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3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4版:评论·融媒

“火神”战瘟神 火神山医院十天落成记
“火神”战瘟神
火神山医院十天落成记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湖北,荆楚大地、云泽之乡。楚人,自视为火神祝融的后代。当下,一场“火神”驱赶瘟神的角斗战事正酣。

  今天,一座名为火神山的医院,正式落成。战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开辟出新的战场。

  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架设箱式板房近两千间,接诊区病房楼ICU俱全……这个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时10天。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在这所医院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任务。

  过去10天,发生了什么?怎么做到的?新华社记者带你去探访火神山医院落成全过程。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铺开武汉地图,位于武汉西南的知音湖犹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刚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就在这匹骏马的鼻尖之处。

  这里,曾经是武汉职工疗养院,遍布着藕塘、土丘。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完成?”这是众多参加火神山医院设计、施工者,接到任务指令时的第一反应。

  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方翔从事土木建筑行业多年。他说:“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要两年。紧急状态搭建临时性建筑都需要1个月,更何况是新建一座传染病医院?”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从确定新建火神山医院的1月23日当天到2月1日,9天中,武汉市确诊病例从495人陡增至4109人。

  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远远跟不上疫情蔓延速度。“根据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经验,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医院,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现有医院的压力,减少交叉感染。”一位参与抗击非典的医疗专家表示,临时医院启用后,更重要的作用是减少社会恐慌情绪。

  过往抗击重大疫情,也曾经创造过奇迹。

  2003年4月,北京建成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其间无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当年建好小汤山医院用了7天。现在的工程能力更高了,10天完成任务,很困难吗?

  紧急的疫情让人们已经忘记了,武汉抗疫斗争高峰是在春节前。小汤山建设是在4月份,火神山医院建设其间,适逢大量工人假期返乡,“别说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就连工地上吃喝拉撒,这些后勤都难以保障”。武汉市城建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疫情,不等人。与死神竞速,情势紧迫,间不容发。各方面迅速动员,进入战时状态。

  ——选址。规划、环保等部门紧急会商,定在知音湖畔的武汉市职工疗养院。这里远离人口稠密的汉口主城区,交通、管道等配套基础齐备。

  ——设计。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迅速参与。中信建筑设计院等设计机构组成60多个人的应急项目团队,5小时内就拿出设计方案,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

  ——施工。多家建筑企业踊跃请战。指挥部最终确定由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航发、汉阳市政四家企业参建,明确施工任务,立下“军令状”,迅速组织开工。

  没人想到,一个建筑工地,成为数千万人瞩目的焦点。火神山建设现场场景被网络“云直播”后,数千万网民在屏幕前当起了“监工”。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工地直播,而是抗击疫情的希望,大家都希望能够快点,更快点。”类似的网络评论天天时时可见。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不远处,武汉三镇是焦灼中等待的万家灯火。

分区严隔离 病房带“口罩”


  从空中俯瞰,火神山两栋住院楼,整体呈中间医护两边病房的“鱼骨状”布局。“主鱼骨”是中间的长走道,功能为医护人员通道和办公区域。走道连接“次鱼骨”的9个病房区,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间病房。

  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大到房间的结构布局,小到一个下水管道,在各项防护措施方面,近乎苛刻。而充分借鉴小汤山医院,让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曾参与小汤山医院设计的全国知名设计大师黄锡璆,腊月二十九晚上专门给设计组打来电话,提出小汤山医院设计中曾经留下的遗憾和不足:病房紧挨地面,没有隔空层,容易潮湿;没有设置专用病区走道,开门就是院子,管理不便……

  “我们在设计时充分听取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火神山医院设计总负责人汤群说。

  ——分区严格隔离。通过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的布置方式,严格避免交叉感染。医疗区与生活区同样严格隔离。医护人员进出病区设置包括风淋在内的专用卫生通过设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病房带上“口罩”。离地面架空30厘米的每间病房,放置两张病床,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两扇窗户和通道组成的专用隔离防护窗,用于药品和食品的传递。医院绝大部分房间都是负压房间,房间内的压力比外面低,如同给病房带上“口罩”,避免病毒随着气流产生交叉感染。

  ——污染集中处理。医院铺设了5万平方米的防渗膜,覆盖整个院区,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同时医院安装了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排风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大年初一,原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专程来武汉考察得知,火神山医院配备多台高端CT,大幅提升ICU重症病房数量,组建专家委员会为病人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等情况,评价“总体非常好,只需做局部调整”。

  “很多设计标准、设备配备,都要优于当年的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 张雁灵说,火神山医院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对防控疫情产生重大意义。

“极度压缩时间空间的战役”


  1月24日,己亥年除夕,各类设备进场。

  入夜,运输车司机吕俊和同事们一块围聚,端上盒饭,简陋地“团年”。他的“守岁”就是从凌晨3点后开车运土,累了,在车上眯个眼。

  作为家中独子的吕俊,长这么大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不忍心让父母在家中独守除夕夜,但这个工程实在太重要了。”

  除夕夜,数百台挖掘机、推土机,上千名工人和吕俊一样,在机器轰鸣声中,迎来庚子年第一个清晨。

  除夕当天,施工方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开挖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标准游泳池。

  “头一天去,工地还是一片沼泽,推土机进场都快陷进去了。第二天早上再看,土堆已经推平,沼泽被填实,完全看不出之前的模样了。”一位技术人员在朋友圈中感慨。

  铺设碎石、压实基础、开挖基槽……按正常流程,工期节点按天算。在火神山,一切节点都得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

  工地上,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所谓“基建狂魔”,其实不过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穿上盔甲,在所有人的祝福中默默地负重前行。

  “戴书记,您的鞋子破了,回去换一双吧!” 中建商砼永丰厂党支部书记戴银刚,多次听到别人的善意提醒。武汉宣布建设火神山医院当晚,他就赶回岗位,火速集结队伍投入战斗。

  妻子身怀六甲,他无暇照顾;鞋子破了几天,来不及回去换一双。“等这场战役结束了,我要跟即将出世的孩子好好讲讲火神山的故事”。他说。

  最高峰时,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上一个单位刚完成场地铺沙,下一个单位马上进场铺防渗膜,后面铺设活动板房基脚的单位还在催促。高密度的人群、机械,让现场施工空间极为有限。

  “火神山项目是在极度压缩的时间、压缩的空间内,展开的一场战役。”火神山建设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没别的,就是豁出去,干!”

  受其他工序影响,原本留给排水管道安装的72小时施工时间,被压缩到只剩30个小时。用作病房的集装箱板房,距地面只有30厘米,排水管道安装只能由工人钻进这狭小缝隙中,逐个安装到位。

  身材瘦小的工人王旋主动申请第一个下地埋管示范,带领400多名工人伏地作业。不少人衣服划破,手臂划伤,匆匆处理后便又钻回逼仄的空间作业,直到全部排水管道顺利安装完成。

  每个工人、每台装备,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零部件,紧密扣在一起,驱动着这台巨型机器,迅速搭建起一座抗击疫情的“安全岛屿”。

  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华元说,武汉是我们的家园,这是一场保卫战、生死战,建好火神山医院就是保卫大武汉,“必须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惧困难,尽锐出战”。

  有国外网友评价,昼夜不停的挖掘机大军及建筑工人、源源不断输送至武汉的物资,“整个国家都为这场战斗做准备,速度不可思议”。

  “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1月3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也许你正在关注的是中国将在10天之内建成的一家大医院,但这不是他们正在采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标,我相信这些措施将扭转(疫情)趋势。”

  火神山医院完工了。很多工人、设备将第一时间转战,前往同样收治疫情感染患者的雷神山医院,继续他们的战斗。

(采写记者:李鹏翔、李劲峰、梁建强、徐海波、廖君、侯文坤、黎云、张书旗、郑璐)  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部署地方因防控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工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
 
  ■加大对湖北重点地区医疗防控物资支持力度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部分省份因防控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工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加大对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及周边重点地区医疗防控物资支持力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沪宁出席。
 
  会议指出,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国务院已同意部分省份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春节后在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重大工程员工及时返岗的同时,其他行业可采取灵活方式安排工作。这有利于避免节后人群大规模流动,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和居家网上办公等。有序引导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错峰出行,在复工后分批有序到岗。
 
  会议指出,各地要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稳定供应。及时准确掌握本地区药品、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资供需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相关企业尽快复工、满负荷生产、扩大产能。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尽快组织粮油及食品加工、能源等重点企业复工生产,建立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优先安排电煤、粮食、蔬菜等重点物资运输,确保批发市场、城区物流配送畅通和商超、便利店、社区供应点及时补货。
 
  会议指出,保障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疫情防控物资需要是重中之重。疫情发生后,国家从各方面抽调人力物力集中给予支持,但湖北目前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仍然突出。要加快医院和床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队伍保障,从全国其他省份组织更多呼吸、重症、护理等方面高水平医护人员支援湖北。要加快推动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工达产,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其他重点地区需要,抓紧弥补湖北省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缺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担责、加强协调,帮助解决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的生产、运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卫生健康委要尽快完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分类使用标准,为有限资源精准使用提供依据。所有紧缺物资实行国家统一调度。湖北省要做好医疗防控物资管理、优化配置使用。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推动防控力量下沉,坚持公开透明,更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领导小组成员丁薛祥、黄坤明、蔡奇、王毅、肖捷、赵克志参加会议。
 
万众一心 攻克难关 新华社再访钟南山院士谈科学防控疫情
万众一心 攻克难关
新华社再访钟南山院士谈科学防控疫情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广州2月2日电(记者肖思思、王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2日再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对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研究基本支持病毒来源于蝙蝠
 
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是一类有包膜的正向单链RNA病毒,在人类、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广泛传播,并可导致呼吸道、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目前已知有七种CoV可导致人类疾病,其中四种CoV-229E,-OC43,-NL63和-HKU1在人群中普遍流行,并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状。而其他三种SARS-CoV、 MERS-CoV,包括此次的2019-nCoV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导致重症肺炎甚至致死。
 
  据介绍,目前针对2019-nCoV已发表部分研究成果,对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流行病研究表明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9岁,56%为男性,病毒感染平均潜伏期为5.2天(95%置信区间为4.1至7.0),95%分布点为12.5天。病毒传播力平均值在2.2。发热仍是2019-nCoV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状,虽也见有无症状感染者报道,但不是主体,就目前防控来说仍需集中力量关注大多数。对2019-nCoV的基因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与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与蝙蝠来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来源于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2019-nCoV与SARS-CoV一样都是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两者的受体结合域有较高的相似性。研究也发现SARS-Co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2019-nCoV受体结合域有效结合从而中和病毒感染,这些也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钟南山介绍,病毒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病毒破坏机体细胞导致的直接损伤;二是破损的细胞组织引起的间接免疫损伤。一旦自身产生的免疫反应过强将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机体损伤,从而导致严重疾病。
 
  至少7个小分子药物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


 
  钟南山介绍,迄今2019-nCoV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一些个案报道的治疗药物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现有至少7个针对病毒RNA聚合酶或蛋白酶的小分子药物,包括上述CR3022抗体药物都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相关疫苗的研发也在开展中,但距离临床应用尚需时间。
 
  “然而,我们汲取SARS救治的成功经验,已经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多种生命支持手段的应用都保证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我们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高通量氧辅助、无创面罩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国家卫健委多次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目前已经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有效指导了全国的2019-nCoV肺炎的诊疗工作。”钟南山说。
 
  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钟南山说,面对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为此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在此要特别向武汉这个英雄城市表示感谢,他们做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疫情防控面临问题与挑战


 
  与此同时,钟南山认为目前疫情的防控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疫情局部集中爆发,医疗资源匮乏。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汲取SARS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成功经验,在武汉火速新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总计安置2300张床位,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患者救治问题;在医务人员方面,全国各地已组织多批医疗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在医疗物资方面,则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保证疫情一线的物资配给。
 
  第二,尚需做好患者分流,减轻定点医院压力。时值冬春交替、气候多变,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如流感病毒等也同处于流行季节,而疾病早期通过临床表现无法准确区分判断患者是否为2019-nCoV感染还是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需依赖病原体诊断。然而,基层医院病原体诊断力量不足,导致无法对患者进行分流,使得发热患者在没有分流的情况下集中至有限的定点医院中,造成相关医院面临巨大压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因此亟需提高基层医院病原体筛查诊断能力,实现患者分流救治,减轻疫情防控压力。
 
  第三,需切实做好院感防控。疫情高发如武汉等地患者激增,相对医疗资源短缺,极易导致院感发生,威胁医务人员和群众安全。需要优化流程管理,切实保障一线医院院感防控设施、设备及相关物资配给。
 
“需要万众一心、攻克难关”


 
  钟南山认为,需加快科研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撑。他说,目前对2019-nCoV及其感染特点的认识较少,目前国家、省、市及社会各方力量已经启动专项研究基金用于2019-nCoV肺炎疫情攻关,亟需加快科研工作,为临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支撑。
 
  “17年前的SARS持续了近6个月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这需要我们一线医务人员的努力,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们患者的努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同时需要各国一起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万众一心、攻克难关。”钟南山说。
 
汇聚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
汇聚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评论员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护人员日夜奔忙,有关企业和机构复工复产保障供应,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助力防疫,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行动起来,汇聚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在防控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勇拼搏。

  疫情面前,我们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全民“战疫”,人人有责,人人都是战斗者。疫情防控的成效,取决于科学防治的力度,也得益于全民参与的广度。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科学理性是必不可少的“疫苗”,良好习惯是最有效的防护。日常生活中,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聚集、少出门,返程路上、返岗工作都加强卫生防护,人人都做阻断传染源的参与者,才能用“小习惯”守护“大健康”。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或出现类似症状的,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和人员采取的隔离、治疗和消毒等处置措施。疫情牵动人心,形势复杂严峻,更应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辨别能力,相信科学的力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科学防治、理性应对的社会氛围,就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

  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将群防群治进行到底,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一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需要在基层一线织牢织密防控网络。用好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法总比困难多。目前,许多城市社区通过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在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健康知识和政策措施的“大喇叭”响起来了,“土味”浓郁的防控标语挂起来了,乡亲们行动起来了,为疫情防控注入推动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能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组织各方力量、凝聚社会合力。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从医疗机构到交通物流,从生产企业到科研院所,从居家观察者到返岗上班者,方方面面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力,就能激发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洪荒伟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天津小汤山”非常300小时
“天津小汤山”非常300小时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2日16时40分,天津首位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手捧鲜花走出“红区”大门,向等在外面的家人和记者们挥手致意,并竖起了大拇指。

  身后的天津市海河医院,建于抗击“非典”时期,素有“天津小汤山”之称。作为天津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点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已在最前线和“疫魔”斗争了整整304个小时。

子夜,战斗打响


  1月20日晚,海河医院神经科护士长王利显得有点疲惫——在单位的E区大楼,为收治确诊病人准备各种物资,45岁的她已经忙活了一整天。刚刚回到科里,领导的电话突然响起——“病人一会儿就送来了。”

  “那时的我就像突然间打了鸡血一样,迅速投入战斗。”王利说,也是在那一刻,她的身份变成了“感染一病区护士长”。

  随着收治病人指令的下达,夜里的海河医院迅速忙碌起来。已经处于备战状态的医护人员迅速向“红区”集结,各项工作迅速部署落实。3个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一张张“请战书”纷纷递了上来。

  这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1月初,海河医院未雨绸缪,相继开展了此次病毒有关知识的培训、防护服穿脱演练等等。20日上午,市卫健委牵头的“天津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联合演练”也在这里举行。

  一切准备就绪!21日零时刚过不久,天津市急救中心的负压式救护车开到了海河医院,天津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送来,第二例确诊患者也随后送到。

  负责接诊首例患者的海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白大鹏,虽然经历过“非典”等疫情处置,但对那个子夜还是记忆犹新。

  “第一例确诊病例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我们每次和她沟通病情时都要离得很近,几乎‘贴面’。”白大鹏说,那天凌晨有点忐忑,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对这个病毒不够了解。经过10多天的战斗,他和“战友们”逐渐从容不迫。

新春,奋战一线


  海河医院E区大楼用于此次收治确诊患者,被称作“红区”。在“红区”过春节,成为许多医护人员和病人难忘的记忆。

  王利告诉记者,进入病区的医护人员因为要穿密闭的防护服,一旦穿上就不能喝水和去卫生间,“每个班4个小时下来,常常有种要虚脱的感觉。”王利说,在“红区”过年的事,她只告诉了爱人,不敢告诉自己的妈妈和婆婆,怕老人担心。

  海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于洪志是一病区的负责人,21日就进入“红区”工作,但在他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上,22日下午,妻子华莹还在询问“三十回吗”。

  于洪志说,由于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而且每个病例个体差异巨大,比如有一例确诊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发病前一个月还患过急性脑梗塞,所以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讨论方案、因人施策,每一步都必须谨小慎微,以防感染。

  第一批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春节都没回家。春节后的第二天,第二批也随之进入,其中包括39岁的刘永霞,她的二女儿才13个月。

  “我老婆为了不影响工作,吃了‘回奶药’,停止了哺乳,好在现在孩子能喝奶粉了。”刘永霞爱人、海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郭艳辉说,他这次没进“红区”,当了几天“奶爸”。

  对于病人而言,由于很多都是亲朋间传染,医院特意安排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夫妻、爷孙等住在同一间病房,相互打气,也让他们在春节通过手机和家里联系,确保病人有良好的心情,以利于治疗。

  据天津市海河医院副院长邵世峰介绍,根据总体安排,他们大年初三(1月27日)凌晨腾空了所有病房,暂停了所有普通门诊,腾出600张病床专门用于收治本次疫情的确诊患者,组建了9批医疗队,共153名医生、369名护士,都是各个科室的骨干力量,保证病人能够得到精心的救治。

初雪,坚决打赢


  2日凌晨,天津下起了春节过后的第一场雪,空气清新干净。上午10时,天津市海河医院为所有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授予“抗击新冠、保卫津门”突击队战旗。几乎同时,新一批医护人员出列,将已在“红区”驻扎两周的同事们替换出来,完成接力。

  “第一批进入‘红区’的同事们非常辛苦,不仅在里面过了一个紧张的春节,更冒着生命危险为其他医护人员蹚出一条对抗型冠状病毒的路,我们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努力下去,直到把疫情消灭。”海河医院呼吸科医生王星说。

  2日下午,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呈阴性的一位患者,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写明的出院标准。经有关部门反复检查和批准,从海河医院出院,成为天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首例治愈出院的人。

  “感谢所有的医护老师对我全程的照顾,他们劳动强度太大了……”这是该名患者出院后的第一句话。他的出院,让海河医院和全天津的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了打赢这场战役的信心。

  事实上,作为天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吸道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海河医院自2003年建成以来,在多次疫情中总能给人以希望。与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不同,海河医院在“非典”后不断发展,在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中也作为定点医院,承担重要任务,形成平时关注结核疾病防治、战时完成呼吸道传染病救治任务的“平战结合”模式。

  “在这个瑞雪飘飘的日子,天津出现首例治愈出院的患者,这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战斗还在继续,海河医院会和全市、全国的兄弟医院一起努力,做好治疗工作,让患者早日康复。”天津市海河医院院长沈军坚定说。

(本报记者王明浩、刘元旭、李鲲、张建新)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 军队抽组力量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任务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
军队抽组力量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任务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朱鸿亮、周娜)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该医院主要救治确诊患者,编设床位1000张,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

  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组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现地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和时间赛跑
和时间赛跑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山西晋城高平市丹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口罩生产车间赶制口罩(2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积极防控战“疫”
积极防控战“疫”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江西吉安泰和县火车站,医务人员为乘客测量体温。连日来,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疫情防控。   新华社发(司马天民摄)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实地察看火神山医院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实地察看火神山医院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记者胡浩、赵文君)经过连日奋战,武汉火神山医院于今日正式移交给解放军医疗队管理使用,并将于明日开始接诊患者。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实地察看医院设施设备等情况。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孙春兰查看了医技楼CT室、病房、隔离通道、负压设施等,了解医务人员需求情况。她说,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我们这支队伍经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等一系列重大任务的严峻考验和磨砺。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军民团结的磅礴伟力,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向人民军队致敬,给人民军医点赞!孙春兰叮嘱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她要求湖北省、武汉市要全力搞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孙春兰向参与火神山项目的建设者们表示慰问和感谢。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7000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齐心协力,诠释了“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开设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

  今天上午,孙春兰赴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与湖北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专题研究医用物资保障和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湖北:集中隔离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
湖北:集中隔离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记者梁建强)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2日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做实做细基层基础工作,坚决按照“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对所有疑似患者集中隔离,之后再检测、再诊疗。

  会议要求,压缩筛查确诊流程,尽可能简化、缩短筛查流程,避免疑似病例多次往返医院造成更多交叉感染,坚决控制住传染源;简化确诊分流程序,避免轻症患者、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拖延成重症。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集中隔离,做到对所有疑似病例,先隔离再检测、再诊疗,严防交叉感染。各地都要加快设置定点医院,建立隔离病区、隔离病房。征用酒店、招待所、闲置厂房等,抓紧建立备用隔离场所,并配备必要的生活、消毒、医疗设施。

  同时,要千方百计提升收治能力。继续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尽可能多地腾空床位;加快新建改造医院进度,加快普通病房改造用于患者治疗;加快床位周转速度,收治更多更急需的病人。相关领导干部对床位情况不清者、相关医院拒收造成传染者,要倒查责任。

  会议还强调,要加强疫情搜索工作。做实做细基层基础工作,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村(社区)疫情搜索专班,地毯式搜索疑似病例,严格落实医学观察制度,建档立卡,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加强密接人员管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搜索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对被污染场所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都要就近集中隔离。

 
温州: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
温州: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杭州2月2日电(记者王俊禄、李坤晟)进城高速口大批关闭、居家隔离转为集中隔离、要求市民“足不出户”一周、每户每两天只允许1人出门采购……记者2日抵达浙江确诊病例最多的温州城区发现,当地已全面升级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温州人口近千万,其中在武汉经商、务工、就学的人员有18万人左右,前期排查出武汉及周边重点地区返回温州人员4.88万人,防控压力巨大。截至2月1日24时,温州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65例,确诊数量为浙江省各市最高。

  为打赢疫情阻击战,1月31日晚,温州升级推出防控疫情“25条紧急举措”,主要包括:企业不早于2月17日24时前复工、机关事业单位2月9日起上班、学校延期至3月1日之后开学,市区公交全线暂停、进超市菜场药店前测体温等。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2日下午介绍说,“25条”出台40个小时,温州对所有重点对象全面落实了硬隔离硬管控。截至2月1日22时,温州对此前掌握的可能已来到温州的89542条重点地区人员信息,基本锁定排查完毕,基本摸清了人员去向和接触人员轨迹。

  为防止居家隔离可能带来的家庭感染,温州要求居家隔离转为集中隔离。记者2日晚在位于温州鹿城区五马街道一处集中观察点了解到,这里安置了112名隔离观察人员,并安排专人负责健康监测和生活服务。至2日13时,除3588位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外,温州原居家隔离的16649人也被转集中隔离,全市集中隔离总人数达到20237人,目前需隔离人员中的九成以上已实现集中隔离,排查的密切接触者则100%实现了集中隔离。

  针对即将迎来的人员返工、返校、返岗高峰,温州排摸了33.71万湖北籍各类在温工作人员信息,并督促企业主体联系上每一位老员工,告知暂缓来温,坚持到温的人员必须先接受14天集中隔离。  (参与采写:魏董华、顾小立)

 
战“疫”一线医生黄霞
战“疫”一线医生黄霞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区,黄霞查看患者检查结果。

  37岁的黄霞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主治医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是重庆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之一。

  1月22日,黄霞被紧急抽调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区,参与临床救治。为了专心工作,她把6岁的儿子送回了梁平老家,让父母帮忙照看。

  这段时间,黄霞每天都会到重症隔离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在黄霞看来,医护人员和患者是亲密战友,需要共同努力,战胜疫病。

  1月29日,经黄霞和同事们的精心诊治和护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蒋某痊愈出院,这也是重庆市首例经过救治后成功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2月2日,又有一名患者治愈出院。

  “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这是黄霞在投入战“疫”第二天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句话。如今,黄霞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尽快顺利结束这场战斗。“希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希望一切尽快恢复正常”,黄霞说,“当然,我也很想早日与儿子团圆”。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假期之后复工,该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假期之后复工,该怎样做好自我防护?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春节假期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回工作岗位或是踏上复工路途。防疫情,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如何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如何自我防护?复工前后你需要知道这些!

  乘坐公共交通的正确打开方式:戴口罩、勤通风、分散坐


  “请大家放慢脚步,自觉排队接受体温检测。”“您好,换下来的口罩请扔到旁边的专用垃圾回收桶。”2日上午,踩着春节假期的尾巴,成都东客站已是人头攒动。早上天还未亮,银川出租车司机马玉已经开始给车辆喷雾消毒,里里外外,全不放过。一切完毕后,他戴好口罩和手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返程复工高峰临近,疫情防控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2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消毒和通风仍是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最主要的防控手段。

  她提示,旅客乘坐火车、飞机,要尽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建议长途汽车隔两个小时到休息区休息并开窗通风。

  如果出现乘客有可疑症状,要采取怎样的应急办法?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建议,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立应急区域,如飞机、火车、客车等后部三排座位,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可在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同时,乘客应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指令,及时自我隔离,听从安排进行排查检测,不可私自离开。

  地铁等城市内交通也是人们复工的关注重点,目前各地均采取了相应措施:在广州,乘坐公交出行的乘客上车前要接受体温检测;在北京,假期结束后,地铁部门采取站外限流、加强疏导等措施并控制满载率;在银川,市内重要路口设有多个消毒点,为路过车辆消毒,给司机量体温并登记在册。

  专家表示,短途出行乘坐出租车、网约车的乘客乘坐前可先开门通风,用消毒纸巾对坐的位置和手可能触碰的位置做消毒,下车后再做一个“手卫生”。

错峰吃饭、科学消毒等帮你安心工作


  看着复工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很多职工或多或少对自己曾经熟悉的工作环境产生了一些担心。专家建议,为确保办公环境的舒适安全,用人单位和职工都要用心做好防护细节。

  “如果在通风不良、密闭环境内工作,上班建议戴口罩。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各个单位可以错峰吃饭,减少人员的密度。”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给大家关心的食堂吃饭问题支招。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建议,如果有条件,各单位应在职工进办公楼前对其测量体温,便于尽早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对于中央空调能否使用的问题,他表示,使用前应对空调的类别、卫生指标等充分了解,结合建筑的特点做综合评估。如果是按照中央空调设计规范做的空调,使用应该是安全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加新风量来减少室内空气无序外溢。万一有疫情出现,应该停止使用中央空调,还要对整个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经过评估后确认是否可以打开。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张流波提醒,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时,一定是无人的环境。因为如果人吸入了消毒剂,或是往人的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都有潜在风险。

  他同时提示,“病毒在电梯按钮、门把手易存活”是个误区,这些地方风险较高,不是因为病毒在上面存活时间长,而是因为高频接触导致交叉感染风险大。对应策略有三条:一是适当的增加消毒频次,可以一天多次;二是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隔开,手不直接去碰它;三是在接触以后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做好手卫生。

不同的你需要不一样的防护


  春节假日期间,广州市海珠区每天约有6000人次环卫工作者坚守岗位。他们上岗前都要测量体温,工作中要佩戴口罩、规范作业,做好自身防护。疫情之下,很多岗位上的医生、警察、快递员、司乘人员等都在努力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不同职业之间根据不同的特点又应该采取什么样不同的措施?

  王斌指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生活状态、不同工作性质等制定不同防护措施特别有必要,目前把人群分为四类:一是隔离病区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人员,相对来说感染的风险高一些;二是和人接触比较多的职业,包括司乘人员、收银员、交警、地铁安保人员等,存在感染的风险;三是于工作生活需要必须出行的,特别是需要到人员密集地方的人,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四是普通的居家人员,家里没有病人和居家隔离人员,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照顾居家隔离家人的,还有社区工作人员等,这些人群也需要关注。”王斌提示,国家卫健委近期已经编制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公众可以通过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APP等渠道去详细了解防护措施和建议,掌握不同人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

  在建筑工地、工厂等区域,大量农村务工人员陆续返城开工,如何为多是集中居住的他们加强防护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冯录召特别提出,每个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观察工友的健康状况,这些人要进行培训和考核,如果有工友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

  (记者刘慧、温竞华、董小红、谢建雯、荆淮侨、杨凯)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打一场没有硝烟的辽沈战“疫” 辽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群像
打一场没有硝烟的辽沈战“疫”
辽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群像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沈阳2月2日电(记者曹智、陈梦阳、王炳坤)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5日,辽宁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4300万辽沈儿女和全国人民一道,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春节。

  辽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统一部署,众志成城阻击疫情。辽沈大地上,随处可见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的身影,传递着守护公众健康、安全的决心和底气。

冲锋,朝着最危险的地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武汉同在,在国家危难之际贡献一份力量……”

  这是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士李佳玮的火线申请。作为辽宁医疗系统援助湖北的首批成员,“90后”李佳玮道出了137名队员的心声。

  如果把抗击疫情比作一场战役,肩负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无疑是最直接面对战火的人。疫情就是命令,全省医疗战线人员全部返岗,开辟定点医院集中收治,成立省级专家组主导疫情研判、病例诊断、重症救治、人员培训等重点工作……辽宁医务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做实医疗防护。 

  志愿者在行动。“我是吴尚儒,有11年志愿服务经历……在抗击疫情期间,随时听候国家及政府的安排和调动,为保家卫国奋战到底,不计报酬、无畏生死!”这是营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吴云峰收到的众多“请战书”中的一份,那份迎难而上的情怀令人动容。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绷紧联防联控之弦,织密群防群治之网。

  针对自驾出行增多,辽宁交投集团在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置153个疫情防控检测点,1580名党员奋战在量体温、作登记的一线。全省的社区、乡村逐户电话排查返乡人员,及时掌握健康信息,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沈阳市组成189个由区级领导带队、街道(乡镇)负责人和卫生防疫人员组成的“3人督导巡查小组”,每天深入基层社区和村屯一线,全面开展督导巡查工作。发现口罩销售价格高、人员密集场所管理有漏洞、人员排查登记台账不规范等问题,当场纠正解决,跟踪督办。

  沈阳浑南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刘希洲这些天一直奔波在路上,暗访药房对感冒发热药品购买者是否实名登记,检查农贸市场是否还有活禽交易。“疫情汹汹,出门肯定有风险。但我们多一点检查,疫情就会少一分传播。”他说。

坚守,点滴汇成抗疫洪流


  “特殊时期,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去。”国网沈阳供电公司配电安装工李铁军爬上十几米高的电线杆顶,在严寒中连续作业5个多小时。当他顺利完成定点医院的电力增容改造,身体冻得都快没有了知觉。

  疫情是集结号,也是试金石。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辽沈大地许多人坚守岗位,保供应、保运转,用点滴力量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通信保障全面加强。辽宁联通公司累计投入专业保障人员3000余人次,车辆1040余台次,紧急扩容基站小区1780个,优化基站139次。公司总经理张成波说:“我们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科研机构紧急动员。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围绕病毒溯源、临床救治方案、中医药防治、防治产品研发等6个方向展开科研攻关。沈阳药科大学陈丽霞教授等人利用计算机虚拟筛选开展抗病毒潜在药物研究,在现有数千种临床药品数据库中初步筛选出33种。

  在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等部门的组织下,辽宁一批相关制造企业迅速复工,用带着爱心的“辽宁造”源源不断地支援前方。

  “3小时发货,18小时安装”,这是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创出的“闪电”速度。作为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领军企业,公司从大年二十九就快速接单、快速制造,陆续向湖北、河南、江西等地发出数十台CT机、移动DR等大型设备。

  沈阳迈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创呼吸机是许多肺炎患者的“救命标配”。进入假期,公司便停止了所有外贸发货,全部供给国内,已连续向疫区供货近700台套。总经理陈少纯表示,对于急需客户,可以先交货,后付款。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老工业基地辽宁的企业很少问价格,想的都是高产保供,表现出很高的社会觉悟。”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卓明说。

奉献,携手并肩共渡难关


  2月2日是武汉封城的第11天,虽然有家难回,一对来自武汉的母女却在鞍山市汉唐水汇洗浴中心度过了温暖的春节。这对母女除夕夜来到鞍山,洗浴中心没有将她们逐出门外。隔离期间,停业的洗浴中心保留厨师、安保等8名工作人员,专职为两人服务。老板说:“作为商家,我们没有收留武汉客人的义务,但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帮同胞共渡难关的责任。”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面前,生性热情的辽宁人多了一份人人参与的自觉。

  受病毒影响,防护、消毒用品抢手。当许多药店口罩脱销,沈阳市浑南区却有一家药房,夫妻俩拿出店里储存的消毒酒精,免费向顾客发放。

  大年初一,丹东市不少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丹东市民孙鹏凯、刘丹采购3万只医用口罩免费赠送。两人说,非常时期,我们只想尽一份力……

  凡人善举最是暖心。

  春节期间,沈阳皇寺庙会临时取消,参展的300余家商铺非但没有一句抱怨,反而纷纷要求“出点力”。“口罩我没有,就捐1000斤元宵吧”“我捐10大件糕点”……在组委会协助下,这批食品将分批送给执勤民警和消防队员。

  一个个普通百姓,一件件平凡小事,在家国危难之时,他们的守望相助将感染更多人,凝聚起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勇气。(参与采写:于力、石庆伟、李铮、蔡拥军、于也童、王莹、白涌泉)

 
湖南: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湖南: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防疫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

  连日来,三湘大地哪里有疫情风险,哪里就有群众自发参与“抗疫”。宣讲防控知识、捐献物资……湖南群众用点滴行动共筑“抗疫”长城。

每一个人都是“抗疫”战士


  湖南澧县如东镇永镇村,戴着口罩的62岁村医凡训贵扯着大嗓门在村里转悠。这个曾经的“赤脚医生”在村里喊话介绍疫情知识,同时走遍全村,排查疑似病人,“我从医42年了,要往前冲,没有条件可讲。”

  疫情就是召唤,每一个人都是“抗疫”战士——

  一张小书桌充当分诊台,70岁的老军医吴冰戴着口罩给来到宁乡市中医院就诊的病人量体温。除夕前,已退休的吴冰要求驰援武汉,因年事已高未能成行,她又来到医院发热门诊“上岗”。“我是老兵,祖国需要,要发挥余热。”

  正月初一起,江华瑶族自治县界牌乡蓝精灵幼儿园负责人蒋爱平每天背着喷雾器对街道居民的房屋前后及幼儿园消毒。她说自己经历过非典防控,“对消毒比较熟悉,就出点力。”

  “疫情无情人有情,群防群治是关键,不信谣也不传谣,不添堵来不添乱……”从1月25日开始,常德文艺工作者们先后创作歌曲《众志成城》、常德丝弦《打好疫情阻击战》、鼓书《天佑中华》等用于基层防疫宣传。

  近日,汉寿县本土漫画家徐铁军晒出一组防控疫情题材的作品,受到群众点赞。这组漫画展现了个人卫生常识和防疫办法,还讴歌“抗疫”一线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提振了信心。

“小家”奉献,换“大家”平安


  “为大家的健康着想,也不给国家添乱,我们原定于正月初六举行的婚礼延期,待疫情解除再另行邀请大家见证”……每年春节都是宴席高峰期,但在湖南多地却出现了一条条这样的信息。

  “小家”不聚,换“大家”平安。在汨罗市白水镇三星村,就先后有老人取消寿宴,新人延迟婚礼。

  “身后事,简单办。”这是醴陵市龙华山村老党员刘国龙病重期间给亲友的话。他在除夕嘱咐后辈,待身故后丧事从简,不办酒席。1月28日,刘国龙病逝。疫情当前,其家属遵照遗嘱取消了一切酒席。

  连日来,三湘大地“抗疫”防线上还涌现出不少“夫妻队”“父子兵”“兄弟连”,他们舍弃“小家”一时相聚,投入到为“大家”的战斗中。

  衡山县贯塘乡老湾村妇联主席杨水莲从除夕开始,一直奔走在“抗疫”一线,入户摸排登记返乡人员。杨水莲的丈夫周自强是老湾村的防保医生,每天上门给返乡人员测体温,并叮嘱注意事项。

点滴小爱,汇成温暖力量


  1月29日,一辆摩托车在桃源县浔阳街道教仁村路口值守点停下,车主搬下瓶装水和方便面等物品交给工作人员。

  这位车主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朱校军。当年5月,他未婚妻因车祸导致一级伤残,欠债30余万元。浔阳街道党工委积极组织募捐为他解决困难,又多方筹措补齐了危房改造的差额费用,让他搬进了新房。

  放下物资后,朱校军对执勤人员说:“你们身在一线防疫,我们百姓更不能袖手旁观!你们曾经多少次帮助过我的家庭,此时此刻我应该回馈社会。”

  在衡阳县,公益人士们发起向一线值班人员致敬活动,捐款4500多元,购买口罩捐赠给医院和高速路口工作人员,并免费发放给群众。

  老百姓的点滴小爱,汇聚成支援一线防疫人员的温暖力量。

  在安仁县,一家餐饮店老板用两天时间熬制了500多份“草药炖猪脚汤”,免费送给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在衡山县,爱心人士开着满载食材的小车,为返乡居家隔离的村民送去;在桃源县木塘垸镇疫情防控检查点,一辆白色越野车车主放下八宝粥、牛奶、口罩等匆匆离开……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许多默默奉献的人,将爱汇聚成河,在三湘大地涌动出“抗疫”的温暖力量。

(记者席敏、袁汝婷)新华社长沙1月31日电

 
他们,挡在疫情和你我中间 江西党员干部抗“疫”扫描
他们,挡在疫情和你我中间
江西党员干部抗“疫”扫描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南昌2月1日电(记者郭强、余贤红、熊家林)2月1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高新园区黎明村,一个拄着拐杖、戴着口罩和“义务巡防员”袖章的人站在村口,为每位进出的村民测量体温。

  他叫黎晓洪,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去年因一次意外右小腿开放性骨折,一直用支架固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得知村里防控人手紧张,伤势尚未痊愈的他拄着拐杖走到村委会,主动申请走上一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不能退缩。”他说。

  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党员,奔赴防控一线责无旁贷”“我们党员就应该在一线”……在江西各地,一句句简简单单却充满力量的话语出自奋战在一线的各级党员干部。

  街头巷尾、乡间村落、高速路口……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用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他们大多并非专业的医护人员,当无情的疫情来临,他们毅然挺身而出——

  在进贤县,36名县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坚持到挂点乡镇指挥防疫控疫工作,21个乡镇、264个村、55个社区调动5000多名党员干部全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

  在高安市,1.5万余名党员干部,将疫情防控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他们中有接近花甲之年的老党员,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90后”党员——

  大年初一,丰城市丽村镇干部邹建平向镇党委提交了一封摁着红手印的请战书。考虑到邹建平已经56岁,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组织将他安排做后勤保障,但邹建平却主动请缨去一线。

  在300多公里之外的玉山县樟村镇百果村,刚满30岁的第一书记汪清书,1月27日一大早便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单。村民们打趣说:“小汪书记,我们还以为你是来发喜糖的呢!”

  “幸福不会推迟,防控不能缺位。”接到县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息后,原本忙着准备婚事的汪清书当即与未婚妻商量,把婚礼延后,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亲戚朋友,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逆行向前的勇士——

  从大年三十开始,进贤县妇幼保健院院长何结锋就像钉子一样“钉”在疫情监测点。就在这期间,他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得知消息后,何结锋匆匆赶到医院,看到重症监护室里的母亲,他内心十分难受,转身要家人好好照顾母亲,随即再次返回岗位。

  他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作为院领导,要起好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身先士卒。”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

  简易的大棚里,几把稻草,几床被褥,这是高安市建山镇下坊村的一处监控点。尽管条件简陋,由党员干部牵头组成的小分队在此日夜执勤,吃住在监控点。有感于此,一些村民自发送来热腾腾的面条。

  “党员就是旗帜,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建山镇镇长聂李逵表示,辖区内通往外界的口子大大小小有15个,已安排镇村干部120多人进行轮流值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成金。截至目前,江西省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已出院9例。虽然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人们相信,春天终将到来,更多好消息正在路上。

 
三个孩子的“临时妈妈”
三个孩子的“临时妈妈”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罗鑫)对于4岁男孩刚刚(化名)来说,大年初六是他难忘的日子。这天傍晚,父母因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被送往地坛医院隔离病房,而亲戚们则远在外地。在北京,刚刚成了一个孤零零的孩子。

  “爸妈隔离、孩子没人管,那可怎么办呢?”地坛医院儿科护士长白静作为一个母亲,心里别提多着急。但儿科护士紧缺,暂时腾不出人来,白静向护理部主任张志云求助。

  张志云协调一下综合科几位护士,于是贾士雪和张小炅毅然接受了照顾刚刚的任务,当起了“临时妈妈”。

  “刚刚和我家孩子一般大,照顾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还有点经验。为了打消刚刚因父母突然送医导致孤单的恐慌和焦虑,我陪他一起看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画画、讲故事。”张小炅说。

  本已下班的贾士雪准备回家照顾自己的孩子,听到刚刚嘟哝着“想妈妈了”,顿时心底一软,她说,“我觉得孩子新到一个陌生环境,更需要被照看。”

  凌晨两点,5岁的童童(化名)和3岁的楠楠(化名)姐妹俩因爸爸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妈妈疑似感染,都被隔离,也成为临时妈妈们照看的孩子。

  因为三个孩子都是病毒密切接触者,贾士雪和张小炅穿着防护服,交替着对身处两个病房的孩子们照料看护。

  “他们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临时妈妈们看孩子缺什么就给买什么。孩子们还小,需要喂饭,需要留意夜里翻身会不会掉下床,还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白静说。

  “来,对你妈妈招招手,让你妈妈放心。”白静拉着刚刚的小手,冲着隔离病房内的刚刚妈妈挥手,“妈妈打完‘怪兽’,就可以出来陪你了。”白静安慰着心有不舍的刚刚。

 
全国68支医疗队8310余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
全国68支医疗队8310余名医疗队员驰援湖北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日,辽宁驰援湖北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集合,准备飞赴武汉。

  当日,辽宁驰援湖北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从沈阳出发。据了解,本次出发的医疗队共118名队员,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9所省属医疗机构及14个市32所高水平三甲综合医院。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记者梁建强、喻珮)截至2日20时,已有来自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及29个省(区、市)和军队的68支医疗队、8310余名医疗队员来到湖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这是湖北省副省长肖菊华2日在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据介绍,各方选派的都是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和优秀的护理团队,经验丰富,有些医护人员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的参加过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工作。其中,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天津、山东、重庆等15个省、市克服困难,派出了多支医疗队支援湖北省。各医疗队到达湖北以后,经过培训,迅速投身到湖北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有的承接了定点医院的几个病区,有的承担起危重患者的救治任务。特别是,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军队,全军集结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起火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大大增强了湖北省的医疗救治力量。

  由于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的压力很大,所以,医疗队主要安排在武汉。截至2日20时,共有57支医疗队,6775名医疗队员安排在武汉市的27家定点医院,包括2日中午交付的武汉火神山医院。

  在重点做好武汉防控的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各市州的疫情防控。由于市州医疗卫生资源不平衡,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任务非常繁重。医疗队到达以后,湖北省根据疫情的形势和各地的需求,及时安排部分医疗队支援市、州。目前,共有11支医疗队,1535名医疗队员安排在武汉之外的黄冈、鄂州、孝感、咸宁、荆门、荆州、襄阳、仙桃、天门和潜江等10个市。其中,疫情较重的黄冈安排了2支,一共549名医疗队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不足的问题。

 
凝聚齐心战“疫”的硬核力量
凝聚齐心战“疫”的硬核力量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打响。战“疫”,是与病毒过招,也是与时间赛跑。面对凶猛的疫魔,党中央运筹帷幄、周密部署,各条战线众志成城、尽锐出征,一股齐心战“疫”的硬核力量,正在有力阻击疫魔。

  虽然困难很多,但正如钟南山院士说,“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近些天,无论在定点医院的救治病区,还是在联防联控的村口街头,无论是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还是踊跃支援的普通百姓,都在蓄积一种力量,传递一份温暖,鼓舞着战“疫”的斗志。

  农历正月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一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吹响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疫魔的号令。各地立即采取全面、严格的防控举措,防控工作迅速走向依法科学有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凝聚更多齐心战“疫”的积极力量。

  在战“疫”中,力量来自人民群众,来自我们的制度优势。申请值守重症病区的红手印、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浑身湿透的防护服、脸上勒出的几道血痕,都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生动写照。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卫生、交通、公安、宣传、教育、生产等各战线各领域及城乡基层组织紧急动员,让党旗在战“疫”中高高飘扬,将防控措施迅速有力落实。

  一线坚守,后方助力。如今,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搏,权威部门每日发布信息,主流媒体充分深入报道。紧紧依靠人民,群防群治,一张疫情防控网络已覆盖到社区和农村。力量在汇集,力量在凝聚,给一度处在焦虑无措甚至在恐惧中的人以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战“疫”中,我们感受到了鼓舞斗志的温情。隔绝疫情,隔不断温情。“武汉挺住,中国加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心人士捐赠的口罩虽薄,传递的却是深深一份温暖。在很多陌生人的守望相助中,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而被隔离、滞留的人员,其实并不孤单。

  在安徽,有将几箱口罩、牛奶等紧缺物资送到派出所、医院后转身就跑的“最美背影”,有想方设法为医护人员筹集口罩和防护服的“口罩姐姐”,有自发每天十小时为街道喷洒消毒液的“这条路最靓的仔”。涓涓暖流,汇入了战“疫”的力量,鼓舞着战“疫”的斗志。

  在战“疫”中,上下交出了一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战时答卷。中央果断决策延长春节假期,让国民腾出更多时间与疫魔战斗;央行等五部门出台“金融30条”,为各行各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战“疫”;工厂抓紧复工复产,口罩、防护服等防控物资争分夺秒生产调配,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满足群众尤其一线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的需要;多地应急医院迅速投入建设修缮,武汉火神山医院从平地建起到完工交付,只用了10天时间……一项项“硬核”措施,一个个扎实行动,让广大民众倍感踏实,也坚定了全国人民战胜疫魔的决心。

  当前,疫情仍然十分严峻复杂,防控处于关键时刻,不容任何懈怠。多难兴邦,不惧挑战,团结一致,共同战斗,人人贡献一份力量,传递一份温情,我们一定会在春暖花开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本报评论员刘菁)

 
别忽视疫情严重的“外围地带”
别忽视疫情严重的“外围地带”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作为常年做台风报道的记者,我有一个体会:大家焦点一般集中在登陆点,其实台风扫过的外围地区有时也是重灾区,但很容易被舆论忽视。等发现情况不对,再调配人员物资救援,损失往往已很大。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处于“外围地带”的温州等地已存在这种迹象,亟待各界重视。

  湖北黄冈2月1日发布紧急通知,对市区人口出行进行管控,每户每两天可派1人上街采购必需品,其他人员不得外出。温州市紧随其后,发布通告对村(居)民出行实行管控。很多人这才注意到,截至2月1日24时,温州市的确诊病例已达265例——在全国除湖北外的所有城市中,这个数字排名第一。

  从最新通报的数字来看,截至2月1日24时,在湖北省之外的城市中,确诊人数超过100人的地方已有不少。除重庆、上海、北京等直辖市之外,温州、深圳、广州、长沙、杭州、台州等地的疫情同样值得重视。

  如何看待这些“外围地区”确诊数量的快速增长?记者以温州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认为至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武汉返乡人员基数大。以温州为例,温州人口近千万,其中在武汉经商、求学、务工的约有18万。此前排查出从武汉及周边地区返温人员3.3万人,发病曲线跟这部分回温人员成正比。

  二是源头阻断任务重,输入型患者占多数。据统计,从1月23日至27日,武汉“封城”后5天时间,仍有约1.88万名湖北特别是武汉人员进入温州,平均每天增加3600多人,输入性风险很高。

  三是排查力度大。在温州,当地发动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积极行动,通过手机大数据、网格大摸底、入口大排查、宾馆大检查等,让感染病例能及时被发现被确诊被救治。

  当前正处在防控疫情最关键时段、攻坚战时刻,也是绝对不容有失的防控窗口期。对于像温州这样的疫情“外围地区”,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首要的是当地干部群众要守好防线,牢固形成疫情防控的有效闭环,力争传播源全找到、传播渠道全切断,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温州紧随黄冈对居民出行实行管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要千方百计提高救治水平和能力,回应好群众的难点和关注点。第三,要未雨绸缪,加强返工、返学、返岗、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等方面的统筹,进一步提高前瞻性。

  疫情防控网是一个整体,环环相连、休戚相关,在各地驰援疫情重点地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外围地带”。在疫情趋势的评估、医护力量的调配、紧缺物资的供给、区域防线的协同等方面,上级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统筹,坚决打好局部重点地区疫情防控攻坚战,力争疫情“拐点”早日到来。(本报评论员王俊禄)

 
别让危机泯灭了人性
别让危机泯灭了人性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这个春节假期,中国政府和人民上下同心,努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许多国家、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伸出援手,使中国人民感受到“大爱无疆”的温暖。

  然而,美国一些政客却抛出了一系列既冷血又荒谬的言行,甚至说出“中国发生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这样麻木不仁的话。

  这不由得令人生疑:对这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疫情,美方究竟抱持怎样的态度?人类生命健康与所谓的“国家利益”,究竟哪个更重要?

  美方对疫情的反应其实非常迅速:第一个撤走在武汉领馆人员,并提出进一步撤走美驻华使馆部分人员及家属,在外国驻华使团和侨民中不断制造恐慌;第一个派包机赴武汉接人;第一个将赴华旅行提醒提高到最高级别,禁止美公民前往中国,禁止过去14天内曾赴华旅行的外国人员入境美国,尽管世卫组织明确提出“没有理由采取不必要的措施干扰国际旅行”。

  除了这些第一,还有一如既往。在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应对疫情中体现出的制度优势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依然坚持诋毁攻击中国政治制度,称“中国共产党是当代对西方价值观的主要威胁”。

  如上种种操作,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指出,“疫情不能成为产生排外情绪的借口,危机不能泯灭人性”。

  如果美国一些政客还是不知道应对疫情的正确“姿势”,不如听听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怎么说:

  “现在整个世界都失去了理性。如果我们充满同情帮助之心,那么恐惧和恐慌就会退却。若在疫情挑战面前失去人性,那输掉的就不仅是一场对抗疾病的战役。”

  为了避免全球大规模感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反观美国呢?那些好莱坞大片里频频出现的美国人正义拯救地球的故事,不会只能当成笑话看吧?(记者朱超)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请给抗疫战士更多呵护
请给抗疫战士更多呵护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自全国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已经有多名同志在一线工作岗位殉职。他们全力以赴、敢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但抗疫还在继续,战“疫”远未结束,此时我们必须提醒一句:请大家一定要多保重,也请有关方面给一线“战士”更多关怀!

  倒下的同志是英雄,也和千千万万个你我他一样,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他们中,有连续多天督导抗疫的专业干部,有冒着寒风在交通要道卡点值班的民辅警,有没日没夜发动村民严防死守的村干部……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他们以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诠释了何谓责任、奉献和担当。

  当前,疫情仍在蔓延,病毒依然凶猛。告别逝去的同志,一线“战士”们将化悲痛为力量,鼓起勇气继续向前冲,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继续当好群众健康安全“守护神”。

  在这场大仗硬仗中,全体社会成员都承受着压力,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投入抗疫工作。身处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同志,承受的压力尤其巨大。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他们却必须放弃休假,泪别家人,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病毒无情,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他们却逆向而行,奔走在隔离病房、交通卡口和村组社区。面对拼尽全力、奋力作战、极度疲惫的一线“战士”,除了鼓劲加油以外,更应该多一点关怀和呵护。

  关怀和呵护一线“战士”,要给予他们充分防护保障。疫情突如其来,各地防护物资普遍短缺,有的医院甚至传出防护物资严重不足的消息。面对这种令人揪心的情况,必须加强统筹,根据轻重缓急科学合理调配防护物资,把最有效的防护物资配备给感染风险最大的一线人员。

  关怀和呵护一线“战士”,要切实给他们减负松绑。基层有不少人反映,抗疫形式主义魅影已露出苗头,消耗了广大基层干部的抗疫精力,加重了不必要的负担。为了让基层干部把宝贵精力真正投入到最紧迫的抗疫工作中,不妨让各种表格文件再少一点,会议汇报再少一点。

  关怀和呵护一线“战士”,还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在一线抗疫,家人担心他们的安危,他们牵挂后方家人的健康和生活。不妨对他们的家人也多一点关爱,尽力解决些实际困难,稳定他们的“大后方”,以便他们轻松上阵、全力以赴。

  此外,我们也必须呼吁一句:那些身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工作人员等,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注意休息,不能长期疲劳作战!一定要平安归来!(本报评论员刘良恒、帅才)

 
大疫当前,少些奇葩表达
大疫当前,少些奇葩表达

( 2020-02-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一面镜子,照出美好也照出丑陋。

  比如,有些“饭圈女孩”(明星的粉丝群体)在微博中给“新型冠状病毒”起了一个昵称叫“阿冠”,还将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称为“小笨蛋”,并以拟人漫画形式编排了各种“爱恨情仇故事”和低俗网络段子。

  比如,有自媒体撰写了题为《“感谢”你,冠状病毒君》的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或许作者是想借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玩梗”,但与那部抗癌的正能量电影相比,这篇文章的很多表述让人极其不适,“鸡皮疙瘩掉一地”。

  再比如,有一些地方的文艺工作者,忙不迭地将疫情作为表演题材,以快板书、越剧、三句半等形式,进行空洞地抒情,有些作品甚至“带有一丝欢乐的气氛”。有网民直言这些行为“与灾难带来的悲痛氛围完全不搭调”,并将他们称为“新冠派文人”。

  对这些言行不认可,并不是我们太“古板”。社会日渐多元,我们对不同“次元”的文化,容忍度已越来越高。各种新式表达、网络萌语等,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丰富了流行文化的形式,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网络造词、文艺创作也是有底线的,不能天马行空、不分场合。创新表达不等于造新词、编段子、抖机灵,有良知的文艺创作者也会对各种投机取巧不齿。毕竟,奇葩表达会使严肃问题娱乐化,伤害民众的感情,消弭众志成城抗疫的力量。

  请时刻牢记,疫情通报里那14000多个确诊病例、300多个死亡病例,都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具体的人,而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幸被病毒击中的家庭。敬畏生命,敬畏文字,敬畏创作,是最起码的底线。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不少“饭圈女孩”积极捐款捐物、驰援灾区,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正能量;我们也看到,一些自媒体积极为抗疫建言,普及防疫知识,给大家提供可靠的最新消息,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但越是如此,越不应该让少数人的不当言行,连累整个群体的努力和形象,干扰抗疫大局。

  大疫当前,最好还是少些奇葩表述吧!(本报评论员易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