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合安高铁开始试运行
合安高铁开始试运行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1月13日,合(肥)安(庆)高铁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于12月中旬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习近平致信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
习近平致信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在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召开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信。

  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需要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中国坚持开放包容、互利互赢,愿同各方一道,积极开展国际法治合作,为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法治支持。

  习近平表示,中方欢迎各国法学法律界朋友出席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希望大家围绕“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国际法治合作”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为运用法治手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加有力地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1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出席论坛,宣读习近平主席致信并发表主旨演讲。

  王晨指出,习近平主席致信中国法治国际论坛,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加强国际法治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真诚愿望,充分彰显了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坚定决心。

  本届论坛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以“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国际法治合作”为主题,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等18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主要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探讨。论坛发布了《中国法治国际论坛北京宣言》。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 中央军委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
中央军委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日前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于2020年11月7日起施行。

  《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着眼构建联合作战法规体系,立起基本概念,确立基本制度,明确基本权责,从制度层面回答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的重大问题,强化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对巩固深化领导指挥体制、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成果,对推动我军联合作战能力解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是我军新时代作战条令体系的顶层法规,突出强调指导性理念性原则性,重在宏观指导上提纲挈领进行总体规范,重在明确联合作战组织实施的基本问题,重在统一作战思想、厘清权责程序、指导作战行动,围绕我军联合作战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提炼有益经验,构建整体框架,设置内容体系,明确联合作战指挥、作战行动、作战保障、国防动员、政治工作等重大原则、要求和基本程序。

  中央军委要求,各级要认真抓好《纲要》的学习贯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将《纲要》作为组织实施联合作战和联合训练的基本依据,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

 
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习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上海干部群众实现新突破
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习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上海干部群众实现新突破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上海11月13日电(记者季明、何欣荣、杨有宗)“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上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上海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出了而立浦东再出发的动员令,为浦东和上海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上海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为创造新奇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0年巨变彰显制度优势


  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其中一条“烂泥渡路”的模拟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弄堂狭小、电线杂乱,折射出当年老百姓生活的拮据。开发之初危棚简屋的“烂泥渡路”,如今已成为高楼林立、绿草如茵的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区,从“烂泥漫流”变成“财富奔涌”。

  “陆家嘴与浦东开发开放同龄。总书记提到的第一个金融贸易区,就位于陆家嘴。这片区域30年的巨变,见证了浦东发展的速度与高度。”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说,陆家嘴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金融城。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兆辉说,当前,浦东正在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15分钟服务圈”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浦东样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浦东谋划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使命,是新时代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员令。而立浦东,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在新阶段开创新局面。”

两个“放在”把握大局


  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有一个“永不落幕”的进博会平台——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国别汇。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这里集合了20多个国家(地区)的各类商品,形成了集贸易投资、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窗口。

  对于新时代浦东的发展,总书记提出,“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两个放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参加庆祝大会并发言的上海外高桥集团董事长刘宏说,外高桥与215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下一步要筑牢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让“国际贸易第一城”在这里矗立,为上海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作出新贡献。

  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说,海关是浦东奇迹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下一步将以长三角海关一体化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发挥进博会链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作用,支持浦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浦东要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这样的定位,让上海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我们要把总书记对浦东的希望,变成坚定踏实的行动。特别是要以‘市场侧’‘企业侧’的视角,探索具有浦东特色的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切实帮企业解决痛点难点。”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党总支副书记徐敏表示。

五个“新”指明未来路径


  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浦东提出了五个“新”的殷切期望。

  “总书记把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放在首位,我感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说,浦东未来30年发展,就是要在基础科学、基础应用、基础产业等方面着重发力、加大投入。

  推动科技创新,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寿伟光说,国盛集团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投入超过300亿元,希望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全产业链迈向更高水平。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说,要“搭”住新发展阶段的“主动脉”,借力浦东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东风,尽快打造出世界级产业集群。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罗氏制药是第一家入驻张江的跨国药企,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是全国第一位经自贸区管委会推荐、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海外人才。周虹说,罗氏集团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在上海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杨浦区区长薛侃说,要把“人民城市”的旗帜“举”起来,核心功能“强”起来,治理力量“统”起来,民生温度“暖”起来,城区形象“靓”起来,将杨浦打造成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目前,党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建设“引领区”为指引,而立浦东正在踏上新的征程。

 
“两湖”禁捕之后
“两湖”禁捕之后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位于湖南岳阳市的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治避难中心拍摄的麋鹿和飞鸟(8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新华社记者
 

 
  经历了今年汛期的超警戒洪水后,我国两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又复归平静。
 
  人湖相依,共生共存。千百年来,鄱阳湖、洞庭湖为栖息于此的自然万物提供庇护,让生命得以孕育。
 
  江湖一体,江湖两利。鄱阳湖、洞庭湖又被誉为长江“双肾”,与长江构成生命有机体。然而,由于环境恶化、滥捕滥捞等原因,长江“双肾”健康一度堪忧。
 
  今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分类分阶段实行禁捕。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出台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江西省、湖南省出台方案,鄱阳湖、洞庭湖从1月1日起开启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
 
  告别滥捕滥捞的历史,经受住洪水的考验。全面禁捕,给长江“双肾”带来新生之机!
 
生态之变:从全面衰退到全面修复


 
  今年,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鄱阳湖火焰山水域一次性发现上百条刀鱼群体,并发现多处疑似刀鱼产卵场。
 
  “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在鄱阳湖发现大量刀鱼群体,表明鄱阳湖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员戴银根说。
 
  烟波浩渺、水草摇曳、银鳞游泳……曾经,鄱阳湖和洞庭湖上最平常的一幕,如今却成为人们对长江“双肾”的最美记忆。由于环境恶化、滥捕滥捞等原因,两湖生态环境一度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渔业部门曾进行普查,当时湖区鱼类共有158种。而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间,鄱阳湖鱼类减少了30余种。鲥鱼、胭脂鱼等濒临灭绝,四大家鱼也越来越少。
 
  在洞庭湖区,被称为“洞庭之心”的大通湖,由于过度投肥投饵养殖、捕捞鱼类及面源污染等原因,在国家地表水水质断面考核中水质一度为劣V类。
 
  长江“双肾”病了!
 
  自2002年起,我国在长江流域试行春季禁渔制度,每年3月至6月鱼类繁殖产卵的季节,鄱阳湖、洞庭湖禁止所有捕捞作业。但禁三个月、捕九个月,依然难以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从今年1月1日起,两湖从季节性禁捕转向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开启全面修复的新阶段。
 
  湖面上不见了往年渔船出港、渔民下湖的热闹场景,取而代之的却是处处悄然勃发的新生机。
 
  秋日的大通湖,水天一色,水草摇曳,湖鸟如精灵般掠过。
 
  通过生态修复,如今,这里已摘掉劣V类水质的“黑帽子”,水质明显提升,消失的螺、蚌、鱼、鸟等都开始回来了。
 
  “今年6月,在湖区监测到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低危物种棉凫。”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大立说。
 
  近五年来首次在夏日监测到白枕鹤、麋鹿种群数量由两年前野放时的47头扩大到55头……鄱阳湖区也迎来越来越多“新居民”。
 
  “如今,湖区不少人都看到过江豚成群结队嬉戏的场景,这表明鄱阳湖生态正加快恢复。”江西省鄱阳湖渔政局局长谢连根说。
 
生活之变:从靠湖吃湖到靠湖兴湖


 
  伴随切割机飞溅的火花,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矶山村渔民吴克虎的两条渔船被拆解了。
 
  “船是我主动上交的,政府有补偿,还给办了社保。”56岁的吴克虎和妻子打了大半辈子鱼,洗脚上岸后开了一家农家乐,一年有七八万元收入,比以前捕鱼强多了,还更稳定。
 
  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陆续实施禁捕,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在内的长江流域近30万渔民将交船收网、洗脚上岸。和吴克虎一样,许多一辈子生在湖里、长在湖里的渔民们发现,除捕鱼卖鱼外,原来“靠湖吃湖”还有很多新吃法。
 
  从捕鱼到养鱼,填满“鱼篓子”——
 
  “其他技术不懂,鱼虾的生活习性我可是内行。”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上岸渔民吴华山依旧没有离开水,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发展起稻虾生态养殖,一年有30多万元收入。
 
  在洞庭湖畔,一个个兴起的生态渔场,不仅让老百姓的“鱼篓子”更健康了,也让渔民的“钱袋子”更鼓了。湖南岳阳市华容县渔民盛国平说,禁捕后,他到当地一家生态渔场打工,每月可以拿到4000块钱,还能学习先进的养殖模式,为以后创业做准备。
 
  从卖鱼到卖景,吃上“旅游饭”——
 
  “春看草,夏看水,秋看芦,冬看鸟。”驱车绕行在鄱阳湖畔,沿湖不少地方主动转型,依托湖区的湖光山色,引导上岸渔民发展生态旅游。
 
  在鄱阳湖康山垦殖场堤坝下,67岁的老渔民朱义才和儿子儿媳正忙着招呼来家里吃饭的游客。“随着候鸟陆续到来,接下来的生意会更好。”他说。
 
  从上岸到上班,变身“上班族”——
 
  南洞庭湖畔,在湖南星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车间,一些上岸渔民正在织机旁麻利地裁剪、串边、缝纫,制作各种体育休闲用品。
 
  今年4月,曾在洞庭湖上捕鱼的陈志军来到这里上班,月收入5500元左右。“生产运动用网,劳动强度比原来低,工资却增加了不少。厂子干净宽敞,还有空调吹,很舒服。”他说,在公司,像他这样的转业渔民很多。
 
理念之变:从竭泽而渔到保护优先


 
  早上8点30分,风轻云淡、江湖如镜,江西湖口县北门渡口码头,湖口县江豚协巡队队员、捕了一辈子鱼的舒银安开始了一天的巡护任务。
 
  今年汛期,舒银安和队员也坚持定期来岸边巡护,水位下降后又恢复了水上巡护。
 
  三年前,当舒银安加入江豚协巡队、协助渔政人员打击非法捕捞时,身边少数不理解的渔民骂他们是“渔民的叛徒”。
 
  但舒银安很坚定:“不能再这样捕下去,否则鱼都要绝种了!”三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他和协巡队其他队员始终坚守在这片水域,默默守护着这里的江豚和渔业资源。
 
  骂声越来越少,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湖口县江豚协巡队11名队员中,有8名是之前世代捕鱼的渔民。
 
  从捕鱼到护鱼,是湖区群众理念之变的缩影。
 
  随着全面禁捕的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在湖区牢牢扎根,生态保护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
 
  在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助避难中心,麋鹿“果果”刚喝完牛奶,在草地里躺着休息。
 
  今年汛期,麋鹿的传统栖息地被大片淹没,刚出生的小麋鹿“果果”和妈妈走散后,被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发现,送到救助避难中心。
 
  “汛情期间,我们共救护了4只麋鹿。”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会长李政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未来。
 
  禁止采砂、关闭污染企业、规范畜禽养殖……一系列改善湖区生态的措施出台。
 
  江豚保镖、候鸟医生、麋鹿管家……越来越多人加入守护湖区生态的队伍中。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
 
  江西鄱阳县双港镇长山村位于鄱阳湖的一个湖中岛上,在村口,一张巨幅鄱阳湖国际生态旅游岛的规划图承载着渔民们的美好期盼。“虽然不捕鱼了,但生态保护好了、旅游发展起来后,相信大家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村支书杨志刚说。(记者郭强、 闵尊涛、史卫燕、蔡潇潇、王昕怡)  新华社南昌11月13日电
 
 
 
水润江苏 江韵流芳 勠力书写长江文明新时代篇章
水润江苏 江韵流芳
勠力书写长江文明新时代篇章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南京11月12日电(记者刘亢、凌军辉、蒋芳)“江”字里那一笔水的灵动温润,“蘇”字里有鱼有米的富庶,“江”“苏”,简单的两个汉字里,藏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这一切,都源自长江的馈赠和滋养。

  但在相当长时间里,这里的人们重索取、轻反哺,母亲河严重透支。2016年以来,江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系统治理,大江迎来巨变。

  如今,沿岸的工厂码头变为柳堤苇岸,日渐清澈的江水里江豚活动明显增多……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江苏变革性重塑“江”与“人”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文明新时代篇章。

铁腕禁渔治污,母亲河恢复好“气色”


  江豚游水时喷出一串串水柱,引得江边散步的市民驻足观看……近两年,类似情景在南京、扬州、镇江等长江江苏段多个点位出现。继发现东方白鹳后,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鸟类调查员在常熟江边的铁黄沙又发现濒危物种白头鹤。

  珍稀动物频繁再现,背后是长江生态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作为主抓长江大保护的分管领导,泰州市副市长徐克俭的感受尤其强烈:“2018年国家警示片披露涉及江苏的17项问题中,涉及泰州的就有6个;在沿江8市中泰州问题数量最多、压力最大。如果再解决不到位,心中有愧。”一场治理攻坚战在泰州大地迅速打响。全市3年投入资金近200亿元,实施长江岸线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全力解决突出问题。

  不仅铁腕治污,还要全面禁渔,让母亲河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今年6月以来,江苏“零容忍”取缔非法捕捞、运输和销售全链条,全面实施清船、清网、清江、清湖。目前江苏长江干流1827艘渔船、4178名渔民已全部退捕并基本安置,湖泊保护区5565艘渔船、10709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其他相关水域正按计划有序退出。

  记者在江苏暗访发现,市场上已难觅长江水产品,“江鲜”一词渐成历史。而行走在江苏长江两岸,一边是留白,生产岸线大幅退后;一边是增绿,生态岸线持续推进。

  截至目前,江苏完成596个岸线清理整治任务,新增造林近100万亩,生态型岸线占比由2018年的58.4%上升到62.1%。国家警示片披露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省级自查的114项问题完成整改近90%。

  “沿江生态环境达到近5年来最好水平。”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说,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总体为优,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主要入江支流断面优Ⅲ比例提升34.3个百分点。

源头系统治水,发展与美丽同行


  70多岁的南通市民袁锡林,年轻时就与江边工厂毗邻而居。工厂机器一开,人就被震得心发慌,扬尘严重时做饭都不敢开窗。  

  临港产业不搬,南通就没有未来。近年来,南通以南通港搬迁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引导沿江企业退出,还岸线于生态、生活。包括老袁在内的居民们发现,当初寸步难行的江岸,如今已是连片绿带。绿带核心区的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南通首个国家森林公园。

  实现创新转型的还有沿江大型钢铁厂。2018年11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与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签约,将钢铁冶炼产能逐步由南京迁至盐城;2020年1月,中天钢铁集团将钢铁产能从常州转移到通州湾海门港片区,并升级为中天绿色精品钢……江苏统筹推进沿江、环太湖重化产能向沿海有序转移升级,取得突破。

  绿色发展背后是创新驱动。南京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依托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新兴环保产业。数据显示,去年江苏GDP达9.96万亿元,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绿色生活加速深入人心。记者在镇江世业洲看到,这个江中小岛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已建成百余公里、覆盖全岛的污水管网体系,所有旱厕实现生态化改造,杜绝生活污水直排长江。

  “对于经济大省江苏来说,化工企业不能简单一关了之,关键是要实现产业转型的绿色蜕变。只有产业调高调优调绿,才能从源头上确保长江生态持续向好,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绿色发展之路。”江苏省省长吴政隆说。

生态与文明互哺,长江文明续写新篇


  记者调研发现,随着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江苏沿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但污染排放较高、产业结构偏重等问题还未根本扭转,仍需久久为功、系统治理。

  “长江生态环境之‘病’,从根子上来说,是发展方式之‘病’、发展理念之‘病’。”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说,过去对长江更多是索取,这条路已经难以持续。只有绿色发展才能永续发展,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未来,是为长远计、为子孙谋。

  生态兴则文明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勠力书写新时代长江文明的生动实践。

  厚植生态优先的治水理念。2007年,无锡市从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中汲取教训,提出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挂牌治水”,推行河长制。目前,江苏高标准构建河长制体系,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有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湖长5.7万余人,实现全省水体全覆盖。

  坚持源头治污的系统思维。江苏人吃水八成来自长江,水质安全事关百姓生命健康。全省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水、陆、空立体式长江监测网,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分类施策。

  创新绿色发展的治理路径。江苏设立长江经济带发展基金等,吸引社会资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如今,南京幕燕、南通五山等特色示范段连点成片、连片成带,岸绿景美、绵延千里的生态拼图逐渐清晰。

  完善依法治江的制度保障。江苏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以沿江1公里为纵深,分类严格管控;设立环境资源法庭,实现跨区域全流域保护。截至去年底,全省水环境区域补偿资金累计超过13亿元,跨界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江水不止,文脉不息。江苏正重新审视人与水、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书写长江文明新时代篇章,为中华文明不断注入生机活力。

 
李克强出席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并致辞
李克强出席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并致辞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3日下午在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李克强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世界经济正在经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东盟作为中国的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双方贸易投资在世界经济低迷背景下逆势增长,贸易额增长5%,中国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76.6%。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济纽带更加紧密、产业联系更加密切。

  李克强简要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他表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及时果断出台有效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疫情冲击。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恢复了正增长,稳住了基本盘。这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是殊为不易的。

  李克强指出,我们实施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的就是稳就业,从而稳住经济基本盘。稳就业要靠市场主体。我们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上亿市场主体的活力。中国现在每天新增市场主体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正是因为保住了上亿市场主体,就业和民生得到了有效保障。中国人民有韧性,中国的市场主体对未来有坚定的信心。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经济今年可以实现正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率先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李克强指出,我们清醒认识到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不仅是经济衰退、贸易萎缩,而且保护主义在持续抬头。我们将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推进同东盟国家的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坚定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75年来,亚洲从动荡走向和平,从对抗走向合作,从贫困走向繁荣。我们深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商务与投资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塑造长期稳定向好的预期。

  ——努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方始终主张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推动自由贸易,在区域层面推动经济一体化,让“两个轮子”一起转。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十年来,内容不断充实,水平逐步升级。此次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有望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出积极、明确信号。我们愿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东盟国家加强发展战略衔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全力推动地区经济复苏。多年来,东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牵动作用,当前背景下我们仍然应当担起这样的责任。各国要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推动地区经济复苏发展,迈向繁荣,这也会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先进技术、大企业间的合作,而且要在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创造新的合作亮点。

  李克强指出,明年将迎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三十而立”,中国同东盟关系进入而立之年,已经“立”起来了,相信将会更加成熟,共同向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不断开创商务与投资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造福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也将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讲好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的故事”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讲好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的故事”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权工作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确看待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坚定信心、绵绵用力,不断提高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的有效性,让中国人权故事传得更广更远,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的认同。

  12位委员围绕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的话语体系、渠道载体、方式方法、责任主体等建言咨政。近3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各项基本权利日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国人权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西方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罔顾中国人权进步事实,肆意诋毁中国人权状况,既不公平也不得人心。

  委员们认为,办好自己的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大底气。建议要继续坚定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要完善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实现中国观点的世界表达,做到有理说得清、说了能听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强化资源力量统筹,形成共同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的合力。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做好选题策划、内容生产、翻译推广等工作,实现叙事多元化、内容立体化、传播智能化,增强传播效果。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外人权对话,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同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党、政府、议会、智库、民间组织等的交流,政协委员要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的朋友圈。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王正伟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作主题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孔泉、周树春、周力、王茂虎、边巴拉姆、马敖·赛依提哈木扎、吴晶、李瑞宇、户思社、杨光斌、赵梅、季志业在会上发言。中央宣传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统战部、外交部、国家民委负责人作了协商交流。

 
武汉3份进口牛肉检测出新冠病毒 肉品未流入市场
武汉3份进口牛肉检测出新冠病毒
肉品未流入市场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武汉11月13日电记者13日从武汉市卫健委获悉,武汉市疾控部门12日对中食武汉冷藏物流有限公司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冷冻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青岛黄岛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样本有3份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已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隔离、场地消杀等应急处置措施。涉及冷冻产品已全部封存,并未流入市场。

  经查,这一批次进口产品共27吨,1006箱,原产国为巴西,厂家注册代码2015,由巴西桑托斯港出关,8月7日在青岛黄岛海关入关,存于青岛润渤冷库,8月15日出库,8月17日抵达武汉后一直储存于冷库,未流入市场。

  据了解,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隔离、场地消杀等应急处置措施,连夜对冷库外环境和工作人员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并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截至11月13日7时,对涉及的冷冻产品全部封存,环境全面进行消杀,中食冷库200个环境样本及其112名职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此前,武汉已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的通知”,对全市所有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覆盖、无缝隙大排查。

 
最后一批蒙古国捐赠羊抵达中国
最后一批蒙古国捐赠羊抵达中国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1月13日,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对载羊车辆进行车体检查。当日上午,载运最后一批1800只蒙古国捐赠羊的2辆货车在二连浩特口岸办理完通关手续,标志着历时23天、共14批次的蒙古国3万只捐赠羊全部入境。 新华社发(郭鹏杰摄)
 
今冬疫情“内外夹击”,如何更精准防控?
今冬疫情“内外夹击”,如何更精准防控?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王琳琳、赵文君、伍岳)“‘内外夹击’,这个冬天的确是不好过!”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出感慨。

  近期,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5000万,一些国家从此前“带疫解封”,又再次“封城”“封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专家对今冬疫情的研判结论:目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

  面对可能更加汹涌的第二波疫情,流感疫苗接种、冷链食品进口、跨境活动怎样更精准地“防”?

关切一:流感疫苗接种量如何?


  进入冬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就诊患者数量增加,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叠,给精准鉴别新冠肺炎患者带来困难。

  李斌介绍,今年国家流感疫苗生产和去年相比翻了一番,产量是近五年来最多的一年。近期群众对流感疫苗接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接种意愿也不断加大。针对这个情况,国家多部门协作加大了疫苗调配的工作力度。

  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由北向南有序推进。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全国流感疫苗接种量约2500万剂,已经接近去年的接种量。

  “冬季疫情防控要突出‘防’字。”李斌多次呼吁。尤其是今冬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态势严峻,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既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又可以减少占用医疗资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特别提醒广大公众,我国疫情防控之所以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戴口罩、多洗手、勤通风、分餐制等卫生习惯的养成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实践证明,戴口罩可以减少70%以上的飞沫喷溅,坚持戴口罩可以大幅降低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概率。

关切二:冷链食品怎样“排雷”?


  最近一些地区在进口冷链食品中或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如何精准“排雷”?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全国海关进一步强化进口冷链食品源头管控,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检出阳性后实施紧急预防性措施。

  ——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个国家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磋商。累计抽查50个国家14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对查出问题的22家企业采取了暂停或者撤销其注册资格等措施。

  ——截至11日24时,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个国家99家生产企业采取了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其中82家企业是在出现疫情后自主暂停了对华出口。已经对8家境外食品生产企业、6艘渔船实施了紧急预防性措施。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负责人陈谞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重点抓好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监测和排查处置工作。组织对涉疫食品样品进行溯源调查,及时协调跨省信息通报,加强涉事冷链食品追溯管理。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加大了查处力度,同时指导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进口冷链食品时,查验并索取核酸检测报告、进口冷链食品货物消毒证明等。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证明的,一律不准上市销售。

关切三:跨境活动能否“安排”?


  当前,境外染疫风险依然较高。相关主管部门建议,要充分关注各国疫情发展态势,尽量不安排境外旅游,谨慎安排非必要、非急需的跨境活动。

  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尹成基提醒说,一些国家目前对旅游观光的外国人继续采取严格限制入境或隔离检疫等措施,一旦在境外不慎感染,难以在当地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不仅如此,旅行结束后,由于往返航班有限,可能导致无法按照行程计划顺利回国。回国后,按照现行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入境人员一律需要在入境城市接受集中隔离,期间住宿等费用自理,对于个人来说经济和时间成本都很高。

  “我在这里郑重提醒建议广大中国公民,充分考虑个人健康安全和家庭幸福,尽量减少非必要、非急需的跨境旅行。”尹成基说。

  罗照辉也表示,鉴于目前形势,主管部门不主张放开境外旅游。对于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境的人员,建议提前做好准备,充分了解、遵守各国防疫政策。

  据介绍,中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新举措。例如,针对近期境外输入病例增加,核酸检测偶有“漏网”情况,主管部门和专家经过反复研究提出“双保险”,即在人员入境时增加一次血清抗体检测;10月份以来,境外输入病例中近一半乘客曾进行过中转,主管部门要求入境人员在中转地增加一次核酸检测。

  此外,还将对一些疫情高发国家采取一些紧缩签证政策;要求入境人员登机前的核酸检测由72个小时缩减到48个小时;航班熔断机制也将继续更加严格执行。

 
黄河口首现珍稀鸟类白鹈鹕   新华社济南电(记者吴书光)记者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了一只特别的鹈鹕,经鸟类专家确认,这种鹈鹕是白鹈鹕。这是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首次发现白鹈鹕。
  据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会主席吕卷章介绍,工作人员在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了这只鹈鹕,其通体粉白色,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脸斑上极为醒目,嘴有铅蓝色,嘴尖呈红色,胸前有一簇黄色披针形羽毛,这些特征与常见的卷羽鹈鹕非常不同。经鸟类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正旺、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研究员江红星确认,其为白鹈鹕。
  近年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严格保护、科学的生态补水以及实施一系列湿地修复项目,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水质显著改善、鹈鹕主要食物鱼类丰度增加。东亚迁徙路线的卷羽鹈鹕仅有100余只,黄河三角洲单次监测卷羽鹈鹕种群数量最多时达84只,是卷羽鹈鹕在东亚迁徙路线中最大的栖息地。
  10月下旬以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进入鸟类迁徙期,目前已监测到卷羽鹈鹕40余只。科研人员王安东分析,这只白鹈鹕混群于卷羽鹈鹕种群中,属于跟随卷羽鹈鹕迁徙的迷鸟。这一发现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的一项重大记录,对进一步研究鹈鹕地理分布和迁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处暖温带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中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到迁徙季,600余万只鸟会在这里捕食、栖息。截至目前,保护区观测到鸟类368种。
创新如何为古都南京代言?   新华社南京11月13日电(记者谢良、刘红霞、朱国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连续三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聚焦“创新名城”之策;连续三年,新年“第一会”探讨“创新名城”之路。创新,是南京应对当下的现实考量,更是南京赢得未来的战略抉择。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入园进企,感受南京创新的跃升姿态,触摸其澎湃的脉动。
突出制度引领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南京市江宁区胜利路88号,今年6月迎来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落户。
  这家由兵器装备集团、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共同出资160亿元设立的科技平台公司,主要任务是对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定向爆破”。
  央地合作,选择南京江宁,看好的是这里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而南京也在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城市和应用先导城市。
  如何把今天的“看好”变成明天的“赞叹”?南京的回答是,创新文章创新做。
  古都南京,创新基因厚植,诞生于1865年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
  今天,南京建设“创新名城”,将构建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机制摆在首位。
  抢占网络通信与安全技术制高点的紫金山实验室、旨在破解“重化围江”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相继成立;综合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重点实验室也在谋划建设中。
  创新,为南京代言——
  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市委创新委,强化创新治理的顶层设计;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等8大产业,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布局建立28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南京创新周”,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体系……
  “中汽创智将通过自主、合作、协同实现核心技术掌控,向全球招贤,揭榜攻关。”首席执政官李丰军说,“灵活的创新机制,将赋予公司前所未有的活力。”
  企业活力的背后,是南京创新的张力。
聚焦科教优势
打造成果转化新模式

  从化工生产到污水处理,从血糖检测到空气净化,从饮用水过滤到食品生产……走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关于“膜”的概念和运用颠覆你的认知。
  “大家熟悉的李锦记的酱油、恒顺的醋、光明的牛奶、茅台的白酒,都在用我们研发的膜,提升了生产品质。”膜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人李卫星说,“早些年,洋品牌占据膜市场主导,如今,民族品牌在崛起。”
  五中全会提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南京是科教名城,拥有53所高校、8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80多名“两院”院士,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院士数量均位列全国前三名。
  如何将科教名城这个“先天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还是“创新”二字。
  “高校大量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未打通,还停留在实验阶段。”李卫星说,“将瓶瓶罐罐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和装置,才能吸引企业投资。”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南京提出的关键举措是——
  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李卫星的膜产业孵化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机构:对高校科研人员的原创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将其变为产品和装置,进而实现技术升值转移,成功孵化引进75家膜相关企业,2019年实现营收超14亿元,其中上市公司就有2家。
  数据显示,近三年,南京累计组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吸引6名诺奖图灵奖得主、98名中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孵化引进科技企业超7000家。
  新型研发机构,正成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新名片”。
  “新名片”彰显出南京创新的磁力。
精选育苗造林
构建科创企业森林

  叶片飞转,LED灯亮起。光影形成的蝴蝶、小鸟、汽车跃然而出,动图悬浮在空中,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被带进现实。
  这项被称为“全息3D智能炫屏”的发明来自南京一个“90后”创业团队。公司创立仅4年,营收超4000万元。
  团队创始人周全告诉记者,大学一毕业,南京市和东南大学给钱给地给公寓,对其早期创业扶持帮助;中期又拿了不少“真金白银”的政府补贴,公司得以快速成长。
  种好“三棵树”,构建科创企业森林持续生长机制,是南京构建“创新名城”的一篇大文章——
  面向本土企业“育苗造林”;放眼全球企业“移栽大树”;盘活存量企业让“老树发新芽”。
  如果说周全及其团队是南京“育苗造林”受益者,那么南京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老树发新芽”的典型。
  这家通信和智能化业务服务商成立于1998年,通过不断寻找行业痛点,创新服务理念,近10年的复合增长率达40%,2018年成长为南京市瞪羚企业。
  “越是困难,越要创新。”公司创始人、总裁宗琰介绍,今年虽有疫情影响,增长仍超过20%。伴随5G应用拓展,公司有望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至2020年4月,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15家、瞪羚企业312家。
  下一只独角兽在哪里?南京人的回答是,它一定出现在科创企业森林里。
  把一个什么样的南京留给未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五年如此、十年如此、数十年也应如此。
  这就是南京创新的定力。
黄坤明在云南调研时强调 以全面准确、生动活泼的宣传宣讲 推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新华社昆明11月13日电11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抓实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全面准确、生动活泼地宣传宣讲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奋进力量,为推动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提供有力保证。
  调研期间,黄坤明先后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深入村寨、扶贫搬迁点、生态园区和宣传文化单位了解情况,与基层宣讲员、干部群众交流学习全会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黄坤明指出,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要广泛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传,讲清楚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讲清楚新发展阶段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讲清楚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要紧密联系“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方位记录各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充分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人们奋进新征程、创造新奇迹的信心决心。要重视做好面向青少年的宣传,运用好网络新媒体,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使全会精神宣传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
  黄坤明强调,五中全会对我国文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贯彻落实。要顺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让人民更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更多高品质、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更好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讲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故事,促进民意相融、民心相通。
水好了,鱼多了,江豚成群出没了 岳阳治水添彩“巴陵胜状”   ▲这是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夕阳斜照洞庭湖,巡护员秦乐意开着船,涟漪一圈圈荡开。再往前开,就到长江了。
  “今年鱼特别多,有时直接就从湖里往船上跳,看着让人高兴。”秦乐意说。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渔民,鱼就是他们的命。
  小时候,秦乐意在船上玩,徒手就可以抓到水里活蹦乱跳的鱼。后来,秦乐意靠着捕鱼成了家、生了娃。但渐渐地,渔民们发现,长江、洞庭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湖南岳阳,古称“巴陵”,北接长江,西临洞庭。900多年前,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雄壮文辞。
  大江、大湖浩瀚的水,是这里最重要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座座造纸厂、化工厂拔地而起,一些工厂黑色的“酱油水”直排湖中,采砂船昼夜轰鸣,运砂船如过江之鲫。鱼类栖息地被破坏,四散而逃的鱼被“电打鱼”“迷魂阵”甚至毒鱼、炸鱼等非法捕鱼手段“一网打尽”,渔民们的日子愈发难过。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与长江沿岸其他地区一样,“江湖之城”岳阳积极转型。
  南国深秋里的东风湖,湖面如镜,一排排整齐的楼房矗立在常绿树木中。东风湖地处长江干流和洞庭湖之间,是岳阳市的重要城市内湖。这里曾一度密布着磷肥厂、制药厂、橡胶厂、麻纺厂,小作坊数不胜数。大雨时,污水溢出或外排,直接污染洞庭湖和长江。
  近年来,岳阳市下定决心,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为措施,全面修复东风湖。随着环境改善,昔日的黑臭水体区域已成岳阳一方生态宜居的“宝地”。
  2017年起,岳阳市多部门联合执法,一举关停了包括华龙码头在内的长江干流、洞庭湖沿岸116处砂石码头堆场,并回填土方、植播草皮,复绿42.3万平方米。
  通过禁砂、治岸、拆围、退捕、截污、净水等有力举措,岳阳市不断改善长江和洞庭湖的生态环境。2019年,长江岳阳段5个断面共监测了60次,水质优良率为100%。
  2020年,我国启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当年因愤慨于非法捕鱼手段的残忍而志愿加入“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洞庭湖协助巡护队”的秦乐意,今年迎来了更多的渔民伙伴。这些昔日的“捕鱼人”变为“护鱼人”,人、水、鱼和谐共生,构成这座“江湖之城”的美丽画卷。
  记者在岳阳城陵矶、华龙码头附近水域采访时,多次惊喜地看到成群的江豚出没、嬉戏。岳阳市洞庭湖江豚保护中心主任胡强说,“长江大保护”各项措施推进以来,岳阳水域江豚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能见度”越来越高。
  面向未来,岳阳市委书记王一鸥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岳阳将继续守护好一江碧水,在守好生态红线的前提下走出一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路。”   (记者苏晓洲、史卫燕、周楠)
       新华社长沙11月13日电
长三角发布创业地图“升级版” 扩大“双创券”通用通兑范围   新华社上海11月13日电(记者李荣)长三角进一步扩大双创“朋友圈”。13日在上海杨浦举行的2020长三角双创生态峰会上,长三角创业地图2.0版正式发布,并进一步扩大长三角“双创券”通用通兑的试点范围。
  创业地图作为长三角双创资源共享的“导航图”和“连接器”,由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倡议发起,创业者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大企业创新业务订单、政策申报、投融资等对接服务。此次最新发布的长三角创业地图2.0版,双创资源导航功能获得拓展,在深度分析创业者需求的基础上,新版的核心功能包括“找资金”“找订单”“找项目”和“找政策”。新增的“找项目”功能,汇集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新材料、医疗健康等热门行业的创业项目,为业内大企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优质项目四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帮助创业者高效匹配各方资源。截至今年10月底,平台已上线超过1.29万个创业项目,覆盖长三角沪苏浙皖四地27个城市,让地图从“建起来”“用起来”到“活起来”,真正让创业者感受到实用、管用、受用。
  长三角“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内企业跨区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举措,由上海杨浦牵头,与常州武进区、嘉兴南湖区、合肥高新区等试点推进,由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具体运营。继去年完成整体方案设计、发出首张“双创券”之后,今年又正式发布实施“双创券”通用通兑实施细则,上线“一券通”综合服务平台。此次签定了新一批“双创券”通用通兑合作协议,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乃至全国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1、1370、X……浦东搭起城市“智理”样板间
1、1370、X……浦东搭起城市“智理”样板间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王默玲、何欣荣)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浦东近年来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样板间”,治理更重“智理”,依靠科技革新,用智慧化手段构筑起城市治理的坚实骨架、联通起基层社区的神经末梢、精细做好千万件民生小事。

  “智理”到底体现在哪儿?有几个数字尤为重要。

  ——“1”颗大脑,管住全城。

  “区城运中心,呼叫周浦镇分中心,请报告当前城市运行状况。”在一次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的市民开放日里,一位中学生在指挥大厅体验了一把“城市指挥长”。没过几秒钟,周浦镇城市运行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出现在屏幕中,汇报起所辖区域的城市运行情况。

  不止于此,在城运中心的巨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从报警数字到街面治理等各个维度的核心监测数据,它们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体征”,数字每跳动一下都反映着这个城市的运行实况。正因如此,人们也习惯把这个位于浦东新区迎春路上的城运中心叫做“城市大脑”,它让城市管理者跳出细枝末节的小角度,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从协同联动的大视野进行治理探索。

  2017年4月,浦东率先启动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建设,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盲区的“城市大脑”。目前,浦东正在紧紧围绕“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从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变,这颗“城市大脑”已经升级到3.0版本,聚焦公共安全、城管执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建设交通、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7大重点领域,开发了群租整治、黑车治理、渣土车治理等73个智能应用场景。

  垃圾分类到位没?共享单车乱停否?工地扬尘可控吗?城市运行中的每一次脉搏跳动,都从末端神经收录到“大脑”中,浦东城市治理也正变得更精细、更科学、更高效。

  ——“1370”个神经元,居村联动无缝衔接。

  “楼上住户在过道乱搭乱建,有安全隐患!”浦东一小区居民向城管部门反映情况之后,辖区内的公安、城管、消防、居委会、物业人员联动起来,在他们的积极协调之后,楼道隐患被排除。

  智慧化系统离不开细密分布的感知元件,对于浦东的“城市大脑”而言,1370个居村联勤联动微平台就像是城市治理的“神经元”,白天在岗、夜间在线的村居工作站,将城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治理第一线和最前沿。“神经元”和“大脑”一起,推动“一网统管”既从高处着眼高效办好一件事,也能感知群众所需从细节入手提升治理温度。

  “神经元”越密,城市治理的感知力和响应力就越强。浦东在1370个居村联勤联动微平台的基础上,加入3个街镇专业管理微平台,创新探索打造“3+1370”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分别聚焦街面管理乱点趋零、社区治理隐患归零、安全生产应急归零,打造城管微平台、物业微平台和企业微平台。

  ——“X”条民生需求,件件感应触达。

  在浦东东岸22公里的滨江岸线,每隔1公里,就有一个免费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统称望江驿。每一个望江驿,除了坐拥美丽江景,还配套了完备的基础功能,例如:包括无障碍厕所和母婴室在内的公共厕所、配备自动贩售机和wifi充电功能的休息室、提供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急救箱的医疗急救服务等。“百宝箱”似的望江驿,每一个细节都是对民生需求的关照,而这也是浦东城市治理中最核心的基础理念。

  在浦东,以居民的家为圆心,步行或骑行15分钟,上学、养老、健身和购物等生活服务统统搞定。浦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服务送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用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的建设,在“家门口”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小区停车难怎么解?新增的小花园种些啥?加装电梯你怎么看?如今,浦东还在居村推广“社区云”平台,鼓励居民直接参与社区自治共治,“身边事你做主”“有需求我响应”,居民们的参与感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壁垒就少了。从“大脑”到“神经元”再到个体的“神经末梢”,“智理”正让浦东城市治理网撒得更开、走得更深、变得更加精细。

 
老吴冬夜卖粮记
老吴冬夜卖粮记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2日电(记者孙英威、王建、黄腾)立冬时节,晚上6点多,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的绥化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院内灯火通明,种粮大户吴立昌雇的装满玉米的两辆大车驶入,扦样、过磅、卸粮、结算……一些农民赶到卖粮点天色已黑,为了方便农民卖粮,这里24小时不停歇,敞开收粮。

  11月初的黑龙江,17时夜幕就已降临,北林区的最低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在这个东北秋粮收购季的冬夜里,前来卖粮的农民与工作人员交谈着,嘴里冒着“白气”。

  吴立昌是与北林区相邻的绥棱县泥尔河乡跃进村种粮大户。夜色中,吴立昌来到门卫处,他拿出身份证和银行卡,登记后领到一张类似银行卡的卡片。

  这张卡片叫“卖粮一卡通”,集纳了车辆、粮主、卖粮环节的各项数据和信息。“以前卖粮,检斤、化验数据等都得开纸质票据,现在只需这张卡片,别的啥都不用了,非常省事。”吴立昌说,前些年卖粮,有时要排队三四天甚至更久,现在基本不用排队,从进院到卸完粮,不到1小时就完事,2个小时粮款就会到账。

  灯光下,吴立昌的运粮车停在自动扦样设备下,工作人员操作按钮,设备开始工作。通过一个长长的管子,取回扦样的玉米,然后开始化验,不一会儿水分、杂质等数据就出来了。

  今年吴立昌和别人合作,种了160多公顷玉米,目前基本收获完。虽然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台风“三连击”,部分玉米出现倒伏,但吴立昌还是获得丰收。“台风来临时,玉米产量基本形成,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只是增加了收获成本。”让吴立昌高兴的是,今年玉米价格比去年涨了不少。

  “刚才化验的玉米水分为25%,每斤能卖到1元,比去年涨了2毛多。”吴立昌算了一笔账:一公顷玉米产量达到2.2万斤,能卖2.2万元,土地流转费用7500元,种子、化肥、机械等种地成本6500元左右,每公顷纯效益达8000元。

  “今年玉米行情较好,每斤比去年涨了0.2元左右。”绥化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谭志鑫说,为了促进农民粮食顺畅销售、稳定增收,农民不仅可以24小时随时卖粮,还能获得免费餐食、热水,让农民卖粮无忧。截至11月8日,该公司已收购新玉米20多万吨。

  20时许,在收粮服务大厅里,一块屏幕上滚动着玉米等级、水分、容重、杂质等信息,工作人员在服务窗口忙碌着。沙发上坐着一些前来卖粮的人,吴立昌拿着一张“原粮采购清算单”,来到结算窗口,财务人员将20多万元粮款打到银行卡。

  “今年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期又遭遇3场台风,丰收来之不易,拿到卖粮款,再累也值得。”吴立昌满脸笑容。

 
摘帽之后“向前冲” 捉鸡、挖姜……脱贫村的一场特殊运动会
摘帽之后“向前冲”
捉鸡、挖姜……脱贫村的一场特殊运动会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白田田)一声发令枪响,村民陈海见和其他“选手”从村部出发,沿着2公里的盘山公路奔跑。凭着搞产业的一股子冲劲,他第一个到达终点,获得45岁以下组别的登高项目冠军。

  7日,位于湖南南部大山里的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三合村,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登高、拔河、捉鸡和挖姜。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村民们在脱贫之后继续“向前冲”。

  陈海见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却是体能充沛的“铁人”。他平常挑着200斤农产品,可以走一里地的山路,不用停下来歇息。最近,为了抢在霜冻前开凿20米深的洞窖,他有时打钻到凌晨2点才回家。

  “先有苦再有甜,因为有希望,所以有干劲。”刚刚拿到登高冠军的陈海见,擦了擦满头的汗珠,很淡定地对记者说。

  过去的三合村,确实很“苦”。这是一个“挂”在陡峭山地的村庄,当地流传着“七里深坑八里坳,七天八晚走不到”的说法。全村333户1085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户518人,贫困发生率曾经高达40%以上。

  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帮扶工作队进驻三合村,开始帮村民找出路。第一件事是修路,组组通水泥路,让原料运得进、产品出得去;与农业专家合作,规划产业、引进技术;与社会各界对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

  如今的三合村已经脱贫摘帽,产业发展的“赛道”建好,就看各家各户怎么“奔跑”了。

  今年,看到家乡的变化,一直在广东、浙江打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金伟决定返乡,和妻子一起开垦山地,种下6亩小黄姜。

  两口子是出了名的勤劳。挖姜的时节,他俩每天一大早下地劳作,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煮饭炒菜,然后简单吃几口便又去地里。下午干完农活后,陈金伟还要开着小货车去拉货。

  “人不能懒,只要勤快,就有奔头。”陈金伟说今年小黄姜市场行情好,预计纯收入能有五六万元。明年,他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小黄姜是三合村的主打产业,“挖姜”也成了运动会的特色项目。夫妻俩组成一队,丈夫负责用锄头挖姜,妻子负责去除枝叶和泥土。经过10分钟的激烈比拼,陈金伟和妻子以“47.9公斤小黄姜”的成绩斩获冠军。

  39岁村民黄余良是三合村“特色种养户”,他种植了百香果、红薯和板栗,还养了鸡。虽然在“捉鸡”比赛中只拿到了纪念奖,但在产业发展的“竞技场”上,他是一位“全能选手”。

  去年,黄余良取得驾驶证、电工证,今年又考了挖掘机操作证。每拿到一个技能证书,帮扶工作队奖励1000元。不久前,他购买了一台微型挖掘机,准备用“新技能”把家庭农场整修一新。

  农民运动会的小高潮是拔河比赛,比拼的是齐心协力。经过多轮角逐,“产业兴旺队”在决赛中战胜了“脱贫攻坚队”,获得这个集体项目的冠军。

  湖南省税务局驻三合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海波说,扶贫激发出了内生动力,大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今后,农民运动会将接着办下去,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赛场上也会“更快、更高、更强”。

 
军强和翠花的“山乡巨变”
军强和翠花的“山乡巨变”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大家好,我是‘当归哥’!”离“双十一”结束还有一个小时,军强调整坐姿,将手机镜头对准自己,热情地向网友打招呼。身后,包装精美的当归、党参和黄芪切片堆放在货架上,将被发往全国各地。

  军强姓於,是岷县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创办者,是甘肃省科技厅评选的省级电子商务导师。他的公司被甘肃省商务厅评选为省级示范企业、甘肃省级优秀扶贫带贫企业和甘肃省优秀网店。

  但所有荣誉头衔,在军强心里都比不过他自己给自己定义的身份——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

  “军强家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秦许乡中堡村。岷县被称为“当归之乡”,但山大沟深,环境严酷,适宜种植的作物很少。种麦子、割麦子,倒茬种当归、挖当归……日月流转,一家人在往复不息的“固定动作”中过了一年又一年。

  几乎没上过学的军强赶上了“打工潮”。背着一麻袋当归,军强来到西安,在建筑工地找了份活。白天打工,晚上摆摊卖当归。带着泥土的当归虽然引起了路人的兴趣,但大多只看不买。奔波一天,收入寥寥。军强一度感觉生活犹如一张无形的网,越是挣扎,裹得越紧。

  一天晚上,军强照常在居民区门口摆摊,旁边来了个卖儿童玩具的大学生。不出三小时,玩具悉数卖光。临收摊,看了眼军强原封不动的摊位,大学生劝道:“你的药材这么好,怎么不拿去淘宝试试?”

  “淘宝是哪条街?”军强一把拉住大学生,塞过一根烟。

  自此,军强的生活轨迹变成了工地和网吧的两点一线。在逼仄的网吧,他如痴如醉地逛淘宝、学打字,开始接触电商。

  接下来的几年,军强结婚了,妻子是邻村的女孩,叫彭翠花。翠花看家,军强在外当销售、干建筑、做服务员……而电商的种子始终埋在他心里。军强知道,有条“路”,能越过山梁,通向外面的世界。

  2009年,军强接到乡里打来的电话,统计愿意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军强辞去工作,用仅有的积蓄买了台电脑。他在淘宝上注册了一家网店,取名“岷县当归哥”,开始了创业路。

  “电商是啥?”这是刚回村里的军强被翠花反复问的问题。当时的中堡村,不通网、不通快递。听说军强要“用电脑卖药材”,当地电信部门专门为他栽了一溜电线杆,才拉上网线。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三个月,军强的淘宝店门可罗雀。一天,他呆坐在电脑前,淘宝旺旺闪了闪,打开对话框,上面写着:“当归是怎么种的?”

  “我甚至不敢确定,电脑另一端跟我对话的是机器还是人。”回忆起第一次客服经历,军强笑着说。尽管心里没底,他还是认真地敲起键盘,一字一句地解答当归的种法。二十多分钟后,对话框又跳出一行字:“冒险在你这里买一斤试试吧!”

  就这样,军强的第一笔生意成了。

  生意有了起色,家里的当归很快不够卖了,而乡亲们还靠着传统的销售方式,每天凌晨4点就去中药材市场占摊位、卖药材。“怎么能让大家的脑子转过来?”军强想。

  机会终于来了。

  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国家拨款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村电商,并确定了第二批200个电子商务进村示范县,岷县就是其中之一。

  有了专项资金,岷县建了一座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8个乡级服务站和306个村级服务点。县上也开始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了硬化路,高速公路在县城穿插而过。更令军强惊喜的是,2017年,兰渝铁路开通了,火车站就离村子不远。

  “铁路开通后,我感觉和世界没有距离了,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军强说。

  这一年,军强注册了公司,进驻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中堡村建起工厂并开了一家合作社,和村民签订供货协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保底收购药材。合作社的社员由最初的几户增加到现在的170多户,年轻人纷纷上门“取经”。

  一个小时的直播很快结束。零点的钟声敲响,在无比热闹的购物氛围中,“当归哥”的网店收获了4000多个订单。

  “双十一”结束了,但军强和翠花的故事还在继续。 (记者文静)新华社兰州11月13日电

 
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 云南石梯村的生态脱贫经
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
云南石梯村的生态脱贫经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安晓萌、姚兵)山风徐徐,鸟鸣阵阵。早上7点半,石梯村村民徐小龙照例带上玉米面粉和黄粉虫,来到鸟类监测点投喂鸟儿。虽然最近来观鸟的人不多,他仍然坚持每天来喂三次。

  “80后”徐小龙是带游客去野外寻鸟和观鸟的“鸟导”。说起村里的鸟,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如数家珍。双角犀鸟、灰孔雀雉、红腿小隼……这些为专业人士津津乐道的珍贵鸟种,徐小龙不仅熟悉它们的习性,甚至听鸟鸣声就能分辨出是什么鸟。

  石梯村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是中缅边境深山里的一个村寨。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刀耕火种,村寨周边甚至出现“光头山”。

  2016年,盈江县观鸟协会和县里的工作人员来动员村民们开展观鸟旅游时,许多村民不相信。观鸟还能赚钱?抱着“搞不成还能再穷到哪儿去”的心态,村里几个年轻人跟着观鸟协会的人学习鸟类知识,当起了“鸟导”,没想到很快便收获了“第一桶金”。

  盈江县自然资源丰富,有记录的鸟类品种数量大约占全国一半,可谓鸟类“天堂”。自打石梯村有了“鸟导”,国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和观鸟爱好者争相前来,见到了许多罕见的鸟儿。口口相传之下,石梯村在观鸟界“火了”。

  村民们意识到,原来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如今,村民们不但不捕鸟,还成立护鸟护林队定期巡逻,及时制止捕鸟和伐木的行为。

  在石梯村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努力下,多种消失数年的珍稀鸟类在这里重现身影、筑巢安家。随着大量游客慕名进村,“票子”也紧跟着送上门。靠当“鸟导”、搞农家乐带来的增收,村民们不仅脱贫,不少人还走上致富之路。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重返家乡,吃上“观鸟饭”。

  和许多村民一样,徐小龙全家齐上阵,自己当“鸟导”,家人经营客栈,年收入增加四五万元。

  石梯村村民从狩猎人到护鸟人,从砍树人变护林人,为石梯村筑牢生态防线。“只有护好绿水青山,才能过上好日子。”同为石梯村“鸟导”的蔡伍笑着说。

 
送“岗”上门,搬迁户“很安心” 广西兴业多方开拓就业门路稳脱贫
送“岗”上门,搬迁户“很安心”
广西兴业多方开拓就业门路稳脱贫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南宁电(记者何程)3条长约10厘米的彩色布,经过杨奕梅双手灵巧地缠绕,不一会就变成了一个发夹上美丽的蝴蝶结。在广西兴业县“老乡家园”就业扶贫车间里,杨奕梅和10多位村民正细心地做着手工活。

  杨奕梅是兴业县山心镇博爱村人,她家人多地少,经济来源有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的房子只有约80平方米,很破旧,全家7口人住。”杨奕梅说。

  2017年底,兴业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老乡家园”建成,杨奕梅缴纳了1.75万元购房款,配置家具后就住进了118平方米的新房子。

  离开长期耕种的土地来到县城生活,杨奕梅当时最大的担心是收入。“虽然土地不多,但也能养活一家人。在这里不方便种地,买米买菜的钱从哪里来?”

  杨奕梅的疑虑是不少搬迁群众内心的写照。从兴业全县13个镇搬迁到“老乡家园”的有5600多人,他们都是贫困户,大多数人长期和土地打交道,他们能适应其他工作吗?

  乡亲们的疑虑很快被打消了。县里在“老乡家园”设立劳务服务培训中心,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此外,小区还配套建设了4家就业扶贫车间,将450多个就业岗位送到了搬迁户身边。

  杨奕梅很快在其中一家就业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由于工作时间灵活,她平时还能去学校接送小孩。“有工作就安心一点,看着孩子们在那么漂亮的学校上学,心里很高兴。”

  “老乡家园”旁边建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杨奕梅的3个小孩就在这里上学。兴业县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主任钟文生说,3所学校共投资1.93亿元,可用学位5000多个,现有3000多名在校师生。

  钟文生说,为了满足搬迁群众外出就业需求,当地还在小区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群众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就业扶贫优惠等政策,还能随时查询玉林市各县区近期的招聘信息。

  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的黄新香是兴业县沙塘镇平塘村人,她家原是无房户,一家6口借住在哥哥家。2017年底,黄新香一家搬进“老乡家园”,去年6月她应聘到就业服务中心工作,每个月有1400多元工资。

  每天上班,黄新香梳理各类招聘和产品需求信息,再对照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现场“速配”,有时还会上门给群众介绍工作信息。在多方的大力帮扶下,不少搬迁群众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的还自主创业,从需要找工作变成能提供工作岗位的人。

  在“老乡家园”小区外一个休闲服装厂车间里,工人们忙碌地缝制休闲裤。车间负责人韦兰介绍,这个车间制作的休闲裤主要来自网络订单,近期生产满负荷。车间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小区的搬迁群众,每人每月平均收入约2000元。

  韦兰也是搬迁户,前两年她看到小区劳动力充足,决定和他人合伙开办服装制作车间。车间建好后,“老乡家园”的商铺免收了半年租金,这里的电商培训基地也积极为她寻找订单。现在韦兰服装厂的订单源源不断,生产计划已排到年底。前段时间她和合伙人在旁边又租了一间门面,准备增加50台缝纫机,扩大生产规模。“争取今年年底前增加到100个工人,全力满足订单需求。”韦兰说。

  “群众实现安居,也要实现乐业,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说,兴业县大力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提升人社部门就业服务水平,为群众外出务工提供条件,让搬迁群众能有稳定的收入,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练好手上“功夫” 实现“指尖脱贫”
练好手上“功夫” 实现“指尖脱贫”

( 2020-11-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11月13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创和刺绣培训基地,刺绣技能指导老师贾前梅(左三)在指导苗族妇女学习刺绣。
 
 
  11月13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创和刺绣基地学习刺绣。
 
 
 11月13日,苗族妇女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创和刺绣基地学习刺绣。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积极帮扶从江县,在从江县多个乡村建立刺绣和蜡染人才培养基地,组建500余人的绣娘、染娘队伍,对1700余名农村少数民族妇女进行刺绣和蜡染培训,直接帮扶500户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指尖脱贫”。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