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新闻纵深

04版:脱贫攻坚

东风拂绿塔里木万里携手绘“疆”来 新一轮对口援疆十年间的“浙江行动”
东风拂绿塔里木
万里携手绘“疆”来
新一轮对口援疆十年间的“浙江行动”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何军、孙哲
 

 
  2010年,国家号召,19省市扛鼎,新一轮对口援疆正式启动。
 
  浙江省迅速响应,对口支援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成为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年来,浙江省共投入援疆资金150多亿元,推动数千个援疆项目在受援地落地生根,10多万浙商在南疆各地创业创新;同时选派4000多名干部和人才,分批进疆开展援疆工作,利用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先进技术和现代理念,推进富民兴疆,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夯实基础。
 
  借助援疆东风,阿克苏地区、兵团第一师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崛起,内生发展动力日趋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改善,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朱林森表示,坚决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同新疆协调配合,长期坚持对口援疆,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与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奋斗,共同绘就更加美丽的“疆”来。
 
  跨越万里,4000多名干部和人才接力援疆


 
  从江南水乡到南疆戈壁。10年间,来自浙江省各行各业的4000多名干部和人才,先后背上行囊,万里驰援新疆。
 
  教育援疆一直是浙江对口支援的着力点。新疆理工学院、阿克苏教育学院附属之江实验幼儿园、阿克苏市多浪第一幼儿园等一批项目,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相继落成。
 
  以教育人才为核心的“软件”建设更为重要,浙江推进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链式推进”“全学科覆盖”“全员培训”的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累计选派援疆教师2900多人,在当地建立几十个传帮带工作室,对接培养上万名当地老师,受援地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祝永志第一次与新疆结缘是在2012年3月。两年的时间,他从零开始,完成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现代纺织技术两个专业的建设。
 
  援疆期间,他有着两段难过的回忆。2012年10月30日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验收,同年10月26日祝永志父亲病危。2013年11月30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验收,同年11月25日祝永志母亲病危。“两个专业我都是汇报人,时间、人员是早就定了的,没办法,我不能走,没见上父母最后一面。”相隔一年,两段五天的煎熬,留下了遗憾。但他的坚守,换来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专业在自治区验收中的名列前茅。
 
  多年来,浙江创新推进医疗援疆体系建设,“大组团、大卫生、大帮带、远程医疗、远程培训”的医疗援疆格局全面铺开,实施门诊6000余人次、手术2000余人次,120余项医疗技术填补了当地空白。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借助援疆力量快速成长,100多名浙江医疗专家来到这里,探索“组团包院”“以院包科”、浙阿跨省医联体等,开展“组团式”帮扶。目前,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89%以上,比沿海地区也不逊色。
 
  援疆过程中,一些干部人才与新疆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放弃高薪,离开环境优美的故乡,毅然决定扎根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副书记、副师长李斌,原是台州对口援疆指挥长。在支援一师阿拉尔市期间,他跑遍了团场连队,满脑子装着兵团的发展。
 
  李斌曾经担任台州温岭市市长,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组织征求他是否愿意留下时,他答应了。“兵团的壮大和发展需要有人奉献,或许是被兵团精神感动了,选择了留下”。原本三年援疆变成了留任,李斌并不后悔。随后不久,在浙江一所大学任教的妻子将工作调到了阿拉尔,女儿也转学过来,一家人坚定决心扎根边疆。
 
  3年援疆,有的人长眠在了新疆。2015年8月11日晚,浙江省湖州市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指挥部指挥长黄群超倒在了援疆岗位上,由于心脏病突发,生命定格在了47岁。湖羊发展中心、红枣园、红沙河、防风林的白杨树下……黄群超的一半骨灰留在柯坪,一半随家人回到故乡——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来的时候是一粒种子,离别的时候要满园硕果。”刚来援疆时,黄群超曾在日记本里留下这样的期待。援疆期间,黄群超每天早到晚退,调研时常常错过饭点,就在路边摊上买个馕随便对付。夜里,大家经过他的办公室,总能看到房间亮着灯。
 
  从原先工作生活的地方来援疆,每一位干部的身上都有奉献精神,也都克服了很多困难。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忠民说,既然选择了援疆,就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多为边疆建设作贡献,多为各族群众谋幸福。
 
  精准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富民兴疆


 
  日前,10辆大型挂车装载300吨纸皮核桃,从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驶出。这批核桃将上架鲜丰水果在浙江的827家门店柜台,并陆续发往全国19省市的1900家鲜丰水果门店。
 
  为了克服疫情给新疆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影响,杭州援疆指挥部火速利用自身资源,与浙江省内农产品零售龙头企业对接,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杭州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黄建正表示,杭州援疆着力拓展疆果东送、产销对接的主流销售渠道和销售平台,推进构建“龙头销售企业+合作社+农户”销售模式。今年以来,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先后与鲜丰水果、杭州联华华商集团等合作,设立阿克苏特色产品消费援疆专柜专区,充分发挥杭州市场优势,合力推进阿克苏农产品“十城百店”工程提质增效。
 
  自2020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出台打造“十城百店”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受援地建强补齐农产品产业链短板,切实增强阿克苏地区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1-8月,通过“十城百店”渠道销售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产品4.7万吨,销售额8.5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
 
  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通过实施“十城百店”工程,在浙江省已累计建成门店(终端)618个,开设网店31家,建设仓储冷库11个;在阿克苏地区建设仓储冷库10个,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9家,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27个,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314个,惠及当地农牧民群众近15万人。
 
  援疆期间,浙江打造了“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亿元”等一批聚焦脱贫攻坚的援疆项目,并帮助受援地培育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富民兴疆。
 
  目前,“十城百店”已在浙江设立600多个阿克苏农产品销售终端,同时构建“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双向现代流通体系,累计销售阿克苏农产品32万吨、销售额近50亿元;“百村千厂”在镇村新改建标准化厂房,就近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目前,112个镇村已建653座“卫星工厂”,提供就业岗位2.2万多个,当地农民有了稳定增收之路;“万亩亿元”力争让农户“万亩以上生产、亿元以上增收”,在茫茫戈壁培育新鲜黑木耳、茭白、莲藕、甜瓜等经济作物,其中黑木耳在100个贫困村试种,人均增收1300多元。
 
  从农林牧渔到新型材料,从光伏发电到电子商务……如今,阿克苏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本土产业茁壮成长。
 
  产业援疆,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全力实施“211行动”的重要支撑。“211行动”全称为助推脱贫攻坚211行动计划,是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一项创新举措,即将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扶贫资源向阿克苏地区乌什、柯坪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发动浙江强企与受援地10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多渠道解决1万人就业增收,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9年年底,阿克苏的两个深度贫困县乌什、柯坪甩掉了贫困帽子,阿克苏地区实现26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54万户24.66万人整体脱贫的目标。
 
  为受援地各族群众谋幸福,是援疆工作不变的初心。10年来,浙江援疆把80%的援疆资金投向基层和投向民生。学校、医院、安居保障房、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当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乌什县喀塔玉吉买村,古丽·木克热姆即将搬入自己的新家。80平方米的房子,水、电、暖、气、厕齐全,自家只花2万多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外面一亩地的院子里,种着花和蔬菜,牛羊也有专门的棚舍。这是村里的最后一期安居富民房工程。它的完工,意味着674户村民都将告别“住房破旧、人畜混居”的历史。村委会副主任乌普尔·图尔贡说:“感谢浙江援疆,不仅补助每户一万元,还派专人指导建房。”
 
  10年援疆,浙江投入60多亿元,帮助近38万户农牧民新建安居房,新改扩建100多所学校、医院,城乡居民的生活、就学和就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浙江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陈海涛说,改善民生,关乎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是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富民兴疆的切实举措。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共绘美丽“疆”来


 
  “我的‘女儿’,目标是考浙江大学,我在浙江等着她。”第九批浙江援疆教师竺建江在电话那头告诉记者,“很难忘支教这段时间,现在还和阿克苏这边的老师保持联系。”竺建江口中的“女儿”,是目前就读于阿克苏杭州高级中学的木尼热·玉散,2年前,竺建江与她结识,并且与她的家人成了一家人。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竺建江从木尼热·玉散身上看到了新疆孩子的倔强、脆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以来,竺建江就在他的思政课教学中尝试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对话和思辨的方式,一步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和竺建江一样,2010年开始,一批批支教教师进入阿克苏后,他们不仅仅是来授业解惑的,他们和这边的孩子,亦师亦友更是亲人。除了教师,来自浙江的所有援疆干部人才还都参与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他们与当地各民族同志结成亲戚,定期走访交流,为有困难的亲戚排忧解难。
 
  为了解决困难群众需求、拉近各民族感情,宁波援疆2018年启动了“点亮万个微心愿”活动,引导宁波50万党员为受援地万余名困难党员群众完成一个“微心愿”。从电饭煲到血压计,从书包书架到千元助学金……库车援疆指挥部把每一个“微心愿”联系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期望实现时间都一一记录在册,发往宁波,通过网上公益平台发布,形成“滚动征集、动态发布、线上认领、线下服务、实时管理”浙江和新疆两地党员互动、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在援疆干部的宣传和倡导下,活动得到了宁波市各级组织部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响应与鼎力支持,征集的“微心愿”一经各类平台发布,很快便被“一抢而空”。3年来,先后为库车市困难群众实现各类“微心愿”8000多个,也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
 
  “点亮万个微心愿”活动借鉴了宁波市党员志愿服务、公益集市等做法的先进经验,旨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援疆工作,点对点精准帮扶,增加两地交流交往。宁波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单继诚说,今年宁波援疆还成立1890便民服务中心,以公益服务为依托,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各族群众提供各类帮助,真正做到了电话“一拨就灵”。
 
  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浙江援疆不断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浙江文化强省优势,构建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浙阿同心·携手圆梦”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开展,体育联赛、“阿克苏好声音”、诗歌朗诵、中华传统文化才艺秀、双语小品和农民画大赛等,吸引了众多当地人参与。今年,援疆指挥部又组织开展10个文化交流合作工程。
 
  浙江援疆还把讲好身边人身边事,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载体。去年,以已故援疆教师姚仁汉为原型的大型原创援疆题材话剧《天山的灯》被搬上舞台;以“改革先锋”、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为原型的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登上银幕。通过文化交流,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中。2020年开始的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以小学生为重点组织开展青少年交往交流活动。
 
  朱林森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同胞血浓于水,只要团结互助、携手奋进,新疆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就中孟建交45周年 习近平同孟加拉国总统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孟加拉国总理互致贺电
就中孟建交45周年
习近平同孟加拉国总统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孟加拉国总理互致贺电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10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孟加拉国总统哈米德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45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孟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建交45年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孟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并肩抗击疫情,谱写了中孟友谊新篇章。我高度重视中孟关系发展,愿同哈米德总统一道努力,加强两国战略对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
 
  哈米德在贺电中表示,孟中关系日新月异,现已涵盖关键领域合作,孟加拉国对此高度重视。中国在孟加拉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提供支持,对此我深表感激。我相信,两国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将在未来不断深化。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互致贺电。李克强在贺电中表示,中方愿同孟方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哈西娜在贺电中表示,两国间久经考验的友谊与合作催生了孟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孟中合作得以强化,释放出在本地区乃至全球维护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巨大潜力。
 
成昆线上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成昆线上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5634次列车上拍摄的窗外风景(9月27日摄)。
 
 
5633次列车抵达月华站,旅客背着孩子出站(9月28日摄)。   均为新华社发(李锴摄)
 
  
  新华社成都10月4日电(记者谢佼、丁怡全)坐上列车,沿成昆铁路在西南横断山脉群山中快速穿行,它忽而扎进隧道,忽而驶过桥梁。车厢里斑驳光影不断流动,仿佛带我们走进了穿越岁月的光影记录。
 
  这里曾被外国专家称为修筑铁路的禁区。川滇交界地区山高谷深,地质结构极为复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数千年来,人们只能走着马帮南行。
 
  这一切都被闯过禁区、1970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所改写!
 
  在大渡河畔的关村坝火车站,列车短暂停留。站长刘富军引我们来到隧道边,“这里没有一寸平地,当年用388吨炸药,一次爆破395万立方米土方,炸开山头,好不容易在两座隧道间建成了火车站。”
 
  距离关村坝火车站不远,就是著名的“一线天”。这是两座绝壁间的缝隙,成昆铁路以一座石拱桥连起两座隧道,从桥往上看,天空仅在山谷露出一线。遥想当年,一条条绳索从悬崖上荡下,筑路战士吊在半空中,工具只有钢钎和铁锤,一锤一锤艰难凿出炮眼,山石随时可能垮塌,他们何等危险,又何等英雄!
 
  1083公里,30多万人参建,2000多人牺牲。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档案室干事王福永说,成昆铁路平均每公里大约有两名筑路者牺牲,横绝之地得以开出坦途。极尽蜿蜒之姿的成昆铁路,让一个个与世隔绝的部落走出深山。
 
  在大小凉山,每隔十数公里就有一个小站,身披“察尔瓦”羊毛披毡的彝族老乡三三两两排队候车,他们有的抱着鸡鸭,有的牵着山羊,前往各个县城交易。开行这一线路的列车被他们亲切称作“小慢车”。
 
  “小慢车”彝族车长阿西阿呷是名“75后”,她一会儿替老乡在特制车厢里拴好猪羊,一会儿替年迈大妈安排座位,忙得不可开交。“成昆铁路就像大凉山的公交车,从燕岗经西昌到攀枝花,根本闲不下来,每天一看手机,呀,列车上都走一万多步了,遇上假期走两万步。”
 
  成昆铁路上喜事也多,这不就碰上了结婚送亲的队伍。一位位头戴银饰、身穿盛装的彝族妇女,在车厢里就唱起了送亲歌。
 
  列车飞驰,沿线山村正在追上发展的速度。
 
  乐山市金口河区胜利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这个村在悬崖上已有300多年。之前,空有青花椒、老鹰茶等特产,却无路运出,山民挨饿受穷。后来有了铁路,特产搭上火车基本不花运费,人们自发向火车站附近搬迁。党委政府顺势整村搬迁下山。“现在我们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成昆铁路自己也在变。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冕山镇外,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和老成昆铁路两两对望。中铁隧道局小相岭隧道项目“90后”调度主任郑冬冬抹着汗说:“我爷爷修过老成昆铁路最长的沙马拉达隧道,我们即将建成新成昆铁路最长的小相岭隧道,全长21.775公里!”
 
  新成昆铁路是新建的一条铁路,与老成昆铁路大致平行,全长85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目前,昆明经攀枝花至米易段已通车,峨眉至米易段正在加紧建设。
 
  27岁的D789次列车车长赵丹玉觉得昆明到攀枝花已经变得很近。她所值乘的复兴号动车“绿巨人”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而过去绿皮车需要开行7个多小时。“过去为了爬坡不得不绕大回环,人走路都能超过列车,现在截弯取直特别快。”
 
  在被誉为“火车拖来的集镇”云南省禄丰县广通镇和“金沙江边的菜篮子”云南省元谋县等地,新成昆铁路带来了新机遇。
 
  元谋县副县长张荣说,当地几十万吨蔬菜瓜果靠火车外送,新成昆铁路全线建成后客货分开,进一步加强沿线的客货运能力,高铁网北接我国西北和中原,南接东南亚,昔日西南边陲将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断臂老兵造林千亩“点绿成金”
断臂老兵造林千亩“点绿成金”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山叫红旗岭,原是下雨泥沙俱下的“光头山”;人叫兰林金,是双臂高位截肢、左眼失明的退伍军人。10年前,在革命老区福建省长汀县,这山这人“相遇”,人让山变成一批人赖以致富的“花果山”。
 
  2003年,兰林金在砂石场做爆破工作时不幸发生意外,造成一级伤残,劳动能力基本丧失。但军旅生涯养成的不服输性格,使他不断地进行自力更生尝试。
 
  兰林金尝试过养鸭养鱼,种油茶种毛竹等,但因缺技术、缺资金等,均以亏本告终。就在人生最低谷时期,他遇到了实现心中梦想的好机会,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干出了在“火焰山”上“点绿成金”的事业。
 
  熟悉长汀历史的人都知道,那里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县份之一,“一场大雨、河田不分”的灾难景象频繁上演。2010年,一场山火几乎把红旗岭上原本稀疏的植被一扫而光。幸存的少量油茶树,半焦的树叶迎风摆动。
 
  “15岁那年,暴雨从‘光头山’上冲刷下来的泥浆,摧毁了我家等待上瓦的新土房,父亲因此抑郁而终。”兰林金说,所以他从小就有在这片山头种满绿树的梦想。山火过后,恰逢几个战友来看他,带来政府为持续治理水土流失,免费给荒山承包治山人提供树苗、技术等的政策信息,并鼓励他承包红旗岭种油茶。
 
  兰林金告诉记者,“战友们说,政府有好政策,以他这么能吃苦的倔劲儿,一定行。”他也在那时暗下决心,“我和这山都经历过‘大火’。我何不借助这机会大干一场,让千亩荒山披绿、结出‘幸福果’;也告诉身边人,无论是人是山,浴火重生就会有用武之地。”
 
  他用残臂夹着锄头走上山,挖土刨坑,植树、造绿、创业。10年时间,3000多个日夜,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兰林金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承包的2000多亩荒山上。断臂上和胸前磨出了厚厚老茧,也“磨出”了满山青翠和红火的日子。
 
  “现在2270亩‘光头山’已油茶果林飘香。除800多亩油茶,还种了脐橙、杨梅、黄梨、毛竹。每天要请二三十名村民做工,去年仅工资就发了20多万元。”兰林金右眼里闪烁着光芒,脸上笑出褶子。
 
  兰林金说,近年来在政府指导下,他还依托红旗岭绿色产业经营,先后牵头成立两个种植养殖合作社,以及福建省断臂铁人百草园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社社员已超过200人,公司主营的姜茶、姜粉等,形成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日子逐渐过好时,兰林金选择帮助更多人。通过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他带动周边村民种油茶、种生姜、养鸭等,让他们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县里各部门、战友及邻里,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曾对我鼎力相助,我也要回报社会。”
 
  兰林金还透露,他正筹划通过直播带货,将青翠的红旗岭和生态农副产品展示给更多网友,扩大产品销路。“山上还有些杂草地可以种树,销售的资金将用来做进一步开发。”他说。
 
  兰林金红旗岭“点绿成金”,也是长汀县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当地群众长期锲而不舍努力下,不断取得水土流失治理新成效的缩影。截至去年底,当地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146万亩锐减到约3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不足60%提高到80.3%,全县28万人口从中受益。
 
     (记者秦宏、赵雪彤)
 
   新华社福州10月4日电
 
吕梁再也见不到“消息树”
吕梁再也见不到“消息树”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秋日晌午,吕梁山的千沟万壑依然骄阳似火。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垣上村村民刘忠强锄完谷子,圪蹴在树荫下歇脚。微风拂过,起伏的梁峁满眼绿。
 
  “这山啊,绿得让人舒坦!”熟悉这里每一道山梁每一道坡,62岁的老刘打开话匣子,“从前,荒山秃岭的,愁死个人呢。”
 
  老刘的话,让记者想起一位同事多年前对吕梁的印象——“仿佛是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一下子懂了抗日故事里的消息树,因为山上除了灌木和衰草很难看到树,只要有棵树,就特别打眼。”
 
  抗战时期,吕梁山是华北通往陕甘宁边区的要道。1938年,也是秋天,侵华日军蹿入吕梁山,企图往西进犯陕甘宁边区。享誉吕梁的说唱艺人樊如林回忆日寇侵犯吕梁时,民兵在村庄附近光秃秃的山顶上埋棵枯树,四面八方都能看见,这就是“消息树”。“只要发现鬼子出动,立刻就把消息树推倒……抗日武装马上就会做好迎击准备。”
 
  用“消息树”就能报告敌情,可以想见当时的吕梁山是多么缺林少树。就是在这荒瘠的大山里,吕梁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立下不朽功勋,作家马烽、西戎的小说《吕梁英雄传》也成了红色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吕梁人民打响了另一场战斗,战场没变,只是换了“敌人”。在党的领导下,几代吕梁人接力治理穷山恶水,谱写了生态脱贫的“新吕梁英雄传”。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吕梁市提出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实现“增收增绿双赢”。通过广泛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首创“购买式造林”,吕梁森林覆盖率跃居山西全省第二,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了美丽的“绿色银行”。
 
  “现在没法埋‘消息树’喽,山上都种满了树,最多的是核桃。”刘忠强冲着四周的绿色山梁努努嘴,黝黑的脸掩饰不住开心,“算上育的各种树苗、办的养殖场,俺的‘身家’也有百余万呢!”
 
  开车下山,刘忠强要去看他的老伙计梁宝俊,“宝俊前几天去护林,路上不小心被撞,受了点皮外伤。”
 
  一路上很多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住着易地扶贫搬迁户,梁宝俊就是其中一户。下山后,他家山坡地全部种了树,自己被聘为护林员,成了“赚工资”的农民。
 
  宝俊家大婶招呼大家吃顿家常便饭。“这是212抿尖,豆面、玉米面和白面按比例做的,在馆子里一碗得卖十多块钱咧。”刘忠强一旁也按捺不住“得意”,“咱吕梁人再也不过‘刨坡坡、吃窝窝’的苦日子了!”
 
  种树,还帮更多吕梁人实现了人生梦想。
 
  岚县界河口镇东口子村的郑二小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种树而成为第二届全国青运会的火炬手,大大地露了一把脸。这个憨厚的山里汉子不善言辞,对记者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好好种树”。
 
  2015年,郑二小就牵头成立了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接1350亩造林工程。合作社不仅销售了本村及周边村的苗木15万株,入社贫困户还通过赚取劳务费,人均增收5000多元。
 
  现在的吕梁林木葱郁,山清水秀。不久前,十几只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还现身吕梁市区北川河畔,绝迹多年的金钱豹、野狼也在交口、中阳出现。
 
  经常看新闻的郑二小知道,这已经不稀罕了。从2016年起,每年都有黑鹳在柳林县的清河栖息,前年在汾河孝义段有近两百只黑鹳出现。
 
  “谁能想到,几十年前还是穷山恶水的吕梁,去年在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上,居然获得了‘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郑二小感叹道。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介绍说,全市已有50多万人次通过生态建设增收,11.5万贫困人口实现生态脱贫。
 
  2019年,吕梁市整体脱贫。
 
  “当年祖辈们和敌人拼刺刀都不怕,我们现在‘斗穷’,也绝不能认怂!”老刘倔强的声音,让记者感到,虽然郁郁葱葱的吕梁再也“栽”不了“消息树”,但吕梁精神依然激励老区绿色脱贫奔小康。
 
    (本报记者刘婧宇)
 
 
武夷山上人气旺
武夷山上人气旺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长假期间,福建武夷山景区客流显著回升,10月1日至4日景区接待超过11万人次,旅游市场呈现繁荣有序的景象(10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甘薯之乡秋收忙
甘薯之乡秋收忙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金秋时节,河北省卢龙县农民抢抓农时收获红薯,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该县种植红薯14万亩(10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万紫千红迎客来 西宁千紫缘从荒滩到花园变身记
万紫千红迎客来
西宁千紫缘从荒滩到花园变身记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西宁10月4日电(记者陈杰)3米长的丝瓜、重达315斤的南瓜、无土栽培的太空西红柿树……十一假期,记者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的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内见到了太空植物。

  “朋友推荐我过来游玩,花海很壮观,各种各样的蔬菜让人大开眼界。”来自西宁市的游客徐汉浩说。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放眼望去全是盐碱地。”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董事长蔡有鹏指着园内如今已长满孔雀草的一片地感叹道。

  2016年,时任田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的蔡有鹏经反复考察后,想出了引进无果枸杞芽茶发展生态种植业的新路子。

  这一想法却没能得到村民代表大会支持。“大家都说青海不产茶,干这个肯定亏本。”蔡有鹏说,干了不一定成功,不干一定不会成功,最后,他以个人名义注册成立了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

  拿下1200亩盐碱地后,困难才刚刚开始。“植物生存条件恶劣,水土保持能力差,一到汛期,河水肆意漫延。”蔡有鹏说,没有电,路不通,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远远超过预期。

  没过几个月,蔡有鹏的全部积蓄都已花完,他不得不卖房卖车填补资金缺口,同时与好几家银行协商争取贷款。白天,和工人们一起上工地,晚上,拿着施工图纸做预算、写规划。道路硬化、河堤加固、植树造林,曾经的不毛之地改头换面。

  蔡有鹏永远忘不掉2016年7月27日,这一天,试种的茶叶成熟了,恰逢园内油葵花盛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千紫缘以“公司+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种植业,将无果枸杞芽茶引育到原本不产茶叶的当地,建立了枸杞芽茶种植基地。目前,枸杞芽茶种植基地吸纳了272户贫困户就业,一年可增收620多万元。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蔡有鹏坦言:“贫困户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技能,种植面积扩大后,更加难以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蔡有鹏推行了“一村一品”模式,根据实地情况为每个村确定一个种植品种,降低了种植户的学习成本。再通过在各村建立种植基地,与种植户签订供销合同,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一亩新摘的茶青才挣3600元,而加工后在市场上能卖到12000元。”蔡有鹏把提高产值当成工作重点。

  2016年,他牵头修建了扶贫生产车间,在一产的基础上发展二产和三产。车间建成后,千紫缘具备了独立加工农业原材料的能力,相继研发了以枸杞芽茶、火焰蔘为主的38种农副产品。

  风景美了,产业大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园区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但蔡有鹏认为依靠单一的种植业是走不远的。”千紫缘策划营销部经理申跃玲说。2019年,蔡有鹏经过多次洽谈,经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批准,建成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亲子娱乐于一体的太空植物博览园,已成为园区的一张新名片。

  生态优先,立足农业,千紫缘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了“特色种植+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蔡有鹏说:“下一步,我们想把千紫缘建设成一个大型田园综合体,带动更多困难群众增加收入。”

 
年产1.3万亿斤: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年产1.3万亿斤: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于文静)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面对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约束更加凸显的情况,我国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基础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六连丰”,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推动了百姓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得益于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改造中低产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3亿亩。

  围绕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建立起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同时,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亿亩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味稻、加工专用稻,提高口粮供给质量。巩固提升生产功能区、优势区玉米产能。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薯类、杂粮等作物,增加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

 
节粮也要讲 “智慧 ”
节粮也要讲“智慧”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粮食损失和浪费,是当今时代的巨大挑战。9月29日是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全球范围内约有14%的粮食损失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环节。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各环节的浪费损耗现象仍存在。据测算,我国每年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和浪费的粮食总量超700亿斤,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餐桌之外的粮食浪费,与农业智能化水平不高有关。比如有媒体报道称,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没有专门的存粮工具,一般就是把地里收回的粮食直接晒在庭院地上。如此屯粮,难以避免粮食因受潮、发霉导致的损耗,同时也容易遭受老鼠的侵食。在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也应该更加注重智能装备与智能化。
 
  这些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但客观而言,仍面临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锋德表示:“虽然已经出现了农业物联网、育秧流水线、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但整体来看,我国农业领域的智能化水平还不高,对节粮的贡献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首先,由于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反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机器伤粮”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农艺技术不统一,但农机尚未做到分类配套,尤其丘陵地区难有好机可用。以玉米为例,我国种植行距在30至60厘米之间,加之品种、成熟度、倒伏情况不一,造成机械化摘穗漏摘率高。另一方面,玉米粒较为干、脆,机收玉米容易掉落玉米粒,部分玉米机收总损失率和总损伤率仍然较高。
 
  其次,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制约了农业智能装备的发展。以小麦联合收获机为例,据有关介绍,目前我国所有机型采用的仍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机院基于当时农艺试验出来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正因为这些年基础研究不够,数据缺失,小麦联合收获机的设计参数没能“与时俱进”,到了田间地头容易“水土不服”。
 
  再次,适用于农业领域智能装备的传感器缺乏,智能大脑“缺目少耳”。王锋德介绍,农业领域机械、智能装备需要3000多种传感器,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300多种。农用机械、智能装备需能适应在水田、泥浆等环境中作业,能承受较大震动,这都对专门性的传感器提出要求。
 
  虽然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但智能化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以智能促节粮潜力巨大。破除“烦恼”的钥匙,或许就蕴含在“烦恼”里。
 
  其一,要大力促进农机农艺再融合,使二者协调发展,并贯穿播种、耕耘、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实现好种好得、颗粒归仓。比如,可以针对作物的不同产量自动调节脱粒间隙的脱粒滚筒,安装有籽粒损失监测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状况控制拨禾轮转速的割台等。这些都能有效降低收获环节的粮食损失率和损伤率。
 
  其二,要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投入,用中国农机支撑起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重要农业科学研究,转变农业研究追随国外的“跟跑者”地位,立足我国农业现实,做能服务于东北黑土地、西南丘陵等“接地气”的理论研究,能为智能化转型升级做准备。
 
  其三,要推动国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进而带动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比如,先进传感器数据接口、变量作业智能装备、作业决策支持模型、农机信息化数据平台等,都需要国家标准来支撑。日前,国家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修订大米国家标准,按修改后的大米国家标准测算,每年可减少加工环节大米损失250亿斤左右。
 
  最后,要加强农机农艺培训,让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成为“新农具”的同时,也要让农民成为技能武装头脑的“新农人”。当前的农业生产,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使用者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影响农业智能装备“功力”的发挥,尽快掌握智能技术也至关重要。   (本报评论员王若辰)
 
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谭谟晓、李延霞)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业保持稳健发展,抵御风险能力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结构流向更趋合理,成为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先中没想到,在一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投放座谈会上,企业现场获得了农行5000万元贷款授信。

  该公司在黄冈建有总投资202亿元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规划年产30万台新能源智能汽车。“农行的支持给我们注入一针‘强心剂’,充足的现金流有助于公司降低疫情影响,加快推进5G智能新能源汽车项目。”许先中说。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各项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同比多增3万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1.8万亿元,增量较过去4年总和还多1092亿元。

  保险业充分发挥其固有的风险管理、资金配置等优势,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截至2019年年末,保险业支持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金规模分别超过6000亿元和2500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530只,合计备案(注册)规模33842.36亿元,保险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实体经济。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进一步提升。

金融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人才也能成为贷款依据,仅2个工作日我们就收到了1000万元的‘人才贷’。”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抵押物少,无法满足传统贷款产品要求,银行了解到我们的需求后,第一时间为我们制定了专属融资方案。

  济南农商银行推出的“人才贷”,是专门针对研发型、高科技企业设计的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解决了缺少有效抵押物的企业扩大经营的资金难题。

  金融创新让许多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引导银行机构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和融资需要,创新贷款模式,不断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8万亿元,是2017年末的1.26倍;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062万户,是2018年末的1.43倍。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足,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推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平衡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前8个月,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约7万亿元,有力保障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以及企业债券融资。

  坚守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定位的新三板,改革创新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功能不断提升。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场融资106.29亿元,环比上升17.43%。截至7月20日,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超过151万户。

金融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旨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这是近年来我国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完善金融调控、防控金融风险的一个缩影。“十三五”即将收官,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得到有效治理,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以自身的稳健运行为前提。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有序,风险整体可控,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前8个月,银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新提取拨备1.4万亿元,同比多提取2615亿元,目前拨备余额达6.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76.5%,具备较强的信用风险抵御能力。

  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2.6%,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0.4%,均保持在合理区间较高位运行。

  专家表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在推动经济茁壮成长的同时,也会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有效防控风险,确保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新起点上,金融各行各业将持续向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力、聚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文化为舟,情怀致远
文化为舟,情怀致远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节日期间,打开电视,节目里吟诵歌咏着诗词名篇;走进书店图书馆,书架上经典书籍等待着取阅;前往博物馆、展览馆,古老的文物讲述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书画作品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成果;在影院剧院里,电影大片、戏曲表演、交响音乐会等精彩纷呈……浓浓的文化氛围,是这个长假的一大特色。
 
  节日和文化密不可分。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文化赋予节日仪式感,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节日更有味道,更能吸引公众参与,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节日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证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文化生活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征途上,要有物质丰富,也要有文化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不如饥要食、渴要饮那样发生得直接,而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国家有发展文化事业的任务,个人也有接受文化熏陶的自觉。
 
  今年的国庆与中秋假期重合,是难得的家国同庆,能够让人感受到更为浓厚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需要文化的涵育,从小时受家庭呵护,到成人能够担负家庭的责任,从小时依恋父母,到成长能孝敬父母,从关切身边亲朋好友推而广之,到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在日积月累的文化熏陶中,我们能够涵育出坚实的家国情怀。
 
   (记者冯源)新华社杭州10月4日电
 
 
重庆:老街老巷老茶馆,年轻游客“新选择”
重庆:老街老巷老茶馆,年轻游客“新选择”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重庆10月4日电(记者陈青冰)喝盖碗茶、漫步山城步道、“打卡”旧书店、探访老居民区……国庆假期期间,“网红”城市重庆迎来一阵“怀旧风”,众多承载着山城记忆的老街、老巷、老茶馆,成为年轻游客的新选择。

  凭借“3D魔幻城市”的独特地形和热情火辣的美食,近年来重庆跻身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2019年,重庆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居全国前列;今年10月1日,重庆市253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7.16万人次。

  除了大众熟知的洪崖洞、千厮门大桥和李子坝轻轨站等经典旅游“打卡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老街道、老茶馆和二手交易市场等日常生活场所,也出现在了年轻人的“打卡”榜单上。

  “我出生于1997年,对于20世纪的了解很少,所以我很想知道那时候的重庆是什么样子。重庆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保留着当年的建筑,我这次来就是想感受一下当时的山城气息。”广州游客杨成宏说,他此次特地到重庆老街上新街,和沿街的老店一起合影。

  与老街类似,一家名为交通茶馆的老茶馆在国庆假期期间也备受年轻游客的喜爱。10月1日下午,记者看见许多打扮新潮的年轻游客出现在这家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茶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专程前来只为喝上一杯盖碗茶,体验过去地道的山城生活。

  尽管当天的小雨淅淅沥沥,但是室内一杯杯滚烫的茶水、一场场夹杂着天南地北口音的寒暄,持续不断地为这家老茶馆注入着热度。

  位于重庆黄桷坪的交通茶馆曾是一家交通运输企业的食堂,于1987年作为茶馆对外开放,成为各类社会人群休憩会面的聚集地。现在,因其极具年代感的房屋结构和厚重的文化气息,交通茶馆成为重庆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在一桌由江西、北京、陕西游客组成的拼桌上,同为“90后”的6个人交流着来重庆旅游的原因。“很多影视作品都在重庆取景,里面的山城生活场景很吸引我。”“我喜欢的两个歌手都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因为他们我想来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我觉得重庆方言很有意思,重庆人性格也很热情。”

  在聊天过程中,27岁的北京游客江霞一边在手机上阅读着有关于交通茶馆的文章,一边环顾四周、寻找文章里描写的细节。她指着茶馆内一处放置着各类杯子的柜子对其他人说:“你们看,这就是那些老顾客放在这里的杯子,他们来了后都是自己动手泡茶。”

  同样,一家位于中兴路旧货集邮收藏品交易市场内、有着20年历史的二手书书店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因为书店空间十分狭小,各类书籍只好摞起来堆放,堆积起来差不多有两个人高,供游客落脚的地方不到3平方米。这种错乱的堆积反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许多年轻人都喜欢踩着木梯在旧书堆里拍照。

  “这就是我喜欢重庆的地方,它不仅有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还有这种充满年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小店。”23岁的四川游客许丽特意带着朋友来到旧书店“打卡”,她告诉朋友,这些特别的老建筑、老店铺才是重庆的灵魂所在。

 
“惠农渠”正升级
“惠农渠”正升级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施工人员在惠农渠银川市贺兰县境内渠道进行施工改造(10月3日摄)。
 
  为推进节水型、生态型现代化灌区建设,宁夏水利部门利用秋季农田水利建设窗口期,对宁夏境内的惠农渠进行砌护整治和节水改造,并对现有水利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和升级改造。据了解,有关项目将于2021年6月底完工,投入使用后可解决6.4万亩农田灌溉困难问题,年节水约250万方。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守正创新 爱国奉献 天津大学一百二十五年“兴学强国路”
守正创新 爱国奉献
天津大学125年“兴学强国路”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本报记者张建新、雷琨、宋瑞
 

 
  国之上庠,渤海之旁。九河下梢之地,一座百年学府矗立于此。
 
  2020年10月2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迎来了125岁生日。筚路蓝缕,负笈播火。125年间,天津大学见证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艰辛起步和凤凰涅槃。
 
  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说:“天津大学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历程中,上下求索、作育人才。回望百余年风雨历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天津大学始终将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天大的办学历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任岁月涤荡,‘兴学强国’的初心始终不变。”
 
  如今,天津大学用实干绘制蓝图,突破“卡脖子”的科技壁垒,在科教强国中勇担重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引领未来。
 
  炮火中诞生,开启中国高等教育先河


 
  1894年,甲午年,中日海战,黄海上的隆隆炮声和战败的屈辱震醒了中华睡狮。
 
  救亡强国,清朝光绪皇帝发出《强国诏》,“当此创巨痛深之日”“图自强而弭祸患”,开始变法维新。
 
  为响应光绪皇帝的诏旨,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草拟了兴办新式大学的奏折,提出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的主张。
 
  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朱批立案,北洋大学堂诞生,开启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
 
  西学为用。盛宣怀仿照哈佛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北洋大学堂设立全新综合型课程,选聘大批外籍教师,采用西方大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强国亟需的人才。
 
  新的教育内容、新的培养方式、新的价值取向,北洋大学堂开启并引领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培育、播撒着“兴学强国”的火种,求索中华图强之路。
 
  1900年,北洋学子王宠惠获得了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后来成为蜚声国内外的法学名家。华盛顿会议上,王宠惠先后提出“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案”“废除二十一条案”“废除势力范围案”,维护国家主权。1943年开罗会议,王宠惠在拟定开罗宣言过程中,与英方发生激烈辩论,为维护中国权益及奠定远东格局发挥了关键作用,促成会议公报明确规定“满洲、台湾、澎湖当然归还中国”,为战后中国顺利收回被占国土确立了国际法依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学为保存高等教育的火种纷纷西迁。时任校长李书田带领北洋大学师生迁至陕西,北洋大学成为西北联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颠沛流离的烽火岁月中,北洋学子仍潜心苦读,夜里数百支蜡烛的烛光闪耀不熄,成就了校史中“七星灯火”的一段佳话。
 
不从纸上逞空谈,实地把中华改造


 
  “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这首创作于1935年的天津大学校歌不仅被代代“天大人”传唱,更成为“天大人”的做事格言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革命先驱张太雷、“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桥梁专家茅以升、化工专家侯德榜……一代又一代“天大人”将满腔热忱和毕生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
 
  “兴学强国”成为每一代天津大学学子与生俱来的使命。
 
  1951年,18岁的贺焕然考入天津大学机电系学习。毕业多年后,他将珍藏几十年的一份厚厚的毕业设计手稿捐赠给天津大学校史馆。这份图纸和设计内容的手稿是在老校长史绍熙的指导下完成的。
 
  贺焕然仍清楚地记得毕业答辩时史校长对自己的提问:“你认为现在内燃机发展的主力应集中在哪些类型的车上?”贺焕然说:“当时我的回答是轿车,可是史校长指正了我,他说,‘祖国正处在建设时期,我们更应该发展运输车’。”
 
  “史校长的一番话让我常常谨记国家对自己的培养,时时砥砺自己要努力学习回馈社会。我想,这就是‘天大精神’。”贺焕然说。
 
  走进新时代,天大人正用爱国奋斗书写使命担当。10619米,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天津大学共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2台万米级“海燕-X”水下滑翔机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连续工作时间最长、测量剖面最多、续航里程最远……创造众多“第一”的“海燕”,是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
 
  令人感慨的是,“海燕”研制成功,是团队成员们坚持坐了十几年“冷板凳”的心血结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海燕”义无反顾地“向深海飞翔”。
 
守正创新,叩问未来


 
  “这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也必将是一个创新者辈出的时代,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和呼唤创新。”在2020年秋季入学典礼上,金东寒为数千名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星辰大海、生物医药的科技前沿较量中总能看到“天大人”的身影。
 
  在天津大学一间实验室,布满108个字符和符号的屏幕上,同样闪烁着智能创新之光。这款自主研发的脑-机交互芯片“脑语者”,可通过“意念”实现全世界最大指令集的“隔空打字”。
 
  “‘脑语者’适用于特种医学、康复医学等智能应用领域,将使人类拥有‘第三只手’。”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教授许敏鹏说。
 
  2020年6月23日,随着第55颗北斗卫星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尹相原铿锵的口令,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收官之星”飞向预定轨道,探索浩瀚宇宙。
 
  2007年,尹相原从天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怀揣航天报国的理想来到祖国西南腹地的大凉山。工作至今,他历任总体装配系统指挥员、推进剂利用系统指挥员、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及“01号”指挥员,参与了包括“嫦娥”“北斗”等重大工程的火箭发射任务。
 
  “能与‘北斗’共成长,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付出再多汗水也是值得的。”尹相原说。
 
  2016年,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开启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
 
  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藤蔓上,天津大学自主创新不断开花结果。
 
  天津大学新校区中轴线上有一座“三问桥”,老校长张含英提笔写下的著名“三问”——“懂么?会么?敢吗?”,提醒着后来一代代“天大人”,求知无止境。
 
  4公斤DNA能装下全世界数据吗,脑-机交互能否跑赢马斯克,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是否有望成为未来的动力源……9月28日,“天津大学125个科学问题发布启动会”召开并发布了生命健康、环境科学与治理、能源材料、智能智慧、制造建造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说,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就是天津大学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是目标,也是任务;既是责任,也是担当。
 
祖国·正义·和平 抗美援朝纪念馆巡礼
祖国·正义·和平
抗美援朝纪念馆巡礼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这是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里的英烈墙(8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新华社记者曹智、梅世雄、张非非、孙仁斌
 

 
  仲秋时节,辽宁丹东。英华山静默无言,鸭绿江浩荡奔流。
 
  黑色大理石墙体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手书的8个鎏金大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沿山脚拾级而上,穿过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的汉白玉牌楼,高53米、寓意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实现的抗美援朝纪念塔直插云霄……
 
  9月19日,抗美援朝纪念馆经过整修后重新开放。社会各界人士来到这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追思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走进这里,宛若走进一条时光隧道,带领人们拨开撼人心魄的历史烽烟,重回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感受70年前那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使命在召唤:当年,我们从这里跨过鸭绿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纪念馆内,灯光柔和,战歌铿锵。
 
  两个黑色钢炉,相对着倒出红色铁水。墙壁上,图像表明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美国钢产量8772万吨,中国60.60万吨;美国工农业总产值2848亿美元,中国只有574亿元人民币……
 
  无论从哪个方面比,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也只是美国一个零头,当年,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全面投入战争,美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不顾中国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悲伤的民众、毁弃的房屋、弥漫的硝烟、冰冷的数字……记录着、控诉着美军的暴行:
 
  ——1950年8月27日10时5分,4架美国军机侵入辽东省临江县(今吉林省临江市),对县城及附近车站侵犯扫射,击毁机车;
 
  ——同日16时40分,2架美国军机侵入安东机场,通过机枪扫射,打死3名工人,打伤19人;
 
  ——8月29日17时45分,4架美国军机侵入安东市(今丹东市)境内,盘旋侦察后向民船射击,打死渔夫4人,打伤7人……
 
  “这是美军轰炸机轰炸丹东市的景象,”讲解员高真真指着一组黑白照片说,“我爷爷当时18岁,在丹东市三马路的商铺做学徒,他侥幸躲过飞机轰炸。他回忆说,当时地下被炸出一个很深的大坑,鲜血把坑里的积水都染红了。”
 
  面对美国侵略,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为维护正义,保卫中国领土安全,捍卫和平,中共中央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过江,为了保家卫国。“当天晚上,大部队踏上鸭绿江大桥,不少人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我问我的战友王哲厚,你老回头看啥?”9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王凤和回忆说。
 
  “王哲厚说,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还没看够啊。”王凤和宽慰他,“就是为保家卫国,咱才出国作战,等仗打赢了,回来坐着火车看,坐着飞机看,看个够!”
 
  ——过江,为了反抗侵略。雄壮的歌声回荡耳边,89岁的志愿军40军118师354团战士程龙江目光炯炯,仿佛又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救朝鲜就是救中国!新中国刚成立,谁来侵略都不成!”
 
  ——过江,为了维护和平。“805步,鸭绿江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程茂友对当年过江的情景记忆犹新。入朝当天,他在随身日记本里写下这样一段话:“亲爱的祖国,为了你的安全和朝鲜人民不受灾难,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我们暂时和你告别了。亲爱的祖国,再会吧!”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70年过去了,鸭绿江依然烟波浩渺,丹东三马路如今已是繁华的商业区;王哲厚最终没有回来,第二次战役中,他牺牲在朝鲜战场;被美军炸断的鸭绿江大桥仍留在江心,无言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血染金达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纪念馆内,一处落地玻璃橱窗里展出的中美两军装备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墙上一边挂着美军现代化的武器、制作精良的皮靴、大衣、手表、指南针等用品,另一边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国造”的枪支、单薄的军装、黄胶鞋……
 
  墙上一张“志愿军一个军(员额约5万人)与美军一个师(员额约1.7万—2.5万人)重型装备对比”图则更为直观地显示了双方装备的差距:
 
  美军各种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榴弹炮72门,高射炮64门,联络飞机22架;
 
  我军这些装备后面标注的数字均是:0。
 
  无论从哪个方面比,交战双方武器装备水平相差都如此悬殊,我们为什么能打赢这场仗?
 
  答案,在被鲜血染红的金达莱花里,在从战场凯旋的老兵记忆里,在共和国历经70余载风雨而愈发灿烂辉煌的史册里。
 
  ——和平之师必胜。山风呼啸,雪花飞舞。山坡上,志愿军战士们架着步枪,匍匐在雪地里,保持着战斗姿态,身上落满积雪。纪念馆里,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场景。
 
  “气温大约有零下40摄氏度,很多战士为避免被敌人发现,趴在雪地里被冻死。”亲历了这场战役的91岁志愿军老战士常宗信眼含热泪回忆说。
 
  长津湖战役扭转了东线战局,保障了西线志愿军作战部队的侧后安全。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功显赫的美军“北极熊团”全军覆灭,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获。
 
  “咱们装备是没敌人好,但当时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守住阵地才能保卫祖国,把敌人打跑了,咱们才能有太平日子过!”70年后的今天,常宗信语气坚定地说道。
 
  ——正义之师必胜。“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一面褪色的军旗(复制品)摆放在展柜里。1952年11月,志愿军战士将这面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志愿军与强敌浴血奋战43个昼夜,这面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旗上,留下了381个弹孔,始终屹立不倒。
 
  “这是上甘岭上被炮弹炸得粉碎的岩石和弹片,战役中,敌人向这块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炸弹5000余枚,把山头削低了2米,翻起了1米多厚的碎石。”纪念馆文物保管科科长齐红说。
 
  “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牺牲前,邱少云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
 
  把邱少云遗体抬下战场的志愿军老战士韩远泉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泪纵横:“邱少云遗体下面,是四条长、宽约15厘米,深约3厘米的土槽。这四条土槽是邱少云在全身着火后,在冻土上手抓脚蹬所留下的。他的鞋子被烧没了,衣服和身体被烧得糊在一起。”
 
  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和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一同,被人们永远铭记。烈士们的鲜血,也向我们讲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
 
  ——人民之师必胜。“抗美援朝运动馆”中,一张“香玉剧社”号米格—15飞机的展板格外引人注目。战争打响后,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决定义演筹钱捐赠一架战斗机。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走过大半个中国,靠义演捐款兑现诺言。
 
  参军、参战、支前、捐款捐物、为志愿军炒面、给将士们写信、慰问演出……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有力支援了一线作战,也促进了国内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炮火把天空映成了红色,一群志愿军战士顶着枪林弹雨,抢修铁路,抢运物资……纪念馆内一组雕塑再现了当年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场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97部队火车副司机关云庆常年奋战在运送军火和物资的运输线上,对此感触颇深:“白天进山洞躲避,晚上罩上防空帘运输,我们运送的不仅是军需物资,更是战争胜利的希望。”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两水洞、云山城、清川江、长津湖、上甘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刻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深刻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着: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回望与远眺:耄耋老兵的百年家国梦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共计290万余人次,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志愿军自身伤亡36万余人……”
 
  纪念馆尾厅的墙壁上,这组数据记录了历史。当年,这场战争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这场战争,为我们留下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战争结束后,彭德怀感慨地说:“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张恺新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战争,保卫了新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安全,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大国尊严,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这场战争,为我们留下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钢铁长城”。“我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马克·克拉克上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抗美援朝军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齐德学说:“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也锤炼锻造出一支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有了这支能打硬仗、敢于胜利的‘钢铁长城’,中国便不会惧怕任何人任何势力的挑衅!”
 
  ——这场战争,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纪念馆墙上,红色大字书写的抗美援朝精神格外醒目: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自1993年新馆开馆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界群众超过1200余万人次,很多人被志愿军的精神所感动。抗美援朝精神感召和鼓舞着我们,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静媛说。
 
  铁马秋风远去,壮士雄心未已。
 
  1950年至1953年,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过江杀敌,今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战的祖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他们御敌寇、抗外辱为之捍卫的祖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抚今追昔,老战士们心潮澎湃。
 
  ——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建设强大国防不懈奋斗。“只有祖国强大了,别人才不敢随便欺负咱。我希望,未来咱们的国防更强大,军队更强大,保卫好国家和人民。”生于1931年的志愿军老战士王竭说出对未来的期待。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今天,人民军队正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曾两度参加国庆观礼的志愿军老战士常宗信感慨地说:“马上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为国家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要实现,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了,希望年轻人拿好接力棒,把中国建设得更富强。”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有过撼天动地的壮举,有着排除万难的精神,中国,正步履铿锵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
 
  ——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珍爱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所在连队原有约200人、活下来的只剩18人,志愿军老战士赵继胜更知道和平的宝贵:“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珍惜和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我希望未来的世界,不再有战争。”
 
  鉴往知来。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不容侵犯,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不容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容破坏!只有各国人民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虎山长城巍峨伫立,锦绣江天秀丽如昔。70年弹指一挥间,任岁月流转,记忆铭心刻骨,追思从未远离,那些为了祖国、正义与和平捐躯赴国难的英雄们,始终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团结紧,筑起新长城,守卫好壮丽河山,建设好幸福家园!
 
  (参与采写:丁非白、于也童、吴子钰、刘一诺)   新华社沈阳10月4日电
 
“贫中之贫”脱贫记 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贫中之贫”脱贫记
精准扶贫拔了内蒙古兴安盟的“穷根”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王靖


  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兴安盟就位于这里,过去是内蒙古“最穷的地方”。近些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贫困人口接连“拔穷根”“甩穷帽”,兴安盟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5个国贫旗县市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45.3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705人,贫困发生率由41%降至0.15%,60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

  除了茫茫绿色林海,如今林下的幸福生活成了大兴安岭南麓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告别饥寒苦愁:衣食住行“换新天”


  因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发展活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兴安盟曾是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贫困人口吃、穿、教育、医疗、住房发生显著变化。

  在内蒙古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一条条宽阔的黑色柏油路呈放射状,向着临近旗县和12个苏木镇延展开来,而173个嘎查间也被一条条灰色的水泥路相连接,稠密、便捷的交通网改变着旗里的发展速度,也改善着老百姓的生活面貌。

  “过去的‘烦心路’全变成了‘致富路’。”巴彦呼舒镇查干敖瑞嘎查脱贫户白哈申其木格爽朗地笑出了声,“过去这路又窄又破,走在路上,那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买种子、化肥、水泥得用小四轮车一趟一趟拉。现在大车一趟直接送家门口,我们出去卖粮食、牲口也方便多了。”她说,村级公路、村屯连接路、屯内公路基本应修尽修,连线成网,如今道路四通八达。

  金秋十月,阿尔山市气温骤降至个位数,让人瑟瑟发冷,而一走进贫困户顾长云家却暖意融融。过去,顾长云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拉扯着儿子到处投亲靠友“借居”了几十年,吃喝犯愁。

  2016年,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娘俩没花一分钱住进了幸福家园小区的房子里。“再不用担惊受怕,娘俩终于能安心过日子了!”顾长云高兴地说,自己现在靠制作树皮画、上山采蘑菇赚钱,也脱了贫。

  查干敖瑞嘎查、顾长云家发生的变化,仅是兴安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安盟贫困人口告别饥寒苦愁,衣食住行“换新天”。2015年以来,盟里累计解决农村牧区贫困群众住房16.7万户,实现农村牧区危房全部清零,“十三五”6129户、1388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教育扶贫累计受益贫困学生2.9万人;健康扶贫覆盖全体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重病兜底保障分别实现目标人群100%覆盖;有效解决4.56万户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累计建设嘎查村公路4582公里。

铆足力气增收:产业扶贫更有后劲


  兴安盟近年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人口“拔穷根”、防止返贫的最有效方式来大力推进,各地创造性地开展了“菜单式”“托管式”“资产收益式”等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到户产业施策全覆盖,激发了贫困人口“造血”的内生动力。

  在突泉县天兴奶牛公司养殖场的挤奶大厅,7000多头奶牛摇摆着尾巴,排队走上转盘挤奶机挤奶。该公司是政府选定的扶贫龙头企业,近年注入京蒙扶贫资金600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奶牛寄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58岁的李井华患有乳腺癌,老伴有哮喘,干不了重活,她把2头牛寄养在天兴奶牛公司,每年分红3000元,自己在公司给工人做饭,每月收入2100元。“加上土地流转的1万元,目前我家年收入超过35000元,稳定脱贫一点问题没有!”她信心满满地说。在天兴奶牛公司,像李井华一样务工的贫困户有17户,寄养奶牛获益的农户有1912户,其中贫困户246户。

  产业兴旺如今是兴安盟脱贫攻坚最鲜明的特征。突泉县的肉牛产业、阿尔山市的旅游产业、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刺绣产业、扎赉特旗的大米产业……科尔沁右翼中旗是“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目前刺绣产业覆盖173个行政村,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近3000人,参与刺绣的贫困人口年均增收约2000元。阿尔山市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市里通过“旅游+五小经济”的模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498.6万人次,旅游收入60.77亿元。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不仅促进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更为乡村产业振兴及地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兴安盟,5个国贫旗县市由北京市5个区对口帮扶,仅2019年就有8家北京企业落地兴安盟,完成投资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133人。

创造美好明天:帮到根上扶起志气


  草原深处,扎赉特旗胡尔勒镇41岁脱贫户包哈敦巴拉,顶着太阳新建猪圈。由于旧猪圈已放不下37头猪仔,他在扩建一个能养100头猪仔的大圈。

  前些年,由于孩子夭折、妻子离婚、自己出车祸等一系列变故,让他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整日喝得东倒西歪。多年来,扶贫干部对他进行重点帮扶,帮他发展养殖,还想方设法帮他戒酒,让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2019年以来,包哈敦巴拉养猪收入4万元,还当起了村里的护林员,每年增收1万元。

  他的变化也赢得了村里一名单身女子的芳心,如今二人已经处上了对象,生活越过越有滋味。“最感谢的人就是扶贫干部,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硬是把我从消沉和贫困里拽了出来。”包哈敦巴拉感恩地说。

  精准扶贫给兴安盟贫困人口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变化,不仅物质生活变得丰裕,精神世界也更加充实。扶“智”又扶“志”扭转了贫困人口“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铆足干劲增收,信心百倍过好日子,贫困人口迎来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走进突泉县五三村脱贫户王金霞家里,墙面洁白,瓷砖光亮,衣柜崭新,找不到任何与贫困相关的线索。而就在几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老伴因病去世,她孤苦无依,更无心干活,大门紧闭不与乡亲们接触,觉得生活没有一点希望。

  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教种紫皮蒜、土豆、白菜,成熟后帮扶单位全部回收。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带动下,王金霞恢复了生活的精神头,2019年依靠庭院经济收入5000元。另外,村里还给王金霞上了低保,如今她稳定脱贫。

  “过去整个人都是蔫巴的,窝在家里不想出门、不愿见人,现在日子有着落了,也敢出去串门子了。”王金霞乐呵呵地说。

  巍巍兴安岭脚下,拧成一股绳、全力甩掉穷帽的人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勾勒着明天的美好生活。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西岢岚县宋家沟村脱贫调查
 

( 2020-10-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岢岚县宋家沟村的孩子们在街道上(二〇二〇年五月摄)。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特约调研组
 

 
  曾经山峁沟壑几度难,如今脱贫致富换新颜。
 
  山西省岢岚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吕梁山深处,昔日是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之一。山大沟深、坡陡地瘠,全县近一半村庄散落在沟壑边缘,是这里的显著特点。宋家沟村是岢岚县典型的贫困村,现有626户1395人,2014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248户563人,贫困发生率达40%。
 
  2017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宋家沟村考察调研,号召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3年来,宋家沟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脱贫攻坚一步一个脚印:2017年脱贫出列,2018年完成整村全面对标提升,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实现了总书记祝愿的“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接纳易地搬迁户,让他们稳得住


 
  2017年,宋家沟村被岢岚县确定为全县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分批承接了附近村贫困户145户265人的搬迁安置,他们当中最远的来自20公里之外。
 
  搬迁户原来生存环境差,经济状况更差,让他们有住得起的新房是当务之急。村里从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就地取材,结合宅基地改革等政策,在村里收储闲置废弃房屋81处、宅基地17020平方米,采取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管理“五统一”的方式,整合使用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垃圾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不同渠道资金,新建移民安置房,搬迁户全部喜迁新居。村里还逐步建成学校、卫生室、图书室、村史馆、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出一个乡土氛围浓厚、公共设施齐备的生态宜居新村。从东沟村搬来的贫困户王成仁说:“以前取水靠驴驮,3小时才能跑一趟,现在生活便利多了,搬下来就是好!”
 
  为做好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后半篇文章”,村里坚持挖掘旧村资源和开发新村潜力并举。在旧村,复垦宅基地交易125亩,退耕还林1780亩,流转土地种植经济林、中药材2970亩,建成3个小型光伏电站、3个规模养殖场,让搬迁户“人虽走、红利在”。在新村,狠抓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培训上岗了51名“宋家沟厨师”,帮助返乡创业青年注册“宋乡情”商标,以电商体验店的方式销售土特产。提供蔬菜大棚种植、土地流转、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等机会,引导搬迁劳动力参与多种扶贫产业,实现就地就业。
 
  驻村第一书记杨涛说:“从搬迁动员,到建新拆旧,再到帮助脱贫户致富,一户一户推,一项一项抓,一年一年稳,看到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了,我们再忙再累也值得。”
 
聚焦产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脱贫攻坚根本靠产业。宋家沟村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产业脱贫,形成了乡村旅游、大棚蔬菜、特色种养、经济林木、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板块”。同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嵌入产业链,共享发展红利。
 
  开发旅游资源。宋家沟村紧邻宋长城遗址、亚高山草甸荷叶坪,具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的潜力。在专家的帮助下,村里对所有新旧住房和闲置房屋及其庭院进行了风貌整治提升,昔日破败落后的小村庄蜕变为宜居宜业的新村。如今漫步在宋家沟村,晋西北风格的民居街巷,扑面而来的乡风古韵,迤逦错落的客栈店铺,勾起人们“淡淡的乡愁”。2018年以来,村里举办了两届乡村旅游季,接待游客48万人次,收入200余万元,形成每年从端午节到农民丰收节4个月的旅游旺季,还顺利通过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伴随乡村旅游的兴起,村里发展电商、实体店、农家乐等55家,开设民宿客栈26户。村民郑仙仙原来靠种地为生,眼看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就把在太原打工的儿子叫回来,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光靠经营食宿和卖山货特产,2019年就挣了3万多元。
 
  让“醋溜溜”变成“金果果”。吕梁山区盛产沙棘,枝干多刺,牛羊吃都嫌扎嘴,过去村民多当柴烧。沙棘果富含维生素,被当地人称为“醋溜溜”,由于没有深加工企业,商业价值一直开发不出来,很多都烂在山里。近几年,宋家沟村依托当地5.6万亩沙棘林,引进龙头企业,开发出沙棘药茶、沙棘饮料等产品。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里90多户农户采摘沙棘果、沙棘叶,户均年增收约9000元。现在,宋家沟村正在打造“种植沙棘-改善生态-发展产业-农民增收”的良性发展链条,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向生态要效益。宋家沟村依托附近的管涔山国有林场,推行退耕还林等政策,坚持生态与生计、增绿与增收相统一,植树造林24800亩。村里成立了造林合作社,带动全村贫困户户均年增收7000多元,20名贫困群众担任护林员,人均年增收9600元。村干部说,他们是在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场战役。
 
  3年来,宋家沟村通过兴产业、帮就业、促增收,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5%,2019年达到8816元,较2014年翻了一番,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主任游存明的兴奋写在脸上:“现在我们村收入门道多着哩,有了好产业,乡亲们就有事干,脱贫致富不用愁了。”
 
夯实“三保障”,开启新生活


 
  “两不愁三保障”,既是开展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也是检验脱贫质量的“试金石”。宋家沟村在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就业增收、总体解决“两不愁”的同时,扎实推进了“三保障”。
 
  抓教育保障,阻止代代穷。村里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学前教育资助、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强中心校建设,在校内建起了计算机室、实验室、文体活动室,补充了10名特岗教师,开齐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校长高建珍说:“现在村里没有一名辍学失学儿童,近年来全村有47个孩子考上专科以上院校,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抓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贫。近年来,村里贫困人口都能够享受慢病签约服务、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和住院综合报销比例接近90%,大病患者救治率达到100%。2017年以来,全村共有84名贫困群众享受了住院报销政策,48名贫困群众享受了慢性病门诊报销政策。贫困户吕如堂劳动时腿受伤,爱人检查出癌症,治疗后医保报销4.2万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他激动地说:“是国家的好政策帮我渡过了难关。”
 
  抓住房保障,共圆安居梦。除对搬迁户统一建新房外,村里还对全村的老旧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彻底消除了住房安全隐患。贫困户梁先平家3间老房年久失修,一直是块心病。借助危房改造,村里帮他维修了房屋,还进行了简单装修。住进新居的他逢人便说:“以前女儿在外地上学,放假了也不想回家,现在条件好了,早早就回来了!”
 
  村里还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启动美丽、卫生、清洁、文明、平安乡村建设,开展水、路、电、网建设等15项专项行动,统筹各类资金翻新改造15处公共建筑,建成1座污水处理厂、3处垃圾处理站、5个公厕,实现了水电路畅通、讯视网全覆盖。“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半腿泥,常年不洗澡,上厕所也发愁。现在都变了,生活都赶上城里人了。”今昔对比,村民们深有感触。
 
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感恩党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大家感恩奋斗,是宋家沟村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秘诀。3年来,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做光荣脱贫户,做厚道岢岚人”活动,开办“道德讲堂”,坚持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村里将原有的和新迁入的共79名党员插花编成7个党小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每个党小组都有具体任务,每个党员都有帮扶责任。村党支部书记雷文斌说:“脱贫攻坚锻炼了党员、干部,形成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我们要把发展的重任始终扛在肩上。”
 
  如今的宋家沟村,每个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老人们说,原来是穷人多、闲人多、垃圾多,现在是游客多、忙人多、收入多。搬迁户周明则说:“原来3个儿子娶不上媳妇,现在孩子们都成家了,情不自禁想唱歌。”他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民歌。他给自己取的网名叫“明天会更好”。
 
  走进宋家沟村,看到的、听到的点点滴滴,都让人真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到宋家沟村考察调研给干部群众带来的巨大鼓舞。在村里的三棵树广场上,有一幅画面格外醒目:乡亲们围拢在总书记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下方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标语。这画面,记录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记录着乡亲们的共同心愿。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