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教师节特别报道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村小来了送书爷爷
· 开学后,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 “哪怕剩一个孩子也要把书教好”

  相关文章: 
村小来了送书爷爷
中山大学85岁老教授11年赴286校捐书14万册

( 2019-09-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教师节特别报道
 
 
 
                   广州从化吕田镇安山镇泰小学,黄起鹏与学生交流。 新华社记者李嘉乐摄
 
  新华社广州9月9日电(记者郑天虹、杨淑馨)新学期伊始,广州从化吕田镇安山镇泰小学的广场上,几张书桌拼成的大桌上摆满了各类图书580册,一到六年级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六年级的邓佳仪挑了本《老人与海》,“我一直想买这本书,但我还没机会自己去买。”
 
  这些图书是中山大学85岁退休老教授黄起鹏捐的,镇泰小学是他捐书的第286个乡村小学。他用自己的积蓄,连续11年赴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贫困地区小学共捐书14多万册。
 
关爱


 
  6日,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顶着南方炎炎烈日,黄起鹏站在了镇泰小学的广场上。他坚持在每个捐书的学校做一个简单的仪式:背景挂上“关爱我们的小学”的横幅,让每个孩子自己挑选书籍,向师生发表几分钟的演讲。
 
  “我想让孩子们记住这个场景,也许它就能激励某个孩子将来做出成绩。”黄起鹏说。
 
  自2008年4月开始,黄起鹏的脚印已经遍布286个村小,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记忆:这些小学有的只有一栋平房,有的在孤岛上,还有的求他帮忙建篮球场……“哪里贫困,书就往哪里送。”黄起鹏的赠书顺序是按照贫困程度而定,“有些小学全校就只有一本汉语词典,学生只能轮流借用。”
 
  黄起鹏一直认为小学教育是最重要的,小学教育对一个人发展方向往往起了决定作用。“关爱我们的小学,捐书万里行”是他提出的公益口号。
 
  他没有想到,所到之处竟受到如此热切的期盼。
 
  海南定安县群山小学校长谢兴运曾在写给黄起鹏的信中说:“农村的孩子学习仅停留在课本上,由于没有相应的课外图书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没有形成……当看到您老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从车上搬下一箱箱崭新的图书,尤其听说这是您用自己的工资购买的书时,您的无私行为震撼着我的心灵……”
 
  从工具书到人文读本,黄起鹏不仅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元知识的窗口,还改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还愿


 
  黄起鹏用“还愿”来解释自己多年捐书的公益行动。“我因为感激社会进行公益赠书,将来我也希望他们成为回馈社会的人。”他说。
 
  黄起鹏的家乡在海南省海口市,其求学读书之路曾遭遇不少坎坷。“解放让我重新有了读书机会,这对我是多么重要啊!我感激党和人民,我想,人应该知恩、感恩、报恩,回报社会。”他说。
 
  黄起鹏生活俭朴。住着楼梯房,用着旧书桌,几十年仍在穿的衣服,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有一本特殊的“记事本”:把用过的空药盒裁开后,在明黄色外包装的背面是老人亲手绘制的表格,上面记录了他捐赠的每一所学校以及书册的数量,一共十一张。
 
  每年开学前,他都亲自去挑选书籍。在广州建基路书市,书商贺先生说,每年开学黄老师都来这里选书,第一次见他,看着他拿着捐书的记录单,穿着朴素,又这么大年纪,很让人感动。
 
  黄起鹏在海南的旧居专门辟出一间四十平方米的房间当书库,用来存放要捐的书。他说,家人都很支持这项事业,“我弟弟妹妹也参与进来了。”
 
传递


 
  为了做好与学校之间的对接工作,每年捐书活动开始前,黄起鹏都要做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受捐贫困小学的名单、亲自走访考察当地环境以及与校长进行沟通联系。
 
  “我会主动去和人搭讪,上次有个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来中大,我就问起她家乡的情况,当地是否有需要捐助的学校。”黄起鹏说。他和书市的年轻人交谈,与菜市场的阿姨沟通,都是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受捐对象。
 
  随着黄起鹏捐书的活动版图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他了解并参与其中。在他的工作单位中山大学,有三位大学教授曾通过捐款给予了支持;曾有海南的大学生主动来书库志愿进行书目分类;来自广州的周亮一家,在了解捐书活动后,为海南琼中县的那帕小学修建了篮球场……少到两百元,多至上万元,每一个姓名和每一笔款项都被黄起鹏完整地记录下来。而他多年积蓄的投入,却不愿谈及。
 
  近年来,黄起鹏的老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为了方便照料她,黄起鹏捐书的对象主要在广东省内寻找。年纪越来越大,黄起鹏捐书的步履仍然坚毅,“只要有学校需要,我都会一直捐下去。”他说。
 
 

村小来了送书爷爷
中山大学85岁老教授11年赴286校捐书14万册

( 2019-09-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教师节特别报道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