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8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新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广西推动“山水之乐”向“文化之乐”升级
· 长沙:打造“城市驿站”便民共享
· 天津:力促“三型两网”建设落地
· 我国出台资源税法完善绿色税制
· 房贷利率“换锚”,你的房贷将有啥变化?

  相关文章: 
全域旅游发展呈现燎原之势
广西推动“山水之乐”向“文化之乐”升级

( 2019-08-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本报记者覃星星
 

 
  广西地处西南边疆,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广西以全域旅游为重点,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双创”工作,狠抓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品牌创建,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如今,壮乡广西全域旅游发展呈现燎原之势,旅游产业总量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家在青山绿水间,
 
人行诗情画意中”


 
  南疆夏日,处处皆风景。南宁市上林县的大龙湖景区,碧水连天,青山倒影浑然一体,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目前景区正在打造湖面集散中心、夜游大龙湖等项目。
 
  在中越边境的通灵大峡谷景区,峡谷内汇聚了2300多种植物,奇花异木无数,更有桫椤、观音莲座蕨等珍稀物种繁衍生息,堪称植物王国。峡谷内流水潺潺,单级落差高达188.6米的通灵大瀑布气势磅礴。景区总经理李洪涛介绍,通灵大峡谷景区自1998年开发以来,始终遵循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峡谷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景区开发的前置条件,每年投入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合那高速建成通车后,极大方便了自驾游群体。看着一个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车队驶入景区,我们真实感受到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给一个边疆景区带来的变化。”
 
  在中越界河归春河上游,德天瀑布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形成亚洲最大跨国瀑布,响声如雷,水雾遮天。港中投德天项目副总经理周晟介绍,为提升旅游品质,近年来广西在此相继建成了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平台、栈道等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游客的观赏体验,让他们不枉此行。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西立足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从供给端强化绿色开发,推动优质景区品质升级,努力把广西建成闻名遐迩的生态旅游大公园。
 
  “家在青山绿水间,人行诗情画意中。”美丽生态成为八桂大地亮丽的风景。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广西共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59家。同时,广西立足生态优势和世界长寿养生资源富集区优势,确立“世界健康旅游目的地”新定位,不断打造生态旅游与健康旅游品牌。
 
  据统计,2018年广西接待国内外游客6.83亿人次,同比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消费7619.90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同比增长9.7%。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
 
打响特色旅游品牌


 
  近年来,广西立足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边关文化、长寿文化等独特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资源、产业、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效。以深挖山水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为抓手,广西打造了一批像桂林逍遥楼、东西巷等新的文化地标,推动“山水之乐”向“文化之乐”升级,打造成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
 
  广西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积极推动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旅游各个环节。以《印象·刘三姐》《坐妹·三江》《桂林千古情》《梦·巴马》《花山》等演艺精品为抓手,打响旅游演艺品牌。推进非遗产品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让游客和居民共享公共文化的服务。
 
  在壮乡首府南宁,2018年12月南宁园博园开园,游客得以感受“冬季看园博”的独特魅力;2018年底,“老南宁·三街两巷”开街,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展现了老南宁原生态风情,每到周末游客爆满。上林县则推动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渡河公”有着憨态可掬的笑容,并散发出淡淡清香,受到游客喜爱。如今,蕴含着当地传说色彩的“渡河公”成为热门的旅游纪念品并远销海外。
 
  中越边境的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是著名的“中国绣球之乡”,这里制作的传统工艺品——绣球闻名全国、畅销海外。76岁的黄肖琴告诉记者,自己使用堆绣工艺做的绣球已出口到美国、挪威、泰国等地。“本地出产的绣球是热销的旅游纪念品,成为推介壮族文化的有效载体。”靖西市新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召宇说。
 
  与此同时,广西多地的文化旅游线路日渐成型。作为边疆国门城市,凭祥的军事探秘游、红木文化游、东盟跨境游和边关风情游等旅游线路已逐步成熟。许多游客来到凭祥大连城景区欣赏边关军事遗迹,到红木文博城品读红木文化韵味。
 
  每到节假日,花山岩画的魅力总是吸引各地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宁明县。2016年7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填补了中国没有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花山岩画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千年风雨冲刷而不褪色,悬崖上的岩画至今仍有许多猜不透的“千古之谜”,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探秘。
 
打好旅游扶贫攻坚战
 
引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我一天就给8个旅游团提供讲解服务,早饭都顾不上吃。随着乡村旅游红火,许多贫困户依托景区吃上了‘旅游饭’。”在大新县明仕田园景区的一条游船上,身着壮族传统服饰的讲解员黄光群一脸笑容。
 
  同在景区从事讲解员工作的贫困户农秋芬对此深有感触。“我之前在广东打工,家里有事就要往回赶,一年也存不下什么钱。现在不一样了,我每天给游客讲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每月还有3000元左右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农秋芬说,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当地许多贫困户的思路也打开了,依托景区搞运输、经营农家乐、销售土特产等脱贫致富。
 
  2018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08亿人次,同比增长约31.0%,约占广西接待游客量的45.1%。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广西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在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这158座保存完好的壮族夯土房依山就势布局,是广西现存保护最好、规模最大的壮民族夯土建筑古村落之一。如今,依托这些古建筑打造的鼓鸣寨景区吸引游人如织。
 
  广西鼓鸣寨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壮介绍,项目开发前,当地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以下,有贫困户46户,贫困人口153人。景区运行后,该庄群众通过门票分红、失地养老保险,就近劳务收入、土特产外销等年人平均收入近万元。到2018年末,已有40户脱贫。“我自酿的米酒由景区负责收购,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儿子也在景区工作,月收入超过3000元。”古民庄脱贫不久的村民黄桂莲说。
 
  在靖西,鹅泉景区扶持附近的念安屯村民建起36家农家乐、12家民宿,最后3户贫困户已顺利脱贫。通灵大峡谷所在的新灵村33户贫困户,户均1人在景区工作,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贫困村民带来增收新希望。
 
 

全域旅游发展呈现燎原之势
广西推动“山水之乐”向“文化之乐”升级

( 2019-08-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