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05版:家 园

06版:经济·民生

07版:世界报道

08版:科 技

榕城金秋绿意浓
榕城金秋绿意浓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金秋十月,漫步福州城区、内河两岸,满眼是郁葱的绿树,榕城处处呈现生机活力、绚丽多姿的秋日浪漫。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灯光璀璨迎进博
灯光璀璨迎进博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6日,从白玉兰广场顶楼远眺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进博服务”在中国落地生根
“进博服务”在中国落地生根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周蕊、桑彤


  虽然“看不见”却超有能量,能为经济提质升级提供助力,这是服务贸易的力量。进博会上的新服务,虽然“看不见”,却在各个角落为中国经济加油。

  ——“看不见”的“数字能量”,让前沿技术与市场应用相结合。

  首届进博会结束后,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决定在中国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勤跃数字科技”。今年5月,这家公司正式开幕,这一数字化资产及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IP开发中心,就新基建与在线新经济进行探索,将成为前沿技术与市场应用的连接器、放大器。

  “德勤已连续3年参加进博会,回顾这三年,我们不仅感受到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更受益于中国开放友好的营商环境。”德勤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样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在第二届进博会后与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临港科技城成为国际创新协同重要基地。

  ——“看不见”的检测,以“标准”引领发展。

  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油气储运、炼化、加工、海事服务等领域优势明显,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在寻找第三方检验机构,为大宗商品储运产业建设提供精准、高效的计量保障服务。在首届进博会上,自贸区相关管理机构与来自瑞士的检验检测行业巨头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结缘,双方就进一步合作达成共识。

  2019年,通标标准正式与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联手建设流量计量联合实验室,为舟山乃至长三角区域的油品贸易交接提供精准计量,提高通关效率。通标标准中国区总裁杜佳斌表示,双方还计划向质量检测领域迈进,在油品检验化验领域进一步深度合作。

  在第三届进博会上,通标标准将首次展示其全新的公共卫生测试与评估服务方案,帮助相关市场和企业在安全防疫的基础上更快地复产复市。

  ——“看不见”的云端医疗,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瓦里安医疗展示了基于5G的放疗云系统“智云互联”。通过进博会平台,这一系统走进200多个中国城市,帮助上下级医院在云端实现互联。

  “进博会给了我们继续扎根中国发展的强烈信心。现在,我们进口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条生产线。”瓦里安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介绍,企业在疫情期间仍加码投资中国,第二届进博会上展出的高端直线加速器产线今年3月正式落成,瓦里安北京基地成为企业在全球最全产品线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张晓说,瓦里安在第二届进博会上签署了43个合作意向,其中约50%已转化落地。

        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

 
胸怀两个大局 做好自己的事
胸怀两个大局 做好自己的事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未来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胸怀“两个大局”,就是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看大势、明方向、谋长远,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国际形势主流,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同时,世界和平、合作不断遭遇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损害,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

  胸怀“两个大局”,目的在于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方针,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快实施人才兴国、科技强国战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胸怀“两个大局”,关键在于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多个指标由负转正,表明我国经济正延续稳定恢复态势。要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14亿多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是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底气所在。努力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就没有过不了的难关、迈不过的沟坎。 (记者梁建强)

      新华社武汉10月27日电

 
世代“水上漂”,一朝成“市民” 这个角色退捕渔民怎么转?
世代“水上漂”,一朝成“市民”
这个角色退捕渔民怎么转?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告别“水上漂”,圆了“安家梦”。记者近日在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采访了解到,长江等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各地精准制定住房保障、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等政策,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推动渔民向市民的转变。

圆了“安家梦”


  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河下村,一排小洋房明亮宽敞,每栋房子里自来水、煤气等设施一应俱全。几年前,当地政府为了帮助“以船为家”的渔民实现上岸安居,将一所废弃的学校作为渔民的建房用地,小洋房建成后,村里的11户专业渔民从此告别了风雨飘摇的日子。

  “过去我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船上,一遇大风大雨就担惊受怕,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连睡觉都更加踏实了。”河下村渔民涂继宏告诉记者,新房子圆了他们几代人的“安家梦”,如今鄱阳湖实施禁捕退捕,他也摆脱了在湖里“漂泊”的生活。

  在位于长江之滨的安徽省马鞍山市,住房保障是禁捕退捕工作的重点。在2014年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基本解决渔民上岸住房问题的基础上,2019年,马鞍山市采取提供廉租房、给予过渡期补助等办法,为215户渔民解决住房难题,使退捕渔民“住有所居”。

  靠渔船拆解得到的补偿款和相关补助,加之购房优惠政策,47岁的三姑娘搬进了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的西塘名苑小区,一家三口住进了约100平方米的房子,开启了渔民转向市民的新生活。

  三姑娘家以前有5艘船,包括住家船、生产船、辅助船等。“船上的环境很差,居住面积只有30平方米左右,吃饭、休息都在船上,连洗澡间都没有。”三姑娘说,她居住的小区里有不少上岸渔民,“过去住在船上,哪有现在住在岸上舒服啊。”

端上“新饭碗”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周家冲社区,8月份刚上岗的李青华正忙着给一些居民楼更换老化电缆线。他对自己的新岗位很满意,干起活来特别起劲。

  50岁的李青华十几岁就上了船,以捕鱼为生。汉江襄阳段全面禁渔后,他上岸了。捕鱼时,经常要对船只修修补补,李青华对管道维修、电焊和船上的电缆线、电器维修也都有“两下子”。上岸后,社区根据他维修“多面手”的特长,聘请他到社区上班。他的妻子选择自主创业在社区开了家文具店。

  几十年来,李青华夫妻俩第一次不再依靠捕鱼来维持生计。  

  湖北省通过发展产业安置一批、务工就业安置一批、支持创业安置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帮助渔民就业创业。截至10月中旬,退捕渔民中,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及就业意愿的20873人,已完成转产就业20457人。

  快到午餐时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红卫村村民邱会松正忙着将餐桌上的盒饭打包装车,送到附近的学校。

  禁捕退捕后,邱会松来到城区的一家快餐配送企业上班,负责配餐和送餐工作。“这几年捕鱼收入越来越少,上岸后在这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每个月工资5000多元。”邱会松说,现在每天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不用再跟湖里的风浪“较劲”。

  为了保障退捕渔民上岸后得到妥善安置,新建区从发展产业、帮助就业、招聘对接等方面明确了26条政策措施,精准制定扶助政策,确保渔民退捕后“稳得住”。

受益“保障网”


  在安徽省蚌埠市居住的张青喜原来以捕鱼为生,如今他收网上岸,住上了廉租房,还享受了一系列民生保障政策。

  “与原来相比,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了,我家不仅住上了城里的房子,还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多项政策保障,比如,政府干部给我家办了低保,养老、医疗等保障也都有。”63岁的张青喜说,“作为一位市民,我现在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

  当前,各地正在织牢退捕渔民民生保障网。安徽省已落实禁捕资金24.46亿元,印发《关于做好长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对参加养老保险的退捕渔民给予补贴。与此同时,该省印制3万本《禁捕退捕渔民帮联手册》,安排基层干部结对帮联退捕渔民,推进精准帮联和全过程管理。

  江西省出台《江西省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指导意见》和《江西省重点水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指导意见》,采取“政府直补”“缴补同办”“先缴后补”等方式,优化经办手续,减轻渔民压力。

  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有6.25万名渔民参保,占可参保人数的98%。考虑到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的实际困难,江西还发放为期一年的过渡期生活补贴1.52亿元,并将退捕渔民纳入社区管理,按政策规定落实退捕渔民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

 (记者姜刚、董雪、范帆、侯文坤、李思远)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探“微观世界” 抓“关键变量” 我国科学家与量子“纠缠”的故事
探“微观世界” 抓“关键变量”
我国科学家与量子“纠缠”的故事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刘菁、陈芳、徐海涛


  约一个世纪前,“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为人类开启了量子世界之门。

  进入21世纪,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让量子技术这个决胜未来的关键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是“中国量子军团”心中的梦想火种。

  120年前量子论诞生之时,中国只能做看客。而今,凭借一批科学家取得的多光子纠缠、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墨子号”卫星等突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次量子革命”的重要推动者与引领者。

  百年量子,探究微观世界推动人类文明


  10月23日11时,清华大学物理系一间普通办公室,阳光穿过窗户洒满书桌。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正伏案工作,他关注着世界量子科研的新进展,也思考着如何加快培养青年人才。

  个子不高、乡音浓浓,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薛其坤,朴实而风趣。奋斗与执着,是无数次接近真理的过程,也是他量子路上的人生信条。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全球物理学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因薛其坤团队的首次成功观测,中国标注了量子研究新高度。这项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电子器件发展,加速信息革命进程。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如今它与相对论并称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但20世纪初,量子论以其“怪异”“悖论”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纠缠、叠加,量子理论为什么这么怪?”1992年,一个名叫潘建伟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中向量子论发起挑战。始于此,他迷上了微观世界的奥妙与未知,一生与量子“纠缠”。

  20世纪,量子论催生出核能、激光、半导体,进而发展出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史称第一次量子革命。21世纪以来,新发现、新技术密集涌现,“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战鼓已敲响!”英国《自然》杂志说。

  量子科技的潜力难以想象:量子通信理论上可做到绝对保密,量子计算让运算能力指数级增长,量子测量则将精度提升至“原子级”。

  世界竞逐因此你追我赶。

  创新自信,中国崛起为世界“量子劲旅”


  2000多年前的墨子不会想到,他的名字有朝一日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标志。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于2016年发射,这意味着,中国将“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推进了一大步。

  41岁当选院士,46岁带领团队发射“墨子号”,47岁建成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如今已名震国际学界的潘建伟认为,能拥抱“中国机遇”,是他最大的幸运。

  当前,量子科技已是多国战略布局的重点。但很少有人知道,研究量子有多难。

  中科院院士王建宇比喻,实现量子卫星“天地实验”,“相当于人在万米高空,把硬币扔进地面的一个储钱罐。”

  中科大教授郭国平说,研制量子计算机,就像“用原子垒起一座金字塔”。

  中国量子信息研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约20年。但21世纪以来,中国异军突起,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创成果——

  多次刷新量子纠缠数量的世界纪录,2013年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2017年开通“京沪干线”实现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英国《自然》杂志评价,中国在量子领域,“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中国量子科研正处在黄金时代。”“墨子号”副总设计师彭承志说,日益强大的国力、催人奋进的氛围是根本保障。

  关键变量,小小量子有望撬动远大未来


  创新决胜未来,人才关乎成败。

  日前,2020国际量子大会召开,吸引了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名学者参会,38岁的中科大教授陆朝阳任组委会主席。

  越来越多的青年闯入微观世界,在与量子的“纠缠”中崭露锋芒,“敢于冒险”的火花在创新中绽放。

  34岁的中科大教授林毅恒,成功制备出原子和分子间“跨界”量子纠缠;合肥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长孔伟成是个“90后”,目标是3年内研制出50到10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目前,量子科技处于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关键期。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存在不少短板,面临多重挑战。

  潘建伟认为,我国量子通信研究水平国际领先,量子计算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量子测量还有差距。“我们必须统筹创新要素,牢牢掌握创新和发展主动权!”

  “像婴儿一样,刚学走路的时候跌跌撞撞,之后便会健步如飞走上大道。”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认为,应抢抓机遇推动量子应用。

  抓关键变量,增发展动能。

  在北京,成立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推动产业化;在安徽合肥,产业聚集的“量子大街”初具规模;在山东济南,规划到2030年实现量子产业规模300亿元……

  “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只飞了12秒,但它证明了人类能飞上天空。”陆朝阳说,随着对量子规律更深刻的认识,量子科学将开启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合肥10月27日电

 
17代人追逐的梦想实现了 记冀南平原刘秋口村变迁
17代人追逐的梦想实现了
记冀南平原刘秋口村变迁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岳文婷、王晓


  10月的冀南平原,沃野千里,一望无垠。

  在青银高速和230国道交会处的刘秋口村麦田里,冬小麦麦芽已经一片嫩绿。

  下了高速出口不足百米距离,一条笔直的柏油路横贯河北省新河县刘秋口村庄东西,街道两旁的观赏国槐亭亭玉立,红瓦白墙的民居格外醒目。

  刘秋口村刘姓先民们自河南夏邑县避乱逃荒而来。数百年间,战乱、水患、旱灾等各种天灾人祸频仍,贫穷在一代代刘秋口人脑海里烙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连日来,在刘秋口村采访,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村庄历经不同时代为摆脱贫困所做的抗争;也能深刻感受到,梦想为何能在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在刘秋口村东口,一块立于1988年的石碑上刻着村庄由来:明永乐年间,刘姓由河南归德府夏邑县迁来立村,因近古湫河,遂名刘湫口。后“湫”简为“秋”。

  “五六百年前,我们的祖奶奶领着俩孩子,为避乱千里跋涉来此定居。”1946年出生的刘守信说,“到我这里,已经是第16代了。”

  刘秋口村现有户籍人口392户、936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204人,被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村。

  刘守信1968年毕业于邢台农校,家里上溯三代人都读书。他说,新河县志记载,从1407年至清末,每隔数年新河县都交替经历旱、涝、蝗灾。在1641年甚至出现“妇女插草自卖其身……饿殍枕藉,惨不忍睹”。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春风吹到了这座冀南小县。

  “新中国成立那年,我10岁,虽然住的还是土坯房,但人民当家做主人了,都精气神十足。”81岁的刘根平说,1958年开始,他学了两年河南坠子。1970年前后,为了歌唱祖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在村里组建了坠子剧团,成员有20多人。

  1982年,刘秋口村20岁的刘运才从部队退役,正赶上改革开放好时机。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生长。”刘运才说,他和二哥刘进才以及一个伙计,三人一共凑了3500元,合伙买了一台二手的天津铁牛55拖拉机。

  一年之后,刘运才觉得拖拉机跑得太慢,他提议买汽车,但是由于物资紧缺,找了半年,贵贱买不到。

  1984年,三个人跑到石家庄,花了一个多月买齐了汽车配件,组装完成后,连夜开回了村里。第二天一早,就围了一大片人。

  随后两年里,刘运才又买了3辆大货车,并且培养了10多名货车司机,也带动本村和周边村逐渐开始跑运输。

  2004年,42岁的刘运才当选村支部书记。他说:“如果说之前‘先富带后富’是义务,那么当了支部书记,肩上就有了沉甸甸的责任。”

  刘运才说:“纵向来看,虽然村民生活有了较大提升,但农业种植单一,产业发展不够,因病致贫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

  随后,在帮扶单位和驻村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下,刘秋口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实现小康梦稳步迈进。

  针对劳动力短缺问题,2013年刘秋口成立了新河县运鸿种植专业合作社,到2018年,全村所有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农户每亩地每年保底分红800元。

  2014年至2015年,合作社搭建了大棚种香菇,贫困户刘学忠因身体不好无法外出打工,在家学习香菇种植技术,每月2000多元收入。“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觉得很幸福。”54岁的他憨厚地笑着说,“幸福就是奋斗出来的!”

  2016年,刘秋口村得到河北农业大学帮扶,合作社发展1600亩优质小麦育种基地,每亩地增收小麦200多斤。为提高小麦附加值,合作社还成立了石磨面粉厂,年产面粉10多万斤,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2017年底以来,在帮扶单位帮助下,刘秋口村相继建设了香菇大棚、鱼菇共生大棚18个,开展立体种植;引进了笨鸡、非洲雁养殖项目;采用“投资商+扶贫资金”模式,累计建成350千瓦光伏电站。这几项盘算下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5万元。

  今年4月底,1988年出生的刘鹏辉接过村支部书记的接力棒。他说,2019年,新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刘秋口人几百年的致富梦想也得以实现。

  刘鹏辉说,作为刘秋口村刘姓第17代人,他将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年轻人应有的作为。

  有感于村里的沧桑变化,刘守信作了一首《刘秋口新貌》:

  “红瓦白墙绿树映,疑是江南姑苏城……老幼守家爷孙乐,广场歌舞庆升平……”

  对于为什么这一代人能掀掉压在刘秋口人心头几百年的贫穷大山、实现小康梦的问题,村里老少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因为国家富裕了,政策好了,支持力度大了。”“各级政府都在下大力气脱贫攻坚……国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正说话间,刘根平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欢快的旋律:过上了好日子红红火火,赶上了好时代喜乐年华……

  他腼腆一笑说:“这句词儿,唱出了俺全家人的心声。”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7日电

 
济泰高速公路通车
济泰高速公路通车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7日拍摄的济泰高速(无人机照片)。当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承建的济南至泰安(简称济泰)高速公路通车。济泰高速是山东省高速公路规划网的“纵六”并行线,建成后,从济南至泰安只需半小时左右。该公路将为泰山旅游增加一条连接通道,缓解京台高速公路的压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科技奖励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促进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有关举措以及科技奖励实践中探索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同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有必要修订现行条例。

  修订后的《条例》共5章38条。

  《条例》规定,科技奖励制度的目标是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明确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强调科技奖励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条例》落实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的改革要求。改革报奖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等提名的制度,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强化奖励的学术性。

  《条例》完善科技奖励的评审职责、评审标准、评审程序等制度,明确科技部与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的职责分工,明确各奖种评审标准和激励导向,完善评审办法,明确评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

  《条例》加强科技奖励诚信体系建设。明确评审专家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在科技活动中违反伦理道德或者有科研不端行为的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建立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条例》加大对科技奖励的监督惩戒力度。明确提名者、评审专家等奖励活动主体应当遵守的工作纪律,禁止任何个人、组织进行可能影响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对奖励活动各主体均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6名“新时代好少年” 先进事迹在京发布
36名“新时代好少年”
先进事迹在京发布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10月27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北京联合发布36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
 
  这些青少年先进典型,是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荐、互荐,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产生的。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勤奋学习钻研、勇于自立自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参与疫情防控、热心公益活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优异、事迹突出,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的身边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
 
  发布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寄语为统领,分为四个篇章,采用视频播放、现场采访、嘉宾颁奖等形式进行,重点推介10名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26名好少年事迹作集中发布。在发布活动现场,10位好少年表示:时刻牢记习近平爷爷的谆谆教导,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多角度展示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感人故事,不断发现和推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青少年典型,从而更好地示范引领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据悉,此次“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节目将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栗战书出席第六届金砖国家议会论坛视频会议并讲话 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栗战书出席第六届金砖国家议会论坛视频会议并讲话
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六届金砖国家议会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讲话。

  栗战书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峻考验。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保障民生是各国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4亿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今年前9个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世界经济恢复贡献了力量、传递了信心。

  栗战书强调,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方提供了支持和援助。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向联合国和世卫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尽己所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只要各国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栗战书就金砖国家立法机构加强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依法助力疫情防控。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是立法机构的职责所在。秉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进国际联防联控,反对将病毒政治化、污名化、标签化,反对任意“甩锅”“推责”。二是坚持开放创新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法治支撑。推动务实合作、促进经济恢复增长,立法机构责无旁贷。从法治的角度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坚定维护国际法权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四是在金砖机制下深化立法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建设好议会论坛这一重要平台,拓展对口交流,鼓励议员和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友好交往,让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更加深入人心。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印度议会人民院议长博拉,南非国民议会议长莫迪塞、全国省级事务委员会主席马松度,巴西众议长马亚等出席视频会议。与会各方围绕“维护全球稳定、保障共同安全、促进创新增长的金砖国家伙伴关系:议会合作”的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通过了《第六届金砖国家议会论坛宣言》。

 
下月起内地香港居民回港免十四天隔离检疫
下月起内地香港居民回港免十四天隔离检疫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香港10月27日电(记者刘明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7日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在为恢复跨境往来而努力,将于11月开始率先安排在内地的香港居民免14天隔离检疫回港,初时会设有配额。

  林郑月娥是当日上午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作出上述表示的。她希望这是好的开始,以后可逐步有序地让香港与内地人员顺利往返。

  林郑月娥表示,将会在全港设立4个长期社区检测中心,分别位于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这些检测中心将有双重功能,在当区有特别感染群组出现时,特区政府可更快动员提供病毒检测服务;另外也可为日后需要申请健康码及通过“航空旅游气泡”出境的人士提供付费检测服务。

  林郑月娥还说,已就强制检测展开相关法律工作。强制检测一般会针对有病征人士、出现暴发的感染群组或者感染风险较高的处所或小区等。另外,香港机场管理局这周会试验快速病毒检测,测试为抵港旅客快速检测的成效。

  林郑月娥介绍,早前由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研发的感染风险通知手机应用程序,会在近期推出,方便市民自愿通过扫描场所的二维码,记录个人行程。

  有关香港与新加坡建立“航空旅游气泡”,林郑月娥说,目标也是在11月内实行。

  “航空旅游气泡”是指两个目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建立一定的工作机制,互认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允许检测呈阴性的旅客乘坐专门的航班不受隔离检疫限制来往于两个目的地之间。

 
第一时间拉响“警报” 争分夺秒阻断传播途径 及时保障物资充足 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新疆疏附县做了这三件事
第一时间拉响“警报” 争分夺秒阻断传播途径 及时保障物资充足
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新疆疏附县做了这三件事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7日电(记者潘莹、高晗、马锴)经过4天连续奋战,10月27日,新疆喀什地区有望完成辖区474.65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自10月24日在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无症状感染者以来,喀什地区疏附县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很快突破百人。

  此次疫情发生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果断决定,以疏附县为重点、在喀什地区开展全民免费核酸检测,坚持科学施策、精准防控,加快疫情研判、流调和对重点人群的排查,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疫情防控最新进展,为全力控制局部疫情,切断传播途径,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赢得时间。

常态化核酸检测第一时间拉响“警报”


  10月24日,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一家工厂,每周常态化开展的核酸检测中发现:一名17岁的女性检测结果呈阳性。

  应急响应机制一触即发。自治区党委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喀什指导防控工作;喀什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立即启动一级响应,自治区、喀什地区联合专家组迅速赶赴疏附县开展工作,相关部门全面开展疫情研判、流调、重点人群排查、核酸检测等。

  在专家组指导下,疏附县流调溯源工作不断取得进展。10月26日,喀什地区行署副秘书长艾赛提·吾拉音木说,目前164例无症状感染者,与站敏乡三村工厂关联性大,流行病学呈现高度一致。且所有无症状感染者未明确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发热病人接触史及冷链物品、野生动物接触史。

  同时,通过对这名17岁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更多潜在的感染者纷纷浮现。25日,新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37人;26日,无症状感染者再增26人。

  今年8月以来,根据自治区安排部署,新疆各地对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定期核酸检测,以便及时发现人群中的早期感染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顾莹苏说,从目前情况看,核酸检测预警机制和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后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这两项工作,对这次疏附县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争分夺秒阻断传播途径


  记者10月26日在疏附县一家工厂核酸检测现场看到,工厂员工戴着口罩、间隔1米,分批有序等候咽拭子采集。

  正在检测现场的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工作人员卡斯木江·艾海提说,从24日开展核酸检测以来,他和同事们进工厂、社区、村组,工作连轴转,就为抢抓时间,尽快把潜在的病例筛查出来。

  疏附县需检测总人数24.52万人,截至10月26日16时,已全部完成检测。最大限度提升检测能力,为主动筛查发现感染者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10月26日24时,新疆喀什地区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164例,均在疏附县。

  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希江介绍,疫情发生后,来自乌鲁木齐、阿克苏、和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等地的核酸检测力量火速支援喀什,使喀什核酸检测能力增加为单日12.2万管、61万人。同时,从喀什地区及其下辖各县市抽调了1万多人的核酸采样队,也在同步开展全员检测。

  “因为核酸检测迅速及时,发现早,病人尚处于感染早期阶段。”王希江说,这对我们的疫情防控非常有利,无症状感染者被及时发现,和他们相关的密接人员也就被及时纳入医学观察,可以精准掌握本地区传播链,采取防控措施,快速阻断传播途径,为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打赢这次疫情防控战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已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第一时间转入定点医院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对筛查出来的密接人员按规范要求全部集中隔离。

回应居民关切 物资保障充足


  “请大家听从社区干部的引导,有序出门购买生活物资”“如果家里有危重病人、孕妇及婴幼儿需要就医,请第一时间和社区联系”,连日来,喀什地区不仅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媒体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还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电话,提供暖心提示。

  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团结路社区有常住人口4500多人,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丽君说,社区干部24小时值守在社区,组织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和环境消杀工作,当好老百姓的“勤务员”。

  喀什市民阿依古丽说,虽然暂时居家隔离,有社区干部服务,家里吃的用的都不缺,不用担心生活上有问题。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物资保障,当地政府抽调专人负责肉类、蔬菜、粮油副食供应和物流配送等各项工作。在疏附县昆仑园区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净菜车间,记者看到,一个个分拣、搭配好的“新鲜蔬菜包”整装待发,将由配送人员为居民送货上门,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艾赛提·吾拉音木说,目前,喀什三个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库存量达2926吨,现有粮油库存充足,可保障全地区供应;活体畜禽储备可满足市场肉产品需求;各类生活日用品货源渠道稳定。

 
上海立法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上海立法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记者郭敬丹、仇逸)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7日表决通过《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条例将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十章八十五条,对公共卫生社会治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医疗救治、保障措施等均作出具体规定,旨在进一步构建“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条例同时总结固化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特色工作,特别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和做法。

  例如,在推进公共卫生社会治理方面,条例总结新冠肺炎疫情中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有效做法,提出要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将区域治理、部门治理、社区治理、单位治理、行业治理有机结合,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体系。

  对于预防与应急准备,条例要求,建立完善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核心、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强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医防协同、疾控机构与社区联动工作机制。

  条例还要求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口冷链食品储运、加工、销售企业,交通枢纽等单位和场所的监测哨点布局,相关部门按监测方案共享监测信息,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条例也纳入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相关内容,例如个人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不食用野味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条例明确,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制定分餐制服务规范,并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落实要求。

 
专家排除新疆疏附县疫情与乌鲁木齐疫情病毒相关性
专家排除新疆疏附县疫情与
乌鲁木齐疫情病毒相关性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医护人员为居民采集咽拭子(10月26日摄)。
 
  记者10月27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喀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样本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排除疏附县疫情与7月份乌鲁木齐疫情病毒的相关性。目前,新疆疏附县疫情的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   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戈壁深处崛起军事科技人才高地 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为高科技人才营造干事创业最佳环境
戈壁深处崛起军事科技人才高地
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为高科技人才营造干事创业最佳环境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兰州10月27日电(李学勇、张汨汨、高玉娇)名校毕业,意气风发,是选择大都市、名高校、一流研究所,还是选择寂寞、荒凉的戈壁滩?硕士毕业的王伟超选择了后者。这也意味着,他必须放弃一些人眼中的“精彩”。

  短短几年,在戈壁深处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王伟超已经成长为所在领域小有名气的业务骨干,并成为单位重点培养对象。他觉得,正是当年的“放弃”,让自己收获了真正的精彩人生。

  在这片戈壁滩上,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看似“放弃”却得到更多,成就“王伟超们”的不仅是激情与热血。

  近年来,随着强军事业的不断推进,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踏上了大变革大发展的新征程。2013年2月2日,习近平主席来到这里,参观了部分装备,亲切接见了基地官兵和技术人员代表,要求大家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决完成以试验和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戈壁滩的2月还是天寒地坼,习主席的话却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基地高级工程师李鸿就是受到接见的技术人员代表之一,在她的回忆中,质变,仿佛也就此开始——就在第二年,基地开始了职能使命的大幅拓展:从辅助作战训练到常态化担负战备值班,从武器装备性能试验到综合作战效能评估……

  任务的拓展,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高科技人才怀着抱负和梦想来到这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营造干事创业的最佳环境,让他们无悔‘放弃’,锚定‘选择’。”基地政委雷同东说,近年来,基地贯彻人才强军战略,持续提升人才建设质量效益,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在核心技术领域、新兴前沿领域,一座令人瞩目的军事人才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铸魂


  来到这里,可能是因为激情;而扎根在此,却一定是靠着信念。

  “条件艰苦是客观存在的,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也普遍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期’。”基地某部政委杨彬说。

  “适应期”,也是塑形铸魂的关键期。

  王伟超来到基地的第一个月,就在部队的组织下跑遍了戈壁滩上的各个“景点”——老一辈住的“地窝子”,打的“创业井”,象征爱情也象征忠诚与奋斗的“夫妻树”……

  “看景点”之后,是“听讲座”。基地众多扎根戈壁、建功创业的传奇人物,轮流走上演讲台,倾情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讲台上,王伟超第一次见到了李鸿——这位身姿娇小的女将,当年放弃大都市的优越工作,主动申请来到基地,30多年后的今天,她已是航空武器试验领域的领军人物。

  他也见到了李国友——这个皮肤粗糙的汉子当年作为靶场光测领域最早的一批博士,在偏僻的点号上带领团队战天斗地,硬是把一个机械、单调的工作干成了一个站在行业前沿的高技术岗位。

  一个个精神图腾,一个个形象名号,凝缩了基地60余载光阴与热血,成为一茬茬年轻人用之不竭的思想燃料。

  而灵魂的铸造,“猛火急攻”还不够,更需持续“加温”。为此,基地党委持续开展“建强大基地、立起好样子”特色教育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夯实思想根基,激发共鸣、淬火成型。

  “说真的,之前选择到这里来,只是抱着‘多摸摸装备,给之后的学术道路积累点底子’的简单想法。”王伟超说,“但了解了、融入了,才真正感悟到,人生境界可以有多么广阔,个人的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会焕发出怎样的光彩!”

  “如果说我们是‘钉子’,那这里就有最强的‘磁场’。”他说。

搭台


  基地某部技术军官王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某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入学之际,他却将录取通知书塞进了箱底,决心留在戈壁滩继续工作。吸引他的,是某国家重点型号装备的相关任务。

  “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服务部队、服务战斗力,而现在,我已经站在战斗力的前沿了。”王琦说,“作为军事科技工作者,有生之年能参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型号,是无上光荣。”

  改革强军大潮中,基地任务量井喷式增长,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基地也在精心筹划,为有志青年搭平台、划路径、压担子。

  王伟超来到部队,经历了几次“上天入地”:先去无人区“蹲小点”,再进业务室参与课题攻关,之后到机关任参谋,再回业务室时,他已走上领导岗位了。

  “基层点号磨炼意志,业务室凸显特长,机关全面统调提高站位。”王伟超所在站站长王发年解释,“再回到业务室,就能独当一面了。”

  发展路径的“最优规划”促进了人才的加速成长。王发年当初从“新员”到技术室副主任用了6年,而王伟超2年就挑起了担子。

  如今,王伟超已收获了与王发年一模一样的黝黑皮肤,与当年那个白白净净的硕士生相比,变化更大的,是他眼神中透出的那份完全不同的沉稳和笃定。

解困


  “战友们在戈壁里苦干,我们不能让他们再苦熬。”——增强官兵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基地各级党委一贯秉持的理念。

  戈壁的大环境很难改变,但近年来基地的小环境不断改善:营区修起了体育馆、图书馆,有了宽敞明亮的公寓房、设施完善的学校和幼儿园,各个边远点号陆续通网通电,有的还加装了空调、冰箱、净水机……

  在家属就业、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基地始终贯彻面向基层、服务官兵的基本导向,扎扎实实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环境美了,条件好了,‘后院’稳了,‘后路’通了,‘后代’乐了,人心自然就安了。”杨彬由衷感叹,“给高学历干部一缕阳光,他们就会还你满园春色。”

  王伟超最爱回味的场景就是2019年10月1日那天,一堆人围在电视机前观看大阅兵实况转播——当镜头扫过装备方阵与空中机群,座位上不时发出雀跃的欢呼:“这是我的型号!”“这是我的!”……欢呼过后,又是齐刷刷的热泪盈眶。

  在最艰苦的地方,干着最尖端的事业——王伟超觉得,这,就是最精彩的人生。

 
“我们是光荣的人民空军” 北部战区空军组织传承红色基因精品课巡讲活动
“我们是光荣的人民空军”
北部战区空军组织传承红色基因精品课巡讲活动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沈阳10月27日电(王学峰、张卿晨)近日,北部战区空军“我们是光荣的人民空军”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课宣讲团,赴基层部队进行巡回授课。课堂上,讲述者与聆听者互动频频,新老影像资料轮番上映,一个个动人走心的红色故事点燃官兵矢志精武的热情。

  “主题教育不仅要‘注满一桶水’,更要‘烧旺一团火’。”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负责人介绍,为让红色传统教育紧贴时代要求、紧扣官兵需求,他们在推进主题教育过程中始终牢牢关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主题教育为统领,聚焦“传承北疆胜战传统、当好北疆红色传人、争做北疆强军先锋”,打造“三个北疆”特色教育品牌,用人民空军的厚重历史和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帮助官兵固化精神图腾,更好担负守卫祖国北部空天的神圣职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精品课中,他们划分老航校创业、抗美援朝、火红年代以及跨越发展和新时代5个历史时期,组织力量收集整理“红色家谱”,遴选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备课授课,通过穿插介绍珍贵实物讲述历史,用图文视频回顾再现历史,连续3年在旅以上部队和部分空军院校、军兵种兄弟部队等单位巡讲,为官兵送上“热气腾腾”的教育大餐。

  “这是象征空军歼击机飞行员最高荣誉的‘金头盔’,戴上它,帅不帅?”在某新训单位,宣讲团成员讲述的新时代人民空军精彩故事,让新战友们热血沸腾。

  据介绍,精品课不仅是新兵入营光荣传统教育的基础课,同时也因课件内容“因受众而异”而成为“常讲常新”的提升课。巡回宣讲中,每到一地,宣讲团成员都见缝插针组织问卷调查和集体座谈,广泛征求改进意见建议。他们有时候听到一个精彩故事,即便马上就要开始讲课,也想方设法调整授课内容,增加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

  “革命先辈直面困难不低头、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年轻官兵学习践行。”某新兵营教导员沈薇薇在讨论中说。

 
他坐在那儿,便是一座丰碑 记志愿军连长张计发
他坐在那儿,便是一座丰碑
记志愿军连长张计发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郑州10月27日电(记者刘艺)淡淡的百合香取代了医院走廊的酒精味儿,病房里,张计发静静地望着女儿们送来的花,粉百合、向日葵、康乃馨,花团锦簇地围着一幅画。

  “这幅画是今年儿童节,信阳市十三小学的小朋友送给父亲的,画的是父亲亲历的一个苹果的故事。”张计发的二女儿张爱军说。一个苹果的故事是电影《上甘岭》中的经典片段,主人公张忠发的原型,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135团7连连长张计发。

  张计发的档案装在一个迷彩绿的盒子里,如同他一生的底色。里面一份自传写道:“我出身贫农家庭,自幼饱尝困苦,曾眼见大姐被卖……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城守不住,村也难保……当八路军光荣,打了胜仗老百姓都来慰问。”

  17岁的张计发打心眼儿里想着一件事:“我要当兵。”

  1945年7月,张计发如愿参军。华北平原的放牛娃逐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排长。1951年,他随志愿军第15军入朝作战,并于次年10月30日,在上甘岭迎来了此生最难忘的战斗。

  “我连的任务是参加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的反击,全面恢复我军对597.9高地的表面控制权。”进攻开始后,4连、6连先后冲锋受阻,张计发带着7连冲上去时,与敌后续部队狭路相逢。

  “那一战,拼的不光是武器,还有胆气。”后来,张计发在回忆录中写道:“突击排顶着枪林弹雨,连续冲了3次才占领阵地。敌人趁我们立足未稳,即刻组织反扑,只看见黑压压一片锃亮的钢盔,臭虫般密密麻麻地向阵地扑来。我不记得击退敌人多少次,但就算只剩8人,我连也并未后退,完成了坚守阵地24小时的任务。”

  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7连最后的8人之间。赶来接应的战士塞给张计发一个苹果,张计发马上想到让通讯员先吃,但通讯员把苹果传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最后苹果又完整地回到了张计发手上。

  是役,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张计发主动申请转业,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抗美援朝归国后,张计发进入原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他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常常在熄灯后还打手电筒补习,身体出现病痛也不在乎,满怀壮志要为党和部队再干几十年。1960年,张计发确诊肝病,辗转数家医院只得到一个结果:最多能活5年。

  妻子魏祖勤说:“那是我此生最难熬的日子,老张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我默默听他叹气,或许他还默默流泪。”不久,张计发向上级申请转业:“如果我不能做贡献了,那我也坚决不做包袱。”

  怀抱着无限的忠诚,老兵决心离开深爱的部队。考虑到张计发的身体状况,上级安排他进入信阳军分区干休所休养。

  彼时,张计发的肝病已很严重,腹部肿胀充水,还能摸到里面砖头一样的硬块。同时,长期在战场上不规律饮食所导致的胃溃疡也折磨着他。

  “那时候来找老张作抗美援朝事迹报告的人很多,我考虑他的身体不想他去,最起码不要都去,可他偏偏一场不落。”魏祖勤忍不住心疼,“我听人讲,他一手托着腹水肿块,一手攥成拳头顶着胃,不取分文、不看稿子、也不讲自己。”

  “让更多人记得我们牺牲的战友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离开部队后唯一可做的贡献。”张计发这样解释自己坚持的原因,“我是一个老兵,应该保持战斗的样子。”

  医生判定的“5年之期”过去后,张计发的肝病反而渐渐好转。“去医院复查,大夫都说是个奇迹。”在三女儿张爱民看来,父亲的生命似乎一直延续着上甘岭上那种顽强的精神——

  82岁接受双膝置换手术,94岁因胃癌两次搭建胃支架,前不久股骨头置换手术后5天便能下床走动。

  一直照顾张计发的护士黎春莉说:“以95岁高龄上手术台,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可他的心率从头到尾都平稳如常。”

  “父亲从不喊疼,但他有时会哭。”张爱民说,只要吃到好饭,尤其喝到好酒,张计发总会想起牺牲的战友,然后默默无语、老泪纵横。

  “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我替那些牺牲的战友领受了许多荣誉,尤其是大家喊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常想,什么是最可爱的人?那些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便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国家、人民的军队,最不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人。”

  张计发坐在那儿,好像一座丰碑。

 
抗美援朝老战士走进校园
抗美援朝老战士走进校园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10月26日,抗美援朝老战士杨秀珍在主题活动上接受学生献花。当日,90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杨秀珍来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的云大附中星耀学校小学部,与师生们一同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活动。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30余位专家聚首浙江桐庐夜话哲学
30余位专家聚首浙江桐庐夜话哲学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杭州10月27日电(记者许舜达)富春江“哲学夜话”日前在浙江省桐庐县举行,全国30余位专家从哲学角度畅谈新时代我们如何实现“富”和“美”的平衡发展,以及未来应如何追求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等话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特聘教授陈学明说,面对当今世界之大变局,人类最大的危机不再是生存的危机,而是生活的危机。“所以需要借助哲学的智慧,来更多思考我们应该追求何种生活方式,其中涵盖了要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物质等多种关系。”

  多位专家在发言时提到,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桐庐地处浙西山区,自古以来,这里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山水风光吸引无数文人骚客留下上千篇诗文。如今,这个浙西小县摇身一变,成为“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桐庐县委书记方毅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是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桐庐“蝶变”,美丽城乡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桐庐的发展,是整个浙江发展的缩影,也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邴正表示,近40年来,浙江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平衡的新路,“我们不但保住了绿水青山,也拿到了金山银山”。

  “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理念去指导、支撑我们的奋斗,这些都与哲学密切相关,需要我们进行更多哲学层面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为第二届中国哲学家论坛的延伸活动,参会专家还受聘为桐庐的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专家,在受聘5年时间内,他们将为当地发展贡献更多哲学智慧。

 
木棉花开红胜火 广西千里边境线脱贫纪实
木棉花开红胜火
广西千里边境线脱贫纪实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拼版照片:左边两图是广西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水弄二社苗族儿童吴美烈生活场景(2009年5月6日摄);
右边两图是吴美烈的求学画面(2018年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新华社南宁10月27日电(记者向志强、陈一帆)南疆广西,上千公里的边境线蜿蜒曲折,高大挺拔的木棉树沿线巍然屹立。这是一条有着奇山秀水的美丽风景线,但也曾因偏远闭塞处处刻下贫困印记,8个边境县(市、区),5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
 
  从整合资金修路引水到改造房屋稳定安居,从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种养到立足优势发展边贸,从搬出大山进厂务工到更新观念斩断穷根……经冬复历春,木棉树下的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始终热火朝天。
 
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


 
  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水弄屯,一个位于边境零公里处的苗族山寨,由于大山阻隔、海拔较高,这里的村民曾被称为“住在云端的人”。羊肠路、茅草房、煤油灯……新华社记者曾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贫苦景象。
 
  2008年,当地政府为水弄屯村民盖起砖瓦房,修通砂石路,新建蓄水池,村民陶美羊一家的生活有了起色,还买了第一辆摩托车。
 
  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水弄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再次升级:家家户户住进更加稳固的楼房,加建容量更大的蓄水池,房前屋后配置储水净水的“水坦克”装配式蓄水池,宽敞硬化的通屯路上树起了太阳能路灯杆。
 
  在政府的帮扶下,陶美羊现在养着6头牛、3头猪,去年卖了1头牛就收入7000多元。“我们还有边境补助、低保补助、产业奖补,孩子读书有教育补助,日子一年过得比一年好。”陶美羊掰着手指给记者数起各种福利。
 
  连着三四个月不下雨,全村吃水就靠一眼水量有限的山泉——几年前,靖西市龙邦镇大莫村弄关屯的养殖户陶皇保总是为水发愁:人都不够吃,羊怎么办?
 
  2018年初,村民们历经曲折找到了水源地。当年7月,对口帮扶大莫村的深圳市龙岗区出资160万元,建成5个高位水池和7.5公里长的引水管道。陶皇保打开家里的水龙头,当清澈的水哗哗流出,他的愁绪一扫而光,山羊养殖数量也增加到100多头。
 
  经过数年建设,广西边境地区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实现了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的飞跃,边境8个县(市、区)“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公路”。边境地区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0%。
 
  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边境补助政策让更多人愿意长住边境一线,不少贫困户从条件较差的老家搬到边境0到3公里地区。
 
因地兴业充实“钱袋子”


 
  看着长势喜人的板蓝根,瑶族村民凤亚内终于体会到来自土地的丰收滋味。凤亚内的家位于那坡县平孟镇念井村西马屯。这里山岩嶙峋、土壤稀薄,人均耕地不足0.3亩,长期以来,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少许耐旱玉米度日。
 
  “兴边富民感党恩,造田感谢解放军”——20世纪90年代,部队排雷之后,在山弄里平整出一块10亩左右的土地,无偿交给村民耕种。2019年,当地党委政府结合地貌特点,在西马屯周边实施砌墙保土工程,开始又一次“造田”,将80亩斜坡石头窝改造成土地,发包给农户种植板蓝根。
 
  如今,站在进屯的山口放眼望去,两侧山坡是连片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上方是新建的一户一个棚舍的养殖场,依山而建的楼房错落有致。
 
  近年来,边境沿线党委政府在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和边贸及加工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
 
  迎着早晨的阳光,刘艳青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离家一路之隔的扶贫车间上班。在她身后,是宁明县爱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福小区,不远处便是爱店口岸和边贸进出口加工物流区。
 
  搬迁出来之前,刘艳青的丈夫患病、孩子年幼,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为了挣钱,她得前往距家3小时路程外的山林割松脂,去一趟半个月都不能回家。2018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刘艳青的苦日子总算到了头。除享受边境补助外,她还成为一名“上班族”,在家门口参与边贸落地加工,一天能获得100元工资。
 
  目前,爱店镇安福小区已安置来自5个乡镇的5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因地制宜成立边民互助组,引导边民广泛参与边民互市、货场装卸、进口产品落地加工等。
 
  龙州县更是尝到了因地兴业的甜头。全县以“种养贸游工”五大产业为核心,加大“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力度,引进企业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发展牛羊养殖,组建200多个边贸互助组带动贫困户8000多人通过运输、装卸等就业增收,发展红色旅游,建设扶贫产业园等,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79%降至2019年的0.25%,成为广西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擦亮更美边境线


 
  经过持续奋战,广西边境地区贫困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从2016年至2019年,广西8个边境县(市、区)实现373个贫困村38.77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69%。
 
  在脱贫攻坚路上,边境地区发展如何接力前进?靠生态、靠文化、靠教育、靠开放……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广西边境地区正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当了20多年蔗农的农海忠从来没想到,靠深山密林中的鸟也能实现脱贫致富。他所在的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地处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当地借助保护区独特资源优势,建设弄岗生态观鸟科普基地,创新推广“观鸟经济”实施生态扶贫,全村166户730人(其中贫困户47户231人)参与其中,通过提供交通、食宿、向导等服务增收。
 
  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通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实施教育振兴八大工程系列重大项目,边境地区教育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在靖西市,当地积极利用“两后生”政策,帮助初中和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孩子到技工学校学习,实现技能就业和稳定就业,2017年以来已组织557名“两后生”参加技能培训。
 
  开放是边境地区的优势。近年来,一系列新开放平台在广西边境落地,东兴、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广西自贸区崇左片区建设启动等,正推动口岸贸易、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贸易蓬勃发展,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供坚实保障。
 
老范的“及时雨”
老范的“及时雨”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重庆10月27日电(记者韩振)看着三峡红叶烂漫,老范乐得合不拢嘴:他开办的“农夫山庄”农家乐,最近平均每天能接待四五桌游客用餐,一天收入有五六百元。

  今年53岁的老范名叫范辉廷。4年前,因为妻子多病、孩子读书,他尽管常年在外地打工,但还是重庆巫山县大塘村的一名贫困户。后来,他自己也因病无法继续打工,不得不回到家中务农。收入少了一大截,老范一家人陷入更深的贫困。

  2018年,大塘村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后,怡人的乡村风光和特色农家菜,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村民们纷纷开办农家乐,逐渐尝到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

  老范也想开农家乐,这样他就能一边在家照顾妻子,一边挣钱脱贫致富了。但启动资金从哪儿来?老范一筹莫展。

  村、镇扶贫干部了解到老范的想法和困难后,第一时间送来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这是一款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扶贫贷款产品,可以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的免抵押免担保低息信用贷款。

  当年底,老范就在扶贫干部的辅导下,顺利从银行贷款5万元。正当他兴奋不已时,危旧房提升改造及乡村旅游补助又给他发了几万元。政府的大力支持,让老范信心倍增,他很快便将老房子整修一新,开起了“农夫山庄”农家乐。

  菜是自家种的放心菜,鸡是自家养的土鸡,范辉廷的农家乐很快打响了名声。2019年,他收入6万多元。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目前为止也收入了4万多元。年底,还有一季“杀猪饭”,他全年收入与去年持平不成问题。不久前,老范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借助扶贫小额信贷走出贫困,老范只是众多受益贫困户中的一员。巫山县官渡镇桐元村村民付依清,从3万元贷款起家,如今种植脆李60亩、柑橘11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帮助他们解决了资金困难。”巫山县官渡镇党委书记李刚军说,仅官渡镇就有1238户贫困户享受到这一政策,总贷款金额达3383万元。

  据了解,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巫山县,近年来不仅为半数贫困户发放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还给他们提供项目指导和技术帮扶。如今,政策红利正在这里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了贫、致了富。

 
史小六“升职”记
史小六“升职”记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据新华社南昌10月26日电(记者范帆)深秋时节,在江西省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的火龙果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忙着修剪枝条的史小六。这位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是当地一家农业企业的副总经理,负责两个果蔬基地的日常生产和管理。

  史小六很忙,有时挂掉电话,刚准备把手机揣进兜里,铃声又响了起来。询问订单情况、咨询种植技术、安排工人干活……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基地,最后一个回家。

  早年间,史小六家里经济条件困难,他曾经外出打过零工、开过鞋店,还经营过小餐馆,可是不但没能攒下积蓄,反而落下病根。2008年,他检查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时整个人都站不起来。由于手术费用高、风险大,他只能带着妻女回到老家,在本地医院接受保守治疗。

  回家之后,身体的病痛和生活的重担压得史小六直不起腰。因为干不了重活,全家人的生计只能靠妻子一人种着两三亩薄田和打零工艰难维持,治疗费用、3个女儿的学费、建房的债务负担让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不甘心,还想再奋斗一次,却使不上劲。”这个原本乐观开朗的汉子,开始变得日渐消沉。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让史小六看到了命运转折的希望。2016年,在中乡引进外地客商发展大棚果蔬产业,帮扶干部介绍史小六夫妇到果蔬基地边学技术边打工。夫妻俩非常珍惜这份“领工资”的工作,勤奋好学的史小六更是每天潜心钻研种植技术。当年,他们家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史小六又开始尝试承包大棚种植西瓜。利用此前学到的经验技术,史小六每天起早摸黑,一心扑在瓜棚里。他精心种植的西瓜上市后,格外受到市场青睐,销售额达到4万多元。后来,企业负责人看中了史小六踏实肯干的性格,决定聘请他为副总经理,打理基地的日常事务。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史小六把基地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村里发生干旱,他为了错峰引水灌溉忙到夜里12点;雨季时担心基地积水,他每天都冒雨察看水果长势……

  从贫困户到副总经理,史小六的日子越过越“顺溜”了。聊起现在的生活,他的眉眼间总是不经意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只要有活干,心里就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今年9月,史小六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他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要继续用奋斗“点亮”幸福生活。

 
稳就业,才能防止贫困地区“读书无用论”再抬头
稳就业,才能防止贫困地区“读书无用论”再抬头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马伊力是西北某贫困村第一个大学生,但今年6月份从省内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后,她在城里待了两个月也没有找到工作。因为负担不起高额房租,她被迫回家待业。没过多久,马伊力和家人就听到了村民的非议: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养了6个孩子的马热米也也有同样的烦恼。大女儿毕业后没找到工作,马热米也的婆婆唠叨说:“早就说女娃小学毕业会写名字就够了。读十几年书连工作都找不到,还不如早点打工。”婆婆甚至不想让其他几个孙女继续读书了,马热米也只好骗她说大女儿已找到工作。
 
  当地一位中学老师说,有一次她上门劝贫困户让孩子读完初中,被家长怼得哑口无言:“上学就能保证挣钱吗?那个谁读了大学,还不是没工作!”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有些大学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有所抬头,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在不少贫困地区,家长朴素地认为,“读书改变命运”就是毕业了能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进而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但大学生在家待业的案例,已让不少贫困地区家长对“多上几年学,未来能少吃苦”的说法产生怀疑。“读书无用论”重现,正在成为教育扶贫的拦路虎。
 
  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问题一直是教育扶贫的重点,然而简单地提供经济资助使贫困家庭子女进入学校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由于教育水平的差距、就业形势压力,贫困家庭子女在就业、脱贫上仍然面临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就业”在农村地区有更重要的意义。帮助贫困大学生及时渡过难关,兼具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两大功能,不仅关乎单个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问题,也可能影响贫困地区人们的观念,否则,会让“读书无用论”再抬头,进而影响当地教育扶贫的进展和质量。
 
  期待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推出更多实打实的“稳就业”实招,重塑人们对“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心。同时,也希望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们在读书期间苦练本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就业打好基础。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没找到工作,最好也别闲着,要善于发现机遇,哪怕做电商、搞直播也行,办法总比困难多。
 
  (本报评论员张典标)
 
“十三五”,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新突破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侯雪静)四川大凉山,悬崖绝壁之上,阿土列尔村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2016年11月前,村民出行全部依赖藤梯。

  2020年5月,村民们终于下山了。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4人,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

  今年国庆节前,彝族群众沙马作叶搬到了四川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沐恩邸社区。新居周边,已建起服装厂、口罩厂、塑钢厂,城外还有四川攀西地区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去往广东的劳务输送专车,载着年轻人奔向远方。

  几千年来压在村民头上的“贫困大山”,终于翻越了过去。

  “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今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示。

  今年,中国将在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一减贫奇迹。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5年来,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2016年至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今年4月,云南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当前,我国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5年来,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

  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

  5年来,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增收可持续性稳步增强。

  5年来,贫困地区补上短板发展明显加快——

  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贫困地区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现实;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大幅减少;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群众,实现搬得出、能脱贫、可致富……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5年来,各界力量形成大扶贫格局,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平台经济正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消费扶贫行动实现贫困县全覆盖,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聚起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回望“十三五”,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面向“十四五”,中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蟹肥稻又香 丰收好时光 陕西榆林乡村采访见闻
蟹肥稻又香 丰收好时光
陕西榆林乡村采访见闻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西安10月27日电(记者刘彤、都红刚)四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在成熟的稻田内作业,一岸之隔的池塘旁,农民们正手拿网袋,将活蹦乱跳的螃蟹送入木盆……金秋丰收时节,记者来到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时,一派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

  横山是陕北水稻重要产区,区域内的无定河流域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产出的水稻品质优良,广受欢迎。

  记者一边跟随着收割机行进,一边注视着稻田边“横冲直撞”的螃蟹,驼燕沟村村民李树忠介绍:“由于种植方式落后,种粮效益比较低,部分土地又撂荒,我家的收入锐减。加上爱人患病,我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没想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脱贫攻坚的深入,让淡出人们视野的横山水稻又‘杀’了回来。”李树忠说。

  驼燕沟村种粮大户乔俊宏经土地流转后开始进行现代化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栽培,引进优质粳稻、香稻、糯稻、黑稻、杂交水稻等新特优水稻品种,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并发展稻田养鱼、养蟹。

  在乔俊宏的带领下,李树忠将自己的18亩土地全部进行了流转,年底可以分到900斤大米,在田地里干活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现在娃娃都已结婚,爱人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全家生活慢慢富裕起来。”李树忠说。

  看着一车满载的稻谷,乔俊宏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每亩水稻产量能达到1000斤;田里饲养的中华绒毛蟹,每亩产量也在50斤以上。一亩地收入超3000元没问题。”

  “水中有稻,稻中有蟹,稻蟹共生,一地双产,实现了农户不出门、家门口增收。”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横山区委书记王效力说,今年横山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达到2万亩,预计全区稻谷产量2.4万吨,收入近1亿元,螃蟹收入1000万元左右,可带动6万多农民增收。

 
从生态欠账到碧水蓝天 老工业城市株洲的环境蝶变
从生态欠账到碧水蓝天
老工业城市株洲的环境蝶变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华社长沙10月27日电(记者刘芳洲、蔡潇潇)湖南省株洲市曾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但长期“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让株洲欠下一本生态账。

  如今,擦亮蓝天、重还碧水、保护净土,一场攻坚战在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打响。

擦亮蓝天


  “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家里都不敢开窗户。”回想过去的环境污染,61岁的环保志愿者张纪湘记忆犹新。2003年、2004年,株洲连续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

  如何让蓝天重现?株洲市对道路控尘控车,企业控排、控烧、控煤,让烟尘与异味不再出现。

  株洲市九华新材料涂装实业有限公司是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企业。因为排放废气和不断散发刺鼻异味,数年来一直被周边企业和居民投诉。

  “原来车间里到处都是灰尘,涂料的气味也特别大。”在公司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易志平说。2018年,响应大气治理的号召,九华公司投资500万元对车间有机废气进行了分区收集处理,园区内的异味被绿化区域中的花香代替。

  在株洲,有数个环保志愿者组建的微信群,分布在各个行业。只要志愿者在群里反映污染问题,生态环境、城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第一时间处理。“政府有作为、有担当,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形成了良性循环。”张纪湘说。

  近年来,株洲市区优良天气天数从2013年的214天增加到2019年的280天,居长株潭地区第一。截至9月30日,株洲市今年优良天气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33天。

重还碧水


  夜晚,株洲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荷塘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李昕接到群众投诉后,前往荷塘区新市村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调查疑似偷排点。

  李昕和同行队员穿着连体防水衣,进入地下水泥管道。经过40多分钟的现场调查核实,发现排水口并无偷排直排情况。

  这样的“无功而返”是李昕最希望看到的。“现在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收到的信访投诉很多。但实际上企业单位偷排直排现象逐年减少,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成效。”李昕说。

  为有效破解不法企业与生态环境部门“躲猫猫”,环保设施建而不用、时开时停这一监管执法难题,株洲市建成“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目前,全市共安装237套智能监控电表,覆盖217家企业,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智能监控。

  今年1月至8月,湘江株洲段、洣水、渌江整体水质保持Ⅱ类;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保护净土


  清水塘老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工业基地。15.1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聚集了261家企业,多以冶炼、化工为主。

  “以前这里水流过的地方寸草不生,稻谷、蔬菜种到土里,没几天就枯了。”在清水塘片区生活了30多年的杨柳青说。

  为彻底截断污染源,株洲市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对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到2018年年底关停了全部261家企业。从此,株洲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株洲启动污染土地修复及再开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核心区2平方公里土壤修复工程,污染存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内需修复治理的3932亩土地,目前已完成2457亩。现在,株洲市民被蓝天碧水、绿水青山“刷屏”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从严重污染之地到绿水青山典范之城,株洲的蝶变是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体现。”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说,株洲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企业、打造中国动力谷,倒逼生态环境改善和新旧动能转换,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智慧治水”助力美丽河道建设
“智慧治水”助力美丽河道建设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10月21日,保洁人员在岸边把无人巡检及垃圾收集船上收集的河面漂浮物收集上岸。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城市管理局以提升民众获得感、全民共享治水成果为出发点,对辖区多条河道推广运用智能监测系统、无人驾驶船只巡检系统、河道AI监控系统、河道垃圾自动清扫系统、污水零直排综合评价系统、百姓服务港等软硬件设施,用高科技手段实施“智慧治水”,完善云上城管平台,打造“景观带、生活带、智慧带”为一体的美丽河道,实现城区河道“社会共治、全民共享、智慧监管、精准治理”的目标。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从“九龙治水”到“四水同治” 洛阳治水兴水实践观察
从“九龙治水”到“四水同治”
洛阳治水兴水实践观察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华社郑州电(记者韩朝阳、袁亨瑞)洛阳因水得名,因水而兴。但过往一段时期,“九龙治水”管不好一条河,乱排、乱采、乱堆、乱建现象在当地河湖溪涧常见,毁了河流生态,误了河道安全。近年来,洛阳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抓好大保护,推动大治理,“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生态河、幸福河成为洛阳治水新图景。

把脉全域探根源 斩断河流污染源


  深秋时节,洛阳市区的瀍河汇入洛河河口处,层叠的草地、灌木、绿树点缀瀍河两岸。傍晚时分,岸边垂钓的市民星星点点,步道上漫步的游人散落林间。

  瀍河发源于洛阳市孟津县。“虽然叫河,但泉眼干涸近40年,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是主要水源。”孟津县瀍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帅说,每天近3万吨中水排入瀍河,尽管处理标准达到一级A,但与地表水五类标准相比仍有差距,瀍河实际上是一条排水沟,水质常年劣五类。

  洛阳人曾把瀍河叫作“臭水沟”,瀍河入洛河河口处长期是烂泥滩,水有异味,垃圾遍地。

  瀍河的治理困局也是洛阳治水难题的缩影。洛河、伊河、涧河、瀍河是洛阳的主要河流。虽然治河治水从未中断,但“九龙治水”管不好一条河,水污染是首要治理难题。

  近年来,洛阳推行河长制的同时,提出“四水同治”。瀍河治污,重在源头治理。2017年以来,孟津沿29.6公里河道拆除67家养殖场,封堵10个排污口,为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3.8万平方米人工湿地。李帅介绍,经湿地深度净化后,中水中总氮、总磷、氨氮、COD等指标大幅下降,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瀍河由此恢复为清水河。

  如今,瀍河入洛河河口处的洛阳八小景之一——“瀍壑朱樱”迅速走红,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每年樱花、牡丹绽放时,引得众多游人醉。

综合治理强筋骨 恢复河流好生态


  截污治污只是河流治理的第一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是洛阳治水的要义所在。

  为了治水兴水,洛阳坚持伊、洛、瀍、涧“四河同治”,四河沿线360个排污口全部截流,河渠两岸城区段截污管道全覆盖,新建污水处理厂38处,完成65个沿河村庄整治,河道治理线内拆迁腾地、退田还河,斩断河流污染源。

  针对水源不足、河岸不绿、堤防不牢、设施不全、道路不畅的问题,洛阳通过引水补源、河道治理、生态绿化、完善路网等举措同步治理。

  从洛阳城区出发,驱车沿洛河前往宜阳县,20余公里河道两岸堤防完整,草木层叠,步道贯通,游园散布。这条绿色长廊上抵洛宁县,下接洛阳城,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宜阳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王宜涛说,经过疏浚河道、加固堤坝、平整河床,县城段的防洪标准已由最初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在洛阳市伊川县,绵延41.3公里的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即将接受验收。创建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5年来,当地取缔34家采砂场、40家散乱污企业,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逐步恢复水生态,伊河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三类以上。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管理处主任李亚宾介绍,5年来,鸟类资源增加17种,植物增加175种,其中不乏银杏、水杉等一级保护植物,中华秋沙鸭、黑鹳等一级保护鸟类。

  近年来,洛阳完成河道综合治理225.7公里,建成5项引水补源工程,并沿河建设500余公里绿色生态走廊。如今,洛阳境内洛、伊、瀍、涧四河水质基本保持在地表水三类以上。

保护利用相结合 景美宜人惠两岸


  66岁的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夏庄村党支部书记海国建,见证了环境改善给村里带来的变化。3年前,夏庄村紧挨伊河的河滩地上还有80余家养殖场、砂石厂等散乱污企业,沟渠里的猪粪下挖1米不见底,河滩里的采砂沟深达10米。

  “沟渠里是黑臭水体,河滩地里没法进人。”海国建说,往前几年,拆散乱污企业抵触很大,现在谁敢排污,老百姓第一个不答应,要问一句“猪场污染不污染,你家吃水不吃水”。

  取缔夏庄村的散乱污企业、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后,李楼镇还在河滩地上种草栽树,将污水处理厂直排伊河的中水引入河滩,在伊河北岸造出900多亩人工湿地。中水绕了几道弯,经过水草、林木的涵养净化,水质更好了,搭配上亭台步道,初步形成水系景观,夏庄村边上“长”出个大公园。海国建说,这里成了周边村民散步、跳舞的大游园。

  伊河北岸的李楼湿地仅是洛阳市统筹推进“山、水、田、园、林、路、城”综合治理的一小部分。河流治理的最终目的还是改善环境,造福人民。近年来,仅在洛阳城区就沿洛河形成绵延42公里的洛浦公园,沿伊河形成绵延30公里的伊水游园,完成28处游园、湿地建设,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目标基本实现。

 
水清民富县强 南水北调水源地河南淅川走出绿色发展路
水清民富县强
南水北调水源地河南淅川走出绿色发展路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河南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   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新华社郑州电(记者冯大鹏)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深度贫困县,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近年积极践行“两山理论”,贯彻“生态立县”战略,坚持“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努力探索水清与民富双赢的脱贫攻坚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保水质:“壮士断腕”式治污


 
  秋日里,行驶在淅川丹江口水库岸边,心情怡然。
 
  淅川,因水得名,因水而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丹江口水库库容290.5亿立方米,其中近5成在淅川境内。
 
  一池清水来之不易。自1959年至今,淅川先后动迁近40万人。2012年起,淅川关停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600多家规模养殖场和5万多个养鱼网箱被拆。
 
  “壮士断腕”式治污后,淅川下岗工人一度达1.9万人,县财政每年收入减少2.8亿元。
 
  但是,保水质,仅靠“拆”“关”还不够,淅川县还摸索出了“建、管、种、转”的路子:全县17个乡镇街道和150个中心村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点;设立数千人的库区清漂管护队伍,建立多个水质监测站点;连续多年植树造林;出台政策,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开展面源污染治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6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丹江口水库109项全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Ⅱ类标准,陶岔取水口水质达到Ⅰ类标准。
 
促脱贫: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水变绿了,山变青了,生态环境好了,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
 
  脱贫攻坚战伊始,淅川着眼打造绿色产业,确立了‘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的绿色发展思路:“短线”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中线”种植软籽石榴、大樱桃、薄壳核桃等经济林果;“长线”则围绕山、水、生态发展乡村旅游。
 
  西簧乡梅池村有几十年的香菇种植历史,由于地处深山物流不通,群众仍然过着穷日子。如今,借助“互联网+”机遇,一朵朵肉厚圆整的香菇远销海外,为村民撑起了“致富伞”。
 
  九重镇张河村距离陶岔渠首只有几公里,曾以种植辣椒闻名,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后,土壤出现板结。2014年,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协调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软籽石榴种植,每亩产值达1.5万元。
 
  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的毛堂乡银杏树沟村,曾是一个“无村部、无广播、无手机信号,喝雨水、走泥路、住土房”的深度贫困村。2017年后,这里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合作开发的“芈月山”牌矿泉水上市,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淅川重点打造的“淅有山川”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软籽石榴、杏李、大闸蟹、小龙虾等众多生态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000人,农家乐和特色民宿500多家,辐射带动16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谋发展:生态理念融入工业转型


 
  “把生态当成产业来经营,原始化的资源可变成经济化的资产。工业是立县之本,也应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实现工业经济生态化。”淅川县县长杨红忠说。  
 
  冶炼、化工等曾是淅川的优势产业,为了实现经济生态化,淅川大力调整工业结构,聚焦汽车零部件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扶持扩大绿色环保企业规模。
 
  淅川县丰源化工厂过去效益很好,关停后,在各方帮助下,成立了天一减振器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绿色环保的中高端汽车减振器生产企业。
 
  “一库清水倒逼我们向科技要效益,拉长产业链,发展环保产业。”福森集团董事长曹长城说。通过新建多条国内先进的生产线,福森药业成为国内剂型较全、生产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在福森集团带动下,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成为丹江口水库岸边的富民产业。
 
  伴着一渠清水淙淙流过,一批无污染、高科技的现代企业在淅川扎下了根。今年,当地行业领军企业淅减公司年产5万只轨道交通减震器项目竣工投产;福森药业药品生产线扩建及技术提升项目主体车间已完成70%;聚焦食品深加工业,饮料、香菇酱加工等10余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践证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路子走对了,要坚定地走下去,开辟水清民富县强新境界。”县委书记卢捍卫说。
 
重庆:修复生态扮靓山水之城
重庆:修复生态扮靓山水之城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华社重庆电(记者张桂林、周凯)尾矿库顶部、边坡覆土加固,周边建有截洪沟,投入4000多万元的渗滤液处理站正在运行……这是记者在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涪陵)磷石膏尾矿库看到的场景。而4年前,这座尾矿库尘土飞扬、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活。

  中化涪陵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南岸,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其尾矿库紧靠长江、磷石膏渣堆积如山,渗滤液漫溢入江隐患突出。如今,该企业已启动环保搬迁,经过2年多的生态修复,这个曾经威胁长江生态的尾矿库蜕变成一座江边青山。

  深秋时节,走进重庆市广阳岛,江风扑面、草树葱茏,湿地生机盎然。这个江心岛,曾一度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量,导致局部生态被破坏。2017年8月,重庆市叫停广阳岛“大开发”。经过疏田清湖、丰草植树等系统修复,现在定位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的广阳岛植被覆盖率恢复至82%。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处处长李萍介绍,重庆市当前正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矿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大类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主城区天然生态屏障。曾经,保护区内村民“靠山吃山”,农家乐无序发展,部分违规项目“蚕食”林地。2018年6月起,重庆市开展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累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50多万平方米,修复绿地30多万平方米。

  生态修复点多面广,资金投入量大。重庆市积极探索生态地票制度,以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基础,将部分生态受损区域修复成合格农用地后进入市场交易,以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生态修复。目前,重庆市生态地票交易达到4108亩、交易额7.65亿元。

  据悉,重庆市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289个项目,现已完成196个。随着昔日的生态“伤疤”逐步修复成生态景观,好山好水让重庆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变身“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变身“城市客厅”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陆华东、朱筱)每隔一天,74岁的江苏常州市民杨裕华都会早早起床,骑上电动车,来到离家1.5公里远的“城市客厅”晨练,再到宽敞明亮的图书馆看会儿书。

  与其他地方市民常去晨练的城市公园不同,老杨钟爱的“城市客厅”其实是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而且处于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和旅游景区四区交界处,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仅150米。

  日前,记者来到这座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建有湖中喷泉、图书馆、篮球场、咖啡吧等设施,每天有大量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据杨裕华回忆,2006年当地刚开始引进这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时,周边居民都很担心环境会受到污染。

  为了消除居民的担忧,负责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一方面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污染排放;另一方面组织当地民众前往上海、苏州等地已经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逐步赢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次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时,我心里也没底,以为气味会很难闻,甚至有毒,当时还特意去买了口罩。参观后,我发现自己多虑了。”杨裕华说。

  自2016年起,垃圾焚烧发电厂进一步将环保设施开放作为规定动作,将每月的第一个周末设为公众开放日。

  超低排放同样关键。走进厂区,记者隔着玻璃能够清晰地看到大型机械手臂正在不断将垃圾送入焚烧炉,全程闻不到任何异味。中央控制室内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各类污染物排放指标。

  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春华介绍,企业研发了烟气净化系统,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时上传数据,主动接受政府和公众监督。

  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继续开放参观的基础上,2019年主动拆除围墙,增建大量惠民便民设施。

  “围墙拆除后,我们多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大家都很高兴。”杨裕华说。

  这是江苏近年来加速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一个缩影。2013年起,江苏省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截至目前,江苏已累计组织线下开放活动1300多场,开展线上直播等“云参观”活动近50场,累计参观人数超过600万人次。

 
景德镇:千年瓷都起笔绘宏图
景德镇:千年瓷都起笔绘宏图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江西景德镇是中国最早的瓷业城市,曾与陶瓷一起在世界舞台上闪耀过,又在现代化进程中褪去了光芒。
 
  2019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这座千年瓷都被赋予文化新使命。转眼一年多过去,景德镇已展开陶瓷文化传承的新宏图,起笔之年可圈可点。
 
创新传承路径 唤醒文化记忆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是景德镇曾经的城市记忆。遗憾的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多传统瓷窑作坊被拆除,国家级非遗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也濒临消亡。
 
  今年瓷博会期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了明代葫芦窑的复烧仪式,但更具意义的是,一批珍贵的景德镇历代瓷窑营造图纸被捐赠给景德镇陶瓷大学,用于学术研究。
 
  而这背后是启动于2009年的景德镇历代瓷窑复建复烧工程,以及数十位专家学者十余年的心血。这些昔日已消失在城市中的10余座历代瓷窑,已经被景区依据营造图纸复建复烧,被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观赏。
 
  “历代瓷窑跨越时空、重燃窑火,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捐赠仪式上,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说,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把千年陶瓷文化交给下一个一千年。而这仅仅是景德镇创新陶瓷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
 
  制定地方性法规,起草形成《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新传承条例》草案初稿;加大陶瓷考古力度,挂牌组建御窑博物院;编写《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等陶瓷文化教材,69所中小学建成陶艺操作室……
 
  景德镇把握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按照实施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一套颇具景德镇特色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制度体系正形成。
 
革新发展理念 助推产业升级


 
  在与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中,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产业正实现着迭代升级。
 
  让“老房子上长出了新房子”的陶溪川文创街区帮助了上万人创新创业,其闯出的新路被国内不少传统陶瓷产区借鉴复制。
 
  但陶溪川并未止步,于今年5月份建成直播基地,通过“网红+电商+直播+集群”的模式整合主播资源,服务于陶瓷产业。目前已吸引“抖音平台全国陶瓷直播产业带”在陶溪川落户。
 
  “一方面,改变景德镇当地手艺人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拓展线上市场;另一方面,整合景德镇优质供应链,为主播解决货物来源与场地的问题。”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冯俊认为,直播基地的建成,为陶瓷产业的创新升级增添了新渠道。
 
  今年的瓷博会也首次引入“云看展”方式,现场设有直播基地并开设“主播带您逛瓷博”栏目。据景德镇市商务局统计,5天展会期间,直播平台线上观展总计623.2万人次,远超线下观展的30.19万人次;线上交易量51.65亿元,远超7.8亿元的线下交易量。
 
  实施意见提出,建设标准规格统一、追溯运行顺畅、链条衔接贯通的陶瓷产业供应链体系。据悉,景德镇陶瓷集团已联合天猫发布《天猫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标准》,引导消费者认识景德镇陶瓷的分层标准,迈出了标准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下一步,景德镇将筹建江西省艺术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探索中国艺术陶瓷评估标准。
 
  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江西锐彩陶瓷原料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以鹅湖白云母花岗斑岩为原料生产高温日用细瓷”科技成果,近日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
 
  项目负责人李月明告诉记者,一种新型白云母花岗斑岩陶瓷原料被发现可替代传统瓷石100%使用,有利于解决景德镇陶瓷原料资源枯竭问题。而这正是实施意见提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典型案例。
 
招才引智 “景漂”聚合效应初显


 
  湖北人肖学锋在景德镇实现了从地产界到艺术界的跨界,他运营的三宝蓬艺术聚落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国庆期间,三宝蓬举办的各类主题活动每日平均有上千人参与。
 
  “选择留在景德镇,是因为这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和良好的自然生态。”肖学锋说,自由是这座城市的气质,三宝蓬正依托于此打造以艺术家为核心的生活圈与秀场。
 
  而肖学锋最初只是景德镇的一名普通游客。据不完全统计,景德镇的“瓷引力”每年吸引3万多名“景漂”来学习交流,其中还有5000多名“洋景漂”。
 
  根据实施意见,景德镇将加大陶瓷人才引进力度。如,制定新一轮招才引智计划,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短期人才来景工作服务办法,吸引国内外专家、留学人员服务团来试验区讲学、咨询和成果转化等。
 
  为更好地服务于“景漂”精英,景德镇招才引智局在2019年9月成立景德镇景漂协会,目前发展了130多名会员,这些会员大多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行业资源,且不局限于陶瓷行业。(记者袁慧晶、李嘉盈、张兆卿、孙楠)新华社南昌10月26日电
 
智慧医养平台 服务基层群众
智慧医养平台 服务基层群众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在江西省崇仁县石庄乡官山村,两位村民在卫生健康服务室测量血压(10月23日摄)。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紧扣公共卫生健康服务短板弱项,强力推进智慧医养健康扶贫工程,在县区各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健康服务室和公立养老院打造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将就医群众的健康档案、问诊信息及时录入平台,乡村医生可实时通过智慧医养平台,及时与上级公立医院专家互动诊治,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村民在家门口就医频次大幅提升,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进博展品变身美好生活“加速器”
进博展品变身美好生活“加速器”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记者周蕊)进博同款展品“首秀”即成“爆款”,明星展品加速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医疗器械等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居民的健康守护者,贸易促投资成为更多进博企业的选择。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的展品,正在变身中国居民美好生活“加速器”。

  ——“中西结合”擦出新火花。

  芝士奶盖茶、芝士拉丝包、奶盖番茄火锅、可乐奶盖小酥肉……这些令人食指大动的创新食材,背后是“中西结合”碰撞出的火花。

  “芝士主题的食材近年来是中国餐饮市场的‘爆款’,这些菜品很好地顺应了中国年轻消费者对菜品健康、适合打卡拍照的需求。”恒天然大中华区餐饮服务业务副总裁戴俊琦说,恒天然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带来创新的芝士虾滑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今年恒天然将其在外形上进行升级,芝士虾滑被做成了五颜六色,升级后的外形酷似雪花酥,有望再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爆款”。

  “中西结合”正在带来越来越多的魅力。戴俊琦举例,仅在2019年,恒天然的芝士产品通过专业的餐饮服务,制成的芝士奶盖茶卖出了6亿多杯,这款“中西结合”的爆款商品甚至还被恒天然的团队带到了东南亚等地。

  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恒天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82亿元。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恒天然将带来多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发”产品。

  ——广袤经济腹地“新面孔”。

  中国超长“黄金周”的第一天,中国大陆市场第200家乐高品牌零售店在江西南昌开业,这也是乐高集团在江西的首家乐高授权专卖店,这意味着乐高集团正在加速拓展中国二线城市的机遇。

  疫情下,乐高集团在中国逆势扩张。乐高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黄国强说,上半年,乐高中国区实现了两位数的业绩增长,今年初制定的在中国大陆市场开出80家新门店的计划不变,到年底门店预计将覆盖中国大陆60个城市。

  “中国毫无疑问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市场,进博会的如期举行更是让我们信心满满。”黄国强说,今年进博会不仅如约而至在线下举行,企业商业展的规模较前两年也更大,乐高集团连续第三年参加进博会,不仅体现了企业对进博会作为新产品、新技术、新体验首发平台的认可,也体现出乐高集团对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注意到,各地政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动作,这更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黄国强说。

  ——居民健康生活守护者。

  上海伽玛医院里,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首秀”的瑞典医科达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玛刀在这里安静地运行着。

  上海伽玛医院副院长潘力教授介绍,截至25日,这台仪器已经为7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服务。

  在两届进博会上,医科达收获了数十单意向采购合同,不少医疗器械已经在全国的医院中陆续投入使用。医科达代理总裁兼全球首席执行官古斯塔夫·萨尔福德说,参加前两届进博会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这也让企业对继续参与第三届进博会信心满满。

  “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首秀’的另外一款明星展品——高场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刚刚获得了中国相关部门的批准,对这一产品下一步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我们期待满满。”他说,中国的医疗健康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希望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为中国患者带来最先进的放疗技术。

  ——贸易促投资新抓手。

  德国米技是进博会的“老朋友”。“进口博览会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米技集团董事长季残月介绍,米技在首届进博会上一笔订单高达1.5亿元,占当年销量的两成多。而通过第二届进博会的机遇,米技决定在上海闵行区建立中国总部基地,未来,这一基地不仅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研发,还有望实现产品在亚洲地区的出口。

  尽管需要隔离14天,季残月依然坚定地提前来到中国为今年的进博会做好准备,“一定要以最好的形象亮相”。据悉,米技今年将继续带来全球首发的产品。

 
棉田里来了“下蛋机”
棉田里来了“下蛋机”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岁入深秋,天山南北万顷“棉海”陆续进入采收旺季。这个季节本来是棉农最忙碌的时候,而徐少兵并没有在地里摘棉花,因为有了“下蛋机”,往年要用一季才能摘完的棉花,如今一天就全部“归仓”。
 
  徐少兵是新疆产棉大县玛纳斯县北五岔镇的棉花种植大户,让他不用再为摘棉花而烦恼的,是棉田里来回穿梭的一台台大型采棉机。原先几百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一台采棉机就可以胜任。在采棉作业时,采棉机将朵朵棉絮打成约2吨重、形同巨蛋的棉包,因此被棉农戏称为“下蛋机”。
 
  自10月开始,在北疆棉花主产区的万顷棉田中,一朵朵饱满的棉花不断被卷入采棉机腹中。短短一个月,地里的棉花就被采摘干净。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局统计,北疆棉产区机械化率已超90%,南疆机采棉普及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使得多数棉区的采摘期大大缩短。
 
  除了采收环节,北疆棉区从耕种到田间管理,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其中,农业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在新疆棉花化控、植保、收获等环节。
 
  不仅如此,近年来棉农持续增产增收,还得益于涉棉企业不断扩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中棉集团玛纳斯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守亮说,中棉集团采取“轧花厂+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企业为新疆棉农提供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天气预报等服务,并以保底收购和分红、土地入股合作等形式,帮助棉农抵御市场风险,确保增收。
 
  北五岔镇是玛纳斯县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棉乡”,全乡21万亩地棉田就占到20万亩。今年,徐少兵的200亩棉花是收成最好的。“中棉集团提供了打药、飞防、农资、天气预报等服务,还派技术员教授田间管理技术,我种的棉花产量越来越高,每亩地接近500公斤。”
 
  徐少兵说,自从棉田来了“下蛋机”和技术员,棉农从采到收都有了可靠保证,收入很稳定。(记者尚升、高尊)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7日电
 
克服困难加紧秋收
克服困难加紧秋收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10月27日,在吉林省吉林市金珠镇,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今年八九月份,吉林省遭遇台风“三连击”,不少地区作物出现大面积倒伏,收割难度大。吉林省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帮助农民购置和改装农机用于收获倒伏作物。目前,全省秋收工作接近常年收割进度。    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长1.6% 小康之年农民将有更多获得感
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长1.6%
小康之年农民将有更多获得感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于文静)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27日表示,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97元,实际增长1.6%,第四季度增速有望继续提高,小康之年农民将有更多获得感。

  刘焕鑫是在国务院新闻办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介绍说,“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15年的2.73:1缩小到2019年的2.64:1。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增收效果显著。到今年底,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得到解决。目前产业扶贫政策覆盖了98%的贫困户,贫困地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主导产业。

  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已经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撑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后将继续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以农民、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无人收获机、倒伏收割“神器”…… 东北秋收季“刮”起智能风
无人收获机、倒伏收割“神器”……
东北秋收季“刮”起智能风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7日电(记者王建、薛钦峰、邹明仲)正值秋收时节,当很多人还在脑补农民弯腰弓背、挥汗如雨的农忙画面时,在东北的广袤农田里,无人收获机、倒伏收割“神器”、“空调”粮仓等智能化农业机械,令这个收获季充满科技风与未来感。

无人收获机用上北斗卫星导航


  近日,在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种植户韩双栋的水稻田里,三台无人驾驶智能收获机自动转弯,身后“吐”出粉碎的秸秆。不一会儿,一块7亩的水稻田就收割完毕了。记者登上无人驾驶智能收获机,发现一个四方形盒子是这台机器的“大脑中枢”,显示屏上闪烁着一些数据。

  “这个37,表示在头顶上方可以接收到37颗北斗导航卫星信号。”一位技术人员介绍,盒子里加载了复杂的软件系统,用户只要输入地块定位,点“开始”键就可以操作了。

  在收获现场,记者随手抓起一把粉碎的秸秆,发现里边没有一颗遗失的粮食。红卫农场农机科科长李岩说,借助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无人驾驶收获机提高了收获精度,可以减少收割过程中的粮食损失。

  不久前,无人农业作业试点现场推进会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召开。在这个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试验区建设的带动下,具备无人驾驶能力的拖拉机、插秧机、收获机等已逐步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销售各类自动驾驶农机装备和系统1.17万余台套,同比增长213%。

  智能农机改变了传统秋收方式。记者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张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看到,一台大型联合收获机正在作业;驾驶室的显示屏上,玉米的水分、产量、收获面积等信息实时更新。

  张庄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说,一台收获机每天可以收获200亩玉米,过去种地用“小四轮”,灭虫用小药壶,收获用镰刀,现在种收都是智能化大农机。“以前十几天才能收完的庄稼,现在几天就能完事。”

倒伏收割“神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今年8月底、9月初,东北遭遇台风“三连击”,部分地区玉米出现倒伏,一些农户曾一度犯愁怎么收。如今,一台台经过改装的收获机如“变形金刚”般在地里驰骋,扶起秸秆,收获玉米,这种秋收“神器”确保颗粒归仓。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农安县,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忠余正开着改装收获机收割倒伏玉米。收获机的割台上加装了三对辅助喂入搅龙。收获机启动前行,搅龙开始旋转,趴在地上的玉米秸秆被割台前尖扶起,顺着搅龙被拽上割台,玉米棒被收进仓内,秸秆被粉碎铺在地上。

  今年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经营的7500多亩玉米倒伏严重。“玉米秆横七竖八地倒在地里,一开始比较犯愁。”李忠余曾经做过10年的农机维修工,经过十几天的反复试验,他将合作社6台收获机改装。

  为了让更多农民掌握改装经验,农安县农机部门专门组织了改装农机作业现场会,邀请李忠余为当地种粮大户现场演示。目前,吉林省有超过15000台经过改装的收获机正在地里抢收粮食。“预计10月底秋收基本结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邬晓东说。

  为适应倒伏作物收割要求,加快抢收,黑龙江省财政下拨1.7亿元,用于收获机械改装补贴,目前已改装近2万台机械用于秋收,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兰西镇种粮大户周春波的玉米地里,改装后的收获机正在收获倒伏玉米。周春波说,9月初因为台风玉米出现倒伏,当时玉米到了成熟期,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如何收回来却是件犯愁的事;现在看,改装后的“神器”起了大作用。

“空调”粮仓保障粮食品质


  记者日前走进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有限公司。记者登着长长的边梯,走进长67米、宽29米、高约8米的高大平房粮仓,脚下储存的玉米达6米多深。

  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有限公司保管员邢艳说,本仓现存6700吨玉米,等级国标二级,目前仓内平均粮温18摄氏度,粮情稳定,储粮安全。

  看似普通的一间粮仓,却藏着不少科技秘密。过去,给粮仓“体检”是个人工体力活。几米长的温度计,每隔一段距离就得插上一根。而如今,上百个粮温传感器分布在每个粮仓不同位置,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就能看到仓内各处的粮温变化。

  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公司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标准高大平房仓采用先进的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高效低碳环保,粮食储存三年品质新鲜,粮食损失率很低。

  在中储粮集团吉林分公司龙嘉直属库,通过现代化的储粮技术,几十名在岗人员管理着上万吨玉米。在直属库粮仓内,记者看到一颗颗玉米籽粒饱满,抓起一把感觉冰凉。

  仓库保管员刘玥说,通过应用内环流绿色储粮技术,冬季积蓄冷源,夏季智能环流,使粮食始终保管在“空调房”里。“粮仓全年保持在低温状态,大幅降低了粮食生虫、霉变的概率,保障了每一颗粮食的品质。”刘玥说。

  一些粮库还安装了智能化粮库系统。在中储粮沈阳直属库的监控中心,可通过高清摄像头随时调阅粮仓内部情况。中储粮沈阳直属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弢琦说,无论直属库的哪个粮仓,都可在线查看粮温等基本信息,放大后可清晰看到每一粒稻谷。

 
冬季渐临,新冠病毒会否更加活跃
冬季渐临,新冠病毒会否更加活跃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张忠霞)随着北半球冬季来临、气温不断下降,研究人员提示,新冠病毒的传播可能进一步恶化,这与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点等多个因素有关。

  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易于在冬季传播并在夏季消退。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援引多名研究人员的观点说,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判断新冠病毒会演变为像流感病毒一样的季节性传播病毒仍为时过早,但冬季气温下降仍然会推波助澜,使未来几个月北半球的疫情防控变得更为艰难。

  美国斯坦福大学微生物学家戴维·雷尔曼认为,新冠病毒接下来几个月将进入“全盛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冬季气温下降很可能助推新冠疫情出现更大规模暴发。

  首先,目前实验室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喜干、冷环境,尤其在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环境中更易存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迪伦·莫里斯分析说,在北半球冬季,室内采暖等会使室温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室内空气干燥、通风条件不佳,“冬季的室内条件对病毒的稳定性非常有利”。

  其次,冬季人们更常在通风条件不佳的室内空间进行社交等各种活动,会增加病毒传播风险。

  尽管季节变动因素会助推新冠病毒传播,但专家们也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新冠疫情走势最主要的“推手”,仍然是易感人群。普林斯顿大学流行病学家雷切尔·贝克说,目前仍有数量巨大的人群对于新冠病毒易感。这也意味着,即便是在将要进入夏季的南半球国家,人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贝克认为,到目前为止,影响疫情暴发规模的最大因素就是防控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等。贝克研究团队建议,北半球国家在冬季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新冠防控措施,才能遏制疫情向纵深发展。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专家科里·梅罗也认为,天气只是影响新冠疫情的一个因素,尽管冬季新冠传播风险增大,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良好的个人防护措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挥舞制裁大棒,扰乱全球经济秩序 美国威胁全球安全“七宗罪”之二
挥舞制裁大棒,扰乱全球经济秩序
美国威胁全球安全“七宗罪”之二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日前,美国政府下最后通牒,要求参与建设“北溪-2”项目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撤出,否则将面临制裁,此举引发其盟友德国的强烈不满。美国滥用其全球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优势地位,肆意挥舞制裁大棒,威逼霸凌竞争对手,大搞单边主义,视国际规约为无物,搅乱全球经济秩序,威胁全球经济安全。

  美国肆意对主权国家和他国合法经营企业进行单边制裁,对正常的全球经贸合作造成巨大阻碍。美国对伊朗、叙利亚、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国实施一系列系统性制裁,包括控制资金流动、冻结美元资产和外汇储备、连带打压与之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等,不仅危害这些国家的国计民生,也侵犯了他们自由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权利。美国挥舞制裁大棒,即便对自己的盟友也不手软。正是因为认定“北溪-2”项目对美天然气行业造成影响并有损其在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才威胁对参与企业发起制裁。德国总理默克尔指出,尽管美国威胁实施制裁,但“北溪-2”项目仍将完工。德国外长马斯表示,欧洲能源安全应由欧洲自己决定,若美方进一步制裁,德国将采取报复措施。

  美国无视世贸规则,动辄加征关税,频频挑起国际经贸摩擦,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系。美国对欧盟大型民用飞机和农产品加征关税,对加拿大铝产品等加征关税,对中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长期阻挠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法官遴选,最终导致该机制停摆……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美国合则用、不合则弃,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唯一标准,为此可以不惜摧毁国际贸易体系,搞乱世界。据世贸组织的研究报告,美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裁决的最大“不守规矩者”,世贸组织的三分之二违规都是美国引起的。针对美国破坏国际贸易体系的做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指出,这种远离全球合作,与国际协定背道而驰的做法,不仅损害他国利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

  美国违背公平竞争原则,不断对非美竞争企业采取有组织、系统性的经济霸凌,严重扭曲全球市场经济环境,干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发展。为维护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垄断优势,美国极力围堵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对手,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瑞典爱立信和德国西门子等对其霸凌手法早有领教。当前,美国故技重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无理打压,触发全球芯片产业链“巨震”,许多国际芯片制造商股价应声下跌。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华为的美国供货商也陷入了困境,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对政府的做法表示“震惊和担忧”。美国这种谋求“科技霸权”的行为,正在把自己变成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绊脚石”。

  美国依据自身实力优势主导设计了战后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从中获得了可观收益。当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美国优先”的胃口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当局者不是参与竞争,引领创新,捍卫规则,反而滥用制裁和长臂管辖,打压非美竞争对手,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强加给世界,粗暴地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当前,新冠疫情仍在肆虐,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唯有加强合作,融通市场,维护规则,全球经济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美方肆意挥舞制裁大棒,是逆潮流而动,其用霸凌手段谋求私利的企图注定不会得逞。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卷土重来的“买美国货”口号,能兑现吗?
卷土重来的“买美国货”口号,能兑现吗?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记者熊茂伶、徐剑梅、高攀)新冠疫情重新定义了2020年美国大选。今年,医保、公共卫生、经济等问题关注度格外高。四年前把特朗普送入白宫的“铁锈带”白人蓝领再次成为双方争夺的重要选民群体,“买美国货”、重振美国制造业成为严重对立的两党候选人共同的竞选承诺。

  受技术进步、全球化促使中低端制造业外流等因素影响,过去几十年美国蓝领阶层经济状况下滑,在政治上未受重视。在2016年大选中,“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等口号帮助特朗普获得“铁锈带”白人蓝领支持。特朗普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密歇根等地击垮了民主党的传统“蓝墙”,对其胜选意义重大。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出生在宾州东北部铁锈城市斯克兰顿,长期把自己塑造成美国工人的捍卫者。今年大选中,他对白人蓝领高度关注,多次强调他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拯救汽车业的经历,试图赢得白人蓝领选民青睐。

  拜登在近来的竞选活动中提出,将增加3000亿美元政府投资用于技术研发,并将增加4000亿美元联邦采购支出用于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他认为,通过强化“买美国货”政策,可促进钢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并降低关键医疗产品对外依赖。这一系列政策将在美国制造业和创新领域创造至少500万个新工作岗位。

  对此,特朗普竞选团队指责拜登“抄袭”,称其借助这一议题讨好选民。特朗普也承诺,将确保所有关键药品和用品在美国制造。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拜登的“买美国货”提案是以某种“经济民族主义”挑战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议程,凸显出两党都在从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转向美国国内问题,疫情重创美国经济更是加快了这一趋势。

  在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蓝领工人面临更高感染风险,同时也更容易失业。因此,医保、就业等议题是蓝领关注的焦点,而“买美国货”、制造业回流等口号在此刻似乎尤为悦耳。

  回顾最近这四年,美国政府是否兑现了制造业回流的承诺?美国《政治报》网站指出,白宫发动的贸易战导致美国制造业在2019年陷入低迷,“铁锈带”多个州在疫情之前的2月份就已面临制造业下滑或停滞困境。以密歇根州为例,根据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今年2月全州制造业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下滑超过1万。受疫情影响,制造业陷入深度衰退,今年9月全州制造业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下滑超过6万。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8月至12月,美国制造业连续五个月处于萎缩状态,12月制造业指数降至47.2,为十年来最低水平。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马克·穆罗指出,特朗普一直在全力推动制造业就业人数大幅回升,但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放眼未来,机器人技术、国际竞争等因素会给制造业就业带来持续下行压力,大规模流失的岗位不太可能恢复。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雷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疫情发生后,要求缩短供应链以强化供应链“韧性”的呼声增大,但要想让产品真正“美国制造”,成本“令人生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莉日前表示,全球贸易能够增强供应链韧性,与一味追求将供应链转移回美国相比,建立可信赖的多元化供应链能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供应链风险。

  尽管如此,无论大选结果如何,新一届美国政府都将继续追求制造业复兴。然而,过去四年未能实现的事,未来四年能否实现,目前还很难说。

 
美常驻联合国代表攻击中国与联合国合作 外交部:美政客颠倒黑白毫无道理
美常驻联合国代表攻击中国与联合国合作
外交部:美政客颠倒黑白毫无道理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王宾)针对美方官员近日撰文攻击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表示,美政客有关做法完全颠倒黑白、毫无道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唯一出路是平等对话协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近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在《纽约邮报》发表文章,攻击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并称美国所作所为不是退出多边主义,而是维护多边体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克拉夫特的文章再次反映了一些美国政客的无知和偏见。”汪文斌说,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工作,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他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时,再次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倡议和举措,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担当作为。“美国自己不仅大搞单边主义,还对别国同联合国的合作指手画脚。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毫无道理。”

  汪文斌说,第一,各国的国际职员都是联合国工作团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拉夫特的指责毫无事实依据,是对所有国际职员的侮辱。目前在联合国系统共有2531名美国籍职员,包括19名副秘书长或助理秘书长,在所有会员国当中,这个数字高居第一位。“请问克拉夫特,这些美国籍职员的操守是不是都禁得起她的质疑?”

  第二,克拉夫特等美国政客在联合国挑起大国对抗、干涉别国内政,这种做法完全不得人心。近日,包括克拉夫特在内的美国等少数国家代表在联大三委审议人权问题时恶意抹黑中国,中方对此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得到70多个国家的支持响应。这充分证明,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美国这个“麻烦制造者”的真实面目,他们正在通过实际行动反对霸权主义和政治对抗。“请问克拉夫特是不是还要对多数国家的呼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第三,克拉夫特借中国涉疆、涉港、台湾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然而,她本人对此却沾沾自喜。“我们奉劝克拉夫特,首先搞清楚美国的国土范围和自身职责,不要拿无理当真理,拿谎言当武器。这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面临的问题,更不会让美国伟大。”

  汪文斌说,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不可能也不应该重回20世纪冷战和对抗的老路。人类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唯一的出路是平等对话协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我们奉劝克拉夫特等美国政客早日迷途知返,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我外交部国防部就美国最新对台军售计划表示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对台军售计划
我外交部国防部就美国最新对台军售计划表示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对台军售计划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王宾)针对美方宣布批准最新对台军售计划,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7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正当、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周一宣布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100套“鱼叉”海岸防御系统,总价值约24亿美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说,美国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他表示,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撤销有关对台军售计划,以免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方将采取正当、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汪文斌说。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梅世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27日就美售台武器答记者问。他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对台军售计划,停止美台军事联系和售台武器。

  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务院已决定批准向台湾出售“鱼叉”导弹系统及相关设备,估算总价值23.7亿美元。就在前几天,美国行政当局刚刚批准了另外三项总额超过18亿美元的对台售武方案。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任国强说,近日,美政府再次批准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破坏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任国强表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攸关中方的核心利益,绝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国和台湾地区一些人妄图以台制华、以武拒统,这是根本行不通的,最终必然是死路一条。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对台军售计划,停止美台军事联系和售台武器,慎重处理涉台问题,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后果。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持续推进国家统一进程。

 
美法院驳回司法部上诉阻止封禁微信行政命令
美法院驳回司法部上诉阻止封禁微信行政命令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据新华社旧金山10月26日电(记者吴晓凌)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26日驳回美司法部的上诉,维持之前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联邦地区法院做出的叫停封禁微信行政命令的裁决。

  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TikTok、微信及其中国母公司进行任何交易。该命令定于9月20日午夜生效。

  为维护美国微信用户权益,数名华裔律师发起成立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美微联),连同其他团体和个人在加州北部联邦地区法院共同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阻止相关行政命令的实施。加州北部联邦地区法院于9月20日颁布临时禁令,叫停封禁微信的行政命令。美司法部于10月初向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大法官任命推动美最高法院“向右摆”
大法官任命推动美最高法院“向右摆”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10月26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中)走出参议院时做手势。美国国会参议院26日晚投票通过总统特朗普提名的埃米·科尼·巴雷特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特朗普随后在白宫为巴雷特举行宣誓就职仪式。  新华社发(沈霆摄)
 
 
  美国国会参议院26日晚表决批准保守派法官埃米·科妮·巴雷特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填补已故自由派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的席位。巴雷特随后宣誓就职。至此,联邦最高法院中保守派与自由派大法官的人数变为6比3,保守派优势进一步扩大。
 
  过去数周,共和与民主两党围绕大法官“补缺”斗争激烈。分析人士认为,联邦最高法院今后继续“向右摆”已成事实,这对美国近期和长远都将带来重要影响。
 
党争激烈


 
  当晚,参议院全院表决结果为52票赞成、48票反对。没有民主党人投赞成票,仅1名共和党人投反对票。在表决前的长时间辩论中,共和党人一致称赞巴雷特履历和资质过硬,民主党人则重点质疑她在“奥巴马医改”等问题上的立场,同时指责共和党人在美国大选投票日前和新冠疫情中匆忙推进大法官提名批准过程。
 
  巴雷特2017年开始出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她曾任联邦最高法院已故著名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的助理。巴雷特此前曾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她认为联邦最高法院应该保持独立性,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怎么写,联邦最高法院就该怎么阐释。
 
  是否应在当下任命大法官是两党争论焦点。2016年年初联邦最高法院出现空缺时,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名自由派法官梅里克·加兰,但控制参议院的共和党人当时以美国进入大选年为由拒绝推进提名程序。
 
  今年同样是大选年,联邦最高法院出现席位空缺的时间比四年前更接近投票日,而共和党人却快速推进提名程序。民主党人批评共和党人搞双重标准,目的是攫取权力。
 
影响选举


 
  联邦最高法院“补缺”之争也是这次总统选举中的热门话题。谋求连任的总统特朗普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美国副总统拜登此前在电视辩论中就此议题争论十分激烈。特朗普一直视成功提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为个人标志性政绩,他此前已成功将两名保守派法官送入联邦最高法院。
 
  美国圣安塞尔姆学院政治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加尔迪耶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大选投票日前,共和党人在大法官补缺战中“再下一城”,有助于提振士气。加尔迪耶里也表示,民主党人尽管受挫,但对共和党人的不满情绪同样会拉高民主党阵营的捐款和投票积极性。
 
  分析人士认为,巴雷特履新或将对此次总统选举产生影响。因为新冠疫情,美国多地调整了选举投票规则,其中很多涉及邮寄选票问题,这也引发不少诉讼,个别涉及关键“摇摆州”的案件已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民调和研究发现,民主党选民比共和党选民更倾向于使用邮寄选票。特朗普此前反复质疑邮寄选票以及今年大选的公正性,还暗示联邦最高法院最终可能会介入。
 
  从历史上看,联邦最高法院曾作出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裁决。2000年,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选情胶着,决定双方胜负的佛罗里达州出现计票争议,案件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后,保守派大法官凭借一票优势作出有利于小布什的裁决,小布什因此赢得大选。
 
更保守的未来


 
  巴雷特现年48岁,是目前9位大法官中最年轻的一位,其他5位保守派大法官年龄在53岁至72岁之间。大法官拥有终身任期,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联邦最高法院将由保守派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必将对未来美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保守派此前在联邦最高法院就占有席位优势,但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越来越像“摇摆票”,已经在数次裁决中同自由派站在一起。巴雷特加入联邦最高法院后,保守派影响力得到稳固,罗伯茨“摇摆票”的作用将被削弱。自由派人士担心,如此一来,关于“奥巴马医改”、堕胎、环境监管等领域的判例更有可能被推翻。
 
  民主党人也正试图寻求制衡之法。拜登近期宣布,他如胜选将下令成立一个跨党派委员会就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司法体系提出改革措施。不过,当被媒体问及是否支持增加联邦最高法院席位时,拜登一直拒绝明确表态。
 
  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员克莱·拉姆齐分析称,今年大选后,如果民主党人赢下白宫和参议院并守住众议院,他们很可能启动联邦最高法院改革进程;若白宫和参议院分属两党,联邦最高法院将被夹在党争中间;如果特朗普连任,加上保守派主导的联邦最高法院,美国或进一步向右倾斜,而遭遇到的“反作用力”可能也会更强,从而加剧政治对立和社会撕裂。
 
   (记者孙丁、兴越、徐剑梅;参与记者:邓仙来)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
 
时隔十四天再获成功 遥感三十号零七组卫星发射侧记
时隔十四天再获成功
遥感三十号零七组卫星发射侧记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 技
 
  26日23时19分,伴随着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成功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时隔14天再次圆满完成新的发射任务。

  此次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4发任务并行的状态下组织开展的。

  “5、4、3、2、1,点火!”随着口令发出,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卫星飞向天穹。

  发出倒计时口令的,是01指挥员白春波。

  这是他今年第3次担任01指挥员。年初以来,面对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航天发射攻坚战,中心全体科技人员向疫战、向天行。3月24日,由白春波担任01指挥员的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抗疫斗争加油鼓劲。

  高密度任务状态下,白春波和同事们格外忙碌,中秋国庆期间在岗位6天。发射临近,他早早地铆在测试发射指挥大厅,时刻监测着各系统第一时间传送的各项数据,下达一条条指令。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航天人奋勇前进。今天的我们钢硬气多,要让更多的‘大国重器’从发射场腾飞,用任务成功向抗美援朝的先辈们致敬。”看着任务成功的“大红屏”,白春波坚定地说。

  同在任务一线的塔勤分队平台操作手孙辉,望着消失在夜空中的火箭“背影”,眼眶再一次湿润。今年是他在塔勤分队工作的第10个年头,先后执行了94次任务。每次发射,孙辉和他的同事们总是最早上塔,最晚撤离。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发火箭和每一颗卫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精心呵护。

  “每天都要检查一遍甚至几遍,不然心里不踏实。”孙辉说,为了保障火箭上塔顺利、测试顺利、升空顺利,他们创造了“望、闻、问、切”4步检查法,练就了“鸡蛋里挑骨头”的过硬本领。

  连日来,西昌出现连续降温天气。“本次任务时期,发射场处于过渡季节,受静止锋和南支云系、冷空气频繁影响,长期处于连续阴雨天气,高空风逐渐增大。”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工程师张滢说。

  针对这样的气候背景,张滢所在的中心气象团队对窗口降水、逐时气温和高空风等预报要素进行专题分析,确保气象保障圆满。

  任务成功的背后还有设施设备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不断提升:发射塔架采用新型涂料,防护性能更佳,抗腐蚀能力更强,三号塔架焕然一新;3号工位常规动力系统供气管路更新完成,首次参加实战发射……在任务间隙期,西昌航天人紧张实施完成了一个个改造项目成果。

  “西昌发射场涉及塔架和库房的升级改造项目,在这次任务后得到了全面检验。”中心计划处副处长周剑介绍说。

  据悉,此次任务后到明年1月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执行8次发射任务,其中西昌6次、文昌2次,平均每半月发射一次,最短发射间隔仅为5天,两场多星多箭并行测试发射将成为工作常态。

      (王玉磊、黄国畅)

    新华社西昌10月27日电

 
这个奖,旨在寻找“年轻版的李政道” 民间科技奖“科思奖”设立,奖励推动国际科学交流的青年科学家
这个奖,旨在寻找“年轻版的李政道”
民间科技奖“科思奖”设立,奖励推动国际科学交流的青年科学家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 技
 
  本报记者王京雪


  世界永远需要热心从事国际科学传播、推动跨国界科学合作的科学家。当下,尤其如此。

  10月18日至19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的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一个新的民间科技奖项——“科思奖”宣布设立。该奖每年将授予1到3位在推动国际科学交流合作方面成绩卓著的中外青年科学家,给予每人100万元的奖金。首届科思奖将于2021年颁发。

不一样的民间科技奖


  至少有三个特质,让这一新诞生的民间奖值得人们关注。

  其一,不同于各种常见科技奖,“科思奖”要奖励的不是科学家的某项出色科学成就,而是其在推动国际科学合作上的贡献。

  其二,与政府科技奖和近两年广受关注的“未来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等民间科技奖相比,该奖项小而独特,从提名到评审都具有鲜明的国际性。

  它不限定获奖人和提名者国籍;其评奖委员会也将由世界各国不同领域的7至9位知名科学家组成。首任评奖委员会主席是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东尼·莱格特(AnthonyJ.Leggett)。

  其三,该奖可被视为李政道于改革开放之初发起的“科思项目”在40年后激起的新的回响。

  “科思奖”发起人正是来自中国、如今活跃于国内外学界业界的科思学者,他们为此成立了科思科技促进基金会,“向李政道先生和推动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的全球科学家致敬。”

  1979年,为给刚结束长期封闭、面临人才断档危机的中国尽快培养科技人才,李政道发起科思项目,在国内尚无托福和GRE考试的情况下,说服多所北美大学物理系采取一套特殊考试方式,评估和录取中国学生,这成为当时中国与欧美高校人才交流的破冰之举。

  实施科思项目的十年中,915名中国学生出国深造,今天,这批科思学者已成为多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精英骨干,其中12人成为中国和欧美等地科学院院士,100余人次获各类国际科技大奖,300多人次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职位,还有400多位成功的高科技发明家或企业家。

  李政道多次说,科思项目是他生命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之一,从某些方面,比获诺奖还有意义。

  就在一年前,他在科思项目40周年之际,向科思学者提出一个期许:希望他们继承项目创立伊始的精神,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发展才能的机会。

  “科思奖”的设立回应了李政道的愿望。

“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


  “通过把奖颁给正确的人,我们希望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即国际科学合作非常有价值,有一群人对此非常欣赏。”科思学者、科思科技促进基金会理事长董洁林说。

  “我们这个团体受益于李政道先生发起的国际交流项目和跨国界的科学家合作,从情感上一直想做点与此相关的公益事业。”董洁林介绍,“科思奖”推出前,科思学者们来回讨论了很多种设奖做法,比如“逆科思项目”,提供奖学金鼓励国外青年科学家来中国学习等。

  最终,他们拍板,先用最可行的方式,选拔和奖励在各种科学领域中对跨国界科学交流合作方面贡献突出的青年科学家,“把事情先做起来。”

  “多年来,科思学者一直在以各种方式促进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在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科思学者协会会长、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汤超说,“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各国科学家们依然非常希望推动国际科学交流。”

  在“科思奖”评奖委员会主席安东尼·莱格特看来,今天的年轻学生进入任何科学领域,都面临着比过去更严峻的形势,过去几十年,科学界专注在所谓的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而对促进科学交流合作的行为,仍缺乏鼓励机制。科思项目的毕业生们希望改善这种局面。

  本质上,科学能够也应当造福全人类,没有国家能垄断科学。一直以来,科学的发展都受益于交流合作及开放共享下的良性竞争。从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到遏制大流行病、应对环境问题、消除贫困等,都迫切需要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在当前形势下,民间科技合作的重要性正在慢慢凸显。”科思学者、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谢心澄说,作为主管国际交流工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他认为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国际科学合作正当其时。

  董洁林希望,“科思奖”能在部分人认为谈国际科学合作“不合时宜”的时刻,向世界传递来自中国的善意,“我们有时候不擅于表达善意,这种表达是必要的。”

  “寻找年轻版的李政道,年轻版的巴里·巴里什”


  相较于对科学成就的评估,科学家们在国际科学交流上的贡献大小看上去更难衡量。

  被问及“科思奖”的评奖标准,董洁林说,要看“候选科学家所做的国际交流项目是什么,影响有多大。这种影响可以落在具体团体或国家上,也可以没有具体受益者,纯粹是科学本身受益。”

  她分别举了几个例子:李政道做的科思项目,影响了915位科思学者,以及中美两国百余所高校和众多科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BarryC.Barish)作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的领导人,把一个小型研究组发展成上千名科学家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探测到引力波,验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通过国际合作使科学本身获益。

  巴里什没有参与LIGO概念验证或早期建设,而是作为项目领导者获得诺奖,这曾引发一些讨论,“但我们的奖,就非常适合他这样的科学家。当然,‘科思奖’选的是青年科学家,项目不会这么大,我们要寻找的是年轻版的李政道,年轻版的巴里·巴里什。”董洁林说。

  “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回头看,我希望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首位华人得主王中林说,“李政道先生在改革开放之初,打开中美人才交流的大门,改变了我们的人生,现在摆在面前的是新时代怎么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希望通过现在的努力继承李先生的教导,回馈社会。”

  王中林同时担任着与科思科技促进基金会同时创立的公益机构“科思技术研究院”院长,后者是所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在新的国内外局势下,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构筑桥梁。

  去年纪念科思项目40周年时,李政道曾写下三幅题词:“聚能兴邦,原创惠民”“科学属于全人类”和“薪火相传”。

  今年,三幅字都有了归属,第一幅成为新成立的科思技术研究院的口号,第二幅被印在“科思奖”的徽标上,而第三幅则正被科思学者们践行着。

 
月球的太阳照射面有水
月球的太阳照射面有水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 技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美国航天局26日发表公报称,其“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首次在月球的太阳照射面发现了水。这一发现表明水可能分布在整个月球表面,而不仅限于寒冷、处于阴影的区域。

  公报称,SOFIA在月球南半球的克拉维于斯火山口探测到水分子,这是从地球上可见的月球最大火山之一。美航天局此前曾探测发现月球表面存在某种形式的氢,但无法确认究竟是水还是其近似物羟基。此次的探测数据显示,水被“困在”分布在月球表面的土壤中,浓度为百万分之100至412。这一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SOFIA首次确认了月球的太阳照射面存在水,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以使用,但了解月球上的水是“阿耳忒弥斯”探月计划的关键。

  据介绍,下一步SOFIA将继续对月球进行相关探索,以进一步了解月球上的水是如何产生、存储和转移的。这些数据将为未来的月球探索计划提供重要信息,帮助创建首个月球水资源图,有助于未来人类太空探索任务。

 
掘进
掘进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 技
 
 
 
  十月二十六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苏州市桐泾路隧道开始盾构掘进。这是目前我国首条下穿运营高速铁路的大直径盾构隧道。     新华社发
 
“很好用”的液态金属走进生活
“很好用”的液态金属走进生活

( 2020-10-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科 技
 
  本报记者王长山、浦超


  “里面包裹感很好,脚也不痒。另外,这个东西拆卸下来还可以继续用。”近期,云南省曲靖市57岁的唐女士左小腿踝关节粉碎性骨折,医生为她实施手术后,没有使用传统的石膏,而是用液态金属制作的骨科外固定支具(又称“外骨骼”)为她固定。唐女士第一次知晓了液态金属,也是第一批亲密“接触”液态金属的患者之一,并被它的神奇折服。

  这是液态金属在医学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突破。

  现在,液态金属这种充满科幻色彩的新型功能材料正从实验室、产业基地向我们日常生活走来。而正在云南省宣威市蓬勃崛起的“中国液态金属谷”,正成为产学研企融合发展的一个“传奇”。

“液态金属很好用!”


  什么是液态金属?大家眼中的金属常温下不是固态吗?是科幻电影里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吗?

  电影里,液态金属机器人被破坏的地方会自动修复,被烧化后很快又能恢复。这种液态金属机器人的超强能力超乎想象,似乎离现实很遥远。

  “但是今天,科学与幻想正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液态金属这一神奇材料正从想象和科幻中走入现实。”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应宝说,简单来说,液态金属就是常温下呈液态,可流动并且能导电的金属。

  而被唐女士赞不绝口的液态金属“外骨骼”项目只是液态金属应用的一个代表,该项目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所双聘研究员、液态金属首席科学家刘静团队,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勇教授团队共同研发而成,是液态金属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的原创性突破,历时近2年,现已研发出可适用于全身骨骼的外固定产品系列。

  提到液态金属,绕不过刘静,正是他带领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经过近2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发现了液态金属一系列新特性和新应用。

  据介绍,液态金属是一大类合金材料,通常是指熔点低于300摄氏度的低熔点合金,常温或工作状态下为液态,具有液态温区宽、导热率高、导电性好等特性。杨应宝说,它的制造工艺无须高温冶炼,环保无毒,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军工国防、生物医疗、教育与文化创意等领域。“中国科学家在液态金属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外骨骼’运用就是一个代表。”

  “液态金属‘外骨骼’是低温融塑材料,可以实现与患者身体完美的个性化贴合塑形。操作方便,需要换药时,松开绷带,将有一定弹性的‘外骨骼’掰开取下,换好药装上紧固即可。”为唐女士实施手术的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勇说,“外骨骼”投入临床实践,是液态金属走向应用的一次里程碑式飞跃。

  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文志介绍,身体许多部位发生骨折,如颈椎、肩关节、腰椎、指骨、掌骨、前臂、肘关节等都可以使用“外骨骼”,传统固定以石膏居多,近年来,也有一些新材料,但是液态金属“外骨骼”格外好用。

  记者体验了一下液态金属“外骨骼”。加热前,绒布包裹着的板材俨然一块硬钢板。加热几分钟后,钢板变得可以随意揉捏,就像玩具彩泥。戴在手腕关节处捏紧压实,几分钟后又恢复了硬度,把手腕关节裹得严严实实,就像戴着一个加大号的运动护腕。

  “‘外骨骼’良好继承了固定和支撑作用,克服了石膏笨重、易折断、不透气、易引起皮肤干痒等缺点。”张勇说,它轻巧便捷、低温塑型、贴合度高、舒适透气、穿戴方便,同时具有热疗、磁疗等促进康复的功能,还可以重复使用,患者换药或特殊检查时不用像石膏一样破坏性拆除,多次打石膏固定,降低患者使用成本。

  提到液态金属,早已康复出院的唐女士还连声赞叹。

  科技创新与新兴企业联姻闯出液态金属新路


  50岁的宣威人杨应宝和液态金属结缘,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此前,他曾在矿山和化工产业打拼了26年,一直在寻求时机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我在北京认识了同是宣威人的刘静教授,那时他正在研究液态金属。”杨应宝说,由于液态金属是一种全新的东西,许多人从未听闻过,当时也看不到市场前景,许多企业对接商谈后都没有下文,刘静团队技术沉淀没有实现产业转化,处于踌躇不前的状态。

  多年的打拼生涯,让杨应宝敏锐地关注到了液态金属的重大价值。他对液态金属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开始密切关注刘静团队的科研进展。

  2012年,液态金属有了日益丰富的应用案例。当刘静把一杯液态金属放在他面前时,杨应宝觉得时机成熟,准备大干一场。2013年,通过曲靖市下辖的宣威市政府和中科院理化所签订协议,宣威市在用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了支持,杨应宝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了他的液态金属生涯。

  随后,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在宣威市郊挂牌成立,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通力合作,以首席科学家刘静为技术团队负责人,邓中山等一批科研骨干组成核心成员,全力推动液态金属产业发展。

  作为一项原创新技术,产品没有检测标准,也没有评审专家组,液态金属产品难以获得认证走向市场。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与科研团队先后组织举办了两届中国液态金属产业技术高峰论坛,这些引领性努力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快速推进。2015年6月,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下线首批次液态金属应用产品。

  2016年,液态金属产业列入《云南省“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云南省“十三五”新材料发展规划》以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同年,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第一个液态金属认证体系,仅第二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2017年,液态金属列入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又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几年来,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投入3.4亿元,建成年产200吨的液态金属系列产品生产线,拥有200多个液态金属配方和300多项专利,产值达5.8亿元、利润1.04亿元,和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液态金属3D电子手写笔获中国工业设计权威奖项——红星奖、中国工业设计优秀作品奖。

  ……

  在矿山打拼了26年的杨应宝,如今对液态金属的熟悉程度早已超过了矿。更令他感到自豪的是,经过多年努力,宣威市已成为全国液态金属产业高地,完成了许多重大工业化验证,一批高新原创产品陆续打开国内外市场。

珠江源成液态金属发展新高地


  笔尖在纸上游走,画出一张银白色电路图——在宣威市液态金属科技馆,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神奇之笔。“用液态金属当墨水写出电路板,导电性和简便性都很好。”杨应宝介绍,这款液态金属3D电子手写笔只是液态金属众多应用产品中的一个。

  3D电子手写笔、电子油墨、导热片、芯片散热器、液态金属光伏叠瓦组件……在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液态金属科技馆,液态金属制作的展品琳琅满目,许多产品的性能令参观者啧啧称奇。

  据介绍,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液态金属产业获得突破性发展,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制定了液态金属相关国家标准,承担了液态金属基因工程等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团队拥有200余项领先的原创技术,获得6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

  再好的科研技术和产品不能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要走向社会,要走入大众。这是刘静、杨应宝等人士秉持的理念。在地处珠江源头的曲靖市,世界领先的液态金属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兴产业。

  现在,在宣威市产业园区里,一栋栋厂房和研究院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2020年是成果转化年,2021年是产业突破年。”在杨应宝眼中,一个全新的液态金属产业集群,一个新型的液态金属谷正在崛起。

  “目前我们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完成液态金属导热膏、液态金属导热片、液态金属导热硅脂、液态金属导电滑环、液态金属恒温浴、液态金属肿瘤射频消融设备、液态金属LED智能玻璃、液态金属熔接材料、液态金属‘外骨骼’等多个新产品研制开发。我们相信,液态金属产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展望未来,杨应宝信心十足。

  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表示,液态金属作为一种全新材料,运用领域广,发展前景好。曲靖市已把液态金属产业列入全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将加大液态金属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重点开发国防科技和民用系列产品,打造世界级的中国液态金属谷,促进液态金属产业快速发展。

  刘静教授说,液态金属正为新兴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柔性机器人、智能技术以及生物医疗健康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带来诸多颠覆性变革,催生出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类材料,一个时代。刘静教授认为,正在走来的液态金属时代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

  “虽然产品应用和市场开拓有难度,但我每天都很兴奋。”杨应宝相信,液态金属的应用前景广阔,自己也不会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