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0/16 |
9
|
10
|
11
|
>
|
>| |
|
|
PDF版 |
|
|
|
|
|
《中国村落》,为你打开乡情与乡愁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杨园媛
周巷的梨花,在记忆中是一村一户散落在村头屋角若隐若现地开着的,多少年过去了,如今这里已经满村满院、遍地盛开的梨花,变成了产业的梨花终究敌不过记忆中星星点点的乡愁。曾记少年游,转眼白发生,在都市忙碌的我们,总在高楼大厦处,望故乡、望母亲、望童年,也在车水马龙中,回望、反思、探索。
自2016年接到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村落》的工作任务后,直到2019年播出,在三年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很多村子,看过很多风景,遇见很多人,听到很多心声,走在中国村落的山路泥地中,我们发现了自然,发现了深情;村落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承载了我们的乡愁。
几年前,我曾在印度的甘地纪念馆里,看到他写的一句话:“就物质而言,我的村落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有一部分人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村落,涌入了城市,高楼变得鳞次栉比,高铁呼啸而过,互联网生活也深入人心。然而村落从哪里来?未来的归宿在哪里?中国要往哪里去?我们既不能机械简单地回归,也不能以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准来衡量村落的新生。村落的荣辱与沉浮,人们的坚守和徘徊,这正是中国发展的脉络与兴衰。
水库边重建一个胡卜村 对于我们的村落,有些人选择留守,有些人选择离开,在这来来往往之中,最近30年来,中国有近2.65亿的人从农村奔波到城市,大致相当于美国人口的近80%。这么多的人从村落涌入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在挤压的空间中,他们努力挣扎着,试图去适应城市生存,然而,没有故乡的人注定是漂泊的,而有故乡却不得不失去的时候,那更是一种复杂的滋味。
胡邦成,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是浙江省新昌县胡卜村人,他很早就离开了村落去外面闯荡,大学毕业学有所成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叶落归根。《中国村落》采访他的时候,胡老人家告诉我们:“我回到自己的老家,真正去了解我们这个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听到我们从小生长的村子就要在原地建设钦寸水库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胡卜人,我应该为这个村子留下点什么。”
实际上胡卜村应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有血有肉的千年古村,它原名梅溪村,坐落在山环水抱之中,村前有蟠龙岗为守护,后有七星峰为屏障。胡氏家族的始祖,是从公元968年开始在这里定居的,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新昌县内最早建成的村落之一。
在采访现场,胡邦成老人拿出一张拍摄于2011年胡卜村的照片,他告诉我们,“这个就是我们老家,就是我的老家胡卜。现在这个地方已经看不到了,都被水淹没了”。
钦寸水库工程是浙东引水工程重要的项目之一,早在民国时期,浙江省政府就想建设钦寸水库以缓解宁波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这一愿望一直延续了百年;可是,建设水库就需要把一些村庄没入水底,胡卜村因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水库是国家的一个大的工程,我们是无话可说,可是建水库对我们村民来说,就是意味着背井离乡。”胡邦成说,“所以我们现在被分散到几十个点,相距至少有三百多公里。”
钦寸水库事关宁绍平原的防洪、灌溉、饮用水与发电,一旦水库填满,胡卜村就会和周边的秀溪、查林等村一起从地图上抹去,这样的命运别无选择,可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胡卜村人,不情愿自己的古村就这样沉没于水底。
村民告诉我们,已经一千多年历史的胡氏家族,传承到这一代,被水淹没水底了,我们该怎么办?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历史责任,那可是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无法跟子孙后代交代。
于是,胡卜村人在丘陵起伏的宁绍平原上,选了一块高地,用铝板盖建了两座库房,在大水即将淹没村落的时候,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对整个村子做了严格的测绘与标记,把整个胡卜村从水库底下搬迁出来,拆卸后的每一座建筑按照标记,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高地上的仓库里。
一打开仓库,里边堆满一个千年村落所有重要的遗存,新昌县的乡主庙,胡大宗祠,明代的飞黄牌坊,都被一样样、一块块拆下来摆放在这里;从祠堂、庙宇、房屋、宅院的所有构件,到农耕器具、交通工具和家具什物,都记录了这个村子原来的生活面貌。
胡卜人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现在这堆木头搬到临时仓库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一个胡卜村,把村落曾经主要的元素、标志性的建筑能够重现,让后人还能看到,原来这里曾经还有这样一个村,被埋在了水底。
一个村落,如果失去了一棵古树,其实是丢失了他的一段时间和痕迹;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无法追回的美好事物。胡卜村的古树,守护了人们近千年,整个村落西边就是靠这样保护着。
随着拆迁的完成和水库建设工程的推进,对面七星峰下的胡卜村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并已沉没于平静的水面之下。
“我觉得一个人,当你拥有的时候可能也感觉不怎么样,但一旦失去了后,你就会越来越清晰,这种乡情是割不断的,有的人可能强烈一点,有的可能弱一点,但这种故乡的感情是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存在的。”胡邦成说。
盐井村里的物物交换 每年春天,人们常常在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大峡谷里,看到一些行色匆匆的女人的身影,她们每天早早地从村落里出发,一天都在不断赶路。
历史上这里的村落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借由中国茶马古道的开启,滇藏线沿途成了西藏地区最早与外界接触与交流的地方,千百年来,坐落于大峡谷深处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盐井村,是个依偎着澜沧江而建的藏族村落,也是我国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村落》摄制组从四川、云南一路行至西藏,我们在当地老乡的介绍下,结识了23岁的曲雍,她告诉我们,这里的女人一辈子就是做盐,她小时候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从唐朝开始她们的祖先就在澜沧江边做盐,从来未曾改变。
盐井村因产盐而得名,澜沧江两岸由于地势不同,土质差异也很大。阳春三月的西藏,有着“中国最美的春天”,因为独特的峡谷气候,这里的桃花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桃红柳绿比肩接踵。澜沧江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人们叫它“桃花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产的盐是纯白色。
这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不但阳光明媚,掠过河谷的风也非常强劲,这种气候很容易出盐,这时的盐,品质也是最好的。曲雍告诉我们,盐巴分三层:第一层拿去换粮食;第二层换牦牛肉、酥油和奶贝;第三层的盐,自己带家里边喂牛羊等家畜。
因缺少耕地,灌溉困难,像曲雍这样的家庭,世代靠产盐来换取粮食和生活所需用品。盐田里的事自古就是由女人操持,卖盐则是男人的活,估算着牧区的藏民们这几天会拉着牦牛肉来换盐,盐井村的村民已经早早地把盐都收好了。在拍摄期间,我们遇到了一年只有一次的“物物交换”现场,昌都地区的牧民都喜欢用这里产的红盐喂食给牛羊吃。
盐井村的物物交换,只能等份交换,走得越远,盐就能为他们换回更多的粮食,在横断山脉中,渐渐就形成了靠马和骡驮载货物的交通要道。
曲雍的阿爸每天去德吉那边卖盐,换的是现金,往南康那边去的话,换的是奶贝、酥油还有肉。翻过澜沧江的大峡谷,卖盐的马队就可以找到集市交易,而家里的女人们则是每天干着同样的活。
曲雍在西藏读书读到高三,后来没有继续读下去。辍学后,曲雍就去了内地打工。如今,23岁的曲雍,已经结婚生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澜沧江两岸这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里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每个女人都想趁着太阳还未升起,暑气还未蒸腾时,往自家的盐池里多背几桶盐水。等井里的盐水很快落下去,她们就可以将盐池里的盐水往各家的盐田上背,等雨季来临之前就可以多收几袋盐巴。在家里劳动力不够的情况下,家里的父母多次打电话劝曲雍回家。
曲雍告诉我们:“我想想这里有我的儿女、有我的父母,还有这么多年传下来的盐田,所以我愿意回到自己的村庄,把这个盐田传递给下一代。有些东西失去了永远就不会有了,家乡是每时每刻可以停留的地方。”
|
|
《中国村落》,为你打开乡情与乡愁
|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中国村落》,为你打开乡情与乡愁 |
|
|
( 2019-07-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杨园媛
周巷的梨花,在记忆中是一村一户散落在村头屋角若隐若现地开着的,多少年过去了,如今这里已经满村满院、遍地盛开的梨花,变成了产业的梨花终究敌不过记忆中星星点点的乡愁。曾记少年游,转眼白发生,在都市忙碌的我们,总在高楼大厦处,望故乡、望母亲、望童年,也在车水马龙中,回望、反思、探索。
自2016年接到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村落》的工作任务后,直到2019年播出,在三年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很多村子,看过很多风景,遇见很多人,听到很多心声,走在中国村落的山路泥地中,我们发现了自然,发现了深情;村落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承载了我们的乡愁。
几年前,我曾在印度的甘地纪念馆里,看到他写的一句话:“就物质而言,我的村落就是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的村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有一部分人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村落,涌入了城市,高楼变得鳞次栉比,高铁呼啸而过,互联网生活也深入人心。然而村落从哪里来?未来的归宿在哪里?中国要往哪里去?我们既不能机械简单地回归,也不能以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准来衡量村落的新生。村落的荣辱与沉浮,人们的坚守和徘徊,这正是中国发展的脉络与兴衰。
水库边重建一个胡卜村 对于我们的村落,有些人选择留守,有些人选择离开,在这来来往往之中,最近30年来,中国有近2.65亿的人从农村奔波到城市,大致相当于美国人口的近80%。这么多的人从村落涌入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在挤压的空间中,他们努力挣扎着,试图去适应城市生存,然而,没有故乡的人注定是漂泊的,而有故乡却不得不失去的时候,那更是一种复杂的滋味。
胡邦成,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是浙江省新昌县胡卜村人,他很早就离开了村落去外面闯荡,大学毕业学有所成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叶落归根。《中国村落》采访他的时候,胡老人家告诉我们:“我回到自己的老家,真正去了解我们这个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听到我们从小生长的村子就要在原地建设钦寸水库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胡卜人,我应该为这个村子留下点什么。”
实际上胡卜村应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有血有肉的千年古村,它原名梅溪村,坐落在山环水抱之中,村前有蟠龙岗为守护,后有七星峰为屏障。胡氏家族的始祖,是从公元968年开始在这里定居的,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新昌县内最早建成的村落之一。
在采访现场,胡邦成老人拿出一张拍摄于2011年胡卜村的照片,他告诉我们,“这个就是我们老家,就是我的老家胡卜。现在这个地方已经看不到了,都被水淹没了”。
钦寸水库工程是浙东引水工程重要的项目之一,早在民国时期,浙江省政府就想建设钦寸水库以缓解宁波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这一愿望一直延续了百年;可是,建设水库就需要把一些村庄没入水底,胡卜村因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水库是国家的一个大的工程,我们是无话可说,可是建水库对我们村民来说,就是意味着背井离乡。”胡邦成说,“所以我们现在被分散到几十个点,相距至少有三百多公里。”
钦寸水库事关宁绍平原的防洪、灌溉、饮用水与发电,一旦水库填满,胡卜村就会和周边的秀溪、查林等村一起从地图上抹去,这样的命运别无选择,可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胡卜村人,不情愿自己的古村就这样沉没于水底。
村民告诉我们,已经一千多年历史的胡氏家族,传承到这一代,被水淹没水底了,我们该怎么办?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历史责任,那可是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无法跟子孙后代交代。
于是,胡卜村人在丘陵起伏的宁绍平原上,选了一块高地,用铝板盖建了两座库房,在大水即将淹没村落的时候,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对整个村子做了严格的测绘与标记,把整个胡卜村从水库底下搬迁出来,拆卸后的每一座建筑按照标记,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高地上的仓库里。
一打开仓库,里边堆满一个千年村落所有重要的遗存,新昌县的乡主庙,胡大宗祠,明代的飞黄牌坊,都被一样样、一块块拆下来摆放在这里;从祠堂、庙宇、房屋、宅院的所有构件,到农耕器具、交通工具和家具什物,都记录了这个村子原来的生活面貌。
胡卜人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现在这堆木头搬到临时仓库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一个胡卜村,把村落曾经主要的元素、标志性的建筑能够重现,让后人还能看到,原来这里曾经还有这样一个村,被埋在了水底。
一个村落,如果失去了一棵古树,其实是丢失了他的一段时间和痕迹;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无法追回的美好事物。胡卜村的古树,守护了人们近千年,整个村落西边就是靠这样保护着。
随着拆迁的完成和水库建设工程的推进,对面七星峰下的胡卜村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并已沉没于平静的水面之下。
“我觉得一个人,当你拥有的时候可能也感觉不怎么样,但一旦失去了后,你就会越来越清晰,这种乡情是割不断的,有的人可能强烈一点,有的可能弱一点,但这种故乡的感情是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存在的。”胡邦成说。
盐井村里的物物交换 每年春天,人们常常在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大峡谷里,看到一些行色匆匆的女人的身影,她们每天早早地从村落里出发,一天都在不断赶路。
历史上这里的村落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借由中国茶马古道的开启,滇藏线沿途成了西藏地区最早与外界接触与交流的地方,千百年来,坐落于大峡谷深处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盐井村,是个依偎着澜沧江而建的藏族村落,也是我国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村落》摄制组从四川、云南一路行至西藏,我们在当地老乡的介绍下,结识了23岁的曲雍,她告诉我们,这里的女人一辈子就是做盐,她小时候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从唐朝开始她们的祖先就在澜沧江边做盐,从来未曾改变。
盐井村因产盐而得名,澜沧江两岸由于地势不同,土质差异也很大。阳春三月的西藏,有着“中国最美的春天”,因为独特的峡谷气候,这里的桃花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桃红柳绿比肩接踵。澜沧江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人们叫它“桃花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产的盐是纯白色。
这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不但阳光明媚,掠过河谷的风也非常强劲,这种气候很容易出盐,这时的盐,品质也是最好的。曲雍告诉我们,盐巴分三层:第一层拿去换粮食;第二层换牦牛肉、酥油和奶贝;第三层的盐,自己带家里边喂牛羊等家畜。
因缺少耕地,灌溉困难,像曲雍这样的家庭,世代靠产盐来换取粮食和生活所需用品。盐田里的事自古就是由女人操持,卖盐则是男人的活,估算着牧区的藏民们这几天会拉着牦牛肉来换盐,盐井村的村民已经早早地把盐都收好了。在拍摄期间,我们遇到了一年只有一次的“物物交换”现场,昌都地区的牧民都喜欢用这里产的红盐喂食给牛羊吃。
盐井村的物物交换,只能等份交换,走得越远,盐就能为他们换回更多的粮食,在横断山脉中,渐渐就形成了靠马和骡驮载货物的交通要道。
曲雍的阿爸每天去德吉那边卖盐,换的是现金,往南康那边去的话,换的是奶贝、酥油还有肉。翻过澜沧江的大峡谷,卖盐的马队就可以找到集市交易,而家里的女人们则是每天干着同样的活。
曲雍在西藏读书读到高三,后来没有继续读下去。辍学后,曲雍就去了内地打工。如今,23岁的曲雍,已经结婚生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澜沧江两岸这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里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每个女人都想趁着太阳还未升起,暑气还未蒸腾时,往自家的盐池里多背几桶盐水。等井里的盐水很快落下去,她们就可以将盐池里的盐水往各家的盐田上背,等雨季来临之前就可以多收几袋盐巴。在家里劳动力不够的情况下,家里的父母多次打电话劝曲雍回家。
曲雍告诉我们:“我想想这里有我的儿女、有我的父母,还有这么多年传下来的盐田,所以我愿意回到自己的村庄,把这个盐田传递给下一代。有些东西失去了永远就不会有了,家乡是每时每刻可以停留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