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开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十四五”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
坚持“五个根本”,顶风破浪前行 |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为打工人撑腰!各地整治欠薪在行动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据介绍,这批案件均为今年以来云南省部分州(市)、县(市、区)查处的工资支付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其中,有的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移送公安机关侦办,有的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有的由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欠薪,还有1起法院已依法作出判决。
这批案件中,云南林源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拖欠16名劳动者劳动报酬23万余元,被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未改正,责令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盈江和谐医院拖欠22名职工劳动报酬20万余元,被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未改正,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云南着力依法查处欠薪案件,为打工人撑腰。”云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此次涉及的用人单位和个人相关信息,将被录入“信用中国”网站和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入诚信档案,相关部门将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
新华社广州12月19日电(记者毛一竹)因经营不善,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的一家印务有限公司于今年年初倒闭,欠下261名工人工资、职业病患者的工伤赔偿款及经济补偿金等款项共2500多万元。经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大朗法庭执行法官不懈努力,全部欠款被追回。
17日,工人们来到大朗法庭办理领款手续。工人代表给执行法官送来了一面锦旗。
今年1月,东莞某印务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导致工人们被大量欠薪,少则两三万元,多则涉及工伤赔偿款,达百万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人们申请劳动仲裁时间不一,陆续分批拿着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到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大朗法庭申请强制执行。
许多工人第一次打官司,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维权。大朗法庭的执行团队与工人们建立微信群,通报办案进程,解释相关法律程序,收集工人反馈的信息,送达相关文书材料。
由于涉案公司还拖欠了海关税费、供应商货款等,先后被广东3家法院查封财产。大朗法庭执行团队通过沟通协调,对无争议部分的机器进行整体拍卖,261名工人的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
今年12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部署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提出实现“两个清零”目标任务,即2020年发生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国企项目以及各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1年春节前动态清零。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黄兴)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近日对外公布了7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涉及拖欠劳动报酬、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
这7起案件分别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茗道美容中心违法使用童工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丰之兴火锅店违法使用童工及拖欠劳动报酬案;荣昌区老刀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违法使用童工案;璧山区鸿翔鞋材加工厂拖欠劳动报酬案;璧山仁康医院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重庆稼尔鑫禧建材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重庆民蔬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案。
这批案件中包含多起违法使用童工案件,性质尤为恶劣,相关部门及时对涉事企业进行了处罚。具体来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茗道美容中心违法使用1名童工,石柱县人力社保局依法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1万元;彭水县丰之兴火锅店违法使用1名童工并拖欠劳动报酬,彭水县人力社保局依法对其罚款1万元;荣昌区老刀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违法使用1名童工,荣昌区人力社保局依法对其罚款1万元。
中国发展新开局 世界经济新机遇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新机遇,来自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中国拥有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11月,日本对华出口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德国蔡司公司中国区域最新财年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人民币,这使得中国超越美国和德国,成为蔡司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有报告预测,未来15年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亿,消费升级动能强劲、潜力巨大。
本次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并作出扩大消费、促进就业、增加投资等配套政策安排。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丁可认为,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注重需求侧管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些对中国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非常关键。
新机遇,来自扩大开放的坚定步伐。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持续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完善投资营商环境,大幅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之一。今年,全球跨境投资受到疫情重挫,但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呈稳中向好态势,成为全球极少数吸引外资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彭博新闻社报道说,国际投资巨头看好中国巨大机遇,纷纷推出专注于中国的新战略。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高管表示,摩根士丹利就是“这种开放的巨大受益者”。
本次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出“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系列明晰有力的政策信号,展现了中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决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表示,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通过完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新机遇,来自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次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明年重点任务之首。未来,随着中国创新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新产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活力将进一步迸发,进而有力推动全球增长。
国际数据公司日前发布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占比将达到15.6%,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沙特阿拉伯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表示,随着沙特将数字服务扩展到整个国家,已有很多中国企业在5G等领域助力该国发展。“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合作伙伴,并希望在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扩大两国合作关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必将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活力。
(记者李洁)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市民驿站:传递城市温度的名片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市民驿站设立的初衷。”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办事处主任龚浩表示,随着社区发展和旧区改造不断推进,上海老城区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候鸟老人”。以北外滩街道为例,其社区老龄化程度达43.23%。如何让老年人在步行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社区服务,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市民驿站每天组织活动,让老年人在此练书法、唱歌、跳舞、打乒乓球等。19日午餐时分,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第一市民驿站的食堂已被周边社区的老年居民坐得满满当当。一位正在就餐的李老伯告诉记者,这里餐品新鲜且品种多样,“我就住在附近的彩虹湾小区,我和老伴每天中晚餐都‘包’给了食堂。一天用餐不超过40元,十分实惠。”
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局局长耿彧说,为让老人“有所依”,市民驿站尽量保障老人在就医、吃饭等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不少市民驿站请来退休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邀请老年志愿者为市民驿站提供服务,让老人“有所为”。
在北外滩街道第一市民驿站,“蒲公英”志愿者们已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治管理和自主服务。“目前志愿者团队有近30人,以老年人为主。大家轮班,平均每天有七八个人在驿站工作,人数已超过当天专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北外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叶丹说。
耿彧介绍说,目前家庭医生诊所、就业服务站、长者照顾之家、老年日托站等社区服务项目均已纳入市民驿站版图,实行统一冠名、统一标志、统筹管理。以虹口区为例,目前该区拥有市民驿站35个。看病取药、老人日间照护、助餐助托等都能依托市民驿站就近解决。”
目前,高标准、深拓展、广覆盖的市民驿站已成为体现上海城市温度的一张靓丽名片。“市民驿站的服务对象无门槛、不设限。不管是否在这里居住、工作,驿站都欢迎大家进去坐坐。”耿彧说。
中老高速万象至万荣段提前13个月建成通车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这是12月20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拍摄的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凯乔摄) |
|
|
这是12月20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拍摄的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万象出入口的工作人员。 中老共同投资建设的老挝第一条高速公路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20日提前13个月建成通车。
新华社发(凯乔摄) |
|
|
“开门办报”问读者,新年改版再出发 |
新华每日电讯就改版举行读者座谈会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新华每日电讯是新华社主办的综合性日报,是集中展示新华社报道的重要纸媒载体。为更好地体现新华社履职尽责的新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担当,更加鲜明地打造“报纸上的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将在2021年进行全新改版。读者代表认为,新华每日电讯坚持“开门办报”,就改版问计于读者,问需于读者,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办报理念。
读者代表认为,尽管新媒体发展风生水起,但读者多元的传播格局依然存在,纸媒的“白纸黑字”依然有力量,纸媒的生命力依然在创新、在内容。新华每日电讯全新改版,正是为了更充分地满足媒体深度融合时代读者的新需求,更好地唱响时代最强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读者代表建议,改版要充分彰显新华社的红色基因,体现大报风范,增强读者互动,注重清新表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不断做强新华社主办大报品牌的高度、深度和温度。读者代表还就版式创新、栏目设置、优化阅读体验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朱砂王国”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湘黔交界、武陵山深处的“网红打卡地”朱砂古镇,“那个年代”文艺队演出人气很旺。这些六七十岁的队员,都是万山汞矿的退休职工,他们曾因汞矿辉煌而骄傲,也因汞矿衰落而迷茫。如今,终于在汞矿浴火重生的转型跨越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朱砂古镇所在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鸡鸣两省闻,一步跨三县,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20世纪50年代,万山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多年来生产的朱砂、水银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因出色完成了帮国家渡过难关和偿还苏联外债的重任,被人们称为“爱国汞”。
朱砂流丹,水银生辉,“中国汞都”万山这个“聚宝盆”曾作为工业重镇红极一时,也终因过度开采而资源枯竭、汞尽城衰。万山于2009年3月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曾任贵州汞矿矿长兼总工程师的李晓康,也不得不远走他乡靠打工为生。
一座留下无数辉煌与传奇的城市,将就此画上“休止符”吗?万山人在苦苦思索……
资源挖完了,但历史沧桑沉淀的文化还在。从危难境地寻找生机,当地依托良好的气候、生态和区位优势,探索发展怀旧旅游、生态农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拓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新路。
2015年7月,万山区从江西引进了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投资20亿元系统开发建设朱砂古镇。2016年5月,国内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开门迎接八方宾朋。
依托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独特条件,以及矿山开采留下的隧道,朱砂古镇建设坚持修旧如旧,开发了悬崖泳池、时光隧道、怀旧礼堂等诸多景点。此外,还对废旧的老矿工生活区进行改造,一条名为“那个年代”的老街将游人带入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
舞台上的周桂梅有着精致的妆容和优雅的发型,让人难以相信她已是古稀之年。她曾是汞矿幼儿园的园长,如今担任“那个年代”文艺队队长。“老矿山凤凰涅槃,远走他乡的老工人们又回来了。大家重聚一起,发挥特长和余热,这份打心底里的幸福分享给自己,也分享给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她说。
侗族老人杨前坤家住朱砂古镇附近,擅长竹编工艺品制作。旅游公司把他请到景区来,通过制作果篮、背篓等竹制品,为游客提供有乡愁味和年代感的物件。节假日游人如织,他的竹制品每天可以卖200多元。
旅游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王芳忠告诉记者,疫情过后,当地旅游业不断回暖,通过开发游玩项目,现在朱砂古镇已为当地群众创造了约400个就业岗位。驾驶观光车,摆摊卖小吃,在博物馆当讲解员,随处活跃着“矿二代”“矿三代”的身影。
32岁的侗族解说员彭惠是名副其实的“矿三代”,她的爷爷是矿工,父亲也是矿工。高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收入不稳定,离家也很远。2018年,彭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朱砂古镇的解说员,如今每月工资4000元。
她很珍惜眼前这份工作,在家门口上班,可以有更多时间培养孩子。“矿山现在不仅‘复活’了,还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地,出去的年轻人回来了很多。”她说。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万山区通过脱贫攻坚与转型发展的结合,突破“矿竭城衰”的困境,从东部引进企业创造性发展大棚观光农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从田到棚、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第三产业从小到大的后发赶超之路。
汞都转型,万山“红”遍。通过农文旅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万山区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蝶变重生。2019年,万山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4亿元,同比增长38.1%;观光农业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8.5%;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厦门:白鹭欢聚地,城市会客厅 |
“人在湖边走,鹭在水中立”,筼筜湖综合治理显成效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三面为繁华市区,一面临海,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环湖绿地面积1.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现在来到湖边休憩的人们怕是难以想象,今天这一幕幕“人在湖边走,鹭在水中立”的和谐之景,却来之不易。
时间退回到30多年前,彼时的厦门已经成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成为厦门当时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招商、引资、建工厂……整个城市都处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中。
由于地处城市核心区,且地势平缓、交通便利,筼筜湖周边集聚了数十家工厂,且有不少是污染严重的化工厂。在给所在辖区带来财政收益的同时,这些工厂将污染物排放进筼筜湖,让原本干净的湖水变得浑浊不堪,最严重时甚至出现鱼虾绝迹的情况。
“厦门为什么叫鹭岛,就是因为有白鹭在筼筜湖流域栖息,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筼筜湖的水质急速恶化,鱼虾绝迹,没有了食物来源的白鹭也从筼筜湖里消失了。”谈起过去这段“湖面鸟飞绝”的惊心画面,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傅迅毅的眼里写满遗憾。
绿水青山没了,即使拉来了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厦门市政府下定决心,开始关停并迁移筼筜湖周边的重污染企业。为了动员企业关停动迁,厦门市政府的时任分管领导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动迁难题。同时,厦门从当时并不富余的市级财政中每年拿出一千万元,用于筼筜湖的综合治理。
污染源解决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清淤筑岸、搞活水体。在清淤过程中,要快速清理湖底淤泥,这就需要工程作业机械24小时不停转。“太吵了,这么大噪音让人怎么休息?”“忍一忍吧,筼筜湖再不治理,我们这些在湖边的老百姓真的要被臭气熏死了。”沿湖居民渐渐理解了治理工程的初心,转变了对治理工作的看法。
清淤完成后,市政部门建设了大型排洪泵站,用以提高筼筜湖流域的内涝防治能力。通过建设西堤闸门与“西水东调”系统,引海潮入湖,湖区水体动力得以强化,筼筜湖内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最后,沿湖兴建公园绿地,一方面“筑巢引鹭”,另一方面“改善人居”——园林部门种植了7个品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林,实现湖区生态景观美化和防汛固堤有机统一;通过打通两岸14公里环湖步道,形成了“四湖六园”的“厦门城市会客厅”;在湖心岛,白鹭自然保护区横空出世。
治理成效显著。厦门市环保部门的监测显示,2019年筼筜湖湖区水体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与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9.3%和39.6%。第三方调查机构的数据也显示,筼筜湖湖区目前有游泳生物69种,浮游植物5门48种,底栖藻类3门41种,已成为厦门市核心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和白鹭保护区。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筼筜湖治理成果,厦门还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正式施行,为加强湖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如今,筼筜湖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城市会客厅”的金字招牌也愈发鲜亮。
物流无人机丰富赣南老区产业发展“想象力”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果园里,“嗡嗡”声时远时近——不是来自蜜蜂,而是“黑科技”物流无人机的轰鸣。2017年8月,中国民航局在南康区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试点”项目,通过无人机运送农产品,助力当地农民增收。
“2018年11月,正值脐橙成熟期,和我长期合作的物流公司联系我,想在果园试验无人机运送脐橙项目。”许朝东说。
经商定,许朝东将自家果园指定区域作为无人机起降场,由果农将摘下来的新鲜脐橙打包,经专人运送装机后,由无人机将产品运往物流中心。
“通过无人机,大量原生态的农产品可以更加便捷、快速进入市场。”南康区副区长徐逸乐说。
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印发的《民航领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显示,江西无人机物流配送项目被纳入其中。
2018年3月,顺丰集团在南康区成立无人机物流配送企业,并获得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目前,无人机物流项目已覆盖南康区的5个乡镇,共计约2.6万户农民,日均运力可达5吨。”顺丰集团无人机项目负责人方源说。
赣州市南康区位于江西南部,贫困户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很多农户的土鸡蛋卖不出去,腌制鸡蛋也只能延迟保鲜一到两周。”徐逸乐说,如果大量零散的农产品能够更加顺畅运送出去,农民就可以增加收入。
对此,方源算了一笔账:农户家散养土鸡生产的鸡蛋,经无人机运输进入市场,每颗可以给农户增收约0.5元。
徐逸乐说,在南康逐渐落地的物流无人机项目,正在给当地产业发展插上一双富有想象力的“翅膀”。
福安:百年“坦洋工夫”,富民再显“功夫”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一座雕楼,墙挂“信封”,上书地址“中国坦洋”并盖邮戳。
“当年,坦洋工夫名扬天下。”在闽东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村口,村支书李钦说,“寄坦洋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坦洋’就行了。”
如今,发端于坦洋村的坦洋工夫红茶正在重振雄风,助力茶农致富、乡村振兴,推动福安高质量发展。
走进坦洋村,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清代风格民居、茶行、炮楼、廊桥、祠堂,无不诉说、印证着昔日的繁华与荣光。
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茶商胡福四、施光凌以当地菜茶试制红茶成功。自此,经过晒青、搓揉、发酵、烘焙、筛分、拣别、复火、匀堆等复杂工序精制的坦洋工夫,风行世界,西欧尤甚。1915年,坦洋工夫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随着坦洋工夫声名鹊起,各地茶商接踵而至开设茶行,坦洋遂成茶叶集散地,鼎盛时期拥有茶行36家、雇工3000多人。设于施光凌所创丰泰隆茶行旧址横楼的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仍展示着当年各大茶行发行的便于结算与携带、甚至作为小额纸币流通的茶银票。
1853年,清政府同意闽茶在福州码头出口,自此形成了以福安赛岐港为起点、主运坦洋工夫的“海上茶路”。然而,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一再影响出口为主的坦洋工夫,尤其是二战期间海路受阻,一代名茶坦洋工夫渐趋式微。
坦洋工夫几经沉浮,但薪火相传,从未停歇。
福安山清水秀,生态优越,具有发展茶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茶产业是福安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市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坦洋村号召党员带头开山种茶,茶山面积短短几年增至3000多亩。驻村第一书记缪增颖说,全村现有茶园4900多亩,户均13.4亩,全村八成以上人口涉茶,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逾2万元。
2006年秋,福安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坦洋工夫茶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坦洋工夫在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下,再获新生。
张锦华原来对坦洋工夫知之甚少,但政府重振坦洋工夫的热情感染了他。2008年,他倾尽所有成立了福建新坦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有机茶园,创高端品牌,兴茶旅融合。去年4月,新坦洋研制的坦洋工夫茶感官分级国家标准样品获批发布;不久前,新坦洋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与张锦华不同,今年75岁的高级茶艺师傅佛华出身工夫红茶世家,8岁就开始做茶,至今制茶不辍。2009年,他成立福建老傅坦洋茶业股份有限公司,70%产品出口。“坦洋工夫是金字招牌。”这位对工夫红茶历史烂熟于心的老茶人说。
越来越多年轻人涉足茶业,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业态。“90后”林晶晶在父亲创办的茶业公司负责新媒体板块,还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她致力于发展电子商务,推出杯装茶、红茶饼等新颖款式和搭配。“我们的销售、设计团队在北京,在福安有2000多亩基地。”她说,“现在电子商务已成为公司销售主渠道。”
作为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和中国红茶之都,福安现有茶园面积约30万亩,预计2020年毛茶产量2.8万吨、产值17.6亿元、综合产值90亿元。
重振雄风,建设茶业强市,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福安“十四五”发展目标之一。
“为什么提重振雄风?就是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品牌的保护、发展、传承走过一些弯路。”福安市委书记叶其发直言不讳。
以坦洋工夫为代表的茶业在福安举足轻重。全市24个乡镇447个村都产茶,涉茶从业人员占全县人口60%,农民人均收入的60%左右来自茶业。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一定要把茶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叶其发说,“稳定提升茶产品质量,是福安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茶叶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茶叶品质,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福安市提出,继续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发挥拥有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优势,重点推广金牡丹等优新品种,创建茶产业大数据中心。
针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叶其发提出,要规划建设茶叶集中加工区,着力打造茶产业的“航空母舰”。要充分发挥市农垦集团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企业集群抱团发展,加强茶产业技能培训,引导企业提升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水平。
延伸产业链,导入新业态,是又一重要着力点。“要打造茶产业链闭环。”叶其发说,“要深入挖掘坦洋工夫茶文化内涵,将茶文化、茶产品与茶庄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产业融合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福安将整合坦洋茶场、坦洋村、省茶科所、智慧茶谷、白云山地质公园等丰富的自然、文化、社会、科技、产业资源,打造集茶叶种、产、研、销、文、旅、养于一体的核心区。与此同时,完善坦洋茶谷文旅精品线路,用3年时间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坦洋情意村。
“坦洋村所在的社口镇有条件建成中国红茶特色小镇。”叶其发说,“十四五”期间福安还将建成5家以上较高标准的茶庄园。
在10月举办的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中,福安选送的3名选手分获第二、四、七名;不久前福安获评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
“福安茶业有雄厚的基础。”叶其发说,“坦洋工夫是百年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发扬光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大榕树下对山歌”:看人民法院“一站式解纷”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2020年岁末,记者走进广西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听到一阵婉转动听的壮语山歌声。
村里一棵传说已生长了近千年的老榕树茂盛的枝叶下,宁明县人民法院法官曾慧和着山歌的调子,将法律知识融入飞扬的旋律。
当地的壮族乡亲并不知道这棵大榕树的具体岁数,只知道自己的父辈、祖辈都是在这棵树下玩耍长大的。承载着一代代记忆的老榕树一木成林,高大,覆盖面广,在壮乡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
洞廊村的活动大多在大榕树下开展,宁明法院干警常到大榕树下开展法律宣传,曾慧就是其中一名法官。2015年曾慧来到宁明法院下设的明江法庭任庭长,便开始带领本庭干警利用歌坡节等活动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普法宣传。
曾慧的尝试背后,是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坚持把全民普法同一站式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建设面向社会的普法宣传教育基地的新举措。
一边为老百姓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在家门口解决纠纷,从源头化解矛盾;一边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更多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法官们深入田间、街道,让老百姓对法治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洞廊村民族构成均为壮族,壮族男子热情、豪爽,普遍嗜好饮酒,也由此发生过不少问题。”曾慧对记者说,她发现酒后家庭暴力在这里时有发生,便专门在大榕树下开设反家庭暴力法的普法讲座。
曾慧说,就在之后不久,几位壮族姐妹先后前往明江法庭,申请纠纷调解。经过耐心调解,一位丈夫还写下保证书,承诺不再酒后做糊涂事。
几年下来,“大榕树”课堂每年举办四五次,上课内容包含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收养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项法律知识点。
“学习法律知识后心里亮堂堂的,希望法官今后多来给我们上课!”甘绍耿这样对起山歌。
69岁的壮族乡亲甘绍耿是“大榕树”普法课的忠实听众。“壮族乡亲爱唱山歌,这样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调动起了大家学习法律的热情,也让一些艰涩的法律条文更通俗易懂。”
法治的力量让更多洞廊村群众在生活中不断受益,赌博、斗殴、酗酒、家暴等不良现象明显减少,这也是近年来全国法院系统不断推进一站式工作的缩影。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信息显示,在各级法院积极推动下,全国98%以上地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机制。“一村(镇、团)一法官”“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联系点”等创新举措落地开花,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当地。 (记者翟翔、罗沙)
新华社南宁电
天津:让艺术“邂逅”生活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
|
|
一座“城阳大桥”,一段东西部协作佳话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今年27岁的任晶晶是成县纸坊镇代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10月到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在成县投资的生物萃取项目上班后,收入大幅改观。“我每月能挣3500多元,家里盖起了5间新房。”她说。
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成县主要经济作物花椒,研发生产花椒油、花椒香薰、花椒护肤品等10余种产品。项目投资1.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8亿元,每年收购花椒5000吨,不仅解决了成县花椒种植户的销售问题,而且惠及农民5万余户。
成县山大沟深路远,农民外出就业不便,如何把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就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城阳区动了一番脑筋。
万寿菊种植及叶黄素产业园就是城阳区牵线搭桥、无中生有发展起来的项目。城阳区把青岛佳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订单需求嫁接到成县,在当地发展起万寿菊种植产业。目前,产业园已移栽万寿菊种苗2万亩,带动成县7100多农户农民增收,其中贫困户3174户。
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城阳区先后组织50余家企业赴成县进行产业合作对接,在成县建设了城阳产业园区,目前开工建设及投入使用3个项目。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对外开放重要阵地,城阳区将自身对外开放平台与成县共享。城阳区主办的青岛世界韩商合作大会、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都开辟了成县专场,向国内外客商推介成县。
“今年6月城阳区刚建成的中韩‘国际客厅’,也为成县留出专门位置,全方位展示成县特色产品、发展成果。”城阳区贸促会会长孙双群说。
为给成县产品开辟更多消费场景,城阳不仅设立了“陇货入青”农特产品体验店、销售点,而且通过各种展销推介、网络直播等活动,推介成县特色农产品。
成县的枣夹核桃、手工挂面等100多款产品,都摆上了青岛市民的餐桌。2018年以来,城阳区对成县的消费扶贫额达到1.2亿元。
自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城阳、成县还积极搭建劳务输转平台,优先为有意愿转移就业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今年春节过后,疫情影响下成县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受阻,而青岛企业用工紧缺,城阳区利用包机等形式先后从成县组织四批、500多名贫困群众到青岛务工。
除产业、消费、用工等领域协作,两地还开展双向挂职、交流、培训等活动,文化交流更是成为常态。
无论城阳的市民节,还是成县的核桃节,双方都会互派代表团参加。2019年的城阳市民节上,成县专门为城阳群众奉献了一台以“感恩城阳、阳光共享”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双方在扶贫协作中结下“一家亲”的深厚感情。
今年10月中旬,青岛突发疫情,成县仅用一个小时就组建了50人的采样医疗队伍,赶赴城阳支援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家人需要帮助,我们就上!”成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孔繁琼说,过去多名城阳医生来到成县带教,对城阳的深厚感情根植于成县医护人员心中。接到支援通知后,大家主动报名,大部分医疗队队员都没有回家,便直接上了飞机。
感情交融还促成两地在发展理念上形成共识。“城阳的发展理念在不断感染和影响我们,特别是借鉴‘阳光城阳’而来的‘阳光成县’建设,为我们的工作思路提供了启迪。”陇南市副市长、成县县委书记李祥说。
在成县,新修的一条路被命名为“青岛路”,新修的大桥叫“城阳大桥”,带有城阳元素的地理标识越来越多。这是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两地亲如一家的见证。
保险新模式让农民不再“望天收” |
黑龙江农业“保险+期货”助力脱贫攻坚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鹤立镇和平村村民刘祥因病致贫,今年种了18亩玉米,参加了农业“保险+期货”试点,每亩预计理赔16元。“要是参加传统成本保险,尽管今年遭遇三场台风,有所减产,但没达到理赔标准,一分钱也不会赔。”刘祥说。
11月18日,黑龙江玉米价格处于今年新粮上市以来低位时期,汤原县为全县种玉米的760户贫困户,购买了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推出的“保险+期货”模式下的玉米价格指数保险,保期一个月。
汤原县金融办主任王世宏说,保费总计48万多元,贫困户不用交保费,县财政负责20%,期货公司负责80%,共投保玉米面积2.56万亩。
“今年开展的玉米价格保险保期已结束,每亩理赔16元,共计理赔40多万元。”王世宏说,“保险+期货”试点,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去年就有一些贫困户尝到了“保险+期货”的甜头。据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经理张启龙介绍,近年来公司联手期货公司、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
据张启龙介绍,与传统作物成本保险相比,“保险+期货”模式下的保险产品,尤其是“收入保险”责任范围更宽、保障程度更高、险种优势更为突出,实现了从传统的单纯保农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的方式,逐渐向保产量、保价格双保障推进,以综合保障农民种粮收入为目标,让农民不再“望天收”。
在哈尔滨市木兰县柳河镇永利村,贫困群众杨国君种植24亩大豆,投保了大豆收入保险。
去年受内涝影响,杨国君部分地块减产30%以上,且秋收后大豆价格持续走低。“去年获理赔2800多元。”杨国君说,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要不是参加“保险+期货”,去年可能因灾返贫。
木兰县财政局国际金融股股长杨桂娟说,今年木兰县安排专项财政资金进行配套,为全县1300余户的36万亩玉米投保“收入保险”,其中贫困户378户,涉及土地8301亩。前段时间保险公司积极开展科学测产,总计为贫困户减损39.8万元,户均理赔达到1054元,有效地保障了贫困户收入。
据张启龙介绍,由于遭遇三场台风,今年木兰县部分地区玉米作物倒伏严重,造成了较大损失,木兰县玉米“收入保险”最终理赔1140万元。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杨光说,自2017年以来,公司通过各种途径累计引入省外保费补贴扶贫资金2100余万元,不断加大扶贫支持力度,仅今年公司在木兰县、汤原县、林甸县,就为近3000户贫困户提供农业“保险+期货”模式下的保险产品,为农民种粮提供收入保障,减少了风险,防止了因灾返贫。
记者从黑龙江省银保监局了解到,去年,黑龙江省“保险+期货”试点为全省农民提供风险保障20.44亿元,为5.9万户受灾农户赔付金额2.3亿元,户均自缴保费266元,户均赔款3898元,自缴保费资金扩大近15倍,今年的各项试点项目正在理赔阶段。
种棚能手“沉浮记”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朱长贵脑子灵活是村里公认的。25岁那年,他就紧跟市场风向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咱村那时种大棚的有好几个人,就数老朱种得好、卖得好!”63岁的资深“大棚户”薛金芝说起当年,仍对朱长贵佩服不已。
种了两年大棚,朱长贵家的好日子刚开始就陡生变故。他三岁多的次子不慎摔伤头部,从此精神异常。东奔西走给孩子治病的20多年里,朱长贵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欠下五六万元的外债,还荒废了大棚种植。“穷帽子”牢牢罩在一家人头上,种棚能手朱长贵也一蹶不振。
2014年,当地镇村扶贫干部走进了朱长贵的家门。村支书李守江对朱长贵说,你把大棚再种起来吧。现在用地、租金都有扶持政策,你也有经验,一定能挣到钱还债。
在扶贫干部的鼓励下,朱长贵拿着亲友借给的钱和政府部门的扶贫贷款,再次建起了冬暖式大棚。村里给他免除了土地租金,县里的农技专家也送来了科技种棚技术。忙不过来的时候,村干部还常带着乡亲们义务帮忙。不到两年时间,他的10万元投资就收回了成本。
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道,朱长贵一家人越干越带劲儿。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出年年攀升。2018年底,朱长贵还清了给孩子治病和建大棚欠下的外债,甩掉了罩在头上多年的“穷帽子”。
如今,“二次创业”的朱长贵再次成为村里的“种棚冠军”。从仅有的一个冬暖大棚起步,他的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3个冬暖式大棚、7个拱棚。10个大棚成方连片,颇为壮观;大棚内,西红柿、黄瓜、辣椒长势正旺,一片生机勃勃。他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挣10万元没有问题。
“现在不仅是生活宽松了,种大棚也比以前轻松了。手机上就能看到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坐在家里就能调节。”穿行在黄瓜藤蔓之间,时隔多年重操旧业的朱长贵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在当地农技部门的指导下,他成了村里的科技种棚“示范户”。其他种植户遇到问题,都习惯向他请教。他也来者不拒,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一一传授。
“大家帮着俺摘了‘穷帽’,俺也要帮着大家把大棚种好,让乡亲们一起富起来。”朱长贵信心满怀地说。
缺脚无手的汉子怎样走过脱贫路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50岁的张福胜是河北省青县胡太洲村村民,出生时没有双手,脚也只有一只。“自小就没法干活,在农村也没什么门路,吃喝全靠家人管着。”他说。
成年后,手脚不便的张福胜靠义肢学会了开三轮车,帮别人就近送点东西,慢慢地给自己挣来了饭钱;后又经过锻炼,靠右臂前端“拿”住毛笔,写出来的字颇有力道。靠着不时有人来“求字”,又多了一笔收入。
“这些收入能解决温饱,但脱不了贫。”青县残联理事长姚增祥说。2018年10月,姚增祥多方联系,和村、镇干部一起为张福胜办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租地建猪舍,2019年4月猪舍建成,张福胜买了3头母猪,开启了创业步伐。
胡太洲村党支部书记张学说,福胜是个有心人,没事就到周边村养殖户、防疫员那里串门。回家看着视频学技术,一遍遍巩固知识。从喂饲料、打防疫针到产猪、用药等各个环节,都掌握得精熟。
从开始养猪到现在,张福胜已经卖了两拨猪,第一拨26头,收回了成本,第二拨8头,把赚的钱又投进猪场,建了“产床”,增添了设施。
张福胜说,还了第一笔贷款,帮扶干部又帮着贷了第二笔,有自家兄弟帮着管理,他还想扩大养殖规模,“这个猪场能养百十头猪,空间还大得很哩!”
张福胜的猪场建在村路边,外表像一座规整的厂房,里面隔成六个猪栏、一个产仔区和一个母猪饲养区。“六个猪栏里面,猪的生长年月不同,有10头是8月16日生的,有11头是8月29日生的,还有9头是8月31日生的……”张福胜如数家珍,由3头母猪起步,存栏量现已增加到46头。
2019年11月,张福胜领到县里颁发的“光荣证”正式脱贫。张福胜说,今年他已获低保、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产业入股分红、个人创业纯收入等共计5.7万余元。现在,他家里安装了天然气供暖设施,几乎每天都有乡亲来喝茶聊天。对张福胜来说,相比物质上的变化,“有了成就感,得到了自尊和自信”更让他感觉收获满满。
对于新的一年,张福胜有许多打算,他想买刮粪机,上漏粪板,建积粪池,添置自动化机械设施,让猪场运转得更高效、更洁净。他还希望能够回馈社会,在能力范围内多做一些利国益民的好事。
青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杨洪强介绍,今年以来,青县各级共投入扶贫资金2803万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55户3398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渔洞村有个“扶贫专家”工作站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我们村的砂糖桔盛产期就在春节前后,正处于产量和价格的双高峰。”渔洞村村支书王建华说,在“扶贫专家”工作站的指导带领下,渔洞村从传统的鱼米之乡转身为全国闻名的砂糖桔生产基地。
2016年,桂林警备区与渔洞村结对帮扶不久,就成立了由扶贫工作队、村委班子、农技专家和产业大户组成的“扶贫专家”工作站。
“在渔洞村建‘扶贫专家’工作站,目的就是对事关脱贫攻坚的大事科学把关定向,避免错误决策。”桂林警备区政委王致说。
当时,渔洞村正面临着尴尬境地:多年的鱼米之乡,丰产却不增收。转型,却不知路在何方。
为了寻找发展出路,桂林警备区领导带着渔洞村的“扶贫专家”工作站成员一路南下,遍访种植大户,奔波商贸市场。
砂糖桔,适应桂北湿润气候,盛产期正值春节前后,产量高,价格好。最终,经反复调研论证,“扶贫专家”工作站确定了渔洞村依托砂糖桔脱贫的思路。
2017年底,渔洞村率先种植成苗砂糖桔的种植大户,就以每斤6元的收购价,赚了个盆满钵满。目前,渔洞村种植砂糖桔面积高达4600余亩。
5年来,渔洞村的“扶贫专家”工作站,围绕砂糖桔稳产增收做了大量工作。黄龙病暴发后,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把脉诊治”;为了运输方便,协调军地多个部门投资修路,并建起货物转运场;邀请农业领域知名院士传经送宝,多措并举将渔洞村打造成“中国富硒砂糖桔之乡”……
近两年,随着砂糖桔价格回落,渔洞村“扶贫专家”工作站在桂林警备区指导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定发展罗汉果种植,实施产业转型。目前,渔洞村先期试点已种植罗汉果40余亩。
“除了对村里的产业走向把关定向外,我们还对其他事关脱贫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永福县人武部政委李骥说。
渔洞村长年空置的小学校舍,以每年2000元的金额租赁给一家食品厂。因不具备教学条件,附近村寨的孩子只能到县城上学。“扶贫专家”工作站考察幼童教育情况后,建议将校舍改建成可容纳300名孩子的幼儿园。
18日,桂林警备区、永福县教育局等部门来渔洞村现场办公解难。县委主要领导现场拍板:根据现行教育政策,在渔洞村荒废校舍原址,建设一所可辐射附近村寨的大型幼儿园。
“今年起,‘扶贫专家’工作站在桂林警备区扶贫工作队帮带下,正将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一化解。”驻村第一书记王镜凯说。
(记者贾启龙)新华社南宁12月20日电
西安利用大数据平台助力防止返贫帮扶机制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2019年4月,西安市启用了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全市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预警结果,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人。
目前,全市脱贫不稳定户517户、边缘易致贫户373户、脱贫稳定户61079户、兜底保障户6886户都已纳入大数据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监测。
据介绍,大数据平台经过市县两级医保、教育、住房、公安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横向研判比对后,锁定重点帮扶对象,监测指标包括新增产业、就业、教育、金融等九大类。
扶贫部门每月对重点监测对象实行摸排走访,及时标注帮扶需求;行业部门根据帮扶需求推进帮扶,并在平台中标注落实情况。平台监测功能随时了解帮扶需求落实情况,确保从摸清需求到解决需求的全过程监测。
目前,西安市51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73户边缘易致贫户的3400多项帮扶措施已经全部落实到位,在大数据平台的帮助下,2020年西安市无返贫和新致贫情况发生,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也基本消除。
新疆:大棚富农家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12月19日,在新疆阿克陶县的大棚内,图迪拜克·图尔汗的儿子在啃食新鲜西红柿。 |
|
|
|
公益诉讼“亮剑”,有力震慑海洋环境犯罪 |
海南以检察建议补行政执法短板,以公益诉讼补行政处罚不足,构建起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
感受精准扶贫给穷山村带来的天翻地覆之变,倾听脱贫后农民的新愿景
35年后,新华社记者再访贵州“苦甲天下村”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1985年,新华社记者走进村民罗启朝家,发现他家已经断顿,全部家当充其量值百把元钱。35年后,新华社新一代记者再访他家,罗启朝的儿子罗招文今昔对比深有感触,“腊肉吃得不想再吃了”“家产加起来应该接近百万”
“30多年间,农民年人均收入从3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元。”但村支书文正友并不满足,“海雀村海拔高,一旦发生倒春寒,农业产业发展就会不稳定” |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海雀村的居住变迁:左上图为杈杈房、右上图为土坯房、左下图为石墙房、右下图为黔西北民居(图片均为2019年7月25日拍摄)。
本报记者杨文斌摄 |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7月25日拍摄的乡海雀村披绿的山坡(无人机照片,本报记者杨文斌摄);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海雀村石漠化严重的山坡(资料照片)。 |
|
一边是舆论质疑,一边是资本青睐 |
当互联网巨头“惦记”你我家门口的菜摊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最近一周,舆论对社区团购的关注持续火热。以“社区团购”为关键词的相关话题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其中“社区团购会夺走卖菜商贩生计吗”阅读量超过2.47亿。
对比此前争夺流量入口的打车大战、外卖大战、单车大战,部分舆论担心此次互联网巨头会故技重施:先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占领市场,再“挟流量以令市场”挤压中间商“卖菜者”生存空间,继而剥夺终端消费者“买菜自由”。
一边是舆论质疑,一边是资本青睐,社区团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蛋壳”?互联网巨头进军社区团购势必垄断的立论是否站得住脚?社区团购争议背后还透露了哪些现实焦虑?带着这些疑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访了新老菜市场、买菜居民、行业人士,开展多维度解析,试图揭开纷争背后的社区团购真面目。
“90后”李萌是一位年轻妈妈,每天加班到7点,出了地铁,还得往返2公里去菜市场买菜。现在有了社区团购,她只需要从“团长”那里下单,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中把自己定好的菜带回家就可以了。
“我省下了2公里的往返体力与时间。”李萌说,社区团购的菜品相对固定,但她实在不想为多吃一两个菜,每天多走2公里。
在李萌看来,社区团购很方便,而丰富性是一家菜市场最打动她的地方。“我会在周末去菜市场采购一番。”
迈皋桥老街集贸是南京城北的一家老菜市场,临近岁末年关,这里的肉铺生意异常火爆。每天清早,各家铺子前挤满了前来灌腊肠的居民,一眼望去,几乎都是老年人,仿佛正在掀起的社区团购浪潮与他们无关。
记者随机走访了这家菜市场多个铺位,他们也表示生意暂未受到社区团购的冲击。“该买还得买啊,这段时间菜价也没有啥波动。”张萌的蔬菜铺子在菜市场入口,据她观察,菜市场里不乏年轻人身影。
“主要看时段,白天年轻人要上班,没空逛菜市场,傍晚下班后来这里买菜的年轻人不少。”张萌告诉记者。
“社区团购是人家帮你挑菜,肯定没自己亲手挑的好。”记者采访间隙,一名穿着黄色美团外卖工作服的配送员过来挑菜。记者起初以为他是为客户送菜,交谈后才知道,他竟然是这家摊位的老主顾,每周要来买两三次。
“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还是食材新鲜。”在干配送前,郑世强曾是一名饭店厨师,他认为年轻人不会特别在意几毛钱的折扣,更在乎买到手的菜放心不放心。目前他与另外两人合租,平常一起搭伙做饭,由他来买菜、掌勺。
“社区团购不见得会取代线下菜市场,因为消费群体不一样。”郑世强说,团购群体以年轻人居多,一些上班族晚上回家想炒个菜,一打开冰箱发现是空的,就会用手机下单买菜。老年人如果不是住在楼梯房高层,团购需求并不紧迫。没事逛逛菜市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我们这里不少摊主也会搞搞社区团购,卖自己铺子里的菜,帮客户‘跑腿’去其他铺子买菜。”好邻里惠民中心的负责人吴殿昌说,为了吸引并留住客户,有的摊主会自己“贴钱”为客户代购。
好邻里惠民菜市场是南京第一家“智慧菜市场”。这家脱胎于夜市大排档的农贸市场,如今被装修成商业综合体的样子,是当地居民口中“五星级”菜市场,可覆盖周边12万人的“茶米油盐”。
菜市场四处悬挂着广告条幅,上面统一标着“搜好邻里菜市场,省时间给生活”的字样以及一些俏皮话:“菜炒一半缺点啥,手机下单全送达”“爷爷教我炖海带,我教爷爷云买菜”“孙儿太小走不开,手机买菜送上来”……“这些条幅年轻人很喜欢,会专门来拍照。”吴殿昌说。
“一个月前我们开始与‘饿了么’合作,把所有菜品都放到了线上,对线下菜市场做了数字化改造。我们菜市场人气高,‘饿了么’会时不时过来搞促销。”吴殿昌说。
他告诉记者,这种大平台来做促销,优惠力度非常大,对一些商户冲击不小。“有商户来跟我抱怨,说大平台‘抢’他们生意。我跟他们说,即便‘饿了么’不来,以后也会有其他大平台来。促销只是一时的,重要的还是菜好不好,菜市场的环境好不好,有没有人愿意来。”吴殿昌说。
社区团购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其萌芽源于社区电商。早在2014、2015年,各种社区电商服务就已经遍地开花,例如与体彩店合作,搭建社区O2O服务平台的“咕啦电商”;再比如瞄准我国社区连锁便利店空白的“购百特”;还有房地产公司孵化的以物业为基础,定位于智慧社区服务的“爱助家”。
资本也在此时“盯”上了这些精耕社区流量的新势力。企查查统计显示:2014年以“兴盛优选”“爱鲜蜂”“中商惠民”为代表的产品,开启了社区团购“赛道”投融资先河。而各类资本的“注入”在2018年迎来高峰期,公开融资事件达23起,所披露的融资金额16.7亿元。
社区团购在2018年前后短暂“火”了一阵。但由于订单密度不够高,平台接连出现倒闭潮。疫情以来,不少用户开始接受预售制的社区团购。订单密度的激增,让几大互联网巨头重新看到了社区团购的价值和前景,纷纷加速布局,烧钱补贴随之而来。
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社区团购公开融资事件达19起,稍逊于2018年;但公开披露融资金额高达171.7亿元,同比增长356.3%,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背靠互联网巨头的同程生活、十荟团、兴盛优选、爱鲜蜂的融资次数最多。
通览2020年社区团购赛道的投资方,阿里、腾讯、同程、滴滴、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身影频频出没,一个潜力巨大、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滴滴和美团把社区团购的战略地位提得很高,但这和他们的主营业务固有优势不匹配,靠砸钱补贴,没有成本优势;京东后进,但仓储物流有优势;拼多多布局很早很快,也有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天然优势;阿里的生鲜供应链主要对接本地生活事业部,主要是盒马和饿了么在布局。”对于社区团购在各大平台的战略地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雷莹分析。
雷莹认为,“买菜”是刚需,高频且价格敏感。对于京东、拼多多、淘宝等本来就有生鲜电商布局的平台来说,如果不进入社区团购,别人做了,消费者就不来线上买了。对于滴滴和美团来说,更多是出于对新业务和营收来源的开拓。
“当前社区团购市场区域特征明显,但尚无全国性龙头。社区团购对互联网巨头来说极具吸引力,巨头纷纷布局争夺下沉市场流量入口。”中信建投研报中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达5.1万亿元,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2796.2亿元,渗透率仅5.48%。
疫情刺激下,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90亿元以上,在生鲜电商中占比达到21.9%,疫情培养了用户社区团购的习惯,有望推动社区团购市场的高速增长。
资本介入的社区团购大战,被看作是继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后,互联网巨头们最激烈的一次混战。凭借5毛一斤土豆、3毛一个鸡蛋等低价模式,互联网巨头对社区小菜贩们造成碾压。一些小菜贩或关门歇业,或沦为互联网巨头的线下员工,以至于舆论开始担心,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
“我也想加入社区团购,但是没有这个渠道,也没有人找我。”南京宝船菜市场商户赵文凤在板桥有十亩地,每天早出晚归,卖的菜价格要比批发菜高一点。她比较欢迎像京东买菜这种代买配送,但社区团购这种直接到源头去买菜的,对他们冲击太大。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不好,下半年疫情之后,不少地方习惯了网上配送,传统生意还是不好。”南京市农贸市场协会副会长、南京绿恒市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盛丽琴说,我们也鼓励商户加入社区团购,但团购上面的菜那么便宜,他们是比不了的。
“我们劝商户们忍一忍,等一等,熬下去,毕竟烧钱也烧不了多久。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商户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找到活下去的办法。”盛丽琴说。
“电商巨头进入社区团购,更多是希望通过高频消费场景获客,他们的低价竞争策略,会对传统农产品市场供应量造成冲击,不利于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布瑞克农业互联网董事长孙彤说。
孙彤认为,农产品品类众多、供应链长且资产重,在局部形成垄断,打垮小菜摊后,涨价、杀熟是可能的。但目前很难有电商巨头能够完全掌控如此多的品类并形成垄断。如果只做一两个品类,就不会有规模效益出来,竞争力达不到,最多半年价格战就会消停。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出,不准“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排除、限制市场竞争”。但指南中也提出,“平台经营者低于成本销售可能具有以下正当理由:(一)在合理期限内为发展平台内其他业务;(二)在合理期限内为促进新商品进入市场等”。
12月9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发布《电商“菜品社区团购”合规经营告知书》,要求菜品社区团购的“团长”(负责人),视情应办理相应的市场主体登记,平台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实施低价倾销,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扰乱正常经营秩序。
在该局同日召开的电商“菜品社区团购”合规经营座谈会上,阿里巴巴、美团、滴滴、苏宁等电商社区团购相关负责人已在告知书上签字,承诺诚信依法经营,开展有序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来座谈都是子公司,有的是分公司的分公司,他们做不了主,得听总部统一号令。”据接近这次座谈会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团、拼多多等平台的总部甚至华东的中心都不在南京,发出告知书和召开座谈会,是为了在出现低价倾销等苗头时及时提醒。记者注意到,南京市目前还没有出现关于社区团购的行政处罚案例。
12月中旬左右,华海顺达、卫龙、香飘飘等部分供货商给渠道经销商发通知称,没有授权,不得操作社区团购平台;不允许做单品超低价销售。
“现在的社区团购大战,从全国看还是初级阶段,但在长沙等地已经进入到了激烈竞争阶段。巨头们为什么砸那么多钱参与,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是未来电商模式的雏形,不单单是千亿级市场的事情。”同程生活高级合伙人肖志龙说,未来的电商带有社交属性,此前的烧钱补贴模式是行不通了,一定要有完整的场景和履约来实现盈亏平衡。
“如今业内竞争愈加激烈。”南京建邺区某社区团长“幸福小猪宝”向记者坦言,“团长”越来越不好当。在社群这类口碑消费场景里,平台所说的轻松赚钱是办不到的。“平台不能保证每批货都好,得人去看了才敢推。2000块钱的一个团,就赚200块不到,我一个人跑不过来还得和人分。”
“疫情给了社区团购发展的机会,其爆发力和潜力都在进一步挖掘中。”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也认为,如果社区团购想靠性价比或交付服务突围,终归得靠强大的供应链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说社区团购是一门供应链的生意。只有全方位地服务消费者,把好品质关,才能长久。
雷莹指出,和此前网约车、共享单车不同,各大平台在社区团购业务上的优劣势有很大差异度,所以不会像同质化竞争那样完全成为价格战,后期通过供应链和仓储物流的优化,在成本优势上就会拉开差距。
“对于社区团购模式本身的价值不能完全否定,该肯定的要肯定。”雷莹说,社区团购在某些方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资本看到了这部分商业潜力。这条路能否走得通,不妨多给这一互联网新业态一些成长空间。
“菜篮子关乎基本民生,要避免人为造成剧烈的市场波动,这是基本底线。同时,对社区团购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任不管’。”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伯平说。
社区团购到底会带来什么?专家认为,不能简单地作定性判断,既不能把社区团购变成一个负面案例,影响资本进入民生领域投资的积极性,也不能任由资本无节制扩张,留下“一地鸡毛”。
田伯平建议,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借这类案例探索对这类业态监管的新办法、新模式。以基层社区为着力点、以居民需求为中心,探索政府、资本、社会的边界,形成经济治理的有效模式。
编辑刘梦妮
心脏支架降价93%,巨量“水分”是如何挤掉的 |
得益于“国家队”的“灵魂砍价”,均价从1.3万元“断崖式”降至700元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重量仅约0.03克,却比黄金贵千余倍;均价高达上万元,却每年卖出约150万个。一枚小小的冠脉支架,撑开了百万患者的“生命之伞”,但也击中了百亿支出的“负担之痛”。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十年间冠心病手术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据推算,每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总费用约150亿元。
如今,随着“国家队”出手,这一痛点将成为历史。上个月,设在天津的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简称“联采办”)传出重大利好,首次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左右跳水至700元左右,降幅达93%。明年1月1日起,新价格将正式实施,预计每年可减少上百亿元支出。
如此多的“水分”是如何挤出去的?近日,记者走进联采办,走近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谈判团队,探寻“灵魂砍价”幕后的故事,感受小支架背后的医改大民生。
“当天的开标,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为过。”尽管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但回忆起上月初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的现场情景,联采办集中采购组组长高雪依然眉头飞舞。
这是联采办正式成立不到两个月经历的第一场大考。11月5日上午,企业代表和工作人员早早进场,容纳百余人的会议室内,仿佛连空气中都氤氲着紧张的味道。
上午10时,仪式正式开始,联采办的工作人员按流程宣读采购申报流程,11家符合资格的中外生产企业带着26个支架产品公开投标,企业代表将装有已填写完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申报价的密封信封,依次投入箱内。
会场之外,各企业人员也在焦灼地等待结果。“我们在外场设置了座椅,但几乎没人坐,大家来来回回踱步,等待着会场内传来的消息。”高雪回忆说。
全部企业的报价单放入箱内后,公证员走到箱前,在现场所有人的注目下将所有信封取出,联采办业务科科员张明慧在公证员的监督下,拿起第一个信封,打开一看,上面的数字有点出乎意料,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报价递给同事宣读。
“645元。”话音刚落,现场陷入短暂的沉寂,随后发出了一阵“哇”的惊叹声。
“第一家就报出低于千元的价格,而且还是医院需求相对较大的产品!一瞬间,我们觉得这事儿稳了!”高雪难掩内心激动,右手不由自主地拍了一下桌子,悬着的心一下放了下来,疲惫也一扫而光。
前一夜,高雪辗转反侧,几乎没怎么睡着,凌晨5点就起来,又挨个叮嘱企业竞价投标细节。
令高雪更为惊讶的是,紧接着又有企业报出了469元的“地板价”。“590元”“775.98元”……台上大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产品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排名,实时更换,场下企业也在拿笔记着同行报价,时不时发出不可置信的低呼。
待报价全部宣读完毕后,高值医用耗材全国集采“第一单”宣布成功。中选的10个产品中,最高报价为798元,最低报价为469元,包含6家国内企业的7个产品,以及2家进口企业的3个产品。
“10个中选产品有7个是原市场份额的前十名,还有1个是原市场份额的第11名。”联采办主任、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铁军说,中选产品和医疗机构报量的重叠度高达70%,这也保证了医生的使用感和临床选择习惯和过去相比差别很小。
明年1月1日起,降价冠脉支架执行已近在眼前。为了能按时、按量、保质供应,不出岔子,联采办仍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此次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首年意向采购量超过107万个。按最终协议采购量计算,年采购金额为6.70亿元,每年可节省采购费用117.25亿元。
半个多小时的竞标开标,令人满意的价格,背后却是“国家队”大半年锱铢必较的“灵魂砍价”。
“我们从今年5月开始就着手开发了数据平台,对全国2400多家医疗机构过去一年的冠脉支架采购量、使用品牌等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国内外生产企业进行反复调研。”高雪说。
9月14日,联采办在天津成立,明确由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具体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实施采购任务,冠脉支架成了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虽然手握采购量这个筹码,覆盖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80%以上,但与企业谈判依然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我们邀请企业一对一座谈沟通,但每个企业都打着自己的算盘。”高雪皱了皱眉头。
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团队又对国内外“行情”进行了细致摸底。国内市场冠脉支架的平均价格为1.3万元,最便宜的也要7500元以上,此前江苏冠脉支架试点集采的最低谈判价格达到2850元。而在国外,2020年3月,印度政府规定药物洗脱支架天花板价调整为756元,德国一些冠脉支架价格在100欧元左右。
高雪直言,自己像是一个谈判官,用着《孙子兵法》里的招数,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在一对一企业面谈中字斟句酌,一遍遍触摸企业可能报价的底线,试图突破他们的价格防线。
在前期的企业座谈中,不少企业还在互相询问着对方心理价以及支架产品的最新发展,但到了后期,企业都不愿意再亮出自己的任何底牌,见面只是寒暄。
10月份,联采办发布了《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明确了申报语言、计量单位和医用耗材名称、医用耗材规格型号表示、申报报价填写等内容。仅这一份材料,团队成员就改了30余次,甚至还模拟“角色扮演”,站在企业和医疗机构立场上寻找文件漏洞。
“请教了多少专家、律师,开了多少次企业面谈会,预演了多少次,真的已经记不得了。”高雪说。
“集中带量采购,就是要通过市场竞价机制,给高值医用耗材‘挤挤水分’。冠脉支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高雪笑着说,“接下来还有1350亿高值医用耗材等着我们去推动、去解决,未来还会有惊喜!”
高值医用耗材,指的是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例如髋关节假体、耳内假体、颅骨矫形器械等,全国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它们对于许多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但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例如髋关节假体的价格基本都在万元以上。
此次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为治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流通乱象打响了“第一枪”,这一枪不仅打得响,而且打得准。
“全国老百姓都关注这事儿,说明我们真正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方向走对了。”高雪说,“8岁的闺女看到我出现在电视上后,给我买了根冰棍吃,她也知道爸爸干了件大事儿。”
冠脉支架降价的消息上了“热搜”,高雪和团队成员美滋滋地看着网民对此的评价,但其中也有网友有疑问:一分价钱一分货,为什么支架能有这么多水分,与降价一起降的会不会还有质量?
高雪解释说,高值医用耗材里的价格水分大,从厂家、中间流通商、医药代表等,每个流通环节上都存在水分。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说,对于这样的降价幅度不必太过惊讶,更不用担心企业报价是否已经低于成本,因为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成本测算、财务报表分析等,这个报价其实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钟东波介绍说:“通过带量采购,我们明确了采购数量,把中间销售费用全部节省,相当于直接还给社会、还给老百姓。这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也给产业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环境和基础。”
冠脉支架的价格降下来了,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北京安贞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宋现涛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人群非常高,且逐年增长,这次价格大幅下降后,让很多原来看不起病、做不起手术的患者,也有更多机会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老百姓所关切的,就是我们要努力的。”高雪和同事们脚步并没有停下,一个又一个造福患者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无论是冠脉支架还是后续其他高值医用耗材的谈判,都是造福患者的事,我们要一块一块地砍!”高雪说。
编辑李坤晟
东亚候鸟星级“加油站”的飞禽、走兽和人 |
来自盐城湿地和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绿色报告 |
|
( 2020-1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勺嘴鹬。 李东明摄 |
|
▲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 |
|
▲呦呦鹿鸣。 杨国美摄 |
|
▲鹭天野鹿。 杨国美摄 |
|
▲麋鹿与候鸟。 杨国美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