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闻

04版:要 闻

05版:综合新闻

06版:经济·民生

07版:文 化

08版:世界报道

变“危机”为高质量发展“转机” 透视江西经济新发展格局
变“危机”为高质量发展“转机”
透视江西经济新发展格局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刘健、李兴文、余贤红


  翻开江西经济“半年报”,两组数据引人关注:一是“稳”,全省GDP同比增长0.9%,由一季度下降3.8%转为正增长;二是“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7.7%,分别比一季度加快4.5、7.2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江西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从何而来?近年来,地处中部的江西创新举措拓宽发展格局,创新思维聚力保护市场主体,创新应变深化全域开放,推动全省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融入大循环:深度对接沿海优化产业布局


  记者近日在新余市渝水区采访听闻一桩“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新事。这个地处江西中部的市辖区,通过投资公司参股30多家上市公司。比资本红利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通过股权投资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优质企业项目库,开辟了招大引强新渠道。

  今年上半年,深圳朗奥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渝水,公司负责人徐军介绍,企业成立不过5年、年产值近10亿元,正加紧进行IPO申报。“甫一引进便准备上市,这在过去的招商引资中并不多见。”渝水区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孔玲敏说,许多新兴公司手握技术,却缺少启动资金,借助参股的国内头部风投基金考察、投资,进入量产阶段再适时引入内地,形成“前店后厂”之势,这一模式已在全市推广。上半年,新余市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309.66亿元,同比增长7.11%。

  新余渝水区的实践是江西发展格局变化的缩影。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传统招商的“路径依赖”,借力风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效果。上饶市中科云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2018年以来已为上饶引进12家数字化企业;井冈山新经济产业园和国金证券、江西水投集团等10余家投资机构达成合作。

  近靠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西,近年来积极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正成为江西各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招。

  引进来的同时更要布局好、发展好。近年来,江西围绕电子信息、航空、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专家学者分别编制了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等“产业四图”。

  依据产业地图,江西实行“一产一策”打造产业集群,或延链补链强链,或强化区域协同: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南昌、吉安、赣州、九江四地依托京九高铁重点承接沿海企业转移;在物联网、虚拟现实产业方面,江西抢抓5G机遇,着重扩大应用领域、做大制造环节;在中医药产业方面,南昌着重打造中药工业、中药服务业,抚州着重中药农业……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江西近年积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从实施首贷提升工程,改善融资环境,让更多“白户”“无贷户”享受贷款便利,到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江西立足企业发展需求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经济发展。

  今年7月,世界500强企业珠海格力电器赣州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在南康区开工建设。从首次考察到项目落地仅用75天,创下了当地招大引强时间最短、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纪录。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南康的诚意让人感动,让人无法拒绝。

  从拉近与沿海的时空距离,到优化产业布局改善营商环境,格局之变带来的是发展新动力。上半年,江西省签约投资额2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101个,同比增长55.4%;投资总额3370.7亿元,同比增长34.2%。

聚力保实体:不遗余力保护好市场主体


  不久前,位于南昌高新区的南昌龙旗科技园如期开园,这一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正式投产,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

  “这一目标着实来之不易。”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良梁感慨地说,今年初受疫情冲击,员工紧缺,一开始很担心项目难以按计划投产。关键时刻,当地迅速协调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在甘肃、云南等地招工,组织专车专机运送,很快为企业招到数千名成熟工人,成为当地第一批复工企业。

  关键时刻及时出手保护好市场主体,就是为发展积蓄力量。

  如何有效保护市场主体?这既考验干部担当,也比拼能力智慧。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今年5月,江西应势出台产业链“链长制”,明确11名省领导担任有色、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4个产业链的链长。

  江西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处长陈伟涛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电子信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清单”,上面清楚显示了需要协调解决的22个行业共性问题和13个企业具体问题。“问题就是堵点。”他介绍说,从5月份征集问题以来,截至目前均已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上半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2080.7亿元,同比增长11.27%。

  不只是电子信息,在“链长”推动协调下,铜产业稳定发展16条、汽车消费10条、中医药产业发展22条等一批精准化解产业上下游各种矛盾困难的政策举措出台,有效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截至目前,全省共收集产业链问题628个,其中174个已办结。

  “保”的同时更要“进”。当下,数字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已成为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江西全面推进“互联网+”,做大做强VR、移动物联网、5G、北斗应用等数字产业,努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算力峰会”“移动物联网博览会”……短短几年,一系列新经济峰会落户江西,南昌VR产业聚集上百家企业,上饶引进上千家大数据企业。今年1-5月,全省云计算、V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类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572.8%,在产业格局中“异军突起”。

  江西一方面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增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拉升存量。

  几个月以前,铜材市场出现较大价格波动,但出人意料的是,鹰潭市一批铜企没有像过去一样“感冒生病”,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关键是引入了物联网技术,抓住了新基建发展机遇。”鹰潭市信息办副主任潘伟华举例介绍说,鹰潭中臻铜业有限公司通过在生产线嫁接物联网设备,实现从人下指令到“云”下指令的转变,成本下降10%,上半年销量保持了15%的增速。

  江西省统计局工业处处长胡九根介绍,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6.7%,较一季度大幅提高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

  全域大开放:在“压力测试”中蓄势谋势


  这是一组令人惊喜的数据:上半年,江西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974.7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1435.9亿元,同比增长25.8%;进口538.8亿元,同比增长23.2%。

  变局之下,江西何以能逆势开新局?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江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帮助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

  开放提速,让市场更“大”——

  5月13日,首趟“深赣欧”班列从深圳盐田港发出,运抵赣州国际港二次转关后,开往德国,这是深赣两地联动开行中欧班列的一次创新。截至6月30日,赣州国际港铁路吞吐量达约7.8万标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8%。

  从一个内陆城市成长为“类沿海港口”,赣州国际港是江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的一个缩影。2月18日,受疫情影响中断的南昌-比利时列日出口全货运包机顺利复飞;4月13日,南昌-荷兰阿姆斯特丹、南昌-日本大阪国际航空货邮包机顺利启航;6月2日,江西首条美洲定班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面对新形势,江西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助力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半年,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597.1亿元,增长26.3%;南昌机场航空国际货运总量2.8万吨,同比增长4.4倍。

  改革挖潜,让物流更“畅”——

  今年上半年,南昌海关启动实施新一轮“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专项行动,6月份,全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排名全国第三位,通关效率走在全国前列。

  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是江西最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拥有17条生产线,年产值达300亿元。公司关务经理张世敏介绍说,在海关部门指导支持下,今年企业获得了AEO(经认证的经营者)高级认证,相当于贴上国际通关金字招牌,通关成本下降70%。上半年,公司外贸出口142亿元,同比增长约200%。

  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此前,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也相继获批。

  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东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向西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开放通道……随着一系列试验区在江西叠加,一个全域开放的江西正在呈现。

  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赣鄱大地在矢志开放中不断登攀……

 
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形势、着眼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制胜之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应对时代之变,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下,经济低迷、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市场萎缩等进一步加剧,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尽管受疫情影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都走在世界前列,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提供坚实支撑。

  科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关键是准确把握“两个循环”的辩证统一关系。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良好的国内大循环为国际循环夯实基础,顺畅的国际循环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有力支持,“两个循环”协同运行、优势互补,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发展潜能,增创未来发展新优势。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内需市场快速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既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各国企业进一步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顺应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期待。

  新发展格局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不能曲解为“经济内部循环”“自给自足”。新发展格局的要义,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要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进一步加强各领域互利合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不管是遭遇“逆风”还是“回头浪”, 我们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让有信仰的年轻人讲信仰的故事 浙江青年宣讲团的“后浪潮音”
让有信仰的年轻人讲信仰的故事
浙江青年宣讲团的“后浪潮音”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魏董华、吴帅帅、李平


  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一位青年工程师正在分享一个关于小小轴承的大国重器故事;

  在嘉兴南湖红船旁,一批青年师生用一出话剧“还原”了一段峥嵘岁月;

  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一批“90后”浙大学子在寻找一种“马兰花”的精神……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80后”“90后”,他们用小切口、身边事呈现大主题、大道理,他们既是新思想新理念的“忠实粉丝”,又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优秀讲师”,他们正在用信仰的故事回应“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在浙江,“青年讲给青年听”现象正蔚然成风,“后浪潮音”带着信仰的力量,在青年人中引发共情共鸣。

青年人讲青年人听


  透过办公室窗户,26岁的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员工张佩思每次都会被墙上的一句话激励——“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印刻在他脑海中。与之相关的种种经历也成了他最想与人分享的故事。

  半个多月前,张佩思加入了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为大国重器贡献青春力量”成了他的宣讲主题。

  张佩思说,中国高铁风驰电掣,但有一个重要零部件仍依赖进口,这就是精密轴承。2016年,张佩思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行业内顶尖的外资轴承企业。这段工作经历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被“卡脖子”。

  “在这家外企,中国技术要毫无保留地交出去,而对方的尖端技术却对中国员工保密。”这深深刺痛了张佩思,他最终选择离开这家外资企业,加入了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

  在中浙高铁,张佩思与其他研发人员一起,致力于打破高端轴承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2019年9月,中浙高铁参与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变轨距轴承”项目成功交付,被应用于“一带一路”上的中欧班列。通过这一技术列车可自行调节和适应轨距,提高了线路运载效率。

  如今,他利用周末时间奔走于企业和学校,向青年人讲述这段关于中国制造的故事。“制造业很辛苦,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不能没有人才。”张佩思说。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顾问胡坚表示,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年龄段加之共同关注的问题,年轻人讲给年轻人听,可以平等探讨,最容易收到宣讲的好效果。

  乡村农技员、基层女民警、电台主播、高校辅导员……他们用青年喜欢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给青年听,让理论宣讲年轻化。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形成400余个基层特色宣讲团,其中300余个由“80后”“90后”负责运行;5000多名基层宣讲骨干中,“80后”“90后”占80%以上。

  有信仰的年轻人把信仰讲给年轻人听


  信仰是什么?

  对于嘉兴学院红船剧社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主创人员来说,信仰是他们在话剧《初心》最后一幕,合唱国际歌时流下的眼泪。

  话剧《初心》由嘉兴学院师生共同创作,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光荣历程。

  自2017年12月首演以来,这部剧已在多地高校累计演出40多场,累计观众超过15万人。

  浸润、洗礼、传播……一出话剧也是一次生动的宣讲。

  “我总是在想宣讲的效果在哪里?在话剧《初心》中我找到答案——在演员饱含热泪高唱《国际歌》的场景中,在台下观众专注的目光里。”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洪坚说。

  在距离嘉兴南湖近4000公里外的新疆罗布泊,一曲《马兰谣》让人心回大漠: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

  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

  伴着那骆驼刺啊扎根那戈壁滩……

  “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激励着25岁的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李杨宁。

  “1958年,一支神秘的部队悄悄向死亡之海罗布泊开进。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不准问干什么,不准问到哪里去。’因为这是一项绝密任务——进行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故事的讲述人李杨宁,也是浙江大学“马兰精神”学生宣讲团的创始人之一。

  新疆马兰基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核试验基地。这里人迹罕至,却留下了王淦昌、程开甲、林俊德等一串熠熠闪光的名字。他们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贡献了几十载青春。

  “马兰基地的10位院士里,有4位是浙大毕业的。”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项淑芳说。2017年,浙江大学成立了马兰工作室,向学子们讲述这些科学家们的故事,其中全军挂像英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的事迹是主要宣讲内容。

  1960年,林俊德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随后便远赴西北,在马兰基地隐姓埋名,参加了中国全部核试验。纵使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仍9次要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

  为了更好地宣讲,李杨宁和宣讲团成员从2017年起,每年都会前往西安、新疆等地,采访、收集林院士的生平材料、故事细节,前后已整理了10万多字的书稿。

  只有走近年轻人,才能走进年轻人。“拉近的距离,让学生听到他的英雄事迹时,不再只是一瞬间的感动。”项淑芳说,“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只有身边的信仰才能长久驻留。”

  截至目前,浙江大学“马兰精神”宣讲团的学生宣讲员已有19名,累计举办面向师生的主题报告11场,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

“蒲公英”的力量


  虽然汉语不太好,21岁的藏族女孩次仁卓嘎还是被话剧《初心》里讲述的那段历史感动,尤其是剧中一段对话:“前途很远,也很难,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看完首演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加入话剧社,负责每次演出的道具摆放。

  大一下半学期刚开学,她首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高中的班主任告诉我,我考上的大学在南湖边,那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次仁卓嘎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年木乡奴林村。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靠着姨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2017年她考入了嘉兴学院。

  如今,次仁卓嘎已经做好决定,毕业后回到西藏,当一名老师。疫情期间,她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数据显示,自首演以来,三年间,几届学生演《初心》、学党史,团队中先后共有200多人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随着师生们的口耳相传,绽放于西北大漠的马兰花被越来越多的浙大青年学子知晓。

  2019年4月,当大部分浙大机械工程专业学子忙着找实习、做设计之时,25岁的郑万里却选择另一种生活:到荒漠中的新疆马兰基地,每天听着军号起床,接受体能训练,一边扛沙包,一边写论文。

  郑万里曾在朋友圈分享了林俊德院士的事迹。有人留言问:“未来如何选择?”郑万里回复:“坚定不移跟党走!”

  浙江大学有过相关统计,历次“马兰精神”宣讲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数量会在次日达到一个高峰。2019级本科生开学宣讲后,第二天就有305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听完“马兰精神”宣讲后,24岁的李飞腾与宣讲团成员来到西安参观西北某研究院。这次出行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2020年毕业季来临,李飞腾收到了众多大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到西北某研究院工作。

  李飞腾说,当年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放弃了国外高薪待遇、优渥生活,与他们相比,自己的选择算不了什么。“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与郑万里和李飞腾一样,青年理论宣讲团的青年,如同一株株蒲公英,在自我学习中,传播理念,飘向远方……

  新华社杭州8月5日电

 
推进智能审批激活市场活力 吉林长春:营业执照能“秒批”
推进智能审批激活市场活力
吉林长春:营业执照能“秒批”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长春8月5日电(记者段续)只用了十几秒的时间,在长春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刘佳怡就在自助办理一体机上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有了执照,底气更足。”刘佳怡说。在吉林省长春市,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开办一家企业所需的时间,从十几天到一天之内,再到“立等可取”,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举措,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

  刘佳怡打算抓住8月末各地高校开学的商机,与学校食堂、超市等进行合作,提供商贸服务。由于没有实体企业,她在签合同、做抵押时总会遇到各种问题。

  “想注册一家企业,又怕时间太久耽误事。”刘佳怡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营业执照,这有助于我们抓住机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营业执照“秒批”背后,是长春市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升办事效率的努力。

  以往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事人还需要等待人工审核。而如今,在吉林省市场主体准入“e窗通”系统的自助终端上,办事人只需要按照操作提示进入智能审批系统,填报完成后通过大数据审核,马上就可以打印营业执照。

  “企业自主操作,系统自动核验,不用人工干预。”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朝阳分局审批办主任张辉说,“这进一步打通了企业开办的‘高速路’。”

  更重要的是,智能审批系统还打破了开办企业的时间、空间限制。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盖红宇表示,智能审批系统提供开办企业服务24小时不间断、365天不打烊。

  从5月18日开通至今,智能审批系统已经为近700个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市场监管部门在长春市各级政务大厅、银行网点、社区等地,布设了近300台自助服务设备,提供便捷服务。

  从来回奔波,到“数据跑腿”;从到指定地点,到实现“网上办理、就近能办、异地可办”,近年来,长春市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发生了巨大变化。

  吉林省在全省推广建设的市场主体准入“e窗通”系统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岛,与公安、税务、社保、银行、海关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一件件过去“难办”“耗时”的项目,变成了“瞬时”“秒批”的服务。

  今年1月下旬开始,群众对口罩的需求量大增。作为长春市重要的商贸企业,长春欧亚卖场组织了一批防控物资准备投放市场,满足市民需求。可是,防疫物资中有许多特殊商品,这家商贸企业没有相应的经营范围,不能进行销售。一边是“火烧眉毛”的需求,一边是不能销售的“尴尬”,企业犯了难。

  通过“e窗通”系统,企业向长春市市场监管部门远程递交了经营范围增项的申请,只用了半天就审批成功,顺利将一大批口罩等防疫物资平价销售给市民。“不见面、不跑腿、快办理,解了燃眉之急。”长春欧亚卖场副总经理吴恺夫说。

  对办事人来说,办事流程的转变只是少跑了几层楼、几个窗口,对政府而言则是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与流程优化再造。“如何让群众更加方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盖红宇说。

  一系列做法,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2020年上半年,吉林省全省实有市场主体252.4万户,同比增长8.34%;新登记企业4.76万户,同比增长23.7%。在长春,2020一季度全市有各类市场主体87.25万户,同比增长11.14%。

  市场活跃度高了,吸纳就业能力更强。接下来,长春市还将进一步优化审批系统的历史数据,将电子印章、电子营业执照等数字化手段整合,让开办企业的大数据系统更完善、更方便。

 
从“挖山”到“种山”
从“挖山”到“种山”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夏日炎炎,走进位于太行山余脉的河南淇县南四井西部山区,一片林草茂密。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曾是露天的废弃矿山。

  在裸露的山石上织就一片绿色,近年来,河南淇县探索由政府引导、市场化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及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一座座“断头山”披青吐绿,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靠山吃山”,在淇县,人们这样简单地形容曾经兴盛的采矿业。太行山山石硫化物含量低、强度高,适合作为建筑石料,到2012年,淇县露天矿山企业达40余家。

  一车车砂石骨料运走,一座座山头消失,山林间变得坑坑洼洼。钱包鼓了,生态账却越欠越多。“采矿改变了地形地貌,容易引发崩塌、滑坡等,矿山采完废弃不用,地质风险更大。”淇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马学周说,只有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才能避免更大的灾害。

  一系列围绕着“修山”的行动随即展开。目前,淇县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已初显成效。在露天矿山修复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原有的矿坑已经实现了复渣复土,山岩下修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挡墙,沿着山坡,一个个由可降解材料扎起的“鱼鳞坑”呵护起人工栽下的侧柏、白皮松苗,现在已经绿意盎然。

  在缺水的淇县,创造良好的维护条件是林木成活的前提。“要种树,先修路,目前我们主要的治理点都通了路,确保水源、人员能够上山维护苗木。”淇县龙泉沟矿山治理点负责人杨宽才指着不远处的山头告诉记者,几年前修复的植被,现在已经看不出曾经开采过的痕迹。

  生态修复的同时,淇县对露天矿石开采业的整合治理也已初具规模。目前,淇县曾经的40多家露天矿山企业已优化重组为两个年产千万吨的绿色矿山,一座集砂石骨料、干粉砂浆、机制砂、混凝土、建筑装配构件等多个建筑材料加工环节的产业园区将在2022年底投产。

  “我们现在全都是边开采边修复,打造绿色矿山。”恒源矿业砂石骨料厂厂长韩立涛介绍,目前他们的开采方式是一阶采完,在底部向外留出平台,平台上回填客土植绿,再开采下一阶。所有生产产生的石粉都会进行二次利用,对所有原料“吃干榨净”。  (记者刘高阳)据新华社郑州8月5日电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述评之三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述评之三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希、谭谟晓)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刻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开局决定全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明辨大势强定力 应对挑战抓机遇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三号建成以后,我们已经着手下一代北斗建设发展。”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到2035年,中国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北斗三号等重大科技突破,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深远谋划,推进既定部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这样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源自对发展大势的精准把握。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央政治局会议用三个“仍然”对“十四五”时期发展大势作出精准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仍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
 
  从国际看,疫情冲击造成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一些论述颇具深意。
 
  湖北长江电气智能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上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为公路、医院等工程项目生产智能配电设备。
 
  “只有辩证、客观、长远地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才能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湖北长江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城说,企业对于未来发展信心很足,决心持续“跟着市场动”,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把握发展规律 掌握发展主动权


 
  4月抗疫正酣时,北京发布重磅消息:已在全市统筹划定了约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并正式出台了管理办法,原则上2035年前不予启用。
 
  对于寸土寸金的北京而言,这一举措折射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之变、路径之变。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如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新形势下把握发展规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对于掌握工作主动权至关重要。
 
  针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这五个“必须”,是我国多年发展总结的宝贵经验。着眼于未来5年、15年甚至更长久的发展,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思考和谋划一以贯之,环环相扣,这正是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所在。
 
  发展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推进,开放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强调“安全”的概念,明确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可以预料,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安全’二字,这既是形势使然,亦是发展行稳致远的保证。”香港媒体发表社论说。
 
  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


 
  在天津市武清区,“单车生活体验馆”百客屋受到了骑行爱好者的青睐。1000多平方米的体验馆内,不仅提供自行车展示、代管等服务,还集纳了咖啡厅、浴室等配套设施。
 
  百客屋承载着天津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转战内销市场的决心。日前,金轮集团上半年业绩出炉:外贸各项指标与去年同期持平;国内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几乎是去年全年国内销售额的2倍。“这个成绩在企业‘大盘子’中不算什么,但对开拓国内市场来说,是很好的开始。”集团总经理杨玉峰说。这家自行车行业龙头企业的转型探索,是中国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一个剪影。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要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眼于此,一系列改革已经铺展开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出台,对完善产权制度、形成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至关重要;科创板等资本市场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制度突破,注册制试点试出了蓬勃生命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呼之欲出,关键环节改革不断突破创新……
 
  “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封闭起来搞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开放,更好地统筹开放与安全、增长与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今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没有放缓——
 
  广交会首次整体搬上“云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印发;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即将登场;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金融市场开放“蹄疾步稳”……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中国经济一路走来,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壮大。新征程上,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正在展现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正在展现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八月一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工人在操作吊装设备吊运风力发电机叶片。近期,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装备制造、电子设备等一百四十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加紧生产赶制订单,满足市场需求。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安蓓)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2%,好于预期。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
 
  我国经济增长回升有基础有条件


 
  问:当前经济增长态势是否具有牢固基础?
 
  答:当前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展现。
 
  一是本土疫情基本阻断为经济恢复创造条件。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领导全党全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本土疫情基本阻断。在此基础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妥善处置散发疫情,有力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推动经济稳定复苏。
 
  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有力精准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政策出台及时,从1月底起谋划出台一揽子对冲政策,仅复工复产政策就包括8方面90条措施。政策措施有力,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等。政策对象精准,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政策实施有效,“六稳”“六保”打出政策组合拳,稳住经济基本盘。
 
  三是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促进经济稳定恢复。规模性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微观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反映市场主体信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四是供求循环逐渐畅通增强经济恢复可持续性。3月复工复产企业明显增加,4月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3个月正增长,5月起服务业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二季度市场消费逐月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
 
  五是改革开放创新转型推动经济育新机开新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重要改革文件,完善稳外贸稳外资机制,发布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新动能加快成长。
 
  把推进攻坚战和打好持久战结合起来


 
  问:如何把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复苏势头延续下去,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答:我国经济既面临疫情冲击影响,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交织的矛盾;既有短期问题,也有中长期问题。必须把推进攻坚战和打好持久战结合起来,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努力弥补疫情冲击带来的损失,完成好稳就业保民生、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就业、产业、区域、投资、消费等政策要协作配合、形成合力。保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政策落地见效,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继续加强政策预研储备,一旦有需要迅速出手。
 
  二是坚持不懈稳定就业、稳定企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要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强化援企稳岗和就业帮扶。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要加强产业上中下游协作关系,努力补上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短板,维护国际产业分工协作秩序。
 
  三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市场空间广阔。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消费政策,引导消费方向,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能力。要有效扩大投资需求,重点是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加大公共卫生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实施重大区域战略,推动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创业,努力争取那些“欲走还留”的企业留下来,帮助部分外向型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五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切实防止返贫;精准落实脱贫攻坚举措,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推进保民生工作。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把就业目标作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


 
  问: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压力?对重点群体将采取哪些稳就业实招?
 
  答:面对疫情严重冲击,国家出台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截至6月底,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但当前就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就业压力较大。
 
  下一步,将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一是加强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把就业目标作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把就业优先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以扩就业增收入促发展,实现有就业的经济增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恢复增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二是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对大学毕业生实行企事业单位扩招、研究生扩招、入伍优先招收等政策。对农民工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先行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的一半资金。把吸纳农民工就业数量作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重要条件。
 
  三是扩大双创带动就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就业。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
 
  四是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把稳外贸与稳就业结合起来,鼓励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留在当地或转到中西部地区。注重发展劳动密集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结合的产业。
 
  不折不扣抓好重大改革方案落实


 
  问:如何进一步用好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
 
  答:紧紧扭住关键突出改革实效,集中精力推进关键性改革,不折不扣抓好重大改革方案落实,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制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文件,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修订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以服务业为重点,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二是提升国资国企改革质效。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四批200多户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
 
  三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条件。落实好交通、环保、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推动电力、电信、铁路、油气等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完善民生保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
 
最高法建立干预过问案件月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畅通信息直报系统,建立干预过问案件情况月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健全对记录违规干预过问案件办案人员的保护和激励机制。
  据了解,这份意见结合前期改革进展,就加强法院政治建设、健全审判监督管理、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资源优化配置等提出五大方面28项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指引。
  意见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应当深刻把握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关系,细化完善本院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院庭长监督管理“四类案件”的发现机制、启动程序和操作规程,优化审判团队组建,坚持“以随机分案为原则,以指定分案为例外”。健全法官惩戒工作程序,严格区分办案质量瑕疵责任与违法审判责任。
  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将法院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过问案件和干预办案情况,以及办案人员记录过问案件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体系,与部门领导班子履行主体责任直接挂钩,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
  意见同时明确,上级人民法院履行对下监督指导职责,或者院庭长在本院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规定范围内履行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的,不属于违反规定过问和干预案件。
  在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方面,意见提出推进法官员额动态管理,健全法官遴选制度,完善法官退出机制等。法官因惩戒委员会意见退出员额五年后,或因自愿申请、办案业绩考核不达标退出员额两年后,可以重新申请入额。
香港:万名义工协助内地支援队   据新华社香港8月5日电为帮助香港控制疫情,香港义工联盟5日表示,愿派出万名义工协助内地支援队,在全港各区服务基层市民和弱势群体。
  应特区政府请求,中央政府派出“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来港协助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支援香港抗疫工作。香港义工联盟表示,联盟愿意派出义工帮助支援队承担收集唾液样本等工作,并进行支援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抗疫以来,香港义工联盟积极响应特区政府号召,组织派发口罩等抗疫物资予基层市民,探访弱势社群及慈善机构,并赠送抗疫物资。香港义工联盟主席谭锦球表示,面临第三轮疫情暴发及此次核酸检测工作,联盟将一如既往担起责任,在特区政府带领下,聚焦抗疫大局,全力协助内地支援队,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民生建设工作,为尽快恢复经济、改善民生创造良好条件。“祖国是香港战胜疫情和一切风险的坚强后盾,香港社会各界应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早日打赢疫情阻击战。”谭锦球呼吁全港市民共同抗疫,早日恢复安居乐业。
乌鲁木齐大连疫情快速发展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乌鲁木齐大连疫情快速发展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秉阳)在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和辽宁大连疫情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病毒分离培养及核酸基因测序正在进行中。

  焦雅辉表示,这两起疫情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是疫情初期发展进展比较迅速,“按照统计来看,像新疆乌鲁木齐从7月16日报告第一例病例以来,在第一个潜伏期就是在第一个14天之内,感染的人数快速增长到550多例。辽宁大连在报告第一例病例以来,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感染人数快速超过了100例。”焦雅辉说。

  第二是以青壮年的感染者为主。新疆的病例平均年龄35岁,大连的病例平均年龄41岁。

  第三是这些病例以轻症和普通型为主。总体的病情不是很严重,在两周内就已经有病例出院了。

  焦雅辉表示,通过迅速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快速发现潜在的传染源。组织两个地方快速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尽最大可能发现这些感染的人群和感染的病例等措施,目前新疆、大连疫情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于新疆疫情溯源问题,焦雅辉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以及核酸的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以后会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布。

 
王毅就当前中美关系接受新华社专访
王毅就当前中美关系接受新华社专访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8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8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全文如下:

  新华社记者:美国务卿蓬佩奥近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讲话,声称自尼克松总统以来美历届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没有取得美方预期目标,已经失败。美国内很多人质疑、批判蓬佩奥讲话内容,认为没有提出清晰可行的前进道路,而更多是“意识形态咆哮”。你对此有何评论?

  王毅: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1972年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强调,中美双方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尼克松总统也明确表示,中美存在巨大分歧,但促使两国走到一起的,是双方拥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两国发表的上海公报载明双方愿意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共识。

  之后的历史告诉世人,双方共同做出的这一重大抉择是完全正确的。建交40多年来,经过双方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双边贸易额较建交之初增长了250多倍,达世界五分之一,双向投资从几乎为零攀升到近2400亿美元,每年人员往来达500万人次。两国在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几乎所有全球性问题上都肩负着重要责任。这些都是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40多年后的今天,中美在社会制度等很多方面仍然完全不同,但这种不同过去、今天和将来都不会也不应影响两国继续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双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变对方,而是应尊重对方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中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适合中国,始终得到中国人民最广泛、最坚定的支持,同时也造福给这个世界,惠及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各国人民。中国一定会继续按照人民的愿望,不断发展进步并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任何人试图阻挡或者改变这一进程,不仅是自不量力,而且是自寻烦恼。

  新华社记者:一段时间来,美方一些人不断声称,美中关系长期不公平、不对等,美方是中美交往中“吃亏”一方,美国帮助重建了中国。你认为这是否符合事实?

  王毅:中美合作从来都不是一方给另一方的恩赐,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剥夺,中美双方从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吃亏、谁占谁便宜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形成相互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中国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开放合作,同样,中国的不断成长也反过来为美国等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据统计,中美经贸关系支撑美国260万个就业岗位,两国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的生活成本。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累计已超过7万家,年销售额达7000亿美元,其中97%都是盈利的。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绝大多数美国企业仍希望继续留在中国,并且逆势扩大对华投资。如果真像某些人所说,中美之间的合作是不公平、不对等的,这种状况怎能持续几十年之久?中美关系怎能发展到今天的这种深度和广度?

  当然,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在创造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会给各自的经济结构和利益分配带来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自身改革来加以调整,而不是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一味把责任归咎于别人,甚至指望通过所谓“脱钩”来解决问题,那只会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最终还会进一步伤害美国的企业和人民。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中方一向主张,中美两国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必要相互排斥,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成就。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受疫情严重冲击,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理应坚持平等互惠,以合作而不是脱钩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为这个世界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新华社记者:近段时间,美方采取了一系列破坏中美人文交流的消极举动,包括骚扰中国留学人员、干扰正常学术交流、限制打压中国媒体等。很多人认为,麦卡锡主义在美幽灵重现。你认为中美真的会陷入“新冷战”吗?

  王毅:当前,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各领域交流合作均受到严重干扰,根本原因是美国国内一部分政治势力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仇视,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编造各种谎言恶意抹黑中国,制造各种借口阻挠中美之间的正常往来。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复活麦卡锡主义的幽灵,破坏中美之间的联系,煽动两国民意的对立,损害两国互信的根基,从而把中美再次拖进冲突与对抗,把世界重新推入动荡与分裂。

  中方不会让这样的阴谋得逞。我们坚决反对人为制造所谓“新冷战”,因为这完全违背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背离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当年冷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创伤和痛苦绝不应重演。共谋和平,共促发展,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愿望。如果谁要在21世纪的今天挑起所谓“新冷战”,那他就站到了历史前进的对立面,就是国际合作的最大破坏者,就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的中国并不是当年的苏联,我们更无意去做第二个美国。中国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也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持之以恒做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美国本届政府对中美之间进行对话态度冷淡,不断宣称“对话无用论”。蓬佩奥近日还声称,对中国要采取“不信任并核查”做法。你对此有何评论?

  王毅:当代国际关系中,对话是解决分歧的明智选择,是建立互信的正确途径。要对话不要对抗,不仅是中方的立场,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美作为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各异的两个大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关切,这很正常。关键是任何时候都不应单方面关上对话的大门,任由分歧、误判甚至对抗来主导两国关系。

  中方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我们愿意堂堂正正地与美方开展坦率有效的沟通,准备以冷静和理智来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我们随时可以与美方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还提出可以梳理制定关于合作、对话、管控分歧的三个清单,并为下步交流确定路线图。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敦促美国放下傲慢和偏见,通过平等和建设性对话,缓解当前的紧张局面,回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这才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新华社记者:近来香港问题在中美关系中非常突出。美方认为中方实施香港国安法是放弃了“一国两制”,对香港出台了一系列制裁措施。美方是否会在香港问题上制造更大麻烦?

  王毅: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不干涉内政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别国肆意破坏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最近一次会议上,70余国支持中国正当立场,谴责利用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声音和公正立场。

  国家安全立法是一国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各国的普遍法律实践。制定香港国安法弥补了香港长期以来存在的法律漏洞,有利于使“一国两制”方针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有利于保障香港的长治久安。数百万香港市民自发签名力挺国安法,说明香港民众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说明制定国安法深得人心,势在必行。

  “一国两制”是中国的既定国策,维护好、发展好“一国两制”,靠的是祖国内地的鼎力支持,靠的是更加完备的法律环境,靠的是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粗暴干涉香港事务的言行恰恰是在破坏“一国两制”的健康运行,必将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所有炎黄子孙的坚决抵制。

  新华社记者:近日美方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声称总领馆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中方已做出对等反制,关闭美驻成都总领馆。你是否担心中美“外交战”轮番升级?

  王毅: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之后中方在美国开设的第一个总领馆,一直都是中美友好的重要象征。40多年来,驻休斯敦总领馆为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疫情期间,也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为美国南部地区与中国开展抗疫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关闭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总领馆,就相当于关闭了一扇中美两国人民相互沟通了解的窗口,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和民间友好都造成了损害。而且美方所罗列的所有理由都是欲加之罪,信口雌黄,没有一条能拿得出证据,经得起检验。

  对于美方的蛮横无理,中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我们的反制措施合情、合理、合法,也完全符合外交惯例。中方没有意愿也没有兴趣与美方打什么“外交战”,因为这只会对两国人民的利益造成更多损害。发动“外交战”也并不证明美国的强大,反而暴露出美国越来越缺乏自信。如果美方还要一错再错,那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新华社记者:美方对华为全方位围堵打压,并扬言联合其他国家打造“清洁国家联盟”。很多人认为,美方举动实际上反映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你对此怎么看?

  王毅: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情况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不择手段地围堵打压中国一家民营企业,演绎了一场教科书式的霸凌。任何人都一目了然,美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科技垄断地位,剥夺其他国家的正当发展权利。这种毫不加掩饰的霸道,不仅破坏了公平的国际贸易规则,也损害了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我要再次强调,包括华为在内,许多目前被美国单边制裁的中国企业都是无辜的,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也是安全的,从未对任何一个国家造成危害。反而是“棱镜门”“梯队系统”这样的丑闻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在全世界窃听、监控其他国家的不良行径已是世人皆知。美国并没有资格打造什么“清洁国家联盟”,因为它自己早已满身污迹。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推进。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维护公平、公正、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让安全、可靠、优质的信息技术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新的动力。希望美国也能改变狭隘自私的心态,重回开放与合作的正道。

  新华社记者:一些美方政客近期频繁攻击中国共产党,极力挑拨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在中美建交41年后的今天,美方这么做,你认为是出于什么动机?

  王毅:美国国内总有一股势力,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遏制中国,搞乱中国。

  明年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百年,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彻底摆脱被殖民、被奴役的命运,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把中国从一穷二白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让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0多年前的不到200美元增长到如今1万多美元,让8亿多人彻底摆脱了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奋斗彪炳史册,是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是历史的阅卷人。中国的制度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在中国进行了13年连续调研,他们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满意度高达93%。近年来,不少国际机构的民调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超过九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如同鱼和水一样交融,如同大地与种子一样共生,试图割裂和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就是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强大自信,同时我们尊重世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无意同任何国家进行制度竞争,无意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尊重中国的社会制度,尊重中国人民的选择,放弃注定失败的干涉主义。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新华社记者:蓬佩奥鼓吹成立新的“民主联盟”来应对中国,胁迫其他国家在所谓“自由”和“专制”之间做出选择。但我们注意到他的这番话在国际上应者寥寥。你认为美方的企图能得逞吗?

  王毅:煽动对抗、制造分裂的行径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最终无一不被人们所唾弃。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竟然又有人跳出来想拉下新的铁幕、制造新的分裂,搞政治认同和阵营对抗的老一套。这是公然蔑视人类的进步和智慧,也是公然大开历史的倒车,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与大多数国家愿望背道而驰,当然不得人心,注定应者寥寥。

  中国是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中打破专制、赢得自由的国家。自由、民主、法治早已写入中国的宪法,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深知,自由不是放任,科学理性、法律秩序以及国际规则都是自由的基础。在疫情期间,根据防疫专家的科学建议,中国人民戴上口罩,却被有些美国政客攻击,说这是中国“专制”和“不自由”的表现,结果现在他们打了自己的脸。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合”的国家,认为“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中方一贯反对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的危险做法。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就是为了超越不同制度的分歧,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形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中方将为实现这一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新华社记者:蓬佩奥称中国渴望建立世界霸权。但大家都知道,恰恰是美国在国际上动辄“毁约退群”。国际上很多人担心未来的国际秩序会受到重大影响,你对此怎么看?

  王毅:当前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面临的现实挑战是,美国作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却将本国优先作为行事标准,把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推行到极致,不惜抛弃国际责任和多边规则,甚至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刻,无理攻击并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本届美国政府退出的国际条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以往任何一届政府,成为现行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坚定维护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我们将坚持自身和平发展载入宪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做出这一庄重承诺的国家。我们将继续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走下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做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5周年,在汲取惨痛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世界实现了近代以来最长时期的稳定与繁荣。今天,我们不能任由国际体系再被轻易破坏,不能再让这个世界重陷分裂。中国是首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我们加入了几乎所有国际条约和协议,忠实履行着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在攸关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头,我们将继续坚定捍卫和践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新华社记者:美方近来明显加大介入南海问题。蓬佩奥声明否定中国在南海主权权益,美军在南海举行双航母演练,并频频派军机军舰抵近侦察。有人认为,美国在南海制造摩擦冲突的可能性上升。南海还能否保持风平浪静?

  王毅:最近美国在南海不断挑事:一是违背多年来不选边站队的承诺,公然介入南海领土主权争议。二是不断加大和炫耀在南海军事存在,仅今年上半年美国军机在南海的活动就多达2000多次。三是大肆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干扰“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美方的目的就是要把南海搞乱,把地区国家绑上美国战车,从而服务于其国内政治和地缘战略。地区国家都要提高警觉,不能让美方肆意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成果。

  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不能成为国际政治的角斗场。经过多年努力,地区国家已经找到了妥善解决分歧的有效途径,达成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明确共识。事实已经证明,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才是最符合地区国家利益的正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是地区国家共同的任务。当前形势下,中方建议排除一切干扰,尽快重启“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争取早日达成这一有利于维护南海长治久安的地区规则。同时,中国也愿继续同沿岸国加强海上合作,深化安全互信,推动共同开发,真正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新华社记者: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从现在到11月美大选前,你对中美关系感到乐观还是悲观?中美双方当前最需要做什么?

  王毅: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我们也做好了中美关系爬坡过坎、经历风雨的准备。从根本上讲,美国寻求将中国打造成对手是严重战略误判,是把自身战略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中方始终愿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与美方共同构建一个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同时,我们也必将坚定捍卫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美国应当履行《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学会并适应与不同制度、不同文明和平共存,接受世界走向多极化的现实。

  面对中美关系建交以来的最复杂局面,我们有必要为中美关系树立清晰框架:

  一要明确底线,避免对抗。中美关系要健康发展,关键是坚持相互尊重。中国从来无意也不会干涉美国的大选和内政,美国也应该丢掉按自己的需要改造中国的幻想,停止对中国内部事务的无理干涉,停止对中国正当权益的蛮横打压。

  二要畅通渠道,坦诚对话。对话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对话,问题只会越积越多,甚至导致失控。中方对话的大门是敞开的,我们愿秉持平等开放态度同美方沟通交流,恢复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

  三要拒绝脱钩,保持合作。中美利益已深度交融,强行脱钩将使两国关系受到长远冲击,危及国际产业链安全和各国利益。疫情当前,我们愿与美方在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相互借鉴和分享抗疫经验,共同参与和推动全球抗疫多边合作。

  四要放弃零和,共担责任。这场疫情再次证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几乎所有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离不开中美以及世界各国的协调应对。中美双方应当秉持人类情怀,履行大国责任,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开展必要协调合作,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拧成绳 渡难关
拧成绳 渡难关
洪涝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一线观察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8月3日,在湖南省保靖县碗米坡镇首八峒村,种植基地负责人易润菊在查看火龙果受损情况。
  受近期多轮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影响,位于湖南省保靖县碗米坡镇首八峒村的易甸园水果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大棚内上百株火龙果枝条受损,当地村民正抓紧抢修大棚,降低灾害损失。            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金涛、李松、姚子云、姜刚)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认真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新华社记者最近在抗洪一线采访发现,随着部分地区雨势稍歇、洪水渐退,各地立即行动起来,帮扶受灾困难群众有速度、助推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有力度,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加快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困难帮扶“加速度”


 
  灾区恢复,通电、通水、通路是民生所需,当务之急。
 
  在受灾严重的江西省鄱阳县响水滩乡,汹涌的洪水将圩堤撕开一个口子,导致当地35千伏线路16号铁塔发生倒塌,1.6万余户群众无法正常用电。
 
  国家电网鄱阳县供电公司设备部主任徐文科二话不说,驾驶着小船冲向受灾点。“洪水围困,无法通过架空电路输电,就紧急铺设临时电缆。”徐文科告诉记者,当时一起参与救援的人员都没想太多,就是觉得抢险不等人,群众还等着用电。
 
  水上作业,一些机械设备无法使用,强体力劳动下,抢修人员手上勒出道道红印。洪灾后风雨不停,大风刮起,小船在水上晃动,大雨如注,抢修人员艰难作业,平时这段几百米的临时电缆只要几个小时就能铺好,在恶劣天气影响下最终连续干上两天才完成。
 
  如今,响水滩乡万家灯火再次点亮。
 
  日供水量达到5000吨,全镇供水能力已完全恢复。安徽省东至县龙泉镇龙门自来水厂厂长王永奎心里松了口气。
 
  洪水袭来,龙泉镇的自来水厂停产,两万多人饮水受影响。停水期间,镇村干部挨家挨户送上瓶装饮用水。水退之后,工作人员又抓紧检修设备。停水后第三天一大早,龙泉镇又“来水了”。
 
  一手战洪,一手战贫。面对灾害,农村困难群众是最“脆弱”的一群人。把灾后帮扶抓细抓实,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
 
  多轮暴雨下来,位于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立新村,59岁的贫困户龚保子家除了几亩水稻受灾外,还有入股种养的200多只家禽死亡、9亩蔬果地受损。
 
  驻村第一书记吴恬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领工作队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帮助种养基地开沟导水,恢复种养基地生产,为受灾群众挽回损失。“尽全力减少洪灾损失,保住脱贫产业,我们的脱贫工作才能底气更足。”吴恬说。
 
  洪涝灾害严重的安徽、江西等地区要求,根据灾害损失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基本生活,实现“应兜尽兜”……洪灾带来了损失,但后续帮扶与妥善安置,带来的是抚慰和温暖。
 
复工复产“加力度”


 
  机器重新轰鸣,一线工人一丝不苟地守在生产线旁,监控茶叶加工进度……从7月7日受灾,到7月下旬全面复工,安徽省歙县薇薇茶业有限公司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恢复如常。
 
  7月初,歙县遭遇罕见洪涝灾害,歙县经济开发区近300家企业,有180家不同程度受灾。
 
  “我们是做茶叶出口生意的,14条生产线全部进水,损失近亿元。”薇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仁贵说。
 
  降成本、贴利息、补支出,为帮助受灾企业复工复产,歙县拿出了硬招、实招。
 
  “企业受灾以来,政府给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如,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缓解流动资金压力。遇到招工等难题时,也给予特事特办。”郑仁贵说:“这些雪中送炭的措施,给了企业信心。最近我们从浙江紧急订购了两台茶叶加工设备,企业生产已全面恢复。”
 
  落实“一企一策”帮扶,解决企业灾后复工难题;尽快兑付灾害保险,减轻农业损失;农技农机帮扶队下沉一线,帮助农民复种复耕……
 
  在安徽省宣城市洪林镇,种粮大户徐经忠正在稻田边整理农具,准备退水后再补栽。前段时间暴雨,徐经忠流转的305亩稻虾共作高产田灌了水,已经长了两个多月的稻子被淹没……
 
  正当徐经忠一筹莫展时,国元农业保险送来了“及时雨”。徐经忠说:“通过绿色通道,水稻灾害险从查勘、定损到理赔只用了5天,赔付14.64万元,恢复生产有了本钱。”
 
  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武圣宫镇,家庭农场经营户冯伟耕地受淹后,镇农技部门也第一时间帮他联系了水泵,日夜抢排渍水,修复堤埂。“灾后镇上的农技员还赶到我家,建议改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品种,挽回灾害损失。”冯伟说。
 
  一项项暖人心、惠民生的举措,正在加快复工复产进度,推动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团结抗灾“显温度”


 
  在赣北产粮大县鄱阳,一场洪水导致早稻受损,粮农正在抢种晚稻,以减少损失。四面环水的“岛乡”昌洲乡灾情较重,15个行政村、23平方公里受淹。昌洲乡董坪村刚脱贫的58岁村民董书旺正在为秧苗发愁——洪水淹岛无地育秧,等洪水退去,时令又赶不上。
 
  “老董的烦心事,正是我们着力要解决的问题。”昌洲乡党委书记李爱国说,乡里准备了上百台排涝设备,拉好了专用电线,只等圩堤外昌江水位降到安全水位,就进行排涝工作。
 
  为解决秧苗问题,鄱阳县农业农村局选取县里3个水肥条件良好的县级秧苗代育点,进行工厂化异地育秧。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鹏说,洪水退到哪儿,秧苗就补种到哪儿,县里不仅为受灾农户免费提供秧苗,还协调对接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抢农时。
 
  在洞庭湖、鄱阳湖区,在江淮两岸,在巴渝大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灾的生动故事正不断上演。
 
  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沿河堤村,村民小组长周正芳熟练地操起小电泵,帮助邻居黄春来抽排农田渍水。“前些天,黄春来糖尿病又犯了,住进了医院。他家的农活,我能帮就多干点。”周正芳说,下一步村里还会组织劳动力,帮助农户清洗秧苗、防治病虫害。
 
  “连续三天,连床都没沾过,能趴在桌子上眯会儿就不错了。”这是益阳市赫山区农民柴国杰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节奏。
 
  “今年我们这里持续暴雨,稻谷含水量最高的到了40%,烘一批谷子要比往年多用5个多小时。”柴国杰的合作社一天能烘干60吨稻谷,仍不能完全满足周边农户的需求。
 
  柴国杰决定,把合作社的稻谷先堆到一边,优先服务散户和小户。“如果不及时帮散户和小户,他们的损失就重了。”柴国杰说,“大家互帮互助,把稻谷烘干了,能最大限度保障收益。”
 
 (参与记者:周勉、程迪、陈尚营、陈诺)
 
“幸福驿站”幸福多 辽宁社区走访见闻
“幸福驿站”幸福多
辽宁社区走访见闻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居民在鞍山市铁东区和平街道健身社区“幸福驿站”里的超市买东西(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新华社沈阳8月5日电(记者陈梦阳、孙仁斌、白涌泉)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完备,“老破小”旧貌换新颜,服务项目更加多元,百姓烦忧有人解,百姓意见有人听……在辽宁,各地持续完善、不断探索社区建设,社区正逐渐成为百姓的“幸福驿站”,不断增强着小康生活的民生热度。
 
“小食堂”大名堂 照护暖胃更暖心


 
  大连的林海社区是辽宁社区建设的一张“名片”,最有名的莫过于社区内的小食堂。
 
  2015年,林海社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到,社区6474名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22%。但许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自身年纪又大,一日三餐成了老人们的难事。
 
  经与开发商沟通,一座370多平方米的小食堂办了起来,“社区、物业与业主委员会三方成立了食堂管理委员会,招录爱心企业进驻小区,用社会化模式进行产业化运作。”林海社区书记于丽琴说,这是从居家养老到社区养老的关键一步。
 
  70岁以上的老人5块钱随便吃,80岁以上老人3块钱随便吃,9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记者在这里吃早餐时看到,粥和小菜各有六七种,此外,还有豆包、馒头等10多种主食……
 
  一碗小米粥配上一碟小咸菜,外加一个煮鸡蛋和一个韭菜盒子,营养丰富的早餐只花了3块钱,“以前的早餐都是糊弄,自从有了小食堂,感觉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80岁的社区居民卜桂英的孩子在国外,提起小食堂,她赞不绝口。
 
  从2007年起,辽宁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各地开展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省本级投入福彩公益金3.05亿元,资助了860个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老破小”换新颜 生活有“里”也有“面”


 
  “楼与楼之间都是垃圾,小区里苍蝇满天飞。”回忆起社区多年前的样子,78岁的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老党员郭东辉眉头一皱,边摇头边冲记者摆手,“一句话,住得没尊严。”
 
  如今,走进多福社区,绿树成荫,整洁的路面看不到垃圾,孩子们欢快地玩耍,树下乘凉的老人们笑容满面。“环境好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关心社区。”多福社区书记孟晓丹说,全社区近1万人口中,现有各类志愿者800余人。
 
  与多福社区相似,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矸子山社区改造前曾是一大片棚户区。“那时我家后面就是臭水沟,每到夏季就臭气熏天,令人难以忍受。”70岁的社区居民赵瑞兴说。
 
  2006年,当地政府对小区进行大面积改造,群众上了楼,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4月,街道对居民区的排水、外墙保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也顺利完成,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记者在赵瑞兴现在的家看到,两居室的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新换上的铝合金窗户让客厅亮堂了不少。说起现在的生活,老赵拉着记者的手感叹:“多亏了党和政府,才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
 
  过去5年,辽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258个、改造面积8838.7万平方米,惠及132.5万户居民。今年还要对2000年之前建成的894个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改造,35.8万户居民将告别脏乱差、基础设施老化的居住环境。
 
社区服务提速 “幸福驿站”幸福多


 
  今年以来,辽宁省鞍山市组织国企以及引入社会资本在全市城区300多个社区内开设了“幸福驿站”。
 
  包心菜每斤0.9元、酱油每瓶3元、大米每斤3.3元……鞍山市铁东区湖南街道办事处银环社区里,“幸福驿站”银环社区站的小广场前人头攒动,优惠的线下展销活动吸引了附近许多居民。
 
  据银环社区书记牛丽雯介绍,“幸福驿站”设立了集采配送中心,社区居民在微信小程序下单后,既可自主提货,也可选择由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配送。此外,医疗、康养、金融、政务、商超等多项服务让居民享受着家门口的生活便利。“既方便了群众,也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还增加了就业,一举多得。”牛丽雯说。
 
  “幸福驿站”是辽宁各地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大连开展“全岗通”社区服务试点,提高服务效能;营口开展“全科社工”服务模式试点,计划三年内全市推行;盘锦引进专业社工机构,探索建立“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加强社区建设,服务百姓需求,让社区成为百姓的‘幸福驿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鞍山市委书记韩玉起说。
 
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当前正值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的四分之三,抓好粮食生产的“大头”,争取秋粮有个好收成,才能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春耕夏耘,农业生产的性质就是与汗水相伴、环环紧扣。今年夏粮已实现十七连丰,早稻也有望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秋粮主要包括玉米、中晚稻和大豆。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可以说全年丰收有较好基础。
 
  如今的秋粮,既是“米袋子”,又连着“菜篮子”。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百姓餐桌品种是否丰富,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能否满足?
 
  秋粮的主要作物之一是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玉米对于稳定肉蛋奶供应意义重大;稻谷是重要的口粮品种,这饭碗要稳稳端在自己手上;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用于制作豆腐、豆浆等,关系着健康营养和舌尖上的美食。
 
  抓好今年秋粮生产,首先要抓好防灾减灾。当前正值防汛抗旱关键期,南方一些地区遭遇台风和洪涝影响,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旱情。相关地区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早做好应急预案。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及时排涝除渍,做好生产资料调剂调运,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要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受旱地区迅速落实科学抗旱各项措施。
 
  抓好秋粮生产,要多措并举,实现虫口夺粮。当前正值玉米病虫害高发期,全国农技中心会商也预计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各地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理化诱杀、人工除杀或化学防治。相关边境地区要继续强化黄脊竹蝗监测,实施分区治理,确保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技术进村入户;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灾害发生情况,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把高效绿色的种植技术落实到田头。通过科技护航,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再迎一个丰收年。
 
    (记者于文静、周楠)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留守女生选专业引热议,考古学真冷吗?
留守女生选专业引热议,考古学真冷吗?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近日,高考成绩676分的湖南女孩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学专业引发热议。有人为其以高分选择“冷门”专业感到遗憾,甚至担心她未来不好找工作。

  对不少人来说,考古学是一门冷僻、小众的学科。学考古好不好?考古学真的那么“高冷”吗?考古系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怎么样?“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考古学界的相关专家。

考古学“渐热”


  多名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相比热门的理工、金融等学科,考古的确显得有点“冷门”,因为考古学是考究古物的,与日常经济社会活动离得相对比较远。

  但从招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冷门”的考古学已经有“渐热”的趋势。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赵俊杰说,近年来,全国多家高校考古学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扩张,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目前每年招生在60人左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10多年前每年招生20多人,现在每年招生40多人。

  与此同时,设置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的高校约50所,开设“考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近30所,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和“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约20所。

  陈建立说,近年来,北大加强了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外国考古和实验考古等方面课程;在田野教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还建立了考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过去墓葬、遗址等发掘完就无法重现,现在则可以多次呈现、教学,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学习。”

  “考古学学科内容与时俱进,增加了很多特色课程,还出现了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等学科发展新方向,与自然学科和其他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更密切。”赵俊杰说。

“蛮酷”的专业


  记者采访发现,与十几年前不同,现在高考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20年前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中,第一志愿报考的比例很小,现在比例已超过一半。”赵俊杰说。  

  “凭我的高考成绩,本来可以选择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等。但我对这些专业没多大兴趣。去年报考时,我多方面了解考古学发展情况,尤其是现在蓬勃发展的科技考古,便决定报考考古学专业。”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学生李广泽说。

  第一志愿报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耿默兰说,在年轻一代眼中,考古其实“蛮酷”的。“考古不是挖宝,而是‘证经补史’,真正做到‘探人类之过往,溯文明之源流’,所以我觉得它是很神圣的一门学科。”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考古学不仅“有趣”,也很“有用”。江苏吴中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已不再是大家想象中“拿小铲子、小刷子埋头干”的形象;“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具备工程师的技能”是很多考古系学生的感受。

  陈建立说,考古学对于厚植文明基因、阐发传统价值、培育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也旨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

  与此同时,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文博经济蓬勃发展。《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整体规模相比2017年增长了3倍。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政策鼓励文博与文创产业发展,各大博物馆也在开展各类探索,这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考古学产生了兴趣。

就业前景如何?


  不少人会问:学考古,以后好找工作吗?

  记者梳理发现,考古学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阔,包括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馆、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拍卖行、新媒体行业等。

  赵俊杰表示,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生中,大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从收入来看,文博行业收入虽然不能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相比,但整体看处于中等水平,一些体制内单位也更为稳定。

  “全国考古人员基数较小,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陈建立说,全国每年有几千处田野发掘工地,而田野考古一线人员仅千人左右,与法国、日本相差很大。在一些省级考古所,田野考古专业人员只有十几个人,根本跑不过来。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根据文博系统开展的调研估算,2015年,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000人。2017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显示,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超过16%的文物残缺或严重残缺。

  “目前国内博物馆超过5000家,每年要做数万个展览,考古工作存在大量人才缺口,无需担心就业问题。”陈曾路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会越来越多,考古领域专业人才还将继续存在缺口。

  未来需要怎样的考古人才?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张瑞说,在考古实践工作中,越来越需要能不断吸收新思想、综合运用各方面技术的专家型人才,需要兼备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研二学生王晨晖说,对于想从事考古工作的同学来说,“技多不压身”,如无人机操作、摄影、电脑绘图、建模、视频制作等技能,对就业都会大有帮助。  

  陈曾路认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训练思维方式、培养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更好地享受和利用好人生。

  (记者舒静、张博宇、宋佳、魏梦佳,参与记者:施雨岑)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公安部督办百起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案 人社部:做好禁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
公安部督办百起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案
人社部:做好禁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熊丰)记者5日从公安部获悉,自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沿江各级和长江航运公安机关侦破了一批非法捕捞犯罪案件。为深入推进专项行动,有效震慑此类犯罪行为,公安部决定将100起非法捕捞案列为专项行动第一批部督案件。

  公安部要求,各涉案地公安机关要抽调精干警力,成立工作专班,依法溯源追查、快侦快诉部督案件。要始终紧盯组织化、团伙化案件,切实斩断地下产业链。要落实工作措施和办案责任,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行刑衔接、案件移送等制度,形成整体打击合力。要重点打击、从严惩处组织团伙作案、使用“电毒炸”“绝户网”等恶劣手段方法作案,以及捕猎、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行为。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渔民个人实施且情节轻微的非法捕捞活动以教育引导为主,确保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据了解,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实施以来,公安部迅速启动为期3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沿江各地和长江航运公安机关已侦破非法捕捞刑事案件248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80余人,查获涉案船只1040余艘。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王优玲)为做好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将长江流域退捕渔民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培训范围。

  通知指出,按照“应培尽培,应补尽补”的原则和退捕渔民的培训需求,至少提供1次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给予生活费补贴(含交通费)。

  通知强调,要分类施策开展技能培训,推荐退捕渔民参加急需紧缺职业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对技能比较单一的大龄渔民,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实用技能培训,或推荐参加家政、养老、保安等职业技能培训;对中青年退捕渔民,围绕电商、汽修、电工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新职业新业态吸纳就业的作用,面向退捕渔民开展直播销售员、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职业技能培训。

 
“泡”爱心书屋 驰骋绿茵场 文体活动丰富河南农村孩子暑期生活
“泡”爱心书屋 驰骋绿茵场
文体活动丰富河南农村孩子暑期生活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孩子们在河南省洛宁县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足球基础训练(七月二十九日摄)。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摄
 
  新华社郑州8月5日电(记者韩朝阳、何娟)暑假来临,17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吴桂兰在河南省民权县龙塘镇王玉环村的小学里开设了爱心书屋,这个有2000余册图书的小小书屋成为周边村庄数十个孩子的暑期乐园。
 
  爱心书屋开门后,10岁的小读者康钦几乎每天都“泡”在书屋里,《一千零一夜》等童话故事令他分外入迷。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康钦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暑假期间,新开的爱心书屋成了他和小伙伴们的聚集点,早上9点左右来到书屋,选一册喜欢的书看上两个小时,中间穿插着休息、玩耍,一上午时间过得飞快。
 
  “王玉环村是贫困村,留守儿童较多,爷爷奶奶能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但在其他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吴桂兰说,智能手机普及后,不少孩子暑假期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于是,吴桂兰和4位老师、4个刚结束高考的志愿者一起办起了这间爱心书屋,希望孩子们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
 
  王玉环村的爱心书屋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刘会杰每天早上将一双儿女送到这里,闲暇时刻,她会留在这里陪着子女一起读书。“小孩子刚开始是一种新鲜感,书本翻几分钟就放下了,但找到喜欢的书后,能一直看下去。”刘会杰说,九岁半的儿子李懿帆年纪稍大,他会把从《西游记》等图书里看到的故事讲给妹妹听。
 
  当位于豫东平原的民权县王玉环村的孩子们沉浸在书香之中,位于豫西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洛宁县正进行新一轮少年足球暑期训练活动,162名来自该县各小学、初中的学生集聚在县城的两所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训练。
 
  “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普及足球运动,每年挑选一些身体素质好、喜欢足球的孩子,帮助他们圆了足球梦,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该活动负责人郭雪平说,自2015年起,洛宁县便开始这项旨在普及足球运动的暑期训练活动,至今已累计训练“足球少年”千余人次。
 
  今年暑期的足球训练活动于7月25日开始,为期1个月。9岁的吉梓涵是该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因为喜欢足球,且身体素质好,6月份选拔小运动员时被选中参与训练活动。虽然年纪小,但无论做预热准备,还是练习基本动作,吉梓涵都很卖力,这个在球场上铆足了劲儿练习的小姑娘,赢得了教练的阵阵称赞。
 
  在足球运动员出身的教练沈高飞看来,这些喜欢足球的孩子们还都是“零基础”,但是他们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样子分外可爱。“孩子们听话,好相处,接受能力强,还能吃苦,有种运动员的劲头。”暑期训练活动结束后,沈高飞将继续在洛宁县任教,“希望能通过暑期训练,选出一些好苗子,组成足球队,带领他们在球场上继续驰骋。”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刘夏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5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堆场和危化品运输车、运输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位负责人强调,要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要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落实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联合审批和从严把关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指摘被害女生私生活是对受害者二次加害
指摘被害女生私生活是对受害者二次加害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8月4日晚的一则警方通报,让关注“南京女大学生云南失联”事件的人倍感震惊。警方查明,李某月已于7月9日被其男友等3人合谋,诱骗至郊外山林中杀害并埋尸。然而,与女孩被埋尸荒野同样让人心寒的是,某些网民在讨论案件时流露的恶意。

  死者父亲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女儿跟男友“是在地铁上认识的”,于是有网民指摘受害人“交友比较随便”;有媒体报道提到“两人同居后经常吵架”,有网民则批评“刚毕业就同居,不检点”;还有人对受害人在社交账号发布的生活照评头论足,暗指死者私生活随便……

  近些年,几乎每次出现女性受侵害案件,网上都会涌现针对受害者的批评。这些言论,其实是在有意无意给犯罪分子的恶行寻找合理性解释。女性被性侵,网民问一句“受害人是不是穿得过于暴露”,潜台词无非是说“她被犯罪分子盯上,也有自己的责任”。此等逻辑,何其荒谬!

  然而,这并非孤例。此前,福州一位22岁的女生疑遭前男友曝私照自杀,有些网友竟将矛头指向受害者,说她被偷拍私照是“行为放荡”“咎由自取”;在前不久的杭州杀妻案中,有不少人一开始就不怀好意地推测,当事人离奇失踪是与情人私奔了……这些对女性的恶意言论,是对受害者及家人的二次伤害。

  无论是网上恶意造“梗”,诸如“化粪池警告”“不听话两吨水解决一切问题”“杭州同款绞肉机”“来自男友的失联警告”,还是对女性受害者充满恶意的指摘,都是在受害家庭苦楚的伤口撒盐。

  对女性受害者的恶意指摘,不仅会加剧女性对两性关系的恐惧,更可能在某些人心里埋下罪恶的种子,用仇恨和敌意去对待他人。

  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基本的是非观、正义观。每个人在面对极端个案时,应有共情能力,保有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良知,最大限度展现与人为善的一面,警惕恶语相向成为通过网络二次“加害”受害者的凶手。

 (本报评论员刘晶瑶)

 
这个驻沪党组织,架起上海与老区间的“连心桥”
这个驻沪党组织,架起上海与老区间的“连心桥”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上海8月5日电(记者郭敬丹)一头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头是大别山革命老区,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安徽省岳西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在上海与家乡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的大别山腹地,是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充分发挥在沪岳西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6年,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岳西县委组织部指导下成立,经过12年发展壮大,2018年升级为岳西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总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在哪里,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积极为上海经济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情系桑梓、回报家乡。”岳西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总支书记刘圣春说,“我们按照流动党员的流出地划分,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各党支部书记是党员在沪组织生活的第一联系人,团结带领每一位流动党员离岗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争做为上海、为家乡的‘双为先锋’。”

  前不久,岳西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总支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房管所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走访慰问重固镇贫困家庭,双方把基层党组织的结对帮扶作为重要工作。

  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得知家乡的防控经费和物资紧缺后,党总支迅速指挥,发动党员捐款捐物,专门成立采购小组,与县政府精准对接,第一时间把医用酒精、消毒液、医用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运往岳西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同时,党组织号召已经回乡的流动党员,积极投身到家乡的防疫志愿执勤岗位上。

  “我们来自革命老区,不少人都是烈士家属的后代。只要我们党总支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勇于担当,一定能让驻沪党组织成为岳西外来务工人员的主心骨。”刘圣春说。

  不论本职工作有多忙,岳西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驻沪流动党员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逢年过节回乡之际,还组织流动党员探望孤寡老人、开展爱心助学等活动。

  小龙是岳西县的一名学生,由于先天性腿部严重畸形,从小一直未能站起来走路。2018年,岳西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总支资助他和家人来到上海,联系医院为他进行手术,并安装了假肢。小龙终于第一次站起来,对人生也有了更多勇气和希望。

  2018年,一位在沪岳西流动党员不幸发生工伤事故去世。党总支除了发动党员捐款,还为家属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家属拿到了应有的补偿。

  如今,在许多岳西外来务工人员眼里,驻沪党组织就是他们在上海的“家”,有困难找党组织,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6年,岳西县驻沪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的时候,仅有22名党员,如今已有党员104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以党总支为依托,岳西县驻上海人才工作站、岳西县人民法院驻上海执行工作站也相继成立。

  2019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储诚新,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是一个从农村贫困家庭出来的农民孩。从岳西到上海,我一步一个脚印,在建筑行业做出了自己的口碑。加入中国共产党,能指引我人生继续前进的方向。”

 
“再造一个顺德” 制造重镇“村改”推动高质量发展
“再造一个顺德”
制造重镇“村改”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广州8月5日电(记者徐金鹏、周强、毛鑫)这是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时空观”:两年时间,工业用地改造面积远超过去十年总和,预计未来将在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顺德;腾出空间引进先进制造业,逾150个超亿元项目落地,亩产税收至少翻十倍。

  如今,“村改”进入下半场的顺德正腾笼换鸟,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赛道上奋力前行。

  破立并举力避产业“空心化”


  从扎根长三角到“抢滩”珠三角建设华南总部,浙江海天集团作出这个决定只花了3个月时间。从最初的30亿,到50亿,再到100亿,海天在顺德的投资额不断攀升。

  顺德是全球知名的制造业重镇,拥有家电、装备制造两大超2000亿级产业集群。海天百亿投资背后,正是顺德依托“村改”,面向全球招商、提升全产业链水平的缩影。

  村级工业园改造被称为顺德的“再次创业”,事关全区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如今“村改”时间过半,又叠加疫情影响,大力度的腾挪是否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记者近日在顺德采访看到,建筑工地一片接一片,一栋栋新厂房正拔地而起。今年以来,顺德抗疫、发展“两手抓”,通过“村改”服务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20个,引入项目74个,总投资额2400亿元。

  “大力度的腾挪没有出现产业空心化。”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说,在今年上半年减税降费40多亿元的情况下,预计全年财政收入仍能保持正增长,靠的就是“村改”后投入的新产业。

空间再造推动产业格局重塑


  在顺德北滘镇,以碧桂园总部大楼为中心的16平方公里区域内,将崛起一个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但不为外人所知的是,这个项目是顺德“抢”回来的。

  两年前,碧桂园已决定将机器人项目落地省外。得知消息后,顺德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找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深谈。杨国强最终表态:不走了。

  但留下来,谈何容易。彼时,顺德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50%,远超国际警戒线,可供高端产业发展的连片工业用地已捉襟见肘,增量开发几无可能。

  昔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开启顺德工业化进程,让顺德成为名噪一时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但也留下了占用70%已投产工业用地,却只贡献4.3%税收的382个村级工业园。

  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说,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村级工业园已成为顺德高质量发展大道上的“拦路虎”。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这是党和国家对广东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

  随后,广东省委着眼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发展实际,赋予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并提出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的更高要求。

  两年来,顺德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头号工程”,在实践中探索了八种改造模式,为高质量发展开拓了空间。

  “村改”腾挪的产业空间最终留下了机器人产业。从拿地到建成只用了10个月,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总部大楼完工,包括美的库卡、深圳大族等在内的机器人小镇产业园建设已进入快车道。

  空间改造带动产业格局加速重塑。截至目前,顺德已完成土地整理超4.7万亩,新建厂房1261万平方米,实现868家优质企业腾挪入园投产,十个镇街均因地制宜打造千亩现代产业集聚区。

创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契机


  拱桥绿树红花,一墙一景农家……泛舟河涌之上,红星社区“一河两岸”的艺术墙绘吸引游客驻留。在容桂街道,“水韵红星”意外成为“网红打卡点”,工业区内的低矮锌铁棚厂房已不见踪影。

  “‘村改’不仅改善了环境,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让我们很有获得感。”社区居民陈少芬说。

  “村改”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高质量发展,一头挑着乡村振兴。顺德以党建为引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找到了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村改”推进到哪里,就化解哪里的基层治理难题。两年来,顺德组织近1000名干部奋战在“村改”一线,挨家挨户、逐个企业做工作。选派200名中青年干部担任村居第一书记,广泛发动群众。

  3022名股份社股民投票参与率、同意率均达到100%,这是三个月前龙江镇西溪工业区(一期)升级改造方案的表决结果,创造了“村改”新纪录。

  龙江镇党委书记何春云说:“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不仅打开了工作局面,也让干群关系更融洽,为基层治理铺路架桥。”

  一子落,满盘活。“村改”已成为撬动顺德各领域改革的战略支点。目前,顺德“村改”经验正在全省推广,还吸引了全国多地党政考察团前来学习取经。

  “顺德将紧扣‘村改’创造的有利契机,重塑城乡形态,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郭文海说。

 
筑巢引凤,“央企入桂”“民企入桂”“湾企入桂” “三企入桂”为广西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筑巢引凤,“央企入桂”“民企入桂”“湾企入桂”
“三企入桂”为广西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南宁电(记者覃星星、黄浩铭、杨驰)今年以来,广西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推进“央企入桂”“民企入桂”“湾企入桂”活动,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壮乡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招商引资逆势增长,一批大项目入驻广西


  在北部湾畔的北海工业园区内,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智能电视机、移动智能终端等项目建设正在火热推进,工人们顶着酷暑加紧施工。

  “今年我们引进了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目前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扶绥县县长黄建辉介绍,当地发挥区位优势成功吸引广东、福建等地的大型民企入驻,努力做强园区产业。

  南宁着眼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通过大企强企开展以商招商工作,加快引进长盈精密等小米手机供应链上的重点企业;上半年,北海高端服务业企业营收总额突破百亿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上半年,与广东相邻的贺州市共签订“湾企入桂”项目37个,开工项目21个。

  截至7月15日,广西共签订“三企入桂”招商合同项目1361个,项目总投资约1.8万亿元,其中开工项目537个,总投资超过2880亿元。上半年,广西引进区外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0%。

大力实施“不见面”招商,致力优化服务


  广西根据三类企业不同特质,积极对接行业优势企业,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努力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各地化危为机,积极开展“云推介”“云直播”“云考察”“云洽谈”“云签约”等“不见面”招商工作,并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活动,成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5日,广西组织“不见面”招商2372批次、“云签约”109场次。

  为优化政务服务,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的若干规定,推动政府部门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质量。各地积极开展走访企业活动,实行“一对一”服务,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物流等实际问题,推动签约项目尽快开工投产。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正威玉林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良好的投资环境坚定了我们深耕广西市场的信心,我们将发挥专业优势,加快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下游锚地等工程建设进度,为广西发展添砖加瓦。”中建筑港集团九公司总经理杨文鹏说。

  注重引进新兴产业,引领广西高质量发展


  日前,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在广西玉林市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300亿元,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心,具有极强的产业集聚效应。

  华为、比亚迪等大湾区企业落户桂林,深科技智能产业园2022年预计可产手机1亿部;中航建设集团公司等3家企业与广西企业共同投资54亿元建设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庭表示,广西重点引进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产业,一系列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将为广西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召开“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央企入桂视频会议。本次活动集中签约(含云签约)项目(协议)78个,总投资5496亿元。签约项目涵盖产业类、能源类、基础设施类、城市开发类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自治区国资委主任李杰云表示,这次“央企入桂”签约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签约项目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文旅大健康等10多个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必将成为进一步助推广西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广西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创新“北斗+”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北斗+”让生活更美好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胡喆)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及开通,如何让北斗卫星“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在交通、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北斗+”概念开始“火”起来。据统计,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创新“北斗+”,结果令人期待。

  北斗+交通:更加畅通、高效、安全


  作为一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赋能交通当然是北斗系统的本职工作。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也是每个老百姓都能获得亲身感受的导航服务领域。

  在北京,数万辆出租车已安装应用北斗车载设备,车载系统与电话叫车、软件叫车等平台结合,用户及交通主管部门能实时掌控车辆运行情况及道路运输状况,有利于降低车辆空载率,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状况。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通运输部此前印发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对行业北斗系统应用做出中长期部署,并把应用扩展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

北斗+农业:让庄稼地有更多“高科技”


  我国从事海洋渔业的渔船与渔民众多,随着北斗应用的深入发展,在渔业方面北斗可提供渔船出海导航、渔政监管、渔船出入港管理、海洋灾害预警、渔民短报文通信等多种应用。

  特别是在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海域,北斗系统具有通信导航一体的特点,不仅具有被动定位方式,还有主动定位手段。使用北斗系统短报文功能,渔民能够通过北斗终端向家人报平安,不光能知道“你在哪儿”,还能告诉你“我在哪儿”。

  在传统农耕领域,北斗也让庄稼地里有了更多“高科技”。每年春播期间,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九三分公司嫩江农场,基于北斗系统的无人驾驶技术,大型农机精准地进行起垄、播种等作业,有力提高了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

  据了解,嫩江农场使用的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终端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恒星所属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除了节约劳动力,北斗精准农业还可以融合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卫星遥感、5G和物联网等技术,对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等进行综合测评。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涛表示,作为国内北斗应用的重要参与单位,已经形成了北斗芯片、终端设备、应用系统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承担了黑龙江省北斗高分综合应用示范、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北斗示范应用系统等一系列工程项目,还将为拓展北斗系统的应用而努力。

北斗+环保:生态沃土的“忠诚卫士”


  在湖北省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一度增长较快,大量医疗废物若不及时安全处置,容易引发一系列次生问题,基于北斗的医疗废物监管平台应运而生,在疫情期间有效助力了医疗废物的实时监管。

  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北斗巡护终端已使用多年,成为保护这片生态沃土的“忠诚卫士”。利用该终端,巡护员可以向指挥中心发送信息、写巡山日记、查询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而指挥中心也能准确获悉巡护员所在位置和行走轨迹。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卫星在轨的服务保障工作,同时进一步研发新的卫星导航技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稳学生就业 促企业转型 重庆政校企协作办职教观察
稳学生就业 促企业转型
重庆政校企协作办职教观察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重庆8月5日电(记者周凯)在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招商局铝业有限公司,新入职的员工郭成正拿着仪器检测铝产品是否合格。22岁的他学的是模具专业,刚从重庆市科创职业学院毕业。谈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他对记者说:“先从基层干起,逐步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将来成为一位高级技工。”

  招商局铝业有限公司过去以生产传统铝材为主,近几年产品向用于建造游轮直升机平台的高端铝制零部件转型。“产品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级技工,我们跟永川区多所职业院校合作,通过设立奖学金、订单班等形式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的新产品项目进展顺利,今年招了40多名毕业生。”该企业负责人罗永雄说。

  在永川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学校开始尝到产教融合的“甜头”。作为重庆市职业教育基地,永川区现有职业院校17所、每年毕业生近3万人。但部分职业院校教授的技能与企业用工实际脱节,导致产教“两张皮”,影响学生就业和产业升级。

  “发展现代产业离不开技能人才支撑,政府要充当‘强力胶水’的角色,粘住产业和教育‘两张皮’,相互协作推动产教融合。”永川区委书记滕宏伟说。

  为打造西部职教城、培养供需对路的技能人才,近年来永川区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政府、学校、企业三方深度协作,一方面对当地职业院校扩大招生、提档升级给予补贴,一方面搭建平台让企业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现代学徒班等,加快实现“招生就是招工,毕业就是就业”的校企共赢局面。

  长城汽车永川生产基地生产的“长城炮”皮卡车供不应求,日产量从去年最高的262台扩大到现在的512台,急需一批优秀技能工人。“在当地政府牵头下,我们和永川区多所职业院校联合开设‘订单班’,并与永川职业教育中心合作探索‘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半个月在学校学习、半个月在工厂实训。今年5月我们扩大产能实行‘两班倒’生产,正因为和政府、学校合作良好,所以很快就招到1000多名技能工人,保证了产品质量。”该基地人力资源科副科长刘强说。

  “尽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但疫情还是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想方设法加强就业服务稳住学生就业。”永川区职业和成人教育服务中心主任邹有奇说,今年毕业季,永川区大力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和面试,加强与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对接,举行专场网络招聘会8场、企业网络宣讲1000多场,并对家庭困难毕业生等群体进行重点帮扶。

  旅游管理专业的张肖阳,在永川区大数据产业园重庆先特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政务热线客服工作。“疫情发生前我做了一年多的实习导游,积累了一些和人打交道的经验,在学校、园区管委会的帮助下总算就业了。”张肖阳说。

  重庆先特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外包产业用工量大,受疫情影响今年遭遇招工难,但在永川区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双选会、组织参观、定向推荐等方式,公司已招聘200多名毕业生。

  今年永川区职业院校毕业生有2.8万多人,通过政校企三方深度协作,截至6月30日已有2.1万多人就业。永川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朝国表示,疫情带来的就业、招工两难对政校企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永川区正在助推园区、企业、院校组建产业联盟,共同设置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力争将永川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技能人才供给区。

 
高温下的“最美坚守”
高温下的“最美坚守”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盛夏高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酷暑,为百姓的美好生活而辛苦工作,完成高温下的“最美坚守”。
 
  货车调车编组作业是铁路上最艰苦的工作之一。车厢与车厢之间的软管需要人工摘解和连接。调车员的工作就是将到达的列车一辆辆解组,再按照需要将出发的列车一辆辆编组。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福建龙岩新罗区铁山镇铁山洋编组站共有调车组员工45人,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这个班组24小时保持工作状态。
 
  烈日下,铁轨和车厢腾起的热气迎面扑来。调车长苏勒德身穿橙色工作服,头戴草帽,手拿对讲机,向分散在各个区域的调车组人员发出口令,此时他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我的职责就是确认安全距离,发布作业指令,由连结员进行下一步操作。”在他的指挥下,一节节去往不同方向、不同数量的车厢先后驶入不同的轨道。
 
  “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除了中午吃饭,其他时间都在铁轨上。”在这样的高温下,苏勒德和同事们都穿着长衣长裤,还要扎紧袖口防止被火车铁皮烫伤。他们的工作服一天中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居民用电负荷也迅速增长。为保证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山东庆云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常态化开展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减少停电对用户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炎炎烈日,室外气温已超过35摄氏度。带电作业现场,在10余米高空,两名作业人员在10千伏高压线路上对新装300千伏安变压器进行带电作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仅要穿戴好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服,还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两名工作人员在不足1平方米的绝缘斗内严密配合,紧张有序地开展施工。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施工作业,犹如穿着棉衣洗桑拿。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作业,当工作人员脱下安全防护服时,早已汗流浃背。
 
  随着京雄高铁开通日期的临近,大兴机场至雄安站全线所需500米长钢轨日前正加紧焊接。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北京工电大修段负责京雄高铁所用钢轨的焊接、转运任务。三伏天的焊接车间里,火花四溅,热气蒸腾,一片繁忙景象。
 
  据焊接车间副主任张宪良介绍,这些长钢轨不仅要焊得好,还要禁得住重量级机器的“敲打”,才能成为一根合格的钢轨。而且,每根钢轨焊接后,都会留有制作者的“签名”,质量终身负责。
 
  他说,暑期施工生产与平时不同,在日常性焊接质量卡控的基础上,根据降雨和气温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关注长钢轨从厂房内运送到露天存轨台的各环节节点。
 
  “在多雨环境下,要确保钢轨在厂房内自然冷却到300摄氏度以下再运出,避免轨温遇雨会‘骤热骤冷’影响焊头质量。即使在高温天气,我们也要确保高铁钢轨每日‘不断档’,为高铁按期通车运营贡献力量。”他说。
 
    (记者齐中熙、樊曦)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不惧高温守国门
不惧高温守国门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7月3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人员引导入境航班的旅客进行登记检查。连日来,上海最高气温超过34摄氏度。在高温和疫情防控双重考验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边检等一线工作者坚守岗位,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跟随作家返故乡,寻找生命“原风景”
跟随作家返故乡,寻找生命“原风景”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记者白瀛、翟翔)贾平凹的商州乡村、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漠河北极村、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中原延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日前首播的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跟随六位中国当代作家回到故乡寻找他们生命的“原风景”,也让观众感受中国当代文学版图里的著名风景。

  “故乡是作家出发的原点。我们跟踪记录作家重返故乡的过程,探究他们如何把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本片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我期待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找到自己的文学故乡,就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就是诗和远方。”

故乡是作家出发的原点


  写完《满月儿》的贾平凹陷入茫然,他发现了自己的“故乡”商洛,于是沿丹江,下丹凤,走商南,白天走村串寨,晚上在村民家中写作,从此走出创作瓶颈。而他最近的长篇小说《山本》已从商洛扩大到秦岭地区。

  阿来曾长时间行走在马尔康大地上,阅读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谷,探访18家土司的故事,甚至还见过土司后人,但他没想到,小说《尘埃落定》竟妙手偶得。

  让刘震云难忘的是年轻时在延津玉米地看书的一幕:一位农村姑娘在河边梳妆,晚霞照亮了河水,也照亮了姑娘的脸,激发了他写《塔铺》。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和文学的起点。

  莫言从故乡提取了胶河、石桥、高粱、红萝卜这些自然地理元素,又挖掘了茂腔、泥塑、扑灰年画、民间传说等人文元素,融汇世界文学经验和艺术想象,创造了高密东北乡这个热烈浓郁的文学王国。

  “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莫言说。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指出,每个有成就的作家身后,都有一个故乡的背影或轮廓,江南之于鲁迅,北京之于老舍,湘西之于沈从文,上海之于张爱玲,都有着独特意义。

  “作为直接经验的童年记忆对作家的创作具有决定性意义,故乡造就了这些作家独特的气质和生活阅历。”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孟繁华说,这和当下采用间接经验的创作潮流形成鲜明对比,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创作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文学与姊妹艺术的良性互动


  2016年,因有《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两部由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公映,被市场称为“刘震云年”。当年文艺界的这一现象,也被《文学的故乡》收录。

  事实上,片中这六位作家的作品,都曾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贾平凹的《高兴》、阿来的《尘埃落定》、毕飞宇的《青衣》、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莫言的《白狗秋千架》等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被改编为话剧,莫言的《红高粱》更被改编为晋剧、评剧、豫剧、舞剧。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认为,《文学的故乡》再次展现出文学与姊妹艺术形式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大众文化的时代,文学给影视和戏剧以滋养,影视和戏剧又反哺文学,扩大其影响力。

  而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本身,就是一次文学和影视的联姻。作为诗人和学者的张同道,给了该片别样的创作视角。

  “这部纪录片实际上是在做一种文化研究,探究为什么这些作家创作了这样的作品,成了这样的风格。”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胡智锋说,该片呈现了作家的心理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同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乡愁是对共同经历的敬意回望


  对于回故乡的提议,不是每位作家都有深深的热忱;而一回到故乡,作家的情感被摄影机真实地记录下来。

  因为父亲是被领养的,毕飞宇自称没有故乡,也不愿回到出生的村庄。但当他站在出生的杨家小学外,拼凑起记忆的碎片,突然拍了一下脑门,“啊”的一声转过头去,长长的静默后再转回头,擦了擦发红的眼圈说:“就是这儿。”

  因为过度砍伐,故乡曾经历原始森林消失、泥石流频发的环境恶化,阿来有十多年不想回家,甚至“恨这个地方”。但再次坐在梭磨乡的家中,拉着母亲的手,他泣不成声。

  “你经常地回去,它就不是乡愁。我家乡很美好,但是你让我留在这儿,我不愿意。”阿来在纪录片中坦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中国作家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根性。改革开放以后,无数人离开家乡走向远方,这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

  “正是在这种离乡和返乡、出走和回望中,故乡不仅是地理的风景和生活的实体,更是我们生命的根底,饱含着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李敬泽说,“乡愁,是这个急剧变化、不断迁徙的时代中一种普遍情感,是我们对共同经历的生活与历史的一份满怀敬意的回望和珍重。”

 
莫言:愿做一个“晚熟的人”,延续创作生命力
莫言:愿做一个“晚熟的人”,延续创作生命力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史竞男)距离获诺贝尔文学奖已过去8年,距离出版上一部小说已过去10年……近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这一诺奖之后的首部作品,自然备受关注。新作讲述了什么故事?如何看待获奖后难有新作?当下的文学环境是否发生了改变?围绕作品和创作背后的故事,莫言日前在京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很多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都会陷入所谓的“诺奖魔咒”中,持续写作变得困难。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答:所谓的“魔咒”,也许是个客观存在。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时,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了,创作力也已减退,再加上获奖后社会活动和各种应酬增多,以及成名之后的心理压力,这些都会影响创作,但也有很多作家获奖后又写出了重要作品。

  我能否超越自己,能否打破“诺奖魔咒”现在不好判断,但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我写过戏曲、诗歌、小说,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考察。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你所做的事,都有可能成为小说的素材或灵感的触发点。其实花费在案头的准备工作,远比我写这一本新书要多。

  问:这本新书和之前的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晚熟的人》共12个故事,其中有4个故事是今年春天在故乡写的。这些小说是我创作风格的延续,但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如果说我过去的小说里有很多剑拔弩张的东西,现在更多的是心平气和。小说中的人物,既有我过去小说中人物的血缘承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由于使用第一人称写作,会给人一种仿佛我写的都是真人实事的感觉,这正是我追求的艺术效果。但实际上,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大部分是虚构的,即便有些人物原型和故事原型,那也是做了大量艺术加工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不可否认的基本原理,但作家的虚构能力和想象力,是使生活升华为艺术的根本推动力。文学艺术中所包含的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未来的朦胧指向,更是得之于作家自身的敏感和预感。

  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它并不能自己做出什么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

  问:这本书以短篇《晚熟的人》为名,“晚熟”有什么含义?

  答:“晚熟”是我故乡的朋友们挂在嘴边的一句戏谑之词,这里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有的人心智开启较晚,或是没有表现才能的机会,而一旦机会来临,他的智力突然大增,才能也显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另一种是因为各种原因,有的人在前半生隐藏锋芒,借以保护自己,而到了后半生大放异彩,令人刮目相看。小说中的人物,应该属于第二类。

  “晚熟”也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个作家或艺术家过早成熟了、定型了、不变化了,我想他的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希望不断超越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晚熟,使艺术生命和创造力可以保持更长久一些。我想“晚熟”是褒义词,代表了求新求变的精神。

  问:《晚熟的人》呈现了一个截然不同以往的“高密东北乡”,故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怎么看待这些“变化”?心中的故乡是否已渐行渐远?

  答: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之大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城市如此,农村更是如此。我过去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在现实生活中已找不到踪影,但它并没有消逝,它存在于记忆中,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许多事物的内核里。旧的东西总会留下痕迹,新的事物里总是有旧事物的影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问:面对受追捧的“流量”,文学会受到冲击吗?文学在当下具有怎样的价值?

  答:“流量”是我少年时期就很熟悉的词语。那时候每到暑期,我家房后那条河的上游水库就会开闸泄洪,水利部门会向下游通报,将有多少“流量”通过。流量越大河堤决口的危险越大,所以,我对“流量”这个词有恐怖感。互联网上的流量当然与河道中的流量不能画等号,但是不是太大了也会造成某种危害?我不敢断言。但我猜想,就像洪水流量冲不走河中的礁石一样,网络上的流量也冲不走文学。因为文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只要人存在,语言存在,文学就存在。至于文学在流量时代的作用,跟文学在任何时代的作用是一样的,文学不会依附流量而存在。

 
城市“流动图书馆”
城市“流动图书馆”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8月5日,小读者在“流动图书馆”里看书。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8月5日,长春市民在“流动图书馆”里自助办理图书借阅。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8月5日,在长春市一处社区服务点,市民进入“流动图书馆”借阅图书。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三千册图书,一辆大巴车,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长春市图书馆利用流动图书车,定期在市内15个固定服务点间巡回流动,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
 
  
“古墓派”还是“改良派”?汉服圈的“流派”与“江湖”
“古墓派”还是“改良派”?汉服圈的“流派”与“江湖”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 化
 
 
汉服商家、研究者们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仔细记录文物细节。     (陈润熙/摄)
 
 
  本报记者王俊禄
 

 
  想瞬间穿越回古代,或许只能是南柯一梦;但是,你和古风汉韵之间,或许只有一件服装的距离。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汉服是其间如影随形的文化“胎记”。当被复古风掠起裙摆,加上社交媒体的传扬,它又成了无数现代青年追捧的新时尚。
 
  美到“离谱”的汉服:从“出圈”到“出海”


 
  提花面料的对襟衫,袖口金丝勾勒出月季的纹样。浅色的裙面柔软素雅,绣上花卉和蝴蝶,远远望去,仿佛微风吹散红色花瓣,蝴蝶在春日的草丛中起舞。点缀的珍珠摇曳生姿,珠串碰撞,回响清灵。
 
  什么叫“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什么是“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简单点,“好看!仙女下凡!”“人间绝美!爱了爱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自然演化形成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汉服的服饰逻辑,即服饰的规律和规则,在周朝就确定了,而周以前的文化对该逻辑的确定有重要影响,周以后的汉服均以此为基础,在与外来文化的学习和交融中继续演变。
 
  汉服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从B站上诸多汉服up主的强势“安利”,到近几年“中国华服日”的设立,汉服节、汉服秀等活动的举办,汉服正在不断“破圈而出”。
 
  近日,天猫服饰等机构发布了《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在淘宝平台上,汉服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亿元;在阿里平台下单购买过汉服的消费者人数逼近2000万大关,其中消费者以年轻女性为主。天猫女装汉服行业负责人萧枫预测,未来汉服的潜在消费者还将爆发式增长。
 
  艾媒咨询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规模同比增长74.4%,连续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随着市场基础的扩大,2019年中国汉服产业市场销售额突破45亿元,同比增长318.5%。
 
  汉服成为新国货,不仅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这股风潮也正在海外兴起。5至7月,天猫海外平台上,汉服“出海”销量同比增长超20%。
 
  古墓、改良or仙女?圈内派系与汉服“形制”


 
  汉服在中国的普及仍有局限。有一天,汉服爱好者“牛牛”穿着齐胸襦裙走在街上,身边有许多人问道:“真好看,这是和服吗?”这让她很失落,“但凡圈内少点钻牛角尖,多点团结一致,都不会将汉服的认知度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
 
  汉服圈的“江湖”,流传着三大派系:遵循古制的称作“古墓派”,衣服的形制、面料,乃至配饰、鞋履等严格依照文物或者史书;“改良派”主张顺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传统汉服进行改造;“古墓仙女派”则折衷一些,认为可以部分采用雪纺、蕾丝等新面料。
 
  派系之间各执一词,互有褒贬,倒也十分热闹。
 
  当“路人”们纷纷惊叹汉服“美爆了”时,知乎社区、百度贴吧、微博上有关“形制正确”的讨论不绝于耳,总能掀起阵阵波澜。
 
  所谓“形制”,在汉服圈内多指一件服饰的形貌和制式。比如,明制直领大襟长衫,“形貌”是由直领、大襟、长衫组合而成的轮廓结构,“制式”是明代风格,综合而成这件服装的“形制”。
 
  不同的时期有不一样的服饰特征,因此,汉服分有周制、秦汉制、晋制、隋制、唐制、宋制和明制。正因为汉服有如此多样的形制,汉服圈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类似于人们今天所说的“款式”,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形制”一词还含有典章制度的意思。比如,冕服为帝王最隆重的礼服,朝服为君臣百官礼仪场合之服,普通人劳作时一般着短衣长裤。
 
  一条裙子背后的纷争:谁是汉服“正统”


 
  在2020国丝汉服节——宋之雅韵的“文物鉴赏”活动中,中国丝绸博物馆(简称“国丝馆”)展示了出土于江西德安周氏墓的“如意珊瑚纹褶裥裙”。
 
  谁都没想到的是,一条来自宋代的裙子竟引发了网络上的轩然大波。
 
  原来,人们注意到,这件文物的裙装结构是由方形布帛“捏褶”收省完成,形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不同于现在市面上宋制汉服裙装的裁剪方式——梯形布帛直接拼接而成。
 
  于是,有网友认为这件文物证明了如今汉服商家们的裁剪方式是形制错误的,不符合宋朝汉服的规范,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坚持形制是帮助汉服复兴的,一个不符合传统的东西非要用汉服的名头,就相当于指鹿为马,当然要生气呀!”一位名叫“莺影”的知乎网友写道,“真正的改良,应当在充分了解传统的基础上,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如果只是加口袋、暗扣之类的细节,我绝对是支持的。”
 
  “一般在我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就要从古代服饰的结构、制作逻辑、工艺要求等全方面开始,要求必须严格,因为这是掌握物质文明规律的渠道。”衿娥传统服饰的设计师常舒梦说。
 
  但对一般消费者来说,“飘逸”“雅致”“英姿飒爽”等视觉体验是最重要的,并非十分在意是否系出名门。
 
  同在知乎发表评论的网友“孤鸦”认为,与其说严谨考据“形制”,不如说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正统”,有个标准的答案直接抄就行,所以用“形制”来死抠细节,然后“党同伐异”,这不是真正地理解了民族服饰。
 
  在南京大学读本科的张雨晗从2013年开始就“入坑”汉服了。她说:“如果不坚持一些东西,那还能叫汉服吗?”同时她也认为,在形制正确的情况下,汉服也可以很时尚。类比和服的发展现状,我们的传统服饰可以搭配各种各样新颖的花纹、配饰、发型等。
 
  学术、市场、文化,一场各取所需的“自助盛宴”


 
  “这么近距离‘接触’这几件文物,这辈子应该就这一次了。”当汉客丝路的负责人徐辉走出国丝馆的文物修复室时,他感慨道。
 
  国丝馆自2018年起每年举办汉服节,“文物鉴赏”是其中一个备受欢迎的固定项目。当穿越千年的文物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除了欣喜和感动,汉服商家、爱好者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拓宽品牌创作的思路。
 
  但是,文物出土的数量是有限的,新出土文物展出的频率也远远比不上汉服市场扩张的步伐。
 
  根据微信公号“汉服资讯”的《2019汉服商家调查报告》显示,过去6年是汉服新商家的一个高速增长期,每年都有一百多家新的汉服店开业。
 
  面对愈发庞大的市场,汉服圈也愈加热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汉服,成为圈内绕不开的话题。
 
  “其实我们还处在学习汉服的早期状态,就像学写作要先从摘抄、背诵开始一样,照搬文物是一个必经阶段。”常舒梦说,“当人们越来越了解汉服文化之后,就不需要照搬了。”
 
  “学术是严谨的,市场是自由的。”重回汉唐杭州店的负责人杨斌彬说道。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汉服爱好者,她中学开始阅读《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大学时参加了汉服社团,毕业以后又“追星成功”,入职了一直喜欢的汉服品牌。“怎么选择是消费者的事,汉服商家能做的是遵从良心,把汉服文化推广开来。”
 
  “我们汉服商家实际上是在做文化产业,应该看得远一点。”因为模仿唐朝仕女吃汤圆而走红的“汤圆姐姐”敖珞珈在国丝馆“国丝雅集众望同归”的活动上说道,“如果只停留在服装、妆面上,会有更成熟的团队、产业链代替我们。中华文化那么美丽多元、开放包容,我们的行业生命力在于对文化真正的喜爱。”
 
  且不说汉服该走向怎样的未来,看看前不久在西安大唐芙蓉园的汉服秀吧,美女俊男,裙裾飞扬,舞姿翩跹,尽态极妍。观看直播的网友不断打出“哇哦!”的惊叹,各路评论热火朝天。
 
  汉服本身就如同一场五彩缤纷的盛宴,“穿它!难道不香吗?”
 
多国人士:挑动所谓“新冷战”十分有害 美方应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
多国人士:挑动所谓“新冷战”十分有害
美方应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周良)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一些美国政客近期频频发表反华言论以及美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打压中国和中国企业,多国人士指出,企图挑动所谓“新冷战”极其危险且具有破坏性,将危及世界稳定,不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美方应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

  美国外交协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指出,蓬佩奥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了涉华演讲,问题不仅在于美国首席外交官毫无外交策略,更糟糕的是他歪曲历史且未能阐明一套逻辑清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处理对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

  美国前印第安纳州参议员丹·科茨表示,一些人开始谈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新冷战”。他指出:“与中国没有冷战。如果有的话,我们不可能赢。”

  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指出,由于美中两国经济紧密相连,令它们“脱钩”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美国或许需要为基础研究以及美国科学和数学教育投入比现在多得多的联邦资金来填补缺口”。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的国际安全问题研究员蕾切尔·埃斯普林·奥德尔说,防止美中之间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合作,而不是零和竞争。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希望美国下一任总统能首先稳定与中国的关系,因为亚洲区域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不论谁当选下一任美国总统,新加坡都希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这要求很高,但中美关系的稳定对美国也是重要的。”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指出:“蓬佩奥就像是从靠樟脑球防腐的箱子里,拿出了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烂熟于心之物。”蓬佩奥找出了压箱底的老办法,与如今的现实严重脱节。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表示,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势下,美国拒绝与中国进行广泛对话与合作,反而加大力度攻击中国,并离间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关系,企图阻挠中国发展。美方此举“极其危险且具有破坏性,将激化国际紧张局势”。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国际问题专家珍妮·克莱格表示,中美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恶化将对世界和平构成极大威胁。

  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历史教授马里奥·德尔佩罗说,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全球化的推动力。这种相互依赖现在定义了中美关系。

  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法国《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表示,蓬佩奥的反华言论歪曲了中美恢复交往和建交以来的历史和现实,阻碍了国际抗疫合作,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险因素”。对失去全球主导地位的担忧使蓬佩奥等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的美国政客失去理智。

 
无道失德 千夫所指 看清美“三无”政客真面目
无道失德 千夫所指
看清美“三无”政客真面目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疯狂“甩锅”、煽动对抗、肆意霸凌……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小撮造谣抹黑无底线、为政荒谬无下限、搞乱世界无极限的“三无”政客,言行荒唐到极致,突破人类文明底线,无道失德,千夫所指。
 
  “三无”政客们违背科学到极致。喝消毒液防新冠病毒、大谈“口罩无用论”、声称99%的新冠病例“完全无害”……种种反智言行,不仅毒化抗疫氛围,更直接危及普通民众生命。明明美国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大量增长,他们却称“这是由于检测持续增加”,掩耳盗铃,莫此为甚。美国媒体报道指出,散播这种言论实际上是出于政治目的——通过淡化病毒的破坏性和致命危险,遮掩抗疫不力的事实。
 
  “三无”政客们自私自利到极致。为推卸抗疫不力责任,他们肆意将疫情问题政治化,不惮煽动种族歧视、国别歧视,大肆鼓吹充斥着谎言的“阴谋论”;为了“美国优先”,他们公开截留他国抗疫物资,争夺他国疫苗专利,禁止本国医疗物资出口,甚至无视全球团结抗疫迫切需要,悍然决定退出世卫组织。如此做法,招致众多国家和媒体批评反对。
 
  “三无”政客们蛮横霸凌到极致。在台湾、涉港、涉疆等中国内政问题上,他们鬼话连篇、信口雌黄;在核裁军、网络安全等领域,他们颠倒黑白、倒打一耙;对中国相关企业,他们围追堵截、恶意打压。他们无视国际规则,伊核协议、《中导条约》等国际协定,说退就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边组织,说弃就弃。种种强权霸凌行径,丑陋不堪,广遭挞伐。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就抗疫问题撰文质问“三无”政客们:“你们已经够了,你们难道没有一点羞耻心吗?”150多名美国医学专家发表公开信,要求“三无”政客们“告诉美国人民病毒真相”。大批美国网民抵制美国政府对抖音海外版TikTok的打压,9名总计拥有5400万粉丝的网络名人给白宫写信,呼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网络环境”。
 
  在国际上,从《柳叶刀》到《自然》,多家顶级学术期刊一再坚定发声,强烈反对美国“三无”政客们的种种污名化行径。《柳叶刀》总编理查德·霍顿怒斥,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暴行”。多国政府对美国政府毁约退群、滥用制裁、妨害抗疫等破坏世界和平稳定之举表示坚决反对。事实证明,国际社会对于美国“三无”政客们的狂言乱语和胡作非为并不买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越来越多的人正日益看清“三无”政客们的真面目,他们的那些卑劣伎俩和图谋注定难以得逞!
 
  (记者李蓉)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约2/3美国人认为美应对新冠不如他国
约2/3美国人认为美应对新冠不如他国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4日电(记者孙丁、徐剑梅)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集团4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2/3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新冠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根据这项民调,4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情况比其他国家差很多,25%的人认为差一些,认为美国应对得更好的人不到三成。

  关于遏制病毒应采取措施,民调显示,八成以上美国人支持政府拨款进行免费检测并扩大检测规模;75%的人支持所在州立法强制人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至少六成的人支持制定单一、全国性的重启商业和校园政策等。

  这项民调于7月30日至31日进行,调查对象为1115名美国成年人。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官方往来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与美方勾连是十分危险的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官方往来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与美方勾连是十分危险的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许可)针对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将在未来几天内率团访问台湾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日说,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官方往来,这一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已就此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汪文斌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一切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我要强调的是,一个中国原则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任何无视、否定或者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企图都将以失败而告终。”他说。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针对有消息称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阿扎将于近日访台,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5日应询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允许外部势力插手干涉。我们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坚决反对美国同中国台湾地区开展官方往来。

  马晓光指出,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甘当棋子,与美方勾连,获取政治私利,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是十分危险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美学者:美政客反华言论无事实基础
美学者:美政客反华言论无事实基础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纽约8月4日电(记者危颖)针对近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一些美国政客发表的反华言论,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4日发文表示,这些言论充满阴谋论,并缺乏基于事实的分析。

  罗奇在这篇发表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的文章中列举说,国务卿蓬佩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司法部长巴尔、联邦调查局局长雷对中国的攻击言论都站不住脚,这主要体现在缺乏经济常识、新冠疫情“甩锅”和错误解读美中关系三个方面。

  罗奇认为,外贸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存款不足问题。疫情暴发以来,因为一次性发放的纾困支票和额外的失业补助,家庭储蓄额暂时上升,但国内净储蓄率正在滑向新低。在缺乏储蓄、又渴望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美国需要海外投资。不解决国内不断恶化的储蓄问题而限制对华贸易,“就像在泰坦尼克号沉船时,却在排列船上的座椅”。

  罗奇同时说,疫情暴发以来,阴谋论一直是美国政府打的一张牌。疫情初期,蓬佩奥就宣扬“病毒是从一个研究所里泄露”的说法,并加以“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等歧视性称呼。蓬佩奥就新冠疫情频繁拿中国说事和制造谣言,只是为了掩盖政府抗疫的过失。

  对于美中关系,蓬佩奥等美国政客将其描述为“一边倒”,称中国对美国的需要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的需要。罗奇认为,这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错特错”。美国消费者需要中国生产的商品;美国国库需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企业也需要中国这个出口市场。“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双向关系,关系的损害将极大破坏美国经济的稳定。”

 
贝鲁特爆炸现场:“一生没见过的场景”
贝鲁特爆炸现场:“一生没见过的场景”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8月5日,军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爆炸过后的废墟中展开搜救。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新华社贝鲁特8月5日电(记者李良勇)“我今年75岁,一生都没见过这样的场景,甚至在黎巴嫩内战期间也没见过。”5日,约瑟夫·哈代德这样向新华社记者描述前一天贝鲁特港口区爆炸的惨状。
 
  哈代德在紧邻贝鲁特港口的街区经营一家商店,4日傍晚爆炸发生时他不在店内。等5日清晨来店里查看,发现整个店面完全被毁。由于店铺没有保险,哈代德欲哭无泪,“对我来说,这是灾难性损失”。
 
  记者5日清晨在这一街区看到,几乎所有建筑物都是满目疮痍,地面到处散落着碎玻璃,一些电线也掉落地面,被居民临时用木棍支起。道路两边停放的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许多车辆的安全气囊打开。路旁大量树木在爆炸冲击波中被炸断。整个街区像是在战争中遭受过轰炸一样。
 
  附近一家五金店老板穆罕默德·哈马德面对一片狼藉的店铺,一筹莫展。“我想清理一下,但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次爆炸真是让人绝望。”
 
  他说:“昨天爆炸时,我第一反应是空袭,因为感觉爆炸距离那么近,那么强烈。”经历过2006年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哈马德对当时以色列轰炸贝鲁特的场景记忆犹新。
 
  所幸,哈马德没有受伤。等他缓过神走出店铺,发现周边建筑物严重损毁,街上一些车辆撞在一起,有人在惊叫和奔跑。“那场景太恐怖了,但万幸不是爆发战争。”
 
  贝鲁特省省长马尔万·阿布德5日说,因爆炸造成大量建筑物和民宅被毁,成千上万的居民可能在两到三个月内无法重返家园。他估计,爆炸造成的损失大约30亿至50亿美元。“这是贝鲁特第一次以如此方式遭受严重损毁,是黎巴嫩民众第一次受到如此伤害。”阿布德说。
 
  现阶段,港口区爆炸现场以及贝鲁特市区一些受损建筑内的搜救行动仍在继续。黎巴嫩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5日说,爆炸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另有大约4000人受伤,预计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5日证实,截至目前,有一名中国公民在爆炸中受轻伤,已接受救治。
 
  目前,爆炸的具体原因仍不清楚。但多名黎巴嫩政府官员说,爆炸可能由2014年存放在港口仓库中的2750吨硝酸铵引起。黎巴嫩高级防卫委员会4日晚表示,将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就爆炸原因展开调查,调查委员会须在5天内提交调查结果。
 
  黎巴嫩总统奥恩5日视察了港口爆炸现场。他先前强调,要彻查爆炸事件,并将严惩相关责任人。黎巴嫩政府5日宣布,在贝鲁特实施紧急状态。当地媒体则报道,黎巴嫩政府同意软禁自2014年以来监管和守卫仓库的所有港口官员。
 
  “黎巴嫩真是祸不单行。从去年10月开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今年年初又遭疫情,老百姓日子本来就难过,现在又发生这么严重的爆炸,”现年53岁的哈桑·哈利勒无奈地说,“但也许这就是生活,日子还得继续。”
 
星舟·星链·猎鹰九 马斯克持续“刺激”全球航天
星舟·星链·猎鹰九
马斯克持续“刺激”全球航天

( 2020-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这张6月13日在美国可可比奇拍摄的长时间曝光照片显示搭载61颗卫星的“猎鹰9”火箭升空。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郭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舟”的原型机美国当地时间4日在得克萨斯州进行了高度约150米的首次试飞。“星舟”火箭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强大。据该公司官网介绍,这种可回收再利用的新型火箭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星舟”将是全球功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可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地球轨道。
 
  这是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龙”飞船本月2日搭载两名美国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成功降落海面后,该公司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又一进展。
 
  5月底,该公司发射“猎鹰9”火箭,在航天飞机退役后首次用美国航天器将本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6月以来,由埃隆·马斯克创办的该公司又两次发射“猎鹰9”火箭,成功部署总共121颗卫星,其中包括118颗“星链”卫星。
 
  在成立十余年时间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凭借不断进步的创新技术以及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包括低成本火箭研制、卫星工业化生产和高效发射服务等,在商业航天市场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本和速度优势,成为全球商业航天竞争的一支催化剂。
 
  其中,火箭可回收与重复使用技术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商业发射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该公司现有“猎鹰9”和“猎鹰重型”两型主力运载火箭。公司官网资料数据显示,“猎鹰9”单次发射价格为6200万美元,“猎鹰重型”为9000万美元。
 
  目前,美国和欧洲是全球商业发射市场上的重要力量。除“猎鹰9”外,大运载能力火箭主要还有美国“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和欧洲阿丽亚娜5型火箭等,但这些火箭单次发射价格大都在1亿美元以上。显然,“猎鹰”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远低于竞争对手,具有较强竞争力。
 
  在全球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发射频率十分惊人,计划以“一箭60星”的发射速度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该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温·肖特韦尔2019年9月在“世界卫星商业周”会议上表示,公司计划在2020年实现24次“星链”卫星发射,即每月发射两次。
 
  截至6月14日,第9批“星链”卫星已完成部署。按照目前部署速度,到2020年底前,该公司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互联网运营公司,2027年成为全球服务超过1000万用户的卫星互联网运营商。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副总裁乔纳森·霍夫勒今年3月在华盛顿举行的2020卫星会议上说,目前该公司以每天6颗的速度生产“星链”卫星。按照官方公布的6200万美元“猎鹰9”火箭单次发射价格计算,重量260千克的卫星发射成本为每颗103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猎鹰9”火箭发射成本,还是“星链”卫星造价,都有可能进一步降低。目前“猎鹰9”已实现一级火箭回收,若后续实现二级火箭回收,可继续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而在卫星造价方面,美国媒体分析指出,目前,每颗“星链”卫星的制造成本已远低于50万美元,甚至可能已经低至25万美元。
 
  以“猎鹰9”火箭为代表的低成本火箭运载技术是推动全球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星链”计划则掀起了星座计划和商业卫星市场发展的热潮。多国卫星需求、发射数量都在显著增长,卫星生产也正在从单一的“定制化”逐渐发展出“工业化”生产模式。
 
  商业航天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也将为太空经济催生新的方向。除了卫星互联网外,还有卫星遥感、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测等多个方向。展望更远未来,太空基地、前往火星等,都是商业航天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航天领域的产业、技术和资本筹集都已开始加速。德国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不到4150亿美元,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60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40年,太空产业的经济规模将提高到1.1万亿美元。
 
  中国民营航天起步相对较晚。不过,近几年在开放政策的鼓舞下,民营航天公司开始遍地开花。一众中国民营航天公司先后成立,行业发展呈现出“火箭速度”,不仅企业数量多,业务类型也是百花齐放。专家指出,中国商业航天力量正在崛起,“散、弱、小”的发展态势已开始改变。2020年4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更是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可以说,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