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成长记
· 又见白鹇鸟
· “种树卖空气”拓宽贵州山区增收渠道
· 中华小蜜蜂酿出秦巴山“脱贫致富蜜”
· 脱贫黎族汉子“脱单”记

  相关文章: 
又见白鹇鸟

( 2019-06-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许多人至今对这首歌耳熟能详。

  67岁的佤族老人岩乱,见证了这首歌的起源:1964年10月,年轻的通信兵杨正仁跟随部队,来到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班哲村架设电话线。听到村民们晚上围着篝火唱了一首十分动听的佤语歌,爱好音乐的他记录下来,重新填词、改编,后来就有了这首经典之作。

  “当时我们唱的是佤族民歌《白鹇鸟》。”岩乱说。白鹇鸟是当地一种非常漂亮的鸟,雄性白鹇鸟的身躯是黑色的,细长的腿是红色的,翅膀和尾巴是白色的,尾巴有一米多长。

  “我们佤族人很喜欢白鹇鸟。它不伤人,不吃庄稼,只吃虫子。”岩乱说,这首歌不知口口相传了多少辈,佤族人盖新房、结婚、过节,只要遇上喜事,全村人都会一起唱。白鹇鸟成了阿佤人心中美好吉祥、带来幸福的象征。

  在当时只有12岁的岩乱眼里,架电话线的解放军就像白鹇鸟一样。“解放军驻扎在村外,不拿我们一针一线,还帮我们挑水、砍柴、理发,送粮食给我们吃。”老人说,他还跟解放军学会了很多汉语歌。

  架电话线的解放军不久后回去了。几十年后,一批批“白鹇鸟”又飞到了佤族村寨,他们是来扶贫的驻村干部。“我们村现在还有五名驻村干部。”岩乱说,驻村干部经常组织村民一起学习种养殖技术,带领村民发展了肉牛、甘蔗、橡胶等产业,谁家有人生病他们也会上门去慰问。

  特别是这几年,班哲村曾经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的杈杈房、茅草房变成了一幢幢砖瓦安居房。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从220户、803人下降至2018年底的8户、2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9%。

  “过去我们饭都吃不饱,只能去山上挖山药、采野菜,现在粮食吃不完,还不用交公粮。”岩乱说,“这么好的日子,我做梦都梦不到。”

  每天清晨,班哲村的大喇叭还会播放《阿佤人民唱新歌》。“老杨歌词改得好啊,特别贴合我们的生活。”年近古稀的岩乱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沉默了半晌说道,“你看,白鹇鸟又飞过来了。” 

  (记者李自良、伍晓阳、庞明广)

    据新华社昆明6月24日电

 

又见白鹇鸟

( 2019-06-2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