,吊发演员要将头发编成辫子吊起身体,在空中舞蹈、旋转,惊险且美感十足,练习过程难度极大。

  杂技团的老师们称呼这个说话带着东北口音的姑娘为“大宝贝”。爱笑且性格开朗的她,是团里唯一能表演吊发节目的演员。

  “可是他们经常被我气得不行,我学新动作超级慢。”刘枭说自己天分不高,但相信勤能补拙的力量。“没有谁的青春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去拼搏奋斗,才会接近自己的梦想。”

  刘枭并不属于天才型杂技演员。10岁到辽宁歌舞团附属艺术学校开始学习杂技,带了她半年的老师告诉她,“孩子,你不适合干这个行业”。

  “因为我身体协调性不好,学习很多动作都很慢。”刘枭坦言,当时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练习,其中一个柔软度和力量都很好,另一个则非常聪明,能够灵巧地记住动作,自己是那个既没有柔韧度也不聪明的“后进生”。

  在她的记忆中,往往别人练习几遍就会的动作,自己要练习三天。但因为是集体练习,需要进度保持一致,“只能你自己练,别人在旁边站着等。”

  “我从没想过要放弃,学得慢我就做三遍、五遍、十遍。”那时候才10岁出头的刘枭,丝毫不服输,“其实只要你不考虑放弃这条路,就能一直坚持下去。”

  艺术学校中途辍学率很高,“后进生”刘枭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在艺术学校的第四年,她的老师刘颖偶然看到国外一位演员表演吊发的视频,看中刘枭四肢纤长,向她建议学习这种艺术形式。

  吸引刘颖的这门吊发杂技事实上起源于中国民间。英国《卫报》曾报道,20世纪初期,一些中国艺人在海外街头表演这种杂技。这些杂技团的吊发艺人在空中转圈,表情闲适,甚至会表演在半空中喝茶。因为难度极大,目前国内外表演吊发的人数很少。

  这项特殊的中国传统杂技艺术,深深吸引着那时只有14岁的刘枭。“外国演员可以表演得这么好,起码我可以试一试。”这个还未有过单场演出的姑娘兴致满满。

  尽管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真正开始时,她深受打击。

  “梳头发”是第一个拦路虎。传统吊发更多是一项家族技艺,梳头发这个步骤需要严格保密,从不对外公开。因此,书籍和网络上的信息特别少,没有人知道怎么做才对。

  理论上,一根头发能承受的平均重量在100克左右,一头头发可以拉动重量高达13吨的东西,头发拉断时的长度达原来的两倍长。但这只是理想情况,况且毛囊能承受的重量是另外一个概念。

  “梳一次发要40分钟,需要把每一根每一缕头发都梳直,不然就会齐根断掉。”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工作人员王莎介绍。

  梅花香自苦寒来。刘枭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2017年初自己的首场吊发表演,那是在沈阳一个元宵晚会上,“紧张到不知道是怎么结束的”。

  结尾动作的时候,追光打在她身上,似乎全世界都静止了,只能听到全场潮水般的掌声。

  “那一瞬间,我知道,我这个人就是应该站在台上的。”刘枭的眼睛亮闪闪的。

  她告诉记者,无数次表演不同项目,吊发反而让她觉得最踏实。“我能在舞台上空听见观众的说话声。最常听见的便是‘哦,是真的吗?真的头发吗?’,这时候心中就很得意。”

  毫无疑问,吊起她来的是如假包换的头发。

  2021年央视春晚,刘枭与甄子丹、吴京等演员合作表演《天地英雄》武术。她还曾在《惊鸿》中表演敦煌飞天,《森林奇境》中化身童话精灵……几十场吊发演出后,她仍旧会被台下的掌声打动。

   (参与记者:赵英博、魏翔)

 
当青春遇见警服:一支画笔破大案
当青春遇见警服:一支画笔破大案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朱允宏正在模拟画像。 本报记者杨欣摄

  本报记者胡星、杨欣、汪军


  “你最近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

  “你觉得他像不像卡通动物?”

  “他的神态是凶一点还是和善的?”

  ……

  问话迂回,不着具体样貌,心中已勾勒出一个陌生人的大致形象。手中画笔翻飞,寥寥数笔,陌生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作画者名叫朱允宏,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科影像专业的模拟画像师,公安部第六批青年人才库成员、入选贵州省刑事技术专家库。他从事模拟画像16年,靠着一支画笔,帮助警方破获多起大案。

  而画上的陌生人,则是记者的同事。作为测试,朱允宏在记者的描述中画出了这名同事,这些问话里很少有对五官具体形状的描述,却已画出七八分神似。

“我的工作是提取记忆”


  朱允宏5岁学画,一直学到大学毕业,在朋友和老师的眼中,“这家伙应该是往艺术家的路子上走的。”毕业入警,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党员。我从小想当兵结果没当上,进入警队,算是对戎装梦的弥补吧。”朱允宏说。

  当年警队的工资只有几百块,而他在学校靠画画,每个月已经能挣几千块了。一腔男儿热血,比收入来得重要。

  刚参加工作的朱允宏信心满满。对于学画多年的他来说,简单的素描驾轻就熟。“目击者怎么说,我就怎么画,这有什么难的?”而第一次失败,给了他一记闷棍。

  2006年,辖区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受害者描述嫌疑人时,一口咬定嫌疑人长得像某明星。“这说明相似程度特别高,画起来应该是很容易的。”刚入行的朱允宏,并没有觉得此案有多难。

  对照明星样貌画的通缉令挂到了网上。可直到两年多后,嫌疑人才落网。

  在看到嫌疑人长相之后,朱允宏傻眼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连受害人自己都没有认出来,像什么明星嘛!”多年后提及这场让他印象最深的败绩,朱允宏依旧意难平。

  “人会对自己的记忆进行加工,如果只听当事人的描述却不加判断,做不好这个工作。”朱允宏解释道。也正是经此一案,朱允宏意识到,不同的人在特定环境里对他人长相的记忆是不同的,描述起来更是千差万别,而摸清这其中的差异,才算是真正入了行。

  “我的工作是在提取记忆,不是画画。”他说。

“这一跪,把我留在了警队”


  工作的前几年,朱允宏的信心被一点点打磨干净,最初的热情也在慢慢消退。

  “想象中警队里提枪跃马、驰骋疆场的感觉根本没有,每天就是跟画笔做伴。”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太大,就连偶尔抓人时大喊一声“别动,我是警察!”都能让他激动半宿。

  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卡不到合适的地方”,工作第四年,朱允宏递交了辞职信。

  就在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里,一桩刑事案件,将他拉了回来。

  “那天早上,受害人从医院直接送到了刑侦队,是个很乖的小女孩儿,受到的伤害很严重。”朱允宏回忆道,看着眼前虚弱的孩子,消极的工作态度一扫而光。“那是一种强烈的保护欲,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她抓到坏人。”朱允宏说。

  人像模拟工作持续了一早上,女孩很虚弱,描述一会儿要睡一会儿,朱允宏也不去抠太多细节。“你不可能问她鼻子怎么样嘴巴怎么样,人在那种极端环境下不可能对每一个细节记得住,问太细了,会污染她的记忆。”朱允宏说。

  好在女孩表达能力清楚,记忆力好,一句“那个人长得有点像头猪”,让朱允宏找到了突破点。“这种像某种动物的描述,可以定下很多信息,比如说像猪,那一定是脸部脂肪较厚,鼻头肉,嘴唇厚,再配合其他信息,应该就差不多了。”朱允宏说。

  专案组用这张画像发布了协查令,很快就有人认出了嫌疑人,当天下午就将其抓获。

  傍晚时分,朱允宏走出刑侦大楼,电梯间挤满了人,都是女孩的亲属。一位警察看到朱允宏,指着他对亲属说:“这就是画出坏人的朱警官!”

  亲属们泪水涟涟,扑通就跪下了。

  说到此处,朱允宏也双眼泛红。“很感动,职业荣誉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能帮受害者抓到坏人,这不就是做警察的初衷吗?

  “这一跪,把我留在了警队。”朱允宏说。

“三十而立那天终于突破了”


  人留下了,但那个从入职以来就困扰朱允宏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在目击者的描述和最后画成之间,大量依托科学和经验,分析和推理至关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由此带来的挫败感依然挥之不去。

  30岁生日的前两个星期,邻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朱允宏受委托前往调查。案件相关目击者有十多人,朱允宏一头扎在当地两个星期,从十多名目击者的描述提取碎片,拼凑成像。

  然而画好之后,十多名目击者却都说不像,挫败感再次袭来。可这一次朱允宏在低落的情绪中坚持了自己的判断。

  第二天一早,当地警方打来电话,告诉他被抓获的嫌疑人照片已发送至邮箱。朱允宏紧张地点开照片。“很像,我坚持对了,这是我最好的30岁礼物。”朱允宏说。

  2015年,朱允宏接到一个任务:专案组在梳理旧案时,找到一名嫌疑人年轻时候的照片,作案时间是在1993年,随后嫌疑人出逃,石沉大海。

  照片上的嫌疑人只有24岁,如今已年近半百。“按理说,这种通过二十几岁画五十几岁的任务,不是很难。”朱允宏说道,“但嫌疑人逃窜外地,不能回家,不敢有正经工作,提心吊胆,相貌应该不会养得白白胖胖,面相应该会比照片更沧桑、削瘦,不能完全按当年的照片来。”

  随后,警方通过朱允宏画的画像,终于在西北某省走访时,让当地群众认出了嫌疑人,最终将其抓获。而发回的嫌疑人近照也正如朱允宏猜测的那样,“他的日子很苦,面相应该是苦哈哈的那种。”

“我们的技术也在更新”


  朱允宏的另一手“看家本领”是现场还原。“人像模拟这块儿弄熟了以后,就开始琢磨现场还原,因为这也是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朱允宏说。

  在很多案件的实际侦破过程中,案发现场的还原对于案件的侦破至关重要。

  2014年,某市发生一起爆炸案,现场破坏严重,给侦破工作带来极大难度。“现场什么都没了,都是碎片,如果没有案发当时的情况,很多判断下不了。”

  朱允宏的新技能也因此派上了用场:根据现场的碎片,结合描述、炸药当量产生威力的模拟等手段,朱允宏和团队模拟出了爆炸前的场景。

  “多少人,现场有什么东西,甚至每个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动作,我们都做出来了。”朱允宏说。在随后的案件侦破过程中,这份现场模拟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场还原除了对侦破有帮助,对一些案件的后续审理也必不可少。

  2016年,一名在1997年犯下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被捕。刑事诉讼环节当中,需要现场指认,而当时的犯罪现场已经被拆除,现场指认存在困难。

  朱允宏花了两三天,根据当年留存的现场勘验资料,将案发现场一栋三层小楼还原出来。“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诉讼环节就会存在漏洞。”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脸识别等刑侦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一些人开始质疑人工的模拟画像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对此,朱允宏并不担心。“刑侦技术在更新,我们的技术也在更新,例如现场三维重建、图像真伪鉴定等。”

  在朱允宏的实验室里,摆放着许多先进的设备。朱允宏指着一台3D打印机说:“它能用3D手段直接打印出一个现场进行还原,但仍需要我们去进行操作,这里面的经验,机器还是无法取代的。”

  另一方面,通过画笔模拟人像,还能弥补现代技术的盲区。“例如没有监控覆盖的农村地区,或者对于模糊监控的还原处理,都有我们的用武之地,这个工作依然有它的价值。”朱允宏说。

  设备的更新,实际上也是对技能的更新。“夜里像素很低的监控、面部带有遮挡物的监控,或者是只有一个侧脸的监控,都需要我们去还原和模拟,这也是我们这个工作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8岁的“我”@“28岁”的你
28岁的“我”@“28岁”的你

( 2021-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时代@新青年
 
  最朝气蓬勃的季节,遇见最朝气蓬勃的节日;最朝气蓬勃的节日,遇见最朝气蓬勃的你——《新华每日电讯》“青春版”《新时代@新青年》今天亮相了。

  毋庸讳言,“读屏时代”选择多,一些年轻人对纸媒“爱搭不理”了。但传播史一再证明,任何一种传播形式都不能包打天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长短。我们相信,“青春味道”的报纸能够汇聚“青春人气”。

  正如百年前的《新青年》那样,以“最青春”的姿态亮相,成为青年人的“自己人”。正是在《新青年》等的启蒙下,一批最先进最勇敢的青年聚拢在一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再造青春中国。

  或许是巧合,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而1993年1月1日创刊的《新华每日电讯》,也是28岁。28岁,青春澎湃的年纪,堪当青年的代名词。

  青春恰时来。我们推出的《新时代@新青年》,就是想打破“次元壁”,拥抱新青年,扩大“朋友圈”,结识“小伙伴”。

  青春之刊,为青春的你而办。

  我们将开门办刊,你的奇思妙想,尽管砸过来,you can you up。晴天雨天刮风天,都盼你来聊聊天,可以吐槽拍砖,点题“下单”,参与办刊。

  我们将不吝气力,与青年交心,为青年“带盐”,帮青年解惑,让青春气息,跃然纸上。

  纸短情长,期待我们互为“铁粉”。在《新时代@新青年》上,你永远是C位。        (《新时代@新青年》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