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
——2020中国抗疫记
钟华论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雨过天晴看三峡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
李克强对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打造更多名优品牌 |
韩正出席有关活动并宣布开幕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有关活动并宣布开幕。
当日上午,韩正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北京主会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主会场,通过互联网平台共同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首先宣读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随后播放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片,上海、湖北、吉林、浙江、四川等省(市)人民政府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先后汇报品牌建设情况,李强、何立峰分别致辞。10时许,韩正宣布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幕并触屏启动。
这次中国品牌日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在云上开展,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创新活动形式、持续推动中国品牌建设发展的积极探索。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全面小康,品质生活;全球战‘疫’,品牌力量”。活动内容包括云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云上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遴选1300余家企业参加,并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代表进行演讲,与海内外网友共话中国品牌发展未来,共推全球战“疫”合作。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北京主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在各地会场参加活动。
中国品牌日:京沪展馆“云”上迎客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记者从“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官网点击进入“云展馆”,即看到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全景导览。云上北京展馆“京益求精”是中央展馆后的第一个地方展馆。
进入北京展馆,率先映入眼帘的是“现代科技蓝”主色调辅以祥云、回形纹的序厅。从序厅左边正式进入企业展区,48家北京自主品牌企业的新科技、新产品、新成就集中亮相。
“北京标准”展区聚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的18个代表品牌,包括百度人工智能音箱“小度小度”、纳通医疗全髋关节置换假体,以及在防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谊安医疗急救呼吸机、科兴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等。
“北京智造”展区聚集了人工智能、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精尖领域的20个代表品牌,包括京东物流云仓储、旷视AI智能测温、碧水源污水资源化技术、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服务提供商北汽新能源等。
“北京服务”展区聚集了食品安全、科技农业、生活服务、老字号等领域的10个代表品牌,包括首农都市型现代农业、首旅集团环球度假村,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特展等。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恩全说,云上北京展馆突出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充分展示科技创新对抗击疫情和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展示科技创新在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首次采用在线形式搭建云上虚拟展馆,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北京品牌展示平台。
新华社上海5月10日电(记者王默玲)360度全透明环形球厅,透过玻璃幕墙能看到浦江两岸夜景之中闪烁着的品牌霓虹灯。触击玻璃,便能瞬间置身云端,俯瞰由品牌构筑成的城市天际线——10日,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北京、上海两个主会场启动,上海云上展馆也正式于“云端”开展迎客,123家上海本土代表性品牌亮相参展。
据悉,云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海展区打出了“家喻沪晓”的口号,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在线新经济发展等“3+1”领域为主线,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増量”,提供“云消费”“云医疗”“云服务”“云话题”“云直播”等一系列在线体验。
用指尖“走进”上海云上展馆,可以感受上海企业在全球战“疫”中的品牌力量,领略众多参展品牌企业的创新创业故事。点击品牌标识后,即可进入不同品牌的虚拟现实场馆,从大白兔奶糖构成的“甜蜜河”中找寻童真记忆,到联影智能场馆中探寻科技揭秘人体的线索,再到阅文集团浩瀚书海中感受网络IP的力量……众多上海本土品牌在“云”上与观众互动分享。
今年疫情期间,上海的“3+1”领域表现出色:联影医疗的方舱CT可以实现自动精准定位和新冠肺炎辅助分析,叮咚买菜春节期间订单量增长300%……这些企业充分体现了上海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的新成果,也展现了上海在品牌培育、品牌建设上的新作为。
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上海云上展馆还开发了虚拟和现实交互的“上海城市品牌地图”游戏,运用积点领券的游戏场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消费增长。众多本土国潮老字号品牌也结合淘宝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打造老字号在线消费新模式。
作为中国品牌日活动举办地,近年来上海先后出台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一批名企、名家、名师、名医、名展、名会。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国际互认”的原则,建立“上海品牌”认证机制。对通过认证的品牌,出具认证证书,授予“上品”标志,目前获得认证的品牌已有76家。
胡春华强调 |
坚决落实“六保”任务 切实抓好农业生产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生猪生产基地。胡春华先后来到白城市镇赉县、洮北区和松原市宁江区,实地督导春耕生产、生猪生产和非洲猪瘟防控等工作进展,详细了解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情况,并与农民、科技服务人员、合作社和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
胡春华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六保”任务中处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必须坚决保障好。东北地区在全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要扎实推进春耕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要努力克服前期不利天气影响,抢抓农时,确保春播进度和质量。要着力防范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加强农业服务保障。要毫不松懈抓好生猪生产恢复,强化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猪肉产销衔接,同时持续抓好牛羊肉、牛奶等畜禽产品生产。要扎实推进保护性耕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因地制宜创新保护性耕作模式,促进恢复提升地力。
吉林舒兰新增11例本地确诊病例 |
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5月10日,在舒兰市一个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对楼门进行消毒。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
|
|
武汉新增1病例,应源于既往社区感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到武汉市三民小区及周边市场现场督导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青海:青海湖保护仍有薄弱环节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重庆:地方违建码头侵占破坏岸线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海南:个别围填海项目仍在违法违规建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美国耶鲁大学和中国暨南大学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
中国防控措施有效减缓新冠病毒传播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这项研究的论文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人口经济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今年1月19日至2月29日新冠病毒在中国的本地和跨城市传播情况进行建模,研究了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包括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措施的作用。
研究显示,中国自1月下旬以来在武汉实施“封城”、多地社区封闭管理、隔离、限制户外活动等防控措施极大降低了病毒传播速度,病毒传播在2月中旬得到了有效遏制。
研究论文认为,截至2月29日,在中国实施的国家级和省级公共卫生措施可能在湖北以外避免了超过140万人感染和5.6万人死亡。
研究还发现,中国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使反映病毒传播情况的基本感染数(R0)从1月底的2.992迅速降低为2月底的1.243,并在湖北以外降至0.614。也就是说,1月底一名感染者平均可以将病毒传播给近3人,而2月底时在湖北以外只能传播给0.6人,病毒传播得到较好遏制。
研究负责人之一、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助理教授陈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产生的效果,也为今后针对类似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借鉴。
病毒溯源应摒弃阴谋论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几天前,蓬佩奥煞有其事地宣称“有大量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源自武汉的实验室,但他的谎言随即就被包括白宫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内的专业人士揭穿。媒体引用知情人士的话说,他所谓的“大量证据”不过是搜罗了一些媒体对疫情的歪曲报道。
以蓬佩奥为代表的部分美国政客迄今已围绕新冠病毒起源捏造了一系列谎言:指责中国隐瞒疫情;声称病毒是人为制造、源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污蔑中国有意减少出口以囤积防疫物资等等。
然而,这些荒唐论调根本经不起事实的比对与科学的验证。英国研究人员6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对全球760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基因分析显示,新冠病毒在正式确认的几个星期甚至数月前就已在欧洲、美国和其他地方流行,目前还很难确定“零号”病人出现在哪个国家。
美国情报机构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冠病毒并非人造,也未经过基因改造。世卫组织也确认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5日对记者说,“有力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而不是人造”。
部分美国政客炮制种种关于信息封锁、病毒源头的谣言,其目的在于掩盖国内糟糕的抗疫现状,想方设法转移国民视线,试图通过“污名化”中国和世卫组织等转嫁国内危机。但谎言改变不了事实,更无法抗衡科学,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注定会被揭穿。
新泽西州贝勒维尔市市长迈克尔·梅尔哈姆日前表示,他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他认为自己于去年11月感染新冠病毒,11月21日发病,经历3周痊愈。同时,美国已有多个州的地方官员表示将重新检测去年认定死于流感的病例。新冠病毒存在的时间线由此可能会被追溯到更早的日期。
新冠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一直缺乏清晰的时间线和精准的疫情数据。而中国的抗疫时间线清晰透明,中国最先报告新冠肺炎病例,为世界各国抗疫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世卫组织指出,“各国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因此新冠病毒最先出现在哪里尚没有定论,有多种可能,不排除最早出现在美国的可能性。
面对新冠疫情,应该关注如何积极抗疫,而不是甩锅诿过。以蓬佩奥为代表的部分美国政客在捏造谎言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把这些时间和精力放在抗疫和挽救生命上,美国的疫情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聒噪新冠病毒源头的阴谋论可以休矣。
新华社纽约5月9日电
为何美国新冠感染者和病亡者全球最多 |
多国专家和媒体谈美国疫情形势和全球责任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多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应对失策是造成美国疫情严重的根本原因,美国政府攻击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卸责任并掩盖自身失误。
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说,导致美国新冠感染者和死亡人数升至全球第一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政府自身的怠慢和大意。为了掩盖这一事实,美方故意攻击中国以掩盖自身责任,企图蒙混过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政府正在用莫须有的罪名诋毁中国,把自身问题“甩锅”给中国。美国政府的对华指控毫无依据,这种莫须有的指控是危险的。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说,美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做法可以说是一场灾难,美国的死亡人数就很能说明问题。美国政府抗疫的应对准备远远不够,而且来得太迟。美国政府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非常不负责任。这次疫情是全球性问题,应对疫情需要各国努力,也需要全球合作。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教授毛里西奥·桑托罗说,美国政府对他国污名化和打压世卫组织抗疫努力完全是从自己利益出发,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树敌、与国际组织为敌的做法,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和世界和平发展。
印度《印度教徒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因应对疫情不力在国内饱受批评,因而寻求让中国为疫情在美国的蔓延“背锅”。美国政府应该超越狭隘的指责游戏,放眼大局。如果目标是全球一致战胜病毒、拯救生命并重建经济和社会,那么只能通过全球合作来实现,而非通过未经证实的指控、阴谋论和威胁来实现。
厄瓜多尔《每周分析》杂志总编辑阿尔韦托·阿科斯塔认为,美国政府的污名化行为将打击全球团结抗疫的意志。对其他国家采取威胁和恫吓的态度会严重恶化各国关系,这对全球抗击疫情毫无裨益。
赞比亚外交与国际研究学院前院长米谢克·姆万扎表示,美国政府在疫情暴发之初声称,疫情不会对民众生活产生影响。随着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并构成严重社会危机,美国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将责任推卸给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美方更应该做的是承认错误,并向其他在防疫问题上做得好的国家学习。(参与记者:赵旭、郝云甫、兴越、姜俏梅、赵焱、陈威华、赵宇鹏)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30万例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
|
奥巴马批评特朗普疫情应对是“混乱的灾难”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据报道,奥巴马8日在和约3000名他执政时期政府成员的电话会议中说,在美国人生活中,自私、搞派系、搞分裂以及视他人为敌的风气更盛,这是美国应对疫情危机一直乏力和欠缺的原因之一。当政府以“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和“其他人见鬼去吧”的心态运作,“这(疫情应对)绝对是一场混乱的灾难”。
奥巴马在电话会议中呼吁其支持者支持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并表示:“我将尽可能多花时间、尽我所能为拜登助选。”
白宫新闻秘书麦克纳尼9日回应说,特朗普的疫情应对“前所未有”,挽救了美国人的生命。奥巴马办公室对此拒绝置评。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数据,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3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7.8万例。
《纽约时报》: |
美新冠死亡病例约1/3来自老年护理机构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报道说,在这些护理机构中,许多老年人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风险很高。据该报统计,全美约有7500个老年人长期护理机构的14.3万余人感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约占美国新冠确诊病例的10%,而死亡病例约占全美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超过10个州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机构新冠死亡人数占该州新冠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纽约时报》说,这些机构包括疗养院、辅助生活机构、退休者和老年人社区等。因联邦政府和一些州没有提供全面数据,实际死亡人数更高。
美国疫情数据为何矛盾混乱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数据不仅是媒体和公众了解疫情真实状况的量化渠道,同时也有助于公众对疫情未来走向建立心理预期,促使政府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然而,美国疫情数据矛盾混乱,常常让人难以厘清。
美国许多机构都在发布疫情相关数据。媒体常引用的疫情数据大多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疫情统计项目;一些研究机构则常引用美国统计数据网站Worldmeters的实时疫情数据;还有一些美国媒体自行统计数据,比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不同平台发布的数据不尽相同。
如此重要的疫情信息,为何不能从美国官方机构寻求答案?最重要的原因是,官方数据更新滞后。
作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机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多次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此次新冠疫情暴发后,疾控中心的应对措施频频出现问题,数据更新速度滞后且不全面,难以实时反映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
例如,截至当地时间8日18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已分别达到128.1万例和7.7万例,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提供的数字则分别是约121.9万例和7.3万例。此外,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每日多次更新,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每天仅更新一次。据美国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其疫情数据每周一至周五每日更新,显示截至前一天16时的统计结果,周末数据则要等到周一才会确认。
疾控中心称,由于种种原因,疾控中心不知道新冠确诊病例、入院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确切数字。疾控中心对此解释说,轻症病例的症状可能会延迟出现,报告的数据和检测存在滞后,并非所有病例都需要检测或就医,而且美国各州和地方确认疫情数字的方法也可能存在差异。如果疾控中心与各州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报告的数据有不同,各州通报的数据应被视为最新数据。
另外,美国政府一直强调,检测量增加是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数持续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近期,随着美国多个州陆续复工,实施解除“居家令”、分阶段“重启”等的具体标准也与检测量密切相关。然而,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没有检测量的实时数据,许多媒体引用的是美国《大西洋》月刊自主发布的、由数百名志愿者维护的“COVID追踪项目”数据。
疾控中心免疫与呼吸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森尼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疾控中心的检测数据与实际检测病例数的差别正变得越来越大。
彭博社网站4月30日的一篇报道说,白宫的一份战略文件显示,美国政府也使用“COVID追踪项目”的检测数据,“‘COVID追踪项目’以赤裸裸的数字细节记录了政府在病毒检测数据方面的失败”。
与此同时,美国的疫情数据还存在假阴性等问题。据《国会山报》网站报道,有15%至30%的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被误诊为阴性。
总而言之,美国疫情数据的种种问题使得真实的新冠病例数和实际病亡率难以准确计算。“每个人都知道,正是由于美国疫情相关数据存在严重缺陷,疫情量化才模糊不清。”《大西洋》月刊网站如此评价。
新华社华盛顿5月9日电
由抗疫说起:美国政府反科学荒唐事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我们的产品注入人体。”这是一家全球知名消毒剂制造商前一段时间紧急发布的声明。
这段声明是在辟谣,而谣言出自白宫——白宫方面日前在全国直播的记者会一段“注射消毒剂可以杀死新冠病毒”的奇葩言论,引发不小舆论风波。
为了挽回颜面,白宫随后改口说是在“讽刺”。可无论如何找补,这段“轶闻”都无法从美国联邦政府的抗疫时间线上抹去,成为其反智、反科学的例证。
除了抛出“消毒剂”等危险乃至致命的“疗法”外,很长一段时间,白宫在没有提供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积极宣扬抗疟疾药物氯喹和羟氯喹的功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对这些药物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并屡次拒绝扩大其应用范围,但等待他的却是被调离岗位的结果。
美国乔治敦大学全球卫生法教授劳伦斯·戈斯廷叹息说,历史性流行病正在蔓延,要坚持以科学作引导,因为忽视科学会使人丧命。可遗憾的是,美国公共卫生专家却愈发被晾在一边。
更荒唐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一些人不顾科学共识,在拿不出证据的情况下反复散布病毒出自中国武汉一处实验室的阴谋论,他们甚至还被曝施压美国情报机构寻找所谓“证据”。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近期罕见发表声明说,美国情报界认同广泛科学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或经过基因修改。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披露,一些情报官员担忧,美国政府这么搞会扭曲对病毒的正确评估。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日前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专访时再次强调说,病毒首先是自然进化,然后越界到人类,他不接受病毒从实验室“意外逃逸”的说法。
此外,白宫一些高官近期在地方视察防疫工作时,还不顾建议,无视防疫措施,不仅未保持社交距离,甚至在周围的人都戴口罩的情况下拒绝戴口罩。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格雷格·萨金特撰文说,白宫急于释放出美国社会正逐渐恢复正常的信号。
就是在这样一箩筐的荒唐事中,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9日,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130万例、死亡超过7.8万例,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专家们最近有些糟心——他们编写的一份复工复产指南在发布前突遭“封杀”。这份长达17页的指南被美国媒体在网上披露,为幼儿园、学校、餐馆、酒吧、公共交通等不同机构复工提供了分阶段操作指导建议。
白宫给出的理由是,这份指南“拘泥于细节”“太死板”,应该仿效白宫此前发布的指南,使之适用于美国各地。而白宫自己的复工复产指南却被认为笼统、缺乏操作性建议。
美国国会众议院道德委员会主席特德·多伊奇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复工复产等工作须由科学指引,请让美疾控中心说话。
卫生专家们也多次警告,在健全的检测系统等到位前,过早将人们送回工作岗位可能导致病例激增,从而加剧危机。白宫多次催促迅速重启经济的做法可能在危险时期扭曲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信息。
疾控中心复工复产指南的尴尬处境只是疫情中美国政府忽视专业机构和专家意见的一个缩影。
疫情暴发后,一些美国政客做的不是向公众预警,而是一再淡化疫情风险,夸大美国的准备和应对能力。而随着疫情在美国逐步恶化,政治算计依旧没有让位于科学,部分政客继续站在舞台中央滔滔不绝,而“福奇们”和“美疾控中心们”却屡屡被晾在一边。白宫还阻止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的科学家出席国会听证会。
美国《纽约时报》去年底刊发深度报道指出,过去三年,科学在美国联邦政府决策中的作用不断被弱化,政治官僚叫停研究项目、削弱科学家影响力,有时还施压研究人员“别乱说话”。
最典型的例子是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2017年6月,美国宣布将“停止落实不具有约束力的《巴黎协定》”,认为该协定让美国经济处于不利位置。白宫还曾称气候变化是“骗局”,招致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广泛批评。此外,白宫还频频在环保政策上“开倒车”,包括放松对火电厂和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气候变化法中心主任迈克尔·杰拉德说,如今的联邦政府对专业知识的蔑视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这样的态度四处蔓延。
公共卫生领域同样未能幸免——自2017年初,白宫数次提出削减或挪用美疾控中心经费;解散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全球卫生安全团队;无视前任政府制定的应对流行病指南……这一系列做法被专家广泛认为大幅削弱了美国处理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法学教授温迪·瓦格纳曾警告,如果美国联邦政府无法专业地使用科学,那么糟糕决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更可能耽误识别新的公共卫生风险。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历史学家和外交政策专家说,政府对科学专业知识的漠视,正在削弱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新华社华盛顿5月9日电
香港《再出发》:用爱包容携手同行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黄英豪(中)和钟镇涛(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 |
|
香港艺人献唱正能量歌曲为抗疫加油打气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当日下午在维港之畔,郭富城身着一件白色Polo衫和一条灰色长裤,脚蹬一双黑皮鞋,与近百名舞者共同亮相,举行《鼓舞·动起来》网上演唱会。他活力四射,边跳边唱,1小时内演唱了13首歌曲,在网上引起热烈反响。
演唱会开始前,其中一个直播平台“健康旦”脸谱频道上,已有超过1.7万名网友翘首以盼等待开场。直播举行期间,观看人数更高达8.6万。不少网友评论:“支持正能量”“香港加油全球加油”“期待香港繁荣稳定”……
“疫情引发了不少问题,包括失业高企、店铺倒闭、市面萧条,看到这些情况心里很难过。”郭富城说,希望自己可以出点绵薄之力,用演唱会帮失业同行筹募抗疫经费,一解燃眉之急。他也希望演唱会能传递一些音乐正能量,盼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重回正常生活。
就在近一个月前,香港歌手许冠杰也在维港之畔举行了“同舟共济”网上演唱会。随后他还将演唱会视频放上网供人们重温,受到网友广泛欢迎,大家纷纷称赞“振奋人心”“正能量”。
许冠杰将网上演唱会直播期间收到的7万多港元捐款,连同自己的25万港元一同捐出,协助同行共渡难关。他希望演唱会能够号召业界台前歌手,一起挨过这段艰难日子。
疫情下,香港艺人纷纷献唱正能量歌曲为市民加油打气。由钟镇涛作曲,简嘉明填词,多位青年歌手联合主唱的“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主题曲《再出发》日前在网上推出,引发市民共鸣。
歌词写道:“夜晚纵漆黑,日出终必见曙光再现”“从前共挽手,现在应继续同行……前进并肩在旁,无惧困倦,拼劲心意更坚壮”。有网友在歌曲下方留言说:“大家加油,不要松懈!”“相信疫情总会有完结的一日,期待见到大家除下口罩互相见面的一日。”
面对全球疫情肆虐,人们不断用歌声和音乐传递信心和希望。香港歌手张学友和陈奕迅4月19日凌晨亮相“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线上音乐会。他们没有华丽的舞台和强大的乐队,一人用手机伴奏演唱,一人自弹自唱,为医护人员和全世界人民加油,让观众感动满满。
“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希望可以帮上一点忙,疫情尽快过去。”张学友表示,希望在这艰困时刻,为所有人加油打气。他还曾于2月演唱过一首新歌《等风雨经过》,歌曲MV中除了动人旋律和走心歌词,还穿插了来自抗疫一线的纪实镜头。歌曲上线后获得大量网友点赞。
疫情暴发以来,香港众多艺人纷纷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传播正能量。成龙、莫华伦、钟镇涛、张明敏和惠英红等分别参与合唱抗疫歌曲《坚信爱会赢》普通话版或广东话版,为武汉加油;刘德华推出歌曲《我知道》,表达对恪尽职守、英勇奋战的医护人员的敬意及支持;谢霆锋创作抗疫歌曲《保重》,向坚守岗位的每一位英雄及努力奋战的患者道声“保重”…… (记者丁梓懿)
新华社香港5月10日电
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给钱就能“拉银行流水”吗?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仍存哪些个人信息保护漏洞?应如何堵住?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个人“银行流水”信息的售价从600元至5000元不等,查询时段为1个月至12个月,时段越长价格越高,买家只需要提供查询对象身份证号码就能查询。
QQ名为“杨大”的卖家告诉记者,被贩卖的各种个人信息中,“银行流水”等金融信息最值钱。他表示,做这行的都得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里“有人”。
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银行“内鬼”参与倒卖个人金融信息的情况并不少见:中行无锡分行职工唐某某利用工作便利,将该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5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电子邮件非法提供给他人;建行余姚城建支行原行长沈某某,将该行受理的贷款客户财产信息共计127条提供给他人用于招揽业务。
记者还发现,由于卖家大多要求“先付款后查询”,也有不少所谓“侦探公司”借此诈财。
名为“百胜私家侦探公司”的卖家向记者开价600元表示可查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的信息。记者支付部分定金后,卖家表示40分钟左右会将会发来相关流水信息。约25分钟后,记者发现自己被该卖家“拉黑”。
据了解,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发现并通报一大批涉及金融等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及安全监管漏洞,抓获各行业内部涉嫌违规人员3000余名。但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仍存一些隐患值得警惕。
——为“拉客户”“冲业绩”违规泄露用户信息成部分银行“潜规则”。浙江某农村信用社的一线柜员小张告诉记者,银行内部只有一线柜员有权限查询客户流水及其他信息,且查询时需其他员工共同授权,系统会自动留痕。
“但如果行长级别的领导以业务需要为名要求查询导出某客户流水,柜员往往难以拒绝。为‘笼络大客户’,而帮其私拉他人流水,这在一些银行也不是秘密。”小张说。
——银行内控漏洞致用户信息流进“黑市”。曾在广州某银行任职一线柜员的周女士透露,其所在银行的柜员可以随意查看客户半年内交易流水,无需授权。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部分银行对记录客户信息的纸质资料保护不足,未能及时销毁或失控流出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已“上云”的资料,也存在因操作规范执行、监督不严而导致信息泄露风险大增情况。
浦发银行某原电销中心业务主管任职期间违规获取、储存大量客户个人信息致其全部外流入电信诈骗团伙手中。
——部分银行App涉嫌过度索权致泄露信息风险上升。记者随机测试了多款银行App,发现其中多家存在不同程度“诱导”用户授权获取手机信息权限,如不同意其隐私条款则不能继续使用。其中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建议用户同意读取拨打电话及通话管理,照片、媒体内容及文件,获取位置信息等信息,否则相关功能将无法使用。且该类授权属于“一次授权、长期有效”,后期再使用时,系统不再提示授权。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高级研究员臧雷表示,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金融借贷类App可以获取的最小权限范围为存储权限。机构应尽量遵循最小索权原则,尽量不因存储权限之外的权限影响用户使用App的关键功能。
某银行风控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大多数银行App都涉及技术外包合作方,尽管在遴选时对合作企业背景、安全性有一定考量,但合作企业部分员工泄露信息的风险仍然不小。
“目前不少银行员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全凭自身职业操守。”周女士说。
如何才能堵上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个人信息安全漏洞?中国人民银行某省级分行工作人员建议,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银行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不能仅“内部处理”了事。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有部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涉及个人金融信息的刑事保护、内控制度保护和技术规范,且相关立法仍在推进中。
2月,央行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对金融业机构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也将在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对外发布。
2019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机制。
2017年5月,两高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数字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表示,目前的个人信息侵权民事救济机制仍然着眼于弥补实际损失,难以对故意侵权者在法律上形成有力约束。建议对非法披露他人信息、故意侵害他人信息权利的行为设定最低赔偿金额,加大惩罚力度。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建议,应督促银行筛查自身和第三方合作公司在个人金融信息采集、传输、维护、留痕的全流程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泄露风险点,及时更新防火墙、身份认证系统、数字签名等安全监控技术,防止因不规范操作泄露或恶意窃取等内部人作案。
民进党的“叫魂术”还能愚弄台湾民众多久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叫魂”原是一种父母唤回受惊孩子灵魂的迷信行为。美国学者孔飞力先生曾著有《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论述了十八世纪清王朝统治时期的一次大型舆论恐慌及其造成的巨大影响。200多年过去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民进党在岛内却依然用着“叫魂术”的手法,试图通过制造针对大陆的恐慌和敌意,达成巩固执政的目的。
“反对党”起家的民进党最擅长的就是操弄民意、制造对立。早年,其利用“省籍矛盾”打造出“台湾人出头天”“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等口号,把陈水扁推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但是陈水扁的施政不仅罔顾历史发展规律,而且贪腐成风,最终导致台湾人民不满日益加剧。为了转移注意力,民进党开始强化“统独矛盾”,推行“法理台独”。毕竟对奉行“台独党纲”的民进党而言,两岸关系犹如水,民进党则是压在水面上的冰层,两岸关系越“冷”,民进党才越有生存的空间。
不可否认,两岸在地理幅员、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使得台湾民众在两岸交流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作为弱势一方的心理压力,引发了部分岛内民众的一些疑虑。民进党当局便趁机把这种疑虑操弄成所谓的“亡国感”。同时民进党当局还在“中华民国台湾”的幌子下推行“台湾国家化”,妄图藉打造所谓的“台湾国族认同”,割裂两岸之间的血脉联系,构筑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藩篱。
蔡英文上台后,为了让两岸关系能保持“冰封”状态,利用其全面掌握行政和立法系统的优势,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控两岸交流交往。尤其是民进党“党团”推动的所谓“国安六法”修法,无一例外增加或加重了对于涉及大陆相关规定的罚则,明显是恐吓手段。如对在厦门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的台胞开出了10万元新台币的罚单,对于申领居住证的台胞则是限制其担任、参选岛内行政职务,也不能报考军校和警校等。
特别是在推动所谓“中共代理人修法”受阻后,民进党当局直接跳过相关委员会的审查,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强行通过所谓“反渗透法”。根据“反渗透法”的规定,未来如果发现“违法从事捐赠政治献金、助选、游说、破坏集会游行及社会秩序、传播假讯息干扰选举”等行为是“受境外敌对势力或渗透来源的指示、委托或资助,处罚就会更重”。虽然对于“境外敌对势力”的定义语焉不详,但路人皆知,意在限制两岸民众交往、破坏两岸关系。未来,被民进党当局“扣红帽子”的对象,面临的将不只是“口诛”而是“重罚”。而民进党当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岛内造成寒蝉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进党当局“防陆甚于防疫”。先是不顾在大陆的百万台商、台生及其家属的防疫需要,第一时间禁止口罩出口,之后还不断利用疫情诱导岛内民众对大陆的不满情绪,乃至制造仇视。
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导致台湾地区无法再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民进党当局却倒打一耙反诬“大陆打压台湾无法参加WHA”。两岸原本就签署有《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其中就包含了传染病的防治以及紧急救治。大陆也据此接待了台湾地区的医疗专家赴武汉了解疫情。但是民进党当局却通过故意误报相关疫情信息,妄图推动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完整无碍的制度化方式接纳台湾参与WHO的运作”。
而在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新冠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后,民进党当局依然坚持使用“武汉肺炎”这一歧视性的说法,并趁多国及地区因防疫需要对中国大陆居民实行入境管制时公开宣称台胞是受大陆影响才会被别国限制入境,并大肆强调“中国是中国,台湾是台湾”“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意图制造岛内人民对大陆的敌意。
当前,在民进党当局的操弄下,台湾同胞对于大陆的各种误解和疑虑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甚至此次民进党处理新冠肺炎疫情手段更加深了两岸之间的隔阂。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罔顾民生,通过欺骗、恐吓台湾民众的手法,短期内也许效益明显,但迷信终有被破除的一天。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民进党的“以疫谋独”不会成功,特别是全球抗疫结束后,如何恢复经济、安定民心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面临的挑战。大陆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未来在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脱离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当台湾民众发现“叫魂”不仅解决不了生计问题,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时候,民进党的算计就走到尽头了。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三次按下“复工键”的背后 |
从武汉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看疫情下的产业链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第二次复工当天,武汉博世华域员工在生产车间合影。受访者供图 |
为抗疫“交出”的个人信息去哪了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县长直播带货”:带“新鲜”更要带“长远” |
如何让“新鲜感”转变成长久的“保鲜期”,关键是建立厚重的产业基础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
直播带货入列“新东北三宝”,东北振兴添抓手?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平台“算法”作支撑,“县长”才能带得动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深圳:“创新之城”如何承受楼市“逆势”躁动
在“房住不炒”上先行示范,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须直面的课题 |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一位市民路过位于深圳福田区香蜜湖片区的一个房地产中介公司门店(5月10日摄)。本报记者赵瑞希摄 |
|
“少亏当赚,活下来就是赢家” |
“中国灯饰之都”迎战“生死大考”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从五个维度读懂全民健身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岁末年初,记者率队在上海、苏州、天津等地进行全民健身调研采访,大开眼界。这些地方在全民健身的权威性、开放性、科技性、便利性、文化性五个维度大做文章,成绩斐然。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势头渐猛的全民健身拐了个弯,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依然是坚挺的真理,全民健身、大众健康、国民体质仍然是中国体育永恒的主题、重要的板块、流行的趋势乃至终极的目标。
很少有人把权威性与全民健身连在一起,但在当今中国,体育管理部门也包括其他政府部门在规划、引领、协调、监管全民健身开展方面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好当地全民健身的开展,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苏州体育局主导体育消费券的发放,助推大众健身;上海杨浦区殷行社区健身中心内的智慧健康小屋,则是由上海体育局和卫健委合建的;苏州建成美丽的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则是体育、旅游、园林、城管部门合力的产物。政府部门积极提供服务和监管,是公信力、质量和秩序的保证。全民健身偏离了政府部门的支持,难免举步维艰。
推广全民健身,不能没有政府部门,也不能全靠政府部门。开放办活动,广招天下客,用开放的心态、思路和措施推动全民健身,是其能否取得持久活力和动能的关键。社团组织、运动协会、企业等由于聚集了众多专业人士,相对更了解民众的需求,懂得运行的规律,拥有高效的机制,从而能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上海市口碑甚佳的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以全民健身为主题,就广泛吸纳社团组织、运动协会和企业参与承办赛事,皆大欢喜。比如,业余篮球联赛就是由民营洛合体育公司承办的,效果一直不错。
特别想强调一下中国足协、中国篮协、中国田协、中国泳协等全国性项目运动协会在开展全民健身方面要切实起到龙头作用。全国性运动协会要抓国家队建设,要抓市场开发,但统筹、协调、助推各自项目的大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的开展,同样很重要,甚至更重要。抓好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能带动项目普及、增加体育人口,能在青少年中播撒爱好体育的种子,从中长期看也有助于国家队建设和市场开发。这方面目前还是短板。对全国性运动协会来说,手里有最好的资源、最权威的地位、最专业的人才,抓好全民健身、大众体育、项目普及,是初心和使命,是战略性任务,也是前途和利益所在。
科技助推体育,已是中国体育界一句响亮的口号。对全民健身来说,科技助力也是法宝。学校场地对健身市民开放,一直是个难题,校长、教师和家长担忧学生安全问题和教学秩序,可以理解。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引入上海西可体育公司管理对社会开放的校园。健身市民刷卡进入,什么人在校园里,啥时进入啥时出去在信息系统里一目了然,还有隔离栏、巡查、电子围墙等防护、监控设施。在这样的管控环境下,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人敢扰乱滋事了吧。上海洛合体育公司运营的九回共享运动场是一种无人值守篮球场,刷卡进入,部分解决了开展大众健身成本高的难题。
便利性则体现在民众就近健身的方便指数。如果从便于全民健身的角度说,场馆设施宜小型化、分散化。上海在寸土寸金的市区建筑屋顶建设健身设施,天津利用废弃环城铁路建设健身步道,在高架桥下建设笼式篮球场,都是很好的尝试。
从国外发展大众体育和青少年培养的经验看,社区体育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而这恰恰是我们的短板。社区健身设施建成了,民众就能就近健身。走路就能去健身场所,应该是我们开展全民健身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在记者的采访中,苏州狮山横塘街道文体乒羽中心和上海杨浦区殷行社区健身中心就是典型的社区体育设施,从效果上看也深受附近民众的欢迎。但这些社区体育的星星之火,还有待燎原全国。
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由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大板块组成。记者不是很认同这种分类。体育文化无处不在。体育的比拼,最终是文化的比拼。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单独的板块,而是应该渗透到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中血肉相连,比如竞技体育中有礼仪文化,全民健身中有设施景观文化,体育产业中有诚信文化等。
记者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各地在开展全民健身中植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因子。天津根据废弃铁道改建的健身步道保留了铁路月台、站牌、铁轨等景观设计;苏州环古城河健身步道旁建立了体育文化宣传牌,民众扫码就能听到用吴侬软语童声诵读的以运动游戏为主题的童谣儿歌;上海杨浦区根据废弃厂房改建的滨江步道是一处市民休憩、健身的好去处,“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灯光球场、健身驿站、地标景观与浦江美景交相辉映,散发出浓浓的沪上文化的特质,让人流连忘返。
全民健身具有强体验性,人际交往和社交功能不可或缺。在全民健身建设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增加更多的文化属性,不仅有利于提升大众健身的层次,也是利用体育平台助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哲学。当健身作为民众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内容时,我们迈向体育强国就迎来了霞光满天。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
疫情憋出的健身热,有地方容纳吗?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
要靠政府,不能只靠政府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从国外经验来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培养青少年运动习惯、凝聚大众健身热情是一种通行的做法。诞生于1964年的全美青少年足球组织(AYSO)是一家非营利机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如今在全美有超过5万支球队,在全国900个社区组织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足球课程和比赛,旗下有40多万青少年踢球。
疫情期间,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科学健身18法”,上海市体育局联合尚体健康科技、乐刻运动等社会机构,为上海市民编排了一套简单易学、科学有效的居家运动指南——“我爱我家健康屋”系列视频,短时间就吸引上百万人观看。
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积极发挥枢纽功能,及时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场馆停业通知和后续工作安排,积极将青少年体育培训转到线上,为各会员单位的“小会员”做好服务。
虽然疫情让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营收大受影响,但随着疫情逐渐消退,公司旗下主打品牌“洛克公园”里,又闪现了众多运动的身影。
从2017年起,这家公司承办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篮球项目的比赛,目前已成为全上海篮球爱好者每年翘首以盼的节日。
长期以来,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的高效利用始终是个难题。记者调研发现,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能够拓展大型场馆服务功能,让空闲的场馆热闹起来。
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60公顷,是目前苏州体量最大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如此“高大上”的场馆,平日里想要热闹起来可不是易事。不过随着一批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的入驻,庞大的场馆群聚拢了人气,焕发了活力。
奥体中心的棒球训练场是爱美高棒球俱乐部的专业培训场地。俱乐部目前创建了6支校队和8支俱乐部代表队,现有小球员600余名。体育场外的训练场,是苏超足球俱乐部承办苏州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联赛的主场地……
记者在天津西青区李宁运动中心调研时发现,企业入驻西青区体育馆后,充分利用场馆毗邻学校的特点,通过和昂立教育携手合作,打造了学生放学后的“文体兼修”运营模式。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进行体育锻炼,还能接受文化课辅导服务。
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还成为解决瓶颈掣肘难题的“润滑剂”。以上海市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约0.136平方米,用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的话说,只有差不多两张A4纸的大小。而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3平方米。变化背后,社会力量的参与功不可没。
为了把更多的健身场地建到人流密集、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上海市体育局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的“楼顶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在商场、楼宇屋顶建设体育设施,得到了洛合体育等一批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积极响应。如今,市内的中环百联、大悦城、环球港、红星美凯龙真北店等商圈的屋顶上都建成了体育设施。大量商场、写字楼的地下室也变身为健身房、游泳池。
一直以来,由于受困于安全等问题,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在推行过程中始终进展缓慢。但在上海普陀区,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力量,让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和便利。
普陀区体育局党组书记郭利民说:“普陀区体育场地六成在学校,如何释放这部分资源给市民使用是个难题。公开社会招标引入管理公司,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设置隔离栏、巡查、电子围墙、刷脸系统等方法,逐步减少漏洞,消除安全隐患,目前看效果很好。截至2019年底,全区66所公办中小学,有61所日间开放,60所日夜开放,一年有300多万人次进学校健身。”
(执笔记者:朱翃;参与记者:许基仁、吴俊宽、王恒志、张泽伟、王浩宇、牛梦彤、王梦、林德韧、张薇、王集旻)据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全民健身走向“云时代”? |
|
( 2020-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疫情发生以来,“云健身”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必修课。健身机构纷纷推出线上服务;健身教练在直播平台当起了健身“网红”;很多退役和现役体育明星也拿出“压箱底”的绝活,录制视频指导大众健身。
上海武术院主办的“武术云挑战”活动吸引众多武术爱好者参与。近35万人登录活动页面,900余人上传视频,70万人次参与投票。
江苏省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借助“江苏广场舞”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学,鼓励大家上传分享居家健身视频,举办线上“大比武”,让热热闹闹的广场舞居家也能跳起来。
“大鳄”们也纷纷出手。PP体育直播区里,各类居家健身课程占据了大量直播时段;阿里体育联合优酷推出“在家也能上的体育课”……
“云健身”虽好,但无论是体育圈人士还是普通健身群众,都认为目前“云健身”的很多内容只是权宜之计。如何把线上和线下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体育从业者需要解答的考卷。
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体育是强体验性的,线上“云健身”达不到即时互动的效果,而且很多体育活动暂时都无法通过“线上”解决。因此,疫情之后全民健身回归线下是必然的。
每天都会居家健身并在网上“打卡”的南京市民王东就直言:“4月室外足球场地一恢复开放,我们一群球友就开始约球了,这是强需求,是刚需,也是居家健身和‘云健身’无法替代的。”
当然,“云健身”势必回归线下,并不意味着“云健身”就会消失。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认为,此次疫情或可加速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互联网基因植入,基于线下场景的健身休闲产业将加强线上教育和培训,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网络课程、体育培训直播等的变现能力很弱,但这股风潮未来也有可能催生出更多业态。
过去一年多里,上海的一些健身爱好者发现,身边多了一种无人值守球场,只需扫码即可进门健身。这是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九回共享运动场,“场地是政府的,我们负责运营,一个场地投入5万-8万元安装监控、闸机、广播等设备,上午免费,下午和晚上低价运营,”洛合体育董事长戴富祺说,“我们现在60个场馆只需4个管理人员。通过线上管理+线下服务的模式,实现了小型场馆管理轻型化。”
在苏州,通过对场馆智能化服务端和管理端的改进和投入,一年内苏州市市民健身中心的物业费降幅达到29%,能源支出降幅达到33%。
为推动百姓参与健身,很多地方开始发放体育消费券,“互联网+”和大数据成为消费券精准发放的最大助力。苏州体育局体育产业处处长彭艳说:“近三年来苏州通过智慧苏州平台,可以实现精准面向健身人群发放体育消费券,过去两年发放1400万消费券,超过40万人次使用,带动刷卡量近9000万元,拉动消费将近2亿元。”
互联网科技还带来了管理上的革命,赵光圣说:“现在上海每个健身场所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老百姓只要扫码就能对该场所的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小小二维码,不仅能够抹平全民健身信息差,在上海、江苏等多地,“扫码报修”逐渐成为全民健身器材的标配,让一直以来全民健身设施维护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执笔记者王恒志;参与记者:许基仁、吴俊宽、朱翃、张泽伟、王浩宇、牛梦彤、王梦、林德韧、张薇、王集旻)据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