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3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4版:评论·融媒

05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6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7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8版:成风化人

南昌:中欧班列恢复常态化开行
南昌:中欧班列恢复常态化开行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17日,中欧班列货运列车在南昌向塘铁路口岸等待发车。当日,中欧班列(南昌)恢复常态化开行。     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湖州:技术下乡助力春耕备耕
湖州:技术下乡助力春耕备耕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17日,党员志愿者帮助农户给小麦锄草施肥。2月初以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派遣多批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助力春耕备耕。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已逾万例 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13连降
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已逾万例
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13连降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陈聪、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17日说,目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已逾万例。

  郭燕红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月16日最新数据显示,治愈出院患者超过一万,除湖北以外的新确诊病例数已实现连续13天下降,这些信号说明我们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郭燕红说,治愈出院患者中约有90%是轻症,约10%是重症和危重症,从患者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段来看,全国平均为4.95天,说明缩短诊断时间、及时诊疗、早诊早治,是提高治愈率非常有效的措施。

  对于患者治疗情况,郭燕红介绍说,90%以上患者都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综合诊疗手段来加速患者治愈。近期,武汉通过早诊早治、对轻症病人收治后的连续观察,当地重症占比已从初期的38%下降到目前的18%。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继续呈现积极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844例。同时,16日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115例,已连续13天下降。

  记者回顾历史数据发现,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从2月3日的890例逐日降低到2月16日的115例。

  好消息的背后,是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和救治的积极努力。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说,在联防联控机制工作下,下一步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工作进展,继续坚持依法科学防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相关报道见5版)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继续做好湖北特别是武汉医疗救治和保障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继续做好湖北特别是武汉医疗救治和保障
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沪宁出席。
 
  会议指出,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协调安排,经过艰苦努力,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工作组汇报。汇报认为,通过各地各方面全力加强疫情防控,压低了流行高峰,削弱了流行强度,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更大范围暴发流行,全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趋势。当前疫情流行中心仍在武汉市和湖北省,疫情变化情况仍很复杂。随着全国大多数地方逐步复工复产复学,各地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会议指出,武汉市和湖北省要继续加大排查力度,扩大床位供给,切实提高收治率、降低感染率。加强医务人员保障,国家在已派出3万多名医务人员的基础上,根据救治需要再增派医疗力量支援。目前核酸检测反馈结果时间已从两天缩短至4至6小时,要把这一成果覆盖到所有需检测人员,进一步提升检测效能。优化诊疗方案,集中专家加强重症患者救治,积极推广使用临床有效药物,减少轻症患者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特别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和生活保障,合理安排轮休。进一步保障好武汉市和湖北省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防控救治需要,增加医用防护服、口罩供给,加快生产调运一线需要的隔离衣、制氧机等,多措并举支援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血气分析仪等重症救治设备。
 
  会议指出,要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加强精准防控,推动有序复工复产。湖北省要继续实施离汉离鄂通道疫情管控,坚决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通过实施错峰返程等举措,今年节后客流高峰已被削平。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继续严格落实交通工具和场站测温、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铁路要采取离散选座、分散候车等方式,遏制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有针对性制定实施农民工返岗运输组织方案,开行点对点直达包车,帮助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视疫情变化科学安排高校错时开学。督促各地指导企业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压实地方和企业防疫责任,严格落实岗位、食堂、员工宿舍等各方面防控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资金等问题。保障煤电油气供给。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不得采取封路、劝返等方式阻断交通,影响复工复产。
 
  领导小组成员丁薛祥、黄坤明、蔡奇、王毅、肖捷、赵克志参加会议。
 
“疫情打不垮珠三角” 广东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直击
“疫情打不垮珠三角”
广东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直击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广州2月17日电(记者吴涛、黄浩苑、荆淮侨)在16日召开的相关会议上,精准施策、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被确定为广东省各级政府当前的重要行动目标。连日来,围绕复工复产的迫切需求,广东千方百计给政策、出实招,全力扶持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恢复正常生产。

  快速反应:政企紧急全动员 书写“广东速度”


  面对疫情“大考”,珠三角给出了自己的“快速反应答卷”。

  佛山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临时凑齐100名车衣工开工、广州金浪星非织造布有限公司紧急赶出一条防护服新生产线……在政府全力支持下,紧急动员起来的广东企业,用3天时间,完成了向武汉支援1万件防护服的任务。春节以来,数以千计的广东企业加入抗疫响应,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经济大省的责任和担当。

  在企业全面动员的背后,是政府的全面服务——从春节开始,驻厂、蹲点服务,就成为广东各级相关部门的工作常态。广州市政府驻企工作组成员黄海涛说,对驻点人员来说,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是最大的工作任务,为此“大家真是‘各显神通’,用上了‘十八般武艺’”。

  为解决企业生产原材料不足、员工不足等问题,广东为企业提供“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广东省、东莞市政府在两天内就完成了东莞欣意医疗保健制品厂国内医疗产品生产销售资质的特批。同时积极动员广州、东莞等地职业学校的在校师生,支援生产一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紧急复产中,必须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晓军说,广东快速将涉及疫情防控物资企业名单提供给金融机构,方便双方对接。2月6日前广东各金融机构已给46家企业发放贷款8.41亿元。

精准施策:“暖心”做在企业前面


  1月27日,位于东莞茶山镇的广东新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结俭给企业的湖北籍员工打电话,告诉他们安心在家暂勿返岗。 员工却告诉潘结俭,镇政府已提前来了电话,告知了安排。

  “得到这消息,真的很暖心。”潘结俭说。

  想在企业前,也做在企业前。作为人口流入大省,在严峻的疫情态势中复工复产,广东企业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不让企业“知难而退”,广东提前准备、精准施策,一一给出解决方案。

  ——返岗难、防疫难?

  2月6日,广东出台政策应对疫情带来的员工返程、防疫难问题,并指派专人指导,一企一策解决返岗、口罩等防控物资购置等难题。潘结俭说,政府不仅提前帮企业安抚员工,还主动下到企业帮助安排防疫工作,“手把手教我们该怎么做,例如8人一桌的围餐怎么改成单人单桌”。

  ——资金缺,生产难?

  何晓军说,广东提前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需要融资的企业占比高达82.4%。对此,广东出台支持中小企业金融专项文件,通过降低小额贷款利率、免担保费和放宽杠杆等18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我们很多设备要快速供应和大量资金周转,银行快速给了700万元授信,太及时了。”广州艾威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志文说。

  ——员工少,压力大?

  为帮助企业招工,广东开展近百场线上网络招聘,5000多家企业参加,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万多人。为减轻企业工资支付压力,广东向企业提供岗位补贴。

  广东一方药业副总经理魏梅说,在岗和不在岗工人都要发工资,公司每月人力成本3亿多元,一度对开工很犹豫。“政府的措施,解决了复工难题,又让企业放下了心理包袱,公司已复工四分之一。”

承重前行:创新突围仍在继续


  广东制造是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截至2月13日,广东5万多家规上企业中,1.5万家已复工。在“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已有5000多家复产;在“制造重镇”佛山,五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

  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在10日才开始复工,已有2800多人上班,企业复工率高达70%。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人李松辉说,政府的防控举措让企业充满信心,“从车站、高速路口、村镇到社区都有严密的安排,我们有把握很快恢复”。

  2月14日,今年节后广东首趟中欧班列从东莞开出,车上49个集装箱中满载通信设备、电路板等“珠三角制造”产品。在群创光电公司佛山厂区,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欧阳筱敏说,工厂7000多名员工,已有2000多人在岗。“公司主营液晶面板,现在生产供不应求。”

  创新突围仍在继续。广东星联精密机械公司总经理姜晓平说,疫情带来的人口流动限制,对产品售前、售后服务影响很大。公司利用新设备,实现在出厂前对模具进行安装、适配验证,通过将检测结果和产品一起发给客户、线上服务指导客户安装,尽量达到在现场安装水平,减少了疫情影响。

  “广东有全国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底子厚,加上政府和企业的协力共进,我坚信疫情打不垮珠三角。”潘结俭说。

 
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十九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纪实
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十九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纪实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市要责任包干、落细落实。”
 
  连日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决定,全国19个省份在做好本地防控的同时,加大对湖北省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区的对口支援。
 
  这是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全国一盘棋的具体实践,是制度优势的彰显——
 
  19省份积极响应,迅速出台援助方案、迅速投入防疫战场,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16个市州(林区),齐心协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
 
启动对口支援机制 全国动员战“疫”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疫情防控,全国是一盘大棋,湖北和武汉是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
 
  从1月下旬开始,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多地确诊人数也不断增加、持续高位,医疗资源缺乏,救援物资告急!
 
  关键时刻,党中央紧急部署,充分考虑疫情现状、人力资源储备及受援地市医疗资源缺口等情况,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月10日晚,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首批108名队员启程,星夜驰援;
 
  “不负重托、平安归来!”11日14时许,重庆市赴孝感对口支援队158名队员集结,火速驰援疫情防控阻击战前线;
 
  11日下午,山东省第九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从济南开拔,其中107名医护人员援助黄冈,对口支援黄冈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先遣队同时启程;
 
  当晚,湖南省派往黄冈市第三批医疗队也踏上征程……
 
  荆门,浙江、内蒙古来了!襄阳,辽宁、宁夏来了!随州,江西来了!荆州,海南也来了!
 
  江苏支援黄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援十堰市,天津支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河北省支援神农架林区……
 
  号角吹响,祖国大地上,一支支精锐之师火速集结、迅疾驰援,为共同打赢湖北保卫战英勇奋战。
 
  这一幕幕场景,令人动容,又如此熟悉。
 
  这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力量汇聚——
 
  2008年,汶川大地震突袭。面对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重建难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启动对口支援机制、“一省帮一重灾县”的重大决策。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等18个省市迅速行动,上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从废墟上顽强奋起,与援建者携手重建家园。
 
  这是面对挑战、合力应对的经验总结——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东西部扶贫协作给予贫困地区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倾心援助,形成攻坚决胜的强大合力,书写成功的脱贫故事。
 
  无论是面临重大突发事件,还是精准解决贫困问题,对口支援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合作机制,有效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部署对口支援机制,同舟共济分担湖北抗疫压力,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16地市抗疫能力,对于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至关重要。
 
  从除夕夜星夜驰援,到元宵节紧急集结,全国各地已派出3.2万余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在荆楚大地;数十家单位紧密配合、全国各地建设力量迅速汇聚,短时间建好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军队保证医疗物资和人员有效投送,抽调大量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由衷赞叹。
 
  派出包括核心专家、医疗护理骨干、公共卫生防疫专家在内的“硬核”力量,全省5台负压救护车调2台支援湖北鄂州,还有10台救护车、4800个N95口罩、3500套防护服、7000件隔离衣等一大批紧缺医用防护物资……
 
  “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贵州得到了东部兄弟省份倾情相助、倾力帮扶。今天,湖北有难,支援湖北,贵州人民责无旁贷!”贵州省卫健委主任李奇勇说。
 
全力支持受援地市 携手打好阻击战


 
  2月14日,山东省对口支援黄冈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下发通知,需紧急调拨一批防疫物资。当晚,从山东多地调拨的物资全部运达集结点。
 
  15日凌晨3点多,包括1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万只N95口罩和上万瓶消毒液、酒精在内的防疫物资从济南发出。
 
  “为了以最快时间把物资输送到目的地,我们选择了泰安、德州等交通便利的地方调拨。”山东省工信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顾险峰说。
 
  全国疫情防控物资总体紧张、各地疫情防控任务依然繁重,但面对受援各地市的需求,对口支援省份没有丝毫犹豫。
 
  “给我来个光头吧!”出发前,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护士马宁宇充当了“临时理发师”。很多年轻医护人员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剪下一头秀发。
  2月12日晚,黑龙江派出316人援助医疗队从哈尔滨启程,星夜驰援孝感。这是疫情发生后,黑龙江省派出的第三批医疗队。
 
  黑龙江省对口支援领队、省卫健委副主任方庆伟说,黑龙江省全力以赴,选派13个地市具有精湛医术和丰富救治护理经验的医护力量,以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新冠肺炎救治核心专业医护人员为主。
 
  对口支援医疗队进入各地市后,迅速缓解了医疗力量短缺的问题。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介绍,湖南、山东支援黄冈后,黄冈医疗救治能力明显加强,对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医疗团队,一人一诊疗方案”。
 
  各省医疗队还深入到下属各县。湖南第三批200多名医疗队员到达黄冈后,直接派往麻城、红安、罗田、英山、黄州五个区县。
 
  2月14日下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场针对危重病例的“隔空诊疗”正在进行。
 
  “评估一下是否要加抗真菌治疗,抗病毒可以停掉。”对照上传到远程会诊平台上的病例,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医疗队与7名来自呼吸、危重症、感染性疾病、中医等学科的福建本地专家对危重症病例开展讨论,制定诊疗方案。
 
  “我们到宜昌就是为打仗而来。下一步重点是救治危重病人,尽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福建省援助医疗队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康德智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一省包一市”或“两省包一市”,支援省份在前方建立指挥部,统筹疫情防控各项支援工作;医疗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接受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受援医院统一指挥、统一安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介绍,医疗队通过与本地医务人员合理编组,共同救治管理病人,有效减轻了当地医务人员的压力,能够使医务人员得到适当休息和休整,有效保持战斗力。
 
下好全国一盘棋 夺取战“疫”最终胜利


 
  荆楚大地上,来自兄弟省份的力量仍然源源不断、接续涌来。
 
  2月17日,辽宁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前方指挥部9人及第三批救治医疗队100名队员启程奔赴襄阳。
 
  千里之外,早8点,贵州黔东南州对口支援湖北省鄂州市装有100余吨蔬菜、禽蛋、肉类及医药物资的12辆大货车,缓缓驶出,把苗乡侗寨人民的温暖送达抗疫一线。前一晚,由141人组成的贵州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启程前往鄂州。
 
  在这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八方资源紧急支援,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发起全面总攻。
 
  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对口支援划定“责任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为战胜疫情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图景——
 
  有一种支援叫“搬家式山东援助”,从蔬菜、口罩、水饺到除菌洗衣机、取暖设备,支援物资丰富多元;
 
  有一种支援叫“散装江苏硬核式”,从南京、无锡到徐州、常州,江苏13个地级市均有医疗队伍奔赴湖北……
 
  带领2名护士分管6个单位共132名病人,凌晨2:40准备入舱前个人防护,4:00准时入舱开始查房,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相关化验情况,由于语言不通大约用时4小时,同时要关注记录重点病人生命体征并及时诊治,对出现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山东省沂南县首批医疗队成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赵晓利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他在汉阳方舱医院忙碌的工作日程。
 
  “我来自革命老区沂蒙山,秉承党和人民团结一心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他说。
 
  心与心相连,泪水诠释的不仅有悲痛,更多是希望、信心和力量。
 
  2月4日,经过医疗队与当地共同努力,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没有哭,没能陪父母吃团圆饭没有哭,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没有哭,当患者出院挥手告别那一刻,山东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张静静流下了眼泪。
 
  2月11日,厦航执飞福建对口支援宜昌医疗队的包机上,宜昌籍乘务员高锦花主动请飞,在机舱广播时数度哽咽,“宜昌加油!湖北加油!我要向你们深深鞠一躬,用家乡话说一句,谢谢各位!”
 
  解燃眉之急,点希望之灯。
 
  截至2月13日,山西对口支援湖北医疗队在仙桃、潜江、天门三地参与诊治患者3164人次,出院患者51人;
 
  截至2月15日,重庆支援孝感医疗队累计治愈出院61人;
 
  截至2月16日,山东援助黄冈医疗队累计治愈出院93人;
 
  ……
 
  截至2月16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突破1万例!
 
  我们坚信,在这场必胜的战斗中,十四亿人民心手相连,必将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记者安蓓、胡喆、李劲峰、闫祥岭、廖君、梁建强、闫睿、齐泓鑫)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
 
“穿越半个中国来接你” 聚焦外来务工人员大省浙江复产复工进行时
“穿越半个中国来接你”
聚焦外来务工人员大省浙江复产复工进行时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从贵州乘坐外地复工人员专列抵达杭州的复工人员与杭州市富阳区的接车人员合影留念。2月16日22时7分,载有近300名贵州籍旅客的G4138次列车到达杭州东站。这是铁路部门为服务企业外地员工返程而开行的首趟定制专列。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新华社杭州2月17日电(记者魏一骏、屈凌燕)17日下午3时11分,600余名河南籍务工人员乘坐G2397次列车到达杭州东站,经过体温检测和身份信息核验等步骤后,他们被各自所属企业安排的大巴接走,即将回到岗位复工。

  这是近两天来,第二趟到达杭州东站的务工人员返程专列。

  16日晚10时许,距离G2397次列车抵达不到24小时前,旅客稀少的杭州东站,唯独17号站台却有些“热闹”,车站工作人员、民警、卫生检疫部门、企业负责人都在等待一批特殊的“归客”——近300名贵州籍在杭务工人员,将乘坐全国铁路首趟务工人员返程专列回到这里。

  为了满足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同时降低返程途中的疫情传播风险,杭州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向铁路部门提出需求,申请在疫情相对平稳、来杭就业人员集中的贵州、河南、四川等地区,为返程务工人员开行专列。

  铁路杭州站副站长马鸿说:“这一申请得到上海局集团公司和国铁集团的大力支持,本着‘特事特办’原则,这趟专列开行审批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20个小时。”

  在列车到达前,车站引导、卫生防疫等工作人员各自就位,为及时有序疏导客流做好充足准备。

  当晚到达的务工人员涉及杭州各县市区共20余家企业,中策橡胶集团综合管理办主任慕晓宇告诉记者:“企业有30多名贵州籍员工搭乘专列回到杭州,这种点对点接送的方式极大降低了旅途中的风险,也为企业开工解了燃眉之急。”

  作为交通枢纽,铁路杭州站严把车站关口,出站人员全部要经过红外线热成像测温,公安部门在出口处对每名乘客进行身份信息和健康码的核验,只有全部核验符合标准的人员,才能返岗复工。

  由于前期安排周密,加之健康码等新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核验效率和准确度,近300名旅客在半小时内就全部有序疏散。

  16日上午10点40分接到电话,下午2点左右开车,晚上10点7分到达杭州,在杭州洪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作的贵州籍务工人员杨国云说:“年前我坐了20小时长途大巴才回到贵州三穗县,现在省际交通还没恢复,原本我还在愁怎么回企业上班,这趟专列让我和老乡感觉太方便了。”

  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大省,连日来浙江多地开行专车、专列,甚至包机帮助员工返岗企业复产。

  16日下午,嘉善县组织长龙航空包机,将150余名员工从1700公里外的四川广元接回浙江;17日凌晨,从云南省镇雄县驶出的载着千余名务工人员的大巴车,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陆续抵达被称为“五金之都”的永康……

  一方面是企业急盼复工,一方面是疫情防控仍处于丝毫不能放松的关键阶段。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表示,复工复产不能一哄而上,浙江的恢复生产工作将基于五色“疫情图”分区分级统筹,把握合理的节奏。

  浙江省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全省企业复工综合指数为42.4,超五成规上工业企业、超两成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已复工。经过前阶段的启动准备,从本周开始,浙江复工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栗战书主持召开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在京举行
栗战书主持召开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在京举行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委员长会议1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在北京举行。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委员长会议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代表工作计划稿。

  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就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安排等作了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有关议题等作了汇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出席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关于推迟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关于推迟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杨维汉、陈菲)记者17日从在京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委员长会议上获悉,2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

  委员长会议提出这一议程有何考虑?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按照这一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为大会的召开进行了一系列筹备准备工作。

  近期以来,湖北省武汉等地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在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遏制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处于关键时期,必须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全国人大代表近3000人,其中很多代表包括代表中三分之一的省市级和各方面的主要领导干部都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正在各自工作岗位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确保聚精会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委员长会议经认真评估,认为有必要适当推迟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确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时间,因此,推迟召开会议,也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

  基于上述考虑,常委会工作机构拟订了关于推迟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17日召开的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在北京举行,其中一项议程是审议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为积极修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主席会议17日在京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全国政协近期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续召开三次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强调,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容不得丝毫松懈。全国政协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要做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工作,宣传好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重大进展和抗疫斗争中的先进典型,引导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广泛凝聚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正能量。要收集反映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重要要求,提前谋划疫情防控背景下全国政协的工作安排,确保各项任务有条不紊、落到实处。

  会议研究了关于推迟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有关事项等。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等就有关议题作了通报和说明。刘奇葆、万钢、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杨传堂、李斌、巴特尔、汪永清、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

 
为何研究推迟 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全国政协办公厅回应
 
为何研究推迟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全国政协办公厅回应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主席会议17日在京召开,研究了关于推迟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有关事项。对此,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同志回应表示,2019年12月17日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三十一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2020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决定2020年2月28日至29日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为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作准备。按照这一决定,全国政协成立大会秘书处,为大会召开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续召开三次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绝不能掉以轻心。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正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特别是医卫界政协委员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委员们也积极为疫情防控建言资政,做好凝聚共识的各项工作。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好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全国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推迟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第十次常委会会议的有关事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并主持,调整会议召开时间符合相关规定。政协章程规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的主席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鉴于之前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已就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第十次常委会会议召开时间提出建议,因此,推迟召开会议,也需要由全国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后提出建议。
 
  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国内外高度关注,开好今年“两会”尤其重要。推迟后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努力创造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防控疫情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形成同心同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合力。
 
外交部: 对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感同身受
外交部:
对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感同身受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王卓伦、郑明达)针对日本多地近日新增多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7日说,中方正密切关注日本国内疫情发展,对此感同身受,愿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进一步同日方分享信息和经验,并根据日方需要,积极向日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耿爽在当日网上例行记者会上说,疫情无国界,人间有真情。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之间理应加强合作,携手应对这一挑战。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迄今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真诚友善的支持和帮助,中方对此铭记在心,深表感谢。

  “尽管当前中国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愿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进一步同日方分享信息和经验,并根据日方需要,积极向日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事实上,双方已经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具体工作。”耿爽说。

  他表示,中方愿同日方继续保持沟通协调,加强防疫合作,共同维护两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

 
中央政法委: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期案件处理工作 各地法院将暂缓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单位人员等采取执行措施
中央政法委: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期案件处理工作
各地法院将暂缓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单位人员等采取执行措施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中央政法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统筹协调,妥善做好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案件依法处理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党委政法委推动政法单位依法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相关案件的依法处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通知指出,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妥善做好相关案件的依法处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事关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越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

  通知强调,对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要支持、督促政法单位,用足用好现有法律规定,完善相关办案机制,坚决果断执法,依法从严从快侦查、起诉、审判一批妨害疫情防控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论引导。

  通知要求,要支持、督促政法单位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严格依法律按程序办案,恪守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证据裁判等原则,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统一政策标准和处罚尺度,防止执法司法简单随意,相同案情不同处理甚至人为拔高或者降格处理等问题发生,确保案件办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通知强调,要切实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落实责任,对失职渎职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严肃问责,公开曝光。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罗沙)记者1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 切实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地法院暂缓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单位人员等采取执行措施。

  据悉,通知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诉讼程序等方面内容。在民事方面,突出强调依法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坚持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强调人民法院要积极引导当事人调解协商、互谅互让、共担风险、共渡难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合同履行、医疗纠纷、产品质量、劳动争议等民事案件的处理提出指导意见,突出强调了坚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健康发展并重、加强对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严厉惩处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品等要求。

  在执行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法院暂缓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单位、人员以及场所、设备、物资、资金采取执行措施,对明确专用于疫情防治的资金和物资,不得采取查封、冻结、扣押、划拨等财产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最高法将继续加强对涉疫情相关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做好对下指导。

 
两部门:符合条件的因工作感染新冠肺炎殉职人员应评定为烈士
两部门:符合条件的因工作感染新冠肺炎殉职人员应评定为烈士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梅世雄、孙少龙)记者17日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妥善做好因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符合烈士评定(批准)条件的人员,应评定(批准)为烈士。

  通知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承担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病原检测以及执行转运新冠肺炎患者任务等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因履行防控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职,或者其他牺牲人员,符合烈士评定(批准)条件的,应评定(批准)为烈士。

  根据通知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地方人员根据《烈士褒扬条例》规定评定,各地统一组织赴湖北的医疗救援人员牺牲的,由派出人员单位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评定;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军队人员和军队聘用的社会人员,由军队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批准。

  同时,有关部门要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保持密切沟通,一对一全流程指导做好申报工作;要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进行评定(批准);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既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又最大限度降低人员聚集感染风险。

  通知强调,要落实好抚恤优待政策,及时发放烈士褒扬金和抚恤金,积极开展慰问、悬挂光荣牌等活动,妥善解决烈士遗属的实际困难。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形式开展抚恤优待工作,对疫情较重地区,要通过适当方式随时了解掌握烈士遗属的身体、心理动态及所面临的困难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提供精准服务。

 
军队增派的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
军队增派的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7日,刚下飞机的医疗队员在停机坪上列队集结。按照中央军委命令,2月17日凌晨,空军出动包括国产运-20在内的3型8架运输机第四次向武汉空运676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一批医疗物资。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黎云、贾启龙)17日上午,军队增派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至此,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已全部投入支援。
 
  这批医护人员和卫生物资,分别通过航空和铁路输送抵达武汉。2月13日先期抵达的1400人承担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已开始接收患者。今天抵达的这批医护人员将根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建设进度,第一时间展开相关医疗救治工作。
 
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参加疫情防控座谈会
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参加疫情防控座谈会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伍岳、陈聪)2月16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座谈会。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成员单位代表约80人参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了全国疫情防控情况,表示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维护全球卫生安全,欢迎联合考察组就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议。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林草局、药监局、中医药局等部门代表分别介绍了主管领域防控工作。湖北省政府负责同志通过视频连线介绍了当地疫情防控情况,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专业人员参与交流。

  考察组与参会人员就疫情形势、社区和农村防控、野生动物管理、药物和疫苗研发进展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对中国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予赞赏,并对中国医务人员的忘我精神表示敬佩。

  联合专家考察组于2月17日赴北京市、广东省、四川省开展现场考察。

 
中央指导组:关口前移为群众守好健康之门
中央指导组:关口前移为群众守好健康之门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胡浩、赵文君)城乡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中央指导组赴湖北随州实地指导社区疫情防控,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为群众守好健康之门。只有每个社区措施到位,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来到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响堂街村、北郊办事处孔家坡社区,详细了解城乡基层网格化管理、人员排查管控、群众健康防护等情况。在得知这两个社区已经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病例后,孙春兰表示赞许,并希望坚持下去,不能有丝毫松劲。

  指导组随后走进万达永辉超市,详细查看菜品、菜量、菜价,以及集中配送情况。强调一定要为社区居民做好生活物资供应配送,保障好群众日常生活。

  高新区怡康老年公寓是一家备用的治疗点,有310张床位。孙春兰走进公寓,仔细查看集中收治点改造情况,看望并慰问从江西赶来驰援的医疗队。她说,随州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医疗力量薄弱,江西医疗队要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帮助当地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保障健康安全。当了解到医疗力量仍然是短板,孙春兰当即指示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马上增派医疗力量支援随州。目前,在随州的江西医疗队人员已由263人增至391人。

  17日上午,中央指导组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同一线医务工作者座谈,并通过视频连线听取了来自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专家团队关于加强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意见建议。孙春兰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表达敬意和感谢。希望大家千方百计发挥智慧和力量,千方百计挽救生命。

 
河南通报5起防疫中违反纪律典型问题
河南通报5起防疫中违反纪律典型问题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郑州2月17日电(记者韩朝阳)为严明纪律,强化警示教育,河南省纪委监委日前公开通报5起疫情防控中违反纪律、履责不力典型问题。

  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统计处副处长李强疫情防控期间聚众饮酒、酒后驾车、殴打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从快从严予以查处,李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本人及参与殴打的其他3人已由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平顶山市新华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曲秋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失职失责,对全区疫情底数不清,上报信息不精准,应对疫情不力。2月5日,曲秋伟被免去新华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职务。

  此外,河南省纪委监委还通报了沈丘县纸店镇党委书记李锋、县卫健委主任张治君等人漏管失管、防控不力问题;鹤壁市淇滨区商务中心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淑霞向组织撒谎不按规定到岗履职问题;镇平县安字营镇梨园村村委委员、文书周国朝操办丧事造成人员聚集问题。

  河南省纪委监委要求,疫情防控期间,要着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落实工作不力、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等问题,严肃查处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推诿扯皮、消极应付、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防疫物资、救援款物等违纪违法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提供监督保障。

 
武汉拉网式大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武汉拉网式大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冯国栋)“请大家按登记表全面排查。住址、姓名、联系电话要登记好。情况特殊的要备注清楚。”17日下午,在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社区书记董守芝和20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开短会布置任务。

  当天,一场为期3天的拉网式大排查在武汉3300多个社区、村湾同步展开。

  “有人在家吗?”在西桥社区三眼桥一村小区,网格员易君,与社区派出所民警熊松以及下沉到社区的3名特警对一处出租房进行排查。房东说,春节前几天,里面的租客一直咳嗽,“这几天没听到动静,担心他出事。”

  开门的是位小伙。易君先用无接触式体温仪测量了他的体温,确认没有发烧,随后又详细询问了他的健康状况。民警核验了租客的身份,叮嘱他待在屋内不要出门。临走时,易君登记了租客的电话,“遇到问题请跟我联系。”

  西桥社区是“万人社区”,实有人口1.3万人。社区距离最先发现疫情的华南海鲜市场不到2公里,疫情较重。

  据董守芝介绍,春节至今,社区深入宣传“发热不上报”的危害,广泛发动居民通过电话或微信平台,主动上报发热情况。

  疫情发生后,董守芝的手机24小时不间断接听居民电话、解决问题诉求、安抚居民情绪,有时她一天要接上百个来电。

  “这次拉网式大排查,目标是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重点排查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所有人员,还包括危重在家的基础病患者,比如尿毒症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其他疾病重症患者,以及孕产妇。”董守芝说。

  据了解,武汉市要求本次排查要做到五个“百分百”,即:确诊患者百分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

 
对大量密切接触者如何精准追踪严格隔离?
对大量密切接触者如何精准追踪严格隔离?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从2月17日开始,武汉市开展为期3天的拉网式大排查,其中包括推动落实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截至16日,包括武汉在内湖北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8182例,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91434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71613人。

  密切接触者,指的是与新冠肺炎有关病例有过近距离接触,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对于他们的追踪与隔离,是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环节。目前,武汉的大量密切接触者是否被集中隔离起来了?“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

1个病例能追踪到多少密切接触者?


  截至2月16日,湖北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中,确诊病例与密切接触者的比例约为1:3.29。

  记者在武汉采访发现,不同社区、街道对于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范围差异较大。

  截至2月16日,武昌区户部巷社区累计有确诊病例22人,隔离密切接触者21人;武昌区复兴路社区累计有确诊病例29人,累计追踪32个密切接触者,目前还有24个在医学观察。这两个社区确诊病例与密切接触者的比例大约都在1:1。

  截至2月16日,武汉市新城区的一个街道,累计确诊病例65人,密接触者139人,确诊病例与密切接触者的比例约为1:2。

  也有的社区一个确诊病例追踪不到1个密切接触者。截至2月16日,在江岸区一社区,有24个确诊病例,实际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仅有9个;在江岸区另一社区,13个确诊病例,10个密切接触者。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确诊病例与密切接触者比例差距如此之大?

  江岸区一社区书记解释称,接到确诊患者名单后排查,发现有些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虽是亲属,但不住在同一社区,由实际居住地负责追踪隔离,所以密接人员看起来少一些;青山区一社区书记称,该小区是安居房,都是小户型,每户实际居住的人员少,确诊病例的密接人员就少。

密切接触者找全了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四版)》,一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分为三个类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人员,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等,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武汉市疾控中心应急办负责人金小毛分析,一个病例追踪到多少密切接触者是动态变化的。疫情刚爆发时,一个病例可能有多个密切接触者,包括医生、家人、同事、同乘公交乘客等;目前,由于居民保护意识增强、封闭小区、交通管制等因素,人员流动大幅减少,一个病例的实际密切接触者人数也大幅下降。

  武汉一位一线流调人员说,疫情刚爆发时,病例活动场所多,在金银潭医院做了十几天的现场调查,发现有的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甚至超过10个;现在病例活动轨迹相对简单,主要是电话询问,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少了。

  根据第四版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在湖北,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四种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都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记者调查发现,社区基层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普遍重视,但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大多并未进行追踪。

  多位基层社区干部表示,不清楚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要追踪,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我们只是提醒近期不要出门,没有进行管理。”武昌区一社区书记介绍,前几天有一个高度疑似的病例,肺部呈毛玻璃状,社区摸排后主动把这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报了上去。

  武汉一区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前期,确诊病例增长较快,流行病学调查压力大,对疑似病例的流调顾不上;现在,随着核酸检测加快,有的疑似病例排除后没必要追踪密切接触者,有的归入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疑似病例数量减少了,流调需求也不多。

是否将密切接触者有效隔离了?


  第四版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要求,对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在集中隔离点接收密切接触者10676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武汉,不少社区已把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全部送到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户部巷社区书记沈小妹介绍,社区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1人,除了2人已经解除隔离,剩余19人目前已全部在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

  然而,有的社区部分密切接触者并未进入集中隔离点,而是居家隔离。在武昌区一社区,除了解除隔离的8个密切接触者,仍在医学观察期的24人中,6个人在酒店集中隔离,剩余18人都在居家隔离。

  记者拿到一份江岸区密接人员信息一览表,表内有两个社区21位的密接人员,备注一览显示,1位已解除观察,明确表示去集中隔离点的8位,4位因“年龄大”等原因表示居家隔离,剩下的表示“听社区安排”“可去可不去”等。

  武昌区一社区主任介绍,社区要求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写保证书,不能随便出去,还在门上贴了“早日健康”的温馨提示,实际上是封条;每个礼拜解封一次,送蔬菜等生活物资。“目前来看,社区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还比较自觉,没有随便出去的。”

  但记者发现,有的社区个别居家的密切接触者并没有严格自我隔离。

  汉阳区一位杨女士向记者反映,隔壁的住户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被送去医院。但属于密切接触者的多名家属不仅没有采取隔离措施,自由出入,甚至将用完的防护服随意扔在公共过道上。

  从杨女士提供的多张照片可以看到,公共过道上均随意丢放着多件用弃的防护服。“我给社区打电话,社区说会给物业打电话;物业又推辞说‘给领导反映’。”杨女士说,无奈之下,只好自行消毒,然后拨打市长热线求助。2月15日,物业终于上门,处理了这些废弃的防护服,并对楼层进行消毒。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2月1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除了婴幼儿或没有自理能力人员等特殊群体,密切接触者都要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记者注意到,武汉已经开始问责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干部。武汉市纪委16日通报,洪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医疗救治组组长王在桥因严重失职失责问题受到政务撤职处分。王在桥失职失责表现之一,就是不认真执行上级集中隔离新冠肺炎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的决定,导致洪山区大量密切接触者未被及时集中隔离。 (记者秦交锋、廖君、刘宏宇、李劲峰)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

 
超20家电商平台落地武汉助力破解市民居家购物难
超20家电商平台落地武汉助力破解市民居家购物难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王自宸)24小时随时下单、配送费用全免、武汉三镇直达……为着力破解小区封闭情况下市民购物难问题,连日来,在武汉市商务部门支持协调下,已有超过20家电商平台落地武汉,为近千万武汉市民提供食品、药品等商品网购、配送服务,在非常时期为市民购物提供了保障和便利。

  根据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1日凌晨发布的第12号通告,为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小区封闭管理后,如何安全、便利购买生活用品引发部分市民担忧。为此,武汉市商务局积极联系,协调发挥各大电商平台信息、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商品网上配送业务。截至17日20时,已有食享会、长江严选、饿了么、盒马鲜生、美团买菜、兴盛优选、京东到家、中商优选等20余家电商平台落户武汉,推出生鲜食品、日用百货、药品等各类商品的网购、配送服务。

  记者注意到,这些电商平台中,多数能提供随时下单、优选套餐、免费配送、上门直达等服务。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各类商品及时、便捷到达居民家中,商务部门还积极引导有关电商企业加强与社区、小区的有效配合,开展社区团购模式探索,不断畅通接收端渠道。目前,各大电商平台日均配送单量已超过15万单,有效化解的住宅小区封闭管理后市民的后顾之忧。

 
黄石: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下降治愈率提高
黄石: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下降治愈率提高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廖君、冯国栋)在17日召开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锦介绍,黄石新增确诊病例和发热日接诊数均在下降,确诊病例连续两天实现为个位数增长,治愈率稳步提高。但疫情出现新变化,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吴锦说,随着前期各项措施落实落地,黄石疫情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截至2月16日24时,黄石市累计新冠肺炎病例983例,治愈出院206例,病亡15例,仍在院治疗762例,其中重症74例,危重症25例。新增确诊由日最高104例下降到每天30例左右,15日8例,16日5例,连续两天为个位数增长;发热日接诊数由高峰值1500人降至500人左右。目前治愈率达20.96%,还在不断提高。

  据介绍,目前,黄石征用改建隔离点房间5630间,尚在接受医学观察1822人,正在集中隔离1681人。

  吴锦说,当前黄石疫情防控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由原来的外部输入型进入内部扩散型、家庭聚集型、社区(村组)蔓延型上升阶段。又面临春节收假、春耕春播、返程务工、企业复工复产等重要关口,人员流动加速,给管理带来难度。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依然有缺口,一线医疗救治任务繁重。

 
武汉:重奖战“疫”一线工作人员
武汉:重奖战“疫”一线工作人员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廖君、黎昌政)记者17日从武汉市有关部门获悉,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及时奖励工作的通知,奖励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通知说,及时奖励工作对象包括武汉全市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的各级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各区(开发区、功能区)社区(村)工作人员;其他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奖励分为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以广大干部职工在抗击疫情中的业绩贡献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注重奖励和激励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集体。

  通知要求,对获得及时奖励的个人,表现突出、符合党员条件的,在抗疫一线及时吸收为预备党员;对在疫情防控斗争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结合一贯表现,适当简化程序,优先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对奋战在疫情防控艰苦危险岗位、表现特别优秀的可以按规定火线提拔、破格提拔;将疫情防控工作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记二等功(记大功)及以上奖励的集体,当年年度考核时领导班子可以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对获得及时奖励的个人,当期平时考核结果,可以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对记三等功(记功)及以上奖励的个人,当年年度考核时可以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

 
战“疫”特殊运输线
战“疫”特殊运输线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1日,华润武钢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坐上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疫情应急专车”后集体高呼“加油”,与医院同事告别,奔赴抗疫一线——方舱医院。

  武汉因疫情停止市内公共交通后,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承担起市内主要交通任务,负责接送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如商场、超市人员)上下班,另外也担负了医院、社区、商场、超市等单位部分物资运输任务。截至目前,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共投入了1151台公交车、近两千名司机,完成15000多个车次,运送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超过13万人次,运输各类抗疫物资10万多箱(件)。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脱贫与战“疫”都要赢,更需“硬核”攻坚
脱贫与战“疫”都要赢,更需“硬核”攻坚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和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受疫情影响,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销售受阻,七部门此时联合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正是时候。  对一些贫困地区来说,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要兼顾防疫与脱贫并不容易。不少扶贫干部担心疫情耽误贫困户如期脱贫,刚刚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也存在“因疫返贫”风险。这些担心值得重视,各地各部门需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眼下正是不少地方春耕备耕之时,要警惕疫情耽误农时。以多地作为脱贫主导产业的茶叶为例,近期正需要劳动力修剪、除草和追肥,不少地方却遭遇用工荒难题。不是因为没有劳动力,恰恰相反,不少村民尚未返城务工,但赶上疫情,不能集中用工。一些扶贫车间要开工复工,同样面临这种两难困境。

  还要警惕疫情导致扶贫产品滞销。战“疫”初期,不少地方“硬核”封路,虽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但目前一些地区仍在“封路”,原本应该销往各地批发市场的春橙、香瓜等扶贫蔬果运不出去,被迫滞销。

  一些贫困地区的养殖业也受到交通管制的影响。养殖户面临生产销售“两头堵”:一方面,饲料和农资运不进来,部分养殖户面临断粮缺药问题,有养殖户说,“路封了,鸡饲料拉不过来,只能看着自己养的鸡活活饿死”;另一方面,一些该出栏的禽类、牲畜也运不出去。

  最后还要警惕疫情影响扶贫劳务输出。一些农村封村、封路、不允许出入,有务工意愿的农民工难以外出;与此同时,目前各地复工率并不高,不少用工大省要求建筑工程延期复工,有的甚至延期到三四月份;一些地方甚至擅自出台各种防控措施,限制外地务工人员返岗复工……这种状况对于主要收入来自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来说,压力不小。

  日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受影响的贫困地区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要因地制宜做细做实,拿出具体可行的“硬核”应对办法;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统筹考虑,分类施策,创造条件帮助贫困地区恢复生产,才能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因疫返贫”“因疫耽误脱贫”风险。

  分区域分时段,合理安排劳动力。在同时段内,可以多批次分散劳动,既避免的人员在空间上的集中,又不耽误生产任务。对于一时难以外出的农民工,应该鼓励他们本地就业创业,并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

  纠正极端做法,抓紧有序复工复产。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指出,“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此前,擅自出台极端防控措施的地方,应按中央最新要求,尽快纠正偏激做法,在有序防控的情况下放行外地务工人员返城。

  必须加大力度治理交通阻塞。路通了,人流和物流也就激活了,能同时缓解劳务输出、农业生产物资进入和扶贫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有养殖户反映,“现在大路可以,但养殖场地处偏僻,各村封路封村,车辆到不了养殖场”。希望各地抓紧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畅通交通,包括直接影响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

  受疫情影响,人们外出购物减少,更需要加大电商扶贫力度。要按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加强主要消费城市与周边产区对接,确保鲜活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进、送得到;要求各类农产品流通企业要与贫困地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加强合作,优先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

  另外,要像帮扶中小企业那样帮扶受疫情影响的产业扶贫项目,从资金、原料、销路等多方面帮扶产业扶贫项目渡过难关。目前,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通知,提出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出现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同时在疫情期间,对新发放贷款、续贷和展期需求,要加快审批进度,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这些,都有赖于各地各部门落细、落小、落实。

  抗疫和扶贫,一个与病魔较量,一个与贫魔斗争,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不少地方已注意到潜在风险,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期待各地各部门开拓思路,推出更多实打实的“硬招”,像股股“暖流”一样赶走疫情引发的“倒春寒”,让脱贫攻坚如期推进。(本报评论员张典标)

 
天督查 多次,是扯抗疫后腿
10天督查30多次,是扯抗疫后腿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有效推动战“疫”,适当开展督查检查有一定必要性。但是,一些地方的各类督查检查过多过频,且欠缺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耗费基层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滋长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许多基层干部对此苦不堪言。
 
  近日,有基层防控人员向记者反映,自全面打响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以来,自己所在单位在十余天里已经被当地多个部门督查检查30余次,平均每天督查检查3次以上。省、市级的督查组、督导组、检查组都来过,地方各上级部门也不落后;有的检查单项工作,有的检查综合工作;每次督导检查,单位都要填一大堆表格,写汇报材料。
 
  更让人头疼的是,由于各督导检查组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有时会出现提要求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同时,由于督导检查组由不同部门人员组成,有些成员并非疾控领域的专业人士,对防控疫情工作不够了解,常常从部门本位出发下结论,提出一些与疫情防控关系不大的要求,基层干部百口难辩,却不得不“照单全收”“严格落实整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很显然,地方开展督查检查过多过滥,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战“疫”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已持续挺长一段时间,不能让无谓的督察检查再消耗他们的精力。
 
  针对督察检查过多过频的问题,省、市级督查检查组、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统筹协调,多创新思维拓展途径,多关注舆情听取民意,通过这些“无创”办法加强督查的针对性精准性。要突出科学性、专业性、实效性,能压缩的督查检查项目要尽量压缩,能精简的督查环节要尽量精简,能不督查检查就不督查检查,切实为基层战“疫”减负。
 
  同时,各地区应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包括容错纠错机制。要充分信任、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基层干部更加放心大胆、积极主动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解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为他们冲锋陷阵“撑腰鼓劲”。  (本报评论员王研、字强)
 
基层抗疫中的“情绪对立”苗头需注意
基层抗疫中的“情绪对立”苗头需注意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的神经时时刻刻被疫情牵动着,悲伤、感动、愤怒、压抑,各种情绪聚集交织。尤其最近一段时间,陆续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视频在社交媒体热传,更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比如,一家三口在家里围桌打麻将,突然有防疫工作人员进来,不由分说开始打砸,一位年轻人表示不服,竟被连抽几个耳光;一位中年男子下楼买菜,进小区时拒绝登记,与工作人员产生冲突,最终被几名工作人员摁倒在地;一位东北大娘在外溜达时没戴口罩,与社区干部发生冲突,甚至拳脚相加,最终被戴上手铐抓进警车。

  这些视频在各个微信群广泛传播,有人拍手叫好认为特殊时期就该“硬核”,有人痛骂少数不守规矩者“心太大”“缺德”。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仅凭网络视频,很难简单判断到底谁对谁错,但这些冲突背后的“情绪对立”苗头,非常值得警惕。

  最近,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不少群众提到,随着封闭隔离时间拉长,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脾气好像都涨了,火气大了,斗嘴的、吵架的、冲突的明显增多,有了越来越多擦枪走火的危险和越来越难管理的担忧。鉴于疫情暴发以来已出现不少极端事件,这种不良趋势确实应该重视。

  大疫当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卷入了这场战“疫”,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夺取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既需要医护人员在一线救治病患,也需要科学家们抓紧攻关,还必须关照到人们情绪的细微变化,严防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滋生出来的“心病毒”。

  避免焦躁、莽撞、愤青、邪火等一般性的情绪对立,不妨用“换位思考法”。看到对方的火要冒起来时,自己冷静一分钟,将人心比己心。

  那些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基层党员、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民警、保安,其实很不容易。他们可能从春节前到现在一直吃着盒饭,每天要站五六个小时;他们也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家庭的顶梁柱、孩子的保护神;他们要承受“层层传导”的压力,必然有劳累和烦躁之时,也有扛不住和憋不住的瞬间。所以,当他们按防疫要求开展工作时,如果他们声音有些生硬,表情有些僵化,也希望大家多些包容、配合。

  同样,那些已在家里憋了近一个月的群众,由于生活不便以及疫情传播带来的焦虑,难免有些憋得慌、堵得慌,工作人员更要对此多些理解。如果群众说几句气话,发几句牢骚,听听就过去了。有时不妨换个方式回应,同样一句话,这样说能让人跳起来,那样说却能让人笑起来。当然,无论如何别动手,别拿手机追着拍,那样只会激化矛盾。

  而要系统性地避免过激、偏执、恶意行为导致严重的情绪对立,就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依法防控”的重要性了。因为一旦这股“火”烧起来,不仅会灼伤携手战“疫”的干群关系,还会使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基层治理中打折扣。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情绪对立”产生的不良后果。首要一点,就是要坚持“依法防控”。疫情防控工作一定要合法合规,既要从严防控,更要文明防控、理性防控,避免因不当执法使事态升级,要善于化干戈为玉帛。

  在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管理中,对于中央明令禁止的故意隐瞒行踪、危害他人等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惩处。但是,对于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依规依纪达不到问责程度的,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但不能简单用过度问责甚至拳脚相加代替管理。

  疫情防控时期,有些管控举措即便严一些,群众也应该都能理解。但是,如果擅自升级、层层加码,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执行时“拿鸡毛当令箭”,就算有千万个理由,就算你说“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我们有太多的不易”,也很容易“好事办砸”,招致群众反感、舆论非议。

  缓解“情绪对立”,需要切实减压减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确实,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为基层干部减负减压的前提,否则压力容易让基层干部变成“火药桶”。

  基层处于疫情防控第一线,上面的指示要求一个接一个,有的还层层升级加码,弄得基层疲于应付,既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加重了心理负担。因此,建议给基层必要的灵活性,因地制宜处理问题,要求越具体越容易捆住基层的手脚,主动性和积极性越差,反常的举动会越多。

  此外,缓解“情绪对立”,要尽快强化心理干预。这是科学防控的应有之义。战“疫”时间长、气氛紧张,容易滋生焦虑情绪,无论是确诊患者、隔离对象,还是基层干部、广大群众,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积极的心理干预。让心理援助缓释心境,有助力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战“疫”越吃劲,越需要我们咬紧牙关,把刚性的防控措施落实得更细、更实、更有效。但在操作上,要尽可能做得更深入一些,更温情一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刚性管控措施是对他们的最大关怀而非剥夺,以此来赢得人民群众情感共鸣,进而来化解“对立情绪”,齐心战“疫”,确保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

     (本报评论员张丽娜)

 
应当安排基层抗疫工作者适当轮休
应当安排基层抗疫工作者适当轮休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最近一段时间,多名基层干部和医护人员因过度劳累而牺牲在战“疫”一线:2月3日,湖南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28岁医生宋英杰,多日连续超负荷工作引发心源性猝死;2月6日,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水利站党支部书记,因劳累过度倒在一线;同日,公安部追授5名抗疫一线民警二级英雄模范称号,他们也是劳累过度牺牲……

  生命虽逝,精神永存。这些平凡的战“疫”英雄勇于担当、舍己为人的事迹令人动容,将激励更多人勇往直前。但是,他们也为长期过度劳累的一线战“疫”人员敲响了健康警钟。各地要科学用兵,谨防将“防疫战”打成“疲劳战”。

  自1月24日全国多地进入一级响应状态,激烈的战“疫”已持续近20日。在这场夜以继日的奋战中,一些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等一线防疫人员,在缺乏足够保障、缺乏足够休息的情况下连轴转,体力、精神都面临极度疲劳甚至是透支。如何科学用兵,既让一线战斗员得到适当休息,又让一线战斗力始终不被消减,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保持旺盛的精力,一直是战斗获胜的关键。《孙子兵法》和游击战十六字方针,都谈到了利用敌人疲惫获取胜利的要诀。此次战“疫”中,一线战斗人员的疲惫,也将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一方面,持续高强度的疲劳工作,会造成战斗人员免疫力下降,从而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紧张工作,也让他们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已经有一些一线人员出现了心理问题。正是这些因素,让一线战“疫”人员成为“易感人群”,也为后续战“疫”埋下了隐患。

  当务之急,要尽快对一线战“疫”人员进行适当轮换。日前,一份来自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求助信,反映了很多一线人员的现状和心声:有些医护人员已累计奋战了40多天,大家一直承受着高强度的生理、心理压力,恳请上级领导安排最早上前线的医护人员隔离调整两周,让他们处于身心得到调整后,再以健康的心态和体魄继续投入战“疫”。

  进行人员轮换,首先要有科学的制度安排。由于缺乏政策导向,不少地方均不敢对人员进行轮换,几乎都是“全员动员”,生怕背上“重视不够”的名头,结果只能硬撑着;

  其次,还需要充足的人员供应。战“疫”绝不仅是基层干部或者医护人员的战斗,要勇于将区域打通、部门打通、人员打通使用。哪里的疫情比较重,哪里是疫情最前线,兵力就重点向哪个方向优先保障。

  当前,战“疫”依然胶着,避免“疲劳战”,调整好状态至关重要。在这场人民跟病毒的生死较量中,如果我们能够科学调配,合理用兵,众志成城,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病毒终将不是我们的对手,胜利的春天终将会到来。

     (本报评论员韩振)

 
也要防止测温枪染上形式主义“病毒”
也要防止测温枪染上形式主义“病毒”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体温检测是一道公认的重要防线。然而,记者近期在北方省份采访时发现,在有些室外测温点,测温枪受不了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的低温,直接罢工,测谁体温都比正常体温还低好几度。

  有的地方“开动脑筋”,为避免测温枪被冻坏,让测温枪躺在暖宝宝里,这下测温枪倒是冻不坏了,但一旦拿出来测温,人人都是“发烧”响警报,吓得健康人心里也怦怦跳。

  不管你高温低温一律35度、本来体温正常但怎么测都是“发烧”......如果测温枪测不准体温,但还要设关卡、增设专门岗位给人们测体温,这样的测温“防守”等于形同虚设,还有什么意义?

  疫情形势严峻,体温是判断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监控发热患者的重要手段。在不少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测温,到超市买菜要测温,进入小区要测温,到工厂车间要测温......如果测温枪中了“形式主义”的病毒,测温员又应付了事,测温这一道关卡就失去了防控疫情的功能,成了一道虚掩的门,不仅无法精准识别潜在的病毒感染者,还可能因为测温枪消毒不当、操作不当导致健康的人被感染。

  战“疫”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测温工作的管理,撕下测温枪身上的“形式主义”外衣,真正让测温严起来、准起来。

  比如,要多配几把测温枪循环使用,让市民通过小程序主动申报自己体温,在防控重点区域设置热成像摄像机提高测温精确度,对测温工作不认真行为坚决查处等。只有坚决抵制测温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才能筑牢这道守护广大百姓的生命健康防线。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的变化,各地复工复产速度加快,交通也逐渐顺畅。但这绝不意味着疫情防线就要松动了,就可以歇歇脚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人流增多和公共场所的开放,必然带来巨大的防控压力,稍有懈怠,就可能要面对一失万无的后果。

  坚决把好包括体温检测在内的每道关口意义重大,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做到万无一失,绝不能允许防控举措染上“形式主义”病毒。只有用铜墙铁壁式的防控,让阻断病毒传播的每道防线严起来、有效起来,我们才能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人们才能尽快摘下口罩,自由呼吸新鲜空气,重归美好的生活。

      (本报评论员张建)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的背后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的背后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施雨岑、屈婷、吴雨)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有两个好消息引人关注:一是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二是除湖北外,连续13天新增确诊病例数下降。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特别是加强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一直是医疗救治工作的重点。从救治力量不断“加码”到科研攻关、血浆治疗等,一系列“硬核”招数正在起作用。
 
“整建制”承接病区
 
最强重症医护力量驰援武汉


 
  国家调拨精锐“部队”驰援武汉,目标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目前,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有多家国家和省市的医疗队并肩战斗,集中救治重症患者。其中,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这六支“国家队”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带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精锐团队,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每个医疗队“整建制”地承接一个病区,形成多学科的团队协作救治,并可以和后方远程会诊。医疗队之间还成立了一个医务处,负责组织整个大院区内的专家会诊,以及病人治疗质量控制和安全方面的管理。
 
  据统计,目前已有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他们主要来自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我们投入的重症专业的医护力量是最强的,有1.1万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负责重症的救治工作。这1.1万名重症医务人员已经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
 
  据她介绍,出院病人中约90%是轻症,约10%是重症和危重症。通过细分,从患者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段来看,全国平均是4.95天,说明缩短诊断时间、及时诊疗、早诊早治是提高治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千方百计救治
 
新疗法有望纳入第六版治疗方案


 
  危重病人的救治一直牵动人心。疫情发生以来,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李兰娟院士的团队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在复杂的危重症救治中提出建议,探索出一些新的疗法和技术,纳入诊疗方案之中。目前第六版治疗方案正在形成中,以指导全国的诊疗工作,提高救治水平。
 
  以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中医专家团队,以及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近600人,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月17日,在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87%。
 
  截至2月1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844例。除湖北外,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13天下降。“这些是非常好的信号,说明我们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郭燕红说,相关分析显示,90%以上的患者都是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综合诊疗手段,加速患者治愈。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周军介绍,我们承担着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角色,这次驰援最重要的是充分把专业优势发挥在“刀刃”上。
 
  据介绍,来到武汉后,他们首先设计了从接收到转出患者的一系列流程,第二是建立了交接班、值班、医务人员防护等严格制度,第三是将接收的病人进一步分类,集中主要专家资源,在危重病人上下更大气力。
 
加速科研攻关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成为有力武器


 
  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磷酸氯喹等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在抗疫战场上,科学的“硬核力量”不断显现。“科研攻关工作将重症患者的救治作为突出任务。”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目前,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有效,即将修订形成的第六版诊疗方案将进一步细化相关内容。
 
  发布会上,专家介绍说,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就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来降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从而达到治疗预期。科研攻关组在1月22日紧急设立的第一批科研应急项目中,已将恢复期血浆的制备工作纳入立项支持。
 
  孙燕荣表示,2月1日采集到第一份恢复期血浆,2月9日第一位重症患者在武汉接受治疗,接下来的一周有10位患者陆续接受了治疗,并显现出好的疗效。
 
  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为采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已有武汉、上海、重庆、广东、山西等地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参与记者廖君)
 
兄妹村医携手“疫”线守安康
兄妹村医携手“疫”线守安康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徐海波、陈圣炜)“你只是有一点腹泻,不用这么紧张,就在家待着,多喝点开水,多吃青菜,还没好转再告诉我。”2月17日中午,村医邢锦辉在微信上发完这段语音,才匆忙端起饭碗。她已记不清这是今天“微信问诊”的第几十位村民了。

  一周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连续作战半个多月的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医邢锦辉开始发烧。

  “可能是7号那天淋了雨,有点感冒。”邢锦辉介绍,2月7日,邢圩村风雨凄凄。她像往常一样,沿着村庄小路,挨家挨户为村民量体温。到了晚上回家,衣服鞋子都湿透了,就连雨鞋里都灌进了水。

  没过几天,邢锦辉发烧了。“万一我中招了呢?我每天要为那么多村民量体温,都会被传染的。”邢锦辉主动来到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感冒引起的发烧。

  作为村医,邢锦辉还是主动进行了居家隔离。隔离的这几天里,邢锦辉也没闲着,总放心不下几位从武汉、黄州回家的村民,隔三岔五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

  每天守在家里的邢锦辉,并不放心同为村医的哥哥邢久红一个人承担起全村村民健康排查的重担,主动在家开起了“微信诊所”,每天微信回复村民寻医问药的信息多达四五百条,快到午夜时才能睡觉。

  邢锦辉出生于医生家庭,父亲是赤脚医生。从除夕至今,她一家6名医护人员全部奋斗在防疫一线。她和哥哥邢久红、侄女陈瑛、女儿杨进文都在村卫生室工作,每天分工负责为村民提供有关防控疫情的医疗服务。丈夫杨盛权和侄儿邢一润分别是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和九江市传染病医院医生,每天也在忙着接诊发热病人。

  邢圩村方圆约3公里,村民居住分散,邢锦辉每天只能和哥哥各负责村庄的一半。半个多月来,兄妹俩每天各自要走两万多步,到下午两点左右才能回到家里碰面,吃上中午饭。

  “村子里有3700多人,其中武汉返乡的有169人,黄冈市区回来的有3人,其他地方返乡的有440人。”邢久红对村里人员流动情况熟稔于心。

  刚开始有些村民并不理解他们的工作,不愿配合。“早上冷,很多人就躲在被窝里不起来,更不愿出来测体温。”邢久红说。

  “最难受的是村里没有公厕,现在又是敏感时期,不方便借用村民家卫生间,只好忍着不喝水。”邢锦辉的语气中透露着些许无奈。

  一直在县二医院工作的丈夫杨盛权带回了“前线的消息”:医疗物质十分紧缺。同为医生的邢锦辉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紧急召集家人商量,举全家之力捐出现金47000元和3000副医用手套,用于抗击疫情。

  兄妹俩的举动感动了许多村民。村里退休的61岁乡医沈炳珠和深圳返乡的志愿者邢进德,也主动加入了兄妹俩的队伍,协助上门为村民测体温。

  虽然工作苦、风险大,但兄妹二人从没打过退堂鼓。“我家四代行医,我们兄妹在村里当了31年的乡医,而且都是党员,这个时候,群众都看着我们。”邢久红说,经过半个多月来的宣传和防控,村民的疫情防范意识大大增强,许多老爷爷老奶奶都会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了。截至记者采访时村里尚无确诊病例,实现了新冠肺炎零感染。

 
克服难关 痊愈出院
克服难关 痊愈出院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7日,郑先生深鞠一躬,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医护人员。

  当日,新冠肺炎患者郑先生在武汉华中科大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痊愈出院。郑先生是湖北公安人,今年53岁,曾经做过肾移植手术,常年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药。身患新冠肺炎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鼓励下,郑先生克服了重重难关,最终痊愈出院。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我只是你匆匆过客,你却是我人生转折” 一封来自甘肃渭源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感谢信
“我只是你匆匆过客,你却是我人生转折”
一封来自甘肃渭源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感谢信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病房里,渭源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马明(化名)加油打气(2月14日摄)。新华社发

  “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看不到你们的脸庞,却能透过护目镜看到一双清澈的眼睛,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虽然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却是我的人生转折!”2月15日,32岁的新冠肺炎确诊重症患者马明(化名)在经过18天的救治后,走出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人民医院。出院前,他将自己手写的一封感谢信,心怀感恩地交给了医护人员。

  “18天,我们成了‘战友’,共同战胜了疾病,我们也结交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好朋友。”对着医护人员,马明深深鞠躬。在他看来,“这些人平凡的如同点点星辰,然而当繁星最终汇聚的那一刻,必然会照亮夜空,划破天际。”

  记者看到,这封三页的感谢信,记录了一线医务人员、政府部门和各界爱心人士对马明的及时救治和帮助。

  1月28日,马明因出差后身体不适就诊于渭源县人民医院。2月1日经省、市、县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也是截至目前渭源县唯一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渭源县人民医院院长单永平介绍,作为甘肃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医院果断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并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远程会诊协助下,确定了中西医相结合的诊疗方案。

  马明说,从疑似到确诊,整个过程令人揪心,就像等待一纸“判决书”。恐惧、紧张和烦躁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2月4日至6日,他的症状持续加重,呼吸衰竭,连翻个身都感觉没气了。他很担心自己挺不过去,甚至还用手机为自己录制了临终视频。

  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他,安慰他,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甘肃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的远程会诊指导下,马明的主治医生、渭源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党慧忠和护士长刘娟带领的医护团队一方面要从药物上积极治疗,另一方面更要从心理上果断干预、从饮食起居上加强保障。

  渭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章耀华告诉记者,针对马明的病情,渭源县人民医院和兰大一院等医疗机构多次开启远程会诊,及时调整完善诊疗方案。“药物治疗很重要,心理疏导同样重要。面对他的恐惧和担忧,我们不断给他鼓劲、加油。每次进入病房的医生和护士都要和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避免网络上负能量消息影响他的情绪。”

  最煎熬的那几天,马明收到了护士长刘娟写的一封信。信中,刘娟不断鼓励马明。她安慰道:“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在!把信念当作武器,我们一起战胜它!别担心,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大家都在和你一起并肩战斗,你的康复,就是我们的幸福,你的安康,就是咱大家的平安。”

  看到这封鼓励信,马明泪流满面。

  18天的日日夜夜,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抗击在疫情一线,救治他,关心他。刘娟等医护人员托人为马明购置了睡衣、拖鞋,帮他刮了胡子。医护人员还主动让自己的亲朋好友,每天给马明送牛奶,补充营养。担心他吃饭无聊,医护人员还通过微信视频陪他一起吃饭。马明说:“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勇敢地扛下去?”

  这18天,马明流下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眼泪。每每看到医护人员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视频时,他都会潸然泪下,“因为我感同身受,这是重生之恩。”

  治愈出院的马明正在渭源居家观察。经历过生与死的挣扎,更知道生命的宝贵。他说:“如果祖国需要、人民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捐献有抗体的血浆,尽我绵薄之力。”他也特别期待,等疫情结束后,再来和医护人员拥抱,看到他们的笑脸。(记者张文静)新华社兰州2月17日电

 
中西医治疗轻症很有效不鼓励人人吃药来预防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中西医治疗轻症很有效不鼓励人人吃药来预防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张伯礼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李劲峰、王作葵、黎昌政)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疗效到底怎么样?首个中医方舱医院,如何帮助患者康复?当下疫情防控中,这些涉及中医药话题备受关注。
 
  武汉市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近日在武汉江夏开舱,收治确诊患者。作为江夏方舱医院的总顾问,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就中医在疫情防控中的效果、应用情况,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中医西医都是医,中西医治疗轻症很有效”


 
  “在前一段治疗中,我们总结发现中医对治疗轻症患者很有效。”张伯礼说,这表现在一是确诊病人痊愈的时间短,二是轻症患者变成重症的几率低。在临床症状改善之外,病人相关生化指标也都得到改善。
 
  目前,张伯礼院士团队正在对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张伯礼坦言,根据前期对34个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与18个西医治疗患者的比对情况来看,中西医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临床治愈率更高。
 
  团队观察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15天,比单纯西医少两天;体温恢复时间为2.64天,比西医少1.7天;平均住院天数少2.2天,CT影像好转率高22%,临床治愈率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低27.4%。
 
  据张伯礼介绍,目前观察比对患者数量只有50多例,但也基本能说明情况。这个项目的观察范围与数量还在扩大。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即便病人需要呼吸机支持,其中很多治疗环节中医也能参与。患者恢复期,中医治疗也会有很好的疗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17日公布消息显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在1月下旬启动后,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已经有10个省57个定点医疗机构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汤的确诊病例纳入观察,其中有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
 
  “我们还是强调中医西医都是医,谁有优势谁发挥。”张伯礼直言,中医和西医都各有优点,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治疗,“根据各自症状,优势,更好地科学调配床位资源,保证各类病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救治”。
 
  “武汉5万多人用上中药,中医方舱医院喝汤药练太极”


 
  “这次疫情范围大,病因相同,临床表现也相类似。”张伯礼说,他们团队根据以往经验,形成几个常规处方。过去两周多以来,武汉市发热、留观、疑似人员,总共大概有5万多人按常规处方服用中药。
 
  投入使用的江夏方舱医院,医疗团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5个省份20家中医院的209名医护人员组成。这座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症患者。目前可收治400位病人,二期工程完工后还可再收治400位病人。
 
  张伯礼介绍,在江夏区政府、江夏区中医院的配合支持下,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除保证每个人都能用上中药汤剂之外,还配备了一台配方颗粒调剂车,能根据一些病人的实际情况,对药方剂量进行个性化快速配置。
 
  “在我们这里病人除了喝汤药,还练太极拳,练八段锦,甚至包括理疗、按摩、灸法也都会用上,让患者能够全面康复。”张伯礼说,医疗团队还设立了第二值班、评估组等岗位,确保发现问题能得到团队支持。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一共有28个省(市、区)630多家中医医院已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截至17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为85.20%。
 
  据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组介绍,截至16日,湖北省225所定点救治医院中,确诊患者的中医药使用率达83.3%。全省42家定点中医医院收治确诊病例4978人,中医药使用率96.4%,患者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和影像学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81.3%。
 
  “中医注重整体调节提高免疫,不鼓励人人吃药来预防”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中不断出现的“吃药预防论”,张伯礼强调,不鼓励健康人群人人都吃药。他说,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在检查与隔离期间,完全可以吃点中药,因为即便得的是流感、普通感冒,吃药就能管用。倘若最后确诊新冠肺炎,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
 
  “如果现在身体挺好,什么不适也没有,也没有感染暴露风险,则不鼓励人人都吃药。”张伯礼说,预防疫情,最好的药方是调整好心情,勤洗手、勤通风、少串门、少聚会、多喝水、多休息。
 
  张伯礼表示,在疫情防控中,中医不仅仅是针对病毒,更是注重调节病人的身体功能,这个原理和西医一样,都是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这次疫情防控,从中医角度也需要更多总结,帮助我们今后做得更好。”
 
浙江:疫情“封闭式管控”转向“精密型智控”
浙江:疫情“封闭式管控”转向“精密型智控”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杭州2月17日电(记者俞菀)记者从17日召开的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疫情防控已由“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已经从原先的疫情防控为主,转变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

  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从前阶段看,浙江省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3天降到个位数,新增出院病例持续增多,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趋稳向好。特别是2月9日复工启动以来,没有发生因返工导致的新增确诊病例,全省80%以上的新增病例为主动发现病例。

  据悉,从现在起到2月底,是浙江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关键阶段。为做好疫情防控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浙江适时调整“新目标”。

  浙江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全面打通省内交通要道,为货畅其流提供“动脉”支撑,让材料运得进来、产品卖得出去。全省除温州以外,立即取消省内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以及农村公路的卡点,对普通国省道货车全面放行不到位等情况进行整改,做到应通尽通。

  另一方面,加快城市物流配送“静脉”恢复,推进便利店、连锁店优先复工,打通电商快递进社区“最后一百米”。在落实防控举措的前提下,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城乡客运也应有序恢复正常运营,让城市逐步恢复人气商气。

  “根据新的发展阶段和目标任务,浙江疫情防控已由封闭式管控转向精密型智控,必然需要新的策略、工具和机制。‘一图一码一指数’正是其中的重要抓手,可谓浙江当前精密智控机制的核心。”上述负责人说。

  “一图”即疫情图。根据各县(市、区)疫情风险状况,浙江用五种颜色进行等级区分,有利于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也是浙江对复工复产分类施策的重要依据。“一码”即健康码,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个人健康凭证。“一指数”即精密智控指数。目前,浙江对各设区市已正式开展精密智控指数评价。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畅通人流物流商流。

 
福州:数字技术助力精准战“疫”
福州:数字技术助力精准战“疫”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福州2月17日电(记者张华迎)“请问您是否有咳嗽、发烧等症状?”“您近期是否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人员?”……近日,福州市仓山区不少居民都接到了这样的随访电话。而拨打电话的,是仓山区“新冠肺炎防控AI随访外呼平台”的智能语音机器人,它每小时可外呼5000个以上这样的电话。

  “仓山区外来流动人口较多,我们与科技大公司合作,运用AI随访外呼平台大幅提升了疫情排查效率。”仓山区智慧中心主任林辉说,通过“一对一”电话外呼,AI随访外呼平台自动询问采集居民疫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生成分类统计报告,可快速实现辖区内居民健康信息采集与疫情摸底。

  这是福州市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近期以来,为持续提升精准战“疫”水平,福州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疫情动态监测、防控决策、复工复产等诸多环节。

  福州市各县(市)区疫情最新动态、人员回流趋势、确诊人员驻留点及详细行动轨迹图……如今,“e福州”APP内嵌的“福州新冠肺炎动态监测分析平台”已成为不少福州市民了解疫情的“掌中宝”。

  这个平台是福州市大数据委在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支持下,依托大数据企业政信云公司,用时5天研发上线的疫情“大数据+网格化”防控监测网。福州市大数据委主任张青雅介绍,平台囊括了数据统计、疫情增长趋势、重点人群回流分布热力图等多个功能,可有力支撑疫情态势研判、疫情人员排查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

  政信云公司总经理尹俊告诉记者,该平台有指挥部大屏端和“e福州”客户端两个“孪生兄弟”,不仅可为各级指挥部提供决策参考,也可让“e福州”用户即时了解疫情信息。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浏览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据了解,结合平台整合的大数据,福州市大数据委已发布23期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回流大数据分析日报,形成了多份县(市)区运用移动大数据情况通报,为各县(市)区精准摸排、精准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当下,企业复工复产之后的疫情管控成为新的难题。为让企业更有“数”,福州基于“钉钉”APP开发企业复工申报审批平台和返岗返工健康监测平台,为企业提供“防疫+复工复产”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福建区域总监王文杰介绍,员工只需在“钉钉”平台上进行企业复工健康登记,并完成每日“健康打卡”,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了解员工个体和全体的健康状况,让健康者迅速返岗、让有感染风险者居家隔离,从而实现精准快速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福州市各县(市)区企业复工申报平台均已搭建完成,导入信息的企业超过1.3万家。

 
不仅学知识,更要懂成长 疫情时期特殊“开学季”扫描
不仅学知识,更要懂成长
疫情时期特殊“开学季”扫描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赵琬微、蒋芳、郑天虹)17日,北京、广州等地开始了特殊的“开学季”,广大中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线上”学习生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国春季学期延期开学,近1.8亿中小学生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的学习生活。他们在家如何学习?学习哪些内容?长时间盯着电脑眼睛怎么保护?就大家关注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温故而知新”不授新课的开学季


  2月17日8点30分,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的孩子们体验了一个不一样的升旗仪式:网上升旗仪式。孩子们穿着礼服或校服,戴上红领巾,认真地敬少先队队礼,全程站立参加了这个特殊的升旗典礼。

  此前,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延期开学”是假期的延续,各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体组织上新课,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线下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

  当天,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八年级学生张子晴在家中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上午,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3科的复习。每科15分钟的时间。”她说,语文是复习两篇古诗词。下午是自主学习时间,准备读《水浒传》并继续自创的“梁山好汉名片设计”项目。

  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五年级今天上午的线上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重温上学期课文猎人海力布宁可牺牲自我也要救乡亲们的故事,思考疫情之下社会各界尤其是白衣天使们“牺牲小我、实现大我”的宝贵品质。

  针对初三、高三毕业年级的学习,北京市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提供平台和运营管理,从本周起组织全市中高考科目的优秀教师在线答疑。此外,还在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开设了专栏,为毕业年级提供有针对性指导。

“各显神通”保障丰富教育活动


  在开展网上学习的同时,各地明确提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还包括广义的教育内容,要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前提之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侯正永说,南京市在1月底就组织了1000名特优教师的1000多节课程,按照学段学科上线;2月5日起,100位名特优教师在“名师空中课堂”平台在线答疑。对农村偏远地区或因家庭困难无法接受线上教学服务的,由教育行政部门配送相关电子设备及教学资源,确保线上教学全覆盖。

  在广州市越秀区,小学生人手一张每日学习活动菜单,内容包括设计“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索”“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欣赏”“劳动与生活”五大板块课程方向,在区统一信息平台上播放名校名师课程资源。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学习不仅是网上上课。”首都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六年级班主任荆莹说,我们还以学生时间管理为切入点,确保每天有集中学习时间、体能锻炼时间、自主学习时间、实践探究时间、兴趣发展时间和动手劳动时间。

  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中部,学生和家长收到一封信。“生命至上,健康第一。”信上嘱咐在家学习的同学们树立“有张力的目标”,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生活即教育,做个有心人。我们的课堂无处不在,期待早日回到校园!

注重视力保护与交流分享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学校在安排在线课程时,每节课的时长不超过15分钟;部分学校每节课时长为30分钟,全天固定在线学习可达3-4小时。有的孩子除了校内课程,还参加了在线的校外学习,在线用眼时间过长。

  此前,为尽量减少小学生上网时间,保护学生视力,并考虑防止网络“拥堵”,教育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只提供中学生学习资源,小学生学习内容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播出。

  中国眼镜协会视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高级验光师秦英瑞说,随着中小学生纷纷采取网上远程开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对视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要将电脑屏幕背窗放置,电脑屏幕的亮度调整为低于70%的亮度为宜,同时切记在用眼1小时后,望远眺望5分钟,以缓解用眼疲劳。”秦英瑞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张志勇建议,要充分认识学生居家学习与学校教学的不同,不能照搬学校用的学生作息时间表、课程表,要多安排一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完成的学习任务,交叉安排好文化课学科学习和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学习。

  同时,要适当减少学生作业量,增加学生基于自学、观看教学视频和适量作业之后的学习成果的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学习成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居家学习的积极性。

 
“山海”战“疫”情:温州对口帮扶地区的“反向支援”
“山海”战“疫”情:温州对口帮扶地区的“反向支援”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杭州2月17日电(记者王俊禄、殷晓圣、顾小立)啃着方便面、迎着风霜雪,跨越大半个中国,星夜兼程3600公里——2月17日,18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分头驶入浙江温州的瓯海、平阳两地。温州百姓则捧出鸡蛋面和红糖、鸭舌等特产,回赠远方的兄弟。

  防疫物资来自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温州与格尔木,海边与山巅,有着长达十年的对口支援关系。得知温州疫情形势严峻,防疫物资短缺,格尔木市主动提出支援。除了格尔木,四川青川县、新疆阿克苏等温州的对口地区,也纷纷“反向支援”,向温州发来慰问并捐赠物资。四方汇聚的“山海情谊”,为当地战胜疫情注入强大动力。

3600公里急行军 一路没下过高速


  2月12日,17辆装满次氯酸钠消毒剂的货车,和1辆装满当地土特产品的货车从格尔木出发,每辆货车配备2名司机,由格尔木市安排4名特警、3名交通局干部带队,6天5夜驰骋,于17日抵达相距3000多公里的温州。

  从西北高原出发,车队一路经过了六个省份。他们每天7点出发,晚上12点停靠服务区休息,全程不下高速,避免接触疫情重点地区。一路上,护送人员基本吃方便面充饥,睡觉就蜷缩在车里。

  车队驶入温州的那一刻,43名护送人员如释重负。格尔木市特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妥秀才说,此次护送队伍是紧急召集的,4位特警全部主动请缨,最大的56岁,最小的24岁。

  17日,深受感动的温州市民送来了热腾腾的鸡蛋面。“太好吃了!”队员们说。

  为表达对格尔木人民的感谢,一批温州群众发起了认捐活动。短短一个晚上,温州市民共捐赠红糖、鸭舌等价值6.5万元的物资,以“温州特产”回礼远道而来的兄弟。

  据温州市对口办介绍,自2010年温州市与格尔木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温州以民生援助为主,在项目援建、产业援建和智力援建等方面加大帮扶支援力度,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为格尔木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格尔木浙江工业园、“智慧医疗”信息化、青海省首个眼视光诊疗中心等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反向支援”跨越山和大海


  几乎在同一时间,满载着1631件苹果、890件香梨、400件红枣和320件核桃的大货车,从5000公里以外的阿克苏地区启程,于2月16日顺利运至温州。

  为早日送上爱心物资,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300多名党员干部和部分果农志愿者连续3天加班加点,分选果品、仔细包装;为保证运输顺畅和行车安全,每辆货车配备2名司机,每4小时轮换驾驶,为每名司机配备50升消毒液、10副手套,还为货车办理了特别通行证。

  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是上级交给温州的一项使命和任务。上一轮援建以来,温州共实施援疆项目46个,投入援疆资金3.5亿余元。援疆工作成效不断提升,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

八方情谊汇聚在东海之滨


  截至2月16日24时,温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3例,确诊量居湖北以外各地市前列。温州疫情牵动着对口地区干部群众的心。

  近日,四川省青川县委、县政府代表25万青川人民发来慰问信,并向温州捐款30万元。它的背后,体现了温州与青川的深厚情谊,尤其在危难时刻互帮互助。

  2008年,温州启动对青川县一镇两乡援建工作,40名温州援建干部用“温州精神”写下火热的援建情怀。两年多时间里,温州落实援助项目119个,援助资金6.97亿元。

  “温州与青川山海相望,情同手足。”青川县委、县政府在信中表示,相信温州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渡过难关,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此外,重庆涪陵区捐赠10吨榨菜、3.5万盒藿香正气口服液,四川红原县捐款60万元,对口地区纷纷“反向支援”温州。截至目前,温州共收到来自对口地区捐赠的各类物资540余吨,收到捐款和物资折合金额314.4万元。

 
优化服务,“苏州表现”让企业吃“定心丸”
优化服务,“苏州表现”让企业吃“定心丸”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南京2月17日电(记者陈刚、朱程)在苏州工业园区,总投资14亿元的SIG康美包亚太三厂项目正待开工。“这段时期,园区帮我们解决了物流运输受阻、班车运行不畅等问题,最近还主动对接协调项目复工准备中遇到的用工用电等难题,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对中国市场前景还是有信心。”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不被一时的疫情所动,坚定看好苏州、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采访中,不少外资企业主管们向记者吐露出这样的心声。

  苏州市商务局局长方文浜介绍,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吸引了近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今年1月,苏州实际使用外资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85.3%,不仅实现2020年的“开门红”,更创历年单月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之最。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是我们选择苏州的理由。”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骆衡说,面对这次疫情,“苏州表现”也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作为一个正在建设中、总投资达60亿元的大项目,疫情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与英诺赛科对口联系,帮助企业做好人、财、物等方面的应对措施。“我们会加紧进度,确保三季度开始试生产。”

  令企业“心安”的政府服务背后,是苏州对外向型经济的深刻思考。今年1月,苏州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并出台《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要以归零心态摆脱路径依赖,以全球视角,主动顺应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

  视角一变路更宽。面对这次“遭遇战”,苏州锁定全球创新最前沿,在“危”中寻找机会。方文浜表示,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特别是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苏州市一方面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紧踩开放再出发的节奏,围绕产业结构明显提优、主要外资来源地保持稳定、大项目带动力增强等,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不久前发布的“苏州惠企十条”提出,支持企业加强防疫药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吸引不少国际优质资源目光。美国著名生物技术公司伊诺维奥制药公司与艾棣维欣生物制药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应用DNA疫苗技术平台开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苗。“我们希望用最好的技术,尽最大努力,将疫苗快速开发出来。”艾棣维欣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顾问王宾说。

  2月15日,苏州再次提出“政策兑现要一诺千金”、“审批程序要一简到底”、“资金保障要一体联动”、“绩效评估要一流标准”,推动大项目和重大平台等建设。

  政府实干,企业用脚投票。在1月“成绩单”中,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一马当先”,规模前三位行业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分别为21.5%、15.2%、12.1%;实际使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共计18个,金额合计8.78亿美元;二产实际使用外资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倍。

 
复工复产:上海航天开启“加速度”
复工复产:上海航天开启“加速度”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上海2月17日电(记者张建松)2020年,上海航天在弹箭星船器的各个领域,任务量和任务难度均达历史之最。面对高强密度的研制发射和疫情防控的双重挑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靠前指挥、优化流程、细化计划节点、强化风险识别、科学配置资源,开启复工复产“加速度”。

  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和型号任务激增,八院812所认真梳理科研生产计划,明确任务节点、人员名单以及固定工作区域,重点防控封闭的4.2万平方米总装总测净化厂房,确保重大任务和专项工程全面复工。在试验测试现场设置防疫专员,做到疫情防控和型号任务两不误。

  针对3个卫星型号大型试验任务,812所紧急动员组建了试验突击小分队。通过优化试验流程、合并试验测试岗位等措施,尽量压缩现场集中作业人员数量;采取“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策略,对风云四号02星多个载荷同时开展载荷定标试验,以赢得宝贵时间。

  在八院800所,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已重返科研生产一线岗位。走进贮箱装焊厂房,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拿着手枪钻装配一款火箭头锥;焊接自动化设备机器轰鸣,两名工人正“藏”在贮箱里进行焊漏打磨;在高架式淬火炉旁,几位戴着口罩的工人紧张商量着工作;钣金、装配、焊接、热处理、喷漆等装配现场,处处可见人们戴着口罩的忙碌身影。

  八院149厂也把生产一线作为战疫主战场,很多职工都主动提前结束假期回到上海,自我隔离期满后复工。目前,149厂已有超过90%的员工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由于提前制定了周密的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上海航天奔赴全国各地的试验队,也陆续按计划启程。

  2月8日一早,八院空间站天津试验队员乘坐专车从上海出发,当天晚上顺利抵达天津航天协作中心。试验队根据天津当地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六条规定。同时与基地各单位间建立了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共享各类防控动态信息。

  2月11日起,八院火星环绕器试验队也按计划分两批奔赴北京参加联合试验任务。试验队在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做到人员精简、行程可控、过程优化。37名队员分两批、采用包车的方式,由上海直达北京,统一入住宾馆,按规定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此外,八院的长征二号丁试验队、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八院试验队、八院空间站合练队、试验船发射任务试验队,都制定了周密严实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多维度、多环节、全流程实施封闭式管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型号任务攻坚战。

 
重庆:口罩生产忙
重庆:口罩生产忙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7日,在重庆一企业的N95医用防护口罩生产包装车间内,工作人员在作业间隙消毒。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加大N95医用防护口罩的研发、生产,并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需要,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武汉:按实际暂停用电天数免收企业基本电费
武汉:按实际暂停用电天数免收企业基本电费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记者冯国栋、侯文坤)为减轻企业复工复产的负担,武汉市近期出台一系列企业减负措施,其中包括取消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暂停用电不得小于15天”的限制,按实际暂停用电天数免收基本电费。连日来,相关业务迎来申请办理高峰。

  汽车产业是武汉市一大支柱产业,连续多年引跑地方经济。武汉沌口汇集了300多家东风汽车产业链企业。疫情发生后,大多数汽车企业被迫停工,至今仍未复工。

  2月9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对疫情期间的电价政策进行调整,取消了面向企业固定收取的基本电费,将原“暂停用电不得小于15天”规定,改为“按实际暂停天数免收基本电费”,为企业复工减负。

  这项措施得到企业积极响应。连日来,仅武汉沌口就已有100多家企业提出办理申请。车肖是国网武汉沌口供电公司营业一班的员工。这几天,她通过电话和微信群广泛告知优惠措施和申请流程,并对收集到的企业申请加快归档整理。

  16日下午结束工作时,武汉沌口电力部门共收到电费减免用户暂停申请162份,已办结完成92份,共为企业减免电费两百万余元。

  电费业务相关负责人高波说:“电力营业所还未复工,我们会认识落实防疫工作要求,开展远程协同办公,计划2月19日再集中处理一批企业的申请。”

 
南京:放宽复工企业返宁务工人员落户政策
南京:放宽复工企业返宁务工人员落户政策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南京2月16日电(记者沈汝发)15日,南京市发布“支持企业组织返宁务工人员有序来宁复工”的通告,出台多项措施鼓励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鼓励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对接复工企业用工需求。同时,支持企业通过网上招聘渠道对接用工需求。通过南京人才服务平台、人社服务企业微信群等途径,动态接受并及时推送发布企业用工需求。

  为返宁务工人员提供出行便利。企业可与南京市公交公司或运满满客服热线(95006)联系,采用定制公交、包车通勤等形式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问题。任何小区不得拒绝返宁务工人员回居住地入住。

  同时,鼓励集中包车返岗。对返宁务工人员集中的输出地区,由用工企业提出申请,报各区、开发区核准,指定运输企业采用包车形式点对点接送并补贴50%包车费用。进城防疫卡口应为包车人员进行快速查验、快速放行。

  另外,南京还适度放宽复工企业返宁务工人员落户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对符合《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中规定的落户申请条件的复工企业返宁务工人员,给予一次性落户积分12分的奖励,并对落户事项加快办理。

  激励建筑业企业做好复工防疫工作。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组织复工有力的建筑业企业给予奖励。实施提前退清民工工资保证金,对疫情期间严格落实防控责任、未出现疫情的予以企业信用分奖励。

  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护物资保障。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科技型企业、重点出口企业等复工企业,由市、区两级防疫指挥部企业专项组对接服务,对复工所需防护物资给予帮助支持。

 
浙沪摸索省际互通联动,破除复工梗阻
浙沪摸索省际互通联动,破除复工梗阻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报记者李坤晟


  “有了这张通行证,在平湖金山之间往来就方便了,解决了我们开工后的首道难题。”2月15日下午,拿到“平湖-金山往返通行证”后,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浙江卫星能源石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琳高兴地说。

  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公司员工居住在上海金山区的有35人。2月11日企业复工后,碰到的首道难题就是平湖金山两地人员、运输车辆往返两难。

  嘉兴平湖的独山港、新埭等4个镇与上海金山区接壤。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一地居住、另一地上班,日常工作生活跨省大有人在。

  “一旦员工和物流受限,就会有企业停工停产的风险,不但造成单家企业经济损失,还将致使产业链上的企业一同遭受损失。”平湖市防控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平湖许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难题。

  为解决两地企业复工后员工和货物车辆出行问题,给企业复工提振信心,更好地落实“党建引领、联防联控、属地审核、受控通行”等原则,15日上午,平湖市领导带队赴金山区政府,与金山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接疫情防控期间互认通行联动机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疫情防控期间互认通行联动机制备忘录》,同意两地人员、车辆经审核后互认通行。

  一张证可跨省畅行。据了解,由已经批准复工的企业提出申请,在签署企业承诺书和员工个人承诺书的基础上,办理平湖市和金山区往来人员互认通行证,通过“两书一证”,锁定人员车辆。同时,形成包括职工姓名、身份证号码、驾驶或乘坐车辆号牌、所在企业名称、企业所在地、职工居住地等信息在内的通行清单报两地备案,交界处卡点见通行证后经体温检测正常的,人员车辆即可快速通行。

  目前,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和新埭镇已有近40家企业涉及688人提出申请,并在积极办理通行证。

  “除了两地人员和车辆互通,平湖还与金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扩大互通范围,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建立省际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两地政策调整,及时形成动态联防联控。”平湖市防控办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省际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平湖市和上海金山区之间对疫情管控和措施将采取一致行动,包括建立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快速沟通机制;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互认机制;重大防疫管控举措互相通报机制;物资运输和供应保障同行机制等。

 
以网为“根” 以网应“变” 中小企业网上应对疫情显露韧性
以网为“根” 以网应“变”
中小企业网上应对疫情显露韧性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杭州2月17日电(记者吴帅帅、张璇)在网上打通供应链、用共享员工推动复工复产、直播团队入驻助力农产品快销……防控疫情以来,必要的防控举措让社会经济按下“暂停键”“延迟键”,一大批中小企业却并未停滞等待,而是以网为“根”、以网应“变”,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中展现出应对困难的韧性。

打通产业链

按下加速键



  疫情防控初期,深圳市圣禾堂科技有限公司CEO谭勇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湖北武汉一家红外线测温仪生产厂家紧急需要5000个温度传感器。

  时值疫情发展阶段,红外测温仪是重要物资,谭勇深知其中重要性。“产业链一环扣一环,春节期间,原本合作的供货商已停止发货。而且温度传感器已成紧俏品,不好找。”谭勇说,无奈之下他通过阿里巴巴等线上供应链平台,试图寻找货源。

  “没想到真在网上临时找到了上游货源。”谭勇说,在他的撮合下,这批温度传感器隔天就送达到了这家厂商手中。

  阿里巴巴集团1688平台负责人表示,不仅对于紧缺物资的生产供应,在全国各地企业逐渐复工的过程中,由于各地企业存在速度差异,传统的供应链会出现空档。通过互联网对接供需,形成全产业链的畅通,是提升产能按下加速键的关键。

  物流运输同样是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部分中小企业复工的大障碍。传化智联是一家科技型物流企业,防控疫情以来,公司已在27个省(区、市)陆续开放了50余个仓储资源。

  “同时通过互联网服务,中小企业可以在线下单,我们通过数据匹配精准对接运力供需。”传化智联执行总裁陈坚说,“初步预估,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服务,我们能为制造业企业直接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和经营成本2%-3%。”

  在杭州等城市,通过共享模式,人员也开始流动起来。杨楠原本是一家KTV的工作人员,没有离开过杭州、又有健康证明的她一直在家待业。

  “偶然听说有‘共享员工’,我马上报名了。在盒马鲜生上班,既能补贴点家用,也能在疫情之下,尽自己的一份力。”杨楠说。

  群众演员成了装配工人、餐厅员工变身“打包小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有超过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上岗”;京东集团此前也宣布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超过35000个就业岗位。

数字化注入韧性


  除了打通产业链,让人流、物流、现金流活跃起来以外,以互联网为土壤的新技术、新业态,也在更微观的层面帮助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在变化中站稳脚跟。

  对农产品而言,滞销无疑是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浙江淳安,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让当地的草莓园失去了春节的游客,还直接影响了草莓销路。经营户汪飞江统计,他的50亩地可能面临30万元左右的损失。

  为了帮助汪飞江这样的经营户将损失降到最低,当地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直播销售、周边统一配送等方式销售草莓。

  通过电商、短视频平台的帮助,连日来草莓基地的销售额持续上升,最高一天达600多斤。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以阿里助农平台为例,直播等助农服务已覆盖海南、四川等17个省份,累计销售的农产品已超过1.8万吨。

  一块屏幕让农产品直达买家,一个二维码则让企业的复工和管理更加智能。

  在杭州余杭区,市民通过互联网申请一个健康二维码就可以作为在小区、公司通行的依据。

  杭州一家科技企业副总经理王婉芬表示,通过使用二维码,复工后人均通过时间从3分钟降低至10秒。“这个二维码不仅是个通行码,公司还可以实时跟进员工的健康信息,有序安排生产、工作计划。”

  此外,通过开通远程会议,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支撑起了大量中小企业远程办公的需求。

  腾讯方面表示,上线以来,“云会议”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2月10日当天使用量相当于日常的会议数量的100倍。阿里巴巴方面数据显示,开放远程会议服务以来,为了应对使用峰值,已临时扩容2万多台服务器和大量带宽。

“植根”互联网:化危为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从疫情开始之初,帮助企业纾困的“温情网”,到随着抗击疫情深入,支撑传统企业复工复产,互联网的作用越发凸显。传统企业、商业模式通过与互联网平台、新技术融合,使自身的应对策略更加灵活多样,客观上增强了传统企业抗风险的韧性。

  例如受到疫情影响,餐饮业滑坡最为明显,但居民对食材尤其是便于烹饪的半成品需求却与日俱增。

  对此,京东生鲜等平台快速发起项目,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并利用线上全渠道为其拓展新销路。目前已有百余家餐饮企业加入京东计划。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表示,除了影响和冲击,此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也看到了传统业态数字化升级的机遇,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数字化将会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新起点。

 
一场战役 两地同心 三封家书 八个流动党组织和两万鄂籍务工人员的故事
一场战役 两地同心 三封家书
八个流动党组织和两万鄂籍务工人员的故事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李亚彪、崔力
 

 
  东海之畔的浙江玉环,生活着2万多湖北籍务工人员。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计划。返乡的暂时无法返工,留守的挂念着1000公里外的亲人。
 
  在玉环市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当地8个湖北地缘型在玉流动党组织,用最纯正的乡音,为两地同乡们架起了一座温暖的“同心桥”。
 
“就算熬再晚,也要确保每个人都通知到”


 
  改革开放初期,玉环市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第一批湖北籍打工者,通过邻居带邻居,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来玉环的湖北籍打工者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底,当地有湖北籍务工人员2万多人。根据外来人员情况,玉环建立了8个湖北地缘型在玉流动党组织。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拥有较多湖北籍务工人员、与湖北联系密切的玉环面临挑战。
 
  “绍勇,家里情况都还好吗?有什么需要吗?”一大早,龙溪镇玉环蕲春党建工作站支部委员詹书贵就给东港村外来务工人员詹绍勇打来电话,习惯性的每日问候,让他都忘了詹绍勇一家早在几天前已解除隔离。
 
  节前,詹绍勇将湖北老家的女儿接到玉环过年,到玉环后,他主动将情况汇报给龙溪蕲春党建工作站,自觉配合防疫开始居家隔离。
 
  蕲春流动党支部的志愿者每天为居家隔离的湖北籍人员上门量体温、问需问难。14天无异常后,詹绍勇一家顺利解除隔离,但考虑到疫情还没有结束,一家人还是选择继续“宅在家”。
 
  据玉环市统计,今年春节没返乡、留在玉环的湖北籍人员超过千人。从农历腊月二十八起,詹书贵就召集七名留在玉环的外来流动党员,与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对返回玉环人员逐一排查,并联合房东、网格员、卫生院等基层力量每日问候、量体温。
 
  “我每天都要联系留在玉环过年的二十多个同乡,就算解除隔离也不能掉以轻心,生怕有疏漏。”詹书贵说,“刚开始工作比较难。有些人电话要打好几次,很晚才能联系上。但每天就算熬再晚,也要确保每个人都通知到!”
 
“用乡音喊话,大伙会更安心”


 
  “您好,我是湖北英山在玉环流动党支部书记张俊,鉴于当前疫情防控情况,请根据企业开工情况延迟返玉时间……”在玉环市玉城街道南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张俊一边对照着名单,一边通知湖北籍员工延迟返工。
 
  春节期间,玉环市合计排查出返回湖北家乡的鄂籍务工人员1.9万人,“回家过年的老乡,都想着早点回来打工挣钱。疫情当前,我们利用好‘家乡人’的身份提前联系,减少人员流动。”张俊说,“用乡音喊话,大伙听到会更安心”。
 
  张俊和其他党员还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每天给远在湖北的老乡传递疫情防控信息,已劝阻了3000多名湖北老乡提前返回玉环。
 
  詹智是蕲春流动党员工作站副站长,他回忆说,除夕那天早上,有人在微信群里喊了句,“兄弟们,不要吃年夜饭了,以大局为重。”留在玉环过年的几名流动党员十几分钟后就从家里赶到集合地点,跟着镇干部开始对桩头新民小区的排查,“那边有很多老乡,我们用乡音去排查,他们很安心,很配合”。
 
  “我们用乡音把在湖北家乡和浙江玉环两地的人都联系起来了,这边的安心宅在家,回湖北的老乡有的在那边义务参与村里的宣传站岗,谁都没闲着。”詹智说。
 
三封家书 两地同心


 
  “请注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聚会、聚餐及探亲访友……”前几天,租住在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岙里村的秭归籍外来工务工人员鲁海波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封“家书”。
 
  连日来,湖北秭归、英山在玉环的流动党组织,为老乡送上了“三封家书”,即“告计划返(浙)玉环市务工、经商人员及学生倡议书”“致返玉环老乡的一封信”“致在玉环老乡的一封信”,通过线上转发老乡群、线下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发动同乡参与防疫、支持防疫。
 
  远在湖北老家过年的秭归籍在玉环流动党支部书记王飞,一直时刻关注着老乡的情况,通过“线上”老乡群第一时间告知秭归本地老乡疫情防控措施,提醒他们推迟来玉,并与流动党支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汇报情况。
 
  “玉环市相关部门和流动党支部很用心,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第二故乡的温暖,我们会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的。”秭归籍务工人员程运杰说。
 
从汶川玉树到雷神山,千里走单骑 李海军的志愿者十年路
从汶川玉树到雷神山,千里走单骑
李海军的志愿者十年路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图为2月12日李海军(中)在雷神山医院工地留影。新华社发(受访者李海军供图)



  本报记者谢佼


  2月15日,武汉。

  寒潮骤然袭来,气温一下子从14日最高摄氏17度骤降到4度。在大风大雨中,一名瘦瘦的男子从雷神山医院工地赶往泰康医院,忙着为这里紧急改造的场地安装电力线路。

  只穿着一层单裤,他把步子加紧了些。走进工地,忙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冷。

  “衣服没带够。出发时光顾着装物资了。”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是2月2日凌晨2点从四川长宁出发,不顾大家怎么劝,一个人开着一辆车,车上尽可能装上临时筹集到的应急物资,开了40多个小时,行程1700多公里,到了雷神山。物资送掉,他一头扎进工地,“我来干活,我不要钱。”

  曾长期支援过汶川、理县、玉树、长宁……人称“铁人”的退伍军人、湖南汉子李海军,如今又一头扎进武汉。

“路是走通的,不是想通的”


  出发前,很多人都劝过他。

  “路上都设卡,你走不到的。”

  “你又不是医生,你去干什么?待着就是贡献,去了只会添乱!”

  “别想出风头哦,那里是疫区,万一感染了怎么办?”

  这名51岁的退伍军人不同大家争辩,他只是默默地把汽油加满,然后倒头睡觉养足精神。2月2日凌晨两点,他发动汽车,径直从四川省长宁县上了高速。路口已经有人在检测,他量过体温,正常。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他掏出一张纸,“兹证明李海军同志,在长宁县6·17地震发生后,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表现优异,志愿服务时间2019年6月19日至2020年2月1日。特此证明。共青团长宁县双合镇委员会”

  “我去武汉送物资、当志愿者。”他向高速入口的同志说。

  “谢谢你!一路平安!”检测人员敬礼,放行。

  以往车流如织的高速公路,只有他一个人,一辆车。车灯照破黑沉沉的夜,光柱直照向前方。他拧开收音机,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疫情直播,一路听着,心早已飞到了武汉。他将导航目的地定位“雷神山”。

  高速路上畅通,但到服务区休息、加油时,全部要检测体温、登记。如果体温超标,就会立即扣留转诊。到了湖南境内,有些道路已经禁行,他想方设法辗转,一条路不通又换一条路,拉上湖南的物资和一名同去的志愿者,终于在2月4日赶到了武汉雷神山工地。

  他在朋友圈里写着:

  “想得再多,不如行动起来。想得太多,就成婆婆妈妈了。路是走通的,不是想通的。”

“倒是没有人说我添乱了”


  火神山和雷神山工地,可能是有史以来施工最密集的工地。

  他谁也不认识,随便找了个地方,问人家:“要不要干活的?我来干活,我不要钱。”

  “你会什么?”工期任务紧,小工长毫不客气。

  “我会木工,水电工。”常年奔赴各地救灾,满脸尘灰的李海军掌握了几门技能。

  “那你跟我们干吧,我们吃啥就有你的。今天你先去安装床位。”

  李海军高高兴兴地答应着。就这样他在雷神山工地做起了安装工,后来打听哪里需要人干活,他就去帮忙。电话里他告诉记者,有些施工单位已施工完撤走,这些天人手非常紧,大前天干完一个通宵,前天又干到凌晨两点。干完活之后,他就钻进自己车里,手机在车上充电,听一些当天新闻,发几句朋友圈,然后抓紧时间睡觉。有时候工友也会挤进车里。

  有一天车坏了,他正想开出去给电瓶充电,熄火,然后打着,又熄火。车趴窝了,他也不急,反正也没想过要离开。后来湖南公益组织辗转托人给他送来一台新电瓶,车又好了。

  刚开始,他找不着宿舍、自来水,几天没有洗澡。后来找到了,就开始用冷水洗澡。为了保持强健的体魄,他从小到部队不断锻炼自己洗冷水澡,尽管51岁了,连感冒都很少得。

  “所以我不怕病毒,我的免疫力超强。”李海军告诉记者,“到了雷神山之后,倒是没有人说我添乱了。”他说,他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路上的油费都是别人赞助的,上海、咸阳、岳阳的朋友,包括武汉认识的好友,很多人向他发红包,托他转交的他一律转交,给他自己个人的一律退还,否则对不起自己良心和人生选择。

  “再干几天雷神山就全部结束了,我再去帮其他地方干活,反正不离开武汉。认识的、不认识的、见过面、没见过面的朋友们,我不是来疫区挣钱的,请不要再给我发红包。”

“我更要把爱传递”


  记者和志愿者李海军,打了至少十年的交道了。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乡亲看到他,会熟悉地叫出他的名字。2008年汶川大地震山河破碎。他一个人从老家湖南邵阳骑着烂摩托到理县参与救灾。山谷里、羌寨中、岷江上……他什么都干,帮老乡搬砖砌墙修房,帮大娘种水果摘花椒。大多数村子的房前屋后,他都贴上电话,无论是谁需要人手,打一个电话他就骑着烂摩托赶来,二话不说就动手干。理县乡亲们赠给他“铁人”的称号,他的事迹被写入《理县抗震救灾志》。

  2010年,记者在玉树地震灾区又碰到他。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当天,他就从四川理县出发,还是那辆烂摩托,一个人沿着317国道,直上青藏高原1300多公里,于4月17日抵达灾区,成为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用双手挖掘废墟、搜救幸存者、转移伤员,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转移物资。他当时对记者说:“也说不出个理由,我就是喜欢做这些事。只要生命存在,身体允许,我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2018年,在老家义务帮别人修房的李海军,意外从10米高处摔下,尿道断裂、盆骨粉碎性骨折。昔日龙精虎猛的他,奄奄一息。

  他受伤的消息很快被理县人关注到,发布在了理县党政工作群里,受他帮助的理县父老无不落泪,一天之内,大山之中的理县人为恩人募捐了20万元。理县杂谷脑镇日底村村民张国,一直保存着李海军在他家帮忙时的合影:“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他为我们做了那么多!”

  李海军在大家的希望中痊愈了。20万元治病花去13万,剩下的7万元他买了一辆车。就是这辆车拉着他从湖南冲到长宁地震灾区,又从长宁冲到了雷神山。“别人帮我,我更要把爱传递。”

“我要把志愿服务干到底”


  多年来在外做志愿者,李海军收入不高,房子破旧,曾是村里的贫困户。80多岁的老母亲,李海军照顾不上,一直被哥哥姐姐奉养,直至过世。

  “对身边的亲人还是有遗憾的,但是自己选择了志愿者这条人生路,有更多的人需要我。”李海军对记者掏心窝子。

  他曾经获得过爱情。

  2015年他去理县,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朋友。女朋友知道李海军家境不好,但他到处做公益,人善良,又有手艺,觉得李海军是靠得住的人。她来到湖南,来到李海军的身边。

  她经历过婚姻,有两个孩子,都快长大成人。两个孩子也都来看过李海军。她陪伴李海军相处了三年。出于种种考虑,后来李海军又恢复了单身状态。对此,李海军很释然。“我是要到处去救灾的,顾不上自己家,也挺对不起人家的。”

  “孩子们很敬佩我,说我是英雄。”李海军说,“人是复杂的,崇拜和敬重,代替不了过日子。相聚是缘分,我祝福她和孩子们。”

  志愿者李海军,救灾荣誉证书获得8本,无偿献血证30多本。

  “武汉事了之后,我先去长宁,再帮受灾老乡干点活。”透过嘈杂的电话声,他告诉记者:“然后去边疆支边。当兵时在野战部队,捍卫边疆就是我的梦。这辈子,我要把志愿服务干到底。”

 
白衣战士,“新冠”时期的爱情
白衣战士,“新冠”时期的爱情

( 2020-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李姝莛


  忍不住又在旅途之后 落下泪

  还在为远方的人而伤悲

  不要在拥抱之后说后悔

  那天早上 你不舍而别

  那一架银色超音速飞机

  又要带你去哪里

  ——《没有你的旅途没有意义》

      新裤子乐队


爱·别离


  北医三院医生陈生在1月27日天亮时,把这首歌连同妻子马骏的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前一天,同在这家医院工作的护士马骏,作为国家抗疫医疗队的一员,匆匆飞赴武汉。

  在他们十二年的婚姻中,这样的别离,是第一次。

  分别那天,天色有些阴沉。他却穿着一件火红的羽绒服,环抱着一捧旺盛至极的鲜花。但他始终站在人群外围,沉默,眼睛却一刻不舍得离开马骏。

  而在长长的出征队伍中、在嘈杂的人群里、在最终告别的门口……马骏也一次又一次、恋家的女孩一样,不住地回头。这是个双眸如水的漂亮姑娘,此时她晶亮的眼里,始终跳动着那一团火红。

  “缘分有时让人蓦然一惊”,陈生说。

  17年前,也是这样的队伍,陈生身处其中。

  忘却昼夜、舍生忘死……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陈生,在抗击“非典”战役中,第一次尝到深刻的疲惫和苦痛,也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责任和价值。面对想尽办法终无法挽回的生命,小伙子曾悄悄大哭一场。

  也就在那一年,高中生马骏的眼中看见了这样一群英雄:“非典”的死亡威胁面前,他们忘我于拯救他人生命,“以一种近乎神圣的情感,将‘小我’完全投身于高于个体生命的‘大我’当中”,她至今回忆起来,眼睛仍焕发别样光彩。

  为此,她将高考志愿填报为护理专业,并立志奉献终生。

  此后,他们又在各自的人生中,兜兜转转。因缘际会,一次同行的小聚,他无意说起当年的经历,她却听者有心,佳偶终成。

  婚后十二年,惯于沉默的医生陈生在朋友圈自诩是“晒妻狂魔”。当得知妻子在科里第一个报名要去支援武汉,他第一反应是“好样的”,然后又有些犹豫。

  婚后十二年,他俩从未分开过。面对“新冠”战役,他也深知妻子将面对怎样的压力,暴露在怎样的危险中。然而,护士马骏“去意坚决”。

  于是,就有了那天妻子在人群中的“一千次回眸”。

  的确,前线最缺的是护士,最危险的还是护士,但马骏还是那个坚毅的姑娘。到武汉后,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她刚刚被任命为北医三院医疗队第三护理组副组长。现在,她不但要照顾患者,还要关心全组组员的工作和生活。

  绝决地奔赴战场和萦萦婉婉的回眸……都是他永远的“新娘”,而陈生全部的期待只有一个——早早就写在花束中小小的信笺上、被双手捧在胸前的——“平安归来”。

爱·疼痛


  徐国良戏称自己是“被医生工作耽误了的画家”,其实他并不善表达。

  在送别赴武汉支援的妻子王月华时,他却偏偏因为哭着大喊“我爱你啊”,而让千万网友动容。

  通常,徐国良会把工作和生活都画成手绘,多是“连环画”。而关于妻子去武汉,他却只画了一张她拉着箱子离去的背影。

  他说,因为会心疼。

  今年37岁的徐国良是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妻子王月华是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护士。

  夫妻二人的沟通,最温情的是通过他的手绘。徐国良在过去两年间,走访了河南七个县,用上百幅科普手绘向村民们宣传健康知识。2019年1月起,他又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驻村健康扶贫工作。

  2020年1月10日结束驻村。团聚。

  1月26日,妻子去武汉。又分离。

  “没有甜言蜜语,电话里都是叮嘱:和村里人处好关系、争取赢得信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徐国良回忆,驻村时两人很少说“温情的话”。

  现在,妻子在武汉,轮到他在电话这头叮嘱了,同样,也谈不上“温情”。但她却说他很深情,“因为他画里有话。”

  徐国良深知对妻子这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而言,“身体的劳累不算什么”,最大的挑战来自战时状态下的心理冲击。

  果然言中。

  进驻武汉市第四医院后不久,王月华开始了“心理波动”。晚上累得说不出话,可是却怎么也睡不好,一闭眼,全是痛苦的患者……

  “白天还要打仗的,这哪行?”他变得话密了。半个月来,徐国良都在按照妻子的生物钟作息,每天晚上,煲完电话粥,妻子卸下一天的心理重担,安然睡去。

  而远方家中,冬夜里躺着的,是互道晚安后,彻夜失眠的丈夫。

  他知道妻子在承受着什么,“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煎熬。”

  电话里却是轻松的,“聊聊天气,聊聊伙食,聊聊孩子,什么轻松聊什么……”

  “我们发鞋套了。”

  “几双?”

  “医院寄的。”

  “一定要注意防护,按流程走。”

  ……

  “其实全是废话”,王月华说,也许爱情就是这些饱含深情的“废话”。

  “快递寄了‘加急’”,徐国良还追问快递小哥“能不能再快点?”问妻子“还没收到”?包裹里是他给妻子买的内衣。因为她说,防护服穿一整天,里边衣服全湿透了,整天泡在冷汗里。他便火急火燎、大包小裹地买来内衣,一件件手洗、晒干、叠齐、装袋,“加急”……

  如今,重症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王月华工作的病区改为主要收治轻症病人。

  “病轻,但责任不轻”,王月华说。但在同事的眼里,她神情明显轻松多了。

  爱·付出


  喊了“你平安回来,我包做一年家务”的蒋昊峻,说到做到。

  支援湖北抗疫的妻子赵英明,人刚到武汉,就收到了丈夫从四川家里发来的视频。

  “这都是你儿子的杰作”,一句川味旁白过后,有点乱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快速奔忙的人影,“超人”一样叠衣服、收玩具、抹桌子、擦地面……凌乱“秒变”整齐。

  “他平时都不怎么做家务。”看了视频,赵英明嘴巴半天没合上,先惊,后笑。

  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阳性ICU”工作已经十几天了,这是她心情最为明媚的一刻。

  赵英明来自四川广元市人民医院,也是一名护士。如果说医院是前线,ICU就是短兵相接的“巷战”,病情最重,医护人员也最危险。赵英明现在每天要护理3到4位病人,她在日记里记录着感触:当看到一个个生命从身边离开,很无力,也很失落……

  生死之间,都在一个ICU。

  “不要问我为何还没有看惯生死,只因为我深知‘生命没有第二次’”……

  当很久水米不进的“喻叔”突然说“想吃点饭”,赵英明一路小跑去给他热饭。这是“喻叔”第一次主动要求进食。  

  吃完。赵英明紧张地观察他第一次进食后的身体反应。果真,“喻叔”又有“问题”要说。他慢慢张开嘴,说:“能再来一份吗?”

  “喻叔”不是突然好起来的。

  起初他带着无创呼吸机,稍稍动一下、喝点水,氧饱和度就会下“掉”。赵英明从上班第一天开始,眼睛不离病人,同时还得故作轻松地跟“喻叔”聊天,给他讲“新冠”病毒是怎么回事,让他别怕,给他加油。“喻叔”状况好一些,赵英明又开始教他肺康复操……

  最重要的是,当病人自己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将“生的希望”注入他心底。

  另一位几乎动弹不得的“阿姨”,在赵英明做了自我介绍之后,指了指自己的被子。赵英明掀开一看,发现病人因为肠道不适应口服营养液,大便失禁。她迅速给“阿姨”清理身体,换上干净的裤子和床单。戴着呼吸面罩的老人说不出话,却用一双满是褶皱的手,不停地向年轻的赵英明作揖、作揖、作揖……

  那天,赵英明在日记中写道:她是谁的母亲?又是谁的妻子?

  她们与死神抢夺的,是别人的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和儿女,“也是我自己的”。

  “没有什么事比看到患者的康复让人更开心的了!这是对我们的最大回报。”现在,“喻叔”已经转到轻症病房,为此“高兴了好久”的赵英明,在日记中记录下心情。

  付出与回报,在蒋昊峻与赵英明的家庭生活中,从未付诸语言。“我们之间的感情,全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上。”蒋昊峻说他们“很普通”,只是千千万万医务人员家庭的缩影。

  ……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拒绝突如其来的灾难、疾病、死亡、别离、刻骨的思念、疲惫至极、心力交瘁、自我怀疑……世间总有种种苦难。

  但是,他们说,也还有爱情。

     (部分医务人员家属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