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文化·教育

05版:家 园

06版:经济·民生

07版:人物·故事

08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南中高速全线开工
南中高速全线开工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6日,南(广州南沙)中(中山)高速公路洪奇门特大桥海中主墩开钻,正式拉开南中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湘西机场建设正酣
湘西机场建设正酣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近日天气晴好,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湖南湘西机场项目加紧施工建设,预计2021年校飞、试飞、通航。 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8日,浙江交通集团舟岱大桥海上互通(长白互通)D匝道施工区的最后一片钢箱梁顺利吊装完成。 新华社发(姚峰摄)

  新华社记者


  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

  创新理论指引创新实践。

  “十三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在这5年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中华民族迎来新的历史巨变。

转型再塑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开辟中国发展新境界



  2020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

  “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

  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与科学抉择。

  时间回到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前几年持续放缓的基础上进一步回落,全年增长7%,为20多年来的最低值。

  进入新时代,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行着深邃的思考。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

  思想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深化、升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指引。

  ——提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除“速度焦虑”,解决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问题;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摆脱短期刺激依赖,把结构改革作为主攻方向,解决中国经济“怎么办”的问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面对种种风险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

  凝聚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接续思考和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突出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5年来,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开启——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发展作出重大判断。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布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滚石上山、跨越关口,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穿越惊涛骇浪,展现强大韧性,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飞跃。

  即将收官的“十三五”,中国走过一段殊为不凡的历程。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拥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北斗组网完成,5G商用加速,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全球瞩目……

  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人民至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的第一次!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

  今年8月,我国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在近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论断,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时代内涵。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面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和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中心位置,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十三五”期间,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全党全国总动员、五级书记齐上阵,精准脱贫思想精准落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切实解决民生小事,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从把就业摆到突出位置到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从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推动“厕所革命”,推进垃圾分类,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实,“我的‘十三五’”赢得亿万人民点赞。

  打好抗疫之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有力彰显。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八方驰援,众志成城,展开一场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不惜一切代价,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尊严都得到悉心呵护。在凶险异常的病毒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党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兑现庄严承诺。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我们党领航中国的最大底气与不懈追求。

  前进征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起人民的磅礴伟力,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善治筑基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超6亿人次出游,逾4665亿元旅游收入——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流动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这个国家的强大修复能力,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卓越效能。

  外媒感叹,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回到接近正常状态。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话语精辟深刻。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命题,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先“点题”后“破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习近平总书记点出“解题之钥”——全面深化改革。

  “十三五”,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关键时期。

  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在深入思考中谋篇布局,以一大批力度大、要求高、举措实的制度改革任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科学研判,把长远制度建设同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把整体推进同重点突破相结合,把改革创新同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相结合,把破除体制机制顽疾同解决新出现的矛盾问题相结合,使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厚积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以体制机制改革强基固本——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加成熟,人民民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宪法修正案、民法典、涉港国安法等相继颁布,推动从“有法可依”迈向“良法善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以体制机制改革助力发展——

  推动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重磅文件相继出台;激发动力,经济特区制度改革文件接续推出;简政放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释放上亿市场主体活力。

  以体制机制改革温暖人心——

  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向纵深推进,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的治理水平治理能力,为“中国之治”提供了坚实有力保障。

开放合作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中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2020年10月14日,深圳莲花山。

  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栽下的高山榕亭亭如盖,枝繁叶茂。

  “8年了,弹指一挥间啊。选的这个地方很好,树冠能展开,树长得也快。”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讲的这番话意味深长。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深圳不断书写时代奇迹的成功密码。

  “十三五”,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动荡变革不断加剧;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尤为关键。

  风云际会,沧海横流。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怎样深刻变迁?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如何在同世界各国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把握历史大势,破解时代之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更高擎起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大旗,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到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多次降低关税水平,从开创性的进博会到规模盛大的服贸会……“十三五”期间,中国不断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战略的深刻思考,为中国全面扩大开放提供了思想引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开辟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天地,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从无到有,从愿景到现实,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历史潮流,凝聚各国共识,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在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5年间,伙伴关系增至112对,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掌舵领航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2020年10月26日,北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大幕开启。

  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未来发展擘画蓝图,正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生动体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旗帜鲜明、掷地有声。

  回看5年非凡历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主线分外鲜明——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引新时代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党的领导”——5年前,“十三五”规划建议就将此明确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单辟一章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详细部署。

  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作出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等制度性安排;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4个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5年来,党的全面领导在体制机制上得以强化,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击楫风浪,砥柱中流。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要观点。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5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打铁必须自身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面推进,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全面增强。

  5年栉风沐雨,5年砥砺奋进,中国令世界瞩目的历史巨变,再次验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在坚强核心带领下,在创新理论指引下,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坚毅跋涉,一往无前。

  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胜利在望,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即将开启。此时此刻,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展望“十四五”光明前景,瞻望2035年远景目标,在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豪情满怀。(记者霍小光、张旭东、赵超、邹伟、刘华、安蓓、丁小溪)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既是对广大年轻干部的谆谆教诲,也是对全体党员的再动员再号召,是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一个重要内容。
 
  99年前,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同时,也给自身镌刻上了鲜明的政治品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斗争,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推进,无不经历了艰难复杂的斗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样伴随着斗争。
 
  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胸怀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会在艰难险阻面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面对强敌舍生忘死,就是因为他们抱定了彻底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信念,深知自己流血牺牲能换来更多人活得有尊严、有质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有复杂的风险考验。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只有不畏难、不惧战,主动作为,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培养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朝着伟大目标不断前进。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面对国内外各领域长期、复杂、艰巨的斗争,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见微而能知著,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不犯糊涂、不乱阵脚,敢于出击、善战能胜,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回顾近百年奋斗的壮阔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在“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又一个五年即将启程的新起点,我们要一如既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记者闫祥岭)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三姑娘上岸改名记
三姑娘上岸改名记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刘菁、汪海月


  三姑娘终于有正式“大名”了!28日上午,曾经的渔民三姑娘拿到已更名的新身份证和户口本,瞅着姓名栏“陈兰香”三个字,圆圆微胖的脸上笑开了花。

  47岁的陈兰香在家排行老三,没上过学的母亲当年生下她后跟登记户口信息的人说:“家里生了个三姑娘!”没想到,“三姑娘”竟然就此成了伴随她半辈子的大名。

  1995年,三姑娘跟随新婚丈夫张周华开始了“水上漂”的生活。当地人把在江上捕鱼为生、在陆地无房、吃住在船上的生活称作“水上漂”。而张周华从小就以船为家,祖祖辈辈捕鱼为生。

  三姑娘那时捕鱼的地方,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段。她当年的“洞房”和过去20多年的“家”,就是停靠在薛家洼岸边的一条20多米长的水泥船;她的生计工具,则是4条不同类型的小渔船和几张渔网。

  “以前没怎么用户口本,直到办结婚证才想到户口本上三姑娘这个名字得改改。但天天出船捕鱼顾不上,老人们又说天天在‘水上漂’,叫啥都一样。”三姑娘无奈地回忆。

  过去20多年,三姑娘和丈夫同大多数渔民一样,每天凌晨一两点钟从住家船出发,开着渔船,进入长江江面捕鱼。清晨五六点钟,她再上岸卖鱼。

  起早摸黑、风吹日晒的水上生活,让三姑娘有着渔民典型的肤色。“过去船上没通电,天一黑就睡觉。船上也没水,就从江里打水。冬天冷夏天晒,最怕刮风下雨起大浪。上学、看病都是问题。”她的孩子从小寄宿读书,节假日才上船团聚。

  薛家洼这个长江岸边的天然港湾,曾聚集着200多条住家渔船、生活着50多户渔民。

  无序捕鱼,破坏了长江水生态,影响了生物多样性。2019年5月,以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为主题,马鞍山市启动长江干流、重要支流渔民退捕转产工作,全市拆解各类渔船5651艘,一万多名渔民退捕上岸。

  三姑娘一家也下船上岸安家,不再捕鱼。她拿到了退捕转产的相关补偿补助款24万多元,政府为她一家办理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我们花20多万元买了约100平方米的新房,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日子由漂泊变得踏实了!”

  上岸后,张周华加入了护渔队,还在滨江文化公园找到一份水上保洁的工作,白天在公园打捞水面垃圾,夜里在长江岸堤上巡逻阻止非法捕捞,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三姑娘则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正谋划着和其他几户上岸渔民合伙开一家家政公司。

  压在心底多年的“改名”愿望,也在三姑娘上岸后不久实现了。

  办理户口本和身份证姓名更改,不是件容易的事。前段时间,三姑娘找到地方有关部门请求帮助。

  “尽快帮这位渔民‘正名’,让她上岸后‘有名有姓’地过上更好的生活!”当地政府安排专人快速办理三姑娘改名事宜,并在28日将印有“陈兰香”名字的新身份证和户口本交给了三姑娘。

  三姑娘改名,只是长江渔民退捕上岸后翻天覆地变化中的一个。与退捕同步推进的还有治水治污等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

  三姑娘回忆说,去年以前,薛家洼还曾集中着3家非法码头、7家散乱污企业、2个畜禽养殖场和一处固废堆放点。

  “周边的水泥厂粉尘严重,船上都得关上门窗。”三姑娘说,那时岸上水下污染严重,不见清水,不见绿色,臭气熏人。

  2019年,马鞍山市进行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拆除关停了非法码头、散乱污企业、固废堆场、畜禽养殖场和危旧民居等,推进生态修复和岸线复绿。

  如今,三姑娘每天晚上都要去小区的广场跳跳舞,也时常去薛家洼散散步。这里没了渔船、工厂、码头,看见的是一波碧水、岸边绿树、摇曳芦苇和众多前来“打卡”的游人。

  “挺自豪的,我也为眼前这一切做了贡献!”“三姑娘”陈兰香直爽地说。

    新华社合肥10月28日电

 
“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带来民生新获得
“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带来民生新获得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孙少龙、齐中熙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最大棚户区改造工程——焦作涧西街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工程全面封顶。

  据建设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北京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居民尽早住上新房,他们在安全质量持续受控的前提下,创造了主体结构平均每6天一层、最快5天一层的施工速度。

  “到明年年中,焦作涧西街棚户区将会有3万户居民入住新居;项目终期建成后,将为11万居民彻底改善居住条件,真正实现‘安居梦’。”这位负责人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住有所居,承载着老百姓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十三五”时期,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2016年至2019年底,全国棚改开工2157万套,已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的目标任务。

  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十三五”时期,我国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2015年提高0.96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见证了“十三五”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提升。

  五年来,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3.9亿人次获得资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000万农村学生,85%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招生近52万人,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五年是充满成就的五年——

  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十三五”时期,中国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五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分别增长8.7%和14%,各专项救助也取得明显成效。全国每年有近5000万困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实施临时救助1000多万人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五年是幸福感满满的五年——

  “民生”一词的外延不断丰富扩展,不仅解决百姓吃饱穿暖等基本问题,还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评判中国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着力让利于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就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6年至2019年,中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78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1300万人以上。

  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

  回眸“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于中国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展望“十四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将书写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时代答卷。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调整“指挥棒”,引导科研回归初心 解读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三大看点
调整“指挥棒”,引导科研回归初心
解读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三大看点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董瑞丰、温竞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经过第三次修订,日前已正式公布,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作为科技奖励制度一系列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新版条例力图通过调整“指挥棒”,以更加透明、严谨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同时避免过度的功利导向,引导科技工作者回归科研初心。

  看点一:“推荐”变“提名”,程序透明成刚性要求


  新版条例的一个亮点,是落实了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后者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科技奖励采取的方式是:行政部门下达推荐数量指标,各单位组织科技人员申请报奖,单位经过筛选再向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推荐。科技界对此一直有不同声音,认为行政“越位”导致了部分推荐奖项“含金量”不足。

  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次年,国家科技奖励即变“主动自荐”为“被动他荐”。此次条例修订,将这一改革举措上升到法规层面。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报奖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等提名的制度,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强化奖励的学术性。

  同时,强化提名责任,提名者应当严格按照提名办法提名,提供提名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作为程序保障,新版条例还对评审过程透明做出刚性要求。明确评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

  看点二:建“诚信档案”,加大监督惩戒力度


  个别科研人员、机构有违反伦理道德或者科研不端等行为,隔几年避过风头后,又出现在科技奖励参评名单中——这样的情形曾被舆论质疑。

  新版条例注重科技奖励诚信体系建设,要求国家科学技术奖在提名阶段即对上述个人或组织“一票否决”,并建立对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候选者的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条例同时加大对科技奖励的监督惩戒力度。一方面,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全程进行监督,并向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报告监督情况。

  另一方面,对奖励活动各主体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条例规定,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将被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长期从事科技奖励制度研究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说,对科研不端“一票否决”、对跑奖要奖“零容忍”、对违规人员持续追责,这样的监督惩戒力度将让国家科技奖励更公正、更权威,也进一步为科研人员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引导他们专注研究、发挥潜能。

看点三:强化荣誉性,回归奖励“初心”


  一段时间里,国家科技奖励与学科评估、人才评价、学位点设置甚至院士评选挂钩,导致一些科研人员对奖项趋之若鹜。

  “这是科技界议论颇多的奖励溢出效应。把荣誉变成了功利,偏离了科技奖励的本来目的。”李志民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将更好地解决科研领域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

  新版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强化科技奖励的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谭华霖说,中国科协作为学术共同体组织,长期以来深度参与国家科技奖励的提名举荐和评审评价工作。未来,将根据新版条例的要求,履行好学术共同体作用,促进科技奖项回归荣誉本身。

  据悉,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公布之后,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也将陆续出台,下一步还将规范各类科技评奖,减少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

 
沉迷军备竞赛,侵蚀世界和平根基 美国威胁全球安全“七宗罪”之三
沉迷军备竞赛,侵蚀世界和平根基
美国威胁全球安全“七宗罪”之三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前不久,美国白宫拒绝俄罗斯关于将明年到期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无条件至少延长一年的提议。与此同时,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大放厥词,妄称俄罗斯和中国不断发展核力量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美国自己沉迷军备竞赛,拒不履行军控义务,在裁军与国际安全领域倒行逆施,却倒打一耙,一遍遍地玩“贼喊捉贼”之类的把戏,实在荒唐可笑。

  最近,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列举美国在裁军与国际安全领域倒行逆施的十个事实,可谓一针见血:痴迷穷兵黩武、重拾冷战思维、奉行单边主义、谋求自我松绑、大搞政治操弄、打破战略平衡、阻挡生物军控、迟滞化武销毁、推动星球大战、构建黑客帝国。

  在战略上,“没有对手就制造一个对手”向来是美鹰派政客的传统。建国240多年,美国只有16年没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如今,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却是叫嚣各种“威胁论”、鼓吹“战争论”最积极的国家。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核态势审议报告》中公然将中俄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渲染外部威胁,挑动大国对抗,侵蚀世界和平根基。

  在实操上,美国沉迷军备竞赛,是世界上军力最强大、武器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军费常年高居世界第一,2019年达7000多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开支近40%,超出排在美国之后10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尽管如此,美国还在继续增加军费开支,其2020年国防预算达7380亿美元,再创新高。美国一再胁迫其盟友增加军费,要求北约盟友将军费开支上调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赤裸裸地煽动全球军备竞赛。

  此外,沉迷武力的美国在每一个时期都谋求“与对手的代差”,保持“领先”还不够,必须“遥遥领先”才满意。近两年,美国投入137亿美元发展智能化技术、加快研发激光武器和高超音速武器,宣称“3年内将新概念武器推向战场”……不仅在陆地、海洋、空中穷兵黩武,今年美国还正式组建了太空军,将广袤的太空也当作它的战场。

  一边推动“星球大战”、热衷武力,一边奉行双重标准、自我松绑。近年来,美国撤出《中导条约》,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取消对《武器贸易条约》的签署,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迟滞化武销毁……对多双边军控条约体系采取赤裸裸的“实用主义”态度。毫无疑问,美已是世界军控进程最大的“绊脚石”。

  美国还把自己的“火力网”笼罩全球。截至2019年,美国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军事基地,共有驻军超过27万人。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地中海之东到加勒比之南,世界各地的冲突与暴乱中几乎都有美国的身影。美国在亚太、中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寻求在亚太和欧洲地区部署陆基中导,企图强化军事存在,建立绝对优势。

  美国的决策者应该明白,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早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推行一家独大赢家通吃的单边主义、例外思想、霸凌行径根本行不通,注定被碾压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之下。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纪录片《遍地英雄下夕烟—— 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开播
纪录片《遍地英雄下夕烟——
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开播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白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系列纪录片《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将于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总台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首播。该片记录了一线扶贫干部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创造富有地域特点扶贫措施的历程。

  据中央广电总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摄制组从来自全国260名扶贫先进人物中,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为主要线索,确定了35位主要拍摄对象,拍摄地点基本覆盖三区三州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据介绍,《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将展现这些可能是脱贫攻坚链条上最末端的个体所做的最细致微小却不可或缺的工作,展现他们为挣脱贫困和持续脱贫多走的一步、多付出的一份心、多努力的一份坚持,以及由此带来的感动和召唤起的力量。

 
首次写入人民币数字形式 明确提高金融违法成本 银行法再修,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首次写入人民币数字形式 明确提高金融违法成本
银行法再修,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张千千、吴雨)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写入人民币数字形式,并明确提高金融违法成本,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修改原因:反映新变化,适应新需求


  今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了调整后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包括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并要求“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

  一方面,征求意见稿反映了金融业的一些最新变化。例如现行法中,央行贷款对象仅有“商业银行”一类,而征求意见稿将对象进一步拓宽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

  业内人士表示,这在实践中已是既定事实。征求意见稿从法律层面拓宽了贷款的对象范围,确保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与时俱进地加入了人民币数字形式、金融科技管理、征信市场和信用评级市场管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新内容,适应新需求。

  目前,人民银行起草了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3日。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法主要立足于人民银行的工作,因此先由人民银行从专业的视角起草修订草案,后续还将由最高立法机关对草案进行审议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教授杨东说。

  涉及热点:人民币数字形式、大幅提高金融违法成本等


  与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相比,征求意见稿做了不少修改与扩充,其中不乏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写入人民币数字形式,为发行数字人民币提供法律依据。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加快步入公众视野。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加入“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这一条文,同时也明确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售代币票券和数字代币,并规定了相关惩戒机制。

  “过去人民币包括纸钞和硬币,征求意见稿将其扩展到数字形式,将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提供法律依据。”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同时,针对数字代币等问题,明确了管理的法律依据。

  ——违法成本大幅提高,最高可处以违法所得10倍以下或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1995年通过,到2003年修改,再到近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国人民银行法对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逐步加大。

  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将罚款上限设置为20万元,对应的违法行为是“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2003年银行法修改后将罚款上限提高至250万元,对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而本次修订征求意见稿拟将这一上限提升至2000万元,规定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加重处罚。

  重要信号: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防范金融风险


  征求意见稿在第一条加入了“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体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定位。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稿还从全局出发,明确了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宏观审慎政策的职责定位,提升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监管的有效性。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明确规定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以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穿透式监管为重点,健全金融机构逆周期资本缓冲、风险准备金、压力测试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

  董希淼表示,强化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职责,将有助于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细化法律保障,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护老百姓“钱袋子”。

 
4天检测超470万人,“喀什速度”如何炼成
4天检测超470万人,“喀什速度”如何炼成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居民在一处核酸检测采样点排队等候(10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8日电(记者潘莹、马锴、高晗)自10月24日发现疫情,至27日17时,新疆喀什地区仅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474.65万应检测人员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令人印象深刻。

迅速行动 锁定传播范围


  新疆喀什地区是南疆人口大区,此次疫情中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疏附县。疫情发生时,正值金秋旅游旺季,疏附县与著名旅游城市喀什市紧邻,人员来往频繁。

  疫情发生后,为确保各族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时间就妥善处置疫情做出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在全面开展流调、重点人群排查的同时,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当天,喀什地区紧急抽调了2500多名专业人员组建检测团队,支援疏附县对全县24.5万应检测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连日来,记者在喀什一些县市、村(社区)采样点看到,采样人员夜以继日、连轴运转,争分夺秒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负责采样的工作人员均采取三级防护,即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面屏;每个采样点现场都设有一米线标志;居民分批被引导到等候区排队,从登记信息到完成采集,全过程不到5分钟。

  在疏附县一处采样点,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工作人员阿布杜卡德尔·努尔买买提说,他和同事24日连夜开始工作,一直到26日凌晨,超过24个小时没有合眼。

  快速启动的核酸检测工作,为病毒溯源及最大限度切断传播途径争取了时间。25日,疫情发生第二天,当地检测出137人呈阳性,专家初步锁定此次病毒传播范围,并确定疫情与疏附县一工厂相关联。

千里驰援 同心战“疫”


  疫情发生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筹调度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急集结600多名专业人员,纷纷奔赴喀什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赴喀支援团队中,路途最远的超过1000公里。

  “我们抽调了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在2小时内组建起支援喀什的团队。第一批54人于25日中午乘坐大巴车向喀什进发;其余17人携带救援物资,分别搭乘飞机、火车赶往喀什。”负责带队支援喀什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龙说。

  张龙说,第一批队员26日凌晨3时抵达喀什后,第一时间进行设备调试,当天早上7点半,所有检验设备全部正常运转,队员们立即投入到当地核酸检测工作中。

  他带领的团队主要协助喀什市会展中心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工作强度非常大,全员每天平均工作16个小时以上。”他说,虽然疲惫,大家助力喀什抗击疫情的热情很高。目前已协助喀什市完成近4万单管检测量,完成了第一轮核酸检测既定任务。

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当地大力推进新建扩建实验室,为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喀什地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林玉介绍,今年喀什地区投入9000多万元采购了一批核酸检测设备,目前已拥有5个移动方舱实验室、36个PCR实验室(即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本地区核酸检测能力大大提高。

  凌晨时分,喀什市疾控中心灯火通明。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有序接收从四处汇总而来的核酸检测样本,一一核对信息后,再将样本送入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10月28日清晨,刚刚结束夜班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检验组长沙银中疲累地走出实验室。他说,24日以来,实验室日核酸检测能力超过1.2万管,目前已累计检测样本3.5万管。

  采样人员和检验人员争分夺秒、高负荷工作,换来喀什地区检测能力和日检测量快速提升。李林玉说,在高风险地区,我们采取1:1检测,其他地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检,喀什地区日检测能力达到27.5万单管。

  截至10月27日17时,喀什地区已全部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疏附县除已报告的183人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其他县市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喀什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好,做到了及早发现、最快限度阻断传播,整个应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这次疫情发生在农村地区,也为今后其他地区在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参与采写记者:何军、张啸诚)

 
喀什已基本排除疫情蔓延扩散可能性
喀什已基本排除疫情蔓延扩散可能性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喀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希江说,目前已可以基本排除疫情蔓延扩散的可能性。

  10月24日新疆疏附县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截至10月27日24时,新疆(含兵团)有确诊病例22例,无症状感染者161例,均为喀什地区疏附县报告。

  王希江说,这次疏附县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高,很大程度是由于核酸检测工作开展得及时高效,感染者在没有出现症状前就通过核酸检测主动筛查出来。经过连续奋战,截至10月27日17时,喀什地区已全部完成474.65万应检测人员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除已报告的疏附县183人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王希江表示,我们将与国家和自治区流调专家密切配合,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继续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多措并举、层层排查、追根溯源,尽快把传染来源、传播路径搞清楚。

      (记者李志浩、高晗)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8日电

 
人社部:退休职工养老金能按时足额发放
人社部:退休职工养老金能按时足额发放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姜琳)今年社保费减免力度空前,企业往养老“资金池”放的资金少了,退休职工养老金会不会受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回应,保发放提前进行了准备和安排,也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能够确保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说,前三季度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甚至还好于预期。从基金收支看,总收入2.1万亿元,总支出2.8万亿元。虽然短期收入低于支出,但基金累计结余4.5万亿元。

  “在社保‘免、减、缓’等政策实施前,我们就做了充分预计和精确测算,对保发放进行了安排。绝大部分省份保发放没有问题,个别有困难的省份,在中央帮助下也能够确保发放。”聂明隽说。

  他表示,今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全年跨省调剂基金规模达到1768亿元。此外,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养老保险专项补助资金达58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养老金的发放。

  “我们将密切关注各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加强资金监测,研判发放风险,同时帮助协调调度资金,确保养老金发放万无一失。”聂明隽说。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参保职工人数28635万人,较去年末增长4.1%。离退休人数10659万人,较去年末增长了2.5%。

  “当前养老金的问题主要是省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聂明隽说,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其他5个省份也正在抓紧推进,确保年底前完成,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打下基础。

 
广州立法制止餐饮浪费 餐馆不得设最低消费,违者最高罚一万
广州立法制止餐饮浪费
餐馆不得设最低消费,违者最高罚一万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广州10月28日电(记者周颖)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条例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违者最高罚款1万元。

  为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明确了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餐饮网络直播等各类主体的法律责任。条例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需求可以提供小份、小量组合等不同规格、不同分量符合节约要求的餐品;在餐饮服务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节约食物、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等标识标牌;不得误导、诱导消费者过量点餐;明示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

  误导、诱导消费者过量点餐,或设置最低消费额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网络“吃播”等现象,条例规定网络直播者不得采用假吃、催吐、猎奇等方式散播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的内容。网络直播平台应当制定平台服务规则,及时制止网络直播者涉及餐饮浪费的直播行为。网络直播平台未及时制止的,由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条例还明确了公职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条例规定,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公务活动用餐管理规定,在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出差活动中造成餐饮浪费的,依法追究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以海岛为应用场景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在沪启动
以海岛为应用场景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在沪启动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李荣)上海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成为国内以海岛为应用场景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28日在沪举行的第二届华东无人机基地创新发展论坛上,试验区揭牌并正式启动。

  据了解,试验区启动后,华东无人机基地将重点在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和海岛间低空智能运输两个领域试验探索,在无人产业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民航提供飞行数据、检验检测支撑,并为无人机在海岛场景物流运输领域大规模商业化探索提供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提升海岛间快件、生鲜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物品运输效率,让长三角区域的临海居民在几小时内吃到来自舟山刚出海的海鲜成为现实。

 
深圳地铁“山海专列”开通 全网里程突破400公里
深圳地铁“山海专列”开通
全网里程突破400公里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十月二十八日,在深圳地铁八号线上,市民在地铁正式开通前体验乘车。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
 
  新华社深圳10月28日电(记者毛思倩、李思佳)28日,被深圳市民誉为“山海专列”的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开通初期运营。同时开通的还有深圳地铁2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以及港铁(深圳)4号线三期。新线的开通使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增加到11条,运营里程约411公里。
 
  据悉,8号线一期与2号线三期为贯通运营区段,线路从既有2号线一直延伸至8号线,无缝衔接,乘客无须下车换乘。整条线路途经南山、福田、罗湖、盐田4区,全长51.93公里,是横贯深圳东西的骨干线路。
 
  盐田区位于深圳东部,依山傍海,拥有世界知名的港口盐田港以及梧桐山、大小梅沙等山海景点。8号线一期的开通结束了盐田区“无地铁”的历史。作为深圳“东进战略”中交通互联互通的重要一环,该线路是畅通深圳东部门户的交通动脉,也拉近了盐田区与市中心的距离。
 
  8号线一期以及2号线三期工程承建方中国交建南方公司党工委书记、总经理杨发克介绍,两条线路依山靠海,受华南褶皱系的断裂带影响,且需穿越人工填海层等地层,沿途地质条件复杂。为此,施工人员为全线9站9区间“量身”制定了17种工法的施工方案,并采用多项新型设备,克服施工难题。
 
  深圳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深圳共新开通地铁线路6条,合计107公里。今年内,深圳地铁集团负责的轨道交通四期调整线路、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和深大城际等5条城际线路也将开工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的壮阔图景正在加快实现。
 
湖北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合龙
湖北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合龙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武汉10月27日电(记者王贤)由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参建的湖北武穴长江公路大桥27日顺利合龙,为大桥今年底建成通车奠定基础,届时将实现武穴市、黄石市隔江通达,为武汉城市圈建设增添新动力。

  湖北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是G220东营至深圳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湖北省规划的“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中麻城至阳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双塔双索面单侧混合梁斜拉桥设计时速100公里,全长2051.5米,主桥长1403米,主跨长808米,在同类型斜拉桥中排名国内第七。

  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李福友介绍,湖北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全桥共84片钢箱梁,总吊装重量约24000吨,此次合龙吊装的最后一片钢箱梁25日开始吊装,27日完成合龙口全部焊接工作。大桥南主塔高233.6米,相当于80层楼高,施工过程中,采用国内首创的A型开口式下牛腿结构,有效解决受力结构复杂难题。

  据了解,湖北武穴长江公路大桥2017年5月10日正式开工,今年复工复产后近千名建设者不断优化方案,与时间赛跑,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终于实现大桥合龙。

 
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远
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远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渐冻症、“玻璃人(血友病)”“木偶人(多发性硬化)”……罕见病由于临床上病例少、经验少,导致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问题,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国际确认的罕见病约有7000种,我国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

  罕见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是否能够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日前举行的2020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有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隋宾艳介绍,罕见病中约有80%是遗传缺陷所导致的。每个人身上约有5至10个基因缺陷,一旦父母双方拥有了相同的基因缺陷,就可能生下罹患罕见病的孩子。虽然这种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但是对于遇到的家庭和患者来说,这就是100%的概率。

  “与此同时,罕见病普遍具有遗传性、儿童期起病、病情严重等特点,流行病学数据缺乏,诊断治疗手段有限,从确诊到治疗难度大,误诊漏诊率高。”隋宾艳说,罕见病离你我并不遥远,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罕见病发病的可能。

  如何推进罕见病防治工作、提升罕见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隋宾艳说,我们对推进罕见病防治有4个方面的倡议:早诊早治、社会支持、激励研发、医疗保障。隋宾艳说,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罕见病防治的最佳途径。此外,罕见病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身心痛苦巨大,急需社会给予生活、医疗、心理等方面的支持。

  在药物研发和医疗保障方面,隋宾艳说,社会应支持政府制定特殊的罕见病药物激励政策,来促进更多的罕见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业界和有关方面也应形成合力,使罕见病患者获得可持续性的医疗保障。

  2019年建立的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为我国罕见病诊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抒扬说,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使罕见病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制度得以落地,多个病种在全国形成了协作组、研究队列,同时构建了中文的罕见病知识库和辅助开发工具,让更多患者实现早期诊断,也让更多医生有范本可读、有指南可遵循。

  目前,在众多罕见病中,只有不到10%的疾病有治疗药物,如戈谢病、庞贝病等,大多数罕见病都处于无药可医的状态。隋宾艳指出,单从药物研发角度来讲,罕见病患者基数少、市场容量小、商业投资回报低,导致医药企业在罕见病药物研发方面动力不足。

  2019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事关亿万群众福祉。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说,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明确了我国罕见病的概念和病种范围,划定了管理范畴;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建立了协作网内罕见病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制度;开展罕见病病例直报、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并持续开展培训,为提升我国罕见病诊疗能力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措施保障。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有关部门印发了蛋白类等生物药物与疫苗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和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均将罕见病药物列为重点支持对象。此外,还将罕见病药物列为重点监测和保障供应对象,将罕见病药物产业化项目纳入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范围,将临床急需的罕见病药品纳入工程化攻关重点任务。下一步,工信部将在调动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开发罕见病药物的积极性,以及与多方联动研究制定罕见病药物的激励政策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记者陈聪、赵丹丹)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唱念做打挥洒时代风流 中国戏曲的新时代探索
唱念做打挥洒时代风流
中国戏曲的新时代探索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教育
 
 
 
  ▲10月28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西关小学,文艺志愿者张凤云在指导小学员练身段。近年来台儿庄区组织文艺志愿者作为校外辅导员,推动京剧、豫剧、柳琴戏、黄梅戏等优秀传统戏剧进校园。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白瀛、任沁沁)“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家万师。”这副传统戏台上的楹联,道尽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新时代,戏曲这个“非遗”国宝应如何面对传统和创新,又该如何薪火相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中强调:“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守正:“移步而不换形”


  1949年末,梅兰芳在一次采访中对京剧发展提出了“移步而不换形”的主张:应保留京剧的古典艺术魅力,如果进行改革,也要保存它固有的规范和程式,在传统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改动一点,不能冒失地大动手术。

  但近年来戏曲界的一些创新热潮,让不少戏曲界的专家感到担忧。

  87岁的戏曲教育家、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钮骠说,戏曲有严谨规整的规范与样态,创新要时刻不脱离戏曲艺术的规律和本体。“有的演出水袖没了,脸也不描了,这违背了传统,也不能让观众领略到京剧之美。”

  前几年,有的现代戏舞台上出现飞机尾巴和发动机轰鸣声。

  “这违背了京剧的艺术创作规律。”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名家孙萍说,京剧具有大写意的特点,演员用表演来展示环境、时空和人物内心,太写实的艺术形式并不适合京剧表演。

  当然,也有人指出,中国戏曲的表演程式是在农耕生活基础上提炼的,并反映其时的生活和审美趣味,但20世纪后中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戏曲程式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塑造当代人物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对此,有专家认为,戏曲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传统戏曲的文化根性、灵魂,是我们要坚持守护的。”钮骠说。

创新:伸向人性和灵魂


  不久前,孙萍与青年演员张一山联袂推出跨界合作乐曲《声声慢》,贵妃醉酒的情思与李清照的寻觅跨时空交融,成为古老国粹走进现代语境的一次新尝试。

  古老的戏曲如何再度焕发青春,是当代戏曲人孜孜以求的课题。除艺术种类融合跨界外,创新思想内涵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曾指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大瓶颈是,受儒家实践理性和实用主义影响,大多传递的都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善恶评判,缺少具有理性思辨意义和人类普遍性的诗情哲理。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戏曲作品跳出这一窠臼,将关注点伸向了人性和灵魂。根据敦煌壁画故事改编的京昆剧《荼蘼花开》,探讨现代人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困难选择;脱胎于明代剧作家徐渭剧作的昆曲《四声猿·翠乡梦》,探讨人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在信息化、电子化时代,我们要善用科学技术,在舞台灯光美术布景上贴近青年观众,在不破坏传统戏曲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85岁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说。

  21世纪初,作家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青春靓丽的演员阵容,配以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和追光灯等现代舞台技术,在全国年轻人中引发昆曲热。

  “说到底,激活戏曲市场是根本。”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说,“一味守旧的‘唱念做打’不会火,一味孤芳自赏不接地气只会被市场抛弃,只有贴合时代的演绎和解读,让当代人感受经典与时代的艺术共振,戏曲市场才能有希望。”

树人:“口传心授”未过时


  作为京剧“第一科班”,成立于1904年的富连成社在开办的44年中培养了近800名京剧人才,其中不乏马连良、叶盛兰、袁世海、谭元寿、梅兰芳、周信芳等名家。

  近年来有声音质疑其“集体师徒制”的科班教育模式,建议当代戏曲教育借鉴西方戏剧的培养方式。但业内主流认为,富连成社“口传心授”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以实践为基础的宝贵经验,在当下戏曲传承体系中并未过时。

  84岁的花脸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马名群,就是这种实践性教育模式的受益者。1950年,马名群考入刚刚成立的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院前身),40多位富连成社专家都在学校任教,身段课、把子课、曲牌课、剧目课都是老师面对面、一对一教授,让他受益匪浅。

  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由国家兴办的第一所戏曲教育机构,也是我国唯一独立建制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院校,建校70年来,招收了28个戏曲剧种本科学生,包括京剧、昆曲、藏戏、粤剧4个世界级“非遗”剧种,以及豫剧、晋剧、越剧、黄梅戏、梨园戏、阿宫腔等国家级“非遗”剧种。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说,中国戏曲学院围绕新文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正不断拓宽教学的知识领域,对“口传心授”的戏曲教育独特模式进行创造性继承,将其和现代教育的体制、机制、方法有机融合,努力实现戏曲教育传统和现代教育精神的有机统一。

 
上海崇明:“特殊一课”助学子感知台湾
上海崇明:“特殊一课”助学子感知台湾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教育
 
  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记者潘清)26日,以音乐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崇明区城桥中学举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课堂主题是台湾地区著名作词家庄奴先生经典作品鉴赏,主讲人则是庄奴之子黄浩然。

  从《甜蜜蜜》到《小城故事》,从《又见炊烟》到《冬天里的一把火》……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一一呈现。优美旋律和动人歌词间,庄奴先生的爱国情操和思乡情怀悄然流露,感染着在场的师生们。

  “我的父亲出生在北平(今北京),年轻时投笔从戎,成名于台湾,后又回到大陆。他一生创作了5000余首作品,抒写真挚人性和时代风貌,坚持‘与同胞共乐,为家国而歌’。”已在上海定居多年的黄浩然说,能用这种方式向大陆青年学生介绍父亲,以及蕴藏在其作品中的台湾风土、两岸亲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以“文化传承进校园,歌曲吟唱传经典”为主题的鉴赏课,引起了年轻学子们的浓厚兴趣。酷爱音乐的高二女生郭一凡还受邀登台,演唱了庄奴先生作品《又见炊烟》。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这位词坛泰斗的家国情怀,沿着音乐脉络了解台湾历史和文化,也深刻体会到台湾同胞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郭一凡说。

  城桥中学所在的上海是大陆吸引台商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上海与台湾经贸往来频繁,社会、文化、基层交流也十分热络。不过,包括学生群体在内,多数普通民众对美丽宝岛仍不甚了解。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各类学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元方式增进青少年对台湾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在祖国第三大岛崇明,形形色色的“特殊一课”正助力学子们进一步了解台湾。

  由崇明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崇明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少先队寻‘宝’争章”活动26日在崇明区东门中学正式启动。

  听“海峡两岸的交往”微课程了解台湾“前世今生”和两岸关系新发展,在知识学习区“小导游”带领下“畅游”台湾,踊跃参与“台湾知识一百问”争当“涉台知识小达人”;“奔跑吧!台湾!”竞速、“穿越海峡来看你”指压板闯关、“台湾印象”拼图……通过参与这些融合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学生们在感知台湾之美的同时,也表达着对台湾同胞的美好祝愿。

  在崇明区西门小学,“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也于同日启动。

  寻访一个台湾品牌、学跳一段台湾少数民族舞蹈,与同学一起品尝凤梨酥等台湾特色美食,和长辈手牵手唱一曲《外婆的澎湖湾》……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认识台湾,感受宝岛的独特魅力。

  崇明区台办主任林艳华表示,各种主题活动不仅让学子们了解台湾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理解“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也增强了他们与台湾同胞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信念。

 
这群大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群大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教育
 
  新华社长春10月27日电(记者孟含琪)走进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村头有一幢白色二层小楼叫“科技小院”。楼内常有一批年轻人出入。他们头戴围巾、肩扛锄头,看似是当地农民,其实是一群大学生。

  这群大学生多年来扎根于此,开展农业试验,进行新技术推广,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在“科技小院”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沙野和同学们正在电脑前录入最新数据。“4月份到10月份我们都会在这里,比在学校的时间还长。”沙野说。

  梨树县是农业大县,80%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共同成立“科技小院”,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

  2017年下半年,沙野跟着老师米国华来到这里,租地、做试验、与农民打交道。没想到,沙野在这里学习工作了三年,从硕士研究生变成了博士研究生。他协助老师助推梨树县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农业科技,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培养科技农民近百余人。

  村民们对学生娃的印象大为改观,当地村民姜云飞就是其中之一。老姜的田与试验田紧挨着,他亲眼看见,种着同样的地,试验田浇水更少、产量更高。他服气了,经常向沙野等人咨询问题,还主动学习新技术。

  像姜云飞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了“实验员”。不少人会使用“科技小院”的根系扫描仪、高精度研磨仪等设备,还有人可以完成样品粉碎、称重等操作。有了科技力量做支撑,当地成为黑土地保护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示范地。村民说,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最感谢的就是科研人员和这群大学生的辛苦付出。

 
“花样”体育课受欢迎 体育老师不再“被生病” 吉林中小学校创新体育课堂见闻
“花样”体育课受欢迎 体育老师不再“被生病”
吉林中小学校创新体育课堂见闻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教育
 
  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老师用创新方式开展教学。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吉林省一些中小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助力学生在多元化的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妈妈,今天我短跑50米跑了第三名!”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一年级学生董凇铭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与妈妈分享自己的跑步成绩。董凇铭的妈妈说,学校很注重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一周中四天都有体育课。“老师会从运动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教起,帮孩子打好锻炼基础。”

  体育课不仅数量增多,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在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同学们可以像大学选课一样,选择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健美操、跆拳道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八年级十五班的王诗尔选择了篮球课,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她已经从篮球“小白”变成了得分小能手。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校长王志峰说,体育老师不再是网上说的“经常生病”的角色了。自学校开启了特色体育课后,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体育老师郭爽每周到不同班级听其他学科老师上课,学习授课技巧、锻炼表达能力。还有的体育老师主动提出想做班主任,带领学生们增强体质。其他学科老师对体育也更加重视,很多班主任会与班级同学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能训练及趣味游戏比重,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增强身体素质。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开发了将音乐融入跑步的“奔跑的哆来咪”,以及将浮力等科学知识融入运动中的“水精灵碰碰球”等趣味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胡仁友表示,近年来,吉林省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具体举措,如要求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举办各类体育比赛,以竞赛引领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已经行动起来,让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记者孟含琪)新华社长春10月28日电

 
体育课不再是“牛脖子上的塌拉皮” 云南听证“中考体育100分”
体育课不再是“牛脖子上的塌拉皮”
云南听证“中考体育100分”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教育
 
  新华社昆明10月28日电(记者岳冉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一场关乎60多万名中考考生的听证会。因为,2020年秋季入学的云南初一新生,将成为首批“体育中考100分”的践行者。

  28日上午9时30分,云南省教育厅10楼会议室,《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听证会准时开始。将中考体育从50分提升到100分,分值与语文、数学、外语平起平坐,云南成为全国首个“吃螃蟹”的省份。

  带着各种困惑、担忧、意见、建议,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中学校长、体育老师、法律专家、残疾人游泳队教练等13人组成的听证代表,在听完考试方案介绍后,开始“直抒胸臆”。

  曲靖市富源胜境中学校长李红彦忧心忡忡地说起了校园“怪现状”:现在的学生,“小胖墩”“小眼镜”多,体质差,只要逢活动、演讲、报告,站半小时就有晕倒的;课间十分钟,都坐着吃东西、聊天、写作业,就是不动。

  “中考体育中,排球垫球得满分,但连发球动作都不会的比比皆是。这就是之前我们体育考试的功利性。”李红彦说,“以前,体育、美术、音乐都是‘小三门’,就像牛脖子上的塌拉皮,可有可无,而现在,‘小三门’不再‘小’,校长们开始高度重视了。”

  学生家长李艳阳认为,体育100分是好事,能鼓励孩子多运动,将有助于他们青春期心理调节。“我是初一新生家长,孩子正好赶上这次中考改革,我最关心的是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她直言不讳,“我要不要给孩子报体育补习班?体育100分会不会增加孩子负担?体育、音乐、美术的应试化,会不会抹杀孩子兴趣?”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三中学的体育老师邓国辉首先分享了一则消息:青岛一所学校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了家长反对和投诉。“体育老师凭什么不能当班主任?我希望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是问题,而能成为一个时髦!”对着话筒的他突然提高了音量,“一所学校,应该有三种主要的声音——校园里的歌声、运动场的尖叫声、教室里的读书声。”

  邓国辉说,体育运动要遵循“教会、勤练、常赛”的思路,光靠每周三节体育课远远不够,必须加大课外活动量,让学生积极锻炼。反观体育老师,更要主动练“内功”,才能助力体育考试改革。

  昆一中西山学校校长高富英认为,体育提分的初衷,是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而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烈度。“体育的增分和赋分,都应该实行合格制、达标制,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指标,最终目的是让普通学生努力锻炼、坚持锻炼。”

  “我关心的是考试中,如何确保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实。”云南省人大代表李琪说。

  “我希望下一步能对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在程序上,希望公众能更广、更深地参与到听证中来。”云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佴澎说。

  此外,体育场地与器材、教师职称与编制、小学与初中体育教学衔接、城乡差别、不同类型学生实际、体育课开不齐开不足、考试监督与监察等问题同样被代表提及。

  “对于大家的建议,我们会认真梳理、研究、消化,尽量吸收到方案的完善中。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听取各界意见,把事做好、做实,我们有信心。”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骅说。

 
在这山间的操场上撒点野
在这山间的操场上撒点野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教育
 
 
▲9月8日,在平利老县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沈首洋(前)在武术操上领操。
 
 
  ▲9月8日,平利老县镇中心小学学生汪田钰在足球体育课上练习。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明德习武,健体强身!”当略显稚嫩的五百多个山里娃放开嗓门喊出口号时,嘹亮的声音能在秦岭的山谷间回荡几圈。
 
  在位于秦岭南麓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老县镇中心小学,518名学生既是功夫少年,也是足球小将。
 
  近年来,老县镇中心小学在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外,重点抓好传统武术进校园和校园足球运动,在每周四节的体育课上分别安排一节武术课和一节足球课教学,做到全体学生参与武术和足球特色体育课。课堂以外,专业武术教师编排的大课间武术操初具雏形,课后武术社团也备受学生欢迎。
 
  老县镇中心小学近几年还在平利县中小学足球联赛中屡获佳绩,2018年学校更是入选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老县镇中心小学校长吴锦鹏说,特色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在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健学生的体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渔民退捕有力度 转产安置有温度 重庆万州渔民退捕转产观察
渔民退捕有力度 转产安置有温度
重庆万州渔民退捕转产观察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华社重庆10月28日电(记者周凯)金秋时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市万州区,“高峡出平湖”的长江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江面上,不久前还是渔民的熊人建正开着船来回往返,现在他不打鱼了,而是当起了长江“美容师”,清理江面垃圾和漂浮物。

  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浩浩长江穿城而过,全区共有445艘渔船、993名渔民。万州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干部向宏介绍,长江禁渔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今年6月30日万州区完成所有渔船证照注销、船网回收交接工作,全面实现了禁捕退捕。

  在禁捕退捕的同时,万州区精准施策温暖上岸渔民人心。万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任晓君说,当地相关部门组建了“渔民转产安置保障攻坚专班”,一对一摸排退捕渔民就业及社保情况,主动上门帮助退捕渔民办理社保参保手续,按照推荐就业一批、技能培训一批、支持创业一批、公益岗位托底一批的思路开展帮扶,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我今年58岁,打了一辈子鱼。船对我来说就像农民的锄头,放不下。”熊人建对记者说。

  国家实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熊人建这个年龄转产上岸不好找工作。“现在政府安排我在江上专职清漂,可以继续在船上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可以保护长江生态。”

  针对部分渔民“爱长江、护长江”的意愿,万州区除了组建渔民清漂队,还委托第三方在渔民中招聘护渔队员,协助渔政部门打击非法捕捞。

  45岁的渔民姜东从20岁起就开始以打鱼为生,夫妻俩勤快能吃苦。姜东告诉记者:“长江鱼越打越少,长江禁渔我支持!”

  退捕上岸后,姜东的妻子跑起了网约车,他则刚刚应聘上了区护渔队。“我本来也可以做其他工作,但是长江养育了我们,我对长江有感情,想为长江做点事。”姜东说。

  与此同时,一些有条件的渔民不“等靠要”,换种方式“靠江吃江”开启了岸上新生活。

  在万州区甘宁镇位于长江岸边的“老船民”农家乐,43岁的陈文学正在给客人准备饭菜。面朝长江,陈文学对“渡口上渔舟”的生活依然记忆犹新,“我开船、媳妇下网,打了20多年的鱼。”

  “国家禁渔政策要支持,但是上岸后怎么生活?”这一度让陈文学犯难。自家农房就在长江岸边,风景好;沿江公路年初修通了,城里人来方便……陈文学看到了商机,今年5月退捕上岸后,两口子养起了土鸡、办起了农家乐,“我这里江景美,土鸡等食材原生态,5月和6月的营业额都超过了4万元。”

  截至10月中旬,万州区通过企业招聘、自主创业、公益岗位等方式已转产安置渔民570人。任晓君表示,接下来万州区将按照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百日攻坚”计划,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渔民“应业尽业”、特困人员“应扶尽扶”,确保今年12月30日前实现“转产就业达到100%、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00%、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00%、兜底保障达到100%”,切实解决好退捕渔民生计问题。

  因为天气转凉,和五六月份相比,陈文学的“老船民”农家乐客人有所减少。为吸引食客,他准备买些山羊,推出“烤全羊”特色菜肴。陈文学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有政府帮助支持,只要人不懒,上岸生活一样有奔头。”

 
云贵川三省护赤水 合力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
云贵川三省护赤水
合力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综合新华社昆明10月28日电(记者林碧锋)赤水河系长江支流,流经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昭通、毕节、遵义、泸州四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知名的酱香型白酒产地。

  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28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多方共同合作着力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会上通过了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昭通共识》。赤水河流域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将推动构建流域绿色经济体系。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松在会上说,云贵川三省已共同建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按照1:5:4的比例建立规模为2亿元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并按照3:4:3的比例进行分配,分段设立补偿权重,为流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重要资金保障。

  根据达成的共识,云贵川三省将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大力实施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硫磺矿渣综合整治、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努力把赤水河打造成“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

  同时,推动构建赤水河流域绿色经济体系。以“生态+”引领绿色发展,大力培育以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求,不断壮大区域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

  三省还将建立旅游合作机制,积极培育以健康医养、乡村休闲为主的绿色生态康养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化改造。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可以自由流淌的一级支流,流经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昭通、毕节、遵义、泸州四市,是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流域生态良好,景色宜人,被称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

 
我国最大胡杨林区层林尽染引客来
我国最大胡杨林区层林尽染引客来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疆塔里木河畔的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月亮湾景区内的胡杨林景观。

  新疆南部沿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着约1500万亩胡杨林,是世界面积最大的胡杨林区,其中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约有470万亩。深秋时节,塔里木河两岸胡杨层林尽染,壮美如画,迎来最佳观赏季,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    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从“吃海”到“养海” 渤海渔民老杨的“三级跳”
从“吃海”到“养海”
渤海渔民老杨的“三级跳”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杨帆)眼下正是扇贝收获时节,在位于滦河口的海洋牧场,河北省乐亭县兴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基珍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从日夜出海捕鱼,到弃船“耕海”养扇贝,再到“养海”经营海洋牧场,过去40多年杨基珍经历了“三级跳”,折射出渤海渔民海洋生态理念的变迁。

第一跳:靠海吃海


  乐亭是全国渔业重点县,海岸线长124.9公里,浅海水域2515平方公里,近海渔场是对虾、毛虾、梭子蟹、银鱼等海洋经济品种的天然生长繁衍场。

  在杨基珍出生的姜各庄镇中海滨村,村民们靠海而居、靠海吃海。他说,过去村里都是几家人“搭伙儿”造船出海。杨基珍27岁那年,东拼西凑借了10多万元,买下两条船单干。经过多年辛苦经营,杨基珍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带领全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当时大海‘肥’得很,鱼虾多着呢,用不着特别先进的渔船和设备,开船转一圈就能满载而归。”想起过去捕捞的场景,老杨非常感慨。

第二跳:退捕“耕海”


  海捕是挣到了钱,可后来杨基珍发现,渔业资源正在严重衰退,人工和燃油成本却越来越高。于是,杨基珍想换个营生。

  地方党委政府也在鼓励渔民“弃船上岸”。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渔民,乐亭县早在2000年就组织渔民外出考察。在看到山东养殖扇贝规模效益可观后,杨基珍果断“卖船养贝”。

  从“船老大”到“养殖王”,从最初2000亩到现在的1万亩,杨基珍边学边干,种好了家门口的“海上良田”。如今他年收入达到300万元,还带动附近百余人就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引导扶持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自2005年以来,乐亭县水产品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渔业生产逐步由“猎捕型”向“农牧型”“增殖型”转变。

第三跳:悉心“养海”


  2013年,杨基珍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125户“单打独斗”的养殖户共同投资兴建海域使用面积为7.25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场。截至2019年底,牧场内共开发人造礁区1600亩,浅海立体增殖区5000亩。

  “海洋牧场里,海洋生物可形成完整生态食物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乐亭县水产中心副主任刘卫滨说,近年试验表明,海洋牧场中每投放1立方米人工礁体,每年将增加10公斤左右渔业资源量,牧场的贝类养殖产量、品质明显提升。

  如今,杨基珍所在合作社建有一个贝类精深加工厂,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兴乐海洋牧场为唐山海洋牧场建设积累了经验。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董硕之介绍,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个,海域面积达5.38万亩。

  在杨基珍和渤海渔民们的努力下,当地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得到保护,昔日资源濒临枯竭的海域化身“蓝色粮仓”,反哺地方水产育苗、加工、销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浙江黄岩,一个还江河自然之美的生态试验
浙江黄岩,一个还江河自然之美的生态试验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本报记者李坤晟


  老家在新疆喀什的麦麦提,两年前来到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经商。他每天晚上都要带着小女儿到永宁江边散步。

  爱上这里的漫江碧透、鱼跃鸟飞,但麦麦提并不知道,他们每天散步的永宁公园,是台州生态防洪、建设人水和谐宜居城市的成果。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参与设计、体现“与洪水为友”理念的这个公园,成为“绿色网红”。

让青蛙可以自由上岸


  秋日的永宁公园,江畔依然绿草如茵。从亲水平台上象征黄岩模具产业的巨大雕塑出发,沿步道西行,放眼望去草坡绵延起伏,几位市民在岸边悠闲地垂钓,丝毫看不出此前台风“黑格比”肆虐过的痕迹。

  从2004年开园算起,永宁公园已运营16年。当年负责公园用地征迁工作的魏志宏,现在已是永宁公园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指着公司一楼大厅的老照片对记者回忆说:“过去这里是新老城区接合部,遍布垃圾场、养猪场、养牛场,污水横流。”

  今天的永宁公园湿地,常有白鹭飞来捕食水里的鲤鱼,令魏志宏颇为头疼。他每年都要花一笔预算,重新投养一些鲤鱼。

  魏志宏介绍说,全长3公里的永宁公园分为东西两段,俞孔坚设计的是西段。“东段一期工程的河堤,是传统的混凝土‘三面光’,这是俞教授坚决反对的。”

  记者注意到,与东段相比,公园西段的江堤步道外侧,不是光秃秃的水泥面,沿台阶而下,是种满茅草、芦苇的河漫滩。魏志宏告诉记者,当初治理永宁江时,原本要裁弯取直的一段河流,最终得以完美保留;原本要水泥衬砌的公园堤岸,最终改以鹅卵石或泥土衬砌,青蛙也可以自由上岸。

  步道内侧是两公顷的内河生态湿地。这里除了芦苇、茅草,还有柳树、水杉。按规划,内河湿地平时是公园景观,防洪时就是一个蓄水池。与江堤外侧的自由空阔相比,这里多了几分宁静。

  魏志宏这20年的人生,与永宁公园密不可分。两年后即将退休的他,信心十足地对记者道:“你晚上来,公园里全是散步的市民。永宁公园好不好,我说了不算,你得问问他们!”

不让钢筋水泥捆住江河


  永宁江发源于黄岩西部括苍山,自西向东全长约80公里,被黄岩人视为母亲河。

  已经退休的工程指挥部负责人郑钢回忆,2001年,黄岩区委、区政府把永宁江治理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启动了集水利建设和城市改造为一体的滨江世纪工程。在城区江段,建设生态示范园。

  2002年,一期东段完工后,在黄岩区交通局工作的郑钢被领导点将负责永宁公园二期建设,台州市要求二期工程品质要超过一期。

  此时,俞孔坚接受央视《东方之子》采访,郑钢头一次听到俞孔坚的新理念。“传统的做法是先规划好建设用地,剩下的边边角角才搞绿化。他的理论是先把生态的部分——水、绿地的空间留足,剩下的才搞开发。”郑钢回忆道。俞孔坚生态优先的治河理念让他眼前一亮。于是,他向市里推荐了俞孔坚。

  多年以后,俞孔坚回忆自己给台州市的建议:“把可能被洪水淹掉的地方做成公园、绿地和湿地,甚至可以做成稻田、荷塘。河漫滩下设计的浅滩深滩,鱼和青蛙可以在这里产卵,牛可以下去喝水,人可以在这里行走。”

  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致力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学者指出:“植物有弹性,就像人的血管一样。然而现在许多大江大河都被钢筋水泥捆住了,这会毁掉水的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河床不断抬高,一旦失守,后果更严重。何况,生态治水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有审美、休闲等多种价值。”

  记者在公园随机采访了20多位黄岩市民,他们的共识是:永宁公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散步的去处,还明显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

让洪水慢点走


  对待自然的水系统、自然的河道、自然的湿地系统,我们应只做最少的干预,尽可能回归它的自然状态,还江河自然之美。”

  俞孔坚的理念看上去不错,但设计方案落地却没那么简单。按行业惯例,光滑坚固的混凝土河堤才是可靠的保证。当时有人提出异议,黄岩已经是城市了,还搞河漫滩,跟农村有啥两样?

  最有力的质疑是,浙东多台风暴雨,“三面光”河堤,河道里光溜溜的,有利于快速行洪。

  俞孔坚却秉持“与洪水为友,与洪水共舞”,要让洪水慢点走,让自然系统把水留下来,让植物吸收到水里的营养,声称“既能起到防洪的作用,同时又是个可以参观、可以游憩的景观。”

  他甚至提出,“可以把淹掉的地方做成公园、绿地和湿地,甚至可以做成稻田、荷塘,为什么要花两个亿来做防洪堤呢?”

  非常规的方案,出了问题怎么办?“以前没有考虑什么景观设计,做水泥挡墙拦住洪水就可以了。俞教授的理念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一些老水工担心安全性。”黄岩区水利局局长牟建文说。

  质疑者指出,若由垂直的“三面光”设计改成生态斜坡,河道横断面变小,会影响过水量,很可能给防洪带来风险。

  据郑钢回忆,方案层层上报,最后省里的水利专家建议,如果要坚持俞孔坚的“生态治水”方案,不仅要将斜坡改为断面面积更大的阶梯,更得将江面拓宽。

  滨江的土地寸土寸金,拓宽河道,相应地就要减少滨江的土地使用面积。今天永宁公园对岸的江景房是黄岩房价高地。

  “往北岸拓宽了50米,3公里长,如果用来建江景房,得值多少钱!”回忆起这段往事,郑钢和魏志宏都佩服黄岩区党委政府的决心和魄力。

  俞孔坚的方案能否经得起洪水的考验?2004年一开园,考验就来了。

  当年8月12日,台风来袭,造成全市2个县城受淹,一度被洪水围困的村庄573个、受灾人口416.2万。

  当时全台州降雨量最大的地方,是位于永宁江上游的黄岩区上垟乡,“但江水自始至终没有淹过永宁公园的步道,内河湿地滞洪功能还没用上。”郑钢回忆道。

用新理念应对洪涝灾害


  永宁公园的实践,证明“与洪水为友”的可行性,获得了专业人士和普通市民的双重口碑。牟建文透露,黄岩当地正在修缮环绕老城的官河古道,将把亲水性坚持到底。

  然而,关于俞孔坚治水理念的争议,却从未停息。

  在位于北大科技园的办公室,俞孔坚对记者说:“传统的中国是个农业国,今天很多人进了城。所以,我们能给水留出更多的空间。”

  他还说:“我反对无休止、无克制地滥修大坝。今天的中国,有能力在人与水的关系上,提供生态文明的样板。”

  每年汛期,俞孔坚“与洪水为友”的演讲视频都会被网友重新转发。俞孔坚的解释是,“这说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解决洪涝灾害,需要引入新的理念。”

  10月8日,俞孔坚从北大校长郝平手中接过了2020年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的获奖证书。这个以英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命名的奖项,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被认为是世界人居环境建设和风景园林领域的最高终身成就奖。

  颁奖典礼上,俞孔坚以“我的治愈地球之旅”为题,作了全英文主题演讲。他说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更加促使我们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途径。”

 
在前两届进博会上首发首展的新科技新产品助力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进博“大家伙”成为中国工厂里的“新面孔”
在前两届进博会上首发首展的新科技新产品助力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进博“大家伙”成为中国工厂里的“新面孔”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周蕊)距离第三届进博会召开不足10天。曾经在前两届进博会上首发首展的新科技新产品,不少已经成为中国工厂里的“新面孔”,新设备、新材料、新仓库,进博会上的“大家伙”们正在助力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再过一些日子,竞陆电子在第二届进博会上采购的空气压缩机,就要在其位于江苏昆山的工厂里“上岗”了。

  竞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厂务处长李日兴说,企业通过第二届进博会与知名制造业企业英格索兰“结缘”,购买了一批先进的空气压缩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省电,“投资两年就能回本”。

  从进博会得到了更多机遇的英格索兰方面则表示,企业已经签订了接下来3年的参展意向书,今年还将带来新款空气压缩机及动力工具产品的“全球首秀”。

  越来越多的进博展品正在加速“跑”向一座座中国工厂,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舟山市正山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强度紧固件专业制造商,公司总经理林君泓介绍,今年9月,与德国永恒力通过进博会“结缘”达成合作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正式启用,现在已经达到平稳运行状态,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

  自动化立体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物流节点。“这个高达16米、共计2310个货位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单位面积储存量达8.5吨,是普通仓库的5倍至6倍,满足了我们先进先出、自动入库的需求,实现了对仓库精细的信息化管理,使物料流通更顺畅,货物摆放更科学。”林君泓说。

  永恒力是进博会的“老朋友”。“疫情下,全球很多线下展览取消,我们就更加珍惜如期举行的进博会提供的展示交流平台。”永恒力亚太市场总监鲍文彦说,在第三届进博会上,企业将带来全景式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一款自动导航叉车的“中国首秀”,“看中的正是进博会这个全球舞台的首发效应”。

  不仅是在长三角,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推动中国制造越来越好的进博效应同样“星火燎原”。

  “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大型采购,提前锁定合作伙伴,做好对接尤为重要。”甘肃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发展规划部部长李守平介绍,华天电子集团从事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器件研发、生产等,在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上与日本和中国香港的两家企业签署了设备材料购买意向书,签约商品为半导体封测设备材料等。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华天电子集团从两家公司完成设备采购10820万元,材料采购337万元,共计11157万元。

  “近年来,随着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把工厂设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疫情下保持了供应链的稳定,物流时间比以前大大减少,响应度有效提升。”李守平说,今年企业依然早早做好了对接工作,有望在进博会期间实现更多成交。

  “大家伙”有大能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第三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集聚了近340家展商,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60余家,重点展出高端装备、工业自动化及解决方案、节能环保等题材。

 
政府复工助力 企业创新给力 重庆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止跌上扬
政府复工助力 企业创新给力
重庆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止跌上扬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重庆10月28日电(记者周凯)焊接车间内一台台机械臂不停舞动、热成型生产线上激光精准切割……在重庆市两江新区至信实业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这家汽车冲焊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企业正在满负荷生产。公司负责人蒋静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交付量比新冠肺炎疫情前翻了一番,原因在于上游重庆整车企业产销两旺。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产量在2016年达到高峰,但因产品整体较为低端等原因,2017年至2019年产量持续下滑。在经历阵痛后,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汽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在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下,重庆汽车产业如何实现止跌上扬?

  长安汽车CS75系列、新车型UNI-T月销量过万台;上汽红岩1-8月销售重卡5万余辆、同比增长31.1%;投产仅一年多时间,长城汽车重庆生产基地已累计生产“长城炮”高端皮卡10万台,还“欠”市场端1万多台的订单……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系列中高端新品的带动下,“重庆造”汽车单车均价首次突破10万元,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这背后是重庆市多措并举推动整车及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作为重庆汽车产业“主阵地”,两江新区选派干部驻企解决问题数千个,与配套企业所属地政府加强协调,在用工、物流等方面全力保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长安、上汽红岩等主要车企短时间内解决了供应链问题、全面复工复产。

  同时,一款款“重庆造”新车型的陆续上市,离不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拥有180个试验室,集工程设计、仿真分析、样车样机试制等功能于一体。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沛介绍,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三年来淘汰20余款低竞争力产品,并与华为、腾讯等成立联合创新中心。通过创新转型,长安汽车今年1-8月销量达到116.5万辆,同比增长9.5%。

  不久前,重庆小康工业集团的首批200台赛力斯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德国,其中100台已被国外消费者预定。重庆小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燕说:“尽管疫情对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只要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企业就不怕。”3年多来,该集团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用于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并通过了欧盟相关标准认证。

  建设智慧道路、打造L4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今年规划100座换电站、布局研发氢能源汽车……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接下来将以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为发展方向,突出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加快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急事急办,有呼必应 山西原平开设“民企100急诊平台”
急事急办,有呼必应
山西原平开设“民企100急诊平台”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太原10月28日电(记者梁晓飞)“平台来走访时,原本我不抱任何希望,出乎意料的是,我反映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很快引起重视,甚至推动了城市西北片区的规划和开发。”山西中远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经理尚兰根说。

  7年前,尚兰根在山西省原平市开工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产业园位于原平市区西北部,那里散落着众多废旧物品收购站、养殖场,与之相邻的市区道路几乎全部“断头”。投资1.68亿元后,终因水、电、暖、气不完善等原因,项目被迫中断。近年来,他向不少部门反映过,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成立刚满1年的“民企100急诊平台”工作人员找上门时,尚兰根想着接待接待就算了,没想到平台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并形成调研报告,专报市委书记,西北片区规划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被摆上议事日程。

  依托新规划,不久前,尚兰根与一家投资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盘活烂尾项目,投资15亿元开发商业住宅。

  原平市委统战部部长庞晋源说,去年8月,在问政于民的基础上,当地组建了“民企100急诊平台”,像医院急诊一样,为民营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所谓“1”,是指不拖不靠不推,第一时间受理民企诉求,并在第一时间解决;所谓“100”,就是力求对民企诉求100%答复解决,力争满意度达到100%。

  平台建立之初,当地就搭建了包括原平37个市委、市政府机构部门共同组成的快速应急响应体系,参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季度、年度考核评价,建设了金融、人才、科技、法律援助等4个特色超市。针对企业反映的排水、供暖、网络信号等个性问题,平台形成督办单,每个问题限一周内解决;针对共性问题,一批一批解决。

  同时,原平市住建局、工信局等6名老局长组成“智囊团”。这些老干部的优势在于,熟悉政府运作机制,脑子里储存着大量政策,接到企业诉求,很快能作出判断:是什么问题,应该归哪个部门,或者提到哪个层级来解决。

  为应对疫情冲击,今年以来,平台转变工作思路,变“坐诊”为“出诊”,专题破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等共性问题。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平台督促各金融机构落实各级有关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共为100家企业发放贷款2.5亿元。

  “热点问题,只要往平台反映,就能马上得到反馈,或者马上解决。”山西佳诚液压公司总经理赵明海说,目前公司已取得2200多万元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后,财务成本下降120多万元。

  山西石鼓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刘武生也有同感。作为一家农业龙头企业,秋收后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平台的协调下,村镇银行的200万元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庞晋源表示,平台运行以来,共接电接访咨询近百人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扩充规上企业数量等主题开展调研。下一步,平台将继续建设好特色超市,搭建企业信用体系等级平台,让民营企业得到“全科医生”式服务保障,治疗好企业成长中遇到的各类“头疼脑热”“疑难杂症”。

 
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市,助力科创要素加速奔流
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市,助力科创要素加速奔流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龚雯)28日,上海技术交易所在2020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正式开市,意味着这一由科技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踏上新的征程,助力技术要素市场创新发展。

  2019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既反映了市场对技术的强烈需求,也显示出我国技术市场蕴藏的巨大潜能。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表示,区别于其他产权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功能在于组织各式各样的科技成果及技术服务交易,助力科创转化率提升,推动产业效能提速。上海技术交易所将辐射长三角和全国,引导成果、企业、机构、资本、政策五大要素资源进场交易。

  截至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已累计汇聚高校科研院所20家,各类交易服务机构30家,包括国企、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60家,达成拟入场科技成果数5000余个,拟入场企业意向技术采购金额4亿元,拟意向挂牌转让标的金额10亿元。

  据悉,成立于1993年的上海技术交易所于2015年启动转制改企工作,储备技术市场要素资源。2019年12月31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复函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席会议备案,正式开启筹备工作。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可提供一站式资金结算并出具交易鉴证,结合各类交易主体实际需求,形成包括公开挂牌、非公开协议、需求项目挂牌、成果公示等交易产品,并提供交易咨询、成果匹配、投融资对接等综合配套服务,引导技术与各类要素资源的融合。

 
潮袜
潮袜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10月27日,工作人员在浙江诸暨大唐街道凯诗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布置自主设计的潮袜产品。
 
  今年以来,“中国袜业之乡”浙江诸暨大唐街道袜业企业不断开拓创新,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袜业企业下半年来整体企稳反弹。据诸暨统计部门核算,1至9月大唐街道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8%,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2%。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北京经开区:高精尖产业赋能“智慧+”生活
北京经开区:高精尖产业赋能“智慧+”生活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郭宇靖、王晓洁)“自动驾驶启动中……”随着车内的提示声响,一辆自动驾驶的出租车,正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创十五街启动,载着乘客驶向6公里外的北京城乡世纪广场。车辆不仅自主实时识别周边障碍物,还可根据路况自动变道、变速行驶,内部装配的智能屏幕上,行车轨迹清晰可见。

  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中的“一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建设高品质产业新城、智造之城,随着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智慧+”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不断满足人民需求。

  今年9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北京经开区启动建设。“这里采用的网联云控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更高阶段,即车辆不仅能感知信息,还能利用云上数据做出决策、判断和控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磊说,未来自动驾驶系统将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系之中。

  在位于经开区小米智能工厂内,搬运机器人正在转移物料,抬头是密布的空中传送带,产品包装更是由机器完成后自动进入货架等待运送,一台台设备仪器闪着灯光,硕大的车间内空无一人……

  小米智能工厂厂长周毅介绍,这座由5G技术驱动的智能工厂中,国产化设备利用率达到了85%,每分钟约能自动生产60部智能手机,效率比传统工厂提升60%以上。由于全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以及包装储运过程全程自动化,在无人状况下进行,也被称作“黑灯工厂”。

  “小米智能工厂其实是我们新材料、新工艺以及高端产品的预研工厂。”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说,等新技术和工艺成熟后,小米可以开放给全行业赋能制造业,把互联网思维用到设备领域,有望大幅度降低智能制造硬件设备等成本。

  在医药领域,原创一类新药、大型医疗设备、康复器械在北京经开区不断问世。2019年,由本土研发的创新药“罗沙司他”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交付出厂,并被纳入2019年医保目录,中国的肾性贫血患者将以更低价格、最早用上这款口服创新药。

  今年6月,北京经开区制定了新的产业规划,提出以实现6000亿元产值目标进一步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

  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背后,生态环境同步得以改善。

  今年3月,凉水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段(亦庄)入选全国首批17个国家级河湖示范段,是北京市唯一一条全国河湖示范段。在沿岸的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凉水河新景观,让途经这里的居民们心旷神怡。

  北京经开区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基建处处长魏建环说,凉水河两岸铺设了33公里的骑行绿道和健身步道,随着季节变换,在这里可次第欣赏到油菜花、二月兰、国槐、月季、银杏等众多北京乡土植物营造的美景。

  记者在公园看到,光伏智能座椅可以将手机通过蓝牙连接音响,播放手机中的音乐;智慧灯杆上,银色的呼叫按钮可以帮助游人随时与公园指挥中心联系;自动感应的垃圾桶不仅能智能打开投放口,还可以自动通知环卫人员来清理。魏建环说,目前凉水河示范段已经实现了新材料、人工湿地、河道净化、风能、再生水和雨水利用五大技术的集成创新。

  智慧出行、智慧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智慧场景在这里形成,众多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成果,正不断惠及百姓生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说:“经开区既是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也是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抓好高精尖项目落地,做好政策服务、环境服务和生活服务,提前谋划产业布局,将有力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疫情难挡中国小商品魅力 内外贸并进畅通“双循环” 从义博会透视中国小商品贸易多重信号
疫情难挡中国小商品魅力 内外贸并进畅通“双循环”
从义博会透视中国小商品贸易多重信号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杭州10月27日电(记者魏董华、魏一骏)第26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近日落幕。这场举办了26年的国际展会透露出当前中国小商品贸易的何种信号?

疫情难挡中国小商品魅力


  样式新颖的饰品玩具、门类齐全的五金机电产品、内地“扶贫车间”生产的内衣和箱包……今年义博会有3400余个展位,来自国内19个省(区、市)近2000家企业参展。

  受疫情影响,一些外贸公司的业务受到冲击,但现在市场正慢慢恢复,不少企业希望通过展会拓展新的业务。天津市赫恩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摆放着各种颜色鲜艳的足球和排球。他们的产品每年90%以上出口,年销售额五六千万元。“参加义博会对公司开拓市场的帮助很大,在展会上寻找到新的订单和合作机会。”公司外贸经理李平说。

  对于很多外商来说,中国小商品的吸引力非常大。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的也门商人阿杜在义博会现场寻找新的商机。阿杜在浙江省东阳市拥有一家外贸公司,主要经营玩具服饰。

  “我要把展会上各类产品信息告诉因疫情无法前来的国外客户们。”在一家玩具展位前,他试穿起义乌产的搞怪服装,还让人拍下视频发给国外客户。

  “中国货品质好,价格也便宜,在中东、非洲有非常大的市场,目前还很难找到替代。”也门采购商阿拉丁说,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人员暂时无法顺畅往来,但并不会影响中国商品的魅力。

  本届义博会举办英国、马来西亚、智利等境外线上对接会七场次,意向成交额466万美元。

内外贸并进畅通“双循环”


  对于初次带着产品走出乡镇参展的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亮来说,义博会上充满了商机。“展会开幕当天就有15家外贸公司和国内经销商来谈合作。”他说,“接到更多订单后,我计划扩大产能,投资增加生产设备。”

  这家工厂去年销售额900多万元,产品主要通过外贸代理商销往印度、欧洲、南美等地。王恒亮说,今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但通过展会可以拓展国内市场。

  来自江苏的采购商赵刚正在展会上寻找新的供应商。展会首日,他就在红亮箱包下单了5000多个头盔、3万个便当包和3万个背包。王恒亮的工厂被称作是“扶贫车间”,140多名工人中有60多个贫困户,源源不断的订单意味着箱包厂生产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可以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

  官方数据显示,本届义博会邀请约1600名常驻中国的境外贸易机构、代表处外商以及约1800名国内百货、商超、专业市场等采购商参会。

  义乌市商务局总经济师黄建说,义乌市场有7.5万多个市场主体,通过国内外上百万专业采购商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疫情发生以来,义乌小商品市场谋划抢占“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不断巩固和提升义乌市场在全球小商品贸易中的份额和影响力。

立足贸易数字化转型风口


  记者注意到,今年义博会还将直播间搬到展会现场,不少网红拿着各类产品进行直播带货。主办方称,不仅有国内网红与各大电商平台构建全产业链电商生态圈,为参展企业直播带货、线上贸易洽谈对接提供服务,还有国外网红进行海外网络推广。

  据主办方统计,直播展示企业达到参展企业总数约70%,有效为传统企业拓展渠道搭建平台。

  一手拿着各家企业宣传册,一手举着手机将展位上的各种商品拍照记录,来自俄罗斯的采购商李泽杰将产品相关信息展示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供客户选择。在义博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参展商和采购商都用线上交流的方式与国外客户洽谈合作。不少外商表示,尽管订货周期相对长一些,但交易量有增无减。

  本届义博会还正式上线了Chinagoods平台,这也意味着义乌小商品市场官方网站——“义乌小商品城”全面开始数字化转型发展。

 
“种子女状元”退休后再接再厉“种文明” 浙江仙居县全国劳模施探薇:播撒爱心“种子”培育“文明之苗”
“种子女状元”退休后再接再厉“种文明”
浙江仙居县全国劳模施探薇:播撒爱心“种子”培育“文明之苗”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物·故事
 
  本报记者王俊禄


  大嗓门,声到人到;热心肠,助人为乐;直性子,风风火火……今年71岁的浙江仙居县退休干部、全国劳模施探薇成了人人称道的“施大姐”。

  与共和国同龄的施探薇,早年是县里有名的种子“女状元”。退休后的十多年,她每天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自行车就换了6辆。从“种粮食”到“种文明”,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施探薇发挥劳模典范,“银发族”和“青年队”共同成为志愿服务主力军。

泥土摸爬出“状元”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迎着新中国黎明的曙光而来到了人间。”今年71岁施探薇说,她们那一代人,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背着《雷锋日记》,成长起来的。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如同时代印记,牢牢镌刻在了她的心中。

  1965年7月,年仅16岁的施探薇响应国家号召下农村,这一下就是15年。她如同一株小小蔷薇,将深根扎入泥土,与农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也成为一把庄稼活的好手。

  1981年起,农场“毕业”归来的施探薇先后担任仙居县良种推广站站长兼种子公司经理、支部书记等职务,获得了17项科技成果,并获原农牧渔业部农业丰收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群众称她“种子世界的女状元”。

  2000年4月28日,当时已获得15项个人科研成果的施探薇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载誉归来当天,她就收到了时任省委领导的题词:再接再厉,争取更大光荣。

被遗忘的“女状元”

被记住的“施大姐”



  2004年10月,施探薇从仙居县政协退休后,本可以含饴弄孙、舒适闲暇去养老,但她脑子里转的,是想着如何“再接再厉”。

  有的是上级安排,有的是主动要求,她又成为市县两级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县纪委的监督员;担任过县关工委的“五老”宣讲员、民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以及长达15年的全县网吧监督员。

  工作更忙了,她却乐在其中。“再接再厉就是退休不退志,我是老劳模,更要发挥余光余热了!”

  渐渐地,叫她“女状元”的人少了,喊她“施大姐”的人多了起来。

  “上次去溪港看望孩子们,有个学生知道我们来了,就拿来了番薯条,要送给我,那是她从家里带来的点心……”提及此,施探薇的眼里闪烁着泪水,“那边学校教学资源薄弱,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社会的关心还不够”。

  在施探薇等人无数次的奔波努力下,仙居4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相继成了“老劳模护苗基地”。

  办公室墙上的一角挂着许多孩子写的信和字条,“敬爱的施奶奶,谢谢您让我们获得了温暖、幸福,非常感谢您!”“爷爷奶奶们,祝你们新年快乐!”……

  她对留守儿童像呵护幼苗,对种粮老本行同样不遗余力。

  “不知道怎么开展备耕,人员受限制,物资运输又有管控……”今年的春耕备耕与往年不同,受疫情影响,仙居县种粮大户们眉头紧蹙。获悉情况后,施探薇立即联系沈青山、王于荣、吴立新等农技专家组成一支劳模服务小分队下乡。

  田间地头,施探薇带着老干部农技专家团,开展“春风护农”行动,为农民出谋划策,送政策解答,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措施。

  “比起在职的人,我们老干部别的没有,只有时间最多。”在施大姐工作室的墙上,贴满了各种活动的照片:看望老人、关心留守儿童、参与志愿服务、指导农业生产、送文化活动下乡……仙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顾卫平评价说:“一年365天,她几乎360天都在忙。”

广撒真善美,收获“花满园”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何让真善美之花花香满园?种子就是希望。曾经种子世界的女状元,琢磨起如何培育“文明之苗”。

  2013年1月,施探薇提议创建仙居县劳模义工服务队;2015年7月,在她的牵头下,12名有县级以上劳模称号的老干部,成立了“仙居县老干部劳模工作室”,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4月,仙居县“银耀仙城”十大银龄志愿服务团成立,聘请施探薇担任劳模示范团团长,带领9名老劳模在志愿服务的路上继续耕耘,播撒爱心的“种子”。

  如今,在“党建+老劳模精神”的引领下,施探薇所带领的劳模志愿服务队伍日渐壮大,服务内容日趋丰富,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形成了涵盖7支劳模集体、90余名劳模个人的志愿服务网络。

  “文明志愿的理念是珍贵的‘种子’,人人都要呵护。”施探薇团队带动了大批仙居人加入,尤其是青年一代。“东篱之家”、阳光义工协会、应急搜救队、城东企业群志愿服务队、巾帼文明志愿队、雷锋大队、绿衣天使……越来越多的仙居人活跃在扶残助弱、社区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救援、文化与网络文明传播等众多领域。

  目前,仙居注册的志愿机构多达280多家,志愿者多达20多万人,占仙居总人口的40%,志愿服务更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涌现出了慈孝服务、绿色志愿、应急救援等一大批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参与采写:应芳露)

 
肩扛炮管打坦克的“神炮手” 记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周继成
肩扛炮管打坦克的“神炮手”
记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周继成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物·故事
 
  新华社成都10月28日电(记者蔡琳琳、谢佼)“他在战场上,把耳朵震坏了。那个无后坐力炮,扛在右肩上嘛。你要是跟他说话,对着他左耳说。”周继成的儿媳张庆惠跟记者沟通说。

  面前的老人,精神矍铄,乐呵呵地看着我们,额头上的“酒窝”一跳一跳,那是在朝鲜战场上被弹片击中留下的伤疤。至今,那枚弹片还嵌在他的额骨中。

  1950年,18岁的周继成参军入伍,1951年6月入朝作战,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机炮连,同黄继光一个连。

  后来周继成作为骨干被选入炮排。战地练兵中,周继成刻苦训练,掌握了无后坐力炮的技术性能,打靶考试九发九中。

  更厉害的是,他打敌人的坦克时不用炮架,把炮管扛在肩上打,命中率非常高,大大增强了无后坐力炮的机动性。

  1952年,135团奉命在上甘岭作战。

  “美军太蔑视我们了,每天上午把坦克、广播车开过公路来,在我们连阵地前搞反动宣传,还向我军乱打炮。”回忆起当时的情境,周继成仍义愤填膺。“他们认为我们打不烂坦克啊。”不服输的劲儿一上来,周继成非要给这些“铁乌龟”点颜色看看。

  “我们装备的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1000米内打坦克才有效,我们必须摸到敌人鼻子底下去。”周继成回忆。

  第二天凌晨,周继成和战友马怀民、张景昆,趁着夜色,扛着炮和炮弹摸到一条水沟埋伏起来,这里距离敌人坦克行进的路线只有500米。10时许,敌人的3辆坦克大摇大摆开过公路停下,准备向我军开炮。

  “快装弹!”回忆当时,周继成一边大喊,一边用右手虚扶在右肩上,左手在右胸口前作垂握状,好像那门炮仍架在他的肩上。

  轰隆一声,第一发炮弹从“神炮手”周继成的炮口射出,准确命中第一辆坦克油箱,坦克爆炸起火。

  “美国兵瞬间慌乱起来,我抓住机会瞄准队尾坦克。”周继成说。

  再次命中!黑烟冲上了天。

  中间的坦克进退维谷,这时周继成打出的第3发炮弹,打断了它的链带。

  “快撤!”3发炮弹打完,周继成立刻和战友们顺着小河沟往下跑。须臾,敌人的子弹、炮弹倾泻在他们刚刚打炮的位置。此时,3人已成功撤退,任务顺利完成,伏击有惊无险。

  回到部队,营干部张广生一下子把周继成抱起来喊:“你这小子,打得好呀!你是我们15军进入阵地第一个摧毁敌人坦克的炮手,我要给你报功!”

  很快,周继成被记二等功,并火线入党。

  “打得太惨烈了。”回忆起1952年10月20日,周继成说,“我亲眼目睹了黄继光的牺牲。为了拔掉阻挡我方冲锋的最后一颗‘钉子’,黄继光拖着已受重伤的身体,猛然挺起胸来猛虎似的扑向敌人地堡机枪口的那一幕,我永远忘不了。”

  经过一整夜的激战,部队终于攻上了597.9高地。“子弹打空了,我们就从美军尸体上摸武器,边找边打。”周继成带领全班占领右侧支撑点,先后打退了敌人7次反攻,歼敌300多人。“我们要用敌人的武器消灭敌人。”他说。

  经过此役,周继成所在班12人牺牲9人,3人负重伤。周继成左额骨的弹片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留下的。“当4连来换我们下阵地时,我看着牺牲在阵地上的战友,非常悲痛。”周继成眼泛泪光。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第15军授予周继成“神炮手”荣誉称号,记一等功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周继成记一等功一次。

  1971年,周继成转业到四川省乐山市苏稽供销社任副主任。工作中,他踏实肯干,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退休后,他经常给学生们讲战斗故事,用战斗精神来鼓舞人。

  “我的战友十七八岁就牺牲了,你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多学本领,要忠于党,热爱祖国。”周继成说。

 
香港艺人陈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
香港艺人陈百祥:“我的人生黑白分明”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物·故事
 
 
 
  香港艺人陈百祥在香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申摄



  新华社香港电(记者陆敏)今年国庆,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2020年度授勋名单,艺人陈百祥获颁铜紫荆星章,是今年香港演艺界唯一获此殊荣者。颁奖词赞扬他是“促进社会和谐与沟通的良好榜样”,是“新一代演艺人的模范”。

  “我不是模范,只是做了一点分内之事。”作为一名喜剧明星、歌手和主持人,陈百祥性格乐天,喜欢逗乐,人称“叻哥”,深受香港市民喜爱。在去年“修例风波”“黑暴”最猖獗的时候,他在香港艺人中率先站出来发声,公开支持警察依法维护社会安定。

  “我的人生黑白分明,没有什么灰色地带。”陈百祥说。无论做人做事,他始终立场鲜明,嫉恶如仇,“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的就要坚持,这是我的信念”。

勇敢“撑警”:“我的字典里没有‘怕’字”


  在香港生活了几十年,陈百祥从来没见过去年“修例风波”中如此动荡失序的香港,暴徒肆意破坏,市民敢怒不敢言,冲在前线阻止暴力的警察被疯狂抹黑和攻击,忍辱负重却备受孤立。

  爱踢球的陈百祥之前经常与警察球队一起踢球,结识了不少警察朋友。当他看到警察遭受如此不公正对待仍坚守职责,心疼之余也心生敬意。“黑暴”最猖獗的时候,有个警察朋友打电话给他,问可不可以过来给大家打打气?陈百祥一口答应,“我明天就来!”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警察总部给他们加油打气。”陈百祥说,“我对警察说,你们做得对,你们是最后的防线,如果警察都不能维护治安的话,香港就‘玩完了’。我们普通市民坚决支持你们!”

  从那时起,他一直站在“撑警”第一线。不仅积极出席“撑警”活动,公开发声反暴力,还多次到警署上门慰问,“很多朋友在背后默默支持,买了很多物资托我带去”。

  陈百祥曾上电台与人辩论。“我就一个要求,直播。”因为他怕被人断章取义,大家的想法不同很正常,“但暴力一定是错的”。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对误入歧途的年轻人“救一个是一个”。

  因为高调“撑警”,陈百祥在网上遭到多次“起底”和攻击,暴徒甚至扬言要烧他家的房子。

  陈百祥从来没有畏惧过。在香港面临大是大非的关头,“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我对不起自己。”他说,“我的字典里没有‘怕’字。”

  自胜者强:在“社会大学”中获得人生经验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陈百祥身着夹克和牛仔裤,浓眉大眼,身形健硕,不敢相信他已年届古稀。

  陈百祥出身贫寒,从小就知道要挣钱养家。少年的他白天上学,晚上就去酒吧唱歌。中学毕业后他组建乐队,正做得风生水起时,他离开乐队去做生意,“我想多挣点钱”。他开办的制衣厂,从一个厂、6名工人开始,没两年就发展到3个厂、两三千名工人。财富来得快去得也急,因为扩张得太快,1975年公司宣布破产。重新归零的陈百祥拉着最后一批货独自去了中东,三四年才卖完。

  1979年,陈百祥重返演艺圈,多才多艺的他成为影、视、歌、主持人等多栖艺人,先后拍摄了几十部影视剧,其中《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祝枝山等喜剧形象深入人心。

  陈百祥艺名“阿叻”,“叻”在广东话里是“厉害”“棒”的意思,“我英文名字的广东话谐音就是‘叻’,从小大家都叫我阿叻,现在就叫叻哥了”。

  “叻哥”果然“叻”。他主持的节目多以“叻”命名,主唱的金曲《我至叻》当年红遍香江,为此在红磡体育馆连开了7场演唱会。他常跟好友谭咏麟开玩笑说:“你有那么多歌,在红馆才开6场演唱会。我就一首歌,开7场演唱会,我赢了。”

  “我没钱念大学,全部的人生经验都是从‘社会大学’学到的。”陈百祥说,“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也是经验。”在人生低谷时,他同时做几份工作,最多的一次同时拍七部戏,还做练马师,24小时连轴转。

  每一分收获的背后都是汗水。做练马师的时候,他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去带马“晨操”,“马一定要在清晨出来操练,太阳出来后就太热了”。

  在陈百祥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专门为他题写的一幅字——“自胜者强”。“人生不需要与别人攀比,战胜自己才是强者。”陈百祥说。

  别做“莫己若”:河流汇入大海才有未来


  陈百祥最大的爱好是踢足球。除了强身健体,他踢球还有更大的使命。

  1986年,他与谭咏麟、曾志伟等演艺界人士一起,组成了香港明星足球队,踢球募集善款,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内地,他们先后举办了近百场慈善球赛和慈善演唱会,筹款额达到五六千万元人民币。华东水灾、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明星足球队都及时伸出援手。

  从1997年开始,每年中秋节,明星足球队都与驻港部队踢球联谊。“解放军驻守香港,香港市民非常感恩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我们去军营看望,就是要带给他们一点亲人团聚的感觉。”陈百祥说。明星队有100多名队员,很多香港有名的演艺界人士都在其中,“这些演员,军营小伙子都认识。联谊完了,大家合影留念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目’”。

  从当年第一次去内地踢球,到如今走过内地那么多地方,“变化太大了,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了。高速公路、高铁,都比香港好。这次抗疫,中国更是‘一枝独秀’!”陈百祥满满的骄傲,说起在内地旅行的感受,“就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

  陈百祥给自己的一匹爱马取名叫“莫己若”,取自于《庄子》的《秋水》篇,说的是河伯看着自己的河水奔腾很是得意,转头一看,后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原来大海才是最大的。“你觉得香港大,你回头看看中国内地,那才是大海。香港人要提醒自己,不能做‘莫己若’”。

  “拿演艺圈来说,过去香港一个城市的影视产品影响整个华人地区。现在你看,内地那么多城市都发展起来了,而且是10多亿人的市场,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机遇了。”陈百祥说,“香港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河流汇入大海,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神功皆从磨砺出,“火眼金睛”守国门 访中国浦东海事局危防中心主任陈维
神功皆从磨砺出,“火眼金睛”守国门
访中国浦东海事局危防中心主任陈维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物·故事
 
  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记者贾远琨)她在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查找谎报瞒报危险品的可疑箱,她每天与有毒腐蚀危险货物零距离接触,她编写查验工作方法、深化国际合作、实现进出口查验“全覆盖”……她是中国浦东海事局危防中心主任陈维。

  被誉为海事领域“女福尔摩斯”的陈维始终保持对工作岗位的敬畏之心,干一行钻一行,练就“火眼金睛”守卫“海上国门”。

神功皆从磨砺出

把好“海上国门”安全关



  15年前,通过对300多万条货物信息的层层过滤,陈维查获了我国第一起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开创了数据筛查法,成为我国外贸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

  危险货物港口开箱查验看似一件小事,但从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准确识别谎报瞒报危险品的嫌疑箱,不亚于大海捞针。

  记者跟随陈维对从上海港出运的集装箱进行查验时,陈维发现订舱数据中的疑点,决定开箱检查。在现场,果然发现集装箱内装有打火机等危险品。“这一箱打火机如果着火有可能烧掉整艘船,在海上实施救援十分困难。”陈维说。

  为什么陈维能够抓得这么准?神功皆从磨砺出。陈维的工作方法是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摸索得来的。通过品名、型号、产地等信息还原货物的“真实身份”,让她对自己发现的疑点总是心中有底。

  多年来,她通过对重点船舶、重点品名、重点单位和重点时段的规律性分析和总结,练就了“火眼金睛”,让谎报瞒报行为难以遁形。至今,她带领团队先后共查获1021起、涉及1654标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查实率高达80%以上。

志同道合同向行

创新始终在路上



  陈维常说,进出国门,我们输送的不仅是“中国制造”,还有“中国规则”。

  2010年,由陈维领衔的全国海事系统首家劳模工作室——陈维海事危防监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多年来,工作室总结并应用了陈维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查验精准度。

  从一个人、一群人到更多人,拓展的是工作,弘扬的是精神。陈维和团队推动开箱查验写入《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在全国施行。2015年,陈维牵头联合海关、边检、上港集团等单位,组建了口岸安全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促进了跨部门执法资源的整合和执法效率的提升。

  制度创新的同时,陈维和团队还致力于技术创新,开发“船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大数据AI预检系统”,提升了事中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预检系统上线以来,筛查的覆盖面更广了。以前,一名执法人员一天最多能查上万条信息;现在,几秒钟就能筛查几十万条信息。查处的案件量更多了,现在查获的违法行为是2019年1月系统启用前的3倍多,实现了危险品安全监管的提效增速。

  新研发的“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全流程可视化安全保障系统”最近正式上线运行,拓展了对集装箱危险货物装箱质量的抽查功能,实现对危险货物集装箱精细化、可视化和全程化监管。

  技术迭代为陈维的查验工作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疫情防控期间,陈维带领团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联合专业检测机构发布业内首份《疫情防控物资海运运输指南》,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两不误。

爱岗敬业源自责任担当


  陈维始终保持对工作岗位的敬畏之心,提出的“多一点付出、多一点用心、多一点坚持、多一点创造”的四个“多一点”精神,是她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

  全球贸易量的增长给集装箱查验提出新课题,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危险品集装箱体现着政府形象、国家尊严。

  2011年6月,陈维发现从韩国进口的一票货物是用于玻璃雕刻的“蚀刻剂”。根据成分分析,应属于腐蚀品,但相关运输方并未按照危险品申报并运输。这让陈维意识到从国外进口的货物同样存在谎报瞒报行为,必须引起重视。近年来,陈维共查获了120余起进口集装箱危险品谎报瞒报违法行为,货物来自日本、韩国及美国等国家,实现了从“出口查验”到“进口查验”的全覆盖。

  陈维开创的开箱查验工作方法得到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海事机关的高度认可和关注,并建立了深化交流合作的常态机制。在陈维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德国汉堡水上警察局的交流中,国际同行认为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是各国海事部门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海事运用开箱查验遏制违法行为的工作卓有成效,这更让陈维体会到维护海上运输安全、把好国门、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的重要性。

  “一想到我平平凡凡的岗位工作,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与人命财产安危联系在一起,我就充满了敬畏与力量。”陈维说,“箱子小,国家大;工作小,责任大。因为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所以在危险品开箱查验上的探索之路不会止步。”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从两捆花苗到百亿元花产业:广西横县以花富民强县之路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从两捆花苗到百亿元花产业:广西横县以花富民强县之路

( 2020-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横县茉莉花(9月15日摄)。  本报记者王念摄
 
 
 
横县一茶厂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直播销售茉莉花茶(9月14日摄)。  本报记者曹祎铭摄
 
 
 
广西横县茉莉花田(9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本报记者曹祎铭摄
 
 
本报记者王念、王军伟、曹祎铭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这首曲调优美、极具中国风的《茉莉花》,不仅在我国广为传唱,还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
 
  196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印尼参加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庆典活动,随行中国艺术家演唱了这首歌;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团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正是《茉莉花》;1999年,中央民乐团赴维也纳参加新年音乐会,当这首曲子演奏完毕,金色大厅掌声雷动;国外不少乐团和艺术家,也经常在重要场合演奏或演唱《茉莉花》……
 
  这首歌的前身《鲜花调》已在江南传唱数百年。1942年冬天,新四军文艺战士何仿到江苏六合金牛山下采风,被当地民间艺人演唱的《鲜花调》深深吸引,搜集词曲并整理加工,歌曲《茉莉花》问世。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但歌词描绘的,好像是广西横县当下的景色。我国最大的茉莉花产地,正是横县。目前,横县茉莉花种植面积超过11万亩、花农33万余人,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以此奠定了横县“中国茉莉之乡”的地位。今年9月14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签署,首批中国100个受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中就有横县茉莉花。
 
郁江两岸春风起 芬芳美丽满枝桠
 
  车入横县,公路两旁种着成片茉莉花,有的连绵数千亩,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近年来,横县茉莉花产业不断发展升级,不仅“芬芳美丽满枝桠”,还成为“四季飘香、月月挣钱”的“致富花”。
 
  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明朝《横州志·物产》等史料早有记载。横州州判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里记述:“茉莉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诗人陈奎“异域移来种可夸,爱馨何独鬓云斜”的诗句,侧面证实茉莉花引种自异国。
 
  位于广西东南部的横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年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在滔滔郁江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周边起伏的低山丘陵有效阻挡台风侵袭。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茉莉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史料记载,茉莉花原产于古罗马,通过丝绸之路在汉朝时传入中国。自宋代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中国出口海外的重要农产品,到清代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北美、西欧、东南亚。长期以来,横县人种植茉莉花只作观赏和闻香用,没有充分挖掘经济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横县境内鲜见茉莉花踪迹。
 
  记者在横县采访,多名老一辈茉莉花种植者和花茶制作师傅提起一个叫黄锦河的人,尊他为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开拓者。黄锦河已于2019年因病辞世,记者只能读到他未出版的个人回忆录。
 
  黄锦河祖籍广东佛山,生前为原横县茶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前,黄锦河的父亲在广州茶行里做茶,1952年到广西支援梧州茶厂建设,1954年又被安排到横县茶厂,一家人从此定居横县。
 
  黄锦河随父亲到广西时才12岁,成年后也在横县茶厂工作。1958年茶厂扩建,厂区东北角有块荒地,有人建议挖塘养鱼或开荒种菜,黄锦河却提出种茉莉花:一来雅观好看,二来厂里可以尝试生产茉莉花茶。“父亲组织种下的这片茉莉花,成为我儿时乐园,”黄锦河女儿黄姮回忆说,“也让我从小与茉莉花结下不解之缘。”
 
  茶厂采纳了黄锦河的建议,然而,到哪儿去找茉莉花苗呢?
 
  黄锦河想到了在广东做茶叶进出口贸易的业务员詹汉生,请其采购并送过来。1959年3月,詹汉生传来消息,约定时间从广州坐船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黄锦河连夜骑自行车赶往码头,拉回两捆茉莉花苗,与茶厂工人剪枝扦插。刚开始种植的茉莉花不足1亩,随后逐年分苗扩展到5亩,1962年已可摘花试做花茶了。这些实验性种植为横县后来发展茉莉花产业储备了首批种苗。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按下了改变命运的红手印,在相距遥远的横县,黄锦河也正与当时的云表人民公社站圩生产大队干部谋划种植茉莉花的事。黄锦河回忆录有这样的记录:“当时还不允许农民自由种植经济作物,我们计划在云表站圩种植15亩茉莉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我多次叮嘱他们,送花苗要等到晚上再送,种植也要悄悄地做,千万不要声张。”
 
  茉莉花该怎么种?怎么养护?能不能挣钱?黄锦河和当地干部群众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乏经验,花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过量的农家肥,刚刚生根的花苗被“烧”死5亩多,黄锦河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指导,最终保住了剩下的9.6亩。改革开放后,横县多个地方陆续摸索种植茉莉花,最成功的还是当时的站圩生产大队。
 
  云表镇飘竹村党支部书记谢永冲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种花经历。1981年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开时,他家分得近3亩责任田。“以前只能种一点水稻、玉米,大家都不富裕。”谢永冲说,“当时每斤茉莉花收购价已经达到1元,可以买好几斤米,大家积极性很高,不少人也通过种花富裕起来。”
 
  在横县,一代又一代种花人和制茶人努力探索,经历了数不清的酸甜苦辣,终于有了收获。如今走进横县,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茉莉花海。伴随着四季轮回,花开花落生生不息,茉莉花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兴,整个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窨得茉莉无上味 列作人间第一香
 
  据考证,茉莉花茶制作工艺最早发源于福建。整个工艺最重要的环节是窨制,即把茶叶与茉莉花不同的香气拼合起来,茶引花香、花增茶味,制作出气味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的茉莉花茶。
 
  在采访中,横县不少资深制茶师傅向记者介绍,当地茉莉花具有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等特点,每年4月至10月集中绽放。窨制过程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花在温度、水分、氧气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吐出香气,茶胚则吸收花香。窨制次数越多,茶的香气越浓郁,业内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说法。
 
  “制作茉莉花茶的工艺很讲究,一个因素掌握不好,都很难保证品质。”横县郁江茶厂负责人黄荣新说。今年73岁的黄荣新是广西首批外出学习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的老师傅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国内的茉莉花茶主要由福州茶厂和苏州茶厂生产。1966年,横县茶厂和梧州茶厂分别选派3人前往苏州茶厂学习,黄荣新就是其中之一。可回到广西后,学到的技术并没有及时用上。直到1978年,黄荣新才开始利用黄锦河在厂里种下的茉莉花尝试制作花茶。从那时起,国内茶行业出现变革,茉莉花茶产业也凭借这股春风酝酿着发展动力。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自治区供销社从横县茶厂、梧州茶厂和桂林茶厂抽调技术骨干,前往苏州茶厂、福州茶厂和南昌茶厂学习茉莉花茶制作技术,其中又有黄荣新。
 
  “苏州茶厂主要做内销,福州茶厂主要做外贸,南昌茶厂的生产规模较小。”黄荣新回忆说,“为了多学一点,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地跟着师傅,晚上回住处还要集中交流讨论,就这么一点一滴把花茶制作技术拼凑了起来。”
 
  横县花茶协会党总支书记陈道平是较早学做茉莉花茶的技术工人。“黄锦河、黄荣新等老一辈师傅把技术无私传授给我们,后来横县很多茶厂都能制作茉莉花茶。”
 
  顺来茶厂董事长周焕洪说,茉莉花茶的神奇之处是有花香而不见花,关键在于怎么存贮花香。“必须精心筛选纯净的花苞,控制花的鲜灵度,专注守候花开的时间,掌握好花与茶的比例,窨制过程中不敢有半点疏忽。”
 
  夕阳落山,暮色降临。在长海茶厂的车间里,生产部经理孙志华仔细查看当天收购的茉莉花苞,到晚上八九点钟,这些花苞将迎来与茶叶的第一次相遇。孙志华认为,虽然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相近,但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理解,对周围环境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只有达到人、茶、花合一的境界,做出的花茶才有“灵魂”。
 
  窨制高品质的花茶,首先要有高品质的花。到了茉莉花生长旺季,每天下午3时起,横县的茉莉花交易市场迎来大批收购商和花农。茶厂当天收不收花、收多少花,由制茶师傅说了算。“要看天气,如果连续3天以上是晴天,第4天就可以收花,经过太阳暴晒,茉莉花香会很浓郁。”孙志华说,“除了看太阳,还要看风向,北风天花的品质比南风天好,南风天又比无风天好。”
 
  收回来的茉莉花苞,一般要先养花,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当晚绽放;其次要筛花,留下健康的花苞;之后是拌花,将待放的花苞与事先准备的茶胚混合。这时,窨制过程才刚刚开始,拌匀的花与茶堆放约4个小时,然后及时摊开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茶叶吸收花香,温度下降后再次拌匀收堆,4个小时后将茶、花筛分,烘干茶叶,自然冷却。
 
  茉莉花一般是夜间开放,一个窨次通常需要一整夜时间。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介绍,一款优质茉莉花茶需要经过多个窨次,一般来说,3窨以下是普通花茶,6窨以上是品鉴级花茶,8窨以上才属于高端花茶。并不是每个夜晚的自然条件都适合窨制花茶,天气不好时需耐心等待,所以优质茉莉花茶的窨制过程往往耗时很久。
 
  黄姮继承了父亲的制茶手艺,从茶胚选料到收花窨制都事必躬亲。“第一个窨次尤为重要,我必定亲自动手。”黄姮说,正是对品质始终如一的坚守,他们的茶在四川、台湾等地有稳定的客源,每年订单都会源源不断找上门。
 
  目前,横县已有60多个本土茉莉花茶品牌,产品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横县茉莉花也成为广西最具价值农产品品牌之一。
 
建文去处仍是谜 茶禅一味在横州
 
  懂茶的人知道,茉莉花茶并不是越香越好。所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的清香与花的芬芳融为一体,但是说到底,茶是根本。也正因为如此,横县制作茉莉花茶的茶胚需要选用高档绿茶,茶叶大多来自其他地方。
 
  横县有没有本地优质茶叶呢?采访中,不少制茶师傅都提起了“南山白毛茶”,并对其品质赞不绝口。这种茶产自横县南山,亦称宝华山,因其位于县城南面,当地人称之为“南山”。
 
  《横州志》里有关于宝华山的描述,称其“山耸而奇,灵而秀,郁葱而伟丽,泓清而泉洌”。《横县县志》记载:“南山茶,叶背白茸似雪,萌芽即采。细嫩如银针,饮之清香沁齿,有天然的荷花香。”相传,山中名产“南山白毛茶”为建文帝栽种的茶树所产,老茶树依然长在南山上。
 
  循着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的指引,记者探秘南山,茂密的丛林中看到一处古色古香的茶庄,女主人表示,老茶树的传说在当地人人皆知,但并不在茶庄附近,在对面山上的应天寿佛寺。
 
  记者来到寺前,偶遇外出归来的行舟法师,说明来意,法师在前引路,穿过荆棘丛生的树林,踏进一人多高的野草丛,一路攀爬至后山的半山腰,终于看到了一片茶树,周围被铁丝网围了起来。眼前的茶树并不是古树,见记者疑惑,法师解释说,传说中的古树早已经无处寻觅,这些茶树品种为“南山白毛茶”,却是无疑的,所以专门划出一片山地保护起来。
 
  关于建文帝种茶的传说,行舟法师说得更清楚。“靖难之役”后,建文帝隐居宝华山应天寿佛寺,削发为僧并担任住持。他看到当地村民以种茶为生,但茶的质量不好,产量也不多,便细心观察茶树习性,挑选优质茶苗移到后山上种植,经过多年培育,终得一质优高产的品种。他还根据自身品茶经验研制出“银尖白毛茶”,并把制作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村民们为感谢建文帝,将“银尖白毛茶”称为“圣种白毛茶”,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南山白毛茶”。
 
  “靖难之役”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建文帝下落之谜仍为后人津津乐道。传说里的事情也只能当成故事来听,依托花与茶造福群众,还得从眼下实际出发。“南山白毛茶”毕竟稀少,花茶产业对茶需求量大,每年生产季大批茶叶都会从四面八方向横县汇聚,经过窨制后又流向国内外消费市场。
 
茉莉花开香千里 富民路上赛群芳
 
  云表镇飘竹村村民谢赐汉曾经很为生计发愁,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后半辈子会与茉莉花结下不解之缘,生活也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听说种茉莉花能挣钱,谢赐汉从黄锦河那里要来种苗,试着种了1亩。3年后茉莉花丰产,第一次捧着那么多钞票,他激动得难以入眠,“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钱,真没想到种花这么赚钱。”
 
  行情越来越好,农民种花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谢赐汉家所在的飘竹村茉莉花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村里的新楼房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家还买了小汽车。
 
  横县被确定为新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一跃成为国内种植茉莉花最多的地区,国内茉莉花核心产区随之发生转移。横县乘势而上,把茉莉花产业作为重大富民强县产业,先后出台了《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每年安排大量资金予以扶持。“近些年花的行情一直不错,平均种一亩茉莉花年收入大概有2万元左右,管理得好,还能挣更多。”横县茉莉花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陆宏建说,一大批贫困户和花农参与到下游产业链中,产业带动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在校椅镇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大片“茉莉花海”长势喜人,在这里试点的茉莉花生产数字化项目,通过实施茉莉花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监测等项目,使标准化种植的茉莉花较传统种植的花期延长40天,每亩花为花农增收3600元以上。
 
  与此同时,横县还不断健全完善茉莉花系列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制定发布《茉莉花种苗生产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茉莉花标准化种植、加工水平。
 
  以花为媒,以花相知。伴随着一年一度的“世界茉莉花大会”“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等活动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商、专家汇聚横县,为茉莉花产业大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横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花茶产业为代表的电商快速发展,传统的茉莉花(茶)产业正逐渐形成线下线上同“香”的发展格局。
 
  走进长海茶厂产品展示间,身穿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正通过手机直播平台向网友推介产品。茶厂负责人唐萍介绍,网上销售已成为他们开拓市场、增加销售额的重要方式。横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振武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并未从根本上影响横县茉莉花产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茉莉花经济”注入了新活力,韧性更强了。今年前9个月,横县网络零售额超过11亿元,与茉莉花相关的产品表现亮眼。
 
  在做精茉莉花茶的同时,横县深入发掘茉莉花的药用、养生、美容等综合功效,培育了正大香料、巧恩茶业等一批茉莉花研发生产企业,开发了茉莉精油、茉莉护肤品、茉莉文创工艺品、茉莉糕点美食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
 
  茉莉花产业的繁荣还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记者在那阳镇上茶村“莉妃花圃”盆栽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给刚刚收购回来的茉莉花老桩剪枝、塑形。“茉莉花种植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新,以前挖掉的老桩都被村民们拿去当柴烧。”31岁的花圃负责人闭东海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茉莉花老桩盆栽很受欢迎。“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花期过了还能继续销售,去年销售各类盆栽20多万盆,销售额近120万元。”闭东海说。
 
  依托“中国茉莉之乡”发展全域旅游,横县积极推进茉莉花生态公园和茉莉小镇文旅项目建设,打造“茉莉闻香之旅”旅游品牌,2019年茉莉花主题旅游超过530万人次。在“中华茉莉园”,远道而来的游客或在花海里游玩拍照,或驻足选购香包、花冠等产品,陶醉在茉莉花的独特魅力之中。
 
  茉莉花通过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生根发芽;现在,横县茉莉花又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我国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茉莉花茶中,用横县茉莉花窨制的产品占了很大比重。”横县县委书记黄海韬介绍,通过培育品牌、鼓励创新、提升附加值等方式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横县茉莉花真正实现了香飘四季、香飘世界,更加芬芳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