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3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4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出 征
出 征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6日,由20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护专家组成的支援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乘坐火车驰援湖北。    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跑 腿
跑 腿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为了解决小区封闭防疫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江西南昌一些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承担起了跑腿代购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同心战“疫”在行动
同心战“疫”在行动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曹智、徐扬、于也童
 

 
  疫情汹汹。战“疫”阵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3日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他强调,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立春已过。人们相信,冬尽春来,战“疫”必胜!
 
和时间赛跑


 
  时间,以秒计算。
 
  只有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才能为筑牢生命防线跑出更快速度——
 
  1月28日,大年初四,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必须快点,再快点,前线在等着我们的口罩!”员工苏启玲说话顾不上抬头,争分夺秒地打包装袋。车间里除了机器运转,几乎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这家公司所有口罩生产设备24小时“连轴转”,80余名员工两班倒,日生产量可达15万只。
 
  2月2日,正月初九,火神山医院。
 
  在全国人民“云监工”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最高峰时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火神山项目是一场战役。”建设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没别的,就是抓紧时间干!”
 
  这座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设计到建成完工,仅历时10天。许多工人、设备第一时间转战,前往同样收治疫情感染患者的雷神山医院,继续他们的战斗。 
 
  疫情,就是命令!
 
  防疫最紧要的物资,在全国各地不分昼夜地生产着;战“疫”最紧要的医院,在全国各地支援下拔地而起;医护人员也从祖国四面八方奔向湖北——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份按满鲜红手印的请战书刷屏,令无数网友泪目。
 
  1月24日,除夕。128名广东医疗队队员完成集结出发,其中,广东南方医院的25名医生曾经是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医疗队成员。“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责无旁贷!”
 
  截至2日20时,已有来自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及29个省(区、市)和军队的68支医疗队、8310余名医疗队员,和湖北的医务人员并肩作战。
 
  2月4日,国家调集一批应急“方舱医院”,再增加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人间有大爱


 
  许多返乡过年的员工回来了。“谁都想回家过年,但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的工作能多挽救一个生命,多拯救一个家庭,付出是值得的。”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周妍说,我们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验证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生产企业之一,得知疫情消息后,许多员工不计报酬回厂赶工生产。
 
  撇下身怀六甲的妻子,中建商砼永丰厂党支部书记戴银刚在武汉宣布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当晚,就赶回岗位,火速集结队伍投入战斗。“等孩子长大了,我要给他好好讲讲火神山的故事。”戴银刚说。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同舟共济。
 
  “你要买什么菜,我帮你买,放在你家门口自取,不能让你饿肚子。”在广州市番禺区一居民楼,居民阳先生家门口堆满了新鲜的蔬菜。他在小区住户微信群里说明自己是从武汉回来的情况后,主动自我隔离在家。邻居们则接力为阳先生一家买菜、送菜。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共同坚守、众志成城。
 
  “我没有口罩,捐1000斤元宵吧。”“我捐10大件糕点。”“我捐300斤东北粘饼。”随着疫情扩散,原本春节期间举办的沈阳皇寺庙会延期了。对此,300余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纷纷要求“出点力”,帮助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们。
 
  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小华山派出所内,一男子匆忙丢下500个口罩,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民警急忙追赶,却并未追上,只得用敬礼表示谢意。
 
  ……
 
春天花会开


 
  一个个好消息冲破病毒阴霾不断传来——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从进场施工到交付使用,火神山医院建设工期仅有10天。“从来没有经历过工期这么紧张的抢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企业同时投入到同一个项目中。”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医院项目技术组现场负责人沈锴说。
 
  2月5日22时,位于武汉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首批三家中的另外两家“方舱医院”也将逐步启用,全部用于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 
 
  2月2日,37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其中年龄最大者88岁。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这家医院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2月5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1153例。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球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正加紧相关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试验。国家卫健委透露,国内多家医疗机构正加速探索新药物和推广新诊疗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说,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病毒大暴发或者重新大暴发。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说,我相信传染源会得到有效控制。
 
  这既是信心,也是我们的决心!
 
  非常时刻,千千万万基层干部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为百姓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疫墙”。
 
  在距离疫情最先发生地华南海鲜市场仅4公里的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55岁的社区工作人员张胜林主动请缨,先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担任联络员。这位在社区工作了24年的共产党员,耐心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提供就诊流程指导,一站就是一天……
 
  在海南岛,海口市龙华区居仁坊社区网格员洪曼娜和同事对2000多户居民排查了两遍,并坚持每天回访。每到一户,她都反复叮嘱:“勤洗手、少出门”。
 
  今天,长江岸边,已有梅花绽放。尽管新增病例仍在不断增加,防疫物资仍比较紧张,形势依然严峻,但没有一个严冬不可逾越,春天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参与记者:叶前、陈聪、王希、张力元、潘莹、强勇、廖君、罗鑫)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武汉:23名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愈出院
武汉:23名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愈出院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6日,患者在出院前为自己加油鼓劲。当日,来自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的23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集体出院。这些患者都是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康复的。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
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在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国王陛下和沙方多次表示予以中方坚定支持,充分体现了中沙两国的真挚友谊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我对此深表赞赏。中方愿同沙方相互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双边关系得到更大发展。

  习近平强调,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举国行动,全国上下一心,全力应对,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目前,我们的防控工作正在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有强大的动员能力,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丰富经验,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方采取的强有力措施,不仅在对中国人民健康负责,同时也是对世界公共安全的巨大贡献。希望各国及时了解和遵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旅行和卫生的指导意见。中方高度重视在华沙特人等所有外国公民的健康与安全,会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方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同包括沙特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有效应对疫情,维护世界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

  萨勒曼代表沙特政府和人民向中国正在进行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斗争表示坚定支持,对疫情造成的损失向友好的中国人民表示慰问。萨勒曼表示,沙方高度赞赏中国政府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有力措施,相信中国一定会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沙方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将同中方坚定地站在一起。在当前中国面临困难之际,沙方愿全力以赴,向中方抗击疫情提供支持和帮助。沙方期待同中方加强友好合作。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部署进一步有针对性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序做好恢复生产保障供应工作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部署进一步有针对性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要求有序做好恢复生产保障供应工作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沪宁出席。
 
  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坚持依法科学有力有序,有针对性加强全国防控工作。当前,要继续集中力量抓好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这一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未来几天围绕提高收治能力,对武汉市,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床位供给,通过调派外部支援力量、挖掘当地潜力再增加医护人员;对湖北省其他地区,通过挖掘现有定点医院潜能、新建专科医院、设置集中隔离点等增加床位供给,通过本地挖潜和组织16个省(区、市)对口支援,增加相关市县医护力量。同时要按照已定部署,继续抓好重点医疗防控物资保障。
 
  会议指出,当前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总体稳定、病死率低,要合理配置资源,避免不必要恐慌,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恢复正常生产,既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又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鼓励企业创新方式,降低工作场所人流密度,采取倒班制保障满负荷生产。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督促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及时协调解决机器、用工、资金不足等问题,抓好原辅料、重要零部件等稳供保障,保障全产业链正常运行。制定煤电油气供应保障预案,防止集中复产可能带来的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各类学校可根据防控需要适当推迟开学、错峰开学。
 
  会议指出,要强化属地政府和企业责任,切实做好恢复正常生产后疫情防控。按照合理、适度、管用原则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健全和落实工作场所人员防护制度。制定人员流动信息确认卡,分类明确疫情严重地区人员返岗条件。加强人员输入输出地衔接,有序依规协助做好人员返岗。铁路、民航等部门要统筹运力,尽量采取隔座乘车、乘机等措施,实现人员错峰返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有关地区可暂时停止实行私家车尾号限行政策或作出特殊安排。
 
  会议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力量加强对疫情变化的研判,有针对性研究后续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领导小组成员丁薛祥、黄坤明、蔡奇、王毅、肖捷、赵克志参加会议。
 
聚焦两大重点任务,全面做好“三农”工作
聚焦两大重点任务,全面做好“三农”工作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日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文件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5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对照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短板必须补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要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紧聚焦脱贫攻坚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这两大重点任务,不折不扣、狠抓落实,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目前,全国还有近3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剩下50多个贫困县尚未摘帽。这其中不少人是特殊困难群体,不少地方是深度贫困地区。必须以坚强的意志、扎实的举措、过硬的作风,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紧紧扭住主要矛盾,重点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要一项一项把收尾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脱贫攻坚不留缺口、圆满收官。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抓紧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短板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要对照一号文件提出的8方面短板,围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农村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等,逐项抓好落实。特别是要以疫情防控为抓手,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把短板补齐,把基础打牢。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标准,扎扎实实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牢根基、注入动力。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为战“疫”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提振干劲
为战“疫”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提振干劲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力以赴,以扎实工作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


  时间就是生命,防疫就是责任。

  这段时间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成了护士长吴静的“家”。她每天穿梭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最多时候要同时负责管理48个病人,疫情的严峻让她没有时间去顾及家里的老人和生病的弟弟。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我倍受鼓舞、信心更足。”吴静说,将继续坚守奋战,同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拼尽全力赢下这场与病魔的较量。

  疫情防控处在关键时期,需要各地压实责任,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

  广东是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大省,正值春运返程期,防控疫情形势严峻。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公安、卫生部门在全省省界高速公路、国省道等设立联合检疫站,加强疫情入口防控。

  这两天,处于湘入粤枢纽点的粤北省界联合检疫站阴雨连绵,前来增援防疫工作的开阳高速路政大队副大队长许佳生,已在此值守了11天。作为“疫情防控党团支援队”的一员,许佳生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我们一定听从指挥,恪尽职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这让浙江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志坚印象深刻。他表示,在疫情面前,市县两级5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沉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交通卡口等处,确保一线防疫“火力”不减。“目前宁波已有11.6万人次的机关干部参与到人员排查、值班巡查、志愿服务等工作中。”

  2月5日清晨,河北廊坊市广阳区政府办工作人员刘承佩正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坚守着,眼里布满血丝。自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刘承佩就没有回过家。妻子何敏娥同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但每次见面两人说不了几句话就各自忙碌去了。

  “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全民参与的主动性,做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切实做到防输入、防传染、防扩散,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刘承佩说。

        


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强大后盾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是赢得战役的硬核力量。

  在福建厦门市同安区弓立(厦门)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封闭生产车间内忙着上料、缝制、包装,平均每班员工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以上。“中央要求保障医疗防护物资供应,我们责无旁贷!”公司经理闻显镜表示,为了支援一线,工人们都在全力以赴,力争一周之内口罩日产量达六七十万只。

  “我们每天召开物资调度会,做到物资不能在仓库过夜。”陕西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张康宁说,按照中央要求,陕西迅速组织防疫物资相关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陕西18家列入重点企业名单的企业均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

  5日傍晚,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货运站场,一架从韩国起飞、满载着用于病毒防护医疗物资的货机平稳降落,从卸货到出关全程走绿色通道。连日来,多批医疗物资通过重庆机场的绿色通道抵达抗疫最前线。

  “中央要求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为了保障应急医疗物资快速交付,我们对机场货站处置等相关费用进行免除,并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沟通协调,保证货物第一时间查验、通关,及时送达第一线。”重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说。

  坚定信心,同心战“疫”。

  疫情发生以来,医疗物资需求不断增大,一直加班加点生产医用防护服的瑞安森(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遇到了资金问题。中国建设银行及时伸以援手,500万元贷款很快到账,帮助企业顺利采购到一批原料。

  “只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没有战胜不了的病魔,没有跨不过去的沟坎。”建行天津静海支行副行长杨子先说。

全面统筹,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5日下午,天津聚家乐生鲜超市堤南道店,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各类生鲜摆满货架,几位戴着口罩的顾客正在挑选。为应对疫情影响,天津市加大了外埠蔬菜调入量,2月以来的日均进货量达4500吨以上,蔬菜批发、零售价格都较为稳定。

  “我们正在积极开展蔬菜生产调度和组织抢种工作,后期如果没有极端天气状况,蔬菜生产供应将逐步向好。”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总农艺师张建树很有信心。

  疫情防控绝不能松懈,经济发展也要保质保量。

  “中央要求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东吴证券董事长范力表示,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向社会传递理性观点,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当下,东吴证券正在抓紧贯彻苏州市支持企业“苏惠十条”措施,支持企业克服暂时的流动性困难,全力推进科创板服务,主动对接服务生物医药等企业。

  “我们刚刚成功签订一项协议,确定了一个投资约5亿元总部经济项目。”辽宁沈阳沈北新区区委书记闻然这个春节过得格外忙碌,每天通过电话、微信联系重点企业和投资项目。沈北新区制定实施疫情防控和生产复工举措,为全区300多家规上企业“一企一策”细化方案,采取区领导干部包保措施,有秩序推进复工。

  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离不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召开价格稳控提醒告诫会50余次、出动价格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万余家……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阳向东说:“中央部署依法严厉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对利用疫情进行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行为绝不手软。”

  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政府营造环境,企业积极应对。

  “我们一方面抓紧技术研发、做好战略梳理,另一方面做好内部行政后勤保障,为复工做准备。中央部署了很多对企业的支持措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带来的冲击。”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语气坚定。(记者李延霞、刘慧、吴雨、侯文坤、齐雷杰、刘惟真、李浩、蒋成、张紫赟、石庆伟、顾小立、秦宏、韩振、田建川、毛鑫)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中央指导组:以战时状态全力抓好源头防控
中央指导组:以战时状态全力抓好源头防控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记者胡浩、赵文君)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深入一线,督促武汉以战时状态抓好源头防控,全力以赴排查收治“四类人员”,实施全民拉网式排查,坚决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今天上午,在武汉市疫情全面排查动员部署会上,孙春兰说,湖北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党中央派中央指导组来到湖北武汉,既是全面加强对防控一线工作指导,更是与湖北、武汉人民并肩作战、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全国人民的强大后盾,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孙春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按照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坚定必胜信心,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履行好属地责任,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战时状态决不能当逃兵,否则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要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解决措施不精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江汉区是武汉市疫情防控的关键区域之一,华南海鲜市场就坐落在这里。指导组来到江汉区疫情指挥部和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指挥中心,看望值守的基层干部、公安干警等工作人员,了解定点医院、隔离点和“方舱医院”等运转情况。孙春兰指出,武汉市要完善战时应急指挥机制,运用智慧城市管理手段,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调度,快速解决病人就医、物资调度保障、“方舱医院”转运、群众生活等环节的实际困难。要举全市之力排查收治“四类人员”,压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着力治加力控全力防武汉防控疫情最新热点追踪
着力治、加力控、全力防 武汉防控疫情最新热点追踪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5日,医护人员在江汉方舱医院帮患者办理入住。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记者秦交锋、李劲峰、胡浩)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这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最突出的任务。
 
  目前,在疫情最严重、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武汉,正在形成基层社区排查“四类人员”、方舱医院治疗轻症患者、定点医院救治重症患者的三级分层分级防护体系。重症患者能否进入定点医院救治?方舱医院收治的确诊轻症患者怎么样了?如何落实最新要求,网格化全面排查“四类人员”?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追踪。
 
  增设定点医院、增援医护人员,尽最大努力提高重症救治成功率,尽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


 
  截至2月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665例,其中武汉市10117例;包括武汉在内全省重症2328例、危重症756例。
 
  数据表明,武汉重症病例救治形势严峻,病例较多,病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针对武汉实际,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武汉市将重症、危重症患者向新开的重症定点医院转运集中。
 
  集中收治重症患者定点医院数量在一步步增加。武汉市相关负责人5日在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定点医院从第一批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目前已扩展到28家医院。
 
  目前,28家定点医院能提供8254张病床。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通知明确,从5日开始,各定点收治医院原则上只能收治确诊的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以及疑似的危重症病例。
 
  除了定点医院,已投入使用的火神山医院有1000张床位,即将交付使用的雷神山医院有1500张床位集中收治重症患者。
 
  金银潭医院是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在重症监护室,40多个护士,7-8个人为一个班组,每个班进去一次就是5个小时。马丹每天都要进红区,她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话,但也容不得我们害怕。这是我们的专业,我们不能退缩!”
 
  为支援武汉救治重症患者,全国的医疗资源正一步步向武汉调集。
 
  目前,支援武汉的重症医学科骨干医护力量达到3000余名,来自在京委属医院和江苏、山东等十余个省份。来自全国的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新的重症患者收治病区。
 
  “所有援汉医护人员都在全力以赴,承担最急最重的任务。”陕西省医疗队相关负责人说,医疗队重症组60名队员,来自于陕西省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1月30日进驻武汉,全面承担市九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
 
  在天津医疗队支援的武钢二医院,一位重症患者醒过来后,听到医护人员的北方口音,激动得涌出泪水。“国家派医疗队来武汉了,有希望了。”
 
  重症患者用药也传来好消息。6日,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启动。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缺乏有效药物,人们期待瑞德西韦在临床中的表现。
 
  日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发布第五版,其中对重症治疗所使用的中药、西药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专家介绍,目前已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高通量氧辅助、无创面罩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多种生命支持手段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方舱医院接收轻症患者,旨在通过集中收治更好控制传染源


 
  5日晚22点,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迎来首批病人,三辆公交车将第一批44位病人从集中隔离的酒店运至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当晚,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昌区洪山体育馆、东西湖区武汉客厅三个方舱医院正式启用。从3日晚开建,两天时间就建成的三家方舱医院可以总计提供4400张床位,专门用来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评价,大规模建方舱医院,是在当前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
 
  目前,武汉另外10家方舱医院也已基本完工。13家方舱医院建成后,可以为集中收治轻症患者提供1万余张床位。
 
  方舱医院设有护士工作站、医用用品存放处、抢救室等,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种功能。
 
  “关键之举”应对的是特殊形势。当前来看,确诊病例绝大多数是轻症。把具有传染性的病人集中在方舱医院收治,主要目的是尽最大可能降低社区传播的风险。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说:“一部分病人病症较轻,但仍然具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临床分型新增轻型病例,就是为了把这部分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更好控制传染源。”
 
  大规模建设方舱医院,随之产生大量医疗资源需求。中央指导组决定,在全国范围调用应急储备的方舱医院,从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广东省疾控中心调集三个移动P3实验室,抽调约2000名专业护理人员。截至5日,各地医疗队医护人员已陆续进驻各方舱医院。
 
  这是一场与病毒传播间的较量。
 
  福建省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钱欣说:“我们一共有16台救援车辆,包括临床上的医技车、手术车、门诊车,还有动力系统的保障车、宿营车、生活车,能够自给自足10到14天。”
 
  记者在广东、吉林等地医疗队接管的武汉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看到,病区之间由3米多高木板分隔,男女病患分开。每位入住的病人,都会领取到一个物资箱,里面有卫生纸、拖鞋、挂钩、水杯、垃圾袋等物品。每张床位都配备电热毯。
 
  临近夜里11点,有患者向医护人员抱怨场馆灯光太亮,无法入眠。医护人员表示正在协调,会展中心的天花板较高,灯光无法做到分区照明,建议给患者分发眼罩。
 
  在方舱医院,是否会交叉感染是患者关心的问题。王辰表示,入院前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外,还会经过流感抗原筛查,尽最大可能避免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由于是大规模集中收治,相关配套管理、保障工作要抓细抓好。
 
  目前,各个方舱医院均已基本完成建设。针对已启用医院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正加强力量改进完善。
 
  网格化排查不漏一人,源头防控要第一时间隔离救治


 
  6日上午,武汉市疫情全面排查动员部署会召开。
 
  针对源头防控,会议传递出明确、严厉的指令:武汉市要举全市之力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全面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第一时间将“四类人员”送往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
 
  2日起,武汉启动对“四类人员”的集中收治和隔离,即对确诊患者无条件集中收治,对疑似患者实行集中隔离治疗,对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观察。这一抗击疫情的新举措,被很多专家和患者称为“有重要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900万人在与病魔的抗争中,难免纰漏。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内“四类人员”的底数不清楚、不掌握,有的隔离点的医疗物资、生活条件不充足、尚待完善。
 
  5日,就如何解决“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隔离措施落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
 
  ——社区如何做到准确筛查?在居民小区出入口、楼道口加设体温筛查点;利用各种求助热线、微邻里等信息平台,收集各社区网格内居民的发热求助信息;社区网格员、党员干部、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摸排、筛查网格内居民体温情况,力争不遗漏。
 
  ——由谁来向社区居民公开本社区确诊或疑似病例情况?谁来监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为引导社区居民加强个人防护,由社区在居家隔离楼栋张贴标识的方式予以提醒。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督察组和街道分指挥部督察组进行全程监督。
 
  ——社区筛查后,由谁来决定居家隔离还是送隔离点隔离?由谁来送隔离点?社区筛查到有居民发热情况后,由社区网格员和街道干部将发热人员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初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分级诊疗判断是否送发热门诊就诊,并提出隔离建议。需要送隔离点隔离的,由街道护送专班负责护送。
 
  ——碰到不想去隔离点的怎么解决?遇到不想去隔离点的,一方面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另一方面耐心做好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仍然拒绝的由公安机关配合护送隔离点。
 
  记者6日再次采访一位武汉社区工作人员时,她正忙着梳理要上报的“四类人员”数字。经过这两天的摸排,她对小区内“四类人员”数量增减、来去行踪等情况明显已经更加心里有底。
 
  “5位确诊患者,1位痊愈、3位重症入院、1位轻症患者在隔离点等待入住方舱医院。还有18位疑似患者在居家隔离,我们实时关注,按照轻重缓急排了顺序,争取尽快转送隔离点。”这位工作人员说。(参与记者:廖君、王贤、黎昌政、熊琦、冯国栋)
 
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防控工作
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防控工作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评论员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对依法推进疫情防控、提高依法治理能力作出重要部署,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法治正能量。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抗击疫情,法治是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力”的一剂良方。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坚持依法防控,首先要在完善立法上下功夫。疫情防控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法治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为推进防控工作筑牢法制基础。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依法防控,就应在严格执法上动真格。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用法治的力量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坚持依法防控,贵在让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紧紧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着力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法为社会之准绳,亦为天下之公器。要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用法治捍卫公平正义,用法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坚持依法防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头守法、依法办事。从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到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都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奉法者强则国强”,切实坚持依法防控、科学施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法治保障。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述评之三
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述评之三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团结一致、全力奋战,一系列务实措施相继落地,切实保障湖北省和武汉市各种物资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正常基本生活,各地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超常态化需求组织供应 力保基本生活需求


 
  疫情发生后,部分地区物流配送受到影响,一些生活必需品需求阶段性增大,价格一度较明显上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条件下的人民群众生活保障。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多部门组成的生活物资保障组,建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千方百计增加生活必需品供应,协调落实食品、蔬菜、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绿色通道”,全力以赴做好武汉等重点地区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在湖北省周边6省份协调蔬菜资源,现有库存近6万吨,可持续向武汉市场每天供应约8000吨;上海港周边安排1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随时准备向武汉市场定向投放;协调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中盐集团等增加米面油肉盐供应;运输医疗物资、生活必需品优先保障运力,对相关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
 
  据湖北省农业农村和商务部门介绍,目前全省大米、面条、食用油、鸡蛋、禽肉、牛奶供应基本充足,猪肉供应总体有保障。随着调运力度加大,蔬菜供应也可基本满足。
 
  记者近日在北京、黑龙江、辽宁等多地采访看到,生活物资供应总体充足、价格趋于平稳。
 
  全力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确保亿万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对有力有序防控疫情、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意义重大。
 
  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症结,严格落实责任,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相继落地——
 
  加强生活物资市场供应,进一步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跨省联动协调货源,部署北方大城市投放冬春蔬菜储备,扩大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进口;增加基本生活服务供给,指导各地动员中小商贸企业开门营业,落实经营场所通风、消毒、人员疏导等防控措施;畅通物流、加大要素保障,协调解决应急运输问题,发挥电子商务独特作用,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坐地起价发“疫情财”的,露头就打、坚决打击……
 
  “以超过常态化的需求来组织供应,宁可增加库存,宁可备而不用或者备而少用,也要坚决防止出现短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增加货源、用工组织、复工复产和畅通物流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说。
 
克服困难抓复工 竭尽全力保生产


 
  生产线“火力全开”、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春节期间,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紧张忙碌。作为国内重要的口罩过滤材料生产商之一,泰达洁净生产车间这个春节24小时运转。“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两日接单约450吨,相当于平常两月接单量。”公司董事长宋逍说,紧急调动所有资源,一刻不敢停下。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至关重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全国各地、各部门、相关企业放弃休假,紧急驰援,生产火热展开,物资源源不断汇聚。口罩车间“灯火通明”;试剂盒、医疗设备生产线高速运转;原材料企业加紧开工……重点行业企业全力复工,加班加点增产扩产。
 
  在得知济宁健达医疗器械公司防护服车间人力不足后,山东如意集团紧急组织多名技术骨干“入驻”协助生产;“赶制防护服,急需缝纫工和缝纫机”,苏州市奥健医卫发布求助信息后,不到一天征募到缝纫工以及27台设备……纺织、服装等行业纷纷“转战”医用防护服生产,多家企业“打通”内外,展现齐心战“疫”的硬核力量。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工信部向部分重点企业派驻特派员工作组,监督指导;为企业提高效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事特办”,加快审批流程;让企业放心生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建立国家临时收储制度,推出鼓励生产等优惠政策……瞄准物资保障,一系列真招实招落地。
 
  数据显示,目前最紧缺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率在60%至70%之间。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达1480.6万只,产能利用率升至67%。湖北防疫物资告急情况较大缓解,防疫物资从应急状态进入“紧平衡”,并逐步趋于“稳定平衡”。
 
  “节后复工,你的电我保证!”开工第一天,华电集团要求各相关企业、各地区开足马力,做好煤电、天然气供应,全力保障企业复工需求。
 
  3日上午,浙江宁波市奉化区云鑫商贸公司员工戴上口罩,开着已消毒的货车为各便利店补货。“做好备货配送,保障复工物资。”总经理袁建江说。
 
  稳发展,就是稳人心;保物资,就是保大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地正有序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平稳有序的生产成为疫情防控的有力支撑。
 
精准及时出政策 力助企业渡难关


 
  鼠年开市首日投入1.2万亿元流动性,4日人民银行再开展5000亿元逆回购操作……随着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中国股市虽开市首日受疫情影响大幅震荡,但随后两个交易日快速反弹。
 
  越来越多投资者坚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当务之急是有效防控疫情,让疫情拐点尽快到来,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抓紧研究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切实推动政策落地,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
 
  围绕企业在用工、能源供应、融资、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困难,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接连出台——
 
  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对相关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全国税务系统延长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全面落实医疗防护产品生产等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明确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商务部要求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
 
  在苏州,“惠企十条”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提出降低融资成本、减免房租及税费等措施;上海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延长社保缴费期等减负政策……
 
  企业互助迅速展开。不少龙头商业地产商出台适度减租举措,许多互联网平台努力帮助餐饮、旅游、物流等加盟商户减少成本……
 
  多渠道资金血脉加速向抗“疫”一线配置资源: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补助资金603.3亿元;银行业发放防疫相关贷款已超1600亿元……
 
  在前期已出台措施的基础上,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确定一批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支持中国为应对疫情在财政、货币和金融等领域采取的措施。“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她说。
 
  (记者安蓓、张辛欣、刘慧、侯文坤、董小红)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上海:“五区”战“疫”,大考基层治理
上海:“五区”战“疫”,大考基层治理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开工在即,疫情叠加返程高峰,“聚集”正让人员流入地的抗“疫”战局变得更加严峻。在“硬碰硬”的病毒遭遇战前,“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上海的厂区、园区、商区、校区、社区都已绷紧同一根防控弦,“五区”协力筑起基层战“疫”的前线堡垒。

  厂区“歼灭战”:筑牢“护城河”、把好“入门关”


  筑牢“护城河”,加强对返岗人员的疫情监测。上海海鹰机械厂组织开展防疫工作布置的副厂长宋兵表示,该工厂要求对所有人员在春节期间的动向进行全覆盖、彻底排查和分类管理,并每日实时跟踪员工动向。“春节后返沪人员从到达上海之日起,必须自行在家隔离15天。”

  把好“入门关”,体温异常不得入厂区。阿克苏诺贝尔装饰漆上海工厂为应对疫情,采取了如取消访客临时停车等手段控制外来人员入厂。“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且通过门卫室体温检测不高于37.3度方可进厂;货运车辆和班车司机也必须经测温无异常才可驾车进入工厂。”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园区“阵地战”:与时间赛跑、为空间战斗


  定时消毒,保障厂区绝对安全。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厂已做好复工前厂区的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开工后将落实每日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车间的消毒。上海石化将消毒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工业水车间、污水预处理车间、控制室、办公室、卫生间、就餐点均进行消毒,甚至对门把手、键盘、鼠标、电话等办公设施都进行了酒精擦拭消毒。

  “@所有人,请各单位、部门注意以下通知……”在上海化工区的企业联系群里,化工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晓菊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不停,十天六个关于园区防控疫情的重要通知,园区与企业如何联防联控、返沪人员怎样密切追踪、工作场所如何安全运行……防控措施在紧锣密鼓中走深走细。

  返沪人员的管理考验实时性。“有湖北往返史或接触史且在隔离期内的人数、到湖北地区未返沪人数、预计今晚抵沪人数、已电话联系人数、明日回访人数……”对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一串数字最近更新得愈加频繁。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表示,临空园区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确保守好门、担好责。

商区“遭遇战”:左手保供应、右手重防护


  疫情阴影下,家庭购物需求如何保障?这不仅需要对接源头、加大供应,更需要做好到家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出门采购“不扑空”,在家也能享受新鲜配送。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上海市商务委会同主要批发市场,提前组织留沪经营者加大货源组织力度,提前动员非疫区的返乡经营者返沪进行供货销售。

  “多的时候,一天要补七八次货,尽全力确保货架上的蔬果都是满货状态。”盒马鲜生上海大华虎城店的店长周晓说,门店配置了消毒洗手液,定时进行消毒杀菌,还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一次性口罩。

  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家乐福内货品满满当当,环境也整洁有序。为了保障消费者和员工的安全,这里的员工每日测体温,全员戴口罩上岗,地面、自动扶梯把手、购物车、购物篮每2小时消毒一次,厕所每1小时消毒一次。

校区“阻击战”:看似“拒之门外”、实是最好防护


  “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

  暂停校园参观、公共教学楼暂停开放、体育场馆暂停开放……连日来,上海各高校接连发出“拒之门外”的公告,看似“无情”,却是对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切实保护。各校防控机制有效运行,在同济大学,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防疫网络,以及“学生寝室、社区、班级卫生员——学院(系)公共卫生小组——学校公共卫生委员会”三级防疫网络信息系统迅速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进一步强化对后勤各部门留沪及返校人员跟踪管理,严格执行每日报告制度,防控应对方案因人分类,形成清单。

  返乡学生也需跟踪关注。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学技术人员在48小时内完成了“健康之路信息门户”开发及上线工作。该系统可采集全校师生每日身体状况、师生所在城市,申报个人返沪计划和路线等。

社区“攻坚战”: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登记信息是社区防控的第一步。事发紧急,大年初一,闵行区江川街道通宵研发了疫情监管跟踪系统,在线采集重点人员信息,实现了“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实时管理。一张表覆盖20多项登记数据,社区工作人员只要通过手机就能做到针对重点人员的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实现疫情排摸全覆盖,解决数据报送不及时等问题。

  疫情来势汹汹考验着基层社区的治理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社区居民有31289户,要求在几天之内完成全覆盖排查,不留死角。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副镇长王培华表示:“上海有很好的基层网络构架基础,加上社区自治的理念,相信能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硬仗。”   (本报记者陆文军、王默玲、郑钧天、周蕊、吴振东、黄安琪、有之忻、郭敬丹)

 
一直在一线,从来未缺席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记事
一直在一线,从来未缺席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记事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准备进入病房的毛青请同事在防护服上写下自己的名字(2月5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记者黎云、喻珮、王作葵)毛青说他永远不知道苦。在传染病防治一线工作34年,他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毛青说他一点都不老。56岁的他已近退休年龄,这回又“逆行”来到武汉。

  毛青说他从来都不怕。这些年,爱人习惯了他的职业危险性,送他出征已不会泪流满面。

  在毛青看来,秉持科学态度加上乐观精神,依靠完整的防护体系和专业力量,必将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大年三十,解放军传染病防控专家毛青随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已和战友们在一线连续工作了13天。

责任:保护好一线的医生护士


  毛青走路带风,踏过被消毒液浸湿的地垫,黑色作战靴上依然可见泥点。“一次性接触那么大数量的传染病病人,大量的事情需要适应、组织和协调。”毛青说。作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的他,这次主要承担防控感染指导工作。

  从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到新建的方舱医院,都需要构建一个完备安全的救治流程。这个流程的构建,是毛青这几天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毛青和军队医疗队员争分夺秒,48小时内即完成实地了解诊疗环境、制定工作规范流程、明确医务人员分组,并整体接手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两个病区,接手当天收治确诊患者。

  “并不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有防控传染病的经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错误。”毛青说,特别是在脱下防护服的过程中,如有丝毫疏忽,就可能把病毒从污染区带到清洁区。

  根据在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经验,毛青和他的团队在病区设立了监控机制,通过摄像头实时观察医务人员洗手消毒、穿脱防护服等各个环节,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会马上喊“停”,并提供专业的补救措施。

  “我们的目标不仅要打胜仗,同时还要实现零感染。我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更需要每个人都严格遵守。”毛青说。

担当:军装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毛青与军队有着不解之缘,两岁就进入保育院过“集体生活”,17岁时考入当时的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他穿着妈妈的旧军装到军校报到,“进了学校领到属于自己的新军装,高兴得马上就换上。”

  大学期间,毛青除了专业成绩突出,还是校田径队、足球队的队员,爱好书法、会篆刻。毕业后,他遵从自己的初心,成为感染科的一名军医。

  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毛青常笑称自己是跑全场的“老运动员”了。“最紧张的经历要属抗击埃博拉,病死率高、传播快,我们在国内没有遇见过。”毛青回忆,每收治一个病人,后面都要安排一个洗消组队员,沿着前者的脚印消毒。

  一次急救完一批病人后,穿着3层防护服的毛青刚准备休息,又送来一位已经昏迷的病人。为了抢时间救生命,毛青和另外3名同事决定“扛一扛”。待到他们脱下防护服时,已连续工作了近5个小时。

  “当时汗水堵住了出气口,我以为自己快要被憋死了。出来以后大口喘气,一连喝了两瓶水。”毛青说,“靴子里可以倒出水来。”

  在异国他乡奋战60多天,历经生死考验,毛青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医疗队被联合国认为是技术力量最强的队伍,被利比里亚总统授予“金形象奖”。毛青也被战友和同事称为“可以生命相托的人”。

  “这身军装,就是用来穿起冲锋陷阵的。”毛青说,援非抗埃的经验对这次抗击疫情提供了帮助。当年一起派出的医护人员,这次又一起加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心愿:愿世界从此再无瘟疫


  “脱第一层防护服和第二层防护服的两个房间之间,必须要有一个缓冲廊道!”在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进出通道,毛青用手机灯光照着检查。“这是遵循感染防控的递减原则,没有缓冲走廊风险很大。”毛青说。

  在很多医疗队队员眼中,毛青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说话干练利索,句句击中要害。拿不准的地方,大家会四处找他:“毛教授,您能不能来一下?”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为此就要保证医生护士的安全,以更好地救治别人。”毛青说,这些都是从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实战中总结出来的防护原则,有了专业的防护措施,没有什么病毒是无法抵御的。

  毛青的这些话,总能让一些年轻队员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这也是我们一代代军队感染防控人几十年一线工作的结晶。”毛青说,自己进入感染病房的第一位老师、全军著名传染病专家向居正教授影响了自己一生。

  “爱兵、爱病人。”毛青说,“老师那种爱可不是停在嘴上的。”

  大灾大疫面前,一直在一线,从来未缺席,但毛青更希望世界永远没有瘟疫,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4名武汉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感染治愈后复出 “返岗天使团”:带着勇气与信心再战
4名武汉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感染治愈后复出
“返岗天使团”:带着勇气与信心再战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记者黎昌政、廖君、胡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4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康复后主动返回各自岗位。2月6日,他们在开完科室例会后相互加油打气,并将经历分享给患者,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心态战胜病魔。

返岗后投入隔离病房工作


  38岁的护士郭琴,是急救中心最早康复返岗医护人员。1月12日晚,郭琴被查出发烧37.8摄氏度。1月13日,高烧不退的郭琴感到四肢乏力、关节疼痛,最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医院立即安排她住进隔离病房,几天后在家中接受隔离治疗。1月28日,郭琴结束隔离观察期,身体状况一切正常。

  1月28日早上,郭琴返回急救中心,继续护理住院患者。她主动与患者分享自己隔离治疗的经历:这个病没那么可怕,完全可以治得好,不必恐慌。

  郭琴说,长期高强度工作的同事们非常疲惫,自己康复后有义务重回岗位。“我是党员,要起到带头作用,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重返工作岗位的郭琴,主动投身到隔离病房的工作,每天穿上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装备穿梭在病床周围,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返岗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能帮助同事分担压力,帮助患者康复,觉得每天都很充实。”

男医生家中隔离在线问诊


  40岁的赵智刚是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副主任医师,1月22日被确诊。由于是轻症,加上医院病房非常紧张,赵智刚自我诊断开药后,主动要求回家隔离治疗。

  熬过了最难受的三天,赵智刚退烧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不能出门,我可以网上给人看病。”1月28日,赵智刚通过医院官微在线问诊小程序,为发热患者提供在线看诊服务。他每天坚持在线问诊10个小时以上,康复返岗后也坚持抽空回复。

  据医院官方微信后台统计,截至2月6日,赵智刚共为743人次的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赵智刚说,家中隔离治疗期间,除了在线解答患者提问,最牵挂的就是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听说也有其他医护人员感染,心里特别难受。最希望赶紧回到工作岗位,和同事们一起继续战斗。

  2月5日,赵智刚康复后返回岗位。上午8点,他准时出现在急救中心诊室,当天在门诊接诊了16位患者,并负责急诊病房20余名患者的救治。接下来几天,他还要参与夜班轮值。

  “急救中心医护力量紧张,我不能再多休息一分钟。疫情一天不退,我一天不离开岗位。”赵智刚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既然疾病没有击垮自己,就要继续与疾病斗争,帮助更多患者康复。

女护士克服恐惧重返岗位


  急救中心护士李春芳和柏慧,先后在1月19日和21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出现的是低烧等轻症,她们分别在家中隔离治疗,并于2月6日、2月4日康复返岗。

  在医院工作30年的李春芳,主要负责急诊病房患者入院出院的接待及病房拿药等日常护理。李春芳说:“目前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更应发挥自己丰富的护理经验,给年轻护士发挥传帮带作用。康复后就应毫不犹豫立即返岗。”

  “被确诊的那一刻,我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32岁的柏慧坦言,虽然是轻症,但确诊之初还是比较害怕。家中隔离治疗时,闺蜜的安慰劝导,帮助自己逐渐摆脱紧张情绪。经过一个多星期治疗成功康复。

  柏慧表示,通过与病毒10余天斗争,更坚信这种疾病可以治愈。重返岗位后将以昂扬斗志打好这场阻击战。

  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说,4名医护人员工作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不约而同重返岗位,这不仅体现了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精神,一定程度缓解科室医护人员压力,也向患者传递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返”高峰,温州防控如何升级?
“三返”高峰,温州防控如何升级?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杭州2月6日电(记者魏董华、王俊禄、李坤晟)截至2月5日24时,温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396例,是浙江确诊人数最多的地市,也是持续多日湖北之外确诊病例人数最多的地市。

  面对复杂疫情,温州接连升级“硬核”防控措施。

  当前,民营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的温州,又将迎来返工、返校、返岗高峰期。经前期排摸,湖北籍在温州工作人员就有33.71万人。全市累计排查温州市以外的“三返”人员将达207.6万人。

  多名干部、专家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表示,接踵而至的第二波压力,可能带来新输入性病例风险,需加强对隐性传染源的监控,将各种防控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集中硬隔离”为基本要求 被免职干部要继续上岗


  记者在温州市区看到,往昔繁忙的商业步行街和拥堵的高架桥上空空荡荡,大部分商铺关门闭户,满大街都是提醒“足不出户”的标语,各个小区凭“出入证”登记进出,大部分进出温州的列车都已停运……

  温州防控疫情措施不断“加码”。开展了拉网排查,运用大数据分析、网格排摸、入口检查、宾馆排查等手段,累计排查709万人次。从2日到8日,温州全市实行每户每两天一人外出购物的限制居民外出政策。这是继湖北黄冈之后,全国第二个实施此举措的城市。

  在鹿城区南郊街道通泰景苑小区门口,志愿者张国平正在值守,按例问询进出居民,测量体温,有的居民不按规定出行,会被劝阻。

  温州疫情为何特别严重?温州市市长姚高员说,温州在武汉经商、务工、就学人数约18万,此前累计排查出武汉及周边重点地区返温人员约4.88万人,发病曲线与回温人流高潮成正比。

  “温州确诊的主要是武汉输入病例,或与武汉输入病例相关联而感染的病例,二者合计约占96%。”温州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徐斌说。温州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市疾控中心主任曾士典称,1月28日前后,还有不少湖北人或在湖北的温州人采取迂回途径返温。

  当前,温州将“集中硬隔离”作为基本要求,以防止居家隔离可能带来的家庭感染。温州2日召开发布会称,全市集中隔离总人数达到20237人;需隔离人员九成以上已实现集中隔离,排查的密切接触者100%集中隔离。

  当前,温州一些县市防控形势更加严峻,给基层干部带来很大压力。此前,温州市严肃查处了乐清市副市长陈微燕等三名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失责问题。截至4日24时,温州共严肃查处了7起工作责任不落实的情况。

  乐清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包小闯说,对三名领导干部免职、严重警告处理后,乐清市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心主任王贤明被任命为卫健局局长,兼任疾控中心主任。“特殊时期统筹协调能力非常重要。”包小闯说,被免职的干部也不能“无官一身轻”,还要继续上岗,从事一些咨询、协调等工作。

  近期,温州15个督查组围绕“25条紧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共走访乡镇、村(社区)、重点场所1029个。截至4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疫情防控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人员70起112人。

  治愈患者不断出院,新增定点医院集中收治


  截至5日24时,温州市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4例,累计出院28例。据温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尚斌介绍,温州全市有10家定点收治医院,8家后备医院,床位总计2138张。一线医务人员1600多人,第二梯队540名医护人员随时投入。

  记者日前实地探访了温州市中心医院南白象院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这里是确诊病人重点收治医院,收治数量、治愈出院人数均居浙江省前列。

  据温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黄建平介绍,截至5日,该院已累计收治确诊患者117例,约占整个温州的三分之一;其中危重患者约占5%,重症患者约占10%,已治愈出院10例。

  黄建平说,现阶段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没有特效疗法,只是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及临床经验对症处理。目前的出院患者属于临床上好转,基本确认没有传染性。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温州医科大学附二医院瓯江口院区也将作为新增定点集中收治医院,6日起正式启用。院长沈贤说,新院区已具备收治100位确诊患者的能力,一个月后将达到800位患者的收治条件。

隔离点、医疗物资供应存在难点


  当前,温州市企业复工日期已被推迟至2月17日。复工后,从重点地区返温的员工还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集中隔离点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在鹿城区五马街道隔离点,酒店已经住满,12个工作人员、24个保安一天三班倒,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

  鹿城区区长白洪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鹿城制鞋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基数大。6日有300多人解除隔离,这样也可以不断腾出一些空间;另外,政府也在陆续征用一批酒店作为后备。隔离点工作人员也会再合理调配和充实。

  黄建平说,“三返”带来的第二波输入性病例如果没及时发现,成为“走失的病人”,将会给本已紧张的医疗人力和物资储备带来更大压力。

  沈贤说,对于温州医科大学附二医院瓯江口院区来说,由于目前交通物流方面的压力,一些医疗设备的采购和运送仍是难点。

  记者调查发现,以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例,目前已投入100多名医护人员,满2周后,这批医护人员将轮休2周。如果此时第二波疫情高峰没控制住,医院将面临医护人员紧缺局面。黄建平说,目前已抽调其他院区和科室人员来支援,并考虑暂停总部医院几个病区的运行。

  目前,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疗物资储备还能维持一周左右,但防护服供应量比较紧张。“医院每天要消耗上百套防护服。”黄建平说,浙江省在医疗救治、应急物资、生活物资三方面加强对温州的支持,一部分医疗物资还依靠海外温商捐赠。不过,有不少捐赠的医疗物资是工业标准,不符合医学使用标准。

 
总有一束光照着人性的善 TR188航班武汉旅客杭州隔离的日日夜夜
总有一束光照着人性的善
TR188航班武汉旅客杭州隔离的日日夜夜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正在送餐。本报记者魏董华摄
 

 
本报记者魏董华、魏一骏
 

 
  如果没有手表、手机用来计时,57岁的老管就像一个漂流到孤岛上的现代人,只能透过窗外的日升日落来数着这段日子。
 
  除夕夜,从新加坡起飞的TR188航班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机上300多位乘客中,有100多位是新加坡返回的武汉游客。因为飞机上有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他们不得不被送到距离机场20分钟车程的一家酒店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2月2日,记者来到这座酒店时,他们已经在这里度过了8天8夜。从最初的惊恐、几乎绝望,到坦然接受,乐观面对。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被隔离的人、医生、基层防疫人员、酒店服务员,所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特殊航班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2月初,风仍有寒意,所幸久违的阳光露脸。酒店不远处,看得到飞机起降。
 
  一切看似如常。走近才发现,4名戴口罩的保安,六七个护目镜、防护服全副武装的酒店服务生,以及12名卫生部门工作人员,给这里赋予一股特殊的紧张。
 
  1月24日除夕这天,酒店150多个房间都被征用。TR188航班之后,又有2批8个航班的武汉旅行团成员被安置于此,一共151人。他们中60岁以上有6人,10岁以下21人,最小的尚不满一岁。
 
  每天测两次体温,一日三餐酒店送饭,原则上不能走出房间大门……老管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武汉人,住在酒店8楼。他是其中一个旅行团的导游。
 
  1月19日,距离春节还有5天,他带领一个20人的旅行团去新加坡。
 
  23日,老管突然接到旅行社通知,天河机场封港。原本TR120直飞武汉的航班不得不改签。最后各方协调下,杭州成了他们的目的地。
 
  老管说,当时,离开武汉、入境新加坡时,大家都检测了体温。他隐隐感到,这场疫情不简单。
 
  23日,武汉“封城”。武汉,成了老管和其他100多人回不去的家。“感觉有一只命运的大手在背后拨弄我们。”老管说。
 
  24日,老管带着自己团的游客登机,“大家心情都很忐忑,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
 
  1991年出生的武汉人李倩(化名)带着11个月大的儿子小北和50多岁的母亲也在这趟航班上。5个半小时的飞行中,她一刻也没合眼,心里惦记着答应丈夫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回东北过年。
 
  32岁的杭州海关关员袁立在飞机起飞那一刻就开始紧张地等待着它的降落。
 
  30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陈展文傍晚接到任务后,丢下没烧完的年夜饭,匆忙告别6岁的儿子和20个月大的女儿。
 
  杭州萧山区卫健局健康促进与评价科科长汪秀军刚刚吃完年夜饭,接到局长电话,二话不说开始打包行李,特意带足了两周的换洗衣物。
 
  酒店领班蒲大姐和她的几个同事决定:留守。
 
  这架飞机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飞机停靠廊桥后,检疫人员登机。袁立在入境大厅隔离区内,等待。机上的107名武汉旅客,须在定点进行一对一腋温测量和医学排查。
 
  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在负压隔离室等待救护车时突然情绪崩溃,大哭。袁立跑过去安抚:“别怕,相信这里的医生。”
 
  第一批被隔离医学观察的武汉游客被送到酒店已经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一点多。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得知两次核酸检测都确认阴性后,李倩如释重负。
 
  刚下飞机,李倩测出体温37.4摄氏度。她回想起在新加坡曾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慌了神。
 
  体温偏高的旅客都要就近送去医院再做检测。李倩坐上救护车,一路上胡思乱想,脑子里做最坏的打算:2月22日儿子一岁生日,要好好陪他过完,万一……
 
  “当时心情很绝望。难道我真的中招了?”害怕、内疚、自责,李倩开始后悔带母亲和儿子出来旅游。
 
  前后辗转2家医院,李倩的体温由37.4℃降到36.8℃。被送回隔离酒店时,已经是大年初一凌晨3点多。
 
  惴惴不安了一整晚。翌日清晨,李倩告知护士陈展文,希望让他们一家三人再去医院检查,以确诊是否感染。
 
  初到杭州几日内,李倩都不想面对任何人的关心。手机里,同事亲友的微信,她一条也没有回复。直到检测结果出来,她才把悬着的心放下。
 
  “在完全陌生的地方,带着母亲和孩子,我必须坚强。”李倩开始搜集关于疫情的信息,和好友在微信上交流,心态慢慢开始变得积极。
 
  相比之下,老管生性豁达得多。每天醒来,他打开手机,闽南语歌《爱拼才会赢》的旋律响起。“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歌词很符合他当下心境。
 
  “14天都要待在一个小房间里,怎么消磨时间?”我问他。
 
  老管回答的很有哲理:人不能总是沉迷在孤独的情绪中。
 
  老管喜欢读书,尤其爱历史。酒店没有书,他就回忆自己看过的。“人要有精神寄托,才能消化孤独。”
 
  偶尔,他会给远在武汉的老伴儿打个电话,叮嘱一声,不要出门。他劝身边的团友,不要惊慌,按照平常规律作息。
 
  他在微信群里唠叨,像一位家长。“女生做做瑜伽,跳跳舞,男生可以原地徒步,小朋友把作业带来的可以写作业。不要总躺在床上刷手机,玩游戏……”
 
  老管爱发朋友圈,有倾诉欲。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隔离日记”。
 
  房间的一幅装饰画、窗外的一条小河、床头挂着的香囊……都成了他朋友圈的内容。
 
  最近的一篇隔离日记引了《卜算子·咏梅》中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配图一碗热干面。
 
  他常深夜更新朋友圈。他说,钱钟书分析围城淋漓尽致,平时在“城外”,我们是否努力珍惜过自由的清新?玄奘忍受多少无法想象的苦难,坚定信念取回了真经。或许我们都是平凡的自我,多少肆虐我们的苦难,不都被人类的智慧一一破解了吗?
 
  在这里,老管多了很多时间思考。“早上回忆上半生,下午发呆想后半生。”他说,这样就不会每天无所事事。
 
总有一束光照着人性的善


 
  萧山区卫健局副调研员化敬利大年初二自驾从江苏老家徐州直奔隔离点,再也没有出去过。诸多琐碎的事情要他来协调安排。
 
  每天他们按6张表格做事:人员统计表、进出动态表、消毒杀菌表、生活需求表、食谱表等。
 
  按照隔离要求,成年人一人一间房,15岁以下孩童可选择和父母一方住。彼此不能串门。
 
  “不能回家过年,一个人被关在房间里,换谁都会有抵触情绪。”化敬利说,人心总是需要被安抚的。
 
  萧山区疾控中心的健康讲师李骏给每个人的房间打了电话,陪他们闲聊。遇到情绪不太好的,还会多聊一会,偶尔也有人会一直不接电话。
 
  刚来到这儿前三天,因为不断有人员流动,还有人发热送医院,陈展文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有人想吃牛排了,有老人降压药用完了,有人患了角膜炎,有小孩擦伤了胳膊……只要他们提出,我们都尽力满足。”汪秀军说,换位思考,你没有经历过这种恐慌,感受不到他们的孤独和无助。
 
  化敬利说,被征用作为隔离点后,酒店仅大年初二一天就损失1200万元。“酒店所属公司旗下还有不少物业,有些客户担忧把写字楼作为隔离点,很多提前终止了合同,对集团来说都是损失。”
 
  其实,歧视与脆弱皆为人类在未知“怪病”面前的本能反应,无可厚非。但总会有一束光,在黑暗中,照着人性善的那一面。
 
  一日三餐,领班蒲大姐都会和其他服务生一起,裹在防护服里,推着餐车,一层楼一层楼去送餐。每天的食谱尽量换着来,昨天送小番茄、李子,今天换苹果、芦柑……
 
  消毒湿巾、中药、点的外卖……只要前台电话响起,他们都会送来。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往往一穿就是一天。老管有一次偷偷开了门,想给他们拍张照,留做纪念。
 
  老管心疼,在微信群里号召,“少点外卖,少给别人添麻烦。”“每天定时把体温数据发上来,不要耽误别人工作。”……
 
  “从进酒店第一天起,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样,都没有回过家。”老管说,每个服务员来给你送饭,一定要说声谢谢。
 
  蒲大姐他们知道李倩还带着孩子,每天中午,会在她门口多放一盒番茄炒蛋。
 
  被隔离得突然,小孩的尿不湿早就用完了,李倩不想给工作人员添负担,就自己在手机上买了。
 
  李倩和陈展文都做了妈妈,年纪又相仿,共鸣不少。每次陈展文来给她测体温时,都会聊几句。“戴着口罩、护目镜,我还不知道她长什么样。”李倩说。
 
  疫情之下,病毒把人隔离,情感却未割裂;“孤岛”之上,人性中的善被放大。
 
家,是我们深情注目的方向


 
  杭州天气开始转晴。午后,会有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李倩的房间。
 
  她抱着儿子与丈夫视频,儿子经常会用手去摸屏幕里的爸爸。
 
  思念是一种病,久久不能痊愈。李倩每天算着回家的日子。
 
  “回到武汉,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带着孩子在小区楼下草坪上享受阳光。”这个平日里寻常不过的事,在当下看来,却难能可贵。
 
  陈展文的小女儿才20个月,大儿子也不过才6岁。“前几天还通电话,孩子们在电话里哇地哭了,我眼泪也哗地流下来。”陈展文说,后来孩子爸就每天给她看看他们的照片。
 
  一说到孩子,陈展文的泪腺一秒钟塌方。“每天面对多复杂的情况都可以一直很坚强,唯独孩子是我的软肋。”她说。
 
  老管是“丁克”,少了孩子的牵挂,他在杭州的日子怡然自得。前两天,酒店工作人员和他讨教如何做热干面。“我告诉他们基本配方,让他们先试试。”老管说,关键一点是“面条煮劲道点。”
 
  他还盘算着,如果隔离解除能“就地解散”的话,他要去西湖看看。
 
  “春风拂面来,桃花已待开。”“疫情”解除时,在外的武汉人都能陆续返家。老管想去东湖边走两圈,回家看看书,闻闻书里的油墨味。
 
  家,始终是我们目光深情注视的方向。
 
  2月22日是李倩儿子小北一周岁生日。“不知道是不是还得在杭州过,我想给他准备生日抓周。”李倩说。
 
  “你希望他将来做什么工作?”我问。
 
  “医生!”李倩脱口而出。
 
  多年后,等小北长大了,也许李倩会给他讲一个发生在2020年初、他一周岁生日时候的故事。
 
  李倩最近更新的朋友圈写道:武汉“痊愈”的那一天,才是真正的新年。
 
被隔离的“战场”上,他们这样战“疫”
被隔离的“战场”上,他们这样战“疫”

( 2020-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鏖战中,定点救治医院是“前线中的最前线”。无数医护人员投身于一个个被隔离的“战场”上,争分夺秒与病毒抗争。在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和重症病房这三大医疗救治核心战场,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记者对话了连日奋战的医护人员,聚焦核心战场的“战疫”日常。

发热门诊:捕捉“潜在的风险”


  护目镜和口罩下的李朝霞,神色比儿童患者的家长还紧张。直到检测报告显示,面前的孩子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她长舒了一口气。

  作为湖南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从农历腊月二十五主动请缨参与医院发热门诊的团队以来,李朝霞已在一线连续工作近20天。

  每天从早晨七点半到岗,一直要工作到下午六点多。剩下的时间,她还要时刻处于备岗状态。

  发热门诊,是“战疫”第一战壕——潜在风险的识别、慌乱情绪的疏导和直接矛盾的化解,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湖南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常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一区负责人、医生肖蓉正在发热门诊值班接诊。

  “这些天离开过家吗?”“去过哪些地方?哪天去的?”“还记得接触了哪些人吗?”……每一位患者,她都要仔细询问有无流行病史,遇到一些老年患者,有时要问上十几分钟,一个问题来回好多遍才能记录清楚。

隔离病区:争分夺秒与疫“竞速”


  深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负责隔离病房的感染科医生侯周华睡不踏实。

  患者苏明(化名)发热咳嗽已有两天,肺部CT符合病毒性肺炎的表现,其妻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但苏明两次病毒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照常理可解除隔离。

  “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了低氧血症。我判断,不可此时出院!”每日查房已让侯周华对每个疑似患者的情况熟记于心,连续对苏明做了四次核酸检测后,阳性结果证明他确实感染。侯周华迅速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几百公里外,湖南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诊疗中心主任曹晓英也在忙碌。

  “曹主任,疑似病例需要马上住进隔离病房!”每每收到类似消息,她瞬间就会紧张起来。

  曹晓英带领她的“突击队员”,量体温、消毒、倒水、送饭、打扫卫生,一刻未停。两层工作服、一层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三层手套,一穿至少八小时。

  她所在的医院从1月19日就开始做准备,21日正式接收了第一个病人,后来她得知,这位病人是郴州首例。“我们要做的,就是和病毒赛跑,跑在它前面。”

  “明天有个患者可以出院了。”2月4日晚上11点,曹晓英给患者做完复查,确定一名患者符合出院标准。“今晚我睡在医院,有了这个好消息,一天的疲劳好像都消失了。”

重症病房:昼夜不歇与病魔“抢人”


  2月4日晚,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ICU里,医生陈哲刚刚查看了重症患者张华(化名)的情况,正和护士交代注意事项。

  张华起身上了个洗手间。“回个头,人就不行了”,陈哲发现他的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意识开始模糊。“上呼吸机!”几位医生、护士迅速实施抢救,近两小时后,张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此时是夜间10点。

  “危重症病人的肺功能损害严重,有的还伴随着一些脏器功能衰竭,所以生命很脆弱。我们要反复查看,甚至守在床边。”陈哲说,“可能十分钟没关注他,他就命悬一线了。”这一夜,陈哲和同事们在张华的病床边守了五六个小时,两度帮助他转危为安,片刻未离。

  湖南南华大学附二医院黄冈医疗队在1月30日进驻黄冈市中心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这里的重症病房是个大开间,里面有五张病床,医护人员“两班倒”24小时值守。

  傍晚,护士李苑银端着饭盒,一口一口哄着闹情绪的病人吃饭。这是她的工作日常——因为位于隔离区的重症病房里没有保洁员、护工,除了正常治疗,护士们还承担了喂饭、倒水、打扫、倒垃圾等“杂活”。

  “危重症病人要时刻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在打一场硬仗,和‘病魔’抢人,丝毫不可松懈。”陈哲说。

  危重患者一天天好转,是抗疫战士的最佳“强心剂”。

  “这里是战场,也是我们的营帐。”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的湖南永顺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雷启武,平时就睡在重症病房旁边的办公室里,面对病情严重的病人,他片刻不敢离开医院。经过几天的治疗,永顺县唯一一例重症患者的症状已有所减轻。“只要我们努力,多大的难题都有解决的希望。”雷启武说。(记者刘紫凌、刘芳洲、袁汝婷、席敏)据新华社长沙2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