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8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新华社记者再走长征路
7 5/7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舍家为国,追寻红色的远征
· 长征路上,见证信仰的力量
· 那些牺牲,需要被永远铭记
· 铁的纪律,化为军民鱼水情
· 感受长征精神 深入践行“四力”

  相关文章: 

舍家为国,追寻红色的远征

( 2019-08-2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记者再走长征路
  相关文章: 
  在闽西长汀中复村的钟宜龙老人家中,一副门联格外显眼:“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门联向内,是一个简陋的红色家庭展——3年前,已近九旬的老人将大半生积累的红军故事打印成纸,贴在瓦墙上,以此勉励后人。
  中复村是当年红九军团长征的“零公里处”。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很难想象,85年前,从这里出走的一代人,带走了行囊和生命,却留下信仰,至今照耀着后人。
  在“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中,第一路小分队沿着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探寻当地和长征有关的记忆。不同于血战湘江的残酷、四渡赤水的快意,闽赣两省是当年红军长征集结的出发地,发生在这里的许多故事缺少惊心动魄的细节,但它们无不提示着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选择追随红军?
  行走在闽西红色故土,这个问题如影随形。在中复村的红军桥头,有一条高约一米五的刻痕,这是红军招兵的最低门槛:一支长枪加一柄刺刀的长度,可以确保新兵背得起枪、走上战场。当年,为了够到这条刻痕,有人往草鞋里塞纸,有人踮起脚尖,更有人干脆半夜起来,偷偷将线改矮,“骗”进红军队伍……
  后人赋予了这条刻痕一个悲壮的名字——生命的等高线。据记载,在参加长征的8.6万中央主力红军中,有2.6万闽西儿女,然而到达陕北时,这支队伍仅存2000多人,长征每一华里就有一位闽西儿女倒下。
  事实上,选择誓死追随的人,多数心里都还有牵挂。当年红军桥上,来自中复村的17位热血青年一同报名参加红军,他们在出发前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谁就要为他们的父母尽孝。
  即使知道越过这条线即完成了向死而生的选择,为何仍有人舍家为国,前赴后继?
  中复村的红色文化讲解员钟鸣同时也是一名红军后人,他告诉我们,当地百姓向来不懂“主义”二字,但当看到穷苦的人分到了田地,备受欺辱的人得到撑腰,他们便萌生了最朴素的信仰,那就是跟着共产党找出路。“尽管知道会有牺牲,但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幸福时光是红军用牺牲换来的,值得用生命去捍卫。”钟鸣说,大家都懂得,这是要千千万万人付出牺牲的事。他说,这就不难解释,如今走进长汀一些村庄,为何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翻出一本烈士证。
  随着主力红军出发的青年农民,最终将信仰变成武装。湘江战役中,6000名闽西子弟组成的“绝命后卫师”红三十四师为掩护主力红军突围,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搏斗,几乎全数牺牲。
  而留在这里的人则将信仰铭刻进石碑。当我们回到位于闽赣交界的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郁郁葱葱的山林中一眼可瞥见一方青石碑。那是1933年福建省委为58名烈士立起的墓碑,是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的苏区烈士纪念碑。1935年,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展开疯狂报复,村庄被洗劫一空的同时,墓地也被损毁。匪徒走后,当地百姓含泪扶正墓碑,重新安葬遗骨,并种上茅草、荆棘,最终将墓地保存下来。
  在一旁作为讲解员的四都镇文化站原站长赖光耀告诉我们,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努力确定烈士身份和他们的生平事迹,为此四处奔波采访。在长汀,许多红军后人坚守祖辈的信仰,继续发扬着红色文化。
  站在红土地上,望着青石碑,人们的思绪会不由自主飘到85年前。当年,一代人踏上追寻信仰的远征,而如今,一代人在这片土地继续书写着信仰。
               (本报记者吴剑锋)
  第一路小分队共播发文字、图片、音视频、新媒体等各类稿件360余条(组)。其中新华全媒头条《跨越“第一渡”长征出发地“换了人间”》等重点稿件平均采用超230家;新华视点微博“一起重走长征路”话题阅读量超7000万,为主题采访营造了热烈声势,成功打响报道第一枪。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