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世界报道

04版:新闻纵深

05版:综合新闻

06版:经济·民生

07版:成风化人

08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立夏抓农时
立夏抓农时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5月5日,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培兰村的农民在抢收早稻。当日是立夏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   新华社发(蒙钟德摄)
 
提振内需大合唱 擦亮城市新招牌 解码上海“五五购物节”
提振内需大合唱 擦亮城市新招牌
解码上海“五五购物节”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何欣荣、周蕊
 

 
  “五一”假期这几天,与气温上升同步,上海的消费气氛很燃很嗨。
 
  线上线下,优惠券、消费券轮番发放;国内的网红UP主、国外的进博客商,直播带货热火朝天;朋友圈里,社交平台上,淘好货、晒美图络绎不绝……
 
  一个上海首创的节庆活动,一场精彩绝伦的消费盛宴,一座面向国际的消费之都——上海“五五购物节”,既向世界传递了加快经济复苏的强烈信号,又亮出了在传承中创新的国际消费城市新招牌。
 
抓住消费回补有利“时”机


 
  截至5月5日14时12分,上海地区消费支付总额超过100亿元——由上海市商务委发布,来自中国银联、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实时数据显示,上海“五五购物节”自5月4日晚间8时启动后,支付额4分钟突破1亿元,约18个小时后突破100亿元。
 
  不可失者也,时也。跳动的数字背后,是喷薄而出的消费热情、“肉眼可见”的复苏信心。
 
  为了这个不寻常的节,上海提前做好了准备、做足了铺垫。从国内的阿里、上汽,到国外的特斯拉、欧莱雅;从线上的美团点评、拼多多,到线下的百联集团、月星集团——各路市场主体摩拳擦掌,你追我赶地公布了各自的优惠促销方案,把“五五购物节”变成了一场提振内需的“大合唱”。
 
  “做好地标文章、流量文章、联动文章,切实把人气聚起来,把商气汇起来,把消费提振起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赴部分大型商圈调研时,为“五五购物节”一锤定音。
 
  上海首创的“五五购物节”,为何能起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时机是一个关键。
 
  与一般的购物节不同,上海“五五购物节”时间上横跨二季度,贯穿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节日,做到“千企万店、全城动员,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汤蕴懿分析,从需求端看,错过春节后,消费回补正当时;从供给端看,商家库存有压力,销售业绩待提振。“五五购物节沿着市场轨迹、顺势而为。”
 
  从整个经济形势看,二季度开始,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各项经济数据逐步回升。爬坡阶段,气可鼓不可泄。上海在关键时刻推出“五五购物节”,以大幅度的优惠让利提振消费,将为经济整体复苏添一把火、加一把劲。
 
  复苏的信号,藏在一项项细分数据中。美团点评副总裁毛方说,“五五购物节”期间,美团点评在上海发放12亿元消费券。“据测算,消费券的拉动效应在1:15左右,再叠加节假日氛围,促消费效果非常强烈。以徐汇区为例,4月30日商业恢复度和去年12月相比,大约70%左右。五一开始数据迅速爬坡,到5月3日已经达到112%。”
 
  “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和平台企业积极性,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最大限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用三个“最大”,阐释了上海此次“造节”的初衷。
 
构筑消费城市强大“势”能


 
  5月1日,正在浦东世博源逛街的王小姐打开支付宝付款时,收到了一张“500减50元”的电子消费券。消费券可与商场折扣叠加使用,让王小姐喜出望外。
 
  这个看似简单的“发券”动作,却让支付宝产品团队熬了好几夜。支付宝产品专家马荣华说,精准“发券”其实是个技术活。通过算法及到店客流,随时调整发券的人群范围,确保真实消费者领取。
 
  所当乘者,势也。“五五购物节”,乘的是实体商业加速数字化的大势,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大势。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说,随着“五五购物节”的进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凸显,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上海购物”的金字招牌还将继续擦亮:
 
  ——大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也是全国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统计显示,2019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5万亿元,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上海市代市长龚正说,上海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这里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强劲的消费活力、齐全的消费品牌、前沿的消费时尚、优良的消费环境。
 
  “大件”消费的回暖,证明了大市场的潜力。永达斯柯达松江店销售顾问史晓冬说,“五一”前三天的成交量达到了此前半个月的销量。“通过直播,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提前‘做功课’,到现场的时候做决定非常快。除了本地客户,五一期间还有长三角的客人前来购车,说明消费需求还是非常旺盛。”
 
  ——大开放。国家会展中心旁的绿地全球贸易港里,响应“五五购物节”活动,全场进口裸钻八五折,吸引了上海和全国消费者的目光。
 
  上海是全国开放的高地。从东边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到西边的进博会举办地虹桥商务区,全球企业通过上海这扇窗,重新发现中国市场。
 
  进博会参展商希腊希华集团总裁索菲亚说,在虹桥品汇销售的商品在希腊都有直供基地,没有中间商费用。“上海组织的‘五五购物节’,我们肯定积极参加,主动让利,完全有信心拿出同类进口商品中的最低价。”
 
  ——大融合。“实体商店成了电商试衣间”“线下商场‘钱途’何在”……在商业的剧烈转型中,很多实体店铺经营者陷入了焦虑之中。如何尽快破局、走出“至暗时刻”,“五五购物节”给出了一个范本。
 
  作为新零售的“策源地”和“竞技场”,上海孕育了拼多多、盒马鲜生、小红书等一系列新型商业平台。上海市商务委表示,“五五购物节”主打的五大消费中,排在最前的是新兴消费。通过打造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走秀系列活动,打响“上海云购物”品牌。
 
  新兴消费,打破了线上线下的界限,用线上流量反哺实体经济,推动两者融合共生。拼多多高级副总裁王坚说:“我们预计拼多多将为购物节实现‘两个50亿’的目标,即直接带动线下消费超过50亿元,带动消费品网络销售额超过50亿元。”
 
  上海商业航母百联集团董事长叶永明感慨:“传统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也是艰辛之路。在疫情的倒逼下,中国商业正在踏上全业态、全渠道、全场景的新征程。”
 
联动中外主体共“赢”未来


 
  上海“五五购物节”,不止于简单的“买买买”,更不是一锤子买卖。
 
  在“五五购物节”之前,上海发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数据:疫情影响下,一季度上海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3月份增长20.8%,实现逆势上扬。
 
  把“五五购物节”的热闹场面和利用外资的上扬曲线结合起来看,上海作为“商业底蕴之城、国际消费之都、未来机遇之地”的图景愈发清晰:
 
  活跃的消费市场为投资带来更多机遇。全球化妆品巨头欧莱雅表示,“五五购物节”期间将在中国打造“上新季”。旗下美宝莲全球首家潮玩概念店计划五月份在上海吴江路开业,圣罗兰美妆中国首家香水主题旗舰店将于六月在新天地开幕。
 
  “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并强力地反弹,我们也很自豪在一季度实现了6.4%的逆势增长。这再次证明了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欧莱雅中国总裁兼CEO费博瑞说。
 
  源源不断的投资给消费带来更丰富的选择。2019年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的特斯拉,也出现在了此次“五五购物节”上。呼应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国产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降至271550元起。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已达到每周3000辆的产能。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国产特斯拉Model Y明年可以上市。
 
  无论消费还是投资,良好的制度环境、营商环境都是“刚需”。近年来,“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在上海深入人心。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特地穿着“店小二”的服装前往启动仪式。丁佐宏说,将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场景,以及租金减免、发券促销等综合措施,支持线下的商户渡过难关,进一步放大“五五购物节”的假日经济效应。
 
  在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视频连线时,李强表示:“上海将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在沪实现更大发展。”
 
  “努力让每一个投资者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消费者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通过释放制度和环境的长久红利,上海将与更多的中外市场主体共赢未来。
 
复苏中,我们看到哪些不一样
复苏中,我们看到哪些不一样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流动的中国”又回来了。今年的“加长版”“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连续4天单日旅客发送量突破百万人次,假期首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超2300万人次,600岁的故宫迎来了恢复开放后的首批游客……假期一到,人们走出家门,拥抱山河湖海,沐浴温暖阳光。
 
  城市的“夜”又热闹起来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穿汉服戴口罩的“小姐姐”们走上街头自拍;重庆洪崖洞景区,翻滚的火锅冒出一阵阵热辣香气。支付宝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夜经济”加速回暖,假期前三天消费比清明假期增加30%。服务业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这个假期里我们看到,各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在加速推进,街巷之间,烟火气在慢慢升腾。
 
  新业态新模式“火”起来了。今年“五一”期间,“云”端消费势头依旧强劲。“五五购物节”开启,天猫上海商品1分钟成交破亿元;菜鸟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3天,全国产生的物流订单量同比增加45%。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在线办公、互联网医疗……疫情期间,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困难的另一面往往是机遇。练好新本领,拓展新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就能化危为“机”,闯出一片新天地。
 
  由于疫情原因,这个“五一”假期注定与以往不同。戴口罩、测体温、预约参观、限量游览……手机里,人们多了一个健康“绿码”;餐桌上,公筷公勺成为新标配。因为知道今天的向好局面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更加懂得,不论走到哪里,安全与健康都是最美的风景。
 
  在全国上下同心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经济复苏“进度条”加载得越来越快。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让社会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常,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更加紧迫的任务。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中寻找新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风险挑战就阻挡不了我们发展的步伐。
 
  今日立夏。最不平凡的2020年春天已经过去,等待我们的将是挥洒汗水的一个火热的夏天。
 
      (记者王雨萧)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开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贺电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开启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贺电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新华社发(屠海超摄)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李国利、肖建军)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5日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告捷。
 
  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主要承担着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长征五号B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长20.5米、直径5.2米,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据介绍,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次任务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之际,工程全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采取封闭式管理、远程化会诊、全系统协同等方式,精简人员规模、优化测试流程、严格疫情防控。面对长征七号甲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带来的严峻考验,工程全线深入开展质量整顿,高质量完成故障剥离和举一反三工作。针对此次任务准备期间发生的质量问题,严格按“双五条”归零标准,既抓技术问题归零又抓思想问题归零,既走专家路线又走群众路线,既重技术改进提高又重管理责任强化,确保了任务进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已先后组织实施16次重大飞行任务,实现11名航天员共14人次太空飞行和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
 
  这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搭载的试验船和试验舱,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第二研究院抓总研制。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1次飞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同舟共济,成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夺取了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重大胜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工程全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的最新成就,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而不懈奋斗,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你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困难和考验严峻复杂。希望你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再立新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2020年5月5日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胖五”家族迎新,送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升空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三大看点
“胖五”家族迎新,送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升空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三大看点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记者胡喆、周旋)揽海巡天,牧火追月。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首飞有何看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取得了哪些突破?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返回舱试验舱又将承担哪些使命?

  看点一: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海南文昌,中国距离赤道最近的航天发射场。随着一声巨响,金色巨焰映透海天,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万钧之力拔地而起,直指苍穹。

  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长20.5米、直径5.2米,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长征五号B与长征五号同属于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家族”。这个“家族”由于火箭芯一级直径大,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胖五”。长征五号B与长征五号虽然外形上有些相似,但两型火箭在设计、用途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从构型上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从外观上看,长征五号B的超大整流罩是它的突出特点,是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

  从用途上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从立项到首飞,长征五号B经历了近十年的研制历程。

  “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王珏说。

  看点二: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返回舱试验舱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的“乘客”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返回舱试验舱。按照规划,新一代载人飞船能实现一船多用,既可应用在近地轨道,支撑我国空间站建设,还能胜任载人登月等更遥远深空的探测重任,具备“运人+运货”双重本领。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专家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堪称“太空巴士”,在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时可以一次运送6-7名航天员。新一代载人飞船还可根据任务需求,从“太空巴士”变为“太空货车”,给空间站运送大量的补给物资,或者把航天工程师们在空间站所做的一些试验样品带回地球。

  同时,为了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被设计成可重复使用,一些高价值设备经过优化设计调整至返回舱安装,这样就可以随返回舱返回后进行回收利用。执行完任务只需更换轻质防热结构,经过规范严格的检测,就可再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

  看点三:火星探测、月球采样返回,安排!


  今年4月24日是中国第5个“航天日”,也是长征一号火箭发射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长征一号火箭将重约173千克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时光荏苒,五十载弹指一挥,中国进入太空能力已经实现飞跃。长征五号B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可以将接近3个“天宫一号”重量的舱段送入太空。

  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B,从173千克到22吨,中国航天的舞台更大、底气更足,未来更值得期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表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让中国航天有了更宽广的表现舞台。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以及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的主力运载火箭,无疑将在建设航天强国之路上,承担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据悉,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今年共计划执行三次发射任务。长征五号B首飞后,长征五号下半年将发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年底前,长征五号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计划对月球表面采样后返回。

  “面对后续重大工程多、发射密度高等情况,不管条件如何变化,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只有不畏艰险、埋头苦干,才能让探索太空的脚步走得更稳更远。”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说。

 
再见大海 你好星辰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侧记
再见大海 你好星辰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侧记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5月5日薄暮时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碧海蓝天,椰风习习。高大雄伟的发射架前,重约849吨、高约53.7米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蓄势待发,剑指苍穹。
 
  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主要承担着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虽然个头比长征五号矮了约3米、重量轻了约20吨,但长征五号B的力气更大,一次能送超过22吨的东西,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探照灯下,乳白色的箭体光晕流转,长达20.5米的超大整流罩,以及罩体上印制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载人航天”6个蓝色大字格外醒目。
 
  这个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长最大的整流罩,相当于6层楼房的高度,比长征五号整流罩还长了近8米。如此宽敞的空间,是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而独享的“私人订制”。
 
  而对发射场吊装团队来说,整流罩越大,意味着垂直总装的难度倍增。经过准备期大量的计算分析、吊点调整、测试实验,他们终于顺利完成垂直总装工作,为后续任务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分钟准备!”随着01指挥员胡旭东坚定而响亮的口令响起,发射即将进入读秒时刻。
 
  文昌指控大厅里,各岗位人员聚精会神地紧盯着屏幕、设备,逐项查验着各项数据。
 
  从1月18日合练载荷空间站核心舱进场到5月5日实施发射,时间跨度长达109天,全程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而且与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交叉并行,发射场面临疫情防控、任务并行实施和航天严峻质量形势多重压力。
 
  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工作与航天发射任务一体筹划、一体组织、一体实施,克服并行作业资源有限,疫情暴发在岗人员减少等困难,强化风险防控,加大精细管理,搞好流程机制优化,方案预案制定,设备设施维护,特燃特气筹措等工作。
 
  “5、4、3、2、1,点火!”18时00分,随着胡旭东一声令下,烈焰轰鸣,照亮海天,长征五号B一飞冲天。
 
  “火箭飞行正常。”
 
  “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位于铜鼓岭观测点、西沙卫星观测站的工程师和操作手们,一头扎进机房,专心致志地捕获火箭目标,准确传送各类设备跟踪数据。
 
  “船箭分离!”伴随着大厅调度口令声响起,船舱组合体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大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布发射捷报后,整个大厅顿时掌声雷鸣,经久不息。
 
  再见大海,你好星辰。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鼎苍穹50年来,一枚枚长征火箭飞向太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一次次新突破。
 
  这是长征五号B的首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1次飞行,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5月5日,椰风碧海见证,中国“长征”再出发。  
 
   (王玉磊、屠海超、黄国畅)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
 
 
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 航天员乘组已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
航天员乘组已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李国利、邓孟)我国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其间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在5日晚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透露了上述消息。

  当晚,长征五号B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季启明介绍说,此次任务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目前,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已完成正样产品总装,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正在开展初样研制,空间科学应用载荷已陆续转入正样研制。季启明说:“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4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季启明介绍,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将于今年年中完成。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主要用于我国空间站舱段发射等重大航天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文昌航天发射场具备高密度发射实战能力
文昌航天发射场具备高密度发射实战能力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李国利、王玉磊)在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介绍说,自2014年建成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围绕“发射能力强、运载效率优、安全系数高、生态保护好”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创新发展,承担了国家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组织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4个新型号火箭首飞。经过6年多运行,预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管理机制、人才队伍、运行保障等逐步成熟,已经具备了高密度发射实战能力、高中低轨空间投送能力和任务并行测试发射能力。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设阶段开局之战,对建设航天强国意义重大。张学宇表示,从1月18日合练载荷空间站核心舱进场到5月5日成功实施发射,时间跨度长达109天,特别是任务全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又与长征七号改火箭首飞任务、火星探测器任务交叉并行,春节后陆续有10支试验队、1600余人从全国各地进场工作。    

  张学宇介绍,当前,发射场系统将持续做好火星探测、嫦娥五号以及后续空间站建设阶段飞行任务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组织实施,继续巩固疫情防控战果,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航天发射任务“双胜利”。

  文昌航天发射场隶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唯一的濒海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

 
“试验舱”和“试验船”将分别于6日8日返回
“试验舱”和“试验船”
将分别于6日8日返回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李国利、肖建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5日表示,被长征五号B送入太空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8日返回。
 
  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季启明表示,为充分发挥首飞任务的综合效益,火箭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以及10余项实验载荷。“按照飞行程序,试验舱和试验船完成在轨试验后,计划分别于5月6日和8日返回东风着陆场。”季启明说。
 
  据了解,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面向我国空间站运营及未来载人探月需求而研发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器,本次任务将对飞船高速再入返回的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5日电(刘艺、邓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5日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首个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将于6日返回。
 
  季启明介绍说,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是我国新型空间运输飞行器的试验器,本次任务将对充气展开式返回飞行器轨道再入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据了解,为实现敏捷性、低成本的太空物资下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于2014年创新性提出采用充气展开技术研制新型空间运输飞行器,可在提高空间载荷返回过程可靠性的同时,大大降低物资返回成本。
 
香港爱国爱港人士发起成立“香港再出发大联盟” 共建稳定繁荣香港
香港爱国爱港人士发起成立“香港再出发大联盟”
共建稳定繁荣香港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香港5月5日电(记者刘明洋、刘宁)由香港150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共同发起人的“香港再出发大联盟”5日在香港宣布成立。该组织旨在团结香港各界人士,凝聚社会共识,坚守“一国两制”,为香港寻找出路,共建稳定繁荣香港。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梁振英担任“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的总召集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担任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等11人担任副秘书长。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为“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的成立题词。

  董建华在成立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修例风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令香港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他表示,所有爱护香港、以香港为家的人都意识到,香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指出,香港一大群有识之士都认为,香港需要有一个新的起点,香港人更需要携手同心走出困境。大联盟的正式成立,目的就是汇聚全体香港人的力量和智慧,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重振经济,重归法治,共建稳定繁荣的香港。

  梁振英致辞时表示,在修例风波、疫情等多重打击下,香港已经陷入困局。香港要恢复稳定繁荣,须用好“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务求各行各业、各领域、各阶层、各年龄层的香港人,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在最大程度上团结,一起向前行。他指出,香港的历史是一部迎难而上、逆境自强、永不言弃的历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缠绕香港的结,一定会一个一个解开,而摆在香港面前的机会,一定会一个一个用好。香港再出发并非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共同目标,也是一个必须共同实现的目标。

  据梁振英介绍,大联盟有1545名共同发起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当中也包括不少青年和基层代表。大联盟的工作方向不仅包括振兴经济,也会为今年毕业的青年争取就业、实习和培训的机会,同时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持续做好防疫抗疫相关工作,配合特区政府做好内外宣传工作,争取让外地人士了解香港再出发的努力。

  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该组织发布了大联盟“共同宣言”。“共同宣言”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修例风波令香港面临几十年来最严峻的局面,呼吁社会各界坚守“一国两制”、重振经济、重归法治以及重拾团结,推动香港再出发。

  “共同宣言”强调,香港虽然有不错的家底,但经不起无休止的内耗,“揽炒”毁掉的是香港再出发的基础。现在失业率飙升,民生困苦,大家必须团结一致,凝聚各界力量抗疫防暴,促民生、保就业、救经济。

  为协助社会抗疫,“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活动是“千万口罩献爱心”。大联盟准备了1000万个口罩送给全港市民,将于近日在全港18区派发。届时,大联盟的共同发起人将深入社区派发口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赴武汉调研重点场所疫情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赴武汉调研重点场所疫情防控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武汉5月5日电(记者梁建强、黎昌政)正值“五一”假期,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赴湖北武汉调研节日期间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落实好相应的防控要求。

  武汉市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复学在即,联络组来到武汉外国语学校,调研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武汉市、湖北省教育厅以及部分学校的情况汇报。对武汉市全面开展高三年级及其他毕业班学生核酸检测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联络组强调,要坚决按照中央要求,把湖北、武汉的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确保不出现疫情反弹;进一步强化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和家庭“四方责任”;复学相关防控工作,要尽可能统一标准,做好应急预案,并严格抽查和督查,坚决保障好师生安全。

  联络组还赴古琴台公园、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武汉地铁洪山广场站、中南路中商广场、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等重点场所,对落实防控措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谈经验 多学科会诊确保治疗科学有效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谈经验
多学科会诊确保治疗科学有效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王秉阳)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学科会诊制度、建章立制和规范工作流程等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先后派出186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表示,前线医疗队迅速建立了规章制度、定规矩。两个多月以来,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流程、诊疗常规、病历书写、三级查房等约40项,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

  会诊制度也是协和医疗队确保治疗科学有效的重要手段,据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严晓伟介绍,协和武汉专家团队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肾内科的教授,每天都有教授团队查房,齐心协力解决疑难病人的问题,了解病人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评估给出相应治疗。

  “通过会诊,我们定出的治疗方案实际上是个体化的、全方位的、多学科专家制定的治疗方案,这是全方位的支持治疗。”严晓伟介绍,这包括病人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营养支持等。

  严晓伟说,给危重症病人提供恰如其分的支持性治疗收到了很好效果。“相当一部分病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能够拔管或者脱离呼吸机转入到普通病房,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采取的治疗措施和策略是正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主要负责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工作。整建制接管重症病房后,共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09人,是最后一支撤离武汉的国家医疗队。

 
操弄“污名化”骗不了人类良知
操弄“污名化”骗不了人类良知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伴随着新冠疫情升级,美西方一些政客和民间机构抛出所谓“病毒源头论”“赔偿论”“责任论”等言论,矛头直指中国,甚至有政客叫嚣要重新考虑对华关系。在全球疫情依然胶着的当下,如此罔顾事实、栽赃陷害的做派,无疑是在给全球战“疫”设障添堵。然而,“污名化”的政治操弄骗不了人类良知,团结合作才是当前最大的国际共识。

  从最初“漫不经心”到后来“步步惊心”、被病毒打得措手不及,当下美欧一些国家严峻的疫情与当局的失误失职不无关系,西方民众对此心里很清楚。近日,中国媒体一段名为“病毒往事”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两个分别代表中国和美国的动画小人的对话还原了两国抗疫事实,得到大量外国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称:这准确展示了所有无能政府忽略真实信息的事实,美国人民需向总统质问真相。

  面对舆论和政治压力,这些政客“污名化”“甩锅”中国的险恶用心不言自明。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撰文表示,某些政客对中国在抗击疫情上的无端指责既不明智也毫无益处,其目的在于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应对疫情不力的批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一些政客深陷巨大困境时,责怪别人就成了相对简单的选项。

  疫情暴发以来,这些不良政客不是隔岸观火、寻觅乘人之危的良机,就是煽动恐慌、挑起种族歧视的恶浪,其视线却从未聚焦疫情防控本身。在他们居心不良的鼓动下,各种对中国和华人的抹黑攻击从未中断。从最初的海外华人戴口罩遭歧视甚至殴打,到后来质疑中国“抗疫不力”“隐瞒信息”,各种“污名化”中国的言论毫无底线。与此同时,其国内疫情愈演愈烈,无休止的政治操弄让他们忘记了真正的敌人,在盲目乐观和恶意攻击中白白浪费了中国为世界创造的两个月时间窗口。

  全球疫情加剧,正激发出人类更加强烈的良知与共识,那就是,病毒是共同的敌人,团结合作才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而少数政客利用疫情煽动对立、捞取政治利益的图谋不得人心,正在失去市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和协作,面对疫情,中国正在用自身行动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行动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第一时间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同国际社会开展疫情防控合作。截至目前,中国为抗疫合作设立了专项资金,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急需的抗疫物资援助,中国毫无保留地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和诊疗方案,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17个国家派出19支医疗专家组……中国为全球抗疫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团结合作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人们看到,应对疫情的国际合作正加紧铺开,人类良知汇聚起强大的抗疫合力:世卫组织与联合国基金会和瑞士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新冠肺炎团结响应基金”;世卫组织还启动了总额6.75亿美元的新冠病毒疫情“战略准备和应对方案”;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上,国际社会承诺提供74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以及公平分配等……这,才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应有的姿态。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国控疫情、保民生的任务异常艰巨,稍有不慎则功亏一篑。一些国家陆续解封,启动复工复产,但依然面临疫情可能再次来袭的考验,特别是欧美等一些国家检测能力不足,养老院成重灾区,失业风险急剧上升……某些国家政府如不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反而把心思放在“甩锅”推责上,那么只能在接下来的战“疫”中继续失守,拖累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步伐。

  早日驱散病毒阴霾、取得战“疫”胜利,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任由“污名化”的“政治病毒”肆意传播,只会毁掉全球合作战“疫”的努力,最终带来比新冠病毒疫情本身更可怕的结果。(记者于佳欣、顾震球)

    新华社伦敦5月5日电

 
世卫:新冠病毒来源调查需“以科学为中心” 世卫驻华代表:相信中国开展新冠病毒动物来源研究的能力
世卫:新冠病毒来源调查需“以科学为中心”
世卫驻华代表:相信中国开展新冠病毒动物来源研究的能力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日内瓦5月4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专家4日表示,对新冠病毒来源开展调查对防止疫情再次发生有重要意义,相关调查需要“以科学为中心”,而非出于政治目的。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要了解新冠病毒,重要的是要了解病毒的动物来源。从目前已获取的大量病毒基因序列来看,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而且最初来自蝙蝠。现在我们还需要了解病毒的中间宿主,即被蝙蝠携带的病毒感染并传染给人类的动物。从公共卫生角度来说,了解中间宿主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记者会上也表示,尽管遏制新冠疫情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对新冠病毒来源的相关调查同样重要。世卫组织愿意接收所有可能指向病毒来源的信息,并基于所得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但对病毒来源的调查需要“以科学为中心”,让科学家主导。

  此前有美国官员称新冠病毒来源于实验室。瑞安表示,世卫组织没有收到美国政府提供的任何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数据或证据。

  瑞安对中国科学家在新冠疫情中体现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精神表示赞许。他表示希望这种以科学为本的精神得以延续,因为只有基于科学的调查,才有助于查明新冠病毒的来源和动物宿主,造福全人类。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伍岳)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博士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世卫组织了解中国正在开展一系列针对新冠病毒动物来源的研究,相信中国的研究能力。

  高力说,今年2月,世卫组织和中国共同确定了关于新冠病毒需进一步研究的知识领域,包括病毒的动物来源问题,中国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将来预防类似传染病的暴发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1日宣布,突发事件委员会一致同意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建议世卫组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成员国开展科研合作,查明新冠病毒动物来源。

  高力表示,截至目前,所有可获得的证据表明该病毒源于自然界,并非人为操纵或合成。“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在研究该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并发现了不支持该病毒来源于实验室的证据。”

  他表示,世卫组织愿应中国政府邀请参与新冠病毒动物来源的研究。

  针对一些国家质疑中国隐瞒疫情实情,高力表示,1月3日起,世卫组织同中国就疫情的严重程度、传播动力学、持续性人际传播的可能性、临床病程和治疗效果等问题持续进行技术沟通,并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向国际社会进行了详尽通报。

  “这其中包括了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例如病毒的早期鉴定和1月12日的基因序列共享。”高力说。世卫组织曾多次表示,中国检测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时间之短是创纪录的。

  高力积极评价中方为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和相关疗法所做的努力,以及中国通过双多边渠道为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提供疫情防控专业技术、诊断工具与设备等方面支持。

  当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度过最困难时期,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高力表示,世卫组织将继续就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与中国密切合作,并与中国一道推进包括儿童常规疫苗接种、慢性疾病照护在内的其他重要健康议题。

 
美新泽西州一市长称其去年11月感染新冠病毒
美新泽西州一市长称其去年11月感染新冠病毒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华盛顿5月5日电美国新泽西州埃塞克斯县贝尔维尔市市长迈克尔·梅尔哈姆日前表示,他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他相信自己是去年11月感染新冠病毒的。

  据美国北泽西网站近日报道,梅尔哈姆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他去年11月下旬到大西洋城参加市长联盟会议返回后发病,症状包括发冷、出现幻觉和体温急剧上升,“感觉就像我是一个正在戒除毒瘾的人……从未觉得我会病得这么厉害”。

  梅尔哈姆说,当时医生诊断他得了流感。经过休息和补液后,他的身体状况好转。梅尔哈姆没有接受流感测试,没有出国旅行史。

  梅尔哈姆说,这是他成年以后病得最重的一次。4月下旬,他进行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4月29日得知检测结果呈阳性。他认为自己可能属于早期未被发现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不太可能是后来被感染的无症状者。

  今年1月美国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毗邻纽约的新泽西州是美国疫情第二严重的州。新泽西州3月4日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今年头两个月已在美国悄然传播,但当时检测量很少,并且检测条件严苛。另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约四分之一新冠病毒感染者从未出现症状。

 
意大利进入抗疫和恢复经济并行阶段
意大利进入抗疫和恢复经济并行阶段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5月4日,在意大利都灵,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员工复工上班。

  意大利4日进入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并行的第二阶段,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业等开始复工。

                   新华社发(费代里科·塔尔迪托摄)

  新华社罗马5月4日电(记者陈占杰、程婷婷)意大利4日进入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并行的第二阶段,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业等开始复工。

  意大利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业等行业员工约440万人当天重返工作岗位。罗马钱皮诺机场和佛罗伦萨佩雷托拉机场恢复运营。城际高速列车只允许有工作等正当理由才能乘坐,且须进行体温检测。罗马、米兰、那不勒斯等大城市在早高峰时段重现交通拥堵现象。

  记者在罗马街头看到,车流量明显增加,行人也多了不少,大部分人戴着口罩。路边一些咖啡馆恢复营业,服务人员戴着口罩,顾客买完咖啡站在店外喝。主要商业街仍冷冷清清,大部分店铺还没开门。在著名的博尔盖塞公园,不少人在散步、锻炼和遛狗,但人员密度不大。西班牙广场能看到遛狗、散步的当地人,基本不见游客踪迹。

  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意大利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到211938例,比前一天增加1221例;累计死亡病例29079例,比前一天增加195例。

  数据显示,意大利现有新冠患者99980人,比前一天减少199人。现有患者中,有81678人在居家隔离,16823人在医院接受普通治疗,1479人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普通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分别比前一天减少419例和22例。

  意大利从1月31日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以应对疫情,从3月10日起进入全国“封城”状态,此后两次延长“封城”措施,并持续到5月3日,5月4日起进入抗疫和恢复经济并行的第二阶段。

 
德国疾控机构称会有第二波感染
德国疾控机构称会有第二波感染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柏林5月5日电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威勒5日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可以肯定会出现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但德国已做好准备,在应对疫情方面有更多经验和手段。

  威勒说,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以及大部分科学家都确定会有“第二波感染”,有一些人甚至认为会有第三波。德国对于第二波感染所做的准备工作“肯定会更好”。

  威勒说,目前德国新冠疫情的基本传染数已降至0.71,即每个确诊病例平均可传染0.71人。近几日德国新增病例数维持在较低水平。罗伯特·科赫研究所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零时,德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增至163860例,较前一日增加685例;累计死亡6831例,较前一日增加139例;累计治愈约135100例。

  德国联邦卫生部4日发布消息说,瑞士罗氏制药集团本月将向德国交付可开展300万次新冠抗体血清测试的工具,之后交付量可满足每月500万次抗体测试。这批检测工具在罗氏制药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生产基地生产。

  根据此前德国联邦和各州达成的协议,4日起全国理发店在遵守卫生规定的情况下重新营业。博物馆、动植物园、儿童游乐场、宗教场所等则根据各州安排在一定条件下陆续开放。

    (参与记者:左为、田颖)

 
美国必须把“自己的事”说清楚
美国必须把“自己的事”说清楚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记者


  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

  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果把“可能的理论”用在美国身上,那么可调查追踪的疑点就太多了。

  首先,新冠病毒到底何时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仅仅解剖了三具遗体,就把美国疾控中心此前确认的首例死亡病例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这直接引发了另一个疑问:那些早在去年12月甚至更早就在美国各地出现的流感症状到底是源自流感还是新冠病毒感染?《旧金山纪事报》举例称,12月5日,家住蒙特利县的沃格特表现出咽痛、盗汗、发烧、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但她的流感和链球菌测试却呈阴性。

  其次,“可能的理论”还让人想起去年7月初就在威斯康辛州暴发的电子烟肺炎。美疾控中心报告迄今已有2807人感染这种神秘肺炎,死亡68例。高烧、干咳、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医生对病人的描述与新冠肺炎症状几无差别,且致病原因未知。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2月份新冠病毒开始流行后,疾控中心就停止了对电子烟肺炎相关数据的统计。网友的留言也很说明问题:电子烟有20多年历史了,为什么现在才集中导致肺炎?如果中国一直把新冠肺炎称作“神秘肺炎”的话,是不是我们到现在也发现不了新冠病毒?

  再次,“可能的理论”还可以套用在与野生动物接触频次上。根据全球科学家高度一致的研究成果,新冠病毒的宿主是蝙蝠,中间宿主是野生动物。据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公开数据,每年发放狩猎证1560万张,猎物包括鹿、火鸡、野猪、野羊、熊和各种飞禽等,每个狩猎季多种猎物的数量都以数百万计。然而,美国政客连中国的海鲜活禽市场含义还没弄清楚的时候,就以所谓“湿货”市场的概念要求中国关闭“野生动物”市场。他们应该回过头来,检视一下国内的狩猎行为是否“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了人。

  最后,美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又有多少人死于这一病毒?美国甚至没有一个官方的统计数据。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美方当前公布的确诊数和死亡数远远低于实际数字。比如疫情期间纽约市每天有200多人死于家中,是平时的十倍,其中死于新冠肺炎者并未被统计。

  美部分政客一直抱怨中国拒绝让美国派人去调查病毒源头,可美国何曾邀请他国或者世卫组织来调查与病毒有关的这些“可能”源头?近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被白宫阻止去美国众议院作证,有批评者称白宫正试图让福奇保持沉默。那么他们想要隐瞒什么?

  美国当政者必须认识到,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浮出水面,坚持错误做法只会使形势愈加对己不利。世卫组织近日强调,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时,中国境外只有82例确诊,且无死亡病例。中国付出巨大代价为世界争取的这段缓冲时间里,美国在做什么?其领导人在说:“我们国家控制得很好”“新冠病毒对美国人的风险仍很低”“病毒会自己消失的”。美国当政者是时候向国民讲清楚,两个月的时间去哪儿了?

  美国确诊病例已逾118万,死亡病例超6.8万,早已是重大灾难级别,而华盛顿政客们竟然把这称作“巨大成功”。如此操作引起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如不及时改弦更张,后续民意发展将难以预料。

  要想挽回局面,美国执政者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国内,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住疫情。若有余力,不妨向国民说清楚为什么两个多月时间窗口被白白浪费,或是列一个“清单”,把积压起来的一本本糊涂账说清楚。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

 
恶意甩锅治不了美国疫情“三高”
恶意甩锅治不了美国疫情“三高”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近120万人确诊,约7万人死亡,失业率飙升至每5个工人中就有一人失业,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明显的“三高”症状。面对这种紧急状态,美国一些政客不是尽职尽责寻求控制疫情、救治患者,而是大放厥词煽动舆论企图转移公众注意力,令人费解。

  最近几周,包括国务卿蓬佩奥在内的一些美国政客不顾国内“全球最重”的疫情,反倒把心思都用在“甩锅”中国上,继炒作“病毒源头论”“中国隐瞒论”后,又煽动民众和盟友向中国“追责”“索赔”。无论从法理上还是情理上讲,这都是美国政客为谋取私利、转嫁国内矛盾而进行的政治讹诈。

  根据国际法上的主权平等原则,一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所采取的主权行为不受他国法院管辖。这些美国政客深知自己的无理要求不受法律支持,便提出“扣押中国海外资产”乃至“赖掉中国持有美债”的无赖想法,企图通过偷换概念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断刷新无耻的底线。

  蓬佩奥等人并非科学家,谈起病毒溯源问题却绘声绘色。他们宣称新冠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的“大量证据”,竟然是诸如“武汉有两所病毒实验所”“中国有传染世界的历史”。这种有罪推定,是完全按照媒体披露的共和党“反华剧本”进行拙劣表演,即不需要事实依据,不需要科学求证,只为把矛盾引向中国。

  不过,这些罔顾基本事实的造势已经遭到各方“打脸”。就连美国国家情报局都发表声明称,情报界认同科学界的广泛共识,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经过基因改造。

  依照国际法,疫情等突发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在法律上属“不可抗力”。美国一些政客不停上演的荒诞剧,对控制疫情、减少死亡毫无帮助。

  事实面前,蓬佩奥等政客如果还不“言归正传”,把精力用在防控国内疫情上,就只能被世人看作不可理喻了。 (记者朱超)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寰球抗疫昼夜间
寰球抗疫昼夜间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五月四日,一名女子在日本东京车站前拍摄东京奥运会的倒计时电子钟。  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地球转动,昼夜更替。
 
  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寰球的一个个剪影,都显示有关人类共同命运的主题:抗击新冠疫情。
 
  ——从武汉市民重游久违的东湖,到马德里街头民众喝上50多天来第一杯非自制咖啡,多地随疫情好转正在“重启”正常生活。
 
  ——从东京奥运圣火依然被存放在“秘密地点”,到纽约延续“居家令”,许多地方仍在严阵以对。
 
  ——从世界卫生组织协调全球抗疫行动,到中国抗疫专家组前往非洲支援,人类正把勇气和智慧,凝聚为战胜疫情的合力。
 
  上述场景发生在不同时区的4日上午10时至12时,把不同时区这一时间段联接起来,正是北京时间的一昼夜。新华社记者在全球每两个时区中选取代表性地点,汇成了一幅寰球抗疫昼夜间的画卷。
 
北京时间6时至8时
 
东11和12区:惠灵顿


 
  新西兰惠灵顿,这座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城市,率先迎来新一天的曙光。
 
  库克是惠灵顿一家文化机构的职员,4日上午照例在家工作。在与记者的视频通话中,他透露出对“抗疫胜利”的乐观。当天,新西兰卫生部首次报告了病例数单日零增长。此前,当地每日新增病例数已连续16天保持在个位数,疫情防控响应等级一周前从四级降至三级,并可能在下周继续下调。
 
  库克说,虽然有些行业已可在确保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复工,但大部分行业还是要求居家工作,民众很配合。他说:“我的女儿是一名16岁高中生,她很清楚政府和学校的要求,在家认真学习。”
 
北京时间8时至10时
 
 东9和10区:东京


 
  日本东京,奥运圣火仍被保存在一个“秘密地点”。
 
  “为防止感染扩大,请避免不紧急不必要的外出。”——东京时间10时整,当地防灾大喇叭中准时响起广播。公园里,滑梯、秋千等设施被贴上黄色胶带,为防控疫情而暂停使用。4月16日,日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北海道等地甚至启用此前地震时才用的手机紧急预警系统,呼吁民众尽量留在家中。
 
  疫情仍然严峻。4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全国紧急状态延长至5月31日。原本计划今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已被推迟到明年。东京奥运圣火抵达日本后,尚未来得及传递便被保存在一个“秘密地点”。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日前表示,如果到明年疫情仍然得不到控制,东京奥运会将被取消。
 
北京时间10时至12时
 
 东7和8区:北京、武汉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
 
  4日上午,北京天气凉爽,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的红旗下,儿童举着彩色小风车自由奔跑。五一假期前,北京所有地区已降至“低风险”,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也不用再隔离,广场上不时有拉着行李箱的游客驻足。西边不远处的西单商业街,人们熙来攘往,车辆川流不息,一名执勤人员说堵车的“小烦恼”又回来了。
 
  这一天也是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静园草坪,当天上午举行了一场青春诗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王光杰分享了同为医生的妻子写给他的家书:“实时跳动的治愈数字每天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知道有一部分力量是你贡献的。”1月26日,新婚不久的他辞别妻子,作为北京大学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湖北。
 
  湖北武汉,曾经历最严格管控措施的大都市,也逐步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是此次新冠疫情定点诊疗医院之一,现在已逐渐恢复常规接诊。4日上午,医院里有不少前来就诊的市民。据院方介绍,目前门诊各科室全部开放,工作日就诊量近3000人次,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距离医院不远的东湖景区,迎来了不少踏青赏花的市民。在电力系统工作的余先生说,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岗位,如今湖北已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又适逢假期,便带着数月未出门的家人到东湖亲近自然风光。看着孩子欢呼雀跃,余先生说:“暂停键按过了,现在启动键按下了,大家逐步恢复正常,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北京时间12时至14时
 
 东5和6区:努尔苏丹


 
  北京时间已是正午,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是上午10时。环城公路项目的施工现场正是忙碌。
 
  环城公路全长87公里,是努尔苏丹市交通动脉。公路西南段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目前正进行道路附属工程施工。推土机、挖掘机轰鸣不断,两国施工人员加紧挖排水渠、修建平交路口、将沿线村庄道路接入主干道。
 
  有9年筑路经验的90后生产副经理菅磊告诉记者,项目受疫情影响曾停工4周。由于航班暂停,很多春节返乡的中国工友目前仍无法返哈,人手比较紧张。留守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力争将失去的工期抢回来。项目复工后,菅磊开着一辆皮卡,每天沿18公里长的施工标段来回几十趟跟踪进展,还要检查防疫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北京时间14时至16时
 
 东3和4区:莫斯科


 
  俄罗斯莫斯科,参与卫国战争胜利日纪念阅兵彩排的战机划过长空。
 
  当地时间4日上午10时,轰鸣的飞机引擎声打破莫斯科上空的宁静,一架架战机飞越红场,为75年前那场卫国战争的胜利日纪念阅兵彩排。受疫情影响,原定于5月9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被推迟,但俄官方还是决定在9日保留空中编队表演。
 
  5月的红场本应游人如织,但近来由于疫情而变得静悄悄。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空无一人,周边商业街也显得冷清,只有红色的消毒车辆和身穿防护服的消毒工作人员成为“常客”。进入5月第一天,莫斯科市政府曾组织了十万多名工作人员参与这场消毒行动。
 
  这片被誉为俄罗斯心脏的土地,又一次见证俄罗斯人民打响一场新的“卫国战争”。
 
北京时间16时至18时
 
 东1和2区:开罗、巴黎、马德里


 
  埃及开罗,矗立数千年的金字塔下不见游人。4日上午,著名的吉萨金字塔景区依然处于关闭状态,从前招徕游客进入景区的小贩难觅踪影。
 
  宽阔的尼罗河水波不兴,往日载客欣赏美景的三角帆船停靠在岸边。河岸两侧原本热闹的餐厅、游船也因疫情停业许久。人们都在等待禁令解除、埃及各行各业重回正轨的那一天。
 
  法国巴黎,一些超市4日上午开始大规模向民众出售口罩。法国经济与财政部、商业与分销联合会此前发布联合公报说,家乐福、欧尚等多家连锁超市自4日起将开始向民众出售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的口罩,并将逐步扩大口罩供应,至11日全国所有商店都将出售口罩。
 
  法国总理菲利普此前宣布,由于疫情趋缓,从5月11日起将逐步解禁,但三周内民众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时还必须佩戴口罩。
 
  西班牙马德里,特蕾莎和路易斯夫妇4日上午在市中心格兰比亚大街买了一杯咖啡,这是50多天来他们喝到的第一杯非自家冲制的咖啡。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与无数闭门在家一个多月的西班牙民众一样,终于得以享受限制措施降级后的首次自由外出。
 
  西班牙是欧洲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近日疫情已进入逐步改善阶段。根据政府规定,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从4日开始进入限制性措施降级的准备阶段,理发店等小商铺恢复营业,可为提前预约的顾客提供服务;一些餐馆也已重新开门,出售外带食物。
 
  在许多西班牙人心目中,生活似乎已开始逐渐回归正轨。但地铁和公交车里,乘客脸上的口罩却正如政府反复强调的那样提醒着人们:抗疫仍远未结束。
 
北京时间18时至20时
 
 零时区和西1区:伦敦、阿比让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正加紧开展新冠疫苗、疗法等研究。
 
  尽管保持社交距离的防控措施给科研工作带来不便,但4日上午,帝国理工学院人类免疫学教授徐小宁领衔的科研团队准时通过视频会议讨论了科研进展。团队正开展与新冠病毒抗体治疗以及免疫病理机制相关的科研项目。徐小宁说,居家办公对科研有一些影响,但“学校目前给所有获得科研立项的新冠病毒项目都开了绿灯,全力支持”。
 
  疫情并未打断科研合作,徐小宁团队一直与中国同行保持联系。他说,为应对疫情,科研方面的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当前各国研究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信息和沟通,“我们现在基本上每天都通过在线视频或微信跟国内同行联系”。
 
  同一时间,南边的非洲大陆,科特迪瓦的医卫工作人员正与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会面。
 
  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宵禁刚结束两个多小时,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赶到特雷什维尔传染病治疗中心,与科特迪瓦健康与公共卫生部长阿韦勒·欧仁·阿卡会面。阿卡说:“疫情期间,科特迪瓦接收了中国捐赠的大量医疗物资,此次又有专家组来科分享抗疫经验,相信在中国的帮助下,科特迪瓦将很快战胜疫情。”
 
  专家组组长、天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筠说,专家组将与世卫组织驻科代表处、一线医护人员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希望中科携手,共同战胜新冠疫情。
 
北京时间20时至22时
 
 西2和3区:巴西利亚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们仍然在控疫情与保经济之间权衡、辩论。
 
  4日上午,巴西电视台播送着各地应对疫情举措不一的情况,上一条消息是慈善机构给贫困街区送去防疫物资,下一条消息又是各地的总统支持者3日纷纷聚集游行。画面中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总统府门前向支持者挥手致意,他坚称各州应当解除隔离,全民居家隔离是“反应过激”,不仅导致很多人失业,而且损害国家经济。
 
  目前巴西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0万,但联邦政府、国会和各州政府未能在应对疫情措施上达成完全一致。上周,巴西18个州和首都联邦区宣布延长隔离期,另外8个州尚未就此表态。究竟是严格执行隔离政策,还是逐步恢复社会活动是争论不休的焦点。
 
北京时间22时至24时
 
 西4和5区:纽约


 
  美国是全球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总数已超过110万,已累计病亡68442人,截至4日上午仅纽约市累计确诊病例就达17万余例。纽约市实行“居家令”已40余天。即便在上午10时,平日喧嚣拥堵的街道也空旷、安静,畅通无阻,街心公园枝头的鸟鸣声盖过了街道上其他声音。
 
  尽管一些指标显示纽约疫情已过峰值,病床和医疗物资短缺也渐趋缓和,但仍有不少挑战。比如由于“居家令”不具强制性,随着天气转暖,不少人又在公园草坪聚集。上周六,纽约警察以不遵守社交距离为由逮捕了3人,发出了51张传票。抗体检测结果还显示,全市所有族群中非洲裔和拉美裔感染率最高,而他们中大多数人是从事关键行业的低收入群体。
 
北京时间0时至2时
 
 西6和7区:特波斯特兰


 
  特波斯特兰是墨西哥120多个旅游业特色“魔幻小镇”之一。由于墨政府预计5月8日至10日前后迎来疫情高峰,这座一万多人的小镇已采取封城、停业等措施。
 
  何塞·路易斯·梅萨在小镇中心经营餐馆和酒店等。他说:“现在所有店都关了。游客不再光临特波斯特兰,旅游业完全停业。幸运的是,这里更注重工作人员和民众健康,这比做生意更重要。但不幸的是,我们还得靠做生意吃饭。”
 
  疫情也改变了当地旅游从业者的“生意观”,他们开始使用电子商务平台代替“口碑相传”的传统揽客模式。梅萨说,如今许多人习惯上网点菜、预订房间,生意人也要更多利用电商平台。墨西哥旅游部长米格尔·托鲁科表示,希望充分利用“访问墨西哥”旅游数字平台做好推广,为疫情后旅游业复苏做准备。
 
北京时间2时至4时
 
 西8和9区:温哥华


 
  加拿大温哥华,当地华人协会又向医院捐赠了一批抗疫物资。
 
  4日上午,温哥华救治新冠患者的圣保罗医院收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华人互助会捐赠的220件防护服、515个专用口罩等抗疫物资。这是该协会第44次向温哥华当地医院捐赠防疫物资。
 
  “这些物资对于保护我们医护团队在疫情期间的安全非常重要。对于你们的善举,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圣保罗医院急诊团队负责人杰夫说。
 
北京时间4时至6时
 
 西10和11区:檀香山


 
  在被太平洋环抱的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上网课成为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常态。
 
  夏威夷大学二年级的三名中国女生胡安霓、黄诺羲和刘正蕊是好友,由于当地实施“居家令”,她们都在住所上网课,有时是老师视频直播,有时是观看录播课。她们说,由于有了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作业做得比以前细致多了。胡安霓说,她们发觉这段时间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学习。
 
  学习之余,她们也亲自下厨,甜椒炒肉、韩式鸡腿和白菜炖粉条是昨天的晚餐,三人吃得很满意。“总之一切都挺好,学习好,生活好,心情好,”“主厨”刘正蕊说,“领事馆也想着我们,给留学生发了健康包。爸爸妈妈放心,我可以照顾好自己。”
 
(参与记者:卢怀谦、郭磊、华义、黄堃、张莹、王斯班、眭黎曦、潘志伟、任军、张继业、张若玄、吴丹妮、陈晨、谢宇智、张家伟、郑扬子、王小鹏、周星竹、长远、王迎、张墨成、危颖、吴昊、闫亮、李保东、万斌、黄恒、刘曲、杜洋)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异域同行共风雨 聚力绘就战“疫”图
异域同行共风雨 聚力绘就战“疫”图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何梦舒)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

  抗击疫情的海外战场上,中资企业防疫生产两手抓,以坚守诠释承诺;留学人员爱心接力不停歇,以互助传递关爱;驻外使领馆挂念同胞送温暖,以担当践行外交为民宗旨。

  他们的坚守、互助与担当,绘就一幅中国人民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海外战“疫”图。

防疫生产两手抓


  “过去几个月是我到柬埔寨十年来最特殊的经历……全面进行疫情防控,高质量进行建设,这是我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柬埔寨金港高速项目第四经理部员工许松说。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推动这条在洪森首相眼中对柬埔寨战略意义重大的“经济发展高速路”在疫情期间能够顺利建设。

  中国铁建中土集团以色列分公司承建的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上,4年多来与家人聚少离多的项目经理张海彦对“担当”有着更深理解:这条轻轨铁路计划明年年底正式开通运营,在疫情防控和项目冲刺的特殊阶段,“作为父亲、丈夫、儿子,需要担当;尽最大努力顺利完成项目,无愧于心,更要担当”。

  许松、张海彦的战“疫”故事,也是无数海外中资企业员工的战“疫”故事。持续蔓延的疫情给中资企业生产活动和员工生活带来严峻挑战。然而,疫情并未阻挡前进脚步——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这是海外中资企业共同的坚守和奋战。

  在东南亚的老挝,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中老铁路项目部对复工返岗人员采取专车接送、监测体温等措施;在中东的伊拉克,安东油田技术集团项目部采取卫生消杀、普及知识、配发物资、加强监控等措施;在非洲的安哥拉,中铁二十局奎托中学项目部圈养牛羊、开荒种菜,做好打抗疫持久战准备;在南美的阿根廷,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孔多克里夫与拉巴朗科萨水电站项目部实施项目封闭管理,配备医护人员向员工提供现场实时医疗咨询和诊治……

  艰难时刻,守望相助弥足珍贵。抓防疫、保生产的同时,中资企业不忘支援外方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协助筹集防疫物资,帮助改善医院条件……以雪中送炭的相助,践行社会责任,以应对挑战的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涵。

  作为中白工业园股东和与白俄罗斯建立良好合作的中资企业,招商局集团采购了1万台血氧仪和3万个N95口罩等,支持白方抗击疫情。白俄罗斯驻华大使斯诺波科夫感慨,困难时刻,更显出两国兄弟情谊。装载这些物资的纸箱上写着白俄罗斯著名诗人雅库布·柯拉斯的诗句:“让希望在心中点亮,如日方升。”

爱心接力不停歇


  “今天感觉怎么样?”“食物和必需品都还够吧?”“哪里还能买到消毒用品?”英国格拉斯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面向当地留学生建立的互助群里,类似信息交流每天都在进行。疫情期间,这样的互帮互助微信群,在英中国留学人员已在全英150多所大学建立了330多个。

  3月以来,美国疫情日趋严峻,在美留学生生活受到较大冲击。关键时刻,寄托祖国温暖关怀的一批批防疫物资由国内调配至美国,由中国驻美使领馆发放给留学生。然而,由于出行受限,这些物资分发到每位留学生手中并非易事。

  困难当前,互帮互助力量大。留学生们自发参与到协助分发防疫物资的接力行动中。“4天,2120个‘健康包’,180箱物资,无数个表格、微信群和邮件,良好的团队合作……我们想的永远都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南加州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贾海航说。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教育领事曹乾说,“健康包”的发放体现了祖国对广大留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而留学生们在疫情面前表现出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精神,更让人感受到这一代人对祖国的热爱。

  这样的爱心接力,在很多国家的中国留学人员中正在不停传递……

  在努力做好自我防护之余,留学生们还力所能及回报当地社会。

  3月以来,疫情在比利时蔓延。看到鲁汶当地医疗机构防疫物资告急,鲁汶大学中国留学生克服人手不足、外出不便等困难,用捐款筹集到400个防护口罩并将其赠送给鲁汶大学附属医院。“有医护人员不顾生死的付出,才有大家的安全。这是一场不分国籍、国界的战‘疫’。”鲁汶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鲁汶大学微电子专业博士生梁博深说。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无论是支持祖国抗击疫情,还是团结同胞共克时艰,中国留学生,如星星之火,燃起传递温暖的能量,以浓浓爱心,聚起抗击疫情的合力,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

“远方的家”送温暖


  4月初的一天,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国际学生宿舍院子里,中国留学生排队领取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健康包”:口罩、洗手液、消毒纸巾、药品、防疫指南……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防疫物资供应紧缺的时候,收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爱护,留学生们心头暖暖的。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扩散,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时刻牵动着祖国的心。作为海外同胞在远方的家,我驻外使领馆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协助同胞解决实际困难、抗击疫情——

  敦促驻在国政府保障中国留学生、中资企业人员和侨胞健康安全和正当权益;增设领事保护求助电话、开通微信群组等,及时收集、回应中国公民关切;筹措防疫物资,多渠道向中国公民发放;指导中资企业抗疫,协助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减轻疫情防控和日常生产双重压力;协助确诊及疑似感染中国公民及时就医,敦促外方大力救治,持续跟踪治疗情况……

  3月中旬,阿根廷暂时关闭海陆空边界,包括廖燃在内的60多名中国游客滞留当地。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获悉后,同他们建立点对点联系,了解大家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协调住宿和出行、采购食品和药品……“有祖国这么强大的后盾支持,我们在阿根廷抗疫有信心。”廖燃说。

  拿到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发放的“健康包”,看着外包装上印着的红色爱心以及“同胞平安,祖国牵挂”等字,正在当地担任乒乓球教练的闫红军感慨万千:“卡塔尔疫情到了高峰期,但我们并不害怕,因为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关怀,祖国就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家。”

  远方的家,传递温暖。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杨新育日前谈到在美中国留学生暑期是否应回国时,表达了我驻外外交官的共同心声:“大使馆和各总领馆的外交官们都在这里,你们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们,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

 (参与记者:毛鹏飞、陈文仙、尚昊、

 魏忠杰、李佳、张代蕾、高山、于跃、

   林昊、郁玮、倪瑞捷、杨元勇)

 
“预约制”渐成常态,“诗和远方”如何承载新期待
“预约制”渐成常态,“诗和远方”如何承载新期待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游客在故宫博物院内参观(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张漫子、蔡馨逸)加长版“小长假”已近尾声,不同于以往“说走就走的旅行”,“无预约,不出游”成为今年“五一”旅游的新亮点。
 
  在“预约制”渐成常态的趋势下,如何让游客“来之能游、游之能乐、乐之能返”,实现旅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游客和从业者的共同期待。
 
  首个“预约制小长假”:游客点赞“不一样的风景”


 
  5月1日上午8时,在闭门谢客97天后,600岁的北京故宫迎来了它恢复开放后的首批游客。午门外,查验健康码、激活门票、一米线外间隔排队、红外测温……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游客鱼贯而入。
 
  为避免人群扎堆聚集,故宫对每天前来参观的人数限定在5000人。“没见过人这么少的故宫!”首批进入故宫游览的游客高兴地说。
 
  “无预约,不出游”成为游客眼中今年“五一”旅游的新亮点。在北京一些热门景区,游客忍不住点赞景区“预约制”的实效——“山和花海代替了人山人海”“童年记忆中的北海公园回来了”。
 
  故宫于4月29日晚间开放门票预约系统,在不足12小时内,5月1日至5月5日的2.5万张门票全部售罄。
 
  提前预约、抢到故宫门票并不容易。北京市民刘女士说:“牡丹花开了,前边看看建筑,后面赏赏花园,往各院落里走一走,平时错过的风景今天可以一一细品,值得。”
 
  70公里外,八达岭长城景区也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八达岭长城景区制定的分段截流、循环分流、智慧控流三项控流措施,在100多名网格化管理员和420个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系统和无人机的不间断服务中,逐一落实。
 
  在四川九寨沟景区,“五一”期间每日游客限流1万人次,须在前一天18时前预约购票。在陕西,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等300余家景区均实行了网络实名预约制度。西安城墙景区升级了预约系统,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入园,各时段预约满员后不再接受预约。
 
限流30%之下,仍有矛盾待解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推行预约制与限流30%的要求,多地景区将流量管控的关口前移,变被动的现场分流为主动的行前计划和引导,为景区秩序带来新变。但“限流30%”的红线之下,依然存在一些矛盾亟待破解。
 
  一方面,是景区整体限流与局部景点拥挤之间的矛盾。
 
  5月1日,一段在社交网络广为流传的视频显示,为了看日出,游客排队等候登山时造成了泰山景区局部区域的拥挤。尽管泰山景区在5月1日执行了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30%(3.4万人)的要求,依然没能避免局部拥挤情况发生。
 
  业内认为,景区内部景点出现的“冷热不均”现象,与局部导流不到位、重要节点的管理存在短板有关。在此情形下,即使整体人流得到控制,仍然因人流分布不均,增加局部的拥堵风险。
 
  另一方面,是触发限流应急预案与游客体验优化之间的矛盾。
 
  5月1日晚,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游客暴增。对此,景区及时实行人流管控,临时取消了“不倒翁小姐姐”的演出项目。
 
  一些网友在社交网络表示,被临时启动的人流管控预案影响了游玩体验。“虽然理解景区为控制客流取消演出的做法,但希望能提前通知。专门来看演出但跑了空,很可惜。”
 
  此外,对于“预约制”短时间内的迅速铺开,部分受访游客坦言“不太习惯”。“以往说走就走,一家人临时起意想去哪儿玩都行。现在不但要提前预约,有的人气旺的景区还得提前两三天抢票,真有点不适应。”西安市民黄薇薇说。
 
“诗和远方”如何承载新期待?


 
  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费、优化体验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游客“来之能游、游之能乐、乐之能返”,这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国内旅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是未来假日期间景区需要继续面对的挑战。
 
  业内表示,景区客流管控,既要讲究整体限流,也要重视局部导流。
 
  对于整体限流的把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认为,景区限流需统筹兼顾经济性、安全性、体验性三个方面。
 
  “景区应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根据自身实际,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中国旅游研究院景区研究主管战冬梅说。
 
  针对景区内的局部导流,魏翔建议,在涉及人身安全的区域,通过刚性手段,防止游客穿越、禁止人群聚集等方式进行管控。更重要的则是以柔性的管理手段,即通过合理的动线规划设计和科学的导引操作进行动态导流。
 
  结合当前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趋势,魏翔表示,物联网应成未来旅游景区人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使用视频摄像头、路面传感器,跟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对接,对游客行为进行实时实景的监测、提示和有效引导,不失为智慧旅游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有诉求,到“活动站”说给代表听 厦门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设见闻
有诉求,到“活动站”说给代表听
厦门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设见闻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厦门电(记者颜之宏)“大家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扫这个微信二维码去反映情况,后面有我们湖里区和厦门市的人大代表,解决问题他们很靠谱。”在经过禾盛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的几轮沟通协调后,申立耘反映的问题都得以解决,68岁的她成了活动站的“义务宣传员”。

  2010年,刚退休不久的申立耘从东北老家随女儿到厦门定居。在她们所居住的碧湖嘉园小区,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公共设施年久失修,给居民出行带来困扰。

  “坑坑洼洼的户外地砖,一脚下去,水泥就溅一身。”2011年,申立耘通过业主微信群、帮忙热线等方式多次反映该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2012年,禾盛社区成立。在区人大代表林军链的倡议下,厦门市第一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在社区办公地点成立,申立耘的“投诉单”交到了林军链手中。

  对自己反映的问题何时能解决,甚至能不能解决,申立耘心里没底。“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履职追求。”林军链说,他把包括申立耘等多位群众反映的问题当成“一号工程”来抓,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修复方案、申请维修资金……随后,在人大代表情况反映的回复件上,政府同意出资数百万元用以打通建设“断头路”和维修、重建路面设施,并于2014年完工。

  这件烦心事圆满解决后,申立耘和她的邻居们又向活动站提出不少“老大难”问题,其中既有公共基础设施修缮问题,又有经济纠纷。这些问题都得以高效解决或正在处理中。

  此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在厦门快速兴起,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先后进驻辖区活动室(站),倾听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接力推动群众合理诉求的解决。

  除了在协调各个部门解决群众生活难题上下功夫外,如何缩短群众与活动室(站)的距离,让大家能够零距离接触人大代表,也成了厦门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的“思考题”。

  在厦门知名的网红景点“猫街”上,相较于周边猫咪主题的商铺,“猫街39号”显得人气更旺。这里是思明区厦港街道下沃社区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进进出出的有偶尔歇脚的游客,更多的是周边反映情况的居民住户。

  “公交站和人行横道混置的问题我反映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在活动室的人大代表接访日上解决了。”下沃社区居民纪艺宗回忆起当时自己和全国人大代表则悟大和尚反映问题的场景时仍记忆犹新。如今的思明南路,在加装了人行道护栏、调整了人行横道和公交车站后,人车分离,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在厦门,人大代表与选民零距离,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还体现在心理距离上。“刚开始听说街道设立个接访点,还担心会不会经过层层‘关卡’才能进,没想到是沿街而设。好多人说,一进来感觉特别亲切。”则悟大和尚说,在他的接访桌上,还摆放着附有代表信息的桌签和选民联系卡,方便群众在反映问题后实时跟进。

  此外,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人大代表就在身边,驻室(站)的代表们结合各自专业特长,打造了“暖心医站”“爱心微基金”等一批特色平台,随时随地帮助群众解决切身问题。厦港街道人大工委还将活动室“搬上”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各个小区的业主群传播开来。选民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反映的问题就会由专门代表全流程协调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全市所有镇(街)、村(居)均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率先在福建省实现全市镇(街)、村(居)平台全覆盖。

 
行走秦岭云端
行走秦岭云端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上图:5月3日,施工方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员工在秦岭之巅的高空紧线(无人机照片)。下图:5月3日,一架线工地班长陈伦(前)在秦岭之巅指挥空中紧线。
 
  “五一”假日期间,在秦岭之巅的云端里,近万名建设者奋战在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工地上,以确保工程按时完工。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上”揭晓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上”揭晓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施雨岑)经过演示汇报、评议和投票等环节,首次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5日揭晓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当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分别是: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和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据介绍,公众可通过“云端漫步”,“走进”评审现场,细听考古专家对每一项新发现的评介,了解重大考古项目的最新资讯,见证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产生全过程,感受考古工作的乐趣和独特魅力。

 
第三届“你好,新时代——人民的小康” 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云”启动
第三届“你好,新时代——人民的小康”
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云”启动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王思北)第三届“你好,新时代——人民的小康”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4日在线上正式启动,即日起至10月下旬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优秀融媒体作品。

  本届大赛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教育部思政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主办。大赛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主题主线,服务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以“你好,新时代——人民的小康”为主题,广泛开展青年融媒体作品创作、征集、评选、展示活动,着力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展示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中挺身而出、担当奉献,扶贫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典型事迹和广大群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据悉,参赛作品分为短视频和交互融合作品两大类,内容要求紧扣主题,积极向上,立意和表现方式新颖,语言生动活泼。鼓励创作者运用航拍、VR、AR、手绘、沙画等富有创意的手段,反映年轻人对新时代的生动理解,以更接地气的表达和更有活力的方式传播青年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本届大赛共设短视频类、融合类、综合类三大奖项类别,包括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交互融合作品奖、评委会特别推荐奖、最佳学生作品奖、优秀组织奖八大奖项。

  主办单位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青年参赛者选取亲历者视角,展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奋斗历程,用镜头捕捉身边的“感人瞬间”,记录各行各业青年群体蓬勃风貌。

 
当绿皮小火车不再是“庄户列车”
当绿皮小火车不再是“庄户列车”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五一”假期,每天上午7点19分,7053次列车都会准时从淄博站出发,载着近400名乘客驶入鲁中山区。随着4月份的车型升级,这趟“最慢绿皮小火车”近期再次受到关注。

  7053次列车自1974年开通运行,往返于山东淄博和泰山,全程184公里,票价仅11.5元。因速度慢、票价低而意外成为“网红”。今年4月10日,这趟列车的车厢全部升级为空调车,时速也从32公里提速到34公里。

  “五一”期间,很多“驴友”慕名而来,还有不少游客带着孩子乘坐小火车走进大山,户外踏青、休闲游玩。已经退休的前列车长赵新华告诉记者,7053次列车共停靠24个站,最初用于铁路职工通勤,随后成了沿途几十个山村的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上世纪80年代起,车上的乘客大多是沿线村庄扛着农产品去城里卖货的农民,列车拉近了乡村和城市间的距离。

  “40多年后,还是这趟小火车,把城里人带到乡村。”赵新华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乘坐小火车进入山区体验生活,品尝沿线村庄的美食。慢车、美景、美食,吃喝玩乐一条龙,让7053次列车慢慢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列车”,近两年列车年均发送旅客近40万人次,其中60%以上都是外来游客。

  游客不知道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小火车曾面临被取消的命运。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客运部副主任魏涛说,铁路电气化改造后,速度更快、环境更舒适的新型列车逐渐取代绿皮车,私家车的出现,也部分取代了绿皮小火车的功能。7053次列车从12节车厢最后减到只剩4节。

  “经营小火车光直接成本每年就要亏损400多万元。但它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亏损,因此得以保留。”魏涛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山区,带动了多个村庄脱贫致富,曾经的“庄户列车”不仅是“旅游列车”,还是帮助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扶贫列车”。

  7053次列车途经15个优美古村落、6个特色小镇,近些年沿线生态农业快速发展,苹果、草莓、猕猴桃、黑木耳、有机林果特色农产品基地众多,坐着小火车赶大集,品尝农家饭、买点土特产成了很多游客的必选。

  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土泉村党支部书记王书顺说,依靠这趟小火车,土泉村272户村民每年每户能增加2000多元钱收入。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茂松告诉记者,小火车“升级”后,不仅延续原有停靠站点,还在列车上设立“惠民助农”农副产品展示区,帮助沿线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记者邵鲁文)

    据新华社济南5月4日电

 
“接待的人少了,工作要求更高了” 重庆“网红”景区洪崖洞的“控流”办法
“接待的人少了,工作要求更高了”
重庆“网红”景区洪崖洞的“控流”办法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重庆5月4日电(记者王金涛、陶冶)5月3日晚10时20分,“网红”景区重庆洪崖洞依然灯火璀璨,景区旁临时封闭的道路交通逐渐恢复,游客开始有序离开……22784,这是当天洪崖洞的总接待人次。

  这个数字,与去年国庆节期间洪崖洞一天接待15万人次相差甚远,但在今年这个特殊的“五一”小长假里,它凝结着景区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让前来观光的游客不虚此行。

  洪崖洞所在地渝中区副区长蔚传忠介绍,今年“五一”期间,根据国家文旅部关于景区客流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30%的要求。对此,渝中区进行了周密布置,严格实行洪崖洞游览预约制,分时段调控进入景区的游客量。“接待的人少了,工作要求更高了。”他说。

  考虑到部分游客并不一定知晓预约制,除通过网络宣传外,洪崖洞所在的朝天门街道派出80名基层干部,从离景区500米远的各条街道开始,张贴海报并进行预约指导,避免游客抵达景区后“扎堆”预约。“通过这种方式,能预约上的游客就可以继续前往景区,没预约上的游客也可及时分流。”朝天门街道办主任马明告诉记者。

  据统计,5月1日到3日,洪崖洞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均未超过“限流”要求。然而,要对进入景区游客量进行控制,仅有预约制还不行,还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

  记者在渝中区公安局洪崖洞指挥中心看到,正在值班的公安干警密切关注着大屏幕上的瞬时游客人数,只要达到6000人,就会马上通知景区入口采取控流措施。渝中区公安局副局长周川告诉记者,洪崖洞今晚的瞬时游客人数一直在5000人到6000人之间,因此景区没有采取控流措施。为了防止在景区入口排队等候的游客过度密集带来的疫情风险,渝中区公安局从5月1日开始,每天晚6点就对洪崖洞附近的路桥进行交通管制,把马路“腾让”给游客。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洪崖洞景区秩序井然。一位外地游客说,虽然要费些周折才能进入洪崖洞,但在景区里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非常好。

 
“热土”不减热度,“高地”彰显高能 透视上海利用外资金额逆势上扬现象
“热土”不减热度,“高地”彰显高能
透视上海利用外资金额逆势上扬现象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上海5月5日电(记者何欣荣、周蕊、吴宇)统计显示,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上海实到外资4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3月增长20.8%。利用外资金额的逆势增长,说明以上海为代表的部分国内地区,正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的重要选择地和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之一。

总部在上海 全球做生意


  18年前,这里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制造工厂;8年前,跃升为中国区总部;如今,亚洲总部也从新加坡搬迁而来——位于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的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一路“接力跑”,见证中国扩大开放进程。

  谈到今年将亚洲总部迁到上海的原因,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詹旭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要成为亚洲总部,能不能做离岸贸易是一个重要考量。2019年初,由沃尔沃建筑设备位于上海的总部负责签订采购协议,韩国工厂负责生产的两台重型挖掘机,直接从韩国装船运往万里之遥的非洲。整个过程中,挖掘机未踏足中国的土地,却实实在在做成了一笔生意。

  离岸贸易的特点是货物流、资金流、单证流不能合一,对监管挑战较大。从2018年开始,上海自贸区金桥管理局与海关、银行和外汇管理等部门沟通,开发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将企业的经营状况等数据导入平台。上海市商务部门还将沃尔沃建筑设备等信誉良好的企业列入“白名单”,支持企业创新业务模式。

  得益于制度创新支撑,2019年初至今,沃尔沃建筑设备已完成离岸业务44单,带动进出口结算额数十亿元人民币。“自贸区的开放创新,推动跨国企业中国总部在管理、研发功能之外,又强化了结算功能,使得其身在中国、做全球生意更加便利。”上海自贸区金桥管理局产业促进处处长沈乃恩说。

  量变引发质变,沃尔沃建筑设备最终决定将亚洲总部搬到上海来。“我们非常真诚地说,未来我们会加大在浦东、在中国的投资。”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郭腾泽表示。

  沃尔沃是一个缩影。今年一季度,上海浦东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6.6%。

“热土”不减热度 “高地”彰显高能


  作为全国外商投资的热土和高地,在疫情考验下,上海不但吸引外资的热度不减,项目能级也逐步跃升。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今年以来落户上海的外资项目和企业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开放力度大。一批扩大开放的首创项目落户上海,比如德国安联在沪设立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美国摩根大通、日本野村证券在上海设立外资控股证券公司。

  二是大项目多。比如香港怡和集团新设的徐汇滨江综合体项目总投资45亿美元,日产与东风合资的汽车金融项目总投资8亿美元。

  三是产业先进。如近期获颁证书的3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比27%,数字信息科技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占比均为13%。

  四是项目能级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全球资源和关键供应链环节配置在上海,将承担更多功能的总部型机构设置在上海。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3月底,上海累计引进外商实际投资2642亿美元,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30家、研发中心466家,是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数量最多的城市。

既解眼前困难 又稳长远预期


  广阔的内需市场,是外资加码上海、深耕中国的信心所在。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外资最终将决心转化为行动。

  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尾洁介绍,目前企业在中国的产能已经全部恢复,正全力筹备在上海投建新雪糕工厂事宜。

  令中尾洁印象深刻的是,今年疫情期间,明治第一时间收到上海市商务委发布的日文版28条惠企政策以及问答。“具体条文的理解对外企来说有一定难度,更难的是将条文自主翻译并向总部汇报,官方第一时间出台的日文版很好地让日本总部了解中国和上海的政策。”

  从长远来看,稳定外资发展预期,关键在于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今年4月上旬,上海出台便利外商投资的24条措施。其中提到,支持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按照“一项目一议”的方式,争取在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实现更大力度的开放。

  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表示,上海版24条稳外资措施着眼于解决企业“落沪”后的发展问题,比如人才如何留下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地方措施和今年施行的《外商投资法》一起,将为外资在中国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天津:“夜经济”带来“疫”后生机
天津:“夜经济”带来“疫”后生机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天津5月5日电(记者白佳丽)入夜,随着天津“网红”地标——“天津之眼”摩天轮的绚烂转动,津城的夜开始热闹起来。在“五一”假期的带动下,夜市霓虹中、食客相谈间,“夜经济”正在为“疫”后城市带来生机。

  杨印平的陕西风味餐厅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奥城商业广场,这里集聚了餐饮、娱乐、健身等多种业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人流众多。在杨印平的精心打理下,他的这家老店一向生意兴隆。

  “5月2日,我们一直营业到凌晨4点。4日客人也很多。”杨印平说。

  4日晚,记者走访时看到,在杨印平门店外加装的温棚中,食客隔桌落座,服务员穿梭其间,嘈杂声里甚至都听不清杨印平的话语。

  在不远处的阿依来新疆餐厅,一张特制的夜宵菜单,也吸引了不少食客。

  “我们4月底开始开放夜宵,营业时间延长到深夜1点,在‘五一’假期的带动下,客人明显增加了很多。”天津阿依来新疆餐厅奥城店总经理田卫平说。

  为了吸引更多人前来夜间消费,阿依来新疆餐厅定制了夜宵菜单,增加了菜品量,同时通过抖音视频推介、发放代金券等多种形式进行促销。

  “我们希望‘夜经济’的发展能助我们‘满血复活’。”田卫平说。

  天津市商务局市场建设处处长徐凤成介绍,“五一”期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天津有17个夜间经济街区复市,首批326家深夜食堂加速复工。据初步统计,一些餐饮企业销售额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70%。

  “商户逐步延长经营时间,丰富夜间消费产品,助力了‘夜经济’的持续回暖。‘五一’期间的‘夜经济’繁荣度、活跃度有了大幅提升。”徐凤成说。

  早在2018年,天津市就出台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夜经济”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游客喜爱的形态。疫情之后,“夜经济”更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城市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渠道。

  “疫情发生以来,消费者的消费潜力被抑制、冻结。夜间是进行消费活动的黄金时段,随着各大夜市分级分类、科学有序加快复工复市,将全面推进城市夜间经济的复苏,带动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健、夜读、夜展等进一步迸发活力,全面点亮‘夜津城’。”徐凤成表示。

  据天津市商务局介绍,下一步,天津将逐渐形成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将“夜经济”与旅游经济、小店经济、网红经济等相结合,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元业态,让“夜经济”成为代表城市活力的“名片”。

 
上海:“电商+卖场”驱动消费复苏
上海:“电商+卖场”驱动消费复苏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据新华社上海5月5日电(记者高少华)上海市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商业促销活动“五五购物节”于4日晚正式启动,多家在线新经济企业踊跃参与,通过线上流量优势反哺线下卖场,实现电商与实体零售融合互动,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消费新场景,最大限度激活消费潜力驱动消费复苏。

  上海商业旗舰百联集团通过与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使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云逛百联”。消费者在主播镜头下看中心仪商品,即可在手机上直接下单,由百联的商场专柜直接发货。百联集团副总裁浦静波表示,通过与电商合作,充分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

  记者从拼多多获悉,“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本地各大商场内,有超过1000家品牌店铺搭建了拼多多直播间。用户可以在直播间内以补贴价直接下单,享受上海式新消费购物体验。上海本地消费者,可以“线上抢券订购,线下体验取货”。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称,将深度融合传统百货销售业态,刺激、释放线下消费需求。

  “小红书”近日联合上海多个地标商圈,发起博主直播探店活动,为网友“种草”潮流店铺。小红书方面表示,探店笔记、探店直播的作用在于通过他人现场体验分享内容,让用户能够先有消费体验,产生消费动机和需求,最终推动用户到店消费。这也是在线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正在形成的“体验在线化”趋势。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近日还携手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共建24小时在线“有声南京路”,线上线下玩转“耳朵经济”,实现购物与文化跨界融合。

  “五五购物节”期间,在线新经济企业不仅为线下卖场赋能,还助力外贸企业纾困解难。近日,上海电商平台支持外贸出口产品内销暨“出海优品·云购申城”活动启动,爱库存、拼多多与i百联等电商平台纷纷开通上海外贸企业产品专区,帮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为消费者带来优质外贸产品。

 
湖北:“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735万人次
湖北:“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735万人次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5月5日,人们在武汉东湖绿道游玩。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新华社武汉5月5日电(记者喻珮)“五一”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共接待游客735.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3亿元,人均花费约333.4元。
 
  据统计,1日至5日,湖北省22个已开放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83.47万人次,占核定承载游客304.2万人次的27.4%。  
 
  记者了解到,全省大部分景区人流较少,武汉东湖、黄鹤楼景区、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十堰武当山等5A级景区人流量均同比下降80%以上。全省假日旅游监测的22个重点景区中,仅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荆州古城、钟祥明显陵达到单日核定承载量的近一半,有的景区入园游客不足核定承载量的两成。
 
  今年“五一”小长假,是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以来的第一个小长假。湖北省旅游景区坚持“控流量、防聚集、重防护”,向社会公告恢复开放的114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面推行网上预约、分时段预约。全省旅游景区“五一”期间流量管控良好,没有达到核定接待量峰值,没有出现大规模人员聚集现象。
 
  假日期间,湖北天气整体晴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群众出游意愿提升,大量客流由封闭型景区流向开放的乡村和山岳湖泊,踏青游、自驾游、乡村游等中短途线路受到游客欢迎。在武汉、荆州、十堰、襄阳、咸宁、鄂州、孝感、仙桃等地,景区周边农家乐、餐饮店生意红火,热点景区的民宿客栈入住率较高。
 
  湖北省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五一”期间,湖北省文旅市场总体上仍然比较低迷,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暖”起来·“旺”起来·“醒”过来 “五一”假期陕西消费市场见闻
“暖”起来·“旺”起来·“醒”过来
“五一”假期陕西消费市场见闻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西安5月5日电(记者雷肖霄、蔡馨逸、李亚楠)“五一”劳动节假期首日,陕西省西安市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超长待机”的5天小长假在“热”力回升中拉开序幕。跟随天气一起回暖的,还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几乎停滞的消费市场。

游:预约旅游“暖”起来


  5月1日晚,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陕西省西安市华清宫景区内如期上演,假期前3日的演出门票已全部售罄。

  另一边,距离华清宫40余公里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也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冷清后,再现热闹景象。假期首日当晚,“大唐不夜城再现人从众”的话题更是被顶上微博热搜榜单。为应对游客激增,景区加派安保人员,实行人流管控。

  在这个“五一”假期里,不少人此前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抑制的出行计划得以释放。根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5月1日预计发送旅客20万人,较前一日增长11.7%。

  携程集团公共事务高级经理孙为立介绍,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国交通出行量比4月增加353%,出行总人次增加282%。西安分别入选全国最热出发地和目的地榜单的前10名。

  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回暖,疫情防控也并未松懈,预约出游成为旅游新风尚。目前,陕西已经开放的315个景区全部实行网络购票提前预约,多个景区将预约量和入园量控制在最大承载量的30%以内。

购:实体经济“醒”过来


  假期首日上午,在家“憋”了几个月的李建军一家三口来到了位于西安市小寨商圈的赛格国际购物中心,准备“咥”顿大餐。

  “现在饭店提倡分餐。我们坐下来后,服务员才从消毒柜里取出餐具,并主动提供公筷,健康又放心。”李建军分享着外出用餐的感受。

  到中午时分,李建军用餐的这家店已座无虚席,前来巡店的亿康餐饮董事长张宽看到这景象,松了口气:“只要上下一心做好疫情防控,我们对实体经济还是充满信心的。”据他介绍,此前刚恢复营业时,店铺里常常是店员比顾客还多。

  李哲贵是一家潮鞋品牌的店长。假期首日,他的店铺成交数达143单。而就在不久前的清明小长假,他的单日成交数最高也只有47单。

  “5月1日当天,赛格的营业额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9%左右。这个假期,购物者大多带有明确的购物目的和强烈的购物意愿。来自陕西省内其他地市的车辆明显增多。”赛格集团副总裁张扬说。

  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5月1日陕西省商品销售实现33亿元,降幅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收窄8.5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3亿元,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显露回暖迹象。

玩:线上消费“旺”起来


  “宅家计划”是这个5天小长假里不少人的选择。在“客厅健身”“居家游戏”等娱乐方式的刺激下,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出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代莹取消了去年就预订好的东南亚旅游计划,开启了“居家健身”模式。

  “眼看夏天快到了,疫情期间增加的体重该减减了。”于是,代莹果断在一款运动应用软件上买了3节课,“线上健身课节约时间成本,性价比高。可以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健身需求进行私人订制,随时随地都可上课。”

  同样在运动应用软件下单消费的还有家住西安的周瑞。除了每晚的健身计划,她白天的活动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最近新买了麦克风,还新添了游戏机,打算邀请朋友来家里一起玩。疫情期间大家都学了几道拿手菜,一人来一道,饭后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客厅变身‘KTV’和‘游戏厅’,这样过也很有意思。”周瑞说。

  居家运动和娱乐让人足不出户也能“嗨翻天”。京东数据显示,智能运动手环销量排行第一的小米手环,“五一”期间在24小时内卖出超过1000件。

  业内人士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习惯于外卖和聚会的年轻人开始回归家庭,客厅健身、家庭娱乐、家庭厨房成为年轻人新的消费选择。

 
坐着轮椅上前线 “疫”无反顾的“老兵”马淑焕
坐着轮椅上前线
“疫”无反顾的“老兵”马淑焕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马淑焕通过远程会诊网络了解各科室情况(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新华社郑州5月5日电(记者闻有成、李文哲)“无影灯,无影灯下无魅影;柳叶刀,柳叶刀上毫厘争。疫情来,披‘战袍’、守战位,老兵‘疫’无反顾中原谱壮歌……”

  抗战老兵田又生有感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淑焕忍着脚部骨折的疼痛煎熬,坐着轮椅在前线战“疫”,写下了这首诗。

忍伤痛、“屏”本事


  今年年初,疫情突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作为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最前沿、最密集的主力阵地之一。

  “同志们都上前线了,我是书记不能缺位,必须和他们一起战斗!”马淑焕说。

  1月初,马淑焕因脚部骨折打上了石膏,医生要求她卧床休息2至6周。但她却不顾疼痛,让家人给自己穿上特制的大号支具鞋,咬紧牙关坚持工作。

  忍痛带伤上前线,马淑焕战“疫”全“屏”本事:指挥负压救护车、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机等医疗物资采购到位;组织建成与本院远程会诊中心、省远程医学中心联通的会诊网络;腾空两栋病房楼共计133间病房,配置252张标准床位,并成立2个发热门诊和11个隔离病区。

  “一块屏里,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全院各个科室负责人都在其中。”马淑焕说,通过了解各科室动态,每天开两次业务、班子碰头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全院战“疫”组织精准有效。

  铁打的营盘,没有被感染的兵


  4月27日,记者在医院见到马淑焕时,她的骨折尚未完全康复,但她坚持自己行走,坚决不让旁人搀扶。

  “我的战友们不少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等突发公共应急工作,是抗击疫情战场上的‘老兵’。专业的人就要做好专业的事!”马淑焕告诉记者,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

  作为医院的战“疫”总指挥,马淑焕既要对患者负责,也要对所有队员负责。

  “医院年轻人多,穿上防护服是战士,脱掉防护服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些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疫情,我必须确保他们一个不少地走出病区。”马淑焕说。

  为避免内部感染,医院“顶格”标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要求每个科室均设置院感防控监督员,对防护不到位随时纠正,降低暴露风险;病区护理工作全部由护士完成,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的传染风险。

  榜样如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数占郑州市全部患者人数的一半以上,累计治愈本土患者69人,43天实现“清零”;全院1700余名员工、进入隔离病区492名医护人员零感染……马淑焕说,她为一线战“疫”队员们的成绩感到骄傲,更为他们的安全感到欣慰。

“有你,我们很幸福”


  奋战在战“疫”前线的日子里,马淑焕时常忙得记不清今天是几月几日、此刻是几点几分,只记得战友们进入隔离病区时还是冬天,一转眼出来的时候已经春暖花开。

  “当大家走出病区,又要开始14天的自我隔离时,我只能把给战友们准备的鲜花,放在地上,看着他们这样再捧起,我心中……”

  提起战“疫”初告捷时的这一幕,马淑焕的声音变得哽咽,眼泪止不住落下来。

  “‘战’在‘疫’起,有你我们很幸福!”医护人员们用灿烂的笑容回应她。

 
行遍基层脚沾泥的新闻“老兵” 记浙江淳安千岛湖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余昌顺
行遍基层脚沾泥的新闻“老兵”
记浙江淳安千岛湖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余昌顺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新华社杭州5月5日电(记者岳德亮)今年3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余昌顺带队赴枫树岭镇组织新媒体直播。下午返回后,他突发脑溢血被送往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至今昏迷不醒。

  这名基层新闻战线上的“老兵”,22年来一直行走乡村践行“四力”,不断引领身边的团队开拓进取,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而奋斗。

  “多策划制作大家看得懂、接地气的新闻”


  疫情让所有新闻人直面大考。

  “要多策划制作大家看得懂、接地气的防疫宣传片。”在余昌顺的策划下,一系列“非接触式”防疫知识宣传节目诞生了:从“方言介绍防控要点”到“如何正确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从“宣传防控知识”到“我在春天的千岛湖等你”,作品纷纷走红电视、网络。

  淳安电视台的《淳安新闻》节目,虽然不是余昌顺的分管范围,但他却在这档节目上投注了大量心血,“越是特殊时期,越要推进融媒体改革、推动电视新闻改版,以满足群众需求”。

  为将这项工作做扎实,从2月10日开始,余昌顺把办公室搬到了新闻中心,一蹲就是整整一周,全程参与新闻生产。“他就是想利用这一周时间,为新闻中心做一个可以参照借鉴的样板。”新闻中心负责人邹楚环说。

  2月14日晚,在电视新闻审片时,余昌顺忽觉颈椎处不适。同事们纷纷建议他次日周六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可没想到,第二天他又到岗了。

  “大家都希望他能早日醒过来!”广播中心负责人林男说起此事眼角不时闪现泪光。

新闻人,脚底就应时时沾泥巴


  为服务全县“战疫情、促发展”工作,余昌顺把目光投向乡村旅游的复工复产,他和同事们走访枫树岭镇下姜村、大墅镇高山村等地,加班两个晚上拿出“大下姜”全年宣传策划。

  新闻人,脚底就应时时沾着泥巴。3月16日,“来下姜·享春天”首场直播活动,余昌顺最早来到直播点,检查各项准备工作。10时开始直播,不料9时15分左右,茶山上的直播点测试信号突然中断。紧急情况下,余昌顺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带着技术人员马上赶到山头,及时解决了信号中断的问题。从茶山上回来时,余昌顺已满脚是泥,全身是汗。

  这场直播活动,观看点击量超过了100万人次。

  “大下姜”的直播活动不是孤例。视频中心负责人胡俊清晰记得3月13日那天,余昌顺带领大家去鸠坑拍摄“地理风情”片的情景,“早上7时许,乘车一小时到达鸠坑乡。一个上午就跑了偏远的茶园、瀑布、云雾景观等5个点,基本都是在海拔700多米高的岭上,13时许大家才吃午饭,个个筋疲力尽”。

  这种基层实地拍摄,疫情期间就有三次,余昌顺此次带队参加。下基层又苦又累,他为什么呢?同事们的看法很一致:“余大哥”爱基层、懂基层。

爱听爱讲“淳安故事”,愿做最纯粹的记者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余昌顺特别爱听、爱讲“淳安故事”,他一直保留着最纯粹的记者情怀。

  余昌顺出生在乡村,少年丧父辍学的他,早早就业养家。从最初的公社广播站值机员,到县广播站编辑、专题部记者、社教中心主任,再到县传媒集团的副总编辑,这一条“新闻”路走得踏实又辛苦,他始终热爱。

  来自基层,服务基层,是新闻人的使命担当。疫情期间,余昌顺积极策划推出了《“拐杖”书记战疫记》等一大批鲜活的故事短片,让群众看到身边的典型,感受到基层战“疫”的力量。

  早在2018年,余昌顺便开始撰写《一个人的淳安地理》,目前已写完了除千岛湖镇外的22个乡镇。在两年多时间里,他用双脚丈量、走村记录、访谈印证等方式,采集了大量珍贵的、带有泥土芬芳的一手图文素材。

  就是这样一个同事眼里每天风风火火的余昌顺,其实已经每天都离不开高血压药了。

  余昌顺的同事们在心底都带着千万个理由在呐喊:你一直是新闻战线上最顽强的“老兵”,你一定能醒来!

 
当“法式大餐”遇见“把子肉” “九〇后”瑞士小伙济南战“疫”
当“法式大餐”遇见“把子肉”
“九〇后”瑞士小伙济南战“疫”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新华社济南5月5日电(记者张力元)这个“五一”假期,费腾的法式西餐厅恢复正常营业,筹备了一年的鲁菜馆进入试营业阶段,费腾感到久违的“沸腾”。

  白皮肤、金头发、绿眼睛的Alexander Frey生于瑞士卢塞恩,是名“90后”。他4年前来到山东济南,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叫费腾。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春节期间,原本打算大干一场的他不得不关闭了餐厅。家人怕他不安全,希望他回瑞士,被他拒绝。“他们在国外,不一定了解真正的中国,而我生活在这里,我看得见。”费腾说。

  1月底,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通过英、日、韩、俄、德、法六种语言发布了《致在鲁外籍人士倡议书》。费腾说:“我们这些外国人很快就知道了疫情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咨询电话、防护措施、就医办法等,这让我们觉得很放心。”

  几个月来,费腾见证了许多感动。“每个人出门都会主动戴口罩;不管是什么天气,小区门口都有人执勤,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有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24小时工作,他们很辛苦。”他说。

  费腾打电话告诉家人,疫情是全人类的疫情,中国是他的第二个家,他在这里不仅很安全,而且还要参与到抗疫工作中来。

  3月1日,费腾将自己买到的一万只口罩和大量消杀用品捐赠给济南市政府、公安局以及社区工作者。他说:“我在中国得到了很多帮助,也想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这是我的责任。”

  “刚来中国从事餐饮业的时候,我就发现中国人很团结,中国菜都冒着热气儿,一起吃饭特别热闹,像热水沸腾一样,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费腾说。

  餐饮业复工,费腾做的第一件事是吃一顿老济南“把子肉”解馋。

  “把子肉太好吃了,很香,而且不腻。”作为鲁菜爱好者,费腾觉得自己的胃很幸福,“菜品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有相同之处,炖把子肉时要放葱、姜、八角等,就跟法国菜里鹅肝要配苹果吃一样,有它的道理。”

  关于未来,费腾希望自己可以创新鲁菜,带鲁菜“走出去”。“我对鲁菜有信心,更对中国有信心,不管是抗击疫情还是经济社会发展。”

  这两天,除了自己的法式西餐厅人气逐渐变旺,费腾还收到一个好消息,房东告诉他可以减免西餐厅部分房租。

 
青山一道同云雨 中韩居民社区抗疫记
青山一道同云雨
中韩居民社区抗疫记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新华社天津5月5日电(记者刘惟真、张宇琪)“守岗战疫情,辛勤为人民。患难见真情,中韩一家亲。”天津市南开区体育中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天津市南开区阳光壹佰国际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最近收到了一份见证中韩居民间浓浓情谊的礼物——由街道内韩国籍居民送来的锦旗。

  天津市南开区体育中心街道是一个“国际化”大家庭,疫情期间有600余户在天津留学、生活的韩国友人返回街道内的时代奥城与阳光壹佰国际新城社区。疫情发生以来,中韩居民团结抗疫,共同筑起了严密的社区防线。

  2月6日,52岁的天津韩国人会首席副会长申银植踏上了从韩国返回天津的旅途。没想到,这次自己竟成了天津社区抗疫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隔离观察期结束后,居住于时代奥城的申银植受邀走进了社区居委会,参加了一场特别的会议。“社区工作人员与我面对面恳谈,向我征询如何做好返津韩国友人安置工作的意见,也向我介绍了疫情防控举措和原因,让我在理解的同时深受感动,想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申银植说。

  作为天津市南开区内的集中隔离观察点之一,天津海洲国际酒店启用前期承接了居住在体育中心街道的入境返津韩国居民的集中隔离观察任务。为了协助社区进行说明工作,申银植主动与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海洲国际酒店。韩国友人抵达酒店后,他一边当翻译,一边核对人员信息。“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疫情的情况和隔离观察的必要性,安抚大家的情绪。”申银植说。

  同在海洲国际酒店内忙上忙下工作着的,还有居住在阳光壹佰国际新城社区的天津韩国人会常任副会长郑义焕。

  为了做好管控工作,郑义焕在返津韩国居民登机前就进行联系统计,将防控“关口”前移。到达酒店后,再协助韩国居民签署告知承诺书、安排入住事宜……郑义焕与申银植经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休息。

  郑义焕在机场与隔离酒店间奔波,他的妻子李星福则在社区防控一线忙碌。出生于黑龙江省的李星福有语言优势,与韩国友人沟通便利,也对社区内的韩国居民情况颇为熟悉。

  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李星福主动协助社区进行翻译宣传工作。她还帮工作人员按照社区内韩国居民的返津日期分别建立微信群,随时关注其体温情况、询问生活需求。

  “她身材瘦削,却跟着我们扛蔬果、搬快递,大包小包地把生活物资送到当时在居家隔离的韩国朋友家门口。为了接应晚间返回社区的韩国居民,她硬是跟我们在小区门口等到凌晨,连15岁的女儿都时常帮助我们一起工作。”天津市南开区体育中心街道阳光壹佰国际新城社区党委书记王叩说。

  疫情期间同风雨、共分担的经历,让中韩居民间的友谊进一步加深;家一般的温暖与关怀也让身处异国的韩国友人对社区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来到天津多年,我一直非常热爱这座城市。这次疫情期间,我结识了很多善良的社区工作者,对这里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也感受到中韩居民协力抗疫,结成了命运共同体。”郑义焕说。

  疫情期间,天津韩国商会成立了一支应急队伍,郑义焕、申银植等人与街道、社区工作者密切配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维护了社区的安全稳定。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申银植说。

 
仁心安处是吾乡 一对外国医生夫妻的三轮抗疫故事
仁心安处是吾乡
一对外国医生夫妻的三轮抗疫故事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新华社杭州电(记者魏董华、王俊禄、顾小立)“我在中国当志愿者的原因很简单,不管我是哪国人,首先我是一名医生,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中国疫情最严峻时,医生苏玛(31岁,毛里求斯籍)和丈夫豪孟德(35岁,巴基斯坦籍)选择留在中国,并肩战“疫”。从温州高速口参与防疫筛查,到在海外社交媒体辟谣引导,再到投身家乡战“疫”,这对医生夫妻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温州战“疫”的“守门人”


  不仔细看,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苏玛与豪孟德,就像在疫情一线冲锋的普通中国医生。在温州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他们主动申请到城市出入口当“守门人”,对初查异常的群众进行复查。

  苏玛2008年来到中国,在温州医科大学读书,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后,在温州和平国际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丈夫豪孟德10年前在郑州大学学习临床医学,毕业后为了爱情追随妻子来到温州,在同一家医院做骨科医生。

  “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现在遇到困难,我们要一起努力。”当医院通过微信群招募志愿者时,二人毫不犹豫报了名。

  温州约有18万人在湖北武汉经商、务工、求学。疫情发生后,防止疫情输入、扩散成为当务之急。

  温州和平国际医院院长薛志辉说,苏玛夫妇从2月1日进驻温州南高速口,每天从数千辆进出车辆中筛查出体温异常者,一直持续到2月下旬疫情趋稳。

  “如果有人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将被送到临时隔离点,我们再用水银温度计复测。”豪孟德和苏玛说,“对发现的异常症状者,我们会呼叫救护车送去医院,确保不和外界有过多接触。”

海外社交媒体圈的“辟谣者”


  那段时间,尽管夫妻俩觉得防护充分,但远在海外的家人还是非常担忧,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让他们回国。

  “他们之所以害怕,主要是从国外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夸张和不完全真实的信息,包括不少假新闻。”苏玛说,我们意识到,需要把自己见证的疫情真相,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到海外。

  起初,豪孟德利用“脸谱”把准确信息告诉家里人,比如这次疫情的死亡率是多少、每天感染的人数,以及中国政府为控制疫情采取的措施。

  苏玛则把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换成了穿着防护服当志愿者的照片,还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不少科普视频和海报,“很多外国朋友点赞转发。他们留言问我真实的疫情,我都会逐条回复。”

  “从最初劝我们离开,到现在鼓励我们坚持,周围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苏玛说,这就是真实信息抵达海外后的效果。

家乡抗疫的参与者


  “进入3月份,温州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可是没想到,毛里求斯的确诊人数却在逐渐增加。”苏玛说,自己的祖国发生了疫情,她也很想回国贡献力量,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无法成行。

  苏玛的独特经历,让她成为家乡抗疫工作的有力助手。毛里求斯共和国卫生和健康部公共卫生主任两次打电话给苏玛,咨询温州的抗疫经验。

  为毛里求斯募集防疫物资、接受祖国媒体采访、撰文宣传温州抗疫经验……苏玛的“战斗”仍在持续,每天的日程满满当当。

  “我号召家乡人民学习中国的经验,比如宅在家中、戴口罩等。”苏玛还在网络上发起“隔离日记”趣味接龙游戏,让每个加入的网友发一个自拍视频,分享生活中的乐趣,让宅家的人有所抚慰。

  “目前,接龙人数已经有8200多人。因为人员比较多,我家乡的朋友帮我一起管理。”苏玛说,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希望疫情尽快过去,生活重回正常。

 
三十年匠心的坚守与闪光 装配能手陈军和他的“工人先锋号”
三十年匠心的坚守与闪光
装配能手陈军和他的“工人先锋号”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记者杨丁淼)外表分毫不差的机械配件,过一下手就能知道合格与否——在最基础的钳工岗位上,陈军已经干了三十年。今年疫情期间,技术精湛的陈军和他的“工人先锋号”迎来了“高光时刻”。

  50岁的陈军是南通通机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技术工人,他带领的装配班组是江苏省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主营日用化工相关智能装备制造的企业,为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由于疫情时期的特殊需要,公司转产口罩机。

  正月初八,还在休假的陈军就接到维修口罩机的任务。而口罩机是陈军团队从未接触过的机器类型。“我们平时做的设备智能化程度高,机械构成复杂,但原理都相通,所以坚信凭积累我们能够胜任,而且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行不行都要试一试。”陈军说。

  从早晨7点干到晚上9点,陈军团队就将南通海安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的3台耳带机、30多台点焊机修复完毕,口罩产能至少提升20%。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不少企业慕名求助,到了其中一家,陈军傻了眼:这是一批上世纪末的口罩机,是企业2009年购买的二手机器。企业负责人坦承:“要不是疫情,过完年就准备当废铁卖了。”

  修复这种老旧机器对陈军来说技术上并非难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买不到配件。在陈军带领下,工人们硬是自己动手加工配件,3天就把3台锈迹斑斑的口罩机“抢救”过来,保证每台能够日产口罩2万只。

  疫情期间,陈军团队修复口罩机都是公益性的无偿服务。由于技工不能返厂,他们还义务承担起保养维修的职责。有一家企业新购入的一条N95口罩全自动生产线无法运行,厂商要求运回广东东莞调试。团队中的电气工程师周建鹏接手后,不到1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为口罩生产争取了至少一周时间。

  “都说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技术工人更是如此。但平庸和卓越的区别,就在于对重复的态度,匠心背后也正是对枯燥的坚守。”通机股份副总经理孙倩说。

  陈军说,他天生热爱机械,从未觉得枯燥,反而乐在其中,即使工厂改制前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也从没考虑过转行或放弃。工友和徒弟们说,“陈军把每一台设备当成作品雕琢,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技术工人,但成千上万我们这样的技术工人,汇聚起来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底气。”陈军说。

 
浴“水”重生:沿淮行蓄洪区脱贫了
浴“水”重生:沿淮行蓄洪区脱贫了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4月15日颍上县沿淮平原景色。   新华社发(周牧摄)
 
 
  四月的淮河畔谷美花香,清冽的淮水徜徉在皖北平原,鱼跃鸥飞。
 
  张朝玲仿佛头一回看见这样的淮河。6年前,她拗不过丈夫的执意,举家搬回了这个当初拼了命逃离的“水窝子”。此刻,她庆幸自己回来了。
 
  淮水汤汤,曾福泽于民,亦降祸于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干流安徽段共设行蓄洪区20余处,区域内生活的人曾“穷于水、困于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在淮河两岸打响。改善人居环境、兴建基础设施、发展适应性产业,沿淮多地闯出了一条因水制宜、生态优先的脱贫“水路”。
 
  过往的苦难和奋斗,是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至此,沿淮行蓄洪区贫困人口全部告别贫困!
 
从“恨水”到“爱水”


 
  这是淮河岸边特有的景象。沿路一排排去皮的杞柳枝,在骄阳的烘烤下,发出浅黄的光泽。
 
  熟练的手法,翻飞的柳条,街头巷尾,人们在说笑中,麻利地编织着形状各异的篮子、簸箩。
 
  三十年前,这样一个簸箩,对于张朝玲一家五口来说只能换取几顿米和一点盐。
 
  那时,地处淮河中游的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宋台子村还是一个穷苦的“水窝子”,20岁出头的张朝玲每天望着水中恣意生长的杞柳,最大的愿望就是逃出这里。
 
  杞柳喜水,人却恨水。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因“两头高、中间低”的独特地形,中游地区十年九灾。每至汛期,两岸便只剩一片泽国、百座“孤岛”和几万个风雨飘摇的家。
 
  “泥巴墙,泥巴凳,除了泥巴没家当。”冬棉夏单全都搭在一根麻绳上,水来了,拽上就跑,水退了,人再回来。
 
  “家住沿岗头,吃水贵如油,盼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因水致贫”的行蓄洪区成为安徽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霍邱县王截流乡军台村党总支书记陈家好不信“邪”,“怎么就不能做点水‘文章’?”
 
  王截流乡地处淮河流域最大的城西湖行蓄洪区,这是水洼子里的“锅底”。
 
  从2015年入冬到第二年开春,他顶着骂声一片,硬是在村里核心区蹲守了几个月,协调农户置换土地,准备连片发展“稻虾共养”。贫困户陈家富怕“呛水”,陈家好拍着胸脯说,“你大胆干,虾苗我给你!亏了算我的!”
 
  路子走对了,劣势也能变优势。敢于“吃螃蟹”的十多户贫困户当年就达到了脱贫条件。
 
  新中国70载治淮不辍,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建成。2007年以后,得益于临淮岗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淮河再无泄洪。
 
  立足资源禀赋,化水害为水利,发展适应性产业,沿淮行蓄洪区探索特色产业扶贫之路。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一幅绿色发展的画卷正缓缓铺开。
 
  杞柳成了“摇钱树”。张朝玲回来了,带回了一个年产值近2000万美元的柳编厂,带动上百户贫困户脱贫。
 
  陈家好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龙虾书记”。每天3万斤龙虾从军台村运往全国各地,全村发展稻虾产业1.3万亩。
 
  静静的淮河故道上,朝阳从树林中探出头,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这个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迎来新的一天。
 
  “这里是唐垛湖行蓄洪区腹地,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可以发展水上娱乐,利用滩涂、草地兴建草场。”52岁的淮罗村党支部书记罗运官谋划着壮大观光休闲农业。
 
  淮罗村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淮上草原”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200亩采摘园里瓜果四季飘香。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霍邱县委书记刘胜说。6年间,沿淮行蓄洪区贫困发生率从11.4%下降到0.28%。
 
  “水口袋”生出“幸福花”。
 
百座“孤岛”的蝶变


 
  睡到半夜,朱华芬还是起了身,披着袄子出了门。举起探照灯,一道耀眼的白光一路照到台子西头,眼前是成堆的砖瓦,遮蔽家门几十年的房子全没了。
 
  “老头子,真拆了,真拆了!”57岁的朱华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半夜的,你干啥哩?”老伴儿耿保全跟了出来,“这不是做梦呢!”
 
  阜南郜台乡连台子村民朱华芬从出生到出嫁,从没离开过濛洼,但她一度铁了心要把女儿嫁出庄台。
 
  庄台,沿淮行蓄洪区特有的居住形态,洪水时群众的“保命岛”。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共有199座庄台,其中濛洼行蓄洪区就有131座。
 
  “出门一线天,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道出了庄台人居环境的窘迫,户连户、窗对窗,整日不见光,路窄的连棺材都抬不出去,贫困发生率曾是安徽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
 
  “知道啥叫‘拐弯抹角’吗?”朱华芬指着门外,“对着的两家人,各把墙拐切掉20公分,抹出个弧型,板车才能拐弯。”
 
  阜南县委书记崔黎清楚地记得自己“两次被怼”。2012年年三十晚上,他接到村民电话:“跑一千多公里回来过年,家里停电,电视都看不了,你总不能叫俺一家都坐被窝啊!”2015年黄冈镇一个柳编的企业主找到他,“啥优惠政策都不要,您把那条路修了就行!”
 
  那时,阜南户均用电量仅0.83千瓦,连电风扇都带不动,全境只有一条国道和一条省道。“基础设施跟不上,‘两不愁三保障’只能解决暂时性问题。”崔黎说。
 
  脱贫攻坚让庄台迎来新的契机。国道破土动工,污水管网重新铺设,农网改造全面铺开……安徽省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要求,有序推进庄台整治、安全建设等工作。
 
  庄台的蝶变仅仅是一个缩影。脱贫攻坚以来,安徽沿淮行蓄洪区修建各类农村道路1416公里,实施电网升级改造项目178个,新改扩建农饮安全工程41个、学校482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276个,累计投资近30亿元。
 
  “孤岛”变“高地”,今天的庄台,路相通、塘清澈,71岁的郎楼村村民郎健喜上眉梢,“现在生活好了,多活一秒是一秒!”
 
共同守望终见安澜


 
  村里人都管金广玲四岁的女儿叫“小扶贫”,出生五个月起就陪着妈妈跑扶贫。
 
  亮灯到凌晨的村部里,两张凳子一拼就是“小扶贫”的“摇床”;烈日下,妈妈去田间地头走访,“小扶贫”在树荫底下一玩就是半天。一个深冬的雪夜,金广玲抱着女儿下班回家,掉进泥沟里,女儿用小手为她拭去泪水。
 
  四年前,“90后”金广玲放弃大城市生活,回到家乡阜南县王家坝镇李郢村当起了扶贫专干。
 
  为什么要回来?因为濛洼人生来与淮河并存。金广玲言语间没有丝毫犹豫。
 
  千里淮河,流淌着淮河人的灾难史,也流淌着淮河人的奋斗史。
 
  从“舍小家保大家”的濛洼精神,到“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的铮铮誓言,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治贫精神在这里深植、沿袭。
 
  沿着夜色中的淮河堤坝向东望去,295盏路灯犹如星光,点亮了整个汪李村。
 
  “洪水肆虐之年,他们舍小家保大家,做出巨大牺牲!好日子,他们不能掉队!”回想起扶贫的一千多个日夜,驻村第一书记张坤目光坚定。
 
  在颍上县杨湖镇汪李村两委办公室,一米多长的地图上记载了所有贫困户的地理位置、致贫原因、帮扶措施。2017年,张坤作为中铁四局选派的驻村工作队一员来到这里。
 
  入村走访时,被老乡家的狗咬过;数九寒冬的夜里,帮农户加固被雪压倒的蔬菜大棚;炎炎夏日背着馒头白水,田间地头一待就是一天。
 
  选择担当,便要风雨兼程。一项项脱贫密码被破解,淮河两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党民一条心,社会各界齐心聚力,让无数渴望脱贫的沿淮百姓燃起希望。
 
  “把一天当25小时过,把‘贫困’的帽子扔到九霄云外!”靠种辣椒脱贫的董贺勤一身有使不完的劲。从政府帮扶建第一个大棚到如今发展到35个,67岁的老董骄傲地说,“还有千把块,就能攒着一百万了!”2017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千里沃野散发着盎然生机。颍上王岗镇的田野花圃里,“90后”女孩唐洪田用2700多种花卉装点着这片新生的土地。
 
  希望,从花开处升腾。
 
(记者王圣志、刘美子、水金辰、屈彦)新华社合肥5月4日电
 
从不信任到事事都找他 贵州80后“博士书记”的驻村帮扶故事
从不信任到事事都找他
贵州80后“博士书记”的驻村帮扶故事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贵阳5月5日电(记者李春惠、李凡)尽管“五一”假期有难得的两天休假,但休假中的吴迅总是忙个不停,有村民刚从外地回来,他打电话耐心讲解现在的疫情防控政策;村里经果林要到压枝塑形的时候了,他又不放心,提前预约技术人员前去指导……

  “村民大小事都喜欢找我,我也很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

  “80后”吴迅,2016年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工作。这位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研究的博士后,2018年3月主动请缨到贵州省石阡县青阳乡大坝村挂职驻村第一书记。

  “博士来村里当干部,得不得行哟?”“高射炮打蚊子,怕是大材小用了吧?”刚进村里,吴迅就遭到村民“泼冷水”,但他没有灰心,“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相信能取得村民的信任。”

  吴迅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村民。71岁的村民江朝明说,两年前,他家厨房烂砖烂瓦,一直漏雨,吴迅走访时掏出500元钱帮他换上彩钢瓦,解决了漏雨问题,之后又争取到扶贫资金,拆掉厨房烂砖砌上了石砖,“他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用了几个月,吴迅走访了全村280多户村民,通过开院坝会、党员会的方式,了解老百姓的发展意愿、劳动力情况等。有空时,他也跟村民聊聊上一辈农村人的辛苦,说说现在的好政策,讲讲自己小时候摘果子、掏鸟窝的趣事……渐渐地,村民逐渐接纳了这位驻村的博士。

  大坝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村民以前多种植苞谷、洋芋等传统农作物。一亩地平均收成700多元,扣除劳动力成本、肥料钱等,每亩土地收入并不多。

  2018年村里引进合作社示范种植高粱30亩,吴迅还帮忙找到了一家酿酒厂收购高粱,可村民就是不愿意种。

  “村民没种过,不敢冒风险,我就挨家挨户去说,要是亏了,算我的。”第一年,只有几户村民跟着种高粱,其中一户种5亩赚了1万元。“老百姓看到了效益,第二年主动要种子,50多户村民共种植300亩高粱。”吴迅说。

  2019年以来,大坝村又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形式,发展苗木、辣椒种植和观光鱼塘等产业项目,此外,吴迅争取到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发展蜂糖李、樱桃等精品水果。2019年底,大坝村实现全部脱贫,村民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

  在和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吴迅被深深感动。2019年初,大坝村持续降温十多天,吴迅住在村委会,正为没有水没有菜而发愁,几位村民挑着水桶、背着红薯和洋芋送到他的住处。“你真情实意地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也会信任你。”吴迅说。

  五月来临,气温回升。在大坝村,每天有几十名村民忙着给苗圃基地的花木塑形、浇水,在精品水果园给树木剪枝、施肥,他们每天的务工收入在80元到120元不等。吴迅说,今年村里最重要的就是管护好现在的产业,让老百姓增收更稳。

 
香在深山有“远亲”
香在深山有“远亲”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长沙5月5日电(记者席敏)“亲,你要的腊肉已经发货啦”……“五一”小长假,经营腊肉制品的易少华、易定涛父子,忙得不可开交。一声声“亲”中,大山里的美味腊肉走向全国各地。

  父子俩是湖南省邵阳县河伯乡石塘村村民。父亲易少华,今年55岁,腊肉制作经验丰富;儿子易定涛,今年30岁,学会了父亲全套本事。父子俩曾在沿海地区打工,看到家乡变化越来越大,两人一商量就回了村。

  刚回到村里,易定涛推着小板车到县城叫卖腊肉。第一天,只卖出4两,他很兴奋又很沮丧:“有人买我的腊肉,很开心,可顾客太少了。”

  经过一番市场考察,易定涛和家人决定,将腊肉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于是,他们在国内6家电商平台开设了店铺。

  制作车间设在村子里。易定涛身上套着围裙,钻进一间间用途不同的房子,认真查看腊肉的品相。腌制、风干、烟熏、检验、包装……每道环节都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进行。成条的腊肉挂满房梁,油茶壳燃烧产生的烟雾,裹着清香缓缓升起。易定涛往火堆上添加了一些油茶壳,打量着腊肉的成色说,再过几天,就可以出货了。

  每天,易定涛开车将打包好的腊肉送到30公里外的县城,通过快递发给远方的“亲”。生意最红火时,一天的销售额就达18万元。

  父子俩经营的店铺背后,有周边两个村的8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7年开始,易少华父子俩借鉴电商扶贫方式,将仔猪交由贫困户养殖,出栏时以略高于市场价回收。

  几年下来,乡亲们养殖的畜禽越来越多,父子俩网店里的商品也丰富起来,已有腊肠、腊鱼、腊鸡等16种。一声声“亲”的吆喝声中,腊肉制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贫困户的荷包也越来越厚实。从2017年起,贫困户易桂华就在易少华父子俩的车间熏制腊鸡等食品。她说,过去靠山坡间的几亩耕地,一年难存下2000元,如今每月工资收入就有3000元。“没想到,熏肉的老手艺也成了挣钱的门路。”易桂华笑着说。

  山间烟火气,亦有醉人香。今年年初刚刚摘下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邵阳县,一大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产,正借助电商继续走出大山奔向“远亲”。

 
“花田”喜事
“花田”喜事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经历了多年的四处奔波,47岁的柏桃花终于过上了稳定的“上班族”生活。

  柏桃花是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东上坝村的村民。一直以来,除了守着家里的几亩地,她还四处打工挣钱。“因收入不稳定,所以人要到处跑。”她说。

  去年3月,柏桃花收到了镇里的用工通知:就近打工,按天计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来到这个兰花车间,经过简单培训,干起了给兰花装箱的活儿。

  车间里,一排排兰花整齐摆放,一片红艳艳,一片黄灿灿,各色各样竞相开放:有的如裙摆飞扬的少女,有的还飘出醉人的香味。柏桃花被这满目兰花“留”住了。“每天按时上班,不仅人轻松,还能照顾家里。”她说。

  如今,柏桃花包装兰花的手艺越来越熟练,一个月能挣2600元左右,日子越过越舒心。不仅如此,她还邀同村的几名妇女一起来务工。

  柏桃花务工的花卉企业来自南方,2019年由政府招商引资进驻民乐县。“民乐县地处河西走廊,我们在这里布局,主要看中‘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张掖市文德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爱军介绍,南方湿热的气候适宜育苗,但西北气候干燥、温差大,病虫害少,光照条件更适合兰花生长,花卉品质更好,符合欧洲市场的消费标准。

  民乐县东上坝振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尚高善介绍,民乐县将当地原本产出较低或闲置的温室大棚提供给企业作为生产用房,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农户也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如今,不仅是柏桃花,周边30余户贫困户也因“花”走上脱贫路,人均月增收约2700元。“花田”成就了大家共同的喜事。

(记者何问、王博) 新华社兰州5月5日电

 
北大毕业生,驻完一村又一村 第一书记苏勇力的6年“扶贫路”
北大毕业生,驻完一村又一村
第一书记苏勇力的6年“扶贫路”

( 2020-05-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苏勇力(中)在加西村驻村时与村民商量开建通往三台屯的硬化路(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宁5月5日电(记者徐海涛、吴思思)简单的随身用品、写满驻村经历和感受的驻村日记、印着自己名字的小马甲……
 
  两年前,苏勇力收拾行囊踏上他的“连任”之旅,目的地是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一个叫案相的山村。
 
  记者日前来到案相村时,苏勇力正在一个养鸡场旁和村民商量新引进一批鸡苗。皮肤晒得黝黑的他,已没了曾经“白面书生”的样子。
 
  2011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苏勇力放弃北京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4年,他主动申请到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并在2015年9月任期届满后,申请继续留在加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初到加西村,苏勇力看到,不少村民还居住在破旧的木瓦房里,有的高山屯甚至连砂石路都没通。“加西村人均只有几分地,过去村民主要依靠种玉米维生。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村贫困发生率达38%。”苏勇力回忆说。
 
  如何脱贫?苏勇力在大山里寻找答案。他带领村“两委”干部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开会讨论。加西村小学校舍破旧,他筹资80多万元新建宿舍楼,解决师生住宿问题;村里高山瑶寨缺水,他在附近山头徒步寻找水源,并申请项目建设水柜。
 
  经过广泛走访,苏勇力对村里产业发展有了思路:一方面,加强党建促脱贫,结合石山实际探索种桑养蚕;另一方面,攻坚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2017年,加西村顺利脱贫,全村当年仅桑蚕产业收入就有500多万元。”加西村党支部书记劳庭铁说,在产业取得突破的同时,加西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加西村党支部在2016年和2017年自治区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中,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2018年春季,苏勇力在加西村的驻村工作进入尾声。让人想不到的是,他选择到距离加西村几十公里远的案相村“连任”驻村第一书记。
 
  “我要结合此前的经验,去更艰苦的地方,啃更硬的骨头。”苏勇力说。地处大山深处的案相村,山多地少,村屯分散,苏勇力结合村里实际,巩固提升传统的茶叶、山茶油等产业,并探索发展种桑养蚕、林下养鸡等产业。
 
  “很多项目都是苏书记带头跑出来的,他特别实干。”案相村村委会主任王云忠谈及村里的变化很是感慨。2019年,曾在全县考核排名靠后的案相村打了一个漂亮“翻身仗”: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6万元,排名全县前列,并在全县“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中获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三面红旗。
 
  如今的案相村,屯屯通了水泥路,全村贫困发生率已由2018年初的14.9%降到2020年初的1.7%。“村里新建了两个规模养鸡场,扩建了几处蚕房,今年我还打算组织村民养鱼,继续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苏勇力说。
 
  苏勇力脚步不停。6年前驻村时购置的私家车,里程已超过了10万公里。在桂西大山里,苏勇力已扎根6年多。他带给山村变化,山村也“回馈”他以温暖。
 
  群山连绵,山路蜿蜒。苏勇力和村民们期待着山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