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成风化人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百岁“老教之星”杜子才:初心不泯总是春
· 扶贫干部身上的盐渍点染脱贫攻坚的壮丽
· “火炉”重庆建筑工“流汗就当洗脸”
· 讲解“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是一件“很酷”的事

  相关文章: 
讲解“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是一件“很酷”的事
中共一大会址里的志愿者:在红色荣光中闪光

( 2019-08-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郭敬丹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精神。当这一精神与“守护初心”紧密相连,使命就显得更加神圣。

  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在这个纪念馆里做志愿者,可谓“自带荣光”。而这支志愿者队伍在26年的服务中,也写出了一串闪光数字:总人数6833人,服务总时长104459小时,提供讲解服务22893批次。

  队伍中,有党务工作“老法师”,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帅气挺拔的武警战士,也有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学生。而无论什么年龄,不管什么职业,“党的诞生地”志愿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担当:传承红色精神,传递红色信仰,让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之路在中国共产党出征之地显现出蓬勃的力量。

志愿者选拨竞争激烈,馆里报名电话成“热线”


  “退休之后,工作这一页就翻篇了,但总记着自己是党员,还是想为社会做点事。”党龄40年的沈潮涌成为社会招募志愿者中9名讲解志愿者之一,63岁的他也是队伍中年纪最长的。

  沈潮涌做了多年党务工作,如今对志愿服务亦是全情投入。志愿者讲解员主要负责讲解馆内基础陈列“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讲解词相较馆内专职讲解员所讲的有所浓缩,但也有2万字的篇幅,覆盖278件展品。

  为背出并吃透这2万字,沈潮涌把内容一块块“切开”,将重大事件做成一览表帮助记忆。“还得实地感受,我在纪念馆跟着专职讲解员的讲解听了许多次,能加深理解。”

  “沈老师把讲解词手抄在笔记本上,说这样记得牢。”纪念馆讲解员陈佳琦是沈潮涌的带教老师,对这位志愿者她也十分敬佩。

  记诵之外,沈潮涌也找了不少党史书籍扩充知识储备,经过26天的“做功课”,沈潮涌通过了纪念馆的考评,拿起话筒正式开始为参观者讲解。每讲完一次,他回去都要记日记总结。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他的讲解感情饱满。“我自己也很有代入感。”沈潮涌说,“特别是讲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那部分,讲到我们的六大革命圣地,真的来劲。”

  这种感情激发着主动而为的思考。今年清明节前的一次讲解中,沈潮涌带观众参观到展厅2楼的缅怀墙处,提议为先烈三鞠躬致敬,那个场景让他至今难忘。“这是我在讲解前想到的,特殊的节日,在初心始发地悼念先烈,我想也能带给参观者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作为一名“红色司仪”志愿者,王毅的岗位在纪念馆序厅内的党旗旁,帮助参观者规范进行宣誓。

  “我自己近年来业余时间逐渐聚焦党史党建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我觉得,也正是这样的学习与思考把自己引向了党的起点,引向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王毅看到社会志愿者招募启事时“一下子很激动”,但他花了一些时间“冷静地考虑”。

  “要在一大会址做志愿者,肩负很大责任,做了就要保证质量,我能不能做到?我得想清楚的。”工作日要上班,王毅决定用周末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王毅是一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居住在上海临港,距离纪念馆有70多公里。每次来做志愿者,他要早上6点半从家出发,乘坐一部公交车、三趟地铁,在8点45分到达一大会址,9点正式上岗。

  “知难行易”,王毅这样认识这份志愿者工作。“做事有流程,可以照做,但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带给参观者更多的东西。”

  党性教育是严肃的,但志愿服务要有温度,如何把握好平衡,王毅不停摸索。不同年龄的观众从他身边走过,他都要思考,怎么更好地沟通、引导,让重温入党誓词这一仪式真正给参观者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触。

  杨宇手机里保存着一张照片:一位武警战士志愿者在纪念馆“起点”浮雕前拖地。“那天上海突然暴雨,观众入场后馆里地面上也逐渐有些水渍,保洁员还没来得及清理。”杨宇说,没有谁让志愿者去做这件事,“但他自己主动地、很自然地就去做了。我随手拍下照片,越看越被志愿者这种主动服务的细节所感动。”

  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是2018年开始的。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千千万万党员群众前来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18年,纪念馆参观接待量达到创纪录的147万人次。要保证和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志愿者服务是纪念馆不可或缺的支持。

  志愿者招募启事发布后,报名者的热情让纪念馆工作人员大为感动。“‘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启事第一天就有30多万浏览量,馆里电话被打成了‘热线’。”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沈蔚说,工作人员从600多报名者中选拔、进行面谈,最终54人入选。沈蔚说,还有很多“不甘心”的报名者在电话里反复“叮嘱”:自己要做“超级替补”,一旦有岗位空缺,随时可以顶上。

讲解“史上最牛创业团队”,“很酷”


  真诚而专业的服务收获许多肯定。沈潮涌记得,有新疆来的观众把他的讲解全程录音,说回去以后要组织党员学习,有的被沈潮涌充满感情的讲述所感染,眼泛泪光。“其实对我来说,每讲一次建党历史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帮助他人和提升自己,是志愿服务的两个方面,一大会址的志愿者们不言辛苦,他们总是在为自己的所得充满感激。

  一次临近闭馆,王毅遇到一位询问“还能不能宣誓”的老党员。

  “当然可以。”王毅看到,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党员面向党旗缓缓举起右拳,一句誓词还未念完已是泪流满面。“参观者流露出的对党的感情让我时常受到震撼,在宣誓教育岗位上做志愿者,我自己时刻都在受到教育。”王毅说。

  讲解“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红色故事实在是件“很酷”的事——今年27岁的张桁嘉从高一起就在纪念馆做志愿者了,从向明中学的高中生到同济大学的大学生,再到现在留校做辅导员,张桁嘉始终这么认为。

  “今天的年轻人很自信,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做志愿者11年,张桁嘉也在努力做到“传承”,让志愿服务的能量向更远处辐射,让红色历史向更远处传播。

  到今年上半年,已经有23位学弟学妹在他的带领下,也成为了一大会址的志愿者。2018年“七一”,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同济大学和西藏农牧学院共同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图片展”在西藏农牧学院开幕,张桁嘉也和同学一起前往,为展览讲解。“我们还在当地教一些会讲普通话和藏语的同学进行讲解,这样这段历史就能被更多人知道。”张桁嘉说。

  今年暑假,一大会址旧址——当年代表们开会的18平方米小房间迎来一批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志愿者,他们在这里做旧址专场讲解,每场大约两三分钟。小个头讲大历史,许多参观者竖起大拇指。“我15分钟就能把讲解词背下来!”即将上四年级的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孙霁嘉说。

  “观众越多我越不紧张,会有成就感。”这些“08后”们一点不怯场,对当年一大代表们被迫中止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的故事,他们很有兴趣。“我觉得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很机智,他看到陌生人闯入会场,马上就能意识到危险。”“为什么代表们要去嘉兴南湖继续开会,为什么不是别的地方?”……候场的小会议室里,小志愿者们围住纪念馆工作人员问个不停。

  “他们离那段历史的时间是远的,通过这样讲故事的经历能让他们离历史更近,激发他们的兴趣,懂得祖国发展的不易。”卢湾一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孟佳慧说。

  纪念馆基础陈列展的讲解有一段结束语,沈潮涌记得,有观众在参观后专门找到他,想要把这段话准确地记在本子上。于是,沈潮涌又和他一起念出这段在纪念馆内无数次响起的话:

  勿忘昨日苦难辉煌,无愧今日使命担当,不负明日复兴梦想。

 

讲解“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是一件“很酷”的事
中共一大会址里的志愿者:在红色荣光中闪光

( 2019-08-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