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研究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定将有关意见提请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党中央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方针政策,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进,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加强对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需要。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支持,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会议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治愈出院人数较快增长,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减少。同时,要清醒看到,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会议指出,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要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继续加大救治力度,根据需要继续加大医务人员和医用物资支持力度,加强力量薄弱地区防控。要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要落实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加强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要继续抓好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需要。
会议强调,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规划。
会议指出,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要制定明确的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服务,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跨区返岗,努力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做好因疫情致贫、返贫农户的帮扶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要帮扶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要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和农业防灾减灾。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会议指出,要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要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要支持出口重点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鼓励灵活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强化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做好疫情导致的无供养困难人群保障。及时抚恤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职的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妥善照顾他们的家属。
命运与共共克时艰 |
战“疫”中的中国与世界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新华社记者韩墨、韩梁
长河奔腾,常现急流险浪。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剧烈冲击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之舟。
这是艰苦的较量。为拯救更多生命,世界各国在多条战线并肩战斗。身处最前线的中国,以万众一心的意志和扎实有效的行动,与疫情顽强斗争,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这是无畏的前行。不论国籍,无问西东,世界各地的声援和驰援融汇成爱的暖流,闪耀着文明光芒,传递信心与希望。
这是必胜的战斗。从信息共享到政策协调,从联合研发到综合施策,人们同舟共济,凝聚强大合力,扬起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风帆。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德国籍教师西尔维亚·施罗德2017年到武汉大学任教。她这样描述抗疫中的武汉:“过去数周,我所看到的武汉是一个面对逆境众志成城、决心战胜重大危机的城市,我看到了武汉人民万众一心、自我牺牲的精神,我看到了他们控制疫情的坚定决心,我也看到了他们对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期盼。”
施罗德的文章发表在爱尔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爱尔兰时报》上,被许多当地读者转发。此刻,同“施罗德们”一样,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投身这场战“疫”行动,以巨大付出和代价有效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
面对这场突发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强大的毅力和责任感抗击、坚守,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举国上下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危急时刻,尽显担当。近一个月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挥战“疫”,并与多位外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或会见,保持密切沟通,分享中国疫情防控情况,传递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战“疫”的坚定决心。“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综合实力,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和解放军医疗队前赴后继、驰援湖北;工人们夜以继日建设新医院、生产医用物资;科研工作者全速攻关;居民们自觉接受测温、隔离和限行;年轻人们加入志愿者队伍,参加公益服务;众多企业在“硬核防疫”的同时逐步开始复工复产……
中国行动、中国速度,汇聚起全球抗疫的强大正能量,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他说,中国采取了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措施,“为全世界赢得了时间”,“中国不仅保护了本国人民,也保护了世界人民”。
“中国制度在危机形势下效力巨大,强大的人力物力和功能完善的层级制度,中国二者兼备。”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高级专家伯恩哈德·巴尔奇如此评价。
波黑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无私奉献和以智慧积累为基础的团结,以及过去40年在消除贫困和建设全球知识中心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都使我对中国赢得这场战役充满信心。”
血脉相连,大爱无疆。疫情暴发后,海外广大华侨华人、留学生、中国企业和机构驻外人员第一时间响应,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捐物,献计献智。“国家有难,我们义不容辞!”
大道不孤,真情无价。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物资援助源源不断,汇成善意暖流。
艰难时刻的声援,带着感同身受的关切。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专门发函致电,表达对中方的坚定支持。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疫情肆虐之时专程访华,“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亲率民众为中国诵经、祈福。韩国总统文在寅说,助邻即助己,“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泰国总理巴育录制视频为中国鼓劲,“我们携手共进,一定能共度时艰”。
雪中送炭的援助,饱含患难与共的深情。巴基斯坦紧急调集全国医疗储备驰援中国;伊朗向中国提供数百万医用口罩;俄罗斯、白俄罗斯出动军机向中国护送防疫专家和多批援助物资;英国、德国飞抵武汉的撤侨包机上装载着医疗物资;长期接受援助的欠发达国家赤道几内亚向中国捐款200万美元……
地球村的普通人展现出“天下一家”“人间有大爱”的高尚情怀:日本“旗袍女孩”在寒风中久久鞠躬为中国募捐,数百犹太民众在耶路撒冷“哭墙”用希伯来文和中文为中国祈福,身处南京的叙利亚留学生拉丁为民警送去捐款和信件,意大利国际米兰队球员身穿“中国加油”的特制球衣步入赛场、“始终不渝,团结如一”的标语出现在球场屏幕……
疫情的“逆行者”也有在华的外国人。法国全科医生菲利普·克莱因最近一直穿梭在武汉大街小巷。疫情面前,他没有选择离开武汉,而是留了下来,开车为患者上门服务。这是他眼中“支持武汉市民不断坚持的一种方式”。
磨难是淬炼友谊的熔炉,也是检验人性的试金石。危难关头,个别无良政客和媒体向中国“泼脏水”、妄图挑起针对中国和华人的歧视,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开放包容、力挺中国的民意成为不断涌动的潮流。正义与良知、勇气与大爱的文明光芒,必将驱散疫病的阴影,映射胜利的曙光。
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大家给予的每一份宝贵支持,我们都会铭记于心”。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与帮助、声援与鼓励,是中国长期践行互利共赢外交政策、坚持正确义利观的温暖回响,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和鸣。
时而委婉悠扬,时而明亮高亢,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萦绕在意大利总统府。这场由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提议举办的特别音乐会,传递携手并肩、共护家园的深厚情谊。
意大利人民没有忘记,2016年8月,意中部遭遇强烈地震,中国民间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驻意中资机构和当地华侨华人纷纷捐款捐物。在灾难和共同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是在孤军奋战。
当今世界,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从20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消灭天花,到抗击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遏制致死率高达90%的埃博拉病毒,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人类社会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是战胜病毒和瘟疫的关键。近日,世卫组织牵头,全球400多位专家汇集日内瓦,参加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共寻抗疫良策。
国际科研合作是战“疫”利剑。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几天内,中国科研人员就将病毒基因序列共享到公共平台,展现出令人赞赏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上周末,12名来自世卫组织和全球各地的专家抵达中国,开始与中方专家共同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特性,了解防控效果,为中国和全球下一步抗疫工作提出建议。
“病毒没有国界,需要全球共同回应。”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全球化”概念最早提出者之一马丁·阿尔布劳说,传染病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让人们意识到协作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生活在同一地球村,我们携手前行,守卫共同也是唯一的人类家园。
“要相互团结,团结、团结、还是团结。”谭德塞的呼吁,表达了人们的普遍期望。为克服严峻挑战、建设更加安宁美好的世界,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守望相助,心手相牵,以恒久努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造福人类。(参与记者:常天童、赵嫣)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吃粉撸串,商圈“打卡”,动车出厂:湖南“标签”复苏记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老板,一碗肉丝粉,宽汤,免青。”早上8点,家住长沙市天心区天鸿小区3栋的颜政来到易裕和粉馆,点了一份“心痒”很久的米粉。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进店之前要先登记、测体温、洗手消毒,按照“一人一桌”就餐。
“春节放假以来,第一碗米粉,还是老味道,太想念了!”颜政说,疫情暴发以来,大家都配合政府防控要求宅在家里。现在复工复产要上班,附近的小粉店、小餐馆又渐渐热腾起来。
每当夜幕降临,夜宵便成为很多湖南人的“最爱”,长沙一些夜宵集市更是火爆无比。因为疫情出现,湖南各大城市的夜宵摊一度沉寂……
近几天,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夜宵一条街”的门店逐渐开始营业,重现灯火通明。尽管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夜宵只能打包回家或者送外卖,但还是成了很多人的“深夜食堂”。
“一把烤羊肉串、两把烤韭菜、一个烤茄子、一盒花生米。”资深“夜宵粉”王兴帮,在自己最喜欢的夜宵店熟练地点了心爱的夜宵,微信扫码付款后打包带走。“带到家里还是热乎乎的,跟老婆孩子一起吃,韵味得很!”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疫情之下,吃一碗米粉、撸一串烧烤,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只是一份餐食,更意味着日常生活正在走向正轨。
位于长沙市中心的五一商圈,汇聚了丰富的业态,是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和游客“打卡地”,每年的客流量以数千万人计。近日,商圈内有着“三湘第一街”之称的黄兴南路步行街渐渐热闹起来,一些服装店、甜品店陆续开门迎客。
20日,长沙本土奶茶品牌“茶颜悦色”开放了位于黄兴南路步行街的一家实体门店,再次引发了消费者“打卡”。中午12点营业,11点多门口就已排着长长的队伍。尽管只开放了一家线下店铺,这家“网红奶茶店”的开张却被看作是区域商业“复苏”的标志。
黄兴南路步行街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步行街有1000多家商户,如今已有20%-30%的商户开门营业。对于具备防疫和用工条件的商户,管理部门鼓励他们开业,并给予一定的协助、支持。
“车开始多了,人开始多了。”长沙市五一商圈商家联盟主任潘晓林说,尽管晚上营业的商家还不多,酒吧、餐馆等吸引人流的“主力部队”尚未营业,但商业景气有了明显回暖迹象。
为了消费“引流”,不少湖南商户的业主减免租金,让中小商户“轻装上阵”。
理发店、洗车店、面包店……一批批商户,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序恢复营业。日渐浓厚的商业气息,支撑着民生需求,也活跃了经济的毛细血管。
中联重科长沙麓谷工业园展示坪内,首席技术专家高荣芝架起设备、调好距离、站定位置,化身为网络“主播”,向客户线上推介67米五桥泵车新品,在线的“粉丝”近2000人。
另一边的车间里,叉车在通道里运转,工人在各自工位上有序忙碌,焊花不时闪耀。除了戴着口罩、定时消毒,工人的作业场景和平常没有太大差别。
长沙是闻名全国的“工程机械之都”,包括中联重科在内的多家龙头企业自2月初起逐步复工复产。截至目前,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农机等各个板块都已经复工,人员复工率超过70%,产能恢复达到60%至80%。
中国动力谷,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城轨事业部交车车间。工程师宾苗、彭青,正在校正“天狼星号”动车组的安装位置,即将出厂交付。
“天狼星号”是中国首次向欧盟出口的动车组,去年9月首列车已运抵捷克。中车株机公司在加强科学防疫前提下,统筹全线找资源,确保后续的动车组订单按时交付捷克。
目前,中车株机员工复工率达85%,正在执行的海内外项目悉数步入正轨,包括墨西哥蒙特雷轻轨项目、菲律宾DEMU项目、捷克动车组项目等二十余个海外项目均已复工。
“我们的动车组将如约奔跑在世界各地,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企业践诺履约的实力和战胜疫情的决心。”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周清和说。
从动车组生产线到磁浮列车厂房,再到机车转向架焊接车间……“复工复产,我们志在必得”的标语,喊出了湖南“制造强省”的心声。
用生命完成最后的坚守 |
追记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2月18日,上午10时54分,一位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走了……
他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春暖花开前,他生命的刻度永远定格在51岁。
过去一个月,跟病毒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为众人抱薪者,终将被铭记。
“折腾了一晚上……我以为我要死了,缺氧。今早打了呼吸机,好多了!” 2月4日,丈夫刘智明发过来的一条消息让蔡利萍至今难以释怀,没曾想到微信上的几句简短对话竟是两人的永别。
“小肚鸡肠老公”是蔡利萍微信上对刘智明的备注名。在蔡利萍眼里,这位“小肚鸡肠”的院长,对自己“小气”,却把更多的时间和爱给了身边人。
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护士长,同在一线的她回忆说,1月份几名发热病人住进武昌医院ICU,刘智明担心病人就医治疗不及时、医生接诊流程不顺利,坚持自己带头查房。
从院长变成病人后,刘智明也没放下身上的担子。病人收进来没有?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吗?……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
“你现在不是院长,而是病人,你要听我的。”武昌医院ICU主任徐亮多次提醒刘智明必须好好休息!但刘智明总是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
“他总是这样,忙到没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武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珣曾去ICU看望过刘智明。当时刘智明已经用上呼吸机,说话都很困难,却还在叮嘱她,一定要确认有没有同事被感染。“明明自己都病得那么重,他想到的还是我们这些手下的兵。”
2月4日,蔡利萍连续4次给刘智明拨打视频通话,都没有接通,只好留言鼓励,“老公,你要加油。”隔了一小时,刘智明才回复。
在丈夫感染后,蔡利萍曾多次想去照顾,但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
谁也没想到,2月13日,刘智明病情突然加重,接受抢救。在生死一线之间,他还在反复强调,“不要给我插管!”
“我们的ICU病房不是负压病房,医生插管治疗容易形成气溶胶,有传染风险。”武昌医院纪委书记洪毅眼圈红了,“这个时候他还惦记着同事安危。”
时间倒回1月21日下午4点,因受疫情影响,武昌医院被征用为武汉市第一批定点医院,准备接收发热病人。
这是一个繁重的工程:两个小时内将门诊部改成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3天内完成全院既有499名其他疾病患者的转移工作,其中危重病人30余名,可供调用的救护车仅有4辆;转移病患的同时,对武昌医院西院区进行整体改造,建好300张隔离床位……
收到通知半小时后,刘智明迅速召集职能部门、医技部门商议方案,全院行动。当天下午6点,他们就把门诊部改成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
“这是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医院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
有医护人员也担心,收治医患如何保证医生和病人的安全?“我们会请来权威的院感专家来医院规划,保证‘三区两通道’的科学设置,一定安排好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在这场战役中受伤牺牲。”刘智明的话掷地有声。
改造任务繁重,1月22日凌晨4点,刘智明给妻子打电话,让她帮忙送些换洗衣物,因为改造成定点医院后他就不能回家了。
“一张床位就是一条命,能多一张就能多救一条命!”刘智明结合专家与医院实际,带领职工腾挪改造、反复设计,硬生生从“巴掌大”的西院区里腾出了504张床位,比上级要求增加了近七成,并且如期投入使用。
改造病区、腾挪病房、运送病人、调配人员、解决物资……一个个任务接踵而至,坐镇医院的刘智明连轴转。
“他经常是吃住在医院,就睡在办公室。抗击疫情以来,他一直坚持到一线去参加指导临床的工作。他的办公室非常小,能摆下的沙发也很窄,你知道他是一个1米8的大个子……”武昌医院党政办主任李秀荣说。
洪毅说,武昌医院战线长、任务重,在只有少量外地医疗队支援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还承担了血透、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治工作,三大院区收治患者约千人。武昌医院作为三级医院能够挺住,多亏了刘智明的坚守。
2月18日10时54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刘智明病床前的心电监护仪,变成了一条直线。
这位在一线抗击病毒的白衣战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即将到来时,永远离开了……
直到今天,武昌医院西区门口的宣传栏上依然挂着他的简介展板。
这段时间,每当提到刘智明,很多同事都会哭得无法自持。
“总不时张望电梯口,希望像往常一样,一抬头您从电梯出来,面带微笑地问我:病区都还好吗?”武昌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徐瑞杰在微信朋友圈依依惜别。
“他担心医护人员营养跟不上,请营养专家设计食谱,要求食堂伙食多加一些鸡蛋和水果。”食堂负责人郑凤霞说。
“我为好学生刘智明而感动。”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涂汉军专门为他撰写了悼文《二月缅怀》。他说,刘智明是一个三级医院的院长,本可以不去一线,可以远离病人,感染的机会是很小的。但他依然选择用生命完成自己最后的坚守。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刘智明医生感动了也挽救了无数生命。”2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过社交媒体对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表示哀悼。
然而,刘智明的同事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痛苦和缅怀——院内432名新冠肺炎患者正在救治。
“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名院长的责任和担当……战役还没有结束,病毒还很残酷,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集中精力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2月19日,在武昌医院科室主任微信群里,武昌医院党委书记王力霞忍着悲痛,发出了一封公开信。
“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一位同事这样说。新华社武汉2月21日电
马背上的疫情防控巡逻队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解除封闭管理 落实联防联控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李克强在考察口罩等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保障情况时强调 |
多措并举增加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
支持疫情防控防治保障有序复工复产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 |
切实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来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查看移动P3实验室检测工作、患者治疗管理等情况,通过视频连线慰问方舱内来自江苏、贵州的援汉医疗队员。孙春兰说,方舱医院是暂时的,但医务人员的精神是永恒的。
中央指导组来到位于汉口的一家酒店,这里是来自河南、广西和甘肃的医疗队员驻地,孙春兰看望并慰问医疗队员,督促指导湖北、武汉有关部门做好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孙春兰说,广大医务人员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体现了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不愧是生命的守护神、疫情防控的英雄。中央指导组代表党中央向医务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她强调,要切实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做好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和人员培训,制定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政策方案,统筹安排好轮休,加强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和人文关怀,让广大白衣战士真切感受到党中央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同时,要加强对保障方舱医院正常运转的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基层社区干部、志愿者的关心关爱。
目前,全国地方和军队系统已派出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中央指导组为每名医务人员准备了生活用品。
中央指导组一行还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本部,目前该院非新冠肺炎住院患者516人。孙春兰走访产科等病房,强调在重点抗击疫情的同时,统筹做好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保障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
分类分区分级管控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公安机关已协助劝返、隔离、查找有关人员16.6万余人。武汉市公安局紧密结合公安部部署开展的“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开展“万名警察进社区”,将转运送治工作作为当前公安机关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
针对有社区工作者在采取严格防控措施时矫枉过正的行为,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说,下一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将督促地方探索建立过度防控行为警示通报制度,同时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变化,分类调整城乡社区防控策略,推动社区逐步回归正常生活秩序。此外还将指导各地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培训,帮助其准确把握防控工作要求,避免矫枉过正。
对于如何推动恢复正常交通运输秩序、积极保障复工复产工作,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主任徐成光说,截至2月20日,有26个省份恢复了省际道路客运,30个省份恢复了省内道路客运;40个城市持续提供地面公交服务,78个地级市、90个县级市恢复了地面公交运营。
对于湖北、山东、浙江三省的5个监狱发生罪犯感染疫情的情况,司法部监狱管理局负责人何平说,全国监狱系统对监狱确诊的病例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隔离救治,同时对在疫情防控中排查不彻底、报告不及时、隔离不到位,导致发生输入性疫情的人员严肃问责。
何平说,全国监狱系统对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一律隔离观察,对确诊患者一律送诊治疗,确保全部及时救治。全面排查入监干警职工生活轨迹,严防将传染病源带到监管场所。目前,系统内多名涉事干部被免职。
中央政法委组成调查组赴山东
调查任城监狱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游轮抵汉支援抗疫
为医护提供住宿保障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
|
被永远推迟的婚礼…… |
记牺牲在抗疫一线的29岁武汉医生彭银华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健康局20日晚对外公告,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去世。
“还记得你转到金银潭的那天,还是那么的阳光。”——彭银华的同事在追思记录本上这样写道。
“非常老实,非常憨厚,个子高高的一个男孩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主任陈浩这样回忆彭银华初来报到的样子。
彭银华是湖北云梦人,2015年毕业后被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录用,2019年7月分配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担任住院医师。
“他对工作非常用心,非常上进,总是不折不扣地去做好交代给他的任务,不讲条件也不讲困难,非常受大家欢迎。”陈浩说。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内科与儿科党支部书记胡芬眼中,彭银华是个“非常憨厚、乐观、积极的小伙子”。“科室的医生如果家里有事,他肯定会帮人家顶班。中午一些医生护士忙得没时间去吃饭,他会到食堂去把饭打回来给大家吃。”胡芬说。
“吃了你的喜糖,却没能参加你的婚礼。”——追思记录本中写道。
正月初八,彭银华原定在这一天与心爱的人举行婚礼。
两年前的2017年11月,他与爱人领取结婚证,结为夫妻,因为在接受为期三年的培训学习,一直没有举办婚礼。
“考虑到彭银华的婚礼日期已定,我们没有安排他春节期间值班,准备让他过年以后再回来工作。但是随着疫情的升级,他主动表示要推迟婚礼。”陈浩说。
1月21日,彭银华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被列为第二批投入收治“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的住院隔离病区。
“成立隔离病区后,患者蜂拥而至,我们当时一天就收治了130个病人。所有的医生都吃在医院、睡在医院。”陈浩说。
他回忆:“彭银华和其他医务人员一道,毫不退缩。同时,作为科室中除我之外唯一的男孩子,在那些需要体力的工作中,他承受的可能还要更重一些、更累一些。”
以身为盾,筑起牢不可破的防线。——追思厅挽联。
“大年三十的时候,彭银华感到不舒服,没有胃口、不想吃饭、有些低烧,当天给他做了肺部CT检查,没有看到明显的感染病灶。第二天仍然不舒服,再次检查,发现了感染病灶。”陈浩说。
1月30日,彭银华因病情加重被紧急送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虽然医院全力救治,终因病情恶化,彭银华于2020年2月20日21时50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他的爱人,已经怀孕6个月。
“彭银华医生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和自己的工作,对病人如亲人一般。转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还希望能够在痊愈后重新回到抗疫一线。”胡芬说。
“我们都告诉自己,坚持下去,才能让你、让我们都看见胜利的曙光。”“我们还会继续奋斗在一线,与病魔斗争到底!”彭银华的同事们这样写道。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彭银华医生的去世,再次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战役的严峻和残酷。同时,彭银华也是我们医院抗疫战争英雄群体的一个优秀代表。他的精神将鼓励我们把这场抗疫战斗进行到底!”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院长刘承云说。
超三分之一村(社区)“无疫情”武汉所辖这个区是怎么做到的?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蔡甸区位于武汉西部,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是武汉6个新城区之一,距离武汉市中心城区车程约30公里。蔡甸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14日发布通报:全区共有115个“双无”村(社区),外加44个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村(社区)。蔡甸区共有51个城区社区、339个街乡村社区,以此计算,“无疫情”村(社区)在全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据悉,蔡甸区从2月初开始组织评选“无疫情”村(社区),旨在激励基层组织抗击疫情。按相关规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现“双无”的村(社区)一次性奖励20万元,实现无确诊病例的村(社区)一次性奖励10万元,并授予“无疫情”村(社区)牌匾。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欢迎大家在保护好自身的同时也关心周边其他社区。”蔡甸区委书记陈新垓说,目前“无疫情”村还有待群众监督,等疫情真正结束后按规定奖励。
记者近日在蔡甸区张湾街新民村村口看到,一座小桥是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桥头用钢管和铁丝网搭建了一道铁门。跨过铁门,来访者被告知前面有多重“关卡”:查证件、量体温、喷洒酒精消毒,登记人员信息。
新民村村支书龚万梅扯着洪亮的嗓门说:“我们旁边几个村都有被感染的!还是小心为好,别嫌麻烦,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新民村是10年前因南水北调从十堰郧西县搬迁形成的移民村。由于没有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这个村被评为蔡甸区“双无”村。
同样经过层层关卡,记者走进蔡甸区奓山街民生村。村里的大广播正在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装载着消毒水的电动车在村里巡查。72岁的胡大娘平时喜欢和邻居一起跳广场舞,现在她只能在家跟着电视独自跳,“村里没发病的,大家心挺安,再无聊也先挨过这阵儿”。
“我们不是冲着20万元奖金去的。为了抵抗疫情保护生命,没有奖金我们一样干。”民生村村支书姜春辉说。面积为4.8平方公里、人口1410人的民生村,目前也没有一例村民确诊或疑似。
记者发现,被蔡甸区列为“无疫情”的,除了8个社区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村庄。蔡甸区一位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大部分“无疫情”村处于农业片区,人口密度低。蔡甸区整体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7人,为武汉市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村子里户与户之间空间间隔较大。加上村民在武汉市区打工、做生意的少,人员流动少,从客观上降低了疫情传染的几率。
以新民村为例,春节期间该村实际留住人口为54户共217人。其中,本村村民49户,外来流动人口均为租户,仅5户共9人。“本村村民十分支持封村措施,只要做好打工返乡和外来人口的工作,就能实现有效防控。”新民村村支书龚万梅说。
当地干部认为,除了地偏人少的客观条件,第一时间严格管控、强有力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等,是这些村实现“无疫情”的重要原因。
第一时间果断实现严格管控。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但在一段时间里,市区内很多小区其实是“半封闭状态”,还有些人自由出入。但蔡甸区的很多村,早早就自觉实施“战时”措施,严禁任何人出入。
龚万梅说,1月25日,村里就按照比市内更加严格的标准实行封闭式管理,外人一律不许入内,村内的留存人员没有特殊原因也不允许外出。由于措施及时、坚决,新民村安然无恙,而其周边村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确诊或疑似病例。
“我们在大年初一就把村口6个路口堵住了。” 一个被评为“无疫情”村的村支书介绍,路口堵住后就开始挨家挨户排查,把返村人员的人数和具体情况摸清,开始每天测体温,留下的唯一村口24小时安排人员值守,村民只有生病、孕妇等紧急情况才能出村。
村干部的执行力直接决定防控落实成效。奓山街道办事处主任袁志凡说,奓山街18个“无疫情”村的村干部能力均比较突出。
姜春辉每天晚上都要在各个村组巡查。“大年初三晚上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返乡的邻居正在聚餐。”姜春辉说,他晚上9点钟赶到,发现7个村民刚喝完酒准备打麻将,马上把两个外村的劝返,对另外5个村民进行了批评。
不仅督查,不少村的两委干部还成为百姓“代购员”,提供生活保障。封村后,新民村仅有的3名村干部变成“代购员”,通过微信群收集村民所需物资情况。每隔两三天,龚万梅带着村会计,驱车外出为村民购物,有时一天跑好几趟。村内有四五个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龚万梅也会带上他们的医保卡,一家家地跑医院购药。
此外,依靠群众全民战“疫”至关重要。新民村60岁村民曾学鹏说,看到村干部日夜不停地为群众服务,大家都很心疼,家家户户均要求出人出力。目前,村已有30多人报名参加路口值守、测量体温等支援服务,排班表列到2月底。
在民生村,当地摸排掌握全村返乡人口为238人。村支部安排各个村民组组长、党员志愿者将这个群体作为重点,每天量体温,做台账。村里共11名党员,除了一名80多岁身体有病的老党员,其他党员纷纷站出来自愿参加工作。67岁的老党员吴晓明干起了消毒员和宣传员,62岁的老党员高矿山自愿当安保员,已经在村口坚守了8个晚上。
由于有潜伏期,部分已公示的“无疫情”村和社区近期也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蔡甸区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并在公示通报中明确,如果“无疫情”破零,经核实将不予奖励并摘牌。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一个村公示第二天就因发现一个疑似病例被“摘牌”。村支书介绍,村里一名30岁的男青年曾去过武汉中心城区,在家隔离到潜伏期结束几天后出现胸闷等症状,街道卫生院建议他到区人民医院检查。目前,这位村民在隔离点两次核酸检测都正常。“虽然被‘摘牌’,但大伙想得通,非常时期工作越严格越好。”这位村支书说。
为了争荣誉是否会出现“瞒报”?街道干部和村社区干部们表示,首先,各个不同的村会相互监督;其次,每个出现疑似症状的病例,都要在街道、区里医院做检查,登记信息,上报疾控中心。每天新增的相关疑似病例,指挥部也会马上通知到街道、村里。“信息都是充分公开的。”一位村干部说。
目前,蔡甸区正在组织对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坚决保持危机意识不放松”。陈新垓说。 (参与采写:佘勇刚)
红十字会救护转运队:安全转运患者的卫士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
|
武汉规定援汉一线医护人员每工作10天休息不少于2天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山东援黄冈医生贾新华:离病人更近一点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贾新华是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的一名医生。春节前夕,他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蔓延,第一时间向医院请战。他在“请愿书”中写道: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我应该也有能力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我愿意第一个冲上前线,支援武汉、支援湖北。
疫情就是命令,贾新华的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大年初一晚上,当万家灯火亮起时,山东首批138名医护人员开启“逆行”之旅,驰援湖北。这一次,贾新华多了一个身份——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
1月27日,他和队友们入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这是一所被临时征用、改建的医院,也是黄冈市最大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治点。
1月28日22时,山东医疗队开始接诊患者。“大部分患者住院后都非常焦虑,情绪不稳定,这也让我们很着急。”谈起当时的情形,医疗队员张家栋印象深刻。
“他们是当时病情最重、最复杂的一批患者。”信心与救治同样重要,贾新华走进病房,为每个患者把脉、看舌苔、制定治疗方案。后来他回忆说,这是自己距离患者最近的时候。
接诊、病情评估、安排病房……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第一个24小时,贾新华过得忙碌而充实,每个患者都得到了个性化、精细化治疗。1月30日凌晨,贾新华写下了第一篇“前线手记”:今天下夜班,值班26个小时,真的有些疲惫了,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我们不会错过胜利。
一天一夜连轴转后,贾新华刚要躺下休息,病房又打来了紧急电话:一名老年患者全家感染新冠肺炎,因为老伴刚刚去世,她情绪抑郁,拒绝任何治疗。
贾新华清楚,这位病人患有严重的低氧血症,伴有高热胸闷乏力,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他又赶回病房,像家人一样守护老人,陪她聊天,直到老人心情逐渐平复,愿意配合治疗。几天下来,经过诊治,老人的病情也慢慢好转。
刚到院区的患者多少都有点焦虑,有着强烈的恐惧感,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在贾新华看来,离病人更近一点,与他们倾心沟通,才能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
20多天里,贾新华和队友们帮助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越是在危险和困难的地方,越要冲在第一线,这样才能凝聚整个医疗队的精神和力量,打赢这场阻击战。”贾新华说。
湖北回应近期新冠肺炎数据调整 |
对相关责任人要查清事实、严肃问责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涂远超说,通过采取一系列最果断、最严厉的措施,近期疫情形势总体出现积极变化,报告的病例数确实下降。同时,从2月13日起,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的第五版诊疗方案,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全部纳入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公布和治疗。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相对第五版的诊疗方案,湖北省原有的临床诊断病例类目被取消。为对接此次诊疗方案调整,2月19日,有的市州组织对前期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按照第六版诊疗方案进行了订正,核减了部分病例。针对此,已于2月20日叫停了这一做法。
此外,由于湖北省监狱部门目前没有接入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2月20日深夜接到监狱部门手工报卡后,经认真审核确认,截至2月20日24时,监狱部门报告的27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51例前期已纳入相关地区统计并公布,其余220例确诊病例和10例疑似病例纳入了2月20日疫情数据进行订正并公布。
涂远超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确保疫情数据公开透明、及时准确。
据新华社武汉2月21日电(记者黎昌政、梁建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1日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进行了订正,其中,2月20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由411例订正为631例。
来自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报显示,目前,湖北省监狱没有接入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2月20日夜,接到监狱部门手工报卡后,经认真审核确认,截至2月20日24时,监狱部门报告的27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51例前期已纳入相关地区统计并公布,其余220例确诊病例和10例疑似病例,现纳入2月20日疫情数据进行公布。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数由411例订正为631例,累计确诊病例数由62442例订正为62662例;新增疑似病例数由1269例订正为1279例,现有疑似病例数由4084例订正为4094例。
武汉将再建19家方舱医院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胡亚波表示,在扩容的同时,也要加强方舱医院的医疗设备配置,确保每一个方舱医院CT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供氧能力,增加心电监测仪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方舱医院救治病人的能力,使方舱医院更好发挥作用。
胡亚波介绍,武汉目前已经有13家方舱医院开舱,可提供救治的床位达到了13348张,已使用9313张,前期存在的患者收治难已经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已经有72支援助武汉医疗队进入方舱医院,极大提高了方舱医院的救治能力。
湖北荆州:无疫乡镇、村可有条件恢复生产生活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通告称,无疫乡镇、无疫村是指迄今为止没有发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乡镇、村,具体名单由县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认定并公布。对无疫乡镇、无疫村实行特定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管理:人员不聚集、不聚餐,“红事”缓办,“白事”从简并严格报批;生产生活不与外来人员近距离接触,保持在1.5米以上,不与外来人员共餐;镇、村每天组织进行发热病人排查。
就医无端训斥医护人员
湖北一干部被停职检查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福建:一线办公为企业复工解忧纾困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在国内不锈钢龙头企业青拓集团车间里,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娴熟地操控着生产设备。“防疫工作必须下绣花功夫。”集团总裁陈庆科说,公司每天都动态掌握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力争把防控细化到每一环节。
福建省要求分轻重缓急错峰安排企业开工,加强人员健康管理,确保防控到位。福建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按照“联防联控、分类指导、一企一策、精准施策、分阶段分批次”的要求,组织推动全省工业企业有序复工。截止到2月19日,福建规上企业复工率达75.8%。
在厦门,百亿元量级高科技工业项目——中航锂电A6项目已顺利复工。政府部门将中航锂电复工及防疫保障方案精简,作为“范本”,供后续复工的数十个项目参考。
福州软件园内聚集了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数万名员工,面对疫情期间的企业复工需求,园区搭建了智慧园区的电子监控平台。在电子平台上,跳动着当日的入园企业、人数、车辆数据,实时回传重要卡口的视频监控画面,用大数据手段确保防控不漏一人。
“人员倒没有问题,没有无菌车间怎么办?”在晋江,面对柒牌公司转产生产防护服遇到的困难,当地工信局驻厂人员立马跟进协调,不到一天,柒牌生产线搬进了三创园无菌车间。“从服装企业‘变身’生产工业防护服企业,公司没车间、没设备、没经验,但在政府部门‘保姆式’的帮扶下,转产6天就生产出了防护服。”柒牌公司董事长洪肇设说。
靶向瞄准企业痛点,从加强金融服务、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方面入手,福建省先后推出了45项措施,力促企业有效复工复产。针对用工困难,福建六部门联合出台12项措施支持企业多渠道、多形式招工……政策密集出台“雪中送炭”,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在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忙碌。得知企业提高产能急需资金支持后,当地金融部门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当日申请、当日放款。
在泉州,政府部门为企业外地员工提供购买机票、包车等服务,返岗人数不断攀升。当地还特意设立复工复产工作小组,市领导挂钩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用工、物流、金融等“点对点”扶持。在漳州,当地供电部门为复工企业提供“定点、定时、定制”服务,预计为200多家企业减负2000多万元。
伴随着有序复工,福建不少企业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在位于福清的福建最大聚丙烯生产企业中景石化公司,货车装载着新生产的聚丙烯成品正运往广东。“聚丙烯是N95口罩最主要的原料,现在日产量可达1300吨聚丙烯,供应全国各地的口罩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黄健伟说。
在逐渐响起的机器声里,在争分夺秒的生产线上,众多福建企业对后期恢复产能表示有信心。“我们坚持不裁员,对疫情过后的产能恢复也充满信心。”陈庆科说,公司对所有返厂后还在隔离期的员工照样发放工资绩效,对于在家待岗的员工则发放基本工资保障生活。
抓紧复产、坚定发展是众多福建企业共同的心声。福建赛特新材公司是国内真空绝热行业龙头之一。公司副总经理杨家应说:“订单任务紧,大家想的是多做一些,多追赶进度。困难是暂时的,对企业长期发展依然充满信心。”
恒申控股集团是国内纺织业龙头企业,目前已完成化纤全产业链布局。“疫情让企业开始重新思考供应链安全、生产基地布局和智能制造问题,公司将坚定地以市场为导向,专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公司董事长陈建龙说,“面对困难最强大的武器是‘坚持’。”
“鲁菜”出行一路无阻 终端消费正在恢复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这些天,联丰山东供应链有限公司的15辆卡车开始将蔬菜从产地山东省商河县运往北京。公司总经理李永超说,公司从菜农的大棚里收菜后分割、净菜,直接运往北京各大社区,由社区物业送到业主家里,一天5万单左右。
为方便车辆进出山东和北京,联丰山东供应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携带公章、车辆行驶证、驾驶员驾驶证等到济南市历城区工信办,报备司机身体状况、车辆行驶路线、运送物品等信息后,为卡车司机办理了通行证。李永超说:“一个车牌对应一名司机。有了通行证后,运输蔬菜畅通无阻。”
十几天前,由于道路运输不畅,山东蔬菜生产大县商河县发生蔬菜滞销。那时,外地车下高速到不了县里的采购基地,需要当地商务部门带证明到高速路口接外地车,再送到蔬菜采购基地去。“就两天左右的时间,通行证办好了问题就不存在了。”商河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孙凤国说。
如今,商河县的蔬菜已货畅其流。在京沪高速临邑收费站出口处,记者看到入境车辆需要熄火,司乘人员下车登记、测量体温正常后放行。
从事蔬果交易多年的徐州客商岳强经常从山东收购贝贝西红柿,运往徐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他说:“只要有通行证,体温正常,蔬菜水果等运输畅通无阻。”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已出台文件,保障鲜活农产品免费通行。对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简化查验手续和程序;疫情防控期内放宽装载比例要求,优先进行驾驶员体温检测,保障绿色通道车辆快速免费通行。
蔬菜交易市场人员流动频繁,运菜司机经常进出交易市场。为降低风险,各大蔬菜市场和运输司机各有高招。
中午时分,用消毒液擦拭完车门、门把手、方向盘等,常年往返济南、天津的菜商安锁太把消毒液放到车里,戴好口罩和手套,拉着一车菜从济南向天津出发。与此同时,他的同伴做完同样的准备工作后,开着一辆空卡车从天津向着济南方向出发。
下午两点左右,安锁太和他的同伴来到约定好的长深高速滨州服务区。安锁太下车,把车锁好,穿过高速公路下的桥洞,来到同伴的停车区,掏出同伴驾驶车辆的钥匙,打开车门通风半个小时,然后再用消毒液擦拭门把手、方向盘等,开这辆空车返回济南。
安锁太说:“我们都随身带着两辆车的钥匙,每辆车都有消毒液,每人上下车前都先消毒。我俩不见面,全靠手机交流。在滨州,他开着装菜的车到天津卸货,我开着他开来的空车回济南。下次运输再这样重复。”
为减少接触,有的运输司机到北京后把卡车停到指定地点消毒,由蔬菜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将车开入市场;有的司机将车开进蔬菜交易市场后,不下车,不开车窗,等蔬菜卸完后,立即驶离市场。
在济南曲堤黄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园区门口有几个蓝色罐子,进出车辆经过时,升起一片水雾。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给所有车辆进出园区消毒用的,所有人员还需要测量体温、登记。”
疫情期间,企业延期开工、学校延期开学、餐饮延期开业等,导致下游市场需求量减少。
记者走访的多位萝卜、白菜、西红柿经销商均表示,目前蔬菜产地货源都很充足。疫情期间,居家不出门的市民相比以往人均蔬菜消费量下降,部分城市的市场消费需求不旺,导致蔬菜运量低于往年同期。
安锁太说,去年同期一天运送10吨蔬菜到天津,但如今隔一天运送不到10吨。但相比十几天前,蔬菜运输量已有大幅改观。“那时候,3天才运5吨。”安锁太说。
在寿光文家街道桑家庄村,村里前些天曾经萎缩到只有4个蔬菜代收点,发往国内4条线路,现在已基本恢复到20条线路的正常水平。
最近,在商河县商务局的积极帮助下,商河各乡镇的蔬菜种植基地与济南市的各大商超做好了对接,部分乡镇的蔬菜有时还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商河县商务局局长白朝阳说:“前两天华联、银座等超市来村里都拉不到货。交易量高了,价格也上来了。黄瓜从最低时的8毛钱一斤涨到现在2.7元一斤。”
据济南曲堤黄瓜批发市场统计,这几天市场每天交易黄瓜40万斤左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发往北京、天津、南京、西安等地的客户陆续开工收发货。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疫情好转、城市企业复工复产率提高等,未来蔬菜运量有望大幅回升。
强化防疫防控加紧复工复产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福建泉州晋江市是制造业重镇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区,全市外来人口超过百万。当地政府严格落实各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市镇村企四级健康管理中心,加强返岗员工健康管理,确保员工在安全防疫的前提下有序上工上岗。同时,政府统筹协调各企业通过线上招聘、点对点劳务对接、劳务补贴等措施缓解企业用工难。截至2月18日,晋江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工1237家,开工率72.3%,商贸企业已复工518家。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河北:为复工企业“走心服务”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没有企业的开工通知就出不了村,出了村没有就业所在地的通行证也进不了城,进了城没有健康体检证明也住不进租的房。”这成为当前一些复工企业员工遭遇的真实写照。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有序复工复产,不仅考验着地方的治理能力,也考验着干部的担当。
在中小企业聚集、有着“世界羊绒之都”之称的河北省清河县,2月18日下午1点,记者跟随县里的“迎接企业职工爱心专车”驱车近一个半小时,赶赴山东省聊城市,专程接迎前来复工复产的一批企业员工。
记者看到,专车一人两座,人与人保持1米距离,车内定时消毒,动态定位跟踪,员工接回县城先送往医院免费进行体检,再按照规定进行隔离。
“由企业提出申请,县政府对外地员工所在地政府发公函,核实员工健康情况,再由工作人员带着介绍信点对点分批接回员工。园区企业内部防控措施,也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一点也不能马虎。”清河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国林介绍说。
专车接迎、免费体检,温暖了返岗员工的心。家住聊城市的清河县奥莱克公司员工管振堂感动地说,爱心专车让他们这些返岗复产的外地员工感受到了政府的贴心服务。
目前,清河县开发区83家规上企业已复工76家,通过专车接迎了1300多名外地员工返岗。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产业链上下游复工时间不一,也成为不少企业遇到的难题。对此,一些地方政府积极衔接,帮助企业“抱团复工”。
疫情防控期间,方便面等快餐食品销量快速增长。在河北省隆尧县的今麦郎公司,21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复工复产。
“公司复工复产之初,上游的纸箱、包膜、纸筒、叉子等配套产品企业还没有开工,公司的库存仅能维持几天的生产需求。”隆尧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张书良说,他们了解到情况后,协调当地龙大包装公司、万容包装公司等5家配套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同时,跨地区协调石家庄、保定、衡水等地配套上游企业,提前复工复产,保证今麦郎原材料供应充足。
疫情突如其来,一度让各地招商工作陷入停滞。2月19日,一场“屏对屏”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北省新河县如期举行。
“耿总您好!通过前段时间的沟通协商洽谈,今天我们终于签约了。疫情之下,感谢您对新河的信任。”河北省新河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袁广忠,利用微信视频与北京未来空间建装一体化公司副总经理耿增校展开对话。
签约如期举行让身在北京的耿增校长舒一口气:“这个项目年前考察过多次,耗费了很多心血,如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这场“云招商”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16.78亿元。投资商们纷纷表示,将利用新形式加快项目进度,将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复工之路“堵点”就是政府努力“靶点” |
来自劳务输出大市河南南阳的观察 |
|
( 2020-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南阳共有外出务工人员约274万人。村子封闭、交通管制和交叉感染风险等诸多因素制约务工人员返岗复工。
为破解劳务输出难题、化解返岗复工风险,南阳2月1日即组建专班,瞄准难点、堵点,精准施策,探索“推进有组织地进行外出前健康状况核查检测、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有组织地开工复工和可追溯信息系统建设”机制(简称“三有一可”)。
袁春增在家隔离14天体温正常,村医、村支书、包村乡干部为其在《外出务工人员健康证明》上签字。参加乡政府统一组织的胸透、验血等健康检查后,2月13日,袁春增登上卧龙区政府安排的大巴车,在人社局、公安局干部和医务人员的护送下,和21位农民工兄弟一起奔赴珠三角。
起帆手袋厂主管禹叶林告诉记者,该厂员工主要来自南阳和驻马店,南阳“三有一可”的做法缓解了企业用工荒。东莞益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表示,目前东莞一些企业工人短缺,南阳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非常及时,让工厂“吃了颗定心丸”。
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源头防控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2月2日,南阳就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部署,要求村委会开展劳动力外出务工意向摸底,造册登记,有组织进行外出前健康状况核查监测。
“村委会要求有意向外出务工村民每日测量体温并记录,再通过干部‘三签字’,压实了责任,确保外出务工人员无疫情。”卧龙区石桥镇镇长王洋说。
在石桥镇一村村委会,记者看到,前来办理健康证明的村民还需签订一份健康承诺书,保证本人在疫情发生后未到过湖北疫区,未接触武汉返乡人员及家属。
节后学生流、返岗复工流等叠加,人员感染风险随之增加。除了政府包车,用工企业派车迎接工人返岗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渠道。
2月19日,位于郑州的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派出6辆大巴车赴南阳,在人社部门的配合下,从方城等县迎接129名务工人员返岗,农民工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下车即可进厂门”。
除了向市外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南阳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帮助本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务工人员返岗。
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内的科丽尔科技有限公司是热敏胶片生产重点企业。CT影像作为新冠肺炎临床诊断依据后,柯丽尔公司紧急召回员工组织生产,20多位工人已通过“三有一可”机制顺利返岗。
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南阳已有300余批13000余名务工人员通过“点对点”有组织输送至省内外。
据了解,在一些城市,返岗务工人员抵达后被要求隔离7天或14天。针对“二次隔离”这一困境,南阳快速组织搭建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档案大数据系统,实现了供需双方信息共享和全过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